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5:25: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化学工程的伦理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是化学工程是个动态静止的工程。二是化学工程更具潜在性风险。三是化学工程对人的影响更直接。四是对化学工程的监控难度较大。用笼统的工程伦理来限定化学工程显得“帽大头小”,有必要针对化学工程的学科特点提出相应的伦理规范。化学工程伦理研究的难题在于工程伦理学与化学工程伦理不能完全契合,在于现有的工程伦理理论框架不能完全适用化学工程技术。化学工程伦理应该是就工程所依托的化学技术的特点,针对化学工程主体提出的伦理规范。化学工程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化学工程伦理不能简单等同于化学工程师的职业伦理,决定了与化学工程伦理交叉的环境伦理、生态伦理和生命伦理等其他伦理是研究化学工程伦理的重要理论来源。
基于化学工程的特点和伦理困境,化学工程受化学工程主体共同体的影响。即化学工程是化学工程师、工程投资者、政府企业决策部门、工程影响人群等主体共同体作用力合力的结果。化学工程师的职业伦理是化学工程伦理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化学工程师与化学工程的投资方雇佣关系不同,面临的伦理困境不同,在化学工程中承担的责任不同。
化学工程的伦理规范要高于一般工程
化学工程具有一般工程的特点,同时高危险性高污染性使得化学工程与一般工程的不尽相同,化学工程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更为迅速和直接,与公众的生存环境和自身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化学工程的伦理规范要高于一般工程。基于化学工程的以上特点,化学工程伦理规范的构建就尤为重要。
化学工程理论是工程理论的一部分,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化学工程,不仅是一种技术的应用行为,同时也应该被视作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化学工程伦理规范的构建应该技术和社会实践两方面来考虑。
二、降低化学原料的威胁
一是化学工程中使用到的原材料,大多数都带有危险标记,对人们对健康具有一定的威胁。甚至,有些化学原料无色无味,可以使人在不察觉的情况下吸入或接触到,从而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危险化学原料应该具有醒目的危险标志是十分必要的:二是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过程中都应得到妥善处理。有些危险化学品,可以通过冷藏压缩,密封保存等技术手段来降低和消除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运用专业的技术降低化学原料的威胁刻不容缓。
三、保证生产过程的规范和安全
在化学材料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很多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具有潜在的危害。保证整个生产线都达到科学工艺的要求能够减少工程事故和对环境的危害。一是通过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其了解生产过程环节的危害,使其在每个生产过程中的操作都符合相应的规范,对于一些故障能够妥善处理。二是运用技术手段对每个生产环节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预防和控制,要有完备科学的三废处理设备,保证生产过程的规范和安全。
(一)治理和修复化学工程对环境的危害:对化学工程对环境的污染应该做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但是,有些化学工程对环境的危害,运用目前的技术手段不可避免的。或者,由于种种原因,对环境的污染已经造成,都可以运用相关技术,采取有效措施,对污染后的环境进行治理和修复。
一是必须对环境污染工程进行详细分析,找出污染源,确定污染物,最终制定相应措施对环境进行治理和修复:二是修复过程中采取的方式方法,应该充分考虑到周边公共建筑和相关人群的敏感度等因素,建设修复设施不得对场地及周围环境造成新的破坏。
(二)构建化学工程伦理的制定和实施方法
一是化学工程伦理的制定和实施要比一般工程更加严格,确保化学工程的规范和安全;二是对化学工程伦理的监督和执行也要高于一般工程,敢于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取得公众对于化学工程的信任。三是化学工程师应保证化学工程科学合理的论证和设计,全力参与、全程跟踪化学工程活动,同时对化学工程的每个生产环节进行监督,从而降低化学工程风险,保障化学工程合伦理性。四 是工程决策者应该根据针对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进行分析,制定不同的备选方案,选择合适方案,实现工程最优化。五是政府部门应该在道德约束和伦理规范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对化学工程中的每个参与者进行监督,明确他们的权利义务,监督和管理化学工程的实施。六是公众是化学工程的最直接利益相关主体,有权监督化学工程的运行和实施,扞卫自身健康和生存环境安全,并对化学工程的负影响,提出正当的伦理诉求.。
化学工程是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化学工程伦理规范应该在原有工程伦理规范的理论框架下,同时结合化学工程理论来构建。通过技术了解危害,规范操作,对可能的危险进行预防和控制;同时,任何一个工程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那么就不应该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当然也应该受到社会伦理规范的约束。
通过管理,结合国内的具体情况,明确不同角色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制定相应的化学工程伦理规范。
为了能更好的进行做好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我们对现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方案的进行了修订工作。根据本专业特色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先后选择到本专业办学经验丰富、学科排名靠前的重点院校,如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和同一地域的兰州理工大学和宁夏大学等高校进行调研。并在征求了部分在校生、毕业生和化工企业对现行培养方案修订的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对调研的信息和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的分析、梳理和总结。从总体上来看,现行培养方案的的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符合专业特点及专业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也基本符合专业的要求。但是现行培养方案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理论课的学时较多,容易形成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和从事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时间不足,而且所学习的理论知识难以应用于实践,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中表现尤为突出。(2)由于公共课程较多的原因,学生在前三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难以接触到真正的专业课程,真正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时间非常有限,也造成了安排在大一下半学期的认知实习难以对学生产生相应的专业影响。(3)核心课程的核心地位不突出,既没有从课时上保证,也没有从考核方式上来要求。(4)没有专业概论课程,学生到了三、四年级,对专业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对课程之间的承接关系没有概念,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5)部分课程内容重复,难以形成教学上的高效率。(6)课程体系中没有能很好地跟上现代化学工业中信息化的脚步,已经广泛应用的设计软件,如Aspenplus、ProE等还没有进入课程体系。(7)毕业实习还有待加强,目前安排的毕业实习时间较短,难以达到实习的目的。
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
美国、德国等发达工业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高级工程人才的需求比例为:从事工程科学研究的人才为5%,这部分人才主要以研究和发现工程过程中的基本理论为主,偏重于工程学术研究;从事设计、开发的工程人才约占35%,主要工作是将科学原理和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从事生产工艺、运行维护、管理销售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约占65%,将设计方案与图纸转化为产品。后两者可以统称为工程应用人才。化工学院在建院之初,就确定了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根据几年来在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我们认为,确切地说,我们应该以打造工程生产一线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也就是说,以培养工程技术人员为主,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深造和在实践工作岗位上的锻炼,成为工程人才。培养化工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就是要强调本科教育的专业性,通过本科教育这一相对完整的人才培养周期,是学生接受相对完整的、作为一线工程师所需要的基本教育,具有一线工程师应有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素质。学生通过这样的教育,应该具有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主动的自主学习能力、灵活的岗位适应能力,在现有成熟的化工技术和规范的基础上,能够应用理论知识和技术,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特别是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同时,一线工程师还应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和环境意识。现代化学工业,不仅融化学科学、化工技术、艺术于一体,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伦理道德等重大社会问题息息相关,在“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背景下,在培养的学生多数服务于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地区的前提下,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环保意识。经过四年的执行,现行培养方案在培养应用型化工技术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方案修订过程中,要在保持原方案优点,尤其是突出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针对原方案的不足,结合现代化学工业新的发展现状以及地区经济,来综合考虑,完成修订工作。基于这样的认识,对于新的培养方案,需要遵循“理论系统够用,突出实践动手,营造工程背景,重视过程培养与评价,提倡自主学习,强化创新训练”的原则。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为宗旨,以高素质、重能力、求创新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综合能力、实践技能和科学素养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力求达到理论与实践、基础与提高、传承与创新、教学与科研、素质教育与技术训练的统一。
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容
明确提出以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完善和落实本科综合培养方案为主线,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综合素质,形成一支教学科研相结合、教学思想活跃、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优化的教学梯队;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个性的协调发展,强化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走改革和创新之路,探索教学管理的新机制、新模式,开创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1理论课的教育改革
(1)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的化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调整知识结构,本着“理论系统够用”的原则,认真梳理现行培养方案中的理论课程体系,根据专业方向,确定4~5门核心课程,凸显核心课的核心地位,以核心课程为中心,构建理论课程体系。将理论课程按课程的特点、内容和相关性进行进一步整合,划分为课程群,即将部分前后有衔接的课程,进行内容整合,减少重叠内容,突出重点,通过课程群的建设,使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更加连贯,便于融会贯通。(2)改革和更新教学内容,积极吸收本专业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将化工及相关领域新技术、新成果纳入课堂教学;(3)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推进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提倡案例教学;主要课程注重引进和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不断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4)改革教学技术,推行现代化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网络、仿真等。尽可能采用双外语教学。(5)改进教学和管理机制,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重视过程培养和评价,并以此为契机,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大纲上和教学内容上引导学生自学。
2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育改革
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集中体现在工程实践活动中创造新的技术成果的能力,包括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新流程和新装置的设计,新的工厂生产过程操作运行方案等。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就是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因此在改革中高度重视和加强实践类教学环节,继续保证实践教学的突出地位。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构建由易到难,贯穿全程,逐步贴近工程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实践教学环节比重在整个培养方案的比重不低于25%,适当调整理论教学课程,使教学前移,为学生创造更多地时间参与工程实践,并积极创造条件推进“3+1”培养模式的改革。对教学计划内要求的实践性教学,结合工程实际,以实验与工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为基础,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建设。具体方案:在基础实验方面,重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规范操作和严谨务实的作风的培养。在专业基础实验方面,结合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教师的科研方向开发大综合专业实验项目,逐步引入具有工程意义的实验项目,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型实验的比例。为后续实践教学、创新性实验项目、学科竞赛、毕业设计等环节奠定基础。在校内实训平台建设中,基于工程背景及地方产业特点,以培养学生动手及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为出发点,形成满足培养化工类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实践综合能力训练及培养的实训课程体系。以学校建设化工实训中心为契机,加强工程实训,弥补毕业实习过程中只能看不能动的缺憾,是学生真正了解化工厂。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环节,贯彻卓越工程师计划,建立学生到企业和社会开展实践实习的有效机制。精选认识实习单位,加强基地建设,继续为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提供“顶岗实习”机会,结合就业,让学生能够在就业后缩短适应期。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和优越感,提高学习本专业的兴趣。毕业设计以工厂实际设计为题,毕业论文以教师科研为题。落实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工程与科研实际,一人一题,真题真做。实施双向选择和规范化管理。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等得到充分锻炼。
3课堂外教学环节的教育改革
关键词:课程思政;成果导向;能源化学工程;教学;电化学催化
1电化学催化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1.1课程内容
《电化学催化》为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专业特色课程。本课程在物理化学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电化学科学的发展,重点介绍电催化基础和重要电催化过程两部分,内容包括从纳米结构、表面结构、电子结构出发认识电催化过程和催化剂材料的性质,到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从电催化还原基础,到电化学固氮、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以及光电催化、燃料电池等电催化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催化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电催化技术的应用,了解电催化科学的前沿方向,初步培养学生具有应用所学基本专业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1.2课程思政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将课程思政引入电化学领域专业课的研究已见报道。然而,在“电化学催化”这门课中几乎未见报道,这主要是由于一些问题所导致。常见的如下:(1)一些专业教师对如何把课程思政引入电化学催化这门课还是一头雾水,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同时,传统教学方法也侵染了部分教师,会出现教书和育人相脱节的现象,忽略了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2)“电化学催化”现行教材内容缺少思政元素。目前出版的“电催化”教材主要涉及电催化原理、特征等基础理论以及重要的电催化过程部分,材料多偏重科学理论知识,没有鲜明的思想政治内容,更缺少电催化领域一些人文精神的灌输。(3)教学方法还是以前的多媒体教学,“电化学催化”课堂设计参考的常见方式为专业理论知识讲授,缺乏对学生社会责任、价值观的教育,对思政元素的探讨和发现需要加强。(4)课程考核形式没有多样性,无法证明“课程思政”的关键性。目前,“电化学催化”课程考核形式为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课程各部分知识点的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欠缺,而上述能力的考核过程中无法体现课程思政的存在。
2在电化学催化课程引入思政的初步研究
就如何把课程思政引入电化学催化课程,本文将结合“电化学催化”的教学内容,探索专业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把思政内容由浅入深地添加进去,初步研究思政的可行性。
2.1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
以“电化学工程”教材中的内容为例,结合课程思政目标,梳理教学内容,从中挖掘可以切入思政教育的元素和思政案例(表1)。《电化学催化》基于课程思政进行了教学内容的调整,仔细梳理和挖掘“思政元素”,思政内容的引入主要采用案例式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接受度,润物无声地同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
2.2探索多元化课堂设计
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采用实验型教学、提问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进行教学。将上述梳理的思政内容通过历史纪实、新闻资料、图片和视频等信息资源呈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互动,课后引导学生继续对课中思政内容进行反思和拓展[4];同时在理论引导的基础上,关键电催化体系要让学生亲身参与设计催化剂的实验,让学生进入实验室跟随老师做一些基础性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在催化剂制备、性能测试及数据分析方面的引导与实践,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得到了很好的升华,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另外,要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网络课程资源学习有机融入现有的电化学催化线下课程教学模式中,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丰富思政教学内容,促进师生结合时代热点案例进行思政讨论,提升教学效果[5]。在实践环节中,带领学生参观相关的催化公司,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2.3考核思政效果
本门课程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40%,含课堂问答、实验操作、线上证书获取等;课堂问答主要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催化剂产业的发展历程,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实验操作主要通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工匠精神。线上学习主要通过学生在慕课上观看一些相关视频,弥补课时量不够的缺点。期末考试成绩占60%,采用闭卷形式。依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思政目标,将思想政治素质评价融入课程考核的每个环节中,引导学生关注和重视课程思政,分别从专业技能和思想两个维度综合评价教育效果,形成思政育人合力,使学生能力和思想同步提高[6]。
3电化学催化课程融合思政教育的实践反思
3.1分清内容主次,注意教学技巧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教学模式要主次分明,必须是以专业知识为主,思政教育为辅。教师要明确专业知识的关键性,同时要使思政教育扮演辅助角色,这一系列定位要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如一。在教学安排中,仍要突出电化学催化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目标,避免思政内容反客为主,占用专业知识的教学空间。要让专业知识作为载体,以思政教育为催化剂,使学生主动学习这个“过程”高效而持久的运行。因此,在引入思政教育时,教师也要注意运用合适的方法和技巧。不能生搬硬套、毫无章法地加入思政内容,而要与专业知识这个载体互相依托、互相促进,在中国故事、人物事迹、社会热点、历史事件、经典案例、身边案例中寻找专业知识、思政教育、学生情感三者的交融点,激发学生情感共鸣,这样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且印象深刻,使得电化学催化课程思政教育有内容、有温度、有趣味,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电化学催化课程思政实施的行政辅助
为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工作,要重视高校层面的支持,学校要从制度、经费等宏观层面支持和帮助专业教师,保障思政教学常态化、课程思政工作的顺利实施。学院、教研室需要严格执行上级的部署。通过举办教学竞赛、课程观摩、教研室研讨等形式,为调动专业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绩效奖励,减少一些专业知识教学的工作量。
3.3丰富《电化学催化》课程思政的评价方式
为了丰富评价形式,可以让其他学科的教师、学生参与评价思政在这门课教授过程中所起到的效果,这样可以通过学科交叉,提升思政内容和方式的不足。课程评价的时间可以不限于一学期,通过跟踪教学,观察和记录课程思政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对于电化学催化这门课来说,适度的实验教学有助于让学生了解到前辈在这个领域奋斗的艰辛,在实验过程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把学生塑造成有理想、有担当和善于团队协作的人。
3.4以创新创业为引领,产教融合
为了给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专业支持,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优势,建立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课程组应积极配合创新创业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工作处、团委等部门,一方面将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融入“电化学催化”课程教学,为学生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选拔学业优秀的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支持,实现优势互补。
4结束语
曾获澳大利亚燃烧学会的David Warren奖(1996)。阿德雷德大学最佳研究生导师奖(1998)。由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和国际化学工程师协会颁发的Shedden Uhde奖章(2000)。国际燃烧学会年轻科学家奖(2001),并于2003年入选为国际能源基金会会员。2004年11月,他当选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成为该院4位华人院士之一。
张东柯自称是一个“实用主义者”,认为知识和技术只有对社会有用,它存在的价值方能体现,这也是数学成绩向来拔尖的他当年放弃了纯理论科学,而选择工科专业的原因。为了完善知识结构,他还投入相当多的业余时间研习心理学、行为科学和经济学.走出单一的科研模式。
点燃奥运火炬
悉尼奥运的火炬设计,是张东柯科研旅途中的一个亮点。
1998年.时任阿德雷德化学工程副教授的张东柯接到悉尼奥运会组委会发来的邀请函,请他提交一个奥运接力火炬的设计方案。
火炬接力是奥运会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引人注目的火炬接力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也反映主办国的文化。同时张东柯被告知,悉尼奥运会将组织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火炬接力,用于接力的火炬将超过一万只,接力从奥运开幕前一百天就开始进行。因此火炬的质量要求近乎完美。
为此,张东柯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成员包括阿德雷德大学机械和化学工程学院专家和来自工业界的能量和燃烧技术工程师等23位成员,并带领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
根据奥运会组委会的要求,仅有一公斤重的火炬隐含着诸多细小而复杂的工程问题它必须在-5℃到50℃之间正常工作,即使在极为不利的天气环境下,如在强风、旋风、暴雨中,也要持续照明、保持耀眼的火光,并且对手持者和旁观者都要保证安全。同时,火炬还要有最理想的燃油功效,并把烟雾、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量减至最小。
最终.张东柯和他的研究小组成功地在技术上将燃油与储油系统一体化,制造出符合悉尼奥运会组委会要求的火炬,并以其出众的技术赢得了悉尼奥运火炬的设计权。
技术以经国济民
实践证明,悉尼2000年奥运接力火炬的成功研制是学院理论与工业界成功合作的一个典范。
张东柯认为,大学、尤其是科技大学不应独立发展,与产业脱节,而应该与各方.如学生、政府、工业界等通力合作。其中,协调好大学与工业界的关系尤其重要。学术界可以为工业界提供知识和技术,工业界也应支持大学的科研。当前澳大利亚政府削减学校基金的政策,也是一种鼓励大学和工业界结合的举措。他主张院校加大宣传力度,以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提倡通过合作与各方分享有限的可持续发展资源。
他和澳大利亚的化工公司Chemeq合作,为该公司10多年前就已成功研制,但因缺乏工程技术支持,一直未能大规模投产的养殖业用杀菌剂,开发工业生产的技术与工艺,在西澳建成了大规模生产工厂,目前这种杀菌剂已成功投放市场。另外,他应邀担任澳大利亚著名矿业公司BHP-BillitionlronOre的高级技术顾问,对新型矿用工业炸药的开发和安全以及处理硫污染提供技术支持,以避免炸药与矿物质反应导致的不成熟爆破所造成的危险,同时减弱废矿石对环境的影响。此前不久.基于他的研究结果,他成功地建议该公司修改生产方式,提高年生产率,使每年的有效生产时间增加大约20天。以经济指标衡量,该矿每分钟产值2千澳元,则每年产值可增加近7千万澳兀。
此外,他还为澳大利亚氢气技术有限公司担任高级技术顾问。该公司于10年前开发了一种新的水电解产生氢气的技术,可用于偏远地区的金工加工工艺。但由于生产成本高而产品安全指数偏低、制氢能源效率低而一直无法投产。从2003年开始,张东柯协助降低了生产成本,使能源效率大大提高,产品最近通过了国家工业安全生产指导部门的鉴定,投放市场。张东柯以其关键性的技术指导,于2004年7月当选为该公司的董事。
融入多元文化社会
成功并非一蹴而就的事,张东柯也经历过艰辛的拼搏过程。回顾当年在餐馆打工的情景,他说,打工是一种锻炼,能改造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通过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对提高生活能力、适应能力、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能力大有裨益。
在科研上,张东柯说,科学没有捷径,反而易走弯路。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寻找捷径.而在于避免走弯路。学会把握时机就是避免走弯路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初到澳大利亚的留学生或移民,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要试着把自己融入当地的多元文化社会里,为将来的发展创造更多机会。
张东柯认为自己取得的成果得益于他在保留中国文化的同时,又能恰当地融入澳洲多元文化社会。他说:“要让社会接受你,必须把自己当作社会的一员。只有被社会接受,聪明才智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这是他从到澳伊始就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他按这种要求去实践,以自己所处的社会、工作和生活环境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指导自己的行动。
张东柯认为,有很多华人学者牙口技术人员非常能干并富于潜力,懂技术、有专长,却因为不能融入当地社会,而少了很多施展才干的机会。
他说,澳大利亚是一个社会环境良好的国家,尽管白澳主义、民族主义运动和种族歧视仍会偶尔出现,但那都不是主流。华人们要把握好澳大利亚这个有别于其他西方国家的、良好的环境,把自己容纳进去,而不要把自己拒之门外。
由于文化上的相融,张东柯即可与跨国公司老板、政治家坐在一起商谈业务,又能与矿工一起工作、交流。
积极为国服务
在澳大利亚多年,张东柯长期保持着与国内的学术来往。作为中国科学院太原煤炭化学研究所。东南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的客座教授,他每年回国数次。2002年,他入选“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目前,张东柯还担任中科院太原煤炭化学研究所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和王洋教授、吴晋沪研究员,房倚天研究员等伙伴合作,并带4位研究生进行“煤与甲烷共转换”等课题的研究。
“煤与甲烷共转换”课题已得到中科院“海外知名专家基金”和煤炭化学研究所“创新基金”的资助和当地工业界的支持。张东柯说,这个课题意义重大,因为煤矿中的煤层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在开采过程中会逸出并对空气造成污染,其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100倍。当前全世界的矿业都存在只注重防爆、而对环保投入不够的问题。在开发矿井时,矿业界往往先向煤井鼓放大量空气,将混合气抽出来以稀释甲烷,达到不爆炸的目的,但此举对煤层气不加利用,不但会造成大气的污染,对宝贵的资源也是一种浪费。
而“煤与甲烷共转换”课题则是着眼于在解决环境污染的同时,促进能源的充分利用。若能成功把技术开发出来,就可以同时把煤和煤层气转换成合成气(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混合物),使之成为多种有机化工最基本、最直接的原料。煤层气若能和煤一起利用,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煤炭利用和能源利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理论上,本课题利用了煤和煤焦对甲烷的裂解和重整的催化作用。
一、 美国工程伦理学产生的境域与目标
技术已经对我们这个世界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而工程师在技术各个方面的发展上扮演了一个核心角色。工程师创造产品与程序来提高食物产量、加强植物保护、节约能源消耗、提速通信交通、促进身体健康以及消除自然灾害等方面,也给人类生活带来更多的便捷并增进美好。[1]然而技术在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产生了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负面影响,严重破坏了社会和自然环境,甚至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正如对月球和星球的探索作为工程的胜利,而航天器挑战者号在1986年与哥伦比亚号在2003年的爆炸都是忽视技术风险的悲剧。所以技术的风险,不应该被技术的好处所掩盖,同时技术的负面影响也不是简单地可以完全预见,除了基本的和可预见的技术影响,也存在潜在的二次影响。因此环境、生态等问题将长期存在,并且正在遭受伤害的人们也将长期受到危害。
这些技术的负面结果,在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以及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都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批评。这些批评也对工程师的工作产生很大影响。一些工程师针对这种现状积极地进行辩护,对于他们的工程活动从伦理角度进行深刻反思,这时工程伦理学应运而生。[2]工程师通过强调工程的根本道德任务,试图加强和联合他们的职业,以此促进工程师的职业化进程。在工程师协会章程中增加一些伦理方面的要求,最明显的是几乎各大工程师协会的章程都把“工程师的首要义务是把人类的安全、健康、福祉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作为章程的根本原则。同时全国工程师职业协会(the National Society of Professional Engineers NSPE)设立了伦理审查委员会,积极鼓励工程师利用伦理理论来评估工程的各种活动。
工程伦理学的产生,促进安全和有用的技术产品并给工程师的努力赋予意义,也直接地增强工程师在工程中有效地处理道德问题复杂性的能力,增进工程师的道德自治,即理性地思考以道德关注为基础的伦理问题的习俗与技能。[3]总之,工程伦理学以增进人类福祉为目的,加强工程师职业责任为手段,来规范与约束工程师的行为,提高其道德敏感性,从而更清晰并更仔细地审视工程中的伦理问题,消除道德困境。在美国国家工程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NAE)有关2020年工程的报告中,指出伦理标准是未来工程师具备的品质之一,[4] 也为工程师道德水平的提高与工程伦理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美国工程伦理学发展的特点与态势
在工程师与哲学家、律师、社会学家以及对职业伦理感兴趣群体的合作推动下,工程伦理学取得很大进展,研究了大量的工程伦理问题,澄清了核心的概念,论证了特定的伦理观点,并促使美国工程伦理学呈现出新特点和新趋势,主要表现三个方面:
1、 研究对象的专一化、建制化
工程师伦理问题是研究的基础和重点。许多学者从多种角度分析并探究工程师的道德困境。总体来看大致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工程师与伦理的关系问题,虽然人们越来越重视工程中出现的伦理问题,但是许多工程师依然对伦理问题关注不够。肯奈滋 K 哈姆佛瑞(Kenneth K. Humphreys)结合工程师在日常生活所面临的伦理问题,指出工程师的伦理困境以及工程职业的伦理规范和伦理行为的法律必要性。[5]艾德姆德 西巴尔(Edmund G. Seebauer)和罗伯特 拜瑞(Robert L. Barry)则认为必须明确在工程中道德问题的复杂性和道德责任,而工程师所面对的大部分道德议题都是来自于利益冲突,雇主与雇员的关系,环境意识,以及技术对人们的影响等,这些伦理问题也是不同的。[6]第二是工程师的责任问题,特别社会责任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自从19世纪60年代以后,掀起了一场“社会责任运动”,并席卷了美国整个职业。作为发明创造的工程师更是由后台被推向了前台,成为社会责任的主要载体,而倍受瞩目。爱迪温 T 莱顿(Edwin T. Layton)认为这不仅是工程职业的问题,而且是在合作的社会中寻求尊严和自由,更是现代社会一个普遍深入的主题。广大群体如科学家、管理者、工程师以及其他公众也担负社会责任,才能使工程职业健康的发展。[7]技术哲学家斯代芬 H.恩格尔(Stephen H. Unger )指出对于技术的后果,应用和发展技术的人应该负有责任。工程师对于技术的后果负有责任,并且他们的任务之一要告知公众技术的可能结果;同时工程师作为一名雇员,缺少对履行任务所负道德责任的自治,所以需要管理部门、法院法律、工程协会来协调和处理这些问题。[8]但直到今天关于工程师的社会责任问题,依然是工程伦理学持续探讨的一个话题。第三是关于工程师的角色冲突问题。在工程活动中,工程师角色是复杂的、多重的,作为雇员的工程师与作为管理者的工程师,对于风险、安全、忠诚的认识是完全不同的。亨利 派超斯基(Henry Petroski)认为工程师角色不是单纯地工程设计者,还有多种社会角色,其活动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对于工程师应该做什么的理解需要把握工程师相关角色的关系。 [9]而关于于工程师未来角色定位,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在《2020年的工程师:新世纪工程学发展的远景》指出工程师应该成为:受全面教育的人,有全球公民意识的人,在商业和公众事务中有领导能力的人,有伦理道德的人。[10]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伦理学发展的途径,是培养工程师伦理道德的重要手段,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美国工程伦理建制化发展。1985年,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the 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ABET)要求美国的工程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工程职业和实践的伦理特征的认识”作为接受认证的一个条件。2000年,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制定更为具体的方针,当前工程院校正在按照这些方针来操作。但是工程伦理学教育也面临着三方面挑战:第一,工程伦理学的学习如何被理所当然地整合进工科学生所需要的必修课程目录中?第二种挑战,应由谁来教授工程伦理学?第三个挑战,工程伦理学的教学和研究目标是什么?[11]而与这些挑战相关,罗伯特 迈基(Robert E. McG)采取问卷调查发现,对于工程学生进行工程中伦理问题相关的教育与现代工程实践的现实之间存在着重大的鸿沟。而广大学生的期望,即在他们将来的工程职业中所出现的伦理问题,却与普遍应用于工程课堂中的工程伦理问题以及在课堂外频繁遇到的伦理问题很难是相同的。这也促成了一个广泛传播并公开声称的信条——更好地成为一个好的工程职业者,而不是成为一个负有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工程职业者。而对于实践工程师而言,在最重要的非技术内容上观点是存在分歧的,这也给工程伦理学教师和其他工程教育者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12]
工程协会的历史研究,有助于加强工程协会的认识,理解工程专业规范的变化过程,推动伦理规范内容成熟和完善。20世纪80年代在各大工程社团资金的资助下,许多学者对于工程社团的历史进行了专题研究。米切尔 迈克迈龙(Michal McMahon)研究了“新专业主义”,发现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最重要的核心内容之一,指出科学与技术制度化历史中的新方向,在电子工程内部和技术发展的境域中说明社会和职业的变革[13];布如斯 森克莱(Bruce Sinclair)叙述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ASME)的百年历史[14];艾莱克斯 罗兰德(Alex Roland)阐述了关于国家航空顾问协会(the 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Aeronautics NACA)(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的前身)管理和政治的批判历史[15];特瑞 莱纳德斯(Terry S Reynolds)描写了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the American Institution of Chemical Engineers AIChE)历史,提出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与环境以及公共政策关系的议题[16]。由于是职业协会赞助,所以他们的历史很少关注到社会责任和伦理,最多也只是工程协会历史中的一小部分,但却有利于促进职业协会制度化发展。
2、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实践化
自工程伦理学产生以来,一直有两种研究方法处于主导地位。一种方法是典型真实事件的案例研究方法,著名案例如挑战者号失事、三哩岛核泄露、福特斑马轿车问题等。比较全面以案例来展开研究的是罗萨 B 品库斯等人(Rosa Lynn B. Pinkus)以美国航天飞机主体发动机(the main engine of the space shuttle SSME)的决策、设计、制造为案例,通过跨学科分析其涉及到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评估,强调工程师是如何识别、表达和解决复杂的伦理难题。并指出三个最基本原则:能力(competence)、责任(responsibility)和西塞罗(Cicero)的第二信条(“保证公众的安全”)作为一个分析框架来表达和解决在实践中产生的伦理问题。[17]
另一种方法是对于涉及到工程实践活动的概念、规范和原则的理论分析。如马丁(Mike W. Martin)等就利用如功利主义、权利伦理与义务伦理、美德伦理等基本伦理理论,分析并探讨工程中常见的风险与安全、责任与权利、诚实与欺骗等概念,指出他们的伦理内涵和价值指向。[18]戴维斯(Davis)等人也做出有影响的理论分析工作。
这两种“描述性案例研究”与“理论分析研究”是韦伯(Weberian)的“理想模式”,这样一种模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聚焦其反面观点。当然这两种方法并不互相排斥,反而有走向融合的趋势,即大量工程伦理案例的描述也进行理论分析,许多工程伦理理论分析研究也利用案例来证明和说明他们的结论。至于说哪种趋向更强主要取决于这两种研究方法在一定的范围内谁更有利于找到结合点。 其他研究方法还包括调查研究方法,如罗伯特 迈基通过调查斯坦福大学的工程学生和实践工程师过去五年里所提交的工程伦理问题,发现并指出面向工程伦理主题的多种经验方法的价值。正如理论分析能够阐明具体案例研究的争论,精确和探究的调查工程学生和实践者的观点也同样能够拓宽焦点问题假设。[19]也有少部分学者从语言学角度研究工程伦理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J 埃迈图博士(Joe Amato)描述了1944年以来美国工程职业的历史发展,并从本体论角度研究工程设计的理论,在语境中解释了技术。[20]但这种叙述性语境描述也仅仅存在于对历史的考察,在关注现实问题上显得过于空泛。
3、研究趋势的国际化、综合化
随着技术发展和工程应用的国际化,工程伦理学研究出现了新的课题和趋势,工程伦理学将反思全球化经济时代围绕技术发展所关涉的所有主要问题。[21]比较突出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关于计算机伦理问题的探讨。计算机与隐私是否造成价值冲突?软件所有权是否应该得到保护?计算机发展所产生的道德责任,是个体责任还是共同责任呢?这些都应该在信息化社会中对“责任”进行探讨。[22]因特网与自由言论问题以及产生的权力关系,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计算机导致的失败以及所造成的健康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关注和研究。[23]第二,环境伦理问题的倍受关注,工程伦理学把环境伦理作为研究重要内容之一。马丁通过对于工程、生态与经济关系的考察,分析了人类中心主义伦理、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生态中心主义伦理、经济中心主义伦理的伦理框架,指出环境伦理必须与个体的反思联系起来,并制定负有责任的社会政策与计划。[24] 威斯林德(P. Aarne Vesilind)则提出工程师应当如何在增加人类财富与破坏环境之间求得某种平衡?在面对潜在的环境问题时,在什么情况下工程师应当为客户保密呢?[25]哈里斯等人从工程规范与环境出发,分析了职业工程对于环境的责任范围,提出了两个折中的建议。[26]同时专业伦理规范也开始加入保护环境责任的内容,如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的伦理规范,就既要求提高人类的福利,还要求保护环境。但是环境问题依然是任重而道远。第三,对于工程应用的国际问题关注。跨国公司对于技术转移所产生的国际权利问题,以及武器发展与保护工业问题,这些都是军事领域与和平研究的道德问题。[27]而国际工程职业标准也涉及到超文化规范,跨文化规范在工程活动应用中也产生了伦理问题,如贿赂、索贿、打点、礼物等现象。[28]同时由于工程技术的应用,也产生了世界性贫困等问题,但依然被人们所忽视。
三、若干启示
工程伦理学起源于对技术的批判,对工程师的质疑。所以,从工程伦理学的建立来看,我们既称其为“技术伦理学”,也可称其为“工程师伦理学”。前者主要是针对技术的负面影响,技术的消极作用,其实技术的作用和影响都是在工程活动中得以体现,都是在工程学的框架下进行研究,正如技术哲学的研究传统之一就是工程学传统;后者主要是从工程共同体出发,工程师在工程活动中对于技术设计、改进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面临着利益冲突,忠诚于雇主还是公众的冲突等道德困境。因此结合美国工程伦理学发展经验而言,首先要加强工程师的职业化进程,制定现实合理的伦理规范,促进工程师伦理制度化发展。其次加速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在工程类院校开设工程伦理方面的相关课程,开展工程伦理培训,提高工程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再次,由于工程的境域性特征,在我国的工程活动中,不仅工程师面临着道德困境,其他工程共同体如管理者共同体、工人共同体、企业家共同体、公众共同体等都要面对多种的道德选择,与工程师的处境有一定相似性。所以在工程伦理学发展过程中,更需要关注其他工程共同体的道德困境。
从工程伦理学的研究方法上看,两大主流的研究方法,工程案例研究分析和概念、规范的理论研究,推动了美国工程伦理学研究的发展。就案例研究方法而言,由于典型案例的特殊性、具体性,其就不具有更大的普遍性与适用性,这也造成方法上的局限性。而在涉及到我国工程案例的取材上,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案例事实具体原因的挖掘、收集等都会遇到相当大的困难;另一方面,在关于工程师的伦理观念上,还存在对其认识上的不足,这都造成案例研究在我国很难深入地进行下去。而对于工程伦理学的概念、规范和原则,以及工程伦理学的学科定位等问题,由于在我国工程伦理学还没有起步,这些基础理论研究还需要持续争论和探讨。但是综合地利用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将是我们采取的首要方法,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调查研究方法,发现我国工程中出现的现实伦理问题,了解我国工程师的伦理意识和道德困境,探究工程学生的伦理教育情况,来推动我国工程伦理学的长足发展。
从研究发展的趋向来看,工程伦理学逐步地把如计算机伦理学、环境伦理、军事伦理等纳入其视阈进行考察。同时这些问题也都是全球性问题,关系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知识产权问题、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干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借鉴工程伦理学的新动向,在跨文化的道德视野中,来推进技术转移与技术引进,推动我国的工业化进展。
注释:
[1][3][18][23][24][27]Mike W. Martin, Roland Schinzinger. Ethics in engineering Boston: McGraw-Hill, 2005,p.1, p.9, p.254-266, p.219-239, p.242-271
[2] Edwin T. Layton, Jr. The revolt of the engineers: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American engineering profession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6. [4]eetchina.com/ART_8800452044_480201_f4da1ed3200702.HTM
[5] Kenneth K. Humphreys, P.E., C.C.E. What every engineer should know about ethics Marcel Dekker 1999
[6] Edmund G. Seebauer, Robert L. Barry Fundamentals of ethic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7] Edwin T. Layton, Jr. The revolt of the engineers: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American engineering profession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6.
[8] Stephen H. Unger Controlling technology: ethics and the responsible engineer (2nd ed.) John Wiley and Sons 1994
[9] Petroski, Henry. To engineer is human: the role of failure in successful design New York, N.Y.: St. Martin's Press, 1985
[10] The engineer of 2020: visions of engineering in the new century.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04
[11][21]迈克W. 马丁:《美国的工程伦理学》,张恒力译 胡新和校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7年第3期,第119-120页;第120页
[12] [19] Robert E. McG “Mind the Gaps”: An Empirical Approach to Engineering Ethics, 1997-2001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 (2003) 9, p.517-542, p.538
[13] A. Michal McMahon, the making of a profession: a centur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American New York, 1984
[14] Bruce Sinclair, A centennial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1880-1980 New York, 1980
[15] Alex Roland, model research: the 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aeronautics, 1915-1958, 2 vols Washington D.C 1984
[16] Terry S Reynolds seventy-five years of progress: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1908-1983 New York,1983
[17] Rosa Lynn B. Pinkus [et al.]. Engineering ethics: balancing cost, schedule, and risk—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space shuttl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0] Joe Amato Unwritten laws: Engineering ethics in a narrative context[D],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1989
[22][26][28] Charles E. Harris, Jr., Michael S. Pritchard, Michael J. Rab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