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范文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5: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

篇1

一、吊脚楼的特点

(一)材料性能和结构体系的合理性

西南民族地区吊脚楼是一种源于巢居的传统干栏式建筑。吊脚楼是以木质为材料的建筑,柱子和房梁由木头制造,连用于连接梁柱的铆和榫等也采用木质材料。由于木质材料本身相对柔软,容易裁锯和凿造,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进行加工。柱子和梁子直接用木制的榫和铆进行牢固连接,屋檐、窗户等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雕刻、镂空和修饰,以制造出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宫殿、寺庙等尊贵建筑中常可看到的各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和艺术效果。

吊脚楼形式多样,基本结构却一致,所有样式都源于最基本的单吊式吊脚楼,不同类型的吊脚楼运用了中国木建构文化的基本原理,利用木头纤维性质而导致的材料单向受力的力学性质,利用铆榫和销钉措施连接而成的木构框架,作为基本的结构单元和空间围合单元而形成“间”。吊脚楼灵活地运用了建筑力学原理并与几何图形相结合,蕴含着丰富的建筑学原理,这些高超的建筑技法可以在《营造法式》中找到依据。

(二)与自然的关系

吊脚楼作为中国木构传统建筑的延续,充分利用了木和土的结合,彰显了一种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梁思成先生认为“从中国传统沿用的‘土木之功’一词作为建造工程的概括名称可以看出,土与木是中国建筑自古以来采用的主要材料。”[1]大多数苗族先人由于各种原因从长江中下游流域迁徙至黔东南,将江南干栏式建筑技术带至新居住地,并根据新自然环境和地理特点,不断改进而建造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情的吊脚楼。

由于地势的因素,苗族吊脚楼常建在斜坡上,房子前部以木柱支撑,后面直接立于地基,房底架空,常用来堆放农具或饲养牲口,二楼人居,三楼较矮,一般用于存放粮食。无论从吊脚楼的选址、材料的运用还是功能的设计都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遵循了大自然的规律,生动的体现了天人合一。

二、吊脚楼的艺术价值

(一)静态美

吊脚楼依山水而建,以带状或片状群居分布,有的也独自屹立山腰。从横向上看,它们似等高线一般分台而筑,虽不够整齐划一,但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给人以层层相叠的感觉。它们不拘一格,和村寨山上的树木混为一体,表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天人合一”的特点,表达了人们顺应自然向往自由的愿望,放眼望去,整个村寨就像一幅高低起伏、行云流水般的画卷。

走近一幢吊脚楼,抬头便可感受到它的俊秀、挺拔和修长。远处观望而产生的那种高耸山腰,风雨飘摇的感觉荡然无存,吊脚楼粗壮的立柱直接插入地面,台基扎实,房梁厚重,以至于不得不让人相信它已经完好地与山坡镶嵌在一起。从建筑艺术角度来看,吊脚楼是长方形与三角形的组合,这种几何形体稳定而庄重。仔细看,可以发现窗户上的雕花或者是多样的几何图形,或是神灵活现的动植物,抑或是龙飞凤舞的文字等,雕工非常精细,整个可谓是艺术佳品。而映入眼帘的由小木块平行排列而成的“美人靠”又给吊脚楼增色不少。

远看如画、近看所呈现的精雕细琢的画栋和厚重感赋予了吊脚楼以一种静谧之美。

(二)动态美

钻进苗族村寨林立的吊脚楼群中,踏在青石板砖铺成的弯曲小道上,傍着晨曦迷雾,借着太阳洒下的一缕光,走过一个个拐角,看到一幢幢飞檐翘角和三面环廊的吊脚楼,大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走近山坡上的吊脚楼时,先映入眼帘的是几根粗大的吊脚,接着是正屋及惹人眼球的“美人靠”,然后整座房屋的全貌才为人所领略。在楼下、进屋的台阶以及正屋内观看户外的风景,因角度发生变化而感受各异,园林设计中的“借景”手法在此巧夺天工,颇给人一种“人在画中游”的动态之美。

空间紧凑,开合随意,分割自然,布局灵活,在“道法自然”中变化万千,形成多样化风格,给人以一种静态的精致和厚重之美,同时也给人一种动态的流动美。吊脚楼不仅彰显了其建筑技术和艺术的高超和美妙,还自然而然地展示出一种静态的婉约之美和动态的灵动之美,如诗如画,如痴如醉,显示出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三、吊脚楼建筑艺术保护和传承的观点和实践

吊脚楼固然有以上的特点和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现今却也面临被破坏甚至被摒弃的危机,许多人认为吊脚楼已经“过时了”,将其改造为钢筋混凝土样式的洋房,或者外表为吊脚楼样式,室内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有的在吊脚楼中间耸立起一座楼房,显得十分突兀。吊脚楼建筑面临着被破坏的危机,需加以保护和传承。

(一)学界的设想

学术界有许多学者对吊脚楼建筑的保护和传承做过思考,有人提出从法制上需要各地方政府加强立法和行政,出台保护的规章和政策;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角度坚持“以政府资助为辅,个人保护为主”的保护模式,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上要将吊脚楼所代表的民族文化本土化,还有从工艺传承人角度上需要加大对吊脚楼建筑工艺传承人的保护资助力度。有人指出要将吊脚楼当做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文物来看待,加强登记和保护,抓住机遇以建筑旅游业的方式推向市场。

从学术界所做的众多研究中可以发现,针对保护和传承吊脚楼的措施和方法可以归纳为两方面,其一是将吊脚楼非物质文化遗产化,在这里,政府、吊脚楼主人以及工匠们被要求承担更多的责任;其二是将吊脚楼建筑推向市场开发旅游,这是借市场的力量来引导和调控吊脚楼的保护和传承。

(二)保护和传承的具体行动

实际上,国家和政府已经注意到吊脚楼建筑所面临的危机,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政府牵头将吊脚楼建筑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资金进行维修和保护并出台相应的法律和政策保护条例,规范吊脚楼的建筑风格,防止对于吊脚楼的破坏。2005年3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火如荼地发展旅游业,吊脚楼及其营造工艺因此而成为一个优秀建筑技艺“符号”,这种“符号化”举措一方面提升了吊脚楼的作为一种文化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借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名开展的旅游业促进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说是学者们关于保护吊脚楼思想的现实应用。西江千户苗寨的成功,给其它地区树立了榜样。

四、吊脚楼建筑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应放到文化的高度

(一)保护和传承遭到挑战是文化问题

吊脚楼文化艺术所面临的危机,有学者指出其原因在于造价高、实用性不强以及吊脚楼建筑艺人转行导致了传承的断层;也有学者认为是全球化浪潮的冲击造成了吊脚楼文化生境与文化生态发生了变化;现代建筑或许真的更牢固实用,然而,笔者认为,吊脚楼作为一种民族艺术景观,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也是世界多元文化的一个体现,吊脚楼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民族地区的吊脚楼是目前所剩不多的以木质结构为特征的中国传统建筑,许多人放弃吊脚楼而建造钢筋水泥材质的洋房,实质上意味着对于以石为基本材料的西方石构建筑和现代文化的接受,意味着对木构建筑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摒弃。

诸多学者指出当前吊脚楼建筑艺术面临着诸多问题,它以源于西方石构建筑传统的现代建筑取代吊脚楼为表现,他们提出的各种诸如上升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制定法律限制人们的破坏等举措都并未真正触及最为根本的问题——中西文化碰撞和较量问题,吊脚楼建筑艺术所面临的危机是两种文化交锋的一个表现。

(二)保护和传承的根本在于提高文化自信

人们放弃传统木构风格的吊脚楼选择现代风格的非木质建筑,本质上是西方建筑理论话语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胜利。因为,从西方建筑理论出发,区别了两种类型的建筑: “‘伟大艺术’的主流建筑(architettura maggiore,意大利语)和无名氏建筑(architettura minore)。”[2]其中前者涵盖了那些陵墓、教堂、神庙和宫殿等反映君权、神权的尊贵建筑空间,是鲁道夫斯基(B.Rudofsky)所形容的“贵族的建筑和建筑的贵族性”(Noble architecture and architectural nobility);而后者所涵盖的是民间的、原生的人类居住场所。从这个理论出发,吊脚楼建筑艺术自然被列入了“无名氏建筑”的范围。高楼大厦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是现代化的表现,居住在楼房中才能彰显身份的尊贵和思想的前卫和潮流。显然,楼房样式的建筑占据了当前建筑的主流,这就是许多人说吊脚楼“过时了”的原因所在。

中国木构传统及其理论的多样性也是世人所皆知的,需要跳出西方的话语体系,重新解读中国的传统文化,充分研究和发展中国的传统建筑理论,提升文化自信,让中国建筑文化与世界文明体系的其它文化一样屹立在世界建筑文化之林,这才是保护吊脚楼建筑艺术的根本。

注释:

[1] 梁思成.梁思成文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340

[2] 赵辰.“立面”的误会[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88

参考文献:

[1] 朱世学.论土家族吊脚楼的审美功能和社会功能[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5)

[2] 冯雁军.乡土建筑——重庆吊脚楼[J].中国房地信息,2005(09)

[3] 王炎松,袁铮.鄂西宣恩县土家族吊脚楼民居特征及其保护研究[J].华中建筑,2005(07)

[4] 王希辉.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内涵与传承[J].重庆社会科学,2008(02)

[5] 祝国超.土家族吊脚楼文化研究[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2)

[6] 王希辉.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生境与文化保护[J].民族艺术研究,2008(06)

[7] Bernard Rudofsky.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London:Academy Editions,1964

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自信;传承人;传统节日;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族性格、审美观念,是人类文化传承和保存有效载体,以自己特有的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传播给普通民众。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我们要积极挖掘整理和弘扬有中华优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深入地宣传自己的优秀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十报告中指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及文化传统的肯定与认可,以及对未来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念,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在肯定自己文化的同时,也要与外来文化交流交融,大胆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积极部分,为丰富和发展本国文化夯实基础。

二、文化自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深厚的文化根基、开放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劳动生活方式、历史时期、地域、民风民俗、方言差异,孕育滋生出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音乐为例,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和民间器乐,有绚烂多姿的戏曲和曲艺,有千姿百态的歌舞与舞蹈音乐、还有独具特色的文人音乐和宫廷音乐等。优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一定是建立在文化自信基础上的。优秀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各民族人们建立文化自信,以个l生鲜明的“文化身份”参与世界文化交流。

(一)全面认识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文化自信

我们要全面认识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渊源、发展历史、各种流派不同流派等,在传承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强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传承优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基本精神,从而建立文化自信。

(二)大力推进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

中华优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让等修身之道和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广阔胸襟,使学生吸收蕴含其中的民族精神和艺术神韵,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精神境界,从而实现文化自信这一目标。

三、提高传承人的文化自信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提高传承人的文化自信水平,是巩固“非遗”保护成果、提高传承水平的关键。伴随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文化之间、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互动越来越频繁,文化自卑、文化自信、文化自负现象都在不同族群中显露出来,非遗大多数是小众文化、农耕文化、非主流族群文化,所传承人群很容易视“非遗”为落后无用的“草根文化”。我们可以通过完善传承人保护制度,从社会地位、财力支持、教育培训等方面提高传承人对“非遗”发展的自信心,防止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倾向。我们要指导传承人在文化互动中理l生鉴别“非遗”的文化价值,在坚持对外开放中以“拿来主义”精神传扬“非遗”的文化价值,引导传承人群正确认识“非遗”与现代化、大众化消费的关系,既不能以怀旧主义拒绝现代化,也不能按照外来文化标准重塑“非遗”。如今人们开始意识到,本土l生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是与现代社会无关的遗留物,而是一种再造当今文化的稀缺资源,不再是落后的象征。如果通过文化价值自信教育,让传承人群认识到这一点,文化自信自然底气十足。

四、弘扬传统节日,树立“文化自信”

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有效方式,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的重要表现形态,是民旗陛格、民族精神的鲜明集中展示,是民族集体的文化创造,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于潜移默化中增强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一)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彰显

传统节日文化是农耕文明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培育出的思维方式和礼俗制度,一方面凝聚、彰显着中华文化,另一方面又通过数千年来人们年复一年地重复过“节”,客观上加固着、传承着、弘扬着中华文化。如万象更新的春节、踏青扫墓的清明、驱邪避毒的端午、鹊桥观星的七夕、祭祀鬼魂的中元、仰望明月的中秋、登高赏菊的重阳、家人团聚的除夕等,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认识和对待自然的朴素感情和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孝道至上的伦理观念。

(二)用传统节日树立文化自信的策略

我们应通过传承创新传统节日文化,增进国人的文化认同,增强国家民族的自信心凝聚力。一是激活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只有重视并还原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人们才能准确了解自己的文化,才能培养国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感,才能增强国人的民族身份感和民族归属感,才能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守卫自己的精神家园。二是与时俱进,扩展传统节日文化内核。复兴传统节日文化,还需要创新“民俗既迁,风气易随”。要使传统节日文化永葆青春与活力,不仅要还原其内涵,更要注入新质,注入当代生活元素,赋予其现实国人的正常心理期待,使传统节日文化接现实地气。

(三)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形式

我们不仅要激活节日文化内涵,还要在文化形式上下功夫,使传统节日文化形式与现代国人的生活方式相适应,与人们的审美情趣、心理特点相契合,增强传统节日文化对民众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恢复传统性。恢复节日的传统表现形式,使节日多一些传统味道、乡土味道,少一点商业气息、市场气息。注重多样性。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必须了解广大受众的不同节庆文化期待,为传统节日文化注入城市化、现代化甚至国际化的新元素,使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丰富多样,使每个人群都能被自己喜爱的活动形式所吸引,增强节庆活动的亲和力、感染力,增强传统节日的影响力。强调参与性。人的社会意识通过有效的渠道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播,人的行为习惯通过反复演练能够逐渐形成,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需要共同I建才能形成并得到维护,让传统节日成为人们人生记忆中的一个个闪烁的“亮点”,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观念和生活,增进国人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

(四)加强政府节日文化引导

国务院2006年将7个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要真正重铸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辉煌,还需政府给予更多的组织引导。重建传统节日文化符号体系。传统节日文化的符号系统包括节名、时间、空间、仪式、活动、饮食、服饰、语言等,每个“节”都有一定的符号,每个符号都有特定的意义和指向,可以使人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感受到特定节日的文化内涵。比如春节的中国结、红灯笼、窗花、春联、年画、饺子,元宵节的汤圆、灯会,清明节的祭祖仪式,端午节的粽子、龙舟等。相关部门应重视顶层设计,重拾和规范各个节日的理念、标识、礼仪活动等,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文化符号重新引入各类节日活动,并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引导并促进民族精神凝聚。传统节日文化进入国民教育。相关部门应将传统节日文化内容引进学校、引进课堂、引进教材,增进祖国的未来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和感知,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有关部门一方面要有意识、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系列的群众性民俗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如春节的传统庙会、元宵节的大型灯会、清明节的公祭、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中秋节的赏月活动等,增加节日的传统气息和味道,营建浓郁的节日气氛;另一方面,要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提供必要的经费、场所,增加硬件设施,搭建社区性的节日文化活动平台,引导人们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温馨,唤醒国民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自觉的保护意识,使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成为国人的内在自觉行动和生活习惯。

篇3

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内涵和构成

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是指大学生群体对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的主动担当。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具体包括文化价值认知意识、文化规律遵循意识、文化责任担当意识,传承优秀文化、推动文化创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六个维度。大学生文化自觉构成要素图所示,见图一。

从图一可以看出,大学生文化自觉分为意识和践行两个层面。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主要表现:一是文化价值认知意识,是指大学生对文化地位深刻性的认识。大学生要明确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在当今时代的重要历史地位。二是文化规律遵循意识,是指大学生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自觉性认识。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发展具有一般规律,也有掌握文化发展特殊规律,以便更好地把握和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三是文化责任担当意识,是指对文化建设历史责任担当的主动性认识。大学生要有强烈的文化担当意识,勇敢地承担起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责任。

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践行主要表现:一是推进优秀文化传承。大学生要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成为自觉践行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力军。二是推动文化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大学生要坚持刻苦学习,立足实际,开拓创新,把内在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自觉推进文化创新。三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大学生要利用出国交流、外国学生来校交流等平台,积极参与传播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构成

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指大学生群体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对外来文化的批判借鉴,对本民族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也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它包含意识和践行两个层次,具体包括文化敬仰意识、文化信任意识、文化信心意识;坚持主导文化方向、践行核心文化体系、增强文化鉴别能力六个维度。大学生文化自信构成要素如图所示,见图二。

从图二可看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分为意识和践行两个层面。大学生文化自信意识主要包括:一是文化敬仰意识。大学生要礼敬自豪地对待优秀传统文化,既不能夜郎自大、孤芳欣赏,又不能妄自菲薄、自暴自弃。二是文化信任意识。大学生要对中华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与优势充分信任。三是文化信心意识。大学生应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大学生文化自信践行主要包括:一是坚持主导文化方向。在多元文化交融、交流、交锋的环境下,大学生要始终坚持以文化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二是践行核心文化体系。大学生应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是增强文化鉴别能力。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能够坚持科学的态度,做到既批判糟粕、抵御侵蚀,有吸收精华,博采众长。

培养文化自觉与自信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优秀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根基。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中华儿女不断传承和创新。大学作为继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青年学生作为创新先进文化的有生力量、发展繁荣文化的担当者,理所当然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学生要通过不断丰富自身的思想内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认识、理解与创新的能力,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充分认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信心,以自身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来带动整个社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真正担当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任。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建设校园文化的必然要求 大学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最富有创造力的学术殿堂。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市场经济中的“不诚信”,道德规范的“软约束”,使得部分大学校园中也滋生了有悖于大学精神的文化问题,如有的大学生还一定程度存在着荣辱不清、是非不分、学风不正等现象,有的大学生信念异化、理想价值追求被现实利益迷惑,表现出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和对精神文化的冷漠蔑视。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对我国的影响也不断加大,一些西方国家以影视作品、广播、书籍、广告、刊物等为载体,通过媒体网络对我国的大学生进行“渗透”“西化”,从而消减了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削弱了大学生对中国先进文化未来发展的信心。因此,当前高校文化发展,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克服“利益自发”,克服对西方文化的“全盘吸收”,为此,就是要提倡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弘扬追求真理、崇尚科学为核心的大学文化精神,推进以团结向上、积极健康、求实奋进为目标的校园文化。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以文化为核心要素的“软实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需要培养众多的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人才,而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我国走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寄托与希望。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增强他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认同与理解,鼓励他们对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创新与发展,是国家走向富强的需要,也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对策与建议

强化主流文化教育,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在多元文化交融、交流、交锋的环境下,许多国家对建设自己的主流文化更加重视、更加自觉。例如,美国就始终把反映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文化作为根本内容,以此来打造“美国梦”、强化“美国精神”。为此,我们要积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值观。同时,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切实解决大学生思想观念上的困惑与彷徨、盲目与浮躁等问题。加强对互联网、多媒体等新兴媒体的管理和应用,利用易班平台抓好阵地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网上引导能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在中华文化辉煌的历史长河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形成了“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抗震救灾”等时代精神。这些都是大学生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所必须坚持和发扬的基本精神。为此,学校可以多增设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如古典名著选读、国学课程、传统的书法艺术等,也可以利用中国传统节日举办各种活动,营造浓厚的民族传统节日氛围,让大学生感受到中国节日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和民族文化的礼敬感和自豪感。

提高鉴别能力,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信心 世界各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验,重视技术、尊重知识和人才的观念,反映商品经济的时间观念、竞争观念、信用观念、效率观念等思想观念,不仅是西方国家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和借鉴,丰富和发展自身文化。在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借鉴中,要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文化,对来之不善的文化坚决予以限制。在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培养大学生坚持民族主体性意识,强化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坚定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信心,自觉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具有熏陶、渗透、浸润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育人作用。学校要注重大学生全面人格的养成,注重学校文化精神、文化能力、文化态度的形成,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采用中国元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校园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与基本内容全面渗透、完整融入、有效贯通到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之中,尤其是在学校人才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形成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电视台、互联网、广播、报纸等文化阵地积极主动宣传中国优良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举办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以学生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弘扬传统文化,进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担当起文化建设的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篇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建设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标志着我们党的文化自觉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文化自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文化自强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在吹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下,推动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培育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松桃是195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全县各族^民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是贵州多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文化发展繁荣,培育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握文化自强的发展力,以文化之力引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大团结大进步,是松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点和落脚点。

提升文化自觉的培育力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与自觉。文化自觉是对文化的觉悟和觉醒,体现在对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规律和建设使命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松桃是黔东北地区保持苗族传统文化突出而富有特色的自治县,以苗族为主的22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70万人的48%。对松桃文化的自觉,必须追溯文化根脉。历史上,松桃“地接川楚、位遏三湘”,处于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夜郎文化的缓冲带,同时受中原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影响,使这里保存了很多古老的原生态文化习俗和富有神秘色彩的传统文化。

实现新时期文化的高度自觉.关键在于加大培育力,核心是在中华民族主体文化的大背景下,提升民族文化地位作用的认知水平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实现文化地位认识上、规律把握上、责任担当上的高度自觉。松桃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神奇独特的原生态文化特征,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被誉为“当代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瑰宝”的苗族四面鼓舞、600多年历史的寨英滚龙文化、堪称“中华百绝”的苗族民间绝技绝活、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苗族傩戏等,构成了松佻文化的灵魂。提升文化自觉的培育力,松桃更将开放包容,实现从“深层次发掘”到“深层次发展”的转化,在培育文化自觉中实现文化繁荣、发展,在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推动文化创新,形成自身民族文化品牌。

增强文化自信的凝聚力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增强文化自信的凝聚力,才能深化民族文化根脉的认同感,并依托文化认同感具有的同化力、引领力,形成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整理、开发上的自觉与自信,凝聚发展共识。增强文化自信的凝聚力,体现在主动承担先进文化引领责任,要摈弃狭隘、庸俗的文化观念,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不忘本、包容并蓄。松桃受巴风楚韵的强烈影响,有与本土民族文化融合中形成了以苗族神功艺术等为代表的绝技文化,以苗族花鼓舞等为代表的民族歌舞文化,以苗王城、寨英古镇为代表的建筑文化和历史文化,以梵净山、桃花源为代表的生态文化等。松桃有16个村、11所学校被命名为县级民族民间绝技绝活文化村和培训基地,有18名绝技绝活传承人被命名为“民族民间绝技绝活大师”。上刀山、下火海等绝技绝活蜚声海内外,苗族花鼓舞《鼓之源》、绝技《武陵神功》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项“山花奖”等。这些民族民间文化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引领力,是提振文化自信的载体,为实现松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载体,增强文化自信的凝聚力就是要提振承担民族优秀文化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力。文化自信不仅仅是个体的自信,还是由个体转为群体,转化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并以先进的文化凝聚人心,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松桃将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挖掘代表松桃先进文化的传统精神、时代精神、历史事件、人文景观、民族民间艺术,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影响的先进文化成果,增强全县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把握文化自强的发展力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文化自强。实现文化自强,则是在中华民族的价值共识的大框架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为目的,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握文化自强的发展力,最根本的是立足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加大文化发展的规划和投入,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两手硬,做到双轮驱动、两翼齐飞,扩大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大力繁荣文化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发展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使之与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松桃将加大对公共文化领域的投入力度,实施民族博物馆、民族文化馆和图书馆建设工程,建设基层综合文化站和文化室,扩大公共文化产品服务的有效供给。实现松桃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其支撑点在于把深层次开发民族民间文化与发展文化事业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实施民族传统文化抢救工程和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积极争取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投入,加强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实现文化资源科学保护、传承开发。依托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打造一批民族文化名镇、名村和民族文化风景区,推动有条件的镇、村积极申报国家级和省级民族文化名镇、名村等。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松桃将凸显民族文化品牌,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历史、风情、艺术表现形式,立足“贵州花鼓艺术之乡”、“中国滚龙艺术之乡”、“中国民间绝技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民族民间绝技文化研究基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五张文化名片,深层次开发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推动旅游业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深度融合,不断壮大文化产业。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通过5到10年的努力,建成一个大型文化园区和一批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培育出―批文化产业龙头企业,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和一批文化人才,不断提升文化创新能力。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高于20%,力争占GDP的6%以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松桃从锰工业大县向民族文化大县迈进。

篇5

关键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4-2

一、立足于文化自觉,在全国率先开创古籍修复专业

文化的传承,源于文化的自觉,即对民族文化怀有深厚的情感和自觉传承的责任和使命。换句话说,这种“文化自觉”,不仅表现为精神意识层面,更体现为勇于担当责任的自觉行动。我校正是基于保护、传承中华文化典籍的迫切需要和社会责任,自2001年起在全国率先开创古籍修复专业,主动担当保护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历史使命,并不断提升古籍修复技术作为传统工艺文化的创新发展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有效地履行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传承中华文化、追求技术创新、培养应用人才”的社会责任。

1.古籍修复的现状堪忧,大量毁损古籍亟待抢救保护。

我国是历史文明古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传承着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自信力的根基和源泉。但由于历史悠久,屡遭战火焚毁、霉变虫蛀等外力破坏,大量的古籍亟待修复与保护。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统计,官方现存古籍量5000万册,亟需修复的大约3000万册。而古籍保护领域人才严重匮乏,全国各地的古籍修复专门人才仅有百余人,且大多数都已年过半百,队伍老化严重,古老的修复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大量古籍因霉变板结、老化毁损,尘封于暗室,难见天日,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难以传承光大。

2.自觉担当文化传承责任,开规模化培养人才之先河。

我校在调研论证后,自2001年起在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第二档案馆等文博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在全国率先开设了三年制古籍修复专业,成为这个领域真正意义上的拓荒者,虽然专业创办以来遇到很多困难,一些学校对我们的执着感到迷惑不解,认为这种既无名又无利的专业,应该趁早停办,但是,多年来,正是凭着一份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历史责任感,凭着一份为各级文化部门培养专门化人才、将古籍修复技术发扬光大的信念,我校在培养古籍修复人才的道路上开拓创新,使古籍修复技术从传统的“师徒传承、口手相授”走向正规化教育和规模化培养之路,使这门频临失传的古老技艺得以薪火相传、创新发展。可以说,“文化自觉”源于对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觉悟、责任和情怀,具有强大的内生发展动力,是实现“文化创新”的第一推动力。

二、立足于文化自信,不断攻克古籍修复的发展难题

文化自信,是实现技术创新、促进文化进步的根本动力。对于古籍修复技艺的传承而言,就是充分肯定其内蕴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坚持传统技艺与现代教育和科技相结合,保持“敢为、能为、有为”的自信力,勇于突破发展阻碍,不断焕发创新发展的活力。

1.聘请专家大师执教,不断砥砺提升古籍修复技艺。

古籍修复技艺的劳动对象主要为纸质载体的文化典藏,不可再生,弥足珍贵,对从业人员的责任心、文化修养和修复技术有要求较高,而传统的古籍修复技艺,主要掌握在大型公藏馆的古籍修复专家手中,凝结着个人劳动创造的艰辛,是师徒私相传授、秘不示人的独门绝活,如何成为一种公开传授的教学资源呢?这是专业开办之初面对的首要难题。但我们相信,保护中华古籍,传承国家文脉,是炎黄子孙的责任所在,更是专业工作者难以割舍的情怀,只要我们搭建教育平台,实施规模化人才培养,一定会得到积极的响应和支持。正是基于传承修复技艺的共同信念和文化情怀,南京图书馆、南大图书馆、南京博物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单位的专家领导,自愿到校承担教学工作,解决了师资问题。

多年来,学校先后聘请了邱晓刚、周苏阳、张永林、王跃年等一批南京本地的行业专家来校授课,邀请国家图书馆张平和杜伟生、上海图书馆潘美娣、浙江“天一阁”李大冬、复旦大学图书馆吴格等知名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展示古籍修复技艺。在此基础上,学校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定期召开年会,举行学术交流。每一批文物古籍修复前,专家们都进行集中研讨,确定缜密的修复方案,并做技术指导和示范。专家们精湛的修复技艺,深厚的艺术修养,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对文化典籍的敬畏情怀,对传承中华文脉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极大砥砺了学生的职业情感和文化情怀,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古籍修复理念和技术水平。

2.独创“十八项技能”标高,填补古籍修复的行业空白。

古籍修复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古籍保护与传承,关系到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这是实施规模化培养的正规学历教育,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而这个专业是我校率先创办,在全国独一无二,无先例可循。无论前期的三年制中专还是后来的五年制高职,确定怎样的人才质量标准,都是困扰古籍修复技艺传承的一大难题。但我们相信,只要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市场规律,集合教育专家与行业专家的智慧,大胆探索,耐心求证,就一定能确立合适的专业技能标准。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们不断修订完善古籍修复人才的专业技能标准,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制定了我校毕业生的技能合格标准,即专业的“十八项技能”,填补了行业空白。同时,我们以国家技能鉴定所为平台,在邱晓刚等专家的指导下,制定了古籍修复中级工、高级工的考核标准,每年组织有关专家对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行鉴定,明确规定只有鉴定合格方可继续进入下一阶段学习,有效地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展现了传统修复技艺的独特魅力。

3.与科技、教育相结合,古老技艺绽放出新的活力。

传统的修复常被形容为“浆糊+剪刀”,亘古不变,缺乏科技创新,往往事倍功半,更谈不上技术优势和文化活力。我们相信,只有寻求与现代科技和教育结合,古老的修复技艺才能保持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因此,传承古籍修复技艺,既要吸收和采用现代科技,也要不断提升专业课程的文化内涵,这是技术进步、文化传承的必然选择。

多年来,我校潜心研究古籍修复技术,不断加强古籍修复工作的科研水平,比如:运用现代化的实验仪器、对纸张进行厚度、拉力、纤维、耐折度测验,进行酸湿度测量,形成科学数据,提高修复的科技含量;自主研发出拥有知识产权的纸浆修复技术,研制羧甲基纤维素浆糊,与安徽泾县宣纸厂共同研制古籍修复专用纸张等等,通过科技因素的加入,古老的修复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鉴于古籍修复技艺的特殊性,我们还在专家的指导下,自主开发了书史造纸史、剪纸、书画复制技术与修复、雕版技术等5门校本课程,增加了应用化学、古字画鉴赏、中国画线描、书画复制技术等应用型课程,开拓了雕版印刷、金陵剪纸、篆刻等相关专业课程,不断丰富提升古籍修复技术的文化内涵和传承创新力度,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

三、立足于文化自强,积极传播古籍修复的文化影响

文化自强的本质是“主动发展,追求卓越,传播影响”,体现在传统技艺的传承上,既要具备“自觉”的使命意识、舍我其谁的“自信”勇气,更要具备追求卓越的“自强”精神,显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卓越的文化影响力。多年来,正是秉承这种文化“自强”精神,我们在做强古籍修复专业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发展机制,努力传播古籍修复技艺的文化影响力,使得古老的修复技艺跨越校门、行业、地区甚至国界,为更多人了解,为宣扬传承民族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1.创新运作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古籍修复技艺的综合效应。

为充分发挥古籍修复技艺的综合效应,我们建立了集“教学、培训、鉴定、生产、科研”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古籍修复实训基地,成立了古籍修复中心,配有10名专职技术人员,拥有专家团队指导,实现项目化运作管理机制,采用委托修复、人才派遣等多种形式,对外承接古籍修复项目。古籍修复专业的学生还成立了“古雅轩”创业园,开展古画复制、装裱、文化礼品设计等创业实践。2010年全国职业教育展洽会,我校学生展示的古籍修复技能荣获一等奖,受到教育部鲁昕副部长称赞。此外,我们还面向全国及南京地区的文博单位,举办了两期文献修复技术培训班,培训图书档案修复人员,有效地传播了古籍修复技艺的文化影响力,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2.不断拓展业务口径,努力提升古籍修复技艺的服务水平。

过去,我们只能承接古籍修复这一单一任务,现在已拓展到古字画修复、传统文化礼品开发、古字画复制等多个领域,原来单一的修复技能更加精巧灵活,技术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在业界享有一定知名度,在传统文化产品设计方面也崭露头角。2013亚洲第二届青年运动会开幕式与闭幕式的节目册,由我校的古修中心领衔设计,开创了以古籍形式制作节目册的先例。此外,我们还积极向雕版印刷、金陵剪纸和宣纸研制、丝织品修复等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延伸。

3.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充分展示古籍修复技艺的传承成果。

2006年,我校承办了“中埃文物古籍修复教育论坛”会议,并作为协办单位参加在京举行的、由文化部主办的“文明的守望――中华古籍特藏珍品暨保护成果展”。2007年,古籍修复中心与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合作成立“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传习所莫愁中专培训部。2011年,我校承办了南京与台湾两地“职教论坛”,并应台南应用科技大学的邀请前往台湾做修复技能展演。2012年,我校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成为江苏省入选的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2013年,我们应邀访问了台南应用科技大学并达成合作交流协议。通过一系列的交流展示活动,古籍修复技艺的传承成果得到了有效传播。

到目前为止,我校已为古籍保护与修复事业培养了300多名合格人才,修复古籍万余册,其中三千多件为一级古籍。多年来,我校的古籍修复专业实习生遍及东北、北京、广东、广西、浙江、福建、贵州、山西、安徽、江苏等地,实习生和毕业生在各地普遍受到好评,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成为古籍修复技艺无法绕开的名字。教育部职成司领导曾来我校视察,他们认为我校不仅是办教育,也是为国家文化保护事业做贡献,应该大力宣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我们将遵循“十”提出的“推进文化创新”战略要求,秉承“自觉、自信、自强”的文化创新要求,深入推进专业文化建设,不断传承与创新中华灿烂文化,不断传播先进文化的卓越影响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篇6

仓颉造字而天雨粟,鬼夜哭,伏羲画八卦,河图洛书,天人感应,古老神秘的土地,勤劳智慧的人民,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做好文化传承,坚定文化自信,构筑文化认同,是新时代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民族强大的前进定力,来源于深厚的历史底蕴。作为中华民族集体智慧传承的结晶,《周易》象天法地,是我们认识世界、沟通自然、提升自我的经典准则。传统文化里蕴含着中国精神和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感召着一代代炎黄子孙,立德修德,拼搏进取。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鲧禹治水,我们的祖先面对逆境灾难,不畏艰险,愈挫愈勇,奋勇向前。新时代青年理应传承中华文化里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实干创新,担当奉献。

做好文化传承 坚定文化自信。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影响各国,成为世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国人更应从历史文化中借鉴智慧,汲取力量。四书五经,立德之本,《弟子规》《孝经》修身之基。忠孝仁义礼智信,温良谦恭让,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二十四史严谨信实,唐诗气势磅礴而委婉含蓄,宋词一唱三叹而雅俗共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现实主义的《诗经》流淌着浪漫气息;“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浪漫的《楚辞》洋溢着现实的忧思。昔日的曹雪芹穷困潦倒,今天的《红楼梦》却养活了一大批人,“红学”成为世界性学问。新时代青年应该厚积薄发,博观约取,不断学习,坚持积累。

坚定文化自信,构筑文化认同。青少年喜爱支持民族文化产品的人减少,折射的是文化认同的缺失。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方能构筑文化认同。四大发明和丝绸之路改写了历史,“一带一路”引领着世界,开放、包容、共享、共建,体现的是文化自信。《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火爆,是文化自信的创新。风靡一时的李子柒展示了文化的诗意,她的悠闲、从容表现了坚定的文化自信,开放包容、诗意美丽的中华文化影响了世界。我们要理性工作,诗意生活,在快节奏、高效率的时代里,放慢脚步,淡泊名利,顺其自然,文化支撑梦想起舞,经典引领诗意人生。

认为祖国很快就会引领世界,“万国来朝”的历史即将成为现实,是文化自负。以华人在海外受到歧视为由,认为祖国还不够强大,未来发展前途未卜,是文化自卑。疫情背景下,美欧等国的围堵打压,本质上是文化隔阂、文化歧视。面对逆境,依靠我们的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一定能应对挑战,化危为机,脱贫攻坚,决胜小康,曙光在望。

篇7

[关键词]传承保护;唐山地区;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Gl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2-077-02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内核和灵魂,传统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鲜明标志,它展示着城市的风貌,凝聚着城市的精神,决定着城市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唐山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沿海重工业城市,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经过数万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多元、开放、创新的文化特质和地域文化,孕育了红色文化、工业文化、地震文化等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唐山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培养文化精神、推动繁荣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唐山保护、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被称为“冀东三枝花”的唐山皮影、评剧、乐亭大鼓和玉田县泥塑、唐海县花吹是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在国内外有着较大的影响和声誉。近年来,唐山市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在保护、抢救、利用、传承、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

唐山市开展了3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健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国家级6项、省级17项、市级29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4人。每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宣传展演,组织其项目“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有61所学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纳入教学课程。乐亭县、滦县分别出版了《乐亭大鼓》、《乐亭皮影造型艺术》和《滦州皮影》等著作。

(二)大力加强文物保护

唐山市确立文物点1321处。世界文化遗产2处,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52项,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7处(国家级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近百处。配合大型基本建设,完成了对60多处文化遗址、古墓葬的文物调查、勘探和发掘清理,获得了一批文物和文物标本,全市共收藏传世和出土文物及标本4万余件各类文物藏品8千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2千余件。现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6人(国家级8人,省级29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4个。

(三)大力建设博物馆、纪念馆

唐山市博物馆于12年4月正式开放,展陈面积比原馆增加八倍,居全省各市博物馆之首,新建的迁西县板栗博物馆、扩建的迁安市博物馆和丰润区博物馆主体工程已完工,海港开发区文化中心投入使用;全市现有博物馆、纪念馆21个。2009年中央和地方投入资金4156万元,实施了生平事迹展览改陈项目。

(四)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唐山成功举办了8届中国评剧艺术节、7届中国评剧票友大赛、2届唐山群众文化艺术节,新创作剧目22件,有13件作品荣获国家级奖项。评剧《香妃与乾隆》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节5项大奖,神话皮影剧《沉香救母》获第21届国际木偶联会大会一等奖,评剧《小英雄雨来》荣获全国儿童优秀剧目演出一等奖,特别是电影《唐山大地震》和话剧《寻找》,获第十二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唐山市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11个设区市中唯一的突出贡献奖。

二、唐山市保护、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投入不足

2011年,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为29.14元,我市人均事业经费为16.02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98%。在文化发展和产业引导上,我市2012年的文化产业引导专项资金为600万元,而青岛市从2008年起,每年设立文化产业专项资金5000万元,石家庄每年为5000万元。虽然唐山市委、市政府将电影《唐山大地震》的本金及收益分成共6800万元列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不足的问题,但有待于形成机制。唐山市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与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需要相比,投入总量还需要进一步加大。

(二)博物馆建设水平不高

迁安、乐亭、丰润和滦县近年先后建成了新的公益性博物馆,但距国家评级标准还有较大差距,藏品存放环境不达标,控制温湿度等必备的设施、设备尚不齐全。特别是还不能完全满足三级以上藏品配备装具的要求,一级文物和其它易损易坏的珍贵文物没有专柜或专库存放,缺乏藏品保护修复场所。

(三)抢救性保护工作不到位

唐山市图书馆拥有珍贵古籍2115种,共50224册(其中善本443册),均存放于普通密集书架内,亟需添置专业古籍保护设备;有上万册古籍急需抢救性修复,创建古籍修复室,开展修复工作任务急迫。我市文物保护维修基本限于停顿,特别是由于地震因素,文物建筑已所剩无几,幸存下来的因无力维修,部分濒临倒塌。我市收藏文物中濒危和重度腐蚀的文物有200余件,如不尽快实施抢救性保护,将导致无法弥补的损坏。市艺术研究所存有大量评剧、皮影、乐亭大鼓等艺术名家的演出影像和经典剧目资料,亟待抢救性整理、录制、保存。

(四)历史文化、文物、艺术研究欠缺

我市历史悠久,出土文物丰富,但对文化遗产和历史文脉传承的价值、内涵深入研究不够,缺乏系统挖掘整理。对冀东文艺“三枝花”等传统文化艺术研究欠缺,支持文艺精品创作、加工、出版力度不够。

(五)传统文化艺术后继乏人

许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年事已高,开展文化传承工作主要依靠传统的传承方式,缺少科学性和系统性,接受传承的群体较少。由于人们保护意识不强、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相当数量的传统文化、传统技艺越来越不为人知,有的甚至已经名存实亡、濒临失传。一方面,有些因为长期无人问津而渐趋消亡;另一方面,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缺失,也使得很多宝贵的传统技艺后继无人。

(六)鼓励民众参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机制不健全

我市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政府行政力的推动,文化参与以动员性参与为主,鼓励公民志愿服务、社会赞助及捐赠的相关政策措施不多、力度不大,制度化保障还不健全、信息不畅,全民和社会参与的意识不强、动力不足。

三、保护、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议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对唐山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保护、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让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得以流传,培养下一代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责任感,是整个社会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一)大力强化全民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文化自觉是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通过发行《唐山历史文化读本》,举办“唐山历史文化讲坛”,建设唐山历史文化墙,在对外公共场合设置宣传画、壁画,滚动播放宣传片等形式,充分运用名人、名作、名胜、名牌等文化符号,通过书籍、电影、电视等文化载体,对内广泛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唐山人历史文化认同感,对外高调宣传推介唐山优秀传统文化、大幅提升唐山知名度和美誉度。把“不甘落后、敢为人先,奋发向上、大有作为”的唐山新时代精神贯穿到商业合作、文化交流、对外传播等各种活动中,引导全市人民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二)加大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经费投入

政府投入、社会募集、有识之士捐助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设立“唐山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基金”和“唐山文化振兴奖”,用于扶持、鼓励剧目创作以及研究整理唐山优秀地域文化,出版历史、文物、戏剧、音乐、舞蹈、曲艺等方面的珍贵文化艺术品,对获得国际、国家和省级奖项的文艺演出、文艺创作等方面的作品和个人、文艺新人进行奖励,引进国内外精品文艺节目和演出。

篇8

为什么乡愁会引起越来越多人的注意?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把一些历史传承下来的有人文特色的、田园风光式的东西破坏掉了,使得我们无法更好地告诉后人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乡村文明,所以乡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开始思考怎么能够记得住乡愁,怎么能够把历史的、人文的、田园牧歌式的东西保留下来,这也成为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每个地方历史都是不一样的。一个城市怎样才能有它的特点?就要把它的历史文化发掘出来、展现出来,即体现它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实际上我们城镇有很多美的、独特的地方,但是有的地方不去挖掘它,而是贪大求洋,认为越大越好、越洋越好,这也是我们乡愁没有了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与我们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关,现在我们讲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我们的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我们有自己的特色,我们有我们的历史,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这是一种自信。我想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我们这种自信的表现,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

有的地方建了新城,新城就像用钢筋水泥铸成的森林,丢掉了历史和文化,你会觉得它很新,但却是种“土豪”的感觉。我们有时候看一个非常古老的建筑,虽然它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是当你知道它的历史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它的底蕴。在我们城镇规划中,有一种思想叫做“修旧如旧”,比如上海石窟门的改造,这是对城市文化的一种传承。在城市规划中还有很多其他的理论,比如说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就是指把一个城市建成田园城市风格的。我们好多地方提出来了世纪花园城市、山水城市,要有花园,要有田园,都是依据这个理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应用广泛,比如在英国就有小镇是按照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来建设的。城镇本身就是田园型的,田园风光也就保留了下来。

此外,城镇化的建设不仅有物的方面建设,还有精神层面的建设。除了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物的保留与打造来传承文化,还要通过人们对文化的继承来传承,这是至关重要的。

篇9

一、研究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被誉为“人类精神的家园”,是一种容易随时代变迁而被湮没的文化记忆。非遗的无形性使得它的传播需要借助于物化的载体,即空间载体、物质载体、人员载体。寻求合适平台,激发大众参与,对非遗的传播十分重要。城市游憩商业区(RecreationalBusinessDistrict,缩写为RBD)是城市旅游的重要空间形态之一,在城市旅游和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RBD面临着文化特色不突出,满足不了游憩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困境。那么将非遗文化引入游憩商业区,实现二者的互动发展,就有可能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双赢,保护与开发的共生。

民众既是非遗的创造者,又是非遗文化的传承者,所以在非遗的保护中应该居于主体地位。民众的文化自省、自觉并主动地参与到保护行动中,对于非遗保护效果影响极大。所以,在将非遗引入游憩商业区中,需要调动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作用,维护他们的利益,并激发游憩者和非遗传承人共同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推动RBD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二、理论基础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一词最早由斯坦福大学的学者提出,该理论最初应用于公司治理。1984年Freeman给“利益相关者”下的定义为人们广泛接受:“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被企业目标的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在这个定义中Freeman强调企业与个体或群体间“影响”的双向性。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对传统企业“股东至上”逻辑的反叛。

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也包括政府部门、本地居民、本地社区、媒体、环保主义等的压力集团,这些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他们有的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有的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有的对企业进行监督和制约,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或接受他们的约束。利益相关者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旅游研究领域。

在本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游憩商业区活动发展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既包括商业经营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包括游憩者。因而为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RBD更好的传播,需要照顾到相关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发挥他们的主体参与作用.

三、实现路径

(一)提升传承者的文化自信及对非遗的解说能力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就明确强调:“要努力确保创造、保养和承传这种遗产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参与,并吸收他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管理”。在游憩商业区内的传承者,既包括国家认定的传承人,还包括RBD内专业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手工艺品体验馆的工艺师,非遗商品店的商户,非遗饮食的制作者等。文化自信是指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传承者只有对自己的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才会更好的将他所传承的文化向大众进行传播。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传承者是否热爱自己所传承,传播的文化,以及是否具备将这种文化解读,传播,甚至营销给游憩商业区内的游憩者的能力,对于非遗的传播效果影响很大。

所以,应该提升传承者的文化自信及对非遗的解说能力。其实,对于非遗文化产品开发的过程,就是提升传承者文化自信的过程。在传统生存环境中,许多非遗文化传承者无法靠非遗维持生存,非遗文化面临无人问津的局面,而通过对非遗文化产品的开发,非遗得到了市场认可和许多游憩者的喜欢与认同,传承者的文化自信也就得到了提升。所以,提升传承者的文化自信,就是要合理和深入开发非遗文化产品。

(二)深化游憩者的文化体验与文化自觉

游憩者既是非遗文化传播的接受者,同时也可能转化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甚至是传承者,他们是非遗保护的主体。对于外地旅游者而言,他们可能首先是非遗文化传播的受众,但通过参与非遗活动项目,可以增强他们对非遗文化的了解,认知,进而发展为主动进行传播,如果兴趣足够浓厚,也有可能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对于本地游憩者而言,非遗文化的生存土壤本身就在他们中间,非遗与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本地游憩者通过非遗游憩活动项目的参与,可以深化他们最自身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更有可能进行传播,传承非遗文化。

然而一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游憩者是否会传播,传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憩者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非遗活动项目,他们获得的体验感受如何。如果感知深刻,感受美好,那么就极有可能推动其对非遗的传播,传承。如果体验肤浅,那么就不会增强对非遗文化的认同。就目前游憩商业区内游憩者的活动而言,根据游憩者融入程度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他们的体验分为三种,也就是表层体验、中度体验和深度体验。表层体验主要存在于传统的观光中。游憩者往往是走马观花地观光,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没有真正近距离地参与到游憩项目去,也就难以获得独特而难忘的体验感受。

其中,加强对非遗的媒体的宣传,学校教育,社会舆论的引导,对提升游憩者的文化自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同时,对游憩环境等客观因素来讲,游憩项目是否具有参与性,游憩项目是否注重创新,满足游憩者的需求,是游憩者能否更好融入到游憩环境的重要外部影响因子。就游憩商业区内的非物质文化游憩项目而言,主要包括饮食,商品,手工艺体验,节庆活动,游乐项目等。对饮食项目,游客通过闻香、品尝等方式来体验,其体验度还是比较高的。但如果让游客感知其背后的精深的非遗文化,就需要通过让服务人员介绍,演示等方式来将非遗呈现给客人。有些饮食环节的制作,可以在客人中间来进行,边做边讲,有可能的话,让客人自己去尝试一下制作方法。比如花生糕制作的捶打环节。一定会给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篇10

这次大会是一个继往开来承上启下的大会,很期待在文化建设方面有制度上的保障。自从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在文化规模上扩大了,但是否有规则有秩序有理性地发展,还需要更多的保障。我很希望文化通过引进和走出去,多元碰撞,呈现一个化合反应,而不是物理上面的累积。我希望文化建设“文而化之”,在“化”字上下工夫,不是简单地展现文明成功,而是应该研究“文”如何化育人的行为。最近几个月,有一个很热的话题,就是讨论幸福。其实幸福和文化关系密切,只有化入内心、融入血液,才能调动文化自信,找到文化自强的理由,幸福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化怎样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平滑地顺接在一起。这一次我们听到总书记的报告里,第六部分整个在谈文化。这第六部分里,第一个大问题提出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面培育问题,这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怎样凝聚人心,提出了三个倡导,这三个倡导涉及当代的国际价值,也涉及到传统的民族价值。

所以,我们的文化其实要走三步路,第一是传承,第二是整合,第三是创新,让我们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起来在一种稳定的文化中自觉、自信、自强的格局,让所有百姓能够从自己的传统文化里得到一种力量,找到自己的根系,找到自己伦理中的信仰,找到我们传承的核心价值。这一切在当下凝聚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想才是真正与民生相关的。

篇11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4-0-01

“育人的根本问题首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问题。”[1]地方课程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顺利完成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它还是全面收集、整理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手段,为民族民族的传承、创新与发扬光大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由于思想政治地方课程本身就良好的德育教育功能,作为思想政治地方课程的开发者,完全有必要在党的教育方针和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国家的课程政策,从广西的教育基础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教育的根本目的,充分利用本地方的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思想政治地方课程,以此增进他们对本地区民族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对本地区的民族文化的兴趣,唤醒他们对本地区民族文化的意识,使树立对本民族文化和民族的认同感、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为此,把广西民族文化作为广西思想政治地方课程的重要资源开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为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增设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为有效地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2001年,教育部组织研究制定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更是明确了研究学习的必修课和它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地方课程资源主要来源于地方的人文地理、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待,长期生活于该环境中的高中生会对其有天然的亲和力、课程的内容生活化教学更具形象化、课程的内容开放性会使学生有更强的参与性,教学的效果会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2、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在社会发展风云变幻的21世纪,在新一轮高中政治改革中,教师正遭遇一个全新的课程环境、全新的课程研究范式。为适应并在新课改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教师必须随着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化,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自身素质、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参与到热火朝天的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来。因为在新课改环境下,旧有课程观念已经被打破。《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则把“教师水平提高”和“促进教师成长”作为新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 《方案》要求“进入新课程的普通高中教师坚持“先培训、后考核,不合格、不上岗”的原则加强培训,使其明确高中新课程的背景与目标结构和内容,把握新课程标准,掌握新教材教法,加强学习、研究和交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普通高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建立一支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优秀师资队伍。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始终应成为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核心。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都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特别是德育课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根本问题”[2],而新课程改革,在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条件下实施的,它不仅是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高中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新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地方课程建设,有理由、有必要更有责任把具有时代特征、地方风格、民族特色的,生动的、鲜活的、富于教育意义的优秀民族文化作为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以最大限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育人的根本目的。

4、传承和发扬广西民族文化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哲学、道德、民族心理、行为准则、生活习俗等为内容的一整套独特的传统文化,而 “文化是民族自身认同的根本所在。在一定意义上,文化就是民族,民族就是它的文化。”[3]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民族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民族文化传承是又民族文化向前发展的前提。而且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对教育起着促进作用,还起是制约作用。一方面,民族文化的传承能够不断增加人们的文化知识、生活生产技能,能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还能够不断增强人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从而不断增加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激发他们热爱家、爱国的情感和投身家乡社会经济建设事业的热情。

篇12

关键词:方言;文学作品;地域文化;传播价值

我国地域广阔,历史文化悠久,全国各地民俗风情各不相同,通用语言也不尽相同。且不论少数民族的各类语言,全国仅汉语的方言种类都难以计数。2000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汉语普通话为国家通用语言。之后,为了便于新时期文化更好地交流和传承,全国持续深入推广普通话,对普通话的积极使用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时展过程中,因地域文化的局限性,方言受到挤压,不断萎缩,方言被贴上了落后的标签,在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这种现象。如果不能很好地正视这种现象,就会导致精神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的缺失,也失去了传统地域文化的自信。方言不只是语言,更是一种文化载体,乡音包含着人们的乡情和文化认同。文学作品是对时代和历史最好的诠释和记录,不论从艺术还是社会传承角度看,文学作品中的方言都是极有传播价值的。

一、方言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1.语言与方言

一般来说,所有的方言实际上都可以被称为语言。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一种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广义的方言包括地方方言和社会方言,狭义的方言只指地域方言。本文所说的方言就是指狭义的方言。方言与文学作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最早的《楚辞》和《诗经》就很有代表性。现当代也有很多经典文学作品中成功运用了方言,实的《白鹿原》,金宇澄《繁花》,以及莫言的《红高粱》《蛙》《丰乳肥臀》等一系列代表作品,作者都是用方言来刻画人物性格,来衬托时代背景和展现地域文化的。方言使得语言更加有特点,使作品更有文学语言之美。

2.方言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林华东教授曾指出:“人们一般都是首先认同自己生存的空间。学会父母教给的语言(母语),认同父辈绵延下来的文化历史习俗,从自己的宗族文化到族群的区域文化,进而认同民族主流文化。汉民族内部的各民系族群,无论他们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边,其内部认同首先都是以母语为依据,只有透过母语才能进入文化层面,才能唤起历史记忆,获得习俗认同。”方言是一个区域的人们特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底蕴的呈现。文学作品的作者进行作品的创作,与他紧密联系的地域影响极大,在创作过程中选用方言,可以保持生活的原生态,保持语言的鲜活状态。在很多时候,方言在文学作品中可以展现出比普通话更加形象、生动、贴切、鲜活的一面。文学作品中的方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文化堡垒,让不同地域的人了解另一个地域的风土人情,以及当地的生存环境,为记载、保存和传播地域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方言存在于文学作品中是语言多元化的表现,方言带有地域特色,有着独特的地域风情,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展现是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言的差异性体现了不同地域的差异,体现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是文学发展的珍贵财富。

二、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现状

(一)提倡普通话,文学语言少了特色

纵观目前众多文学作品,方言的运用越来越少,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少了些许特色。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大众媒体等的外部推力,语言也经历着变革和调整。普通话成为主流语言正走向世界,同时普通话也成为文学作品中绝对的主流语言。大部分文学作品不论遣词用句还是表述方式都用标准化规范化的普通话,或者是运用变异了的方言,可以说削弱了语言本身饱满的意义,不能体现方言里所蕴藏的精髓,作品不能体现方言背后所承载的个人生活轨迹、种群共同文化和独特的地域特色、人文风貌,也无法获得亲近感、归属感。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成果的一部分,也是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普通话为了适应现展,成为国人最重要的交际语言,这种趋势影响到当今的文学作品的创作。

(二)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现象

1.普通话的价值取向与方言的情感取向

普通话写作可以移除语言障碍,去掉暴露自己籍贯的方言,可以获得更多的受众,作者是从实际价值方面考虑,文学作品是以价值取向为出发点的。方言是身份认同、地域认同、民族认同的一个标志,方言作为情感纽带,唤起人们深深的乡情,唤起人们内心的思乡情结。文学作品中运用方言有利于表达个人思想感情和传播地方文化,引起地域认同,作品认同,所以在这方面更加具有优势。文学作品中方言的使用,是作者个人对语言文化的认同和归属,反映了作品的情感取向。

2.普通话语言的强势渗入与方言的弱势退位

方言的使用范围逐渐萎缩,生存空间正在缩小,同样也体现在文学作品中。任何一种方言承载的是一种具有本地域特色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是国家的宝贵语言资源和文化遗产。普通话的使用率大幅上升,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普通话的社会地位和使用价值,普通话使用领域的拓展等因素都影响着文学作品中方言的使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呈同质化趋势,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越来越少。

三、方言对文学作品产生的影响

方言承载着文化传承的重任,“具有浓厚的乡情,刻录了民系的精神,负载着不可轻视的向心力、凝聚力,长期以来一直拥有其显要的认识价值和现实价值……在汉语方言这么复杂的国度,迄今为止,90%以上的汉人其母语仍是从父母那儿继承过来的方言。丢失方言将丢失一个地域的传统优秀文化,失去一个地域的历史本源。所以人们热爱家乡话,爱护和认同母语方言,完全是一种民族文化自觉。”

1.方言的本土化特质成就文学作品的原汁原味

方言带着特定地域文化的烙印,展示当地独特的人文景观也展现人物丰富的感情,以及独特的人物性格特点。方言有时候比普通话更加有趣、生动、活泼,并取得更强烈的表达效果,引起读者共鸣并带来了更多的文化自信。

2.方言增强文学作品的感情表达

方言具有地域特色、表现力强,带有强烈的感彩,能充分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方言在情感用语、事物的性状描绘方面都更加具体、幽默、有趣。方言是感情表达的语言手段。

3.方言表达亲近感,给作品增添地方色彩

地域文化是文学作品中的灵魂,方言彰显魅力。语言可以用来疏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文学作品中留住了方言,就留住了一个地域的文化和历史。方言不仅是语言的一种,更是一种文化自信,方言的出现让人找到一种亲切感,有了一种文化认同感,带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四、文学作品中方言的传播价值

1.方言彰显纪实美学风格、构建文学作品的艺术空间

社会属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不同地域的人们使用的语言能透露出当地人的内在性格,所以在文学作品中,方言的呈现,使得人物形象真实生动,凸显的人物性格特征,乃至放大了改地域人物的性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纪实美学风格,使作品有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性。文学作品变成艺术,同时也是艺术的再现。方言也可以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为读者带来欢乐及审美享受,而普通话表达则因为是主流文化的局限性而显得活力不足。

2.方言可以再现原始生活状态、塑造真实人物形象

方言保留了人们的原始生活状态,文学作品配以地道的方言会使方言中呈现的传统文化与作品完美交融,高度再现真实的生活形态。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对刻画人物性格、真实再现人物生活、塑造真实人物形象、体现作品的真实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方言在制造幽默效果、真实呈现情境等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幽默的原生态语言会使作品而显得生动活泼。方言也是地域文化的沉淀,蕴含着当地人的生活经验总结,从而彰显了幽默的效果,特别是俗语。俚语、谚语、歇后语等最为典型,在作品中饱含着草根哀乐、民间诉求等。

3.方言可以体现文学追求、树立文化自信

地域文化靠方言得以凝聚,文学作品中的方言也可体现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发展轨迹。方言承载着文化的特征,体现民族的精神,具有浓厚的乡情,方言的运用可以更好地传播传统优秀文化,让读者有一种精神归属和文化认同,负载着不可轻视的向心力、凝聚力,更好地树立文化自信。如果文学作品中一味弃用方言,必将丢失一个地域的历史本源,它的传统优秀文化也会随之消失。所以,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不仅能体现文学追求,也是一种民族文化自觉,拥有着重要的认识价值和现实价值。借助方言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是值得文学工作者借鉴的宝贵经验。

五、结语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最受读者喜爱、影响深远的大众读物,对传承和发扬民族及地域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学作品中方言减少和缺失的现象不容忽视。我们不希望在若干年后,方言已经彻底脱离了我们的生活,只是出现在厚厚的典籍中用来查阅。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如何合理地使用方言,让语言既不生涩,不割裂,又能生动地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增加语言和文学美感,是值得文字工作者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文字工作者,应该正确看待文学作品中方言的运用,合理留存文学作品中的方言,借助方言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学图书编辑应发挥好方言的作用,为保持语言生态平衡和和谐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林华东.泉州方言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265-267.

[2]周瑞敏.自然选择与协同进化——生态语言学及语言生态认知探微[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3]彭,葛丽文.普通话与方言的互构[J].江汉大学学报:会科学版,2016(2):28-34.

[4]郭燕飞,陈露.浅析国产喜剧电影中的方言艺术[J].长治学院学报.2016.(6):66-69.

[5]胡茜.黄石矿冶文学作品方言现象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7(2):70-78.

篇13

1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作用

一是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广大师生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进一步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得到了发展和弘扬。广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祖国、了解了家乡,激发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国学教育能使广大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增强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二是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素养和文化底蕴。通过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素养和文化底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些学校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扎实推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都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反复品味优秀传统艺术的内涵,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进一步提升。还有的一些学校举办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儒雅、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提高文学艺术鉴赏水平的同时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对于提升校园文化文明水平、塑造学生形象乃至提升学校形象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保护、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也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国学教育、道德行为养成教育使民间艺术、民族文化、传统体育、传统文化理念等在校园生根发芽,使大量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可以代代相传、荫泽后人,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使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发扬和光大。

2让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互沟通,形成共识

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头脑,就是要用中华民族积淀几千年的优秀文化熏陶、感染、影响学生,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切实提升校园文化体系的整体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第一,开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也是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要途径。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之中,真正做到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头脑。第二,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一是积极倡导国学教育,培养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底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加强国学教育对于传承中华文明,提升公民道德水准,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学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学教育活动,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文化品位和底蕴。二是组织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水平。三是扎根文化沃土开展社会实践,培养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创建学生传统文化社团,丰富学生自我教育载体。学生社团组织是改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学校应组织指导学生依托传统文化活动项目创建学生社团,不断丰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载体。第四,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搭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民族文化血脉,构建尊重包容、和谐发展的人类文化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应该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传承、保护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核心就是精神文化,守护好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就是守护好我们的精神文化家园。

作者:毛砚单位: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篇14

[关键词] 沙上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研究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张家港市的沙上地区有着历史悠久的风物,如芦苇、河豚、刀鱼、甜芦穄、螃蜞豆腐、汆馓子等沙上独有的特色地方物产;也有本地区居民的衣食住行、婚嫁、春节等特殊节日的民俗习惯,尤其是吴楚遗风——沙上民间食用粽子习俗的起源、发展等,可以说,沙上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当丰富,本文对此做一分类探讨。

1、沙上陆史

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属太湖平原的一部分,原名沙洲县,其北部是由一块巨大的江心洲组成,这个江心洲俗名“沙上”。它有一段特定的地理演化过程。

“沙上”分为“老沙”和“新沙”两部分,几乎涵盖了张家港市各个镇、区,其属新土,是长江三角洲的新冲积平原,其中最长的仅六百余年,最短的不到五六年。原本只是江上的一个个江心洲,经过沙上先民的围垦,逐渐与江南大陆衔接,由于它以沙洲为主,所以统称“沙上”。随着沙洲数量的增加,人口也逐渐增多。沙上人,除了部分是江南原籍(江阴、常熟)的本地人外,大部分来自如皋、靖江、崇明、启东、通州、海门等地。从那时起,勤劳朴实的沙上人就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沙上文化也孕育而生。

“沙上”是由一个个圩塘组成的,一个圩塘就是一个村庄。圩塘四周是高耸的圩堤,沙上人叫圩岸。圩内沙田以田埂隔成条块,河道纵横排列有序。乡民依岸傍水而居,建房成一条长带,俗称埭。圩塘内的土地原本是江里积涨起来的沙滩,当沙滩发育成熟时,就可围垦。圩塘大小、形状不一,这是随原来的沙滩大小、形状决定的,有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等。圩塘围成后,出售沙田,移民垦殖。沙上移民绝大多数来自江北沿江地区,他们依岸傍水建房,在圩岸坡下与岸脚沟之间居住,这有利于出行和饮、用水。各家各户彼此住房平行,形成一条条长长的居民带叫做“埭”。

我们通过对沙上地域风情、沙上成陆史、老沙区划的界定及部分历史悠久的乡镇、地区的成陆及发展史进行系统、立体的田野调查,编写了乡土课程读本《沙上陆史》。该部分的研究对于传承沙上地方特色文化、并将其作为一份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保留给沙上地区的下一代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沙上民俗

沙上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沙上地区传统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一支,是张家港人民凝聚力和精神文明的动力。沙上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由林林总总的岁时节令、千姿百态的民间艺术、口耳相传、手手相递的技艺绝招构成的,但其真正的魅力远远超越于表现形式。沙上民俗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可以培养和激发沙上地区年轻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作为社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肩负起传承和发扬沙上文化的历史使命,让沙上民俗文化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沙上地区的居民有着衣食住行、婚嫁、春节等特殊节日的民俗习惯,尤其是吴楚遗风——沙上民间食用粽子习俗的起源、发展等,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沙上民俗文化对我们的下一代进行传承和教育,培养和激发沙上地区年轻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肩负起传承和发扬沙上文化的历史使命,让沙上民俗文化一代代地传承下去,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的方向。

3、沙上风物

沙上地区有很多历史悠久的风物,如芦苇、河豚、刀鱼、甜芦穄、螃蜞豆腐、汆馓子等,本文对部分沙上风物做一简单介绍。

芦苇,沙上人称为芦头。沙上曾经是芦苇主宰的地方。水退芦头进,曾经的芦苇,它们开疆辟土,沙滩涨到哪里,它们就生长到哪里,迎着一批批的浪沙,把泥土固定在自己的脚底下,旺盛地生长着。人进芦苇退,它们又慷慨地把开拓的疆土礼让给沙上的祖先,人们耕种到哪里,它们就退让到哪里,让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

张家港市是个滨江城市。金港、大新、锦丰、乐余、南丰、常阴沙农场即是这沿江的六大乡镇,历史上习惯地称这方地域为“沙上”。这沙上拥有江岸线上百公里,因此,也就拥有这上百公里长的芦苇沙滩。大江的潮涨潮落,使这长长的芦苇沙滩成了螃蜞家族得天独厚的生存家园。天长日久,沙上人因而发明了一道鲜美无比的菜肴——螃蜞豆腐羹。初始,只是江村农家的常用菜、开荤菜,现今已成了宾馆饭店招待宾客的特色菜、时尚菜了。

芦穄,学名糖高粱,又名芦梭、芦佶、甜竿,是沙上常见的一种植物。芦穄之甜与甘蔗相似,但甘蔗是甜而发腻,是一种浓甜;芦穄则是甜而且爽,是一股清甜。沙上孩子就是吃着芦穄长大的。当顶端的穗子呈花色时,即可斩吃了,此时的茎节汁水最丰;如果穗子呈红黑时斩吃,其茎节汁水会因长得老而枯少。仲夏暑热,正是吃芦穄的时候,亲朋好友来临,沙上人总是以芦穄招待解渴。

4、沙上文化

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原名沙洲县,其北部是由一块巨大的江心洲组成,这个江心洲俗名“沙上”。成陆史虽然不长,但是沙上地区的先辈都是来自于各地的移民,他们原有的传统习俗、信仰习惯等经过长期的传递交流、碰撞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绚丽多姿的沙上民间文化,留下了较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沙上文化,她作为扎根在江尾海头吴文化的一脉,虽只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但并不显得单薄、简陋,她蕴含着沙上人的历史和文化、风物和人情,凸现了沙上人特有的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吃苦耐劳的勤俭精神,崇教好学的进取精神,淳朴热情的宽厚精神。沙上文化意境深邃、风格多样、源远流长,是沙上人在近代文明进程中创造出的宝贵精神财富。时代变迁,沧海桑田,沙上文化始终留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行为。

滚滚长江不尽流。渐渐发育成熟的沙上穿越岁月风尘,穿越时间和空间,最后定格于眼前。如今我们逆着时光的隧道回溯,进入历史的深处,就会看见它真切的成长和真实的内容,感到风吹沙上无限意,沙上风来草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