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5 10:22:3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教育知识理论基础,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根据关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思考,由于理论具有系统性和抽象性的特征,理论研究和学习的作用在于便于让学习者以较低的成本较快地实现对该学科的掌握,以便进一步掌握该学科发展的趋势以及提升实践的能力,这是教育的本质,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所要遵循的规律。
现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非常良好,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壮大,各级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十分重视,社会各界对高等职业教育也越来越认可。不可否认,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职业教育过程中确实应该在教学中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滑向一个极端――片面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而忽视甚至否定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以致不能很好地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学生应该具有创新能力,具体表现在学生要具备继续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一、片面强调学生实践的培养,忽视理论学习容易出现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实践方面片面的追求,忽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利影响。
(一)片面注重学生实践(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忽视理论学习。这容易导致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脱节,并且不利于学生对实践系统的理解,容易导致学生朝着“机械者”发展。而实践总是在一定条件限制下的实践,即使以工科性质的实践锻炼,也是具有局限性的,毕竟实践的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会出现较大的变动,而没有理论的支撑,稍微的变化将会导致学生不能进行新工具的顺利操作,如此原来的实践的培训效率将是极其低下的,甚至付出的将成为沉没成本,这将是对我国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理论学习的缺乏,将导致学生难以承受将来知识自主拓展的需要。由于理论抽象性的特质,所以学习起来是很枯燥的、繁琐的,但是它却可以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迅速地掌握理论总结的方法,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以后的实践活动中的理论总结和实践创新打下坚实基础。此外,理论学习的这一特质还可以使学习者保持知识体系的适时更新,从而为学生将来社会竞争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
(三)缺乏理论基础的实践将进一步促使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从而不利于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进步。高等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即“职业性”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那么我们的理论将无法实现进步,进而实践的发展也将受到限制。理论是源于实践的,实践中的问题必须及早发现,虽然直接操作者(这里指的就是我们这些通常称为“高级技师”的群体)不能解决问题,但是一定要具备发现问题并将其表述出来的能力,这里需要他们具备相应的发现问题的能力,而这一能力需要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尤其在方法论方面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整合程度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所有这些通常只能依靠理论的学习和思考才能解决。否则,实践将只能限于实践本身,而没有较显著地推动其本身及理论发展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二、培养高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构建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而且需要构建知识传播和应用系统;不仅需要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知识和技术方面的创新人才,更需要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社会发展实践证明,职业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劳动力大军的素质水平,而劳动力大军的素质水平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民经济生产和服务的总体水平,决定着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综合竞争力;劳动力结构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民经济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职业教育的状况和水平应得到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不仅要靠高层次的专职研究人员,还要靠那些直接的社会实践者的积极和有效参与。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贯彻以下策略以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一)改变课程设计中实践课一边倒的倾向,适当增加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在注重实践课开设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这里不仅包括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同时还包括其他相关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要注意增开一些方法论方面的课程,提升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主总结、自主动手等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具备从实践中学习和总结理论,甚至发展理论(即创新)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
(二)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的引导。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种开阔的思维。鉴于目前我国的高职学生基本素质较低,他们的思维通常是比较有局限性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做到自身的思维开阔,并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能顺应地发散,对诸多相互联系的问题进行思考、总结,锻炼其自主思维能力,从实质上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
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知识结构中应有三个基本要素: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学科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这有利于教师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有助于教师以简驭繁、触类旁通,更有效地发挥其“传道、授业、解惑”职能,从而顺应知识经济对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的要求。
(四)要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知识经济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通才,只有专业技能是不够的。为此,要改变过去职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知识面过窄、过专、过偏的现象,进一步拓宽专业范围,淡化专业界线。在注重专业性的同时,也要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培养学生从业能力的适应性。这种能力更多地表现为奠定在较高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的一种迁移能力。否则,专业太窄,无法使他们的知识、能力、品格得到全面发展,容易造成他们专业不对口而一时无法向其他领域转换。在课程设置中要削枝强干,加强综合性强、适应面广、有较强的迁移价值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教育与训练,以此来增强学生对科技发展新趋势的反应能力与创造潜能。
(五)在教学手段上注重实践与理论(原理)的结合。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搞“一刀切”,这里包括两方面:其一,有些基础理论知识无法实践或者讲实践成本过高,不应该搞实训;其二,需要实训的,也必须做到区别对待,对于那些独立性比较强的单个知识点应该及时进行训练,而对那些具有综合性质的知识体系则应该注重实训的综合性,以便真正做到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提升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进行考核体系的科学调整。
当前的自然科学对实践及实践中的创新考核体系建立是比较完善的,对社会科学方面的高等职业教育考核由于其教学成果(即学生)的表现难以及时显性化,因而还不是很完备,考虑其结果的滞后性,拟应对学生建立一种长期的跟踪考核制度,并将重点放在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的能力考核上。
此外,根据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变化比较大的特点,高等职业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给学生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为他们一生的工作及接受继续培训和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敏.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J].职业教育研究,2005.6.
[2]唐庆生.职业高中的地位、作用、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J].职业技术教育,2000.4.
[3]杨君莲.素质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5.11.
关键词:成功素质教育;理论基础;心理构成;实施方略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成功素质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校长赵作斌教授对成功素质教育予以了全新的界说。赵作斌教授在其《成功素质教育模式――大学理念与模式新突破》一文中非常明确地指出:它是以让学生具备与其积极向上的人生奋斗目标相一致的优秀素质即成功素质为培养目标,实行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定向培养成功素质,克服失败因子,使学生在学校即具备成功素质,一跨出校门就能适应社会,并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的一种前所未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勿容置疑,随着人类社会中竞争的加剧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全面深化,成功素质己成为当今时代人们成事、成才、成功不容忽视、不可或缺,且需人人必备的重要的素质要素。唯靠大力推行和普及成功素质教育,方能使成功素质成为现代社会人人必备的重要素养。
成功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要深入人心,方可成为人们践行的坚定理念;成功素质教育要真正发挥出更大效应,就必须由理性层面进入实践层面,建构为切实可行的实施模式。这些都需要作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据此,本文将对成功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实施方略作出考察和分析,力求从中总结出有助于成功素质教育理念深化和模式建构的基础理论与学术支撑。
一、成功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成功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场深刻的变革,是系统的、整体的、实质的变革。深入研究和探讨其理论基础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成功素质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为成功素质的心理构成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一)斯腾伯格成功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一书是西方研究成功心理素质最具影响的著作之一。在该书中,他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提出了一套智力理论,即成功智力理论。斯腾伯格认为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而创造性智力是成功智力中极为重要的方面。分析性智力是一种分析和评价各种思想、解决问题和制定决策的能力,以发现对一个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创造性智力是一种能超越已知给定的内容,产生新异、前沿思想的能力,它可以帮助我们一开始就形成好的课题和想法。实践性智力是一种可在日常生活中将思想及其分析的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以使用的能力。斯腾伯格认为,在学业上的分析性智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同时,实践性智力反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只有在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方面协调互动、平衡发展时,才能最有效地发挥成功智力的效能。
(二)成功者人格心理学理论
人格是反映个体多方面特质的总和, 是由诸多活跃的心理倾向和稳定心理特征所构成的体现个人品格的独特反应系统。人格对成功者目标和行为具有重大的主导作用和推动价值。它是影响创造活动产生、维持和深入的重要动力系统,是导致创造过程智力、勇力、魄力和毅力的“力量之源”。人格是成才、成功的基石。
人格与成功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任何成功者都具有独特的人格特征。心理学家对成功者进行了人格心理分析。如美国心理学家艾曼贝尔的《成功者社会心理学》,卡耐基的《成功之道》等,都对成功者的人格特征作了深入的剖析和概括。许多学者在研究中发现:有创造成就者与无创造成就者之间的差异主要不在于能力,而在于人格特点的不同。
我国学者郑日昌、张春兴(台湾)等分别曾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对有成就创造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创造性人才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个性倾向性等人格特征,如态度积极,进取心强,不畏艰难等。培养创造性人格应该包括形成和发展人格结构中那些积极的、有利于创造才能发挥的因素;同时也要注意克服和消除那些妨碍创造才能发挥的消极因素。
人格是构成成功者素质的动力系统,由三大要素组成:内驱力、情动力、意志力。它具有始动、维持、调节、定向等多种功能,它能使人与成功相关的全部心理活动都处于积极状态,将人的创造能量有效地转化为创造行为。
(三)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理论
美国前任心理学会主席、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塞利格曼(EPSeligman,1998)倡导要研究积极的心理学,帮助人们过更快乐、更健康、更富有成就的生活。他首次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并使它得以迅速推广和发展,在本世纪初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积极心理学的运动。
马丁•塞利格曼认为,心理科学的使命之一即鉴别并培养具有天赋的人,并指出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研究人的优点与价值,挖掘人的潜力与创造力,激发人的活力,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寻求和掌握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方法与途径 。
培养和塑造健全人格,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乐观积极的态度不仅使他们免于抑郁,还能增进健康,促进事业成功。所以,人们都把乐观称为“成功人生的第三个要素”。
(四)情绪管理心理学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绪智商》一书后,“情绪智力”这一概念成为世界各国心理学界、教育学界的人士广为流传和讨论的话题,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其理论认为:情商是一种内涵,是学生获得成功人生的重要因素。情商可以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得到培养和造就,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不断的得以提高。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情商有助于大学生正确择业,是学生适应社会生存、竞争、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戈尔曼还强调情绪智力和智力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但是两者并不对立,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是人的智力的两个侧面。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才能使一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五)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在其名著《多元智能》中(1983)提出:人类的智能有多种表现领域,决不仅仅限于认知。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是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即言语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等。加德纳的智力多元说扩充了人们对成功“智力内涵”的理解,尤其是他划分的一些与人的成功息息相关的某些智力成分,如社交智力、自知智力、自控智力,不仅使人视野开阔而且对当代人的成功素质的全面开发与培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途径取向与方法指导。
二、成功素质的心理构成
当前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之际,对于成功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关键在于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其是心理素质的建塑与培育。因此,对成功素质的心理构成的分析,有利于更好地倡行成功素质教育,也有利于对成功素质教育实施方略的提出和完善。
(一)成功智力
成功智力是由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与实践性智力三方面组成的有机整体。分析性智力在于发现好的解决办法,创造性智力在于找对问题,帮助我们一开始就形成好的问题和思想;实践性智力在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将思想及分析的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以使用。无疑成功智力是有助于取得成功的智力。或者说,只要一个人具备了成功智力,就具有了取得成功的基础。
(二)积极心态
一个人成功的首要标志在于是否具有积极的心态。因为一个人在遇到压力、挫折、失败和突发事件时的心理承受能力非常重要。大多白手起家的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具有积极的心态。他们运用积极的心态去支配自己的人生,用乐观的精神去面对一切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险阻,从而不断的走向成功。积极的心态就是一种进取心,能驱使一个人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情。
(三)创新素养
成才、成功都离不开创业,创业又必须以创新能力为基础。当今大学生除了获取知识,更重要就是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大学生的成功素质应更注重创新品格的培养, 如创新欲望、创造信念以及创造精神等方面的全面培育,为养成卓越而又扎实的成功心理素质奠定良好基础。
(四)人格品质
一个人成功、成才与否,除外部因素外,主要是与个体的素质,尤其是与人格素质的培养密切相关。成功素质教育正是侧重于健康心理、健全心智、完整人格的塑造。不少成功者就是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机会,全力出击而一举开拓的。当然,这种自信与勇气来自于实力,或者说对个人能力、情境条件的合理把握和准确评估。对此,成功者们如是说“要从小事做起,不断积累,认真做事,用心做事”。
(五)情绪管理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决定一个人成功的要素之中,智商只起到大约20%的作用,而80%的因素则是情商。无数事实证明:较好的情绪控制与管理,是一个人成败的决定性条件。一个成功的人,应该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成为它的奴隶,既不会因沮丧或者焦虑而意志消沉,也不会因愤怒而丧失理智。情商可以说是一种中介能力,决定了我们怎样才能更充分的发挥我们所拥有的各种能力,包括我们的天赋智力,它的最大效用就是把人的智力放大,让我们更接近成功。
三、成功素质教育的实施方略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可见,正确的教育方略对于培养成功人才是十分重要的。在阐述了影响成功心理素质的各种因素后,我们分析总结出来一些科学有效的成功素质教育的实施方略:
(一)尊重教育
我们说尊重是有层次的,但怎么去尊重,就只有一个出发点:就是爱。爱是责任,也是尊重。要尊重学生的生命成熟与智慧发展,尊重学生发展潜力和现实可能性,尤其重要的是尊重学生人格。我们尝试成功教育,让成功、快乐、和谐、希望成为教育的主旋律。确立这一基本的理念之后,我们在实施尊重教育时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1.尊重学生的人格
老师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应当认识到自己也有缺点,应时刻提醒自己在思想认识、教育方法等各方面还不够完善,要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尊重学生的意见,是尊重学生人格的重要表现。同时,批评学生的错误,也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2.尊重学生的感情
青年学生往往把感情看得很重,如果有意无意中伤害了他们的感情,就会刺伤他们的心,对其成长是很不利的。学生特别喜欢尊重他们感情的老师,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老师尊重学生的感情,往往会使学生的感情得以升华,从而变成向上的力量。
3.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口号,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个口号形象地说明必须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任何一个学生都有一颗向往美好事物的心灵,都有成为好学生的愿望。作为一名教师,应十分注意尊重同学的自尊心,积极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并加以肯定,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进步。
(二)理解教育
一个成功的教师应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理解学生的言行,珍惜学生的奇思妙想,宽容学生的失误和过错,耐心地对待学生千百次的发问,细心地呵护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善待处于弱势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在实施理解教育的时候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让学生生活在理解和爱的世界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青少年都有对爱的需要,在家需要父母长辈的爱,在校需要老师同学的爱。然而,更使学生关注的是学校教师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使学生从心底里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乐意接受老师的教导,愿意改正身上的缺点,积极上进。这样,教师的爱作为一种外部的情感因素,就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动机,转化为推动自己不断进步的内部动力。
2.理解教育与真情实感相融合
对学生的理解要感情真挚,不能虚情假意,否则让学生觉察到了就会适得其反,会让学生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对心存误解或偏见的学生,要特别注意表达感情的时间和方式。而且要能换位理解,将心比心,对学生的体验要感同身受,在此基础上使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理解教育与促进优势学生发展相结合
古人云“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理解作为内心之德,总是以意识的形式存在,成为调节人们行为规范的内在力量。作为外在之行,理解意味着对他人的言行保持一种大度和宽容,或必要的“一致性”。教育者自觉深入理解教育对象,要多发现他们的优势、潜能,并尽力给予激励,使其弘扬光大。
(三)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法是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体系,是建立在“人人都是可造之才”和“爱的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的现代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教育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指出,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赏识。所谓赏识就是恰当地肯定学生的进步与成就,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让被教育者在“我能行”,“我是好学生”的感觉中,走向社会,走向成功。教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赏识学生与众不同的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到另一个头脑中去,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因此,教师应走进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世界,欣赏学生眼中的世界,去理解学生与众不同的思维。这样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能保护好学生后续学习的动力。
2.赏识学生的点滴进步
在学生身上,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在能力,教师的“赏识”很容易给学生在精神上的滋润,使他们产生自信,拥有积极争取成功的心态。成功的实质是不怕失败。学生一旦有进步,得到老师及时又饱满热情的评价,哪怕一个期待的眼神,都会让他们感到无限温暖,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旦意识到自己被重视、被赏识,便会立即点燃希望之火,其本能的表现则是积极的配合。
(四)激励教育
教育激励,就是教育工作者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激励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积极上进。因此,在运用激励教育要注意目标激励和情感信任激励。
1.目标激励方式
目标激励就是用结果吸引去激励学生努力实现某目标。激励者确立的目标要因人而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远,要是切实可行的。目标激励方式有信仰目标激励和道德目标激励。当代大学生都是经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有自己的理想、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信仰激励是行之有效的,同时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学段等提出不同的道德目标,激励学生为之而努力。
2.信任激励模式
信任激励就是教师用自己的信任、鼓励、关怀等情感对学生进行激励。这是对高层次需求的满足。教师信任学生,对学生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对学生的信任体现师生的平等,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等,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把各项工作和学习搞好。尤其是对一般学生和较落后的学生,要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要让学生在赞扬声中健康成长,在鼓励之中不断前进。
(五)创新素养教育
人的成功素质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结构,既有智能的因素,也含有非智能的因素,其中创新素养起着核心的作用。对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尤其是对创新人格的培育是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因此,要大力加强对学生创造欲望、创造动机、创造信念以及创造人格、创造精神等系列创新素养的全面培养和教育。
1.培养学生善于从多角度观察问题、发现向题、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创新素养教育是一个综合施教的过程,学校要将创新素养教育渗透到各类教育活动中去。要教育学生善于从各个侧面、多维度地去观察、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要从教育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实行全面改革。在教学内容上应多充实一些要求学生多维度观察、多向度思考的课题和材料;在教学方法上多组织一些“一题多解”、“一问多答”的研讨和探索活动,以利于学生多角度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提高。
2.指导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模式,习惯于用之去解决现实问题
创造性思维模式是创新活动中惯常使用的心理和行为活动方式,如用公式来表示,则为“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再集中思维――再发散思维”,如此循环往复,就能推动创造性活动不断深入。教师应授予学生使用这一模式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并经常指导学生应用这一模式开展活动,要求学生无论解决什么问题决不可忽视和漏掉“发散”这一重要环节,遇事“发散”一番,形成习惯,养成“定势”,长此以往,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等创新素养就能得到不断的锻炼与提高。
3.创设心理自由的环境,引发学生大胆开展创造活动
创造性活动往往需要在一定的环境烘托下产生。在心理自由、充分安全的环境衬托下,学生能产生出许多具有非凡性、独创性、奇特性的见解来。因此,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创设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创造素质的环境,要改善教育态度,改进教育方法,主动消除妨碍、束缚学生创造性的各种抑制因素。有了心理充分自由、充分安全的良好环境,学生的大脑皮层就容易进入兴奋、活跃状态,思维就容易主动、振奋起来,大胆地产生各种遐想和联想,其创造性话动就会成为习惯化的反应方式,这将会大大有利于学生创新素养的不断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肖映雪.成功智力理论与创造力的培养[J].重庆大学学报,2002,(2).
[2]Sligman
E P.Building human strength psychology's forgotten mission [J].APA monitor, 1998,(1).
[3](美)马丁•塞利格曼.学习乐观[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4](美)丹尼尔•戈尔曼.情绪智商[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
[5]吴国宏,李其维.斯腾伯格“成功智力”理论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2).
[6]杜丽娉.大学生情商教育探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
[7]徐洁.学生成功心理培养[J].贵州心理健康教育,2005,(9).
[8]郭爱红.浅析理解教育在教学中的实践过程[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9).
关键词:高职技能教育;理论基础;实施原则;操作路径
职业技术教育是“生产生产力”、“造就劳动者”的教育,而高技能性正是生产力发展的本质要求,或者说是先进生产力的体现。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加快,经济的发展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高移和转变。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要和迫切。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孵化技能。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教育形式。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它的天职。也是它的本质属性和核心价值的体现。为此,教育部2006年第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拟就高职高技能教育的理论基础、实施原则与操作路径谈谈自己的管见。权作“抛砖”,意期“引玉”。
一、高职技能教育的理论基础审视
(一)知识类型理论是高职技能教育的教育学基础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是主体与环境或思维与客体相互交换而导致的知觉建构。知识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得到的信息及其组织。从个体的知识结构角度出发,通常可将知识分为信息性知识、思想方法性知识、经验性知识、技能性知识四类。信息性知识,也称之为事实性知识或陈述性知识。这类知识在学校教学内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回答“是什么”的知识。思想方法性知识。这类知识是经过提炼、过滤而沉淀下来的对工作、学习、生活最有用的知识,是带有方法论性质和智慧品格的知识,是人们应对和解决实践中各类问题的最重要的知识,是属于“为什么”的知识。经验性知识。就是个体亲历或体验到的知识,这类知识既包括动手实践的经验,也包括动脑实践的经验,亦称为直接经验。本质上讲,它是一种程序化的知识。技能性知识,即主体在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由练习而形成的完成一定任务的行动性知识。实践产生经验,而多次实践达到“自动化程度”,便形成了技能。技能一旦练就,比经验更深入、更巩固、更不容易遗忘、迁移性更好。显然在这四类知识当中,前两类是认识世界的知识,后两类是改造世界的知识,高职技能教育所要学习的主要是“怎么办”和“如何做”,用于增进和提高人们实践活动效能的知识,因而是以经验性知识和技能性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是什么”的知识和“为什么”的知识要少讲,而要突出经验性知识和技能性知识的讲练与习得。
(二)实用主义理论是高职技能教育的哲学基础
杜威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哲学家,他的教学论是建立在实用主义和经验自然主义哲学的基础之上的。”他所主张的实用主义教育是高职技能教育的哲学基础。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观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社会生产和个人发展的联系,要求学校更多的关注学生经验的生成,“从经验中学”: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从他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两个著名的教育哲学命题和他最早倡导的“问题教学法”中,就可以看出端倪。其次,杜威的教育观是“主行论”教育观。他认为。观念、知识本质上就是经验,经验中包含着主动作用,包含着“做”,包含着“行动”。他指出“行动处于观念的核心”,“认识本身就是一种行动”,“做事的能力可能是知识的最基本的意义”。显然,杜威所强调的教育向生活的回归,“从经验中学”,“从做中学”的理论,都为高职技能教育奠定了哲学基础。
(三)三重智力理论是高职技能教育的心理学基础
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1985年提出了著名的“三重智力理论”。他认为人的智力是复杂而多层面的。成功的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分析性智力用来解决问题和判定思维成果的质量:创造性智力用来帮助人们从一开始就形成好的问题和想法:实践性智力则可将思想及其分析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以实施。显然理想的状态是三种智力的平衡共存于智力主体,但事实上。对于具体的个人而言,这三种智力并非平均分配的。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在学校学业成绩出众的人,在从业生涯中却相当失败。如北大才子卖肉,复旦学子卖鸡蛋,清华女硕士卖菜等,就说明了这一点。相反一些在校学业平平的人,却可能会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其原因就在于实践性智力的高下。斯腾伯格认为:实践性智力是能使一个人产生解决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根据这一理论我们认为,高职生虽然可能在传统智商上低于长于学业的分析性智力的人,但这只是智力类型的不同,而非智力水平的高低,更不代表他们不具备接受职业教育的能力。他们更喜欢实践的学习方式而不是抽象的学习方式,他们学习知识的特点应该是与职业需要和岗位实境相耦合的。
(四)人力资本优先发展理论是高职技能教育的经济学基础
人力资本理论将人的能力视为资本,认为这种资本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的总和。舒尔茨曾测定,美国战后农业生产的增长,只有20%是由物力投资的结果,80%主要是教育或与教育有关的科技的作用。这表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以德国和日本为例,这两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在二战后迅速崛起,主要是注重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世界经济史上曾出现的三次经济赶超成功的范例,即美国赶超英国,日本赶超美国,韩国赶超西欧,而这三次赶超都是以人力资本追赶为先导的,,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说:“所有的投资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人本身的投资。”因为一切经济效益的取得都是人才效益的凝结,人才是企业经营的根本和制胜之道。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有人问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贵公司生产什么?”松下先生回答:“我们造人,也造机器。在制造产品之前,首先造就人才”。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这就是一个从三人组成的经营家用电器的小商号,发展成为今天世界著名电器大企业的成功秘诀。同理,如果企业、国家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必将会大大提升高职技能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五)建构主义理论是高职技能教育的教学论基础
经验性学习离不开实践情境的土壤。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从自己的经验中积极构建知识和意义的过程。知识是主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是主体赋予自己经验的一种形式。建构主义的核心理论有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不是被动积累的,而是个体积极组织的结果:2.认知是一个适应过程,它使个体能在特定的环境中更好地生存;3.认知对个体的经验起组织作用,并使之具有意义,而不是一个精确地表征现实的过程:4.认知不仅有生物的、神经的结构基础,而且是社会的、文化的和以语言为手段的相互作用。高职技能教育应以建构主义作为教学论基础。引领学生从自身的经验中积极构建知识和意义,经验是人通过反省思维,而把握到的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往经历的总结。经验在本质上是情境化的。它是靠一种在场的体验生成的,在本质上是一种“做中学”的参与性活动。高职技能教育要想提高教学绩效和质量,就必须创设反映知识在真实生活中应用的、有助于知识建构的情境,借此激活学生的经验。帮助他们理解、体验、操作,并在这一过程中生成新的经验,完成技能和知识建构的良性循环。
(六)学习风格理论是高职技能教育的方法论基础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一般来说,个体学习风格有以下四种类型:1.互动学习型,即习惯于诸如网络学习、讨论交流等交互方式。2.行动学习型,即习惯于诸如实际操作、动手尝试等实践方式。3.听觉学习型,即习惯于诸如朗读背诵、口头解释等听觉方式。4.视觉学习型,即习惯于诸如资料默读、图形自绘等视觉方式。对于高职生学习来说,主要适用于第二种“行动学习型”风格类型,其次是第一种“互动学习型”,而这两种尤其是第二种是高职技能教育学习的主导类型,体现了高职技能教育学习策略倾向,是高职技能教育学习的方法论基础。
二、高职技能教育的实施原则把握
(一)主导核心技能的培养的原则
任何专业技能都是多元组合技能体系,都不是单一的和均衡的构成。它们都可以根据某一岗位操作需求和重要程度,分解成主导技能、非主导技能、相关技能等等。高职教学首先要分析出某一岗位的主导核心技能。然后以此为着力点,狠抓主导技能教学和主导技能打造,突出技能培养的重点决定环节和主导方面,打造好他们一生的职业底蕴,这应该是技能培养和教学的首要原则。一位老师拿出一个广口瓶,放人若干个鸡蛋大小的鹅卵石,直到高出瓶口。然后问学生:瓶子装满了吗?学生回答说:满了。老师接着又往瓶子里装了一些碎石,摇了摇,又问:现在满了吗?有学生回答:可能还没有。随后,老师又拿出沙子往里面装,装满后又使劲拍了拍,然后又问:现在满了吗?学生们大声回答:没有。最后老师又拿出一壶水往里面倒,直到水与瓶口齐平。主导核心技能犹如放入在学生生命瓶中的大的石块。如果本末倒置或喧宾夺主,先放入碎石、沙子和水,大的石块就无法再放进去。学生学到的可能只是一些效能不大的边缘技能。所以高职技能教学一定要把握重点,突出核心技能培养。
(二)技能培养和训练充分的原则
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技能是属于难以被语言编码的、隐性的程序化知识,不能通过背诵和记忆的学习方式掌握,它是指向行动体系的本领。必须靠训练才能达到“会做”的目的。而且训练必须充分到位,才能确保技能的习得。心理学上有一个过度学习理论,要求知识掌握之后,还应有一个继续学习的追加期,才能使所学更为巩固深化、效果最好。对技能教育来说更是如此。熟能生巧讲的就是因训练充分而产生的功效。教育部出台的文件,为什么要规定理论讲授“必须:够用”即可,而要突出实践教学,其比例至少要达到6:4,也就是为了要保证给学生的技能训练足够的课时和空间,以保证训练的实效性。与此相反,如果技能教育训练不充分、不到位,学生就会迷失在功亏一篑的效能的“边际”。学出来的也都是“半吊子”,很难说培养出了合格的高技能人才,也难以顶岗操作,实现充分就业。
(三)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并重的原则
动作技能是彰显于外的操作技能,培养这种技能的教学,我们称之为显性实践教学。动作技能是一种“硬本领”,是高职生职业定位的媒介和融入社会的最本质的一个空间,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悉心打造。心智技能则是主导实践操作的综合能力,表现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它是在第二信号系统的内部指挥下完成的心智性实践的能力,高职教育并不是培养只会单一机械操作、简单劳作的工人,而是能够处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多变性、复杂性、综合性问题的高技能人才。这种实践教学我们称之为隐性实践教学。它是内隐于里的一种“软本领”。但它却是最能体现人的本质特征的一种根本性技能,是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获得可持续提升的重要技能,因而应该放在与动作技能同等的地位加以重视并着力培养。
(四)技能培养与就业目标相一致的原则
技能教育中,培养什么技能,不是依主观判断如何而定,而是以职业岗位需求和就业需要来确定。岗位需求是高职技能教育的针对性目标,即“针对岗位练技能”。就业需求是高职技能教育的终端需求,是技能培养所欲达到的终极目标。前者是服务于就业的过程与手段,后者才是统驭训练的目的与根本。所有高职技能教育的程序和环节都必须以此为导向,依此来设计,即依据岗位和就业需求定培养方向:依据岗位和就业需求定合作伙伴;依据岗位和就业需求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依据岗位和就业需求定师资配备:依据岗位和就业需求定文化素养要求等等。这样才能实现毕业即就业的零距离过渡,实现“出口畅”的人才产出目标。否则培养出来的人才,训练掌握的技能,岗位不需求,就业无着落,岂不是最大的浪费。所以高职技能培养一定要遵循与就业目标相一致的原则,所培养的技能必须是与学生未来生活世界有着密切联系的技能,这样的培养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心向学。否则这种教育就只是一种装饰性的,受教育者获得的很可能是一个与自己真实需要和存在相背离的符号。
三、高职技能教育的操作路径选择
(一)转变课程理念,彰显技能实践
课程理念是指导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想观念和实践指南。它决定着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方向。如高职教育究竟是以知识本位、能力本位,还是以技能本位为指导建构课程。其取向、路径和效果都将迥别。“知识本位”的课程理念,势必把高职教育引向理论学习和学科式教学,显然是错误的;“能力本位”当然是指向能力的培养,比知识本位进了一大步,但能力的外延太广,容易被泛化而定位过宽:只有“技能本位”(这里的技能是指具有一定复
杂程度的高技能)才是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和规律的准确定位,才能把高职教育引向重视实践教学和技能建构的正确方向。因而高职教育应确立技能本位的课程理念,彰显“能育”为本的教学思想。这就要求,首先要建立能力的等级标准,把能力序列引入教育系统,形成与学历系列并行的能力教育系列。教学安排不仅依据知识序列递进的要求,还要依据能力序列提升的要求,形成知识能力并进的教学安排。其次,要按能力标准设计课程和培养计划,落实实践技能的培养。可以按照“初级技能――高级技能――综合技能”职业技能的层次,将课程分解为初级技能课程――高级技能课程――综合技能课程。并将不同层次的技能训练嵌入到“课内实验――课程实训――校内综合实训――校外顶岗实习”四个实践环节中去,切实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落到实处。第三,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实训、实习基地是职业教育的“心脏”,是产出“生产力”的地方。高职院校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平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压缩知识教学,强化实践教学
高职教学内容的构成可概括为“三基”,即基础知识教学、专业基本理论教学。专业基本技能教学。但不同类别的高校,不同专业的教学,对“三基”的侧重和配比是不同的。高职教育是以致用为宗旨的就业教育,是高技能教育,自然要倾向于“基本技能”教学。但就上述课程内容组合来看,前两部分内容都是属于理论知识板块,占70%乃至80%的比例,理论知识多,实践课程少的特点非常突出。从时间的总体分配看,现行高职一般第一学年学习普通基础知识,第二学年为专业理论知识,第三学年才是基本技能的实习实践。而第三学年学生面临就业压力要找工作,心有不安,真正有效的学习时间也就是一个学期。形成了4:1,甚至5:1的理论课与实践课学习时间比。这样的内容与时间倒挂,显然不利于技能教育实施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所以,必须压缩理论知识教学,强化实践技能教学:1.压缩理论教学。一要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围绕职业能力培养需要,进行提炼、剪裁、精选,节制理论教学:二要强化理论课程的整合。“即围绕着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去掉重复的部分,合并类似的部分,删减繁琐的部分,扬弃过时的部分,保留个性的部分,增加先进的部分。”2.突出实践教学。要按照教育部2000年出台的《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三年制专业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的明确要求,确保“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应有较大比重”,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获得实践保障。3.开展崇技创新活动,设立技能创新学分。在没有实行学分制的离职院校实行技能创新加分制。它是指学生在技能竞赛、科技成果、论文、手工制作活动方面,取得高水平的成绩而获得的一种特别学分。创新学分的设立有利于促进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有利于形成以技能训练为主的高职教育特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培养核心技能,带动相关技能
任何一种职业岗位都有一种主打的、奠定从业基础的核心技能,也称关键技能。核心技能是一种基础的、可迁移的、对劳动者的未来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能力。它不随岗位的消亡而消亡,是相关技能习得的基础和实现迁移的关键,有利于应对职业频变的流动性。因而高职技能教育要突出核心技能培养,把核心技能教学放在中心地位、主导地位,纲举目张。如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推行的“核心技能一体化”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专业核心技术培养为重点,以强化专业核心技术技能为主线,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围绕核心技术技能展开,为核心技术技能的培养服务。如该院软件专业,以网站开发作为核心技能。以任务驱动为导向,以C开发语言为平台,将核心技能分解为静态网站、动态网站、企业级网站三大模块。静态网站实现页面的布局美化,图片效果处理,flash制作等;动态网站利用数据访问技术,对数据库进行处理操作,完成一定规模的业务逻辑功能,达到对中小型软件开发的目的;企业级网站用软件工程开发流程。以软件企业的开发标准,对项目进行设计、编码、测试,实现中大型企业项目的开发。三大技能模块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构成一个完整递进的逻辑体系,一个技能模块完成,再进入下一个模块,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与可实现性增强,有效地提高了技能教育的质量。
(四)探索优教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模式是一种理论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的实践操作方式系统。高等职业教育技能教育模式是根据高职教育的教学需要,探索并建立起来的一种优化的能力培养的方法论对策系统,是指导教师进行技能教学活动的基本操作范式。优化的技能教育模式,应当是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符合特定课程内容需要,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具有良好的课程效果预期的模式,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正如教育部16号文件所指出的要“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模式还有“核心技能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做合一”模式,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情境化教学模式,工作过程导向模式等。这些教学模式的共同特点是:1.非理论本位和知识本位的,而是职业本位和技能本位的,它们是学科体系的解构,行动体系的重构。2.教学的切入点不是以学科理论知识为逻辑起点的,而是以与职业相联系的特定的实践形式为取径的。3.体现了以实践为核心内容和主导倾向的职业教育课程特色,符合技能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当前,就《国际贸易跟单实务》课程而言,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将职业教育理论作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对学生实行有意识的职业素质的培养。许多学校已将《国际贸易跟单实务》定位成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技能课,课程的建设目标是将该课程建设成为高效训练职业跟单员的标准化课程,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类职业岗位训练的示范性课程,具有符合国际通用职业训练标准的课程。许多国内高职院校也对这门课程进行了改革与内容整合。许多国内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中提到了将教学内容实行模块化,有目的的训练学生。
一、课程改革目标
本门课程改革本着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理念和方法和基于“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工作实践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用任务进行驱动,建立以工作过程为框架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结构,面向岗位群来建设课程”的新的理念去考虑。本课程改革将强调职业需求对课程的重要性,以职业描述为课程设计的起点;重视技术、技能对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找出支撑职业能力的核心技术技能;依靠产学合作完成课程设计和教学训练的全过程,产学合作成为人才培养的全新目标理念。
二、课程改革途径
1.加大对该门课程的硬件设施投入
就笔者的学校而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增多的这个大环境,加之笔者所在学校所处川滇黔渝结合处的地理位置,更加迫切的要求系部把这门课提升到一个新的认识层面,按照高职高专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强调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技能操作,于是从2012年开始外语系把该课程引入到国际贸易实训室来上,同时也加大了对国际贸易实训室的建设投入,一方面投入经费购进一批新的国际贸易实训室硬件设备;另一方面,我系拥有三个自主语言学习中心,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对其他学校的资源进行共享。
2.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组教学内容
传统的《国际贸易跟单实务》教学宗旨在于理论知识与考证相结合,新形势下的《国际贸易跟单实务》教学主要针对本专业学生,依据外贸行业基础岗位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要求来安排教学内容。改革对课程内容重新整合,划分为8大模块。每个模块下又分为若干个小模块,把教学中每个模块都进行任务的布置,第八个模块为实训和实践环节,在获得相关的跟单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实践技能,并让学生参与到实训见习中,并让学生进行项目成果的展示,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领悟国际贸易跟单理论在国际贸易中,尤其是出口中的运用。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以教师讲解与学生参与相结合;实习实训中以学生参与、学生操练为主,真正落实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将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请进课堂,丰富教学,巩固效果
我系国际贸易专业针对培养川南地区甚至川滇黔渝地区复合型、综合型人才的宗旨,与泸州市出入境管理处、泸州老窖销售有限公司、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泸州川油钻采工具有限公司、泸州升琦发贸易有限公司等公司企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些单位作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见习、实习基地,为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提供了条件。但另一方面,在和这些企业合作的同时,将企业专家、行业专家请进课堂比较少,这也是巩固课堂和丰富教学的重要行径,在我系领导关注下,我系老师努力下,已经部分完成,但还需要加强和改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以实现基于职业理论的跟单任务教学。
4.以考证作为考核体系之一巩固学生知识
在期末考核方式上,我们正在逐步采取“企业参与+考证+笔试”三种方式相结合的考核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信息涵养和职业素养进行综合测评。
对本课程的考核采用“课证融合”的手段,让同学们在理论与操作的浸入式氛围中,明确学习成效检验目标,积极主动报考岗位资格证书---全国外贸跟单员资格证书考证,突破教材,在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化训练检测中认证职业综合技能,2008-2011届本专业的毕业生报考人数达到100%,通过率80%以上,高于其它同类培训机构,表明这一方式手段在促进教育教学上效果显著。
三、结语
关键词:直招士官 任职教育 教学方法
直招士官是与军官、士官相区别的军队新兴力量,是新的教学对象,在当前任职教育背景下,培养任职岗位合格人才是教育教学的首要目标。而《航材管理基础理论与方法》课程是理论基础课,对后续课程和培养学员的航空器材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应结合直招士官学员的特点,结合岗位需求和课程性质,不断改进教学,培养和提高直招士官学员岗位任职能力。
1 直招士官层次《航材管理基础理论与方法》课程简要介绍
1.1 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本课程是航空器材管理专业(直招士官层次)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本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主干课程,是航空器材管理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学员学习后续课程和培养航材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1.2 课程的理念 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以航材法规为依据,以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以航材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坚持现代管理理论与航空器材管理专业结合。学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航空器材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形成初步的航空器材管理能力。
1.3 课程学时数与授课对象 本课程学时数为30学时,授课对象是航空器材管理专业直招士官层次学员。
2 《航材管理基础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体现直招士官学员的特点不够鲜明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直招士官学员具有以下特点:学历层次较高,但基础相对薄弱,具备一定职业技能,但专业差异较大。在前期的教学设计中,部分教学内容设置难度比士官中专层次的高,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他们的基础相对薄弱,特别是对管理知识知之甚少。虽然部分学员已取得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但专业差异较大,与航材管理专业相关的较少,导致某些学员较难理解部分专业知识。
2.2 培养岗位任职能力的教学目的不够明确 由于过去实行的是学历教育,突出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不同,具有明确的岗位指向性,强调岗位任职能力培养的教学目的。从以往教学来看,岗位任职能力培养的教学目的不够明确,教员主要对以往的教学内容稍加调整,而不是完全按岗位所需去安排和组织教学内容,加上直招士官学员不了解部队,使得所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未来工作岗位的直接指导作用不明显。
2.3 体现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由于本课程具有理论性较强的特点,而且直招士官学员不了解管理知识,更不了解航空器材专业知识,所以,多数内容以课堂讲授为主,强调教员为中心,学员课堂参与性差、师生互动较少,教员与学员主要是单向沟通,并没有实现教与学双向交流,教学相长。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有效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必须丰富教学方法,适应任职教育的要求,以提高教学效果。
3 《航材管理基础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改进措施
3.1 充分考虑学员情况 任职教育是以学员为中心的教育。鉴于直招士官学员学历较高但是基础薄弱、具备初级或中级职业技能,但专业差异较大的特点,合理分组,每一组中既有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学员(如在民航做过机械员的),又有无工作经验的,既有基础较好的又有较差的。这样,在学习本课程教学内容时,基础较扎实的、以往工作经验相近的学员可以帮助小组中其他基础较差的学员,通过他们互相的交流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也可以提高本课程的感性认识。尤其是航材管理方法模块的内容,应充分调动具有民用航空公司工作经验学员的积极性,以便帮助其他的学员尽快掌握和熟悉各种管理方法在航空器材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3.2 突出任职教育的教学目的 任职教育是以岗位任职为指向的教育,是以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它以服务部队为宗旨,以部队岗位需求为牵引,在教学模式上强调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突出学员解决任职岗位领域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使学员成为能够满足部队实际需求的高技能军事人才。因此,任职教育具有突出的岗位指向性。这就要求把培养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作为士官任职教育的主要教学目的,将培训对象任职岗位能力的需要作为改革教学最根本的牵引力量。而航空器材管理专业的直招士官学员毕业后的岗位主要是航材“三员”,即航材保管员、统计员和封存员,因此,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直招士官学员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运用原理、理论和方法解决航空器材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具备初步的航空器材管理能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航材工作法规规定和要求的岗位职责安排教学内容,与航空器材保管员、统计员和封存员岗位相贴近。
3.3 丰富教学方法并灵活应用 教学方法的核心的作用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服务,教学方法选择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课程既有管理原理与理论内容,也有管理的具体方法,为了让学员既能理解和掌握理论,并学会运用各个管理方法,又能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指导日后的航材管理工作,就需要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
3.3.1 互动式教学 如,在讲授“现代管理理论”时,由于多数管理理论源于西方国家,因此具有较大的抽象性,针对这一情况,不能单纯讲理论,而是通过让学员之间、教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帮助学员理解所学内容,如“你认为在军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式”进行讨论。
3.3.2 启发式教学 做到教员的“教”与学员的“思”相同步,教员的“启”与学员的“问”相一致,增强教学效果,如“你认为如何做好航空器材质量管理”。
3.3.3 案例教学 选取航空器材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帮助学员理解教学内容。如“标准化管理”部分中,由于航材保管员工作疏忽,没有按照器材目录正确摆放器材,造成器材无法找到,影响器材及时发付。
参考文献:
[1]周道雷.任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4.
【关键词】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本土;外来
日本作为东亚的一个岛国,也是当今亚洲为数不多的发达国家,在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众多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日本之所以取得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与其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而研究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有必要先对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做一个基本的研究,纵观日本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一个善于吸收和合理改造别国文化为自己所用的国家。其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显示出兼容并包、注重改造、为我所用的特点。所以,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也不例外。为了便于表述,本文将其分为本土的和外来的,但是由于日本民族对外来文化这种独特的创新和消化吸收,因此其本土的理论可以说不是纯粹的本土,同样,外来的也不是纯粹的外来,而是一个不断融合和创新的过程。
一、本土理论
1、神道教理论。神道教简称神道,其核心是神国观念,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日本人的行为和习惯。神国主义思想对日本古代以及近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从圣德太子开始,历代天皇都被看作是天照大神的子孙后代,神国主义思想被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不断的强化,日本以神国自居,鼓吹大和民族的优越性,日本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教育出一代代服从于天皇指挥,忠诚于大和民族,可以为天皇贡献自己一切的忠臣良民。神道教理论可以说是日本思想政治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理论基础。
2、国民教育论。森有礼的国民教育论对于日本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的核心思想是国家主义。国家主义认为“精神的实体”高于一切,社会有机构成是神的化身,一切个人及个人要求都应从属于国家和国家权力。在教育上强调培养国家观念和忠君爱国的品质。1885年森有礼掌管文部省以后,推行一整套国民教育制度计划,把其国民教育论变成实际行动,对明治中期确立国家主义教育体制起了重要的作用。
3、武士道精神。武士道是指武士的道德及行为准则,日本学者新渡户稻造在其作品《武士道》一书中将其定义为“武士的训条”,也就是随着武士阶层的身份而来的义务。武士道重视的是君臣戒律,尽忠是绝对的价值。武士道精神不仅要求武士信佛敬祖、崇尚武勇,而且还要求武士们忠于主君、忠于日本国,甘愿为主君和本家族的利益牺牲自己。因此武士在人格上容易导致极端的两重性:自狂而又自卑;信佛而又嗜杀;注重礼仪而又野蛮残暴;追求科学而又坚持迷信;欺压弱者而又顺从强者等等。武士道精神不仅仅是对日本的武士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整个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4、福泽谕吉的道德教育思想。福泽谕吉(1835-1901)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明治时期杰出的教育家。他的代表作有《劝学篇》和《文明论概略》,基本的教育主张是通过教育来改变日本国弱民愚的社会现状,他主张通过道德教育培养民众,从而使国民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念,提高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福泽谕吉认为道德是一个人内心的真诚,是一个人内心的准则,他主张道德教育应该在除了学校以外的多方面展开,家庭、社会都应该成为全方位进行道德教育。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对日本明治时期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可以说是日本近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二、外来理论
1、中国的儒家思想。公元3世纪左右,中国的儒家思想传入日本,此后便一直受到日本历朝统治者的广泛推崇,儒学在日本的传播过程中,被深深打上了日本社会和统治阶级的烙印。但是日本对中国儒学的吸收并不是简单的照搬,而是在日本国情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中国的儒家思想把仁、义、礼、智、信作为最重要的美德,并且认为“仁”是人类本质的美德。儒家思想在日本经过改造后,变为把忠、义、勇、信、俭。忠诚被看做是日本最重要的美德,这种忠诚不仅仅意味着对自我良心的真诚,而是完全献身于自己领主的真诚,这种真诚可以达到牺牲个人生命的程度。因此,日本式的儒学完全变成了以忠诚为核心的民族主义思想。这种以忠诚为核心的民族主义思想对近现代日本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民主主义思想。1945年日本二战战败后,美军占领日本,为了保证使日本不再威胁美国及世界的安全与和平,同时为了建立一个“和平而负责任”的政府,美军在占领时期实施了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措施,教育改革也相应的在这一指导下进行。美国要求日本清除战前以《教育敕语》为指导思想的军国主义教育,要求推行民主主义教育。1946年,日本颁布了以和平主义和民主主义为原则的新宪法,在1947年3月又制定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以个人主义、民主主义价值观否定了战前《教育敕语》所规定的整体主义、国家主义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转变成为二战后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
3、杜威的“多元主义”思想。约翰·杜威(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其思想在大正时期传到日本以后,对日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杜威主张与传统教育不用的民主教育,在思想道德领域应实行“多元主义”思想,他认为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多元主义”,在真正的民主社会中,只有通过自由的相互交流,才能使社会不至于僵化和静止,才能促进个体和群体的道德发展。“多元主义”不是道德教育的目的,而是其工具、手段和条件。此外,杜威的思想在美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日本在二战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美国,所以杜威的思想恰恰促进了日本社会民主化的进程,同时也成为战后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通过以上对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其本土和外来的界限不是特别明。虽然本文为了便于研究将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分为本土和外来的两部分,但是我们仔细推敲就可以发现,本土理论中渗透有很多外来的思想,同样,外来的理论也在不断地被日本本土思想所融化和吸收,越来越趋向本土化;二是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在二战后变化较大。这是因为日本战败后先是被美国统治,独立后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所以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在二战后受美国影响下有较大的改变,这也是很多学者在研究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以二战日本战败作为一个标志性的时间的原因。
时至今日,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仍然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一方面,本土的很多理论在当今国际化的进程中开始接受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的思想和理论;另一方面,各种外来思想和理论又在不断被打上日本本土文化的烙印。所以对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分析也要用一种总体和发展的思维,认识到其动态性。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全面的认识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荪瑞.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朱家存,徐瑞.外国教育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3]王友良,周勇.日本思想政治教育之剖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
关键字:对外汉语教学;输入输出理论;情景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303-02
一、引言
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中的情景创设,就是指教师根据汉语学习者的认识结构和认识水平,遵循汉语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生动、形象和具体的语言情景,使抽象的语言形式变为生动具体的、可理解的语言,创设尽可能多的汉语语言情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习得汉语,促进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输入、内化和语言输出的过程,以提高教学的效果。
在此之前,笔者已经从事一学期的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本文章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际教育学院初级汉语口语课堂为研究对象,在输入输出理论支持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景这种特殊的教学策略来分析和探讨语言输入的有效性和语言输出的最大化,以及在语言信息内化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希望能给以后关于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高语言输入和输出质量的研究提供借鉴。
二、输入输出理论
“输入假设”是美国语言学家Kreashen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该假设认为理想的语言输入必须具备四个条件:输入是可理解的、输入是有趣的和相关的、输入不应以语法为重点、要有足够的输入量。其中,可理解用公式表示为i+1。i表示语言学习者现有的水平,i+1表示稍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学习者通过理解包含i+1阶段的语言就能从i阶段进到i+1阶段,就可以习得新的语言结构。
加拿大语言学家M.Swain在沉浸式法语教学的基础上提出“可理解性输出”(comprehensible output)。该理论认为除了必要的可理解性输入外‘学习者必须尽可能地使用语言‘这样才能提高语言能力,达到流利的类似本族语的水平。也就是说,第二语言准确又流利不仅需要可理解性的输入,更需要可理解性输出。
三、初级对外汉语口语中的情境创设及实践
(一)情景创设的措施和方法
1、展示图片或实物。由于文化的差异,很多东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所以解释起来也有一定难度,比如讲到中国的很多节日中的一些习俗,像中秋节的月饼,灯笼等时,教师可以事先展示灯笼、月饼等实物或者进行图片展示,让他们感受真实的情景,或者老师可以就教室的实物来教学,比如灯,空调,窗户,墙,桌子等等,展示实物是学习者更乐于接受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能在第一时间就抓住学习者的兴趣。
2、以实例引出语法点。在讲汉语中,不要用很难的专业词汇去解释语法和知识点,而是用实际例子让学生去体会用法。例如在讲“比”这个词时,先给出飞机,火车和汽车,这三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是大家都知道的,在这个基础上,引出飞机比火车快,火车比汽车快,随后还可以举其他的例子,比如,两件衣服,一件380RMB,一件240RMB,那就是衣服A比衣服B贵,渐渐的学生便能体会“比”的用法,是n1比n2+adj;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想出更多的例子,那么不用任何专业的词汇,便能让他们很好的掌握“比”的用法。
3、游戏和活动。游戏和活动在情景创设过程中不仅增加了学生接触新的语言信息的机会,还极大地推动了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的进程。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信息在游戏和活动中得到练习和巩固,这不但使学生对情景有所了解和熟悉,而且巩固了在此情景下运用的词汇和句型,为新的语言输入奠定基础。
4、真实场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在课堂上尽量用中文来教学,并常常根据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场景来编不同的对话,比如去商店买东西,是食堂打饭,去银行取钱;另外,口语课堂的设置很灵活,有时会带他们走出教室,到课外学习,比如留学生参加一年一度的篮球比赛时,笔者和他们一起到现场进行教学,比如篮球场,球服,啦啦队,裁判,进球,加油等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也不刻板,学生很易接受。
(二)情景创设的实例分析
以下结合笔者在一年的初级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实例来谈谈情景创设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所以例子均出自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初级汉语口语》这本书。
1、新课导入。在进入新单元前,老师要创造一定的情景把学生逐渐引入本单元的话题,而不是一开始就学习生单词。
例1:以第十课《她病了》为例。
老师可以就身边发生的现象提问,比如有的同学上个星期没来上课或者迟到了,老师可以问:XX今天为什么没有来上课?
学生可能回答:他感冒了;他起床晚了等等。由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正式的学习,说:“看看这篇文章中,安妮怎么了?让我们进入新课的学习。”新课导入的目的是引起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的关注。教师利用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回答出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场景。在这些情景中,学生不但复习了已学知识(比如感冒,迟到等),而且对新知识(头疼,请假,闹钟停了)产生了解和兴趣。
2、生词讲解。中文中的很多词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意思,不创造一定的情景就很难理解清楚,而且创造的这个情境必须是与新课里的单词用法是一致的,否则扩充太多,学生反而不易理解。
例2:以第十三课《我去图书馆上网》为例,其中的生词“找”在这个单元里面是买东西后找钱的意思,但是“找”在其它情景中用的较多的是找东西,还有如找罪受等等,为了让学生了解它的用法,可以拿学生身边的物品举例。
老师:你的这只笔多少钱?
1 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及知识论基础
1.1 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产生经历了复杂的社会历史变迁,一方面霍桑试验以及人际关系学说的兴起,使得以对人的哲学关怀为主要特征的非理性哲学、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境遇进行反思的存在主义哲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价值、伦理道德等诸多因素又重新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另一方面,20世纪初以来,环境的恶化和各种社会问题所引起的矛盾的凸显,让人们开始反思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人们越来越质疑打着科学主义旗帜的教育管理是否果真达到了它所宣称的那种客观的、“价值无涉”标准,抽离了价值来谈人和教育的发展,存在很明显的弊端。由此,一种新的教育管理观孕育而生。
1.2 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
1.2.1 康德哲学
18世纪80年代初期,康德就在《纯粹理性批判》一文中表述了人的认识能力及其范围和限度,认为事物既不是纯粹客观存在的,也不是纯粹观念的东西,而是被划分为“现象界”和“自在之物”世界。格林菲尔德根据康德的“自在之物”感染人的感官从而形成认识这一表述,提出了“组织的人类发明论”,强调组织依赖于个体,因个体的存在而存在,强调人在组织和管理中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差异性和创造性。
1.2.2 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
列宁说过“革命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任务,必须善于毫无例外地掌握社会活动的一切形式或方面”,费耶阿本德采纳了这种思想,并继承性阐释出他自己对于方法论独到的见解,他指出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是阶段性的,而我们想要探索的世界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个未知的实体,因此要保留自己的选择权,不能刚开始就把自己装在一个理论的套子里。同时,他又认为任何的思想理论,都能够改善人类的知识维度,不管它是多么的荒谬和陈旧,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要去克服在此之前业已存在的“科学沙文主义”。
1.2.3 马克斯·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马克思·韦伯认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并着重解释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知,取决于社会成员各自不同的经验对于自己和他人的主观理解和判断。格林菲尔德借用此观点,直接否定了科学主义教育管理在认识社会科学上的理论依据,即研究教育管理现象尤其是研究学校管理上所采用的逻辑实证主义标准。主观主义的这种主张在强调注重研究作为个体的社会行动者的行为动机和价值取向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它又忽视了教育管理领域存在的一些为人所共知的规律,显得失之偏颇。
2 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指导意义
2.1 理论意义
(1)宣扬人的价值的回归——丰富了教育管理研究对象的内涵。教育管理不仅研究成为教育管理问题或对象的事实问题,也研究价值问题。在对于“价值”这一命题上,文德尔班认为:“每一种价值首先意味着满足某种需要或者引起某种感情的东西,”其承载的主体是人。科学主义的教育管理有如中国女子缠小脚那样,通过压缩来残害人性的一切突出的成分,使一个人根本上迥异于理想中的教育理念。
格林菲尔德认为组织是人创造的,没有人就无所谓组织,那么可以明显的看出他把人即组织的成员放在了核心位置,克服了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长期以来只重(下转第43页)(上接第20页)视组织而漠视组织成员的严重弊端,重新肯定了需要通过组织成员解释各类事件来理解学校管理的重要性,更加关注学校里的校长、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以及对各种日常事务的认知和理解。这种人的价值的回归还体现在对人的非理性发展的重视,重新又把组织管理从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所简单机械化的现状拉回到了实际上十分复杂的本来面目。对人和组织、理性和非理性关系的重新思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丰富了整个教育管理学科的理论体系。
(2)重视质的方法的应用——扩展了教育管理研究方法的视野。在高校管理方面,仅仅运用逻辑实证等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和不合理之处,这种局限性和不合理之处表现在对教职员工各自特点的忽视或“同质化”,对高校管理的组织复杂性和历史性欠缺足够的考虑。而“质”的研究更加的符合高校管理的特殊性要求,与单纯数量化、客观化的调查研究相比,“情景化的”、“主体间的”意义解释在面对特定背景下的教育管理对象和问题显得更为有效,尤其是在面对如此庞大的组织系统面前,也更具有人性化。
这种研究方法使得教育研究者们必须深入到学校组织系统中去,通过亲身与研究对象的交流与接触,收集原始资料,分析并进行意义的解释。它要求研究要与一种政治主张相结合,必须建立在“实践中的有效改变”这一信念之上,所有参与者必须共同合作才有可能实现这一信念。这种研究方法改变了以往学校管理研究只重视“自上而下”的视角来分析教育管理产生的问题和现象,为学校管理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和操作方法。
2.2 实践意义
强调领导的艺术性——提出了学校教育管理新的要求。高校领导者在实现学校这一庞大和复杂的组织目标上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稍微学过管理学的人都知道,梅奥的霍桑试验表明人不仅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由此带来的人际关系理论运动和人力资源理论的普及为领导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更为准确的说,是一种领导的艺术。它将学校管理的所有活动理解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它更像是麦柯希所表述的那样,“学校是一种从事于对话的文本,这将为转换型的教育对话和实践创造出有利条件,形成一种相互鼓励和提升的关系。”这也是主观主义教育管理价值在高校教育领导实践上的具体要求:高校管理者必须关心教职员工,满足他们的社会需求,培养学校组织成员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但是这在客观上对高校管理者提出了更高也是更为苛刻的要求,即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全面的个人素质,更要懂得根据被管理者不同的需要来实施领导。
参考文献
[1]孙绵涛,罗建河.西方当代教育管理理论流派[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美]保罗·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4]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B-
0095-01
激励指激发和鼓励,是通过某种手段和行为激发人产生行为动机的过程,属于心理学范畴。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信心,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激励机制,其具体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应该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出发,以保证激励机制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激励机制的具体策略如下。
一、体育文化激励
体育文化激励主要是通过向学生宣传和介绍各项体育传统赛事,加强体育文化建设,重点发挥体育文化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体育赛事的热情,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抽出时间向学生介绍一些体育文化知识,以达到励志的目的。
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奥林匹克格言“更高、更快、更强”的由来,以此激励学生向奥林匹克运动员们学习,奋发图强,超越自我,不断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又如,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诸如姚明、林丹、李娜等运动明星的奋斗历程,引导学生以这些“偶像”为学习的榜样,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二、体育理想激励
体育理想激励主要是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的未来发展前景,树立奋斗目标,并付诸行动。要实施体育理想激励,教师首先要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激励对策。
例如,笔者的班上有一个身材较矮小的男生,他上篮球课时表现不积极。通过与他谈心笔者发现,这个男生并不是不喜欢打篮球,而是因为他自认为没有身高优势,不是打篮球的“料子”,与其把时间浪费在篮球练习上,还不如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上。针对他的具体情况,笔者这样激励他:“篮球打得好不好,并不是完全由身高所决定的。篮球场上也有一些身高优势不是那么突出的球员,他们往往身手敏捷,控球能力极强,承担着控球后卫的重任。你想不想像他们一样呢?”在笔者的引导下,这个男生决定将“成为一名出色的控球后卫”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篮球课上,他认真听课,刻苦练习,在短时间内就实现了篮球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三、体育目标激励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体育学习目标,鼓励学生通过学习行为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体育目标激励应具有可计量性和有形性。例如,教师可对学生在一定时期内的跳高高度、游泳速度、跳远长度等提出明确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为了实现体育学习目标而努力时,教师应不吝给予其语言上的鼓励,如:“你的进步真大,动作越来越标准了,争取在这节课内有所突破。”“刚才你只是用力不够,如果再加把劲就会跳得更远,加油!”通过逐步实现体育学习目标,学生能够获得积极的体育学习体验,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意识到在体育学习中“只要付出了努力就会有回报”,进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四、体育表彰激励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表彰激励是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表彰激励包括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例如,在组织体育训练时,教师可以模拟奥运会的比赛模式,设置金牌、银牌和铜牌,对能够完成训练任务且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金牌的奖励,对基本可以完成训练任务的学生给予银牌的奖励,对勉强能够完成训练任务的学生给予铜牌的奖励,没有完成训练任务的学生没有任何奖励。这样的表彰激励形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荣誉感,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师关怀激励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真诚地关心和爱护学生,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并且耐心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激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 语言磨蚀理论 语法教学 英语教师 认知调查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国的对外交流不断增多,专业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英语教学的目的也日益与实践需求相挂钩。因而在英语教学中,听说技能的培养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各类英语等级考试中,语法考题已经逐步被其他题型代替,语法的重视程度受到削弱;英语专业虽开设了语法课程,但课时不断缩短,这就导致很多高年级的英语学习者在阅读和写作中遇到较长的复杂句会一筹莫展。长而久之,学生的语法水平无法提高,教师也无法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有效的语法教学策略。
语言磨蚀是语言学习的逆过程,是指双语或多语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使用减少或停止,其运用该语言的能力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从语言层面而言,语法被磨蚀的程度比较明显,那么有效地控制语法的磨蚀现象,是从逆视角改进现有的语法教学模式。因此,基于语言磨蚀理论,分析和揭示英语教师的语法教学认知状态和模式,是一种全新的视角,有利于改善教师的语法授课方式,进而为语法教学改革提供实践可行性。
二、调查问卷设计
此研究采取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此次问卷调查的对象包括本校外语学院的30名教师和10名其他三本院校的英语教师。问卷共10个问题,涉及三个方面:(1)语法教学实际情况,主要针对当前语法教学的目的、时长及常用模式;(2)教师对学生语法学习情况的认知;(3)教师对语言磨蚀理论熟知程度的认知。同时,对5名本院英语教师进行了访谈,教师所教课程涉及语法、泛读和写作。
三、调查结果研究与分析
1.英语教师的语法教学目标统一,教学理念与实践存在一定差异。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8%的教师都认为语法教学比较重要,但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语法教学所占的时间比例很小,因此大多数语法讲解依然集中在语法规则和知识点的解析。绝大多数英语教师对于英语教学的目的较一致,即力求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交际能力,因此在语法教学观念上,都推崇交际教学法。但在实践中,大多数教师还是延续传统语法教学方法,即以语法翻译法与演绎法为主,讲练结合,教学模式相对单一,缺乏课堂互动。因此,教师的语法教学理念和实践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与中学语法教学,在认知理念上应该有着本质区别。中学语法教学以结构语法为主,大学英语语法教学如果只是重复已学过的结构语法,对减缓语法磨蚀是无效的。因此,大学英语语法教学应该更多地依据功能语法,强调语言使用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法能力。英语专业的语法教学更应该体现语言的形式和功能、结构语法和功能语法、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有机统一。
2.学生语法水平在大学阶段出现倒退,语法教学效果不显著。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对已学的语法知识点和结构会出现大规模的遗忘现象,语法受到磨蚀影响,教师已经关注到了这一现象。在探索语法磨蚀的原因上,87%的教师将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三点:(1)语法课程的减少,导致了语法接触的时间越来越少,阻碍了学生语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2)大量的中文语言环境,影响了学生英语的实际交流和使用频率;(3)学生读写能力的倒退也影响着其语法水平的提高。
我院为三本院校,学生入学英语水平较一本高校还有一定差距,学生对中学英语语法结构的掌握程度不够,因此,大学英语语法课程的教学必须考虑到学生这一实际需求。依照语言磨蚀理论、外语学习过程中再学习的优越性,也就是重新学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时,只要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激活,与新知识的学习相比具有优越性,通过复习可以有效弥补语法磨蚀。因此,在语法教学策略上,中学已学语法知识的巩固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能简单地重复中学的语法教学模式,这样只会让语法磨蚀越来越明显。因而,此时以新的语法理念指导教学,会起到良好的激活旧知识的作用。
3.教师对语言磨蚀理论的认知还需提高。
45%的教师表示对语言磨蚀理论不太了解,略微有些了解该理念的教师占47%,绝大多数教师表示急需的是语法教学的新理念和适合学生语法水平的教学方法。语言磨蚀理论可用于改进语法教学的诸多方面,是一种全新的语法教学视角与理念,对于优化现有的语法教学效果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广大教师需要相关教学理念的更新,加强自主语言认知,在深知如何运用语法的同时,体会到学生在学习语法过程中的困难与挣扎,培养学生的语法能力,以及实际交际中使用语法结构和形式的敏感度。
在提升语言磨蚀理论认知的同时,教师也应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手段,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动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同时感知语言,活跃语法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教师和学生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语法,重视语法教与学,从心理层面减少语言磨蚀的速度。同时,将语法讲解融合进入篇章之中,增加词法和句法的语篇实践学习,从而减少语言磨蚀,尤其是词法和句法的磨蚀。
四、结语
“语法是对语言结构及词和词组等语言单位组成语言句子的方式的描述”,它通常包括这些句子在各个语言系统中的意义和功能。语法不仅包括对语言结构的描述,还包括对语言功能的描述。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语法课程主要针对语言结构的描述。学生虽然已经记住了很多语法规则,但是大多只是为了应试要求,同时缺乏足够的语言练习,所以这些规则只是停留在知识阶段,并未转换为学生自身的语言能力。因此,大学阶段语法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将语法知识点构建成完整的语法体系,教会学生如何在语言交流中运用语法规则,这样才能更为深入的理解规则的含义。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调整自我的教学理念和认知状态。
综上,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以语言磨蚀理论为切入视角,研究分析了教师对于语言磨蚀理论在语法教学中的认知状态,力求将教师的语法教学认知与语法课堂教学实践相联系,并发现教师的语法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效果是相互影响的。在本院,教师所持有的语法教学理念与实践时所使用的理论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适度调整英语教师的语法教学认知,加以新的教学理念与方式,探索、发展并完善自身教学信念,促进自身理论知识向应用理论知识转化,对语法教学改革极其有必要。
参考文献:
[1]M.A.K.Halliday.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倪传斌,延俊荣.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1).
[3]高强,秦俊红.大学英语教师语法教学信念与课堂教学实践关系探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3).
[4]邓欢.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探讨独立学院英语语法教学[J].外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研究,2011.
【关键词】人力资本理论 基础教育 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215-01
1、我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1.1 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不合理
这种不合理的机制主要体现一下方面:(1)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政府及有关部门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学校、学生、家长缺乏话语权,这就造成政策与实际之间的断层,致使部分的地区资源配置的过剩和不足。(2)资源配置过分依靠计划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的需求及教育资源趋于多样化,然而过重的受计划的影响,致使市场的作用难以发挥,单一的配置手段导致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难以适应新时期人们对教育的需求。(3)过分倾向于显性资源的配置,隐性资源配置不足。受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对教育资源的配置与主要倾向于硬件设施的投入,物质条件的改善和教育规模的扩大,重数量轻质量,而隐性的如课程、教学方法、管理理念、教师培训等环节相对薄弱。特别是课程领域,长期以来,我国开设的课程以及课程内容都带有明显的城市化倾向,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如电子邮件、网上购物、社区图书馆、等等)都带有明显的城市化倾向,脱离农村实际。
1.2 基础教育资源总体投资不足
当前我国在基础教育资源的投资总体不足,仅从经费角度来看,大体上存在这样的问题:国家的总投资不足,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差距,且始终处于国际标准之下,即使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根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的《关于2011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技公告》提供的数字显示201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93%,比2010年的3.65%增加了0.28个百分点。然而早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要在本世纪末达到4%,但事实却是20年后的今天我们才初步的步入了4%的行列,这一数字仍然要比2008年世界平均水平的4.5%低一些,有限的教育经费使得分配到基础教育领域中的更是少之又少。
1.3 地区间配置不公平,东西部差距大
由于中国的国情、文化观念、政策体制等历史原因,造成现阶段地区间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存在明显的差距,并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特别是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政策倾向上的偏差,造成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马太效应”越来越突出的局面,这主要是由于现阶段基础教育资源的不合理不公平的配置所导致的。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说,这便是一种教育资源的失效的现象。因此,实现对教育资源尤其是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迫在眉睫。
2、人力资本理论对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启示
2.1 完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因本着以人为本,激发学生潜力、提升能力的理念进行科学而合理的配置,尊重学生及家长话语权,保证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更要兼顾公平。同时,从教育实践入手加强对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的研究,正确的认识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并重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充分调动社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发挥社会资源的优势;在配置手段上,在发挥计划与市场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保障基础教育“隐性资源”的合理配置。
2.2 加大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
舒尔茨根据其人力资本理论测算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他得出的结论是,国民收入中人力资本所做的贡献明显高于物力资本,而教育所占的比重更为突出。世界银行早在1993年不同教育阶段地区平均的教育收益率调查表明:基础教育的收益率最高,即外部收益最大。各类教育的世界平均收益率分别为:初等教育18.4%,中等教育13.1%,高等教育10.9%。由此可以看出越是基础阶段,教育的社会收益率越高,这说明政府所采取的普及义务教育符合了社会的利益,因此政府加大投资的必要性也越大。
2.3 加强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建设
1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的应用情况分析
1.1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简介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作为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基础教育项目,目的是建立一个开放的、内容丰富的并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库,并建立较为完善的基础教育资源开发、管理、指导与服务体系,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的门户网站——“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http://cbern.com.cn)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和中央电化教育馆开发,专门针对本文由收集整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而设计的、免费为教师提供服务的一个基础教育项目。目前,该网站的基本框架和功能已经趋于完善,根据新课程划分的学习领域和学科的资源搜索建立分类。网页分为检索版和目录索引版,设有教育动态、专题项目、资源查找、资源交流、资源展示、在线刊物和合作单位等栏目,用户可按课标、专题、教材、学科、年级、媒体等方式搜索资源。
1.2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的应用情况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从2003年建立以来,总量不断增加,容量不断扩大,服务受众也逐渐扩大。截至2012年7月6日注册用户为905 568人,搜索次数为31 771 154次,下载次数为9 996 626次,共计下载资源总量为392 422gb。即使如此,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依然觉得教学资源的匮乏和不适用,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新课程改革力度较大,涌现出许多新教材、新版本,使得教学资源与教材版本不配套;二是信息化设施供不应求,很多学校的信息化环境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还存在教师排队轮流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现象,严重影响师生的教学积极性;三是企业开发的教育资源产品针对性不强,难以获得一线教师的认可;四是一线教师缺乏对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些教师只使用现成的课件资源,缺乏对资源再创造的能力;五是一些学校缺乏上网环境,无法下载基础教育资源库的内容;六是相比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人数,基础教育资源库的注册教师相当少,资源利用率不高。/
2 知识管理理论
知识是由组织或个人从实践经验中获得的可以有效改善人类行为方式的信息。知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在整体上对知识进行获取、存储、学习、应用、共享和创新的过程,目的是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理念产生于20世纪末,最初应用在企业管理领域,伴随着知识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其理论也相应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提高组织竞争力,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近年来知识管理理念被教育领域学者所关注,出现了“教育知识管理”、“教师知识创新”等概念,成为教育研究的新方向。美国生产力质量中心(apqc)认为知识管理是一种有意义的策略,它能够保证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最需要的人,并帮助人们分享这些知识,以能改进实质行为的方式将信息付诸于实际行动。知识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知识管理理论将知识分为两大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核心是隐性知识的外化(将个人的实践经验积累的隐性知识通过交流、对比等方式外化为显性知识)以及显性知识的共享与内化(在组织内进行显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使其通过实践得到内化,并实现知识的创新)。知识管理不是知识简单的堆砌、集中,而是在快速提取所需知识的基础上,对原有知识结构进一步发掘、提炼,使隐性知识外化,实现知识交流共享,并且产生知识的创新。对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就是教师获取资源、保存资源、共享资源、利用资源和创新资源的过程,是知识管理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与拓展,也是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html/jianli/
(2)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随着学习型组织与组织学习理论研究的开展,相关研究者从个人和组织两个层面对知识进行了分析,将知识分为员工个人的知识和组织知识。员工个人知识是指员工自己个体的知识,包括技能、习惯、经验、价值观、直觉等,属于员工自身的,可以随着员工的流失而流失。组织知识是指内含与组织实体系统的知识,如组织内的组织文化、信息系统、作业流程与团队协作等,这些都是员工无法带走的知识。
(3)知识管理的基本方法。在企业知识管理的流程中,怎样储存、查找、共享与创新知识是知识管理工作的重点,应运而生形成了知识管理工作的3种基本方法,即知识库、知识地图和知识社区。
关键词: 哈耶克 自发秩序理论 初等教育
一、哈耶克自发秩序理论含义
自发秩序理论是构成奥地利经济学家、哲学家哈耶克哲学思想的重要核心组成。哈耶克政治思想的核心是通过对人类知识的整体性反思,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进行批判,强调尊重集体行为中所谓的“自发秩序”,以及在此基础上反对政府干预与重申个人自由。
自发秩序是无目的的,而每一个组织却要以某个特定的目标为前提。自发秩序并不表明组织秩序就不重要,而是在哈耶克看来,我们绝不能因为看重组织秩序而忽视自发秩序的存在。自发秩序不同于组织秩序,组织秩序主要针对的是群体或者国家,用于矫正和辅助国家;而自发秩序则针对的是个人,是组织秩序的前提和基础。
二、初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1.儿童缺乏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
家长在管教孩子方面一直处于操办孩子一切的地位,扮演着“保姆”的身份与角色,大事小事都由父母或者长辈做主,孩子不论在家庭里还是在学校里都处于“被动”的位置,这不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或者是“隔代教养”的缘故,父母不管,爷爷奶奶过度宠爱孩子,因此在“严爱有度”方面没有把握平衡。
2.消极负面的成长环境。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每个公民都有权享有的资源,在网络世界里,每个人都有权利和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一旦网络上传播出“×××丧失伦理道德”等新闻,网络一端的“键盘侠”就会拿起手中的智能机器开始传播负能量,大力谴责对方,这些文字、图片、视频等往往尖酸刻薄。只要打开网络,就会占据头条,成为家家户户茶余饭后的谈资,对此事发表自己的看法,也不管对错,只管随波逐流,并且告知自己的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是违背道德规范的,是不正确的。这样看似社会道德规范整体上升到一个高的层次,实际上却是网络暴力带来的消极影响,从此以后,社会上又多了一个“路人”与“旁观者”。
3.有限理性的弊端,缺乏创造性、多样性。
哈耶克认为,自生自发秩序理论中,“看不见的手”不只适用于经济领域,更适用于所有的社会理论,因此哈耶克对教育做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强烈反对国家对教育的^多控制和干预,认为国家对教育的过多控制将阻碍学生发展多样性的形成。笔者认为在初等教育方面,过于干预与过度理性都是不利于孩子健康发展的,尤其是在孩童阶段。学生缺乏的创造性、多样性其实在初等教育阶段是可以培养和锻炼的,家长或者教师的定性思维并不利于孩子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家里或者学校里长辈说什么就做什么,言听计从才算是听话乖巧的好孩子;每次考试都能考前三名才算是成绩优秀的好孩子;每周赢得小红花回家才算是表现出色的好孩子等。家长或者教师并不总是正确的,他们所理解的规则、理性不是十全十美的、是对孩子有利无害的。恰恰相反,并不是所有的好孩子才能赢得世界的掌声。
4.儿童无“自由”可言。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儿童常常在父母的襁褓之中,一步也没有走出父母的视线范围,没有自由可言。父母担心孩子外出受伤,担忧孩子遭人欺骗,因此不允许孩子私自离开。因为父母强烈的占有欲,孩子们就像井底之蛙,接触到的就只有小小世界。孩子的身体被束缚,思想被囚禁,两耳不闻窗外事,目光短浅。
三、自发秩序理论对初等教育的启示
1.教育需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所谓自发秩序,是行动者在追求自身目的的前提下,遵循一定的行为规则自发生成的。幼儿期与儿童期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期。笔者曾经目睹过一对年轻的父母喂孩子吃饭,吃饭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属于一种自发秩序,是为了满足个体的温饱需求,也是一种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但这对父母在孩子并不愿意并且哭哭闹闹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给孩子喂食,只看见孩子被动地将食物吞下或者吐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既然是作为自发秩序的吃饭,饥饿时才进食,喂饭并不能代表孩子就一定能接受,如此一来,自然就违背了孩子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坚持组织秩序的前提应当是尊重自发秩序,遵循儿童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而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教育不倡导“一把抓”,也不提倡为孩子包办一切。教育就像是牧羊人喂草,教师和家长是牧羊人,而孩子是羊群,我们需要做的是把孩子引到广阔的大草原,让他们一点一点学会自己吸收。
2.教育应该避免道德绑架。
自发秩序与组织秩序的不同之处在于:组织秩序所依赖的是命令,是行动者必须做什么,否则就无法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自发秩序所依赖的一般性规则主要是“否定性”的,行动者不在这个领域作为,那么在其他领域无论做什么都是允许的。如果有一天孩子问“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是否可以大小便”?应该怎么回答才算正确呢?笔者认为在上述情况下是可以大小便的。研究表明,尿液中含氮、磷、钾等元素,都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也是植物庄稼的天然肥料。倘若以哈耶克的自发秩序来理解,这种行为并不会对他人及社会造成影响,反而还有益处。因此,“随地”大小便是否允许是不是应该另当别论了呢?家长与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道德绑架”的事例。应该克服网络暴力的弊端,拥有教育孩子一套独特的见解,保持积极教养的模式,让孩子学会独自判断道德是非。因为即便是成年人对于老人摔跤“扶不扶”这种问题也会迟疑,所以做好教育势在必行。如果你告诉孩子随地大小便是违反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的,孩子在特殊情况下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对他自身的危害也是不可估量的。
3.教育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的来源之一是老子的《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哈耶克对“社会自生自发秩序”的理论分析理路与中国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有着非常惊人的相似之处。如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与老子之“道法自然”、哈耶克的“一般规则”与老子之“道”,以及有限理性主义等,这些方面在分析理路上基本是类似或相通的[1]。教育应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有的事是必须做的,有的事又是绝对不做的。人要审时度势,决定取舍,选择重要的事情去做,而不做或暂时不做某些事情。现在大部分家长从孩子出生就对孩子严格管教,孩子没有自由可言。家长为孩子报名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也没有问问孩子的意见,从而孩子的天性被泯灭、创造性缺失,成为社会所要求的“人才”。这种对孩子的爱并不是所谓的“教育爱”。教师或者家长误以为把最好的东西给了孩子,那么孩子也应该拿出相应的成就来汇报自己。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方式并不是成功的万金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孩子对所有的知识并不是都能信手拈来,教育者绝对不能采用“施加”的方式对儿童强行灌输海量的知识。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放弃一些事情不做,才能在别的事情上有所建树。
4.教育应该顺应自然、保持自由。
哈耶克认为自发秩序的型构是“它们的要素在应对其即时性环境的过程中遵循某些规则所产生的结果”,或者说“只有当个人所遵循的是那些会产生一种整体秩序的规则的时候,个人对特定情势所做的应对才会产生一种整体秩序。如果他们所遵循的规则都是这样一些会产生秩序的规则,那么即使他们各自的行为之间只具有极为有限的相似性,也足以产生一种整体秩序”[2]。低年级的教师一般会面临孩子上课上厕所的情况,教师在遵守班级规范条例的基础上,通常选择不让孩子去,当然一般情况下人们都认为这种行为是不尊重教师与课堂的表现。但是如果儿童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被限制,这显然是违背自发秩序的表现,今后如何建立起有效的整体秩序?笔者就以“自习与上课”为例,“自习”通常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学习行为,通常在自习期间,孩子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根据自身的兴趣,取长补短;“上课”通常是外在的强制力要求孩子学习知识的形式,孩子只能坐在教室里听教师上课,偶尔伴随着课堂活动来帮助调节氛围。作为自发秩序的“自习”,没有外界的压力与束缚,一方面孩子的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效果更好,另一方面锻炼了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而作为组织秩序的“上课”,孩子的思绪早已经不在教室。研究表明,儿童的注意力呈现不稳定且持续时间较短的特点,这是为什么提倡教师授课时间不宜过长的原因之一。孩子在自然状态下接受知识是最容易的,因此,教育儿童应该遵循自然、顺应自然,顺应儿童的“自然之性”,而不是一味地按照社会整体秩序要求强迫孩子、为难孩子,这无疑会对儿童的身体和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笔者认为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中固然强调了“自由”对于各N社会理论的重要性,但这种“自由”伴随着一定的“秩序”。教育这项工作,风险性同样存在,作为教育者,应当在保证教育环境的安全性的条件下,努力为孩子建构属于他们的自由天地。
即使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依然存在着弊端,仍然饱受争议,但是他的理论的确有许多值得更多学者借鉴与学习的,对我国的早期教育也提供了不少建议与启发。
参考文献:
论文摘 要: 基础教育阶段是个人成长及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奠基期、关键期,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科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且要注重对学生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浸润。在当前我国教育落实新课改、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共建和谐文明社会之际,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全面提升我国国民整体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已是刻不容缓。本文探讨了基础教育视野下班级管理中人文素质的构建与培养问题,意义尤为重大。
一、我国青少年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迫切性
所谓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良好的人文素质表现为: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优秀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儒雅的气质风度等。
基础教育阶段是个人成长及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奠基期、关键期,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科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且要注重学生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浸润。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一直普遍注重功利性而轻人文性,造成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在当前我国教育落实新课改、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共建和谐文明社会之际,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全面提升我国国民整体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已刻不容缓。
1.由青少年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决定。
目前我国正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人文素质教育远没有跟上时代的要求,国人中出现许多不良倾向,其中或多或少地反映在青少年学生身上。如:“读书无用论”泛滥,进取心差,厌学逃学现象严重;追求物质享受,缺乏求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自由散漫,得过且过,意志力差,缺乏挫折意识和抗诱惑能力;自我意识膨胀,功利心强,缺少互助合作意识,缺乏责任感和荣誉感;冷漠麻木,缺乏爱心,不尊重信任别人,公德意识差;精神压抑,思想苦闷,情绪消沉,等等。这些现象都制约当前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如此缺失人文精神,何谈成才成人,又怎能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2.由基础教育的特点决定。
基础教育具有全民性与全面性特点,它担负着为国民人生奠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人文素质的奠基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在学生成长阶段,教育要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奠定其成为合格公民的基础,为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3.源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创新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强调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又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它把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智育和德育发展,而且围绕生命与尊严、自由与责任、理解与宽容、情感与意志等核心,使学生对社会和自然产生人文关怀,具有全面适应现实的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全的人格,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这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它不仅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4.顺应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都十分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全面强化人才素质,以适应国际人才竞争的需要。如美国在现代人才素质观中,提出了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的素质是个人品质,即爱岗敬业,团结合作,自重自信,有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责任感,正直诚实,遵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确定“学会生存”为主题,80年代又确定“学会关心”为主题,要求青年一代面对挑战有责任感、自信心及意志和能力,正反映了人类教育观念从适应自然与社会到关心自然与社会的转变,强调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自然道德的重要性。为了顺应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我们必须立足长远,狠抓当前,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下一代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文素质的培养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作为基础教育的基层承担者和实施者,班级管理者应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人文教育、培育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全面完成教书育人任务、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奠基?
二、基础教育阶段班级管理工作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
1.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文素质教育观。
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要具有人文性。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但随着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及人们求职生存的需要,人的教育被忽略,人力的教育成为时尚,加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教育中的盛行,人们逐渐偏离了教育的本质,无意中放弃了育“人”的责任。教育应该着眼于培养既具有良好科学知识又具有良好人文素质、道德素质、心理品质的人,着眼于培养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品德气质兼美的现代文明人。
教育理念正确,教育行为才更坚实有力。班级管理中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和人文素质教育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尽可能从各方面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他们拥有牢固的人文科学知识、良好的社会心理和文化修养,涵养人文精神,塑造完美人格,使其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为学生的终生需要奠定坚实的生命基石。
2.提高管理者自身的人文素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具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班级管理者自身必须是一个在各方面都值得推崇的模范。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他的言谈举止、思想学识、个性风度、生活态度、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等方面良好的人文素养,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学生。所以班级管理者既要掌握渊博的人文知识,又要不断促进自身人格完善,以良好的人文风貌展现在学生面前。
3.营造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促使学生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人的心灵自悟、灵魂陶冶,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是一个有力的育人场,它体现为整肃的班容、严谨的班风、求实的学风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它不仅可以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促使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学习生活,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互敬互爱、团结协作、民主和谐的生动局面,而且可以陶冶师生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圣地,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大课堂。
班级管理者应注重与学生一起精心打造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如张挂富于哲理启迪的班训、名人名言、伟人画像,定期举办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黑板报、班级日报或班刊,等等。学生置身于这既充满着浓郁人文气息又整洁雅致的学习生活环境中,会自然而生愉悦向上的情感,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习惯,塑造健康人格。
4.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引导主体体验。
人文素质的培养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因此还应运用活动育人,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让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社、主办班级日报、参加“志愿者”活动等,使他们找到展示自我的发展空间;针对学生成长期的学习、思想、生活实际及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定期开展主题鲜明的班会活动;开设经典导读课程,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化经典,利用人类几千年积淀起来的文化经典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教育的思想养分来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分利用本地的人文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参观访问,思考体验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与探究精神,增强其自信心、意志力和责任感,激发其家乡情、报国志,并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精神。
5.制定人文化的管理目标,加强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其目的是服务于人,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教育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原理告诉我们暗含期待能够产生良好的作用。就是说如果想要受教育者朝着教育者设想的目标发展,不应一味批评,而应本着仁爱精神,身怀人文关怀,加强正面激励。因此,教育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人本意识,坚持爱心教育、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运用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调节、激发、鼓励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分析、思考、比较、判断,权衡利弊得失,决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形成一个人人奋发向上,个个争先进取的氛围。务必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师生的赏识和关爱,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并最终通过目标导向,使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
6.善于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具有时代特点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持,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健康高尚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管理者要善于挖掘学科课程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素材,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拓展,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深层交流,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追求每一个人的充分发展,在民主和谐的教学中润物细无声,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