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茶知识与茶文化范文

茶知识与茶文化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5 10:22: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茶知识与茶文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茶知识与茶文化

篇1

关键词:茶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法律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建设工作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法制建设更是如此。我国始终将法制建设,作为重要的现代化建设内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民主法治、政治建设工作水平也会相应上升。法制建设对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具有重要影响。做好法制工作,能够有效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保障,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1茶文化产业的内涵

茶文化,从广义方面来讲,是指茶的物质生产、流通以及与茶有关的各种活动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其中包含了将茶作为重要载体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以及物态文化。茶文化产业,主要是指人们在和茶的接触当中,有意识地进行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茶产品或者以茶文化服务为主的产业以及一些相关事业等。茶文化产业泛指了茶文化的相关服务和产品,在这些服务和产品之中进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活动具有相关性的诸多行业。通常来说,只要是能够广泛反映茶文化特征的相关产业,都能够被称为茶文化产业。从茶文化产业的概念中,我们能够看出,茶文化产业是将文化意义作为重要基础的行业,具有茶文化标记的产品,都能够被称为是茶文化的相关产业。无论是较为传统的还是源于现代社会的,都是茶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环节。将与茶有关的产品进行包装,然后再赋予其一定的文化内涵,就能够在一些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开发出较为新颖的茶文化产业,这是对传统进行继承的一个重要体现。

2茶文化产业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

2.1茶文化产业是新的产业形态

茶文化蕴涵于中国传统的意识形态之中,是在中国悠久灿烂文化中不断发展衍变的重要文化形式。茶始终是中国人民较为钟爱的事物,对于陶冶人的性情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自古就有饮茶的传统,并将茶作为志趣高雅、品行高洁的重要象征之一。因而,茶文化的发展之中,包含了众多的历史文化内涵,其中还有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体现。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是积极应用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内涵,将茶文化中的一些象征意义填充到产业发展建设之中,从而,增强了茶文化产业的代表意味,也有效促进了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逐渐深入,各项产业的发展都开始逐渐参与到转型的行列之中。茶文化产业,也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中应运而生的,它的发展,与时代潮流相连接,又促进了时代社会的发展。茶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好的竞争实力,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获得发展,是茶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新的产业形态,必然要经历一些坎坷的阶段,茶文化产业也是如此。茶文化产业中的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容易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需要更为严谨、更为有效的法律作为重要的保障手段。

2.2知识产权能够为茶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保护

茶文化产业属于一种文化创意产业,这就决定了其必然要经历一些将设计、理念、心灵享受、增值服务等方面进行售卖的环节,这既是由其自身特点决定的,又是适应社会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在茶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就需要一些相应的保护措施为其提供一定的保障。知识产权是文化产业方面发展的重要保护手段。随着社会法制的不断健全,知识产权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茶文化产业是文化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知识产权也是随着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不断健全的。使用知识产权,能够有效为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护措施,为促进茶文化产业的顺利发展提供良好的作用。茶文化产业通过知识产权的应用,能够进行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活动,从而为茶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茶文化产业在发展当中,传统文化产品中包含着一些茶器茶具的创新产品、茶室装潢创新、产品经营创新、产品工艺的创新以及茶艺表演方面的创新等。这些茶文化产业中的创新产品,都能够通过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保护。

2.3茶文化产业方面的知识产权具有正当性

知识产权法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建设,已经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法律规范,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产权归属问题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作用。《知识产权法》主要是针对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其中还有知识产权的管理、行使、保护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社会关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升高,民法方面对于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进行规范,知识产权作为民法中的重要内容,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不断完善的知识产权法,能够广泛应对人们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各种普遍问题,茶文化产业虽然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但其中仍然具有众多产业形态的一般特点,通过对多种产业形态的研究,能够为茶文化产业的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更需要注意的是,知识产权在不断的发展当中,其中对于茶文化产业的规定也在相应地完善当中。想要通过知识产权对茶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保护时,完全能够从知识产权法中的相关规定里面,找到对应的法律条文。

2.4应用知识产权进行保护茶文化产业的紧迫性

传统文化的创新产品与一般的物质产品是有所差别的,其中最为明显的表现是,文化创新产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精神文化内涵和特征。当今社会中,一些复制品层出不穷,对原创品的设计、创意等方面都造成了极大的侵害,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知识产权,就是这样一个专门性的法律规范,它对于保障人们的创新、创意具有重要意义。仿制技术越来越发达,一些为了获取经济利益的商家不惜窃取别人的创意成果,导致众多的仿制品在市场上流通,对社会市场的秩序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如果放任这种行为继续下去的话,将会给社会经济秩序造成负面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具有创新创意发展模式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效果,茶文化产业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所以对茶文化产业进行保护,具有现实的紧迫性。针对茶文化产业进行保护,使用知识产权具有良好的效果。加强知识产权对于茶文化产业的保护,通过法律的手段明确文化产品的归属问题,从而对茶文化产业中各项产品进行一些排他性的人为设定工作。这样做,能够有效保护原创者的切身利益,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新事物和创新思维,起到良好的作用。知识产权能够起到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对于促进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起到良好效果。

2.5运用知识产权保护茶文化产业的相关建议

在应用知识产权对茶文化产业进行保护时,最为重要的是版权方面的保护,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著作权。著作权能够有效保护文化产品和一些文化创意思想内涵的表现形式。在使用知识产权进行保护茶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对于著作权的应用程度较高。著作权能够保护文化的创新思想,针对茶文化产业中的新型产品也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著作权采取的是自愿登记原则,对没有经过登记的原创作者人,很难进行保护,尤其是在复制、抄袭现象较多的现代社会中,茶文化产业中想要保护自身利益的原创作者,需要及时进行登记注册。对于那些能够带来众多经济效益的文化创意产业,需要采取强制登记的方法。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有限的,而茶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传统性质较强的产业,具有时间限制的保护期限,难以保护所有的创意产品,所以,可以逐渐放宽期限的要求。在现行著作法的使用之下,可以对相关的茶文化产业进行多种的保护,针对一些文化特色较浓的创意,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尽快进行版权登记,能够及时明确权利主体,对于保证茶文化产业的顺利发展,起到良好的效果。商标权,是产业发展中常见的权利形式,对于茶文化产业来说,将商标权的保护作用进行有效发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对相关权利主体的保护效果。从事茶文化产业的相关企业,要能够及时进行商标的注册工作,从而能够尽早获得商标权的保护。专利权,是知识产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茶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将专利权的保护作用,进行定期宣传和教育工作,不断增强权利主体对于专利权的保护意识。

总结

通过知识产权,能够有效保护茶文化产业中的相关权利主体,维护原创者的切身利益,从而有效促进茶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增进对于知识产权法的完善工作,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模式,从而能够更好保障一些新兴产业的利益,促进各种新兴产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毛牧然,乔磊,陈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网络文化产业发展[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18-23

[2]宋春光,王舒.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探讨———基于移动互联网视阈[J].学术交流,2013(11):192-194

[3]林彦.民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J].传播与版权,2014(1):138-140

[4]田秋丽.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的构建[J].东方企业文化,2015(11):18-19

篇2

关键词:茶文化;高校;素质教育;价值

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高端人才的高等院校正面临着不断增大的压力。一方面,旧的教育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另一方面,新的就业环境迫使高等院校必须及时地做出战略调整,让毕业生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茶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同样面临着重重挑战,在新时代,将茶文化的发展与高校的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必将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实现两者的创新式发展。

1茶文化的现代特征

我国的茶文化历久弥新、源远流长,就整个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它根植于我国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农业文明之中,在官本位思想、儒家思想以及佛教道教等传统思想的综合影响下,形成了敬畏自然、重视传统伦理道德,讲求“天人合一”的茶文化的思想内核。这种茶文化的核心思想延续千年,虽然期间茶文化的表现形式和重点发生过变化,但这一核心价值理念一直相对稳定,并且影响非常深远。从开始,我国进入了近代历史,当国门被外国列强用枪炮打开之后,中国的科学、教育、文化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当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茶文化也不例外。在这一百多年的近代历史进程中,中国逐步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从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宗法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下,我国的茶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同样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深刻变革了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了茶叶的生产、加工和消费形式,人们对于茶文化的态度也有了一定偏移。早在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我国就已经开始了茶叶生产的机械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壮大,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近年来,我国茶叶产业不断纵深发展,产业链条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和扩张。茶叶的综合利用渗透到了化工、医疗、食品等多个领域数百种商品之中,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正在改变着茶文化的核心价值内涵。可以说,现代茶文化的价值内涵更加追求人的主导性,偏重于人对茶文化的享受,相关的礼法观念却相对弱化。基于特定的文化背景,现代人对茶文化的新价值内涵正在加速接受,并从中获得了更多的物质文化享受。尽管如此,传统茶文化与道家、儒家、佛教思想紧密相连的特征依然明显,并没有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而消失殆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我国传统茶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仍然眷恋着“忠孝礼义廉耻”等传统价值观念,与茶文化的传统核心内涵相契合。值得注意的是,茶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并非简单的时间概念,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而且各个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差距非常之大。在一些西部欠发达地区,传统的茶文化依然非常稳定地存在着,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茶文化有着较大的区别。其实,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很多领域都有着与茶文化相似的发展路径,因此,研究我国的茶文化发展对于探究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规律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2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深入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不断深化在教育领域的改革。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加大了对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探索力度,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例如,在高校的公共课或者选修课中加入了曲艺、象棋、书法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内容,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且还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具备了更高的文化内涵,可谓是一举两得。素质教育是合乎发展规律的,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更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更加有利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国的素质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比如,我国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开展的面太窄,很多情况下仅局限于本专业,其本质上还是服务于专业教学。有些地方虽然在跨专业等方面做了些尝试,例如多开设公共课、给专业相近的学生联合授课、打破专业限制等,但是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还是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过深,没能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内涵,没有从本质上意识到素质教育是在专业教学的基础上全方位地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各种途径最大限度地提升其社会实践能力,最终培养出适合时展需要的优秀人才。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高等院校素质教育有着类似的发展历程,都经受着新时代中多元化因素的影响。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和高校的素质教育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优势互补。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亟需得到创新发展来实现自我救赎,获得更多年轻人的接受认可;另一方面,高等院校里聚集了大量中国最优秀的青年人才,他们具有知识、能力朝气和活力,对传统事物和新鲜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如果通过一定方式和途径让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中传播和推广,以广大青年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必将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并培养出足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接班人。

3茶文化对高校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3.1有利于综合学科体系建设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人的起居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影响力。目前,茶文化已经走出国门,走上了国际舞台,在很多国家都得到了推广,这一方面见证了我国国家软实力的增强,另一方面也证明了茶文化历久弥新,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特征。在国外,很多具有国家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都被纳入了当地高等教育的范畴,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这对我国高等教育具有启示性,将茶文化引入我国高等教育的体系之中,给学生全方位的茶文化教育,增强其对茶文化的了解和感悟,不但有利于克服我国高等教育过于注重专业性教学的弊端,而且有利于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中综合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3.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茶艺分为六大要素,即人、茶、水、器、艺、境。在这六大构成要素中,人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发挥着核心作用。人既是茶艺活动的掌控者,也是茶艺意境的创造者。茶艺需要上好的茶叶、水、器皿,同时更需要茶艺师的心灵手巧才能贡献出极致的茶艺精髓。茶艺的内涵博大精深,是一个综合性的美学体系,其中吸收了很多种不同的文化因素,例如佛教、道教、儒教等,仁爱等传统文化精髓也融入其中。茶艺讲究天人合一,要求茶艺师心无旁骛、心如止水,实现人与物的完美融合。茶艺中蕴含着很多人生哲理,只有在细细的品味中才可以感悟。当代大学生正在处于人生的转折时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正逐步形成,然而,社会上种种不良思想和风气极大地影响着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如果不及时制止和调整,必将影响其一生。茶艺展示的是一种平和的人生境界,研习茶艺可以让学生变得更加理性和淡然,提升自我感悟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另外,茶文化展现了一种人生艺术,在繁忙的工作学习之后,通过茶道规则沏一壶好茶慢慢品位,在品茶的过程中思考和感悟,无形中便提升了人生修养,让心灵得到净化。

3.3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在这种大背景下,茶文化休闲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中国人对茶情有独钟,对茶文化更是偏爱有加,茶文化休闲产业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相对于庞大的市场需求,我国的茶艺人才存在着严重短缺的问题,极大地制约了茶文化休闲产业的长远发展。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大量的高校毕业生长期处于失业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对高等教育发展也十分不利。就业难具有警示作用,倒逼着当代高校必须做出调整和改革,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实用性强的知识和技能。在高校开展茶文化教育无疑是一种顺应时展的明智选择,有助于培养专业的茶艺师,迎合市场需求。而且,茶艺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还是中国茶文化的传承者,承担着将茶文化创新发展的使命和责任。

4茶文化与高校素质教育的良性互动

茶文化与高校素质教育是一种互为促进的关系,一方面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研习茶文化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素养和内涵,有利于其正确价值观念体系的形成;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具有极强的学习领悟和创新能力,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在高校开展茶文化教育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茶文化的传承者和接班人。在高校开展茶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和校方的大力支持,在政策、资金、人才、制度、硬件等方面给予足够的保障,逐步将茶文化纳入综合学科体系中来,并在全国高校进行推广,形成具有特色的茶文化教育体系。茶文化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单纯依靠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校方应当创造条件与企业等社会经营主体进行合作,让学生走出去,到茶艺社等社会舞台上磨砺和锻炼。在亲身的实践中深刻掌握和领悟茶艺的精髓。总之,只有实现创新,才能让古老的茶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文化光辉,更加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让茶文化与当代主流文化完美融合,实现新形势下的传承和发展。

作者:孙丽花 单位:河北省泊头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龚永新.茶文化与茶道艺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篇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语言现象研究为文化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转喻和概念合成理论分析茶语言现象,阐释茶文化对国人物质层次、制度层次和心理层次的影响,揭示茶的精神和品性影响国人的日常生活用具、婚姻、宗法、政治、价值和伦理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茶文化的民族特性,拓宽茶文化的研究视角和理论范围。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茶文化;认知隐喻;认知转喻;概念合成

认知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国家,发展迅速,强调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①重视心理感知,人们的概念系统是在身体的感知和体验基础上认知加工形成的。②认知语言学为研究语言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全新的方法,外语界和汉语界先后出版大量论著,形成了研究语言内部结构的认知音位学、认知词汇学和认知句法学等分支以及认知语言学与心理、社会、文化等语言外部交叉学科的研究。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水融,语言是一种生物文化生态龛,是一种社会习俗,承载了文化信息符号,而文化是语言的管轨,不同的文化管轨制约着不同的语言,语言具有民族性。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认知语言学理论分析茶文化,语言和文化结合,为茶文化的研究增加新的视角,拓宽研究范围。

一、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茶文化的物质层次

认知隐喻理论、认知转喻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知隐喻理论不仅在语言里,也根植于人们的概念系统中。隐喻投射是具体源域对抽象模糊的目标域的跨域投射,使抽象事物易于理解。认知转喻理论是“穿越型连接”的外向型连接。“穿越型连接”包括内向型和外向型连接,内向型是初始域,即事物的中心知识,③如“我买了本鲁迅”,“鲁迅”作为人的生理特征(身高、肤色、性别、国籍和职业等)属于认知转喻“穿越型连接”的内向型的初始域,而“鲁迅的书”是外向型。概念合成是产生新义和概念压缩的基本心理活动,基本运行机制是在输入空间中建立部分匹配,输入空间中的元素有选择地投射到一个新的“合成”心理空间中,是形成思想和语言的必要条件。①文化的物质层次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方式及全部产物,具有获取功能和创造功能,是文化系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起源于中国的茶是茶树的叶子或芽,经过加工可用来泡制作为饮品。中国人爱茶、喜茶,日常生活用具和食品也与茶相关,如茶杯、茶缸、茶壶、茶瓶、茶炉、茶几、茶托、茶盘、茶匙、茶点、茶饭和茶碗等。根据认知隐喻理论全局环境,生活用具隐喻映射了国人对茶的喜爱,茶的意义影响了整个民族。根据认知转喻理论,带有茶的用具已不再是单纯的盛茶、烧茶、茶水和点心、茶水和饭食的功效与含义,也不再是表示事物中心知识的内向型的初始域。茶杯、茶缸、茶壶、茶瓶和茶炉可以盛置或烧白开水,茶几、茶托和茶盘可以放置其他物品,茶匙已成为进食用或调饮料用的小勺,茶点已扩展为精致糕点的含义,茶饭泛指饮食,其含义扩展为转喻的“穿越型连接”的外向型。人们生产出反映人类文化的人造物品,代代相习,其文化也延续下来。现实世界的事物是与文化观念联系起来,合并和整合成一个新的概念系统。②语言棱镜中的词汇观察到文化物质层次的种种景象,展示了物质文化的痕迹。

二、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茶文化的制度层次

文化的制度层次是人改造社会的活动方式及全部产物,即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制度、风俗以及相关的理论、规范等,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③古代对待茶相关的事物谨慎而严谨,且礼仪较多。

(一)茶文化对婚姻制度的影响婚姻制度打上了茶文化的烙印,茶的端庄、典雅、和静与和美,隐喻映射婚姻的庄严、和美和忠诚的含义,茶的品质和精神隐喻映射婚姻的不同阶段。1.“受聘”隐喻为“吃茶”。古时称喝茶为“吃茶”,现代部分方言仍保留这种说法。“受聘”隐喻映射为“吃茶”的含义。如:(1)种芝麻,必夫妇同下其种,收时倍多,否则结稀而不实也。故俗云:长老种芝麻,未见得者。以僧无妇耳。种茶下种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明•郎瑛《七修类稿》)夫妇齐心协力种茶籽,收获多,隐喻映射夫妻对婚姻家庭应该忠诚或婚姻应“从一而终”,这是生活取得幸福果实的关键。独善其身的人种茶籽或颗粒无收或不能移植,隐喻映射没有婚姻家庭的人生活的幸福果实不易获得。所以,古时女孩子“受聘”隐喻为“吃茶”,茶的端庄和典雅表达了婚姻的庄重和忠诚的隐喻含义。(2)一女不吃两家茶。“不吃两家茶”隐喻“饮茶”应专心致志地品味一种茶的味道,隐喻映射女子要“从一而终”或“至性不移”之意。2.“订婚”“结婚”和“同房”隐喻为“吃茶”“定茶”与“合茶”。三茶六礼———古时订婚时隐喻为“下茶”“受茶”或“吃茶”,结婚隐喻为“定茶”,同房隐喻为“合茶”,茶的端庄、宁静、致远的品质隐喻含义体现在婚姻的不同阶段。

(二)茶文化对宗法制度的影响茶文化体现在中国宗法制度中,茶的精神和品性与儒家思想欣欣相应。茶“重德”“和敬”的品质隐喻映射我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严格、庄严和不可僭越,影响与规范人们的礼仪、行为和举止。例如,古时喝茶,尊者坐左位,依顺时针旋转,卑者坐右位,长幼尊卑贵贱划分明晰。喝茶时,茶盏不要有响声,不要吹凉,不用茶勺,不可一饮而尽,应慢慢品饮。茶水不能满溢,七分满适宜,茶水是热的,满了烫手,对客人不敬。所以,俗语“浅茶满酒”,酒是凉的,斟满表示尊敬,酒满敬人,茶满欺人。茶“重德”“和敬”的品质隐喻映射而体现在饮茶的仪式和规范上,也隐喻映射了我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严格。如“端茶送客”:古时,客人告别时,以茶送客,茶的“和敬”的品喻映射对客人的尊重;主人对客人不满下逐客令,以茶送客,茶的“和”的品喻映射婉拒客人,而又不失颜面。下属拜见上司,须上司举手口称“请茶”,并由上司先饮,下属方能端茶品饮。倘若上司仅端茶而不饮时,即暗示“逐客令”,侍者随呼“送客”声。(裳《三十年见闻录》)茶的“敬”的品质隐喻映射了古时人们对地位尊卑的遵从,茶的“和”的品喻映射了委婉的“逐客令”。

(三)茶文化对政治制度的影响“茶马古道”———茶、马和古道三个不相关的心理空间以茶为穿引线,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合成理论使三个心理空间联系在一起,建构成新的心理空间。古时,藏族人主食牛羊肉,饮茶可以降解脂肪,缓解燥热,喻为“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但是藏族地区不产茶,汉族地区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需要马匹,而藏、川和滇地区产良马,茶和马通过概念合成为新的心理空间“茶马互市”,进而形成促进民族间贸易、迁徙和融合的道路,隐喻映射带有即时环境和历史特征的“茶马互市”为“茶马古道”,是贸易繁荣和文化融合的象征。明洪武年间颁布《茶马法》,严禁私人茶马互市,驸马欧阳伦私自倒贩茶叶被处死,茶文化在政治制度打上了深深的隐喻烙印。

三、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茶文化的心理层次

文化心理层次是人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方式及全部产物,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等,反映的是人与自身的关系。①

(一)茶文化对思维方式的影响1.茶馆。喝茶、品茶的馆子,又称“茶楼”,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产物。茶馆始于唐、兴于宋、普及于明和清,发展为不同种类的茶馆,如清茶馆(不售酒的茶馆)、大茶馆(如现在大饭店)、书茶馆(讲评书的茶馆)及酒茶馆(售酒的茶馆)等。根据认知心理学的格式塔理论,个体部分组合成整体,格式塔着眼于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而非仅限于分离、孤立的元素。②茶馆已不仅仅是喝茶水的地方,已融合了不同的元素,应把茶馆的个体部分整合起来,才能体会其文化历史韵味,如明清的茶馆演变为人们喝茶聊天、品尝小吃、谈生意、做买卖、演艺活动和行业聚会的地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人为中心体验客体,偏重人的需要,而不是从客体出发反映客体,客体认识寓于价值评判之中。茶馆是喝茶的地方,原本属于事物的初始域,即内向型连接,但根据人们的生活需要,被转喻映射为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象征、浓缩的小社会,已属于事物的外向型连接。不同的隐喻思维方式体现在文化中的特征不同,如成都的茶馆具有说书、打麻将、养生和艺术品鉴定等特征,隐喻映射了成都人休闲安逸的生活方式。北京的茶馆有京剧、评书和大鼓等曲艺演出,京韵十足,隐喻映射了北方人豪迈、爽快的性格和做事方式。2.人生如茶。中国人的思想以“天人合一”为主旨,以人对外界事物的体验为主,强调人生与境界的人生观。“人生如茶”隐喻映射人生不同阶段的经历如不同茶的味道,品味茶隐喻为体验人生。人生的初始之路是创业的阶段,艰难辛苦,犹如“苦茶”;人生的成功阶段享受回报,犹如“甜茶”;人生的总结阶段,回味人生经历苦甜的滋味,犹如“香茶”。吃茶的“一苦二甘三回味”是人生经历的写照。3.歇后语。人们的思维活动是隐喻性的,中国人的隐喻思维方式有独特的民族性,歇后语即是中国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化现象,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语言的前一部分是事物的描述,后一部分是形象的隐喻解释,幽默风趣。茶文化中也含有大量与“茶”有关的歇后语。如:(1)茶馆的火剪———倒霉(煤)。茶馆烧开水需要煤球,火剪夹煤球或捣碎煤块,“倒煤”谐音隐喻映射人们做事情不顺利。(2)茶壶掉了把儿———只有一张嘴。茶壶有两个嘴,一个是壶口,另一个是壶嘴,掉了把儿意思是壶嘴掉了,剩下一个壶口,只有一张嘴隐喻映射“能说会道,没有真本领”。(3)爆米花沏茶———泡汤了。爆米花泡到茶水,变软泡汤了,隐喻映射“做事没有结果”。(4)玻璃杯沏茶———看到底。玻璃杯里的茶水透明清澈,杯底一目了然,隐喻映射“彻底了解人或事物”。(5)不倒翁沏茶———没水平。左右摇摆的不倒翁沏茶,没有平衡,隐喻映射“没知识、没能耐”。(6)茶馆搬家———另起炉灶。茶馆搬家重新开张,隐喻映射“人们做事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

(二)茶文化对价值系统的影响中国古文化的实用理性影响着人们的实用探求,是事物对人的实际用处和人对事物的希望和需要,是人和人的需求作为评价事物价值的尺度。受儒学“中庸之道”影响,人的处事方式体现了包容与和谐、灵活与变通。例如:(1)下午茶。吃茶点时间不是正餐吃饭时间,隐喻映射为较随便和非正式的含义。现在,茶文化在婚姻中有了变化,当男女相亲时,流行喝“下午茶”,隐喻映射为非正餐,场合和礼仪较随意,不满意可及时回绝,体现了儒学“中庸之道”灵活变通的实用理性影响。国人也受道教理论影响,追求清心寡欲、与世无争和养生方术。例如:(2)茶余酒后/茶余饭后。指吃过饭之后,隐喻映射闲来无事、消遣时光,体现道教与世无争、清新雅致之意。(3)粗茶淡饭/家常茶饭。指饭菜简单,隐喻映射为饮食简单、生活简朴或极为平常的事情。(4)茶话会。备有茶和茶点、招待宾客的社交性集会,随和而庄重,隐喻映射畅叙友情、寄托希望、交流思想和展望未来等含义。中国文化的实用理性,如道教的养生方术演变为重要的饮食文化,茶的饮食文化也受到影响,又影响到人们的文艺娱乐中。如:(5)奶茶。掺和牛、羊奶沏的茶,香甜不腻,口感。台湾歌手刘若英知性,如“奶茶”醇香幼滑,被隐喻映射为“奶茶”。清华女生章泽天的长相甜美、气质清新,如“奶茶”般清新淡雅,被隐喻映射为“奶茶”妹妹。(6)绿茶。不发酵茶,味道新鲜,汤清叶绿,提神益思清心。电影《绿茶》从一杯绿茶预测一个人的爱情,绿茶含有天然去除剂、能提神益思,隐喻映射人的内心和表象的分辨。

篇4

【关键词】茶文化专业 茶道教室泡茶桌 必要性 设置与管理

一、高职院校茶文化专业茶道教室泡茶桌设置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产业功能不断丰富演变,茶业市场日益繁荣,茶文化产业成为茶产业经济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人们对于茶的认识已经由解渴的饮料逐渐变为精神饮品,对饮茶的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茶叶生产、消费日益增长,茶饮消费市场繁荣。为此,茶文化专业设置的重要性已经引起较为广泛的关注,也形成了相对科学系统的课程设置。但是,在茶道教室的建设方面还在探索中,泡茶桌是学生训练泡茶的平台,是品茗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置专业的泡茶平台,可以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扎实的泡茶基本功,为今后就业奠定良好的茶艺基础。

二、高职院校茶文化专业茶道教室泡茶桌之设置

(一)台湾陆羽茶艺中心茶车之应用

国内第一所茶专业院校-天福茶学院,该学院茶文化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指出:茶文化专业以培养行销茶与茶文化的专业人才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泡茶、识茶、卖茶的能力。以《陆羽泡茶法》、《民俗茶艺》、《品茗环境与茶会举办》、《香道》、《插花》、《韩国茶道》、《日本茶道》等课程,结合校企合作的平台,最大限度地锤炼学生泡茶的稳定度,培养学生举办茶会的能力和赏识茶叶的水平,甚至是在门市、卖场、茶道教室等场合销售茶叶与茶文化的技能。其中《陆羽泡茶法》、《民俗茶艺》、《品茗环境与茶会举办》等专业核心课程在中国茶道教室进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专业完善的泡茶平台有利于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技能的训练。生活中的泡茶桌没有形成独立的泡茶空间,大部分与书桌、餐桌、会议桌等功能一致。茶道礼仪是一项高雅的礼仪,对泡茶者的仪态极为讲究。而生活中桌椅高度的设计往往忽视泡茶师泡茶的舒服度,或高或低,会直接影响泡茶师泡茶技艺的发挥。另外,也没有设计存放茶叶或者茶具的储存柜,泡茶师在泡茶时经常要到处寻找收集泡茶用具。无论功能性还是艺术性都不尽人意。

上个世纪80年代,茶文化复兴初期,台北陆羽茶艺中心推出专门的泡茶桌―茶车。是相对理想的泡茶平台,天福茶学院茶文化专业也将此作为泡茶训练的平台。茶车是专门用于泡茶的桌子,因有轮子而称为茶车。茶车的主要构造有:

操作台:桌面的中间段是一浅槽式操作台,供放主茶器,操作台中央偏左上角的地方挖有排水排渣孔,泡茶者可在桌面上直接去渣,清理茶具,动作如同泡茶时一样从容优雅。

桌面:桌面的左右两段是单纯的桌面,左段供放煮水器,右段供放辅茶器。左右两段的桌面可以向中间折叠,覆盖于中段的桌面(两侧的总长度等于中段的长度)。

储存柜:桌面底下是桌身,桌身是储存柜,可以存放备用的茶叶、茶具、保温瓶、冷却壶等器具。中段橱柜与中段桌面连结在一体,但两侧橱柜与桌面分离,用以左右折叠,与中段橱柜并在一起,收拾后就成了一个小柜。

(二)专业泡茶桌之设置

陆羽茶艺中心茶车兼具功能性与艺术性与一体,是相对理想的泡茶平台。茶文化专业茶道教室泡茶桌在此基础之上,欲进一步完善。

保证供水能力:“水为茶之母”,水质和水温是影响茶汤质量的重要因素。泡茶桌设置连接地面水管的供水设备,净水器等,保证泡茶用水的质量以及供应量。另外还要有加热设备,保证泡茶时候能够根据茶叶的需要灵活调控水温。

足够的存储空间:泡茶桌按照茶类、茶具、茶食的设置不同的储存柜以及回收处。在训练茶艺以及举办茶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在地选择茶器、茶食、茶叶等,可以独立操作,完成茶艺训练以及茶事活动。

泡茶桌还需具备艺术性。艺术是语言的重要补充方法,每件艺术品都应该有它独特的诉求,这种诉求就是艺术的生命力,茶艺更需要它的诉求。茶艺是泡茶师备具,择水,冲泡一壶好茶的品饮艺术,它附在日常之上,在本色和自在中融进趣味和美感,自然而然地表现茶之三昧,表现生活的欢愉和自在。因此,泡茶桌作为品茗环境重要的一部分,需具备一定的艺术和审美价值。泡茶桌可采用雕花镂空的装饰,提高其艺术审美效果。泡茶桌的材质以及色彩根据茶道教室的整体风格而设定,一般的高职院校可以质朴的木材作为泡茶桌的材料。

三、茶文化专业茶道教室泡茶桌与茶道教室之管理

以泡茶桌为主体茶道教室需制定严谨的管理方法:

设立茶道教室负责人:负责茶道教室的使用安全、卫生清洁、器具清点、日常维护、器具增补、规划建设等工作。

篇5

关键词:文化教育;价值观;比较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7-0008-03

文化教育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意味着不同的教育内容。在西方,文化教育存在“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倾向和“多元文化主义”的倾向之争;而在中国,虽然不存在这种争论,但文化教育实践应包含传统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等多层面的内容。这些层面的存在,表明文化教育的内容离不开根本的价值观念。无论从“文化”的内涵、文化教育的实践还是从中西文化的差异来看,价值观念始终是决定性环节。

一、从文化的内涵和文化模式的特殊性看价值观念的地位

广义的文化指人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文化教育尽管涉及广义文化的内容,但显然不能涵盖广义文化,只能以狭义文化为主要内容。狭义文化专指人的精神状态、思想创造及其成果,包括思想动机、社会认知、人生态度追求、审美情趣、行为方式等在内的诸多要素,各种要素均渗透着价值观念,并受其制约。可见价值观念处于文化的核心地位。人们在使用狭义文化概念时,往往在于强调文化的个性,比如,中国文化,即对应于中国以外的文化而言;上层文化即对应于底层文化而成立,等等。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狭义文化决定了文化模式的特殊性。文化模式(cultural pattern )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课题之一,分为特殊的文化模式和普遍的文化模式两类。特殊的文化模式是指各民族或国家具有的独特的文化体系。各民族或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即文化模式的不同。狭义文化在概念使用上,往往具有比较文化的含义。按照威廉斯的“理想的”文化定义,文化分析在本质上就是对生活或作品中被认为构成一种永恒秩序或与普遍的人类状况有永久关联的价值的发现和描写。[1]由此可见,文化的内涵和文化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价值观念在文化中的核心地位,相应的,立足于多元文化的教育,重点应放在不同文化系统中根本价值观念的分析与比较。

二、文化的核心——思维方式及其与价值观念的关系

思维方式的差异是文化比较中经常涉及的重要内容,因为思维方式是引领思想文化的内在动因,思维方式的独特性凸显了特定文化的个性特点。而思维方式恰恰以价值观念为根基。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正是基于人本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积极价值观念:相较而言,印度宗教盼望解脱的“苦感文化”、基督教祈求救赎的“罪感文化”以及科学主义倚重工具理性以消除对世界的怀疑和恐惧,都表达了人与追求对象分立所带来的痛苦,这种否定性或怀疑论的价值观念区别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

如果说“苦”是佛教对于现实人生局限性的的价值定位,那么基督教在神创论和救赎论的信仰体系下将“被造”者——人的局限性概括为“罪”。基督教的价值观既有《圣经?旧约》的影响,又体现在《新约》和后来的神学思想之中。

在《圣经?旧约》神创论的视野下,包括人在内的世界万有都是上帝——神创造的,相对于神的全能,人是有局限性的,甚至世界万物都是没有意义的(meaningless):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Meaningless, meaningless, everything is meaningless.)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2]

这种价值局限凸显了信仰对象(上帝、神、主)的至高无上的权威。基督教认为在人的罪恶中,最重要的是“原罪”,指与生俱来的罪过。《圣经》中并没有“原罪”明确的定义,据称它是公元2世纪的古罗马神学家图尔德良最先提出,并被奥古斯丁加以发挥和充实。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因受了蛇的诱惑,违背上帝命令,吃了禁果,这一罪过成了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基督教并认为此罪一直传至所有后代,为此需要基督的救赎。奥古斯丁甚至认为没有人在今生能确实知道自己已经得救,得救是人白白得到上帝的恩典,这种恩典只有上帝所挑选的人才能得到,“受永刑,得永生”的这两种人,上帝早预定了。总之,基督教对现实世界和人的行为的价值定位是显而易见的。

与印度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思维方式是“天人合一”,这种合一正是基于对现世人生和现实世界的价值肯定之基础上,现实与超越没有鸿沟。反之亦然,对现世的肯定取决于人与世界本然的内在统一。这就是被新儒家定义为“内在超越”的价值体系,也是一种文化思维模式。

或有以老子的话质疑“天人合一”说之成立,所举之证即“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其观点似有误解。从哲学上分析,“天人合一”在以下几个根本层面上彰显:本体论、价值论、休养论。简单概括,“道”是本体,具有正面价值,人来源于“道”,人生可贵。人适度的自然需求也是正当的,但人往往放的膨胀,人的妄为就是背道而驰。人本于道、应合于道、能合于道。“无为”——不妄为,就是合于道的状态。背道的状态是不正常的、不健康的,应通过修养重归于自然之道。“天人合一”是本然、应然,“合一”显然不是机械一致。

篇6

关键词: 水文地质; 勘查; 措施

1. 概论

在岩土工程问题中,地下水问题属于重点研究内容,完善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对地下水位仔细研究和分析,有利于持力层的选择和建筑工程的基本设计,对预防和治理工程地质灾害的很多方面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工程勘察内容可能会有些孤立和单一,没有根据基础设计和施工需要来综合研究地下水对于岩石工程的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所以,很多地下水问题造成的建筑物裂开和建筑根基下沉的质量事故经常发生。这些过往的实践告诉我们,在以后的水文地质勘查活动中,一定要研究岩土的水理性质,系统真实地评价建筑工程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问题。

2. 水文地质勘查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作用

地下水上升和下降的具体原因一方面是人为的,另一方面是天然的,无论哪种原因造成,当地下水的高低变化到达临界值的时候,都会对项目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失,下面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地下水位的变化造成的危害:

2.1 水位上升造成的危害

水位升高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比较常见的地质影响因素有系统岩性产状、含水层结构,常见的水文气象因素有气温和降水量等,像施工和浇灌等人为因素也会对水位上升起到作用。潜水面上升会对岩土工程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例如河岸、斜坡等岩土体出现崩塌和滑移的恶劣地质情况;例如地下室或者洞穴被水淹没,建筑物失去平衡、基础物件上浮;例如造成粉土和细沙饱和液化,产生流沙和管涌的情况;例如一些岩土体的结构遭到破坏、软化,出现山体滑坡等。

2.2 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的危害

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会造成地面下降、塌陷以及地裂等严重的灾害,也会引发水质恶化和水源枯竭的生态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物和岩土体的稳定性,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后果。

2.3 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造成的危害

地下水位的升降程度能够造成膨胀性的岩土发生不规则的胀缩和变形的情况,地下水位长时间不规则地升降的时候,会使得岩土不停地膨胀和紧缩,同时也会使得岩土的膨胀和紧缩的幅度变得更加大,最后变成了地裂,使得建筑物尤其是轻型建筑物遭到损坏。

3. 关于水文地质勘察的优化措施

3.1 划分水文地质类型区

区别水文地质类型一定要遵守全面和整体的规范。在开发和使用地下水资源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研究出最好的调用方案,以此来体现全面和整体的原则。划分水文地质类型的时候,可以根据地下水的地质和地貌的相似度来区分,区分的时候需要参照地下水在流动区域内的分布和移动特点。水文地质所呈现出的类型特点有它独特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具备一定的内在联系。区别水文地质类型一定要按照特定的区别规范来进行,可以把地下水的资源判断内容和水文地质类型区域的勘察联合起来分析。同时,水文地质类型区的划分命名应该非常简单好记,避免操作中出现名称混淆。除此之外,地质类型区的划分也应该遵循舍小求大的规范,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勘察岩层透水性和介质类型等方面。^别的时候也应该综合分析自然环境、地貌环境以及地质环境的影响,系统分析水文地质特征的勘测办法和判断办法,把地貌类型和含水介质相联系,以此作为区别水文地质类型的参考依据。

3.2 关注对于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

在过去的工程勘测材料中,因为少了对于施工设计和基础设计的判断,少了关于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作用和危害的判断,造成了很多地方发生了质量事故。一些山区经常因为强降水而导致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这些现实中的案例告诉我们,在以后的工程勘测中,一定要注重判断水文地质问题,全面的判断内容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针对地下水对建筑物和岩石体的作用和风险进行具体判断,预估或许会发生的岩土工程损失,以此来加强预防工作;二是根据建筑物地基的基本类型需求,查找相关水文地质问题,找出适合选型的水文地质材料;三是研究地下水在天然条件下的作用,预估和探究地下水在人为的工程活动中会产生的结果,和对于建筑物和岩土体的反作用。

按照工程的视角来分析,根据地下水对于工程的不同作用和危害,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分析和判断地质问题:一是深埋在低于地下水位的建筑物根基中的水对于砼和砼中的钢筋的侵蚀性;二是选择强风化岩、软质岩石、膨胀土以及残积土等岩土体来当作基础持力层的建筑场地,重点研究和评价地下水活动对这些岩石体可能造成的崩解、软化以及胀缩等影响;三是在地基基本压缩层的区域内或许会有饱和、松散的粉土和粉细沙的时候,应该提前预估一些会发生的潜蚀、管涌、流砂以及地震液化等情况。

3.3 关注对于水文地质的勘查分析

水文地质的勘查工作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防止因地下水下降而造成的损失。如果地下水位的升降达到了临界值,就会导致粉细砂和粉土的饱和液化,最终产生管涌和流沙等问题,也会引起土壤沼泽化和盐渍化,最终严重腐蚀建筑物。在勘察水文地质环境的时候,要非常密切关注和研究地下水位的条件和升降情况。自然环境中,地下水位一般是季节性的变化,这种升降的幅度比较小,同时是区域性和渐变性的。而在城市中因为一些人为因素造成的地下水位部分区域上升和下降一般会比自然变化的幅度大,会对岩土工程带来更加严重的损失和危害。研究和统计岩石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以及原位测试数据,客观评价和分析岩石参数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对试验中的取值标准和操作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同时比较各种测试方法所得到的结果,按层次区分每项统计指标的范围值(最大值和最小值)、样本数量(参加统计的数据的个数)、变异系数、标准差、岩土参数的设计值和标准值以及平均值等。

其次,防止因为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而产生的损失。地下水动水压力的影响在自然情形下特别微小。而在建筑工程活动中,因为地下水天然动力平衡的环境变化了,在动水压力的影响下,会对岩土工程造成重大的损失,比如流砂、基坑突涌以及管涌等,应该重点做好这方面的勘察和研究工作。在采用桩基的时候,应该先研究桩的适用性,针对桩的直径、平面布置、类型、长度等提出建议;论证桩尖持力层的寻找办法;提出单桩承载力的建议;在大面积堆载和欠压密的区域,应该分析庄周土对于桩的负摩阻力;探讨和论证预制桩和沉管桩的可能性;探讨钻孔桩、冲孔桩以及挖孔桩的成孔工艺,研究和预估成孔过程中或许会产生的问题,并找出相关的技术措施;分析桩的施工质量的控制办法和需求;针对桩基工程设计、监测、检测以及施工的更多相关建议;可以提出以桩的静载荷试验验证或者确定单桩承载力的建议。

在一些典型内陆气候的区域,地下水严重缺乏,即使有少量的地下水,也不会得到均匀地分布。在一些矿产资源相对富足的地方,比如新疆的吐哈盆地的煤田就严重缺乏地下水,这对开发资源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在一些陡坡地段和中上游沟谷经常发生地质灾害。渠道因为渗漏和黄土湿陷的原因被反复治理;在建设一些基础设施的时候,经常会碰见冻土、边坡、挡墙、防渗以及地基不稳等各种问题。如果想要很好地发现和治理地质勘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就应该客观和仔细地测量岩体中的真实水位,清晰地知道地下水位的具体高度,可以使用分段钻进的方法来测量水位,以找到岩层的透水带。每次完成钻进工作以后,应该及时抽干钻孔中的水,在以后_钻之前仔细查看地下水位,以此来查看是不是含有水。

4. 小结

地质勘察工作中,对于水文地质问题的发现和预防是重中之重。国内工程建设的步伐在不断地前进和加快,在这种背景下,相关单位和个人更应该注重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建设所带来的作用和危害,不断细化勘查工作,用认真的态度研究问题,用谨慎的态度分析问题,提前预估和评价水文地质中的问题,以此来完善整个勘察工作,确保工程建设的稳定进行。

参考文献:

[1] 齐永志.水文地质问题在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3).

[2] 钟硕祺.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探析[J].江西建材.2014(03).

[3] 郑河.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探讨分析西部资源,2014(6).

篇7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 身势语 文化

语言作为社会的交际工具,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民族的语言棱镜折射出不同的文化环境、生活方式、思想观点、宗教礼仪、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等。每种语言(包括身势语和副语言)都负有“文化使命”,粘连着一层文化色彩。语言交际是人类进行交往的主要手段,但与此密切相关的非语言交际却常常有着使前者相形见绌的交际功能。身势语(Body Language)是表达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无声而真实的语言,在非语言手段中最为引人注目。社会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宣称,60%的人际交往都是非语言的。研究表明,在交际中人们更关注的是对方的无声语言即身势语而非言语。一位从事身势语研究的专家说,如果没有身势语,一个孩子就无法正常成长,因为它在性格开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然如此,更多的了解身势语就势在必行。

身势语主要包括问候招呼、目光注视、身体接触、姿态动作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的碰撞也日趋激烈。但是由于大部分民族文化早已根深蒂固,不容易接受与自己的习惯相反的信号,所以我们不能忽视文化约束力对“身势语”的影响以及文化和环境差异所赋予“身势语”的不同含义。众所周知,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典型,而美国又是西方世界的代言人。因此,拿这两个国家的身势语作对比就足以窥一斑见全豹了。

一、问候身势语

在人类交际活动中,眼睛的信息传递是微妙的,而握手发出的信号却是直截了当的。据某些专家的考证,握手是石器时代穴居人留下的一种遗俗。陌生人相遇,如彼此并无恶意,就放下手中狩猎用的棍棒或石块,让对方摸摸掌心。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这些手势逐步演变成两手相握的形式。手掌的张开表示向对方敞开自己的势力范围,而手掌的接触则表示合二为一。今天,在许多国家,握手已成为一种常用的表示亲热和友好的礼节。但各国握手的习惯不大一样。中国人在握手前通常会点头招呼,一边讲“你好”一边握手并上下晃动几下,上身微微向前倾,以示热情和敬意。老朋友重逢,中国人喜欢用双手握手来表达内心的喜悦和激动。在美国,男人之间的握手是很用力的,这可能源于印第安人的角力竞赛。而且他们挺直身体,显示绅士风度。美国人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双手来握手,这大概是“人情淡薄”的缘故。只有参加竞选的政客会用右手握住对方的右手,再用左手搭在互相握住的手背上,试图让接受者感到他的热情真挚与诚实可靠,故被称为“政治家的握手”。在美国,异性之间,如果女方不主动伸出手来,男性是不能去握她的手的,中国人似乎没那么多忌讳。如果伸出左手与人相握,则是无礼的表现,这在中美都适用。

美国人见到家人或朋友,相互拥抱和亲吻脸颊是常见现象,夫妻久别重逢时拥抱亲吻也很自然;中国人很少做出这样的举动,起码在公共场合不会这样,否则会引人侧目。美国未经历封建社会,不会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他们思想开放,擅长直接表达感情,不会有丝毫顾忌。而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封建文化影响深远,直到现在儒家思想还根植在人们头脑中。儒教中的含蓄、内敛、知廉耻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人的言语,还体现在身势语上。中国人比较保守,他们隐藏情感而非直接表达出来。拥抱亲吻的差异充分反映出两种文化的特色和浓厚的社会文化意义,也是两种民族文化之间深层的差异在身势语这个表层上的具体表现。

在中国,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情景:两个陌生人在第一次见面时互换名片,并用双手奉上表示尊重。我们很少看到美国人这样做,除非他认为对方值得交往才会交换名片。除此之外,中国人对鼓掌情有独钟。人们甚至小孩都会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被欢迎者同时用鼓掌回敬,意思是“谢谢”或“彼此彼此”。在美国如果回敬掌声的话,会被认为是为自己鼓掌,是傲慢的表现。

二、接触语

接触语包括身体接触和目光接触。不同民族与文化构成人们之间不同的空间区域。美国人在交谈时不喜欢离得太近,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西方文化时时注重个人隐私,东方人“私”的概念相对来说较为薄弱。中国人喜爱一个小孩时会亲切地抚摸他的头部或搂搂抱抱,而对美国的孩子这样做就会引起孩子妈妈的反感,尽管她知道这种动作并无恶意,但在她的文化中,这样做被人认为是无礼的表现。在中国我们经常看见同性(尤其是女性)手牵手走在大街上,这是友谊的表现,但在美国只会被看作同性恋。在电车、巴土或火车上,素不相识的人挤在一起,东方人可以容忍身体与身体接触的那种“挤”,西方人则无法容忍,这大概因为中国人口众多,人们已习惯拥挤,而且儒家也提倡和善、忍让。在对个人空间的要求方面,中国人要比美国人小得多,因为西方人看重宽松的氛围,崇尚个人自由。中国人往往把个人空间扩展为集团或家族的空间,西方人则认为空间只是人与人或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西方文化注重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积极实现自我价值。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是英美人所能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在美国,个人主义者的典型形象是移民初期身携长枪与斧头的拓荒者,他们勇于进取,珍视个人权力,敢于漠视政府与法律。这种个人奋斗精神作为整个民族的文化精髓被传承下来。在中国,西风东渐以来,通过新闻媒介和与外国人的广泛接触,东西方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融合,年轻一代变得较为开放,在人与人的空间距离的处理上,既保留着固有的东方文化习惯,又能接受外来的西方习惯。

几乎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感情交流都依靠过眼光,某些文化所特有传播实践也表现在目光接触的运用之中。如果从美国文化角度来看,这种目光是不适用于两个男人之间的,这种长时间的凝视常常是同性恋的亚文化群使用的非言语代码的一部分。中国人则把紧盯着自己看的目光当成是不怀好意或一种明显的挑战,甚至在谈话中,也要避免直接的目光接触,否则会被认为是粗鲁、不尊重、胁迫等。美国恰恰相反,他们要求在谈话中必须要有目光接触,并鼓励小孩在问候和谈话中正视对方,否则就是紧张、腼腆、冷漠或软弱的表现。由此可见,不同文化的沉淀造成的视向差异同样不容忽视,非语言现象也要放在广泛的文化背景下加以考察。

三、姿态动作

有专家提出,人能发出多达70万个不同的身体信号,只用“千姿百态”作比喻已显得苍白无力,任何想将它们分门别类的企图也只能令人失望。所以我们只能从传递交际信息的常见姿式中去诠释一些行为代码与文化含义。双臂和双叉坐着,手盖在嘴或下巴上是一种常见的姿态,被称为“深思姿势”,美国人认为它发出的信号是“离远点”,并把这种姿势看作是孤僻、刻板、缺乏耐心的表现,中国人对这种姿势没有这么强烈的反应,有时只把它看作一种习惯动作,也有人认为做这种动作的人是为显示高高在上,显示权威,会敬而远之。手势在各国有不同的表达意义,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了手势不同的交际功能。中国人竖起拇指表示“好”,伸出小指表示“差”或“坏”,这反映了一种“尊卑有等”、“长幼有序”的文化心态;美国人将拇指朝上表示要求搭便车,将拇指朝下则表示“坏”;用手指在太阳穴旁边转圈,中国人表示动脑筋,美国人则表示发疯。美国人抿着嘴吃东西才算得体,假如一位美国人无意中把筷子直直地饭碗内,再把饭送给中国人吃时,中国人心里就可能会大为不快,因为按中国风俗,供死人时才把筷子饭碗里。美国人用手指着太阳穴表示用手枪自杀,反映的是美国私人拥有枪支不足为奇的社会文化背景。在东方人眼里,美国女子大胆而泼辣,因为她们的步子比东方女子大,腰板挺得更直。美国人着重随意与潇洒的个性,常常大大咧咧地坐下来或是站着时一副松松散散的样子,所以当某美籍外教上课时坐到课桌上,中国学生的惊讶程度就可想而知了。不同文化在姿态动作上的这些时而明显、时而微妙的差别常常容易导致交往失当,甚至会使交际完全中断。了解这些差异,并采取必要的补偿手段,对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互相理解,避免误会,对于填平文化沟壑,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美两国身势语的不同深深地根植于中美两种文化。我们不仅仅要意识到这些不同,更应该尊重这些不同,特别是把它作为理解两国身势语差异的切入点。一种文化传统、民族精神和文化性格,产生于特定的社会或民族的内心深处,别的社会或民族难以完全理解和琢磨得透,也不可能完全照搬照抄。中美身势语的种种差异源于文化上的差异,源于有着千差万别的文化的民族性。而文化不但具有民族性,还具有时代性和世界性。文化的民族性反映的是文化的既往历史,时代性反映的是文化的现实状态,世界性则是覆盖整个地球、贯通整个人类的文化特性,它超越了特定民族、特定地区的文化局限性,将不同民族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属性糅合为一,将特定民族的文化素质提升到新的高度。100年前,跪拜叩首是中国人常用的礼节,随着历史的嬗变和西方文化的渗透,这种身势语已被握手、挥手及拥抱等“文明礼”所替代。可见文化的时代性有着超越民族性的一面,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我们既要保持民族文化的本根,又要努力追赶时代潮流,不断用异质文化的优秀成果来更新民族文化的传统,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只有这样,中美两国人民在非语言交际中才能更好的交流。

参考文献:

[1]Liu Yongfa,Liu Xuan’en The Practical Body LanguageHua Wen Press,1997.

[2]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1999.

[3]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篇8

1995年全世界很多区域都在进行对于二战结束五十周年的反思和纪念。在这个年头里,和日本的知识界并没有表现出对于这一事件的共同性立场,相反,除了少数有识者之外,在各种形式的合作中,中国和日本的知识分子基本上回避正面触及这段历史所造成的感情创伤,以知识的态度对待这段历史。于是,自己管好自己的事,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潜在前提。与此相关,1995年也是中国普通公民又一次强化战争记忆、燃起民族仇恨的年头。各种形态的有关历史的回忆,使得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中国人在感情上加深了与日本的对抗情绪。与此同时,全球化也已经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它很快带来了文化上的全球化要求,于是,中国人从日常生活到感情和文化选择,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既有的价值观念还在,但是它们已经被结构进一个完全不同的序列里,从而发生着不同的作用。

当全球化被语焉不详地不断复制为一个既定前提的时候,有关全球化的了解反倒被搁置起来了。特别是全球化与"普遍性"、"国际性"等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对于中国人来说,最紧迫的任务被理解为与国际"接轨",并由此衍生出所谓国际化与本土化两种立场。但无论是哪种立场,都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那就是全球化过程将带来的不是本土文化的开放或者消亡,而是本土文化的重新结构,在这个重新结构的过程中,本土文化的实体性将要受到挑战。

本文所要讨论的不是全球化本身的定义问题,而是在中国知识界普遍接受了全球化这一前提下所出现的一些基本状况;我认为,这些状况反映了某些误区的存在,它们集中地体现在"跨文化"对话的活动当中。实际上,在近年来中国的"跨文化"活动中,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大多被理解为某种实体,开放文化和固守文化只是在对立的两极上强调了文化的实体性而已,因而,全球化的过程所带来的本土文化的自我否定和重新结构的可能性,被这种实体化的思维方式遮蔽殆尽,它基本上变成了一个轻松的叙述。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经过两年的准备,在1997年,在少数中国和日本知识分子之间,开始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对话过程。我们给这样一个对话的尝试命名为"知识共同体对话"。不言而喻,主要发起人和参加者试图在这样的对话中建立的,是一种跨文化的共同性知识立场。这一尝试所试图面对的,则是在轻松的全球化叙述和谨慎的跨文化对话背后所隐藏着的、存在于中国和日本社会与知识界之间的尖锐的文化冲突。通过对这种文化冲突的触及,我们希望能够揭示全球化认识背后所隐藏的思维方式的误区,从而勾勒全球化文化互动的真实状态。我们非常清楚,文化差异的表述通常被一些似是而非的假象所遮蔽。这种遮蔽导致的后果恰恰是被遮蔽的差异和矛盾的深刻化和白热化。仅就中国和日本而言,在两国的知识界之间进行的"文化交流"一直令人目不暇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各种面目呈现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似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闹程度。但是,在各个层面的交流之中,有一些被自觉回避的问题总是会以人们最不情愿的方式爆发出来;而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战争历史的责任问题。这是一个始终未能在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中获得明确定位的问题。这样说倒不是意指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讨论,或者没有得到注意,而是说这个问题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和真实的表达途径。所以,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场合,有关战争责任问题的交锋往往会突如其来地爆发,又被突如其来地压抑。与此相关,如此频繁的文化交流,其实却是在非常狭窄的思路中进行的:所谓"专家式对话"是构成文化交流的基本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只允许就一个方向展开话题,比如两国中国学家的交流或者日本学家的交流是最典型的例子:这种交流只以话题所依赖的某一方文化为基础,而相互之间的文化差异则仅仅被视为背景从而被虚化或搁置,只有当讨论无法顺利进展的时候,文化差异才被作为"退路"提出来,它的作用又往往在于以文化特殊论堵住另一方发言者的嘴:关于我们自己的问题,只有我们才了解。毋庸置疑,这样的模式没有给文化冲突准备余地,而且通常由于话题的设定是在一种文化内部,而这种文化又被视为是自足的,所以来自该文化的学者就无形中充当了"先生"的角色。也由于同一个原因,作为专家式对话的伴生现象,跨文化的学术交流常常会引起一些潜在的纠纷,而这些真正的文化冲突基本上被视为附加的问题被草率处理掉,从未构成讨论的主要对象。这使得跨文化交流的友好表象建立在极其虚假的层面上。

出于上述种种原因,我们认为,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知识空间,把一直被遮蔽的文化冲突和文化差异问题推到前台,是一个迫切的课题。为此,我们在"知识共同体对话"的起点规定了如下几个基本的前提:

篇9

关键词: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文化软实力;调查结论;建议

作者简介:张小军(1972-),男,甘肃天水人,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系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魏大璋(1965-),男,甘肃会宁人,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甘肃 天水 74102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一般课题“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研究”(登记号:ZLY2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13-02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然而,目前我国高职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技能硬实力,轻视打造学生的文化软实力,导致高职教育质量难以提高,软硬实力难以协调发展。为了解高职大学生对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初步认识,笔者所在课题组对某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3份,有效率为98.6%。具体情况与结果分析如下: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问卷调查考虑到“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和“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是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较难理解,调查问卷中只涉及“硬实力”、“软实力”、“高职教育的硬实力”和“高职教育的软实力”等概念,以降低调查难度,方便调查答卷。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答卷会不相同,调查问卷中将高职专业大致分为工程类专业、经管类专业、农林类专业和其他类专业四种类型,以便进行专业间的横向比较。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学生所学的专业和学生所在的年级两个方面。学生所学专业的分布为:工程类专业学生占29.7%;经管类专业学生占41.3%;农林类专业学生占4%;其他类专业学生占25%。学生所在的年级分为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和大学三年级三种类型。其中,大学一年级占58%;大学二年级占40%;大学三年级占2%。由于是随机调查,因而专业分布和年级分布都不太均衡。高职三年级学生大多已经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因而大学三年级学生人数最少。

二、高职教育硬实力和软实力的调查分析

硬实力与软实力作为构成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最初只用于国家政治层面。[1]调查首先从软实力与硬实力这两个概念开始。如图1、图2所示。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学生(66%)都听说过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概念,34%没有听说过。高职教育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概念相互对应、相互依赖,是硬实力与软实力概念在高职教育领域的衍生和发展。高职教育的硬实力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的硬件基础设施上,包括教学、管理条件和后勤保障设施;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标准有明确规定。[2]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高职教育的硬实力主要体现在仪器设备、其他硬件设施等教学动产设施上,而并不看好校园面积、建筑面积等学校的不动产。高职教育的软实力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的软件条件上,包括办学宗旨、办学传统、办学理念、管理制度、人文精神、校园文化等方面;软实力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人才培养的吸引力和驱动力。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人文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和个人品德属于高职教育的软实力范围,而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等选项的选择数稍低于前三项。

三、高职教育的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对比调查分析

技能与文化都是高职教育高技能人才内涵的题中应有之义,正确看待技能与文化的关系是高职教育打造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的基础和前提。调查显示,72.9%的学生认为技能与文化两者同等重要,20.7%的学生认为技能更重要,只有6.4%的学生回答文化更重要;高职教育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同等重要,硬实力是高职教育的“躯干”,软实力是高职教育的“灵魂”。调查显示,66.8%的学生认为高职教育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同等重要,12.7%的学生认为硬实力更重要,20.5%的学生认为软实力更重要。高职教育既不能单纯地发展硬实力,只注重外延式发展;也不能单纯发展软实力,只注重内涵式发展。尤其应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调查显示,70.9%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应同等发展硬实力和软实力,9.4%的学生认为应优先发展硬实力,19.7%的学生认为应优先发展软实力。

四、高职院校开设课程的调查分析

课程是高职院校传授系统的专业和文化知识的基础单元,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基本点;课程是知识的载体,是专业的基本构成要素。[3]如图3所示。调查显示,79.6%的学生认为专业技能课更重要,11.9%的学生认为专业基础课更重要,3.6%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更重要,4.9%的学生认为课程同等重要。很显然,这直接反映出学生认识的片面性,间接反映出高职教育更注重打造技能硬实力,忽视发展文化软实力。人文教育是一种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内涵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养,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的教育方式。[4]开设人文类必修课是高职教育开展人文教育和打造文化软实力的基础。调查显示,83%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需要开设人文类必修课,7.3%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开设,9.7%的学生选择不清楚是否开设。

五、调查结论

从调查的总体上看,高职大学生对高职教育的硬实力、软实力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虽然对其内涵理解不全面,但是大多数学生认为高职教育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同等重要,高职院校应同等发展硬实力和软实力。调查显示高职教育更加注重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同等发展和全面提升;同时,大多数学生能够清晰地判断出技能与文化两者同等重要,但有些学生仍然认为技能更重要。尽管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高职院校需要开设人文类必修课,但多数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中专业技能课更重要。这初步反映出目前高职教育重视技能培养,轻视文化打造,进而反映出事实上高职教育重视技能硬实力、轻视文化软实力的教育倾向,难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由此造成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难以协调和科学发展。因而,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是高职教育当前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六、调查建议

1.大力加强人文教育,提升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

人文教育是高职教育提升人文素养、完善知识结构、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高职教育不应只是获取生存技能的基本途径,而且还应是提升境界和完善人格的教育方式。[5]因而,大力加强人文教育对提高高职教育质量至关重要。首先,树立全面育人新理念。高职教育应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做事”与“做人”相统一,人文与技能并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开设适量的人文必修课。开设人文必修课是开展人文教育、打造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形式。应提高学生学习人文课程的积极性,激发和引导学生接受人文教育,满足学生的人文教育需求。再次,提升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高职教育的文化软实力和技能硬实力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两者缺一不可。人文教育是打造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要大力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优秀人文教育师资,加强人文教育投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良性激励机制,形成多样化的人文教育特色,大力提升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

2.大力改革专业教育,增强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

专业教育是高职教育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提高教育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专业教育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质量。[6]高职专业教育是一种按照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必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因而,大力改革专业教育对提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至关重要。首先,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不断优化专业结构。高职院校应密切联系用人单位,准确掌握人才需求信息,及时调整专业及专业方向,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培养适销对路的高技能人才。其次,根据技能型人才培养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高职院校应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开发电子虚拟实训基地;不断推进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现校企实训岗位零距离,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培养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有效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再次,大力改革专业教育,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高职专业教育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涉及专业知识、职业标准、岗位技能、职业文化等众多领域,但只有通过专业教育的不断改革才能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

3.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推动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

高职院校应正确处理高职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两者同等重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偏废。[7]高职人文教育提升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高职专业教育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而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和技能硬实力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因而,高职院校应树立教育融合新理念,促进两者的有机融合。首先,促进课程设置融合与课程教学融合,增加设置人文类必修课,制订人文教育规划,明确人文教育目标,整合人文教育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进行人文教育,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等职业文化素养。其次,促进专业实践融合与校园文化融合。专业实践是渗透进行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可通过实习实训环节加强人文教育融合,加强学生的职业人文教育;校园文化有渗透进行人文教育的丰富资源,可利用校园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加强融合渗透。再次,推动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和前提,文化软实力是技能硬实力的提升和发展,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必将推动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全面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教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远远.“软实力”与“硬实力”关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22):45.

[2]黄蓉生,白显良,石雪.高等教育发展质量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6.

[3]张有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54.

[4]宋峻峰.加强和改进高职人文教育策略[J].安徽文学,2010,(6):194.

[5]林娟.高职人文教育的反思和建构[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81.

篇10

 

关键词:语言文化 高职 英语教学

 

一、引言 

语言,作为一种媒介和人类思维的工具,它传达思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确认事实,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够脱离语言而独立存在。英语作为目前世界上的最为通用语言之一,在国际交往中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高职学生来说,英语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意图通过中西语言文化之间的对比,探寻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以提高当前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效率。 

二、高职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职业教育的生源文化素质也在明显下降,其英语学习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为了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有一个更明确的了解,本文对几所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和期末考试成绩测评。通过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薄弱,水平较差 

从成绩上看,学生的英语基础很差,成绩普遍较低,而且水平参差不齐,相差甚大。大多数成绩集中在40~69分之间。职高生试卷虽然非常简单,但其平均成绩仍然很低,只有42.59分。个别院校的个别专业学生英语成绩更差,有的只有20~30分,及格率很低。 

2.学习被动,态度消极 

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积极性。许多学生是为了逃避英语而选择了非英语专业,结果还要开展英语学习,使他们内心抵触心理严重,学生态度非常消极,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 

3.汉语思维负向迁移影响严重 

通过教师日常教学总结和期末测验,本文发现学生的英语学习极易受汉语思维习惯的干扰。出现大量的“chinglish”句型,在翻译、作文和日常对话中尤为明显。汉译英中,大部分同学不会调整句式,逐字逐句翻译现象非常普遍,无法应对复杂句型和一些基本的长句。 

三、中西语言文化差异及表现 

上述现象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中西语言特征及其反映的文化现象没有系统的了解和把握,经常将两者混为一谈。如果教师在中西语言文化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解释,并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的学习,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语法、词汇和语言思维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层面: 

1.中西思维方式差异 

在语言层面,英汉隶属两种不同的语系,在思维方式和语言构成方面有着很大不同。英语属印欧语系,擅长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在语言表达上多用名词,叙述呈静态;汉语属汉藏语系,更注重用具体形象的方法或词语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在语言上多用动词及其短语,叙述呈动态。通过下面的例句及翻译中可以看出二者的差别 

eg: he is a good eater and a good sleeper.他能吃能睡。 

he was a nonsmoker and a teetotaler.他既不抽烟,也不喝酒。 

2.英汉词汇差异 

在词汇构成方面,汉语词最基本的构成方式主要是 c=a+b(即词语=种差+属性)形式。如通过“鱼( fish)”这个词语,可以产生更多的词语:鲤鱼( carp)、鳗鱼( eel) 、鲨鱼( shark),鲸鱼(whale)等。而英语则主要是靠转换、合成和缀合三种构词法构成更多的新词(连,2006)。 

此外,即便是面对同一个词,英汉两种语言赋予它的基本语义也有很大差别。如汉语中“狗”具有卑贱的、势力的含义,如“狗仗人势”“狗腿子”等,而英语中的“dog”则是褒义词,如“a lucky dog”, “a top dog”等。 

3.英汉句法结构差异 

句法结构方面,传统汉语句子结构以意合为主,以语序和虚词为主要语法手段,而英语则重形合,结构严谨,具有明显的形式标记,语义关系极其分明(马,1999)。如:英语中“if

you don’t enter tiger’s lair, how can you get the tiger cub?”必须有完整的关联词语联接,而译成汉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言简意赅,不需要任何连接词。 

4.英汉句子类型差异 

在句子类型方面,汉语中多用主动句、被动句较多地表现不好的事物或倾向。而英语国家中对个人的隐私比较尊重,在很多句子中都不愿意或不便言明动作的施行者,而又必须有主语出现的情况下,较多的使用被动句。如在汉语中,我们会说“我们热情的欢迎马丽的到来”,而英语则表达为 “mary was given a hearty welcome”. 

四、中西语言文化差异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汉英两种语言无论在句法句型以及词语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英语学习。

1.使用对比教学法 

对比教学法的本质特征就是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两种语言之间的“比较”。如词汇构成、语法结构和句法类型、时态语态等的对比。 

词汇的对比就是在向学生解释英汉两种语言构成的基础上,将英汉的构词方式进行对比说明。如汉语中的词组构成,和英语中的词缀、曲折和复合词的构成意义和含义等。 

语法结构对比就是在汉语和英语句法的对比基础上,使学生明确掌握英语的句法和汉语句法之间的根本不同。避免出现语序上的混乱和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用不当,使英汉语的语法符合语法习惯。 

时态语态的对比主要是让学生跳出汉语没有明确的时态标记的局限。明确英语的时态意义和构成。并通过对中西文化和思维的对比,指明两种语言之所以出现句子类型差异的原因,使学生知其然,明其所以然。 

2.使用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通过对具体知识情景的讲解,创设出一定的情景,引导学生再现课文的情景表象,使学生置身其间,如临其境。教师通过 “情景创设”,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情感,启迪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语言情景,话题情景,生活情境等帮助学生尽快的融入到英语情景中去。 

语言课堂的主要活动是结构式的口语练习,而且这种练习应该是在设计好的情景下出现。英语语言情景的创设就是为了减少汉语语言对英语学习产生的负迁移,使学生尽快地适应英语表达。 

话题情景和生活情景就是在对话和语篇学习的过程中再现英美国家的生活情景,在每一个不同的话题中感知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将知识学习和情景了解结合起来,加深英语学习的印象和感知。 

3.实施跨文化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一种语言能够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语言的教学离不开文化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学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充分诠释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 

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要特别注意每个单词在不同语言中的固有的文化意义。如之前本文介绍的汉语的“狗”和英文中的“dog”虽然都指代同一事物,但语义差别极大;类似的还有汉语中的“龙”和英语中的“dragon”,以及数量众多的颜色词和习语等(徐,2004)。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文化的因素传输给学生,使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得心应手,防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现象出现。 

五、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职学生英语水平较低,学习积极性差是普遍现象,而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不是朝夕之功,而是以其对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的理解为前提的。因此,本文认为在高职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社会与文化内容进行语言教学,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语言语法的对比,情景语境的创设,以及西方文化风俗的介绍等,能够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较为全面的感知英语,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兴趣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 

[2]马秉义.英汉句子结构常式比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3. 

[3]覃玉金.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j].柳州师专学报, 2006,9. 

[4]徐小贞.高职英语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11

关键词:语言文化 高职 英语教学

一、引言

语言,作为一种媒介和人类思维的工具,它传达思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确认事实,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够脱离语言而独立存在。英语作为目前世界上的最为通用语言之一,在国际交往中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高职学生来说,英语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意图通过中西语言文化之间的对比,探寻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以提高当前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效率。

二、高职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职业教育的生源文化素质也在明显下降,其英语学习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为了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有一个更明确的了解,本文对几所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和期末考试成绩测评。通过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薄弱,水平较差

从成绩上看,学生的英语基础很差,成绩普遍较低,而且水平参差不齐,相差甚大。大多数成绩集中在40~69分之间。职高生试卷虽然非常简单,但其平均成绩仍然很低,只有42.59分。个别院校的个别专业学生英语成绩更差,有的只有20~30分,及格率很低。

2.学习被动,态度消极

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积极性。许多学生是为了逃避英语而选择了非英语专业,结果还要开展英语学习,使他们内心抵触心理严重,学生态度非常消极,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

3.汉语思维负向迁移影响严重

通过教师日常教学总结和期末测验,本文发现学生的英语学习极易受汉语思维习惯的干扰。出现大量的“chinglish”句型,在翻译、作文和日常对话中尤为明显。汉译英中,大部分同学不会调整句式,逐字逐句翻译现象非常普遍,无法应对复杂句型和一些基本的长句。

三、中西语言文化差异及表现

上述现象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中西语言特征及其反映的文化现象没有系统的了解和把握,经常将两者混为一谈。如果教师在中西语言文化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解释,并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的学习,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语法、词汇和语言思维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层面:

1.中西思维方式差异

在语言层面,英汉隶属两种不同的语系,在思维方式和语言构成方面有着很大不同。英语属印欧语系,擅长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在语言表达上多用名词,叙述呈静态;汉语属汉藏语系,更注重用具体形象的方法或词语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在语言上多用动词及其短语,叙述呈动态。通过下面的例句及翻译中可以看出二者的差别

eg: He is a good eater and a good sleeper.他能吃能睡。

He was a nonsmoker and a teetotaler.他既不抽烟,也不喝酒。

2.英汉词汇差异

在词汇构成方面,汉语词最基本的构成方式主要是 C=A+B(即词语=种差+属性)形式。如通过“鱼( fish)”这个词语,可以产生更多的词语:鲤鱼( carp)、鳗鱼( eel) 、鲨鱼( shark),鲸鱼(whale)等。而英语则主要是靠转换、合成和缀合三种构词法构成更多的新词(连,2006)。

此外,即便是面对同一个词,英汉两种语言赋予它的基本语义也有很大差别。如汉语中“狗”具有卑贱的、势力的含义,如“狗仗人势”“狗腿子”等,而英语中的“dog”则是褒义词,如“a lucky dog”, “a top dog”等。

3.英汉句法结构差异

句法结构方面,传统汉语句子结构以意合为主,以语序和虚词为主要语法手段,而英语则重形合,结构严谨,具有明显的形式标记,语义关系极其分明(马,1999)。如:英语中“If you don’t enter tiger’s lair, how can you get the tiger cub?”必须有完整的关联词语联接,而译成汉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言简意赅,不需要任何连接词。

4.英汉句子类型差异

在句子类型方面,汉语中多用主动句、被动句较多地表现不好的事物或倾向。而英语国家中对个人的隐私比较尊重,在很多句子中都不愿意或不便言明动作的施行者,而又必须有主语出现的情况下,较多的使用被动句。如在汉语中,我们会说“我们热情的欢迎马丽的到来”,而英语则表达为 “Mary was given a hearty welcome”.

四、中西语言文化差异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汉英两种语言无论在句法句型以及词语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英语学习。

1.使用对比教学法

对比教学法的本质特征就是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两种语言之间的“比较”。如词汇构成、语法结构和句法类型、时态语态等的对比。

词汇的对比就是在向学生解释英汉两种语言构成的基础上,将英汉的构词方式进行对比说明。如汉语中的词组构成,和英语中的词缀、曲折和复合词的构成意义和含义等。

语法结构对比就是在汉语和英语句法的对比基础上,使学生明确掌握英语的句法和汉语句法之间的根本不同。避免出现语序上的混乱和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用不当,使英汉语的语法符合语法习惯。

时态语态的对比主要是让学生跳出汉语没有明确的时态标记的局限。明确英语的时态意义和构成。并通过对中西文化和思维的对比,指明两种语言之所以出现句子类型差异的原因,使学生知其然,明其所以然。

2.使用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通过对具体知识情景的讲解,创设出一定的情景,引导学生再现课文的情景表象,使学生置身其间,如临其境。教师通过 “情景创设”,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情感,启迪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语言情景,话题情景,生活情境等帮助学生尽快的融入到英语情景中去。

语言课堂的主要活动是结构式的口语练习,而且这种练习应该是在设计好的情景下出现。英语语言情景的创设就是为了减少汉语语言对英语学习产生的负迁移,使学生尽快地适应英语表达。

话题情景和生活情景就是在对话和语篇学习的过程中再现英美国家的生活情景,在每一个不同的话题中感知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将知识学习和情景了解结合起来,加深英语学习的印象和感知。

3.实施跨文化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一种语言能够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语言的教学离不开文化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学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充分诠释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

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要特别注意每个单词在不同语言中的固有的文化意义。如之前本文介绍的汉语的“狗”和英文中的“dog”虽然都指代同一事物,但语义差别极大;类似的还有汉语中的“龙”和英语中的“dragon”,以及数量众多的颜色词和习语等(徐,2004)。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文化的因素传输给学生,使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得心应手,防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现象出现。

五、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职学生英语水平较低,学习积极性差是普遍现象,而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不是朝夕之功,而是以其对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的理解为前提的。因此,本文认为在高职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社会与文化内容进行语言教学,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语言语法的对比,情景语境的创设,以及西方文化风俗的介绍等,能够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较为全面的感知英语,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兴趣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

[2]马秉义.英汉句子结构常式比较[J].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3.

篇12

[关键词]创世神话中西文化价值取向差异

创世神话是原始人类对开天辟地、万物生成、人类起源及存在的整体思考与想象,下面我们看一些关于中西创世神话的叙述。

一、中西创世神话的概述

西方创世神话主要包含希腊创世神话与希伯来创神话。

根据赫希奥德《神谱》记载,古希腊创世神话有完整体系的谱系,分新旧两系。宇宙从最初天地未分的形态“卡奥斯”--地母“该亚”--天神“乌兰诺斯”--十二提坦神,形成了旧系神谱;后经长期繁衍结合,生出宙斯,宙斯又制服父亲克罗诺斯,并迫使其吐出被吞掉的兄弟姐妹,旧神系,然后以抓阉的方式掌管上天和众神,建立起新神系:奥林匹斯神系。先觉者普罗米修斯按天神的样子用泥土塑造人类,知慧女神雅典娜把灵魂的呼吸吹送给人类,使他成为大地的主人。

基督教文化是希伯来文化最重要的部分。在基督教创世神话中,创世神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圣经》里有这样的叙述:起初神创造天地。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

较之西方创世神话体系,中国的创世神话则显得较为复杂,下面我们看二则书中关于创世神话的记载。

开天辟地,《太平御览·三五历记》载:天地浑沌如鸡子,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

女娲练石补天,《淮南子·览冥训》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火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苍天补,四极正;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西创世神话是迥然不同的。

二、中西文化表现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

从前文的叙述中,我们对于中西的主要创世神话有了初步的了解,也看出了其在对待宇宙、世界及人类的态度上是有差异的,从而也影响着中西文化的不同。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中西文化在价值取向方面存在的差异。

中西创世神话反映在价值取向上是有着很大差别的。无论是开天辟地还是女娲炼石补天,都体现出了中国创世神的奉献精神与牺牲精神。开天辟地可以说已是对世界做了很大的奉献,而他的奉献还不只在于此,死后,尸化万物,造就了世间所有的一切,他呼出的气化为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雷霆,左眼化为太阳,右眼他为月亮……身上的小虫则化为万千人类。以牺牲自己换得了人类所希翼的理想之国、光明之国。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却被后人经久不息地推崇与赞美着。同样,这种精神在女娲身上也得到了体现。在往古之时,天塌了,地陷了,到处是浩淼的洪水,没有水的地方便是熊熊烈焰,凶禽猛兽袭击百姓,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人类生存受到极大的威胁,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抱圆天”。(《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天地太平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也得到了改善,百姓才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而女娲也元气耗尽,神气泯灭了。和女娲都是为改变人类的生存面貌而牺牲的,这种精神是可歌可泣的,并且在他们牺牲后,并没像上帝那样要求人类服从他们,甚至也没有要求人们记住他们。中国神话中的这种不求回报的奉献与牺牲精神以及关怀人类的大我精神贯穿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民族性格与民族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创世神们的这种奉献与牺牲的精神也是一种务实精神。这种务实的精神亦贯穿在中国的其它神话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中。袁珂先生深入研究中国神话所得到的第一个结论便是:“在我国神话中,响彻了劳动的回音……神话中所歌颂的具有威望的神,或是神话的英雄,几乎无一不与劳动有关”。这种务实精神促使丰富多彩的本土文化得以发展,然而它所带来的封闭性又促使这种探索浅尝辄止,没有大的突破,发明了火药就只限于做鞭炮,发明指南针主要用来看风水。加之“以和为贵”,追求和谐自然的思想,导致了这些勤劳务实的创世神的后世子孙缺少如西方的冒险与扩张征服精神,这让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败给了自私自我但充满冒险精神与征服欲望的宙斯与上帝的子孙们。但这种精神却让中华民族拥有一种极大的包容力,从而56个民族能够长期地和平共处,各种宗教在中国这片广大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繁荣昌盛,从而避免了长期困扰西方国家的宗教争端之忧。

相反,从西方创世神话中,我们不难发现西方的创世神们似乎都是比较自我与自私的。西方的创世神们为了争夺或维护自我的权利不择手段。在古希腊神话中,儿子们一长大就联合起来动摇父亲的统治地位,宙斯的父亲克罗诺斯阉掉自己的父亲取代其权利,而后又被自己的儿子宙斯制服,并被其取而代之;宙斯以酷刑折磨普罗米修斯不仅是因为他为人间盗火,还在于他懂得自己将被另外的神的秘密,为了套出秘密以防患除忧,便将他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每天派一只鹰去吃他的肝,又让他的肝每天重新长上,使他日日承受被恶鹰啄食肝脏的痛苦;上帝害怕诺亚子孙建成通天的巴比塔后威胁到自己的权威而混乱他们的语言阻止他们的行动;他看到人类到处作恶,破坏了他所创世界的面目就决定用洪水毁灭人类;此外,上帝所创造出来的人一开始考虑的就不是如何去奉献而是沉浸在伊甸园中。西方创世所体现的这种重个体性,重个人权利的价值观与中国人创世神话中的奉献与牺牲的大我精神是完全不同的。

正是西方创世神们这种重个体的性格使得他们拥有强烈的冒险精神与征服欲。为了争夺或保护至高无上的权力,西方创世神不断地进行冒险与征服。创世神们的这种冒险精神与征服欲一并传给了人类,成为了西方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冒险精神也是后来欧洲骑士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骑士精神与骑士形象又被当时的文人带入了文学中,成为上世纪欧洲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种冒险精神也带来了大量的探险活动,哥伦布在探险中发现美洲大陆就是其中一例。也正是在创世神所传承给他们的征服欲之下,各种发明才相继出现,西方民族不断强大起来。我们也看到,西方创世神们传承下来的这种自我的性格使得他们每个人的个性与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从而整个社会充满了活力。但当这种精神在使西方民族不断强大的时候,而民族的内聚力不够,于是大家各行其是,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正是这样的民族性格演绎了给人类带来巨大痛苦的两次世界大战。

神话是各民族文化的最原始体现,神话尤其是创世神话对后世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当然创世神话对中西文化的影响远不止这些,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袁晓军《创世说与中西文化差异的深层粘连》[N]《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2]袁珂《中国神话传说·导论篇》[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第35页

篇13

关键词: 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 词汇 句法 跨文化交际

今日中国,通过2008年奥运会及2010年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中英之间的文化对撞,擦出了更耀眼的火花。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更频繁,英语作为世界公认的交际语言工具,承载的文化内涵,具有更突出的意义。这对高校外语教学也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提出了更高、更实用的要求。语言跟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文化的学习、文化意识的培养及导入,是每个英文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使学生认识到加强跨文化语用能力的重要性,英语专业的学生,只有掌握了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了解了英汉差异,才能真正灵活运用所学语言,学以致用。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的交际手段,语言的产生离不开创造语言的人,以及人类所作用的社会庞大系统。因此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复杂关系。现代文化社会学认为,社会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语言是文化要素之一,我们研究语言,只能把它放在文化背景里,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地了解语言的本质。

文化是一个包括语言在内的所有人类现象的综合体。文化一方面是在一个共同的语言社团中体现的思维、行为及价值方式,另一方面包括社会团体通过他们的物质产品来表现本身或他人。文化是复杂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有不同的文化意识。文化既有历史沉淀,又有动态发展,语言作为文化系统的一部分,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仅存在着萨培和沃尔夫提出的“语言相对性”,而且存在着“文化相对性”。

人们对客观世界不同的思维方式跟文化模式差异,是语言学习的一大阻碍。因为语言的集体意义产生依赖于它的文化语境,我们只有了解一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掌握语言本身,避免由于对文化的无知而产生误解与冲突。语言教学工作者有责任在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加强文化导入。

二、英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作用

(一)英语词汇的文化因素体现

英语语言教学,是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外语教学。它也是一种符号系统,这个系统本身就具有文化性。在中国的大文化背景之下,学习英语语言就要明白两种语言中符号的非对称性,例如中国文化中的“白”字往往为贬义,含有轻视、徒劳、低下、无价值的意思。如、白眼、一穷二白、白费、、白搭、白色政权、白丁,以及东北话里面的白瞎,等等,懂京剧的人,一定记得曹操在舞台上有典型的白色脸谱,奸佞的象征。相反,白色在英语里面是美好的象征,让人联想到上帝、天使、纯洁、幸福。“white hands”是公正廉洁:“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指幸福的日子。童话里可爱的“snow white”还有七个小矮人,个个都是“white man”(忠实可靠的人)。再如龙在中国的文化里,我们把它看成是民族的象征,是至高无上、尊贵的象征,在语言中,承载的是褒义的色彩,像“生龙活虎”、“龙凤呈祥”,等等,中国古代皇帝,被称作“真龙天子”。而在英语国家文化里,并非没有龙(dragon),只是与中国截然相反,龙化身为凶猛残暴的怪兽。尤其是在影视作品里,龙总是代表邪恶势力,具有强大的破坏性,这一点,在2010年3月梦工厂上映的电影“驯龙高手”里有着完美的体现,与我们儿时喜爱的“小龙人”形成鲜明对比。

中英两种语言的词汇空缺,即在中文中出现的词汇,无法在英文中找到,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中国人特别讲究孝义亲疏、伦理纲常,因此在这一文化背景下,汉语中表示亲戚关系的词有很细致的区分,而英语中的亲戚概念十分笼统。中文里叔叔、伯父、姑父、姨父、舅舅在英文里只用一个单词“uncle”代替。不同文化中的某些词汇,具有不对应性,比如汉语中的“牛”是强壮、勤恳、任劳任怨的象征,我们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表达,而用英文却要翻译成“Work like a horse”,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并不复杂,就是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里,中国人用牛耕地,而英国人大部分依靠马。

我们看下面一段对话:

―Mum, I forgot where I put my glasses. Do you know where it is?

―It’s over there, on the table, you really have a foggy noodle.

中国人第一次看到“have a foggy noodle”一定会疑惑不解。“noodle”在汉语中是面条的意思,并无其他深层含义。而在英文中,因为大脑组织是条状的,就如同面条一样,所以“noodle”也用来指代头脑,“foggy noodle ”就是头脑糊里糊涂的意思。

由于客观条件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同一词汇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summer”在汉语中会让人想起炎热,而“spring”会使人想到温暖,欣欣向荣。 那么如何翻译下面这个句子呢?“Jobs died in summer”,如果理解为乔布斯死于夏天,那就错了。在英语中,夏天才代表温暖,欣欣向荣,这跟春天英国糟糕的天气不无关系,所以上面那句话应该翻译成“乔布斯英年早逝”更恰当一点。

(二)文化差异在句法上的体现

句法结构反映了人们最原始的宇宙观,可以体现不同民族器物文化的不同色彩,反映人们不同的思维模式。这一点中英之间的差异刚好体现在语序上。英语的语序通常是主语-谓语-宾语,把人或人的行为摆在前面,而客观世界的事物放在后面,句子的尾部修饰比较强,总体是“头轻脚重”,如:The girl is my sister, who is in red and standing across the street.而汉语前置的修饰很强,是“头重脚轻”,如:“街对面站着的穿红裙子的姑娘是我的姐姐。”

那么,中英文之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句法差异呢?英国人有其特有的价值标准,他们一般来说比较务实,人们因此称他们为“行动之人”(man of action)。英伦三岛四面环海,地理条件差,天气条件更是恶劣。安格鲁撒克逊人于450年到达英格兰,他们面临异常严酷的自然条件的挑战,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同时,又经战,这使得古英国人逐渐形成“开放跟激进”的民族特征, “个人主义”在其文化中居于主要地位,因此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显得直截了当,往往把句子的主干放在前面,修饰成分放在后面,直入主题。例如: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film with me tonight, if the rain stops.

汉民族发源于黄河流域,地处内陆,气候适宜,生活平静,且孔孟的中庸思想深入人心,讲究事事含蓄,说话不开门见山,先次要再主要,迂回进入主题。同样是上面那句话,中文的表达就是这样:如果晚上不下雨的话,我可以请你看电影吗?

我们再来看下当英籍老师夸奖一名中国学生的口语流利时,师生间的对话:

―Your oral English is pretty good.

―My English is poor,I will study harder.

(英国老师说:“你的口语很不错。”中国学生回答:“我的英语很差,我要好好学。”)

从上面的简单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英汉文化的差异。我国的传统文化比较强调社会和集体的力量,不提倡个人突出,当受到赞扬的时候,中国人通常否定自己。而在英美人看来,这种过分的自谦,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如果不懂英美的文化价值观,这样的跨文化对话就如同自言自语了,根本就谈不上交流。

综上所述,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跟语法上的差异承载着两种文化的差异。要在英语教学上有所建树,就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导入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让学生不断了解并发现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跟英汉的差异,只有这样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才能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王虹.当代英国社会与文化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篇14

[基金项目]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资助(12YBA031)

>> 刍议《良宵》与春节文化的适应性 大学新生文化适应性研究 西方行政伦理的中国适应性 减缩剂与水泥适应性的研究 信贷投放与经济增长的适应性研究 西安地铁建设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 摩梭家庭的亲密度与适应性研究 适应性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会计基础工作与环境的适应性研究 时尚健美操引进高校健美教学课堂的适应性与可行性 CAPM模型的适应性研究 反腐败制度设计与适应性效率研究 在天津生态条件下甜高粱品种引进及适应性研究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适应性研究 现行劳务派遣制度的适应性分析 内地班学生跨文化适应性研究 9个引进干辣椒新品种在遵义地区的适应性试验 虚拟企业文化对其经营环境适应性的数量模型研究 内地藏族班学生文化适应性的叙事研究 关于威廉・布莱克诗歌中文化适应性原则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13-01-15.

[4]Bryman, A.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3rd ed)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5]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 (ESRC). ESRC Framework for Research Ethics (FRE) 2010 (Revised September 2012) [EB/OL]. esrc.ac.uk/_images/FrameworkforResearchEthics_tcm8-4586.pdf, 2012-12-23.

[6]De Wet, K. The Importance of Ethical Appraisal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Reviewing a Faculty of Humanities’ Research Ethics Committee [J]. Journal of Academic Ethics, 2010,(8):301-314.

[7]李玲.论质性研究伦理审查的文化适应性[J].比较教育研究, 2009,(6):7-11.

[8]Creswell, J. W. & Clark, V. L. P. Designing and Conducting Mixed Methods Research [M].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2007.

[9]Robson, C. Real World Research: A Resource of Social Scientists and Practitioner-Researchers (2nd ed) [M]. London: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2.

[10]Seedhourse, D. Ethical Grid [EB/OL]. /images/ethicgrid.jpg, 2012-08-30.

[11]Stutchbury, K. & Fox, A. Ethic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introducing a methodological tool for effective ethical analysis [J].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2009, 39(4): 489-504.

[12]Cohen, L., Manion, L. & Morrison, K.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7th ed) [M]. Oxon: Routledge, 2011.

[13]Creswell, J.W. Qualitative Inquiry &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Approaches (2nd ed) [M].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2007.

[14]Canadian Institutes of Health Research, Natur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TriCouncil Policy Statement: Ethical Conduct for Research Involving Humans (2nd ed) [EB/OL]. http://pre.ethics.gc.ca/pdf/eng/tcps2/TCPS_2_FINAL_Web.pdf, 2012-12-23.

[15]Brewer, J.D. Ethnography [M].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0.

[16]束景南. 朱子大传 [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

[17]钱钟书. 谈艺录 [M]. 北京:中华书局,1984.

[18]钱穆. 国史大纲:上册 [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友情链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