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学生课外阅读研究范文

中学生课外阅读研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2:18

中学生课外阅读研究

篇1

关键词:英语阅读;课外阅读;意义;方式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3013702

对于缺少母语环境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而言,阅读是最重要、最有效的英语学习方式。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当前中学英语课程大纲以及英语教学实践活动中,阅读都是重中之重。然而,囿于英语课堂有限的时间、设备及资源,课堂阅读活动远远不能完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拓展知识面、形成英语思维的目标,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课外阅读一直以来都被赋予了重要角色。但是,目前英语教学中,课外阅读的实施仍然不容乐观。本文从解读英语学科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出发,探讨英语课外阅读的方法与策略,提出课外阅读要完成的任务,以期为广大英语师生提供一些建议。

1英语学科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加强课外阅读,是高中英语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英语教学的总目标是在义务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流的意识。

1.1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通过观察近几年各类英语考试的试题我们不难发现,阅读题型的题量在不断的增加,而阅读的材料更是包罗万象,并趋向于摘录一些本土报刊的原文。这就不仅考察学生的英语能力,更强调学生的语篇领悟能力和文化的积累。经常进行英语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我们熟知的一些中学生课外读物如《英语辅导报》,《英语周报》,《英语沙龙》等,是以国家规定的中学英语教学词汇为基础,以时事性专题报道为主导,并以浅显易懂的英语语言为工具,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世界最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动态。这些阅读材料具有丰富的知识性,趣味性,为学生开辟了一个能了解各国社会文化的窗口,使得他们能够充分了解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背景知识。

1.2课外阅读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对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培养中,阅读能力占据着核心地位。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而言,由于缺乏目标语言环境,阅读因此成为最佳学习途径。阅读的效用远不止提高读者的词汇量。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英语报刊,读者能进一步、更直观的了解英文表达方式,了解操本族语者在表达其语言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习惯思维模式。因此,阅读能够帮助读者形成英语思维,继而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

总之,课外阅读增强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丰富了他们的英语文化知识,拓宽了视野,更能促进他们综合英语语言能力的全面提高。

2课外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2.1指导学生正确选择阅读材料

课外阅读是课本教学的辅助与补充。可供学生选择的阅读材料很多,如英文名著(简化本),英文短篇小说,散文,广告说明书,报刊等。其中,各类英文报刊以其信息量大而广、篇幅短小,成为最适合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材料,而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英文报刊及阅读资源更是成为课外阅读的第一选择。各式网络英文报刊语言风格独特,内容新颖。相对于传统的报刊,它们更能吸引广大的学生读者。它们具有“新”,”俗”,“广”三个方面的特点。

“新”是指网络报刊中经常出现一些新的概念或表达,如“亚健康”(sub-healthy),“鼠族”(mouse tribe),“个人网络日志”(blog),“网民”(netizen)等词语的表达,都是在率先各类英文报刊中出现的,这是传统教科书,甚至一般词典都望尘莫及的。

“俗”是指网络英文报刊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快,遵循新闻写作的精准,清晰原则,是一种大众化文体,尤其适合英语学习者阅读。

“广”是指网络英文报刊涉及的体裁广,包括新闻评论,小品文,天气预报,甚至广告等等。它可以报道某国总统庄严的声明,也可以谈论民众关心的热点话题。

正是基于网络英文报刊的这些特点,阅读网络英文报刊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信息时代学生获取新知识,掌握最新资讯的重要渠道。国内版常见的网络英文报刊有21st Century(21世纪报),China Daily(中国日报),People’s Daily Online(人民日报)等。国外的网络英文报刊常见的有 Wall Street Journal(华尔街日报),The Economist(英国经济学家),Financial Times等。

2.2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教师应当指导学生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有用的信息。如在生词的处理上,应该鼓励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或者干脆跳过去阅读下面的内容,跟着文章的脉络和情节发展走,理解文章所传达的信息。当然,在读懂文章后也可以顺便学习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高频词汇。同时,在课外阅读中,教师还应指导学生用好浏览(scanning)和略读(skimming)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快速获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最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阅读过的文章进行筛选分类,选取自己喜欢的词汇,句子或者段落。这种有效的积累过程不仅能强化已学的语言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2.3课外阅读活动形式的多样化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必须组织学生在课外开展各式各样的阅读活动。笔者列举了以下几个课外阅读活动的形式:

(1)开展小组辩论,演讲,角色扮演等活动。这些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使用英语进行真实交流的空间,学生可以将阅读中所学习到的英语信息应用到这些现实场景中,巩固了所掌握的信息,增添了英语阅读的兴趣,培养了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摘录精彩词句,背诵美文佳句。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作好读书笔记,增加词汇和文化知识的积累。

(3)范文仿写、改写和概括。英文报刊题材丰富,教师可以以报刊里的精美文章为范文,要求学生进行仿写,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或者要求学生在掌握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改变句式及段落结构,并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4扩大教师自身的知识面

教师在指导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对可能出现的各类社会文化知识进行简单介绍,并补充一些相关的英语国家当代文化背景情况及最新科技发展趋势等。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在课余时间内,教师自己也要多阅读有关英语国家的各类书籍和报刊,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期更好的指导和组织学生的课后阅读。

3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学习任务

在英语的课外阅读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导,教师只是起到协助,配合的作用。学生要想真正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搞好课外阅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3.1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学生需要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有个清醒的认识,以便对所要阅读文章的难度做出选择。他们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适合自己的阅读目标,把阅读英语文章当做一种习惯和爱好,定期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来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和考试一样,做到限时阅读,即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这就要求学生掌握好相关的阅读技巧,把握阅读的速度,在短时间内吸取大量的信息。

3.2阅读相关的中文新闻

对中文新闻的了解可以有助于了解英文的新闻内容,因为英文报刊里涉及的一些国内外重大事件,中文新闻同样也会报道。学生在英文基础不好或者缺乏新闻时事背景的前提下可以先阅读中文报刊,这样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字上,集中精力进行语言学习。

3.3做好课外阅读的笔记

用笔记本记录下自己接触过的重要单词,词组和句子,以及感兴趣的文化常识等,并经常翻阅它。这样做可以巩固自身的词汇,增长知识。

总之,课外英语阅读作为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辅助,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大大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宽了教学渠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一些贴近时代,语言鲜活,融知识性,趣味性,时代性为一体的阅读材料,使英语阅读训练变得更加开放和灵活,为他们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也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建立起真正有效的课外阅读模式,我们广大中学教师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指导实践中慢慢摸索,积极实践。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杜萍.高中英语阅读策略与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4).

[3]鲁子问.高中英语阅读技能[M].北京: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4]徐文英.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的现状分析和教学启示[J].文教资料,2005,(4).

[5]许余龙.影响中国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学生因素[J].现代外语,1998,(3).

[6]TBLT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7]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音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4.

[8]刘骁明,余怀松.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7,(03).

篇2

一、为学困生营造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与监督相比,熏染的力量更大,当一个人好学的时候,就能够带动起身边很多的人热爱学习。所以对于初中语文特困生而言,教师要努力为其营造出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从而带动特困生热爱读书,不断提高语文素养。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鼓励学困生多接触课外书,例如一些童话、寓言以及趣味小故事等,使其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从而使其对课外书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在每节语文课上课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五分钟的演讲活动,演讲内容设定为学生曾经读过的课外书中的文章,让学生谈谈个人在阅读后的收获以及感受。教师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演讲活动当中,可以采取轮流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活动。这样,在十分浓厚的班级阅读氛围中,学困生就能够很容易产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而且这样可以使得学困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懂得更多道理,学会更多的语文知识,从而不断提高个人的语文素养与阅读能力。

二、教师要科学有效地指导学困生进行阅读

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都要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与教学的实际状况,借助于多种方法与渠道,例如交谈以及课外阅读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深入地观察与了解,从而掌握每一位学困生的个人爱好与兴趣,并且要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与最关注的事情,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其喜爱的书籍。与此同时,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鼓励与引导学生将自己对文章的观点以及看法表述出来,帮助学困生更深刻地了解文章内容与主题。除此以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阅读。例如在学生进行阅读之前,教师要根据文章内容提出一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深入地领会文章内涵,逐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渐渐开始喜欢阅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学困生的阅读情况,及时地对其进行引导与指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鼓励其大胆地讲出自己的想法,并允许其他学生提出异议。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参加讨论,尤其是要特别关注学困生的讨论情况。在班级激烈的讨论过程中,可以帮助学困生积极地思考,提高其对学习的兴趣。对于学困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及时的鼓励,从而不断提高学困生的自信心,提高其积极参与的热情。

三、家长支持,指导学困生进行阅读

篇3

〔关键词〕中小学生;阅读;心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2-014-03

一、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含义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指的是中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里,利用已经习得的语言文字知识从书籍中获取大量的信息、从中吸收有益的成分,进而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并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

阅读对中小学生的发展来说,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阅读从与中小学生相关的方方面面来塑造个体、影响着个体的成长与发育,还可以对其素质中的核心部分――审美观、道德观乃至人生观,产生深刻的影响。其次,阅读的过程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思考世界的过程,可以扩展和丰富中小学生的人生阅历,帮助他们加深对社会及人性的认识;同时也促进中小学生认识自我、反省自身、提升自我。再次,通过阅读,中小学生储备了丰富的词汇和句子,掌握了各种各样的语言表达方式,为灵活地思考提供了物质载体;阅读过程中,中小学生可以透过字里行间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联想,从而发展了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二、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心理动机分析

1.为辅助课堂学习而读

在中小学中,有一部分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具有很高的学习自觉性,还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为了更扎实地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他们还会在课外阅读大量的书籍,这些书籍大多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或者就是教师布置的阅读书目,以吸收更多更新的信息、扩展自己的知识积累。

为了辅助课堂教学而读书的学生中,有一部分是因为学习过程中遇到了疑难问题,为了答疑解惑,他们进行阅读,到文献资料中寻求具体的知识、问题的答案和解决办法。当然,也有一部分中小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作业而读书的。

2.为扩大知识面而读

勤奋好学的中小学生,一般希望通过广泛的阅读获得知识、充实自己,这样的学生往往具有强烈的求知愿望,读书的积极性很高,他们阅读的书籍包罗万象、涉猎很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包括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的各种书籍,他们尤其喜欢内容深刻、观点新颖的力作。这些学生读书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期望这些新的知识在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发挥作用。

3.因兴趣爱好而读

某些中小学生具有特殊的兴趣爱好,他们的阅读书籍多与这种个人爱好相关。如,有些学生喜欢阅读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书籍,有些学生喜欢军事题材的书籍,而有些学生专门阅读足球、篮球等体育书刊。

4.因好奇而读

好奇和求新是人类的特点,这一点在中小学生阅读上也表现无疑。很多学生,只要是新出版的图书,不论其内容如何,都要看一看,这种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求知,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对自己处于变化之中的身体及心理感到非常好奇,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及情感,他们往往会悄悄阅读一些身体发育、生理心理发展方面的书籍以及与青春期相关的图书。

5.为赶潮流而读

现在的中小学生是对时尚非常敏感的一个群体,他们对于流行的回应十分强烈。当图书有了“畅销”的热度时,跟随潮流、跟随时尚的阅读也就随之有了热度。一般来说,这种阅读往往具有“从众”的性质和“追星”的特点。

6.为休闲而读

中小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之余,抽出一定的时间,挑选一些具有趣味性、能愉悦心情的图书,如漫画书、影视剧介绍、童话神话故事书等,都属于为了休闲而阅读。这样的阅读,可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使大脑得到休息和放松,也是一种丰富知识与情感的良好方法。

三、促进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方法

中小学生阅读的范围极其广泛,阅读的动机也不一而同,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生的阅读行为,中小学校图书馆和资料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一)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1.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的阅读欲望和效果主要来自于他们的自身需要,但是客观环境对他们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读者心理学研究表明,图书馆设施、采光、空气、音响、卫生等条件,对于读者阅读心理有一定影响。因此,学校图书馆应积极采取措施,改善环境条件,为学生提供尽量宽裕、不相互影响的读书空间。图书馆、阅览室的布置要清雅些,要保持窗明几净,书籍、期刊、报纸的摆放要井然有序,为学生提供心情舒畅的阅读环境。此外,及时更换报刊杂志,保证学生能在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的报纸与期刊。

2.提供良好的“图书馆利用指导”

中小学图书馆的使用主体是学生,如果学生不会使用,图书馆的各项功能就不能充分发挥。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为学生提供“图书馆利用指导”,指导学生充分了解图书馆、资料室的馆藏信息及书籍期刊分布情况,掌握获取信息的多种途径与方法;指导学生将接受性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主动地选择、加工并处理外部信息;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搜索并使用数字化信息资料。最终帮助学生提高获取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质量。

3.提供“因人制宜”的服务方式

图书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中小学生不同的阅读心理,针对不同特点的读者进行相应的推荐服务。这样做,可以缩短学生查询资料、选择图书的时间,从而提高阅读效率。比如,对于“为辅助课堂学习而阅读”的学生来说,图书管理人员可以向他们推荐相关的教学刊物;对于“为扩大知识面而阅读”的学生,图书管理人员可以向他们推荐新近出版的、内容新颖的刊物,以满足他们汲取知识的需要;对于“为休闲而阅读”、“为赶潮流而阅读”的学生来说,图书管理人员可以推荐一些富有教育意义、内容健康的科普刊物、文学作品等,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既可以得到娱乐休息,也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另外,图书馆还可以配合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提供相关的文献资料,为学生提供专题资料,比如,举办各种展览、出专题黑板报、举办专题讲座等。

(二)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1.重视学生的阅读需求

现在,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一般比较重,家长的期望及行为也使得中小学生可支配的时间比较少,这些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进而影响到他们的阅读和阅读效率,乃至降低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因此,图书管理人员必须了解中小学生的阅读心理及阅读动机,重视学生的阅读需求,为其提供适合其年龄及身心发展的美文,帮助学生保持心情愉快、身心轻松地进行阅读活动,用心体会阅读文献中体现的美感。

篇4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研究的课外阅读主要指适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课外读物,是新课程标准中学生课外阅读要求落实的阅读。我们学校和其他一些优质校一样,语文学科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1.学生阅读的量与质难以控制。

课程标准格外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对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有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小学阶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通过课外阅读训练,学生能运用课堂学到的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在阅读思考感受中获得高尚情操与趣味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按照课程标准和学生学段特点推荐了一些选读和必读书目,并在期初等合适时间加以检测。但是,这样大的阅读量,且是课外完成的,难免有的学生只要不在老师和父母的视线范围内,即使拿起课外阅读材料也是装装样子,很难全身心投入其中。于是一目十行,跳着读;随便翻翻,随意读等情形出现,使学生阅读量与质大打折扣。

2.学生阅读方法能力缺少指导。

学生课外阅读是“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习得方法的巩固和运用迁移,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抓手。但是,学生课外阅读活动中读得怎么样,是怎样读的,获得了什么知识与能力,有什么实质性提高是很难真实有效检测出的。根据问卷调查和分析,学生阅读获得只停留在读了什么书,看到了什么故事,深层次的吸收,如语言积累、写作技法没有主动关注和吸收。学生具有一定阅读能力是建立在掌握一定语言知识基础上的,阅读能力是学习语文素养提高的关键,是学生在写作环节有内容可写的必要要求。因此,阅读活动需要老师组织、指导甚至督促。

另外,虽然许多家长和老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持肯定态度,但是,平时学习时,还是重视课内学习。一旦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任务发生冲突,课外阅读就要让道。

二、课外阅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课外阅读,指课堂阅读、学习和训练之外,依据学生爱好和兴趣和阅读能力而设计的独立阅读活动,可以是书籍报刊等。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呢?

1.家校合作形成自主阅读的磁场。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工具性对学生其他学科学习质量提高意义重大,人文性对学生思想素养、品质情感,也就是个人健康成长和良性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语文老师要和家长交流,让他们认识到必要的课外阅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需品。建议家长陪孩子们一起阅读,交流阅读心得。老师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读物,并加强阅读指导。如《安徒生童话》阅读中,每周让学生阅读两三则故事,利用课外阅读时间让他们谈谈阅读收获,老师适当加以指导,激发和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我们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班级设立图书角,组织学生经常到阅览室、图书室阅读,建立班级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多关注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可以让学生写写读书笔记,每学期或者每个月都开展课外阅读比赛活动。多交流彼此喜爱的课外阅读图书,并与其他学生积极讨论,相互沟通课外阅读的经验及课外阅读兴趣,完善学校内的课外阅读管理体系,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条件,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2.加强方法指导,提高自主阅读质量。

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之后,学生会喜欢上阅读课外活动的。但是他们的阅读方法还需要我们指导。因为,不少学生喜欢走马观花式阅读,不知道从书本中汲取养分。因此,可以要求他们“不动笔墨不读书”,仔仔细细读、圈点批注、好词好句摘录,理解、感悟体会阅读等。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指导阅读方法,还要注意调动他们阅读的主动性。如学习《三顾茅庐》时,让他们谈谈对三国时期人物的认识,复述三国故事,摘取原文中有趣又浅显的内容,如“青梅煮酒论英雄”章节让学生读读、品品,谈谈环境描写、人物刻画等。这样,学生懂得课外阅读应该怎么读;能够在自主阅读中动笔、标注、点评和记背一些好词佳句及精彩段落等。学生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的重点不仅是掌握常规阅读方法,更要全身心投入阅读,联系自己和生活体验进行阅读,学会精读,读透读懂略读,读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

篇5

关键词: 中高年级学生 儿童文学 课外阅读 有效指导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综上所述,学生的阅读能力随年龄和学习阶段而逐步提高,不论从国教标要求来看,还是从教师、学生的培养目标,家长的愿望或是社会发展需要来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知识面扩展都不能依赖课堂上点滴地汲取,而是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提供一个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成长的平台,这里讲的不单满足于课堂上的课本阅读更是课堂上阅读的延伸,即是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教与学的过程,大多先易后难,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应从阅读简单的儿童文学开始培养。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延伸阅读面,就必先从儿童文学的作品启蒙形式分类来做区分。儿童文学作品从阅读形式上说:有图多字音少、图文并茂含拼音、图文并茂不含拼音、由单纯的文字组成等。《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第五大点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三之二关于阅读指导意见中所述,中高年级阅读目标(3、4年级)节选(阅读)要求第5,能叙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第10,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而(5、6)年级节选阅读要求目标第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彩。第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式,在交流中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第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大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所以中高年级的学生在选择儿童文学作品作为课外阅读作品时,应该以图文并茂不含拼音或由单纯的文字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为首选。但聚焦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在如何科学有序地组织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活动,优化阅读环境,丰富小学生儿童文学阅读内容和提高小学生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质量等方面还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就其课外阅读活动的具体实施而言,当下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在读物的推荐,阅读目的的确定,阅读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而根据课标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及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巩固语文课堂知识,强化语文基础训练服务的课堂教学延伸。

既然不论是课标要求还是现实要求,其主要性都可想而知,所以我们就来谈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们在儿童文学课外阅读能力延伸的这一课。如何做到有效指导?

(一)作品的选择

由于学生知识阅历少,生活实践经验贫乏,对市面上的儿童文学作品难分良莠,因此我们要结合实际在相应的各年级中开设课外儿童文学作品选择学习辅导课,向学生讲述我国及世界上杰出人物故事,以他们为榜样,组织学生列出家中所有有关儿童文学的作品名录,并请家长协助完成。教师将学校图书馆所有涉及的相关作品名录公布并张贴班学习栏中,鼓励学生选择目录中的作品加以学习。尤其是名著,教师要加以甄别与注释或简介内容,提高学生将其选为阅读对象的兴趣。

(二)有效的吸收途径

良好的氛围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持续参与、有效参与课外阅读活动,养成有良好阅读学习习惯,主动参与课外阅读学习。

1.积极参与。从学校到家庭到书店(关于电视、电影、网络等我们无能为力加以甄别的不在此内)等都做好宣传引导,尤其学校宣传与班级引导工作要细化,深入学生的心灵。家庭要积极配合参与,购买学生感兴趣的并适合当下学习的书籍,满足其课堂外的求知欲。

2.持续参与。学生的持续参与学习和学校、家庭的持续配合的工作是分不开的。学校在开展和宣传此活动时在做法上应制订三五年的校园内学生儿童文学作品课外阅读这一专题活动计划。班级也要做个一两年的计划(现在班级教师大多是跟班上,这是推行此计划的有保证)。学校或班级难持续参与的关键在于不能在书籍方面及时投入和更新,或者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并帮他们解决,不能做好学生读书笔记的评注跟踪工作,学生先积极参与后来不能持之有效地做下去。

3.有效参与。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不可低估的,我们在分析所谓如何培养时,不如多想一想,如何让他们多有机会参与进来,多些机会让他们选择喜欢与不喜欢的东西;多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能做到力所能及做的事和他们有关的活动:如要求他们在家里自己给自己设置一个书籍收藏架;给自己做一个书籍收藏章、阅读章、心得评注册、做好影像资料收集等有利于锻炼他们动手、动脑能力的工作,并且拿到班上进行评比和推广或者建议学生们互相到家中进行访问观摩学习。班级里组织学生贡献智慧创建实体图书角,由专人负责,轮流到校图书馆甄借好书以供班里同学分享;一来提高学生选择阅读书籍能力和开阔阅读视野,二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三来综合考虑各个不同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同的情况。教师每天应安排固定时间,有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和学习摘抄、评注的时间。学校应长期不懈地宣传和举办一些书画比赛,名词名句摘抄比赛,话剧表演等有效的举措,让读书(尤其课外阅读活动)深入人心。学校应鼓励学生到镇图书馆吸收更多,更好的各类文学作品的养分,并在相关方面上提供方便帮助。

(三)指导的方式

学生是具有独立性和持续学习性的特有生命体。在他们自己的认知和情感世界里,有不尽相同的思维和逻辑概念。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尊重他们在富有个性的认知和情感驱使下选择的单纯行为方式,也教育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在提高课外儿童文学的阅读的能力时,必须慎重而为,不能过度地把“管、卡、压”作为立足点和基本手段,否则会使学生觉得处处压抑,不能自由学习,心理上甚为苦恼,就必与我们的方针背道而驰,事与愿违,成效甚微。

我们提倡的模式在于“指”和“导”二字。“指”在于教师提供自己的从小到大的在这方面的学习经验或者让学生家长也参与传授这方面的知识,不一定长篇大论,寥寥数语也甚是珍贵。如果教师、家长能率先示范或率先平等与学生交流各自心得,学生就必认为有趣,可模仿习之。“指”在于学生的互动,毕竟学生学习的环境多与同学在一起,他们之间多成为朋友、好同学,甚至好知己,他们的说话分量有时甚至超过教师、家长或其他长辈,如果让他们之间互相指正,就更能提高。“导”必须尊重他们在富有个性的认知和情感驱使下选择单纯的行为方式,也教育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现实社会中良莠难分,成年人也难免选择错误,我们不能因此因噎废食。我们要大胆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真正喜欢读的书,看的杂志,大胆发表自己的心得,站在他们认知的基础上来看,任何过失的心得、言论均无对错之分,只有教师在这种情况见缝插针积极引导他们走出误区。如发现有的学生因个人能力的差异而选择有暴力倾向的书籍或有阴暗面的书籍,我们不必大惊小怪,而要镇定下来,多与他沟通,多分析其家庭背景,从而从思想上,行为上引导他们逐渐弃去不良的思想。

有效指导中高年级学生儿童文学阅读的研究,其根源不能偏离教学大纲要求,不能偏离学生学习知识成长的规律,教师在指导中不能偏离处处有学问的原则,而应围绕合乎目前学生年龄成长、心理成长、学识增长,视野逐渐开阔的规律进行辅导、指导学生。

篇6

关键词:迷恋;误区;措施;健康成长

课堂上,总有一些学生埋头读着厚厚的课外书;老师走到身边还不知道。是什么书这样诱惑我们的中学生呢?上课之余,我们通过观察、访谈和当堂收缴,看到这些书大多是像《坏蛋是怎样炼成的》,《水晶之恋》,《邪婴》,《鬼故事》,《天龙八部》,《魔幻故事》等等这样的一些书籍。面对办公桌上厚厚一摞这样的书,我们做老师的哭笑不得,学生的课外阅读怎会有这样的迷失呢?

我们选择一百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初中学生课堂阅读课外书籍的还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些书籍以武侠,言情,玄怪,文摘为主。读这些书的学生主要是后进生。优秀生也有看的,但阅读兴趣一般不大。中等生有较大的阅读兴趣,看的人数也比较多,但能够控制自己不沉迷于此。后进生大多都去看,对这些书比较迷恋。他们不仅课堂上看,而且课下的很多时间也都沉浸在玄怪武侠小说里。为什么学生会对这些书籍有那么大的兴趣呢?我们认为这些书对青春情感的夸张描写和怪异荒诞的故事情节满足了学生幼稚的心理欲望而诱使他们迷恋。WWw.133229.CoM比如言情类小说表现了青少年内心的那种青春的哀伤和情感的温柔,语言形象生动凝练,很符合学生的口吻。另外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内心也产生了许多的微妙的感情变化,这些变化有时被深深的压在心灵的深处,恰巧经过书中的人物和情节揭示了出来,于是他们获得一次宣泄的机会,心灵获得了慰藉。又如武侠玄怪小说,因为故事的荒诞怪奇正迎合了学生猎奇探玄的心理,他们的思想富有浪漫和梦幻色彩,而这些小说正在为他们创造一个神奇理想的精神乐园,因此他们不会轻易放下它。我们班上有一名学生,他痴迷武侠小说,竟然把自己想象成武当山的侠客,每天在笔记本上涂写乱画,上课回答问题时站起来就说武当山独臂侠在此,谁来一战。可见这些学生痴迷武侠小说的程度很深。这些书虽然给中学生一些精神上的寄托,但对中学生造成的伤害却是很大的。首先,这些书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让学生获得纯净的营养,因为他们幼稚,往往沉迷,辨不清是非,被书中的空虚的情绪困扰得不能自拔,以致浪费了许多时光,影响了正常的学习,该掌握的知识也没有掌握。其次,这些书因为作者思想被商业价值驱使,书中渲染了许多不健康的思想,如对男女情爱的描写,狭隘的朋友义气,黑社会性质的拼杀打斗,这些思想对不成熟的中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蛊惑力,以至使他们的思想沾染上许多灰色的东西,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第三,书中许多编造的情节东拉西扯,没有什么价值可言,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没有什么帮助。

所以,我们的老师和家长都应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积极思考应对策略,采取有效措施,引领学生走出阅读的误区。

怎样引领学生走出阅读的误区呢?我们认为可以采取这样的几种策略:一是引。引就是要给学生讲清读这些书的危害。一个人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你在这个方面用的时间多了,必然在另外的方面用的时间少,我们青少年现在不应该沉迷在离奇古怪的漩涡里,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未来的任务,应该进行知识的积累,技能的磨练,提高自己的能力。为我们的人生做好准备,自觉控制自己,少读这些书,把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上来。另外对待这些阅读迷失的学生,我们要认识到他们读这些书是青少年成长中一种自然的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关键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这些书籍,用正确的眼光来看待。可以举行一些辩论会,沙龙来探讨这些书的利与弊,通过讨论,让学生用分析的眼光来审视这些书,什么书可以看,什么书不可以看,这就是要有理性。培养学生的这种理性,老师要动一番心思的。例如我们采用曲径通幽的方法举行健康心理讲座。讲座中把对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情况剖析穿插进去,使学生明白他们读那样的书是心理不健康一种表现,要使自己心理健康,就要远离这样的书籍。还有我们通过墙壁漫画,采用抽象,夸张,渲染的手法把学生阅读这些课外书籍的丑陋现象凸显出来,培养学生拒绝不良书籍的心理。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中间就会形成排斥不良书籍,阅读优秀书籍的浓厚氛围,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打下基础。二是挤。挤就是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健康的书籍来阅读,把他们阅读那些不良书籍的时间挤掉。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一些具体的阅读任务,如《语文课程标准》附录中的名著篇目,给他们提供阅读的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发现阅读中的美和快乐,提高他们的阅读层次,这样他们就会对那些庸俗不堪的书籍无动于衷了。我们在促进学生阅读优秀书籍方面提出了一读二写三谈的激励方法。一周读一本优秀书籍为一读;读书时书上要做批注,读完后要写读后感,这为二写;三谈是指,和同学谈话要谈书,和老师谈话要谈书,和家长谈话要谈书。通过这些措施,优秀书籍深入到了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不良书籍就被挤出了学生的生活。三是堵。对那些不能自控的学生,我们要求他尽量不接触这些书。读这些书就像吸食鸦片一样,明知道是不好的行为,一旦沾食,就容易上瘾。在这方面,老师和家长要密切合作,对学生严格要求,杜绝学生接触这些书,不让他们走进这空虚迷乱的世界,经过一段时间的监督和引导,使学生的那种阅读欲望降到最低点。

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迷失,会对学生的人生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甚至会毁灭他的整个人生。如果我们不及时地引导,还会对我们的教育产生冲击,对我们的家庭幸福造成损害。所以,我们要积极地承担起这个责任,在实践中探索出引领学生走出迷谷的有效途径,确保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

篇7

关键词 初中生 课外阅读

1 引言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看似未成年人,但内心却蕴藏着巨大的精神需求,需要全社会共同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帮助,关注学生健康成长,更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而课外阅读对于他们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课外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从而使之受到思想教育与熏陶。同时阅读还能促进阅读技能和写作水平的提高,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对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研究,可以让我们了解现阶段初中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目的、阅读动机等因素,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进行改进,使初中生能有更好的发展。

2 对课外阅读的定义

2.1 已有的对课外阅读的界定

对于课外阅读,现阶段并没有很明确的定义,大多是从课外阅读的意义、作用上进行阐述的。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曾经指出:“在国文教本之外,教师必须指导学生看旁的书……关于修养的书、关于社会科学的书乃至于关于自然科学的书,都可以作为国文科的课外读物”。但仅仅是说明了课外阅读的内容,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而韩和鸣也指出,课外阅读,特别是相关的课外阅读(这里的相关,是指围绕一定学习内容的相关),能充实学生头脑中的己知成分,增加学生对相关内容的认识与了解,提高教材的可懂度,从而为课堂学习提供较好的认知准备。这个界定是从课外阅读的作用而言的。到目前,对课外阅读的精确定义的讨论仍在持续。

2.2 本研究对课外阅读的界定

要对课外阅读做出客观而科学的界定,首先要对阅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本研究比较认同张定远对于阅读下的定义:阅读,是指一种从书面语言和其他书面符号中获得意义的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是以了解意义为中心的一个非常复杂的智力活动过程”。这个定义比较完整而且精辟。首先它认为阅读是对文本的理解,其次认为阅读是一个阅读者的内心积极主动的过程。

3 初中生课外阅读研究的现状

3.1 国内外对初中生课外阅读研究的历史

国外对于课外阅读一直是很重视的。在早期的柏拉图的思想中就有所体现。柏拉图说:“你怎样研究你根本不知道的东西呢?在这些你所不知道的东西中,你该把什么作为你要研究的对象呢?惟有看。”[4]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研究员多利斯・布朗花了20多年的时间,对205名入学前己经学会阅读的孩子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结果发现,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父母很早就开始让他们读书,并使他们养成了热爱阅读的好习惯。前苏联有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通过研究认为:课外阅读为教学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并“能发展学生的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所以要积极的提倡课外阅读。

3.2 对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研究现状

有关我国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的研究都普遍认为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不容乐观。郝忠勇经过教学视导,发现多数学生在正常的读书期间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由初中生的课程表上看,他们根本不具备‘课外’的空闲和时间,校内的课外阅读只是一种处于夹缝中苟延残喘的松散状态。”李玉英通过研究发现现阶段青少年学生的课外阅读基本处于一种“浅阅读”状态,他们的阅读内容以休闲报刊、教辅材料、卡通动漫和畅销书为主;阅读动机感性、随意,阅读方式、习惯不良。陈发兵认为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最太少,面太窄。“许多学生不愿读、不会读课外书。即使读也只是一些武侠言情类的小说,甚至只是对一些漫画卡通书乐此不疲。不要说语文素养的提升,就连基本的阅读习惯和能力都没有形成。” 蔡伟观察调查发现,当代中学生在阅读中普遍存在着程度不一的不良心理行为,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为:盲从心理、浮躁心理、慵懒心理、敷衍心理、偏爱心理、功利心理、破坏心理。

4 研究趋势

课外阅读在人的一生发展中的重要性是众人皆知的。因其重要,才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因其重要,才吸引了一大批有志于课外阅读研究的专家、学者及一线优秀教师的目光。尤其是近些年最受国家重视的基础教育己有了长足的发展,国家给基础教育的投资虽不及发达国家,但与上世纪相比,确实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这有利于我们的基础教育事业。各地经济条件较好,实力雄厚的学校图书大楼拔地而起,即使是老少边穷地区,也有希望工程、救助基金会及一些慈善机构从各地募捐而来的图书被送往那些贫困地区的学校,充实了这些学校的图书资源。

就目前课外阅读研究现状来看,大多专家学者把注意力都投入到了课堂阅读教学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上去了,只有少部分关注课外阅读的理论研究。一线教师恰恰相反,他们因教学实践的机会远多于理论研究的机会,故而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外阅读的实践指导研究上去了。因而关于课外阅读的研究出现了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与一线教师的实践操作研究相脱节的现象。合理之举是把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紧密地与一线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专家学者的理论指导一线教师的实践,以实践验证和丰富理论。

另一方面。对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影响上,而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则很少涉及;其研究也大多建立在书刊这一纸质媒介上,而对于网络阅读和MP3电子书阅读等媒体的研究很少,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这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初中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草甫、商金林.叶圣陶教育文集[M].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182

[2] 韩和鸣 谈中学生的课外阅读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7月

第17卷第3期

篇8

1、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课外阅读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2、通过课内拓展阅读,扩大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陶冶情操,培植人文精神,积淀民族文化。

二、课题提出的依据。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局限于教材的繁琐分析,有些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做各种各样的试卷,不愿让他们读课外书。

2、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完成145万字的阅读任务。实验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教材建设,制定课外阅读规划,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使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进一步研究并掌握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体系,拟订各年级各年级课外阅读的培养目标。

2、探索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和基本经验。

3、探索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活动的关系,研究课外阅读的模式。

4、研究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认知的作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5、通过本课题的实验,推进我校小学语文教育素质化,促进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

2、课外阅读的基本特征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3、课内外阅读的相辅相承。

4、课外阅读的方法探索。

5、创造性课外阅读教学。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2、调查法。

3、问卷法。

4、检测法。

5、比较法。

6、综合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理论认识。

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关键靠教师,因此,加强语文教师的培训与学习是重点。从课题申报立项开始,我们就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开题报告,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课题整体情况,积极撰写学习笔记,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使实验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理论知识,逐渐丰富,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组织教师进行一些知识和科研阅读知识竞赛。以便让教师的课外阅读储量不断注入活水源头。

2、重视课题管理,规范课题行为。

根据扬州市课题组管理的规定,我们非常重视课题的管理工作。在流程上按照“开提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来实施。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做了如下要求:(1)课题组例会制度

我们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会议,进行有关课题实验的学习,交流工作中的做法以及自己的收获。

(2)坚持课题月报制度

在每个月底,课题主持人将对本月所所做的额工作以及收获体会,填写月报表。

(3)填写《课题实验手册》

根据学校教科研管理的额规定,课题组要求每一位实验教师认真填写《课题实验手册》,一般在学期初填好计划(本学期个人研究打算),中途填好专题研讨课例或活动方案,学期末做好小结,撰写实验论文。

七、课题研究的大体框架。

1、制定课外阅读规划。

根据本校的具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规划,从课外阅读的目标、阅读内容、阅读总量、阅读活动、阅读文体等几方面拿出明确而具体的计划和措施。

2、创造条件促进“读”。

(1)课内阅读延伸。

(2)允许在“早读”或“自习”时翻课外书报,每周抽出一小时,集中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

(3)布置作业以启发学生理解书报中的有关内容情节,学习其中的方法为主,从而增加课外阅读的兴趣。

(4)推荐读物与传观读书笔记并重。教师一定要做好书刊导读工作,利用图书资源,广泛开展阅读。

3、介绍方法,引导“读”。

结合阅读教学,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

4、开展活动强化“读”。

(1)谈天说地三分钟,每节语文课开始,以名人名言,新人新事物等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

(2)开展课外阅读竞赛。展评优秀读书笔记,读书与征文有机结合。

(3)举办各种语文活动,如“成语擂台赛”,“古诗文朗诵会”等。

八、课题研究的实验步骤及日程程安排。

(一)实验步骤

1、成立课题研究组,议定课题,制订方案,明确分工。

2、完成课题前期的调查、论证工作,向市教委立项申报。

3、课题组成员集中讨论教学方案,开展一人一课活动,落实方案。

4、开展阶段性的测试工作,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

5、汇总材料,完成实验总结,迎接结题验收。

(二)日程安排

1、20xx.8——20xx.10 成立课题组。

2、20xx.11——20xx.1 开题、评审、修改。

3、20xx.2——20xx.2 实验、明确要求。

4、20xx.2——20xx.4 初步总结。

5、20xx.5——20xx.12 归纳模式。

6、20xx.1——20xx.6 汇编成册,成果展示。

九、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效

(一)成果归类:

课题研究三年来,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归类如下:

1、超额完成了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任务。

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阶段应该完成课外阅读145万字,实施这一课题以来,我校学生超额完成了课外阅读量。

2、基本确定了各年级的课外阅读内容。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反复研究和从实践中的反馈调整,我们按年级规定了课外阅读的内容,有步骤,有计划,有系列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积累。

3、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通过课题实验,我们教会学生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并教会学生摘录、剪贴、查找等许多种积累的方法。

4、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我们在实验中,开展了许多阅读活动,如“谈天说地5分钟”,“征文竞赛”,“成语擂台赛”等,寓教学于活动之中。

5、形成了一套课外阅读教学模式。

对于课外阅读,我们保证课时,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并研究教学模式。很多教师不断探索,从而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外阅读实效。

6、提升了语文教师的理论素养。

课题研究主在研,重在思。许多教师勤于总结,勤于反思,勤于探索,提高了自身素养,撰写了许多优秀论文。

7、注重学生的心理意志品质的熏陶。

我们通过多种活动,主要是演讲比赛等形式,加强学生对所读文章中重点人物的印象,从而以之精神导行,通过阅读提高学生自身修养。

(二)学生阅读量分析:

年级

阅读量

古诗20首,文章10篇,成语40个

古诗15首,成语4类,50个左右,文章20篇

古诗34首,文章35篇,成语9类,名言警句30句

古诗10首,文章10篇,成语3类,歇后语10个

古诗20首,文章20篇,成语6类,名言30句,歇后语20句

古文30篇,古诗33首,文章30篇,对联(学习类)16副,歇后语成语如干

(三)阅读面分析

通过查阅“读书摘录卡”,“教师备课笔记”等,目前我校学生参与课外阅读面达1000%,各年级既定的课外阅读内容的额阅读面达100%。

十、课题研究的反思建议

1、课题的研究最终要形成本校的校本教材《中闸小学课外阅读材料》。

2、要进一步改革现有的课时数量,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效果。

篇9

1、通过课内拓展阅读,扩大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陶冶情操,培植人文精神,积淀民族文化。

2、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课外阅读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二、课题提出的依据。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局限于教材的繁琐分析,有些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做各种各样的试卷,不愿让他们读课外书。

2、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完成145万字的阅读任务。实验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教材建设,制定课外阅读规划,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使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进一步研究并掌握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体系,拟订各年级各年级课外阅读的培养目标。

2、探索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和基本经验。

3、探索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活动的关系,研究课外阅读的模式。

4、研究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认知的作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5、通过本课题的实验,推进我校小学语文教育素质化,促进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

2、课外阅读的基本特征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3、课内外阅读的相辅相承。

4、课外阅读的方法探索。

5、创造性课外阅读教学。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2、调查法。

3、问卷法。

4、检测法。

5、比较法。

6、综合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理论认识。

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关键靠教师,因此,加强语文教师的培训与学习是重点。从课题申报立项开始,我们就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开题报告,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课题整体情况,积极撰写学习笔记,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使实验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理论知识,逐渐丰富,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组织教师进行一些知识和科研阅读知识竞赛。以便让教师的课外阅读储量不断注入活水源头。

2、重视课题管理,规范课题行为。

根据扬州市课题组管理的规定,我们非常重视课题的管理工作。在流程上按照“开提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来实施。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做了如下要求:

(1)课题组例会制度

我们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会议,进行有关课题实验的学习,交流工作中的做法以及自己的收获。

(2)坚持课题月报制度

在每个月底,课题主持人将对本月所所做的额工作以及收获体会,填写月报表。

(3)填写《课题实验手册》

根据学校教科研管理的额规定,课题组要求每一位实验教师认真填写《课题实验手册》,一般在学期初填好计划(本学期个人研究打算),中途填好专题研讨课例或活动方案,学期末做好小结,撰写实验论文。

七、课题研究的大体框架。

1、制定课外阅读规划。

根据本校的具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规划,从课外阅读的目标、阅读内容、阅读总量、阅读活动、阅读文体等几方面拿出明确而具体的计划和措施。

2、创造条件促进“读”。

(1)课内阅读延伸。

(2)允许在“早读”或“自习”时翻课外书报,每周抽出一小时,集中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

(3)布置作业以启发学生理解书报中的有关内容情节,学习其中的方法为主,从而增加课外阅读的兴趣。

(4)推荐读物与传观读书笔记并重。教师一定要做好书刊导读工作,利用图书资源,广泛开展阅读。

3、介绍方法,引导“读”。

结合阅读教学,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

4、开展活动强化“读”。

(1)谈天说地三分钟,每节语文课开始,以名人名言,新人新事物等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

(2)开展课外阅读竞赛。展评优秀读书笔记,读书与征文有机结合。

(3)举办各种语文活动,如“成语擂台赛”,“古诗文朗诵会”等。

八、课题研究的实验步骤及日程安排。

(一)实验步骤

1、成立课题研究组,议定课题,制订方案,明确分工。

2、完成课题前期的调查、论证工作,向市教委立项申报。

3、课题组成员集中讨论教学方案,开展一人一课活动,落实方案。

4、开展阶段性的测试工作,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

5、汇总材料,完成实验总结,迎接结题验收。

(二)日程安排

1、2001.8——2001.10成立课题组。

2、2001.11——2002.1开题、评审、修改。

3、2002.2——2003.2实验、明确要求。

4、2003.2——2003.4初步总结。

5、2003.5——2004.12归纳模式。

6、2004.1——2004.6汇编成册,成果展示。

九、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效

(一)成果归类:

课题研究三年来,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归类如下:

1、超额完成了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任务。

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阶段应该完成课外阅读145万字,实施这一课题以来,我校学生超额完成了课外阅读量。

2、基本确定了各年级的课外阅读内容。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反复研究和从实践中的反馈调整,我们按年级规定了课外阅读的内容,有步骤,有计划,有系列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积累。

3、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通过课题实验,我们教会学生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并教会学生摘录、剪贴、查找等许多种积累的方法。

4、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我们在实验中,开展了许多阅读活动,如“谈天说地5分钟”,“征文竞赛”,“成语擂台赛”等,寓教学于活动之中。

5、形成了一套课外阅读教学模式。

对于课外阅读,我们保证课时,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并研究教学模式。很多教师不断探索,从而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外阅读实效。

6、提升了语文教师的理论素养。

课题研究主在研,重在思。许多教师勤于总结,勤于反思,勤于探索,提高了自身素养,撰写了许多优秀论文。

7、注重学生的心理意志品质的熏陶。

我们通过多种活动,主要是演讲比赛等形式,加强学生对所读文章中重点人物的印象,从而以之精神导行,通过阅读提高学生自身修养。

(二)学生阅读量分析:

年级

阅读量

古诗20首,文章10篇,成语40个

古诗15首,成语4类,50个左右,文章20篇

古诗34首,文章35篇,成语9类,名言警句30句

古诗10首,文章10篇,成语3类,歇后语10个

古诗20首,文章20篇,成语6类,名言30句,歇后语20句

古文30篇,古诗33首,文章30篇,对联(学习类)16副,歇后语成语如干

(三)阅读面分析

通过查阅“读书摘录卡”,“教师备课笔记”等,目前我校学生参与课外阅读面达1000%,各年级既定的课外阅读内容的额阅读面达100%。

十、课题研究的反思建议

1、课题的研究最终要形成本校的校本教材《*小学课外阅读材料》。

2、要进一步改革现有的课时数量,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效果。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阅读;阅读动机;阅读兴趣;阅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1-0105-03

一、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动机

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较早期的学者认为,大多数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动机是明确的,读书观是正确的,学习知识、完成学业扩大视野是大学生的主要目的,这些都表明他们在不断努力地攀登知识的阶梯。而为娱乐消遣、消磨时间、寻求刺激和安慰的,所占比例很小。[1]大多数人的课外阅读目的是正确的,对课外阅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近年来也有学者发现,在问卷表中“课外阅读主要目的”一栏,有45℅的学生是为了休闲娱乐,42℅的学生是为了修身养性,12℅的学生是为了增强专业知识。由此可见,“休闲”、“娱乐”或“消遣”成了当今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目的。[2]也有学者认为,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存在多样性,主要有满足学生所需的“学习型”、满足扩大知识面的“实用型”、满足消遣和休息需要的“娱乐型”等,且这些阅读目的比例相当。[3]

从时间上看,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动机有所变化,即从以拓展知识、扩大视野为主要目的到日益多样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课业负担也随之加重,因此需要利用课外时间,选择轻松愉快的书刊来调节紧张疲惫的身心;而激烈的竞争、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使得大学生无法只专注于拓展知识、修养身心这些高层次的需求,由此赋予课外阅读更强的实用性和功利性色彩。[4]

二、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在对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调查方面,研究者多持一致意见,认为文学类作品较受大学生的欢迎,是他们课外阅读的首选;也有少数研究者指出,“娱乐消遣”类书籍越来越受大学生的欢迎。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学者还特别指出性别差异、专业差异以及年级差异对大学生兴趣的影响。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图书馆所作的调查发现,文学类书籍特别是青春文学比较受在校大学生欢迎,其中青春文学饶雪漫的系列小说成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作品。[5]郑惠生在对中国人民大学、汕头大学等高校的调查中也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喜欢阅读文学书籍,不论是什么年级和专业,大学生喜欢阅读文学书籍的人数远比不喜欢的多。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历的提高,学生对文学书籍的喜欢程度也越来越高。文学类书籍之所以成为大学生的课外主要读物,这与文学自身的优势有关,同时在阅读时也不像阅读专业书那样需要非常专心,因此可以作为一种消遣。尽管文学类书籍在大学生中的影响较大,但是一些娱乐性书籍也渐渐占据一片天地。犹如一位研究者所说,“学生该读多读的书读的不多,不该读的书倒读的不少,正经做学问的书读的不多,杂书和闲书倒读的不少”。例如,学生读武打和言情小说的数量远远超过了读文学名著的数量。[6]现在的高校学生被称为“90后”,他们标新立异,喜欢不平凡的生活;他们渴望紧贴时代的脉搏,热衷于追求、引领时尚;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体验新生活。于是,各种时尚生活类书籍也理所当然地成为生活在大都市中的高校学生课外阅读的首选,对这类书籍的购买与阅读逐渐成为他们日常阅读中的一种习惯。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图书大多属于快餐类读物,文化含量相对较低,对构建完整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无实质性的帮助。

一些研究还发现,性别差异对大学生课外阅读的选择有重要影响。男、女生由于生活观念、心理及性格的差异,在阅读兴趣上有很大的差别。总体而言,女生乐于学习外语和文史哲、小说类书籍,而男生则热衷于计算机类、经济类等热门专业书籍。[7]黄震洲在“大学生课外阅读情感研究”一文中做了较为具体的阐述:男、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受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在课外阅读情感倾向上的不同,男生在探索真理方面高于女生,而女生在提高文学修养方面则高于男生。[8]女生对杂志和报纸的“认同”率均超过了男生,但在经典名著的“认同”率方面女生却低于男生。男生对电脑科技类图书、武侠、军事类图书的兴趣远远大于女生,对休闲旅游类的图书兴趣则小于女生。

专业差异也对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产生影响,不同专业的学生在阅读兴趣上有所偏重。如理工农医类专业学生,虽对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书籍均感兴趣,但又各有侧重,具体表现为:理工科的学生较喜欢看经济学方面的书籍,而农业专业的学生则喜欢看植物学类书籍。湖南医科大学的调查表明,他们的学生(即医学院的学生)往往热衷于涉猎与医学相关的伦理学、心理学书籍,理工科的学生对这方面书籍的兴趣则较小。在对军事院校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更喜欢科技类、成才指导类以及与政治和哲学相关的书籍。这与他们所学的专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更加关注现实社会,关注国防事业,关心个人情感,因而他们对书籍的选择更加理性。[9]

此外,大多数研究都表明,年级差异对大学生课外阅读有重要影响。低年级大学生比较喜欢娱乐性、消遣性的课外读物,高年级大学生则比较喜欢知识性、专业性和学术性的课外读物。[10]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低年级大学生的理论素养较差,学术水准较低,专业理想尚未完全形成,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方法,因而对专业性、理论性、学术性的课外读物难以产生兴趣,只能把读书兴趣主要放在消遣、娱乐性的读物上。相比之下,高年级学生求职意识明显增强,学习类书目逐渐占主导地位,又因为此时专业素养已经形成,能很好地判断选择哪些读物有利于自己专业课的学习和未来职业的发展,所以课外阅读的专业性、知识性较强。

三、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方式

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方式,大多数研究者认为,通过图书馆借阅的方式阅读者较多,其次是网络阅读、同学间相互借阅以及购买等方式。对武汉科技大学的调查发现,图书馆借阅排名第一,比例高达62.97℅。可见,大学图书馆在大学生求知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这是因为图书馆藏书量大,内容广泛,且可免费阅览。大学图书馆是大学生课外的最佳去处,其科学文化环境、优秀的文献资源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阅读条件。选择“同学借阅”的比例也接近一半,直接反映了大学生在课外阅读书目的选择上呈现趋同性,易受周围同学、朋友的影响。[11]

也有一部分研究者认为,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网络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正在逐渐取代图书馆的重要地位。周立军在对华南农业大学的调查中发现,网络阅读排第一位,其后依次是图书、期刊杂志、报纸、电子图书。网络阅读的兴起对传统纸本阅读有很大的冲击,所以网络阅读的方式位居首位是必然的趋势。据调查,华南农业大学学生个人电脑拥有率达74℅,上网率97℅,这为网络阅读提供了便利。[12]研究者们指出,我们应当理智地分析网络阅读这一新兴方式:一方面,它是顺应时展的产物,读者能迅速地从网络上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因而有其方便快捷的优势;另一方面,网络阅读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网上信息量大,读者很难筛选出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尤其是大学生,他们的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很容易受错误信息的影响。因此,应当引导大学生进行健康、深层次的网络阅读,同时发挥纸本阅读的传统优势,使网络阅读和纸本阅读相互补充。

四、改善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途径

关于如何改善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研究者提出了如下建议:高校图书馆是改善大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途经,为此要加强信息检索教学、文献资源保障、网络监管的力度,通过开设导读课、提高导读人员的素质等途经,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引导大学生读好书、指导大学生把书读好、联合举办系列讲座;高校应当加大专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的结构,提倡引导性阅读;加强新生入馆教育,发挥大学图书馆的作用,要开展课外读书活动,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鼓励教师参与“导读”,发挥专家和学者的作用,开设“公选”课程,发挥各种工具书的作用。还有学者较全面地从学生个人、图书馆、学校、社会等角度提出了建议:首先,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是从根本上改善其课外阅读状况的关键,应当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图书馆应当了解大学生现状,激发其阅读兴趣,并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为其阅读创造优越的条件;再次,高校应注意整治浮躁散漫的学习风气、改变淡薄的阅读氛围。同时,社会的其它部门应做出相应的努力,如文化部、教育部等部门应加大对大学生阅读的关注力度,增加大学生阅读活动在全民阅读活动计划中的比重;出版界应为大学生提供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的健康读物;传媒界则应大力宣传阅读的重要意义,引导大学生走近阅读,争取各界更多的支持和关注。[13]

五、结论

通过分析近十年来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的文献,可以发现,我国研究者对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的研究涉及的问题较为全面,其中,课外阅读动机、阅读兴趣、阅读方式以及如何促进大学生阅读诸问题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随着时代背景不断变化,网络阅读等新的问题也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从研究方法上看,研究方法以调查研究为主,因此,研究结果较有说服力。但就总体而言,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首先,要进一步拓展研究的内容。如,情感体验在大学生课外阅读中是一个重要因素,而以往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再如,要更多地关注新的时代背景对大学生阅读的影响,以便提高研究的针对性。

其次,要进一步完善研究的方法。如,从总体上看,对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的调查研究尚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问卷设计多客观题,尤以选择题的比重偏大,缺少主观题,因而调查的灵活性不够,不能够深入地了解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些特殊情况;现有研究的样本选择范围一般局限于部分地区,为此,需要更大范围的研究,以提高结论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参考文献:

[1]王继坤.高校开设阅读学课势在必行——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报告[J].上饶师专学报,1999,(2).

[2]钱承军.关注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倾向[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6,(3).

[3]张环.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综合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1989,(5).

[4]吴平.大学生课外阅读倾向的偏颇与引导对策[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0,(4).

[5]潘旭,马力,石浩,邓斌.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及图书馆对策——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J〕.高教研究,2010(12).

[6]赵秀山,李素环.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4,(1).

[7]张国飞.西南林业大学学生课外阅读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5).

[8]黄震洲.大学生课外阅读情感研究[J].高校图书馆,1989,(1).

[9]康梅英等.军校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J].信息管理导刊,2002,(1).

[10]何军.对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调查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2,(5).

[11]戴建陆,张岚.大学生课外阅读行为调查[J].图书馆学刊,2008,(5).

篇11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名著导读;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040-01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其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自学能力。核心是注重方法,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想以初中生名著导读这一具体学习活动,来谈一谈如何在初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中具体实施研究性学习方案。

一、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的现实背景

目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到底如何呢?

“据《中学生百科》编辑部对全国50个城市的初中生作的问卷调查统计:有阅读课外书习惯的同学占28.7℅,无聊时才看课外书的同学占43.2℅,极少阅读课外书的同学占2.6℅。何况这里的课外书还包括一些品味低下的卡通漫画、言情小说、网络小说等书籍,可见,真正有文学阅读习惯的学生确实太少,目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

所以,改变课外阅读现状实属当务之急。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内容及预期目标

那么在初中语文的名著导读教学活动中,到底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方案呢?本人认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关键。

1、积极指导课外文学名著阅读行之有效的方法

首先,每天课外活动时间利用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开展即兴演讲比赛;提高学生阅读课外名著的强烈兴趣。

其次,组织集中阅读,各个班级每周有一次阅读课,在这个时间,组织学生到校图书馆、阅览室进行集中阅读,每次读前确定一两个阅读专题,指导学生定向阅读,并布置学生写读书笔记;

再次,倡导假期阅读,让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进行中外文学名著选读活动,

借以激发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2、努力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信念

教师应千方百计使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良好阅读习惯,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回顾,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省,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 。

胡永生 《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范例》(G)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年1月第1版。第3页;

周庆元《语文教学设计论》(G)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233页

3、预期成果

通过教师的悉心指导,学生的认真领悟,力争在初中三年内,在提高自身阅读能力的同时,让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有明显地进步。

三、课题研究的操作措施及策略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在七至九年级课外阅读总量达到260万字以上,面对这些佳作,怎么才能让学生去主动地阅读呢?

1、课内课外超链接,使课内阅读与课外名著阅读合二为一

(1)开展名著导读课,授学生以渔,掌握相关阅读方法

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后,在名著导读课上,我先播放了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的部分片段,学生们顿时被其精彩的内容深深地吸引。我抓住时机对同学们说:《水浒传》这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的小说,能给人智慧和启迪。同学们不妨课外去读一读《水浒传》这本书,肯定会获益匪浅。

(2)通过课文,以点带面,深入阅读所涉及的名著原作

如教学《杨修之死》时,我在讲了杨修之死的原因后;还向学生提出“曹操真是个小人吗?为什么他能够成为当时实力最强大的军阀呢?请同学们到《三国演义》中去寻找答案吧!”课后,学生中很快掀起了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的热潮。

2、渲染氛围,营造声势,开展各种有趣的阅读活动

那么如何才能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呢?

(1)精心打造教室图书角

在教室里设置一个图书角,图书角只摆放适合学生阅读的报纸杂志,另外学生还可推荐报刊。报刊由语文课代表专门负责购买、更换,经费源于班费。课余饭后,图书角往往是人气最旺之地。过了半个学期,那些原来不爱看书的学生也慢慢成为图书角的常客。

(2)组建班级网络读书沙龙班级网络读书沙龙是一个课外阅读发烧友的“协会”。我们知道,当前的中学生课后都喜欢上QQ,我班在网络上建立一个阅读QQ群,推选出群主,负责日常事务。班级网络读书沙龙的组建,为班上学生提供了长期坚持课外阅读的精神动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3)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这些阅读方法主要有:1、圈点勾画阅读法;2、对比阅读法;3、创造性阅读法等等。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一)导读阶段(每学期安排1-2课时)本阶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名著导读”的相关内容,然后布置阅读任务、明确阅读要求、统一阅读进度。

(二)积累性阅读阶段(每学期安排10周左右)本阶段要求学生以泛读为主,每周阅读所读名著的部分内容。每周设计作业如下:1、摘抄语段 2、内容概括 3、写读后感。

(三)探究性阅读阶段(每学期安排2周左右)在此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四)总结阶段(每学期安排2周左右)在此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一学期以来所进行的名著阅读情况,进行大总结。

本人认为在名著导读领域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很重大的意义:

首先:可以让每位学生能真正地阅读那些文采斐然的、有着重大教育意义的中国、世界名著。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列出了初中生名著导读的书目,无论是文学色彩,还是教育意义,都是我们现行课本所无法取代的!如果没有系统的阅读计划,具体的阅读指导,明确的阅读方法,是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真正地完成阅读任务的。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开展,使这成为可能。

其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必须找到一个引人入胜的切入口,才能更深入地开展下去!而名著导读因其阅读内容的生动性、有趣性,非常适合做这个切入口!

再次,以名著导读为例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探索,能巧妙地、自然而然地把语文课内外学习联接起来,真正地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要想在名著导读方面能真正地把研究性学习方案开展下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我所要重点研究的!

我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在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方面一定会有重大收获的!

参考文献

[1] 胡永生. 《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范例》(G)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1 1.

篇12

关于农村学前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培养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变革的需要,儿童成长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的需要。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在童年时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使孩子终身受益。因此,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2)扩充学生的阅读时间。(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4)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5)寻求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实效的策略、途径。希望用课外阅读让学生夯实文化底蕴,铸造完美人格,提升生命境界,打好人生底色。同时也希望借此课题的研究,打造研究型教师,促进我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1.调查研究法

进行小学生阅读兴趣与习惯问卷调查,了解分析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 行动研究法

通过课外阅读指导课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编演课本剧,专题辩论,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等多种形式,拓展课内学习空间。结合每年的读书节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地课外阅读、背诵优秀诗文活动。组织参观、访问、办手抄报、剪贴本、开故事会、经典诵读、图书义卖、作家进校园等实践活动,开创课外学习空间。

3.经验总结法

以课题研究实践活动为依据,根据研究过程中原始的事实材料,总结研究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指导策略、评价机制,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课外阅读活动。

三、课题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抓基础

1、调查摸底

在课题实施前我们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包括对学生阅读意识的调查、阅

读的材料的调查、阅读的目的的调查、阅读方法的调查。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分析认为学生的课外阅读的不良行为主要表现在慵懒行为、敷衍行为、偏食行为、功利行为、盲从行为、浮躁行为等几个方面。表现在阅读过程中无法可依,缺乏指导,课外阅读兴趣就会逐渐降低。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一直在课堂教材、精读的框架上下功夫,实际上,很多大家和名家的成才经历都证明,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语文学习的规律和特点是进行这项课题研究的根本依据。

2、落实分工

课题组成员各自职责如下:

序号姓名职务职责分工

1马宏语文教研员具体指导实施、组织学习培训

2张国香校长全面主持课题工作

3胡俊副校长研究、设计活动方案,制定计划措施制度,组织开题结题,进行阶段总结。 4盛厚祥教导处副主任具体落实活动,收集资料,积累经验,

5杨玉翠教研组长开展实验,进行实践研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案例。

6党国琴年级组长开展实验,进行实践研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案例。

7赵晓兰年级组长开展实验,进行实践研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案例。

8杨阚年级组长开展实验,进行实践研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案例。

9丁美霞年级组长开展实验,进行实践研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案例。

10陈春琴年级组长开展实验,进行实践研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案例。

3、科学制定课题方案,隆重开题。

为了使课题方案科学合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教师实践操作,课题组查找了有关课题的文献资料,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反复研究,带领课题组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反思自身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为了全面、客观、真实地了解学生学习现状,促进课题实验扎实有效地开展,找出需要探索研究解决的问题,最后撰写出了课题实施方案,并制定出具体研究措施与研究方法。

xx年x月,我们请来凤凰母语研究所徐晓华主任、区教研员马宏老师为我们进行了隆重的开题仪式。徐主任对我校课题研究的思路、开展课题研究的方法、校本教材的编写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细心地指导。要求课题组紧紧围绕核心,扎实深入,求真务实地开展研究,力争研出成果,创出特色来,提升课题的推广价值。本次开题会提高了实验教师对课题工作的认识,更新理念,激发研究欲望。

4、后勤保障有力。

为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学校制定相关政策,给予实验课题组每学期一定的课题津贴,并拨出专项资金全力支持教师外出参加课题培训,还购买了与课题相关的书籍,充分体现了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二)研究阶段抓落实

1.氛围倡读。

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激励师生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我校首先积极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校园里,营造书香校园 创建学校品牌的愿景激励着我们,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伴我成长的口号鼓舞着我们,读书长廊里一本本经典读物吸引着我们,图书馆里阵阵书香陶醉着我们,学校网站上307条书香专栏新闻记录着我们的足迹师生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享受着阅读。

2.专家领读。

三年来,我们先后邀请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朱家珑、特级教师孙景华、陈树明、省小学语文教研员李亮、市教研室汪笑梅主任、市小学语文教研员芮琼老师、全国儿童阅读

推广人余耀、《科学大众》、《少年文艺》杂志社等专家来校指导引领我们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创建书香校园。在市教研员芮老师的积极推荐下,我们有幸参加了市教研室、市文明办组织的南京市乡村阅读联盟校,在联盟校的活动中,我们得到了省市教育专家、省少儿出版社等专家的指导,同时与兄弟学校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3.书源保读。

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读书资源匮乏,学生课外读物常常得不到保证,学校开源节流充实图书馆的藏书,同时积极向市区技装办申请复本:配备市区教育局、教研室推进的经典读物,我们坚持每年12套经典读物,每套55本,全校分年段漂流,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从书源上保证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工作的激情感动了南京市文明办的领导,他们为我们赠送了图书;我们读书的热情感动了西善桥街道的领导,他们为我们设立了优秀学生、优秀教师奖励基金,每年6万的基金保证了学生、教师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4.教师范读。

没有教师的阅读,就没有学生的阅读。教师读书沙龙、读书演讲、美文诵读、故事讲述等活动,学校组织教师外出观摩中国儿童阅读论坛、参加亲近母语研讨活动,先后赴扬州市书香校园东关小学、无锡市书香校园育红小学、南京市首届金陵书香校园禄口小学观摩书香校园建设,提高了教师的素养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能力,也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学生,为学校书香校园的建设注入了鲜活的生机。

5. 课题研读。

近几年来,我校积极申报了《营造书香校园 创建学校品牌》、《利用学校网络平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评价能力的研究》、《科学认读,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等课题的研究,努力用教育科研提升我们研究的层次,用教育科研穿起我们实践的主线,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6.课程促读。

语文团队的教师们围绕语文课程标准、南京市教研室推荐的课外读物开发编写了校本课程《书香》,以此作为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载体,同时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扇阅读的窗户。

7.课堂导读。

为了让课题研究落到实处,我校每周从校本课时中安排一节课外阅读课。教师们利用阅读指导课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经典读物、指导学生诵读国学,组织开展读书交流会。一节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激发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教会孩子们阅读的方法、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生活。我们不仅指导西小的孩子,还积极参加南京市教研室发起的蒲公英书香田园行志愿行动,语文团队的老师们定期到六合马集小学开展蒲公英书香田园行志愿活动:课外阅读指导课、一对一结对指导孩子们读书、给孩子们赠送经典读书。我们的老师被马集的纯朴的孩子们称作飞翔的蒲公英。

8.晨诵午读。

为了保证孩子们每天有充足的时间课外阅读,我们的教师坚持每天组织学生晨诵午读。每天清晨,朗朗的读书声;每天中午专注的阅读,成了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样保证了学生每天40分钟的阅读时间。

9.活动品读。

在我们西小孩子们每年最盼望的节日就是儿童节和读书节,因为在读书节里,孩子们可以开展班级读书会,可以爱心义卖图书,可以参加书香夏令营,可以加入春蕾文学社,可以表演童话剧、课本剧、可以观看经典童话剧,可以美文诵读,可以获得书香班级、书香小明星的殊荣,可以与作家零距离。孩子们在读书节中阅读,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10.国学诵读。

国学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了让学生走进国学,品味经典,我们成立了国学书院,

邀请北京育灵童国学院专家来校为全校教师、学生、家长开展国学专题讲座;组织领导、教师赴南师大、北京大学参加国学研讨活动,为每个班配备了国学电子课堂,组织师生开展国学诵读表演,国学知识竞赛等活动,师生徜徉在国学的殿堂,品味着国学的魅力。

11.亲子共读。

为了营造和谐的家庭读书氛围,我校成立了家长学堂,邀请专家作主题讲座,指导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学校图书馆为家长和部分社区居民办理借书证,坚持开展亲子共读知识竞赛、书香家庭评选,促进家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总结阶段重分析

三年的研究,我们的课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显着成效。

1.学生成长。

(1)、学生的自主阅读热情空前高涨。

有足够的自主阅读空间,掌握了多种自主阅读方法,这使得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去,产生了良好的阅读效果,在学生读完之后,他们的收获,他们的情感又能在阅读小组中与同龄人交流,他们的自我学习价值得以体现,这反过来又促进了他们的再次阅读。再加上我们经常组织开展故事会,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有趣的活动,所以,这一课题的开展使得学生的自主阅读热情空前高涨,学校中也形成了人人都阅读,人人都乐读的良好氛围。

(2)、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通过反复的指导和课内外的巩固,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如:朗读和背诵的习惯;勾、画、圈、点、批,以笔助思的习惯;品词评句的习惯;善于联系的习惯;想象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等。这些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现在的学习和以后的终身学习都大有好处。

(3)、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指导,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学生掌握了许多自主阅读的方法。如:选读法、精读法、速读法、摘录批注法等几种读书方法;查--定--找--释--分--结--疑七步预习法;将阅读与讲述、画图画、表演、思考、比较、写作相结合的读书方法;会记眉批笔记、摘录笔记、提纲笔记;会写读后感。运用这些读书方法,学生就能更好地投入到阅读中去。

在课题研究中,三个班级被评为南京市书香班级,小书虫志愿服务岗获区志愿者行动服务岗。一名学生被评为阅读小天使,四名学生被评为金陵读书小明星。学生习作在各类杂志、报纸上发表,因为读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多名学生获全国创新发明大赛一等奖,全国百名好少年、江苏省金钥匙大赛一等奖,南京市百名优秀小公民等荣誉称号。

2.教师成长。

在课题研究中,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有所转变,将教育的眼界从课内引向课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指导活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在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

每年均有近百篇的教师科研论文在国家、省、市、区获奖。江苏电视台、南京电视台、雨花电视台、江苏科技报、金陵晚报、家教周刊、南京教研网、江苏教育网等媒体分别多次对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以及教师的论文进行了报道和发表。我们教师的研究论文分别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南京教育》等等教育刊物登载。学校教科室多次在市区受到表彰,教师也多次受到市区教科所(室)的表彰并且获得教科研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

3.学校成长。

三年来,在创建书香校园的路上,我们实践着,收获着,学校被评为:南京市首届金

陵书香校园 江苏省小学语文实验工作先进集体;语文团队获南京市语文先进教研组;七彩语文杯全国小学生作文竞赛优秀组织奖;语文团队获大家语文博客网网络教研优秀团队;《书香》校本课程获南京市二等奖;20xx年获区读书节优秀组织奖。

四、研究工作的反思

三年多的研究,我们品尝了收获和成功,特别是学生的进步所带来的快乐,同时也备尝了探究的艰辛。尽管我们时刻在思考,不断在努力,但研究并非完美,我们认为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改进:

1.完善《书香》校本课程。

(1)拟定《书香》课程目标;

(2)精选《书香》推荐篇目;

(3)编写《书香》教师用书;

(4)提高《书香》课堂实效;

(5)完善《书香》评价体系。

篇13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学习能力的核心,是民族文化、世界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大量阅读实践来实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觉得只注重一本教科书是封闭的教学,牺牲的是个性、是创造、是自学的能力,是对学习语文兴趣的扼杀,于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课外阅读,尤其是经典诵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每一本好书就是一段人生,甚至就是一段历史。经典诵读的过程是孩子认识人生,发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童年――一个人记忆、学习的黄金时期,让孩子们阅读一定数量的名著,背诵一定数量的经典,从而贮存大量的语言和思想资源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本课题想通过积极探索经典阅读教学策略,探索如何在新的课改背景下,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和整合,加强对学生课外经典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方法的指导,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良好的方法,并努力积累语言文字,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发展}生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主动、生动、和谐、全面的发展,并具有丰厚文学素养。

(三)愉悦性原则:在阅读活动中,运用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主动阅读,勤于积累,灵活运用。

(四)激励性原则:运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积累语言,为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为学生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打好基础。

(五)差异性原则:坚持因材(人)施教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使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

(六)轻负担原则:实验在减轻学生负担,不加重教师负担的前提下实施,寻求轻负担高效率的经典阅读指导途径。

三、课题研究目标

(一)进一步研究并掌握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体系,拟订各年级经典阅读的培养目标。

(二)探索经典阅读的模式,探究基本原理,基本途径和基本经验。

(三)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通过本课题的实验,提高教师指导经典阅读的能力和教科研水平,推进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架的建设,改善学生的阅读环境,形成学校的阅读特色,使得我校学生的阅读实现质的飞跃。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结合我校实际,依托课堂主阵地开展经典诵读课的教学策略研究。我们将课题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经典诵读,为全体学生的必修内容;另一部分为兴趣阅读,为学生选修内容。侧重探索经典诵读的教学策略,探究基本原理,基本途径和基本经验。提出设定以下4个子课题:《经典诗词吟诵教学策略研究》《经典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经典现代美文吟诵教学策略研究》《经典中外名著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和成果总结法为主,辅之以行为观察、文献研究、师生访谈、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家长反馈等多种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主要作法

(一)学习发动阶段(2011年9月-2012年3月)。学习理论是搞好课题工作的前提。在校总课题组的指引下,我们分设低段、中段、高段三个子课题组,形成了总课题>子课题>研究个体三级网络。

(二)实践研究阶段(2012年4月-2013年9月)。在课题管理上,成立专题研究组,做到组织落实;在阅读书目上,拓展“经典诵读”和“兴趣阅读”,做到内容落实。

(三)总结经验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8月)。写出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研究案例,论文,撰写最终课题报告。

七、总结与反思

(一)时间落实。一是统一指导的时间要落实,每周开设1-2节课外阅读指导课,专时专用:二是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要落实,减少作业,增加自由阅读的时间。

(二)活动落实。开展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心得交流会、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知识赛、辩论赛、速读赛、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同时组织学生多了解社会,多了解课外的知识。生活就是一本摊开的大书,漫步其间,自然增长见识。

(三)检查落实。对经典诵读要经常检查、督促、交流、评价。如通过随时个别询问、检查读书笔记、小组调查或“阅读汇报课”等形式进行检查反馈。对学生课外阅谈的篇目、字数要经常统计,对阅读笔记要经常检查,创建和使用阅读成长记录袋,督促学生形成习惯。要及时发现好的典型,组织交流,扩大影响。

看到经典诵读活动终于有效地开展起来了,我们倍感欣慰。同时,我们也深深感到:如何处理好学业负担和阅读时间上的矛盾还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的理性思考还不够,意识、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当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和开发课外阅读课程资源,不断为学生建构更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将继续不断地探索下去。

篇14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3-009-2

一、研究背景(略)

二、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课外阅读指导,虽然不是新鲜的话题,但是,却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强调教师立足课内的指导,做好示范作用,提倡学校创设书香校园氛围,利用集体的影响,来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过去常用的“语文能力”换成“语文素养”,通过培养阅读能力的方法来促进把语文素养的发展,这也是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

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积累的黄金时期,我们认为要以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为根本,课外阅读指导课为基本点,以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为载体,以学校、家庭、社会为框架体,着力研究有效的小学生课内外阅读的分级目标,实施途径,推进方法,评价体系等,营造书香校园,塑造“我读书,我快乐”的学习型、阅读型少年,让孩子与知识为友,与大师为友,与真理为友,用阅读来充实自己的心灵,关注孩子人格的完善,关注孩子精神的陶冶,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研究内容:

1.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儿童主动积极阅读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可以用讲故事、师生共读、榜样示范等,来引导学生走向阅读。

2.推荐适宜学生阅读的书籍。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我们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小学六年,必须根据每一年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推荐与习作要求相关的文章:习作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大量的阅读可以为习作铺垫;从时空结构上推荐有关内容:在实践中,大胆地将报纸、杂志、小说、影视、广告、标语等语文信息引入课堂,丰富深化教材内容。

3.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用的是略读。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我们又可以把略读分为浏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书法。培养学生阅读方法,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切忌拔苗助长。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文章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

4.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有写摘抄的,有写提纲的,有写感想的,有写想象的……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5.建立激励学生阅读的机制。阅读激励机制的建立既能有效地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开展一些展示交流、读书交流、竞赛、专题创作等活动,如:“新闻会”、“即兴演讲”、“编手抄报”、“故事会”等等,对学生中的优秀习作可采用当堂朗读、帮助投稿、编印班级作文集等,这样既延续了学生阅读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6.创建书香校园的良好氛围。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开设经典诵读课,举办校园阅读节等时机,带动学生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发挥集体的作用,切实提高学校整体语文教学水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把语文教学工作抓实抓好。

四、研究成果

1.激发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教师全方位地加以引导,学生必然引起重视,经过耳濡目染,学生在课内指导,课外自主阅读之下,阅读的兴趣也逐渐深厚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他们才会努力去阅读,才会由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其中,语文老师的引导起到关键作用,老师用名人名言来鼓励学生,用历史人物读书的故事来激励学生,用科学家爱读书的事迹感化学生。同时,利用语文活动,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背诵古诗,一起交流读书心得,一起进行讲故事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2.形成了课内外相结合的指导路径。常言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场所应该是语文课堂,教师对课外阅读也应该立足于课堂进行指导,如读什么书有益,怎样阅读,教师要加以指导,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低年级教学了童话故事后,学生十分喜欢这类故事,教师就推荐《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国童话》等等,并专门开设阅读课,加以指导。高年级每学期都有课外阅读指导,如读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读《爱的教育》、读《鲁滨逊漂流记》等。有了教师的阅读指导,那么学生读起来就水到渠成了。所谓“书越读越厚”,学生的阅读不再局限于语文书,实现了由课内到课外的有效延伸。

3.构建了卓有成效的阅读机制。学校每年都要举行阅读节活动,开展“书香校园”读书交流展示活动,学生们的阅读成果让大家欣喜,这让收获者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又吸引那些没有投入到阅读活动中的同学也参与到其中来。各年级的活动精彩纷呈,如一二年级开展讲故事比赛,小朋友们表现出了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三四年级进行阅读知识竞赛,更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知识;五六年级进行现场作文比赛,高年级学生更多地把阅读中学到的语言表达能力,创作出形象生动的作品,表现出较高的语文素养。另外,我校还在阅读节活动中,要求各班出好一期以阅读节为主题的黑板报,各班还组织各自的手抄报评比、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笔记展评等等,把全校阅读活动推向新的高潮,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阅读中来。并且,还就阅读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摘记本评比,还评选“阅读之星”、“书香之班”、“书香家庭”等。这些阅读活动有力地推进了学生们的阅读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4.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堂阅读有老师的指导,课外阅读也应该从老师的指导出发,养成良好习惯。为此,我们专门组织课外阅读课研讨活动,研究阅读指导的模式。一是书要静下心来读,这是读书最重要的习惯之一。二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根据各年级的情况,要求学生读书做圈划、做笔记。三要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至关重要,要求班级、年级协同组织活动。为此,我们要保证学生每天都有必要的阅读时间,每周安排一节课阅读指导课,从而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5.摸索出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课内指导策略:每周教师组织课外阅读指导课,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课外学生自觉进行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实践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研究结论

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通过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活动,并加强课内外的联系,抓好课外阅读的硬件建设,建立起课外阅读的保障措施,才能更有成效。

研究表明:

1.课题研究带动了学校语文教学的发展。在两年多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立足课堂,延伸课外,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这一课题,带动了学校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结合学校开展的“象棋娃快乐阅读节”活动,促进了“书香校园”建设,也提高了语文教学水平。

2.课外阅读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校从低年级起,就开展一系列课外阅读活动,结合各年级实际,进行各类活动,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低年级学生读寓言、童话,中高年级学生读名著、历史书,阅读活动蔚然成风。

3.广泛的阅读提升了学生语文素养。博览群书,丰富知识的同时,好词佳句自然积累多了,理解能力增强了,写作能力必然“水涨船高”,语文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

4.阅读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高尚的人对话。”书读多了,学生会变得“温文尔雅”,知书达礼,校园文明之风更盛。学生受书本的浸润,品德修养也会潜移默化得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