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37: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旅游管理专业特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专业办学方向
特色化的专业办学方向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符合旅游行业人才需求,能适应旅游市场新变化;二是能充分利用E域性特色旅游资源及所在院校(系)资源。因此,要想提炼出切实可行的专业办学方向,首先,需要各专业点对旅游业动态始终保持一个灵敏的视觉,密切关注人才需求变化信息,尤其应关注旅游新业态的发展及国家旅游产业政策调整所带来的影响;其次,各专业点应在充分了解行业与市场需求信息的基础上,主动联系当地旅游企事业单位,积极与其建立、强化合作关系,使其为专业方向建设提供实践资源和保障;最后,各专业点应在透彻分析同类院校专业方向现状与实力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做出最终决策。
从23个国家级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点的情况来看,云南大学结合云南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巨大的旅游人才需求实际,开设有旅游经济管理、旅游企业管理、旅游景E管理等3大学科支撑方向:云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则下设旅游教育、景观规划与设计、策划营销等3个专业方向,以跟云南大学形成区分;桂林理工大学结合国际旅游目的地桂林的本地资源,及面向东盟的人才需求状况,重点发展民族旅游开发与管理、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旅游规划与管理等3个专业方向;燕山大学则从当地实际出发设有旅游管理专业设有饭店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景区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旅游电子商务4个专业方向。
二、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部《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上述23个国家级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点中,有17个将“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其突出的特色加以提炼和打造。深入分析后发现,其“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化之路多半遵循着如下规律:第一,注重自身独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如云南大学的对外合作办学模式、天津商业大学的中外联合办学模式、黄山学院的“职业经理人”育人模式、青海民族大学的“一专+多能+特长”的培养模式,等等。第二,充分发挥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中的协同作用,如北京联合大学建立了由北京市旅游局、首都旅游集团及其它首都旅游企业共同组成的北京联大旅游学院产学研合作指导委员会,桂林理工大学“校、政、企、研”的协作办学思路,贵州师范大学“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办学方针,等等。第三,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地位和作用,无一例外地将实践教学版块加以重点看待和处理。第四,注重人才培养方案多方面内容的协同发展,如桂林理工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四方面:一是优化课程体系,二是高度重视专业课程的教与学,三是教学方法具备时代特征和国际化特点,四是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
诚然,一套成功的、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上述经验虽然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借鉴,但要想发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功效,非得经过我们结合实际的创新和发展不可,因而在提炼特色时应做到:首先,人才培养模式忌讳急功近利,需要我们不断摸索、实践、总结才能逐渐得以建立和完善;其次,产学研协作容易流于表象而难成大器,尤其需要我们精心运作、深入开展方能有所成效;再次,实践教学环节不仅需要完备的校内外实验实践资源,而且更需要不折不扣执行教学计划的精神和干劲;最后,树立品牌意识,适时对人才培养方案加以整体提炼和升华,如华侨大学提炼出的“面向海内外、面向企事业,校企结合、广泛交流”的人才培养思路。
三、课程建设与改革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元素和关键环节,也是国内高校旅游教育的软肋所在,即便上述23个特色专业点也均不尽如人意。要想打造自身特色,各高校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下足功夫:
第一,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教师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轨、学生所学理论与实践滞后是国内旅游管理教学的常态。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我们从行业需求和职业资格入手,分析旅游业最新的能力体系、能力单元及对应的教学领域,组织学界专家和业界资深人士,及时开发以能力需求为本位的新课程,并进一步以职业岗位群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需求为依据,建立相应的新、老课程群模块。
第二,在教材建设上下功夫。国内旅游教育历经30多年,教材数量可谓汗牛充栋,但经典的教材却是凤毛麟角,这是我们多年来重专著而轻教材建设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为了弥补国内教材滞后实际的缺陷,有些院校大量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和案例,其做法值得有条件的院校参考和借鉴。但是,英文原版教材容易水土不服,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难题。而要想编写旅游经典教材,如东北财经大学谢彦君教授编著的《基础旅游学》、北京大学吴必虎教授编著的《医域旅游规划原理》等,不但需要编者们十年磨一剑的毅力和恒心,更需要所在院校对这种毅力和恒心的足够鼓励和支持。
第三,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下功夫。国内高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整体过于传统,其单向“灌输式”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旅游行业发展的能力和职业要求,致使其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与造成上述教学内容滞后、教材建设缺乏原因不同的是,国内不少教师已对新的旅游教学方法进行了小有成效的探索,如对旅游本科教学方法改革的整体思考,对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对趣味教学法的思考与分析,等等,只是囿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及资金保障的缺乏,致使新的旅游教学方法难以生根发芽,更无法枝繁叶茂。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主要是做好三点:一是将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写进人才培养方案,并作为日常教学任务加以部署;二是提供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所需的各项软硬件条件,尤其是资金支持;三是对表现优异的教师予以奖励,以提高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四、实验实践教学
实验实践教学是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点建设中非常重要和关键的环节,其可供提炼的特色元素有:
第一,可根据旅游行业发展需求创新性地构建起由专业认知实践、服务技能实践、管理技能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5大版块组成的“职业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例如,贵州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根据旅游行业用人需要,建立了课堂教学与参观见习、仿真模拟、实战演练、专项能力训练和毕业综合实践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第二,以企业化运营和管理的思路开展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例如,可借鉴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前店后院式”的经典做法,使校内实验实训室既能发挥其教学实训功能,又能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扮演其接待服务角色。虽然上述23个特色专业点无一例外地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但最为成功的当属华侨大学。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华侨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点已建成国内一流的旅游实验教学中心,也是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福建省实验教学省级示范中心,形成了“为侨服务,传播华文”“服务海西,示范全国”“主题实验,实践创新”“四髙模式,科教协同”“五位一体,全面发展”五大特色。
第三,科学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在遵循“实践-理论-实践”总体思路的基础上,旅游管理专业点应采取间歇性实践教学方式,将各实践教学任务穿插在每个学期的不同时段进行。其中,专业认知实践、服务技能实践、管理技能实践以单次实训不超过两周,每学期实训不少于两次为宜进行安排;只有实践实训总量达到一定总量方能进入毕业实习于毕业设计环节。
五、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如云南大学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点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超强的师资阵容组合及相对合理的师资结构体系。在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提炼上,应重在落实。
首先,应充分发挥教学名师或专业负责人的带头、引领作用。教学名师或优秀的专业带头人在学术界往往一言九鼎,并具有较强的人格魅力,如北京大学的吴必虎教授、中山大学的保济刚教授、东北财经大学的谢彦君教授、华侨大学的郑向敏教授、云南大学的罗明义教授、湖北大学的马勇教授等,都算得上是旅游界的标杆性人物,他们对其所在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释放了极大的正能量。
其次,师资队伍引进上应做到髙标准、严要求,力求多元化。国内旅游本科教育对师资的要求大多是高学历、高职称,而对其实践经验要求往往流于形式。根据国内实际,相对理想的师资队伍结构应是专职学术性教师、专职“双师型”教师与兼职实践性教师各占三分之一。在这方面,北京联合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点处理得相对较好,经过多年的发展,该专业点已组建起一支积累了丰富专业教学经验和较强实战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PBL教学改革团队”,其中,具有行业兼职背景与经历的专业教师占63.6%。
最后,师资队伍培养上应走学校与社会联合培养的新途径。学校培养重点在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社会培养关键在教师实践能力的历练。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来说,两者均显得不可或缺。实践证明,实战经验丰富、关注行业动态,且与业界保持良好关系的旅游专业教师最受学生欢迎。因此,针对当前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通病,各旅游院校(系)应将其培养重心放到社会培养上来。具体可采取让教师带薪去企事业单位挂职、利用亚余时间去企事业单位兼职、鼓励教师承接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等方式。例如,云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倡导教师做行业的实践者,既要从事“学术研究”又要从事“行业实践”,鼓励并支持教师在承担横向课题、管理咨询、规划设计等工作中积累实践经验。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特色构建;辽宁师范大学
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起步较晚,由于各高校类型不同,故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学科水平也不尽相同。辽宁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下设在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为辽东半岛地区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尽管如此,在办学模式上,仍需要更多的探索与尝试来逐步完善教学体系,将规范化与个性化相结合,深入打造本专业的特色建设,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对旅游管理专业特色建设进行探讨。
一.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以区域特色为准绳
作为一所地方型、应用型本科院校,辽宁师范大学培养的是地方经济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根据旅游发展产业需求和所处旅游业区位资源及人才需求状况,并结合院系师资资源特征,旅游管理专业未来的战略发展可以定位于以下三大方向:(一)依托历史学科资源优势,基于大连地方旅游市场以及发达地区旅游文化市场的人才需求信息,继续夯实“文化旅游”方向的人才培养。(二)基于地方经济和环渤海旅游市场酒店业的的人才需求以及顺应旅游市场国际化的需求,做强“酒店管理”方向的内涵建设,培养具创新意识,有国际化视野和较强的实践技能的人才,密切与旅游市场的联系,加强与国外大学的交流合作。(三)发挥地方旅游区位优势,依据辽宁地区丰富的温泉资源的开发,以及温泉休闲度假旅游的快速发展,着力打造“温泉休闲”特色方向的人才培养。
二.课程体系特色建设
(一)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建设精品课程
优化各类课程之间的学时比例,合理改革教学内容,减少现有课程间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课程建设上,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要求,完善学分制,灵活设置专业必修、选修和特色化课程。
(二)根据辽宁地域特色,增设相应专业选修课程
近年来,辽宁省依托丰富地热资源,温泉旅游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强劲动力。特别是提出“建设全国温泉旅游第一大省”的目标后,全省上下形成了温泉旅游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以辽阳弓长岭、营口鲅鱼圈、大连安波、鞍山汤岗子等为代表的一批温泉旅游集聚区已初具规模。依此地域背景优势与旅游业发展态势,可在专业选修课中增设SPA温泉课程、体育旅游学、休闲与游憩概论、休闲心理学等,拓宽旅游专业课程内涵,服务于地方旅游经济。
(三)依托师资力量,开设旅游专业双语课程
旅游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课程可先从专业选修课中选取某门课程进行尝试,如国际饭店业,在取得一定良好效果的基础上,再逐步推向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会展概论等选修课。在教学计划中应把双语课程安排在第三或第四学年,同时注重外语基础课学时和双语课程学时的比重。
三.实践教学特色建设
(一)拓宽实训领域,多渠道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建立校内集酒店、导游、景观、旅游规划等一体的模拟实训室,开展模拟实习,同时引进社会资源与大连区域内旅游企业合作建设生产性实训室,校内校外实训相结合,如组织学生到经营管理规范、社会知名度较好的饭店、旅行社、温泉度假村、景区进行参观、体验、学习、模拟实训等,实现教学、实践、实习真正结合,满足创建实践教学特色的需要。
(二)实习模式的完善―从“4+1+3”转变到“5+1+2”
实习模式由前4个学期在校学习各类理论课程,第5个学期到旅游企业实习,第6个学期回校继续理论课学习和毕业论文的设计的“4+1+3”模式转变为将实习安排到第6个学期的“5+1+2”实习模式,即前5个学期充分将旅游管理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在校内进行基本的技能训练。第6学期校外实训,聘请校外实训基地培训人员将一些旅游管理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实训结束后,如果感到某一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还可以利用返校的最后两个学期充分学习。
(三)完善实习基地建设
建立多类型实习基地体系,景区实习平台,旅游规划实习平台,旅游体验设计实习平台等。拓展实习基地,横向应拓展景点、旅行社实习基地,可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点和旅行社,在旅游旺季人员短缺时上岗实习,同时向旅游行政、教育培训机构拓宽。纵向应从操作技能实习向管理、设计与策划、培训实习等拓展。
四.师资队伍的特色建设
(一)通过校企合作,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向“双师型”发展
积极创造机会让现有的旅游专业的教师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走出校园进入旅游企业进行相关的自我提升,增加实践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和知识带到教学中传授给学生。
(二)强化外语口语水平,向“双语型”发展
辽师旅游系现有的教师队伍中已有教师具备双语教学能力,但数量仍显不够,还需要加快培养双语师资。首先要整合本校资源,实现院系之间横向联合,充分利用外语系和大学外语教学部的青年教师骨干,积极培养旅游双语师资力量。
(三)加强横向联合,向“多元化”发展
可以和外校甚至是其它区域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聘请高校、旅游行业的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讲学或开办系列讲座;聘请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形成多元化的师资来源格局。
参考文献:
[1]左晓丽,马育倩,王玉.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石家庄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高校讲坛,2008,(10).
[2]路运洪.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许昌学院学报,2006,(6).
[3]陶卫平.高校学生毕业实习模式的有益探索―――黄山学院旅游系“零适应”毕业实习模式的调查分析[J].黄山学院学报,2005,(5).
[4]屈学书,张志刚,黄解宇.旅游管理专业・5+1+2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运城学院为例[J].运城学院学报,2010,(4).
[5]唐永芳,姜明军,王璐.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思考[J].湘潮,2008,(5).
关键词: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社会经济
一、概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高校的特色是通过其特色专业显现出来的。在一定意义上说,高等学校的特色专业是竞争力、品牌和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一所学校办学经验趋于成熟的标志,是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获得持续竞争力、影响力,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特色专业的多寡,也是衡量一所高校、一个地区高校综合水平和竞争力的一项主要指标。海南高校怎样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正确识别和遴选一批特色专业并大力进行特色专业的建设,成为海南高校面临的一大任务。
二、海南应将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的缘由
1.现有国家级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布点情况与分析
自2007年至今,教育部、财政部公布了七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共3454个,其中,有23所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如表1)。
注:本表数据系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公布的各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统计;
﹡该校的特色专业建设点名称为“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该校的特色专业建设点名称为“旅游管理(英语)”。
显然,这些学校获得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点,并不完全因为其在国内各高校之间的比较优势,还有一些真正在国内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学(如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并没有将旅游管理申报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从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分布来看,高等学校在自己的特色专业识别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旅游管理专业在本校各专业中的比较优势是否明显;二是与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是否能够较好结合。
2.海南省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分布及分析
在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七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中,海南省获得了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如表2),占全国的0.376%,从比例来看,是全国最低的水平的省份之一。[1]
注:本表数据系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公布的各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统计。
从海南省高校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所属学科来看,包括农学5个、医学2个、理学1个、工学1个、法学1个、教育学1个、艺术学1个和与农林相关的管理学1个,较好地反映了海南高等教育的积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这些特色专业集中于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和海南医学院,其余本科院校无一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3.特色专业建设的目的与海南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特色;技能型应用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教改,是在高职教育的宏观政策指导下进行的。高职教育的历史使命,就是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的技能型的应用性人才。我们的专业特色,集中表现在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中。
一、进行理论教学改革,建立科学实用的课程体系
1.理论教学的重要地位
是否拥有丰富的知识,是人才素质高低的重要表现。高职毕业的学生同作坊里的工匠的区别就在于,其技能(或手艺)背后有丰富的知识来支撑,这使他们能掌握比一般工匠更为复杂的技术(如数控、自动化等),同时也使他们能成为有创造性的人,而不仅是手艺人。因此,在强调高职教育的技能训练时,不可忽视理论知识教育。
2.理论课程结构的优化和整合
理论课程结构的设计,要服从于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特点是技能性。因此,理论应服从于技能。在对本专业人才的技能定位之后,要根据技能的需要,设计理论课程。
对于旅游业来说,客户所获得的主要是精神享受。这种精神消费的对象,除了客观旅游资源本身带给人一种精神感受之外,其中很大程度上,在于旅游从业人员,能否提供良好的服务。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品位,又决定于服务人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尤其是文化修养、专业修养。因此,在有限的理论教学时数内,不能忽视学生文化知识的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文化课程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文化课,而是紧紧结合旅游专业的特点,融入一些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专业修养所要求的标准。
3.理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首先,要加强课堂提问。一是老师提问学生,二是鼓励学生提问。其次可以安排一些课堂讨论。再次,理论教学应设法走出课堂,让学生对照社会现实去学习,到旅游景点、高级宾馆去感受和体验行业的特点,去接触一下自己未来的服务对象,使抽象的理论变得鲜活起来。
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技能通过实践教学环节获得。技能训练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
1.把握好课堂内的实践教学环节
课堂内实践教学,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课程实践教学同各门课程相联系,而课程总是侧重某一方面,是各种专门技能获得的重要途径,它总是以一定的理论为背景,集中体现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进来,有了行动,或说、或做,就可以说是实践了。多给学生一些发言的机会,让学生不妨按书上说的做一做。如讲演与口才、形体与礼仪、逻辑与修辞、做床与摆台、迎送与接待等等。
2.注重实训课的质量
实训可以通过模拟或仿真活动,训练学生们的操作能力和执行能力。除了课堂内的实践内容外,可以适当地在学生实习之前安排实训课程,它与课堂实践教学不同的是,它是独立开设的一门课,不完全受某门课程内容的限制,对本专业应掌握的基本技能较系统地进行训练。如宾馆服务技能的训练,就包括了前台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康乐服务。而在每一项服务中,又包含着多种技能,如餐饮服务中的托盘、走步、摆台、报菜名、分菜、叠布花等等。
3.毕业实习是综合技能的实战训练
毕业实习是在大海中学游泳,是军队上的实战演习,是学生经过两年多学校学习综合素质的检验,是技能训练的关键环节。
毕业实习的关键是要有足够多的适合学生实习的企业单位。本专业必须要依托旅游行业,与当地或外埠的旅游企业达成协议,使企业成为我们学生实习的基地。
三、重塑教师形象,真正突出“双师型”教师的特征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排斥大学教师的精英化。高职教师既要精通理论知识,又要有精湛的操作技艺和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
1.大量引进“双师型”教师,优化教师结构
应逐步把大批既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又有在生产第一线长期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和技能的人才吸引到教师队伍中来,使其比例占到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
2.教师的知识、文化结构应是“西学”和“国学”的结合
管理本土化应是高职教育应重视的问题。用中国式的教育,培养出大批中国式的管理人才,以适应管理中国人的需要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体现专业特色努力的方向。在教师的知识、文化结构中,努力做好“西学”和“国学”的结合。专任教师努力的方向是既懂得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同时又十分了解中国国情的本土化的管理理论家和实践家。
3.教师的教学、科研要和教学目标相匹配
高职教育要培养面向现实、面向基层、面向西部、面向中小企业的应用型人才。因为面向未来,并不意味着要不顾现实,面向世界并不意味要忽视中国,尤其中国的西部,面向现代化也不能忘记还存在大量的尚未实现现代化的中小企业,十分需要人才去经营和发展。因此,培养中西部急需要的中小企业的中下层管理人员,就成了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从这个方面来讲,校方应该给予教师密切的关注。一方面,合理制定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使教师能够从繁重的重复性极高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真正做到上好每一节课;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多做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科研,尤其是教学方面的探索,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科研水平。
4.鼓励教师创新
我们经常鼓励学生质疑,因为这是要培养学生一种新的思维习惯,在批判中去发现真理。我们要求教师要有广阔的胸怀,能容得下学生对自己看法的批判,用平常心去和学生探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我们爱护学生这种勇气。敢和自己的老师过招的学生,最有可能成为难得的人才。教师在教学科研中,要有“质疑一切”的精神,不断提出问题,寻找新的答案,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向学生示范,给学生以启发和带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真正突出高职旅游教育的特色
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这是高职教育的基本方针。以此为出发点,正确认识高职教育的特点,办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1.重新认识高职旅游教育的本质特征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所取得最大的成就是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不仅在量上有较大的区别,而且从培养目标到培养方式等质的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高职教育从数量上讲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人才,从质上讲则是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从工科角度讲,就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技术工人,是未来技师的摇篮。从商科来讲,也是培养高素质的基层工作人员。
人们十分忌讳高等学校培养蓝领的说法,其实在蓝领前加上高技能或高素质,他并没有使高等教育蒙羞,而是表明高等教育真正负起了社会责任,急社会之急需。高技能和高素质比什么定性都更能反映出人才的品味,一个无一技之长的白领,一个低素质的白领和高素质的蓝领相比,谁更有价值?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仅仅是教育类型的区别,并无层次的高下之分。
2.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取向
关键词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模式;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1-0067-02
Study on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Featured Program about Tourism Management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cus on Tourism Management Program of Taishan Medical College//Wei Min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f tourism management program was lack of features. According to program construction 10 years of experience, the paper discussed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featured program about tourism management in medical college.
Key words tourism management program; talent training model;teachers staff
Author’s address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Taishan Medical College, Taian, Shandong, China 271016
旅游高等教育中常常简单地将旅游业定性为能创造财富的朝阳产业,忽视了其对人类精神产生的巨大作用。这样就导致旅游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过程中过多地重视培养学生的经济、管理理念,忽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各类学校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雷同,没有特色和重点。
在医学院校的外国语学院设立旅游管理专业在全国范围内为数不多,具有特色性和创新性,符合旅游陶冶情操“治未病”的功能和涉外的性质。本文根据泰山医学院外国语学院设立旅游管理专业的情况,对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探讨。
1 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高校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高级性、知识性、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等特点。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旅游业成为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职业要求的创新和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以及战略思维、再学习能力;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通过英语专业四级或大学英语六级水平考试;熟悉并掌握诸如旅行社等各类旅游企业的主要业务和经营管理过程;熟悉并掌握高中档饭店、连锁经营饭店、饭店集团等各类饭店企业的主要业务;熟悉导游业务,能以英语为工具从事旅游工作。毕业生能胜任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生产一线从事导游、旅行社管理、星级饭店管理与服务工作及主题公园和风景点的管理等工作,能够为旅游企业担任教育培训工作,或者成为优秀的英语导游人才。
2 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包括旅游业在内的许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加入WTO又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国外先进的旅行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开办旅行社和导游等相关业务,以及大量的境外游客来我国游览观光。因此,根据我国、山东省旅游业的发展需求,结合泰山医学院的具体情况,确定突出“英语交际能力和基本的医学知识”专业特色,力争培养出有扎实的旅游专业知识、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必要的基本医学知识的优秀复合型人才。
泰山医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设在外国语学院。学院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旅游企、事业单位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知识扎实和英语交际能力较强的旅游一线的高级专门人才,使毕业生能胜任星级饭店管理与服务工作,能够为旅游企业担任教育培训工作,或者成为优秀的英语导游人才。
3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本科学制4年,考核合格后发管理学学士学位。主干课程包括管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英语。旅游管理专业重点突出两个特色。1)语言特色。旅游的涉外性,要求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具有相当的外语水平。除传统的旅游课程外,充分利用外国语学院的优势,开设与英语专业相同的英语视听、口语、口译、日语和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外语课程的总课时占到专业课的48%;另外,为学生提供随俄语专业上课的便利。2)医学特色。依托医学师资力量,开设“旅游食品营养学”和“急诊医学(旅游常见病急救)”两门专业课,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食品营养与安全和旅游常见病急救的知识。
4 “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
针对本专业的特点,确立“加强基础,精选内容,突出特色、重视实践,拓宽内容”为旅游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总体思路,设立“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知识平台能够较好地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实践模块为培养具有时代特色的旅游专业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实践模块包括课程实践、综合实践、旅游企业服务实践、实习基地实训、旅游企业管理实践、医疗急救实践、毕业时考取多项职业证书、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
5 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
以推进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面向现代化为方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及时客观地转变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元的教学手段,如主要课程和毕业设计双语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导师辅导教学法、课堂实践教学法等方法。在能力培养方面,加强实践和课堂模拟,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实习基地实训和毕业实习、建设模拟餐厅和模拟客人、模拟导游。
教学内容方面,在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条件下,力争选取最新的教材,做到授课内容能准确客观地反应旅游业的发展趋势,站在时展的前沿,适当增加具有前瞻性的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加大教学投资、配套软件建设,构建旅游院校内部信息系统和跨越校园的外部信息,有效地与国际接轨,形成资源共享型的国内国际网络化教育体系。
6 构建合适的师资队伍
泰山医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从两个方面进行师资队伍的构建。一是重视师资培训,重视交流,重视教师总体素质和能力提高。如委派骨干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实习、考察,建立师资培训基地,培养具有创新、创造、创业能力的人才,鼓励教师在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之外与旅游界利用多种渠道接触,提供旅游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源头保证。二是进行师资的合理配置,在配置师资时,从师资队伍动态的流动性、保持相对稳定性入手,加强或持续现有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注意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在注意本校师资配置的同时,及时做到和外校甚至其他区域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如聘请外校知名教师或旅游企业的知识管理型人才举办各种讲座。
参考文献
[1]王昆欣.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