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2 17:22:1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初中课外阅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课外名著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7-9年级学生,要求更为明确:“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但据调查研究,目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对尚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更是如此。因此,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初中生好读书、读好书的关键。笔者结合多年来语文教学经验,就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进行如下尝试。
一、课内课外超链接,一石激起千层浪
1、巧借课文,以点带面
叶圣陶曾说过,课外阅读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推荐初中生阅读的《水浒传》、《三国演义》、《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童年》等文学名著大多与教材有所链接。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挖掘兴趣点,适时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名著。如教学《杨修之死》时,我不仅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品析了杨修锋芒毕露、恃才放旷的性格,曹操心胸狭窄、阴险奸诈的本性,杨修之死的原因。还向学生提出“曹操真是个小人吗?为什么他能够成为当时实力最强大的军阀呢?请同学们到《三国演义》中去寻找答案吧!”以此激发学生探索三国历史、认识三国人物、阅读《三国演义》的浓厚兴趣。课后,学生中很快掀起了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的热潮。
2、名著导读课,抛砖为引玉
人教版7-9年语文课本每册都安排有《名著导读》,由此我在教学实践中专门开设了名著导读课,形式上可以由教师介绍名著精彩片段,也可以请学生来谈读经典名著的心得,还可借用多媒体抛砖引玉。目的只有一个:向学生推荐名著,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如在教学《十则》后,在名著导读课上,我先播放了百家讲坛中《于丹心得》之《人生百年,孰能无憾》,学生们顿时被其精彩的内容深深地吸引。我抓住时机对同学们说:《论语》这一经典博大而精深,富含生活的哲理,能给人智慧和启迪。同学们不妨课外去读一读《于丹心得》这本书,肯定会获益匪浅。
二、营造班级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环境造就人,耳濡目染的力量是巨大的,班级中浓浓的书香氛围毫无疑问会对每一位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产生很强的感染激发作用。我每接手一个班级,都会从以下几方面去营造阅读的氛围。
1、精心打造教室图书角
在教室里设置一个图书角,图书角只摆放报纸杂志,一般来说,《贵州教育报》、《黔西南日报》、《兴仁报》、《初中辅导》、《读者》、《课堂内外》是必备,另外学生还可推荐报刊。报刊由语文课代表专门负责购买、更换,经费源于班费。课余饭后,图书角往往是人气最旺之地。假以时日,那些原来不爱看书的学生也慢慢成为图书角的常客。
2、创建班级图书库
创建的纸质书库办法就是在做好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对学生家中的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藏书进行登记造册,作为班级图书馆的备借图书,并公诸于众。学生想借书时,向语文科代表申请,由课代表出面向该书所有者收取,然后借出,并做好登记。要求借书人按时归还,并保证书的完好无损。书非借不爱读,很多的学生往往对家中藏书束之高阁,而对在班级书库中所借之书看得津津有味。经过一段时间,班级学生的课外阅读蔚然成风,学生的读书热情倍增。
三、开展系列竞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竞赛是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之一,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经常在班上开展一些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阅读,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1、开展箴言积累竞赛
在教室后的班级文化墙上开设一个专栏,每天由值日生推荐板书自己认为最好的经典箴言,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爱人者人恒爱之,恨人者人恒恨之”、“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等,同时,要求全班学生人手一本箴言积累册,每天都将张贴栏中的箴言摘抄下来。当一轮展示完毕,由全班学生打分。取其平均分作为学生语文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这种竞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也促使他们在阅读中要用心品读,提高阅读的品质。此外,全班学生每天都能摘抄一条箴言,日积月累,这也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2、举办故事演讲比赛
初中生很喜欢听故事,也很喜欢讲故事。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每学期都会在班上举办一次讲故事比赛或演讲赛。七年级举办讲故事比赛,八、九年级举办演讲比赛。全班学生既是参赛选手,又是比赛评委,取其平均分作为学生语文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这种竞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课外进行广泛阅读的兴趣。
3、开展读书征文比赛
读写结合,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也能很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每年暑假,我班都会开展各种读书征文比赛。既可以是老师根据教材推荐书目的读书征文竞赛,如“《名人传》读书征文比赛”、“《三国演义》读书征文竞赛”等,也可以根据上级要求的读书征文比赛,如“《我是五好小公民》读书征文赛”、“‘祖国好?家乡美’读书征文大赛”等。学生在比赛中获奖,获得了课外阅读的成就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便更为浓厚。
总之,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身体力行,勇于创新,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措施,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内驱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使之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文化品位,为推进素质教育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课外阅读;现状;研究;策略
一、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意义
课外阅读是中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课外阅读对于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课外阅读可以弥补初中生缺乏的课内阅读教学课,增加学生的知识,扩宽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了解多彩的世界,开拓眼界。第二,课外阅读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知道真善美的真谛,了解什么是假恶丑,帮助他们养成优秀的道德品格和健康的人格。
二、当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当前初中生课外阅读主要表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学生有阅读兴趣而未能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未能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他们有兴趣阅读,但在调查阅读方式上,只是看看概况、浏览,读完认真思考、细读的占少部分,能够“作读书笔记、摘抄”和“背诵”的更少,而有些学生从不和别人交流读书感受。
2.学生有阅读数量而无阅读品位。目前初中生经由多种渠道已经阅读了不少的书籍,但目前图书市场混乱,卡通画册、武打言情小说、明星娱乐画报等杂乱的书籍填充进来,占据学生的心,当下潜心阅读中外文学经典著作的初中生实在少之又少。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但没有阅读品味。
3.学生有阅读需求而无充足的图书和理想的阅读环境。目前初中生过重的学习压力导致其在学校的课外阅读时间不能保证。学校图书馆或者阅览室搁置少用,学生无法正常享有在里面阅读的权力。此外,家庭也无法给孩子提供充足的阅读图书,社会上适于学生阅读的一些图书馆也是凤毛麟角。
4.学生阅读的行为而无阅读测评的科学体系。当前没有阅读测评的科学体系去敦促学生的阅读行为,导致了课外阅读质量不高。学生仅仅为了阅读去阅读,为了娱情而粗浅阅读,并没有进行阅读测评的意识,学校,教师及家长更没有建构起阅读测评的科学体系。
三、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不理想的成因分析
(一)缺乏有效指导,缺乏有效的阅读方法
初中生有阅读兴趣,但毕竟年龄较小,没有良好而正确的阅读方法。有些学生随性地浏览阅读,没有好习惯又不能持续阅读。有些初中生阅读一本名著,做不到细嚼慢咽,细细地消化,只是粗略浏览,看过就忘掉,里面的很多内容都混乱不清。因为缺乏督促,缺乏老师指导,阅读方法不得当,学生做不到高效阅读。
(二)阅读物种类单调,阅读品味降低
大多数初中生不喜欢阅读经典著作。与名著相比,处于青春期懵懂的他们更喜欢阅读一些故事性强的媚俗小说,男生喜欢武侠小说,很多女生喜欢校园情爱小说,阅读较多,而这些小说无论是从语言还是内涵,都是十分低俗、肤浅的。这些粗制滥造的读物流行泛滥开来,充斥了学生非常有限的阅读空间,浅薄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深度,因而导致学生阅读种类单调,阅读品味降低。
(三)看书渠道和购书费用阻碍了课外阅读
目前,学生有阅读需求,但是由于各种条件所限,当下有些学校没有图书馆,不少学校即使有图书馆或者阅览室,也几乎不向学生开放,并且不对外借出。学生很难从图书馆借到书。家长给学生购买书,书籍的购买费用也不低,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必然缩小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范围,减少了阅读机会。
(四)教师和家长陈旧的观念影响了课外阅读效果
从学校,教师这个层面来看,为了追求升学率,为了排名次,教科书、习题集成了支配、主宰他们生活的全部内容。不少教师反对学生读课外书,认为读课外书费精力,费时间,不如做一些习题实惠。布置给学生大量的作业,使学生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读书,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
四、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基本机制及策略
根据以上所述课外阅读的现状,我们应该善意地符合客观实际地提出一些有关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合理化建议。
(一)选择适当的读物,提高课外阅读质量
选择健康的、符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课外书对于初中生的成长影响重大。初一的学生,还稚气未脱,好奇心强,充满了梦幻,那些神话、童话、寓言、科幻故事等,像《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西游记》、《哈利波特》等等。进入初二阶段,又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读《狂人日记》、《朝花夕拾》、《骆驼祥子》、《背影》等等作品的评述或读后感,以辅助课堂关于鲁迅、老舍、朱自清等课程的教学。初中三年级学生,想法相对成熟,推荐书籍范围可以扩大,应该介绍一些相关的外国作品,如《泰戈尔诗集》、《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可以丰富其阅读种类,提升其阅读质量。
(二)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加强读法指导
1.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首先应该尊重初中生的阅读自由。教师家长要在一定范围内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尽情体味自由阅读的乐趣,久而久之,他们自然就会产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2.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读笔记,要求学生把好词佳句分门别类地记下来,可以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检查学生读书笔记,并指出笔记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反复阅读的好习惯。
3.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首先,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相结合。其次,课外阅读和听说写多方面结合。第三,与学校活动结合在一起。第四,拓展内容,引导学生掌握阅读中外名著的方法。第五,拓展阅读途径。
(三)加大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的建设力度
首先应加大图书馆或者阅览室的开放力度。其次大力采购专门图书,加强图书馆藏,尽量拿出一部分可用经费专门购置图书,或者向上级申请经费建设图书室。学校有图书室,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阅读,也可以将书借出,随时阅读。在教室里建设图书角也是好方法,图书角中的书可以定时向学校图书室去借,还可动员学生将自己购买的书每人带二至三本,只要有时间学生就可以把书取来进行阅读了。
(四)引导学校、教师和家长更新阅读观念
引导学校、教师和家长更新阅读观念,加快建构起系统的课外阅读测评体系尤为重要。老师应努力探究课外阅读评价方面的工作,比如: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指标多维化、评价对象全面化、评价方式多样化举等。引导家长更新阅读观念,帮助教师建立测评体系,与学校和老师共同努力,初中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指日可待。
结语
综上所述,课外阅读是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应该大力支持初中生课外阅读,采取促进初中生课外阅读的一些具体策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学会阅读、喜欢阅读,让阅读成为每一个初中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作者单位: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杨彩霞,杨志明.试论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1(02).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兴趣;方法;习惯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也是阅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课外阅读指的是学生在平时上课之外进行的相对比较独立的阅读活动,它在场地及内容上相对比较自由。所以,这是对学生课堂阅读的一种充分补充,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种种原因的影响,如有许多教师与家长本着应试教育的想法,认为学生看课外书会使学生分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前程,并持反对意见。
实际上,对于学生来说,课余读一些课外书,是一种休息,是一种放松,甚至还是课堂的延续,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吸取知识的阵地。甚至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课外阅读比起课堂来更有兴趣,因为在读课外书时学生没有负担,没有压力,只是凭兴趣来。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课外阅读对于自己语文知识的拓展及能力的提高有多大的影响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课外阅读的作用日益显著,教师也应该重视起来,把握机会,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并加以引导,使学生不但更有兴趣,还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使学生开掘眼界,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对课外阅读的看法及体会。
一、教师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虽然有部分学生喜欢课外阅读,有些还非常喜欢。但是我们也要从中看到,学生的喜欢有很大部分是针对自己的兴趣,如有的喜欢看漫画,有的喜欢看网络小说,有的喜欢看天文地理。因此,教师可以从这里入手,让学生意识到广泛的课外阅读可以拓宽视野,可以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但是课外阅读也要注意书的选择性。
二、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有很多学生不喜欢课外阅读,因此,教师需要对他们进行引导,如张贴一些名人画报,或经常给学生读一些课外故事,或是开展一些读书活动等,在校园给学生形成阅读环境,使学生感受到快乐,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教师要给学生选择好书
虽然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时候有着很大的兴趣,但是教师要注意到学生的兴趣点,不能只让学生凭兴趣去阅读。毕竟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不是很成熟,教师需要在学生阅读的时候尽量给予引导,引导学生读好书,读一些对于学生学习、成长、思想道德的培养,人生观的正确导向有积极影响的书籍。
因此,教师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类别上要精心选择,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挑选合适的、有趣有益的课外书,并及时与家长沟通,使家长也明白到读书的重要性,并与家长联手为学生推荐好书,起到引导、监督作用。
四、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课外阅读由于其特点,比较自由,而且学生容易受其他事情的影响,不能像课堂上那样集中精力与时间,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1.学会精读与泛读
精读就是精心阅读,阅读材料的同时,要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分析深刻理解材料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思想,所要表达的作者情感等。泛读就是简单粗浅地读,只需浏览即可,点到即止,不必深究。
有些书需要精心阅读,有些书却只需要走马观花。如何选择就要看学生的兴趣与自己的特点,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的特点,给学生以建议,如在学生兴趣范围内,喜欢文学的学生可以精读一些名家名作,学习其中的遣词造句,文章内容的构思及情节的转折等,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对于喜欢数学的同学可以精读一些推算类的课外书,以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相关学科的水平。
2.多思考,勤记录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要细读,还要深入思考,想让阅读给自己的学习、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影响,起到作用,就要多思考,思考好文章的内容、其表象、其实质,从中学到东西。
俗话说得好:“好启发不如烂笔头。”好词好句好段落,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为什么这里用这个词好一些?为什么这种说法就好一些?把这些好的词句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在自己的习作中就可以信手拈来,使自己的作文水平乃至语文能力提高。
五、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受学生实际情况所限,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如有的学生习惯睡觉前阅读;有的学生喜欢饭后阅读;有的学生喜欢一边阅读一边记笔记;有的学生则习惯阅读完后再做总结等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把不好的习惯改正,使学生留下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则会跟随其一生,使学生在学习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此外,教师还要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性的评价和及时的帮助,使学生对阅读更有兴趣,更有激情。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能力 培养
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重视培养阅读能力”在教学中,听说、读、写自然是联系在一起的。但通过“读”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笔者认为,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能力,可以尝试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精选课外阅读内容,指导课外阅读方法和开展各项课外活动几个方面去做。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教育理论表明:“兴趣能极大地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对符合兴趣的学习,人们能长期坚持,丝毫不感疲劳,同时还能达到最优化的学习效果。”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呢?这里可以尝试从一下两个方面去做。
其一,利用好阅读指导课。这是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课外阅读兴趣的主要途径。因为学生在开始阅读时,常常处于盲目状态,遇到困难不知所措。而且大量、长期、机械的阅读活动常常使学生产生枯燥感。所以要求给学生讲授英语阅读的方法,如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利用词的派生、转化、合成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引导学生从上下文猜词义,巧妙运用同义互释法,判断推理法等。并结合方法的指导,说明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让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引发他们求知欲望。除此之外,还要善于挖掘阅读教材中的趣味性、思维性和知识性。在阅读指导课上,教师可采用或简述书中大意或摘读文中的精采章节或提出书中的要点,或解释疑难词句等方法,做到语言生动诙谐,分析明了透彻,解释有说服力。
其二,利用好课前五分钟值日生汇报。 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每天上课前拿出五分钟让“值日生”读自己课外选的英语文章,讲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这样即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督促学生养成坚持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另外,定期举办班级表演会。学生阅读了某些优秀作品后,教师可把一些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作品改变成小剧本,让学生表演,寓教于乐,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
二、根据实际情况、指导课外阅读内容
时下,英语课外阅读资源可谓名目繁多,教材、、报刊、杂志、各种名著和一些网络资源,面对这些资源,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的英语阅读资源主要有:一是,中学生英语读物,如《英语画报》、《中学生英语读写》、《英语周报》等刊物,其次,学生在坚持阅读课外读物的同时,也应该开始接触名著名篇,如《Snow-whiteAndseven Dwarfs》、《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等浅易读物。三是外文报纸和知识性刊物,教师应当强调学生天天看报,养成及时了解时事的习惯,可增强作文的时代感,它们对学生扩大知识面,对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也是十分有利的。
另一方面,教材是以文本形式呈现的第一课程资源,也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重要阵地。合理利用好教材,加强英语阅读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课文阅读教材侧重于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要点和中心,即着眼于文章的整体理解,这一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阅读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为课外独立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循序渐进、传授课外阅读方法
英语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延伸,也是学生运用知识,开拓视野、发挥才干、增长能力的必要途径。但由于学生缺少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导致学生阅读能力较低,阅读兴趣不高。因此教师有必要给学生传授一些英语课外阅读的方法。
首先,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阅读时慢慢养成:1、集中精力阅读,在阅读正文过程中最后不要停顿。2、要控制自己不读出声,不用笔或手指跟随着词句读,而是直接理解阅读内容的段落大意和全文的中心内容。3、遇到生僻单词尽量不去查词典,养成根据上下文意思或构词法等方面的知识快速判断该词的涵义,实在不懂的词再去查词典,这样就会更快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加快文章的阅读速度。4、要以句子作为意义单位来理解,这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抓住文章的正确意思。
其次,让学生掌握住常用的阅读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程度的阅读方式。英语常用的阅读方法有三种:①扫描式(scanning)阅读方法。这是一种为了寻找某种具体资料或信息的阅读法,通常也叫“寻读”。 ②浏览式(skimming)阅读方法。也就是为了解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而选择的阅读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足够的信息,以便回答有关文章主旨和大意的有关问题。③细读(close reading)法。这是一种让学生理解文章细节段落大意及段落之间的关系,促进对文章篇章结构有更深层次的了解的阅读方法。这样文章的脉络就会很快清晰、明了。
最后,教师要逐步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的学生在阅读时,有逐词地读、念诵地读或心译等不良习惯。
四、融会贯通、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英语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各种阅读活动的开展。每学期举行两次读英语演讲活动,规定演讲的内容必须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来选择阅读过的文章,这样演讲起来便能自由生动,有条理且中心内容突出,以便达到良好的效果。把课外阅读和听说训练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是英语教学中最能启发学生心智、培养学生运用探究学习方式、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学习活动。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阅读理解这一环节在教学中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阅读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因此,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充分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并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外 阅读
我们平常所说的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的一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令人遗憾的是。受到一些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都将课外阅读看成是一种不务正业的行为,觉得这样会耽误学生的学习,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对其明令禁止。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觉得看课外书是一种纯粹的消遣。很少有人能够认识到课外阅读在提高阅读能力,培养阅读习惯上的独特作用。那么,作为教学一线的老师,如何开展课外阅读呢?
一、 指导学生选好读物
说:“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发明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在西汉以前我国就有一千多部书,到清代已有十二万六千六百多部,现在我国每年出版数十亿张书刊画报。目前世界上有三千多万种书,每年以二十多万种书的速度递增。面对这样的书山文海,语文教师要做好导航员的工作,帮助学生慎选精读。古人云:“书富如人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当然,也不能过于偏窄,要精读与博采结合,因为“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课外读物的选择应以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青少年阅读为标准。但往往一些非法出版物和不健康的书籍.在中学生中广为流传,尤其是当前一些不良读物充斥网络,刺激和冲击学生的感官和大脑,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这说明选好读物是课外阅读头等重要的事。
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有当读之书,有当熟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再三细看之书,有必当备以资查之书。书既有正有闲,而正经之中,有精粗高下,有急需不急需之异,故有五等分别之异也。”据此,课外读物可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当读之书”可理解为与课内教学密切配合之书。如学了《渔夫的故事》,可指导读《天疗夜谭》,学了《香菱学诗》,就可指导读《红楼梦》。第二,“当熟读之书”可指读写知识、文学知识、语言基本知识等有助于巩固和拓宽语文知识以及语文能力的书。第三,“当看之书”指各种文化科学知识的书,应指导学生广泛浏览,扩大视野,发展智能。第四,“当再三细看之书”指有代表性又有相当深难度的必读名著。第五,“必备之书”指常用的工具书、重要的参考书等。课外读物选择是项细致复杂的工作,教师要及时了解出版信息,不断扩大阅读面,提高鉴赏水平,做到胸有全局,择优推荐。
二、培养学生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这可以说是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的关键。我们知道。课外阅读本身具有一种自我生成的内在机制。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学生、文本与生活之间实现着多种视界的融通,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产生新的视界;随着阅读的深人,往往会产生出更加深邃的、新颖的、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思维火花。但是这种思维常常只是混乱、粗疏、零碎而飘忽的,还不能算是阅读者自己的东西,必须经过自己的重新筛选、组织,“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过——那种知识、思想方可算是你的了。”否则,一切书籍的阅览、一切思考、一切感想,都有可能成为过眼云烟。因此,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随时记下“智慧的火花”,写下课外阅读内容的提要、体会、报告、编写、扩写、改写、组写等等,还要在这方面做出表率,最好能定时在课外阅读的内容、感想等方面与学生进行交流、切磋。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可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指点,并及时体验发现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充分感受到阅读积累对于自身提高的作用,从而长久地保持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精心指导阅读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教师来讲,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应只是知识,而应该是学习知识的方法。课文阅读是一种学生独自进行的自学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他们会经历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并逐步吸取与转换语言信息。将其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相联系课外阅读的根本特点就体现在“课外”两个字上,而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在课内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总结了几种阅读方法。
其一,泛读与精读相结合。泛读是相对于一般的读物而言的,可以指导学生快速浏览,掌握其中的主要信息就行。泛读材料一般能起到活跃思维、激发兴趣的作用精读是相对于一些与教材相关的文章或是一些名家点评作品.要求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进行认真思考与研究,将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其二,读书要有“四到”。在朱熹所著的《熟读精思》中有这样一句话:“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所谓“四到”就是要我们进行思考,开动脑筋;“眼到”是要我们且读且思;“口到”是要进行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来理解文章。对于这三者的关系。朱熹也明白说过:不到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古人的学习方法到今天仍然有效。但是,对于初中生。我在“三到”的基础上又给他们加了一个“手到”。目的就是让他们养成勤动笔的习惯,多看、多记。
四、组成相容、互补的阅读小组
信息论告诉我们 :学生的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同伴。因此。组织好阅读小组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又一个重要方面。阅读小组一般由学生自由组合而成,认输可在 4-6人之间。可考虑方便性、相似性、补偿性等因素。这样,志趣相投、心理相容、智能互补等 良好小群体的心理原则可落实:学生个体内在的“群体感”、“亲和感”、“友谊感”等能在社会交往中得到较好体现 ;学生的“归属感”、“认同感”、“群体支持力量”等方面的心理效应也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但是组成阅读小组的这些优势不是自然而然地体现的.还需要学生主动地、协同地进行阅读 ,学会彼此倾听、共同讨论、相互借鉴、吸收,达到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实现小组成员的智、情、意等方面的共同发展、提高。
语文学习离不开课文阅读,课文阅读是语文学习最给力的配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优秀的诗歌、散文、小说,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能帮助学生提高智力,陶冶情操,并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大量的教学实践与学生个人都证明,学生阅读健康的课外书越多,语文成绩与能力提高就越快,学习收到的效果就越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