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学的利润范文

经济学的利润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5 10:22: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学的利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学的利润

篇1

【关键词】效率性盈余管理;机会主义盈余管理;利润操纵;博弈

会计盈余影响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契约签订、执行与监督、财富分配,因而会计盈余的有用性成为会计实证研究的一个主要话题。关于会计盈余,主要有三个视角:从信息观视角看,会计盈余有助于传递“经济收益”的信号,可以改变利益相关者的“信念”;从计价观视角看,会计盈余可以准确地计量企业的每一项资产、负债和权益,从而得到企业的“真实收益”,这样对资产进行准确定价提供了可能。从契约观视角看,会计盈余是企业契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的各种契约的签订和执行提供基础性数据,以降低契约成本。基于会计盈余的这种有用性,盈余管理行为应运而生。随着安然事件的发生,证券监管者、会计理论和实务界对盈余管理的关注度大大增强。那么从经济学的人性假设和博弈论角度如何理解盈余管理,它与利润操纵有何本质的区别,这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一、什么是盈余管理

美国会计学家斯可特(William R?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它是指假定经营者可在一系列的会计政策中自行选择时,经营者选择那些使自身效用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的行为[1]。美国另一位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则在会计数据信息具有有用性的基础上,认为盈余管理人员有意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而获取某些私人利益。邹小、陈雪洁(2001)认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为了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或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达到预期盈利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框架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使报告盈余达到预期水准[2]。 我认为管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其自身的利益或为了使股东财富最大化,在会计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在构造业务交易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作出职业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

二、威廉姆森的机会主义假说

威廉姆森的机会主义假说中提出:只要是经济人,就会不择手段地去追求自身利益的动机,而不管是否会对其他人造成损害,即具有机会主义动机。正是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在信息不完全的环境下,一些人就会利用信息优势,谋取私利而不惜给他人造成损害。企业管理阶层和股东等都是经济人,都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这样他们的目标便发生了冲突。于是产生了问题,管理阶层和股东等签订一系列的契约以协调各方的利益冲突。在执行中,管理阶层会利用契约的不完备进行盈余管理,从而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很多人对盈余管理产生偏见,认为其就是管理阶层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以损害股东、债权人等相关人的利益为代价,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一种道德败坏行为,其实混淆了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

三、三种博弈

博弈论中,正和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加。

常和博弈,又叫非零和博弈,是指各博弈方的得益之和是一个非零的常数。它区别于零和博弈。在经济学研究中很有用。 在这种状况时,自己的所得并不与他人的所失的大小相等,连自己的幸福也未必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即使伤害他人也可能“损人不利己”,所以博弈双方存在“双赢”的可能,进而合作。

负和博弈和正和博弈相对,指双方冲突和斗争的结果,是所得小于所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其结果的总和为负数,也是一种两败俱伤的博弈,结果双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会给整个社会的利益带来损失。本文从经济学的人性假设和博弈角度来探讨下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

四、对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基于人性假设和博弈角度的分析

(一)效率性盈余管理

William R. Scott在《财务会计理论》中阐述如下:假定经营者可在一系列的会计政策(如,公认会计原则)中进行选择,很自然他们会选择那些使自身效用或公司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叫盈余管理[3]。在企业的这一组契约执行过程当中,股东为了防止管理阶层的败德行为,必须对其进行监督。但监督是要成本的。为了减少监督成本,节约交易费用,股东可以与管理阶层签订报酬契约,使其成为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者,共同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管理层从而就会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创新,想方设法地使企业正常盈利,增加企业的财富,以获取最大的报酬。这种盈余管理被称为效率性盈余管理,是一种典型的生产性寻利行为,也可称为寻利性盈余管理。在分红计划中,如果净利润在奖金方案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管理者就会有增加报告利润的动机。他们就会竭尽全力地经营好企业,尽量企业的利润,这种行为对企业来说具有正的外部性,企业财富会有所增加。反过来,企业又对管理阶层产生了外部经济,由于产权清晰,管理阶层有了将外部性内在化的激励,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效率性盈余管理不仅是一种帕累托改进,由于具有正的外部性,更是一种正和博弈,使社会财富总量增加。

除了企业的利润正常增加外,还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调节企业当期收益可以合理避税,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

2、通过合理范围内的盈余管理可以向其他利益相关人传递企业经营稳定的信息,以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

3、适当的盈余管理可以帮助大规模企业减轻政府管制,降低政治风险。

(二)机会主义盈余管理

根据威廉姆森的机会主义假说,人是有损人利己的机会主义倾向。这样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当信息不完全时会使交易费用上升,企业的经营效率下降。虽然股东与管理阶层签订了管理报酬契约,使两者的目标尽量趋同,但是两者的目标不可能完全一致,会发生冲突。这样管理层就会想法设法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惜损害股东、债权人、政府等的利益。管理者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进行盈余管理,这就是所谓的机会主义盈余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经济学上称之的寻租行为,即非生产性寻利。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的创新欲望会有所减弱,他们更倾向于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进行盈余管理,而不是竭尽全力地去增加企业的财富,然后再根据盈余报酬契约分享企业的剩余收益。

如在长期债务合约中,企业管理者将各期收益均衡化,以平衡偿债能力,减少违约的可能性;采用收益最小化的会计政策,如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存货采用后进先出法;注销巨额资产,把未来费用列支在当期,将利润平滑。企业管理者的这种盈余管理行为从来期来看是一种常和博弈。

(三)利润操纵与盈余管理

利润操纵是指企业的管理者为了自身或企业的利益,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或其他方法,人为地调节企业利润的行为。主要通过违规违法的手段弄虚作假而人为造成利润的增加或减少,是一种纯粹的寻租行为。企业管理者的创新寻利欲望丧失,唯一的动机就是如何通过违规违法的手段人为地虚增或虚减利润,以获得最大的报酬。它会对其他利益相关者产生外部不经济,损害其他各利益相关者,并且不可逆转。利润操纵使管理者获得的报酬是以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更大损害为代价的,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减少,浪费了社会资源,这是一种负和博弈。根据威廉姆森的机会主义假说,企业管理者是自私自利的经济人,有损人利己的倾向,为了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不惜采用各种手段操纵利润,带给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却是极大的损害,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五、结论

效率性盈余管理是一种生产性寻利行为,会增加社会财富,是正和博弈;机会主义盈余管理是一种短期寻租行为,但从长期来看社会财富总额没有发生变化,即是常和博弈;而利润操纵纯粹是一种寻租行为,社会财富逐渐减少,社会资源极大地浪费,是负和博弈。只有分清这些本质,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激励效率性盈余管理,引导机会主义盈余管理,遏止利润操纵,从根本上优化社会的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篇2

报业经过10年的经营辉煌,为什么在2005年整个报业的业绩却出现了下滑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产业周期性变化的影响。一般来讲,任何一个产业的经营发展都是呈周期性发展的,尤其是表现在该产业的经营利润上都呈现为“低利润利润增长利润高峰利润下降”四个阶段的周期性变化。如以电子产业的电视机生产为例,国产电视的初始阶段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它的利润顶峰期在1996年,利润周期的跨度为6年。在国际市场上任何产业的利润周期大概都在3~4年之间。而报纸产业能够持续10年的上升,这已是产业发展的神话。这主要是我国的报业市场10年前,市场化经营几乎是零,除了党报以外商业性报纸几乎没有。随着报纸市场化的破冰,我国的商业性报纸产生了涌动性的发展。其庞大的受众市场及广告市场使其能有10年迅速扩张和发展,报业的盈利率年均达20%,其对资金吸附作用也是前所未有的,10年下来各种报刊发展到了1900多种,市场中利润的均衡竞争也更为激烈,报业利润的稀释也就很自然。虽然2005年整个报业增长幅度为7%,但相比发达国家而言,还是一个较高水平。如欧洲为3%,美国为4%。从读报率看更为清楚,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的读报率为80%,2005年为1.8%;欧洲上个世纪70年代的读报率为67.8%,2003年为3%。报业增长幅度及利润的下降,其实质上都是产业产生衰落的结果。我国的报业也不例外,而发达国家早在2000年就已出现了衰落的势头。

媒体市场新的竞争主体出现,加剧了市场中各种资源配置的力度。所谓的新媒体主要指网络媒体的出现,加剧了媒体市场的竞争程度,加快了市场受众资源、广告客户资源、货币资源的流动和配置。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媒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加之网络信息传播的快捷、便利,不受时间、气候、地理的影响,一网在手便知全球,其视角的宽广、阅读的互动性使其更符合受众阅读信息的心理和习惯。这几年人数呈几何级数上升,网民已超亿人,而且随着农村农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新的网络受众的潜力是巨大的。这一切都给传统的报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报纸的广告客户在不断地流向网络,广告市场份额日趋减少。这是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谁也不能回避,包括电视经营也存在同样的压力。

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增加了报纸的经营成本。近两年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升带动了金、银、铜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报纸由于纸张、石油的价格上涨,成本比2003年上涨了40%,这无形之中挤压了报纸的盈利空间。而网络的无纸化传播,使其不但不受成本价格上涨的影响,而无形之中给网络一个加速发展的天赐良机。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加快了报纸经营的规范化水平。国家在2005年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报业规范经营的政策措施,尤其加大了对不规范经营的整治力度,重点打击虚假广告,在一定程度上给报业带来了一定经营压力。不过这个压力更多的是对非品牌、非规范经营的报纸。这种不规范利润的削减,实际上有利于挤压报纸经营的泡沫和虚假利润,会使报纸得到一个更好的经营环境,所以,这种影响只是暂时的。

面对利润下降的趋势,报业集团要走出产业周期变化带来的困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快资源整合,盘活资源,搞品牌化经营。起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都市类报纸,由于当时的商业性报纸几乎是空白状态,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平面媒体市场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当时在这种媒体资源稀缺和受众资源丰富的求大于供的市场环境做报纸赚钱是轻而易举的事,不需品牌经营,只要跟着几家做得较好的报纸做,照样在市场中如鱼得水,因此就很容易造成报纸之间在内容、版式、风格等方面雷同化非常明显,个性化不足。所以当报业市场供求关系一旦趋于平衡,或供大于求,无规模、无资金优势、无品牌形象的报纸就很容易陷入经营亏损,甚至倒闭。目前报业市场已处于供大于求的过剩逆转之中,报纸要想在这个产业周期变化调节中立于不败之地,当务之急就是加快产业整合、优化资源,走品牌化经营之道。

报纸首先要搞好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新闻、广告、发行三个方面都要进行合理整合。每个报纸要凸显自己的新闻优势,做出品牌,拓宽、完善、丰富自己的新闻渠道,建立一支精干的新闻采写报道记者队伍。广告方面也要形成自己广告创意设计优势,不断拓展开发新的广告客户。发行方面除了已有的投放网点、发行人员,更要注重有效发行的资源开发,这是一个报纸内容、形式表现、发行管理多方联动的配置问题。其次,注重报纸产业链的整合,降低成本,搞好有效发行,报纸才能具有抗风险的能力。最后,报纸也要提高行业整合,规范行业经营秩序,消除不当竞争行为,让报纸具有一个良好的行业经营环境,形成一种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最后,搞好报纸的跨行业整合,多种经营,增强报纸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这主要是报业和电视、网络、广播、杂志进行同业延伸,形成一种融“报、视、网”为一体的大型媒介集团。

打造品牌性内容,提升市场影响力。报纸在受众中有没有市场、有没有影响力,关键看报纸自身版面内容的魅力,让报纸成为受众不可或缺的朋友。

以省会城市为例,每个城市都有好几份都市类报纸,但把这些报纸相互比较一下可以看出在版面编排、报道内容上趋同性非常明显,读“一报”皆知其他报。这就很难满足读者的口味。所以,各报纸要从内容报道下手,强调内容为王,一是做到内容丰富,并能充分了解读者要求,设置出特色版面与栏目。二是强化报纸的影响力,突出报纸差异化。差异化怎么理解,简单地说就是“人无我有”的东西。相同的新闻事实,报道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解读的新闻价值有所不同;内容编排的角度要有所不同,标题的设置要有所不同。三是重视公益性策划作用,公益性活动,从众的美学指向,很容易吸引众多受众的眼球,有助于提升报纸的影响力。比如“捐资助学――帮助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问题”、“关注农民工――帮助弱势群体”。这些活动切合了目前建设和谐社会的热点问题,很容易获得受众的好感,有利于提高报纸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四是要建设一支能吃苦、高业务素质,并能够深入第一线的记者队伍。一个报纸有了自己一支优秀的记者队伍就成功了百分之八十。比如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的《华盛顿邮报》并不出名,就是因为该报记者挖出了“水门事件”的背后新闻,使深度报道这种形式风靡全世界,也使该报蜚声报坛。可以说,几乎所有有影响的报纸都离不开强有力的记者队伍的支撑。

搞好有效发行,是维护报纸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一份报纸的发行好不好,不是一个粗放量的计算问题,不能简单理解为发行量大发行就好。尤其在目前报纸的纸张、印刷、运输费用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发行数量太大反而因成本上升导致报纸经营亏损。所以,报纸的有效发行,是指发行能提升报纸在媒体市场的影响力的销售发行过程。这个销售过程一是能形成极佳的发行结构,公费与私费、征订与零销、大户单位与家庭订户配比结构要合理。一般要私费征订高于公费征订,征订数额要大于零售数额,才能形成受众稳定的发行结构,保证报纸经营的稳定发展。

另外,就是要注意报纸发行对读者的效应作用,这个作用的产生不单纯是报纸发行部门的事情,而是新闻部、财务部、广告部、发行部综合效能的具体表现。报纸在内容上能够引起社会的共鸣,产生强势影响力,并在产生社会影响力的前提下注重广告客户的开掘,提高广告收益,这样报纸在经济上才能有支撑,才有利可图。

篇3

关键词: 边际分析 边际效用 作用

一、边际的含义

经济学中的边际指的是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程度,即自变量变化一个单位,因变量会因此而改变的量。边际的概念植根于高等数学的一阶导数和偏导数的概念。在经济学中根据不同的经济函数, 我们可求不同的边际。如边际成本、边际收入、边际效用、边际消费、边际储蓄等。

二、边际分析特点及对经济学发展的作用

边际分析是马歇尔二百多年前创立的, 它告诉我们人们在作决策的时候, 除了应用绝对量作决策参数外, 更应该运用增量参数进行决策。这种方法有以下几个特点:1.边际分析是一种数量分析,尤其是变量分析,运用这一方法是研究数量的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这一方法的引入,使经济学从常量分析发展到变量分析。2.边际分析是最优分析。边际分析实质上是研究函数在边际点上的极值,要研究因变量在某一点递增、递减变动的规律,这种边际点的函数值就是极大值或极小值,边际点的自变量是作出判断并加以取舍的最佳点,据此可以作出最优决策,因此是研究最优化规律的方法。3.边际分析是现状分析。边际值是直接根据两个微增量的比求解的,是计算新增自变量所导致的因变量的变动量,这表明,边际分析是对新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即属于现状分析。这显然不同于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实际上是过去分析,是过去所有的量或过去所有的量的比。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各种因素经常变化,用过去的量或过去的平均值概括现状和推断今后的情况是不可靠的,而用边际分析则更有利于考察现状中新出现的某一情况所产生的的作用、所带来的后果。

边际分析法在1870年代提出后,首先用于对效用的分析,由此建立了理论基础——边际效用价值论。这一分析方法的运用可以说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的革命,具体说它的意义表现为:

1.边际分析的运用使西方经济学研究重心发生了转变。由原来带有一定“社会性、历史性”意义的政治经济学转为纯粹研究如何抉择把有限的稀缺资源分配给无限而又有竞争性的用途上,以有效利用。2.边际分析开创了经济学“数量化”的时代。边际分析本身是一种数量分析,在这个基础上,使各种数量工具线性代数、集合论、概率论、拓扑学、差分方程等,逐步渗入经济学,数量化分析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特征。 3.边际分析导致了微观经济学的形成。边际分析以个体经济活动为出发点,以需求、供给为重心,强调主观心理评价,导致了以“个量分析”为特征,以市场和价格机制为研究中心的微观经济学的诞生。微观经济学正是研究市场和价格机制如何解决三大基本经济问题,探索消费者如何得到最大满足,生产者如何得到最大利润,生产资源如何得到最优分配的规律。4.边际分析奠定了最优化理论的基础。在边际分析的基础上,西方经济学从理论上推出了所谓最优资源配置,最优收入分配,最大经济效率及整个社会达到最优的一系列条件和标准。5.边际分析使实证经济学得到重大发展。研究变量变动时,整个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动,这为研究事物本来面目、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问题的实证经济学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从平均分析进入到边际分析, 是经济学分析方法的一个重大发展和转折, 意义十分重大它表明数学对经济学的渗透迈出了重大一步。希克斯1946年的《价值与资本》与1947年萨缪尔逊的《经济分析基础》全面总结和发展了边际分析阶段的研究工作, 使边际分析达到顶点, 从而成为经济学史上的两部名著边际分析阶段, 形成和发展了一大完整的微观经济活动行为理论, 提出了一般经济均衡问题, 建造了一般经济均衡的理论框架, 创立了当今的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垄断竟争理论及一般经济均衡理论的数学基础,因此 边际革命的影响是深远的。 三、边际分析在经济分析中的两个简单应用

1.应用实例:最佳产量的确定

(1)不计税收下,最佳产量的确定

结论:利润在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的产量水平上达到极大值。此时的产量水平称为最佳产量水平。

例1 某食用油生产厂的收人函数R()=6140-302(元),成本函数C()=102+60+1200(元),其中为每周产量(单位:吨), 求最佳产量和每周预期利润。

解:由已知边际收入R‘()=6140-60,边际成本C’()=20+60, 由上结论有:6140-60=20+60解得=76,即每周最优产量76为吨,预期利润为L(76)=R(76)-c(76)=219040元。

(2)赋产量税后, 最佳产量的确定

例2:在例1的已知条件下,若每吨产量缴纳t元产量税,求最佳产量和每周预期利润。

解:由已知吨应缴纳 元的税。则该厂利润为:L()=R()-C()-t

由前面结论可得最佳产量为边际利润为零时的产量。即由L’()=0, 解得:。

这样产量税将影响最佳产量水平, 当然对预期利润也有影响, 且赋税越高, 最佳产量水平越低。

2.应用实例——确定白酒储存期

例3 假定有白酒100吨,现价8元公斤,多陈一年可增值2元/公斤,贮存费每年10000元, 因贮存酒积压资金引起机会成本每年增加105p.r,(其中105为酒的贮量,p为当年白酒价格,r为利息率,且假定r=10%),那么这些酒须储存多久效益才最大呢

分析:假设须贮年才最佳,由已知可得如下函数关系;

(1)年增加的总收人函数R()=105×2=2×105(元)

(2)年增加的贮存总成本C()=10000+×105×10%[(105×8+2×105)/105]=90000+200002(元)

(3)年净增利润函数L()=R()-C()=2×105-(90000+200002)=110000-200002

此时边际收人R’()=2×105,边际成本C’(×)=90000+40000

因为当R’()=C’(×)时利润最大,所以有2×105=90000+40000,即=2.75(年)

由于驻点唯一,故只有当储存期为2.75年时,企业才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其最大净增利润为151250元。

由上进一步表明边际分析这种以微积分为工具,以经济现象为内容的数学分析方法已深深融人到了经济学中,并成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边际分析 边际效用 作用

一、边际的含义

经济学中的边际指的是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程度,即自变量变化一个单位,因变量会因此而改变的量。边际的概念植根于高等数学的一阶导数和偏导数的概念。在经济学中根据不同的经济函数, 我们可求不同的边际。如边际成本、边际收入、边际效用、边际消费、边际储蓄等。

二、边际分析特点及对经济学发展的作用

边际分析是马歇尔二百多年前创立的, 它告诉我们人们在作决策的时候, 除了应用绝对量作决策参数外, 更应该运用增量参数进行决策。这种方法有以下几个特点:1.边际分析是一种数量分析,尤其是变量分析,运用这一方法是研究数量的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这一方法的引入,使经济学从常量分析发展到变量分析。2.边际分析是最优分析。边际分析实质上是研究函数在边际点上的极值,要研究因变量在某一点递增、递减变动的规律,这种边际点的函数值就是极大值或极小值,边际点的自变量是作出判断并加以取舍的最佳点,据此可以作出最优决策,因此是研究最优化规律的方法。3.边际分析是现状分析。边际值是直接根据两个微增量的比求解的,是计算新增自变量所导致的因变量的变动量,这表明,边际分析是对新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即属于现状分析。这显然不同于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实际上是过去分析,是过去所有的量或过去所有的量的比。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各种因素经常变化,用过去的量或过去的平均值概括现状和推断今后的情况是不可靠的,而用边际分析则更有利于考察现状中新出现的某一情况所产生的的作用、所带来的后果。

边际分析法在1870年代提出后,首先用于对效用的分析,由此建立了理论基础——边际效用价值论。这一分析方法的运用可以说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的革命,具体说它的意义表现为:

1.边际分析的运用使西方经济学研究重心发生了转变。由原来带有一定“社会性、历史性”意义的政治经济学转为纯粹研究如何抉择把有限的稀缺资源分配给无限而又有竞争性的用途上,以有效利用。2.边际分析开创了经济学“数量化”的时代。边际分析本身是一种数量分析,在这个基础上,使各种数量工具线性代数、集合论、概率论、拓扑学、差分方程等,逐步渗入经济学,数量化分析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特征。 3.边际分析导致了微观经济学的形成。边际分析以个体经济活动为出发点,以需求、供给为重心,强调主观心理评价,导致了以“个量分析”为特征,以市场和价格机制为研究中心的微观经济学的诞生。微观经济学正是研究市场和价格机制如何解决三大基本经济问题,探索消费者如何得到最大满足,生产者如何得到最大利润,生产资源如何得到最优分配的规律。4.边际分析奠定了最优化理论的基础。在边际分析的基础上,西方经济学从理论上推出了所谓最优资源配置,最优收入分配,最大经济效率及整个社会达到最优的一系列条件和标准。5.边际分析使实证经济学得到重大发展。研究变量变动时,整个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动,这为研究事物本来面目、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问题的实证经济学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从平均分析进入到边际分析, 是经济学分析方法的一个重大发展和转折, 意义十分重大它表明数学对经济学的渗透迈出了重大一步。希克斯1946年的《价值与资本》与1947年萨缪尔逊的《经济分析基础》全面总结和发展了边际分析阶段的研究工作, 使边际分析达到顶点, 从而成为经济学史上的两部名著边际分析阶段, 形成和发展了一大完整的微观经济活动行为理论, 提出了一般经济均衡问题, 建造了一般经济均衡的理论框架, 创立了当今的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垄断竟争理论及一般经济均衡理论的数学基础,因此 边际革命的影响是深远的。 三、边际分析在经济分析中的两个简单应用

1.应用实例:最佳产量的确定

(1)不计税收下,最佳产量的确定

结论:利润在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的产量水平上达到极大值。此时的产量水平称为最佳产量水平。

例1 某食用油生产厂的收人函数R()=6140-302(元),成本函数C()=102+60+1200(元),其中为每周产量(单位:吨), 求最佳产量和每周预期利润。

解:由已知边际收入R‘()=6140-60,边际成本C’()=20+60, 由上结论有:6140-60=20+60解得=76,即每周最优产量76为吨,预期利润为L(76)=R(76)-c(76)=219040元。

(2)赋产量税后, 最佳产量的确定

例2:在例1的已知条件下,若每吨产量缴纳t元产量税,求最佳产量和每周预期利润。

解:由已知吨应缴纳 元的税。则该厂利润为:L()=R()-C()-t

由前面结论可得最佳产量为边际利润为零时的产量。即由L’()=0, 解得:。

这样产量税将影响最佳产量水平, 当然对预期利润也有影响, 且赋税越高, 最佳产量水平越低。

2.应用实例——确定白酒储存期

例3 假定有白酒100吨,现价8元公斤,多陈一年可增值2元/公斤,贮存费每年10000元, 因贮存酒积压资金引起机会成本每年增加105p.r,(其中105为酒的贮量,p为当年白酒价格,r为利息率,且假定r=10%),那么这些酒须储存多久效益才最大呢

分析:假设须贮年才最佳,由已知可得如下函数关系;

(1)年增加的总收人函数R()=105×2=2×105(元)

(2)年增加的贮存总成本C()=10000+×105×10%[(105×8+2×105)/105]=90000+200002(元)

(3)年净增利润函数L()=R()-C()=2×105-(90000+200002)=110000-200002

此时边际收人R’()=2×105,边际成本C’(×)=90000+40000

因为当R’()=C’(×)时利润最大,所以有2×105=90000+40000,即=2.75(年)

由于驻点唯一,故只有当储存期为2.75年时,企业才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其最大净增利润为151250元。

由上进一步表明边际分析这种以微积分为工具,以经济现象为内容的数学分析方法已深深融人到了经济学中,并成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边际分析 边际效用 作用

一、边际的含义

经济学中的边际指的是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程度,即自变量变化一个单位,因变量会因此而改变的量。边际的概念植根于高等数学的一阶导数和偏导数的概念。在经济学中根据不同的经济函数, 我们可求不同的边际。如边际成本、边际收入、边际效用、边际消费、边际储蓄等。

二、边际分析特点及对经济学发展的作用

边际分析是马歇尔二百多年前创立的, 它告诉我们人们在作决策的时候, 除了应用绝对量作决策参数外, 更应该运用增量参数进行决策。这种方法有以下几个特点:1.边际分析是一种数量分析,尤其是变量分析,运用这一方法是研究数量的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这一方法的引入,使经济学从常量分析发展到变量分析。2.边际分析是最优分析。边际分析实质上是研究函数在边际点上的极值,要研究因变量在某一点递增、递减变动的规律,这种边际点的函数值就是极大值或极小值,边际点的自变量是作出判断并加以取舍的最佳点,据此可以作出最优决策,因此是研究最优化规律的方法。3.边际分析是现状分析。边际值是直接根据两个微增量的比求解的,是计算新增自变量所导致的因变量的变动量,这表明,边际分析是对新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即属于现状分析。这显然不同于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实际上是过去分析,是过去所有的量或过去所有的量的比。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各种因素经常变化,用过去的量或过去的平均值概括现状和推断今后的情况是不可靠的,而用边际分析则更有利于考察现状中新出现的某一情况所产生的的作用、所带来的后果。

边际分析法在1870年代提出后,首先用于对效用的分析,由此建立了理论基础——边际效用价值论。这一分析方法的运用可以说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的革命,具体说它的意义表现为:

1.边际分析的运用使西方经济学研究重心发生了转变。由原来带有一定“社会性、历史性”意义的政治经济学转为纯粹研究如何抉择把有限的稀缺资源分配给无限而又有竞争性的用途上,以有效利用。2.边际分析开创了经济学“数量化”的时代。边际分析本身是一种数量分析,在这个基础上,使各种数量工具线性代数、集合论、概率论、拓扑学、差分方程等,逐步渗入经济学,数量化分析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特征。 3.边际分析导致了微观经济学的形成。边际分析以个体经济活动为出发点,以需求、供给为重心,强调主观心理评价,导致了以“个量分析”为特征,以市场和价格机制为研究中心的微观经济学的诞生。微观经济学正是研究市场和价格机制如何解决三大基本经济问题,探索消费者如何得到最大满足,生产者如何得到最大利润,生产资源如何得到最优分配的规律。4.边际分析奠定了最优化理论的基础。在边际分析的基础上,西方经济学从理论上推出了所谓最优资源配置,最优收入分配,最大经济效率及整个社会达到最优的一系列条件和标准。5.边际分析使实证经济学得到重大发展。研究变量变动时,整个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动,这为研究事物本来面目、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问题的实证经济学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从平均分析进入到边际分析, 是经济学分析方法的一个重大发展和转折, 意义十分重大它表明数学对经济学的渗透迈出了重大一步。希克斯1946年的《价值与资本》与1947年萨缪尔逊的《经济分析基础》全面总结和发展了边际分析阶段的研究工作, 使边际分析达到顶点, 从而成为经济学史上的两部名著边际分析阶段, 形成和发展了一大完整的微观经济活动行为理论, 提出了一般经济均衡问题, 建造了一般经济均衡的理论框架, 创立了当今的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垄断竟争理论及一般经济均衡理论的数学基础,因此 边际革命的影响是深远的。三、边际分析在经济分析中的两个简单应用

1.应用实例:最佳产量的确定

(1)不计税收下,最佳产量的确定

结论:利润在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的产量水平上达到极大值。此时的产量水平称为最佳产量水平。

例1 某食用油生产厂的收人函数R()=6140-302(元),成本函数C()=102+60+1200(元),其中为每周产量(单位:吨), 求最佳产量和每周预期利润。

解:由已知边际收入R‘()=6140-60,边际成本C’()=20+60, 由上结论有:6140-60=20+60解得=76,即每周最优产量76为吨,预期利润为L(76)=R(76)-c(76)=219040元。

(2)赋产量税后, 最佳产量的确定

例2:在例1的已知条件下,若每吨产量缴纳t元产量税,求最佳产量和每周预期利润。

解:由已知吨应缴纳 元的税。则该厂利润为:L()=R()-C()-t

由前面结论可得最佳产量为边际利润为零时的产量。即由L’()=0, 解得:。

这样产量税将影响最佳产量水平, 当然对预期利润也有影响, 且赋税越高, 最佳产量水平越低。

2.应用实例——确定白酒储存期

例3 假定有白酒100吨,现价8元公斤,多陈一年可增值2元/公斤,贮存费每年10000元, 因贮存酒积压资金引起机会成本每年增加105p.r,(其中105为酒的贮量,p为当年白酒价格,r为利息率,且假定r=10%),那么这些酒须储存多久效益才最大呢

分析:假设须贮年才最佳,由已知可得如下函数关系;

(1)年增加的总收人函数R()=105×2=2×105(元)

(2)年增加的贮存总成本C()=10000+×105×10%[(105×8+2×105)/105]=90000+200002(元)

(3)年净增利润函数L()=R()-C()=2×105-(90000+200002)=110000-200002

此时边际收人R’()=2×105,边际成本C’(×)=90000+40000

因为当R’()=C’(×)时利润最大,所以有2×105=90000+40000,即=2.75(年)

由于驻点唯一,故只有当储存期为2.75年时,企业才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其最大净增利润为151250元。

由上进一步表明边际分析这种以微积分为工具,以经济现象为内容的数学分析方法已深深融人到了经济学中,并成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 体系 社会资源配置

一、微观经济学的产生

微观经济学的产生以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性质原因的研究》为标志,至今已经有231年的历史了。亚当・斯密通常被学术界认为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已的,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就是为追求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但每个人都不能独立生存,通过分工使交换成为可能,并接受“看不见的手”的约束,实际这种对人类经济活动的抽象描述就是经济学范式研究的对象逻辑,因此,在此观念范式层提供的逻辑空间上,亚当・斯密提出了货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工资、利润等经济范畴,构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规则范式。斯密反对重商主义政策,主张放任自由政策,取消限制经济自由的种种障碍,建立起合乎规律的“自然秩序”,使每个人追求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协调起来,最终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这些促使财富增长的主张,构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操作范式。当然以观念范式为基础,还可演绎出更多的定理,从而使其理论更加完善。

亚当・斯密通常被学术界认为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微观经济学从创建到目前不断有新的理论、新的观点充实到微观经济学的知识框架中,使得微观经济学的体系更庞杂,内容更丰富,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更加多样化。微观经济学由对经济问题的定性分析为主发展到要采用大量的定量分析才能得出相应的定性结论。现实生活中大量的经济学问题的解释和说明需要借助建立经济学模型并运用数学、微积分、运筹学、概率论等相关学科中的概念和工具分析才能完成。使得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越来越抽象,越来越深奥,其逻辑性也越来越强,甚至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对某一问题的分析,因为假设条件不同,结论会差别巨大。有时对于同一个经济问题,不同经济学流派的观点与结论竟然截然相反。这就使得微观经济学成为财经类学生学习的难点,使得众多的初学者无从下手。对部分微观经济学教学人员而言,他们在讲授微观经济学的时候,往往迷恋于介绍复杂的经济学模型,繁琐的数理推导过程,忽略了对经济学基本思想的介绍,造成微观经济学成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习难度系数最大的一门课程。

二、理性的厂商

厂商是微观经济学的又一个重要主体。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者亦称厂商,它是指能够做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在微观经济学分析中,厂商被假定为合乎理性的经济人,厂商提品的目的在于追求最大的利润。厂商最大化的利润是总收益和总成本差额的最大化。为使该差额最大,要尽量使成本最小,收益最大。因此,研究厂商的行为不得不研究厂商的生产和成本,故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理论必然涉及到生产的投入和生产的产出,而企业的生产行为是一种持续的过程,生产的规模会随着市场需求和企业目标等众多因素的变化而调整。在微观经济学里,以企业是否可以调整其规模为标准,将企业的生产分为长期生产和短期生产。短期生产是企业规模不变,而长期生产是企业可以调整生产规模。理性的厂商会利用自身所具有的条件使得短期和长期的生产成本最小化,产出最大化,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微观经济学中厂商的行为也是以理性人的假设条件出发的。

三、生产和消费同时的理性――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最优的经济关系就是不仅生产达到了最优的状态,消费也达到了最优的状态。经济学上把这种经济的最优效果称作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学是研究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们无限的欲望的一门学科。因此,如果产品在消费者之间的分配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分配都会至少降低一个消费者的满足水平,那么,这种状态就是最优的或最有效率的状态,同样如果要素在厂商之间的配置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配置都会至少降低一个厂商的产量,那么,这种状态就是最优的或最有效率的状态。生产和消费的最优如果能同时达到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和公正,则是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或称之为社会得到了最大化的满足。这种一般均衡和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也是基于生产的理性、消费的理性及社会收入分配的理性考虑的,即是从理性人的假设条件出发的。

四、三个关键词:需求、供给、价格

在经济学家的笔下,复杂多变的经济可简化成需求、供给、价格这三个简单的名词。

1.需求。需求(demand)是在某一时期内,每一价格水平时,居民户计划购买的产品与劳务量。需求是购买欲望与支付能力的统一。消费者行为的出发点是需求,归宿是需求的满足,即效用。在微观经济学中有两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这两种理论的假设前提、分析工具、表达方式不同,但所得出的结论是殊途同归的:即居民户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消费上,以获得满足程度的最大化,这就是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目的,其理性选择;需求定理的内容是由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行为所决定的。如此,透过消费者的需求这个表面现象研究其深层次内容――消费者行为分析。

2.供给。供给(supply)是厂商在某一时期内,每一价格水平时,计划出售的产品与劳务量。厂商的供给行为可以用生产者行为理论来作出合理的解释,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主要分析理性的厂商如何生产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具体而言,运用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分析厂商在企业内部如何用最小的成本生产出既定的产量,从而实现内部的经济效益。但这一行为并不能保证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实现,因为企业用最有效率的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在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还必须通过市场理论来考察不同市场类型条件下完全竞争厂商和不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济行为,及其短期、长期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进而推导出厂商的供给曲线。

3.价格。市场经济的成功乍一看是一个谜。千百万利己的家庭和企业分散作出决策似乎会引起混乱。但事实并非如此。事实已经证明,市场经济在以一种促进普遍经济福利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方面非常成功。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1776年的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全部经济学中最有名的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引起了合意的结果。价格既反映了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也反映了生产该产品的社会成本,它引导着社会资源的配置,影响着消费者满足程度最大化、厂商利润最大化乃至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何璋.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上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篇7

从会计的发展史可看出,会计与经济学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会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深受经济学科及其他二级经济学科理论发展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会计与经济学之间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本文从经济现象对会计行为、会计方法的影响为研究起点,分析经济学对会计理论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一、经济现象对会计观念、会计方法的影响

会计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进程在时序上保持着高度一致性,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会计的发展方向和速度。上个世纪60年代之前,美国一直以历史成本对所有资产和负债进行计量,但是随着金融市场的纵深发展,促进了新的交易形式、交易产品和交易工具层出不断,特别是一些难以用历史成本准确合理计量的特殊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就在历史成本已经不能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呼声中应运而生了。虽然,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的创新为公允价值会计创造了条件,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却给了公允价值猛而有力的打击,致使公允价值面临着何去何从的困境,甚至使公允价值会计一度被要求废止或暂时停用。尽管现在各界对公允价值的是非曲直所进行的激烈纷争已经平息,但是此次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会计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促使了公允价值会计自身存在的缺陷得到修补和完善。

特别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会计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的同时,经营预测、决策与责任考核等也成为会计的主要职能和任务,管理会计自此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二、经济学理论在会计学中的具体体现

1.商品货币理论是确定会计对本文由收集整理象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强调了在计算、记录时要把商品转化为价值符号,也就是将商品的价值以货币形态表示,而“这种形态变化是通过纯粹的抽象进行的”表明商品价值是以观念上的货币而不是现实意义上的货币加以衡量表示的,货币执行的是价值尺度职能。这与会计中的货币计量假设是一致的。马克思的经济学的商品货币理论为会计核算中的货币计量假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会计学的主要计量单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会计的基本假设之一就是货币假设。

2.资本循环周转理论为会计核算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周转是资本周期性的循环,的资本周转理论是会计学中资产周转理论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会计学上经常运用的资产周转率指标有下面几个,如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会计学上的资产周转率指标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资本周转公式有密切的联系,它们在内容上和逻辑上都密切相关。由此可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资本周转理论对会计学的资产效率具有深远的影响。

3.固定资产损耗理论为企业折旧费用计算的确定奠定了基础。固定资产损耗理论表明了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时对其计提折旧的必要性,另外由于固定资产因为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无形损耗会使其发生减值,因此还应当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这样才能正确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至于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应当采取的方法,如马克思所说“根据它执行职能的平均持续时间来计量”,即要用直线法来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另外由于固定资产存在无形损耗,单纯依靠直线法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显然不太合理,因为不同的固定资产价值对技术进步的敏感度不大。而有些资产(如高新技术产品)则对技术进步的敏感性很大,每一次的技术创新,都会对原来的固定资产的价值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使固定资产严重减值。因此,对此类固定资产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计提折旧,这就使加速折旧法(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的出现和运用提供了可能。由此可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对会计学中的会计估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产品价值理论为产品成本计算建立了理论框架。所论述的商品的成本价格构成了会计核算中的主要内容,成本价格在资产负债表中是构成存货项目的组成内容(即生产成本),而在利润表中则体现为主营业务成本或者销售成本项目,通过销售收入来补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成本法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了一种成本计算方法,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马克思关于利润的计算方法也被引入了会计核算当中,由商品价值和成本价格计算出来的利润(m)在会计中表现为营业利润。在会计对企业进行营业损益时(营业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沿用了马克思计算利润的思想和模式,在计算内容和模式上具体高度一致性。由此可见,产品价值理论为产品成本和利润的计算建立了理论框架。

三、近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丰富了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

1.对会计理论的影响。①委托理论。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因为洞悉企业所有者兼具经营者的做法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于是提出“委托理论”,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利让渡。在委托理论中,其假设人都有不同的偏好,并且都追求个人的效用最大化,甚至有机会主义的倾向。这就导致了成本(包括签约成本、监督成本、保证成本、剩余损失)的发生。为此,委托人需要一种控制系统来使人按委托人的目标来行事。这种控制系统就是一系列“游戏规则”,包括三部分:决策权的分配(即谁负责做决策)、业绩计量与评价(即向谁报告何种信息)和奖励与惩罚(收集到的信息与人报酬间的关系)。契约和决策的形成需要信息为基础,而会计正与这种信息的收集和传播有关。所以理论被广泛用在会计的研究当中,以分析不同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等的效率特点问题。②现代产权理论。现代产权理论对会计理论的影响表现为产权会计理论的产生。产权是为了界定人们利用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而存在的。产权会计理论在学科渊源上起源于产权经济学与会计学的交叉与融合。20世纪70~80年代产权经济学形成之后,会计研究人员广泛借鉴产权经济学的思想、概念和分析方法来研究和解释会计领域中所遇到的理论与实务问题,使得会计理论研究越来越经济学化。我国著名会计学家郭道扬教授指出:会计的研究对象是产权价值运动过程、结果及其所体现的产权经济关系。从这一点出发,可将会计的职能概括为:对产权价值运动过程及结果的反映与控制。反映是通过会计的信息系统进行的,控制则是通过会计的控制系统进行的。由于会计在反映和控制产权信息上特殊的管理作用,因此,这种产权博弈关系必会集中地反映到企业会计及其政策选择上来。③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的出现对会计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著名会计思想家瑞查德·马蒂斯奇指出,20世纪60年代末期,会计理论研究的第一转向就是转向信息经济学的应用,从此会计研究人员开始采用信息经济学的范式或信息范式来描述、解释与思考一系列会计问题。会计从其产生之日起就原本是一种信息服务活动,会计学则是一门有关财务信息加工与应用的学科,但是人们对会计的本质问题还不是很清楚,信息经济学的

篇8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试题库建设;教学实践;案例教学;教学理念;本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4-0108-03

《西方经济学》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基础课之一,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目前较多的理工专业也开设了该门课程,其教学质量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学习,对管理类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改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下通过相关学者的研究和经验总结,谈谈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加强试题库建设,进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的研究观点

关于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研究,近年来呈现增长的趋势,主要集中在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解决对策。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从研究者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认识来看,主流的观点认为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具有广泛性、系统性、抽象性与逻辑性,以数学等其他学科为依托,模型多,其中的数学公式及推导、图形、曲线、规律等比较抽象,而且课程教材具有多样性。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西方经济学的特点,使学生感到枯燥、难懂,容易产生畏难心理,教学效果差,效率低。从研究者总结的情况来看,原因主要集中在学生和教师两方面。认为西方经济学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教师数量不足、年轻化、能力差;(2)案例教学少且联系实际不充分;(3)以期末闭卷考试为唯一的考核和评判标准;(4)缺少实践教学;(5)启发教育方法运用不足;(6)重课内轻课外;(7)教材使用参差不齐;(8)教学研究少;(9)教学基础设施投资不足。

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认为课程不实用,学习兴趣不高;(2)期末突击复习,死记硬背;(3)基础知识薄弱,知识结构欠佳。

可以看出,研究者认为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主要在教师方面,学生方面主要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问题。

(三)改善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主要对策

从研究者提出的解决西方经济学教学问题的对策来看,主要包括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提问式教学、对比式教学、辩论会教学、学术讲座或报告教学、多媒体教学、科研项目教学、调查研究式教学、多元化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调整教学计划以及增加教学基础设施投资。其中案例教学是研究者认为最重要的解决措施。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几点认识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既要重视教学方法,又要在实际工作中加强辅助教学手段,尤其是试题库的建设与应用,以下就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浅谈几点认识。

以不变应万变。西方经济学中有较多的边际概念(边际报酬、边际成本、边际替代率、边际倾向等),其实质是指一个变量的变动导致另外一个变量的变动程度,因此,教会学生把握边际概念的本质,帮助学生掌握一个边际概念,那么所有的与边际有关的概念和内涵都能理解和掌握了。

举一反三。微观经济学中,预算线、无差异曲线的性质、特点及其曲线与等成本线、等产量线完全相同,所以通过教授一组曲线,辅助讲解另外一组曲线,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宏观经济学中,IS-LM曲线,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果把它与需求供给曲线结合起来,就会发现它们具有相同的性质,只是变量不同而已,学生掌握了一组曲线,另外一组就迎刃而解了。

演绎与归纳法结合使用。西方经济学中涉及的理论较多,这些理论都代表了一些观点,是西方经济学家们论证的论点。因此,讲解这些理论时,一些可以采用演绎法,即首先讲解理论,然后再用案例或计算题的方式应用这些理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些理论可以采用归纳法,即通过数个案例或现实中的现象,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课本中的理论,如果有偏差,帮助学生修正。

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中心。西方经济学总是在寻找经济现象的最优。例如,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等,研究极端情况及引入边际的概念,是因为这些理念可以转化为数学,相对容易证明。例如利润最大化问题,引入边际利润的概念以后,如果能建立利润函数,边际利润就是利润函数的导数,而数学中一阶导数为零,二阶导数小于零时就存在利润函数的最大值,也就是把经济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因此,西方经济学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经济理论,更要帮助学生建立逻辑推导的能力,从而形成逻辑思维的意识和理念。

题库与教学同步推进。大学生极少对课程进行预习,他们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解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讲解,但课堂学习不可能完全掌握大量的知识,需要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再认识和再理解,通过引入题库,与课程同步,辅助课堂教学,让学生自己解决案例中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就能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但其前提是必须要建立和应用合理、有效的题库。

三、西方经济学题库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题库建设的原因

基于上述的教学理念,建立与应用西方经济学题库非常必要,因为题库是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再认识,同时也能巩固和消化学生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如何建题库,建立的题库如何与教学紧密结合,尤其是达到拓展学生思维模式的目标,必须采取客观、合理的策略。

(二)题库建设的方法

目前关于西方经济学试题库建设与应用的研究较少,较多的高校没有建立专业的、系统的题库,尤其是在题库的更新与教学结合的方面比较薄弱,加之教材的频繁再版与更换,出现了教学与题库不匹配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快题库的建立与更新,形成题库的编写、分类、归档和纳入教学系统的专业化、信息化与自动化,并且定期对主讲教师进行培训,实现试题库的应用与普及。

为教学工作提供不同难易程度的、覆盖课程全部内容的各种题型的题库,为学生自学、教师讲授使用,从教学方法上也可以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本项目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1. 题库建设与课程建设、教学保持高度一致。把试题库建设列入课程管理中,授课老师在准备教学文件时必须更新题库和完善题库,同时把教学大纲、讲稿、多媒体演示等与题库内容紧密衔接,不断强化教学重点。结合该门课程各位老师的授课经验,从学生的角度提出和构建试题,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以题库形式和教学结合起来,达到教与学同步进行。

2. 试题库建设与应用保持同步。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尽可能采用现实中的事例编写题干部分,同时反映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题库中编入社会经济中热点讨论的问题,学生与教师共同辩论,增强学生的兴趣。题库中增加利用西方经济学研究经济现象的专题,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推理的能力。另外,题库生成后,必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甚至让学生参与题库的编写,把题库的思想和内容充分运用到常规教学和课后练习中去。

3. 不同难易程度的试题库的构建与归类。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经济学与数学结合)构建试题库,构建与归类同时进行。西方经济学的核心围绕着边际和均衡,通过定量(数学)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理解经济学定性的部分。可以通过对西方经济学每一章节编制四种难易(容易、较容易、较难、难)程度不同的试题,并且把试题章节讲解初期至结束分别对应四种难易程度题库。

4. 不同类型的试题库构建与归类。根据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构建多种类型的题库,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按照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构建八种类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计算题)习题,分配到每个章节并附有参考答案,共享到学校教务处网站,方便学生和教师使用。

5. 不同版本教材的试题库构建与归类。针对不同版本的教材,编撰适应课程的题库,延伸学生学习的视野。根据西方经济学各类教材的特点和内容,把题库尽可能覆盖到所有教材,尤其是教师已经使用或将要使用的教材,按照教材分类编写题库,既可以方便教师授课,又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分析、解释和解决国际、国内或局部地区的实际经济现象和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

目前关于高等教育本科教学的方法研究较为普遍,主要是宏观层面的,针对某一门课程,尤其是西方经济学教学的研究不是很多,关于如何建立西方经济学题库的研究更为少见。希望相关专家学者和从事具体工作的人员,能更多地把各个学校的经验及方法整理出来,供大学教师分享,以提高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樊士德.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新论[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2):100-104.

[2]吴宇.“四段式”教学模式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3):118-121.

[3]课题组.当前经济学教育教学面临的形势和今后的任务[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3):105-109.

[4]汪红梅.关于提升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26):267-268.

篇9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强调科学抽象力的学科,要求培养学生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大学本科的《政治经济学》课程学习中,学生们特别是理科背景的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困惑和压力。要做到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增强学生们在学习过程的收获感,则需要“力求说得尽量简单和通俗”①。对此,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合理运用数理政治经济学的相关成果,无疑是实现政治经济学课程“简单和通俗”,进而提升政治经济学课程趣味性和说服力的重要途径。实现数理政治经济学的“研教转化”,实现“以研促教”,重难点是在确切把握相关思想的前提下,遵循适度性、实用性的原则,通过对数理模型相关理论成果的甄选、转化、引入和运用,明晰知识点的难易层次和教学对象的层次,构建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数理模型运用体系。

 

一、现有数理政治经济学的学术体系分析

 

在数理政治经济学方面,以吴易风、丁堡骏、白暴力、张忠任、陈恕祥、冯金华、马艳、张衔等为代表的国内学者,在批判吸收波特凯维茨、斯威齐、森岛通夫、罗默等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积极运用各类数理模型来科学表达政治经济学中的数量关系,不断推进政治经济学的数量分析②。其中,吴易风、张忠任、马艳等学者以学术著作的形式,完成了数理政治经济学的代表性学术体系的构建(见表1.1)。

 

表1.1数理政治经济学的代表性学术体系

 

著作作者体系内容体系特点

 

《数理政治经济学》(2006)张忠任商品、价值和货币;资本循环、周转和再生产;资本运行的具体形式;国际经济过程;几个理论与方法的问题。以国内两本优秀《政治经济学》教材为参考底本,推进了从“研”到“教”的转化工作;强调对相关理论谬误的甄别和批判,强调数理表述对原意的遵循;内容覆盖面广,对国外相关理论热点和争鸣把握全面和准确。

 

《现代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2011)马艳价值理论模型;剩余价值理论模型;价值转型理论模型;平均利润率变动规律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地租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失业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再生产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国际不平等交换理论与实证分析。数理分析广泛使用了几何学、矩阵翻书、微积分、差分方程等现代数学工具;运用统计计量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强调对当代现实经济活动的重新抽象,来加强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现代性建设。

 

《马克思经济学数学模型研究》(2012)吴易风商品和货币;资本和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工资;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资本的循环和周转;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信用;资本主义地租;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突出马克思经济学数学模型研究,强调数学模型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工具性和适度性;建立了较为全面的马克思经济学的数学体系;以主干性专题来搭建马克思经济学数学体系基本框架。

 

这些代表性体系的构建,无疑都是对政治经济学数理研究的完善和发展,不仅回应了近年来西方经济学的相关诘难,而且从数理分析出发进一步论证了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同时,由于这些学术体系的理论性、科研性很强,具体组成内容在模型的复杂程度、数学工具的选取等方面都有所差异,使得难易程度都有所不同,其中部分难度较大的内容超出了本科阶段的学习要求。另外,学术热点与教学要点并非完全对应。一些重要的学术热点,并非是本科《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需充分细致讲授的教学要点,比如被誉为政治经济学“皇冠上的明珠”的转型问题等。因此,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数理模型,需要我们基于数理政治经济学的学术体系,构建本科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数理模型体系。

 

二、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数理模型体系构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文字叙述与数理分析的主次关系

 

正如吴易风教授所说,数理分析有助于使得复杂问题简单化,也能够解决一些语言文字无法解决的经济学问题③。比如,在地租理论中,政治经济学教材常提到“土地的价格与地租额成正比,与利息率成反比”,这一知识点如果不结合数理分析将很难理解。

 

但是,政治经济学采用的基本分析方法是哲学思维方法,主要运用的是科学的抽象法。在现实中,数学方法和语言文字一样,也不能解决所有经济学问题,模型分析容易趋于理想化状态而丧失科学性。而且,数理分析的过度还会使得教学目标异化,使得授课内容“为了数量化而数量化”。因此,具体到教学过程中,我们依旧要将文字叙述作为政治经济学知识点讲授的主要形式,而数理分析则是次要形式。

 

(二)数理分析内容的难易差异

 

数理分析的科研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总体而言理论性和科研性都比较强。由于研究热点本身的深度,以及构建模型和数学工具选取的难度都有所不同,使得一些难度较大的科研成果已经超出了本科阶段的学习要求和范围,难以作为教学内容转化的来源。比如“转形问题”,以及相关的狭义或广义动态转形模型等,再比如在地租理论中地租虚拟价值模型,在资本循环中的产业资本职能形式数学模型等等。

 

(三)结合文理背景的分层教学

 

对于理科出身的学生而言,《政治经济学》容易给这些学生带来“学不到东西”、“没有太多收获”等感受,使得他们学习兴趣下降。如果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加入数理分析的内容,那么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们特别是理科出身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构建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数理分析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分层教学操作,对数理分析内容进行划分。比如,在地租理论中,“地租与地价”的数理分析既适合文科学生学习,又适合理科学生学习。但是级差地租、绝对地租的数量分析,难度和对数学工具掌握的要求略高,可以转化为面向理科学生的授课内容。在此过程中,结合授课对象的文理背景,形成分层教学格局。

 

三、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数理模型运用的体系构建初探

 

我们基于《政治经济学》本科课程的总体讲授框架,参考政治经济学数理模型研究的主要成果特别是代表性学术体系,兼顾数理模型运用应注意的问题,对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数理模型运用的体系构建进行如下探索。

 

(一)商品和价值。涉及交换价值的计算;劳动生产率的计算;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价值的数学表达;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数量关系。

 

(二)货币与货币流通量。涉及四种价值形式的数学表达;价值价格的数量关系;货币流通的数量模型;修正的货币流通量公式。

 

(三)资本和剩余价值。涉及剩余价值率的分类讨论;剩余价值生产中的“西尼耳谬论”和批判;剩余价值与劳动力价值的关系。

 

(四)资本的循环与周转。涉及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测度;总周转公式的引申;可变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量的影响;保本点的计算。

 

(五)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简单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扩大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与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的联系;实现条件推导中的若干数理分析;费里德曼增长模型简述。

 

(六)资本主义的分配。涉及资本主义工资,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的数理表达,实际工资增长悖论,工资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平均利润和平均价格,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业资本参与分配后的平均利润率测度;土地价格理论模型,级差地租、绝对地租理论模型。

 

(七)资本主义发展趋势。涉及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相对过剩人口形成,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的数理分析。

 

其中,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数量关系、剩余价值与劳动力价值的关系、保本点的计算、费里德曼增长模型简述、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理论模型等内容,作为分层教学的内容,主要面向理科学生讲授。

篇10

一、关于企业沙盘模拟的简介

所谓的沙盘模拟,是通过利用简单的教学工具将企业内部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活动进行简化,从而让学习者能够清楚的理解企业的内部资源管理和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在部分划分中包括总裁、财务部门、生产部门、物流部门以及营销部门等,这些部门相互合作、相互探讨,规划企业的经营战略,从而使得企业在三年、五年等时间内实现盈利最大化。这些经营活动涉及到广告费用的投入、销售市场的选择、专利技术的投入、产品生产的选择、原材料的采购等等方面,通过将这些方面充分考虑之后,了解企业决策的依据与方式。将企业沙盘模拟应用到教学当中,能够很好的将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从而避免微观经济学当中缺乏实践,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形象的了解到企业的运营方式,更加有利于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开展,提高学生的主观感受与现实动手能力。

二、企业沙盘模拟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理论课程中加入微观实践课程的时间

在高等学校的教学中,由于微观经济学的学习主要以理论课程的学习为主,所以并没有专门的安排实验教学课程,所以要将企业沙盘模拟引入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需要将微观经济学的课时安排中加入实验课程的课时,为企业沙盘模拟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提供现实条件。在传统的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由于经济学的理论知识都十分抽象,一般的课堂安排并没有什么实验教学,而是采用教师课堂教授为主,这种教学方式由于学生缺乏现实体验的基础,导致了学生在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偏差,使得教学的成果较为有限。而通过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加入企业沙盘模拟的教学方式,能够在讲授生产者行为时能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生产者行为理论的理解程度。

(二)对企业沙盘模拟的规则进行适度调整

企业沙盘模拟作为一种与现实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较为吻合的模拟方法,与微观经济学??中的抽象理论存在着一些程度的不同,比如企业内部的生产部门之间的合作与生产关系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当中并没有体现出来。在古典经济学当中甚至将企业看做是一个黑匣子,并不考虑企业的内部关系,而是将企业仅仅是当做生产产品的地方,而之后的新制度经济学开始研究企业内部的生产关系之后才开始注意到企业并非是一个黑匣子,但新制度经济学目前并不是主流经济学。所以,在微观经济学的课堂之中引入企业沙盘模拟之后需要对企业沙盘模拟的部分内容进行调整使得企业沙盘模拟与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相吻合。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处于充分竞争的市场中,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过多并不能够实现一定程度上的价格垄断,所以造成了生产者并没有关于提高价格的冲动,导致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利润为零。但在沙盘模拟中企业需要发展,企业发展需要扩大生产规模,而在企业选择生产线时就存在着产品的差异而导致企业拥有一些定价的权力,使得企业获取了重要的利润。所以在将企业沙盘模拟引入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当中时,需要对生产线进行假定,生产的产品相同知识技术水平不同之类的,从而使得两种方式并存。

篇11

[关键词]商品经济学;生产和分配;人生存和发展;人的发展经济学;经济学革命

一、社会的生产和分配行为因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

(一)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根本原因

关于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似乎没有什么值得研究的了,其实不然。在经济学史中,有过非商品经济的思想,这一点在经典文献中是可以找到的,也可以在一些国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教科书中找到已经建立但并不完善的理论。然而,由于西方商品经济学的坚持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放弃,当前的经济学几乎可以说是清一色的商品经济学了。在经济学史中,还有一个问题被中国的很多经济学学者(也包括非经济学学者)忽略,那就是在对经济学的分类中,西方经济学其实是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简称。非商品经济的思想源于人们认为解决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可以不通过商品经济的办法,而商品经济学则认为经济学只能是研究商品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正因为这样,现实经济发展的原因被经济学的目的搞混了,在指导经济发展实践的时候,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目标指向。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验后,经济发展的目标指向因生产效率、GDP、资本的利润率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强烈动机所掩盖,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一人类经济活动的根本原因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被淡忘了,以至于我们今天不得不认真讨论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一古老而又现实的经济学问题。

笔者在《经济运行的制度因素》一书中曾经提出过“解决人的生活需求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这个观点已经包含了“人的生活需求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的命题。而在对观点的进一步阐述中,经济发展的目的被分解为“解决好我们人的生活需求”和“解决好人的发展”两个方面。“人的生存”问题应该说是可以与“人的生活需求”问题相对应的。但“人的生存”条件的保障与“人的生活需求”条件的保障不同,前者包含了后者,后者只是前者的一部分。然而,令人失望的是,这样一个涉及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的问题,并未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笔者所批评的经济学家撇开经济目的让经济学研究脱离现实的状况至今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变。更值得关注的是,如果经济学的研究仍然遵循商品经济学的思路,那就将永远也走不出分析商品经济运行规律的局限,也就意味着经济学的研究永远也就别希望走到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中心中来。这就是说,商品经济学不能使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与人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不一致。因此,经济学的研究要回到经济活动的本源,即回到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中来,使经济学真正成为研究经济发展与人生存和发展紧密联系的学问。事实上,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根本原因,作为一个事实、一种常识,并不需要经济学来做什么证明。经济学需要关注、或者说经济学要表明自身存在的科学性,得说明清楚为什么只局限于对商品经济运行的研究,而不去研究商品经济运行的社会思想基础、不研究商品经济为什么这样运行而不是那样运行?特别是它为什么可以不关心社会中每一个个人生存和发展条件都应该获得保障?换句话说,经济学必须回答经济学研究关注不关注入的经济活动与经济活动的目的相一致的问题。

(二)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生产和分配行为因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

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行为有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其中生产和分配行为与人的生存和发展最为密切,在没有商品交换即物物交换时,人类就依靠生产和分配的行为来解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换句话说,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因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自商品经济学产生以来,商品生产、商品分配、商品交换和商品消费就作为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生产和分配的行为与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保障渐行渐远,商品生产的效率、资本的利润、生产要素的分配和商品消费与商品生产的关系成为商品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方面,从而使商品经济学成为忠实服务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显学。然而,社会发展对人生存和发展条件保障的需要并不因商品经济学对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忽视而减少,它反而要求经济学对自身的理论进行反思,特别是要对现实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相脱离作出解释。但是,由于商品经济学在一开始就忽略了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因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这样一个重要的经济学问题,它有意回避生产和分配行为需要对每一个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条件负责的问题,用“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来说明商品经济活动以追求资本收益最大化的合理,即认为商品经济活动在追求资本收益最大化的过程里无形中也使社会福利得到增加、就业有所保障。商品经济学对资本利润最大化的获得需要以牺牲一部分或大部分人甚至未来人的发展条件为代价的事实视而不见,实际上也是不认可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因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这样一个事实。

二、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需要相应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来保障

(一)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的必要前提

由于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是因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那么,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就是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的必要前提,即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的产生就是为了要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所谓生产行为,指的是人用自身的劳动与生产资料结合并生产出生存和发展必需品的过程,亦即人创造并保障自身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一种行为。生产行为有三个要素:人、生产资料和人的劳动。生产行为的目的是创造并保障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所谓的分配行为,指的是按照生产条件和生产目的对生产出来的产品(或产品的价值形式)进行分配并使人生存和发展条件得以具备的行为。由此可见,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是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的人的生存和发展是社会中每一个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是商品经济学因资本收益最大化而获得的生存和发展。在商品经济学里,因资本收益最大化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每一个人不一样,一些人(主要是资本家及其聘用的管理人员)会得到很多,一些人

(主要是雇佣工人)勉强维持生存和获得一定的发展,一些人(失业者、待业者和无业人员)被作为自由市场竞争的条件而大量“储备”起来,要靠社会救助或靠别人供养。

(二)一定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给人造就一定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从商品经济学理论指导下产生的经济行为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所造成不同后果我们不难看出,在不同的社会思想下产生的生产和分配行为,其给人所造就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是不一样的。这一点是经济学不能忽略的。不幸的是,现有的经济学,特别是商品经济学,并没有把这一点当作其研究的重要方面。即便是在研究人的发展经济学问题的学者中,能够这样看的也不多,更不用说深入研究了。

我们这里讲一定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给人造就一定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就是要我们的经济学研究特别关注“一定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一定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是一定社会思想影响下人的行为,带有主观色彩,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商品经济学把生产和分配行为定义在资本主义社会上,非商品经济思想把生产和分配行为定义在社会主义社会上,这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事实。这就是说,资本主义经济学指导下的生产和分配行为造就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社会主义经济学指导下的生产和分配行为造就社会主义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可是,一些经济学者却在不遗余力地宣称经济学与意识形态无关,并有意回避自由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希望用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分配行为来造就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转贴于

(三)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保障取决于相应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

从上文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人的“一定的生存和发展条件”需要在一定的社会思想影响下的生产和分配行为来保障,即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保障取决于相应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这就是说,人生存和发展条件保障得好坏,取决于人对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的选择。好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才能使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得到真正保障;不好的生产和分配行为将导致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受到破坏,人将得不到好的生活,更谈不上全面自由地发展。反过来,我们也可以从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否得到好的保障来判断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的好坏,从而判定经济发展方式的好坏。现实社会中许许多多的事实已经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不等同于人的发展,而判定人是否得到好的发展似乎找不到一个客观标准。因此,长期以来人们无法很好地评判经济发展方式的好坏,当然也就不能及时认识到经济发展方式的偏差,更谈不上纠正。其实,这是商品经济学理论误导的缘故。商品经济学把人们评判经济发展方式的好坏放在商品经济活动收益的最大化上,资本收益的好坏、GDP的增加的快慢和财政收入的增加速度等一系列经济指标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经济发展好坏的标准,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保障已经被掩藏在这些指标背后,让人错误地认为资本收益最大化的实现、GDP的增加、财政收入的增长也等同于人生存和发展条件获得了保障。不可否认,没有经济的发展,是不可能使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获得保障的,经济发展是人生存和发展得到好保障的前提。但是,从经济发展是为了保障人生存和发展这样的本质要求出发,在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保障取决于相应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的思想指导下,把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能否很好地使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得到保障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方式好坏的标准是有必要的,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经济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三、以商品为中心的商品经济学传统是使人生存和发展条件与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相脱离的原因

(一)以商品和资本利润为中心的生产和分配行为是商品经济学错误导引的结果

以商品和资本利润为中心是商品经济学的显著特征,与人们认为经济学只能是研究商品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有关。笔者认为,把经济学定义为是研究商品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这是西方经济学因要服务于资本主义所产生的偏见,由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泛滥,它又转变为中国经济学界的一个偏见。这个经济学偏见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是正常的,在社会主义中国出现就很不正常了。社会主义国家把适用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经济学当作显学、作为主流学科,用于指导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实践,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不管它是通过什么办法做到这一点的。

毫无疑问,在以商品和资本利润为中心的经济学影响下产生的生产和分配行为,必然要以(不择手段、不顾资源浪费、不断增加无效消费和大量耗费社会资源)获取商品最大价值和资本最大利润为目标,因而使生产和分配行为严重背离其要保障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初衷。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与保障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需要相脱离,完全是商品经济学错误导引的结果。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早在150年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中就已经有所揭示。马克思的《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行为如何为获取资本的最大利润而牺牲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分析就更加透彻了。

(二)在商品经济学中人被作为生产资料或生产要素,甚至沦为商品

商品经济学把手段当目的,就是把发展经济从而得到财富这一创造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手段,当成了发展经济的目的——即以获得财富为目的。这一点,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起因的研究》(又名《国富论》)体现得非常充分,它探讨的就是财富怎样增加得更快的问题。在商品经济学里,由于把追求财富当目的,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保障问题就被搁置不管了。人作为生产的主体变成了仅仅是生产工具(当然不是全部,资本持有人和他的人是生产和分配行为的主体,另外的人只能是生产工具或稍好一些——即生产要素),人的需要就必须服从于利润的需要了。在这个情况下,劳动者的劳动力,这一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成为资本持有人争夺和充分利用来增加利润的对象,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保障变成对利润源泉的保护,把劳动力按质论价、当成商品就是其有的保护,即便是这种特有的保护,也只出现在能够为资本带来最大化收益的少数人身上。

(三)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相脱离是商品经济学理论的必然产物

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与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要寻找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相脱离的原因,得从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与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结合情况来判定。我们必须承认,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相脱离不是从来就有的。在远古社会,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与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人们是因直接的生活需要而进行生产和分配。那个时候,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几乎不可能摆脱依靠直接的生产劳动来解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应该承认,出现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与保障人生存和发展条件

相脱离的情形是在生产力水平较高的近现代社会中,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才具备有只为了追求财富增加而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的存在。但是,即便是在现代,人类社会也曾经出现过直接按照社会中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需要来有计划地开展的社会生产和分配活动,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已经坚持了50年以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朝鲜、古巴,其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就基本上能够与保障本国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现实相结合。与朝鲜和古巴的情况不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目前出现的严重贫富差距、“新三座大山”等情况,就是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没有能够与保障本国人生存和发展条件很好地结合起来的结果。实际上,出现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与保障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相脱离情况的国家,主要是实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国家,而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每一个个人生存和发展条件得到较好保障的如北欧的几个国家,都对商品经济运行的方式进行了较大改革。这样看来,以资本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生产和分配行为,是商品经济学理论指导下必然出现的结果,也是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与保障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相脱离的原因。

转贴于

四、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要关注社会生产和分配如何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

(一)人的发展经济学应该担当起纠正商品经济学偏差的责任

从上面的阐述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学应该把以保障人生存和发展条件为中心的研究与以商品分析为核心的研究相分开,即把经济学区分为人的发展经济学和商品经济学。由于商品经济学会误导经济发展的实践脱离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或者说商品经济学会使经济发展的实践脱离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意愿,人的发展经济学应该担当起纠正商品经济学偏差的责任,引导经济学回归到能够指导经济发展为社会中每一个人生存和发展条件都得到保障的服务上来。鉴于商品经济学思想已经在社会中造成深刻的影响,许多领域已经被其彻底渗透,为清理和消除商品经济学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做到经济学指导经济实践时真正能够保障好人的生存和发展,用人的发展经济学纠正商品经济学的偏差很有可能会引起一次经济学的革命。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随着以人为目的发展经济的呼声不断高涨,经济学革命的到来是迟早的事。对于中国而言,经济学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人们感受得更深刻,也更有经济学变革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人的发展经济学需要把研究的视角从商品分析转向社会生产和分配如何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

由于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的好坏直接决定经济活动保障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好坏,因此,经济学的研究、特别是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研究需要从传统经济学以商品分析的视角转移到以分析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如何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上来。前文已经指出,经济学要表明其自身的科学性,必须说明经济学为什么只限于对商品经济运行的研究而无需研究商品经济运行的社会思想基础?必须回答经济学为什么不关心社会中每一个个人生存和发展条件都应该获得保障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经济学不能回避的,因为经济学首先是研究与人的生存和发展有关的学问,离开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经济学就不成其为与人关系密切的科学了。由于经济学首先是人的经济学,那么,经济学的研究必须解决人的经济活动怎样与经济活动的目的相一致问题。而要解决好经济活动与经济活动的目的相一致问题,除了研究怎样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才能使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得到真正保障,应该不会有更好的办法。这就是说,以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己任的人的发展经济学,需要把研究的视角确定在社会生产和分配如何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上。

注释:

①笔者了解的主要是中国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理论。本文作者对苏联及东欧、蒙古、印支三国社会主义时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的了解,仅限于书本介绍;对目前仍然在实践着的朝鲜、古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则知之甚少。此处讲非商品经济理论的不完善,是鉴于世界上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先后放弃了计划经济而言的。同时也表明,本文所讲的人的发展经济学,与经济学史中出现过的非商品经济学不同,也不同于现有的商品经济学。

②在笔者看来,以研究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商品消费为主的经济学理论,都属于商品经济学的范畴,中国目前正在试验并冠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理论被包括在其中,西方经济学是商品经济学的典型代表。

③参见《经济运行的制度因素》,线装书局2007年第1版第198至199页。

④原本的表述是:“把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这个问题提出来,是要说明,我们的经济活动、我们要使经济运行良好,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好我们人的生活需求、解决好人的发展问题。”参见《经济运行的制度因素》,线装书局2007年第1版第199页1至3行。

⑤笔者对经济学研究脱离现实的批评,原话是:“在一些经济学家那里,经济学不管经济的目的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经济学研究的技术化倾向也表明这一点。而经济学撇开经济目的不管,只研究经济的手段、技巧、过程,最终就会变成技术表演,探求纯粹原理,与现实的经济运行脱离得越来越远。实际上,正是经济学的这种脱离现实的倾向,使我们忘了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解决人的生活需求。”参见《经济运行的制度因素》,线装书局2007年第1版第198页最后一段。

⑥据笔者所了解,意识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是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的,除了笔者本人,还有中国人民大学胡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许建康教授和广西民族大学陆壹东。但把生产和分配行为与人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结合起来并作为人的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内容进行研究的,目前只有笔者本人。

⑦关于中国1978年甚或更准确一点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叶开始以来的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导,中国的新自由主义学派经济学家会得意洋洋地认为是来源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主义经济学,一些学者则坚决不认同,认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在指导中国的经济实践。笔者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验,明显受到具有商品经济学显著特点的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影响,它不同于纯粹自由主义经济学行为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验的社会基础为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它不可能象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自由”,但生产和分配行为与保障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脱节,存在较大问题,“新三座大山”在中国的出现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⑧为了弄清资本积累的问题,马克思分析了不以财富仅以需要为目的那个年代的生产。“我们在古代人中间,根本找不到有谁去研究哪一种土地所有制形态是最生产的,是能创造最大财富的。虽然伽图曾经很详细地研究过哪一种耕地方法可以取得最大的收获量,甚至于布鲁图(Brutus)还曾研究过把他的金钱怎么样贷放出去才能弄到顶多的利息,但并没有把财富看作生产底目的……所以在古代,尽管处在那样狭隘的民族、宗教、政治境界里,毕竟还是把人看作生产底目的;这种看法就显出比现代世界高明得多,因为现代世界总是把生产看成人底目的,又把财富看成生产底目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苹稿)》(第三分册),刘潇然译,人民出版社1963年6月第1版第104页。)——参见巫文强《论以人为目的发展经济及新时期经济学的使命》,《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12期第4页。

篇12

西方“重新发现”马克思述评

资本积累、阶级斗争与空间生产

基于SSA新进展的SSSA和CSSA理论创新

基本定理的一般证明

为什么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中国化的过程与机理探讨

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纳什讨价还价解”及其改进

从学术规范的角度审视凯恩斯对待马克思的态度

西方经济学者视角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及其启示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与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实质与特征

冯·维塞尔的社会经济学与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

关于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两大思潮的再研究

为什么要创建中国的新李斯特主义经济学流派?

“新常态”下“微刺激”政策的理论意义

达龙·阿塞莫格鲁的制度增长理论评述

财政赤字与国家公债——凯恩斯主义视角的考察

科学知识社会学视角下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方经济学者论恩格斯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贡献

西方经济学者视角中科斯经济思想与马克思的关系

关于存在固定资本时价值量的计算与价值转形

韦斯科普夫对利润率动态的研究及其局限

基于席勒资产价格分析重新界定通货膨胀

斯密“无形之手”思想发展及其影响再探讨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经济学发展趋势与中国经济学的新建构

“琼·罗宾逊的遗产”和经济学的批判与回归

金融发展过度:最新研究进展评述

市场和政府的功能强弱性及其互补作用

公共债务扩张的机理与效应研究述评

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从李嘉图到马克思

经济危机背景下的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的视角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地租理论的比较研究

财富观的演进及对构建科学财富观的启示

斯拉法的计算错误与价值的历史转型过程

稳定配置与市场设计:合作博弈理论的扩展与应用

论凯恩斯对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贡献

资本主义主流经济学发展观简析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的恩格斯及其启示

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中的静态最高与最低增长率

经济危机理论的比较与诠释:马克思和明斯基

关于经济中不同发展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的探索

经济发展的实践、增长理论的进展与文献的转向

理性疏忽:内涵、模型及其对经济分析的意义

主观预期与客观约束——一个利益“最大化”的现实路径

公私利益选择与公共品供给动态有效性:经济思想史的视角

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微观机制——货币政策失效

论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特质

篇13

关键词:混沌经济、研究、发展

混沌经济学的兴起

混沌经济学(chaoticeconomics),也称为非线性经济学(nonlineareconomics),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的学科,是指应用非线性混沌理论解释现实经济现象,在经济建模中充分考虑经济活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在模型的分析上充分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的分叉、分形和混沌等理论与方法,分析经济系统的动态行为,以期产生新的经济概念、新的经济思想、新的经济分析方法,得到新的经济规律的一门新兴交叉科学。

传统经济学自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问世以来,已逐步在西方经济学中确立统治地位。“完全竞争”市场的自动调节机制在瓦尔拉一般均衡理论和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体系上取得规范的形式,并在经典科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分析方法。实际上,传统经济学所构建的经济分析框架,是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即均衡流逝的绝对时间和恒等且不动的绝对空间)和拉普拉斯决定的可预测宇宙观(即一个单一的公式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并结束不确定性)在经济领域的重现。而从现状经济角度看,由于种种意外因素的存在和人类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自然地,混沌学作为一种科学范式也就成为经济学家们研究经济系统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的有力工具,成为社会、经济、技术预测的有力工具。混沌经济学(或非线性经济学)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并取得迅速的进展。

在文献中正式使用混沌一词的是李天岩和Yorke,他们在1975年发表的题为《周期三蕴涵混沌》的文章中对最简单的数学模型,即只有一个变量的模型,证明了一个重要定理,开启了近代混沌现象研究的先河。下面我们用f表示只有一个变量的函数略加说明。系统(即f)可能是周期的。同是周期现象有一个周期长短的问题。这个定理的第一部分说明,如果这样的系统有一个3周期点,即存在初始值x,使得x,f(x),f2(x)两两不等,但x=f3(x)1,它就存在以任意整数为周期的周期点。周期现象重要,但非周期现象更重要。为此我们引进一个术语。对任意初始值或点x,x在f的迭代作用下的轨道,是一个点列。如果这个点列收敛到一个固定的点,即系统向一个固定的目标运行。如果系统不向一个固定的目标运行,情况就变得复杂了。定理的第二部分说明,存在由不可数无穷多点或初始值组成的I的子集合S,其中任意不同两点在同步迭代作用下的轨道时而聚拢,时而分离。这个现象说明,如果系统的初始值选在S内的点上,那么系统的运行就将是复杂多变的和不可预测的。也就是出现了混沌现象。1982年6月和1983年5月美国经济学家戴(Day)发表的“非规则增长周期”、“经典增长中显现的混沌”完成了混沌经济学理论上、实验上的突破,以1987年“黑色星期一”为契机,混沌经济学形成了一股不小的研究热潮,使混沌经济学开始步入主流经济学的领地。

经济系统的混沌性

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混沌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都是利用提出假设,利用数学工具通过规范推演和实证检验来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客观规律;但是由于客观地认识到经济系统的非均衡、非线性、非理性、时间不可逆、多重解和复杂性等特点,混沌经济学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思维方式和假设前提上以及确切的方法论上,与传统经济学存在显著差异。

混沌经济学假设关系是非线性的,认为经济系统所呈现的短期不规则涨落并非外部随机冲击的结果,而是系统内部的机制所引起的。经济系统中时间不可逆、多重因果反馈环及不确定性的存在使经济系统本身处于一个不均匀的时空中,具有极为复杂的非线性特征。非对称的供给需求、非对称的经济周期波动(现已证明:经济周期波动呈“泊松分布”而非“正态分布”)非对称的信息、货币的对称破缺(符号经济与实物经济的非一一对应)、经济变量迭代过程中的时滞、人的行为的“有限理性”等正是这种非线性特征的表现。

混沌经济学的方法论是集体(整体)主义,即“理论必须根植于不可再分的个人集团的行为”。在混沌经济学看来,经济系统由数以百万计的个体和组织的相互作用所决定,而每一个个体和组织又涉及到数以千计的商品和数以万计的生产过程,因此,个体行为并非是一种孤立的存在,仅仅完备地认识个体的行为并不能使我们掌握整个经济系统的演化状态。运用整体主义的方法论,混沌经济学在经济增长、经济波动、股市涨落、厂商行为、汇率浮动等领域进行探索,得出了经济波动源于经济系统的内生机制而非随机震荡、非均衡是经济系统的常态、杂乱无章的经济现象背后隐藏着良好的结构而非随机状态等一系列在新古典个人主义方法论下所无法得到的、更符合现实的结果。

混沌经济学的时间概念是时间具有不可逆性。认为系统的演化具有累进特征(积累效应),时间之矢是永远向上的。随着时间的演进,系统总是不断地具有新的性态,绝不重复,原因与结果之间的联系并非唯一确定的,是一种循环因果关系。因此,混沌经济学的一个核心命题是“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亦称“蝴蝶效应”)。用通俗的语言来说,混沌系统象一个放大装置,可以将初始条件带进的差异迅速放大,最终将真实状态掩盖,从而实质上导致长期演变轨道的不可预测性。

混沌经济学更注重对递增报酬的研究,认为经济系统在一定条件下(指系统结构演化的各种临界值),小效果的影响力不但不会衰减,而且还倾向于扩大。而这种小效果的扩大趋势也正是由非线性动力系统内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混沌经济学并不排除理性因素,只是认为那种完全理性的假设是不现实的,只有将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才更符合现实。它认为混沌这种表面上看起来是随机的现象后面隐藏着一定的规律性和秩序,如奇异吸引子、分支、窗口等。混沌学研究的内容就是找出其中存在的规律和秩序,并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几率描述和决定论描述统一起来,最后再将研究结果作为工具去解决实践中困扰我们的复杂性难题。

受到众多自然、富有创建性思想体系综合启发的混沌经济学,其思想根基比传统经济学触及更广的自然科学领域,因而也就开阔了它的经济研究视野。

混沌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国外的混沌经济学已涉及经济周期、货币、财政、股市、厂商供求、储蓄、跨代经济等几乎所有经济领域。鲍莫尔(Baumol)和沃尔夫(E.Wolff)等人从微观经济角度研究了混沌经济问题。1983年他们在考虑企业的研究开发(R&D)支出水平与企业生产增长率之间关系时发现,在R&D支出水平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到达一定范围时,企业的生产增长率就会呈周期性或混沌态。1985年,鲍莫尔(Baumol)和夸得特(Quandt)发表了论文“混沌模型及可预测性”,研究了利润与广告的关系模型:Pt=ayt(1一Yt)式中Pt为t时的总利润,Yt为t时的广告支出.他们假定厂商按本期利润的一个固定比例b用于下一期的广告支出,即Yt1=b×Pt,则在a×b=α的条件下,可得到Yt1=α×Yt(1一Yt);研究表明,这种关系模型经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大幅度振荡,甚至出现混沌。戴(R.Day,1982,1983)研究了包括人口净自然出生率、生产函数和平均工资收入的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在最大人口数量时的收入若低于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收入时,人口的变化将会出现混沌状态。他和本哈比(Benhbib,1981)还研究了不同消费倾向将会产生不同的消费者行为:穷人的消费选择很可能是相当稳定的,而富人的消费行为则可能是周期波动的,甚至是混沌的。博尔丁(Boldrin,1988)的研究表明,经济现象的不规则波动是受到市场力、技术变革和消费倾向三者共同作用下经济系统内生决定的结果。鲁塞(J.B.Rosser,l993)等人以东欧集团国家的经济变革作了实证说明。中央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既会出现周期性波动,也会出现混沌,而进入混沌的条件,往往也是将要发生经济制度变革之时。1992年,底考斯持(D.P.Decoster)和米契尔(D.W.Mitchell)研究了货币动力系统混沌问题。布劳克(Brock,1988)、沙因克曼(Schenkman)和莱伯伦(LeBaron,1986)等人提出了用关联性、“搅拌”、“残差”等方法诊断经济时间序列的混沌性。索耶斯(Sayers)、巴雷特(Barnett)和费兰克(Frank)等人也都在股票证券、外汇交易、期货等市场产生高频经济数据的经济活动中找到了低维混沌吸引子。这意味着只需少数几个经济变量就可以描述这类复杂的经济现象。

篇14

选择成本的演进的角度,可以发现成本在中扮演的角色。1880年代以前,由于制造业试图通过规模获取利润,所采用的加工成本信息通常是与单一活动企业的有关效率和总体利润的管理决策有关的。1880年代以后,垂直式综合型企业和金属制造企业的管理者需要更多的有关内部各步骤效率的信息,以便通过会计确定管理的差异。由于金属制造企业具有多产品生产的特征,因而总是期望通过范围经济来获取利润,管理者们开始寻求怎样获得恰当的产品成本信息的方法。直到1910年代,那些专门用来将成本恰当地分配于不同产品品种的制造成本系统逐渐消失了。H.托马斯。约翰逊和罗伯特。S.卡普兰认为,“消失的原因可能是它们较高的成本收益比率。在一个复杂企业中,当时的信息处理技术将耗费的资源恰当地分配于每一产品中的代价是相当高的。经营盈利产品,抛弃亏损产品的生产,其得到的利润可能难以补偿做出这种选择所需信息的成本。”(H.Thomas Johnson,Robert S.Kaplan,1987)尽管如此,会计师并没有完全放弃所有的产品成本方法。事实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本会计作为一门学科成长起来了。为财务报告目的的公证会计师制度逐渐取消了用账外金额计量制成品存货的实务,财务报告的数据都是通过归集全部成本和财务账户的复式记账来取得。1950年代后,会计师开始设计与专门决策相关的成本会计方法,这促进了成本信息由外部披露转向内部管理,成本会计作为管理会计的雏形则过渡到了管理会计体系中。

成本会计的演进为我们理解成本在企业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从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关于企业性质的论述中可以获得这一基本框架的经济学逻辑:

1.如果企业要实现专业化生产,那么必然要面对生产环节,而成本核算在这一过程中是一个关键因素。

企业存在的最重要的理由是:企业是由专业化的组织所组成以便管理生产过程(Paul A.Samulson,William D.Nordhaus,2001)。由于不能指望工人会自发地组织起来,准确无误而又程序正确地完成每一项作业任务,需要通过企业的形式来实现大批量而又很经济地提品,这就是一种专业化效率。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专业化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更好地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从会计学的角度看,专业化效率的作用必须在企业专业化利润的基础上才能发挥,由于专业化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企业利润在持续经营条件下是通过多阶段成本控制和定价行为来实现的,但由于同类企业之间可能存在价格竞争,因此成本的战略控制就比定价行为显得更加重要。随着生产的推进,各类成本逐渐发生并不断积累,通过成本核算和差异的反馈来实现专业化生产控制,在本质上是对专业化效率的评价。

2.如果企业要实现其基本目标,那么必然要面对生产过程,而成本是这一过程中管理决策的一个基本准则。

企业存在的又一个理由是在于管理生产过程(Paul A.Samulson,William D Nordhaus,2001)。经济学通常认为,企业的目标是获取利润。利润的获取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的经济时期、不同的市场状况、变化后的技术条件等等都可能对企业利润目标产生深刻的。因此,企业经理作为对企业成功或失败承担责任的人,需要适时地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对产量、价格、新产品、新工艺、广告等做出决策。成本分析在这类决策中常常是一个基本准则,没有成本分析的管理决策是难以想象的。

3.如果企业要改善资本结构,必然面对资金筹集,而成本披露则为这一行为提供了一种必要的资本市场通道。

企业存在还因为其具有为大规模生产筹集资金的功能(Paul A.Samulson,William D.Nordhaus,2001)。对企业而言,许多业务如开发新型商用飞机、研发微处理器等等,其所需要的资金已经远远超过19世纪风险爱好者个人提供资金的能力范畴了,就象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所描述的那样:“如果公司不能每年为新项目筹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那么,私有企业高效率的生产活动是不堪设想的。”(Paul A.Samulson,William D.Nordhaus,2001)在今天,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的主要渠道应首推资本市场。要有效开拓资本市场对企业的资金来源,企业必须向外部提供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早期制造业计算成本通常是基于评价因消耗资源所能得到的收益机会,以及控制产生较高报酬的内部程序和作业两个目的,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成本会计学的产生。H.托马斯。约翰逊和罗伯特。s.卡普兰认为,“成本会计并不是为了成本管理的目的描述每一产品消耗资源的情况,而是为财务报告目的对存货进行计量。”(H.Thomas Johnson,Robert S.Kaplan,1987)这意味着,为了通过财务报告向外特别是向资本市场披露会计信息,成本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当然,除了资本市场动机以外,会计准则、税法等管制性条款也为企业财务报告提供了必要的规范。事实上,许多成本方法特别是存货计价法,提供了资产负债表上存货价值和收益表上制造费用的关键数据。回到企业的功能来看,成本披露显然为企业筹资行为提供了一种资本市场通道。

二、会计学成本的属性

通常,会计学家将成本理解为: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而做出的牺牲,可通过为之所失去的或放弃的资源来计量。但成本倒底意味着什么,还取决于它所处的背景。正如罗纳德。W.希尔顿所指出的:“为了某一目的而以特定方法分类和记录的成本数据,可能并不适合于另一种用途……其关键点在于不同的成本概念和分类适用于不同的目的”(Ronald W.Hilton,2002)。

在会计学中,通常将成本分成各种不同的类别。为了理解这些种类繁多的成本类别,更为了在会计实务中利用不同的成本类别进行管理控制、预测与决策、信息披露,我们必须追溯一个基本:为什么要对成本进行分类?关于这一问题有很多解释,但查尔斯。T.霍恩格伦的简短描述是值得借鉴的。他认为,成本目标是将成本分成不同类别的真正原因。为了指导做出决策,经理需要不同用途的各种数据。这些数据包括某些事物或活动的成本,“我们把(这一事务或)这项活动称为成本目标,并把它解释为需要对成本进行单独测定的任何活动”(Charles T.Horngren,1982)正是因为管理中成本目标存在多样性,决定了需要通过不同的成本属性去刻划不同目标的成本数据,以符合相应目标的性质。

一种重要的成本分类就是根据成本变化同组织的作业变化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背后的导致成本发生的作业称为成本动因。这种分类通常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当成本动因变化时,固定成本总额保持不变,而变动成本则会随成本动因的变化成正比例变化。这种成本属性是建立在几个重要假设基础上的:

假设1:成本的变动或固定是针对某一个特定的成本而言的。这意味着成本的变动性是某一具体的成本目标的变动性,而不是若干成本目的综合描述。

假设2:成本的讨论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这意味着超过一个特定时间段,由于契约或者其它因素,从最初的时间基点来看,原来被视为固定成本的可能会演变为变动成本。

假设3:总成本是线性的。这意味着从成本—动因坐标图看,与成本动因相关的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是条不间断的直线。

假设4:只有一个成本动因。这意味着其它一些可能的成本动因对总成本的是持续的,或者说是不重要的。

假设5:成本动因在一个相关范围内变动。相关范围指使成本与成本动因的特定关系有效的成本动因的变动范围。

这种分类无论在学上还是在学上都十分普遍,其意义可能在于:在决策层面上为成本的估算提供一种相对准确的模式。

另一类十分重要的成本属性是,通过成本追溯与成本分配来区别成本是与特定的成本对象直接相关还是间接相关,通过把成本分配到发生成本的部门或工作中心,使成本管理变得更加容易。在这一属性下,通常把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能够直接追溯到某一特定部门的成本称为直接成本,而不能直接追溯到某一特定部门的成本称为间接成本。但是,在实务中严格区分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有时是困难的,减少这种不确定性需要考虑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因素1:成本的重要性水平。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成本数据的处理本身是有代价的。因此,某一成本数量越大,把成本追溯到某个特定成本对象就越具有经济可行性。

因素2:信息采集技术的可行性。信息采集技术特别是一些高的可能会改变成本在实务中的归属,就象条形码的应用一样,使以前只能当作间接成本的项目可以按直接成本来核算。

因素3:生产作业的设计。生产作业设计很有可能将某些设施专门用于特定产品,其所发生的成本归为直接成本。

因素4:合约安排。实际上,某些合约限制了给定部件的使用范围,这对该部件成本确定为直接成本提供了依据。

这种分类主要出现在会计学上,其主要意义可能在于:为企业管理行为特别是责任会计提供一个数量化依据。当然,如果将企业的委托关系延伸到工人一级,基于这种分类的成本,实际上也为企业契约履行提供了重要的评判基础。

三、经济学对会计学成本的突破

会计学成本主要从财务报告的目的来成本,其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可计量的角度,通过一种资源交换或转换时发生的资金历史支出对成本进行确认与计量,以此为基础形成财务报告中的相关信息,会计师也很少或几乎不会将那些计量困难的未来成本纳入报告范畴。即使是出于非财务报告的决策或管理需求,真正引起会计师们关注的不确定性成本也并不多。

经济学家对成本的注意力常常不同于会计学家或会计师,他们主要从决策目的来研究成本,其目标就是确定与各种不同行动方案相联系的资源的现在和未来成本。“对经济学家来说,最重要的成本是随产量变化的那一部份。但是在会计的账簿中却将期间性的固定成本分配于产品,使得企业难以决定哪种产品盈利大而继续生产。”(H.Thomas Johnson,Robert S.Kaplan,1987)当会计师们的产品成本数据没有管理意义时,经济学家便不会为这些数据所感动。

经济学家的成本定义要比会计学家广泛得多,“企业账户仅包含有实际货币注入的交易。相反,经济学家则常常试图‘揭开货币的面纱’,隐藏在货币交易后面的实际结果和衡量一项活动的真实资源耗费。”(Paul A.Samulson,William D.Nordhaus,2001)因此,经济学成本,除包括了会计学成本外,还包括一些在会计学上没有反映但却是真实存在的成本。特别是下列成本属性集中体现了经济学对会计学成本的突破:

1.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被定义为选择一种行为而放弃另一种行为所需牺牲的利益。“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与某种行为相联系的1美元的机会成本,应当被当做1美元付现成本来对待。(Ronald W.Hilton,2002)机会成本无论是在商业决策,还是在个人决策上都是广泛存在的,但行为家和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许多人都容易忽视或者低估机会成本的重要性。

2.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过去发生的成本。经济学的结论是:沉没成本并不影响将来的成本,也不为现在或将来的行为所改变,因而与成本决策无关。尽管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让沉没成本影响未来决策是不正确的,但人们却经常这样做。但是在产业经济学中,企业对预期沉没成本的分析,对企业是否进入或退出某一产业领域,具有直接的决策作用。

3.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每多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所另外增加的成本。边际成本是差异成本(差异成本是成本在两种可选择行为下的差异,也称为增量成本)的一个特例。这一成本概念的引进,直接导致了企业决策中的最小成本法则和替代法则。

成本的创新与经济学的是辩证的,成本理论的创新丰富了经济学的,经济学的发展又促进了成本理论的创新。成本理论不仅在会计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历史地看,在经济学中,成本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生产理论的延伸和企业理论的基础。”(林万祥,2001)因此,成本理论创新不仅丰富了经济学的内容,而且可能提供一些新的分析视角。同样,经济学的发展特别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成本理论的创新。这包括约翰。D.布莱克(John D.Black)对生产成本理论的最初贡献;肯尼思。J.阿罗(Kenneth J.Arrow)对信息成本理论的贡献;乔治。约瑟夫。斯蒂格勒(George Joseph Stigler)对信息成本、生产成本、产业组织成本、管制成本的发展与贡献;弗兰科。莫迪利阿尼(Franco Modigliani)和默顿。米勒(Merton H.Miller)对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理论的贡献;加里。S.贝克尔(Gary S.Becker)对犯罪与惩罚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理论的贡献;罗纳德。科斯(Ronald H.Coase)对交易成本理论的贡献;道格拉斯。C.诺斯(Douglass C.North)对制度变迁成本理论的贡献;以及哈罗德。德姆塞茨(Harold Demsetz)等人对企业成本理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