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范文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5: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篇1

Abstract: Government, businessmen and academia joined the research areas of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since U.S. scholar Stephen Hymer offered the concept of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Especially from the late 1980s and early 1990s, the academia set off the hot of research. Professor Michael E.Porter in Harvard University said: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determine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 country." A large number of experts and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a lot of the problems of the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and detailed research, and obtained fruitful results. Because there is so much involved in the content of the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is multifarious, so this article will research on the problem of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comprehensively,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later study.

关键词: 国内;国外;企业竞争力;综述

Key words: domestic;abroad;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review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9-0146-03

0 引言

最早提出企业竞争力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史蒂芬·海默[2],但他并没有对这一范畴进行专门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先后通过他的竞争三部曲对企业竞争力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此后,很多学者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广泛研究。

我国对企业竞争力的关注和研究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而展开的,而学术界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的。

1 国外企业竞争力研究

世界上不同的组织及研究学者都对企业竞争力做过不同角度的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关于企业竞争力概念的探讨;企业竞争力源泉的研究;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1.1 企业竞争力概念研究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经有诸多的组织和学者对企业竞争力的概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下:

①世界经济论坛(WEF)1985年《关于竞争力的报告》中指出,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它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有价值和质量优势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

②1990年以来,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与发展学院(IMD)携手合作,并作为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的权威机构,在1990-1995年期间每年合作出版一本《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用300多项定量与定性指标对几十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估和分析,其评价结果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来较大反响。

③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主席乔治·菲什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具有比竞争对手更强的获取、创造、应用知识的能力。

④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把企业竞争力归结或等同于企业竞争优势,认为竞争优势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为客户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

⑤联合国贸发会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考察:它可以被定义为单独企业在可持续基础上保持或提高其市场份额的能力;它也可以被定义为企业降低成本或提供物美价廉产品的能力;它还可以是来源于利润率的竞争力。

⑥著名学者维纳·艾莉在其著作《知识的进化》一书中指出,竞争就是企业向市场提供新产品或为增强竞争力而调整知识的过程,企业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通过其产品在市场上所反映出来的生产力,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就是比较生产力。

⑦《贸易政策术语辞典》(1997)将竞争力归结为:某一企业,某一部门或一个国家在经济效益上不被其他企业,部门或国家所击败的能力。

⑧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藤本隆宏也将企业竞争力归结为企业的能力,并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静态的能力,改善的能力和进化的能力。

除上述国外学者和机构对企业竞争力概念进行了广泛研究之外,国内不少学者也对企业竞争力的概念进行了探讨,例如,罗国勋,李显君,韩中和,张志强,胡大立等,其中最著名的是金锫。

金锫是我国最早也是最系统研究竞争力问题的学者之一。他从5个含义出发定义了企业竞争力并提出了企业竞争力包含的四大要素。在他看来,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企业竞争力有五个基本含义:一是企业竞争力所涉及的产业,是竞争的和开放的市场,在垄断和封闭的市场中,谈不上企业竞争力。二是企业竞争力的实质是一个企业同其他企业相比较的生产率(或工作效率)。三是企业竞争力体现在消费者价值(市场占有率和消费者满意度)和企业自身利益(盈利和发展)两个方面。四是企业竞争力决定了企业的长期存在状态,因此,企业竞争力具有持续性和非偶然性的特点。影响企业经营状态的一些短期的和偶然的因素可能同企业竞争力没有直接关系,尽管一些偶然因素之所以会发生作用往往有企业竞争力方面的深刻原因。五是企业竞争力是企业所具有的综合素质,决定和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是非常多的,而且,这些因素之间经常发生着相互作用。所以,企业竞争力的各种因素都不是分别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作为一个整体对企业的存在状态发生作用。

从企业竞争力的定义可以看到,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长期决定因素[3]。本文倾向于金锫关于企业竞争力的定义。

1.2 企业竞争力源泉研究

关于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学术界主要围绕环境、资源及能力等因素来阐述各自的观点,并形成了相应的理论派别[4]。总结起来分别是:重视环境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重视资源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重视能力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

①重视环境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重视环境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称为“环境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整个80年代风靡一时,几乎主宰了当时的企业竞争战略研究。该派理论侧重于从企业外部产业市场结构进行分析,认为产业市场结构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起主要作用:产业吸引力是企业盈利的主要决定因素,市场进入障碍决定企业是否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企业要根据产业市场结构而不是企业内部条件来选择进入市场的战略。

②重视资源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重视资源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一般称为企业竞争力的“资源基础论”。该派理论把企业看成是一组资源的集合体,侧重于从企业资源及其差异性出发,来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认为,企业“最重要的超额利润源泉是企业具有的特殊性,而非产业间的相互关系”。

③重视能力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重视能力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通常称为“企业能力理论”。与重视资源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一样,重视能力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也是强调从企业内部因素与条件来出发来理解企业竞争力。二者的区别在于,重视资源因素的理论侧重于从企业的资源集合体性质出发,从企业资源本身来理解企业竞争力与竞争优势,强调企业资源、资源积累及其差异性之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意义;而重视能力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则更倾向于将企业看成是一个能力体系,(尼古莱·J·福斯等,1998)侧重于从资源之间的动态联系的角度来理解企业竞争力,强调资源之间的结合与整合之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意义。

1.3 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

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有:

①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这种方法主要是采用数学规划方法,对单个企业进行生产有效性评价,即对企业的投入规模有效性和技术有效性进行评价,以企业投入产出的相对效率作为企业竞争力的评价依据。

②综合指数评价法。这是一种综合指标体系评价法。主要是通过计算子系统综合平均指数建立反映企业竞争力的数学模型。评价的标准在于:如果综合平均指数接近于1,则说明甲乙两企业的整体无明显差别;如果综合平均指数大于1,则说明甲企业优于乙企业;如果综合平均指数小于1,则说明甲企业劣于乙企业。综合平均指数与1的离差越大,说明不同企业的差异越明显,故各企业能依据综合平均指数的大小,进行企业间的比较,确定本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

这种评价方法比较适合两个企业之间的评价,同时由于权数的确定通常采用专家咨询主观确定,欠缺客观性。

③层次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比较注重研究对象的现实意义,而且在操作上简便易行。层次分析法是对专家简单确定权数方法的改进。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到评估对象因素多样性,以及评估主体专业水平、素质、偏好的影响,评估主体难以准确地判断各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构造的判断矩阵往往一致性较差。

④模糊综合评价法。该方法是美国控制论专家艾登于1965年创立的。通常我们把竞争力强度分为很强、较强、一般和差4个等级,但很难确定每个等级的标准。这种等级的分类也只是人们主观意识的结果,分类本身就有“模糊性”。在企业竞争力评价中,一些因素具有模糊性而不能简单地用一个分数评价。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采用模糊数学地综合评价方法来对企业竞争力做一定量的评价。模糊评价法有单因素的模糊评价和多层次的模糊评价两种方法。由于企业竞争力受多因素的影响,宜采用多层次的模糊评价法来评价企业的竞争力。

⑤灰色多层次评价法。灰色系统评价方法主要有灰色聚类、灰色统计和灰色关联分析。企业竞争力灰色评价依据在于:企业竞争力评价系统是一个灰色系统,首先因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太多太复杂,人们在评价时,只能选取有限的主要指标来进行分析。其次,所选取的评价指标的数据有些是已知的,可以从现有的统计资料中获得,有些指标的数据却是未知的,无法从统计资料中获得。

⑥数理统计方法。近年来数理统计中迅猛发展的一个分支是多元统计方法,它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其中主要有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

上述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在使用时可以依据研究需要和研究目的选择使用。

2 国内工业企业竞争力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学者也展开了有关企业竞争力问题的研究。国内学者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研究、行业竞争力研究,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等等。

刘金波(2006)[5]提出构建测度地区内工业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体系;郭继鸣(2003)[6]提出从企业现有经营业绩,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环境协调能力3个方面对工业企业竞争力进行详细分析;尹子民(2003)[7]运用因子分析表征工业企业经营能力,效益能力和成长能力;杜心灵(2005)[8]提出加入WTO的背景下,研究工业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黄辉等(2004)[9]运用系统理论提出了综合评价体系并建立评价模型;刘华等(2006)[10]以市场份额作为衡量工业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指标,通过基本消费、生成模型,建立工业企业竞争力模型,分析税收政策如何对工业企业竞争力产生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刘冠洲(2006)[11]从企业规模竞争力、企业经营竞争力、企业创新竞争力和广东工业50强与世界500强的对比四个方面,对广东省工业企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蔡定萍(1999)[12]对我国各种经济类型工业企业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宗刚、马宁(2002)[13]从技术学习、R&D、制造、营销、组织管理、资源以及战略等7个方面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全范围衡量,并用DEA方法对182家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7个竞争力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白云兰等(2005)[14]以现有统计调查体系为基础,构造测度地区内工业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对评价方法进行一定的探讨。

对工业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尽管国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比起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来说要少一些,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基本上涉及到了企业竞争力的各个方面,具有系统性,对于我们从事继续的研究能够提供比较全面的参考和有益的帮助。

3 西部工业企业竞争力研究

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这些地区市场开放程度还不够,区域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工业企业发展缓慢,目前有关工业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文献比较有限。

国内著名学者、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员金锫从改善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及西部地区发展要有新思路等文献从一定侧面论述西部地区发展工业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李曦辉(2002)[15]通过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工业的现状,提出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要想长足发展,必须采取相应对策,提升工业企业竞争力,增强自身竞争实力;胡中应(2006)[16]以安徽省六安市为例,通过因素分析法和对比差距法从结果和原因方面探究了六安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竞争力状况,提出了提升贫困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张羽琴(2007)[17]通过研究中国加入WTO之后,贵州工业竞争力的现状,分析影响贵州工业竞争力的有关因素,为探究提升工业竞争力的途径提供有力的研究基础;周永红(2006)[18]分析了四川工业企业竞争力的现状,进而从环境、资源、人才、品牌、管理等方面提出如何提高四川工业企业竞争力。

通过上述文献回顾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工业企业竞争力的直接研究比较有限,相关研究涉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工业发展状况,发挥西北地区的优势资源。

有关西部地区工业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体系,研究内容不完整,同时现有研究缺乏系统性和细致化,没有涉及到行业内部和工业企业内部。在研究方法上,缺乏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因此,无论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对象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扩展和系统化。

4 小结

上述相关企业竞争力文献研究具有如下的特点:

①在研究领域上,现有的工业企业竞争力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

②在研究方法上,相应的定性研究较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较少;

③在研究内容上,多注重工业企业竞争力单一问题(例如,评价指标设计等)的研究,缺乏进行综合性的系统研究;

④在评价要素的构成上,大多是以企业内部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注重经营业绩的评价;

⑤在研究对象上,多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成熟企业的研究,缺乏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研究;

⑥多侧重于单一从企业内部(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较少综合考虑从企业所在区域角度研究。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田奋飞.企业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20).

[4]田奋飞.企业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38-40.

[5]刘金波.工业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

[6]郭继鸣等.工业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3(10).

[7]尹子民.工业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辽宁工程学院学报,2003(2).

[8]杜心灵.工业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05(5).

[9]黄辉.工业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6).

[10]刘华.税收与工业企业竞争力研究[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6(11).

[11]刘冠洲.广东省工业企业竞争力分析[J].特区经济,2006(10).

[12]蔡定萍.我国各经济类型工业企业竞争力的比较[J].企业经济,1999(12).

[13]宗刚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DEA评价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1).

[14]白云兰.工业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J].2005(11).

[15]李曦辉.加入WTO对民族地区工业的影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5).

[16]胡中应.贫困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竞争力研究科技信息,2006(10).

篇2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literatures on the connotation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enterpris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the method about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n addition,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is discussed, which provides a new thinking for the study.

关键词:建筑企业竞争力综述

Key words:construction enterprisecompetitiveness review

竞争力表现为企业所拥有的相对于竞争对手而产生优势的能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建筑企业只有拥有竞争力,才能在行业激流中获得一席之地。本文回顾了建筑企业竞争力的相关文献,对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以及影响其竞争力提升的问题和对策等内容进行了文献综述,探讨了未来建筑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方向,为该领域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1、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力文献综述

1.1 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研究

2006年,申立银[1]认为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其在市场竞争中能为客户带来特别利益的独有技能和技术。2007年,郭慧峰[2]认为建筑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应是企业维持其异质性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无形资产之中。2008年,陈守科[3]认为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整合内外部资源过程中,所拥有的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异质”能力。2011年,齐宝库[4]认为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不易被对手仿效、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体现在一系列产品和服务上。霍国庆[5]指出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一系列特殊资源组合而形成的优于竞争对手的占领市场、获得长期利润的能力。

1.2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2007年,张哨军[6]认为指标体系由社会影响力、技术能力、融资和财务状况、市场能力、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六类构成。2007年,刘晓峰等[7]以建筑企业的文化能力、资源能力、经营能力、管理能力和环境能力为一级指标构建评价体系。2008年,焦娜[8]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根据管理水平, 生产能力, 抗风险能力, 人力资源和财务状况这五方面构建评价体系。2008年,阮连法[9]借鉴战略平衡计分卡,将建筑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为规模、市场开拓、经济效益、工程管理和资源五个方面。2009年,杨会云等[10]基于对施工企业价值链构成的分析,将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分解为基本活动流程能力,辅助活动能力,延伸价值链控制能力和整体资源整合能力。2011年,霍国庆[5]构建了包括建筑引领能力、建筑整合能力和建筑品牌能力的指标体系。2011年,范永芳[11]基于波特的价值系统理论,建立了建筑企业价值链以及价值系统,以此确定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并构建指标体系。王爱领[12]运用粗集理论得到包含市场开拓,技术,管理,财务的指标体系。

1.3 建筑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2006年,邓蓉辉等[13]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并基于LMBP神经网络,建立了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估模型,且利用该神经网络评估模型还可以进行预测。2007年,陈永高[14]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建筑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2008年,陈守科【3】建立了基于模糊聚类方法的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2009年,王希忠[15]在构建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采用DEA评价建筑企业的竞争力。2010年,罗福周等[16]将顾客满意度的因素加入到竞争力测评体系中,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企业能力的大小与客户对其能力的满意程度。2010年,赵智敏等[17]运用粗糙集理论评价目标企业,指出目前我国建筑企业上市公司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工程管理能力和规模竞争能力。2011年,霍国庆[5]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并验证了其可行性。2011年,孙慧[18]对比分析已有权重确定以及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 提出了采用PCA- LINMAP 来确定指标权重, 用TOPSIS 进行排序的综合评价方法,并进行了实证分析。2011年,张欣莉[19]结合评价中指标多而样本有限的问题,构建了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模型,对目标企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1.4 提升竞争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2003年,陈梅[20]从企业的运作、管理、承包、研究、以及运用信息化技术等方面探讨了建筑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对策。2004年,竹隰生等[21]认为绿色施工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系统实施绿色施工是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2007年,李书玲[22]提出建筑企业应在培育适合自己企业的供应链基础上,与供应商、分包商、业主乃至其它协作单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实现长期的合作和共赢。2008年,王星[23]指出当前建筑企业缺少融资措施,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畅,高科技含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市场信息化基础薄弱;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

2、总结与启示

综上所述,国内的专家学者对于建筑企业竞争力的相关问题已经进行了积极的探讨。结合建筑企业发展的特点,笔者认为还存在有如下的欠缺:首先,缺少对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的动态研究。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凭着同一项核心竞争优势而获得永续的发展,只有适时调整自身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才能在行业发展中真正具备竞争力。其次,缺少对建筑企业竞争力动态评价的研究。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动态的评价不仅可以看出企业在时间序列中的发展趋势,而且还有助于建筑企业制定长远的战略和决策,使企业拥有可持续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申立银,邓小鹏;建筑业企业竞争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郭慧峰,李启明;建筑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及应用研究[J].基建优化 2007年6期.

[3]陈守科;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评价[J].建筑经济 2008年12期.

[4]齐宝库;基于AHP法的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5]霍国庆;我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数学实践与认识 2011年7期.

[6]张哨军,陈伟亚;建筑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07年5期.

[7]刘晓峰,齐二石,何曙光;建筑企业竞争力测评模型及实证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 2007年6期.

[8]焦娜;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社科纵横 2008年

[9]阮连法,曾辉,章慧;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J].建筑经济 2008年4期.

[10]杨会云,东宇,王立海;基于价值链的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年2期.

[11]范永芳;基于价值系统理论的大型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研究[J].建筑经济2011年31期.

[12]王爱领;基于粗集理论的建筑企业竞争力模糊评价研究[J].价值工程.

[13]邓蓉辉,王要武;基于神经网络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估方法研究[J].2006年3期.

[14]陈永高,孙文建;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施工技术 2007年12期.

[15]王希忠;基于DEA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营与管理,2009年8期.

[16]罗福周,薛鹏;基于顾客满意度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 2010年2期.

[17]赵智敏,朱跃钊,汪霄;粗糙集理论在建筑企业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 2010年3期.

[18]孙慧;我国沪市土木工程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与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3期.

[19]张欣莉,王亮;建筑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J].建筑经济 2011年12期.

[20]陈梅;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的思考[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2期.

[21]竹隰生,任宏;绿色施工与建筑企业竞争力提升[J].建筑经济 2004年.

[22]李书玲;构建供应链伙伴关系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J].决策探索 2007年.

篇3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小企业集群在各国或地区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各国对中小企业集群的界定标准不同,但从经济发展的总体来看,中小企业所占的比重都很大,很多国家在数量上都超过99%,就业超过50%。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融合、科技的进步,中小企业的成长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中小企业正在向集群成长方向发展。

中小企业集群一般定义为:一群既相互独立又彼此依赖,既具有专业分工,资源互补又维持一种长期的、非特定合约关系的中小企业在一定区域或范围内集聚。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一大特色,甚至成为一些地主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一些学者更将其概括为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主流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民营中小企业集群迅速成长,在经济的空间成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民营中小企业集群是指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体而形成的企业集群,它是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主要表现形式。

由于中小企业集群高度的离散性和易变性特点,所以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分类,研究者从自己着眼的角度,得出了不同的分类。如按形成方式不同,分为由区域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因素而形成,由大企业分拆、改制而形成,由跨国公司对外投资而形成。

二、国外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研究概况

鉴于中小企业集群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国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理论:

外部经济理论。分析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他把小企业集群定义为由一群具有“外部分工”性质的小企业为完成某类产品生产联合而成的群体,它是分工专业化的产物。

马歇尔将这种思想进一步深化,认为专门人才、专业机械、原材料提供、运输便利及技术扩散等“一般不发达经济”所造就的“外部经济”促使企业集聚而形成中小企业集群。他在《经济学原理》中定义了“外部经济”概念,并认为外部经济可因小企业集群而获得。共产业集群理论以劳动力市场共享、专业性附属行业的创造及技术外溢为立论基础。

以创新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论。熊彼特认为创新不是孤立的事件,而在于集群并成规模的发生,倾向于集中分布而不是均衡分布。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可能,企业集群的发展形成了比单个企业更强的竞争力(包括国际竞争力)。

制度(交易费用)论。以威廉姆森为代表等以“中间性体制组织”来解释企业集群发展。中小企业集群既不同于科层制,又不同于市场制,而是一种介于市场组织和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体组织。这种组织既可以克服由于单个企业扩张规模而带来的组织成本过大,对市场存在刚性、等规模不经济,又可以降低由于不确定性大、交易频率小等纯市场制的缺陷引起的市场交易费用,而且还可以用它来解释企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契约部份的具有长期性。

聚集经济理论。阿尔弗雷德.韦伯(Webber)从工业区位理论(聚集效应)的角度来阐释企业集群式成长。他从聚集因素造成的经济性――“一般经济成本开支”的降低来解释企业集群产生的原因,并将企业集群成长归因于以下因素:集群强化了技术设备专业化整体功能;强化了劳动力市场的优化配置及使用效率;提高了批量购买和出售的规模,降低交易费用;基础设施共享。

三、我国学者对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研究

1.企业集群产生的条件。一般而言,中小企业集群产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社会和历史条件,其中经济条件包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供给条件主要有集群产品存在的技术可分性、集群产品存在丰富的产品差异化机会、集群产品运输成本低、技术创新的网络性与知识传播的缄默性等;需求条件则主要包括集群产品的时装性与艺术性、消费者对集群产品消费行为的易变性、集群企业可以获得多方面的需求利益等。

面对中小企业集群形成条件的多样性,依据中国国情,可以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所谓三维度原则:宏观维度――集群成长的外部环境,包括市场需求、经济制度与环境、文化传统与基础条件、其它特殊干预等;中观维度原则―主要包括集群成长的支持、因子条件等;微观维度原则――主要是集群内的信任、联合与制裁行动、企业的优势互补、企业的创新、企业设立的难易、企业的竞争等。

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可以用直接经济要素的竞争优势(主要是垂直和水平联系的合作与竞争形成)和非直接经济因素的区域创新系统(由支撑机构和企业群间相互作用形成)两方面体现出来,且这两个方面相互信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魏守华等(2002)将中小企业集群形成机理概括为地域分工、外部经济、交易费用降低、合作效率提高、合作型区域的技术创新与扩散。符正平(2002)则认为企业集群形成机理是聚集网络的外部化、企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实质也是一个网络外部化的过程,只不过这里的网络外部化不是体现在产品上,而是体现在企业的区位决策上。

周晖(2001)用协同论、知识战略联盟、强选择性并联耦合来对中小企业集群的成长进行经济学解释,中小企业在整体的发展演化中,从无序到有序、从开始的零散技术到最后聚合、创新并逐步形成核心技术,进而形成系统的核心竞争力。

蔡宁(2003)将中小企业集群看成是一种中间组织形式,其竞争优势源于资源禀赋及集群对资源的整合能力,特定的资源和能力构成了集群的长期部分优势。企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可概括为四个方面:资源的集聚效应、分工与协作效应、区域集聚效应、资源共享效应。刘金友(2002)提出企业集群式创新概念,并用“动态循环累进”模型对集群式创新过程进行描述,即利用集群优势进行技术创新,这种创新具有互惠共生性、协同竞争性、资源共享性和地:地方结网性等特征。

李勇(2003)将影响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概括为:企业群的组成状况、企业群的创新能力、企业群的战略定位、企业群的环境适应能力、文化与制度方面的特征等因素。

3.中小企业集群的创新。在研究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能力上,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创新能力是内生的,即通过技术创新和外部性、协同性范围经济等方面从内部引致创新(金井贤一等,1995);一是创新能力是外生的,即技术范式的变更与引入构成了外生的创新能力源(Hobday,1994)。

事实上,无论是内生型还是外生型创新能力,其成长都是有条件的,现实存在的企业集群都是既不具备内生型创新能力条件,又缺少外生型创新能力条件的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中小企业网络(王,2002)。自发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往往因缺乏创新能力而自发地衰落下去,要避免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中小企业集群的衰落,技术创新将起关键作用,由地方政府引入创新能力产资源变得非常重要,设立以公司性运作机制的技术创新机构将是利用外部创新资源的有效途径。

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障碍因素

企业集群化成长的障碍因素很多,贾生华等(2003)将其主要障碍因素归纳为三大层面因素,并对这些障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进行了排队,最后认为产业发展战略、地方产业政策和服务措施、行业协会的参与及中介服务组织的健全等因素会对集群内企业成长产生重大影响。

李勇(2003)将企业集群的竞争力影响因素概括为:企业群的组成结构、企业群的创新能力、企业群的定位、企业群的环境适应性、文化与制度方面的差异等。

归纳起来,以下几个方面会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它们是:

1.结构问题。一般而言,阿米巴式中小企业集群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产品同质化较大、产品档次不高、简单的低成本过度竞争、重复建设、规模不容易扩大等情况,产品结构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需要,更不用说引领时尚了。

2.技术水平提升与核心竞争力问题。在理论上,中小企业集群在核心能力的培育、整合、扩散、发挥和创新上有其优势(郑健壮等,2002),但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实证上,这些优势的发挥会存在很多障碍,由于集群内竞争激烈,大量企业并不看重长远规划,进而不太重视技术的创新、品牌的培育,使产品的竞争优势更多的表现为低价格(成本),而不表现在技术含量上。

3.集群内交易成本较高问题。由于价格竞争为主要的竞争手段,企业间的合作效率通常只来自于静态生产力的提高(如分工),而不是来自于动态的创新方面,同质产品的激烈竞争和个体独立性使同质类企业间的合作较难实现,从而影响持续发展能力。

4.企业家的成长问题。中小企业集群会催生众多创业者,但真正的企业家产生并不多,现代化的营销手段、资本运营、品牌经营等运用并不多,更多企业走的是一条自我积累的发展道路,加上企业的短视行为,将难以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和大型企业,影响集群企业的整体成长。

5.政府作用问题。政府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仍存在一定的偏差,一是表现为政府无为,让企业自然发展,虽然开始发展快,但随之而来的是市场的无序化、竞争的无序化、发展的无序化,最终造成集群企业的逐步衰落;二是政府主导,从发展的初期就以政府为主,如政府建设工业园、统一规划发展,但由于政府涉入过深,使企业难以发展。恰当地处理好政府主导与政府引导的关系,将直接影响中小企业集群的成长。

五、民营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

1.关于概念的理解。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研究对象可以是国家、产业和企业等。目前,对企业竞争力的认识较为一致,一般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它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它可以分成四类要素(层次),即关系、资源、能力和知识(金碚,2001)。

但对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定性则差异较大。对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概念,目前还没有较统一的定义。事实上,目前对民营企业集群的竞争力的研究还不很深入,不光表现在概念的理解上,而且表现在对竞争能力的评估、测定上,定性分析的都比较少见,更不用说定量分析上了。仅有的分析都停留在对中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分析及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上。

王(2002)认为,目前对集群经济演化的研究,严格地说,还停留在一种分类研究上,目前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理念解释,结合广东集群经济发展的实际,集群经济在演化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专业市场型(集群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纵向配套型(集群发展的成长阶段)和合作扩展型(集群发展的成熟阶段)。

篇4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SWOT分析;实证分析

一、企业竞争力概述

(一)企业竞争力的内涵

综合了国内国外相关学者以及著作的观点,企业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含义:(1)企业竞争力是一种比较生产力,不是现象上的种种比较优势,也不是该公司的产品或功能性活动。(2)企业的竞争力是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良好体现。(3)企业竞争力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存在的,它无法脱离环境而独立存在。(4)企业的竞争力是动态而不是静态的产品。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和发现的各种市场机遇,战略规划,产品设计,采购,生产等一系列过程,通过各种资源的不断优化,才能逐步形成自身的竞争力。

(二)企业竞争力理论综述

1.基于资源和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理论。钱德勒的组织能力。钱德勒认为的组织能力,是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生产能力,管理技能和营销能力,和内部组织的体育设施和人力资源能力的集合的经济。

普兰哈拉德的核心能力。菲利普·萨尔尼克在1950年曾提出企业特殊能力的概念,强调一个组织比其他组织做得更好的因素。1990年普兰哈拉德和赫梅尔撰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出核心能力概念是指某一公司与其竞争对手相比所具有的独特能力。

斯托克的基于流程的能力。波士顿咨询集团的斯托克和舒尔曼认为,成功的企业十分注意当时的行为,是该组织的活动和业务流程的生产能力,并把提高此类活动和流程作为首要的战略目标。

2.基于评价的企业竞争力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与会各国银行家,经济学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以企业竞争力和企业国际竞争力为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他们对评价企业竞争力的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3.波特教授的企业竞争力理论体系。迈克尔·波特

(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五力分析模型,五力分别是:购买者的议价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五种力量的不同组合变化最终将影响行业利润潜力变化,并对全球企业战略的制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我国企业竞争力的现状

根据国际权威机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对46个国家和地区企业管理竞争力的评价,在2003~2007年的5年中,中国大型工业企业管理竞争力平均排名为第33位,企业绩效竞争力平均排名为第34位,管理的有效性竞争力平均排名为第32位,而生产率竞争力水平最低,仅排第40位,我国工业处于较低的水平。在2007年企业总体竞争力排序中,中国大型企业总体竞争力得分仅为25.72,处于46个国家的第38位。相比之下,超过80分的国家和地区有11个,美国和加拿大居第1位和第3位,欧洲国家占7个,中国香港列第7位。在竞争力指标体系中,比较重要的是企业内在竞争力,即企业掌握的资源、表现出的能力,我国大型企业内在竞争力在46个国家中居第33位,处于较低水平。

(四)目前影响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的主要因素

1.环境影响因素。(1)体制因素。公司管理不完善,市场秩序和竞争机制不规范,投资融资体制改革滞后,影响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2)市场因素。一是过度竞争。使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出现盲目的重复建设现象;二是垄断。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还扭曲、弱化价格信号,严重妨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3)政策因素。首先是国家体系不完善;其次是我国引进外资的政策存在较多缺陷;再次是我国对外投资的投资客体和投资行为方面的制度障碍。

2.企业影响因素。(1)观念因素。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是中外企业最主要的差距。(2)战略因素。目前中国的企业不注意重视长远的战略管理,特别是企业集团战略和业务竞争战略。(3)制度因素。由于经营机制的问题,导致中国多数的企业劳动效率地下,竞争能力不强。(4)技术因素。我国企业要提高竞争力,必须正视技术水平的差距,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进步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5)规模因素。目前我国企业的规模结构总体上大企业不大,中小企业太多,这样使得企业很难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与国外大企业相比缺乏竞争力。(6)管理水平因素。目前,中国企业在管理水平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通常不能较好的给企业定位,以至于找不到合适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导致竞争力低下。(7)跨国经营因素。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水平较低,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例如企业规模小、对外投资技术含量低、海外企业效益较差等。

二、实证分析

海尔集团企业竞争力SWOT分析:

运用SWOT分析可以正确了解企业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以及企业内部的优劣势,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把握住机会,避开企业的劣势与外部的威胁,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1.海尔的优势。海尔集团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因素,首先是品牌优势,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同时也是中国最具价值品牌;其次是海尔集团的产品优势,海尔品牌旗下有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多种产品,其中海尔冰箱、海尔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再次是海尔的服务优势,海尔始终坚持“用户第一”的思想,从产品设计、制造再到购买,以及上门服务,最终还有产品的回访服务,这一系列的服务不断满足用户的要求。最后是海尔集团的渠道优势,海尔实行个性化营销的策略,根据不同渠道的特点,进行专业化的分工,管理渠道十分严格,每个地区只设立宜家核心商,作为物流平台和服务中心,分区域控制。

2.海尔的劣势。海尔集团固有的战略优势和营销思想,很难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海尔要在国际市场上有大的突破十分困难。国际公司很多的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高利润,中国企业大多是低投入,低产出,低效率。海尔也是如此;海尔轻视广告文化建设。海尔的广告策略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在炒作外观及附加主要功能方面很少考虑消费者是否真的需要这种功能;二是高密度,高频率的反复炒作某一卖点的做法,在日益发展进步的中国也会越来越不适应。

3.海尔的机会。海尔之所以能取得很大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海尔的企业文化,必须坚持以海尔的企业文化为根基。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保障、以市场创新为目标,海尔长期以来一直专注于技术创新,以实现企业信息化,其文化对于海尔的发展来说,是一项长久存在的机会。

4.海尔的威胁。目前,海尔仍然面临着许多威胁,随着家电企业的持续上升,技术的不断提高,海尔必须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从而提高了自身的优势。此外,应加快多产业发展的方向,以提高他们的竞争力。从技术角度来看,谁也不会比别人慢得多,海尔外部停滞不前信息技术,也是对国内信息技术产业的强烈打击,如果抛开这些年来海尔品牌效应不谈,海尔竞争对手的外部信息化增长也会很快形成,到时他们会成为海尔集团的强劲对手。

针对海尔集团竞争力的SWOT分析,可以形成SO、WO、ST、WT四项发展战略,见表1。

三、结论

我国企业的竞争力,总体上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以海尔集团为代表的大型企业,虽然竞争力相对较好,但也是存在诸多威胁,机遇和挑战同时存在,需要企业本身适当把握,根据对海尔集团的SWOT分析得出,海尔仍需推行发展型战略,在挑战中抓住机遇,才能立足于世界企业之林。

参 考 文 献

[1]范林根.企业竞争力的形成与提升[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

[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3]罗国勋.二十一世纪: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4]宋建林.基于危机视角的企业持续成长问题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05

[5]陈志平.诚信是企业竞争力之核[J].企业导报.2009(2)

篇5

关键词:河北钢铁集团;企业竞争力;因子分析

2008年6月,由唐钢和邯钢组建了河北钢铁集团,本文正是对这一重组后的河北钢铁集团现在的竞争力情况进行分析。根据2009年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经营情况以及财务状况,建立了钢铁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并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得出河北钢铁集团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一、构建钢铁企业竞争力模型与数据处理

(一)钢铁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评述与原则

国内外许多机构和学者对钢铁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美国世界钢动态(WSD)评价体系,国内许多学者对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做过深入研究,李友俊等学者认为,根据企业竞争力的本质内涵,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反映企业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和科技开发能力。复旦大学王其藩教授从企业规模与产品结构、技术水平与技术创新、管理体制与组织结构等方面描述了中国钢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甘小青从企业生存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发展能力和外部环境转化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了一套竞争力评价体系。

本文建立指标体系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客观性与全面性相结合,即从财务数据的角度客观反映钢铁企业的经营状况;二是获利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当期的利润与偿债能力和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上市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及数据来源

综上,本文从投入产出能力,获利能力,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个一级指标中选取16个小指标分析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如表1,本文以宝钢股份、武钢股份、河北钢铁等26家钢铁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各公司2009年年报。上市钢铁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三)2009年上市钢铁企业数据分析

1、将原始数据标准化。

2、建立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矩阵R。

3、计算R的特征值和累计贡献率,确定公共因子个数。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五个公共因子,它们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6.317%,即5个公共因子包含了原变量86.317%的信息,可以替代原来16个变量对企业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

4、建立因子载荷矩阵。根据确定的5个公共因子建立因子载荷矩阵,并对所建立的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

5、公共因子命名与解释。根据因子载荷矩阵,对5个公共因子进行分析。因子1(F1)上载荷最大的变量为:X1、X2、X3、X4、X5、X6和X13,这些指标反映了钢铁企业投入产出与人力优势的能力,所以同样把第一主成分定义为规模因子。因子1的方差贡献率最大,旋转后为35.965%,说明钢铁行业的规模效应最为显著。因此,钢铁企业不断增加投入、释放产能和扩大企业规模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因子2(F2)上载荷最大的变量为:X7、X8和X9。这些指标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水平的指标,定义获利能力因子。因子2的方差贡献率为25.008%,对钢铁企业的竞争力影响很大。

因子3(F3)上载荷最大的变量为:X10、X11和X12。这些指标显示了企业的管理能力主营业务持续增长能力和偿债能力,定义为可持续发展因子。因子3的方差贡献率为10.219%,对钢铁企业的竞争力影响较大。

因子4(F4)上载荷最大的变量为:X14和X15。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净利润增长率反映了企业稳定利润的能力,X15反映资产管理水平,这两个个指标综合反映了企业资产管理水平因子。因子4的方差贡献率为8.803%,对钢铁企业竞争力有一定的影响。

因子5(F16)上载荷最大的变量为:X16。这个指标反映了企业核心业务盈利的能力,定义为主营业务获利能力。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投资收益及附属业务必然贸易等均不能使企业获利,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能够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只有好似主营业务及主营业务的利润率。因子5的方差贡献率为6.322%,对钢铁企业竞争力有一些的影响。

6、计算各主因子以及综合竞争力得分矩阵。各主因子得分如表2所示(SPSS自动给出),根据此因子得分,可以计算出各个因子的排名。在此基础上,对26家钢铁企业进行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由于5个主因子反映的是钢铁企业竞争力的不同侧面,因此在计算综合竞争力时应给予不同的权重。本文以5个主因子各自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公式如下:F=(41.67F1+28.97F2+11.84F3+10.2F4+7.32F5)/86.317计算得出26家钢铁企业5大竞争力得分和综合得分,如表2所示。

(四)结果分析

综合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河北钢铁集团并购后竞争力综合得分第六。从分因子得分看,河北钢铁集团规模优势排在第4,获利能力排第18,可持续发展能力排第8,资产管理水平排23,主营业务发展排第9。这可能是合并后短期内并没有实现有效整合,规模经济,协同效应,在管理上也处于磨合阶段,适应阶段,还没有能够大幅度降低成本,统筹安排。

二、提升河北钢铁集团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第一,实施企业资源的整合。对于优势产品、应该加大投入,着力解决供应链中的原材料采购、物流和销售渠道的资源的协调和配置,根据并购各企业所在市场的环境和地域特点决定产品结构和生产技术水平的调整力度和方向,避免资源的重复使用。

第二,加强人力资源的整合。河北钢铁集团的科研人员比率和大专以上人员比率,在同等钢铁企业中比率偏低,首先稳定激励现有管理和科研技术人才,鼓励科研创新,加大对关键性技术加大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其次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一流的科研环境,鼓励支持专业人才发明创新。

第三,提升研发能力。2009年河北钢铁集团在R&D投入上有了很大提高,但依然存在着专利数申请不多,创新能力差,产品层次低等种种问题,企业应继续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坚持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另外,企业要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对接,切实把新技术新发明变为可以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用资源。

第四,提升文化力。注意并购后文化的整合。并购前各企业都有自己的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如唐钢精神、邯钢模式等,这些企业文化通过交流和沟通过程中相互渗透和共享,吸取各方的文化优势,融合为一种更加优秀的新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崔保军.企业并购动机综述[J].企业经济,2004(8).

2、肖惠,包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AHP-GRAP-PPM[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3).

篇6

关键词:中国顶级企业世界级企业企业系统竞争力

顶级企业是指一定区域和行业的最优企业,世界级企业(theworld-classenterprise)是指能够为利益相关者带来世界级回报,在所处市场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企业。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定义,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设计、生产并销售产品(服务)的过程中,比其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提供更有市场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的能力。

企业竞争力,尤其是顶级企业的竞争力一直倍受关注。对中国而言,其顶级企业的竞争力不仅代表了中国企业的发展水平,而且展示着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由于目前中国还没有世界级企业(项兵,2005),所以本文主要对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的竞争力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二者的差距,探索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逻辑。

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目前对这两类企业竞争力的比较研究是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区域进行的,国内研究是国际研究的继承和深化。在国际上,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首先开始重视竞争力问题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也相继投入到该研究中。目前,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提出的相对完整的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原则和方法体系影响较大。李汉川和管鸿禧(2004)认为国际竞争力理论可分为四大学派,即以WEF和IMD为代表的国际表学派、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产业竞争力学派、以伯格·沃纳菲尔特和安蒂思·潘罗斯为代表企业资源学派、以布林·罗斯比和J·F·克里斯蒂森为代表的能力学派。

而中国对企业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应用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乐筱康(1990)提出了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能力的观点,并对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定量分析;狄昂照(1992)与金碚(1997)研究了国际竞争力的数量及其国际比较;王伯安(1997)、穆荣平(2000)对不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韩之俊(1996)、范晓屏(1997)、彭丽红(2000)、张德平(2001)分别研究了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测量、企业竞争力基础理论框架和理论分析方法以及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反映。姜汝祥(2005)等认为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企业的差距是整体性的,表现在企业文化、绩效管理、公司管控、营销系统、领导力与团队五个方面。

上述文献为深入研究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对企业竞争力的认识不够清晰、系统,究竟企业竞争力的本质、根源是什么?中国企业,尤其是顶级企业如何能够成长为世界级企业?本文首先比较分析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竞争力的不同,明确二者的优势和劣势;然后构建企业竞争力的系统模型,提出企业系统竞争力概念,力图对企业竞争力的本质和根源做出新的探索;最后在企业竞争力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思路和建议。

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竞争力的比较

根据企业生产销售产品的流程,竞争力可以从企业的研究开发、企业规模和生产率与收益、市场影响力、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以及企业管理能力五个方面加以分析。由于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世界级企业的优势和劣势相应的就是中国顶级企业的劣势和优势,因此可以世界级企业为参照系,仅分析中国顶级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一)中国顶级企业的优势

虽然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相比其竞争力存在较大差距,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不可多得的比较优势和发展空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丰富的人力资源潜力。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自信的民族。中国不但具有无穷无尽的廉价的劳动力、优秀的技术工人,而且大学生已经是世界第一,储备很多。而且中国人酷爱学习,在世界十大商学院和美国的顶尖十大商学院中,据统计,三分之一在读的博士生来自于中国大陆,2005年申请十大商学院70%的申请来自于大陆,因此中国顶级企业的智力资本储备是非常之强大的。正因为如此,中国企业存在同时对终端和高端的市场进行冲击的现实可能性。中国顶级企业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积累了比较雄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研发能力不断增强,为将来进一步的创新和开拓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最活跃最广阔的中国市场。中国市场是全球最活跃最为广阔的市场之一,这源于:中国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被压抑多年的13亿人的消费欲望逐渐得到释放、多个行业远未得到充分开发、中国政府不断提升的服务水平。这为中国顶级企业的跨越发展提供了最大的空间和基础前提。

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国企业家更多的协调发展的智慧,而协调发展是现代经济、现代社会走向未来的必然选择,因此以团队为基本组织形式的中国顶级企业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比西方企业先行一步,形成民族企业的群体协同竞争力。

(二)中国顶级企业竞争力的劣势

研究开发领域。中国顶级企业不少以引进技术为主,缺乏独立研发的能力。据悉,一些企业的技术引进费用与投入的研发费用之比,在最高峰时期达到12:1。但一味地追求技术引进并未达到明显改进的效果。一些企业甚至陷入了“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和“能力弱-依赖-越依赖越弱”的双重怪圈。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03年全国调查的重点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只有1%,而按照国际标准,比例为2%才算正常,比例为5%才有竞争力。2005中国企业500强中只有106家企业的研发费用比例超过2%。由此导致中国顶级企业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在总体上与世界级企业差距甚远。

企业规模、生产率与收益。中国顶级企业的规模、收益仍然比世界级企业小得多。据WEF公布的数据,2004年中国500强的营业收入只占世界500强营业收入的5.3%,中国500强的资产总量占世界500强资产总量的5.61%,中国500强的利润只占世界500强利润的5.22%。整体而言,中国的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回报率,从1992年到2002年,平均是7%到8.5%之间,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是靠投入的加大,不是生产力的提高。在企业的生产率方面,这种状况也存在。反映劳动生产率的两个重要指标是人均营业收入和人均利润额。2004年世界500强的人均营业收入为268.27万元,人均利润额为13.17万元;而中国500强企业的人均营业收入为43.54万元,人均利润额只有1.53万元,分别只相当于世界500强企业的16.23%和11.62%。

市场影响力。中国顶级企业品牌的总体影响力偏弱,部分顶级企业甚至不注重企业品牌和知识产权保护。在世界品牌实验室“2003年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排名”中,中国只有海尔一家品牌上榜,居第95位,其品牌价值为530亿元。据英国《金融时报》的问卷调查,全球最受尊敬的90家企业的前50家中,有24家来自于欧洲,22家来自于美国,3家来自于日本。丰田排第5,索尼排第6,日产排50,一个来自于韩国,一个来自于墨西哥,中国没有一家企业入围。在将来5年到10年之中,对新兴市场影响最大的90家公司,在世界同行的眼中,居然也没有一家中国企业。

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衡量企业国际化程度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该企业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占其总销售额的比重。如果该指标超过30%,就可被视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企业。近几年,中国一些企业在国外的销售额不断增加,但与国际上跨国公司相比,依然是不可同日而语。资料显示,全球最大的100家企业中,海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50%以上的企业多达一半以上。我国企业到2004年底累计对外投资不过是370亿美元,只占累计外商投资总额的3.58%。即使像海尔集团这样国际化经营取得显著成绩的中国企业,2004年起来自海外生产销售的收入也不足10亿美元,不到其当年全部销售收入的8%。

企业管理能力。世界企业具有十分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的委托问题;拥有丰富优质的人力资源,能够形成强大的团队竞争力;建立健全管理基础设施,从战略到战术的量化分析与企业控制各具特色。

企业竞争力系统模型

中国顶级企业和世界级企业的竞争力鸿沟可以通过企业竞争力的系统模型加以解释。

(一)企业的系统竞争力

企业竞争最终是人的竞争,是作为个体或群体的人运用资源实现最高发展愿望的能力。能力受到主体、客体和环境的决定和制约。从而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因素是企业员工、产品的消费者或顾客、企业的非人力资源。企业员工是企业的所有者和雇员,所有者在某种意义上是自己的雇员;产品的顾客是利润的最终源泉;企业的非人力资源由企业环境、物质资本、自然资本构成。企业竞争力就是由上述三种因素及其组合的综合整体表现,即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员工、资源以及顾客组成系统的系统竞争力。

(二)企业系统竞争力的分类及其演化

企业的系统竞争力的综合性或系统特征并不排除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其进行分类,而且这有助于深入理解系统竞争力的演化规律。

按照竞争力的主要构成因素可分为:文化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组织竞争力;科技竞争力、自然资源竞争力;营销竞争力。按照竞争力的发展水平可分为: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协同竞争力、持续竞争力。基础竞争力是指在员工、资源、顾客三个方面具有一定分割市场利润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是在基础竞争力的基础上发育形成的有别于同种或同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协同竞争力说明的是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中和形成以后,以核心竞争力为契机使得基础竞争力发生质的飞跃,整体性的提高;持续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在时间上的表现,是克服信息导致的企业的不确定性而形成的。按照竞争力展现的区域可分为:本国区域竞争力、本国竞争力、国际竞争力以及全球竞争力。

上述企业系统竞争力的不同区分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体现着企业竞争力的演化路径和历程。文化、制度、组织、科技、自然资源、营销等要素竞争力是构成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协同竞争力和持续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不同的要素生产力发展水平形成不同发展阶段的竞争力。而且,要素竞争力和竞争力的发展阶段对应着企业的区域竞争力,二者相辅相成;一般而言,国内区域竞争力对应着组织、科技、自然资源、营销诸要素生产力的初级阶段,体现着基础竞争力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出现;本国竞争力的形成是制度、组织、科技、自然资源、营销等要素竞争力比较充分发展的结构,此时已初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将使企业活动跨越国界,形成国际竞争力,各种要素生产力则应用得更加纯熟;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竞争力、文化制度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全球竞争力、文化竞争力是统一的。

由此将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相对照,可以推断出,目前中国顶级企业的竞争力水平仅处于国际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综合竞争力的培育与发展阶段,仅仅将企业系统竞争力的某些要素的竞争优势发挥出来,远未形成完善的制度竞争力以及文化竞争力;而后者却是世界级企业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结晶。因而,企业系统竞争力才是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竞争力差异的根源,而非竞争力某些方面的差异。

提高中国顶级企业系统竞争力的思路和建议

中国顶级企业的竞争力远逊于世界级企业,但也存在生存发展的希翼。如何跨越企业竞争力鸿沟?如何有效提升国际竞争力?下列思路建议可供参考。

(一)注重培养尊重人的文化

世界级的企业到真正最后的竞争都是文化底蕴的竞争,美国的顶级企业没有一个是以日本文化为基础的,日本的顶级企业没有一个是以美国文化为基础的,最后的竞争都是文化底蕴的竞争。中国顶级企业也不会例外。

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中国社会过度宣扬以“真龙天子”为核心的集体文化,秩序以大多人失去自由、思想和理想为代价,这与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相一致,而与人人自由、平等、公平的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存在很深的矛盾。

以和谐发展为基调的现代中国社会的方向在于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加快发展尊重人的文化。这种文化尊重合法劳动所得,提倡社会公平,鼓励创新,实现法治社会。现代西方文明与中国古老文明精华的融合而产生的中国新文化将是培养中国世界级企业的沃土。

(二)政府应努力提高对企业的服务水平

中国企业真正面对市场经济也只是近20多年的事情,各级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水平亟需改善。由中国顶级企业的困境和企业竞争力系统模型,中国政府有必要妥善解决下面几个关键性问题。

政府科学定位,积极进行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使得行政权力彻底地退出企业经营。明确政府和企业的合理界限,减少政府或政府公务员对顶级企业的干扰;确定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责,确立企业真正的市场主体地位;不断完善政府自身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构建法治政府。这是顶级企业逐步向世界级企业转变的必要条件之一。

不断完善中国的税收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企业空间流动性的约束,彻底打破市场分割。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使得企业与所在地政府的财政收入紧密相连,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具有很大的积极性对本地企业进行保护或限制企业的迁出,阻碍区域外企业的进入和发展。这就是我国各地区广泛存在企业规模小、产业区域雷同度极高以及全国统一市场至今没有形成的内在原因。

大力加强政府对企业,尤其是对顶级企业的服务。现代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也是信息化的经济,二者内在的要求各国政府不遗余力地为本国企业提供高水平的服务,不断扩大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我国政府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对顶级企业在研发、融资、信息等方面提供尽可能多的有效高品质服务。

(三)完善中国顶级企业的管理

首先,中国顶级企业需要不断完善管理。根据世界级企业的发展历程以及企业竞争力的系统模型,基础竞争力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清晰的企业产权、强有力的领导、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坚持不懈的创新、稳定积极的企业文化,以及由这些因素共同构筑的核心竞争力、协同竞争力以及持续竞争力无不与之息息相关。改变企业急功近利的思想,摒弃粗放经营思路,深化内部管理,努力克服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内部控制的限度约束,减少企业混乱甚至突然的崩溃,以上这些方面都是提高我国顶级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其次,需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以总公司技术中心为龙头,以二级公司技术为基础的科技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制定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技术标准和施工规划等。需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品牌经济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主流,品牌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外在表现。大张旗鼓开展品牌战略的宣传教育,使全体职工牢固树立起强烈的品牌意识,品牌战略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把重点放在技术创新上,打造出更多技术含量高的,充分体现企业特色的综合品牌。

最后,中国的顶级企业迫切需要有全球的理念,重视企业国际化、全球化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高新科技支撑下的全球化将市场的边界变化的日益模糊起来,各种类型的企业同台竞争已迫在眉睫。不断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企业的国际化全球化战略,以逐渐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李英伟.世界顶级企业的管理之道[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篇7

[关键词]目标规划;灰色关联分析;TOPSIS

[中图分类号]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4-0021-02

1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然而,现有的研究成果在指标因素的选取上还比较偏向简单的财务统计,不够成熟;在模型的建立中主观色彩较为浓重,不够严谨。因此,科学地选取指标因素、合理地评价企业竞争力,对企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指标选取

在这一部分,我们摒弃了前人运用过多的财务统计指标,从更宽泛的含义上着手分析。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是依照企业竞争力构成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完成的。我们认为,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主要是企业投入与产出水平、企业财务状况、资产运营能力、未来成长属性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指标。

在企业投入与产出水平方面,企业市场上竞争能力的核心是产品的质量,因而,我们选取产品综合质量系数作为评价指标。

企业的财务状况反映在当前投资水平下,从劳动投入与生产成果等方面的对比,探索企业的效益水平。其中,销售利润率反映企业销售收入的综合获利水平。

资产运营能力可以有效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水平,它由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与各生产要素间的协调程度组成。其中,总资金周转率是评价企业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的重要指标。

企业的未来成长属性主要是对目前企业对社会与市场适应性的判断。技术开发贡献率是一个重要指标,技术开发贡献率大,企业增加技术投入的开发相对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技术进步起到促进作用,使经济效益有所提高,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国际竞争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是反映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优良指标,它可以表现出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从而反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基于灰色关联的改进TOPSIS方法

TOPSIS法是利用有限信息分析项目本身数据的方法。我们将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分析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构建一种新的灰色理想值逼近模型来对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其中,因素的权重是通过目标规划计算出的,这也使结果客观性、严谨性更强。

步骤1我们对指标数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矩阵R=(rij)m×n

rij=yijmi-1y2ij(1≤i≤m,1≤j≤n)

步骤2我们利用目标规划,计算指标的权重。

利用目标规划构造最优化模型。

minZ=mi=1d2i=mi=1mj=1(rij-ri)2ω2j

stni=1ωi=1

ωi≥0,j=1,…,n

其中d′i表示与理想解的距离。

解得

ωi=nj=11mi=1(rij-r+i)2mi=1(rij-r+i)2-1

显然有ωi≥0(j=1,…,n),并且ωi是最优化模型目标函数的最小值点。

步骤3计算加权规范矩阵x=(xij)m×n=[ωi×rij]m×n。

接着,确定加权规范化矩阵的正、负理想解并计算其Euclid距离d+i,d-i。

d+i=nj=1(rij-r+j)2d-i=nj=1(rij-r-j)2

步骤4计算各个方案同正理想解与负理想解之间的灰色关联系数矩阵。

l+ij=miniminj|r+j-rij|+θmaximaxj|r+j-rij||r+j-rij|+θmaximaxj|r+j-rij|

l-ij=miniminj|r-j-rij|+θmaximaxj|r-j-rij||r-j-rij|+θmaximaxj|r-j-rij|

其中,θ(0,1)为分辨系数,经验取值05。经过指标的预处理,理想方案R*规范化后为R*=(1,1,…,1),负理想方案为R-,规范化后为R-=(0,0,…,0)。

然后,计算各方案同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灰色关联度l+i和l-i

l+i=1nni=1l+ij和l-i=lnni=1l-ij

步骤5分别对Euclid距离和关联度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计算相对贴近度:

D+i=d+imaxid+iD-i=d-imaxid-iL+i=l+imaxil+i

L-i=l-imaxil-iP+i=D+iD+i+D-iU+i=L+iL+i+L-i

步骤6

Q+i=v1P+i+v2U+i

其中,v1=v2=05。

按照Q+i的大小进行方案的优劣排序,Q+i越大表示该企业的竞争力越强。

4实证分析

这一部分,我们选取部分知名的白色家电企业,以澳柯玛、海尔、美的、春兰、小天鹅、格力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首先,我们统计并汇总了上述企业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将各个企业的产品综合质量系数、销售利润率、总资金周转率、技术开发贡献率、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指标汇总如表1。

表1各个企业产品综合质量系数、销售利润率、总资金周转率、

技术开发贡献率、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产品综合

质量系数销售

利润率总资金

周转率技术开

发贡献率产品国际

市场占有率澳柯玛2134%359%1978%6500%050%海尔2510%1099%1276%8400%066%美的2360%876%913%9500%091%续表

产品综合

质量系数销售

利润率总资金

周转率技术开

发贡献率产品国际

市场占有率春兰2712%1307%881%4600%021%小天鹅2447%1026%760%4700%072%格力2995%1519%4933%9500%178%

接着,我们利用结合灰色关联的改进的TOPSIS对其进行计算。由目标规划计算出的权重如表2所示。

表2由目标规划计算出的权重产品综合

质量系数销售

利润率总资金

周转率技术开发

贡献率产品国际

市场占有率权重02080299011902060168

最终,可以得出各个企业的Q+i,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各个企业的Q+i澳柯玛海尔美的春兰小天鹅格力Q+i004914130950086003783416

并以此为标准对上述企业进行排名,可知格力的企业竞争力最强,是上述知名白色家电企业最具竞争力的品牌,海尔、美的次之,其企业竞争力也足够优秀。

参考文献:

[1]郭关科,朱少平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统计评价[J].统计与信息论坛,1999(3):29-31

[2]聂辰席,顾培亮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性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7)

[3]刁兆峰,雷如桥企业经营多元化的熵测度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8):66-68

[4]冷慧敏基于灰色关联TOPSIS法的四川农业产业化项目优选决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5]张先起,梁川,刘慧卿基于商权的改进TOPSIS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10):1670-1672

[6]Alexander SchrijverTheory of Linear and Integer Programming[M].Wiley Press,1998

篇8

人类发展不可逆转与能源不可再生之间与生俱来的矛盾,使得可持续发展与能源过度开发的微妙平衡注定成为关注焦点。以较低能源消耗获得较高产出为主要特征的节能社会是否能支撑人类文明走向未来,悲观者已预见了地球资源枯竭景象,节能并开发新能源愈发显得紧迫而重要。

是否还有一些游离于节能之外的问题更值得人们去关注呢?2013年9月27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进一步确认了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报告确认气候变暖是主要由人类活动造成,确认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95%。气候变暖引发的极端气候屡见报端,彰显着人类的脆弱与不堪一击,多数科学家把气候异常归结于碳基能源过度使用。虽然碳排放缓慢的影响着全球环境,但正是因为它缓慢的特点而易被忽略,可能在未知的将来给人类致命一击。

幸运的是缓解CO2过度排放对气候的影响已成为普遍共识,世界各国正采取措施减少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国家低碳竞争力应运而生,它衡量的是国家在低碳未来为本国人民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国家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企业,企业低碳竞争力是国家或区域整体低碳竞争力的根源和具体表现,即提升国家低碳竞争力主要靠提高企业低碳竞争力来实现。

企业低碳竞争力的载体是碳资产,碳有形资产比碳无形资产更易识别和经营,但它只能说明企业的低碳竞争现状,更多反映的是企业与其竞争对手在低碳表现中低碳静态竞争力。而碳无形资产决定的是企业与竞争对手未来的低碳表现,反映的是低碳动态竞争力;同时碳无形资产是碳有形资产能够高效运行的有力保证,它真正体现了企业产品或服务在与其竞争对手相比的优势低碳表现。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使得企业生产经营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一类全新的碳无形资产――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未来必将承载更多的企业低碳竞争力信息。研究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影响企业低碳竞争力机理及程度,并科学评价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的作用效果,有助于激励企业发掘、经营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并提高其在该类资产的配置效率,从而保证企业在低碳未来中的竞争优势。

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评价理论和方法的文献暂未被发现,即使碳无形资产评价的研究成果也难觅踪影,仅有少量无形资产评价和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两方面的现存文献可供借鉴。在无形资产评价方面,范莉莉等(2009)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从不可模仿程度、可持续发展程度、开发利用程度三个维度评价各类组合无形资产,并进行了实例演算。汤湘希(2004)认为不同的无形资产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可辨认的无形资产采用价值链分析法、技能分析、知识分析、资产分析、顾客贡献分析、竞争差异分析等方法;而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可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价值分割与评价。张浩等(2012)遵循动静结合的原则从无形资产发展现状和无形资产发展潜力两个角度评价无形资产,并把无形资产发展现状通过无形资产转化水平、无形资产更新水平及无形资产综合水平三个二级评价指标来呈现;而无形资产发展潜力仅通过无形资产创造潜力来表示。史建梁(2007)认为传统的会计计量方法无法反应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无形资产价值需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给予科学评价。苑泽明等(2012)认为所谓“无形资产指数”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及企业发展潜力高度相关。在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方面,陈红喜等(2013)基于价值链视角设计了评价企业绿色竞争力的5个层面,分别是企业绿色设计能力、企业绿色供应能力、企业绿色生产能力、企业绿色营销能力及企业绿色处理能力,18项二级指标通过这5个层面系统评价企业绿色竞争力,最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张伟娜等(2010)从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三个维度评价了企业绿色竞争力。徐建中等(2011)认为企业低碳竞争力是开放动态的完整系统,它不仅来源于企业内部,还与外部的多种组织和制度有关,企业与这些与企业相关的组织和制度被定义为企业低碳竞争力网络,其构成要素包括:参与者、低碳能源开发、低碳技术创新、低碳发展资金、低碳管理和低碳文化等。朱利明(2013)认为可从运营竞争力、环境竞争力、资源竞争力、管理竞争力4个维度评价企业低碳竞争力,并通过建立模糊评价矩阵计算并综合评价,但没有对该评价方法进行实证研究。黄山等(2013)讨论了企业提高低碳竞争力的驱动因素:遵守监管规定、服从制度规范从而维护企业声誉、满足消费者低碳消费需求、追求政策激励收益、获取低碳竞争力优势和良好的长期效益等,并基于此动因提出了企业提高低碳竞争力的途径。文献检索和分析的结果表明,尚无人涉及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评价领域,也无文献基于企业低碳竞争力视角研究互联网碳无形资产。鉴于此本文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企业低碳竞争力内涵

企业低碳竞争力研究越来越为学者所关注。整理、分类现存相关文献并和典型企业竞争力研究成果对比,如表1所示。

首先,表1揭示了多数学者研究企业低碳竞争力的角度类似于企业竞争力,即:能力、资源、环境。若抛开视角差异,大部分学者认同企业低碳竞争力是企业低碳竞争力,是在低碳发展背景下企业竞争力的延伸,且企业低碳竞争力目标描述与企业竞争力极其相似,这暗示着企业低碳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有某种微妙的继承关系。

其次,企业低碳竞争力不仅继承了企业竞争力研究思路,也继承着它的研究视角纷争。2013年超越环境商务咨询公司出版专著《企业低碳竞争力战略》认为企业低碳竞争力是传统的企业竞争力附加因素,是企业通过减少产品与服务的碳强度等措施所获得竞争力的“增量”。也就是说,企业低碳竞争力被理解为“低碳”附加因素下,碳资产投入对企业竞争力“增量”的影响。此思路不仅可以更多地借鉴较为成熟的企业竞争力研究成果,同时避免重蹈企业竞争力研究角度争论之覆辙,有助于该领域研究获得学界广泛认可。

鉴于“高碳”不可持续,“低碳”必然成为企业竞争的附加因素,即企业低碳竞争力是附加低碳因素的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国家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通过实施低碳战略引发的企业竞争力“增量”影响。这些“增量”影响来源于持续性碳排放权交易、低碳政策激励收益、供应商和客户对“碳优势”企业及产品偏好带来的市场份额变化等方面。由于企业低碳竞争力是企业低碳资产投入而带来的企业竞争力强度的变化值,即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变化在短期内无法改变行业内的竞争格局,长期却可以让强者愈强,也为弱者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超越优势企业提供契机。图1描述的是企业低碳竞争力内涵,其中T1和T2是企业在不同时间点上的低碳投入值。必须指出,T1到T2企业竞争力变化值只包括由于低碳投入所引起的,而不包含即使不投入低碳资金,企业竞争力的正常变化值。

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评价维度设计

(一)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内涵和价值

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是碳无形资产殊而重要的一类,由于碳无形资产概念还存在争议,而碳资产和互联网无形资产定义较为成熟,此处结合碳资产和互联网无形资产的概念来定义互联网碳无形资产。

目前碳资产定义存在分歧:一种观点注重于碳减排的原因,把所有具备碳减排效果的企业资源都归属于碳资产,比如万林葳等(2010)把碳资产定义为企业由于实施具有二氧化碳减排效果的项目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低于政府规定的基准量而获得的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另一种观点则从稀有碳排放权角度,仅把企业被分配的排放量和减排量定义为碳资产,比如谭中明等(2011)认为在碳排放权交易成为现实后,拥有碳减排能力的企业也就因此而获得碳资产带来的经济利益,碳排放权作为一种价值属性,具备了资产的性质,故而形成碳资产。第二种观点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缺陷。首先,企业对自身核定碳排放量掌控力差,该额定量一般由政府测算而划定;其次,企业碳减排仅是期望性结果,具有碳减排效果的企业资产及运营状况才是真正的原因。核定碳排放量是企业碳排放的禀赋,碳减排始于具备碳减排效果的资产及经营状况,这些对企业至关重要的资产才应被认定为碳资产,即碳资产的第一种观点更严谨,更全面。万林葳的碳资产典型定义阐明了碳资产的低碳特征为碳减排效果。

互联网无形资产的定义大同小异,较为成熟,比如蒋秀莲等(2011)将互联网无形资产定义为企业在互联网上投资、运营并积累的,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非实物形态的非货币资产。具备碳减排效果的互联网无形资产可以归属于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即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指企业在互联网上投资、运营并积累,能通过降低企业CO2排放量而获利的非实物形态的非货币资产。该定义说明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具备互联网无形资产和碳资产的双重特性:在互联网上的投资和碳减排效果,其中碳减排效果为核心内涵并支撑着该类型资产对企业的直接贡献:在自由碳交易市场尚未成熟的国家或地区,企业经营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进而申请CDM项目获利;在碳排放自由交易和给定碳排放额度的环境下,企业经营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进而降低碳排放量,如果企业碳排放总量低于给定额度,冗余碳排放量可通过自由交易获利。如果企业碳排放总量仍然高于给定额度,则减少的碳排放有助于企业减少从碳排放交易市场中购买碳排放权的资金。

互联网碳无形资产的真正价值不仅限于企业内部碳减排,更通过影响企业与社会关系改变着企业竞争力,这些网络化关系包括:社会机构、合作伙伴、供应商及客户等。在低碳消费方面,它将引导或激励外部客户低碳消费行为,带来消费者对企业低碳行为的认可,进而增加其产品的消费欲望;在关联企业关系方面,可绕开上下游合作伙伴,特别是有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相关公司的“碳壁垒”;在政府关系方面,可获得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政策倾斜和优惠。即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的价值更多地通过客户响应、社会价值等外部因素来实现,尽管这些影响仍归于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核心内涵碳减排。

综上,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的价值基石是碳减排效果,其价值却体现于碳减排量交易和外部环境低碳响应两方面。

(二)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影响企业低碳竞争力机理

互联网碳无形资产的核心内涵是碳减排效果,并通过内部CO2减排和外部低碳环境响应来贡献企业价值。而企业竞争力也同样表现为一种内外部的综合素质,其构成要素包含核心能力、资源优势、外生环境,甚至还有知识创新等企业内外部要素,比如金碚(2011)提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品或服务并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这些综合素质包含企业异质能力、资源优势、环境适应等方面。胡大力等(2007)更进一步明晰了企业竞争力的四个基本维度:所处的环境、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所拥有的能力、知识。既然企业低碳竞争力源于企业竞争力增量的影响,则企业低碳竞争力也一定是一种企业综合能力,即企业低碳竞争力既生于企业内部的低碳策略,也关乎企业外部的低碳政策与环境、低碳消费偏好等因素。经营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所导致的碳减排量交易固然重要,但企业在低碳战略上投入和经营显然符合政府监管预期,可以减少政府环境检测干预和处罚,同时利用低碳政策激励提升企业低碳竞争力,比如金融支持、低碳补贴、甚至直接税收优惠等。更重要的是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企业碳标签和产品碳标签将保证企业在低碳消费市场中的优势,绕开碳壁垒,稳步提高市场占有率,这种差异化的碳标识正是企业低碳竞争力源泉和关键。

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本身虽不是企业低碳竞争力,但企业科学开发和经营该类型资产,通过内部碳减排和响应外部环境低碳要求,从而大幅提升企业竞争力,进而影响作为企业竞争力增量的企业低碳竞争力,两者关系如图2所示。

(三)评价维度设计

评价维度设计即是研究互联网碳无形资产会通过哪些方面持续改善企业竞争力,进而提升作为企业竞争力增量的企业低碳竞争力。

1. 设计原则:内外结合原则。既然企业竞争力和企业低碳竞争力均表现为一种综合能力,那么企业的这种综合素质究竟来源于何处?持内生论的学者认为企业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企业自身的能力或资源,外部的市场结构优势只能通过内部能力或资源运作方能呈现。比如等(2013)基于企业外部网络-企业内部资源-企业竞争力的关系模型和理论假设,并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假设验证,其结论为:企业资源对企业竞争力的直接影响最显著,企业的外部网络通过影响企业内部资源对企业竞争力产生间接影响。从波特《竞争战略》中的五力竞争模型和钻石理论模型开始,学界开始愈发关注外部环境及其竞争者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乔?贝恩的SCP模型中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产业”分析框架成为学者在产业环境中研究企业竞争力的有力工具,并诞生企业竞争力外生论,持该观点的学者一般认为企业竞争力来源于企业所处产业状况、与本企业相关企业的关系、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经济形势、社会政治环境等因素。随后企业竞争力来源研究逐渐进入融合阶段,在林汉川等(2005)提出的梯阶层次模型中,企业竞争力被划分为企业外部环境竞争力和内在竞争力两大指标体系。周应堂等(2010)提出了网络组织结构概念模型来描述包含在其中的企业内网络组织和跨企业边界网络组织对企业竞争力的价值。即企业竞争力是由企业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改善持续性原则。附加给企业碳因素的根本原因是低碳能支撑人类可持续性发展,即可持续性是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天然属性;另外,既然企业低碳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延伸和“增量”,则在低碳发展背景下持续性的企业竞争力改善才会有企业低碳竞争力的提升,即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竞争力改善应是连续的,没有持续性的改善就不会有作为企业竞争力“增量”的企业低碳竞争力的提升。综上,在企业低碳竞争力视角下设计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评价维度须遵循内外结合、持续性原则。

2.设计过程。遵循内外结合原则,由图2可知,考察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如何影响作为企业竞争力“增量”影响的企业低碳竞争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低碳环境约束。比如环境检测约束、碳排放限量标准约束、高碳行政干预和惩罚政府高碳惩罚等。

第二,冗余碳排放权自由交易或碳减排量申报CDM项目。由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所导致的冗余碳排放量可直接交易,当然被认定的碳减排量也可申报CDM项目。

第三,低碳政策激励。包括获取低碳政策激励:碳补贴、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

第四,供应商低碳响应。企业“碳标识”,易为低碳意识供应商接受,由此带来产业结构的影响。

第五,客户低碳消费响应。产品“碳标签”绕开国际“谈壁垒”,且易于低碳客户接受,由此带来的市场份额的改善。

遵循可持续性原则,除上述五项外,还须考虑持续性改善的问题。即互联网碳无形资产价值空间的建立需要多个空间维度,然而随着分析维度的增加,分析的复杂程度成倍的增加,这无疑会增加评价的工作量和难度,研究结论实用性值得怀疑。基于此,需在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6个方面影响中进行合并归类,降低评价维度。

经过详细分析,可以从内部碳减排效果、低碳环境响应程度及可持续程度三方面进行评价,且基本涵盖以上六个方面的涵义:

第一,内部碳减排效果。该维度源于互联网碳无形资产的核心特征,反应的是各类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碳排放权交易或申报CDM项目方面的贡献程度,衡量着互联网碳无形资产的“资产投资直接收益效率”。

第二,低碳环境响应程度。该维度既包括企业互联网碳无形资产与低碳环境约束的互动即第一、三两项,还包括企业经营这些资产对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的影响即第四、五两项。前者是政策层面的宏观环境响应,后者是基于产业链的微观环境响应,其衡量的是互联网碳无形资产通过对企业环境的影响,进而持续改善竞争力而提升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力度。

第三,可持续程度。该维度是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可持续性评价。

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评价空间构造

采用三维空间评价法,从内部碳减排效果、低碳环境响应程度及可持续程度三个方面建立空间坐标系以对企业各种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进行评价。目标企业的每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的价值在这三维空间中都有一个惟一的对应位置,显而易见的是目标企业不同互联网碳无形资产价值在其空间对应位置应是不同的,如图3所示。

将目标企业的各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空间中三个维度(X、Y及Z轴)进行企业低碳竞争力价值评价,则可给各类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空间中进行定位。具体的方法如下:

第一,识别目标企业A所有互联网碳无形资产A1,A2,A3,A4,A5,A6(比如共6项)。

第二,设计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评价空间中各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每类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三个维度上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

第三,获取并整理数据。准确全面的数据资料是科学评价的基础,搜集整理指标数据要坚持可靠性、时效性及经济性原则。

第四,对每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进行空间定位。根据指标体系及数据资料,可求出每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各坐标轴上的值,确定这些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评价空间中的价值坐标,如评价空间中A1、A2、A3、A4、A5、A6各点,如图4所示。

这些价值定位坐标点形成了A企业的所有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影响的能量态势分布图。该结构图表明A企业的各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影响程度,结合企业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投资成本,可以衡量企业在这类资产方面的投入和收益,方便企业在这类碳无形资产内做资源优化配置。

除此之外,可将代表目标企业A的各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A1-A6对企业低碳竞争力影响程度的A1、A2、A3、A4、A5、A6通过向量求和的方式,可以将之汇聚成一点,该点代表A企业所有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如图5所示。

依该评价方法,可以绘制B企业的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评价能量态势图和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整体价值图,将A、B企业的上述两图重合,则可窥探两企业互联网碳无形资产价值方面差异。限于篇幅所限,此处不再讨论。

结论与研究局限

篇9

关键词:价值链 金融服务外包 企业竞争力

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金融服务业中的外包业务在实践中迅猛发展。金融服务外包正日益成为国际服务业转折的重点,欧美等金融服务业务较为发达的地区均倾向于将金融企业中的非核心业务转移至更专业、成本更低的金融服务外包公司,以提升金融企业的竞争力(杨琳、王佳佳,2008)。

根据2009年中国外包服务研究中心及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的中国外包服务研究中心及中国国际促进会的中国外包服务发展报告研究显示,在2009年全世界服务外包的转移方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和日本等国家,它们约占全世界服务外包转移的96%,而服务外包的承接方则以中国、印度、新西兰以及俄罗斯等为主。2009年美国约占世界金融外包服务市场份额的60%以上,日本与欧洲占30%以上,中国的金融服务外包市场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对于服务业的不断重视,金融服务外包市场必将迎来迅速发展阶段。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对于金融服务外包进行研究。

在关于金融服务外包的研究方面,研究者们认为,外包是衍生于价值链理论的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近二十年来,学者们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从其内涵、动因、决策风险管理等不同方面进行研究。但是,从研究的内容来看,由于金融服务外包的价值链与制造企业价值链之间的差异,研究者们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价值链的详细分析不多,因此从价值链视角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分析的不够细致,也体现不出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作用。基于此,本文从价值链视角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进行分析。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一)金融服务外包的界定

外包的概念最初由Gary Hamel 与C.K.Prcharad于1990年提出,他们在研究中认为外包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Michael等认为外包是指企业或其他组织将以前从事的(或将来要从事的)业务转移给外部供应商。而具体到金融服务外包,国际金融业权威机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定义是“受监管实体(金融机构)持续地利用外包服务商来完成以前由自身承担的业务活动”。外包服务商主要是企业集团内的实体或企业集团外的实体企业。同时,外包可以是将某项业务(或业务的一部分)从受监管实体转交给服务商操作,或由服务商进一步转移给某一服务商,本文的研究遵循次界定。

根据金融服务外包的界定,接着对于金融服务外包的研究对象与金融服务业务流程进行如下分析。从研究对象的视角来看,金融服务外包的研究对象包括:金融机构:是金融服务外包的需求方;外包服务商(也叫外包商、服务商、服务提供商等),指承担外包业务的实体,是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承担方;监管当局:主要指金融机构业务的监管部门(由于金融业务的特殊性,需要相应的监管部门);客户:金融服务的需求方。从金融服务的业务流程来看,金融服务业务流程主要包括:金融产品开发与设计营销交互决策阶段消费阶段反馈阶段。

(二)基于价值链理论的金融服务外包内涵

在对于金融服务外包的界定、研究对象及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基于价值链理论,可以对于金融服务外包的内涵进行分析。由于外包理论衍生于价值链理论,而价值链理论主要针对制造企业,在应用到金融服务业务中时,由于其特殊性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由于金融服务业务分不同类别,其业务流程也有所不同,因此,本文仅仅对基本的金融服务业务流程作分析,根据价值链理论,金融服务外包的内涵如图1所示。

(三)理论框架

根据对于金融服务外包的界定、研究对象及内涵的分析,其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根据基于价值链的金融服务外包内涵可以分为可外包的辅助活动、不宜外包的辅助活动、可以外包的基本活动和不宜外包的基本活动四类。那么,其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就从这四个分类来进行研究,具体研究框架如图2所示。

金融服务外包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分析

(一)金融服务外包基本活动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分析

金融服务外包的基本活动分为可外包的基本活动和不宜外包的基本活动。从金融服务包含的基本活动来看,产品开发与设计、营销、交互决策、消费阶段和反馈阶段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共同构成金融业务流程(胡峰,2004)。这些基本活动如何才能区分哪些适合外包,哪些不适合外包呢?根据相关研究,在基本活动中,可以将金融机构并不擅长,而且将技术性、操作性较强的金融业务外包出去,而将金融机构本身擅长的,体现知识含量与未来金融业务发展方向的基本活动保留在金融机构中。同时,在对于金融服务的基本活动外包决策中,以金融机构为对象来看,金融服务基本活动的外包获得的收益或价值要大于金融机构自身运作所产生的价值,此时的金融服务外包才是有意义的,才能够对于企业的竞争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提出金融服务基本活动外包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命题1:金融服务基本活动的知识型、技术性越强,标准性越低,其金融服务基本活动外包越能促进企业竞争力。

命题2:金融服务基本活动外包所获得的价值大于其自身运作的价值,金融服务基本活动外包越能促进企业竞争力。

(二)金融服务外包辅助活动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分析

金融服务的辅助活动分为可外包的辅助活动和不宜外包的辅助活动。金融服务的辅助活动包括物流服务、融资服务、结算服务、保险服务和风险管理等。由于辅助活动是金融服务基本活动顺利运行的重要保证,因此,其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也极为重要。在金融服务辅助活动的外包决策时,与基本活动类似,其主要也是从辅助活动的基本特征和其外包获得的价值两个角度来进行决策。同样地,知识性、技术性越强,标准性越低的辅助活动越不适宜外包,而金融服务辅助活动外包获得的价值越大,其越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基于此,提出命题3和命题4。

命题3:金融服务辅助活动的知识性、技术性越强,标准性越低,其金融服务的辅助活动外包越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

命题4:金融服务辅助活动外包所获得的价值大于其自身运作的价值,金融服务辅助活动外包越能促进企业竞争力。

(三)基于价值链的金融服务外包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应用

基于价值链视角,可以根据金融服务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的特征和金融服务外包的价值两个原则来对金融服务外包进行决策。

从金融服务基本活动的特征来看,产品设计与开发属于知识含量高、技术性高和不可标准化的经营活动,营销阶段与消费阶段属于知识含量低、技术性低和可标准化的经营活动,交互决策阶段和反馈阶段与产品设计开发类似(王铁雁等,2012),因此,可以根据这些特征来进行外包决策。

从金融服务辅助活动的特征来看,物流、保险、风险管理等活动属于知识含量低、技术性低和可标准化的辅助活动,融资和结算服务属于知识含量高、技术性高和不可标准化的辅助活动,也可根据其特征进行外包决策。

从金融服务外包的价值来看,无论是基本活动还是辅助活动,假如其外包所获得的价值无论是成本减少还是收益增加,或者交付时间减少、服务质量提升等,均大于其自身运营所取得的价值,并且并非金融机构所关注的核心业务,则可以进行外包,否则不适宜进行外包,具体的决策过程可用表1来表示。

从表1中可以对于金融服务外包的决策过程与结果进行呈现,当然,表1中仅仅是根据一般的金融业务特征及外包价值进行的简单推断,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金融服务业特征及外包价值等均存在较大变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结论

目前,国内外对于金融服务外包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较为成熟的理论,本文从金融服务外包的内涵与界定入手,基于价值链理论提出了金融服务外包的分类,并提出了金融服务外包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的命题。最后,根据特征与价值两个原则提出了金融服务外包的决策过程。本研究是从价值链视角对于金融服务外包的理论研究,对于金融服务外包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然,由于本研究仅属于理论分析,还需要在未来通过案例或问卷调查进行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杨琳,王佳佳.金融服务外包:国际趋势与中国选择[M].人民出版社,2008

2.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编.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3.吴国春,高长春.金融服务外包研究综述[J].国际商务研究,2009(5)

4.Gary Hamel,C.K. Prahalad.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3)

5.王铁山,郭根龙,冯宗宪.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与承接策略[J].国际经济合作,2007(8)

6.魏欣,李文龙译.金融服务外包[[J].中国金融,2005(13)

7.Outsourcing in Forum.2005:Financial Services[J].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The Joint Forum,2005

8.杨勇,李晓明,郭文娜.产业链理论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的运用[J].北方经济,2006(10)

9.胡峰.银行业信息技术资源外包策略探讨[J].金融与保险,2004(10)

篇10

本文以2010-2014年70家福建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为样本,运用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研究智力资本对海西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对海西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智力资本;海西企业;企业竞争力

近年,海峡西岸不断发展成为一个以福建省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和东部沿海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但不少学者认为其经济发展总体实力仍相对较弱,外部竞争激烈,内部差异较大。随着知识经济的影响,人们对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开始重视,它无疑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因此,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智力资本与海西企业竞争力之间存在的关系,来充分了解智力资本在企业竞争力中扮演的角色。

一、文献综述

从加尔布雷思提出智力资本一词引起业界的轰动后,智力资本的研究经历了构成基本要素研究、测评方法研究及推广应用研究这三个阶段。迄今国内外学者试图把智力资本放入企业发展因素中,针对它的不同方面进行探讨,来为企业发展找寻有效途径。国外较先对这一领域展开研究。PatrickH.Sulhvan给大众提供了“智力资本给予企业竞争优势,是企业利润和价值的主要创造者”的观点。而后,许多学者从不同国家和行业来对智力资本和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Firer等尝试采集南非市场上依赖智力资本的企业数据;Ahmed以81家美国跨国制造业或服务业公司为出发点;Marvidis以日本和希腊两国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他们的结果都证实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国内学者紧跟国际研究的脚步。李嘉明等实证分析了我国30家计算机上市公司的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各组成部分与企业价值的关系。2007年傅传锐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企业综合业绩的贡献随着业绩的提高而减弱,结构资本仅对业绩较好的企业有正向影响,而物质资本对所有企业的绩效都有着显著正向的作用。不仅如此,刘超等的研究也支持了以上学者的观点。

二、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取及定义1.因变量本文选取的被解释变量是净资产收益率ROE。ROE体现了企业所有者的获利能力,能综合、准确地反映企业绩效水平,故作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指标。2.自变量本文借鉴VAIC法来选取变量。Public认为价值增值VA由人力资本HC和结构资本SC构成,是衡量知识型员工价值创造的最合适指标,定义人力资本增值系数HCE=VA/HC,结构资本增值系数SCE=SC/VA,从而智力资本效率ICE=HCE+SCE,而企业的资本是由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共同组成,故得出智力资本增值系数VAIC=ICE+CEE=HCE+SCE+CEE。此处物质资本增值系数CEE为VA/CE。3.控制变量实际上企业的外界条件、个体和团体资源等因素的也会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为了保证分析的准确性,本文以对企业绩效影响较大的资产负债率(Lev)和企业规模(Lnsize)作为控制变量。所有变量定义见表1.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本文以海西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2014年福建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剔除ST公司、PT公司、数据异常及数据缺失公司后,筛选得到70个有效样本。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使用SPSS17.0和eviews8.0等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三)研究假设及模型建立据VAIC法可知,企业绩效来源于智力资本效率和物质资本效率,而人力资本效率与结构资本效率又决定了智力资本效率。人力资本很大程度上为绩效的提高作出贡献,是智力资本的核心。1995年Black就证明了在人力资本的投资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吸引力。当然,结构资本的作用也不容小觑,人力资本能否完全发挥出作用还有赖于结构资本的优劣。1972年Alchina等指出,有组织的团队的生产数量和质量都高于单个个体产出之和。同时,物质资本给予企业最基础的物质支持,为企业的运作和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据表2可知,5年内每1元物质资本带来的企业增值浮动不大,而每1元人力资本带来的企业增值在前4年内从3.91连续下降到2.33,同时,每1元结构资本带来的企业增值从0.32上升到0.58,后几年有小幅度的减少,2012年出现负值可能是由于某个别企业经营不利,“税前利润总额”与“财务费用”之和为较大的负值,从而影响了SCE,为保证分析的辩证性,忽略此异常数据[11]。ROE五年持续大幅度下降,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受2007-2009年环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10年福建上市公司效益恢复较缓慢,加之此期间中国经济正面临转型阵痛期,整体经济增速减慢,福建企业是东南沿海的主力军,自然会为转型付出一定代价。期间还存在通货膨胀因素,西部开发因素,消费鼓励政策的退出等一系列原因,导致了福建上市公司业绩下滑。

(二)相关分析本文用spss17.0来对样本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3可分析出,所有自变量偏相关系数绝对值都小于0.5,故不存在多重共线性。CEE、HCE、SCE、Lnsize与ROE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EE与ROE的正相关关系比HCE、SCE、Lnsize与ROE的更紧密,而Lev与ROE呈弱负相关关系。

(三)回归分析为了进一步的探究智力资本与海西企业竞争力的关系,本文根据已收集处理的样本数据和构建的模型来进行检验,所得结果见表4。首先,考虑到时间因素的影响,本文用SPSS17.0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每年都建立一个模型,总共建立五个模型。从表6中可知,这五个模型调整后的R2值最低为0.754,F值都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由此可以表明模型拟合度较好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海西企业的智力资本与其企业绩效存在线性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5年回归结果中各个变量系数符号与研究假设相同,且前三年三者的作用都是显著的,但2013-2014年CEE、HCE的作用显著,SCE的T值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故作用不显著。上述分析说明,物质资本和由人力资本与结构资本构成的智力资本都会对海西企业的企业绩效起正向作用。海西企业若能更好地管理和运用智力资本,就会对其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有较大提高。最后,本文用eviews8.0构建面板数据模型,以便从整体上更直观地分析。面板数据模型同样也证实了假设结论。AdjR2值为0.796且模型F值较高,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各变量也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的T检验模型,说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能够对海西企业的企业绩效的79.6%做出解释。CEE的系数比HCE、SCE的大很多,说明目前在海西企业中,对其绩效做出贡献的主要还是物质资本,但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对其竞争力的提高还是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Lev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Lnsize与企业绩效呈弱正相关关系。从表6整体来看,这5年来CEE的系数整体趋于下降,而HCE的系数上升,这说明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一些知识型人才开始把就业目光投向海西企业,海西企业也开始了解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的长远发展不能缺少人力资本。与此同时,SCE的系数整体减少且数值不明显说明了海西企业在结构资本的管理和重视方面还不足。若企业能调整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比例,重视智力资本的管理和发展,相信会对企业的竞争力有很大的提高。

四、结论与建议

结果表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认为对企业的竞争力有正向作用,其中物质资本比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贡献大。对海西企业而言,智力资本的增加使企业的竞争力有明显提高,智力资本的有效管理和利用能为企业在市场中赢得优势,加速企业成长。目前,海西企业仍需对智力资本的作用引起重视。建议如下:海西企业自身应提高创新意识,引进知识人才,充分依托人才、科技、信息资源来进行自主研发,结合市场导向,从宏微观整体来建设企业的创新体系;海西企业应在内部形成一系列合理的管理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建立特色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海西上市企业应在年报上合理披露智力资本信息,使得海西经济区中智力资本信息的获得渠道扩大,有利于增加海西地区的市场对智力资本的认同度,也有利于相互监督和促进。

参考文献:

[1]赵小芳等.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

[2]钱光明.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贡献程度分析[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1,(1).

[3]Firer,S.andWilliams,S.M.IntellectualCapitalandTraditionalMeasuresofCorporatePerformance[J].JournalofIntellectual,2003,4(2).

[4]王东清等.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研究综述[J].会计之友,2011,(10).

[5]MavridisD.G..TheIntellectualCapitalPerformanceofTheJapaneseBankingSector[J].JournalofIntellectualCapital,2004,5(1).

[6]MavridisD.G.andKyrmizoglouP..IntellectualCapitalPerformanceDriversinTheGreekBankingSector[J].ManagementResearchNew,2005,28(5).

[7]李嘉明等.企业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2).

[8]傅传锐.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来自我国IT上市公司的证据[J].当代财经,2007,(4).

[9]刘超等.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2008,(1).

[10]曾洁琼.智力资本增值系数(VAIC)的真正含义研究[J].价值工程,2014,(8).

篇11

内容摘要:文章认为在系统环境观的视角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企业在面对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时,对变革能及时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快速灵活的适应能力,有效协调内、外部变化的动态能力,即为了与变化的环境保持一致而更新能力的能力。

关键词:资源 能力 环境 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研究概述

以波特(1997)为代表的“环境论”侧重于从企业外部市场环境进行分析,认为企业外部的产业市场结构对企业竞争力的建立起主要作用:产业吸引力是企业盈利的主要决定因素,市场进入障碍决定企业是否拥有持久的竞争优势,企业要根据市场结构而不是内部条件来选择进入市场的战略。以鲁梅尔特、沃纳菲尔特和巴尼为代表的“资源基础论”把企业看作是一组资源的集合体。侧重于从企业资源及其积累方面的差异性出发来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认为不同企业在资源及其积累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各自竞争力的差异性,企业内部资源及其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强调应主要从企业的资源出发来理解和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建立强有力的资源优势远胜于拥有突出的市场位势”。以普拉哈拉德、哈莫尔等(1990)为代表的企业能力理论则将企业看作是一个能力体系,侧重于从资源之间动态联系的角度来理解企业竞争力,强调资源之间的整合与结合之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意义。

在这三大经典企业竞争力理论中:环境论过分强调外部市场环境因素对于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企业内部因素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资源基础论与企业能力理论虽然强调了企业内部因素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意义,但又矫枉过正,忽视了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影响而滑向另一极端。可见,这三种理论都无法全面、系统的阐述企业竞争力的源泉问题。按照系统环境观的视角,企业环境既包括通常所说的企业外部环境,也包含企业内部环境(包括组织结构、资源、企业文化等)。如果把企业内部环境和企业外部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按照上述分析,可以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基于企业能力与企业环境的整合概念,也就是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质就是对企业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适应和控制的能力,它既指企业基于内部资源条件进行配置和优化的能力,也包括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而不断调适和更新的能力。

企业资源与能力共同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部源泉

资源是企业赖以形成和运作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要素,企业首先是一定资源的集合体,资源是构成企业的最基本元素。尽管不同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在种类、数量与禀赋方面各有差异,但一般不外乎人和物两大类,这些资源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重要性各不相同。关于企业能力,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企业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企业资源是一个相对静态的概念,主要是指企业所拥有或所能支配的各种要素本身,而能力则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整合性概念,它更多的与活动及过程有关(贺小刚,2004)。诸如先进的设备、高水平的生产线、雄厚的资金,乃至关键技术以及高素质的员工等,都是企业赖以打造其竞争力的重要资源,但他们本身并不是企业能力。企业能力是“构建和确定资源组合的生产力”,是将企业资源“在行动上组合起来并引导他们为特定的生产目标服务”的整合或组合能力(尼古莱.J.福斯,1998),即企业把资源配置、整合在一起以实现理想状态的能力(王永贵,2002),是企业资源之间以及企业与环境之间交互联系的能动机制。

资源和企业能力只有相互联系、紧密结合才能构成企业竞争力的现实源泉。这集中体现为:一方面,资源是企业形成和运作的基础与前提,从而也成为企业能力及其作用的基础与前提。能力是企业合理配置资源的独特知识与经验,即便企业拥有合理配置资源的独特能力,若无相关资源,也不能使能力成为企业的现实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若不具备合理配置资源的独特知识与经验,即使拥有优越的资源条件也难以形成现实且持久地竞争优势。因为“就本身而言,资源几乎没有生产能力,是生产活动要求资源进行组合和协调”,再优越的资源若缺乏合理配置就无法激活、放大和发挥其潜在生产力。此外,从发展的角度讲,资源与能力也可以相互促进,并在这一过程中推动企业竞争优势与竞争力的增强与提升而企业资源的积累又反过来会促进企业能力的发挥与提升,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循环,从而促进企业竞争优势和企业竞争力的不断强化。

企业能力与环境动态匹配是企业创造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企业资源和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与源泉,但企业的资源与能力状况也受相关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就企业资源的积累而言,资源的获取和选择与环境紧密相连。一方面,环境决定了资源的可得性,企业的资源积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外部的一系列利益相关者。各利益相关者的战略及其变化以及企业与各相关者的关系等,对企业资源的数量与质量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环境的需要又往往决定了企业资源的选择,以市场需要和政府相关政策为核心的环境会引导着企业的业务领域选择与成长方向,进而引导着企业对相关资源的选择。尽管如此,在稳定的外部环境下,企业资源和能力的异质性,以及这些资源和能力的不可模仿、替代都能使企业能够获得暂时的竞争优势。但在不确定的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如果过分强调和推崇企业的内在性,过多的关注企业内部资源而忽略了决定资源与能力价值的市场状况,随着企业面临的环境变化速率的加快以及不确定性的增加,必然会带来内在能力的惰性、刚性,反而成为企业丧失竞争优势的因素。

从企业的决策机制和企业能力的形成过程来看,在任何一个时点上,企业的决策都会是基于现有的资源配置基础上做出的,一旦做出关键性的选择,企业关于未来的资源、能力的投资就将选定,资源、能力就将向既定的方向积淀、发展。也就是说,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也存在路径依赖和自我加强的特征,过去的资源会对现在和未来的资源形成巨大的影响力,一旦过去的资源和能力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往后的发展中得到强化,所以企业过去的资源选择决定着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现有的资源和能力优势所带来的报酬决定了资源和能力积累的方向。在稳定的环境下,这种路径依赖和自我加强存在正反馈机制,在报酬递增的激励下,资源和能力的积累不仅得到巩固和支持,而且在此基础上一环扣一环,沿着良性循环轨迹发展;一旦外部环境变化加剧,报酬递增机制便会阻止它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或被其他方案替代,资源积累就朝着非绩效方向发展,而且愈陷愈深,最终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状态。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我们把企业与环境相隔绝,或者企业资源和能力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动态调整,那么企业现有的独特的资源和能力可能在短期内能抵御竞争者的模仿,但却难以回避市场迅速变化的冲击,环境不确定性会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侵蚀殆尽。因而,就企业资源与能力的作用和价值而言,企业资源与能力“在真空中是无价值的,仅当抓住机会和抵御威胁时,才显得有价值”(Jay Barney,1995)。不仅单独的资源本身是无价值的,资源之间的组合或整合如果不与环境机会联系起来也是无价值的。

从本质上来讲,企业竞争力或者竞争优势是一个相对概念,离开了作为参照物的相关竞争对手,也就无所谓竞争力或者竞争优势。因此,市场、顾客以及竞争对手无疑是企业及其运作的重要环境因素,市场结构、顾客需要、竞争对手的战略以及三者的交互变化深刻影响甚至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与优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技术和市场的深刻变化,企业面临的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在急剧动荡的环境中,全球化的竞争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需求水平的波动、顾客需求的多元化及不确定性、经济周期的影响、知识爆炸和技术创新与突变、政府政策的变化等,都可能使企业既有的竞争优势荡然无存。另一方面,企业竞争优势从确立的那一刻起,就处于模仿者和革新者的强烈破坏和冲击之下,决定了它不可能永远的维持其现状,最多只能维持到竞争对手成功模仿或者超越的时候。竞争过程实际上就是竞争对手对优势企业实施的战略进行模仿的过程,竞争优势的拥有者最多只能在竞争对手展开反击前的短暂时间内,利用这种竞争优势获得超额收益。随着竞争对手的反击,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或将瓦解或崩溃。企业不在于能够在短期内或某个时点上获得竞争优势,而是能够在长期内抵御竞争者的侵蚀或者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拥有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必须持续的评估其资源或者能力在变化的竞争环境中能否持续的保值和增值,而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把其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分析,与环境机会和威胁的分析有机的、动态的结合起来。

创造和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和外部环境融合互动和匹配是一个动态过程。任何企业的异质性面对动态变化的环境时,都很难保持其价值。任何资源、能力的价值都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竭,或者其价值被瞬间的结构性创新所削减。竞争优势的历史演变告诉我们,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纵向一体化以及将来的可能因素都在竞争优势的演变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但是不变的是竞争优势变迁的规律――企业能力和外界环境的匹配。企业环境所具有的复杂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竞争是一个内在的动态过程。参与竞争的所有企业总在寻找能够获取竞争优势的途径,而最终能否成功打造并保持核心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对跟进模仿行为设置的壁垒及市场的不确定性,还取决于对如何进行跟进投资以创造新的竞争优势的理解,在于能否具有不断地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和追逐新的竞争优势的动态能力。由于现实经济中信息的不完全性、不确定性,特别是人的有限理性,人的知识和计算能力的限制使人不可能考虑所有的因素,无法事前掌握经济活动规律,从而做出最优决策。所以企业能力的培育不仅仅是内在的,还要通过摸索或者试错过程寻找更好的答案,强调经济决策过程中的学习。因此,企业培育在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对变革能及时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快速灵活的适应的能力,有效协调内、外部变化的动态能力,即为了与变化的环境保持一致而更新的能力的能力,才是企业创造并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这种不断更新能力的能力的培育实质上是一个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相融合的过程。它需要企业主动嵌入与主要客户、供应商、合作者、竞争者、研究机构的相互作用之中,加强与所有其他外部实体之间的互动,通过网络机制形成跨组织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交换,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融合进化,来克服企业内部能力的刚性和惰性。企业能力不仅需要通过内部积累,而且更重要的是内部学识和引进性学识的有机结合,也就是说,是通过学习和外部途径“买入”或“借入”的结果。企业如果忽视环境变化,强调或专注于难以复制的内部资源、能力,可能会丧失竞争优势。相反,企业过于苛求对未来资源和能力的投资,则可能面临既有能力丧失的风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重构只有在企业能力和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中,培育既有能力及构建动态能力,使企业走出由于当前的资源、能力与营造未来竞争优势所需资源、能力不同的两难境地,这样才能使企业在遇到不可预期的事件时避免走向能力陷阱,从而使企业不断赢得竞争优势。环境在不断变化,企业能力在不断发展,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也在不断变化发展,而企业寻求竞争优势的机制即能力和环境的匹配机制是相似的。企业作为一个系统,永远进行着内外的能量与信息的交换,如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营造起不断更新能力的能力,就能不断构建短暂的竞争优势从而保持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普拉哈拉德,哈默尔.公司的核心能力[J].北京社会科学,1999(4)

2.夏清华.从资源到能力:竞争优势战略的一个理论综述[J].管理世界,2002(4)

3.白津夫.核心竞争力:理论与战略问题[J].学习与探索,2003(1)

4.赵锡斌,温兴琦.基于动态环境的企业战略重构[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8)

篇12

长期以来,企业竞争力大都以耗费资源为支撑,或者以消耗资源为前提,而无论是资源的消费还是环境的改变,特别是污染和破环,都是有限度的,过度消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不仅会使企业生产无法持续进行,而且还将破坏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必须从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出发,以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从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角度,研究企业竞争力问题,引导企业从资源型企业向创新型企业转变,从而培育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开始认识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绿色竞争力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尚不系统。最近,在循环经济下,我国企业竞争力培育和提升迫切需要新的、有效的理论指导。已有的研究主要偏重于技术、设备、资金、人员配备等“传统”的直接要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而忽视了资源、环境变化对其产生的间接影响。现有相关理论已经难以适应其变化的要求,也无法为企业形成长期竞争优势提供服务。探索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通过循环经济产生新的竞争优势,使企业产生持续的竞争力,这些问题成为企业面临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同时也成为管理科学研究的新课题。

2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性

“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于1966年提出,其意义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型经济增长。在其随后的发展中,由于各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不同,对于循环经济内涵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是通过三个层次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一是在企业的层面,即小循环,是在企业内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减少生产和服务的物料和能量使用量,实现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二是在区域的层面上,即中循环,是按照产业生态学原理,通过区域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集成,形成区域间的产业代谢和共生关系;三是在社会层面上,即大循环,是通过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和消费过程后的物质与能量的循环。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正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是因为企业目前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等现实压力促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企业开展循环经济的现实压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迫切需求

我国目前发展经济存在着一系列的资源和环境约束,首先,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存量约束,表现为我国资源禀赋较差,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其次,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流量约束,表现为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再次,我国的环境污染较严重。而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在人们保护自然、维持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的背景下,仅像以前那样只重视自身经济利益的提升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矛盾要求企业在赚取自身利润的同时,主动承担起对环境、社会的责任,发展循环经济。

2.2迎接全球挑战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加入WTO,宣告了中国市场与全球市场融为一体的时代的到来。中国企业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就要符合各国不同的法规制度、不同的产品标准和不同的品质要求。在一些国家,尤其是西方的发达国家屡屡以环境保护为借口设置贸易壁垒的不利形势下,发展循环经济,获得ISO14000国际环境资格认证等绿色通行证显然是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一种明智之举。

3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绿色竞争力策略

(1)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市场培育。

①当资源的价格过低(低于其实际价值)或处于免费状态时,从降低投入资源成本角度来说,发展循环经济将没有吸引力。这时人们会对资源过度开发、过度使用、过度浪费,从而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这就需要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对资源进行合理定价,使其价格能够真实反映其价值。具体为:在明晰资源产权的基础上,在通过分析国内有关资源的价格、国际上同类资源的可比价格,确定自然资源的定价政策的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价格体系形成中的作用,使资源价格能充分反映其市场供需关系、稀缺程度和开发利用的环境成本,搭建起发展循环经济企业与不发展循环经济企业公平竞争的平台。

②培育绿色消费市场,通过绿色消费拉动企业循环经济的开展。绿色消费市场的形成,首先,企业要不断地开发适销对路的绿色产品;其次,要培育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理念,引导消费者自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购买绿色产品;最后,应发挥政府需求(政府采购)对市场需求的引导作用。政府可采用倾斜性的绿色购买政策,如优先购买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14000认证的企业产品,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并通过发挥政府绿色采购的表率、示范和号召力作用,进一步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绿色消费市场的形成,从而推动企业循环经济的开展。

③完善市场竞争体系,建立包括价格、质量、服务、企业形象等在内的全方位的竞争模式,促进竞争手段的多样化。这种全方位的竞争模式为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动力,因为良好的企业生态环境将是树立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2)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建设。

①要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从必须符合市场规则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设立市场准入条件。如通过提高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限制和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产品和设备;对新建和改、扩建的工业项目,要求其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包括合理用能、用水方案。

②完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依据和保障。我国《节约资源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环保立法观念已经从末端治理转向了对生产全过程的控制。但总体上看,循环经济方面的法制建设依然较为薄弱,还不能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要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研究建立包括基本法、综合法和专门法在内的多层次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既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指导思想,又可利用可操作性的法律条款,如详细而明确的法律责任和污染损害处罚条款等,对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进行激励(负激励)。

③完善环境税费制度,确保企业生产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内部化。一方面,应加大环境保护税和排污费的征收额度。对企业征收的环境保护税和排污费等越高,企业生产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内部化程度就越高,则企业越有积极性采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应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允许排污权进行合法有序的买卖交易,通过这种方法鼓励企业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因为对于未进行循环生产的污染企业来说,买进污染份额实际上是增加了排污费,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也把自己推向了市场竞争的劣势地位。

(3)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技术生态化。

①多途径增强企业的生态化技术研发能力。首先,在企业内部应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培育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其次,开展国际技术合作,引进先进生态技术,提高生态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和对外部技术资源、技术成果的选择、消化和吸收能力。第三,加强产学研的生态化技术研发合作。加强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和合作,以及在生态园区、开发区内开辟专门的实验研究区域,使产、学、政府各部门共同研究废弃物处理技术、再利用技术和环境污染物质合理控制技术等,为企业开展废弃物再生、循环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②多途径融资,加大企业的技术生态化研发的资金投入。首先,企业自身应多方面吸引资金,走发展绿色债券、企业集资、个人投资和外商投资相结合的路子,为企业发展生态技术提供资金保障。其次,应构建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如扩大银行对生态企业的信贷支持;深度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立二级市场和一些地方性的小证券市场,给生态企业的产权提供交易的场所;积极发展风险投资,鼓励设立按照市场规律运行、主要投资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基金、创业基金等。最后,政府应直接投资进行循环经济相关方面的技术研究,并对企业自身所进行的有助于循环经济开展的技术研发工作进行财政补贴。

(4)建立科学和严格的循环经济管理体系。

①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逐步把资源和环境代价计入企业成本,真实反映、科学评价企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通过设置经济运行指标、资源消耗指标、循环再利用指标、废弃排放指标、建设保障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指导企业循环经济建设,使抽象的循环经济具体化。

②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指标考核体系,把发展循环经济的指标和措施具体化、定量化,纳入干部、职工的业绩考核体系,将部门、员工的责任与企业循环经济工作的开展挂钩,对忽视责任、违反规则的给予严肃处理;对发明新技术、降低产品的环境污染、促进企业生产流程的生态化改造,以及对生态营销有成效的部门和员工给予高额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如奖金、提成、技术持股、技术入股等。

(5)培育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的产物,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本企业所特有的精神风貌和信念,并保证这种精神风貌和信念得以持久存在的制度和措施,它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灵魂。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必须将循环经济思想注入到企业文化中,在企业内部形成对循环经济的高度重视,让每个员工都充分认识到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绿色营销等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另一方面,应向外界积极传播这种新的企业文化,例如,通过企业的环保宣传、领导和员工的环保行为等取得社会的认同,从而在获得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种新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洪传春,张雅静.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企业竞争优势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6,(10):44.

[2]杜欢政,张旭军.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近期研讨综述[J].统计研究,2006,(2):63.

[3]齐建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第15版)[N].人民日报,2006-6-9.

[4]徐蒿龄.循环经济的理论平台与实验平台[N].光明日报,2004-1-6.

[5]冯之浚,张伟,郭强,等.循环经济与末端治理的范式比较研究[N].光明日报,2003-9-22.

篇13

关键词:人力资本;企业竞争力;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9.0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9-09-03

企业竞争力是指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的、比其他企业更有效的向市场提品或服务并获得利益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投入到企业中的知识、技术、创新概念和管理方法的总称。从定义上来说,人力资本是与货币资本相对的,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通过投资形式并由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体力所构成的资本。人力资本是由一定的投资转化而来,没有费用的投入就不会获得人力资本,通过货币这种投入表现为保健支出、教育支出、迁移费用等。[1]

一、研究背景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于1990年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发表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系统、深刻地论述了人力资本理论,并由此开创了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新领域。按照舒尔茨的研究,美国半个多世纪的经济增长中,物质资源投资增加4.5倍,收益增加3.5倍;而人力资本投资增加3.5倍,收益却增加了17.5倍。他还明确提出了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并认为“人口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企业越来越体会到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培育自己企业的人力资本。因为人力资本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可以说离开了人力资本的开发,企业的竞争力便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在动力,在构建和提升企业竞争力中发挥重要作用。企业要想提升竞争力,就必须通过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合理调整人力资本结构、建立合理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等途径来加强人力资本管理。

二、我国企业人力资本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进步,例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等。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及外部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本现状不容乐观。

(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不足,育人不到位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主要存在着教育投资严重不足,而且普遍存在培训“无用论”思想。即便有些企业对员工进行了培训,也仅是把培训当作一种企业在不断追求进步的形象宣传,而没有实际的收入。此外,多数企业仍然沿用国家过去规定的按工资总额提取教育经费的比例,限制了教育经费的积累,相对于企业对人力资源质量提升的需求来看,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严重影响了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这也成为了制约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的瓶颈。

(二)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失衡,人力资本流动存在问题

从整体来看,企业人力资本在行业间、企业间分布不平衡,一些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本存量远远超过其实际需求,而另一些企业又存在人力资源需求不足的矛盾。如一些高科技领域和待遇相对较好的国企、事业单位拥有较多的高层次人才,而私企和实力相对较小的企业则由于发展空间、抗风险能力等因素拥有较少的人才。从地区分布来看,人才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中西部人才相对缺乏,一些边远贫困地区人才几近零数。从企业内部来看,也存在结构失衡问题,如中高级技术人员较少,大多数工人的实际操作水平达不到相应的技术等级标准。从人才的专业来看,掌握生物技术、环保、现代农业等高新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最为紧缺。另一方面,从人力资源的流动来看,存在着大量优秀人才从国企和民企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的不正常流动,这种现状制约着我国企业的顺利发展。

(三)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人才流失严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对员工的激励也应相应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然而,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管理者仍然把高薪作为唯一的激励方式,而在企业支付了高薪之后,跳槽仍普遍存在。很多优秀的高层次人才都流向合资企业或者外企,人才流失严重地影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此外,企业还不能按照市场价值规律对人才的价值做出合理的评估,人才素质能力、工资水平、任职资格等的社会决定机制尚未建立,这也使得人才在企业中得不到合理有效的激励,大大降低了人力资本效能的发挥。因此,如何使人力资本得到公平合理的回报,留住企业人才,对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四)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员工归属感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企业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群体意识和经营理念的一种综合体,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念。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是变化多端的,在这样复杂的世界里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有良好的适应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帮助企业凝聚企业员工,这就最大程度的增强了企业竞争能力。然而,我国大多数企业基本上都是家族企业,经营者的经验主义严重,不是很注重企业文化的构建。如缺乏团队与协调意识、以人为本思想等。而由于员工对企业没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安全感,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力资本效能的发挥,影响着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三、企业基于人力资本角度提升竞争力的对策

(一)企业应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注重人才培育

企业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的主要方式是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继续教育和培训是提升员工素质、提高员工技能、发掘员工潜能,并最终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工作。企业应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应根据市场的发展趋势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定期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提升企业人力资本的存量,并充分挖掘其应有的能力和潜能,尽可能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多种需求。因为任何优秀的人才不进行学习和培训也会被时代淘汰。此外,在培训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层次,在培训内容上尽可能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阶段性发展重点相一致,在方式方法的选择上应灵活多样,力求针对性、实用性及有效性,应把培训的对象由原来的针对少数人转变为企业的全员培训。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是员工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过程。因此,企业必须形成持续学习的氛围和机制,激发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企业塑造成学习型组织。[3]

(二)合理调整人力资本结构,适度控制人力资本流动

应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本调整来满足企业为了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首先,应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政策。我国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偏低,教育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4]应通过教育政策的倾斜来培育更多的中高级技工和科技人才,以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其次,对不同专业的员工进行合理的配置。不同人之间所具有的能力存在着替代、互补等多重关系,因此在考虑群体人力资本时,必须考虑个体人力资本之间的整合效应,通过对不同专业员工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来提高人力资本的整体效益。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或企业的激励手段,争取使东、中、西部人才实现合理流动,通过合理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和奖励手段等适度控制优秀人才向外资的大量流动。总之,通过多种综合手段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最终合理地调整人力资本结构,适度地控制人力资本流动,从而提升我国企业人力资本质量,进而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建立合理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留住人才

从人力资本的特征来看,其具有创造无限性、监督的有限性和消耗的差异性,所以要提高人力资本开发与使用效率几乎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满足员工的报酬,即实行充分的激励制度。[5]激励要以员工的需要为基础,同时考虑现实的可能性,比如加薪、晋升、奖金等,同时在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时不仅要考虑激励对象、激励因素、激励方式方法的选择和组合,还要考虑激励频率和激励程度的把握,以保证激励充分达到其效用。在实施激励的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健全员工绩效评价体系,并尽可能地做到员工奖酬的个性化与灵活性,使员工价值得到合理公正的回报。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环境,留住人才,使员工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四)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归属感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创新的源泉,是支撑企业发展最本质的东西,而竞争的本质和最高层次的竞争就是文化的竞争。一个企业是否有竞争能力,关键是看能否把职工都捏在一块,群策群力,水融。良好的企业文化能把大家团结在一起,能创造良好的环境,容易出现积极向上的凝聚力和相互信任的气氛,发挥出团队作战优势,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因为,企业文化要做实做细,必须以人为本,尤其是要适应企业的发展,要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关心人的氛围,让员工深切感受到企业的关心、重视和尊重,增强归属感,也就增强了责任感。这样,整个企业同心合作,各级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上下级之间团结共事,人人都能发挥所长,优势互补,企业才有无穷的活力与创造力,企业的竞争力才会不断提升,各项事业才会蒸蒸日上。

结束语

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本及其能力是企业竞争力形成的基础,无论什么样的企业要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创造性与积极性,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人力资本越来越成为企业生产与发展的决定因素。作为企业来说,要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要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为员工创造有利于其发挥自身才能的企业环境,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真正建立起自己的人力资源库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何敏.人力资本对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研究[J] .企业导报,2009,(09).

[2] 舒尔茨.论人力资本[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3] 卿涛、郭志刚.论人力资本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 .经济体制改革,2003,(06).

篇14

关键词:品牌竞争力;层次分析法;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8-0139-03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以质量、服务、个性等综合竞争力为内涵的品牌竞争,已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建设一个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的品牌是关系到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在国际一流品牌纷纷抢滩之际,中国本土具有国际影响的品牌却较少。因此,本文尝试在分析企业品牌竞争力相关要素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和测度模型体系,以此作为准确、客观反映企业竞争力水平的依据,冀为提高企业的品牌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

一、品牌竞争力评价体系概述

品牌竞争力是指企业通过对资源(如资金、人力等)的有效配置和准确把握消费者的心理要素(如对企业及其产品和服务的认知、感受、态度、体验等),使其品牌比竞争对手的品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在扩大市场份额、获取高额利润方面与竞争品牌在市场竞争中产生更高的比较能力。

(一)品牌竞争力的内涵

品牌竞争力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品牌竞争力是一种比较能力。这里的“比较能力”不是“比较优势”,即品牌竞争力是以企业之间的品牌竞争为前提。企业品牌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扩大市场份额,获取高额利润的能力。(2)品牌竞争力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是动态的产物,而不是静态的结果。企业需要通过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强品牌整合管理能力,在运作过程中逐渐形成品牌竞争力。(3)品牌竞争力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制度环境、政府政策、市场环境、技术环境、法律环境、教育和文化环境等都影响品牌竞争力的培育。

(二)品牌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

品牌竞争力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品牌经营战略与品牌管理措施,同时也受到市场环境、消费者特性等客观因素影响。本文从品牌市场能力①、品牌管理能力②、品牌权益能力及品牌基础能力③这四个方面来确定评价指标,并充分考虑品牌传播、品牌定位、品牌认知和品牌延伸等一系列品牌战略的综合影响。

二、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对品牌和竞争力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着力在企业这一载体上构建相关评价体系,把品牌竞争力这一抽象的概念落实为对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探讨。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构建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除了遵循统计学的一般规律以外,还应该坚持系统性、科学性、指导性、通用性以及可行性的原则,才能建立一套科学、可行、实用的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1.科学性原则。体系结构的构建,既要充分考虑品牌竞争力的来源和各要素的作用机理,又要以系统论、现代统计理论等为基础,科学合理地构建指标体系,以求能规范、准确地反映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及其强弱。

2.指导性原则。建立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除了给某企业品牌打分评价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它能够帮助我们科学地考察企业品牌的竞争力。

3.通用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太狭隘,而应该是一个对绝大多数企业都适用的体系,这样才能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很好的作用。

4.可行性原则。评价指标要具有实际可操作性,指标要能够准确、可靠、简洁、明确地描述评估对象和评估目的,并且获取要容易、准确、可靠,尽可能选择已有的统计数据,保证数据的可采集性。

(二)品牌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的确定

1.企业竞争力基本指标。竞争力指标是准确、客观反映企业竞争力的依据。借助竞争力的概念模型,从定性及定量的角度,分析企业在当前经营业绩、潜在能力、相对水平及战略管理等方面的指标。主要有:(1)当前经营业绩。主要反映企业的显在竞争力,是已表现出来的整体实力,是企业的实际的创造财富并获得财富的能力。其指标包括以下内容:收入指标;利润指标;企业声誉及客人满意度等。(2) 潜在能力。主要反映企业的潜在竞争力,是对企业未来竞争能力的预测,也是企业参与外部竞争的基础,获得竞争优势的来源。主要包括:成本潜力;品牌潜力;质量潜力;资金运作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企业定位。

2.品牌竞争力评价体系结构模型。借鉴品牌竞争力评价理论,结合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得出了品牌竞争力评价模型。①如下图所示。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

1.模型指标体系权重的探讨。由于研究对象因素结构的复杂性,拟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这一数学建模方法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方法。AHP常用1-9标度确定判断矩阵,进而求其特征向量,确定各评价对象的权重系数。AHP理论的具体实施应用归纳为如下几个步骤:(1)明确问题;(2)建立层次结构;(3)构造判断矩阵;(4)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5)层次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2.指标权重的确定。为了科学地确定各层子系统的权重系数,可将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征求意见表分别寄给有关高校、企业的相关专家,请他们独立地给出判断矩阵和相关修改意见,并反复沟通调整,以达到最优结果。计算权重系数的过程通过matlab7.0编程实现,最终得出B层、C层和D层指标权重。(限于篇幅过程略)

3.决策层指标体系的量化。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因涉及到的一些定性指标,具有很强的模糊性,故而采用等级评价法来量化。在40个三级指标中,C7、C8、C10、C12、C14、C16、C17、C18、C24、C36、C37、C39和C40为定性评价指标,其分值可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并通过计算机处理获取(评分值满分为100分,分别划分为优100分、良80分、中60分、低40分和差20分五个等级),其余27个指标为定量指标,其数值均可直接或间接计算得到。

4.指标无量纲化方法研究。(1)各指标参考值的确定。各指标参考值应以发达国家企业的发展状况为蓝本,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数据,结合我国目前企业发展的大趋势对个别指标进行修正,最终得到并确定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三级指标的参考值。(2)各指标无量纲化的处理。经过量化的指标单位不统一,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建议运用如下公式进行转化:Pi=1000×Di/Ri,式中Pi为某指标转变后的无量纲化指标,Di为该指标转换前的指标值,Ri为该指标的参考值。对于逆向单项指标(即该指标取值越小越好),则采用公式:Pi=1000×Ri/Di,各字母含义同上。

要计算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总分值,只需把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和无量纲化得分值代入数学模型E=QiPi,其中,E为总分值,Q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Pi为评价指标的得分值,n为评价指标的数目。

借鉴等级评价法,参照已有的其他行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标准,可将品牌竞争力划分为四个档次(见表2),这样就可以使企业更容易找准自己的位置,更明确下一阶段的目标,更能从实际出发来提升企业的品牌竞争力。

如品牌竞争力得分小于55,则说明该企业所具有的品牌竞争力较弱;得分在55~75,则说明品牌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等分在75~90,则说明具有较强的品牌竞争力;得分大于90,则说明具有很强的品牌竞争力。如此,可以使企业更容易找准自己的位置,更明确下一阶段的目标,更能从实际出发来提升企业的品牌竞争力。

三、应用说明

通过综合分析现有的相关理论和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品牌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可对企业的品牌竞争力进行科学、准确的综合评价,为企业全面地认识和提高自身能力并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决策依据。

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数学模型,主要是通过数理统计的方式计算综合评价值E,具有直观性和较强的说服力,可用于企业竞争力强弱的评价与分析,为其提供评价依据和参考。

1.数据资料收集。为了分析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强弱,应首先根据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数据收集和计算工作。根据指标体系的特点,在全部40个三级指标中,13个为定性指标,27个为定量指标。13个定性指标值一般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问卷调查可针对企业员工和顾客发放一定数量的问卷调查表并确保回收率,以方便数据采集和保证数据分析可靠、准确。其余27个定量指标数据可从企业相关的统计报表中直接或间接获得,也可利用企业相关内部数据计算得到。根据前述的计算方法计算,各层指标得分与其对综合评价值E值贡献。

2.指标数据分析。根据调查结果,通过数学模型E=QiPi计算出企业的总得分和企业在品牌市场能力、品牌权益能力、品牌管理能力以及品牌基础能力方面的各自分值,对应“弱、中等、较强、很强”四个级别的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标准作出判断。根据计算结果展开分析研究。除了对企业竞争力水平进行总体分析外,还要进行以下分析:(1)根据企业品牌四个模块的各自得分来判断各模块层在企业品牌竞争力E分的贡献(也即品牌权重力),找出差距和不合理的地方以确定下阶段品牌建设的重点模块。(2)针对品牌市场能力、品牌权益能力、品牌管理能力以及品牌基础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分别从各自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层面发现目前企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和核心问题,并分析影响品牌竞争力主要问题和根源。

3.提出对策和建议。针对分析和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企业在品牌经营中存在着的与品牌市场能力、品牌权益能力、品牌管理能力以及品牌基础能力相关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对策,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提升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和锲而不舍的打造,从而不断成熟、完美。品牌竞争力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理论,对品牌竞争力研究有待未来进一步的完善和深化。

参考文献:

[1] 戴维・阿克.管理品牌资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6-31.

[2] 李杰,余明阳,王琦.品牌竞争力综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6):1035-1044.

[3] 毛政,卿惠,周发明,评价品牌竞争力的模糊模型及运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4).

[4] 许基南.品牌竞争力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04.

[5] 赵焕臣,许树柏,和金生.层次分析法――一种简易的新决策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the enterprise brand competition ability based

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JIANG Ya-qi,ZHANG Ya-ping

(Suzhou university,Suzhou 215006,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