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2 17:22:2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课外阅读的评价,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模糊性原则
课外阅读是一个开放式的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约束的语文学习方式。对它的评价不能按照课内阅读那样运用语感、语素等要素进行细微评价,而要采用模糊评价的方式,从总体方面对课外阅读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如对课外阅读量、阅读面进行评价等。由于课外阅读具有开放性、广泛性,所以又不能强行对每一位学生统一要求、统一步调、统一内容,评价的标准不能一刀切,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只要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增强自信心,评价的目的就达到了。
2.重过程原则
从课外阅读的过程来看,它是一个“积累于现在,得益于未来”的过程,其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得到收效。因此,我们的评价要注重课外阅读的过程的评价,收集能够反映学生阅读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淡化课外阅读结果的评价。
3.导向与激励性原则
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是改变过分强调评价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课外阅读评价是建立在导向性与激励性基础上,通过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对其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使其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善读书,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评价内容
1.爱读书――兴趣与习惯。
2.多读书――内容与范围。
3.会读书――技巧与方式。
4.善读书――积累与运用。
三、评价手段
依据评价原则和评价内容,采用如下评价方法:
1.资料查阅法
查阅内容:《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周课外阅读计划》、《读书卡》读书笔记、读书心得。
2.活动评价法
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搜集许多信息,奇闻轶事、生活常识、历史传记等,有急于告诉他人的愿望。因此在广泛调查学生阅读范围、篇目的基础上,每月开展一次阅读活动,每学期开展2-3次具有专题性的课外阅读活动课,或是阅读经验交流,在活动中评价学生阅读情况,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
3.作品展示法
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有以各种不同形式表现个人阅读成果、独特感受的需要,有展示自己的独立发现的需要,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习作发表的机会。充分利用好图书角、黑板报、学习园地、班报等媒体,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通过作品展示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注重个性差异,使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四、评定时间与成绩显现方式
1.评定时间
每周查阅一次读书笔记、读书卡,组内互相评价给出等级。教师不定期抽查,并写出评语。每月进行一次课外阅读总体评价,并填写评价表。期末师生依据平时情况进行总体评价。
[关键词]课外阅读;分层;阶段性;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2002001
课外阅读评价,是师生间情感的纽带,是增强阅读信心、激发阅读兴趣、保障阅读质量的催化剂。有效的课外阅读评价,既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又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一、注重分层评价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阅读水平的差异,把学生分成几个层次,然后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对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的评价标准不宜过高,以免打击学生的阅读信心;对阅读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如对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制定这样的评价标准: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并把阅读中发现的好词佳句写在读书笔记上;对阅读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制定较高的评价标准:能运用精读、略读等方法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写批注和读书笔记,并能把阅读中积累的好词佳句运用在写作上。只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分层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才能有所提高。
二、注重阶段性评价
1.第一阶段的评价
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小组成员交流进行评价。由于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欲望,教师可让学生把自己看过的文章推荐给其他同学,相互交换阅读。通过这样的评价形式,让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阅读的目的。
2.第二阶段的评价
推选代表介绍本小组阅读课外书的情况,可以谈自身读书的体会,也可以谈自己的收获,如果能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就更好了。通过这样的评价形式,重点评价过程和方法,使课外阅读不再那么可望而不可即,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第三阶段的评价
教师把学生平时写的读书笔记和做的读书卡片分期收集起来,定期进行展览、评比。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评价中看到了自己的成效,有了收获,同时也从别人的作品中掌握了一些课外阅读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4.第四阶段的评价
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综合性的阅读评价活动,评选出“讲故事能手”“阅读大王”“优秀朗读家”等,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展示自己,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阶段性的评价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学生愿意进行课外阅读。
三、注重多元化的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1.教师评价的重要性
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和影响是巨大的,在学生课外阅读评价中有激励作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那么,应怎样激励学生爱读书呢?这就要求教师结合班级活动鼓励学生多读书,书读得多的学生可以成为”阅读之星“,奖励一本课外书,并写上教师的寄语。此外,教师给学生的课外阅读写激励性的评语也是一种很好的评价方法。例如:“你能把《三国演义》读完,真不容易,你已经找到了阅读的门道,那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这样的评语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认可,如滴滴甘泉、丝丝暖流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使学生铭记在心,化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获得好的阅读效果。
2.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相互评价,要使学生认识到:互评并不是挑毛病、找缺点,否则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每个人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实事求是地对别人进行评价,这样同学之间才能取长补短,课外阅读评价才会有意义。
3.发挥家长的评价作用
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如何,家长最有发言权,因为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与家长是分不开的。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在家里也热爱阅读呢?所以,让家长参与孩子的阅读评价是很关键的。现在网络通信非常便捷,通过学校联系、微信平台,家长可以将孩子在家的表现反映给教师;反之,教师也可以根据家长的反馈,有效指导学生,使学生更自觉地参与课外阅读,使家长评价成为一种有效的资源。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课外阅读 评价策略
传统的评价体系,过于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过程的评价;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英语课外阅读评价是对课外阅读的价值作出判断并寻求改进方法的一种活动。笔者根据所在课题组的课题研究,在英语体验阅读实验中,结合英语教学实际,进行了阅读评价的尝试。
一、评价中尊重学生的个体阅读感受
课标指出“阅读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阅读能力的形成,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吸取、积累、感受和体验的过程。由于自身的素质、学习的基础、生活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感悟的角度不同,对阅读的处理也不同。在英语文学阅读实验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阅读后回答问题。如:
1.Which character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ressive?
2.Which paragraph will you choose to share with your friends?
3.What’s the most interesting sentence/paragraph/chapter in the story?Why?
由于将感悟的方法应用于在开放性的评价之中,学生能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理解,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
二、评价中关注学生的阅读差异
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把评价作为自己前后学习情况的纵向比较,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明白阅读时“读什么?为什么读?怎样读?”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评价,我们根据知识、能力、情感三项内容进行设置,以期使其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一)知识评价方面
通过文学阅读,学到了更多的词汇;积累了一些文学常识;了解了一些英语国家文化;感悟到了文学语言的优美;领会到了英语的魅力。
(二)能力评价方面
文学阅读中,能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理解大意;能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并通过阅读验证自己的预测;能把握文章主要情节,并把握文章主题思想;能结合当下思考一些问题;能完成必答题和部分选答题。
(三)情感评价方面
每天坚持阅读30分钟;每天能自觉愉悦地完成阅读任务;对故事情节、语言描写、人物刻画、风土人情很感兴趣;能主动与同学交流与分享;在文学阅读中能体验到英语学习进步的乐趣。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评价,学生明确了自己在阅读中应该做什么,从哪些方面入手,应注意哪些细节,等等。
三、评价内容细化,让学生形成继续阅读的动力
阅读过程的评价要求细而周全,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从中受到激励,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形成继续进步的动力;同时,可促使学生反省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一)为了让学生对阅读成绩有一个总体印象,明确努力的方向,我们设置如下选项:
I’ve got 26-30 score(easy);I’ve got 18-22 score(Ok);I’ve got less than 16 score(hard).
(二)促使学生更加重视阅读策略,我们设置如下问题:
1)What’s your reading speed?
2)Have you skimmed while you were reading?
3)Have you tried to read more words while you were reading
(三)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之后进行反思,注重知识的积累及延伸,我们设置如下问题:
1)After reading,have you collected the phrases?
2)Which of them do you think you have done better,skill of reading,speed of reading,ability of understanding?
3)Which of them do you think you should try your best,skill of reading,speed of reading,ability of understanding?
这些评价选项为学生在不同阶段明确阅读的目的及阅读要求提供了更多、更重要的依据。
四、评价方式多样,让学生在多种氛围中阅读
评价除了自我评价外,还可以进行“学生互评”和“阅读他评”。
“学生互评”是指在课后阅读中,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进行互评,相互激励。对作品理解程度、论据充足与否、联想拓展如何、有无创意表达进行评价。通过这些评价活动,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实现双赢,被评价者更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评价者的观察和评价能力得到提高,学生逐渐具备难能可贵的形成性评价的意识,学生间的交流更具体。同时,让小组内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也参与到评价活动中,真正实现相互分享、相互促进。
“阅读他评”是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动态的评价。重点看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进程、思维能力及通过阅读学习新知的能力。我们通过以下方式评价:1.朗读评价。2.阅读思考题评价。3.阅读能力评价。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试题开放性阅读能力测试。4.通过表演、续写、续编故事及小组合作演进行评价。老师的评价并不是终结性的,而是对学生进行动态的评价。从评价中发现学生的态度、进程及思维。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不同的指导。
为了让学生形成继续阅读的动力,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定时评出一些优秀的阅读能手,授予各种称号,如“朗读明星”、“小作家”、“优秀编导”、“最佳创作奖”等。另外,还进行阶段性评比活动,如“思维之星”评给阅读思考题做得最佳者,“进步之星”评给在原有水平上进步较大者,“超越之星”评给自主自由阅读表现突出者。所有的评价方式都是为了让学生的阅读更有动力,促进他们自主阅读。
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赖以成长、发展的基石,我们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有效性,让每一次评价都成为学生前进的新起点。通过这些评价,学生的阅读兴趣浓了,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了提高,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也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课外阅读 评价 语文
在笔者多年的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省时、简单、有效的课外阅读发展性评价方式,以促进课外阅读的质、量及其持续性为最终目标,力图解决课外阅读最集中最尖锐的问题――时间,及把孩子从电视、网络、电子游戏中争取过来。下面则是一些探索心得及具体的做法。
一、提高课外阅读的质
1、课堂上评价,指导阅读方法。“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
(1)课内外阅读不分家,老师要真正让阅读课成为“阅读”课,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学生运用默读、速读、泛读、跳读、浏览等多种方式进行课内阅读实践活动,而不仅仅是齐哇哇地读书。特别是朗读、精读、品读、批注等,可按“个读DD评价DD提高”的步骤力求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
(2)通过比赛评比,使学生熟练使用常见的工具书和其他检索工具,利用图书馆和其他媒体,查阅阅读与表达需要的相关材料。
(3)及时评价,强化学生边读边想边画的习惯。
(4)培养学生浏览目录的习惯,充分利用课本的目录让学生学会从目录中获取重要信息,为课外阅读打好基础。表扬熟练运用的个例,让全体跟上。
2、实践中评价,示范“读”法。阅读粗分一是精读,一是略读。课外阅读应以略读为主。因为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爆炸的时期,信息含量大变化快,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篇篇精读,章章深研。但是略读也并不等于贪多求快,囫囵吞枣的结果必然是一无所得。另一种是筛选式读书法,是快速查阅资料、选取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可按照"目的-检索-浏览-精读-摘记"的程序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分步筛选,获取所需知识。以上每一个环节老师都要给予及时评价才能使学生更清晰如何操作,并深入体会其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任何一次课外阅读都是多种读书法的综合运用,都应在略读中穿插精读,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3、活动中评价,让学生学会选择课外读物。学习者所学的往往是抽象的、典型的知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往往是综合的、非典型的、具体的问题。要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只有经过实践锻炼才能奏效。孩子的心理需求具有年龄特征,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奇怪《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 吹牛大王历险记》等会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成为几代人的钟爱;也就不会惊讶于《哈利・波特》能誉满全球,《拇指牛》、《魔法学校》能畅销全国了。
4、同学间评价,各层面的学生互相带动,缩小中下层面。16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讲了一个比喻来赞美蜜蜂。他把盲目地堆集材料的求知方式称做蚂蚁的方式,把主观地随意创造体系的方式叫做蜘蛛的方式,而“真正的哲学家,则是像蜜蜂一样。它们从花园里和田野上的花朵采集材料,但是用它自己的一种力量来改变和消化这种材料。” 所以摘录之前一定要先帮助学生列出收集的类别,按类分别收录阅读中遇到的优美词句、学到的新知识、发现的新问题以及读书心得,这样利于学生横向对比,联想提取,品味感悟,提高表达。
5、家庭中评价,让阅读生活化。当中央电视台播放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时候,笔者发动家长进行一次读名著、看电视的家庭阅读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还指导家长搞搞家庭辩论会,如“孙悟空和哈利・波特,谁的本领大”这样的专题辩论性的家庭读书活动,何乐而不为?甚至还可以请家长亲自为孩子朗诵《哈利・波特》片断,去观看电影等。一切生活都可以成为阅读,一切阅读都可以生活化,这样的评价有长久的生命力。
二、提高课外阅读的量
1、课内评价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课内老师可逐步激发学生对课外书报的热情。对于课外知识丰富的同学给予充分的表扬,并让其介绍是怎样获得该知识的,其他同学自然而然“见贤思齐”,争取下一次展现自己“博学”的机会。同时可课内留疑,激发学生到课外阅读,寻找知识。有了阅读的需要,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被诱发。
2、班内开设“流动图书馆”。图书角最大的不足就是内容变换慢,选择空间小,学生不大爱护,以致学生也不会带很好的书回来。流动图书馆是将每个学生都看作一个开放的阅读源泉,他们背后是一个个精美的图书室。每周固定一个十分钟左右的开馆时间,每个孩子带回心爱的图书,与其他同学交换,并作好登记。这样,让阅读资源流动起来,增加了阅读面和阅读量。并且学生急于下个星期再次交换图书,阅读速度大增。另外每一个孩子都是“馆长”,对图书的爱护不在话下,对读者的要求也高了,只有诚信好,善读书的人才能成为受欢迎的访客啊。
4、制作简单的阅读量统计表,学生自主开展竞赛。儿童是好胜的,竞赛可以激发他们的潜能,有一张体现他们成果的表就行了。这张表的评价权基本交给学生,结合“流动图书馆”活动的开展及规则的遵循,孩子们能自主地互评,在此过程中又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好机会。
三、取得的初步成果
1、学生阅读能力明显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明显提高,学习课文时笔者已不必烦琐地分析词句,一直让学生担忧的考试卷的阅读题已是学生感到自豪的地方。
2、据收集上来的材料进行统计,一年里阅读量最大的学生达3367000字,最少的达242500字。中下生明显进步,而且表现出对阅读的兴趣,连一直被家长说看不进书的孩子也加进了阅读大军。
3、据家长反馈的信息,学生写作文已不需他们的指导。笔者也尽量坚持堂上完成写作,发现学生的作文水平在大面积提高。
四、反思及进一步探究
如何促进课外阅读的恒久性,达到终身阅读的效果。2002安徒生奖得主钱伯斯认为: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我们是否能把自己作为读者的热情传导给孩子,是否能让孩子保持阅读的激情。可以这样说,理想的阅读方式就是能推动持续阅读的方式。笔者认为这应该离不开贴近真实的评价;要评价但不能依赖评价;重视兴趣与习惯的养成是有效的重要的途径。还有不少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愿我们的孩子都能练就一身“硬功夫”,享受阅读,享受语文。
【参考文献】
[1]《小学生基础语感在阅读教学中的分学段培养与评价》董翱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9
一、改革阅读评价的形式,让学生快乐地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在头脑中树立了强烈的课外阅读意识,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书籍。因此,我们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采用了活动式评价。
1.资料促读评价
每周我们请同桌同学互查一次课外阅读自我评价表,读书心得、读书记分卡等书面材料。教师每学期抽查4次,普查2次。成绩在四颗星以上的作品,可以复印放进成长记录袋。如教师在教室墙壁上悬挂一张设计精美的“踏上阅读快车”评比台。评比台的底部写有全班同学的名字,名字上一辆漂亮的小车正整装待发。车上依次画着20个小格,老师告诉同学们,读一本好书,小车就向上行驶一格,大家可随时将自己读过的好书,可以是教师推荐的书目,或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文章、书籍、报刊交给小组长查阅,然后由老师复查,在小方格中登记书名,记录字数。期末累计阅读量,评选小书迷。
2.展示激励评价
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把一些好词好句,独特感受以随笔形式记录在本子上,这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为了鼓励学生深入地阅读,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写随笔的活动,我们充分利用图书角、黑板报、学习园地、班报等媒体,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通过作品展示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使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
3.活动展示评价
学生在广泛的闲暇课外阅读中搜集奇闻轶事、生活常识、历史传记等,有急于告诉他人的愿望。因此我们每月开展一次阅读活动,如读书交流会。每学期开展2~3次具有专题性的课外阅读活动课或阅读经验交流。班级内根据所读书目的内容,定期举行与阅读有关的语文活动。我们先让学生前后桌四人互评,把评价结果用星级显示在墙上的统计表上,看谁读的书多,谁背的诗多,谁的手抄报最漂亮。从四人中推荐一名选手参加班级比赛活动,评出优胜者,然后授予“演讲小明星”、“最佳创意奖”、“阅读之星”等称号,并发给家长一张喜报,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品尝成功的喜悦。在活动中评价学生的闲暇时间课外阅读情况,极大的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让学生愿意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所以,在课外阅读评价中,我们除了采用教师评价以外,还采用了学生自评、同组互评、教师点评、家长查评的全体参与的多元化评价。
1.学生自我评价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逐渐学会独立评价自己的言行。学生自我表现评价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自我表现完善的过程。对于学生的闲暇时间课外阅读,我们采用学生课外阅读自我评价表的方法,进行自我评价。
2.学生相互评价
学生互评在研究中我们采取多种方法,如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全班互评以及自由配对互评等。学生进行互评时,我们引导学生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生生评价,我们采取每周五的课外阅读时间评,以四人一个学习小组互评方式展开,用小卡片的记录方式将自己小组里的伙伴这一周闲暇时间的阅读行为如实记录下来,提出建议或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3.家长评价
闲暇时间的课外阅读主要是在课外,更多的时间是在家里,那么整个评价活动必须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使评价活动成为真正的“亲子阅读”,让家长能有效地监督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采用了“家校课外阅读联系卡”来监督学生的闲暇阅读。
三、举行评价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尽情地读。
1.日常展示阅读
日常展示由学生自己或同伴、老师推荐。在教室的一个角落设立展示台,学生将自己的“采蜜本”展示给大家看。每天展示两三本,一周下来评出“每周之星”,一学期下来,累计获得的“每周之星”,评出“学期最佳”,颁发“阅读之星”。
2.家长会展示树榜样
在期中、期末的家长会上展示每个学生的阅读记录本或记录卡以及相关的材料。家长们通过这样的展示清楚地看到自己孩子闲暇时间课外阅读成长的足迹,并根据自己的标准给孩子的阅读记录作评定,和孩子一起交流协商。学生也和家长一起观看自己、同学的课外阅读记录,找到榜样,明确了目标,进一步提高了阅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活动展示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