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风景园林和园林景观的区别范文

风景园林和园林景观的区别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37:4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风景园林和园林景观的区别,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规划;风景园林设计;作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74

我国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同西方国家的风景园林有很大的区别,富饶的的物产资源、优秀的自然环境使人们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多了一丝灵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设计风格。而西方国家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则显得非常冰冷与高傲,充满了贵族气息。为了改善这种现象,西方国家开始发展农业景观,乡村景观就是在这种条件下诞生的。

1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作用研究

1.1 乡村景观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乡村景观在设计过程中重点突出了乡村的概念,而说到乡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一望无际田野,数不尽的油菜花,这种纯粹、质朴的情感正是乡村景观所要表达的。将乡村景观融入到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能够消除城市风景园林景观的奢靡气息,同时增添了一些可爱、俏皮的元素,给人们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当人们看到带着乡村景观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首先会感觉到眼前一亮,毕竟看多了城市的莺莺燕燕,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设计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城市的生活方式与乡村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又不能将二者进行融合,那样只会影响城市与乡村双方的发展,所以,设计师将乡村景观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进行表达,也算是满足了城市人向往乡村生活的心愿[1]。

1.2 乡村景观使风景园林规划更加的合理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风景园林已经被高楼大厦、灯红酒绿所同化了,已经失去了风景园林景观原本的艺术气息,而乡村景观就像是与城市景观站在了一个对立面,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所以,设计师在进行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时候,要参考乡村景观的设计形式,在城市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加入更多的乡村元素,能够让城市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从而实现使城市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更加合理的目标[2]。

1.3 乡村景观的使用能够充分表达农业的特征

乡村景观是从农业景观中衍生而来的,其中很多元素都是借鉴了传统的农业耕作情况,因此,乡村景观也是传统的农业耕作现象的另一种表达。农业耕作是我国乡村的文化传统,具有丰富的历史色彩与特征,将乡村景观应用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不仅是为了改善其设计风格,更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与尊重。人们可以通过欣赏优秀的风景园林景观,了解到传统的农业耕作过程,对历史文化的r值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与了解[3]。

1.4 乡村景观促进了城乡的可持续性发展

缩短城市与乡村的差距,促进城市与乡村共同发展一直是我国在积极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政府的不懈努力,也取得了很多突出的成就,但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都阻碍着人类融入自然当中,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想要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乡村景观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促进的作用,通过对乡村景观的合理利用来塑造一个和谐的城市环境,有助于城市布局与乡村布局的整体规划与调整。另外,乡村景观除了能够促进城乡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外,还能够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和谐的自然环境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基本条件,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类、社会、自然的生存空间,由此可见,乡村景观在城乡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

2 结论

乡村景观中充分表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在经济建设飞快的时代,乡村景观与其他景观相比更具优势,时时刻刻都在散发着一种独特的美,可以说是风景园林设计与自然的完美结合。由此可见,设计师要不断对乡村景观进行研究,发掘能够代表乡村景观的元素,并将其合理的运用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充分发挥出乡村景观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呼苗.分析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J].北京农业,2015(23):75-76.

[2]成振瑜.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J].中国园艺文摘,2015(10):133-135,154.

[3]李威.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重要性[J].科技经济导刊,2016(10):137.

篇2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201-01

1.植被设置对风景园林施工的影响分析

(1)在植物种植过程中,一些小环境对植物施工也有一定影响,如建筑物的朝向、地形的特殊地带等[1]。这些地带在园林设计图中可能表达的不是很清楚,施工员要与设计员共同协商修改方案,有的施工员仅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进行营造,往往选择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如种植一些边缘树种,有可能达不到最好的效果。

(2)在施工的时候,市场也往往会成为某种影响因素,如旺季时植物资源匮乏;雨天时没有卖家起树挖草皮;在冬季买不到或者是只有在很远的地方才能买得到的材料,就需要施工人员对方案进行改动,施工时选用现有的材料或者与原材料相近的材料。

(2)园林绿化项目提交设计单位设计时,一些设计人员没有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别、树木的适生密度、各地植物群落的差异等进行深入地调查和研究,生搬硬套,盲目设计,使植物不能适应当地条件,造成死亡,或者是养护投入巨大,带来沉重的负担。此外,如将适生于杭州、天台等地生长的树种广玉兰、雪松等设计到温岭、玉环海岛种植,造成广玉兰(浅根)、雪松(大冠幅)常年受劲风袭击倒伏。设计不当,盲目选择树种,不但影响园林植物正常生长,造成园林景观面目全非,而且对园林施工造成一定影响,有时甚至延误工期。

2.地形地貌对风景园林施工的影响分析

(1)园林地貌在满足使用和景观需要的同时,必须使其符合园林施工的要求。如山高与坡度的关系、各类园林广场的排水坡度、水岸坡度的合理性和稳定性等问题,都需要严格地推敲,以免发生如陆地内涝、水面泛溢或枯竭、岸坡崩坍等工程事故。切不可不顾后果,执意要求景观效果[2]。

(2)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存在地形地貌的设计过于简单化和盲目化等问题。有的设计不因地制宜,只按个人的意愿和想象设计,施工时地形与周围的环境差距甚远;有的则不对地形地貌进行设计和改造,觉得自然的才是最好的,却忽略了具有起伏变化的园林地形对园林工程景观的重要性,没有很好地结合园林使用功能和园林景观构图等方面的要求[3]。

3.施工色彩及图案设计对于风景园林施工的影响分析

(1)铺装对园林施工的影响

在园林铺装施工中 ,铺装图案并非越大越好,铺装图案的尺度与场地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大面积铺装应使用大尺度的图案,若铺装图案较小则会显得琐碎。铺装材料的尺寸也影响其使用效果。通常尺寸的大小在美感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有时小尺寸材料铺装形成的肌理效果或拼缝图案往往能产生更多的形式趣味,或者利用小尺寸的铺装材料组合成大图案,也可与大空间取得比例上的协调[4]。

(2)建筑小品设计不当对园林施工的影响

在园林设计中,园林小品对整个景观的营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5]。然而很多小品没有很好的立意,或摆放位置不恰当,使之在整个园林景观中可有可无,忽略了园林小品应具有的性质。从装饰性来看,有的小品好看不实用,实用性和装饰性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致使一个设计不当的园林小品可能会影响部分甚至整个园林景观效果。

(3)色彩设计的影响

在铺装中,铺装的色彩一般选择沉着、大气的色彩,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其中中间色彩和环境的统一是极为关键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地面铺装的色彩与周围环境包括建筑、小品的色调相协调,而且要注意铺装的色彩不能过于鲜艳富丽,否则容易造成喧宾夺主,甚至造成混乱的气氛。同时使用色彩时要保证不会对视觉产生过强的刺激,使行人在上面行走时有舒适感和安全感。

4.施工要求对于风景园林施工的影响分析

(1)工期就是从开工到竣工完全按照日历天数计算,不扣除停工日数。在施工过程中,甲方如要求的竣工工期为20个日历天,但是按正常进度算下来远远大于20d的情况下,就可以把园林植物配置设计中一些无关紧要的要素去掉或者稍微进行改动,使施工变的更容易,就不会延误工期。甲方一般是指提出目标的一方,在合同拟订过程中主要提出要实现什么目标。合同中双方平等主体代称,方便在下文表述时使用简称。在合同过程中,甲方主要是监督乙方是否完全按照要求提供满足自身需求的东西。在合同执行结束后,甲方一般需要付出资金或者其他资源,以获得自身所需要的东西。

(2)施工开始后,甲方每周至少有3d的时间或者每天到施工现场处理施工中出现的突发问题或需要解决的问题,期间不免有整改。施工的园林建筑材料进场后,需经过甲方的主管工程师到现场检验,合格后方可以使用。在施工过程中,广场等的道路铺装、卵石施工、草坪铺装等均需由施工方作出样板,而甲方则根据经济和其他等方案做出整改。

5.环境因素对于风景园林施工的影响分析

(1)自然因素对植物的影响

在园林施工中,天气对植物的影响最大,而对于潮湿多雨的天气,经常出现暴雨或连续阴雨。以最常见的马蹄金草坪为例,刚铺上的草坪往往会因为长期被雨水浸泡而发烂、发臭;气温过高,刚铺上的草坪便会被烤干,影响成活率。

(2)自然因素对工期的影响

自然条件因素主要是气候条件、地理变化和自然灾害等,具体包括地震、洪涝、干旱、严寒、虫灾、台风等方面的因素。因为园林工程大都是户外施工,一遇天气变化就会影响施工的质量或进程,对风景园林施工质量极为不利。

本文从施工材料、地形地貌、环境因素等方面出发,深入分析和探讨了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明确了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为我国风景园林的施工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颜路平,肖焕.高校校园绿化中植物配置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7).

[2] 饶信义.浅谈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关系的协调[J].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04(09)

[3] 陈鹭.城市居住区园林环境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

篇3

关键词:地域;特征;风景;园林;设计

我国的风景园林有很多种类型,而类型的不同主要取决于地域条件,国内比较优秀的园林都是在尊重当地地域条件而发展起来的。地域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有独特的意义,而且地域上的植物、动物等都有着当地的人文精神。而不同的地域因为其具有的情感以及生活习惯和状态的不同,也形成了具有地域风情的特色文化。设计园林的人都是在了解了地域所具有的情感特征基础上才创造出了优秀的作品。

1地域性概述

1.1地域性概念

有学者指出,地域性就是与一个地区相联系或有关的本性或特性。或者说就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综合特性。也有学者认为地域性就是对于某个特定的地域,其中一切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因素共同构成的共同体所具有的特性,地域性就是我们划分地域的标准,它可以是自然属性的,也可以是社会属性的。本人认为地域性的概念就是在地域划分中,一个地域与另一地域格局相区分的本质特性,即划分地域的标准,而这种标准通常是文化形态,但是也不仅仅如是。

1.2地域性的属性

第一,动态变化性。影响其变化的外在因素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对地域的社会文化要素或经济、技术要素的影响而间接的作用于城市、建筑及景观;另一种则是非本土形式或某种外来风格的直接“殖民”。第二,是系统性;第三,外在多远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宏观层面上不同地域之间的相互比较。第四,内在趋同性,即地域划分的因素在地域空间范围内具有普遍性或代表性。

2现代风景园林的地域特征

2.1地域自然特征

(1)地质地貌

土壤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开展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土壤的基础上进行。土壤的类型很多,因为土壤的表层在不断的变化,而且岩石一直在风化。园林景观中有地域的色彩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土质的情况不同,土壤类型多样。因此景观中才具有地域的色彩。地貌是因为地球内部在不断的运动,从而形成不同的状态,也出现了多种地貌特色。地球会受地壳运动的影响,出现很多地质活动,例如地震。同时地球的外部也受风化以及冰川的影响。以为地质活动多,出现的地貌类型也多。

(2)气候气象

大气层位于地球最外部,与人类基础最多,相比地球其他的部分,大气层是最活跃的。人类在进行活动的时候,需要大气层。而且在维持生命的时候,也需要大气层。大气层的变化具有周年性,正式因为大气层的不断变化,才使得地域出现了气候以及其他的气象。

(3)水文条件

水是人类在进行后活动的基础,从古至今,人们在生活以及居住的时候,水是其选择居住以及生活的首要条件。人类常常近水而居,可见水的重要性。临近水的位置是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地带。

2.2地域人文特征

任意形式的规划设计流派,即使风格样式存在着风貌差异,在实质上都是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形成的,自然条件和社会需求可以共同决定的艺术形式能够体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地域人文特征对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影响作用愈来愈大,在某种形式地域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甚至体现出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历史遗迹是历史遗留给后人记载与放映出人类历史活动发展的重要记录,属于人类地域特征的重要财富,在后人对历史活动与历史人物的分析研究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同时在历史发展的记载与传承过程中有着不可缺少的位置。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历史遗迹进行科学有效的充分利用,然而这种利用方式不允许进行恶意篡改处理。在现在很多的作品,尤其是后现代作品中都能够看到人文色彩,这是地域特征中的一部分。在对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也加入了人文的特征,例如某地的园林景观,该地位置的地形复杂,而且地质陡峭。这个位置距离湖面非常近,如果在各个位置上建造各类建筑,那么在湖面在涨水的时候,会对建筑安全有影响。但是如果选择修建园林景观别墅就会有不同的效果。保证别墅的整体性。别墅里每隔一段时间举办各类的聚会,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别墅的实用性。纵观园林中的整体布局可以发现,这样的别墅景观可以使建筑的功能达到最佳。在设计园林景观别墅的时候,要保证布局开合有度,从设计上也可以看到设计疏密有序。景观别墅也可以作为旅游景点,并且有抑扬顿挫的感觉。园林景观中的门坊以及桥洞等都有古朴的色彩。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加入了人文的色彩,而在园林的规划上更要体现出人文符号,这样才能保证景观中有地域性。

3地域特征的视角设计园林景观

3.1地域有明显的差别主要是因为气候的不同,而且气候也影响了很多因素,包括当地的水文以及生物等条件,甚至是当地的地形地貌都有气候因素的作用。由于气候的变化,也致使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的不同,这些都对园林风格产生了影响。

3.2园林中最重要的就是植物,因为其是造景的重要条件,而且气候影响最严重的也是植物。因为气候的不同,植物有一定的差异性,而且植物也有很多的品种,园林中类型相似的植物都是以群落的方式出现。而且植物有很多的样式,色彩也比较丰富,这也是我国园林中的一个特色,更是全国园林中典型的特征。一个比较优秀的园林设计师,可以发现自然环境中植物的美,而且能够把这类的植物移植到园林中,或者是将带有色彩的设计加入到园林的设计中。这样以来,设计出来的作品中都有着独特的味道。建筑师在设计的时候,可以仿照一些优秀的案列,而园林设计师也可以这样,参考一些优秀建议或者是案列,但是因为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比较多,而且只有在其适合的条件下才可以生长,因此在借鉴的时候,要考虑到园林的气候以及地质等条件,才能移植植物。以免植物的移植的过程中死亡。在充分的考虑到园林景观中的气候条件之后,可以让植物有较强的生命力。成为景观中的一大特色。

3.3园林在规划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地质地貌的因素,因为其对园林的规划也有一定的影响,而且主要表现在园林的分布上,地区的不同,当地的地质地貌会有明显的差异,例如:有的地区地貌是高原,而有的地区是山地,还有一部分是平原以及丘陵,而且这些地区地貌类型都不同,因此在设计园林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地貌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从江南的园林景观以及北方的园林中看出来。

3.4在设计园林的时候,要保留当地的历史文化或者是遗迹,因为历史是记载着当地人们生活情况,是一个具有价值的记录,在记录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当代的社会人们的活动,而且人们可以通过历史知道一直以来人类和地域的联系以及作用。历史遗迹是地域中的财富。因此设计师再是设计园林的时候,可以利用历史因素,并且将保留在园林中。虽然当代是一个现代社会,但是在改造或者是建设新的园林景观的时候,不能忘了历史,要将历史与现代相结合,从而将园林赋予新的功能,并不是将一切带有历史味道的因素全部抹杀。

3.5我国是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生活习惯以及地域的不同,形成的民俗风情也不同。而且有些民俗一直延续,因此在开发地域的时候,也要考虑民俗的因素。这样在开发的基础上,保留着民俗的特点,而设计师在设计景观的时候,也要将民俗的因素融入到设计中,使游人在观赏景观的时候,知道了其中的民俗文化。

3.6当今时代在设计景观的时候,已经与原来的设计有了明显的区别,而且其风格以及面貌都大有不同,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园林在当今时代的地位不同。传统的园林主要是为一家服务,是家中的后花园,可以供家人游玩,园林的面貌以及规格都是身份的象征。而现在的园林景观主要是为了满足市民的需要,现在设计园林也成为了一个城市在进行基础建设中的一个内容,服务的范围扩大,而展现出来的面貌特点基本上是开阔、宽敞。现代园林的发展,主要是讲究公益性,而且时代的发展特点相同,就连在管理上采用的都是现代的技术,而且设计的理念也比较先进。结语由上述可知,我们在设计园林的时候,已经和过去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现代的园林更具有时代的特征,主要表现出来的特色是艺术性以及科学性,而且也是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园林景观是我国众多文化中的一种,需要人用心去领悟园林中的特色,而且要善于发现园林中的美,去创造园林中的不同。园林的设计要在注意其具有的地域以及文化特征。挖掘其中的历史以及民俗文化等潜在的东西。

参考文献

[1]朱建宁.展现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J].中国园林,2011(11):1-4.

[2]王合文.浅谈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J].中国住宅设施,2009(04).

[3]付路芳.浅谈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园林风格及其规划形式[J].现代商业,2008(21).

[4]王葆华,杜丽.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在全球强势文化下保持地域文化的多样性[J].陕西建筑,2008(12).

篇4

关键词:宏村;古建;测绘;风景园林;景观环境测绘

历来的古典美学家都把建筑列入艺术种类的首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就存在或出现的次第来说,建筑也是一门最早的艺术。”它与绘画、雕塑一样,都有着鲜明的艺术形象,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独特的民族与时代风格,深刻的文化意蕴。微派建筑则以其科学的环境意识、精湛的建筑工艺、精巧的构思设计,在世界建筑艺术和建筑文化史上独树一帜。

在西方传统建筑教育中,古建筑测绘一直占有重要位置。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大师曾倡导“测绘经典建筑就是向古代大师学习”;巴黎美术学院中专设“罗马大奖”用于资助那些表现优异的学生,让他们到罗马测绘古迹遗址。我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先驱和泰斗梁思成更是亲自实践,并在一期文章结尾处特别指出:“以测量绘图摄影各法将各种典型建筑实物作有系统秩序的记录是必须速成的。因为古物的命运在危险中,调查同破坏力量正好像在竞赛。多多采访实例,一方面可以作学术的研究,一方面也可以促成社会保护……研究实物的主要目的则是分析及比较冷静的探讨其工程艺术价值,与历代作风手法的演变。知己知彼,温故知新,已有科学技术的建筑师增加了本国的学识及趣味,他们的创造力量自然会在不自觉中雄厚起来。这便是研究中国建筑的最大意义。” 时至今日,这段话仍然有现实意义。此言仍然可成为建筑教育和科研活动的历史使命,也是许多院校开设《古建测绘》课程的一个主要目的。这门课程作为建筑教育中的实践环节,在认识体验建筑、培养基本绘图技能等方面的作用颇大,故而受到教师与学生普遍的重视。

2010年,我校对安徽宏村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习写生,其中也包括古建筑测绘。在测绘之前,我们各个小分组进行走访和现场摸底普查,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料的统计再筛选整理。同学们四处走访,现场实地测绘。后期,各个小分队又采用CAD、SketchUp等软件进行图纸绘制、三维建模等将测绘成果立于纸面。

说到测绘的最终目的,虽然古建在当初建造时是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的,但根据宏村古建的现状并结合同学整理出来的测绘成果,完全可以为之后的古建模型制作与复原古建原貌提供充分的根据,当然对宏村现有古建进行修缮和保护是没有问题的。古建筑的测绘与保护是连在一起的,只有测绘与保护同行方是对传统建筑的真正保护。当然,测绘的重大意义不仅仅只停留在对测绘物体本身的保护上,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精确的测量,能有宏村古建筑群整体规划的有效实施吗?当然不能。在现代社会,测绘是一种发展的手段,是一种极有意义的规划整理活动,是一种正确的社会生活方式。

测绘即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表述以及对获取的数据、信息、成果进行处理和提供的活动。测绘学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及其表面形态,在发展中形成了包括大地测量学、地图制图学、摄影测量学等多个分支学科。

所以,看似陌生的一个专业名词,但却是和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小到目测距离,判断方向的日常生活经验,大到国家建设,武器制导的重要科技手段,无一不与测绘联系紧密。在中国,测绘古已有之,从最早记载地理山川河流的甲骨文,到师从意大利传教士而最早传播西方测绘术的徐光启,再到完成了古代中国最大规模地图测绘的清朝康熙皇帝,测绘对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毋庸置疑。再比如,如果没有测绘提供大地基准,卫星就无法发射,“神舟”上天、“嫦娥”奔月那更是妄想;两国边界有争端,你不懂边界勘测,神圣的国土就可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被别人占领;打仗的时候,指挥员不能没有地图,现代远程武器的制导更离不开相关数据支持;要找矿产得有地形图,航空重力测量还能为其提供相关依据――测绘在我们身边做了这么多事,你难道没有觉察到吗?

如前所述,测绘对现代生活影响重大,对我们的专业学习亦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众所周知,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是风景园林景观专业的核心,而这创造性设计技能的训练基础,则是本专业的“临摹” 与“写生”―景观环境测绘。这一点对于小尺度的园林景观设计―如公园设计、广场设计等体现得更加充分。通过对建成环境第一现场的“临摹”、“写生”,对于理解景观环境的基本尺度、材质、空间限定、意境等有难以替代的作用。风景园林通过“测”,进行现场勘探、尺度把握、材料认识、空间理解、园林植被认知等,并以“绘”制成图的过程来进行专业设计图纸的表达、基本绘图技能提高的训练等。与美术、书法专业不同,对于风景园林景观专业而言,测绘更强调工程性、尺度准确性,这也是本专业的基本素养和要求。

目前我们景观园林专业的同学中有好多都过早的进行计算机绘图而忽视了手绘测绘能力的培养,这是不对的。因为手绘是表达设计初步思想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所以在园林测绘中采用测草――仪草――机绘顺序进行、缺一不可的方式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说到景观园林环境测绘,它源于建筑测绘,但又与其有所区别。首先是测绘对象重点的不同,景观园林环境测绘强调景观园林环境空间,而建筑测绘则是以建筑单体为重心;其次在图纸表达方面的不同,景观园林环境测绘着重整体环境的搭配、植物形态的刻画、地形与材质的细节表达等,而建筑测绘则强调图纸的层次,平、立、剖面对应的逻辑性,构件与大样的精确性等;另外,景观园林环境测绘对于时间更具有敏感性,如树木群落、水位等的变化,均在景观环境测绘中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表达,更进一步地讲,这种群落演化记录正是景观园林环境测绘的重要特征之一。

景观环境测绘的目标除了“整体空间的理解、景观元素的认识、测与绘技巧熟悉和提高”三个层面之外,还有培养我们对于景观园林环境历史背景的深入理解能力。测绘对象不全是精华,不少情况下也存在目前看来的设计缺陷,其实均有其时代背景。这也正是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重要区别。我们可以通过自我提问:比如对于改善当前环境的建议等,可以方便我们更好地加深对设计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王其亨,吴葱,白成军.古建筑测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 林源.古建筑测绘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篇5

论文关键词:场地特征,风景园林,西湖风景区,湖滨和北山路景区,规划设计

场地特征,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一个永恒的课题。作为规划、设计的“原点”,其对规划、设计的后续工作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回望历史,园林规划与设计优秀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在尊重场地基址的基础上形成的,都深刻地体现了自然环境、历史风貌、社会文化等场地特征。近20年来,中国风景园林建设虽然飞速发展,但是在景观建设中也出现了诸如“千城一面”、“众景一面”等忽视场地特征所带来的现象。

1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1.1景观规划设计

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作为人类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环境的科学和艺术。所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门研究如何应用艺术和技术手段处理自然和人类活动之间复杂关系,使之达到和谐完美的状态。

1.2场地特征的概念

场地,大至风景区和城市,小至区级公园、广场绿地,都有它的特征或者个性,是一块场地与其他场地的区别。场地特征包括场地的自然特征和场地的人文特征。园林景观把握好了自然特征就在土地上有了归属,把握好了人文特征就在使用者心中得到了认同。

风景园林师所涉足的场地,往往具有或强或弱的自然特征。其作为设计师可供借鉴的宝贵资源和设计题材,同时也决定了设计师应采取的处理态度。设计师应从理解自然演变规律等特征出发,顺应自然规律采取处理方式。

2场地特征的分类与内涵

2.1场地的自然特征

自然特征包括(天)气候、(地)地形地貌两方面,它是因场地所处位置不同,受不同的自然力量作用而呈现出不同的特性,这种特性影响甚至制约在该场地上的景观设计。把握好了这种特征,景观作品就会与这块场地和谐相处,场地自然力也为景观提供维护,景观给场地增添色彩。

2.1.1天——气候:

气候对植物有决定性的影响。不同种类的植物呈现出不同的景观特色。任何优秀的园林景观都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乡土树种的使用可以使景观保持长久,可以保证景观作品独一无二的个性魅力。

2.1.2地——自然地形地貌:

各地地形地貌由于自然力量的作用呈现不同的景致和格局。这种景致和格局是该场地的一个重要特征,景观设计时必须把握好这种特征。如果忽视这种特征,人造景观会与所在场地格格不入,甚至破坏场地的原有景观。

2.2场地的社会特征

2.2.1建筑环境

不同的建筑形式、周边环境以及城市机理,会产生不同的景观空间体验。把握好了建筑环境,才能创造出协调、统一的园林景观。

2.2.2人文特征

人文特征的把握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作用犹为突出。人类在大地上生活留下的印记以及从事一系列活动所形成的社会文化氛围就是人文特征。挖掘场地历史文化并提炼出场地的人文特征是景观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把握表达了人文特征,景观才能保持所在场地的历史延续性,创作才更有依据。

3结合场地特征的设计理念

随着近几年设计领域的体制改革,场地设计这一课题在现代园林景观建设中越来越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指导性的设计理念对景观规划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

3.1遵从周边环境

遵从场地设计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就要解决好车流、物流、人流、道路走向、空间组合等。在满足城市规划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出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符合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规律的景观。

3.2传承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源于一定地域生活的经验所形成的地方传统、风俗礼仪、建筑风格、园林样式等,能唤起人们对场地的历史记忆和情感认同。而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趋同化导致了部分景观设计师对地域文化的忽视。应该充分利用场地内历史遗留的痕迹,在规划设计中传承地域文化,来建造富有场所精神的地域性景观。

3.3选择地方材料

材料作为园林的表皮,可分为植物材料和硬质材料两类。设计师在重视植物景观视觉效果的基础上,更要营造出适应当地自然气候条件、体现当地自然景观风貌的植物群落类型。在硬质材料的使用上,应尽量考虑地方材料。在园林中展现地方材料的特性,使园林融合于周围环境之中,有利于地域特色的创造。

4结合场地特征的景观规划设计在杭州滨水街区的体现

滨水区往往是城市最早的建成区,遗存的历史文化丰富。城市滨水区经过较长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和建设积淀,不仅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也是城市人文资源的集中地。并且,西湖是自然和人文相融合的杰作,是杭州整个城市景观基质中的一个重要的景观要素。因此面临西湖的街区必定在结合场地特征的规划设计上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湖滨景区和北山路做详细分析。

4.1湖滨景区特色营造

湖滨街区处于西湖风景区与杭州主城区之间的过渡地带,有着强烈的“城景交融”的空间特征。

4.2.1湖滨景区历史沿革

湖滨路全长1315m,原为杭州西湖的西城墙。1916年拆除钱塘门和西城墙,建成碎石路面的湖滨路,从此市区与西湖连成一片。1929年改成沥青路面。后,湖滨路的西侧沿西湖一带陆续辟建一至六公园。湖滨路东侧一带建起了西湖饭店和环湖旅馆等。

近年,在西湖保护工程中把湖滨路的沥青路改为为花岗岩条石路面,在沿湖水下建西湖隧道。同时,在绿地上还建了古城墙标志,路东侧的建筑物焕然一新,南段仍保留了民国初年建筑的“骑楼”风格,风采依旧。这一带今统称湖滨景区。

4.2.2湖滨景区结合场地特征的规划分析

4.2.2.1延续整个街区的自然肌理

杭州“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格局中,吴山、宝石山—南—北嵌入市区,使南北约4km的临湖地带形成了“一面城”,也就是城市舞台的“台口”,而湖滨街区正好位于城市舞台的中心位置。

湖滨景区延续西湖的脉络,以原有的滨水空间为核心,使街区和滨水自然渗透为一体化区域。40m宽的湖滨综合休闲绿地,充分考虑了原有树木的保存,精心保留了高大的悬铃木,衬托着街区的建筑,将西湖水面和湖滨街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步行、休闲为主的多样化街区;并且与南山路、西山路、北山路的悬铃木一起,形成了镶嵌在西湖边的一圈绿色项链。

4.2.2.2湖滨景区人文特征的传承

绿地、水面、骑楼、连廊、广场、庭院及各样的商业街构成了建筑与景观的过渡空间,形成了湖滨街区的休闲特色,并成为西湖景区与主城区的有机过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意境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湖滨商业街是重建的,但是在重建的基础上又是继承了原有街区的格局。沿湖滨路的建筑体量处理成一条连续的骑楼,保留了原有的空间特征,各具特色。湖滨路改造中创造一种“新”的语言,在尊重历史上赋予它新的气质,使之更符合现代的功能。这就是“似曾相识”在延续文脉上的表达。

4.2.2.3现代材料与传统材料的交融

湖滨街区周边的建筑,在保留原有的青砖等传统建筑材料的同时,运用现代材料产生对比映衬。玻璃材料与青砖材质的强烈碰撞,减弱了青砖体量的压抑感。纹理清透的木质材料和清澈通透的空白玻璃,与青砖墙面相互映衬,使建筑更加亲切、动人。

街区内保留了传统里弄、庭院、天井等空间类型,结合传统与现代,承载了原有街区的文脉和肌理,使得建筑群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征。这样就形成了空间的流动和渗透,形成了湖滨向城市内部的过渡。

4.3北山路景区营造

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西湖北线,东起保俶路,西至华北饭店、栖霞

岭,北起栖霞岭、葛岭、宝石山南麓。

4.3.1北山路历史沿革

北山街历史街区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以秀美山水为依托,以历史文化为灵魂,以近代建筑为特色,成为集自然与人文为一体的地域环境。北山区有自秦以来的各个朝代历史印记。明清时期的北山街山峦叠翠,楼阁错落,翼角飞萃,俨然一幅绝佳的山水画卷,散发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清末民国初年,西湖边出现了中西结合的建筑。1912年杭城拆除城墙,城市功能由传统模式转向现代功能。随着北山街拓宽,城市公交的开通,大量私家别墅以及现代功能的旅馆、餐饮设施在这里兴建,中西合璧的近现代文化不断渗透,呈现出文化的多元化。

4.3.2北山路结合场地特征的规划分析

4.3.2.1场所精神的自然体现

北山路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宝石流霞这一著名景观就位于此。北山路沿湖一侧没有建筑,利用其通透的滨水岸线,使其与人行道结合成一体。在原有的滨水岸线做成亲水平台的形式,很好地拉近了街区与湖面的距离,营造了湖面和街区统一的宁静氛围。

植物配置时,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植物选择上,优先考虑本土树种(如樟树、桂花、小叶黄杨、海桐、杜英、柳树等),并开发利用本地的新型园林观赏植物种类,这样既强调了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又为构建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4.3.2.2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

只有生活的延续,才有文脉的延续。北山路上不再适合居住的中式木结构寺庙庵堂,融入新的文化,成为旅游景区的一部分。比如恢复原貌的玛瑙寺,已成为葛岭景区的亭台楼阁。

原有的依山而建的中国古建筑和欧式古典建筑的保留,使这里的历史环境呈现出宗教文化、名人居住文化等多元特色。让游客不仅能感受到自然景观的优美,更可以勾起对历史的回忆。对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空间和场所进行重新诠释,使之获得了鲜明的场所特征。

4.3.2.4街区风貌的延伸

通向山的私密性巷弄,通过层层台阶通往宝石山上的各处景点,曲折而自然,在两旁植物的绿荫下更显示了一种幽雅、宁静的氛围。这些巷弄把游览的人流引向山上,保持了沿湖的宁静氛围,同时也加强了湖与山的联系。

北山路街区,保留了大量采用中西融合风格的历史建筑,成为联系传统建筑与欧式建筑的纽带,不仅保持了街区整体景观的和谐,并且素雅、平和,与周围的山水和谐统一,成为西湖风景区独特的景观。

5结语

突出场地自然特征和地域文化内涵的景观设计,既是风景园林行业综合性和独特性的体现,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对场地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杭州西湖风景区的湖滨和北山路规划设计提炼了场地已有的景观特征,依托自然条件,以人文元素为主体进行空间塑造;同时深度挖掘西湖周边以及杭州当地的文化景观,营造了一个展现杭州地域景观特色的自然山水型风景。

参考文献

1 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7):3-4.

2 吴威.园林的场所精神初探[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5.

3 杨云峰,朱建宁.营造具有场地特征的城市公园[J].中国园林,2009,25(12):76-79.

4 张伶伶,孟浩.场地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 林菁,王向荣.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2005(6):16-24.

6 刘卫星.城市园林景观中场地设计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09,25(5):60-64.

7 熊瑶,杨云峰.地域性风景园林设计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34(5):171-176.

8 朱建宁.以自然为师的现代植物景观设计[N].中国花卉报,2005-08-11.

9 张川.基于地域文化的场所设计[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6.

10 许一洁.“生态”与“野趣”的回归[M].华中建筑,2007,25(8):105-107.

11 廖婧琳,段红梅.地域文化与自然风景区的旅游开发[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1):18-21.

12 王业社.场地设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华中建筑,2008,26(3):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