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的要素范文

经济发展的要素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37: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发展的要素,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发展的要素

篇1

关键词:民营经济、制度创新、比较优势、企业家精神

现阶段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

民营经济发展的统计数据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996年民营企业只有82万户,从业人员只有1171万人,注册资金只有3752亿元,而到2002年上半年,我国民营企业达到221万户,注册资金增加到21042亿万,从业人员已有上亿人。1995年与2001年相比,国有经济投资占全社会总投资的比重从54.4%下降到47.3%,而国内民营投资的比重由34.4%上升到44.6%。从民营经济的总产值来看,从1987年的5088亿元增家到1998年的57543亿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22.4%。民营科技企业出口拉动作用明显,2001年深圳市民营科技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6%。从1996年到2001年民营科技企业出口额年均增长75%。民营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日增,2001年,深圳市民营企业共上缴税收155多亿元,占全市税收的47%,税收的贡献约占半壁江山,民营科技企业从1996年至2001年纳税年均增长73%。民营企业除了数量快速发展,实力大大增强以外,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还具有民营中小企业迅速崛起,民营企业的经营领域不断发展,民营企业经营形式日益多元化,民营企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等特点。

民营上市公司的业绩情况

2002年中国GDP增长率依然保持在8%的速度,而作为经济晴雨表的中国股票市场却一直低迷,人们可能对这一反差很难理解。事实上,这是因为中国的GDP增长率的主要贡献者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而不是国有企业,根据有关统计,中国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产值占到GDP的65%,而我国目前股票市场的主要成分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占上市公司总数的90%以上,民营企业只占5%,而这两种经济实体的业绩情况和发展趋势是不同的。

可以看出民营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优于其他国有上市公司,每股收益也大大高于其他上市公司。民营上市公司所经营的行业也是与中国经济发展十分密切的重要产业,如电子,制药、化工、机电、软件、饲料、农业等。另外据统计,民营企业的资本收益效率是18%左右,而占有资本41%的国有资本收益率为5%左右。民营上市企业和其他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这一点上我们不难理解中国股票市场与GDP的不同表现了。

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要素

从上面可以看出,我国的民营经济经历了20多年的持续发展,充分显示了民营经济的巨大威力和对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巨大作用,使我们逐步认识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巨大作用,更使我们认识到制度事实上也是一种经济要素,在商品价值的创造中同样发挥很重要的作用,而制度创新体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互动关系。我们一定要加快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和制度创新体系的建设,因为我们的制度创新空间和改革的空间还很大,一旦这一生产要素被充分挖掘出来,我国的民营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我们与其他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不仅在于劳动力价格,生产成本和内需市场、人口等有形东西,更在于制度方面的改革或创新空间所带来的新的推动力。这些制度包括私有财产的保护,企业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面我们展开讨论:

私有财产的保护

我国《民法典》草案中的《物权法》中关于私有财产保护的条款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根据《物权法》的内容,法律不仅保护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也同样保护私人所有权。在保护国家、集体、私人财产方面,《物权法》草案一视同仁。国家、集体、私人财产在法律上具有同等地位,侵犯哪一种财产都是违法行为。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果不能形成一整套对财产予以确认和保护的规则,人们对财产权权利的实现和利益的享受不能确定,就很难产生投资的信心、置产的愿望和创业的动力,“民有恒产,始有恒心”。《物权法》草案提出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无疑给民营企业家吃了一颗定心丸。民间资本的“平等待遇”问题一直是民营投资者心中难言的痛。即将出台的《物权法》无疑是及时雨,为民营投资疏通了法制渠道。民营企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

企业产权制度是关于企业所拥有的产权如何界定、划分、保护的一系列规则。简单地说是指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产权问题是民营企业最核心问题之一,它关系到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和控制关系,也决定了企业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的治理模式,是企业其他制度的基础,所以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安排。我国现阶段的民营企业的产权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等原因,形成单一的封闭性的产权结构,经营权与所有权高度合一,这种产权模式在民营企业的创业时期有很大的优势,曾经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由于规模的扩大,管理层级的增加,这种单一、封闭的产权结构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规模化发展,经营权与所有权不分使企业的决策缺乏合理的约束,不能形成科学和民主的决策机制。所以民营企业必须进行产权制度创新,建立开放式的产权结构,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克服家族制的藩篱,摈斥家族管理的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治理,使企业能够科学决策和民主化管理,消除对个人的依赖性,降低企业的决策和经营风险,实现民营企业的可持续规模化的发展。

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

竞争是公司治理的一个基本因素,在完全没有竞争或竞争不充分的市场中,企业产品无替代性,经营者可以通过垄断的方式来增加利润收益,就不会刺激经营者增加努力与投入。所以除了关系到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必须由国家垄断的领域外,必须彻底打破政府和国家的垄断经营,对民营资本开放,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活力,让它们与国有资本、外国资本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这不仅是推动以前那些行政垄断或自然垄断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民营经济制度创新的比较优势

面对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成就和发展的制度性要素,笔者想起了诺斯一句意味深重的话:技术的进步,教育投资的增长和资本的积累都不过是增长而不是增长的原因,对于经济增长,惟有制度的创新才是最重要的。我国的制度创新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比较优势,是因为我们的制度还很不完善,制度创新的空间还很大。

篇2

关键词:要素流动;资源靶向性;区域经济发展;靶心效应

一、要素流动的内在规律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生产要素的集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生产要素集聚的过程必然是一个要素不断流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这些要素本身的属性,使得要素的流动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一)要素具有追求高回报率的趋利性规律

这是要素流动的首要的、基本的规律,是要素流动其它规律形成的基本原因。从生产要素本身来考察,作为资本,它在流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实现价值增殖,这是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要求,也是作为生产要素的载体――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下得以生存的前提。从要素的拥有者来考察,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拥有者将生产要素投向何方,是以经济利益作为取向的,哪个地方给他的价格高、利润大,他就会将生产要素投向哪里。哪个地方的生产要素使用效率高,就可以消化较高价格的生产要素。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条件存在着差异,各地的投入―产出的总体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因而地区与地区之间要素的收益率是存在着差异的。这就导致地区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是从收益率低的地区流向收益率高的地区。另外,在同一地区,生产要素在不同行业间收益率也是不同的,生产要素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会流向收益率高的行业。

(二)要素输入量的距离衰减规律

要素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的距离对要素的流动量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要素在输出过程中必须选择最佳的区位,这一选择过程是受以下因素影响的:一是要素转移的成本。人才、实物、货币等要素的转移成本分别体现在为实现转移所花费的交通费和安家费、运输费用和实物损失以及资本贬值和手续费上。输入地和输出地的距离越大,转移的成本就越大,这种成本的存在直接影响着要素的最终收益。二是信息传递的影响。一般说来,两地的距离越远,信息就越难以在它们之间传递,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也会存在缺陷。

(三)要素流动的分散―集中―分散的阶段性特征

美国著名的规划学家佛里德曼对要素转移的阶段性进行了描述。他认为在社会发展的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成熟期阶段和空间经济一体化阶段,生产要素的流动会依次体现出分散―集中―回流扩散―分散的阶段性特征。虽然要素流动转移与经济发展阶段不是绝对表现出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但分散―集中―分散的阶段性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四)要素流动组合的结构合理化规律

生产要素必须按一定的要求进行组合才能发挥它们的效能。首先,生产要素的组合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必须匹配。在数量上,各种要素必须按一定的比例投入到生产中去,不存在某一种要素短缺的“瓶颈”,才能形成最大的生产能力;在质量上,各种要素必须是相互配合的。其次,生产要素的流动过程也是一个要素结构不断变动的过程,这种流动如果是促进要素结构合理化的,它就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经济发展,甚至造成很大的浪费。

二、要素流动的动力机制

(一)“资源靶向性”概念的提出

根据要素流动的客观规律,各种要素在流动过程中总会体现出方向性的特征,这种方向性的特征即是资源靶向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个地区由于一种原因或多种原因会对要素流动产生特殊的吸引力,从而能够成为某个阶段要素流动的方向。资源的“靶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向收益最大化的方向移动,即要素在流动中带有明显的增值倾向,追求经济和非经济收益的扩大;二是向需求引力最大的方向移动。当需求引力越大时,说明要素希缺性越大,要素的供求矛盾越尖锐,因而也越易于吸引其他区域的要素进入;三是向最近的区域移动。距离越近,信息传播越完备越迅速,要素流动越便利,成本也越低。

(二)要素流动的动力机制模型

要素流动的动力来自区域经济整体所能带来的潜在收益。当区域拥有的固定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政府和基础设施及固定资产)积累依次增加时,对流动性要素(包括人才、技术等)的吸引力会逐步增大;当区域拥有相对完善的固定性要素时,要增加区域对流动性要素的吸引力,就必须提高区域的流动性要素的积累,以及提升区域产业结构、改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等。区域前一阶段吸引的流动性要素经过沉淀后,结合区域经济运行机制和社会文化,会提高区域经济所能带来的潜在收益,从而增强区域对更多流动性要素的吸引力,如图1所示。

该模型的意义在于说明,要素向某个地区流动的动力强度取决于该地区能够为要素带来的最大潜在收益,而这种潜在收益的大小则是由该地区自然资源、政府和基础设施、固定资产、人才技术积累、经济运行机制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相互累积叠加后所形成的区域整体能量决定的。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模型中所列的区域发展要素都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善的基础设施、高效的政府无疑会提高区域所能提供的最大潜在收益,反之则会降低区域所能提供的潜在收益;同样如果区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人才技术积累丰富、人才竞争适度等,会提高区域的最大潜在收益,反之则会降低区域的最大潜在收益;区域的经济运行机制与社会文化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当一个城市在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政府政策倾斜等方面的原因,吸引了周边地区要素的流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更多要素的流入,该地区在城市基础设施、人才技术积累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会取得更大的优势,但是同时也会出现投资规模过度造成的资源紧缺、人才过度竞争、生态环境恶化等“大城市病”,降低城市所能提供的潜在收益。而此时如果周边城市由于基础设施得以完善、政府效率提高等因素,提高了本地区所能提供的最大潜在收益,则会有要素向周边城市流动的动力强度超过向中心城市流动的动力强度,从而流向周边城市。

三、要素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靶心效应”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靶心效应”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的靶向性,使得各种要素会向一个吸引力较大的地区或城市集聚,即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靶心效应”。要素的集聚能推动集聚点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交通通讯和信息网络等,从而拥有资本和市场上的优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优区位;要素的集聚将各种经济活动集聚到较小范围并产生规模经济,它必然带来生产要素投入上的费用节约,从而提高利润率;某个地区一旦成为要素流动的靶心后,会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和其他资源流入,同时也会促使国家和区域在权利分配、政策导向等方面做出有利于本地区的决策选择。要素集聚地的经济实力得到增强后,会对区域经济产生辐射影响,并通过要素的外溢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靶心效应”的表现形式

区域经济的“靶心效应”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集聚效应,另一种是扩散效应。在区域经济成长的初级阶段,“靶心效应”主要表现为要素的集聚和集聚点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呈现不平衡发展态势;当区域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后,扩散效应则会变得越来越明显,积聚点地区的经济增长势能大规模地向周围地区扩散,地区间的差距逐步缩小,整个区域经济走向相对均衡的高级有序状态。

(三)资源靶向性与区域经济的靶心效应

区域经济靶心效应形成的内在原因在于资源的靶向性,区域经济发展由集聚到扩散、由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也就是资源流动由集中到分散的过程。

首先,资源的集中形成区域经济的集聚效应。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心城市在基础设施、政府政策、人才技术等各方面都要优于周围地区,能够为要素提供较高的潜在收益,因此在这个阶段区域的资源都流向了中心城市。资源的集中使得中心城市得到快速的发展,与周围地区形成一定的差距,区域经济呈不均衡状态发展。

其次,资源的分散形成区域经济的扩散效应。资源的扩散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一是中心城市由于要素的不断流入,原有资源和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利用逐步达到饱和,此时中心城市要谋取更大的发展,一般会扩大城市区域范围,将周边地区纳入城市的经济运行轨道,从而使的中心城市的资源扩散到周边地区。二是随着要素的不断流入,中心城市所能提供的单位要素潜在收益会出现递减趋势,而此时周边地区由于政府、基础设施等因素的改善,所能提供的单位要素潜在收益呈上升趋势,当中心城市所能提供的单位要素潜在收益小于周边地区时,资源会从中心城市流向周边地区。三是在中心城市,激烈的竞争会使得一部分企业或人才遭到淘汰,这些资源会不得不从中心城市流出。同时,为了优化产业结构,中心城市对流入的要素也会进行限制,那些受到限制的要素就会流到中心城市的周边地区。四是当中心城市由于资源流入形成新的积累,单位要素潜在收益呈上升趋势,而且周边地区所能提供的单位要素潜在收益的增长不可能超过中心城市时,政府一般会采取某种强制性措施,要求部分资源流向周边地区,以避免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

参考文献:

1、刘春成,韩伯棠,钟华.基于资源靶向性的区域优势发展理论初探[J].中国科技论坛,2003(4).

2、孙军,王先柱.要素流动的层次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2).

3、义旭东.论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J].生产力研究,2004(9).

4、刘霆,谭晓萍.跨区域流动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9(4).

5、陈建军,葛宝琴.区域协调发展内生机制的理论研究――以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为基点[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6、蒋满元.要素跨区域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探讨[J].财经科学,2007(8).

篇3

1以稳定价格为核心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带来新的挑战,即如何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如何防止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形势总体不错,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可以确保,但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角度考虑,从确保实现扩大内需战略目标的高度着眼,应该将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并适度回升作为重要任务。这就需要加强和改善农业宏观调控,统筹处理好农民收入的关系,通过保障农民的收益来实现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统筹处理好农产品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的关系,重点是避免个别农产品的数量变动影响对农产品安全形势的判断和宏观经济的预期;统筹处理好长期政策与短期政策的关系,既强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又充分发挥临时收储和进出口调控等短期政策的效能。

2以调整结构、完善体制为根本方法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加深,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严重冲击,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稳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矛盾,有着深刻的体制和制度原因。区域之间产业布局不合理致使大量农民工在年复一年地流动,过于偏重外向型经济致使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城镇化过程中相关制度改革滞后暴露出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矛盾。今后一个时期,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有四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不会因国际金融危机而逆转,确保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应成为长期战略。二是为有效兑现“人口红利”,需要更快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缓解农民工结构性失业问题,将我国劳动力的短期优势变为长期优势。三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候鸟式”流动问题,需要统筹工农和城乡发展,加快制度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转移,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模式南偏重投资和出口向投资,出口、消费并重转变,经济由区域非均衡发展尽快向均衡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向一元结构转变。四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扩大农村内部就业。应在发展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下功夫,鼓励各地根据实际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尽可能追求产业或产品的差异化,以拓展不同的市场空间。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积极发展农村生产性和生活业,努力提升农村专业化分工水平,不断拓展农村就业的领域和空间。

3以强农惠农、改革创新为主要手段促进农民增收

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农民增收困难,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农业增产不增收的局面有可能再现,而且增产后还有可能出现农产品“卖难”问题;二是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工工资收入有可能下降,并且很不稳定;三是有利于农民稳定增收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尚未形成,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还不健全。根据中央文件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主题,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落实中央有关部署,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可重点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大“多予”的力度。适度提高粮食直补标准,加大农资综合补贴力度并完善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以综合性收入补贴的增加来直接促进农民增收。充分发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生产性专项补贴的引导作用,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覆盖范围,大力支持农业专业化、优质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产品价格支持制度,有效利用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等办法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在“放活”上继续深化改革。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政策,按照“非禁即许”原则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拓展经营领域和范围。积极培育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鼓励农民开展多种要素、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4创新发展模式为抓手推动乡镇企业发展

乡镇企业为探索中国特色农村工业化道路作出了历史性的突出贡献。在不同时期,乡镇企业发展模式出现过阶段性变化。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采取“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工业化模式。在产业限制逐步放开后,乡镇企业又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拓宽了乡镇企业的发展空间,但乡镇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严重冲击的事实说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单一模式不利于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乡镇企业应实行多元发展模式,既发展外向型经济,又发展内向型经济,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广阔的农村市场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当前,促进乡镇企业发展,需要体现三点基本政策取向:一是坚持贴近农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的原则。贴近农业,就是围绕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生产业,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贴近农村,就是围绕转移农民就业、合理配置农村资源要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性和生活业;贴近农民,就是形成以创业促就业、就业促增收、增收促创业的良性循环。二是在地域分布上重点鼓励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劳动力回流较多的省份发展乡镇企业,引导这些地方承接东部地区和城镇的产业转移,壮大县域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三是推动产业集聚,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和城镇集中布局,使乡镇企业职工的职业转移与空间转移相结合,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推进。

篇4

农业经济发展与否的关键有三个,其一是通过对本国农业经济现状的调查研究,确定整个农业经济发展的走向;其二是要大胆地进行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经济大幅度、高质量、高效益发展;其三是要靠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

就农业经济发展道路而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初是依靠和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采用的是以“大包干”责任制为代表的统分结合的。但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的思考和创新的呼声,从理论界到新闻界、到农民自己、再到现在的中央决策层,可以说是“仙乐飘飘处处闻”。显而易见的是,中国农业经济目前的发展态势已经充分证明胜利完成了历史交付的使命,农业经济发展的舞台应该上演农业产业化合奏曲了。

什么是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综观美、日、德、以色列等国的农业发展经验,农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和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那么,结合中国国情,应该以什么样的农业组织方式和生产经营模式来实现农业产业化呢?

发展道路和具体组织经营模式合并在一起,就是事物的发展趋势。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就是以制度创新寻求一种具体形式多样的能够大力推动和帮助农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进而有效推进中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实现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崭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制度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二、农业为主地区农村人口素质的现状

那么,制度创新也好,引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也好,要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贯彻这种发展趋势,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课题组认为,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人、依靠农民、依靠农村人口。因此,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就在于农村人口素质的大幅度提高。

为此,《以农业为主地区农村人口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组做了一个调查, 本次调研以平顶山市为调查对象,调查范围为卫东区和平顶山市郏县李口乡,具体走访的有李口乡张店东村、张店南村、郭楼村、老昝庄村和平顶山市卫东区下辖的东高皇乡的观上村、小店村、上徐村,东环路街道的吴寨村,东工人镇街道的吕庄村、赵庄村。

据调查:小学、初中文化水平的人口占了全部人口总数的56%,接近六成,而高中、中专或中等职业学校学历层次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9%,不到两成,大专层次的占16%,本科层次占9%,研究生层次的没有。这说明,当前,我国农村人口虽然已经基本扫除了文盲和半文盲,但农村人口的总体文化水平依然不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不容乐观。

另外,农村人口的思维模式,也就是对待市场、对待开放、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性思考还处于比较令人担忧的传统的惯常思维模式阶段,因此,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国内陆以农业为主地区(比如河南省)的农村人口这种传统思维模式和以这种思维模式为基础的综合素质现状,对比前文粗浅地提到的一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令人忧虑。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对农村人口素质的要求及对策

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特点,结合中国国情以及农业为主地区农村人口素质,笔者认为,中国农业发展趋势对农业为主地区农村人口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村人口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意识素质。只有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思想意识素质,才能进一步促使农村人口摆脱旧的传统陈腐思想的束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眼界,开拓市场,自发继而自觉地推动中国农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次,农村人口应当具有一定的能促使其面临问题作出科学决策的文化素质。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这一条,“木桶原理”就会发生作用,想提高农村人口其他方面的素质也会变得异常困难。

再次,农村人口应当具有一定的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科技素质。这是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的重点。科技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科技意识,一方面是农业实用科技,这样,农业产业化所倡导的专业化生产、形成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等目标就会在农村人口整体科技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得以快步实现。

最后,农村人口应当对“农业产业化”具有一定的认知素质。在“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认识”的调查中,选择“不知道,根本没听说过”一项的接近6成,这说明在农村人口中还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口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农业产业化,还有接近4成的农村人口仅仅是“听说过,具体不是很了解”,如果是这样,我们依靠谁去建设农业产业化呢?所以,大力提高农村人口对“农业产业化”的认知素质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上几点即是农业经济发展趋势亦即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对农村人口素质提出的要求。针对农村人口综合素质需要着重提高的这些方面,笔者以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强化分工,明确职责,划定任务归属机构。

第二,以村为主,强调并硬化村级政权在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利用现有的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和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在乡村文化室、广场或者田间地头举办各种培训、宣讲、科技课堂或农民夜大等文化科技活动,以提高农村人口思想意识素质为龙头,以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为主,以提高农村人口科技素质为重点,以提高农村人口对“农业产业化”的认知素质为目标,大力推动农村人口综合素质快速整体推进。

总括地看,农业为主地区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农业为主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速度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的瓶颈,如果解决不好,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一定会受到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的最终落实、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战略的落实乃至全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步伐都将会变得缓慢而艰难。

篇5

关键词:区域经济 扩散效应 产业结构 资源优化 经济发展

一、引言

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脚步,高速公路对我们的生活有着越来越深的影响。高速公路事业发展迅速,与此相关的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日趋完善,对沿线经济发展有明显促进作用。但是,高速公路对沿线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高速公路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正经济增长和资源、生态环境的负影响需要进行全面考察。

二、高速公路的重要性和优势特征

高速公路的特性是交通量较大、运输性能极高,和一般公路相比其对促进社会交通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对于这一重要服务能力,高速公路对行驶的车辆也有很高要求,主要表现在限速行驶、汽车专用、快慢车道分离行驶、分隔行驶、封闭管理、人车分流等特点。并且,为了保障高速公路车辆的交通安全行驶,它的设计标准水平起点要求也比一般公路高许多,除了交通规划完善、分隔明确、路标指引明确之外,交通控制管理设施和美化、绿化设施,道路划分标准以外还装备很多人性化服务设施,给行车人在旅途上创造舒适、心情愉悦等心灵上的美感,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人性化的保障。高速公路的人性化服务给运营优势提供了其充分的条件。主要体现为高速的行驶状态能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输能力,让汽车运输时间缩短、降低油耗和车损,将运输成本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并且较高的通行能力让高速公路的运输效率有显著提高。如高速公路双车道的最大通行能力大概是每昼夜8000辆车次,若是四车道通行量上升到每昼夜3万辆以上,是普通公路运输能力的将近15倍。此数据可充分的表明完善的建设高速公路对促进每项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尤其给拖挂运输、大型重载汽车运输、冷冻运输、集装箱运输等特殊服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推动了每项运输事业的良性经济循环。高速公路使用自动化电子监控体系完成了高度严密分流、分隔控制和对车型交通的限制,这样可以有效使高速公路行驶的安全性提高,减少事故发生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一定的保护。并且运输时间短、运输效率高的高速公路对全社会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海运和空运相比高速公路运输拥有运输环节方便、转装便利、商品流通速度高等特点,不会发生挤压货品的现象,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商品流通速度加快,促进社会工业的进一步开发,让工业局格更加的合理、优化,使城乡合作加快深化、全面的带动了沿线的区域经济且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趋势发展,并且也让城市交通压力得到进一步缓解,拥挤的路况得到改善。

三、高速公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高速公路被看作是一项可长远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它本身的发展可以推动扩大内需、投资、创造很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改善社会民生、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高速公路发展与建设所引发的影响总是是长远的、潜在的,不管是在建设期还是在运营期都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发动机”。

1、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高速公路在初期投资可能看不到收益,或者收益很少,但以长远目光来看它对其他产业的推动作用是不能忽视略的。在建设初期建设平均每1公里的高速公路,大概就需要投资4000万元左右,假设,如果某地区提前建设了100公里的高速公路就意味着大约投入40亿元左右。这些还没有包含公路建设所引起的消费支出和服务业发展。高速公路是一种高回报率、低风险的朝阳产业和新兴行业,拥有很大的生产函数、拥有很强的扩散效应。 高速公路也是一种很有效的融资方法,对加快经济发展、拉动投资具有很大作用。很好的使生产运输成本降低,在很大空间上实现了资源合理运用,完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沿线经济产业带的形成,给经济发展加入了强大的活力和生机。对资本的有效配置是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利于民生的领域,并且也给未来经济发展夯实基础,对创造稳定的经济增长特别有利于。

2、高速公路带动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沿线产业带的迅速发展

高速公路的大范围建设,让所有区域有了交流的纽带和沟通的桥梁,在高速公路每个点位布局的范围在其沟通职能、高效运输促使下形成了广泛的区位优势,通过引进流通资金、高新技术、流动人口劳动力等方面生产要素的极度集中和逐渐扩散,形成了由点到面的区域经济辐射特点。与此同时,高速公路的纵向沟通能力又让这种辐射加快沿线发展,致使形成了在高速公路的基础上形成了沿线产业带,让整个呈带状分布的区域经济效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沿线产值的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扩张、依靠交通枢纽的外资引进和强化交流,企业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产值总量的迅速提高,深化第二产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沿线中小城市、乡村的经济崛起、第三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脚步加快、城市发展进程的持续加速、各种经济空间的整合统一和协调发展,这些好的现象都表明高速公路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协调,让点位横向辐射、强势带动弱势、纵向拓展的高速公路经济交流形成了一种统一、全新、健康的发展行式。

3、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就是让产业结构朝着更高层次、更合理方向发展。所谓的更合理不仅是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呼应,产业结构还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而更高发展层次是指产业由第一产业向二、三层次发展。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工业相对不发达。因为科技的发展农业逐渐机械化,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提高,农村有很多的剩余劳动力等待解决一系列生活问题都显示产业结构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产业结构优化任务一定要解决。

4、扩大生产、刺激消费

经济发展拥有比经济增长广泛得多的内涵。经济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主体或是一国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不仅是物质实现,还是一种精神状态,与社会、经济和制度过程中的一些综合在一起,让社会获得美好生活的方法。经济发展不止包含生产的提高,还包括摆脱落后、贫穷、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但在多数情况下我们首要关注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是长远目标,经济发展还是短期能够实现的目标。促使经济增长有三架马车即是出口、投资、消费。

5、增加就业

目前数量最为庞大的劳动群体农民工,对社会的稳定有着很大的影响。调查表明,农民工群体多数存在工劳动关系不标准、资待遇不好、社会保障缺乏、居住条件不好等问题,对于失业、伤病的承受能力更加薄弱,长期来看还面临沉重的养老、子女教育等压力。工程建设可以让大量的沿线农民工就业,这些岗位让很多在珠三角失业的农民工看到了生存希望,给那些不想到处奔波的农民工提供了在家乡工作的机会。而且工程建设配额培养了一大批技术工人,这些技术给他们以后就业提供了重要保障。

6、改善了交通条件促进了经济发展

高速公路建设会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高速公路的发展推动了沿线经济的增长,便利的交通条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向外转移的条件;有利于农民走出乡村,把自己种植的瓜果、蔬菜、粮食和土特产品销售出去,还可购买质量更好、价格更为低廉的原材料、生活用品,得到更高的利润,降低消费成本;有助于农民及时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种植品种和经营项目;有利于形成更多小城镇繁荣发展的局面,中小城镇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可快速提高。

四、结束语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与高速公路的建设有很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建设进程中,包含征用土地给居民增加的收入、拆迁给建筑工人提供经济来源和建设过程中各种原材料的采购和建设队伍的工资收入;在投入使用过程中,推动沿线一带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沿线地区之间的经济整合,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从而间接推动生产力的提高,提高沿线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

篇6

摘要:我国的农村发展模式,有其一般性,也有着与我国制度相适应的特殊性。我国的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是以国家制度为依靠的,从到劳动力转移制度,从农村金融改革制度到提倡科学技术与农业相结合,这一些列的变化,都显示农业的发展与进步。但同时也要意识到,现阶段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我国的农业发展模式还不很完善,本文分析了当今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农民收入劳动力

1 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1.1 缺少生产投资。由于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发展,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多了,但是却没有可以从事的工作。农民进城打工,做的也是最低端的、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体力劳动,并且可供发展的机会也很少。如果在农村投资兴建一些生产性的企业和工厂,就能为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但是,资金问题却是一直得不到解决,农民向金融机构贷款时,也会遇到一些困难。

1.2 农民的素质偏低。农民缺少投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农民的素质偏低。在生产中,起到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即所谓的人力资本。农民缺少技术水平,就相当于缺少生产所必备的人力资本。目前,在我国,农民的收入很低,并且农村的教学条件很差,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少办学资金,除此之外,农村的中小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对来说不是很强,当然,教师的待遇水平也很低,这些都是农村人力资本难以形式的主要因素。

1.3 路况条件的限制。由于大部分农村位置偏远,没有修建通往附近城市的公路,交通很不便利。所以,即使是有很好的自然条件,也很难吸引外资。交通的问题是限制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在很多地区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外面的人不愿意来,里面的人又很难走出去,这就浪费了很多农业资源。并且,农村的通讯条件也很差了,这就限制了农村地区与外界的沟通,也获取不到新的信息,就很难跟得上时代的发展,这就更难吸引外资了。

1.4 农业科技的限制。在我国,对于农业科技的创新以及研究仅限于增产,像是改良品种、修建水利设施等,却忽略了开发农产品的经济效益。我们将90%的农业科研力量放在了产中阶段以及种植业,所以,进入市场的农产品大多数为新鲜的蔬果,或是杂交后的新品种,但是对农产品的加工、贮藏等却被忽略了。但这里恰恰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只是没有被挖掘而已。

2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办法

2.1 缓解农业经济紧张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1 深化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农村信用社以及农业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应该端正方向,把服务农村经济为宗旨,。对于农村贷款的期限问题,应该合理考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1.2 给与农民政策上优惠,发挥农村的金融机构的作用,鼓励农民谋出路创收。

2.1.3 制定下发一些优惠政策,用来鼓励城镇企业到农村去进行投资,同时也要主动的去吸引外资。

2.2 提高农民的素质。

2.2.1 多方的进行筹措资金,在农村设立教育机构,专门对农民进行再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和技能水平。

2.2.2 国家有关部门应该拨出一部分款项用于改善农村的教学条件,尤其是对贫困家庭的孩子,给与一定的补助,减免学费。同时,鼓励社会各方的捐助,兴办社会服务,让学生可以勤工俭学。

2.2.3 把教学的领域拓宽,为适应于经济的发展,应该培养农民的机能,可以适应现代工业的进步,让农民学有所用。

2.2.4 对于工作在农村的科技人员,要提高他们的待遇水平,同时,优厚的待遇也是一项吸引外来技术人员的条件。

2.3 改善农村的通讯、交通条件。政府出资,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修建农村地区的公路,改善交通条件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铺设光缆,为农民安装电话等一些通讯设备,让农民多了解外界资讯。

2.4 加大对农产品再加工的科研力量。现代人提倡绿色无污染食品,讲求的是吃得健康,纷纷将目光放在了粗粮、多纤维的食物上。但是市场上的这类产品很单一,并且都是对农副产品的一些简单加工。所以,这里的市场前景很广阔、很诱人。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农产品进行加工的科研力量,并将成果下放到农村,在农村兴办农产品加工厂,吸收农村的劳动力,这将会大大增加农民的收入,对于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总结

改革开放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农业发展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粗放型变为集约型。这种方式的转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机械化的生产模式,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尤其是国家颁布了减免农业税的一项政策,这是历史性的创举,国家的一些列惠民利民政策,都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生产模式的进步,对我国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雪娥.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及出路[J].市场论坛,2008,(08).

篇7

摘要:知识作为蕴含在人和技术中的重要成分,正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知识要素主要由区域内知识要素和区域外的外源知识要素构成;获取并掌握这些知识要素、构建合理的知识作用机制,搭建知识网络和共享平台,促进知识的聚集、共享、创新与转化,是提高海洋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包括海洋科技能力和支撑发展能力,继而提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蓝色经济;知识管理;可持续发展

1.引言

在我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背景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我国新一轮海洋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如何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等问题,一直是学者研究的重点。自从1996年,世界经济与贸易合作组织(OECD)了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研究报告以来,世界各国对知识和创新都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更高的重视[1]。人们对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有了更充分的认识。知识,作为蕴含在人和技术中的重要成分,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样离不开知识和技术的支撑[2]。

《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由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生动力不足,新形势对海洋科技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海洋科技加快实现从支撑向支撑与引领并进的转变,从而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3]。因此,本文从知识要素及其作用机制的角度,探讨其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的内在逻辑。

2.基于知识要素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波特(1998)认为组织或者产业所拥有的基于传统自然资源禀赋的基本生产要素,如物质资源、资本、劳动等,只能为其带来静态比较优势,而能为其带来强劲的、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的竞争优势的,是高层次的、基于知识的高级生产要素[4]。而要把这些要素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整合能力,通过整合,才能将这些要素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显著的竞争优势。如,Coombs(1996)就指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一个特定组合,不仅包括各种技术能力,还需要将技术能力予以有效结合的能力。Sanchez,Heene和Thomas(1996)指出,协调配置资产的能力可以被看作不同性质的资产,因为能力不只是资产、技能与技术诀窍的集合,更需要某种粘合剂。因此,拥有知识要素、通过知识集聚、知识创新、知识共享,培育知识要素的相互融合、合理配置,并不断将知识要素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提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图1所示:

2.1知识要素

支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要素主要来自于两部分,一部分是根植于区域内的知识要素,这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地理因素的体现,主要是长期积累的历史属性,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特有的海洋文化、知识、制度等要素的本土化,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目前雄厚的海洋技术力量,分属于不同系统和部门的海洋技术人才、海洋技术成果的储备、公众的海洋资源环境道德观念、海洋价值观和理性的行为习惯、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改变旧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程度等,这些体现了很深的认知根植性、社会根植性和制度根植性,相对难以复制。另一部分,则是外源知识要素,如国内外海洋经济发展的最新成果和经验、我国江苏沿海地区、上海浦东新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广东海洋经济综合开发试验区等其他沿海经济区比较好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及区域范围外的优秀科技成果等。这些外源的知识要素可以通过合作共享、视察交流、人才引进等方式获取。

2.2作用机制

作用机制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核心,通过建立海洋科技创新的机制和体质,如以企业为主体的海洋应用技术创新体系、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基础的海洋知识创新体系、以海洋产业基础研发转化和孵化为主的区域海洋基础创新体系等,搭建知识共享平台、构建知识网络、加速知识的聚集与共享、加速知识的创新与转化,从而最终达到提高整体海洋科技能力、继而支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的。

2.3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支撑

知识要素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支撑,是通过提高海洋科技能力、继而支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路径实现的。海洋科技支撑经济发展能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就是海洋科技能力,包括海洋技术创新能力、如深海勘装备与技术的突破、潮汐能、波浪能发电技术的改进、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提高等;海洋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如相关海洋理论的创新和新模型的建立,理论体系的搭建与创新等;海洋科学技术能力,如海洋科技创新投入效率的提高、软硬件水平的提升、科研设备的升级、科研教学机构的增加与改进等等。另一部分就是提高支撑发展的能力,如通过海洋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和海洋战略性新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建立、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等,从而提高海洋高科技产业在海洋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促进并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如海洋高端船舶制造、海洋石油勘探、海洋医药等核心技术的突破等,提高海洋科技对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管理等支撑服务的能力。

通过海洋科技能力的提升与海洋科技对发展的支撑能力的提升,提高对海洋的综合管理能力、海洋认知能力、海洋开发能力、海洋控制能力、海洋能力拓展能力、海陆统筹能力、海洋保护能力等,从而提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结论

知识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知识的利用和转化,构建合理的知识作用机制,促进知识的聚集、共享、创新与转化,是提高海洋科技支撑经济发展能力,继而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OECD.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Services[R].Paris,OECD Report,1996

[2]王诗成.关于实施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J].海洋信息.2001(3):1-6

篇8

关键词:经济发展、要求、素质、分析

Abstract:At present,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accounting work in economic activities in the effect is more and more obvious, accounting personnel has the responsibility to government agencies, enterprise manageme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provide to meet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for investors, creditors and the social public service mission, their quality, level, how ability will directly influence the accounting functions play and the quality of the accounting work. Therefore, accounting personnel to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strengthen their accomplishment, it is very important.

Keyword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quirements, qualit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会计人员素质现状

1.1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部分会计从业人员丧失自我,不注重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 ,受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影响或经不起美色的诱惑,,贪污挪用公款,吃拿卡要,坑蒙拐骗,置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于不顾,严重违反职业道德。

1.2会计法制观念不强一部分会计人员为了小团体的利益,置国家财经法纪于不顾,造成一些单位的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有的为了中饱私囊 ,不惜铤而走险 ,甚至走向断头的犯罪道路。

1.3知识结构不合理,参与企业经营能力差 会计人员中不少人没经过专业系统教育,有的只是经过短暂的培训即上岗从业,生搬硬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经验丰富的老会计由于年龄偏大,只做“账房先生”,忙于应付眼前工作,对新知识掌握得少,特别是对会计电算化工作感到力不从心,知识结构单一,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1.4资格考试中“会考的不会用,会用的不会考” 一方面,年轻会计人员有学历,记忆力好,考试屡屡过关,但缺乏工作经验,不能胜任与技术资格相适应的工作;另一方面,有的在职财会人员是“半路出家”,实际工作水平虽不低,但考试能力不高的中老年会计人员,不少对参加考试已失去信心,技术职称多年不动,影响其积极性的发挥。

1.5所学知识学用脱节目前,我国的会计教学仍沿用传统的教学体制,讲得多,做得少,即使做些练习,也是纸上谈兵,由此出现高学历、低技能的会计人员。

2、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必要性

2.1由于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的接轨,需要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我国自 1993年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以来,从会计制度到会计核算方法都发生了根本改变,需要会计人员充分、及时地掌握新的会计知识。

2.2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会计人员的素质必须提高 当前,会计手段由过去的手工计算已向电算化发展,将会计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参与管理和预测,为事前监督提供有利的条件。

2.3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轰动全世界的“安然事件”,让我们看到国际上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的诚信危机,所以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

3 、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3.1职业道德素质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其基本内容包括:① 遵纪守法 ,严格监督。要求会计人员自觉遵守并严格执行国家宪法和法律、各项财经纪律和财会制度,不仅自己要严格依法办事及“常在河边走也不会湿鞋”,还必须敢于同违反财经纪律的人和事作坚决的斗争。真正做到“不唯上,不唯权,不唯情,不唯钱,只唯法”。② 廉洁奉公,精心理财。会计人员经常直接与钱财物打交道,若本身不能廉洁奉公,而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利用职务之便,贪小便宜,多拿多占,甚至“见利忘义”,贪污盗窃国家资财,又怎能履行财会工作职责呢? 古语道:“身不正焉能正人”。会计人员应注意从平时一点一滴做起 ,防微杜渐。俗话讲:“勿轻小事,小隙沉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③忠于职守,勤奋工作。首先,要热爱财会事业,积极进取,有不完成任务决不罢休的拼搏精神,还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其次,要坚守岗位,专心工作,不,对于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认真踏实地干。再次,要不断钻研业务知识,增强工作能力,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维护财会工作的严肃性,认真细致,一丝不苟。④实事求是,正确核算。会计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诚实的品质,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真实、正确、及时地提供会计资料,做到一不“掺水分”,二不“加盐添醋”,三不“偷工减料”。坚决不做“假账”。

3.2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指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据统计,到2005年底,全国颁发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累计突破1000万,取得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人数达80567人,占总数0 . 8% ,具有本专科学历的人数为518万人 ,占总数49%。这表明,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受教育的程度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会计人员不仅应具备必要的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审计、微机应用等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一些商业道德、法律、行为科学、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使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

3.3业务素质业务素质指一名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业务技能。具体包括业务才能、协调才能、预测决策才能、协调人际关系才能等。业务才能是指正确处理账务能力。协调才能是指会计人员能有效地通过读、 听、写、讲,再与他人沟通,协调好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预测才能是会计人员分析、预测、决策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才能是指会计人员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具有团队精神及全局观念。

3.4身心素质身心素质要求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平和而不保守,向上而不偏激。能经受挫折,抑制浮躁,防止骄逸,荣辱不惊,保持真诚的虚心、执着的专心和不懈的恒心。

4、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途径

4.1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首先,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求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具体做法如下: ① 自觉。针对客观实际情况,严肃认真培养自己弃恶扬善的职业道德,做到立场坚定,明辨是非,逐步提高加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② 自省。有道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严于解剖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各种“香风、毒雾”所迷惑,不被各种“糖衣炮弹”所击中,培养并逐步提高财会道德修养。③ 树标。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会计人员严于律己,默默无闻地在各条战线起着模范带头作用 ,勤勤恳恳地办理会计事务。以身作则 ,拒腐防变 ,洁身自好。因此,应善于和发现先进典型,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④ 慎独。会计人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自觉努力培养强烈的会计职业道德感情和坚定的道德信念 ,并坚持在“隐”和“微”处狠下功夫,在履行职责时,不管人前人后都能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其次,要加强业务知识教育。当代知识的更新由过去的20~50年缩短到5~10年,会计领域也不例外,许多学科的新知识已经成为会计人员的必备知识,因此,必须抓好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以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再者,要加强法制观念教育。会计是与钱财物打交道的,如果法制观念不强 ,思想不过关,则业务水平越高,危险性越大,危害越大。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如组织学习各种经济法规、观看法制教育录像、学习经济案例、参观法制展览、旁听经济法庭等增强其法制观念,提高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4.2实行竞争上岗 ,优胜劣汰必须坚持不养闲人、不养懒人、不用庸人的原则,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公开、公平的筛选,把闲人、庸人、懒人请出去,让有能力、有才干的会计人员补充进来,以达到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4.3实行资格考试与工作考核相结合的选拔办法,以解决“会考不会用,会用不会考”的问题会计人员在通过某类别的资格考试后,还要参加实际工作水平和业绩的考核,两者均合格才能聘任相应的技术职称。资格考试合格而实际业务考试不合格的人员,必须参加一定期限的岗前培训或见习期,合格者才能聘任其相应的技术职称。

4.4改革教学方法,提倡会计实践与会计教育相结合 必须改变目前传统的教育方法,多讲多练。可采用投影仪、录像、广播、电视等手段来进行教育。还可借鉴美国的案例教学方法,通过师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4.5单位领导应重视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进取心对每个会计人员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每个会计人员都希望政治上不断进步,在技术上不断进取,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所以,领导要给他们提供进取机会,创造进取条件,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其工作热情,造成人人奋发向上的新局面。

4.6设立奖惩制度可设立专项的奖惩制度,通过奖励激发会计人员探索改进工作方式和作风的积极性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通过惩罚督促会计人员尽职尽责,努力工作。

篇9

[关键词] 社会发展 人才培养 心理素质

人们在观看竞技比赛时深有感触:高水平的大赛不仅是技能的较量,更是心理素质的比拼。其实“商场如战场”,公司、企业也需要人们具有优异的心理素质,否则不能成功和胜任。因此,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心理素质的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

随着现代高新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带动当今世界经济迅猛发展和经济社会结构及运行方式的深刻变化,就我国而言,还发生着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这些,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其具有新的特征:

第一,知识成为最主要的资源和财富。以高科技为特点的知识产业是未来社会的支柱性产业。正如世界管理大师彼得.P.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所说“知识的生产率将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家公司竞争的决定因素。”

第二,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在高科技条件下的知识经济是一种新型的以智力资源开发为基础,以知识和信息的创新、传播和应用为灵魂,以高新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形态。它不同于过去以经验积累为主要手段的经济形态,因此需要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开发出新的成果。

第三,学习成为生活和工作的前提。在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里,随着“知识爆炸”、科学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人们必须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的终生教育成为现实。

第四,经济全球化,加强了世界范围的竞争和融合。现代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知识的瞬时全球传播成为现实,为大规模的生产与共享知识奠定了基础,面向世界,在竞争中加强联系已成为大势所趋。

第五,新科技和经济发展要求人们新的价值取向。首先,知识经济的价值体现在知识和智力的占有,要求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真正实现。其次,知识经济要求人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要求人们加强合作,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再次,高科技不再以探索系统知识为标准,而以追求效用增殖为目标。它们能够大幅度地增强产品的功能,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工作效率,从而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经济社会新发展对人才心理素质的新要求

心理素质不仅指人心理承受挫折、压力的能力,广义的讲,它包括一个人全部心理特征的质量、水平。是指人适应和应对社会生活、学习、工作要求已形成的稳定的个性品质及其发展水平。包括人的性格、能力、气质的特点和水平。而性格又包括理智、情感和意志诸方面的特征,以及对待现实和自己态度的特征。经济社会新发展突出了相应心理素质的要求:

第一,创新的意识和品质。无论是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还是“创新成为知识经济的灵魂”,都使创新精神和品质成为时代对人才心理素质最重要的要求。

具备创新意识和品质要求人:在性格的理智特征方面,具有主动观察感知,独立思考、富于创造、辨证全面看问题的思维特征,具有能动广阔、创造性想象的特征。在性格中对自我和现实态度特征方面,具有自信、独立意识,积极进取的特征。在性格的意志特征方面,具有对行为目标的明确态度,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及认真细致的特征。在性格的情绪特征方面,具有探索热情执著专一、甚至忘我,为实现目标孜孜以求、积极进取,心境保持积极愉快、富有幽默感的特征。

第二,开放和包容的思维方式。经济全球化、通讯技术和网络化、世界面临如环境生态等发展的共同问题、不同民族和国家思想文化的交流融合,要求当代人树立开放意识和包容心态,在世界范围内了解新动态、新信息、新成果,由此去借鉴、吸收、比较,从而获得成功。

第三,竞争性的意识观念。市场经济是效益和竞争的经济,经济和社会活动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竞争更趋激烈。人无我有,人有我强。“领先”、“ 专利”、“特色”、“填补空白”已是现代人才具有的意识。

第四,合理的知识信息吸纳、处理能力。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呼唤知识储备、更新和有效应用的能力。这将决定人才的成功与成就的大小。

第五,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活动综合性、复杂性和应用性强的发展特点,已使过去那种脱离社会、远离同行而孤立地从事科技研究和社会活动的人难有作为。无论是科技攻关、公司经营还是企业生产都需要参加者具有良好的整体协作和人际协调的精神和能力,能够在创新活动中解决好独立意识和互相配合的关系,解决好合理竞争和友好合作的关系。这就需要不但有高智商还要有高情商。

第六,坚忍不拔的承受挫折能力。科技创新和知识经济蕴涵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却同时存在着经历失败的风险。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价值多元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给人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带来考验。机遇和挑战、利益和竞争,前所未有的得与失,深重影响牵动着当代人才的心理。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竞争的加剧,随着实现目标挑战性加强,能否具有不怕失败、失利而勇于承受严重挫折的心理能力,成为新条件下个方面人才应具备的重要心理素质。

第七,自觉的经济效益观念。市场经济、知识经济要求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面向市场,发明、创造、应用技术的目标和手段都应考虑经济效益和价值,而不仅是科技探索、理论兴趣、真理追求和专业使命的完成和实现。

篇10

通过了解周边县份的情况,学习借鉴周边县份的经验,才能把方正的工作做好。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知得失,做人、治县都是这个道理,要把周边县份当做一面镜子,不光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也要把不好的、丑陋的放在镜子里,如果不能认清自己、正视自己,就是讳疾忌医、因噎废食、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我们要从三个方面理解做好争取专项资金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一是自省。首先,要改变坐标系。通过数字、指标对比,看到我们实实在在的状态,对思想认识有很大的触动,我们习惯了纵向看自己,自己和自己比,看到的都是发展变化和成绩,现在是横向比,自己和别人比,看到了很多的不足,只有横竖一起比才能找准一个坐标,希望大家保持自省,保持清楚的头脑,正确的认识自己。其次,方正县和其他县比有很多的优势,但是我们对自己的有利条件看得少,习惯以他人之长比自己之短,观念要有所改变。再次,方正县名声在外,百姓富裕,咱们也这样认为,但是方正县级财政并不富,百姓富不等于财政富,不能以百姓富裕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最后,分析我县专项资金比周边县少,有很多的偶然因素,为什么偶然的因素都发生在方正,偶然加起来不等于必然,是偶然的这种心态加起来等于了必然,是有一种小进则满、盲目乐观的心态造成的这种必然。通过自省,能够分析得失、分析利弊,找准不足、找准差距,奋起追赶,这样才能发展进步。

二是自警。要时刻保持危机感,面对不足、面对差距,或者是麻木,或者是漠然置之,或者是自暴自弃,差距就会越来越大,被别人落的就会越来越远,严峻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这根弦时刻绷紧,瞄准既定目标,努力追赶、超越。

三是自立。不能在困难和矛盾面前裹足不前,要敢于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盯住目标,做主人、敢担当,别人行的我们也一定行,这样才能不落后,才能实现自我压力、奋力追赶、努力晋位的目标。

通过对比分析,看到了我们没想、没看、没认真琢磨的东西,平时有些东西不会不懂不可怕,关键是面对问题的时候,怕不敢想、不愿干,特别是在困难、矛盾面前裹足不前,当我们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就是差距显现的时候,就是老百姓对我们不高兴、不满意、不答应的时候,这些时刻警醒我们,不能只想问题矛盾复杂困难,什么都怕就不怕山河依旧、面貌不改,其他县所有好的经验和做法都是通过实践、通过干事中学来、得来的,我们就是要在干事中学习,只要我们肯干、务实,我们就会越干越敢干,越干越会干,越干越能干,越干越出成效。

各乡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对上争取资金工作,知耻而后勇,深入思考,认真负责,抓出成效。

一要加大领导力度。各乡镇、各部门必须把对上争取资金工作牢牢抓在手上,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亲自跑,身体力行,切实加强领导。

二要加大工作力度。经常往上跑、经常去攻关、经常沟通协调、经常掌握信息,加强联系,创造机会,掌握好政策,多跑项目,多争取资金,今年无法完成的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性工作。不管当前还是长远,都应该加大力度,既要把储备的做好,又要把对上争取的落实好,同时还要把实施的完成好,这样才能实现对上争取资金的良性循环。

篇11

关键词: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资本积累 全要素成产率动态面板GMM

一、前言

众所周知,世界各国间经济增长速度存在显著差异。以往文献已对这一现象从生产要素积累、资源禀赋、宏观经济稳定、人力资本、法律制度以及国际贸易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此外,金融发展程度这一变量也受到广泛关注。

Schumpeter (1934) 提出银行可以通过选择出具有创新优势的企业来促进整个国家的技术创新。Levine (1997)认为金融中介可以通过分散风险,促进资源有效分配,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促进资金转移,及降低交易成本等途径促进国内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尽管众多实证文献都证明了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仅有少数文章分析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两个部分,即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此外,在一国金融发展的衡量上,以往文献多集中考虑金融中介,特别是银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较少考虑资本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虽然,后来也有文献研究股市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但他们并没有详细研究股市的发展对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两个部分的影响。因此,本文从改善金融发展衡量和细分经济增长两个方面做出改进,较为全面地研究金融发展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具体而言,本文利用2000年至2007年欧洲、亚洲和北美50个国家的数据,借助动态面板技术,探讨了金融中介和股市的发展对资本积累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根据本文的样本数据,我们发现,1)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股市对总体经济增长不具有显著作用;2)金融中介和股市在促进资本积累方面均起到重要的作用;3)金融中介和股市对全要素生产均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二、指标衡量

(一)经济增长、资本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

下面式子描述了产出与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经济达到稳态前,我们可将人均GDP的增长分为两部分考虑:资本积累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

在现实中,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不能完全解释一国经济增长。因此,本文将经济增长分解成资本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两部分。全要素生产率是考虑实际人均资本积累率后,残余的实际人均GDP增长。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技术的发展,人力资本积累等等。本文用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代表经济增长。资本积累用实际人均资本存量的增长来衡量。根据Beck (2000)全要素生产率由实际人均GPD增长率减去0.3倍人均实际资本存量增长率。

(二)金融发展指标

本文将同时考虑金融中介和资本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选用私人信贷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来衡量金融中介的发展,选用股票市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来衡量股市的发展。

三、数据

本文的数据样本包括50个国家2000年至2007年的数据 。资本存量增长率和政府消费与GDP比率的数据来自EIUCountrydata数据库。人均GDP,人均GDP增长率,通胀率,人口增长率,进出口总和占GDP比重等数据均来自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存款性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对私营部门的信贷占GDP比例及股市市值占GDP比率等数据来自世界银行金融结构数据库。平均受教育年数数据来自201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报告。

四、实证模型与方法

(一)模型设定

本文选取的基本模型如下:

x是金融发展的衡量指标。本文首先将私人贷款与股市市值之和(金融系统发展程度)加入模型,考察金融系统发展对三个因变量的影响;然后将私人贷款和股市市值同时加入模型,分别考察金融中介和股市对三个因变量的影响。Xi,t是控制变量,根据Beck (2000)选取初始人均实际GDP,平均受教育年限,政府规模,贸易开放程度,通货膨胀等变量为控制变量。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初始人均GDP水平较低的国家通常会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加入平均受教育年限可以控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高的人力资本一般意味着更高的生产率和个人收入,因此该国将有更高的经济增长和储蓄。政府规模,即政府消费与GDP的比率,可以衡量不直接促进经济增长的公共消费。贸易开放度,即进出口总和与GDP的比率,可以用来衡量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加入通货膨胀率这一变量可以控制一国宏观经济稳定与否对该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计量方法

为了控制潜在的内生性问题造成的估计结果的偏误,本文使用动态面板GMM计量方法。由于本文使用的数据时间序列较短(8年),而截面单位数量较大(50个国家),因此适用于该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方法。此外,考虑到GMM模型估计的一致性取决于工具变量的选择和无序列自相关的假设,本文也对回归模型进行了Sargan检验和序列相关性检验,以确保GMM模型的适用性。

五、回归结果及解释

回归结果与本文的预期一致,金融中介和股市均能促进资本存量增长。金融中介的发展能够帮助企业募集更多闲置资金,用以扩大生产,并获得更高的利润,从而累积更多资本。因此,资本存量的增加与金融的发展有显著正相关的关系。股票市值也对人均实际资本存量增长率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股市为流动性不足的项目的融资提供了更多机会,而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股市为他们提供了对冲和分散风险的机会,从而促进更多资金进入股市。因此随着供给和需求的增加,投入的资金量和交易量随之上升。

我们发现金融发展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并无显著的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全要素生产率是除资本积累增长之外残余的经济增长率,影响其变动的因素极为复杂,在学术界的研究中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释。虽然有些学者的研究认为金融发展会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JamesB.Ang(2011)认为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金融业的高薪会使得人力资本将从创新部门转移到金融部门,从而导致技术创新降低。

六、结论

本文重点从实证上研究了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发展对资本积累、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总量增长的影响。运用动态面板GMM分析方法,本文得到以下结论:第一,金融中介的发展对于人均实际GDP的增长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但股市的发展对人均GDP的增长不具有显著影响。第二,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均会对人均实际资本存量的增长有显著正影响。第三,金融发展,无论是金融中介的发展还是金融市场的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都没有显著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12

第一,善用城市消费力。我们国家今天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平均起来还是农村居民的三倍。这是一种现存的市场购买力,不善用,可惜了。对城乡收入差别如果善加利用,发挥农村比较优势,也有可能增加农民收入,收窄城乡收入差别。

第二,善用城市智力。农村人但凡有个机会,一定到城里去上学,去开阔视野。但是城里生产的知识,完全可以、也一定要用到农村来。发展农村,可以也一定要借力来自城市的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想法。

第三,善用城市地力。农村要赚城市人的钱,要把农村基础设施修好,把房子修好,那可是很花钱的。利用城市地力建设农村,其本质就是城乡分享城市化的高地价。

乡村发展,要在城乡通开、城乡统筹的框架里打主意。借力城市、善用城市,看起来是建设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关键条件。(以下为周其仁演讲实录)

善用城市元素是建设新农村的一个关键。

今天来了很多村里的朋友,也来了很多长期做农村工作的朋友。我们有共同的关注,那就是如何把农村建设得更好一点。利用今天这个机会,我提一个问题,在农村发展、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中,把城市摆在一个什么位置?或者问,怎么把城市元素放到农村建设中来加以把握?

我提一个看法,供各位批评:越关心农村,越要注意研究城市、利用城市。为什么?因为城市是国民经济的引擎,是发动机,是带动农村建设的力量。按这个观点,建设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绝不是关起门来,孤立地靠农村资源来建设农村。要开门,借力城市、善用城市,在农村发展中力争把城市元素发挥到极至。

下面我举出一些自己的观察,看能不能支持刚才讲过的观点。这两天我在松阳县访问了几个村庄。这里有一副照片,大家看到了,已经是冬天,但不少柿子树上还挂着红红的柿子,煞是好看。为什么老乡不把这些柿子摘下来呢,可以卖钱的啊?但我们看到就是不摘。

请大家再看几张照片,拍得漂亮,可不是我拍的,因为松阳这两天下雨,雨蒙蒙的没机会拍这么好的照片,是松阳文联吕先生的作品。请大家看看这个意境有多好,真像一幅中国画:青山、古村、大树,加上不摘的柿子,青山、绿树、白墙、黑瓦之间点缀着红红的柿子。为什么柿子不摘呐?

当地朋友介绍开始是利用互联网卖火了一个题材――“柿子红了”。网上一举成名,秀出照片,结果招来不少游客,乡村旅游就起来了,搞起了民宿,这不摘的柿子有更佳难以拒绝的吸引力。其中一个300村民的小村----枫坪乡沿坑岭头村,还引得很多画院师生来此写生,据说去年这个村的旅游收入超百万人民币。原来,柿子不摘比摘下来卖更有价值。

这里就看出城市的重要。什么人看见不摘的柿子,就跑来旅游呢?都是城里人。那就值得研究,现在建设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当然首先改善我们村民自己的居住环境。但是,要论经济收入,非把城市元素引进来进来不可。这也是我今天这个题目的立论基础。越是讨论建设新农村、讨论建设美丽乡村,越不能就农村谈农村,越要重视城市元素,善用城市元素。

其实淘宝村也罢,农村电子商务也罢,早已有大量城市元素在我们的农村发展中充当了发动机,问题是能不能更自觉地理解我们已有的经验,更主动地这些经验提升出来变成战略与策略,变成更有意识的行动,争取在这方面求得更大突破。

限于时间,我讲三点,希望引起在座各位注意。

第一,善用城市消费力

我们国家今天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平均起来还是农村居民的三倍。这是一种现存的市场购买力,不善用,可惜了。当然农村产品卖给农村居民也不是不可以,问题是不容易卖得起价。农村产品卖给城市居民,可以较大幅度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我相信这也是淘宝村的一条基本经验。

刚才讲的不摘柿子的故事,还有昨天我去松阳古市镇的那个淘宝村,一户农家养鳖,卖到天南海北,每年仅那种可以放在掌心的小鳖,他一户人家就销出了好几百万只。我问买去干什么用?说城里人放生用。完全卖到乡下,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市场。所以,对城乡收入差别如果善加利用,发挥农村比较优势,也有可能增加农民收入,收窄城乡收入差别。

第二,善用城市智力

我没有这个意思,说城里人比农村人聪明。农村很多孩子天资非常好,不过经验说,农村孩子要有机会进城,那一等一的智力才更有机会得到开发。智力不完全等同于聪明。需要聪明人碰在一起,互相打磨、碰撞,厉害的要见到更厉害的,你一句东、他一句西,切磋学问。没有集聚,没有氛围,智力就难以开发。

所以,教育、科研、学术、艺术都离不开积聚,不在大城市也在离大城市不远的小城市,这是智力生产需要的环境。农村人但凡有个机会,一定到城里去上学,去开阔视野。但是城里生产的知识,完全可以、也一定要用到农村来。阿里、淘宝等等,还不是城里人创出来的玩意?

但我们发展农村,可以也一定要借力来自城市的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想法。我最早接触到的淘宝村,就是听到沙集的故事,那里面三个创办人,是农村的孩子,但过去多年进城在电信业打工,见了世面,有了见识,带回家乡,创出了沙集淘宝村。所以别以为淘宝村只用村里的资源就够了,城乡不通开,哪来什么淘宝村。

第三,善用城市地力

农村要赚城市人的钱,要把农村基础设施修好,把房子修好,那可是很花钱的。钱从哪里来?财政是一头,但任何地方财政再强大,要建那么多新农村,还是力不从心。怎么办?请大家看,这是我在重庆边远农村拍来的照片,破房子不老少,所占土地面积可观,但光靠农村自己财力可建不了新的。

但他们发现重庆中心城区地价特高,于是发明了一个“地票”,就是农村把不再住人的破旧房子平一平、复垦成农地,检验合格,就发一纸凭证,就是“地票”,代表原先的建筑用地变成了农地,然后把这个地票拿到重庆土地交易所去挂牌,让中心城区要用土地的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开发区等,举牌竞标,再由胜出者在地价高的地方落地搞建设。

这地票拍卖出来的钱,就打回农村,成为建设新农村的资本金。这个办法,在我看来很不错,利用城市地力建设农村,其本质就是城乡分享城市化的高地价。我们丽水,业有类似经验,土地指标卖给宁波、杭州等发达城市,筹资建设这里乡村。

总之,别讲到乡村发展,就把城乡分开考虑问题,更不能仅就乡村论乡村。要在城乡通开、城乡统筹的框架里打主意。借力城市、善用城市,看起来是建设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关键条件。

当然,今天我们国家的城市化率不过53%出头一点,要论户籍人口城市化率,不过36%。所以,讨论新农村建设,还是不能忘了继续推进城市化、特别是所谓“户籍人口城市化”。

篇13

(一)区域知识经济系统认知模型系统是由要素组成,要素之间的位置、比例、组合与作用关系构成结构。结构是指诸要素相互作用的在该系统范围内联系的内在形式,系统要素及其结构所构成的空间到达的范围就是系统边界。要素和结构反应的是系统内部状况,影响其运行的基础和作用的范围则构建了系统环境。系统“功能”指各要素在一定的环境中相互作用产生的效能总和。从系统论出发,区域知识经济也是一个系统。知识经济投入要素是该系统的最基本成分,不仅包括知识的载体劳动力的输入,也包含资本、技术和研发主体。任何系统都需要要素的投入,但是,各种要素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要素的地位会出现变化。1.区域知识经济系统的结构。区域知识经济系统结构是指知识经济系统内部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其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结构反映系统内部关系。知识经济系统结构可以表现为要素配置、产业结构、市场结构等。由于结构不同,同样的要素投入会具有不同的效益,结构状况会影响到系统功能,从推动创新的角度而言,高级结构意味着知识经济功能强劲,低级结构意味着知识经济功能弱小。2.区域知识经济系统环境。区域环境是知识经济系统存在和演化的必要条件,包括知识经济系统运行的经济基础环境、消费市场环境、对外开放环境、制度环境。区域知识经济系统与环境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这些交换关系既影响区域知识经济要素的投入特征、又影响知识经济系统的结构特征,当然环境也可以直接影响到知识经济功能。3.区域知识经济系统功能。功能是指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效。区域知识经济系统功能包括内部的自组织功能和外部的适应,知识经济自组织功能包含了自我发展功能与创新功能,外部的适应包含了社会带动功能和自然环境保护功能即生态效益。对于区域经济知识系统,功能是核心,是知识系统内部固有能力的外部表现;要素、结构、环境都是影响功能的因子,知识经济功能的大小是要素、结构和环境的集中综合反映,知识经济系统的要素及其结构是它之所以具有对外界发生作用内在根据,而外部环境则影响和制约着知识经济系统功能的实现和发挥。

(二)区域知识经济系统测度模型基于系统论的观点,本文建立基于知识经济要素-结构-环境-功能的测度指标体系(见表1)。根据研究对象和测度指标体系,选取1999-2011年东西部23个地区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劳动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采集数据;个别缺失数据,由中位数值推算得到。采用熵值法计算要素-结构-环境-功能各部分各个指标的权重(权重见表1)。按照熵值法标准化的要求,本文选择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X17)、国有控股工业占工业企业的数量(X19)、恩格尔系数(X29)、单位GDP能耗(X45)为负向指标,其余的指标为正向指标。根据权重值计算1999-2011年东西部的各省市区知识经济要素-结构-环境-功能各个部分以及综合得分,再运用泰尔系数评价东西部知识经济系统要素-结构-环境-功能的差异情况。

二、东西部知识经济系统发展差异趋势分析

(一)东西部知识经济投入要素差异趋于下降,资金差异较大从表2可以看出东西部地区知识经济投入要素的差异较小,而且趋于下降。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内差异,达到总差异的70%以上,而区间差异则相对较小,这也说明了要素的流动性与集聚的性质。东部地区内部的差异是区内差异的主要来源,达到了0.098,而西部地区内部差异为0.038,可能因为具有较高流动性的要素趋向于向发达的东部地区的几个发展较好的省份集聚。从二级指标的差异情况可以看出,差异由大到小依次是资金、技术、主体、劳动力,技术的差异值下降趋势明显,而劳动力的差异值的变化相对来说较平稳。表1熵值法权重的结果可以看出,权重由大到小以此为劳动力、资金、主体、技术。权重高的劳动力差异较小,而差异较大的资金权重较小,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东西部地区知识经济投入要素差异较小的原因。

(二)东西部知识经济发展结构差异趋于下降,要素配置、产业结构差异较大表3显示,知识经济发展结构的差异较大,整体趋势是逐渐减小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内差异,基本上达到总差异的90%,区间差异则相对减少。区内差异方面,东部地区的内部差异稍大于西部地区的内部差异。从二级指标差异结构看,差异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要素配置、产业结构、市场结构。要素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差异程度基本相当,虽然有下降的趋势,但相对与其他部分的差异来说仍较大,平均值基本上达到0.3。市场结构的差异相对来说较小,但是整体来看趋于上升。由表1熵值法的权重可以看出,三者的权重相对均衡都较高,因此总的来说要减少东西部知识经济发展结构的差异要更加注重减少要素配置、产业结构差异,同时要关注市场结构差异上升的问题。

(三)东西部地区发展环境差异趋于下降,经济基础、市场环境、对外开放差异较大表4显示,知识经济发展环境的差异较大,但整体趋势是减小的,区内差异约占总差异的70%,而东部内差异稍大于西部内差异。知识经济发展环境的二级指标中,经济基础环境、对外开放环境、消费市场环境的差异较大,平均值分别达到0.349、0.269、0.274,而且整体的趋势有所下降,这也印证了东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二级指标中制度环境的差异值相对来说最小,平均值仅为0.138,不足其他三个二级指标的一半,但是其发展趋势在2006年以后有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即说明近几年东西部地区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科技费用的比例的差异是在扩大的。由表1熵值法权重可以看出,经济基础环境、对外开放环境权重较大,消费市场环境次之,制度环境最小。因此总的来看,要减小东西部地区知识经济发展环境差异,需要关注改善知识经济落后地区经济基础环境与对外开放环境,其次是消费市场环境。

(四)东西部知识经济发展功能差异趋于下降,自我发展、创新功能差异大表5显示,知识经济发展功能差异是趋于减少,区内差异是总差异的主要来源,东部内差异稍大于西部内差异,其中东部内差异是趋于减小的,而西部内差异相对来说较平稳。二级指标中,自我发展功能的差异最大,总体来说是上升的,近几年有稍微下降;社会带动功能的差异也较大,而且下降的趋势明显;创新功能的差异相对较小,整体趋势较平稳;生态效益的差异一直较小。由表1熵值法的权重结果显示,创新功能、自我发展的功能的权重较高,社会带动功能的权重较小。因此,要减小知识经济发展功能的差异,要注重落后地区知识经济的自我发展功能、社会带动功能的发挥。总体来看,知识经济系统各部分差异最大的为知识经济发展环境,最小的为知识经济投入要素,知识经济发展功能差异与结构差异则大致相当,且差异基本上是在逐渐减小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区内差异,且内部差异的来源主要是东部地区内部差异。知识经济投入要素差异小,而且东部地区的内部差异值远远高于西部地区的内部差异值,基本上达到2倍以上,而知识经济发展环境、结构、功能方面东部内部差异值与西部内部差异值基本相当,原因可能为知识经济投入要素相对于其他部分具有较高的流动性,造成东部内部差异远大于西部内部差异,而相对而言知识经济发展环境、结构可控性要小,且受到区域经济基础影响。

三、东西部知识经济发展功能差异的原因解析

(一)要素、结构、环境差异对功能差异的影响程度不同在得到东西部知识经济系统各部分的1999-2011年的差异的基础上,基于投入-产出的角度,考虑东西部知识经济投入要素差异(DYS/DYS0)、发展结构差异(DJG/DJG0)、发展环境差异(DHJ/DHJ0)对于知识经济发展功能差异(DGN/DGN0)的影响。DYS、DJG、DHJ、DGN一组分别代表要素-结构-环境-功能的总差异;DYS0、DJG0、DHJ0、DGN0一组分别代表区间差异。为了保持数据的优良特性及避免异方差,这里将数据取对数进行分析。在进行分析之前为了避免伪回归,首先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的结果显示各时间序列均为1阶单整。在此基础上考察是否指标是否具有协整关系,对总差异与区间差异分别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回归结果。分别对上述2个模型得到的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判断其是否稳定,运用ADF检验结果显示,均拒绝原假设,即残差E不存在单位根,为平稳序列。即LOG(DYS)、LOG(DJG)、LOG(DHJ)、LOG(DGN)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LOG(DYS0)、LOG(DJG0)、LOG(DHJ0)、LOG(DGN0)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表6结果显示,知识经济发展结构总差异、知识经济发展环境总差异对于知识经济发展功能总差异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知识经济发展环境总差异影响较大,知识经济投入要素总差异与功能总差异负相关,且不显著。可以说明,功能总差异受到了要素投入之外的因素的影响,要改善功能缩小差距,就需要大力改善环境和调整结构。表7的区间差异的回归结果显示知识经济投入要素区间差异对功能区间差异影响较小,且仅在10%显著水平上显著;知识经济发展环境区间差异对功能区间差异的影响最大,正相关且显著;知识经济发展结构区间差异对功能区间差异的结果显示负相关。结构区间差异与功能区间差异的负相关,可能是功能调整与结构调整的不匹配,即结构优化、结构区间差异减小,东部地区功能的改善更多,造成东西部地区功能区间差异的增大。

(二)减少东西部知识经济发展功能差异措施分析从表6的结果可以看出,要改善知识经济发展功能的差异,主要从知识经济发展结构、环境两个方面考虑,尤其是知识经济发展环境,即可以通过大力改善环境、调整结构来减少知识经济发展功能的差异。由第三部分知识经济发展结构差异的分析可知,减少东西部知识经济发展结构的差异要更加注重减少要素配置、产业结构差异,同时要关注市场结构差异上升的问题。指标层面主要影响指标为反映要素配置的R&D经费/教育经费(%)、高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反映产业结构的高技术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反映市场结构的外商投资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工业企业的比重(%),即总的来说知识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要减少功能差异首先可以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其次也要关注三资企业引进问题。由第三部分知识经济发展环境差异的分析可知,要改善东西部地区发展环境差异更需要关注改善经济基础环境与对外开放环境,其次是消费市场环境。指标层面的主要影响指标为反映经济基础环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人均各项存款余额(元)、银行业金融机构人均各项贷款余额(元),反映对外开放环境的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百万美元)、境内目的地和货源地进出口商品总额(千美元),反映消费市场环境的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元)、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元)。总的来看,知识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首先要注意改善自身的金融环境、提高对外开放的能力,其次要关注提高居民收入、刺激消费等措施来改善知识经济发展环境,进而缩小与发达地区知识经济发展功能的差异。表7的结果可以看出,要减小东西部的功能差异,西部地区主要可以通过改善其环境,减少知识经济发展环境与东部的差距;增加投入要素,减少知识经济投入要素与东部的差距;注重结构优化与功能改善的匹配,即优化结构的同时注重发挥其对发展功能增强的带动作用。总的来看要减少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知识经济发展功能方面的差异,主要的措施与减少总差异的措施是一致的,除此之外西部地区也要增加自己的投入要素,如高技术产业就业人数、研发经费等措施来减少要素差异。同时西部地区要注重结构差异与功能差异调整的匹配,即发挥结构优化对功能优化的带动作用,进而减小东西部间的功能差异。

四、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篇14

关键词:红利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供给管理;长期机制

中图分类号:F01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4—0022—04

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都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影响,但是需求管理是在生产可能性边界和增长红利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而供给管理是在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和创造新的红利空间的条件下进行。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支持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传统红利逐渐在消退,从供给视角出发,构建供给管理的长期机制已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内容。针对红利变化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以供给管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构建五大长期机制:

一、红利变化背景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供给结构优化机制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的路径、方式以及过程的转变,涉及增长效率、经济结构、风险防控、收入分配、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的变化。它外在表现为多种经济结构特征的组合优化,其中需求结构调整是经济短期平衡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供给结构优化则是经济长期发展的主要动力。从供给视角出发,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供给结构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的时间配置和产业结构的空间配置两个方面。

经济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主导产业并不相同,从而会形成不同的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能使资源得到更加有效合理的配置,从而改善要素的利用效率,扩展生产可能性边界。改革开放以来,与经济起飞阶段国内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相适应的产业结构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赖于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数据显示,1990—2010年,第二产业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首要拉动作用。以2010年为例,以不变价格计算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3.9%、57.6%和38.5%。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要素供给约束、边际报酬递减、资源红利逐渐消退以及制造业在国际贸易中的附加值切分劣势等问题日益凸显,这要求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要关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传统过度依赖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拉动的发展方式转变为第一、二、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发展方式,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转移,从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形成新的结构红利。

中国经济转型30多年以来,整体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但各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却表现出明显的非一致性,尤其是自20世纪末以来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不平衡程度呈现出显著扩大的趋势。但与此不同的是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产业结构却出现非常显著的相似度和同构性,许多地区所确定的主导产业都是围绕工业而展开,地区间产业发展趋同现象显著,区域分工专业化水平很低。产业同构会导致重复建设、产能过剩、过度竞争等问题,这不但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而且也会造成外部波动回应能力弱化。因此,对于在资源红利消退的背景下,我国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资源禀赋的各个地区,需要从自身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主导产业,并不断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改善资源的空间配置、形成新的结构红利。

基于此,在红利变化背景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供给结构优化机制要以产业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配置为核心。具体内容包括:一是要不断提高传统农业、工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并健全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由资源要素规模扩张的生产方式向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方式转变。二是要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条件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要充分激励各地区依据自身资源禀赋与基础条件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并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尽可能避免各地区落人产业转型同构“陷阱”。

二、红利变化背景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驱动机制

创新是一个涉及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产业创新、组织方式创新等各方面因素的多维度概念,其中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创新是系统化创新的三个相互促进的支撑点。按照创新驱动的理念,在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投资红利、人口红利和资源红利的逐渐消退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巨大冲击的背景下,传统要素驱动型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需要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为驱动机制形成新的创新红利,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