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历史教研范文

初中历史教研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37: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初中历史教研,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初中历史教研

篇1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教研组 现状 展望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早在1952 年我国就开始陆续建立教研组,教育部还于同年颁发《中学教学研究组工作条例(草案)》。我国的教研组是 “教学研究组织”,也是“教学业务组织”与“教师工作组织”。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大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至今已经十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为新课改的综合课程,从设立之初就备受瞩目,十年后,初中历史与社会教研组建设如何,了解其现状,分析其问题,展望其未来,十分必要。

1 现状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研组多采取戴明环式运作模式,又称“PDCA循环”,主要包括四个阶段:P(plan,计划)阶段确定方针、目标、管理项目、活动安排以及制订;D(Do,实施)阶段执行计划、完成任务;C(Check,检查)阶段对照计划要求,检查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实施效果,及时发现经验及问题;A(Action,总结)阶段对检查结果进行处理,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使之标准化,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以学期为单位,由教研组长根据教育局和教研室安排,制定工作计划,学期中执行,学期末总结,基本上呈现出一种“P—D—C—A”的循环模式。

教研活动定时有效开展,教师具有一定合作能力,具有自我提升的意愿,教研组已初步形成了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组内互评、反思研讨,互利互信的氛围,在活动中,注重老带新,开展青蓝工程、拜师活动等,缩短年轻教师、新上岗教师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适应时间,有利于其专业成长。

2 存在问题

教研组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但有一些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此提出,与大家商榷。

(1)专业结构复杂。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多毕业于地理、历史、政治专业,各专业学识不同,看待问题角度不同,理解层次也有分别。例如,原地理、政治学科老师在讲授历史内容时,偏重于具体知识点,而对历史发展规律及对现代社会的指导作用不能深刻阐述。其他学科教师对地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也是只知皮毛,不能系统理解。这都对实际教学工作有所影响。

(2)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教师习惯于孤立工作。长期以来的分科教学,独立的班级组织形式,使教师习惯于独自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个体反思、自学、培训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间缺乏合作共事的习惯,虽然有一定的合作行为,也基本上是讨论某道题某个知识点等,其他交流很少。听课评课虽然是一种简单的教研合作方式,但并不能深入平时课堂,感受教学的最自然状态,学习解决突发问题的方法。

(3)参与机会不均等。多数历史与社会教研组由教研组长、各年级备课组长以及普通教师构成。组织成员之间更多是一种单向性的关系,即由圆心向辐射的关系。在教研组具体的组织活动中,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教研组长往往处于核心地位,组织会议,总结发言,布置任务。各备课组长处于中间地位,一方面在核心层的调动下参与组织活动,另一方面要身先士卒调动其他教师的活动参与,因而自由发言时往往扮演“抛砖引玉”的角色。普通教师特别是新入职、经验欠丰富、有经验但未成为骨干、外校刚转入的教师等,往往处于集体活动的,也是教研活动中最“安静”的组群。这种气氛不利于教师个人专业进步,也不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

(4)教师缺乏教研合作的时间。历史与社会科目课时多,任务重,由于所任教班级多,教师批改作业时间也较长,除此之外还要承担社会监考、会议等多项工作。很多教师还要担任班主任工作、年级组长、学校行政等职务,除固定教研时间之外,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参加其他教学上的探究和研讨活动。

(5)资料保存较少。即使很多长期开展活动的教研组在资料整理保存方面也有所欠缺,例如高年级的备课组为下一个年级的教师留下什么?哪些集体研讨值得存档保存?以什么形式存放?完整的长期的教研记录,不仅是对组内工作的“具体的考察”和“理性的审视”(陈桂生,2006),更是新任教师的个人知识架构的宝贵财富。遗憾的是,很多教研组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另外,历史与社会在一些地区是中考科目,评优评先、绩效考核多是和学生的成绩挂钩,教师之间竞争压力大,没有共同的目标,相互之间缺乏信任,各自“留一手”,期望在关键时刻技高一筹,突出自我,合作中当然存在障碍,教研时也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渐渐形成山头主义(或称巴尔干半岛化),团队精神更是无从谈起。

3 展望

在如今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后现代社会,教师所面临的挑战更为多元,教师要以一人之力去承担如此复杂之教学和研究任务只能是一种幻想,必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教师集体去支撑。教研组的建设对每位教师、每所学校,甚至每个学生的发展都十分重要,针对历史与社会教研组遇到一些问题,笔者有几点建议:

3.1 教师个人发展

篇2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的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它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可见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我已从事多年初中历史教学,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面对生龙活虎的青春少年,如何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实施以前人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然后根据讲课的重点,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历史课更是枯燥无味,一上课学生就想打瞌睡。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根据我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我在上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然后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生活海洋里尽情地畅游。使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兴趣愈来愈浓。

现在的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的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他们憧憬未来,关注现实,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具有极大的广阔性。这又给当前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历史老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长期以来,在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下,历史这门学科成为单纯的复述性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很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具体而言,从教学方法来看,还比较单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历史课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这是历史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教学结构来:看现在很多历史教师大多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这一点与我们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从教学内容来看,历史课的内容是讲述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进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成为历史课内容的四要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太偏重于四要素的传授而容易忽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在解析材料时普遍觉得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新课程实施后,如何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边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历史教师共同面队的一个难题。从思想教育方面来看,教师进行爱国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时,只是给出一个或几个结论,说这一事件是爱国的,那个人物是爱国的,学生是茫茫然,似懂非懂,明显思想教育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如何在课堂创设思想教育的情境,使学生的品质和情操受到良好的熏陶,把历史课堂变成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又是历史教师在新课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为了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使自己尽快得成长、成熟起来,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一、通过学生进行教育反思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如果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突然表现异常,那肯定是教学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例如,我在上八年级上册《》一课时,让学生对爆发的原因进行讨论并选几名代表进行发言,有位同学平时对历史很感兴趣,思维活跃,发言踊跃,但那节课却显得比较沉默,课后我主动与他进行交流,他说,对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不理解,原因是对当时的英国历史知识缺乏了解,随后我对导入新课这个环节进行了反思。

二、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时间比较多,但教师必要的引导,适当的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师在引导、点评时不流畅,时常卡壳,使得学生满腹疑虑,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待课堂的准备肯定不充分,也就不得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

三、通过请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来进行反思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课作了精心准备,上课时得心应手,往往很难觉察出自己还存在着什么不足,但如果青铜市或教学专家来听课以后,总是能找到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

四、通过阅读教育专著和教学文献来进行教学反思

篇3

【论文摘要】:农村初中历史教师队伍堪忧,加上各种教学条件的制约,严重影响了学生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面对课改,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树立自我发展意识,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农村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是学生发展的最大机遇,同时,新课程也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机遇。作为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第一次重大改革,新课程对教师生存状态的冲击是巨大的,在新课程形势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而是学生成长的知心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课程改革的研究者,教学艺术的探索者。迅速转变观念,提高专业水平,迎接新课程的挑战是每一位教师无法回避的现实。然而,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蓬勃开展的今天,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实现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自我发展,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

一、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现状分析

1.各校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薄弱

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不必赘述。但在实际工作中,历史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在中学教学过程特别是初中阶段一直未引起应有的重视,作为中考当中进行开卷考试,且在与政治课进行合卷时只占总分的30℅的历史科,引不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学校在师资配备和教师培训方面也将其放在陪衬位置,即使是师范院校历史专业毕业的教师,也往往兼任着政治、语文等其他科目。长期以来,历史教师普遍缺乏,好多学校的历史教学由课时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以达到满工作量的要求。或由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担任,这些教师大多未经过专业知识的培训,他们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对理论的学习研究不积极,不接触历史教学理论,也就无法从理论角度来审视、指导、改进自己的教学。其中有部分教师,由于对教材的生疏,甚至把握不了所教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要求。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知识,许多历史教师可以说是知之甚少,更谈不上运用。

2.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陈旧

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绝大多数是从旧教材,并且是从其他学科的旧教材中成长起来的,旧教材、旧教法在他们脑子里打上了很深的烙印。长期以来基础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成绩、轻方法。广大教师形成了只要把课本中的知识无保留、无差错地传授给学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的观念。在历史教学中,忽视历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内的情感目标的培养。学生历史学得好不好,关键是看其记忆力强不强,会不会背,他们难以参与课堂活动,很少,甚至没有问难、质疑的机会,无法体会到历史是一门充满活力、思维性很强的学科。这些都不符合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影响历史教学质量。

3.教学条件简陋,教学环境差

农村中学普遍班额大,历史教师又缺乏,教师授课任务重,按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史地生等学科教师任课要达到每周15或16课节,教师疲命于常规教学及应付名目繁多的检查,很少能留出时间去给自己充电,加之受地域条件的限制,无从接触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更谈不上去实践运用了。农村初级中学教学设备较差,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有的学校甚至长期没有历史挂图,没有幻灯、录相器材,就算现在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和帮助下,个别学校装备了一、两个多媒体教室,使用率也不高,同时还得优先满足其他科目的教学。所有这些,都给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课题。

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历史课改,面对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所有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教学能力,必须努力实现自我发展,积极应对才能使新课改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做到使教学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使自己由“教书型”向“专家型”、“学者型”、“复合型”、“学习型”人才过渡。

三、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师自身素质的途径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

历史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机遇,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必须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顺应时代的要求,主动学习新课程的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实践。《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眼花缭乱的信息、无孔不入的传媒,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处在一个起跑线上,需要共同探索、共同发展,教学再也不是教与学的简单相加,而是教学双方“交互主体”,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只能是“平等中的首席”。

(二)积极参加培训和自我进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历史教师应具有“专博结合、层次适中”的历史专业知识结构,不能因教师本身的历史功底而制约了历史教学的深度和力度,不能因教师的知识面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不能因教师的历史素养而抑制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情趣。首先,教师应重视自我学历的提高,积极参加函授、自考等学历教育,加强历史专业知识的学习,如果没有坚实的历史知识做后盾,那就谈不上做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其次历史教师除了精通通史之外,平日还应该广泛的结累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领域,对与历史相关的政治、语文、地理、民族知识也应不断学习吸收。历史教师在具备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之后,还应大量学习、掌握、探索各种在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用到的专门技能,如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与书写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绘制图表与使用直观教具的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学中的应变能力(即教师的教学机智)等。历史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才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勇立潮头,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再次,教师应订阅相关教育刊物,如《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杂志,了解本学科教育教学新特点,把握本学科教育教学发展新动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历史教师的培训力度,多给基层历史教师提供一些参加各级培训的机会,教师本人也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新教材培训,参加新课程实验观摩、研讨活动,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三)潜心教研,提高历史教学水平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随时都可能碰到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如历史课上如何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快下课了而学生讨论还没有结束怎么办?学生准备的史料不够完善还让他们继续展示吗?如何把传统教学与课改有机结合起来?等等。不少教师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不够周密审慎,多为随即思考,而不善做进一步的思考和总结归纳。所以,有相当多的历史教师虽有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很强的教学应变能力,但却很少把它作为一项专门问题加以研究总结,而使自己宝贵的教学经验不能得到认可和推广,长期以往教师也会感到课堂教学枯燥无味,自身的理论素养也不易得到提高。

因此一定要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自身的研究素质,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参加校本研究活动,主动钻研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教师应依据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农村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克服新课程实施中的困难。教师还要认真研究和实践学习策略的教学,在丰富自己的陈述性知识及程序的同时,还要研究策略性知识,探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从而为学生提供策略上的咨询和指导。

(四)自觉进行教学反思,真正成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推动者

篇4

关键词 图示教学法;初中历史教学;应用研究

现行适用体制之下的我国初中历史教材,运用的是一种单元―课的编写模式,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知识性模块,由于将同一主题的事件往往置放于同于单元当中,加强了不同知识模块之间的联系性。与此同时,同属于一个国家的历史性事件,比如古罗马帝国,却因为其事件性质的不同,必须将其拆分于不同的单元课程当中,这种教科编排方法,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会削弱其知识体系的一些内在联系性,学生很难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再加上知识量的增加,会导致学生系统的缺乏,不利于历史课程的学习。然而,引入图示教学法,则可有效改善这种课程编排上的弊端,有助于其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一、历史图示法的具体特点分析

在初中历史教学体系当中引入图示教学法,可将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直观的知识系统,方便于学生进行自我归纳与总结,提高学习效率,具体来讲,图示教学法的特征大致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有机整合了形象性与系统性。我们知道,图示教学法是通过图形、符号或者是文字等形式来体现历史的,因此,它能够将枯燥的历史知识与抽象的传输直接转化为视觉上的冲击,全面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从外在表现形式上来讲,其具有更为形象性的特点。与此同时,这种将图形、符号以及文字进行优化组合的形式,可以加强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性,将原来较零散的历史体系转变成更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这种系统化与形象性的知识梳理,不是简单的知识累积,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其实质是产生了一定质变,由此可见,图示教学法兼具系统性与形象性双重特点。

其次,集直观性、概括性于一身。无论任何学科的一些知识,布鲁纳都认为他们具有这样的特征即:知识结构特定效力、经济性以及表征方式。在这里,学生必须掌握的信息量程度以及为达到特定理解所需要进行加工的信息即是知识结构经济性。因此,教学在重视自身知识结构的同时也必须注重其经济性。相对于语言来讲,图示教学法更为知觉与直观,相对于一些自然模式来讲,则更具概括性。这种教学方式是遵循历史课程具体内容与课程要求,再结全一定原则进行有机组织在一起的,以概括性的、直观的形式来呈现更具复杂的知识,折射出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我们可以认为,优良的图示概括是对历史科目的一个高度总结与概括,不仅浓缩了书本的精华而且也提炼了重要知识点,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其高度概括出了知识的特征与形象,是集直观性、概括性于一身的科学历史教学法[2]。

最后,兼顾艺术性与科学性双重属性。精心设计的图示通常由浓缩的精华文字以及简明扼要的指向性符号构成,好的图示形式不仅要具有内在科学性,同时,外在艺术美也是必须拥有的,二者可谓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魅力就在于高度的艺术性与巧妙构思的有效融合。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体系当中引入图示教学法教学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分析

图示教学法虽具有良好的功能,是高度科学性与系统性的有机统一体,然而,再进行图示教学法的运用之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事项,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提高图示法的运用效率,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第一,可以将其同讲述法进行有机结合进行使用。在当前初中的历史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应用图示教学法的措施是没有具体做规定的,即可以是投影式也可以用传统挂图形式,具有多样性,然而,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重视讲述法与图示法有有机结合。生动且直观的图示可以高度概括历史事件的重点及难点,通过巧妙的构图体现知识自身的内在联系性,可以显示出其存在于内部的逻辑性关系。只有基于教师有效讲解的基础之上,图示教学法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出其自身的思考能力,有效做到逻辑、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对于图示及讲述的先后顺序,可适当根据教学现状进行一定调整,即可先讲述再图示也可二者统一结合,方式不一,但能激起学生兴趣的就即可达到教学之效。

第二,可以同多媒体课件进行混合使用。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历史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可谓是日益紧密。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还原历史真实场景,再现历史史实,对于历史教学来讲,可谓是如虎添翼。此外,将图示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联系,不仅能够直观形象呈现历史要点,同时也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形象、化繁为简,可以快速揭示事件的内在联系性。尤其是对于一点与战争有关的历史内容,运用多媒体形式可以达到动态演示之效,宏观形象描述进军路线与战争进程,方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自身记忆,有助于取得好的教学成效[3]。

第三,在使用图示教学法之时,应注意适量使用。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必须视教学对象与内容的具体情况而决定,也就是说,必须做到适量原则,如若不然,纵然再科学的教学措施也不能产生与预期相匹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设计上,图示教学法对于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特点与学生自身接受能力的基础之上,对历史内容进行周密思考与整体的把握,不能一味求新。除此之外,贪多也是图示教学法也必须切忌的,如果在教学课程中,大量引入图示展示,那么容易导致学生在第一时间之内无法吸收,造成记忆上的模糊性。就历史科目而言,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与讲解法以及讲述法等传统主要教学手段相比而言,这只能是一种具有辅导性与辅的教学措施。一定要注意其画龙点睛之效,必须做到适可而止,不可过犹不及。只有如此,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三、总结

图示教学法的运用还必须同社会信息发展相一致,符合当前历史学科自身特点,这也是现行新课标的要求所在。图示教学法的运用长盛不衰且源远流长,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体系当中也具有范围较广的运用。在长期的大量实践当中反复证明,图示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广大学生自身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历史体系,从学生层面来讲,可提高其学习效率与学习兴趣,从教师的层面上讲,也有助于其厘清课堂思路、增加课堂表现力,也就是说,无论从教学模式还是学习模式上来讲,其都有助于全面提高历史教学的科学性,是一种可以值得借鉴与提倡的科学教学之法。在今后的历史教学当中,可以对其不断加强探索与研究,以便其更好地为我们所用。

参考文献:

[1]安玉惠.让信息技术给历史插上飞翔的翅膀――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有效融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5).

篇5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脍炙人口的绝句,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所写的关于看书感受的名篇。其中的“源头活水”成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代名词。那么,教师的角色担当正应是这“源头活水”。

“导”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思维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告诉学生方向,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去辨别方向;“导”还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总之,教师们要牢记:教会学生获取知识不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

教师角色要及时转变。面对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老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观念还是比较保守,我们的教学能力是需要不断提高的。教师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当前初中课改实际的优良作风,深入课堂,相互听课、相互探究,研教法、访学情、解难题,求策于实践、问计于团队,不断总结教育教学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加强与改进中促进工作,干出业绩。2.抓好学生成长共同体建设。在教学上构建以小组为单位的师生合作学习的“学生成长共同体”。

以苏教版历史课程为例,认真研究分析学生,“科学构建学习小组,按照‘兼容差别,优化组合’的原则,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编排方式,组建合作学习小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面对面的“团团坐”。全班被分成了6—8个学习小组,组员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协作,你超我赶、共同进步。这对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竞争精神、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十分有利。

篇6

[关键词]跨学科整合 历史与社会 科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97

近几年我们看到,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中考各学科的命题逐年增加跨学科的综合题。如数学应用题通过计算能力的考核渗透人口意识和资源意识,英语阅读题通过阅读理解考查地温变化规律等。在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起步阶段,中考命题的正确导向无疑是为我们的改革和探索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和动力。本文立足浙江,基于课标的基础上,运用文本分析法对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与浙教版科学学科的跨学科知识进行整理,提出整合的原则,进而归纳出对上述两个学科的地理知识进行跨学科整合教学的建议。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和科学学科地理知识整合的必要性

1.它是落实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整合的需求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依据本课程标准展开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应体现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在教学建议中专门提出要协调课程之间的关系,统筹教学目标的设置,还关照自然地理在科学课程中的内容,有规划地统筹相关内容。

地理知识所涉及的范围之广,层面之多,非其他学科所能及。而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目前浙江在历史与社会和科学两门综合性课程中把地理知识进行了分科教学,多数教师在教学时对跨学科地理知识采取的处理方式,生硬地打破了两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得原本立体、连贯的科学知识变成一个个知识片段。其实这两个学科在教学上有很多地方都可以整合起来,使教学更具有生动性和实效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它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迫切需要

加强课程整合不仅体现当今科学技术进一步分化必然导致进一步综合的发展方向,而且也反映了面向未来培养的社会接班人,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改革方向。跨学科整合教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

就学生而言,他们面对日益开放、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已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疑惑。他们提出的问题往往超出课本的范围、学科的范围,一个知识结构单一且对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不甚了解的教师是很难做出圆满的答复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和丰富课程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在初中历史与社会中对地理知识进行跨学科整合教学能尽早地让学生接触跨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是对他们学习生涯一个很好的引导。

3.它是落实新课改“课程整合”理念的需要

加强课程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加强历史与社会和其他学科的整合,对教师来说,可以开阔教学思路,挖掘教学潜力,提高教学效果;对学生来说,可以形成各学科间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培养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对教材而言,可以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引人入胜。与此同时,也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从多方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

教育部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及缺乏整合的现状。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少有学校能够从实质上落实“课程整合”的理念,因此在初中地理知识教学中,尝试开展跨学科整合教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课标的学科相关性的统计验证

众所周知,课标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枢纽,不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科教学与检测的指导性文件,是学科教学与评价的根本依据,起纲举目张的核心效用。而教科书作为课标实施的载体,课标整合的程度决定了教科书整合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因此,课标整合是该项研究展开的第一步,也是具有决定性指导意义的关键一步。

2011版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把历史与社会分为三个主题。其中以地理知识为主的是主题一“生活的时空”。本主题分如下四个专题:专题一,认识人类生活的“时空”;专题二,了解自己生活的“区域”;专题三,体味自己生活中的“历史”;专题四,学会获取、整理相关信息的工具和方法。2011版初中科学学科课程标准中以自然地理为主的是主题二“人类生存的地球”,本主题包括地球、地形和地壳的运动、土壤、地球上的水体、天气与气候五部分内容。在这一主题学习中,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地球空间的环境构成,认识地形、土壤、水分、空气和阳光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人类和自然是一个整体,我们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

2.基于教材的主要相关内容比较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搞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具体依据,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觉悟的重要工具。根据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特点,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一般是从对教材的感知开始,感知越丰富,观念越清晰,形成概念和理解知识就越容易。同时教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有助于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便于学生自习、复习和完成作业。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自然地理部分的内容与科学学科的关系非常密切。两门学科中部分相关知识在教材中是以自己的学科特色进行呈现的,如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开发和保护等,两科有交叉,在章节呈现上有所不同,但部分知识相关性非常大,进行整合研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一定的实践意义。

三、对历史与社会和科学学科中地理知识进行整合的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知识的系统性与综合性

初中阶段是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科学素养的关键时期。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学科知识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历史和地理为基础,整合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内容,力求综合范围适当、建构形式合理。与原来政史地分科教学比较,自然地理知识加入了历史与社会和科学学习的内容,其内容注意这两个学科的知识联系,知识的呈现具有综合性、连续性与系统性。历史与社会教师如果能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来理解和开展地理问题教学,则能使各类知识融会贯通,拓宽学生知识面,学生也会被教师的博学所吸引,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2.借助教研活动或备课活动积极推进学科整合

为进一步关注整个地理知识的系统性,更全面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后续性和系统性,开展历史与社会学科和科学学科的联合教研活动很有价值。两个备课组活动同时进行,可避免重复与无效劳动,正确把握各阶段不同学科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强调同一知识点在不同阶段的要求,统一文字表达等,及时有效有序地开展各学科教学工作,充分关注初中阶段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效率。

3.通过实践教学来合理处理联系密切的知识内容

在七年级的教学中,学生先从历史与社会学科中学习到地球仪、经纬线的划分、地图的三要素,如何绘制平面图,地形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天气和气候等知识,同时发现科学学科中有关地理的知识面广泛,为学生学习这门学科中的地球及空间科学知识打下了基础。教师教学中要注意这两科在知识讲解中的先后顺序,比如讲地图三要素、经纬线、地形类型等知识都是历史与社会学科先讲授,在科学学科中再作拓展教学。

4.开设跨学科的拓展型、探究型课程

鉴于我国学校教育现状,课时问题成为在常规课堂当中进行整合教学的最大障碍。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实际需要科学选择、认真甄别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课程资源,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技能提升;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省时、高效地利用课程资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2015届学生要求进行选课教学,学校可开办选修课、组建地理-科学兴趣小组,开发跨学科的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和理论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历史与社会知识,同时也为其他学科创造了横向迁移和实践应用的难得机会。课程可由某一科教师独自讲授,也可由两科任课教师分工教学,使学生感受到自然地理知识的整体性和跨学科知识的魅力。

总之,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在整合教学中一定要基于课标,弄清楚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作为思考历史与社会学科问题的一个角度,是目前历史与社会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学习历史与社会过程中,由于初中学生存在因自身知识结构不够完整而不好理解有些内容的情况,这就要求历史与社会教师必须对相关学科知识有所了解,不断更新课程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学科知识的相互联系与渗透,用方便学生理解与掌握的办法开展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教育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篇7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的实验教学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验证原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已有的书本知识,而且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入手,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探求状态。

二、充分利用物理趣味实验,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初中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物理实验普遍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合适的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其思维定向探究。教师利用惊奇实验可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导入。例如:“大气压”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我在新课引入先演示窄口瓶“吞”鸡蛋的实验,这奇迹般的现象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兴趣被激发的情况下转入新课教学。当学生明白大气压的概念后,为了加深印象,我将一只玻璃杯灌满水,用一张塑料卡片盖在杯口上,再按住卡片把水杯倒过来。问:当把手移开后,会产生什么现象?松手后学生惊讶不已。这大气压到底有多大?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将抽去空气的马德堡半球示出,让学生推选两个力气最大的男生来拉,结果用尽力气也拉不开,再换四个不服气的学生,还是没有拉开。当我把进气阀门打开后,一个人就很轻松地把两半球拉开了。学生既惊奇又信服,对“大气压不但确实存在而且又很大”的结论深信不疑了。

三、给学生多动手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初中物理实验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因此,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如在电学实验中,教师要反复强调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特点,以及“+”、“-”接线柱的接法,让学生学会用欧姆定律正确估算量程,避免量程过大使测量值的误差大,又避免量程过小而烧坏仪表。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就能独立动手操作,打好实验的基础,有了这种基础,学生就能自主地探究其它电学实验,例如,探究水果电池的电压,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的规律,等等。这样通过实验,学生不仅能有效领会物理知识,而且能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应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的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例如:“估计大米的密度”一题,先让学生凭生活经验估计大米的密度大约是多大,接着让学生想出几种测大米密度的方法,然后实际做一做,最后作出评价,哪一种方法既简便易行误差又小。又如课本中“纸盒烧开水”、“日光灯启辉器中双金属片的自动控制作用”、“小风轮”、“电铃”、“楼梯开关”等小实验、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同时也能推动物理教学向前发展,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四、做好课外实验

课外实验是指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通过一些简单的器材或自制的仪器独立完成的一种教学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课外实验没有成套的正规仪器,教师一般都不在现场,主要靠学生自己去找器材,自己设计,独立完成实验,得出结论。当然,这些实验的题材需要教师提前定好或与学生商讨好提出,以利于实验的完成,达到实验目的。在课题的选择上,教师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安全性原则。考虑到做实验时没有老师,有时甚至连家长都不在场的特点,因此挑选题目时,凡是有危险隐患的实验都舍弃。

2.科学性原则。在实验选题时,教师应保证实验题目具有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方面的教育因素。达尔文曾经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的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式,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有效工具,也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手段和重要工具。所以,一定要考虑实验题目的科学性。

3.趣味性原则。实验选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实验设计要生动、有趣,使学生在进行实验时,自始至终保持较高兴趣。只有学生认为新奇、有趣,才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而好奇心能使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因为好奇是中学生思维的先导,是中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挑选题目时应满足趣味性原则。

4.现实性原则。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老师和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所处的环境不同,他所接触到的与物理有关的知识会有所不同,这些问题是编写初中物理教科书时难以完全照顾到的,这正是教师创造性地进行选题设计的出发点。因此,在选题时,教师要关注题目与学生生活、社会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五、教师应该具备广泛的实验专业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沈元老师渊博的知识引发了陈景润日后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壮举,这已成为人们传颂的佳话。魏书生、钱梦龙、于永正等名师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他们有着丰富的知识结构是分不开的。

篇8

【关键词】实验复习 能力培养 新课程改革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实施,考查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新型题目已是中考物理的一大主题,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通过物理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物理知识,培养实验技能和素质,培养创新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习惯,因而在近年的各省市的中考试题中逐步加大了对实验考查的力度,实验题型也是推陈出新,形式灵活多样,但总的趋势是更加注重实验的设计和评价,重视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综合程度不断加强。以下就结合日常教学和分析以往中考试题,谈谈笔者对物理实验复习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扎实的进行基本操作训练

众所周知,初中物理实验内容可以分为基本测量工具的认识和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及步骤。所以,

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能叫出常见测量工具和器件的名称,掌握它们的作用,使用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例如:这两个表,从外表上基本一样,而且都是测量工具要知道它们的功能和作用,主要就是靠观察来区分它们,还可以通过观察认识他们的量程和分度值。

2.能熟练地进行物理量的测量,知道它们的基本操作和测量原理。

3.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能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记录数据分析得出初步的结论,会设计实验结果记

录登记表格。例如:研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中,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表格时,必须先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然后要知道研究两个物理量的关系实验次数肯定不是一次,知道这些问题后,实验表格的设计就很容易了。

二、密切联系物理基础知识,解答一些具体的实验问题

物理实验是在正确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不仅仅要知道怎样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例如:(1)体温表为什么不可以测量开水的温度?(2)电压表为什么和被测部分并联?(3)天平在使用时为什么要先调平衡?等等。上述问题都是初中物理实验中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测量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实验能否成功,同时也反映了学生对实验原理、方法、步骤的掌握程度。复习阶段,教师应尽可能的准备有关这方面的实验复习,以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

三、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初中物理中,许多测量工具的使用及生活现象都是通过观察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的。有关测量工具怎么使用、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等等都是通过观察才认识的。例如:电压表,电流表,体温计,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等的认识。同样对于生活现象,例如:蒸发和沸腾的区别、平面镜成像特点等。人们通过观察能够很直观的得到这方面的知识,同时通过实验能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去分析、推理和验证,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将它们重新放在生活中,去开拓新的领域。所以能认真仔细全面地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整准确记录是得出正确实验结果的前提。因此,要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实验仪器、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等,既要全面观察,又要分清主次,抓住实验本质,善于观察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归纳、甚至计算得出正确实验结果。

四、改变实验形式,加深对实验的理解

在复习后期,教师可适当改变实验形式,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实验。

1. 改部分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

将教材中操作简单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甚至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在身边选取实验器材进行操作,并交流操作后的心得及实验现象和结论。这样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2. 改进并引申实验

例如:初三物理中“研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实验,“测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测定值电阻电功率”的实验,三个实验复习时可以先给定一组器材。提问:根据仪器,你可以研究什么课题?学生可以根据学过的知识结合教材思考,然后教师引导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3. 注意作对比实验

例如:研究电阻的大小影响因素实验时,我们也知道,影响电阻的大小因素不是只有一个,于是我们对比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先控制其中几个因素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观察电阻的变化,从而研究出电阻和他们各自的关系。同理,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我们也可以对比实验采用的方法得出电流与电压、电阻各自的关系,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更牢固的掌握知识,而且也学到了除控制变量法以外的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对比法”。

4.练习设计某些简单的实验,培养验证假设的能力

实验设计,就是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实验技能去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问题,将实验基本操作、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及相关推理计算有机的融为一体,这类型题目,由于能很好体现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在中考中已是实验的主打题目。所以,做好设计实验题的关键在于根据实验要求选用比较合理的方案。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是: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方法,根据方法确定仪器和操作步骤。设计的方案应是最佳方案,要力求科学、简单、易操作、结论可信。

5有目的地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实验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说是实验中知识由感性向理性的一次飞跃,物理实验是在理性认识之前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手段,准确地观察、记录、描述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经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使知识产生具有合理性、科学性。然后再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完成了知识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的全过程。

总之,学好物理,从学好实验开始,物理实验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通过物理实验形成概念,

篇9

一、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物理的学科特点决定了物理教学中必须加强演示实验教学

初中学生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其中形象思维仍起重要作用,抽象思维正在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学生仍习惯于靠经验材料判断分析事物,不善于从理论上进行推导。初中生的心理的另一个特点是好奇心强,喜欢探索自然的奥妙,兴趣广泛、强烈,但缺乏深度和稳定性。如果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进行实验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和献身科学的精神。例如:我在《大气压》一节的教学中,首先演示母子管实验,在大试管中注入水,将略小的试管放入大试管水中,然后提问:若手拿大试管倒置,小试管如何?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小试管会受重力而掉下。然后实验,学生惊奇的发现小试管不但没有掉下,反而在滴下水的同时,缓缓上升,感到疑惑不解,教师及时点拨:是什么使得试管缓缓上升的呢?是大气压。学习了《大气压》这节课我们就可以解释这一现象。一个有趣的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整堂课学生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

二、演示实验的重要作用

演示实验是连接认识的主体和认识的客体的纽带。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离不开表象作基础,而表象的感性材料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理实验。

学生头脑有时积累了一些感性材料、生活经验,但有些经验是模糊的、动摇的、甚至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生动演示,突出主要部分,使模糊的得以鲜明,对错误的加以改正。例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运动和力有些模糊的认识。在教学中就要做好斜面小车实验,分析实验,推出牛顿第一定律,在这基础上更好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试想如果没有实验,教学将变得多么困难。

三、本人在实验教学中,注意并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上课前作好充分准备,注意实验的细节问题,以免出现意想不到的失误,以确保实验成功,提高课堂效率。

篇10

学生处于初中阶段的时候,自主意识和思维方式都会有很大的提高,他们对待事物的认识也有着比较强的目的性与自觉性。所以,这就使得学生对单纯的历史课程讲述不感兴趣,严重的时候,学生还会对历史课程产生反感。因此,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感教育联系在一起。而图示对学生的审美素质和思想情感的陶冶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学生对图示也非常的感兴趣。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对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图示进行引用,通过图示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历史的学习。在历史教学中,图示教学法一点都不陌生,它也是史学界中非常基础的一个方法。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图示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历史水平。

二、恰当地引入图形表格

(一)在历史课前运用图示提高学生注意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图示教学对学生的历史学习非常重要。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前运用图示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课前,如果引入一些和教材内容相关的图形表格,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这节内容产生好奇,从而能够起到很好的导入效果。例如,在进行《时期》这节内容的讲述时,教师可以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境,选择合理的图形。如“在一片农田里,一个小姑娘正坐在稻浪上,农田里一群农民正在火热地进行着庄稼的收割。”这幅图片描述的是期间非常典型的一个现象。引入合适的图形表格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更加的认真,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水平。

(二)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用图形表格创设情境

在历史图示教学中,历史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的历史背景,选择一些合适的图片进行辅助教学,并且利用这些图形表格来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关的历史情境。例如,在进行《》这节历史内容的讲述时,历史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的图形表格,为学生创设一个的情境,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体会到当时的历史氛围,从而能够更加容易学习这部分历史知识。图示教学对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非常重要,通过生动形象的图形表格将历史的相关情境创设出来,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发生的原因及过程,使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从而能够容易地理解历史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图示教学能够使历史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氛围。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图形表格,进行相关历史情境的创设,提高学生的历史水平。

(三)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图形表格发人深思

在进行历史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一些合适的图形画面引入到课堂中。这些生动形象的画面,能够将复杂难懂的历史语言表达得更加形象简洁,并且能够引发学生的深思。例如,在进行《郑和下西洋》这节历史内容讲述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出示《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这个图片。生动形象的图片不仅能够将一些历史的地点和时间清楚地标明出来,还能够让学生根据图片建立起自己的一个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图示图表能够将历史事件的各个关系清楚地表示出来,让学生更容易地进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水平。

三、引用影视画面等形式的图形表格将历史活化

篇11

论文关键词:初中物理小实验教学中的“魅力”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和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必要的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观察有关的现象,要大力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在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材中,新增加了三十多个课后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有的侧重于操作、有的侧重于设计、有的侧重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用应,各有特点和作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搞好物理实验教学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这些小实验,许多教师往往不重视初中物理论文,忽视了其重要性中国学术期刊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重视这些小实验的教学,既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和实验技能,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学生中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对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活跃课堂气氛,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1.消除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神秘感 实验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实验导入的主要任务是在学习者和新的学习课题之间建立起联系,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运用已有经验和已学会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进行新的思考。 通过演示实验,教师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唤起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利用创造的神秘感,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和积极思考,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而创造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来导入新课,也会产生良好的课堂效果。如第一次接触物理学科,学生会对其产生一种神秘感,从而觉得物理难学,因此.在上第一节物理课时,教师可以多演示一些物理小实验。比如,用毛皮和橡胶棒做摩擦起电、用熟鸡蛋堵住瓶口来做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用盛半杯水的玻璃杯口上放一张硬纸片初中物理论文,再在纸片上放一个鸡蛋来演示惯性的存在、用几个相同的大饮料瓶,向瓶

摘要稍加点拨学生的疑问就迎刃而解了。这样。教师就把较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学生理解起来自然也就容易多了。

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力挖掘学生中的创造潜力

实验操作就是要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而动手操作是检验其能力的关键。小实验从开始设计到制作,从演示到观察现象,从总结规律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都由学生亲自实践,并通过耳听、眼观、脑思、语言表达和动手操作来完成。初中学生一个特点就是爱动手,在养成做好物理小实验习惯的基础上,可以布置一些有意义的实验给他们做,以拓宽他们的视野,进一步挖掘他们的潜在创造因素。

如在八年级练习中的一道题:“一位同学做实验时,需要阻值为2Ω、5Ω、40Ω的电阻各一个,但是手边只有一些阻值为10Ω的电阻,请你为这位同学考虑一下,怎样用10Ω的电阻,组成所需要的各个电阻,一共需要多少个10Ω的电阻”中国学术期刊网。有些学生感到困难。我们就利用习题课的时间,引导学生计算,经过计算,然后引入实验设计初中物理论文,问题迎刃而解,这样既巩固掌握了所学的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又如在学完串、并联电路和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以后,正好市面上热卖保护学生视力的灯,这恰是利用本章知识的契机,可以就这个灯的原理展开后,让学生回家利用手边现有仪器“自制调光灯”,增强毕业班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同时也可给紧张枯燥的初三复习阶段带来活力和乐趣。综上所述,物理小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认识物理规律、解释物理现象等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要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就必须研究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关系。而物理小实验是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实现和谐统一的重要手段,它必将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篇12

关键词:研学;互教;后教

所谓“研学后教”,即先研学,后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由老师教学带动学生学习的模式。但是,这不仅仅是顺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思想和理念的转变。

一、学生研学阶段

老师在课前通过对教材、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研究,在对学生情况了解的基础上编写“研学文本”。研学文本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如课本知识自测、课外相关知识趣味问答、补全知识、正误判断等,目的在于指导学生自主预习课本、翻阅资料、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二、学生互教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在正式授课之前的十到十五分钟,老师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和教学目标展示出来。将学生分为4~6人的小组,组内成员相互分享课前学习实验的心得和结论,解决相互间的问题和疑惑,并对老师展示出的重点进行讨论,最后将大家探讨过后不懂的问题以纸条等形式交给老师,由老师公开讲解。

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个性化和差异化较大,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涌现出很多创新性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学生互教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还可以使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得以推广。同时,互教阶段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人际交往和口才表达能力,增强班级团结感和向上力。

三、后教阶段

这是发挥老师主导作用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和教师之间良好沟通的重要时刻。这一阶段老师应该有重点地去讲,因为经过了充分的自学、互学,学生已经对课堂内容基本掌握,并有了自己的见解,所以老师应该讲那些学生还不理解的、易混淆的、重中之重的知识点,并适当扩充课外知识。在最后的时间,可以做一个课堂小测验,以检验和加强学生对这节课的认识。

“研学后教”改变了传统物理教学模式,走出了低效预习、后教重复的误区。为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研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只有逐步构建课堂教学目标体系、行为操作体系、评价反馈体系,形成三位一体的全面教育模式,才能保证研学后教模式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何惠,王莹.“研学后教”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3(8).

篇13

1利用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创新的愿望和动机,要激发创新意识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强烈的创新意识来源于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酷爱.布鲁纳也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兴趣.”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的心理因素,对人的智力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有着积极的功能.在实验教学中兴趣能促进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创新.它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是调动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新性的一种内在动力.学生的好奇往往产生于具体事例,物理是以生产、生活为基础的学科,在各种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刨根问底的习惯,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当然和必然,让学生产生困惑,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领域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创设情景,制造“悬念”,放手让学生观察、实践、思考,让奇异的物理现象紧紧吸引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进行“自由落体”教学中,可用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进入未知世界进行探索.

问题1(演示):让金属块和一张张开的纸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

让学生观察现象,由此得出“重物比轻物落得快”的结论.(教师强调指出这个结论与某些生活经验相符)

问题2(演示):让金属块和同一张纸团成的纸团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让学生观察现象,由此又得出:“同时落地”的结论.

这两个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受力分析角度入手,使他们很快想到物体下落快慢的原因是由于空气阻力的缘故.那么如果验证这一想法呢?这个时候就进入了创新教育的阶段.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对空气阻力的处理,一大张纸可以捏成一个纸团,通过缩小面积来减少空气阻力带来的影响;那么,面对不能破坏外形的羽毛,如何减少它受到的空气阻力呢?这时就需要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羽毛自身不能改变,那么可能改变的就是外界环境了,具体来说就是能否将产生空气阻力的空气减少呢?这就充分凸显了创新意识的韵味.照此思路展开,就进行了下面实验.

问题3(演示):抽去牛顿管中的空气,观察无空气阻力时物重不同的物体的下落情况.结果是“钱币”和“羽毛”同时落地,这时学生才深信:物体下落的快慢不是由物重决定的.这个实验现象和生活经验相违,此时学生的情绪反映强烈,思维活动被引到了高峰.

又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时,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用力推桌子,桌子就运动,停止用力,桌子就停止;当起大风时,树叶就开始摇动,当风减小时,树叶的摇动幅度也开始减小,最后风停止时,树叶也不再摇动等等,通过列举实例“概括”出“力是产生运动并维持运动的原因”(教师的“观点”).然后提出一个开放的发散思维的问题:“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让学生讨论,并要求学生要用实验或实例说明自己的观点.学生的情绪一下子活跃起来,答案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注意引导,让学生大胆猜想,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从而教师的观点,最后结合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共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心理学家希尔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却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创新意识就是这个小小的差异之一.实验过程中,看似微小的一个调整,可以导致结果的千差万别,这就是创新意识的魅力所在.所以,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实验的各种现象和有着相互矛盾的结论所产生出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有积极的心态,引导学生勇于提问、善于思考、具有敢于创新的意识,这才是开启培养教育的好方式.

2引导学生亲历实验探究,深刻领悟创新精神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激发学生创新的动机,就要让学生多动手去体验物理实验.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大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形式,很多的学生分组实验,可能由于受实验器材和课堂时间的限制都没有开展,只由老师演示实验代替或根本就没有做实验,这样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少主动权,创新教育的环境非常糟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落实如何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的方式,以学生活动和讨论为主线,引导每个学生参与实验教学全过程.教师可结合物理自身特点和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实验、问题和情况,通过指导或引导,让学生去操作、分析、讨论和探索,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再发现者而不是接受者,让他们在实验探究中体验创新、感悟创新、孕育创新.例如在上“二力平衡”一课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索的作用,可把课堂移到实验室,让学生用一张纸牌跟两根棉线和几个钩码在两个铁架台上展开实验,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又如,在讲“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等内容都可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学生通过这种自主学习活动,学到的知识不仅印象深刻、来龙去脉清楚,更重要的是在真实情境中的项目学习,需要学生在高度仿真的实验探究过程中调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敏锐地聚焦问题,深邃地思考问题,开放地寻找线索,缜密地设计方案,在面对各种失败面前坦然接受并锲而不舍地一遍又一遍的实验,即使实验成功也要清醒地知导这只是阶段性的暂时成果、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经过这样的实验探究,学生深刻地体会了创新的过程,感悟了创新精神,并在身心上留下永久的痕迹,逐渐转化成个人精神世界的创新元素.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实验教学中的探索成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发现规律,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还可以设计出有开放性答案,并能澄清学生模糊、错误认识的题目,设计出学生可能产生创造性见解的题目.敢于放手让学生充分讨论,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回答,创新性的见解往往就在学生的各抒已见之中.例如在长度测量的总复习课上,设计了这样一个可供学生讨论的实验题目:要求不用长卷尺来测量两座相距较远楼房的距离.有的学生提出利用自行车来测量,先量出自行车轮的半径,记下自行车通过两楼房的转动圈数,然后通过计算可测得;有的提出利用声速测量等等.这些解决问题的途径都是由学生讨论研究出来的,学生通过实验获得了体验,同时又培养了创新精神.

3优化实验教学方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当前实验教学仍普遍存在着只重视简单的实验操作练习.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从器材、方法到表格设计都是按照规定好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只是依葫芦画瓢,根本不能领会实验原理和思想,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优化实验教学,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的综合培养.

例如,在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你能否利用现有装置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吗?你能设计几种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在学生电学分组实验中,在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实验,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取舍,对所得的信息进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在追求预定目标的过程中应变、思考和探索使学生的分析、抽象、综合、表达的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挥.

又如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参的安排,进行一些创新设计,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让学生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通过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还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中的标新立异的方法给予肯定、支持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独立地思考,并通过实验否定错误的假设或修正不完善的猜想,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科学的批评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篇14

一、素质教育与物理的关系

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尤其是中学生。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才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才能形成各种能力。这些能力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它包括培养学生由微观到宏观,由抽象到具体,由现象到本质的推理、判断能力;对物理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对物理概念、规律的运用和迁移能力;运用数学方法定量计算物理问题的能力;自学和阅读能力等。现在实行的教材中,内容的选取、体系编排、文字叙述、插图、练习等方面,都注意考虑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在钻研教材的同时,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考虑教法的同时,还应研究学法,做到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发展创造条件。

二、现在的物理实验现状

一直以来,初中物理教材对学生分组实验中的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和数据处理等均有详细的安排。这种菜谱式的学生实验使得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式呆板。虽然这样做实验对完成实验任务很有利,能使学生了解物理仪器正确的使用方法和验证物理规律,但这只是一种简单的机械模仿,无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不利于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久而久之,学生容易产生依赖思想,对事物缺乏独特的见解,因循守旧,难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因此,改革物理实验教学,探索实验教学的新模式,就显得极为重要。在实验中渗透设计思想实验不是机械地操作,而是创造性的活动。在观察和研究物理现象、测定物理量的实验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实验设计思想:从实验的目的入手,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通过一系列的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课前构思“实验原理和方案的设计,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步骤的安排,如何操作、观察、记录数据,如何处理数据等”。

三、创新式的学习加强学生素质教育

把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和善于创新的精神,以及探求科学的精神。验证性实验一般是在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认识之后,根据已知的理论,对一些现象过程的存在、原因或规律检验其是否正确而设计的实验。它在实验目的、方法、原理方面起到了示范性作用,但不利于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我在物理教学中尝试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在实验思想上进行创新设计,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意识。

四、学生动手实验的重要性

学生动手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学科要求,物理学是一门很注重实验的学科。在当前的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教学模式:教师的理论讲授(也做少量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大量笔头练习。实验是极其薄弱的环节。这种状况将影响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动手实验,可使学生更接近人类认识客观规律的过程,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理解概念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从而使其逐步掌握物理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即“学会学习”。同时,学生动手实验对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五、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物理实验本身就是一个操作过程。学生分组实验,每个人都有操作机会。在演示实验中,可让部分学生配合教师一起完成实验,条件许可时,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课外小实验更是学生操作的天地,如在学习量筒、弹簧秤、天平等知识后,可布置小实验自制天平、量筒、橡皮测力计等,学生的积极性一定会很高,效果一定会更好。总之,教师应尽量多给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教师要加强主导,既不能限制得太死,又不能太放松,而应努力创造一个活跃、快乐、紧张、有序的良好氛围。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

1?郾加强示范操作。学生对教师的所做的示范操作的模仿是形成动作技能的最初阶段,可减少实验的盲目性。示范可采用投影、挂图、示教板、实验小组长等形式。

2?郾指导学生操作。实验操作可采取不同的形式,如独立操作、小组协作操作,放开式讨论操作等。采取何种形式,要视实验内容而定。在实验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好的及时肯定表扬,使每一个学生都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六、物理实验对素质教育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