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外阅读技巧范文

课外阅读技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9: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课外阅读技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课外阅读技巧

篇1

一、读的时候关注这几个点:

1、标题(或中心,或内容,或线索)

2、开头段(或点题,或总起)

3、结尾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4、各段的首句(主题句)

特别注意: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

二、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写人记事文章概括方法:弄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串起来,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写景状物文章:

2、说明状物文章概括方法: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景物?它是什么样的?分几方面来写? 串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3、格式:四要素:谁﹢在什么情况下(背景) ﹢干什么﹢结果怎样。

三、修辞手法的作用

答题格式: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点。

2、对比:用A和B对比,突出了……强调了……的特点。

《白鹅》中用鸭子的步态和鹅的步态进行对比,突出了鹅的步态的傲慢。

3、排比:强调了+对象+特点。

如,文中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赞美了竹子默默无言、心甘情愿奉献的品质。

4、反问:加强语气,突出了……

5、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思考。

四、结合实际谈感受

1、常见题型:

问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

2、答题要点: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一定要用典型事例证明。即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3、按总分总的顺序答题,思路如下:

A、指出本文蕴含着的思想意义以及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

B、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技巧;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242-01

小学生课外阅读是学生为提高语文阅读技能、阅读技巧,而自主获取信息的一种学习途径,课外阅读主要是学生为需要而阅读,为实用而阅读,它关注的是文章的内容而非形式,如今小学生课外阅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课内阅读除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更侧重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多是由教师指导阅读。而课外阅读是由学生运用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课外自主阅读教材以外的辅阅读、自主选择的各种作品的阅读,这种阅读大多是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所以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重在技巧训练。

一、独立阅读习惯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课外阅读

学生独立阅读的习惯,为他们今后习作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课内阅读除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更侧重的就是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方法的指导是必须的,但要掌握这种阅读方法,还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并形成一种独立阅读习惯。学生在运用多种方法阅读的同时自身要理解,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能够达到“行”的地步,才算具有了这种学习生活的能力。因此,学生的独立阅读习惯,更多地需要在课外阅读实践中逐步养成。

二、教予课外阅读方法

常有家长反映:老师,我给孩子买了许多书,而他也都喜欢看,可怎么就没感觉到他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呢?我想问题大多是由于学生的阅读方法不对。因此,我们课题组要求教师应教予学生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让他们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从书中汲取所需的营养。

1、关注课外阅读的价值取向

关于为青少年开列书目的意义,北京大学著名教授蒋绍愚先生说得切中肯綮:“……如果不加引导,完全让他们‘自由选择’,那么,就可能会有相当多的学生只愿意读一些通俗文艺、消遣作品,而终身和经典名著无缘。在课外读物的推荐上,我遵循的是经典、循序渐进和课内外结合的原则,并注意了体裁和题材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1)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推荐读物时可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以结合起来。(2)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小学六年,跨度较大。我们推荐读物时,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每一级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3)影视主题阅读:现在已经有很多的名著被搬上银幕或荧屏了,比如《三国演义》、《汤姆叔叔的小屋》。

2、指导精读

所谓精读就是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于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也就是说在每句阅读时,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谈感受。对于课外阅读,我们鼓励学生将课上所学方法加以运用,养成认真有效阅读的好习惯。

3、指导速读

现代社会是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时代,各种信息层出不穷,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和筛选速度尤其重要。如果每篇文章都学生都要斟字酌句,那么他就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所需选择读物进行速读,当然在速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们就能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三、指导制订课外阅读计划

1、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

教师要尽可能多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机会,创设阅读的环境。首先要取得家长的支持,为学生提供读书源泉,力求每个孩子的书包里常装一两本课外书;为孩子在家中营造相应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动机。其次布置一个书香教室:出一期宣传读书的重要性、介绍读书方法的读书板报;设立图书角,让学生将自己的好书推介到图书角,实行好书大家轮换看。我还指定班上的图书管理员每周到学校的图书馆为为同学们办理图书借阅,积极营造阅读氛围,保证学生的阅读量。

2、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

一是每周两节活动课为阅读课,让学生自己阅读喜爱的书籍;二是每天早上或午后抽出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内容、感受、收获进行交流;三是要求每个学生在每天放学后利用半小时以上的时间用于阅读。

3、发挥监督机制

教师可以建立阅读档案,并依此来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设计一张阅读反馈表,要求学生将平时阅读过的精品及阅读情况进行整理和记录,并放入自己的学习袋中,以便老师的随时检查。通过这样的记录指导,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通过阅读反馈表又能进一步指导学生的阅读技巧,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及时总结,树立典型

学生经过一个时期的课外阅读,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总结。一是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如:开展读书故事会、人物评论会、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知识赛、辩论赛、速读赛、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交流心得体会,介绍阅读方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上是我们学校课题组的一些尝试,旨在帮助小学生快速准确地阅读文章,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教会其阅读方法,使之掌握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篇3

一、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

现在的阅读材料质量参差不齐,并非所有的阅读材料都是适合学生的,加上中学生的课外时间比较少,所以教师要做好一定的指导,提供合适的阅读材料。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要利用自己的时间多进行阅读,选择出适合中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的阅读材料。在选择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读物的难度、词汇量等,要和课本的内容相结合,具有趣味性、健康性、题材多样性等特点。阅读材料的语言要规范、流利,文章不宜过长,生词量控制在百分之二左右,如果生词量太高学生会因为看不懂而失去兴趣;生词量过低则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阅读材料的最佳选择就是和课内内容相结合的,思想健康、内容有趣的文章,因为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例如《牛津英语一课一练》以及《怎样学好牛津英语》的辅助材料都是和教学内容是同步的,充分发挥着教学辅助的作用。比如教科书中“电力”和《怎样学好牛津英语》中“家里的事”,介绍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家电是相辅相成的。此外,一些英文报纸、英文小说对学生课外阅读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英语课外阅读的第一步就是要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二、教会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方法

1.阅读量要适量

量变会引起质变,所以有很多的学生为了可以很快地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去盲目增加阅读量,希望可以促进自己的英语学习,但其结果往往是相反的。过于盲目地增加阅读量,会造成知识过于复杂,无法消化。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技能,并促进英语学习,所以必须要掌握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才可以让自己的付出得到回报。阅读量应适当,要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首先,应注意的是阅读的质量,而不是一味地增加阅读量。初中学生开始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的时候,基础较为薄弱,难以掌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到一些易于理解的阅读材料,重点是通过英语阅读从而逐渐提高阅读的能力,然后慢慢增加难度,增加阅读量,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作为丰富知识的方法。

2.英语课外阅读的方法

课外阅读与课程教读课文不同,课外阅读的目的是增加阅读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培养他们的英语语感,扩大学生的词汇量,由此可见容量大、速度快是课外阅读的一大特点。面对大容量的课外阅读材料,我们必须让学生学习快速读、精读。不单速度要快而且还要能够读明白,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要注意对材料关键点的把握,如标题、副标题,每一节的开头一句、句末、文章过渡的句子,以及整个文章的中心内容等,掌握这些内容后整体的文章显然就不是很难理解了。

此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在进行阅读的时候,如果遇到了文章关键的内容要用笔做好标记,遇到不明白的生词和难明白的语句也要标记好,等整篇文章阅读完之后再重新审读。常见到一些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只是看,这样注意力无法真正集中,不利于提高阅读效率。对于有生词的课外阅读材料,我们必须要学会猜读,阅读上下文时依照句子之间的关系,或语音和语法环境,进行一些合理的假设来确定生词的含义。字典虽然说是必要的学习工具,但是不能完全依赖于字典。

3.如何才能保持阅读的兴趣

篇4

——略论文学阅读在医学生沟通课程中的应用优势

周乔木 谷昕 车志远 吴海燕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项目基金:本文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2012年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文学阅读在医学生沟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面对日益复杂紧张的医患关系,国内医药院校普遍加强了沟通课程的建设力度。然而,另一个倾向也值得警惕,即过分强

调沟通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了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文学阅读在这方面或许能发挥独到的优势。

关键词:文学阅读;沟通课程;医患沟通

近年来,社会上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促使国内许多医药院校

都开设了针对医学生的沟通课程,也陆续出版了结合临床实际的

沟通教材,其中多数偏于讲授具体的沟通技巧。比如,处理患者

投诉的技巧,应对媒体质询的技巧,与各类特殊病人的沟通技巧

等。 在近期卫生部批准的全国高等院校中医药类专业 (本科) “十

二五”规划教材中,提到沟通,列出的题目仍然是《医患沟通技

巧》。但强调技巧就足够了吗?

一、教学中的挑战

自 2006 年至今,课题组教师在国内医药院校中较早地开出

了《沟通艺术》、《商务沟通》、《跨文化沟通》等公选课和专

业限选课。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和相关科研的深入,我们越来越

认识到片面强调沟通技巧的肤浅和局限性。沟通的本质是什么?

显然,稍有人生阅历的人都知道,沟通是我们与他人共同经历的

过程,其关键在于人际之间的相互信任。而比起一般强调技巧,

尊重而主动的态度更有利于建立信任的关系。如果我们只是教会

学生熟练地运用一些伦理原则和法律条款来进行自我保护,或者

仅仅实现了“对病人和颜悦色”,那是远远不够的。另外,具体

的技巧总是有局限的,而临床的工作情境又往往是复杂而多变

的。在此情况下,就可能出现实际操作中的各种问题。从黑龙江

“哈医大一院血案”到浙江“温岭杀医案”,每一幕惨剧的发生

过程中,都暗藏着种种医患沟通的深层次问题,绝非简单的“技

巧”二字能够涵盖的。因此,我们认为,医学生的沟通课程还是

应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基本要义。这就是要切实培养学生

“换位思考”的能力:真正地理解病人的处境和痛苦,尊重病人

(及家属)在生命的重要时刻所作出的决定。

在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挑战是:多数年轻健康、没有经历过

巨大的病痛折磨、更没有经受人生重大挫折、乃至至亲好友死亡

的医学生,如何能体会这些人类原始而神秘的感情和身体经历

呢?在对未来职业生涯尚处于朦胧想象的过程中,他们如何能体

会做医生的艰难险阻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渐发现:借助优

秀的涉医题材文学作品的阅读,学生可以达到学习一般沟通技巧

所难以企及的深度。

二、文学阅读的优势

当我们从简单地在课堂上举一些像《扁鹊见蔡桓公》这样的

小案例,到指定学生课下阅读部分文学作品来讨论“性别与沟

通”、“语言与沟通”等议题时,发现许多学生逐步有了对沟通

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人生、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从中不同程

度地获得了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以及移情的能力。

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曾被国外医学院校列

入医学伦理学参考书目,也是最受学生们欢迎的一部纪实文学作

品。一位学生在上交的读书报告中写道“死神并没有停下凶残的

脚步,妞妞终于还是死了。我仍记得她死前挣扎那一瞬,自己仿

佛也感同身受。那是生命最后的谢幕,永远没有所谓的完美,也

没有所谓的遗憾,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样的,在尽头,你只能认

输。于是,我不禁开始叹惋每一个人,每一个终会成为‘妞妞’

的人。

活在当下,每个人都不得不随波逐流,然而,我们的一生究

竟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呱呱坠地开始,就背负了莫名的责任,踏

上了莫名的人生旅程。我们在父母的催促下学习,在不断的竞争

中渡过漫漫岁月,而到头来呢?唯有面对同一归宿。或许你可能

会说诸如实现人生目标之类的话,但请看一看妞妞,这个可怜的

小女孩,在她的生命中最快乐的事就是有爸爸妈妈陪在身边。她

的一生都在与病魔斗争,抒写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而我们呢?是

否在父母、学校亦或是社会的鼓励下丢掉了快乐,反倒背上了不

必要的负担。若是那样,到头来只会两手空空,也许还不如妞妞,

在临终前,或许会后悔,而不是像妞妞一样毫无牵挂地走完这一

生。”

美国米奇•阿尔博姆的《相约星期二》,则教给医学生们关于

“宽容”的一课。一位女生在讨论课上反思说“我时常陷入到沟

通苦恼的陷阱。原因很简单,因为性格问题,制造出许多烦恼。

内向的秉性,长此以往的纠缠在身边,最终形成一种特殊标志,

融入到自我意识当中。我不知道该去关心别人还是该关心自己的

内心世界。所以当辗转反侧难以成眠的时候,我只能去对着一台

冷冰冰的电脑发泄情绪。生活中应该有许多的拥抱、交谈、欢笑

和道别, 可我们的话语却越来越少, 整天面对着一堆堆的书发呆。

因此,我记下来这本书中最打动我的一些话:

“‘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学生问。与生命讲和。一个平

静而有震撼力的结论。’‘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

并去接受爱。在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爱的关系是十分

重要的,因为我们文化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没有给予你这种东西。

要有同同情心,要有责任感。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两点,这个世界

就会美好得多。’”

而陈蔚文的报告文学《阴性之痛》,则引发了医学生们对妇

科诊疗环境和来自医患双方不同立场的争论。多数学生表示了对

女性患者弱势处境的同情,特别是一些女生认为“文章揭示的真

相让人不堪忍受”、“医生的冷漠刺的人难受”,确应改善妇科

的就诊环境和加强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但一些参加了学校教学实

习的学生也怀疑文章的表述有所夸张,个别同学甚至认为,病人

是过分敏感了,来医院治病不应计较过多其他的东西。

应该说,在沟通课堂上听到这些热烈的讨论是令人欣慰的,

因为正是阅读的过程,使学生们受到了文学作品“熏、浸、刺、

提”不同审美功能刺激,才自然而然地超越了“技巧”层面,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而我们相信,这些源自主动思考和积

极感悟获得的、对病人和医者自身真诚的人文关怀的种子,会被

他们带到将来长久的临床实践中,在合适的时机下,会萌芽、生

根、生长、开花和结果。

三、文学教育之补充

将文学阅读引入医学生的沟通课程,实际上是文学教育在医

学院校课程建设中的一种具体应用。“文学与医学”结缘在国外

并不是一件新鲜事,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美国的学者就开始

多方面探讨文学与医学的关系。国内学者郭丽萍在《美国医学院

的“文学与医学课程”》 一文中介绍说:“通过文学作品的阅

读,可以培养医学生的想象力、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以及移情

能力;通过阅读病人叙事,可以增加对病人的理解,理解病人感

受的‘illness’(对疾病的主观感受)和医生所认识的‘disease’

(作为独立客体存在的疾病)是不一样的。病人对疾病的感受与

其经历有关,受其文化、经济、宗教和种族背景影响。未来的医

生因此可以对医疗界、病人的态度、疾病的治疗等进行反思;文

学和文学技巧可以让医生学会对医学中的道德问题进行思考,如

关于医生辅助死亡、使用医学技术延长生命、稀缺医疗资源的分

配等伦理问题。使这些未来的医生在面对真实的病人、需要做决

定时,能够做出人道的、尊重病人价值观的决定,能够把病人看

作一个完整的人,而非仅对疾病或患病部位进行治疗。”

在西方,文学越来越被认为是医学生职业教育中一门重要的

学科。有学者指出,目前美国有超过 1/3 的医学院开设了文学课,

主要用来深度研究医患关系、女性、艾滋病、衰老、死亡和濒死

等内容。在我国,尽管一些学者已开始关注文学与医学的密切关

系,但当前医学院校对学生所进行的文学教育主要局限在部分专

业之中。如医古文、大学语文等课程主要针对语言文字等方面,

在医学课程中加入文学艺术知识仍仅限于起到活跃课堂气氛、赋

予授课以“优雅的气息”的功用。国内医药院校尚未形成对“文

学与医学”这个医学人文学科群中非常有特点的学科的广泛关注

与深入研究。

在医学生的沟通课程中适度引入文学阅读,是我们试图超越

传统“技巧”讲授的一种尝试,而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尚需每位

从业教师深入思考、精心设计和积极实践,本文不过是抛砖引玉

之论了。

参考文献:

[1]郭丽萍.美国医学院的“文学与医学课程”[A].见:张大庆.

中国医学人文评论(第二卷)[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8:80-86.

[2][美]罗纳德•阿德勒, 拉塞尔•普罗克特.沟通的艺术[M].北

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

[3]申逸彬.医学院校中的文学教育[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

册),1996.

作者简介:

篇5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效率

课外阅读是对于课内阅读教学的辅助与延伸,可以让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类别、更多不同题材和不同类型的文本,这会很好地丰富与拓宽学生的知识范畴与视野,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良好的锻炼。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慢慢鼓励与引导学生展开相应的课外阅读,可以从简单的,学生容易接受的作品作为切入,慢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会成为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开端,当学生逐渐体会到阅读过程的乐趣,并且在逐渐深入的课外阅读中掌握更多好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学生的阅读效率会得到明显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语言能力也会一点点在过程中得到构建。

一、以教材为依托挖掘课外阅读素材

对于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教学过程而言,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习惯这个过渡。小学生的语言积累还十分有限,课外阅读相对来说是一个较高的要求,教师如果选取的素材不合适,或者展开的教学指导模式不合理,这不仅难以发挥预期的教学成效,还很可能会带给学生负面的心理,让学生对于阅读产生心理压力。因此,小学时期的课外阅读教学应当从相对浅显易懂,且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与热情的题材着手,这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进行课外阅读,学生也更容易构建对于阅读的兴趣与热情,这才是一个更为理想的教学开端。教师可以首先以课本素材为依托来灵活的挖掘课外阅读范本,可以以课本内学生学过的篇目为向导,逐渐进行阅读教学的延伸。这样的课外阅读的展开过程学生接受起来会更为容易,这也可以很好地实现课内与课外阅读教学的衔接,能够让课外阅读的功效更充分地体现出来。

教师要善于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学的衔接和整合。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选择,这是教学改革的一个“点”,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如,巧用现行教学辅导用书《奇迹课堂》,在每一课内容的设计时,都有相应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相应的补充,如每一课的“走进背景林”、“作者我知道”、“教你一写法”,都渗透了相应的课外材料,这些都能当学生的课外阅读“佐料”。以这样的方式展开课外阅读,不仅实现了对于阅读素材的合理选择,也很好地构建了课外阅读和课内文本的阅读教学之间的桥梁,这会让阅读教学的功效更充分地体现出来,这种课外阅读的教学展开模式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二、注重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本身的语言积累就十分有限,对于阅读方法及技能的掌握也不够,因此,教师很有必要给予学生相对充裕的阅读指导,让学生能够在课外阅读时灵活地利用各种方法与技能,这样学生才可以更充分地理解阅读文章,感受文本讲述的主题。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教学指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教学展开的初期,教师很有必要以浅显易懂的语言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教师的意思。教师可以尝试结合具体的文本为依托,让学生在特定篇目的阅读中来感受这些阅读方法与技巧的应用,这样的过程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轻松,起到的教学效果也会更为明显。

在平时的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揣摩、总结相应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并且在阅读课外书时自觉地运用,也就是“得法于课内,得道于课外”。这些方法最主要的有:(1)读书时注意力要集中,一边读,一边想,遇到不理解的词句或问题能使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寻求答案。(2)读书时要勤动笔,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课外书中圈圈点点,摘录好词句及精彩的语言,高年级能为文章写批注。(3)阅读重心句子或者是自己不理解的语句及段落可以标记下来,对于这些内容可以尝试和其他同学讨论,或者向教师寻求帮助。这些技巧和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初级,但是,对于小学时期的课外阅读却十分受用。学生如果能够在这个时期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掌握一些合适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学生的阅读效率会大大提升,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收获也会更为充分。

三、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交流活动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间有充分的课外阅读交流,让学生间就读到的内容展开分享与讨论,还可以就自己仍然存有疑惑的内容展开分析,这些都是很好的活动形式。展开丰富多样的课外阅读的交流活动,这不仅可以让课外阅读的趣味性有所提升,学生在交互和分享中对于阅读文本的理解也会更为充分,并且还可能在过程中思维受到激发,领悟到一些自己从前不了解的阅读方法或者文本的剖析模式。多展开课外阅读活动会很好地给阅读过程带来辅助,并且会让阅读的整体成效得到提升。

有很多适合开展的课外阅读活动,诸如,(1)阅读笔记的评比与展示;(2)手抄报展评;(3)优秀作文欣赏;(4)讲故事比赛;(5)美文欣赏等。对于小学生来说,受到他人的肯定与赏识会给学生自身带来极大的激励作用,学生都喜欢得到别人的赞扬,而在课外阅读的各种活动中,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因为自己知识面的不断拓宽,以及自己对于文本理解上的一些亮点而带来了他人的赞许,其他同学肯定乃至钦佩的目光会带给学生极大的鼓励,由此就可能产生一股持续阅读的动力。教师要善于组织各种丰富有趣的课外也读活动,这不仅会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到阅读的趣味性,学生在交流互动中也能够充分实现思维的交互,这对于学生来说会是极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浅见[J].郭菊.青海教育2014年Z2期

[2]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误区及对策分析[J].朱素林.新n程导学2014年31期

[3]谈小学语文课外练习内容形式的优化与设计[J].吉小芳.新课程(上)2014年10期

[4]三要素上好小学语文课[J].赵艳.新课程(上)2014年10期

篇6

【关键词】课外阅读;英语学习;阅读理解;技巧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接触英语,沉浸在英语实践的氛围中,才能较快的形成。课外阅读能最大限度地进行英语实践活动,突出英语学习的特点,并将英语学习体验带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如何才能充分利用课外阅读自身具有的种种优势进行学习呢?如何才能使英语课外阅读不仅仅服务于某些语词或特定文法结构而是要把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及综合人文素养的多维目标巧妙落实,真正体现语言学习的本质呢?

一、课外阅读的理论意义

课外阅读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真实的语料,多样性的语言与多元的文学体裁。课外阅读的美,不仅体现于语言,更体现于课外阅读中所蕴含的意义。优秀读物能给我们以精神养料。有很多课外阅读伴随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对我们的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通过阅读,倾听,参与到课外阅读中获得快乐,获得与阅读有关的情感满足,这就是阅读的最初目的,外语阅读也不例外。我们可以借着课外阅读了解不同的语言型式、文化特色、历史文化,英语国家的民间传说等。而课外阅读中常常反复出现某些语词或特定文法结构,还能为我们提供预测与猜想的练习。它不仅能作为信息被输入,而且能被输出。在欣赏课外阅读、复述他们的过程中能习得语言,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是一项有效的双边实践活动。

二、课外阅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学好英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大量阅读文章。而课内的阅读量极为有限,只凭几册英语课本是无法学好英语的。课外阅读对课内知识有补充和促进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只有在坚持不懈,一丝不苟地理解课本内容的同时,辅以适量的精力和时间增加课外阅读,把它们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内学习的一种延续和扩展,才能在培养语感,锻炼英语的使用和思维能力方面得到加强。英语的课外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补充课内英语所学知识以及拓展和丰富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阅读中学习者可以接触到经典句式和词汇,对重点单词和词组进行标注,让英语学习更加轻松快乐,增加英语课外阅读量,从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可以为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使学习者从英语的阅读中逐渐意识和学习到学习英语的真正价值和乐趣所在,继而在英语学习中使学生们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进行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习者巩固在校内以及课堂上所学的语言基础知识结构和阅读技巧,而且还能开阔眼界和知识面,熟悉各种文章体裁和风格,从而提高适应阅读各种文体的能力。这样的课外阅读,在给予学习者快乐的同时也给予了他们心灵的震撼,在激发他们兴趣的同时也将他们带入了英语语言的世界,让他们轻松、快乐、自然习得了英语。

三、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从某种角度上说,阅读能力的提高与否直接关系到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由于传统的英语教学和应试教育所限,尽管现阶段的英语学习突出了阅读能力方面的培养,但大多学习者还是侧重于词汇、语法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教授者也经常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对课文语言点的传授、掌握和复习上,而专门的阅读训练,尤其是以语篇能力、思维能力和阅读技巧为核心的阅读能力训练往往只占有很小的比重,导致学习者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如何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水平,成为了摆在广大学习者面前的一道关键课题。课外阅读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和动态的过程,不能期望在短期内通过某种强化训练在这个方面达到很高的水平,这是一个非常艰巨,非常重要但又相当艰苦的学习过程。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把课外阅读与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增强阅读能力。而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在增强阅读能力方面又起着关键作用。

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跟阅读成效是相辅相成的。要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我们要求学习者:1、集中精力阅读,在阅读正文过程中最好不要停顿。2、要控制自己不读出声,不用笔或手指跟随着词句读,而是直接理解阅读内容的段落大意和全文的中心内容。3、遇到生僻单词尽量不去查词典,养成根据上下文意思或构词法等方面的知识快速判断该词的涵义,实在不懂的词再去查词典,这样就会更快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加快文章的阅读速度。4、要以句子作为意义单位来理解,这样才能正确地抓住文章意思。5、加强猜词能力,分析偏难句型,理解文章篇章结构,以便培养学习者的语感。

课外阅读技巧的训练。英语学习者所学的语言知识能否得到最大限度地巩固,言语技能能否得到充分地培养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真正学会阅读,能否真正提高阅读量,能否真正意识到课外阅读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课外阅读量不仅能帮助学习者汲取丰富的和全方位的英语知识,同时还可以夯实语言功底。在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阅读技巧训练,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率。而我们常见的集中阅读方法也可以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扫描式(scanning)阅读方法。这是一种为了寻找某种具体资料或信息的阅读法,通常也叫“寻读”。学习者可以通过此种方法在极短时间内获取要找寻的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浏览式(skimming)阅读方法。也就是为了解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而选择的阅读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足够的信息,以便回答有关文章主旨和大意的有关问题。

细读(closereading)法。这是一种帮助学习者理解文章细节段落大意及段落之间的关系,促进对文章篇章结构有更深层次的了解的阅读方法。在阅读时要求学习者抓住文章的中心段,段落的中心词。这样文章的脉络就会很快清晰、明了。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3-0065-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教材中的阅读量滞后于学生能力成长的需求,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汲取知识,积累底蕴。提高学生的阅读成效,使其与语文学习融为一体,对于提高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笔者在中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在教学中充分发挥阅读活动的作用,具体做法及意义如下。

一、让课外阅读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成功经验表明,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纳入规范化教学。有些教师虽然重视课外阅读,但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对学生须读多少课外书籍、怎样阅读、有何要求等没有明确的细化,而且与语文教学时间没有合理协调好。笔者对此加以充分改进,使课外阅读真正成为语文教学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首先,开展课题研究,将课外阅读活动纳入学校语文教改研究之中,在课程设置、活动安排上与学校、年级、班级的语文教学内容融为一体。其次,专门制订课外阅读计划,对学生每学期的阅读量、阅读范围、阅读内容、达到什么样的阅读效果等制订了阅读计划和要求。另外,在语文教学整体推进中,专门为课外阅读留出时间和空间。将教师的课内简要指导与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可以让阅读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积极而深远的作用,可以对整体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起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指导学生科学的课外阅读方法

同样读一本书,花同样的时间读,但学生的收获和体会各不相同。有的仅浏览皮毛、知道了梗概,有的掌握了方法、把握了重点。学生阅读效率出现差异,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阅读方法、技巧具有差异性。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科学阅读方法的指导。首先,指导学生将阅读活动融入日常学习与生活,阅读时,不能囫囵吞枣,而应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细嚼慢咽。将阅读计划编排到每月、每周,并具体到相关书目,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就能有条不紊地推进。笔者侧重于向学生推荐优秀的作文选、青少年期刊及古典名著等,让学生多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而为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笔者还强化了学生如何选择阅读方法、如何提高阅读效率的技巧。在阅读方法上,可以从浏览、略读、详读、研读等方法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同时,还要求学生做好读书摘记、整理活动,将文章中的优美片段摘录出来,将优秀文章的间架结构提炼出来。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分析和掌握文章框架的能力,又能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精彩的语段,以及对一些细致入微的描法、形象的表达方式具有更加深刻的认知。

三、为课外阅读成果展示搭建良好平台

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加强技巧的指导,还要重视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阅读成效的平台。在阅读中,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词汇、精美的语段,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读书笔记展览或评选活动,展现学生的阅读成果,并且营造浓厚的竞争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热爱阅读的情感。笔者专门为学生定制了读书笔记模板,前半部分用于摘录优美语句、段落,后半部分用于提炼精巧的框架及撰写读后感。这样的读书笔记,能够将学生在阅读中接触到的精华提炼、记录并积累下来,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都有所收获。笔者定期组织读书笔记展览活动。一方面,选择优秀的读书笔记供全班同学学习和借鉴,从字迹书写工整到内容精彩、分门别类、重点突出等方面,为其他同学提供有效的借鉴。另一方面,还组织开展读书笔记评选活动,让同学看一看、评一评,哪些读书笔记非常优秀,评选出全班十佳优秀读书笔记。凡此种种,可以增强学生在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中的信心和动力。在这样的平台上,大家踊跃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从他人的阅读中汲取经验和技巧,实现了他山之石为我所用的目的,增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四、发挥课外阅读破解作文难题的功效

中年级学生初步接触作文写作,或多或少会存有畏难情绪,特别是学生在写作时会感到无话可说,或是头脑里有一些素材但不知道如何说起。笔者在课外阅读活动中,重视阅读与作文教学的联动,将课外阅读作为夯实学生文学基础、提高写作方法、技巧的重要抓手。比如,通过阅读的日常积累,让学生脑海中拥有一批数量可观的词汇,对一些描写的精彩段落、语段铭记在心,并对文章的间架结构及写作时如何架构文章有了清楚的认识。在开展作文教学前,笔者要求学生进行相似类型作品或文章的课外阅读,尝试总结这些文章是如何选择材料、运用手法、安排结构的,是如何将主题中心表达出来的。在课外广泛的阅读中,学生对各种类型文章的具体写法可以产生感知上的整体印象,再加以教师的启发引导,可以很好地提炼出写作提纲、运用手法,并对文章的巧妙之处形成全面的认识。有了这样的课外阅读分析作为基础,学生在写作时就会有话可说,对素材也能够按照合理的框架进行巧妙安排。因此,良好的阅读,能在作文创作中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能使学生从中汲取更多的方法、技巧并融入到作文创作之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外阅读活动,既要在教学设计中统筹兼顾,又要在教学组织中凸显要点,从而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得力助手。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阅读策略

高中学生经过初中英语的系统训练,已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具备了初步运用的能力。他们有兴趣,也有一定的能力在英语阅读和交际能力上达到更高的水平。根据目前的英语教学环境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对阅读的大量需求,我尝试着进行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以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获取信息的能力。

一、关于课外阅读材料选择的指导

高中年龄段的学生对周围的事物较为敏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们不满足于教科书上的知识,想获得更多的信息。在英语学习上,他们不只是想把英语作为一门死记硬背的课程来学,更希望能学到知识性和趣味性兼有的内容,从英语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学生在教师科学指导下的英语课外阅读活动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自主决定阅读材料的题材和体裁、难易程度。教师只提供建议,其指导作用是相对从属于学生实际需求的,这样就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适合自己水平的阅读活动。我指导中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关系理顺,内精外泛

正确处理好课外阅读与课内精读的关系。作为课堂阅读教学的继续和延伸,英语课外阅读属于泛读,是巩固课堂阅读教学成果、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知道,课文是学生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语言素材,也是学生接受语音、词汇、语法与各种惯用法等的最重要来源,当视课文为精读材料。但精读的材料毕竟太少,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泛读)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把在教科书中学到的东西,反复检验、印证,充实、巩固。正因为有了大量的语言感性知识,才有可能在精读中进行对比、概括,从而认识一定的语言规律。这样,课外泛读实际上为课内精读铺平了道路,成为进行精读的有力手段。

2.难度适中,“趣”“味”相投

兴趣是成功的原动力。作为第二课堂形式出现的课外阅读,更得讲求趣味性。巧选合适的课外读物。课外阅读,既为泛读,就不要字字推敲,过多地细抠语法结构、时态等,而首先要注意材料的内容,如人物关系、故事的发展、作者的写作意图等。浅易的内容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引起兴趣;较难的便于启发思维,增添知识。起始阶段可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爱好的读物,篇幅不必太长,这样可迅速读完,使自己经常有成功感,保持阅读的兴趣。

二、关于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1.纠正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

学生阅读能力差,主要原因是他们在阅读中存在着不良的阅读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译读

在阅读时将英语转换成汉语,这样势必会延长理解的过程,放慢阅读速度。在这里应该注意的是阅读不是翻译,应该养成用英语思维读英语的好习惯。

(2)依赖词典

有的学生在阅读练习中,往往遇到生词就去查词典或者电子词典。一边阅读一边把遇到的生词的意思弄清楚,这种方法虽然会及时弄清楚生词的意思,使阅读顺利进行下去,但是也会养成过分依赖词典的坏毛病,使阅读速度大大放慢了,万一到正式考试中没有词典的帮助,这样的学生思路完全会被打乱,因此查词典的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3)阅读缺乏整体性

不是从总体上把握句子的含义,而是一词一读。很多同学阅读中拘泥于字和字、词和词之间的搭配,忽略了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以及上下文之间的联系。这样就会放慢阅读速度,对文章的理解支离破碎、不连贯甚至歪曲了文章的意思。

(4)注意力不集中

集中注意力是有效阅读的前提条件。只有在阅读的时候全神贯注,才能集中精力去理解文章的意思,才能理解作者的意图。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由于时不时地遇到一些生词或者疑难句型,使注意力分散到考虑这些问题中去,注意力得不到集中。

2.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

所谓阅读技巧,主要指在阅读时能够合理地运用各种阅读方法、解决各种阅读问题的能力。即运用略读技巧,掌握所读材料主旨和大意的能力;运用跳读技巧,把握与主旨和大意有关的事实的能力;运用查读技巧,依据事实和细节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根据上下文内容进行逻辑判断的能力。实践证明,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不仅能降低阅读的难度,而且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略读

略读即全景式的通览全文,是为了抓住文章的要点,对文章的题目、各部分的小标题、文章介绍部分和结论部分等进行的阅读;是以掌握全文大意为宗旨,重点从整体意义上把握作者思维轨迹的阅读。略读的方法有四种:

a要明确自己所要的信息,然后有目的的辨认主题句;

b视线迅速扫过字里行间,辨认句子中的关键词;

c匆匆浏览文章的标题、起始段落和结尾;

d利用篇章的信号词帮助确定该文章的重要内容。

(2)跳读

跳读,把与问题无关的词、句、段略去不读或不细读,常用于查找人名、地名、年代、数据上,跳读的关键在于视读即不是逐词、逐句或逐段去阅读文章,而是像扫描仪一样,从头到尾扫视下来,目标一进入视线就要锁定放大细细研究。跳读最好在略读的基础上进行,因为经过略读,对文章已经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查询问题的效率会更高。

(3)查读

查读即从大量阅读材料中找出某一特定的资料和细节,如有关事实和依据,单刀直入,无需通读全文。阅读文章时,先弄清要查找的特定信息,然后一目十行自上而下进行扫视,遇相关词时稍停以作判断,在重要的词、短语或结论下面 画线,以记忆文章特定信息。

三、运用阅读策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我们尝试用不同的阅读策略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采取了Bottom-up ,Top-down及Interactive阅读策略。

1.Bottom-up

Bottom-up(自下而上)的阅读是一种知识性阅读,其注意力放在识别和辨认课文中的词、句和语法等表层结构和意义特征上。其教学顺序是“词——句——篇”。

2.Top-down

Top-down(自上而下)阅读是运用一定量的信息来预测语言的结构,不是十分精确的感知、理解、领悟语言的过程。

3.Interactive

Interactive (互动)阅读不是单一的Bottom-up(自下而上)或者Top-down(自上而下)的心理过程,而是语义、语法、词汇等各种信息的相互作用。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阅读文字本身包含的信息,还利用自己原先所有的背景知识帮助阅读。

四、取得的成果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大大开阔了眼界,有效地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力与判断力,使英语整体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在广泛课外阅读的同时,学习活的语言,积极参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朗诵、演讲、讲故事、英语角等,定期交流阅读心得、收集妙句美文,汇编成册,排版出报,更是健心益智,一举多得。

通过以上方法的应用,学生已经在以下几方面有明显提高:

a学习英语的兴趣明显浓厚,从应付英语课外阅读课转变为喜欢上英语课外阅读课;

b自主学习英语能力提升,学生每日必读已成习惯;

c阅读技巧掌握到位(阅读或对每篇文章都能给出title & main idea);

d在测试中,阅读理解这一题型得分率有明显的提高;

e知识面得到拓展;

篇9

关键词:英语教学 课外阅读 问题

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始终占据着核心的位置,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仅依靠课内通过教材文本和其他阅读材料的输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课外进行阅读拓展,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更多的是取决于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阅读水平来选择课外阅读材料,课外阅读能否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在课外阅读中阅读材料的选择是很重要的,适宜的阅读材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求。考虑到学生的词汇量、兴趣、词汇复现率、生词处理方式以及阅读能力中的薄弱环节的加强与训练,适宜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主要有报纸、杂志、简易英文小说、网络上的简易新闻报道和有声读物等。阅读材料选定后,教师的恰当指导能让学生的阅读进行更为有效。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无论是前期的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到阅读过程中策略的应用到后期交流中经验技巧的总结都需要教师的指导。特别是在课外阅读兴趣小组活动中更是少不了教师的指导。但是课外阅读毕竟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在指导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而不是像课内教学时那样全盘操控。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课外阅读能力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爱好有别于课堂教学目的来进行的自主学习,并借助这种方式来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是需要的是一个引导者,而不是一个操控者。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时应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1]无论是在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阅读策略的应用还是阅读经验和技巧的总结还是在课外阅读活动小组交流时的评价都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避免直接告诉学生你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材料用什么样的策略,你存在什么问题,你的优劣是什么。教师应该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劣,自己掌握课外阅读的每一个环节,并能在其中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指导。

(二)注意学生个性因素

学习态度与外语学习密切相关,特别是在课外阅读中学生的态度和兴趣更为重要, 但是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对课外阅读材料的需求不同。有些教师在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时,往往只考虑学生共有的心理特征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因素,致使个性鲜明的学生困难于得到特别的引导而影响其学习潜力的发挥。[2]自我意识或抑制型学生可能因缺少教师的帮助和鼓励,以及怕自己在选择材料上或是在其它环节出错而变得更胆怯和沉默;而冒险型的学生却因其过于大胆或无视在进行课外阅读应该做的准备工作和应有的策略,以致在尝试中其无法有效地理解阅读材料而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多次的失败易削弱其学习动机;过于焦虑或放松型的学生也可能因不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或对自己完全没有要求,而在课外阅读中影响其效率和速度。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时,应该在学生的整体水平的基础上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因素,给予区别对待,注意学生的个性兴趣,而不是对每个学生都是同一指导标准。

(三)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

课外阅读毕竟是在课外,它区别于教材文本阅读,教材的文本阅读在课堂上进行,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较多,更多是和教师的交流。但课外阅读不是课外阅读训练题,教师的指导应该是一种指引和帮助而不是教学,特别是阅读兴趣小组上,教师不应把它再次变成一个课堂,应该让学生自己交流,教师在需要时给予指导。在课外阅读中组织好学生之间的交流至关重要,学生间相互产生的影响有时比教师指导的作用要大得多,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也是他们对课外阅读信息再组的过程。

二、优化指导策略,注重课外阅读效果

课外阅读相对于课堂教学来说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无论是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阅读时间上,还是阅读技能的训练上。课外阅读是主要与学生为中心,是学生的一种自主学习,如何安排学生有决定性自,然而在习惯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情况下,脱离了课堂和课本的束缚,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利于阅读能力提高的问题。

(一)指导学生掌握好阅读时间

课外阅读的时间相对于课上阅读要宽松得多,学生很容易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没有了时间的概念,完全随性的阅读,有兴趣是就读一点,无兴趣是就无限的往后拖延,这样课外阅读很容易就成为慢读。然而阅读材料是一个整体,在阅读是要强调信息的整体输入;同时阅读还是读者理解文字,融入意境,感受作者心声的过程。所以阅读应该是连续不间断的,一个整体的阅读材料的阅读时间间隔过长容易造成信息的中断。更有的学生因“慢读”,久久不能完成一定的阅读目而产生畏难和自责心理,最终失去阅读的兴趣。如果学生在阅读时没有紧迫感,不利于其阅读速度的提高。针对阅读时间的问题,教师应该提倡在进行阅读是做一个时间限定,也就是限时阅读。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阅读量。但是限定时间应因人和阅读材料而异,即根据的不同书评和材料难易程度确定不同的阅读时间。如果条件允许,学生和老师或是学生之间互相先商量来确定所限定的时间则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注意阅读的方法指导

阅读是获取语言信息的掌握阅读策略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关键,主要途径,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最普遍的阅读策略师略读(skimming)快速阅读(fast-reading)和跳读(scanning)。[3]在课堂时间的限制下和课后习题解决的要求和教师的监督下,学生能应用到这些阅读策略。而课外阅读时间较宽松,没有课后习题束缚脱离了教师的监督。学生在进行阅读是则可能比较松散,随心所欲,不注意阅读策略的应用,这不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和效率。真的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对各种阅读策略和阅读材料给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各种阅读策略的适用题材范围,并鼓励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应用这些阅读策略,这样不仅能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和速度还能对各种阅读效率进行训练。

(三)引导学生总结阅读技巧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阅读是一种集体的活动,大家阅读同样的材料,共同解决问题,然后和同学老师一块总结经验技巧,而课外阅读则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活动个人活动,在阅读过程中没有了同学间的交流和老师的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平时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很容易就陷入孤军奋战的局面。随着课外阅读量的增加和英语知识的增长,学生也会再阅读方法和技巧上获取一定的经验。若是能让学生之间展开交流,帮助他们总结阅读经验,并应用到阅读实践中去。比如适度使用工具书,找主题句,猜测词义以及掠读和略读等;教师还可要求学生书面总结自己阅读中运用某些技巧的体会,同时各个学生的阅读策略不仅同,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或是书面总结中发现其问题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行个别辅导。

(四)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益。有些学生在阅读是口中念念有词,或是用手指点,或经常回读,在心里默念。这些情况在时间和空间更为自由的课外阅读中更为严重,由于课外阅读量大,这些不好的阅读习惯可能在阅读过程中恶化,直至不好的阅读习惯根深蒂固,难以改正。所以在进行课外阅读是一定要注意改正这些不良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这阅读习惯的问题,可以采取让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自行记录在一定时间内读出声了多少次回读了多少次,记录下来请同学保管记录,并不断的刷新纪录,直到最后完全改掉这些不习惯。

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项重要的技能,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大量而有效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要求灵活,范围较大,恰好是课内阅读的有效补充。在狠抓课内阅读的同时,指导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也是十分有效的。

参考文献:

[1]陈娇玲.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主题问题设计[J].中学外语教与学,2010,10

篇10

[关键词]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18

阅读有着极强的综合性,是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一项基础性能。但是,在现阶段,大部分小学生都缺乏阅读的兴趣,也没有良好阅读习惯,有些学生在阅读时只是走马观花。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重要内容。课外阅读有着独特的魅力,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在课外阅读中着手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有效地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那如何围绕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

一、以生为本,合理选择阅读材料

小树苗要种植在最肥沃的土壤中才能茁壮成长。小学生要在最符合他们能力要求的课外读物的牵引下才能真正地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因此,合理选择阅读材料是我们所要思考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低年级的学生在思维上完全属于形象思维,因此可以为他们选择一些绘本读物,比如《逃家的小兔》《会飞的纸箱子》等。这些绘本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形象鲜明,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其次,中年级的小学生在理解能力方面要强于低年级学生,可以适当地为他们提供一些可读性和记叙性强的文章,如安徒生童话故事、格林童话,或者是一些寓言故事等。最后,高年级的小学生在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这时,我们可以适当地为他们选择一些经典的小美文、散文等供他们阅读欣赏,让他们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技巧指导,挖掘材料趣味元素

勤奋出聪明,博学出智慧,多练出技巧,巧思出硕果。培养学生较好的阅读技巧比多读多看更加重要。目前,小学生虽然接触的课外读物多,但是真正学会的知识却少之又少,这就是受到阅读技巧不足的影响所致。在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时,我们要耐心地进行技巧指导,让他们懂得如何感受文本中的精美句子,挖掘其中的趣味元素。比如,在学生阅读《舒克和贝塔历险记》时,我们要启发他们尝试挖掘材料中的重要人物,作者是如何围绕人物展开故事情节,又是如何进行语言描写的;在这个基础上,还要鼓励学生将一些经典的对话和句子记录下来,以此丰富自身的语言。比如,“飞机是穿梭在天上的十字架”和“友情让我们变得富有”等。由于小学生能力有限,教师在指导时不宜使用过于复杂的方法,要确保方法能被学生理解和运用。

三、延伸训练,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真正的兴趣可以让人终身从事某种活动。如果学生只是在某个时间段喜欢某种行为,这并不能算作真正的兴趣。所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要从长计议,合理采取延伸训练的方法。对此,在指导时,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份读书单,要求学生定期完成单子上的书目,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尝试撰写读书心得。其次,鼓励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拿到班级中和同伴分享,并定期开设课外阅读研讨课,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长期的实践,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意识,而且还能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形成阅读习惯,为他们的身心成长带来巨大的帮助。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时间、学生的能力等现状,在为他们制定阅读书单时要尽量控制阅读材料的数目和篇幅长度,并确保这些材料符合他们的能力要求。在要求学生撰写阅读心得时,也要适当地降低要求和难度,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成长。

篇11

摘 要 在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模式中,如何有效的开展学生的课外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水平是本文关注的重点。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只有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统一、课堂内外学习活动统一并且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开展阅读活动才能达到目的。

关键词 课外阅读 大班教学 大学英语改革

一、引言

2005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展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从传统的讲授式逐渐转变成基于计算机和课堂讲授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个性化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课堂讲授和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然而,大学英语阅读大班课型所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不适应,教学条件的不适应和学生的不适应。改变这些不适应就成了达到目标的关键。

同时,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大学英语课程应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文化知识的教授,利用语言载体,通过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来提高英语词汇量和积累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从而进一步优化语言学习环境。

二、大学英语课外阅读的现状

为了了解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基本情况,我们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大多数同学都意识到课外阅读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但学生课外阅读量小且阅读面窄,不是进行有计划有规律的阅读,所选题材比较单一。这既达不到课外阅读的预期成效,也不利于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另外从问卷和访谈中得知“大部分教师很少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或参与到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中去”,因而无法保证学生阅读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在大班教学中,老师对学生个体的关注降低,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学习问题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更加难以监管和评估。所以切实有效的探讨大学英语课外阅读在大班教学模式中的改革与实践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改革措施

(一)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统一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两种相辅相成的学习策略。根据Holec(1981)的观点,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自我负责和管理语言学习的能力,即学习者能够自己决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习得过程及自我评价学习效果,自主而不能脱离他人得思想和经验。E. G.Cohen(1994)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学生在小组中展开学习活动,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而且,学生们在没有教师直接、即时管理的情况下开展学习活动”。首先,阅读需要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学习者要进行大量的阅读来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水平,并且持之以恒达到既定目标;其次,阅读能力的提高又可以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习来加强与提高。对初级阶段的大部分大学生来说,课外阅读的重点应该放在词汇语法意义和语境的联系上,通过大量的练习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在更高级阶段,学生则应把重点放在评价和欣赏不同的文化特点、语类和语境,来理解语篇的深层意义。因此,要完成英语课外阅读任务目标,学习者要把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阅读任务,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以达到教学目的。

(二)课堂内外学习活动的统一

由于班级人数多,教师应当注意协调课堂内外阅读活动,促进二者的有机统一,相互促进。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学习、讨论来理解阅读策略和技巧,通过实践来检验所学策略和技巧。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有效提高阅读量和阅读水平这一目标。学习者在课后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式加大阅读量.练习课堂上老师讲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提高阅读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主要讲解一些策略技巧,根据所讲授的内容,布置给学生一些阅读任务,让他们在课后完成并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最后,教师针对课外阅读的完成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讲。或者请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利用多媒体课件或者表演,复述,讲评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反馈。这样,课堂内外学习活动协调统一,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也为“阅读大班”教学模式提供一种新思路。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开展阅读活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巨大的知识容量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增添了无限的空间,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校园网络系统有助于建立课外阅读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崭新的阅读基地。教师可以把对大学英语阅读学习有帮助的资料,如那些具有时效性的英语新闻放到校园网络平台上供学生阅读;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掌握一些新词和了解最新的世界动态以达到扩大词汇量和拓展知识面的目的。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将自己阅读中的体会与其他同学或老师分享,并且在阅读中无法解决的疑点或难点可以提出来与其他人商讨。及时交流和沟通带动整个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也弥补了大班教学因时施教的不足。

四、结束语

英语课外阅读,是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扩大知识面,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等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在当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大班教学模式下,仍有必要对如何有效监督与指导学生提高课外阅读效果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Oxford: Pergamon Press.1981.

[2]Cohen E.G. Restructuring the classroom:condition for productive small groups.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94(1):1-35.

[3]石永珍.课外语言学习策略调查报告.外语教学.2002(1).

篇12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写作;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165-01

课外阅读对语文教学起到重要帮助,它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素材,在遇到开放式作为题目时,能够快速提炼出材料的核心思想,并且从自己的素材库中找到合适素材,运用到写作中,充实作文的内容,因此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语文写作兴趣

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心智发育还不成熟,在学习方面自控力不强,无法长时间的集中在某件事中。针对小学生的这些特点,需要培养其对写作的兴趣,才能够使他们长时间专注于写作中。学生一旦对写作有了浓厚的兴趣,就能够集中注意力,主动钻研写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探索写作的技巧。这样一来,写作就不会是学生最头疼的事,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语文老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要尽可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提高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素养。与课外读物相比,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时候,通常会感到枯燥无味,对于固定的教学内容不敢兴趣。与此相反的是,课外读物多体现的是生活中的趣事,讲述的是各种有趣的小故事,或者名人的传记。学生通过阅读这些课外书籍,能够培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分析文章的能力。在写作的时候,学生会刻意将自己在书中读到的好词好句,应用到文章当中,充实文章的内容,避免内容空洞的现象。同时,阅读课外书籍也可以发散学生思维,不会出现模板式的作文。

在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推荐相关的读物。对于年级较低的学生,多推荐故事类的读物;对于年级偏高的学生,推荐他们读一些名家作品,通过阅读这些名著,来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同时也能够学习他人遣词造句的能力。同时,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也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积累书中优美词句,用到日后的作文写作中。

二、课外阅读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

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中的故事,而需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语文与生活相联系,学生才能够从生活中找到丰富的写作素材。如果与生活相脱节,那么学生所写出的作为则会显得空洞。在增强学生社会意识方面,课外阅读量的扩充则是至关重要的。通过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学生能够了解到社会中发生的事,每件事体现的道理,提升自己的思考层次,使得作文更加有深度。

我们常说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这个“社会”与我们每天生活的“社会”不能等同,两者差别很大。小学生因为年纪比较小,还没有机会真正与社会接触。但是通过阅读课外书籍,能够帮助他们寻找通向社会的大门,使他们不仅能够了解身边的事情,还能够掌握世界重要事件,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在选择课外读物的时候,老师应当严格的把关,筛选出符合学生心理能力、阅读能力的课外刊物,避免学生接触过多的社会敏感话题。通过多阅读课外书籍,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同时也能够将课本中的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丰富学生写作素材,提升学生语文感知能力。当学生真正了解社会生活的时候,他们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够真正体现社会意识,展示自己的社会视野。

三、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慢慢积累

在作为学习的阶段中,教师应当将写作教学的重点,放在阅读素养的培养方面。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提高他们的课外阅读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更多的课外知识,提升阅读素养。写作素材是靠一点一滴的积累形成的,只有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他们在面对任何写作话题的时候,都可以游刃有余,举出丰富的实例,充实文章的内容,使得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老师给予指导,帮助他们理解作者在写作时候的心境,同时了解在面对不同人物、风景时,作者的写作方式与写作技巧。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对写作的理论进行讲解。但是因为课堂的理论知识讲解,因为与实际缺乏联系,学生不容易记住,也不容易完全掌握。为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就要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通过边阅读、便分析,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掌握更多的写作手法与技巧。在面对同样题材的作为时,学生能够联想到自己读过的文章,能够选择合适的写作技巧,表达自己的心中所想。

四、强加课外阅读量,符合时代的需求

在目前很多小学语文考试中,作为通常是给定一段材料,学生通过阅读这段材料,根据自己对材料内容的了解,自拟题目进行写作,这种开放式的作文更加注重学生理解能力、语感的培养。多阅读课外读物,能够提高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增强学生的阅读素养。在面对试卷中给定材料的时候,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出材料所表达的核心思想,同时结合该核心思想寻找自己看过的写作素材,拟定题目,开始写作。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校的教学工作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语文作为任何学科的基础,更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与此同时,为了与时代的需求相接轨,老师也需要培养学生对社会事物的思考能力,这些都是语文写作教学的重点,而这些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课外阅读。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作文占据了重要地位。老师能够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于语文写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拓宽知识面,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与此同时,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的时候,要有意识地积累作为素材,分析文章中的内容,探索作者的写作技巧,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学生通过阅读来汲取更多有用的知识,通过写作来讲自己的知识输出。因此,可以说课外阅读与语文写作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 谭文国,余兴莲,谭文凤;谈谈开展读书活动[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2年08期

篇13

对学生而言,高中英语课外阅读(含选修课)不仅是英语阅读的实践,还是拓宽视野、提高英语思维能力的很好机会;对教师来讲,高中英语课外阅读不仅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还能检测和反馈学生对阅读技能的运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英语学习途径单一是制约当前高中英语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这也是长期以来高中英语教学围绕课本、围绕试卷付出的代价。相对于课堂阅读和教科书材料阅读,课外阅读具有选材范围广、选材内容丰富、时间支配灵活及学生兴趣浓等优点。高中英语教学要充分利用好课外阅读的优势,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策略,多维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课程目标:阅读兴趣、阅读策略与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对高中英语教学最大的好处就在于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来自于他们的阅读实践,能通过阅读获得信息,能有知识运用的成就感。教师在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建议的时候,要注意材料内容的难度和趣味性,要注意逐步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渴望。假期中教师可以布置阅读一些名著的简写本,如:Great Expectation, David Copperfield, Gone with the Wind, The Old Man and the Sea等。选修课可以安排学生选读一些英文报章杂志。在课堂教学的Free Talk或Brainstorming环节,可安排学生简短汇报课外阅读的内容,这既是为了巩固学生的阅读,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还要注意不同类型阅读材料对高中学生的吸引力,比如实践中我们发现高中学生对英文诗歌有着更多的偏好,虽然这类材料对阅读欣赏的要求较高,但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地选择合适的内容加以利用。

阅读策略,或者称为阅读技巧,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重要因素。阅读策略很多,比如快速阅读的策略、语篇理解、利用结构或上下文猜测词义、主题句的寻找等等。英语教师要善于通过阅读教学训练学生的阅读策略,注意辅之相对应的训练策略。课外阅读就是对阅读策略的实际运用,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运用学到的方法(比如常用的skimming和scanning快速阅读技巧),要相信高中学生对英语阅读策略的把握能力,提供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并反馈实践的结果,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与阅读兴趣、阅读策略(从某种意义上讲,阅读策略也应该是阅读能力的内容之一)一样,阅读能力也是阅读课程的目标。这个目标曾是传统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高中英语的阅读能力,除了常规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还有初步的鉴赏能力与评价能力。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是基础能力,学生的词汇量、语法基础、对篇章结构的了解是理解的前提,阅读技巧的运用、阅读的迁移能力是最主要的内容。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英语课外阅读的材料要有相当比例的真实性材料,也就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文字语言材料。这类材料能增加非英语环境中学生接触英语的程度,能丰富学生语言运用的经验,有效地激活学生存储的知识。随着高中英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还要求培养学生初步的赏析能力,比如作品的语气风格、作者的态度、语句的修辞等。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必要补充,教师不能把课程目标仅仅定位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策略等都应该得到重视并使之服务于学生的发展。语言教学是以发展学生个体的交际能力为目的的,倘若只停留在语言的组织结构上则偏离了方向。在课程目标上,教师不能短时间之内忽视功利性应试的牵引作用,但也不能无视学生今后更长时间的发展需求。

二、课程内容:媒介多样、内容丰富与体材灵活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开展拥有诸多的途径与媒介。网络、报刊(含电子杂志)、书籍、应用型材料(如广告、海报、发票、通知等)都能为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提供很好的素材。面对众多媒介,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选择,不同时段要有不同的侧重。比如选修课要侧重选择对阅读技巧有专项训练的内容,在篇幅上要控制在与高考试题相当;在课余,为了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指导学生选择趣味读物,或者时事热点、文体新闻等内容;寒暑假期间,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简写本或者英文报章杂志。同时,教师还要用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阅读信息,并适当地介绍和推荐一些主要的英文学习网站。

课外阅读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如时事、体育、娱乐、科技、天文、历史、地理等。由于学生的个人爱好不同,在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该考虑涉及的面广一点,对于学生不熟悉领域的有关内容要加强必要的指导与引领,特别是要培养学生对阅读材料中信号词或信号句的敏感度,帮助其领会段落之间的链接,学会阅读材料中的图片和题注。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进程,选择和推荐课外阅读的题材和内容,以加深学生对该类题材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体材的灵活多样也是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特点之一。小说故事、科普读物、应用写作以及即事感怀的生活哲理小品文等都可以是高中英语课外阅读可涉猎的范围。

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很好地演绎着课程多样化的各种优势。通过加强对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指导,让学生挣脱枯燥乏味的语言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让囿于课本和课堂的学生获得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实践机会。

三、课程组织:形式开放、实施有效与指导到位

与课堂教学不一样,课外阅读显然在形式上更为开放。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组织与实施具有很广泛的选择性。这些活动可以是学生自主的活动,也可以是选修课上教师指导下的泛读,还可以与学科相关的小组活动、文体竞赛、研究性学习等各类输入性的语言接触上。在体现教育民主化的同时,课外阅读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另一个切入口。当今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中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机会。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查找信息,更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外阅读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高中英语的课外阅读既要有学生的随意性,还要合理地加强教师对课外阅读的强制性要求,以增加学生对语言信息的摄入量。

英国语言学家Janice Yalden在其代表作《语言教学课程设计原理》中倡导通过比例大纲形式来设计、决定、安排课程的内容。所谓比例大纲形式,“就是以话题或概念为框架,将一个语言课程分为几个不同的教学阶段,分别用来重点发展语法能力、交际能力和篇章能力”。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侧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篇章理解能力,虽然课外阅读是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但为了更系统地发展学生的篇章理解能力和语言的运用能力,教师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技术和内容的指导。Yalden提出的“语篇为主线的课程框架、情景为主线的课程框架、学习任务为主线的课程框架”对教师指导学生有效地实施课外阅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话题、情景、意念、主题”等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焦点和内容”。[4]

教师的指导到位是有效实施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要保障。对课外阅读的内容、课外阅读的时间安排、课外阅读的策略技巧等都要有具体、周密的考虑和建议。为了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把握,积累知识,教师可帮助学生设计课外阅读笔记的记载方式,如:

教师不能因为是学生的课外阅读就放任不管。教师的指导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除了规划性的指导,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性的反馈。利用适当的时间,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交流英语课外阅读的内容。在培养学生阅读技能的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用讲故事、写读后感等形式培养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此外,教师本身要率先垂范,要积极阅读课外读物,增加对英语语言知识的领悟和积累,否则在指导高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会失去话语权。

四、课程评价:主体多元、协商要求与激励有力

新课程改革对课程多样化的要求体现在评价上就是要坚持“评价的发展性、过程性、综合性和灵活性”。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评价主体首先应该是学生自己。学生对阅读内容以及阅读效果有自己的评判标准。这个评判的过程,学生要能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有一个价值性的判断,而评判的结果又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继续参与课外阅读的热情。学生对自己课外阅读价值的评价关系着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外阅读大都是学生的自主性活动,评价的结果影响着学生独立性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同伴也是评价的主体。虽然课外阅读大都是自主性的活动,但当同学间在交流课外阅读内容、分享阅读成果的时候,同伴也就成为了价值评价的主体了。这个评价的最大价值体现为同伴间的合作、探究。教师肯定也是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评价主体。教师的指导包含了对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评价和反馈。教师的评价对帮助学生反思修正、认识自我和建立自信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课外阅读有相当比例是学生在家里完成的,因此评价主体还应该包括学生的家长。家长的评价主要表现为与子女的交流和对阅读过程中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认可。家长参与到评价中来能获得子女在学习过程中的丰富信息,增进与子女的沟通,而不再是一个“局外人”。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目的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培养,而应该更加关注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因此,在课程评价的要求上要有别于课堂教学,要与课堂教学评价合理错位。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学生对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题型存在畏惧心理。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成就感。评价的意义在于服务,要服务于学生的发展。针对传统评价模式中存在的“管理主义倾向”和“过分强调科学实证主义的方法”等缺陷,美国教育评价专家库巴和林肯提出了“第四代评价”,主张以“协商”和“回应”的方式“共同建构”。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协商,分享了课程评价的“权力”,理解学生课外阅读中的进步与困难,既尊重了知识、能力、兴趣等多元价值的取向,更尊重了学生的成果,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5]

由于高中英语课外阅读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和热情,教师尤其要注意指导工作的激励作用。无论是在给学生的课外阅读建议时,还是在评价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时,教师都要从树立学生信心的角度出发,发自内心地欣赏学生在英语课外阅读中取得的点滴进步,鼓励学生积极投身英语的课外阅读,勉励学生勇敢地在实际中运用英语阅读的技能,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品格。由于课外阅读材料本身的新颖性,加上学生在选择时的兴趣使然,学生能轻松地将课堂上乏味的语法结构和功能有机地融合到阅读的过程中去。在这个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意识得到了充分发挥,而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激励将能最大化地激发起学生的潜能。

课程多样化给高中英语的课外阅读带来了新的理念,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操作策略。课程多样化视野下的高中英语课外阅读追求的不是形式,而是实实在在地能从另一个角度对高中英语的教学起促进作用的方法。我们不能庸俗地把课程多样化理解为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简单化和随意化。这其实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能力的过程,是一个寻求创新、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过程。[6]■

参考文献:

[1]段兆兵.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多样化研究[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43.

[2] 吕良环.外语课程与教学论[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0-41.

[3] 康红兵.农村高中英语课程多样化的实施策略研究[J]. 江苏教育研究,2012(1):36-38.

[4] 耶登.语言教学课程设计原理[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F13,F14.

篇14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能力提高的关键。近年来中考英语试题越来越重视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考查,其难度不断加深,阅读量不断加大,中考阅读题突出了基础性、知识性、教育性、科学性、应用性、能力性、开放性等特点,从这两方面可见英语阅读在初中英语教学方面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究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正确阅读技巧获取有用的知识信息来提高阅读能力与解题水平。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应该从两方面来解决: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

一、 课内阅读

1.课内阅读的现状

课内阅读教学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英语阅读教学并没有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及个性化行为。很多教师在阅读课上是以讲解生词、句法、翻译句子为主,对阅读材料中的词汇、语法、修辞等往往进行过于详细的分析。久而久之忽视了在课内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不良局面。

2.课内阅读的对策

我认为我们应该按照先理解文章内容后分析语言点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全篇通读材料去掌握课文的“5W”——what, who, when, where,how, 之后再去细读找出每段的主题句,并对全文进行结构分析,找出各段之间的联系。对于词汇的处理可以利用包括多媒体等多种视听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文章中猜词断义,同时配以各种词汇练习来理解它们的用法。对于文章中的长句难句要进行结构分析,达到深层理解文章。然后去做形式多样的理解练习来锻炼学生对通篇文章的理解能力。

在阅读后让学生尽量去写文章的要点或改写课文或复述课文。这样不仅反馈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训练了学生们的概括综合能力。

二、 课外阅读

1.课外阅读的现状

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量不足,没有形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和积极性,阅读方法不对,对文章花费太多的时间,导致做阅读理解时乱猜答案,错题率很高。平时写作文很少,导致很多阅读活动不能延伸。

2.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课内阅读多数是机械的、被动的强化训练,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课外阅读是通过自己的阅读去主动获取信息并掌握课堂知识的衔接能力。课外阅读还可以培养学生欣赏各国风土人情的能力。课外阅读也是课内阅读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巩固课内所学的词汇、句法、语法等,并且开阔视野,从而提高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

3.课外阅读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