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5 10:22: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老年人保健养生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老年人中医养生的方法
1、调节饮食。人到了一定年龄的时候五脏六腑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衰弱现象,如果有时不注意就会出现伤害脾胃的情况。所以中老年人的饮食尽量要以软易消化为主,平时的时候也可以多煮一些滋补的中药粥。
2、生活起居。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在秋季的时候温差特别的大,老年人应该要注意保暖。因为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身体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就特别的差,因此就很容易感冒,这样就会患上一些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肺炎、心衰等疾病出现,所以在换季的时候要注意防寒保暖。
3、调养精神。经过许多的研究表明,不良的心理刺激就会让人的机体免疫力功能下降,也会引起一些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紊乱的现象,从而就会有疾病发生。因此,老年人应该要注意精神保健,每天应该要尽量的多出去运动与人交流。这样不仅能够愉悦心情,还能够强身健体。
以上的这些内容就是针对中老年人中医养生的详细介绍,同时大家也知道应该要注意这些问题。中老年人的健康是每个子女都十分关心的事情,所以平时的时候应该要尽量的多关心一下中老年人的健康。
中年人养生有助于长寿的方法
1、“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增寿两年
曾有研究显示,和住在只有一堵墙可看的病房里的病人相比,住在可以欣赏窗外美景的病房里,康复效率会大大提高,出院也更早。美景同样也能帮助人们改善情绪、消除抑郁、变得乐观。如果你的窗外的确难称“美景”,就用自己喜欢的图片和照片装点一下房间吧。
2、杂务缠身 折寿一年
无论是财富太多需要打理,还是陷入巨额债务被人追债,繁杂的事务都会让大多数人感觉焦虑抑郁,这样的后果自然就是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同时产生的压力荷尔蒙肾上腺素和皮质醇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3、喂养宠物 增寿1年
养宠物的人看病的次数要比常人少得多,而且也不容易受到抑郁症的侵扰。养个宠物陪在身边,人的心率和血压都会有所降低。美国一项高血压研究显示,性别不同的股票经纪人接受压力测试时,养宠物者的心率和血压明显比其他测试者稳定。
4、高质量的性生活 增寿4年
经常能享受性(至少一周两次)的男性早亡的机会要比常人少一半,特别是心脏病带来的死亡。较高的频率也可减少前列腺癌的风险。而因伴侣、阳痿未能享受性的女性患心脏病的风险会更高。
猜你感兴趣的文章:
1.老年人常用的养生保健知识
2.秋冬季中老年人养生保健知识
3.老人养生保健怎么进行
4.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5.老年人保健养生小常识
6.老年人有什么养生保健知识
《养老奉亲书》是宋代陈直根据多年的研究体会及唐以来对老年保健的研究成果著作而成。该书对老年人保养、饮食调治、用药宜忌及老人护理等问题均有论及,提出了老年人的“七养论”,还继承发扬了《内经》以来的四时顺养思想,提出四季养老论:“当春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当夏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气。”“当秋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当冬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咸而增苦,以养心气。”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老年养生学的内容。元代泰宁总管邹铉之高祖、叔祖等人,用此书之法备极荣养,“皆年过九十”,邹铉本人依之调理,亦寿至稀年(《寿亲养老新书》)。于是邹铉在1307年将《养老奉亲书》加以整理,续增第二、三、四卷,更名为《寿亲养老新书》。该书在中医养生学史上也是一本有名的老年保健养生专著,其“征引方约(注:当为药)类多奇秘,于高年颐养之法,不无小补。因为人子,所宜究心也”。(《四库全书提要》)元刊、明刊等版本中刊行者皆署以“居家必用本”,并且还传至朝鲜和日本等国,可见影响之深。
到明代出现了另一本老年保健养生专著――《遵生八笺》。该书在学术上与《养老奉亲书》有渊源关系。原题为屠隆纬真人著,书中内容也多引用道教养生之说,看来恐为道教传人所作。书中有“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起居安乐笺”、“延年却病笺”等篇章,对四时顺养、饮食调治、起居合宜、药物补养等问题的探讨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所以此书自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刊行后,颇受欢迎,到解放前已刊行过五次。这几部书的流行速度之快和传播范围之广在中医养生史上是不多见的,这与宋以后,老年养生保健的方兴未艾是有密切关系的。
明嘉靖年间,新安徐春甫撰《老老余编》两卷。该书也是一本老年学专著。老年人的颐养是该书讨论的主要问题。卷首要求人们“洞烛摄养之方以副人子之孝心”,这种把养生与“忠孝”联系在一起的观点,无疑对明清时代老年保健研究的开展与深入起了推动作用。该书上卷重点选录《千金要方》、《寿亲养老新书》养生诸说及《格致余论》养老、茹淡,《医学入门》保养等内容,对老年人的颐养颇有裨益。
明代御医龚廷贤对老年养生也有不少贡献,在《寿世保元》中不仅辑人了许多前人的养生理论和方法,而且搜集了大量延年益寿的秘方,并将其精妙者编成口诀,广为流传。更为重要的是他写了《衰老论》,对衰老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使这一时期的老年养生保健学不仅在方法上丰富多采,而且在理论上也独具特色。明代另一位名医龚居中撰的《五福万寿丹书》和《红炉点雪》亦有独到之处,认为老年人安养、延龄应从居处、调摄、保形、节欲、按摩、功药等六个方面人手,并详细地记录十几种引导方法,有动有静,有柔有刚,很适合老年人练用。此外,明代的《洪梗辑刊》、《寿养从书》,清代的《寿养秘诀》、《养真集》等书,也大都讨论了老年人的养生与长寿问题。清乾隆年间,著名养生学家曹延栋撰《老老恒言》五卷。卷一为安寝、晨兴、盥洗、饮食、食物、散步、昼眠、夜坐;卷二为燕居、省心、见客、出门、防疾、慎药、消遣、引导;卷三为书室、书几、坐榻、杖、衣、帽、带、袜、鞋、杂器;卷四为卧房、床、帐、枕、席、被、褥、便器;卷五为粥谱,主张从节饮食、调精神、慎起居、辅导引等方面养生。
医疗保健旅游已成为继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旅游后的一个全新领域。随着全国老龄化步伐加快、国民经济水平提高以及医疗保健技术不断改善,旅游作为一种休闲生活方式备受老年人推崇。一流的生态人文资源、独特的黎医苗药保健技术,使海南在国际老龄客源市场具有一定知名度。适时发展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紧跟“积极老龄化”步伐,积极迎合国际旅游岛建设。
一、医疗保健旅游含义
目前,国内外对医疗保健旅游还没有统一定义。世界旅游组织将其定义为,以医疗护理、疾病与健康、康复与休养等为主题的旅游服务。医疗保健旅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医疗保健旅游指人们因居住地的医疗服务昂贵或不完善,到异地找寻相宜的医疗保健服务,并与休闲旅游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旅游产业。广义的医疗保健旅游则包含医疗旅游和保健旅游两大部分。
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对于体质较好的老年人,可在进行观光旅游的同时,安排或增加登高、垂钓、温泉浴、森林浴等活动方式,通过旅游达到运动健身的效果;二是对老年人的病情进行科学分析后,由医务人员、导游、和相关服务人员共同带领,边游山玩水、边运用和传授保健知识和方法(包括配合使用中医保健理论和药膳),对老年游客进行科学的医疗保健治疗,这是一种既达到旅游目的,又达到医疗保健治疗的专项特殊旅游服务项目。
二、海南医疗保健自然旅游资源分类
生态环境是老年旅游者选择医疗保健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参考因素。海南独特的医疗保健资源受世界各地老年人群的亲睐。根据海南医疗保健自然资源具有的不同保健原理及其所适宜的老年人群,对其进行归纳分类,见表1。
表1 海南医疗保健自然资源分类表
三、海南发展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优势
1.优越的资源禀赋使海南成为开展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的理想之地
海南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长冬无夏,是国内老年人出游的首选之地。海岛四面环海,森林覆盖率高达61.5%,被誉为“天然大氧吧”。岛内温泉遍布,水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对老年退行性疾病有显著疗效。完善的旅游接待设施、便利的交通为老年人外出旅游减轻心理负担。海南海制定出一系列对于旅游服务人员素质的管理规定,相关行业服务人员素质显著提高。稳固的旅游硬件及软件设施为海南开展医疗保健旅游提供保障。
2.强有力的政策为海南发展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保驾护航
医疗保健旅游已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一项新型产业。海南省卫生厅在《关于加快海南医疗保健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海南医疗保健旅游产业未来发展目标:到2015年医疗保健旅游产业初具规模;2020年力争将海南建设成为闻名中外的医疗保健旅游目的地的。2013亚洲博鳌论坛中,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我国首个医疗旅游先行区——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予以9大政策扶持。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我国现今仅此一家。这一系列政策和举措的推出,为海南发展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提供了鼓励与支持。
3.“积极老龄化”趋势推动海南开展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的步伐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9年提出“积极老龄化”口号,倡导老年人保持健康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生活水平,积极地应对老龄化。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庞大的“银发消费”市场是旅游业所不能忽视的。老年人除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外,也愈加重视余暇时间的社会实践活动,“夕阳人群”催生了医疗保健旅游这一“朝阳产业”。“积极老龄化”为海南发展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业提供了新的契机,又推动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步伐。
四、海南医疗保健旅游发展现状
1.老年旅游群体对海南医疗保健旅游的需求现状
在调查中,当问到“海南发展医疗保健旅游需做好哪些工作”,36%老年人认为提高医疗保健技术水平,21%的人认为完善异地医保报销问题,18%的人认为加大开发黎医苗药的医疗保健价值,认为提供多种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路线选择的占16%,9%的老年人有其他的想法。
海南现有医疗保健水平和旅游项目还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需做好的工作还有很多。当问及“希望在旅游中增添哪些项目”,17%的老年人选择增添食膳调理,44%的老年人选择增设中医医疗保健服务,20%的老年人选择增添医疗体育项目,19%的老年人选择山水观光。海南的旅游业对老年旅游市场开发深度不够,目前尚停留在观光游、休闲游等,医疗保健旅游的推出丰富海南旅游体系。
2.海南老年医疗保健旅游项目建设现状
三亚市中医院从2002年开始发展“旅游+中医医疗保健”项目,现正在建设三亚市中医国际疗养院——“旅游+中医保健康复”的花园式疗养院。2009年总医院落户海南三亚,为海南旅游的发展提供最先进的服务、最高端的设备、最规范的管理,并且形成医疗、康复、保健“三位一体”的功能布局,提升海南的医疗保健水平。
但海南有关中医医疗保健专业人才以及熟练掌握国际语言的医务人员十分缺乏;医疗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省内医疗机构缺乏国际认证;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还未完善;医疗机构与旅游机构还有待进一步整合。在全球医疗保健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应积极努力解决目前海南发展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所面临的困境,逐步完善海南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的各项保障。
5海南发展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的建议
1.利用资源优势,以医疗保健促进旅游,寓旅游于医疗保健
海南优质的生态人文医疗保健资源,为打造老年人医疗保健特色旅游创立条件。结合不同资源,对不同体质的老年群体设计医疗保健旅游方案。如依托热带森林资源,针对有心脏病、失眠的老年群体开展天然森林氧吧疗养游;依托温泉资源,针对有皮肤病、关节炎等疾病的老年群体开展温泉保健疗养旅游产品;依托高水平医疗保健康复中心,针对老年人常出现的慢性疾病开展如气功瑜伽、食疗药膳、针灸等。使老年人在治疗、康体、保健、养生的同时,赏心悦目的领略海南岛的阳光沙滩、椰风海韵及人文景观。
2.完善医疗保健旅游信息化服务,多角度推广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
海南医疗保健旅游起步晚,仅三亚的中医医疗保健疗养在俄罗斯和部分国家有一定知名度。通过网络信息完善海南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是十分有效的。如借鉴新加坡医疗旅游推广平台的发展经验,建立海南国际旅游岛医疗保健旅游官方门户,设立不同语言版本,加大医疗保健旅游宣传;构建海南国际旅游岛老年医疗保健旅游信息化网络体系,加快实现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信息管理智能化、公共管理网络化、安全保障一体化;向来岛游客展示中国传统医疗保健技术与海南特色旅游资源结合的魅力,扩大海南的医疗保健旅游在国际的影响。
3.建立相关辅助机构,促进医疗、保健和旅游的有机结合
海南发展医疗保健旅游除需要医疗保健机构与旅游机构积极配合外,还需要其他相关组织的推动、规范、管理和监督。可借鉴台湾在省旅游委下设立专门扶持机构,监管机构,并成立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协会,制定行业管理规范,协助政府推出相关的产业扶持;同时增进医疗保健旅游行业之间相互了解和信息交流;通过医疗改革使海南与更多的地区实行异地医疗报销制度;出台保障老年人旅游权益的相关举措,多方位全面促进海南发展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业,并保持该行业的积极、健康发展。
4.加强医疗体育在医疗保健旅游中的推广,全面提升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
医疗体育是一种医疗性质的体育活动,包括医疗体操、医疗运动和适应性体育活动等,是老年慢性疾病有效的、经济的康复途径。老年人通过参加医疗体育活动,可增强体力,改善心、肺等器官的功能。根据来琼的老年旅游者体质情况,向其传授中华养生保健气功,并合理安排锻炼时间、活动内容、运动强度以及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对其进行医务监督,加强老年人慢性疾病的防治、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全面提升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的发展。
5.充分挖掘黎族医疗保健文化,打造海南老年医疗保健旅游特色品牌
海南被誉为“天然大药库”,药用资源约占全国药材总数的40%,有享誉中外的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还盛藏着50多种动物、海产药材(黎药最为著名),这些药材都是天然的药物、副作用小,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功效。同时黎族独特的保健食品(如三色饭、槟榔酒等)和医疗保健方法,在治疗肝炎、风湿类疾病、妇科疾病、肿瘤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因此,加大对黎族养生保健文化内容的筛选、改造和包装, 并将黎族养生保健文化纳入建设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打造海南民族特色的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
参考文献:
[1]陈安奎.医疗保健与旅游[[J].旅游学刊,1989,(2):(57-60).
[2]张维艳,徐淑梅.我国医疗保健旅游发展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学报.2009,(3):(134135)
[3]王海鸥.医疗旅游:国际旅游岛背景下应开发的一个新领域[J].今日海南.2010,(9):(36-37)
[4]丁志良.掘金国际医疗旅游[N].海南日报.2013,(6)
[5]罗丽娟.关于海南医疗旅游业发展战略定位的思考——基于SWOT分析[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81—85)
[6]李甜,曾群洲.浅谈老年人保健旅游的开发[J].科技经济市场,2006,(10):(207)
[7]邱灵.加快推进医疗旅游业发展——以海南国际旅游岛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2012,(36):(49-50)
[8]张相安,高峰.论老年体育旅游及其特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6):(1192-11194)
[9]罗艺文.海南发展医疗旅游的策略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26):(133-138)
基金项目: 2013年海南师范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孙苗苗(1989-),女,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保健与康复。
[关键词] 健康养老;老年人;药膳保健;课程设置;职业工种
[中图分类号] R7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6)20-209-04
Exploration of development of elder medicine accommodation healthcare in health care industry
FANG Wenqing GUO Shengting
Fujian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areer Technical College,Fuzhou 350002,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aging society in our country,the health care industry was developing rapidly,and elder medicine accommodation healthcare in health care industry became social demand.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ging society,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derly,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elder medicine accommodation healthcare in all levels in medical departments at all levels,all levels of community care institutions,and all kinds of health management,and to set the elderly health dietary module in the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ultivate the professional talents for social service diet.It was recommended to set the mentor production division and medicated diet occup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ed with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services for the elderly.
[Key words] Health care for the elderly;Elderly people;Medicine accommodation healthcare;Job type
膳学[1]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将药物和食物相配伍,根据药食同源,养医同理的原则寓医药于食。早在《黄帝内经》[2]《千金要方》《太平圣惠方》《食疗本草》等经典医书中就有关于药膳的记载。现代社会我们充分运用药膳食疗帮助老人健脾补肾,益气养血,达到阴阳平衡,延年益寿的目的。
1 社会老龄化现状
我国从1999年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这几年老龄化发展更为迅速,呈现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的特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针对社会老龄化到来及存在的问题,国家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中提出大力发展医疗服务,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等。随着国家对养老行业的日益重视,健康养老产业将是未来中国的朝阳产业,药膳保健是健康养老的一种重要途径。
2 发展老年人药膳保健的思考
2.1 老年人群体体质特点
现代研究[3]表明老年人体质特点主要表现为虚、湿、瘀、郁。虚是老年体质的共性,是体质变化规律的自然体现,表现在脏腑经络功能减退、气血津液减少,机体内环境稳定性降低,抗病力弱等方面。老人痰湿体质形成,多由于老年期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中年以后脾胃渐衰,运化机能减弱、气化功能偏衰,水液代谢失调体内痰湿开始逐渐蓄积,而后天失于调摄,也导致这一病理性体质的形成。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中动物蛋白和脂肪的比例显著增加,维生素和纤维素相对减少,而动物蛋白和脂肪皆属于肥甘厚腻之品,大量摄食肥甘厚腻,则易聚湿生痰,形成痰湿体质。老年人精神气血渐次日衰,营卫气血运行滞涩缓慢,容易出现血瘀证,加之老年人由于体弱多病或者离退休综合征等原因容易出现消极情绪、情感低落、抑郁。
针对老年人的这些体质特点中医认为培木、固元、调和气血,是老年人保健的原则。
2.2 发展适合老年人养生保健的药膳
用药膳的方法来补虚抗衰老[4-5],强身益寿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针对老年人的体质特征,推广适合老年人养生保健功能的药膳,主推滋补类药膳。老年补益药膳[6]可细分为补阴、补阳、补气、补血、气血双补的药膳,此外滋阴润燥类、祛湿化痰类,行气化瘀类、健脾益肾、益智健脑类药膳也是老年人经常选用的药膳。老人药膳药材方面要注意选择性味和平、易于消化,不宜过于偏寒、偏热、首选平补之剂。
推广适合老年人的药膳形态[7]。老年人药膳要易于消化吸收,烹制上应做成软食、糕点、饮料等,如粥食类。老年人由于脾胃的功能下降,粥类药膳容易吸收是老年人的首选。可以以稻米、糯米、小麦面粉等为基本原料,加入一定量的药性平和的药物,加工而成,如芡实莲子山药粥,芡实黑米粥、黄精核桃粥等。老年人由于牙齿功能退化,一些松软的低糖糕点特别适合他们。如葛粉糕、山楂茯苓糕、莲子桂花糕[8]。菜肴类药膳的制作由于老年人多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要以蒸、煮、炒的制作方式为主,避免炸、烤、烧,如玉竹炒苦瓜、生地蒸鲈鱼、山药蒸排骨等。
3 老年药膳的推广
3.1 发展专业医疗机构的药膳服务更具有专业的指导性
药膳保健是基于中医药理论基础上的人体食疗保健的研究,在各大中医院或中医保健院或综合性医院的中医保健科,开展药膳的保健研究更有专业指导性,如福建省福州市中医院成功开展了药膳研发工作,以院内的老中医的学术专长为核心,药剂科、营养科的相关人员组成药膳保健服务团队,开发出补气安神的灵芝饮品、胃炎药膳馒头、八珍药膳等[9-10]为老人健康提供了很好的保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福州市还有十几所综合性医院,如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协和医院、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均有设置健康体检中心。应将老年人健康管理和健康体检有机结合,以健康体检中心为平台,开展老年群体的体质辨析,建立健康管理档案,根据不同体质推荐不同的药膳食疗方案,并跟踪记录药膳食疗效果。
3.2 发展各级社区养老机构、健康管理机构的老年药膳服务
本课题组的老师们在福建上古健康管理公司、福州军门社区、福州洋头口社区开展老年药膳服务调研,调查群体年龄为50~90岁之间的老年人共415名。调查方式参考有关文献[11-13]采用随机调查问卷,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内容包括药膳保健知识现状、药膳保健需求、药膳类型选择等,调查情况如下。见表1。
调查表明老年人对药膳保健很有需求,特别对菜肴类和粥品糕点类的药膳接受度很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老年人对药膳保健知识获取的途径大多为网络媒体,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在各级社区、养老院推广保健药膳,凭借比较完善的健康管理信息服务系统,研究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药膳信息化,根据老人个体年龄、性别、体质、地域等不同,通过计算机采集相应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并推荐不同的药膳食疗方案[14]。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药膳养生技术包括药膳药材的功效介绍、药膳制作的技术及药膳养生知识等养生内容的社会共享,提升药膳保健知识推广的深度和广度。
4 专业药膳人才的培养
药膳行业覆盖面广,人员结构复杂,现在仍未形成可持续性发展的机制。药膳跨学科的特点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既具有深厚的中t药学专门知识,熟悉药膳配方理论又有烹饪专业的技艺,保证药膳服务准确到位。目前药膳学作为中医学科一个比较重要的分支,基础研究仍较为薄弱,相关的研究停留在药膳食品组成的介绍,药膳加工制作过程的讲解,对其蕴含的中医理论知识、组方配伍规律、药物性能等内容缺乏思考归纳,这样很难满足药膳学科的全面系统发展,药膳学至今未形成独立学科面向社会招生培养,作者调查了福建省内的中医药及食品类高职高专院校设置药膳相关课程的具体情况。见表2。
调查结果为医药类高职高专学校药膳营养学理论教学一般仅作为选修课,而不是专业必修课,食品烹饪类专业的学生教学重点为烹饪技巧,缺乏系统的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学习。因此药膳营养学必须脱离中医药或烹饪学单一学科的束缚,加强系统性研究,进一步促进学科的分化与独立发展,为社会培养专门从事药膳研究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本课题的老师在福州老年大学开展药膳培训服务,根据老年人特点设置不同模块的药膳课程,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为高职院校专业药膳人才的培养提供很好的思路。见表3。
5 相关职能部门设置药膳指导师与制作师工种
据调查目前尚无国家职能部门认定的与药膳直接相关的正式职业工种。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尽快设置药膳制作师、药膳指导师等新的职业工种,规范行业准入制度,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借鉴医药经营企业的从业人员的资格准入,自国家人事部、国家医药管理局颁布了《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及《药品经营企业药品经营管理规范》以来,医药从业人员的素质大大提高,保障了老百姓的日常用药安全[15]。因此有关职能部门应考虑设置药膳指导师与制作师工种,并进行药膳从业人员的资格准入管理,以及药膳从事机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5.1 制定药膳指导师或药膳制作师持证上岗制度
有关职能部门应考虑在医院营养科、康复保健科、中医治未病科及社区保健卫生服务中心和各类健康管理公司等机构设置药膳指导师或药膳制作师,并进行持证上岗,从而大力促进药膳师的职业化发展。
5.2 制定职业药膳师的职业准入条件
5.2.1 从学历、专业和从业年限等方面规范提升入职标准 借鉴《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中规定药学(中药学)专业大专生毕业5年、本科生毕业3年才可以报考执业药师,药膳师也可以考虑在准入条件中设置专业要求为大学专科(或大学专科以上)中药专业或者中医专业或者健康管理专业,从业年限一年以上。
5.2.2 制定职业药膳师的资格考试科目 依据药膳学跨学科的特点,设置考试科目可以包括中药学、中医基础理论、营养学、药膳学、烹饪学。并依据药膳师技能结构比重设置各科目的考试分值比例。
5.2.3 制定职业药膳师的继续教育制度 可借鉴执业药师执业注册的继续教育制度,制定职业药膳师的继续教育制度,规定每年或每两年进行专业的继续教育,不断学习药膳研究的前沿知识包括药膳制作的工艺改进、药膳新品种的研发等内容。
总的来说,在健康养老产业中发展老年药膳养生是新兴产业,有着自身独特的产业特征和文化底蕴。加快发展老年药膳养生对提升我国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 彭铭泉.中华药膳纲目[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266-297.
[2] 曹玉举,郭永昌.《黄帝内经》药膳理论和应用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2012,18(11):1185-1190.
[3] 秦彦,梅晓云.老年人体质特点与老年病关系研究概述[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2):131-134.
[4] 施洪飞,项平.补益类药膳食疗方配方规律与烹饪特点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4):215-218.
[5] 刘冬菊.正确应用养生益寿的中药[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528-529.
[6] 黄志信.药膳对亚健康状态之应用研究[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31-41.
[7] 王靖博.药膳食疗剂型浅议[J].国医论坛,2014,29(1):65-66.
[8] 文颖娟,邓中甲.中药葛根功效探微[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1):172-174.
[9] 黄秋云,徐君,潘鸿贞.老年公寓中推广应用的药膳研究[J].医药前沿,2012,2(13):111-112.
[10] 潘鸿贞,黄秋云.养生保健药膳应用思路与实践探讨[J].中医药通报,2012,11(3):57-58.
[11] 李自民.福州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调查与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39-45.
[12] 黄俗常.福建地区药膳的发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1):163-176.
[13] 范文昌,葛虹.广东药膳调查统计与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6):2-4.
健康长寿是人们的共同愿望,尤其老年人,更希望达成。可想要健康长寿需要哪些条件?阮士怡说:“人的寿命和先天禀赋、自然环境、居住条件、医疗卫生条件、营养状况、个人保健、经济状况、社会制度及精神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我很看重营养因素。”他认为,养生决不能到了中老年阶段才开始注意,老年人五脏六腑俱已退化,此时养生为时已晚。
他主张养生要自孕胎开始。从胎儿3个月至2岁,母亲就应合理安排营养和饮食,保证婴儿大脑的发育完全,提高智商。他说:“儿童期的健康是基础,和日后长寿关系重大。”
阮士怡对如何保证儿童期的健康自有心得。他认为儿童期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较低,很容易遭细菌和病毒的侵袭,如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发烧等病时有发生。这些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能引发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哮喘、心肌炎、肾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疾病,严重影响人的寿命。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是阮士怡一直强调的理念,他说人的机体若正气充足,病邪就不能侵袭。所以应多让儿童去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正气”。并且儿童更要注意合理的膳食,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不少于1.5克/千克体重,多种营养要素要搭配合理,才能满足身体热量的需要,有条件的话可以咨询营养师订制食谱。
青少年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是《黄帝内经》中讲的话,也是阮士怡一直遵从的养生方法。
阮士怡对自己的生活习惯非常严格。青年时期他就尽量保证晚上10点睡早上7点起,按照自己编的健身操,在早晚各练习10分钟。他建议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坚持早晚活动身体,但活动不需要太剧烈。
他认为青年期的养生方法要注重“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理念。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年轻人喜欢吃可口的食品,“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喝饮料、吃零食,喜欢吃偏辛辣刺激性的食品,这些我年轻时候都不喜欢吃,而且我一直保持烟、酒、茶都不沾,饮食清淡。”阮士怡在饮食方面主张“药补不如食补”。他认为大米、白面越是精细,营养成分就越低。“我吃的主食基本是混合面,五谷杂粮反而能保证营养成分的吸收。”他提醒对于泡菜、酱菜、烤、熏的食品要注意,因为它们都含有一定的致癌物质。
老年人调情绪常运动
阮士怡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及抗衰老研究已有70年,他发现动脉硬化是很多疾病的致病源,也是人体退化的关键。动脉硬化导致推动血液的功能减弱,对各个组织的供养不足,全身各组织器官退化,记忆力减退。因此,解决了动脉硬化问题,内科疾病就解决了一半,人自然会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