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竞技体育发展范文

竞技体育发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2:10

竞技体育发展

篇1

随着首都体育事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结构调整,尤其面对成功举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艰巨任务,目前,北京市竞技体育整体发展水平、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与创建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为此,本研究根据竞技体育自身内、外部运行规律,借鉴和吸收可持续发展理论中有益的成分,运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原则,来指导北京市竞技体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以利于北京市创建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进一步促进北京市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调研

收集、鉴别、整理了国内、外有关可持续发展、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发展战略和北京市竞技体育运动成绩等方面的大量文献资料。

2.2访谈

采用无结构式访问,针对研究内容拟定调查提纲,通过专家咨询及访谈,对本课题的相关问题进行咨询。

2.3逻辑分析

运用了归纳、演绎、比较、综合等逻辑方法。逻辑方法的运用不仅体现在课题本身的选题及结构设计上,还体现在对课题中出现的概念界定、上下文衔接、论点证明及相关文献资料明确与否的基本判定等方面。

3研究结果

3.1制定北京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依据

3.1.1北京市竞技体育面临的形势

回顾北京市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在许多项目上具有优势,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与一些竞技体育强省相比较,其形势不容乐观。就北京市竞技体育整体实力而言,在第9届全国运动会上,北京代表队以23枚金牌、27枚银牌和22.5枚铜牌位居金牌榜第6,金牌比第1位的广东代表队少46.5枚,比第2位的辽宁代表队少18枚,这不难看出北京市高水平运动队的成绩在国内所处的地位。

竞技体育是体育事业中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部分。要紧紧抓住承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机遇,加快北京市竞技体育的发展。关于竞技体育的发展思路,《北京市体育事业奥运行动规划》明确提出,北京市竞技体育以举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为契机,以创建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为出发点,以在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上创造优异成绩为奋斗目标,集中力量实现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有新突破,2005年第10届全国运动会位居全国前列,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重大贡献的“三级跳”工作要求,确立与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北京竞技体育发展地位。

在《北京奥运行动规划体育专项规划》战略目标中明确指出,大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造就一批国家级优秀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优势运动项目群体和竞技运动拔尖人才,力争北京市竞技体育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力争北京市运动员获得奥运金牌总数有新的较大的突破,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使北京市竞技体育在展示城市形象和市民精神风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具体的工作任务方面,北京市将从制定与实施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夺金计划和搞好、搞活各类竞赛两个方面做出部署。强调要从北京市竞技体育实际出发,遵循竞技体育发展特点和内在规律,探索集约化、精英化发展模式,调整运动项目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和发展环境,建立高效的备战奥运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发挥北京的科技和人才优势,重点解决奥运夺金计划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保备战奥运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北京市还将利用奥运会举办城市的独特优势,结合北京重点奥运项目的需求,争取承办一系列世界级高水平体育赛事。计划在未来的6年中,精心组织和承办好30项以上国际重要赛事,培育6~8项国际精品赛事,增加城市体育文化新亮点,提升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塑造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的新形象。

由此不难看出,面对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北京市竞技体育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机遇就是借承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之势加快北京市竞技体育的发展,挑战就是在实践中如何逐步细致地落实和完成各项计划和艰巨的任务,全面提升北京市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竞技水平。

3.1.2北京市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基础

从广义上来说,参与竞技体育事业的体育管理人员、教练员、运动员、医疗和体育科技服务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都属于竞技体育的人力资源。然而,运动员与教练员系统是竞技体育系统的核心要素,运动员是竞技体育运动成绩及水平的唯一承担和实现者,注重发挥运动员与教练员的绩效也是各国竞技体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在竞技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他们被逐渐地转化为“人力资产”,教练员的训练经验和能力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就形成为“人力资本”。我们可以把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看作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人力资本的生产和投资,他们的人力资本的形成是通过运动训练、教育和医疗卫生保障等运动训练活动来实现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系统中人力资源的核心要素,也是竞技体育人力资本生产和投资的主体。因此,本课题主要就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基本情况进行研究。

从表1中可以看出,目前,北京市竞技体育在训人数达1万人以上,二线和三线在训人数占在训总人数的81.57%,这为日后优秀运动员的选拔打下了基础。北京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中有12人达到国际健将、25人达到运动健将,达到一级和二级运动员的分别为214人、339人(图1)。从运动水平来看,后备人才总体竞技水平不高。

表1北京市竞技体育各级运动员基本情况一览表

一线在训人数二线在训人数三线在训人数

田径100552059

体操5724135

网球321072

摔跤8342306

女子足球3722

乒乓球4513457

举重3426313

射箭182385

棒球3225188

自行车494777

曲棍球22250

柔道6047373

羽毛球3226103

花样游泳1850

游泳60251037

跳水28142

垒球4114133

手球5542208

排球5842417

篮球8424734

武术套路3428259

武术散打2216

跆拳道2913312

拳击2490

赛艇、皮划艇7442143

击剑222922

射击5050279

小计200011387714

从北京市竞技体育二线在训运动员人数来看,二线在训运动员人数相对较少,而三线运动员人数较多。从运动项目来看,田径、摔跤、柔道、游泳、排球、篮球、武术(套路、散打)和射击等运动项目的二线在训人数明显低于一线在训人数,出现明显的断层现象。虽然北京市竞技体育有4级训练体系作为保障,但是,二级训练规模过小,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了制约一线队伍的选拔和建设的瓶颈。本研究认为,要保证北京市竞技体育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要从管理体系上理顺目前北京市多级训练体系,保证运动员输送渠道的畅通。

竞技体育运动的主体是运动员,如果运动员的来源源头枯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又从何谈起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呢?因此,探索新的思路,积极拓宽和扩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来源和培养途径是竞技体育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二线在训人数少,二线教练员的人数也明显少于一线教练员,二线训练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人数之比为1:5.3。三线教练员的人数相对较多,教练员和运动员人数之比为1:20.5。在二线124名教练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只占30%,大专学历的教练员占51%,高中和中专学历的教练员近20%。从学历水平来看,二线教练员的学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1.3北京市体育产业资源

北京市竞技体育产业现有包括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汽车、游泳、保龄球等项目的体育俱乐部近50家,以现代甲A足球俱乐部及首钢、奥神篮球俱乐部为代表,每逢主场比赛,都有众多球迷到现场观看,比赛上座率达到70%以上,加上各类赞助、广告等经营收入,为体育场(馆)及俱乐部赢得可观的收入。精彩、激烈主客场比赛吸引大批球迷到现场观看,直接推动交通运输业、餐饮业、旅馆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参与体育产业的越来越多,如现代汽车、三元乳业不断加大对体育的投入,体育产业成为非主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奥运会对主办国,尤其是主办城市的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拉动作用,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对首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拉动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扩大就业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对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根据北京奥运行动规划,2008年在京奥运场(馆)建设及配套设施项目为32个,总投资为280亿元,其中,新建场(馆)19个(含6个临时赛场),总投资95.2亿元;改扩建场(馆)13个,总投资24亿元;新建与奥运会直接相关的设施项目,总投资153亿元;训练场(馆)装修改造项目59项,总投资4亿元;残奥会专用设施改造,总投资3.8亿元。这样大规模、集中的建设,势必将对北京市体育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据澳大利亚体育联合会的调查表明,1995—1996年,澳大利亚全国体育产业产值为79亿澳元,占GDP的0.6%;1998年,澳大利亚全国体育产业的生产总值达到80亿澳元,占澳大利亚GDP的1%,在113个产业行业中居第25位。1999年,美国学者提出,目前在世界各国中,澳大利亚的体育产业产值在其GDP中所占比例最大,接近3%。可见,奥运会为澳大利亚的体育产业带来了持续迅速的发展契机。借鉴澳大利亚体育产业占GDP比率,参考目前北京市体育产业占GDP比值为1.6%,可以预测,2008年北京市体育产业产值将占北京GDP比率的3%~3.5%。至2008年,北京市体育产业生产总值约为205.1~239.3亿元。

目前,北京市体育产业结构严重不均衡,体育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所占比重较小,体育用品制造业、销售业所占比重过大。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体育的支柱产业应该定位于体育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和无形资产开发经营业。举办奥运会,将对体育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产生明显而直接的促进作用。以平均门票收入占奥运会总收入的10%计算,体育竞赛表演业在奥运会期间将快速发展。由于收入预期的影响,未来6年,北京市体育彩票的销售将进一步走旺。体育彩票业要逐步增加种类、加大市场占有份额,并与竞赛表演市场、健身娱乐市场共同构成体育产业核心市场。北京市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场(馆)建设、健身娱乐业条件的改善,将促进健身娱乐市场发展。体育用品生产及销售业、体育会展业也将显著发展。可以预见,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健身娱乐市场的发展将快于体育用品生产、销售市场,并逐步成为体育产业的主流市场。

3.1.4北京市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是从整体、多指标来反映竞技体育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尤其是在综合评价和比较区域竞技体育发展水平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犹如经济学中的综合国力的评价、区域经济实力的评价以及科技实力的评价等。

李卫(2001)认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是指影响竞技体育活动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以及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是生存力、发展力和协同力三者的有机综合,因此,实际上是一种开放系统的整和力量形态。实际上,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是综合反映区域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以及各种影响因素协同发展的竞争力。

李卫通过建立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评价体系,对我国各省域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进行研究,把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由表现得分、内部发展潜力得分和外部环境潜力得分3个亚系统组成。实际上,是从竞技体育发展的不同层面对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一种定量化描述。根据系统论理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系统的层次性首先表现在各个发展层或要素小整体结构中的层次位置和等级秩序。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系统同样具备一般系统的整体性和层次性特征。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要素是多方面的,各个具有一定差异的要素共同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系统整体。李卫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竞技体育实力表现得分列全国第2位,内部发展潜力得分为第9位,外部环境激励得分为第2位,综合评价位居第3位(表2)。

表2我国各省(市)域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评价结果一览表位序

省(市)域实力表省(市)域内部发展省(市)域外部环境省(市)域综合评价值

现得分潜力得分激励得分

1辽宁100.00江西100.00上海100.00上海94.77

2北京99.64广东98.58北京83.20广东92.51

3上海96.31山东92.41广东81.18北京87.93

4广东95.60上海88.26辽宁66.55辽宁81.82

5湖北70.07福建86.81山东58.53山东72.37

6江苏67.60陕西85.97天津58.22江苏64.33

7吉林66.20山西85.57江苏48.59吉林54.06

8山东66.04吉林77.92吉林45.17河北51.06

9河北57.39北京77.43浙江42.23湖北50.55

注:此表依李卫的博士论文“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2001。

从表2可以看出,北京市竞技体育实力表现和外部环境激励分别列全国第2位,而内部发展潜力只列全国第9位,由此不难看出,北京市竞技体育在实力表现、内部潜力和外部环境激励3个方面的发展还是极不协调的。北京在实力表现功能团中,在全国排在第2位,主要得益于其庞大的奥运军团和在奥运会上的得分。在环境激励指标中,北京紧随上海居第2位,这是由北京的优越的经济、社会环境和高比例的城镇人口决定的。今后,北京市应借助于环境激励的优势,努力挖掘内部潜力。北京市竞技体育在内部发展潜力方面,主要存在运动项目结构不合理和优秀后备人才缺乏等因素。北京市竞技运动项目总体结构不够合理,包括竞技体育队伍的总体结构不合理,项目布局“重点不重”,以及项目结构不合理等。北京市竞技体育

二、三线运动员人数较少,缺乏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本研究对北京市区中、小学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8.5%的家长不支持孩子从事竞技体育运动,其原因主要是考虑到退役运动员的出路不好。一些参加业余训练的体育特长生也主要是为了升学加分或者考入名牌大学的高水平运动队。

北京市政协委员调研发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目前竞技体育培育的是高水平、低文化素质的人,失去同龄人可以享受系统文化教育的机会,造成优秀运动员退役后二次择业很难与同龄人竞争。而在训学生一旦进不了优秀运动队,除了体育和极少数行业外,选择职业的本领也很低。

从现阶段北京市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来看,要实现构建一流竞技体育水平的目标,还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北京市运动员在奥运会参赛项目上还需要扩大、参赛人数需要增多、金牌项目需要拓展,尤其是在田径、游泳这两个影响大,又是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的基础性项目上还必须增强集团竞争优势;在群众喜爱、观赏性强,又广受重视的篮、排、足三大球上还需要有新的突破。

3.2北京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3.2.1北京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

根据当前中国竞技体育整体运行和发展的状况,区域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可选择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区域竞技体育非可持续发展战略。当前,我国竞技体育是以奥运争光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战略,如果延续以金牌为主的发展战略,而忽视竞技体育资源的正常发展规律,这就有可能丧失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在世界体育文化迅速交融与同化的今天,过分追求竞技体育的金牌政治功能,必将使竞技体育陷入僵化和被动落后的局面,也难以介入国际竞技体育的国际化、市场化与职业化发展潮流。只要我们实行竞技体育开放政策,世界范围内竞技体育发展的思想、观念、知识、信息、产品和服务等就会一拥而入,竞技体育就必须适应竞技体育的发展潮流,否则就谈不上发展的可持续性。二是区域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竞技体育现有运行体制下,北京市竞技体育在继续开展奥运争光计划的同时,逐步向满足社会需求转变,即变竞技体育以“金牌”单极政治目标向满足社会等多极目标的发展战略,这是竞技体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需要。

3.2.2北京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是一个具有立体结构的目标体系,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动态的系统工程。北京市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时序包括近期、中期、远期的行动计划和目标体系。本研究以新时期中国“奥运争光计划”和“北京体育奥运行动规划”所规定的目标任务为基本参照,提出了北京市竞技体育近期、中期和远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北京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近期目标是:实现北京市竞技体育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新的突破,2005年第10届全国运动会位居全国前列,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有重大贡献。

北京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期目标是:建立起较完善的竞技体育组织管理体系。竞技体育的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科学化程度等有较大程度提高。确立与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北京市竞技体育发展地位。基本实现竞技体育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

北京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远期目标是:竞技体育能充分满足社会的体育需求。建成一套完善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组织管理体系和良性循环运行机制。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竞技体育形成国家调控、依托社会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3.3北京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阶段目标逐渐提高并逐渐逼近最终目标的过程。它包括各种具体类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竞技体育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竞技体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等等。由于国家和区域资源和社会能力有限,我们不可能在各个领域齐头并进,为此,北京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必须选择若干战略重点。而判定战略重点的依据首先在于这些要素是影响北京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北京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分为体制性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源因素,竞技体育的社会化、国际化、产业化要素等方面。

从竞技体育系统内部来看,北京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至少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建设可以作为整个战略阶段的重点;竞技体育的社会化、产业化、国际化是中期战略阶段的重点;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建设与完善则是远期战略阶段的重点。

篇2

关键词:哲学文化;竞技体育;矛盾;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3-0058-04

Abstract:From under the philosophy culture fieldof vision, discovered athletics sports is selected the dual characterwhich the country system, athletics sports commercialization, the sports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thletics goal and the humanities spiritcontradictory existence and displays, then utilizes the comprehensiverelation the viewpoint to find between these contradictions therelations, studies athletics sports develop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judgement the strategy, only has balanced and in coordinated athleticssports each contradiction, can cause the development which it obtainswell, continues.

Key words: philosophy; athletics sports; contradictory; development

1 引 言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竞技体育也不例外。在哲学文化视野下,结合我国竞技体育的实际情况,分析竞技体育存在的矛盾,研究制定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策略,不仅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2 竞技体育发展中的悖论

2.1 举国体制与竞技体育商业化在竞技体育发展中的矛盾

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到底是要由政府来办呢?还是要由市场来办?

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采取的一种“垄断”形式,这种体制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与我国计划经济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将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体制。换句话说,没有“举国体制”,就没有中国竞技体育今天的辉煌。但是,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展起来的,必然带上了这个历史时代特有的烙印。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国际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世界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趋势,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变化。竞技体育作为一项社会主义公益事业,在过多强调其政治功能的同时,必然会限制竞技体育的经济功能和娱乐功能的发挥和拓展,因此也必然排斥商业化经营和市场机制,从而给竞技体育带来了诸如国家负担过重,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等弊端。

那么,竞技体育商业化是不是就能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就能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了呢?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论断,同样适用于我们对竞技体育的理解。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缺乏雄厚资金支持的体育将是苍白无力的,不但难以发展,还难免逐步萎缩。近年来的实践表明,竞技体育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以产业方式运作,逐步形成自身产业,可以更好地实现自我支持和发展,不断给竞技体育注入新的活力,实现良性循环,并带来更多机会。蓬勃发展的足球产业、博彩产业、竞赛产业等都是很好的佐证。目前世界上实行职业化的国家已达40多个。现在,一直坚持业余原则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对部分项目的职业选手解禁,刺激了更多的有条件实行职业化的国家走上职业化道路。由于竞技体育的高度职业化和其与大众体育福利的日益背离,在一个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社会体制中,商业化就成了竞技体育在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的必然归宿。竞技体育通过商业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无论在发展速度还是传播广度上来说都是空前的。可以说,竞技体育本身的特点使其具备了商业价值,而竞技体育的商业化又使竞技体育获得了高速的发展。

“过”与“不及”都不利于事物的发展。商业化的运作给竞技体育比赛带来变革,但过度的商业倾向和商业操纵也给竞技体育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损害了竞技体育的最本质特征――公平竞争,导致竞技体育“异化现象”发生,如:服用兴奋剂,黑哨等。当前商业化的竞技体育倾向于对英雄主义和获胜的强调,而忽视对竞技运动中审美的强调。商业化的竞技运动大都试图通过戏剧化的表现方式带给观众以深刻的印象,把竞技运动包装成纯粹的娱乐活动,而忽视竞技运动的教育功能和文化价值。当商业化发展到极至时,奥林匹克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便成了“竞赛表演业、广告业和拍卖业的混合体”。

2.2 体育科技与体育精神的矛盾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永恒的,然而当被贪念欲望所驱使时,在竞技运动中,利用科技成果作假舞弊以及摧残人性的异化行为必然会出现。

2.2.1 兴奋剂问题

体坛使用兴奋剂是由于竞技体育“更高,更快、更强”的要求和运动成绩不断提高越来越接近人的体能极限之矛盾所决定的。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的规律决定了兴奋剂问题的演变和前景,兴奋剂的出现本身并不构成这对矛盾,而是由兴奋剂带来的两大危害(公平与健康)引起人们的关注,才逐渐建立起反兴奋剂的意识和策略。国家、集团、民族和个人政治、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的驱动是兴奋剂泛滥的原因。而最终结果将可能使得现代竞技体育比赛演化成为化学药物的比赛,使竞技赛场成为显示药物能力的场所。不但损害运动员的机体和心灵,还伤害公众视体育明星为英雄偶像的美好情感。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一名运动员以不正当的方式(使用兴奋剂)赢得比赛并获得巨大的声望和物质利益时,其他的运动员将会仿效该运动员,一旦在体育比赛中服用兴奋剂成为常态,竞技体育将走向毁灭的边缘。如备受兴奋剂丑闻困扰的环法自行车赛已被呼吁停办,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也主持过是否将自行车项目从奥运会剔除的讨论。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代替运动。

2.2.2 高科技体育器械

竞技运动的较量是新器械的竞争还是人的体能和技能的较量?运动成绩的提高是人的胜利还是器械的胜利?

当美国游泳神童费尔普斯穿着连体“鲨鱼皮”泳衣,夺得雅典奥运会400米个人混合泳冠军,当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广泛运用于竞技体育,使得现代竞技体育比赛成为体育器材、设施现代化的比赛,使竞技赛场成为显示民族、国家竞技实力和科技水平的舞台。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来看就是,部分制约整体,局部影响全局。别人在竞技运动中使用了高科技,成绩提高了,取得了比赛的胜利,自己要想在竞技中取胜,当然在科学技术方面也不能落后了。于是高新技术不断被广泛应用到竞技运动的训练、竞赛、装备之中,极大地促进了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但是科学是柄双刃剑,任何一项科学发明,无不隐含利与弊的双重性。谁也不会否认科技发明创造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但发明并不都造福人类,转基因、、兴奋剂等都以大量的例证,说明了这些发明的弊端和对人类的危害。设想一下,假如用高科技制造穿上就可以飞奔的跑鞋,即使普通人穿上它,竞赛成绩也会以惊人的速度“提高”,那么竞技运动中的人,也就变成了一件附庸品。这样的体育竞技对人类自身,还有什么意义可言!体育精神也将无处可寻!

如果从古奥运会纯粹的人类运动技能的展示、较量,演变为现代奥运会展示科技“药物”和“武器”的化学及科技大战,这到底是竞技体育的进步?还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竞技体育挖掘的,到底是人身体的潜能还是科技的潜能?利用药物挖掘所谓的“人体潜能”,是对人的一种摧残,是对竞技体育的一种抵毁和扼杀,它失去的是“体育”之真义。竞技体育是运动员竞技运动技术的比赛,更是运动员体育精神、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的较量。科学的运用和技术的完善固然是人类进步的表现,但是同物质化的奖励比赛一样,它只能是体育进步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体育的终极目标。[3]

2.3 竞技成绩与人文关怀之间的矛盾

要竞技体育成绩的不断提高还是要运动员的健康保障?这是一个价值观问题,它是对人生的意义、目的、追求的探索,具有为人们的行为定向的根本意义。当竞技体育成绩越来越与政治、与国家竞争甚至综合国力挂钩时,当竞技成绩与人文关怀发生冲突时,运动员、教练队伍该作出如何的选择?国家和社会大众又希望他们作出如何的选择?这是一个两难命题。似乎选择了竞技体育成绩的提高,就必须牺牲人文关怀;而选择了人文关怀,就难以取得成绩的不断提高。

我国90%以上的运动员是从少儿开始投入专业训练,运动训练中常用的手段是“时间战”和“消耗战”,以“苦”为常态,片面地延长训练时间以增加负荷。运动员每周要进行30-40小时的训练,“从实战出发,从难,从严,科学的进行大负荷训练的是他们的训练原则”。以山东省为例,田径选手60岁以下死于心脏病的占总死亡人数的56.26%;排球为62.53%,举重为67.12%,而40岁至60岁的退役足球运动员心脏有疾患的达到100%,这些数字大大高于常人的比例。在竞技体育中运动员不断追求超越极限,超越他人,超越自我,并把它作为获胜的标志和竞赛的目标,体育运动并未给运动员带来身心的健康,大多数运动员都是带着伤病告别赛场,有的甚至留下终身残疾。”[4]

2004年雅典奥运会赵蕊蕊的旋风上场与旋即受伤,2006年都灵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自由滑比赛,在做四周抛跳时由于配合上的失误,张丹重重的摔在冰面上……运动员的容易受伤和运动生命较短,与缺乏科学的态度和人文关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为了盲目追求运动成绩而目光短浅、涸泽而鱼,甚至不顾风险、冒险激进事例,造成了体育史上一个个的遗憾与悲剧。

2.4 竞技目的与伦理道德的矛盾

道德的功能在于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个人和社会、个体和整体之间存在的各种利益关系。而现代社会,随着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盛行。体育精神虽然仍在宣扬,但大众心知肚明的是,竞技体育最终的动力源却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因素。一些原本属于体育精神范畴中灵魂的东西,如互爱、理解、沟通等也由“体育伦理”重整了。

职业化的渗入,使体育成为赚钱的工具,因此,职业运动员比业余运动员更加注重金钱与成功,在“利益”与“道德”的天平上“利益”的砝码加重。另外,作为职业运动员,训练并参赛是他的工作,而他工作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获胜”,也只有这样,他的工作才会被承认。在高水平竞技体育中只有那些取得胜利的运动员才会得到奖赏,至于他们是否以公平道德的方式取得成绩则不被列入奖赏的范围。这种重结果而不重过程的观念导致急功近利的体育观念,助长了体育中的拜金主义思想,道德价值观发生改变,道德失衡现象频频发生,使体坛丑闻和暴力事件层出不穷。

3 基于人文视角的竞技体育发展策略

竞技体育中矛盾的存在虽然说具有普遍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存在下去的合理性,如果不解决这些矛盾,竞技体育就不可能健康发展,甚至会走向与奥林匹克主义和奥林匹克宗旨相反的方向。21世纪世界竞技体育发展,无论在运动技术水平、实力格局、管理运作机制方面,还是竞技人才竞争、科学技术较量、竞赛项目和形式的等方面都发生巨大变化,并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创造条件促使事物向好的方面转化。

3.1 完善“举国体制”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今天,竞技体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世界各国也都充分利用竞技体育多种功能促进本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而着眼于奥运战略,举国体制仍然应该被强调。举国体制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继续坚持和不断完善”的问题。举国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是有帮助的,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挥整体的力量,的确为国家造就了大批体育人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是现阶段发展竞技体育事业的必然。

为了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扩大竞技体育的社会影响力,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保持传统项目优势的同时,加快竞技体育改革,着力提高薄弱项目的竞技水平,是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结合当今的社会发展形势,我们要做的就是完善“举国体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适时利用市场的作用,形成新型的“举国体制”,“就是以国家利益和大众体育为最高目标,形成政府、社会、个人三位一体,财政和市场双轮驱动的体育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5]

3.2 防止竞技体育异化

商业化的运作给竞技体育比赛注入了活力,但同时过度的商业化也带来了竞技体育的异化现象。如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过程中,一些非理性、非科学、非人性、甚至非法手段的采用,兴奋剂的使用,金牌内定,让比赛,裁判员受贿等行为,这些行为大大破坏了竞技体育的顺利发展,“假球、黑哨”蔓延使足球这项运动在国内的发展遭到严重的破坏,从而出现了现在足球市场滑坡的现象。分析这些现象,不难看出,其主要原因对“人”的忽视与对“物”的过度重视。“由于人文思想的缺乏,竞技体育界存在着严重的‘重物轻人’的思想。这种‘重物轻人’的体育思想,既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相违背,又与奥委会主席罗格新提出的‘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理念不相称。这既是造成竞技场内黑哨、假球、殴斗、兴奋剂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又是造成某些运动‘明星’昙花一现的症结所在。所以,离开了人文精神的体育是可怕的。”[6]辩证法中主次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集中力量找出主要矛盾,才能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重点、关键或中心,同时做到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据此,防止异化现象的产生,就是要对竞技过程中的“人”实施人文关怀。竞技体育,只有注重对“人”的关怀,才能防止异化现象的产生,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以人为本,是人类社会任何事物发展的归宿,竞技体育当然也不能例外。

3.3 调整项目结构,突出重点项目

我们应当从哲学的高度来进行认识和思考,应当在竞技项目选择上做到有取有舍,有保有丢,有重点和非重点,在运动项目结构与布局中要集中人力、物力发展优势项群,锻造拳头项目和重点扶持女子项目。在实践上这是一项很重要的体育政策和策略。从孙英杰的“掉入尿瓶”到王虹霓的被禁赛,中国体育为数不多的负面,都出在以“蛮力”争胜的项目上。而远至朱建华跳高,近至刘翔跨栏在田径场上打破世界纪录的事实,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中国应当按照自己的人种的特点,着力发展那些以小快灵为主或者以技巧与速度相结合的体育项目。事实上,中国体育的真正强项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等就是很好的证明。

3.4 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协调发展

3.4.1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协调发展的意义

体育人文精神是展现体育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怀,回归以人为本的体育世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其就任宣言中指出: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高、更快、更强,当然,我们将继续保留这个格言。在新世纪来临的时候,我们要提出奥林匹克新格言,那就是“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罗格先生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和改革、求变的精神,适时地指出了未来奥林匹克的发展方向,从强调体育运动的科学性转向追求科学性与人性融合的现代体育精神。可见,要实现中国竞技体育的和谐发展,就必须探索出一条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机结合的发展道路。

3.4.2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依据

科学精神作为一项探索性、创新性很强的精神活动,其理性、逻辑思维方法不是科学认识与发展的唯一方法,人文文化中的非理性因素,如想象、直觉、顿悟、灵感等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是科学创新的重要源泉。因此,人文也必须成为竞技体育的灵魂,科学中的理性与人文中的感性共同辅佐,才能保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奥林匹克在展示“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时,有了更多的科学方法与人文关怀、运动员的生命安全有了更大的保障、运动员的运动生命得到更大的延长和更好的发挥、体育的魅力得到更全面的体现和更完美的展示。体育科学需要自然科学、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实证方法和技术手段,也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文精神、人文环境和文化底蕴。两者相濡以沫、相激相励、共同发展。

3.4.3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协调发展的方法

怎么做到人文精神与人科学精神的协调发展?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就是连接两者的桥梁。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对于一项事业的发展是同等重要,要正确看待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过于强调科学精神会把人当成取得运动成绩的辅助工具,会导致竞技体育科学的异化,如兴奋剂的泛滥;反之, 过分强调以人为中心,也会造成了许多严重的背离人本精神的文化后果和社会后果。 巨大的运动负荷背后隐藏着的,是对身体的摧残及人性的 “ 扭曲 ” ,是体育人文精神的“异化”。 因此 新时期的“三从一大”运动训练原则要以人本为基础,科学地进行大负荷训练,突出对运动员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是“人类生存战略的变迁,将最大限度地推进经济增长,转而通过生活方式的变化而最大限度地保证生存和幸福”。因此,重视建立“以人为本”的“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实现“生物体育观”向“人文体育观”的转变,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注意运动员训练的科学性,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注重运动员身体的恢复和保健,尽可能地减少运动损伤;另一方面还要很好地考虑运动员的伤残保险和退役后的安置问题。“三从一大”应实现“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科学精神”的有机整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竞技体育的良性发展。

3.5 加强竞技体育道德和体育法规的构建

体育法规是现代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以法律规范的形式调整、制约人们在体育领域内的活动而形成的各种法律关系的重要手段,是对体育活动实施有效管理的主要依据和根本保障[7]。道德规范则蕴涵于传统之中,以良心禁令或道德谴责的方式约束人,让个人不自觉地或有意识地排除那些或许可以增进自己短期利益却损坏长期利益的选择,排除那些或许可以增进自己利益却显著地损害他人利益的选择,做出理性的抉择,平衡利益与道德的冲突。只有事物保持相对的平衡和协调状态,事物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事物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哲学的角度看竞技运动员的贡献与索取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既要对社会有所创造、有所贡献,又要从社会中有所索取,得到必要的满足。如果片面地强调一方而否定另一方就是割裂了两者的关系,是错误的。其实,凡事都有它的两面性,得失之间总有一个平衡点,找到这个点,就可以让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如果没有了信仰、文化、道德这些价值,社会就会趋于解体。因此,提高竞技运动员的道德修养,构建完善的体育法规,竞技体育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高度决定观点,角度决定视野。站在哲学的高度,从哲学文化的视野下,去发现竞技体育中举国体制、竞技体育商业化、体育科技和竞技目的与人文精神矛盾的存在及表现出来的两面性,然后运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找到这些矛盾之间的关系,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竞技体育发展的策略。通过分析发现竞技体育的发展跟体育管理机制、经济、科技、道德法律等关系密切,并相互影响,只有平衡和协调竞技体育中的各个矛盾,才能使其得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不列颠简明百科全书(下)[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2005:1971.

[2] 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8.

[3] 孙威,金承哲,孙立涛.体育伦理的哲学探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2):1607-1609.

[4] 彭永捷等. 人文奥运[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5] 鲍明晓. 关于建立和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的理论思考[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4):49.

篇3

2012年夏季奥运会,保持金牌和奖牌总数排名前列,巩固优势项目,拓展潜优势项目金牌增长点,基础项目和集体球类项目争取有所进步;

2014年冬季奥运会,保持水平,努力实现奖牌数有所增加和在奖牌榜排名有所提升。

2016年夏季奥运会,继续保持金牌数和奖牌数排名前列,保持并扩大新的优势项目数量,潜优势项目实现更大突破;基础项目继续提高水平,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加强;集体球类项目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个别项目取得突破。

2018年冬季奥运会,实现运动成绩稳中有升,力争在基础大项上实现突破,进入奖牌榜前列。

2020年夏季奥运会,继续保持金牌和奖牌数领先,金牌和奖牌结构显著改善,潜优势项目、基础项目金牌和奖牌数占金牌奖牌总数的比例大幅度提升;集体球类项目整体水平显著提高,进入先进国家行列。

2、实现竞技体育重点突出、内部各门类均衡发展

对运动项目进行合理布局与结构调整,突出重点,优化结构,科学配置资源,优势项目保持优势,潜优势项目加快发展,基础项目和集体球类项目水平稳步提高,保持并适度扩大发展规模,提高基础项目和集体球类项目注册运动员和从事业余训练的人数。

努力推动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强竞技体育理论建设,使优势项目在项目发展理论、训练理念、技战术创新、组织管理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使创新成为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统筹国内区域间竞技体育协调发展,鼓励和引导各省区市重点发展符合本地区实际,具有区域特点的竞技运动项目。

进一步改善训练竞赛基础设施条件,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国运动训练基地的训练、科研、医疗、教育和保障水平,逐步形成并完善8到10个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具有地域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综合和专项训练基地;充分利用好现有的高水平体育场馆和综合设施。

完善国内综合性运动会和单项比赛竞赛组织与管理办法,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和多元功能,提高组织承办重大比赛的能力和水平,形成与训练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赛事体制,并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服务。

3、提高竞技体育人才队伍综合素质

充分发挥人才在竞技体育发展和实施奥运战略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竞技体育人才队伍。竞技体育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结构更加优化,人才素质显著提高。

4、推进竞技体育体制改革

以竞技体育结构调整和组织完善为重点,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体的水平,建立目标明确、责任到位、措施具体、管理规范、竞争有序、评价有据、奖罚分明的、更加开放和充满活力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篇4

1.竞技是什么?竞技是具有强烈抗争性质和游戏特点的比赛活动,是体育活动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但是,竞技与体育是有区别的。人类的竞技意识远远早于体育意识。让我们从其本源来看竞技对人类发展的意义。自古以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儿童都爱玩与其环境有密切关系的追逐游戏。原始时代的儿童经由游戏学到许多关于如何作一个成年人的事,如跑、跳、投、射箭、骑马、泅水……这些游戏逐步成为一种程式化的竞技,其规则的日益严密和完善,使之变为成年人也乐于接受的趣味无穷的游戏──运动竞赛。有人把OlimpicGames译“奥林匹克游戏”,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应以为错。

2.人社会化的含义。社会是由社会成员组成的,而作为社会成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发展人格和自我,这要经过一定的社会化过程才能实现。那么什么是人的社会化呢?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人的生命全过程无非是在不断接受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延续。因此,社会化过程就是一个社会文化内化的过程。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一生,不过是个性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因此社会化只是确立个性的过程。

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人的社会存在都是以一定的社会角色出现的。因此,人的社会化的本质就是角色承担的过程。每个人在这一过程中应该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和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价值,学会顺利扮演这一角色的本领,熟知自己应该承担的义务。

归纳起来,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正是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二、竞技体育与社会发展

竞技文化,主要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古希腊由于商业的发达、对外贸易与对外扩张紧密相联,带来了频繁的战争,促进了航海事业发展,也促进了检阅和炫耀体力的竞技活动的高度发达。

真正含义的近现代竞技体育,发源于英国的户外竞技活动,它是欧洲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

竞技体育,强烈追求明确的一定的功利目的,而且,这些功利目的是公诸于世的。在资本主义社会,注重个人的物质奖励和新闻舆论知名度,因而也会得到广告。就业方面的好处。在社会主义社会,则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品质等社会效益,也适当地给予物质奖励。这种表彰和奖励均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为前提,是对运动员教练员辛勤劳动的肯定和报偿。

三、竞技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所起的积极作用

竞技体育对实现人的社会化具有特殊的作用:1.它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生活适应能力,使他们增长社会知识,而且一对他们的思维意识、道德品质、行为规范,都能产生重要影响。

2.它是青少年的主要社交场合之一,对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有着积极作用。

3.它为人们提供了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争取个人事业成功的社会榜样。广大青少年可以从优秀运动员经过努力拼搏,取得胜利,得到启示和鼓励。四、竞技体育促进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价值

1.身体教育、运动教育与生活技术、技能传授。体育运动的基本手段是身体练习,各种身体练习都是人类生活技术、劳动技术、军事技术的提炼和综合,它们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人们掌握体育的身体练习,对他们适应社会的需要是极其重要的,甚至能影响他们的一生。

2.竞技体育运动与社会规范教育。竞技体育运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强烈的自身参与,激烈的对抗竞争和频繁的人际交往,以及形式多样的群体活动,是这一文化活动的鲜明特征。因此,在这一领域中,必须确立明确而细致的各种行为规范,如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原则、体育道德、运动员作风、比赛规则、竞赛规程等,并通过裁判、仲裁、公众舆论、大众传播媒介等进行监督和实施。

规范培养是少年儿童进人社会前必不可少的社会化过程。体育规范训练是一种可以经常重复和加以控制的,并不会给社会造成损失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在教师、家长或其他人员指导下进行,也可以由少年儿童自己内化完成。因此,这一过程可以视为对社会法规和伦理道德学习的模拟过程。

3.体育运动与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体育运动是许多儿童少年和青年追求的生活目标。不少人把能够进人运动员行列作为一个中短期的生活目标。对有运动天赋的孩子来说,这是他们应该珍惜的权利。社会要尊重他们的这一权利,也有义务在他们结束运动生涯时及时引导他们选择新的生活目标。

4.体育运动与社会角色习得。每一个社会角色,都代表着有关的行为期望与规范。担当了某种社会角色,就要表现这个角色的特征。可以说,一个人要符合社会的要求,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就必须学习适当的社会角色。而体育运动场合,恰好能为人们学习社会角色提供优越的环境与适宜的条件。

五、结束语

体育这种文化对社会所具有的第一个重要功能便是促进人的社会化。体育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社会生活所需求的行为能力、行为方式与规范等,而且还可以使人们学到其他社会生活领域中的规则。特别对青少年来说,体育还可以使他们学习到互相尊重,养成良好的社会态度,发展自主性和对道德问题的判断力,促进他们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体育社会化,不仅能提高人们对身体、生命、环境和体育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而且还可以在内化竞争的意义、规范、道德等过程中,认识到社会上的各种竞争活动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浩波.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3]卢元镇.希望在于东方体育文化的复兴[J].体育文化导刊,2003,(10):17-18.

[4]胡小明.体育人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篇5

[关键词]竞技体育 学校体育 体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146-02

竞技体育具有很强的竞技性和很高的观赏价值,是一种促进各国以及各民族之间团结的社会文化,拥有传播精神文明、丰富和活跃社会生活、振兴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竞技体育的基础是全民健身运动,而全民健身运动主要是由学校体育教育提供保障。因此,在学校里教育和体育发生了交叉和结合,所以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重点很大一部分落在了学校体育教育领域。在两者的相互关系上,学校体育教育不但培养了不少竞技体育人才,而且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也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竞技运动项目,同时竞技体育的发展对于体育教学的促进也起了很大影响。

一、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

体育是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出现和演进的,可以说人类最早出现的教育行为首先出现在体育领域,当时所传授的知识技巧不外乎劳动和竞赛两种。其实,不管是以教育为目的而进行技能传授,还是以竞争和对抗为目的竞技运动,其本质是相同的:首先,都是以人类的肢体语言作为共同的表现方式;其次,都具有比赛倾向,只是体育教育把比赛当做是一种手段,而竞技体育则是把比赛当做一种目的;最后,从哲学角度来说,体育教育和竞技体育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描述人类未来的特征,体育教育侧重必要性,而竞技体育则侧重于可能性。

(一)竞技体育的主要特点

竞技体育是指一种以追求极限和竞争为主要目的的运动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体力、脑力、心理等方面的潜力会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可以这么说,竞技体育是由古代的战争和激烈的身体对抗演化而来,成为了一种和平而友好的竞技方式,但是蕴含在竞争中的征服感和悲壮情结却始终存在,同时又增添了竞争的愉悦和对自我的超越。因此,竞技体育所追求的是一种非功利的、高尚的精神境界,这是这种活动最有价值的体现。

(二)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基本分为竞技项目、亚竞技项目和非竞技项目三大类,其宗旨是不但要实现强身健体的目的,同时还要体现体育教育的多元化和现代化趋势。首先,随着我国体育改革方面“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等观念不断深化,中学体育教育理念也随之调整,开始着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其次,我国的体育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全民健身计划”中落实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学校体育教育不仅仅是限制在课内和校内,而更应该发展到课外和校外的体育锻炼,这也是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第三,在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进程中,学校体育开始发挥出其特具的优势,特别是广泛的、大众的学校体育活动为竞技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提供了丰厚的资源。最后,竞技体育必须有良好的场地和完善的设备,同时还应配备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专业人员,除了专业运动队之外,只有学校具有这样的条件,因此,学校体育成为了竞技体育发展最基础的一环。

(三)竞技体育对学校体育教育的影响

1.竞技体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近年来,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一系列大型体育赛事,对于青少年形成终身体育观念和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因为青少年对于体育的认识的一个重要方式来源于各种竞技体育比赛,由此了解各种运动项目和竞赛规则,并引发模仿和参与的兴趣,进而形成锻炼习惯。

2.竞技体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

在现代社会中,要想拥有生存发展的优势,就必须有极高的竞争意识,这是我们高度重视青少年竞争意识培育的依据和出发点。而竞技体育所体现出来的进取、拼搏、向上的竞争精神,以及公平公正的比赛意识,对于体育运动和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都不断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把教学与竞技体育相结合,比如利用竞技体育的比赛方式和比赛精神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竞技体育有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

竞技体育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社会生活能力,包括锻炼强健的身体,由此而产生的自信心等,都是良好性格形成的基础。同时,竞技运动最重要的精神就是拼搏,这种精神可以培养人的毅力、耐力、自信、团结等心理品质。在当今高度竞争的社会中,如果想立足、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有一种力量去支撑人的学习和工作,而竞技体育则能充分地培养学生坚强的心理品质和拼搏精神。因此,体育精神是社会竞争和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动力。

二、竞技体育与中学体育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一)竞技体育与健康教育相辅相成

我国基于学校体育本质功能的认识,把“健康第一”确立为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尽管多年来对于学校体育教育的思路及方向有过多种阐述,但其基本的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理念是没有动摇过的。这首先是基于体育这一活动的社会功能的反应,同时也是过去百年来我国由于民族体质孱弱而饱受屈辱的一种自强精神的体现。其次,健康第一也是一种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强调的是人权和人道主义精神,而且对于未成年人保护也有促进作用。最后,健康第一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来讲,健康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放在首位的,因为这是他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学校对于学生的重要职责所在。

(二)竞技体育是培养学生运动能力的主要手段

中学体育教学的目标首先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运动技能,同时培养掌握各种运动技巧的能力,而不是培养专业运动员。因此,在体育课上,除了传授体育知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能力。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可以看到,单纯的身体素质训练固然可以有效增加身体强度和运动负荷,但是学生在这过程中并没有体验到技能的学习过程,而是单纯地被训练。课堂教学也证明,缺乏娱乐性和竞技性的单调练习并不受学生的欢迎,因为这既不符合体育运动的基本特征,也不符合青春期中学生的身心特征。

(三)竞技体育有助于培养终身体育理念

终身体育的理念主要是指欣赏和参与体育活动,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收获体育活动带来的益处。根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提供的数据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喜欢参加的体育活动中,羽毛球、乒乓球、足篮排球等都获得了较前的排名和较高的支持度,这说明居民群众参与度高的体育活动主要是竞技性、娱乐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因此,我们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更加不能轻视各种竞技运动项目的教学,可以说,这些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给大众体育的参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教育的结合路径

(一)竞技体育大众化

在中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娱乐性和大众化逐渐成为一个受到重视的研究课题。首先,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旺盛的好奇心和充沛的精力,这种生理特点决定了部分形式内容单调的竞技体育项目很难得到学生的热烈反响,如长跑、跳高等田径项目,在学校体育中推广起来具有一定难度。其次,中学生的先天身体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部分身体素质相对较弱的学生对于参与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抗拒性。因此,淡化竞技体育项目的竞技性,把更具娱乐性和参与性的活动项目引入课堂,成为了目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同时,也努力把一些对技术和身体要求都比较高的竞技运动往大众化方向发展,其目的也是在于让更多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强健身体,锻炼体魄。

(二)竞技体育兴趣化

中学体育教育发展的另一个重点是兴趣化。中学体育课是面向所有学生开展的,尽管有极少数具有运动天赋的学生会脱颖而出,进入专业运动领域,但学校的目的毕竟不是培养专业运动员,而是强健体魄,培养兴趣和习惯。在以往的体育课上,竞技体育观念在很长一段时间占据主要位置,但是过度追求高度、强度和对抗性,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这就违背了学校体育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此,我们应该改变观念,在充分利用竞技体育竞争、公平的理念和锻炼身体的同时,开发趣味性和娱乐性,而不仅仅是强调技术的难度和动作要领的准确度,这样才能发展学生对整个运动项目的兴趣,提高其参与程度,达到中学体育教育过程与目的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卢元镇.论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关系[J].体育科研,

2000(9).

[2]刘应.试论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的可行性[J].四川体育科学,2000(6).

篇6

论文关键词:竞技体育,体育文化,学校体育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的一种特有现象,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一部分。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目前仍然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轴线的教材体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尽管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就主体而言,人们认为竞技体育仍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竞技体育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竞技体育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源于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具有强烈抗争的性质,是体育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一方面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水平甚至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所以它的社会影响力巨大;另一方面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竞技体育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宣传和关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NBA、亚运会、甲A足球赛,几乎都深人到每个学生的心中,选修热门运动项目的学生日渐增多。正因为竞技体育已远远超出本身的价值,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集中体现之一。竞技体育文化是构成体育文化的核心,因此向学生传授基本运动技术、战术、规则,是提高学生体育文化水平的需要。我国学校体育中竞技运动项目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已延续了几十年,它是师生课余体育锻炼,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毫无疑问竞技体育已经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认为,竞技体育在高校的普遍开展,不仅能够普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而且能够活跃、丰富高校的文化生活,同时在提高高校竞技体育的水平,发现、培养竞技体育的优秀人才,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竞技体育与培养正确的体育文化观念之关系

最近,国内体育主管部门正有意将体育工作与教育系统“嫁接”,走教育与体育相结合的道路,这是我国体育体

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这将为学校体育工作带来新的研究课题。这是体育教育改革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果对体育教育功能没有正确认识,体育教育改革就会失败,学校中竞技体育的开展就有可能步人歧途。

(一)竞技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到处充满竞争的社会,而竞争的意识又是与竞技体育息息相关,在体育运动中,不讲门第、不分尊卑;在竞赛活动中,不存在除个人身体、心理以外的任何不平等,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在运动中、在竞争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体现自己的力量。体育运动中最讲法制,不拘私情;最讲现实,不论资历;最讲务实,不图虚妄。这就要求每一个参加者都尽应当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竞争,特别是一些直接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拳击等,从而渐渐增强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和顽强毅力。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道德与合作精神

在竞技体育中,各项运动都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则,人们只能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努力创造成绩,任何违反规则的行为都会遭到谴责和惩罚。因此,学生通过参与竞技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出良好的体育道德,进而养成优良的社会公德。即如何对社会群体、组织的公益事业做出贡献,怎样提高社会意识、怎样发展对别人的权力和感情的尊重和理解。竞技运动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社会生活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和场所。

(三)有助于培养优良的个人品行

竞技体育有助于培养人的乐观精神和自信心,敢于竞争,敢于胜利,要求改革自我、超越自我等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优良品行;通过竞技体育还能培养领导与服从和充分展示与自我约束的良好行为。有实验证明:有竞赛经历的学生能显示出较好的个人修养和社会适应性,表现出更高的组织领导能力。竞技比赛有时需要有自我约束或自我牺牲的精神,不仅建立在意志和取胜的欲望上,还必须建立在豁达的宽容心理上。这些品行都是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重要条件。转贴于

(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研究表明,参加竞技性比赛,能扩大学生的兴趣,放开性情,增加与他人结识的机会。同时在激烈的对抗中,在努力拼搏的奋斗中,接受成功或失败、表扬或批评的心理锻炼。在与他人交往和冲突中,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受到很大磨练,使学生得以从学习压力、心理伤痛等方面解脱乃至超越出来,从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充沛的精力迎接新的挑战。对社会现象是与非评价、道德标准与做人原则等在社会认识上的价值取舍,都可以在运动中受到检验,因此人们认为竞技体育运动能测试出个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五)竞技体育对校园体育文化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存在着两面性。竞技运动也不例外。它在对学校教育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它可能导致错误的价值观的出现。高校体育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而后才是从中发现、培养高水平的体育人才。一些错误的价值观比较容易产生在那些运动员甚至存在于他们的崇拜者身上。荣誉、成就可能使他们更多地关心个人的得失,更多的关心能使他们获得荣誉的各种活动,进而引起他们对处世哲学观的转变,不能正确面对社会、正确认识各种社会关系,从而导致产生与社会生活规范、道德观念相背离的错误价值观。在某些人身上甚至会导致人性的丧失,滑向犯罪的深渊。

竞技体育还可能带来暴力行为的产生。因为攻击性是竞技体育的特点,由于青年好斗、好胜的心理,而竞技体育中的身体接触或对规则的理解不准确,就有可能在平常的争论中转化为暴力的行为。所以,在竞技体育的教学中还应当有道德规范的内容,以提高学生辨别、应付和化解暴力的能力。

(六)高校竞技体育教育的正确之路

竞技体育在对校园体育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校园体育文化也对竞技有深远的影响。中学作为培养奥运冠军的基地,高校则是大部分运动员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必由之路,由此形成强大的人才培养体系。但学校面向的毕竟是普通的学生,因此我们的体育教学不能采用纯竞技运动,对那些技术复杂、难度较高的技术性竞技运动,应当从学校体育的实际出发,对其进行加工改造,修改规则,降低难度,改进教学方法,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目的。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俱乐部,利用专门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学校的竞技体育运动,既能把有运动潜力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系统的运动训练,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又能保证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保证学生受到正常的体育教育。

三、结束语

竞技体育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社会学影响所蕴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对教育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我们应该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竞技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防止对青少年施加没有必要的压力和无教育根据的训练。助人成才、防微杜渐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理解和掌握的教育原则。对竞技体育的社会蕴涵要有深刻地认识,并能把握好教育、训练学生的方法和尺度,使竞技运动的开展达到最佳的效果。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享受运动的乐趣、学会身体锻炼的方法、培养良好思想品质的同时,又要对学生今后将面临的社会生活和压力给予有益的帮助,更好的为社会服务,这才是在学校中开展竞技体育的根本目的。与此同时,高校办高水平竞技运动队应尽快与国际接轨,让真正的大学生走出校门,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甚至是奥运会。

参考文献

[1]李涛等,应用系统观点时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舟在学校体育中协调发展的探讨 C17,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5),1998,(6)

[2]张志勇,杜林英,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和目标的社会取向[17],中国学校体育,1998,(5)

[3]郁庆定,吴听,中美普通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较口,中国学校体育

篇7

[关键词]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8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119-02

引言

古人云:“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纵观我国际几千年的历史,凡百姓安居乐业,则天下太平;凡民不聊生,必社会动荡。第十一届大众体育的召开是一个好的征兆为全国人民奠定了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促进了人民与大众体育和对竞技体育的认知,只有在和谐社会背景下两者才能更好地发展,才能促进体育事业更好地发展。

一、和谐社会概念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党和政府有责任,各单位和组织有责任,每个社会成员也有责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要做到关心民生,古人语:“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凡百姓安居乐业,则天下太平;凡民不聊生,必社会动荡。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拥有尊老爱幼,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等优良民风,历来为人们所推崇。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引导民风,优化民风摆在重要位置。社会是否和谐,与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有关联,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有关系。如果每个人都以身作则,从我做起,违法乱纪的事不做,损人利己的事不做,欺压他人的事不做,而且能善待别人,同情和帮助弱者,一个单位,一个集体还能不和谐?

二、和谐社会背景下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协调发展

(一)大众体育的和谐理论与和谐精神促进竞技体育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小康生活的前提,事业发展的依托,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而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健康的体魄还包括健全的人格。而体育便是人们保持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运动场上强调的是不按头名评优劣,不以身份排座次,大家平等参与、切磋技艺、展示实力、享受过程。如让人们津津乐道的“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让人们久久难忘的体育赛场上朝韩选手联合组团、携手入场的情景。诚然,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人与人的矛盾。群众体育的发展能够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如今奥运会和各种体育比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协作的大舞台,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区别,类似于“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的说法,正所谓青出于蓝,我认为,竞技体育是大众体育中脱颖而出的部分,如果说“大众体育”是民之根本,那么,“竞技体育”是锦上添花。大众体育亦称“社会体育”“群众体育”,是为了娱乐身心,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在社会上广范开展的体育活动的总称。主要形式有锻炼小组、运动队、辅导站、体育之家、体育活动中心、体育俱乐部、棋社以及个人自由体育锻炼等。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应遵循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和业余、自愿、小型、多样、文明的原则。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是发挥体育的社会功能,提高民族素质和解决体育任务的重要途径。

竞技体育的出现也由来已久。早在史前时代,便已经出现以争取胜利为特点的原始、古朴的体育比赛形式。此后,经过时间积淀,不少项目已略具雏形,其形制为近代运动打下了基础。在整个近代体育领域中,比赛活动获得了越来越大的独立性,并被定名为“竞技运动”。到了当代,竞技运动不断发展,而且影响也不断扩大,成为一个遍及社会各阶层的特殊社会现象。竞技体育能够超越语言和其他社会因素的障碍,不需要借助其他形式和附加条件(如翻译)便直接为人们所接受。给人一种既激烈、精彩,又和谐、优美的感觉。

大众体育在中国古代就有体现,从五禽戏到咏春拳,从蹴鞠到太极拳,直到现在也就有很多人推崇,至于摔跤、骑射等,更是在现代运动当中得到直接的体现。竞技体能源于大众体育。而竞技体育的最高级别应该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是对大众而言的,他的目标不是让少数人去挑选金牌,而是为所有的人提供机会,让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们都去进行体育锻炼。从整个社会影响来看,只有大众体育发展起来,竞技体育才有意义。我们说,弱国无体育,旧中国在奥利匹克赛场上饱受耻辱,是因为国力不济,国民体格瘦弱,无心从事体育事业,全民运动也只是梦想。而如今我们在奥林匹克赛场上傲视群雄,则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一种全国体育发展的缩影,衣食足而知荣辱,国运昌则体育强。比如我们的国球乒乓球,有着强大的群众基础,因而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说,大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竞技体育逐渐从整个体育中剥离开来以后,一切就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竞技体育似乎把大众体育给远远地抛在了后面。为了体育的发展,需要全面推动全民健身,才能利国利民。只有尽力搞好全民体育,增强国民体质,打好基础,竞技体育这座大楼才能步步高升。当然,竞技体育也会反过来推动大众体育大发展,竞技体育大众化,让人们关注体育,并参与到其中来。一场大型的运动会,可能会引发一种运动潮流。大众体育、全民健身,在后奥运时代将被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表现在个人方面,越来越多的国人会从奥运的欣赏者转变为体育的参与者;表现在决策层面,政府公共财政将会增加全民健身设施的投入,特别是中小学体育设施的建设,更快更好地推动大众体育的发展。如此,体育才能步入良好的发展轨道。

(二)竞技体育为大众体育带来发展机遇

可以说,涉及人类健康的产业将是未来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人们的健康观念在逐步改变,比如上班族,明显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到体育休闲中来;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老年人的闲暇时间多,在体育消费领域会产生非常大的需要。

硬件设施改善后,对软条件的需求应运而生。因为中国人多而且整体规模大,所以全世界大的体育产业应该在中国。现在可以说,中国的全民健身运动已经起步或者说起步的势头很大。北京奥运会的筹办过程是中国人大规模普及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奥运理念的过程。奥林匹克强调以体育带动人的发展,以人为本,人文奥运,绿色奥运,创建和谐社会的新理念。在其促进下,我国妇女、老年、残疾人的体育得到相应的发展,大众体育的组织化提高,群众社区自发组织参与体育锻炼,加大宣传组织整合建设基层群众体育组织机构,从而进一步提高大众体育的发展水平。

三、结论

在和谐社会主义的构建进程中,体育担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开展体育运动和培养体育精神,有利于全民健康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和谐发展正为体育事业的长足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梁秀俞.档案信息与和谐社会建设[J].四川档案,2009(

02):30-31.

[2]王爱丽.构建和谐社会需加强公民意识教育[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02):18-20.

[3]张翠.试论大众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沧桑,2009(02):55-56.

[4]农明科.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01):76-77.

[5]汪龙.和谐社会事业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9(01):70-71.

[6]张磊.构建和谐社会与大众体育规划[J].山西建筑,2009(08):47-48.

[7]张照金.和谐社会构建中弱势群体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01):21-23.

[8]马翠娥.安徽大众体育现状调查[J].体育文化导刊,2008(01):30-31.

[9]林静.试论竞技体育队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J].淮海文汇,2008(03):59-60.

[10]董茜.论西部地区大众体育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参与的作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9(02):23-24.

[11]周道仁.学校体育城市体育与竞技体育[J].湘南学院学报,2006(02):47-48.

[12]王小娟,黄晓.浙江省全民健身工程发展现状与创新模式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66-67.

篇8

关键词:德国竞技体育;全民性;文化背景;中国竞技体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6-0068-03

德国不仅是近代体操的发源地和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14个参赛国之一,它还是唯一囊括世界上最重要三大赛事――冬、夏季奥运会和世界杯冠军的国家。在现代奥运会的历史上,除了1924年和1948年两次被禁赛以外,德国参加了所有的奥运会。总共获得了1589枚奖牌,包括519枚金牌、529枚银牌和541枚铜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德国奥运健儿共获得41枚奖牌。

德国竞技体育发展以推动社会发展为目的,在东西德统一后的30年里,德国没有刻意追求竞技体育的成绩,但仍然在独立于政治的社会环境中保持着综合实力的持久不衰,并依赖强大的教育、科研,又以学校、大众和竞技体育为支柱齐头并进,将体育推向了科学化的道路,成为了全民体育大国。本文旨在通过阐述德国竞技体育发展历程,揭示其内在特点。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提供借鉴。

1、全民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

德国既是世界竞技体育强国,又是全民参与体育的大国。德国有8206万人口,近50%民众参加体育运动,有i分之一的德国人是体育俱乐部成员。德国现有91000个体育俱乐部,最大的俱乐部是拜仁慕尼黑,拥有151227名成员。德国最大的体育单项协会是足球,到2010年4月为止,共有6756562名足球会员,其中女性会员有1050301名,老年会员3748572名。反映出德国足球强大的根源在于全民对于运动的热情。

德国的竞技体育发展是建筑在全民体育的基础上。而体育的全民性是德国教育普及的结果。历史证明,普及教育是德国救亡图存、实现统一和强大的基础。

教育的重要地位伴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被逐渐确立,1717年,普鲁士规定所有未成年人,不分男女和贵贱,都必须接受教育,开创了义务教育的先河;1763年,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腓特烈二世统治普鲁士,他奉行人人平等的原则,亲自签署了《普通义务教育法》法律,这使德国日后成为了世界上最早提出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1825年,普鲁士开始实行强迫性教育制度,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样被视为公民义务;1850年,普鲁士颁布《学校法草案》,将这一制度以法律的形式予以保障;1870年,普法战争后。普鲁士打败法国,不仅完成了统一大业,成立“德意志帝国”,并就此一跃成为欧洲举足轻重的强国。普法战争的主要功臣之一毛奇把胜利归为普及教育的结果,他说“普鲁士的胜局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的。

因此,德国全民体育的基础是完善教育体系的建立。十六世纪宗教改革打破了封建等级观念,在普遍公共精神的影响下,教育目的转变成为每个人、无论其出身、地位、宗群和信仰如何都要提供适合其个人兴趣和能力的最好教育培训机会。而德国体育的任务正是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兴趣的民众提供参与体育的机会。在德国人看来,只有大众身心健康才能铸造一个健康的民族和健康的国家。

在管理体制上,德国体育采取自治的模式。德国政府虽然不干涉体育的内部事务,但以每个公民都获得运动的机会为前提,向体育协会提供财政上的支持,鼓励民众参与体育,始终把体育当作公益事业来资助。1960年德国开始实施以兴建大量体育场馆为主要任务的黄金计划,在十五年间,共投资180亿马克。通过兴建体育场馆,为大众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创造了条件。1972年德国举办了第二十届奥运会,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6亿多美元,兴建了一个体育建筑群奥林匹克公园。2006年的世界杯,德国投入70亿欧元,其中用于体育场扩建和交通设施改造的投入达40亿欧元。根据德国2002年对全德体育场馆的统计,德国在2002年拥有126962个体育场、馆等,其中47.4%是室外场地,27.9%是室内的,其余是专项性质的场地。

除此之外,德国有占全国面积60%左右的自然保护区、公园、森林都是人们从事运动的天然场所。广袤而丰富的运动场所,为健身的大众化、社会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德国最大的公园之一慕尼黑英国公园,每天有许多普通人在那里跑步、打球,路过那里的人或多或少会受到感染,而情不自禁的去加入运动的行列,这显然比竞技场更能吸引普通人去运动。

在德国,非商业化的体育场馆是属于国家的,只有俱乐部成员和非营利性的俱乐部才可以免费使用场地,虽然德国竞技体育的基础是俱乐部,优秀运动员也是通过俱乐部来培养的。但德国的运动场所是为所有人开放的,即使是世界冠军,他的日常训练也必须和所有体育协会包括老年体育协会一样排队等训练场地。所以德国竞技体育没有很多“特权”,俱乐部的模式体现了德国社会文化的一种公共精神,其目的是调动大众的参与热情,提高公民对社会公共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从历史来看,德国人虽有尚武的传统,但德国政府审时度势为大众提供基本的设施,使德国成为全民体育大国。德国重视大众体育是建立在人人平等、普及教育的基础上,民众对体育的热情参与是教育文化的熏陶。

2、整体合力铸造竞技体育的持续性

德国是世界体育强国,在两个德国统一前,东、西德的夏季奥运会金牌榜直逼美、苏两大国。人们曾期待两德统一后会成为世界新霸主,但事实上两德统一后,德国在夏季奥运会成绩却出乎意外。这除了两德统一后,德国参赛席位减少一半、德国奥委会对原东德兴奋剂问题的零容忍、以及因改造东德原有体制拖累外,还因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竞技体育快速进步的因素。这都影响了德国竞技体育的排名。

其实就整体实力来看,德国仍是世界体育强国。它是世界上唯一囊括冬、夏季奥运会和世界杯冠军的国家,这是美国和俄罗斯都望尘莫及。在参加22次夏季奥运会中,除一次以外全部进入金牌榜前八名。从1990年到2010年六届冬奥会中,德国金牌榜4次第一,1次第二,1次第三。中国、澳大利亚、法国、英国、日本至今都不能与之相比。

德国竞技体育一直是社会发展的自然产物。从竞技体育体制来看,它作为一种表现形式,与国家的政治制度一脉相承。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制决定了德国社会的多元化和分散性。因而德国社会存在的广泛、众多、自发形成的民间组织,是连接松散政体和民众的纽带。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是

德国最大的民间组织,它是由16个州的体育联合会、34个奥运项目、27个非奥运项目的单项协会、20个特殊的体育协会组成,这些协会都是独立自治的组织,有权决定自己事务,这使得竞技体育在国家层面上缺乏任务的灌输和分配。因此,德国各单项协会在发展组织成员时更注重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

其次,德国基本法规定:每个人都有自由发展、自由选择学校、自由选择职业培训、自由择业和就业的权利。学校、俱乐部能培养人们的体育兴趣,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但无权决定运动员的未来。德国优秀运动员不仅拥有对自己未来自主选择权,他们的成长还服从于德国社会价值观――承担社会责任。所以,优秀运动员除早期和普通人一起使用运动场地外,他们也要和普通人一样完成兵役和学业,这就造成优秀运动员在社会大熔炉筛选后,流失的数量比较多,能进入竞技系统的人比较少。

此外,由于组织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德国这个拥有世界一流科研的国家,它的科研成果却很少针对运动员潜能的开发,相反更多的是保护运动员的肌体健康成长。德国学校和俱乐部都禁止对少年运动员实施拉韧带训练,这对一些在较小年龄出成绩的项目在世界上获得好成绩是有影响的。在竞技体育方面德国研发的更多是器械,因此,德国在冬奥会和带有器械的项目如划船、赛艇和自行车等成绩比较好。另外,德国的反兴奋剂研究也走在世界前列,德国国家反兴奋剂机构按照“宣传、预防、智能和高效检查”的原则来加强反兴奋剂,并以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制约运动员――谁使用兴奋剂,谁将在家庭、朋友、社会中丧失了自己的诚信。德国奥运会中长跑冠军鲍曼曾是一个很有威望的运动员,在兴奋剂事件后他失去很多朋友和热爱他的“粉丝”。尽管事实上他的兴奋剂事件有“错假冤案”的成份,并且在禁赛后的复出中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但却永远失去了大多数德国人的信任。

由此可见,德国人严谨、认真、恪守理性、强调生命意志的文化性格,使德国竞技体育明显少了商业化的功利性意味。就个体而言德国竞技体育发展受到众多制约,但从整体和长久来看,德国竞技体育在百年发展中依然保持强盛的实力。竞技体育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德国竞技体育的持续成就来自于团队的整体性。足球是德国文化的最好体现,它虽没有世界众多的耀眼球星,却有令人羡慕的辉煌战绩。德国的足球12次打进世界杯的四强,3次夺得冠军、4次亚军、4次季军,并从1954到2010年德国足球全部进入世界杯的前八名。德国球员就像“德国制造”的机器零件那样,尽管不耀眼,但却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各尽其职地组成富有生命力和整体纪律性的“德国战车”,其威力永远都超出足球技战术所能涵盖的范畴,体现了一种整体的团队精神――不追求单一的完美,却以整体的力量铸造长久持续的效率,诠释了顽强的意志,个体服从大局,崇尚团队作战的理念。

3、竞技体育以促进社会发展为前提

体育不是一种孤独的现象,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1912年德国社会学家海因茨・里塞(Heinz・Risse)第一次定义体育的范围、并把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现象,由此出版世界第一本《体育社会学》(Soziologie des Sports)。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社会性不仅反映了现代体育的人文精神,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竞技体育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的社会价值在于培养体魄强健、道德完善、精神健全的合格人才,以模范的榜样作用去带动全社会体育的发展。

作为近代体育的发源地,日耳曼民族强身健体的意识来源于生存环境的考验。早期日耳曼民族主要居住在于旱、寒冷的北部,生活非常粗简,与野兽和环境的搏斗,塑造了他们凶狠和强悍的特性,为了生存他们迁移、扩张、掠夺,终于在公元962年建立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并称霸了8个半世纪之久。德国人强悍的传统决定了好战的天性,普鲁士的三次王朝战争、普法战争和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又进一步激发了这个尚武民族对于强壮体魄的追求。

但幸运的是,德国体育发展一直由教育家们诠释体育的真正价值而不断地完善。1774年,德国博爱教育家巴塞多(JO-hann Bemhard Basedow)以卢梭的教育思想为原则,创办了一所博爱学校,并将体育列为学校的正式课程。1793年,德国“近代体育之父”古兹姆茨(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GutsMuths)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体育的教育功能――体育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精神健全人的重要手段,他用毕生的精力完善体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而德国学校体操之父阿道夫・施皮斯(AdolfSpiess)不仅把体操正式列入学校课程,并且整理和归纳了体操项目,使体操标准化,由此继承和规范了德国文化中的秩序和制度。与视体操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统一运动的一部分,并为器械体操作出重要贡献的政治体操创始人弗里德里希.杨(Friedrich Ludwig Jahn)相比,施皮斯不仅将体操作为提高日耳曼民族身体健康的手段,而且将其作为遵纪守法的一种国民教育的方法。体操标准化使德国体操迅速发展,它对欧洲近代体操的形成和为世界体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881年国际第一个体育组织体操联合会成立,同样德国在1871年成立德意志帝国,完成统一大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彻底战败,二战死亡人数约800万人,即使这样德国人对体育的热爱也没有改变,体育是这个民族最好的疏通管道和尚武的替代品。1945年7月8日在美国占领区的法兰克福被准许足球比赛,这个有一半以上人口死于战争的城市,仍有4000名观众观看战后的第一场比赛。1947年还在盟军占领期间,联邦德国组建了科隆体育学院,1950年联邦德国体育联合会成立,当时有3.2万多体育会员,占人口的百分之6.7。

1954年联邦德国足球获得世界杯冠军。这个冠军也预示着德国在浴火中重生。在这届世界杯中德国队在预赛中曾以大比分输给匈牙利,而且决赛中匈牙利曾2比0领先,匈牙利驻瑞士大使馆已向各国驻瑞士使馆发出庆祝胜利的邀请,最终德国队奇迹般的追成2:2,在终场前5分钟反败为胜,以3:2战胜了匈牙利夺得第一个世界杯的冠军。70年代德国的经济也出现了奇迹,联邦德国在短短的几年中迅速成为世界经济第四大国。

德国是个爱思考的民族,因此这个国家孕育许多思想家、哲学家,德国人对体育的解释也有独道之处,他们认为体育除强身健体外还教会人们生存,教会人们应对人生的挑战;体育对于年轻一代,是要培养一种生存的能力以及相互协作、相互依靠的社会责任观念。

把体育与教育融为一体,是古希腊文明的重要支柱,也是德国的社会价值取向。培养年轻一代承担社会责任是德国体育的重要任务,体育是以积极的方式完善人体个性、体现人的价值的基本途径。因而体育在德国不是时尚,而是一种渗入社会和深入家庭的生活方式。

4、结 论

竞技体育是一个国家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综合体现。现代德国俨然是一个典型的西方国家,作为欧洲一个有相当长专制统治历史的国家,其文化倾向于保守主义与历史继承性。与西方列强相比,德国没有英国典范。不及法国别致,不如美国强势,但确实是最讲原则的民族。德国人既不贪婪,也不寄望于不劳而获,乐于因自己忠于真理、诚实可信而为人尊重。德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一直在各种困惑中以自由和重视教育作为其文化和价值观的核心,并以清醒理智的态度展现给世界一个健康的体育大国形象。

篇9

【关键词】高校竞技体育;建设发展;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218-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百姓对竞技体育的热情逐渐高涨,但是面对国际赛场残酷激烈的竞争如何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则需要从基础进行训练,逐步推进竞技体育的管理水平。高校竞技体育是我国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引导和推广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的提高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必不可少的便是对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问题

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是以学生群众性的社会团组织来传播和发展,其应当以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为主体。而当前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是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进行同一的监管,此为典型的政府管理行为。并且在实际管理中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则替代了大学生体育协会在直接的行使行政管理权,这种管理方式如今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

(二)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下运动存在的问题

1.赛事太少,运动员无法通过比赛得到磨练

管理部门的行政监管导致商业性和社团性的比赛展开并不尽如人意,每年举办的赛事过少。赛事太少直接导致运动员缺少比赛经验,运动员无法通过比赛得到赛场的临场心理和生理的磨练,对其成绩的提升产生很大影响。

2.教练专业化水平有限,没有专业培训制度

高校竞技体育教练专业水平普遍低于欧美等国的先进水平,而且我国没有长期的教练培训制度,教练员因为其训练、培训所受到的限制,使其无法接触到世界先进的科学训练方法,导致教练的水平无法得到及时的提高,无法掌握最为前沿的训练技术,导致高校竞技体育水平发展受限。

3.大量退役运动员进入高校竞技体育体系

高校为了能够快速的提高学校的体育成绩,大量招收退役的运动员,这种做法违背了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初衷,使得高校竞技体育自身培养的运动员减少,不利于高校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美国与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比较分析

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和体育第一强国的美国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就比较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寻找自身发展的策略。

(一)全国大学体育协会的有效管理

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管理核心是全国大学体育协会,和我国的大学体育协会不同,美国的全国大学体育协会已经建立起专业的管理团队,全面领导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

(二)竞技体育模式的建立

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同时也是美国整个教育体制下体育管理体制的延续,美国从中学开始建立了全国的学校间竞技体育的模式,将中学作为培养顶尖体育人才的摇篮,而高校竞技体育则是这一模式的延续。这种发展模式既培养了良好的竞技体育氛围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有效的激励制度

美国高校通过高额的奖学金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参与到了高校竞技体育的活动中来,使得整个高校竞技体育的专业水平非常高。而我国大学很难吸引到优秀的体育人才,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使高校竞技体育的专业水平偏低。

三、发展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主要对策

(一)统一认识,明确高校竞技体育的定位及发展目标

我国高校建立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是一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重大革新,是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要社会各个阶层对此建立统一认识,解放思想,发展适应高校体育教学需要的管理制度。高校所开展的竞技体育是为体育的发展探索方向,也是提高大学体育水平的重要表现,因此,各个阶层只有做好统一认识,才能将我国高校的竞技体育发扬光大。

(二)组建全国和省级高校竞技体育指导委员会

我国高校建立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并不是单纯群体行为,其应当建立在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与政府相结合,树立“资源共享、特色共建、责任共担、人才共育”的理念,发挥两者的积极作用,让校园的竞技体育部门与政府职能部门做到有机结合,组建全国和省级高校竞技体育指导委员会,不断为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三)明确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各级组织的职能定位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组织功能定位是中介兴致的组织机构,其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其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协助政府部门做好大学生竞技体育的管理工作,同时也要做好校园竞技体育管理部门的协调与协助工作,提高其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民主性,为高校竞技体育管理制度的建立贡献一份力量。

(四)多元化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高校竞技体育运动的开展离不开其经费的支持,高校各级管理部门应当努力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建立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通过组建实体机构的方式开展多种经营性活动,让通过活动获得的资金更好服务高校竞技体育运动的开展。

四、结语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很多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要认识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现有的体制存在着一些问题。结合国际上成功的管理经验从自身出发要不断的完善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为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发展提供思路与沃土。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科技;竞技体育;引领

技术最开始与体育几乎没有什么联系,早起的竞技体育比赛中的科技仅仅是其他领域科技的借用与迁移,科技在体育中的地位辅的,是用来协助人们完成各种比赛,两者缺少深度融合,如运用建筑技术修建体育场所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各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竞技体育比赛,现代科技在体育中的地位逐渐加重,以至于到了几乎主导竞技体育的程度,它以加速度的状态全方位的影响着竞技体育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竞技体育对科学技术呈现出一种依赖的状态,科技涉足体育的每一个细胞,脱离了科技,竞技体育仿佛难以生存,更谈不上发展。科技对竞技体育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明显。

一、科学技术推动比赛场地器材和服装的不断改进

如今,竞技运动各项目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要想刷新成绩,并非易事。要使运动员竞技水平有所突破,创造新的纪录,竞技运动的技术条件就需要不断地改进、完善和创新。而在现有竞技运动的技术条件下,运动员的成绩是相对固定的,难以有所突破,要想不断超越,就须不断地发掘、利用新的技术条件。这些技术条件主要表现在比赛的场地器材和服装的改进。“27届悉尼奥运会花费了巨额经费修建了世界上最新型的游泳馆,游泳馆水池特别深,这样可以减少影响运动员前进速度的因素,并且水池的边缘缓慢地向上倾斜,以防波浪返回打在外道运动员的身上。游泳选手穿的是一种名为‘鲨鱼皮’的泳装,这种泳装是根据鲨鱼皮的原理设计制作的,研究表明这种泳装对于减少水阻力、提高成绩有一定作用。美国自行车运动员骑的自行车是根据空气动力学的原理设计的,把车把装在非常靠前的位置,这样能够减少风的阻力,而服装的缝合处,是根据气流特点设计的,可以降低摩擦。”

二、科学技术为运动员提高合理的营养膳食结构

营养是运动员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保障,科学合理的营养体系对运动员来说不可或缺。但这需要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生物医学、营养学的知识,改进膳食结构上的不合理之处,对膳食结构进行系统科学的规整,制定出符合运动项目及运动员个体特性的膳食食谱,进而实现合理配置营养的目的。在现代竞技比赛中,不少项目不仅可以通过对运动员特殊的训练达到提高竞技水平的目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科学的营养来辅助训练。这些科学合理的营养食材的研发,与现代科技密不可分。“在健美运动中,运动员在保持肌肉增长的同时也要控制脂肪的增长,“脂肪燃烧弹”的苑⒖梢晕竞技运动员节省很多的体力。在竞技运动训练后,高强度的训练对机体的消耗很大,运动员可以通过补充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质、肌纤维的营养物质来加快恢复体能。为了使短跑运动员的力量在短时间内有快速的增长,提高瞬间的爆发力,我们可以利用肌酸对机体进行适当的营养补充。在训练后,机体产生的身体疲劳难以消退,我们通过使用适量的谷氨酰胺来驱除体内乳酸堆积,达到消除疲劳、加快体能恢复的效果。”

三、科学技术促进了运动训练的发展

竞技体育的本质就是在于发掘人体的潜能,而这种发掘必须是建立在对人体生命基本规律科学的认知基础之上,充分尊重客观规律,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提升能力。经历百年奥运,现代竞技运动中的大部分赛事的竞技水平已经非常高,竞争对手之间的水平也相当接近,胜负往往取决于毫厘之差,因此,要想在激烈的比赛中战胜对手、脱颖而出,就必须注重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必须从每一个训练动作做起,这种训练须做到以科学为依据,遵循人体运动的科学规律,找到适合运动员自身特点的有个性的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传统的竞技运动训练主要依靠人力,即人的主观感觉,往往是教练员或运动员的直觉与经验,缺乏科学依据,因而往往不具有精准度、普遍性,也没有稳定性。更重要的是,运动员个体差异很大,必须有符合个性的训练方法,经验往往不可能面面俱到,适应每一个运动员,在一刀切的经验的指导下会给运动员的训练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而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的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更科学、更个性化的训练方法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运动成绩普遍提高,一个运动员通过改善运动技术已经很难再获得成功了,此时加大运动训练量成为首选,陆续出现了超量训练、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肌肉对抗练习法、循环训练法等,但是最有特色的训练方法是‘高原训练法’。自1968年第奥运会赛址设在海拔高度为2240米的墨西哥城之后,高原训练法引起世界体育界的重视。一些国家在中度高原(1500米-2400米)建立了高原训练基地,并把高原训练作为大赛前的重要训练手段,取得了显著的训练效果。”我国的游泳项目近些年来取得了较大进步,就是得益于先进的训练方法。我国的皮划艇项目在近几届奥运会上异军突起,也是依靠科技力量,“2004 年雅典奥运会和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皮划艇组合孟关良和杨文军获得了男子500 米双人划艇的冠军,其教练指出科学技术的合理运用是他们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障,科学技术贯穿到他们训练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中,在他们从训练到结束过程中,随从的科研人员要为进行血常规测验,用以检测他们的身体疲劳程度及机能状况,从而,教练员根据测验结果所反映的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皮划艇是一项以体能主导类的周期性运动项目,因此运动员机体疲劳程度的检测和把握显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李强.现代体育科技发展对竞技体育的影响[J].福建体育科技,2009,(5):13.

[2] 许鑫.论竞技体育中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对立与统一[D].南昌:南昌大学,2012.9.

篇11

摘 要 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竞技体育虽同是体育,但其性质各有不同,在社会转型时期,如何才能让此三者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体育界的重要课题,不断的探索影响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发展的因素,并从和谐体育的角度出发,研究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双效互动”、“资源共享”的双赢之路,以学校为中心和和谐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新变化 新贡献 培养途径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在改革开放的大力推进下,教育和体育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并且不能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体育内部也出现了各种的不和谐,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彼此之间均不能和谐发展,不能完成模式的转型势必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如今的体育内部分为连个系统,即教育和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就分属在这两个系统中,同时,它们在终身体育、素质教育和全民健身等方面也有着共同的前进方向,所以二者应该相互促进,相互联系,形成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体育教学应更多适应社会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新变化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无论是社会的经济水平还是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明显了提高,而体育也被人们逐渐的重视起来,各式各样的健身广场为社会体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全民健身不仅能使人的身体保持健康,而且社会体育的多样性还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天玩的孩子爱上体育,从而使群众性体育被引入校园。

(一)多渠道、多途径、有针对性地增强户外运动

以前的德育工作以“两课”教学为主,这种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的局面,所以,充分的利用体育资源,积极的开展各种体育项目,组织各类户外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并且要使每一项体育活动都有着其附带的意义。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为培养新世纪的四有青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推行政策法规的同时,从观念上创新

人是一种有思想的生物,而人的思想观想会对事物产生许多正面和负面的看法或者情绪,所以,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就会残存着封闭保守的观念,无法使用新世纪的要求。教育体育部门必须从实际出发,解放和发展传统思想,与时俱进,改变原有的模式,不仅要做到工作方法的创新,而且要满足建设创新性国家的要求,采各方之所长,构建和谐体育,以便于政策法规的执行。

(三)加强联系,建立组织机构,定期开展交流活动

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中管理机制的制约,使其很难进行横向联系,而且部门间的相关工作协调性很差,导致基层与社区无法有效联系。这主要是由于当今制度体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社区与学教间的联系必须加强,基层社区要与学校之间设立特定的联系机制和具体的工作计划,以便于工作人员实施,同时要设立考评机制来保证实施效果。

二、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途径

(一)校内实习基地的构建

校内实习基地主要是指学校的相关实验室及体育场馆,学校的教学实验资源应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对学生全天候开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和机会。同时,教师承担相关课题时,要多让学生见习参与课题的研究环节,并可让其分担力所能及的课题任务,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学校要高度重视实践基地的构建,设置明文规定,保证教学、实验等器材的数量和质量,及时维护管理,并提供专门的经费保障。

(二)加大宣传力度,传播社会体育理念

通过多种形式的传播媒体,最大程度地对民族体育以及传统体育进行宣传,传播当代体育理念,细化有关的体育政策,将其贯彻落实到体育管理事业的每项环节中,使得管理约束机制同政策方面的保障得到相互的补充与促进,让我国现代体育理念切实地渗入到社会体育的发展之中,在推进人们健身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真正地将社会体育的巨大作用发挥出来。

(三)提高社会体育场地设施的容量

统一规划,集资兴建和综合利用新场地;加大现有场地向群众的开放率,并尽量开放广场、街道、停车场等为社会体育服务。

三、学校体育为竞技体育作新贡献

走自己的竞技体育发展道路,即创造教育系统内的体育比赛环境。现代竞技运动制定了各种有效的规则来阻止不公平,给人一种既对抗激烈、紧张兴奋又精彩纷呈、动作优美的强烈感受,是一种力与美的艺术创造。竞技体育上升到国家行为,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中夺冠,可以为祖国和人民赢得荣光,极大地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既可以展示一个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成果,也可以推动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竞技体育是近代体育的源泉之一和重要的助动力源,竞技体育也是现代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和体育学科的主要内容,因此,我们在进行体育知识技能教学时必须充分重视竞技体育及其背后体育比赛文化的背景。更有遵循教育目标向课堂教学规律的问题。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地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

篇12

摘 要 通过对刘延东同志在全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的学习,使我们体育人深刻认识到了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这是运动员成才不可缺少的,除此之外,还应该解决运动员训练的各个方面的需求,使运动员能够安心训练,取得好成绩,保证国家竞技体育长期、稳定、健康、可持续、和谐发展。

关键词 运动员 文化教育 保障工作 重要性

2012年7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北京出席全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讲话。我就此讲话中关于竞技体育发展中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谈几点体会。

第一,国务院召开这个会议,充分说明了国家对竞技体育事业的重视以及对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自身发展的关注,也说明国家认识到了我国要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必须要解决好这些问题,这也是竞技体育长期、稳定、健康、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

第二,做好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运动员全面发展的需要。人自身的发展本身就离不开文化教育,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它也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保障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运动员不仅需要有优秀的运动成绩,还要有较好的文化素质,运动训练和文化学习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随着体育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提高,需要运动员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思维判断能力;而运动员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可以更好的促进训练,达到更高的训练水平。要改变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个传统观念,让运动员不仅运动能力强,而且文化素质高。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个观念其实是错误的,因为优秀运动员的四肢发达是建立在有更聪明的大脑指令、更灵敏的神经支配基础上的,是身体各个组织器官完美配合的结果,相反,那些头脑聪明、有知识的人,运动能力不一定强,难道这些人就不聪明了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优秀运动员的头脑更加聪明,只是看有没有充分挖掘。做好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还是增强体育软实力、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体育是弘扬优秀文化、体现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优秀运动员作为公众人物,在国际舞台上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影响着社会舆论对中国体育的观察和评价;也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示范作用,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无论是从国家还是运动员自身的发展出发,都需要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

第三,做好运动员的各项保障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竞技体育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运动员从小训练,对文化教育有所影响,有些运动员还有伤病困扰,退役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是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直接影响到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和运动员的自身利益。

第四,如何做好运动员的文化教学和各项保障工作呢?站在体育运动学校发展的角度,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政府应该将公办体育运动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单位进行管理,制定相配套的政策和相应的管理机制。文化教育方面,国家应该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针对运动员的成长特点,出版专门的教材。教育部门选调优秀、有教学经验、有爱心的教师经过专业培训后在体校工作,并且在待遇上要予以照顾。运动员的升学要有专门的政策,解决运动员的学习困难之忧。另外学校自身要加强管理,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向文化课教师提出适当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同时,教练员也要经常关心运动员的文化课情况,联合文化课教师教育运动员,达到理想的效果。最终的结果要与教师和教练的年度考核挂钩。

2.国家及政府应该对体校的运动员及教练员给予生活补贴,并形成规定,落到实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条件的改善,选择体育训练的人越来越少,如果没有额外的经济和社会保障,不但不能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还会使其越来越萎缩。

3.对各级别的运动员从上至下应该制定一套完善的退役后生活补贴、就业安置、伤病防治、社会保险等运动员保障工作机制。就业方面,完善运动员自主创业、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社区体育等相关政策和机制保障,使各级运动员能够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对于自主就业、创业的可以给予政策上的照顾;对于想从事学校体育教师的运动员,为他们获得教师资格做好培训、考试和认定工作;对于运动员及其他体育相关人员,另外一个对口的就业安置就是积极发展好社区体育,可以在每个社区安排固定的有编制的体育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及体育保健康复师,这样可以使社区体育得到更好更专业的发展,有利于群众体育的开展及提高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既解决了体育人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人民的体育运动问题。

篇13

关键词:经济模式变革;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支撑,以庞大的群众体育作铺垫,以完善、科学的从业人员培养体系做保障。但同时,竞技体育的发展也会给相关从业者带来丰富的经济利益,并促进体育产业的崛起,进一步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见,在经济模式变革背景下,加强对经济体育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十分重要。

一、竞技体育的定义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竞技体育

关于竞技体育的准确定义,当前学术界内尚未有统一的说法,因此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想法与理解。我国著名体育学专家任海教授在其发表的《关于体育划分问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的质疑》一文中指出,“竞技运动是一种最大程度发挥个人或集体在体能、心理、运动能力等方面潜能,并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进行科学、系统训练的竞赛。”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在1990年出版的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中指出,“竞技体育其实就是一种为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进而最大程度挖掘,并发挥人在心理、体力、智力等方面潜能的运动过程。”基于上述的介绍可以看出,尽管其在表述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其大体的意思是相同的。竞技体育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体育技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采取的方式都是科学、系统的训练与竞赛,且都是在公平、公开、公正环境下进行的。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竞技体育已经从过去的竞技运动逐渐扩展为社会体育活动,其属性范畴更加广泛。

(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截至目前,人们对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也未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论述,但仍然有不少学者根据《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相关概念对其进行了解释。可持续发展最开始是针对人与自然及环境和谐发展而来的,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竞技体育,其社会属性以及其具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娱乐等功能,已经注定其要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相辅相成。因此,笔者通过分析认为,所谓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制度合理安排的构架下实现竞技体育与参与者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不同经济模式下竞技体育的发展情况

(一)计划经济模式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同志还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要思想,随着1952年国家体委成立,给新中国体育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一五”计划期间,在国家体委的领导下,我国先后成立了中国网球协会、中国排球协会、中国自行车协会、中国田径运动协会、中国足球协会等。同期,在党中央的号召和支持下,我国相继建立了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等专业高等体育院校,为我国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提供了保障。“二五”计划期间,为适应当时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在中央体委的领导下,各省委陆续建立并完善了“体育工作大队”与“国家集训队”。1978年,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建立省、市、自治区为一体,并在三至五年力争完善层层衔接的训练网,进而形成集中统一的训练指挥体系。计划经济模式下,在党中央的关心、领导与支持下,我国竞技体育逐渐形成了以国家集训队和省级专业体工大队以及业余体校为核心的三级训练体制,同时还建立了以国家体委和各级体育部门为中心的体育行政管理体制。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育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和动力保证。而我国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恢复也使我国的体育健儿能够在国际大舞台施展自身才能。同时,在我国体育行政管理制度的保障下,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体育比赛中屡屡收获傲人成绩。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在面临新冲击时,不断与时俱进,尤其是在北京奥运会上,共参加了28个大项、262个小项的比赛,共收获金牌51枚、银牌21枚、铜牌28枚,创下4项世界纪录。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最终以26枚金牌、18枚银牌、26枚铜牌的成绩,位居奖牌榜第3。同时,在其他竞技体育赛场上也全面崛起,姚明、易建联、孙悦等成功登陆NBA,并在各自球队取得了不错成绩,姚明更在今年入选NBA名人堂;我国优秀的运动员、教练也纷纷走出国门,在各自俱乐部担任要职,如朱婷加盟了瓦基佛银行队;国际马拉松比赛、环湖自行车赛、中国网球公开赛、F1大奖赛上海站等国际赛事在我国的举办,都充分展现了我国竞技体育的硬实力与软实力。

三、经济模式变革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当前,我国的经济还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但是在计划性的经济发展条件下所形成的“举国体制”,实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具有政府性发展的管理体制,其具备很强的行政干预能力,这种单一模式的竞技体育管理,对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会造成我国竞技体育在基础方面的发展和长期效应机制方面完全丧失。此外,我国的竞技体育正处于从计划性经济向着市场化经济过渡,要想让竞技体育都归纳到市场经济体制下,将会存在非常大的风险。所以,我国一定要建立健全竞技体育方面系相关的管理体制,适应我国的基本国情。

(二)竞技体育的发展与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的发展失衡

当前,我国的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大众体育三者都形成了各自独立发展的趋势,三者都有着自己的体育运动指导思想、体育目标评价体系以及未来发展的战略。此外,当前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取得不错的成效,但是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的发展与竞技体育相比较就显得非常的落后。本质上来说,三者之间应该是存在互相制约、互相转化以及互相促进的关系,然后三者之间的发展状态是相对独立的。但是从目前三者之间的发展态势以及长远发展的关系来看,对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甚至有可能会出现相互排斥的情形。

(三)竞技体育人才流动不畅

对于竞技体育的发展而言,人才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竞技体育人才主要是由高等体育院校和体育协会予以培养,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人才的供应已经满足不了竞技体育发展的需求。并且,部分体育院校由于经费不足、发展前途不乐观而处于分崩离析的地步,同时受到奥运争光战略实施的集中培养、精简编制,招收专业运动员的单位也随之减少,另外绝大多数的体校学生文化成绩本身就不好,平常主要就是进行本专业的训练,如果在体育方面没有明显的优势和天赋,毕业之后是很难在适应社会的,也就是说这部分学生可能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困境,致使选择从业竞技体育的机会成本要比其他行业高的多,久而久之就造成了竞技体育资源入才紧缺的现象。所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匮乏直接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

四、经济模式变革下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加强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

当前,我国要不断提升竞技体育管理的能力,建立健全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不断进行创新,以此来适应我国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局面,要将单一模式的竞技体育管理转变为多元化的管理,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政府和社会共同管理的体制,政府在政策、法规方面要体现出强有力整体宏观性调整控制能力,在微观层面的操作上,该放手的则要放手,全部交给市场、社会去进行管理,建设具有我国国情和特色的竞技体育管理体系。

(二)协调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的发展

在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的发展之间,大众体育是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相反,竞技体育则可以帮助大众体育在发展中具有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给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帮助。而学校体育实质上就是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之间的桥梁,给二者的发展提供所需要的服务,所以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大众体育三者之间是缺一不可的,而是互相制约、互相转化以及互相促进的关系。

(三)加强体育后备人才的建设

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渐渐在世界的大舞台上站稳脚跟。但是要想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加强体育后备人才的建设,构建竞技体育人才发展体系,培养出高质量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近几年,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发展给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激发因素,让我国的竞技运动员职业化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很多退役之后的运动员可以凭着自身体育项目的经验来从事教练、教师的工作,从而为我国竞技体育输送高质量、高素质的后备人才,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

据上述分析可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完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竞技体育受到了强力的冲击。同时,竞技体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一直滞后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所以说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还有许多因素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我国一定要合理构建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使我国从体育大国发展为体育强国。

作者:袁永彦 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鲍明晓,李元伟.转变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9-70.

篇14

自1986年中国开始试办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以来,中国高校竞技体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又是实施奥运战略、为国争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教育改革、体育改革似乎想将中国高校转变为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人才库、培养基地,希望大学生运动员成为中国竞技体育的主力军。然而,纵观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史,横比国际大赛获奖者背景,中国高校竞技体育培养出来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学生运动员实在太少,与国际上以大学生运动员为主体的竞技体育强国相比差距十分明显。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高校竞技体育不堪担任人才库的重任呢?笔者试从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背景、现实困境、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经验借鉴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寻找答案,为中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组建高水平运动队的235所高校的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调查法对中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现实困境进行研究。

3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是一种历史选择,回顾历史,其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如表一所示。早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高校体育更多的是一项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教育活动,高校竞技体育的价值目标还没有达到成为实施奥运战略有机组成部分的高度,它只是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以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目标,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我国省市体工队的许多优秀运动员来源于高校,高校体育为整个国家的竞技体育发展做出了比较大的贡献。但是,由于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爆发,高校竞技体育随着高校教育的停滞遭受了巨大的冲击,社会主义体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发展历程被迫中断,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高校竞技体育逐渐恢复了正常运行。

基于上述历史发展背景,我国高校竞技体育走的是体教结合的发展道路。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中国高校竞技体育是体育和教育结合的产物,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在学校体育发展基础上的一种组织形式。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实质上指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为实体的大学竞技体育,它的主要特征就是竞技性。强调竞技性而忽视人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一种违背自然规律,不均衡的发展,从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审视,我国高校的竞技体育和教育在结合上曝露出很多问题。

4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4.1三个关系如何发展的现实困境

1986年至今,中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已经近25个年头,经过20几年发展中国高校竞技体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数目由50多所增至200多所,运动队由140支发展到728支,运动项目由原来的5个发展到现在的25个,无论是高校总数,运动队总数,还是运动项目总数,都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2003年国务院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任务由国家体育总局移交教育部,同时,教育部、体育总局共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文件强调学校体育是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基础,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

然而,事实上体教结合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竞技体育以及运动员三者之间的矛盾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和高校竞技体育分属于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是两个不同的部门,体制上的障碍使得体和教至今仍然处于两张皮的状态。

4. 2两个主体如何发展的现实困境

竞技训练最核心的要素是运动员和教练员这两个主体,高校竞技体育是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基础,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事实上,由于受到利益驱动,高校为了成绩效应、明星效应伙、社会效应,在急功近利思想的驱动下大部分高校没有形成良性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

5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经验借鉴

美国是当今世界体坛公认的竞技体育强国,在美国构成竞技体育金字塔尖的运动员绝大部分来自在校大学生,其大半以上的奥运冠军、世界冠军获得者为大学生。大学生运动员成为美国高级竞技体育人才库的主体,成为美国竞技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

美国高校开展竞技体育的历史非常悠久,它经历了由校际间自发的竞赛活动到目前非常完备的竞赛组织体系。在美国学校把开展校际体育竞赛看作是向学生、教师、社会展示学校魅力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吸引社会资助的有力手段,美国高校竞技体育是学校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对学生运动员的教育非常重视,他们的理念是发展运动素质不可忽略文化素质,提高竞技能力不能牺牲文化教育以人为本的终生教育观念贯穿始终。在对学生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体制,并将体育和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青少年运动员在参与高校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不仅能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还能根据个人的特点挖掘自身的运动才能,展示自己的价值。

6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体教结合是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重视人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高校竞技体育的生存之本。运动员学生和学生运动员在高校教育和体育的双向驱动下成为更加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