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2 17:22:2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竞技体育的残酷,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1月7日,带着崇敬的心情,党支部全体党员奔赴白河三苦精神教育基地展馆,开始了为期一天的参观学习活动。
白河县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山大沟深,地碎土瘦,自然匮乏,环境恶劣,是国家级贫困县,曾有专家论断为不宜于人类生存的地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面对困境,勤劳勇敢的白河人民没有听天由命,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勇敢的向贫穷和落后宣战,奏响砌“石坎坎”、端“金碗碗”之歌,坚持修田造地20多年,相当于7个万里长城的石坎,在陕南土石山区率先实现人均一亩基本农田,初步解决了人民群众温饱问题。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白河“三苦精神”,是白河县几十年坚持不断治山创业的经验积累。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白河县不断取得了经济发展、生态优化、人民富裕的辉煌成就。
一幅幅生动的画卷,一张张催人泪下的照片,无不向我们昭示着三苦精神的精髓。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一名正处于事业爬坡期的青年教师,我们不能不为这种精神所打动。反观教育,教学上何尝不需要这种三苦精神呢?“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是一种工作作风,是一种工作状态,更是一种学习风气。
三苦是一种责任意识。教师要以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和各项常规要求,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欢迎的严师、名师。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学习不仅是自己的项义务,更是一种责任。对家长含辛苦哺育自己长大,千方百计培养自己成才的责任;对老师孜孜不倦教诲,废寝忘食工作的责任;对自己生命价值和未来锦绣前程的责任。
马飞,宝鸡文理学院体育系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宝鸡文理学院体育系,陕西 宝鸡 721013)
摘 要:
结合竞技体育中悲剧事件的发生现象,从悲剧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心理距离”学说与竞技体育悲剧理论,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竞技体育悲剧的崇高感、、主体情感活动的动态平衡性与高峰逆转以及竞技体育悲剧的“净化”和“领悟”的作用,进而提出悲剧精神是竞技体育悲剧的生命张力。
关键词:悲剧;悲剧心理学;竞技体育悲剧
“悲剧比任何一种戏剧更容易唤起道德和个人的情感,因为它是最严肃的艺术,悲剧描绘的激情是最基本的,可以毫不例外地感染一切;它所表现的情节一般都是比较可怕的,而在人们可怕、恐怖和失败的事情面前往往变得严肃而深沉。”[1]悲剧的意义决不是单纯展示价值的破碎,从而给人留下一段伤感苦涩的回味,而在于通过展示悲剧英雄对不幸命运的抗争,使人看到一种更高的价值力量,同时使人感到一种浩气长存的生命力。“悲剧的要素不只是灾难,还有抗争。悲剧精神就是悲剧主人公所表现的,为实现某种美好价值而同不幸命运抗争的奋斗精神和牺牲精神。悲剧英雄们以自己的奋斗牺牲(当然,不一定指牺牲生命)换来了更高价值的尊严,正因为如此,任何好的悲剧总能让人领略到一种凝重、庄严、悲壮而崇高的美。”[2]竞技体育从一诞生,就注定了悲剧的产生,竞技体育比赛是残酷的,有成功就有失败,有鲜花就有汗水和泪水。竞技体育的魅力就是悲剧人物面对挫折、困难、极限,以非凡的力量、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精神战胜对手、战胜自我的精神。“悲剧美就是指人在遭遇到苦难、毁灭时所表现出来的求生欲望、抗争中所显示出来的旺盛的生命力,以及自我保护能力的最大发挥,也就是说所显示出的超常的抗争意识和坚毅的行动意志。因为在这种符合人生的抗争与超越中,主体的人格力量得以提升,人的本质力量得以超常地展现。”[3]本文从悲剧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深层次剖析了竞技体育悲剧的实质。
1.“心理距离”学说与竞技体育悲剧
“心理距离”说可以在德国美学中找到根源。但是把“距离”的概念讲得最详尽的是英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的文章《作为艺术中的因素和一种美学原理的心理学距离》。布洛认为“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切身的”,客体能强烈地被吸引或反映出主体深层的本能,主体必须通过自然的天赋和后天反复的训练具有一定的艺术天赋。”[4]竞技体育是以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成绩,夺取胜利为目标的社会活动。心理距离应该是悲剧心理学的基础。用“心理距离”说来观察悲剧就会发现,悲剧是通过真人来表现的,因此在保持距离上它有先天的不利条件。但是这种不利条件却被悲剧的种种手法弥补起来了。艺术的程式化、人为化、抒情化,安排的超自然氛围,以及非现实而具暗示性的舞台演出技巧,从而把现实生活“过滤”了、理想化了,悲剧利用这些“距离化”因素,给人提供了生活本身所不能提供的壮丽和美。在竞技体育比赛中,主体运动员通过先天的运动天赋和后天的刻苦训练,把人体的运动潜能发挥到极限,反映出主体人征服自然、挑战极限、战胜困难的决心。但是,竞技体育是残酷的,因为赛场上冠军只有一个,大多数人最终都要以失败告终。竞技体育比赛犹如戏剧里的悲剧,运动员通过精彩的表演,把一部伟大的悲剧浓缩成可以表演、观众能看懂的一连串戏剧情节,通过“心理距离”,感受到竞技体育悲剧强大的震撼力。
2.竞技体育悲剧的崇高感
亚里士多德曾经深刻地指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为的摹仿”,“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具有“净化”灵魂的教育意义。[5]悲剧的崇高感是人类特定的情感、意志和行动的构成体。[6]“崇高感是一种间接引起的,因为它先有一种生命力受到暂时阻碍的感觉,马上就有一种更强烈的生命力开始酝酿,所以崇高作为一种严肃的情绪,能使人产生敬畏和崇敬。”[7]悲剧能够使人的心灵接触到崇高和庄重的美,能够唤起人们心灵中崇高庄重的情感,能够开启人们的心灵之门,点燃一星隐秘而神圣的火花。竞技体育作为一种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追求人类“更快、更高、更强”的生命活动,它本身就孕育了无穷的魅力和生命的价值;无数的竞技者,在体育运动中,赢得了愉快与幸福,并心甘情愿地为之流汗乃至流血。医学家们计算,一个运动员在其运动生涯中流出的汗水是2000-4000kg,一般要超过他(她)体重的25-50倍。对平常人来说,是很难想象和接受的。为了超越前人和对手,实现自己的价值,运动员不仅要经过长期的、以战胜自我为目标的极限强度训练,而且还要承受创新、创难动作带来的身体、生理和心理的极大压力,甚至伤病的折磨和死亡。也许人们还记得在第20届慕尼黑奥运会上发生的悲剧,也记得在第17届罗马奥运会丹麦自行车运动员死亡的悲剧以及在阿尔贝维尔冬季奥运会瑞士滑雪运动员死亡以及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韩国47岁马术选手金亨七在马术比赛时坠马而死的悲剧。运动员“伤残”已经是一种悲剧了,但是,当透过伤残的阴影,影射出人战胜自我,挑战极限的拼搏精神,从悲剧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它是由“悲”向“喜”的升华。“悲剧是在一场焚毁价值的大火中为一种新价值的诞生发放出生证。”[8]悲剧是辽阔无比的苍穹,是充斥宇宙的暴风骤雨,是异乎寻常的英雄气魄,是震撼心灵的狂呼呐喊……
3. 竞技体育悲剧的
任何人生命中的痛苦、死亡都有某种程度的悲剧性因素,都要触动人们心理深层潜伏的死亡意识,都要引起人的心理的恐惧与怜悯感。现代心理学证明,对自己生命苦难和死亡的恐惧,对别人的生命痛苦与毁灭的怜悯是人类一种原始情感的心理效应。“悲剧的心理效应可分为群和痛感群,群的各要素可以相互连接,呈现出一种趋向,共同构成一种综合的体现。与此同时,痛感群中的各感情点也可以相互连接,从本质上呈现出一种审美的痛感。”[9]奥运会是展示人类“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舞台,也是品味喜怒哀乐苦辣酸甜的人生驿站,当有人站在最高领奖台享受胜利的时,就意味着有人失意而归,就意味着领奖台某一个角落里又有一名悲情英雄的流泪,或许正因为如此,竞技体育才会显的那么令人激荡,具有如此难以抵挡的魅力。和痛感是从奥林匹克运动母体中带来的两种情感。竞技体育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取胜,就必须带来一种永恒的矛盾,竞技体育不仅仅包含怜悯和同情,还包括导致愉快和振奋的“调解”,人们在欣赏竞技体育的同时,还能获得一种回味的。在竞技体育比赛中,运动员展示的不仅仅是运动技巧和奥林匹克精神,而且,运动员的高昂的士气、坚强的毅力等,比赛的投入和关注让人敬畏,他们对胜利的渴望,振奋的精神,大声的呐喊,让人能真正的体会到竞技体育带给人们的。竞技体育是残酷的,当人们从悲剧中体味到获得的时,就会被人类高尚、顽强的意志所折服。
4. 竞技体育悲剧主体情感活动的动态平衡性与高峰逆转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过一种“高峰体验”的理论,其内涵主要指出,人在进入一种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状态时可能会感受到一种极度欢乐的体验。而且他认为,这种“高峰体验的特征是瞬间产生,转眼即逝的,因而往往逃过了人们的注意,使人们弄不清它的性质,但这样的时刻到来时能产生强大的冲击波,使人摆脱一切怀疑、恐惧、压抑、紧张和怯懦”,而且“这些特征包括暂时的时空混乱感,惊奇和敬畏感,巨大的幸福感。”[10]显然,马斯洛把高峰体验与情感的瞬间转化放在了一起加以马斯洛的“高峰体验”论可以恰当地说明悲剧审美主体在情感中审美痛感到审美这一转化过程,而且能很好地解释为何悲剧审美高峰时主体会感受到一种痛感与相互交织的极大震撼。“审美主体在欣赏一部悲剧作品时,情感中会激起多少复杂的对立因素,这些对立性情感始终是处在一种动态平衡的运动状态中的。” [9]“悲剧审美是一个时间序列里的心理活动过程,当审美主体在欣赏一部悲剧时,由于悲剧主人公的痛苦遭遇,致使审美主体在情感中激起了一系列属于痛感群中的各类情感活动。”[11]大逆转是足球比赛中最精彩、最富戏剧性的一幕,当一个队以绝对的优势处于领先地位时,双方主体的情感活动基本上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但是当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出现高峰逆转的时候,观众将会体会那种逆转的刺激和紧张的。在第三届法国世界杯上,在斯特拉斯堡举行的巴西队与波兰队的比赛充满了戏剧性,这也许是世界杯决赛阶段历史上最精彩最富戏剧性的大翻盘。1938年,“足球王国”巴西作为南美唯一的代表参加了在法国举行的第3届世界杯赛,也正是在本届杯赛上他们开始展露出强大的实力。在争夺前8名的战斗中,巴西队与欧洲劲旅波兰队碰在了一起,这场比赛是在雨后泥泞的场地上进行的。开赛后波兰队攻势凌厉,射门命中率极高,不久就以5比0遥遥领先对手,波兰队看似已经胜券在握,孰料巴西队稳住阵脚之后渐渐稳定了情绪,在泥地上打起了流畅的地面进攻,很快就反过来控制了场上的局势。在剩下的时间里竟然也回敬了对手五球,最终以6球逆转战局。可以说,这种从痛感高峰点上瞬息转化为一种的过程,正是竞技体育悲剧审美主体情感的高峰逆转过程,也是竞技体育的魅力之所在。
5.竞技体育悲剧的“净化”和“领悟”
“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的产生来源于人觉得有价值的东西被泯灭了。价值的毁灭,会引起悲剧意识,悲剧对情绪的净化在于把怜悯和恐惧转变为合于美德的思想感情。悲剧的心灵的净化是继共鸣之后而不由自主地达到调节精神、排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12]领悟是继共鸣和净化以后进入潜思默想、体悟人生、提升精神等过程的更高境界。与前两种境界相比,领悟是接受者在共鸣与净化的基础上,对体育运动的内涵作出主动的思索和深刻的理解与体味;同时,共鸣常常是建立在接受者对体育信息一般认同的基础上,净化主要表现在接受者的精神舒畅和心灵的矫正,往往不能直接产生新的人生指向。而领悟则在思索和理解的前提下,能有效地丰富和扩充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使接受者主动发生一种积极的人生向往。当欣赏完一场竞技体育悲剧时,比赛场景还会萦绕在脑际,思想情感仍会波动于心间,情趣、意境可能会引起再三回味,甚至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于脑际,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自己的道德情操、言谈举止和审美追求,这种心理状态即为回味与延留,这既体现了接受者的思想变化,又对其审美趣味、精神气质、以及人格规范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体育运动产生直接社会效益的重要方式。我们的肉体需要体育,我们的精神更需要体育,特别是在技术理性为尚的今天,人类的精神需要艺术和体育这两种东西来实现心灵的净化与皈依。与此同时,我们的肉体还需要体育为之支撑起生命之帆.于是,体育就被赋予了更为丰实的存在价值,它的功能也就不言而喻。
6.悲剧人物与竞技体育悲剧的生命张力
“悲剧的诞生以酒神的受苦为题材,酒神一直是悲剧的主角。悲剧人物表现的是酒神的智慧,只有以大苦大难、厄运为代价,毁灭一切旧的法律、道德、秩序,才能建立一个新的世界。”[13]尼采认为:悲剧是一种生命论悲剧观,它通过悲剧人的牺牲、毁灭,唤醒人类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使世界充满“嬉戏着痛苦的刺激”的生命力。竞技体育比赛是残酷的,冠军只有一个,奖牌只能挂在少数人的胸前。这说明了竞技体育的残酷性,在竞技场上,失败是竞技体育永恒的主题,悲剧人物将是竞技体育悲剧的“梦工厂”,
即使是冠军,在人类自身极限面前,永远也是失败者,而且冠军的不永恒性,也决定了冠军的悲剧命运,今天的荣誉可能将成为明天跌入低谷的殉葬品。冠军的短暂性与悲剧的永久性共同演绎着竞技体育悲剧,这就是竞技体育的魅力之所在。施莱格尔说的好,“人性中的精神力量只有在艰难困苦中,才充分证明自己的存在。”“正如人的伟大只有在艰难困苦中才显露出一样,只有与命运观念相联结才能产生悲剧,因为悲剧的本质是表现悲剧人物的壮丽,激发人类的生命力感和积极努力向上的意识。”[12]
悲剧不仅表现生活的肯定,并且也表现生活的否定,但必须是悲剧性质的否定。 竞技体育根植于不断毁灭而又不断超越的奥林匹克文化,其悲剧意识正是人类生命的根基性意识,也是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之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著. 悲剧心理学[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5: 45.
[2] 尤• 鲍列夫[苏]. 美学[M]. 冯申. 高叔眉译.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77
[3] 楼昔日. 美学导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166.
[4] 德拉库瓦. 艺术心理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社,1927:27.
[5] 朱光潜译. 西方美学史[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69.
[6] 王福仁. 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 [J] 江苏社会科学, 2001,(1) : 116.
[7] 康德著. 论优美感与崇高感[M]. 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13.
[8] 章辉. 悲剧精神与悲剧意识[J]. 文艺研究,2001:(5):150.
[9] 胡泽球. 论悲剧的的产生[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5):66.
[10 杨清. 心理学概论[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56.
[11] 杨春时. 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J]. 厦门大学学报,2006,(5):45.
一
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流泪是很常见的一幕。但在电子竞技的比赛中我们似乎很难见到。不过这次WCG的比赛中,小编我“有幸”见到了两次这样的场景,虽然哭的原因各有不同,但都是英雄所留下的泪,都是让小编我足以动容的眼泪。
败者组决赛中,LX和Pi这对冤家又一次碰面,不过和去年争夺冠军有所不同,这次比赛是争夺三四名的比赛,而残酷的是,第四名将无缘世界总决赛。最后的结果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那就是LX输掉了比赛,在Pj离开比赛场地后,LX再也没有掩饰内心的悲伤,痛苦的哭了起来……
最后的决赛中,66和F91一直打到最后一局,最终F91遗憾的输掉了比赛,而66获得了中国区总冠军。比赛结束后,66难掩心中的喜悦,眼圈红了,并和F91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泪水见证了这感人至深的一幕……
二
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想想前不久结束的PGL比赛,LX在失利后并没有这样伤心的哭泣,而且想想其他比赛中,选手的泪水也并不多见。尤其是在比赛这么多的现在,难道输一场比赛对选手这么重要吗?
虽然目前的电子竞技比赛并没有人来分级评定,但在每一个人心中,比赛其实都有着自己的特征和特殊含意。PGL好像和专业化相匹配,ESWC好像和档次相融合,G联赛能让人放松神经。而WCG是选手心中,尤其是星际选手心中最高的追求和很多玩家心目中的精神家园。
WCG是一项伟大的赛事,是他最早诠释了电子竞技的概念,让电子竞技登堂入室,而他最早的项目就是星际争霸。历史,让这项赛事在星际争霸选手的心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而随着电子竞技的发展,真正的世界性星际争霸比赛就只剩下了WCG。所以无论是为国争光,还是实现一个星际选手最高理想也只能在WCG这个舞台上了。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对于身经百战的LX和66来说,失去和得到WCG的冠军对他们来说是那么的重要。为什么他们在这一刻都会不约而同的选择用眼泪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苦楚和喜悦。
三
记得在OSL的宣传片中,最让人动容的一幕是Nada一边哭泣一边接受采访,而在那一刻,所有的人都会感动,哪怕你并不知道他是谁。这就是体育的魅力,但也是体育的残酷。
因为这一刻虽然感人,虽然催人泪下,但他也意味着一个道理,成王败寇。LX和66的眼泪虽然都让我们难忘,但冠军却是66的。一段时间以后,人们只会记住66,而不会记住LX。这就是电子竞技,这就是体育。
现在,有人说电子竞技是娱乐产业,或者说应该走娱乐化路线,但这样的说辞却忽视了电子竞技和其他体育项目共同的特点,也忽视了电子竞技和所谓娱乐化最大的不同,那就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所谓的娱乐产业中,无论娱乐的人还是被娱乐的人,都没有什么标准去衡量一个人的胜败,在娱乐产业中成功的标准是多元化的。能拍商业电影和能拍艺术电影的导演都能成为伟大的导演。但电子竞技不一样,电子竞技输就是输,败就是败,一个人长得再帅,再有魅力,人气再高,包装的如何如何,道德上多么完美,但没有成绩,那所有的一切都是没用的。而在娱乐产业中,他就可以“成功”。
四
一位美国学者在他的《体育社会学》中这样说:体育与娱乐的结合是体育商业化的必然,但所有的娱乐仅仅改变的是赛场外的人和事,体育本身的目标和结构是不可被改变的。
我和众多网友一起观看了傅园慧的直播,这场有1000万人围观的直播里,“洪荒少女”一直在吃蛋糕,丝毫没有顾忌形象。甚至于,这场早在几个月前定下的商业直播里,直播主持人一直在引导傅园慧念广告,粉丝们则拼命花钱送礼物,而这位耿直少女却一直在重复“别送东西了”。直播的气氛有些尴尬,风格却又格外“傅园慧”。
傅园慧为什么会火,很多媒体将之归结于,傅园慧脱离了中国运动员以往给人的刻板印象,将其他运动员不敢说的先说出了口,所以火了。然而事实上在社交网络上,国外网友都将傅园慧视为“网络红人”,美国脱口秀主持人Ellen给“洪荒少女”做了个恶搞动图,众多国外网友把菲尔普斯的“死亡凝视”和傅园慧的表情包放在了一起做成了热图。 在BBC专门介绍傅园慧的文章中,将“洪荒之力”翻译成了prehistoric powers。
这不仅仅是一场中国网民的狂欢,不仅仅是中国式独有的喜欢。元气少女傅园慧的受追捧与其说是体制的松动,社会环境的包容,不如说是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的产物。不管是刷遍了网络的“洪荒之力”,还是史无前例的直播面对网友,这种平视以及高效的互动下,这样的“个性”才会被接受,这样的“个性”才会转化为不需要包装的商业推广。
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里,运动员的个性是不被需要的,商业价值是同运动竞技成绩挂钩起来的。不管是傅园慧的同门师兄宁泽涛,还是国内运动员中商业运作最为成功的林丹,国内的体育明星想要在竞技成绩之外获得更大的影响力,无一例外,需要横跨体育圈,娱乐圈和时尚圈三个圈进行形象包装运作。然而,并非每一个奥运冠军都能被运作成为体育明星,而傅园慧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凭借着互联网就成功“跨圈”的体育明星。
Fan圈文化的扩大,爱国和追爱豆两种感情结合又是这届奥运会最大的特点,傅园慧被标签成了段子手网红,中国游泳队的运动员们无一例外被刷成了耿直逗比化的“泥石流”,网友编的段子,剪辑的视频里,中国的运动员们从以往的一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被标签化,转化成了另一种被标签化。
而1000万人次的直播围观,已经能说明这场互联网的“造星”在傅园慧身上显示的商业价值了,可以想象奥运会之后她的商业估值会达到怎么样的程度。
赛前就知道自己是陪太子读书的,那光辉瞩目的领奖台是给别人搭建的,自己的成绩无非是别人名次递进时的基数,这个时候如对着采访的镜头,说出那句经典之话:“贵在参与,重要的是战胜自己。”那就是拿着涂了油彩的遮羞布这么一晃,就只剩下“光彩”了。语言的奇妙就在这里,就像讨伐太平军时,把属下准备汇报给皇帝的战况材料中写到的“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虽说战场的局面照旧,但却用那支笔把一支草包的清军“改造”成了顽强的队伍,慈禧太后听着也舒服多了,但剿灭太平军却不能用笔呀。
竞技体育比赛要的就是名次,战胜所有的对手,才能拿金牌,战胜的仅仅是自己,连铁牌也没人给你发,如果我们图的就是战胜自己,完全可以在自家的庭院之中“较量自己”嘛,就不必“千里赴戎机”,费银子,耗体力了。就像中国足球队,球迷宠,收入高,素质差,却自恋,他们从来不觉得自己在亚洲是弱旅,早就战胜自己了,但就是战胜不了别人,这样的球队国家还养着干啥?难道就为了给国人添堵吗?让他们玩“战胜自己”不就行了吗?那是不行的,重要的是战胜对手。战胜不了所有的对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让所有的对手战胜还没有失败感,又来一句“我战胜了自己”,可你自己能办奥运会,还是能办世界杯呀,不能办吧。这次奥运会国际友人们都来到了咱们的家门口,我们给人家的最高礼遇就是“战胜”对手。运动场上让人家尊敬你的前提就是你还是我的对手,被剑客击中,被拳击手打倒,都不会成为今后的敌人,反倒是那些“屡战屡败”的对手,你就是拿高价的出场费邀请人家“强者”来打一场热身赛,人家都懒得来。
无论你是强者还是弱者,只要去参加竞技体育比赛,就要想到:我就是为了战胜对手才来的。战胜不了所有的对手不是失败,但战胜一个对手也是一次胜利,千万别把自己先当作了战胜的对手,战胜自己的事儿留着回家时再干。
竞技体育不是锻炼身体,伸伸腿弯弯腰,随着音乐做体操。竞技体育的精髓在于胜败,如果只是一个强者的游戏,那么这项运动也无法长久,李永波有句名言:竞技体育的残酷,就在于它的标准就是胜败。是啊,我们培养一个金牌奥运选手的资金在2004年大约是一亿人民币,如今就不止这个数了,不战胜对手,还不如把那些钱都用来发展全民健身的群众体育活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