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公共基础知识管理范文

公共基础知识管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5:5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公共基础知识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公共基础知识管理

篇1

A.同级机关

B.同一系统的机关

C.三个以上的机关

D.行政主管机关与业务指导机关

2.公文区别于其他信息记录的特点是()

A.传播知识

B.具备查考价值

C.书面文字材料

D.具备法定的权威性

3.在行政决策组织体系中被称为“神经系统”的是()。

A.信息系统

B.中枢系统

C.控制系统

D.研究咨询系统

4.公文的语言应当()。

A.诙谐幽默

B.古朴典雅

C.庄重规范

D.华丽流畅

5.我国国家行政机关实行()

A.职务分类制

B.职位分类制

C.品位分类制

D.职级分类制

6.政企分开的主要措施不包括()

A.解除政府主管部门与所属经济实体的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

B.大量裁减政府专业经济部门

C.大力裁减社会中介组织

D.加强和改善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

7.下列人员()可以由委任产生。

A.乡长

B.镇长

C.县长

D.国务院各部委副部长

8.下面不属于一级政府派出机构的是()

A.行政公署

B.区公所

C.村公所

D.公安派出所

9.公文的基本语气是()。

A.祈使语气

B.陈述语气

C.疑问语气

D.感叹语气

10.下列文稿中具有正式公文效用的是()

A.议论稿

B.送审稿

C.征求南京市意见

D.定稿

11.在归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中,国家技术局归哪个部(委)管理?()

A.国家计划委员会

B.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C.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D.国家教育委员会

12.政府机构之间最重要的关系是()。

A.协调关系

B.业务关系

C.协作关系

D.领导关系

13.轮换又称()。

A.转任

B.调任

C.挂职锻炼

D.轮岗

14.公务员必须退休的条件是指()。

A.工作年限满20年

B.工作年限满30年

C.男年满55周岁

D.女年满55周岁

15.行政管理体制的物质载体是()。

A.权责体系

B.组织结构体系

C.运行机制

D.行政权力

16.行政管理的主体是()。

A.社会公共事务

B.政府

C.人民群众

D.企事业单位

17.申诉期间原机关处理决定()。

A.不再执行

B.继续执行

C.变更执行

D.废止

18.下面哪种社会关系,公务员可以不用回避?

A.夫妻

B.密友

C.甥子女

D.祖父母

19.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

A.下行文

B.平行文

C.上行文

D.具有行政约束力的规章

20.行政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各项职能运行的基础是()。

A.行政权力飞

B.行政法规

C.行政领导

D.行政决策

21.下列公文中,不需要指明主送机关的是()。

A.通知

B.请示

C.报告来源:

D.决议

22.国家公务员向有关单位提出申诉的必要理由是()。

A.对公务员个人的处理不公正

B.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

C.公务员认为自身受到的处理或待遇不合理

D.须有涉及公务员个人的处理决定

23.在国外被称为“智囊团”的是()。

A.研究咨询系统

B.决策信息系统

C.审批控制系统

D.行政决策的中枢系统

24.关于行政效率,总的原则是()。

A.效率第一,公平第二

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C.效率为主,公平为辅

D.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25.“三讲”教育的对象是()。

A.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

B.县级以下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

C.省部级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

D.省部级以下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26.管理幅度和管理层之间是()关系。

A.正比

B.反比

C.随机

D.不确定

27.在领导者的诸多素质中起主导作用的素质是()

A.职能素质

B.基础素质

C.业务素质

D.核心素质采集者退散

28.要重视搞好领导班子的群体配备,实现领导班子的()。

A.高效稳定

B.优化组合

C.整体效能

D.合理搭配

29.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属于政府的()。

A.政治职能

B.文化职能

C.经济职能

D.社会职能

30.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

A.标题、导语、正文、结语

B.标题、正文、落款

C.开头、导语、主体、结尾

D.标题、正文、结语

31.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一文一事,中心明确

B.用语庄严、简明、通顺、平实

C.为使各方面了解情况,多印发文件

D.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32.陈述性文件有()。

A.通报

B.指示

C.请示

D.决定

33.商洽性文件有()。

A.会议纪要

B.决定

C.指示

D.函

34.下列属于我国行政外部监督体系的是().

A.法制监督

B.财务监督

C.审计监督

D.主管监督

35.政党监督的主体除了党委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外,还有()。

A.党的宣传部门

B.党的基层组织

C.党的组织部门

D.党的领导集团

36.职权集中,责任明确,指挥灵便,行动迅速,可以减少权力冲突和内部摩擦的一种领导体制是()。

A.首长负责制

B.委员会制

C.混合制

D.直线职能制

37.公务员必须遵守的纪律有()

A.不,贻误工作

B.不贪污,不行贿

C.不违公德

D.不得参加非法组织

38.下列哪个属于公务员之列?

A.企业工人

B.农民

C.转业军人

D.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39.不属于派出机构的是()

A.行政公署

B.公安派出所

C.驻京办事处

D.街道办事处

40.在领导体制中,行政监督机关和审查机关都实行()。

A.业务领导制

B.首长负责制

C.委员会负责制

D.双重领导制

41.行政管理体制的核心系统是()。

A.结构体系

B.运行机制

C.权责体系

D.规章制度

42.批复是答复下级请示的文件是()。

A.被动文件

B.主动文件

C.是对报告的批件

D.下级没有请示,用来指导工作的

43.办公室更改电话号码,可用()公布周知。

A.通知

B.通告

C.启示

D.布告

44.区公所是()的派出机关。

A.乡人民政府

B.国务院

C.省、自治区人民政府

D.县人民政府

45.我国机构改革的关键是()。

A.精简机构

B.裁减人员

C.转变职能

D.核定编制

46.规范性公文标题的时间是()。

A.公文的时间

B.公文撰写的时间

C.公文打印的时间

D.公文讨论的时间

47.国家公务员可以辞职的条件是()

A.未满最低服务期限的

B.在涉及国家安全,重要机密等特殊职位上任职的

C.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期及哺乳期的

D.正在接受审查的

48.我国公务员制度同西方文官制度强调的文官“政治中立”具有的本质区别是()

A.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B.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D.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49.不能联合行文的机关是()。

A.同级政府之间

B.政府各部门之间

C.上级党委和下级政府之间

D.政府部门和同级人民团体之间

50.清退保密文件时,要()。

A.摘录文件内容

B.复制原文

C.按原文标注密级处理

D.按平件清退

参考答案

1.D2.D3.A4.C5.B6.C7.D8.C9.B10.D

11.B12.D13.D14.D15.B16.B17.B18.B19.A20.D

21.D22.B23.A24.B25.A26.B27.D28.B29.D30.A31.C

篇2

论文摘要:在设计专业基础教学中,如何将基本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渗透给学生,目前是个模糊且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果直接沿用工科专业所开设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材料力学、金属工艺的教学方法来对待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教学显然不再适用。因此,要进行改革。要根据专业的特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能力培养等方面研究出一套符合专业发展需求的、学生可以方便接受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专业的深层次发展以及学生能力的提高。

工业设计专业是结合了艺术、人文、历史、经济、工程技术等学科,着重研究人—产品—环境—社会等关系的一个复合型学科。近年来工业设计专业得到快速的蓬勃发展,根据统计资料,在全国已有超过一百所院校开设了工业设计学科,有超过四百所院校开设了设计类学科,但在基础研究上,特别是系统的教学研究上相对滞后而无法满足日益发展需求的设计教育状况。工业设计是工、文、理兼容的学科,学科跨度大,培养人才的目标、方式均有别于其他专业,因此对教学的形式研究尤为重要。要使教学方式上符合人才目标培养的要求,就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合学科专业的发展需求。

在基础教学中,工程技术基础是辅助造型基础课程知识面的完善及造型能力的提高,使造型实用化的一个保证。因此,机械原理基础知识,机械零件基础知识,材料力学方面的基础知识,金属材料特性及工艺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非金属材料特性及加工方法的基础知识,应该对学生有所渗透和讲解。这些内容对工业设计专业,应该是必备的。不然,在纸面上完成了造型设计之后,要进一步完成草模制作,仿真模型制作以至造型得以应用,将会举步为艰。对于学产品设计这样一个方向,表现的就更加突出。产品设计共有四大要素:人的要素、技术要素、市场环境要素、审美形态要素。由此可见,技术要素(主要指工程技术)是本学科学生培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长期以来,工程技术含概的各个分支课程已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传统教学模式,即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上都是典型的工科类教学办法。对于由艺术类招考录取的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是不适用的,因为艺术类考生无论是数学知识还是逻辑思维都相对薄弱,沿用是不可取的,只能量体裁衣。即根据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在教学方法上创造一种适合于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的渗透。

1、方法合理事半功倍

前面提到,工程技术基础是辅助造型基础课程的一个知识面,因而在开展造型基础课程的同时,渗透工程技术基础知识,使造型基础课题在方案设计,模型制作,市场推敲一系列环节中顺利完成。这样,不但不会导致学生的厌学心理产生,反而会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好奇心理,有强烈的冲动去了解,去实践,从而将知识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效果自然产生。

在我带过的造型基础课程中,有一部分课题是这样布置的。观察身边的自然物和人工物,剖析其结构特征和运动关系,制作一动态玩具模型。要求造型新颖,选材恰当,运动关系合理,制作方便,有一定的实用性。该课题要求在四周内完成。前期,老师统一组织学习相关的知识点(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分解课题开展的步骤。接着,分组(课程组老师全部参与)审阅方案,包括方案的合理性,方案的可操作性,学生必须将方案做细。方案通过之后,着手模型制作。这时,学生的选材,加工都是自主进行的,碰到制作中的工艺问题,运动关系问题,装配问题,有老师和实践制作车间的师傅共同指导。结果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作欲望都得到了提高,课题完成的很顺利,质量也不错,个别特用心的同学制作出的模型还很有价值。在最后的课题评价中,学生的探究意识仍不减,还希望老师给予更多的意见。

由此看来,好的教学方法确实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重点问题巧妙处理

第一通过案例分析引出相关的知识点。

从实际出发,以典型的产品设计为案例。譬如手机的翻盖和滑盖设计,这两种类型的手机在外型上看,都是有两部分装配而成。从运动关系上分析,翻盖手机允许有一个旋转的运动关系,且旋转运动有一定的限度,手机盖关闭后,要求有适中的自压紧状态;滑盖手机允许有一个移动的运动关系,且移动位移有一定的限度,手机盖关闭后,要求有很好的回位状态。通过分析,可以马上给学生引出几个工学方面的概念,“自由度”、“限位”、“自压紧”、“回位”等。如果这些概念硬生生地提出来讲解,可能会给学生讲的一头雾水,但是通过实际产品的应用,学生们就会马上有所联系,进而理解这些概念,并且领会处理的办法。

第二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动画演示。

譬如之上提到的自由度的问题,通过一个案例了解了一种形式,要想把这个概念涉及的种种类型以及应用一一讲解出来(包括多自由度),恐怕又会引起学生的不理解,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枯燥的板式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通过形象的动画演示,学生本身就会有一种兴趣,且理解起来又直观。所以这种教学形式既能生动地表述既抽象又无味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大学习的信息量,可谓一招多得。

第三动手实践过程中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

模型制作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要选择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成型办法。如果是动态模型制作,又会选择不同的传动关系。如此多的问题,如果是老师一一地去解答,工作量会非常之大,如果学生不主动问的,可能问题就不了了之了。所以,在这个阶段,最好是提醒同学有一种主动探讨,主动查阅资料学习的精神,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坚韧精神。对于自身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来请教老师和师傅。此举在我的授课过程中不断尝试,且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结束语

工程技术基础教学可以说是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做到师生双方的愉快学习,是笔者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讨外,还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强调教学效果,运用新技术手段加强教学内容的可视性、可传性、可用性,从而建立一套针对设计专业特点的教学体系。以上是笔者在多年的工程技术基础授课过程中积聚的一点教学经验,希望能够给同行带来一点启示。

参考文献

1柳冠中.建立"人为事物"的概念(M).99设计教育论,大连:大连人民出版社1999.10

篇3

1加强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行业作为国民基础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已逐渐成为影响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行业只有不断地优化技术水平、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建筑质量进行管理,才能站稳脚跟,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相反,如果在建筑施工的任意环节出现差错,就有可能给整个工程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所以加强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2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

2.1材料因素

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它与工程质量是息息相关的。但是,有些工程施工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采购没有质量保证的建筑材料;也有些是因为很多的采购人员根本对建筑材料的专业知识无所知,对质量的管理叫一想而知,只是一味地从中谋利。采购人员的素质是部分原因,建筑企业的管理机制也有一部分原因。因为企业的体制不健全,而使得一些劣质的建筑材料流入了施工过程中,给工地留下了隐患。

2.2 管理者以及施工人员的因素

管理人员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素质以及技术等,都包含在人的因素里。整个施工需要技术人员、服务人员、现场操作人员共同协作完成的,因此,人的因素是非常关键的。我们的施工人员首先要认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其次,要有完整的规划、规范的指导、完善的管理几个方面的技术,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提高。

3 施工技术上存在的问题

3.1 桩基问题

桩基是整个建筑最重要的部分,桩基施工是所有施工工作当中最为核心的环节。桩基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质量,因此要求要严格控制桩基的施工技术。在进行桩基的设计之时,必须依据建筑物的承载力和沉降度进行,其中对于沉降技术的运用和控制具有一定难度,且存在相当的复杂性。结合横竖向的压力,计算出桩基的抗压力,最后的施工确立就需要立足于复合受力,以及水平载荷进行。然而在施工当中,对于桩基的技术管理控制却并没有严格依据有关规定标准进行。最终使得桩基无法满足工程需求,对后期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3.2 防渗漏问题

在进行防漏施工之时,部分工作人员技术专业性不足,没有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施工,防漏技术掌握不到位,最终对施工进度和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在施工过程当中一些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心不强,施工较为粗糙,甚至出现偷工减料的问题,进而使得防漏施工技术不到位。这将严重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漏水等问题也不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损企业形象。

3.3 混凝土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当中混凝土技术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如果混凝土技术不合格,建筑的安全性将得不到保障。在混凝土施工当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剪力墙和框架,因为其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使用状况。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严格要求混凝土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以确保建筑的安全使用。出于环保等目的,在施工当中商品混凝土已经开始被运用其中,相应的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在运送混凝土过程当中,由于距离以及楼层的高度问题使其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再比如,振捣棒问题,如果其插入深度不足,将无法保障密实度,或者是出现了蜂窝麻面以及孔洞等质量问题。针对混凝土的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严格的控制原材料,其次根据不同情况,工程管理人员要及时的对搅拌时间进行调整。除此之外还有就是要对振捣的间距进行控制,振捣一定要保证表面出浆才可以,其时间不应该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3.4 钢筋问题

部分施工企业在施工当中,出于成本等的考虑,通常会采用再生钢材。然而由于使用过的钢材在抗拉强度之上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再次使用之时则可能不符合技术需求。加之钢筋厂家在生产之时存在不规范现象,进一步影响了钢筋质量。并且在施工当中还时常存在搭接位置不合理,不符合抗震要求,垫块不足等问题。这些都会对钢筋施工造成不利影响,影响技术质量。因此钢筋进场后首先应对原材料进行抽检复试,其次在对钢筋进行绑扎之后,要根据设计图纸来做好校对工作,及时的对其规格的数量以及位置等进行检查。

4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控制的措施

4.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很好地起到约束作用,最大限度的将施工的质量和进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建筑工程方面的管理体系不是很全面,时候高级管理人员下达的要求下级并不能很好地去实施,而且在很多情况下监督不到位,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必须要解决的,而且该管理体系施行之后,一定要严格执行,这样才能形成激励作用。完善的管理体系要包含"施工前的设计、施工材料、施工方法、检查监督、施工验收、应急方案"等多方面的内容。现场质量管理人员,要对自身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有着清晰的理解,明确自身所处位置的工作目标,严格控制好现场施工质量。

4.2 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审查

材料质量的微小差异,操作中的细微变化,环境对材料的细小影响以及设备的正常磨损, 都会引起工程实体中的质量问题。因此,在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的时候要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控制。首先,要加强施工单位的职业道德,要监督他们采购质量合格的产品,杜绝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行为。而且要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采购人员要具备选择优质材料的能力,而且在选购过程中,要综合多个管理人员的意见,在价格和质量上多进行比较,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原材料。特殊材料要有说明书和试验报告,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等必须进行复试和见证取样试验。原材料在购进后,还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保管,水泥、混凝土等一些特殊材料要放在干燥的地方,以免影响正常使用。

4.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力度

任何一个施工项目都必须有专业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跟进和监督,施工上的疏忽是不可避免的,施工人员忽视了某一个细节也是经常发生的事。但是如果这些细节没有及时被发现,就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一定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力度,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并得到解决。对施工材料也要按照规定的频率进行抽样检查,以保证工程有序,平稳施工。在监督过程中,可以施行奖罚政策,从而提高大家的质量控制意识。

5 结束语

建筑行业企业要想提高建筑工程的综合性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加强对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从各方面加强管理与监督,使工程在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下进行,从而提高施工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于浩.试析建筑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措施管控[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16)

篇4

关键词:岩土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由于岩土工程施工和设计等项目的不断增多,使其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许多工程建设单位的支柱产业。由于复杂的地质因素影响,我国的岩土工程行业施工质量事故在各地时常发生,特别是深基坑的工程和公路建设的岩土工程。由于施工质量事故的发生,使土建工程在整体建设上出现了严重的损失,从而使工期拖延,进而使工程造价也有所增加,给岩土工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影响。接下来我们就来对岩土工程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进行探究。

1、概述

岩土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是指对建设项目运行全过程所进行的管理,包含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招投标、签订合同、施工、工程验收等阶段,我国的工程勘察单位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逐渐转向岩土工程体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岩土工程在理论和技术上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岩土施工工程项目也随之不断的增多,给建筑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岩土工程也逐渐成为了许多企业的支柱产业。尤其是新工艺、新材料、新理念、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岩土工程的技术发展达到新的高度。但是,由于岩土工程是以岩体或土体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其工程施工中存在特殊性、隐蔽性、复杂性以及产品的多样性和固定性,再加之我国现阶段对岩土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总体水平不高,所以施工单位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岩土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以及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的严格控制。为了保证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岩土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同的企业或单位应该在相关的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下,紧密配合,有效的对工程当中的安全、质量、成本、工期等信息进行管理,对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2、我国岩土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2.1、目前我国岩土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不足

1)招投标管理不规范

目前,我国岩土工程的招投标仍然存在甲方评标的办法。导致工程建设单位无序竞争,招标过程中弄虚作假,压价超过了工程结构的成本价,承发包的价格不合理,比概算降低多、有严重的地区和行业保护主义等诸多不良现象,这些不良现象导致了施工企业在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偷工减料,对日后整体工程质量造成了较为恶劣的影响。

2)岩土工程施工质量不高

如今,全国各地岩土工程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主要是由于施工企业偷工减料,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不合理,砖砌体纵横墙不同步砌筑,钢筋成型绑扎不正确,钢筋漏放或钢筋长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所造成的,岩土工程工程的施工质量已成为全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这不仅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更加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3)合同管理不规范

目前,由于我国岩土工程施工企业存在企业缺少合同的规范化管理,企业的合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极淡薄这一严重的问题,再加之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经常会接受一些制定的合同条件中存在“不平等条款”的合约,有时甚至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施工方便,临时随意更改合同条款,这就严重影响岩土工程建设的市场秩序,增大了企业的法律风险,对于我国本来就不完善的岩土施工行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2.2、措施

1)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

要建立和完善专业的安全监管机构,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合理为安全监管机构配备关联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多样化设备。只有这样,才能落实好各级安全生产责任,维护好安全管理的日常运行,发挥安全监管机构最佳的管理成效。

2)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

项目施工安全的进行,就一定要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只有对施工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形式多样的安全素质的培训,才能够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所提升,同时还能够使其充分掌握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从而提升其安全施工的技能,促进施工人员自我保护能力的显著增强,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施工中的伤亡几率。施工单位要根据相关的规定结合项目施工特点对施工人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同时还要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技能严格进行考核,对于通过考核的要为其颁发单位的施工上岗证,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对于项目部不具备安全培训资质的,可以聘请有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给施工人员颁发施工上岗证。此外,施工人员一定要由相关的劳务公司来为其进行组织招聘。

3)建立适应项目管理的运行机制

在岩土工程施工的项目管理中坚持项目管理层和作业层分离,是企业推行项目管理逐步形成内部劳动力有序流动的必要条件,这样才能使项目管理班子相对稳定,施工队伍按需进出,同时还需正确处理项目经理部、经营决策层和施工作业层的关系,项目经理部要抓好项目的具体实施,服从企业层的管理和监督;企业经营管理层要对项目管理实行全过程的调控和监督,强化服务意识;作业层为了形成机制灵活、适应性强、有竞争能力的新的企业组织形态,应该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在正确处理好目经理部、经营决策层和施工作业层的关系后,企业为了防止出现管得太死不利于项目经理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管得太松造成项目经理部权力过大的情况出现。另外,应该综合考虑项目经理的素质,企业对项目控制能力等因素来决定授权范围和内容。

3、质量控制

1)组织有序的合同评审

组织有序的合同评审,然后才能真正签订合同。对关联着合同的多样事宜,搭建起沟通业主的实效性桥梁。同时还要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一切安全隐患做出系统的报价。这样的风险,应涵盖着不适宜的设计,没能被预测到的地质状况等。

2)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在签订合同后,施工单位一定要按照工程的具体设计方案和业主指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施工作业,同时还要结合施工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编制等工作,这样在能够在整体上把握和提升工程的质量。

3)施工管理要协调统一

在岩土工程进行施工阶段,构建出项目经理部,经理作为项目管控的核心。在管理流程中,要整合起质量、施工耗费的成本、工期及安全等多样要素,从而能够提升项目管理部门的整体施工组织能力,进而使岩土工程项目的施工能够做到协调和统一。

4)做好施工验收

在岩土工程项目的竣工阶段,一定要做好对施工工程的验收工作,以及对施工工程的总结工作,一定要确保岩土工程项目能够顺利的交工,同时还能够进一步使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得以提升。应设定适宜的交工总结及结算流程,搭配上售后服务。

5)对技术交底工作的控制

设计人员需要对做好相关的技术交底,能够熟练的掌握施工图纸。同时项目的负责人要对施工班组交底,从而对于工程的是要求和质量控制要求能够熟悉。施工方技术人员也要熟悉工程质量及质量,技术交底要清楚易懂,必要时可附图及相关会议,记录负责人要签字。

6)质量成本控制

对于岩土工程的质量控制需要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严把工程质量关。从而能够从各个环节对工程进行成本控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包括施工企业自身施工能力水平的综合评价和工程的实际质量等级要求。并且还有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施工定额、依据承包合同和施工预算及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项目计划成本的编制,一般情况下都会用偏差控制法对成本进行控制。

结束语

当前市场秩序的逐渐好转,使得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设计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岩土工程单位只有认真执行并且不断完善其单位的管理体制,才能够在整体上提升岩土工程施工的水平,从而能够使岩土工程单位更好地向前发展,进而使其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立于长久不败之地。

作者简介:廖黄飞 男 (1987.02― ) 重庆市人 主要从事矿山地质及岩土工程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晁海东.浅谈岩土工程的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09,26:33.

[2]宋继国.岩土工程的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中华建设,2014,05:124-125.

篇5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技术及质量;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国家在近几年不断加大对工民建领域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例如开发引进先进的建筑技术,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等等,但这些还不足以保证我国工民建建筑行业走在时代的发展前沿,因为在行业中仍然还存在着一些诸如施工质量的监管不严,施工技术的不完善等有待改善的问题,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是从根本上保障工民建行业的健康发展的关键。

1 重点的施工作业阶段和施工方法

1.1 工民建打桩技术

打桩设备类型很多,如长螺旋、 静压桩等,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 另外,桩基的选择也要与建筑地的土质状况相协调,以确保桩基的稳定性。在打桩之前还要做到以下几点,如清理施工现场,除去杂物、 赃物,保持基本清洁;保证工地地下污水排放系统通畅;准确定位打桩位置。只有做到以上这些要求,才能打出坚固、 稳定的桩,为出良好的工程打下基础。

1.2 工民建混凝土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务必做到以下几点要求,即原材料的选择要谨慎;浇筑的方法要适合;振捣方法要正确;表面抹平处理要充分;温度、 湿度要做到时时监控。 值得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在混凝土浇筑工程中因发生放热反应,致使温度过高而出现裂隙,这就要求在浇筑工程中要合理分层,逐层浇筑,尽量避免整体浇筑。 只有把握好以上这些控制点,才能保证混凝土的作用发挥到做大。

1.3 工人建防渗技术

工民建的防渗防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建筑外墙的防渗。外墙是整个建筑的维护性结构,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外墙防渗工作稳妥,降低其发生渗漏的可能性。雨水是外墙发生渗漏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与砖墙交接处、 预留孔洞等进行合理的防渗处理,确保墙体不发生渗漏。

屋面防渗。 水泥、 砂浆是工民建施工的原材料之一,其存在有一定的缺陷性,即水硬性。 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在施工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因为屋面终凝前不能接触水。

门窗防渗。为了确保这一项工作处理妥当,要求门窗防渗处理人员要有科学、 熟练的操作技能,并且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在做好防渗工作的同时又不影响门窗的美观。

1.4 工民建节能技术

在工民建施工的过程中,合理利用环保节能技术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墙体节能。墙体作为建筑的外层保护性结构,其节能设计的好坏对整个建筑的节能情况至关重要。墙体节能包括内保温和外保温,在墙体内层添加保温材料实现内保温,在墙体外层加防水材料,以起到防水的作用,还能降低太阳对墙体的直接作用,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采暖节能。 现今,水源热泵系统被很多建筑工程应用。 这种系统不但可以对太阳能进行有效吸收,还可以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变成地热能,从而实现建筑热能转移,减少燃料的应用。

2 常见施工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建筑施工原材料的挑选和使用

合格的施工材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石,多数工程出现问题的源头都是原材料的质量不过关,如建筑物墙体出现裂缝大多是混凝土的原料质量低劣或者配比不当造成的,而屋顶出现漏水现象则可能与防水材料的质量有关。所以,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期对于原材料的选用要从源头上控制,安排专业人员完成材料的全程选购,人员要熟知各种原材料的特性和适用范围,并且能够有效地控制采购成本,选择物美价廉的原材料。

2.2 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

施工机械设备对于施工质量的重要性也要予以重视,设备选用不当或者性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经常会拖延工期,降低设备的使用效率,还可能会影响施工质量。建筑企业应该划拨充足的资金来进行设备的维修保养,在必要时进行设备的更换。对设备的检修要严格按照标准定期进行,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设备要予以更换;操作人员对于设备的性能要有充分的了解,将设备安置到最适合发挥功能的岗位上,实现物尽其用;要做好设备的报废和重置的工作,保障设备的有效运行。

2.3 施工企业领导者的领导水平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领导者能否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是施工效果成败的主观因素。 多数施工单位的领导者都无法做到科学有效的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起不到身先士卒的作用,使得施工人员上行下效,对施工效果带来不利的影响。 所以,施工企业的领导者有必要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讲究管理技巧,并善于发掘员工的特点和兴趣,最大程度的发挥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2.4 对于新型施工技术的掌握程度

在施工时往往要引进新型施工技术,对于老旧技术的改造和淘汰是提高施工效能的关键。施工单位要勇于引进和尝试新技术,做好新技术在正式应用前的准备工作,对于适合于施工的技术要大范围的采用和推广,使之为企业增产增效服务。

3 如何提高对施工过程的监管水平

3.1 施工安全知识的普及

在施工过程中,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施工操作人员,都要时刻将施工安全意识放在第一位,不断加强自身的安全素养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企业自上而下都要注重人员的安全性培训,从理论到实际施工技术都要树立安全意识,在施工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例如施工前做好施工安全防护措施,不越规施工,不超时疲劳作业等等,保证施工无事故。

3.2 开展施工各阶段的有效管理

施工前,要做好包括施工设备和人员在内的安全检查工作;施工时,对于施工进度和质量要实时监督,并注意人员和设备操作的安全性;要重视施工完工时的质量验收工作。

3.3 实现对施工全程的跟踪记录

大多数企业对于施工各阶段的实时记录没有予以高度重视,为施工质量的追责和解决埋下了隐患。为此,施工企业应该将施工的有效记录提上日程,并付诸于实际行动,以保障施工问题的顺利解决。

4 结束语

工民建施工质量关系到生产者和居住者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需要施工企业予以高度重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要在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先进施工技术的应用和对于施工质量的管理尤为重要,保障工程施工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也是保证人们安居乐业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鲍立锋.浅析工民建施工的工序质量控制的措施及意义[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4)

篇6

关键词:水利基础处理;施工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地基基础设施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改善水利工程主体建筑物的安全施工和运行问题。

一、加强水利工程基础建设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是一项完全公益性的工程。水利工程的建设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的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所服务。近些年来,国家已经逐渐加大了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力度。一些有关水利工程管理的体系也不断进行着改进与完善。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已经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越来越重视。因此,为了确保水利工程高质量的完成,就必须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建设。其中,由于水利工程基础建设对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那么必须采取一些先进的处理技术运用到水利工程的基础建设过程中。因此,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水利工程基础建设的重要性,以此来提高水利工程的基础建设质量。

二、水利工程的基本状况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需求,水利水电项目也需要不断地开发、建设,在对水利建设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能满足基础建设的问题,例如不良地基等问题。不良地基,主要是指地基的天然状况不好,存在很多先天不足,如地质硬度、承载力问题,不能够满足上部构筑物稳定性问题等。水利工程构筑物的不良问题主要表现在,地质条件不是很好,抗滑能力比较差,地质稳定性和安全反应系数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岩石和混凝土,由于不同倾角的断层带、节理裂隙带、软弱夹层、破碎带、古风化壳、溶蚀带等抗压强度低,无法满足上部的建筑物抗滑和稳定的要求。由于不均匀性产生或是沉陷过大,地基基础也有可能局部或是整体受到一定影响。此外,岩层本身是无法承受建筑的基本需要,加之强度不一,分布不均匀,在荷载不断作用下,出现超过容许值的沉陷现象。比如说地基中软弱岩石、带淤泥的软土,或是一些断层破碎带、膨胀土等,就很容易导致建筑物变形,破坏。基础的渗水量或是超过容许值的主要原因是空隙比较大,存在一些松散砂,导致水库中的水大量漏失,压力超限,渗透出现变形等状态。

三、水利工程地基处理技术措施

1、桩施工应用

水利工程中桩施工应用主体应选用水泥与粉煤灰以及碎石构成的高性能桩CFG,同时由桩体以及土质与褥垫层形成复合地基。其处理对象为粉土、粘土以及填土、砂土等。

1.1 桩基中,较多从上部体系结构传入,桩体荷载则由垫层与桩体一并承担。垫层之上基础传入的压力主体基于一定变形实现同步受力,在桩挤密影响下,应持续提升其承载作用。为优化水利工程桩施工基础处理,我们应深入明晰该桩体加固作用及机理,进而优化施工处置。CFG桩应发挥对地基土的挤密效应,对各类不良地质基础,可体现桩体振动及侧向挤压功能,令桩间土存在的孔隙比显著下降,进而减少含水量,并令土质内摩擦角度与干密程度有效提升,进而合理改善其物理属性并优化其承载效能。

1.2 另外,我们应充分利用桩体优质排水功能,基于桩孔与桩周填充了具有良好过滤功能的粗粒径料,进而构成了具有优质渗透水平的竖向排水以及降压通路,可令孔隙中的水顺着桩体往上排,进而全面降低与预防振冲作用形成的水压增加现象,令水利工程基础施工中,地基排水效能显著增加。该类排水也不会影响到桩体的总强度,还会令土体承载性能显著提升。

1.3 水利工程基础处理阶段中,我们还应科学利用CFG预震作用,通过振冲器的的快速激振,立管填料与工程地基土显著提升相对密实水平,并获取明显预震,进而有效提升砂土液化效能。水利工程基础处理阶段中,还应科学利用桩置换效能,基于其中水泥水解及形成的水化作用、粉煤灰凝硬变化形成不溶性结晶体,该物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可显著提升桩体变形模量与抗剪水平,并基于荷载影响,令桩压缩变化低于桩间土。在附加应力影响下,伴随地层的变更将令其反映集中于桩体,形成集中应力,较多荷载会分担至桩周与端部,进而令桩间土的影响应力降低,可利用该类功能,令水利工程符合地基提升承载性能,进而改善施工处置效果。

2、预应力管桩

施工工地用的预应力管桩多为先张法预应力的管桩,先张法预应力的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的工艺制作的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施工方法为沉入法。现在,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大推动了预应力管桩的应用和发展,我国相应出台了预应力管桩加工制作的相关规定,和对预应力管桩勘探、设计、施工的相关规范。

2.1 预应力沉入桩施工方法

预应力沉入桩施工方法主要有:锤击沉桩、静压沉桩、震动沉桩,施工方法的不同适应的地质也不一样。锤击沉桩适应于砂类土、黏性土地质,桩锤的选用也应根据地质条件、桩型、桩的密集程度,单桩承载力等因素确定;静压沉桩主要适应于淤泥质土、软黏土、标准贯入度N≤20的黏性土地质;振动沉桩适应于锤击效果较差的密实性黏土、砾石、风化岩地质。

2.2 沉桩的顺序

对于密集管桩群,自中间向两边或四周对称施打;根据基础设计的标高,宜先深后浅;根据桩的规格,可先大后小、先长后短。预应力管桩的接桩,可采用焊接、法兰连接和机械连接,接桩材料工艺应满足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规定。近年来,由于预应力管桩质量稳定可靠、强度高、施工方便快捷、工期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基础处理和加固。

四、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1、实施施工质量责任制

实施施工质量责任制,将施工质量的责任明确到个人或部门,有利于加强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增强监理单位对水利工程施工的监督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理工作体系,施工监督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监理人;规范和健全设计图纸的审核批准程序;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对水利工程进行验收,并做好相关的质量验收报告等都能从根本上落实施工质量责任制,有利于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2、完善施工安全生产制度

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生产制度和教育培训制度,以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安全,施工企业要建立关于施工安全生产制度的公告栏,便于施工人员熟悉并掌握其制度;要公开施工单位的违章行为,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等通过这些措施以保证施工行为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断的加强和完善施工安全生产制度。

3、加强施工合同管理

加强施工合同的管理,要坚持严谨、公平,整体规划可靠的原则;要严格的按照程序签订施工合同;要坚持以法律为依据,以合同为核心来进行施工管理;要及时完善合同的清算工作。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除了加强其成本和合同管理之外,还要规范其施工程序,明确各方的责任与义务,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4、完善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施工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只有进行完善的成本控制,才能实现业主的投资目标。为此,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4.1 科学招投标

招投标是决定成本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以往很多单位都没有进行好招投标工作,导致成本的增加。为此,在招投标过程中,应该避免出现内外传统、明招暗投等情况,只有规范招投标工作,这样更好地进行成本管理。

4.2 制定细化目标

为了实现对成本的进一步控制,管理者应该将施工成本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身上,这样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实现成本的最优化使用,从而降低水利工程的施工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的基础建设质量高低与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紧密相连。因此,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的基础建设质量,作为水利工程的研究人员,对于水利工程地基技术的研究要不断地创新,以满足如今越来越复杂的施工条件要求。

参考文献

[1]刘伟,金涛,杨晓娟.浅议大坝基础灌浆设计思想[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1(03):151 -152.

篇7

关键词: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现状;实践

中图分类号:F812.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前言

伴随我国公共财政管理框架建立的逐渐完整完善,管理人员对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目前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实践仍存在较多问题,使得绩效管理实践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约。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提高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水平,成为相关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为实现这一工作目标,就必须探索有效的绩效管理实践措施。

一、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实践现状

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而绩效管理实践在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之后开始迈向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制订了多个与财政支出和预算绩效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2012年颁布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等。长期以来,我国在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方面一直过于重视对预算单位预算过程的绩效评价与监督,而忽略了对预算单位预算结果的审核、绩效评价,使得现有绩效管理系统不够全面完善,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先进,评价指标设计不够科学合理,且缺乏统一的监管制度作保障[1]。不仅降低了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效率,而且导致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缺乏统一标准的规范作为参照;不仅社会保障支出、行政经费、事业经费等各种费用使用者责任意识不高,而且增加了公共财政支出方面问题的发生概率,加大了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难度。改善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现状,提升绩效管理实践性势在必行。

二、改善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实践对策

(一)借鉴国际金融组织绩效管理经验

早在上世纪,国际金融组织就开始实施了绩效评价工作,并陆续建立起绩效评价机构,如2006年成立的独立评价局等,在长期的绩效评价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评价方法,可以为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绩效管理所借鉴和参考[2]。建立独立组织机构,用独立组织机构对预算单位绩效进行评价,可以有效提高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与可靠性,进而提高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质量,为财政部对预算单位绩效管理措施与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有效参考和依据。此外,国际金融组织在绩效管理方面所建立的项目绩效管理系统、项目设计与监测框架等也能够为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有价值的经验与方法。因此,我国应充分利用开放化的网络技术优势对国际金融组织绩效管理经验进行借鉴。

(二)构建基于全过程的绩效评价体系与监管机制

通过绩效评价与监管可以准确了解到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水平与取得的实效程度,而考虑到绩效管理贯穿于预算全过程,这就需要构建起一套基于全过程的绩效评价体系与监管机制,用以对公共财政支出预算单位进行客观有效的绩效评价与监管。通过对预算单位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可以有效规范预算人员行为,减少经费去向不明等现象发生[3]。财政部应组建一直专门的监管队伍,利用现代化监管手段与监管技术对预算单位预算实施全过程监管,对预算绩效评价与预算审核进行严格监督。同时,完善现有绩效评价体系,将绩效评价分成前期评价、中期评价与后期评价三部分。前期评价主要是对预算编制决策的评价,中期评价的内容主要是预算执行过程,而后期评价的内容则是预算结果。通过对这三个阶段的绩效评价,相信可以有效提高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水平。

(三)建立以过程和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系统

按照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内容,可以将其划分为过程导向管理和结果导向管理两部分[4]。基于过程导向的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主要是指财政部对预算实施全过程的参与和监督管理模式,而基于结果导向的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则指预算实施全过程由预算单位自主管理,而预算的结果、审核及绩效评价由财政部来完成。从上述内容表述中可知,只有建立以过程和结果为双重导向的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系统,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才会得到提升,绩效管理实践才会得到加强。我国现行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系统为过程管理,实行的是专款专用制度,以便于对预算过程进行控制,但单纯的采用过程管理模式会造成花钱人有权利使用无责任承担,用钱人责任不明确的局面出现,从而影响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效率。从这一角度分析也要求我国建立基于过程和结果双重导向的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系统。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模式,降低了专款专用的程度,拨款时不再明确区分办事经费与人员经费,而是将拨款视为一种委托管理形式[5]。在这种管理模式之下,预算单位的法人代表同时承担着受托人身份,因而必须接受财政部的监督考察与绩效评价,以检验绩效管理目标是否完成。可见,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模式属于一种问责管理方式,它可以提高预算管理效率,提高绩效管理实践成果。

三、总结

综上所述,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针对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实践,也应顺应时展,顺应社会公众对公共财政支出情况了解的诉求,通过借鉴国外金融组织绩效管理先进经验,构建基于全过程的绩效评价体系与以过程和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系统,来加强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实践,提高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陆庆平.公共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J].财政研究,2013,04:18-20.

[2]苏君.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3]阿拉达日图.论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对鄂尔多斯市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改革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2.

篇8

[关键词]基础工程;质量;控制

【分类号】:TU753;TU71

1.引言

基础是位于建筑物最下部的构件,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给地基。建筑基础工程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在建筑工程竣工后,难以检查基础的施工质量。若建筑基础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将会导致整个建筑沉降、偏斜,甚至引发难以补救的重大安全事故,造成灾难性后果。因此,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已成为保证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重点,采取何种措施来提高建筑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成为当前许多建筑工程从业人士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2.基础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2.1基础标高偏差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基础下部的基层(沙土、混凝土)标高相差较大,影响基础砌筑时对标高的控制。由于基础大放脚宽大,基础皮数杆不能贴近,难以观察所砌每一基础与皮数杆的标高差。砖基础大放脚填芯砖采用大面积铺灰的砌筑方法,由于铺灰厚度不均匀或铺灰面太长,砌筑速度跟不上,砂浆因歇停过久挤浆困难,灰缝不易压薄而出现冒高现象。

应加强对基础层标高的控制,尽早控制在允许偏差之内。砌筑基础前,应对基层标高普查一遍,局部低凹处可用细石混凝土垫平。基础皮数杆可采用小断面(2×2)cm方术或钢筋制作。使用时,将皮数杆直接夹砌在基础中心位置。采用基础外侧在皮数杆检查标高时,应配以水准尺校对水平。宽大基础放大脚的砌筑,应采用双面挂线,保持横向水平。砌筑填芯砖应采取小面积铺灰,随铺随砌,顶面不应高于外侧跟线砖的高度。

2.2基桩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对于沉管灌注桩,锤击或振动沉管过程的振动力以弹性传播方式在周围土体中衰减消散,沉管周围的土体以垂直振动为主,远离一定距离后的土层,水平振动大于垂直振动。加上侧向挤土作用,易把刚初凝的邻桩振断,尤其在软硬交界的土层中最易发生。若桩距过小时,沉管过程有时会使地表土体隆起,从而在邻桩桩身产生一定的竖向拉力,使得刚初凝的混凝土拉裂。对于钻、冲孔灌注桩,浇灌混凝土不连续,造成断桩、夹泥或桩身混凝土离析;清孔不干净或孔底泥浆质量控制不好,桩底沉渣过厚,水下浇灌混凝土时,混凝土坍落度不合适,造成桩身混凝土离析;导管漏水或拔管过快,造成断桩。

打桩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切忌自行处理,必须报监理、业主,然后会同设计、勘察等相关部门分析、研究,作出正确处理方案。由设计部门出具修改设计通知。一般处理方法有补桩法、送补结合法等。

桩基承台前补桩。当桩距较小时,可采用先钻孔,后植桩,再沉桩的方法。桩基承台或地下室完成再补静压桩。此法的优点是可以利用承台或地下室结构承受静压桩的施工反力,设施简单,操作方便,不延长工期。

补送结合法,当打入桩采用分节连接,逐根沉人时,差的接桩可能发生连接节点脱开的情况,此时可采用送补结合法。首先是对有疑点的桩复打,使其下沉,把松开的接头再顶紧,使之具有一定的竖向承载力;其次,适当补些全长完整的桩,一方面补足整个基础竖向承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补打的整桩可承受地震荷载。

3.如何加强对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控制

3.1加强基础工程中基坑支护工程质量的控制

基坑止水帷幕具有整体密闭性、连续性的特点,是确保整个基坑内的地下水与外部地下水隔绝的一道帷幕。其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是在于保证止水桩的有效桩长、桩径、桩间距、垂直度、水灰比和水泥掺入量。止水搅拌桩桩长可通过读刻度盘或量测搅拌钻杆来控制,同时应认真参考地质资料,一般止水桩要求穿过砂层进入不(微)透水层如淤泥、粘土层等,如发现某区段设计桩长不能达到以上要求时,应及时联系设计单位协商解决。水泥的重量采用包数控制;水泥掺入量则是根据施工速度和喷浆量来控制,具体通过试桩时每桶浆施工的进尺来反算验证并及时调整,以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

无论是预制桩还是灌注桩,其作用和受力原理都是类似的,主要是提供刚性的抵抗侧向土压力的结构,一般通过横向的冠梁或腰梁连系在一起,并可用拉锚或支撑结构来加强位移控制。支护桩的具体控制要点为:垂直度、桩位中心线的控制、桩顶标高和桩的入土深度控制。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时则还要注意钻孔深度、钢筋笼的长度及笼底标高、砼标号、灌注量、灌注标高、钻孔灌注桩的间距及数量。

土钉、锚杆、锚索都是属于相对柔性的基坑支护结构构件,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是需要进行灌注水泥浆。而它们的关键控制环节也就是灌浆工序,首先要确保浆液达到设计要求的水灰比,然后要保证施打后的土钉孔内残余泥浆的清理是否干净(可在施工完毕后采用稀水泥浆清洗钻孔后再进行注浆),最后要保证灌浆的饱满程度、灌浆压力和灌浆后的封孔保持。当然,其它的锚杆长度、设计角度和材料规格等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3.2加强基础工程中桩基工程质量的控制

事前控制阶段,根据不同的工程编制施工方案和实施细则,认真做好图纸自审、会审工作。“地质勘察报告”是桩基工程施工的主要依据,因此应认真阅读,并对地质剖面图有一个清晰的印象。现场项目部人员组织机构配置要合理,测量检测仪器、工具书要到位。 5)检查三通一平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了解和验算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及有关参数,成桩机械必须经鉴定合格,不合格机械不得进场使用。 在开工前应对建筑材料根据规范要求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投入使用。

事中控制阶段,桩位放样允许偏差为:群桩≤20mm、单桩≤10mm。 钢筋笼的规格、品种、尺寸、箍筋间距、加密区的长度、焊接质量及焊条规格等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砼强度等级和施工配合比。

4.结束语

基础工程是工程施工中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要做好基础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上部结构安危,还要做好对支护工程以及桩基工程的质量控制。只有做到严格遵循基本建设的原则,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事中认真分析,事后吸取教训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将基础工程建设好。

参考文献

篇9

1.对于施工质量建立评价模型。评价要从基层从各部门做起,不仅要从单指标质量去评价,还要综合的评价,比如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和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进行分析。而且这种质量监管模式要以技术标准与规范为依据,要实行权责发生制,哪一环节出了问题就由谁负责,这样不仅能保证质量还能保证工人的积极性。2.利用高科技进行质量监管。研究开发计算机辅助管理软件系统,利用计算机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管理、分析、评价,从而选择一个最优方案,减小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也能提高安全系数。3.采用专家技术人员监督。建立专家小组,根据有关的技术规范,对调查、分析出来的可能出现的安全因素提前做好应对策略,减少正式施工时的麻烦。

二、高速公路路基工程的质量要求

路基工程的质量要求主要包括:(1)地址的选择。在施工前要做好选址的工作,首先,坡度不能太大,这样不仅不宜作业而且危险系数相对较高,再就是要避开容易滑坡、泥石流、火山爆发等地段,这些虽然在短时间内不会表现出很大的危害,但是在建成之后容易出现问题,这样就加重了施工后期安全监管的力度。(2)路基的承载能力。路基是公路的主干,公路的承载能力取决于路基,路基的上层就是路面,就是直接承重的表面层。车辆负荷传给路面,然后由路面传递给路基,长时间负重后路面和路基的结构内部会产生应力、应变及位移。在发生这些变化后就特别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如果路基结构的强度或应变变形的能力不足以抵抗所有的应力、应变及位移的话,路基结构就会沉陷,从而导致公路表面出现断裂、坍塌或者车辙,可想而知,道路的服务水平肯定就下降了,就不能很好地服务大众了。所以,必须做好公路路基结构和行车负重相适应的承载能力的工作。(3)整体稳定性。整体稳定性是对整个高速公路修建的考虑,它不单单涉及路基的安全与稳固。修建公路其实就是对原有地形进行改变,改变其受力状态,让其适应公路建设的需要,所以在地表开挖或填筑路基,未达到新的平衡状态之前,路基结构暂时是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的。所以在路基施工中要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路基结构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这样才能保证公路运行的安全性能。(4)水温气候稳定性。任何在室外的施工都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比如公路路基的结构就受到天气、湿度、降水、冰冻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出现会导致土层物力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比如在极冷的情况下土层会冻结,但是当天气好后冻结融化后土层就会断口,裂开。还有就是在地表水和地下水长时间的浸泡下,路基会下沉。这些自然因素不是人为能控制的,所以,不管是在有利或是不利的天气或水温状况下,路基的水温稳定性是必须密切关注的。(5)保证排水系统的通畅。虽然水的危害性是人类无法控制的,但是人们可以采取一定措施来降低危害,比如可以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如地下涵洞,路面切割排水、边沟、急流槽等,这些既要内在质量的保证也要尽可能保证外观质量的优良。

三、施工中质量的监管

在正式准备开工前要准备好精良的机械装备,高速公路路基在用挖土机填方以后需要进行压实,开始碾压10t振动压机械是主要设备,所以需要准备光轮振动压路机和凸块振动压路机一台,这些设备必须达到所需要求,否则进行的压实工作只是浅尝辄止,只是压实了表层,不能达到让路基稳固的效果。随着土层厚度的加深,碾压设备也是需要跟着升级的,要加大碾压设备的功效,如果碾压设备功效较低的话往往不易保证碾压质量。其次就是要安排懂得相关技术的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安全监管及人员、机器的调配。同时在施工中要要求内外质检员进行签证施工,不检查签证不能施工。然后就是技术员、工长在施工时必须在施工现场。再就是施工人员要明确技术标准,在这种关系人身安全的事项中不能有丝毫含糊与模棱两可。最后就是工序交接制度要严谨,不能出现疏忽,对于疏忽人员要进行重罚。人工方面做好后最重要的就是对原材料的检验了,只有好的材料才能做出好的工程。

四、施工后的质量监管

所有工程完成后的重要工作就是对公路路基的保护,也就是所谓的施工后期质量监管。要安排专门人员定期对公路路基进行检查,要防患于未然,对已经出现的安全因素要及时排除,防止出现更大的危害。不仅仅要检查路面情况也要了解路基情况,同时要对排水系统等进行清查、完善。对于某些专业技术活要找相关技术工作人员进行排查,切忌为了完成任务而有任何不负责任的行为。

五、对整体质量监管的总结

一要充分考虑自然因素,趋利避害;二是要在机械设备及材料上要重视,在可有的能力内尽量提工最好的;三是要尽其人力,要让每个人员在其位谋其职,每个人员要从自身做起,安全这一警钟要时刻长鸣在员工心里,尽其良心去完成工程,同时人员之间的衔接工作要做好,不能在交接中出现纰漏;四是要找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技术要达标。

六、结语

篇10

关键词:钢管安装;准备阶段;安装阶段;功能性试验阶段;验收阶段

Abstract: the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 construc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of, how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process piping installation quality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topic.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in the installation of steel pipe, in addition to equipment, parts of the flange connection for the most of the rest by welding, the main use is manual electric arc welding, welding is the advantage of joint intensity big, strong durable; Joint rigor is high, not easy the leakage; Don't need joint parts, cost is lower; Working performance, reliabl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 normal maintenance cost is low.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elding steel tube, not including the turkmen excavation and backfilling environment. Steel pipe installa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would be from inspection procedures for steel pipe comes into play until the whole process of so far, thus make the installation quality can get effective safeguard.

Key words: steel pipe installation; Ready to stage; Installation stage; Functional test stage; Acceptance stage

中图分类号: TV5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安装准备阶段

安装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了解管道基础、管道沟槽的交付时间;调查钢管及辅材的供应情况;了解安装现场的条件;了解人力、机具的部署情况等。具体而言,此阶段应注意以下环节。

(1)钢管及辅材的订货情况,货到安装现场的时间安排。

(2)钢管的检查和辅材的检验:

①检查钢管的管径、壁厚、长度是否短缺,检查钢管的管口是否平齐,管道表面是否有斑疤、裂纹、严重锈蚀的现象。做好记录,检查质量证明书、出厂合格证等是否齐全,压力等级是否正确;

②材料进场时,必须有合格证及检验报告。若出现材料代用,必须取得设计或有关部门的认可后,方能投入使用。

(3)管道安装前,要按照施工图纸及施工验收规范进行管道中线位置、高程的检查验收。管道的中线位置、高程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4)复核预埋套管的位置、高度、规格等。

2 钢管安装阶段

(1)钢管就位

在安装钢管前,先根据施工图纸,把相应的管节运到管沟旁边,逐根测量、编号,选用管径相差最小的管节组对对接。下沟前需将沟内塌土、石块等清除。下管前先用防腐层测厚仪和电火花防腐层检漏仪检查管节的内外防腐层,合格后才用吊车等起重机械或自制龙门架吊装下管。管节组成管段下管时,管段的长度、吊距根据管径、壁厚、外防腐层材料的种类及下管方法确定,一次吊装的管线不要太长,以防止管线自重引起的弯曲破坏防腐层。

(2)钢管组装焊接

所选用的焊条其金属性能和化学成分应与母材相匹配,焊缝强度要高于或等于母材。

管道在焊接前应进行清理检查,将管子的焊端坡口面管壁内外20mm左右范围内的铁锈、油脂等赃物清除干净;管子对口前要检查平直度,在距焊口200mm处测量,允许偏差不大于1mm;对接焊连接的管子端面应与管子轴线垂直,不垂直度最大不能超过1.5mm。

管道在焊接之前,要根据管材的材质、壁厚、焊接方式,加工焊接坡口。选用坡口型式应保证焊接质量,便于操作,减少填充金属和焊接变形等原则。坡口的加工可以采用机械方法,也可以采用氧-乙炔焰方法,但必须除净其氧化皮,并将凹凸不平处磨平整。

管道对口间隙应符合工艺要求,对口不得强力对正;管道对口应保证两管段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焊口处不能有弯曲变形;壁厚相同的管道组对,其外壁应做到平齐,内壁错边量应符合要求;不同壁厚的管道组对,内壁错边量应符合规定,超过规定时应进行加工处理。管道组对时,常用管道对口器进行对口,也可以在管端焊接几块铁片进行定位对口。

管道对接时,两相邻管道的焊缝间距应大于管径,且不能小于200mm;钢板卷管对焊时,卷管上的纵向焊缝应错开一定距离,一般应为管子外径的1/4~1/2,但不得小于100mm;不能在焊缝所在处开孔或安装分支管;管道上对接焊缝距弯管起弯点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能小于100mm;管道上的焊缝不能放在支架或吊架上,也不能放在穿墙或穿楼板的套管内,焊缝离支吊架的距离不得小于100mm。

管道组对好后,要先进行定位焊,定位焊的工艺措施及焊接材料与正式焊相同,定位焊长度为10~15mm,焊缝高度为2~4mm且不超过壁厚的2/3。不同直径的管子对焊时,可将大管端口加热后锤击缩口到与小管直径相等,然后与小管对焊,也可将小管插入大管中作承插焊接;公称压力≤0.6MPa的不同直径的管子对焊,可以将大管焊接端抽条加工成大小头,也可用钢板制成异径管,然后对焊。正式焊接时,管径大于800mm的,应采用双面焊。

(3)管道焊接的一般要求

①参加焊接的焊工,应有焊工操作资格证;

②施焊前,焊工必须了解焊接工艺,知道相关要求;

③管道焊接时,不能将管子悬空或处于外力作用下施焊;

④用电弧焊进行多层焊时,焊缝内堆焊的各层,其引弧和息弧的地方应错开,不能重合;焊缝的第一层应是凹面,并保证把焊缝根部焊透,中间各层要把两焊接管的边缘结合好,最后一层应把焊缝填满,并保证焊缝过渡到母材平缓;

⑤管道焊完后,焊缝应整齐美观,并有规整的加强面;

⑥每道焊缝均应焊透,且不得有裂纹、夹渣、气孔、砂眼等缺陷。若焊缝出现缺陷,应进行修补;

⑦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焊接时,焊接部位必须有相应的遮护条件,一般常用钢管在低温条件下焊接时,管材应先进行预热;

(4)焊缝无损检测

管道焊接完成后,焊缝应进行无损探伤,无损探伤检测方法按设计要求选用,取样数量与质量要求按设计要求执行,设计无要求时,压力管道的取样数量不小于焊缝量的10%,检测不合格的焊缝要进行返修,返修次数不能超过3次。

(5)钢管防腐

钢管在涂防腐涂料前需进行除锈。钢管除锈,采用手动工具或动力工具除锈法。目前在工地最常用的是动力工具除锈法。采用手动或动力工具除锈,钢管金属表面处理质量最少得达到St2级,即彻底的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钢材表面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钢管经除锈处理合格后,尽快进行防腐施工,钢管的防腐结构层按设计要求施工,如管道内壁防腐采用普通级防腐层;埋地管外壁采用加强级防腐层等。防腐涂料施工方法很多,目前在工地现场常用刷涂法和滚涂法。大面积的一般采用滚筒滚涂,小面积的采用毛刷刷涂。管道防腐层施工完毕后用防腐层测厚仪和电火花防腐层检漏仪进行检测,使防腐层的外观、厚度、电绝缘性能和粘结力符合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3 管道功能性试验阶段

管道安装完成后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功能性试验。压力管道做水压试验,试验合格的判定依据分为允许压力降值和允许渗水量值,按设计要求确定;设计无要求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用其中一项值或同时采用两项值作为试验合格的最终判定依据。无压管道进行管道的严密性试验,分为闭水试验和闭气试验,按设计要求确定,设计无要求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项进行。

压力管道水压试验的管段长度不宜大于1km;无压力管道的闭水试验,条件允许时可一次试验不超过5个连续井段;对于无法分段试验的管道,由工程有关方面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4 验收阶段

验收是管道安装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认真执行。验收的主要依据包括:设计文件;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隐蔽工程记录和各工序的检验记录等。需要注意的是,安装所产生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安装工作总的目标是使管道可靠耐用,使整个工艺流程顺畅运行,这就要求安装人员必须有一定的工艺知识,把工艺要求精度与安装允许偏差结合起来考虑,使偏差向有利的方向发展,以最终确保工艺流程的运行。

5 结语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科技、现代化的设备、仪器仪表的出现,对安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安装工程的质量是依靠安装施工人员在每一道工序中认真负责的工作来保证的,这就对安装工程的施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安装工程规范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安装工程质量一定能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和提高。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 施工现场;基础工程;质量控制

1发展趋势

工程质量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的以工程规范检验为主的“后验”式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很难适应现代工程施工的复杂性与动态性。建筑工程项目位置固定,是呈多面体行分布的一种人工构筑物,且形体庞大、复杂多样,材料品种众多,数量巨大,整体难分,不能移动。由此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的流动性、单体性而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生产周期长,易受气候影响和外界干扰等特点。因而施工项目的质量比一般工业产品的质量更难以控制。现代建筑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高、大,这样对建筑基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桩基础的应用日益增多。其中又以钻孔灌注桩应用最为普遍;在基坑工程中无论板式还是重力式支护体系,均大应用各类灌注桩、搅拌桩、粉喷桩、旋喷桩、地下连续墙等;在处理软基础时,也会经常应用到砂桩、碎石桩、夯扩桩、高压喷射、振冲等。新的机具和新的工法不断出现,成为地基基础工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之一。近年来基础施工的新发展是:后压浆技术;多分支盘技术(多次扩孔混凝土灌注桩);干钻(旋挖)成孔技术;异型孔;新设备。

2 基坑施工技术的发展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基坑工程技术发展迅速,到80年代后期,大量的城市高层建筑都建有1一3履的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通常为6~15m。基坑工程成为建设工程中数量多、投资多、难度大、风险也大的领域,引起了工程界的广泛重视。基坑的围护结构:目前主要有桩式和墙式2种。桩式围护结构分为连续的板桩结构和分离的排桩结构。板桩结构目前使用较少。排桩多用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墙式围护结构一般采用地下连续墙。分离式排桩结构有时采用横挡板、砖墙、钢丝网水泥砂浆或喷射混凝土等围护桩间土的稳定。浅的基坑可以采用重力式水泥土挡墙。桩墙式围护一般采用悬臂式挡土结构、内撑式和锚拉式支撑等。目前基坑开挖的方式有无支护开挖、支护开挖和坑壁土体加固开挖。基坑开挖不是一种简单的土方工程,它关系到基坑的安全、经济等方面。专家在总结上海地区深基坑工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坑开挖中“时空效应”的理论和方法。即在施工时应按基坑的规模、几何尺寸、支撑形式、开挖深度和地基加固条件,提出详细的开挖和支撑的施工顺序,做到分层、分块、对称、随挖随撑。利用土体自身强度控制地层位移,作为解决软土深基坑稳定和变形,满足保护环境,达到安全、经济的目的。上海地铁站、高层建筑地下室深基坑工程中,凡是对基坑变形控制要求较高的,采用这种方法,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基坑支护的主要方法有:重力式挡土墙;桩(墙)锚结合;土钉墙;拱墙支护;组合支护。当基坑支护结构作为永久性工程的一部分时,基坑的设计要满足永久工程的要求。传统的基坑工程主要考虑基坑开挖后边坡的稳定。由于环境保护和安全的要求,当前基坑工程主要是控制变形。我国正在编写基坑工程全国性的行业标准,广东省、上海市、武汉、深圳等地编制了地区性的基坑工程标准。

3施工现场基础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质量控制即采取一系列检测、试验、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按照计划和质量改进的要求,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的实现。根据建筑施工的特点,在控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原则;

(2)充分发挥人的作用的原则;

(3)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

(4)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

(5)坚持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4 常见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4.1施工质量的构成与影响因素

基础工程的质量包括设计质量、施工质量和检验质量,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和环节都对工程质量发生影响和作用,但工程的施工质量是一个重要环节。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偶然性因素和异常性因素,前者是指由于随机性因素造成材料、材质、施工等微小差别而产生的质量波动,但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波动影响不大,在各工序的控制之中。后者是指那些凭借一定手段或经验完全可以发现与消除的因素。如原材料材质不合格,尺寸超过允许偏差,施工工艺编制不合理,操作者不按技术规程或施工程序施工,作业环境不符合工艺要求,施工设备、检测器具不符合规范要求等,都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异常性因素。异常性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比较大,对工程质量的稳定性有明显干扰。因此必须正确地认识、分析它们,并制定措施实施人为控制,消除这些因素。异常性因素的构成很复杂,可概括为以下5 个方面:人的因素;材料、构件、配件的因素;施工机具的因素;施工工艺的因素;工作环境的因素。

4.2 基坑、基槽的开挖

(1)挖土出现边坡塌方。其主要原因是放坡不够;未采取有效降、排水措施,使土层受水后降低内康力而失稳;边坡顶部堆载过大或受振动影响,使土体失稳;开挖方法不当等。

(2)基坑(槽)受冻,破坏持力层土质。基主要原因是坑(槽)暴露未做保温覆盖,基础施工完未及时回填。

(3)基坑(槽)超挖基土。其主要原因是底标高未控制好,运输机具直接进入持力层,扰

动基土。

(4)填土出现软塑状态的橡皮土。其主要原因是回填的土料含水率过大或在含水量过

大的原状土上回填,在夯(压)时表面土层水份散发结硬,而下面土的水份难以散发,形

成软塑状态的橡皮土。

(5)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其主要原因是土质不好,含水量过大或过小,填土

虚铺厚度过大、夯〔压)遍数不够或夯(压)机具能量不够。

(6)回填土将基础、墙体挤动变形。其主要原因是单侧回填,使基础、墙体受到较大的侧

压力;墙体两侧回填土的设计标高相差较大;靠基础墙的一侧堆荷过大或行走重型机

械,形成单侧压力。

4.3 干作业成孔灌注桩

(1)孔底虚土过厚,超过规范端承桩≤50mm,摩擦端承或端承摩擦桩≤100mm,摩擦桩≤300mm的规定。其主要原因有:

①在松散填土或含大量杂物的土层、以及淤泥松散砂石夹层中成孔,土体易塌落;

②钻杆不直,钻进进晃动,加大桩孔,提钻时漏土;

③孔口积土未清理而回落,孔口未盖好或孔口土被扰动掉落;

④放混凝土漏斗或钢筋笼时,孔口或孔壁被碰掉人;

⑤浇混凝土前.土被水冲刷成或孔璧长时间暴露.水份蒸发.孔壁土塌落。

(2)混凝土桩身有蜂窝、空洞、夹土等缺陷。其主要原因有:

①混凝土浇灌时振捣不实,产生蜂窝、空洞;

②在浇部分混凝土后才放钢筋笼,碰掉孔壁,使土掉入孔内,再浇棍凝土后.造成桩身夹土;

③混凝土配合比不当,原标材料质量有问题.计量不准确造成桩身强度低。

5 预防措施

(1)根据土质.按规定放坡或加支撑;

①边坡土缘堆荷距坑边距离应根据挖土深度、边坡坡度和土的性质来确定,一般情况下为0.8m以外,且高度不超过1.5m;

②在施工方案中,应有地面排水措施,坑〔槽)上口应有挡水措施,防止地表水浸泡;

③对地下水要有可靠的降水措施,防止地下水浸抱;

④对旧人防坑道、旧地下管线要进行封锁堵,防止下雨灌水泄人基坑;

⑤对靠邻近旧房开挖坑(槽)、深基坑时,应有可靠的支护措施;

⑥掌握地下管线情况,采取措施,避免管线渗漏;

⑦不得随意掏坑(槽 )底壁。

⑧连续施工,不让坑(槽)底暴露时间过长,对坑(槽)底应预留一定翻松层保温并覆盖;

⑨对已浇垫层、底板、暖沟应覆盖保温;

(2)基础施工完应及时验收回填。

①测量要准确。在挖到距坑(槽)底50cm时,定出基底基准线,在坑(槽)壁上每隔3m钉水平控制尺杆来控制至底标高;

②机械挖土至底标高30cm左右时,改作人工开挖修整至设计标高。如不能立即进入下道工序时,该30cm土层暂不开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前再挖;

③施工运输机具不应直接进入坑底持力层,扰动基土;

④当发生超挖进,不得用虚土回填。

⑤(回填前清理基底,排除地表水,降低地下水位至基底下0.5m以下.确保基底干燥;

⑥施工前应通过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率,在施工现场以手握成团、落地散开为宜。

⑦严格控制土的有机质含水量不超过8%,不得用淤泥质土、杂土做填料;

⑧严格控制土的含水量,当含水量过小时,应洒水湿润,当含水量过大时,应翻松晾干.采用渗干土、石灰粉来降低土的含水率,或换土回填;

⑨分层夯(压),土的铺厚度要根据夯(压)机具能量大小来确定,一般人工打夯不超过25cm,动力打夯不超过30cm.机械压实不超过30cm;

⑩夯(压)遍数应符合设计以密实度的要求,夯(压)密实度应按设计规定,经过试验来确定.夯(压)后应分层取土样试验。

(3)基础侧同时分层回填两侧坡土高差超过30cm;

①当两侧回填土的设计标高相差较大时,可在另一侧加支撑顶牢;

②回填土应在场体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回填;

③尽量不在基础一侧堆荷或行走重型机械;

④对因回填土造成基础墙体变形、开裂、轴线偏移等,应作为质量事故来进行处理。

⑤回填土应分层夯填密实;

⑥在台阶、花台混凝土垫层中加钢筋网.防止开裂。

⑦施工前要探明工程地质条件,尽可能避开易塌孔的地点施工,或改用其他成孔方法施工;

⑧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钻杆、钻头,保证钻杆垂直不弯曲,钻进不晃动;

⑨及时清理孔口积土,成孔后将孔口盖好,人或车辆尽量不要在盖板上通过,避免扰动孔口土体;

⑩应竖直放入混凝土漏斗及钢筋笼,不要碰掉土壁;

(4)成孔后尽快浇筑混凝土;

①对孔底虚土可用勺钻取土,如仍达不到规范要求.当为松散砂石时,可先用孔底灌浆拌。合,后浇混凝土;对虚土层亦可用孔底压力灌浆来处理。

②混凝土要搅拌均匀,定量加水,参入外加剂,保证其和易性,并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浇灌;

③浇灌混凝土前,必须先放好钢筋笼.严禁将土及杂物参入混凝土中;

④施工前必须对原材料进行检查,不合格材料不得使用,混凝土配比单应由试验室提供,现场原材料必须按重量严格计量;

⑤如己发生质量问题.应会同设计人员研究处理。

6 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6.1 质量、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质量、安全与生产(施工)构成三位一体的关系。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生产管理构成了“工程产品”形成过程中重要的管理体系,内容上三者有很多相互包容的成分,在管理方法上它们有很多共通性。例如,在ISO9000 规定的质量体系中,有不少包含或涉及安全的问题;ISO9004 要求,为了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减少质量责任,应识别和重视产品质量的安全问题,力求使质量责任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减少质量责任事故。因此,施工现场基础工程质量的控制管理,应同安全管理与施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6.2 施工现场基础工程质量控制的过程

建筑工程项目是由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所组成的。工程项目建设则是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的。显而易见,质量控制是从工序质量到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也是一个由对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过程。

6.3 现场质量检查控制

(1) 开工前检查

目的是检查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后能否连续正常施工,能否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实施计划和施工方案是否确定;工程的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查频率和方法是否明确;材料、机械、设备、劳力及现场管控人员是否落实到位;检测仪器是否备齐并可靠有效;提供放样测量、标准试验、施工图等必要的基础资料是否到位等。

(2) 工序交接检查与工序检查

工序交接检查应建立制度化控制,坚持实施。对于关键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在自检、互检的基础上,还要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工序交接检查,以确保工序合格,使下道工序能顺利展开。凡工序检查不合格,必须采取措施,使其达到合格要求后,方可开始紧接工序的施工。

(3) 工序检查程序

(1)应与合同图纸和工程量清单的分项所含内容相一致;

(2)应与技术规范规定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相协调;

(3)应与国家或合同规定的验收标准、检验频率和检验方法相配合;

(4)工序检查宜采用框图的形式,以便直观并应与相应的检查记录、报表、证书等相配套。

(4) 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的检查

应按规定程序和要求,经检查认可并签署验收记录后,才允许进行下一工程项目施工。其控制的具体要求是:当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完工后,自检人员应再进行一次系统的自检,汇总各道工序的检查记录及测量和抽样试验的结果,再提出交工报告。

(1)成品、材料、机械设备等的检查主要检查成品、材料等有无可靠的保护措施及其是否落实而且有效,以控制不发生损坏、变质等问题;检查机械设备的技术状态,以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可使用状态。

(2)巡视检查

对施工操作质量应进行巡视检查,必要时还应进行追踪检查。

6.4 现场质量检查控制的方法

(1) 测量

测量是现场控制,特别是质量控制必不可少而又十分重要的手段。测量包括的内容很多,如定线控制测量,施工放线测量,控制工程位置;高程、尺寸及其线型的测量,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工程段落或总体工程项目中的中间交工和竣工验收时的测量检查等等。这些测量的成果必须确保精度规定要求,并应取得监理工程师的认可。

(2) 试验

试验包括的内容很多,如对各个工程项目的材料、配合比、强度等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各项工程的物理、化学、力学性能及使用功能如平整度、抗滑能力等达到规定要求。

(3) 观察

观察是指对施工现场所进行的施工活动进行全过程或部分关键过程(如全工序或工序中的某一关键环节)进行观察,检查操作程序或操作方法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控制纠正。

(4) 分析

分析是指对施工现场所展开的施工活动情况及有关收集得到的数据,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如直方图法、因果分析法、列表比较法等对其整理分析,以控制施工的质量、进度等,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问题和偏差。

(5) 监督

施工单位应建立岗位责任制,各部人员应对所属工作任务负责,层层监督。例如:总工程师(或主任工程师)应对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在实施中的技术上全面负责,检查和监督各施工队、实验室,技术人员所负责的工作,特别是对质检工作应加大力度检查和监督,以确保工程质量。作为施工单位还应根据合同规定,积极主动配合和支持监理工程工作,服从政府监督部门的管理。

篇12

关键词:城市景观管理; 公众参与;机制体制的完善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城市景观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气、底蕴、格局特色的外在展现以及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程度的综合反映。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是一个城市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城市景观现已被看作为城市的品牌资产,具有增强城市吸引力, 弘扬城市精神,提高城市知名度,吸引人才与资金技术等功能。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恶化,特色缺失等一系列城市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城市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城市景观的规划对于城市的总体环境建设与长远生态发展的作用越发显得举足轻重。而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为达到组织的目的,组织内的成员从事提高组织资源效率的行为。浅略地说,现代城市景观的管理是指在不同的自然或已成的城市环境中,为达到城市景观改善的目的,管理主体从事提高与城市景观项目相关的一切组织资源效率的行为。

1城市景观管理

1. 1管理目的

现代城市景观管理的目的是在当前人类聚居的现代城市中有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急需重构时,不断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同时加强人与自然和谐并存,以保护吸引人们来到城市的城市自然环境或原有城市景观。

1. 2管理主体

目前,我国城市景观的管理大致由3 个层次构成,即: 国家政府的宏观管理、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管理、相关参与单位或社区的微观管理。管理主体从表面上看是拥有地产权的政府机构和购得土地使用权的城市开发商。

2外国相关法规与政策

在景观管理实践中,西方国家对城市景观的控制和设计已经自成体系,比如著名的巴黎城市风貌控制,美国、日本等国在城市的景观控制方面也各有特色。

2.1 日本《景观法》

日本西村幸夫详细探讨了欧美各国历史景观保护的理论方法与规划, 其研究成果引起各方关注并有力地推动了日本的城市风景规划管理研究 2004 年,日本颁布了包括景观法在内的三部法律,通称“景观绿三法 ”,并设定景观日 ( 6 月1 日) ,以纪念“景观绿三法”的全面实施和促进国民对景观建设的理解,关心及参与,标志着日本的景观建设及其管理开始走向成熟和制度化的时代。其制定“景观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城市和农村、山村、渔村等地区形成良好的景观,通过综合制定景观规划及相关措施,力争实现美丽而有风格的国土,丰富而有情趣的生活环境,有活力的地域社会,最终促进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民经济与区域社会的健全发展。

2.2 德国景观控制

德国在创建生态城市方面有其自身的特色,景观规划重视对城市及周边环境价值的综合评价,并作为城市文化加以保护、培育,而不是单纯作为视觉对象来对待。斯图加特市在制定风景规划2010(landsehaftsplan2010)时,事先对作为上一级规划的自治联盟的区域风景总体规划环境地质图进行分析研究,其综合性和对地域的重视,备受瞩目。

3 注重公众参与

3. 1 公众参与现状

由于国内多年来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住宅福利制等,作为政府决策的城市景观规划与建设离普通大众还有一段距离。因此,一直以来,政府机构在城市

景观研究、决策、规划选择与实施过程中,公众参与还未全面展开。随着城市发展日益成熟,民主管理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显现,城市景观作为一个城市形象、风貌的象征,广大市民对城市景观的主观参与意识日益增强。由此公众参与将成为今后现代城市景观管理的重要内容。

3.2 公众参与的条件

在城市公共景观的决策当中,公共参与将对保证当地政府确立的目标能够通过规划而得以实现非常重要。公众参与需要不可或缺的4个条件: ① 公众与政府在政策形成过程中达成了默契或明确的合作; ② 规划过程中应充满相互信任与尊重的气氛; ③ 双方都能切实影响公共政策的决策; ④合作作为一个过程而不是某种稳定的状态,它可能发展亦可能退步。目前 ,在国内还不完全具备这样的条件,这也是今后在各项管理当中,需要政府与公众的双向选择和共同努力。

3.3公众参与的方法

公众具体参与方法和形式有多种。在国外,公众参与目标制定的方法有特别工作组、市民咨询委员会、邻里规划委员会、各类团体、德尔菲法、民意测验及镇民大会和公开听证会。目前在国内有:民意测验、投票和听证会,有的领域也使用德尔菲法。其中民意测验较多 ,听证会最近几年开始多见报端。

4 机制体制的完善

由于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为中心的自然、社会、经济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人为因素是城市景观管理中的主体,因此,社会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是综合解决方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机制主要从景观法规建设,景观管理,规划建设与评价体系,财政支持政策,公众参与( 含社区) 等方面研究城市景观管理的实现途径。宏观上注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领域的长期发展与变化,社会观念,政府组织等对政策机制发展变化的影响;微观则着重于政策过程中单个的行动者行为分析,归纳出政府部门,利益团体和相关机构的行为模式以及这些行为模式的制度和文化。

政府制度完善,包括信息公示制度、市民监督制度 、市民听证会制度以及公益诉讼制度。这样制度的完善代表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程度,同时为各项城市管理的公众参与提供制度保证 ,特别是现代城市景观的管理领域。

参考文献:

[1] 刘绍强, 张越. 城市景观规划控制体系分析[J]. 新学术, 2007( 3) : 68 - 69.

篇13

关键词: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Abstract: In city construction, municipal green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s the city and social service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arden city,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city, city construction planning, clearly put forward to promote municipal landscap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following will be mainly in the urba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cost control analysis.

Key words: urban landscape; green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及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1.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当前,园林绿化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向用户提供质量好、造价和工期合理的新产品,而生产一个优良产品,除了设计、材料供应等因素之外,更要靠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来保证。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对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实践表明,园林绿化工程在招标时,不仅要审查企业的资质条件,还要考察企业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水平,能否保证施工质量,是否具有履约能力。因此,把现场施工看成是企业形象的“窗口”是很恰当的。企业要想扩大市场,必须首先抓住施工现场,只有搞好施工现场管理,才能保住市场,进而开拓市场,占有市场。

2.施工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园林绿化工程成本管理是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工程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进行管理,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措施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首先,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施工项目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成本的降低,表明固定资产利用率的提高和材料消耗率的降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次,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增加企业利润,扩大社会积累的最主要途径,是施工企业盈利的关键。再者,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推行项目经理项目承包责任制的动力,做到控制投入,降低消耗,提高效益,将质量、工期和成本三大相关目标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控制,这样既实现了成本控制,又带动了工程项目的全面管理。

二、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

1.施工准备阶段

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到现场收集第一手资料,了解施工范围内的各种情况,如周围环境、电源、水源、土源、道路交通、生活设施等方面,并且及时与市政、电讯等配套部门联系沟通。只有详细了解且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分析各种可能影响到工程施工的因素以及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和难点。才能避免以后在整个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误区,影响质量、耽误工期。

2.施工阶段

2.1栽前准备

土壤是园林施工的基础,土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苗木的成活率和今后的生长势。土壤处理的好坏关系到植物今后的生长,要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化验分析,从酸碱度、孔隙度、透水透气性以及持水性等进行分析。种植穴、槽的挖掘视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土坡情况来要求,尤其是土质较差的种植穴一定要挖深些,然后进行施基肥和客土,以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小环境。

2.2栽植管理

对苗木的品种、株形、冠幅、高度、干径、土球大小、根系发育情况等严格把关,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生长健壮、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优良苗木。苗木栽植前应对苗木根系、树冠进行修剪,拆除带土球苗木根部的不易腐烂的包装物;带土球的乔木栽植时,种植穴底部要踏平,裸根的种植穴底部要将土城成锥形。填土时要分层压实,最好用锄把捣实,不留空隙;注惫观赏面的朝向。栽植后24小时内必须浇定根水,且要浇透。跟踪检查计划的实施,及时反馈:加强组织平衡,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施工安全,做到文明施工等。

3.竣工验收阶段

竣工验收是施工阶段的最后环节,通过竣工验收,全面考察工程质量,保证竣工项目符合设计要求,达到园林绿化所规定的质量标准。因此,竣工验收前相关人员必须及时准确的准备好完整的工程技术资料,以便参与验收人员通过资料及时了解整个施工过程,项目经理部必须重视园林绿化工程竣工验收工作,确保工程圆满结束。

4.养护管理阶段

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苗木成活的关键,俗话说:“三分栽七分管”,种是短暂的,管是长期的。如果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优良,但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将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景观效果,影响工程质量。只有进行不间断的精心养护管理,才能确保各种苗木的成活率和良好长势。

三、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措施

1.加大对合同预算管理的力度,清晰施工中各类预算 在前期准备工作中,重点加大对合同预算的管理,在认真研究施工图纸后,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成本费用,将其纳入施工预算。在相关政策规定的允许下,将每个细小环节的费用考虑到预算中,以免施工中出现突然事件,加大了施工成本,这个做法并不是十分周全的,要杜绝以考虑周全为借口的高估预算以及重复预算等。将合同中规定的“不确定”项目列入增加预算的部分。一般来说,按照施工设计图和预算定额编制的预算,是必须要按照预算计划执行,几乎没有伸缩的余地,“不确定”项目的伸缩余地则比较大,这也是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

2.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 园林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对工程成本进行控制,是在确定成本管理负责人的责任成本基础上, 进行工程可能产生的成本的预算和编制。工程成本的预算措施如下:①掌握可行性的施工技术资料,认真分析和研究施工技术的形式、施工的程序、施工的组织、选型的施工设备、人力资源的调配情况等,合理配置生产的要素,以优化施工的方案,作为可行的责任预算创造科学合理的条件;②进行施工劳动力、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全面调查,经过反复比较,制定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单价控制表,详细确定施工劳动力、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材料的供应,再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计算不各分部的责任预算;③以部门、施工队伍和班组为单位进行工程实物量的分解,形成各单位的责任成本,作为施工成本管理的准备。

3.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园林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主要是从材料成本、 人工成本、设备成本三方面进行控制。

3.1材料成本控制 材料成本控制分为材料价格控制和材料用量控制两种,控制方法分别如下:(1)材料价格控制。材料价格控制一是通过对材料市场行情的调查,货币三家,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基础上,择优选择实惠材料;二是为了降低材料的运输成本,尽量就近采购,在运输方面除了要选择最经济的方法之外,还要合理确定进货的数量,尽量一次性运输。(2)材料用量控制。材料用量控制一是进行材料领用限制,在规定的限额内,各班组只能分期和分批领用,一旦超额,要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纠正;二是采用低能耗的新技术和工艺,降低材料耗损;三是加强材料管理,放置材料由于堆放、搬运的不合理而损坏。

3.2人工成本控制 人工成本控制一通过提高施工单位的施工水平、技术单位的技术水平、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精简项目机构,合理配置工程的人力资源,以减少无效劳动的付出,提高工程效率,减少成本支出。

3.3施工设备成本控制

施工设备成本控制一是合理调度充分利用现有的机械设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二是减少设备维护人员的数量,一般是采用一机多用的方式;三是合理订购耗能低、工作效率高的设备。

4.其他成本控制措施

园林工程的成本控制还要通过分层次控制、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为管理工作提供保障和动力。

4.1分层次管理 通过对管理层次的分清,并明确考核指标,才能够有的放矢地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成本管理一般有两个层次,一是项目负责人的管理,二是负责人对属下施工队伍的管理。 项目负责人以考核指标为依据,倒算成本,使得下达的指标在可操作的范围之内,而下层人员根据下达的指标进行施工。值得注意的是,负责人下达管理指标之后,要进行各级成本管理的放权,除了对各级进行合理监督之外,一般情况下不干涉他们的正常管理工作,确保各级能够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主观能动性。

4.2实行奖罚制度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积极性, 要对其进行月度、季度和年度的考核。如果是根据工程的情况,在工程结束后进行考核。然后在考核的基础上,兑现奖惩措施。

四、结束语

随着国内建设工程的增多以及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生态化进程愈来愈受到重视,园林绿化工程的投资比重亦逐渐加大。因此,加强市政园林绿化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种趋势,那么在园林绿化方面的施工管理工作就显得更加重要。而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工程成本的枢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够对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费用进行管理, 以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持,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和工程盈利,因此,市政园林工程成本管理应该贯穿于施工管理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全程管理,细心观察、仔细分析,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降低工程成本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路银山,朱丽娟,白兰.如何对绿化工程进行质量控制管理[J].宁夏农林科技,2007.

篇14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概述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指的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工程产品质量等进行控制,同时包括对施工人员的有效管理与组织,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由于建筑物大都为一次性建筑,建筑工程的重复建设,将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再者,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大都为露天施工,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工程质量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从工程施工设计图的制定、建筑工程施工到工程验收的整个过程,都可能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建筑工程应从当地的地理环境出发,因地制宜,设计不同的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同时,建筑工程的施工还遵循国家政策、社会风俗习惯以及历史传统等。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因素如下:

(一)人力资源因素

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中,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施工人员的素质较低,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掌握情况较差,以至于在设备的使用上存在着问题,影响了工程施工作业的正常进行。再者,由于管理者及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不高,施工质量意识没能深入人心,在施工作业中偷工减料或者没有按照建筑施工合同来施工,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

(二)材料因素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作业中,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很大。建筑施工企业由于质量控制意识的缺乏,导致了材料选用的不当或不符合合同规定,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加之施工监管力度的缺失,导致工程质量的问题没能及时发现,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三)设备因素

建筑工程的施工是在设备使用的基础上完成的,先进、配置完备的设备不仅能够保证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解决施工难题,还能有效保证工程质量。对于设备的使用,存在着操作人员的技术知识缺乏和设备操作不当等问题,不仅影响了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还对工程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四)环境因素

建筑工程的施工作业大都处于露天环境,而我国的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天气变化多样,对工程建设造成很多困难,如果没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不仅可能造成建筑工程的倾斜、倒塌,还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对建筑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

二、以案例分析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以ZT建设集团公司为例,该公司在某国际集团酒店的泳池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没有将工程质量控制落实到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导致工程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如雨棚局部漏水,但相关人员因怕承担责任,担心会扣工资和奖金,相互推卸责任。其次,对工程质量的认识不到位,侧重于产品的表面质量,而对产品的内在质量隐患没能准确分析。如在钢材焊接中,可能会出现裂纹、气孔、未焊透、咬边、夹渣等问题。加之现场管理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不强,造成很多隐蔽问题。再次,该公司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施工的监督力量较弱,如在工程设计阶段,工程设计没有从施工实际环境出发,将美观性作为施工的最高要求,而对工程的环境差异、抗震性、施工条件限制及整改难度等没有进行充分考虑,导致工程施工的质量存在问题。最后,工期安排不当,工序衔接的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如在工程施工之前,没有做好设备和材料的准备工作,导致材料进厂的缓慢,设备故障频繁发生,延误正常的施工 进度,对工程建设非常不利。因此,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一)强化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意识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首先应强化工程质量控制意识,将工程质量控制意识深入到全体员工中,力求在施工作业的全过程中实现质量控制,让全体员工树立起质量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企业发展理念。其次,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及决策能力,在建筑项目的立项阶段,对项目的可行性做出科学分析。同时还应对建筑施工作业进行科学管理,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减少施工现场的不良因素。最后,应加大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员工对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的学习能力,特别是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应明确设备的操作步骤和操作方法,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以促进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将《质量手册》作为企业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的纲领性文件,保证施工作业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在施工作业中,严格执行企业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对施工项目进行分层管理,加强企业各部门的合作,在施工过程中,在工程质量的控制方面进行层层把关。同时,施工质量控制制度最重要的是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目标责任制度,在工程施工中,应以施工合同为依据,确定建筑项目的首要责任人,再由项目经理明确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将工程质量的控制分配到各岗位中去,保证施工作业的每一环节、每个步骤都有相应的责任人,在相互监督中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再者,应将质量管理与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对表现较好的员工进行及时表扬,并在薪酬分配中予以表现出来。对于表现较差的员工,应进行惩罚,以减少甚至杜绝员工的不良工作表现,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达标。

(三)施工现场材料和设备质量控制

如前所述,施工现场的材料和设备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工程材料和设备的选择,要做到质优价廉和符合合同的要求。在设备和材料的选择时,应提高采购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提高采购人员的质量辨别能力。同时,应对市场行情进行及时掌握,对供应商的价格、质量和供货能力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国家认可的、资信情况较好的厂家。再者,由于建材市场的产品质量不一,建筑企业还应该对材料和设备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对建材进场进行严格检测,对于质量不合格或与合同要求不符的建材不能使用,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四)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由于环境对工程施工作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工程施工中应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减少环境对施工作业的影响。加之环境影响的变化性较大,大风、暴雨、温度、湿度、严寒、酷暑等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作业中,应制定相应的季节性保护措施,减少季节性变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同时,应做好对施工现场的建筑设备、材料的堆放以及施工现场清洁工作,保证良好的施工环境。

(五)强化建筑施工质量的验收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上,监理单位有着重要的作用。监理作用的缺失,以及监理人员的素质都影响着工程质量的验收。因此,必须重视监理单位的重要作用。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监理单位应发挥自身作用,加强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及时提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同时收集工程施工的技术资料及相关文件,为工程验收提供指导。在工程验收中,应由专业人员对工程进行检测,并签署相应的质量验收报告,经验收合格方能投入市场。

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要求。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受到人力资源因素、材料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建筑工程的整体性特征,工程施工的每一环节都可能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强化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意识,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材料和设备质量控制,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同时还应强化监理单位的工程质量验收,以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浩明.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信息,2012,31:395.

[2]张志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措施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22:179-180.

[3]李剑.浅议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中华民居,2012,03:294.

[4]孙敬松.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理论在工程施工项目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