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公共管理的理解范文

公共管理的理解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5 10:22:5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公共管理的理解,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公共管理的理解

篇1

[关键词]公共管理 公平 公共权力

公平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核心价值范畴。在学术界,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对公平作出了不同的理解,主要包括边沁功利主义的公平观、亚当斯管理学角度的公平观、罗尔斯社会学角度的公平观以及平均主义的公平观。公共管理是一个由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与管理学等学科构成的综合性学科,对公共管理中公平的理解也就由于人们学术背景的差异而不同。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重新理解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是十分必要的。

一、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针对不同社会群体进行的社会价值分配,这决定了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应该是社会学意义的群体公平。即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实现的公平

虽然学术界基于不同学科背景的公平观为我们解读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提供了基本的学科视角,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套用上述公平观来理解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理解任何一项社会活动的核心价值理念,都必须从这项社会活动的本质属性出发,使这一核心理念符合这项社会活动的本质属性。那么,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呢?

公共管理是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活动。为了有效地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公共管理必须解决为谁提供公共物品以及提供什么公共物品这两个公共管理的基本问题。在可以用来提供公共物品的社会公共资源稀缺(有限)的前提下,公共管理解决这两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对社会公共资源进行分配的过程。具体说来:解决为谁提供公共物品的问题就是实现社会公共资源在消费主体方向上的分配(配置)过程(如,在有限公共财政支出的制约下,政府将这一财政支出用于为偏远地区修公路还是为城市建广场);解决提供什么公共物品的问题就是实现社会公共资源在消费形态方向上的分配(配置)过程(如,同样是在有限公共财政支出的制约下,政府利用这一公共财政支出是为贫困群体解决住房问题还是解决子女教育问题)。因此,从公共管理解决的基本问题出发考察,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对社会公共资源进行的分配。从社会公共资源具有的价值角度分析,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也就是对社会价值的分配。

与针对个体进行分配的提供私人物品的市场管理活动不同,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的分配是针对社会不同的群体而不是个体进行的,这是因为公共管理直接提供的是公共物品而不是私人物品。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论述,公共物品是具有可分享性的物品,也是具有非排他性的物品。可分享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使用并不影响他人的使用;非排他性是指不能剥夺任何公民对公共物品的使用权利。在西方经济学对公共物品上述论述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的具体体现是什么?对此,我们的回答是:第一,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排他性是在一定的地区内实现的,是对一定地区内社会成员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社会成员可以平等分享该地区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普遍性提供的公共物品,但并不接受其他地区的社会成员分享这一公共物品。具体例证就是,在实行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的西方国家,社会福利主要由各成员国政府(州、省)负责提供,各成员国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是有差别的,各成员国的公民可以分享本成员国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但不可以分享其他成员国提供的社会福利。第二,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是在一定社会阶层(群体)内实现的,是对一定社会阶层成员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也就是说,一定社会阶层(群体)的社会成员可以分享社会为这一阶层(群体)成员选择性提供的公共物品,但并不接受其他阶层的社会成员分享这一公共物品。具体的例证就是,任何一位残疾人都可以免费享用市内公共交通、任何一位老年人都可以免费进入市内公园,但非残疾人、非老年人则不拥有这一权利。根据对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的理解,我们可以将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进一步表述为:针对社会不同群体进行的社会价值的分配。

既然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针对社会不同群体进行的社会价值的分配,公共管理中的公平也就应该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群体公平,是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实现的群体公平。

二、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这决定了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应该是分配结果的公平。也就是使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分享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提供公共物品来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对于公共利益的认识,学术界存在着比较大的认识分歧,“甚至有些学者,如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肯尼斯·阿罗,根本否认公共利益的存在,认为‘公共利益是一种神话”~。布坎南等人之所以否认公共利益的存在,是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理性人(经济人)假设。他们认为:根据理性人(经济人)假设,人们在政治决策中的动机与在市场决策中的动机是一致的,都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个人的偏好是不同的,并且每个人都有充分的决策信息与足够的决策能力。因此,人们无法形成共同的需求,也就无法形成公共利益。事实上,公共利益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其内涵也是比较清晰的。公共利益这一概念,是由公共与利益两个基本概念构成的。公共的含义是共同的、公众的,而利益则是“人们为了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因此,我们可以将公共利益理解为:公共利益是公众为了生存、享受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如果将公众为了生存、享受与发展的需要概括为需求,我们也可以将公共利益理解为:公共利益是满足公共需求的资源和条件。显然,公共管理对公共利益的实现是通过满足公共需求完成的,公共需求的满足是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的结果。因此,与提供私人物品的市场管理不同,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应该是结果的公平,是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

如何考量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呢?公共管理的目标是满足公共利益,考量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对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公共利益是满足公共需求的资源和条件,公共需求的主体是民众,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也应该由民众评定。在现代民主制度的背景下,民众对公共利益的评定是通过民主机制、依据民主决策规则进行的。尽管不同政治体制下的民主机制是不同的,但是民主决策的规则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全体一致规则与绝对多数规则。在采取全体一致规则的情况下,实现了全体民众所需求的利益即民众的整体利益也就是实现了公共利益;在采取绝对多数规则的情况下,实现了大多数(含全体)民众所需求的利益即民众普遍需求的个体利益也就是实现了公共利益。所谓实现公共利益,包含两个要素:一是提供的利益为民众(全体或大多数)所需求,这是由公共利益的公共性决定的;二是提供的利益为民众(全体或大多数)所分享,这是由公共利益的可分享性决定的。我国学者陈庆云等人认为,公共利益应该具有分享性,而且“实际上分享人数的多寡并不是决定公共利益的惟一因素,决定是否真正构成公共利益的基本特征是“是否具有社会分享性”。由此可知,考量公共管理对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是否提供了为全体民众所需求或大多数民众所需求的利益以及这一利益是否为民众所分享。因此,考量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是否使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地分享了公共利益。

实现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分享公共利益,这是一个动态的、整体的平衡过程。由于公共资源的有限性与民众利益需求的多元性及差异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一项公共管理很难同时满足所有民众的利益需求。一般说来,一项公共管理总是在满足一部分民众利益需求的同时抑制另外一部分民众的利益需求或者是在满足民众某一方面利益需求的同时抑制民众另一方面的利益需求(这正是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这一本质属性的体现)。因此,公共管理要不断地对利益需求受抑制的群体(如弱势群体)或利益需求受抑制的方面予以补偿,用动态的、整体的利益平衡过程来渐进地实现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使公共管理尽可能地逼近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分享公共利益这一理想目标。

转贴于

三、公平与效率分属公共管理的不同理性层面。公平是公共管理价值理性的核心。效率是公共管理工具理性的核心。效率是为实现公平服务的

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学术界已经多有论述,这些论述大都是抽象的,缺乏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放在具体的社会活动中的具体分析。事实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或不同的社会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含义是不同的,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同的。那么,公共管理中的公平与效率的含义及其关系如何呢?

对于公共管理中公平的含义,我们已经进行了一定的讨论: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是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实现的分配结果的公平,是使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分享公共利益。我们再来讨论公共管理中效率的含义。公共管理中使用的效率概念来源于经济学。在经济学中,关于效率有两个含义:一是资源利用效率,是指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收益最大化的程度;二是资源配置效率,是指利用有限资源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程度。经济学中效率的概念涉及了微观与宏观经济两个方面:资源利用效率是微观经济问题,属于企业管理范畴;资源配置效率是宏观经济问题,属于政府宏观调控范畴。公共管理中,效率一词的含义仍然是经济学中的含义。惟一的问题是:公共物品的提供不以赢利为目的,有些公共物品也不存在经济收益。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将收益理解为社会收益与经济收益的统一。这样,在公共管理中使用效率这一概念时,既与经济学的效率概念保持了一致,又符合了公共管理的特点。

在公共管理中,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从公平原则出发并注重效率。这一基本准则有三个含义:(1)公共管理必须以公平为基本出发点。第一,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决定了公共管理必须从公平原则出发,不能以不公平的方式剥夺任一民众的消费权力。第二,公共管理的国民经济再分配性质,决定了公共管理必须从公平原则出发,将公平放在公共管理的首位。公共管理是国民经济的再分配过程,尽管各国的分配原则有所不同,但在国民经济再分配过程中,都要贯彻公平原则。从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角度出发,可将世界各国的收入分配原则分为两类:效率优先与公平优先(尽管公平优先的国家是少数)。在公平优先的国家,再分配过程必然要贯彻公平优先的分配原则,以进一步实现公平。在效率优先的国家,国民经济的一次分配必然要形成社会收入的差异,甚至会导致尖锐的社会矛盾。为缓和由一次分配形成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并在公共选择中获取大多数人的支持,政府在国民经济再分配中,也必然要贯彻公平原则。(2)公共管理也要充分注重效率。经济学基本原理表明,公共资源是有限(稀缺)的,在有限资源的制约下,公共管理必须注重利用有限资源提供更多与效用更大的公共物品,以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3)公共管理中的效率是在公平统领下的效率。同其他经济活动一样,作为国民经济再分配过程的公共管理也必须解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基本问题。与其他经济活动不同的是,公共管理解决这三个基本问题的顺序是:先解决为谁生产,再解决生产什么与怎样生产。这是因为: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的本质属性,要求公共管理首先要解决将社会价值分配给谁,即为谁生产公共物品的问题,在解决了为谁生产公共物品这一根本问题之后,公共管理才能考虑为这些人生产什么样的公共物品以及怎样生产这些公共物品。公共管理解决上述基本问题的顺序并以公平为基本出发点,决定了公共管理必须将公平放在首位,用公平来统领效率。具体说来就是:公共管理在决定为谁生产公共物品时从公平出发,在决定生产什么公共物品与怎样生产这些公共物品时注重效率。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公共管理中,公平作为公共管理价值理性的核心,始终是第一位的;效率作为公共管理工具理性的核心,是为价值理的,也就是为公平服务的。我国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是在借鉴西方公共管理理论与介绍西方公共管理改革运动的基础上展开的。诚然,西方的公共管理理论与英国撒切尔政府和美国里根政府率先开展的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是以提高公共管理效率为中心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一理论与运动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在公共管理中比较好地实现了公平的前提下进行的。认识到这一点,会使我们在努力提高我国公共管理效率的同时,始终坚持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并将其放在首位,避免再次出现前一时期我国社会某些公共管理领域(如医疗、教育等领域)存在的为了追求效率而显失公平的社会现象。

四、公共管理是以公共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只有实现公共管理中公共权力的合理分配,才能从根本意义上实现公共管理的公平

作为提供公共物品活动的公共管理,是以公共权力为核心展开的。按照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人们在提供公共物品过程中的动机与在提供私人物品中的动机是相同的,或者说,人们在非市场(政治)决策中的动机与市场决策中的动机是相同的,都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从集体行动的逻辑角度分析,与市场决策不同的是,在非市场决策中,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动机驱使下,个体的理性选择必然导致集体的非理性选择。这一非理性选择在提供公共物品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从公共物品的生产角度分析,由于存在“搭便车”或“逃票乘车”的现象,人们不可能有效支付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公共物品就无法生产出来;从公共物品的消费角度分析,由于存在“囚徒困境博弈”或“牧人博弈”,人们无法合理消费公共物品。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除非共同体成员极少,否则,共同体成员必须向来自心灵之外的强制力(利维坦)心眼,这一强制力电就是公共权力。只有公共权力的介入,公共物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才可能在公共权力的作用下通过个体的理性选择形成集体的理性选择,个体间的理性博弈才能在集体理性的制约下达成最优均衡。公共权力的介入,虽然增加了公共管理的成本,但是作为“必要的恶”,它可以使公共物品得到合理生产与消费,使公共利益得到较好的满足。换言之,没有公共权力也就没有公共管理,公共权力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公共管理以公共权力为核心,使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的分配具有了公共权力所决定的权威性。

篇2

【关键词】公共管理场域;政府审计;困境;纾解

公共管理同审计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公共管理理念兴起之后,对于政府部门的管理理念和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国家和政府的绩效审计有着明显的进步。政府审计未来发展方向之一就是绩效审计,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政府管理的质量,促进公共资源得到更多的释放,提升公共资源具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公共管理场域下分析,政府绩效审计还存在一定困境,但是可以针对这些困境,采取一些纾解办法。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困境

(一)急需提升审计评价标准。从已经存在的审计经验和审计效果上看,政府就公共财产,开始审计自身社会关系,以及经济活动。这样很难让审计机关与审计的对象形成实质性的相互独立,导致政府审计工作质量打折,还不能确保审计工作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探究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是,急需提升的审计标准。审计工作人员需要依据当前标准,进行审计工作,得出评价结果。从实践上看,因为评价绩效体系中存在一定局限性,就会导致对于审计对象有着怎样的经济效益,审计人员没能继续深入地了解。只能通过借鉴其他领域标准,或者自己设计出标准后,衡量出政府行为的效果。(二)审计方法和工作人员同审计要求存在矛盾。1.审计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审计工作人员的财务能力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是审计经验和临场应变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2.审计技术水平有待提升,审计实践中,应用的方法普遍是统计分析法、分析性复核法,审计效果没能同预期效果保持较高的一致。3.没能实现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审计一般都是事后的审计,而就政府工作过程的审计,实现起来比较困难。(三)政府绩效审计的认识缺位。政府的绩效审计没能形成一种主体的意识,处在了理解国外介绍和理解层面。政府中的部分领导,觉得政府绩效审计,是无关于我国政府治理以及公共管理的。政府活动的透明性较差,在预算支出方面,比较随意,传统观念的原因,不能主动参与审计,和不愿意去了解审计。(四)有待完善的体制和机制。财务的收支审计是当前政府审计中应用的主要形式,政府审计工作情况并不乐观。就政府体制改革上,我国近些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对于政府审计工作来讲,政府的绩效审计还处在困境之中。比如“服务型政府”转变过程中,还会有一些阻力,使得实现的步伐较为缓慢,不利于绩效审计。

二、政府绩效审计困境的纾解建议

(一)重新构建政府绩效审计的体制机制。在公共管理场域下,将有关审计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在政府运作以及公共责任范围内,让政府的绩效审计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比如说,对于公共资金预算上的绩效审计,可以不断深化和完善:一则,重视着清理盘活政府闲置资金的情况,督促财务加强盘活力度,提升资金的利用率。二则,对各类项目进行重点的跟踪管理。三则,从“营改增”出发,总体分析财政的各项数据,并进行关联性分析。这样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政府绩效审计体制。(二)构建合理的政府绩效审计监督体系。想要让政府绩效审计进行的更加顺利,必须要找出更多的法律依据。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则是对该项工作的监督,构建完善的监督体系,确保国家对于政府管理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实现同步化社会审计以及财务审计,确保审计工作能将法律法规定内容体现出来,让政府绩效审计更加合法化和真实化。(三)政府绩效审计同国家治理战略的协同合作。从公共管理场域的角度看,政府的绩效审计必须要保证能够更好地进行国家治理,同国家的治理战略保持一定的一致性。就实践而言,政府的绩效审计必须围绕着国家治理下各个阶段的任务重点,对重点项目进行审计。(四)审计的评价体系需要优化。审计中依据的评价标准应该得到优化,找到那些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的标准,比如说同类的先进组织能够运用的标准和范例,政府以前取得过的最好绩效等。形成指导性的标准,对于政府绩效审计,有必要就一些基本原则和做法,给出基本的规定,可以来自法律、法规或者是规定等等。不但需要指导性的标注,对于技术性的标准同样需要设立出来,包括专业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公共管理场域中,看当前政府绩效审计中有哪些困境,主要包括急需提升审计评价标准、审计方法和工作人员与要求存在矛盾、政府绩效审计的认识缺位、有待完善的体制和机制,想要更好地面对这些困境,提升政府审计的质量,可从重新构建政府绩效审计的体制机制、构建合理的政府绩效审计监督体系、政府绩效审计同国家治理战略的协同合作、审计的评价体系需要优化等方面入手,更好地面对以上困境。

【参考文献】

篇3

一、基本情况

(一)学前动员准备充分,明确了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在学习前就将学习的基本内容都交给了每一位干部、职工,使干部、职工对学习的目的要求都比较清楚。让大家更加明确了方向和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大家看的认真、听的仔细、问的广泛、想的深入。

(二)学习内容丰富多彩,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环境。

学习时间安排的紧张有序。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既有集中讨论,又有个人思考;在学习内容上,涉及面广、十分丰富,既有各种政策法规的学习,又有各种实例的分析解读。

(三)紧密结合本职工作,增强了学以致用的针对性。

在学习中每个人都能够结合自己的本质工作努力学习、辩证取经。如办公室的同志全方位、大视角、多领域地学习了现代公共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产业发展股同志对中小企业管理、扶持与规范,企业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通过学习每一个同志都各有所得,收获很大。在学习现代公共管理知识和先进经验的同时,同志们以客观、辩证的观点,对照自己的本职工作进行了思考,使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更具有可借鉴性。

二、几点思考

(一)掌握了方法,提高了执政为民能力水平。

通过学习,对于如何在变革的环境中培养和保持战略性思维,如何创造公共价值,争取政治支持,增强施政能力,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等重要问题都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学习探索,对如何通过改革政府管理,完善公共服务,落实新的发展观和全面、协调、科持续发展战略,有了进一步的体会。

(二)开阔了视野,认清了政府面临客观形势。

通过学习认识到,在当前国际社会中,政府对于公共事务的管理呈现出水平转移和垂直转移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改善对外开放的能力,提高处置突发性难点问题的能力,是我们今后在提高执政能力方面应当着重解决好的重要课题。

(三)加深了认识,把握了经济发展的政府定位。

篇4

关键词: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壁垒;路径思考

一、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与PDCA的结合

绩效管理一般是指通过协议,达成关于目标、标准和所需能力的统一框架,然后通过相互能力理解的方式,使组织、群体、个人取得理想结果的一个过程。PDCA模型是管理学中一个通用模型,最早是由休哈特(WalterA.Shewart)提出的,1950年在质量管理专家戴明(EdwartsDeming)进一步研究下,质量环被广泛应用到质量管理的全过程中。PDCA循环不是原地周而复始的运转,而是每一个循环都有新目标,每一次循环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绩效的提高。

实现戴明循环与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公共部门行政效率和效益。从行政伦理的角度看,两者结合有利于保证行政人员在行政过程中行为的正当性,达到实现公共利益的目的。

二、PDCA视角下公共部门绩效管理问题的背景

绩效管理在我国各部门、各行业试行也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但由于发展时间短,相关理论体系不健全,导致绩效管理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最近几年频繁出现的“矿难”、“自焚”等事件将公共部门推向了风口浪尖,违规开采、强制性拆迁以及种种环境污染使公共部门相关管理人员认识到经济的发展不应单以GDP这个指标来进行衡量,社会经济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价值梳理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这为公共部门提高执政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为指导,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手段正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有力工具。公共部门绩效的价值追求是行政主体服务于社会公共事物管理的愿望、意志和行为的总和,具体表现为履行行政职能和提高行政管理的社会效应。

(一)有利于行政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绩效管理是通过对公共部门投入-产出进行分析得出公共部门行政效率,继而推论出相关行政活动所带来的行政效益。通过对投入-产出分析可以直接得出行政效率是,行政效益不是行政过程的直接产物,而是评估行政结果对社会影响的测评指标。如图1所示:

(二)有利于公共利益实现

对大部分政府业务而言,他们不必去争取什么“市场”。市场固然不用争取,但政府机关应有效而经济地提供服务,并以服务民众为目标。科学发展观要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将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公共部门行政的最高目标。政府绩效评估体现的是民有、民享、民治的政治制度,其根本目的是利用政府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这样的制度安排实现了对政治与行政的整合,即实现对民主行政与效率行政的整合,促成消极自由与积极民主之间的妥协与合作,在追求提高政府运作效率的同时促进社会公平,达成精英自由与大众民主的妥协。

(三)有利于政府形象提升

政府绩效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公民利益,在公共行政过程中,政府要大力发展公益事业。这样的政府才会在公民心中树立良好形象,具有较大凝聚力,有利于增强公民对政府的认同感,增强公民对政府工作的支持度,如此循环有利于提升政府管理绩效。

四、公共部门引入绩效管理的壁垒

绩效管理目标是为了提高组织和个人的绩效水平,但在现实操作中,绩效管理多成为管理者控制下属的行为手段,偏离了公民利益的轨道。因此,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凸显的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一)政府绩效管理中公民导向与现实的差距

政府公共管理目的是为公民提供各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以公民利益为导向的。但现实中,由于部分政府官员的自利行为使公共政策目标偏离了公民利益的轨道,以致绩效管理权力沦落为官员谋私的工具。以公民为导向的政府绩效管理完全扭曲为以官员个人利益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政府行政行为的后果将是难以满足公民利益的实现,甚至以牺牲公共利益为代价。

(二)政策制定的过于“刚性”

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公共部门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会制定相关的政策或是规章制度。在现实的行政工作中,管理者会严格利用相关规则约束下属行为,在环境相对稳定、任务结构相对单一的情况下,这一做法会取得一定成效。但现实状况是公共部门面临的社会环境比较复杂,一些突发性事件也层出不穷,过于“刚性”的公共政策往往让下属无法作为,因此很难保证行政任务的完成,行政目标的实现。

(三)绩效管理多是“长官意志”

在绩效管理过程中,任务目标的设置应是多方参与的结果,但在公共部门,“长官意志”体现在管理过程的方方面面,如目标设置多是领导单方行为。目标设定的低参与度可能导致两个结果:一是由于认知度的偏差,执行人员对行政目标理解会出现多样化,甚至会扭曲行政目标的初始意图。二是由少数管理层参与设置的绩效管理目标,难以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尤其是目标执行者,可能会导致执行中的低积极性和低主动性。

(四)绩效管理缺少反馈

及时反馈行政资源利用状况、行政资目标的完成情况是有效行政管理的必要手段。但在政府绩效管理中往往缺乏必要的反馈,管理者难以把握目前工作进程,难以了解下属工作顺利与否。当下属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难以推进工作进度,沟通反馈的缺失会让工作搁置。加上当前的绩效反馈通常只在任务目标完成以后,没有贯穿于任务执行的各个环节,管理者不能及时修正执行过程中的偏差,更不能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目标。

五、改善公共部门绩效的路径思考

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但在现实行政活动中,绩效管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导致评估结果与现实情况出现了偏差。为了提高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将PDCA循环引入其中,这样行政管理人员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绩效管理全过程。如图2所示:

(一)行政目标――Plan

在行政计划阶段,公共部门主要职责是收集整理资料,了解公众需求,制定以公民利益为导向的行政绩效目标。正如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要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收集资料要具有广泛性、具体性和完备性,这是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的条件之一。行政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对材料数字的敏感性直接决定了材料的真伪与粗精。掌握充分资料之后,行政工作就进入目标制定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注意绩效目标不能沦为个人利益的表达方式,避免强加“长官意志”;也不能迫于政绩压力制定不切本部门发展实际的行政目标。

行政目标的设定是对部门行政人员绩效考核的依据,因此行政目标设定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绩效考核的有效性。因此在目标制定过程中,要践行多方参与的原则,一方面有利于集思广益,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另一方面由于多方利益得到了表达,行政目标更容易被接受,在行政执行过程中阻力会相对减少。在行政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切忌过高或过低的目标,这会影响行政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所以具有一定挑战性但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行政目标才是可行的。

(二)行政执行――Do

公共政策执行是实现行政目标的必要环节,政策目标被付诸实践才具有实际意义。我国著名学者宁骚认为,公共政策执行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公共政策目标最直接、最重要、最关键的决定因素。

执行政策过程中要严格遵照公共政策的要求,不能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更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情况。在执行过程中需要不断反馈,以了解行政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行政资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时纠正公共政策的不足以更好地进行公共行政。在行政活动中要秉承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协调好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矛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现阶段,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难免会出现一些突发性事件,以致完全按照公共政策推进的行政活动难以维继,这要求行政人员在不违背公共利益原则灵活推行公共政策。

(三)行政检查――Check

行政任务结束后,公共部门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执行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以衡量出实际绩效与预先设定的目标之间的差距,总结行政计划的实现情况并为进一步地行政处理提供依据。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应避免绩效指标过于单一的问题,如一些公共部门过分追求行政效率,片面强调GDP增长。但GDP增长并不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反,一些地方政府GDP的增加是以环境破坏为代价。因此,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绩效指标设置要能突出重点,要倾向于提升公民满意度和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即一个设计良好的绩效评价和业绩衡量系统应当清楚表明目的和目标,定义服务的产出和结果,并详细说明这些产出和结果的质量水平。

在绩效评估过程中涉及的参与者主要有内部评估主体和外部评估主体。内部评估主要是以决策者为代表的行政管理人员,当决策制定者成为决策执行结果的评估者时很容易产生偏差。因为行政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一旦行政结果不如人意,矛头就会直接指向决策者,所以为了树立决策者权威,行政评估的结果往往都是以实现行政目标而告终。内部评价体系的弊病要求公共部门引入外部评估主体,外部人员通常是价值中立的,且具有专业绩效评估知识和技能,既能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也能实现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行政处理――Action

行政处理即根据绩效评估最终结果对行政人员进行相应奖惩。在此环节不能忽视行政沟通的作用,要了解行政人员在行政过程中具体的行政行为,明确行政任务执行中的外部效应――公民利益是否得到保障,环境是否遭到破坏以及资源是否得到合理利用。行政领导切忌惟GDP论,因为GDP的高低不能完成为评价公民安居乐业与否和衡量公民满意度的指标,GDP不能完全成为行政领导晋升的依据。

行政处理的目的不单是给予相关人员奖励或惩罚,还是为了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着力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通过行政评估,行政领导要认识到部分公务人员在能力或意识上的不足,并要对他们进行相关培训以提高其行政能力和公民意识,提升行政队伍整体水平,谋求公共服务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柏璞,祁光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范柏乃.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与实物[M].人民出版社,2005.

3、(美)W・爱德华兹・戴明.戴明论质量管理[M].海南出版社,2003.

4、王绍光.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与途径[M].三联书店,2007.

5、宁骚.公共政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美)马克・霍哲著;张梦中译.公共部门业绩评估与改善[J].中国行政管理,2000(3).

篇5

随着传播新技术的风行,新媒体迅速崛起,网络营销占据的市场比重日渐增大,智能手机成了功能齐全、随手携带的流动媒体,微博更使传播进入了“自媒体时代”。这些新的载体,都不同程度地瓜分了传媒经济固有的市场份额,传统媒体无形中被挤占了生存空间。

在这种态势下,媒体要在竞争激烈的传媒界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内外兼修,除了动用各种社会资源调集力量、积极拼抢外,“练好内功”显得尤为紧要和迫切。唯有内强素质,才能提升整体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纵观业界,一些媒介管理上的跛脚严重制约了发展。管理层提出的愿景很美好,蓝图很宏伟,然而却很难落到实处,在执行力上非常欠缺,办事效率低下,项目进展成功率不高,整体运行效益上不来。这种管理症结亟待医治整改。

健全规章,严明纪律

有的媒体,特别是网站等新兴媒体,人员普遍年轻,因其年轻也难免稚嫩,虽有激情和创意,但常常缺乏组织,难以形成团队战斗力。有的网站创办多年,却难以拿出一套成文的绩效考核方案,员工干好干坏一个样,分配上没有拉开差距。不同岗位苦乐不均,没有相应的激励鞭策机制,造成员工心理不平衡,队伍内耗大,通知和要求执行不到位,工作推诿扯皮,都是常见病。一些纸媒所办的新闻网站,在经营上没有效益观念,依然有“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心理,背靠纸媒来维持,没有独立闯市场的紧迫感;在业务上,仍然停留于报纸电子版的拷贝水平上,在如何增强本地原创新闻的分量,如何提升网络新闻时效性上,没有相应的措施;在与网民的互动上,在增创看点上,在拓展服务上,都无能为力,始终提升不了人气。

对此,媒体治理须从严,唯有整肃纪律,才能确保令行禁止,才能确保各种宣传口径和宣传纪律落到实处,才能保障正确的舆论导向。唯有用制度管人管事,员工才有章可循,工作才有规范可言。唯有细化岗位考核制度,才能量化工作,提升质量。

整合力量,强化协作

媒体管理是项系统工程,采编、印刷、发行、广告经营、技术维护、后勤保障等环节是有机统一的,只有密切配合,才能提升整体效能。然而很多媒体内部各环节却是各干各的,彼此互不通气,很难协调,甚至以邻为壑,人为阻隔。如此,难以形成有机统一的局面,而且造成内部资源的浪费。比如广告拓展,本来可以借助采编力量,但因为各环节彼此相互防备乃至排斥,结果采编人员建立的良好社会关系,不能为广告人员所用,广告人员必须花费更多的力气与客户建立联系,结果受损的是报社整体利益。比如报社内部几个媒体,彼此竞争,当有突发事件发生时,母报派出一组记者,子报派出一组记者,网站派出一组记者……人力、车辆、采访设备等资源都极大浪费,而且采访后彼此不相通气,有时对事件的报道,同一家报社的几个媒体口径不一,相互“打架”,令读者无所适从。

按系统论的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唯有各个环节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媒体整部机器才能运转顺畅。媒体须强调内部协同意识。可以通过建立联席会一类的沟通机制,促进采编、广告、发行等环节的无缝对接;可以建立“报网互动”机制,鼓励纸媒记者向网媒供稿,纸媒记者碰见突发事件,可以顺带拍摄视频供网站采用;可以像港台媒体一样,建立可供整个集团各媒体采用的新闻中心或供稿中心,一组记者采写的稿件、拍摄的照片、录像,可供旗下媒体各取所需,实现采编资源使用价值的最大化。同样的,网媒的线索也可供纸媒采访追踪,很多猛料第一时间是在微博、论坛上披露的,纸媒应该采取“拿来主义”才能拓展报道面。可以设立以项目组为考核单位的工作机制,不少工作事项跨多个部门,必须多兵种协同作战,但往往各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打着小算盘,配合难以到位。如果建立项目组制度,以项目需要来抽调人员,对整个项目组进行考核,这样将更有利于工作的推进落实。比如在筹建报史馆时,可从技术部、办公室、采编、财务等环节抽调人员成立筹备组,这样能够统筹规划、科学调配各环节的资源,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激发活力,明确责任

竞争到了较高层次,比拼的就是形而上的意识和观念。比如记者采访报道,所需要的技巧大家基本都会,但体现在成就上的差别当是责任感和工作激情,谁更用心、更深入,写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比如在报业经营上,大家的经营模式可能相差无几,但工作责任心、效益观念方面的差距,将使成效大不一样。很多媒体缺乏凝聚力,人心涣散,士气不振,工作纯属应付,更罔谈做事创业。很多媒体,改制并不彻底,没有真正落实经营责任制,效益好坏员工觉得事不关己;国有资产能否保值增值,他们并不放在心上;经营款项是否回笼,一些开支费用可否节省,他们往往没有细究稽考;办报质量好坏,也与他们不相干。一些记者甚至还保留着“国营记者”的心态,其工作作风、工作态度与都市报那些“拼命三郎”般的“民营记者”有相当大的差距。这种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到了媒体发展和最终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