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动画电影的特点范文

动画电影的特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5 10:23: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动画电影的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动画电影的特点

篇1

关键词:动画电影;字幕翻译;语言特点;文化

一、动画电影字幕翻译研究现状

字幕翻译是新兴产物,尤其是动画电影的翻译。近年来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我国引入了大量的外语电影,其中不乏优秀的动画电影,如《疯狂动物城》《怪兽大学》等,因此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外语电影的字幕翻译做了大量相关研究。国内对字幕翻译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解放初期,东北长春电影制片厂首先开始译制片制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引进外语影视作品的范围日趋广泛,种类也日益多样化。但我国在影视翻译研究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钱邵昌教授于2000年就呼吁翻译界需对影视翻译给予重视;在翻译理论研究方面张春柏教授认为影视翻译原则以意译为主,同时保持原文的韵味;清华大学的胡庚申教授以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为理论基石,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理论;黄凡则证明生态翻译理论在动画字幕翻译实践中运用的可行性。国外关于影视翻译研究的起步较早,在影视翻译的特点、技巧、原则、标准等方面都具有非常成熟的理论,字幕翻译方面的研究成果更是突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功能翻译理论率先将翻译视为跨文化交际的行为而非静态的语言现象。HenrikGottlieb教授详细分析了字幕翻译的特点,提出了字幕翻译相关的方法、原则及标准。Kantan教授借用计算机术语“块移动”形象创造出了顺向块移动、逆向块移动和水平块移动的翻译方法。近年来,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日趋紧密,传播媒介的种类日益多样化,电影文化作为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媒介,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语言的差异是电影传播的一大障碍,因此字幕翻译尤为重要。电影字幕这一“语言媒介”的翻译,须直观、形象、生动地再现原版电影语言的风格和特点,同时又兼顾中国受众的文化背景、年龄特征、审美心理等因素,提高翻译质量,促进中外文化传播和交流。

二、动画电影字幕翻译的语言特点

(一)四字格的运用,彰显汉语语言精华

作为汉语语库中的瑰宝,四字格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体现了汉语语言的博大精深。四字格是汉语有的词语组合现象,它不仅包括成语,还包括非固定的四字结构。在英译汉中,它以其整体匀称、言简意赅的优势得到了广泛运用,尤其是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中经常使用汉语四字格,不仅凸显了汉语语言的文化精华,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下面选取的是《美食总动员》中老鼠小米对爸爸说的一段话,以此来说明汉语四字格在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强大功能。例1Xiaomi:“Thisisthewaythingsare,Youcan’tchangenature.Changeisnature,Dad.Thepartthatwecaninfluence.”译文:小米:“爸,改变就是自然的规律。尽力而为,方能滴水穿石。”影片中的小米是一只不甘整日只知道靠捡食垃圾过活的老鼠,出身低微却心怀大梦想的小米因其天赐的嗅味觉和永不言弃的品质深深吸引着和他一样拥有如此命运的一大群观众。译文出彩的地方是将“Thepartthatwecaninfluence”这句话分译成两个四字格“尽力而为”“滴水穿石”,四字格的运用更是淋漓尽致地把小米坚毅、果敢的性格特征表现了出来。如将该句直译成“我们可以施加影响的那部分”,会让目的语观众不知所云,产生费解。电影作为文化传播交流的媒介之一,影片中所反映的文化因素折射出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特征,而字幕翻译就是两种文化之间交流的桥梁。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进行字幕翻译时除了要考虑到目的语观众的文化背景,还要在译文中选用能够突出其本民族特征的词语,该译文就把汉语语言的精华凸显了出来,既接地气,又一目了然。

(二)网络流行语盛行,语言颇具本土化

近年来随着网络流行语的盛行,电影字幕翻译中网络流行语出现的频率也愈来愈高,它以其通俗幽默、生动活泼的语言特点迅速赢得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青睐。由皮克斯动画电影制作的《怪兽大学》也不例外,该片字幕翻译中出现了如“屌丝逆袭”“飘过”“神马”“奇葩”等时下最为流行的网络用语,在符合片中语境的同时,“笑”果十足,给观众带来了不少惊喜。例2Hardscrabble:“SoI’mafraidIcannotrecommendthatyoucancontinuetostayinscaryprogram.Goodday.”Sullivan:“Wait,what?ButI’mSullivan.”Hardscrabble:“Wellthen,I’msureyourfamilywillbeverydisappointed.”译文:赫刻薄:“所以我不赞成你继续留在惊吓学院,再见。”苏利文:“你说什么?我爹可是苏利文。”赫刻薄:“是么,我觉得你可真是坑爹啊。”片中的毛怪苏利文以其出身名门望族而骄傲,被他的同学们戏称为“吓二代”。当他由于怪兽大学惊吓学院的功课不合格而被开除时,院长郝刻薄的一句“我觉得你可真是坑爹啊”着实给现场观众带来了惊喜。该字幕翻译的亮点在于译者既还原了原文语境,把院长赫刻薄对苏利文的讽刺和失望表达了出来,还显得影片很接地气,增加了趣味性和亲和力。动画电影主要面向青少年及儿童,因此,动画电影想要成功,其语言必须具有感染性。网络流行语以其大众化、年轻化、生动活泼等特点在动画电影字幕中的使用迎合了中国青少年及儿童对语言的要求和审美心理。在对西方文化进行阐释时,译者只有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有效结合才能达到绝佳的效果。

(三)压缩性语言,简洁易懂

字幕翻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简洁易懂。因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屏幕上字幕的数量及停留时间有限,所以采用压缩性意译是字幕翻译必需的。译者在考虑目的语受众文化背景的同时还要用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将原句的原汁原味呈献给观众。影片《疯狂动物城》讲述的是兔子警官朱迪在与好朋友尼克追查动物失踪案件过程中逐渐揭秘了动物城中一个不为人知的惊天大阴谋的精彩故事。整部电影既惊险刺激,又不乏搞笑幽默,尤其是片中形象逼真的动物形象以及简洁易懂的语言风格让其受众能够快速融入到影片中,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下面来欣赏一个片段,该片段是朱迪因为失言惹恼了好朋友尼克后,为了挽回搭档而真诚地道歉。例3JudyHopps:“Iknowyou’llneverfor-giveme.AndIdon’tblameyou.Iwouldn'tfor-givemeeither.Iwasignorantandirresponsibleandsmall-minded.Butpredatorsshouldn’tsufferbecauseofmymistakes.”译文:朱迪·霍普斯:“我知道,你永远都不会原谅我。我不怪你,换做我,我也不会原谅我自己。我又蠢又不可靠,还固执得不得了。但是,不能因为我的错,让肉食动物遭受这一切。”例3鲜明地体现了压缩性意译的运用技巧。此句在语义上并不难理解,但若要译出原文中的味道却非易事。尤其是斜体部分的“ignorant”“irrespon-sible”和“small-minded”这3个单词的翻译要下足功夫。该译文将“ignorant”意译成“蠢”,而不是“愚昧无知”,“irresponsible”意译为“不可靠”,而不采其本义“不负责任”之意。同样,“small-minded”则译成“固执得不得了”,而非“心胸狭窄”,加之又用连词“又……又……还……”衔接整句,视觉上令观众一目了然,听起来押韵悦耳。因此,压缩性意译可以将一些语言表达译为在受众文化背景下易于理解接受的目的语,并用简洁易懂的语言翻译过来,既还原了原文的含义,又让观众耳目一新。

(四)儿语的使用,童趣盎然

儿语是孩子刚开始会说话时,常常说的像“觉觉、牛牛”等单音节重复的话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儿语是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阶段,也是语言能力低的体现。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中儿语的使用是为了更好地抓住受众心理,尤其是儿童的观影感受,所以在语言翻译上力求符合儿童语言特点,这样既童趣盎然,又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良好氛围。例如下面是节选自《冰河世纪Ⅰ》中希德逗“小肉球”玩的场景。该场景中使用了“tigey-wigey”和“wormy-worm”这种充满童趣且儿语味道特别浓的字眼,由这两个词语翻译而来的“老虎叔叔”和“小虫虫”,不仅完美地再现了原文语言文字的风格,突出了动画角色的可爱,还十分符合中国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例4Sid:“Thebig,badtigey-wigeygetsleftbehind.Poortigey-wigey.”“Lookatthis.Idon’tbelieveit.Comehere,youlittlebiped.Comehere.Youlittlewormy-worm.”译文:希德:“老虎叔叔”这个大坏蛋,被我们扔下不管了,噢,可怜的“老虎叔叔”。“快瞧呀,这简直……太神了。过来,小家伙过来,你这小虫虫。”“tigey”和“wormy”分别代表“老虎tiger”“虫子worm”,这两个单词都带有后缀“-y”,以此来模仿小孩子说话的发音。以“tigey”为例,它是由“tiger”变形而来,后缀“-y”暗示了儿童发此单词的可爱方式。因动画电影多以儿童为受众,所以翻译而来的“老虎叔叔”和“小虫虫”完全符合儿童语言发展特点,让儿童在观影过程中更容易被其台词吸引,再配合丰富多彩的图像和形象逼真的动画角色更容易使儿童身临其境。同时,陪同孩子观影的家长也容易因熟悉的台词产生共鸣,因为这些话语都是家长平时在生活中和孩子交流时所使用的语言。这种充满童趣且生动形象的字幕翻译拉近了受众与影片的距离,让其一家人在欢乐轻松的氛围中享受动画电影带来的奇妙。

三、结语

字幕翻译日益成为不同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媒介,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前提下译出高质量的电影作品是需要长期努力的结果。本文以文化为视角对字幕翻译中的语言特点进行探析,得出以下结论:英文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中广泛应用中国文化元素,语言简练凝括,凸显了汉语语言的精粹;网络流行语为字幕翻译增彩,独特新颖、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方式迅速赢得广大年轻人,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的追捧;压缩性意译的翻译技巧以及儿语的运用也使得字幕翻译简洁易懂且充满童真,在一定程度上易引起观众共鸣,从而达到绝佳的视听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瑞莉.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疯狂原始人》字幕翻译[J].读与写,2015(1):5-6.

[2]黄凡.从生态翻译学看动画电影的字幕翻译[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3]吴宁.由《美食总动员》浅析英文电影配音和字幕翻译[J].科教文汇,2014(2):117-119.

[4]徐洁凤,孔晓俊.从目的论看《飞屋环游记》字幕翻译中缩减策略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29):14-15.

[5]尹冉冉.浅析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中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以电影《卑鄙的我》为例[J].现代交际,2014(2):22.

篇2

[关键词]三维动画电影;装饰化;变形化;夸张;特效;

三维动画电影,动画领域的新生儿,电影艺术的新拓展,以其更加真实的特质吸引了无数观众的注意力。这种不同于传统动画的电影,不仅仅是在视觉语言有很多新的手段,而且在视觉艺术的欣赏方面也具有更多新的特征,正是因为其在视觉语言的诸多发展,从而带来了视觉艺术许多新的审美特征,拓宽了视觉艺术的表现力,也开拓了动画的成人市场。

单纯从其审美特征和审美的表现形式来看,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一、表现手法多样化

尽管三维动画最初是应用在科技领域,并且最大的用途是用来仿真,但是在目前的三维动画却主要应用在艺术领域,尤其是在影视行业,出产了大量的作品,也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尽管三维动画可以模仿真实,但是这并不是动画的最高目标。三维动画的艺术性设计当然也秉承了动画的特质,夸张、变形、天马行空是许多好莱坞大型三维动画片的特点。但是,写实并不是动画的终极目标,而且从目前计算机图形学的研发趋势来看,三维动画的非照片真实性渲染技术正在成为焦点,水墨效果、油画效果、水粉效果、彩铅效果……

最新的科技正在把传统艺术和三维动画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到一起,形成了新的风格和审美特征,也丰富了动画的表现手法。从三维动画的表现手法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力求模拟现实世界,再现真实的角色的超级写实类型:代表作有《最终幻想》,这是传统二维动画永远无法实现的表现方式,一种接近电影全新的表现手法。作品往往采用动作捕捉来实现动画的关键帧的定位,比较好地解决了动画因为手动打帧而出现动作不流畅的弱点,而且动画制作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使动画师把大量精力放在角色的塑造上面,在建造自然场景的时候,往往采取拍摄与三维模型相结合的办法,使场景气氛尽可能真实。有时候采取真实的自然世界进行巧妙的贴图,达到模拟自然的目的。但是这类作品投资大,动画味道更弱,通常用在CG电影制作中间,比如电影《泰坦尼克号》中为了模拟沉船那一幕惊天动地的场景,采用了微模与计算机仿真结合的手法制作。

(2)在对现实世界模拟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和创造,无论是场景还是角色,都采取保留着传统动画特点的漫画类型,代表作有《冰河世纪》。漫画类型始终是动画的热点,多少年来,动画一直围绕这一风格进行发展变化,从二维走到三维,动画师们始终在努力保持动画的个性。绝大多数的三维动画都属于这一风格作品。

(3)采取二维与三维结合的手法进行处理,在三维场景中加入二维的角色,在三维软件中采用三维的制作手法制作角色和场景,然后采用二维的渲染输出,创造一种类三维的二维动画。例如《小马王》、《埃及王子》。这些动画在本质上不属于三维动画,却完全采用三维动画的制作手法制作。实际上也模糊了三维动画与二维动画之间的界限,而且这种手法正在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正在慢慢代替传统二维动画的制作方法。

(4)通过传统的手法和计算机结合的方法制作三维动画,例如采取手绘的方法和计算机制作的方法制作,或者采取传统的偶动画的方法制作主体,用计算机制作背景,然后再对二者进行合成处理等,这种方法正在收到众多的动画师的喜爱。代表作有《小鸡快跑》。

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没有一部影片会单纯的属于其中某一类,都会多种处理手法来丰富影片的感染力。

二、场景的立体装饰化

尽管计算机的水平每天都在发展,尽管三维动画的写实技术每天都在进步,但无论人类怎样努力,他都用计算机无法创造出摄像机拍摄的电影。即使技术的发展,有一天真的有这样的技术,那么这个技术也是一钱不值,至少在电影这个领域是没有意义的,人类没有必要用计算机来替代摄像机,没有必要用手工制作来替代机器拍摄。那么我们再看看《玩具总动员》,看看《冰河世纪》,我们确实为他们叹为观止的模拟现实的计算机技术折服,这种奇迹会使我们感到计算机正在想赶上摄像机模拟自然能力。但是事实上无论技术多么发达,计算机创造的虚拟自然始终是一种人工的自然,这种真实是建立在人工处理的基础之上,人类不会仅仅满足用它来写实,人类会利用计算机对现实世界进行加工,规整化――是艺术家们用计算机做的最多的工作,我们总是用计算机把画面弄得很干净,很整齐。就像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把野草铲掉,种上单一的装饰性的花草一样,我们也在对三维动画的场景进行改造,这种改造不但提高了观众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在计算机虚拟的世界里,整齐比杂乱要容易得多,去建造一个花园比建造一个天然草地要容易几百倍,所以三维动画画面最重要的一个新的审美特征――装饰性,有条理,有次序的装饰感,在每一部动画里都有充分地体现。也就是说,三维动画的画面都是通过设计者创作和计算机的处理产生的,没有一个元素并不是大自然的真正再现,所以我们看到了一种不同电影摄影的画面,虽然也充满了写实特征,但是在构成元素上却更加精致,更加艺术化,有更多的重复,更多人工化的特点。(图1)

如果说传统二维动画是一幅壁画,一幅挂毯,现代三维动画更像一座雕塑,一个建筑。在视觉效果上,是对现实的一种立体的有机改造,而不是一种简单的再现。虽然,电影也是一种有机的再现,一种有目的的记录,但是电影更多是通过剪辑来达到这个目的,属于一种蒙太奇的艺术。而三维动画更多是靠创造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属于创建的艺术。

篇3

动画电影诞生一百多年来,一直以独特而新奇的艺术表现蓬勃发展。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视觉艺术能够比动画电影更加具有震撼力和表现力。创作者可以借助动画电影这一平台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艺术创意。动画电影中的色彩艺术特征成为了其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动画电影色彩艺术的假定性、运动性、强化造型性和风格多样性四个方面解析这种动画电影中的色彩艺术特征。

一 假定性

动画电影中的色彩是动画电影创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加入自己的思想而再创造的艺术作品。所以,动画电影中的色彩虽然取材于现实生活但却融入了创作者更多的主观意识,具有一定的假定性。这一点和绘画作品中的假定性是统一的。动画电影区别于普通电影的特点之一便在于动画电影可以根据创作者对于电影思想和内容的需要而对电影的色彩主观意识的修改,这一点和其他的艺术形式极为相似。动画电影在色彩上的假定性使得它在视觉审美上具有更加广阔的表达空间和更加丰富的表达手段。根据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故事主题而改编的动画电影《狮子王》是迪士尼公司出品的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动画电影。为了完成这部画面唯美、场面宏大的艺术作品,迪士尼公司一共175位绘画师,历时两年时间完成。在这部经典的动画电影中,创作者为了突出非洲大草原的生机勃勃,运用了大量的暖色调绘制出了草原的背景,即使是描绘茂盛、丰富的植被,也在其中加入了适当的暖色调而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绿色。而在描绘特定的场景如冷峻的山谷、幽暗的墓地,创作者又使用了冷色调进行描绘。这些以写实为风格又超脱于对原景一成不变的模仿让观众能够随着故事的发展、画面色彩的变幻而深刻体验到动画电影中色彩的视觉审美。

普通电影可以通过对镜头色调的统一处理如变暗、变亮、加入颜色来表达一些特殊的感情,而动画电影则可以对统一镜头中不同的细节加入不同的颜色处理,从而使得画面色彩内涵的表达更加丰富。例如,在电影《狮子王》中的小狮子辛巴误认为是自己杀害了父亲而逃离荣耀国,身后还有土狼的追杀。为了突出表现此时辛巴心中凄凉、灰暗的心境,画面中出现了暗红色的荆棘、紫黑色的骨堆以及灰黑色的天空,这些冷色调中间是辛巴土黄色的身躯,这一点暖色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助。观众看到此处同样会感觉到主人公内心的压抑和绝望。如果单纯从色彩表现力来看,动画电影无疑比普通电影更具优势,这就是动画电影中色彩的假定性。创作者可以根据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对电影中的用色从局部到整体进行有意识的调整。当然,这种调整是在尊重自然界原有景物的基础上进行的。自然界中的写实景物永远是动画电影场景和人物创作的基础。

二 运动性

相对于绘画,动画电影具有更具表现力的运动性。动画电影中的色彩则使得动画电影中的运动性表达得更具活力。人们最熟悉的运动性艺术表现形式是音乐。音乐的力量大小,节奏快门,旋律变化都可以表达出主题所需要的运动性。动画电影中同样具有音乐,通过背景音乐可以更加突出地表达出动画电影中的主题思想。和音乐艺术的运动性相似,动画电影中的色彩运用也可以根据强弱、浓淡、明暗等不同的组合方式表达出不同的运动关系。动画电影是一种多媒体艺术表达方式,因此当动画电影中音乐的运动性与色彩的运动性相一致时将会产生极大的艺术共鸣,更加刺激观众的视觉和听觉感受。而这也是动画电影创作者所不断追求和打造的艺术境界。在《大闹天宫》这部中国经典的动画电影中,画面色彩的运动性与背景音乐和主题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例如,在“孙悟空大战哪吒”的画面中,大红色逐渐充满整个黑色乌云的画面,红色金色纠缠在一起形成热烈、躁动的色彩关系,同时响起刺耳的锣声,急促的鼓声。这样一段色彩的处理火爆、急促、尖锐与背景音乐的锣鼓很好地达到了艺术同步效果,从而表达出创作者想要表达的紧张、激烈、亢奋的主题情感。观众看到此处,视觉和听觉会产生同步的艺术享受自然也跟着电影动画的场景而陷入亢奋之中。

前文已经论述了动画电影中色彩的假定性,由于这种特性动画电影在艺术表现时有了更大的表现空间。这就为动画电影更好地表达出符合电影主题的运动性打下了基础。运动性是电影的基本属性也自然是动画电影的基本属性。音乐又是电影必不可少的元素。因此,通过色彩构成原理,对于动画电影画面中的色彩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加符合主题情感和背景音乐的运动节奏是十分必要的。动画电影中的语言包括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两部分组成。为了实现动画电影中两种元素的艺术统一,动画电影中的色彩搭配和构成应该充分服从于电影中主题情感的表达。例如,上文所述为了突出孙悟空与哪吒打得难解难分《大闹天宫》的创作者对于画面中云彩的色彩变化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构图,使得画面中的色彩及其变化更加服从于主题情感表达。色彩是自然界的重要属性,每一种色彩都有着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文化内涵。可以说每一种色彩都是有生命的,动画电影的创作者对于色彩的运用就如同将不同特点的演员精心安放在舞台上根据主题的情感变化而让其各自表现出自己应有的艺术魅力。这就是动画电影色彩视觉中的运动性。

三 强化造型性

色彩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在长期的文化建设过程中,色彩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属性和情感属性。不同的艺术家都可以运用色彩来传递信息,传递情感。色彩对于艺术的造型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造型有着不同的艺术主题和情感,当色彩的主题和情感与造型本身的主题和情感相统一时,造型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应有的艺术作用。动画电影中,造型种类丰富,不同的艺术造型组合在一起共同为观众展现动人的故事。创作者在进行艺术造型时首先要考虑造型形体,其次便是造型的颜色。色彩对于造型的作用便如同衣服颜色对模特的作用一样。创作者通过色彩造型可以更加细腻地刻画形象,表达情感,烘托特定的艺术氛围。这就需要创作者根据色彩本身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以及长期在文化积累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感寓意和文化内涵特性,寻找和确定最准确的颜色用于造型的配色处理。在总体色调结构中,要藉助色彩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的行为、动作特征以及画面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这一目的,有效地使用色彩安排画面的逻辑顺序与主次虚实。

在上文所述的动画电影《大闹天宫》中,为了更好地表达孙悟空这样一个代表勇敢、机智、忠诚的典型艺术造型,创作者在造型中借鉴了京剧脸谱的设计思想,并对其中的色彩选择和搭配上充分考虑到造型的整体风格而精心设计。在孙悟空的面部正中间创作者用红色绘制出一个心形。红脸在京剧脸谱中象征着忠勇,如人们所熟知的关云长就是如此。用红色的心形作为孙悟空面部造型的基本色调便是对于人物本身艺术性格的突出表现。此外,在孙悟空的眼睛和眉毛上也进行了色彩处理,孙悟空的眼睛被画成了金色的眼影,眉毛也被精心设计成绿色的,从而使得孙悟空的眼睛更加灵动、充满智慧,也更加传神。面部表现空间有限,但创作者并没有因此而刻意减少对颜色的使用而是充分发挥色彩造型的艺术特点,大胆、细心地运用了很多色彩,从而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情感更加丰富。创作者不但在孙悟空面部造型设计中运用色彩强化了造型的艺术表现,在孙悟空的服饰设计上也同样强化了色彩造型,红色和黄色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中,红色象征着热情、激昂,黄色则象征着威严、权势。红色与黄色的搭配既很好地表现出了孙悟空机灵、热闹的人物性格,也表达了作品本身赋予孙悟空追求自由、勇敢战斗的艺术内涵。

四 风格多样性

动画电影的美学思想源于绘画。所以,动画电影的色彩风格与美术绘画风格休戚相关。当前文化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的,不同风格特征的绘画艺术形式得以互相学习、交流。因此,动画电影中色彩表现的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水墨画、装饰画、卡通画等都可以运用到动画电影的色彩表达中。动画电影的主题内容非常丰富,同样丰富的绘画风格艺术无疑为动画电影的主题表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创作者在进行动画电影的创作时可以根据动画电影本身的主题思想和情感选择恰当的颜色格调,从而使得整部动画电影中的色彩风格服务于电影的主题表达。大体上来说,动画电影色彩的风格表达主要有装饰风格、抽象风格和写实风格三种艺术风格。

装饰风格的色彩配色并不受制于色彩的自然属性,而是根据所需要的主题表现对色彩进行大胆的使用和创新。这就如同人们装饰一间屋子一样,只要居住者喜欢并不一定非得要求颜色的自然和搭配的通常规律。例如,中国的剪纸动画电影便是将具有装饰风格的剪纸艺术运用到动画电影创作之中,从而使得动画电影中的色彩对比更加鲜明,主题表现更加清晰。

抽象风格的色彩配色则要求创作者在对色彩的使用上和搭配上可以更加大胆、创新,将主题思想和情感抽象成不同的色彩组合,并且在颜色的运用上更加强调灵感和瞬间表达。抽象风格的动画电影色彩如同抽象风格的绘画一样,需要观赏者用心灵去感悟创作者所要表达的瞬间思想内容和主题。例如,加大拿的动画电影《糖果体操》便是这样一部借助五颜六色糖果的堆砌表达物质诱惑思想的一部抽象风格的动画电影。

写实风格中的色彩配色是常见的动画电影配色风格。相对于前两种配色风格,写实风格的色彩创作并不强调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创作,而是更加遵从于自然本身的色彩构成。写实风格的动画电影是创作者以客观的第三方视角将所有表达的内容和色彩,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自己去感受和领取自然所具有的艺术情感。写实风格的色彩更加贴近于人们生活中真实的文化和艺术情感。创作者也尽可能避免加入自己的主观意识色彩,只有在必要的地方加入必要的艺术再创造。所以人们通过观看不同地域和民族写实风格的动画电影便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域和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和艺术特征。写实风格的色彩搭配也因此是动画电影中最常见的色彩创作和表达形式。

篇4

一、三维动画电影的审美特征概述

三维动画电影的审美特征与传统二维动画电影类似,都要考虑到人物设定、场景刻画、镜头变换等元素,除此之外,三维动画电影还有动作捕捉、材质表现等区别于二维动画的审美特征。对于观众来说,动画作品的画风与画面的精细程度是第一直观印象。由于三维技术的限制以及长久以来二维动画电影的影响,三维动画要想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画面的精细程度和美术风格都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三维动画电影运用科技将自身的审美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我国三维动画电影审美特征的影响因素

(一)文化积淀

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从人文风俗到建筑元素,无不有着久远而深刻的历史发展历程。我国三维动画电影中较多地运用了传统文化元素,如三维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就多层次地运用了我国的传统文化:首先是选材,故事的框架是基于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而设定的,有着深厚的观众基础;其次是形象设计,除原著中的人物之外,《大圣归来》还结合了一些京剧的元素对某些角色形象进行了改造;再次,《大圣归来》中的动作和场景设计也结合了我国传统水墨画的元素。

(二)时代因素

目前我国三维动画电影的创作处于兼容并包的时期,一方面需要动画电影来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优秀的价值观;另一方面,我国三维动画受到日本和美国动画的影响,常常限于思维定式的桎梏中,三维动画创作和审美特征的表现形式有待加强。

三、三维动画电影的主要审美表现

我国的三维动画电影技术在一步步走向成熟,为动画电影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国近年来上映的数部三维动画电影在造型、细节刻画、动作捕捉等方面逐渐成熟,甚至可以用高端的三维技术来表现传统二维动画的画面感。如2015年8月上映的动画电影《黑猫警长》,可以明确看出其场景的制作和角色设计都运用了三维技术。我国三维动画电影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形式美和内涵美两方面。

(一)形式美

利用先进的3D虚拟技术来营造三维动画的时空,将幻想的世界通过三维动画呈现出来,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感是三维动画虚拟技术的精髓。如三维动画作品《秦时明月》中的月亮,就是把动画时空放置得很远,但又让人能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数字化的动画创作可以让人感觉非常逼真。这种专业的3D技术手段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动画创作中,将动画电影的形式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三维动画中,人物造型的设计更加丰富、饱满,因为三维的立体空间感可以更好地烘托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赋予人物更多情感表现的空间,在个性化的神态和动作设计中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另外,可以通过细节特写的手法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增强画面的氛围效果并凸显主题,呈现出完美的视觉盛宴。如我国首部三维动画电影《兔侠传奇》主要通过活用弧线的手法来塑造人物,从少年儿童的审美角度出发,通过极具喜感的夸张表情及神态来表现出温馨的感觉,这种人物塑造方法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提高了人们的观看热情和兴趣。三维动画在人物塑造的基础上加入多变的空间构造,将更加凸显人物的造型美,为角色增添魅力,从而强化三维动画电影形式美的审美特征。

(二)内涵美

三维动画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凸显社会道德和价值观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电影作为一种拥有众多受众的艺术载体,具有覆盖面积广、接受程度高的特点;另一方面,我国三维动画电影主要面向的群体是青少年,甚至是儿童,这一年龄段受众的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影响,用三维动画电影传播美好的道德品质,如节约、善良、孝顺、友爱、乐于分享等,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如三维动画电影《赛尔号》系列就强调忠诚、友爱和坚强等美好的道德品质,这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化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是动画作品中艺术美与内涵美完美结合的范例。另外,观众在欣赏完三维动画作品之后,能够与作品想要表达的内涵产生情感共鸣,也是三维动画电影内涵美的体现。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必须是值得受众细细回味的,在三维动画形式美的基础上传达出内涵美才是动画作品成为经典的基础。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动画电影;镜头语言;画面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动画大概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以运动形态被感知的艺术。动画电影是电影的一条重要的分支,虽然与其他电影种类有很多相通的共性,但动画的属性使它具有与其他电影种类不同的个性。动画电影在其表现形式上利用高度假定性的艺术手法,模仿电影中的各种镜头语言,使影片在视觉审美上更加突出。从早期的手绘动画电影到当今的电脑技术合成的虚拟动画电影,镜头语言的运用不仅能在叙事中构建艺术形象,还可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

一、动画电影镜头语言的演变

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比电影的发展历史更加久远。早在2.5万年前西班牙阿尔塔米洞穴壁画《野牛奔跑》就表现得栩栩如生,这是人类最早的绘画手法,反映了人类已经开始有了用静态的方式来表达动态的思想。在我国青海马家窑中发现了距今四五千年的“舞蹈文采陶盆”,我们的祖先早在那时就开始追寻创造动画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从6—7世纪的皮影戏到16世纪的“手翻书”,再到1877年艾米•雷诺发明的“活动影像镜”,雷诺创作出了第一部动画电影《丑角和他的狗》,他也成为了动画电影的创始人。不过这个时期的动画电影还非常稚嫩,没有理论的支撑,在镜头语言方面也没有透彻的研究,运用方式古板,创作者只是根据自己的想象让没有生命的静态的画面变成有生命的影像活动起来。而随着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镜头语言这个名词才被人们知晓。动画电影的创造者运用手绘的图画模拟出镜头变化的效果,表现出画面的内容含义,给人一种虚拟的镜头视觉假象。可见,与其说是电影成就了动画,不如说动画是电影的“鼻祖”。镜头语言的形成分为两个层面。首先,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符号,通过语言,人们可以直接地传达信息。语言也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和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对人产生的心理暗示。著名的导演丹妮埃尔•阿里红说过:“一切语言都是某种既定成规,一个被社会承认,教会它的每一个成员来解释某些具有完整意义的符号。”我们在阅读书籍时,可以根据语言文字的描写产生心理折射,通过思维想象,在脑海中构建出相关的画面,现在的新词汇“脑洞”就是最好的解释。其次,镜头,被称为电影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在视觉元素中占据着很大的作用。“镜头相当于人们的第三只眼睛”,通过镜头,我们可以看见他人的生活,了解世界万物的变化,接收他人想要转达的思想。镜头语言就是一种视觉元素的表达符号,吸收语言符号的传达与暗示的特点,又增加了镜头可反映真实的元素。动画电影的镜头语言很大程度上与电影中的镜头语言相似,它源于电影的逐格拍摄法,把一幅幅的图画拼接在一起,叙述出完整的故事。不同的是,动画电影采用高度假定性的艺术手法,淡化了电影逼真的表现方式,使得虚拟事物具体化,实现创作者在电影中无法表达的画面场景和人物动作,弥补电影中不和谐因素。让想象成为现实,这也是动画电影镜头画面最独特的特征。

二、动画电影镜头语言的独特性

1.简单化简单是指在镜头技巧的使用上,不会像电影一样出现多种角度的变化和丰富的景别,也不会有复杂的场面调度,而是根据剧情需要使用一种或者几种镜头语言。这是因为,第一,早期的动画电影也被称为绘画电影,它是艺术家们纯手工绘画成一幅幅的图画,按照电影逐格拍摄法,把一系列不同状态下的逐格画面连接到一起组成的画面,这种制作方法周期很长,工序复杂,比较繁琐。比如水墨画《牧笛》中的水塘景色,就必须分出好几层颜色,涂画在不同的赛璐珞上,每一种赛璐珞要分开重复拍摄,最后再重合用摄影的方法渲染成水墨画的效果。如此庞大的工程量下,增加大量的景别和视角的转换,需要充足的人力。但早期动画电影的制作因为程序复杂、专业性强,又加上人才紧缺,最终画面镜头语言单一。第二,动画电影在简单的镜头运用上,根据场景选择、画面元素构成,就可以充分表达内容含义。而这一点在电影的镜头语言中是无法做到的。如在动画版《我们仍未知道花名》镜头语言的表现中,画面景别以全景、中景为主,拍摄角度采用平视、俯视等。运用这种手法的作用既能反映在典型环境中的特定主体,又能反映主体所处的具体环境。夏季的烈日,深远的蓝天,清澈的河水,太阳透过碧绿的树叶洒下细碎的光芒,宽宽的石头台阶,高高的树木,他们见到了儿时的玩伴———面码的灵魂。这些画面元素就像一种特定的语言符号,与观众的思想进行沟通,产生折射心理,达到情感升华的效果。而电影版《我们仍未知道花名》,则采用了丰富的景别、变化的机位和运动摄影手法。在影片中,主人公希望面码可以成佛,帮助她完成心愿,为她放烟花,这短短的2分钟里,画面镜头就切换了58次。影片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些特有的场景。为了提高影片的视觉效果,运用丰富的镜头语言,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烘托环境气氛,让正确的视觉信息通过眼睛传递到观众的大脑,从而引导观众的观赏心理。所以动画中的“画”绝不仅仅单指绘画,准确地说,是指动画的表现张力和独特的艺术形式质感。在内容决定形式的基础上,动画有着异常丰富的表现能力和形式,即使动画电影的镜头语言简单化,也可以清楚地表达影片的内容含义。2.虚拟化———现实与想象的结合动画是高度假定性的艺术形式,我们在观看动画电影时,经常被影片中逼真的动态镜头所吸引,被极度具有冲击视觉的画面震撼。我们所看到的这一切都是创作者创造出来的视觉符号,通过画面镜头表达给我们。我们熟知的电影,是根据剧本拍摄,由真人扮演的电影,而动画电影是创作者自己的主观思想结合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通过绘画和技术表现出来的。动画电影的镜头语言可以使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第一,它是一种虚拟化的镜头语言,能够清晰明确地模拟镜头的运用,表达出镜头的意义。1937年的动画电影《白雪公主》,这部经典的二维动画作品,创作者在赛璐珞的胶片上绘画出人物与场景,模拟镜头推拉摇移,在画面中通过人物的横、纵向调度完成视觉视角的变化,营造一种移动镜头的假象,从而表现画面的层次感,增强画面的景深特效,使得画面活跃,不像早期皮影戏一样画面语言匮乏。第二,动画电影的镜头语言极度富有创作者的想象力。如《爱丽丝梦游仙境》,导演蒂姆•波顿在创丽丝掉进的兔子洞时,依靠强大的计算机技术,通过世界顶级制作公司团队,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完美的设计,创作出如同仙境般不可思议的“地下世界”。在这个极具特色、充满幻想的世界里,我们看到了会说话的猫与兔子在喝下午茶,也看到了脑袋大于身子的红皇后,还看到了疯疯癫癫不断变换情绪的疯帽子先生,等等。影片中呈现的一切都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演员逼真的演技与动画特效的结合,为整部影片增添了浓郁的魔幻色彩,也成为了影片的最大亮点。数字技术的进步,足以让电影把虚拟的场景与现实世界相结合,动画电影镜头语言的集合就是作者通过主观思想结合绘画与科技构成的完整的一个段落。任何艺术的创造都离不开想象与创意,动画电影中的景物、人物等都是对现实生活中事物的提炼与概括,它们不是具体指代某种事物人物,而是一种特殊的符号象征。电影的逼真性着重反映与再现,而动画的假定性则着重创造与表现,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动画电影中的真真假假成为了现实与想象相互反映的桥梁,只要是人类曾经有过或者正在形成过程中的念想,都可以成为动画创意的源泉。3.自由化———超越现实,深化意义动画电影这种视听艺术,为了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水平与审美情趣,必须借助外部的表现形式,明确主题,深化意义。创作者通过镜头语言的运用表达叙事,在叙事中构建艺术形象,通过艺术形象的完成体现思想情感。近期的一部动画电影《小王子》好评如潮,而影片中镜头画面语言传递的信息也富有代表性。影片最初,女主角在妈妈的陪同下去沃斯学校面试,考场的环境是幽暗的绿光,考官脸部表情冷漠呆板,嘴角夸张朝下,给观众一种严肃紧张的感觉,而小女孩因为紧张没有听清题目回答错误当场晕倒,创作者用夸张的人物形象向观众传递影片的情感思想。在当代社会中,上学问题给孩子们造成了巨大压力,告诫人们重视青少年心理成长,正确客观地判断教育问题。女孩住进中规中矩的房子,跟它形成对比的是女孩家旁边具有梦幻色彩的“城堡”。一个呆板,一个活泼;一个约束,一个自由。两种住宅风格的对比,大大加深了影片的含义。家是一个人心灵的港湾,从家便可以反映人物的心灵环境。年少的小女孩被各种规定计划约束着,而年老的飞行员却还保持着自己的童心。无论是夸张的色彩,或剧情,或人物,各种镜头语言的运用都能深层次地表达出作者在呼吁观众寻找自我,不忘童心的主题。在《千与千寻》中,那个丑陋不堪的腐河神,据宫崎骏描述,腐河神不是源于日本的神话,而是在他居住的乡村附近的一条河。当清理人员对这条河做清理工作时,发现河里都是泥巴,河面露出一个自行车的车轮,人们以为很好拖出来,但事实却非常难。居民长期往河里丢垃圾,导致河道被污染得一塌糊涂。正是这种自身经历,才能创作出充满奇幻色彩的腐河神,以此来告诫人们保护环境。动画电影的主题是创作者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和通俗的故事情节体现出来的思想要旨,它承载了作者对人与自然、社会现实等的认识与思考。动画电影镜头语言的“自由性”,给了创作者无穷的想象空间,激发人的发散思维,它比现实生活更加抽象化、复杂化,使动画电影随心所欲、无所不能,把动画电影的魅力无限放大,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强调哲理性的思辨和特殊情绪的渲染。

三、结语

动画电影从本质上说,是动画形式的影视艺术。从理论上说,动画电影的内涵与电影的要素无异,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造型的材料和表现方式。动画电影是一类独特的影片,它以高度假定性的绘画或者其他形式,借助于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运用高度夸张的手法,以特定的故事表达人们的某种思想。动画电影的镜头语言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字语言,它是一种新型的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结合产物。经历几百年的发展,动画电影的镜头语言已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它不仅集成了电影中镜头语言的运用,无论是蒙太奇还是视听艺术,都发挥得淋淋尽致。它还突破了电影受现实束缚的局限性。当今的动画电影已经达到了“所想即所现”的高度同步状态,在电影中难以实现的场景和动作,都可以依赖动画技术完成,动画技术丰富了电影的视听表现,使人类那些不可思议的、天马行空的梦想在银幕上变成了可能。

参考文献:

1.周鲒.动画电影分析[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2.肖永亮.影视动画视听语言[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吕江,黄天来.中外影视动画史[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篇6

一、影视动画音乐的特征和分类

影视动画音乐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与画面的结合。剧作家、影视导演、作曲家、演奏家或演唱家的共同合作是展现音画同步性的必要条件。不同的音乐变现方式,能给观众带来对音乐不同的感受,不仅仅需要听觉来感受,更需要与影视动画作品的画面同步来体会其独特魅力。首先,作品的创作需要构思。根据影视动画的故事情节、人物的性格设定、动画的风格定位及动画导演的意图整体构思形成了影视动画音乐的主旋律。具有表现力的作品能够把作品的画面视觉影像与音乐的听觉影像融合在一起,从而体现作品的创作水准。其次,影视动画作品中的音乐不仅是单独的艺术音乐,还包括配乐、环境音乐的辅助音以及对白等,形式丰富,多种多样。

二、音乐对影视动画的作用和影响

一部优秀的影视动画作品,往往有令人深刻的画面与剧情,而切合主题、令人陶醉的音乐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对观众的主观感受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音乐甚至使得某些影视动画成为了历史上的经典作品。首先,影视动画作品的整体艺术水平由音乐的融入而提升。最初的有声动画片基本上只有简单的人物对话,留给观众感受的也只有画面效果,在信息上仅仅是二维的表达。而当音乐渗透进影视动画之后,其信息表达便呈现出三维立体的效果。即本来只有视觉美术与思想传递效果的影视动画增加了听觉艺术的维度。其次,对于观众而言,对动画音乐的欣赏是对影视动画的整体欣赏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画面制作、情节设置等因素水平相仿的条件下,相比而言,拥有优美旋律的影片更容易让观众印象深刻。

最后,音乐可以使观众对于抽象化信息的理解更容易。就其本质讲,音乐是最不善于表现大部分人可以直接从视觉上把握的现实世界中的有形客体的,它更善于抽象化地表现人们内在的心理体验和微妙丰富的情感状态。影视动画作品中的音乐能够非常恰当地和人物内心的感受融合在一起,借此让观众用同理心来体会到片中人物的心理状态。这个时候观众体验到的其实是片中人物的情绪体验,而自动忽略了音乐本身。配乐适当时,通过音乐的诠释,观众就可以对片中人物内心的感受或影片本身所要传达的思想心领神会。从影响上来说,作为几乎不需要借助现实场景、人物进行制作的影片形式,动画影片可以克服一般电影技术和演员难以克服的困难,对制作者本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文化,甚至是虚构的文化,进行具象化的表现,更容易被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观众所接受和理解。

三、美、日、中三国影视动画音乐的区别和特点

不同国家的动画音乐,用不同的风格来传递各自想传达的情感与思想。此处以美、日、中三个动画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为例,来分析其影视动画音乐主要的区别和特点。

1.美国

总体而言,多元化、商业化是美国的动画音乐主要的特点。作为一个移民占主要人口成分的国家,美国具有开放与自由的文化氛围,也使得它对各种文化的表现能力都显得较强。另一方面,以迪士尼、皮克斯为代表的动画公司的成功使得美国的影视动画产业较为成熟,其配套的影视动画音乐也相对丰富。我们看到,美国的影视动画音乐现在已经跳出了配乐的范畴,成为了一种音乐艺术,甚至很多经典的音乐都可以让观众们坐在音乐厅里静静地欣赏。美国是一个仅有200余年的历史的国家,因此本民族的历史素材相对匮乏。但恰恰因此,美国从其他国家的文化中广泛吸收素材与精神,借助其移民文化的优势与多元交流的平台,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优秀作品。各种取材于世界各民族民间故事题材的影视动画在成熟的产业链中诞生,是创作者的经济文化双丰收。以各国古老的神秘故事作为其故事内核,又以成熟、优秀的制作技术与团队进行外层包装,美国影视动画拥有着独特的优势。单从音乐角度来说,这些影片虽然在表现手法上带有一些美国气息,但音乐风格和乐器的掌握和选择都能很好地与各国风情相融合。可以说,这是一类独特的具有世界民族音乐特色、高制作水平、并且有独特色彩的动画音乐。

(1)《阿拉丁神灯》

以拥有6000年文明的阿拉伯为背景的美国迪士尼动画影片《阿拉丁神灯》在1993年获得了奥斯卡奖,影片让观众通过其音乐色彩的艳丽,在荧幕前真切的感受到热情奔放的阿拉伯民族的性格特点。全片使用暖色作为基调画面,辅以多种阿拉伯民族乐器进行配乐,营造处独特的阿拉伯风情,令人陶醉。

(2)《狮子王》

《狮子王》是迪斯尼的经典力作。影片画面中,大自然的场景占了的很大比例。以流水、鸟鸣、野兽的嚎叫等自然声效作为背景,音乐与画面相配合,着力表现了在空旷的非洲草原上,万物自由生长。除了音乐旋律,伴奏中还加入了鼓声、人的呐喊声、空荡的回响声,自然的气息迎面扑来,让人深刻体会了非洲文化的内涵。该影片通过运用呐喊、叹息等非洲音乐有的人声,凸显了影片中所需的自然、原始的氛围,表现相得益彰。影片中还使用了一种源于古老非洲民族的音乐形式——说唱,经过重新制作后的说唱音乐也有了新的味道。

(3)《花木兰》

全球化为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也逐渐增多,例如美国迪士尼在1998年以中国乐府民歌《木兰诗》改编的动画电影《花木兰》,在全球赢得了诸多好评。影片不仅在人物着装、对白等方面还原了中国古风,配乐中使用了笛子、二胡、古筝等中国传统乐器,并且大量运用中国的传统民歌小调,使其更具有中国味道。另一个亮点则是影片移植了中国戏剧中的经典唱段,使角色的歌唱部分与影片的音乐风格的结合更加融合。其中最成功的是最后的庆功戏。该片段用中国红作为主色系,没有像传统迪士尼影视动画中过多夸张地表现喜悦气氛,而是含蓄、节制地表现了庆功的喜庆场面。此时,音乐从独唱的舒缓逐渐过渡到有力的大合唱,从而把影片推向了。

2.日本

日本的动画音乐,经常融入电子音乐和流行音乐,使其具有流行化、大众化、易普及的特点。如动画《灌篮高手》的片尾曲《直到世界尽头》,《名侦探柯南》的片头曲《转动命运之轮》等作品人们早已耳熟能详。日本的动漫产业极为发达,其相应的片头曲、片尾曲、主题曲等多种音乐也随之有了良好的发展,并反过来为动漫市场的开辟提供了助力。以日本的动画大师宫崎骏为例,因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凝练的表现手法,别致的剧情设计而被人们称为大师。而他的“御用”配乐久石让,更是在宫崎骏诸多作品中功不可没,使得音乐与画面结合得非常完美。1984年的《风之谷》、1986年《天空之城》、1988年《龙猫》、1989年《魔女宅急便》、1992《红猪》、1997年《幽灵公主》、2001年《千与千寻》等,都是两人合作的优秀作品。特别是久石让在影片《天空之城》中运用的爱尔兰民谣,使得画面与音乐的结合达到了极致。

(1)《天空之城》

谈及《天空之城》,必谈爱尔兰民谣与大量远景、高空景构图的结合。日本流行乐常用的电声、合成器等配器与童声合唱的新元素碰撞出新奇独特的火花。其中,井上杏美演唱的主题曲《伴随着你》也成为了经典的动漫音乐作品。

(2)《风之谷》

《风之谷》是宫崎骏的开山之作。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这部作品着力表现的主题,其配乐也主要用了交响乐的形式,以古典之美营造自然的高雅氛围。

(3)《幽灵公主》

《幽灵公主》的音乐运用了美声和交响形式,与其较为广阔的场面相衬,给人苍凉、雄浑、悲壮之感。虽然在形式上运用了欧洲音乐的诸多元素,但配乐也成功体现了日本特色,大量传统音符的运用展现了强烈的日本色彩。

3.中国

中国当代动画制作水平落后于美、日两国,配乐上也是如此。编曲上,旋律鲜有深入人心之音;作词上,歌词少有朗朗上口之作。在国内,动画音乐并不像美、日两国,可作为一门单独的音乐艺术。这种尴尬情况的形成,既是国民文化艺术欣赏水平较低导致的结果,也是其体现。在传统思想中,动画被认为是给低龄人群看的作品,难以得到重视。因此,国内创作行业难以形成,创作者热情也容易被打击。而在近年网络逐渐成为主要媒体的趋势下,国外优秀作品的输入也对本土动画产生了巨大冲击,中国动画音乐的发展总体而言不容乐观。

(1)《大闹天宫》

1964年,我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制作完成。这是一部极具鲜明民族风格的杰作,不仅题材取自于中国家喻户晓的《西游记》,音乐也像中国民间喜庆乐曲一样欢快活泼。《大闹天宫》中加入西洋乐的同时也保留了民族特色,可以说是中国动画音乐事业的一重要进步。

(2)《三个和尚》

1980年的动画影片《三个和尚》根据“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民间谚语改编而成。该片没有对白,在声音部分仅靠配乐表现场景及人物性格。三个和尚各自的性格,则用了坠胡、二胡和三弦三种不同的乐器加以表现。美、日、中三国的动画音乐各有其特色,然而抛开其本身的民族色彩后,又有许多可以互通与借鉴的地方,如交响乐、合唱的运用。应看到优秀作品的优秀之处,而不计较其产出,才能更好地学习与创作。

四、结语

篇7

关键词:动画电影文化特征

美国是个由移民和他们的后裔,加上本土印第安人建设并发展起来的新国家,没有长期的发展历史,同时又没有所谓单一的民族传统,但是具有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当中最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经济强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它的经济实力又使它具有相当巨大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因此,形成了美国文化与欧洲其他国家发展所不同的特点,有着自己特有的美国式文化体系。美国文化具有多种特征,包括幽默性、包容性、实用性、个人英雄主义等等。这些特征可以从火热的美国动画电影中窥见一斑。美国动画电影是世界电影当中的一个非常具有影响力、但是又非常独特的组成部分,正越来越强地影响着全球文化的发展。研究美国文化特性有利于指导我们更好地发展我国的文化建设。

一、美国文化的包容性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其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包容性、多元化、开放性。从欧洲、非洲、亚洲、拉丁美洲来的大批移民,带着各自梦想来到美国这个梦幻般的国度,他们把本土的传统思想。宗教习俗、习惯等文化带到美国,成为美国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任何国家的文化在美国这里都能够找到影子,正是因为美国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才能融合各国的文化,从而创造出了让世人瞩目的“新文化”。

同时美国文化随着时展,其文化的包容性不断地被显示出来。一方面美国具有比较开明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有能够包容不同国家的文化与习俗。如在影视娱乐业方面,美国动画电影已垄断了世界动画影视业的大半天下,他们的题材来自世界各国。如动画电影《埃及王子》是来自埃及文化,《小美人鱼》取材于丹麦童话,《花木兰》《功夫熊猫》取材于中国等。这些影片无不大获成功。究其原因,其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对这些国家以及文化内涵的处理上。美国是一个生机勃勃、富有创新精神的国家。以《功夫熊猫》为例,影片中处处展现着中国元素,“中国乐曲”“中国功夫”“国宝熊猫”,中国特色的食物如饺子、包子、馒头和阿宝家传的“秘制汤面”等无一不体现着华夏风味,能将中国元素及中国文化这样潜移默化地具体地应用于影片中,把这样传统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武术直观、幽默地展示给世界,捷足先登,做到了中国的艺术家们想做而未能做到的事情。这种包容、开放的精神实在是令人佩服。但另一面又显现出美国文化的侵略性的一面,美国正是通过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资源进行“美国化”,贴上美国的标签之后,再重新推广到世界各地,并为其刨造出巨额利润。不过,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中国电影文化业的现状,过于狭窄,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创造力、想象力,在本质上缺乏对本国文化的深层次理解。从迪斯尼拍摄《花木兰》到派拉蒙拍摄《功夫熊猫》,10年过去了,我们不能只是“愤怒”地抵制,捶胸顿足,我们更期待中国电影艺术的崛起。

二、美国文化的幽默性

幽默、自由特色是美国文化的另一重要特征,这是由美国人的活泼、天真、好动、非权威化的性格所决定的。比如动画片《猫和老鼠》就酣畅淋漓地表现了美国文化的幽默感。在人们心目中过街喊打的老鼠,是一个恶心反胃的动物,在影片中却几乎成为人们同情怜悯的对象,没有一点令人讨厌的感觉,只有无尽的幽默。影片中可爱的小老鼠在老猫的残暴下游刃有余地被变成各种形状;Jerry把T0m提着脚摔来摔去的场景描写;Tom把Jerry舞台的一块锯掉,掉到底下的竟然是周围的舞台时等,深深被这种美国式的夸张幽默所折服;美国式的幽默在《汽车总动员》这部片子里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Guido和Luigi在赛道上仅仅用一瞬间就帮马奎恩换好了四个轮胎,让先前还嘲笑他们的小鸡团队的人吃惊地把自己的挡泥板都掉下来了。该片在细节方面有很多幽默性的表现,非常独到,耐人寻味。

除了动画电影,美国广告设计的幽默也是世界闻名的,他们天性乐观,这种性格自然从各种设计上表现出来,成为他们设计的一个特征。美国人常常说:如果都可以达到功能目的,为什么要那么严肃?这种民族心态,是他们设计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基础。而我国动画电影则相对严肃的多,无论早期《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还是后来的《宝莲灯》,无不体现强烈的“寓教于乐”的精神,处处透着中国文化的严肃感,说教色彩太浓,可看性不强,很少有令人过目难忘的人物,最终人们脑海里记住的也只有原来的神话及故事,而非各种鲜活的人物形象。而美国动画电影中的猫和老鼠、史努比及《小鸡快跑》中的小鸡等等众多的幽默形象,经久不衰地赢得了世界各国观众,受到不同年龄层次读者的喜爱,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并成为美国通俗文化的一部分,创造动画史上少有的奇迹。

三、美国文化的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一词最早是从希腊文可而来的,含有行动的意思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产生深受欧洲大陆文化影响,黑格尔、笛卡儿等思想对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有深刻影响,实用主义存美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中,它的表现和作用是不同的作为民族精神,在第一时期主要体现为敢于冒险和开拓,重行动、重实效。第二时期主要体现讲求效益.注重实用。第三时期主要体现为对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寻求妥协协调及解决、法,实用主义在美国仍然存在并发展。今天,在美国人眼里仍然是有用就是真理,成功豪虻是真理实用主义极大地影响了美国人的思想和行动,它造就了美气质,时影响了整个世界。

此他们的动画业也反映了本民族的这一性格特点:只要能多赚钱,无论何种题材的动画片他们都做一各种动画角色的颠覆他们部勇于尝试并乐在其中。而中国人则讲究责任和良心,此不会随意篡改老祖宗留下的精神食粮?所以中围传统动画片总也不能跳开条条框框的束缚。在保守思想以及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中闰动画人不可能去颠覆神圣的原著中的角色和题材。而美国则不然,如动画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人物的服装造型儿乎包揽了各个朝代的特点.色彩样式典雅和绚丽,但依照故事发生的区域背景和人文色彩来分析.角色的服饰没汁缺乏我国吴越文化的鲜明特色,片中渚多角色设计缺乏原刨性,止观众感觉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角色不是中阚的,而是美国人在好莱坞和迪斯尼里炮制出来的、他们脑袋里的形象。从文化的角度看.作品显得有些粗糙、肤浅,用美国的实用主义和商业主义的影视观来诠释东方传统爱情故事,除“莫名其妙地娱乐”外别无其他,但这正是美国实用主义文化的体现,讲求效益,注重实用一美国实用主义的另一表现就是文化的产业化.文化产业已成为美国最富于活力的产业之一一文化产业兴盛的背后,是美国动画产业的生机勃勃。

典型特征是从文化产品到文化产业的市场营销.将文化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票房收入以及主题商品:玩具、音乐唱片、主题乐园等一系列文化产业链。如沃尔特·迪斯尼在一群志道合伙伴的参与下,成立了一家专业的动画制作公司,从“创意内容”出发,逐步扩大到“产业基地”.用现代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方式,大批量地制作动画片并把它们销往世界各地;时.又为米老鼠、唐老鸭等卡通形象中清了专利.在法律的保护下进行特许经营开发。到一g2o世纪4f1年代后期.迪斯尼公司又与丹麦的艾蒙公司合作.于1948年9出版了《米老鼠》杂志,后又建立迪斯尼乐同等,从纯粹的文化产品到利润惊人的文化产业,实现了美国入的实用主义的梦想、而我国的动画人由于受中围传统文化影响至深,停留在对动画艺术用情专一的阶段。对动画事业片面的执著追求.不利于在新世纪建立文化的中国、文化产业的中国和文化发达的中国的文化产业的目标.这值得我们从业人员反思。

四、美国文化的个人英雄主义

在美国动画轻松愉快的内容背后都隐藏着美国民族的英雄主义及个人主义,并且在他们看来,这种英雄不仅仅是美国本土的英雄,更是全世界全人类的英雄,他担负着保卫全人类拯救全人类的思想观念。这与美国今日在全球所自封的“国际警察”形象是不谋而合的。:

其实,个人主义思想并非是今天的新面孔,它最早萌芽于l4世纪意大利文化复兴运动.后来经过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论证与传播,在美国结出果实。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会学家罗伯特认为“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真正核心。”个人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一方面美国在思想上继承了欧洲移民带来的思想,特别是希腊的重商主义文化及希腊的政治管理体制.希腊当时建立的文明对美国社会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个人主义产生有着较早的历史背景.并付诸于实践且在实践中完善与发展。美国人早期的移民其团体是由私人或公司组织临时凑合而成.这里没有血缘纽带.也没有政府干预.除了上帝“天国”的抽象观念和到新边疆发财外,没有共同别的理想毋庸置疑,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英雄,为了集体利益放弃或牺牲个人利益.对于那些开拓新大陆的移民来i兑是不可言喻的。于是出现了崇尚个人主义现场,同时也衍生出了个人英雄主义。《花木兰》就是一典型角色,在片中中国“花木兰”的忠孝理念被西方“个人英雄主义”的完美表演彻底替代。在全球循环放映,不仅为人家赚到了3亿美元,而且让“个人英雄主义”流行全球、渐成时尚。再如动画片《汽车总动员》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即每个人要表现自己且尽自己所能展现自己另外,《沙漠骑兵》等也是迪斯尼奉献的典型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大片,其中不难发现美国文化的个人英雄主义观。

五、结语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她虽没有悠久的历史,但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并且随着时展美国文化越来越显示出其生命力,研究美国文化特性对于我国建没与繁荣我国文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性。比尔·盖茨有句名言:“在凶特网时代,准买下了文化,准就控制了时代。”诸如“花木兰”式的中国传奇故事被跨国公司西方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也是美国文化为实现自身利益而改造其他文化、蚕食其他文化、主导世界文化,并据为己有、创造巨额利润的过程。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美国式电影文化的发展已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发展的道路:我们期待贴有中国标签的中国文化早日走下文化圣坛,走入民众日常生活、走向世界每个角落。

[参考文献]

[1]李怀亮,刘悦笛当代美国文化产业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OO5.

[2]梁捷,赵达.王逸吟.“《功夫熊猫}热”引发的文化思考光明日报,2008-07-31(5)

篇8

[关键词]造型;单纯化;符号化;幽默感

一、引 言

一位优秀的动画艺术家离不开深厚的造型基本功,同样一部好的动画片离不开好的造型基础。动画的造型就是以美术理论为基础的审美训练,既包括人物和景物造型又包括动作造型,它在整个动画片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好的动画造型要有很强的艺术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传达出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吸引观众,使人在嬉笑娱乐中得到精神满足,同时还能带来强大的商业利益。如米老鼠和唐老鸭的造型,他们不仅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动画明星,而且已经成为商业运作的媒介和形象代言,与好莱坞的任何一位明星相比都不逊色。可见好的动画造型对一部动画片来说有多么的重要。

我国曾经有过十分优秀的动画片,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例如上世纪60年代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80年代的《三个和尚》等大型动画片在造型设计和动作设计方面完全不逊色于同一时代的迪斯尼动画片。尤其在造型方面,它既不同于迪斯尼的夸张、流畅的曲线运动的造型风格,又不同于日本动画造型被美化到极致的唯美的传统风格,是一种带有中国特色和民族个性的风格。要论中国动画造型的辉煌,从著名动画片《三个和尚》中可窥见一斑。

人物造型的独特性是动画片的重要特点之一,只有准确生动和优美的造型才能赋予人物以特有的性格和气质,从而使他们成为鲜活的形象。归纳起来,三个和尚人物造型的艺术特色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二、造型的单纯化

三个和尚在人物造型上具有强烈的个性和典型性,与《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动画片的造型相比,不及其复杂,而是寥寥几笔的勾勒。人物造型极其简练、单纯,省略到极致,身体的头部、躯干,甚至包括五宫都是用简单的几何体来表现。单从三和尚长相和身材来看就可以对其三位的性格略知,一二,如小和尚单纯幼稚、活泼可爱,长和尚则懒惰、自私,胖和尚憨态可掬。这种看似简单的人物造型其实同样需要通过深思熟虑和精细雕琢,而不像它表面看起来的那样似乎随意勾勒几笔就可以创造出来。 《三个和尚》的场景造型也采用了单纯化的造型风格,没有设定一个具体的环境,画面中没有多余一笔,几乎在空白的背景上进行,但看起来并不荒诞、离奇,相反却意外地明确、清晰,进而从整体上保持了画面造型风格的协调一致。同时,在场景造型上,参考了一些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如绘有山、水、庙的大全景,如具有水墨山水画的特点,没有繁杂的透视,而是平列展开于画面,单纯而概括,这也是本片区别于迪斯尼动画的一大特点。

三、造型的符号化

形式美是视觉艺术的基本特征,动画片也是视觉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它的每一个画面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在视觉艺术中,艺术形式、艺术形态丰富多样,其中最重要的艺术形态和手法就是符号化。所谓符号化,既不是具象的描摹也不是抽象的不似,它是以高度概括和提炼的意象符号刻画物象,着力于“似与不似,不似之似”的意象表现。在我国,如传统绘画、雕刻、皮影以及戏剧、舞蹈等造型艺术在这方面更为突出,而动画电影《三个和尚》在造型刻画表现方面也较多采用了符号化的表现手法,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人物造型的符号化是中国漫画中常用的,动画电影《三个和尚》中人物的塑造,如省略掉脖子,只有头和肩,这种造型是一种符号化了的胖子形像。胖和尚的造型就采用了这种造型方式,观众一看便知,使得人物性格的塑造更加鲜明,它的形象更增强了本片的艺术特色。还有的形象是小孩的形象,头大身子小,脖子可有可无,三个和尚中的小和尚的造型就是如此,人物造型极具典型。本片中场景的造型同样也采用了符号化的造型方式。如胖和尚赶路热得满头大汗时,看到了一条小河,在这幅画面中小河的表现就采用了符号化的手法,用几条曲线表示水纹,简单却又恰到好处。再如技涞谋硐滞样也采用了符号化的表现手法。整个影片中时间的表现采用了不规则圆的造型,通过圆的位置的改变来表示时间的推移,从画面左边升起,右边落下,时间的流逝就这样轻松有效地表现出来丫,而且艺术效果很强。

符号化的语言既是风格的外化,也是热莸囊徊糠郑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三个和尚的故事是中国的,形式理当也是中国的,带有中国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个性。这种似与不似的符号化的表现手法秉承了中国画的意境,也符合绘画的艺术规律,更加有力地表现了这部电影的喜剧、幽默的艺术风格。

三、造型的幽默感

为取得强烈效果,采用夸张画法,夸张便出奇像,显得滑稽可笑,由此形成《三个和尚》造型又一突出的艺术特点:幽默滑稽、妙趣横生。

符合动画角色的性格是动画造型设计的第一原则。要首先了解所要设计的这个角色的身份及性格,在设计中往往一些小的细节就能够将这类角色和其他的角色区别开来。有时候头部和脖子的不同连接关系,就能很好的表达出各种角色的差异,赋予角色魅力,满足观众的审美情趣。滑稽幽默的造型就是好造型的魅力所在,三个和尚虽然很相像,但他们鲜活的性格及个性的动作都在阐释着优秀的造型,紧紧吸引着人们的视线。

在本片中较多地采用了富有幽默感的连续造型,让人忍俊不禁。如胖和尚端起水缸喝水的造型,通过夸张的造型手法,突出胖和尚的肚子比水缸还要大,这种对比手法滑稽幽默但同时又寓意深刻,也体现了胖和尚懒惰的一面。再如胖和尚赶路热得满头大汗,看到河水时兴奋跑动的造型,两胳膊快速的飞转,与之前走路的动作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表现了胖和尚前后心理的巨大变化,更鲜明地塑造出胖和尚幽默、憨态可掬的性格特征。三和尚造型幽默的同迹又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篇9

关键词:凯尔经的秘密;动画电影;线条;影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一、动画电影的审美特征

动画作为ACG亚文化的元素之一,凭借着与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的紧密关联,越来越受到主流文化的认同与接受。特别是当动画以电影的形式呈现在银幕上,动画便有了新的身份与活力,在扩大了受众群体的同时,也使自身的美学价值得到了新的提升。

动画电影,具备以下三个美学特点:

第一,动画电影受到现实条件制约更少,可以使影片的内容、形式、和拍摄手法上得以充分发挥。动画电影起于画笔,因此具备了无限的自由发挥空间,可以轻易的根据导演和编剧的需求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并以非人类的物体作为主人公,同时还可以打破常规电影拍摄中,由于技术限制的镜头运动方式,从而营造出一个更为美丽、充满诗意幻想的“梦世界”。

第二,动画电影可以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形成多变不同的艺术风格。真人电影导演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但风格的鉴别与区分建立在大量观赏影片的基础之上。而动画电影可以根据画面风格和人物造型来一目了然的判断出不同导演的作品。当然,这种风格的区别是因导演对于作品的要求而决定的。如钟爱自然反思人文的宫崎骏动画电影中,大片的绿色自然风景描绘和朴实又坚强的人物设定。

第三,动画电影可以做到完美的场面调度和镜头。由于动画电影不需要实际的真人演员参与,不需要特定的拍摄地点,因此导演可以将自己的意图通过绘制的方式达到100%的呈现,而不必受到现实条件和意外状况的制约。并且对于真实镜头中难以把握的各种元素,如天气的变化、物体的移动方向和轨迹等,可以做出完美的安排,使得动画电影的镜头往往充满了即现实又神奇的美感。如新海诚电影中极美的天空和细节描绘等。

二、《凯尔经的秘密》的独特之美

(一)关于《凯尔经的秘密》

《凯尔经的秘密》是一部来自爱尔兰的充满了欧洲风情和地方风格的动画电影。片长只有75分钟,却通过独特艺术风格和悠扬的配乐营造了一个唯美的世界。

布兰登是爱尔兰一所修道院里的小画师,叔叔是修道院的院长,每天带领修道士维修的城墙,抵御海盗的袭击。在院长的要求下,布兰登每天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直到画师艾丹的到来,打破了布兰登一成不变的生活。他希望布兰登能够和他一起完成《凯尔经》的绘制。布兰登为了寻找制作墨水的浆果,违背院长的命令,来到了神秘的森林之中。在森林里,布兰登遇到了少女阿诗玲,并在她的帮助下顺利得到了浆果,逃脱了院长的惩罚。然而好景不长,海盗轻易地突破了修道院的围墙。灾难中,艾丹带着布兰登逃离了这里。多年之后,长大成人的布兰登带着绘制好的《凯尔经》回到了修道院,《凯尔经》成为黑暗中的光明被流传下来。

这部名不经传的动画电影曾获得2009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传统的2D画面和独特艺术风格让这部动画如梦境一般灵动绚丽。

(二) 线条之美

《凯尔经的秘密》给观众带来的第一印象就是其独特的线条。这里的线条又可区分为背景填充的线条和物体形态的线条。背景线条多为曲线构成的美丽花纹,辅以不同的深浅交错的颜色,加上斑驳的光线,形成了如同万花筒中的奇妙镜像一般瑰丽梦幻的意象。这样的背景绘制,打破了多数动画电影的景深技术,将动画置于一种平面之上,成为区别于其他动画电影的第一个显要的审美特征。而背景线条的存在并非只是为了突显其独特的风格,还与人物的心情和故事剧情相配合,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样态。如院长在批评布兰登的时候,背景的花纹是尖锐、复杂、凌乱,不规则、黑白色的,这暗示了院长矛盾、悲观、复杂的心态。而当布兰登在森林中遇到了神秘少女阿诗玲,背景中的花纹则圆滑、明亮、色彩鲜艳、配合阳光在林间的照射,形成了一副神秘又友好的自然美景。

构成人物和其他物体的线条则简洁明了的交待了人物性格特征以及环境的变化。影片中,院长的身躯用笔直的线条绘制,配上深红色的袍子,显示出了一种强势的性格特征。而院长所居住的高塔,也使用笔直的线条进行勾勒,是一种绝对权势的象征。不仅如此,片中的海盗、巨蛇等事物都是用笔直充满棱角的线条绘制,更是象征了邪恶和力量。与此相反,布兰登、艾丹、阿诗玲等角色的绘制则以曲线为主,呈现了一种善良,温和的特征。另一方面,其他物体采用了曲线与直线的融合,如对森林的描绘,笔直的树干上面是曲线的树冠,说明树林具有危险和美好两种特质;阿诗玲化身的白狼即具有对狼群的统治力和强大的力量,也具有善良的心灵等。

线条在这部动画中不仅仅是描绘事物的基础,也是这部动画电影的审美风格形成的重要元素之一,同时承担了交待人物性格、地位和物体属性的作用。

(三) 影之美

上文提到院长的身躯用笔直的线条绘制,是否说明院长本身是代表邪恶的存在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线条可以代表角色的外在的显性特征,但如果角色是个表里不同的人物,就需要另一种手段来进行表现了。除线条外,《凯尔经的秘密》采用了对影子的描绘来表现人物的内心状态。如夜晚上楼的院长,仍旧笔直的身躯投射出的是弯曲弓着腰的影子,这显示出了院长外在强势,而内心承担着巨大压力的疲惫状态和由于惩罚了布兰登之后的沮丧的情绪。

另一方面,影子则发挥了交待事物实质的作用。影片中,阿诗玲用歌声操纵着猫的灵魂,盗取禁闭布兰登的钥匙的一段戏中,猫咪化身为灵魂的状态,在墙上投下了猫的影子,这样的细节处理,在给影片加上灵动的印象同时,进一步加强了这部动画电影的梦幻意境。

此外,对于海盗的烧杀掠夺,影片也采用了剪影式的描绘。在红黑色的画面中,笼罩在阴影中的海盗,漫天飞舞的乌鸦的剪影,逃生人群的剪影,则加强了这一段戏的悲剧色彩。

影相对于线条,是对影片的补充,也是一种对于真实状态的描绘。不仅加深了影片的深度,也使得影片的美不仅仅被束缚于线条和花纹之中,从而使整部《凯尔经的秘密》的美变得多样而不至于单调。

(四) 音之美

不同于默片时代,一部好的影片是不可缺少音乐要素的。《凯尔经的秘密》在美学上的成功同样也得益于其优美、具有爱尔兰民族风情的配乐。伴随着剧情,音乐时而悠扬、时而激昂、时而舒缓、时而紧张。特别是阿诗玲在操纵猫的灵魂一段时所演唱的《PANGUR BAN》,优美的旋律和动听的歌词配合梦幻般的画面,真可谓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PANGUR BAN》是西欧文学史上第一首关于猫的诗,相传作者是九世纪一位爱尔兰修道士,他的猫就叫“Pangur Ban”,意思是“比白色更白”。

三、结语

可以说《凯尔经的秘密》在美学上的成功,是反3D潮流的。一方面它对于3D动画统治票房的局面发起了反击,一方面也应该启发中国动画电影人,摆脱低龄向的习惯,和一味模仿日式与美式动画电影的作风,只有拾起自己的风格,我们的动画电影才能做出自己的艺术品。

参考文献:

[1]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2]B日丹.影片的美学[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3]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第8版)[M].世界图书初版公司,2008.

[4]胡疆锋,陶东风.亚文化读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篇10

关键词 动画特效;CGI;电影艺术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0-0086-02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馆”第一次用自己发明的放映摄影兼用机放映了《火车到站》影片,标志电影的正式诞生。电影发展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电影的崛起不断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的娱乐性、知识性以及对不同地区的文化和历史的认知性。电影的艺术表现力,让人们在自己狭小的世界里,去感受整个世界乃至宇宙的广阔。尤其是随着动画特效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电影中的应用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与此同时,动画电影业随着电影的发展步入了我们的视线。而且动画电影的表现手法的丰富程度使得电影艺术大放光彩,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同时也给观众带来非同凡响的观看体验。这都得益于动画特效技术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动画特效技术对电影表演艺术同意也具有杀伤力。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动画特效技术对电影艺术表现力的双向影响,以此扬长避短,提升电影艺术的表现力。

1 动画特效技术的发展

1.1 动画技术的发展

动画特效技术大致上可以被分为两种类型,即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二维动画一般又被称为传统动画,过去是以手绘为主。比如我们熟悉的米老鼠等。因为是连续的平面图片,所以称为2D动画。三维动画因为基于立体的空概念,所以也成为3D,是相对于二位而言的。经过三维图像技术发展演变出来的三维动画软件制作的,空间操作的随意性也较强,使画面更显真实,从业也使得对观众更具有吸引力。因此目前技术应用也以三维动画最为流行。三维动画是通过人物形象的设计、3D建模、赋予材质、绑定骨骼动画、渲染输出等工序来完成的。虽然这些工序看起来要比二维动画制作的工序复杂很多。三维动画软件中分工非常细致明确,即便没有很强的美术功底,也可以通过软件的命令来胜任这项工作。在人员上得到解放。三维动画技术可以对真实的物体进行模拟。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和无限的可修改性,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

1.2 动画特效技术在电影业的应用情况

三维动画特效又可以称作3D特效。目前较为常见的3D特效技术软件主要有 AutoCAD、3DS MAX、Maya等。这些特效软件中,Maya是最为流行的制作软件。Maya是美国公司出品的世界顶级的三维动画软件,主要应用于,影视广告,角色动画,刁颖特技等,而且随着Maya功能的完善,工作也特别灵活,易学易用,做做效果和效率都较高,尤其是渲染真实感很强。Maya极大的提高了制作效率和品质,调节出仿真的角色动画,渲染出电影一般的真实效果,向世界顶级动画师迈进。

由于3D特效技术的逐渐成熟,它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中应用最为突出的领域表现在电影上。尤其是在广大电影观众对电影效果不断的追求新特的需求面前,三维动画特效技术苏虽然后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三维特效技术正在国内外的电影市场中不断的刷新创新成果,优秀的三维动画特效电影层出不穷,三维动画特效动画电影的出现使动画电影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也使得三维动画特效技术不断的创新与研发。同时3D特效在影片中的合理应用可以为动画电影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使动画影片的成片效果大大提升。视觉效果达到影片的出片需求。最重要的是,有了3D特效的加入,使得动画电影的成本大大降低。从而使动画电影的好评不断。呼声也越来越高。目前看来,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中或多或少都有3D特效技术的融入。特效大片已经成为目前的潮流主打。

2 动画特效对电影艺术表现力的影响

2.1 动画特效技术为电影艺术的提升提供了捷径

动画特效技术使电影通过后期的电脑特效制作,节省出很大一笔费用,可以说动画特效最大的潜在优势是节约成本,节省资源。这位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节省出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去创作,使电影艺术的发展乘上更快的发展轨道。同时为了达到预期效果,在电影特技拍摄中,不然花巨资制造情景,还要购买大量的器具装置。有时为了最大程度的表现电影艺术,不得不冒险做很多惊险的动作和场景,使特技演员冒着生命危险。动画特效技术的使用,在一些危险的镜头,不再需要替身演员冒死来完成,亦或者用3D技术改变荧幕上替身演员的外貌,让原本用替身会穿帮的危险镜头得以轻松实现。最后动画特效的另一个优势是节约时间,为电影的制作到电影的上市时间大为缩短,为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快速通道。

2.2 动画特效使电影艺术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

在场景的制作方面,动画特效技术的融入可以帮助电影轻松表现云、雾、雨、水等自然元素,逼真而不失魅力。得到逼真绚丽的场景画面,为影片的场景特效增添生机。可以说动画特效技术的使用对场景的塑造、气氛渲染等意义非凡。在合成效果方面,电影范畴中的现实场景加如动画角色的合成动画和实景的结合体。其合成效果的好坏也取决于3D特效技术的应用与技巧。也就是说,3D特效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其中在电影色彩方面表达更为出色,色彩作为视觉传达的关键元素,一直以来是电影浓墨重彩的精彩一笔。动画特效技术是电影色彩艺术的表现张力从一个新的角度开始全新地诠释电影。色彩质感、色彩象征的运用成为影片情感、寓意和境界的重要表达方式。

2.3 为观众带来了无以伦比的视觉体验

在早起的电影制作,电影艺术的表现更多的像舞台剧,由于技术的限制,难以表现真实的画面,例如在注明的《第七封印》这部电影里就有一个马车进入寒气逼人的树林的场景,但是由于技术的县级,无法通过画面来真是的展现当时的情景,无奈之下,只能使用对白来表现寒气逼人的树林画面,中国早期的电影业是具有同样的无奈,在中国最为经典的《小二黑结婚》的电影里,也大多使用舞台剧的表现手法,无法为电影的表现较好的视觉效果。动画特效技术在电影中应用日渐成熟,逐渐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在电影效果中,被放大的观众视觉感受最求也变得越来越真实,生动。有时是天马行空,有时是真实刺激,这些都通过动画特效技术的应用而变得完美无瑕。无论是划时代的IMAX《阿凡达》,还是其他好莱坞大片,比如《复仇者联盟》《猩球崛起》等,还有最近革命性的《环太平洋》,本人觉得都比不上《Life of Pi》里的3D震撼力,电影里的3D美得让人窒息,让观众体验到一个真实美丽而且广大无垠的世界,3D是为了剧情服务,而不是为3D而3D,太漂亮的电影了。《魔戒》被搬上银幕,导演完整的还原了这个庞大的世界,除了借助化妆术和模型,CGI技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完全运用CGI技术的电影近年来层出不穷,《2012》、《变形金刚》、《阿凡达》等等都是成功的例子。

2.4 动画电影崛起,更具表现力

随着动画特效技术的发展,动画与实景的结合体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被广大观众所喜欢,这就是正在崛起的动画电影,而且目前正迅速扩大其在整个电影版图中的势力范围。动画电影的发展壮大这不仅预示着电影在未来的创作、生产将会运用更多的动画特效元素、动画特效技术,甚至可能导致未来电影总体的动画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种动画性使电影具有独特的真实性,动画特效的适用,使电脑制作的这种“完全的无中生有”比传统真人电影的“物质现实复原”和“以真实表现虚构”更具有艺术表现力,对观众也更具有艺术魄力,动画电影作为艺术具备了无所不能的表现力。由此或有可能带动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前释放,从而进一步划清了电影与戏剧等相关艺术的界限,强化并提升了电影的本质特征――表现性。

综上所述,电影已经走过百年的历程,从一个儿童已经逐渐成熟,经历坎坷的发展的道路,如今已经因为动画特效技术的加入,电影已经迈入另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动画特效技术的进步,电影的艺术表现力也在不断的提升,同时随着电影快餐文化的发展,电影凭借其有效的动画特效表现力,比较完成一次史无前例的进化。最后动画电影也随着3D特效的不断革新而突破新的顶峰。也在电影领域中为动画电影剥夺了一席之位,并且稳固的发展着。以上这些都证明了,三维动画特效技术对动画电影事业起到了推动作用,并且推动了动画电影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亚玲,胡滨.外国电影史[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2]杨.美国动画电影艺术风格研究[D].南昌大学,2009.

[3]彭建祥.动画电影艺术创作素材的再挖掘与整合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08.

[4]葛玉清.动画电影艺术空间的本土化生存[J].当代电影,2012(04).

[5]朱晓菊,彭建.祥动画电影艺术创作素材的再挖掘与整合[J].电影评介,2007(07).

[6]莫璧宇.浅议动画电影艺术传播中唯美技术的成因、困境与对策――以3D电影为例[J].大众科技,2010(08).

[7]蒋鹏.浅析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美学思想[J].电影文学,2013(06).

篇11

关键词:数字动画;特效设计;实际应用

数字动画设计在电影特效中的广泛应用,实际是通过计算机并采用一系列相关制作软件来完成的,和传统电影的制作原理相区别的是,数字动画是数字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从艺术效果看,数字动画在电影特效中广泛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动画艺术的美术展现手法。这一技术的应用,对电影业的发展是个极大的推进。由于采用数字技术制作电影特效,其制作过程是在电脑上完成的,从而使一些原来要靠大量人力物力投入才能完成的艺术表现,仅仅通过少数设计师在电脑上进行软件制作即可完成,从而为降低了电影拍摄成本,并使影视作品艺术效果更具震撼力。

一、数字动画应用于电影的艺术魅力

(一)高仿真性。数字动画在电影特效上的应用,从技术层面上来讲是一个巨大突破。数字动画是通过建立三维立体构图,模拟现实中的真实景物而制作出的立体构图,从艺术效果看是非常具有高仿真性的。我国拍摄的首部三维动画片《圆明园》,就是通过数字手段,再现了圆明园这个古代园林壮丽的风貌,影片重点展现了这座“万园之园”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让观众恍如隔世,效果极具震撼性。

(二)观赏性。数字技术在电影特效中,借助CG技术,利用计算机进行动画设计,将根据分镜头剧本的内容,再在三维动画软件里设置各个分镜头,对应着镜头调节人物动态,构建和设置场景以及材质灯光,再渲染成序列帧,从而使影片更具有观赏性。

(三)生动性。数字动画的三维技术特性在电影特效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动画制作中,设计师可以利用数字动画技术,制作出利用真实摄像很难捕捉的画面,如火山喷发,雾霾、火灾等等,而采用数码技术,这些效果都可以通过电脑制作来完成。

二、关于电影特效数字动画制作采用软件

数字动画用于电影特效,其制作过程通常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动画特效与后期特效,这两个阶段在逻辑关系上是紧密相连的。电影特效的数字动画制作,通常采用3ds Max三维立体建模软件。从应用实际效果看,3ds Max以其出色的、无以伦比的表现个性备受当今世界从业人士的推崇。

(一)特效性。采用3ds Max制作电影特效,具有强烈的质感和色彩感,如在《后天》电影中的飓风效果就是采用这个软件来实现的。

(二)便捷性。由于这组软件系统采用非常简明的内部化操作键,所有的制作过程都可以通过按钮来完成,其便捷性非常理想。

(三)合成性。该款软件可兼容很多的特效插件,使得其具有强大的制作功能,如在电影制作的后期,通过该软件制作的爆炸效果、飘渺效果,可以充分展现复杂的电影场景。

数字特效在电影制作应用中,被誉为动画界的插件大师。Side Effects Software及由Adobe公司推出的一款应用于高端视频编辑系统的软件技术也受到广泛好评。3ds Max、Side Effects Software并称跑当今世界最为流行的数字动画制作应用软件。

三、数字动画在电影特效中的应用

数字动画在电影特效中的制作程序主要有三个不同阶段,即场景虚拟建立、仿真动画制作和画面合成三步骤。

(一)场景虚拟建立。在电影场景中,如果采用实景抓拍,这些画面一是很难捕捉,另外采用实景拍摄难度系数也比较大,有些实景甚至根本无法拍摄,如地震效果。而采用数字技术进行处理,这些难题就很容易解决。在数字影像制作处理上,可以采用三维立体建立虚拟场景建模,通过专用虚拟立体拍摄,掌握好夹角和物体距离调整,从而拍摄出多个不同特效场景的镜头。如在《圆明园》中,很多场景和画面就是通过电影三维特效来完成了,这种先进的立体制作技术,是通过实景拍摄几乎是没有办法完成的。

(二)仿真动画制作。在一般的数字动画设计中,是采用关键帧来实现对动画的实现和动态播放的。而为了更好地体现电影三维立体效果,在Maya软件中,设计师利用其强大的粒子系统,通过对该软件的设置,建立不同的模型,以此制作自己需要的场景和画面。通过该粒子系统,可实现如爆炸、泡沫、水流等动态的抽象视觉效果制作。

(三)画面合成。数字动画在电影特效的应用,其中一个关键步骤,就是在几个基础素材制作完成后,对其进行后期处理,以完成电影特效效果的实现,这个处理过程就称为“画面合成”。画面合成的原理非常简单,比如拍摄灾难电影,就是先让演员在通常的场景下完成一系列情节所需要动作表演,然后将其背景删除,置换成先期已经通过电脑完成各种背景材料的,比如发大水或者火灾的画面,这个过程就是电脑影像特效合成。另外,电影特效合成还包括声音合成。这个原理和影像合成一样,就是通过数字技术先期制作特效音,再根据影片情节发展的需要,把音响效果叠加在影片里,在通常情况下,一般观众是很难分辩出声音的真实来源的。

四、数字动画应用电影特效市场前景

运用电脑软件优化美术设计,从本质上说就是依靠高科技技术,优化作品成果,使其档次上升、效果更佳。数字特效是通过运用计算机高科技技术,并以其无以比拟的技术性和艺术性,制作出非凡的质感画面,来满足观众求新求异的审美需求。可以预期,随着数字技术在技巧上和应用上向新的高度纵深,受数字动画应用启发,数字特效将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一个专门学科,数字动画应用电影特效这个门类的艺术基础还包括美学理论、认知理论和逻辑理论,这是一门跨学科的艺术门类。从一般规律来讲,数字技术其发展势头迅猛,可谓“日新月异”,新技术替代率非常高,这就给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数字动画作为一门跨学科的技术,对从事这一专业的人才来讲,在知识结构上要求是“复合型”人才,如果做数字设计的只对本专业技能有了解,而不具备广博的知识,缺乏美学创意,在实际制作中思想呆板,就很难创造性地从事这一工作。总之,数字特效的发展,将完全颠覆我们传统的美学思维理念和拍摄理念,其应用价值前景非常广阔,商业价值巨大。

结束语:数字技术在电影特效中的广泛应用,从技术角度来说,无论其采用手法还是最后达成的效果,都是具有革命性的。随着数字技术的推进,更多引人入胜的、有逼真的画质效果和更具震撼效果的电影特效将呈现在观众面前。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里约大冒险》;动画电影;审美特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西方的影视作品也随之进驻我国的电影市场,为中国观众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视觉享受,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美国动画电影《里约大冒险》自上映以来就创下了可喜的成绩,并连续在世界各国放映,受到了世界观众的青睐。而影片的故事内容则是聚焦于动物的冒险旅程,这一题材的电影作品数不胜数,但这部影片却掳获了亿万观众的心,究其原因在于影片在制作过程中和故事情节等方面包含了浓厚的审美性,不仅满足了观众的审美心理,还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观众的审美期待。电影《里约大冒险》分别从高科技性、文化性等多个方面来凸显出影片的审美特征,并逐渐地引导观众跟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推进而领略到一次又一次的审美突破。

一、动画电影《里约大冒险》

美国动画电影《里约大冒险》是由《冰川世纪》系列的导演制作的,影片在2011年的同一时间分别在72个国家上映后,就获得了惊人的票房成绩,并赢得了各国的票房冠军。影片在中国上映后就以350万美元而稳居首位,动画电影围绕着鹦鹉布鲁与珠儿之间历经的奇幻冒险之旅。鹦鹉布鲁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惟一的蓝金刚鹦鹉,但是有一位鸟类专家找到了鹦鹉的主人,并告诉他在里约热内卢还有一个相同种类的鸟,于是布鲁就在琳达的带领下不远千里来到了里约热内卢,于是布鲁就开始展开了一段甜蜜的爱情和冒险的旅程。再经由布鲁的相亲失败后就与珠儿陷入了走私犯的魔杖中,而在整个过程中,两只鸟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在它们逃亡的时候布鲁才发现自己长期被驯养而不会飞翔了,但是它们却被一根绳索绑在一起,无奈走私者又一次抓住了它们,而琳达和鸟类专家也在设法营救它们,但是它们早已经被走私者私运上了飞机,此时布鲁机灵地把舱门打开了,此时所有遭遇囚禁的鸟全部飞向蓝天,而只有不会飞翔的布鲁还在怯怕地呆望着天空,而当它发现珠儿因为翅膀受伤而不能起飞的时候,它义无反顾地飞向天空抱着珠儿,此时的布鲁就好像得到了一种巨大的力量在推动他,真的会飞了。

当前,随着视听科技得到了迅猛发展,《里约大冒险》只是一部叙述动物的冒险经历,但为何在中国市场中拥有宽阔的前景,主要原因是影片早已经超脱了传统动画片的定义,而是赋予其多种美学特征,无论是从影片的制作手段,还是其主题内涵,都包含了深刻的美学特征,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二、《里约大冒险》的审美特征

(一)科技性

关于《里约大冒险》的故事情节早在2005年就开始构想,及至2011年才正是完成所有的创作,电影创作者在背景、制作等方面都充分关照了观众的接受程度,并积极利用高科技和网络等技术手段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影片的故事背景选取在里约热内卢,这一因由在于里约不仅仅是作为2016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也是电影导演的出生地,而这部影影片则是花费了洛斯·沙尔丹哈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完成的,作为献给生养自己家乡的一部电影。导演的意图正是利用世界观众对新一届奥运主办城市的好奇心和热情,从而引领观众一同体验别样的异国之旅。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拥有一个面积最大的都市森林,那里有许多动植物,尤其以鸟类居多;再加上影片是借助3D数字手段来制作的,展现出了狂欢节的盛大而又恢宏的场面,例如拥有数万人的广场、五彩的花车、立体化的鸟类盛宴等,这些强烈的视觉场景都是在3D技术的作用下得以扩展,并让观众感受到了一种真实的视觉感受,就好像是置身其中一样。《里约大冒险》包含的领先电影制作技术无疑能吸引观众的视觉,为观众创设了一个精彩绝伦的影像,不禁为电影科学技术而深深叹服,因此,科技性无疑成了其成功的因素之一。

(二)文化性

动画电影《里约大冒险》中还植入了诸多中国流行文化,主要反映在电影台词的本土化以及传统相亲文化等方面,影片中融入的文化性必然能够吸引广大中国观众的探知欲望,并为影片故事增添了一种独特而又鲜明的审美特性。首先在电影台词的翻译中,电影制作者为了满足观众的审美性,从而增添了许多中国流行的语言和网络用语,并与电影情节实现了完美的交织,为影片增添了许多欢乐和潮流的元素。影片中叙述到当走私者命令奈杰把蓝金刚鹦鹉抓回来的时候,奈杰就把这一件事委托给一帮绒猴,这些猴子拥有敏捷的身手,并且尤其喜欢香蕉,但因为它们曾经“洗劫”过别人的厨房而蒙上了坏名声,所以当奈杰得知这帮猴子们没有把事情办好后,就十分生气,说道再也不要让猴子办理“鸟事”;影片中还讲述到当布鲁打开了困住它们的鸟笼时候,珠儿就称赞它说“太有才了”;而珠儿知道了布鲁并不是飞翔的时候又说道“我靠”;当群鸟为了掩护蓝金刚鹦鹉不被猴子抓走而遭遇它们的殴打,当它们全部都逃走后,有一只猴子抓住了胆小的鸟,这只怯懦的鸟说“我只是打酱油的”。另外,影片中还涉及了“脑残”“杯具”等词汇,这些影视语言都与中国的流行文化存在紧密的联系,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还满足了他们的美学需求。

其次,电影《里约大冒险》除却融入了中国流行文化外,还植入了传统的相亲文化,从布鲁和珠儿的“相亲”活动就可以映射出相亲文化。当前,在中国各个电视台上都在争相主办相亲活动,事实上,影片最初的相亲文化的灵感始于我国山东卫视主办的《爱情来敲门》,自此之后,各大电视台都相继推出了《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等相亲活动,多家电视台的激烈竞争也让“相亲”这一话题更加时尚。影片中设置的布鲁和珠儿之间的“相亲”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喜剧性质,而是它们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相遇,并在第一次相见后都互有好感,并在主人和鸟类专家的鼓动下结合在一起的,当时他们还偕同里约最为热情的迷你鸟作为爱情顾问,布鲁虽然第一次见面就对珠儿有好感,但是任凭它使出什么手段,珠儿都不领情,但最后布鲁和珠儿还是在相互的打闹冒险之旅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三)自然性

在《里约大冒险》中还着重的强调了生态自然的主题内涵,而自然性也成为影片中的一大美学特征。在电影的开头以及结尾部分都对里约热内卢森林中的鸟类狂欢活动进行了渲染,影片在很大程度上都在极力歌颂自然性和自由,表达自然的本真和纯美。影片中涉及一句台词屡次出现,说道宠物是无法理解鸟对自由的热爱,这就表明了影片着重揭示的回归自然的主题,对于布鲁来说,在自然世界中自由的飞翔则是在遇到珠儿后被唤醒的理想,飞翔对于鸟类动物来说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甚至成为一个象征性的符号,但是“飞翔”却意味着自然状态的一种本真。但布鲁长期在人类的生活中失去了这一本真,所以他要寻找这种自然的状态,所以影片中刻画了它在学习这一动作时回顾了它小时候从树上掉下来的画面,这就更加生动地表明了飞翔是它内心中的期望。在《里约大冒险》中还进一步说明了自然的主题,飞翔的梦想。当困住布鲁和珠儿的绳索被解开以后,珠儿早已经飞往天空,而只有布鲁无奈地停留在原地,作为同一种鸟类而做出的两种行为反差无疑给布鲁的心里埋下了巨大的阴影,同时也更加让布鲁深刻认识到自己和珠儿之间只是物种上的同类,实质上却处在相互隔离的两个世界。影片在结尾部分讲述到了布鲁最后还是学会了飞翔,它终于和同类一样在天空和自然界中自由的翱翔,这就回归了自然的主题中。

(四)人文性

在美国动画电影《里约大冒险》中还涉及了人文性的哲理,主人琳达对待布鲁就好像是对孩子一般的溺爱,甚至会让布鲁在笼子里看报纸,并喂养它喝奶茶,所以长期与人类生活在一起的布鲁十分喜欢和琳达在一起,享受人类给予的宠爱。而正是在琳达的宠溺下,布鲁逐渐丧失了飞翔的天性,所以它经常自我安慰,以世界上有40多种鸟不会飞翔的事例来不断宽慰自己。但是当布鲁踏上了逃亡之路后才发现最让它怀念的还是鸟笼,在它脑海中还在不断盘旋应怎样使自己得到保护,根本就没有想到应怎样去照顾同伴,所以当它们一起被走私者关进了鸟笼的时候,似乎在它的心中已经感觉到了踏实感,甚至对于其他鸟类的命运漠不关心。此时布鲁的所思所想,备受宠溺的人无疑是自私自利的,所以当它失去了鸟笼给予的安全感后,主人的关爱也迟缓了半步,这时的布鲁才终于懂得了人生中的真理,即真正能保护自己的并不是受到他人的宠溺,而是拥有一颗关爱他人的心。从中可以得知,动画电影《里约大冒险》无疑让观众深切地看到布鲁从备受宠溺地陷入精神病症,及至回归自我天性、学会关爱他人的人文心理。影片中讲述到布鲁终于会主动去关心别人,并与珠儿之间构建了一条心心相通的爱情线,是一条不需要挣脱的链条,也能担负其孕育下一代的历史使命,影片中洋溢了浓厚的人文气息,不禁在观众心里浮起点点涟漪,在情感上实现共鸣。

三、结 语

综上所述,动画电影《里约大冒险》中展现出丰富而又饱满的美学特征,电影制作者分别从故事背景、制作技巧上吸引观众的眼球,并切合观众的审美心理,满足了观众的影像期待,具体表现在影片运用了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与中国流行文化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反映回归自然的永恒主题;并生动地折射出动物从备受宠溺、自私自利的形象转变为关爱他人的一系列心理变化,无论是从情节的构建上,还是视听效果,都在观众的需求上实现了超越。而正是影片中赋予了审美性,才获得了世界观众的青睐,促使影片创下了骄人的票房成绩,而影片中的美学思想也为我国的影视创作给予了启迪。

[参考文献]

[1] 彭国斌.从《里约大冒险》解构美国式动画电影创作特征[J].电影文学,2011(19).

[2] 汤思悦.《里约大冒险》:内容形式同样精彩[J].大众电影,2011(10).

[3] 徐亚非,岳婧雅.动画电影中长镜头应用的审美体验[J].电影文学,2011(15).

篇13

一、动画电影的本质特征:非指涉性

把握动画电影区别于常规电影的本质特征,需要回到其生成机制与本体论上加以分析比较。

常规电影,即“动画之父”科尔所言的实拍电影。因其在生成机制上依托光与物的反应成像,生成的影像是现实的对应物,而被赋予与强调摹写现实世界的意义。而动画电影被定义为“以画在平面上的图画或者用立体的木偶(或泥偶等)以及物品作为拍摄对象的电影。”(《世界电影史》,乔治·萨杜尔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动画电影和常规电影生成机制的起点——拍摄对象的不同——使得两者有了最基本的区别。于动画电影而言,拍摄对象并非生命体,而是一种通过造型艺术手段制作出来的假想性形象。如同科尔所揭示的,“做动画的人,是像上帝一样在创造世界,因为它面对的只是一张白纸。而实拍的电影其本质在于对现实的记录和捕捉,更接近物质性……”。动画影像所呈现出的造型也好,运动也好,都是创造出来的。借助于动画,创作出非现实世界的物象符号,缺乏生命的物象符号由此获得了运动的表演轨迹。

可见,与常规电影相比,动画电影的本质特征在于其鲜明的非指涉性。翻开影视艺术发展史,最早如卢米埃尔兄弟通过《火车到站》、《工厂大门》等开创了模仿现实的影视再现主流,但是梅里爱也曾在小小工作坊里利用“暂停拍摄”法拍摄出《魔鬼的庄园》、《月球旅行记》、《海底两万里》等以视觉呈现人类超现实梦境和幻想的作品。影视艺术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在尝试超越对现实的模仿与再现,进而达到想象与发明。就像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以“模仿”与“发明”两个关键词提挈社会形成与发展之脉络一样,“再现”与“表现”两条主线也可以勾勒出影视发展之形体,只因生成机制上的指涉与实证性,使得“再现”成为主流,直到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才为“表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自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在常规与动画电影里运用越来越频繁,《深渊》中的液态生物,《侏罗纪公园》里活灵活现的恐龙,还有《泰坦尼克号》再现冰海沉船的历史奇观,《功夫熊猫》里神奇的大熊猫以及仙幻奇景都是“表现”的结果。

而从本体角度来思考,当前动画影像大多是通过数字技术,自由创造出来的可视世界的作品,并没有一一对应的现实之物,符号不再作为实在世界的再现和表征,也不再指涉任何外部世界,而是指向影像本身以及影像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影像把人类视觉经验带入虚拟现实的世界,将非现实的东西模拟到真实境界,使得人类的想象力空间更为广阔。

二、动画电影的想象力

正如南斯拉夫动画电影大师杜·伏科蒂克所言,“动画不受物理法则的约束,它也不为客观真实所奴役。它无需要模仿现实生活而只需解释生活。”(杜·伏科蒂克:《动画电影剧作》,载《世界电影》1987年6期,72页)动画电影从一开始就因其非指涉性而得以逃离常规电影再现生活的写实压力,从而能充分追求想象的创造空间。而“现有的国产动画片中,还很少看到动漫独有的天马行空的想象、令人惊奇的夸张和超越常规的感受,大多数动画片只是运用一般影视的视听语言进行叙事和表达,如追求人物造型、动作、场景的纪实性和故事情节的客观真实性。本体论上的创意缺失,显示了中国动漫创作者对动漫艺术本质特征和创作规律的认识不足。”(盘剑:《忽视创造,中国动漫怎能做强》,载《人民日报》2013年4月12日)由此可见,非指涉性不仅是动画电影区别于常规电影的本质特征,且是动画电影吸引观众的魅力所在,更是动画电影想象力的源头活水以及在创作时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动画电影其非指涉性的本质特征,在创作时主要体现于三种想象力中:

一是重在写意的想象力

当影视生产被称作“艺术”时,就已经具有了与现实“真实”状态拉开一定距离的审美意义。而动画电影强烈的非指涉性,使其自诞生就与外部世界拉开了距离。这种距离为内容创作带来了更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动画电影的观赏因距离与异质而产生虚构和想象,观影者期待看到与日常生活不同的东西,拥有独特的心理情感体验,“准备接受的是寓言或是出乎意料的危难状态。”(《动画电影剧作》)

动画造型所包括的形象、动作、背景、音响、特技等设计,都可以采用诸如虚拟、夸张、变形、抽象、符号化等造型方法。如早期“中国学派动画”借鉴水墨画、木偶、剪纸、皮影等本土艺术造型塑造神似写意的动画形象,迪斯尼动画角色造型表现出超脱常规的夸张与魔幻。在假定性的虚拟空间结构中,动画电影打破真实影像构图比例关系、超越现实物理世界规律法则,充满了令人惊叹的夸张、变形和想象。动画角色可以通过简约化,突出其符号化特征。如动画电影《阿凡提》中主角阿凡提的面部造型,“狭长椭圆头形、香肠鼻子、黑豆般一双小眼睛、尖胡子”,简洁的几笔却能突出人物风趣、灵活的个性特征。与之相对应,财主巴依有着“刺猬眼、蒜头鼻、大嘴巴、残缺不全的牙齿,还有扇风耳,突出了其贪婪、一览无余其恶毒又无知的愚蠢形象。基于简洁化符号化所带来的夸张与想象,可以将所赞美的美化,所憎恶的撕裂、压扁,从而使观众得以宣泄情绪,达到心理满足之状态。

二是意义真实的想象力

但是,即使动画影像不再作为现实世界的再现和表征,其想象空间的创作依然要提供一种意义的真实。动画在“非指涉性”的基础上所追求的想象空间,在于以一种异质吸引的方式诠释生活,观赏行为实质上就是一个寻找与产生意义的过程,如果随心所欲却可能失去观众。就像贡布里希所研究的绘画一样,也是一种图式的投射,用“纯真之眼”观察世界,其眼睛不是被物象所刺伤,就是无法理解世界。在动画电影里出现的造型与运动,无论狂欢也好,荒诞也罢,都需要被理解才能产生意义。动画作为符号的隐喻要想生存,就需要与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或者赋予一个通情达理的意义逻辑。如同苏珊·朗格所指出的,艺术品本质上就是一种表现人类情感的形式。也唯有表现出人类情感本质,寓言、神话、动画空间里的想象才能被审美,获得意义。

迪斯尼主导全球儿童电影娱乐产业,给全世界的成人与小孩以欢乐,秘诀之一就在于《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记》等经典动画电影中赋予了动画形象以人类的灵魂、性格及生命的能力。而细品今年好莱坞梦工厂出品,被全民热捧为“一部温暖催泪的家庭片”的《疯狂原始人》(陈晨:《品评中的人文关怀》,载《大众文艺》2013年10期,39页),在3D动画制作所带来的视听享受之外,真正触动人心者还是其对人性关怀的温情与治愈:在穴居人咕噜家族重寻家园的探险旅途中,动画角色被赋予属于人的惰性、挫折经历和自我超越,以及难言又深厚的父女情。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作品里“奇怪的生物”龙猫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但它所寓意的是大自然界顽强的小生命,“这是被人遗忘的东西、这是不被注意的东西、这是已经消逝的东西、我坚信他们其实还是活着的……”也由此才能感动且温暖人心。可见,在这些看似简单的情节背后,往往却隐藏着关于光明、正义、爱和温暖的宏大叙事,让观众为之热泪盈眶,而这,也正是意义真实的想象力的魅力所在。

三是指向童真的想象力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动画电影质量之所以不高,主要是一直将观众对象仅仅定位于儿童,在故事题材选择与情节演绎上偏向于儿童观众的心理,而忽略了成年观众的需要。其实,如此指责其实颇为片面。儿童与成人观影心理固然有所不同,但成功的动画电影却往往超越年龄限制,成为老少咸宜的艺术形式,甚至成就迪斯尼这样的童话王国,而国产动画电影却往往得到“不好看”的评价。从实践来看,国产动画电影倒不是刻意要定位为儿童电影,实践中也在试图效仿追求合家欢的效果。问题关键在于:国产动画电影并非失在创作思维的“儿童化”,而反失在思维的“非儿童化”。所谓“思维的儿童化”,是指创作时所具有的一种童年的人类思维。童年的人类思维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野牛壁画,2000年前古埃及的墙饰,古希腊的陶瓶等,也在儿童的各种艺术形式上表现出来,在造型上偏向直观感受,少了理性比例的精确,但却多了独特的创造,有时夸张、有时削弱、有时浓烈、有时淡雅等,讲究神似而不求形似。“思维的儿童化”在判断上多采取简单法,整体把握事物,去掉大量非特征性枝节,带来一种纯真、简单、无压力、恣意、率真的生活状态,也是荣格所提出的“原型理论”中,存在于人类潜意识中的一种“原型”。它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每个人体内,引导人们在成年了依旧渴求着孩童一样的生活。因此,《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灰姑娘的故事》等流传至今的经典童话,在感动儿童的同时,也深深打动着成年人。

动画电影提供了基于非指涉性上的梦幻童真,满足了各年龄阶段观众对童真的精神需求。如宫崎骏的动画作品画面唯美,其反思人文,让人在魔幻情节里感悟现实,而《白雪公主》、《绿野仙踪》等则保持着寓言、民间故事以及童话的纯粹与美好,其奖善惩恶、赞颂真情虽然简单,却与宫崎骏动画一样都能捕捉到人类天真浪漫之童真,路径不同,却同样达到了提供梦幻净化心灵的效果。就像迪斯尼公司创始人沃尔特·迪斯尼曾表白的,制作动画主要目的并不仅仅是为孩子们,也是为了唤醒我们所有人即将失去的童真(不管他现在是6岁还是60岁),这种需求可以是单纯的轻松有趣,如同《猫和老鼠》般,每个小故事都能引发欢笑声一片;也可以是富有哲理引人深思,如美国米高梅公司1999年制作的影片《迷墙》所表现的便是现代人的困惑,日本宫崎骏动画作品更是以此为风格。而在一个美国学者波兹曼指出媒体“娱乐至死”的时代,现代人类正面临着“童年的消逝”,动画艺术所承载的意义也就更为重大了。

篇14

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病理基础。增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增龄过程中伴有高血压、2 型糖尿病、肥胖和血脂代谢异常发病率增加,而上述因素均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近年来大量临床试验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有较好的相关性,颈动脉超声检测有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本文旨在研究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和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78例, 男95例,女83 例, 年龄最大81岁,最小51岁,平均63岁。所有患者均处于心脑血管疾病急性阶段,并排除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受损等疾病,。

1.2 方法

1.2.1 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 mmHg 和(或) 舒张压≥90 mmHg或已经服用降压药物。心血管事件是指有症状性心肌梗塞和陈旧性心肌梗塞;脑血管事件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典型脑卒中的症状者及颅脑CT 显示的无症状腔隙性脑梗塞。

1.2.2 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测:所有入选者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测, 采用ALOKA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A210,使用血管高频探头,频率为10 MHz。患者取平卧头仰位,分别检测两侧颈动脉起始2 cm 处,距颈总动脉分叉处1 cm、分叉处和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起始处。颈总动脉IMT 是颈总动脉远端距分叉处1 cm处非斑块处内膜表面距中膜外侧的距离,测量3次,两侧取平均值。检测指标及判断标准: (1)颈总动脉平均IMT 0.5 mm或超过环绕IMT值的50% 或IMT>1.5 mm。斑块发生率=颈动脉超声发现粥样斑块的患者(例) / 该组患者总例数(例)。(3)根据斑块所致狭窄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将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无明显狭窄、轻度狭窄(狭窄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值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两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两组以上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2.1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情况:在178例入选者中,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1.2 mm 者5例;IMT 1.0-1.2 mm 者87例;IMT

2.2 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布特点:在178例入选者中,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颈动脉窦、左颈总分叉、右颈总分叉、左颈内动脉,右颈内动脉、左颈外动脉、右颈外动脉斑块阳性例数分别是72、22、23、87、41、46、35、19、27。颈动脉斑块得分显示斑块累及动脉支数,分数范围是0-6分,其中0分者45例,1-2分者90例,3-4分者35例,5-6 分者9例。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动脉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许多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微量蛋白尿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1,2]。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早期监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改变如内中膜的增厚和斑块形成,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颈动脉斑块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及心血管事件相关, 监测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有助于诊断和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3,4]。增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随年龄增加颈动脉IMT厚度增加,同时既往大型横断面研究显示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随增龄而增加。

不同部位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不同,既往研究发现动脉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在颈总动脉相对少见;但在黑人中顺序为颈动脉分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提示种族性差异可能影响颈动脉斑块的分布[5]。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主要是由该部位特殊的血流动力学因素引起,该处管腔血流缓慢,易产生湍流, 故脂质易于沉积, 成为斑块好发部位。当颈动脉斑块致管腔狭窄大于50%时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本研究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狭窄以轻度狭窄为主,中重度狭窄较少, 无管腔完全闭塞。研究发现多普勒超声显示的斑块回声与组织学相关,低回声斑块的特点是纤维帽薄、脂质核心厚伴有大量巨噬细胞浸润,有时伴有出血;强回声斑块的特点是脂质核心小,以纤维组织和胶原含量增多为主, 钙化部分呈强回声。低回声斑块和不同质斑块为不稳定斑块, 强回声斑块和同质斑块为稳定性斑块[6]。

本研究显示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和颈总动脉,并且左侧较右侧常见;斑块性质以强回声斑块常见,管腔狭窄相对较少,并以轻度狭窄为主, 累及部位以两支以下常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便捷、安全、无创、有效的检测方法,它可以对斑块硬度、厚度等血管情况进行形态学评价,并可估计其稳定性和进展情况,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提供科学依据,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 余文惠.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预测冠心病的价值[J].医学新知,2009,19(1):445.

[2] 周菲.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J].临床军医,2010,38(2):544.

[3] 凌巍山.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正常人颈总动脉收缩期血流量的测定方法[J].中华现代影像学,2006,3(4):611.

[4] 赵英.超声评价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与冠心病的相关性[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