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范文

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5:4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篇1

【关键词】健康教育;肝癌;遵医行为;耐受性

肝癌会严重影响患者的代谢功能,存在腹胀、肝区疼痛、食欲缺乏等临床表现。相关研究表明,在肝癌患者治疗期间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本文旨在评价健康教育对肝癌治疗的效果,以我院8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具体见下。

1肝癌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护理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肝癌患者。随机将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肝癌患者。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42~73岁,平均年龄(61.51±8.26)岁。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43~75岁,平均年龄(61.48±8.32)岁。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别(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采取口述的方式为其介绍手术前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术前需做好哪些准备,叮嘱手术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时间包括入院当天、入院第2天、术前1天、手术当天以及术后1天。1)入院当天: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住院环境、规章制度、主管医生等,同时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讲解健康教育的计划,将图文并茂的宣传卡、《健康教育手册》、《肝癌手术治疗患者须知》向患者发放并将各项内容逐项向患者讲解。2)入院第二天:了解患者情况,向患者普及肝癌的发病原因,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简单介绍手术流程,以口头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健康宣教,列举以往手术成功的案例以及介绍主刀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积极并准确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叮嘱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3)手术前一天:向每位患者说明床上排尿的方法,帮助患者有效咳嗽,提醒并监督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告知患者可聆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放松心灵,再次强调手术相关信息。4)手术当日:再次向患者详细介绍术中相关事项以及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如何判断并发症以及预防并发症的方法,指导患者做足部的背伸运动,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适当活动上下肢。告知患者术后疼痛属于正常现象,指导患者利用倾诉法、放松法或情绪转移法减轻疼痛感。5)术后第一天:告知患者术后休息事项,在进行上述内容的讲解时邀请患者家属一同参与,提醒患者在发生腹胀或腹痛等不适症状时不要强行忍耐,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观察两组肝癌患者的遵医行为与手术耐受性。

1.3.2判定标准遵医行为判定标准[1]:优表示患者对手术治疗方案表示认同,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良代表患者基本认同手术治疗方案,但内心依旧存在少许怀疑,护理工作的配合情况良好;差表示对手术治疗方案存在较大的质疑,拒绝接受手术治疗以及不配合护理工作。手术耐受性判定标准[1]:1级(耐受):顺利完成穿刺以及未出现不适症状;2级(耐受能力一般):患者能够坚持并顺利完成穿刺,然而在术中发现患者出现了不适反应;3级(耐受难度大):患者在医生的鼓励下能够勉强完成穿刺,术中发生生理反应,例如等;4级(无法耐受):患者由于在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包括呼吸抑制、心律失常等情况,导致未能完成穿刺。1.4统计学处理本文数据均经SPSS18.0版处理,用%表示遵医行为与手术耐受性,使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存在明显差别。

2结果

观察组肝癌患者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肝癌患者的手术耐受性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更高(P<0.05)。

3讨论

研究数据显示[2],全球每年患上肝癌的人数多达60万,在中国,一年内肝癌的死亡人数就有20万左右。临床上一般采取手术切除的方式治疗肝癌患者,但由于多数患者在术前会伴有各种焦虑情绪,不利于手术正常进行,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将影响患者治疗的负面情绪排除是护理中的重要目标之一,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后,手术的治疗依从性、耐受性也会随之提高,手术成功的概率就会提高。常规护理无法显著达到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手术耐受性的目的,相关研究发现[3],科学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提高后,对应的预防并发症的能力也会相应提高,就能够有效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本科室按照护理程序制定健康教育内容,结合患者的需求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并实施,结合影音材料、书面教育以及健康小册子多种途径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理解能力,患者的理解能力提高之后能够使其更加容易掌握疾病知识。将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宣教方式与口头宣教相比,多数患者一般倾向于接受画册等直观的健康教育方式[4],健康教育能够纠正患者对疾病、手术的错误认知,帮助每位患者正确认识并接受自身疾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手术,同时还可促进患者及其家属对相关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创造和谐的治疗氛围,减少医疗纠纷。在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肝癌患者的遵医行为与手术耐受性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由此可得,对肝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手术耐受性,进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刘延娟.全程分期健康教育在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0):89-91.

[2]张庆珍.健康教育在肝癌病人介入术联合生物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1):207-208.

[3]陈婷.行介入治疗肝癌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J].中国临床护理,2014,06(06):515-517.

篇2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健康教育

剖宫产是一种解决阴道分娩困难或者胎儿紧急情况下快速分娩保证母婴安全的常用方法,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剖宫产呈上升趋势,手术的普及,并发症也随之增加。因此做好产妇术后的健康教育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很重要。产妇术后的康复不仅影响产妇的健康对新生儿也有很大的影响。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向产妇讲解正确的行为和观念的活动,进而改变不良认识。现将我院剖宫产的产妇及其陪护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及健康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11月收集在我院住院的剖宫产产妇60例,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31岁,孕周37~42周,初产妇45人,经产妇15人,均无母儿合并症。

1.2方法研究方法分别对产妇在健康教育前与健康教育后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产妇的一般资料、剖宫产术后的饮食、注意事项、母乳喂养情况,出院指导情况等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作出比较,从而评价健康教育前后的效果。

在产妇麻醉清醒后至出院前进行健康教育:①与休息术后去枕平卧6h,术后24h取半卧位,协助翻身,鼓励早下床活动,根据病情和耐受性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产妇满意舒适为宜。以利于恶漏排出,促进排气,避免肠粘连,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教会产妇与婴儿同步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10h以上,劳逸结合。②预防感染的护理坚持补液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保持腹部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保持外阴清洁,及时更换会阴纸垫,每日会阴护理2次,勤换内衣裤。留置导尿管第二天拔除,拔除后3~4h应及时排尿。否则,再保留导尿容易引起尿路感染。③饮食护理排气前避免进食糖、奶、豆类流汁,肠蠕动恢复后排气后进食半流质饮食逐渐过度到普通饮食。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为原则。多饮水、多进汤汁饮食,如:鸡汤、鱼汤、猪蹄汤等,以有利于乳汁的分泌。不吃辛辣刺激性的事物,预防便秘。④心理护理做好心里护理是疾病恢复的基础和保证。由于术后产妇生活不能自理,同时对伤口瘢痕的担心。对新生儿状况的担心及对母乳喂养的担心等因素,使产妇产生心里负担,加上长时间卧床,产妇出现腰酸、背痛、焦虑、失眠等。因此,护理人员应热情主动地和产妇交流,安慰产妇,同时让陪护人员知道,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给产妇带来很大的影响,用理解关心。积极的态度感染支持产妇。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和顾虑,使其在心里上获得满足及安全感,增加信心,以利于疾病的恢复。⑤母乳喂养知识指导产后半小时开始哺乳,每次喂奶前用温水擦洗,教会正确的喂奶姿势及挤奶手法,乳汁分泌过多时应将多余的奶水挤出,以促进乳汁分泌。防止乳腺炎的发生。24h母婴同室,按需时哺乳,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护理和婴儿护理的知识。⑥产后10d如一切恢复正常可以做一些健身恢复操。⑦出院指导告诉产妇继续保持合理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注意个人卫生,坚持母乳喂养4~6月,禁性生活盆池42d,避孕3年以上。

2结果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满意度与健康相关知识知晓情况:60名产妇通过健康教育后掌握了健康保健知识及母乳喂养知识,无并发症,大大提高了满意度。

3讨论

剖宫产是解决难产.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措施,因为手术伤口大,创面广,很容易引起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通过健康教育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从50%提高到95%以上。提高了母乳喂养率,从80%提高到96%,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加强了护患沟通,融洽了护患关系。拉近了护士与产妇的距离,使产妇有了归属感。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地位也越来越明显。在工作中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更新护理理念、拓宽知识面,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注人的感受。争取有效的措施,帮助人们学到保持或恢复健康的知识,培养健康的态度,养成健康的行为,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在健康教育中,特别要注意加强对产妇家属及陪护者的教育,使之了解剖宫产术后的相关知识,积极承担监督者.协助者。让产妇得到更好的关心、照顾、支持。产妇掌握了更多的健康知识,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3-125.

篇3

【关键词】 痛风;健康教育;干预;评价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94-02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疾病,但大多数患者对痛风了解甚少,直接导致了痛风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社区健康教育是慢性病预防及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本研究通过对患者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09月――2012年08月期间,在联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确诊为痛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40-85岁;对照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5-80岁。两组在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方面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患者基本KAP调查 自行设计痛风KAP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患者一般资料、饮食与高尿酸血症关系、用药情况、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治疗依从性等方面。所有研究对象在干预前后都进行KAP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

1.2.2 系统健康教育方式 定期举办痛风知识讲座、开展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发送健康教育手册、电话和家庭随访,对痛风患者在疾病相关知识,治疗依从性、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社区干预。

1.2.3 系统健康教育内容 ①饮食指导:依据个人不同的症状,以及伴随不同的疾病,给予适合的饮食指导[1]。如限制热量摄入;避免高嘌呤食物摄入;适当控制蛋白质摄入;多食碱性食物;增加饮水量;避免酒、浓茶、辛辣食物摄入等。②心理指导: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解除患者思想负担,避免情绪紧张,保持心情愉快等。③运动指导:鼓励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维持适当体重[2]。保护疼痛关节,避免关节受累。④药物指导:依据个人不同的疾病类型,指导正确用药,观察药物疗效,及时处理不良反应。禁用或少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青霉素、四环素;同时应避免应用促进尿酸增高的药物,如:双氢克尿噻、呋塞米等[3]。

1.3 评价指标[4] 对80例痛风患者的痛风防治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血尿酸等指标进行评估和监测,根据其程度分为:①良好:对痛风防治知识知晓,依从医生的治疗方案,具有自我管理能力;②一般:对痛风防治知识略知,基本依从医生的治疗方案,具有部分自我管理能力;③差:对痛风防治知识不知,不能依从医生的治疗方案,无自我管理能力,以上三种情况。

1.4 统计学指标 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输入,数据采用SPSS14.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

2 结 果

2.1 痛风知识知晓率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后痛风患者的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

2.2 治疗依从性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后痛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差异有显著意义(p

2.3 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后痛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差异有显著意义(P

2.4 血尿酸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后痛风患者的血尿酸差异有显著意义(P

3 讨 论

3.1 近几年研究发现痛风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5-6],与高血压、肥胖的发病率高,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脂肪、饮酒、酗酒等)和大多数患者及家属对痛风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等相关。因此了解痛风的发病的相关因素以及治疗后监测和预防痛风复发是控制痛风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3.2 社区健康教育对我国居民的一、二、三级预防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本次研究发现,社区健康教育可以预提高了痛风患者的痛风防治知识知晓率,因此开展痛风的社区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3.3 相关研究发现[7-8],患者在社区干预前治疗依从性较差,是由于对痛风知识了解的贫乏,只注意急性发作期的治疗,而忽略了在疼痛缓解期的降尿酸药物治疗、定期复查血尿酸值、以及适当的饮食控制、健康的生活方式。由于对痛风认知差,不能遵医嘱进行规范的治疗和自我保健,导致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引起痛风性结石、痛风性肾病、甚至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社区健康教育提高了痛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值得社区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3.4 知-信-行理论中,行为改变是健康教育的核心,而健康教育是这一改变的前提[9]。本研究显示,社区健康教育提高了痛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了痛风患者的血尿酸,因此,医务人员应加强痛风知识的健康教育,从而提高社区居民对痛风的危险因素的了解和自我保护,降低痛风的复发率。

4 结 论

社区健康教育提高了痛风患者的痛风防治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及降低了血尿酸,可以使患者能够自我监测和预防痛风的发作。因此,在痛风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多渠道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社区干预,提高其痛风知识水平,督促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明确治疗方案和治疗目标,指导患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或治疗障碍,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加强患者家属的教育,帮助患者取得家庭的支持和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这对痛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及预防痛风的发作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顾蓉.89例痛风患者的社区护理[J].全科护理,2010,8(4):931-932.

[2] 曹洪蓉.浅谈痛风的发生因素与健康教育研究现状[J].中国保健营养,2012,04:441-442.

[3] 朱晓琳.痛风患者的健康教育[J].临床合理用药,2010,3(21):92-93.

[4] 刘倩.社区痛风患者的管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0,16(3):155-156.

[5] 徐洪斌.浅谈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社区健康教育[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576-577.

[6] 卢洪敏,叶美君,林玉辉.痛风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6):1527-1528.

[7] 解文静.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709-1710.

篇4

[关键词] 老年人;冠心病;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494[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1(c)-139-02

我们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并进行效果评价,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0~12月在我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60例,年龄60~82岁,男53例,女7例,病史在1年以内的10例,1年以上的50例;城镇患者50例,农村患者10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21例,中专及以下39例。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方式采用单人指导和集体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单人指导:住院期间由主管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对视力尚好的患者,护士为其讲解后可让其自己阅读,提供有关杂志、报刊;对视力不佳、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护士可为其阅读。集体教育:科室设置冠心病健康教育专栏,介绍相关知识;设置健康教育课堂,请专科医生讲授有关冠心病的基础知识,并解答患者的问题,患者之间可以互相交流。

1.2.2健康教育前后进行评估入院后,护士根据患者对冠心病的病因、临床表现、预防保健知识的了解情况制定健康教育计划。通过问卷调查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

2健康教育

2.1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内容

2.1.1基础知识教育首先向患者介绍冠心病的基础知识,让其了解本病特点、病因及危险因素。主要危险因素可总结为“四高一吸”,即高血压、高血脂、高龄、高血糖、吸烟;次要危险因素如肥胖、紧张、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让患者知道有疾病先兆时积极治疗的重要性,积极参与预防保健。

2.1.2预防保健教育①控制危险因子:血脂高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高危因子,积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已成为二级预防之首要任务[1],教会患者如何调节饮食,降低血脂,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②戒烟:戒烟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占重要位置。对患者进行吸烟有害的宣教,帮助他们戒烟。③控制高血压:其主要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把血压控制到“理想”或“正常”水平(

2.1.3心理教育老年人情绪急躁、易冲动、多疑、喜静怕孤、自尊心强,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方式。①减轻心理压力与反应[2]:对于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的患者,帮助其正确认识与对待疾病,向他们讲解不良情绪对疾病预后的影响。②增加信任度:对易猜疑的患者,要尽早取得他们的信任,多给予鼓励与安慰,使其心情放松,以最佳的心态来接受和配合治疗。

2.1.4运动疗法教育指导患者进行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心肌对运动的适应性,促进新陈代谢,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胆固醇。

2.2出院时健康教育

包括:①家庭环境:居室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清洁整齐,并告知环境对疾病复发的影响。②睡眠指导:老年冠心病夜间发作较多见,睡前宜用温水洗脚以消除疲劳,养成规律的睡眠;夜间突发不适,及时呼救。③预防便秘:告知便秘对冠心病的危险性,引起患者重视,从改变饮食习惯着手,必要时备缓泻药,减少便秘。④洗澡:洗澡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3-5],应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由家人陪伴洗澡,携带急救药,时间不超过20 min,如出现心慌、胸闷等立即终止洗澡,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2.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表示,采用χ2检验。

3结果

健康教育后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基本掌握的例数较教育前高,未掌握的例数较教育前低(P<0.05),详见表1。

4讨论

健康教育是提高冠心病患者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根据患者的年龄、心理状态、知识水平、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等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能够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救能力,改变不良的心理及生活方式,同时密切了护患关系,调动了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对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延长寿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有很大的作用。总之,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普及冠心病的基本知识,降低冠心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于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也是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10-312.

[2]舒小芳,林芳宇.心血管疾病中老年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及护理干预[J].中华新医学,2004,18(5):1725.

[3]毛倩,毕勤奋,何莉云,等.从洗澡诱发冠心病急性发病探讨健康教育方式[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2):50.

[4]朴福善.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9):118-119.

[5]徐承华,王春凤.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8):80-81.

篇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的心功能、生活质量、认知状况和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将120例稳定期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对照组,以问卷调查、随访的方法,于干预前及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生活质量、认知状况和规律用药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对改善稳定期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生活质量有明显作用,均有教育组优于对照组。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患者对慢性心衰的认知程度(教育组、对照组不了解率分别为0%、4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论健康教育能显著改善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对心衰的认知程度和规律用药水平,对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健康教育;心衰

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地,以患者及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患者增加健康知识,改善不良行为和问题,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舒适度[1]。心力衰竭是由心脏结构性或功能性疾病所导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由各种原因的初始心肌损害引起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受损,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低下,主要变现为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对心衰的治疗已有明显进步,但仍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及死亡率。所以及时有效的对慢性心衰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了解和增进健康教育知识,进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减少急性加重的次数,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规范的综合健康教育,观察健康教育对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的心功能、生活质量、认知状况和治疗依从性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心病科就诊的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各60例。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2]中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2)年龄40岁-75岁之间;(3)最近一月无急性心衰发作;(4)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的心、肝、肾及神经系统疾病。

1.2方法(1)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讲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均为60例。(2)对健康教育组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共对该组患者进行8次集体授课,每周1次,每次时间40分钟,并同时给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授课内以幻灯片的形式进行现场讲解,内容主要包括饮食指导、休息活动、遵医嘱服药、预防感染、调节情绪等。(3)在集体授课结束后,分别对健康教育组每个患者进行心功能评估,制定个体化的运动、用药、饮食计划,每2周进行1次面对面指导,共进行4次。(4)收集资料:在健康教育前对两组患者均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受教育水平、心衰知识问卷,在干预6个月后再次收集患者的心衰知识问卷,并了解其服药情况。

1.3观察指标(1)心功能指标:干预前及6个月后的脑钠前肽水平、左室射血分数;(2)生活质量指标: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分;(3)认知状况:通过自制心衰常识问卷评估患者的对心衰的认知情况;(4)规律用药:能否按照医嘱规律服药。

1.4数据处理应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x_±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知程度比较采用Radit分析,规律用药比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20例,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健康教育组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67.43.3岁;受教育程度初中以下28例,高中20例,大学12例;心功能分级Ⅱ级26例,Ⅲ及24例,Ⅳ10例;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龄68.12.6岁;受教育程度初中以下30例,高中16例,大学14例;心功能分级Ⅱ级28例,Ⅲ级22例,Ⅳ10例。两组患者对心衰完全不了解或仅有浅显认识。

2.2健康教育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注:两组患者干预前脑钠前肽、左室射血分数未见差异(t=2.182、1.923,P>0.05);干预后,健康教育组患者脑钠前肽、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t=7.382、4.289,P<0.05)。

2.3健康教育对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见表2。注: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未见差异(t=2.163,P>0.05);干预后,健康教育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t=3.927,P<0.05)。

2.4健康教育对慢性心衰患者心衰认知程度的比较对慢性心衰患者施行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对心衰的认知程度。见表3。

2.5健康教育对慢性心衰患者患者规律用药影响的比较见表4。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对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目前,其治疗模式也不仅是为了减轻症状,更着重提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心功能及延长寿命。慢性心衰是一种长期性疾病,并且会对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躯体及心理状态等产生影响,这也要求患者能够了解相应的健康知识以增强自我保健能力。邢志敏[3]对120例慢性心衰患者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结果显示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水平,并且个体化教育效果更为显著。李秘[4]等对处于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图式健康教育,结果显示图式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健康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并认为对医师及护士的信任感是对健康教育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有研究显示[5],一个持续有效的心衰患者自我管理计划能增加患者应对自身疾病的能力,增进患者执行自我保健措施的能力。我们认为,患者的认识和配合,规范的用药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与生活质量的有力保障,而健康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在本次研究中,健康教育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用药规律、心衰认知程度的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在6月后的随访中健康教育组的心功能指标也高于对照组,这也表明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心脏功能恢复也有积极的作用。这提示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相关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对疾病治疗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敏.健康教育与临床医学的契合及应用概念[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1,40(02):194.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2):98-112.

[3]邢志敏.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慢性心衰患者自我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2):313-314.

[4]李秘,陈新春.图式健康教育法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JournalofXianningUniversity:medicalSciences,2012,26(5):44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