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2 17:22:2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竞技体育存在的意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内容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内容多,涉及农村发展的各个领域,对于农村发展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一般而言,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经济制度设计,即农村财务和资产的管理;二是对农村上地資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三是制定具体可行的农村发展目标;四是对农村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度。
2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集体资产管理混乱
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管理不透明、支出不公开,村民对村级财务不知情,财务审查制度缺失。在村级资产管理上,不能充分保障资产的安全性和合法性使用,为数不少的村级固定资产、集体资源等方面的承包租赁合同在为数不多人的掌控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以至于承包租赁费出现了不应有的减少状况。使民主监督、财务公开之类的工作流于形式,其开展的财务管理活动并没有真正“对外开放”。
2.2土地管理制度不完善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确保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加快土地流转,从而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但在实际的土地流转过程中,一些乡镇政府管理松懈,政策宣传不到位,很多农民缺乏土地流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土地得不到集中利用,制约了经营规模化程度的提高。甚至有些地方还存在“撂荒”问题。一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导致部分零散地块出现撂荒现象。
2.3农村经济管理法律法规不完善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首先涉及到的就是管理行政执法职能的实现,既有农村土地经济利益纠纷,又有财务监督审核、农村土地管理、农业结构调整等方方面面。但是由于现行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法规不够完善,导致经济管理工作不能顺利的开展,影响后续的经济管理工作。导致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在行使职权时无法做到依法行政,在发生诸如土地流转合同纠纷、集体财务公开审计等问题时,缺乏足够的依据和举措,导致管理效率不高。
2.4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农业从业者素质不高。农村地区没有发达的经济实力,更不具备相应的人才吸引力,以至于目前的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缺乏应有的文化程度,难以适应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等方面要求。农村经济管理是一项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并重的工作,农村经济管理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的财务、审计、管理等知识,还要有跟农民群众打交道的能力。虽然乡镇政府都设立了专门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并配备了专门的人员来管理农村财务,但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员的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管理的规范化发展。
3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对策
3.1加强思想认识
在新一轮的农村改革过程中,加强农村经济管理意义重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在深入破题,调整农业产能成为亮点。作为农村政策的执行者,基层管理人员要落实并到位,扎实推行,以便实现政策的常态化,实现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目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民群众利益,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是发展生产保证经济发展的根本任务,这是我国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一背景下,各级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要统一认识,从政治高度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增加责任意识,强化思想认识。
3.2建立和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加强管理力度
随着对“三农”问题的重视,财政投入也呈不断增长的态势,但仍无法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要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必须一方面提高补贴比例,另一方面通过贴息贷款、小额放贷等形式,增加信贷投入的比例,让农民有钱办事。其次是化解债务,优化财务运行体制。三是要建立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要推行村级财务的民主化运转,发挥广大村民对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作用,增加公开透明度,保障经济管理职能更大限度的发挥,实现农村经费核算民主化管理,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3.3完善农村经济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职能行使
在进行农村经济管理时,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农村经济财务的核算该以什么样的标准进行,农民也会经常因为土地的问题大动干戈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时,并不能找到合理的相关的法律政策依据,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都没有提及,这就加大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难度,严重的影响了管理部门的执法效果,达不到预期的作用。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经济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配套的法律法规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各级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农民的意愿,适应时展的要求,通过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来指导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致力于发展高效、绿色、集约的现代化新农业。以《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为纲,制定本地具体的、可执行的土地管理政策,提高土地利用率。出台农村财务管理和审计管理办法,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序进行。
3.4加强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
经济管理部门作为管理阶层,首先要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文化水平决定了土地经营者对农村经济发展理念的认同与否。其次,要加大对农民技术水平的培训。要加大对农民的素质提升,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组建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农村经济管理队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经济不断建设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也开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各地区农业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希望可以有效改善当前农村经济管理现状,提升管理质量,为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贡献一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谭占茹.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5(18):222-222.
[2]叶邓军.剖析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有力支撑[J].吉林农业,2015(16):55-55.
[3]张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的突出问题及应对措施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7):234-235.
[论文摘要]信用是随着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被称为信用经济。从2002年“信用提案”第一人童石军提交《关于建立国家信用体系的提案》到今天,信用的广泛连锁性和依存性向我们透视信用一旦恶化将应运而生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失信行为一旦持续下去,信用问题将会套牢整个社会。
人民银行包头市中心支行课题组,课题负责人:范满志,成员:范满志 ,成晓玲 ,刘雅琴 ,执笔:刘雅琴
一、信用环境亟待改善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破窗理论”即人为的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玻璃窗户,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最后造成一种无序的局面。近年来,“破窗理论”在我国作用的效果越来越明显。由于信用破坏者没有得到及时适度的惩罚,搭失信便车的事屡见不鲜:经济纠纷和债权纠纷案件逐年增多;不断翻新的假货迫使百姓选择超前储蓄放弃即期消费,由逃废债务、合同欺诈、劣质假冒等失信行为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增长率。
从整个社会看,计划经济时代的信用仅为资源配置中的辅助手段,造成信用制度基础薄弱;经济转轨初期的信用微观主体在法律上没有实现真正的人格化;在信用体系建设的各种法律法规及市场经济新的道德规范不够健全的情况下,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全性直接诱导失信行为频繁发生。例如市场经济中揭出的大案、股市中现出的黑幕、安然公司的破产等无疑都与信用问题直接有关。
从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看,构筑信用经济关乎市场经济的成败。随着改革的深入,粗放增长方式带来的边际效应进入加速递减阶段,集约式增长方式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政府已经能够承担起解决信用问题可能付出的高成本。因此,政府不能再忽视社会生活中日益严重且影响市场经济纵深发展的信用缺失问题,应该采取理性的决策,同时诱导其他相关因素改变博奕结果。
二、市场经济中的信用问题
第一,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在欧美国家,信用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第二身份证,发达国家中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为银行的大量富余资金提供了最佳投向,同时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长期对个人信用的漠视,我国虽然从1999年起在上海开展了个人信用联合征信业务,但很多地区公民的信用记录仍为零,滞后的个人信用制度成为制约消费贷款的“瓶颈”。
第二 ,企业信用状况不佳。一是向社会提供劣质假冒商品,拒不履行合同承诺,侵犯他人商标权。二是利用变更法人代表、资不抵债、兼并、解散、破产、多头开户等手段套取银行贷款、逃废银行债务。三是在破产时采取“大船搁浅,舰板逃生”先分后破;否认抵押贷款中“抵押”的法律效力;借清算组接管破产企业前的“真空时空”,隐蔽、私分或转移财产;资产评估不实,职工安置费用高,破产费用开支大;拍卖不规范,低于评估价出售破产财产的方法,肆意逃废银行债务。
第三,银行信用监控及评价体系不完善。一方面,由于银行业不断的进行金融创新,使传统的货币概念和测量口径趋于失效,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削弱了金融监管当局的监控能力;另一方面,我国银行业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存在评价工作的专业性与权威性不足、指标数据来源有缺陷及评价指标的设置不够健全的问题,直接影响银行贷款质量下降。
第四,体制改革中信用问题突现。随着乡镇机构的撤并、人员精简等体制改革的逐步落实,旗县区银行在金融债权管理方面存在清收难、转化难、保全难的问题。其一,基层机构撤并后承贷主体发生变化,原借款凭证失去原有法律效力,致使金融部门讨债无门。
第五,信用缺失阻碍电子商务发展。
电子商务是企业、消费者和政府相关利益主体不可回避的一个商业命题,由于缺乏与信息产业相适应的信用环境致使网上金融发展缓慢。就信用卡而言,其业务在制度法规、核算手续、监督管理等方面不健全,而且信用卡作案的频频发生使人们怀疑其“信用”程度。在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备的情况下,安全性决定了消费者选择传统结算方式。与实体经济一样,离开信用这一基础,会使电子商务的交易额缩减、交易成本增加、发展难以为继。电子商务系统的特性表现出虚拟经济对信用的需求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三、构建信用管理体系的思路
(一)发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作用,引导社会信用。首先,要加强自身信用体系建设。制定的政策法规要有连续性和稳定性,不能因领导变更而推卸政府承诺,要切实有效的维护产权。其次,要明确与信用管理有关的政府部门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及相应的管理目标和内容;减少政府对市场主体的管制范围和程度,引导市场主体进行制度选择与创新。第三,以市场经济为中心建立相应的道德价值秩序。加大诚实守信的社会道德教育。第四,应协调并整合企业信息资源,建立相对完整的资信数据库和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推动和保障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维护网络交易的安全与信用,并通过立法的方式为网络经济提供刚性的信用规则,推动互联网行业的稳步发展。第五,增强在信用制度建设中的监督与服务功能,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并将其与失信档案共同纳入法律管理办法。第六,要以诚信为基础建立高效率的城市市场,创造诚信的投资环境以提升城市竞争力。
(二)健全信用法制,确保政府、银行、企业多方共赢发展。我国应在信用立法方面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改变现有的维护信用的法律条款在多部法律中被涉及的现状,制定信用方面的专门立法,建立有效的制约和惩罚失信行为的法律机制,加快信用立法步伐,同时借鉴国际银行业成熟、有效的评级方法,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使政府、银行、企业多方在开放宽松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公平的享有和使用信息资源,从而达到多方共赢发展的目标。
(三)强化企业自身素质,建设企业信用管理体系。首先,现代企业要以诚信为重要的经营理念,认识到现代市场经济中这种新型资本的重要性。其次,在建设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时,把信用贯彻到内部管理、客户服务、员工教育、同业竞争中,形成强大的信用约束机制,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和信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有注册会计师认可的财务报表,加大企业信息的透明度。第三,建立“3+1”企业信用管理模式。“3”指企业内部三个不可分割的信用管理机制即前期信用管理阶段的资信调查与评估机制、中期信用管理阶段的债权保障机制以及后期信用管理阶段的应收账款管理和追收机制;“1”指企业内部建立一个独立的信用管理机构(人员),全面管理企业信用赊销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建议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的转折期,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难题。针对这些挑战,如何进行农业经济发展道路的改革创新,成为当前需要思考的方向。
1我国农业经济的地位
农业经济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能否稳定持续进行的重要因素。对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不管是工业还是服务行业都离不开农业原材料的支撑。因此,在我国,农业的经济发展问题一直是重中之重。
2我国农业经济的现状
自20世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为了与世界经济同步接轨,我国的农业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地做出改革创新,党和国家一直以来对“三农”问题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当今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我国的农业经济也进入了一个相对稳步发展的阶段。同时伴随的农业经济的发展,许多过去没有的农业新问题也渐渐进入的人们的视线[1]。
3农业经济面临的问题
3.1缺乏完善的农村基层设施体系
在我国,农村基础生产设施都不够完善,许多农村地区的农业设施的生产方式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老路上。同时,运输方面交通不畅,缺少完整公路、铁路以及航空等交通设施的立体化网络。水利设备陈旧老化,对于农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灾害抵抗能力较差。
3.2农业科技含量低
在我国农业的经济发展上,科技含量较低,资源消耗大,农业产品产出率不高。同时相较于大型的工业企业及第三产业,我国在农业科技的投入也比较不足,造成农业方面的顶尖科技型人才的流失。这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难以形成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原因。
3.3农业生产模式单一
在我国,大多数农村的生产模式仍在走过去的老路,采用“刀耕火种”这种粗放型生产方式。农产品的结构也过于简单,大多数农民的受到思想上的约束,将可种植的农产品仅仅放在基础的粮食作物上,对于经济效益较高的水果等经济作物视而不见。而由于我国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对于农业的经营模式也停留在较为原始的农业原材料直接出售上。
3.4农业资金投入不足
相对我国的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建设,在农业方面的资金投入还有待于加强。农业经济的发展缺乏财力上的支持,就无法进行真正的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建设。同时也无法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降低了我国农业企业的竞争力,使得农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恶性的循环。
4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的方式
4.1完善农村基层设施建设
相对于同地域的城市而言,农村的物质文化发展都相对落后,与农业相关的周边产业发展不足,使得农业经济发展规模受到了限制。所以想要发展农业经济,实现国民经济的腾飞,就要从最基础的地方着手。没有一个良好的生产设施基础,就无法建立起长远的经济发展道路。相关的政府机关部门要紧抓农村基层的生产设施的建设问题,将工作落到实处。对于相对陈旧的生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积极引进世界先进的生产设施;建设完善的水利工程体系,提高抗旱抗涝等自然灾害抵抗能力;铺设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减少农业经济发展中对运输成本的消耗。
4.2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从世界宏观的经济发展形势来看,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所运用的科技力量相对于发达国家尚且有欠缺。缺少科学技术的注入,就无法完成农业经济跨越式的发展。尤其在我国地广人稠土地资源相对有限的基本国情下,实现农业的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学生产能力已经刻不容缓。从与农业相关的各级政府机关再到农民自身都应该重视起对科技兴农科技富农的发展理念,积极引进世界各国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先进农业生产设备,科学改良农产品品种,创新农业生产方式。同时国家也要大力的培养与农业相关的一流科技人才团队,大力扶持农业科技研发机构,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技术,切实做到依靠科技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2]。
4.3创新农业经营模式
就我国当前的农业经济发展形势来看,过去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建设的步伐。对现有的农业产业结构的改革创新已经是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途径。创新农业的经营模式,一定要符合当前的市场经济形势。一方面,扩展农作物的种植范围,实现农产品的多元化与多样化,生产优质、优良、品种齐全的农副产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重点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作物特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大众需求。另一方面,改变过去的农产品出售模式,将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统筹到一起,形成一条完整的农业经济产业链。
4.4加大农业产业投资力度
相较于工业与第三产业,我国的农业资金比较匮乏。想要发展农业经济,就必须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提高财政资金的投入,对于农业企业给予相对便利的政策发展环境。同时,改善我国农业的投资环境,积极主动的吸引外资投入。
5结论
总而言之,在我国农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仍然有新的挑战等待我们去面对与解决。发展农业经济是一个漫长的经济工程。我们只有不断完善农村的生产设施;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加对农业的扶持程度。才能不断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作者:韩永香 单位: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天池店乡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环境监测特点因素建议
前言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环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的普遍问题,这一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由于特殊的国情,我国的环境问题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原因。环境监测是以环境为对象,运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技术手段,对其中的污染物及其有关的组成部分进行定性、定量和系统的综合分析,以探索研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环境监测在对污染物监测的同时,已扩展延伸为对生物、生态变化的大环境监测。由于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具有涉及面广、专业性哟和耗资大等特点,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随着各项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得到了逐步的开展和加强。
环境监测的任务
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对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的组成进行鉴定和测试,并研究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空间内的环境质量的性质、组成和结构。基本目的是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水平、效应及趋势。
环境监测的特点
环境监测就其对象、手段、时间和空间的多变性、污染组分的复杂性等,其特点可分为:
(一)环境监测的连续性
由于环境污染具有时空性等特点,只有坚持长期测定,才能从大量的数据中提示其变化规律,预测其变化趋势,数据越多,预测的准确度就越高。如监测点位的选择一定要有科学性,而且一旦监测点位的代表性得到确认,就必须长期坚持监测。
(二)环境监测的综合性
监测对象包括空气、气体、土壤、固体废物、生物等客体,只有对这些客体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切描述环境质量状况。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综合分析时,需涉及该地区的自然和社会各方面情况,因此,必须综合考虑才能正确阐明数据的内涵。
环境监测的作用
(一)环境监测在城市环境规划中的作用
在社会化生产过程中,经济与环境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即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统一的。党和国家将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强调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要实行“三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行“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如,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将环境保护规划列为城市规划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要做好城市的环境规划就必须对城市的环境现状进行科学的评价,而科学的环境评价来源于切实可靠的环境监测工作。
(二)环境监测在污染物总量减排和环境执法中的作用
随着污染整治工作的不断推进,环境监测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为污染物部量减排和环境执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对重点污染企业进行不定时抽检,促进企业治理污染,实现达标排放。
对排污企业进行监督性监测。通过对排污企业的督查性监测,全面及时掌握了企业的排污情况,为工业企业污染整治提供了技术支撑。
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暗查。根据暗查监测结果,对不正常使用污染治理设施、超标排污的企业处以罚款;对重点污染挂牌督查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违法排污企业,报政府停产治理;对治理效果不佳的企业,建议关停。
(三)环境监测在社会商品中的作用
社会商品是在整个社会中流通和使用的。产品质量的好坏,不仅从适用、美观、耐用方面去衡量,还从它对人和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来衡量。如机动车排放有害废气指标,冰箱等家用电器的噪声指标等都要进行测定。尤其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合成化学品越来越多,作为环境监测工作人员,更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四)环境监测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而有一些科学研究又往往以环境监测为论据。如自然资源考察中的环境背景值调查、环境监测和环境容量研究中的污染源调查等等。做好这些方面的环境监测,将对推动科学研究、发展经济有着重大意义。
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采样质量
样品采集过程中采样点的布设、采样的深度与厚度、样品的储存方法、气象条件和采样的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采样质量。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周边环境、地理位置、天气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无法按照理论上的要求布点,只能因地制宜地选取其他点位来代替。在这种点位布设不规范、具有一定程度随着性的情况下所采集的样品,测得的数据显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二)仪器设备性能的影响
样品分析过程中仪器设备会给分析结果带来误差。其一,来自仪器的计量性能,如灵敏度、分辨力等。如用分析天平稳重时,分析天平本身有一定的精度,所以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其二,分析所使用的仪器是否进行定期校准和计量认证,分析人员对仪器的调试、使用能力如何等因素都会影响分析结果的质量。
(三)分析方法的影响
样品分析方法不是唯一的,应优先选取国家标准方法或与之等效的方法。任何一个监测方法都有局限性,如:适用范围、允许限量、干扰物等。但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经济条件、实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存在选取方法不当的现象。另外有些分析方法存在着不完善之处,具体表现在水质采样方法、样品前处理方法比较薄弱。因此分析方法选取不当,都会影响监测结果质量。
(四)测试环境的影响
样品的测试过程中对湿度、温度、灰尘、噪声、振动等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测试大气中二氧化硫含量时所用的甲醛缓冲溶液吸收一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A)要求测试温度是20左右,但有些实验室受经济条件制约无法予以保证,使分析结果受影响。
(五)人员素质的影响
环境监测采样、分析、质控等人员操作技能的高低、责任心的强弱、工作态度的好坏都会影响监测结果的质量。
对策和建议
采样方面
实验表明,采样误差往往是最大而且最主要的误差。环境中被分析样品种类繁多、千差万别,不可能将“整体”拿来做分析,也不能任意制抽取一部分做分析,所以在采样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监测规范的要求采样。另外,可在现场采样时加采质量控制样品,即采样时同时采集双份平行样,加密进行分析。
加强环境质量变化原因及趋势综合分析
考虑环境质量的时间――空间变化规律及与环境质量密切相关的因素变化,开展环境质量纵向、横向对比。在环境质量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排污总量、环境容量和环境质量的变化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建议和对策。
加强测试过程中质量控制
分析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质量控制这两个方面。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又称内部质量控制。它表现为分析人员对分析质量进行自我控制及内部质量控制人员对其实施质量控制技术管理过程。可以采用平等样分析、加标回收率分析、标准物质或质控样对比分析、质量控制图等方式。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又称外部质量控制。它是指由外部有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的第三方或组织,对实验室和分析工作者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分析质量考查的过程。可以采用利用密码标样对实验室进行考核,以确定实验室间数据的可行性。
减少分析误差
分析测试所用的测量仪器要定期进行校准和核查,并熟悉其性能,以减少仪器带来的误差;测试方法选取要得当,分析样品同时可以对标准物质进行测定,以校正方法误差;测试环境要根据要求予以满足,如不能满足时要有充分考虑和认识。
基金项目:河南理工大学201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SKW2013-01)
作者简介:曹爽(1977?), 女, 河南南阳人, 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现代汉语语法.
摘要:学界普遍认为,“V着”和“V了”静态存在句可以互换使用,而通过对“V着”“V了”静态存在句语境的考察,认为“V着”和“V了”句是不同的句子,“V着”句侧重描述预设场景,“V了”句侧重描述变化场景,在动态的篇章中,“V着”“V了”句基本不能互换使用。运用广义结果体和狭义结果体理论,分析认为“V着”句属于典型的广义结果体,“V了”句和典型的狭义结果体具有高度相似性,可以大致将其归入狭义结果体。
关键词:静态存在句;语境差异;体貌地位
中图分类号:H1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4?0230?05
静态存在句是指空间内以静止的状态(方式)存在某人(物)的一类句式。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段为“V着”“V了”的静态存在句,即以“方位短语+V着/了+名词性成分”为形式的静态存在句。如:
(1) 在这有三扇窗子临街的房间里,摆着沙发、一个书橱、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墙边放着一张床,靠床的角落摆放着洗脸盆,另外一个角落里装着炉子。墙壁上挂着照片。
(2) 这是套经过宾馆式装修的多居室大开间的公寓,……房间正中摆了一套三件装的泰国水牛皮沙发,靠墙摆了几件红木多宝格柜橱和聚脂酒柜,上面摆有精美瓷器和一些异形的外国名酒瓶子和一排排崭新的烫金的外文书籍。
以上两个语段都是对空间场景(房间)的描写,划线的存在小句的句法环境也基本相同,为什么(1)用“V着”句,而(2)却用“V了”句呢?两个语段中的“着”“了”是否可以自由互换?
对于上述问题,学界已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综合起来,大致有三种观点:范方莲[1]、宋玉柱[2]、尚新[3]等认为“着”“了”意义相当,可以互换,互换后句子意义相同;刘宁生[4]、任鹰[5]等则认为二者可以互换,互换后句子意义基本相同,但“着”“了”意义并不相同;戴耀晶[6]、张谊生[7]等认为二者可以互换,但“着”“了”意义并不相同,互换后句子意义也不相同。
前辈学人的研究成果,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以往学
者们对于静态存在句中“着”“了”互换的研究,多是从存在句的句子内部环境入手,研究存在句的方位短语、动词及后段名词性成分对“着”“了”使用的影响,而关于句子(存在小句)外部语境对“着”“了”的使用以及“着”“了”互换的制约因素研究得不够。
张旺熹认为,“在一个相对独立的语段中,句子和句子之间,在意义上应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它表现为一种句子与句子之间在语法形式的选择上、在语句意义的配合上的内在规定性”[8](1?2)。本文将借鉴这一思路,通过对小句环境大致相同的“V着”句和“V了”句的篇章语境的考察,讨论“V着”句和“V了”句的实际语用功能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V着”“V了”静态存在句的体貌地位。
一、“V着”“V了”静态存在句的
语境差异
范芳莲[1]、潘文[9](189)等学者都提到存现句的主要功能是场景描写。“V着”“V了”句都可用来描写场景:
(3) 我们拾级而入,嗬,教堂还不小哩!洞壁上挂着电线,洞上方吊着一盏电灯,洞的一角摆着一张类似小学生用的书桌,桌上放着一本打开的圣经和一本签到簿,桌前是几排长条矮凳。
(4) 寿明十来天没来,他那斗室已变了样。门楣上贴了个“泛彩居”的横额。……进得屋来一看,又
是一番景色。小炕桌上添了座仿宣德铜炉,燃起一缕檀香。窗台上放了只脱彩掉釉冲口缺瓷,却又实实在在出自雍正官窖的斗彩瓶。里边插了两棵晚香玉,瓶旁一把宜兴细砂、破成三瓣又锔上的口壶。墙上悬了张未装未裱乌世保自己手书的立轴,上写:“结庐在人境,心远地自偏。”
以上两段都是描写空间场景的,划线的句子除了一个用“着”,另一个用“了”的区别之外,两段句子好像是相同的。但仔细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两段话展现的场景并非完全一样:
(3)展现了教堂内的场景。这种场景是“我们”进入教堂后,对教堂陈设做的一种完全静态的描写。“洞壁上”的“电线”什么时候“挂”的,“洞上方”的“电灯”什么时候“吊”的,“洞角”的“书桌”什么时候“摆”的,“桌上”的“圣经”和“签到簿”什么时候“放”的,“我们”都不知道,这些东西在“我们拾级而入”的时候就已经以那样的状态在那里了,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它们之前状态的延续罢了。所以,(3)中这些“V着”句给我们展现的实际上是一个预先已经设置好的并且一直延续到现时的场景,即“预设”的场景。
(4)展现的是斗室内的场景。寿明看到的斗室,显然已经“变了样”:门楣上的“横额”,小炕桌上的“仿宣德铜炉”,窗台上的“斗彩瓶”,瓶里的“晚香玉”,墙上的“立轴”,都是以前这间斗室里没有的,它们都是在“寿明十来天没来”的时候添上的。(4)用一系列的“V了”句展现了一个与以前不同的场景,即发生了“变化”的场景。
静态存在句进行场景描写,主要运用于空间场景描写和人物衣着描写。上述语段是空间场景描写。“V着”“V了”句在进行人物衣着描写时,同样表现出了“预设”与“变化”的差异:
(5) 各式各样形迹可疑的男人,纷纷出现在大宅门口,……。他们穿着清一色的灰布长衫,鞋子上沾满了泥浆,打着油布伞或者纸伞,探头探脑东张西望。
(6) 她刚从女更衣室出来,……两脚并拢笔直站着笑吟吟地望着我等待评价。她穿了件那时罕见的红色尼龙游泳衣,曲线毕露,应该说很动人,可我说:“傻×似的。”
(5)中划线的句子是对“族里面的各房代表”的衣着描写。“灰布长衫”什么时候穿上的我们不知道,总之,他们“出现在大宅门口”时就是这样的一身打扮。“V着”句只是对现时的衣着做静态的描写。
(6)中划线的句子是对“她”的衣着描写。“V了”句所展现的是“她刚从女更衣室出来”后的衣着,和之前没有去更衣室的衣着显然是不一样的,是发生了“变化”后的状态。
以上的分析,都跳出了存在小句本身,在存在小句之外的语境中寻找与之相关的信息。“V着”和“V了”所体现出的这种“预设”与“变化”的差异,是否是一种广泛的存在呢?我们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检索出大量的带“着”“了”的静态存在句进行验证,通过分析这些语料,我们发现,在使用“V了”句的语段中,大都能在“V了”句的前后语境中找出表示“变化”的词语,而“变化”主要有以下类型:
(一) 历时的变化
所谓历时的变化,是说和以前相比,状态发生了某些变化。如:
(7) 这是间教室改的宿舍,在墙的另一端,那张长沙发还镶有一块长方型的木质黑板,上面胡乱写了一些留言等字迹。房间堆了过多的家俱,新旧杂陈,电器和玻璃器皿上都落满了灰尘。
“改”字为我们展示了曾经是“教室”,现在变成了“宿舍”以后的情景。
(8) 雷石柱打扮了一下:头上戴了一顶瓜壳帽,身上穿了套黑色裤褂,带了个假“良民证”,装成个商人模样儿,……一直进了汉家山据点。
“打扮”说明雷石柱以前不是这样穿着的,为了到汉家山摸情况,他特意“装成个商人模样”,和以前的打扮相比,是发生了“变化”的。
(9) 这一天的怀仁堂北草坪很特别,草坪上摆了一片木桌,木桌上又摆了丰富的冷餐和水酒。所有参加活动的人,都自拿碗碟,自己动手。
“特别”一词显示了“这一天”的怀仁堂北草坪和往常是不一样的。
(10) 开张三天,……颇为热闹。过了不到二十天,就又冷落下来了。门前的桌案上摆了几盘煎熟了的鱼,看样子都不怎么新鲜。灶上的铁钩上挂了两只鸡,颜色灰白。纱厨里的猪肝、腰子,全都瘪塌塌地摊在盘子里。吴老二脱去了长衫,穿了短袄,系了一条白布围裙,从老板降格成了跑堂的了。他肩上搭了一条抹布,围裙的腰里别了一把筷子。――这不知是一种什么规矩,酒馆的跑堂的要把筷子别在腰里。
“冷落”是和之前的“热闹”相比,场景发生了变化;“从老板降格成了跑堂的了”更明确地显示出当“老板”的吴老二是不这样穿的,一系列的“V了”句是对他成了“跑堂的”之后的衣着描写。
相反,如果所描述的情景和以前一样,即没有发生历时的变化,则选用“V着”句:
(11) 玛丽雅老师和战前一样,孤身一人住在这间只有一扇朝花园的小窗的屋子里,一切都和原来的一模一样:桌子、床铺、宽大的书橱,桌子上摆着墨水瓶、作业本,旁边还放着一支红铅笔。
“一切都和原来一模一样”强调状态和以前没有变化,所以用“V着”句。
(二)异于常规模式的变化
所谓异于常规模式的变化就是指因与常规应有的模式不同而呈现出的变化:
(12) 这位扬州人老板,一看就和别的掌柜的不一样。他穿了一身铁机纺绸褂裤在那儿炒菜。盘花纽扣,纽绊拖出一截银表链。……左手无名指上还套了个韭菜叶式的金戒指。周身上下,斯斯文文。
“不一样”三字说明文中为我们呈现的“扬州人老板”的打扮是异于“别的掌柜”的,和常规的掌柜打扮相比是发生了变化的。
(13) 在这个治丧的日子里,妤小姐仿佛故意和人作对,她穿了一身色彩艳丽的衣服,和操办丧事的气氛相比,显得很不协调。
在治丧的日子里,妤小姐却“穿了一身色彩艳丽的衣服”,显然是和治丧日子里的其他人的穿戴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发生了变化的。语段中的“故意和人作对”“不协调”也充分体现了这种变化。
与此相反,如果所描写的情景是一种“常规模式”,则选择用“V着”句。
(14) 那人一副典型的小丑打扮。他头上戴着一顶圆顶窄边帽,脸上戴着假鼻子,更特别的是,他还戴着大大的橡皮手套和橡皮脚模。他说:“要穿戴它可要花费不少时间。”
“典型”二字说明划线的部分是“小丑”的常规打扮,是“常规模式”,没有什么不同或者变化,因此用“V着”句。
(三)语篇内部的变化
“语篇内部的变化”是指在行文中为了追求叙述的变化而采用了不同的句式。如:
(15) 那女人30来岁的样子,中等身材,不胖不瘦,穿一件灰色的棉旗袍,裹一条浅紫色的长围巾,鼻梁上架着一副白边眼镜。
童小娥认为(15)句和下面的句子在意义上没有明显区别[10]:
(16) 高田的汉语读写能力堪称一流,但口语水平却十分幼稚,因此他的身边总也离不开译员,译员是个小个子,瘦瘦的,长着细溜溜的鸡脖子,鼻梁上架了副金丝眼镜,说话慢声慢气的,带着尖尖的女声。
但是,我们通过对更大篇章环境的考察,发现这两个句子所表达的意义还是有差别的:
(15′) 那女人30来岁的样子,中等身材,不胖不瘦,穿一件灰色的棉旗袍,裹一条浅紫色的长围巾,鼻梁上架着一副白边眼镜。
……
任远已走到近前,借着路灯一端详,才猛然想起,这不是吗?
……
“哨兵也不认识你,怎么能放你进来呢?”那时……也不过是的一名普通干部,并没有像后来一样权倾朝野、颐指气使,所以任远也不管她愿意不愿意听,继续沿着自己的思路批评她……
(15)是对的描绘,她的装束和一个普通的“30来岁的女人”的装束没有什么区别,(15′)意写到:“也不过是的一名普通干部”,说明“穿一件灰色的棉旗袍,裹一条浅紫色的长围巾,鼻梁上架着一副白边眼镜”也就是一副平常人的惯常打扮,即前面所说的“常规模式”,因此,这里用“V着”句说明她的“平常”。
(16)连着用了两个静态存在句,其中“长着细溜溜的鸡脖子”中的“着”是决不能换为“了”的,因为这里呈现的是译员本身固有的状态,只能用“着”;而“金丝眼镜”则不是“鼻梁”的固有状态,这样的两个句子连在一起,为了避免使用重复,使语篇内部富于变化,因此,后一句采用了和前一句不同的“V了”句。
通过比较,我们认为,(15)(16)中划线的“着”“了”同样是不能互换的。童文之所以认为这两个句子没有明显区别,是因为只看到了它们在存在小句内部环境上的相同,而没有看到它们在更大的外部语境上的相异。
“V着”与“V了”句表现出的“预设”与“变化”的差异可以解释在剧本中描写舞台布景的部分为什么常常使用“V着”句:
(17) 北房是王家,门口摆着水缸和破木箱,一张长方桌放在从云彩缝里射出来的阳光下,上边晒着大包袱。……东房,右边一间是丁家,屋顶上因为漏雨,盖着半领破苇席,用破砖压着,绳子拴着,檐下挂着一条旧车胎;门上挂着补了补钉的破红布门帘,门前除了一个火炉和几件破碎三轮车零件外,几乎是一无所有。左边一间是程家,门上挂着下半截已经脱落了的破竹帘子;窗户上糊着许多香烟画片;门前有一棵发育不全的小枣树,借着枣树搭起一个小小的喇叭花架子。架的下边,靠左上角有一座泥砌的柴灶。(《龙须沟》第一幕)
上述舞台布景中,除了用“有”字句、“是”字句表存在外,其余的多是“V着”句,“V了”句基本没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认为,剧本中的舞台布景都是对现时舞台状态的一种静态描写,当大幕拉开之时,观众(读者)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些已经设置好的场景,至于什么时候设置的,观众(读者)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大家所见到的就是那个设置好的场景一直延续到现时的状态,与“V着”句表现的预设场景刚好吻合,所以,剧本中的舞台布景部分多用“V着”句,且其中的“着”都不能换为“了”。
由此可以看出,“V着”句和“V了”句的适用语境是不同的:“V着”句侧重描述预设场景,“V了”句侧重描述变化场景。在单个的静态句子中,“着”“了”虽然可以进行互换,互换后的句子表面上看也是合格的句子,但因为它们所表达的句子意义不同,适用语境不同,在动态的篇章语境中,“V着”句和“V了”句基本上是不能互换使用的。
二、“V着”“V了”静态存在句的
体貌地位
关于“V着”“V了”静态存在句中的体貌研究中,前辈学者多立足于“着”“了”体意义的差异研究,对“V着”句和“V了”句的体貌地位没有进一步界定。如戴耀晶认为,“带体标记‘了’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动态的现实事件;带体标记‘着’的句子则表达一个非完整的强静态的持续事件” [11](92)。戴文将体意义划归为句子,为“着”“了”互换现象做了新颖的解释,但他只指明了“V着”句和“V了”句时体性质的差异,并未确定静态存在句的体貌地位。Nedjalkov&Jaxonjtov“把汉语普通话表持续而不是表进行的‘着’看成是状态体的标记”[12](97)。陈前瑞在论述汉语阶段体时,把“摆着、挂着”之类表示持续状态或存在状态的“着”称为结果体,并认为Nedjalkov“把这一类传统上表持续的‘着’看成状态体或广义结果体的标记是有道理的”[13](98),但未能论及“V了”句的体貌地位。维克多在陈前瑞的基础上,认为“V了句是狭义结果体,V着句是广义结果体”[14](32),“V了”和“V着”是两个前后相连的阶段――“V了是行为结束以后的起始状态,V着是行为结束以后的持续状态”[14](32)。但这一认识无法解释“细细的枝条上挂着绿色的柿子。”[12](132)这样的句子。句中“挂着”所表示的状态显然“与之前的动作完全无关”[13](98),又怎能说是行为结束以后的持续状态呢?
(一)广义结果体与狭义结果体的区别
Nedjalkov从类型学的角度对结果体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区分了狭义的结果体和广义结果体。广义结果体包括状态体(stative),状态体是指用来表示状态(state)的形式,包括语法性质的动词形式和派生的动词。狭义的结果体则不包含状态体,仅指表示一个结果状态的形式,而且该结果状态蕴含一个造成该结果的动作”[13](97)。
在确定静态存在句的体貌地位前,首先应明确:静态存在句作为一类句式,有其固定的句式意义,即“空间内以静止的状态(方式)存在某人(物)”。因此,不管是“V着”句还是“V了”句,都表示某种状态的存在;但在表示“状态”这一共同点的基础上,两个句子间又存在差别:“V着”句表示的是单纯的状态持续;“V了”句表示变化的状态。在汉语中,“V着”句和“V了”句的差异大致体现了广义结果体和狭义结果体的区别。
我们基于以上认识,论证“V着”句和“V了”句的体貌地位。
(二)“V着”句的体貌地位
“V着”句侧重描述预设场景,展示的只是一种单纯的状态持续,并不关注带来这种状态的动作,如:
(18) 旧时情景,又一幕幕再现在眼前。……那是他刚出现时的模样,戴着墨镜,穿着学生装,一手拎着一只鸟笼,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句中的“戴着墨镜,穿着学生装”是对小云刚出现时状态的静态描写,也就是说妤小姐最初见到小云时,他就是这样的装扮,至于他什么时候戴的眼睛,穿的学生装,“戴”和“穿”的动作并不是关注的重点,它关注的只是“墨镜”和“学生装” 的存在状态。
如果说(18)中的“V着”句跟动作多少还有些联系(但并不关注动作)的话,有的“V着”句跟动作则毫无关系。如:
(19) 一棵树下面蹲着一头白石大狮子。[12](132)
(19)句表示的是“树下面有一头白石大狮子存在”的语义,“V着”句表示的只是一种存在的状态,而这种状态跟句中的动词“蹲”完全没有关系,因为狮子是石头的,不可能发生“蹲”的动作。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V着”句描述的是动作结束后的状态持续,是一种单纯的状态描写,这种状态即使和动作有关,句子本身也并不关注状态之前的动作发生,有的状态甚至和动作完全没有关系,汉语“V着”句的这些特点具备广义结果体的典型特征,属于广义结果体。
(三)“V了”句的体貌地位
“V了”句描述的是发生了变化的状态,而这种变化状态总是由某种动作行为带来,如:
(20) 他把逐渐暗淡下去的“时福海记”重新装修了一下,……三面大镜之间挂了两个狭长的镜框,里面嵌了磁青砑银的蜡笺对联,请一个擅长书法的医生汪厚基浓墨写了一副对子:不教白发催人老 更喜春风满面生。
划线的“V了”句显示了“时福海记”发生了变化的状态,很显然,这种变化是由“装修”的动作引起的。
“V了”句描述变化了的状态,而这种变化状态总是由某种动作行为带来,“V了”句的这种特征和典型的狭义结果体“蕴含一个造成该结果的动作”相类似,但典型的狭义结果体还关注带来状态的动作,“V了”句并未明显地表现出对这种动作的关注,如:
(21) 不久,我在一次朋友请客的宴席上又见到这人。他如今已是一家什么都干的大国营公司的副总裁,人胖了三圈,西服笔挺,还戴了近视眼镜。
句中的“戴了近视眼镜”是“我又见到这人”时“他”的状态,结合前后语境可以看出,这种状态和以前相比,显然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他当了一家什么都干的大国营公司的副总裁”之后才出现的,但是对带来这种状态的动作并不关注。
因此,我们认为,“V了”句并不是典型的狭义结果体。严格地说,它介于典型的广义结果体和典型的狭义结果体之间,但因为它和典型的狭义结果体的距离更近,在实际应用中,为便于操作,大致可将其归入狭义结果体。
注释:
① 本文例句均来自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
参考文献:
[1] 范方莲. 存在句[J]. 中国语文, 1963(5): 386?395.
[2] 宋玉柱. 存在句中动词后边的“着”和“了”[J] . 天津教育学院学报, 1988(1): .
[3] 尚新. 语法体的内部对立与中立化――英汉语对比研究[D] .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4] 刘宁生. 动词的语义范畴“动态”与“静态”[J]. 汉语学习, 1985(1): 117?128.
[5] 任鹰. 静态存在句中“V了”等于“V着”现象解析[J]. 世界汉语教学, 2000(1): 28?34.
[6] 戴耀晶. 现代汉语表示持续体的“着”的语义分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1(2): 92?106.
[7] 张谊生. 助词与相关格式[M] .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
[8] 张旺熹. 汉语特殊句法的语义研究[M] . 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9.
[9] 潘文. 现代汉语存现句的多维研究[M] . 南京: 南京师大出版社, 2006.
[10] 童小娥. 从视点角度看静态存在句中的“着”和“了”[J]. 南华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08(4): 87?90.
[11] 戴耀晶. 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M] .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12] Nedjalkov, Vladimir P. (ed.) 1988 Typology of resuitative constructio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Originally in Ruassian in 1983)
[关键词]县域经济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3-0150-01
1.县域经济概述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范围的一种中观性质的区域经济,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是国民经济管理系统的中间环节。在整个国家行政区划中,县域行政区处于国家、省、市、自治区等更高一层的经济区域中,而下面又有乡镇、村社等更小的基层单元,作为一级贴金基层的行政机构,县级政府起着连接城乡、承上启下的沟通各业的重要作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各项指标,在一个县域的范围内,基本上都可以得到反映,我们可以把县域这一层面的经济,看作是整个国家的基层经济。如果把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经济说成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支柱,那么县域经济则是国民经济的基石。
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全省综合经济实力能否提高,对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带动作用将十分巨大,关系到贫困县致富奔小康的问题,是关系全省人民共同富裕的大事,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应放在战略高度来抓。
2.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在全国中等水平徘徊,与县域经济强省差距很大
从全国情况看,河北省县域人口比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0%,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15%,在全国县域经济中发展水平位于中等略微偏上水平。虽然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全国部分沿海省、县域经济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形式很严峻。河北省的县域GDP及县域财政收入等都低于其他沿海省份,尤其是县域平均财政规模只有山东省的二分之一,浙江省四分之一,江苏省的五分之一。
2.2 城乡二元结构突出
河北省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拉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逐年扩大,.同时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一长幅度,农民增收趋缓;另一方面,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偏低。非农就业结构的变化跟不上非农产业结构的变化,二者呈现不协调状况。实现工业化的基本标准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分享工业化带来的成果,而如果存在较大比重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则无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到何种水平,都不能说工业化取得成功,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严重体制障碍。
2.3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国际经验和经济理论都证明,在工业化进程开始以后,区域差距通常要经历先低一后高一再低的“倒U型”过程。主要原因是资源由效率低的地方向效率高的地方流动的结果,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的问题,资源得到合理流动应使人均占有量差距得到平抑。河北省的区域差距基本处于差距扩大的阶段,且由于区域之间要素流动存在一定障碍,区域不平衡问题在人均占有量方面差距日益突出。
3.促进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3.1 积极转变发展思路
有山靠山,有水吃水,有资源开采资源,有传统特产发展传统特产,依据这种比较优势理论。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执行的基本是“凭借优势,发挥特长,一县一业”的思路。有是什么发展什么的比较的比较优势发展思路容易被接受,便于操作和执行,但它可能抹煞经济发展中的创造力,增加技术创新、产品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惰性;也会使经济发展停滞在市场学所讲的“生产观念”阶段,只关注产出,对市场重视不够,造成产销脱节,生产赶不上市场的变化;它还会造成经济发展因自然条件不同而产生的极度不平衡,而且是落后者有所托词并甘居人后;另外,比较优势发展思路是一种传统的稳步发展策略,在大家都在努力发展的时候,一般不会有出众的速度和业绩,从而也就不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赶超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的既定经济发展目标。指导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必须以现实为基础,面向未来,具有前瞻性,在保证继续发扬现有优势的同时,更大力度地鼓励县域经济向符合时代需要的市场型和知识型转化,争取发展的先机。
3.2 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不是一个可选可不选的模式,而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培育和发展县域特色经济,首先必须普遍强化县域特色经济的意识,才能确立培育和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思路。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大致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萌芽阶段:它是以农产品的种植为背景的。过渡阶段:形成一种或几种特色产品和服务。高级阶段:它以满足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并且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商品和服务生产为内容。
县域经济的三段式发展过程,其实也就是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某些要素的功能会逐渐弱化,另一些要素的功能将得到强化。必定使一些产品或产业成长壮大而另一些产品或产业萎缩。这就是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当前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题中之义。
3.3 促进资源型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河北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前30强的县域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靠资源强县,即资源型县域经济。资源型县域经济是指在一个县域内的国民经济结构中,支柱产业是依靠资源的优势是靠资源优势发展起来,在生产总值中(GDP)中,资源的开发及销售所占比重较大的县域经济。邯郸的武安,唐山的迁安、承德的宽城等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较好,成为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增长的主动力。必须把促进资源型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走科技兴县之路,促进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综合竞争力较强的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并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县域经济强县的产业结构调整,能够创造更为宽广的产业平台,发挥经济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县的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首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提高全省、特别是县、乡、镇领导干部和企业经营者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形成较为坚实的社会公众认知基础。要坚持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提高资源利用率,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要在资金配套和税收减免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促进节能减耗技术和设备的推广使用,促进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
其次,走节约型道路,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资源县的最大劣势是容易受到市场需求萎缩的冲击,多数情况下靠出卖资源型产品获利,市场不稳定,产品附加值低,深加工不够,产业循环差,这不仅造成资源的无度开采,也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如张家口的尉县、兴隆的煤炭生产,以煤炭资源为主导产业的县域经济,在大多数情况下,多数生产单位都是靠提高煤炭产量和销售量来获取利润,这种粗放的产业,无论在经济效益上还是在资源供给方面都缺乏后劲和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薄锡年,河北县域经济特色化发展的思考[J],商业时代,2006(13).
[2] 吴建民,丁疆辉,我国县域经济类型划分的研究[J],世界农业,2010(9).
[3] 杨勇,产业集群与县域工业园区视角下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28).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问题;应对策略
改革开放促使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重大发展,带动国民经济的同时也呈现出产品创新度不够、产权意识缺乏以及其他国家对我国政策产生的误解等问题,对外贸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此,有必要探讨出以上问题的解决对策,促使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健康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实力。
一、对外贸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创新力度不足
当前对外贸易企业当中,创新度不足,导致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在创新力不足方面主要体现在技术人才的缺乏、资源利用不充分、商品特色不显著、关税政策不完善、品牌影响力不高等[1]。
(二)产权意识不明
对外贸易发展过程,知识经济逐渐占据市场主导作用,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存在意识薄弱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未能重视品牌的树立,加强对产品商标的保护,也没有意识到产权与国家对外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些企业没有对商标专用权的获取提高意识,导致虽然企业研发出核心技术,也不能利用法律对其加强保护。更有部分小型企业认为申请专利需要花费较高成本,主动放弃产权使用权利,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此外,在商标价值方面意识淡薄。知识经济不同于实体经济,在技术创造之后,容易被窃取,不能发挥其重要价值。
(三)政策理解存在误区
当前,我国周边国家在对我国经济政策的理解方面存在误区。“中国梦”的提出倡导的是和平、向上的精神,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相符。不仅对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且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贡献巨大的力量。部分国家将“中国梦”解释为人口的扩大以及土地的扩张。同时“一带一路”政策也被曲解成经济侵略、地缘侵略。除政策方面的误解,在我国出口关税补贴与退税政策也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反对,认为我国对外贸易存在倾销意向,这些因素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巨大影响。
二、对外贸易经济问题的处理对策
(一)提升产品质量
企业要提升自身行业竞争实力,需要提升产品附加值。产品附加值离不开创新,只有加大创新力度才可提升产品质量,进而增加产品附加值。当前对外贸易产品生产集中程度较高,企业需根据自身经济情况合理调整经济规模,促使竞争力在产业价值链以及附加值等方面有所体现,促使对外贸易的经济不断发展。在产品质量提升方面,应加大创新研发力度,不断使用新技术。我国部分对外商品质量和其他国家对比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尤其在高端产品中,由于其附加值不高,导致对产品出口产生较大影响。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科研能力不足,部分企业特色技术没有被充分利用。与此同时,企业开发技术和产品的同时需要经费支持,对此,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例如:改革国产化关税优惠政策,促使其利于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实现高端人才的培养,提升科研人员素质,将企业内部技术、资源等充分利用,促使技术研发深入落实;及时关注社会发展,掌握国际经济动向,使用和时展相适应的技术形式,将出口商品的中国特色展现出来,创新外贸商品研发形式,打造自主品牌,促使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在世界舞台上稳步向前发展。
(二)提升产权意识
企业要实现经济发展,必须对知识产权有明确认识,加强对其保护,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要立足社会发展,强化产权保护,可利用相关法律和法规加以保护。具体可通过以下两方面完善产权意识的提升:其一,加强和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建设,细化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使其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其二,强化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法律执行力度,提升公众对产权意识,避免由于意识缺乏而产各种侵权行为。产权意识强化对企业发展十分重要,因此,政府应高度重视,尤其是对于新兴技术,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解决由于产权问题对外贸经济产生的影响。
(三)强化外交关系
当前,部分国家对于我国经济政策存在理解误区,同时在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背景下,促使我国和周边国家的对外贸易環境更加复杂。此时我国应不断加强和周边国家的互动交流,促使我国外贸经济发展的同时能惠及周边国家。以中国梦融入到亚洲梦当中,与周边国家形成经济命运共同体,提升其对我国经济政策的认同感。在与他国之间交流过程,为促使其明确我国经济政策,需重点加强对“一带一路”政策的解释,倡导共赢互惠,让其他国家搭乘我国经济发展“列车”,促使世界经济同步发展。同时在我国与其他国家互动交流过程,提出的所有倡议都应立足于全局,明确中国是大国,具有高度责任感,在对外关系处理过程始终遵循友好、和平原则,和其他国家共同打造互惠共赢的经济交流。加强国际交流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制约我国外贸经济发展的意识。当前世界经济受到冲击,导致大量失业人员的出现,同时薪资不足导致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积极性不足,使国际市场呈现出疲惫状态。同时全球范围存在贸易保护,促使行业出现恶性竞争。以上因素对贸易产生较大影响。各国家实体经济制造行业都在寻找降低生产成本的方式。中国周边国家原材料由于成本低廉受到欧美等国青睐,这些现象正占据中国贸易出口市场份额,为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挑战。对此,中国应以积极的态度,灵活应对各项挑战,准确把握经济动态,作出相应调整,出台和进出口贸易相关的经济政策,保护对外贸易经济。此外,还应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联合体经济,促使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持续发展[2]。
内容摘要:高等教育投资环境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环境存在着诸多问题,讨论优化高等教育投资环境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 投资环境 财政投资
教育投资,也称教育投入、教育资源投入条件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为培养更高层次的劳动力和技术人力以提高其智力水平和劳动能力而投入教育领域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教育投资是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随着世界市场的扩大和国际分工的细化,对不同层次和种类的专门人才和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提高民众文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教育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窗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知识和人才的“蓄水池”,左右着我国新时期历史使命的实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这个“蓄水池”扩基,这就要求相应的教育投资与此相适应。我国的教育投资来源众多,有中央政府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县级人民政府财政拨款,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支出的教育费用,还有民间教育投资。虽然近年高校扩招在很大程度上扩张了高等教育规模,但是我国“供给导向型”的高等教育投资依然难以与经济市场化的现实需求环境相适应。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内部投入和外部需求矛盾加剧
当前,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模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虽然近几年高校扩招在一定程度上使这种矛盾有所缓解,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与实际教育经费投入短缺的矛盾。不仅如此,从我国居民目前实际教育的消费水平来看,我国教育消费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全国15万户城镇居民家庭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全国54%的城镇居民家庭有子女在校就读,平均每百户供养112个子女,其中接受大学及以上教育的占 5.1%,大专学生占3.3%。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整个教育系统的龙头,统领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只有缓解高等教育的供给与需求间尖锐的矛盾,才能创造一个宽松的素质教育环境,才能使我国的教育真正实现大众化,走向国际化。
(二)政府财政能力有限导致高等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衡量一个国家教育经费的主要标志是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教育经费一般占GDP的比重是5%-7%,与我国经济水平相当的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一般占GDP的比重是4%左右。多年来,我国每年教育经费占当年GDP的比例总是徘徊在2%左右。然而,当今的国际竞争是高科技和高素质的竞争,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和源源不断的高智力成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和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高等教育要满足新形势的需求就必须有更高投入。但高等教育投资入不敷出的困境阻碍了高校技术改进和技术创新的步伐。
(三)财政投入主渠道相对弱化且社会投资短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的认识实现了战略性转变,政府给予教育支持纵向看呈现上升趋势,但随着教育经费投入思路由一元化向多元化的转变,我国教育投资体制现已进入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投资为辅的阶段。各级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全国教育经费投入的比重逐渐下降,力图在解决教育经费投入实践上寻求一条多渠道的新路。但教育事业仍旧过分依赖财政投资,过分依赖公共投资严重制约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力度和深度。而作为教育投资另一重要来源的社会资本却有选择性地在高等教育投资,这使得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资金严重缺乏。
(四)多元化教育经费投入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
在国家教育财政投入主渠道相对弱化的环境下,多元化筹措教育资金渠道能否畅通,与政府相应政策支持息息相关。目前,社会资金充裕,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公民个人以及海外有大量闲散资金,仅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我国居民储蓄5万多亿元的10%准备用于教育。但他们对于投资教育缺乏信心,更缺乏相应政府的支持。对非政府投资的教育政策目前我国除了实行鼓励捐赠政策外,还颁布了《捐赠法》和《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但这些政策支持仍难以让非政府组织或个人无障碍地投资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高校只能通过合同研究、专利出让、联合科研办学、联合培训等方式,从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公民个人获得少量经费。同时,由于在民办教育政策的设计、制定、实行和调整方面,尚未实现一般公共政策和特殊政策有机结合,也难以吸引民间投资于高等教育。不仅如此,在国家财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的环境下,筹措教育经费的相关机构并没有及时采取调整措施,这就使民办教育投资环境在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学校自主性缺乏自;而且尚未建立民主化的、公开化的、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也阻碍了多元化教育经费的投入。
(五)教育经费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教育法》第五十五条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实际上,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长期处于事权和财权分离状态。由于财政性教育经费的财权、事权不统一以及教育经费预算等级较低而造成一系列问题:一是教育经费预算数量相对弹性较大,缺乏透明度;二是教育发展和政府对教育的拨款脱节;三是教育部门无权行使有效的宏观管理权与调控权,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同时,中央与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事务上的支出责任划分不清。首先,中央政府的高等教育财政责任和地方政府的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相交叉,其各自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财政责任并不是按照高等教育的事权范围进行划分。其次,在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权过程中,中央政府下属高校财力雄厚,隶属于地方政府院校财力薄弱,最终使高等教育区域差异逐渐扩大。最后,央属高校利用高等教育改革向地方院校转嫁部分高等教育责任:在高等教育改革中,部分央属院校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将大量地方人事和财政划归地方政府负责,从而造成高等教育事权与财权不匹配,因此导致了高等教育财政区域差距的扩大。
(六)民间教育投资不均导致教育不公平
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我国经济从封闭式经济向开放式经济过渡。开放式经济是自由选择的经济,在开放式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民间资本参与高等教育是现代教育模式发展之必然。非公立学校由于缺乏无形资产,只能通过加大有形资产的投资力度以改变和强化公众对非公立学校的选择,所以,非公立学校是民间教育投资选择的主要方向。但民间投资的寻利性使投资教育资源的配置向有利于追求利润的态势发展,这使得不少民间投资或者集中分布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者投向能迅速将教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职业技术教育产业或应时教育产业。民间资金在投资于高等教育过程中的选择倾向使地区之间、学校之间、个人之间投资不均,这导致高等教育从层次、规模上在区域、校际间出现不均衡。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环境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且强化政府投资职能
优先发展教育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重要层面。在实现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转变中,不断增加教育投资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虽然新形势下政府已不再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成本的唯一承担者,但我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教育历史环境决定了在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政府仍然是我国教育投资的重要承担者,这是由我国的历史条件和教育的功效责任决定的。相对于各个阶段的教育,高等教育成本的支出占所有教育支出的比重最大,这就决定了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投资也应最多,这是由我国当前人们的经济收入水平和教育观念所决定的。
与此同时,在教育经费投入和管理过程中,还要不断完善政府投资职能。在政府教育经费支出上,严格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管理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在不同层次院校管理教育经费过程中,权限分明,界限清晰,明确各自的财权和事权范围,依法享有各自的权力,承担各自的义务。
(二)增加家庭和个人教育投资比重且有的放矢地开征教育税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掌握科学技术在劳动生产中的重要性,人们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需要日益膨胀。高等教育已不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提高教育经费在GDP中的比重是国家优化发展教育战略地位的必然,也是顺应社会发展规律之使然。但高等教育最大的受益者是教育接受者个人或家庭,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是其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增大、社会地位提高的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在强化政府教育投资职能的同时,更要加大家庭和接受教育者本人对于教育成本的承担力度,这符合共同受益的经济原则。开征教育税是增加高等教育投资的重要方式,但开征教育税要根据家庭和个人收入、家庭状况有所区别,而征教育税收入要侧重投资于高等教育基础薄弱的地区和院校。
(三)完善民间教育投资的环境且建立高等教育投资激励机制
当今世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并未注意到将大量闲散资金投资于教育事业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潜力,这与当前我国的公共政策宣传不足和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潜力价值认识薄弱分不开。所以,首先,通过政府宣传鼓励民间资本向高等教育投资。其次,从政策导向上,给予投资于教育的民间组织、团体或个人更大的自,在教育经费投入和管理上民主化、公开化、科学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监督和社会监督体制,给民间教育投资创造一个宽松、有序、和谐的投资环境。
(四)完善教育投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随着我国教育投资渠道的不断拓展,社会向教育投资的方式已经向多元化发展。但多元化教育投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投资随意性、权责不分明、缺乏科学管理等不规范投资行为。这是教育投资问题尚未纳入国家法律调控的范围之必然。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制定《教育投资法》及与之相关的教育经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才能满足我国教育投资现状的迫切需求。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根据本国的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适时制定的教育经费法,明确教育经费原则和教育经费的来源及教育经费筹措方式,政策拨款条件、数额、份额、维持经费水平的基本标准等,并规定教育经费分配和使用具体细则,辅助教育经费的管理和审计,并适应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经费进行应时改革。通过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投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与之相关的政策措施,将民间投资体制纳入科学化、法治化道路,其必将为中国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事业适应经济全球化形势,走上素质教育道路注入新的“血液”。
(五)发行教育彩票以拓展高等教育资金筹措渠道
发行彩票要具备“公益性”和“社会关注性”等特征,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社会公益性和社会关注性特征明显。在高等教育领域发行教育彩票不但与国家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公益政策相适应,而且顺应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历史发展潮流,理应得到法律的认可和全社会的支持。不仅如此,发行教育彩票有诸多利益所在:通过重新分配社会资源,间接拉动经济的增长;通过教育彩票收入,缓解高等教育投资困境;通过教育彩票发行,将高校纳入市场竞争的体制,刺激其发挥各类优势,提高竞争力,加速教育国际化步伐;完善我国彩票业市场,推动其向科学化、法治化发展;通过参与教育彩票的发行,增加消费者福利。总之,发行教育彩票是教育产业融资新的、积极的重要手段,它能拓展我国高等教育资金筹措渠道。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环境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成功至关重要。探究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并从宏观和微观全方位地解决问题,不但有助于量化我国高等教育,而且有利于有效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改革持续、稳定、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一之.民办教育投资期待政策支持.中华工商时报,2004-9-30
一、引言
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所展示的文字,具有特殊的交际功能,以及提供信息和完成指令的作用(罗选民、黎土旺,2006:66),而纪念馆这类场所的说明性文字大体上也属于公示语的范畴。2015年7月31日,笔者携家人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和枣园革命旧址。作为一名英语工作者,笔者刻意关注上述景点中公示语的英文译法,却遗憾地发现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2015年2月2日,延安旅游网报道:“延安2014年全年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3145.5万人次,全年旅游综合收入171.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46%和13.07%。[……]去年,延安启动枣园、杨家岭等十大革命旧址景区改造工程。[……]我市旅游主管部门[……]广泛开展延安旅游形象宣传,有效提升了延安的旅游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来延旅游。”
应该看到,在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方面,延安的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可是,在3145.5万人次的海内外游客中,究竟有多少懂英语的海外游客?他们对延安景点英文公示语中的明显错误究竟感受如何?对此,笔者无法知晓。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些错误已经或多或少地对“延安旅游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下面结合具体译例,重点分析延安景点英文公示语中存在的错误,探讨提高公示语英文翻译质量的可行措施(文中下划线均为笔者所加)。
二、存在问题分析
(一)拼写错误过多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和枣园革命旧址的英文公示语中,至少存在41处拼写错误,其中introduction一词竟被拼错了三回,甚至连China也被拼成了CHAINA。
(二)用词不够准确
例 :8月9日,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解放区军民开展对日全面反攻作战。
原译:On August 9 Mao Zedong released the statement The Last Round with the Japanese Invaders, and the army and people in the liberated areas launched all-round attacks against Japan. On August 15 Japan declared the unconditional surrender. On September 2 the Japanese representative signed the capitulation. […]
三、对策建议
迄今为止,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已经召开了三次。2015年8月5日,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输入主题“公示语+翻译”,搜索结果显示共有1353篇文章在国内各类期刊上发表。由此可见,翻译界的专家学者对公示语的翻译非常重视。可是,公示语翻译中明显错误依然随处可见。那么,如何避免类似延安部分景点英文公示语中的明显错误呢?笔者建议如下:
(一)实施有效组织,提高应有认识
公示语的英文翻译工作必须是主管部门的组织行为。主管部门的具体工作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公示语汉语文稿的定稿、挑选确定英语翻译人员、组织英语专家审定英文译稿、确定后期制作人员和质量检查员、组织英语专家最终把关。第二部分包括定期督促检查下属具体单位对展板等的平时管理和维护,发现脱落和损毁的文字要及时修补。
革命圣地延安不只是延安人的延安,也不只是陕西人的延安,而是全体中国人的延安。就延安公示语翻译而言,管理部门、具体译者、审校专家、后期制作人员都必须提高认识,都要充分认识到错误翻译对延安形象、陕西形象乃至中国形象的毁伤性影响。
(二)借鉴成功经验,发挥专家作用
《选集》英译的成功经验值得延安旅游主管部门借鉴。笔者建议,延安旅游主管部门成立一个三至五人的专家组,对延安市的所有英文公示语进行一次拉网式的普查,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去伪存真,纠正错误,进一步提高英文翻译质量。
(三)加强过程监督,确保译文质量
延安旅游主管部门必须加强过程监督,特别是对后期制作人员工作的监督。后期制作人员的任务是将已定稿的译稿转化成展板文字和石刻文字等,他们的工作极其重要,却常常被忽略,没有得到应有的质量监督。质量检查人员必须是英语专家,要与后期制作人员一起工作,这样才能确保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四、结束语
1.玉米秸秆还田的优势
玉米秸秆还田作为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措施,逐步得到普及并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一,实行玉米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连续2~3年实施玉米机械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0.15%~0.2%,增加速效磷33%~45%、速钾25%~30%,增加含氮量1.06%,一般能提高作物单产20%~30%,从而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第三,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秸秆还田还可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的劳动强度,节约时间,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但直接还田方法如使用不当,也会使作物生长发育受到不良影响。
2.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要点
玉米秸秆还田就是把玉米秸秆通过机械切碎或粉碎后,直接洒在地表或通过机械深翻或旋耕犁深旋把秸秆施入土壤的一种农业措施。玉米秸秆还田技术主要分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直接还田主要通过玉米收获机和旋耕犁来完成;间接还田则是将切碎的玉米秸秆通过堆积、堆沤、腐熟后施入土壤。与传统的耕作方法相比,秸秆还田技术省去了玉米掰穗、割秆、运穗、转秸秆、除根,然后耕地播种等工序,目前这一农业新技术普遍被群众接受。玉米秸秆还田可以明显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节约劳动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农田周围环境
2.1保证秸秆粉碎质量 首先使用设计合理、功能较全的新型机械。其次田间作业前一定要调试好机械,玉米秸秆粉碎长度掌握在3~5厘米为宜,以免秸秆过长土压不实,影响作物出苗和生长。
2.2尽早翻耕或旋耕 机械收获玉米,秸秆粉碎后被均匀撒在田地之中,此时要尽快将秸秆翻耕入土,深度一般要求20~30厘米,最好是边收边耕埋,达到粉碎秸秆与土壤充分混合,地面无明显粉碎秸秆堆积的目的,以利于秸秆腐熟分解和保证作物种子发芽出苗。有条件和时间的农户秸秆还田后的地块最好采用机械翻耕,翻耕最好是铧式犁,因为铧式犁有旋耕机不可比拟的功能——深耕埋草,也就是可以把秸秆掩埋到20~30厘米土层下,不仅有利于节水保墒,而且有利于秸秆腐熟。
2.3增施氮肥和腐秆剂 在秸秆粉碎后,旋耕和深翻前,除按常规施肥外,每667平方米按100千克秸秆计算,加入10千克碳酸氢铵或3.5千克尿素,有条件每667平方米再加2~3千克秸秆腐秆剂,以加快秸秆腐烂。补施的氮肥被微生物利用后仍保存在土壤里,其利用率比在没有还田的耕地要高,可以避免作物苗期缺氮发黄。
2.4足墒还田 土壤水分状况是决定秸秆腐解速度的重要因素,因为秸秆分解依靠的是土壤中的微生物,而微生物生存繁殖要有合适的土壤墒情。若土壤过干,会严重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减缓秸秆分解的速度,故应及时浇水,生产上一般采取边收割边粉碎,特别是玉米秸秆,因收割时玉米秸秆水分含量较多,及时翻埋有利于腐解。
2.5还田数量要适宜 秸秆还田可提高地力,增产增收,但并非还田越多越好,其还田数量要根据水源和耕作条件来决定。原则上应保证当年还田秸秆充分腐烂,不能影响下茬耕作质量。一般情况下,玉米秸秆的还田量是:一般以400~500千克/667平方米为宜,过多会危害下茬作物根系生长。
2.6播前土壤处理 秸秆还田由于时间紧,上茬玉米田大量的害虫虫卵和病原菌容易被翻入土壤,特别是近几年玉米粘虫、小地老虎、红蜘蛛和丝黑穗、大小斑病等病虫害发生严重,历年病虫害发生较严重的秸秆还田田块,应在旋耕或深翻前每667平方米撒施3~5千克3%的辛硫磷颗粒剂或3%甲·辛颗粒剂和2~5千克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或用48%的辛硫磷乳油500毫升1~2千克水稀释与20~25千克细沙或细土拌匀后再与2~5千克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拌匀,均匀撒施地面深翻或旋耕土中,以杀死土壤中的病虫菌源和虫卵,达到防控病虫害的目的。上茬玉米病虫害特别严重的地块不宜直接还田。
3.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注意事项
3.1尽早翻耕 秸秆粉碎后被均匀撒在田地之中,此时要尽快将秸秆翻耕入土。这样一方面可以让秸秆尽快翻入土壤,加快秸秆分解的速度,对于一年两季的地块可减少因秸秆隔离土壤造成下茬作物落干而死,影响出苗率;另一方面尽早翻耕还可以避免秸秆损失,粉碎后的秸秆未能及时翻入土壤,干燥后容易被风吹跑,秸秆扎堆还影响耕地,造成下茬作物出苗困难。
3.2水分管理 秸秆分解依靠的是土壤中的微生物,而微生物生存繁殖要有合适的土壤墒情。若土壤过干,会严重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减缓秸秆分解的速度。
一、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表现尤为突出。一些以前弃耕或不要地的农民现在重新要地耕种,这就使得原本因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而带来的农村土地流转纠纷更加频发,这已经成为我镇当前农民上访的主要问题。
(二)、乡村债务越滚越大。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乡镇多数村屯都背负着沉重的债务,有些村屯达到百万元以上。税费改革以前,部分乡镇靠收取农业税逐渐偿还债务。税费改革后,多数村屯由于没有支撑财政的骨干企业,地方税收较少,过去偿还债务的渠道被切断,而新的还债机制没有建立。靠转移支付,仅能勉强维持生存,根本没有财力偿还债务,更没有能力拿出资金搞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约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村级办公经费不足。按照省里核定的村级支出标准大小村都尚有缺口。从现实情况看,绝大部分村负债运转,有的村拖部工资,影响了干部的积极性。
(四)、部分缺失土地农民要求分取土地。有些农民因种种原因在第二轮承包土地过程中,没有得到土地,税费免除以后,由于利益的驱使纷纷要求分取土地。
退耕还林政策执行倒退。在退耕还林政策中,退耕地不再缴纳农业税是作为一项优惠政策以免代补的,种树比种粮有较好的收益。如今种树收益还未完全实现,而种粮既免税又有补贴,种树的“以免代补”已失去优势,一些农民又开始“退林还耕”了。
二、对策与建议
(一)、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农经管理部门是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管理主体。因此,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农经管理部门在农村土地流转上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搞好调查研究,掌握农村土地流转动态,重点解决农村土地流转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及时制定出引导、规范和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意见和建议;二是指导订立土地流转合同。
(二)、在村级债务上,一是采取措施化解现有债务。通过精简机构、费用包干、资产盘活、蹲息降债、纠错减债等方式化解现有债务。二是防止新债发生。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的监督管理,建立村集体借款审批制度。村级兴办公益事业要量力而行,杜绝各种超越经济承受能力的举债工程、达标工程。三是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财力补助。村级债务有相当一部分是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维护社会稳定、河道治理、农田水利建设以及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建议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财力补助,化解村级债务。
(三)、加大农村转移支付力度,保证农村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取消农业税后,村集体经济收入在短期内必定减少,这必将影响基层政府正常职能的发挥,因此国家要从全局出发,加大村级的转移支付,这样才能保障农村生产公益事业正常运转,保证基层政府各项职能的正常发挥,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四)、解决农户缺失土地问题。在继续坚持土地政策三十年不变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对农户承包的土地适时进行小规模调整。要协助村组对机动地、瞒报土地、撂荒土地等进行调查摸底,分给缺失土地农户。或者要充分发挥村民会议作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村组有收入的,给予缺失土地农户适当的经济补偿。对于过去瞒报的土地,重新进行上报。
关键词: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074-02
2015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从而全面提高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教育部统计,2015年全国独立学院共有275所,在校生达260多万人,独立学院承担了全国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任务的18%,成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常州大学怀德学院迁址靖江办学,本着培养人才、服务靖江经济的原则,努力寻求拓展发挥本校继续教育为靖江地方经济服务的模式,而靖江各企业对各层次人才的技术提升等方面培训有着迫切的需求,校、企、政府三方共建员工继续教育培训基地,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技能,为靖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显得非常必要。
一、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建设现状与共性问题
继续教育的培训基地建设是为了满足高校在教育环节的特色化发展,在有效依托高校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的基础上,以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办学经验来为继续教育的基地建设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模式和多类型的教学体系,使继续教育的基地建设突出市场化的需求特点,以满足市场经济和社会整体的环境要求,使继续教育的基地建设形成协调分明的运行机制。但是,整体性的规划方针在实际的教育体系建设中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在基本的建设方面从共性问题出发和入手,以实现继续教育的效能发挥。
1.基地建设的全局规划和资源配置缺乏整体的协同性。在当前的继续教育状态下,培训基地的建设采用独立的运营模式和状态,在进行基地建设和目标培养、课程设置以及资源配置、效果评估等方面实现整体性的方案设定与规划。在继续教育基地建设中,各个环节需要实现有效的合作与协同,在建设中某个环节和部门的建设力度过于繁重时,其他部门和区域需要实现一定的辅助和协同,有效完成各个环节的基地建设。
2.基地建设的培训需求和课程设置缺乏调研的系统性。继续教育的基地建设环节,需要对培训的整体需求探寻科学的调研活动。这就需要在高校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中进行主动性的调研,比如上门走访或者电话沟通等方式进行,然后在了解整体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培训课程体系的建设。此外,还需要强化培训基地的对外拓展项目建设,但是,在高校继续教育基地建设中缺乏有效的主动推广意识。
3.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对策。(1)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组建,强化资源的挖掘开发及整合。继续教育的培训基地建设是有效获取市场资源的整体战场,基础的培训环节是对资源项目的开发利用,在资源强化的过程中实现对潜在客户和师资力量的引进,并在有效的调研活动支持下实现对基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再开发。这就需要在继续教育基地培训建设中为继续教育提供整体化的服务,在完善培训体系建设时,实现培训课程同相关行业和具体企业的专业贴合度,使基地的培训工作实现教育形式的创新,并在校企结合的渠道优势下,开展有效的合作办学,实现各项资源的优化整合。(2)进行培训项目的深入调研,促进人才培训符合实际需求。从院校教育的整体实际出发,通过信息科技的支持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实现同企业的有效结合,强化培训基地的建设,使继续教育建设能够从实际出发的基础上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并有效融入整体的社会产业链条布局,使整体的继续教育培训同院校的基本建设有效衔接,使最终的人才培养能够符合社会整体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人才的需求。
2016年常州大学怀德学院经招投标取得江苏国信靖江发电有限公司管理培训项目,根据电厂对员工素质、技能提升的实际需求,通过对培训项目的深入调研,在培训方案的选择、课程的设置、教案的编排、师资的配备上量身定做培训项目,做到人才培训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
二、员工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建设的任务和目标
1.在全新的教育环境和发展背景下,继续教育的培训基地建设要同高校的自身优势行业特点相结合,使高校的继续教育同地方经济和行业特征以及企业相结合,使继续教育的培训基地建设与整体的管理体制和服务模式及运行机制相统一。
2.结合企业和行业的需求,在继续教育的基地建设中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并最大化地实现同学历教育的沟通和衔接机制。
3.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使学习者能够在继续教育的基地建设中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使改革之后的继续教育在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实现创新,探索继续教育基地建设中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保障基地教育建设中继续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
4.进行继续教育基地建设时,需要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强化数据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建设整体性的教学资源服务模式和基地教学机制。
据此,常州大学怀德学院与靖江不断完善共建员工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的适时方案和整体目标。
三、员工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建设的路径
在继续教育基地建设中进行的技能培训是为了发展服务经济和产业建设,以有效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在继续教育培训建设中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职工的有效就业。并在基地建设中遵循现今社会经济的整体要求,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实用型人才和综合技能型人才方面,有效建立运作规范化的多样性人才培养目标,以在继续教育基地建设中实现综合全面性的职工技能培训的全新机制,在专业化的技能支持下实现人人有技能、人人能就业和人人得实惠的继续教育培养机制,以有效促进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的人才支持。
1.强化校企联合,共建“新型企业大学”。“企业大学”是在新型的社会环境下所要求的综合技能型人才的建设需求,并在长久的应用中体现了应用的优势。近年来,虽然我国企业大学教育得到了长足充分的发展,但是整体的发展质量并没有一致性和整体性,实际而言,主要是因为我国的部分企业建设中在注重硬件设施建设而忽略了软件建设,导致整体的业务建设和管理环节缺乏稳定性和规范性,一定情况下制约着企业大学的实质性应用和发展,甚至于企业大学只是名义上的“空架子”。在对现实状况进行了解的基础上,继续教育的培训基地可以有效应用现实状况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补充,在课程体系建设和管理体系方面实现与企业间的强强联合,建立完备的新型企业大学,使继续教育能够在企业的战略转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2.结合政府建设,开展行业专项合作。在继续教育培训管理中需要在了解政府要求和行业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基础建设,实现同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并以此为切入点,优化继续教育的教学培训,在同社会状况进行结合的基础上实现校内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推进基础建设项目的针对性。并且,可以在对各项实际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将原有的基地建设建设项目改进和优化,并不断地更新挖掘新的项目,然后强化培训力度,体现继续教育的优势。(1)开展城乡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在进行员工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时需要围绕社会经济的整体产业格局,以更好地满足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并对有就业意向和工作能力的劳动者进行有效的基地培训建设,有效完成岗前的职业技能培训,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主体对于人才的要求。(2)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在进行继续教育基地建设时需要有效完善整体性的工作激励和评估机制,在创新式的教学方法支撑下同网络载体结合起来,提升基地的整体培训效能,以完善参与继续教育的相关人员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保障在继续教育的过程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完善培训机制,使继续教育满足当下环境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的人才技能要求,以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
2016年焊接中心大楼将在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建造落成,靖江政府、企业与高校三方将共建开启焊接的合作项目,作为行业专项培训基地为地方培养输送焊接行业人才。
3.依托信息技术,建设数字化的网络培训。在科学技术的要求和推动下,开展数字化的网络培训和建设,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打破固有的传统面授式教学局限,在更加先进和主动的状态下实现继续教育的资源共享,在学校自主安排时间的基础上使培训活动能够更加契合社会的需求,强化继续教育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
四、结束语
员工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建设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局限,整体而言,社会体制建设和国家政策需求都是局限性的因素,以及基地建设中的自身运营管理模式。这就需要高校在进行继续教育的基地建设中强化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问题的解决对策,在新型的社会环境需求下,实现原则性同灵活性的结合,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全面基地建设道路和途径。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内部 经济责任 审计 内涵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1 文献标识码:A
一、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内涵
1、内部审计是指部门或单位内部独立的审计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或部门、单位指定的法律、政策、制度等标准,采用专门的程序和方法,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进行审核,查明其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并提出建议和意见,以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2、加强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法规制度建设、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行为、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科学发展,对于增强领导干部依法履行经济责任意识、完善领导干部管理和监督机制、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
(一)审计时间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一般应当遵循“先审后离”的原则。但在近年来的实际操作中,大部分项目是先离任后审计。这种先离任后审计,审计监督滞后的现象,从一定程度上讲,经济责任审计已经失去了考核、监督的意义,监督上的滞后,导致干部考察与使用“两张皮”。
(二)审计对象问题。
当前很多提拔调任的领导干部,多数都是经过组织严格考核,公示通过后任命的。这样,也往往使审计人员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虽然很重要,但也只是走过场而已,而大部分员工对领导干部公开赞扬的多,而客观批评的却很少或不敢,使审计人员有时难以掌握真实情况,使很多领导产生“审计走过场”的心理定势,因此很难体现经济责任的权威性,更难以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三)审计项目问题。
看重财务数据,忽视理性分析;看重问题明细,忽视任期效益,看重问题罗列,忽视责任划分。财务审计内容重点不突出,审计质量难以提高,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雷同于常规审计,影响了审计效果。
(四)审计方法标准问题。
目前主要采取了查阅、设举报箱、公告审计、座谈等方法。账外审计方法上下功夫不够,使审计的问题难以查深查透,审计质量无法提高。不同单位、不同行业的领导干部的审计标准和政绩评价标准不统一,导致在认定经济责任划分时特别的个人责任划分时审计单位和领导者往往存在分歧。
三、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建议与对策
(一)先审后离。
针对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监督滞后、审计结果难以有效运用以及审计任务相对集中等问题,今后应认真贯彻“先审后离”制度,积极推行任中审计。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开展任中审计后,可以科学确定年度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审计哪些部门(单位),审计哪些内容,审计哪些重点事先都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改变了离任审计被动、盲目的弊端。而且,按照年度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将预算执行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审计调查等与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避免了重复审计,实现了审计成果互用和资料共享节约了审计成本,提高了审计效率。
(二)定期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情况复杂、要求很高,内审部门不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一个部门的全部重要指标进行审核和作出评价。因此,必须突出重点,对其进行定期审计。有重点地对重点部门(单位)进行定期审计。对财政财务收支数额和政资金分配权较大的、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部门的领导干部定期安排经济责任审计,掌握基本情况。并通过定期审计,将这些部门的基本情况、基础数据和有关的财政、财务数据等进行分类汇总,建立经济责任审计数据库。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实施监控,使审计人员能够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被审计单位的资金流向和基本情况,分析审核其合法性、合理性和效益性,并对照检查其内控制度、行业政策和发展状况、执行财经纪律等情况,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动态管理。
(三)确定审计重点。
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不但包括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还包括各项经济指标具体完成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的审计。在内容上经济责任审计应当突出重点,主要包括:第一,财政财务收支情况,重点审计合法性和真实性;第二,审计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政策执行情况、投资决策情况、廉政建设情况等,重点审计效益性。
(四)开展有效审计方法。
经济责任审计除使用审计的一般方法外,还可以运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一是“看”,对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基础设施等进行察看,通过观察、分析产生审计疑问,从而确定审计重点;二是“问”,围绕领导干部实施的经济行为对有关人员进行询问,全方位、多角度了解领导者施政情况;三是“访”,围绕领导干部的经济决策和施政行为,走访相关人员;四是“谈”,组织领导干部所在单位不同层次的人员召开座谈会,全面收集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职责等方面的情况。
(五)发挥审计成果。
1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现存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很多非财经类高校也开始尝试开设会计专业,自开设以来非财经类高校的会计教育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培养了大量高水平、高层次的会计人才。但是在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非财经类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培养目标不明晰
2001年以前,我们国家实行的是分行业会计制度,高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是分行业进行的,培养出来的是服务于不同行业的“专才”。2001年财政部颁布了统一会计制度,取消了会计制度的行业划分,会计制度不再分行业制定,在统一会计制度指引下,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从“专才”转向“通才”,开设的专业课程不再考虑行业背景和特点。但是毕业生就业去向是分布在各行各业的,仍然要面对所处行业的特征和背景。会计制度的行业划分虽然取消了,但是各行各业的不同背景和特点还是存在的,不同行业的会计核算方法仍是有其特殊性的。然而在“通才”教育模式下,各个高校的培养模式大同小异,都未给学生讲授具有行业特色的通识知识,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的模式化和同质化削弱了会计的行业特色教育,培养出来的会计毕业生就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尤其是非财经类高校,本身缺乏学科优势,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又没有结合学校或所在地区的特色和优势,显然其培养出的毕业生很难与财经类高校的学生相抗衡。
1.2与市场需求不吻合
会计学是强调实践性的一门学科,跟理工类学科及其他经济、管理类学科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很多非财经类高校,并没有专门为会计专业老师制定考核标准,也是注重对科研的考核,这就导致会计专业教师仅把科研作为工作重点,轻视教学。另外,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对高校的考核过分重视教师的学历、科研成果、留学背景等,导致高校在引进人才时并没有考虑教师的实务经验,培养出来的学生也缺乏实践知识。再加上,非财经类院校没有学科优势能够给学生提供的实习实践机会也较少,使得培养的学生与市场的需求不吻合。
1.3自身特色不明显
非财经类院校一般都会根据自己的学校背景制定自己的办学特色,课程设置一般也遵从学校背景。例如,海运类高校可以倾向于船舶、航运行业等人才的培养,在会计人才培养上,可以开设水运会计、航运会计等特色课程形成自己的人才特色。但是很多非财经类高校并没有立足自己的办学特色培养具有针对性、专门化的会计人才。有些理工类高校给会计专业学生多开设了几门理工科课程,人文类高校也给学生开设了文科课程,但是都没有结合会计学科,培养的学生并不能满足行业的会计人才需求。
1.4课程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软件应用”等,但是对专业课程体系以外的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课程体系重视不够,例如“财政学”“税法”“金融学”“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等课程,而这些课程在以后的工作中也是非常有用的。另外,基于学校硬件和师资力量的限制,非财经类高校普遍忽视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专业课程大纲仅是围绕课本理论知识,只是就题论题,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教育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2.1基础课程缺乏重视
非财经类高校会计学科由于缺乏学科优势,往往不能得到学校的重视,限于资金、师资力量投入不够,非财经类高校的专业基础课程基本都是100多名学生的大班授课。在此教学环境下,教师只能是单方向的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进行罗列和解释,很难尝试使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互动式的双向教学模式,学生只是在下面做笔记,缺乏创造性、主动性,学习热情很难被激发,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效果也不容乐观。
2.2实务经验丰富的教师资源匮乏
基于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对高校的评估机制,使得学校在招聘人才时过分重视学历、留学背景、科研成果等,引进的很多博士、博士后教师虽科研成果很丰硕,但多是从“校园”来到“校园”,完全没有任何实务经验。另外,高校每年的绩效考核与教师科研工作量有很大关系,一些讲授会计核心专业课程的老师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科研工作上,忙于、课题研究,不重视专业实践经验的积累。会计学又是重视实践经验的学科,缺乏实务经验的会计专业教师很难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
2.3学校投入不够
从硬件设施看,由于非财经类高校的会计专业没有学科优势,得不到学校领导重视,虽然大多数院校都配备了实验室,但从调查结果看,实验室资源还是比较匮乏,不能满足逐年扩招的需要,而且有些设备也都形同虚设,计算机设备配置过于老化,相关财务、审计教学软件与新的现行的会计制度不匹配。从师资投入来看,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的专职教师数量过少,有些教师甚至一个学期身兼4~6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任课教师的“术业无专攻”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3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改进建议
3.1找准自身特色
目前非财经类院校的培养目标相差无几,均是培养出能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实务工作、教学、科研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因此,各个院校的课程设置也没有较大差别,完全没有体现出学校的自身特色和行业背景。而这些特色、背景正是有些财经类院校所没有的,所以非财经类院校一定要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校的行业特色紧密联系起来,将普遍性的培养目标具体化。例如,如果学校不仅招收本科生,还具有硕士、博士的招生资格的话,在本科生的人才培养上,可偏重于对会计基础理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一步的深造打下基础;如果学校的行业背景比较突出,由于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会在相关行业工作,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多开设一些相关行业背景知识、业务流程和其特有的会计知识的介绍。例如,航空类高校可以开设航空概论、航空企业会计等。
3.2改革课程体系
一是强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是高质量会计人才必备的条件,非财经类高校对于基础课程的教学应增加任课老师的数量,尽量做到30~50人的小班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二是适量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开设的专业课程不能仅局限于会计领域,与会计相关领域的课程也可适当开设,如“金融学”“货币银行学”“数量分析法”等。三是加强实践教学。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校应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及时更新相关的财务软件,积极引进具有实务经验的师资。将课程重点从理论教学向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转移:通过开设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置身其中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校应充分利用所处的行业背景,加强校企合作,尽力多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