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竞技体育训练方法范文

竞技体育训练方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2:19

竞技体育训练方法

篇1

中图分类号:G883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北京体育大学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上肢力量训练方法。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收集整理了有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上肢力量训练方面相关专著和文献,《健美操》《运动训练学》《体能训练法》等共20余篇,并对其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全面、准确地把握了该研究问题的现状与理论,作为该课题的研究基础。

1.2.2调查问卷法

对北京体育大学健美操队2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向他们发放调查问卷,投放问卷20份,回收20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达到了100%。

2 结果与分析

2.1常规上肢力量徒手训练方法

主要运用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

主要训练上肢的三角肌、肱三头肌、肱二头肌、小臂肌。竞技健美操的项目特点决定了上肢肌肉的抗阻能力是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比赛中完成难度动作的基础和保障。

要想增加神经原控制肌肉纤维的数量就要通过锻炼来刺激神经原。一般在锻炼后在随着肌肉的增长,力量也在同时增长。

俯卧撑,要求慢下快起,大臂和小臂呈90直角#孔椋孔0次。

倒立推起,要求核心力量收紧,头部与身体呈一条直线,做3组,每组5次。

2.2常规上肢力量器械训练方法

主要运用抗阻训练法、负重训练法。

仰卧在凳子上,两手宽握杠铃,把杠铃放在大腿上,直臂前举到45#6秒,还原。杠铃重量为能举起最大重量的70%-75%,做3-5组,每组5-10次,慢速做。

仰卧在凳子上,杠铃放在胸前,向上推举杠铃,再还原,杠铃重30-40公斤,做2-3组,每组3-5次。

2.3竞技健美操特有的上肢力量训练方法

竞技健美操特有的上肢力量训练方法可以分为徒手和负重这两种形式的练习方法,徒手是指运动员根据训练安排,克服自身重力,完成训练任务。

负重的练习分为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器械训练:主要有杠铃、哑铃、罗马凳、卷腹凳等。传统的器械训练主要以增强运动员的一般性基础力量素质为主,为以后的专项训练做准备,具体的练习方法有:深蹲、半蹲、卧推、卧拉、平推等。

第二种是小负重的器械训练。目前国家健美操集训队在进行有负重的课上训练时只用到一种器械,重量为1KG的绑腿(手腕)沙袋,这种沙袋经常贯穿于素质训练以及技术训练当中,在成套操化训练时绑于脚躁或者手腕处,增强练习时的动作记忆,促进技术动作的学习。

2.4 A组动力性力量的训练方法

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GROUP A:动力性力量―俯卧撑,文森类,提臀起与分切类。

总体描述:这组动作包含的种类有:俯卧撑类、文森俯卧撑类、俯卧撑腾起类、提臀起类、分切类、成分腿高直角支撑类、旋腿类、托马斯类、直升飞机类、开普类。

A组动力性力量需要的一个最基本素质就是俯卧撑撑起动作,从这个动作可以看出一个运动员上肢动力性力量的强弱。

3结论

(1)当前北京体育大学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上肢力量训练的内容主要是以俯卧撑和卧推杠铃为主的动力性训练,主要训练方法是重复训练法、负重训练法。

(2)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系统的进行上肢力量训练,能够为他们今后系统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上肢力量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的学习、掌握和发展;加强上肢力量有利于提高上肢的控制能力,对完成成套动作的质量有直接的帮助。

(3)竞技运动中人体的最大用力效应,取决于人体各运动环节的协调配合和协同工作,取决于人体运动系统各运动环节整体活动的综合效应。也就是说,人体在专项运动中要发挥最大力量效应,必须使身体各部肌群和各部动作的各类力量都得到协调均衡的发展,提高人体各环节的用力效果,才能最终发挥和提高人体的整体用力效果。所以,正确地选择训练方法尤其重要,上肢力量训练效应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是科学地、有效地进行力量训练的前提和保证。

参考文献

篇2

现代竞技游泳;现状;对策

1 我国现在的游泳运动训练体制分析

在竞技体育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我国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中、初三级训练体系,即:优秀运动队为高级,体育运动学校为中级,各级各类少儿体校为初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单一的体制己不能适应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这种体制的弊端突出表现在体育事业快速发展与国家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上,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竞赛的持续健康发展。针对奥运会的金牌大户游泳运动,由于参赛项目较多,运动员队伍日益壮大,单纯依靠国家拨款己不能满足游泳竞赛的需求。为解决中国竞技游泳发展的问题,我国游泳应从体制创新和机制完善,改变目前单一的训练体制,向多元体制转化,以国家为主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新格局发展。

2 竞技游泳运动训练方法的现状分析

我国竞技游泳训练在几十年的历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和体系非常重要。影响我国竞技游泳的因素主要是技术训练方法陈旧;力量训练比例不足;训练过程缺乏平稳性,影响了训练的整体效果。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在游泳的训练方法方面认识的落后。

(1)技术训练。调查发现,我国竞技游泳由于技术性训练不足,训练的方法和手段陈旧单一,使我国游泳训练的技术水平发展停滞不前。现代运动训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是训练方法、手段和训练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熟悉掌握这些方法、手段,并且能结合训练实际及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合理地运用,才有可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水上力量训练。力量素质的提高是游泳训练的基础和前提。同时,有计划地进行力量训练,不仅能促进训练效果,而且能有效地减少运动创伤的发生。

(3)训练稳定性。良好的训练稳定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发挥的基础。运动员训练成绩的高低,训练的稳定性也随之波动。具备良好的训练稳定能力已经成为运动员发挥竞技能力的重要保证。资料显示,我国在同一泳式上远远低于国外的负荷水平,反映出我国缺乏训练的稳定性的研究,在今后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4)训练监控。对游泳运动训练的全过程实行最佳的监测和控制,是提高游泳训练科学化程度的重要保障。据资料显示,由于教练员之间缺乏交流与配合,科研与训练结合不紧以及科研人员不足,影响我国大多数优秀游泳运动员整体训练的效果。近年来我国竞技体育训练过程的科学化程度虽在不断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体育科研力量还比较薄弱。今后应该对运动训练的全过程实行最佳监测和控制,使训练过程更为科学化。

(5)训练周期。为了使运动员能够在每年的重大比赛中形成最佳竞技状态,运动员全年的训练是由教练员围绕当年比赛的次数,精心做出周期训练计划。根据每一个阶段,进行训练分期。目前国外全年训练分期逐步减少,很多国家都“赛练结合”,将比赛作为训练内容。我国在年度竞赛次数上明显少于国外,但训练分期还采用原始模式,这不利于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竞赛能力的发展,也使得比赛成绩波动较大。

3 提高竞技游泳水平的对策

(1)注重科研,加强科学化训练水平。21世纪,体育赛场上的竞争已经变相转为体育科研人员实力上的较量,现代竞技游泳的训练,更注重科学化与高科技的应用。目前我国在科学化训练方面仍采用运动训练中的基础方法:如重复训练法、持续训练法、比赛训练法等;同时在理论与方法研究方面还存在脱离实践、创新程度较低等问题,这些都暴露出我国在科学化训练方面的研究不足,因此要加大科学训练的力度。

①加强科研人员的培养。科技竞争靠人才,科研人员的不足将很大程度上降低竞争整体的实力,直接影响游泳运动项目的发展。加速科研人才的培养,完善梯队建设,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是提高我国竞技游泳项目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增强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请进来”就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人才,提高我国游泳竞技水平;“走出去”就是利用我们自己的优势,让更多的中国运动员到外国进行训练,在训练方法上更新理念,在竞技的理念上进一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③要建立可供科学研究的多功能训练基地。现代运动训练离不开科学的研究,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集科研、训练、检测、恢复、分析等多功能训练中心,更多地运用体育高科技,加大对科研的投入。重点培养和选拔青少年游泳运动员,

(2)大力发展后备力量。后备力量较为薄弱是我国竞技游泳不可回避的现实。根据我国目前的状况,应进一步扩大人才培养的规模,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具体要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①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延长运动寿命,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也将大幅度提高。因此,要运用科学性、系统性的训练手段,在保证运动员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同时紧抓尖子运动员的思想工作,充分挖掘运动员的内在潜力,使他们能继续保持现有竞技水平。②扩大游泳运动普及面,实现游泳项目持续发展。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是我国体育发展的战略思想,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针对我国竞技游泳后备力量人才不足的现象,扩大普及面可以提高游泳人数基础,充实游泳后备力量。借鉴国外的竞赛体制,充分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

(3)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教练员的素质是直接影响运动员成才的关键要素。在我国,几乎都是运动员退役后直接从事教练员职业,在实际能力和理论水平之间还存在着差距。如今,教练员已由过去的经验式训练转变为科学化训练,教练员除了应掌握的专项技术水平外,还应采用多种方式,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进修、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探讨存在的问题。促进科学化训练的更好发展,全面提高教练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结束语

只有从科研投入、体制改革、训练方法创新、教练员与运动员素质的提高、后备力量的培养多方面施加齐力,多位一体综合出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竞技游泳的现状,提高竞技游泳的水平。

参考文献:

篇3

(河南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摘 要:竞技体育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点,以取得比赛胜利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体育运动,它是组成体育的重要元素.随着我国竞技运动的发展和进步,竞技体育在理论和实践上也逐渐成熟,在社会上的影响也日益增大,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喜爱.而高校竞技体育教学承担着为社会输送竞技体育人才的重要责任,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体育的发展和完善,但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竞技体育训练还存在着训练随意性大、训练经费不足、训练项目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安排训练计划、"以赛代练"增强训练效果、科学设置训练内容、有机结合技术战术训练、合理分配战术训练和体能训练等改革建议,希望以此推动高校竞技体育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 :竞技体育;改革建议;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127-02

竞技体育训练作为我国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以其特有的社会性运动特点受到普遍关注,但当前我国部分高校的竞技体育训练教师并不是专业团队,他们对经济训练的内在规律和基本原则不能完全理解和把握,不能清晰的区分竞技体育训练与其他体育训练的差别,更无法给学生正确的指导和训练建议,致使许多院校参加经济体育训练的学生成绩不能有效提高,因此,如何在遵循竞技体育训练内在规律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特点,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有效提高竞技体育训练效率,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1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训练现状

首先,在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竞技体育训练中坚持训练的人数较少,调查显示,高校参加竞技体育训练的人员中,坚持系统训练的高水平、高素质运动训练队员只占15%,为了应对比赛临时性集中训练的人员占25%,还有的虽是常年参加竞技体育训练,但并未参加系统训练,这部分人数占50%左右,因此,总体而言,高校竞技体育训练中参加系统性、规范化训练的人员太少.

其次,竞技体育训练随意性较大,训练时间难以保证.训练时间是保证训练效果,提高训练者水平的前提.但根据目前对高校的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高校不能保证竞技体育训练的时间,在训练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这主要是因为知道竞技体育的教师身兼数职,过于繁忙,无法保证训练时间.同时,学校运动场地不足,运动设备不够,运动项目较多,竞技体育训练的场地无法保证.此外,部分高校学生运动课程较多,导致学生负担过重,无法全身心的投入竞技体育训练.调查表明,大部分院校的体育场馆设置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部分高校体育馆和训练场设备陈旧、不配套,有的已经不符合当前省级或国家级比赛要求.高校对竞技体育训练资金投入不足,经费缺口较大,设备陈旧缺乏,师资力量不足,导致训练无法正常进行,竞技体育训练效果不佳,学生成绩无法提高.

第三,竞技训练项目布局不够科学.部分高校不能从整体、长远的布局来设置和规划竞技训练项目,在训练中师生都容易出现急于求成、各自为战的心态.目前高校的体育训练主要集中在三大球类训练和田径训练上,学生对其他运动项目的关注度较小.

最后,竞技训练指导教师素质有待提高.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激增,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也大幅度增长,有些教师甚至身兼数职,不仅要教授体育理论课程、相关体育辅导课程,还要负责一些群体运动训练,工作量增加,使得体育教师在竞技体育训练中投入的精力相对减少.另外,由于高校对竞技训练经费投入较少,给指导教师的津贴也不足,这无疑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同时,大部分高校对竞技训练教练员的在职培训没有落实到位,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进修机会,不能及时接触竞技训练的最新成果和要求.在实际的训练中,仍旧沿用传统的手段和技巧,导致训练效果不佳,难以实现竞技体育训练的培养目标.还有部分竞技训练指导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缺乏求知欲和创新意识,对学生缺乏耐性和责任心.不能发展成为当前高校竞技训练急需的,拥有扎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综合型人才.

2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训练改革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我国高校竞技体育训练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降低了我国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因此,为了提高高校竞技体育训练水平,改善竞技体育训练现状,必须对之进行有效改革,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以下改革策略:

2.1 合理安排训练计划

马特维耶夫周期论认为竞技训练要有三个阶段:准备期、比赛期、过渡期,但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又提出竞技训练应考虑个性化问题,在不同的训练阶段,应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及训练项目的具体特点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法,运动技能的获得、保持、消失都有一定的规律,但绝不是一个机械的周期性常态,僵化的安排训练准备时间、比赛时间是不合理的.这是因为每个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运动状态都不一样,运动后的恢复周期,运动期间的营养状态,对负荷刺激的适应能力都存在差异性.因此,在安排竞技训练时要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性和特殊性,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要按照竞技项目的具体周期特征制定相应的阶段性计划,并且坚持每周落实.竞技训练教师要根据自身的运动经验,用心体会负荷秩序,充分掌控训练进程走向,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此外,在制定经济训练计划时要充分考虑板块理论训练规律,以及竞技体育的训练周期,这也是高校竞技训练改革的核心内容.目前,多数高校都是按照体育教材教法大纲安排训练进度的,这种传统框架式的训练模式显然是不可取的.现代运动训练理念要求我们要在充分考虑,竞技训练教师经验和人体生物规律的基础上,按照运动训练逻辑原则,科学安排训练周期和课时计划.因此,当前竞技训练改革要充分考虑周计划与课时计划的内容目标是否统一,是否遵循训练者身体机能发展的内在规律,按照板块逐步提高.由于每节课的训练项目和参与者身体机能都不一样,因此,竞技训练教师应根据自身教学经验,针对训练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攻克训练中的难题,按步骤、分阶段逐步加强训练中的薄弱环节,最终完成训练计划.

2.2 “以赛代练”增强训练效果

在竞技体育训练中,运动技术一般是靠运动员逐步练出来的,但比赛的能力却是靠运动员打出来的,运动训练可以塑造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增强运动员的适应负荷刺激能力,这也是运动员在周期变化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运动训练其实可以视为生物学意义上的机体改造过程,但比赛则是运动员之间相互配合、调适的过程,有丰富比赛经验的运动员,才懂得如何在竞技比赛中节省身体机能,最大程度的挖掘自身潜力,创造最优异的成绩.需要注意的是,“以赛代练”并不是完全排斥基础训练,而是将比赛视为训练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当然,也并不否认基础竞技训练,只是要求在准备期相应减少那些没有负荷要求的训练项目.这是因为在赛前的准备期中,负荷训练的强度需要经历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这种负荷强度的变化应以比赛的强度需求为标准.比赛在竞技训练中的作用不是单纯的依靠长期单调的疲劳训练就能达到的,它要求运动员按照比赛需求不断调整身体机能.因此,只有经常参加各种比赛,才能在实践中发现训练中的问题,根据指导教师的建议不断改进,并根据自身竞技水平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或比赛对手,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的技术环节,针对自身缺陷进行相关的体能或技巧训练,进而取得下次比赛的胜利.

2.3 科学设置训练内容

在竞技训练中,教案可以显示指导教师的预期目标,同时,教案也是竞技训练进程的基本单位.指导教师按照教案制定的训练目标安排每天的训练计划,所以,教案设置要科学合理,教案内容一般包括辅助诱导性训练、重量训练、准备活动和运动负荷强度等.每周至少要安排一到两次高强度大密度训练,其余时间要逐步减少训练密度,增加训练强度,并且要尽量使训练时间与竞技比赛时间一致.在某个训练项目的结束阶段,要注意逐步增加恢复练习的时间,恢复训练在体育竞技训练中至关重要,恢复训练做得好就可以减少队员的生病事故,强化训练效果,让队员可以以最佳的状态投入下一轮训练或比赛,避免队员因过度疲劳产生无效训练.此外,在安排训练计划时要注意详细记录核心训练的进度和效果,主要包括重量、高度、力量、运度、负荷强度运动时间等,这些记录可以用于训练后的对比分析,便于及时发现运动中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根据队员的运动效果,挖掘不同队员身上的个性差异和潜力,进而合理安排下一步的训练和比赛.此外,指导教师也可以根据这些记录反思训练手段和内容,及时修改教学方法,制定更加有效合理的训练计划.

2.4 有机结合技术战术训练

技术战术训练是一切运动项目的基本功,也是所有训练中的核心主题.这是因为,运动员在竞技训练中高超的运动能力,有赖于瞬间完成的神经肌肉联系,并进一步形成条件反射,致使队员动作越来越娴熟,进而到自动化程度,最大限度的缩短反应时间,节省运动机能,敏捷的应变赛场上复杂多变的情况.而技术战术训练正是针对赛场规则与需求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通过训练增强队员的敏捷度,提高他们的反应能力.但队员在进行了高难度的反复训练产生娴熟的训练刺激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因此,指导教师要在战术技术训练中,根据学生情况,及时安排学生进行再次重复训练,同时,也要引导队员将以前的训练技术与新训练的项目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应变能力.所有的运动技术在停顿一段时间之后熟练程度都会出现消退,这是神经肌肉联系上暂时性的记忆中断,因此,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技术战术训练及时强化这种记忆,以求其能够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状态,进而实现技能战术的阶梯式强化.

2.5 合理分配战术训练和体能训练

能否合理分配体能训练和战术训练是衡量一个体育教师水平的重要标准,在竞技体育训练的初期要尽量少安排战术训练,这主要是因为战术训练法不利于运动量和负荷强度的提升.战术训练要按照一定的战术原理,分小组训练,指导教师根据队员特长引导他们形成战术配合定式,并在此基础上定制多套全队配合战术,不断强化战术环节,挖掘所有队员的技术潜能,增强全队的战术能力.同时,战术训练的比重要随着队员水平的提高逐步降低,而体能训练的比重则要随之加强,尤其是在应对大机能超负荷极限比赛时,要注重增加体能训练.

参考文献:

〔1〕鲁长芬,等.运动训练专业改革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01).

篇4

【关键词】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技训练;课程管理

1研究目的

在“以人为本”的时代,中国竞技体育回归教育本源的倾向和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使命,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以“育人夺标”的竞技运动训练课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虽然历经26年的发展,但在训练课程管理体系至今尚处空白,其训练课程缺乏相关理论技术支撑,目标定位不准,层次模糊,没有形成“竞技育人”的核心理念,忽视学校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宗旨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应把校运动队及部分确有运动特长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中要求,根据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特点,对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纳入学校课程管理进行探索和实践,以期为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持续健康发展,并形成符合我国特色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竞技训练教育课程管理体系,提供实践支撑和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高水平运动队训练课程改革及全国部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院校(88所)、教练员和部分主管学校体育领导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个案考察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管理存在的问题

311缺乏相关高校训练实践课程理论支撑,训练课质与量均得不到保证

查阅近百篇的相关文献资料,关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整体管理现状研究的文章占90%以上,关于高水平运动训练教学管理的文章约占2%,关于高水平队制度建设的文章占3%左右,而针对如何构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课程体系,至今尚未有人进行专题研究。调查发现,涉及到高水平运动队训练方面的首要问题均是训练不系统,45%以上的学校不能保证长期训练,45%的运动员成绩得不到提高,10%的运动员成绩下降。没有具体的训练目标和体系;部分运动员把上大学作为一个跳板,进校后拒绝参加训练或消极训练。由于未形成有效训练课程管理机制,80%以上的承办院校均存在着训练管理难的共性问题。

312训练管理缺乏人文关怀,大学生运动员训练动力不足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生理成长旺盛期,是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竞赛成绩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为国家培养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最后阶段,然而竞技体育训练不仅是对人的身体、心理和意志力的考验,更多情况下是带有风险的训练和比赛。我们提倡科学训练,但是超负荷的竞技运动训练和竞赛场上瞬间的千变万化,给运动员造成伤病事件在所难免,目前,我国承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普通高校,在对待运动员因训练导致的身体伤病问题上,约95%的学校没有明确管理制度和解决办法;因伤病给大学生运动员带来学习和生活的困扰,造成了一部分运动员训练动力不足,对训练失去热情和信心。所以,缺乏人文关怀训练管理,已不适应当今高校大学生运动队训练管理的发展。

313高校运动队训练课程未执行学校课程管理规定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训练课不占学分的达867%,有学分规定的仅占133%,但在执行训练课学分时,仅靠口头承诺,没有形成具体的课程管理规定,所以,多数院校的训练课学分形同虚设,教练员既没有对运动员平时训练课考勤的评价,也没有最终的考核评价成绩,高水平运动员学籍档案未显示运动训练竞赛学分,高水平运动员毕业时,只要完成规定的文化课所修的学分即可拿到毕业文凭和学位证。由于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课没有真正纳入学校课程管理中来,而缺乏训练学分约束机制,导致了多数运动员学生进校后不想继续训练或训练课消极怠工,这就严重阻碍了我国普通高校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314训练课目标定位不准,层次模糊

2005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频发的文件中提出,大学竞技体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目标是完成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及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的参赛任务,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然而从理论到实践,目的和目标之间距离太远。训练目标定位均以为学校争光,以参加全国大学生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为目标,这样的训练目标与我国大多数院校现有的竞技体育水平差距很大,相反造成多数院校重视招生,轻视训练过程中的育人因素,同时出现了急功近利为少数人服务倾向,忽略了大学竞技体育教育“育人夺标、全面发展”指导思想。训练目标的过高或过低都将会直接影响到训练课的效果和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例如,2011年的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我国获得奖牌的运动员仅分布在10所大学,仅占我国招收高水平运动员院校的37%。所以,只有建立大学竞技体育分层培养的目标,才能更好地调动学校和运动员的积极性。

315运动员训练竞赛学分与文化课学分的转换问题

目前,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课学分的规定已基本成熟,但运动员训练竞赛学分规定相对滞后。有的学校把运动成绩好的学生训练比赛学分与学习文化课的学分相融合,以运动训练成绩代替文化课的学习学分,而有的院校则把不训练的运动员学生,以普通本科生的学习文化学分代替训练学分,这样的学分规定均不符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第八条要求。该条规定:高水平运动员必须按照学校制订的训练和参赛计划,进行训练和参加比赛。对入学后无特殊情况,擅自不参加训练和比赛的高水平运动员,学校按学籍管理制度进行相应处理。在训练课程管理方面,我国目前承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学校的管理制度不是十分严谨,确切地说基本上没有形成可操作性管理体系。

316训练课缺乏“竞技育人内涵”,不符合学校教育规律和大学竞技教育理念

当前,国内竞技体育仍然存在着重结果(金牌)、轻过程(教育)的倾向,以致人们的竞技观念还停留在以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成绩和物质奖励“物化”的层面上,忽略了“以人为本,育人夺标”全面发展的研究。反思我们大学承办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管理,训练课依然没有摆脱“金牌至上”的思想。例如,教练员认为能够出成绩的学生就带,感觉出不了成绩的就不带;运动员能够得到教练员欣赏的,教练员就培养,否则就得不到教练员的指教。因此,训练育人,因材施教在大学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课中未能充分体现出来。目前,70%以上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教学工作量已按照其它课程教学工作量同等对待,但是缺乏训练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课程评价。

32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纳入课程的管理与实践

321运动训练课程指导思想

针对我国目前的体育管理制度和政策导向,以及我国高等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水平,我国大学竞技体育训练应“以大学生运动员身心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育人夺标为宗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理解体育发展规律,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逐步完善学校运动队训练课程体系,完善大学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推动大学竞技体育文化和校际竞技体育文化交流,为国家培养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途径”。

322训练课程培养目标

根据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生源质量及人才培养现状,训练课程目标应分三级培养目标:

一级培养目标:强化提高学生运动员专业训练能力及素养,参加国内重大体育赛事及世界大学生体育赛事,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健康持续发展。

二级培养目标:通过竞技训练课程,进一步挖掘学生运动员体育潜能,参加国内高校体育系列竞赛活动,为学校争光,从而提高学生运动员在社会当中的自身价值。

三级培养目标:面向所有体育特长生,以训练育人为核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训练态度;以大学校际交流体育竞赛活动为平台;以广泛推扩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为目标,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并具有较高体育素养的合格人才。

323训练课程教学方式

采用训练实践教学与训练理论相结的方式(包括运动训练综合理论知识、技战术训练、心理训练等),并根据训练科学规律,采用区别对待原则,掌握人体生理机能发育基本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通过各种训练竞赛手段,不断提高训练教学质量和运动水平。

324训练课程实施方案

根据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相关规定,教学计划、训练计划制定的原则要求,本、专科高水平运动员的总学时数和总学分数与普通本、专科学生的要求相同,其中专业文化学时数和学分数占60%,运动训练、竞赛学时和学分数占40%,运动训练、竞赛学分、专业文化课学分均不能相互融通。根据大学普通本科生最低毕业学分要求,总学分一般平均约为165学分,因此,我们换算训练课程的总学分为66个学分;其中综合训练理论课占2学分、专项技能训练课48学分(每学期按训练课要求,达到合格标准者可得8学分)、比赛学分占16学分〔全国大学生单项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者得10学分,第二名得8学分(依此类推为7、6、5、4、3、2)。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中获得相应名次,获得学分在此基础上加倍。获得省大学生运动会前六名分别得学分为6、5、4、3、2、1〕。如果因伤病或训练水平影响,不能代表学校参加省级以上比赛的运动员,需要从事学生群体竞赛组织工作,帮助各院系或学校组织各项体育竞赛活动或辅导普通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每学期可得5学分。

3241综合训练理论课内容与学时

运动训练基本原则与方法(2学时)、运动训练目标定位与实施(2学时)、运动损伤预防与治疗(2学时)、运动疲劳与恢复(2学时)、赛前运动心理训练与控制(2学时)、赛场技战术安排与预案(2学时)、运动训练与营养(2学时)、体能训练与专项成绩的关系(2学时)、非体能类因素对运动训练的影响(2学时)。之所以安排综合训练理论课内容,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并使学生对竞技体育和运动训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从而增加学生对专项运动技战术训练深刻认识以及比赛的自我掌控与把握。

3242运动实践训练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

每年训练48周,每周训练6天,每天训练2—3小时,共训练12小时—18小时,根据比赛周期而定。

准备期训练:(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一般综合素质训练、一般专项技术与体能训练、技术风格的培养与训练、规范技术与个体差异训练。

竞赛期训练:专项身体素质与体能训练、战术意识训练、战术能力训练、个人战术与集体战术配合训练、赛前心理训练、基本技术与高难度技术的训练、技术创新与战术创新训练、实战模拟训练。

恢复期训练:保持基本体能训练,根据前期比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训练,赛后修复生理机能及心理疲劳训练。

325实践效果

通过三年来的实践检验,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和实效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训练成绩也有了新得的突破,近三年来,在国家级比赛中,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一线运动队学生共获得5枚金牌、5枚银牌、6枚铜牌,35人次在各项比赛中进入全国大学生比赛前八名;二线运动队伍的学生在河南省大学生体育竞赛中获得36枚金牌;三线队伍的学生在校内群体竞赛组织活动中,充分施展了自身的运动技能,发挥了组织运动竞赛的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锻炼了自身的领导组织能力,并实现了自身价值。在他们的带动与组织下,2011-2013年我校学生年均参与校内外阳光体育系列赛事活动的人数达约2万人次,参赛人数达我校在校生的83%以上,把我校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推向了新的高潮,有效促进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4结论

(1)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课程管理体系尚处空白,普通大学生竞技训练课程缺乏相关理论技术支撑及实践检验依据。需要进一步研究普通大学生竞技训练课特点,通过多年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构建适合我国大学生运动训练课程体系。

(2)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训练课程指导思想尚不明确,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缺乏竞技育人的核心主题,这不符合学校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宗旨要求。因此,树立以“训练育人”为课程指导思想,建立多元化训练课程目标与管理,根据运动员水平的参差不齐、个人训练特点、思想认识等,采用个人诊断与教师诊断相结合,最终达到个体训练课程与团队训练课程相结合的管理目标。

(3)把运动训练课程纳入学分制管理,经实践证明,设置目标分层培养,分层管理,因材施训,扬其所长,发展特色,不仅提高了学生运动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而且充分施展了其自身的运动技能,培养了综合素质,锻炼了自身的领导组织能力,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奠定基础。

(4)我国大学竞技体育训练“应以大学生身心健康第一,训练育人为指导思想;以大力推动大学竞技体育文化和校际竞技体育文化交流为核心,争取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文军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动力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5-46

〔2〕杨铁黎,宋尽贤,刘海元等我国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战略〔J〕体育学刊,2005,12(6)

〔3〕马永红河南省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行制度分析与创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918(5):65-68

〔4〕刘海元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呼唤战略性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20(1):34-36

〔5〕张浩,吴冶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政策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2):31-34

〔6〕王文平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方略〔J〕体育与科学,2010,31(5):104-107

〔7〕张新萍,杨茜美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特色管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4):42-44

〔8〕张瑞林,刘铮,周利民等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研究会报告〔C〕吉林长春:2011,8

〔9〕刘海元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09-117

篇5

【关键词】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科学性

1 前言

体育运动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快速的发展。体育训练是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决定着竞技体育的发展。目前我国的体育训练基本上是以经验训练为主,如何使体育训练从传统的经验主义训练方法走向一条科学的、“以人为本”的科学训练方法,是每个体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可以理解是体育教师为发掘并培养学校学生体育苗子和体育骨干所做的全过程,是由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下面从几方面来探讨提高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科学性的做法。

2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概念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等形式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技术和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有着业余性、基础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3 提高课余体育训练科学性的建议

3.1 科学的选材是体育训练成功的前提条件

一般来说,学生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一部份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的,而另一部份竞技能力是遗传特征所决定的。因此,选材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关键。选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一般分为初选、复选、定选等几个阶段。初选就是在运动员的少儿时期,中学阶段即根据运动员的一些遗传特征来做初步判断,如身体的形态、家族史、活动史等;在接下来的几个阶段主要是根据运动员在训练中表现出来的判断是否具有竞技潜力,可不可以继续从事学校课余竞技训练。

3.2 控制体育训练过程是科学运动实践的核心

3.2.1体育训练方法的科学性。体育训练方法是在体育训练活动中,为实现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方法,包括体育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练习。正确地认识和掌握不同训练方法的功能和特点,有助于顺利地完成体育训练过程不同时期的训练任务,有助于有效地控制各种竞技能力的发展过程,有助于科学地提高不同项目运动员的整体运动能力。适合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方法有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循环训练、比赛训练法等。训练方法不是随便可以套用的,不同的训练方法有不同的作用;训练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运动项目发展的规律、特点不断向前发展、变革。

3.2.2 体育训练计划的合理性。体育训练计划如果根据时间的长短来划分,可以分为年度训练计划,月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和课训练计划。一般来说,年度训练计划和固定的目标不会有大的改变;至于短期的训练计划可以根据运动员的状态、近期比赛的情况、身体情况、天气和其他具体情况改变。教练员制定的任何计划都是通过一次训练课的组织予以贯彻,每次训练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训练过程的进行及运动水平的提高。因此,提高训练课的质量,体育教师应根据自身项目的特点和各种类型的训练课的特点来进行。

3.2.3体育训练负荷的极限性。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体育训练就是对学生有机体施加负荷刺激,使有机体产生适应性变化,提高各器官系统的技能,但不同的运动项目的负荷极限性有所不同。因此,根据学生和项目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极限负荷是提高体育训练科学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3.3科学细化训练流程体育训练成功的关键

提高训练质量是搞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关键,而训练质量的提高在于体育教师的训练水平。有些体育教师理论知识和执教水平不高,虽有忘我的各种精神也很难提高训练质量。因此我们平时应该督促自己多看一些理论书籍和体育教育教学杂志,有条件的可以参加一些培训来充实自己,日积月累,训练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从而使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工作更上一个台阶以赢得学校更大的支持。

3.4明确竞赛目的,深化体制改革是体育训练科学化的重点工作

体育训练是为了比赛,而比赛的目的是为了检阅,交流和互相学习,为了促进和提高。由于学校的训练和文化学习时间较紧,所以教委和体委部门要协调好体制上的各种关系。在制定比赛计划时应全面考虑,比赛的层次要适当减少,尽量减少重复比赛,比赛的时间最好利用暑假,比赛的场地应相应集中在基层,最好每年集中搞一两项比赛活动,尽量减少学生的负担。比赛应突出重点项目,突出人才输送,突出基层单位,特别是在奖励上要向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启蒙老师倾斜。竞赛的内容和计分方法都应突出基本素质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文化知识掌握情况。举行省、全国性比赛时可以增加测试文化知识,成绩不合格者取消代表资格,实行综合评分,以保证学习和训练两不误。

教委和体委要加强对学校课余训练的领导,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教育部门主管学生的思想和文化教育,体委部门要发挥出业务上的优势,在教练员、经费、场地、器材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只有改革现存竞赛制度,才会给课余训练带来新的活力。

4 结语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一个多元、长期的实践过程,所有的优秀运动员都是由多方面因素产生的“综合效应”。 体育教师们在研究如何提高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科学性的过程中,应不断地用创新的理念来探讨影响体育训练的直接、间接和学校等诸多方面因素,不断提高学校训练队的竞技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教育和体育的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顺利实施,首先要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以及运动队的管理;必须确定运动训练的项目,运用科学方法选拔参训的学生,并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制订相应的训练计划。其次,体育教师要有敬业精神,对课余训练指导要起重要作用,勇于承担学校课余训练工作,争取学校领导、全体师生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处理好运动员的文化学习与课余训练的辩证关系,提高学生课余训练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李祥主编:《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 周登嵩主编.《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社,2004.

篇6

关键词:综合竞技能力;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6-0001-04

Analysi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Sports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SUN Banjun,ZHANG Qingchun,LIU Yan,GUO Penghao,LIU Ye

(Hebe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Shijiazhuang 050041,He bei China)

Abstract: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sport events refers to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 he entire team in sport games. The competitiveness is affected by the training

system,game system,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public support. The pa per reviews five major factors,namely,competition potential,static energy,te am efficacy,team intelligence and environment restrictions. Based on this revi ew,the paper builds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port events, so as to have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e vents from all directions and aspects. Therefore,it has theoretic and practica 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competitiveness of sport events; influencing factors; evaluat ion;index system

1 运动项目综合竞技能力的概念界定

竞技体育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体现了一个国 家的综合国力,同样一个地区的竞技体育水平也能反映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而现代竞技体 育的竞争不仅仅是纯粹的竞技体育方面的能力比拼,它涉及的范围更广、内容更全、因素更 多、分工更细且更综合,因此有必要随着竞技体育这一特征的发展,对竞技体育的描述有新 的认识。构成综合竞技能力和影响训练过程包括生物学、社会学、运动学、心理学等多方面 因素,我们这里所说的运动项目综合竞技能力是指竞技运动主体在竞技管理、竞赛组织、团 队和谐、科技支持、物质保证条件下,在运动竞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团队整体的竞技和竞 争能力。

对于一个存在于现代社会中的系统,其内部必然有自身的矛盾规律,对外则必然与外界 社会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这种内部矛盾发展和外部环境影响是此系统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竞技体育的最基本环节就是训练和比赛,而其主体是运动项目团队。作为一个整体,运动项 目团队在比赛中的成绩和名次是由多层次、多系统、多环节构成的动态因素群决定的,综合 竞技能力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每个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而运动项目团队整体实力决不是运动 员个体竞技能力的简单相加。衡量一支运动项目团队的综合竞技能力可通过以下因素去分析 ,即运动项目团队的竞技潜能、竞技势能、团队效能、团队智能、环境制能。运动项目的综 合竞技能力水平的高低,将会受到竞技体育训练系统、竞技体育竞赛系统、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支持程度等多角度、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训练过程中影响运动项目综合竞技能力因素既有其固定的规律,又时刻处于变化的动态 状态。如何在训练过程中实现对影响训练对象综合竞技能力诸因素进行科学的诊断评价和监 控,并根据诊断和监控的情况进行最大程度的优化,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其实质就 是通过对反映训练对象综合竞技能力的诸因素各种参数的掌握,正确分析其变化特点和规律 ,研究其对综合竞技能力的影响,为科学地确立训练目标、制定训练方案、选择有针对性的 训练方法手段,从而达到优化整个训练过程的目的。建立健全科学的运动项目综合竞技能力 评价体系并对其综合竞技能力进行测评,可以避免选择项目优化方案时的盲目性,避免运动项 目团队资源的浪费,能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提升运动项目的整体竞技能力。因此,研 究运动项目综合竞技能力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体系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必要性。

2 运动项目综合竞技能力的影响因素

竞技体育的最基本环节就是训练和比赛,而其主体是运

投稿日期:2010-03-10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厅项目(07277112D)。

作者简介:孙班军,河北体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体育 管理、集团管理与公司治理。 动项目团队。作为一个整体,运动项 目团队在比赛中的成绩和名次是由多层次、多系统、多环节构成的动态因素群决定的,综合 竞技能力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每个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而运动项目团队整体实力决不是运动 员个体竞技能力的简单相加。衡量一只运动队的综合竞技能力应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其影响因 素,即运动项目团队的竞技潜能、竞技势能、团队效能、团队智能、环境制能(图1)。

图1 运动项目综合竞技能力影响要素

2.1 竞技潜能影响因素

运动项目团队的竞技潜能意指项目团队通过合理的选材和科学管理,在体能、技术、 战术、心理素质和运动智能方面具备的一种潜能,经过系统、科学训练变为现实竞技能力的 一种潜在可能。这种可能向现实转化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能否挑选到适合这一项目运动 的、具有某种天赋的人才,这又涉及到选材的水平、科学性以及选材的途径和运气;运动员 的文化水平和人文素质;训练体系(在青少年阶段的每个年龄段都有相应的训练体系存在) 是否健全;是否具有适合各年龄组比赛的竞赛体系、竞赛的健康程度;项目开展的传统与历 史以及该项目开展的环境优劣等(图2)。

图2 竞技潜能影响因素

2.2 竞技势能影响因素

竞技势能意指项目团队经过系统、科学的训练,在体能、技术、战术、心理素质和运 动智能方面表现出来的现实竞技能力的水平和状态。一个项目团队的现实竞技能力水平和能 力高低主要取决于经过系统训练后运动员个体在体能、技术、战术、心理以及运动智能等方 面的竞技能力水平;教练员的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认知体系的形成途径、特点以及健全与否 、经验体系的丰富与否以及修正效果、教练员的个性特质与人格特征等;训练理念的先进程 度、接收相关训练理念、理论、信息的能力,训练过程的调控于训练效果的把握(图3)。

图3 竞技势能影响因素

2.3 团队效能影响因素

团队效能意指项目团队所有成员间的协同、合作、互补、简捷、协调和效率的程度, 是团队在组织管理、内外部协调,尤其在对团队特质的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表现。就竞技 体育而言,团队成员之间及其团队与外部的沟通与协调的意识、沟通与协调的方式、沟通与 协调的效果,团队内部的目标设计与规划、团队目标的组织实施、团队的凝聚力、价值取向 和认同程度,团队目标实施过程中的坚决性、一致性和韧性等是影响团队效能的主要因素( 图4)。

图4 团队效能影响因素

2.4 团队智能影响因素

团队智能意指项目团队成员在知识体系、认知体系、经验体系支配下的智力程度和特 点以及在实施团队目标过程中认知过程的效率。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团队 智能的核心,团队智能追求的是团队成员在不同条件下对认知信息的反应、采集、判断、储 存、处理、加工、决策运用的一致程度和效率。团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不同环境条 件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团队的文化特质和认同与一致程度是影响团队智能的重要因素( 图5)。

图5 团队智能影响因素

2.5 环境制能影响因素 综合竞技能力环境制能是团队管理体制 、激励机制、条件保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表现。

环境制能意指项目团队内部的精神特质、价值认同、文化品位等方面以及保证团队目标实现 的管理方式、激励措施和条件保障等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对每个成员言行和意识的约束程度, 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趋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以及规章制度等等。环境制能影响因素主要 是从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对运动项目团队成员产生影响(图6)。

图6 环境制能影响因素

3 运动项目综合竞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运动项目综合竞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运动项目综合竞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与竞技能力紧密结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若 干个指标构成的,是一个多层次的指标体系,涵盖了竞技潜能、竞技势能、团队效能、团队 智能和环境制能五大方面,由五个一级指标,十五个二级指标和三十二个三级指标构成,其 中包括多项定性指标以及定量指标(表1)。

团队应变指数教练员经验指数教练员特质能力文化能聚能力训练方法势能指数训练手段势能指数训练调控能力 3.1.1 竞技潜能指标分析

3.1.1.1 运动员潜能

运动员遗传,主要评价运动员的运动天赋及家族遗传中一些对竞技水平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 的生理因素;运动员竞技基础,主要评价运动员本身已具备或已掌握的基本竞技能力;运动员文化能力,主要评价运动员的文化修养能否提高其运动智能,能否抵御外界的诱惑、 坚定信念和人生目标。

3.1.1.2 竞技项目潜能

项目传统指数,主要评价运动项目被认知和被参与的程度,群众基础广泛、认知程度越 高、参与时间越长,其整体和个体的竞技能力水平相应越高,在某运动项目上参与和认知的 个体越多、时间越长,则为这种需要提供了更为广泛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这种长时 间的群众基础和竞技经历,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沉淀出深厚的竞技经验以及更为先进的训练 方法和手段,这为个体竞技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宝贵的营养成份;竞技环境指数,运动员竞技 能力的类型以及竞技能力的各组成成份受其存在的环境的影响。一个团队中运动员的竞技能 力各组成成份也与教练员和运动员所形成的竞技习惯有关。主要评价竞技环境是否有利于形 成良好的竞技习惯,是否有利于运动员的训练成长和教练员能力的发挥;训练网络指数,主 要评价是否根据自身的实力,积极网罗、积聚有价值的资源(独特的资源禀赋、卓越的人才) ,使自身在与对手的竞争中抢占上风;是否广泛地建立合作网络,最大限度地获取并消化有 价值的知识、信息、经验和资源(包括人才资源),建立比竞争对手更快捷的获取渠道、更广 泛的合作伙伴。

3.1.2 竞技势能指标分析

3.1.2.1 运动员竞技能力

体质能力,主要评价在竞技训练环境中运动员体质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主要表现在 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协调五方面;战术能力,主要评价运动员掌握和运用战术的能力 ;心智能力,主要评价运动员认识事物、分析自我的能力;技术能力,主要评价运动员按一 定技术要求掌握、完成和表现动作的能力;心理素质能力,主要评价运动员在训练或竞技环 境中表现出的心理状态的控制和调节能力,运动员是否能在训练或竞技环境中通过自我暗示 、思维阻断、注意转移、表象、想像等手段方法迅速有效地调整,使得心理状态达到较为理 想的状态。

3.1.2.2 教练员执教能力

教练员文化能力,主要评价教练员是否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教练员经验指 数,主要指教练员是否具有丰硕执教成果、良好的运动经历和个人素质评价;教练员特质能 力,主要评价教练员执教是否有高超的智慧和创造开拓能力。

3.1.2.3 训练势能

训练方法势能指数,训练方法势能指数主要评价训练方法是否能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 运动员的竞技运动水平,有效完成训练任务;训练手段势能指数,训练手段势能指数主要评 价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能否有效提高竞技运动能力、完成具体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身体练 习、活动方式;训练调控能力,训练方法和手段无疑是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途径。相 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会由于其训练对象不同而产生完全不同的训练效应。而不相同的训练方 法和手段的组合能显示出训练的多样性和普遍性,不同运动方法和手段的组合对运动员竞技 能力提高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训练调控能力主要评价团队是否能对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 的效果进行有效地调整和控制。

3.1.3 团队效能指标分析

3.1.3.1 团队组织能力

团队设计能力,主要就团队能否确定团队合力的组织结构、职权结构、部门结构和规章 制度,以及信息沟通、人员配备、绩效测评等做出综合分析;团队规划能力,主要就团队是 否对团队各职能部门等组织内的活动制定相应的规程、规章和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的情况 ,同时团队能否根据需要因事设职、量才使用的原则,对每个部门配备适当的人选,同时为 每个人找到最适合的岗位,创造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情况做出综合评价。

3.1.3.2 团队协调能力

团队内部协调能力,一是团队是否能够进一步明确团队组织及其各成员间的责权利关系 ,调动积极性;二是团队能否根据管理、训练过程中各个阶段不同资源配置的要求,有效组 织不同资源,并让在各自位置上正常运作;三是团队能够搞好个体与整体的目标协调、信息 反馈以及个人技能与团队关系的协调等方面情况做出综合评价;团队外部协调能力,一是评 价团队能否及时掌握与团队联系的外部环境的状况,了解国际竞技体育发展趋势,了解国内 外先进的训练理念训练方法等等,结合团队具体情况做好对环境的改善和协调工作。二是评 价团队能否协调利用好团队外部资源,有效利用到团队的发展中来。

3.1.3.3 团队特质效能

团队特质效能是指对团队特质资源的有效配置,发挥优势,形成竞争力的能力。团队 特质资源包括团队特质文化资源、特质训练资源如团队核心教练员、运动员和特质训练方法 手段等、团队的关系资源等有别于其它资源能体现团队特点和优势的资源。团队特质资源效 能指数主要评价团队特质资源利用的程度,从而反映团队特质管理的能力。

3.1.4 团队智能指标分析

3.1.4.1 团队创新能力

团队创新倾向,团队创新倾向是指竞技运动项目的团队管理层、教练员,在管理和训 练方法、手段及其相关技术等方面,是否具有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该指标可以通过团队 自主创新比率、团队自主创新频率和百人创新数量来表示。其中,自主创新频率反映的是创 新的速度,百人创新数量反映的是创新的效率;训练方法创新能力,主要评价团队成员在项 目训练方法上的创新能力,从训练方法的构思到资源配置、训练过程监控和实现等环节,训 练方法创新是否有总体的谋划和计划,这种预期的谋划和规划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训练 手段创新能力,主要评价团队成员在项目训练手段上的创新能力,从训练手段的构思到资源 配置、训练过程监控和实现等环节,训练手段创新是否有总体的谋划和计划,这种预期的谋 划和规划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3.1.4.2 团队文化力

团队凝聚能力,团队文化凝聚能力的强弱集中表现了团队通过文化建设是否增强了凝 聚力;是否减少了团队的内耗,提高团队效率。团队的凝聚力强弱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的作 用得到阐释,一是文化导向作用。团队是否可以通过一些言简意赅的口号或标语来倡导一种 能被所有团队成员理解和信奉的文化价值、信念和规划;二是文化渗透作用。团队是否将文 化自觉渗透到团队的决策、执行等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中,是否将文化渗透到训练的完善、 调整等活动中,是否渗透到每一位团队成员行动中,并见到成效;三是文化建设作用。团队 是否能够不断总结文化建设经验,融合有益文化,丰富提升团队文化。

3.1.4.3 团队适应能力

团队适应指数,主要是团队及其成员(包括运动员等)是否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找准方向、 寻找到解决的措施和方法,以及能否对新知识与新技术等的掌握并较快的适应。

3.1.4.4 团队应变能力

团队应变指数,主要是团队及其成员(包括运动员等)是在特殊、紧急环境中能否有 效应变,是应变效果程度的反映。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团队整体特别是运动员都能灵活多变地 调整自己的竞技状态,对特殊氛围或状况快速应变,从而使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得到最大程度 的和最为经济的发挥。

3.1.5 环境制能指标分析

3.1.5.1 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指数,主要评价团队管理体制是否适合团队的发展,运动竞技水平及训练水平 的提高。

3.1.5.2 激励机制

激励指数,主要评价激励机制能否影响运动员平时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竞技,能否影 响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临场发挥,并成为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原动力。

3.1.5.3 条件保障能力

竞赛保障指数,主要评价团队能否合理有效地完成竞赛的组织、协调,对竞赛运动员提 供全方位的智力、物力保障,从而能够让运动员在较为理想的竞赛氛围和环境中发挥出正常 或超常的竞技水平;训练保障指数,主要评价团队能否合理有效地完成日常训练的组织、协 调,并能够适时调整训练方法和手段,对训练运动员提供全方位的智力、物力保障,从而能 够让运动员在较为理想的训练氛围和环境中不断提高竞技水平。

4 结 论

1) 运动项目综合竞技能力的影响因素众多,综合竞技能力水平的高低,受到竞技体育训练 系统、竞技体育竞赛系统、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支持程度等多角度、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竞技运动项目团队管理者,首先要明确团队组织及其各成员间的责权利关系,调动积极性, 根据管理、训练过程中各个阶段不同资源配置的要求,有效组织不同资源,并让在各自位置 上正常运作。搞好个体与整体的目标协调、信息反馈以及个人与团队关系的协调工作。同时 ,及时掌握与团队联系的外部环境的状况,了解国际竞技体育发展趋势,了解国内外先进的 训练理念训练方法等等,结合团队实际情况做好对环境的改进和协调工作。

2) 通过文化建设增强凝聚力,努力减少团队的内耗,提高团队效率。团队可以通过一些言 简意赅的口号或标语来倡导一种能被所有团队成员理解和信奉的文化价值、信念和规划以增 强团队文化导向作用,并将文化自觉渗透到团队的决策、执行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中,将文 化渗透到训练的完善、调整等活动中,将渗透到每一位团队成员行动中;团队管理者要不断 总结文化建设经验,融合有益文化,丰富提升团队文化。在此基础上,充分有效配置团队特 质资源,包括团队特质文化资源、特质训练资源如团队核心教练员、运动员和特殊训练方法 手段能体现团队特点和优势的资源,发挥优势,形成竞争力的能力。

3) 运动项目团队管理者要积极网罗、积聚有价值的资源(独特的资源禀赋、卓越的人才), 使自身在与对手的竞争中抢占上风;是否广泛有效地建立合作网络,最大限度地获取并利用 有价值的知识、信息、经验,建立比竞争对手更快捷的获取渠道。团队要注重培养运动员在 特殊、复杂、紧急环境中有效应对的能力。特别是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要能够灵活地调整 自己的竞技状态,对特殊氛围或状况快速应变,从而使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 挥。

4) 团队管理者在竞技运动项目的团队管理层、教练员,在管理和训练方法、手段及其相关 技术等方面,培养提升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自主创新频率,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把 创新技术融合到运动员管理和运动训练上来。通过对竞技运动项目的认知,能够使得运动项 目团队的精神特质、价值认同、文化素质等方面得到提升,在有效合理的管理方式、激励措 施和条件保障等机制综合作用保证团队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 孙班军,黄志强,等.体育产业治理绩效影响因素及其评价方法探析[J].山 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11).

[2] 孙班军.集团公司竞争力[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 孙班军,华凤岩,张庆春.河北省优势、潜优势运动项目现状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 学报,2009,23(2).

[4] 张庆春,马国义,蒋国勤,等.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球队竞技能力要素分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8):68.

[5]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传版社,2006,7.

[6] 杨阳.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探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2).

[7] 党丽萍.论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与文化素质[J].甘肃科技,2008,(6).

[8] 鲁飞.试论竞技体育的核心竞争力[J].中国体育科技,2007,(3).

篇7

【摘 要 题】体育研究

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始建于1983年。20年来,伴随着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性专著。曹景伟等(2001)把这些独具特色并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进展称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中国流”,主要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运动员选材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竞技能力的结构及其评价、博弈理论与制胜规律以及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与服务等内容。本文则拟从6个方面进行阐述。

1 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

人们在描述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做“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做“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

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这一章里的第一节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总论,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竞技运动项目的划分、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和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三方面的内容;第二节则分别论述了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所聚合的8个不同项群各自的竞技特点和训练方法。

项群训练理论问世十几年来,受到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中主要的理论进展包括:依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以及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1.1 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 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表1)。

这样一种划分,应该说,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不同项群所包含项目的竞技特点,会有更好地帮助,会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解除若干不必要的束缚,更有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项目的竞技规律,从而确定对应的训练理论和方法。

1.2 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 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标准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由于有着无穷个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着无穷个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这里仅以几篇论文为例,如“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男单选手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用“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这一名称,概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3个手持球拍进行比赛的项目。又如“陆上同场对抗性项目集体球类项目”的名称,就排除了水上、冰上的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只包括足、篮、手、曲4个项目了。总之,我们在实践的研究过程当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的需要,按照多种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表1 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的调整

原有项群名称

调整后的项群名称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

技心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

技战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

技战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

1.3 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 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显然,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2000)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表2)。

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看是否在比赛中能够表现出最佳的体能状态;体操、跳水这些项目主要是看成套动作的熟练稳定和流畅的连接;射击、射箭项目,主要是看运动员技术感觉的细腻度与心理状态的自控性;而各种对抗性项目,则主要是看技术是否合理、熟练,战术准备是否充分,战术运用是否多变而实效。不同的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表现的主要特征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训练大周期的结构就不应该是同样的,而应该各有其特点。这一研究为非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训练大周期的安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人们在项群层次上开展更多内容的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示例。

表2 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

项群

大周期中阶段训练安排的要点

体能主导类各项群

1.专项化程度的变化;2.负荷强度与复

合量的变化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1.由单个动作到成套动作的完成过程;

2.有序地提高成套动作的成功率

技心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

1.基本功训练,空射到实射的转换;2.

提高并力求完善定向的心理自控能力

技战能主导类个人对抗性项群

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实战性

对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阵容选

技战能主导类集体对抗性项群

配,组合训练及成队训练;3.实战性对

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4 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项群训练理论被提出20年来,已经得到了体育界普遍的共识。而且,项群这一概念正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健身、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等众多的领域。

2 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作用的强化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又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展开和进行的,这是人们的一项共识。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当中,又常常会被具体的微观事物所包围,而忘掉了为实现终极目的而做的努力。训练活动当中也是这样,如某教练员,训练课的初始目标是想让运动员很好地掌握一项技术,或改进一个动作细节。但运动员做得不好,教练员生气了,罚他再作50遍。运动员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本来应该是在神经系统、肌肉反应各个方面都处于良性反应的状态下、在很好的协调状态下才能够做好。这时,运动员已经疲劳了,动作也没做好,你还要罚他再做,什么时候能做好呢?运动员在疲劳的状态下即使勉强完成了动作,其动作质量也很难保证。教练员的这一要求是与其在这一堂训练课的初始目的不一致的。

所以,在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专门列出一章谈“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而且,排在全书第三章这样显要的位置。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的所有内容、各种训练负荷、各式各样的训练安排,都是为了训练目标的实现。把训练目标问题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会有利于人们强化训练目标的导向意识。

强调训练目标的导向和控制作用是竞技需要原则的体现。竞技需要原则本质上就是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训练是为了比赛,要从比赛的实战出发,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样一个本来是很明确的基本认识,过去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此前各个版本的运动训练学教材,都没有把训练目标的重要价值给予更为充分的确认和强调。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的这一变化,则把训练目标的导向与控制作用鲜明地突显了出来。

3 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相对均衡的调节

训练理论的时空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时间、空间里运动。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时间特征则包括训练的过程、训练的周期和训练的安排。

张英波(1998)“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的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附图

图1 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时空协同的结构模式(引自 张英波 1998)

多年以来,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例如,在1990年版的教材里面,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空间特征的章节很多,而反应时间特征的章节很少。但在运动训练的具体活动当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按时间特征来考虑问题的。今天练什么,明天练什么,这个月练什么,下个月练什么,这是教练员组织训练活动重要的思维路线。因此,在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里面,把原来的“运动训练过程的结构组织与控制”这一章,分成了“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周课训练计划与实施”一共3章,加大了关于反映运动训练活动时间特征的内容和份量,使得运动训练时空特征的均衡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4 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这五种子能力所构成的,刘大庆、田麦久的研究,使得我们对这五种子能力的组合方式,亦即其结构特点有了更为全面的科学认识。

根本勇(日,1985)把经济学界的“木桶模型”引入了运动训练领域。一个盛水的木桶由若干木片所围成,用桶中所盛的水平面的高度表示运动员的总体竞技水平,各个木片的长度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即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发展状况。由于各种子能力发展的程度不同,所以各个木片的长度也不相同。在这个模型中,木桶里能够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那些长木片所代表的优势子能力,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片所代表的劣势子能力,因为,长木片本来有可能围存的水会从这块最短的木片所造成的缺口流出去。因此,我们就要找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中最差的子能力,及时地予以相应的发展,藉以促进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的提高。“木桶模型”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平衡的追求,要求我们注意发展不同竞技能力之间的均衡性特征,通常称之为“补短”。

刘大庆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着非衡结构,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但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它高度发展的某种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就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例如,邓亚萍凶狠快速的技术风格对其较低的身高条件的补偿;朱建华出色的助跑起跳结合技术对其最大力量不足的补偿等等。

与“木桶模型”相对应,我们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设计了新的模型,称之为“积木模型”。这个新的模型如同一个积木堆,由9个小积木块构成。绿、红、黄3种颜色各有3块。我们把这个积木堆的体积比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绿、红、黄3种颜色的小积木块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如果从积木堆中去掉2块黄色的小积木,再用一块绿色的小积木和1块红色的小积木“补偿”到积木堆中,积木堆的体积,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仍然保持不变。以此直观地展示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提示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能力的竞技价值,通常称之为“扬长”。

“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不同的图象展示竞技能力结构中各子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两个模型各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员,或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所以说,“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和表述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状态,我们把它们叫做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图2)。

附图

图2 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5 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科学定义的给出

在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的选定及其科学定义的给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建设,但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这一工作,许多概念的定义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田麦久等16名运动训练学者(1999)对运动训练学的常用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选出190个词条作为基本概念,并分别编写了释文。

我们注意到,此前的同事们在解释这些概念时出现最多的逻辑错误有两个。一是将概念归于不恰当的类属,二是提出了不应有的理想期望。前者如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后者如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

一切人类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一种活动过程,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也不应说是错误,但不准确,类属过大。而如果将其归结为一种“体育活动”,则明确得多,准确得多。

“比赛战术”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特定的倾向性。有正确的比赛战术,也有错误的比赛战术;有实战效果很好的比赛战术,也有实战效果不好的比赛战术;有成功的比赛战术,也有不成功的比赛战术,或者失败的比赛战术。而如果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做不到“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所采取的计谋和行动不够“合理有效”,那就不是“运动战术”了,这显然有悖于运动训练的实践和运动竞赛的现实。这一证伪的结果告诉我们,原有的定义违背了对此类概念应“中性定义”的原则。我们把它改成“为战胜对手或为取得预期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与行动”,定义本身不被附加任何倾向,就具备了普遍的适用性。

《词解》的作者对大约1/3的词条作了如同上述的修订,同时为过去未见定义的近半数的词条给出了全新的定义。从而完成了对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体系的一次重要的基本定义的规范化工作。

6 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在逐渐地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图3)。

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专著。国家体委科教司于1983年出版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论文汇编》;赵斌(1989)、谢燕群(1990)、刘献武(1991)、曾凡辉等(1992)、钟添发等(1995)陆续出版了有关运动员选材的若干专著。我国有组织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许多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科学监控工作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运动竞赛学方面,有刘建和(1990)的《运动竞赛学》和肖华富(1990)的《运动竞赛方法学》朱章玲等(1995)的《运动竞赛学》和王蒲(2001)的《运动竞赛方法研究》等。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中,比较有力度的有周爱光(1999)的《竞技运动异化论》,宋继新(1999)的《竞技教育学》、吴寿章(2001)的《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等。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正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重要的积累。

附图

图3 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

本文所列举的上述6个方面只是近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期待,中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必将会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也会向世界运动训练学界贡献出更多新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 李益群,谢亚龙.体育博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 吴寿章.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 王蒲.运动竞赛方法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 梁慈民.论竞技体育的前沿技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 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体育函授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8] 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9] 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 田麦久等.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篇8

关键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竞技游泳

游泳已经成为人们非常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在现代奥运会中,竞技游泳项目最早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运动项目之一。竞技游泳则以32个小项成为奥运会的第二大竞技项目。目前世界泳坛,尽管依旧保持着美、澳争霸的局面,但其他国家也非常重视游泳人才的培养,各国竞争日趋激烈,逐渐蚕食着两国在泳坛占据的优势,群雄并起的局面势必在世界泳坛呈现。在宁波,我们的运动员也曾在泳坛绽放着光芒。傅婉芳、陈效、高方珍、贺慈红、郑坤良、汪顺等竞技游泳高水平运动员为宁波游泳事业谱写了一部部壮丽的篇章。

1.宁波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状况

现阶段,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必须具备和依靠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因为只有具备了这套管理体系,后备人才从事竞赛训练的组织和开展才有保障,一套完整的竞技体育管理体系不仅能合理地整合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所需的师资、场地、经费等资源,使它们取得最大化的利用,而且能让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取得最佳的训练效果,从而可以使他们的竞技能力更高效,使竞技人才的潜力得到最大化的开发,最终获得竞技绩的最大化提高。在宁波,原本的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主要依托于地方少体校,甚至于地方游泳队也是出自于各地区体校。然而近年来,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的培养呈现出了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少体校已经不是培养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的唯一途径,宁波游泳健身中心作为公共体育设施社会化改革尝试,由体育局实行委托管理、社会承包经营,各种游泳训练点、游泳俱乐部、游泳传统学校等相继出现,有效地丰富了各地区的培养体系。

2.宁波市竞技游后备人才的参赛情况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根据《宁波市体育60年》一书记载,宁波市竞技游泳比赛获奖情况近几年处于较稳定发展趋势。但从1950年到1989年来看,宁波市竞技游泳比赛奖牌获奖情况呈现了不规律发展趋势,除70年代因陈效等出色的运动表现外,其他年代并未有太多的奖牌获得。直到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宁波游泳参赛获奖情况趋于稳定。特别是贺慈红、汪顺等游泳人才辈出为宁波游泳事业增添了光彩。虽然保持了较稳定的比赛获奖情况,但宁波竞技游泳的发展相对于杭州仍处于劣势。2010年10月浙江省第十四届省运会在嘉兴举办,省运会六地区游泳金牌奖牌数量统计表暴露了我们的劣势。我们的奖牌数量远不及杭州,温州也跻身到了我们前面,最终对宁波游泳项目的定位为落后项目。我想这才是让我们值得深思的地方,我们需要把游泳发展成我们的优势项目。

3.宁波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选材情况分析

当今泳坛,除了具备科学训练外,如何提高选材质量也越来越受重视。俗语说的好,“良好的选材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运动员选材的苛刻,因为只有那些具有良好的天赋和潜质的游泳苗子,经过科学的训练,才能在如今强手如云的泳坛中崭露头角。

3.1宁波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的选材年龄分析

后备人才选拔的年龄与竞技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必须要充分考虑成才、育才、训练专项和竞技运动发展规律,因此对运动员适宜选材年龄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经调查,部分青少年他们过早的进入到了游泳训练过程中,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般有两种:一是由于他们身体相对其他青少年较早发育,身体条件符合了进行游泳训练的条件;二是教练员自身业务水平不足,意图拔苗助长。

3.2宁波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的选材途径分析

选材的前提是要有材可选,所以要想选出最为优秀的人才,就要保证选择的适龄儿童的基数要大。然而在实际的选材过程中,有很多有游泳天赋的适龄儿童并没有进入到我们的选材范围中。少体校、游泳训练点、游泳俱乐部等组织是宁波培养和向上输送优秀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的主要力量,当然他们也承担着输送与选材的重要任务。

3.3宁波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的选材方法分析

在游泳选材过程中,会依据身体形态指标、身体指标与专项技术的测定与评价、生理机能指标、儿童少年身体发育程度的鉴定、心理选材等指标选材。在真正的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完全运用上述方法。调查发现,宁波市教练员在游泳选材方面的方法是基本科学的。通过对部分教练员的访谈了解到,一些教练员对选材方法合理运用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有少数教练采用单一的选材方法,特别是对水感选材此类方法被大多数教练忽视了。

3.4宁波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选材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扩大选拔后备人才基数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众所周知,只有首先保证选材数量,才能保证人才的质量。游泳作为浙江省的重要项目,宁波市作为游泳后备人才的主力输送渠道如何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系统训练就显得格外重要。问题二,人才流失情况较为严重。教练员通过各种渠道发现了自己心仪的人才但家长的不支持、个人兴趣不高、学习与训练的冲突等。学生家长对体育运动的现状不支持,怕耽误学习,怕孩子受苦造成了学生对游泳兴致不高,更多的家长只是为了自己孩子中考是能取得满分的游泳成绩仅此而已。最后一个重要原因是教练员自身的训练方法要有进一步的提高。若人才的选拔缺少科学性,必然会导致选材的准确性。因此,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建设和训练水平是选材的关键所在。

4.宁波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训练情况分析

4.1宁波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训练条件情况的调查分析

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日常训练、竞技比赛都要以一定的训练条件为基础,包括训练经费、场地设施、医学监督等。通过对训练经费情况调查发现,大部分的教练员认为,宁波市在游泳训练方面的资金投入还是相对充足的,有30%的教练员认为训练经费较缺乏,可能是因为地域、经济条件、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造成的。

4.2宁波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训练场地器材情况调查分析

持续不断的训练需要依靠充足的时间和完备的训练场地及设施,场地设施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本条件。调查结果显示,65%教练员认为宁波市竞技游泳训练场地器材配备相对充足,但仍有5%的教练员在严重缺乏设施的情况下坚持训练。为确保日常训练能够有序的进行,政府应加强对场地器材严重不足的单位投入力度。

4.3宁波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训练医务监督情况调查分析

任何训练都后伴随着身体疲劳及运动损伤的产生,如何控制与调节训练量和训练时间的比例,最大限度的发挥运动员身体机能,提高运动员有氧和无氧酵解能力而又不超过运动员的承受能力是件非常困难的工作。医务监督工作到位则在训练中起到了防止运动损伤和加快运动员恢复的作用。通过对宁波市竞技游泳训练义务监督情况调查发现宁波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训练医务监督机制的建设制度还需进一步的完善。

5.宁波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5.1加强合作,资源共享

目前,竞技游泳后背人才培养也存在着合作关系不密切、资源无法共用等问题,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没有达成共识,造成拥有丰富人力资源的教育系统因应试教育的影响制约了体育组织对体育人才的培养。学生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无法将更多的资源利用,这种原有的制度造成了体育人才的短缺。

5.2提高选材科学性,减少人才流失

每年暑假,宁波各游泳场所都会成为学生的培训基地,而这些培训基地的教练水平与竞技游泳人才选拔水平并不是成正比的,以营利为目的的培训制约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建议相关部门规范各类培训班,要定期派专业教练员到各个培训点进行考察和选拔。建立教学与科研互补的选材体系才是提高选材质量的主要途径。

5.3加强教练员培养工作,提高教练员的综合素质

目前,游泳项目普遍存在的“竞赛奖励重于输送奖励”的现象,这样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教练员“重成绩轻培养”,对游泳人才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教练员也因文化程度、经验等问题无法让有潜力的运动员充分会发潜能。提高教练员的综合水平,参加系统培训,让教练员和运动员一起多实战多实践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结论与建议

6.1宁波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呈现了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后备人才队伍年龄分布、选材方法、训练条件等方面来看,宁波市的竞技游泳人才培养情况良好。

6.2宁波市教练员对后背人才的选拔年龄把握较准确,但仍缺乏有效的选材方法,加强教练员的培训,提高教练员的综合素质将会对宁波竞技游泳选材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6.3宁波市游泳俱乐部、训练点较充足,竞赛体制也较为完善,科学指导及医务监督方面的投入还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宁波体育60年(1949-2009)[M].宁波市体育局.2013.

[2]宁波体育年鉴.[M].宁波市体育局.2011.

[3]杨国宽,谭政典.广东省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06).

[4]张红松,张锡庆.中美经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比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

[5]厉丽玉.浙江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J].体育科学,2004.

篇9

关键词:功能训练;健身气功;体能;应用

1.引言

功能性训练最初是作为运动康复的一个重要手段,主要的内容是有肢体损伤、功能的病人通过徒手或持器械进行锻炼来恢复健康。在欧洲和北美,功能性训练多用在大众健身,主要用来改善受伤人群关节的稳定性、神经肌肉控制、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而在竞技体育领域,由于功能性训练可针对性的锻炼人体的神经肌肉控制,肌肉力量的特点,帮助运动员减少受伤概率,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以至于取得更好的运动成绩,赢得比赛。所以近些年来,很多的运动队将功能性训练引进到竞赛运动员的训练之中来。健身气功竞赛功法需要运动员具备很高的力量与柔韧素质,且神经对肌肉、人体重心控制能力要求更高,为了使竞赛功法的参赛运动员充分挖掘自身潜力,获得更好的比赛成绩,预防损伤,将功能性训练应用到竞赛功法运动员体能训练中进行研究。以期整合科学的训练方法,为竞赛运动员、运动队服务,增强竞赛功法比赛的观赏性,促进健身气功的传播与发展。

2.功能性训练的概述

2.1功能性训练的概述与特点

功能性训练时多关节、多方位、强调本体感觉的运动,包括减速、加速以及稳定性能力、对不稳定状态下身体的控制能力、控制身体重心,对地反应力和冲力的调控能力。[1]功能性训练很早就被应用到运动损伤的治疗之中,经过中国体育的辉煌期2008奥运会之后,功能性训练在中国得到重视,并且开始在全国体育领域广泛的开展。在康复领域中,功能性训练时康复治疗的核心,[2]是用以改善伤残人士的基础治疗。在康复医学来讲,功能是指组织、器官、肢体等的特征活动,而功能训练时未了恢复组织、器官、肢体功能障碍而实施的有针对性的康复措施,是康复治疗的核心,属于作业疗法的重要内容。[3]功能性运动表现金字塔是运动模式、运动效率和运动技能之间平衡发展的模型。功能性训练的理念认为:最优化竞技能力金字塔是以人体最基础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为基础;其次是人体高效的运动模式;然后通过综合训练,使技战术在牢固体能基础上得到高效的整合并在竞赛比赛中得以稳定的重现。竞技能力金字塔结构中功能动作是基础、功能性竞技能力是纽带、功能技术是关键。[4]

3.健身气功竞赛功法的概述

3.1健身气功的定义

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以调神、调息和调身为手段,以这三者的完美结合为准则的自我练习,是中华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在2003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将健身气功确立为第97个体育运动项目。健身气功是中国传统健身文化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养生智慧,又适应新时代人类健康的养生追求。

3.2健身气功竞赛功法的内涵与特点

健身气功竞赛功法包括竞赛功法易筋经、竞赛功法五禽戏、竞赛功法六字诀、竞赛功法八段锦四套。它们是国家体育总局在2008年,由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四套大众功法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难度动作,缩短规定套路的习练时间所编成。竞赛功法的问世不仅可以规范健身气功的发展,还增进了健身气功比赛的可比性和观赏性。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竞赛对于此项目的发展是相当的重要,应抓住以竞技为规范化发展的契机。因为“竞赛是运动项目发展的杠杆”,运用好这个杠杆,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运动项目的发展。[6]因此通过创编四套竞赛功法可以有助于扩大习练人群,增强观赏性,进而推进健身气功的传播。

竞赛功法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要求运动员在6min的时间里完成相应的规定成套动作。竞赛要求运动员在完成成套动作时,必须将动作、音乐、呼吸、神态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并要做出难度较大的动力性和静力性动作,且需要表现出人体柔韧与力量的人体美和运动美。

4.功能性训练对竞赛功法的意义

4.1对专项能力发展的意义

竞赛功法是一项以柔韧、协调为基础,以力量、力度为核心,以耐力为保证的表现难度和美感的运动。从项群理论角度看,健身气功和目前全国体育大会中的技巧、健美、体育舞蹈、健美操和舞龙舞狮等属同一类比赛项目,都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7]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需要运动员具备多方面的素质。体能上,需要优美的形体,表现出动作敏捷与灵巧;技能与战术上,需要表现出对时空的判断准确,对身体姿态控制,与同伴的协同配合;心理与智能上,需要感知灵敏度高,善于自我调节,具有果敢精神。[8]

传统的竞赛功法训练主要集中在柔韧和四肢力量的训练上,而忽视躯干的核心力量,忽视神经对肌肉控制的训练,缺乏对小肌群本体感觉的训练,势必影响专项技能的发挥。而功能性力量训练注重关节链的整合,注重本体感觉训练,强度动作技能的整体协调发挥,势必为竞赛功法运动员的专项技能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

4.2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

竞赛功法运动员为达到较高的运动水平,获得最佳的运动成绩会努力的提高专项能力。追求柔韧性的最大化和稳定力量的最优化,而当柔韧素质与力量素质及其他耐力、灵敏等素质发展不平衡时,人体就会增加受伤的风险。如,增加肩、髋、踝等关节的柔韧与力量,控制不好力量与强度,极容易受伤。功能性训练中,力量素质训练通过静力性力量训练、离心收缩力量、抗阻力训练、超等长训练[9]等,改善稳定肌群、短小肌群、单关节肌群力量。改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提高神经肌肉募集能力和抑制肌肉萎缩的作用,增强肌肉反应速度,减小运动损伤。核心力量训练预防运动损伤:运动员在进行快速发力动作时,强有力的核心肌群能够确保肢体在动作过程中保持在正常的位置,深层小肌肉群的稳定功能起到关键的保护作用。如此预防或减少急性损伤的发生。[10]

4.3对竞赛功法套路理解的意义

功能性训练是一个方法体系,通过有机整合如核心区训练,平衡性训练,超等长训练等不同的训练内容,提高训练的经济型和有效性。从整体挖掘运动员的潜能,将健身气功竞赛功法中“调心、调息、调身”更加趋于三调合一,达到最佳的健身功效。并且从功能性训练中体会到人体各局部对整体的作用,有助于理解健身气功中的整体观。

5.功能性训练在竞赛功法中应用

5.1以核心区域为主的核心力量训练

核心区域是指是指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人体的中间环节,具体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所包含肌群有背部、腹部和构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竞赛功法运动员需要保持对身体姿态的控制,保持难度动作的完成(如竞赛八段锦中第二式的后举腿动作),以及维持要求的固定姿势(如,竞赛功法五禽戏中鹿奔的起脚平衡动作)等,这些动作都需要核力量作为基础来控制身体平衡来完成。

核心区域训练方法可采用王卫星、郑楠[11]等人的体能训练方法,采用悬吊器,瑞士健身球等器材,如:

( 1) 悬吊训练: 运动员单脚或双脚固定于悬吊器上,紧接着进行多方向训练,训练核心区域各部位的肌肉力量。

( 2) 收腹剪腿训练: 运动员半仰卧在垫子上成 45度角,双手撑地,收腹,双替摆动,训练髂腰肌、股直肌腹直肌、等核心区腹部以及侧部的肌群力量。

( 3) 腹部触球挺身训练:

运动员腹部触球,双手抱于头上身向上挺,训练腰方肌、腰大肌、竖脊肌等核心区背侧部的肌群力量。

5.2以稳定性为主的膝踝关节功能性训练

健身气功竞赛功法中有大量的单脚平衡支撑和双脚前脚掌支撑动作,这些动作对膝踝关节的稳定性、力量性、柔韧性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以稳定性为主的膝踝关节功能性训练显得至关重要。加强膝踝关节的稳定、力量、柔韧训练不仅对于运动员的运动水平的发挥有着重大意义;同时由于比赛中需要完成静力性的支撑性动作,对于膝踝关节的损伤和保护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膝踝关节的稳定、力量、柔韧的训练可采用,平衡垫训练: 训练动作由易到难,先采用双脚站于垫上,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可变为单腿站于垫上,还可增加与专项动作结合的一些难度动作,如半蹲,提膝平衡,燕式平衡等[12]。平衡垫闭目蹲起、橡皮带抗阻力前跨步加旋转训练等。[13]膝踝训练主要注重关节整体运动功能的发挥,以关节所关联肌群、韧带的训练及神经支配为主,注重踝关节的本体感受性训练,增强神经对肌肉的控制力。

5.3功能性训练与专项训练的组合训练

功能性训练是以提高人体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增强神经对肌肉的控制,强化整体的协调性,让身体运动更具有经济性和实效性。功能性训练时专项能力训练的基础,专项能力训练是功能性训练的升华,其包括更具强度的核心区等长肌力、核心区稳定性、人体平衡能力、身体柔韧性。

6.结论与建议

功能性训练体系是强调多关节、多方位、融合本体感觉的训练,能达到运动中动力链的高效,强化身体的动作模式的稳定性。

在竞赛功法的训练中融入功能性训练可以起到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能力、降低运动员遭受损伤的概率,加深运动员对竞赛功法套路的理解。(作者单位:1.北京体育大学;2.高塘小学)

参考文献:

[1]李丹阳,胡法信,胡鑫. 功能性训练:释义与应用[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10:71-76.

[2]卓大宏现.代康复功能训练的新概念与新技术{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7):388-390.

[3]纪树荣,康复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20

[4]Bill Foran .高水平竞技体能训练[M].刘爱杰,袁守龙,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24.

[5]健身气功管理中心 健身气功三百问 [M]

[6]虞定海. 开展健身气功竞赛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01:68-71.

[7]运功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6:46-47

[8]曹晓蓉.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运动员表现力培养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4):383-385

[9]王建琴. 功能性训练与预防运动损伤探析[J]. 运动,2011,04:44-45+14.

[10]黎涌明,于洪军.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体育科学,2008,28(4):19-27

[11]王卫星,李海肖. 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08:1119-1121+1131.

篇10

关键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挑战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274-02

中国优秀运动员队伍从成立之日起便纳入了国家集中管理的体制,运动员自进入专业队伍便成为国家正式职工,退役后的工作由体工队(政府)统一安置。这种高度集中和封闭的从业余体校、省市体工队到国家的“一条龙”的运动员训练和管理体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在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干预下,曾有力地保障了中国各级运动员队伍的稳定,为中国各项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中国竞技体育创造史无前列的辉煌成就,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计划分配的方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从事竞技体育的利益格局发生了变化。人们清楚地看到国家已不可能再为运动员负责一辈子,而上大学、接受更好的教育则是市场经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基本要求。竞技体育的高淘汰率和牺牲文化教育时间及运动员文化素质不高的现实,使得很多家长不愿意让有运动天赋的孩子从事竞技训练,而好好读书然后上大学则无疑是一种风险更小、回报更高的明智选择。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们观念的转变,使中国“一条龙”训练体制的上层出现了运动员退役安置出路不畅的严重局面,一些退役运动员由于缺乏基本的劳动就业技能,就业时竞争能力不足,安置难度越来越大,很多退役运动员长期安置不出去,滞留于运动队,占据人事工资指标,致使新运动员不能及时入队,直接影响了优秀运动队的人员更新。有的虽已安置但很快又下岗、失业,安置效果很差,进而影响到中国“一条龙”训练体制的中间和底层出现了招生困难,青少年后备力量面临严重的人才短缺。如1978年中国各级各类体校在训练排球运动员有21 945人,1999年下降到7 886人,到2001年全国就只有3 385人。河北省目前有待安置的退役运动员170人之多,占在训人数的20%;福建省常年积压人数230多人;湖北省约300多人,占在训练人数的30%。

究其原因在于,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地位受本人教育的影响逐步加大,体育成绩辉煌对运动员的作用将随时间的流逝而暗淡,而教育的作用将逐渐凸显,运动员后职业地位的获得更依赖于传统的教育因素。而现行的运动员文化教育体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运动员接受各层次学历教育的渠道不畅通,不能满足广大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热切需求。多年来优秀运动员学历教育的质量不高,学历层次与实际文化素质不符。面对运动员“学训矛盾”难题,当所有研究都集中在如何提高对运动员文化学习的认识,如何在体制与机制上解决体育与教育的结合的时候。我们必须认清一个基本事实:影响运动员文化学习的主要因素是时间和精力。当运动员每周要进行30~40个小时训练的时候,当竞技体校、运动学校的队员每天早操训练加下午半天,而同龄学生天天上课也难以保证学业优良的时候,再好的体制和机制,也无法让运动员还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并完成好学业。相比之下,拥有36万大学生运动员的美国全国高校体育协会就明文规定,其大学生运动员每周训练不得超过六天,周训练时间不得超过20小时。

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市县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高水平体育发展的源泉与根基,舍此基础,竞技体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客观分析,找准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应显得很有必要且意义重大。

一、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对策措施

1.更新观念适应新形势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1)确立“基础训练”观念。将“业余训练”更名为“基础训练”,将其归属于“群众体育”理顺为归属于“竞技体育”。应“以实定名”,才会“循名则实”,增强自觉性。(2)确立“体育教育”观念。体育基础训练的对象必然都是中、小学在校生,由此得出“体育离不开教育”之结论,无疑是对的,但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来说,同样教育离不开体育。问题关键在于,我们搞体育的不能把自己的神圣目标、任务拴在教育的战车上。之所以自称业余体校、搞体教结合总难免让人家牵鼻子走的尴尬,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丧失了体育这个自我。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站在体育的立场上,兴办自己的体育教育。比如,体育中、小学以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主要目标,属于竞技体育;普通中小学仍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根本目的,属于群众体育。(3)确立“基础训练社会化”观念。在以自办体育中、小学为手段开展竞技体育基础训练的同时,体育行政部门还应激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体育中、小学,鼓励、欢迎国办中小学和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开展单项的体育竞技体育训练,形成燎原之势,以展开竞争、促进发展。(4)确立“后备人才市场化”观念。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看做一种有巨大增值潜力的特殊商品,有偿培训、有偿转让,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搞好基础训练体系建设,强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1)基础训练单位既成龙配套,又宜精不宜多。一个市有一所体育大专或中专、一个县有一所体育中学和小学或一所中小学合一的学校,就完全可以了。(2)该体系必须以体育教育,即体育部门办教育为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有主动权。过去的一、二集中业余体校也好,或者体、教联办共管的中小学也好,甚至体育教师由体育局聘任、管理和开支的“最惠待遇”型,都无法保证基础训练所必不可少的自。(3)中国由于受计划生育人口影响,目前正处于中学生高峰期,一二年后进入高中生高峰期。即中国的中小学规模已达到了一种历史的顶点,一二年后随着在校生减少,校舍、师资将出现一定阶段的过剩。我们应抓住历史机遇,争取政府支持,以划拨接管方式将体育中小学健全完善起来。(4)体系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能仅仅满足于县市省国家之间的有机衔接,为保证发挥“举国体制”优长要亲自创办的竞技体育训练核心载体,其通向社会的出入口必须贯通流畅。

3.合理流动配置,增强竞技体育基础训练活力。竞技体育优秀人才通过广泛交流活动,可以迅速改善本区域的人才结构,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已被人们认识。实际上,各地的竞技体育基础训练都各有自己的特色优势项目,必然育苗过剩,二三类苗子往往被“压死”。与其被“压死”,还不如将其推向市场。

4.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技能水平和社会活动能力。(1)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引导他们大力弘扬“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2)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由于过去教练员多来自于运动员,属经验型人才。因此,要引导他们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自觉加强科学理论的学习;同时,组织好定期集中培训、外出进修等继续教育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努力提高其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科学管理的技能水平。对教练队伍建设从战略上考虑,还要破除“优秀运动员=优秀教练员”的迷信。(3)提高其社会活动能力。每一个教练员,都面临着市场选材、有偿训练、竞赛市场参与、竞技体育人才交流等社会活动。这需要他们在实践中学会新的本领,增长新的才干,提高社会活动能力。

二、转变行政职能,加强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科学管理

1.由办竞技体育训练转变到管竞技体育训练上来。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要实行管办分离。再不能将所属竞训单位视为附属品和算盘珠,随意直接插手其具体事物,她们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拥有各自的经营管理自。体育行政部门要简政放权,把职能转变到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战略、整体规划、项目布局、调控举措、激励政策的调研制定、监督检查以及班子考察、干部调配,国有资产运营等宏观职能上来。

2.由办本级训练单位转变到管行业训练单位上来。由于“举国体制”对组队、参赛权的严格级别限制,形成了拿金牌只靠本级训练单位的表象;又由于各基层训练单位都把输送作为首选目标,形成了只能“下有求于上”的假象。从而,使体育部门在竞技体育训练方面,养成了重视本级而轻视系统的不良传统。很少到基层调查研究,很少制定指导基层训练工作的文件,也很少为维护基层利益去争取优惠政策。应尽快改变这种局面。

3.由管全系统训练单位扩展到管全行业训练单位上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体育竞技体育训练国家独办、别无分店的状况,使体育行政部门养成了只管本系统竞技体育基础训练的惯性。而今,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多主体兴办竞技体育已呈方兴未艾之势。这就要求我们,由管理本系统竞技体育训练,迅速扩展到管理全行业的竞技体育训练。

4.由单一的行政手段管理转变到依法治体为主的多种手段管理上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再仅仅依靠单一的行政手段来管理竞技体育训练是远远不够了。首先,依法治国要求我们要依法治体、依法治训。管理训练单位的法律、规章、有待我们去制定和完善。经济手段,也是必不可少。还有一个竞赛杠杆作用,竞技体育比赛,尤其是届次比赛,必须紧紧围绕竞技体育中长期战略目标来实施组织,必须对在训项目战略调整给以积极导向,必须避免对大潜力小幼苗“拔苗助长”和对大器晚成运动员失之保护,必须加大赛风赛纪整治力度以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等。

参考文献:

篇11

一、成立竞赛组织机构并举办技能节

为深化校园竞技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院成立了技能竞赛组织机构,负责技能竞赛的决策、指导与仲裁,制定了《教学竞赛管理办法》和《技能节组织管理办法》等文件。自2009年开始在全院举办一年一届的技能节。技能节活动每年4月开幕,12月闭幕,项目覆盖学院所有专业。竞赛训练中采用微格训练法,形成了专业技能培养的“5L”模式(5个环节),即把实践教学过程细分为校内实验实训环节、校外实习实训环节、技能考证强化训练环节、毕业设计环节和顶岗实习环节,严格按照专业能力培养要求和课程标准实施,使技能竞赛训练与常规教学活动融为一体,实现了职业技能竞赛训练方法与课程教学方法的对接。

二、将竞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活动,训练过程作为一个教学过程

学院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素质是基础,技能是核心”的目标取向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采取逆推式方法,通过组织专业教师、企业专家认真分析,并深入企业进行调研等方法,对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进行分类、汇总,确定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准确定位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把以实用为导向的职业知识传授、以专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训练、以敬业为导向的职业态度培养、以生存为导向的职业心理素质养成与高技能人才培养无缝契合,使职业技能竞赛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契合,实现竞赛训练面向全体学生,解决了“为赛而赛”,不能提升全体学生技能水平的问题。

按照化工高职教育教学内容体系符合化工行业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把技能竞赛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融合,实现了专业教学内容调整紧跟产业发展前沿技术,解决了教学内容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和工业化进程不相适应的问题。

遵循“教、学、做合一”的高职教育教学规律,把竞赛训练与日常教学有机结合,实现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解决了竞赛训练与实践教学分离的问题。基于校企合作育人和开放式办学理念,把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创建开放式竞技平台,实现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与价值追求,解决了校园文化与职场文化存在落差的问题。

用机制推动竞赛,用竞赛带动训练。学院构建了院系两级联动的技能竞赛组织体系,学院负责技能竞赛制度的制定与竞赛组织协调,系部负责竞赛的组织与管理。根据年度教学计划,结合院内外各种赛事安排,量身定制各种初赛项目融入实践教学中,使每次实践课变成一次小的竞赛,通过理论和操作两方面的训练,提升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将技能竞赛训练方法融入常规教学。技能竞赛、培训等经验积累,有力推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三、创新了竞赛机制与训练艺术

篇12

【关键词】竞技体育;体能训练;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对竞技体育运动的影响也愈加深刻,当前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的成功无不包含着先进的理论和科学的训练方法。而竞技体育的商业化和职业化更是促进了竞技训练尤其是体能训练的跨越式发展。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竞技体育中的体能训练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甚远,这既体现在纯粹的技术水平上,更重要的是训练观念和相关制度的落后。为此,我们必须加强观念创新,推动制度改革,以期尽快推动我国竞技体育体能训练的发展,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 我国竞技体育体能训练现状

1.1 竞技体育视野下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竞技体育训练中的体能专项训练目的在于充分挖掘个人潜力,以求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而我国当下的体能训练,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指导,运动员体能尚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体能训练相关理论研究存在局限性;

(2)体能教练的非专业化造成对相关理论知识理解出现偏差;

(3)“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在体能训练时间上错位;

(4)体能训练重“形式”,轻“力度”;

(5)体能训练专门人才培养与实验机构的缺位。

1.2 竞技体育体能训练落后的原因

(1)体能相关的理论研究起步晚,基础条件薄弱

我国开始关注体能训练源自于足球。近年来,我国体能训练研究可谓成果丰硕,但与国外的差距仍然很大,如我国近年来提出的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国外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差距之大可见一斑。同时,在体能训练人才培养和实验机构数量上,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甚远。

(2)运动项目与体能诉求认识不清晰,训练方向出现偏颇

近年来,很多教练对运动员体能训练已形成思维定势,在训练方式方法上难以创新,体能训练与运动员训练项目脱节,在体能训练的方向把握上出现偏颇。

2 竞技体育体能训练发展趋势

2.1 训练更加科学化

体能训练的科学化是指在对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先进的科研成果为指导,实现体能训练的量化和标准化,进而实现体能训练的最佳目标。实现训练的科学化,首先是教练员、辅助人员科学文化素质和专项训练水平的提升,其次是采取的技术和训练手段更加科学,最后是相关器材的先进。

2.2 在训练方法上实现传统和现代的完美融合

现代的体能训练方法更加注重速度和力量,注重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和体能的提升,注重训练的时效性和个人特征的完美发挥。

2.3 加大训练负荷,突出专项强度

随着训练后恢复手段的不断进步,逐渐增大训练强度有了充分的保障。由近些年竞技体育训练、比赛可以看出,高强度的训练负荷已然成了当代高水平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

2.4 训练方法日趋专项化,训练状态更加比赛化

当下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尤其是高水平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在强调训练负荷之外,也更加注重训练的专项化。训练方法的专项化,就是比较理性的实现了练什么和怎么练的有益实践。与此同时,专项化的训练手段使得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机体的要求更加接近比赛状态,也可以将训练融入比赛之中,围绕比赛的需要和目的有针对性的选择训练手段、控制训练负荷。

2.5 双周期训练模式的打破和以赛带练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较大赛事的不断增加,高水平运动员必须全年保持竞技状态,以求在各个比赛中都能取得优异成绩。由此,运动员的训练周期就由原来的上下半年划分转变成了以每个比赛为界点,传统的训练双周期被打破,随之而来的是训练的多周期。同时,在备战期,运动员往往以一周或者十天为加强训练周期,并在周期或者比赛中进行训练的检测,以赛带练已经成为当下训练的新模式。

2.6 更加重视恢复训练

“恢复是训练的保证”,“恢复是训练的延续”,“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这些观点深刻地反映了当下恢复训练对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作用。有效的恢复训练不仅能避免运动员不必要的伤病,也使得运动员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自身技能的提升。所以,很多教练都对恢复训练做了极高的评价,认为恢复训练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也有力地促进了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3 创新竞技体育体能训练的途径

3.1 教练员在创新体能训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运动队中都配有专门的体能训练教练,他们在运动训练的组织机构中是一个独立的部分。而我国却很少有运动队配专门的体能教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任务往往是由主教练指导完成的。再者,我国现在绝大多数的教练员是由运动员成长而来的,他们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教育,教练员对训练手段的选择和训练强度的控制多来自于自己的教练和实践中得来的经验,至于能做到体能训练创新的教练可谓凤毛麟角。但教练员又处于一线训练的特殊位置,这就要求教练员必须加强学习,注重自身理论素质的提高。而作为管理者,则要在运动队的管理上将运动员和教练员放在同一个高度,且不可轻视了教练员的地位,以保证教练员可以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自身训练水平的提高和对运动员的训练中。

3.2 理清观念、制度和技术三者的关系

观念、制度和技术是体能训练方向性和层次性的体现,也是创新体能训练的必备因素。其中,观念的创新可以直接推动制度的改革,而制度的完备则可以更好地推动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显而易见,技术创新是体能训练创新三因素的外显层,技术创新的效果可以通过运动成绩衡量,而运动成绩则证明了整个体能训练的成效。同时,观念创新在三者中的基础和核心地位也毋庸置疑。训练观念的创新是制度改革和技术进步的思想保障,没有观念的进步,就不会有体能训练水平的提升。

3.3 着力构建体能训练创新体系

我国皮划艇项目的跨越式发展,证明了创新体系的重要性。在创新体系中,金牌是系统,结构是关键。必须积极推动观念的创新,打破传统的束缚,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发展,逐步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体能训练创新体系。

(1)扩大对外交流,推动自主创新

体能训练创新的核心和基础在于观念的创新,而先进的观念不可能凭空想象,要加强中外体能训练创新交流,通过参观、访问、学习等吸收国外先进的理念。模仿也是一种创新,关键在于消化、吸收。要在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同时,积极推动自主创新。同时,加大科研攻关,争取有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能训练理论和方法。

(2)推动制度创新,紧密连接创新环节

在体能训练创新的三个层次中,制度创新处于中间的连接地位,只有推动制度创新才能实现创新链条的通畅,构建体能创新的完整体系。比如有人在观看国外皮划艇比赛时发现,他们的桨并不像我们一样整齐划一,而是一种波浪式的结构,这一信息迅速传送给了相关的科研人员,经过研究发现,这种入水方式有利于推动船体的持续前进,也正是这一发现,使得我国皮划艇项目在雅典奥运会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

(3)加强专项训练的顶层设计

当下高水平的体育竞技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要达到这些要求,必须加大体能专项训练。然而体能专项训练并非盲目的训练。如在一场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快跑距离将近1500m,百米速度达到12s,同时要辅以运球、铲球、射门等动作,这些绝不是“举杠铃”、“跑大圈”可以实现的。因此,必须加强体能专项训练的顶层设计,要对训练过程和训练效果进行精细化监测,训练结束后,还要对运动员的心率、血乳酸等进行测试和跟踪,以尽快修正训练计划,实现训练的科学化。

由于我国竞技体育起步晚,体能训练近些年才得到相应的重视,在体能训练水平上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虽然近年来我国运动员在一些技术类竞技项目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这并不能掩盖我国竞技体育在体能训练上的落后。而要推进体能训练,根本途径就在于创新。唯有实现了训练观念、制度和技术的创新,才能形成顺畅的体能训练创新体系,为我国竞技体育的体能训练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参考文献

〔1〕王芬,等.体能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9.

〔2〕王芬,等.高水平竞技运动体能训练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5.

〔3〕赵志英.对体能的探析〔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1):44-46.

篇13

关键词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 发展趋势 训练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8.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40-01

一、前言

自北京奥运会以来随着体育科研、训练方法的不断对外交流,以体能训练为载体的、代表西方最新的训练理念、训练方法进入我国竞技研究和训练领域。对我国传统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体系,带来竞技训练理论体系、训练理念及方法应用的突破。本文探讨现代体能训练国际国内发展、体能训练发展中的国外及国内发展趋势,为推动我国体能训练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所选择的研究对象是我国部分体育院校和训练队,以及青少年体质、大众健康等方向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首都体育学院的大量学术期刊和书籍等有关资料,依据这些文献资料,制定有关调查问卷,确定访谈内容,对高校利用体育网络资源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奠定里理论基础

2.调查法

就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的需要,对五所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以期从多角度,广范围进行全面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认识

功能训练理论是国家体育总局备战伦敦奥运周期过程中引入我国的,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的训练理论与方法体系。功能训练理论分类体系以人体运动功能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训练学为依据,通过功能训练系统、功能动作系统、功能动作练习方式三个层面对功能训练体系进行阐述。功能训练是在打破传统体能训练观念的基础上对当前体能训练起到推动作用的新方法、新模式功能训练归属于体能训练范畴。在运动损伤康复领域、体适能训练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竞技体育对体能的要求越来越精细和专项化,功能训练的提出及方法体系的构建冲击着单一性、数量化、高强度和大负荷的传统训练观念与模式,极大地丰富了运动训练理论体系。

(二)国内外发展趋势

1.国际上功能训练的发展

以西方体能训练为载体大量研究成果代表西方流派训练学,这区别于传统的苏联和东德体系的传统训练学。西方流派训练学是西方国家几十年竞技训练领 域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完美地将诸如生物力学、生物 化学、生理学等运动科学密切的融入到竞技训练过程中,实现训练过程的科学化。西方国家在体能训练方面有深厚的研究和训练经验积累,以美国体能协会 (NSCA)、美国运动医学学会(NASM)、英国体能训练体系、澳大利亚体能训练体系等学术组织,都构建了自身 独具特色的系统体能训练理论和实践系统,大大推动了西方国家训练的科学化。

2.我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发展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以体能训练为载体的、代表西方最新的系统的训练体系、训练理念、训练方法得以进入我国竞技研 究和训练领域,对我国竞技训练带来深远积极影响。2011年11月,中国奥委会体育部与美国身体功能训练学院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蔡振华指出,身体功能训练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训练理念之一,其所倡导的核心训练等理念恰恰都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理念的空白,其功效已经得到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的证实。

2004年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体能教研室标志着我国体能训练学科发展的开端。2011年首都体育学院成立体能教研室。首都体育学院以身体功能训练作为申请博士授予点。目前,国内体育院校中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也都酝酿成立专门的体能训练教研室。

四、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功能训练是在打破传统体能训练观念的基础上对当前体能训练起到推动作用的新方法、新模式功能训练归属于体能训练范畴。并积极推动我国体能训练的发展,功效已经得到高水平运动员的证实,目前仍处于研究和学习阶段。

(二)发展我国体能训练的主要对策

重新认识体能在体育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提高体能在竞技体育、特种行业、青少年体质、大众健康等方面的综合功能;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创新理念,整合资源,加大培训,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眼光的体能训练专家;建立中国体能训练协会;组织体能教练认证培训体系;加大体能训练原创性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建华,孙璞,杨国庆.功能训练的反思[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7(5):408-410.

[2] 王智慧.运动训练学研究进展-理论热点与综合向度[J].体育与科学.2013,34( 5) : 4-8.

篇14

关键词:后背人才;培养体制;社会保障

1 引言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源泉。对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世界各国培养运动员都按照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多种体制和方式,各具特点。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多年来采取以“四级训练体系”为主要标志的后备人才培养方式的确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要求,并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我国竞技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陈旧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此,寻求一种新型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竞技体育管理者、教练员、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调研法:

收集、整理国内外有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文献资料。

2.2.2专家访谈法

通过走访的方式与国内著名教练员、科研人员、体育学院教授等进行交流,获取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3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采用的主要是“四级训练”体制,它是一种金字塔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图1)。在塔的最尖端是国家队;其次为省、市、自治区专业队;再次为各类体育运动学校、重点业余体校、体育中专;最底端是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少年俱乐部、普通业余体校等。在这个目标培养模式中,最底端和第二层主要是以各类学校的培养为主,其主要目标是培养为学校争取荣誉的高水平运动队,毕业后一部分学生流向高校,一部分输送到省、市体工队以及国家队。

4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四级训练”结构体系表现的是塔基宽,塔身大,塔尖小。是建立在一种高投入,低产出,高淘汰率的基础上。是以牺牲成千上万的青少年的前途、学业为代价的。

4.1学校后备人才资源严重匮乏

新时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严重匮乏已凸显,青少年才是我国竞技体育的根基,也是影响国家竞技体育的长期稳定的发展,青少年运动员又都是来自学校,因此,中小学课余训练是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培养的主要形式,在对30多所普通中小学的体育课调查中,大部分学校体育课内容没有安排针对有潜质的学生特别训练,特别是在临近考试前夕,体育课都让给主科老师。竞技体育似乎在开始远离学校体育,正在游离于学校体育之外,在学校体育教学淡化体育课程的一片呼声中,体育在中小学只能作为健康理论体育,竞技体育在中国的学校体育中逐渐被边沿化,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已是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

4.2业余体育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生源出现下滑

近几年许多地方的业余体校,特别是县级业余体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数量与质量日益萎缩,已难以为继,我国竞技体育训练模式长期赖以生存的基础受到了破坏。由于体校在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方面成才率低下,学生文化素质差,使体校失去了吸引力。

5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的培养对策。

5.1严把科学选材关

现在基层的后备人才选拔很少根据运动员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的选材,出现“有苗就收,有苗就养”的现象。选材的这种目的性不强,使得一些有潜力的苗子不能入选,而一些没有潜力的运动员又出不了成绩,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给国家、社会、家长和运动员都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应该运用科学选材,从形态、机能、素质、心理等方面入手,从众多运动员后备力量中准确地选拔出那些在先天和后天条件方面均较优秀的运动人才。这一过程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训练成绩的取得。

5.2进一步深化“体教结合”

“体教结合”是解决当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文化素质提高的最有效的良方,但“体教结合”从1987年推出至今效果并非理想,根本原因是两套体系并行,体育、教育两套系统在推行体教结合上存在的矛盾,体教结合尚存体制,体制其实也是一种体制性浪费。体制性浪费,是指由于政府体制不健全、不合理,政出多门,各行其是,导致政府行政效率低下,提高了行政运行、社会运行成本而造成的浪费。但目前的现状是体育部门关心的是“奥运战略、全运战略”,而教育部门关心的是拿来即能用,不愿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招收运动员只为了本单位拿分夺牌,并不关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提高等等,这些都降低了体教结合的整体效益。因此,体教结合要做到真正结合,政府部门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体制性浪费,将改革政府体制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结合起来,才有可能使体教结合真正发挥其造血功能作用。

5.3调整训练时间

我国竞技体校、运动学校的冬季项目运动员一般都是每天早操训练加下午半天训练,专业运动员甚至是全天候的训练,这种训练体制是造成“时间战”、“消耗战”很重要的原因。相比之下,美国全国高校体育协会就明文规定,其大学生运动员每周训练不得超过六天,周训练时间不得超过2O小时。“现在国外优秀选手每天只训练2―3小时,她们到35岁左右还是世界冠军。我们练1O年的运动量可能是人家练2O年的运动量,强大的运动量致使运动员伤病频出,提前告别运动生涯。有人曾提及到,国内教练员在训练场上的时间多于加拿大教练员,加拿大教练员在训练场外用于专业的精力和时间多于国内教练员,他们必须查资料、看录像、观看其他队的比赛、分析数据,以数据来指导训练。“时间战”、“消耗战”所引起的运动员运动生涯“早逝”和不暇顾及其它的现象,极大的阻碍了人们加入竞技的热情,造成后备人才的严重不足。

5.4激励和保障机制有待调整完善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受教育问题、将来社会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一直困扰着体育管理部门和运动员及家庭,并越来越成为新时期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运动员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和高度不确定性等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建立起与此相符的社会保障体系。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行列。运动员的社会保障体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社会保险、伤残保险、就业安置以及福利与优抚。我们应在每个方面都充分考虑,不断完善。从而充分调动优秀运动员训练和竞赛的积极性,得到运动员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为竞技体育贮备更多、更有潜力的后备人才,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大超,关宇.我国奥运冠军竞训投人的影响因子及其影响强度擅变研究[J]体育科学,2008.

[2]黄香伯.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模式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