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37: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中语文必修知识点梳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教材知识结构的基本含义
“教材知识结构”在教材研究领域尚未有一个清晰定位的概念,从现有文献研究来看,关于教材只是结构的定义,主要有:教材知识结构是指“在学科结构的基础上,根据教学任务或课程目标选择符合需要的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知识并以一定方式组织起来的一个整体。”
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知识结构分析
高中语文教材是一个大系统,它是由多个小系统组合而成,就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而言,主要是由“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小系统组合而成的。因此,考察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知识结构,需要对以上四个部分分别进行考察:
1.“阅读鉴赏”版块的知识结构
“阅读鉴赏”版块,是将相同文体的文章归在同一个学习单元之中。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文体的系统学习。高中语文教材各册主要文体分布如下:
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文体分布我们可以看到,该教材主要涉及“文学性问题”和“实用性问题”两大类问题,前者占比百分之八十,后者占比百分之二十,显而易见,实用性文体所占比重远远低于文学性文体所占比重,高中语文教学的倾向性就很明显的表现了出来,对实用性文体重视不足。但是,新课标明确规定:“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体,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粘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这一版块的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概念数量居多,陈述性知识贫乏;
(2)陈述性知识过少,导致程序性知识贫乏;
(3)“阅读鉴赏”版块中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的知识要素选择
2.“表达交流”版块的知识结构
“表达与交流”板块分为“写作”和“口语交际”两大部分,我们需要对它们的知识结构分别进行考察。
(1)“写作”版块的知识结构。写作作为一种言语实践活动,其最重要的知识应该是写作的程序性知识,即如何展开写作的一系列步骤、方法、序列等,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写作对象,要求具有不同的写作知识。这一板块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陈述性知识明确,但含量相对较低;第二,程序性知识丰富,但结构不够完善。
(2)“口语交际”版块的知识结构。“表达与交流”板块中的“口语交际”部分,主要涉及到“朗读”,、“演讲”、“讨论”、“辩论”、“访谈”五种口语交际专题。这一板块主要存在的问题:第一,陈述性知识明确、清晰;第二,程序性知识指导性较强。
3.“梳理探究”版块的知识结构
采用“集中编写”方式处理语文知识的“梳理探究”板块,类似于以往教材所采用的“附录”,但是又不尽相同。以往的“附录”只是将相关的知识进行静态的描述,和盘托出。而“梳理探究”,总是在静态陈述性知识介绍之后,设置相应的“梳理应用”,使得静态知识能够被应用起来,以达到知识的活化。
4.“名著导读”版块的知识结构
“名著导读”板块的知识,无法具化为知识点,每一个名著导读,均是一个知识块,属于文化、文学知识的范围。对其的知识结构考察,无法深入每一个名著导读专题内部。我们只能从大的方向上对其进行把握。从涉及到的文体来看,小说较多,而缺少诗歌散文方面的导读设置,从达成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个角度来说,“名著导读”的设置稍有欠缺。但是总体而言,名著导读的设置,起到了课内学习向课外学习延伸的指导作用,对学生课外名著的选读起到了一定的方向性指引。此外,从模块内部来看,每一个模块均有两部名著导读:一部中国的,一部外国的,它们均是中外具有代表性的名著。一中一外,从搭配上来说,比较合理。由上分析可知,作为辅板块的名著导读,其设置是有效的。
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知识结构的完善方向
1.“阅读鉴赏”版块知识结构改善方向
从上文对“阅读鉴赏”板块知识结构的分析中,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改进:①课程内容的开发。即课程目标内容化,提供比较切实的课程与教学内容。②教材呈现方式的变革。即课程内容教材化,使语文课程内容通过种种资源的运用和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得以具体的显现。
2.“表达交流”版块知识结构改善方向
“表达交流”分为“写作”和“口语交际”两个部分,写作板块的知识结构要谋求改善,需要加强“写作中”和“写作后”两个环节的程序性知识的建设。在此,再借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实验课本(试编本)》中的写作设计来说明。此教材提出“在知识正确、适用的前提下,写作单元的教材编写,主要考虑所提供情景对教学的有效触动,知识的过程化体验,教学展开的线路及活动设计在课堂中的可操作性。”在写作设计中,教材凸显了以过程为导向的写作指导。
参考文献: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
[2]刘森.当代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
任何教学模式都不是万金油,也很难具有普适性。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热的大背景下,许多优秀的传统教学手段在一些学科中被弃之不用,高中语文首当其冲。但“由于课文体裁不同,难易有别,由于教育对象程度不同,年龄大小有差别,因此教学不能一个模式,不能千课一面,应该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推行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该用则用,不该用决不滥用。
一、学生情况
高中生语文水平的差距普遍较大。写篇作文,文笔流畅者,信手拈来,滔滔不绝,文采亦有可观之处;功底不厚者,视写作为畏途,作文如挤牙膏,勉强凑足三五百字,通常也是错字连篇,词不达意。面对这群语文水平参差不齐的高中生,均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显然难以奏效。况且不少学校还人为地分快慢班,不同班级学生语文成绩的差别就更大。在语文成绩较好的班级,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讨论某些有挑战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但对于语文水平整体不高的班级来说,则不太适合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在这样的班级授课,教师应该多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认真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训练,让学生扎实掌握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语文知识,认真践行语文前辈所倡导的语文学习“八字宪法”。
二、课程类型
一般而言,在高中语文新课的讲授中,散文、小说、诗词鉴赏等课型比较适合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精选一些有价值的、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指导学生在课堂上思考、交流。而对于文言文教学、作文讲评课、试卷分析等课型来说,小组合作学习要慎用。例如同是文言文教学,其中基本的文言知识多适宜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以教师讲授、学生理解、记忆为主。而对于文言文所涉及的人文思想,则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培养探究能力。
三、所教学段
从学段来看,高一、高二的语文课比较适合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高三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更为妥当。
例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共有五册必修。一般在高一学年学完必修前四册,必修五则安排在高二学年第一学期的前半段。高二余下的时间根据各校的不同情况安排选修内容。高三基本上全是复习课,中间穿插各类考试。高一、高二学习新课,知识点多为学生所未见,围绕这些知识点设置的问题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对于高三而言,由于大部分知识点学生都已学过,因而较难设置新颖的问题,因此高三语文复习课更应重视对已学知识的梳理、巩固和拓展,少用小组合作学习。
当前,许多打着小组合作学习旗帜的高中语文课堂,对以上几个因素的考虑往往欠缺。这种浮躁的语文课堂,离语文的路子越走越远,非语文的东西却越来越多,致使语文变成了无所不装的筐。新课标认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很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高中语文课却是人文性过重而工具性不足。例如《荷塘月色》的教学,应该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教师要让学生反复朗读,学习文章优美的字、词、句,积累成段的语言材料,甚者上升到仿写的高度。而有一节《荷塘月色》的评优课,教师用了约半节课的时间,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启发学生分析文章的社会背景,探讨朱自清写作此文的缘由。一旦有学生指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教师就如获至宝,赞美之词溢于言表,以为学生对这一问题已探究得相当深刻。“因为学习过语文,知道语文这样一种近乎垃圾箱和‘软柿子’的特点,任何政治家或者帮佣都可以将政治的任何东西强塞进教材之中。”而这节课竟得到了一些所谓专家的赞誉,让人大跌眼镜。
过热易伤身,推行须谨慎。小组合作学习热浪滚滚,我们很有必要给高中语文的小组合作学习降降温。
参考文献:
[1]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近年来,随着高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大量中等成绩的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由于高中课程的难度加大,不少学生很不适应,学习很吃力。语文学科中的文言文学习就是其中的困难之一。
高中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考题围着高考转,更加注重考查能力,加上学生缺乏灵活的思维迁移能力,考出来的分数当然不会很理想。在教学过程中,切实感到搞好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对于高中阶段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学工作需要通盘考虑。我们高中现在现在使用的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分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要求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五个方面获得发展。搞好教学工作的衔接很重要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学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这是因为不少初中时语文学得不错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后,尤其是一学期后即对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反映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现象。升入高中后,部分学生仍然延续原有的学习和思维定势,过多地依赖教师,掌握知识以机械记忆为主。如:考前才背书,看课文,记解释等。而高中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考题围着高考转,更加注重考查能力,加上学生缺乏灵活的思维迁移能力,考出来的分数当然不会很理想。在近教学过程中,切实感到搞好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对于高中阶段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认真分析高一学生学习语文困难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对初、高中语文教师来说都很有必要。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对策
1.明确初高中课程标准的不同要 我们看到高中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继续和深入,在教学目标、内容上与初中存在明显差异。
2.语文教师要有整体观念初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衔接。
3.做好语文学习方法的衔接.古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阶段语文学习,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决不能单靠教师。到了高中,学生除了课文学习,还有相应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因此,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对学生实现由“扶”到“放”的转换。同学们可参照有关讲解,对字形、词语、标点、句法、修辞、文学常识、写作知识等注意搜集,构建起自己语文知识的框架体系。其次,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学会积累式阅读,教师应积极地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或课外读物,使学生的知识面向深度、广度发展。同时,还以课文所负载的语文知识点和规律为依据,在《语文读本》《外国文学欣赏》《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欣赏》等课外读物中,有意识地选择同类型阅读材料,训练所学的语文技巧。
高中必修课体系安排,分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三大版块,每一版块都分为三个学习阶段,并确定了相应的学习目标和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古代诗文作品在全套教科书中的比例,约占45%,古代诗人的选目以传统经典名篇为主,也适当扩大了选材范围,新选了一些古代优秀作品”,如韩愈《师说》、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等。其次,在练习的安排上,设计了“研讨与练习,精读课文一般有四道题,略读课文两至三道题。这些题目一般首先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题目,以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突出学习重点,激发学习兴趣与主动性;然后是文章写法上的,或最具特色的或结构上的,帮助学生从结构上把握全文,学习写作方法;第三个主要是语言方面,如一些精彩语句的品味,文言文有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方面的练习,重在积累,帮助学生领悟语言魅力,掌握驾驭语言的能力;最后一个是开放性,拓展性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发挥的空间很大。这类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
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发现学生细微的进步,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及时的鼓励,是调动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
在起始阶段,将指导的重点放在预习、复习这两环节。
1.预习方面:
【关键词】嵌入 预设 本土文化 校本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7-0122-02
本土文化资源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嵌入”课题实践研究活动,教师将本土文化资源与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整合,既要挖掘出校本教材的“文化性”,又要体现出语文学习的“校本性”,嵌“文化”入“校本”,更好地落实高中语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目标。
嵌“文化”入“校本”实践研究,宏观上而言,教师要结合高中语文学科文言文、诗歌、现代文、名人传记等知识模块转变教学模式,把有价值的、可利用于语文学科教学的本土文化资源“嵌入”到必修模块教学中。文赋适用于文言文教学,诗词适用于诗歌教学,连江楹联文化适用于“奇妙的对联”专题教学……
嵌“文化”入“校本”实践研究,微观上而言,师生在“教”“学”活动时提前预设“嵌入”的目标性,探求活动的方式、方法,以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体验“文化”与“校本”的双向收获。本文主要从实践的角度,展现课题组实践的成果,与读者共享。
一 教学活动中预设“嵌入”的目标性,另辟“课”“文”新途径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开设选修课,有利于构建多层次的语文课程体系,有利于为学生的自主选择提供可能,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有个性地发展。”因此,高中语文选修课可以通过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综合性活动等教学活动丰富语文课程体系,调动师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互动,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有个性地发展。
1.校本选修侧重于本土文化资源的文本建构
高中校本选修(本土文化资源系列专题)“嵌入”语文学科知识板块,知识框架清晰,文本建构系统。“嵌入”的目标性明确,校本教材的开发与使用就有章可循,校本教研的开展就循序渐进。目前,课题组已开发出《连江历史文化解读》《畲族文化》等校本教材,供高一、高二学段教学使用。各种校本教材仿照必修教材体例,参照单元模块建构,分为名人传记、诗词鉴赏、民间故事、民俗文化等单元。校本教材单元有主题,文本有注释,课后有练习……语文组研发的配套教案、单元试卷等供校本选修教学使用。
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开发为“课”“文”,不仅能落实“课例”的选用,而且能实现“文化”的交流。校本教学独辟蹊径,拓展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视野。
2.研究性学习侧重于本土文化资源的鉴赏陶冶
本土文化资源专题的研究性学习“嵌入”高中语文学科知识,研究的目标性更加清晰,过程的程序性更加突出。“嵌入”的目标性明确,研究性学习就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前有搜集素材,过程有活动记录。目前,笔者指导高一部分学生进行“连江楹联文化的品读赏鉴”的研究性学习,将15名学生分为两组,合作分工,研究成果有小论文等。该研究性学习正好“嵌入”高一梳理探究的“奇妙的对联”专题。
围绕本土文化资源专题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从本土文化资源中找寻研究的课题,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从而获得鉴赏陶冶,增加学生文学底蕴,提高语文素养。
3.综合性学习侧重于本土文化资源的情感体验
本土文化资源专题的综合性学习“嵌入”高中语文学科知识,强调活动有“语文味”。学生对本土文化资源最为熟悉,也最易引起内心的共鸣,活动参加后就会对家乡文化有一种认同感、自豪感,情感上有更深层次的体验。“嵌入”的目标性明确,综合性学习就会唤醒学生们的乡土文化意识,让“语文味”植根于校园文化之中。语文组围绕“连江文化知多少”专题进行调查问卷,开展本土文化专家进校园讲座,组织文学社采风活动等综合性学习,让学生们亲自参与,获得自主活动的情感体验。
介入本土文化资源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们开展有价值的、充满言语智慧的活动来辅助语文学科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即生活”的潜能。
二 课堂环节中预设“嵌入”的目标性,生成“言”“语”新智慧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堂环节中强调学科工具性的同时,不能忽略人文性(乡音乡情)的教育。预设“嵌入”的目标性,课堂就会生“智”,“导入”情境预设,“过程”新知突破,“结语”学得巩固。
1.“导入”“结语”环节“嵌入”乡音体验
课堂教学导入选择“语文味”与“文化味”并具有本土文化资源素材,选择学生们身边熟悉的人、事、物作为引子,就会拉进与学生们的情感距离,快速切入课堂教学主题。
3.句型教学应与语法教学任务相结合
每个句型段落中往往存在一个或多个语法,因此句型教学应与语法教学保持紧密联系。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句型中有难度的语法点进行适当讲解,但重点还应停留在句型操练上,这样才能在句型体现语法知识点的同时,将语法应用于句型教学中。
四 结束语
总之,在句型教学中,为了达成任务型教学的进一步实施,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是必不可少的,而巩固句型的种类同样繁多:替换、同义转换、成分转换、语态转换、综合训练句型等等,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探寻优化的教学方法,为教育事业提供策略参考。
参考文献
一.信任学生,体现特征
选修教材是必修教材的补充、拓展。教师在处理教材时,首先要理清必修课本和选修课本的关系。选修教材的教学设计与校情、学情相结合,教学要求要设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和学生的需求为依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现状,既要有新内容新发展,又不能超出学生可能接受的实际水平”。
现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对学生抱以不信任态度。总认为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难以完成自己所预设的教学目标。特别是文言文教学,在这一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唐宋家散文(选读)》教材的编写是以人文色彩较浓,方便一线师生使用为特色的。每篇文章文下注释较为全面,针对性较强。本节课虽然文言字词难度较大,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形式结合文下注释和字典基本可以准确地解决字词问题。因此,在教授《唐宋家散文(选读)》时不能用原有文言文教学的“惯性思维”。语文教学必须保持语文学科特色,要以语文知识基础为核心,要以“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为最终目的。我们要重视选修教材内的文言知识点,但绝对要有一个度,“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对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复习辅导课”。
二.创新求变,巧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核心之一,最大限度开发教材是教师的必修功课。苏教版教材按照文体为标准,以版块为单位进行划分。每一个版块之前有一个概括性和指导性的小序,每篇文章后安排了“评语选萃”、“阅读与探讨”两部分内容,每个版块安排了知识的“积累与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使用选修教材,既给教师的教学指明正确的方向,加深对课文理解,又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理清文章。以《进学解》“阅读与探讨”为例,共设立三个问题:①反复诵读文章,体会“国子先生”和“诸生”对话的不同情绪,说说你对作者内心思想感情的理解;②第二段中,“诸生”是从哪几个方面对“国子先生”给予高度评价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③文中有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关于“进学”的主要观点,摘出这个句子,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比较这三个题目,第一题笔者认为将“不同情绪”的比较对象改为“国子先生”两次发言的情感,可能更有助于对韩愈“自嘲”的理解;第三题,只是为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一句,较全文内容来看,有强加“人文”的嫌疑,让其单独为一个小题,显得“小家子气”。由此分析,笔者以第二小题为引子,以“国子先生”前后情绪比较为突破口,完成教学设计,第三小题放在自我小结中完成。这样的处理既符合由易到难的接受习惯,有易于归纳出作者写作技法和写作目的。
三.个性阅读,加强总结
个性阅读是阅读的高级形态。指导学生在文本的原则基础上进行深层次个性阅读,应该是选修教材交给高中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最大不同就是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在文字的“感悟”、“质疑”等方面的能力。如上文所提及的“完”字。这样有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兴趣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的知识自我建构过程。
处理选修教材不可能像必修教材那样细节化。在落实知识点上,学生自我总结过程就十分重要。通过自我总结和交流补充,能够完成“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的目标。对于选修教材而言,课堂总结不仅是知识的沉淀,也是深入思考的开始。在学生的总结中就出现了这样的观点:韩愈的选材观点是存在时代局限性的,其不应该将人才选拔寄希望于“宰相之方”,而应该是制定一套完整的体制。这样的观点虽说稚嫩,但绝对是最美的思想火花。
[关键词] 高中教育;课程标准;有效;教与学
高中语文有效教与学,应该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型教学规范和实践技术,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尊重学生差异,以学定教,进行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对话引领学习价值;主体互动促进自主建构,促进三维目标及语文素养的整体达成;教学相长,促进教学反思与创新。
一、有效的研:关注发展,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养
为了实现高中语文有效教与学,为了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特别要研究高中语文素养对于学生的发展意义,使他们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学力。
“语文素养”是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从内涵上说,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情感态度、语言积累、知识视野)、语文能力(听力、阅读、写作、口语等交际能力)、语文智力(注意力、观察力、感悟力、记忆力、思维力、联想力、想象力)、语文审美(感知美、理解美、评价美、欣赏美)、言语主体的思想道德及文化修养等方面内容。语文素养拥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就要求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也应从传统的“知识能力”一维目标,向“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转化。
(一)有效的教学设计
以学生为课堂行为主体,设计契合学生学力和学情的具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纲领性地预设有效学习达到的基本教学标准,有序导引课堂教与学全程,并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课前准备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情绪状态,对教学内容“再度开发”,设计学习情境与传播媒体、准备教学策略与手段等。典型的高中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流程有:“联系实际,导入”、“探索实践,新知”、“实践运用,体验”和“归纳知识,拓展”等四个环节。教师行为设计,包括解说、指令、提问、评价与反馈(预测中的反馈)、情境控制等。要根据学生不同程度的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具体安排项目学习的时间。
(二)有效的教学对话
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要注重师生平等民主的交流和对话。教学对话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境界。语文素养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附加值也在共享中倍增。
(三)有效的主体互动
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师,努力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教学关系,在课堂上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间良性互动的思维活动时空,让学生充分获得语文的情感体验,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传统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这是高中语文有效教与学的充要条件。
课堂教学意味着交往、对话、参与和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是师生心灵的碰撞。实现主体间有效的合作互动,关键在于教师的宽容。
教学过程是主体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对话过程。师生、生生之间组成一种交互的“网络”,任何一个节点都是平等的。学生的个体差异、知识经验可以在同伴学习中得到互补。 转贴于
(四)有效的课后观测
下课不是教学任务的简单结束,应该是学生学习后个性化感悟和内化的经历。课后,教师既要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内省、反思,还要观察学生学习后的成就感或情绪反应,发现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异,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激励他们自我发展。
作为课堂学习评价的后期绩效诊断,必要的测验和阶段考试将是必不可少的。这种评价有利于教师根据“知识与技能”的检验结果查漏补缺,有的放矢地辅导学生,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化有效教与学的成效。要让学生知道有效的测验只是对一个时期学习行为的考察,并不代表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一)习得自学习惯
在整个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从课前预习、知识积累、文章讲读、课后练习,到课外涉猎,教师要注意引领学生习得语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和习惯,包括:主动运用工具书的能力、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积累与知识管理的能力、分析运用与探究发现的能力、体验审美和创造的能力。
(二)学会知识管理
高中学生要寻找科学有效的学习宝典,知识管理便是最有效的秘笈之一。“知识管理”一般界定为“利用知识的获得、知识的储存、知识的内化与应用、知识的分享及知识的创新等策略”,是一个知识有效“应用与创造的连续过程,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增加专业知识的实践价值,提升教学效能,增进学生的学习成就”。高中学生必须学会有条不紊地、重点突出地梳理教科书(尤其是“必修”模块)的基本篇目和各个知识点,从而为后续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以更好地实现目标,走向成功。
(三)获得考试能力
“唯考”和“利禄主义”的思想显然背离《标准》的要求,必须批判并肃清;然而,考试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素质教育毋庸回避评价考试,考试考验教师教学的能力水平,是检测教学有效性的基本考试之一。“提高质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工作方针,“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是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指向。
四、有效的化:关注文化,融和有效的教与学
新课程语文有效教与学的最高境界,在于教学主体、课堂情节和生命成长整合发展的“文之化”上,在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圆满实现。高中语文教学不仅是技术层面上“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的和谐融合,必须超越知识获取升华人文精神,即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和。理想化的高中语文教学,需要运用文化想像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在对话中体验反思,在感悟中升华情感,在应用中提高古典与时尚贯通、民族与国际结合的人文素养。
五、结语
从“有效教学”到“有效的教与学”,是一种教学论的进步。评价有效的教与学,关键在于考核“学的绩效”和“化的成效”。简单描述之,即:学生的“学的活动”有较充分的展开,学生的“学的经验”有较充分的表达与交流,班级的“每位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的精神成长。
[参考文献]
一、高中语文泛化类型与成因追溯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与语文材料性泛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语文课程资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开发,具体表现为语文教学内涵的外延被打破,教学内容呈现高度的开放性。一方面,语文课程相较逻辑性学科而言对学生外围生活空间的容纳更为宽广、自由、复杂。语文自身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语文的人文情怀亦是高中生汲取理论与经验、参与重大生活命题的源泉,因此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社会化延伸不可避免。另一方面,高中语文内容的开放极大地增加了教学取材的灵活性,意味着材料使用的个性化,然而这些个性化教学资源并不能完全保证立足于语文教育的本质需要,相反不规范的材料利用会造成语文教学价值的削减,使语文学科性特征丧失。因此,教学内容的开放在丰富语文教学资源的同时亦诱发了语文教学的材料性泛化问题。例如,_些高中语文教师高举生活化大旗,力求语文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得时事新闻、娱乐潮流类生活主题充斥课堂,美其名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实质上却弱化了教学轴心。语文来源于生活却并不等同于生活,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开发既要诉诸于语文课程的基本框架,还应考察其是否真正具备教学价值,否则就是材料性导入泛化。
(二)教学取向的模糊与语文观念性泛化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得高中语文教学观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体现为教学目标设置与教师个人对语文过程化的方向性把握,然而“语文教学观的多样性在推动语文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使语文学科的教学取向模糊化”一方面,教学观的多义阐释容易引发教学观的迷失,即教师对语文学科的价值认识不清,在将固定的理念符号活化为具体知识与教学行为的过程中或生搬硬套,或杂乱无章,表现为对语文学科本义的无意识,无法真正建立起一个理论框架与学生个体的有序激活体系。另一方面,教学取向的模糊意味着语文教学育人功能的偏差,即教师对教学观的实施缺乏可控性,表现为过度使用与无效使用两种情况,前者指向各种理论依据的不完全成熟,后者指向教师游离于语文教学之外的非语文化行为。可见,语文教学取向的模糊是导致教学实践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应着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观念性泛化现象。例如,近年高中语文教学领域提倡人本主义教学观,在人文视野下“文化”是语文的内蕴,从高中语文情感与价值观培养的教学目标来说,提升学生思想素养、传承民族文化不应该被淡化,但是过分强调语文的人文功能而忽略其工具性特征并不符合语文学科精神。没有语言文字作为基本框架,没有文学读写、鉴赏、积累的训练,高中语文人本主义教学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教学方法的失范与语文策略性泛化
语文学科作为不可替代的母语课程,其教学方法一直处于不断革新与丰富的建设状态,“现代高中语文教师已逐渐摆脱了课程当道的被动角色,转而向教学建设者过渡”。特别是在新课改持续实施的背景下,具备独立精神的创造性语文实践活动层出不穷,主要表现为对教学方法的丰富与革新。教学方法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一切教学措施的运用都必须有的放矢,教学方法的滥用、错用对应着高中语文教学过程的策略性泛化现象。例如,高中语文课堂的合作互动策略,是不是所有的语文课文都适合这种策略昵?对于词汇解释、文献出处等语文陈述性知识真的需要学生耗费大量时间去合作探究吗?又如教学辅助工具运用的泛化现象,经常可见高中语文课堂为了凸显美学意象,追求声光色电效应,大量使用多媒体、美术、演绎等非语文学科手段制造“形式美”,这种拋弃了对真实教材文本的感知,舍本逐末的教学策略使语文审美课堂变成了空泛的“秀场”。更不要说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直接用图像取代文本、用录音取代诵读等工具滥用行为,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学习处境,花哨的教学手段反而让教学活动肤浅化。
二、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内涵与功能
(一)评价性内涵与教学导向功能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评价方式。传统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活动发生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或周期性教学、季度性教学,甚至年度教学总结时期,这时候的教学评价已经丧失了应有的价值。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评价内容可能已经过时,再则后期评价主要是从学生的考试成绩出发,评价结果有失偏颇,且评价方式以整体性的总结为主,忽略了对语文教学过程的观照。介入性学科审理弥补了以上缺憾,将评价时间置于教学实践之前,满足了评价的时效性;由于可针对具体的语文课堂,亦提升了教学评价的公正客观性。同时这种评价模式具有鲜明的教学导向功能,能提前审理教学目标,评价教师的目标设置是否满足课程标准的层次划分,是否体现语文课程的基础教学任务,有利于明确教师的课题思路。
(二)监督性内涵与教学调控功能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通过监督语文教学内容,实现对语文学科性的保护。语文学科性包括三部分,一是对于语言文字摹形,即怎么说话、怎么读书、怎么写字;二是语文的情、理、意、趣,即怎么传递信息、满足社会交际或进行艺术化的表达;三是情感性与思想性,即覆盖学生在诸如人生价值观、审美观等精神领域的教育要素。以上语文学科内容全部包含在语文教材选修教材、必修教材、知识点范文、外围整合材料中,语文教学通过对它们的开发利用体现语文学科性。因此介入性学科审理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监督指向对教学取材的监督,保障教学材料包含语文知识、对应语文课程、表达人文情感、反映语文素养,避免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脱离学科体系。其监督性内涵具有对教学材料的调控功能,促使教学材料符合语文课程的单元结构、逻辑结构、知识块结构、流派结构,保障教学材料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不可分割,避免语文教学的材料性泛化。
(三)阶段性内涵与教学规整功能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标准结合了实际教学需求、高中生认知能力以及高中语文教学期望。一方面,介入性学科审理必然建立在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框架中,面临着教材内容的阶段性变化;另一方面,介入性学科审理要正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促使课程进度与学生个体形成螺旋上升的结构关系,体现语文教学发展的阶段性方向。因此,介入性学科审理具备鲜明的阶段性内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界定阶段性教学方法可行性、量化教学标准、判断教学工具适切性的规整功能,既要促使教学策略符合程序的合理性、任务的针对性,亦要满足策略应用对教学进度、学生认知思维发展阶段的适宜性,保持对辅助工具应用的谨慎态度,从而有效应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性泛化。
三、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实施条件
(一)审理人员的构成与专业进修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人员构成需要满足以下三方面要求:第一,审理人员应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经常参加语文课题研讨活动,重视对语文学科的先进观念与实践创新体例的吸收与探索;第二,对本校语文课程的开展情况有着全面的了解,比如学校教学设施设备、资源与师资优势,以及教职人员的专业层次等;第三,审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能和教师协作对话,共同面对教学问题。由此可见,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人员最好以学校语文教研组为选择单元,并确保有语文教研组的骨干成员与负责人加入,除此之外参加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人员均应经过专业的学校培训与在职进修。学校培训是对审理人员进行相关介入性教学审理的操作指导,包括操作原则(比如“以学导教”原则、审理人员之间的分工(将具体工作落实到岗,责任到人、具体审理标准与步骤渗见论文第四部分,以及审理结果的处理等;在职培训是针对语文课程的理论学习、学科知识拓展(比如语言学、语用学、文化语言学、业务研讨等,旨在提升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二)审理介入的“以学导教”原则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有效实施必须坚持“以学导教”原则,一是面向课程标准与学校整体教学规划对“学”的基础设定,如知识储备、应用技能学习、审美探究等固定框架结构。二是面向学生“学”的具体问题,比如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高中生的能力增长呈现阶段性变化,以语言知识习得为例,高一年级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初现,在语文复合句分析方面出现一个整体高峰期;高二年级学生的想象思维已接近成人水平,教师情境创设可减少对辅助工具的依赖;高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进一步完善,能够概括说明现实,深入理解事物本质,有利于母语学科的文化传承,是奠定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可见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观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有利于教师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三是面向语文外延中的“学”,即重视社会对语文教学的应用性要求,近到学生日常读书看报、兴趣爱好,远到自荐求职、社会交际,努力构建高中生语文学习与生活外延的对等联系,为学生学科深造、社会生活以及自身发展夯实基础。
(三)对审理时段与时机的恰当把握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需要选择怡当的时段与时机才能保障审理质量。一是对时段的把握。时段是指语文教学在宏观发展方向上的阶段时期,比如新型语文教学理念的推广时期、语文学科研究领域提出优秀教学成果的时期。这些时段往往是教师重新整合教学目标、更新教学素材、建设教学路径的探究时期,属于介入性学科审理的长线时段,-般伴随着语文课题研究、抽样实验课以及相关调查活动等,出现在新语文教学理念正式投入常规教学实践之前。二是对时机的把握。时机是针对曰常语文教学活动而言,即对教师某一课时或某一单元的教学筹备进行审理介入的时期,一般为教学开展的前一个星期。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结果应以书面形式反馈给教师。这份书面审理结果必须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对教师创新性教学设计以及劳动成果表示鼓励与肯定;二是具体指出教学设计的优势与缺憾;三是附上教学建议,并敦促改进。
四、高中语文泛化的介入性学科审理体系
(一)教学目标审理:满足课程标准的层次划分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首先是对教学目标的审理,通过评价教师的目标设置是否满足课程标准的层次划分,应对语文教学的观念性泛化现象。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教学目标规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但这样的目标设置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太过粗略抽象,不利于课题思路的清晰明确。因此,教学目标审理不仅应看到教师教学目标设置在语文取向维度的大方向把握,还应“要求目标设置尽可能地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教学任务”K。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层次依据语文学科性可划分为语言文字摹形的操作层,语文情、理、意、趣表达的技术层以及反映语文思想文化的素养层。在语言文字摹形的操作层,教学目标审理应细化语文的听说读写,例如,语言规则方面的词汇句法目标、句子成分分析目标、逻辑纠错目标、修辞法与篇章结构目标;语言经验方面对语境语义的领悟目标,对课程背景的掌握目标等。在语文情、理、意、趣表达的技术层,教学目标审理应细化到具体的语文思维技能方式,如相关语言练习方面拼读与诵读目标、语言书写目标,语言心智方面的语言表达目标,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习得目标等。在反映思想文化的素养层,教学目标审理应细化教师对课文观点、榜样、情操习染的提取标准,如人文性目标是对生命尊重的人文性提取,还是针对社会生活化的人文体验,抑或是诗意灵动的文化底蕴而设。综上可见,满足课堂标准层次划分的细化目标不仅对应着语文教学的基础任务,还是对教学枝节的梳理。
(二)教学内容审理:保障材料与目标不可分割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通过监督语文教学
内容,实现对语文学科性的保护,主要途径是贴近语文教学现实,保障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紧密联系,应对语文教学的材料性泛化现象。首先,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来自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教学内容审理要具备对教学材料进行区分的意识。对于教师配套教材内容的使用审理相对简单,_是确保内容属于某一节课文或某一单元结构;二是确保内容符合教学阶段性目标;三是确保内容与平行教学目标构成了相互映衬与递进的结构关系。可见教师的教学取材应该呈现较为明显的内在逻辑分类,如按照教材记叙文、说明文等单元文本划分;或按照象征诗派、荷花淀派等文学流派编辑等。其次,高中语文教学内容除了选修与必修教材外,还包括例证知识点的范文,这类范文不属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既定内容,但却包含着丰富的语言经验、深邃的人文思想,或者动人的审美情感内容。此审理方向应面向具体的知识块,比如基础知识块、文言文知识块、语法知识块、文学阅读知识块、文章写作知识块等,考察教师的例文选择与上述知识块是否匹配。最后,随着语文内容的开放,语文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运用越来越明显,对于不同学科的混合内容审理应该考察教师对材料的挖掘方式是否符合语文课程的根基,即“教师对其他学科素材的转化能不能独立成料,理论性材料是否可以向实践性或体验性材料过渡”保障材料真正具备育人功能。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与语文材料性泛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语文课程资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开发,具体表现为语文教学内涵的外延被打破,教学内容呈现高度的开放性。一方面,语文课程相较逻辑性学科而言对学生生活空间的容纳更为宽广、自由、复杂。语文自身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语文的人文情怀亦是高中生汲取理论与经验、参与重大生活命题的源泉,因此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社会化延伸不可避免。另一方面,高中语文内容的开放极大地增加了教学取材的灵活性,意味着材料使用的个性化,然而这些个性化教学资源并不能完全保证立足于语文教育的本质需要,相反不规范的材料利用会造成语文教学价值的削减,使语文学科性特征丧失。因此,教学内容的开放在丰富语文教学资源的同时亦诱发了语文教学的材料性泛化问题。例如,一些高中语文教师高举生活化大旗,力求语文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得时事新闻、娱乐潮流类生活主题充斥课堂,美其名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实质上却弱化了教学轴心。语文来源于生活却并不等同于生活,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开发既要诉诸于语文课程的基本框架,还应考察其是否真正具备教学价值,否则就是材料性导入泛化。
(二)教学取向的模糊与语文观念性泛化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得高中语文教学观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体现为教学目标设置与教师个人对语文过程化的方向性把握,然而“语文教学观的多样性在推动语文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使语文学科的教学取向模糊化”[2]。一方面,教学观的多义阐释容易引发教学观的迷失,即教师对语文学科的价值认识不清,在将固定的理念符号活化为具体知识与教学行为的过程中或生搬硬套,或杂乱无章,表现为对语文学科本义的无意识,无法真正建立起一个理论框架与学生个体的有序激活体系。另一方面,教学取向的模糊意味着语文教学育人功能的偏差,即教师对教学观的实施缺乏可控性,表现为过度使用与无效使用两种情况,前者指向各种理论依据的不完全成熟,后者指向教师游离于语文教学之外的非语文化行为。可见,语文教学取向的模糊是导致教学实践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应着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观念性泛化现象。例如,近年高中语文教学领域提倡人本主义教学观,在人文视野下“文化”是语文的内蕴,从高中语文情感与价值观培养的教学目标来说,提升学生思想素养、传承民族文化不应该被淡化,但是过分强调语文的人文功能而忽略其工具性特征并不符合语文学科精神。没有语言文字作为基本框架,没有文学读写、鉴赏、积累的训练,高中语文人本主义教学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教学方法的失范与语文策略性泛化
语文学科作为不可替代的母语课程,其教学方法一直处于不断革新与丰富的建设状态,“现代高中语文教师已逐渐摆脱了课程当道的被动角色,转而向教学建设者过渡”[3]。特别是在新课改持续实施的背景下,具备独立精神的创造性语文实践活动层出不穷,主要表现为对教学方法的丰富与革新。教学方法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一切教学措施的运用都必须有的放矢,教学方法的滥用、错用对应着高中语文教学过程的策略性泛化现象。例如,高中语文课堂的合作互动策略,是不是所有的语文课文都适合这种策略呢?对于词汇解释、文献出处等语文陈述性知识真的需要学生耗费大量时间去合作探究吗?又如教学辅助工具运用的泛化现象,经常可见高中语文课堂为了凸显美学意象,追求声光色电效应,大量使用多媒体、美术、演绎等非语文学科手段制造“形式美”,这种抛弃了对真实教材文本的感知,舍本逐末的教学策略使语文审美课堂变成了空泛的“秀场”。更不要说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直接用图像取代文本、用录音取代诵读等工具滥用行为,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学习处境,花哨的教学手段反而让教学活动肤浅化。
二、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内涵与功能
(一)评价性内涵与教学导向功能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评价方式。传统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活动发生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或周期性教学、季度性教学,甚至年度教学总结时期,这时候的教学评价已经丧失了应有的价值。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评价内容可能已经过时,再则后期评价主要是从学生的考试成绩出发,评价结果有失偏颇,且评价方式以整体性的总结为主,忽略了对语文教学过程的观照。介入性学科审理弥补了以上缺憾,将评价时间置于教学实践之前,满足了评价的时效性;由于可针对具体的语文课堂,亦提升了教学评价的公正客观性。同时这种评价模式具有鲜明的教学导向功能,能提前审理教学目标,评价教师的目标设置是否满足课程标准的层次划分,是否体现语文课程的基础教学任务,有利于明确教师的课题思路。
(二)监督性内涵与教学调控功能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通过监督语文教学内容,实现对语文学科性的保护。语文学科性包括三部分,一是对于语言文字摹形,即怎么说话、怎么读书、怎么写字;二是语文的情、理、意、趣,即怎么传递信息、满足社会交际或进行艺术化的表达;三是情感性与思想性,即覆盖学生在诸如人生价值观、审美观等精神领域的教育要素。以上语文学科内容全部包含在语文教材(选修教材、必修教材)、知识点范文、整合材料中,语文教学通过对它们的开发利用体现语文学科性。因此介入性学科审理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监督指向对教学取材的监督,保障教学材料包含语文知识、对应语文课程、表达人文情感、反映语文素养,避免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脱离学科体系。其监督性内涵具有对教学材料的调控功能,促使教学材料符合语文课程的单元结构、逻辑结构、知识块结构、流派结构,保障教学材料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不可分割,避免语文教学的材料性泛化。
(三)阶段性内涵与教学规整功能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标准结合了实际教学需求、高中生认知能力以及高中语文教学期望。一方面,介入性学科审理必然建立在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框架中,面临着教材内容的阶段性变化;另一方面,介入性学科审理要正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促使课程进度与学生个体形成螺旋上升的结构关系,体现语文教学发展的阶段性方向。因此,介入性学科审理具备鲜明的阶段性内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界定阶段性教学方法可行性、量化教学标准、判断教学工具适切性的规整功能,既要促使教学策略符合程序的合理性、任务的针对性,亦要满足策略应用对教学进度、学生认知思维发展阶段的适宜性,保持对辅助工具应用的谨慎态度,从而有效应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性泛化。
三、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实施条件
(一)审理人员的构成与专业进修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人员构成需要满足以下三方面要求:第一,审理人员应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经常参加语文课题研讨活动,重视对语文学科的先进观念与实践创新体例的吸收与探索;第二,对本校语文课程的开展情况有着全面的了解,比如学校教学设施设备、资源与师资优势,以及教职人员的专业层次等;第三,审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能和教师协作对话,共同面对教学问题。由此可见,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人员最好以学校语文教研组为选择单元,并确保有语文教研组的骨干成员与负责人加入,除此之外参加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人员均应经过专业的学校培训与在职进修。学校培训是对审理人员进行相关介入性教学审理的操作指导,包括操作原则(比如“以学导教”原则)、审理人员之间的分工(将具体工作落实到岗,责任到人)、具体审理标准与步骤(参见论文第四部分),以及审理结果的处理等;在职培训是针对语文课程的理论学习、学科知识拓展(比如语言学、语用学、文化语言学)、业务研讨等,旨在提升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二)审理介入的“以学导教”原则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有效实施必须坚持“以学导教”原则,一是面向课程标准与学校整体教学规划对“学”的基础设定,如知识储备、应用技能学习、审美探究等固定框架结构。二是面向学生“学”的具体问题,比如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高中生的能力增长呈现阶段性变化,以语言知识习得为例,高一年级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初现,在语文复合句分析方面出现一个整体高峰期;高二年级学生的想象思维已接近成人水平,教师情境创设可减少对辅助工具的依赖;高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进一步完善,能够概括说明现实,深入理解事物本质,有利于母语学科的文化传承,是奠定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可见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观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有利于教师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三是面向语文外延中的“学”,即重视社会对语文教学的应用性要求,近到学生日常读书看报、兴趣爱好,远到自荐求职、社会交际,努力构建高中生语文学习与生活外延的对等联系,为学生学科深造、社会生活以及自身发展夯实基础。
(三)对审理时段与时机的恰当把握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段与时机才能保障审理质量。一是对时段的把握。时段是指语文教学在宏观发展方向上的阶段时期,比如新型语文教学理念的推广时期、语文学科研究领域提出优秀教学成果的时期。这些时段往往是教师重新整合教学目标、更新教学素材、建设教学路径的探究时期,属于介入性学科审理的长线时段,一般伴随着语文课题研究、抽样实验课以及相关调查活动等,出现在新语文教学理念正式投入常规教学实践之前。二是对时机的把握。时机是针对日常语文教学活动而言,即对教师某一课时或某一单元的教学筹备进行审理介入的时期,一般为教学开展的前一个星期。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结果应以书面形式反馈给教师。这份书面审理结果必须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对教师创新性教学设计以及劳动成果表示鼓励与肯定;二是具体指出教学设计的优势与缺憾;三是附上教学建议,并敦促改进。
四、高中语文泛化的介入性学科审理体系
(一)教学目标审理:满足课程标准的层次划分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首先是对教学目标的审理,通过评价教师的目标设置是否满足课程标准的层次划分,应对语文教学的观念性泛化现象。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教学目标规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但这样的目标设置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太过粗略抽象,不利于课题思路的清晰明确。因此,教学目标审理不仅应看到教师教学目标设置在语文取向维度的大方向把握,还应“要求目标设置尽可能地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教学任务”[4]。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层次依据语文学科性可划分为语言文字摹形的操作层,语文情、理、意、趣表达的技术层以及反映语文思想文化的素养层。在语言文字摹形的操作层,教学目标审理应细化语文的听说读写,例如,语言规则方面的词汇句法目标、句子成分分析目标、逻辑纠错目标、修辞法与篇章结构目标;语言经验方面对语境语义的领悟目标,对课程背景的掌握目标等。在语文情、理、意、趣表达的技术层,教学目标审理应细化到具体的语文思维技能方式,如相关语言练习方面拼读与诵读目标、语言书写目标,语言心智方面的语言表达目标,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习得目标等。在反映思想文化的素养层,教学目标审理应细化教师对课文观点、榜样、情操习染的提取标准,如人文性目标是对生命尊重的人文性提取,还是针对社会生活化的人文体验,抑或是诗意灵动的文化底蕴而设。综上可见,满足课堂标准层次划分的细化目标不仅对应着语文教学的基础任务,还是对教学枝节的梳理。
(二)教学内容审理:保障材料与目标不可分割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通过监督语文教学内容,实现对语文学科性的保护,主要途径是贴近语文教学现实,保障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紧密联系,应对语文教学的材料性泛化现象。首先,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来自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教学内容审理要具备对教学材料进行区分的意识。对于教师配套教材内容的使用审理相对简单,一是确保内容属于某一节课文或某一单元结构;二是确保内容符合教学阶段性目标;三是确保内容与平行教学目标构成了相互映衬与递进的结构关系。可见教师的教学取材应该呈现较为明显的内在逻辑分类,如按照教材记叙文、说明文等单元文本划分;或按照象征诗派、荷花淀派等文学流派编辑等。其次,高中语文教学内容除了选修与必修教材外,还包括例证知识点的范文,这类范文不属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既定内容,但却包含着丰富的语言经验、深邃的人文思想,或者动人的审美情感内容。此审理方向应面向具体的知识块,比如基础知识块、文言文知识块、语法知识块、文学阅读知识块、文章写作知识块等,考察教师的例文选择与上述知识块是否匹配。最后,随着语文内容的开放,语文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运用越来越明显,对于不同学科的混合内容审理应该考察教师对材料的挖掘方式是否符合语文课程的根基,即“教师对其他学科素材的转化能不能独立成料,理论性材料是否可以向实践性或体验性材料过渡”[5],保障材料真正具备育人功能。
(三)教学策略审理:追求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1.个体研究
针对单个或是一组有关联的古代文人作进一步深入的探讨,了解他们的生平,领会他们的风格,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讲授东晋陶渊明时,课前我让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搜集相关资料,上课时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对陶渊明其人和其诗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如对陶渊明的归隐是消极还是积极的行为进行讨论时,学生的讨论异常热烈。此外关于陶渊明诗歌的总体面貌,通过对陶渊明的田园诗、咏史诗和咏怀诗的综观,学生得出了陶渊明诗歌不仅呈现静穆的一面,同时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的观点。这种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思维的视野被大大地拓宽了。这种开放式的、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迅速融入古典诗文的氛围中,锻炼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2.比较鉴赏
古诗文中的一些作品的思想性或艺术性往往有共通之处,教师在讲解时可有意识地进行作品对比,或看该作家的作品与他同时代的作家或其他时代的作家有何异同,以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在讲解李密的《陈情表》时,我向学生提出问题:同样是表示不愿出仕,《陈情表》与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二者在语言风格上有何不同?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二者的语言风格有了明确的认识,前者动之以情,婉曲深致,情辞恳切;后者嬉笑怒骂,批判力极强,极尽嘲讽之能事。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风格解读形成这两篇作品的不同认识,通过查找相关资料研究两人不同的语言风格形成的原因,进而顺藤摸瓜地找出作品的旨意,最后要求学生在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对这种文体的总认识,写出一些相关的文章。经过这种延伸比较,学生的体会更深刻了,并且觉得这样的课上得有深度,有广度,比死抠文本好多了。
3.纵横贯通
语文学习中要善于将各种零散的知识点,把各种看似独立的课文及观点纵横贯通起来,从整体上加以把握而又不流于空谈。由于多种原因,现在的中学生对古典诗词兴趣不浓,对古典诗词的创作艺术知之甚少,主动探究的学习意识有待继续培养。教师可以把学生已经学过的、熟悉的必修的词作为认知的点,沿着朝代向前、向后贯穿选修中不同时期的词作进行教学,按历史朝代的先后顺序打乱选修中的作品排序,重新整合、排序选修中的作品进行教学,使学生对词的发展、演变有整体认识,加上对词人的了解,可以更好地感知、赏析词。当然探究所依据的词作是必修、选修和少许补充的词作,这样才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为了便于明确探究的问题,老师可以提供几个探究方向:(1)词的体制变化;(2)词的题材变化;(3)词的艺术手法的变化。通过学生探究、交流,师生明确几个步骤后,词的发展、演变从形式到内容到艺术手法,线条清晰,不仅对选修和必修中涉及的词进行了梳理,而且可以拎出一条词史的发展、演变的线索,做到语文教与学的集约化。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词的发展、演变,词的知识图式有清晰的认识,鉴赏词的能力自然提高。
4.积累知识
文学作品是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古诗文反映的是古代的文化习俗和社会制度。学生在阅读古诗文时会接触到大量的古代文化常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累一定的文化常识,用卡片分门别类地记录,以便进行系统的整理,按照历法、天文、礼仪、宗教、农业、建筑、科举、官宦制度等各方面进行知识的收集。如国君是一国之主,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最大的官。战国以前,夏、商、周的君主称“侯”、称“王”,战国时期,各大国的国君先后称王,后来有的甚至称“皇”称“帝”了,但都为时不久,未成定制,直到秦始皇初步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从公元前二二一年开始,确定“皇帝”为新的国君称号,这个称号一直使用了两千多年,到清朝统治为止。秦汉以后,有些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国君的称号与汉族不同。如匈奴称“单于”;乌孙称“昆莫”;高车称“候娄匐勒”;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契丹、蒙古等称“可汗”,简称“汗”;吐蕃称“赞普”,等等。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在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他们的搜索面。这样一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就不仅有面的巩固,还能获得点的深化。
5.社会分析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的确,“高中语文的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比如,在学习《六国论》时,苏洵的主要观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写作此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这一部战国史探究一些原因,联系当今全球的发展局势,得出一些自圆其说的看法,来让今人和后人受到启发。通过读“六国”,看世界,学生能拓宽阅读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加强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这种开放的、灵活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大大地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兴趣。
一楼:呵呵,不至于崩溃吧?虽然教材上的篇确实很多,但你注意到带*的篇目了吗?那些都是自读课文,基本上不做要求,老师也只是提提文章的重点而已。除去这些篇目,其实,需要我们认真研习的篇目就不是很多了。另外,每个单元后面的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等内容是一般的语文知识,这些只需要我们大概了解就可以了。所以没必要杞人忧天!至于怎么学,那当然是踏踏实实地学了!
二楼:是啊,不要被纸老虎吓趴下!但是如何“踏踏实实地学”呢?高一年级是基础年级,所学的内容确实需要按部就班,只是高一语文的学习方法与初中有些差异,如果认为像初中那样读读背背就能学好语文是肯定行不通的。首先,高中的语文内容更加广泛、丰富,教材涉及古今中外优秀名篇,文学形式多样,所学内容包括作家作品、文学文化常识、实词、虚词、句式、修辞手法、文章内容理解归纳、文学鉴赏以及语言的运用等,内容庞杂,所以要把握重要知识点并力求有所突破。其次,高中语文学习要求学生对有关内容进行知识性、系统性的理解和领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知识体系解决。如高中的诗歌学习要从诗歌的内容、形式、风格、表现手法和思想情感等方面鉴赏。我认为从高一就开始研究《考试大纲》很有必要,这样就能把握语文学习的重点了。
三楼:对!要想学好语文最重要的是要自信,要明白所学的方向和重点。但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和确立也很重要,首先是持之以恒。常言道“语文是水磨功夫”,是慢功出细活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如果缺乏耐心、恒心,是学不好语文的。其次是紧抓课堂,跟上节奏。因为高中所学的内容比初中的多得多,所以我们不能等,不能靠。比如,老师让大家做个文言实词的归纳,那么,我们自己就要努力地去整理、识记、把握。再次是会听课,会记录。高中语文一般课堂节奏比较快,而且每节课都有重点和难点,所以我们在听课时要把握重点,搞懂难点;不能只听不记,或是一字不漏地记,而要记感受、记启示、记技巧、记思路。另外,就是复习和总结。我们要及时复习所学的内容,复习不只是看书或看笔记,而是要想重点、思方法、明技巧,对于某个题目的具体答案不一定要全记住,应该记住解题思路,知道怎么答比记答案更重要。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叶圣陶说过:“教都是为了不教。”意思大致是老师应侧重教方法而不是教内容,我们学习不是为了单纯的学习,而是要学会学习的方法。因此,我们学习高一语文要善于归纳、总结,勤于反思。
四楼:三楼说的虽然对语文学习有帮助,但是我总觉得有恒心、重效率、讲方法等似乎对于每门学科学习都需要哦!我认为学好语文,特别是高一语文,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搞清楚语文的思维方式与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语文主要采用的是想象和联想,即形象思维,就拿《沁园春 长沙》来说,我们不仅要读出诗歌的意象,更要把握诗中的意境,要通过想象知道作者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同时也要联系作者的思想、生活经历以及社会背景来分析。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知道该如何学习诗歌,也知道怎样阅读诗歌了。二是重视课内知识积累和课外所学的内容结合,并学会运用。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光要积累一些课内知识,还要积累一些课外知识。比如看报纸注意典型素材,看电视注意语言表述等。长此以往,我们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会提高,无形中也提升了我们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三是努力提高领悟能力。人们常说某人聪明,其实是他的悟性高。老师上课的重点是什么,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了什么,我们应该把握什么,悟性高的同学能快速把握这些,也就能事半功倍,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
五楼:楼上的对高一语文学习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方法,下面我发表一下我的看法。首先是培养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楼主听到教材多就胆怯,就对高一语文学习很茫然,可见楼主对语文没什么兴趣,呵呵!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古人将学习分为三个阶段:知之、好之、乐之。即不抵触、不反感语文或者语文老师。用心投入,努力付出。欣赏语文,喜欢运用并努力表达出语文的魅力。其次是养成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习惯。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的“教”不会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只能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求理解,自己提高,才能逐渐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再次是多读、多记、多思考。广泛而深入地阅读,可以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维深邃,看问题力透纸背;多记能使我们基础知识厚实,增强语文功底;多思考是创新的前提,发现的开始,要会思、要深思、要善思,只有知道思考,只有从多方面思考,只有客观评定自己的思考所得,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是多练、多写、多表达。语文学习中多练习能够掌握题型特点,提高解题能力;多写能使文章文从字顺、文采斐然;多表达能够使语言运用灵活得体,通畅连贯。
那么,与之相连接的大学课堂上的诗歌学习也应该因之求变。作为中国未来的中坚力量,作为中学师资力量的源头的大学生自然承担了更多的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作为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老师,当然责无旁贷。怎样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现状,更好地对几乎占据了古代文学教学内容半壁江山的诗歌部分进行合理的安排,从而达到学习与应用、体悟与传播的教学目标,成为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而了解当今中学古代诗歌教学情况就成为高校中文老师一项极为重要且非常必要的备课内容。
一、高中语文教材版本的选用
山东17地市由于地域文化、教育理念、发展水平的不同,选择的高中语文教材版本也有差异,主要集中于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鲁人版(山东人民出版社)和苏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三个版本。比如济宁市、滨州市等很多高中都选用人教版,青岛市、日照市、淄博市等很多高中都选用鲁人版,聊城市、菏泽市、潍坊市等很多高中都选用苏教版。
虽然高中语文教材版本的不同导致各地区的古典诗歌教学内容也有所差异,但是重点的古典诗歌篇目重合率较高,比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旅夜书怀》、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等,这些唐宋诗词中的名篇佳作都是高中语文古典诗歌讲授的重点对象。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的精粹,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就篇目分配而言,必修教材中的诗歌篇目相对较少,但都十分经典,多是某一诗人、某样诗体、某类题材或某种风格意境的代表性作品,是教学的重点内容。除了必修教材中的诗歌,各个版本的教材都有一本配套的古典诗词选修教材,以拓宽学生的诗歌视野。当然,由于时间紧张,内容较多,一般情况下,教师对于这些诗歌,并不是全部精讲,而是选取一些代表性的经典篇目进行选讲,剩下的则留给学生自学,以背诵、积累名句,增加诗歌知识含量为目的。
二、高中语文古典诗歌的教学目的、方法和效果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高中教师的教学要求,以及通过学习学生需要培养的能力和素养。“课程目标”一项明确表示,高中阶段古代诗歌的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2.掌握诗歌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3.培养学生审视诗歌思想内容并进行评价的能力。4.培养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感知力。5.发展学生的想象力。6.发展学生的审美力。
高中古典诗歌教学除了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外,最主要的依据是高考对于古典诗歌的考察内容和方式。从2015年高考开始,山东的考生高考时开始统一使用全国卷,不再使用以前的山东卷。不过,不论是山东卷还是全国卷,对于古典诗歌的考察都以名句默写和诗歌鉴赏这两种题型为主。名句默写内容80%来自于课本诗词,有时也会考察一些课外名句,比如2010年山东卷6分的名句默写5句来自课本原文,另外考了课外名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歌鉴赏这一类型的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诗歌思想情感、艺术技巧的感受能力和分析能力。常考的题目主要集中在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语言、艺术技巧等方面。
在中国目前的教育和高考体制下,高中语文教学基本是以应试为主,教学内容主要迎合高考命题形式。因此,从高一开始,教师在讲授中国古典诗歌的篇目时,就主要围绕高考中经常考到的知识点进行。比如,为了应对高考名句默写,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古典诗歌几乎全部需要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并默写,这是最基本的要求,高中一、二年级尤其如此。此外,为应对高考中诗歌鉴赏的题目,老师在授课时较为注重对诗歌艺术技巧的分析,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鉴赏方法。比如,在讲授古典诗歌的过程中,老师会帮助学生通过分析诗歌意象体会诗歌营造出来的意境,从而分析诗歌情感和诗歌的语言特色,而对于那些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只稍作解释,不进行太过深入的解读。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在讲课过程中设立一些接近考点的题目,引导学生思考,练习答题方式。可见,高中古代诗歌的教学与初中相比,大同小异,也是以背诵、默写为主,只是略微增加了一些诗歌字句欣赏的内容。
以人教版第二册中的《短歌行》为例,老师在讲授这首诗歌时,一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导入。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但目的都是引出这首诗歌或引出曹操这位诗人。2.了解创作背景。引出诗人后,老师会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曹操的其他作品,借此机会复习背诵已学诗歌。然后简要介绍曹操,并说明本首诗的写作背景是赤壁之战前夕,曹操挥军南下攻打孙刘,想要统一全国。曹操虽有雄心壮志,但是担忧自己年事已高能力有限,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这一愿望,因此他希望贤才志士能够归附于他,辅佐他统一全国。有了这个大背景做支撑,学生会对《短歌行》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3.正音。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生会有把握不准读音的字,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主动查字典,而一些没有自主学习意识的学生则凭自己的感觉读,因此,老师一般会领读一遍,或者播放录音,或者找学生读,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进行字词读音的纠正。4.学生自由朗读。通过自己的理解,揣度本首诗歌的思想感情。自由朗读结束后,如果时间允许,一般会找部分同学进行范读,然后老师做出相应的点评,并给出朗读建议,从而引导他们用正确的语气和腔调来吟诵这首诗歌。5.学生对于诗歌的背景、节奏韵律也就把握得差不多了,但是对于诗歌背后的深层意蕴还是很模糊的。因此接下来就需要对每一句诗歌进行分析,包括它的意思,它的艺术手法,蕴含的典故,它所表达的感情等等,都需要一一分析。由于是名篇,因此里边的名句也尤为重要,需要重点解读,比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6.背诵、默写。通过对全诗进行解读,学生基本理解了这首诗歌的内涵,这样整首诗歌就讲授完毕,剩下的工作就是需要学生加强记忆。老师提问背诵,然后默写,保证大部分同学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背诵全诗,默写全诗。
为了能够利用高一高二的时间把所有新授课讲完,以备高三进行全面复习,山东大多数地区的高中语文课时安排的都很紧凑。像这首《短歌行》按大纲及教参要求,应该是需要两课时完成,但是多数老师为了节省时间尽力压缩成一课时。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自由诵读和揣度体悟等环节用的时间很少或干脆去掉,多是教师直接将诗歌中的重点字句加以解释和分析,让学生强化记忆。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授古代诗歌时,虽然教学方式方法因人而异,各有特色,但因为有一致的教学目标和考试要求,彼此之间互通之处颇多,部分地趋于模式化。反观学生的接受及反应则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由于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有的学生基本能够达到老师预设的教学要求,在全面理解诗歌情感的基础上,熟练背诵并默写全诗。更多的学生则很难从情感表达及艺术手法方面体会全诗,更多的是靠死记硬背,以应付老师、应对考试。
三、高中语文古代诗歌的教学思路
总体而言,高中语文教师在古代诗歌教学这一块儿,思路大体一致。高一高二新授课阶段一般都会重点讲授课本上的诗歌篇目,也会利用练习册做一些拓展练习。相对于十三四岁的初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高中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已有较大的提升,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开始注意培养学生分析诗歌的能力。教学中会通过对诗歌作品的分析,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典型意象,比如月亮、柳树、莲花、竹子等,同时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字句赏析的方法,比如修辞手法、锻炼字句、意境用语等。这一时段主要是学生积累基础知识的阶段。
高三诗歌模块复习时,老师会引导学生对高中阶段的古典诗歌名篇进行系统梳理。比如,高中阶段的名句统一归纳,高中阶段应该掌握的诗歌题型,以及针对这种题型的答题技巧等。这时候的诗歌教学不以课本为主,而是以做高考题为主,通过做题把握诗歌鉴赏题的出题动向和出题思路,对答题方式等也会作统一规范。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以及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力的要求。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综合复习 基本构想
高中语文学科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就教材而言,有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两大系列;就知识点而言,有语音、文字、词语、语法、修辞、阅读、写作等多个系列。到了综合复习阶段,如何消化这些知识并把知识系统化是一个难题。对此,我们经过多年研究实验,形成了一个高中语文综合复习的基本构想。
一、分散加循环,落实基础知识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重点复习。虽然语文课堂的效果是不可以量化的,但是综合复习之前一定要详细诊断学情,防止复习中做无用功。根据问卷反馈回来的情况,我们再制订复习计划,才能在复习中真正切合学生实际,根据学情向前推进复习进度,从学生需要出发,让学生产生学习欲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复习效率。
学语文需要慢工,所以,明确基础知识的复习范围以后,必须坚持天天积累和每日一练。成语和近义词辨析的复习加强和语境的结合,不简单检查成语的背诵。名句的背诵除了教材中的及唐诗宋词的名句之外,继续加强共有篇目及重点课外名句的复习和检查落实,以口头检查为辅,主要采用听写的形式,解决错别字问题,坚持每天检查听写批阅,上课检查的听写纸要留好,以周为单位进行翻看。对于学生的背诵材料要分阶段回头循环复习,重复是最好的记忆方式。病句的复习重点训练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分析病句,而不是只凭感觉。如果句子当中出现并列的短语比较多,那么就可能出现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范围不清等问题。文言文的复习继续以课本为依托,解决重点实虚词、文言现象、一词多义等问题,以熟悉的句子解决翻译当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做好迁移训练;继续加大文言实虚词的积累,并纳入课前检查的范畴;继续采用小文段练习,起到积累与保温作用;引导学生做文言文的选择题时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语言运用的变换句式、重组句子、长短句的转换等继续加强训练,同时关注新题型的搜集训练。例如:网络语言、网络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出的题目也在增多,针对这种情况,可适当补充一些网络热词等现实内容。
二、讲解加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无非就是利用课本提高学生对各类文章的分析、概括、综合、评价、鉴赏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强化体裁意识,实行体裁教学、体裁阅读过关。以课本的文章为例,分体裁解剖麻雀,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常见的文章体裁都有基本特点和学习要求。记叙类的文章有人物、事件等,如小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情节要具备开端、发展、、结局;语言上既用叙述性语言又用描写性语言,以描写性语言为主。阅读小说要了解丰富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多变的情节铺叙,具体独特的人物形象。戏剧必须选择有激烈的矛盾冲突的素材。学习戏剧要分析戏剧冲突,把握人物形象,了解戏剧主题。散文类的文章取材广泛但有共同的情感线索,材料比较真实;形式自由灵活,不拘一格;语言上自由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基本的表达方式,讲究文采句式,富于变化;学习散文要求把握线索,理清思路,领会内涵,体味主旨,品味语言,学习其艺术手法。
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的题型,分体裁分类型设计各种阅读习题,训练之后讲解,讲解之后再训练,以此强化阅读意识,提高阅读能力。一是强化整体意识。立足全文,整体感知,提高理解的清晰度,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进而梳理段意,简要陈述;根据段意,确定段间关系;根据关系,确定文章思路。二是强化审题意识。首先要看清题干,明确其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提示答题范围,规定答题角度,提供答题思路,隐含着答题内容。审清题干是正确解答阅读题的前提。三是强化原文意识。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空想,要根据原文组织答案,如果题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或某一个词,则只要原原本本把它摘出来,按规定写进答案处就可以了;如果找出了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语句太长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需要加以改造,这是要求根据题意,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需要高度概括的题目,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化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如果有些阅读题答案在原文语句中找不到,则需要根据原文题干的指令或文章内容,找到启发点和感受点,加以理解概括。这种形式特别适合探究型的题目。
三、练习加修改,提高作文水平
首先,综合复习阶段,不一定要大量地写作新的作文题目,而是对高三以来做过的作文重新做审题、构思、立意的练习。因为经过多次的“实战演练”,加上老师的讲评指导和来自同学的“范文”借鉴,同学们已经渐渐悟到了考场作文的一般写法。在这样的基础上,重新审视、评判自己以前做过的文章,大都会有新的构思或新的切入点,而这种新思考和新角度,可能会让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其次,要坚持每天做10~15分钟的作文审题构思练习,此练习的目的是让大脑始终处在兴奋的思考状态,以解答各种可能出现的文题。具体做法是,根据各地模拟练习中出现的作文题,思考这个文题要求写什么,我该怎么写,从什么角度入手,用什么文体写些什么内容,怎样开头、结尾,等等。这种面对文题的“虚拟作文”,可以让人见多识广、游刃有余。真正上了考场,不会出现大脑一片空白、不知从何说起的“惨状”。再次是修改、完善作文。审题构思练习,应当重点选择那些促进社会发展、提升人生境界、高尚道德情操、美丽生活、深厚文化积淀的材料与文题,保证练习实效。最后要整理好一年来的作文习作及有关写作资料,至少要整理十篇左右特别喜欢的范文、自己写得比较满意的五篇作文、两篇自己失败的作文、平日老师提供的写作素材等。
一堂不超过8分钟的微课,正悄然崛起,开启了微学习的新时代。微课作为新鲜事物有其自身的特质,可以让学生迅速获取想要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不足,网络化与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微课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实践及专业发展,更有现实的发展意义。
高中语文讲评课,作为高中课堂必不可少的课型,长期处于低效的状态,渐渐成为了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负担。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新课标倡导下,讲评课应及时调整教学方向、确立教学重点、节约教学时间、改变教学方式,打破讲评课中就题论题或满堂灌的尴尬局面,创设一种开阔学生思路、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新课堂氛围。
那如何才能使学生在高中语文讲评课上好学、乐学、善学、自主发展?不妨,语文教师挽着微课,边讲边评,构建出有效、灵动的和谐的讲评课堂。
一、“微”而不小,因“微”联合而“有效”
(一)“微”而多元,讲与评横向串联
微课虽小,但五脏俱全。作为一种数字化的教学媒体、教学活动方式,它有着无法替代的灵活性与整合性。讲评课是每次学生做完试题、习题之后对知识点的讲解,是对知识点的梳理。而这些知识点需要教师视学生学习的情况、解题结果、思维能力进行筛选,选择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把一连串知识点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学生答题能力。因课时的局限,教师的讲授能力存在一定的困难,仅靠一己之力就把知识点教好,那实在是过于自信。
在讲评课中,哪些知识点才是真正重要的?哪些是需要节约学生时间来提升讲评课效率的?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做到把知识点横向串联,即敲碎与还原。
“敲碎”就是语文老师在学生完成考查完题目之后,通过审视每个知识点与学生的学习情况,挑重避轻地开展知识点的微课设计,如绝大部分学生对于现代文阅读《哑了的三角琴》中“小说题为‘哑了的三角琴’。请结合全文,探究其蕴含了哪几层深意”这道题完成情况糟糕,那么教师可以制作微课《小说及散文标题含义之探究》,通过播放微课内容,让学生了解题型,明确知识点的解题方向。微课的辐射,拓宽了课堂,因为一堂课一到两个重点的突出,使得课堂有的放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原”就是语文教师为了教学需要把知识点系统化。一堂课如果把每个知识点都讲成重点,那学生不但不能很好地掌握语文解题方法,而且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还原系统化需要教师的智慧,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设计讲评课中其他个别同学在试卷中出现的知识难点,编制成一个一个可观的教学课程,让学生在课后针对自己的情况自我梳理,自我完善,逐渐摆脱对教师的过度依赖,提升自我整合能力。
(二)“微”而灵动,讲与评纵向并联
讲评课的内容堂堂不同,但堂堂相似,如何让一段时间内(一个星期、一个月、一个学期)的讲评课在某个学生身上体现出高效,就需要语文教师意识到,每个知识点纵向并联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多次并联才能实现讲评的效率。微课有着时间随意、方式便捷的特性,有人称为“口袋课堂”,就是可以通过手机、笔记本、IPAD工具学习某个知识点,学生可以在家里操作,也可以通过教师组织小部分学生进行学习检测,实现把讲评课带进家的设想。
讲评课中有一些知识点是需要学生长年累月坚持不懈学习而成的,单靠顿悟还是远远不足的,这就需要借助微课的特点,使讲与评得到充分发挥。如字词、成语、歇后语的讲评,如果放在课堂上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也降低了课堂的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把一个星期或一个月所检查的内容采用打乱而又有序地编排的方式,让学生反复学习来掌握;必修四中几篇文言文的字词达标检测,如果详细讲解必带来枯燥乏味的课堂局面,但是通过微课视频让个别落后的学生在自我课堂进行专题自查,必能带来与众不同的效果。
二、“微”而不浅,因“微”而彰显价值
微课虽然近几年才兴起,但其快速发展给教学带来全新的环境。“微”而精,“微”而活,突破了传统课堂高大威的姿态,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小细节上,这恰恰符合讲评课关注个别学生的差异性,重视学生细微错误的要求,体现了新课程下新型课堂的理念,彰显了教学实现学生个人价值的意义。
(一)突破课程单一资源化,实现“少教多学”新理念
笔者曾听过一堂非常优秀的文言文字词推断课,课堂中文言文推断的方法和外延都非常到位,恰好笔者需要讲评试题中文言文第一道选择题的方法。对于一堂讲评课来说,抽出一堂课来讲授文言文字词推,显然不合理,于是,大胆尝试通过微课截取了这一优秀课中讲评需要的内容,让知识点再现。这一小试取得了很大的收获:既汲取了优秀教师的教学精华,也合理利用了课程资源,节省了教师教学的时间。同时,也让笔者明白教材是课程资源中最重要的内容,但在讲评课中应该不是单一的、唯一的课程资源。在语文习题讲评中,教师在以教材为本的基础上,可以借助微课的能量,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不再依仗教师口干舌燥地讲与评,使学生在开阔的视野下展开语文学习,广泛涉猎,丰韵学识。
叶圣陶先生曾指明: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确实如此,少灌输,少讲评,教师运用微课方式总结和提取知识点,并通过科技手段设计储存知识点,可以让每个学生以约驭博,以简驭繁,有系统而牢固地掌握自己所想要学的薄弱的知识点。如诗歌鉴赏的知识点非常多,可以尝试制成几个微课,《一草一木总关情》、《幽怨闺中谁知晓》、《醉卧沙场伴烽烟》、《寄情达意有所托》等等。因为教师充分挖掘了教材中的诗歌内涵,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释放每个诗歌中的文化能量,通过几分钟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在文化的熏陶里开拓视野,提高修养。每一个微课不单单是教材的复制,也不是讲题卷中的拷贝,而是讲解知识点与评点知识点,提取知识点与储存知识点的并存,知识的拓宽与加深,可以循环与停顿,让学生在自我习题反思和总结中寻求知识,保持一种急切、渴求的心态,学生在这种动态的学习状态中积极主动,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从而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教者有意、学者有心的效果。
(二)改变学生学习被动性,开展“因教施学”新教学
因材施教的思想由孔子提出,但随着时展,课堂的人数不再是几个,而是四五十个,现在所看到的是:一堂讲评课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不能随时因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教学进度。因材施教成为了教学理想,对此,借助微课来开展“因教施学”的教学活动,成为当前语文老师在讲评课中的一大探究方向。
因教施学就是学生必须根据教师的课堂教学开展自己的课堂学习,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不再被动地跟在教学进度后追着老师学,而是主动地跑在教学进度表前学。通过微课平台来学习,是因教施学的好捷径。一堂讲评课前每个学生整理习题中的错题,通过教师所提供的微课进行学习,总结并记录未理解的内容,在讲评课中以自主提问、讨论研究的方式得到解决,不仅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发展,承认了学生的差异性,而且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了学生对自身认识的意识,实现了减负高效的教学目标。
当然,微课的制作需要教师付出一定的心血,一个好的微课加深了学生对考卷知识点的理解,粗制滥造的微课只会增加课堂的负担。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应该考虑到绝大部分学生的解题能力,不光关注视频上的效果,还应该考虑到讲评课中重难点的把握。只有教师抓住了某个值得追踪的教学重难点,研究其规律,用微课解决其疑难问题,才能使讲评教学改变被动局面。
(三)激活师生课堂互动性,达成“共生共长”新和谐
新和谐的课堂是师生共生共长的舞台,不再是教师独白、学生静听的课堂,课堂中的学生与教师都需要放飞自己的心智和创造力,共同学习、探究和创新知识。借助微课平台,教师不再嘶声力竭地讲评某一个题目,而投入更多时间与学生交流,从中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传统的教学中,讲评课总是因为教师的权威导致师生在课堂中的不平等,教师成为了答案的主宰者,问题的最终判决者,往往在交流中掌握了话语的主动权。微课的介入,可以不再让学生处于交流的边缘化,而是让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中处于平等、自由地位。如试卷中的语用题“温州市水利机关服务品牌形象标识”,请用简洁的文字对其创意加以说明。教师通过微课的图像美与音乐美让学生了解了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思路,适当呈现变式的题目,最后提供了标准答案。接着让学生进行讨论与探究,有学生在观赏之后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认为标准答案不够完善,整个水字采用的是飘逸流动的书法形式,可见温州水利机关对水利事业出于本心,符合自然之意。这一想法激活了课堂,也提供给教师备课的新思想-——不唯答案,同时也提醒了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应熟悉讲评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可观可听的视频深化试题的内涵,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
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更多的课堂关注学生的发展,但共生共长的新和谐课堂,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同步发展,教师的发展影响着课堂的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借助微课,通过学生找到自己上课之前的漏洞,可以汇集众多学生的智慧丰富知识点的内涵,促使教师教学反思,在课中生成新的独到而鲜活的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获得自己与学生思维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同时,学生在比对微课中答题思路之后,在充分思考的空间里找到了表达自己答题思路的机会,不再满堂听、满堂记,真正实现师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的目的。
在讲评课教学中引入微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利用微课的“有限时空,无限创意”引导学生聚焦试题中的重难点,突显答疑解惑的功能,使讲评课承载更为丰富的知识含量,实现了讲评课的高效。在此,笔者希望更多的语文教师能精心制作讲评课微课程,以微课为辅,让讲评课挽着微课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考 语文 教材 识记 阅读 思考
一、扎实根基,在识记积累中增加语文积淀
识记基础,心中有数。在教学中注重教学单元的整体性,借助教材构建知识体系,编写知识清单,引导学生梳理课文中重要的字音、字形、成语等,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同时,将课本中的基础知识通过辐射法、比较法延伸到课外,将生活类常用词语纳入其间,反复记忆,夯实根基。对教材中的文言课文烂熟于心,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注重文言知识的储备,归纳整理、温习巩固一定数量的词语和句式,在广泛识记的基础上,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迁移于课外。
强化积累,心领神会。对于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一一落实过关,不留盲点,在内化之后,可以有意识地将这些经典言语引用或化用到文章中,活学活用,加深记忆。同时,教材中涉及到的作家、人物各具个性,各有所长,他们大都经过历史的淘洗,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个传奇,要引导学生对教材上的材料进行认真梳理,灵活运用,让教材真正成为材料的“活水之源”。
二、品味内蕴,在深度阅读中提升语文能力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原点,在平时的实践活动中只有脚踏实地,扎实阅读,才可能仰望星空,思维腾跃,才可能使语文能力真正得以提升。在阅读教学中,特别强调两点。
1.点面结合,注重阅读过程的引导
循路识真,局部深读。“作者思有路,循路识斯真。”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课文中作者提供的材料,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主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中机械式术语套用题越来越少,文言阅读、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的考查,都强调学生在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深读,读得有层次,读得有亮点,读得有深度,才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由此,在教学中,教师针对教材中不同课文的文体特征、呈现方式,首先要确定教学内容,知道自己要教什么,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教,具体而言,一堂课是要让学生透彻领会作品的思想意义,是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巧妙过渡、组织行文,是分析文章选材、表达上的独特匠心,还是品味文章深处隐藏的内蕴,体味字里行间流淌的情感?教师在反复权衡、大胆取舍之后,要善于抓住阅读过程中的“关节点”,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会怎样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钩玄提要,适当精读。以名著阅读为例,目前,必修教材一到五册单独设立“名著导读”板块,导读内容涵盖作者生平、主要情节、典型人物、主题探讨、艺术特色等方面,在复习阶段,这一板块有效地起到了强化学生对中外名著整体内容把握的积极效果。由此,我们在重视“面”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着力精读其中有代表性的精彩章节,具体来讲,针对同一章节,学生可以采用圈点批注的方式,在阅读中书写自己的阅读感受,在课堂上就原文的同一处勾画可进行多人次多角度的品评交流,也可就章节中的多处圈点,集中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我们相信,只要学生认真读了,就能在答题中折射出他的阅读状态,就能在文字中显现出个人的独特体验。
2.浸润心灵,重视阅读的审美功能
以文言文阅读为例,高考试题越来越注重“言”“文”并重。“言”即是文言知识,对“言”的测试,实质上是考查学生对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即“学以致用”;“文”即是对文意的理解,即“品之内蕴”,从中感受文章的思想魅力,体悟内含的精神力量。古文阅读教学,就不仅仅是对字、句的简单疏通,重点实词、虚词的罗列总结,知识点的单纯讲解,文言文教学还应有非常重要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即吸取文本中精神成长的养料,内化人物的人格精神,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必修教材中许多古文篇章闪烁着思想的光芒,彰显出特立独行的作家们非凡的个人气质与深厚的文学修养,如老庄的“超乎象外”“游方之外”;王羲之的兰亭感言,大彻大悟;屈原的独清独醒,志存高远……在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怀着虔诚之心走进文本,引导学生咀嚼韵味满香的文化经典,体味千年来作家的人格魅力,在心灵的浸润中提升思想高度,增强审美意识。
三、勤于思考,在交流探究中丰富语文内涵
“课标”中明确指出:“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语文学习应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语文不是以知识性为主的学科,它以能力性、实践性为主,主要考查言语表现能力。言语表现的核心是思想,有思想才有深度,才言之有物,言之有味。
让思考贯穿课堂,培养探究意识。2013高考现代文阅读第18题要求考生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河流与文化的关系,这既要求考生进乎文内――准确把握文本主题,又要出乎文外――联系现实,将思考点滴形成文字。高考试题中,对探究能力的考查不仅局限于文本类阅读显性的题目当中,细细品味其它很多命题,会发现探究思想融入其间。由此看来,探究,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先看到学生看不到的细微之处,充分利用文本中蕴含宝藏的“资源点”,帮助和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多角度、个性化的解读,注意问题设计的坡度、难度,层层引导,步步推进,让问题存有思考的价值,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学生思维训练到位,探究意识增强,才能以不变以万变,真正立于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