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外阅读的必要性范文

课外阅读的必要性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2: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课外阅读的必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课外阅读 兴趣 人文素养 写作素养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这无可厚非,但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光靠有限的课堂40分钟“例子”的学习是不够的,还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累,现就课外阅读的必要性试说一二。

一、学生有浓厚的阅读兴趣

高中学生面对着巨大的高考压力,总有做不完的习题,记不完的单词,背不完的概念,学生应对各科作业尚无时间,又哪有闲暇去阅读课外读物。但没时间读并不等于不爱读,我曾有过这样的观察:每到阅读课铃声还未响,教室内就已一片寂静,学生们提早进入了阅读状态,整堂课上,六七十人的教室悄然无声,他们忘情的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我甚至觉得自己的走动对他们都是一种打扰。看到这种情景,不禁深思:既然学生爱读书,我们为什么要压制他们的兴趣呢?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而这种阅读的兴趣自然会迁移到语文的学习兴趣上,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所以,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满足他们的兴趣呢?

二、名篇名著的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钱理群教授曾说:“这样的学生是常见的:高中毕业,却仍然没有学会读书,没有读书的方法与审美意识。另一类学生功课优秀,却没有兴趣去看那些不实用的‘闲书’,与文学和文化名著绝缘。在个性和人格养成的青春岁月里,极少有过人文的阅读和思考。”

的确,高中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最关键阶段,所以要特别重视对学生思想和灵魂的塑造,而阅读名著名篇正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有壮丽秀美的名山大川,清新芬芳的花草雨露;有繁华喧嚣尽逝的从容淡定,多舛命运背后的自强不息;有献身理想的矢志不渝,至真至浓的人间大爱;有启迪思维的智慧光泽,做人处事的至理名言――经典作品有穿越历史的魅力,它们本身就是为了展现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表现人性中让人敬仰的精神情操,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置身其中,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情感和人格的陶冶,这种无形中的渲染和心理上的认可接受比老师在课堂上的说教更容易让学生信服,因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这种感染和震撼是直达内心深处的,并进而会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三、课外阅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一些学生在写作时无话可写,所写内容空洞乏味,究其原因,除了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社会实践少外,写作素材的储备量少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写作素材可以来源于直接的生活经验,同样也可以从间接的生活经验中获得,阅读文学作品就是一条很好的摄取之道。文学作品是来源于生活的,经过作者的精心锤炼,大千世界,人生百态都有反映,阅读实际上就构成了学生对生活的参与性,构成他们经历的丰富性。同时,阅读多了,材料就丰富了,写作时也不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阅读多了,那些名家的精彩生动的语言会让学生渐渐有敏锐的感知语言文字的能力,即我们常说的语感。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而这种语言能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长期的反复的阅读积累,通过接触大量新鲜活泼的语言材料逐渐养成,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还需强调的是,写作从来不仅仅是文字的事情,它更是思想认识上的事情,一个从阅读中经历了古今中外各种社会生活,纵览了悠长的历史发展,倾听了众多智慧语言,分享了无数思考成果的孩子,他不仅在思想上更成熟,在价值观上也更完善――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为文的条件。

四、高考中出现文学名著试题的导向

200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命题率先把《教学大纲》推荐课外阅读的长篇小说类文学名著列入考试范围,2008年全国十几份高考语文卷中,除了福建卷,江苏卷也把文学名著列入了考试范围。在高考语文卷中增加文学名著试题,这可以说是高考命题的一次创新与探索。此举曾一度引起众多说法,但命题者的意图很明显:2008年福建卷此题赋分10分,权重不轻,足以引起广大考生的重视;但考试的要求简易,选择题只对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和经典情节进行考查,简述题也是对熟悉作品的理解与分析,便于考生得分,含有鼓励的意思。可见,文学名著的考查是发挥高考的导向作用,以有利于促进和落实学生课外阅读为目的的。我们暂且不谈以高考促阅读的长远意义,单就这10分足以证明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篇2

[关键词]课外阅读 重要性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010

吕叔湘先生说过:“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是力于课外阅读。”语文学习是终身学习。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已经彰显,但仍须稳固其地位。专题复习固然重要,一定的测试必不可少。但是,如果毕业班的课外阅读时间被占用,优秀的阅读资料被束之高阁,重新回到试题层出不穷的古老的学习模式下,那么学生就会疲于应对,毕业班就成为“春风不度”的“玉门关”,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便成为空头支票。七年来,笔者对多届学生学习生活的观察、研究以及学习效果的跟踪调查数据,证明了这一点。

一、“为什么读”,生活的现实在警示着坚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1.从生活角度看,课外阅读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成果是正相关的。高三生活相对紧张而枯燥,虽然很多学生有抱负、有动力,但是也很难保证自己在长时间单调、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中做一台高效能的“永动机”。 阅读,是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形成过程,尤其是广阔的课外阅读,有的以分析的深刻清醒你,有的以描写的细腻感动你,有的以朴实的叙述震撼你……这些源头活水,是多学科繁杂学习劳累后的一种积极休闲,能舒活筋骨,享受窗外的清风和苍穹的明月,在乐趣中积累知识,内化技能,提升修养,增多感悟,创造价值。

2.从功利的应试维度看,课外阅读是潜力股。高考试卷中阅读的比重越来越大,受专题复习的影响,高三的阅读和写作这两大阵营往往有些脱节,复习效果欠佳。于漪老师说过:“语文实践中的一切有效做法都离不开阅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每天坚持课外阅读,一方面能弥补课堂教学进度安排上对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培养的不均衡;另一方面能有效积累语言,引导思路,获得写作技巧,从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

3.从生命发展的维度看,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健康高尚情操的助推器。阅读是和高尚的心灵对话,优秀的文章中承载的思想、智慧、高尚纯净的情感都会随着语言文字流到学生心中,哺育学生健康成长。当今的高三学生,既有来自社会的压力,也有来自家庭或自我理想的压力。有道心灵鸡汤说“没有压力,我不会开花”,话虽这样说,但是现实中的确有部分学生在高三这个特殊时期,心理出现了问题。与其症状明显了再四处寻找心理医生疏导,还不如每天阅读一点优秀作品,细水长流,有引导,有疏导,有垂范。

二、“读什么”,决定了坚持课外阅读是否有必要

有位班主任在数学自习课上发现一男生在看厚厚的玄幻小说,交流的时候,男生振振有词:“语文老师让我们每天坚持课外阅读的,你凭什么反对?”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课外阅读不是放羊,语文教师要把好选书关,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既广开途径,又实施去粗取精的“拿来主义”原则和“放得开收得拢”的阅读机智。

笔者的做法是学生一周选一本书,周一先交给笔者过目。在多年的跟踪调查中发现,在课外阅读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极其重要。同时,课外阅读的动态性和开放性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是个巨大的挑战。唯有挑战才能超越。教师要想在指导的过程中游刃有余、举重若轻,必须从自身做起,转变观念,与时代和学生同步学习,多读、多思、多写,求新、求变,否则,如何给学生把关,如何和学生交流?恐怕会疲于应付,捉襟见肘。

三、“怎么读”,更好彰显坚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教师的有效指导方法有:首先,对学生上交的课外阅读书目检查合格后登记,在教室张榜公示。读完后,学生自己在读书榜上记录时间,发现好书,可以写上简洁的推荐理由。同时,每周五安排一节阅读交流课,大家评选本周“最美读书人”。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分为接受和发现两种。这样安排课外阅读的方式,可以避免学生浑水摸鱼,也可以随时跟踪学生的阅读进展,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

其次,指导学生学用苏步青的“零头布”方法,课间、饭后、睡前做一些片段式阅读,开展“课前三分钟读书活动”等展示活动,这也是教师检查学生阅读效果的一种方式。可读诗歌,读美句,读新闻,读经典作品的片段,有时也可以读笑话。让学生提前进入课堂状态,锻炼在规定时间内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在教室的小舞台上,展示自我,欣赏他人,愉悦身心。

篇3

1.客观条件的需求

在国内缺少英语自然环境的条件下,要迅速地增加英语词汇量,尽早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仅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由于班级人数多,课时有限,在学生中全面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显然是有很大的困难。学习语言的首要任务是保证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因此听和读就是学习英语的关键。输入推动输出,因此,我们要尽早地强化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训练,打好阅读理解的坚实基础。

2.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阅读能力的提高仅靠课堂上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想让学生只通过阅读教材来提高语言能力,增长知识,提高文化素质,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是不现实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英语阅读,学会在课后去接受更多的语言输入。

3.利于英语自学能力的培养

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当学生学会了怎样学习,他才能独立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学习,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外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在阅读中,学生遇到问题,自己查字典,自己思考,自己总结,自己解决,从而提高了自学能力。

二、培养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技能

对中学生而言,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对保持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英语阅读过程中,不同的阅读任务运用不同的策略和技巧:

策略1: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猜词的能力

大部分学生往往一遇到生词就束手无策,首先想到问老师或同学然后会查阅工具书,而很少会根据上下文、文章的背景知识、文化意识等去理解猜出词义,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限制学生查阅工具书,鼓励学生大胆猜词,平时还应注意多做些猜词的练习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的阅读能力。

策略2: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和主题句

阅读时不要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读下去,而是用跳跃式的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和主题句,不去纠缠某些细节,否则会影响掌握全文的大意。学生要学会找主题句和关键词,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文章的大意。

策略3:渗透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了解英语文化的过程。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通过广泛的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吸收丰富的知识,还能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科技、社会文化、风土人情以及东西文化的差异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策略4:材料的选择

选材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文章的长度宜短不宜长。过长的文章会占用学生较多的时间,而且读起来学生会感到吃力乏味,容易失去兴趣。而短文章能让学生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就能完成,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能激发起他们的成就感。

策略5:教师的指导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设想自己的大部分学生能在没有严格而明确的教学要求下自觉进行学习,完成规定作业,安分守己地接受考核,这只是生活在幻想中的教师的向往。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时候要有计划性,要有目标。而且还要在阅读技巧方面给予学生以指导。比如说:不要反复回视已读过的句子;阅读要计时,要提高阅读速度;在阅读中遇到生词时,不要马上查字典,而可以根据构词法的知识,根据文章上下文的推断来猜测词意。

篇4

一、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从阅读教学的性质来看阅读实践的必要性。

《语文新课标》中说:阅读就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就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过程。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阅读实践和感受体会,中间经过任何一个环节的转诉,都会带上他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体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就是对此很好的诠释,因此必须让学生自己阅读实践。

(二)从阅读思维特点看阅读实践的必要性。

阅读的思维活动是凭借语言文字,凭借读的实践来进行的,即通过映入眼帘的文字由视觉进入知觉,最后在头脑中构成意境,形成一个概念,获得具体的感受。故阅读中的思维活动一点也离不开阅读实践。

(三)从阅读教学的广博来看阅读实践的必要性。

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不仅是从课堂上,还要在课外阅读书刊、报纸、网络、看广告、看电视影片、看商品说明书等等中去学习,这更需要学生自己去阅读实践。

以上三个方面足以说明阅读实践是阅读教学的关键,然在教学过程如何实现学生的阅读实践,提高阅读能力呢?

二、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阅读实践的主体地位

《语文新课标》明确规定:“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这就是把学生的阅读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挖掘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感受、体验、想象、联想、分析、综合、概括等一系列能力。我认为可以由以下几步来充分实现学生的实践。

(一)整体感知课文的阅读实践。

从预习到上课,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可以边读边圈点勾画,写批注,写感悟:也可以结合课后思考题和老师布置的预习题纲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特点:还可以自己发现问题,质疑问难,与学生讨论感知。古语说得好,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

(二)精读课文时的阅读实践。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强化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在老师的组织和精心的策划下,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体验,感悟,对文本的重点难点知识给足学生阅读实践、思考的时间,展示出富有个性有创意的阅读体验。

(三)拓展延伸中的阅读实践。

在以上两次阅读实践的基础,已经对文本有了较深的认识,聚集了丰富的阅读感受。这时老师布置一些好的拓展延伸题,让学生把阅读实践中得来的感受学以致用,让阅读能力得到真正实现。

三、课外阅读中学生的阅读实践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创新精神和语文素养,单凭课本中的几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它只是抛砖引玉,是让老师与学生共同阅读实践后,传授学生阅读方法、技能的。如果只限于此,那真可谓是收获了一滴水而放弃了整个海洋。那这“海洋”便是宽广无限、博大精深、五彩缤纷的课外阅读。然而课外阅读没有一个固定的要求,没有规定的课时,又怎么能让学生真正达到课外阅读实践呢?

(一)教师充当课外阅读实践正确的引导者。

课外阅读内容五花八门、鱼目混杂,学生难以分辨与选择。一旦错选还会适得其反。老师应参照《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新课标》,为学生推荐中外名著的必读书目,提供或订购有利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报刊、杂志、小说、甚至流行书籍。要有计划、有层次(学生差异)、有目的的推荐。并且按要求规定学生达到不同学段的阅读量,让学生有东西可读,有东西可感,这就为阅读实践的落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二)多种活动促使阅读实践的真正落实。

课外阅读没有固定的规定与要求常常都会落实。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外阅读实践真正落实呢?(1)可以专门开展阅读课;(2)让学生写读后感,写扎记,写书评……并在一段时间后抽查评比交流;(3)开展名著人物塑像大家猜,名著精彩片段集锦活动;(4)让学生将自己阅读实践后的心得体会写成片段,文章,合作创办属于自己的刊物……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积极性,只有这样,课外阅读实践才能真正落实。

(三)贴近生活,走进社会,拓展课外阅读实践。

篇5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

新课标对高中英语的学习提出了诸多要求,其中也对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了实现新课标提出的阅读要求,高中学生必须增加课外阅读量,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必要的指导,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素质,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一、新课标下开展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的必要性和意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对高中英语学习的要求:要求学生具备综合阅读能力,包括语篇领悟能力、语言解码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强调多学科知识的贯通,提高学生阅读速度等,并对高中英语阅读量进行了量化,六级累计18万词,七级累计23万词,八级累计30万词,高中英语课本显然难以满足这一要求,这就需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英语课外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目前超过60%以上的学生课外阅读时间较少,目前的课外阅读活动难以满足学生阅读的需要,这就需要增加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时间。再者,高三学生面临紧张的高考复习,难以进行大量的阅读,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对高中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它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速度,增加学生的知识量;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阅读材料的选择

1.阅读材料的选取要具备多样性

阅读材料的选取要具备题材的多样性,不能只是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材料,要囊括自然和社会学科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自然科学、哲学、心理学等,还要包括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小说等;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增加词汇量还是提高阅读速度的阅读材料。

2.阅读材料的选取要具备发展性

课外阅读活动是为了弥补教材阅读的不足,从而让学生加强课内外知识的联系,因此课外阅读材料的选取要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够让学生获得额外的课外知识,能够加强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因此课外阅读材料的选取要是课内阅读的延伸,要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创新能力。

3.阅读材料的选取要包括多种资料

课外阅读材料的选取要包括多种资料,如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的教辅资料;内容涉及多个方面的报纸;趣味性和知识性极强的杂志;能够提高学生阅读速度的英文小说;语言丰富的国外教学资料等。

三、高中英语课外活动开展的指导

1.注重阅读方法

第一,为达到不同的效果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选取不同的阅读材料,为了提高阅读速度,可选择生词率较低的素材;为了增加语法词汇量,要选择较难的阅读材料。第二,可采用两遍阅读法,第一遍快速阅读抓文章大意,第二遍深入阅读,做好阅读笔记,进行重点词汇和语法的摘抄。第三,阅读时要与思考相结合,并进行不断的总结,并提高自学能力扫除阅读中的障碍,并且在阅读之后要及时的进行写作训练,使学到的知识能够及时掌握和运用。

2.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

阅读笔记主要包括提纲、摘抄和心得,列提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摘抄主要包括精彩的语句、格言等,要学生学会对摘抄进行分类;读书心得主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认知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3.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导读

教师可以指定一些阅读版块,开展定期阅读或者固定地方进行阅读,可以开展著名英语作品的研讨会或者专题讲座,如在学习An adventure in Africa这一节时,可以让学生去阅读关于Africa的文章去了解非洲的状况,然后去进行全班讨论,分享阅读心得,这不仅能让学生更多的了解非洲的知识,而且还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4.让学生进行阅读心得交流

让学生进行阅读心得交流能够弥补学生阅读的不足,使学生能够更全面的享受阅读所带来的益处。如在学习Biblical idioms in English这一节时,可让学生进行问题讨论,然后去阅读关于《圣经》的英语作品,也可以把阅读资料中的内容改编成短剧进行表演,从而提高学生对阅读资料的掌握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5.建立阅读评价机制

高中学生要对自己的阅读水平有所了解,并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计划进行评价,对阅读任务完成较好的学生进行奖励,对完成不佳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惩罚,以激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总结:

新课标要求高中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活动,这能够提高高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英语素养。在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时,要注重阅读材料的选取,教师要加强对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孙国兴,黎振海.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探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02)

[2]黄志萍.新课程下拓展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2011(10)

[3]张怡辉.有效指导高中英语课外阅读[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1(11)

[4]孙亚利.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心得[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