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教师优势分析范文

教师优势分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5 10:23: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教师优势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教师优势分析

篇1

由于个体的专业素养差异,每名学员的实际需求也有所不同。以往的集中面授培训模式课程内容不能达到细致全面,不能满足所有学员的求知需求,个性化的教育教学疑惑不能得到根本解决。网络培训则邀请最优秀的学科专家进行视频教学,涉及基础乐理、声乐、器乐、合唱指挥、鉴赏、创作等多个模块最前沿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学员可按需选修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并可对视频教学反复观摩聆听。以此纵向深化已有知识,横向拓宽知识领域,更重要的是这种学习方式可以立即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反向再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验证、修正。

二、对各种教学疑问的解惑过程更加具有实效性

网络培训包括国家级专家视频教学;省级专家作业、在线答疑解惑;辅导教师在线批改作业、评价教学设计,推荐教学日志等;学员则通过建立QQ群实现及时交流。学科专家及辅导教师常以同课异构为主题来出学科简报,目的就是想让学员探讨相同的教学内容怎样能够在教学手段上异彩纷呈。在这方面多学习、多思考、多钻研可让教师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特点、性格特点及面对的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网络培训的最大优势在于应用多种信息平台,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对学员的疑问进行即时解答,对学员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指导,在按时完成培训任务的同时使这项工作更加具有实效性。

三、打破区域教学的局限更加具有挑战性

随着社会的各种信息渠道的多元发展,人们的沟通更加便捷,完全打破地域的限制。我国东西部、长江南北的文化特质、经济发展状况及教育教学理念、水平均存在较大差异,通过网络远程培训可使发展落后地区接触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技术,从而促进发展。不同地域的学生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及认知水平、知识需求也有所不同,通过网络培训,学员之间的交流丰富了,辅导教师掌握的第一手经验资料同样也丰富了,在丰富的信息面前,都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问题,这些问题会提出新的研究课题,也给学员提出了新的思考,面对新的挑战,启发新的教学思路,有利于今后的教育教学更加多元化及合理化。

四、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具有前瞻性

网络远程培训不仅是参培学员的学习与提高,同时也是学科专家与辅导教师的自省与提高,是学科专家与辅导教师的音乐教学理论得以实践与验证的重要平台。不同学段音乐教学改革的动态变化需要基层一线音乐教师的教学实践来呈现。专家与学员交流的过程是对音乐教学理念进行深刻思考印证的过程及自我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一名学科专家或辅导教师,不能回避任何问题,不能简单应付任何问题,为解决问题寻求答案而进一步研究探索,从而互相促进、教学互长达到学科的最前沿。

五、专业知识与综合素养并举更加具有权威性

一门学科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任课教师的个人魅力在学生中的认可,这一点和人与人的交往是相同的。能不能抓住学员心理,吸引住学员,是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的关键。网络教学辅导,不同于以往的面对面交流,没有了表情的直观引导,没有了语言讲述的力量,如何提高沟通效率,对学科专家及辅导教师的心理把握能力,文字感染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文化综合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网络培训工作,要培养优秀的人才,仅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必须要通过深厚的综合知识素养,通过让人信服的权威性,把学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达到教师继续教育及专业发展的培训目标。

六、总结

篇2

【关键词】集体备课;优势;弊端;结合

0.引言

集体备课也就是同一教研组将老师组织在一起,共同探讨,共同商议如何进行课程,统一有秩序的对教学工作进行的研究,这是一种常见的课题组备课模式。集体备课是一种集体的,有组织的开展的讨论活动,目的是教学实践反馈,对教学方式内容的调整,以适应学生发展,提高教学效率。这种备课方式有巨大的优势,但同时缺点也不在少处,所以有很多人褒贬不一,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科学的看待,趋利避害,提高教学质量。

1.集体备课的优势分析

1.1 集思广益,资源互补

备课对于老师来讲就是预习课程,“预习”掌握的好,才能给学生传授的好。备课也分为很多阶段,包括上课前的准备、分析、撰写教案、修改调整和课后的总结思考等等阶段。教师在集体备课的情况下,有利于发挥集体优势,大家可以每个人发表自己对某一课的讲解计划和自己的见解,然后相互交流,讨论,对每人的想法都会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找出其中的优势和特长,去除或者改进不足之处,有助于推动下一步教学活动的开展。在上课结束之后,下次集体备课之前,大家可以就上次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反应情况进行交谈,解决教学上的难点和关键问题,在不断地提升和改进之下,会获得很好的效果。如今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多媒体,互联网资源的利用教师备课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如今每个老师的备课一般都会以PPT的形式呈现,课件做到精简美观,内容丰富,每位老师都会有不同的资源和自己独特的见解,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每个人的资源就会相互流通,资源共享,对每位老师备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是有极大帮助的[1]。

1.2 相互借鉴,相互提高

集体备课,其实是教师之间交流学习的一个机会。第一个方面,教学组中有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前辈教师,他们对课程的把握和教学有深刻的认识,如何规范的写教案,安排上课,怎么教学突出课程的重点,如何解决难点,恰当合理的运用考核制度,课后作业如何安排等等方面都是经验不足的老师需要学习的地方,这一点在集体备课时尤其突出。在备课过程中,虚心问教,提高自己。第二个方面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也会有不同的教学手段,在备课过程中不保留的分享自己宝贵经验,大家互相之间可以有借鉴,改变自己上课的方式,改掉自己的不足,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拔高。从这一点来说,对提高整个学校老师的素质水平和学分质量上有不可磨灭的突出重要性。

1.3 学科交叉,优化教学

历史教学不是简单的了解发生的历史事件。研究历史是为了研究人类经济文化思想等的不断演变,并对今天以及以后做出指导。所以历史是一门多交叉的学科。涉及到文字书法,经济政治等多门学科。比如川教版七年级上册中《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这两课,就涉及到学生了解和掌握当时的国家分布,也就是识图填图能力,还要了解那些地区的自然人文。再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和书法》这一课,在中国古代史上,南北朝时期是很乱的时期,学生要对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水平要进行一梳理,同时也需要掌握这一方面的知识。集体备课过程中,兼顾到其他学科内容,相互融合交叉。对所要教授的每一课进行研究讨论,找出最合理教学模式,教师准确传授知识,学生正确理解,优化了教学,促使形成一股良好的教学风气。

2.集体备课的弊端分析

2.1 缺乏主动,懒散对待

如今,集体备课在个别地方发展成了不良的风气,违背了原来的目的。集体备课知识追求统一写作完美的教案,学科组知识为了应付领导的检查。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许多本来就不合群,不喜欢集体的老师不愿发挥主动性去备课,而是简单的服从学科组的安排。大多数教师产生了依赖心理,不愿意认真钻研教材,对备课态度懒散,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学生学习质量低下。

2.2 不愿分享,兴趣不高

有些老师觉得集体备课是学校施加给他们的任务,变成了一种负担,影响了他们本来就不多的自由时间支配,所以集体备课有抵触的情绪,没有兴致,这样的态度在一起备课,很能出现好结果。有时候自己有好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时,也不想与其他老师分享,认为在集体讨论中把自己的东西说给别人,对他是一种损失,而且得不到回报,心理有所不平衡,所以在集体备课时参与性不高[1]。

2.3抹杀个性,流于形式

集体备课虽然教师人数是全部到齐,但是却不讲出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观点和见解,重蹈覆辙的听组长常规的说辞,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在这过程中,所有的流程形式都有,记录也做得很完备,可是都是粗略的提纲,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对教学的极高没有帮助,我认为反而是阻碍了教学活动。当备课滞留于形式或者学校要求的统一性,都会抹杀老师的积极性,个别教师独特的优秀的教学方式得不到展现,按照即在的流程上课,教师教学会失去积极性,这是一个严重问题,会造成很恶劣的后果。

3.取长补短,相互补充

集体备课只是备课形式的其中一种,虽然有诸多优势,但绝不能代替其他的方式。个体备课依赖集体,集体要与个体相互补充。两者合理的结合,取长补短,趋利避害,完善备课。有人提出,两者的结合可以让个体备课在前,教师在集体讨论之前自己准备,主要是在已有完善的基础之上提出个人的意见,列出独特的见解,将自己成功的案例和方法举出来,在集体讨论的时候一一甄别。有的课程内容需要这样的方式,有些课程内容需要用其他的方式才能发挥完美的效果,所以集体备课绝对要避免“统一”。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全方面的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相互补充结合,多元化的备课方式将会是以后教学备课的主要形式,目前正在朝这个方向发展,有一定的趋势[2]。

4.结语

综上所述,“三人行,必有我师”,合作交流,相互借鉴,是获得教学灵感和信息的源泉,集体的合作是集所有人的智慧结晶。集体备课摒弃缺陷,不断优化,与其他形式的备课相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交流反思中不断进步,寻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好方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高校教师;兼职辅导员;心理学;职能优势

作者简介:张敏慧(1985-),女,江西吉安人,河南科技大学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助教;张芳芳(1981-),女,河南卫辉人,河南科技大学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助教。(河南洛阳471003)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8-0122-02

为了优化教育资源与教育结构,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力度,缓解目前辅导员队伍紧缺问题,各高校纷纷聘用兼职辅导员承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形成了一支规模不小的兼职辅导员队伍。这支队伍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高校的青年教师;二是与大学生经常接触的机关管理人员;三是高校高年级学生党员以及研究生。[1]兼职辅导员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高校教师兼职辅导员开始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工作者的重视。[2-4]笔者作为青年教师,兼职了本专业2007级的辅导员工作,基于教育心理学理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对高校教师兼职辅导员的优势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相对于非兼职辅导员高校教师的优势;相对与其他非教师兼职辅导员的优势。

一、兼职辅导员教师与非兼职辅导员教师

1.心理学意义上的理论优势分析

兼职辅导员教师与非兼职辅导员教师的最本质区别在于:兼职辅导员的高校教师多了一个角色――辅导员。而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工作是教育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的统一。其功能便也决定了辅导员的工作性质,要深入到学生内部,事无巨细,小到需要了解学生今天心情不好、情绪不高的原因,真真实实地去认识与了解学生、同情与理解学生、开导与引导学生,解决学生所面临的一切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大一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学生学习问题、恋爱与性的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应届毕业生求职问题等都是辅导员的工作范围。

主动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是师爱最直接的表现。学生往往将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尊重与信任等与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联系在一起,同自己在集体的地位和人格联系在一起,从而成为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内部动力;教师以爱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的这种感化功能是其他任何教育手段都代替不了的;教师对学生的爱也会唤起学生对教师的爱,使师生之间感情融洽,关系密切,这样教师就能更清楚地了解学生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不断调节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教师的这种爱会进一步诱发学生学习和模仿教师的举止言行和人格品质,把教师作为榜样和楷模。这又是兼职辅导员教师另一个从心理学意义去分析的优势。

同时,在充分的交往当中,与学生建立起来的感情使教师威信得以形成。而有威信的教师对学生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知识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确信无疑,从而表现出掌握知识的主动性;教师的要求可以比较容易转化为学生的需要;教师的表扬或者批评能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表扬能够让其继续努力,批评能让其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学生会把有威信的教师作为自己的榜样,教师能够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这是非兼职辅导员教师所不具备的优势。

总的来说,相对于非兼职辅导员的高校教师,兼职辅导员的高校教师,由于其辅导员的工作性质,使得其可以更有效地向学生传递师爱,同时有助于其教师威信的形成,这是非兼职辅导员所不具有的优势。

2.实践意义上的优势分析

在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2007级和2008级学生的教学中发现,兼职辅导员教师的课,学生课堂上课出勤率普遍比较高,而且大多数学生都是坐在前排认真地听课与记录。学生课间还非常愿意与教师交流一些问题,如在学习、生活及找工作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与学生交流中得知学生中普遍存在一些想法:认为教师又是辅导员,没有距离感,不仅可以跟教师交流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还可以交流生活上的烦恼;感觉自己与教师是两个平等的主体在进行交流,所以交流时话题较多,内容广;有些学生还会说到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说到教师手中有评定奖学金的权力,所以想让教师更加了解自己的优势,给教师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为此教师可以适当利用学生争强好胜,勇于表现的心理来合理组织教学。善于因势利导也是教育机智的一个表现,同样是教师能力素质的体现。

而对于非兼职辅导员的教师,学生普遍的感觉存在距离,不是两个平等的交流主体,讨论的是学习的问题,学生会存在一定的顾虑,怕老师说自己做的不对,能力不高等,所以不愿意主动与其进行交流。这个时候,如果老师不主动就可能导致教与学之间产生一定的脱节。

当然,这只是学生的一些想法,认为只能与专业课教师谈学习,并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使得学生一般不太主动与任课教师交流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寻求一些关于自己所面临问题的建议。而这些问题,恰好就是学生愿意主动与辅导员教师交流的问题。兼职辅导员教师能够通过与学生交流一些比较轻松的生活化的话题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状态,能够通过学生的这些反馈信息及时地调整自己教学内容和方式,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高校教师兼职辅导员通过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以管理和服务促进教学,利用教学的优势实现更好的管理,实现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完美结合。

二、高校教师兼职辅导员与其他非教师兼职辅导员

高校教师兼职辅导员与其他非教师岗位兼职辅导员的对比体现在:高校教师兼职辅导员与高校机关管理人员兼职辅导员的对比;高校教师兼职辅导员与学生党员、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的对比。而高校教师兼职辅导员与其他非教师兼职辅导员的主要区别体现在教学工作上。高校教师以既作为教师又作为辅导员的多重身份与学生接触,接触面广,并且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当中,具有独特的专业知识背景性优势。

1.高校教师兼职辅导员的多重身份性

高校教师相对于其他非教师兼职人员,多了一重身份――教师。教师不仅作为辅导员在生活中与学生接触,而且作为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接触。高校青年教师作为兼职辅导员,可以通过一线教学工作,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深入了解并影响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道德情操等,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借助示范带头、人格魅力的影响,更全面及时地掌握学生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收到“寓思政教育于课堂”的良好效果。

而机关管理人员或者是学生党员、研究生兼职辅导员只是管理意义上的关系,能够通过在生活上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但是其教育的机会较之于高校教师来说,相对较少,从而更加突出了其管理育人的功能,而没有机会实现教书育人的功能。对于学生党员、研究生来说,由于其年龄与大学生年龄相当且社会经验不足,导致其亲和力有余而严肃性不足,也不足以形成教学威信。这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不利的。

2.高校教师兼职辅导员专业知识的背景性

大学的课程安排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是一种与高中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所以有的大学生不适应,在教学当中经常会有学生问学习某一门课程有何意义、将来工作能否用到该门课程所学内容。学生尚且对此不了解,学生家长对专业的了解就更少了,而作为行政人员的兼职辅导员这时却不知道如何为家长排忧解难,如何提高家长在这方面对孩子的教育水平。而作为精通本专业的教师辅导员,其优势便在这时进一步得到了体现,他们了解课程设置特点,了解专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沿,通过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在孩子面前不再因为一无所知而无所适从。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帮助学生了解所学所需,帮助学生稳定专业思想,将学科的学术风格潜移默化传递给学生,为学生工作带来新鲜活力与创新理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兼职辅导员相对于非兼职辅导员的高校教师来说,由于多出了辅导员这一角色,使得高校教师能够事无巨细,充分了解学生,形成了教育的优势――教师威信和师爱,为教师施教提供了感情基础,从而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高校教师兼职辅导员与非教师兼职辅导员相比,其身份的多重性以及专业知识背景性为教师作为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教师可以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帮助学生了解所学所需。

高教教师兼职辅导员是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是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最佳途径,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高校应当更加重视教师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对兼职辅导员工作的领导,全面提高这支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形成教学与管理互助共长的良好态势。

参考文献:

[1]韩晓燕.新形势下高校兼职辅导员工作思路的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2011,(7):35-36.

[2]陈兴桂.兼职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几点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02,(9):32-33.

篇4

一、照片类型:抬头顶边型

这类照片上的幼儿一般都是头向上抬起,头部直接顶到照片的上边,甚至有些头部都没有拍全,从照片的整体结构来看,幼儿的上半身远远大于下半身。一下子就可以看出,这些照片是教师用站立的姿势拍摄的,因为站立的教师要比幼儿高出许多,所以,幼儿看镜头时必须抬起头来,教师因为是由上而下地拍摄,照相机的镜头也相对往下倾斜,所以,所拍到孩子的头部往往是顶到照片的上边线的。

分析原因:拍摄这类照片的教师通常是新教师,或是一些比较粗心马虎的教师,他们往往不太乐意或是不太善于亲近孩子,和孩子相处和交往时,她们经常是以站立的姿势,在孩子面前,常会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这类教师还没有养成要蹲下来,甚至是跪下来和孩子讲话、交流的行为习,所以,在拍照片时,她们也就习性地以这样站立的方式进行。

反思:现代人文学已经警示我们,平等是生命得以生存、创造的心理需求。在教育改革中,我们必须遵循平等共建的原则,创设师幼平等的人文环境,和孩子和谐地相处沟通,和孩子有效地交流互动,教师需要的不只是显性的口头语言,更需要隐形的体态语言。《纲要》明确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孩子学习的良好榜样。

所以不管什么时候,教师都要牢牢记住:要放低自己,蹲下来或是跪下来,和幼儿站在一样的高度,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来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和孩子共处一个轻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养成蹲下来和孩子相处的行为习,做一个有亲和力的老师。

二、照片类型:呆板展示型

这类照片上的幼儿往往是手里拿着自己的某个作品,或是站在自己作品的一旁,摆着一个看似可爱或是很酷的造型,脸上流露着有些不自然的笑容。

分析原因:拍摄这类照片的教师往往有两种原因:第一是一个人在教室当班,当时的状况是一个人又要组织活动,又要负责拍照;又要使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又要维护活动常规。为了避免教师的拍摄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又能让活动进行和保留资料两不误,教师就会先组织活动,后拍摄照片,所以拍下来的都是孩子的作品和成果。另外一种原因,是教师还没有非常注重活动的过程,一味地追求教学的结果所带来的显性效果和展示效果。

反思:针对第一种情况,只要注意和搭班教师注意默契配合就行,在现实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的笔头工作、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加上一些家园联系工作等等,让我们变得忙碌不停,所以,很多教师会利用不当班时间,做做这些繁琐之事,另外一个教师则在教室独立当班。那么,如果在活动过程中需要人来协助做拍摄工作,可以事先和配班教师约好时间,把自己的活动过程、需要拍摄的要求事先和对方交代清楚,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了。第二种原因,就要从改变观念开始了,我们需要明白,教师和幼儿的互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过程。过程中的照片,才能生动真实地反应孩子的学习方式、学习状态、学习过程,真实地反映师幼、幼儿和幼儿之间的互动。活动中的照片,才能有效地引发教师的思考、反思,才能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孩子,从而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客观的评价。活动中的照片,才能让孩子百看不厌,津津乐道。注重活动的过程,这是现代幼儿教育的理念。

三、照片类型:个别完美型

在这样的一组甚至是几组照片中,有个别几个孩子的出镜率特别高,大多数照片反映的是这几个孩子的操作活动,每张照片中他们都扮演着主要角色,一看就是聪明可爱的、反应灵敏的孩子,可班里其他一大部分孩子拍到的却只是背影,或是作为边上的陪衬出现在照片的一角。

分析原因:拍摄这类照片的老师有点急于求成,往往很想让活动按照自己的设想顺利地进行,而往往也有一小部分的聪明的幼儿是很能领会教师的意图,很会追随教师的脚步,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得灵活、踊跃、积极、突出,他们的表现正是教师所期待的完美结果,所以自然就成了镜头中的主要角色。而另外一些孩子,他们在活动中显得不那么积极、显眼,由于个体差异,他们有可能还会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所以常常会让教师忽略。

反思:我们经常会看到,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有很多教师还存在着“立竿见影”的短期教育行为,她们总是面面俱到地为孩子的学习,设计详细的目标,不遗余力地把孩子往预设的目标赶,而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孩子发展的个体性和差异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时刻牢记这样的观念: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获得满足和成功。每个幼儿都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和个性特点,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充分的关注和适当适时的帮助,为每个幼儿提供广泛而全面的发展机会,提供表现自己长处的机会和条件,帮助幼儿充分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最终获得全面发展。使孩子在同样的机遇、同样的受关注中,一起学习成长。照片拍好了是给大家看的,教师在拍摄还时应时刻意识到孩子、甚至是家长的感受,他们在看照片时最专注的就是寻找自己孩子的身影,千万不要让他们失落和失望。

四、照片类型:生动全面型

这样的照片中,往往是布局合理,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现整个活动的过程,关注全体幼儿。照片中的孩子往往表现出专注的神情,正在十分投入地进行活动,脸上流露出的神态也是最真实、丰富、纯真的,眼神也很少是看着镜头,照片中有孩子独立操作活动的,也有在和同伴交流合作的,还有蹲着的老师在一旁询问、帮助的。

分析原因:拍摄这类照片的老师一般都具有很丰富的教学经验,有正确、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行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孩子的关系融洽密切,受到孩子和家长的喜欢和尊敬。

反思:幼儿园在教研活动时可以请这样的老师做一些专题讲座,进行经验传授,可以针对一些照片做分析和点评,让更多的教师能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而从观念到行为上,得到不断地改进,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

篇5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利弊分析

一、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势

1.1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学习兴趣和热情

创设一种使学生主体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唤起和增强学生主体参与与意识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培养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先决条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

1.2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实现了交互式教学作用

利用多媒体优势,可无限延伸学生的各种感官,扩展感受时间、空间领域,从而向他们提供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翔实,典型的媒体经验和感性材料,这种交互式的教育技术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条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而且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水平,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交流方式,独立解决教材中的各种问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1.3 利用多媒体,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把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育实践,也把学生吸纳到网络技术应用的行列中。利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表现出资源的丰富性,共享性,教学活动的交互性,协作性等特点,它打破了学生只能在学校听老师讲课学习的单一局面,大大丰富了学习和教学模式。

二、多媒体教学模式弊端的主要表现

2.1多媒体教学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

由于多媒体教学课件是由教师事先设计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甚至问题的设计都早已安排好,上课时,教师只是按照准备好的流程机械地操作鼠标,完成各个教学步骤。也就是说,教师划定了一个由起点到终点的严密轨迹,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沿着课件指示的轨迹走下去,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种定向式、模式化的教学,严重束缚着学生思维的发展。这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相矛盾的。

2.2多媒体教学不利于课堂师生情感的交流

多媒体的应用使板书相对减少,师生忙与应付眼花缭乱的课件,学生没有思考的间隙,教师将目光移向课件的顺利衔接,阻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课堂由原来的被教师把持着、控制着,到现在的完全被多媒体课件控制着,不能不说是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教学不应该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互动的双向配合;教师也不应该只是多媒体的一个操纵者,而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调控者。加入多媒体后,教学的双边活动成了教师指挥课件运作、学生死盯屏幕的现象,“媒体”充其量只是一个“热闹”的工具,难以起到让师生进行正常交流的作用。

2.3多媒体教学手段扼杀了课堂的生动性

表面上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事实上,多媒体教学的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特点,使整个课堂只能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每节课也是由教师分割成若干支离破碎的板块作定式的学习,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课堂气氛再也难见“百家争鸣”的生动场面。这种教学状况与“填鸭式”的教学手段是同出一辙的。

2.4时髦热闹,冲淡教学效果

由于多媒体“热”,不少教师一哄而上,用多媒体上课,全然不顾教学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媒体都会有干扰因素,信息越多,干扰因素越多。学生被太多无关的花哨信息左右,感官刺激太多反而抑制了深层次的思维活动。教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如果刻意追求表面上彩色的背景、立体的文字、美妙的音乐、二维三维动画、影视录像应有尽有,看起来热热闹闹、新颖,让学生大开了眼界,实际上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整体教学效果的本质。

2.5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需花费教师大量时间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容易使教学教师放松对于教材教法的研究。多媒体教学的种种功能设置,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教师为了使画面漂亮些,文字富于变化些,往往在一项设置上需反复设置、反复运行演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于课件的设计付出太多,教师往往就无力再去钻研教材教法了。因此,我认为,多媒体教学的实施,要考虑学科的张力和可创造性,我们不否认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巨大功用。

特别可悲的是:有些教师为了一堂公开课能获得成功,是肯定要用计算机的。于是,为了这一节课,执教者使出浑身解数,动用许多教师的力量围绕这一节课转。有的帮他绞尽脑汁设计脚本,众多的人则帮他夜以继日地泡在电脑房,苦战多日甚至是多月,才“磨”出一个课件,多么不容易啊!而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完成许多日常工作,哪有这么多时间来“磨”课件。不是为了上面检查,不是为了上公开课,没人愿意去费这么大的力气去做。

如果现代媒体技术成了公开课的“专利”,是为了公开课而特意准备的“礼物”,那么,它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顶多不过是客厅里的摆设。这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悲哀!

三、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开展多媒体教学

3.1 留足思维时间与空间

课件教学以其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课堂教学高效率而自豪。然而若画面的切换太快,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象电视或电影画面那样一闪而过,不容学生细看和思考,那将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课件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活动时间,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

3.2 机下留"情"与留"板"

这里的"情",即是"师生情",我们教学一贯注重"言传身教",先进的教学手段不应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板书、语言描绘、手势比划、模型展示、实物演示、师生情感交流等传统做法仍然是十分有效的,只有教师和多媒体两方面的优势都发挥出来,才能达到一种完美的结合。

企图用屏幕来代替黑板的所有功能,缺乏板书、演算的做法,将会事与愿违的。黑板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交流知识、经验和体会一个不可缺少的地方,一个考虑多么完善的课件,也不可能完全适合每个班集体的教学需要,黑板的作用仍是极其重要的。

3.3灵活的交互教学,还真实感于课堂

要尽可能使多媒体教学中的内容富有真实感,不能过分地夸大或缩小,学生与机器交流,本身就缺乏一种真实性,如果我们的画面过于夸张、虚拟,那无疑是一种"雪上加霜",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科学失去信心和丧失科学能力。

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是统一模式,教师要依据教学对象的变化不断改变教学方法、统筹全局,引导学生适时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课件应具备很强的交互功能,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程序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可控性还表现在教学内容、情节、速度能随意改变和设置参数,富有探索性和研究性。

3.4 适应个性化的教学

多媒体课件还应能适合开展个性化教学活动的需要,从而解决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重要矛盾。教育对象的发展往往是很不平衡性,个性化教学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智慧和潜能,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

3.5 注重教育的主体性

篇6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童话教学;运用优势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5-0081-01

童话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美好的梦,其中很多场景让人们记忆犹新,感叹其中的美妙。将童话故事引入到英语教学中,能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最大化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让学生的内在潜力得以发挥最大功用。

一、故事选择,贴近生活

优化童话故事的教学效果,需要从童话故事的选择入手。从小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性来看,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因此,在选择童话故事时,英语教师应当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故事,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他们更加喜欢参与童话表演活动。在进行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1 I like dogs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了《The fox and the dog》作为教学素材,并进行深入讲解。这个童话故事讲述了狐狸故作善良与羊玩耍,其真意则是要吃掉羊,但是聪明的牧羊犬并没有被狐狸的假象所迷惑,将狐狸赶走了。通过对童话故事的深入分析,学生们会结合生活的实际进行阐述,思索童话故事揭示的道理。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The dog is very clever.”有的学生说:“We should be good at thinking in life.”有的学生说:“We should prevent the bad man.”通过这样一个优秀的童话故事,学生们所学习到的是对自身更加有益的知识,获得生活能力的提升,而非仅仅囿于英语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童话故事的选择对英语教学具有极大的影响,生活化的故事场景和情节对提升英语教学效果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童话故事选择的时候,要注重两者的结合,从而让童话故事教学发挥更大的功效和作用。

二、道具应用,真实感受

在情境教学中,道具是必不可少的,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情境的真实性,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参与的热情。对于童话教学而言,道具的应用能够带领学生进入到一个奇妙的环境中,带给学生新鲜感,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童话故事的乐趣,还能够让学生更加喜欢英语,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在进行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4 My family教学的时候,教师给学生们讲述了一个很特别的童话故事――《Small white rabbit's birthday》,此童话故事讲述的是小白兔生日的时候向小猴子、小山羊、小象询问今天是什么日子,小动物们故意假装不知道今天是小白兔的生日,在小白兔不开心地回到家中的时候,却发现大家都在家中等它,给它准备了很多礼物,为小白兔庆祝生日。教师让学生们分别扮演可爱的小白兔、小山羊、小象、小猴子,还为他们穿上相应动物的衣服,在庆祝生日的时候还为他们准备了生日蛋糕,学生们仿佛真正融入到极具童趣的动物世界中,感受朋友之间的情谊。教师在让学生们发表自己想法的时候,他们都有感而发:“We are a family.”“I love my good friends.”……学生们努力用英语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教学效果非常好。童话教学的开展离不开相关道具的应用,道具的应用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在实际教学中对道具进行灵活应用,从而达到有效提升教W效果,为学生创设真实英语学习环境的目的。

三、排练指导,丰富表演

学生活泼好动,让其参与到表演中可以在“动”中学习,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感受英语的魅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做好相应的指导工作,更好地挖掘学生的表演天赋,让学生从中学习到更加重要的知识。因此,教师在童话故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做好指导工作,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以强化。在进行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8 At Christmas教学过程中,教师选用了《The Little Match Girl》童话故事进行教学。对于这个童话故事,学生们已经是耳熟能详了,但是如何将其中的很多情节表演出来,让学生们感受那种情感则并非易事。教师可让学生们组成小组,每个小组自主进行成员分工,让学生们对此童话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揣摩,让大家思考如何能够更好地对其进行表演和展现。学生们的表演让教师惊奇,他们不仅能够将主题非常好地表现出来,而且还运用了丰富的表情,多样的形体动作将小女孩的可怜,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可对学生们的语言进行指导,“Someone is just dead!”“Take me with you! You go away when the match burns out……”等语言可引入到学生们的表演过程中来,丰富学生们的语言,让学生们对童话故事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师对学生童话故事表演从前期准备,到表演排练,再到耐心指导的整个过程,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故事表演活动的参与兴趣,既能够创设良好的英语课堂教学氛围,又能够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

四、结束语

运用童话故事进行英语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将会是一笔永恒的财富,一方面带给学生的是英语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则是学生对故事内涵的感受。童话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将会伴随学生一生,促使其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吴美萍.携着童话的手,走进小学英语殿堂[J].校园英语,2014(23).

篇7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教学;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是主要是依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为了满足当前时代的发展要求,以计算机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工具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素材,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教学平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依靠计算机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发展,为计算机教学带来了新生的发展力量,为计算机教学的发展带来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1现代教育技术与计算机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教学理论与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是与一般的教育技术相对比的,现代教育技术更注重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有关联的课题,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关于现代化科学方法的研发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以及方法等为基础,以系统的观点进行指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的教育技术,它是现代教学设计、现代教育媒体以及现代媒体教学法的综合体现。其一信息技术为主要依托,强调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重视学生的个人需求,努力培养复合型的人才。计算机教学是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进行培养与教学,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学生知识被动的接受知识。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在讲台上对学生讲授理论知识,学生也只是做大量的练习来巩固知识,而教师却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计算机教学的理论知识如果没有实践能力作指导,则在理解上就会有问题。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2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计算机教学模式的优势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就是利用现代教学技术,运用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将信息组合成不同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计算机教学模式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与教学理念,可以扩大学生的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可以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自身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兴趣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能力的与实践能力的。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中心的转移,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到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占据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教师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来进行计算机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兴趣积极性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中,学生主要的知识来源就是教师,因此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并且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由教师的个人知识技能所决定,因此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计算机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扩大了学生的获取知识的途径,降低对教师的依赖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计算机教学模式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计算机教学主要的优势就是运用了计算机与多媒体等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其中比较典型的几种教学模式为下:演播式教学演播式教学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进行计算机演播教学。借助投影仪的设备将与教学内容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的途径传达给学生,教师则通过语言的传递,教学内容则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的传递,来丰富学生接受知识的形式。这种丰富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演播式的教学方式,在丰富的信息传递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教师也应该格外重视学生的参与度,可以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来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实践能力。基于多媒体网络的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就是必须要具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每个学生一台电脑,教师通过计算机技术控制所有的计算机,通过对学生的计算机的控制,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了解与学习。然后教师再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巩固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学生的电脑进行文件的传输、学习任务的设置。教师还可以设置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通过互联网来进行交流合作,对于教学中难点与不理解的地方,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来了解,然后进行加固教学。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计算机,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可以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虚拟实验室的模拟式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实践操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上模拟实验室,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教师还可以将计算机教学中比较抽象的理念与内容,通过建立模拟的实验室,来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操作的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对计算机教学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计算机建立的模拟实验室,还可以突时间、地点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提高实验的稳定性。学校也可以为此节约对现实的实验室的维护与建设的成本。

4结语

篇8

【关键词】 异步教学;数学教学;实施策略

一、分层异步教学的概念

所谓的“异步”是相对于教学的“同步”而言的,指的是通过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去适应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这里的“层次”指的是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和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方面的层次的不同,以至于能够让学生始终保持一个积极学习的态度. “分层异步”教学法可以说是一种个性化教学方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二、传统教学与分层异步教学的对比

1. 传统教学

传统的教学是“同步教学”,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在一个班级里不管成绩好坏,接受能力强与弱,所有的同学都接受着同一种教学方式,同一种教学内容;另一个是,一个班级里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都跟老师授课的进度是相同的,即老师讲到哪,学生就学到哪.

2. 分层异步教学

“分层异步”教学的概念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进步”这一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明确教学目标且能够适应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式.

3. 分层异步教学的优势

分层异步教学对比传统教学,其优势在于能够将老师的指导形式跟学生的学习形式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使两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老师的指导形式为个别指导、分类指导和全体指导,学生的学习形式为自学、互学、群学和请教教师.

三、分层异步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在分层异步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使学生能够快速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异步教学才能更有效?可以根据以下几条策略来实施分层异步教学:

1. 学生层划分策略

要实施分层异步教学,首先必须根据学生自身的状态,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将学生进行“隐性”分层. 所谓的“隐性”分层说的是,分层只在教师的心中,明白哪些学生是哪个层次的,这样做是因为要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不能受到伤害,然后根据层次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 目标设计和选择策略

在分层异步教学中,“异”指的是在指导方式、练习内容、评价等方面的异,但所教内容还是必须相同的,因此,我们可以对某一学习内容设定几个不同层次的目标,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同时给予一定的目标定位引导,最后再根据目标的差异,进行异步教学.

3. 分层设问策略

分层设问策略,就是让教师对某一问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几个不同的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按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几个问题提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能解决一些基础性、变式性的问题,也能尝试着解决一些难度高的问题,从而让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4. 个别指导策略

个别指导是分层异步教学的重点,但是有几个方面是需要注意的. 第一,在分层异步教学过程中,会有两到三个不同的层次,要加强各个层次的过渡引导,达成最终的“统一战线”;第二,要加强分类指导,及时对不同层次学生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第三,延展学习时空,促进“提升”和“补差”.

5. 分层练习策略

分层练习策略就要求在对练习问题的设计上要有一定的弹性,以便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学生. 举个例子来说,可以针对数学的某一个方程式设计一道有多种解题方式的题,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用一种或多种解题方法对题目进行解答,并鼓励他们尽可能地尝试利用多种方法去解答,以便提升他们的能力.

6. 合作互助策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同问题与困惑,以及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认知,都是非常有用的课程资源,能否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关系到班集体教学的优势是否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可以利用“高层次”学生的能力与优势去帮助“低层次”学生,以达到最终的共同发展.

7. 区别评价策略

分层异步教学评价,要根据层次的差异,给予不同的评价,让评价指标达到弹性化、多元化和手段多样化,以便使评价能够发挥它的激励功能,激励“低层次”的学生,让他们能够积极自主的去学习,也能够发挥它的矫正功能,矫正“高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在其优势上更为突出.

8. 习惯矫正策略

小学生的数学成绩与其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关系密切,因此,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用多种方式去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的来说,要引导的内容有:一是学会倾听,二是学会读书,三是学会表达,四是学会认真书写,五是学会反思和总结.

9. 环境支持策略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构建有利于学习的学习环境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相反,在一个非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会阻碍学生的发挥,降低其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要通过有效的实施策略,就能够很好地将分层异步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从而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达到一个班集体在各个方面都能快速提升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课题小组.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11).

篇9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分析

随着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化学实验教学的现代教育技术开发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在现阶段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化学是与社会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因此在教学方式上也是多样化的。新课改后的化学实验教学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教师本身的教学素质,以及学校配备的教学相关设备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来完成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

初中生在学习初中化学知识的过程中,主要是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现象的变化,并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常见化学现象的观察和解释等能力,由于发生的化学现象往往过于抽象,在教学中又需要和实际时间进行紧密的结合,加上化学反应的过程较为烦琐,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缺乏实际上的印象认知,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某些化学内容。因此,在现代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当中出现的首要的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多媒体信息教育技术。

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和优势分析

1.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优化教学内容

初中化学所教授的课程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和单调,在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将现实教学中本来无法展示的微观系列化学知识通过图像或者影像资料的方式向学生进行展示。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束缚,将这些化学现象变化的微观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

2.突破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当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教学难点和重点。学生对其的理解和掌控是后期学习化学的关键所在,并且会对学生的初中化学成绩造成一定的影响。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突破初中化学知识学习当中的重点和难点。

3.多媒体教育技术的模拟作用

模拟教学指利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模拟再现一些实际中不存在或难以体验的事物,使学习者身临其境,增强体验,提高学习效果。通过计算机的仿真技术,可以给学生创造情境。随着对多媒体技术的研究深入,虚拟现实技术已日益完善,使得模拟教学更接近于真实环境。

4.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的演示作用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演示作用是指将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展示在特定显示设备当中,教师在一旁进行辅导讲解,学生通过多媒体教育技术供给的基本知识素材和教师的引导教学完成自身知识体系的建立的过程。教师通过多媒体和投影仪,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用图片或者影像资料的形式进行表现,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虚拟实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初中化学虚拟实验主要可分为演示式虚拟实验、体验式虚拟实验和探究式虚拟实验几种类型。演示式虚拟实验的主要内容是通过配合教师的教授内容进行的实验展示。在诸多的虚拟实验教学当中,该种方法最容易被初中化学教师接受。在现阶段已经实行的初中化学虚拟实验当中,演示式虚拟实验所占的比例最为庞大。

体验式虚拟实验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在完成具体的教学内容讲述之后,让学生通过自身的虚拟实验进行操作,亲身体会到化学实验发生的变化和现象。在现阶段的虚拟实验教学当中,体验式虚拟实验的教学发展最为迅速,在未来的前景当中也更加被看好。

三、结论

在现阶段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注意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在其中要扮演好自身的引导角色,很好地运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本身素质的不同,选择最适当的现代教育技术。学校在其中也要加大对基础教学设施的建设,并且不断研究和开发更新颖有效的教学设备,进而达到更好地完成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任务的目标,为学生以后学习高中实验化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开发的整合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12:159+161.

2.穆海亭.浅议初中化学多媒体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1:94-95.

3.朱敏,刘鹏飞.虚拟实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2013.06:166-168.

4.王阿习,张学军,朱敏,杨继林.基于虚拟实验室的混合学习活动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3.07:96-102.

5.韩燕平.初中化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5):46-47.

6.韩莲.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10:305+307.

7.王玉芹.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1.02:133.

8.陈盛艳,朱雷.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学初探[J].成功:教育,2009.09:109-110.

9.钟雪花,钟艳花.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化学课程整合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2:3200-3202.

篇10

一、应用现代教学资源对学生视野进行开拓

当代教育环境下的教学资源是相当丰富的,各种教学内容在互联网的贯通下相互结合,其产生的新的教学思想是值得去关注的。所以,在当前的职教语文教学中,应该在互联网的构建下形成新的教学氛围,类似的做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新媒体的手段。与传统的教育方法相比,新媒体能带给学生更多的知识资源,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新媒体的介入下,学生不单单能获取书面中的内容,还可以以动态效果图、视频资料以及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进行教学内容互动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学习。这些方法的教学延伸性是传统职教语文教学模式所不能达到的。利用互联网进行职教语文教学的新思路应该被充分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互联网在使用中,会让学生更好地与现实社会进行有效的接触,而不是过度地封闭,这样能够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更好地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且这种教育方法,能够很好地减少教师的工作量,能够灵活地进行语文教学。从另一方面来看,是促进教学效率的可行性的策略手段。

二、增加语文互动性活动

目前的职教语文教学更多的只是停留在课本知识中,不但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内容的兴趣,还容易使学生与现实生活形成思维脱节。所以,在实施职教语文教学时,应加强学习内容与生活内容的联系。第一,增加利于培养语文素养的职教语文教学活动。由于职教语文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就应该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可以通过适当语文演讲方式加强学生的语文思维。演讲在语文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十分有利,演讲可以增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表达能力与语言构思能力。第二,组织与职教语文教学内容相关的交流活动。适时开展能够促进学生交流方面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分享自我学习语文时的个人经验,能够一定程度上发现目前教学内容上的不足。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不但使得学生能够以自我为中心进行发言交流,还能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

三、优化教学方法

篇11

关键词:数学游戏;态势分析;数学教学

Abstract: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eaching math game modes mathematics classroom.Try trend SWOT analysis,Analysis of internal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is model and external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related. Propose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enrich the game in domestic research teaching mode.

Key words:Math Games;SWOT;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一、数学游戏教学的发展

数学游戏,《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定义为:“一种运用数学知识的大众化的娱乐活动”。数学游戏的特性包括数学性、智力性和游戏性。数学游戏按教学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几何类数学游戏、代数类数学游戏、图论类数学游戏、概率类数学游戏、算术类数学游戏、函数类数学游戏等。数学游戏据表现形式来分类,可分为竞技型数学游戏、游戏道具制作型数学游戏、故事型数学游戏、拓宽延伸型数学游戏等。数学游戏据参与形式来分类,可分为多人娱乐数学游戏、两人博弈数学游戏、个人研究数学游戏等。

自1957年马丁・加德纳在《科学美国人》上开辟的“数学游戏”专栏对数学游戏进行过系统的归纳,数学游戏逐渐被大众熟知。在国外的课堂教学方面,俄罗斯的课堂应用数学游戏模式教学的经验比较多,在莫洛主编的小学(一至四年级)的教材中,数学游戏资料和练习题会出现在数学课本理论材料的展开部分和课内外习题部分。“数学游戏”通过杂志的传播,促进大众更加了解数学的趣味所在,“数学游戏”通过学校的课堂教学,更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对于国外在基础教育中做的数学游戏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应用而言,我国的数学游戏融入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实践应用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关于游戏化学习模式的研究中,主要研究教育游戏软件的开发。2002年12月由先得教育联盟、奥卓尔软件有限公司、华南师大未来教育研究中心组织成立了国内第一个游戏化研究中心奥先游戏化研究中心,丰富了数学游戏教学软件的研究开发。目前,国内对于游戏教学模式的讨论与研究较多,但是实践应用相对谨慎,对数学游戏及其软件融入课堂的风险分析少。

二、态势分析法

美国海因茨・韦里克提出的态势分析法中,先分析研究对象内部的优势因素、劣势因素,再分析研究对象外部相关的机会因素、威胁因素,然后按次序进行矩形阵势排列,最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剖析研究各因素,从而寻求相应的结论。本文采用态势法分析,对数学游戏教学在我国教学改革发展中拥有的内部优势因素与劣势因素、外部相关的机会因素与威胁因素加以分析并尝试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

三、数学游戏教学应用的态势分析

(一)数学游戏教学应用的优势因素

一般的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预习,教师讲课和指导课堂练习,

学生做作业。相比于上述的教学模式,数学游戏融入教学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深厚的兴趣。”马丁・加德纳说:“唤醒学生的最好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智力题、魔术、笑话、悖论、打油诗或那些呆板的教师认为无意义而避开的其他东西。”数学游戏让学生在宽松环境下进行游戏,获得学习,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例如,华罗庚先生在《数学归纳法》中引入智辨帽色问题,就使用了数学游戏来说明深刻的数学道理,启迪智慧。

2.增强学习的互动性

数学游戏教学全面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多表现在两人博弈型数学游戏,多人娱乐型数学游戏中。特别是在游戏化学习社区中,学生可以和同学或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并实现互动,实现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和小组互动,随着学生在游戏中级别的提高,其

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会有所提高。

3.拓展学生的思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可以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双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而数学游戏,它能够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进行活动体验,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效拓展学生思维。

(二)数学游戏教学应用的劣势因素

数学游戏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在教育改革应用过程中虽然存在上述优势,但其自身的劣势也不容回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数学游戏内容与数学教学内容相偏离

数学游戏教学的应用初衷是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但某些数学游戏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规则,构思不太成熟,设计环节单一,过于凸显娱乐性,不能有效解决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问题。

2.数学游戏的设计缺乏创新

某些数学游戏教学内容过强,画面表现力不强,缺乏吸引力,缺乏时代感,缺乏创新,难以平衡数学游戏的教育性和娱乐性,不能持续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数学游戏教学应用的机会因素

数学游戏教学模式的应用,在推进我国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方面有一定的优劣势,且同时也抓住了一定的机遇。

1.有利的政策法规环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应用数学游戏进行教学是新课标提倡的教学改革方式。

2.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国信息网络建设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游戏课堂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数学游戏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依托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前景而有所保障。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游戏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课堂讲解,教师更多的任务是去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数学游戏教学应用所面临的威胁因素

1.教师角色转变的挑战

数学游戏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为知识传播者和游戏的指导者,也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在游戏过程中需要指导时,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游戏指导和学习支持,教师给学生提供资源、信

息、游戏技巧。面对角色的转变,教师需要发展新的教学技能,需要能运用新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做游戏的同时完成知识构建;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灵活应用数学游戏及其软件,学习其操作原理,开发游戏的学习价值;教师要能适及时掌握学生做游戏的困难和学习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反馈,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2.学生角色转变的挑战

数学游戏教学模式中,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成为主动获取知识者,通过数学游戏软件的学习,可以查缺补漏,进行自我知识的完善和更新,发展个性化学习,这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性。同时,由于数学游戏或其软件的设计缺陷,学生可能注重游戏的娱乐性,不能控制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效率,这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提出新的要求。

四、数学游戏教学实施应用对策

通过态势分析,数学游戏教学面临着优势和机会,又面临劣势和威胁,教育实践工作者应充分发挥其优势,采取相应的对策,变劣势为优势,教学模式的应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加强课程管理,把数学游戏活动课程纳入常规课程计划

数学游戏活动课程纳入课程计划为数学游戏教学提供了实践机会,平衡发展数学游戏的娱乐功能和教学功能,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化,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同时,促进教师的教学创新,提高教师的数学游戏教学的意识,促进教师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通过做游戏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

(二)加强数学游戏的研究,探索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

在数学游戏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理论学习,加强知识构建,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灵活应用数学游戏及其软件,学习其操作原理,及时探索与数学游戏及其软件相似形式的教学实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究性。

(三)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数学游戏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了解游戏规则,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能调动记忆板块中的相关信息,完成游戏,总结问题,然后在课堂中与教师、同学讨论交流。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有沉浸体验的动力,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疑问,并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当然,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将软件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理念进行有效融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

学生。

参考文献:

[1]鞠丹.数学游戏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曹素玲.数学游戏引入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D].上海师范大学,2005.

[3]肖斌.初中数学游戏课的教学设计与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4]刘艳丽.小学数学游戏型课件的设计与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06.

[5]李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态势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3).

[6]李毓佩.中学数学科技活动[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01.

篇12

(一)从幼儿教育财政投入来看

以2007年为例,由表1可知2007年中国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比日本低0.08%。日本2007年GDP为43767亿美元,中国2007年GDP为32801亿美元。(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计算可知,2007年日本公共财政教育经费为1444.31亿美元,中国为1056.19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公共财政教育经费比日本少388.12亿美元。中国对教育的公共财政支出较少,对幼儿教育的支出更少。以2004年为例,日本幼儿教育财政投入占GDP的比例为0.09%(数据来源:Educationataglance2007,OECDindi-cators),中国幼儿教育财政投入占GDP的比例为0.05%(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年鉴2005)。日本幼儿教育财政投入占GDP的比例为中国的1.8倍。2004年日本GDP为46059亿美元,中国为19316亿美元。(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数据均为现价美元)计算可知,日本幼儿教育财政投入比中国多31.79亿美元。无论是幼儿教育财政投入占GDP的比例还是幼儿教育财政投入资金,中国都与日本有很大差距。可见日本政府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高于中国。

(二)从幼儿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来看

重视幼儿教育立法,以法律为依据实施科学管理,是日本幼儿教育迅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原因。而在幼儿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方面,中国与日本也有较大的差距。一方面,日本涉及幼儿保教方面的法律法规数量很多。另一方面,日本为了适应社会变化对幼儿教育的新要求,而不断地完善有关幼儿教育的法律法规。如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了近代第一个教育法令《学制令》,其中第22章中规定:开设幼稚小学,招收6岁以下幼儿。这是日本近代有关幼儿教育设施方面的一个最早规定。随着社会制定专门的幼儿教育令呼声的日益高涨,文部省于1899年颁布了《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这是日本首次由政府颁布的有关幼儿教育的正式法令。此规程的颁布,标志着日本幼儿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26年4月22日,日本政府颁布了《幼稚园令》,首次明确了幼儿园在日本教育中的位置,规定幼稚园教育为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一环。从此,幼儿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此后又制定了教育基本法(1947)、学校基本法(1947)、幼儿园设置基准(1956)、幼儿园教育要领(1964制定,1989•1999?2008修订)等。可以看出,日本幼儿教育发展的历史也是幼儿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的历史。迄今为止,日本已形成了从对幼儿园供餐的规定到教育方针的规定,较完整系统的幼儿教育法律法规体系。这不仅能保护幼儿的权益,而且为幼儿园的经营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促进了日本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中国的幼儿教育立法一直处于落后地位。除了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和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专门的幼儿教育法规外,其他对幼儿教育的规定都零散地分布在一些法律法规中。中国还未形成完善的幼儿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并且,此两部专门的幼儿教育法规也存在规定不够详细、法律效力不高等问题。

(三)从政府对幼儿教育采取的措施来看

在政府对幼儿教育采取的措施上中国政府落后日本很多。1964年日本参议院文教委员会通过了振兴幼儿教育决议,并于当年开始实施幼儿教育振兴计划(又称七年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促进5岁幼儿入园。1972年日本实施了第二个振兴幼儿教育计划(又称十年计划),该计划的目的在于促进4-5岁幼儿入园、所。1991年日本又公布实施了第三个振兴幼儿教育计划(又称十年计划),要求到2001年让所有希望入园的3-5岁幼儿都能入园。2006年文部科学省公布了最新的从2006年到2010年为期5年的《幼儿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目前,日本儿童的幼儿入园率为84.6%,文部科学省计划到2013年把儿童入园率提高5个百分点。日本学前教育之所以能在世界学前教育的行列中名列前茅,不能不说与上述几次幼儿园振兴计划有关。在日本幼儿教育振兴计划已实施30余年,但是类似的专门为学前教育制定的发展计划在中国才刚刚出台。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出台,提出制订和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从2011年起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其中将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力争到2015年,全国学前一年毛入园率将达到8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至少达到60%。

二、父母对幼儿教育的重视

在日本男女的社会分工明显,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仍占主流。很多日本女性一结婚就辞掉工作专心为生养孩子而做准备。比如参加短期大学或者面向母亲开的培训班,学习如何更好地养育孩子。所以她们对幼儿教育有着深入、理性的认识,对幼儿教育采取理性的适度的重视。“能传递给孩子的最珍贵的东西不是金钱,而是教育”这句话也成了很多日本父母的座右铭。但是因为日本男女的社会分工明显造成了日本父亲远没有母亲重视幼儿教育的不良结果。我认为在父母对幼儿教育的重视这个问题上可以大致把中国的父母分为两种。一种是大部分的城市父母,他们对幼儿教育有着过度而不理性的重视。他们中有人不顾家庭收入情况而一味地把幼儿送去学费高昂的托儿所、幼儿园。也有人要求托儿所、幼儿园应该提前教授小学的课程,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家长的这些行为都证明了他们对幼儿教育有着过度而不理性的重视。但是还有一部分人没有足够重视幼儿教育。他们中有人为了专心挣钱养家,每天都长时间把孩子托付给托儿所、幼儿园,对孩子的教育不闻不问。他们不管学校有没有办学资格,不管学校教授什么内容,只把学校当成一个替自己看孩子的场所。更有甚者,认为上幼儿园没有用处而不让孩子上幼儿园直接进入小学。在中国男女社会分工不如日本明显,所以中国大部分的父亲和母亲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大致相同。

篇13

备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我们的教育对象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备课首先要分析我们的教育对象。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根据所教儿童的年龄特点及学习特点,把握儿童现有的实际水平,设计适合儿童的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以达成目标。比如中班幼儿年龄偏小,在进行一般的教育活动时,幼儿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在活动中我把“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作为一个情感目标提出,在活动内容安排上,特别在开始的时候,引入了一个很容易完成的小活动,使得幼儿一下子就对自己增强了信心。

在吃透《大纲》的基础上,通过粗浏览、细分析、精研究教材来把握整个教育计划的完整性.是备课活动至关重要的一个过程,因为它不但从现有的教材上分析教育内容,更重要的是它涉及提出教育目标和完成活动计划两个重要的方面。

三、?备教具

四、?备学具

五、?备教法

除此之外,我认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实际,即要有可行性。备好课,不一定能上好课,因此教师备课必须依据自己的能力和特点。每个教师的知识结构、操作活动的能力、个性品质和思维方式都不同,因此盲目效仿他人或生搬硬套教学法必将出现事与愿违的结局。每位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应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应该充分发扬自己的优势,积累教学经验,促进自己专业化的发展。

篇14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优化;教学优势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191-01

首先,信息技术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效益。运用声像媒体,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求图形的面积时,光靠讲解是无味的,必须根据儿童心理特点,运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调动学生观察、思维、联想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都参与,并使之相互作用,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视学习为乐。例如,讲"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节课,在揭示了各种三角形的图形之后我说:"只要你们先把量出来的任何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度数告诉我,我马上就能知道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学生纷纷举手说出自己所量的两个内角的度数,我马上回答他们第三个内角的度数,他们通过自己的验证,得出老师回答的很正确,学生十分好奇,老师这样快就知道第三个角的度数啊!怎么知道的呢?求知欲开始沸腾,它促成了一种饶有兴趣的学习气氛,诱发了思维。这样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情况下解决探究问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达到愿学、乐学的效果。学生总是满足于观察事物的整体,获取对事物的综合印象,而忽视对事物的更为具体、细致的把握。例如在教学"角的概念"一课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又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达到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率,这种功效,不但能使学生对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产生成功的心理体验,而且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的数学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