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公共管理的理解范文

公共管理的理解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5 10:22:5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公共管理的理解,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公共管理的理解

篇1

[关键词]公共管理 公平 公共权力

公平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核心价值范畴。在学术界,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对公平作出了不同的理解,主要包括边沁功利主义的公平观、亚当斯管理学角度的公平观、罗尔斯社会学角度的公平观以及平均主义的公平观。公共管理是一个由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与管理学等学科构成的综合性学科,对公共管理中公平的理解也就由于人们学术背景的差异而不同。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重新理解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是十分必要的。

一、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针对不同社会群体进行的社会价值分配,这决定了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应该是社会学意义的群体公平。即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实现的公平

虽然学术界基于不同学科背景的公平观为我们解读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提供了基本的学科视角,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套用上述公平观来理解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理解任何一项社会活动的核心价值理念,都必须从这项社会活动的本质属性出发,使这一核心理念符合这项社会活动的本质属性。那么,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呢?

公共管理是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活动。为了有效地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公共管理必须解决为谁提供公共物品以及提供什么公共物品这两个公共管理的基本问题。在可以用来提供公共物品的社会公共资源稀缺(有限)的前提下,公共管理解决这两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对社会公共资源进行分配的过程。具体说来:解决为谁提供公共物品的问题就是实现社会公共资源在消费主体方向上的分配(配置)过程(如,在有限公共财政支出的制约下,政府将这一财政支出用于为偏远地区修公路还是为城市建广场);解决提供什么公共物品的问题就是实现社会公共资源在消费形态方向上的分配(配置)过程(如,同样是在有限公共财政支出的制约下,政府利用这一公共财政支出是为贫困群体解决住房问题还是解决子女教育问题)。因此,从公共管理解决的基本问题出发考察,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对社会公共资源进行的分配。从社会公共资源具有的价值角度分析,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也就是对社会价值的分配。

与针对个体进行分配的提供私人物品的市场管理活动不同,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的分配是针对社会不同的群体而不是个体进行的,这是因为公共管理直接提供的是公共物品而不是私人物品。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论述,公共物品是具有可分享性的物品,也是具有非排他性的物品。可分享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使用并不影响他人的使用;非排他性是指不能剥夺任何公民对公共物品的使用权利。在西方经济学对公共物品上述论述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的具体体现是什么?对此,我们的回答是:第一,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排他性是在一定的地区内实现的,是对一定地区内社会成员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社会成员可以平等分享该地区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普遍性提供的公共物品,但并不接受其他地区的社会成员分享这一公共物品。具体例证就是,在实行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的西方国家,社会福利主要由各成员国政府(州、省)负责提供,各成员国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是有差别的,各成员国的公民可以分享本成员国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但不可以分享其他成员国提供的社会福利。第二,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是在一定社会阶层(群体)内实现的,是对一定社会阶层成员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也就是说,一定社会阶层(群体)的社会成员可以分享社会为这一阶层(群体)成员选择性提供的公共物品,但并不接受其他阶层的社会成员分享这一公共物品。具体的例证就是,任何一位残疾人都可以免费享用市内公共交通、任何一位老年人都可以免费进入市内公园,但非残疾人、非老年人则不拥有这一权利。根据对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的理解,我们可以将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进一步表述为:针对社会不同群体进行的社会价值的分配。

既然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针对社会不同群体进行的社会价值的分配,公共管理中的公平也就应该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群体公平,是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实现的群体公平。

二、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这决定了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应该是分配结果的公平。也就是使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分享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提供公共物品来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对于公共利益的认识,学术界存在着比较大的认识分歧,“甚至有些学者,如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肯尼斯·阿罗,根本否认公共利益的存在,认为‘公共利益是一种神话”~。布坎南等人之所以否认公共利益的存在,是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理性人(经济人)假设。他们认为:根据理性人(经济人)假设,人们在政治决策中的动机与在市场决策中的动机是一致的,都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个人的偏好是不同的,并且每个人都有充分的决策信息与足够的决策能力。因此,人们无法形成共同的需求,也就无法形成公共利益。事实上,公共利益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其内涵也是比较清晰的。公共利益这一概念,是由公共与利益两个基本概念构成的。公共的含义是共同的、公众的,而利益则是“人们为了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因此,我们可以将公共利益理解为:公共利益是公众为了生存、享受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如果将公众为了生存、享受与发展的需要概括为需求,我们也可以将公共利益理解为:公共利益是满足公共需求的资源和条件。显然,公共管理对公共利益的实现是通过满足公共需求完成的,公共需求的满足是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的结果。因此,与提供私人物品的市场管理不同,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应该是结果的公平,是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

如何考量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呢?公共管理的目标是满足公共利益,考量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对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公共利益是满足公共需求的资源和条件,公共需求的主体是民众,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也应该由民众评定。在现代民主制度的背景下,民众对公共利益的评定是通过民主机制、依据民主决策规则进行的。尽管不同政治体制下的民主机制是不同的,但是民主决策的规则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全体一致规则与绝对多数规则。在采取全体一致规则的情况下,实现了全体民众所需求的利益即民众的整体利益也就是实现了公共利益;在采取绝对多数规则的情况下,实现了大多数(含全体)民众所需求的利益即民众普遍需求的个体利益也就是实现了公共利益。所谓实现公共利益,包含两个要素:一是提供的利益为民众(全体或大多数)所需求,这是由公共利益的公共性决定的;二是提供的利益为民众(全体或大多数)所分享,这是由公共利益的可分享性决定的。我国学者陈庆云等人认为,公共利益应该具有分享性,而且“实际上分享人数的多寡并不是决定公共利益的惟一因素,决定是否真正构成公共利益的基本特征是“是否具有社会分享性”。由此可知,考量公共管理对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是否提供了为全体民众所需求或大多数民众所需求的利益以及这一利益是否为民众所分享。因此,考量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是否使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地分享了公共利益。

实现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分享公共利益,这是一个动态的、整体的平衡过程。由于公共资源的有限性与民众利益需求的多元性及差异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一项公共管理很难同时满足所有民众的利益需求。一般说来,一项公共管理总是在满足一部分民众利益需求的同时抑制另外一部分民众的利益需求或者是在满足民众某一方面利益需求的同时抑制民众另一方面的利益需求(这正是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这一本质属性的体现)。因此,公共管理要不断地对利益需求受抑制的群体(如弱势群体)或利益需求受抑制的方面予以补偿,用动态的、整体的利益平衡过程来渐进地实现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使公共管理尽可能地逼近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分享公共利益这一理想目标。

转贴于

三、公平与效率分属公共管理的不同理性层面。公平是公共管理价值理性的核心。效率是公共管理工具理性的核心。效率是为实现公平服务的

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学术界已经多有论述,这些论述大都是抽象的,缺乏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放在具体的社会活动中的具体分析。事实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或不同的社会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含义是不同的,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同的。那么,公共管理中的公平与效率的含义及其关系如何呢?

对于公共管理中公平的含义,我们已经进行了一定的讨论: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是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实现的分配结果的公平,是使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分享公共利益。我们再来讨论公共管理中效率的含义。公共管理中使用的效率概念来源于经济学。在经济学中,关于效率有两个含义:一是资源利用效率,是指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收益最大化的程度;二是资源配置效率,是指利用有限资源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程度。经济学中效率的概念涉及了微观与宏观经济两个方面:资源利用效率是微观经济问题,属于企业管理范畴;资源配置效率是宏观经济问题,属于政府宏观调控范畴。公共管理中,效率一词的含义仍然是经济学中的含义。惟一的问题是:公共物品的提供不以赢利为目的,有些公共物品也不存在经济收益。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将收益理解为社会收益与经济收益的统一。这样,在公共管理中使用效率这一概念时,既与经济学的效率概念保持了一致,又符合了公共管理的特点。

在公共管理中,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从公平原则出发并注重效率。这一基本准则有三个含义:(1)公共管理必须以公平为基本出发点。第一,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决定了公共管理必须从公平原则出发,不能以不公平的方式剥夺任一民众的消费权力。第二,公共管理的国民经济再分配性质,决定了公共管理必须从公平原则出发,将公平放在公共管理的首位。公共管理是国民经济的再分配过程,尽管各国的分配原则有所不同,但在国民经济再分配过程中,都要贯彻公平原则。从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角度出发,可将世界各国的收入分配原则分为两类:效率优先与公平优先(尽管公平优先的国家是少数)。在公平优先的国家,再分配过程必然要贯彻公平优先的分配原则,以进一步实现公平。在效率优先的国家,国民经济的一次分配必然要形成社会收入的差异,甚至会导致尖锐的社会矛盾。为缓和由一次分配形成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并在公共选择中获取大多数人的支持,政府在国民经济再分配中,也必然要贯彻公平原则。(2)公共管理也要充分注重效率。经济学基本原理表明,公共资源是有限(稀缺)的,在有限资源的制约下,公共管理必须注重利用有限资源提供更多与效用更大的公共物品,以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3)公共管理中的效率是在公平统领下的效率。同其他经济活动一样,作为国民经济再分配过程的公共管理也必须解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基本问题。与其他经济活动不同的是,公共管理解决这三个基本问题的顺序是:先解决为谁生产,再解决生产什么与怎样生产。这是因为: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的本质属性,要求公共管理首先要解决将社会价值分配给谁,即为谁生产公共物品的问题,在解决了为谁生产公共物品这一根本问题之后,公共管理才能考虑为这些人生产什么样的公共物品以及怎样生产这些公共物品。公共管理解决上述基本问题的顺序并以公平为基本出发点,决定了公共管理必须将公平放在首位,用公平来统领效率。具体说来就是:公共管理在决定为谁生产公共物品时从公平出发,在决定生产什么公共物品与怎样生产这些公共物品时注重效率。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公共管理中,公平作为公共管理价值理性的核心,始终是第一位的;效率作为公共管理工具理性的核心,是为价值理的,也就是为公平服务的。我国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是在借鉴西方公共管理理论与介绍西方公共管理改革运动的基础上展开的。诚然,西方的公共管理理论与英国撒切尔政府和美国里根政府率先开展的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是以提高公共管理效率为中心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一理论与运动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在公共管理中比较好地实现了公平的前提下进行的。认识到这一点,会使我们在努力提高我国公共管理效率的同时,始终坚持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并将其放在首位,避免再次出现前一时期我国社会某些公共管理领域(如医疗、教育等领域)存在的为了追求效率而显失公平的社会现象。

四、公共管理是以公共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只有实现公共管理中公共权力的合理分配,才能从根本意义上实现公共管理的公平

作为提供公共物品活动的公共管理,是以公共权力为核心展开的。按照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人们在提供公共物品过程中的动机与在提供私人物品中的动机是相同的,或者说,人们在非市场(政治)决策中的动机与市场决策中的动机是相同的,都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从集体行动的逻辑角度分析,与市场决策不同的是,在非市场决策中,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动机驱使下,个体的理性选择必然导致集体的非理性选择。这一非理性选择在提供公共物品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从公共物品的生产角度分析,由于存在“搭便车”或“逃票乘车”的现象,人们不可能有效支付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公共物品就无法生产出来;从公共物品的消费角度分析,由于存在“囚徒困境博弈”或“牧人博弈”,人们无法合理消费公共物品。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除非共同体成员极少,否则,共同体成员必须向来自心灵之外的强制力(利维坦)心眼,这一强制力电就是公共权力。只有公共权力的介入,公共物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才可能在公共权力的作用下通过个体的理性选择形成集体的理性选择,个体间的理性博弈才能在集体理性的制约下达成最优均衡。公共权力的介入,虽然增加了公共管理的成本,但是作为“必要的恶”,它可以使公共物品得到合理生产与消费,使公共利益得到较好的满足。换言之,没有公共权力也就没有公共管理,公共权力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公共管理以公共权力为核心,使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的分配具有了公共权力所决定的权威性。

篇2

【关键词】公共管理场域;政府审计;困境;纾解

公共管理同审计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公共管理理念兴起之后,对于政府部门的管理理念和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国家和政府的绩效审计有着明显的进步。政府审计未来发展方向之一就是绩效审计,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政府管理的质量,促进公共资源得到更多的释放,提升公共资源具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公共管理场域下分析,政府绩效审计还存在一定困境,但是可以针对这些困境,采取一些纾解办法。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困境

(一)急需提升审计评价标准。从已经存在的审计经验和审计效果上看,政府就公共财产,开始审计自身社会关系,以及经济活动。这样很难让审计机关与审计的对象形成实质性的相互独立,导致政府审计工作质量打折,还不能确保审计工作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探究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是,急需提升的审计标准。审计工作人员需要依据当前标准,进行审计工作,得出评价结果。从实践上看,因为评价绩效体系中存在一定局限性,就会导致对于审计对象有着怎样的经济效益,审计人员没能继续深入地了解。只能通过借鉴其他领域标准,或者自己设计出标准后,衡量出政府行为的效果。(二)审计方法和工作人员同审计要求存在矛盾。1.审计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审计工作人员的财务能力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是审计经验和临场应变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2.审计技术水平有待提升,审计实践中,应用的方法普遍是统计分析法、分析性复核法,审计效果没能同预期效果保持较高的一致。3.没能实现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审计一般都是事后的审计,而就政府工作过程的审计,实现起来比较困难。(三)政府绩效审计的认识缺位。政府的绩效审计没能形成一种主体的意识,处在了理解国外介绍和理解层面。政府中的部分领导,觉得政府绩效审计,是无关于我国政府治理以及公共管理的。政府活动的透明性较差,在预算支出方面,比较随意,传统观念的原因,不能主动参与审计,和不愿意去了解审计。(四)有待完善的体制和机制。财务的收支审计是当前政府审计中应用的主要形式,政府审计工作情况并不乐观。就政府体制改革上,我国近些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对于政府审计工作来讲,政府的绩效审计还处在困境之中。比如“服务型政府”转变过程中,还会有一些阻力,使得实现的步伐较为缓慢,不利于绩效审计。

二、政府绩效审计困境的纾解建议

(一)重新构建政府绩效审计的体制机制。在公共管理场域下,将有关审计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在政府运作以及公共责任范围内,让政府的绩效审计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比如说,对于公共资金预算上的绩效审计,可以不断深化和完善:一则,重视着清理盘活政府闲置资金的情况,督促财务加强盘活力度,提升资金的利用率。二则,对各类项目进行重点的跟踪管理。三则,从“营改增”出发,总体分析财政的各项数据,并进行关联性分析。这样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政府绩效审计体制。(二)构建合理的政府绩效审计监督体系。想要让政府绩效审计进行的更加顺利,必须要找出更多的法律依据。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则是对该项工作的监督,构建完善的监督体系,确保国家对于政府管理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实现同步化社会审计以及财务审计,确保审计工作能将法律法规定内容体现出来,让政府绩效审计更加合法化和真实化。(三)政府绩效审计同国家治理战略的协同合作。从公共管理场域的角度看,政府的绩效审计必须要保证能够更好地进行国家治理,同国家的治理战略保持一定的一致性。就实践而言,政府的绩效审计必须围绕着国家治理下各个阶段的任务重点,对重点项目进行审计。(四)审计的评价体系需要优化。审计中依据的评价标准应该得到优化,找到那些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的标准,比如说同类的先进组织能够运用的标准和范例,政府以前取得过的最好绩效等。形成指导性的标准,对于政府绩效审计,有必要就一些基本原则和做法,给出基本的规定,可以来自法律、法规或者是规定等等。不但需要指导性的标注,对于技术性的标准同样需要设立出来,包括专业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公共管理场域中,看当前政府绩效审计中有哪些困境,主要包括急需提升审计评价标准、审计方法和工作人员与要求存在矛盾、政府绩效审计的认识缺位、有待完善的体制和机制,想要更好地面对这些困境,提升政府审计的质量,可从重新构建政府绩效审计的体制机制、构建合理的政府绩效审计监督体系、政府绩效审计同国家治理战略的协同合作、审计的评价体系需要优化等方面入手,更好地面对以上困境。

【参考文献】

篇3

一、基本情况

(一)学前动员准备充分,明确了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在学习前就将学习的基本内容都交给了每一位干部、职工,使干部、职工对学习的目的要求都比较清楚。让大家更加明确了方向和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大家看的认真、听的仔细、问的广泛、想的深入。

(二)学习内容丰富多彩,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环境。

学习时间安排的紧张有序。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既有集中讨论,又有个人思考;在学习内容上,涉及面广、十分丰富,既有各种政策法规的学习,又有各种实例的分析解读。

(三)紧密结合本职工作,增强了学以致用的针对性。

在学习中每个人都能够结合自己的本质工作努力学习、辩证取经。如办公室的同志全方位、大视角、多领域地学习了现代公共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产业发展股同志对中小企业管理、扶持与规范,企业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通过学习每一个同志都各有所得,收获很大。在学习现代公共管理知识和先进经验的同时,同志们以客观、辩证的观点,对照自己的本职工作进行了思考,使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更具有可借鉴性。

二、几点思考

(一)掌握了方法,提高了执政为民能力水平。

通过学习,对于如何在变革的环境中培养和保持战略性思维,如何创造公共价值,争取政治支持,增强施政能力,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等重要问题都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学习探索,对如何通过改革政府管理,完善公共服务,落实新的发展观和全面、协调、科持续发展战略,有了进一步的体会。

(二)开阔了视野,认清了政府面临客观形势。

通过学习认识到,在当前国际社会中,政府对于公共事务的管理呈现出水平转移和垂直转移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改善对外开放的能力,提高处置突发性难点问题的能力,是我们今后在提高执政能力方面应当着重解决好的重要课题。

(三)加深了认识,把握了经济发展的政府定位。

篇4

关键词: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壁垒;路径思考

一、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与PDCA的结合

绩效管理一般是指通过协议,达成关于目标、标准和所需能力的统一框架,然后通过相互能力理解的方式,使组织、群体、个人取得理想结果的一个过程。PDCA模型是管理学中一个通用模型,最早是由休哈特(WalterA.Shewart)提出的,1950年在质量管理专家戴明(EdwartsDeming)进一步研究下,质量环被广泛应用到质量管理的全过程中。PDCA循环不是原地周而复始的运转,而是每一个循环都有新目标,每一次循环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绩效的提高。

实现戴明循环与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公共部门行政效率和效益。从行政伦理的角度看,两者结合有利于保证行政人员在行政过程中行为的正当性,达到实现公共利益的目的。

二、PDCA视角下公共部门绩效管理问题的背景

绩效管理在我国各部门、各行业试行也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但由于发展时间短,相关理论体系不健全,导致绩效管理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最近几年频繁出现的“矿难”、“自焚”等事件将公共部门推向了风口浪尖,违规开采、强制性拆迁以及种种环境污染使公共部门相关管理人员认识到经济的发展不应单以GDP这个指标来进行衡量,社会经济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价值梳理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这为公共部门提高执政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为指导,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手段正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有力工具。公共部门绩效的价值追求是行政主体服务于社会公共事物管理的愿望、意志和行为的总和,具体表现为履行行政职能和提高行政管理的社会效应。

(一)有利于行政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绩效管理是通过对公共部门投入-产出进行分析得出公共部门行政效率,继而推论出相关行政活动所带来的行政效益。通过对投入-产出分析可以直接得出行政效率是,行政效益不是行政过程的直接产物,而是评估行政结果对社会影响的测评指标。如图1所示:

(二)有利于公共利益实现

对大部分政府业务而言,他们不必去争取什么“市场”。市场固然不用争取,但政府机关应有效而经济地提供服务,并以服务民众为目标。科学发展观要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将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公共部门行政的最高目标。政府绩效评估体现的是民有、民享、民治的政治制度,其根本目的是利用政府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这样的制度安排实现了对政治与行政的整合,即实现对民主行政与效率行政的整合,促成消极自由与积极民主之间的妥协与合作,在追求提高政府运作效率的同时促进社会公平,达成精英自由与大众民主的妥协。

(三)有利于政府形象提升

政府绩效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公民利益,在公共行政过程中,政府要大力发展公益事业。这样的政府才会在公民心中树立良好形象,具有较大凝聚力,有利于增强公民对政府的认同感,增强公民对政府工作的支持度,如此循环有利于提升政府管理绩效。

四、公共部门引入绩效管理的壁垒

绩效管理目标是为了提高组织和个人的绩效水平,但在现实操作中,绩效管理多成为管理者控制下属的行为手段,偏离了公民利益的轨道。因此,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凸显的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一)政府绩效管理中公民导向与现实的差距

政府公共管理目的是为公民提供各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以公民利益为导向的。但现实中,由于部分政府官员的自利行为使公共政策目标偏离了公民利益的轨道,以致绩效管理权力沦落为官员谋私的工具。以公民为导向的政府绩效管理完全扭曲为以官员个人利益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政府行政行为的后果将是难以满足公民利益的实现,甚至以牺牲公共利益为代价。

(二)政策制定的过于“刚性”

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公共部门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会制定相关的政策或是规章制度。在现实的行政工作中,管理者会严格利用相关规则约束下属行为,在环境相对稳定、任务结构相对单一的情况下,这一做法会取得一定成效。但现实状况是公共部门面临的社会环境比较复杂,一些突发性事件也层出不穷,过于“刚性”的公共政策往往让下属无法作为,因此很难保证行政任务的完成,行政目标的实现。

(三)绩效管理多是“长官意志”

在绩效管理过程中,任务目标的设置应是多方参与的结果,但在公共部门,“长官意志”体现在管理过程的方方面面,如目标设置多是领导单方行为。目标设定的低参与度可能导致两个结果:一是由于认知度的偏差,执行人员对行政目标理解会出现多样化,甚至会扭曲行政目标的初始意图。二是由少数管理层参与设置的绩效管理目标,难以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尤其是目标执行者,可能会导致执行中的低积极性和低主动性。

(四)绩效管理缺少反馈

及时反馈行政资源利用状况、行政资目标的完成情况是有效行政管理的必要手段。但在政府绩效管理中往往缺乏必要的反馈,管理者难以把握目前工作进程,难以了解下属工作顺利与否。当下属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难以推进工作进度,沟通反馈的缺失会让工作搁置。加上当前的绩效反馈通常只在任务目标完成以后,没有贯穿于任务执行的各个环节,管理者不能及时修正执行过程中的偏差,更不能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目标。

五、改善公共部门绩效的路径思考

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但在现实行政活动中,绩效管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导致评估结果与现实情况出现了偏差。为了提高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将PDCA循环引入其中,这样行政管理人员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绩效管理全过程。如图2所示:

(一)行政目标――Plan

在行政计划阶段,公共部门主要职责是收集整理资料,了解公众需求,制定以公民利益为导向的行政绩效目标。正如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要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收集资料要具有广泛性、具体性和完备性,这是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的条件之一。行政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对材料数字的敏感性直接决定了材料的真伪与粗精。掌握充分资料之后,行政工作就进入目标制定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注意绩效目标不能沦为个人利益的表达方式,避免强加“长官意志”;也不能迫于政绩压力制定不切本部门发展实际的行政目标。

行政目标的设定是对部门行政人员绩效考核的依据,因此行政目标设定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绩效考核的有效性。因此在目标制定过程中,要践行多方参与的原则,一方面有利于集思广益,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另一方面由于多方利益得到了表达,行政目标更容易被接受,在行政执行过程中阻力会相对减少。在行政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切忌过高或过低的目标,这会影响行政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所以具有一定挑战性但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行政目标才是可行的。

(二)行政执行――Do

公共政策执行是实现行政目标的必要环节,政策目标被付诸实践才具有实际意义。我国著名学者宁骚认为,公共政策执行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公共政策目标最直接、最重要、最关键的决定因素。

执行政策过程中要严格遵照公共政策的要求,不能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更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情况。在执行过程中需要不断反馈,以了解行政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行政资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时纠正公共政策的不足以更好地进行公共行政。在行政活动中要秉承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协调好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矛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现阶段,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难免会出现一些突发性事件,以致完全按照公共政策推进的行政活动难以维继,这要求行政人员在不违背公共利益原则灵活推行公共政策。

(三)行政检查――Check

行政任务结束后,公共部门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执行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以衡量出实际绩效与预先设定的目标之间的差距,总结行政计划的实现情况并为进一步地行政处理提供依据。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应避免绩效指标过于单一的问题,如一些公共部门过分追求行政效率,片面强调GDP增长。但GDP增长并不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反,一些地方政府GDP的增加是以环境破坏为代价。因此,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绩效指标设置要能突出重点,要倾向于提升公民满意度和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即一个设计良好的绩效评价和业绩衡量系统应当清楚表明目的和目标,定义服务的产出和结果,并详细说明这些产出和结果的质量水平。

在绩效评估过程中涉及的参与者主要有内部评估主体和外部评估主体。内部评估主要是以决策者为代表的行政管理人员,当决策制定者成为决策执行结果的评估者时很容易产生偏差。因为行政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一旦行政结果不如人意,矛头就会直接指向决策者,所以为了树立决策者权威,行政评估的结果往往都是以实现行政目标而告终。内部评价体系的弊病要求公共部门引入外部评估主体,外部人员通常是价值中立的,且具有专业绩效评估知识和技能,既能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也能实现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行政处理――Action

行政处理即根据绩效评估最终结果对行政人员进行相应奖惩。在此环节不能忽视行政沟通的作用,要了解行政人员在行政过程中具体的行政行为,明确行政任务执行中的外部效应――公民利益是否得到保障,环境是否遭到破坏以及资源是否得到合理利用。行政领导切忌惟GDP论,因为GDP的高低不能完成为评价公民安居乐业与否和衡量公民满意度的指标,GDP不能完全成为行政领导晋升的依据。

行政处理的目的不单是给予相关人员奖励或惩罚,还是为了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着力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通过行政评估,行政领导要认识到部分公务人员在能力或意识上的不足,并要对他们进行相关培训以提高其行政能力和公民意识,提升行政队伍整体水平,谋求公共服务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柏璞,祁光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范柏乃.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与实物[M].人民出版社,2005.

3、(美)W・爱德华兹・戴明.戴明论质量管理[M].海南出版社,2003.

4、王绍光.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与途径[M].三联书店,2007.

5、宁骚.公共政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美)马克・霍哲著;张梦中译.公共部门业绩评估与改善[J].中国行政管理,2000(3).

篇5

随着传播新技术的风行,新媒体迅速崛起,网络营销占据的市场比重日渐增大,智能手机成了功能齐全、随手携带的流动媒体,微博更使传播进入了“自媒体时代”。这些新的载体,都不同程度地瓜分了传媒经济固有的市场份额,传统媒体无形中被挤占了生存空间。

在这种态势下,媒体要在竞争激烈的传媒界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内外兼修,除了动用各种社会资源调集力量、积极拼抢外,“练好内功”显得尤为紧要和迫切。唯有内强素质,才能提升整体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纵观业界,一些媒介管理上的跛脚严重制约了发展。管理层提出的愿景很美好,蓝图很宏伟,然而却很难落到实处,在执行力上非常欠缺,办事效率低下,项目进展成功率不高,整体运行效益上不来。这种管理症结亟待医治整改。

健全规章,严明纪律

有的媒体,特别是网站等新兴媒体,人员普遍年轻,因其年轻也难免稚嫩,虽有激情和创意,但常常缺乏组织,难以形成团队战斗力。有的网站创办多年,却难以拿出一套成文的绩效考核方案,员工干好干坏一个样,分配上没有拉开差距。不同岗位苦乐不均,没有相应的激励鞭策机制,造成员工心理不平衡,队伍内耗大,通知和要求执行不到位,工作推诿扯皮,都是常见病。一些纸媒所办的新闻网站,在经营上没有效益观念,依然有“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心理,背靠纸媒来维持,没有独立闯市场的紧迫感;在业务上,仍然停留于报纸电子版的拷贝水平上,在如何增强本地原创新闻的分量,如何提升网络新闻时效性上,没有相应的措施;在与网民的互动上,在增创看点上,在拓展服务上,都无能为力,始终提升不了人气。

对此,媒体治理须从严,唯有整肃纪律,才能确保令行禁止,才能确保各种宣传口径和宣传纪律落到实处,才能保障正确的舆论导向。唯有用制度管人管事,员工才有章可循,工作才有规范可言。唯有细化岗位考核制度,才能量化工作,提升质量。

整合力量,强化协作

媒体管理是项系统工程,采编、印刷、发行、广告经营、技术维护、后勤保障等环节是有机统一的,只有密切配合,才能提升整体效能。然而很多媒体内部各环节却是各干各的,彼此互不通气,很难协调,甚至以邻为壑,人为阻隔。如此,难以形成有机统一的局面,而且造成内部资源的浪费。比如广告拓展,本来可以借助采编力量,但因为各环节彼此相互防备乃至排斥,结果采编人员建立的良好社会关系,不能为广告人员所用,广告人员必须花费更多的力气与客户建立联系,结果受损的是报社整体利益。比如报社内部几个媒体,彼此竞争,当有突发事件发生时,母报派出一组记者,子报派出一组记者,网站派出一组记者……人力、车辆、采访设备等资源都极大浪费,而且采访后彼此不相通气,有时对事件的报道,同一家报社的几个媒体口径不一,相互“打架”,令读者无所适从。

按系统论的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唯有各个环节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媒体整部机器才能运转顺畅。媒体须强调内部协同意识。可以通过建立联席会一类的沟通机制,促进采编、广告、发行等环节的无缝对接;可以建立“报网互动”机制,鼓励纸媒记者向网媒供稿,纸媒记者碰见突发事件,可以顺带拍摄视频供网站采用;可以像港台媒体一样,建立可供整个集团各媒体采用的新闻中心或供稿中心,一组记者采写的稿件、拍摄的照片、录像,可供旗下媒体各取所需,实现采编资源使用价值的最大化。同样的,网媒的线索也可供纸媒采访追踪,很多猛料第一时间是在微博、论坛上披露的,纸媒应该采取“拿来主义”才能拓展报道面。可以设立以项目组为考核单位的工作机制,不少工作事项跨多个部门,必须多兵种协同作战,但往往各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打着小算盘,配合难以到位。如果建立项目组制度,以项目需要来抽调人员,对整个项目组进行考核,这样将更有利于工作的推进落实。比如在筹建报史馆时,可从技术部、办公室、采编、财务等环节抽调人员成立筹备组,这样能够统筹规划、科学调配各环节的资源,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激发活力,明确责任

竞争到了较高层次,比拼的就是形而上的意识和观念。比如记者采访报道,所需要的技巧大家基本都会,但体现在成就上的差别当是责任感和工作激情,谁更用心、更深入,写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比如在报业经营上,大家的经营模式可能相差无几,但工作责任心、效益观念方面的差距,将使成效大不一样。很多媒体缺乏凝聚力,人心涣散,士气不振,工作纯属应付,更罔谈做事创业。很多媒体,改制并不彻底,没有真正落实经营责任制,效益好坏员工觉得事不关己;国有资产能否保值增值,他们并不放在心上;经营款项是否回笼,一些开支费用可否节省,他们往往没有细究稽考;办报质量好坏,也与他们不相干。一些记者甚至还保留着“国营记者”的心态,其工作作风、工作态度与都市报那些“拼命三郎”般的“民营记者”有相当大的差距。这种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到了媒体发展和最终格局。

篇6

【关键词】社会实践;发展;研究

一、公共管理的内容

如今的公共管理是将现今的经济学以及社会中的企业管理方法结合后作为管理思想的基础,同时行政管理改革推动了现今的公共管理的发展,通过行政管理的改革让政府的职权行使范围发生了改变,政府对组织涉及的政治活动及其与政府的关系的管理一直在改进,政府通过对这些事项的管理,使得非营利组织的能够发挥的作用更多。公共管理课程在大学及其以上的教育中都占用一定的地位,人们越来越重视公共管理的实际作用了。但是由于国家的经济体制一直在调整、企业的管理方法也一直在改进,公共管理所具备的作用以及运行的手段也在变化着,所以对公共管理的研究还是有着很大的问题。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得尽早制定出一套比较科学的、完美的、效果明显的管理方案,注重挖掘优秀的、有潜力的公共管理人才。也因为公共管理的发展,政府现在所能够行使的职权一直在改变,许多管理工作逐渐由非营利组织负责处理,组织对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开始组织更多的招生工作,让公共管理的学习以及实践方法变得更加的科学有效,同时也使得公共管理的未来更加明媚。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社会结合的结晶,公共管理的管理对象、管理目标以及管理模式都非常明确。对于公共管理事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公共管理事业不只需要管理国家、政府的相关事务,还需要管理一些社会事务。公共管理的组成部分包括很多,例如慈善个人以及机构、私人单位等等。公共性是公共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也就是按照法律的规定使用被赋予的公共权力,通过借助公共产品以及服务获取公共的利益,与此同时还无条件的允许公共进行监督,这也可以说是公共管理相较于其他管理的不同之处。

二、两种管理的相同处与不同之处

人们开始关注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而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备受关注。这两种管理体制的对象、目标、管理方式都有相同之处。想要分清此两种的关系就必须要根据其产生的背景以及其所具备的意义来进行分析方可。我国的行政管理通过产生、发展以及科学化最终形成如今的管理体系。而公共管理理论是伴随着经济体制以及社会的发展才形成的,所以说公共管理体制可以是社会的折射,它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学科专业。公共管理从最初的对政府行政管理研究转向研究公共行政方向,再转至公共政策以及公共管理方向。这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

(一)研究目标不同。行政管理研究的是公共部门,通过对公共部门的行为进行管理监督来实行行政管理理论。而公共管理是对国家、政府以及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公共管理更注重公益性。公共管理的研究内容是政府管理用的方法,行政管理研究的是公共部门用的管理方法。

(二)管理性质不同。公共管理侧重的是为政府服务,但是行政管理侧重的是为社会提供服务。

(三)权利的限制性不同。公共管理是政府对公共部的管理,政府所具有的公共权利很大,甚至需要对社会的一切生活负责,限制性较小。行政管理因侧重的是社会公共事务,所以权利的限制性较大。但是无论权利大小都应该将人民放于首位,这样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三、借鉴意义

(一)管理方式的借鉴。我国的很多组织都一直偏向采用权力高度集中化的管理方式,权力集中在上层,下层的员工的自主性较小,领导与群众难以进行真正的交流,底层的实际情况难以被真正知晓,这也不利于人才的开发和利用,这样不利于促进国家以及经济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这是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的。对于现今的这种等级森严的组织结构应该要进行更正,将这种类似金字塔形的结构管理形式换成水平式的结构管理形式能够帮助公共管理的管理范畴扩大,同时还能让信息更加开放化,组织间的信息沟通更加频繁也能帮助行政管理的实行。

(二)服务方向的借鉴。现今的中国正在经历着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更新阶段,怎样让政府的职权也随之产生相应的转换,同时又能够成功的改革政府体制是现今的比较重要的问题。对于国家的调节市场及经济政策的政策首先要进行完善,根据实际的情况安排市场资源,借助法律的威力促进国家对市场经济的控制。另外就是要确实把公共服务作为政府职权的重点,准确的区分政府组织和以及非营利组织的具体权力以及工作范畴。

(三)加大业绩与效果的借鉴。加大对业绩与效果的管理对于体制改革来说也是其中所必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传统的业绩与效果管理只是浮于表面,并未将其与法律联系起来,所以落实起来效果不佳。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借助人大立法,以加强业绩与效果的管理力度。同时也需要注意对职员的评估与专业素质考察,要将服务于人民的理念灌输、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建立起一个真正的服务型政府。

四、结语

总的来说,公共管理以及行政管理存在着很多的相似点,并且它们也一直备受社会的关注。所以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分辨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以及对市场经济所具备的作用。当然我们也了解到只有政府体制出现改革才会有政府职权的真正改革,这样公共管理才能更好地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做出成效。

参考文献

[1] 周荣.公共管理理论对行政管理的借鉴意义[J].商,2013 (19).

[2] 陈继伟.公共管理理论对行政管理的借鉴意义[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4).

篇7

关键词:施工质量;现场施工管理;

1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

1. 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

水利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经济振兴,而且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就是用高质量建筑产品为国家现代建设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服务。

1. 2以人为核心,全员性的质量管理

企业中无人不与质量有关,质量管理,人人有责。人是质量的创造者,工程质量过程管理必须“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管理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提高人的素质,发动企业的全体职工,通过每个人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的质量。

1. 3以预防为主

以预防为主实行质量控制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观点,要实现这一观点必须应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对工程质量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对产品的质量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使产品质量始终处于管理状态之中,从而发现问题,把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1. 4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

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科学的管理,必须依据准确无误的数据资料,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进而采取正确的措施。

1. 5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在处理问题过程中,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正直、公正,不持偏见,实事求是。

2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

任何工程项目都由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组成,而工程项目的施工是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的。所以,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是从工序质量到单元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也是一个由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控制。在施工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自检、复检"和专检验收制度,每个单元、分部工程都严格按照国家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质量评定。使施工现场事事、处处、时时、人人都严格按照质量管理制度和规范、规程办事,确保质量体系覆盖从工程开工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保证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

3影响施工质量因素的控制

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方面。

3. 1人的控制

人是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人作为控制的对象,是要避免产生失误;作为控制的动力,是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为此,除了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劳动教育、职业健康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公平合理地激励劳动热情以外,还需要根据工程特点,从确保质量出发,在人的技术水平、生理缺陷、人的心理行为、人的错误行为等方面来合理的控制人的使用。

3. 2材料控制

材料控制主要是指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的控制。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施工材料控制的要点是:加强材料进场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并做好合理使用;搞好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明确材料进场验收的职责、步骤及依据,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及构配件必须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和其它质量证明材料,经现场监理,甲方代表检查抽样,送试验室复试,凡未经检验和已经验证为不合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均不得投入使用;材料验收要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及标准的规定,并做好材料验收的各项记录和标识。做好管理台帐,进行收、发、储各环节的技术管理,从而避免混料和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上,保证工程质量。

3. 3机械控制

机械控制包括机械设备、工具等控制。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经济合理地选择机械设备和工具,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为此要求项目部要健全“人机固定”制度、“操作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保养”制度、“安全使用”制度等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使用状态。

3. 4方法控制

方法控制包括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等的控制,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3. 5环境控制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劳动环境等,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工作场所清洁整齐,施工程序井井有条,为确保质量、安全生产创造良好条件。

4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是形成工程质量最为关键的阶段,它将“蓝图”中的各种意图变为现实,为了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必须要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为了加强对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明确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施工阶段质量可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3个阶段。

4. 1事前质量控制

指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质量控制,并且施工准备工作质量控制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

(1)施工准备工作的范围: ①全场性施工准备,是以整个项目施工现场为对象而进行的各项施工准备; ②单位工程施工准备,是以一个建筑物或构筑物为对象而进行的施工准备; ③分部工程施工准备,是以单位工程中的一个分部工程或冬、雨期施工为对象而进行的施工准备; ④项目开工前的施工准备,是在拟建项目正式开工前所进行的一切施工准备; ⑤项目开工后的施工准备,是在拟建项目开工后,每个施工阶段正式开工前所进行的施工准备,如大坝工程,通常分为基础工程、防渗工程和填筑工程等施工阶段。

(2)施工准备的内容: ①技术准备包括:熟悉和审查项目的施工图纸;水利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等;②物质准备包括重要原材料准备、半成品、构配件、施工机具准备等;③组织准备包括:建立项目组织机构,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技术负责人为主、专职质量员、施工员、施工班组长组成的质量管理,对施工现场的质量职能进行合理分配,健全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楚的执行机制;集结施工队伍;对施工队伍进行入场教育等;④施工现场准备,包括:控制网、水准点;“三通一平”,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等的准备;组织机具、材料进场;编制冬雨季施工措施;编制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等。

4. 2事中质量控制

指在施工过程中所进行的质量控制工作。事中质量控制的策略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其具体措施是:工序交接有检查;施工项目有方案、技术措施有交底,图纸会审有记录;配制材料有试验;隐蔽工程有验收;设计变更有手续;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行使质控有否决(如发现质量异常、隐蔽未经验收、质量问题未处理、擅自变更设计图纸、擅自代换或使用不合格材料、无证上岗未经资质审查的操作人员等,均应对质量予以否决);质量文件有档案(凡是与质量有关的技术文件,如水准、坐标位置,测量、放线记录,沉降,图纸会审记录,材料合格证明、试验报告,施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设计变更记录,调试、试压运行记录,竣工图等都要编目建档) 。

4. 3事后质量控制

指在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其具体工作内容有:

(1)成立验收小组,组织调试运行。

(2)准备验收资料。

(3)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4)组织竣工验收。

5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是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和直接进行现场检查或必要的试验等。

5. 1对有关技术文件、报告、报表的审核

对技术文件、报告、报表的审核,是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全面控制的重要手段,其具体内容有:

(1)审核有关技术资质证明文件。

(2)审核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

(3)审核有关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质量检查、检验报告。

(4)审核反映工序质量动态的统计资料或控制图表。

(5)审核设计变更、图纸会审资料。

(6)审核有关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

(7)审核有关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技术鉴定书。

(8)审核有关工序交接检查,单元、分部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9)审核并签署现场有关技术签证。

5. 2现场质量检查

质量检查的依据:

(1)国家和行业颁布的现行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以及有关技术操作规程等。

(2)已批准的设计文件及相应的设计变更、施工图纸会审、工地例会决定等。

施工质量检查内容:

(1)施工准备检查。目的是保证主体工程正常进行和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2)施工过程检查。必须对每道工序按“三检制”的程序进行,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对象始终处于质检人员的监控之下,确保工程质量。

(3)隐蔽工程检查。隐蔽工程经现场监理、甲方检查验收合格后填写施工质量联合检验合格(开仓)证,未经检查验收的隐蔽工程一律不得自行隐蔽。

(4)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因处理质量问题或某种原因停工后需复工时,亦应经检查认可后方能复工。

(5)单元、分部工程完工后,应经现场监理、甲方检查认可,签署验收记录后,才能进行下一工程项目施工。

(6)成品保护检查。检查成品有无保护措施,或保护措施是否可靠。

现场质量检查的方法:现场进行质量检查的方法有目测法、实测法和试验法3种。

(1)目测法。即用观察、触摸等感观方式进行的检查,实践中人们把它们归纳为看、摸、敲、照的检查操作方法。

看,就是根据质量标准进行外观目测。如混凝土拆模后是否有蜂窝、麻面、露筋等现象,施工顺序是否合理,工人操作是否正确等,均是通过目测检查、评价。

摸,就是手感检查,主要用于装饰工程的某些检查项目,如大白是否掉粉,地面有无起砂等,均可通过手摸加以鉴别。

敲,是运用工具进行音感检查。对地面工程、装饰工程中的水磨石、面砖、和大理石贴面等,均应进行敲击检查,通过声音的虚实确定有无空鼓,还可根据声音的清脆和沉闷,判定属于面层空鼓或底层空鼓。

照,对于难以看到或光线较暗的部位,则可采用镜子反射或灯光照射的方法进行检查。

(2)量测法。即使用测量器具进行具体的测量,获得质量特性数据,分析判断质量状况及其偏差情况的检查方式,实践中人们把它归纳为量、靠、吊、套的检查操作方法。

量,是用测量工具和计量仪表等检查断面尺寸、轴线、标高等的偏差。

靠,是用直尺、塞尺检查墙面、地面、屋面的平整度。

吊,是用托线板以线锤吊线检查垂直度。

套,是以方尺套方,辅以塞尺检查。如常用的对门窗口及构配件的对角线(窜角)检查,也是套方的特殊手段。

(3)试验检查。指必须通过试验手段,才能对质量进行判断的检查方法。桩基础承载力的静载和动载试验检测;基础及结构物的沉降检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温控检测;对混凝土、砂浆试块的抗压强度进行试验,确定其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钢筋焊接头进行拉力试验,检验焊接的质量等。

6结语

篇8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极大推动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同时也有效的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进步,施工管理是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可以健康稳定发展基础。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注意事项

1.1对地质环境对施工要求较高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位置一般都是靠近河流、靠近湖泊,地质环境相对比较复杂,通常水利水电项目工程的施工,常常会受到施工现场文地质与天气情况等要等的影响,在施工建设时,要不影响到水面上原有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一定要保护起来,应用围堰保护原有地基,把水流引导向下游,与下游水融会贯通后就可以开始建设施工。

1.2水利水电项目工程量比较大

目前我国水利水电项目工程的施工建设还很落后,技术水平不高使得我国大多数水利水电项目工程比较单一,所以,水利水电工程每个工序都会使其工作量大大增加,若水利水电工程的工作流程比较多,那么水利水电工程强度,或自然环境都会影响到水利水电项目工程的施工难度,在施工建设前,要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合理的规划与统筹的安全,并建立完善企规章管理制度,这些都是水利水电项目工程顺利施工的前提,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可以有效提高水利水电项目工程施工质量。

1.3水利水电项目工程施工建设的期限比较长

水利水电项目工程施工建设的周期都长,其工作环境也非常艰苦,技术水平不高也决定了我国水利水电项目工程的施工任务非常艰巨,工作量也很大,进而其施工周期也很长。通常情况下一年内是没有办法完工的,像三峡水利水电工程在一年内根本没办法完工的,施工周期长会使得工作人员产生疲惫心态,其施工难度也会大大增加。

2水利水电项目工程建设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不高

在水利水电项目工程中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对施工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水利水电项目工程的施工环境往往都比较恶劣,施工条件往往也比较艰苦,所以对施工人员条件的要求也会放低,导致许多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比较低,在施工中要是碰到一些难度较高的技术问题就往往无法解决,这时候常常会摒弃这些技术,大大降低了水利水电项目工程的技术水平,进而影响到水利水电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

2.2水利水电项目工程施工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与科技技术不断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建设方面进步了很大,但是在施工管理体系的建设方面还有很多问题,严重影响到水利水电项目工程的施工建设。由于水利水电项目工程施工建设的特殊性,影响到我国水利水电项目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的建设,例如: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每个部门的职责划分不清,管理层不够明确,一旦遇到什么问题就容易互相推诿,施工管理容易陷入混乱。再说水利水电项目工程通常在山川河流上建设,其地理环境非常恶劣,每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都有很大差别,所涉及的专业也很多,因此,也严重阻碍了施工管理体系的建设。

2.3水利水电项目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不够充足

施工企业在承接水利水电项目工程的时候往往首先考虑费用问题,并没有自己考虑施工环境问题,也没有考虑到施工条件,对施工所需施工资源的准备情况并没进行仔细的考察分析,只是凭借合同上的数据信息与对方简单介绍当作依据,导致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初期,其设计底稿就存在安全隐患,进而造成无法在合同期限内完成,或降低水利水电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对水利水电项目工程施工前的管理力度比较低,使得其在施工管理中常常出现一些问题,进而严重影响到水利水电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并提前进行实地考察,为水利水电项目工程的施工建设作出准备工作。

2.4管理意识不足

由于水利水电项目工程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其职责也不够明确,没详细规定管理职责,使得在出现问题时,大家会相互的推卸责任,大家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缺乏责任心,使得其管理意识越发淡化,进而严重影响到水利水电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

3如何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3.1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通常来说,水利水电项目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材料检验、技术交底和技术责任制、技术复核、施工日记、工程验收、施工人员技术培训与考核等等。(1)材料检验指的是将材料引入到施工现场中之后,抽样检查工作必须要严格的进行,与设计要求相符合之后才可以进行应用,进而将施工质量提升。(2)技术交底工作指的是:一定要令所有加入到施工中的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和工程任务特点等要全面的进行了解与承担,确保心中有数。(3)技术责任指的是对于一定的权限和职责,技术人员必须要全面的予以贯彻执行,将技术工作做好,各司其职。(4)技术复核指的是在施工时有专门的人员复核每项技术工作,避免有施工偏差出现,对于其中存在的错误要及时的纠正,努力防止因为人为失误导致施工质量问题发生。(5)施工日记指的是对于施工时产生的问题、解决对策、具体结果等,施工技术负责人一定要认真的进行记录。(6)工程验收指的是对各个工程的单项、部位,特别是那些隐蔽的工程,一定要进行严格的验收,符合验收标准之后,才能够向下一个部位或者工序中进入。此外,也应该将完整的技术资料为竣工验收提供出来,通过全面的管理这些施工技术质量,才可以有效的提升和完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7)技术培训与考核说的是施工企业一定要加强对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与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工作,制定考核制度,不断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与技术水平,使得工作人员在施工建设中可以解决复杂问题,从而保证水利水工程建造的质量。根据施工的不同建立不同的技术规章,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建设时一定要严格执行技术的有关规定,并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考评,已确定是否依规执行。

3.2完善施工管理规章制度

一定要完善施工管理体系越规章制度,其在施工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按照具体项目的条件和特征,合理的控制对质量会带来影响的环境因素。特别是施工场地内,需要将文明生产和文明施工的环境构建起来,确保能够有序的堆放工件和材料,确保道路顺畅,进而将良好的条件为安全和质量创造出来,此外,将预防放在重要的位置来对待,合理的控制施工工序的质量。①通过统计分析工序检测数据,来分析工序的质量是否正常和稳定。②有效的结合起施工方法、施工操作人员和施工条件,将各个环节的质量都增强。③对工序活动效果要及时的进行检查,对质量动态情况进行掌握,便于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完成相应的管理分析,确保在合理的受控状态下来控制工序质量。

3.3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水利水电项目工程施工前,要先科学合理的规划施工中所需的机械设备与材料物资,还要根据施工环境合理规划安全施工技术人员,在制定施工设计方案时,一定要先熟悉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环境,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与测量,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案,所有说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充足,其决定着今后施工建设能否顺利进行,进而确保水利水电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一定要加强水利水电项目工程建设前准备工作,保证数据信息的精准性。

3.4提高水利水电项目工程施工管理的意识

管理意识强弱可以直接影响到执行力,因此,施工企业一定要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管理人员要进行严格审核,保证其有能力胜任管理工作,管理人员一定要熟悉水利水电项目工程,保证施工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最后,在水利水电的管理工作中,优胜劣汰选取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来管理。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有效保证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其贯穿整个施工过程,需要每个部门相互协作与配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要不断完善其方法,使其充分发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作用,进而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特性

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境来看,多在湖泊、河道、沿海和其他水域,它不仅需要整合工程建设要求,还必须根据自然条件进行截流、导流和水下作业。由于受地质、气象、水文、地形等自然因素影响严重,所以填筑围堰、导流施工、排水基坑一直作为施工进度控制的主要方面。因为水利水电施工一般位于交通不太方便的山区,和后方基地相距甚远,所以建筑所需的材料、机械设施、运输采购进出场所需的费用相对较高。

从水利水电工作性质来看,水利水电一直承担着泄水、蓄水、挡水的任务,所以对于水利水电建筑物的承压、抗冲、稳定、防渗、抗冻、耐磨、防裂都有很高的要求,除了要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要求进行外,还必须使用对应的施工措施与方法,从根本上保障项目质量。

另外,水利水电还具有技术多样、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干扰严重等特征,它不仅需要优化施工方式,还必须反复论证和比较,才能确保质量管理。在施工中,由于隧洞开挖、石方爆破以及高空、水下、水上工作较多,所以必须高度注重安全管理。从投产时间来看,它直接影响项目运行效益,在工期时间紧张的环境下,对质量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1、在管理方面缺乏质量意识

目前我国很多的水利水电工程企业缺乏对于工程质量保证的意识,他们更多的是关注工程建设的成本和所能获得的效益。和普通的房屋建造不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质,工程所组成的结构是大体积结构,但是目前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质量对于工程项目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一些看起来不大的质量问题对于工程的结构安全以及耐久性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即使是很小的问题,对于水利水电这种由大体积结构组成的项目来讲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只有严格的控制质量,才会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现如今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存在的缺乏质量意识问题不仅存在在施工层面,在企业的管理上面也存在。由于利益的驱使,很多领导者更注重的是成本和收益,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控制成本以及追赶工期,很多时候他们会选择牺牲质量的方式,从而直接导致竣工后的维修工作远大于施工工作。

2、缺乏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虽然由于国家政府的重视,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企业在质量管理水平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一些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还进行了质量认证工作,在内部控制制度上也有了一定的改进。但是在企业在具体项目上还是缺少质量保证意识,不能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施工。此外,由于各个企业之间的实际水平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质量管理和控制上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从而使得一部分水利水电工程缺乏必要的质量控制体系。

3、工程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偏低

对于建筑业来讲,最需要的就是庞大的劳动力体系,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施工人员一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劳动力。但是由于一些农民工的知识水平不高,一些企业在农民工上岗之前也不会对他们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和质量教育,这就使得工程建设存在质量风险。一些企业使用未经过培训的农民工作为工程施工的一线人员也加大了工程的质量安全隐患。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需要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施工人员,对于这样的结构复杂的建设工程也对建设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但是很多农民工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4、责任落实不到位

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工程的建设需要企业全员的参加。但是目前我国的一些水利水电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质量意识,责任心不够,所以在施工时就不能切实的保证施工的质量,从而导致工程可能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三、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措施

1、施工前质量控制

首先要实行对对设计勘察单位的质量监督,把重点放在设计、勘察档的审查上面。如果发现有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的设计和勘察档现象,可采取经济处罚的手段。

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理要认真做好施工方的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及其他施工方案审核工作,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处受控状态,监理方要认真做好施工方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及各项施工方案的审核、进场材料的报验及单位工程的施工质量监控工作,针对不用水利水电工程特点对施工方展开技术交底工作。

2、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2.1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

水利水电工程所中用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钢筋、砖、水泥、砂、石子,这些材料要严格按照国家质量规定,比如说在钢筋材料进场后监理要核对的有生产厂家及钢筋的各项指标标准是否合格,同时要检查钢筋级别、直径及报审数量等关键地方,检查合格证出厂化验单力学指标是否在符合质量的范围之内,抽样的复验试验单是否合格,总而言之就是要确保其冷弯、抗拉强度合格才能使用。

在水泥进场后核对的关键是水泥生产厂家,核对要点是其出厂合格证及补强单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批号是否与合格证上批号相符及安定性是否合格。还要检查水泥出厂日期是否在3个月之内,仔细检查抽样试验合格后投入使用,待检验合格后才能继续施工。

2.2隐蔽工程质量控制

在清理完地槽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组织地质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参加质量检查,重点检查地基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存在软弱下卧层;重点是要与检测报告相符。在确保地基土符合要求之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在检验通过后要去办理隐蔽验收签证手续。

隐蔽验收工作属于钢筋分项工程,关键是合理设置质量控制点,要提供给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充足的时间进行交底相关工作,务必注意的是不经验收合格,不可隐蔽比如柱子质量控制点设置,要设在每层柱支模前方,控制关键是检查柱子纵筋接头质量及位置是否正确。

3、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结束后,要认真审查监督竣工验收备案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在后期同样要加强对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保证水利工程的全寿命期内的质量目标得到有效实现。

4、提高企业整体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水利水电工程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工艺,企业应该注重对于全员的素质提高,全面培训重点培养,要不断的提高企业人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水平,从而从人员上为质量提高做出保证。企业要不定期的对单位人员以及工程的施工人员做出培训,让他们深刻的了解工程的进度概况以及施工要求和目标,加强全员的质量意识。此外,在施工之前,要将工程施工中所需要的各种技术使他们有深入的了解,从而熟悉工程的作业和质量要求。对于一些特殊工程,施工人员在上岗之前,企业要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只有通过考核内容的人员才能上岗进行作业。

5、加强水利水电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采用合理科学的勘测方法进行勘测,勘探出合适的并且坚固的地基,这样水利水电施工过程就能保证周围环境不易出现坍塌和滑坡现象,保证环境的安全。这样既有利于保证水力发电工程的质量,同时也有利于保障环境不受到影响。

水力发电站的设计不能违反自然原则,要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土地盐碱化和沼泽化发生的概率。同时也要适当的储存水量,保持水平面在船舶的正常行驶范围与深度之内。这样有利于水力发电,同时也不影响船舶的正常航线。

采取专业与科学的防漏措施,减少混泥土在搅拌时粉尘的泄露,降低大气污染率。这是从水利水电工程实施的源头进行环境保护,提高环境保护的质量。

6、强化质量责任体系

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质量责任制体现在各个方面,不仅各个部门与人员必须承担对应的活动与义务,还必须规定员工权利和责任,把工作切实落到员工身上。在人人有责任、任务的条件下,让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最后形成一个严密的责任网络与管理体系。通过防检整合这种方式,不仅能及时发现项目问题,还能明确责任,方便使用对应的策略进行解决,提高项目施工质量。

7、其他管理

计量作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测量的技术基础,有标准、一致、法制、可行等特点,它是管理和技术的结合体。在建设性工作中,它是项目采购、规划、竣工、施工与使用的整个过程,所以在量值统一的基础上,必须使用相关技术,为其提供信息数据,在达到准确度的基础上,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在信息质量管理中,质量信息作为相关工作的资源与依据,对工程质量策划、改进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必须在信息报告的基础上,加大信息管理,正确对待施工、监理和业主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保障运行结果的考核,保障工程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在质量管理方面仍然存在问题,作为一名水利工程工作者,在平时工作中要注意结合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特点,采取合理有效的技术方法来解决遇到的质量问题,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不可忽视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水利工程长久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雄军.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J].江西建材,2014,15:107-108.

[2]周广辉.论水利水电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2:213.

篇10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一是为了控制工程建设合同中规定实现的各项目标质量;另外需要通过综合管理将工程项目的各项建设目标之间的关系加以协调,包括时间的要求以及不同施工专业之间的配合。只有实现上述两个目标,才能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综合控制。

1 施工质量控制的几点要求

追求高质量的工程建设是作为施工质量控制的首要原则。国内水利工程项目中绝大多数属于中小型水利工程,其施工建设的规模不算大,但水利工程项目一旦出现质量事故,不仅造成极大的浪费现象,更影响水利工程下游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水利工程建设无论其施工规模大小与否,都应按照相应的标准严格执行。

水利工程的安全隐患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往往是难以估量,其造成的人员伤亡更是普通民众难以承受的。因此工程人员需要加强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安全隐患的预防,将事故扼杀在摇篮中。坚持以人为控制核心。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质量控制的动力,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要以人的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保工程质量。坚持预防为主的工程质量控制原则,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个周期,包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立项审批、招投标、设计、施工、交付使用后的保修期,充分结合不同因素的影响,摒除安全隐患发生,加强工程质量监控措施。

2 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现有弊端

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开发建设目前更多地还处于半市场经济半计划经济状态,更多的国企、央企把持着工程建设的关键领域。因此,由于自身危机感不足,对于企业的管理业较为松懈。笔者根据自身工程经验总结出国内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存在如下几点问题:

2.1项目管理者水平参差不齐。由于缺乏高素质管理人才,工程项目决策往往缺乏技术支持而显得随意性较大,忽略科学的重要性。水利工程项目往往涉及到地方的利益,由于地方管理者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工程建设支持不够,导致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2.2工程前期勘测设计不规范。水利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但是在实际施工时,部分单位对于前期的勘察设计相当不规范,或者是由于前期工作经费不足,规划只停留在已有资料的分析上,缺乏对环境、经济、社会水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特别是缺乏较系统全面地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址勘测资料,致使方案比选不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严重滞后,整个前期工作做的不够扎实,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项目的评估立项进度和质量等。

2.3监理单位之间无序竞争比较严重。现阶段我国监理单位鱼龙混杂,监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相当一部分的监理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水准甚至职业道德,这种现象极大的影响了监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由于监理人员素质低下,管理水平有限,也导致监理单位工作质量下降,市场上无法形成有力的竞争优势。

3 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强化措施

3.1 规范管理施工人员的资质

加强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资质审查,明确上岗资质范畴。对于工程项目的管理层,更应该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更需要有科学管理思想,不同专业的技术工种,需要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和合格的技术能力,不能让没有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新手随意操作工程器械,以免造成工程质量不达标,甚至可能造成人员的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监理工程师的资质管理,保证监理工程师具备相关的专业能力以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

3.2 严格控制材料进场质量

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进场需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质量检验,由符合资质要求的个人或单位提供检验材质证明文件和产品合格证书。检验不合格产品不予接收进入施工场地。明确质量标准。合格的材料是工程质量保证的基础,对于施工中采用的原材料与半成品,必须明确其质量标准及检测要求。国家及部颁标准对中小型水利工程全部适用,在质量控制过程中不能降低要求与标准。

3.3 机械设备的控制

在工程施工中,设备的选择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因为运输原因我们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合理性、经济型、可靠性、安全性等几个方面进行选择,使其具有工程的适应性。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机械设备要考虑要现实情况,切合实际的配置机械设备。施工设备或器械较旧时,进场前需由工程设备负责人提供设备使用和检修记录,且需要提供检修合格证书,经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认可,进入场地。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应贯彻“人机固定”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定位责任制的制度。

3.4 工序质量的控制

工序质量即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工序质量的控制就是对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制和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从而达到对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是施工技术质量职能的重要内容,也是事中控制的重点。因此控制要点有:序质量控制目标及计划。确立每道工序合格的标准,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每道工序验收检查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对不合格工序坚决返工处理。

3.5 检测的控制

在检测环节,要求承包人的检测部门首先初检,然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签字确认,但是对于重要部位的隐蔽工程、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单元工程,承包人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监理单位,由项目法人组织施工、设计、监理、地质等部门联合检查。

在材料的检测上,监理单位与承包人必须配合共同进行检测,如材料的质量参数、混凝土混合比例等等,尽可能的建立相应的实验室,并配备试验设备、有资质的试验人员,对于小型水利工程考虑到工程成本,建议考虑由三方共同确定一个有资质的试验室作为工程检测机构,执行与工程质量有关的相关材料及半成品检测。

3.6 环境因素的控制

水利工程不同于其他工程,环境的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地质的状况,直接决定了施工方案以及工程材料的选择,还要考虑气候的影响,如旱涝季节,降雨泄洪等等,有的甚至会严重威胁到工程质量。 工程施工场地需要足够大的空间供大型的施工机械设备工作,否则更换小型机械势必造成施工质量有瑕疵或影响工程进度。如在建筑物施工中由于进场道路的不畅与场地狭小,本可以施工商品混凝土进行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而改用传统的小推车加现场搅拌机的施工方法,则对工程质量也会造成不同影响。 施工过程既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发出较大的噪声影响周边居民、学校的正常生活和教学;同时环境也会对工程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外界环境的干扰因素也会对工程造成影响,如在不断航的河道进行水下疏浚施工,则必须考虑来往船只的航行,安全合理的确定水下排泥管埋设的位置及深度。

4 结语

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管理涉及面很广,包括项目参与各方的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的优劣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工程使用的材料质量把关严格与否,工程机械的合格与否,各工序的施工质量联系紧密、互有影响,工程验收质量控制等等。只有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结合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就可以使得工程顺利通过验收,达到预期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希涛,费长清.分析快速施工影响水利工程质量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2,04.

篇11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利工程是极为特殊的系统工程,工程项目施工地点大多是施工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由于施工阶段的人力因素、材料设备因素、施工工艺和方法其它方面因素的制约,都会影响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一定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人力、财力、物力进行规划和组织,以达到整体水利工程质量的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

一、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水利工程的修建是为了调配与控制自然界的水资源,同时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而水利工程建设一般都是以规模大、技术复杂、工期长、投资巨大著称的,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遵守诸多建设程序与标准从而进行施工建设。其中最主要的特点便是影响因素繁多。

1、人、材料、机械、环境原因

作为整个活动的创造者与实施者,人在施工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任何一名工作人员的小失误都有可能造成整个施工项目的失败。尤其在水利工程施工这么重要的项目当中,任何的小失误都可能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若想提高工程质量就应提高人员能力与责任心。在任何工程项目中都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材料,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严格把关材料的质量,确保材料尺度、强度以及性能是在工程施工前必须做到的。机械设备是否完善是保证工程建设能够顺利完成的关键,如果机械设备出现了问题,工程也无法顺利进行,更无法保障工程质量。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周边环境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原因,例如:施工湿度、温度、水质等都有可能对整个施工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2、违背基本建设规律原因

我国对于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已有一定的成就,也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出了一些基本建设规律,而这些建设规律对施工有着明确的指导作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遵循基本建设规律,若出现违背建设规律现象,将有可能影响整体工程施工质量问题。

3、设计原因

在工程施工之前应做好设计图纸,若未经过正确计算而盲目套用图纸,致使结构方案与实际受力情况不相符,内力分析有误,荷载取值过小,变形缝或沉降缝设置不当,悬挑结构未进行抗倾覆验算,以及计算错误等都有可能引发整个工程施工质量。

二、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1、要建立和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在水利工程施工报建前,应制定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并按工程的具体实际情况设置项目管理机构,以及合理有效的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所有的项目建设单位,进行发包时要对承包单位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和规定;施工单位在水利项目实施过程中,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将项目的施工发包或委托给具有—定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不得将发包工程进行肢解。

2、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

设计的好坏是在建设项目确定后,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一个良好的设计方案不仅能保证质量,还可以大大的加快施工进程,为工程活动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而如何判断设计方案的好坏,就要究其是否采用先进的工艺与设备,场地布置是否合理,生产流程的组织性如何。如若这些方面都做到尽善尽美,将有利于 提高生产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因此,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是在施工开展前要慎重决定的。

3、实施动态控制,事中进行科学监控

(1)要有效合理的控制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要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与实现目标的质量计划进行对比审核,确保施工方法的可行性;对于技术难度大和施工复杂的关键部位要求施工单位提交作业指导书,内容应包括施工方法、质量要求以及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的应急措施;在任何分项工程施工前,应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分析研究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工艺和相应的工作程序,理解技术标准,明确分工,以保证工程施工后有效的控制好工程质量。

(2)人员控制

企业有必要加强人员资质审查要求,明确必须持证上岗。企业应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尤其加强对技术骨干及一线工人的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工作使其明确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提高施工质量认识的同时为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奠定基础,促使技术人员熟练掌握工作技巧,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尤其对于工程的总工程师,更应该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领导能力,能合理分配工作,促使技术人员充分发挥能动性,并能掌握整个工程的工作进度,对工程的各项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3)材料控制

材料是工程实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工程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材料质量控制,才能从根本上做好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一方面对凡是运到施工现场的材料,进场之前要向提交材料报验单,同时带有产品合格证和说明书,由施工单位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检验或者试验,经过监理工程师审核并确认质量合格之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同时,材料要仔细保管,尤其是受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影响比较大的材料,例如土工织物材料、防水材料、外加剂、水泥、钢筋等,更要严格保管。对于一些当地材料、现场配制的成品,施工单位要先进行试验,达到施工要求后才可以投入使用。

(4)保证施工机械设备性能。为了促进水利工程质量的控制,施工时应采用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进行现场施工作业。为了保证施工机械设备能有最佳的工作状态,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等措施。

4、重视监管与验收

施工单位需健全监理工作制度,落实监理人员岗位责任制。监理要实施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制度,尤其对于隐蔽工程,更要加大监察力度。运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和技术,及时发现工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必要时成立临时质量监察小组,尤其对于关键部位、重要工序的监督,需要做到随时监察,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落实责任人,及时整改。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是施工全过程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最后一项工作。它是建设投资成果转入生产或使用的标志,也是全面考核投资效益、检验设计和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工程验收时,验收人员要本着专业的态度对待验收工作。采用先进的检测仪器,以定量的数据衡量工程质量。

5、提高参建人员综合素质

参建人员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因素,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说,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应从控制参建人员准入和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入手。 工程项目决策者管理者、 技术操作者均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遵守职业道德,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责任感,在工作中充分发挥领头作用,做到知人善用,优选施工队伍和项目负责人。 施工企业也应当重视施工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其工作作风建设和职业道德观念教育。

总之,水利工程的施工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严重影响着工程是否能达到兴利除害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要严把质量关,做好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确保水利工程的高品质完成。

参考文献

[1] 徐永泉.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J].低温建筑技术,2004(6):99-100.

[2] 郭汉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 王祖和.项目质量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 杨煊.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与安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篇12

关键词:公共治理;制度创新;城市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2-

现代的城市以一个巨大的系统,其中的内容繁杂,不仅涵盖着城市公共设施,还有城市与人口的管理。目前对城市的管理都是开放式的管理模式,面对城市内容的复杂性以及相互之间的必然联系,从城市利益的角度出发,就要强化城市宏观管理水平,以避免城市环境的“硬件”管理与“软件”管理的分离。解决城市问题,就要从源头上治理,要塑造以人为本的城市环境,就要从公共治理的视角,转变被动的公共环境管理状态,实施主动性的服务管理行为。

1. “城市管理”以及“公共治理”的概念界定

1.1 城市管理

对于“城市管理”概念的界定,是从建设“包容性城市”的宣传中渗透出来的,主要是指公共事务的管理。城市中所涉及到的公共事务包括多个方面,那么在管理过程中,也要实施多种方法,由个人或者公私机构根据既定的城市发展策略规划执行。实施城市管理是一个持续化的管理过程,以解决各种利益充分,或者联合采取行动解决某项城市方案,其中所包括的内容可以是公民社会资本,也可以是正式的制度或者非正式的安排。

1.2 公共治理

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所倡导的公共治理模式是在城市管理中公共治理理念的具体体现。公共治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模式,治理主体除了国际组织和政府之外,社会组织和私人部门也可以参与到公共事务当中,所采取的方法是通常为协商、洽谈、谈判等等。可想而知,公共治理有别于传统的公共行政,相比较于政府对公共事务自上而下、发号施令的单一化管理,公共治理则不再依赖于政府的政治权威,而是采用了民主互动的方式对公共事务共同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互动式的治理模式,公共治理主要强调的是多元化的管理主体,民主的管理方式,协作化的管理模式。

2. 公共治理视角下的城市管理内涵

从公共治理的视角审视城市管理,需要从公共治理模式的基本理念以及社会参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2.1 城市管理中公共治理模式的基本理念

从具体的城市管理而言,城市管理在履行管理责任的时候,要履行合法性、协作性以及效能性。

首先,城市管理过程中要履行公共治理责任,承担责任的主体即为任何的行政主体,所采取的行政行为即为公共治理的基本逻辑。城市管理的责任性是建立城市管理的核心要求基础上的,主要是指参与公共治理的公众,以其主体的身份参与到城市管理公共的决策当中,同时还要对公众的权利予以尊重,并施以必要的保护。此外,城市公共管理信息系统属于是开放性系统,要确保其在城市管理各项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输出,并及时接收反馈信息,以使做出决策的的过程中,公民充分享受到知情权。

其次,在服务型社会中,城市管理要以服务公共利益为宗旨,政府在履行公共管理职责时,要对政府和社会秩序要自觉服从。公民对政府所履行的各项职责具有监督控制权。

再次,城市管理要具有效能型,就要强化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城市管理中,实施公共治理就是以合作的方式对公共事务实施共同管理,以达到公共利益的目标。政府部门由治理城市管理到指挥城市管理,与非政府组织建立起合作关系,与公民社会共同合作,实现城市管理社会化,以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城市管理协作化作为新型城市管理模式,其更注重城市管理的品质层面,改变了行政管理强调效能结果,以工作数量和时间成本做为工作质量的衡量指标。

2.2 城市管理中的社会参与

在公共治理模式中,公共治理结构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根据决策目标设计政府内部组织结构,并对所涉及到的行政资源优化配置。在2008年政府机构改革以来,实施公共治理要重点强调两个基本要素:其一,为了确保政府运行机制更为协调,要求政府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开,以实现三权相互制约;其二,实施有效的城市管理要求社会广泛参与。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严格分开,就意味着各自管理职能职能明确,避免由于管理职责界定不清而导致管理越位、缺位、失位、错位的现象出现。将社会性职能和公益性管理内容向社会性组织转移,完善市政管理的综合治理措施。这就意味着城市管理中,公共参与成为了城市治理的重要途径,但不仅仅是指个体参与,而是将政府下放的职能承接过来。通过有组织的职能转移,实现组织化方式的公共治理模式落实到位。

3. 公共治理视角下的城市管理方法

3.1 完善法律制度治理城市环境

在公共治理视角下实施城市管理,就要对系列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将私营部门和社会公众所发挥的主体作用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以明确的法律条文予以引导,使政府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充分互动,发挥主体性作用,并履行各自的职能。在宽松和谐的制度条件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到城市治理当中,借助良好的法律制度实现多个主体协同共治。

3.2 实现监管分离,以强化部门之间的制约

实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一项重要的革新就是提高了部门之间管理的公正度和透明度。部门之间相互制约,并将政府治理逐渐向公共性的社会系统管理转移,实现社会服务化。在城市管理体制中,社会管理的监督权从中剥离出来,并兼并到城市管理监督指挥部门,形成新的城市运行监督机构。

3.3 积极倡导公众参与共同治理城市

在我国的城市发展进程中,以政府治理为主。虽然倡导公众共同参与城市治理,但是相比较于城市发展速度,则出现了明显的滞后性。数字化网络已经普及,可以运用网络平台建立社区组织和专家咨询栏目,与公众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正面沟通,听取意见。采取这种方式,可以了解到公共决策倾向以及社会各个阶层的价值导向,倾听公众对城市治理的意见以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管理中出现效能低下的问题,主要是基于城市硬件设施管理与人口管理相分离所造成的。面对新一轮的城市改革,就要以新的视角实施城市管理。将公共治理纳入到城市管理体系中,从制度创新到管理创新,以将公共治理理念落实,促进城市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汉忠.基于公共治理视角下的城市管理方法探究[J].中华民居,2012(06).

[2]王枫云.从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我国城市政府行政模式转型的路径选择[J].思想战线,2008.34(01).

篇13

关键词:电力工程;竣工阶段;决算管理

【分类号】:F239.63

电力工程竣工决算尽管是发生在工程完工之后,也一定要加强其编制的准确性,进而需要在开展工程建设的时候就要深入到相应的工程管理工作中。在开展竣工决算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决算编制部门、编制原则、编制内容等方面的注意,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一、竣工决算编制部门的职责

(一)财务部门的职责

在电力工程竣工阶段开展决算管理工作的时候,财务部门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对工程资金到位的情况进行核对;二是,落实借款利息支付,准确分摊资本利息;三是,清理工程债权债务情况;四是,加强工程材料、设备等方面的结算处理,预留一定的质量保证金;五是,加强相关工作的费用分析与分摊;六是,编制竣工决算的报表;七是,和相关部门共同撰写竣工决算说明书;八是,配合相关加强对工程材料与设备等消耗品的清点和登记。

(二)计划管理有关部门的职责

在电力工程竣工阶段开展决算管理工作的时候,计划管理有关部门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相关批准文件以及文本;二是,提供投资计划以及用款计划等有关文件。

(三)工程管理有关部门的职责

在电力工程竣工阶段开展决算管理工作的时候,工程管理有关部门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尽快完成各施工单位结算资料的审核工作;二是,提供竣工时间、验收等方面的批准文件与鉴定文件等;三是,了解工程合同的执行情况,并且编写相应的总结性文件;四是,提出预测没有完成的工程量,填写相应的记录表;五是,按照时间的顺序编写工程的事件;六是,提供征地的各项审批资料,对相关的合同进行有效整理,检查相应的执行情况,进而提出详细的用地情况;七是,和财务部门共同计算工程的资金节余和超支情况,并且针对具体情况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与建议。

(四)其他有关部门的职责

在电力工程竣工阶段开展决算管理工作的时候,其他有关部门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对施工安全情况的整理与分析;二是,协助完成工程材料、设备等消耗品的清点与记录工作。

二、竣工决算编制的原则

在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之后,一定要及时编制相应的竣工决算报告。电源工程与220kV及以上的电网工程在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之后的6个月内完成编制,220kV以下电网工程以及其他相关工程在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之后的3个月内完成编制。在编制竣工决算报告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一个概算范围之内的工程项目,只可以编制一个竣工决算报告”。竣工决算报告一定要经过项目法人单位进行相应的外部审计,并且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在验收具有投产资格的工程时,在原则上是不允许留有没有完成的工程项目的,如果存在没有完成的工程项目,可以将其纳入到竣工结算当中,并且根据概算项目进行工程明细的编制,但是预计没有完成的工程项目的概算价值与工作量一定不要高于总概算的5%。

三、竣工决算编制的内容

竣工决算报告中包括的工程成本费用开支范围主要就是从工程筹建一直到可以使用之前的所有支出,包括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等。竣工决算报告主要就是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其一,竣工决算报告的封面和目录;其二,工程项目的核准文件、概算批准文件以及验收报告;其三,竣工工程的主体或者全景的实物彩照;其四,竣工决算报告的说明书。竣工决算报告的说明书是反映工程竣工的成果与经验,对工程投资与成本的全面分析与总结,是竣工决算管理工作中非常关键的组成内容。

四、加强竣工决算管理的对策

(一)优化决算流程

在电力工程竣工阶段,一定要由有关生产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参与相关的竣工验收工作,其中财务部门一定要加强对资产的清点与移交工作;施工单位一定要将施工材料成本经由监理单位和工程管理单位完成相关的审核之后,和材料供应部门进行相应的核对,进而再和财务部门展开对账工作,在财务部门确认无误之后,就可以展开退库等相关工作;施工单位根据校核之后的材料消耗记录表和由三方确认的工程量编制结算书报给相应的工程管理部门与监理单位进行审批,之后再交由相关的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审计部门在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主要是根据工作量等内容展开的,财务部门结合审核之后的结算书,扣除甲方供材之后,明确施工成本,核对往来账款展开财务工作,并且扣留10%的质量保证金;针对设备费用和其他相关费用而言,就可以根据施工成本的审核过程开展相关工作;财务部门一定要结合结算书等相关资料编制竣工决算报告书,进而明确工程造价,并且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与研究,确保竣工决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优化竣工决算的编制

在开展竣工决算编制工作的时候,可以采取以下改进对策:其一,在进行竣工决算编制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对相关费用的分摊进行具体分析,如果能够直接明确分摊主体,就可以不用进行统一的比例分摊,可以采用个别认定法将其计入到个别资产当中,准确了解资产的入账价值,进而有效反映资产造价的真实情况,也可以为日后的折旧计提以及资产清理奠定一定的工作基础。其二,加强工程竣工验收工作,根据资产交付表对资产的种类、数量等信息进行一定的清点,通过有关部门认可之后,将其当成编制决算与工程结算的重要参考资料,并且和其他资料一同进行存档。其三,对资产原值进行准确的划分和核算,比如,针对一些比较容易出现混淆的房屋建筑物以及厂房中的相关设备,一定要选取出让的方式获取相应的土地使用权,进而对资产价值进行准确的计算,这样不仅可以为将来进行相关的维修与扩建资产提供相应的原值,还可以有效降低房产税,进而降低纳税成本。其四,针对一些大型的电力工程项目而言,一定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对竣工财务决算工作的管理,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职能,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并且对每一个需要审核的项目进行现场勘察,在审核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项目概算的重视,提高审核管理的意识,进而加强对审核工作完整性与真实性的重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电力工程管理工作中,竣工决算管理工作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一定要予以充分的重视。在开展竣工决算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分析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改进对策,促进竣工决算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进一步促进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建然.竣工财务决算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建议[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

篇14

关键词:施工阶段;监理;专业知识;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7-0147-01

在工程建设迅速发展的今天,监理方代表业主监控工程的质量,是架构其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联系的桥梁,努力协调二者的关系,减少矛盾纠纷,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实现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双赢。但我国工程建设中存在监理人员素质偏低、监理监控不力、重点关键质量点把关不严等问题,监理单位的重要作用没能得到有效发挥,对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监理单位的控制和管理。

1. 对监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控制

第一,监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监理人员由业主选聘,全面监控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进度、造价、安全等内容,其必须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监理人员不是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传话筒,其必须有自己的想法,以高度责任心和专业知识准确分析工程建设中的重难点,协调好质量、进度、安全、造价之间的关系,将事前控制、事中管理和事后总结结合起来,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熟悉工程造价决算知识,全面把控施工现场的管理关,严格依照合同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第二,监理人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丰富自我,适应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标准、新规范等的要求。作为现场监理人员,不能满足当前的业务水平,必须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将专业理论知识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规范等结合起来,熟悉国家以及省级的有关技术规程,积极将其运用到现场管理上,做好施工过程中的主体结构安全、防水技术、安全隐患等工作。

第三,职业道德。在工程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在利益的驱动和诱惑下,可能会做出一些有损工程建设质量、公众利益的行为,供工程质量带来不良影响。这时,监理单位则必须严格遵守廉洁公众纪律,严格要求施工单位,要求其按照相应规范和合同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提高工程质量。帮助施工单位从全过程造价管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系统造价管理等角度做好造价控制工作,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从频繁出现的工作质量缺陷报道中可以看到,许多监理人员与施工单位联合起来,做出一些有损工程质量的行为,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如:监理单位放松质量检查标准,给施工单位出具虚假的质量检查报告等。面对这一问题,建设单位必须在施工前仔细检查每一个监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选聘最优秀的监理人员,做好工程监理的源头控制。

2. 施工前对监理人员的控制与管理要点

施工前对监理人员的控制和管理主要是明确监理目标,明确每一个监理人员的责权利,明确监理技术措施等。

第一,明确监理目标。监理单位接受某工程的监理任务后,进驻施工现场前,监理单位必须依照建设单位的要求、工程的特点、行业准则规程等编制详细的工程质量监理目标,明确监理工程中运用的方法、标准等,该目标必须充分反映出工程建设的特点,然后再依据监理目标拟定有效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等,确保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依照监理目标实施专业监理,为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第二,经济措施。监理单位借助建设单位赋予的经济权力,在施工单位某分项工程质量不合格时,限制工程款的支付,以此约束施工单位的行为,促使施工单位主动按照合同内容做好每一项工作。

第三,组织措施。首先,依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监理计划,明确每一个监理人员的责权利,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其次,督促施工单位严格依照审核通过的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各项工作。监理人员密切关注施工单位的自检系统,定期检查质量保证体系的实际效果。

第四,技术措施。要求施工单位在每一项施工工序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尤其是关键工序和薄弱环节,要求施工单位做好事前质量控制工作,派遣专业人员控制工程质量,而监理人员作为旁站监督人员,应主动为施工单位提供专业知识支持,帮助施工单位做好关键工序和薄弱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

3. 施工过程中对监理人员的控制与管理要点

3.1 建立机制约束监理单位的行为

建设单位根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机制,约束监理单位的行为,客观、公正评价监理单位的行为,要求监理单位按照监理合同的内容派遣具有一定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监理人员到施工现场,要求每一个监理人员都必须做到按时到施工现场,不迟到早退。若监理人员发生变动时,应及时与建设单位联系,做好监理人员的组织安排。在施工阶段,监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监督工程质量,做好关键部位以及关键工序的重量监督,做好隐秘工程的质量验收工作。有条件的可对分项验收项目进行质量抽查,抽查施工材料质量。建设单位应派专业人员深入施工现场考察监理人员的工作作为以及素质,全面评价监理单位的工作质量。

3.2 尊重监理单位,加强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之间的沟通

一般的工程建设中,每周或每两周召开一次监理例会,由监理单位主办,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均需出席。监理单位就工程建设中的质量、安全、进度和造价的控制为重点,分析当前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组织大家共同讨论商榷,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经验,明确下一环节工作重点。在监理例会上,建设单位应主动提出施工中存在的监理问题和施工问题,提出设计变更、工程造价变动等问题,积极思考施工单位提出的施工进度等问题,在平等商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努力实现工程建设质量、进度、造价、安全的协调统一。比如说:工程造价出现较大变动时,甲、乙、监理三方应从工程建设的整体情况出发,寻找根源,适当调整造价管理计划,努力实现全过程的工程造价控制,严格控制工程造价。除了监理例会外,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都要积极主动与监理单位联系,减少信息不对称性,监理单位积极发挥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施工单位的施工行为提出建设性意见,确保工程质量、进度、造价的协调统一。

3.3 监督监理单位上报的相关资料

在工程建设中,施工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监理人员必须按照相应规范做好施工材料的取样和送检工作,将涉及到工程主体结构安全的试件、试块等关键性材料取样送检,并确保试样的代表性和真实性;对于半成品以及一般的原材料,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做好质量检查工作,质量检查好之后编制质量检查报告。除此之外,监理单位需要向建设单位上报的资料还有监理人员的上岗证、职称,监理规划,监理例会记录,监理月报等,建设单位在分析这些资料的同时还要注意这些资料的权威性和真实性,既要督促监理单位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也要制定约束机制确保资料的真实性。

4.结语

在工程监理制逐渐完善的今天,监理单位的工作朝着标准化方向发展,而建设单位必须加强监理单位的人员素质、监理行为、监理计划、监理目标、相关资料等的监督,确保每一个监理人员都能在其位谋其政,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质量监督作用,实现质量、进度、造价、安全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