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等教育的教育方针范文

高等教育的教育方针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37: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等教育的教育方针,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等教育的教育方针

篇1

关键词:化工仿真教学 应用 教学实践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1-0135-02

化工生产过程具有连续性、规模性、危险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进入工厂实习的学生不能亲自动手操作,因此下厂实习效果普遍不佳,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毕业后到化工企业需要再次培训。可见,行业的特性决定了化工仿真训练是必要的。与此同时,能够熟练进行 DCS 操作又具有化工专业知识的人才越来越受到化工企业的青睐[1]。而化工仿真实训,则是培养学生具备这一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因为化工仿真能够模拟再现真实的生产装置, 让学生不进工厂就能了解实际的化工生产装置的生产和操作过程,通过模拟工厂开车、停车、正常运行和各种事故现象处理, 使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了解实际生产装置, 在非常逼真的操作环境中进行操作技能训练,既完成了对生产装置实际操作的培训,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更全面、具体和深入地了解不同的生产单元操作过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同时,能让学生在一个模拟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未来专业岗位对基本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职业教育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奠定好基础。

一、化工仿真系统DCS的介绍

化工仿真DCS(集散控制系统)教学系统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模仿化工生产过程或装置进行DCS控制操作的教学系统。它特别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该专业领域实际生产操作和基本技能。具体来说,它以计算机为手段,通过建立石化工业过程的动态数学模型,并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专用硬件环境下,再现真实装置系统特性的软、硬件产品[2]。

化工仿真软件通常由一个教师站和多个学员站组成。其中,具有管理功能的教师站可以向学员站发出面向全部或个别的操作指令,并能显示相应学生的操作结果及最终成绩,学生通过人机对话,达到熟练完成单元和系统装置的冷态开车、停车和事故处理等操作。而教师通过教师主控制台可以很清楚详细地了解每名学生的当前操作情况。从而为各类型人员提供模拟操作化工生产装置的环境和设备,使他们完成开车、停车、故障处理等操作过程,以提高学生相应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

仿真实训软件除了包括化工生产中的各种主要单元操作,如离心泵、换热器、电动往复式压缩机、精馏塔、吸收解析、间歇反应釜、锅炉、多效蒸发、流化床反应器、干燥、固定床反应器等外;还包括化工工艺生产过程,如常甲醇生产装置、鲁奇加压器气装置等。因此,化工仿真除了能完成正常的教学外,还能够完成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的任务,将形成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二、化工仿真教学的主要作用

1.强化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在实际教学中对各种设备讲解比较困难,学生很难对设备产生一个实际的感官理念认识。仿真技术采用计算机图形技术,对仿真模型实体的运动进行动画显示,使各种设备的外观、结构以及运行模式都能直观地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学生们按照每个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操作错误时,在评分步骤中会显示错误步骤以及错误原因,使学生知道错在哪里,为以后避免犯相同的错误打好基础。这样学生就会对书本上有关设备操作理论知识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从而加深学生对操作系统的理解和记忆,真正做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的结合。同时,仿真软件提供工况冻结、时标设定、趋势记录、报警记录、参数设定等特殊功能,便于教师实施各种新的教学与培训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2.高效、经济。通过仿真训练,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相关原理、工艺流程,以及仪器、设备的结构特点、操作方法。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化工实验教学过程中场地、设备、实验消耗等因素的制约,在化工仿真实训中,各类化工原料均为虚物品,没有实物消耗且无污染,可大大降低实训运行费用。同时,引入化工仿真训练系统,可以开发出教学需要的各种条件,比如高温、高压、有毒、易燃易爆等,没有危险性,而且还可以节省大量的设备和药品的费用,有效的节约了成本。

3.形象逼真,安全性能高。化工仿真提供了一个与实际近乎相同的训练平台,通过仿真训练系统可以形象、直观地展现工艺流程、设备的结构特点,可以逼真地模拟各生产装置的动态特性及开、停车操作过程。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了解化工单元操作的方法和技巧。学生通过仿真训练系统的操作,对设备、工艺流程的运行情况会有更加深刻和直观的理解和印象,对设备、工艺流程运行过程出现的故障和问题会有一个正确的解决方法。

4.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化工企业一线所需要是动手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的高技能人才,因此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与企业密切联系[3]。引入仿真训练系统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各种化工单元设备的结构特点、空间几何形状、工艺过程的组成、控制系统的组成、管道走向、阀门的大小和位置等,使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真实的化工过程概念,学生通过反复操作训练,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化工过程系统的操作原理,锻炼了学生对化工装置的开车、停车及事故处理的能力,更好地掌握调节器的基本操作技能,进而掌握复杂控制系统的使用和调整技术,提高对复杂化工过程动态运行的分析和决策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化工过程的特性和基本操作技能。

三、化工仿真的不足

1.缺乏灵活性。由于仿真软件中带有相关工艺流程和单元操作的操作步骤,使得学生过于依赖操作步骤,只是机械的记忆每一步如何操作,并没有真正理解每一个操作步骤的实际意义和原理以及每一个步骤在整个工艺流程中的作用。

2.缺乏安全重视。由于仿真操作在电脑上就可以完成,出现错误还可以重新开始。学生看不到操作失误之后的严重后果,不足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不利于增强学生安全生产的高度责任感、紧迫感。因此,化工仿真操作实训并不能完全替代真正的生产操作训练。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化工生产操作技能、提高分析判断和处理的问题的能力,还必须结合下厂实习。

3.缺乏现场感。化工仿真系统无法建立一个真实的生产装置现场,学生难以建立一个对实际生产的感性认识。

结束语

化工仿真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化工单元操作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充分突出它的优势,有效规避它的缺陷,让化工仿真在以后的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它为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宿高明.浅论高职院校化工仿真实训平台之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08,12:113-114.

[2] 黄福荣.化工仿真教学规律和方法初探[J].现代能源开发, 1999(7): 36.

篇2

高等职业教育模拟仿真式课堂教学知行关系“模拟仿真教学”起源于50年代的德国,是指人为地创造经济活动仿真模拟环境,作为信息技术、经济类等专业的实践教学场所和教学组织形式。“模拟仿真教学”也可理解为一种实践教学方法。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比较侧重于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创设一定的仿真环境,让学生在简短的课堂教学中学中做、做中学。其中学会做是重点。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关键要解决好学和做的关系,也即知和行的关系。是先知再行,还是先行再知,还是知行合一。知又知多少,才能行;行又怎样促进知?

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

知与行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两个命题。“知”的涵义为知道、知识、求知、认识等意思;“行”的本义为道路,引申为行为、行动、践履、践行等意思,包含有实际操作、实践活动等意义。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比较有影响的有两种:

(一)“行先知后”论和“知行并重”的思想

早在战国时期,荀子继承孔子的“学思结合”“言行一致”的思想,对先秦时期各家的知行观做了总结,提出了自己的见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也。”荀子的主要观点是认识来源于实践中的耳目闻见,知来源于行,又指导行。

在1973年的《实践论》中也谈到:“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认为人的认识过程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感性认识来源于人的实践经验。“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但是感性认识仅仅出于对事物表面的、片面的认识,因而要把这些感性认识上升到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理性认识阶段,再将理性认识指导人的实践行动,才能取得透彻的知识,达到真正的理解。“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不论是荀子还是,都意识到行先于知,求知的目的是为了行,但要行之无过就要知指导行。因而,知行并重,二者不可偏颇。

(二)“知先行后”论和“重知轻行”的思想

孟子与荀子师同孔子,但与荀子的知行观恰恰相反,他提出人的知识、认识能力等都是先天固有的,不是从后天实践中获得的。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他提倡知识的先天性,排除了后天的实践性。

在中国哲学史上首先明确提出“知先行后”命题的是北宋的程灏、程颐。他们以“天理”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而“天理”是“吾心”固有的,人求知不必向外物求索,只须反求吾心之天理便无所不知了。他提出的“致知格物”就是“知先行后”,并且以知为本,行为末,表现为重知轻行的倾向。

明代的王阳明针对二程的“知先行后”论虽然提出了“知行合一”论,他认为知和行相互依赖、相互包含,不分先后,知即行,行即知。但是他却混淆了知行的区别,“我今个说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中我们不难看出,王阳明虽然提出了“知行合一”论,但在思想上还存在知先行后、重知轻行的观点。

一直以来,中国受二程和王阳明的知行观影响较大,重知轻行的思想对人们影响较为深远。

二、模拟仿真式课堂教学中的知与行的关系

现行“模拟教学法”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大致有两种:

1.所谓模拟教学法是指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师指导学生模拟现实生活中的角色,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强化相关技能的教学方法。

2.所谓模拟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针对讲授的具体内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使学生身临其境思维器官与操作器官并用掌握所学知识。

两种解释归结起来,就是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一定的知识,然后再通过模拟场景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或者巩固所学知识。

从表面上看,它遵循的是“知——行——知”的路线。但从本质上看,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本身就来源于实践,是一切前人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学生在接受这些知识时,仅仅出于表面的、肤浅的认知。从而需要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逐步感悟,掌握其中的本质内涵,最终更好地运用到现实的工作生活当中去。也就是它遵循的实际上是“行——知——行——知——行”路线。也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它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层面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它的教学既要注重知识性也要注重实践性。因而是知行并重的一种教学模式。

知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让学生拥有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知识能力;行是让学生学会技术和能力,成为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型人才。

在“模拟仿真式教学法”中,教师先要教会学生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比如在公共关系课程中要教会学生策划活动方案,首先就要教会学生策划活动方案的基本原则、策划过程以及活动方案的写作。然后学生才能根据这些基本的理论知识进行活动方案策划。又如在教会学生处理危机公关这一技巧时,要教会学生危机公关的处理原则、危机产生的原因、危机的特征。这些知识不仅让学生明白怎么做,还让学生明白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可以说没有这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学生就无从下手,没有这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学生就抓不住这项技能的本质要义。

但是单单让学生知还不行,还要让学生会“行”——也就是会做。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而“模拟仿真式教学法”创设情景的用意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热情。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问题情景的激发下,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加工,将知识转化为技能。这一转化过程,学生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简单重复,有时候甚至会激发出创造性思维,使认识由量变产生质变。然后将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中去,最终实现思维训练、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的目的。比如,在策划活动方案的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生依据策划活动方案的基本原则及策划过程来确定方案的目标、对象、主题、形式、内容、时间、地点、过程、经费,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策划方案的技能技巧,还通过团队协作激发了创造的灵感,做出了富有创意的活动方案。

三、模拟仿真式课堂教学中的知与行的关系处理

模拟仿真式教学既然知行并重,那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就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难题。

“一个人的知识,不外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古人的经验理论有很多,高职高专教育过程中如果过于侧重理论教学,则变为了本科教育;但理论教学过少,又变为了职业中专教育。高职高专教育遵循“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的理念。何为够用?模拟仿真式课堂教学,就是模拟实际场景,抛出在此情此景出现的问题,驱使学生去探索“这是什么?” “怎样做?” “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存在什么问题,怎样改进比较好?”学生能够解决好这四大知识点,基本足矣。

作为实践性教学,“怎样做?”是模拟仿真式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在做中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在做中将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也就是在“做”中培养学生的四大职业竞争能力:岗位操作能力——能熟练运用技术(技巧)和知识完成一项具体工作的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完成一项整体性工作任务的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任务组织、优化和职业迁移能力,甚至是把握机遇的能力;职业创新能力——对工作的反思、问题的解决和技术的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商务签约仪式礼仪的时候,首先要教授学生什么是签约、签约仪式的准备工作有哪些、签约仪式的座次怎样安排、签字仪式的程序有哪些等知识点。对于教学难点,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掌握知识点。比如签约仪式的座次安排为什么是客方主签人在右,主方主签人在左?因为这是遵循了国际惯例以右为尊的原则。以上这些都是属于理论教学的内容。但是不进行这些理论的教学的话,学生就无从下手。理论教学之后接下来就要让学生模拟场景进行实践操作。

理论教学以精简为主,重点在于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仅仅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要让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真正去亲身体验。它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般来说,实践教学环节占用的课时是理论教学课时的两倍时间。

在商务签约仪式的模拟仿真操作中,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筹备和执行。从会场的布置、人员的分工、材料的准备到整个仪式的执行,都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生以黑板为后幕,以课桌为签字台,以讲台为发言席,将教室布置得有模有样。每位同学都在胸前佩戴自己的标志牌。依照设计好的程序,每个人都参与到签约仪式的活动过程。由于准备充分,整个活动进行得还是很顺利,而且大问题没有出现,但是出现了很多小问题。学生经过模拟训练之后认为,实践操作与设想有很大的差异,经过实践掌握了基本的技能技巧,并发现很多细节问题。通过实践发现问题,以后的工作就会避免出现此类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知和行是融合在一起的。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地循环反复。而实践和认识之间,每一循环一次,都会进化到更高一级的程度,最终实现技术的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强调职业技能,同时还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知行关系,就能真正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培养出技术应用型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首义.论行为导向教学法——“模拟与仿真教学”实效.职业技术,2008,97.

[2]郭超.儒效·传世名著百部之第21卷.北京:蓝天出版社,1998.

[3].实践论.人民网,2000-12-29.

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院系调整;学科建设

一、五十年代高等教育院系结构调整的背景

20世纪50年代为适应当时的国情,我国对高等教育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调整的原则是:“根据国家建设的整个计划和各地区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始进行全面或重点调整,预计两个月内基本完成。”调整的重点是:“整顿与加强综合大学,发展专门学院,首先是工业学院。”通过仿效前苏联高等学校的类型,分别设置综合大学和专门学院两种。

1951年11月教育部公布了《中央教育部党组关于全国工学院调整发展方案的报告》,标志着大规模院系调整的正式开始。1952年后,全国四分之三的高校都作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并对高校的调整细化到类别,分别指导不同定位的高校进行不同的调整。当时的院系调整为满足国家对大批的工业建设人才的需要、更需要培养这些人才的师资队伍而进行的全国性的院系调整。

二、八十年代高校的合并

我国五十年代的院系结构调整与当时建国初期的国家背景相一致,是向前苏联学习的,但苏联的高教模式是按行业、按单一学科大规模组建高校培养人才,适应了当时计划经济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按前苏联模式发展起来的高等教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如专业越分越细,而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具有综合性知识结构的高级人才,尤其是信息社会。因此教育部酝酿了新一轮的高教改革。时任分管高校工作的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在1998年初召开的高教体制改革座谈会上提出了改革的指导方针,高等教育改革提上了日程。

高教改革最初提出了共建、合作办学、划转、合并和协作办学五种形式。1992年首先在广东试点,教育部与广东省共建华南理工大学和中山大学;1997年李岚清副总理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共建、调整、合作和合并”的8字方针;1998年5月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我国21世纪要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要求到2002年左右基本完成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的调整,形成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和单科性大学比例合适的新格局。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了新一轮的高校合并浪潮,以组建多科性、综合性大学为目标。此次高校合并实际是一种教育资源的重组,是联合办学、优化资源配置的最高形式,在高校合并、重组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高校专业的调整。调整后高校的专业设置必然成为此次改革的重点。

三、高校专业设置的影响因素

高校是国家高级人才培养的场所,有人将其比作高端工厂,而他的产品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因此,高校的专业设置既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要受制于国家这个大背景,同时还要以市场为导向,并且体现了学校的特色。

(一)国家的教育方针

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不同的国家,由于国家制度的不同,对教育及其培养人才的要求就有所区别。因此,一国的教育首先是要在国家大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进行,即办教育必须要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准绳,只有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才能将本国的教育办好,也才能真正发挥教育对国家的作用,为国家的建设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这同时也是教育机构得以生存的前提。高校既然是教育机构的成员,也必然要在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进行办学,国家正是通过教育方针来指导高校专业的设置。

(二)教育教学理念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并不断地发展,教育也是如此。自从教育出现以来,不断地形成其自身特有的规律,并不断地发展着。教育教学理念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教育改革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以更加适应所处时代对教育教学的要求。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形成,必然会对高校专业的设置产生新的影响。

(三)市场需求

高校专业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的调节,尤其是一些应用技术类学校。因为市场的需求表明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这决定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高校要想提高其毕业生的就业率就要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这就要求高校要随时掌握市场动向,深入分析学校专业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市场需求,并做出及时、准确的调整。

(四)学校发展定位

学校专业的设置除了受以上三个方面的影响外,在很大程度上还与学校的发展定位关系密切。尤其是一些地方性本科院校,在资金、人才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水平,合理定位,而不是盲目的追求高水平的、一流的综合性大学。这就需要高校领导者明确自己学校的发展方向,运用SWOT分析,如实、清醒地总结自身的优势、劣势,将优势发挥到最大,避开劣势,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选择自己的优势专业,舍弃劣势专业,有舍才有得。而不是为了学校更名,一味地扩充专业种类办综合大学。这样只会造成浪费,优势专业不能得到全力的支持,而劣势专业却无法与同类院校竞争,从生源到就业影响学校的整体声誉。

四、关于高校学科建设的思考

(一)专业设置必须符合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背景

高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背景,对高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同我国自建国以来进行的两次高校调整一样,五十年代国家需要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模仿苏联设置了很多专科性的大学,而到八九十年代,国家需要更多具有综合性知识结构的高级人才,因此高校又进入了合并浪潮。高校专业设置只有符合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背景,才能输出适合时代所需的人才,才能培养出符合国家需要的后备力量,才能更好地完成高校服务社会的任务。

(二)专业设置要以最新教育理念为指导

教育理念在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完善,作为高校领导者,要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并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本校的专业设置,才能使本校的专业设置更加合理,更符合社会的需求,同时也与学校的发展相适应。

(三)专业设置要以市场为导向

在我国生源不断锐减的形式下,高校如何争夺到优质的生源?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而就业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来决定的,高校只有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才能提高其就业率,而这就需要设置合理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只有随时掌握市场动态,调整专业内容、结构,才能捕捉到专业领域中最前沿、最精尖的知识,并将其融入到学校的专业建设中,以便毕业生在学校就能够掌握到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缩短就业后的适应期,受到企事业单位的欢迎。

(四)专业设置要体现学校的特色及定位

学校领导者应充分认识学校的类型、层次,认真研究并明确本校的办学思想,才能在专业设置上体现出学校的特色及定位,以特色立校、强校。

总之,高校的专业设置既要遵循教育规律,以国家教育方针、教育理念为指导,又要考虑学校自身的特色、定位,并以市场为导向,关注领域内的发展动向,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才能办出学校的特色,才能创建高水平的名校。

参考文献:

[1]《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云南省档案馆,苏南行署,1953年长期卷,138卷.

[2]王久长.五十年代院系调整的得与失[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2(2):23.

作者简介:

孙金梅(1984- ),女,黑龙江七台河人,哈尔滨华德学院教务处。

脚注:

篇4

1.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

我国教育方针的总体思想是,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结合生产劳动,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我国所有的教育工作都必须以这一方针为总方向,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也应当以其作为重要的参照标准。这一方针概括了当前的科学、文化以及经济政治的时代要求,全国各级学校都必须严格地贯彻执行。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除体现这一统一的教育方针外,还应将其具体化,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2.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除了具有高等教育的共性外,还有其鲜明的个性和特色。高职教育的特色主要是指职业导向性和社会应用性。在确立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时,应当体现出高职教育的这两方面特色,这也是确立培养目标的前提条件。在社会发展的要求下,高职会计教育应当是对技术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与技能型的中职教育和短期的会计培训不同的是,高职会计教育是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高职会计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应当是在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上,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研究和思考能力的人才,而不仅仅局限于会记账、报账和算账的普通会计人员。作为职业教育,高职会计教育与研究型、学科性的普通高等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它更注重的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职教育中的大部分学生将很快面对就业,而不是继续求学,因此,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是从事一线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以及职业素质。高职教育中,为适应以后的岗位需求,主要是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锻炼,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具体到会计教育,就是要求学生能做到学以致用,在毕业后能立即从事会计工作而无需再进行大量专业的培训。这是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最基本要求。

3.以市场为导向,体现社会需求

高职教育直接服务于地方或者行业的经济发展。高职毕业生主要是在人才市场,通过简历投递、面试,得到企业认可后,才真正地走上工作岗位。当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完成了职业选择,其作为人才的价值才能在形式上得以体现。由此看来,人才市场的选择,也可以作为定位培养目标的标准之一。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精英化的教育模式逐渐转变成为大众化的教育模式。各个层次的会计从业人员(包括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数量也急剧增加,使得行业竞争愈演愈烈。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高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面向基层,培养出用得上的会计人才。从横向来看,应当定位于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上;从纵向来看,就业岗位应定位在会计、出纳、报税员、统计员、仓库管理员、收银员等岗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上,发展岗位应定位在财务主管、税收策划师、主办会计、理财师等岗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上。

4.体现知识的结构定位要求

根据市场对会计人才所需知识的要求可知,会计人才掌握的知识不是越多越越好,而在于其知识结构是否合理。由此看来,高职会计教育需要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合理的配置。高职会计人才需要具备以下方面的知识储备:首先,应当具备扎实的会计学专业知识;其次,应当对相关的学科知识有所了解;再次,还应当具备相关的计算机知识。摘要:在高职教育的研究中,人才培养目标是其集中研究的一个课题。因为培养目标的确立,对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和人才培养。

二、确立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意义

1.为高职会计培养模式提供依据

高职会计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规格问题是高职会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它主要涉及了“培养怎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两个方面,包括培养内容方式体系、培养保障体系和培养目标体系。培养目标的确立对培养模式的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

2.实施高职会计教育的前提

篇5

英文名称:Journal of Chengdu Aeronautic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4024

国内刊号:51-1629/Z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6

英文名称: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3667

国内刊号:11-2962/G4

邮发代号:82-71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荣誉:

社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篇7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素质教育;科学发展观;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1-0107-03

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内容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高等院校按照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等,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等有目的的连续性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政府的宏观调控、教育机构的微观管理以及高校内部的自我调控等。

计划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一直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之下发展,很少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这样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的自我创新改革,政府的干预缩小了高校的发展空间,因为某些政策的限制,很多高校只能在一些变革中却步不前。再加上教育机构的二层管理,高校的教育管理体制很难走出“计划”的魔障。

二、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

改革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

在目前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之中,经过多次权力的上收与下放,现在形成了中央统一领导、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府宏观调控的不断下放,使得现在的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逐渐地走向了自我管理、自我调控的状态,只要不违背大的方针政策,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拥有了空前的自由。[1]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主要包括:教育方针、发展方向、专业方向等内容。目前,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大致方针主要依靠政府相关部门,教育机构的大致教育方针,本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导向,逐渐实现人文教育的理念。在发展方向上,逐渐趋向于国外著名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化,我国各大高校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引进外国高校先进管理经验,结合国情和自身的发展情况,转变观念,实现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优化。

(二)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就

1.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实现了权力分配的伟大转变

经过多年的调整和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优化模式逐渐形成,完成了从中央宏观调控到自力扩大的伟大历程。逐渐打破了以往以政府的统筹管理为主的旧格局。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抓住了历史的机遇,逐步实现了高等教育管理机制改革权力结构的四大转变。

一是从单一的高校公办体制向多元化高校办学体制的转变;二是从政府宏观调控的权力分割的领导体制向两极领导体制的转变;三是从高度集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向扩大高校办学自的转变;四是从单一的政府投资支持体制向高校自主经营的多渠道集资转变。正因为这些转变使得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逐渐走出式的“大锅饭”体制,之后开始自负盈亏,走向真正属于自己的发展。

2.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地域由不均衡逐渐走向合理化

一般情况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面向大中城市等相对发达的地区设置的,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偏远地区也逐渐开始享受到高等教育所带来的历史转变。[2]由于以前经济模式的局限性,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地域分配不均匀,这使得我国的教育体制呈现了极不平衡的状态,以至于出现“文化两极分化”的局面。然而随着权力的下放,高校自的扩大,政府逐渐开始下放一些高等院校,直面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不仅促进了边远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且使“教育优先发展”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现在很多城市把“教育”作为发展的第一要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教育的热情愈发高涨。很多城市的高等学校数量明显增多,还有很多城市成立了集中的大学园区,成立了独立学院,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高等教育布局的合理化,不仅使之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且起到了先导的作用。

这种合理化布局的出现使得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优越性体现在了各个方面。科技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吸引专业人才的加入。很大企业建立在高等院校的周围,并加强与它们的合作与交流,借助技术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取得市场发展的先机。从而不断增强自身实力。

3.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逐渐实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从办学理念到实践模式探索的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的政策使我们认识到只有适合自身发展的政策才是最有效的。改革开放的前提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3]所有照搬过来的理论都是错误的,不理智的。由此而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应在借鉴别人方式的前提下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应结合自身的实际,从实际出发,摸索着前进。因为最终没有一个完美的发展模式可以去借鉴,一切的发展都要靠自身的不断探索。

(三)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

由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关系着太多的领导者,其中各级部门之间的权力有所重合,具体的权力范围不明确,使得很多相关部门闲职太多,再加上责任感薄弱,因此起不到很好地作用,政府的宏观调控也不能很好的发挥到实处。

由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权限的扩大,使得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失去了自主决定的权力。虽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已经有所好转,但一时不能完全转变过来,政府和各级地方机构仍有很大的决策权。

在高校内部,有些专业的管理仍没有做到细致的划分,专业重复或接近的现象比比皆是。虽是不同的叫法,但是所学的东西却是大同小异。这就使得高校内部的管理层次不协调,无法针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出适合的专业型人才,无法满足社会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这是高等管理内部的不协调造成的,虽然市场经济这双无形的手在背后指挥着,但是仍不能解决实际性的问题。

三、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措施

(一)政府放宽政策,实行权力下放,给予高等教育管理机构足够的自我发展空间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应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适当地放宽政策,实现部分权力下放,实现自主管理权。[4]在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是为了引导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都开始有了自,实践证明,自的适当释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发展,因为适当的自由可以实现自主创新,大胆地运用新技术、新的管理方式。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的是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的空间,自主地进行专业调整、专业设置以及工资评定等项目。积极引进先进的市场管理经验,使高校管理机制的变化适应社会供求的变化,不断地积累经验,形成自身特色,直至成为市场的主体,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调整。在保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与市场、社会形成长期的合作与交流的关系。

创新是体制得以继续生存的保证。一个体制的存活只有不断地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适应各种形式的竞争,跻身于同行的前列。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也是如此。应充分运用现代高科技的资源、现代化的通讯网络以及资源丰富的数据库,从各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二)高校内部实现细致的专业划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最主要的是内部的改革。无论是专业的划分上,还是工资制度的调节上,都要实现自主改革,自我创新。[5]专业的划分应遵从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文关怀为目标,根据市场的需要不断地进行专业调整,进行细致划分,尤其是同类专业中的发展方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专业趋于细分化,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致,社会现在最需要的是专门型人才,而不是全面人才。根据这种形势的需要,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就应遵从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进行改革。例如专业的划分应在注重细致化的基础上防止专业划分的重复。例如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可以细分为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两个方向。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市场引导,促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优化发展

任何改革的实现都需要相应法律法规的制约,换言之,法律法规是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和依据。国家最近颁布的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相关的法律规定中,明确了国家、社会(政府)、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政府宏观调控管理,学校面向社会办学的管理体制。[6]教育机构应充分理顺政府与企业产业管理之间的关系,让政府的行为逐渐规范化,运用规范教育这种特殊的生产活动,使教育产业实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目标。

市场的引导对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围绕市场的不断变化来进行革新的。教育作为一项特殊的产业,应受到市场的引导和调节。市场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引导主要表现在:(1)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切身利益出发,积极参加各项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相关的活动,营造公平合理的社会环境。(2)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核算促进学校布局合理化的进程。[7](3)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促进高校之间的良性竞争,积极地掌握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市场的指导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不能完全依靠市场经济的发展来决定以后的指向。

综上所述,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导向,结合政府的部分调控,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运用人文主义的思想指导我国教育事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从实际出发,探析并解决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在改革过程中学会自主创新,实现教育管理体制革新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孙玉丽,孙绵涛.对教育管理审美价值本质内涵的再认识[J].当代教育论坛,2003,(11). 

[2]曾学龙,周毛春.可持续发展与高校德育的新思维[J].高等农业教育, 1998,(9). 

[3]徐光寿.新时期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J].体制改革,2005,(5).

[4]周远清.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J].求是,1996,(19).

[5]纪宝成.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0,(11).

篇8

一、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背景

时期的教育,主要有四个部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的教育思想和大学教育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批判了封建教育把人驯服成了奴隶、改良主义的教育观念,建立了中国教育会,兴办了革命学校。南京临时政府在1912年1月9日成立临时政府教育部,之后开始对清末封建专制主义教育进行改革。

二、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内容

1912年1月1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在临时教育会议上讨论和通过了新的教育宗旨,并于同年9月2日由教育部颁布施行。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成为了民国教育方针。同时,公布了《壬子学制》,将教育阶段分为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阶段。

三、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现实意义

当时的临时政府已经认识到学者,国之本也,振兴学校培养人才,而培国脉是时势不得不然。这样不仅更改了传统的忠君、尊孔的办学方针,而且还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指了方向。要振兴中华,就必须振兴教育。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的素质,达到人尽其才。

进行教育改革,正是确立国民教育的根本要求之所在。教育改革,首先要普及教育,使学校确立了学制,确保了基本的初、中、高等教育阶段和时间、年龄安排。这是进行教育的充分必要条件。五育并举,体现了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伦理教育的特点。这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而且也是为教育事业、国民自身发展提供了保障与支持,最重要的是对当时的青年的思想启蒙作用。

四、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对当今教育改革的思考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当前教育改革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在当代教育改革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民发展这个战略目标,在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也都得到体现,特别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等。

1.道德教育为重的思想。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教育方针里,把道德教育放在重心,这完全否定了清末的封建教育宗旨,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教育关于人的智德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在当代的教育改革中,注重伦理教育,学习儒家名作的精华也应该是我们的应有之意。不仅如此我们更应该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有思想、有道德、有理想的优秀人才。

2.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民国时期,老师提出应教育学生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不仅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还指在平常的管理中更加关心、关注学生。当前,全国各地正逐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其中的核心。在学校教育中当然更应该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但是在实际中,学校更多的是担当管理者而不是服务者,没有以服务学生、帮助学生成长为核心思想。

3.在教育改革中缺乏灵活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为办学方针。目前我国的很多教育政策都具有较强的全局性和战略性,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有效地促进政策的实施和执行,但是也会带来相应的问题,如缺乏灵活性。由于各个学校的政策体系一致,每个学校可创新的和空间便不大,甚至出现很多资源浪费,项目重复上马的情况。相比国外的大学,走的是一条专业化的路线,每个学校都有着自己的强势学科和方向,这更有利于资源的整合。

4.改革现行教育发展评价机制。教育体制中缺乏灵活性的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评价机制的高度统一,不管是教师的职称晋升还是某些学校的政工干部与教工干部的薪酬分配,甚至对于某学校的评价都有或多或少的弊端。例如评职称时更多关注老师的科研成果,而缺少对教师师德、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考察。纵观目前这些情况,改革教育评价机制既有紧迫性也有较强的重要性,且只要对某些政策制度作局部的修改就能使得这些情况有较大的改观。

篇9

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各位来宾: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主办方之一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对各位来宾,尤其是来自台湾的各位校长,致以热烈的欢迎!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已经成功举办过三届,每一次讨论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祝愿本次论坛取得新的成功!

刚才,张秀琴主任为我们特别介绍了中国高等教育在过去几年的迅速发展以及取得的成果。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及高等教育机构自愿组成的全国性研究高等教育科学的学术团体,在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开展高等教育理论与实际问题研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服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会员众多,分支机构达123个,覆盖了全国所有的高等院校,可以说是一个在高等教育中人数最多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大家关心的问题很多,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方面问题都涉及到了。对此,我们更是深有体会。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以及如何改进学校管理以加快学校发展,都值得大家进行深入研究。但是,聚焦起来,高等教育近期比较关心的是如何助力国家成为高等教育强国。所谓高等教育强国,绝不仅指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而是指整个高等教育的体系非常强大,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引领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东部、中部、西部、南方、北方的分布比较合理。

我们不能满足于我国当今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国的现状。就像张秀琴主任刚才向大家介绍的,当前大陆在校大学生总数已经达到了332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30%,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不只是简单地追求高等教育迅速的普及化。但是,我们还要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40%。这说明,大陆高等教育的规模和人口覆盖率还要进一步扩大。除此之外,高等教育的结构、质量、效率、公平等,也是大家特别关心的问题。我希望本次论坛的与会嘉宾能对此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海峡两岸的沟通交流,达成更多的共识,推进两岸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篇10

[关键词]内涵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0-0219-02

1 理清质量工程提出的背景,准确把握质量工程的内涵

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明显增强,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不少学校扩招后资源不足,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教育观念落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师队伍水平不尽如人意;还有些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脱节。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针对以上情况,教育部明确指出:“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中心工作,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质量是永恒的主题。”要求各高等院校同时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与教学改革”工程,“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质量工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推进改革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选择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引导性的项目,引导高校加强内涵建设,积极开展教学工作改革与创新,形成重视教学、重视质量的良好环境和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

2 扎实推进质量工程建设,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

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按照质量工程建设目标与要求,把事关学院教学质量提升的每项工作都力争做到精益求精,为学院在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 构建特色化的专业体系

专业建设是学校抓内涵、抓质量、上水平的突破点和着力点,是学校做强、做优的根本途径。以社会需要、市场需求为前提,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体系。

(1)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建设专业群。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新技术、新工艺、新职业不断出现,要求专业建设在总体稳定的前提下,灵活的设置专业方向。专业方向的设置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专业建设是一个积累过程,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专业水平、质量与稳定三者的关联性。

(2)专业建设的关键是制定好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的“宪法”,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制订。培养计划要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能力标准,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2.2 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的原始意义是将宏观的教育理论和微观教学实践联系起来的桥梁。它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

(1)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制定了《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建立院系两级精品课程体系,确定了核心课程为学院的精品课程,以此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2)启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求质量的内涵发展,只有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制定教改方案,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

(3)在课程建设中,我们要引导大家思考5个重要问题:①课程结构是否基于人才培养目标?②教学内容是否反映了生产一线要求?③实训条件是否类似工作现场?④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⑤评价体系是否适合应用型的高等教育?

(4)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①转变观念。对于应用型的高等教育来说,教师应该“学高、技高、德高”才能为师为范。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而且应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积累丰富的技术实践经验。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教师手上“要有油”。②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是缺人。致力于人力资源开发,占领师资人才高地,是应用型高等教育办强办精的战略任务。要建立奖励机制,培养自己的课程改革师资队伍。③发挥团队的作用。决定教学质量的不是一个或几个优秀教师的成就,而是占多数的普通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整合力量组建教学团队、技术团队、管理团队,推动课程建设。

2.3 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具体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编写适应实际情况的新教材势在必行。

2.4 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采用了模拟、角色扮演、项目、案例等新的教学方法,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寓能力培养于知识传授过程中。提倡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领悟能力;鼓励学生积极使用校园网,进行网络学习。另外,在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制定《课程考核办法》,改革课程教学的评价方法,注重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测试。

2.5 建立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的有效监督与控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障。学院结合实际,对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进一步细化分解落实,形成易操作、见实效的实施细则,形成科学和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6 强化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一门科学,高水平的教学管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决定教学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针对教学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通过召开研讨会,交流教学管理方法和经验,安排讲座等,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

2.7 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高效精干的教师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是专业办出特色的关键。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聘请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教授担任专业带头人;同时引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从事实践教学。形成了一支既有学术科研能力,又具有“双师型”素质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2)加强教师在职培养。通过开展教师业务技能竞赛,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组织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参加社会实践,加强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3)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制定《教师教书育人工作条例》和《教学工作规范》等文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培养广大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实行教师岗位年终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晋升、奖惩的依据,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4)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团队以老带新、专兼结合,走工学结合的路子,积极推动教学改革。

3 关于质量工程建设的思考与体会

3.1 质量工程是内涵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有价值的探索

质量工程是科学发展观在学校领域的具体实现,是时展、社会需要对学校提出的新要求。通过质量工程建设,解决好质量与数量的矛盾,切实把重点放在内涵发展和提高质量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实现高校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3.2 顺利开展,有效推进质量工程的前提是对党的教育方针、正确教育理念的深入理解

质量工程以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按照分类指导、注重特色的原则,树立了人才培养是高校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中心工作的理念。只有对指导思想、教育方针、教育的基本规律有深入的理解和正确的认识,才能建设好质量工程。

(1)坚持以育人为本,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开展质量工程,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人才培养作为“质量工程”的根本出发点,同时正确处理教学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动摇。

(2)树立科学的人才质量观,加强素质教育。开展推进质量工程,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同时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要加强人文教育,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使学生不仅掌握丰富的知识,还学会做事、做人、学习,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3 推进质量工程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是基础

教学管理是高校一切管理工作的核心,它的基本任务是对教学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推进质量工程,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是基础。

3.4 推进质量工程建设,关键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整合教育资源

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没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就不能培养出生机勃勃,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要建立团队合作机制,积极挖掘、利用、整合现有资源,集中相近专业的实验设备、实验基地等教育资源,集合相关学科领域内的师资力量,形成一支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通过团队的成立和建设,由点及面,由团队到整体,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让全体教师积极投入到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中来。

参考文献:

篇11

积累了25年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功能定位,取得了巨大成就,做出了重大贡献。

多年来全国已有一亿两千万人参加了自学考试,平均每一万人中就有56人是高自考的考生。人才培养层次也由中专、大专发展到本科、独立本科以及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即使在高等学校大扩招的情况下,每年仍有600万人左右参加自学考试。“高自考”已为国家输送本、专科毕业生400多万人。

实践证明,高自考教育出干才。成千上万的自考毕业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显示了突出的才干。例如:燕京啤酒集团、多灵多集团、TCL集团的董事长或总经理李富成等,获得国家设计优秀奖的“纪念馆”的设计师创建业,全国十佳母亲《妈妈的心有多高》一书的作者赵定军,北京十佳青年教师张忠明,扎根山区的优秀教师支来风,他们都是自学考试的毕业生。大批自考毕业生已经走上从地方到中央的各级领导岗位。根据北京密云县前几年的统计,全县处级以上干部有120多人是自考毕业生,他们正成为那里真正留得住、用得上的干才。可见“自考”确实是条广阔的成才之路。

根据2004年各地统计,在参加自学考试的600万考生中,25岁以下的青年约占70%,他们大部分是高中阶段的毕业生。这就是说,目前仍有约400万青年在这种高等教育形式中学习,或参加全日制学习,或参加业余辅导班,为获得知识并争取高等学历资格而努力。按一个中等规模的高等学校在校生为5000人估算,如果这些学生都进高等院校学习,国家要再建800所大学才能满足需要。由此可想而知,高自考教育的社会和经济意义是多么巨大。

1998年出台的《高等教育法》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定位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制度中,从此高自考教育的法律地位确定下来。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战线上出现的最大的一个新生事物。对照国际上一些国家高等教育进人大众化阶段的情况来看,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属于“宽进严出”类型的高等教育。其主要特色是继承中国从科举制度以来的考试选材功能,把局限在校园的“宽进严出”教育推向社会,成为以政府教育部门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助学的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形式。不但是在中国,这一教育制度也适合许多发展中国家情况,是一项有重大发展意义的高等教育形式。

当前在我国,从政府到社会、家庭,人们对它的重要地位仍然认识不足。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有人认为高自考教育是可有可无了。笔者认为,这就大错而特错了。这是一种传统的思维习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十分不利于今后我国高等教育沿着适合我国国情的形势创新发展。

如果说“高等教育法”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从实践经验推到了国家法律定位,那么民办大学(包括培训机构)则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从自学助考推到了全面助教,形成了高等自学考试教育,是中国式“宽进严出”高等教育的新模式。并且这种模式在教育实践中铸成了一种“自信、自立、勤奋、求成”的十分可贵的优良学风。

笔者认为,站在中国教育走向未来发展选择的十字路口上,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高自考”的价值定位,促进它深化改革,进一步发展,这将对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二、自学考试发展成为自考教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高等自学考试教育”是由同样8个字拼成的词组。但把前者的教育2字移到后边,就改变了意思。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一种考试—高等教育水平的自学考试(准确地表述是“国家学历考试”),而“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则是一种教育—以国家考试为导向的高等教育。一个是“考试”,一个是“教育”,其各自代表的意思当然就不一样了。把我们常说的“高自考”当成一种考试来办,还是当成一种教育来办,那自然是截然不同的工作思路一了。

以笔者的观察和实践体验来看,高等自学考试教育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高等教育模式,是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大众化条件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

从教育观点看自考,无论是助考还是助学,都有一定的教育局限性。自考对人才的考核只重视结果,不重视培养过程;只能考核专业水平,难以考核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一种教育,它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全面育人。如果要克服高自考教育的局限性,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助学”功能,把“助学”变成“全面助学”或“助教”,从而实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全面育人。而这一要求,对全日制助学机构来说,只要从总体上,明确其教育定位和责任,对原有的助学形式进行改革,精心安排,都是可以实现的。

近年来,北京城市学院培训中心在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转化为“高等自学考试教育”方面作了一些实践探索,其基本的改革思路是:在已有的自学、助学和国家考试这一构架基础上,把发挥学生的自学精神与“高自考”灵活开放的管理机制和院校文化的育人优势结合起来,扩展“助学”功能,经过整合安排,形成一种“宽进严出”教育模式。具体地说,做了如下一些工作:

1.为了实现综合素质教育的目标,在自考计划规定的政治理论、法律与德育等必修课的基础上,健全了党、团组织和“学工委”工作体系,由党、团组织定期组织主体教育活动,系统地开展党课教育;定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开设就业、职业和成才教育课;积极支持和引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组织有益身心健康的服务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配备班主任,实行跟班负责制,加强日常的思想指导与管理;加强对不同类型学生因材施教的指导;坚持开展创“四好班集体”和争做“三好学生”的活动,并定期进行评选。

2.为了实现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的目标,学校教学管理实行“双证书制”,为学生开设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课程和训练;鼓励学生组织各种实践能力型社团活动,广泛参加社会实践;鼓励同学利用假期参加勤工俭学活动;学校从2004年开始为学生安排“小学期”,主要是结合专业,开展实习和实训,从教学制度上保证学生在学习期间培养一定的工作和实践能力。从2002年开始,学校建立了“特长生评审制度”,对有各种能力特长的学生,鼓励他们主动发挥,经过评审委员会的评定,符合条件者发给特长生证书,等等。

3.为了评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综合素质提高的成绩,学校从2005年开始正式推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综合素质量化考评》制度,就是把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进步的可量化部分尽可能的实行量化,以便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自学考试只注重结果,不顾及过程,只能考专业,不能考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缺陷。目前,我们正在一年级新生中做一个课题试验研究,即把综合量化考评成绩按一定比例,如30一35%的权重,反映到学生平时和学期的总成绩中。使学生在学习全过程中的成绩能同时反映学生本人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的情况。这样,我们的毕业生既是专业素质达标的毕业生,也是以思想道德为重点的综合素质达标的毕业生。这样,就使这一教育形式更加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也会进一步鼓舞自考生向全面发展的方向努力。

以上教育实践探索的结果表明,这些毕业生更受社会用人部门和单位的欢迎。近年来,北京城市学院培训中心的自考生获得国家颁发毕业证书者,100%能就业;获得学校发给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91%就业。

从总体上把“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同“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加以比较,除了“教考分离,宽进严出”的特征外,在培养过程上人们很难找出它们之间有其它方面的本质区别。相反,高等自学考试教育,由于它实行“教考分离”,因而培养了学生自强、自立和勤奋、求成的精神。学生养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学风也比较好。而这一点正是近几年来普通高等学校的校风建设中所缺乏的。

当前,做这一实践探索的不但是北京城市学院培训中心,在北京、陕西、浙江、天津、江西、重庆、辽宁等地都有一批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在做这样的探索,这几乎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成“自学考试教育”有什么意义呢?笔者认为有如下四点意义:

一是按高等自学考试教育模式“全面助学”,更符合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它培养的毕业生综合素质较高,实际工作能力较强。

二是定位在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的“高自考”,按这一模式运行,配套以国家政策支持,它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再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这将有利于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大难题。

三是目前有大批这样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全国至少有600所,已经有了一定的办学基础,积累了一些助学经验。这批学校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都成为具有自己颁发学历资格的民办大学。把这批学校纳人“宽进严出”教育的轨道,设置标准可以降低一些,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资源,也使这批学校各就其位,各得其所。这有利于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四是从一个教育体系的组成结构来看,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应该既有刚性部分,也有弹性部分,刚柔结合才能够形成更好的外部适应性。它符合事物生存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说不论公办、民办,凡具有自己颁发学历证书资格的高等学校是刚性体,那么按“宽进严出”教育模式办学的教育机构则是弹性体。这样的刚柔结合的高等教育体系才是最有适应能力,最有效率、最少浪费的教育工作体系。

三、管理机构在自学考试教育中的作用

助学改革离不开考试管理部门的领导,离不开行政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只有上下配合,同步改革,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助学机构在助学过程方面的教育改革对专业定位、国家考试、课程结构设计及成绩统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实际上是自下而上对自考管理机构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

1.“国家考试”和对“毕业生的成绩评定”不能只反映一次专业考试成绩,也应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提高的成绩。这样就必须把助学机构在助学过程中对每个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德育与能力提高的量化成绩及平时的学业成绩在毕业成绩中以一定权重得以反映。德育和实践能力培养能够量化的尽可能量化,不能量化的助学机构可以做定性化评定。这样,才能从考试导向上反映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

2.要给助学机构以一定的发挥其教育职能的空间。助学机构要进行思想和综合素质教育工作,要组织学生完成一定的实训性教学环节,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要让同学完成职业资格证书的学习、训练与考试。这些都要占用相当多的时间去做。而现在,在国家教育计划总安排中实际上没有给助学机构留出这个空间。因此,现在需要精心研究和调整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定位的高自考教育的课程结构。课程组合要彻底摆脱学科型教育的影响,以就职能力培养为中心,该压缩的压缩,该补充的补充。专业理论部分以“少而精、拿到手”为尺度。现在有必要把专业课程分解为校本课程、行业课程和国家课程三级课程体系。德育课、职业与就业指导课、实践环节的课程、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等应由学校来组织教学与授托组织考试。这部分属于校本课程,其总课时的比例应占到接近40%。一些专业课程及区域性、行业性较强的课程,应由省市业务主管部门或行业组织确定课程门数与教学大纲,并由行业提出考试命题要求。这部分属于行业课程,其总课时比例应在30%左右。政治理论课、法律课和一部分专业基础课应由国家考委组织教育专家确定课程大纲、规定教材,提出考试命题要求。这部分属于国家课程,其总课时比例应接近30%。

3.以上问题的改革与实践,实际上是对自考管理机构管理工作改革提出的同步要求。其中每一项改革措施都离不开国家和省市自考委的支持和帮助。实践说明,这仍然是关键性问题所在。省市自考办公室既是一个考试机构,也是一个进行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常设的行政管理机构。它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和考试方针,把握好政策导向,以其行政管理职能,促使本地区高自考教育在方向、质量和规模上协调而健康的发展。要以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为中心组成有行业代表、主考院校和助学机构代表参加的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其咨询和参谋作用,推动自考教育事业与时俱进,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国家自考办和地方自考办应加强对助学院校的业务指导,求真务实,及时总结和吸收助学机构在助学过程综合教育改革对考试责任分级、课程结构改革做出的积极成果,支持和指导助学院校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综合素质量化考核试验,并用科学的方法把学生的综合素质量化成绩以及学习过程的阶段学习成绩吸纳到国家考试成绩中,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走上“高等自学考试教育”注人发展活力。各级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机构,应同自考管理机构互相配合,对民办助学教育机构的设置标准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加强规范管理,又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支持。要帮助各类、各种规模的助学机构,使它们能符合规范要求,胜任助学职责,让社会满意和政府放心,并有持续发展力。

四、应提离对商等自学考试教育的认识笔者认为,在当前讨论“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的时刻,有必要重新认识“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前程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还要发展。根据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高等教育规模要继续增长。到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要从现在的2000万人增加到近40()0万人。大众化程度要从现在的20%增加到35%左右。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是怎样发展,是依靠国家扩大投资,建设传统的大学校园,按传统的教育模式来发展,还是依靠社会力量,以多样化形式,按市场模式来发展?按前者的习惯方式发展,国家没有那么多经济力量,还有可能造成资源浪费。《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规定,到20()0年公共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达到4%,而实际上,到2003年也仅仅达到3.28%。近年来,政府对地方院校的资金投人比例不是提高了,而是降低了。到位率只有50%。以2002年为例,中国高等教育所需经费是2500亿,而政府实际只投人了1200亿,资金有一半缺口。由此,地方公办学校,特别是高职高专学校,主要靠收学费支撑办学。这就导致许多地方不顾客观条件,盲目扩大招生规模,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乱办学、乱收费之类的问题由此而生,很难根治。如果以后仍按这种习惯思路走下去,那么可想而知,中国高等教育在发展中将走人更大的困境。

因此,我们认为今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解放思想,进一步调整思路。以主要依靠大众化、社会化、市场化、多样化的办学形式来发展高等教育,这必将是保证我国今后高等教育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

“高等自学考试教育”是现成的符合以上所说的“四化”标准的高等教育,是最现实最有基础的发展之路。政府只要制定积极政策,加强引导,平等地对待高自考助学机构及其学生,它的发展潜力很大。在现有规模上增加一倍,没有很大的困难。运用市场机制,依靠社会力量,用好政策杠杆,管好教育定位,“高自考教育”就能以最小的投人、最高的效率发展起来。

政府的作为应放在全力支持义务教育,确保国防建设和重大工程建设的人才需求,保证基础学科、战略发展和边缘艰苦行业人才的培养上。同时支持办好“国家队”。而把可交给市场调节的那部分高等教育,制定可行政策、规则,引人最广泛的社会参与和必要的竞争机制,做出必须的监控和管理。

篇12

英文名称: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2-4956

国内刊号:11-2034/T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63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篇13

一、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主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法律和行政法规,制订高等教育工作的具体政策和规章。指导、检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高等学校对党和国家有关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贯彻执行。

(二)组织进行全国专门人才需求预测,编制全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招生计划,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布局。审批高等学校(含高等专科学校,下同)、研究生院的设置、撤销和调整。制订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工作的规定,编制国家统一调配的毕业生年度分配方案。

(三)制订高等学校、研究生院的设置标准。制订高等学校的基本专业目录与专业设置标准,组织审批专业设置。

(四)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订高等教育的基建投资、事业经费、人员编制、劳动和统配物资设备的管理制度和定额标准的原则;对中央一级高等教育的基建投资、教育和科学研究经费、专项费用、外汇和统配物资设备的分配方案提出指导性建议;掌管用于调节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和支持重点学科建设的基建投资、事业经费和人员编制。管理国外高等教育援款、贷款工作。

(五)制订高等学校人事管理的规章制度,规划、组织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对高等学校这方面的工作进行组织和指导。

(六)指导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体育工作、卫生工作和总务工作。确定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修业年限和培养规格。制订指导性的教学文件,规划、组织教材编审。组织检查、评估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

(七)指导和管理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招收、培养研究生工作。指导学位授予工作。指导和管理高等学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

(八)指导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配合国家科学技术研究的主管部门,组织制订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规划和管理制度。促进学校与科学研究、生产、社会等部门的协作、联合及校际合作。

(九)指导和管理到国外高等学校留学人员、来华留学人员以及对外智力援助的工作,促进高等学校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十)组织为高等学校提供教育情报、人才需求信息和考试等方面的服务工作。

(十一)统一指导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编制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制订和下达年度招生计划。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继续教育规划。

(十二)直接管理少数高等学校。

二、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国家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管理其直属高等学校,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法律和行政法规。

(二)组织进行本系统、本行业专门人才的需求预测,编制直接管理的高等学校的发展规划、年度招生计划和自行分配部分的毕业生分配计划。指导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工作。

(三)对直接管理的高等学校的设置、撤销和调整及所属专业的设置和重点学科建设进行审查,向国家教育委员会提出申请或建议。接受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委托,按照有关规定,审批直接管理的高等专科学校所属专业的增设和撤销。

(四)负责直接管理的高等学校的基建投资、统配物资设备、事业经费预算的分配和决算的审核。

(五)指导直接管理的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和总务工作。任免学校主要负责人。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对直接管理的高等学校这方面的工作进行组织和指导。

(六)按照国家教育委员会统一部署,会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对高等学校对口专业的教育质量组织评估,组织和规划对口专业的教材编审。

(七)指导和协调高等学校学生在本系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鼓励高等学校有关专业、研究机构参加本系统的科学技术开发,促进企业与学校的联系。

(八)鼓励直接管理的高等学校面向社会办学,实行本部门与国务院有关部门、本部门与地方联合办学。

(九)管理本部门成人高等教育、专业培训、继续教育和有关教材编审的工作。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本地区内的高等学校,其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指导、检查本地区内各高等学校对党和国家有关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的贯彻执行。

(二)组织进行本地区专门人才的需求预测,编制直接管理的高等学校的发展规划、年度招生计划,组织领导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工作。对直接管理的高等学校的设置、撤销和调整及专业设置进行审查,向国家教育委员会提出申请或建议。接受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委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审批直接管理的高等专科学校所属专业的增设和撤销。

(三)负责直接管理的高等学校的基建投资、统配物资设备、事业经费预算的分配和决算的审核。

(四)指导直接管理的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和总务工作。任免学校主要负责人。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对这些高等学校和部分国务院有关部门直接管理的高等学校这方面的工作,进行组织和指导。帮助本地区内各高等学校的总务工作逐步实现社会化。

(五)组织本地区内各高等学校的校际协作和经验交流,进行教育质量的检查与评估。指导和协调高等学校学生在本地区内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

(六)鼓励本地区各高等学校面向社会办学和跨地区、跨部门联合办学。在国家教育委员会指导下,对国务院有关部门直接管理的高等学校,在保证投资、经费和人才需求等条件下,统筹组织联合办学的试点。促进高等学校与科学研究、生产等部门的联合与协作。

(七)管理本地区所属成人高等教育。

四、扩大高等学校管理权限,增强高等学校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其主要内容是:

(一)在保证完成国家下达的培养人才任务的前提下,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实行跨部门、跨地区的联合办学,接受委托培养生和自费生。可以提出招生来源计划建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录取学生,处理和淘汰不合格的学生。落实国家下达的毕业生分配计划,制订毕业生分配方案,并向用人单位推荐部分毕业生。

(二)执行勤俭办学的方针并在遵守国家财务制度的前提下,按照“包干使用,超支不补,节余留用,自求平衡”的经费预算管理原则,可以安排使用主管部门核定的年度事业经费。接受委托培养生、自费生,举办干部专修科、函授、夜大学及社会技术服务和咨询取得的收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用于发展事业、集体福利和个人奖励。

(三)按照主管部门批准的总体设计任务书、总体规划、长远和年度基建计划,在向主管部门实行投资包干的前提下,可以自行择优选择设计施工单位。在保证实现投资效益的前提下,经过主管部门批准可以自行审定设计文件,调整长远和年度基建计划。包干投资,节余留成使用,超支不补。

(四)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可以根据规定的干部条件、编制和选拔步骤由校长提名报请任免副校长;任免其他各级行政人员;聘任、辞退教师和辞退职工。

(五)经过批准的高等学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定副教授的任职资格,其中少数具备条件的高等学校,可以评定教授的任职资格;审定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增补博士研究生导师。

(六)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修业年限、培养规格,可以按社会需要调整专业服务方向,制订教学计划(培养方案)、教学大纲,选用教材,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篇14

关键词:少数民族;高等教育;高校;特殊性

一、外在特殊性

1、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多元的特殊性

一般情况下,民族高校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民族事务部门实行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即根据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和建设的需要,由二者对其经费、布局、专业设置、招生、教学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指导和宏观管理。

2、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相关政策的特殊性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即要遵循国家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又要遵循国家根据民族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特殊的方针政策。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都十分注重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和专门措施,例如,针对我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拥有本民族语言这一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就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同时,在少数民族高校的招生和教学过程中,对民族语言充分自由使用的宽泛要求、“降分录取”和“从宽、优先录取”的政策,均体现了这一政策原则。

3、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的特殊性

凡是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之后的,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和培养少数民族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专业教育,我们都称之为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因此,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就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各地普通高校学习,主要指设在少数民族地区自治地方或集中分布地区的的普通高等院校;一是专门为少数民族设置的民族学校和部分高等学校特办的民族班,这也就构成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在办学形式上的多元结构。

4、少数民族高校区域分布的特殊性

一般情况下,相较普通高等教育沿海、内陆集中分布的现状,少数民族高校大都建立在少数民族聚居或杂居的地区,以便培养出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更好的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

二、内在特殊性

1、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办学方针的特殊性

最大限度的适应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特殊的办学方针。比如,为发展自身特色的高等教育,中央民族大学采取必要的不同于一般高等院校的办学和措施:在办学的层次结构上,既有与普通院校相同的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又有针对少数民族学生专门设立的预科班、民族班。

2、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服务区域及培养目标的特殊性

首先,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少数民族高校主要的服务地域,一般以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为宗旨,这也就要求少数民族高校在课程设置和学科建设方面更加凸显民族性和地域性。第二,少数民族地区相对恶劣的自然和物质条件、特殊的政治稳定性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学生不仅具有较强的适应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而且还应具备坚定和鲜明的维护党的领导和国家统一、的政治立场与意识。

3、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培养对象的特殊性

首先,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它的主要培养对象主要来源于民族地区。其次,民族高等教育中的少数民族学生具有族别多元、宗教多元的特点:少数民族高校以招收民族学生为主,同时,为保证学校持续发展,民族学校还会招收较多的非少数民族学生,因此,生源呈现族别多元化格局,而生源的多民族性也就决定了其的多元化。第三,少数民族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语言、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有较大不同。第四,学习、认知、知识背景不同。由于汉语基础、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等差异,使得许多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认知基础相对薄弱,学习难度较大。

4、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学科设置的特殊性

在教学内容方面,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即要传授优秀的民族和主流文化,又要重点开展有关少数民族问题的科学研究。在专业学科设置方面,少数民族高校一般会设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专业教育,即与少数民族密切相关的专业学科,包括民族学、民族史、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经济、民族文学等专业,以此保证所培养的学生,更适应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①

5、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特殊性

民族院校中,师资队伍的专业学科结构方面的民族特性,决定了民族高校的师资队伍具有以民族学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类、艺术类专业教师为主的结构特性。同时,民族高校教师的素养结构也较为丰富,除应具备基础的学科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素养外,还须具有民族学的文化素养和相应的少数民族语言素养。②

三、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发展策略

(一)宏观上

1、坚持“多元一体” 原则,积极整合民族高等教育与主流高等教育间的关系。一方面,各少数民族应积极地保持和弘扬民族特色的高等教育, 同时避免过分地排斥主体民族文化教育,另一方面,主体民族也应重视民族教育的发展规律,支持少数民族按照本民族的意愿发展特色高等教育。

2、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出发,全方位促进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应从少数民族自身的实际出发,在招生、分配、投资、教学、课程设置等各个方面,采取特殊的多元化发展方式,以适应和推动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

3、加强国家对民族高等教育的扶持和立法工作。国家应将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上升为国家策略,从政策和机制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地区及其高等教育给予最大的支持。在立法方面,应该针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现状,加强相关民族教育的研究以及民族教育立法的理论探讨,加快少数民族法制进程和法制法规建设,以保障少数民族的受教育权、教育机会平等权等。

(二)微观上

1、首先,在办学定位上,少数民族高校要把自身定位为民族院校,把服务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自身的办学宗旨;其次,在办学特色上,要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征,如在专业学科和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等方面要针对少数民族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2、一方面,普通高校中的许多现代科学的基础课,民族高校应该设置;同时必须开设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和专业学科,尤其是开设民族地区急需的诸如财经、政法、理、工、农科等实用性学科。

3、加大投入,坚持自我培养。通过校校合作的方式,把本校教师送到重点院校去进修,并把国内外重点院校的教师请来对校内教师进行短期讲学与培训,同时,还要建立一套促进教师队伍稳定的鼓励政策和机制,从而让教师教有所得。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招揽贤才。

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