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幼儿园课外阅读指导范文

幼儿园课外阅读指导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2: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幼儿园课外阅读指导,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幼儿园课外阅读指导

篇1

关键词:图书馆 幼师生 课外阅读 作用分析

图书馆作为幼师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媒介,幼儿阶段是幼儿人生中最关键的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教师必须重视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多开展课外阅读,拓展幼儿视野,增强幼儿口头表达能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那么,如何在幼儿园期间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也成为当下最重要的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如何发挥图书馆在幼师生课外阅读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分别从幼儿课外阅读现状、图书馆在幼师生课外阅读中的有效作用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幼儿课外阅读现状

课外阅读具有不断丰富幼儿知识,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作用。现阶段,幼儿课外阅读现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幼儿园课外阅读材料的匮乏,二是教师课外阅读指导的不足。笔者将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幼儿园课外阅读材料不足

据研究,大部分幼儿园,将教学经费更多地花费在教学设备设施的投入上,未对课外阅读材料进行实时更新,导致课外阅读活动无法得到有效开展。尽管有些幼儿园经常会开展图书漂流活动,这类活动能帮助幼儿掌握到更多知识,还能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但由于部分幼儿园图书漂流活动的开展大多是在家庭与家庭之间,导致课外阅读材料相对较少,尤其是对于一些条件比较差的县城幼儿园,没有能力去添加一些课外的阅读材料,对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及视野的拓展起到一定限制。

(二)教师课外阅读指导不足

大部分幼儿在开展接触到课外阅读时,由于理解力相对较低,无法充分理解图书,所以在阅读课外知识时需要教师在一旁指导,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但目前,教师在课外阅读方面的认识不足以及不够重视课外阅读,从而忽略了课外阅读。幼儿由于缺乏教师的正确指导,从而忽视课外阅读,将更多时间花费在课外游戏中,无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除此之外,部分幼儿教师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不足,导致幼儿只能自己进行阅读,这种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不仅无法帮助幼儿形成良好阅读习惯,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无法激发幼儿对课外阅读活动开展的兴趣,而有兴趣的幼儿由于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渐渐也失去课外阅读兴趣。

二、图书馆在幼师生课外阅读中的有效作用

课外阅读是丰富幼儿知识和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重要方法。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幼儿阅读能力,还可以提高幼儿阅读兴趣,同时课外阅读在幼儿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幼儿教育教学水平。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外阅的重要性;抓住幼儿对新事物的浓厚兴趣,来引导幼儿去阅读大量的课外知识来丰富自己。图书馆在幼师生课外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能充分拓展幼儿视野;另一方面,能帮助幼儿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笔者将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充分拓展幼儿视野

在传统课外阅读活动开展中,由于阅读材料的不足导致课外阅读活动无法很好地开展,对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及知识体系的构建无法起到积极作用,图书馆的应用便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例如,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三只小猪》这个故事时,教师可以将大灰狼画在纸上:“小朋友,猜一猜老师在纸上画了什么?”幼儿:“大灰狼。”教师:“哇,小朋友们真棒,如果有一天你们的爸爸妈妈不在家,大灰狼来了怎么办?”幼儿:“我就躲起来,不被它发现。”教师:“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猪们是怎么做的。”教师通过争取引导不仅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还知道了大灰狼的危险的小动物。让幼儿在故事中感受到了更多的乐趣,增长了幼儿知识面,很好地达到了课外阅读开展目标。图书馆在充分拓展幼儿视野的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图书馆有大量图书可供教师选择,完全弥补了传统课外阅读活动的不足,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相应书籍进行阅读,促进业务水平提高,为幼儿教育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幼师生在图书馆开展课外阅读不仅能起到拓展幼儿视野,促进幼儿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的提高,还能起到陶冶幼儿情操的作用。图书馆相对于幼儿园而言,阅读环境相对较好,能帮助幼儿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幼儿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教师在图书馆开展课外阅读时应结合相关教学方法。例如,在阅读《人鱼公主》这个故事时,教师可以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故事,让幼儿产生阅读兴趣:“小朋友们见过大海吗?”、幼儿:“见过”。师:“那小朋友告诉老师,大海里有些什么动物?”幼儿:“老师,我在大海里见过小海马,它在跟哥哥姐姐作游戏。”师:“哇,你真棒,除了小海马,你们还看过什么?”幼儿:“我还看到了美人鱼,她游得真开心。”师:“小朋友们真棒,今天,老师要跟小朋友们一起来看看人鱼公主的故事。”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幼儿对《人鱼公主》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

三、小结

幼儿园时期是幼儿人生启蒙的第一站,也是影响幼儿一生的关键时期,教师必须抓住最佳时期,帮助幼儿形成爱阅读的好习惯,多开展课外阅读获得,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进行不断培养。课外阅读环境开展的同时,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篇2

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

一、狠抓课内阅读训练,夯实基础,授之以渔,使学生具备初步的课外阅读能力

小学低段儿童,识字量小,给课外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有些儿童可能会因无法扫除字词障碍,而产生畏难情绪,以致于对书籍望而却步。这时老师可教给儿童识字的方法,让孩子做到多拼、多问、多查、多想。对中高段儿童来说,课外阅读要达到的目标更高,遇到的困难也可能更多。只有当学生在课内教学中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时,他也会对课外阅读充满信心,也才会更加热情、大胆地参与到课外阅读中去。

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读书氛围,多渠道开发图书资源

为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利用班会课、课间、午间等时间向学生讲述名人读书的故事,使学生对“书”的理解上升为“知识”、“学问”,使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愿意为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为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除了在图书室为学生借阅图书外,我还多方动员学生自己买书、订书、借书、换书。为使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书读,我班建立了班级小书库。为了解学生情况,我当起了“图书管理员”,于是每天放学或是课间就会有学生问我:“老师,借本书看,好吗?”这时,我也就不管他是成绩好,还是成绩差,一律来者不拒,然后再相机指导阅读。这样以来,班上有了比以前更浓厚的学习氛围,以致于五年级的几位同学也闻讯赶来,要和我班三年级的孩子共享资源。到后来,便有学生接替了我的“管理员”职务,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三、帮助孩子有选择地读书,使学生进行更多有效的课外阅读,使学生读有所获,提高阅读兴趣

儿童受年龄、认知水平的制约,对书的鉴赏能力还比较有限。在我征集的图书中,就有诸如《独步武林》《金瓶梅》一类的书。儿童读这类书,很难做到筛选过滤出真正有用的东西,为自己所用。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内的学习,也可以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健康的认知。从我班学生读书选择的抽样调查看,学生对拼音读物尤为感兴趣。读的内容又以成语故事、童话故事、作文、笑话等更为感兴趣,小学生在有趣的读物中感受到的乐趣也将增加他们对读书的兴趣。

四、给学生一个表现的舞台,使其充分感受“书”带给他的“成就感”,激励学生更加勤勉地进行课外阅读

无论什么样性格的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更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我班有位学生特别好动,学习上不用功,往往让他背一段课文,要背上一个星期。一天,他向我借阅《唐诗三百首》时,告诉我他上幼儿园时就会背古诗了。我当即告诉他,只要他愿意,我也会像幼儿园阿姨那样,让他再次上台朗诵。他很高兴地答应了。第二天,真的极富感情地背了几首唐诗。我马上和全班同学一道对他致以最热烈的祝贺。从此,该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增加了不少。此外,我还组织了小组交流会、读书笔记评比等活动,使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有了展示的舞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从而把课外阅读内化为一种自发的需要。

此外,培养学生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还应注意对学生良好个性、良好习惯的培养。让学生持之以恒地参与课外阅读,更加有效地参与课外阅读。

篇3

为了全面贯彻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激发中小学生(幼儿)对优秀课外读物的阅读兴趣,强化广大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推动读刊用刊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充分发挥优秀教育期刊的育人功能,经研究,决定举办2013年“新蕾杯”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师生优秀教育期刊读刊用刊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读刊用刊活动期刊范围: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育厅主管,江西教育期刊社主办的优秀教育期刊《江西教育》《教师博览》《高中生之友》《初中生之友》《小学生之友》《开心幼儿(画刊)》。

二、读刊用刊活动分组:分教师组(含师范类在校学生)、高中组、初中组、小学中高段组(3~6年级)、小学低段组(1~2年级)、幼儿组。

三、读刊用刊活动内容和体裁

(一)教师组参评作品内容:

1、阅读《江西教育》《教师博览》的心得体会、意见和建议;

2、谈刊物或其中某个栏目、某篇文章对自己的教育、启发和影响;

3、记叙读刊用刊活动中的人和事;

4、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经验和体会。

(二)学生组参评作品内容:

1、中小学组:

①谈刊物或其中某个栏目、某篇文章对自己的教育、启发和影响;

②就刊物中某篇文章写读后感或评论;

③记叙读刊用刊活动中的人和事;

④记叙与刊物有关的其他内容。

2、幼儿组:

参评作品为书画作品。

(三)其他:

教师组、中小学组的参评作品体裁以记叙文、议论文为宜,题目自拟,字数以1500以内为宜。

四、读刊用刊活动的组织领导与奖励

(一)本次读刊用刊活动由省教育厅办公室、江西教育期刊社负责,由新蕾教育文化传播中心具体实施,聘请有关专家对参评作品进行评选。

(二)教师组按不超过参评作品总数的10%、15%、25%评出一、二、三等奖;学生每组分别设一等奖60个、二等奖120个、三等奖360个。

(三)全省评选36个市、县(区)为活动优秀组织奖。

(四)上述获奖单位和个人(含学生获奖作品的指导老师),分别由省教育厅颁发奖牌和获奖证书。

(五)优秀作品将在《江西教育》《教师博览》《高中生之友》《初中生之友》《小学生之友》《开心幼儿(画刊)》选登。

五、参评作品的数量、时间及其他要求

(一)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大力宣传《江西教育》《教师博览》在推进我省教育改革与发展和提高教师素质、《高中生之友》《初中生之友》《小学生之友》《开心幼儿(画刊)》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真组织本辖区的作品评选活动,对参评作品进行评选和奖励,择优送省里参评。每县(市、区)送参评作品每组不少于10篇(件)、不多于30篇(件)。

(二)参评作品须详细注明县(市、区)、学校(学生作品同时注明年级、班级)、姓名(学生作品同时注明指导教师)。各市、县(区)寄送参评作品时须附汇总表格,并将汇总表格电子稿通过E-mail发送到: (汇总表格可从江西教育期刊社的网站下载)。

(三)参评作品要求贴活动徽标(见《江西教育》《教师博览》《高中生之友》《初中生之友》《小学生之友》《开心幼儿(画刊)》杂志2013年第6期、第9期。各组的活动徽标不能交叉使用。

(四)各市、县(区)将参评作品在2013年10月31日前寄送到南昌市红谷滩红谷中大道348号白金汇·海航酒店408室新蕾教育文化传播中心,邮编:330038。

电 话:0791-88522306、88522019、88111817(传真)

手 机:13979116683、13979116610、13879132926

篇4

科学的管理模式是个行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幼儿园班级管理也不例外。在平常的管理工作中,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管理,从每一个细节上加强管理,以提高幼儿园管理的整体质量。而精细化管理模式正是着眼于细节,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不进能够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还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也对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主要是分析了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意义,并提出了新环境下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

新环境;幼儿园班级管理;精细化管理模式

幼儿是祖国建设的未来接班人,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促进幼儿健康茁壮地成长。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精细化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出跟符合时展要求的幼儿管理模式,为幼儿创造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

一、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意义

教育是国家生存发展之根本,而幼儿园是国家教育系统中的基础部分。因此,教师要重视幼儿园管理工作,这样才能让幼儿园教育得到持续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管理工作对于幼儿园教育影响重大,这既是一种指挥工作,又是一种人际协调工作,只有发挥出管理的积极效能,才能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有利的影响,促进幼儿园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在幼儿园管理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负责幼儿的饮食住行、言行举止,还要指导幼儿掌握一定的知识文化,帮助他们开发智力,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饮食方面要做到营养均衡,确保幼儿的身体能够健康成长[1]。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导他们学会互帮互助和团结友爱,每一个方面都要认真管理,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得到成长。幼儿园其实也是一个小社会,如果不加强管理,幼儿就有可能沾染不良的恶习,社会良性运作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同样地,幼儿园也需要加强管理,幼儿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幼儿园管理包括很多方面,为确保能够正常运转,就需要采用一种全面周到的管理模式,而精细化管理模式正好可以满足这些要求,因此,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需要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

二、新环境下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精细化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企业管理当中,在企业运转过程中,协调处理企业的生产和运营等环节,将每项管理工作详细划分,调动全员参与企业管理,每一个人都有相应的管理责任,对每个过程进行管理,如果遇到问题可以找到相关负责人,大家一起商讨解决的办法,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也可以有效降低各个环节的成本消费,以提高企业的净利润。每个行业的管理工作都会有相同的地方,因此,精细化管理模式也可以运用于幼儿园班级管理,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1、教师在管理过程中要充满爱心

每一种教育都需要伴随爱心和耐心,尤其是幼儿园教育,因为幼儿年纪较小,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很不成熟,但是他们又非常容易满足,所以教师在管理过程中要给予幼儿足够的关爱,用微笑面对他们,并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肯定和支持,这样幼儿才会信任教师,就会愿意听教师的指导和教育,也会开始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此外,教师在幼儿面前也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因为教师是与他们长久相处的人,所以教师的言行会对幼儿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要利用这个特点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让他们学到正确的言行方式,德育和智育也会从这些小细节中悄悄进行[2]。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处理好和幼儿的关系,用爱心和耐心去教导幼儿,让他们体验到被呵护的感觉,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幼时回忆。

2、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除了教师在管理中要履行职责,教师也应适时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向教育引导者转换,因此教师应抓住机会引导幼儿进行自我管理,调动全体的力量也是精细化管理的一大特点。在传统的幼儿班级管理中,幼儿都是担任被教育者的角色,而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下,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幼儿自己可以成为管理活动的主角,对自我进行管理,可以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幼儿园班级管理活动内容繁多,但幼儿在学习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班级规范会有更深的体会,会下意识地按照班规来约束自己的言行[3]。此外,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和幼儿一起商讨班级规范的内容,确定哪些行为是不对的,哪些行为值得被奖励,这样幼儿就会时刻用规范来警醒自己,尽量不要犯错。

3、发动家长参与幼儿管理

家长在幼儿园管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幼儿成长中的重要角色。教师可以发动家长的力量,让他们参与自家孩子的管理工作,这样有利于提高幼儿园管理的质量。因为家长是连接幼儿园和社会的纽带,所以,教师要与家长加强联系,及时向家长汇报幼儿的动向,如果出现问题可以和家长一起商量解决方案,及时纠正错误的教育行为,在纠错时要注意语言方式,尽量采用平和的态度指出不恰当的地方,不然家长会迁怒于幼儿,认为幼儿使自己颜面扫地,这样不利于幼儿管理,还会给幼儿造成心理创伤[4]。此外,还可以不定时地开展亲子活动,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也可以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在幼儿园班级管理方面,可以和家长多多探讨,与家长一起分享育儿经验,促进幼儿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

三、结语

总之,作为一名幼儿管理工作者,教师应学会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幼儿管理模式,并不断探索更适合的管理模式,在管理过程中完善精细化管理模式,以提高幼儿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确保幼儿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

作者:陈景奕 单位: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机关幼儿园

参考文献

[1]梁建秀.浅述目标管理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课外阅读,2013,35(11):22-24.

[2]张富洪.论无缝式接轨的“幼儿园班级管理”课程的建构[J].教育导刊,2014,17(05):35-36.

篇5

随着国家、社会对学前教育的日益重视,学前教育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对幼师生而言,儿童文学课程既是文化基础课,又是专业必修课。儿童文学的学习不仅能使他们认识到儿童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儿童文学的基础知识,增进儿童文学修养,也能使他们具有适应幼儿园教育需要的儿童文学鉴赏能力和改编、创作能力,及组织进行儿童文学教学活动的能力。幼儿师范院校一直重视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但是,从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教师对于儿童文学课堂教学抓得紧,但忽视了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指导;学生仅满足于课堂所学的儿童文学理论及课本上的极少数儿童文学作品,而忽视了课外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重要性。

一、幼师生儿童文学课外阅读现状

为了了解幼师生课外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现状,我们设计了《幼师生课外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情况调查问卷》,发放了调查问卷493份,收回有效问卷484份。经过整理统计,分析归纳如下:

在阅读心理方面,只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认识到了课外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三分之二的同学仅仅满足于课本的内容,忽视了课外阅读;觉得儿童文学作品有意思的同学也就喜欢阅读,反之就不喜欢。

在阅读习惯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同学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极大改变,网络阅读最受同学们青睐。老师在学生课外阅读上的指导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但也有不少同学在阅读时不加选择,显得十分盲目。更多的同学习惯于在学习场所利用课后时间阅读,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喜欢利用假期阅读。绝大部分同学在读过作品之后没有思考,没有养成写读后感或者做摘记的习惯。

在阅读方法上,同学们在阅读时更多采取默读,阅读过程中大都走马观花,很少认真思考、圈点批注。阅读后往往不再翻阅,也很少讨论。这说明同学们阅读方式比较单一,阅读方法比较简单。

二、影响幼师生儿童文学课外阅读的因素

通过问卷分析及个别访谈,结合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影响幼师生儿童文学课外阅读的因素如下:

(一)个人因素

首先,相对于音乐、舞蹈、美术等专业技能课,幼师生缺乏对儿童文学的学习兴趣,他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儿童文学的重要性,更多的时候还是把它当成了语文课。尽管有不少幼师生也知道儿童文学与他们将来的工作之间有很大关系,但是极少数能做到坚持阅读。其次,大部分幼师生的阅读习惯不好。很多幼师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及阅读习惯,进入幼师以后,由于没有了升学的压力,他们更容易放松要求。另外,从调查结果看,幼师生没有掌握必要的阅读方法。相当大比例的学生看书时就是走马观花,看过就了。读时懒得思考,不知道粗读、精读、朗读、默读的结合,不懂得“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道理,读后不做摘抄,不写读后感,没有交流讨论。

(二)教师因素

1.阅读状况不佳,影响阅读指导。

从事儿童文学教育的幼师教师工作量普遍偏大,有的除了儿童文学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带口语训练或语文课。繁重的工作量使得留给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时间、精力实在不多。即使有空闲读书,他们首选的读物也不一定是儿童文学作品。教师自己阅读的少,自然影响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2.忽视激发阅读兴趣,缺乏阅读指导。

在幼师课堂,部分教师视野很窄,局限于教科书,儿童文学教学的外延很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意义和乐趣,又怎么能有兴趣在课外倾注时间进行阅读呢?即使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往往单纯追求效果,以命令代替兴趣培养。学生是“要我读”而非“我要读”,读书习惯自然也无法养成,读书的效果可想而知了。也有部分教师抓住了课堂教学的时机,推荐了好的作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但对于阅读方法却没有相应的指导。即使有些指导,也仅限于极少数对儿童文学感兴趣的学生。

3.阅读引导不够,评价方式单一。

教师不了解学生的阅读需要,对于学生如何选择书籍的指导力度不够。学生想阅读时却不知道该读些什么书,怎么去读书。另外,很多教师只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但对于阅读效果却缺乏必要的评价,或者只会使用较为单一的评价方式。学生往往把课外阅读停留在随意性、消遣性的状态,而不能提升到有计划的积累性阅读和赏析性阅读层面。

(三)环境因素

从社会环境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对于当代的幼师生而言,他们更愿意上网冲浪,而不愿意捧读经典。尽管有不少同学在接受调查时选择的是上网阅读儿童文学作品,但当点开网页时,又有几个能经得住其它的诱惑呢?

从校园环境看,学校在关于课外阅读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方面宣传力度不够,幼师生没有认识到课外阅读与职业发展的重要关系;幼师学校留给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时间不能保证。幼师生尽管没有繁重的作业,但是各种专业技能课的训练时间占去了学生课外的大部分时间,使得他们无暇顾及课外阅读;幼师图书馆里的儿童文学读物借阅不便不说,数量不多且内容陈旧,学生不感兴趣。

三、幼师生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要想改变幼师生当前这种儿童文学课外阅读状况,只有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做好文章,建立适当的幼师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一)学校搭台

1.重视儿童文学,导向课外阅读。

幼儿师范学校一定要看到儿童文学的知识性及工具性,把儿童文学重视起来,提高到专业课的位置,而不能把它简单地看成是文化课。除此之外,还要看到课外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对幼师生的重要作用。学校要通过宣传及合理安排课外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时间,将学生导向儿童文学作品课外阅读上来。

2.更新补充图书,方便学生阅读。

学校图书馆要及时更新及添置图书,补充各种形式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儿童文学作品,吸引学生前往阅读。在图书借阅管理上要与时俱进,方便学生借阅,为他们竭诚服务。

3.开展读书活动,鼓励表彰先进。

通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调动学生课外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积极性,鼓励表彰一批课外阅读的先进学生,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教师导演

尽管课外阅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外阅读是一种放羊式的阅读,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一定要发挥总导演的作用,指导学生唱好儿童文学课外阅读这场戏。

1.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其学莫如激其趣。教师在儿童文学课堂教学中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以此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渗透一些儿童文学经典名著的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也可以在学校的指导和配合下,展开一系列的儿童文学阅读推广活动。

2.选好作品。

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因此,帮助学生选择有益的课外读物非常重要。在选择推荐作品时,要把握以下原则:教育与趣味并存,细致与全面兼顾;传统与现代并举,名家与新人并重;略读与精读共有,整体性与阶段性兼顾。

3.指导方法。

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如略读法、精读法、默读法、摘抄评价法、写心得体会法,等等。对于儿童文学作品,指导学生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欣赏:题材既要广泛多样,又要适应幼儿的理解水平,以幼儿熟悉的生活和能理解的事物为主;主题要力求单纯、浅显、鲜明、健康;情节要符合幼儿的理解水平,完整、单纯、生动有趣;结构要条理清楚,应尽量用顺叙的方法,最好一条线索贯穿到底,切忌平铺直叙;形象要鲜明生动;语言要具有可接受性、超前性,应做到浅显、丰富、形象。

4.多元评价。

阅读评价要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提倡多主体参与评价,注重学生的参与,着眼于评价的激励作用;要注重采用合适的评价形式,如书面检查形式、课堂提问形式、考试形式、交流活动形式等;要注重阅读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定期开展。这样,既可以提高评价的频度,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阅读活动的长期开展,也可把握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各种动态变化,及时调整指导策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三)学生唱戏

学校搭好了台,教师做好了幕后工作,接下来,就轮到主角――学生上台唱戏了。

1.积极参与。

积极参与各种竞赛,如“儿童文学表情朗诵比赛”、“儿童文学知识竞赛”等,还可以经常性地组织读书经验交流活动,如“儿童文学读书笔记交流”、“儿童文学读书座谈会”等。交流活动同时评选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展出。

2.发挥特长。

大多数的幼师生表现能力较好,表现欲望较强,艺术综合素质要好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所以,可以在幼师学校经常性地开展文艺展演活动,包括如名著改编的舞台剧、诗词吟唱、课本剧,等等,将语文课外阅读与幼师生的专业技能展示结合在一起,利用幼师生较为看重专业技能素质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好胜心、表现欲,带动课外阅读的深入开展。

3.争当先进。

篇6

关键词: 早期阅读 幼儿教育 阅读教学

所谓幼儿园早期阅读,就是指幼儿园为3-6岁的幼儿提供与视觉刺激有关的材料,例如:DVD、多媒体、幻灯片、电影等,让幼儿接受相关信息,在观看这些内容时进行语言表达和初步的理解。早期阅读不仅要发展幼儿的阅读能力,更要通过这些方法让幼儿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因此,早期阅读对幼儿的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为幼儿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幼儿园早期阅读现状与分析

由于幼儿阅读与成人阅读存在很大的差异,幼儿只掌握一定口语表达能力,词汇量有限,很难理解复杂的语句,而且幼儿一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只能看到问题的表面,不能理解实质,主要以图画为主。正因如此,现阶段幼儿园早期阅读存在很多问题。

1.教师对早期阅读教育的认识不够全面、不够准确。教师对幼儿的早期阅读不重视,不认为这是幼儿教育的基础内容,没有意识到早期阅读的价值。

2.教师和幼儿互动积极性低。教师和幼儿缺乏互动,只是让幼儿单调地阅读。对于幼儿来说,与老师互动可以让幼儿更容易接受阅读内容,但是老师往往不重视互动。

3.教学评价程序化、知识化。教学评价使得早期阅读变成一种负担,每个幼儿都带着任务阅读,体会不到早期阅读的乐趣,反而认为是一种负担。

4.幼儿阅读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带领幼儿进行早期阅读的并不是专业老师,很多只是经过专业培训,不懂得怎样带领幼儿阅读。

5.家长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家长认为早期幼儿阅读教育并不重要,阅读并不一定要从幼儿做起,这就使得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很被动。

6.教学组织形式陈旧,不够新颖。

二、针对早期幼儿教育现状提出解决策略

1.提供丰富的幼儿早期阅读资料。“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幼儿来说,书更是学习语言和表达重要的载体。教师应该根据幼儿各个年龄段的特点,对他们进行不同的早期阅读教育。生动有趣、色彩鲜明、文图并茂的故事插画,可以使幼儿对文章产生兴趣。另外,我们还要在阅览室制定阅读规则,要求幼儿轻拿轻放,不破坏图书,不乱涂乱画。在阅览室里营造良好的读书气氛。

2.开展多彩多姿的阅读活动。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让他们学习内容。根据早期阅读的教育目标,我们要对幼儿进行有计划地培养,把生活阅读、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完美结合起来。

3.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让幼儿快速进入阅读状态,让幼儿在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家长在家里也要为孩子创造自由读书的空间,让孩子想读书时,可以拿到自己喜欢的书,让幼儿在生活中不断丰富阅读内容,进一步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4.帮助幼儿掌握基本阅读方法和技能。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需要幼儿拥有阅读方法和技能。如掌握逐页翻书的技巧,让幼儿学会一页一页地阅读,图画也要按顺序翻阅,这样才能让幼儿在读书中了解完整的故事内容。另外,还要了解图书的基本结构,让幼儿了解每一本书都是有封面、封底的。最后要学会有顺序地阅读。很多学龄前儿童会无意识地胡乱翻阅图书,选择自己喜爱的页数看,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幼儿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地、有顺序地阅读。

以《狐狸爸爸鸭儿子》教学为例,这篇文章故事情节非常幽默,角色多,故事讲述的是:有一只狐狸捡到了一个鸭蛋,它在想吃鸭蛋还是肥肥的鸭子中陷入了思想斗争,但是孵蛋的过程是辛苦的,狐狸的心情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篇文章幼儿应通过扮演各个角色学习。激发幼儿的乐趣,通过多媒体的方法让幼儿认识狐狸,了解故事的起因,并且向幼儿提问:狐狸来干什么呢?从而让幼儿大胆猜测。在幼儿进入阅读情境时,教师要设计一些问题,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因为幼儿的思维非常具体,生活经验有限,所以教师所出的问题应该尽量小、具体,带有一定的启发性,激发幼儿对此篇文章的阅读欲望。

三、结语

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平时一点一滴地培养。在幼儿园里教师应该坚持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创造良好的、安全的阅读环境。早期阅读对幼儿情感、思维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能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我们要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帮助幼儿掌握早期阅读技巧与能力,通过早期阅读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断提高幼儿自主阅读能力,为幼儿以后的阅读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润鱼,袁宝英.3-5岁幼儿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与指导实验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

篇7

【关键词】课外阅读 学习能力 补充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75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著。换言之,多读书,不仅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而且还能使人具有远大的理想和追求。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过:学习语文,三分来源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可见,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一、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书籍,他才会愿意去阅读,愿意主动探索知识的奥秘,并且将感情带入书籍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养成一个阅读的好习惯,首先是要建立起他对阅读的兴趣。

(二)选择适合该年龄阶段阅读的书籍

了解心理学的都知道,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不同。从幼儿园到大学,直至步入社会,每一个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大体上都从形象到抽象、从简到繁、从低到高的螺旋式上升发展。每一个阶段学生所能理解接受事物的能力和高度都是有限的,超前发展是百害无一利的提前消费,学生的阅读也是如此。小学生就应该读一些图文并茂的漫画童话书等,到初中可以读一些名人传记、介绍青春期方面的大众流行读物等,高中就可以上升到谈人生、谈智慧的深层次文学。试想,让小学生整天捧着一本《红楼梦》读,难道不觉得滑稽吗?

(三)别错过阅读的关键期

关键期是一个人发展某项能力效果最佳的时间段,作为老师或者父母,把握住“关键期”,教起来就会省心省力很多。相对关键期来讲,最主要的还是孩子从出生到小学这个阶段的发展较多,越到后期,孩子的各方面均已大体成型,想改变起来就很困难。我们了解到,黄金阅读期是在8~14岁的时期,在经历了幼儿期认字、由图向文字转变、初步建立阅读兴趣的基础,此时进入到自由流畅阅读的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黄金阅读期。

(四)几乎所有的习惯,都需要重复

习惯的培养和维持是一个长期训练重复的过程,可以说熟能生巧或习惯成自然。学生反复的去阅读各种各样的书,在阅读中收获快乐和知识,在二者相互循环和互动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需要老师或父母能以学生的不同兴趣为出发点,找到适合的诱导时间、地点和内容,让课外阅读成为孩子主动选择的习惯。阅读和学习是终生行为,接下来我将选取高中课外阅读就指导策略简单谈一谈。

二、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同时积极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阅读目标。但在现实情况下,受应试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们的阅读量根本没达到标准要求,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因此,更应该在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方法上进行相关指导,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做正确的引导,以趣择书,解决“读什么”问题

面对浩繁卷帙,大多数学生良莠不分,更不知该从何读起,有的沉溺于音像作品,面对文学图书兴趣不浓。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和高中语文教育教学需要进行科学分析,认真的引导选择。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趣味性、思想性、关联性和时代性,四者缺一不可。切实践行好读书,读好书,把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在内容上有机的联系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扩宽学习领域来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二)找准方法,讲究策略,解决“怎么读”问题

伏尔泰说:“大部分人是不会读书的,对学生来讲更是如此,对他们进行读书指导就与读书本身一样重要。”在高中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接受程度和阅读范围、途径等都得以扩宽,这让学生们更加困惑该怎么读书了。首先,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师的立身之本,教师要起到示范性作用,引领学生们读并进行交流,师生合力营造班阅读氛围;其次,重视语言积累。语言积累是语文水平的反应,深刻影响着内在气质和品德修养,在课外阅读时,积累优美词句、诗文佳作等,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再次,带着问题去阅读。学生们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总爱问“为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不仅锻炼其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让其真正进入到阅读内容里,学到实质性的知识;最后,读后有交流分享。可以在班级里安排合适的时间,让学生们就自己最近课外阅读的内容展开交流与分享,能让学生们进行更全方位知识的涉猎和了解。

(三)树立正确的学习认知,重视课外阅读

众所周知,高中阶段学习的重心放在课内学科知识的学习,而课外阅读只是可有可无的辅涉及,再加上高中学习负担重,学生们根本没有富余空隙课外阅读。但课内只是并不是全部,还有很多东西都需要课外的学习进行互补才能形成完备的知识系统。要改变学生课外阅读是浪费学习时间的错误认识,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在课外阅读的帮助下,促进成绩的飞跃和自身发展。

(四)家庭、学校和社会减少压力,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现如今,大多数人都把高考看得很重要,一门心思的促成学生提高成绩考大学。由此,大家形成统一的认识,凡是对学生文化成绩有用的才是值得提倡的,产生不利影响的都应该制止。大多数就认为学生课外阅读是无关课堂书本的东西,根本无用,因而就不允许学生进行课本以外知识的汲取。这表面看似是为学生发展好,实际上是对学生发展的阻碍,细思极恐。家庭、学习和社会应形成教育合力,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结束语

篇8

关键词: 幼儿教育 自主阅读 能力培养

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幼儿口语表达和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幼儿的阅读能力是其未来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在幼儿教育中,要利用阅读、绘画等方式,培养幼儿对阅读和书籍的兴趣,为幼儿的语言习得打下坚实基础。”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其所处的年龄阶段是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敏感期”。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对幼儿园大班自主阅读的能力进行培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幼儿园大班自主阅读存在的问题

当前,广大幼儿园都较为注重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在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不注重教师指导,自主阅读成为“自由阅读”。自主阅读并不等同于自由阅读,而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进行阅读。但是在现实教学中,一些教师将幼儿阅读课上成了“自习课”,加之幼儿个性心理不稳定,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使得在阅读中“走马观花、图书变纸”的情况严重,使得幼儿的阅读效果大打折扣。二是不注重兴趣引导,自主阅读成为“死板阅读”。幼儿阅读教学尚未形成科学的体系,一些教师认为阅读就是“看书”。教师常常在没有任何引导与铺垫的情况下,让幼儿自主阅读,使得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不知所云”,无法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阅读的形式化特征较为明显,不能激发幼儿阅读的能动性,影响了幼儿阅读能力的意义建构。三是不注重习惯养成,自主阅读成为“临时阅读”。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幼儿自主阅读的开展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幼儿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打下坚实基础。但是在幼儿阅读过程中,部分教师并不注重幼儿习惯的养成,导致幼儿在阅读中被动性较强、自发性较弱。

二、培养大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对策

(一)加强幼儿阅读指导,做好阅读课堂组织。幼儿教师要积极做好课堂组织,加强幼儿自主阅读的指导。在阅读活动开展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堂设计,成为幼儿阅读的指导者、合作者与参与者。一要师幼共同制定阅读规则。防止将自主阅读课上成“自由阅读课”,与幼儿合作,明确阅读的目标、过程和预期成果,设置“小小管理员”,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互相监督,最大限度地增强幼儿的“有意注意”,让幼儿带着目标、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二要创新幼儿自主阅读教学方式。通过启发式教学、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教学组织,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开展自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可组织幼儿“边演边读”,将书籍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动物形象地在课堂上表现出来,有效进行知识探究;组织幼儿“边问边读”,让幼儿带着问题,阅读与讨论相结合,让幼儿之间相互进行交流和分享,主动探究图书的内容,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组织幼儿边画边读,在幼儿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联想自由绘画,启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积极对书籍内容进行拓展。

(二)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兴趣是促使幼儿阅读的“引路人”,在幼儿自主阅读活动中,只有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才能够使幼儿形成阅读动机,满足幼儿阅读的好奇心,将幼儿的“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一要创造互动式的幼儿阅读氛围。将幼儿的枯燥阅读注入兴趣化、互动化的元素。在图书的选择过程中,教师要变传统的分配为幼儿自主选择,在教师陪读的同时,通过问题的设计、情境的创设,加强教师与幼儿的交流和对话,大力开展“阅读接龙、讲故事、开心一刻”等互动式活动,增加幼儿的阅读体验。二要创造分享式的幼儿阅读氛围。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因此在阅读氛围的创造中,要更加注重幼儿间的阅读分享。充分树立幼儿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分享阅读过程、阅读成果,体验快乐阅读和成功阅读,将集体读与个体读相结合,共享阅读乐趣。三要创造开放式的幼儿阅读氛围。要进一步拓展幼儿自主阅读的空间与时间,完善幼儿阅读的软硬件条件。在幼儿园内,大力开展班级读书会、沙龙等活动,为幼儿提供更广阔的阅读平台。在幼儿园外,加强幼儿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家园联动”。由于幼儿的阅读不单单是在幼儿园,更多的时间在家庭,因此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2]。使幼儿不但在园内进行阅读,同时要鼓励幼儿开展课外阅读,大力推广亲子阅读、枕边阅读、分层阅读,使阅读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个角度,构建完善的幼儿早期阅读环境。

(三)培养良好阅读习惯,促使幼儿形成阅读元认知。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幼儿阅读活动开展的重要目标,应使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的“元认知”。一要都会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从点滴做起,帮助大班幼儿了解看书的正确方式,了解书籍的目录、封面、页码等内容。指导幼儿有序观察画面的方法,使幼儿学会专注、学会观察,增强幼儿将局部阅读与整体阅读相结合、将主体阅读与细节阅读相衔接的能力,使幼儿能够通过正确分析图书的内容、故事情节,掌握美术符号和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初步理解图书要表达的思想与主题,全面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二要指导幼儿学会收集资料。培养幼儿进行资料收集的能力,让幼儿学会遇到问题能够主动进行资料收集与查阅,使幼儿在一定的目标指引下进行有意义的阅读,为小学阶段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三要指导幼儿学会知识的应用。阅读要为幼儿的生活服务,使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联系实际,使幼儿“读有所悟、读有所得、读有所用”,使阅读成为幼儿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总之,在终身学习的社会中,阅读能力是一个人基本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决定着未来的学习效能[3]。大班幼儿对文字符号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对绘本阅读的理解不断加深,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所处的年龄阶段是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敏感期”。当前大班幼儿在自主阅读中普遍存在不注重教师指导,自主阅读成为“自由阅读”;不注重兴趣引导,自主阅读成为“死板阅读”;不注重习惯养成,自主阅读成为“临时阅读”等问题。在未来的阅读活动开展中,只有进一步加强幼儿阅读指导,做好阅读课堂组织;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创造浓郁阅读氛围;培养良好阅读习惯,促使幼儿形成阅读元认知,才能够全面提高大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邱洪艳.以绘本为载体,培养大班幼儿阅读能力的实践与研究[J].赤子(中旬),2014,(04):269-270.

篇9

1.阅读材料要地道,课内课外要结合。

《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下同)5A Halloween的A板块内容是Ben一家为万圣节派对做准备而展开的对话,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Halloween是陌生的,要让学生仅仅根据课本中所提供的场景和内容来感受和体验Halloween的氛围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为学生挑选了一份生动的课外材料——关于Halloween的绘本。这篇阅读材料选自国外的幼儿园绘本,语言地道,很合学生的胃口。绘本的画面有趣,内容生动,描绘的角度新颖,让学生们对Halloween有了更细致深刻的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配合相应的教学,让学生在读读演演中体验乐趣,切实感受课外阅读的魅力。

2.优化语言材料,拓展文化渗透。

成功的语言学习,不仅仅是能灵活使用它,还要去了解语言所要传达的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英语课外阅读就成了学生跨文化学习的重要途径。我常常会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有趣易懂的英语报刊和小短文,或者帮学生选择一些难度适当且具有丰富文化内容的材料。如:当学生学习有关时间问答的句型时,我给学生观看了《色拉英语》第21集中关于如何询问时间的视频,并把它编辑成一段文本材料供学生阅读,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了解到询问时间的不同方法,除了常用的“What’s the time?”外,还有更口语化更适合情境的表达“Do you have the time?”“Can you do me a favor tell me the time?”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养成体现英语文化的思维方式。

二、高效转化课内外阅读的整合价值

1.补充内化,拓展延伸。

当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比较简单、素材不够丰富或是学生遇到教材中的疑难问题时,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准备一些课外阅读辅助材料并能灵活地进行阅读指导。如:在5B Unit1的B板块词汇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四会单词Tuesday与Thursday的音、形方面有混淆,我便从网上搜寻到一些关于“星期的起源和由来”的文章,文中对星期的每个单词都有解说,一个个美丽的神话故事让这些容易混淆的词汇立刻变得有趣、清晰起来;又如,在F板块的拓展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能正确朗读出电话号码,教材中提供的号码比较普通且适用于国内,当有学生提出如何拨打国际电话以及英语国家的电话号码是否与我们相似等问题时,教师便可抓住机会给学生补充相关的文化材料。例如:拨打国际长途应当依次拨接入码(the access code)、国家代码(the country code)、地区代码(the area code)和当地电话号码(the local telephone number)。学生通过这样的阅读,既有利于解决教材中的疑难,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又扩大了知识面,课内外阅读的结合使教学更好地向纵深漫溯。

2.比较迁移,以外促内。

篇10

关键词:幼儿阅读;能力培养;持之以恒

近些年,幼教专业人员高度关注幼儿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认为幼儿早期阅读对口头表达和思维能力发展作用显著,早期阅读能力培养如何将直接影响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3岁~6岁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飞速发展,他们的思维处于活跃期,可塑性很强,想象力大胆而丰实,是人生中创造力发展最具有潜力的重要时期。因此,对幼儿开展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阅读可以引导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阅读不只是视觉的活动,同时也是听觉、口语表达和触觉的活动。

一、启蒙阅读意识,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这个特点决定了幼儿认识事物的内部驱动力是兴趣。调动幼儿阅读的兴趣,把阅读系列活动建立在兴趣基础之上,是搞好幼儿阅读的关键所在。幼儿具有好奇心、探求欲,因此,早期阅读并不单是发展幼儿的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启蒙幼儿的阅读意识,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二、创设阅读环境,提供阅读机会

创设良好的适合幼儿阅读的环境能有效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而且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幼儿带来激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注重了阅读环境的布置,首先,我们会选择一个有足够空间,光线比较明亮的,而且不受其他区域干扰,比较安静的地方。其次,是在足够大的空间里设计图书的摆放,要考虑到适合幼儿的高度,方便幼儿阅读时进行有目的地选择和取放。

三、开展阅读指导,掌握阅读方法

幼儿在“阅读”各种图书的过程中,我们美其名称之为“阅读”,实际上他们主要是观看图书中的最吸引眼球的“图画”部分。

在指导幼儿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指导幼儿如何去看图画,要借机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与想象力,让他们明白可以从图画中也可以从文字中获得有意义的信息。其次,在幼儿阅读后,教师布置幼儿简单表述自己明白的图书内容,或者向幼儿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与幼儿一起开展讨论,从而加深幼儿对阅读内容的印象,逐步提升幼儿的反思和假设等能力。当出现故事发展的时,可以设计一些假设性、创造性的提问,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教师要对幼儿的进步进行合理地激励与评价,对表现好或进步明显的幼儿进行表扬的同时给他们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他们在阅读时能根据图意转述出图片的意思及表达的内容。

四、持之以恒,培养阅读习惯

幼儿园教育的重点是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帮助小朋友养成正确的阅读姿势,我们可以将正确的阅读姿势要求编成节奏明快、简单有趣的顺口溜,渗透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生活的活动中。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活动中体验,懂得要在光线充足的地方看书。但避免在阳光下阅读,不躺在床上看书,不趴在地毯上看书等。看书时身体要坐端正,书和眼睛保持一定的距离,阅读时间不能太长,免得眼睛累。阅读时从封面开始,从左往右,从上往下仔细看,然后一页一页往后两指捻翻,也可以把正确的阅读姿势用相机拍摄下来,并写上一些简单的文字,张贴在墙上,时刻提醒幼儿。

五、鼓励亲子共读,树立阅读榜样

家庭教育是育人的启蒙阶段,是一项基础工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第一重要因素,是其他教育不能替代的。因此,“亲子阅读”的话题越来越被更多的人们关注,越来越多的父母也认识到亲子阅读的重要性。亲子阅读,是一种学习手段,也是一种生活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家长教会孩子如何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亲子阅读,是一种美丽的休闲。于是我们主动与家庭配合,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科学的阅读知识和理论,进一步拓展幼儿阅读能力。

通过实践,我也惊喜地发现,我班幼儿对阅读活动有了浓厚的兴趣。阅读区的图书成了他们最忠实的伙伴和朋友。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由阅读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词汇变丰富了,语言流畅完整,思维活跃,更为今后的阅读和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我们要把生活中阅读、课堂内阅读,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多措并举,提升幼儿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沟通交往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保持一份好奇心、拓宽他们的创造性,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寄石,楼必生.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周可.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篇11

【关键词】一年级 课外阅读

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022-03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古至今,从中到外,这些名言警句向我们一一阐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明确提出了要增加阅读量,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相对于课内阅读而言,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课外阅读书报、影视作品、网络资源等语文学习方式的一种。笔者在120名学生中调查发现,90%的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已初步具备了阅读行为,但由于识字能力有限,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因此,培养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重任,往往落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身上。不少教育专家、同行,在关于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相关课题上做过不少研究,收获了不少成果,笔者就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五年的探索和实践,根据小学一年级新生所处的不同阶段,总结了有延续性、操作性强的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策略。下面,结合学生初启阅读大门阶段、具备拼读能力阶段和具备阅读能力的三个阶段,笔者从学生学情、教师策略、家庭策略三个方面试做论述。

一、初启阅读大门阶段(入学第一个月)

(一)分析学生学情

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是其形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最重要的阶段。告别了幼儿园,一年级新生在新学期带着懵懂兴奋的心情踏入小学校门,对新的环境充满好奇,求知好奇的需求欲成为学生开启阅读大门的钥匙,引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内部动机。然而,由于学生的识字量有限,要能够自由地阅读课外书,这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大部分学生拿起书本,往往只是在看图猜故事,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行为。

(二)实行“强制阅读”规范行为

阅读作为一种从书面材料中获得信息的过程,必然会受到一定阅读动机的激发、维持和指向。阅读动机分为四个维度:内部动机、外部动机、社会动机和自我效能动机。从课外阅读动机来看,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内部动机是由好奇、投入等重要原因所激发,外部动机是指由外在的刺激而引发。前面提到,一年级新生还没有形成阅读文字的能力,他们的阅读动机主要靠外部刺激去引发,可塑性非常强,绝大部分具有顺从他人的行为特征。入学初,教师对新生进行“强制阅读”训练,这是基于儿童行为特征的一种行动策略。教师应如何“强制”学生进行阅读呢?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曾提出“五要”读书法,其中对于时间的要求是“天天读”。入学初,教师要求每个学生为班级图书角捐赠三到五本图书,供同学之间交换阅读,解决书源的问题。每天,学生走进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自行到图书角挑选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然后开始晨读。由于学生们认字并不多,笔者只要求他们会看图猜故事即可。在课堂上,笔者还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后等待老师批改作业的空闲时间里,也要阅读书籍,真正做到“天天读、时时读”。这个阶段学生阅读的主要任务是能静心安坐,做到读书时不闲聊,不做别的事情,专心阅读15分钟(时间长了他们也坐不住),至于看什么书、怎样看,教师不做具体要求,而是重在养成学生时时看书的阅读习惯。教师也要身先垂范,和学生一起静心读书,以实际行动告诉学生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践证明,在教师的“强制”要求下,绝大部分新生都能够初步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营造浓郁家庭氛围,言传身教

父母可以促进儿童发展成就动机,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保持对儿童较高的成就期望,并细心地评价他们的成就;二是介入儿童阅读成长的行为之中去。在阅读活动中,父母介入的一种方式是在家中为儿童提供适当的阅读材料。入学初期,教师要和家长做好思想沟通工作,争取获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为儿童设立家庭图书角,创设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和氛围。图书角具有一定数量的书籍,书目最好挑选以拼音为主,符合儿童审美趣味的图书,如绘本等。父母介入的另一种方式是读书给孩子听。入学初的第一个月,笔者要求家长每天晚上给孩子读一个绘本故事,在读的过程尽量激发孩子与父母进行更多的口语交流。父母介入阅读活动,就是告诉孩子:阅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亲子间愉快的相互交往,激励儿童更多地去进行阅读。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是学生养成课外阅读习惯最为关键的时间点,教师与家长要不怕繁琐,坚持不懈地营造家庭阅读氛围,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具备拼读能力阶段(入学第二、第三个月)

(一)学生学情分析

在家校共同努力下,经过一个月的强制阅读训练,学生基本养成了早、午、晚按时阅读的习惯。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完成了拼音的学习,初步具备拼读汉语拼音的能力,能够逐步独立阅读拼音读本。

(二)“同伴合作共读”策略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集合了人的动机、认知、情感、社会的众多因素。刚入学的学生,教师如果只是对其采取强制阅读措施,没有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部动机,容易使学生失去最初的新鲜感,产生敷衍阅读的行为。如笔者曾发现个别阅读困难的学生只是坐在位置上干耗时间,完全没有用心地阅读。再者,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提到:人在满足生理与安全的需要后,产生情感和归属上的需要,认为群体中的每一员都有归属集体的需要,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关心与照顾。因此,同伴交往的需求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具有维持阅读行为的功能。基于这一观点,结合本阶段学生的学情,笔者提出“同伴合作共读”的策略:要求学生以同桌为单位,每天两人轮流朗读带拼音的书籍。如第一天学生A读书给同桌B听,并把自己的疑问或者感受告V同桌B,B根据书的内容和A进行交流讨论。讨论后,B可以对A的读书态度、读书效果进行模糊评价(如评星级),如“同桌A读书态度不够认真”等,B把A的读书情况反馈给教师,让教师及时对A进行辅导教育。第二天,两人交换读书任务。这样相互督促,避免学生读书时出现“人在心不在”或“有口无心”的问题。由于学生读书容易出现漏字、跳行的问题,教师要教会学生使用逐字逐行指读的方法,而对于个别阅读困难的学生,教师最好能手把手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帮助他们尽快学会自己阅读书本。这样的阅读活动,满足了学生建立相互交往关系、融入团体的感情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一方面帮助学生渐渐养成认真读书、边读书边思考的阅读习惯,学会“怎样去读书”,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拼音学习成果,促使学生将课内外知识融会贯通,活跃读书思维。

(三)家庭“亲子共读”的策略

家长介入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中进行亲子共读,要求孩子读书给父母听,并请家长填写《家庭读书记录表》。表格内容包括日期、阅读书目、具体页码、阅读时间、问题和感悟、阅读评价(评星级)等内容。教师要定期检查《家庭读书记录表》,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实践证明,家庭亲子共读能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态度,提高他们的阅读技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成效。

三、具备自主阅读能力阶段(入学第四个月到学期结束)

(一)学生学情分析

随着语文课堂学习的深入,学生认识的汉字越来越多,其阅读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逐渐具备了自主阅读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积累与沉淀,学生开阔了眼界,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促使他们的阅读愿望比入学初期更为强烈。此时,学生对阅读的广度也有了更高的需求,需要学校、教师、家长为他们提供更多更有趣的阅读材料。

(二)教师加阅读指导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读什么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阅读动机取向所决定。教师有意识地激活学生的阅读动机,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持续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内部动机。在前两个学习阶段,教师着重从读书时间、读书方法两个方面,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到了第三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升,教师便可以顺势而导,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书目去读,使学生知道“读什么”会有意思。在阅读书目的选择上,读物相对太难或者太容易,都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动机,教师可以推荐难易适中、内容健康的书目供学生或家长选择,如童话故事、探险小说、绘本故事、《十万个为什么》等。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选择在学生之间传阅度较高的书籍,与全班学生共读,讨论该书的优缺点,教会学生选择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书籍进行阅读。教师还可以借助影视作品推荐相关书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观看《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动画作品后,推荐学生阅读儿童绘画版《西游记》,再与学生讨论影视、网络作品和书籍作品的优势与劣势,比较碎片化阅读和整篇(本)阅读的优势和劣势,鼓励学生多读好书、读整本书。

(三)家庭拓宽阅读渠道

来自学校同伴和家庭的书籍往往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愿望,教师应及时为学生拓宽阅读渠道。除学校的图书馆外,笔者提倡家长在假日带孩子到图书馆借书、看书,与孩子分享阅读的乐趣,图书馆的物理环境、人文氛围,以及父母积极参与阅读活动的态度,都能对学生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这样的阅读活动,拓展了学生阅读的范围,增大了阅读的数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

(四)学校创建阅读平台

群体动力学理论对个体阅读动机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除了学生学情、教师和家庭因素外,学校自身也要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为学生积极创设情境,开展一系列阅读交流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利用团体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动机。笔者所在的市、区、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读书月”活动,如讲故事大王比赛、课本剧表演、古诗词背诵比赛、知识竞赛、诵读比赛等。学校班级也经常进行“好书推荐”主题班会,每班每周设立一节在学校图书馆进行的阅读课。每一年,学校定期举办“书香少年”“书香家庭”的评选活动。笔者积极发动学生参与读书活动,学生们也因此取得一些成绩,如笔者所教授的班级,多次被评为学校“书香班级”,一些家庭和学生被评为市级“书香家庭”和区级“书香少年”,笔者本人也被评为区级“十佳读书人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极大地激发着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此外,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或是写句子、写话训练中,笔者经常表扬那些善于积累课外知识的学生,激发学生从课外阅读中获得成就感。由实践可知,竞争、激励、成绩对于学生来说显得非常重要,来自别人的尊重,受人赏识、注意或欣赏,满足了学生被关注的需求,唤起学生阅读兴趣,持久引发阅读动机。在此基础上,同伴、教师、家长的榜样作用,不断在学生心里发酵,“我要(像他们一样)成为知识丰富、明白事理的人”这种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促使学生持续进行课外阅读,完成从“要我读”到“我要读”的心路历程。

篇12

【摘 要】亲子阅读这也是近年来幼儿教育广泛应用的一种阅读方式。亲子阅读,就是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孩子和父母通过书和阅读建立联系,增进沟通,丰富孩子的课外阅读。宝宝与父母一起阅读,可以共同汲取知识,共同进步,孩子与父母的沟通增加了,感情也会递增,可以共同收获读书带来的欢笑与共鸣。通过亲子阅读,可以让孩子更勇敢、有自信、对知识的渴望,最后收获快乐的果实。

关键词 亲子阅读;愉悦;和谐;榜样

什么是亲子阅读呢?亲子阅读这也是近年来幼儿教育广泛应用的一种阅读方式。亲子阅读,就是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孩子和父母通过书和阅读建立联系,增进沟通,丰富孩子的课外阅读。宝宝与父母一起阅读,可以共同汲取知识,共同进步,孩子与父母的沟通增加了,感情也会递增,可以共同收获读书带来的欢笑与共鸣。通过亲子阅读,可以让孩子更勇敢、有自信、对知识的渴望,最后收获快乐的果实.亲子教育专家王淇女士说过:“亲子共读一本书,恩者善德”。我在实践中,体会到亲子阅读的好处还真不少。

一、亲子阅读使幼儿的阅读方式更为方便

有的家长会认为亲子阅读就是每天给孩子讲故事,不需要孩子的参与和配合,故事讲完了亲子阅读也就结束了。其实亲子阅读是陪孩子一起读故事,共同感受故事的内容,而不是讲故事。

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可以是家长说幼儿听,可以是幼儿说家长听,还可以家长和幼儿互相说。亲子阅读时,灵活多变的阅读过程适应幼儿的需要,有时幼儿需要反复听同一个故事,他们每次听相同的故事都会有不同的关注点,家长必须反反复复地读,如果家长答应幼儿再读相同的故事,能让幼儿有一种得到承诺的好感。有时家长可以给幼儿预测故事发展的机会,“接下来会怎样?”让幼儿接着对故事进行表述,当幼儿在讲述中遇到困难,家长可以及时给予帮助,这种可停可进的读书方式,对幼儿的记忆、表达能力等方面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时幼儿愿意将熟悉的内容说给家长听,家长耐心倾听,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为幼儿的语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亲子阅读使幼儿的身心更为愉悦

如今的社会生活可以说是快节奏的。白天,年轻的父母们去上班,孩子们上幼儿园,情感的交流机会与时间相对而言就减少了许多。如果每天晚上用上十几分钟进行亲子阅读,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孩子们的内心就会产生一种“爸爸妈妈很爱我”的幸福感。日久天长,亲情就会像春雨滋润春苗一般,使幼儿茁壮成长。当然,亲子阅读会占用家长们的一点点时间,但这同时也是一种很有意义的享受,在这过程中,你会发现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能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自己也在不断地成熟。

亲子阅读是在任何公共场所中的阅读都无法替代的。它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这快乐的瞬间会深植在孩子的心里,即便大人们淡忘了,孩子们却不会。有许多80多岁的老人,讲起儿时妈妈给他读书的情景仍记忆犹新,而且笑得如一个孩童般灿烂。在父母参与阅读的情况下,孩子不仅仅能得到阅读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在阅读中建立起来的情感交流,是孩子成长中最需要的营养成分。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父母所能给予孩子的这种爱,而正是这种爱让孩子在人生的最初,感受到了阅读带来的幸福,并让其一生爱书。

三、亲子阅读让家长成为幼儿的榜样的力量更为真实

亲子阅读既营造了和谐的亲子关系,而且还可以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对孩子来说,父母、老师和同伴就是他们观察学习的最好榜样。家长必须对孩子阅读中忽略的或不理解的部分,为孩子指点迷津。同时,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的细节,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让故事更为生动,进一步提高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

其实,爸爸、妈妈读书的声音是孩子童年最悦耳的声调。大多数的人,一生的爱好都是从很年幼的时候就培养起来的,也有的是受家庭因素的影响潜移默化。正因为父母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那种妙不可言的心灵对白,使幼儿的情绪愉快而稳定。父、母亲和温和的眼神,亲切、柔和的语言,对幼儿人格性情的良好发育有着极大的益处。而在他长大后,他又会将这种愉快的体验带给自己的孩子。

现今的家庭,经常愿意花费大笔的金钱去装璜亮丽的客厅、舒适豪华的卧房,却舍不得用少许的费用布置实用的书房,致使孩子无法拥有温馨宁静的阅读环境。为了给予家长和孩子们营造一处温馨的读书天地,幼儿园建立了图书阅览室。这一新举措受到了老师和家长们的支持与肯定。在阅读活动中,老师会耐心地讲故事给孩子听,有的家长也参与进来,会认真地为孩子讲故事、教孩子认读文字,甚至有的家长会用心地指导孩子怎样看书,还有的家长在孩子阅读的同时,自己也在专注地阅读有关于幼儿教育的书刊,从阅读中我们看到了家长们已融入了亲子共读的学习氛围。

亲子阅读是一种美丽的休闲,记得西方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阅读是一种终生教育的好方法”。培养起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孩子喜欢读书是父母献给孩子的最好礼物。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受益终身。亲子阅读的目的,不是识字,不是背书,不是教给孩子道理,只是希望孩子能爱上阅读,一个爱阅读的孩子,将来一定是一个具有心灵感知力并愿意与人分享的可造之材。

“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之乐乐无穷”。我相信,有了家长的尽心陪伴,亲子阅读一定能为孩子一生的成长插上腾飞的翅膀,能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古丽孜娜.合作式亲子阅读的有效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0(10)

[2]杨丽娟.当前亲子阅读的误区解读[J].当代学前教育.2010(05)

篇13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外阅读 应对策略

一、引言

不论是英语阅读还是中文阅读,都是我们学习语言的重中之重。同时,英语阅读在小学英语的学习之中也是一个难点,提高课外阅读水平有利于提高小学英语的学习成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因此,重视英语课外阅读的学习,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在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的学习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应当积极寻找解决措施,充分发挥英语课外阅读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二、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缺乏阅读兴趣。小学阶段的孩子,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很难对阅读产生兴趣。首先,小孩子在幼儿园阶段以玩耍为主,学习时间较少,而进入小学之后,学习时间明显增多,很多小孩难以适应这一变化,他们在学习时间常常难以集中注意力;其次,小学生掌握的知识较少,英语词汇积累不多,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会受到较多的阻碍,使他们感到挫败,难以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最后,在这个数字时代,小学生由于自控能力较弱,他们常常受到手机游戏、网络游戏、电影视频、动画影集等娱乐活动的诱惑,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外阅读。

2.课外阅读资源匮乏。在中国的教育模式中,英语学习的进程相对较慢,小学学习阶段的很长时间都用于字母和基础发音的学习,以至于在小学五六年级甚至初中阶段才开始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这种情况大大缩小了小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的范围,适用于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资源也极度匮乏。在中国一些比较落后的乡镇学校,由于资金不足,加上师资匮乏,英语课外阅读几乎成了奢侈品。另外,部分教师和家长仅仅把课外阅读当成一个任务,将一些晦涩深奥的英语资料提供给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较多,有无人指导,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彻底消失,更有甚者,对英语学习产生厌恶,影响英语的后续学习。

3.轻视英语课外阅读。应试教育是中国现代教育的一大特色,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他们将学生的成绩放在第一位,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却忽视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部分家长甚至认为课外阅读是不务正业,浪费学习时间。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严重阻碍了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的实施,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4.缺少课外阅读指导。由于小学生的心智不够成熟,学习自主性不高,知识储备也比较有限,他们在课外阅读中遇到困难是常常选择放弃,这严重降低了英语课外阅读的质量,远远达不到课外阅读的目的。教师放任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导致学生在阅读中遇到问题时无法及时解决,直接影响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影响了英语的学习成绩。

三、改进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现状的应对策略

1.培养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兴趣。小学生往往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于新鲜的事物兴趣比较浓厚,也有求知欲和好动的表现。所以培养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课外活动或者教学活动来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在课外英语阅读活动中的参与度。相对愉快的阅读环境,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可以帮助更好的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例如在学习英语课本中的best、biggest等词汇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并举行英语手抄报的形式进行比赛,让学生查阅英语资料,把全世界上跟best、biggest相关的人或事展示出来。

2.加大对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视力度。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为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质量,首先就应该加大对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视力度。首先,英语教师要对小学生及其家长晓之以理,向他们阐明英语课外阅读的必要性,鼓励和引导小学生多开展和参加一些英语课外阅读的活动,创新和优化英语教学方式,为小学生参加英语课外阅读奠定一定的基础。其次,英语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将英语课外阅读的读后感纳入下次英语课堂讨论中,将学生课内外的英语学习相结合。最后,学校还可以开设英语课外阅读兴趣班以及英语角等,并将英语课外阅读成绩纳入期末总成绩中,以提高学生、家长以及英语教师对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视度。

3.完善课外阅读的资源。小学英语教师应在掌握学生的教材知识和英语水平的基础上,因人而异,为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不同层次的英语课外阅读书籍,这些书籍可以来自于学校的图书馆、书店以及互联网。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大对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资料的投入力度,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英文材料、书籍以及优良的阅读环境,促进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在英语课外阅读资料的选取上,应该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范围,兼顾资料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参考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选择英语课外书籍,如童话故事书《开心小读者》就比较适合小学生,书中的英语句式和内容相对简单,人物画面丰富,易于为小学生所接受。

四、结束语

本文详细分析了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改进策略。但是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低下,需要小学英语教师及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引导小学生加强英语课外阅读,提升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的综合运用水平。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课外阅读 地位 兴趣 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可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好母语――语文学科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主要靠课堂教学来培养,而课外阅读则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对课内知识的应用。如何让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得到落实并养成习惯呢?下面谈谈我在实践中的体会。

一、明确地位促阅读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优秀的课外读物对学生拓展知识视野,陶冶情操,启迪思维,增强理解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为了达到要求,我们开展“三本学习”。刚开始有家长提出质疑:大力提倡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会不会对他们正常的学习造成影响呢?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例子,它只起“举一”的作用,为课外的“反三”奠定基础。课外阅读内容丰富,超越时空,包容无限,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只要对学生的阅读给予正确引导,让学生读有益的书,不但对学习没有影响,反而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水平。

无数事实证明:凡是语文成绩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没有一个不得益于课外阅读。

二、培养兴趣激阅读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如果学生喜欢阅读,乐于阅读,开展课外阅读的活动就顺利多了;如果学生怕读书,就会马虎应付。一个人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又怎么能做好呢?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必须激起学生对阅读的强烈期待。在学生接触具体的作品之前,可以有意识地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趣闻轶事、作品人物和故事情节等进行一些烘托性介绍。如,刚教完《草船借箭》一课,为了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小说的内蕴,我在班上向学生介绍了《三国演义》全书的风格、特点及主要情节,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桃园三结义”、“赤壁之战”、“空城计”等脍炙人口的故事,这些生动、精彩的故事使同学们大饱耳福,也大大激发了他们对阅读文章原著的兴趣。

三、丰富资源保阅读

充足的书籍是保障学生能开展正常的课外阅读的条件之一,沐浴在我校市级“书香校园”里的学生,身处文明和谐的文化环境之中。我们每个教室都设置有“图书角”。我发动每位学生从家中带来3本以上的课外读物,充实图书角,另外还发挥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甚至书店的作用,有计划、有选择地介绍一些名人佳作,鼓励学生博览群书。

此外,我还利用自己的藏书丰富他们的阅读。如我收藏的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的校园小说系列《淘气包马小跳》等,不仅得到许多学生的喜爱,连我也爱不释手。我把自己的书借给学生轮阅,班里很快形成了“马小跳”阅读热,学生的阅读热情被高涨激起。

四、养成习惯乐阅读

一个人的习惯如何,常常可以决定他的成败。好习惯让人终生受益,爱看书的好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

1、用心阅读勤积累。

儒家大师朱熹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我还要求学生做到“手到”。一个人读书,如果只去读,不用笔做记录,看似在知识的大海中遨游,但时间一长,收效并不大甚至一无所获,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少年时代的老师徐特立曾经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他教导学生多读书,要求学生认真研读,深刻理解,不能走马观花。在他的指导下,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书籍,并且做到随手记录,甚至到了晚年,他还是那么认真、那么勤奋地读书。因此,我指导学生选好阅读材料后,要求他们把读到的好的词语、段落、篇章随手记录下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2、交流阅读育信心。

教育心理学认为,一个成功常常会导致另一个成功。尤其是学生,如果他们的学习能得到老师、同学或家长的夸奖,是再高兴不过的事了。我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有目的地定期开展读书心得的交流活动,使课外阅读能持久地坚持下去。

如在班上掀起读“马小跳”热之后,我抓准时机,既组织学生在班上交流,也让他们写读书心得。一向不太爱学习的王军在读后感中写到:“我最喜欢马小跳,他和我一样淘气,不爱做作业,爱惹事,仿佛就是我的影子。他的爸爸叫马笑天,是玩具厂的厂长,从来不因为马小跳的学习成绩差而打他、骂他,所以马小跳整天都很快乐。可是,在我家里,为了我的学习,爸爸妈妈不知动了多大肝火……我非常羡慕马小跳。”我趁机引导他:“在阅读这些作品的同时,你能想到自己,说明自己在成长,在前进。如果你从现在开始,改掉身上‘不爱做作业,爱惹事’的坏习惯,得到的快乐将会更多,更多。你说是吗?”这以后,王军似乎一下子长大了,纪律、学习成绩明显有了好转。可见,良好的阅读交流加上及时的鼓励、帮助,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成功感,促进学生自觉阅读。

3、自觉阅读养习惯。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博览群书,成为有出息的人。有些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看书,每天半小时,甚至更多,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就算不去命令他看书,他也会十分自觉。也有些孩子认为,自己既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周末又要参加特长班或者其他补习班,觉得时间不够用,再加上热衷于“游戏”或者“卡通”片,所以不喜欢看书。

教师是引导者,应注意克服学生的不同情绪,既要给学生订出合适的阅读目标,以促使他们不懈地努力,又要避免“书迷”、“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的现象产生。学生只要自觉地从“要我读”到“我要读”,从狭窄的天地里解放出来,其阅读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语文教学的实践一再证明,凡是课外阅读组织得好的,教学效率就高;凡是课外有益读物读得多的学生,学习效果就好。语文教师要以教材为凭借,努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引导学生广泛涉猎课外知识,丰厚知识底蕴,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世界和未来的知识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