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5 10:22: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微观与宏观的区别与联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当前,各个高等院校在进行经济学讲解中,都采用了把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分开讲解的方式,微观多置于宏观之前,这主要是沿袭了凯恩斯以后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流派的做法。微观经济学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则更多地从整体上研究社会经济问题,涉及国家如何管理社会经济的问题和采取何种经济政策促进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化解社会中不同利益的矛盾冲突,实现社会稳定,主要关注资源利用问题。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很多方面都有较大区别,但是又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下将从不同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论述。
1 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差异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虽然同属于经济学科,很多教材甚至把他们编著在同一本书里,但是两者却存在着很多方面的差异。
首先,两者的基本假定具有较大差异,微观经济学的几个假设分别是:完全理性、市场出清和完全信息,总体是承认市场的完善性,反对政府干预;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机制不完善和政府具有调节经济的能力。
其次,研究的内容看,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围绕两个市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和两个主体(企业和消费者)来进行论述的,主要研究的是最为基本的单位,居民、厂商、市场等个体对象。宏观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内容立足于经济体整体,把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的是整个经济的运行规律。两者的研究对象的差异,导致了在研究方法上的差异,微观经济学采用个量分析的方法,考察个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宏观经济学由于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分析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总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
最后,两者解决的问题不同,核心理论差异很大。微观经济学主要解决的是资源的配置问题,研究市场经济如何使得资源配置优化,进而增加社会福利,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为价格理论,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其它内容都是围绕价格理论展开的,微观经济学体系认为市场是有效的,主张政府不要对经济进行过多干预。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解决的是资源的利用问题,研究使现有资源如何充分利用,较好地保持经济稳定和增长,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其它内容也是围绕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这一核心理论展开,并指出市场不能完善地解决经济问题,必须进行政府的有效干预。
2 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相互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虽然有很多不同,但是也存在着极其紧密的联系,两者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学分析体系。
首先,两者研究的目的都是探究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从而对人们的经济活动提供正确的指导,使得整个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和有效利用,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其次,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在内容上存在相互联系和补充,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假定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如何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则主要是研究资源是如何被充分利用的,因此两者的研究内容缺一不可,缺失一个那么整个研究就会不完整,单一方面的研究也就无法进行下去。
最后,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为宏观经济学提供了很多研究方法和思想,而宏观的很多内容必须依赖于对微观的研究成果才能得到,同时,微观和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经济学,不进行价值判断,只是对经济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和描述。
3 教学中如何利用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问题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着很多差异,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双方总的来说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科学和教学体系中的,所以在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两者的关系。
在教学中,我们要在讲解其中一门课的时候,有意识地涉及另外一门课的相关内容,比如我们在讲解微观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时候,应该提及到宏观经济学中研究经济增长时要应用此函数。同样,我们在讲解宏观经济学时,也应该对相关的微观内容进行引用和比较,对两者内在的逻辑性给予必要的阐释。
由于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很多地方具有统一性,因此很多微观创立的思想在宏观经济学方面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比如均衡的思想,是贯穿经济学的一个主要思想,它是由微观经济学所创立的,但是在宏观的很多内容研究上都得到了使用,尤其是在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上,均衡思想被大量应用,这样在讲解时,最好能够把均衡思想在微观经济学的使用和在宏观经济的使用对比,联系起来讲解。
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在很多方面有联系,在很多方面也有区别,因此教师有必要对两者之间比较大的区别详细进行阐述,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时建立起比较清晰的分析框架。比如,微观经济学先是提出了几条假设,在假设的基础上对整个经济学问题进行分析,他本身具有更为浓厚的演绎方法;而宏观经济学在研究时,是对已发生的经济现象进行总结,发现其中所蕴含的经济规律,更偏向于归纳性的思考体系,这两种分析问题的差异在学习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和分析,非常有助于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深入学习和掌握。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经济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15-02
自21世纪初以来,我国财经类高等院校普遍将《宏观经济学》作为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使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但由于《宏观经济学》一般在低年级开设,学生缺乏对《宏观经济学》的了解,而该课程的理论性、发展性、表述方法的多样性、实践的多变性、与经济现实的联系性等都表明了学习的难度,使得以传统“满堂灌”、“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方式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鉴此,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宏观经济学》的学科特点为基本出发点,对《宏观经济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要做好一门课程的教学,首先必须搞清楚其主要特点。从整体而言,《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特点很鲜明的课程。从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以及发展脉络来看,其主要特点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1.《宏观经济学》理论具有系统性、发展性的特点。概括地说,《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的整体经济运行状况和政府如何采取经济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的社会科学,其内容主要包括短期经济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问题,并涉及到了就业、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等问题,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其理论还在不断地发展之中。这都会给初学者带来疑问与困惑。
2.抽象化的理论与数理化的模型并存。首先,《宏观经济学》较多地运用了抽象分析方法,它通过适当的假设,从社会经济现象中提炼和选择主要因素,并抽象为概念,创造了一个纯粹、简化的逻辑理论分析框架和环境。因此,给社会经验和实践有限的学生带来了感性认识和理性理解的困难。其次,《宏观经济学》大量运用了数理模型和数学推导。通过引入数学工具,利用数学符号表示概念,并使用大量的数学公式和数理模型去演绎社会经济现象和活动,从而构建了数理化、模型化的宏观经济理论系统。这些把数学工具运用到逻辑推理的分析方法对于初学者无疑是巨大的挑战,的确令人费解,尤其对于数学基础欠佳的学生更是难上加难。
3.《宏观经济学》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且实践性强。从发展历程来看,《宏观经济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而发展起来的,是对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经验总结,由此形成了学派林立的局面,产生了众多的经济学著作、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其涉及面较广,仅近现代就有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新凯恩斯主义、新剑桥学派、新制度学派等。更为重要的是,诸多学派间的理论既有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也有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由此使得内容更为丰富复杂。从实践意义上说,《宏观经济学》理论以社会经济总体和总量作为研究对象,把就业、利息、通货膨胀、经济波动以及经济增长等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纳入研究体系,进而分析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内容,不仅是对社会经济实践的提炼与总结,更是能用于指导经济实践活动,使得其理论表现出很强的实践性。这既是与其他社会学科迥异之处,更是学习中的难点。
二、《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体会
为解决以上难点,开展教学改革极为必要。具体就财经类院校而言,应根据主要专业的要求、学生情况,基于《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逻辑框架及其特点,从教学方法、模式以及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
1.基于财经专业特点,优选教材、参考书。考虑到《宏观经济学》的教材版本在内容框架和结构体系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以及财经类院校的专业要求和生源情况,基于作者的教学实践经验,本文认为基础教材的选择应以“我”为主,即有条件的学校最好采用本校教师团队自己编写的教材,使之更切合实际要求。在参考书的选择上,应选择合适的国内外参考书若干本。就财经类院校的特点而言,人大版高鸿业编写的《宏观经济学》、曼昆编写的《宏观经济学》以及多恩布什等编写的《宏观经济学》是比较适用的。这些参考书的显著特色是将《宏观经济学》的短期和长期、超长期分版块论述,直观地展示出了《宏观经济学》的模型结构,更有利于学生认识不同模型的特点、区别及其适用范围。
2.基于与《微观经济学》的比较开展教学。在学习《宏观经济学》之前,学生们已经系统学习了《微观经济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考虑到学生已具有《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教师应从比较的角度去介绍《宏观经济学》,让学生对这门课程形成更为清晰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热情。一方面,基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无缝连接,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将《微观经济学》经济学中的消费者、生产者行为理论中的均衡分析与《宏观经济学》中的IS-LM模型、AS-AD模型的均衡分析联系起来;将《微观经济学》中的预算约束内容与《宏观经济学》的消费理论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基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和认识新课程的内容,并形成与之相适合的方法论体系。在教学中,一是要从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角度讲授《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方法以及框架的特点;二是要结合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的发展来考察《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由此,让学生体会到《宏观经济学》涉及和解释的核心问题与《微观经济学》是完全不同的,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理解宏观经济理论。
3.把握《宏观经济学》理论的脉络和思维趋势开展教学。在财经类院校,《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不仅关系到经济学理论的掌握,还关系到财经类学生经济学特有的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更为财经类各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很多知名的教师都提出了经济学的学习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为主要目的。其中,阮守武(2007)认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方福前(2004)认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主要是教给学生经济学原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成新华(2008)认为《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不是仅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经济学思维。为此,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将整个课程的思路和逻辑给学生讲授清楚,并强调《宏观经济学》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如先考察国民收入的核算,才有基于此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分析,而后才有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其次,要强调宏观经济理论学习的循序渐进。《宏观经济学》理论模型的分析过程,其实是逐渐放松假设,增加内生变量的过程,这就要求在讲授时注重逻辑顺序,把握思维趋势,并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这一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再次,在教学实践中,为学生梳理各个流派之间不同的观点和理论,强化学生多元化经济学思维的培养。尤其是,强调不同流派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深入把握,以便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学》。
4.适当采用案例教学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宏观经济学》的优美之处不仅在于其规范、严谨的理论分析,还在于其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和应用。因此,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案例教学是不可或缺且意义重大的。这对于财经类院校尤其重要,因为从案例教学的渊源而言,上世纪20年代哈佛大学首创时的目的就是培养实用型、高素质和创新能力强的管理人才。为做好财经类院校《宏观经济学》的案例教学:需要将理论与经济热点问题相结合,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为让学生深入理解《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并将所学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可将国外成熟、先进的宏观经济实践以案例的形式介绍给学生,以增强《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现实感。通过国内案例的引入,将更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的原理来分析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感性认识。
参考文献:
[1]方福前.有针对性地讲好西方经济学课[J].中国高等教育,2004,(13-14).
宏观审慎监管的两个核心要素分别为监管对象是系统风险,监管目的是金融稳定。金融稳定理事会(FSB)认为,系统风险是金融服务中断产生的风险,源于全部或部分金融系统遭受的破坏,它对实体经济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若某类风险仅对单一市场具有影响,但与金融体系的整体没有关联,即使影响再大,也不能称为系统风险。可见,宏观审慎监管是一个有严格定义的专门术语,具有明确的使用范围。
宏观审慎监管的主要内容
宏观审慎监管有三方面内容:一是识别系统风险,即发现、监测和计量系统风险及其潜在影响;二是降低系统风险的发生概率,即通过提高监管标准和针对性监管措施等,预防系统风险爆发;三是缓解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溢出效应,即在系统风险爆发后,限制破坏的程度和范围,尽可能降低经济损失。
宏观审慎监管的对象是系统风险,包括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空间维度关注跨领域问题,即所有金融机构共同面临的风险暴露。时间维度关注周期性问题,包括商业周期产生的风险波动,以及风险敏感性监管造成的顺周期效应。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分为宏观审慎监测框架和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两个部分。前者通过指标体系识别和监测系统风险,后者侧重于研发干预系统风险的政策工具。作为二者的基础,还应确立宏观审慎监管的制度安排,建立监管主体之间的分工合作机制。
宏观审慎监管的由来
宏观审慎监管概念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始于1979年,起因是西方向新兴市场发放的大量贷款。1979年6月,英格兰银行行长库克在库克委员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前身)会议上首次使用这个概念。他认为,微观审慎问题(单个银行贷款)的集合可以成为宏观审慎问题。10月,欧洲货币常务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拉法路西将单纯针对市场个体的传统监管方法称为“微观审慎方法”,认为必须辅之以“宏观审慎方法”,将市场作为整体进行监管。这标志宏观审慎思想的萌芽。
第二阶段始于1986年,起因是资本市场金融创新。欧洲货币常务委员会报告提出了“宏观审慎政策”,用于“促进广义金融体系和支付系统的安全和稳健”。这是宏观审慎术语首次在公开刊物上出现。
第三阶段始于1997年,起因是亚洲金融危机,重点问题是银行监管的顺周期效应。199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了“宏观审慎分析”概念,建立“宏观审慎指标”,用于评估系统脆弱性,并将其纳入金融部门评估项目(FSAP)。2000年,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安德鲁・奈特在国际银行监管机构会议上,全面阐述了宏观审慎监管方法。宏观审慎监管开始从学术概念走向监管实践。
第四阶段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等系统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这个阶段,宏观审慎监管概念得到明确,监控框架趋于完善,监管工具不断拓展,监管范围扩展到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宏观审慎监管受到了二十国集团的高度关注,成为金融监管改革的主题。
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的关系
从宏观审慎监管的发展可以看出,无论是新兴市场贷款、金融创新、顺周期效应,还是“大而不能倒”等问题,它始终面向微观活动,并源于微观活动的集合效应引发的系统风险,是与微观审慎监管相辅相成的一对概念。微观审慎监管即通常讲的银行、保险和证券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关注整个金融体系不同,微观审慎监管主要关注金融个体。
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一是监管目标不同。前者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后者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持金融机构财务稳健性。二是监管视野不同。前者将金融体系作为整体,自上而下监管;后者关注单个个体,自下而上监管。三是对跨机构共同风险和风险关联的考虑不同。前者将其作为重点内容,后者认为不相关。四是对集中风险(Aggregation Risk)态度不同。前者认为源于市场个体的集体行为,属于市场内生风险;后者认为集中风险与集体行为无关,属于外生风险。
联系
一是风险来源都主要是微观活动。比如,金融创新的所有开发和销售,都是微观市场行为。二是风险载体主要是微观主体。从“大而不能倒”的跨国金融集团,到不受监管的特殊目的机构,都是微观主体。三是风险监测很大程度依靠微观市场数据。单纯的宏观数据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宏观审慎监管的需要,必须主要依靠微观监管数据。四是监管手段主要是微观监管方法。无论是监管资本要求,是风险管理规定,还是集团架构要求,都是适用于微观主体的监管工具。
宏观审慎监管的职责分工
宏观审慎监管涉及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以及中央银行、税收和会计准则机构等多个监管主体。由于宏观审慎监管的对象大多是微观主体,监管工具主要是微观手段,金融监管机构自然成为宏观审慎监管架构的核心。这客观上要求金融监管机构充分利用自身专长,履行宏观审慎监管的主要职责,发挥主导性作用。
中央银行可以利用开展宏观调控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承担四项工作。一是控制流动性总量,防止流动性过度泛滥,降低资产泡沫化概率。二是监测系统风险的动态变化,分析系统风险变化与宏观经济的相互影响。三是加强支付结算系统、征信系统等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在危机时期提供流动性,参与对危机机构的紧急救助。税收和会计准则机构的职责相对比较清晰。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应在金融监管机构之间、金融监管机构与其他机构之间、境内和境外监管主体之间,建立跨境监管协调机制,对系统风险开展全面监管。
用一个比喻可以较为形象地说明宏观审慎监管的职责分工。维护金融稳定如同在鱼缸中养鱼。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责主要是管鱼,要特别关注体型庞大的大鱼(“大而不能倒”机构),关注体型不大,但却能引起鱼群恐慌的“闹鱼”(无监管实体),还要关注鱼群的集体动向(跨领域关联)。同时,还应避免饲养方法在鱼受惊的时候加强对鱼的刺激(顺周期效应)。只有这样,才能防止鱼缸被鱼撞破。中央银行的任务是控制好鱼缸水量(流动性总量),加固鱼缸(支付结算和征信体系等市场基础设施),协同其他监管主体,监测鱼缸的整体状况(市场监测和预警)等。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宏观经济;管理体系
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国家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企业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这是它赖以生存、求得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国家财政资金和增加积累的源泉。因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和企业职工的利益之所在,同时也是发展国民经济、增强国力之所需。何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产量和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人则认为是市场畅销或上缴利润,也有人认为是产值。笔者认为这些都是考核企业的单项经济指标。马克思曾经说过,“真正的经济――节约――在于节约劳动时间,即低限度的,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生产成本,但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马克思这一论断完全反映出现代管理中有关“投入产出法”的实际运用。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指根据行业的具体情况,有目标、有规则、有计划地按着“优质、低耗、高产、安全”优化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目标,有程序、有系统地组织企业的生产技术,分配销售等环节的工作,通过产品销售回收资金。在此基础上根据多方面的数据运用现代数学方法计算其投入、产出比例,以最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从而体现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在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及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真正形成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两个基本层次。对此,分别研究建立它们各自的管理规律和管理途径,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基于上述认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及“八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奠定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应抓好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二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三是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经济体制改革上述三个相互联系的任务提出既指明了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方向,又提出了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宏观管理体制所必须具备的市场条件和微观基础。这标志着我国对于在搞活微观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问题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相对而言的,它们二者之间虽然没有天然的鸿沟,但也决不仅仅是范围的区别、量的区别、层次的区别。
一、从内涵上划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主要有两个标志
第一,是否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一个企业、公司,它的范围再大,产值再高,但它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属微观经济范畴。而县、乡的经济,它的范围再小,产值再低,由于它不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因而属宏观经济范畴。在旧的体制下国家直接经营企业,国家统负盈亏,企业实际上是国家政府部门的附属物,而全国实际上也是一个大企业,也就很难区分宏观与微观经济。第二,是否是经济总体。一般说宏观经济表现为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而微观经济则表现为一定的经济个体或经济系统要素。据此,不难得出结论,宏观经济就是指一定范围的经济总体及其总体运行。其外延包括整个国民经济总体、地区、城市、部门、县、乡镇总体等。微观经济则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及其活动,其外延包括企业、公司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基本经济单位。因此,单从管理主体方面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凡是国家政府机构发挥其应有的经济职能所进行的管理则是宏观经济管理。这一点也是划分宏观、微观经济管理的显著标志之一。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宏观经济管理就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为了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大体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并取得较好的宏观经济效益,对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及其运行所进行的规划、调节、监督和服务等过程。在这里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是宏观管理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及其运行是它的客体,取得较好经济效益是目的。规划、调节、监督、服务则是它应发挥的主要经济职能。
二、理解、掌握宏观经济管理的本质特征
综观我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包含了两个基本方面:即一是要坚持搞活企业,搞活微观经济;二是要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这两个基本方面是相互统一、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国民经济就不能协调稳定地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就不能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管理体系,这是由它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首先与微观经济管理相比,它的特点主要是:(1)管理主体的行政性;(2)管理客体的总体性;(3)管理方式的间接性;(4)所需信息的综合性;(5)管理目标的全局性。其次,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与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也有本质不同,主要表现在:(1)指导思想不同;(2)管理主体与客体不同;(3)管理内容不同;(4)管理方式不同;(5)管理目的不同。
总之,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宏观经济体系不同于过去的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体系,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且在指导思想、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从指导思想上说,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是建立在社会主义产品经济基础上的,而宏观调控体系则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力求做到计划与市场即价值规律调节的统一。从管理的内容上看宏观调控体系则以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为前提,而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则混淆一起,统包统揽。宏观调控体系的着眼点主要放在国家政府部门以对整个宏观经济的长远和全局发展进行规划、调节监督和服务上。从管理方法上看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主要运用间接管理的方式,运用指导性计划和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的方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行间接的调节和引导,而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则运用直接管理,指令性计划、行政手段为主的方法进行直接的全面的控制。
三、完善探索实现经济管理结构规律
(一)概念网络
(二)概念对比
1.分子和原子
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重组后成为别种物质的分子。而原子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中不可 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并没有改变。
相似点:它们的质量、体积都很小,处于永恒运动之中;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各异。
相互关系: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在化学反应中, 分子――原子――新分子,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原子更小,但并不是说原子都一定比分子小。
2. 原子与元素
原子既表示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元素着眼于种类,不表示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应用范围及举例:原子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例: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但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元素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例: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3. 原子和离子
区别:(1)结构上,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离子中,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核内质子数
联系: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它们的核电荷数相同,但核外电子数不同,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即:
三、物质的分类
(一)概念网络
(二)概念对比
1. 混合物和纯净物
区别:混合物,宏观上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微观上由不同种分子构成,一般无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各成分保持自己原有的性质。纯净物,宏观上由同种物质组成,微观上由同种分子构成,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其组成元素具有固定的比例。
联系: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换,几种不同的纯净物经机械混合可成为混合物,混合物经分离可提纯为纯净物。世界上没有绝对纯净的物质,所谓纯净物是指含杂质很少具有一定纯度的物质。
摘要:随着国内外旅游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迫切需要加强对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本文首先分析了旅游经济系统的内在联系和动态运行过程,分析了宏观旅游经济的内容和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职能、过程和特征,为加强我国宏观旅游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旅游经济;宏观旅游经济;宏观旅游管理
随着我国国际国内旅游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对旅游经济的管理。在实践中,旅游管理不仅涉及微观旅游活动主体,包括旅游者和旅游企业的经济行为和决策,而且涉及到宏观旅游经济管理主体,即国家旅游管理部门的宏观决策与调控,而连接微观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桥梁就是旅游市场。因此,旅游管理既包括对微观旅游活动的微观旅游管理,对旅游市场活动的市场管理,也包括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宏观旅游管理,需要从理论上了解和掌握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职能、过程和特征,才能有效地加强和指导宏观旅游管理的实践。
一、宏观旅游经济的含义
现代旅游经济,是一个包括旅游者消费活动、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旅游市场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经济子系统,是国民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系统论角度分析,旅游经济系统,既体现了旅游活动相关的各组成要素的集合,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过程(见图1),还从动态角度反映了整个旅游活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性。
(一)旅游经济活动
旅游经济活动,一般包括三个层面的活动,即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和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第一个层面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通常包括旅游者从购买旅游产品并离开居住地开始,经过一定距离的空间移动而到达旅游目的地,通过在旅游目的地的活动而满足其旅游需求,再返回居住地的全部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旅游者在旅游客源地选择、决定和购买旅游产品过程,只有当旅游者购买了旅游产品后才可能成为现实的旅游者;二是旅游者往返于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移动过程,实质上就是旅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旅行消费过程;三是在旅游目的地所有旅游活动的消费过程,是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主要内容,也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第二个层面是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主要指旅游企业为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有效进行,直接提供各种旅游服务的所有经营活动过程。由于旅游活动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因此必然涉及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许多企业。按照现代旅游经济系统模型分析,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可大致分为旅行商、长途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接待企业三部分。旅行商的经营服务活动包括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两部分,前者的主要职能是销售旅游产品,招徕和组织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后者的主要职能是整合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要素,做好旅游者的接待组织活动等。长途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接待企业则按照旅行商安排的旅游线路,做好旅游者空间运送及旅游活动的所有接待服务活动。主要从事旅游经济研究、旅游规划设计和旅游行政管理。第三个层面是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主要是指旅游目的地政府旅游组织和其它非政府旅游组织,通过旅游行政管理、宏观调控、行业自律和中介咨询等活动,提供旅游信息服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旅游企业行为,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实现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目的和旅游组织的管理目标。
(二)宏观旅游经济内容和特点
在旅游经济系统中,宏观旅游经济体现了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过程,是旅游发展过程中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的综合体,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和特点。
1.宏观旅游经济,是旅游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纵横交错形成的综合体。从横向看,宏观旅游经济活动表现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子系统活动同时并存的经济活动过程;从纵向看,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像一般社会再生产一样,是按照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子系统活动依次进行,并不断循环往复的经济运行过程。因此,这种纵横交错的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运行和化,就形成了旅游经济再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2.宏观旅游经济,是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构成的综合体。旅游产业是由多种旅游服务要素构成的经济产业,其既包括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旅行社业、旅游住宿业、旅游餐饮业、旅游运输业、旅游景观业、旅游娱乐业、旅游购物业等,也包括部分或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邮电通讯、医疗卫生、金融保险、文化科学、教育培训、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及工农业等众多行业。其从纵向上表现为各产业、行业和企业之间上下指导和执行的经济层次关系,从横向上表现为各产业和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的经济序列关系,从而形成多层次、多序列立体交叉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3.宏观旅游经济,是各区域旅游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综合体。任何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旅游行业的活动都必然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的,因此一定的区域旅游布局构成了宏观旅游经济的空间表现形式。从纵向看,区域旅游布局主要表现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的上下联系的区域旅游的层次布局结构,如不同级别的风景区、度假区、森林公园和景区景点等;从横向看,区域旅游布局主要表现跨省区、跨地市区、跨县区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空间布局结构,体的旅游景区等,从而构成多个旅游区域相结合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二、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是指国家旅游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和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运用决策、规划、组织、调控、监督和服务等职能,统筹协调旅游发展中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实现宏观旅游经济的良性运行与发展,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宏观旅游管理,首先必须明确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所谓宏观旅游管理目标,是指国家促进旅游发展和调控旅游经济运行的总体目标。由于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经济社会活动,其涉及面广、环节多、层次多,因此宏观旅游管理目标也必然是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的。从总体上分析,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通常可以分为政治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发展目标四个方面。
1.政治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政治目标,是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通过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公民的爱国主义意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旅游的“民间外交”功能,通过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包括出入境旅游),促进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国家竞争力等。
2.经济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经济目标,是通过有效配置旅游资源和生产要素,提供质量高、数量多、类型全的旅游产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协调发展。同时,在有效满足国内外旅游者需求的同时,为旅游经营者带来更多的收益,促进旅游目的地群众收入增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国家增加更多的税收和外汇收入,推动旅游服务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3.社会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社会目标,是通过旅游活动和加强宏观旅游管理,在满足国内外旅游者跨文化交流、增进人们相互之间的友谊和理解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改变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促进旅游企业文化建设和旅游行业职工素质提高,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就业,改善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与促进旅游目的地各项社会事业的繁荣兴旺与发展等。
4.发展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加强旅游宏观管理,不断丰富旅游活动内容,为旅游者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企业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为实现旅游目的地及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从宏观旅游管理的阶段性目标看,一般可以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主要是实现旅游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中期目标主要是实现旅游行业结构和旅游区域布局的合理化,实现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地增长与发展;远期目标是实现旅游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还必须为后代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三、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
宏观旅游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旅游管理组织,客体是宏观旅游经济活动、运行和发展,简言之,宏观旅游管理就是国家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的管理。正确理解宏观旅游管理的涵义,还必须注意宏观旅游管理与微观旅游管理、旅游市场管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正确把握宏观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
(一)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区别,主要是管理的对象不同。微观旅游管理的对象,通常是指对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是以个体旅游活动为客体的管理;而宏观旅游管理则是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管理,是以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为客体的管理。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两者是互为前提的。微观旅游活动是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细胞,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必须以微观旅游活动为基础,因此宏观旅游管理是建立在微观旅游管理基础之上的;同时,由于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直接影响着个体旅游活动的进行,因此宏观旅游管理又是微观旅游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并对微观旅游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协调作用。旅游市场是连接个体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桥梁,决定了宏观旅游管理和市场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旅游市场管理,不仅包括对微观旅游活动的作用和影响,对旅游市场的规制、监督和调控等,也包括在宏观旅游管理指导下,对旅游市场机制和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旅游市场管理是宏观旅游管理的对象。但是,在具体的旅游市场管理中,往往又包含了某些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和内容,如对微观旅游活动主体的监管,对旅游市场供求的调控等,因此旅游市场管理与宏观旅游管理又是密切联系的。
(三)宏观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
宏观旅游管理,通常是通过各种管理职能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进行管理。从旅游管理的实践看,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决策、规划、组织、调控、监督和服务等方面。
1.旅游决策职能
是指政府对旅游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做出选择和决定的职能,其贯穿于整个宏观旅游管理的全过程。在现阶段,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完善过程中,因此政府决策职能在旅游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形成了具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各级政府在旅游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促进旅游发展的各种措施方面,还发挥着重要的决策职能和主导作用。
2.旅游规划职能
是根据旅游决策职能确定的
旅游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对旅游资源配置和生产力要素进行统筹安排的职能。如政府通过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统筹安排和配置旅游资源要素;通过确定实现旅游发展目标的政策措施,促进宏观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通过采取各种宏观调控方法和手段,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有效地运行等。
3.旅游组织职能
是为了有效实现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的要求,建立旅游组织体系、配备相应人员、明确职责权力、调配旅游要素的职能。其包括建立旅游行政管理机构,促进旅游中介组织和旅游企业发展;形成合理的旅游管理体制,明确政府旅游部门、行业中介组织、旅游企业之间的权责利;开发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等。
4.旅游调控职能
是对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内外关系、发展变化进行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的顺利实现。如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调控生产要素价格,实施各种税收政策,实行转移支付制度,采用合理的经济杠杆等,调节旅游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以缩小地区差别和贫富差距,实现旅游经济统筹协调地发展。
5.旅游监督职能
是通过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提供完善的法规和制度,规范旅游市场主体行为,保护各类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良好的旅游环境,限范不正当的旅游竞争行为,创造公平、公开和公正的旅游竞争环境,促进旅游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5.旅游服务职能
是政府通过提供各种旅游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提供各种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公共设施、供水供电等公共产品和安全救援、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等公共服务,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企业的经营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外部条件。
四、宏观旅游管理的过程
宏观旅游管理过程,是作为管理主体的国家旅游管理机构,运用宏观旅游管理职能作用于管理客体的过程,简言之就是宏观旅游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转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宏观旅游管理系统的运转过程,是通过旅游的宏观决策系统、宏观执行系统、宏观调控系统和宏观信息系统,在时间上有序、在空间上并存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下,共同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发挥作用的过程(图2)。
1.旅游宏观决策系统
是国家宏观层面的决策系统,其决策内容包括确定旅游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制定旅游法律法规、旅游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调控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实现区域旅游布局合理化,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统筹协调旅游发展等。由于旅游宏观决策是一种高层次的决策,因此对旅游行业、旅游区域、旅游企业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为了保证旅游宏观决策的科学化,必须根据有关的政策规定和各种信息,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宏观决策,以指导宏观旅游经济的有效运行和发展。
2.旅游宏观执行系统
是实现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系统,即完成旅游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再生产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旅游宏观执行系统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计划机制,是通过国家的旅游发展规划和指导性计划,保证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方向和目标;而市场机制,则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活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有效地运行和发展。段综合形成的调控系统和监督机制,是正确执行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旅游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监督和调节旅游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调控机制,并及时发现宏观旅游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反馈旅游宏观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及时进行调控,保证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有效进行。
4.旅游宏观信息系统
是有关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旅游信息和信息工作系统,是旅游政策子系统、旅游统计子系统、旅游会计子系统、旅游市场情报子系统及相关信息子系统的综合体。旅游宏观信息既来自于旅游宏观调控系统的有关情况,又来自于宏观旅游经济系统运行的结果,不仅是旅游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旅游宏观信息工作贯穿于整个宏观旅游管理的全过程。
五、宏观旅游管理的特征
宏观旅游管理,既是对旅游全行业的管理,也是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管理,因此,宏观旅游管理具有不同于微观旅游管理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宏观旅游管理的权威性
宏观旅游管理的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因此宏观旅游管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行政权威性。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必须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促进和保障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实现国家发展旅游的目标和任务。另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又必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旅游市场机制,规范旅游企业行为,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有序地进行,促进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如果宏观旅游管理没有权威性,则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必将是盲目、混乱和低效率的,也就无法实现旅游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2.宏观旅游管理的政策性
宏观旅游管理是政府有效管理旅游活动和调控旅游经济运行的行为,因此其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必须体现政府鲜明的政策倾向,即体现国家发展旅游的意志和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旅游发展的总方针和总决策,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旅游活动广泛性和旅游经济的综合性,要求宏观旅游管理必须正确处理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的关系,而统筹这些关系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即必须依法行政,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合理的协调和正确的处理,才能使旅游发展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3.宏观旅游管理的全局性
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社会文化活动,为保障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必然涉及众多的行业和部门,不仅协调范围广泛,而且协调难度也比较大,使宏观旅游管理不同于一般的经济管理,而是一种全局性、综合性较强的宏观管理活动。因此,在宏观旅游管理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一方面必须遵循旅游活动规律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特点,从全局上统筹安排和合理配置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素,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顺利地进行;另一方面,必须立足全局来协调处理好各局部的关系,使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尽量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不断提高宏观旅游管理的整体效率和效果。
4.宏观旅游管理的服务性
宏观旅游管理的服务性特点,强调宏观旅游管理必须服务于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既要通过加强宏观旅游管理,为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公共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和旅游企经营的需要;又要通过科学地引导旅游者的消费活动,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促进旅游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创造一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条件,保障旅游活动有效地开展,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正常地运转,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化学概念 学困原因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造成初中学生学习化学概念困难的原因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由于初三学生缺乏相关的化学知识,不能把握概念的本质及概念之间的联系,特别是缺乏化学学科探究事物的思维方法,一些抽象的概念如原子、分子、元素等,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如不能很好地理解将给以后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特别是学生已形成的日常生活经验概念会对科学概念产生干扰。例如学习混合物与纯净物时,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直观感受为依据,将纯净等同于干净、洁净、澄清透明等。(2)化学概念繁多。初中化学涉及概念种类繁多,包括物质组成和构成概念、化学用语概念、物质分类概念。有些概念既抽象,又相互关联,特别是学习化学概念中的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形成认知跨度,造成学生思维障碍,记忆困难。(3)教师教学设计不合理。具体表现有:教师忽视学生已有知识和认知特点,教学内容处理简单化或复杂化;认为概念教学就是讲清定义,学生学习只是机械记忆,忽视概念学习对促进学生思维和认知发展的作用;不能依据学生的阶段特征对概念教学作出合理定位;一些抽象的化学概念教学与学生生活脱节等。
2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
2.1 运用课本实验,形成化学概念
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实验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学生更易接受和理解。化学实验既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素材,又是形成科学概念的重要途径。例如教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质量守恒定律、催化剂、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等概念时,课本上的实验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形成科学概念。此外,教师还可就地取材改变实验,例如在做物理和化学变化实验时变成撕纸、燃烧纸两个对比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撕纸和燃烧纸前后纸发生什么变化?学生经过观察很快会答出以下两点:撕纸前后只是纸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而纸燃烧后白色的纸变成黑色灰烬,不再是纸了。然后教师因势利导出:撕纸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燃烧纸的变化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通过对实验对比、分析、总结形成概念,还能加深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2.2 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学,理解微观概念
人认识事物总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但对初中生来说,要从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建立肉眼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等概念很难想象,更难理解。因此学分子和原子等微观概念时,教师可利用模型或多媒体进行模拟演示,将微观粒子宏观化,就能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认识原子、分子的结构,进而理解原子、分子等概念。
2.3 强调关键字、词,讲清概念
初中化学概念繁多,只靠死记硬背不可能真正理解,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概念用词严密,善于抓住关键字、词对概念逐字逐词地剖析、讲解,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例如学单质和化合物两个概念时,首先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其次强调是由几种元素组成。
又如学酸和碱的概念时要强调“全部”二字,以KHSO4和Cu2(OH)2CO3两种物质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离子为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加理解酸和碱的概念,理解为什么要强调“全部”二字,否则酸与酸式盐、碱与碱式盐难于区别。
2.4 深挖概念内涵,理解概念
初中好多化学概念中知识点层次较多,学生难于理解记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对这些化学概念深入剖析,才能让学生理解透彻。如“固体溶解度”概念是初中化学难点之一,因为这个概念里涉及的知识点层次多且句子比较长,学生往往理解不够全面。但如果将溶解度概念中的四句话剖析开来:①强调在一定温度下;②必须指明溶剂的量是100g;③必须达到饱和状态;④满足上述条件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通过剖析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学生更容易理解。再如催化剂概念,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其中变与不变的具体含义。因此对概念进行深入剖析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的内含。
2.5 加强概念间的关联,从正反两面讲清概念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有不少概念是容易混淆的。为了让学生对概念有较深的理解,要加强概念间的分析和比较,找出内在联系和区别,如原子量和原子质量这两概念要联系在一起学;有的要从正反两面来学,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如“中和反应”的概念,从正面来讲: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那么从反面来讲: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启发学生从正反两面积极思维,反复推敲,有利于突出概念关键点,提高概念学习效果。
2.6 通过习题练习,巩固理解概念
概念形成后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运用来掌握和巩固,决不能让学生满足于死记硬背和一般性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要组织有效练习,习题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强,使学生通过习题实践,巩固和增强学生应用概念的能力。二是分析错误及时改正。三是还应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考查了解,根据反馈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2.7 变式或变形概念,帮助理解概念
有些概念若死记硬背,是很难理解和应用的,但若结合概念的内容改写成公式或其它形式来表示,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可用下列形式表示: ①化合反应:A+B=AB;②分解反应:AB=A+B;③置换反应:A+BC=AC+B;④复分解反应:AB+CD=AD+CB。
通过这样变式或变形,则比文字叙述更简明清晰,容易记忆和理解。
2.8 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防止混淆概念
要使学生形成内能正确的概念,首先应从具体的事例出发,即通过联系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到有关内能的物理现象,使学生明确建立概念的事实依据,因此我创设物理情景,用水蒸气冲开橡皮塞的实验引入课题,以建立起对内能的表象,这是形成内能概念的基础.由于内能是从微观的角度来讨论的,所以只能从大量的宏观现象出发,进行抽象概括,最后形成内能的概念。因此,提供必要的、足够的感性材料,可以降低学生对内能概念理解的难度,所以我还是做了扩散实验、拿弹簧引入分子势能、质量大小不同的两杯水、质量大小不同的两块木板说明分子数目,拿两个球模拟分子之间的距离、汤勺放在热水里等几个小实验,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概念的形成,并不是感性材料的堆积,不能只提供形成概念的事实依据而不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要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概括,抓住内能概念的本质特征。因此,我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用类比的方法得到内能的定义,又运用比较的方法把内能和机械能区分开来,找到两者的根本差别,形成比较清晰的概念。
二、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
只有理解了内能与很多因素有关,才能知道为什么“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是错的,只有知道了热量是过程量,才能明白为什么“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是错的,只有知道明白热传递的实质,才能明白为什么“高温物体吧热量传给低温物体”是错的,因此精心设计了内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内容,通过课件呈现大量的事实、数据和模拟动画等,为学生理解内能的内涵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后的一道反馈题也具有较好的典型性、针对性。
三、了解物理概念的外延
学生如果没有理解内能的概念,单纯地从文字去理解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从教学效果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内能概念的学习上显得很生涩,对概念无从谈起。如果老师引导学生从物理概念本身来分析,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这个概念的外延即泛指物体内的一切能量,那么它的外延明显就宽于热能。热能本质上指物体内部所有无规则运动的动能,热能属于内能范畴,但内能不光包括热能。从概念间的关系看,内能和热能亦是一种从属关系。引导学生认识了概念的外延,就加深了对概念本身的理解,更容易辨析其他相关的易混淆的概念了,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四、了解概念与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概念与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要通过比较,了解概念之间的区别,避免概念之间的混淆不清,这对于学生正确地理解概念,也是十分必要的.本节课内能与机械能,温度、热量、内能几个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概念,学生只有认清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才能准确地理解以上的概念.教学中能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加工,抽象概括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其中对比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上文所述,内能的概念可以概括成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两部分的能量,而机械能可以概括成宏观上的物体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本质上内能是微观层面,机械能是宏观层面;内能本质上是状态量,而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的过程量,所以不能说“具有多少热量”;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状态量,温度不能“传递”和“转移”,但两个不同状态间是可以比较温度高低,反映温度差的,存在了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在这个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
五、学会运用概念
关键词:信息资源规划 方法 社会规划体系
随着信息资源的快速增长,信息化实践对信息资源规划的需求日益迫切,由于决策者的关注角度不一样,对信息资源规划的理解不一样,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多样的信息资源规划。经研究分析信息资源规划的现状,将信息资源规划分为两种:宏观层面的信息资源规划和微观层面的信息资源规划。
一、宏观层面的信息资源规划
宏观层面的信息资源规划是针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这一领域,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采取一定措施促进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升信息资源在社会运转中的功能,减少社会运行的成本,保证社会向预期目标发展的长期计划。因而在宏观层面上,信息资源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一部分,也是一项信息化的专项规划。
宏观层面的信息资源规划在对信息资源进行调研论证之后,由政府规划部门或政府委托的单位编制,颁布后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并在本地域内指导各级政府及部门、社会企事业单位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它通常是通过多项保障措施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和项目来进行推进,以实现规划之目标。这种宏观层面的信息资源规划在国内外都曾出现过,比如欧盟电子内容(e-Content)计划、加拿大“政府在线”规划等。
2000年12月22日,欧盟在《关于在全球网络发展欧盟电子内容与信息社会发展多样化语言的决定》中正式提出了电子内容计划(e-Content Program)(相当于我国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该计划时间跨度从2001年至2005年,总投资1亿欧元。电子内容计划的实施分为三个行动方向(Action Line)展开。第一行动方向,提供公共信息的公众访问和商业化开发,预算比例为40%-45%;第二行动方向,在多元语言和文化环境中增强内容产品,预算比例为40%-45%;第三行动方向,提高数字内容市场的活力,预算比例为10%-15%。电子内容计划实施的关键环节和突破口是公共信息的商业化开发和发展数字内容市场。根据这三个行动方向,欧盟已经成功实施了几十项重点示范工程,取得了重要成果。
二、微观层面的信息资源规划
微观层面的信息资源规划,主要是运用了信息工程及信息资源管理等一系列理论和方法,对边界清晰的组织机构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需要的信息进行全面规划。微观层面的信息资源规划已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在国外的企业中运用得较为普遍。近几年,我国一些学者也在研究微观层面的信息资源规划,并在我国企业和边界清晰的行业中开始实践,其中高复先教授的《信息资源规划――信息化建设基础工程》颇具影响。该书中的信息资源规划在数据管理标准的建立与实施基础上,进行总体数据规划中的实体分析和主题数据库的建立,在进行总体数据规划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数据管理标准化工作,通过数据标准化工作使总体数据规划更为扎实,总体数据规划成果更能在集成化的信息系统中发挥指导作用。山东海化集团、中国东北电力集团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等企业采用该方法规划了本企业的信息资源。
三、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信息资源规划的比较
宏观层面信息资源规划和微观层面信息资源规划都以提升信息的效能为手段,实现各自的目标;两者都要求消除各自规划范围内的“信息独岛”,实现信息的自由流动和信息资源的共享;两者在规划领域上有相互靠近的趋势,在政府部门内表现尤其突出,他们在做本部门信息化规划时突出了宏观层面的信息资源规划,在做本部门信息系统时又运用微观层面的信息资源规划的方法。微观层面信息资源规划的方法已经在宏观领域中试用,河北省的信息资源规划就采用了微观层面的规划方法。
宏观层面信息资源规划和微观层面信息资源规划虽然只有“宏观”和“微观”一词之差,但内涵却截然不同:宏观层面信息资源规划服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从调查研究入手,分析在社会发展中信息资源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信息资源领域里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与保障措施,实施一系列项目整合全社会的信息资源,提升信息资源在社会运转中的功能,减少社会运行的成本,保证社会向预期目标发展;微观层面信息资源规划确切地说是一项工程技术,包括需求分析、系统建模、支持工具等内容,为边界清晰的机构梳理业务流程,搞清信息需求,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和信息系统模型,实现信息数据高效、有序地流动,消除信息孤岛,进行信息共享。两者之间在其他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同,表1列出了两种信息资源规划不同之处。
四、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信息资源规划的联系
虽然微观层面信息资源规划的方法在省级信息资源规划上进行了试点,并准备付诸行业实践,但是由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信息资源的规划对象、目的、方法、规划 重点、执行方式、存在形式都有较大的区别,两者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交集,更谈不上什么联系,但如果把两者放在全社会的规划体系中来分析,那么两者之间就存在某些方面必然的联系。
在社会规划体系(如图1所示)中,“部门信息资源规划”是该职能部门对本部门信息系统中信息资源的规划,属于微观层面的信息资源规划。规划体系从上至下,发挥指导作用,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指导交通、能源、宏观信息资源等各专项规划,交通、能源专项规划又指导本部门的信息资源规划;而宏观层面信息资源规划对所有部门的信息资源规划发挥指导作用,尤其在部门间的信息资源整合中发挥重要作用。规划体系从下至上,发挥支撑作用,即本部门的信息资源规划支撑本部门的专项规划,各项专项规划支撑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各部门的信息资源规划及部门间的信息资源整合又支撑宏观层面信息资源规划,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服务。两者之间的联系清晰可见。
图1 社会规划体系结构
表1 两种信息资源规划的不同点
参考文献:
[1]高复先.信息资源规划―信息化建设基础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胡小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新观念[J].中国信息界,2006(4)
[3]欧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专题考察团. 欧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专题考察报告[R].
作者简介:
宏观旅游管理,是指国家旅游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和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运用决策、规划、组织、调控、监督和服务等职能,统筹协调旅游发展中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实现宏观旅游经济的良性运行与发展,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宏观旅游管理,首先必须明确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所谓宏观旅游管理目标,是指国家促进旅游发展和调控旅游经济运行的总体目标。由于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经济社会活动,其涉及面广、环节多、层次多,因此宏观旅游管理目标也必然是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的。从总体上分析,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通常可以分为政治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发展目标四个方面。
1.政治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政治目标,是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通过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公民的爱国主义意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旅游的“民间外交”功能,通过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包括出入境旅游),促进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国家竞争力等。
2.经济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经济目标,是通过有效配置旅游资源和生产要素,提供质量高、数量多、类型全的旅游产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协调发展。同时,在有效满足国内外旅游者需求的同时,为旅游经营者带来更多的收益,促进旅游目的地群众收入增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国家增加更多的税收和外汇收入,推动旅游服务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3.社会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社会目标,是通过旅游活动和加强宏观旅游管理,在满足国内外旅游者跨文化交流、增进人们相互之间的友谊和理解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改变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促进旅游企业文化建设和旅游行业职工素质提高,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就业,改善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与促进旅游目的地各项社会事业的繁荣兴旺与发展等。
4.发展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加强旅游宏观管理,不断丰富旅游活动内容,为旅游者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企业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为实现旅游目的地及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从宏观旅游管理的阶段性目标看,一般可以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主要是实现旅游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中期目标主要是实现旅游行业结构和旅游区域布局的合理化,实现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地增长与发展;远期目标是实现旅游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还必须为后代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二、宏观旅游经济的含义
现代旅游经济,是一个包括旅游者消费活动、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旅游市场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经济子系统,是国民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系统论角度分析,旅游经济系统,既体现了旅游活动相关的各组成要素的集合,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过程(见图1),还从动态角度反映了整个旅游活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性。
(一)旅游经济活动
旅游经济活动,一般包括三个层面的活动,即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和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第一个层面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通常包括旅游者从购买旅游产品并离开居住地开始,经过一定距离的空间移动而到达旅游目的地,通过在旅游目的地的活动而满足其旅游需求,再返回居住地的全部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旅游者在旅游客源地选择、决定和购买旅游产品过程,只有当旅游者购买了旅游产品后才可能成为现实的旅游者;二是旅游者往返于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移动过程,实质上就是旅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旅行消费过程;三是在旅游目的地所有旅游活动的消费过程,是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主要内容,也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第二个层面是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主要指旅游企业为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有效进行,直接提供各种旅游服务的所有经营活动过程。由于旅游活动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因此必然涉及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许多企业。按照现代旅游经济系统模型分析,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可大致分为旅行商、长途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接待企业三部分。旅行商的经营服务活动包括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两部分,前者的主要职能是销售旅游产品,招徕和组织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后者的主要职能是整合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要素,做好旅游者的接待组织活动等。长途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接待企业则按照旅行商安排的旅游线路,做好旅游者空间运送及旅游活动的所有接待服务活动。主要从事旅游经济研究、旅游规划设计和旅游行政管理。第三个层面是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主要是指旅游目的地政府旅游组织和其它非政府旅游组织,通过旅游行政管理、宏观调控、行业自律和中介咨询等活动,提供旅游信息服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旅游企业行为,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实现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目的和旅游组织的管理目标。
(二)宏观旅游经济内容和特点
在旅游经济系统中,宏观旅游经济体现了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过程,是旅游发展过程中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的综合体,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和特点。
1.宏观旅游经济,是旅游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纵横交错形成的综合体。从横向看,宏观旅游经济活动表现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子系统活动同时并存的经济活动过程;从纵向看,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像一般社会再生产一样,是按照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子系统活动依次进行,并不断循环往复的经济运行过程。因此,这种纵横交错的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运行和化,就形成了旅游经济再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2.宏观旅游经济,是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构成的综合体。旅游产业是由多种旅游服务要素构成的经济产业,其既包括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旅行社业、旅游住宿业、旅游餐饮业、旅游运输业、旅游景观业、旅游娱乐业、旅游购物业等,也包括部分或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邮电通讯、医疗卫生、金融保险、文化科学、教育培训、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及工农业等众多行业。其从纵向上表现为各产业、行业和企业之间上下指导和执行的经济层次关系,从横向上表现为各产业和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的经济序列关系,从而形成多层次、多序列立体交叉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3.宏观旅游经济,是各区域旅游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综合体。任何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旅游行业的活动都必然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的,因此一定的区域旅游布局构成了宏观旅游经济的空间表现形式。从纵向看,区域旅游布局主要表现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的上下联系的区域旅游的层次布局结构,如不同级别的风景区、度假区、森林公园和景区景点等;从横向看,区域旅游布局主要表现跨省区、跨地市区、跨县区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空间布局结构,体的旅游景区等,从而构成多个旅游区域相结合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三、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
宏观旅游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旅游管理组织,客体是宏观旅游经济活动、运行和发展,简言之,宏观旅游管理就是国家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的管理。正确理解宏观旅游管理的涵义,还必须注意宏观旅游管理与微观旅游管理、旅游市场管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正确把握宏观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
(一)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区别,主要是管理的对象不同。微观旅游管理的对象,通常是指对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是以个体旅游活动为客体的管理;而宏观旅游管理则是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管理,是以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为客体的管理。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两者是互为前提的。微观旅游活动是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细胞,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必须以微观旅游活动为基础,因此宏观旅游管理是建立在微观旅游管理基础之上的;同时,由于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直接影响着个体旅游活动的进行,因此宏观旅游管理又是微观旅游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并对微观旅游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协调作用。旅游市场是连接个体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桥梁,决定了宏观旅游管理和市场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旅游市场管理,不仅包括对微观旅游活动的作用和影响,对旅游市场的规制、监督和调控等,也包括在宏观旅游管理指导下,对旅游市场机制和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旅游市场管理是宏观旅游管理的对象。但是,在具体的旅游市场管理中,往往又包含了某些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和内容,如对微观旅游活动主体的监管,对旅游市场供求的调控等,因此旅游市场管理与宏观旅游管理又是密切联系的。
(三)宏观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
宏观旅游管理,通常是通过各种管理职能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进行管理。从旅游管理的实践看,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决策、规划、组织、调控、监督和服务等方面。
1.旅游决策职能
是指政府对旅游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做出选择和决定的职能,其贯穿于整个宏观旅游管理的全过程。在现阶段,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完善过程中,因此政府决策职能在旅游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形成了具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各级政府在旅游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促进旅游发展的各种措施方面,还发挥着重要的决策职能和主导作用。
2.旅游规划职能
是根据旅游决策职能确定的
旅游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对旅游资源配置和生产力要素进行统筹安排的职能。如政府通过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统筹安排和配置旅游资源要素;通过确定实现旅游发展目标的政策措施,促进宏观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通过采取各种宏观调控方法和手段,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有效地运行等。
3.旅游组织职能
是为了有效实现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的要求,建立旅游组织体系、配备相应人员、明确职责权力、调配旅游要素的职能。其包括建立旅游行政管理机构,促进旅游中介组织和旅游企业发展;形成合理的旅游管理体制,明确政府旅游部门、行业中介组织、旅游企业之间的权责利;开发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等。
4.旅游调控职能
是对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内外关系、发展变化进行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的顺利实现。如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调控生产要素价格,实施各种税收政策,实行转移支付制度,采用合理的经济杠杆等,调节旅游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以缩小地区差别和贫富差距,实现旅游经济统筹协调地发展。
5.旅游监督职能
是通过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提供完善的法规和制度,规范旅游市场主体行为,保护各类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良好的旅游环境,限范不正当的旅游竞争行为,创造公平、公开和公正的旅游竞争环境,促进旅游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5.旅游服务职能
是政府通过提供各种旅游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提供各种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公共设施、供水供电等公共产品和安全救援、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等公共服务,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企业的经营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外部条件。
四、宏观旅游管理的过程
宏观旅游管理过程,是作为管理主体的国家旅游管理机构,运用宏观旅游管理职能作用于管理客体的过程,简言之就是宏观旅游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转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宏观旅游管理系统的运转过程,是通过旅游的宏观决策系统、宏观执行系统、宏观调控系统和宏观信息系统,在时间上有序、在空间上并存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下,共同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发挥作用的过程(图2)。
1.旅游宏观决策系统
是国家宏观层面的决策系统,其决策内容包括确定旅游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制定旅游法律法规、旅游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调控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实现区域旅游布局合理化,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统筹协调旅游发展等。由于旅游宏观决策是一种高层次的决策,因此对旅游行业、旅游区域、旅游企业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为了保证旅游宏观决策的科学化,必须根据有关的政策规定和各种信息,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宏观决策,以指导宏观旅游经济的有效运行和发展。
2.旅游宏观执行系统
是实现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系统,即完成旅游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再生产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旅游宏观执行系统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计划机制,是通过国家的旅游发展规划和指导性计划,保证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方向和目标;而市场机制,则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活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有效地运行和发展。段综合形成的调控系统和监督机制,是正确执行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旅游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监督和调节旅游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调控机制,并及时发现宏观旅游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反馈旅游宏观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及时进行调控,保证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有效进行。
4.旅游宏观信息系统
是有关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旅游信息和信息工作系统,是旅游政策子系统、旅游统计子系统、旅游会计子系统、旅游市场情报子系统及相关信息子系统的综合体。旅游宏观信息既来自于旅游宏观调控系统的有关情况,又来自于宏观旅游经济系统运行的结果,不仅是旅游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旅游宏观信息工作贯穿于整个宏观旅游管理的全过程。
五、宏观旅游管理的特征
宏观旅游管理,既是对旅游全行业的管理,也是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管理,因此,宏观旅游管理具有不同于微观旅游管理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宏观旅游管理的权威性
宏观旅游管理的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因此宏观旅游管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行政权威性。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必须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促进和保障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实现国家发展旅游的目标和任务。另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又必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旅游市场机制,规范旅游企业行为,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有序地进行,促进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如果宏观旅游管理没有权威性,则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必将是盲目、混乱和低效率的,也就无法实现旅游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2.宏观旅游管理的政策性
宏观旅游管理是政府有效管理旅游活动和调控旅游经济运行的行为,因此其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必须体现政府鲜明的政策倾向,即体现国家发展旅游的意志和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旅游发展的总方针和总决策,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旅游活动广泛性和旅游经济的综合性,要求宏观旅游管理必须正确处理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的关系,而统筹这些关系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即必须依法行政,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合理的协调和正确的处理,才能使旅游发展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3.宏观旅游管理的全局性
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社会文化活动,为保障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必然涉及众多的行业和部门,不仅协调范围广泛,而且协调难度也比较大,使宏观旅游管理不同于一般的经济管理,而是一种全局性、综合性较强的宏观管理活动。因此,在宏观旅游管理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一方面必须遵循旅游活动规律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特点,从全局上统筹安排和合理配置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素,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顺利地进行;另一方面,必须立足全局来协调处理好各局部的关系,使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尽量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不断提高宏观旅游管理的整体效率和效果。
4.宏观旅游管理的服务性
宏观旅游管理的服务性特点,强调宏观旅游管理必须服务于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既要通过加强宏观旅游管理,为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公共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和旅游企经营的需要;又要通过科学地引导旅游者的消费活动,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促进旅游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创造一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条件,保障旅游活动有效地开展,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正常地运转,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5.宏观旅游管理的动态性
旅游活动、旅游市场和旅游经济运行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从而决定了宏观旅游管理也必然具有动态性的特点。这种动态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宏观旅游管理必须适应旅游活动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以保证旅游活动的有效开展;二是宏观旅游管理必须适应旅游市场和旅游经济运行的动态变化,不断改进和完善宏观旅游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以充分发挥旅游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宏观旅游经济运行有效地运转;三是宏观旅游管理必须适应现代管理的发展和变化,不断汲取先进的管理理论、实践经验和方法,丰富和完善宏观旅游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科学地指导宏观旅游管理的实践
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内涵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指社会包括中央政府、地区、高校和相关部门,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投人,其中包括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配置。
高等教育资源所特有的性质,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性,决定了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
(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模式
高等教育资源是存在于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下的,因此其配置的模式和运行过程与市场经济资源的配置有共同点,当然亦有区别的地方。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有着计划、宏观调控的成分,也有着微观层面的再分流、再分配。宏观层次配置和微观层次再分配的结合最终是为了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率。
宏观层次配置宏观层次配置是高等教育资源的第一层配置,它主要是关于总体高等教育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其分配的依据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需求,以及发展的具体情况。这层次的分配在手段和形式上是多样的其中包括高等教育市场的调控、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亦包括高校数量和布局的调整、教育投资渠道的拓宽等等。
宏观配置的重心在于如何把高等教育的总资源分配到不同的地区和学校,其目标是使得高等教育资源在源头上实现合理分配,使其流向需要它的地方。尽量保持需求和供给的平衡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的情况都会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带来负面影响。供不应求将在量上不能满足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容易造成高校发展的滞待;供过于求方面使得资源不能分配到该分配的地方,另方面引发资源扎堆或者资源浪费。
2 、微观层次再分配
相对于宏观配置,微观层次的重心在于资源如何实现高效地使用。其目标是在一定数量的高等教育资源投人前提下对资源的使用实现高质量、高使用率,以取得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这与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是异曲同工的。
微观层次的高等教育资源再分配,主要是高校在现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学科结构、提高管理效能、更新教育内容以及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时时更新教育内容等等措施来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率。
(三)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并不是份文件或者一次座谈会议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在遵循定的教育规律和资源配置原则的前提进行才能取得成效。在采取任何方式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时候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又要权衡宏观配置和微观再分配的模式最终审慎地制定出有效的配置方案。
1、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
其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高效性前提是在量上要给予保证,其次有关部门需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资源保证其在质上的优势。在分配过程中需要坚持公平的原则但是这并不是平均主义,其追求的是教育资源配置的相对公平。
其二生态观引导,整体动态平衡原则。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就犹如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个涵盖众多因素的、具有自己组织和运转规律的系统。其中包括了相关的子系统如教育资源本身、资源分配者、资源享受者、分配方案等等。这些子系统不可分割它们需要围绕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整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保持种动态的和相对平衡的关系有利于髙等教育资源配置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实现。
其三,价值规律作用供求关系平衡原则。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和市场经济中商品配置的过程均以价值规律为前提受供求关系影响。教育资源的分配要尽量实现高等教育发展、高校建设和学生培养的供需协调。及时获取高等教育市场信号得知现有的供求关系状况以及对未来需求的预测。
2、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1)宏观配置和微观再分配的界限。我们需要清晰地知道这两者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位置和各自的目标它们的实现途径也是不一样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作用于高等教育资源分配。
(2)计划调配和市场调控的结合。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仅需要按照高等教育市场来配置资源也需要计划经济模式的参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或者是两种方式协调综合后的结合体。计划调配可以在定程度上缓解市场配置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
(3)配置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结构需要借鉴生态观的原理从生态学角度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不仅仅从规模数量层面出发,更需要关注教育资源的组织结构和配置机制的优化。
二、多校区大学实现离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的几点建议
(一)计划配置和市场调控相结合宏观配置和微观再分配相辅助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有关部门应首先了解多校区大学的发展状况,并对其教育资源的需求度做出评估接着制定出相关的配置政策和方案使得教育资源配置在计划中有序地进行。在此过程中需要利用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供求关系等规律,在竞争中、动态中实现供求的相对平衡。再者,要实现宏观配置和微观再分配相辅相成的作用,统筹兼顾切不可丟其亦不可厚此薄彼。
(二)准确测度和评价高等教育资源在校区间的配置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整个过程贯穿着国家教育部门和各个高校,是个动态联系的配置体系。我们需要采用系列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时时监控、评价教育资源在多校区之间的配置情况采取适时可行的政策对教育资源配置进行髙效调控以保证教育资源的配置符合既定的目标和质量标准。
(三)坚持以人为本优化资源共享实现相对公平
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或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人们从传统政治经济学的经济效益这个基本概念出发对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这个概念进行了界定。人们认为,经济效益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所耗费的劳动和由此取得的成果之比,即产出与投入之比;产出越多而投入越少则经济效益越好,反之经济效益就越差。根据经济效益的这个概念,人们进一步定义,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投入对外贸易活动的劳动和取得的成果之比。笔者认为,在中国市场经济深化发展的今天,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这个概念的这种界定,显然存在着局限性,主要是将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混为一谈,使得人们不能正确使用这个概念来研究有关对外贸易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指导中国的对外贸易实践。因此,正确认识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的局限性以及重新定义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基本概念以及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在合理界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这个概念之前,必须首先搞清楚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这两个基本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现代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如果能够使用较少的要素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同时消费者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其所需要的商品,则经济效率就越高;反之,经济效率就越低。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润与所投入的总成本之比;经济利润越多而总成本越低,则经济效益就越好;反之,经济效益就越差。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之间的主要联系表现为: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率的提高是建立在企业讲究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的,这是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的根本联系。如果企业是理性的,即企业以利润或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其根本目标,则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为了实现利润或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就会不断提高生产与经营技术水平以及加强企业管理,从而使得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产出,进而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相反,如果一个经济社会并不讲究经济效益,那么企业就会缺乏改进生产与经营技术的动力,也不会加强企业管理,从而不会追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产出,进而也就谈不上提高经济效率的问题。另一方面,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在完善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就是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的过程。企业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会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同时在技术外溢的作用下,就会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的提高又会促进市场竞争更为充分,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又会使得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从而又迫使企业不断地实现技术创新;如此循环往复,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会在市场竞争的均衡中不断变化;市场竞争的结果会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出现波动变化,而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则总处于不断提高的过程之中。
总的来说,对于整个经济社会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要使得所有企业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是要使得企业在公平、公正、完善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形成并具有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之间的主要区别表现为:一方面,提高经济效率是整个经济社会的根本目标,而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的根本目标,这是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的一个根本区别。对于整个经济社会来说,如果能够使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同时消费者能够以较低的消费支出获得最大的效用,则经济社会的生产就能够节约经济资源,减少资源耗费和浪费,从而提高了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其产品的销售价格越高而成本支出越少,则其经济效益就会越好。现代微观经济学以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假设为基础来研究如何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另一方面,影响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存在较多的差别:(1)从市场结构来看,在市场的长期均衡中,相对于不完全竞争市场来说,完全竞争市场具有最高的经济效率,但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或经济效益是最低的;随着市场垄断程度的不断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会下降,但企业的经济效益会越来越好。(2)从同一个时点的单个行业内部的不同企业来看,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生产或经营技术水平较高或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显然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3)产业技术进步能够提高经济效率,但未必能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以中国彩电行业为例,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彩电行业的产业技术水平明显低于当前的水平,那时彩电行业的经济效率明显低于当前的经济效率,但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大多数彩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好于当前的经济效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较为简单,20世纪90年代虽然中国彩电行业的产业技术比较落后,但那时市场供小于求,因此,那时彩电企业普遍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当前彩电行业的产业技术比较先进,但市场供大于求,因此,当前的彩电企业难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由这一点来看,产业技术进步能够提高经济效率,而市场供求关系则是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的重新合理界定
本文认为,应该将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作重新界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润与所投入的总成本之比,经济利润越高而总成本越低则经济效益就越好,反之经济效益就越差。从企业、产业和国家层次来说,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又可以分外三个层次:(1)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润与所投入的总成本之比,这是对外贸易的微观经济效益;(2)单个行业的对外贸易效益: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单个行业(如纺织服装或机械电子或化工等等行业)内所有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润总和与所投入的成本总和之比,这是行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3)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所有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润总和与所投入的成本总和之比。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同时影响不同层次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因素也是不同的,但是,无论如何,国内外市场的供求状况是影响三个不同层次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水平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理解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本文同时定义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概念:对外贸易经济效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在对外贸易活动中产出越多而投入越少则对外贸易经济效率就越高;反之,对外贸易经济效率就越低。#p#分页标题#e#
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论类似,对外贸易经济效率也具有三个层次的内涵:(1)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率,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产出与所投入之比,这是对外贸易的微观经济效率。例如,出口生产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可以一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降低产品的废品率,在不需要增加较多投入的情况下便可能获得较多的产出,于是,出口生产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就提高了经济效率。(2)单个行业的对外贸易效率: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单个行业内所有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比,这是行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率。(3)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所有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在开放经济中,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率的重要内容;提高外贸企业经济效率是提高单个行业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基础,而这两者又是提高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的基础。当然,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同时影响不同层次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因素也是不同的。提高对外贸易的宏观经济效率,就是要以较少的经济资源投入通过国际交换来获得较多的产出,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如何通过发展对外贸易以促进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的问题。从整个经济社会来看,经济社会所关注的是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的提高,而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的提高又会通过市场竞争影响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外贸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如此循环往复,在完善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外贸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理性动机就会推动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率的提高。如果缺乏公平竞争的、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外贸企业就缺乏通过实现技术创新来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或者通过“寻租”之类的非公平竞争的方式来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对外贸易的发展就不可能推动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和整体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率的提高。因此,最为重要的是社会经济要形成公平竞争的、完善的市场环境,并促使外贸企业具有追求较好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
三、当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的局限性以及对该概念进行重新界定的重要意义
以上分析表明,当前有关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实际上混淆了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的概念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人们对于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认识出现一定的偏差,也难以根据当前的概念来分析如何提高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和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率。笔者认为,当前的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概念基本上就是本文的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的概念;然而,根据本文的概念界定,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和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本文通过重新合理定义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至少具有以下重要意义:首先,能够从理论上分清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与对外贸易经济效率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运用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能够分别明确政府部门与外贸企业在当前不断深化发展的中国市场经济中的不同目标与作用。政府部门的目标与作用并非一定要取得较高的行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和对外贸易的宏观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要形成公平、公正、完善的市场竞争环境,要通过深化改革以及实施合理的宏观调控来促使企业通过实现技术创新追求对外贸易微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从宏观上看: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是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依据变化中“是否生成其他物质”这一本质特征,可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一般是物质的状态改变,形状的改变,或某种能量形式的改变。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两种变化的联系是: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的现象,如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因为有上述现象的产生,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灯泡的发光、放热现象就不是化学变化;在降温加压的情况下,氧气从无色气体变成淡蓝色的液体,颜色发生了改变,也不是化学变化;把液体的水加热变成水蒸气,虽然有气体产生,也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所以判断化学变化一定要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从微观上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变化的是分子间的间隔;如水加热时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如水在通直流电的情况下,水分子先分裂成氧原子和氢原子,然后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构成氧气,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构成氢气。
从宏观来看: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组成不固定,混合物中的各物质保持各自的性质。没有固定的化学符号。如,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而且它们都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没有固定的化学符号。所以空气属于混合物。同理可知稀有气体,人呼出的气体,雨水等都属于混合物。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固定的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氧气可用O2来表示,氮气可用N2来表示,所以氧气、氮气等都属于纯净物。
关键词:分子;原子;定义;探究;实验
在人教课标版的教材中,对于“分子和原子”这个内容的设计上,是力求通过化学实验、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来帮助学生建立微观世界的概念。而且教材充分考虑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时容易掉队这个问题,对初中化学中的难点进行了分散处理。但是,无论教材如何“完美”,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都应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的条件等,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使自己的教学策略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区分理解分子和原子的定义
我们都知道,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教学中首先出现分子,然后才陆续出现原子和离子。当教学中出现了原子、离子之后,就必须向学生提出: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除了分子之外,还有原子和离子这两种微粒。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只通过这些简单的定义学生很难真正地理解什么是分子、什么原子。我们只有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把这些微观的东西转化为生活中学生身边的实例,学
生才能真正理解它们的定义。
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举例有关分子运动的现象,在分析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例如:
师:当地的五月槐花香;樟脑丸放在衣柜里不见了;高温爆胎;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风是大量的物质微粒作用于人体的一种感觉。这些都是分子的运动,而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中,水分子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生:通过水电分解实验,每个水分子破裂成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每两个氢原子重新组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成一个氧分子。
师:是的,这样我们就明白原子是比分子更小的化学单位,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但是分子一旦分解成原子就不在具有物质的性质,这样我们也就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了。
生: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不可以再分了,那
么,为什么还有离子?
师:这位学生一定很爱动脑,能够联想到这么有趣的问题。但这样的理解是有偏差的,原子只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不是化学中最小的单位,即: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能变成别的原子,不能再分。但科学研究发现了还有离子、中子等化学物质。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习这部分之前,物理课中已经介绍了有关分子的知识,再加上课前的预习,学生对分子原子有了初步认识,能够初步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以及分子、原子的定义。我们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让学生建立微粒观,并学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问题,因此,怎样从宏观现象中发现微粒的存在,怎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也就是理解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还需要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我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入手,引用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维,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微观粒子。
例如:在引出微粒的存在时,我除了用课本上的品红实验外,还结合了一个历史故事:“古代,有一位将军,打仗的时候有人给他送了一坛好酒,这位将军觉得一个人喝,很对不起他的士兵。于是他就将这一坛酒倒在营地旁的河流上游(部队沿一条河流驻扎,做饭喝水都从这条河中取),让他的士兵一起喝。大家很感动,最后打了胜仗。”学生因为已经预习过,加上已有的生活经验,更直观充分地认识到了微粒的存在。
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获得化学实验技能。但是,这一部分知识学生掌握得太少,给探究活动的进行造成了困难。如何引导学生探究,怎样探究,这需要老师好好地把握。
例如:在开始利用“品红实验”引出微粒时,我做了一组对比实验,分别将等量的品红放到等量的热水与冷水中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在认识微粒的基础上,同时认识到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并且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然后,再利用和实验装有空气的注射器栓塞较容易推入,装有水的注射器栓塞不容易推入,得出不同物质的分子间隔不同。
三、工具辅助教学,将抽象变形象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使平面形象空间化,静止图形动态化,微观粒子宏观化。通过电脑控制各种媒体,把书本上、语言上难于表达理解的内容直观化,使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同时,利用模型让学生自己动手,使抽象知识和实际体验相结合,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例如:为导出“分子、原子”,我利用了学生很熟悉的两个实验: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用课件展示了这两个实验的微观演示动画,并给出了相关的思考题。
四、注重归纳,分辨难点
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及时归纳、总结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列表比较。例如:分子与原子的比较、原子和离子的比较,分子原子离子的相互关系。如:1.原子与分子
2.原子与离子(补充)
五、联系现实,讲练结合
我们这节课的难点就是建立微粒观,并能解释常见的宏观现象。教学中,在通过实验得出有关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常见现象,让学生充分地思考与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完分子的基本性质后,我接着让学生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
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受热会减少得更快,这是为什么?
2.湿衣服经太阳晒后干得更快,为什么?
3.夏天,自行车的气为什么不宜打得太足?
通过思考,回答这些生活化的问题,学生既实际运用了本节学到的知识,又对分子性质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
分子和原子是关于微观粒子的纯理论知识,不比以往研究物质的性质,学生会比较感兴趣。教师只有认真设计情境,密切联系生活,将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研究身边的物质及化学现象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使学生始终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才能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传平.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实验探究教学方法初探,新课程:教研,2010(2).
[2]王承业,戚月明.原子和分子的概念.沧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