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5:25: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公共管理的价值,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摘要:政府作为一种为公民和社会共同利益服务的组织,在公共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通过合理制定公共政策、有效开展公共管理。为国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是政府改革和职能转变面临的重大课题。要在正确认识“公共利益”这个概念的基础上,有效探索实现公共利益的正确途径。
政府在本质上,是一种为公民和社会共同利益服务的组织,是一国公共利益或公共意志的集中体现。正是这种“公共利益”代表的性质,决定了其职能首先应当是公共职能,亦即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有效开展公共管理为国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实现公共利益。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集中抓好三项工作,其中之一就是“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可见,加强政府公共管理、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是政府转变职能,加强自身改革和建设的重要目标。
一、“公共利益”内涵的厘定
公共利益和大众福社一直是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关注焦点和产物,也是一般法律所追求的基本目标,在我国努力推行依法治国、依法管理的新的历史时期,公共利益当然成为公共管理及其政策的核心价值。那么,如何界定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究竟是指谁的利益?《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解释,公共利益是指“公众的、与公众有关的或为公众的、公用的利益”。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对公共利益的理解有所不同。在英美法系中,公共利益也称之为公共政策,主要指“被立法机关或法院视为与整个国家和社会根本有关的原则和标准,该原则要求将一般公共利益与社会福社纳人考虑的范围,从而可以使法院有理由拒绝承认当事人某些交易或其他行为的法律效力”。在大陆法系国家,与“公共政策”相关的概念是公共秩序,也称公序良俗。
我国宪法所涉及的公共利益大体上有以下含义:1)公共利益是社会共同体的基础和各种利益的整合,反映宪法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因此,公共利益作为社会分工的产物,实际上承担着为社会提供规则的任务;2)我国宪法的公共利益,凸现国家作为公共利益维护者的功能,所有规定公共利益的规范中,以国家为实施公共利益的主体,从而确立了国家的地位;3)内容上,突出以公共秩序或社会秩序为基本价值趋向,强化了公共利益的工具性价值;4)公共利益、社会利益与国家利益既紧密相连又各自区别。性质上,国家利益主要是以国家为主体而享有的利益,而公共利益主要是由社会成员享有的实际利益,享有利益的主体是不同的。公共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界限主要在于社会利益具有功利性与排他性,社会利益不一定代表公共利益的要求;5)公共利益与民法、合同法等法律中的社会公共利益是不同层面的概念,普通法律上的“社会公共利益”应以宪法的规定为基础,受其价值的制约,不能任意扩大公共利益的范围。公共利益既是解决公益与私益之间冲突的依据,同时也是社会基本价值的指导原则,发挥价值示范作用。
应该说,“公共利益”是一个高度抽象、范围宽泛和含义复杂的概念,如何明定、判断一直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概括国内外学界的主要意见,大多认为,理解和运用公共利益应坚持如下六条判断标准:1)合法合理性必须具有法律依据,才可能对基本权利加以克减和限制,故必须法律保留和法律优先;2)公共利益的受益范围一般是不特定多数的受益人,而且该项利益需求往往无法通过市场选择机制得到满足,需要通过统一行动而有组织地提供。政府就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公共利益提供者;3)公平补偿性运用公共权力追求公共利益必然会有代价,这就造成公民权利的普遍牺牲或特别牺牲。有损害必有救济,特别损害应予特别救济,才符合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观。
二、公共利益的实现途径
社会转型向政府的公共管理提出了挑战。政府公共管理在回应社会转型的挑战和压力时所做出的调整和创新,是渐进地进行的。其表现形式是政策替代,逐渐替代原先旧公共政策。正是这些政策替代,逐渐引发了政府公共管理的转变,其变革轨迹是: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从管理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从权力和责任相脱离的政府向民主参与的责任政府转变。目前,一些基层政府本着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培育发展民间组织进行着改革和探索。这些探索不是简单地对现有管理体制进行修补增减,而是将政府的组织重建、职能转变、流程再造、管理更新进行有机结合。应该说,这一探索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为实现政府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现在,公民对政府的期望已经变得越来越明确:公共管理必须走向民主化和公开化;重视社会公民的参与;强调与他人共享权力,使公民真正得到所需要的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的精髓和追求目标,就在于“公众”的利益。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一个与发展市场经济相适应、人民群众满意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这为我们如何认识、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思路。现代政府的实质是服务型政府。政府只有通过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才能证明其存在的价值与合法性。没有服务就没有现代政府。可见,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与政府转型目标模式存在着内在一致性和契合性。作为政府转型的目标,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对我国政府的施政理念、政府职能、管理方式、绩效标准方面均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转变的动力不仅来自于政府自身变革的需要,而且也来自社会、企业和公民的意愿诉求和互动。首先,施政理念要转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施政改革不仅是政府行为方面的改进,更是行政理念方面的变革;实现政府转型,不仅意味着公共服务型政府目标模式的确立,更意味着政府施政理念的全面更新。因为只有具备了全新的施政理念,建设一个高效廉洁、法治透明的服务型政府才会拥有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首先改变过去长期形成的“管制”理念,才能有效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才能真正推进政府组织结构及其权力配置的改进,才能真正促进公务员的行为方式和观念的转变,才能真正建立以公众为导向的“公共服务型政府”。这就意味着政府公务员首先要在思想观念层面进行深刻的变革,要彻底改变过去强调行政审批、行政干预和行政收费等“管”的习惯,而转变为“服务协调”、“责任民主”、“依法行政”、“科学决策”。
众所周知,公共管理和政策不仅要合乎法律程序,还要合乎社会价值取向。因为合乎法律程序的政策,其实质意义上并不一定就具有合法性。从公共政策的来源看,公共政策源于解决政策问题,政策问题来源于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涉及到大多数人的利益、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公共政策所要解决的是大多数人所面临的问题,必须以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显然,大众所关注的也并非只是管理和政策的合法性,而是其价值取向。社会的发展和道德取向总是要为大多数人谋利益,促进大多数人的发展,因为每个政府为维护其合法性,都不得不考虑大多数民众的利益。从公共管理的本质来看,公共管理作为服务和增进公共利益的手段,是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本质上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这就决定了公共管理必须反映大多数人的利益,才能使其具有内容的合法性。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必须从如下方面加强公共管理,制定公共政策:
(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公共管理的方向是从“政府主导型”转变为“社会主导型”,为此,政府公共政策化和公共管理社会化两大趋势不可避免。要精简机构和人员、改革行政审批体制、推行电子政务、建立行政听证制度、实现行政程序公开等等。政府自身着重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变为为公共利益服务。也就是说,政府要履行好公共管理职能,必须搞“瘦身运动”,进行公共服务供给的市场化改革。当然,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不能脱离特定的国情和具体的生态环境。由于我国的市场还不成熟、市场运行的机制和规则不完善等因素影响,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不能象西方市场经济成熟国家那样全面铺开,而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前现实而可行的做法是,应该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供给为主,其他供给主体共同参与的一主多元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这样,我国政府一方面继续成为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另一方面又不再垄断,而是适当地寻求私营部门和第三部门的参与。一旦解决了政府垄断导致效率及质量低下的问题,我们也就寻找到了解决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中存在的供给重经济建设服务、轻社会服务的问题的途径,即政府作为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将以提供关乎社会稳定的社会服务为主,而其他主体以提供经济建设服务为主。
(二)坚持政府行为法定化
要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和功能,必须实施政府行为法定化、改进行政执法作风、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努力实现依法行政。把权力、利益、责任、监督等各方面协调统一起来,明确权力与利益的边界,有效制止行政的随意性,克服政府权力部门化、政府权力地方化、部门利益法制化等不良现象,从而建构“法治型政府”。现代文明社会是法制社会,现代政府也应该是法制政府,依法行政是公共行政的基本原则。美国法学家福勒曾经说过,“法治的实质必定是:在对公民发生作用时,政府应忠实地运用预先宣布的应由公民遵守并决定其权力义务的规则,如果法治不是这个意思,它就毫无意义。”因此,所谓行政法治,作为公共行政的一个普遍原则和管理方式,要求政府行政权的获取、组织和行使,必须以法律为依据,政府之行政行为必须受法律的约束,不得逾越法律授权的范围,否则,即为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政府行为法定化有三个要义:一是依法平等。法律在政府和公民间无所偏袒,政府不能享有不必要之特权;二是依法限制。政府之一切行为必须遵守法律,不得违法逾越;三是依法负责。政府机关或公务员如有违法不当行为,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应承担违法的法律责任川。应当看到,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依法行政的理念尚未确立;另一方面,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影响了公共服务市场化建设。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就很难避免行政的人为性和随意性。民主监督制度不健全,不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投标制度以及严格的审计制度,就很难避免“暗箱操作”、“黑箱操作”。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就会大打折扣,政府公共管理行为会成为借“公共利益”之名行一己私利的借口,公共行政会成为权力寻租、滋生腐败的温床。
1.1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内容有新发明和新创造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相关过程,也就是新的技术成果一般是从开发研究与市场的推广全部过程技术创新过程中总结为管理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要素的组合方法创新和要素的创新,以及相关要素产品的创新从而构建创新性的公共管理要素的创新是企业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针对现有的资源要素合理地进行分配,主要内容有人员、材料和设备等要素的组合方法的创新包含生产的工艺和生产过程中的组合、产品的创新是对产品结构品种和效用等方面的创新过程,三方面共同协调推进公共管理的构建,实现公共管理的价值
1.2制度的创新
制度创新是指建立或使用新制度组织结构和运行的规范的安排,例如:国家现行的经济体制,企业组织的形态和运行机制,制度的创新过程也是管理的实现过程在现有的国有化经济战略性的重组环节中,以及企业所建立的制度进程中,都在进行组织化的革命,并且开始步入攻坚阶段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实现不仅仅是从生产资源方面开始,还是对人们的拥有的使自己或者是他人的损益权利并且企业是市场主体,在经营机制中的创新主要是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和自我约束的经营,这也是市场经济管理价值的构建
1.3组织的创新
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需要根据形势变化而进行组织创新其次,从生产函数的企业观念转变,组织创新不单单是技术创新需要从技术创新转移到组织本身上,并且正确的看待组织创新,在将组织的自身为组织创新中心时,需要对管理人员修正的组织机构奖励办法、沟通能力、技术转变和工作环境入手,改变管理人员行为这两种观念均是传统组织理论组织的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从创新角度对组织进行改革,在组织进行创新时需要及时掌握适度原则,但是组织活动不能过于频繁,这样会使组织经常处于不利的动态状态,会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和功能的发挥
2公共管理的价值表现
2.1法律性
在进行公共管理之前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管理主体的行为规范和管理客体的规范性公共管理的价值的表现还体现在法律法规内容的整体性上,对公共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明确、可操作的规定,使管理机构规范自己行为
2.2行政特性
通过行政命令的运用公共管理机构进行公共政策与管理权限的控制,依据行政方式进行指挥、组织、监督与调控,并且对公共事业的相关活动进行直接的控制与干预
3结束语
[关键词]信息化;新公共管理;价值取向;双重影响
引言
公共管理主要是指不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相关政府和公共组织,比如:学校机构,其是一种追求增进效益与公共利益公平分配的调控活动。近年来,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新公共管理将原来的效率优先转变成绩效优先,将经济学理论和私营模式作为基础,关注管理者的管理结果和管理责任,从而实现政府政策实施价值取向的“3E”目标。而信息化对社会生活、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的思维方式有着广泛的影响,使社会基础也在发生变化,那么对新公共管理有所影响也是必然的。
1信息化对新公共管理价值取向产生的积极影响
1.1效率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随着经济信息化的发展,新公共管理在效率方面的价值取向逐渐从原来的效率优先转变成绩效优先。政府和企业不以追求用最少的资源消耗来提供最多的社会服务和公共产品为导向,而是以更多的关注社会大众的满意程度和需求为导向。所以,新公共管理在效率方面的价值取向不是重复传统的管理模式,而是在信息时代寻求新的发展。另一方面,新公共管理主要就是通过引入私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和管理经验,来实现效率的优化。政府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向私营企业学习和借鉴,在管理方面引入质量管理、预测系统、分析技术及绩效评估等。费耶认为效率取向就是以效率为驱动的管理模式,鼓励公共部门引进和尝试私营企业的管理手段和技术,认为不管是私营企业还是公共部门都应该将效率作为管理的核心。
1.2公共方面的影响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人们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越来越明显,政府能力的单薄无法有效地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所以需要借助广泛的社会的力量,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新公共管理的公共价值取向。因为公众是信息化的中心,所以政府中的各种信息也主要是为公众提供服务的,需要公众全面、清晰的了解,电子政府的建立就是要通过网络的优势来提高信息的流通速度,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实现政府部门在“行政”和“政治”方面的二元互动,使公共价值取向能够得到强化,真正有效的落实公共价值。一方面,信息化社会具有管理经验、筛选和加工信息资源、专业技能等方面的优势,能够影响政务官或代议机构的决策,这是“行政”和“政治”二者之间互动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从主体角色变化方面来看,大众传媒的广泛渗透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为议员进入行政部门创设了良好的机遇。总之,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未来公共行政的政治色彩不仅不会消退,而是更加的浓厚,和文职人员之间也不会明显的分化而是会彼此逐渐的渗透和融合。总的来说,应关注高级文职人员的敏感性、公众向应力、政治责任心等方面的发展,不断强化新公共管理在各方面的价值取向。
2信息化对新公共管理价值取向产生的负面影响
2.1新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发生偏离
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公共管理技术决定论,使新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偏离。过于关注技术和科技的重要作用,很容易形成技术决定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不仅给新公共管理带来了管理思想、管理技术、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变革,同时也要在具体的实践研究中坚决抵制技术决定论的产生。这是发挥信息化影响时需要重点警惕的。
2.2影响社会发展的独立性
信息化时代国家和市民社会逐渐发展融合,在给人们的发展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产生着一定的负面影响。从信息化发展角度分析,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方面,强调个性化和个人主义,让公众涌现出更多的活力,提高公共管理广泛的参与度,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信息化能够强化政府介入文化、经济等发展领域的能力。虽然信息化可以帮助政府强化行政权力,提升其职能行使的效率和专业性,但同时也会强化政府介入社会的能力,从而影响社会发展的独立性,限制了公众的自由和隐私,不利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2.3社会价值观的取向受到挑战
信息化的发展使社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对新公共管理维持价值的取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的渗透,导致意识形态的异质化和同质化现象并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新公共管理工作的难度。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代替了原有的意识形态的功能,而且使传统的舆论宣传、新闻媒体等渠道失去了主导地位,要想在社会和公共管理中确定意识、公共以及责任等价值取向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3结语
信息化的发展和公共管理的不断变革,为政府带来了双重的发展压力。因此,政府要正确认识新公共管理在各方面的价值取向,以及新公共管理与信息化二者之间的一致性,在推动社会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并关注人的持续健康发展。政府还要不断推动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消除各方面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知识经济的长期增长优势,为我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官僚体制管理主体新公共管理
世纪之交,西方政府改革的浪潮日益高涨。在西方各国旷日持久的政府改革过程中,公共部门管理研究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和以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为基础的官僚制的传统公共管理理论被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所取代。故“新公共管理”(NPM:NewPublicManagement)或“管理主义”(Managerialism)的范式就成为当代西方政府改革最基本的趋向和实践模式。本文拟从公共管理模式殖变背后的哲学基础的向度进行阐释,以求对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有益的理论启迪。
一、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利益分化和阶级分化以来,就有了公共管理的问题。
但是,在传统的阶级统治模式中,公共管理是附属于阶级统治的。近代以来,阶级统治变得越来越隐蔽,而公共管理却日益彰显,人们到处可见的是政府对社会的公共管理。特别是在二战以后,这种状况愈加明显。公共管理从隐到显的殖变,不仅是管理行为量的增加,也不仅仅是管理活动范围的拓展,而是管理模式的变革,是从以统治为主导的模式向以管理为主导的模式转化的过程。人类社会早期的公共管理在运用行政的和宣传教化的手段对社会实施管理时,往往诉求于强制性的措施,管理行为自身未得到充分自觉。近代社会的公共管理在许多领域中无疑也包括强制性的行为,带有传统的统治性的特征,但是在许多领域,公共管理日益趋向采用民主和参与等方式。这就使得公共管理具有了更多的公共性,淡化了服务于政治统治的终极目的,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管理模式就是其代表。它的基本特征是:政府是公共管理的唯一主体;政府的公共管理泛化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迅速分化为许多专门领域;政府机构日益膨胀;政府公共管理职能运行的高成本、低效率。总之,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是与西方工业社会的政府管理相适应的。但是,随着西方各国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这种理论及其模式就显得力不从心,无法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社会之需要,其基本的理论假设和原则均受到普遍的怀疑与严峻的挑战。具体表现在:
其一,作为传统的公共行政基石的官僚体制已被证明是一种过时的、僵化的和无效率的政府体制模式。这种等级划分、权力集中、控制严密的官僚体制的组织模式在二十世纪50-60年代的工商管理中率先被打破,继而在70和80年代的公共部门逐步被学习型组织模式所取代。
其二,政府部门作为公共物品及服务的提供者的垄断地位已被动摇。政府通过补贴、规划与合同承包等方式间接运行,各种私人公司、独立机构和社会团体参与了公共物品及服务的提供;不同的政府机构也为提供相同的公共物品及服务而展开竞争。与此同时,私人部门发展起来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也被公共管理部门所借鉴。市场机制在公共部门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其三,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被人们批评为是一种不真实的假定,而且,在现实的生活中政治事务与行政事务是难以真正分开的。
其四,公共人事管理的体制及模式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公务员的永业观念已被打破;业绩评估和绩效工资制成为一种主要的报酬方式;传统的片面强调对人的控制的人事管理模式正在被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开发、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所取代。
由此可见,在现实的公共生活中,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已经失去了它的生命力,由于科技革命浪潮的影响,各国政府迫切需要建立一种适合本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政府管理模式。这就导致了西方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的全新变革,催生了“新公共管理模式”的降生。
二、“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理论,起源于二十世纪70-80年代的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并迅速扩展到西方其他国家。
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在整个80年代,英国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开展反对浪费和低效益运动,成立了效率工作组,对政府的有关项目计划和工作进行效率审计;大力改革公共部门的工会;实行大规模的私有化,将英国的石油、电讯、钢铁、航空等40多家主要国有企业卖给私人;对地方政府的预算开支实行总量控制;要求所有的地方建筑和公路建设项目实行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公开竞标。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根据效率工作组1988年提出的报告《改善政府管理:下一步行动》,英国政府开始将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从政府各个部门中分离出来,成立专门的半自治性的“执行局”来承担这种职能。部长同执行局在谈判的基础上就该局要完成的任务及其在具体运行方面的灵活度达成协议,也即绩效合同。这样,部长们主要只关注预算总额和最终的结果,而各局在预算支出、人事安排等具体事项上具有很大的自。尤其是执行局的局长是由公开竞争产生,三年必须重新申请一次,不实行终身制。到1996年,英国有近75%的公共服务是由执行局来承担的。
继英国之后,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随着两国工党分别于1983年和1984年上台执政,也开始了大力的公共行政改革。其中,新西兰的改革因其力度大并且具有系统性而备受人们的关注,被学术界称作“新西兰模式”,新西兰财政部于1987年末出版的《政府管理》一书被誉为新公共管理的宣言。
美国的“新公共管理”改革尽管不像英国那样,有明确的起点和目标,但似乎开始得更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卡特政府实施的“文官制度改革法案”,而且带有更明显的管理主义倾向。里根政府大规模削减政府机构和收缩公共服务范围,当时负责推行改革的格鲁斯委员会的基本职责是将私人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引入公共部门管理领域之中,来提高政府效率。格鲁斯委员会诊断出美国政府公共部门管理低效率的重要原因是:其一,国会对联邦政府机构的日常管理干预太多;其二,人事特别是高层人事缺乏连续性;其三,缺乏追求高效和经济的诱因;其四,会计和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其五,缺乏有力的中央财政和会计管理。1993年克林顿上台后,开始了大规模的“重塑政府”改革运动。其目标是创造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政府,并坚持顾客导向、结果控制、简化程序和一削到底原则;改革的基本内容是精简政府机构、裁减政府雇员、放松管制、引人竞争机制以及推行绩效管理。这场改革的一个纲领性文献就是戈尔所领导的国家绩效评价委员会的报告《从过程到结果:创造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的政府》,简称“戈尔报告”。“戈尔报告”指出:从本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美国建立了庞大的、自上而下的、集中化的官僚体制来处理公共事务,这种体制以那时的公司结构为模式,采用分等级的科层制形式进行管理。由于对标准化程序的先人之见、垂直的指挥链条和标准化的服务,这些官僚机构是稳定的,但与此同时也造成机构膝肿和反应迟缓。当代迅速变化着的世界、闪电般的信息技术、全球性竞争和需求式的顾客,使得庞大、自上而下的官僚体制(无论是私人的,还是公共的)己经失效。该报告提出政府改革的四项主要原则:消除繁文缚节,由注重过程的系统转变为注重结果的系统;把顾客放在首位;授权雇员以取得成果;一削到底,并创造出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的政府。
欧洲大陆各国(德国、法国、荷兰、瑞典等国)的公共行政管理改革有所不同,它不具有英国、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的行政改革的那种系统、全面、连续和激进的特点。但是欧洲大陆各国的行政改革同样带有明显的管理主义色彩,因而具有“新公共管理”的取向。比如,在德国,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行政改革采取了非连续性渐进主义模式。其改革的基本内容:调整公共事业、削减公共服务人员、压缩公共人事开支、转变公共组织结构等均是在某种程度上以管理主义为价值取向的。特别是在90年代,借鉴了荷兰的经验,推行地方政府改革,实行“地方治理模式”,与英、美等国的“新公共管理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新公共管理思想在西方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背景。首先,自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的经济衰退,公共财政也因为收人减少和福利开支过大等原因出现了连续的赤字,各国政府都面临着财政紧张的困境。按照奥斯本和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一书中的观点,解决财政赤字问题从原则上讲有三种途径:一是限制开支和公共任务的终结;二是增加收人,特别是税收;三是用较少的开支来实现公共使命,即“少花钱多办事”。由此可见,只有第三条道路才是较好的选择。“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出现就成为各国政府的自然选择。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张,政府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这使得西方各国政府普遍臃肿、效率低下,传统的科层制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正如奥斯本和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中所说:“工业时展起来的官僚体制,专注于各种规章制度及其层叠的指挥系统,已不能有效运转;它变得机构臃肿、浪费严重、效率低下;它在变化迅速、信息丰富、知识密集的90年代已不能有效地运转了。”再次,由于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促使各国政府迫切需要建立一种适合本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政府管理模式。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及“数字化生存”方式要求政府对瞬息万变的经济迅速作出反映,同时它打破了长期以来政府对公共信息的垄断。新通讯技术以及接触政府信息的便利使公民和社会团体更容易参与公共管理活动。这要求对政府组织及其运作过程作出变革与调整。最后,经济的全球化对政府的公共管理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全球化的趋势加强了西方各个国家对本国经济竞争力的高度重视,政府能力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经合”组织把政府改革当作其成员国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的一个重要途径,认为顺应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内在需要,为公共部门改革提供了新的强大动力。
三、综观西方社会的这场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运动,由于操作上的需要而表现出政府继续充当运动主体的角色,每项改革措施也不得不基于现实而表现出对管理行政模式的妥协,但就这场改革运动的发展趋势而言,无疑包含了如下的意蕴:即对近代以来的公共行政管理化倾向进行全面的检讨。
虽然检讨的结果仍然是以“新公共管理”命名,但它与传统的公共管理已经有着较大的差异。从哲学的向度来看,它是中心边缘化与边缘中心化的双向整合与建构的过程,其实质是管理主体的单一化向管理主体的多极化的转化。
生活提出问题,哲学解答问题,哲学是生活的解答逻辑。任何具体科学背后都蕴含着哲学理念,因而哲学主导范式的转换,总会在不同的具体学科中得到或迟或早的彰现。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出现也概莫能外,它是哲学的单一主体范式向后现代的多极主体范式转换的具体显现。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把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管理原理奉为圭桌,将政府看作是唯一的行政权力运行主体,其中心是追求社会秩序的稳定,管理的稳定性主要是依靠刚性的规范来维持。可是,我们可以看到,规范化对行政体系自身的整体协调、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把人们关注的焦点聚集在行政体系自身。原本是为了社会秩序的目标,但是在对行政体系自身的关注中,目标常常被疏远、淡化,行政体系自身的存在和运行却异化为行政权力与行政行为推崇的终极目的,行政权力与行政行为被置于整个社会的中心位置。在这种单一管理主体中心主义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中,管理者以自我为中心,将被管理者置于客体的地位和从属“我”并为“我”而存在,从事管理活动,是为了张扬自我的存在。由于传统的行政管理将行政主体的单一性看作是不可移易的原则,当政府规模太大时需精简机构,而职能分化的必然性又客观上要求增加机构;当权力失控时,则强调权力制约,而权力制约不仅需要增加机构,而且会增加权力运行的成本从而降低权力运行的效率。因而行政改革陷人精简一膨胀、再精简一再膨胀的恶性循环中,要走出这一怪圈,就必须打破行政主体的单一性。新公共管理就展示了打破行政主体单一性的趋势,将公共管理的职能对象性分化转变为主体性分化,即公共管理的社会化。
〔关键词〕后工业社会;社会治理;公共管理;普适性价值;服务价值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87-(2012)03-0086-06
用历史的眼光来看,传统行政学的研究主要是依据工具理性展开的,按照早期学者的设计,传统行政学将价值因素剔除出公共领域之外。随着公共管理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需要走出这种单一性的境遇。无论是社会生活的日常领域的自主性萌动,还是近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以及公共管理决策活动的科学化走向,都是对官僚制形式合理性的有力冲击,并强烈地要求价值的“返魅”。当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一问题之后,便努力探寻价值回归公共领域之路,由于理论指导的混沌和制度安排的犹豫,我们时常在不同的价值之间左右徘徊,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在理论研究中似乎无法找到定论,在组织设计上无法冲破官僚制组织体系所设定的既有框架,在社会治理改革中又无法找到一项合适的制度方案作为对以往社会治理方式的替代。这种寻不得、摆不清的尴尬状况使我们日益陷入徒劳无功的争论和深层次困惑当中。按照张康之教授所提出来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社会形态历时态划分和“统治型-管理型-服务型”的社会治理模式的解释框架,我们试图在对工业社会领域分化和后工业社会领域融合的认识中寻求在后工业社会建构一种普适性的价值,以引领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一、拒绝价值的年代已经过去
在农业社会的治理体系中,统治者及其官僚直接运用手中所掌握的权力去支配和控制整个社会,这种控制方式是十分直接的,也毫无技术性可言。而在工业社会的治理体系中,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的高度组织化的控制方式则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工具性特征。与其说传统行政学研究的是行政的技术,倒不如说是在研究如何进行社会控制的技术。“人类的文明史是一部征服史,而近代的历史则表现为一部社会控制史。”〔1〕在传统行政学的研究视野里,公共部门乃至整个社会都是以控制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系统及其子系统都是相对封闭的,这不仅体现在它相对于外部环境的封闭性,而且还体现在它内部各个要素之间也是相对封闭的。为了实现行政活动稳定、有序、规范的运行,工业社会专业化的分工在组织各要素间形成了作为不同部门确定性的控制范围的明确边界,并在控制技术上保证了组织相对封闭的状态和环境因素的相对可控性。为此,早期学者在对待人的问题上要求剔除价值因素,在对待管理的问题上寻求科学化模式,在组织框架上追求形式理性,这些正是官僚制组织排斥环境不可控因素的具体表现。当遇到那些不可控因素时,组织会竭尽其能地拒绝或回避它们,甚至切断组织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只有当那些不可控因素无法回避时,组织才会调整自身的结构和运行机制来维系组织的生命。应该说,工业社会的各种组织形式,尤其是官僚制组织,是具备这种自我维系能力的,这也是这种组织类型能够找到的最适合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的社会环境的办法。
政府管理;公共价值;管理哲学
【项目课题】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巩固和发展新疆平等团结和谐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研究》中的子课题“转型期新疆农牧区区域贫困与民族关系研究”中的子题目(批准号为09&ZD009);
新疆师范大学《中亚与中国西北边疆政治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点启动资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阿迪力·买买提(1959—),维吾尔族人,新疆伽师县人,现任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哲学和行政管理教学和研究工作。
阿不都肉苏力·拜克力(1974—),维吾尔族人,新疆吐鲁番市人,硕士研究生,现任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政治学系讲师,主要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一
在哲学中,价值是一个含义广泛的关系范畴,凡是涉及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关系,就包含人们常说的价值。具体地说,凡是对主体有用的东西,就叫有价值;无用或有害的东西,就叫无价值或负价值。价值按其客体满足主体的属性,可划分为功用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三类。功用价值相当于马克思说的物的使用价值;道德价值是指人的德行对他人的精神感召和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审美价值是指主体所创造的对象反过来给予创造者的愉悦感,是人对人类自由本质的确证和审视。无论那类价值,都反映了主体需要和客体功能的肯定关系,都是主体对他所创造的客体的认同或评价。
价值观念,即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客观对象意义的看法或观点。在实践中,人们对客观对象的看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看法或观点,这在国外又称“事实真理”或“事实判断”。另一类即关于客观事物有无意义,有无用处的看法或观点,这既是所谓“价值真理”或“价值判断”。价值观念同事实观念相比,后者侧重于对事物真理的客观性探讨,回答对象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这类真理问题;前者侧重于对事物意义的主观评价,回答对象对我“好不好”以及“好在何处”这类的功用问题。人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各种观念(包括世界观和自然观、历史观、人生观、管理观等各类观念),无一不是由这类观念组成,如人们通常所说的哲学世界观,它既包括人们对世界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客观探讨,表现为一个知识体系或说明体系;又包括人们对现存世界的主观体认和评价,对理想的未来世界的设计和追求。人生观也是如此:它既包括人生本质规律的理性探索,又包括对现世的主观感受和对理想人生的追求。这就告诉我们,人们的观念既不可能是对客观事物的机械反映,其中必然渗透着人的意向目的、定向选择和主观评价;又不可能是纯粹主观任意的,它必以客观事物为对象,以事实为基础。因此,事实观念和价值观念是互为条件的辨证关系。
二
当前的话题是:究竟什么是管理价值观的问题。管理价值观同一般价值观又什么区别、应该体现什么样的价值观、大致包括哪些内容和具有哪些基本功能?我们认为,所谓管理价值观即管理者关于价值取向和价值评价的观点的总称,它是在管理实践中形成的管理主体对管理环境、管理目标、管理客体、管理现状、管理过程、管理结果和管理效率以及管理未来的体认、选择、态度、倾向、评价和期待等各种观念的总和。说它是管理主体的价值观,并不意味着管理系统中作为管理客体的人没有价值观,因为管理是管理主体作用于管理客体的特殊实践或主体性活动,因而管理价值观是指导管理主体的观念而有别于管理客体的价值观念。当然,在研究管理的价值观时,不能也不应回避被管理者的价值观念,因为凡是人都有自己特定的价值原则和价值判断。管理价值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管理价值观表现为管理者对管理环境的体认。
管理系统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管理要正常进行以维持并发展组织系统,就必须了解、适应环境,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人员的交换。而在了解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管理者一方面必须搜集整理环境的信息,力求使自己的认识符合外在环境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又要根据自身的目的和需要去筛选信息,并按自己的价值方式去整理信息和评价信息,从而对环境作出好或坏的价值判断。所谓对环境的体认,指的就是管理者通过多次管理实践而形成的对环境好坏的辩识能力和判断标准,而这种辩识能力和判断标准,既是管理价值观的一种表现。任何时代的管理或现代任何一类管理,管理者首先要考虑的对象不是自身的组织系统而是系统所面临的组织环境。只有对环境有尽可能详尽的了解并对之进行了一番“审视度势”的价值判断之后,才可能进行别的思考。比如外商和内地企业家来疆投资,第一步要了解研究的就是新疆的投资环境,通过各种渠道掌握有关我国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资源、社会政治稳定、民族关系、人力状况、市场环境的情况,并根据自身利益进行分析和选择。这种投资环境的分析和选择,就渗透着外国资本家和内地投资商的价值观念。
第二,管理价值观表现在组织目标的选择确立方面。
当对组织环境有所了解并确认了它对组织有无意义之后,接下来管理者便要根据组织的需要和环境的可能,确立组织行为的目标。任何一类组织目标的确立既不是任意选定的,也不是自发产生的,而必须依赖可能和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目的要有实现的可能性。如某种目的尽管很有意义但在现实中缺乏根据、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实现,那么这种目的就是空洞无边的幻想,注定不能实现;二是目的要符合管理者或组织系统的需要。如果不适合需要,尽管在现实中有实现的根据,管理者因其对自身需要无关甚或有害,也是不会将其确立为目标的。可见,在确立管理目标的过程中,也有两种观念在同时起作用:分析目的有无可能、能否转化为现实,这依据事实观念;而确认目的有无意义、哪种目的符合组织的主要需要,这依据价值观念。总之,组织目的既然不是环境强加给组织系统的,而是组织的管理者在分析环境的多种可能性之后进行价值选择的结果,这样,在同一环境中,不同的组织因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从而产生不同的组织目的,就是很自然的现象。
第三,管理价值观表现为对管理结果的评价和对组织未来的期望。
【关键词】公安管理;文化;价值
虽然,目前公安机关管理体制相当多,但真正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文化与精神内涵仍十分欠缺。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文化对于公安管理的作用已成为当前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
一、公安管理文化的发展
作为政府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公安机关在开展管理过程中往往拥有独特的理念、伦理规范及价值取向,而所有这些文化特征构成了公安管理文化。随着公安管理手段及体制的逐步创新及改变,文化作为一种内在动力不断影响着公安管理的行为,同时,也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逐步完成自身的发展。
(一)警务模式的更新为公安管理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
纵观国际警务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每一次警务模式的深刻变革均从思维及价值层面上推进了警务管理文化的发展。我国警务管理理念因计划经济而严重滞后于治安及社会发展现实,随着近些年的借鉴与创新,公安管理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极大完善了公安管理文化。
(二)公安队伍素质的提升为公安管理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最终动力
公安管理文化通过渗透体制层,融入广大民警灵魂深处,并为其管理思想及行为提供内在动力,因此,管理文化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广大公安民警的素质水平,而广大民警文化素养的提升将成为推动公安管理文化发展的最终动力。
(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公安管理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外在动力
公安管理文化随着实践的深入而得以不断发展和丰富,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呈现出多样化发展,市场竞争、责任、法治、创新意识也得到了显著的增强。在这一背景下,公安管理也必须构建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管理文化体系,以维护和稳定社会治安,满足群众安全方面的需求。
二、公安管理文化的价值
公安管理文化是公安管理传统模式层面上的新发展,也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对于公安管理而言具有显著的价值。
(一)公安管理文化有助于公安管理效益的不断提升
最佳现代管理的基本要求,即利用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在传统公安管理模式下,管理过程往往依赖于规章制度等硬性条件来实施,此管理模式利于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强制执行,过于强调机关权威性及规范性,而忽视了广大民警的思想、价值标准等软性因素,因而导致管理模式过于僵化,不少民警产生情绪,进而大幅度降低了管理效益。公安管理文化充分考虑了民警的情感、思想、价值、精神,以柔性管理模式来感召和引导民警提高对于公安管理核心价值目标及观念的认同感,并产生归属感,进而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公安管理文化有利于完善广大民警综合素质
公安管理文化提倡民警无论是在思想、价值方面,还是身心、素质方面均应不断提高和全面进步。民警素质直接关系着公安管理水平及质量,因此,公安管理文化为广大民警指明了发展方向,即树立公正、廉洁、为民、忠诚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及强大的团队精神,使他们塑造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不断完善其综合素质,从而实现公安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
(三)公安管理文化提升公安机关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
随着外部环境复杂程度的逐步增大,公安机关内部管理模式也应不断调整,以维持其高效性,这也是公安管理文化价值中的重要体现之一。以公安管理文化为基础,公安机关可以以外部环境发展趋势为依据,制定同自身价值理念相一致的规范来指导广大民警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推动公安管理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四)公安管理文化确保了公安机关决策的顺利实施
每位民警都有自身独特的情感和价值理念,而这些往往同公安管理间存在或多或少的矛盾及冲突,致使许多决策很难得到高效的实施。公安管理文化为广大民警树立了一个共同理念,并制定了统一的行为规范,来指导他们的集体行为,使得每位民警都能够自觉执行决策,不仅确保了公安管理的高效性,更满足了民警们的心理需求。
三、基于文化视角下公安管理的思路
(一)培育公安精神,为公安管理的有效实施奠定基础
公安精神指的是公安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同职业特色相关的统一意识观念,此意识观念直接体现了最深层次的公安管理文化。具体而言,公安精神主要包括了广大民警的价值观、思想观、道德观、精神及行为规范等共同意识,是一种内在文化。因此,应逐步培育和发展公安精神,以便为公安队伍的管理指引基本方向,并借助于精神文化来规范和约束民警的行为,同时,满足民警的个人精神需求,唤起其强烈的归属感,积极投身于公安管理工作中去。
(二)规范制度文化,为公安管理制度提供意识管理
制度文化属于意识化物质,不仅反映了人的价值观念,还以物的形式加以构成。公安制度文化指的是管理及执法过程中所形成的同公安精神等意识相一致的管理模式,公安管理文化所有功能均需借助于制度文化方可实现,因此,必须进一步规范和建设制定文化,将其不断渗透于各规章、制度及人际关系之中,以便为公安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意识管理。
(三)强化行为文化,为公安管理过程提供指导
行为文化指的是在公安日常管理及交往中,在民警个体及群体行为中所蕴涵并反映出来的所有文化内涵,其属于公安管理文化中的外显形态。为了强化行为文化,必须注重提升民警的外部形象,增强其凝聚力及战斗力,使每位民警都能欣然接受公安精神及制度文化的洗礼,逐步规范自身行为,为公安管理过程提供指导。
(四)发展物质文化,为公安管理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物质文化指的是公安建设水平及形态在经济、物质及技术等物质因素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及相互作用下所遵循的内在规律。物质文化为公安管理文化的发展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因此,也是展现公安管理水平的基本评价标准。必须不断发展物质文化,以激发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增加公安队伍的凝聚力,推动民警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促使公安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胡艳蕾,周萍婉.现代行政文化探析[J].山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112-118.
[2]鲁世山,韩燕.军事的文化精神[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
[3]魏猛.试论文化视阈下公安管理的内涵、思路与价值[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2(1):83-86.
[4]张煜.试论先进公安文化的建设[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公安理论与实践),2003,13(6):40-43.
关键词:安全文化;安全生产管理;价值
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重大的安全事故,绿色和平组织经过大量的研究,分析认为该事故共造成9.3万人死亡,27万人致癌,造成了数千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国际原子能机构在调查该事故的过程中,第一次提出了安全文化的概念。安全文化,作为当前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对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安全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1)安全文化的概念分析
安全文化,从狭义方面来讲,主要是指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从广义方面来讲,为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为使人类变得更加安全、康乐、长寿,使世界变得友爱、和平、繁荣而创造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诸多观点的考量,结合我国安全生产过程的现状,我认为安全文化的定义可以概括如下:安全文化是人类为防范(预防、控制、降低或减轻)生产、生活风险,实现生命安全与健康保障、社会和谐与企业持续发展所创造的安全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的总和。
(2)安全文化的内涵
综述所述,安全文化具有以下方面的内涵:
1、安全文化是人类生活、生产实践所创造的。安全文化取决于决策者、管理层和员工。安全文化建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扭转不良的、落后的、应该被淘汰的观念,弘扬那些先进的、与时代同步的、科学的文化。
2、安全文化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生命安全、健康保障、社会和谐与持续发展。我国矿山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很难办,就是因为企业的短期行为和趋利主义。
3、安全文化建设包涵安全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的建设。
二、安全文化的价值探究
1、安全文化有利于企业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增加企业效益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确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把“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的经营理念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之中,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是搞好安全生产管理的前提。正确认识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管理理论的价值与其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的重要作用,使安全生产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渗透到企业所追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深层内涵中,重视安全培训,加强宣传教育,从而发掘出蕴藏在员工中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强大力量,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持续健康地发展。
2、安全文化有利于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1)超前意识
搞好安全生产,要具有超前的安全防范意识,提前做好预防准备并付诸实际行动,防范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
(2)长远意识
搞好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警钟长呜,常抓不懈。要根据安全发展的需要,认真研究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制定长远的安全管理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强化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3)人本意识
人是安全生产管理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要搞好安全生产,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让广大群众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安全目标、安全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效率意识
搞好安全生产,必须从源头抓起,加大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避免随意减少安全生产投入,削减安全成本的短期行为,预防安全隐患的产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
3、安全文化有利于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注重和讲求制度“硬管理”和文化“软管理”的有机结合,既是政府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的需要。一方面是制度“硬管理”,通过健全与完善有关的安全管理制度,从制度上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明确与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实现安全生产制度化与规范化。另一方面是文化“软管理”。对企业安全生产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必须依靠严格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但是,管理制度再严密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制度管理的强制性往往使得工在形式上服从,而不能赢得员工的心,这也是不少安全制度流于形式,难以贯彻落实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文化“软管理”,促使员工认同安全理念、企业使命、安全价值观,从而理解和执行各级管理者的决策和指令,自觉地按整体战略目标和制度要求来调节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的目的。
4、安全文化有利于实现预防型安全生产管理
[关键词] 价值观价值认同员工激励
一、引言
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古从一项调查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员工每天一般只需要发挥20%~30%的能力用于工作就足以保住饭碗。如果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那么他们的潜力将发挥到80%~90%。在企业生产经营资源中员工是企业各种经济资源中具有思想、情感、追求和创造性的一种资源,企业员工作为人力资源不仅影响和决定着其他资源的开发、使用状况,而且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信息、技术发展变革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和创造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企业管理工作成效的最优状态或者说企业管理工作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为:企业内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将企业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自觉、自愿为企业目标利益贡献自己的一切。员工的这样一种思想和精神状态,在现实中是难以实现的,但却应该是企业家、管理者要挑战的极限状态。要趋近这样一种状态,只有通过对内部员工的有效激励管理来实现。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各种价值观念交汇融合、剧烈冲突,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呈多元化的趋势,面对员工价值的多元化,企业如何才能引导员工自觉地通过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工作投入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员工认同的企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及其意义
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也呈现出多种价值取向。余琛(2003)通过访谈调查了员工目心中的员工与企业的关系,表明被访谈者对自己与企业的关系比较典型的看法有四种:①互惠互利型。这种观点的赞同率最高占总人数的54%,它强调交换原则。②利益共同体。有28%被访谈者认为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利益统一。③家庭融洽型。这种类型占12%,但是它强调企业与成员之间的和谐。④剥削与被剥削。这种类型的关系被6%接受访谈者提到,认为企业实际上就是董事长自己的,自己是被董事长所利用,没有发言权,没有主人翁地位。
企业员工有个人的价值目标和对外界事物判断的价值标准,以及对企业经营价值观的判断标准,包括对企业管理理念、管理行为的认同与否定的个人判断标准。同时,员工的这种认知又会在与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的社会化过程而得到改变。Wiener认为: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以及自愿为企业做出贡献和牺牲,是由于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不断地被灌输和强调这样一种观念或规范的结果。如果企业的经营理念强调员工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关系,人力资源管理重在将企业营造成为平等地为员工提供满足个人需要的场所,当员工强烈地感受到的来自组织方面的关心与支持,企业的目标就容易成为员工的个人目标,员工对组织表现出忠诚并努力工作。 Buchanan(1974)进一步把 “个人对所属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认同,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以及由于这种认同和关系而带来的个人对组织感情上的依附而参与该组织的相对程度”,定义为组织承诺。后来的研究者把这类组织承诺定义为感情承诺。感情承诺(affective commitment)指组织成员被卷入组织、参与组织社会交往的程度。笔者认为员工个体对组织的感情承诺来自员工个人对企业经营价值观的认同与接受,并且在与企业的关系中它唤起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情感。它是个体对一个实体的情感,是一种肯定性的心理倾向。这种个体对实体的价值目标认同实际上就是员工在职业生活中得到社交满足和尊重的需要满足,它容易唤起员工的自豪感,以及为了组织的利益自愿对组织做出牺牲和贡献,从而在其职业生活中实现自我价值。
基于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而带来的员工对企业的情感体验这种思想,House教授作了以价值为本的领导行为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发现:价值导向动机比实际导向动机更强、更广泛、更持久,以价值为本的领导行为可以产生高的组织凝聚力,激发出团队完成组织愿景的动机,以及跟随者在自我责任的激励下愿意做出自我牺牲等。
在企业工作的员工参与企业工作、生活是员工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是企业员工职业生活的主要内容,在员工职业生活中,员工一样有参与企业交往的需要、受到企业尊重、得到企业肯定及实现自身价值的职业需要。员工对个体与企业关系的不同认识,来源于员工在职业生活中感知到的企业对待员工的基本态度,当员工强烈感知到企业对他的职业工作的充分认同和尊重,这时企业的经营价值观就容易唤起员工的认同和接受,从而呈现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情感。
三、树立员工认同的企业共同价值观的途径
企业以正面、积极的方式向员工传达对员工的尊重,通过向员工描绘企业的追求、远景规划及对员工的期待和相关的行为规范要求,强调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的密切关系,以及企业为员工提供的职业发展空间,从而引导员工的个人价值追求与企业经营价值目标相吻合,这种对员工精神意识的管理行为就是树立共同价值观的员工激励管理,它的目的在于以企业的经营价值观来引导员工的认同与接受,唤醒员工职业交往的需要和职业工作得到企业尊重的需要满足,从而激发员工职业生活的自我价值实现需要。它重在强调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共同体关系,企业致力于传达关心员工的职业发展,并谋求企业与员工一起成长,从而极大地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达到员工精神需求的满足。这样,员工接受企业的价值观,并将企业作为实现自己个人价值观的场所时,员工在行动中会自觉地去追求企业目标的实现,并在企业的成长发展中体会成就感。
员工具有与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员工对个体与企业的关系认知上会自觉形成利益共同体的认识,从而奠定员工对企业的深厚情感,自愿为企业的目标努力奉献,它可以替代金钱的激励效果。在集体主义浓厚的日本高层经理人员的年收入一般只有普通员工的5倍,而在高度市场经济的个人主义美国,不少CEO的年收入超过百万美元,为普通员工的41倍;中国建国初期“一五”期间,全国劳动人民的工作热情,这些都来自于一种共同的价值信念,这种信念从根本上、深层次地激励着员工的工作热情,支配着员工的工作投入行为,他可以使得员工在工作中达到忘我的境界、不计报酬和个人经济利益的得失,但却从工作中获得了主人翁的精神满足和成就感。树立共同价值观的企业员工激励管理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员工招聘上,注重对应聘人员价值观的考察,尽可能招聘和企业价值观一致的员工,或者企业在招聘时吸收那些至少具有企业的某些重要价值标准的人员,录用那些其个人需要很可能通过在组织的工作中得以满足的人,其行为才能符合企业利益,指向企业目标。招聘与本企业的价植观相符合,或者通过后期的教育、培训能与本企业的价植观相符合的员工,剔除与企业价值观完全相背的人员,才能确保企业共同价值观的树立。
2.员工的培训:对员工进行企业价值观的专业教育,领导者对员工宣传、描绘企业的价值观和精神文化及企业行为、规范准则;清楚地为员工描绘企业的远景规划、向员工展示自己对企业价值目标的不懈追求和牺牲精神、传达对员工的高层期望和对员工的高度信任,以唤起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和接受,从而使其内化为员工自愿的追求。
3.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充分地授权,强调员工的主人翁地位,依靠和相信员工,鼓励员工最大限度地贡献出自己的智慧、经验和创造力,让员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企业的决策与计划的制定和对某些事情的处理,以及对某些问题的讨论与管理,让员工关注企业,引导员工把自己的命运和企业的命运连结在一起,促使员工对本职工作尽心竭力,从而提高决策的质量、保障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充分放权、授权,也促使各级员工在职业生活中更快的成长,确保企业是员工价值目标实现的场所。
4.人员的提拔,企业价值观能整合员工个人的价值观,同样,个人价值观也会对企业价值观产生反作用,人的决策、行为模式会不自觉受到其价值观的支配,管理者在企业组织中的地位高,其决策、管理行为影响面宽,如果单凭工作绩效标准来提拔员工,可能会使那些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冲突的人得到晋升,从而使企业共同价值观受到损害。所以,职务晋升人员不仅应当从认同企业价值观且工作绩效好的员工中产生,而且晋升人员必须是能模范倡导企业价值观的业绩优秀者,才能保证晋升达到既提升企业业绩的目的,又坚实地倡导了企业价值观。
1.1价值工程原理价值是单位成本中功能的体现,其中价值、功能和成本的关系可以用式(1)表示:价值与功能成正比,与成本成反比。因此,确定价值的关键在于功能与成本的确定。
1.2工程管理评价中的功能
1.2.1功能包含的项目不同的工程管理方式不一定相同,但所有的工程管理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工作内容都包含投资控制(F1)、进度控制(F2)、质量控制(F3)、安全控制(F4)、合同管理(F5)、信息化管理(F6)和协调能力(F7)七项工作,因此,项目管理功能的好坏都是由上述7项内容决定的。
1.2.2功能评价标准评价工程管理的好坏,在于各项工作内容达到了预定目标,还是未达到预定目标或者超额完成预定目标。为了避免评价人员的主观判断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评价标准应尽可能的客观。具体可采用表1所示标准。
1.2.3功能权重系数价值工程具有系统性,各个功能项目在功能中的权重是不同的,功能中各项目的权重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种,具体可参考王乃静主编的《价值工程概论》[6]。因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项目的目标控制,因此,投资控制(F1)、进度控制(F2)、质量控制(F3)是三项基本内容[7],在功能中的权重较大,结合以往工程经验,可测得工程管理各项功能权重系数如表2。
1.2.4功能评价系数结合各功能项得分情况,确定工程管理评价中功能评价系数Fij。
1.3工程管理评价中的成本
1.3.1成本评标标准工程管理是人力、物力和财力共同投入的过程,整个管理阶段投入的管理费用总和就是成本。应注意,该成本不能和功能中的投资混淆,投资是工程建设成本,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分析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是工程管理成本。成本评价标准见表3。
1.3.2成本评价系数结合工程管理评价成本得分情况,确定成本评价系数Cj。式中:cj为第j个项目管理成本得分。
1.4价值评价系数根据价值工程原理可知,第j项工程的价值评价系数Vij可用式(4)表示。
1.5价值比较通过上述步骤确定了每项工程的价值评价系数,对比各工程的价值评价系数,价值系数的大小反映了工程管理的好坏。
2实例分析
某工程共分为5个标段建设,各标段完工后情况如表4。首先根据式(2)和式(3)分析各标段工程管理的功能及成本评价系数如表5。其次根据式(4)计算各标段价值评价系数如表6。最后进行价值比较,价值评价系数越高,工程管理越好,反之工程管理越差。通过表6各标段综合评价系数可以看出,标段3工程管理最好,标段5工程管理最差。
3结语
【关键词】: 施工 工程造价 因素 影响 措施
建筑行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的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施工造价环节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工程造价存在于施工的整个过程,是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复杂且系统化的工作,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良好的施工造价管理可以提升项目的质量,进一步推进企业的良好发展,为国内的工程项目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支持。
一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具体指的是工程价格,完成一个项目施工,预算或者是实际在施工过程中、技术劳务环节、和承包教育工作汇中知己的建筑安装价格以及建设项目的总价格。现今的市场经济发展前提下,建筑项目采用招标的手段,合理预算基础生,依据市场最后得到的价格。施工企业通过合法的手段获得合理的消耗以及的到必须的回报就极其重要。施工环节中的造价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利益回报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项目管理中的核心环节。
二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1招标过程或是投标过程中存在问题
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标时期经常会发生问题,比如设备型号的选择和应用类别不确定,招标答疑过程中没有更好的重视该问题,造成签订的合同中有很多的漏洞或是计算方式不正确,计算过程中出现纰漏,导致招标企业无法控制后续的工程造价。
2成本核算不合理
工程成本预算过程中建筑材料的价格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企业内部的造价管理部门根据实际的市场发展条件情形进行预算整体分析,部分的部门由于工作疏漏导致市场考察工作不彻底,预算价格和实际价格产生差距,导致预算工作失去依据性形成波动。施工材料的质量会对于工程质量产生影响,也关乎工程造价过程,工作人员选用应用质量不符合标准的选材完成全部施工环节,建筑完成后期会出现质量问题,留下很多安全因素隐患。
3项目部管理成员的经济意识不高
工程造价管理相关规定也不够完善,具体的管理制度也完整,施工人员责任心低。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比较低,施工环节中责任心不足,整个工作过程纪律松散,管理效果比较低,施工环节混乱,各人员的工作分工不合理,材料搬运工作十分混乱,很多材料由于安置储藏不合理最后不能使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此外管理人员忽略成本节约,施工过程中会应用到很多的设施和设备,材料需求量非常大,管理人员没有尽到应有的义务和责任,很多材料丢失或者是破坏,实际应用中必须再次采购,耗费更多的资金。
4合同管理和索赔意识不足
很多的施工承包商忽略了合同签订环节的重要性,没有具体的研究项目工程区域的环境和具体细则条款,一般采用套用的方式签订合同,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建设分包单位、设计工作问题等产生的资金投入量增多,施工时间加长等问题,签订的合同中没有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规定分析,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等对于内容不了解,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尽快处理,为后期的结算工作带来很多麻烦。其次供应商和项目管理者签订文件过程中不够细致,义务规定不明确,对供应商进行了索赔,这些都是增加项目工程资金投入的因素。
三 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措施
1抓好合同管理,降低工程索赔
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规范合同签订工作。合同管理制度的完善细致是保证相关责任工作具体落实的重要依据。施工企业在签订具体的合同文件之前,必须熟悉项目的设计工作、施工区域的地址环境条件、施工周边状况条件等,专业人员要针对建筑单位公布的招标文件内合同包含的细致和条款认真研究,将施工环节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时标注在相关的文件里面。在和材料供应企业进行合同签订中必须加大审核的力度,保证合同条款内容的具有合理科学性,全面细致性,责任义务明确性。尤其是具体的管理层次人员必须详细的明白施工合同条款包含的内容,安装规定开展工作,最大化的降低工程索赔。如果合作的企业或单位不能够按照合同条款完成工作内容必须及时要求赔偿,减少成本投入量。
2 材料费的控制
材料价格的合理性在全部环节中十分重要,其经济投入量占有的比例高,企业首先要根据相关合同的规定管理材料的使用购买量,根据市场选择价格合理的材料,当下的经济形势为材料选择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途径,材料种类繁多价格差距较大,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关注行业变化,跟随市场变化脚步得出合理的材料信息,为预算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很多因素导致了施工环节会产生变化,比如设计工作不完善导致的施工延误,购买的材料不符合实际应用情况,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施工变更,防止提升设计标准或是增加项目环节。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分级管理的方法,如果发生费用的设计变化,要通过单位的工作代表,工作现场管理人员,监督的工程师协调一致,控制变更减少损失。指派专业的人员对于施工现场严格监督管理控制;此外,企业必须重视现场管理工作,监督实施方依据设计内容开展工作,防止材料代用、额外用工等多种问题造成的经济费用。如果发生必要变更最快的速度完成相应的计算工作,准确控制资金的投入额度,施工方及时的进行记录工作,合理进行现场签证控制管理是必须完成的工作。企业可以通过经济、技术、组织、合同内容等多方面控制资金投入量,提升内部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经济意识,树立良好的工作氛围,施工中如果出现问题要尽快的和设计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协商出最优化的解决办法,降低盲目指挥带来的损失,提升经济节约的重要性认识,实行全程的规范严格经济管理,控制工程造价。
3合理安排工期,控制人工机械费用
施工进度对于工程造价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工期完成投入使用后可以带来具体的经济效益收入,施工企业可以不断的进行技术工艺研究工作提升组织合作,合理的安排员工和配置设备,具体条件下安排流水性的工作线,从细节中管理优化,给予员工合理的薪酬安排,建立奖励制度,保证工作的准时或提前完工,保证双方利益的最大化。依据工程的进度,实现做好验收规划,将验收工作落实到各个环节中,与规划部门、消防部门、质检部门等合理沟通确保完整运行。
4工程变更的管理
施工期间很多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工程变更问题,例如设计变更、材料变更、计划变更等。导致了施工实际工作和合同内容的不符合,对于工程造价和项目施工总时间的影响,工程变更发生后,项目管理部门必须用最快的速度依据合同内容办理具体的手续和造价审批,避免后期出现问题。
总而言之,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国内的工程建设项目仍旧会继续增多,结合以往的经验分析发现,企业必须加大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力度,各级工作人员共同合作,保证施工中实践处理能力的提高和强化,保证质量和价格、经济和技术的协调,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大幅度提高工程造价服务水平,保证企业的长久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圆.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 广东建材.2014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公路建设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受到众多的社会主体和多变的自然因素的制约。公路工程施工的管理是整个工程的核心,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因此,如何根据公路施工的特点,加强施工管理、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施工,已成为公路建设者普遍关注的焦点。针对当前我国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实际,本文将从如下几个方面探讨加强对我国公路施工质量方面的管理。
一、创建三方单位相互监督的体系
加强我国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关键需要将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紧密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相互监督的体系,共同为加强我国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做出贡献。
创建三方单位相互监督的体系工作时要注意:建设单位依照合同内具体的要求,对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加强监督,全面公正的维护三方利益;监理单位根据合同办事公私分明的及时对公路工程的施工和建设执行监督的权力;施工单位建立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专门负责三方的检查工作,以达到自检专检和互检的目的。
二、高完善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相关准备工作
无论是对于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管理方而言,还是在我国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方,都应该要牢牢树立这种质量安全的相关意识,紧绷公路施工管理这根弦。
首先,一定要加强对公路施工地点的勘测方面的有关设计工作的管理,积极做好审图的相关工序,把好图纸关。对于公路施工建设而言,勘测方面的设计无疑是其龙头,因而要想更好地实施对公路工程的施工管理,积极加强对设计方面的认识,尤其是在对公路工程图纸进行设计委托时,施工单位应积极组织专业人员,与公路的设计人及设计代表进行更加深入详细的沟通交流,并且在交流的过程中,公路的设计人员要对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进行详细的交底,同时,设计单位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保障相关设计的充分性,继而更好地注意到数据的覆盖范围,如果可以在进行的过程中做好布线的有关工作时,也应从相关的图纸中反映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对工程图纸进行综合控制的过程中,做到技术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继而更好地提升设计的科学性、准确性以及公开性。另外,在对公路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对于公路施工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进行施工,对于一些可能碰到的相关薄弱环节以及存在的死角制定有效的措施,以更全面和准确地对公路施工现场进行控制。
其次,要积极加强对有关工程的招投标方面的管理,应在《公路工程相关招投标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公开公平地进行工程的招投标管理,不仅要考虑到投标方的相关工程资质,还要充分考虑到其标价的科学合理性。另外,对投标单位给出的工程报价,要进行反复核算,确保其准确无误,这样可以更好地克服在片面强调节约的过程中对技术等方面的忽视。
三、健全质量管理机构,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
施工企业中标后,为了加强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按照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原则,建立项目经理部、工程施工处、专业工程施工队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以项目经理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由质检负责人全面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具体业务工作由质检处负责开展,并组建工地试验室、质量自检组、资料整理组,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工程施工处以各处处长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由质量自检员负责该处的质量自检工作;专业工程施工队以各队队长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由质量自检员负责该队的质量自检工作,并制定各自的岗位职责,做到质量责任,层层落实并制订质量管理工作规章制度,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四、加强施工成本控制
在事前控制中要做到“算了再干”,成本是控制体现在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编制阶段。在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控制中,除注意本阶段人力、物力消耗的节约外,还应注意对工程成本的影响。在工程正式施工过程中,应坚决按成本计划进行费用开支,保证实现已拟订的降低成本的技术组织措施,并与施工过程、进度、质量、安全等控制结合起来,使成本控制成为施工过程全面控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此,要注意抓好以下工作。
1、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使采购、库存、发放、使用等每一环节在制度在约束下进行。
2、根据施工定额对各分项工程进行成本控制,力求使人工、材料、机械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3、分项或分部工程完成后,要对照施工控制预算进行成本预测,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超支采取应对措施。
4、工程全部完成后,要结合施工控制预算、计量支付进行效益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五、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夯实的基础才能构建起强而有力的建筑,因此将基础工作的计划有目的性的开展起来能够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工作,从而达到质量管理监督的目的。
1、明确技术标准。各项工程的合同、文件资料等应及时的发送给三方单位,让公路工程的施工能够正常进行。
2、做好检测工作。细节影响全局,要创建起完善的检测程序和制度。
3、重视数据指导施工。项目工程在施工之前,让施工单位把各种原始检测记录表或几率报表等资料寄发给建设单位让三方单位相互监督,判断将来可能发生或尚未发生的危险事件,及时采取防范应急措施。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各个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都要尊重科学技术,事实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合理的举办有关科学技术的培训班。要加强领导和工作人员在施工、监理、建设方面的继续教育,不断地汲取技术知识,掌握理论知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需求。
六、加强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属于质量管理中的把关环节,往往会因为检验人员的素质不高及工作中的差误和检查仪具的精度不高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影响和危害了工程质量。为此,要选用高素质的检验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对仪具要经常校正,以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
1、明确质量检验标准、内容和手段检验标准主要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即达到规范化、规程化、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检验内容主要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结构整体和部件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验,使质量事故尽可能地消灭在施工过程中,这样使工程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检验手段是通过仪具测试和试验数据结果反映出来,对技术标准高、工艺较复杂的项目,其检验标准另有设计规定的要求,并经质量监理人员检查后方可签认。
2、检验的组织形式质量检验应坚持专职检验和群众自检相结合、日常检验和重点抽验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检、互检和全面检查相结合。专检人员必须从施工准备、竣工交验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检验。
结束语
公路工程质量管理,要从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过程中提前采取措施,对质量通病,要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相对应的组织措施、激励措施和技术措施,在时间、投资限制条件下克服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树立精品意识,沿着质量第一与质量改进的途径不断努力,采取可行的措施,加大控制力度,特别是从技术方案、施工技术、工艺、检测技术上下功夫,质量的满意程度将不断提高,工程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靳建林,孙文博.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J].交通世界,2010,(7):211-212.
[2]于新,车欣燕.浅谈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丹东海工,2006,(10):85-86.
[3]文登科.公路环保影响评价[J].科技进步出版社,2005.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近年来,工民建施工质量管理正逐步成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研究的重点之一,其自身涉及的面广,管理的过程相对的也较为复杂。但笔者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施工质量,在本文对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希望可以找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一、工民建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劳动力控制难度大
建筑行业本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不论是工业建筑施工,还是民用建筑施工,施工单位都会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建筑行业的劳动人员的忠诚度不高,致使劳动人员的流动性大。这给建筑企业在人员的控制上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1、建筑行业的劳动力数量庞大,建筑企业不能实现对每个施工人员的精确控制。这就导致在工程施工建设中,施工人员常会出现违规操作、质量控制不到位、工程材料的浪费等现象。
2、如果在同一个施工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较高的人员流动现象,极易导致工程施工出现很大的偏差,从而使建筑质量受到影响。
(二)无效的施工资料管理
无效的施工资料管理,即指施工资料管理混乱,这样不但会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同时也有可能会给质量方面带来管理隐患。有很多的建筑企业都将重点放在对材料、技术、施工、人员等管理上,却忽略了资料管理中的问题。他们经常把资料当做应付检查的工具,或是在工程即将竣工时才匆忙的补齐资料。这就相当于资料计划与施工质量管理完全脱轨,仅凭经验来掌控,这对于质量管理来说是百害无利的。
(三)全面的质量检查无法实现
在国际上,目前施行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查标准是ISO1400与ISO9001两个标准,但我国很多中小企业无法对程序繁复、涉及范围广的工民建工程展开全面的质量检查,而进行抽检有容易存有质量隐患,以致建筑的质量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四)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是工民建施工中质量控制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和管理水平等方面。人的因素是贯穿工民建施工各个环节的主要力量,是确保工民建施工质量控制的决定性因素。
二、提高工民建施工质量管理效率的主要措施
工民建工程的质量管理应该是事前控制,而不应是事后控制。事前控制能够有效的将工程质量隐患扼杀在萌芽中;而事后控制,因为很多质量问题已经出现,就算能够对其进行适当处理,但还会存在瑕疵。因此,在开展工民建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时,应该将重点放在“事前控制”上。
(一)完善制度,落实责任
工民建施工质量管理涉及到的不只是单位的义务与权利,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对涉及到的部分采取更多的方法来进行完善,让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都有理可依、有据可循。
1、建立质量管理部门。由于建筑施工的复杂性,致使职能部门繁多,但部门权责的不一致,导致了在管理方面无法一次完成。所以,建立起一个高效而权威的管理部门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部门的目标就是加强质量管理,通过与工程的规模与性质相结合,对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同时不断的培养施工人员,使其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提高,将人力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将各个部门间的职能进行细化,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这种管理制度能够保证工程的每道步骤都管理到位。
2、对目标进行细化管理。上述的管理部门同时还负有管理质量目标的职责。在工程开始前,都要将各个阶段的质量管理目标确定好,对有可能给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与讨论,充分的了解施工中的各项工序,从而制定出最佳的质量控制方案。
3、施工现场的控制管理
施工现场是每个施工项目工作开展的基础,如果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不善,会直接影响到工民建施工的进度、质量以及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为了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建筑企业要在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质量监测小组,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跟进检测,并将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保证现场施工的正常和顺利进行,要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减小突况对施工现场的影响。
(二)建立质量监督体系,提高工程监督质量
良好的质量监督体系,不但能够提高工民建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还能够为工程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1、对质量的检验程序与控制方法要严格把关。首先,要考核施工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这其中包括了技术水平与业务能力等,考核的制度要严格执行,同时进行定期的检查,对于不符合上岗要求和不具备相关资格者,立刻进行处理;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工作环境。施工的环境主要包括温度、气候、湿度等,这些因素对于施工的质量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施工前必须要对施工的环境进行考察,明确各处施工环境与施工方案中规定的要求是否相符,只有检查通过才能进行施工。同时要对危险性大的工具与设备等物品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存放与使用的合理性;最后,要有其他部门对施工单位的自检进行监督。为了检查施工单位的自觉性,应该增设旁站监督,让施工人员自行检查,并找出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找到质量问题所在,对每一个部分都进行排查,只要不合格就绝对不能验收。
2、建立完善的质量奖惩制度。对于工程质量的管理,重点是人。只有奖惩结合,才能让工程人员在质量管理方面不断努力。奖励方面,要对整个工程质量管理中工作积极的先进个人进行通报表扬,同时还有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在惩罚方面,对于造成质量事故的,以经济损失的大小为标准,对相关的负责人进行处罚,对于有违反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要依法处理。
3、以质量为主题建立起企业的工程文化。对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进行的上岗培训是文化的基础,而企业文化的核心则是优秀的团队精神与责任感,因为只有具备了这两种因素,才能让“质量”这一概念贯穿于工程的每一个环节,保证各个环节都能保质保量、安全顺利的完成。
(三)加强工程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工民建施工质量管理与工程资金管理的关系紧密,企业只有加强对工程资金的管理才能良好的控制工程的质量。
1、管理资金预算
资金的预算贯穿着整个工程建设的始终,资金预算工作优秀与否不但直接影响着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深深的影响着工程建设的质量。譬如工程资金预算不足,为了节省开支,施工单位就会在材料上使用次等产品代替,这就直接导致了工程质量的下降。
2、监督资金使用
建筑企业不但要做好资金的预算工作,同时也要做好工程建设中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工作。监督每笔资金的支出,监督每笔资金的使用效率等,防止个别部门因为资金管理失当,而导致工民建工程的质量受损。
总结:
综上所述,工民建施工质量的管理关系到整个建筑业持续发展,对企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应该将工民建施工质量管理视为一项深入的、全面的、科学的工作,并让其参与到施工项目的全部过程中来。对此,我们不但需要高级管理阶层的重视,同时还需要施工与技术人员的支持,切实的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所规定的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将工程的质量管理做好,才能让企业的经济效益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吴磊,岳鹏.工民建施工工程管理之我见[J].科技与企业,2012(03).
[2]邓剑侠.谈如何加强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J].科技资讯,2010(07).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066-01
工程造价控制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建设实施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事先主动进行工程相关经济指标的预算、估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把控制工程造价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之中,为领导层在投资决策、设计和施工等过程中当好经济参谋,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提高工程投资效益。不过目前造价控制方面存在问题:
1.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重视不够
投资决策是产生工程造价源头,这一阶段耗资约占总投资额的O.5%~3%,但能有效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一个项目若出现前期决策失误,则不管后期建设实施阶段如何努力,也无法弥补其损失。对建设项目进行合理的选择是对经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项目投资效益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和效益。长期以来,在工程建设方面普遍存在投资膨胀严重的现象,造成工期越拖越长,工程造价越来越高,原因是缺乏建设前期确定工程造价的有效依据,只能依据专家、决策者们借鉴已完成的项目工程造价进行估算,但又往往因为诸多因素影响,“三超”现象相当普遍,究其原因:一是人为因素造成概算降低,有些项目在申请立项阶段,为了能使项目尽快通过批准,有意压缩工程投资,预留资金缺口。二是在初步设计阶段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深度,存在较多设计上的漏洞,设备和材料价格的不按市场行情制定。三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提出超过设计标准的过高要求,如办公设施面积增大,装修超标准等。
2.工程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不严
设计阶段是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龙头。可是目前设计部门普遍存在“重设计,轻经济”观念,而设计概预算人员往往机械地按照设计图纸编制概预算,用经济来影响设计,衡量、评价设计方案的优秀程度以及投资的使用效果也只能停留在口头上。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只注重技术责任,而忽视经济责任。在设计方案上基本上做到了采取两个以上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但在经济上是否合理却考虑很少,出现多用钢筋、少动脑筋的现象。特别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设计人员为了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为了赶进度,施工图设计深度不够,甚至有些项目(如装修部分)出现做法与选型交代不清,使设计预算与实际造价出现严重偏差,预算文件不完整。设计变更偏多,无价材料价格签证偏高,隐蔽工程验收不到位,验收记录往往是纸上谈兵,甚至存在弄虚作假现象,监理单位监管不力,联系单的签证存在不明确、内容界限超合同等情况。
3.工程竣工结算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不力
建筑工程竣工决算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最重要的一环。竣工决算如何能忠实地反映整个工程的实际造价,也反映了发包方和承包方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我国大多数工程项目在工程竣工决算时,施工承包方在竣工结算书中普遍多算,发包方千方百计乱砍一通,扯皮现象严重,工程结算一拖再拖;有时工程结算人员不了解施工现场,也不到现场审核复查,只凭自己的想象核算,与实际投入较大,这些都影响了工程建设项目的使用和建设工程造价的确认。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人就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各阶段的控制重点谈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
要重视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控制。对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研究和论证,作出相对比较准确的工程造价。投资估算的编制应考虑充分,估算合理,充分估计出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的收益与风险,并提出应对及防范的措施。同时,要防止过分高估,尽可能做到全面、准确、合理。让决策层事先了解完成该项目需策划的资金规模、估算投入与产出、经济效益,为决策层做好正确的投资决策服务。
二、工程设计阶段
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造价的关键在于设计,这也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造价的影响度占75%以上。针对目前“重设计、轻经济”的现象,建议积极推行设计招标,开展方案竞赛,引进竞争机制;推行限额设计;改革设计费的计算和审核办法,建立激励机制;应用价值工程等手段逐步实现以提高工程造价效益为目的,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三、建设项目发包阶段
由于招投标文件、合同文件等不够严密、明确,在今后结算时造成扯皮或给施工单位钻孔子。因此要把握该阶段的工作重点:
①完善施工招、投标文件的编制及招投标的组织管理。
②编制合适的施工预算标底(或工程量清单)。
③详细分析各投标单位的投标书。
④在招标答疑时尽可能明确今后可能采取的一些控制措施,如甲供材料、分包项目及相应的经济责任,减少索赔隐患。
⑤拟定合同时要措辞准确,避免由于合同未明确或不严密等原因而造成造价失控或扯皮现象。
四、工程施工阶段
工程施工阶段应重视把握好以下五个工作重点:
①从造价角度帮助承、发包双方进行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合理优化,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②当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变化,如地质条件的变化、材料的代换、工程量的增减、设计的变更等,造价工程师应根据实际发生的变化,充分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和掌握第一手资料(隐蔽工程资料、实际施工记录等)。协助业主及时审核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发生的费用,相应调整造价控制目标;并向业主提供造价控制动态分析报告。
③严格控制材料用量,合理确定材料价格。
④为业主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既要保证工程建设有足够的资金,不致因资金不足或资金提供不及时而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又要做到尽可能不占用过多的资金,减少利息支出,降低资金筹措的难度。
⑤为业主做好承包商月报资料的复核。
五、工程竣工结算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