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范文

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37: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

篇1

一、自主觉醒为先,语文兴趣为本

语文课标强调了作为学习者本身的价值,可见在教学中激活学习者主体自觉的重要性。笔者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意识的觉醒。所谓自主意识,从心理学上讲,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成人的过程,是自我主宰意识、意志与行动。而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学习者最终成为独立的学习者,这种自主意识的觉醒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于自主学习意识的觉醒,叶圣陶有句著名的论述:“‘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说到如何看待‘讲’,我有个朦胧的想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这其中的“教”就是引导、启发、赏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达到不“教”之目的,对语文课程的学习而言,不“教”的境界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觉醒。

语文教学中,学习语文的意识觉醒依赖于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当然,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离不开良好语文修养和人格魅力。《语文课程标准》中具体提出了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一段话值得语文教师细细品读。只有充满热爱语文、具有强烈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源动力,唤醒那一颗颗活跃的灵魂,促进学习的自我觉醒,提升学习语文的自觉性。

二、文化传承为先,语言发展为本

中国文字折射着深厚的文化与历史渊源,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我们的语文课程具有丰厚的文化性、民族性。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成为语文教学的必然要务,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当仁不让的教学使命。正如课标所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但是,这种文化传承与民族精神的引领是通过语文课程学习中语文发展为基本途径的。文化传承为先,语言发展为本,是当今语文教学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

语文教师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教材”的人,而是一个自如自主地“调整教材”“补充教材”,甚至重新“开发教材”“创新教材”的人。所谓课程意识,指教师对课程的敏感程度,它蕴含着教师对课程理论的自我建构意识、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强烈的课程意识意味着广博的教学视野;意味着深厚的文化修养;意味着游刃有余的教学实践智慧。但是,语文课程的核心要素还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这种文化的传承必须在语言的体验、习得、积累、运用的过程中自然渗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浸润过程,而不是纯粹的“人文”教育,即在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成为语文教学发展的艰难抉择。王尚文先生在《走进语文教学之门》的“后记”中指出:语文教学工作者面临着“四大洋”:语言、文学、心理、教育。语言是语文教学工作者的“第一大洋”,语文教师应当怀抱着中华文化的视野,在语言的海洋中徜徉,从而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

三、课内引领为先,语言实践为本

海德格尔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教学原则——“让学”,即教师“让”学生自己去学。“让学”的前提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的欲望,使之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具有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这种内在的动力,不仅能使学习本身变得快乐,而且还能开发学生的潜能,鼓舞学生自己去克服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而“让学”的基本要素就是掌握学习方法。语文的知识浩瀚如大海,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学好的,而且对语文的学习要在课堂中得以渗透、落实与形成。笔者认为,基本的方法就是课内引领为先,语文实践为本的基本原则。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学习的方法就是语文实践,因此,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篇2

关键词:科学文化素质;创新;思考

一、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的概念。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属于一种更广义的文化范畴并且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关注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即心智、品德等方面的发展,尤其是要使大学生经过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掌握能丰富的处理事务的能力以及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

而对于科学素质教育,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米勒(Miller)提出:科学素质是对科学知识的基本理解、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理解、对科学技术如何影响社会的基本理解;美国“2061计划”报告把“科学文化素质”解释为: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思想与能力;中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把科学素质定义为“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科学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核心,是大学生的科学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素质’表示一个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固有的潜在质量状态概念” 。影响一个人素质的因素有内部和外部因素。高校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外部文化环境,大学教育对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教育就是要承担起对大学生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处理实际问题能力提高的重任。这一切都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去探索与实践。

2.目前的国内外形势与社会发展对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的要求。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升到一个普遍的关注焦点之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社会的企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普遍评价是:专业水平有所提高,但综合素质不高;分数很高,但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不强;学历虽高,但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素质不高等等。这些“高与低”不合谐地集中在大学生身上,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阻碍了他们尽快成才。当今社会的人才观已发生改变。为了改变和适应目前出现的问题,在培养和教育高等人才的时候,高校在注重提高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的时候,开始加强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培养,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实践活动的磨炼,使学生既具有改变世界的知识储备,又具有修养身心,提高培养自身品格的能力与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可见加强大学生文化科学素质十分必要。

而近年来,高等教育界在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和研究方面也推出了一批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出版了近百部学术专著,发表了数千篇学术论文,召开了近百次学术研讨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领域对文化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又表明了大家的重视程度和提高文化科学素质的重要。

二、常见的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1.渗透到课堂,以开展多种公共课、选修课的形式为主。自然科学领域,以本校为例,主要有科学家素养,生物技术与现代生活,食品营养与保健,信息与信息能力,绿色化学等。人文科学领域,有:中国文学鉴赏,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社会心理学、摄影技术、中外美术欣赏、文学艺术赏析等。

通过在专业课与公共基础课的课时外,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实际需要选择相关的课程,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在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有意识的充实自己,提高相关知识,从而提高相关素养。

2.落实到丰富的课外活动中,以教授专家讲座,学生辩论赛,演讲,知识竞赛等的形式开展。学校定期会有专业教授,老师进行不同话题的讲座,覆盖的知识面很广,从英语演讲的艺术,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到电器自动化领域的研究与突破,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的领域有相关的最新的知识信息提供与扩展提高。校级科研项目给学生提供了提高自身素质的很好的平台,系与系之间,校之间的辩论赛,知识竞赛与演讲,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又从多方面提高和培养了学生的素质。

3.学生实践活动与相关社团。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创新能力、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寒暑假社会实践与报告,各种竞赛等,学校也对教师和学生制定出相应的鼓励政策。学校还成立基于不同兴趣爱好的许多社团如晨曦文学社、摄影家协会、口才协会、未来企业家协会等,可以让学生在课余的丰富生活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质。

以本校为主的以上落实,实践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是有本校特色同时也包含高校实践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普遍方法。但是基于目前的有效活动,学习相关的方针与实践,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过程,还可以有更多创新、有效的方法。

三、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创新方法的思考

潘洵教授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一文中提出,“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地方历史文化,既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并且给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与方法。如陕西理工学院位于汉中,而汉中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学生课余的学习生活中,可以组织学生了解身边的文化、历史以及人文的相关景点,参加相关的活动。以切身的经历体会,提高文化素质。可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开设地方历史文化课程,参观历史景点,了解自己生活周边的环境,组成文化小组,定期学习讨论,读相关的书籍等。

在科学素质方面,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增加客观的实际经验,把学校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处理事务的点滴中去,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考察,撰写实验报告,参加与自己提高专业技能有关的工作实践,或实习等。

在创新、开展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过程中,还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同时,增强其科学素质、实践能力,那么,能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社会型人才。

通过对大学生科学素质与文化素质的了解,对其重要性的深刻体会以及以本校为例,对目前高等学校常用的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方法的诠释和列举,希望在落实与实践提高学生素质的活动中,吸取经验,总结不足,完善与探索一条更有效、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道路。同时,提出了对于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创新方法的思考。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各高校应该更加注重结合自己学校特点,结合地方特色,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创新出更多符合自己实际状况的、有特色的、有意义的活动与方针,这样,在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质量的道路上,我们可以更稳定、更灵活地前进。

参考文献 转贴于

[1]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

[2]谈新敏.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3]潘洵.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素质教育[EB/OL].西南大学素质教育雨僧网,2007-05-17.

篇3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基本要素 核心要素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系统科学渗入到文化教育领域,我国的语文教育及其研究也引进了系统科学原理。

系统乃是相互作用的要素的综合体。系统科学研究的重点是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要素是系统中既独立又联系的基本成分。对于静态系统,要素是构成系统的基本材料,在教学上一般指教师、学生和教材。

一、语文教学系统中的基本要素

根据上述原理,语文教学系统是由语文教师、学生和语文教材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1.语文教师

语文教师同其他教师一样,都处在教学系统中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要对语文教学的内容、对象、手段、过程等全都予以认识和改造,只有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只有能动地掌握语文及各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作用,这是教师创造性地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师既然是主体,就承担着改造客体,使学生尽快提高语文水平的任务,这当然是不能去包办代替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去认识语文教学规律,认识学生,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语文水平。

2.学生

学生在教学中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学生是认识过程的主体,他所要学习的知识是他认识的客体。学生同时又是教学对象,也即教学的客体。在教学中,学生为教师所认识、所塑造。但是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有主观能动性。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语文教学信息、知识能力的转换者和接收者,是语文教学效果、语文教学质量的体现者,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地介入语文教学全过程并发挥其作用,才能实现语文教学质量的飞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激发、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主动参与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对学生来说是外因,为学生的接受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学生的接受才是内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好学不好的根据,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来起作用,没有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信息传播是很难产生好的效果的。

3.语文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没有语文教材,语文教学就无法进行。语文教材是教师教语文、学生学语文的依据和凭借。教师依靠语文教材进行教学,达到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语文教学目标;学生凭借语文教材,获得学习语文的门径,达到学习语文的目标。

语文教材是为实现语文教学目标而编制的,从内容到编排都为适应教学目标的特殊需要而定。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语文能力,语文教材就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凭借;语文教学也有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任务,语文教材是学生获取语文基础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涉猎各种社会知识、自然知识的窗口;语文教学还有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审美观,提高他们思想品德素养的任务,语文教材是为他们吸收思想养料建造的园地。

从上述的三个基本要素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语文教师的“教”,还是语文教材的“编”,都是以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为前提的,更进一步地讲,都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所以,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中“学生”是核心要素。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核心要素

1.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1)学生“学”的现状。

近年来,中职的学生来源大多是“分流生”,中考分数未达到高中录取线,大部分学生在初中已基本被“放弃”,因而学习态度不端正。根据我校对当前学生思想状况调查,约20%的学生认为读书目的是混日子,约30%是为了应付考试,争取顺利毕业,而仅有8%的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这些学生中大部分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态度不端正,基础较差,成绩不理想。目前学生的语文知识,尤其是句、段、篇章知识,语法、修辞知识、逻辑知识掌握得不够好,更不善于谋篇布局,不善于运用相应的语言表达方式,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因而多数学生表现为书写差、错别字多,阅读理解写作能力低,直接制约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从而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

(2)教师“教”的现状。

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大多不被重视,加之多数文化课教师对专业缺乏了解,因而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改变。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只是“知识的储存库”。不少教师习惯于把篇、章、句、语、修、逻等知识嚼碎,详尽而系统地“喂”给学生,教得支离破碎,学得粗枝大叶。这种教学模式满足于让学生听、记教师的繁锁讲析和现成的答案,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阻滞了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也许在应试中能加上一定的法码,然而未必能真正提高学生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和语文素养。这种教学模式,使语文课失去了吸引力,也不合学生的胃口。

(3)语文教材的弊端。

①现有的中职语文教材内容多,容量大。由于课时量的减少,一套共两册的语文教材,每单元只能讲授一至两篇课文。教学中不能体现整个教材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②中职语文教材更新变换慢。多年来,我校一直使用一套教材。教师的“教”变成了一种简单重复的工作,教学中缺乏应有的生气。教材内容陈旧,离学生的生活越来越远,不适应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有的文章难度较大,学生理解起来的确有困难。

③没有突出中职教育的特点。现有的教材缺乏对学生职业教育的考虑,缺乏时代精神,缺乏反映中职学生现实生活的作品,不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新的职业教育教材观。

2.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核心要素

从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中可以看出,各方面的弊端都是因为没有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重视而引起的。

中职学生与高中学生相差甚远,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正确,这些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进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着这个问题不予以重视,就会使教学脱离实际,更加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材的编制如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就会使教学内容枯燥,学生难以接受。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因为学生“学”的状况较为特殊、复杂,所以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语文教材的“编”,都应对其更予以重视,“学生”作为核心要素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三、抓住核心要素,优化语文教学

抓住语文教学中的核心要素,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优化中职语文教学。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素质与进入高中的学生素质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在遵循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体现中职生的特点,增强其“适应性”。

1.中职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语文基础相适应

中职语文教学是初中后语文教学的继续,然而中职学生大多语文素质较低,针对中职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控制好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切忌好高鹜远。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重点进行字、词、句、文的认、释、读、写,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能力训练和提高,不能把对普通高中生的能力要求套用为对中职生的要求。

2.中职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应用相适应

中职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对专业课程却比较重视,我们应该从学生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启发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去发现学科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对相关学科的探索热情。除讲究德育渗透,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还必须重视职业渗透,就是这个道理。

(1)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中职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融入社会,口头表达能力是左右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说出比写出更重要、更难,语言表达的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学中,口头表达课可以演变为“演讲与口才”课进行教学,着重强化演讲思路、演讲语言、演讲艺术、演讲气质及演讲效果的学习和训练,让原本枯燥的语文课成为一股活水。

(2)注重应用文教学,提高文书写作能力。

应用文是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商洽业务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能写应用文是中职生必备的素质。加强应用文教学,是满足学生实际应用需要的重要途径。然而现行的不少中职语文教材把应用文写作作为“附文”来对待,没有突出中职语文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专门对学生进行各类应用文的教学,训练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相信学生会获益匪浅。

参考文献:

[1]王革玲.对中职语文教学困境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0,(9).

[2]卜颜丹.对中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语文天地(高中版),2009,(5).

[3]向红静,叶安全.刍议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诸多困惑与对应策略[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4).

[4]刘先伦.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三要素[J].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篇4

为了全面落实、充分借鉴“六步实效教学流程”,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树立全新的语文教育观,构建全新而科学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教材体系、课堂体系,创造新时代的语文,真正发挥语文学科的龙头作用,拉动和促进其他学科的教育改革,相互融合,共谋发展,制定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掌握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语文新课程的总体目标和途径,进一步推进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全面贯彻落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开展教改实验,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按照教务处要求开展集体备课并将集体备课真正的落到实处,加强对新教材的学习和研究,深入课堂、及时调研、适时反思和总结,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确保语文教师教学水平、学生语文成绩上新台阶。在全校师生中继续开展读书活动,让经典文学走进我们的生活,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基本思路

在“定方向、定目标、定课型、定内容”的基础上,凸显“掌握字词、锤炼语言、培养思维,学会写作”的总体目标,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生命素质作为终极目标的,把学会写作,能说会写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核心目标,构建全新的、开放的、富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语文教学体系,实施“以写作带动阅读、围绕写作搞阅读,锤炼语言、培养思维等从属目标”的语文定向教学新战略,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具有我校特色的语文学科导生制课堂,认真探索、大胆实践、简化目标、讲求实效,开启新思路、坚持新理念、落实新构想,努力实现一举多得、一课多赢,开创语文教学新局面。

三、具体措施:

1.更新教育观念,彻底摒弃传统的语文教学体系,构建从目标到载体再到方法的完整的教学流程,系统实施语文定向教学,适时恰当地借鉴使用“六步实效教学流程”,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导生制课堂,实现语文教学简单化,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语文教学的四大难题,即:复杂化的问题、实效差的问题、载体窄的问题和功能弱的问题。

2.明确教学目标,深刻理解语文定向教学的真正内涵。学校要求每个语文教师都做语文定向教学的研究者,在语文学科备课组组长的领导下,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认真学习,积极研讨语文定向教学,从总体上把握今后语文教学的方向,明确教学目标,并落实到每个学年、每个学期、每个班级、每一节课上。

我们的方向是:构建完整的语文定向教学体系,解决语文清晰度的问题。在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前提下,以工具性为核心,以人文性为载体,由单纯的“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由单一的基础知识教学,转向综合能力的训练,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生命素质的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紧扣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直奔工具性目标。把“掌握字词、锤炼语言、培养思维、学会写作”确定为今后语文教学要遵循的总目标,让孩子通过学习语文真正在字词上有所得,在语言上有所得,在思维上有所得,在写作上有所得,而且最终的落脚点就是学会写作。从教师备课,到预设学案,到选择教法、学法,到确定课型,直至确定课堂教学内容体裁,都要以此为依据和标尺,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有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各年段都要有落脚点,都要有具体落实的目标和途径,并且要明确写进语文组及每个语文教师个人的工作计划。

3.确定语文课型,落实教学总体目标。根据各年段、各班级的具体学情,确定字词课、语言课、思维课、写作课四种基本课型,并结合实际做相关调整,要上什么课型像什么课型,要根据课型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具体目标。

4.采取各种途径,实现具体目标。

(1)掌握字词:立足教材,采取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的途径,实现会读、会写、会讲、会用的目标。根据我校实际,低年级字词课可占用课时进行,高年级字词课则一律放在课外。主要是在读写实践中,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

篇5

[关键词] 军校;语文教学;战斗精神

【中图分类号】 E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168-1

当前,我军正面临着“打得赢、不变质”的历史性课题,军校大学语文是一门旨在提升学员文学修养、人文素养及思想素质的公共基础课,在语文教学中培育军校学员的战斗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语文是培育战斗精神的重要支撑

大学语文课堂是传播人类优秀历史文化的主渠道,是培养高素质军事创新人才、提高军人战斗力的重要环节。语文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其精神内涵能够为广大学员人格、气质和修养的升华提供动力。军队院校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不仅蕴含着真挚深沉的情感、高尚的人格和深刻的哲理,更是积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精髓。通过语文课的课堂教学不仅能培养学员作品赏析、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还能使学员的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道德伦理的教育和文化审美的享受。再加上语文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学习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思想、民族的感情,培育战斗精神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进入新世纪后,知识经济飞速发展,信息和网络技术成为新军革的核心要素,战争的形态和对抗方式都发生了重大转变。在新的形势下,战争的胜负更多地取决于敌我双方在精神领域的对抗。要使军校学员更好地适应时展的新要求,军校教育就必须立足于我军实际和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求,努力培育和打造军校学员坚毅顽强的品质和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

二、大学语文是培育战斗精神的主要载体

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革和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对我军军事斗争准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育军校学员的战斗精神是我军政治工作在新阶段一项重要任务,是时代赋予军事院校的重要使命。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军校偏重理工类,学科氛围比较单一,要培育学员的战斗精神就必须通过大学语文这样的人文课程来实现。大学语文课是增强军校战斗精神培育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中国文学的经典作品,在这座中国文学的宝库里,有许多古今经典战争的相关记载和表述。教员在传授文学知识过程中必然要对从古至今军人的价值信念、道德情操、行为模式、优秀文化传统进行分析和借鉴,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既有学术思想的交流,又有军事文化融合渗透融合。从所选课文中不难发现,在描写具体战争时有对战争策略的总结,而诗歌单元的战争诗则饱含戍边将士报国杀敌、同仇敌忾的大无畏精神。

战斗精神的培育就是一种感情的陶冶,灵魂的洗礼和道德情操的升华。大学语文的作品为学员展示了一系列饱含情感,性格鲜活的人物形象,以这些生动的事例来感染和鼓舞学员,在讲授中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一些名篇佳作深刻反映了历史,对现实有很强借鉴意义,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尤其对军校学员培育战斗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被世界上许多军校作为教材的“兵学圣典”《孙子兵法》里面的战争思想和策略,至今还具有借鉴意义;先秦的一些历史典籍如《左传》、《史记》、《战国策》,既有战争的具体记载又有将士的战争谋略;以及边塞诗人具有的一往无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都可以成为大学语文课堂上的生动素材,军校教员应该积极探讨培育战斗精神的方法途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教育质量和效果,使学员在欣赏文学作品文学特色的同时,还能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教员在讲解文选作品时,可以通过对历代文学作品讲,深入挖掘课文的文化意蕴,引导学员自觉把国家、民族伟大复兴和自身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汲取中外历史上优秀战争文化的养料。通过这些直观具体的形式,使学员更好的把握战斗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引导他们树立坚不可摧投身国防建设的使命意识,强化他们英勇顽强、敢打必胜的战斗作风。

三、发挥大学语文教学的作用,培育学员的战斗精神

战斗精神是军人在爱国热情与民族感情的基础上,军人的意志品质、情感信念、战斗意志和心理素质等浓缩升华成的一种战争力量和战斗气质。战斗精神生成的核心要素包含爱国主义热情、敢打必胜的英雄气概以及健康的人格和沉着坚毅的心理素质。

首先,精忠报国、赤诚奉献,这是军人最为宝贵的品质和美德,是战斗精神的思想基础。纵观中外历史,边疆将士之所以能够誓死捍卫国家和,一往无前,勇猛对敌,最主要的就是因为他们内心涵蕴深厚的爱国情感和民族大义。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把培养学员爱国情感作为战斗精神培育的首要目标。

篇6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语文实用技能模块教学 六位一体

目前,高职语文教学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为了突破这种教学困境,突出高职教育特征,我们提出了建设六位一体的能力型的高职语文课程模式。

一.“六位一体”能力型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及动因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是2001年经湖南省政府批准的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院的办学实力,从2006年起创立并实施了“六位一体”能力型课程模式教学改革。这是在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职业活动调研,吸取国内外某些教学模式的合理内核,结合学院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经验而实行的教学模式与评价改革活动。首批改革试点课程涵盖了不同专业的26门课程,高职语文课程是其中之一。“六位一体”能力型课程模式教学改革实施七年以来,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果,得到院内师生、兄弟院校和湖南省教育厅领导的肯定。

高职语文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传统高职语文课程偏重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历来被认为只是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和语言训练的公共基础课,从未与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做关联考虑。高职语文或与中学语文无异,重复低效;或与普通高等教育大学语文类似,职业特色缺失。因而许多职业院校的教师和学生都不太重视语文教学,有些专业院系把必修课改成选修课,有的干脆不开。即使开设了语文课,学生也不爱学,老师讲课唱独角戏。针对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院“六位一体”能力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结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我院语文教研室构建了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六位一体” 能力型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

二.“六位一体”能力型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特点、原则与策略

“六位”是指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并重点突出“六个”核心要素,即职业能力需求分析、课程目标、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职业能力训练素材、“教、学、做”结合形成的考核。“六位一体”指在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必须遵循的由六个核心要素有机构成的基本原则: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确定明确、具体、可检验的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目标构建教学模块、设计职业能力训练项目;根据职业能力形成和知识认知的规律,“教、学、做”一体化安排,即以真实的职业活动实例做训练素材,以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为驱动,促使和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在训练中提高能力,认知知识;课程考核以平时项目完成情况和学习过程的考核为主。根据此原则构建的能力型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主要采用语文实用技能模块教学法,将六个核心要素统一在课程教学中,从而呈现了鲜明的职教特色。

1.就业导向,能力本位

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这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就是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职业岗位能力的构成包括职业专业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与素质,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专业技能,公共课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与素质为主。所以,对于公共课来说,以就业为导向,就是以职业核心能力和素质需求为导向。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及语文学科要求,本课程在目标的制定与实施方面进行了改革。

(1)根据职业核心能力和素质需求分析,确定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职业核心能力又称职业通用能力、关键能力、可移技能,是指具体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的,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关于颁布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试行)的通知》(劳社鉴发[2007]11号)了职业核心能力体系构成的7个模块,即与人交流、数字运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职业素质,是指除了职业专业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以外的其他相关素质,如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团队协作、职业道德和法制意识等等。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特点,如果教学中能结合职业活动训练学生的语文应用技能,就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素质。课程组教学人员与行业企业现场专家一起,对本课程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关联度做了分析,据此确定了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即以职业核心能力和素质需求为导向,以语文能力为核心,以学生主体的语文实践为基点,在注重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的同时,突出实用性,提高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综合竞争力,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这个课程目标的确定,有效提高了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整合课程内容,整体设计课程教学。传统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多以阅读教学为主,且教学方式单一,教师主要采用对选文进行条分缕析地讲授,其课程体系内容及教学方法已不再适用于新课程。本课程按照“六位一体”原则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是根据职业核心能力和素质需求分析,从语文能力训练的视角切入,整合语文学科内容。针对学生将来就业所需的基本语文能力选择知识点,知识内容的选择注意适用、够用、实用原则,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课程内容包括5个能力训练模块,即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文面能力训练、阅读鉴赏能力训练、写作能力训练、专题活动能力训练。其中,前面四大模块是单项能力训练模块,专题活动能力训练为综合能力训练模块。专题活动是企业、单位或组织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在特定时间、场合下组织某种活动,并使活动的参与者都能直接体会到某种刺激的信息传播方式。专题活动是一种群体性质的活动,也是广泛存在于各个职业岗位的常见工作方式,是传递信息、表达思想、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因而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会经常遇见,如各种会展、竞赛等等,本模块任务的完成,涉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是对前面四大模块能力的综合运用的检验。5个能力训练模块又细分为19个单项能力训练,从而构建了语文实用技能体系;二是确定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能力目标和支撑知识;三是设计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单项能力训练项目和综合能力训练项目;四是确定能力层级标准及考核评价方法。以上改革使课程教学更符合职业岗位实际需求,7大能力体系中,除“数字运用”一项以外的6项能力都列入了实践研究范围,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素质。

2.项目驱动,实践教学

“六位一体”能力型高职语文课程和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是通过能力训练项目来进行的。项目是指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必须承接和完成的某个具体的职业任务。以项目驱动教学,是指通过完成某个具体职业任务来掌握语文技能、方法技能和社会技能的教学方法。如通过完成专题论文、设计并组织专题活动、编写学期写作文集、小老师讲课、课文情景再现绘画等实训项目地操作,使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项目地设计的原则是根据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学生专业及基础实际,从易到难、从简到繁。项目教学是解决职业能力训练与知识传授相分离的有效途径,通过精心设计训练项目,将知识、技能、素质目标落实于项目训练之中,使能力训练有了具体的教学载体,可操作性大大增强,从而实现“教、学、做”的完美统一。

3.过程考核,科学评价

传统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注重知识的考核,多以期末书面答卷的终结性考核形式为主。本课程的考核以能力考核为中心,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其中过程性考核占课程总评分的70%,终结性考核占30%。形成性考核指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根据教学模块内容和能力定级,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考核,包括学习态度、出勤、课堂讨论、课堂训练、课堂参与、组织活动记录等。终结性考核是期末的全面考核,包括学生完成综合能力训练项目的情况、平时参与学校或社会活动的获奖情况、参与课程能力训练内容相关的竞赛、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能力考试等评分项目。考核形式不囿于书面答卷,根据学生专业采用口试、面试、现场操作、表演等形式,并制定这些考试形式的具体实施方案。考核形式的多样性,实现了评价的全面性。为了避免考核评价的主观性,课程考核评价标准还做到了细化和量化。现在的考核体系改变了期考定终身的情况,而以形成性考核为主,这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成长过程的关注,这是课程教学评价的一大进步。

三.“六位一体”能力型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效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与学的双边动力。新的课程教学模式令学生耳目一新,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热情,有的学生在学习体会中这样评价课程:“以前学习语文只是为了考试,每天学得很累,读得很累,而且用得也很累;除了书本,还是书本;除了答案,只有答案,与实践联系甚少。但是,经过这期语文的学习,许多细小的地方得到了注意,更多的是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并与实践、生活紧密联系。当然,其中的乐趣也是少不了的。”学生对本课程任课教师的评教测评分平均达92分以上,学生对“课改”的总体评价是“兴趣多多,收获多多”。教与学形成了良性互动,教师的教学兴趣也得到了激发。职业活动调研,能力分析,整体设计,项目设计,探索学生主体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和采用多媒体等新的教学手段,编著职教创新性教材,一系列的教学教研活动突出了课程改革给予教师的教学主动性和创造性。

2.课程教学法得到优化,学生主体实践教学得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设计给了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动脑与动手的机会,改变了原来“满堂灌”教学模式,使学生不再成为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主动行为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发挥。课程组在单元教学设计中探寻可操作性教学模式,基本形成“导(案例或情景引入)议(讨论与分析职业活动素材、项目)练(技能操练与项目成果展示)评(评价项目成果与总结项目完成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教学模式,形成“感知探究实践反思”的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呈现开放性特点,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3.学生的实用语文能力得到提升。课程教学以语文实用技能模块训练项目为驱动,多以专题活动课形式进行课堂单元教学。项目驱动和过程考核,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只局限于第一课堂,如项目调研、信息检索与资料的获取,专题活动人员的分工与协作工作等,必须在课前或课后完成,同时学生参与课程相关的技能竞赛、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能力考试等情况列入课程考核的评分项目,这些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第二课堂的学习实践中。课程教学由第一课堂辐射到第二课堂,提升了学生的实用语文能力。

4.强化了课程与学生专业的结合,突出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在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同时,应关注学生专业职业素养培养,根据所教学生专业培养计划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科学合理地分解语文能力训练目标,侧重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内容的教学与能力训练,例如建筑装饰专业的的能力训练项目就有课文情景再现绘画,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结语:本课程注重整体设计,模块组合;能力分级,逐层递进;实践分步,注重可操作性;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职业引导,实践体验;知识能力目标以“适用、够用、实用”为原则。它改变了以往大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单纯的阅读教学的“老面孔”,摒弃了教师讲课、学生做笔记的满堂灌教学模式,项目驱动,“教学做”合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用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曾良骥.高职六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与评价标准[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姜大源.关键能力——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教育与职业[J].1996.

篇7

关键词: 中职语文 散文鉴赏教学 教学方法

散文语言较为精炼、辞藻华丽、手法精妙,在众多文学题材中出类拔萃,深受中职学生喜爱。但与其他文学题材相比,散文叙述散,思想性强,鉴赏性强,文中重点、难点多,教学难度大,是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攻克的教学难关。在中职语文散文鉴赏教学中,务必弄清散文鉴赏教学重点,探究切实有效的教学措施,着力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使散文中蕴藏的语言魅力、美学意境淋漓精致地体现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提高中职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一、中职语文散文鉴赏教学重难点分析

散文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美感,文章通篇流露出优美的气息,让人陶醉其中,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喜欢散文,却对散文鉴赏和诠释无从下手。散文教学重点和难点集中在美的鉴赏上,综合来看,表现为以下方面:

1.思想情感美鉴赏。

散文思想性强,在文章诠释或寄托了作者无尽的思想情感。思想情感是散文具备灵魂的必备要素。思想情感美是寓于散文骨架中的,是散文的核心思想和形散而神不散的关键。与其他文学题材思想情感相比,散文中的情感更加真实,容易通过思想情感美达成共识,引起读者共鸣。

2.文学意境美鉴赏。

散文中的意境美是通过散文的情感美和情境美共同营造的,这类意境美自然画面感较强,容易激发学生思维,产生丰富的联想,这种画面感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超脱现实具体空间,让学生意犹未尽。在散文《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先生使“月光”、“流水”共同交织营造独具特色朦胧般的意境美,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体验到妙趣横生的优美意境。

3.语言魅力美鉴赏。

语言文字是文章最显性、直观的东西,文字的淬炼与组合是形成散文美感的核心要素。可以说,再美的散文作品都是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语言文字优美,散文蕴含的哲理更深,意味更浓。在中职语文散文鉴赏教学中,精炼的散文文字及其表现出的文采是学生鉴赏、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通常散文中的这些情感较为隐性,具有一定的鉴赏难度,是散文的精髓,也是鉴赏重点、难点所在。中职语文散文鉴赏教学一定要紧密结合文章中的美,采取生动、有趣、形象的鉴赏教学方式,读懂散文,理解散文,培养学生散文鉴赏能力,实现中职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中职语文散文鉴赏教学的具体方法

1.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联想思维作为散文鉴赏教学的第一要务。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开端,中职散文鉴赏教学同样如此。具体来讲,散文鉴赏教学应该充分运用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联想思维。

以散文《荷塘月色》为例,首先将学生划分为两拨,即语文基础较好与较差两类:对于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播放《月光曲》,通过优美的乐曲激发学生对月光、夜色的联想,让学生如实表达感受,这类导入式方式对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抽象联想能力要求较高,适用于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荷塘月色》时可以先谈谈对池塘、夜色、月光、庭院的了解,再通过展示真实的图片,将这些要素引入散文中,强化散文学习和鉴赏效果。

2.通过示范朗读促进学生自悟鉴赏能力的提高。

散文鉴赏教学应充分发挥示范性朗读作用,老师多朗读,并且对散文中重点、难点内容提出见解,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同时,应鼓励学生多读、多想,特别是对一些精华之处,更要逐字逐句反复诵读、理解,激发学生情感,与散文中蕴含的情感形成共鸣,培养中职学生散文学习和鉴赏能力。

3.着重鉴赏散文中的语言文字魅力,不断思考和探讨作者的用意。

朗读散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散文的整体感知能力,通过感性认识使学生穿透散文壁障,渗透到文章中。要深入鉴赏散文,体会文章思想和作者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必须通过思想和探讨才能实现。

散文涵盖内容多,涉及面广,每篇散文中,笔者通过精妙的构思和语文文字表达出差异化的思想情感。在鉴赏教学中,要使学生准确把握每篇散文的内涵思想,就必须引导学生在散文学习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切身体验、思考、探讨,充分表达见解,强化散文鉴赏能力,实现中职语文散文鉴赏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中职语文散文鉴赏教学应该夯实学生语言基础,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重点和难点多读、多悟,勤于思考,养成善于交流、探讨的良好习惯,从而强化中职语文散文鉴赏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现状;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6-0025-01

少年强则中国强,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要先从青少年学生抓起,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文化修养,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一、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现状及其原因

在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学的来说是以应试为目的,从而使传统文化的学习成了学生和教师的负担。第一,初中语文中传统文化主要通过古诗词和文言文的方式体现。无论是古诗词还是文言文,都是古人以他们的思维来写的,以他们的书面语来写的,与白话文和当前人们的思维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无论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又以应试为目的,不能体悟诗文中的意趣,使得古诗词和古文的学习更乏味。第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呈零碎状态。初中语文中体现出来的传统文化主要是诗文,像茶文化、京剧、中医等很少涉及。诗文方面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零碎的,不成系统。初中对古诗文的学习一般只了解它们的表层意思,背诵一些重点词句以应付考试,对于诗词文章的精妙之处则无心体会。第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只重视教和学。一方面,这是由于现在的生活节奏比较快所致;另一方面,这是由于在教育领域个别学校仍存在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国家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个人文化修养的提高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论从国家的长远发展而言,还是从个人的修养方面而言,都需要通过深厚的文化熏陶才能渐臻佳境,一些国学大家像王国维、陈寅恪、吕思勉、钱钟书等等无不是如此,一些优秀的科学家如钱学森、李四光、陈景润等等也无不如此。

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措施

1. 提高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从教师这个行业的特点来说,要求教师必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教师个人来说,古人在《大学》开章明义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已经指出,即只有自己弘扬光明的品德,才能使得其他人弃旧向新,然后使得整个社会达到和谐完美的境地。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首要的任务是要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2. 以课本为依托点,以节日为契机,渗透传统文化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课本中的传统文化为依托点,整合有关资源,在内容上进行扩充,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比如,在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京剧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了解生旦净末丑,通过老师的讲解来了解脸谱与人物性格的关系,以及“出将入相”等传统文化内涵,从而使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从元散曲这个点扩展到戏曲这个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还要抓住传统节日这个契机,通过在传统的节日朗诵相关的诗词来熏陶学生的情操。比如,清明节可以让学生朗诵王禹俏的《清明》,元宵节可以朗诵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秋节可以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等。这样,一方面能加深学生对诗词情感的体悟,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同归属感。

3. 制定系统的渗透方案,长期坚持,久久为功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功效的事情,必须长期坚持、久久为功。因此有必要根据语文教材涉及的传统文化,制定一套系统的渗透方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加以贯彻落实。比如,可以把传统文化分成若干部分,哪一学年了解哪些内容,哪一周学习那一部分在方案上写清楚,然后每周分出一定的课时来进行学习。

4. 剔除功利色彩,以陶冶情操和美育为目的

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要剔除功利色彩,以陶冶情操和促进美育发展为目的。2016年9月18日国家颁布的《学生核心素养》中提出的“一个中心三个方面六个要素”核心要素体系中,在文化基础方面就有涵养文化底蕴的要求。剔除功利色彩的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正好体现了《学生核心素养》在文化基础方面的涵养文化底蕴的要求。

三、结束语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要重视提高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以课本为依托点,以节日为契机,渗透魍澄幕;制定系统的渗透方案,长期坚持,久久为功;剔除功利色彩,以陶冶情操和美育为目的。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文化修养,从而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段泽运.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学语文,2016(03).

[2]殷勇.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作文教学研究,2016(01).

篇9

一、知识与能力

从“知识与能力”这一角度,所关注的是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语文的基础知识和语文的基本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双基”,事实上,这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

三维目标的提出,既强调语文知识与语文技能的掌握,又倡导对语文知识思想文化内涵的理解,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让知识贴近实际,走进生活,还语文学科以本来面目。同时,语文知识和能力也是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载体,没有语文知识和能力,课堂教学就会变成抽象方法的传授或某种思想观点的说教。知识技能的习得本身就是一种过程,在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注意方法、态度的引导,同时还要渗透情感的熏陶、做人道理的教育等。课程三维目标的提出是对“双基目标”认识的深化,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认识的深化。

二、过程和方法

从“过程和方法”这一角度,所关注的是初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言语实践过程中语感和文化的积累、认知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发展,以奠定其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基础,这也体现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质,事实上,这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

在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表现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可以不受教师、教参等限制,只去阅读文本,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这也切合了语文的实际功用。读出什么就是什么,语文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新课标反复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即学生经历学习体验、享受学习快乐、获得学习成功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保证学生的阅读过程和写作过程,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表现为教师作为一个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多读、多思、多问,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协作分享。语文合作学习是一种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的合作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随时注意纠正学生偏离主题的讨论,避免学生的合作学习步入误区,防止学生的讨论交流出现冷场的局面,防止某些学生过度依赖同伴的帮助,根据学生学习的状况合理调节合作学习的时间。在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表现为教学时教师围绕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将问题交给学生自行去探究,但不能同时教给他们固定的方法与做法,要不加以约束和限制,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一组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要点,设计学习的方法,把握学习的过程。同时,组织学生对探索的成果用语言表达、进行班级交流。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是新的学习方式,它们不是三种独立的学习方式,而是相互联系、三位一体,构成了全新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角度,所关注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高尚的人格情操和审美情趣的发展,并在这样一种人文熏陶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同样也是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

语文教材在内容上又表现为观念的对象,语文教材中所体现出的世界观、社会观和自然观,所涉及的哲学观念、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审美观点、科学技术和价值体系等领域之宽,其所包蕴的信念、知识、智慧、经验、感情、态度和方法之多,从而使它成为教材中最有文化价值的一种。它能够深刻而久远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进而形成学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指导着自己学习、生活和工作。学生学习文本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过程。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发展语感和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开阔视野,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同时还能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进步文化的精华,理解、感知汉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从而更加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并能以全人类优秀文化的传统精神熔铸高尚优美的灵魂和完善人格修养。这也是学生德育目标达成的路径之一。

篇10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创新精神 培养方法

一、引 言

创新精神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它是通过对语言和文字意义的摄取与输出,文章内容和结构的理解与分析,作品艺术形象的感染与创造等引发并表现出来的,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学科较其它学科有着特殊的优势。

二、重视外部和谐环境创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新型师生关系建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个性特征、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必须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要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必须提倡充分的教学民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观念,始终记住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与学生的活动是相互的,一定要改变将学生作为容器的旧的教育教学方法,要注意师生共同活动,变语文教学中的“一言堂”为“群言堂”,正确对待学生的创造欲,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把他们的所知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经常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讨论甚至争辩,真正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语文课堂秩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探求语文知识、发表独立见解的积极性,在参与教学活动中动手、动口、动脑,增长智慧和能力。

2.融洽课堂气氛营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堂教学是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之一。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要求逐步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选择性和开放性,建立以学习主动学习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过程,大力推进语文教学活动由“教知识”向“学知识”的过程转变,使语文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这就需要努力创设一个让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思维和参与教学活动,并乐于、勇于表现自己所知、所想、所能的融洽课堂气氛,以利于师生共同进行知识的发现、创造和成果分享。诚然,融洽课堂气氛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中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能通过一定教学策略的运用,一定教学方法的体现,使学生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畅所欲言,充分体现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3.安全心理过程暗示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求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允许学生犯合理的错误,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主教学思想,创设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坏如何,对各类知识信息的摄取、传递和迁移创造能力能否得到有效的形成十分重要,而且还直接决定着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体现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通过科学的评价方式,不断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我们知道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评价是指导学生语文学习和推动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价中我们要更多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情趣、爱好形成过程;关注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方向。

三、重视学科教学过程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启发教学方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造精神的培养,是以激发求知兴趣为前提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通过课堂教学提问设疑,强烈刺激学生语文学习情绪,活跃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语文求知欲望。事实上,疑问是探求语文新知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支点,作为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时必须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教学悬念,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质疑、解疑,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敢于吹毛求疵,发现问题,逐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不言而喻,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比较活跃的,创造的潜力也是巨大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如何去引导、去启发他们,激活他们内在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他们真实的一面。

2.夯实基础知识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样也不能离开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只有对基础知识掌握贯通的条件下,才会有所创新。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和文本欣赏能力,包括正确文艺观,审美情趣,才有可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教学中我们不能把夯实基础知识与死记硬背不恰当地联系起来,死记硬背是应试教育的特征,与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格格不入的。我们这儿强调的夯实基础知识是知识积累和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生活实践获取知识经验和方法,就是积累。积累之后,又把知识、经验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践从而产生新的思考、新的见解、新的方法,就是创造。丰富的知识、经验积累和深厚的生活实践基础,是创造之源,创造之本,语文知识的基础性就在于通过语文应用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积累,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3.拓展思维空间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们知道,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过程,所以有人认为思维发展是创新精神的核心要素,这话不无道理。鉴于这种认识,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的学习不拘泥于课本和教室有限空间的约束,而要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平时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顺着自己的思维去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思维去影响和左右学生的思维。可以说教学中只有让每个学生的思维过程都展现出来,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逐步培养。同时,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思维训练的拓展,帮助学生摆脱原有定势思维的束缚,不断扩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习惯,引导他们创造性地学习,自主吸纳知识,积极思考,积极探索和实践。

四、结束语

篇11

关键词:高职语文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18-01

1 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1.1 学生普遍不重视语文的学习

高职语文是一门融工具性、实用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文化教育课程。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进入高职院校后,普遍的观念就是学好专业知识,为以后就业打基础。因而,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导致学生“重专业,轻基础”,语文作为基础课,学生认为可学可不学,其所学也仅为完成作业,应付考试。语文教学在高职阶段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教师也难以有效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1.2 高职语文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目前,在中小学已掀起教改的热潮,而高职语文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解读文本,学生则静坐听之。久而久之,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就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所以,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传授语文知识,更不应忽视学生文化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需求。一味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师生的交流互动,生生的探讨交流,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语文课的教学必然收效甚微。

1.3 高职语文教师职业素质欠佳

由于高职院校对语文教学不重视,语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也不愿再去主动为自己充电。此外,随着社会分工的细致化,大学的专业设置也越来越细,语文教师未充分研究各专业的差异便一致施教,教师基本沿袭初中或高中的教学模式,学生也未能深刻理解所学的语文与其专业有何关系,对其就业又有何帮助,学习兴趣自然就淡了,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

2 高职语文教学的改善措施

针对高职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善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2.1 改善不良的大环境

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核心要素,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特别是高等教育层面的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语文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学院主管部门应引起重视,认识到语文的学习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

2.2 引导学生认识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真正理解高职语文教学的必要性是高职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高职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是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关键因素,特别是让学生认识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与专业课程学习的关系和对其为人处事的作用。学生深刻认识到学好语文与本专业及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密切关系,必然会从思想上重视语文的学习。

2.3 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模式

首先,丰富教学内容。“语文就是生活”,“生活的外延就是语文的外延”。语文教育应是开放的教育,教学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课本。只要不偏离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应积极扩展课外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尤其是应将其所学内容与专业结合起来。比如对于医护班的学生而言,开学初就让学生阅读药王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这篇文章。《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大医者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在语文的学习中学生明白了作为医者应有的医德观。这样就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专业结合在了一起。

其次,优化教学手段。(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更具直观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将多媒体教学融入自己的课堂,丰富了教学内容,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在讲授孔子时,让大家欣赏于丹的《论语心得》,一方面学生认识了于丹对于论语章节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明白了文学作品应注重个性化解读。(2)把情境式教学法引入课堂。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感知,去领悟。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去讨论某个人物为何会有如此的言行。(3)将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引入课堂教学。对于汽修班的学生来说,在参与汽修实践活动后,谈感受,谈收获,写总结,还可以以小论文的形式呈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这些都是一些将社会实践与语文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2.4 提升高职语文教师的职业素质

新时期对高职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学识渊博,而且要掌握现代教育规律,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较强的科研创造能力。能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设计新的教学研究课题,并能及时在课堂中融入自己所关注的社会热点。将语文的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融为一体,切实达到高职语文的教学目标。

总之,高职语文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学科,关系着其他学科的学习,关系着自我的提升与发展。只有重视高职语文教学,切实实施相关措施,才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6-0041-01

一、当代小学生素养的现状

当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成效有目共睹,重视科学和发展科技教育已在小学教育中居重要地位。但对于人文教育却不够重视,往往把科技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倍加重视,而人文素养教育则因缺乏实用性而成为微不足道的陪衬。这种状况极大削弱了小学生的文化基础,致使许多学生对人类的文化遗产知之甚少,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缺乏小学生应具有的文化素养和情操品格,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健全带来的负面影响下,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呈滑坡趋势。

二、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一,人文教育不同于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关于自然知识的传授,人文教育是“人文素养”的教育,我们不能用科学教育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人文教育,不能把“人文素养”的教育当成了“人文知识”的教育。因为精神的创生只能由精神来完成,精神的升华只能通过精神来感化。根据人文教育的这一特点,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上,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交流和精神契合,不能忽略课堂的人文思想的氛围。为此,教师在授课时既要全身心地投入,要以自己的思想和激情,用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形式,引领学生产生共鸣或心灵的感动,还要创造课堂的人文思想氛围,一种自由讨论与争鸣的学术氛围,使学生在接受系统的古代人文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能影口向他们品性之真挚、伟大、高雅的那种令人难忘的印象。”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加强小学语文经典文化教育。现代科技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和享受空间的同时,却也带来了众多的问题。精彩的物质文明和高度发展的社会经济极易引起人们的急躁情绪和心理失衡,人类精神家园的失落、心理失衡的现象,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文化大地上,特别是年轻一代人的脑袋中,有点空荡荡,雾蒙蒙。于是乎,商业文化以它扎实的后盾和通俗的形式,漂洋过海,乘虚而入,大有雷霆万钧、无坚不摧的架势,闹得不少人心荡神迷,追腥逐臭。根据笔者的调查,大部分小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他们最喜欢吃的东西是肯德鸡、麦当劳,最喜欢过的节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和圣诞节等洋节,嘴上以夹杂几句洋文为时髦,在哲学方面有些人能够大谈特谈亚里士多德,却不知老子哲学……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影响下,他们的拜金主义思想严重,理想、前途观念淡薄,享乐主义思想普遍存在,超前消费、比富斗阔、怕苦怕累、浪费现象严重。极端个人主义思潮有所滋长,集体主义观念削弱,个人至上,指责别人多,反省自己少,为自己想得多,为他人想得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缺乏社会公德心,社会道德意识急待加强。

(二)增设人文类选修课程。当前在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涉及中华文明、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类课程仍比较少,能够深入浅出、比较全面系统并且深受小学生欢迎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人文课程数量则更少。因此,笔者以为,应加强对小学语文的深入学习和研究,使小学生对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文学遗产有较多的掌握和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熏陶与陶冶。同时开设多门人文课程。将它们列人教学计划,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修,规定每个学生必须至少选修七门人文类课程且成绩合格才准予毕业。这样,就既照顾到学生的个人兴趣,又有一定的要求和压力。

(三)加强小学教师师德教育。师德包括许多方面,我们认为,语文教师的善良、公正与责任感是其师德的核心构成要素。

1.善良。教师的善良表现为对其教育对象的关心和爱。语文教师的善良是其职业角色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师在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班级的领导者、纪律的维护者等角色的同时,往往还扮演着家长人的角色。因此,学生自然希望其具有仁慈、体谅、耐心、温和、亲切、平易近人等特征,而这些特征都是以善良为核心的。语文教师的善良是其完成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教师不能给学生以善良的印象,那么即使知识渊博、才华横溢,也很难真正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赖。在课堂教学中,看到学生脸上流露出痛苦的表情,一个对此视而不见继续讲课的教师,同一个及时利用教学间隙关切地询问学生状况的教师,两人在业务能力上也许不相上下,但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却很明显有高下之分。可以说,以善良为核心要素的教师人格,是其事业成功的基石。

2.公正。公正指的是教师面对学生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在课堂提问时,有些教师往往习惯于提问自己喜欢的一部分学生,对其他学生则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了;在课堂观察时,有些教师往往习惯于把目光投向自己喜欢的那么几个学生,对其他学生则常常视而不见;在处理学生冲突时,有的教师先入为主,偏袒自己喜欢的学生,不能一碗水端平。这些都有违公正原则。

3.责任感。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师以这一理念为出发点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就是一种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责任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赢得学生信赖的品德基础。一个有责任感的语文教师,他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对学生发展的关注,对教学活动本身的热爱。一个有责任感的语文教师,不会把自己在教室外的不良情绪带人课堂。他会精神饱满地面对自己的学生,面对每一堂课。这种种表现会在学生心中形成强烈的印象。从而对语文教学的成功产生直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晓东,陈桃源.小学语文应用能力训练教程[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98-100.

篇13

1.注意力。主要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由于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因此必须依靠学生的有意注意才能顺利进行。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互动过程,而注意则在其中起到基础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水平还处于发展性阶段,语文教学过程恰恰可以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文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此基础上促进智力的发展。

2.观察力。是指大脑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如通过观察,提高对事物本质认识的能力。语文学习中,观察力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优势。语文学习中的写作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从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素材中找到自己作文的资料,并结合所学语言文字进行表达。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提供了观察的素材和示范,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好好把握这一优势,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3.记忆力。是指识记、保持、再认识和重现客观事物所反映的内容和经验的能力。如果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在记忆中贮存,需要时又不能提取,那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语文教材往往是以单篇课文的形式进行编排,所包含的知识点也比较零碎、分散,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让学生对一些优美片段进行朗读、背诵和默写等,一方面是要让学生欣赏和模仿这些课文的优点,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一过程强化和促进学生记忆力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往往需要采用整合的方式将知识系统化进行教学,并需要教会学生如何整合和运用知识,这也无形中对学生记忆力的提高起到了帮助作用。

篇14

关键词:故事结构教学;语言能力;应用与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156-02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语言能力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能力。一旦听、说、读、写中的某种能力出现问题,会使学生无法参与课堂活动,直接影响学业成就,同时可能会产生人际交往障碍。而故事结构教学利用视觉化的提示,系统直观地把记叙文中的结构展现出来,操作简单,便于使用,是一种发展语言能力的有效方法。本文对故事结构教学的定义、理论基础、核心要素及相关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期望为提升儿童的语言能力提供一些帮助。

一、故事结构教学的定义和理论基础

(一)故事结构教学的定义

故事结构教学(Story Grammar Instruction)又称明确故事结构教学或故事结构意识教学,是一种教学习者进行故事的事件记忆(包括场景、主要事件、行为动作、角色互动和目的、结果和解决方法),掌握其结构,以便于能理解谁、什么、地点、时间,以此推断事件、人物和其他故事成分的因果和从属关系的教学方法。

(二)故事结构教学的理论基础

故事结构教学源自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支架”构成了故事结构教学的理论基础。支架式教学模式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式。“支架”(Scaffold)一词最初用于建筑业中,是建造房屋时搭建起来的外部支持。房屋盖好后,就会撤除这些支持。伍德(Hayward)最先把这个词用来描述学习过程,随后发展并形成了支架式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搭建起支架,帮助学生学习,并达到“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在故事结构教学中,搭建了一个教师支持系统,通过教师支持的逐步撤除,帮助学生建立故事结构的概念,进而发展出相应的语言能力。

二、故事结构教学的核心要素

(一)图表组织者(Graphic Organizers)

所谓图表组织是用图解或图形的形式表述故事的主要内容、观点、思想及其相互关系等结构。图表组织者可以用多种方式来组织相关信息,既可以有特定任务,也可以是线性的(如根据时间表安排)或非线性的(如概念、事件或单词之间的关系)组织。图表组织者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故事地图(story mapping)。它把故事中重要信息建构成一幅完成的、清晰的、视觉化的图形,便于阅读者全面掌握故事信息。故事地图通常在阅读故事之前使用,引出和故事有关的信息以提示阅读者,同时能促进学习者之间形成讨论,并记录与故事有关的重要信息。在实际教学中故事地图可以用各种形状来表示,如故事脸、故事花等用有趣、生动的图形把故事的各个要素串联起来。也有用文学作品分析中常用的故事三角来整合故事要素。图表组织者给学生展现故事各要素的内容是如何安排的,理解“因果”“如果―那么”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能利用故事材料进行实际验证。

(二)问题思考单(Question Answering)

问题思考单是依据故事结构设计的,能够全面展现故事脉络的几个问题的整合,用问答的形式帮助阅读者梳理故事的思路,以达到理解故事内容的目的。问题思考单在使用时需注意:(1)提问不受时间限制。可以在学习者阅读文本之前、过程中或阅读完之后采用口头、书面等多种方式对文本内容进行提问。(2)提供问题线索,便于学生掌握。能够教会学习者进行文本信息的搜集、整理,以回答在初读完文本时不能解决的问题。(3)引导学生学会推理。问题思考单可以帮助学生在从文本中找不到答案时,依据有关线索和上下文进行合理的推理。

(三)出声思维(Think Aloud)

出声思维是心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要将大脑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有声化,是一种元认知策略。相关研究证明,出声思维能向学生展示阅读的思考过程,是一种较为成功的教学方式。出声思维结合问题思考单,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阅读内容,开展有效的教学。同时出声思维对建构学生的阅读思考方式有重要意义,利用逐步内隐、撤出引导的策略,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三、故事结构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中的应用

故事结构教学是被证实教导儿童的有效的教学法。近年来,国内外运用故事结构教学,经由故事结构要素的学习,故事结构图的视觉辅助,教导学生理清故事脉络及重点,以达到发展语言能力的目的。已有研究的具体分析如下。

(一)故事结构教学的应用对象

Tori Boulinea(2004)等人的研究运用故事地图对六名三、四年级的学习障碍儿童进行干预。而Robert J.Stevens(2010)对高贫困学校的幼儿和一年级学生提供专门的叙事结构教学指导。台湾谢幸婷(2015)以故事脸的形式对五名国中中度智力障碍学生进行故事结构教学。叶芷吟(2011)则对三名国小高年级轻度智力障碍的学生进行故事地图策略的教学。综合以上研究,故事结构教学的应用对象,从适用来看包括有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且年龄跨度较大。从应用对象的类型来看,有普通儿童、听觉障碍儿童、学习障碍儿童和智力障碍儿童等多种类型。可以看出,故事结构教学是一种应用对象较广、适用性较强的方法。

(二)故事结构教学的干预目标

总结已有的研究资料可以发现,故事结构教学主要应用于儿童青少年的语言能力中的阅读理解能力(Tori Boulinea,2004;林佩菁,2002;简馨莹,2011)。此外,有研究运用故事结构教学提升大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还有研究应用故事结构教学改善儿童重述故事的能力。部分研究(叶芷吟,2011)则以对儿童的口语叙事能力进行研究。以上研究证实,故事结构教学主要应用于语言能力的教学,集中在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叙事能力。

(三)故事结构教学的实施流程

1.明确干预目标。主要由开展语文教学的老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出影响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主要内容,作为干预的目标。

2.确定教学内容。故事结构教学的内容主要以记叙文为主,既可以是语文教学中的内容、也可以是课外读物如绘本,还可以自己编制适合的内容。在选择时,要与学生的兴趣、能力水平、实际生活、所学课程相关。

3.开展故事结构教学。主要有三个阶段:(1)教师示范阶段。主要是教师示范用故事地图初读文章,然后再配合问题思考单、出声思考再次阅读,以理解记叙文的要素,学生按照教师示范进行阅读。(2)教师引导阶段。教师不再示范,而是让学生运用故事地图阅读文章,并用问题思考单、出声思考理解记叙文的要素。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3)独立学习阶段。教师的示范引导完全撤出,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内容,并且前两个阶段的问题学习单也撤出,并要求学生在读完文章后,能自己找出故事要素并画出故事地图。教师根据学生的错误进行引导提示(尽量少),直到学生的故事结构图能清楚反映文章。

4.故事结构教学效果的评价。每个阶段的教学完成后,要及时对学生的目标能力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

(四)故事结构教学的干预效果

从干预对象来说,大部分研究的对象为小学和初中生,少数研究选择幼儿和大学生。这并不意味着小学和初中的效果最佳,而是因为这两个阶段的学生需要大量的语言能力的参与。绝大部分研究选择的研究人数在3个及以上,可见故事结构教学可以用于人数较多的小组和集体教学。从干预时间和地点来说,已有的研究都把故事结构教学放在学校中进行,有的在资源班,有的在特教班。在时间的选择上,不同研究的教学时间不固定、持续时间也不固定,有的研究进行8次教学,每次教学持续一个小时(谢幸婷,2015),有的研究则每天都进行教学,但每次持续时间较短(Tori Boulinea,2004)。从干预的效果来看,虽然已有研究都证实故事结构教学对相关目标的干预上都是成效,但也并不是对目标中的每个项目的效果是一致的,而且针对几个干预对象的效果也存在差异。

四、对我国的启示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说,故事结构教学对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有良好的效果。总结这些研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探索:(1)在普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记叙文教学中,加入故事结构教学。首先,有学习障碍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在普通学校学习的,他们需要一些特别设计的方法来提升其学习能力,开展个别化教学。其次,在记叙文教学中,虽然教师也强调学生对记叙文六要素的把握,但是学生在实际运用时还是不理想。(2)应用到其他障碍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中。语言作为基础能力,是所有儿童要发展的,针对听觉障碍儿童可能会突出理解和写作能力。针对智力障碍儿童可能要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运用。(3)在实际应用中,找出故事结构教学的关键性要素,以提升其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林佩菁.故事结构教学对国中学习障碍学生阅读理解表现之研究[D].彰化师范大学,2002:18-26.

[2]简馨莹,杨玮婷,简淑真,王继.故事结构教学对幼儿故事理解能力及故事结构顺序之效果研究[J].台中教育大学学报,201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