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文言文古代文学常识范文

文言文古代文学常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5 10:22: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文言文古代文学常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文言文古代文学常识

篇1

为此,我们申报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教改课题,该项目分别获得我们所在学院和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立项。新的教学模式更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师生互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我们甚至大胆地提出师生互教,这一点考验老师的自尊心。其实学海无涯,面对无边的知识的,每一个人都是渺小的。在网络时代,学生在某方面超越老师既不奇怪也不必惊慌。

一、困难与对策

研究式教学模式的展开,困难与阻力无疑是存在的,当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教学模式所形成的教与学的心理定势与教学习惯,对接受并极积参与研究式教学是一种阻力。人们按照习惯或原有模式行事,往往觉得较轻松;而新的习惯与行为模式的形成须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开始是不适应的,甚至是痛苦的;但是一旦变成了新的习惯与模式,就会同样感到轻松,甚至能够让参与者感受到创新所带来的愉悦。

第二,研究式教学必须具备一定规模的图书资料,目前我们这样的地方新升本科院校图书资料还不能充分满足研究式教学的需要。由于这些地方本科院校大都处于较偏远的地区,经济文化欠发达,社会上的其他图书馆的资源也非常不足,使研究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困难。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上资源十分丰富,只要我们善于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资源的不足。

第三,如何发挥研讨课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教改成功的关键。讨论课对教师的掌控能力是一个新的挑战,要求老师有充足的教学准备,具备解决多方面问题的能力。比如,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式学习,如何调控课堂氛围;如何调动所有上课学生的极积性,解决好点与面的关系;如何掌控课程教学的进度;如何使教师的讲授与点评既有深度又有针对性;如何指导学生对讨论的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式学习,如何收集、整理和积累研究式教学的资料等等。这些都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一一加以解决,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老师与学生都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教学的过程变得更具挑战性,师生双方的能动性进一步被调动起来,教学活动更具有活力。

第四,如何将课堂教学向课外拓展,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教学活动,也是教改的重要环节。如举办读书报告会,开展征文比赛,成立专业兴趣小组,创办内部专题刊物,外请专家讲学等等,通过一系列课外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培养初步的研究能力。

第五,如何改革学生成绩的评定方式,如何更科学地反应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是教改过程中的一道难题。研究式教学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不仅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不仅要看期未成绩,还要看平时参与讨论、撰写读书笔记和研究式小论文的情况;不仅要看课程学习情况,还要看课外及社会实践的情况。因此对学生成绩的评判也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全方位的考量体系,而不是单纯的看学生的期未考试成绩和平时作业。要纠正一些学生仅仅满足于考试过关拿到学分的消极态度,要把古代文学的学习作为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陶治情操、提高素质的重要方式,并把这些方面作为个人主动追求的目标。

二、善事与利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有效地开展研究式教学,我们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例如,必须教会学生如何检索和利用古代文学的文献资料。学生不会利用资料,仅从老师讲课中被动地获取的知识,其知识量是有限的,而且这种嚼饭喂人的方式也是不可取的。在教师方面可能是苦口婆心,而在学生方面却并不一定受益。学生学会研究式学习,必须具备一定的文献学知识。就拿查找人物资料来说,人物资料在文献中的分布以史部传记类书籍最为集中。传记类图书中有人物的行状、年谱、宗谱,还有汇集多人事迹的传纪资料集。例如,张撰写的《汉丞相诸葛武侯(亮)传》、吕大防撰写的《杜工部年谱》、记载朱熹家族有关资料的《紫阳朱氏建安谱》,以及朱熹撰写的《名臣言行录》,元代辛文房撰写的《唐才子传》,清代阮元的《畴人传》等,都在史部传记类书籍中,利用传记类图书可以找到研究对象的大部分资料。此外,正史中的本纪、列传部分有很多人物资料自不待言,而笔记野史中的人物资料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如《世说新语》《大唐新语》《唐摭言》等也有大量的人物资料。此外,还有书目提要中的传记资料,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不但对历代一万余种图书的内容得失、版本异同进行评论的考订,并且对作者的爵里生平、人品学术亦多有论述。另外,诗文总集中的小传也不乏人物资料。唐人编选的唐诗总集如《河岳英灵集》《国秀集》《中兴间气集》《极玄集》,往往载有入选作家的字号、籍贯、仕履,能为进一步查找资料提供线索。又如沈德潜的《国朝诗别载集》、王昶的《湖海诗传》、符葆森的《国朝正雅集》,据统计载有三千多诗人的小传,而民国时期徐世昌的《晚晴诗汇》收诗人多达六千余人,亦大都附有作家小传。地方性的文献资料,如《江苏诗征》《江西诗征》《两浙轩录》《两浙轩续录》等等,也收有大量的人物资料,其中后两部书选录了浙江自清初至晚清九千多名诗人的小传和作品。再则,别集中的人物资料也十分丰富,不过这些资料比较分散,查找利用不太容易。但也有些工具书可以利用,如陈乃乾编的《清代碑传文通检》,把清代很多别集的碑传文按碑传主的姓名编出索引,为利用别集中的人物资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最后,方志中的人物资料也十分宝贵,古代方志中的人物门、职官门、杂记门等往往有不少人物资料。如南宋史安之修、高似孙撰的《剡录》卷五收录了许询、孙绰、王羲之、谢灵运、孙稚圭等人的资料。而康熙年间徐相国等人撰的《湖广通志》、清代邓显鹤辑的《沅湘耆旧集》、陆宝忠编的《沅湘览秀集》等等有关地方志资料对查找人物资料也是非常有用的。

进行研究式学习必须具备目录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情况,这对我们查找古籍很有帮助。如要查找《瀛奎律髓》一书,不明白这本书的内容和体例,对古籍的分类方法又不太清楚,不知道这是一部诗歌总集,而误以为书中有大量论诗之语,就到《四库全书》诗文评一类中去查找,结果是找不到的。其实这部书收在集部的总集类中,有人把《瀛奎律髓》作为诗话著作,是因为书中不仅汇集江西派诗人的诗作,而且有江西派诗许多作家的小传和大量的论诗之语。可见了解和掌握中国古典文献方面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三、个案与体会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是研究式教学的关键性环节。人们一般习惯于消遣式的阅读,阅读过程中未能发现问题,这样的学习往往只能停留在表层,知识与能力难以得到深化。寻找问题式的学习与此不同,有时一个小小的问题深入挖掘下去会越挖越深,知识就象滚雪球似的增加,甚至于能够发现大的学问,产生重大的创造性成果,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

在教改中,我的一位学生在阅读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有关中唐著名诗人刘长卿的相关资料时,发现一个句子读不通,前来请教。原来是《唐代诗人丛考》引用《皇甫持正集》卷四的一句话:“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阮籍为老兵矣;举语未有骆宾王一字,已骂宋玉为罪人矣。”单独看这一句,不太好理解。其实这是一句很有名的语句,宋元以来著书人常常引用,其意思是说后世有些儒生自己学问不深却自视甚高,菲薄前贤,目空一切。《皇甫持正集》引文前还有:“乃至有一谦三十年之说”十字,引文后面还有:“书未识偏旁,高谈稷契;读书未知句读,下视服郑,此时之大病”等数语。引文未引全句,所以不太好懂。通过进一步查找资料发现“举语未有骆宾王一字”句中“举语”一词,很多不同版本都作“笔语”。“举语”是古人常用语,“笔语”则不可通。傅先生引用的明代毛晋汲古阁本作“举语”,没有错误,汲古阁本版本价值较高,这是个很好的例子。另外,唐人作文尚很重视骈偶,“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阮籍为老兵矣;举语未有骆宾王一字,已骂宋玉为罪人矣。书未识偏旁,高谈稷契;读书未知句读,下视服郑,此时之大病。”从后面的“举语”“读书”“书字”(宋代有的引文“书”后有一“字”字,今本《皇甫持正集》当是有夺文)三个词语来看,这是鼎足对语,可知首句“诗末有刘长卿一句”前应还有一字,方才符合对偶的要求。元代陶宗仪《说郛》卷三十五引此文即为“读诗末有刘长卿一句”,可见“诗”前有一“读”字。汲古阁本《皇甫持正集》中已经脱去此字,傅先生据汲古阁本,所以引文也漏了此“读”字。这说明即便是好的版本,也不是没有问题,读书求真,何其不易!学生茅塞顿开,我也有新的收获,真所谓教学相长啊。至于前一句“一谦三十年之说”,仍然是个疑问,古人常说“一谦而四益”,这句话最早出处是《汉书・艺文志》道家类小序,颜师古的注释为:“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意思是谦虚的人,天、地、神、鬼、人都会益助他。颜师古的话又是出自《易经》的《谦》卦中的《彖》辞。至于“一谦三十年”之说,不明何意。此语在唐以后的文献中虽亦数见,然而它的最早出处,并且也是唯一出处,却都是皇甫的《与李生第二书》一文,也许是当时的一句俗语,也可能是皇甫的一个误笔。这个问题无法解答,只好留待今后了。

发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其意义不低于解决这个问题。而在研究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会获得新知。开卷有益,探求问题的开卷更有益。学生自主地学习、极积地阅读、细心地发现问题,师生共同努力去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应该大力提倡。

参考文献:

[1]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0.

篇2

师范院校在讲授古代汉语常识时,应尽量联系中学文言文的例子,这样,学生学起来觉得熟悉,既温习了旧知,又拓展了新知。在联系中学文言文知识的时候,应注意把中学相关文言知识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并以此作为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例如中学课本《山海经•夸父逐日》对“夸父”的解释很简单:“夸父,古代神话人物”,但在《核舟记》中对“虞山叔远甫刻”的注释则为: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在学习古代汉语文选《夸父逐日》时,则应在此基础上把这些中学已有的知识串起来,进一步说明“父”的用法,既要说清“父”在古代是用在男子名称后面的美称,又要说明此用法又常写作“甫”[6]7。有的篇目中学课本有,而大学教材没有入选。这时教师在讲授古汉语课程相关知识点时,应联系中学学过的旧知。如《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学教材对“扑朔”的解释为:“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在讲授古代汉语课程知识点“古无轻唇音”时,就可以在这个认知的基础上,列举其他几种观点,相互比较,从而深化认识。据刘成德先生概括,对于“扑朔”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1)兔走足缩之貌(张玉谷《古诗赏析》;(2)跳跃貌(余冠英《乐府诗选》);(3)扑腾,乱动的样子(北大中文系编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4)貌蓬松的样子(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尔雅》郝懿行义疏指出,“扑朔”与“扑、扶疏、朴簌”同一语源。树木丛生的样子为“扑”,枝叶丛生的样子叫“扶疏”,鸟兽的羽毛丛生的样子为“扑簌、扑朔”[7]11。对一个初中的学生来说,从语境出发,从易于理解的角度看,(3)更易于理解(这恐怕是中学教材采用这种解释的原因所在)。但从语源的角度看,显然,朱东润的解释是较妥当的。这样,在串起旧知的基础上拓展新知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在讲授古汉语修辞方式时,也可以多联系中学文言文内容。上例“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一句的修辞也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讨论。例如有人认为句中“扑朔”与“迷离”互补为义,即雄兔与雌兔均有“脚扑朔”、“眼迷离”的习性,这才难以区分雄雌。这样的说法对不对?联系下文“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讨论,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理解。这样的讨论是在中学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又比如在讲授古代汉语中有关对仗的知识时,不妨联系高中语文第二册《滕王阁序》课后练习。该课后练习五指出:“课文中有很多对偶句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种‘当句对’的句式,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学习新知,与已有知识相联系,可以使得学生对对仗的基本类型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在新旧知识对比的基础上,使学生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例如,中学课本对通假字一般以“通”来表明,如《勾践灭吴》“三年释其政”,课本的注释是“‘政’通‘征’,征税”。但有的古今字则也用“通”来说明,如《烛之武退秦师》“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古今字则有的加以说明,如《论语十则》“不亦说乎”课文的注释为“说,‘悦’的古字,愉快”。但更多的时候并不注明,例如高中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秦伯说,与郑人盟”———“说”同“悦”。《勾践灭吴》“令壮者无取老妇”———“取”同“娶”。师范院校古代汉语教学则要系统讲授相关知识,要求严格区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因此,在古汉语教学中一方面应该讲清古今字与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别,同时也应讲清中学课本这样处理的原因所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古代汉语相关知识,又可以使他们明白中学文言文教学因为教学对象、教学要求的不同,不能照搬大学古代汉语课程中的相关术语。中学文言文有不少词类活用的典型用例,但一般只是随文注释,并未明确说明是哪一种类型的词类活用。我们在讲授古汉语常识之词类的活用时,就可以举这些例子,并且要让学生知道中学文言文为什么这样注释。例如,中学《寓言两则》(《韩非子》、《淮南子•人间训》片段)对“智子疑邻”的解释是:智,聪明,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聪明”。《狼》中对“犬坐于前”的解释: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大道之行也》对“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解释:亲,用如动词,以……为亲;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过秦论》“瓮牖绳枢”———以破瓮作窗户,以草绳系户枢。等等。中学教材并没有细致分析这些词原来是什么,又活用为哪类,更没有作进一步的理论概括(中学无此必要)。而大学古代汉语的学习则应使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以这样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并且加以理论概括,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还可以深化学生对中学教材的认识。又如《木兰诗》中的句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以上句子课文并未注释,然而课文练“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其实已暗含“互文”的特点。虽然王力版、郭锡良版古汉语教材均未选入《木兰诗》,但我们在讲授古代汉语关于修辞方式的相关内容时,可以举这个例子,结合相关知识,使得学生深入理解“相互交错、补充”的内在含义。再如:中学课文《庄子•秋水》对“望洋向若”中“望洋”的解释是“仰视的样子”,而郭锡良《古代汉语》“望洋:叠韵连绵词,仰视的样子”;“少仲尼之闻”中学课文的解释“少,动词,小看”,而郭锡良《古代汉语》注释为“少,形容词用作意动,觉得……少”[6]624。通过这样的对比,结合系统性教学,就能使学生知其然且能知其所以然。

三、应明确高校古代汉语教材语法体系与中学语法体系的区别

古代汉语教学,少不了一些语法术语。然而,由于古代汉语教材语法体系与中学语法体系不同,这既给学生带来不小的困惑,也给古汉语教师带来难题。例如:高中课文《师说》的注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者,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判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之,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这里的“者”、“之”的说明均不同于古代汉语课本。虽然王力、郭锡良两种版本均未选《师说》,但在通论及文选中郭锡良等把“者”看作代词,“者”在主语的后面复指,引出谓语;“之”郭本看作连词,王力则看作介词。对这类现象,在古汉语教学时不能回避,相反,应明确指出这是因为语法体系的不同造成的,告诉学生这是人们对同一现象的不同认识。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语法体系的不同固然需要指出,且可以略加介绍,但不需要详谈,更不必深入研究,以免增加学生负担。此外,在对师范生讲授古代汉语语法知识时,除了尽量多举中学教材中出现的例子外,对中学教材中出现但没有讲明的语法术语,也应予以明确说明。这显然有助于学生系统深刻地掌握相关语法知识。例如:高中语文第二册《师说》的注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用来……的,……的凭借,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所以”不同。在古汉语教学时,除明确讲明古代汉语“所以”的两种主要用法外,还应指出:古汉语“所以”是代词加介词构成,而现代汉语的“所以”则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连词,不再是代词加介词。

四、讲授古代汉语知识时,既要注意其系统性也要注意补充教材之外的相关知识

篇3

2003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文言及古诗词接近阅读内容的一半,高中语文现行实验教材中文言的学习也占据了相当多的份额。那么,高中语文中的文言文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从中学到什么?这是一个不得不明确的问题。走进现在的语文课堂会发现:许多教师只在大讲之乎者也,师生都在忙于“字字落实,句句清晰”,有人甚至将其等同于外语的教学。文言文中所积淀的古人灿烂的文化、深刻的智慧以及不朽的文采都不见了,剩下的只有文言字词。好一个枯燥了得,师生好一个“累”字了得。究其依据,原来是考试题型中有考实词、虚词、词法、句式。殊不知,这种教学则是在艺术、文化的殿堂门外磨蹭却不能够登堂入室,更不能取其瑰宝、汲其智慧来丰富自我的精神家园。也背离了语文课的课程目标。那么如何给文言文教学进行目标定位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确立的课程目标为:学生要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修课程根据“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织教学,“阅读与鉴赏”的目标中具体规定了“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选修课中的“诗歌与散文”系列的目标为:“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由此可见,文言文教学是不能只停留在文言知识教学的层面上,还要在鉴赏、领悟、拓展、创新上提升文言文学习的境界。简而言之,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应为文言、文学、文化三个层面。文言文课堂教学应由文言知识这个语言基础的层面上升到语言所承载的内容——文学鉴赏,感受领悟古文中的思想和艺术的魅力。最后再进一步引领学生去发现古文中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进而构建学生自己的对传统文化的审视能力、传承能力,构建学生自己的生存智慧。

篇4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古文素养 误区 对策

历年来,古文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现状一直为大家所诟病。专家们普遍认为一线教师古文学养不足,不能满足高中古文教学需要。教师们认为学生古文基础薄弱,初高中衔接失当,难以取得成效;家长们认为古文学习很重要,在学校没学好,可以在课外辅导班补足。这种三方都不满的趋势愈演愈烈,矛盾焦点全部集中在一线教师的古文教学能力上。

一、高中语文老师古文素养的定义及内容

(一)什么是古文素养。

胡明德认为:“关于语文素养的定义,学界至今没有统一说法……教师素养是教师在固定期限内,在自己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及道德修养等。”古文素养就是高中语文老师为了适应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必须具备的古代文学素质和修养。

(二)古文素养包括哪些内容。

具体内容大致可以确定为教授高中古文必备的古代文学的语法知识、古代文学常识、基本古代文论知识和相应文化知识储备,以及新课改过程中需要的古代文学教学新方法和新设备的使用技能。

二、高中语文老师在提高古文素养方面陷入的误区

陈大维指出:“中学语文教师古文修养的缺失恐怕主要不在古代语文知识方面,即使有所不足……(而)主要是文论修养和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一)知识储备层面的误区:一头扎入浩瀚古文书海难以自拔。

黄山谷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为弥补自身古文知识不足,笔者确定如下阅读书目(节选):《中国文学发展史》、《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诗经选》、《楚辞选》、《汉魏六朝诗选》。这批书选本精良,涉及面广,博大精深。高中语文老师如能好好加以研读,假以时日,就一定能有效提高自身古文修养。

很快问题接踵而至。首先是这些优良选本大多是权威古本,一般收藏在各大名校图书馆内,市面上很难买到;其次,这些书古奥精深,若非一番艰辛仔细地研读,一时之间很难消化。看来,仅凭普通一线老师的满腔热情和一己之力是很难完成这个打牢古文素养基础的重任的。

对策:

1.以教学组为单位,设立阅读古文典籍兴趣小组,重新确立书目,动手搜集所需书籍;

2.以定期活动检查阅读进度和交流阅读经验,分享学习心得,撰写学习笔记或者论文;

3.在老中青各年龄层教师中,通过定期听课,积极促成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局面的形成。

(二)技术运用层面的误区: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设备,忽视教学规律。

毋庸赘言,古文教学得益于多媒体技术的地方很多,如讲白居易的以乐抒情的千古名作《琵琶行》,不少教师都会选用音乐辅助教学。课前可选用《高山流水》调动气氛,课中选用林海的《琵琶语》创设情境,进而辅用《十面埋伏》展现琵琶乐之精妙,最后用林海的《渡红尘》揭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人类共同情感主题。这样的多媒体使用可以说和课堂教学相映成趣、浑然一体,实在是妙不可言。

一旦遇到苏轼《赤壁赋》这样的情理佳作,多媒体技术就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笔者见过有老师选用多媒体讲解这篇需要耗费三课时的重点课文,该课件共使用50张课件,数量不算多,课时安排紧凑,内容详略得当。细看多媒体使用,并没有出彩之处:除了音频朗读和图片展示(共计7张幻灯片,仅占总数的14%)利用到多媒体之外,其他部分(80%以上)多为课文知识点归纳,多媒体和课堂教学的结合使用状况极其不理想,不值得提倡。这正是很大一部分古文教学面临的困境:费时费力不讨好。笔者提出两点建议:

1.鼓励使用多媒体,绝不滥用。可以锦上添花,但绝不多多益善。

2.遵循古文教学客观规律,同时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三)理论实践层面的误区:轻视文言语法教学,偏重人文精神培养。

初中生学古文几乎不讲语法,以至于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文言文语法体系,到了高中,尤其是高一,马上要求他们能读懂浅易文言文,实际情况是很多同学连“主谓宾定状补”是什么都分不清。

广大一线教师的普遍认识就是“得语法者得天下”,教学实践中分别做出不同调整:很多教师不惜放慢教学进度,用8~10个课时疏通这些语法知识,以期学生迅速获得高中古文教学必需的语法知识;更多教师则是顺应课时安排,将语法知识零零散散地穿插在课文讲解中,以期学生能缓慢学习这类必备的语法知识,然后形成自己的体系。这种与“《考纲》精神”多少有点相悖的“灵活处理”,实属无奈。

笔者认为,“文”“言”之争在初高中教学中实在是大可不必的,应该回归到“言”为“文”之基础,“文”为“言”之升华的轨道上,这才是高中生学好高中文言文的不二法门。

对策:

1.高一教师讲授古文之前,务必统一安排学生学习文言文相关专题语法知识;

2.授课内容、课时和相关练习由高一教研组研究统一部署,以期达到“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与笔者有共识的广大普通高中教师在提高自身古文修养时,一定要极力避免上述三种误区,从知识储备、技术运用和理论实践三个层面上参照建议执行,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中国传统的文学教育,历代有不同的特点。先秦诸子的学术传授中蕴涵着文学教育的成分。两汉时期,太学的教学中文学教育作为经学教育的附属物而存在。魏晋六朝,文学教育存在于贵族文学团体内部以及家族成员的创作、品赏、评论中,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受到重视。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学的兴盛,文学教育得以发展。元明清时期,不管是各级官学、书院,还是民间的义学、私塾,文学教育大都服从科举考试的需要。虽然中央与地方、都邑与乡村、庙堂与民间各有不同,地域的发展也具有不均衡性。但是,从总体上看,政治伦理色彩与大的文化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上的经学中心与广义的文学观念相关联,是传统文学教育的主要特色。

到了清代,科举制度的弊端越来越凸显。王士祯曾记载进士不读《史记》的怪事:某一前辈老甲科见一孩童读《史记》,问知作者是司马迁,竟问“渠是某科进士”。事或夸大,但是也能说明问题。科举考试讲求以八股文体作文章,文章题目从四书中来,因此文学教育的功利色彩极强,一些读书人甚至缺乏基本的文化常识。清末,从开始,经历运动、第二次、、、、八国联军侵华,可谓内忧外患。面临这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识之士进行了、等寻找出路的努力,促成了教育方面的变革。为培养操办实际事务所需要的人才,洋务派开办了新式学堂,特别注重外语、军事和专业技能教育。1862年创办的,主要开设外语、天文、科技等课程。维新运动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等对八股取士制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1898年梁启超草拟的《京师大学堂章程》得到光绪皇帝的批准,这一章程初步建立了分科教学的体系。1901年,清政府颁布诏书,鼓励各地设立学堂。1902年由管学大臣张百熙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颁布,对学堂的目标、年限、课程设置等制定了规范。1903年,张之洞、上书,提出废除科举制。张之洞会同张百熙、荣庆等人,在壬寅学制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形成《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这一学制得到光绪皇帝批准并在全国推行。随着各地学堂的开办,1905年清政府最终废除了科举制。

二、古代文学教育的转型

(一)古代文学教育地位的变化

癸卯学制对学堂的招生、课程设置、考试等都进行了详尽的规定,将教育分为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三类,又按程度高低将整个教育过程分为三段七级:一是初等教育(含蒙养院、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二是中等教育(中学堂),三是高等教育(高等学堂、分科大学及大学选科、通儒院)。蒙养院教学内容中的“歌谣”一条,初等小学堂教授科目中的“中国文字”,高等小学堂、中学堂及高等学堂教授科目中的“中国文学”,均与文学教育有关。高等学堂按照学生日后预备入学的方向,将学科分为三类,中国文学属于三类共有的必修内容。大学堂中,文学科大学分为9门,其中“中国文学门”的主课有理论性质的“文学研究法”,还有“说文学”“音韵学”等专门学问,另有“历代文章流别”“古人论文要言”,相当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课程,还有“周秦至今文章名家”“周秦传记杂史周秦诸子补助课”“四库集部提要”,以及中国及西方的历史、外国科学史、外语等相关内容。“研究文学之要义”共41则,对授课内容作出了细致规定。由于中国古代传统中没有纯文学的观念,文学教育往往附属于经学、史学等,明清时期更成为科举考试的工具。癸卯学制第一次从制度上将“中国文学”与“读经讲经”并列,作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大学文学科还设立了“中国文学门”,这是我国中小学开设“国语”“国文”“语文”课、大学开设“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开端。然而,古代文学教育获得地位并非顺理成章,而是来之不易的。癸卯学制的主要起草者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本就以提倡实学著称。加上清末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迫切的富国强民愿望弥漫朝野,在这种救亡压倒一切的语境下,出于经世致用的需求,科学被赋予崇高的地位,文学则无容身之处。但是癸卯学制参照日本学制,而日本又是学习西方的,不管西方还是日本,学制中都存在文学这一学科。

也许正是基于此,中国文学终于挤进了新教育体系中。在这种功利主义的倾向下,传统文学教育必须证明自己“有用”,才能被社会接纳。癸卯学制的纲领性文件《学务纲要》中专门有一条指导意见:“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煞费苦心地为中国文辞找出了存在的合理性。首先,中国的经书,“即是中国之宗教”,如果不读经书,那么就失去立国之本,“安有富强之望乎?”这样的解释巧妙地将儒家经典与外国的宗教比较,又将读经与民众追求国家富强的诉求联系在一起,赋予了读经令人信服的意义。这样一来,学习中国文辞自然也就有了价值与意义。按照“中小学堂,宜注重读经,以存圣教”的精神,“读经讲经”一科在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和中学堂的课时设置中,分别占周课时的五分之二、三分之一、四分之三。其次,中国文辞还有一个重要的现实作用,那就是写奏议、书札等实用文章。与之相应,在各级学堂具体的授课内容中,也一再强调学习中国文辞“以备应世达意之用”“适于实用”。这里并没有提到对科举的作用,应该是废除科举制酝酿已久,因为第二年也就是1905年就正式下诏实施了。这样古代文学教育实际上陷入了某种尴尬的处境中。文学被正式立为一科,第二年科举制又被废除了,摆脱了桎梏的文学教育本该获得自由。但其赖以论证自身存在合理性的理由,恰恰是对经学的助益。也就是说,古代文学教育以丧失独立性为代价,得到了独立的地位。而废除科举制,固然打碎了文学教育的桎梏,却也部分消除了文学教育存在的依据。实用的文体,虽然是传统文学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往往缺乏文学性。一味追求实用,文学教育将走向偏狭。等到十余年后文化精英大力推行言文一致的白话文,连“奏议、公牍、书札、记事”也开始使用现代汉语,慢慢和古代文学脱离了关系。这时候连实用性的理由也变得不能服人了。再后来“人格教育”“美育”等教育思想兴起,由于古代文学被视为旧思想的载体,这些任务自然又落在了白话新文学上了。概言之,中国文学自癸卯学制以来,固然得以被专门列为一门学科,但是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由于长期受制于实用主义的功利化思想,教育的审美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一问题一直延续至今。

(二)古代文学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式的根本变革

培养写作者是传统文学教育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也就是说训练的内容除了阅读,还有实践性创作。授受的双方一般都参与文学的创作,所以文学是动态的,作品是不断累积的,既包括过去的文学,也包括现在的文学。癸卯学制中虽然有写作一项,但是已经不再那么强调了。大学堂的课上也不进行传统的诗赋训练,中小学堂更是有“学堂内万不宜作诗,以免多占时刻”的规定。1905年为保证学堂的发展而废除科举制后,以文言文或古白话为创作语言的传统写作方式失去地位,随着白话文运动兴起,逐渐被现代白话文写作取代。这意味着,古代文学教育不再是从古至今的文学教育,而是“古代的文学”的教育。“现代文学教育”“当代文学教育”等也先后从文学教育中分离出来,成为与古代文学教育并立的门类。古代文学教育的目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培养写作者已不再是主要目的,培养学术研究者以及提升普通接受者的文学素养成为最重要的任务。这样一来,授受双方往往缺乏相关的写作经验,并且随着古今语言文字的演变,普通民众与古代文学作品之间的隔阂越来越严重。因此,古代文学研究和教育也面临脱离现实需求、成为少数研究者群体内部的话语游戏的危险。

从内容看,古代文学教育也有重大变化。癸卯学制中大学堂“中国文学门”的“中国文学研究法”称“务当于有关今日实用之文学加意考求”,对“历代文章流别”指出以仿照日本的《中国文学史》,编纂讲义授课。1904年,时任京师大学堂国文教习的林传甲,将为授课需要而编写的讲义以“中国文学史”为题刊行,这是“第一本中国文学史”。林传甲在卷首题记中表示“将仿日本笹川种郎《中国文学史》之意以成书”,又说“查《大学堂章程》中国文学专门科目所列研究文学众义,大端毕备,即取以为讲义目次”。可见,此书一则受国外文学史编写的启发,二则忠实贯彻了癸卯学制的要求。林著文学史分16篇,目次与癸卯学制的“研究文学之要义”的前16条完全一致。此后出现的一系列文学史教材,大抵也都是基于高等学府中的教学需要而编写。这意味着从传统的文学选本到系统的文学史著作,教材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与以前强调实践的教学方法不同,新的教学方法似乎更侧重知识的系统传授,这也适合现代学校的课堂教学。虽然初等和高等教育不以系统的文学史为授课内容,而是选择“雅正铿锵”“有益风化”的诗歌等。但是,癸卯学制规定中小学堂教学方法“以讲解为最要”,特别提出对记性太差无法背诵的学生,“若强责背诵,必伤脑力,不可不慎”,又规定中小学堂读古诗歌“遇闲暇放学时,即令其吟诵,以养其性情,且舒其肺气”。这实际上也就规定了课堂教学以讲解为主的方式,明显不同于传统官学和书院“执经叩问”的发问答疑式、私塾的诵读玩味式、家庭教育的互相启发式这些非系统性的教学方式。

三、癸卯学制对古代文学教育的影响

(一)古代文学教育的西化与现代性问题

癸卯学制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中体西用色彩,是中国儒家思想和外国教育制度的结合体。这一学制是学习日本的结果。日本学习西学大有成就,其文化又与中国接近,加上路途不远,往来相对容易,所以考察日本成为当时的潮流。张百熙拟定壬寅学制前曾派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纶前往日本考察,张之洞也在1901年12月派罗振玉等人去日本考察。这些人的调查访问及对日本学制相关资料的编译,为后来癸卯学制的拟定打下了基础。日本学习西方思想的同时能保存自己的思想传统,这一点正符合中体西用的观念,是理想的学习对象。学习的结果是癸卯学制以儒家思想为不可变的根本,其中又特别重视宋儒理学。另外,只设外国文学,不设外国哲学。王国维1906年在《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中对此提出批评:“其根本之误何在?曰在缺哲学一科而已。”他主张从哲学意义上而非仅从道德伦理方面研究理学,指出哲学、美学与文学的关联,并且主张开设印度哲学和西洋哲学课程。癸卯学制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对自己本民族文化作何处理的问题。无疑,制定者对于西方思想带有某种疑虑,竭力维护传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但是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到利用西方的思想否定自我的传统,近现代文化史上的这一出戏已经拉开序幕。对于中西文化的争辩及文化认同的问题,余英时在《越过文化认同的危机》中指出,现代西方已经成为“普遍的现代性”的象征,于是现代化往往也就意味着西化。在古代文学教育中,采用的教材、使用的研究理论,乃至教学方法都曾有过西化的倾向。

时至今日,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和教育中,如何做到既吸纳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又不失落本民族文化传统,仍旧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与中西学术思想冲突问题同时浮现的还有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思想冲突的问题,只不过在癸卯学制颁布之时,还没有发展到后来尖锐对立的程度。所以这一学制规定仅限于“习通行之官话”,练习写作时“愿习散体、骈体,可听其自便”,不过“不宜太数”,诗赋“听学者自为之,学堂勿庸课习”。当然,这里的写作指的是文言文写作。后来,随着白话文运动兴起,中国文学科目中,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冲突日益激烈。以1906年筹建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即后来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为例,一开始的中国文学课是按照癸卯学制的要求。1915年,校长经亨颐实行改革,推行白话文教育,编写国文课本,收入大量时文,以白话文承载现代社会伦理与经世致用之说,以贯彻他的“人格教育”理论。这种现象是普遍的。文学教育的内部,现在我们称之为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两部分力量的消长,以及古代文学教育内部,传统思维和现代思维之间的冲突,也一直都存在。

(二)古代文学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

传统的文学教育中,资源的配置相对均衡。特别是科举制度完善以后,从蒙学到太学,讲授的内容是相通的。乡村的社学、义学、私塾起着辅助各级官学的作用。在士大夫家庭内部互相切磋的文学活动中,文学的审美教育得以进行。像《红楼梦》中所写的结诗社的情形,以及香菱学诗的经历,是有现实基础的。这样,各个层次的文学教育形成稳定的结构,缔造了一个延续不断的文学教育传统。癸卯学制的颁布以及继而废科举的举措,打破了这种相对均衡的状态。首先,新式学堂虽然大量涌现,但是这些新式学堂往往在都市,加上学费昂贵,乡村的大批寒门弟子实际上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文学教育在乡村自然也面临着这样的断层,诗书传家的家庭教育传统,以及苦读诗书博取功名的文学教育模式,都在新的历史时期难以为继。其次,癸卯学制对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中的“中国文学”一科的教学,有较明确的分工规定。这开启了后世语言、文学分科的论争,也开启了“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癸卯学制规定初等小学堂教授科目有8种,第三种为“中国文字”。“中国文字”一科的“教育要义”是识字以利于读书,能够用“俗语”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写“日用简短书信”,其最终指向是“供谋生应世之要需”。而高等小学堂的“中国文学”一科内容是“读古文,使以俗话翻文话”“习楷书”“习官话”。对照可知,这其实是“中国文字”科的延续。中学堂虽也有讲授“文章流别、文风盛衰之要略”的要求,但仅仅是出于作文的需要,重点还在于识字、写字等语言文字的训练。从癸卯学制对中小学堂“中国文学”的学科描述来看,显然是侧重语言知识。

这样一来,语文就变成了实用的工具,其人文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对大学的古代文学教育并没有产生很大影响,大学可以通过语言和文学的分学科教学,使两者各司其责。实际上中学也曾经做过类似的尝试。20世纪50年代,关于语言与文学关系的讨论成为语文教育的热点问题。讨论的结果是模仿苏联教育,实行汉语和文学分科。1956年4月2日,教育部发出通知,将中学、中等师范学校的语文分汉语、文学两科教学,于1957年秋季统一实施。然而仅仅半年后,1958年3月,中央宣传部宣布取消分科教学,将汉语、文学合并,成为语文科。这样一来,语文就必须要面临语言与文学两方面的问题。语言教学侧重于工具性,文学教学侧重于人文性。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学语文教学界进行了激烈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之争,其开端其实在于癸卯学制最初的分工,是50年代分科讨论的进一步深化。这一论争的结果是,教育部于2001年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延续了这一说法。对比1986年版《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的说法,“人文性”显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篇6

2003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文言及古诗词接近阅读内容的一半,高中语文现行实验教材中文言的学习也占据了相当多的份额。那么,高中语文中的文言文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从中学到什么?这是一个不得不明确的问题。走进现在的语文课堂会发现:许多教师只在大讲之乎者也,师生都在忙于“字字落实,句句清晰”,有人甚至将其等同于外语的教学。文言文中所积淀的古人灿烂的文化、深刻的智慧以及不朽的文采都不见了,剩下的只有文言字词。好一个枯燥了得,师生好一个“累”字了得。究其依据,原来是考试题型中有考实词、虚词、词法、句式。殊不知,这种教学则是在艺术、文化的殿堂门外磨蹭却不能够登堂入室,更不能取其瑰宝、汲其智慧来丰富自我的精神家园。也背离了语文课的课程目标。那么如何给文言文教学进行目标定位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确立的课程目标为:学生要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修课程根据“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织教学,“阅读与鉴赏”的目标中具体规定了“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选修课中的“诗歌与散文”系列的目标为:“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由此可见,文言文教学是不能只停留在文言知识教学的层面上,还要在鉴赏、领悟、拓展、创新上提升文言文学习的境界。简而言之,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应为文言、文学、文化三个层面。文言文课堂教学应由文言知识这个语言基础的层面上升到语言所承载的内容——文学鉴赏,感受领悟古文中的思想和艺术的魅力。最后再进一步引领学生去发现古文中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进而构建学生自己的对传统文化的审视能力、传承能力,构建学生自己的生存智慧。

二、文言文中的文学、文化内涵

2003年人教版的语文必修教材中,我国古代散文就占有10个单元,从先秦史传散文、先秦诸子散文到汉魏晋散文、唐宋散文、明清散文,这些散文文本所记载的就是我国社会的历史沿革、政治变迁、历代志士仁人的精神追求、人生理想、各家各派的学术思想、艺术风貌等等,它承载的是历史、文学、艺术、哲学、思想、文化等等,它蕴含着几千年的民族思想文化的丰富积淀以及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古人的生存智慧。因此,古代散文的学习本身不只是要学生掌握文言这个语言工具,古代散文本身就是古人思想文化艺术成果的载体,是学生要汲取、传承、践行的对象。所以特级教师韩军说,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指的就是文言文的学习要在古文经典中涵泳体悟,在历代先贤用智慧垒就的精神家园中探幽取精,进而获得文学、文化、精神、智慧的滋养。学习先秦诸子散文和史传散文,儒家的济世情怀、仁爱精神,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及其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影响;老庄的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其他各家或纵横捭阖,或雄辩千古。这里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也是中国文学艺术的起始,有的虽有些古朴,但却闪烁着古人艺术的才华和非凡的智慧。汉魏更是充满了才情与风骨。一部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足以让后人从涵泳中咀嚼获得无尽的体悟享受。唐宋散文中名家辈出,让中国古代文学的殿堂更加璀璨夺目。苏轼的一组《赤壁赋》不仅是文学上的一朵奇葩,而且也把中国文化史上的儒家道家佛教的思想哲理融入其中,……因此,文言文的学习,文言知识的学习只是为学生进入古人为我们所构建的精神家园铺平道路。同时,文言是我们母语的源头,我们既要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又要从中获得更为重要的精神滋养。 转贴于

三、课堂中三个层面的生成

首先,文言知识的学习是基础,是学生读懂文本的基础与手段,也是学生进行鉴赏以至走进作者心灵与文本作者对话的前提。是帮助学生进行鉴赏与对话的语言工具。课堂上可借助注释与工具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与辅导。借助于大量阅读来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的规律。

其次,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文言文的阅读与鉴赏需要老师作一些引领,因为作者及其作品中所表现的生活与学生都有一定的时空距离,要想让学生真正能与作者进行对话,能真切地体悟作品中的生活,教师就要以对话中的首席在学生、作者以及作品中人物之间进行沟通、引领,并展开对话,进而去体悟作者的思想、作品中的艺术魅力,从而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审美享受。

篇7

【关键字】文言文教学 高中语文 教学策略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表达,现在学生所接触的先秦诸子以史传散文等都属于文言文的范畴。通过高中语文课本中经典文言文篇章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知识的掌握。但相比白话文文章来讲,文言文因其实词虚词的语法结构和一词多义等往往是高中较难掌握的知识。但在高考中,文言文阅读又占着比较大的比重。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做好文言文的教学一直都是一线老师探讨的热点话题。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际,针对文言文的讲授与学习方法进行探讨。

一、联系历史背景,增强学习兴趣

高中语文中文言文篇章大多是诸子散文与先秦散文,这些文章都折射着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很多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都有着关联关系。在讲授文言文知识的时候,如果将某篇文章孤立的进行讲解,就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荆轲刺秦王》《烛之武退秦》等。在进行这些文章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将秦国崛起与出关灭六国的大背景给学生进行讲解,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将《大秦帝国》节选给学生放阅。通过了解历史背景,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同时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对中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在进行文言文授课之前,对课文所涉及到的历史事件给予讲解。

二、注重文言文背诵,增强句词理解

背诵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很多名篇名句学生熟记之后就很难忘记,所以加强对学生文言文背诵的指导是文言文学习的关键。作为老师要教会学生背诵的方法。把较长篇幅的文章进行有效划分,每次学生背诵小段,然后再继续背诵下一阶段,这样一来就很好地增强了学生背诵的成就感。背诵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了解所背诵内容的意思,这样背诵起来就相对容易,所以老师在背诵之前要将文章大意给学生讲述清楚。文言文的背诵方法比较常用的是首字提示方法,翻译还原法,即学生依据翻译回想文言文的内容进行背诵。当然还有边读边译法等。这些方法都不固定,可以依据学生自己的特点在背诵中总结和发现适合自己的方法。文言文中字词句的语法相当复杂,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要反复强调一些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一词多义词,同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对这些容易出错的字词句要多加练习,进行专题测试。

三、增设名篇赏析,侧重学生翻译能力培养

文言文很多名篇都非常适合高中生阅读和学习的,但是因为篇幅问题,很多名篇没有纳入高中语文课本的范畴,老师可以广泛地涉猎一些名篇名作,挑选有代表性的文章来给学生赏析,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同时配合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将日常所学的语法运用到赏析文章的理解上来,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控阅读的技巧和方法。翻译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学习文言文必须面对和掌握的基本能力,首先,老师应该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信、达、雅”即忠于原文,语言通畅,译文优美生动的原则。然后教会学生掌握翻译的技巧,对于专有名词,如人名可以不做翻译,对于省略的代词等则需要再翻译中进行补充,运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代汉语表达,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中的“孰”就应该按照现代汉语的“谁”进行翻译,最后还要注意在翻译中将宾语前置和状语后置等倒装句进行调整翻译,使翻译后的句子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

文言文历来都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很多学生都对文言文有所畏惧,在考试中经常出现大面积失分的情况。相比现代汉语来讲,文言文具有更为简洁直接的特点,只要准确把握,学好文言文并不难。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文言文兴趣的培养,通过介绍课文中文言文所讲述内容的历史背景,增加学生兴趣。同时要在文言文的背诵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加强学生对于字词句的理解。开设名篇赏析课堂,给予学生更多关于文言文的认知,通过与课文对比,提倡学生自主翻译。掌握良好的翻译技巧,让学生做好读书笔记都是非常有效的增强文言文学习效果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顾之川.守正出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介绍[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Z2).

[2]陈伟赛.从培养能力到传承文化――评析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不同要求及教学策略[J]语文学刊.2004(06).[3]陈巍.辽宁省阜蒙县蒙古族高中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11).

[4]王春凤.人教版新课程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古代散文选文系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11).

篇8

当前文言文的常规教法是串讲法,教师十分注重古汉语知识的讲解,先逐字逐句翻译,然后总结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用法,最后简单介绍行文脉络,概括中心思想,分析写作手法。这种串讲法深受一线老师的喜爱,原因很简单,备课量少,教学容量又大,只需把古文字串译出来,就基本完成教学任务,但是这种枯燥的教法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更无从谈及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文本所要传达的人文精神。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新课标进一步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因此,新课标要求文言文应该有三个层面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文化,教师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实现文言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教学要主要以下几点:

一、在教学中实现“言”和“文”的结合

传统的串讲法把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教成了文字语法的梳理和归纳,没有把传统文化的因素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去。当下入选的高中文言文大多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大概有以下几个主题:先秦诸子的思想、学术观点,以孔孟、庄子的文章为主;传统英雄的崇高精神,中国特色的战争风云,以史传散文为主;士大夫的淑世情怀,治国方略;文人名士的审美情趣、处世方式以及世界观和价值观;人间亲情,宗法社会的传统人伦。文言文教学除了进行古汉语知识的讲解,培养文学鉴赏能力之外,还应帮助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此外,文言文教学还要承担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任务,要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具体教学中不能把文言文课等同于语言课,当然也不能纯粹地上成文学阅读课,在教学中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言”中品“文”,在“文”中探“言”。那么课堂教学如何做到“言”“文”结合呢?

1.对串讲法的冷思考

串讲法的“讲”是指通过逐字、逐句的讲解,“串”是指贯通句子的意思及其与上下文的联系;串讲的目的主要是疏通文意,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文章内容。于漪先生指出“对于文言作品,只有首先读懂,才能做更深入的领会和体悟。”其实串讲本身没错,关键是要讲得适时、合适、有效。虽然我们主张文言文教学要淡化字词教学,但并非不要字词教学,毕竟把握语言是开展文学鉴赏的基础。

语言体现一个民族的思维特点,体现民族的文化心理,是人类精神的外化。汉语不仅传递文化,其自身便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文言文不是词语的简单堆砌物,它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切忌把文言分解为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一个一个的高频考点,孤立地静止地讲解。字词教学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要在文本整体阅读中进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除了指导学生揣摩作者在用词遣句方面的功力,还要从篇章结构、思想情感、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整体把握,让学生接受古文化的传承和熏陶。此外,在教学中绝不能一味串讲,要将语言训练和文学鉴赏结合起来,还要将串讲法和诵读法、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信息高度发展的年代,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将所有人类知识传授给学习者,教育的任务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学生学习成了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摧残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成了学生发展的阻力。教师要转变观念,要以学生为主体,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自主学习有助于培育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我国古代文化浩如烟海,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举一反三,实现知识的迁移,让学生真正的得益。

培养文言文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上课要以学生的自学、活动、质疑为主,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工具书,以及以前所积累的文言知识自主疏通文句,教师只在关键处作些指导,文言常识的教学力求少而精,让学生在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构建文言知识,获取正确思想认识、情感体验和审美意识。此外,教师要适当补充教学必要的语法常识,如词性、语法成分等,这些语法常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特殊字词句,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二、加强诵读教学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诵读法是对古代阅读教学方法的继承,这是前人的读书经验,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强诵读教学的好处在于,诵读把无声文字变为有声语言,把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于声音之中,能加深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熟悉和记忆,增强文言语感,通过诵读还能使学生在跌宕起伏、轻重有致的感情变化中得到美的陶冶,引起共鸣,使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诵读还能改变传统教学枯燥沉闷的氛围,只要学生始终在诵读中涵咏,就自然会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诵读的基本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准确地传达文章的内涵和情感。诵读可以反复进行,通过初读粗略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基本内容。再经过多次的重复诵读逐步理解和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并初步鉴赏文章的艺术特色。诵读时可以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如在音乐背景下的诵读,也可播放录音,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有选择地去仿读。

当然教师不能只一味地强调诵读,必要的文言知识的教学是诵读教学的一个必要前提和准备,因为文言文是古汉语,语言障碍是先天的,忽略了文字语法教学的文言课堂,注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必要的字词句疏通,就让学生用磕磕绊绊、干干巴巴的有声语言朗读

《阿房宫赋》《滕王阁序》之类的古文,其朗读效果是可想而知。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文言都适合朗读,一些篇幅较长的传记就不太适合诵读,因此,文言文教学应该是多种方法并用,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必要的文言文作业

目前教师布置的文言文的作业基本上紧扣高考,是仿高考题型,应试性强,大多采用“每课一练”的形式,作业内容包括词语解释、句子翻译、文段背诵,对课文主旨的理解等,课外文段选的基本上是人物传记,这些练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知识,但是除了必要的字词解释、翻译练习之外,教师要尝试布置积累型的作业,让学生整理、积累常见实词,通假字,词类活用、虚词、古汉语特殊句式、必要的古文化常识等方面的知识。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让学生有计划的积累汉语语言知识,不仅可以使之形成系统,还能转化为能力,让课文例子真正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此外,要把文言文与写作结合起来,文言文以简约凝练的语言、精巧的结构、深刻的思想、变幻多端的表现技巧是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借鉴的方法,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名句和典故也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材料。例如,《游褒禅山记》中要求背诵的这部分,就可以挖掘多种思想,用来论证多个话题。教师还可以适当布置一些开放式的作业,写一些探究类小论文,如让学生探究“中国的酒文化”,或让学生走进名人,探索名人的人生观与哲学观等。

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是多读多练,然而当下学生课业重,图“多”已不可能,那么除了教材外,还需要多少的文言文阅读量才能让学生具备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换言之,学生要具备多少的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文学常识等,才能形成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些都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有待今后教学中进一步深入研究,切实避免古文训练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参考文献:

[1]郭瑞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篇9

首先,语文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要学习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不仅能够读懂文言文,还要能够讲解分析,不单是能够讲普通话,还要懂得汉语各方面的知识,要从语音、词汇、语法上来学习掌握;同时还要学习语言上的一些理论,同时还要掌握古代汉语知识,懂得理解字词句的古今义,知道古代汉语的不同句式等方面的知识。只有懂得古代汉语,才能理解文言文,才能深入领会文章内容,才能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文明,才能有深度地教授给学生。懂得了语言,才能灵活运用,才能在语言表达上有所优势,而教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语言表达能力,如果没有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即使满腹经文、一肚子才华也展示不出来,那就无法教给学生。文学上,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除了学习了解文学史上的知识外,还要学习相关的文学理论,如文学概论、中国文学批评史等学科的知识,中外文学理论都要知道了解,最好能够深入研究。总之,语文教师要有自觉的文学意识,要形成一种文学精神,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品味语文的趣味意蕴,并教导学生体味语文这种独特的韵味。

其次,语文教师要有熟练的专业技能。作为一个教师所应具备的教学技能,包括各种教学方法、普通话、三笔字、课件制作等教师技能。

语文是情感的课程,语文教师普通话一定要好,起码也要过得去,所以要勤于练习普通话,力图讲好普通话;同时,要提高自己的朗诵能力,要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体现课文的情感,因此,应该通过各种诗歌美文的诵读,较强诵读能力。

语言是一个教师的外在表现,三笔字也是教师显露在外面的行为,教师最好要能够写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笔字,而语文是文字的课程,语文教师写字的功底就显得特别的重要,所以也应该加强三笔字的练习,写一手好字让学生有个好印象。

同时,还要掌握现代的教学手段,懂得使用多媒体,会制作精彩的课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教育信息化扑面而来,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因此,语文教师要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为广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做好充分的准备。

篇10

关键词:中学语文;文言文注释;问题分析

我国古代典籍记录形式是文言文,虽然在“”以后开始普及白话文,但传承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原则,因而各类教学大纲还要去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能力。所以从小学到高中文言文的阅读比重逐步较大,因而在现代教育中,让学生读懂和理解文言文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目标。

1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中常见的问题

1.1注释术语使用不当,导致注释混淆:

在探究注释不当问题时,需要介绍何为语义注释,其实语义注释严格上说是表述或者现实文言文词的概况义的句子或者局面含义注释,体现方式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严格对译形式。语义注释相对应的是文意注释,主要涉及范围是陈述词句在文章中体现出的内在含义,主要是客观语义包含主观内容。

1.2注释缺乏准确性

1.2.1需要详细的地方注释趋向简单:

部分注释的简单,让师生在教学和学习中产生误解,比如在学习《鸿门宴》这课时,有这样一句话“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与项羽曰:沛公欲亡于关中”在课文下面有着明确的注释左司马,官名。但是很多高中学生都质疑过左司马是什么级别的官级,后来学习中才逐步了解,其实左司马不是一般程度的官级,是掌管整个军中事物、执行军法、参与作战计划的一个重要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参谋长级别,所以是具有极高地位的官级,处于这样重要位置人员成为内奸,刘邦回去后才会马上诛杀曹无伤。如果课文在注释时能够详细的讲明情况,学生在理解课文时能更为深入的理解学习细节,更有助于学生体会课文主旨。

1.2.2无需注释的地方详细注释:

在课文中一些比较简单的注释在文章中有过介绍,其实在后面就无需仔细说明。例如在学习《鸿门宴》这课时,有这样一句话“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课文下面明确写明之,到的意思。其实学生对这个“之”字很了解,由于在初一时学生就接触过这个字,并且这是文言文中经常运用的一个词汇,因而这类的注释就没有太大的实用性,并且重复学习也不利于培养学的自学能力。

1.3注释详略不当:

注释缺失准确性是注释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由于注释过程中需要考虑方方面面因素,不但需要了解词汇的具体含义,更好结合实际情况,从上下文、具体语境角度考虑问题,目的是让文言文注释能够接近于文章本义。从常识角度考虑,这种说法显然是不科学的,由于白色是不能倒影景物颜色,因而也就不存在倒影各类景物的。其实详细解释应该是白色的急流回旋清波,在碧绿潭水内倒映各类景物的影子。还有在《木兰诗》中,有“可汗大点兵”这句话,课文注释则写着皇上要大征兵。其实在我国古代可汗是鲜卑和突厥等少数民族地域的最高统领,中原地域才称为黄帝,两者的地位相差不多,但是称谓还是有所不同。并且在社会发展中其实严格上说汗是小的部落首领,有时候要听从于黄帝号令,比如清朝的准格尔葛尔丹可汗,就是臣属于大清朝,要每年向大清朝朝贡;鲜卑在游牧民族时也是用“汗”作为部落首领的称谓,但是在入住中原以后,却也改成“皇帝”,所以严格意义上黄帝与大汗不能等同。

2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问题产生之因

2.1教材编者意见不统一:

为教材做编著需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编著教材不但需要有较深的文字功底,更需要具有较广的知识层面,需要了解天文、地理、历史方方面面的知识,另外更要对训诂学、音韵学有深刻体会,最重要的一点需要遵循教材编著原则,一个注释是否能够完善与编著者的个人知识储备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编著者对古今字、通假字和同源字概念不是很清晰,那么就会造成注释术语使用混乱的状况。但是严格的区分这三方面,不是依靠查阅资料或者基础文字功底就能做到,需要长年累月的学习和积累,并且熟悉各类典籍和不同版本的释义,对比筛选中找到最合适的版本,不但需要贴近古义,更要便于学生理解,因而如何筛选、如果取舍是工作的关键所在。为文言文编著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另外编著者也要有个人智慧。因而做好教材文言文注释是一项较为繁琐和细致的学问,需要编著者学问广而且深。另外教材选文注释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选择的文章都是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详细筛选出来的,因而注释要结合这两方面,形成课程互动依据,并且准确解读课文。但是不同版本的课程标准阐述不是十分统一,并且对于文言文注释方面有些学者认为应该多注释,辅助学理解。但是有的学者认为应该点到为止,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些意见多少会出现不一致。

2.2未考虑教学实际:

文言文注释方面难易、繁简等都需要考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实际情况还有教师对文言文的接受程度。文言文教学过程和注释过程需要详细探究教学实际需求,在探究中不能割裂探究需求,考虑学生的发展,在探究学生需求的前提下,教材注释也编写规则要有紧密联系。其实注释主要是要写给教师或者学生看,若注释开展时不去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需求,那么注释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当注不注的情况。很多学者的观点是文言文注释不易太详尽,如果注释详尽,把文言文翻译都呈现给学生,那么学生自己探究方面就会减弱,平时学习中更依赖注释,不益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素养。

结束语:

文言文注释研究方面,需要做到态度严谨,编制时要做到精益求精,教学中遵循实事求是的教学理念,不能不懂装懂,最终误人子弟。另外相关的编撰部门要在编撰时多听取中学语文教师的想法和意见,让学生主动学习古代文学,积极探究我国灿烂文化发展史。

参考文献

[1]张志磊,包偎丽.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注释校对及商榷[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12):35-36.

[2]林冰清,潘巧媚.高中语文教科书文言文注释比较分析———以人教版和华师版为例[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06):41-43.

篇11

关键词:国学经典;古诗文阅读;积极作用

无论是哪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古代诗文的内容都占据半壁江山而不止。古诗文是母语长河的源头,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特别是现在“一点四面”在高考育人功能方面的深化,使得古诗文的地位更加稳固而不可撼动。可以说,古诗文教育无论是素质教育的宏观方面还是应试教育的微观方面,其重要性日益突出。

同时,不可否认,进入高中,古诗文的学习让学生望而生畏。使得古诗文教学举步维艰。究其原因,无外乎是由于古诗文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对学生来说太过于陌生。学生既没有文化底蕴,也没有知识基础,面对费解如天书一般的古诗文阅读,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兴趣,

另外,在教学方式上,由于缺乏对学生古诗文阅读心理的研究,“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仍充斥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中,因而文言文教学低效是可想而知的。面对此种现象,语文教师们应努力改变传统的古诗文阅读教学的观念和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探索研究出一些古诗文阅读的教学新方法,既适应新课程的标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这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都具有实践意义。

国学经典的知识性可以增加古诗文阅读的底蕴,国学经典的趣味性可以增加古诗文阅读的理解基础。国学经典的长期诵读既增强了语感,又能提供孜孜不息的能力源泉。

我们应该明确,“古诗文阅读”这个概念是基于高考试卷中包括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在内的共35分的考试内容的总体提法。它所占分值,在高考试卷中几次与作文。那么怎么学好这部分内容,下面我们谈谈国学经典在其中能起到的作用。

一、国学经典之于文言文――润物细无声

任何一个教师和考生都知道2015年试卷中开始出现了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考试内容。2017年新修订的考试大纲更是很正常地明确了文学文化常识的“合法地位”。面对这部分内容,学生不可能大量背诵,而国学经典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真正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巨大作用。比如,国学知识讲座中提到的“弄璋”之喜,学生就可以很好的在文言文翻译中,把它理解成一个家庭喜得贵子,随便也能积累到,“弄瓦”之喜指的是生了个女儿的喜事。文学文化常识在不知不觉中就得到了很好的学习,学生能联系现实生活很接地气的学习,而不是死记硬背,况且还学会了举一反三。

另外,长期诵读国学经典篇目,其中语言形式,停顿规律,常用虚词的位置等会让学生形成很好的语感,这样语感很好地应用到了文言文考试内容的断句部分。断句固然有规律,但是,规律如果来源于学生自己亲身所得,效果一定更好。

二、国学经典之于古诗词――也无风雨也无情

国学经典无论是《论语》的智慧,还是《菜根谭》的豁达,抑或《道德经》的博大等等,其中无不蕴含着古人先贤的处世思想。而理解古代诗歌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知人论世”。只有知道了古人的思想轨迹,我们就不难理解《锦瑟》中李商隐的生命的纠结和痛苦。也更能理解李白和杜甫同是诗歌的先贤,同时有济世为民的追求,李白能洒脱如道家的无为,而杜甫却苦寒交迫,生活潦倒。

另外,国学经典大多数是文质兼美的古诗,其或句子错落,或语言整齐,或典故生动,或故事丰富,这本身就是难得的教材,我们可以因信手拈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t殆”,这可以让学生自然接受了很严格的平仄的规律。也可以因牢记《菜根谭》中的“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而明确了如何潇洒大度的过一生。

三、国学经典之于名句默写――只缘身在此山中

国学很丰富,国学经典很集中地出现在了初高中的课本中,学习经典本身,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上下句,现在的考查也是理解性的默写,所以,有了国学经典中的名句的理解,更能很好地把握古人的文化思维,让学生顺理成章地去体会出出题者的出题意图,而不至于在答题时张冠李戴。

为了能让国学经典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它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1.灵活生动的课前演讲

课前演讲活动主要形式是”我解名言”,也就是说,让学生通过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自己喜欢的国学经典名著。例如《论语》、《道德经》、《菜根谭》《庄子》等,这其中有许多名言,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从中找出对自己影响大,感悟深的句子,在语文课开始之前,先把名言写在黑板上,演讲者先解释名言的大意,然后讲解名言的适用场景和自己对名言的解读。积极进取的儒家,洒脱无为的道家,与世无争的佛学,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丰富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的成果来看,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这些知识的热情,而且进行了很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的教育

2.形式多样的假期阅读

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提倡学生假期阅读《古文观止》,这不仅仅是对古诗文的一次深入探究,也是学生们培养对文言文的认知度,让枯燥的文言文成为“陌生的熟悉人”。为了推动这项活动的成效,在开学初,我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活动,交流能互补缺漏,交流能增长智慧,交流也能让学生更自信更积极的投身到下一步的学习中去。

3.妙趣横生的竞赛活动

有竞争才有压力,为了推进国学经典与高中古诗文的学习进程,教师可以精心编排了一些试题,既体现高考的命题特点也结合国学知识中的经典。一是精心搜集一些有历史内涵的成语,如,破釜沉舟、东施效颦、草木皆兵、指鹿为马,共挽鹿车等成语,然后组织了一场成语大赛,效果特别好。二是,教师可以精心筹备古诗文默写大赛,大赛可分为几个阶段初赛和决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4.雅俗共赏的讲座辅导

结合学校培养自主招生人才的需要,我举办了国学知识讲座,把国学知识一点点的渗透到少年学生的心中,让学生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而感到骄傲。让学生从心灵深处加深国学经典学习的价值。

篇12

一、依形推义法

依形推义,即由于汉字是表意文字,在一些情况下,尤其是对形声字和会意字,我们可以根据汉字的字形,猜想推断出它们的意思。

例如:“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贾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这句话中的“沧溟”两字都是三点水旁,而后面又有“知海”一词,可以推断“沧溟”就是大海的意思,最后一个字“啜”仿照以上方法,可知是“吃、尝”的意思。再如,《后汉书・孟尝传》:“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n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这句话中“籴”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是这个字是个实实在在的会意字,可以将其分成上下两个部分来分析,“籴”上面部分是“入”,可组词为“进入、买入”,其下面部分是“米”,将两者相结合,那么意思就是“买入粮食”。

二、通假替换法

通假替换法也和分析具体的字有关,不过是利用相同或相似的声形来寻找该字的通假字,通过替换成自己熟悉的字来推断实词的意思,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实词的意思。

例如,《孔雀东南飞》:“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其中“取”字若是解释为“取用”之意,显然不合文意。联系上下文,如若将“取”通假为“娶”,解释为:今日如果休掉这个女子,我到老了也不会再娶妻,如此便十分切合文意了。再如,苏轼的《教战守策》一文中的“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其中“顿”在古代汉语中可解释为困顿、停留、立刻等,但是在此处,结合句中的“甲兵顿弊”,联想到这里的“顿”应该与兵器有关,因此通“钝”,即兵器不锋利的意思。

三、成分分析法

成分分析法,是为了应对文言文中,同一实词往往会因为其在句子结构中所在的位置不一,导致其用法和意义大相径庭的情况。

例如,《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这里的“能”是能愿动词,后面的“水” 用“能”修饰,所以应该是由名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游泳。再如,“微”这个字在文言文中可解释为多种意思,比如,“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中的“微”作状语,意为暗暗地;在“名微而众寡”中“微”作谓语,是形容词,意为细小;在“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表示否定,是没有的意思。

四、前后对照法

古代文学作品讲究前后对仗、音律和谐之美。在句子中常通过对偶、对举或互文等手法,使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和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意思,使内容凝练,前后关联。因此在解释实词的时候,学生可以参照句子前后与之对应的实词,对其进行推断。

例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一句,采用了互文的句式结构,“竭”为用尽的意思,因此可以由较熟悉的“竭”字推断“殚”字也有用尽、用完的意思。再如,屈原《涉江》中的“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其中“用”可以根据文言常识得出为任用的意思,再分析句子结构,句中“忠”和“贤”是对应的,表示忠臣贤能之士,由此可见“用”和“以”也是相对应的,那么推断“以”也可以是任用的意思。

五、语境分析法

俗话说:“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在文言文中,同一个实词通常具有多种意思,根据语境不同,有时还会衍生出新的意思,这就需要读者能够根据语境的变化猜测实词的意思,解释文言实词时也要将其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再进行推断。

例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一句中的“借”字在文言中有三种意思,分别是借出、借进或凭借、借助或者与“使”连用,意为假使。此处“借进”似乎是最符合文意的,但是结合语境,“借书满架”若是解释为借了整架的书,联想到作者的家境,作者出生于书香世家,怎么可能借了满架的书?这显然不符合实际,再思考“借”字可通“藉”,而“藉”又可以组词为“狼藉”,有错乱的意思,带入句中,即错乱堆积的书,如此便合理了。

六、联想法

联想法,是学生推断文言实词词义必备的技能。因为学生在阅读新的文言文时,不可能每个词汇都是已经掌握的,但是学生可以调动已有的文言知识储备,展开联想,运用各种推断方法,进行知识迁移。

例如,《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其中“疾”,我们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诗句“疾风知劲草”,两者都形容风的力度,因此句中的“疾”是猛烈的意思。同样的,句中的“彰”,联想到成语“欲盖弥彰”中的“彰”,因此应解释为“清楚”。

篇13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历史典故

文言文是学生高中阶段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在高考中所占比重很大,学好文言文,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较好成绩,更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文化,掌握历史和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素养。但是,由于文言文语言比较晦涩,特殊句式多且繁杂,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频频受挫,教师在教学付出和教学收获之间没有找到应有的平衡点。转变当前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效率,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配合。

一、重视朗读教学,监督背诵情况

古人非常重视朗读教学,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文言文,许多人对朗读和背诵不屑一顾,但是反观现今教育学者所提出的那些新课堂教学模式,哪一项离得开熟读、背诵?通常人们将语文能力概括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在这些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培养学生“读”的能力很重要。教授文言文,必须要在朗读上下功夫。

朗读、熟读的终极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文言词汇,例如,在《烛之武退秦师》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关注文中的单音节词“朝”“亡”“国”“厌”等,理解古汉语单音节词与现代汉语双音节词语的区别与关联;其次,教师要让学生特别注意“夫晋,何厌之有”等特殊文言句式;最后,教师要为学生梳理文章脉络:秦晋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郑伯是怎么说服烛之武的,烛之武用哪些事实说服秦伯,其中哪一点最关键,晋文公为什么不愿意向秦国进兵?在透彻理解文章大体框架的基础上,学生分层分段地朗读,可以提高背诵效率,完成知识迁移的学习目标。

二、以学生为主体,授学生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高一阶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重视方法和过程,去除传统文言文课堂“灌输式”教学的弊端。在文言文课堂上,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串讲、翻译,底下学生埋头于记笔记。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缺少对教师所讲内容再加工的机会,导致这节课讲的词句下次课就忘记得一干二净。在课堂上推行有效教学,必须转换教师角色,将学生转变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分析把握文章内容。

例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教师可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汉乐府诗歌的相关知识,抄写课文注释,利用工具书、网络查阅自己不理解的字词,记录在课本上,在教师讲解时重点关注。这种课前任务的布置,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言常识,疏通文章大意。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必再面面俱到、逐词逐句地讲解,可以选取关键词句讲解。分析人物形象时,教师先以兰芝的形象分析为示范,焦仲卿、焦母等形象可尝试让学生自主分析,教师注意做好点拨工作即可。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探究学习,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便于其以后的复习。

三、从历史故事突破,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很多教师和学生非常在意的问题是:一些文言文中运用了大量文学典故,导致理解过程中出现认知偏差,打击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信心。这的确是当前文言文教学的一大壁垒,但是换个角度思考,教师不妨尝试从这些历史典故进行突破,利用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学生对课堂的关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高中教材所选择的文言篇目,大多为先秦散文和诸子百家,虽然是文学作品,但基本上忠于史实,如,《鸿门宴》《荆轲刺秦王》《烛之武退秦师》等,在人们今天的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融入历史故事,搭建学生与古典文学之间的桥梁,让学生有兴趣学习这些篇目。例如,在《离骚》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从端午节切入,先和学生一起探讨端午节的由来,吸引学生学习楚辞的兴趣,接着引出屈原所处的政治环境,让学生体会屈原创作《离骚》时的苦闷与矛盾,感受作者顽强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博览群书、广泛涉猎,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在课堂上教学文言文时,教师要利用个人的教学魅力,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自觉发现知识,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提高文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永霞.文言文教学方法浅议[J].金色年华(下),2012.

[2]郭晓茜.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J].学周刊,2011(8).

篇14

[关键词]高师院校 古代文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119-02

诸多同行专家们针对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已经提出了许多建议,有教材方面的,有教法方面的,有教学模式方面的,其中不少建议付诸实践后,广大师生受益良多。笔者深感对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进行探讨的必要性,并且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对某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比如,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其中一个弊端就是使用统一的教材,高校普遍使用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和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就是那么几种。从统一的教材出发,科目考试又会有标准答案,这么一来,很明显,学生的思维会受到限制。而老师呢,既然有了合适的教材,上课更加省事,就照着教材上好了,何乐而不为呢?老师的思维也受到了限制。这么做,是用理科的思维来套文学了,理科公式是固定的,但是对文学现象的讨论却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教材的出现是有原因的,学生需要教材,需要参考书,通过对指定书籍的学习他们才有可能考上他们理想的高等学府去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说到底,是功利化的思想驱使的。这种现象是普遍的,也是有它的必然性的,这里不再多谈,只是说出一点浅见而已。

古代文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而大多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会从事高中语文教学。本文从培养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师资的目的出发,谈谈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文学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师修养、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的问题,认为课程设置应该进行改革,从教的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并且不断改进和丰富教学方法,可以采用让学生试教的办法。

一、课程设置

目前国内大多数院校的古代文学课程设置都是相似的,古代文学是必修课程,文学史和文学作品是结合起来上的,一般会按照文学史发展的顺序分成四段或者三段来讲授,时间分配上相应分为四个学期或者三个学期。这些院校当中也包含高师院校。换句话说,高师院校并没有多大的不同。我们应该突出师范院校古代文学课程的特点,应立足于文学本位,重视文学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特点和它的审美价值,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做。

首先,要注重文学作品的讲授。虽然我们强调文学史的讲授应该与作家作品分析结合起来,以文学史为主线,以作品来贯穿,将宏观的审视角度与微观的例子结合起来。但是,在课时量被压缩的情况下,老师们往往是梳理一遍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就占去了大部分的教学时间,作家作品只能是稍稍提及,学生们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记忆还仅仅停留在名家名篇上。因此,笔者认为一定要注重作品,从作品出发,注重作品的解读,让学生掌握鉴赏作品的能力,这一点很重要。那么,教师们要做的是转变教学观念,牢记作品的重要性。

我们也可以通过实际的课程设置来做到这一点,那就是先作品后文史。广西师范大学国家文科基地班的古代文学教学就是在三段式的文学史讲授课程之前安排为期两个学期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精读课程,教学效果是比较显著的,学生们在有一定文学作品知识的积累之后再来把握文学史的发展历程,就比较容易和轻松了,掌握的知识也更加牢固。

其次,开设选修课程。在古代文学必修课开展正常规范的教学基础之上,开设相关选修课,使必修课与选修课互补融合,形成完整课程体系。当然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启发性,又要具有培养学生能力和兴趣爱好的作用。关于这一点,我依然用广西师范大学来做例子。广西师范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尤其是文学院的古代文学专业,教学成果显著而在全国享有良好声誉。

广西师大的古代文学课程一直是以综合性系列选修课来夯实学生的传统文化基础的,其选修课分为五个系列: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欣赏系列(开设课程有:古诗欣赏、戏曲欣赏、书画欣赏、乐舞欣赏)、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系列(开设课程有:儒释道三教与文学、岁时节令与文学、礼俗与文学、民俗与文学)、分体文学研究系列(开设课程有:诗歌研究、宋词研究、散文研究、戏曲研究、小说研究)、作家作品系列(开设课程有:屈原研究、庄子研究、诗经研究、先秦诸子研究、三曹研究、《文选》、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周邦彦、辛弃疾、冯梦龙、《红楼梦》)、其他系列(开设课程有:诗词格律与写作、古代文学文献学基础知识、中学文言文课程教学)。

这五个系列的选修课,有的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写作水平,有的着重培养学生坚实的国学基础、厚实的传统文化功底和丰富的古代文学知识,有的为将来学生走上讲台后引导中学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莫道才教授主讲的《中学文言文课程教学》。这一成功的实践经验表明,高师院校开设相关选修课程也是培养优秀中学语文师资的有力措施。

二、加强教师修养

首先,应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师,为人师表,教师的言教和身教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弘扬长期以来在师德建设中形成的好传统。在这个方面,我特别强调教师要有爱心。缺乏爱的教育是违背了教育的意义的,教师要爱学生、爱教育事业,这是最基本的一条,是每一位老师都应该牢记的。尤其是古代文学教师,如果自身不能汲取古代文学家、教育家诸如孔子、孟子、韩愈等的优秀品质,又怎么能教好学生呢?

其次,加强专业素养。比如有的老师在讲解诗词的时候,不能告诉学生这首诗好在哪里,不能让学生去理解感受,仅仅是说这首诗好,要么是缺乏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要么就是专业修养差。这个现象,也正如戴建业教授在《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中所讲,现在学生对古代文学“读不进去”,其根源在于教师“讲不进去”。因此,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加强自身的学识是很有必要的。

再次,加强教学能力。加强我们的教学基本功,改进教学方法,同时为学生起到好的示范作用,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如当前应用广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结合教学内容搜集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材料,更好地服务教学。

另外,还需加强教育理论素养。作为教师要懂得教育规律,要有一定的教育学理念。要接受和贯彻新的教学观念,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重点。

当然,还有一点也是不可忽视的,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该注重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结合,二者不可偏废。做好了上述诸条,我们各方面的修养加强了,我们的教学才能做得更好。

三、以学生为本的参与式教学

我们不仅要讲授文学作品和文学史,还应该贯彻引导、传授方法,启发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尽量做到以学生为本。美国教育学家帕克・帕尔默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至技术层面。”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还应该是引导者和管理者。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实践,从而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途径,做到“授人以渔”。

笔者认为可以在教学中穿插一些由学生来试教的环节。教学相长是原则,角色互换可作为实践方案。教师讲授作品的解读知识之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走上讲台去分析和讲解一首诗词。笔者任教的基地班同学在学期初会领到这样的任务,轮流上讲台讲五到十分钟不等。万事开头难,但是只要开了头,后面就容易了,到一学期结束的时候,每个人都胜利完成了任务,他们也觉得收获不少,不仅仅是古代文学知识方面的,还有角色调换之后带来的感受。这样的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参与了学生的教学,可以说是教师带领学生超越自我的过程。同时,由于文学作品的解读隐藏着巨大的可能性,一位同学讲解分析的时候,其他同学可以参与讨论,这样在交流中获得理解和进步。

当然也要注意节奏和频率,学生试教只是教学过程中的某些闪光点,并不是教学的主体内容。而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试教,并不是说教师可以借此清闲一点儿,恰恰相反,教师事先需要做更多的准备工作,在知识储备、学科理论、教学方法等方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传授方法,可以通过学生试教等方法来突出高师院校培养高中语文师资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注重解读能力的培养。

[ 参 考 文 献 ]

[1] 戴建业.买椟还珠――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