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环境问题分析范文

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37:2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态环境问题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篇1

①盆地中的城市——贵阳、六盘水和安顺。城市均建在盆地底部,以矩形(六盘水)、放射状(安顺)和多边形(贵阳)展布,周边多为“喀斯特”山丘、盆地内部还散布有残丘、孤峰等。这类城市的环境地质结构较为复杂,拥有的水土资源比洼地的多,但差异大;地下水分布不均,埋藏较浅,易开采也易受污染。②谷地中的城市——宽谷中的都匀和铜仁,构造盆地和喀斯特谷地中的遵义。城市沿河两岸展布,占据高漫滩、阶地以及部分缓坡地,两侧陡峭,或有和缓的峡谷、宽谷、盲谷,有一定的地表水资源,并为“喀斯特”水的排泄地段,水环境容量较大,但土地资源缺乏。③台阶和洼地上的城市——建在距河不远的台阶上的城市如凯里、兴义,城市依地形起伏呈不规则展布,水资源较缺,自净力差。高原面台阶洼地上的城市,如毕业,地表基本无河流,地下水埋藏深,水土资源贫缺,为9市中自然环境最脆弱的一个市。从总体上看,贵州城市的生态系统极为脆弱(见表1)。

1.1地形封闭

9市的周边多为“喀斯特”山丘、孤峰,尤其是盆地中的城市,地形最为封闭。如贵阳市就位于本省中部群山环抱的“喀斯特”盆地中;六盘水座落在西部高原山区山峦群峰之中的盆地中等。地形封闭,不但城市发展有困难,也易造成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1.2山地和丘陵所占的比重大

除安顺和遵义所占比重在72%外,其余均高达85%以上。各市的平地并不连片,而是被残丘、孤峰分割,实际是“山间平坝”,故土地利用的限制性强。

1.3地势高低悬殊

各市最高和最低海拔的差数多在1000m以上,毕节市相差达1700m多。地势高低悬殊,不但对发展交通带来困难,而且也带来一些环境地质问题。

1.4自然灾害频繁

贵州年降水达1000mm以上,但“喀斯特”发育,使水源漏失,地表缺水,形成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干旱,尤其是高原面上的城市,地面水相对缺乏。如遇暴雨、大雨,因洞穴堵塞等原因,各城市洼地带积水形成内涝,如1996年贵阳市建成区多处被水淹1周多。因而旱涝灾害受降水多寡和“喀斯特”环境的综合制约。据统计,近500年来,9市的旱涝频率高达35%-60%。由于岩溶作用,岩体易发生滑动,9市常有不同程度的滑波、崩塌和泥石流等灾害。

2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见图1)

城市生态是一个多层次、多元素、多变量的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任何城市的生态系统都是依赖性强,独立性弱的生态系统,如人类的干扰超出城市生态系统本身具有的负荷能力,则会破坏系统的生态平衡。座落在天生脆弱的喀斯特环境中的城市,其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负荷能力低,对人为作用的容忍度极低,生态系统更容易遭到破坏,被破坏后又难以恢复的特点。近30年来,9市人口增长快,而科技、经济和城市管理滞后,环保意识差,直到90年代中期前,9市环境保护仍处于点、源治理阶段。1996年开始重视城市的综合治理,也取得一定成效,但久账过多,9市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峻。

2.1空气环境质量差,酸雨严重,“热岛”现象突出

9市的能源结构均以含硫量较高的煤为主,城市空气呈现出煤烟型为主的复合型污染:①SO[,2]的污染极为突出。有6个市均超过国家三级标准(0.1mg/m[3]),其中都匀高达0.36mg/m[3];②氮氧化物(NO[,x])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05mg/m[3])的有3个市;③悬浮颗粒物(TSP)年均值有6个市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2mg/m[3])。而同年,非喀斯特区的赤水市其SO[,2]、NO[,x]和TSP含量分别为0.017mg/m[3]、0.012mg/m[3]和0.116mg/m[3],是贵州12个市中最低的;④9市的降尘量年、月均值范围为4.1-13.1t/km[2]月,其中有6个市均超过国家规定的南方城市限值标准。

表1九市的自然生态环境现状

Tab.1Presentstateecoligicalenvironmentin9cities

附图

资料来源:①贵州省区域地理信息项目领导小组编:《贵州省地理信息数据库》。贵州省人民出版社,1996.8.

②贵州年鉴,1996-1998.

地形封闭,废气扩散困难,废气与空气中的水气混合形成酸雨。9市均不同程度地出现酸雨。1998年酸雨率平均为57.08%,其中有4市高达80%以上,且强度大。地形的封闭性和城市内的山丘,孤峰,引起局部气流复杂,下垫面又是人工建筑,导致小气候环境变异,其中以“热岛”最为突出——城市中心区温度比郊区高1-3℃,它使人感到闷热,还诱发流感等疾病。

2.2水体污染严重

水域的生态环境是影响城市环境的关键因素。9市的底部低地几乎全部被人工建筑占据,部份河流阶地和一些低山丘也被占掉,这就使城区水文循环发生不可逆的变异,如加大了城区河流的洪峰,降低平水期的流量等。最为严重的是,多数废水和废物未经处理就排入环境;农田施放化肥,农药和污灌都造成水体污染,尤其是浅覆型的地下水,隔水能力差。而9市都不同程度地利用天然落水洞等排污和倒废物,造成地下水严重受污染。受污染的地下水抽取进入城市,经使用后的污水又进入地下,这样反复循环,污水得不到很好处理和自净。目前,各市的中心区和工业区附近的水体污染最严重。据1998年26条河段的监测结果,除铜仁和凯里两市河段的水质分别达到Ⅱ级和Ⅲ级外,其余均在Ⅳ级和Ⅴ级。对城市中6个湖(库)监测的结果,有72%的水质达不到使用功能规定的水质标准。除贵阳的阿哈水库外,其余湖(库)均呈现富营氧化趋势和明显的有机污染特征。

2.3地面塌陷

喀斯特地面塌陷是严重的地质灾害,也是地下水资源开发中突出的环境地质问题。合理开采地下水,能使水体呈良性循环,但9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集中,过量地抽用地下水,不但使水位下降,一些泉水断流,也造成地面塌陷,如六盘水市的水城,在5km[2]的地下水集中开采地段,发生塌陷800多处,造成房屋开裂,倒塌80多座等,经济损失大。

2.4噪声污染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根据1998年噪声监测:①交通噪声范围值为69.3-82.2dB(A),除遵义外,均超过国家标准[70dB(A)];所监测的163.29km路段中,有109.14km的噪声超过70dB(A),与1996年相比呈上升趋势。②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为52.5-66.6dB(A),有5个市超过国家2级标准[60dB(A)]。③对5市功能区环境噪声监测中,1类区(居住、文教)均超过国家标准[55dB(A)];2类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有4个市超过国家标准[60dB(A)];3类区(工业区)有2个市超过国家标准[65dB(A)];4类区(交通干线两则)有3个市超过国家标准[70dB(A)]。与1997年相比,1类、2类和4类区噪声呈上升趋势,3类区变化不大。

2.5森林覆盖率持续下降,水土流失严重

1950年初,除毕节外,其它8市的森林覆盖率都在30%以上。50年代到80年代,森林覆盖率迅速持续下降,就连城市中心的许多残丘、孤峰上的植被也被砍光,成为荒坡或采石场。至今仍有六盘水等6市的森林覆盖率达不到30%。1997年,9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5.41m[2],比1996年减少1.6%。在建城区,随着建设用地增加,9市均紧缩绿地,故建城区的森林覆盖率均低,1997年9市平均为19.6%,比1996年减少1.1%,而1998年又下降到19%以下,有的市仅5%。植被破坏,加速了水土流失,9市水土流失率在500t/km[2]·a左右,毕节高达2000t/km[2]·a。现9市水土流失面积均占本市总面积的15%-55%(见表1),多数市还有加剧的趋势。

2.6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形成是城市职能在空间上分配土地资源的结果。城市土地利用是产业布局在空间上的反映,它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城市主要职能的发挥,以及城市的形象。长期来,城市土地的无偿使用,一些企事业单位多占土地,重复征用土地的现象严重,加上土地管理层次未完全理顺,更缺乏科学的用地规划,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①9市建设用地面积所占比重小,其中工业用地占的比重大,且各市均有半数以上的工业集中在市中心区,与居住区商业区混杂,这对各市发展和环境保护极为不利,要把这些工业迁到市区或郊区还需要较长时间。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土地资源贫乏,9市都缺少大众性的公共娱乐和休闲场所。③交通用地比重低,均占本市总面积的0.5%以下,这与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多地少,地形封闭、地势起伏大有关。④环境生态用地少,因为在经济和教育水平低的状况下,人们对直接生活条件的改善要求超过对环境生态质量改善的要求,加上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少以及法制等多方面的因素,所以保护环境生态用地的重要性未被广泛接受,导致绿地紧缩和新的污染源。

附图

图1岩溶区城市人地系统和环境恶化示意图

3重建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3.1建立强有力的环境保护机构和立法

这是治理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前提。①把城市环境保护纳入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②根据喀斯特环境特点,建立符合本省情况的城市生态环境指标体系。③加大立法,对污染源尽快治理,规定治理好的期限,对治理无效,排污严重的企业单位应计划搬迁或淘汰。④对新建的生产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执行主体工程和防污染设施同时进行和投产,切断经济发展与污染加剧的联系。⑤优先建设生态环境的基础设施,如煤气工程,集中供热,污水和垃圾的集中处理等。⑥遵循城市喀斯特环境特征,建设不同规模、不同特色的城镇。应加速中小城镇的发展,同时控制贵阳建城区的人口数量。

3.2加强水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①对落水洞、地下河和市中心区污染重的河段进行工程疏通,严禁利用洞穴排污。②提供各市水源的水库应禁止或减少旅游活动。③节约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合理布局,适当分散。

3.3建立城市绿地体系

加强教育和宣传,充分认识城市绿化对调节气候、净化空气、衰减噪声、调节居民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等功能,以得到人们对绿化城市环境的广泛支持。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喀斯特区城市周边均为山峰,丘陵或谷坡,应充分利用这种“山环水绕”的自然环境,进行植树造林,形成环抱城市绿化地带。建城区中心孤峰,残丘和荒坡均不要开荒采石,而应种树或作公园。②充分利用城市的再生空间(即人工建筑实体的表面积,它大于该实体占地面积的空间)进行绿化,能收到“快、省、美”的功效。③“见缝插针、挤地造园”,发展小花园、街心绿地,居民区配套的小游园。

3.4发展城市的生态旅游和城郊生态农业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各种造型美,组成别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加上众多的人文景观,9市均是本省重要的旅游地或著名风景区的依托城市,所以应加强旅游业的管理和旅游资源的环境保护,推行生态旅游。城郊农业结构应作调整,大力发展洁净蔬菜、果树和花卉,严禁污灌。

4结语

4.1贵州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都座落在喀斯特环境中,城市的形态结构、水土资源及城市扩展均受“喀斯”环境的制约,其生态系统极为脆弱;表现在:水土源贫缺、平地少,地形封闭,旱涝和地貌灾害频繁等。

篇2

    农村能源(rural energy),指农村地区的能源供应与消费,涉及农村地区工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多个方面。农村能源的开发是指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就近开发利用的能源,在中国有薪柴、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小水电、小窑煤、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多属于可再生能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能源的利用还包括国家供应给农村地区的煤炭、燃料油、电力等商品能源。因此,农村能源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是合理开发农村当地各种能量资源,研究农村各种能量资源在输入、转换、分配、最终消费过程中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等问题,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农村能源分类

    1.生物质能:直接或间接由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生成的生物物质和其他有机质,可直接当作燃料或转换成气态或液态燃料的载能体。一般指薪柴、秸秆、人畜粪便等。

    2.水能:利用水力发电。

    3.矿物质能:主要指煤和煤矸石。煤矸石是指煤矿中开采出的低热值的矸石,其热值为3.3~12.5兆焦/千克。可以直接燃烧或加工成型坯等燃烧利用。

    4.太阳能:广义的太阳能包括直接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和因太阳辐射同地球大气层及地球表面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风能、潮汐能等,也包括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生物质能等。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如何利用太阳的光、热问题。

    5.风能:由于地球表面吸收太阳辐射能的能力不同,造成各处温度和气压的差别,促使空气流动。这种流动空气产生的动能即风能。可用于风帆助航、风力提水、农副产品加工、风力发电、风力致热等。

    6.地热能:地球内部包含的热能,或由于地下物质的摩擦、挤压而放热;或由于地球内部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而放热。从地表向下,地球内部的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高。火山爆发、地震和温泉都是地热能的表现形式。据估计,地球内部每小时放出的热量约相当于燃烧6000万吨优质煤。中国已有20多个省(自治区)开展了利用地热能的工作,一般用于温室、育秧、育种、孵化鸡、养鱼等。西藏羊八井、湖南灰汤、辽宁熊岳等地建设地热电站。世界各国对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也较重视,主要是将地下天然蒸汽和热水用于生产和生活。由于有关设施的一次投资较高,地热能利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潮汐能由月亮和太阳引潮力的作用,使海洋中的海水作周期性的涨落运动,由潮汐涨落所产生的位能和动能称为潮汐能。中国潮汐能资源估计约1.1亿千瓦,主要用作水磨、水车、农副产品机械的动力和发电。

    三、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综合开发规模和乡镇工业对资源的利用强度日益扩大,使我国农村本来就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中国的区域和人口重点在农村,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不从根本上扭转,将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农业稳产增收、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使“三农问题”变成越来越难解的症结所在,而且也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乎食品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而且也成为我国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持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农村能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农村能源是农村赖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一种资源,是农民生活改善的物资基础。然而在农村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生命周期过程中,从能源资源到能源的最终消费,各阶段都会对环境造成压力,引起局部的、区域性的、乃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五、农村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1.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农村使用薪柴和秸秆等生物质能做炊事和供热燃料的传统利用方式引起的空气污染,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2.小水电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农村的小水电一般都是利用修建的小水库进行发电,由于水库中的生物质腐烂而产生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到生物圈造成空气环境的污染。

    3.矿物质能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煤炭在开采过程中会造成矿山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包括对地表的破坏、引起岩石的移动、矿井酸性水的排放、煤矸石堆积、煤层甲烷排放等。煤炭消费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烟尘和汞等污染物,是造成大气污染和酸雨的主要原因。煤炭消费过程中也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环境问题。

    4.太阳能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主要是占用土地,另外制造光伏电池需要的高纯度硅,属能源密集产品,本身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含镉光伏电池的有毒物质排放虽在安全范围内,但公众仍担心对健康有危害。

    5.风能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风能开发中,风机会产生噪声和电池干扰。

    6.地热能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主要是地热水直接排放造成地表水热污染:含有害元素或盐分较高的地热水污染水源和土壤;地热水中的CO2和H2S等有害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地表水超采造成地面沉陷等。

    六、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村生态植被严重破坏

    1)森林资源的破坏:乱砍滥伐、毁林种粮、森林火灾等,全国每年减少森林资源约1亿m3。

    2)草原退化现象十分严重

    目前已有0.87亿公顷退化,占我国草原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且每年仍以133万公顷的速度继续退化。

    生态植被破坏的后果:使农业生产失去生态屏障,是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虫灾、洪灾等自然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

    2.农村水环境的污染

    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造成的水污染。

    乡镇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生活垃圾造成的水污染。

    3.农村土壤环境的污染

    1)一方面,我国是耕地资源极其匮乏的国家,近年来耕地面积又在不断减小,并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另一方面,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仍在不断恶化,不少农田土壤层有害元素含量超标、板结硬化。

    2)目前,我国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我国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公顷,约占总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工业“三废”污染耕地1000万km2,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已达330多万km2,而且污染趋势仍在加重。

    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多万t,另外被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多达1200万t,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

    4.农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1)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等排放量日益增大。据统计,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日排放量为2320.5万t,其中总氮日排放量约为283.1t,总磷约为56.6t。大多数村镇没有无害化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被随意抛弃在河塘或低洼地,不仅影响卫生,而且造成河流淤积,污染水体。大量的秸秆被焚烧或抛弃于河湖沟渠或道路两侧,浪费了大量资源,污染大气和水体。

    2)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危害: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未收集和未处理的垃圾还会滋生传播疾病的害虫,如苍蝇、蚊子、蟑螂和老鼠等。

    3)粪便及秸秆引起的污染即内源性污染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水源污染导致5亿农民的饮水不符合卫生标准,鱼塘、农田污染事件不断发生;大气污染导致酸雨面积不断增加,全国酸雨面积已经超过国土面积的29%;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共同污染着水源、污染着农田。化肥、农药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形成了农村新的污染物,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农产品品质低劣,市场竞争能力差;农膜的大量使用,所带来的“白色”污染,使农田土壤结构破坏、养分减少、地力下降。

    5.农村大气环境的污染

    1)农村家庭使用柴草和含硫量高的低质煤作为生活燃料,且农家炤房的排烟设计很差。

    2)乡镇工业废气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均占我国工业排放总量的近一半。

    3)拖拉机、三轮摩托、二轮摩托等机动车辆尾气废气大量排放。

    4)乡镇和村间道路的路况差,灰尘漫天飞扬。

    七、农村能源建设与改善生态环境的关系

    1、实行节能优先的政策,通过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推广,达到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标。农村节能炉、节能灶等节能产品的使用,每年可节约大量的原煤和薪柴,也就减少了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其它有害气体的排放,节约薪柴也就等于封山育林,对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矿化能源,减少大气和水环境的污染源。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减少了农村利用煤碳烧水对大气的污染,太阳能是清洁、高效、无污染的能源,使用沼气作炊事燃料,不仅清洁卫生,而且农户人畜禽粪便污水得到处理,净化了环境,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源,有利于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

篇3

关键词: 屯垦戍边 新型团场建设 生态环境 问题 解决对策

环境良好是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中的具体要求。生态环境不仅直接关系到团场职工群众的生活生产质量,而且关系到屯垦戍边事业,关系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随着团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造成的面源污染及土壤污染,小城镇和农业连队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团场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导致团场生态环境总体状况不容乐观,解决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团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团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1.生活污水污染严重。团场生活污水具有量大面广、有机物浓度偏高、日变化系数大、控制困难等特点。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的排放,严重污染生态环境,驻团工业企业污水排量大、类型复杂,产业集聚带来的生活和工业复合污染问题对团场职工群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生活垃圾污染严重。随着团场经济的发展,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消费方式的改善,工业产品在生活中日益增多,农村生活垃圾的年产量和堆积量逐年增加。绝大部分团场没有专门的垃圾收集、填埋及处理系统,而是直接将垃圾输送到镇区、田间地头、自然洼地填埋,极易滋生蚊蝇,且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及农田造成了潜在的威胁和污染。

3.畜禽养殖污染严重。畜禽养殖污染已居团场污染源之首,并且成为部分水体水质恶化的重要污染源。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总氨和总磷分别占农污染源的比例较高。加之管理部门疏于规划、环境意识淡薄,畜禽养殖场的环境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规模化养殖场未经过环境影响评价,养殖场缺乏干湿分离这一最为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

(二)农业生产造成的面源污染土壤。

1.化肥污染。长期施用化肥,势必会降低作物产量,导致恶性循环。施用化肥可引起氯化物、硝酸盐、硫酸盐等污染,造成土壤酸碱化。此外,在化肥生产中,随矿源带来有害的痕量化学元素,这些元素会残留在土壤中,造成污染。

2.地膜污染。目前兵团各团场棉田普遍应用地膜覆盖植棉技术,虽然采取各种办法狠抓残膜回收工作,但“白色污染”依然存在。碎残地膜逐年积留于土壤耕层,污染土壤和生态环境,导致耕地质量下降,造成后茬作物减产,影响农产品质量。

3.农药残留。各种作物从种到收,常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也杀死了益虫,使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农药残留在农产品中,也影响了人类身体健康。

(三)水资源开发不合理,生态环境脆弱,生物抗逆性差。

1.水资源开发不合理。团场水利设施和用水结构偏重于农田灌溉,林业和畜牧业用水比例很小。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诱发了土地退化的自然潜在因素,使生态环境进一步失调。加之大规模过量开采地下水资源,造成地下水位区域性持续下降,进而导致植被枯化、土地沙化。

2.生态环境脆弱,生物抗逆性差。各团场盲目与过度开发土地,畜牧业管理经营不当,超载放牧、盲目开荒等现象普遍存在,导致牧草比例下降。森林过度采伐、草场退化、陡坡垦殖等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引起草场退化,弃荒、撂荒面积逐年增加。

二、解决对策

(一)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团场环境保护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把加强团场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在经济发展中促进保护,在保护环境中求得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二是处理好城市与团场环境保护的关系。城市环境和团场环境是有机整体、不可分割。必须坚持城乡环境保护统筹考虑,协同推进,把团场环境保护摆上同等重要的地位,促进城乡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三是处理好主动预防和被动治理的关系。环境破坏起来时间短、速度快,贻害无穷,而修复环境时间长、见效慢、代价高昂。加强团场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落实政策,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利用中央专项资金,加大团场城镇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建设,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饮水安全。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城镇环境质量。切实增加团场环保投入,将团场环保建设资金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一体化建设方面的引导作用。大力开展团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等,从而为团场环保工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健全环保法规政策体系,建立完善目标考核机制。

加快建立和完善团场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将污染治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对已有的政策法规要落到实处,提高广大职工群众参与团场环保的积极性。建立长效管理考核制度,按照团场生活污水减量化排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思路,加强生活污染控制法律体系建设。

(四)加强能力建设,建立城乡一体化环境监管体系。

加强团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理顺体制,强化职能,加大监管力度,对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坚决予以严肃查处。加强团场环境污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高度重视可能因环境污染引发的重点问题,严格行政执法,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切实解决职工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环境问题。

(五)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加大管理力度,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加强农田林网化,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使农业进入良性循环轨道。杜绝随意开垦并弃耕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发生,做好秸秆还田工作,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质地结构。努力回收残留在耕地中的塑料薄膜碎片;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减少农药化肥有害物质在土壤中残留量及其对农产品的污染。职能部门要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管理力度,严格管理,杜绝违法排污现象,避免“工业三废”造成生态环境污染。

(六)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

将与环保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法律常识纳入团场环保宣传教育计划。加大对广大职工群众的环境保护教育培训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报、报刊、网络等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教育。将环境法律法规和各项环境决策转化为社会的自觉行动,努力营造环境保护的舆论氛围。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化.尊重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其主动参与、支持和关心环保事业。

参考文献:

[1]王振亮.试论城镇的建设与乡镇工业化的发展[J].城市规划创刊,2005.4.

篇4

1.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1.1生态环境脆弱

生态环境脆弱是我国最主要的环境问题,虽然我国的国土面积大,但是人口数量多,这就对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同时,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再加之山区是我国绝大多数河流的发源地,往往会受水力梯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水土流失等问题。同时,沙漠、荒漠等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5,此类地区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有可能出现不可逆的生态环境问题。

受特殊的区位环境影响,我国还面临着不同自然灾害问题,不论是南方的梅雨、暴雨季节,还是北方的大风暴雪天气,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降低生态环境质量。

1.2森林资源严重不足

森林资源严重不足也是我国生态环境主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我国森林资源的覆盖率严重不达标,这往往也会成为诱发自然灾害的重要因素。从现阶段我国森林资源的覆盖情况来看,东北与西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要区域,在我国“三北防护林”等诸多政策的影响下,虽然森林覆盖面积缓慢增长,但是覆盖率仅为11.96%,而同一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为23.2%。这个数据说明,现阶段我国的森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

2.林业生态工程研究

2.1林业生态工程的作用

林业生态工程在保护自然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改善土壤环境中的作用。当树叶落下并在地面上形成一个落叶层之后,落叶层本身就能吸收一定的水分,并且避免雨水直接冲击地面,保证了地面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随着落叶腐烂,一些细微的分子将会进入到泥土中,参与泥土颗粒结构形成的过程。在经过这些分子的作用下,泥土的孔隙度水平进一步增加,因此对水具有一定的渗透与吸附作用。树冠同样能够保证土壤结构,这是因为树冠本身具有聚水的作用,在降雨天气中,当雨水与树冠接触后,会先在树冠上聚集,聚集到一定程度后才能落下,因此具有截留雨水的作用。最后,森林作为大量动物群落与微生物群落活动的场所,能够保证区域环境下物种生态平衡,这对于改善环境生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林业生态工程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地区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建设活动的开展,地区的生态环境水平将得到明显的改善。以新疆某地区为例,该地区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将森林覆盖率从12.3%提高到16.7%,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当地超过95%的农田与经济作物种植基地都得到了防护林的有效保护,通过这个以农田防护林为骨架、灌木、草地为裙带的林业生态工程,达到了环境治理的目的。近几年,该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地区生态环境基本稳定,风沙侵害问题得到改进,空气质量改善,有效发展了地方经济。

2.2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思路

为了能够让林业生态工程更好的造福于社会发展,在未来工作中必须要采取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推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开展。

(1)突出重点,以大工程带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一方面,要明确本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确定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工作要点。例如,沿海地区应该积极开展海防护林建设、黄土与丘陵地区应该注意水土保持林建设等,确保林业生态工程能够有效满足地区环境保护的要求。另一方面,还应该积极落实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工作,明确本地区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并将这些工作列为本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工程,摆在突出位置,让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能在短时间内开展。

(2)重视资金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资金投入是保证林业生态工程顺利完成的基础,因此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就應该采用多种方法开展资金投入。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首先应该发挥作用,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采用多层次的资金投入方案,保证整个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水平。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相应的手段筹措林业生态建设资金,鼓励企业与个人参与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用丰富的渠道来满足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可以在税收、信贷、服务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保证相关投资方的利益,避免因为投资行为而影响自身的发展。最后,还应该提出相应的政府条例,完善地方公益林的补偿标准,在全社会内掀起一股生态项目投资的风气,让各种社会资源能够自愿向林业生态建设方面倾斜,保证资金支持水平。

篇5

关键词:水电工程;设计施工;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及对策

引言

我国有15%以上的能源来自于可再生资源,其中水电是最重要的组成。开发水电不仅有利于保证国家电网的输电稳定与安全,也是防洪、灌溉、航运、供水等重要基础设施的依托。不过在我国大规模兴建水电工程的同时,也产生了淹没土地、淤泥沉积、破坏水生食物链等生态环境问题。随着近年来,长江等水域水生生物群落的濒危、三角洲地区淤泥不足等问题凸显,水电工程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

1 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正面作用

1.1 清洁发电减少碳排放

水电工程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水力发电机组的运营。当前,风电的成本过高、核电的规模还有待发展、太阳能也面临转换效率的问题,只有水电是最为成熟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并且开发潜力巨大,在我国这样的水力资源大国中,是部分替代化石能源的不可或缺的能源构成。以我国的三峡水利工程为例,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5000万t标准煤火力发电的发电量,减少了1亿t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也减少了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1.2 防洪、抗旱、调节气候

当前,全球变暖导致的异常气候不断,各类大小洪涝灾害对生态环境与人类环境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尤其是大水系,如长江流域等,发生洪涝灾害的几率一直居高不下。过去,长江发生大洪水,甚至需要刻意牺牲一定区域,破堤分洪,但是三峡水利枢纽建设后,其巨大的库容量,完全缓解了洪峰。而到了干旱季节,黄河等干流上的水利枢纽又能够开闸补流,缓解旱情。丹江口水库更是南水北调工程中重要的取水地,整个工程也是起到了减轻北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作为人造湖泊的水库,也能够一定程度上调节气候。

2 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虽然,水电工程能够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很多方面,它又造成了生态环境较为严重的破坏。

2.1 造成水文地质破坏

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挖填土方会对周围的地质环境产生巨大影响。一般水电工程需要建造拦水大坝,而土方只能是就近挖取,这样势必破坏取土处的山体,使之被破坏后,容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同时挖填作业以及的挖掘场,会不断水土流失,破坏周围的水文条件,可能引发河流、湖泊淤积等问题。

2.2 水土流失与土地淹没

挖掘场的地表植被被破坏,而施工临时道路的修建与使用,填方作业和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量都十分巨大,势必对工程沿线的地质造成一系列的破坏,而短时间内又无法修复,必然导致水土流失。同时,大坝拦截河流,抬高了水位,形成大规模的水库,会淹没上游大片的土地,人文与生态环境都会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

2.3 破坏水生生态环境

传统的水电工程并没有对水生生物生态与淤泥处理等有过多的考虑,导致当前大多数水电工程都存在淤泥沉积、河流生态断流的情况。水库之中,原本的动水变成静水,淤泥沉积,水体的自净能力降低,水体富营养化。而下游,河流变浅,缺少淤泥的腐殖质,藻类和浮游生物繁殖降低,鱼类等食物匮乏。同时,大坝阻拦了鱼类的洄游,破坏了原本的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2.4 破坏河流三角洲地区

更加严重的,是河流入海口处的三角洲地区。原本,三角洲地区往往都是人类大型城市所在地以及自然生物重要的湿地栖息地。由于水电工程的拦阻,淤泥一部分沉积在水库之中,一部分由于大坝拦截导致的流速降低而在沿线河床中提前沉积,导致三角洲地区的淤泥量大大减少。以上海崇明岛为例,在三峡工程建成之前,原本处于扩张状态,而三峡建成之后,开始出现海岸线侵蚀现象。

3 水电工程设计施工中的生态保护对策

3.1 坝址的选择和坝型设计。

过去,在大坝位置的选择上,一般主要考虑地形、地质和施工条件等方面。但是,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应该采取以下的对策:避免造成陆生稀有动植物栖息地的淹没、避免破坏水生稀有及濒危动物觅食、繁殖地的完整性、同时避免破坏珍贵的文化遗产地。这需要调整大坝地址同时配合蓄水水位调整,需要权衡两者。

水电工程的土石坝有多种类型,其中心墙堆石坝采用黏土多取自农田,破坏耕地,普通的堆填材料,虽然就地易取,但是强度低,需求量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大。如果采用河滩卵石或者较高成本的复合材料等进行替代,虽然成本上会上扬,但是对生态的破坏会大大降低。

3.2 枢纽的布置和保护性施工。

水电枢纽的厂房如果在岸边修筑会造成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如果修筑在坝后或者地下,则会大大降低对生态的压力。另外枢纽与外界相连的道路的设计,也应该考虑到不要对特有的植被区域进行破坏。

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取料场的选取,应该避免容易造成地质灾害的区域,可以从需要开挖的水库部分区域、溢洪道等区域进行取料。需要爆破进行开挖和取料作业时,应该采用适当的方式,降低对地质结构的破坏。最后,工程施工产生的土渣、垃圾等废弃物应该将废弃场与工程主体合理的结合施工,避免将废弃物直接排入河流造成河床堵塞、抬高等危害。

结语

能源短缺依旧是我国社会面临的巨大问题,因此,继续开发水电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势在必行。但是,随着水电开发导致的生态问题的爆发,我们也必须思考如何有效开发利用水电资源的同时又能够不对生态环境造成过大的破坏,而这就必须从水电工程的设计施工阶段就着手控制。必须设计合理的工程方案、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保护环境与工程建设并重,提高各方的生态环保意识,建立完善的水电工程环评体系,加强水电工程使用中的环保宣传与环保维护作业,这样才能实现水电事业与江河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 黎强.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J].企业技术开发,2011(09):43-44.

[2] 孙云涛,黄进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3(11):35-36.

[3] 彭辉,叶建军,周明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环境问题[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02):154-156.

篇6

关键词:公路建设;环境保护;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 A

一、公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

公路建设需要占用耕地、开挖山体、破坏植被、填埋湿地湖泊等,同时公路建成后车辆通行日夜产生噪音,这些对生态环境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公路建设和营运各阶段均会对沿线耕地、植被覆盖率、土壤侵蚀、野生动植物等造成影响。

(一)公路规划设计阶段

公路规划设计阶段,需要对环境保护进行详细的评价,对环境保护措施进行详细论述。如果对沿线环境基础调查不全面,环保措施不科学,那么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毁灭性的。例如,大量占用耕地会影响当地农民的粮食产量;占用湿地湖泊会降低区域蓄水量;挤压河床会造成暴雨时的洪涝灾害;开挖山体易造成山体不稳定而发生山体滑坡;砍伐森林会侵占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

(二)公路施工阶段

1.造成水土流失。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不能严格按照设计、环保措施等要求进行施工,随意开挖山体、弃置渣土,不仅破坏了地表植被,也严重破坏线位上原有的生态平衡系统,导致在强降雨侵袭下,地表土层无法抵抗雨水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现象,最终易导致土壤砂化和贫瘠化。

2.引发地质灾害。开挖山体时,不能严格按照设计设置挡土墙等防护设施,导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对路基堆土、排水等工作不能引起高度重视,导致边坡失稳、路基冲刷现象严重;不按要求规范取土和弃渣,导致胡乱开挖取土、乱倒渣土现象严重;另外,公路工程建设由于深挖方和高填方切断了含水层或截穿了隔水层,破坏了原有的水文地质条件,常导致地下水上升或下降,产生浸没、次生盐碱化等水文地质问题。

3.施工机械噪音。施工期间,爆破作业、空压机、挖掘机等各种施工机械易产生施工噪声,导致野生动物原有的生存环境被破坏,易使野生动物烦躁不安,生活习惯被扰乱,还可能使野生动物被迫迁移,甚至影响其繁衍生息。

4.施工粉尘。在施工期间,路基扬灰、沥青烟、水泥灰等对环境影响较为严重。这些灰尘易附着在植物叶片上,影响植物的光合、呼吸和蒸腾等。同时,这些灰尘易附着在花朵上,影响花朵的正常授粉。

(三)公路运营阶段

车辆尾气含有大量的烟尘、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醛及含铅颗粒等,这些污染物会对沿线的生态系统造成影响。汽车尾气对公路两侧农作物和土壤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增加农作物的有害物质;尾气也会对苗期、花期的农作物产生影响,受害作物叶面会产生锈斑,导致结实率下降,产量降低。

二、公路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1优化选址方案

在进行公路选线、定点、边坡设计、线路设计中要充分结合水土保持、农田保护、植被保护、工程防护、动物爱护等角度出发,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公路设计中分区域设计(河流区域、农田区域、山坡区域、森林区域、动物保护区域等),分性质安排,分功能定点(施工区、料场、垃圾区、设备区、生活区),分步骤进行(预测、选址、调研、分析、设计、研究、总结、优化)。这样设计方案严谨,优化方案正确。结合选址方案,阶段工程进行建设,统筹安排。这样确保生态环境的相对平衡。

2.2水土的保护措施

根据公路建设水土流失的特点和所在地形部位的属性,做好水土保护,应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防护,采取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利用的保护措施。如合理开采砂石料场;合理设置边坡坡度;有效建设挡墙;合理设置排水系统,以减少雨水对坡面和植被的冲蚀。根据一些周围环境的特点,能够形成一套有机的综合保护体系,拦截、排水、护坡、蓄池、绿化、防风、固沙、防洪工程并结合种植树木花草等方式,综合治理,有效、持续地保持原环境的水土。

2.3植被的保护办法

如何有效地保护植被,就有必要在公路用地规模内全部美化、栽培花草树木,如在公路中心分隔带栽培抗旱常绿枝叶茂盛的乔木、灌木、藤类等树种;在公路两边、服务区、收费站等地调配稳定的树群,让乔木与灌木相结合;在石质边坡中,用地锦类植物进行垂直美化,在坡脚栽培攀缘植物或花灌木。若是暂时用地,用完以后,尽量恢复其原有相貌,恢复不了,栽植原有植物弥补配齐。比方,施工场地、配料场、生活区应及时恢复其原有的植被,即毁林还林、毁田还田。关于无复耕条件的或不能栽培植物的,采纳防护办法做养鱼池、蓄水池进行新的植被保护。

2.4野生动物的保护办法

在进行公路路线方案设计时,要尽量做到绕、避、护环境敏感区。譬如在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区或首要濒危物种通过区域内的公路上,有动物出没的路段,要设置预告及制止鸣笛的标识,有条件的当地,设置动物的专门通道(既但是隧道、高架桥,也但是涵洞);在有桥梁或桥梁施工的当地,尽量不选用爆炸技术,而且施工时与水环境阻隔,避免施工机械发生漏油,以避免对水生生物的伤害和消亡。施工单位在公路施工时,有义务对单位内的员工进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宣扬和教学,而且禁止采伐规模以外的树木,禁止打猎。有必要严格按照设计图施工,决不允许扩展施工规模。

2.5景观的保护办法

公路景观的保护要做好以下4方面:规划、保护、美化、美化等。规划从整体着手,从实际出发,表现实用性,既思考近期作用,一起也思考远期作用。在施工过程中,既要留意保护景观中的植被,又要恢复损坏了的植被。如在青藏公路建设中为了减少高原自然景观损坏,在施工中对山前缓坡、河滩地等地的料石场、取土当地均应采纳景观恢复办法,表现高原景观。没有景观的当地,思考美化,美化植物品种要量体裁衣,美化物的外形、色彩、高矮需求统一规划,有节奏的改变。在工程挡土墙、护坡等上面做技术广告或雕琢文明等。在达到了植被保护、美化条件下,在有杰出景观当地还要进一步美化,表现景观特色。

2.6注重对自然环境状况的调查

公路建设工程项目特点是:线长点多,通常涉及多个区域。因而,公路建设项目要注重对自然环境的调查,一是要对公路沿线两边的土壤资本,公路占用规模的土地资本等进行具体的调查,掌握当地土资本的分布状况。二是要对公路两边动植物资本分布,稀有动植物的品种、分布区域、活动规模和生理状况习性,公路沿线自然灾害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干扰损坏状况,生态环境演化的基本特征进行调查。三是要对自然保护区的历史文明遗址、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及法令明文规定的建设项目,应当躲避各类保护区。作出仔细、科学的调查;调查过程中,要对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景色名胜区作具体调查及规划。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及其可持续发展任道而重远,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与努力的系统工程。这不仅要求在进行公路建设过程中做好相应的环境保护和生态防护措施,还要求我们摆正观念,认清短期修复和长期养护二者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从而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系统的生态护理保护制度,最终实现公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良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1目前我国农村城镇化存在的环境问题

由于农村原有的工业化水平低,具有较低的人口密度,长时间的农村的环境问题比较严峻,出现了诸如土地荒漠化,土壤侵蚀,野生动物和植物资源减少,耕地面积较少等生态问题,但是环境污染问题并不是很突出。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逐步改善城市环境和工业污染的举措不断加快的同时,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是越来越突出,在城市工业污染得到遏制的同时,农村的污染愈演愈烈。整体来说,各种污染威胁到了数以百万计的农村居民的健康,空气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这是一种恶性的循环,忽略了生态环境问题,因此这还将最终影响城市人口。目前,我们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概述。

(1)工业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愈演愈烈。

农村工业化主要发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其农村工业化发展过程特别明显的地区主要在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工业化发展进程成为当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和核心力量。但农村工业化在不断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这是经济发展带来的极端代价。据相关资料不完全显示,目前,中国的乡镇企业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污染物,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另外,考虑到乡镇企业布局存在严重不合理的现象,当下污染物处理率明显低于工业污染物的平均处理率,由于乡镇企业布局的原因,大部分乡镇企业和农业用地之间相互交织,更容易造成直接污染。最近几年来,城市环境保护的意识普遍加强,农村的环境监督普遍加强,工业企业不断退出城市,进一步向郊区和农村地区分散,这样使得很多工业园区多在郊区和农村地区建设,这虽然给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随着工业污染地区的转移,农村的水和土壤环境受到严重损害。2013年以来全国大面积的雾霾,在农村地区也愈加突出,究其原因,是因为空气中弥漫着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由于一年当中雾霾天数的越来越多,可入肺颗粒物数据在整个农村地区不容乐观。虽然农村的环境容量大,但是这种污染物由点到面的不断累积的过程,使得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其生态问题不容忽视。

(2)地表和土壤污染问题严重。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重污染点源污染控制力度的不断加大,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日益突出,特别是对地表水和土壤的影响更为严重。农药、畜牧业废水、废物的排放,使得农村生活污水氮磷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其富营养化远远大于城市污水点源污染和工业点源污染,因为地表径流与土壤入渗、降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农业面源污染更难以评价和控制,整治难度较大。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使得牲畜和家禽养殖业成为农业总产值来源的一个重要的渠道,在增加农民和农村的收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也有增加水产养殖业污染的发展趋势。整体来说,各类畜禽粪便污染程度已接近工业废水,水体中的化学肥料氮磷量已超过化肥,地表和土壤污染问题在农村地区越来越严重,另外,每个作物收获季节秸秆的大量燃烧产生烟雾的空气污染,进一步危害人类健康,对雾霾的产生和集聚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此外,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村垃圾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在农村,简单的填埋是农村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农民现代生活和农村生活垃圾的数量和组成特点,与城市类似,其垃圾污染物数量猛增,原有的简单填埋已经不能成为其处理的方式,这些都将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2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

(1)国家立法对农村环境保护力度相对薄弱,行政执法力度不足。

在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中,专门为农村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法律条款仍然是空白,一些法律法规条款只是一味原则性地要求和限制,其可操作性不够强,执法机构不明确导致国家对乡镇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的监管和处罚缺乏根据的法律法规。此外,城镇和农村环境保护单位财政支持力度小,出现了很多行政机关的常见问题,如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低,农村环境监管薄弱,容易得过且过,此外,由于农村土地产权不明确,导致其与环境资源污染成为“公共财产”,利益纠纷问题频频出现,这些都是由于在城镇化进程中,对于农村环境保护的立法制度不完善,行政执法能力不强,很多执法人员不按原则办事,一味姑息和纵容这种境况。

(2)资金投入方面,城市和农村间不公平现象过于严重。

城市和农村地区在相关资源的获取,以及资金的支持等存在明显差距的现象由来已久。长期以来,大部分的污染防治和控制资金投入到工业和城市当中,即便在城市环境污染正在蔓延到农村的当下,这部分投放的资金还主要是城市。城市支持大量的投资资金主要限于生活垃圾的处理系统的完善,污水处理网的建设和完善,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公共卫生设施缺乏,生活污水沿河排放的当下,农村的专项环境保护资金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很难适用于污水处理等专项处理。此外,农村环境保护部门缺乏适当管理资金,相当部分的资金用于解决乡镇工业排污费收费,排污费不能用于环境治理,农村环境保护政策得不到有效的落实,使得环境管理困难重重。当下,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项目,部分投放的资金分散的情况还相当严重,重复建设的现象比比皆是。农村各部门之间缺乏合作,治理效果受到严重影响,这使得在资金投放和利用方面,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远远不能与城市相企及。

3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保护的对策

(1)优化城乡环保规划,健全城乡环保政策。

农村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引入城市和农村规划环境保护的相关概念,根据农村的特点,服务的内容应该是确定的。在农村地区,大力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公共设施向农村地区辐射,实现污染物集中治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污染点源的分散,缩小城市和农村经济系统,以及环境治理方面的差距。统筹城乡产业结构链,降低环境管理成本。既要考虑产业布局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要从环境污染和扩散的角度分析。由于对农村和城市环境特点不同,现行的环境政策在农村地区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因此要积极推出环境政策的创新,使其适合农村地区,或者说是适合当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为此,首先,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结合市场发展的特点,利用辅助的一些调控手段,促进该地区的利益,以弥补损害区域。其次,逐步建立环境政策引导体系,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引导农民自觉采取保护环境,这一切都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

(2)强化科技支撑,提高自身环境保护能力。

目前,农村环境问题,主要依靠两种力量:一是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环境保护科技公司,使其运作于中国的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方面,因为以往这些科技公司的设立主要在城市,为此,在解决现有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方面,要实现职能的快速转换,使其对农村的污染问题进行专业的治理,这里面有技术和经济上的障碍。因为工业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浓度,污染物相对单一,在大多数情况下,环境处理的终端方法是适用的,甚至是唯一的。但是,农村生活污染种类繁多,污染的乡镇企业集约化畜禽和畜禽养殖污染现象严重,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进行治理和修复。二是农民群众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在生产和生活污染控制实践中,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合适的技术处理,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和废物资源化利用。此外,还应重点推广适合农村地区使用的清洁能源太阳能、沼气等。

(3)完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增强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针对现有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相对薄弱的情况,我们应该增加对农村环境保护立法的力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定针对农村环境污染控制的政策,增强各级政府干预环境污染的法律依据,填补在环境保护方面,一些针对农村法律法规问题的空白,使得农村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在农村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此外,环境保护是国家的公共事业,要全方位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的监督制度,多层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环境信息的公开,建立一定的环境质量公报,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污染事故进行通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创建一个具有广泛的公众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唯有如此,我们在一些核心问题上,才能增强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才能使得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完善,也只有这样,在进一步推动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才能针对农村的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制定适合现有农村情况的法律法规。

4结论

篇8

关键词:生态旅游 环境问题 解决途径 河南省

0 引言

河南省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河南入境旅游人数的增加,在旅游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在逐步显现。生态旅游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以倡导人们认识自然、善待自然和观赏与感受自然生态环境为目的的绿色消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河南省入境旅游人口增加,人们对更为健康的生态旅游市场的需求更为加大,这就加速了河南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和生态旅游业及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河南省生态旅游中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对策和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1 河南省生态旅游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河南省绝大多数生态旅游区是在有着较好的原始生态环境,很浓的地方文化特色风土人情,经济相对贫困、落后的地区。当地大部分旅游管理部门和从业人员及景区经营者把景区当作一种为其不断创造财富的商品,更有甚者,为了摆脱当地贫困的现状对生态景区过度地开发破坏,对游客人数毫不限制,造成当地环境与旅游之间的矛盾突出。有些景区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不顾对景区生态的破坏,一味迎合游客,例如:对生态景区过度改造,生态景区垃圾超出承载力,焚香不节制等等。管理部门不是依靠合理的规划生态旅游区增加收入,而是靠不断地不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建设更多的宾馆、餐馆、旅游消费场所等等。这些对河南生态旅游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1]。

2 防治对策及措施

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需要长期的过程,当地生态旅游中的环境问题也较为突出,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一系列的应对措施[2],如下:

2.1 控制生态旅游开发强度,限制景区游客数量、加强生态意识教育

生态环境容量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生态所能净化和吸收的污染物和每个游客所产生的污染物的数量,也就是说生态环境自身恢复所允许的游客数量[3]。数据显示,一个旅游区主要景点的游客容量应为60~100平方米/人,一般景点的游客应该为100~200平方米/人,如果超过这个界限,就会使生态环境超出其承受能力,从而导致生态失衡。

为了保持河南省旅游环境的质量,使后来的旅游者能够体验与现在旅游者同样的旅游经历,需要河南省旅游局、旅游企业、产品经营者和旅游者共同努力才能做到。因此,必须加强对当地游客及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让入境旅游者认识到自然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人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在加强生态教育的同时,也相应做好惩罚措施。

2.2 合理规划布局河南省生态旅游景区的功能区

不同的旅游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力不同,作好河南省景区规划可以减少旅游活动对风景区环境的破坏,将区内各地块的用地性质与游憩利用方式相对应[2]。以南阳市旅游规划为例:如老灌河水上游戏漂流等户外运动区;西峡恐龙遗迹园特殊自然区;宝天曼原始森林中央保护地,社旗山陕会馆、内乡县衙等历史与文化古迹区等。对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要坚决禁止游人进入。

2.3 生态旅游景区的服务单位

对导游进行定期考核,培养其环保意识,主要形式以考试及对所带游客团队问卷调查。对生态旅游景区内的垃圾采用管道集中收集,固体垃圾要及时定点收集处理,对那些随意排放废水和乱倒垃圾的单位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4]。

2.4 建立环境监测系统,严格控制游客容量

加强生态旅游过程中的技术参与和指导,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商业运作这些都是允许的。为了更好地使河南省的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地开发利用,必须依靠科学的规划,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对入境旅游人员进行规范要求;另外应该规划出更为合理的旅游人数、游览路线,计算出每个生态区的环境承载容量。在这些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走景区可持续发展路线;对旅游区淡季、旺季时入景区人数作更为合理的规划,使在旺季不能超出其承载能力,淡季制定出吸引游客政策,提高旅游区的功效,增加游客数量[5]。

参考文献:

[1]庞少静,我国生态旅游开发中的若干环境问题及对策[J].自然生态保护,2004(9).

[2]段文霞,生态旅游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J].四川环境,2004,23(1).

[3]王佳等.生态旅游环境问题与环境承载力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6(2):203-207.

[4]赵燕丽,生态旅游中主要环境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7).

[5]佟敏,我国生态旅游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林业企业,2003(2).

篇9

摘 要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直接关系到“三农”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人们的重视。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有其特殊意义。本文将针对辽宁省的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提高辽宁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生态 辽宁省

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农村经济建设的步伐。建设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近年来辽宁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总体来说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辽宁省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首先存在全国各省普遍存在的问题:

1.从全国的范围来看普遍存在的问题

1.1行政力量干预使得农村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

地方政府中的个别部门或个人受利益的驱动,出于政绩考虑,以权力为诱饵,对农信社等金融机构施加压力,从中获取个人利益,违背经济规律,盲目投资某一行业或某一项目,使资金借贷很难正常进行。因此,行政力量的介入和干预使得农村金融的市场化程度低,交易环境较差,直接恶化了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

1.2农村法制建设不完善导致债权维护难度大。

目前我国针对信用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仍然滞后,缺少适用于农村金融的专门法律法规。农村法制建设相比城市也较为滞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依然存在。并且广大农民的维权意识也不强,金融知识匮乏。有些地方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行政干预执法,金融债券案判决不公、或者判决后难执行和久拖不决,严重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1.3农村征信体系不健全且信用管理滞后。

农村企业诚信意识和公众金融风险意识相对于城市比较淡薄。一些企业和个人通过各种手段逃废金融债务。农村私营个体企业财务制度极不健全使金融机构对企业的真实借贷情况难以掌握,缺乏正常获取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渠道,信息不对称、贷前调查难、贷后管理难的问题普遍存在。道德风险的存在,恶化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2.辽宁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保险发展缓慢

辽宁省农业保险发展比较缓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农业风险大、赔付率高,出险率也很高、而政府又缺少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保险公司做农业保险的成本较高所以就没有动力去开展农业保险;在成本高的情况下保险公司若进行农业保险的业务就会设置较高的保费,保费过高使得农民对之“可望而不可及”,形成不了有效的农业保险需求。另一方面,农民保险意识薄弱,他们依旧认为保险是不可靠的,所以造成投保率低,保障面窄的现象,当发生自然灾害时,受灾农户不能得到保险保障,偿债能力下降,银行贷款风险增加,这是导致农村金融供给紧张的原因之一。2012年1-12月,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240.13亿元,同比增长38%;为1.83亿农户提供风险保障9006亿元,承保户数同比增长8%,保险金额同比增长38%。而2012年辽宁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还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

2.2农村金融市场发育不充分,资金缺口严重

在当前的农村金融机构中,“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已随着商业化改革大量撤并县级及以下分支机构和网点,对农村的信用贷款越来越少,据统计,2000~2004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辽宁省县域内机构网点(含储蓄所)由1995个减至1071个,工商银行从10个县(市)中全部撤出,中国银行从24个县(市)中全部撤出。截至到2008年6月末,全省县域银行业机构网点为3235个,比2002年减少1065个,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网点370个,减少370个;农村信用社网点1503个,减少669个;城市商业银行网点171个,减少31个。作为辽宁省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虽然正在逐步地完善,但目前其业务面过于狭窄,没有真正起到促进农业发展及农村经济的作用;农村信用社作为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中主要的正规金融机构,由于存在着治理结构不完善、产权归属不清晰、行政介入比较严重等问题,其帮农、扶农作用也受到严重制约。再有辽宁省民间借贷由于在货币当局的严厉管制之下,其所具有的借贷手续简单、贷款期限灵活、交易成本低廉等优点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综上可以看出农业资金的需求是供不应求的,从而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2.3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滞后

许多农村信用社贷款方式单一,缺乏适合农村特色的服务品种。近几年来,辽宁省农村地区合作金融机构产品创新无力,难以满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多样化的资金需求。近几年,辽宁省农村金融机构取得了一定发展,但在其发展的背后也隐藏了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恰好说明了辽宁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在金融主体建设和金融体系重构上亟须改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辽宁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还存在很大的缺陷。改善辽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势在必行。相信在深切认识到问题之后,在各相关联的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史亚荣,何泽荣.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研究.经济学家.2013.

篇10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环境;环境保护

“高标准高质量,无条件整改到位”是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主要目的。近几年,甘肃省山丹县始终将环保问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结合县域自然气候条件、地域发展情况,精准施策,狠抓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疏漏。如监测监管力量薄弱、环保设施设备及技术不足等。基于此,对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进行适当分析至关重要。

一、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2019年,山丹县积极配合完善中央第五生态环保督察组进驻期间的资料调阅工作体系、协调服务工作机制,并以问题为导向,全面响应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立行立改,边督边改”的要求,高效处理了多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突出问题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在整改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各类问题及长效监管机制建设完善方面仍存在一些漏洞,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繁重。

二、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一)环保设施不够完善

山丹县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存在严重的干旱缺水问题,尤其是在冬春季节,沙尘重污染天气发生概率较高,对环保基础设施具有较高的要求。而当地环保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大,抑制了短时间内生态环境保护质量提升空间。

(二)土壤污染防治任务艰巨

现阶段山丹县环保法制宣传形式较为单一,普法精准度不足,整体社会人士认识水平、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性也较低。再加上当地缺乏精准的土壤污染日常监管防控措施,农村区域污染治理力度小,导致土壤污染防治任务较为艰巨。

(三)生态环境监管力量有待加强

在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职能不断加重的背景下,山丹县生态环境执法力量呈现出严重不足,不仅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生态环境监管执法监测标准化要求,而且阻碍了生态环境监管部门各项任务的全方位、高质量落实。

(四)企业宣传贯彻长效机制缺失

企业是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但是由于现阶段山丹县生态环保宣教工作深入度不足,无法全方位落实企业在环保方面的主体责任,进而导致多数企业无法认识到污染治理、运行管理的重要性,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资源投入不足,影响了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效率。

三、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解决对策

(一)加强环保设施建设

环保设施建设是土地整理中生态环保问题顺利解决的保障,相关负责人要集中力量,购置攻坚污染治理设施,为土壤环境质量的提升提供依据。同时,相关负责人应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结合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内容,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投入力度。在这个基础上,以常态化土壤巡查为主要手段,持续推进秸秆垃圾焚烧、污水废水排放等污染治理、预防设施改进项目,全方位落实饮用水水源地标准化建设及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改进任务,为土壤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全方位开展提供充足技术设备支持。同时,针对本地存在的汽修行业危险废弃物问题,应设置专门的固液或者危废物质管理基地,切实实现危废管理专项整治,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奠定基础。

此外,为保证现有生态环保设施与土地整理中生态环保要求相符,相关负责人应全力做好全国污染源普查收官工作。严格依据甘肃省、张掖市督察反馈意见进行土壤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改,并根据整改情况,开展数据库质量核查、普查数据库顶库、空间信息采集等系列工作。同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普查数据汇总、审核、比对、上报,为现有生态环保设施设备更新完善提供数据支持。

(二)有序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依据相关文件要求,针对现阶段土地整理中土壤环境污染问题,依据总体污染防控方案,细化明确目标责任任务,保证土壤污染防治任务有序推进。

一方面,考虑到水污染与土壤污染间密切关系,相关负责人要在《山丹县2019年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制定的基础上,对水污染防控工作任务进行进一步细化,全面落实责任机制。组织开展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以化粪池、氧化塘、污水处理站建设的方式全力解决农村区域存在的纳污坑塘问题。结合“千吨万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调查评估工作的开展,可以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及土地整理水平提升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区域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扎实推进,相关负责人可以利用土地整理资源优势,结合全县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进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实施方案》的细化完善建设。以监督指导为主要手段,全面开展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如根据重点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制定专项土壤环境监测及管控计划。根据计划开展情况,结合省固废中心组织对硫化碱废渣属性评审结果,定期修正疑似污染地块名录;而针对危废(固废)处置单位制定专门的摸排核查方案及完善的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运输、处置环境管理监督体系。

(三)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力量

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个过程,全面贯彻落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破解土地整理中生态环保问题,是土地整理中生态环保工作者面临的主要责任。因此,相关负责人应认真梳理薄弱环节,全力推进环保领域改革、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及时开展复查、复核,为土地整理中生态环保问题整改整治成效巩固提供依据。

首先,在落细“清底”执法行动排查整治、“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的基础上,相关负责人应将环境监测与执法管理有机融合,进一步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抽查工作“四库一细则”及“三化两分一强化”环境监管执法模式。结合环境执法检查结果,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并选择恰当的惩罚方法。其次,相关负责人可以“未批先建、未验先投”项目为整治要点,利用分类整治的方式,从“未批先建”项目、“未验先投”项目两个方面,对区域设施进行專项整治。同时,指导组织企业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环境安全专项检查。并依据“五个第一时间”要求进行台账的完善构建及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妥善处置。最后,相关负责人应依据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质量考核要求,每间隔一定时期开展县域环境地表水、城乡集中饮用水、城区土壤环境质量等质量监测工作。定期公布污染源监督监测信息,全面落实土地整理中生态环保信息透明化标准。

(四)构建企业宣传贯彻长效机制

企业宣传贯彻长效机制的构建,不仅可以保障土地整理中生态环保问题的有效解决,而且可以向各企业普及绿色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县域企业生态价值观念,为土地整理中生态环保工作水平提升提供依据。

一方面,为了促使生态环保法律法规及规则政策深入人心,相关负责人应挖掘土地整理资源,依托新媒体宣传平台,加强各类活动、日常工作、现场执法中绿色发展理念、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法治教育和宣传。同时,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活动的开展为契机,围绕六五环境日,面向企业开展专项生态环保宣传,纵深推进“七五”普法宣传教育。另一方面,为提升全社会企业生态环保意识,相关负责人可以组织企业代表,成立生态保护科普宣传及人员项目培训班或项目和工业企业环境问题清理整治暨环境管理培训班,以班组为单位,定期开展污染源普查业务培训、地质科普知识专题讲座。同时,通过县政府门户网站,开设专门的第二次污染源普查专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行动等板块,实现环境监管信息的动态整理。

篇11

关键词:生态系统管理生态环境评价问题

开展生态系统管理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互,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生态环境具有复杂性,因此需要进行生态环境的评价,研究环境中各要素的生态关系并发现问题,为保护环境提出科学依据[1]。但是在开展生态环境评价工作时也要考虑评价目的、评价方法、评价数据及评价结果4项关键问题。

1评价目的问题

生态评价是一项有助于后期开展生态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为决策者与公众提供具有可读可用的信息。有目的地开展环境评价有利于评价工作指明研究方向,保障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环境评价的目的不同,评价的内容与使用的评价方法也就不同,所带来的结果也就有所不同。因此确定环境评价的目的对于环境保护工作而言尤为重要。环境评价的目的应以服务生态系统管理服务为主。此外,生态评价也是一项需要生态系统管理者参与的工作,需要管理者认可根据区域内存在的生态问题制定相应的评价目的。如较为常见的湿地问题,在评价目的确定环节需湿地生态系统问题,湿地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但是在早期,人们割裂性地认识湿地生态,导致其评价的不科学性。因此,将可将环境评价的目的确定为提高对湿地的保护程度与利用率,优化湿地的资源配置,管理者根据评价目的开展一系列的活动,环境评价也才会具有意义[2]。因此,对于评价目的而言能够服务生态系统管理、管理者的认可二者缺一不可,是生态系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2评价方法问题

有了目的也就有了方向,而接下来首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完成目的。因此,也就需要环境保护者考虑用何种方法获取数据、构建生态评价模型。评价方法对于评价数据与评价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并间接对生态系统管理带来影响[3]。环境评价需要获取数据并利用指标进行评价,但是当前生态环境的指标相对较多,体系庞大,如何选择评价指标也成为建模工作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刘建军在建立荒漠景观生态指标体系时提出要保证全体指标的科学性。科学性是国内外生态环境评价建模时首要考虑的一项重要原则。环境评价指标需要有具有科学原理的支持,能够如实、准确的反映出评价主体的特征、现状、变化规律等;同时能够获取科学、准确的数据。方法要具有可行性是生态环境评价模型建立中的另一个基本原则。可行性要求评价指标具备以下4项要求:①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方便广泛应用;②体系简单明了,评价指标能够反映生态环境特征,定义明确、无歧义;③要求在现有的检测水平、统计手段基础上能够获取准确、真实的数据;④能够获取持续不断的新数据,保证管理者能够根据生态环境评价的需要对数据进行及时的更新。具备上述4项要求的方法即为可行性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环境数据的获取工作中。如遥感、GIS等技术,应用方便且能够获取持续不断的新数据,有利于对生态环境进行长期的监测与评估,从而促进了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3评价数据问题

评价数据是开展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的重要保障。除了方法、技术给当前生态系统评价带来制约之外,当前评价数据的不足也是制约当前评价工作的主要原因。选择符合决策要求的数据也成为当前评价工作中的重点问题。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而通常需要较多的、全面的数据进行评价。此外,由于生态系统是不断演变的,固定的数据是无法如实地反映其演变过程。因此,生态环境的评价选取的评价数据要能够持续不断地获取,能够如实、准确地反映出评价主体的变化过程[4]。同时还要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具有较为广阔的覆盖性。如对地区、国家生态系统的数据,要保证数据能够覆盖整个地区、国家生态评价区域,能够反映出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如在美国生态系统评价报告《美国生态系统的状态》中,管理者选择的103个指标时中,只有58个指标有足够的数据支持,但是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的指标有31个。然而就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数据,目前美国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仍无法安全、有效的报道,降低生态系统评价报告的实际价值。这也就给当前环境评价数据的选取工作提供了借鉴意义,要求数据要具有一定的广度。

4评价结果问题

生态环境评价结果有两个主要的作用,一是为生态系统管理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二是向公众公布生态环境环境的状况,从而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因此,生态评价结果要具有真实性与可读性。真实性要求对客观生态环境状况的评价真实,符合客观实际;可读性要求评价结果具有可读价值,能够指导环境保护工作。评价结果要能反映出当前的生态环境的状况,表现出经济开发活动、生态保护政策等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例如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生物多样性下生态系统产品及服务的供应及恢复能力之间的关系等,因而也就具有可读价值。利用真实的数据真实地反应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从而提高决策科学性。而公众也能从真实的评价结果中,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地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当中。

5结语

在生态保护工作中,管理者需要确定以服务生态系统管理的的目的,运用科学性的评价方法获取真实的数据与评价结果,为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号召全民行动,依据生态环境评价结果与系统管理要求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杨.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J].能源与节能,2015(10):90-91.

[2]田薇,张晓梅,朱小龙.生态系统管理中生态环境评价的关键问题[J].科技风,2014(06):252.

[3]石峰.生态系统管理中生态环境评价的关键问题探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2):145.

篇12

关键词:城市交通;生态环境;设计;施工;措施

引言: 城市交通系统由公路交通、轨道交通和航空水运交通组成。交通体系应根据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特点以及流向,科学规划设计,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组成便捷、发达的城市交通体系。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交通建设步伐越来越大。近年来,城市交通建设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交通建设在城市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伴随着城市交通的高速发展,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污染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如何面对城市交通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道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是我们广大交通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 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地域、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1.1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态运行的大动脉。良好的城市交通系统不仅可以改善和提高城市社会生态环境的质量,同时增强该环境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城市交通系统为城市的生产消费活动提供了保证,承担了物质资源、信息的运转。发达的城市交通提高了运输效率、节省了运输时间、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旅游、文化艺术交流,保证并提高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发达的城市交通提高了城市的透明度及开放度,加强了城市内外环境的联系,促使城市生态环境的外延和扩大,城市交通的发展,将促进和拉动相邻地域的交通工具以及能源产地的经济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发达的城市交通有利于干线沿线房地产及物业开发,促进当地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同时直接、间接地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1.2城市交通体系质量的好坏对城市及相关地域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地影响。城市公路交通是城市能源消耗大户;由于城市交通仍以公路汽车运输为主,因此将消耗大量的燃料油(或天然气)。城市轨道交通也将消耗相当数量的电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购买小汽车,届时,能源消耗量将明显增加。城市交通系统需大量能源,这些能源绝大部分由相关地域生产提供,它们的开采加工过程可能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而城市机动车尾气也可能经扩散污染邻近地区的大气环境。城市交通是城市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随着城市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尾气对城市大气环境的污染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社会问题。改用清洁燃料对改善我市大气环境污染指数作用有限。公路扬尘也是公路两侧附近区域大气环境的污染因素之一。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声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严重的污染着城市的声环境。尤其是交通干道两侧污染更为严重。据调查,有些大城市的交通高峰地带噪声甚至超过80dB。经初步估算,我国有3390万人受公路交通噪声的影响,其中2700万人生活在70 dB以上的高噪声污染之中。城市公路路面的硬表面化加重了城市市区的水土流失;公路的硬表面化虽然防止了土壤的冲刷流失,但却加重了水资源的流失,致使城市地下水得不到充分的补给,造成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城市地面下沉、泉水河流干涸、特色旅游景观遭到破坏。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受到危害。城市公路交通是城市热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由于城市人流、物流、车流的快速增加,城市热污染已呈现日趋加重的形势。不考虑人及其它耗能放热设备,据调查,夏季公路路面温度高达55-65℃。夏季光照辐射强度为14.5 MJ/m2• 公路路面吸放热与机动车放热一起成为热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因素。另外,机动车消耗化石燃料产生了大量的CO2,它的温室效应也加重了市区的热污染。城市公路路面产生的光反射影响安全;城市公路路面产生的光反射对出行人员包括机动车驾驶员造成明显的视觉污染,不仅有害健康,也影响到出行的安全。由于城市经济规模迅速地扩大,城市交通圈内外物资及人员交流迅速增长;若城市交通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将产生交通拥挤,机动车运行时间延长,城市交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将明显制约经济发展。

2改变城市道路设计理念增强城市交通对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2.1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一般情况下,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城市道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有: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结合城市建筑物与疏导排水,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道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排水工程对道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和有害元素。避免道路两边的建筑物及绿化带受到污染。防护工程确保了路基稳定,减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特别是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行车环境,还可以起到美化路容,优化环境的作用。该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

2.2城市道路设计,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必须具有针对性。要考虑城市道路景观美、庄严美、幽雅美、历史美、人文美、生态美。城市交通主干道建设规划具备科学性、前瞻性、超前性、权威性。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道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道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道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 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3施工过程中体现绿色概念,减少环境污染

施工过程也会污染环境,在传统的施工组织审查中,侧重于其施工工艺、质量保证体系、安全保证体系,现在也应将环境保护体系列入控制范围。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污染环境的几个环节,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到最低限。生态环保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进行景观再造。及时设置排水沟和截水沟。减少噪音当施工路段局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的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它措施,尽量减少施工噪音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减少大气污染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合站设在空旷地区,粉状材料在运输和存放阶段即使遮盖,相距200m的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合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处,既方便生产,又符合卫生要求,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减少水污染沥青、油料、化学用品、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施工垃圾等采取集中处理,远离水体并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污染水源。

4城市交通噪声防治及道路营运期环保措施

城市交通营运期间噪声的防治措施针对交通噪声的声源、传播及受声点等关键环节,有多种措施可降低交通噪声对受声点的影响。交通噪音防治在公路与受声点之间设置声屏障。声屏障是一个降低公路噪声的重要设施,也是道路设计经常采用的降噪措施,对距公路200米范围内的受声点有非常好的降噪效果。声屏障的形状和材料种类多种多样,可以用土、砖、混凝土、木材、金属和其他材料来构筑,修建声屏障除考虑其降噪作用外,还要注意其经济实用,并与其所处环境相协调做到视觉满意。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合理布置临街建筑物,可采用设置吸声墙面、隔声门,或使临街建筑物为商店、楼亭等,临路两侧密集植树绿化、建筑物设置双层窗、设置禁止鸣笛标志或封闭处走廊等。尽可能减少交通噪声对居民、学校、工厂和其他单位的影响。选用低噪声路面。一般来说,汽车行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比行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噪声要低。加强交通管理,在主要路口设置噪声监控器,禁止噪声过大的车辆上路。对噪声严重超标的车辆应限期治理,车辆的年检应增加噪声检测项目。对达不到要求的车辆,该报废的必须报废,不得延用,加快旧车淘汰。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环境噪声污染的控制管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水污染防治排水工程对道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和有害元素。避免道路两边的建筑物及绿化带受到污染。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上路,防止公路散失物造成水体污染。对运载危险品的车辆严格检查、严格监控,防止事故发生。在公路交通管理部门的生活区设置污水处理站,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在洪涝季节,要加强与气象水利部门联系,确保洪水期行车安全。城市轨道交通的降噪防治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防治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主要应从声源降噪和传播途径降噪两方面考虑,特殊情况下对受声点加以防护。噪声防治应从降低噪声声源开始,尽可能降低列车动力系统噪声。

5 结束语

发达的城市交通体系是大都市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设施。它在城市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的运行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建设现代化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要对交通设施基础和城市建设提出严格要求,研究规划城市新型交通体系,建设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交通系统,将会有力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健康稳定的运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z ].1989,12.

[ 2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12 [JTJ/T 006-98]

[ 3 ]张炯.生态城市―自然与社会相协调的生态系统[J].中国环境管理,1999,

篇13

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地资源的浪费,水资源、空气资源的污染两大类问题。

(一)土地资源的浪费问题

土地资源的利用问题一直是城镇化发展的关键问题,许多地区对城镇化发展的实质与内涵的理解存在着误解和偏差。单纯的以建筑设施的数量作为衡量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志,大肆的进行土地开采和建筑建设,没有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进行合理规划,造成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同时一些地区当局没有制定提出切实可行的城镇化建设方案,使得土地建设的布局,土地的利用结构相当的不合理,大量土地的利用率低下。

(二)水资源、空气资源的污染问题

城镇化发展使得大量的人口集聚。过度集中的人口对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要求巨大,大量人口的生产生活垃圾远超过了自然对其的消耗分解能力,而无法得到正常的分解。无法分解的垃圾对生态系统始终存在着巨大的威胁,而如今排污系统和排污技术的落后使得工业生产的废水废气、人们生产生活造成的废水,大量交通工具产生的废气等问题使得水资源、空气资源的污染进一步加剧。

二、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欠缺执法力度

目前,我国还需在环境保护和生态维护方面加强法律建设的力度。只有健全完善的环境法律、法规,才能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提供正确的引导,否则环境法律的漏洞就会给破坏生态的任何行为以可乘之机,必须健全环境的法律、法规。在此前提下,才能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国家在对环保问题时,不仅要针对重点的环保区域,还考虑到一些相对较小的、现在还没有引起人们太多注意的区域,要避免立法界限不明确的问题。

(二)环境管理的力度不足,环境保护体系不完善

国家应该建立一个明确的关于城镇化环境保护和生态维护的体系,避免以往一个环境问题牵扯多个部门,各个部门要么互相推诿,要么互相掣肘,以致于管理效率低下,政府要加大环境管理的投入力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再单纯的以9FR来衡量本地区城镇化的发展程度,而不加大在环境治理的投入。依法加强对破坏环境的企业和部门的处罚力度。

(三)政府及个人的环境保护意识不足

与西方的国家相比,无论我们的国家还是我国的公民,都欠缺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因为西方的发达国家经历了传统的工业化城镇化的传统模式,亲身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破坏。我国公民目前对生态环境的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限,所导致其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不足。政府环境保护意识不足则表现在对于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管理时,一般还偏重于经济的发展,对于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企业都还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纵容,这就在整体上加剧了环境治理的难度。

三、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治理生态环境问题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在治理城镇化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时,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普及,加大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对于城镇化发展和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好处,以提高公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如果公民的环保意识普遍较高,则对于城镇化的整体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有较低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公民占据社会主流,则会直接制约城镇化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要加强环境的法律法规立法工作,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以法律为根据,引导有关部门和企业治理生态环境问题。此外,政府还要树立正确的城镇化评价体系,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起来作为城镇化的评价措施。

(二)加强生态环保治理的执行能力,提高生态环保的管理水平

要贯彻和加强环境保护的执行能力,1)要保证环保资金的投入,为环境保护设备的购进,环保队伍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2)要设立专门的城镇化发展的环境监管机构,能在解决城镇化环保问题中起到引导,保障,监督的作用,要制定关于环境保护的措施,引导企业和个人在城镇化发展中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和保护程度,保障城镇化发展中的环境治理工作正常进行,解决环境治理中出现的问题,对城镇化发展的各环节进行监督,对生态环境污染大的企业做出相应的处罚措施。此外,环境监管机构要通过学习以提高其在城镇化中生态环境治理中的管理水平。

(三)走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在对待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上,我们要创新思想,摒弃传统观念的束缚,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转变观念,事先采取措施避免或尽量减少城镇化对生态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因此要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所谓新型城镇化道路,就奔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高效的利用自然资源为城镇化发展服务,从总体上改善生态环境的质量,减少环境的污染;同时城镇化发展要以科学为依托,提高科技水平,大力创造和发展环境保护产业。

四、结语

篇14

关键词:生态环境;退化;分析对策

1、泰来县生态环境退化的现状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退化和源短缺等问题已成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其恢复和重建时间长,资金投入大,而且有些破坏是不可逆的,当前泰来县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主要表现在:

1.1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

近几年,泰来县生态林业建设成绩显著,但营造防护林树种单一,虽然泰来县现有森林面积75.4 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13.79%,比20 世纪80 年代增加了13.5%,但生态环境效益高的天然林、成熟林蓄积量却呈下降趋势。

1.2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一个地区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县水土流失面积为2835857.7万亩,占国土面积的48.2%,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1.3地质环境破坏严重

由于大庆油田的油气开采已延伸到泰来县境内的大兴、江桥、平洋等8个乡镇,供应齐齐哈尔市居民用气和工业用气的阿拉新气站、时雨气站及平洋油田等座落在泰来县域内,草原油气污染十分严重,特别是98年特大洪涝灾害,使泰来县的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出现了严重的沙化、盐碱化、草原退化等地质灾害。

1.4 湿地生态系统退化

湿地被人们誉为"自然之肾",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生态交错带,由于对湿地生态功能认识不足,从50年代起,泰来县开始大规模开垦湿地,造成湿地面积急剧减少,湿地生态调节功能下能,地方小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湿地已成为泰来县最受威胁的生态系统之一。

2、治理对策

长期以来我县实行的资源高消耗、环境重污染、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欠下了巨额生态环境赤字,为偿还长期以来欠下的巨额生态赤字。泰来县实施生态建设工程从生态赤字到生态建设

(1)实施治沙造林,加快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

2001年,泰来县制定了《泰来县2001―2008年治沙造林规划》,经县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形成了决议,,保证了生态建设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经过多年的治沙造林实践,我县创造并推广了三种治沙造林模式,得到了国家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一是高效庄园治沙造林模式。该模式以江桥豆海小区为代表,小区总面积1.5万亩。开发前,该区是一片滚动沙丘,植被覆盖率仅为4.6%。在小区建设上,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治沙与生产生活相结合的立体开发庄园治沙模式,在区内建标准化节能住宅、栽树、打井上喷灌、客造、架设输电线路、修路,使小区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植被覆盖率提高到43%,节水灌溉率达到100%,昔日的沙丘变成了高产稳产田。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不足800元增加到现在的近万元。现已建立庄园式治沙小区2个,治理沙地10.8万亩。二是生态屏障治沙造林模式。该模式以宏程屏障治沙区为代表,小区面积1.5万亩。治理前,81%的面积不同程度遭到风蚀。近年来,通过采取网带片结合、乔灌草结合和“窄带、近距离小网格”的办法,形成了以樟子松为骨架,乔、灌相结合的防风固沙群,森林覆盖率由治理前的12%提高到 90%,有效遏制了风沙对县城的侵蚀。现已推广屏障防沙治沙模式5.5万亩。三是林水结合综合治沙造林模式。该模式以宁姜、胜利林水结合生态农业示范区为代表,示范区面积1670亩。该模式因地制宜规划防护网格,采取乔灌结合、高矮结合、林水结合的方式营造防风固沙林,铺设输水管道,全部实行喷灌作业,保证林木和农作物用水。现已推广林水结合治沙模式3万亩。2008年,泰来县在省林业厅“三北站”的指导下,在江桥镇创建了1200亩的生态经济林示范园区,引种有经济价值并且具有开发潜力的灌木树种营造片状混交林。其中:沙棘150亩、枸杞150亩、山杏450亩、胡枝子450亩。当年造林成活率达到了98%,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态经济林模式已成为泰来县又一成功的治沙模式,将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在规划的引导下,2001年以来,我县以平均每年5万亩的速度推进治沙造林。目前,全县已完成八年治沙造林总规划面积的100%。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2.2%提高到13.79%.

(2)加强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

泰来县草原“三化”严重,为改良草原,泰来县在草原改良上加大投入力度。对沙化较重的45万亩草原进行浅翻轻耙,补播牧草,对碱化较重的37万亩草原进行围栏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