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风险管理基础范文

风险管理基础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5:5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风险管理基础,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风险管理基础

篇1

2.1 基本概念。

2.1.1 风险管理的定义及分类。

风险管理是通过识别风险、评估和分析风险,并对其进行积极明确的处理,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具安全保障的方法,以实现企业或项目以最低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根据巴塞尔协议,金融界通常把风险分为三种,即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以及信用风险。在我国对于风险主要分为战略、法律、财务、市场以及运营风险。对于信托风险管理来说,《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类监管指引》中明确提出,风险管理的评价要素主要涉及信托公司的内控管理体系、信托业务风险管理以及净资本管理。

2.1.2 信托定义、业务类型及风险。

(1)信托定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中清晰的定义了信托的概念,信托是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的意愿和目的以自身的名义对受托财产进行管理及处分。

(2)信托业务类型。

在我国对于信托业务类型的划分可谓多种多样,由于划分标准的不同,可能存在一项信托业务可以被理解为多种信托类型。对于信托业务的划分,如果以关系成立的形式作为划分标准,可将其分为任意信托与法定信托;按照受托财产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动产信托(受托财产属于动产,如机械设备)、资金信托(即受托财产是货币资金)、不动产信托(即受托财产属于不动产,如土地、房产等)、金钱债权信托(受托财产为金钱债权,如保险单存款凭证等)以及有价证券信托;根据信托业务所涉及的法律依据属于民法或者是商法可以将其分为民事信托以及商事信托;根据委托人的性质又可将其分为个人、法人信托以及个人法人通用信托,即委托人如果为自然人,则设立的信托为个人信托,法人及个人法人通用信托亦如此;从受托人承接业务目的(即是否以获利为目的)的角度对业务进行划分,可以分为营业与非营业信托;据信托业务受益人为委托人自身、第三人又或者是业务本身能够促进某项公共事业或间接使得委托人受益,可将其分为自益、他益、公益以及私益信托;根据信托财产的流动是否局限于国内,可将其分为国内信托以及国际信托;根据我国《信托业务监管分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信托业务监管分类说明(试行)》,以信托公司是否具有信托财产的全部或者部分决策权将信托业务分为事务管理类和主动管理类信托业务。

(3)信托业务风险。

对于信托业务面临风险的类型一般分为: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以及政策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债权或金融产品交易的对手方由于自身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其没有能力履约或者主观上不愿履约,影响该债权或金融产品的现有价值或到期价值,从而对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带来某些或大或小损失的可能性。同样对于作为金融机构的信托公司,信用风险也是其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风险之一。信托公司的信托业务和固有业务,都有可能遇到因交易对手方违约带来的信用风险。主要业务类型就是信托融资项目中融资人的违约、金融机构间拆借市场拆入资金方的违约、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交易中正回购方的违约。比如常见的违约有以下两种: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经济转型期,如果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使得融资方经营环境恶劣,导致其现金流发生不利的异常变化,使得交易对手方没有能力履约或者履约能力降低,就会给融资类信托带来致命的信用风险;当货币市场政策突然趋紧、央行不予释放头寸缓解时,即便信用度较高的金融机构也有可能因为头寸难平引发资金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的大面积违约,且该类信用违约传导性极强,影响效果恶劣。

操作风险是指来源于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是由于机构内部制衡制度不够完善,监督和管理有限而导致风险的发生。对于信托公司来说操作风险主要是由于监督管理设置不够合理,不能及时发现信托业务中各种不利因素的行为风险。在信托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常见的操作风险主要是因为风控督查对业务人员没有起到严格的监管,导致业务人员故意犯错或者因失误导致风险结果的发生。还有一些诸如因为对业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不够,导致其不能及时了解监管机构出台的监管政策,影响业务发展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信托公司因现金流不充沛,不足以满足自身业务需要,从而使得业务可能面临风险并遭受损失。流动性风险主要发生在信托公司以及信托项目两个层面。在公司层面,由于信托公司可能无法及时获得充沛资金来应对业务的快速增长或按时支付到期的债务从而产生风险;发生在项目层面的风险,是指项目在信托计划到期日没有如约完成或者项目收益产生风险影响资金的回流,从而使得信托公司无法兑付投资者本金及收益或出现信托理财刚性兑付的现象。流动性风险的发生会使整个信托行业的理财都将承受巨大的舆论压力,从而对于当事人信托机构以后的理财发行产生致命性的不利影响。

政策风险是指由于政府有关某市场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是有重要的举措、法规出台,引起某个市场的波动,从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基础资产价格变动而导致的与其有关的金融产品或衍生产品价格异常发生的风险。信托业务常见政策风险有以下三类:第一类,存款利率的变化影响信托理财的销售,比如存款利率突然调高而信托理财收益并没有及时变化,则会降低社会投资者对信托理财的收益预期,动摇其购买信托理财的信念;第二类,行业政策变化对投向某行业的信托项目兑付产生的影响,比如当下信托行业主要投向的房地产行业,一旦政策不利于房地产行业发展,将会对投向房地产行业的信托项目兑付带来重大打击;第三,股票价格异常对证券类信托的影响,比如 2015 年 7、8 月份股灾发生时,信托公司的盯市交易员要时刻紧盯市场行情,以防持仓股票跌破警戒止损线时不能及时抛售股票而影响投资者的收益。

2.1.3 内部控制的定义。

关于内部控制的思想早在 18 世纪就已经产生,后来逐渐发展为调控企业经营管理的理论方法。对其可以定义为企业为了稳定持续发展,并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识别处理于公司不利的事项,从而保证企业合理经营的政策与程序。

2.1.4 资本管理。

(1)资本管理风险。

资本管理风险表示由资本充足率不足所引起的风险,当企业的资本金的名义规模满足监管部门的要求,但是其实际资本却没有达到最低标准或者一部分资本金的来源与规定不符,从而使得企业经营管理出现风险的现象,即为资本管理风险。一般金融机构的资本构成包括实收资本(实际出资)、资本公积金、风险准备金、留存收益以及稳定长期负债等。资本充足率是监管资本(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要求的最低资本标准)比风险资产加权值(以一定方法对各项目加权计算所得)。金融机构往往希望以较低的资本撬动较高的杠杆,即以低资本支撑大规模资产而获得较高的收益。但是其目的又与监管部门的意愿相反,因为监管部门是希望金融机构能够保留充足的资本金以应对金融风险,这种情况往往会造成金融机构为实现利益最大化而违反监管规定,以非常规手段掩盖其资本不足的事实,从而引发资本管理风险。

(2)净资本管理。

为了强化信托公司风险管理的监督力度,《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得以颁布,办法中指出对于信托公司而言,净资本是在净资产中除去各类资产及或有负债的风险扣除项和各种业务可能导致的资本损失。为了使得信托公司的资本保持充足以应对业务风险的出现,信托公司必须落实并实施净资本管理。

2.2 信托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2.2.1 风险管理理论。

亨瑞?法约尔是法国着名的管理学家,他在《一般管理和工业管理》中正式引入了风险管理这一概念,风险管理这一重要理论早在 18 世纪中叶就已经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法约尔的定义正式将其引入了企业管理的领域。美国着名的管理学家威雷特在其书中提出了关于风险的解释,这是经济社会中人们第一次关于风险的正式定义,其提出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客观体现,而这种不确定性是指人们不愿意让某一事件发生,但其确实存在并可能发生的概率。莱特纳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德国经济背景,提出了风险处理手段这一说法,并且其强调关于风险的处理主要包括了风险发生前的控制与规避和已经发生时对其进行分散以及转移、消除。莱特纳认为对于风险的处理应该根据客观事实选择相应的手段进行调节,从而达到保护企业使其正常发展的目的。

20 世纪以后,风险的定义更加趋于成熟,奈特认为风险的不确定是可以测度的,并且提出风险虽然具有不确定的特性,但是其与不确定性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在 20 世纪美国经济危机发生后,经济学家加强了对风险管理的研究,1952 年格拉尔再次对风险管理这一概念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渐演变为一门新的学科,其通过初期的识别及度量,并采取各种措施对其进行规避,并在风险发生时对其进行整体研究且根据现实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从而达到降低损失及成本的目的。

2.2.2 信托风险管理理论。

风险管理理论自出现至今,经过长时间的挖掘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关于其分支,即企业、金融等风险管理已成为具有关联性的独立学科。1979 年,我国为推动经济发展、打破计划金融体制,人民银行建立了信托机构。由于信托制度及理论的缺乏,信托业在我国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先后被监管部门进行了六次整顿。我国信托行业发展至今已经超过保险业成为第二金融支柱,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管以维护金融系统稳定性、扩大经济社会利益、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下信托公司风险管理所受监管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际上通用的监督管理办法;另一方面是我国现行使用监督管理所依据的一法三规,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以及《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

篇2

Abstract: The article from embarks to the infrastructure project risk management's research, profits from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theory, has carried on the simple analysis to the infrastructure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pattern. And to the infrastructure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from the risk classification, the project risk's recognition as well as the risk analysis method three aspects has carried on the concrete analysis elaboration.

关键词:基础设施风险识别风险管理

key words: Infrastructure risk recognition risk management

作者简介:汪春序,男,青岛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与投资。

基础设施项目是最重要的项目类型之一。它广泛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在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与其它类型的项目相比,基础设施项目具有实现周期长、投入大、技术要求高、系统复杂等特性。在实现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因此风险管理对工程项目的成功有决定性意义。本文从对国内基础设施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出发,借鉴项目管理理论,对基础设施项目风险管理模式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按照风险管理基本理论,基础设施项目风险管理可以理解为: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地利用多种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对基础设施项目活动涉及的风险实行有效的规划、控制和监督,采取主动行动,创造条件,尽量扩大风险事件的有利结果,妥善地处理风险事故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低的成本保证安全可靠地实现项目的总目标的过程。

一、 基础设施项目风险的种类

任何基础设施项目面临的风险分为“整体”风险和“要素”风险两类。整体风险是指通常包含在项目协议中的风险,包括政治、法规、商业和环境风险。要素风险则是指与建设、运营、金融和项目创收等项目构成相关的风险。具体来说,一个基础设施项目至少存在以下九种风险,这九种风险是[1]:

(1) 技术风险,由于工程和设计失误导致的风险;

(2) 建设风险,由于建设技术使用不当,建设施工过程中管理不科学而导致费用增加以及建设延迟造成的风险;

(3) 运营风险,由于经营和维护成本较高从而导致入不敷出,或者由于技术原因无法正常运营而产生的风险;

(4) 收入风险,由于利用率过低,无法获取资源,价格、产品务求以及服务销售量的波动而导致的收入不足等;

(5) 财务风险,由于收入及融资成本套期保值不足所导致的风险;

(6) 不可抗拒力风险,包括战争、以及其他灾难或者天灾出现所到导致的风险;

(7) 法规/政治风险,由于计划变更、法规变更和不利的政府政策导致的风险;

(8) 环境风险,由于恶劣的环境危害所导致的风险;

(9) 项目失败,由于上述各项风险的任何组合所导致的项目失败。

二、 基础设施项目风险识别

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很多,既有结构化方法也有非结构化方法,既有经验性方法也有系统性方法,既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方法也有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在解决问题时常用的一种方法。通常是将对解决某一问题有兴趣的人集合在一起,在完全没有约束条件的前提下,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头脑风暴法更注重提出意见的广度,而提出问题的质量并不是其追求的主要目标。因而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2)德尔斐法。德尔斐法本质上是一种反馈匿名函询法。它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预测方法的三个特点,分别是:匿名性、多次反馈性和小组的统计回答。德尔斐法以函询的方式归纳集中了多名专家的意见和思想,经过几轮的函询,最终会形成代表专家组意见的最优的可行性方案。

(3)核对表法。核对表是基于以前类似项目信息及其相关信息编制的风险识别核对图表。核对图表一般按照风险来源排列。

(4)SWOT技术法。SWOT技术法综合比较分析示范项目的内部优势(Strengths)、内部劣势(Weaknesses)、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和外部威胁(Threats)等因素[2],从而识别出项目的风险。SWOT技术法需要大量的以前类似基础设施项目的风险资料,因而在资料获取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 基础设施项目风险分析方法

(一)AHP融资风险评价法

1、AHP法概述[3]

AHP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是美国数学家T・L・Saat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一般用于多目标多方案的决策问题。其评价的基本思路是:评价者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要素,并在同一层次的各要素之间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出判断矩阵,通过求解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后,确定某一层次对上一层次某一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排序和层次总排序,并由各层得到的权重指标为决策提供依据。在风险评价中,可以应用AHP法确定各层次风险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2、AHP应用在风险评价中的步骤

(1)建立风险因素的递阶层次分析模型;

运用AHP进行系统分析,首先要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决策部分,把这些元素按属性的不同分成若干组,每组作为一个层次,以形成不同层次。按最高层、若干相关的中间层和最低层的形式排列起来。每一层次的元素作为判断的准则,对下一层的某些元素起决定作用,同时,该层的元素又受上层次元素的支配[4]。

(2)构造判断矩阵;

层次结构模型做出之后,评价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判断,从第一个准则层开始向下,逐步确定各层诸因素相对于上一层各因素的重要性权数,然后,经过计算,排出各方案的风险大小顺序。然后按照T・L・Saaty的1-9标度法对各风险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得出第二层次对第一层次的判断矩阵A以及第三层次对第二层次的判断矩阵B1、B2、B3、B4。将专家打分进行了平均修正处理,并取整数[5]。

(3)确定权重值并进行排序;

根据判断矩阵排出风险因素的顺序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进行总排序,以确定递阶结构图中最底层各个元素的总目标中的重要程度。

(二)敏感性分析法

敏感性分析是研究项目主要因素发生变化时,项目经济效益发生的相应变化,以判断这些因素对项目经济目标的影响[6]。敏感性分析可应用于评估某种风险(可以是最主要的风险)或多个风险相互作用对项目融资的影响程度。分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双因素敏感性分析。

(1)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是假定某一经济活动中的其它参数保持不变,只考虑其中一个参数变化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步骤包括:确定敏感性分析的研究对象确定不确定性因素及其变化幅度计算并分析不确定因素的变动影响绘制敏感性曲线图确定敏感因素变化的临界值。

(2)双因素敏感性分析是指在投资项目的实际运作中,有多个不确定因素同时发生作用。当考虑其中两个因素时,便成为敏感面分析。双因素分析是研究两个相互独立的因素同时发生对分析对象产生的影响,以确定该项目承担的风险程度。双因素敏感性分析一般是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先确定出两个主要变动因素,然后再分析两个因素同时变动时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的步骤是:确定两个敏感性因素X和Y列出敏感面分析方程式,并按分析的期望值要求,将方程式变为不等式绘制分析图

(三)SCERT分析法

综合应急评价及响应技术SCERT(Synergistic Contingency Evaluation and Response Techniques)是总结英国北海油田项目工期、费用风险管理经验而提出的风险管理模式。SCERT以活动与风险的辨识为基础,能较好处理风险因素的复杂联系;它在系统中加入了对策响应节点,并引入二级风险和二级对策的观念[7]。

在运用SCERT分析法的时候,通常分为以下几步:第一步,对评估系统进行界定。在这一步当中,需要首先确定系统的风险指标。然后再此基础上对活动进行分解和辨识,对一级风险和以及对策进行辨识,对二级风险和二级对策进行辨识。第二步,评估系统的构造。在这一步中,需要运用单因素临界分析,估计风险指标在假定的几个变动程度分组下,各一级风险因素的变动区间。此外,还应考察实施了一级对策后,风险指标在上述的几个变动程度分组下,二级风险因素的变动区间。第三步,贷款风险的量化分析。第四步,在前三步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价及决策。

参考文献:

[1]达霖・格里姆赛,莫文・K・刘易斯.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基础设施供给和项目融资的全球革命[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175-176

[2]吴华安.丽江市污水处理示范项目SWOT分析[J].新农村建设. 2006,09.32-33

[2]徐国祥.统计预测和决策[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354

[3]吴艳霞,王雷,殷仲民.基于投资方角度的项目融资风险分配研究[J].重庆建设大学学报.2006,28(2):115-117

[4]高华,朱俊文. 基于AHP法的城市基础设施负债融资风险评价[J].商业研究.2009,(7):90-91

篇3

关键词:电网运行;风险管理;基础研究

前言: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电力系统不断引入新型技术和管理模式,虽为我国电力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技术的不完善同时也为电力系统埋下很多安全隐患,另外由于电能应用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为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必须加强对电网运行风险的管理。

一、风险管理系统介绍

电网风险管理系统是电网安全运行的保障,具体可以分为风险识别系统、风险评估系统和风险控制系统三个方面。

(一)风险辨识系统

风险辨识系统是电网运行风险管理的基础,同时也是风险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保障,根据程序设定的标准,实现对电网运行过程中潜在风险的评估,并且将所有不利因素进行归纳。风险辨别系统主要对频率、电压、以及电网稳定性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来确定电网运行的状态,并且确定电网运行是否会受到影响,以及能否正常继续工作[1]。

(二)风险评估系统

我国对风险评估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风险评估系统只需根据标准,对风险辨识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电网风险等级,以及对发生电网事故后造成的损失进行等级划分。风险评估系统工作的范围大致可以分为:停电程度、电网负荷程度、发生电网事故后对,变电站的损失程度等。

(三)风险控制系统

电网风险管理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即是风险控制系统,对企业整体风险管理有着绝对的领导作用,无论是市场部或是设备部,还是其他企业部门,风险控制系统都具有很大的存在意义。为了将风险意识充分传达到每个部门中,使各个岗位明确自身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必须加强对风险控制系统的开发和利用,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事故的发生[2]。

二、加强电网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现阶段,无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亦或是企业的正常生产,均对电能供应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由于电的特殊性,促使人们必须加强电网风险管理,以免在用电过程中发生事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厂的生产进度,值得注意的是,若发生重大事故极容易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造成威胁。电网风险管理系统的普遍应用,不仅能够保证用电安全,同时也符合现阶段社会的发展需求,另外,近些年虽然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加快,但各大行业的发展几乎都对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全球变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导致各种能源浪费的问题接踵而至。电能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工厂建设中更是占据着重要地位,电能的使用情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加强电网运行风险的管理,不仅可以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供应,提高产业效率,而且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可以起到很大的保障作用,另外,对我国电力建设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总而言之,加强电网运行风险管理对各个领域来说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电网运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机制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不断发展城乡建设,电力系统也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着创新和改革,而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增大,电网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保证用电安全和能源节约,必须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电力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需要大量的人力保证其正常运作,如果没有一套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在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因为人为原因导致电网系统出现问题,而电能是一种具有重大安全风险的能源,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问题,都可能酿成巨大的灾难。目前来看,我国电力建设发展还算可观,并且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管理机制一直没有得到完善,对于电网运行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无法做到及时发现和处理,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不但不利于电力建设发展,还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3]。

(二)不具备开放式风险管理工具

只具备健全的管理制度,对于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开放的管理模式和风险管理工具做支撑。目前我国电网系统的数据较为分撒,对风险的预估和管理均存在很多问题,而建立起开放的管理模式,加大风险管理工具的使用力度,能够有效实现各部门数据的的资源共享,从而减少数据分散给风险评估带来的麻烦,但是对于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来说,依然没有认识到开放性管理模式和管理工具对于电网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此方面的宣传工作[4]。

四、电网风险管理方法

(一)完善电网风险管理制度

风险管理制度对于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电网管理者是电网风险管理系统中的主要操作者,主要根据对电网数据的分析,针对电网运行中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以此来保证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完整的风险管理制度可以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两个部分,初级阶段对电网管理者的要求是:虚拟各种运行风险,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措施制定,为电网安全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高级阶段则需要电网管理者完成多项工作,首先需要进行数据整合,然后根据数据进行风险预估,其次并对风险预估进行求证,最后根据初级阶段提供的数据,以及对风险的检测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确保电网系统能够正常运行[5]。

(二)做到开放、透明的风险管理

前文中提到过开放的管理模式、管理工具对于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作用和意义,但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在电力系统风险管理中,采取此种模式相关企业的少之又少,应适当加强对开放管理模式和管理工具的开发和利用。开放式管理模式不仅能够大大提升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并且有利于实现对电网运行中的风险管理,另外,由于其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很大程度上减轻相关工作人员的压力,也能够避免因为人为疏忽导致数据不准确,总而言之,对于电网运行风险管理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结语:电网运行本身即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加强对其运行风险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纰漏,极容易导致发生安全事故,所以有关单位应加强电网运行管理的制度改革,提升电网管理者的综合能力,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作。

参考文献:

[1]陈辉.电网运行风险管理研究[J].机电信息,2014,(02)33:162-163.

[2]汪际锋,陈贺,张勇.电网运行风险管理的基础研究[J].南方电网技术,2015,(11)02:1-8.

[3]文云峰,崔建磊,张金江.面向调度运行的电网安全风险管理控制系统(一)概念及架构与功能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03)09:66-73.

篇4

关键词:工程项目工程保险工程风险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risk is that influence project realizing the goal of the all of the uncertainty set.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project investment, more participation body, construction cycle is long, has a great risk.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the risk management process as the main line, introduces the risk management of each link, of which mainly introduces the role and importance of project insurance.

Keywords: engineering project engineering insurance project risk

中图分类号:X82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概述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由于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因此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风险如不被人所知,并未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往往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严重人员伤亡。为了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顺利进行,科学的进行风险管理是很必要的。

风险管理,是指对风险认识、分析以及采取防范和处理措施等一系列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指风险管理的主体通过风险识别、分析评估,并以此为

基础,采取主动行动,合理的使用回避、减少、分散或转移等方法和技术对活动或事件所涉及的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妥善地处理风险事件造成的不利后果,以合理的成本保证安全、可靠地实现预定的同标。基础设施建设的风险管理流程如图。

在工程建设之前,首先对整个项目有一个合理的认识,进行风险识别,有无风险、风险的类型、可投保与否等;之后对风险评估,评估各个风险的破坏程度、影响系数,并制定出风险应对计划;接着,针对各个风险的特点进行投保,以降低风险;最后若风险来临,有效及时应对。在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监控各个环节,做到有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2风险识别

2.1风险识别的程序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工作。首先,要了解和识别可能产生的风险因素,包括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以及工程风险。

其次,结合将要投标和实施的工程进行具体、细致的研究和分析。识别可保风险和不可保风险,编制风险管理计划。进行风险识别得到一个工程风险清单,对于其中可保风险要进行投保,例如意外损失风险和职业责任风险。对于剩余的不可保风险即除外责任要进一步实行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以及风险监控。

2.2风险识别常用的方法

2.2.1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也称专家调查法。首先由项目风险管理人员选定和该项目有关领域的专家,并与之建立直接的函询联系,通过函询进行调查。收集意见后加以综合整理,然后将整理后的意见通过匿名的方式返回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如此反复多次后,专家之间的意见将会逐渐趋干一致,可以作为预测和识别风险的依据。

经验表明,采用该方法预测的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越长准确性越差,而且分析结果往往受组织者、参加者的主观因素影响。

2.2.2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有时又称为智爆法,是最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它借助于专家的经验,通过会议,集思广益来获取信息的一种直观的预测和识别方法。这种方法要求会议的领导者要善于发挥专家和分析人员的创造性思维.通过与专家的相互交流和启发,达到相互补充的效应,使预定的结果更加准确。

2.3武广客运专线工程建设风险识别的实例

武广客运专线工程建设运用德菲尔法和头脑风暴法,经过多次的调查和专家的几轮讨论,按照风险级别系数,武广客运专线工程建设的风险由重至轻排序为:与德方合作风险、进度风险、安全风险、财务风险、质量风险、环境保护风险。由于篇幅所限,仅给出前三项的风险级别差异,如图所示。

3.风险评估

3.1风险评估程序

风险评估是指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价的全过程。

3.1.1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包括事件发生的概率和事件后果的估计两方面。概率分析是指应用相关理论和方法,结合直接、间接经验,对特定系统危害事件发生的概率进行主观和客观的分析、判断。

事件后果估计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分析可能导致的后果极其影响、危害程度,分别称为情景分析和损失分析。

3.1.2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指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标准,对各个因素进行量化,得出更精确的结果,同时量化后可计算出系统的风险概率、风险后果和风险值,科学判断该系统风险是否可以接受,需不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措施和安全措施的具体强度。

3.2风险评估的方法

风险用层次分析法。

其应用原理为先分解后综合,整理和综合人们的主观判断,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实现定量化决策。首先将所要分析的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组成因素,然后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分析结构模型。最终归结为最低层方案、措施、指标等,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重要程度的权值或相对优劣次序的问题。

但层次分析法并没有取得人们预期的效果,在工程风险管理领域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工程项目一般都较复杂,风险因素较多,首先在结构分层上就具有一定的困难,一般层次分析法分析的风险因素不易超过九个。而且由于判断矩阵与每个专家的主观评价有直接的关系,是一种基于个人的经验及认识做出的,不同的专家给的判断矩阵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同。加之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具有唯一性,所以每个人的经验都不可能是绝对丰富的,一些新的问题出现时,会由于完全缺少经验而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失去可操作性。

4结语

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多,全国很多城市都在修建地铁、公路等,而建设者们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意识还不够,因而非常有必要对风险管理开展比较全面的、系统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要充分认识工程保险的优势并且利用工程保险来保证自己的权益,做好工程风险管理的每一步,来促进工程项目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义志.武广客运专线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方案

[2]建筑经济.2008(9):106-107.

篇5

关键词 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 电力企业

风险是企业经营中所必然要面临的问题,因而对于企业而言,从科学的角度来对风险进行管理,才能更好地应对风险。不仅如此,相关企业应在增强自身于风险敏感度的同时,提升并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这样才能将因市场风险而带给企业的冲击降到最低。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今纷杂而多变的市场环境,电力供应企业于管理上应积极地来进行变革,不断地来丰富、加强自己于风险管理上的内部控制能力,进而将自身的管理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以更好地规避经济风险,为企业谋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

一、电力供应企业内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存有怎样的关系

(1)什么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对于企业而言,其目的是希望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在企业在市场的经营中,对其所要面临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监控、规避和应对,从而将市场中的各类风险对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

(2)什么是内部控制。企业的内部控制,则是以企业自身所制定的经营目标为核心点,对于将会影响到这一目标的各类因素进行相应的管理、调整和把控,以确保该经营活动能顺利地进行,从而激发出企业的更大潜能,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就电力供应企业的整体经济发展而言,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都将对其起到促进性的作用。于其二者而言,电力供电企业的内部控制是进行风险管理时不可或缺的一种方法。而风险管理的运用,将为电力供电企业的内部管理起到一种不可替代的支撑性作用。因而我们说,风险控制与内部管理存在着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于电力企业的整体管理、发展而言是无法取代的,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

二、风险管理下电力供电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1)强化企业内在的自身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为电力供电企业提出了崭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市场需求,供电企业应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脚步,强化自身管理方法、完善人员的配备等,以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于人们。而加强风险管理下供电企业的内部控制,将大大地弥补当前供电企业管理上的不足,进而将更加有效地来解决供电企业内部的各方面问题,更加合理化地来对人员、资产进行管控,极大化地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促进企业的发展。因而我们说,风险管理下供电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2)确保财务信息的可靠。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中的一部分,而财务信息的准确性是企业中相关领导做出正确决策的关键性参考依据之一。因此,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内部控制,能够更好地将财务与管理相结合。在加强企业对财务相关信息监督、管控的同时,将进一步地提升财务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就这一角度而言,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作为社会经济中的一员,供电企业同样适用这一理论。

(3)促进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电力企业自身是庞大的,供电只是整个电力企业经营中的一个环节,在风险管理下做好内控,将有效地促进整体电力企业风险管理的管控。并更利于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进而将电力企业的整体风险降到最低。就这一点而言,风险管理上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是很有必要的。

三、目前电力企业中所存在的主要财务风险及进行内部控制的意义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风险有很多种,这些风险会于其的经营中不断发生、被规避。下文主要就目前电力企业中所存在的财务风险及对其进行内部控制的作用、意义进行简要的说明。

(1)电力企业中所存在的财务风险。1)经营方面的主要风险。就供电企业而言,在为社会、公众提供供电服务时,势必会产生电力线路、设备的维修支出、经营收入,而于这一过程中,很多因素存有不确定性,进而对于企业的资金运用等方面存有一定的风险性。于销售中,可能存在应收账款出现坏账等,这些风险的存在构成了经营风险。2)投资而产生的风险。电力的供应需要高效的发电设备作为基础,因而当电力企业在对发电设备投资时,便产生了投资风险。这是因为市场的供求发生相应变化时,将对最终的投资收益带来影响,而这一风险并不单纯地只是因发电而产生,与其相关的供电系统,同样是引发这一风险产生的间接原因。3)电力企业筹资而引发的风险。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由于运营等方面的原因,会发生筹资情况。在这一过程中,筹资的盲目性、审批的不严谨性、不完善的资金管理,将引发企业产生筹资风险,即有可能为企业带来财务损失。而供电系统作为电力企业中的一部分,这一风险的存在同样将对其产生影响。

(2)进行内部控制于财务风险的意义及作用。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将加大对于财务各方面的管理与监督,从而加强相关财务项目审批的严谨性。其有效地规避了各类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而减少了企业的经济损失。因而我们说,内部控制于财务风险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发挥了重要的风险规避作用。

四、风险管理基础下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应实施措施

从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管理情况分析,单一性的内部控制或是单纯的风险管理已然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不能够最大化地来进行风险规避。因此,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到电力企业中,才能更加有效地规避风险。

(1)依据风险管理来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方案。风险方案的制定,是根据供电企业于市场中进行相关项目的风险评估而做出的。因此,在其的基础上来制定相关的内部控制方案,将起到强化规避风险的作用。

(2)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内部控制体系的改进与完善。为了更好地规避风险,保证供电企业的经济利益及未来的发展,供电企业应于风险管理的基础方面,对当前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在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中,来加深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之间的联系;在其相互的监督、管控下来更好地规避市场带给电力企业的风险,从而保证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未来发展。

(3)优化内部控制体系、加大企业风险管理的力度。一件事情的成败,于细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供电企业于风险管理下的内部控制。因此,企业应不断优化自身内部控制体系,细化到具体、权责分明,并应将这一原则具体贯穿到企业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同时将风险管理也贯穿其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风险管理于企业中的管理力度,在有效规避风险的同时,还将给企业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可更加有效地促进企业自身的经济发展。

五、结语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化需求,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发展,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势在必行的。电力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提升风险管理下的内部控制体系,更好地服务于电力企业,确保对市场风险进行最大化的规避,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为国网安徽省含山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 刘彦博.基于风险管理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分析[J].商,2015(07):13.

篇6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风险,管理

一、城市基础设施的含义

所谓城市基础设施就是能够给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带来方便和服务的各种基础类服务设施,如道路交通等公共工程,城市的绿化环境以及公共事业等,这些都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的基础条件,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安逸,而且,城市基础设施在城市的发展中是处于先导地位的,只有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才能够促进城市整体的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所包含的内容共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城市的道路交通,如公路,桥梁,公交,地铁等工人们出行的各种交通设施,另一方面是指城市的环境保护,如城市内部的来及处理,污水,废气的排放,消防设施,环境绿化等,此外,还包括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各种基础能源,如水,电等。

此外,城市基础设施还有其独特的特点。

第一,城市基础设施为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条件。城市基础设施可以说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不仅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而且为城市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城市的功能,为城市协调发展奠定了建设的基础。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先打下良好的基础,城市的发展也不例外,因此,城市基础设施要先于城市建设。

第二,城市基础设施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是为整个城市的发展提供条件的,所以,它的服务对象是整个城市,因此,城市基础设施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如,城市内部能源供给,不仅具备各自的网络系统,还要通过各个系统直接按的相互协作,而交通网络也构成了整个城市的结构骨架,正是因为城市基础设施的系统性,更容易使得公共行业形成垄断。

第三,城市基础设施为人们提供公共设施服务。城市基础设施为人们提供开放性的服务,它的服务范围是整个社会以及社会中生活的居民,所以城市基础设施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根据这个特征可以很好的将城市基础设施与商品进行区分,因为,城市基础设施为人们提供的服务都是客观的,不因个人意识为转移。同时,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公平性,而且为了保证城市基础服务提供的稳定性,政府会对公共服务和产品实行价格监管,保证价格的稳定性,使得公共产品的销售价格要按照政府的控制而销售,而与盈利性商品不同,产品生产者与销售者不具有决定价格的权利。

第四,城市基础设施具有社会性的公共效益。由于城市基础设施是为城市提供公共性的产品和服务的,因此,它也具有社会性的经济效益。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以城市发展为基础的,所以,它为人们提供的各种服务都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益为前提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把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首要任务,所以,它们的建设资金都是有政府统一支出。而成果却是全社会共同享有的,所以说,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产出都是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思考的,要为整个社会带来效益。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所存在的风险

基于城市基础设施自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存在着来自社会与个人两个方面的风险,而这些风险影响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

首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社会风险。社会风险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而言的,包括城市的交通,资金,环境,工程,以及各方面的协调工作等风险。

第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交通风险。城市的交通风险一般指交通出现的拥堵问题,而且这个问题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日益突出。城市经济发展的越快,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就越高,出行的频率与距离也在逐渐增长。造成城市交通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也在不断的扩张规模,而且城市化人口也越来越多,原来的交通规模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出行要求,造成城市内部交通紧张。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个人收入,所以,近年来人们购买私家车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私家车的快速增加使得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城市交通网络不完善,而且交通建设缺乏规划。其次,对车辆停位缺乏管制,目前因为车辆的增多已经形成了缺少停车位,车辆随处停放的情况。第三,是城市交通出现的车鸣声,噪声声级超标,严重影响居民生活。最后,城市交通秩序混乱,闯红灯,驾驶越线等现象屡见不鲜。

城市交通存在的这些风险打乱了交通发展的动态性,阻碍了交通的发展,进而降低了城市居民与社会的整体利益。

第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资金风险。长期以来,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面临着资金短缺,融资渠道狭窄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尽管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也越来越多,但是因为原始负债,使得资金投入不足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都是有国家支出,主要还是依赖国家财政,但是国家的税收有限,所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也受到限制,不能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而且,我国现在的经济体制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实行的金融管理制度也变更为资产负债管理。对于原始的负债要进行解决,所以商业银行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都以贷款时间长,利率低的项目转移。因此,对于大范围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足够的资金供给,然而,因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较其他的商业投资的利益低,很多金融机构也拒绝向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资金风险,严重威胁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

第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环境风险。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外在条件,但是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因为以前迫切的追求经济高增长,使人们对环境保护缺乏实质性的认识,进而对废水,废气的排放处理不到位,没有自主的推行相关的环境管理制度和相关产业的处罚条例,导致一些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工作处理效率地下,而且污水处理设施也由于长时间的停滞而失去工作性能。现在,城市的建设不仅仅是追求经济发展,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然而,由于原始的破坏过于严重,而导致现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困难。而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还较低,所以,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要以一定的环境破坏为代价,因此,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存在着环境风险。

第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工程管理方面的风险。工程管理方面的风险主要指工程的资金投入,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等。城市基础工程建设一般都是由政府投资建设,因此,工程建设的各方面人员对城市工程的投入资金进行一层层的“过滤”,到工程施工部门时,资金量还会剩下少量。而施工部门还要用有限的资金完成工程建设,因此他们可能会偷工减料,导致工程的建设材料不符规格或投入设备不足,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工期和质量。

第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各方面协调的风险。根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性的特点,如果有一方面处理不善,对全社会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都会产生巨大影响。如交通工具与交通道路之间就需要进行协调,不能追求单一方面的发展。所以基础设施建设要由政府进行统一规划,不然会形成畸形发展的状况,即是某些方面的发展过快,而相关设施的发展落后,导致整个设施无法正常运行,这就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协调性的风险。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风险管理的策略

为了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因此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对它存在的风险进行管理。其策略如下:

第一,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完善交通布局。城市交通的建设要将与城市区域发展相联系,人口多喝人口流动快的区域,更要注重交通布局的规划,要是城市交通与城市管理共同进步。同时,还要改变交通建设的总体思路,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让城市发展与交通建设相协调,其次,发展交通运输的人性化服务,为居民提供诚信,舒适的运输服务。最后是从整个城市的角度对交通发展做规划,全方位的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建立专门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体系。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应只以国家为单位,而是要在城市内部建立基础设施投资机构等平台,通过采用BT等多种建设模式为公共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数量。此外,对于决定城市发展的重要工程和项目,如环保等要为其设立专门的投资机构。此外,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也要随着增多。

第三,设立环境保护和监管部门,对涉及到环境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进行严格审查。对环境造成威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经过专业的检测和指标衡量,看它的危害程度是否在环境的允许范围之内,如果环境能够承受,允许建设,如果对环境有威胁,可以通过技术引进等方式对这类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对环境的威胁减弱后,再进行实施建设。此外,对于积累的环境问题要给以及时的处理,以免为以后的城市发展造成阻碍,但是最为重要的环境保护要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的发展同步进行,不要形成单一的发展局面。

第四,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各项工程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提高管理。提高工程的管理首先要选择好管理人员,所以,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能力考核,实行责任承包,明确个人所承担的责任,提供人员的积极性。其次,订立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的标准,尤其是成本,质量方面,更要有专业人员对它们进行管理和审查,避免出现成本超出或者质量不合格的现象。最后是工程的监管机制。城市基础设施建立,是为整个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因此更要有质量保证,以免阻碍城市的发展,所以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工程建设,从工程施工前期到工程完工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对它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保证工程顺利完工。

第五,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制度为指导,提高城市基础设施之间的协调度。无论是哪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都要与相关部门和其他设施做好协调工作。如城市用于政府办公的房地产工程建设,要由城市规划部门进行统一的规划部署再进行建设,以房地产施工制度为指导,做好该工程的规划与方案的制定,然后对其进行布局的设定和优化,最后组织施工建设。而公路交通的建设就要与交通管理部门与公路施工等部门进行协调工作,以免某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会受到相关设施的影响而无法进行,进而影响到整个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的完善。

以上是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风险的管理策略,但是在这些策略的执行前,首先要做的是要全社会提高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认识,了解它不仅能够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更是影响到了城市整体的发展进度。所以,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协调统一发展。因为城市是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的综合体,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城市提供的各种基础设施服务,如公路,供电,排水,保健等,也是居民生活所离不开的必须物质条件,同时也能够衡量一个城市发展的现代化水平。因此,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要向更加完善,更加高水平的方向发展,才能够与经济的发展进度相统一,为城市功能的发挥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7

关键词:ICU护理风险管理 质量改进 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122-01

ICU集中收治各类重症病人,抢救机会多,急救仪器复杂,护理人员操作多,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尤其在目前ICU存在严重护理人力不足及护士缺少常规化、系统化的岗前和在岗培训的情况下,同时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风险管理在医疗、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我们在遵循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基础上,实施ICU风险管理,取得良好效果。具体介绍如下:

1 方法

1.1 确认和识别ICU常见存在的和潜在的风险问题:组织各级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管理识别。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识别,可以防患于未燃,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预见。通过不断培训,让护士了解自己在目前工作中以及随着时代的发展可能面临的风险,时常在其出现前警钟长鸣,降低风险的发生[1]。护理风险主要包括:科内业务培训滞后;护理人员应急处理能力低;急救仪器的操作不熟练、仪器保养维修不善;抢救药物不熟悉;护理记录不及时、不仔细;各种管道处置不合理;新药的不断出现;危重病人转运存在风险;抢救物资设施管理不善等不安全因素。

1.2 针对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防范措施。

1.2.1 健全和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如:危重病人护理查房制度、仪器检查登记制度、药物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护理人员培训制度、危重病人转运制度等等。同时规范各种操作流程。例如:在以前科内遇到抢救病人,大家一哄而上,显得杂乱无序,同时延误病人抢救时机。针对这种状况,护士长及时组织大家讨论,制定抢救定位流程,现在通过对抢救定位的培训,人人皆能熟练掌握该项技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1.2.2 组织各级人员学习风险管理制度、责任心教育、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学习。科内建立业务学习制度、外出学习报告制度。凡外出学习的人员回来后均要组织讲课和示范,每月组织考核,与奖惩挂钩。

1.2.3 作为管理者要组织科内护理人员一起讨论和调查分析,确认存在问题,做到全员参与,集体制定相应措施。人人明确本月或本季度科内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问题是什么,如何执行。

1.2.4 提高管理者本身的风险意识和业务素质,管理者本身要通过多种渠道学习相关的医疗法律法规,医疗护理风险管理知识,同时通过继续教育和自学相结合,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

1.2.5 管理者要有预警计划,在人力安排和医护协同服务等方面协调管理。发生缺陷及时查找原因,落实持续质量改进措施[2]。

1.2.6 采取走动式管理,对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较差的护士、新护士、实习护士等到高危人群尤其要加强检查、督促、指导。对潜在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快速制定简易操作的措施,防止风险的发生。每天提前和推迟半小时上下班,检查下级护士对科内制定的制度措施落实执行情况。同时利用晨间大交班的时间,了解各危重病人的病情,对潜在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指出并提出防范措施。如我们曾经遇到给一位气管切开并行机械通气的病人翻身和肺部物理治疗时,气管套管突然滑出,造成病人窒息,经抢救挽回生命。事实上在操作前评估到窦道未形成的病人,护士长经利用晨间大交班的时间,提出防范措施,同时与医生沟通,引起大家重视。与此同时,护士长利用场景训练,培养年轻护士的评判性思维。

1.2.7 充分借鉴他科科学管理的经验,对每季度护理部各科护理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与科内自查的问题,进行归纳终结,查漏补缺,制定防范措施。如在以前护士使用心电监护仪时,经常会出现病人电极片长时间不换、使用血管活性药时自动测量血压袖带与氧饱和度放在同一肢体测量,影响数值准确性等等。现在通过培训后人人明确使用心电监护仪的注意事项。

1.2.8 重视家属探视机会,利用此时间与病人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由于ICU病人病情重、变化多、各种侵袭性操作频繁,有时病情需要须用约束带固定。家属会不理解我们的做法,往往会提出异议,这就需要做好沟通工作,取得理解与配合。

1.2.9 成立六个质控小组,如:仪器检查维护小组、药物检查登记小组、院感控制小组、管理小组、病历检查小组、业务培训、带教小组。制定各小组职责及建立检查登记制度,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各小组工作落实情况。

2 效果评价

我们自对ICU常见的护理风险问题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原则以来,取得病员和护士互利的效果。各级护士风险意识有了明显提高:责任心加强了,病情观察到位了,近年来医疗纠纷发生率也下降了;护理人员在进行各种有创操作时均能事先告知家属或病人该操作的危险性,并记录在病历上;医疗收费投诉率为零;在岗的护理人员对ICU仪器操作和检测熟练;交接班制度落实到位。

3 讨论

持续质量改进是一个永恒的目标。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通过计划、执行、监督和评价的方法,不断评价措施效果并提出新的方案,使护理质量循环上升。“医疗风险,无处不在”的特点,决定我们如何认识和防范医疗风险,尽早尽快预见、识别风险,鉴定、评估风险。努力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从根本上堵塞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渠道,健全管理机制。完整的风险管理机制,可以有效避免医疗事故、医疗风险,有效地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在全体护理人员的支持和参与下,完成对整个风险管理的过程,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和护士安全。作为护理管理者要明确ICU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监测。参照医疗护理流程和规范进行检查,不断改进和制定风险管理措施,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应用服务提供商; 外包; 风险管理; 基础理论; 概述

一、引言

ASP模式下IT外包中的风险对ASP提供商和ASP客户双方都有影响,尤其是ASP客户所面临的风险极大,使ASP客户采用ASP模式进行信息化的信心和积极性大大受挫,给ASP模式潜力的发挥和ASP模式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阻碍。因此,对ASP模式下IT服务外包中的风险进行研究,是国内外ASP市场发展所面临的同一个问题,同时也被列入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要课题之中[1-3]。本文针对理论界在ASP模式下IT外包中风险管理研究中的主要基础理论进行概述。

二、相关基础理论

(一)核心能力理论与IT外包

虽然IT应用对组织核心竞争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从核心能力理论的角度来讲IT应用不宜采用外包的方式,相反IT功能的外包在组织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中得到了一致的认同。经过外包,可以让组织释放出更加有效的管理能力,同时可以把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到一些更重要的价值创造活动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核心IT能力是组织的最佳竞争优势,包括定义IT需求、监控提供商的IT应用服务交付、详细确定和管理IT外包合同的能力等。所以对核心竞争力理论而言,正确识别IT功能对组织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IT外包时组织通常以选择性的方式进行,IT外包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把释放的能力和资源都集中到核心能力上。

在对ASP模式下的IT外包时,大多数的中小型客户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通常采用ASP模式下的应用服务完成信息化建设。但由于这些中小型客户都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就是企业内部缺乏有力的管理模式,IT管理人才没有经过相关的专业培训,管理经验不足。从传统IT外包到ASP模式下的IT外包中,IT外包任然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的主要原因还是ASP客户核心IT能力的缺乏,在ASP模式下的IT外包中这一问题尤其显著。

(二)委托理论与IT外包

委托理论是在人问题不断出现的过程中慢慢产生的。这个理论的起源来自西方企业管理理论中的一种假设,将经营者的人虚拟为“经济人”。即假设人都是“自利”的,在一定的环境和约束条件下人可以发挥最大的可能性去追求个人利益。委托理论的意义就是根据委托提出的问题,指定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人的自私行为进行监督,同时还研究出一些激励机制,帮助人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ASP模式下的IT外包可以根据委托理论研究ASP客户与ASP提供商之间的管理和风险控制,将其自身的委托关系发挥到最好。

在ASP模式下IT外包中,ASP客户与ASP提供商都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法人实体,通常会因为双方信息的不对称而引发委托问题。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事前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逆向选择、事后隐藏行为和隐藏信息所导致的道德风险。这三种问题发生的时期各不相同,逆向选择问题发生的时期是在对IT外包提供商的选择和评价阶段,由于产品本身属性的特征以及隐藏信息的情况,使得ASP提供商的整体素质和实际能力无法做出真实的评估,所以ASP客户掌握的相关信息并不真实和全面;道德风险其实是一种欺骗行为,通常在契约签订完成后发生。为了解决以上的这些问题,采取的有效方法有信息甄别和激励机制设计。

在ASP模式下的IT外包中,ASP客户与ASP提供商之间的关系是坚持以合作为中心,同时存在一定的竞争。IT外包的意义就是通过资源优化配置、价值链的整合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整体提升,所以这对ASP客户和ASP提供商来讲都是实现双赢的最好时机。但是不可忽略ASP客户和ASP提供商都是两个独立的法人主体,这就难免会因为利益的分配不当、承担风险的多少时出现竞争和冲突。这个时候委托理论的实施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委托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出一个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的有效方案。

(三)交易理论与IT外包

交易成本理论包括新制度经济学和企业理论。长期以来大多数企业在管理上都存在相同的问题:只注重内部结构调整资源配置的思维定势。IT外包的实施直接摆脱了这些落后思想的束缚,IT外包从一个更现实更广阔的环境去分析企业的经济活动,为实现企业之间更好的合作关系,IT外包对其中的组织形式进行深刻研究并提出完善的运作机制。IT外包的出现扭转了企业与市场之间完全对立的关系,使之相互联结,共同前进。把理论与现实完美的结合起来,实现最大的利益效果。Williamson在交易成本理论中提出的诸如决定交易费用的交易因素和人为因素,包括市场的不确定性、潜在交易者的数量、交易的资产专用性程度、交易频率、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等为研究ASP提供商选择、外包关系管理及外包风险管理都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结语

ASP模式下IT外包风险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核心能力理论、委托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在研究中需要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理论,同时这些理论也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补充,相互支撑的。

参考文献:

[1] 任怀飞, 张旭梅. ASP模式下关键业务应用服务外包中的激励契约研究[J]. 科研管理, 2012,33 (11): 68-75.

[2] 任怀飞, 张旭梅. 应用服务提供商能力的第三方认证研究――基于改善市场效率的视角[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0, (8): 5-12.

篇9

一、上市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改革开放之后,受到全球银行业高度一体化的影响,我国逐渐放宽了对国内金融业的限制,对商业银行进行了并购、资产重组等资本运作,逐步推进了商业银行市场化的进程。商业银行逐步市场化之后都纷纷上市,上市后各间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都有了很大改善。具体表现在:第一,整个银行业的盈利能力趋于平稳,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国银行业总体上一直保持着稳定高速的增长,在国家经济态势向好的大环境下,银行业每年的净利润提升率都超过了30% ;第二,商业银行不断优化了资产结构,资产有效性持续提升;第三,商业银行不断进行着金融创新探索,将创新金融业务作为利润增长点。可是,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银行业不但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而且市场环境也变得非常严峻。为了提振经济,央行实行了积极的货币政策,除降息之外加大了货币的发行量,多次下调准备金率。降息令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减慢;同时,降低了商业银行的收入,提升了银行贷款的风险。而我国很多商业银行都是将存贷款之间的利息差额作为主要获利方式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银行的正常发展,必须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借此抵消部分传统业务收入降低带来的风险。

(一)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1)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首先,我国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逐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相比其它市场,金融市场的发展时间更晚,因此完善程度并不高,不论是法律法规还是监管机制都存在很多漏洞;另外,各地政府为了追求政绩,有时会对商业银行进行盲目的保护,这就为商业银行进行违规操作创造了最佳条件,不过同时也令商业银行面临很高的财务风险。其次,我国还未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监管体系,商业银行的监管还只限于业务操作的合规性与合法性,并没有深入到业务的具体环节,探讨操作是否存在违规;且监管基本上都是事后进行的,也就意味着风险已经产生影响才开始对其控制,虽然能够改进当前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却无法挽回银行已经蒙受的经济损失。

(2)资本市场不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在筹资方面受到的限制更多、更严格,因此,实际运营过程中企业能够获得发展资金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如果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偿债能力降低,就将财务风险转移给了商业银行,令银行面临很高的信用风险。假设银行累积了很多这种不良贷款,而其中的绝大部分都转为坏账,那么银行就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面临很高的财务风险。

(3)风险管理意识不强。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都将大部分精力投放到了提高市场份额以及开拓新业务上,并未对资产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估,一旦出现了诱发风险爆发的因素,银行就可能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上市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以外的其它风险很少研究,也不重视这些风险可能对银行造成的影响。

(二)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整合学术界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各派观点,本文认为可以将其分为3类:上市商业银行业是企业,其经营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商业银行同样具有代表意义。不过,商业银行由于其业务的特殊性,财务管理还有以下特点:

(1)平衡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基本单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自身的利益也存在短期与长期之分。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短期目标是由长期目标逐渐分解细化出来的,但是两者之间并不一定存在完全的一致性,所以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就更大,想要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也就更加困难。

(2)保证风险与收益平衡的同时,最大化股东权益。前文提及,商业银行运营过程中的风险非常多样,因此进行财务管理时必须平衡好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如果风险高于收益,那么就没有必要开展相应的业务;只有在风险低于收益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才能通过业务实现一定的利润。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应追求最大化股东权益,从而既保证股东投资的安全性,又保证其理想的收益率。

二、全面风险管理导向下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商业银行的业务特点决定了其运营的高风险性,银行业务的所有环节都存在风险。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多家世界知名的金融机构被迫宣布了破产,令我们深刻体会到了银行业所面对的风险很容易达到无法控制的程度,这也提醒了想要保证银行业务的安全性与稳健性,必须做好风险控制工作,本文结合相关理论以及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调研分析,为其构建了全面风险管理(ER M)导向下的内控体系。

(一)构建良好的内控环境上市商业银行想要实现理想的内控收效,必须构建良好的内控环境,因为只有这样各项内控措施才能得到有力的执行与落实,从而发挥出应有的内控效用。各个因素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共同构成了上市商业银行的内控环境。实际工作中,商业银行需要结合自身的运营实际,从这些要素入手构建良好的内控环境,为后续内控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

(二)设定合理的内控目标上市商业银行必须设定合理的内控目标,以作为内控工作的指引。之所以强调合理,是因为目标应设定在付出一定努力之后可以实现的标准上,从而提升员工完成内控任务的积极性,进而提升银行的内控效率。另外,银行设定内控目标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风险管理目标,将其作为重要的参考要素之一,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内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从而保证银行运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三)识别风险

上市商业银行能够准确识别出运营过程中可能面对的各类风险,为后续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工作做好铺垫。

(四)评估风险识别出风险之后,上市商业银行就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从而确定它们可能对运营造成的影响。评估方法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五)应对风险评估了风险之后,上市商业银行就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对这些风险进行防控。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营实际,可以采取表5所示的风险应对措施。上市商业银行应在综合分析风险属性、发生的可能性、对银行造成影响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风险应对措施,从而既实现理想的风险控制收效,又将成本控制在合理水平之内的目标。

(六)内部控制措施

(1)上市商业银行应在全面风险管理导向下实施各项内控措施,以业务活动为依托,对业务活动各环节可能发生风险的节点进行控制,从而在源头上做好风险控制工作。

(2)上市商业银行应做好临时事件的应对,建立应急预案,以便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从而尽量保障各项业务正常进行。

篇10

关键词:风险;风险管理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01

风险管理审计是对传统审计方式的突破和创新,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方向。各企业都在尝试推行风险管理审计,将内部审计自身的监督职能与企业的经营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风险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知识

1.风险:《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将风险定义为,对实现目标有影响的事件实际发生的可能性。其衡量结果是后果和不确定性。

2.风险的特征:不确定性、未来性、目标性和双面性。

3.风险的种类:《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将企业的风险分为战略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要求企业辨别出对战略和经营目标影响最突出的重大风险,进行重点管理。

4.风险管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指出,风险管理是围绕公司的总体经营目标,在公司管理中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推行风险管理流程,培养风险管理文化,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为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可行的、合理的保证。

5.风险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二是使企业的目标实现的更好;三是在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的同时,使企业的目标实现的更好。

二、传统模式下的内部审计已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从传统的内部审计看,其审计范围大多局限于经济责任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并且这两项审计工作还只是单纯的查错防弊,且均是事后审计,很难做到事前监督、事中控制,内部审计工作所要达到的效果不明显。

对于经济责任审计而言,基本是干部新的工作岗位已经确定,干部管理部门才下达“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委托书”,根本做不到先审后离,如果离任干部没有原则性的错误和失职,审计结论不会对其造成任何影响,审计工作成了走过场,审计结论不能真正成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依据。

财务收支审计是笔者所在公司前些年开展较多的一项审计项目,原则上每年对下属的十几个分支机构进行财务收支审计,但也仅仅局限于账务处理是否合理、有无错账等查错审计方面,基本都是一些会计核算问题,提出的问题也都是账务处理的合规性、合法性问题。与通过审计结论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并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审计模式相比,有很大的区别。

无论是经济责任审计还是财务收支审计,笔者所在的公司,传统的审计过程均是从制度审核入手,问卷式的内控调查方式不痛不痒,可有可无,回答的严丝合缝,反映的表象是管理严谨;而实际操作中往往是有令不止,有度不行。通过制度审核往往只是了解了企业的基本管理情况,实际审核时,仍然是循序渐进,按部就班,按业务的发生顺序进行审计,往往就是一些报表数据的统计工作。审计结束后,只是提些不大不小的问题,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意义不大,所以审计的结果也不能够引起管理层的足够重视,相反却引起各个相关部门的抵触情绪。长期下来,势必造成审计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低下,提出的审计建议被审计单位不得不改,却又应付了事,整改不到位,推进困难。

三、尝试开展风险管理工作

风险导向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方向,它注重的是风险预知,风险管控,弱化了循序渐进的审计模式,节约了审计资源,提高了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

笔者所在的公司2010年进行了重组,按照新公司风险管理的需要,每年需开展风险信息搜集及评估工作,并编制全面分风险管理报告。依照风险类别,审计部门尝试组织公司管理层、中干层和普通技职人员进行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的填列、收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排序。结合公司的实际状况,经管理层评估,确定公司的十项重大风险,见下表。

针对十大风险,审计部门组织各风险相关部门分别制定了管理策略和解决方案,如:

(一)针对现金流风险,其管理策略为:通过资金预算管理、融资渠道拓宽、资金及时回笼、资产清理盘活等策略的实施,确保公司科研生产正常进行。

其解决方案:1.加速货币资金的回笼。杜绝增加并逐步减小应收账款余额;加强陈欠款的清理;多渠道帮助经销商融资,缩短回款时间;逐步完善经销商信用等级评价。

2.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严格执行年度收支预算制度,合理安排使用资金;执行货币资金的授权审批制度;重新划定对供应商的付款原则,增强供应商信心,防止供货中断。

3.增强外部融资能力。充分利用大集团提供担保的平台及信息网络,增强融资能力;拓宽融资渠道;随时关注国家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掌握宏观调控方向,调整信贷比例。

4.清理盘活资产。提高资产运营能力、清理闲置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二)针对成本费用风险,制定的财务成本管理策略为:借助于集团公司本年度“成本领先”工程的开展,通过降低单车成本、优化车型配置、降低单车废品率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具体项目的实施,进行有效控制风险的发生。

制定的财务成本解决方案为:事前:制定年度成本费用预算指标;事中:严格按成本费用预算指标予以控制;事后:分析预算执行情况,若实际与预算存在差异,找出形成差异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制定的采购成本管理策略为:不同公司同类车型产品价格还原配置后价格对标;同类产品还原配置后价格对标;精准价格基准核算模型。

制定的采购成本解决方案:事前:二严,严格要求按价格审定流程执行,严把价格审定关;事中:三查,抽查价格审定情况,详查价格审定情况,追查有反馈价格的情况;事后:三分析,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分析解决方案,分析杜绝再出问题的解决方式。

审计部门通过在全公司范围内全面推广风险管理调查、相关培训,将十大风险分解为58项具体风险,以“问题跟踪表”的方式落实到责任单位,并要求各单位提出管控措施。2010年成立《风险管理及审计委员会》后,明确了“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能,定期召开了风险管理会议,初步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对风险管理工作的推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不仅增强了公司全体员工对风险防范的意识,更使风险管理成为一种理念,而且从风险管控的角度对业务流程进行了完善,增强了公司内部风险管理的水平,提升了风险规避的能力。

四、开展专项风险管理审计

风险管理审计要考虑公司管理层的风险偏好,其核心内容是企业的各种风险,站在公司治理的角度,从历史上曾出现及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入手,选择适合的审计项目,采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通过对存在风险的辨析,将抽象的风险概念具体到日常的经营管理事件。

通过审前调查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资本情况,围绕审计目标,制定审计方案,确定重点审计内容,以便从具体的管理情况入手开展审计活动,使审计工作紧紧围绕企业重点、热点问题展开,将审计问题提升到经营层面和决策层面的高度。

篇11

[关键词] 风险投资 资本退出 风险管理

风险投资业是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行业,但这并不意味着高风险与高收益具有完全的正相关性。从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历程看,既有创造硅谷神话的辉煌成就,也有网络泡沫破灭所带来的全球高科技产业一蹶不振的败笔。风险资本家追求利益的天性不可改变,因而在获得风险收益与避免风险损失的双重驱动力作用下,在把风险收益作为最根本追求目标的同时,规避风险损失也就成为获取更大风险收益的手段。

一、风险资本退出的意义

所谓风险资本退出是指风险投资公司在其所投资的风险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依据所持有的风险企业的股权增值状况,将其所投入的风险资本由股权形态转化为资金或可流通证券形态的运作行为。

风险投资公司经历了风险资本筹集、投资项目选择、签订投资协议、对投资项目监管以使其资本收益最大化等阶段之后,随着风险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新产品的市场认同度、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业绩等都达到一定水平,企业知名度达到一定程度,初步创立了自身的品牌,此时,风险投资公司就面临着风险资本循环周期的最后阶段――风险资本退出的问题。

风险资本退出是风险投资周期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任何一个风险项目,无论成功与否,最终都必须实施风险资本退出。风险投资退出有两个重要的功能:一是可以使风险资本家将其非金融贡献从成功企业转移至其他的风险企业;二是可以使投资者观测和评估投资质量,必要情况下在风险投资和其他投资方式之间以及成功的风险资本家和失败的风险资本家之间重新配置资金。从本质上看,风险资本退出是一套能增加风险资本在高科技领域的流动性且能使其获取一定超额利润的运作机制。从目的上看,风险投资并不是风险投资公司单纯为了获取股息而长期持有企业股权的一般投资行为,他们投资的目的是退出,即带着丰厚的利润和显赫的功绩从风险企业退出。只有退出,风险资本才能实现再循环,风险投资的收益才能得以实现。为了使风险资本能够安全地退出,风险投资公司必须在进行整个风险投资计划之初就构思好一条清晰的退出路线,为风险资本的退出寻找“出口”,因此,风险投资的成功与否最后落实在风险资本退出的成功与否。

二、风险资本退出的风险因素分析

风险投资公司为了降低风险投资的高风险,无论是风险资本的投入还是风险资本的退出都必须从风险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才做出决策。风险资本退出过程中风险投资公司所面临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退出渠道风险

风险投资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不能及时收回投资。风险投资的投资回报需要通过退出来变现,因此选择一个理想的退出渠道对于风险投资的顺利退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风险资本的特征以及风险投资独特的运作方式,使风险资本与风险企业的结合只是一段时间的联盟(一般3-7年)。风险资本在它投入创新项目的同时,就开始努力为自己寻找一条便捷、安全,能够获得最大收益的退出渠道。没有便捷、安全的退出渠道,风险投资就无法达到资本增值和良性循环,这不仅会影响投资者获得最大报酬的可能,也会影响更多风险资金的流入。

根据风险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外部金融环境的不同,风险投资从风险企业退出一般通过以下几种渠道:(1)首次公开发行(IPO)。即风险投资公司借助于风险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将其所持有的风险企业股份转化成为可流通的股票。风险投资公司或者直接向风险投资者分配风险企业的股票,或者在禁购期后将所持有的风险企业股票在证券市场上套现,从而实现风险资本从风险企业退出。对于风险投资公司来说,IPO方式是退出风险投资的最理想的途径。(2)企业并购(M&A)。风险企业通过将部分股权或全部股权向其他企业转让的行为。并购包含两种形式:售出和股票回购。公司并购被认为是仅次于IPO方式的理想的退出路线,近年来,它在风险资本的中已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3)公司清算。企业由于某种原因需要终止,对其财产、债券、债务进行的清理与处分行为。众所周知,相当大部分的风险投资不会很成功。越是投资于早期企业的风险资本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对于风险投资公司来说,一旦确认风险企业失去了发展的可能,就要果断通过清算实现资本退出,继而将保全下来的资本用于下一个投资循环。

2.估价方法风险

风险企业一般均拥有较高的风险,但如果获得成功后投资者能获得极高的收益,因此在风险投资家眼中,风险企业是一项特殊的“金融资产”,需要对这类“金融资产”的投资报酬进行度量,以保证投资收益;对于风险投资公司而言,买入的价格如同风险投资家对风险企业的投入,持有年限就是风险资本从投入到退出在风险企业里的滞留时间,出售的价格实质是风险投资企业所持股份比例与风险企业市值的乘积。由于风险投资公司的投入及持股比例是在风险资本投入前双方签订合约时就已经确定的,因此对收益率的估算就转换为退出时对风险企业价值的估算问题。由于目前对于未上市的风险企业如何定价没有明确的方法,市场各方对风险企业的估价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导致了估价决策问题上的主观性太强,缺乏相应的科学依据。因此选择合适的估价方法能减少风险企业价值低估的风险。

3.退出时机风险

根据美国风险投资公司的调查,比较成功的风险投资公司并不急于收回投资,在企业公开上市之前,他们耐心地培育企业,使企业价值最大化,从而在上市后实现大幅度的增值。为了说明合理的上市时机,可以把投资业绩看成是初期风险投资与首次公开上市时间间隔的函数,假设把企业分成规模相同的两部分:一部分的上市时间间隔大于34个月,另一部分小于34个月。实证研究发现,它们之间有显著的差别:在首次公开上市时,投资34个月以后上市的平均获利为初期投资的31.3倍;而投资34个月以内上市的公司获利仅为初期投资的13.4倍;在公开上市后的第三年,回报分别为85.2倍和19.2倍。由此,不难看出,投资时间较长的公司具有更高的增长速度。可见退出时点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但是由于评价退出时点指标的不完善,实际上大多数公司都不能选择正确的时机退出,要么过迟,要么过早。

风险资本退出是风险投资公司实现投资收益、降低投资损失的重要手段。风险投资公司将风险资本投入到风险企业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风险企业的发展使风险资本增值最大化。因此,风险资本增值最大化应该是风险资本退出时的总目标。

三、风险资本退出的风险管理策略

以上讨论了风险资本退出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因素,值得关注的是,退出风险是各种风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退出渠道、估价方法、退出时机三者在风险投资公司进行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1.风险控制的动态性和一致性

在风险投资公司将风险资本投入到风险企业时,就对风险资本退出的渠道、定价和时机等做出了一个初步的规划。然而风险企业成长过程中充满着不确定性,风险投资家不可能对风险企业的发展轨迹有一个确定性的把握。因此,风险投资公司必须根据其在投资后的运营监控中所获取的风险企业成长信息,适时调险资本退出规划,这就使得风险资本退出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措施选择具有动态性的特征。

由于在风险资本退出决策过程中,对于退出渠道、定价和时机的选择,只要确定了其中一个,另两个选择也就被隐含地确定了。比如,确定了退出时机,退出渠道和定价也随之被确定了。因为在一个确定的时点上,风险资本必须以一个确定的价格从一种确定的渠道实施退出。可见,风险资本退出过程中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具有一致性的特点。

2.风险资本的组合退出策略

由于在风险资本退出过程中,各因素之间具有动态一致的特点,风险投资公司控制退出风险时,需要在遵循风险资本增值最大化原则的基础上,根据风险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环境、市场的变化,灵活地实施风险控制策略。

首先,风险投资公司要关注业内动态,若外部因素发生重大变化,应该及时地予以调整。因此风险投资公司在拟定投资计划之初,除了设计一条主要的退出方案外,还应设计备用方案,以便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后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虽然在风险投资公司动态地调整退出方案的过程中,风险控制的对象也会据此做出调整,但是风险投资公司为了确保自身运营的稳定性,不会过于频繁地改变方案,这就使得风险控制的对象在一段时期内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性。由于各个风险项目的退出方案的相对稳定性,风险投资公司就可以对风险资本退出的渠道、定价和时机选择做出预期,然后再综合各种风险因素,对不同项目的退出方案进行有机的组合,来降低资本退出时的总体风险。根据1990年诺贝尔奖得主马克维茨教授和夏普教授的组合投资理论,若干投资的总收益等于个别投资收益的加权;而同时组合的总风险又小于个别投资的风险。在这里可以把“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中”的投资理念引入风险资本退出,形成组合退出策略。

在组合退出策略的实施中,风险投资公司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为了分散风险,稳定投资收益,风险投资公司需要组合退出;但是考虑到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方面,单个风险投资公司不宜在投资项目中涉猎太广,这就要求风险投资公司尽量从事相关度较强的项目,这必定会使组合退出的效果大打折扣。为此,风险投资公司可以考虑风险分散策略和风险转移策略的综合运用。

(1)风险分散策略

风险投资公司在风险投资之初就己经按照风险分散原则,将风险资本投资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不同企业。投资于不同地区,为风险投资公司提供了分散和化解区域性经济风险的可能性;投资于不同的行业,可以减少产业衰退对风险投资总体的不利影响;投资于企业发展不同阶段,可以把风险资本的退出安排在风险投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从而降低风险资本循环的断裂风险。

(2)风险转移策略

风险投资公司必须分散投资风险,但同时风险投资公司投资范围不能太广,投资项目也不能过多。因此,为了降低风险提高收益,风险投资公司可以联合其他公司对某些项目共同投资。联合投资往往由一到两家公司牵头,牵头公司常常保持控股地位,其他参与者以参股的形式跟进投资。联合投资既增加了风险投资公司的项目总数,又可借助他人的专业化管理,从而使风险投资在相关度较小的项目之间实施退出组合,大大提高了组合的效率。

四、结论

一般的,风险资本经过3年~7年的运作,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基本上进入了成熟期,风险资本退出便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风险资本选择什么样退出渠道,用什么样价格交易,什么时候退出直接关系到风险投资的投资收益,而这三者之间不是相互独立,而是具有动态一致性,因此借鉴投资组合思想,提出了组合退出策略。同时,风险投资公司在实施退出组合策略时,还应注意与风险投资公司对风险项目的识别、筛选、评估以及注资后的管理等方面的协调一致性。

参考文献:

[1]李 湛:风险资本契约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最新进展[J].当代财经,2007(2):127-128

篇12

【关键词】 预警理论;风险

【中图分类号】 TU7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3)06-024-02

代建制的推行对提高政府项目的投资效益、控制“三超”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代建制使得项目管理风险集中转移到代建单位。因此,从代建单位的角度出发,建立基于预警理论的代建风险管理框架,有效规避风险,从而提高代建项目管理专业化水平,提升企业代建项目管理能力,对实现推行代建制的初衷,对工程咨询企业承接和完成代建项目,无疑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本文力图通过代建风险预警管理框架的构建,探索代建单位预防和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为化解代建单位所面临的风险提供有益参考,为代建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及项目的健康运行提供保证。

1 国内研究现状

1.1 风险预警理论研究现状。我国的预警理论研究是从经济循环波动问题入手的,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过程基本可分为两个阶段。1988年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以引入西方的经济发展理论和经济波动周期理论为主,并对我国的经济波动及其动因进行了分析。1988年以后为第二阶段,主要工作是寻找我国经济波动的先行指标,从研究经济形态的长期波动转向研究经济形态的短期变化。20世纪90年代,经济预警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不仅在宏观经济领域,而且在微观经济领域(企业预警)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工程项目领域,刘艳玲从工程项目的角度出发构建了项目风险预警系统(PREWS),整个系统包括风险识别子系统、风险分析子系统、风险预警子系统、风险对策子系统和风险后评价子系统等五大系统。同时根据工程项目本身的一些特性提出了由环境预警指标、管理预警指标、工程建设预警指标和融资风险预警指标组成的工程项目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给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定量评价方法。

袁林海根据大系统控制的“递阶控制”结构方案的原理和多段专家系统,结合建筑安全预警系统的设计流程,建立了基于大型专家系统控制的建筑安全预警系统“递阶结构”结构方案,并运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例分析,预警评价结果与实际完全相符。

曹云峰根据建筑供应链风险的来源,给出了外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同时以建筑供应链上处于核心企业地位的建筑施工企业为例,分析了其内部可作为风险预警指标的一些绩效指标,通过观测指标变化情况,实现风险预警的目的。

李顺涛构建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预测、风险应对和监控的国际工程风险预警管理系统,提出了以可量化的已知风险、不可量化的已知风险和未知风险为出发点的三相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他认为使用复杂的风险识别和分析工具往往消耗管理者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悖于预警的时间目标;风险预警的目的不在于预警本身,而是在确定的时限内对风险加以有效控制,使风险成本不至于超过风险管理的预警目标值。

综上所述,已有理论研究大多通过识别、分析、对策等环节构建风险预警系统,并建立预警指标体系进行风险的定量评价,进而实现风险预警管理。指标量化和风险评价方法多选取层次分析法、粗糙集理论、统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

1.2 代建制风险研究现状。胡方水、于波就代建企业的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现阶段其所面临的主要风险集中在:法律责任风险转移问题尚未解决、代建制度与现有的建设工程管理制度交迭、项目前期工作的风险、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

尹贻林认为代建制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目前代建制的运作实施还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的保障,缺乏明确的制度规范;项目法人与项目管理代建人的职责有待进一步厘清;我国各地实施的代建模式中对于代建单位尚缺乏明确的职能定位;代建费偏低,制约了“代建制”制度的发展;与代建制相关的配套措施不完善。即作为代建单位而言,分别存在着法律、制度、费用、规模等风险。

翁谦指出,代建制将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转移到了代建单位,由具有专业知识的代建单位来进行项目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等风险发生的概率。但同时其自身的不足又成为新的风险因素,包括技术风险、经济风险、外部监督风险等。

冯为民、朱俊认为,代建单位面临的风险内容颇为复杂,包括技术风险、自然风险、安全责任风险、使用单位的干扰风险、工期延误风险、财务赔偿风险,此外还有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缺陷投诉、建设资金不到位、财务支付权无法控制等诸多问题。

将以上研究进行归类,代建单位的主要风险为:源于系统的风险——法律风险、制度风险、外部监督风险、自然风险等;源于行为主体的风险——从业人员素质、业主和使用单位的干预、建设资金不到位等;源于项目目标的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工期风险、安全风险。

上述文献仅从定性和理论层面探讨了代建风险,并未进行定量和实证研究。赵海运用改进的聚类法、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实证研究对源于行为主体的代建风险进行了评价。黄福珠围绕代建单位在代建合同、项目前期及实施阶段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但仅构建了理论模型,没有将其应用于具体案例。

综上所述,国内关于代建风险的研究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缺少积累。对于代建风险的研究不但是需要理论突破的一个薄弱区域,也是代建制在实践操作中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2 基于预警理论的代建风险管理结构框架构建

基于预警理论的代建风险管理结构框架模型可用图1表示,其主要的部件为三大结构模块,即代建风险识别模块、代建风险评价模块和代建风险应对模块。对于代建风险管理而言,风险识别是基础,风险评价是核心,风险应对是目的,三者相辅相成,循环往复。

2.1 代建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代建风险管理首要的一步,只有全面、正确的识别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所有风险因素,才能有的放矢,针对风险进行估计、评价、作出决策。应通过风险识别尽可能全面地找出影响项目管理目标实现的所有风险因素,采用恰当的方法予以分类,逐一分析其产生的根源。

代建项目因环境、目标变化以及实施过程中不断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代建风险的识别应是实时、连续的过程。

2.2 代建风险评价。预警依赖于监测,监测离不开指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这一模块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数学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各种指标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项目总体的影响进行度量,对风险的动态与发展趋势作出事先的判断、评估,并发出风险预警信号以供决策。

风险评价是一个动态过程,表现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调整、指标数据的变化和风险预警等级的变换,其过程如图3所示。

2.3 代建风险应对。在识别和评价的基础上,要选择有效的应对策略来控制风险。但控制风险所需的成本非常高,所以需明确承担风险的能力,然后确定风险控制的区间。风险评价模块能够从众多的风险因素中找到可能给代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风险因素,引起管理者重视并采取措施对其加以规避。

风险管理应贯穿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必须实行持续风险管理,对风险进行全过程监测,从而减少项目的潜在损失和提高对风险的控制能力。

此外,风险预警管理的实现需要具体的支撑件,项目的信息、组织、文化是管理代建风险的有效措施和重要保障。

3 基于预警理论的代建风险管理流程框架

在结构框架中,通过三个结构模块将代建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反映出来。而代建风险管理的流程框架(图4),则反映了风险管理的主要步骤和实现机制。

基于预警理论进行代建风险管理的流程包括:输入、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应对及输出五个环节。其中,输入主要是指影响项目状态的内、外部因素,它们共同作用于被控对象,使风险状态发生变化,体现为在风险因素的波动;风险识别指尽可能准确、完整和系统地对风险因素进行分类与辨识;风险评价指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建立风险评价模型,得出当前的风险状态并输出预警信号,如果项目处于安全状态,则维持现状并进一步监控,否则需采取相应措施规避风险;风险应对是风险的控制途径,包括各等级风险的响应对策、风险的持续管理、风险预警管理的支撑条件;输出反映风险控制的效果,指明项目当前的运行情况。风险控制可能产生两种结果:所选方法及策略正确,则对风险控制成功,将引导项目引入良性循环,反之则可能致使项目状况恶化。但无论何种状态,都需对结果进行反馈,以便调整和优化下一过程的预警活动。所以,只有当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直接导致项目彻底失败,这一循环过程才终止。

篇13

邮储银行风险管理的基础内容设计自从1988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著名的“巴塞尔资本协议”,提出统一的风险加权式资本衡量标准,并逐步将结算和市场风险等纳入资本衡量系统后,许多银行风险管理的实践表明,任何一家银行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都必须持之以恒地开展风险管理基础建设的探索和创新。邮储银行风险管理的基础内容,与其他商业银行一样,也很广泛,但根据其对银行风险管理影响程度的不同,大致可以概括为9个方面:管理理念、组织架构、制度建设、流程管理、员工素质、指标监测、系统支撑、风险报告和文化建设。

回顾、总结邮储银行广西区分行三年多的实践,我们对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已不再陌生,全行风险管理的基础建设已有了雏形,但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树立并不断巩固全面风险管理意识,风险管理要做到“三全”,即全行行动、全员参与、全程管理;不断完善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建设要突出独立性、权威性;业务开办要坚持“内控优先,制度先行”,特别是对于新开办的业务,要先研究风险,再研究业务,对新建立的机构,要先有原则或规定,再处理各项事务;业务流程管理的方略是使分支机构做到所有的事有人管,有管理的地方就有流程;风险监测就是要将符合监督要求的规定融入各项制度之中,实现风险的识别、计量、控制和监测各个环节在规章制度中的有效衔接,使风险管理覆盖全业务、全流程;风险管理报告的要求是规范收集信息内容,统一报告格式;系统支撑的重点是使历史的信息、数据既为业务发展服务,更能为风险管理服务;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把握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重视收集、研究本企业优秀管理经验,也要创新邮政金融风险管理新机制,走出中国特色邮政金融风险管理的新路子。

邮储银行风险管理基础现状的评价客观地讲,由于邮储银行成立的时间还不长,公司治理还没有转型,风险管理基础尚不扎实,还处于“三分散,两不足”的现象。

“三分散”是指流程管理分散、组织架构有差异和文化建设缺乏主线。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业务、风险和审计部门,它让业务管理、风险评价和检查行动存在非标准化,分散了风险管理的合力。

——流程管理分散。突出表现为:各一级分行开发的系统或者是相同的业务,其流程都不尽相同;受业务核算系统缺乏数据仓库功能的限制,管理部门的一些核算、统计、分析,还需要手工来完成,造成各分支行之间存在许多差异;系统的建设滞后于制度的建设;风险管理部门开展风险评价,其数据采集、分值计算、风险判断还是由各一级分行依靠主观经验来进行倾向性判断,缺乏科学性、权威性;审计部门开展真实性、效益性、经济责任和离任审计,在时间要求、范围要求、问题定性或陈述等方面还没有形成刚性的规定。

——组织架构有差异。目前全国各分支机构的内控组织架构不尽相同。在广西区分行,内设部门和员工配置的整体布局呈“丁”字形,会计部门是“前台多、后台少”、“核算多、管理少”;信贷部门是“贷前多、贷后少”;风险、审计部门是“分行多支行少”。在一级支行,由于管理人员兼职很多,风险、审计、安保三个部门通常只有1个人。

——文化建设缺乏主线。企业文化通常都是经过积累而形成的,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关键在“传承”二字。目前我们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上,还缺乏对其起源的认知,缺乏对前期发展脉络的梳理,缺乏对当前先进经验的筛选、总结、提升,缺乏对进一步发展前景的理论研究与探讨。

“两不足”突出体现在风险管理系统支撑不足和员工风险管理经验不足。

——风险管理系统支撑不足。广西区分行成立三年来,我们还没有条件定期组织开展一个区域或一项业务连续性的风险评价工作,即使前期已完成若干评价事项,但都是通过手工操作、人工比对进行的。2010年总行梳理出会计、信贷业务的风险点合计有2400多个,对它们的情况进行监测,需要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支撑,否则是很难计量和评判的。

——员工风险管理的经验不足。在邮储银行,许多优秀员工都有着丰富的储蓄业务经验,但缺乏风险管理经验的积累,很多问题总是屡查屡犯。究其原因:片面地认为经验就是经历;对制度的要点学习不够;对流程的节点把握不准;对差错产生的原因分析不透;对案件情况通报没有进行反思;对风险管理教育没有感悟。

增强邮储银行风险管理实战能力的建议

邮储银行作为一家成立时间不长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要管理好风险,确实很不容易,但如果能以符合实战的思维进行拾遗补阙,不断完善,可大大提升风险管理基础。

1.以有利防控为原则,明确管理分工

业务管理部门:进行授权、建立制度、完善流程、认真自查。核心是“合规”。要充分认识业务部门既是业务的经办者,也是规章制度的执行者,更是操作风险的控制者。日常的风险管理控制工作有三个方面: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流程的规定开展业务经营、核算管理活动;对经营和业务流程中的风险进行主动识别、控制、报告;对本条线的内部控制与操作风险管理认真开展自我检查、自我整改。

风险管理部门:制定风险政策、开展风险评估、进行经济资本配给。核心是“评估”。事实上,风险管理部门在全面风险管理进程中承担着“肩挑两头”的重任:一头通过制度审定、流程修订、风险评估来推动业务部门合规、稳健发展业务;另一头根据风险监测、识别和审计发现,督促业务部门堵塞漏洞或防患未然。

风险管理部门只针对机构、区域、业务开展风险评价,不对人进行评估。这是风险与审计的最大区别。据此,其主要工作职责是:开展风险管理教育;制定风险政策、标准、监测指标;优化业务流程,为业务部门提供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管理方法、工具;适时整理、计量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管理信息,定期开展风险评估,撰写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并为审计稽查开展再检查和内控评价提供基础;督促、指导业务部门整改,消除风险隐患,强化全行隐患整改情况的记录和控制;通过风险评估、计量,确认经济资本配给。

审计部门:查证业务经营的真实性、效益性、合规性。核心是“确认”。在稽查方法上,以业务部门自查和风险评估为基础,重在深挖存在的问题,不要都是重新开始;在稽查时间上,实行无缝连接,保持稽查的连接性;在稽查方向的把握上,更多地关注管理架构、内控机制、业务流程情况,密切关注全行系统性的风险;按照监管要求,定期开展内部控制的独立评价,从根源上分析内控制度和设计方面的不足。

2.以统一、规范、简明为准则,进一步完善业务与管理流程

先进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有一个共同之处,对主要内控管理要求、主要业务产品、全行风险管控组织架构主线均制定全行统一的流程规范,并作为商业秘密文件下发,人手一本,让员工的每项业务操作、每次咨询服务、每个事项处理,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指南。

篇14

关键词:金融风险;模型机制;应用研究

1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是指与金融有关的风险,如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等。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而采取的措施就是金融风险防范和管理。现实金融活动不是简单的由金融机构给实体企业提供贷款这一单项的资本运动过程,而是受信贷款的实体企业之间又相互占用金融企业的资金,这种资金连锁运动的过程就是复杂金融过程。其金融风险度和管理的难度会更大。我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国际资本市场的投机行为和兴风作浪所带来的金融动荡必然会伤害我国的实体经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根本解决金融危机的体制机制和技术方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经济体出现了金融创新理念,其无节制地运用金融扛杆,从根本上说,是无限度地放大债务风险价值,造成经济泡沫,以致发生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

2投入产出技术及在我国的研究状况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科学发展上有一个重要的动态,就是各种自然科学突飞猛进,尤其是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网络科学、云计算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交叉科学。数学作为研究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在许多科学研究中起到支撑和基础作用,是打开通往成功之门的钥匙,我国大学生考研中有一句名言:“得数学者得天下。”但在数学的应用中有很不和谐的一面,比如投入产出技术在经济管理方面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成果没有很好地应用和保护,有些甚至被抛弃,比如在税收征管和金融风险管理方面,在实际工作中还做着加减乘除的运算,但在理论研究中却滥到无法形容的程度。在此提出以引起教育和科学界的重视。投入产出技术最早产生于前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中央统计局曾经编制了1923—1924年国民经济平衡表,其中就有了投入产出方法的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俄国数学家瓦西里列昂节夫从前苏联移居美国后提出了投入产出方法[1],其研究成果于上世纪30年代在美国成型,被称为“投入产出技术”。1973年因在此领域研究的贡献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该方法是把一系列内部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投入(购买)与产出(销售)去向排成一张纵横交叉的投入产出表格,根据此表建立数学模型[2],计算出直接消耗系数,根据直接消耗系数计算完全消耗系数进行平行结转,据以进行经济分析和预测的方法[3]。上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应用投入产出方法,投入产出方法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应用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军事系统。投入产出技术在我国的广泛传播是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兴起[4],主要读物有陈锡康、李秉全编著的《投入产出技术》和柴作楫、孙恒志、俞文华编著的《投入产出法入门》。之后我国政府要求各级国民经济计划部门编制各地方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投入产出表”,但很多地方政府都没有开展这项工作。在企业管理方面,这种很有效的微观经济管理方法在具体的企业经营管理上一直没有引起重视和广泛应用。笔者于2007年应用该技术的平行结转计算方法在中石油兰州石化集团公司调研并探讨了石油化工企业的成本计算、所得税计算、增值税计算和消费税计算的数学模型,写作完成了《投入产出技术在石油化工企业纳税评估中的运用》论文,该论文获2008年国家税务总局教育培训科研课题三等奖,2010年5月在《财会研究》发表了《投入产出方法在企业计划管理中的应用》论文,2010年10月在《财会研究》发表了《投入产出方法在大企业税收征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首次提出应用投入产出技术进行复杂制造业大企业纳税评估和税收风险管理工作。2011年笔者在酒泉钢铁集团公司又进行了调研,使用逐步结转运算方法建立了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的成本计算、所得税计算、增值税计算和资源税计算的投入产出数学模型,这种逐步结转运算方法对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进行成本计算的数学模型是对投入产出技术的创新发展。2017年又分别在《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和《兰州工业学院学报》第6期发表了《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复杂制造业税收征管模式研究》和《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在复杂制造业大企业纳税遵从模型机制中的应用研究》等论文。这种模型极具税源管理的个性化和纳税评估的联评机制,能极大地提高征管效率,降低征税成本,节约行政成本。但这种非常科学的管理方法在我国税务部门和企业没有推广应用,在国际上“自由经济思想”出现以后,这种技术方法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可以看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投入产出技术管理经济的方法逐渐被人们淡忘了。

3应用投入产出技术建立金融风险管理的模型机制

3.1理论依据

在金融领域,从这些年来历次世界金融危机的本质和根源上看,有一个共同特征是表现在资产负债表上就是负债规模大于资产规模,这是西方新金融理论体系下产生的“金融创新”理念的结果。当金融危机发生以后,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是政府出面进行财政注资救市。这种情形在我国的金融企业和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下是不可能发生的。但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进行,各金融企业的利率开放,在复杂金融过程中很有可能形成由于供应链断裂而发生金融风险。实践证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防范和管理金融风险的机制。那么,有没有解决金融风险的良方呢?把金融资本从投入和产出这两个最直观的经济联系来思考,就会给金融资本的流动设定了一个能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的依据,进行这种定量分析,就是把投入产出技术科学地应用于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在金融管理中使用投入产出技术,就能够为金融资本的投入和产出建立科学的内在联系,即在这种联系下,金融市场的信贷规模是按贷款额和实体经济的利润率环境下可实现的新增社会财富即企业利润的量来决定的。这就把银行的贷款规模建立在了具有一定财产作保证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任意放大债务规模。金融企业的“投入”是金融企业货币资产的输出,即对外发放的借款额;金融企业的“产出”是金融企业所输出的货币资产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这个经济利益是借款本金和利息。金融企业家也存在着以最少的货币投入取得最大限度的货币产出的需求,但这种货币产出不是无节制的,因为利息是实体经济利润的一部分,即银行利润是产业工人新创造价值的一部分,货币本身不会带来新增的价值,只有当它和实体经济中的产业工人这个劳动者结合起来的时候才能带来新价值即国民收入,一个国家一年的国民收入即是这个国家当年新创造的财富,如果这个国家的举债规模超过了它当年的国民收入则该国的信用就出现了风险。发生在2009年的“冰岛国家破产”说和2010年的“欧洲债务危机”的实质就是这种原因。这就是说,金融资本的投入和产出也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就是金融资本投入产出的数学模型。因此,应用投入产出技术来进行金融风险管理,就能使金融资本的运转走上稳建和谨慎的道路,避免金融风险的发生。当然,这种金融风险管理技术是在我国的金融管理体制的背景下,服务于传统产业的金融机构所适用的金融风险管理技术。进入新世纪以来,已经出现了“新经济”形态,这种新经济是指创新性知识在知识中占主导、创意产业成为龙头产业的智慧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经济持续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淡化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新经济的实质,就是信息化与全球化,新经济的核心是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它领域的创新。这种以创新、创意和智慧为龙头产业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主要是“轻资产“,大多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包括企业的经验、规范的流程管理、治理制度及与各方面的关系资源、资源获取和整合能力、企业的品牌、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对金融机构服务于这些企业的金融风险管理不能象服务于传统产业的那种模式确定“金融投入”,这类企业的金融产出的设计由于没有行业利润率,要对其利润进行事先评估,根据评估的利润效果来计算“金融投入”。这也就做实了金融服务于“轻资产”企业的货币投入。所以,这种金融风险管理的模型机制在当前大力发展创新型社会的情况下,其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管理就更具有科学意义。即应用投入产出技术进行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促使我国真正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要彻底解决金融风险问题,在金融监管体制上就不能不重视瓦西里列昂节夫创立的投入产出模型,按投入产出模型来构建金融风险防范和管理机制就能够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例如2007年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如果“两房”公司在当时美国房地产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其行业利润率就会很低或是负数,这种情况下在该领域发放的贷款按“投入”和“产出”的思路来分析则投入明显大于产出。因为这个产出是整个房地产行业贷款资金运转的结果,由于利润率为负数,这些资金运转产生的资产额必然会小于当初的贷款额,即“金融产出”小于“金融投入”,这就是“金融风险”。当然,在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思维的作用下,两房公司不可能按照“投入产出技术”的方法、思路来进行风险管理,那么2007年那样的次贷危机也就不可避免了。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发挥好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投入产出技术”的应用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3.2模型机制的建立与应用

对金融机构金融风险防范与管理模型机制的研究是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选取实体经济为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项目;并且,这些经济实体内部之间相互占用金融企业的资金,这就符合复杂金融过程的特例。模型的建立是按投入产出技术建立金融企业资本投入产出模型表[5],采用平行结转运算方法[6]。第一步:建立金融企业资本投入产出表;第二步:计算出金融企业资本直接消费指数;第三步:按照金融企业的特点设计风险警戒线,通过平行结转运算计算出“风险信用指数”和“各行业金融产出额”,建立金融企业风险防范与管理模型;第四步:根据金融风险防范与管理模型中的风险信用指数进行风险信用评估与管理,并提前做出控制、预警、决策和处置方案。按照投入产出技术设计金融风险防范与管理模型关键是把资产负债表上的所有者权益保守地估计为零,这种机制可以保证金融企业的贷款在出现风险时能最大化地回收。把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作为金融企业的投入,根据投入产出的理论依据,金融机构为防止破产,必须要保证由金融机构提供贷款业务的实体企业的资产不能低于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额,即实体企业的资产在模型表中称为“可担保资产”,金融机构对实体企业发放的借款称为“贷款投入额”。由于所有者权益为零,所以,“可担保资产”就等于“贷款投入额”。“可担保资产”总额是金融企业贷款风险警戒线,表示贷款如果发生意外无法收回实体企业破产清算时,银行保证最大回收的资金。“贷款投入额”是金融投入,它不能大于“可担保资产”。显而易见,金融机构按这种机制进行货币投放是符合金融市场规律的。同时,也是谨慎、稳健的金融体制。金融企业放款以后,要收回货币,收回的货币包括贷款本金和利息,这就是金融产出。考虑到世界上有些国家已经是“零利率制”。另外,有些实体企业如果利润率为负,即发生亏损时归还贷款就有困难。因此,在设计金融产出时,以实体经济的行业利润率乘“可担保资产额”,计算出实体经济利润额,再和“可担保资产额”相加,计算出“行业资产产出额”。按上述技术建立“金融机构资本投入产出表”。再按投入产出的技术方法进行平行结转运算,计算出“信用风险指数”,并进行信用风险评估与管理,提前做出控制、预警、决策和处置方案。由于篇幅所限,其运算过程简略。通过平行结转计算后,其行业金融产出额小于贷款投入总额,就是产生了金融风险。除商贸业和交通运输业外,其它行业的金融产出都比贷款投入额或可担保资产的数值小,而且金融产出总额也小于贷款投入总额,很明显这就是很严重的金融风险。从计算出的风险指数可以看出,其和“按行业计算的单位贷款产出额”的数据一致。再按信用等级评价,则制造业属四级不良信用等级,矿产业属三级不良信用等级,房地产业属二级不良信用等级,而商贸业属二星级优良信用等级,交通运输业为一级优良信用等级。该金融企业的信用等级为一级不良信用等级。控制、预警和处置的方案是努力紧缩房地产业的贷款;同时,帮助矿产业积极收回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占用的资金;另外,帮助制造业积极收回房地产业占用的资金,这样就可以规避金融风险。现假设,在银行资金规模不变的情况下,缩减房地产业的贷款2000万元,增加到矿产业,同时帮助制造业收回房地产业占用资金300万元,帮助矿产业收回房地产业占用资金400万元,完成了上述贷款结构的变化工作以后,则该金融企业就不会发生金融风险,也就不会产生金融危机。这个变化了的金融投入产出计算过程在此省略。用投入产出技术构建的金融风险防范与管理模型机制把金融机构的贷款额度建立在具有一定资产作保证的基础之上,不是任意放大债务规模;并且,所使用的平行结转运算方法把各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相互占用金融企业的贷款和当某一个产业部门发生亏损而可能发生潜在的金融风险这种复杂金融过程的内部联系都揭示出来了。这就避免了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比如房地产业发生了亏损,矿产业和制造业盈利,它们都由金融企业提供贷款业务。房地产业占用银行贷款规模最大,房地产业还占用矿产业和制造业的资金,表面现象矿产业和制造业由于盈利而没有金融风险,但通过投入产出技术建立的金融风险防范与管理模型运算,这三个产业部门的“各行业金融产出额”可能会小于“可担保资产额”,则表明出现了金融风险。这是由于房地产的不良贷款引起的各产业部门相互占用资金造成不良资金连锁反应形成的潜在的金融危机。这就从根本上反映和揭示了金融企业某些环节出现问题就会造成金融危机并带来经济危机的根源和机理,证明运用投入产出技术进行金融风险防范与管理是十分科学和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美]瓦西里列昂节夫.投入产出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1.

[2]联合国计划统计局.投入产出表和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42-61.

[3]陈锡康,李秉全.投入产出技术[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3-4.

[4]柴作楫,孙恒志,俞文华.投入产出法入门[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