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2 17:22: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纪法知识竞赛,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文\徐妮娟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运用新媒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进一步调动全市干部职工通过互联网、微博等新媒体学习宪法和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宪法、尊重宪法、依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良好法治环境,云南省昆明市普法办在2014年12月初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百家网站暨中国普法官方微博宪法知识竞赛”的通知》,及时组织全市干部职工开展宪法知识竞赛活动。截至去年12月20日,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有3000余人参加了网络答题,并取得优异成绩。
此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丰富了国家宪法曰暨全国法制宣传日、云南省法治宣传周的宣传内容,在全市掀起了学习宪法、宣传宪法、践行宪法的新,进一步增强了全民学习宪法的氛围,有效促进了全民学法用法守法遵法取得实际效果。
关键词:机器人竞赛 实训平台 方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TP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171-01
机器人竞赛是教育和高科技的结合,由于机器人自身的特点和对未来社会的影响,机器人不仅仅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好教材、好办法,而且是科普教育的重要园地。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普及深入,机器人教育及竞赛已广泛深入高校甚至中小学校,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设计能力、动手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机器人竞赛实际上是高技术的对抗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信息与自动化领域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发展的水平。机器人竞赛使研究人员能够利用各种技术,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案,从而又反过来促进各个领域的发展,这也正是开展机器人竞赛的深远意义,同时也是机器人竞赛的魅力所在。
1 项目分析与研究方案
1.1 机器人系统的组成
功能方面来分:机器人主要由构架系统、感知系统、执行系统、决策系统、能源系统等几大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构架系统:相当于人体的躯干和骨骼,它承载着机器人的所有部件,是机器人的根本和基础。感知系统:相当于人的眼睛、耳朵、鼻子、皮肤等,可以感知外界的各种信息,如:距离、声音、气味、温度、湿度、形状、颜色等。执行系统:相当于人的肌肉和四肢,可以使机器人具有行走、移动等功能,并完成特定的任务,如取物、灭火、营救、排爆、踢球等人们设计的各种动作。决策系统:相当于人的大脑,它将机器人从感知系统感知的各种外界信息进行处理、判断,然后做出决策,并发出信号控制执行系统按照程序预设的方式进行处理。决策系统常用的控制芯片有:C51单片机、PIC单片机、AVR单片机、高端ARM处理器等。能源系统:相当于人的心脏和肺,它给机器人的感知系统、执行系统、决策系统提供能量,如电能、热能、机械能等。
1.2 本平台研究的主要内容
(1)构架系统与执行系统。
结合人形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及其他形状机器人的结构特点,开发一套花键式结构连接件。利用该套连接件可以搭建各类机器人机械平台。
(2)感知系统。
感知系统中,常用的传感器有:测距声纳、红外测距传感器、红外光电开关、姿态传感器、碰撞开关、声强传感器、光强传感器、声音传感器、颜色传感器、摄像头等。本项目拟开发模块化的上述组件(不包括摄像头)。
(3)决策系统。
决策系统将机器人从感知系统感知的各种外界信息进行处理、判断,然后做出决策,并发出信号控制执行系统按照程序预设的方式进行处理。决策系统常用的控制芯片有:C51单片机、PIC单片机、AVR单片机、高端ARM处理器等。
(4)能源系统。
2 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试验方案
2.1 研究方法
(1)调研法:通过广泛的调研,结合学院电信、应电、电气、模具等专业对开展机器人教育的需求及国际国内有关机器人竞赛的平台,分析技术细节、难点,确定平台建设架构。
(2)试验法:通过仿真、硬件搭接及调试等途径完成各电路模块的硬件设计,然后拼装各类机器人,运用数学建模知识、自动控制原理及有关软件技术,实现各类机器人的决策控制,并形成配套的技术资料。
3 特色与创新之处
“创意之星”机器人竞赛及实训平台是一套用于高等工程创新实践教育的模块化机器人平台,可通过数百个基本“积木”单元的组合,搭建出各种发挥想象力的机器人,并可为自己搭建出的机器人编程。因此,无论是机械、电子还是电气专业,都可以基于该平台,根据需要选择自己的侧重点,承载学生的实验、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技能竞赛。
4 结语
实践证明,该平台可靠性高,灵活性强,解决了目前机器人系统不能灵活拼拆组合,实现既可“独立”又可“复用”的技术问题并且可适用于各类大众机器人竞赛,节约了竞赛和培训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一)国家宏观统筹,地方积极响应,高职院校踊跃备战
为了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国家有关教育部门立足于整个职业教育,宏观统筹职业技能竞赛,旨在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各省教育部门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职业技能竞赛政策,结合各省的实际情况制定省级职业技能竞赛政策,鼓励高职院校、企业积极参与,深化校企合作。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培养一大批优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高职院校是职业技能竞赛中最大的受益者,参赛院校可以通过国赛、省赛这样一个平台,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在比赛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教师职业技能水平,同时一旦获得了国赛、省赛优秀奖项,还可以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有利于学校的宣传。职业技能竞赛是职业教育的指挥棒、师生交流的平台、校企合作的窗口,有利于形成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逐步形成了“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国家有大赛”的局面。
(二)竞赛覆盖地域广、规模大,行业牵头、层层选拔
教育部自2002年先后在长春、重庆、天津等地举办全国性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参赛学校来自全国各地,参赛选手逐年增加、比赛规模越来越大,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界的一件盛事。比如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共98个。其中,中职组11个专业大类,47个赛项;高职组12个大类,51个赛项。大部分赛项都将中、高职组分开竞技,突出各自培养特点。与前些年相比,高职赛项大幅度增加,使中、高职赛项平衡,有利于中、高职协调发展。赛程由学校初赛、省内复赛再到国赛,层次选拔。也就是说参赛的各支队伍首先经历院校内职业技能比赛,选拔出优秀选手参加省级层次的技能比赛,经过省级激烈角逐的优胜者才有资格参加国家级的职业技能竞赛。国赛是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风向标,代表着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最高水平,具有引领高职院校技能竞赛发展方向的指导作用。近几年的大赛项目中,过半的大赛项目由行业组织牵头,并且聘请行业专家全程参与全部比赛项目。以企业需求作为出发点,赛项的设计、组织、命题、裁判标准等遵循行业的职业规范,比赛场景布置与生产环境相同,实现了大赛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
(三)诱人的大赛评选表彰举措激发参赛者的热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办公室组织全国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工作。按照大赛的赛项下达的名额和要求,在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组织的、跨行业(系统)、跨地区的国家级一类技能竞赛中,获得各工种前五名的选手,在由国务院有关行业部门或行业(系统)组织牵头举办的国家级二类技能竞赛中,获得各工种前三名的选手,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并颁发证书和奖章,并在职业技能等级上提升一个级别。对于国家级技能竞赛获得优秀名次的其余选手,也可获得相应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省级比赛中获奖的团体或个人,统一发放奖状、奖杯,并且全省通报。获奖单位一般会针对国赛、省赛获奖的部门、教师和学生给予物质奖励,享有评选推优、职称晋级优先权。获奖的学校一般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优秀的师资、完善的管理体制和雄厚资金支持,国家级、省级的奖项在学生招生、就业中占有绝对的优势。
(四)职业技能竞赛存在的不足分析
纵观近几年职业技能大赛的发展,貌似职业技能竞赛形势一片大好,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助推职业技能竞赛迅猛发展,大赛制度日益健全,赛项结构趋于合理,评选表彰举措深得人心,大赛规模越来越大。事实上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方面,部分参赛学校过分看重职业技能竞赛结果而忽视竞赛过程,挑选最优秀的学生作为参赛选手,不惜巨资买进职业技能竞赛的全套仪器设备,参赛选手全天候地只针对大赛赛项进行强化应赛训练。参赛时选手间配合得天衣无缝,动作规范、娴熟,就像机器按照既定程序流畅地运作着,这样的参赛队伍一支又一支,像是复制出来的。这样劳民伤财的应赛训练偏离了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初衷,忽视了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参赛选手来自不同职业院校,大赛没有开设系统性的赛前培训,参赛选手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校只是针对赛前公布的评分标准进行针对性训练,训练缺少科学性,违背职业能力培养规律。大赛过程中,评分统一标准过于粗线条,评委评分差异性大,受人为因素影响比较大。
二、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发展趋势分析
(一)构建高效率职业技能竞赛组织架构
高效率职业技能竞赛组织架构为政府主导、企业承办、高职院校全员参与。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对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统一领导、规划、协调、管理,按照校赛、省赛和国赛,层层选拔,把职业技能竞赛纳入财政预算、职业院校与企业发展规划,对职业技能竞赛起主导作用,促使企业承办、高职院校全员参与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最终目标是达到社会和企业的要求,职业技能竞赛倡导的理念应该是企业所需要的,由企业承办职业技能竞赛,赛点可以选择在企业进行,这样在赛场设计上可以更多地融人企业文化,在比赛要求上可以紧密结合企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要求,在赛项的选择上可以更多地体现企业新技术应用,实现企业岗位需求引领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除此之外,企业作为非参赛方,承办职业技能竞赛有利于保证比赛的公平性。职业技能水平是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高职院校组织校赛时,应该倡导全体学生参与相关专业的技能竞赛,实现职业技能竞赛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在省赛、国赛期间,组织教师、学生观看技能大赛的实况录像,取长补短,引导广大师生关注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应用情况。职业技能竞赛以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同时关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高职院校充分利用职业技能竞赛的平台,洞察社会和企业的最新需求,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主动适应企业的需求。
(二)规范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和评价标准,实现竞赛培训的常态化
职业技能竞赛的基本属性决定了必然对参赛选手进行排名,参赛选手在大赛中的名次是倍受关注的。参赛选手分数是按照大赛评价标准对参赛选手在规定项目中的表现进行评判的,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和评价标准几乎成为历年大赛争论的焦点。应组织企业技术专家、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共同设计比赛项目,建立科学的评判标准和打分体系,将其形成职业技能大赛纲领性文件,下发各个高职院校,减少人为因素对评选的影响。职业技能竞赛不是部分高职院校的赛项,应该是所有高职院校的赛项,因此应组织各级技能大赛培训班对参赛的教师、学生进行全员培训,实现竞赛培训的常态化,保证每个职业院校的学生都可以共享竞赛培训资源,整体提高全国高职教育水平。无论校赛、省赛还是国赛都以此作为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依据。每年大赛竞赛项目和评价标准文件有修改或增补内容,可以有相关补充文件说明。职业技能竞赛是职业教育教学的指挥棒,具有引导参赛者向举办技能竞赛的目标无限接近的效能。
(三)团队协作开放式的职业技能竞赛模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 经济法 教学方法 “做乐赛”模式
现今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下,经济法的地位显得愈加重要。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以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的经济管理类高技能型操作型应用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在经济法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律知识,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为首要的教学目标,务必从注重理论教学,灌输理论知识,转变到注重实践,培养经济法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需要创新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而科学的教学理念是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前提和关键。因此,本人结合自己切身的经济法课程教学经验,特提出专门针对经济法课程的“做乐赛”新型教学模式。
一、“做乐赛”新型教学模式简析
关于“做乐赛”,其是一种强调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其高度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被动的“听”变为在“做”中主动的“学”,学生在做中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承担“工作任务”的设计、活动的发起和引导、教学的组织和为学生“做”与“学”提供指导和咨询。所谓“做”,也就是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行动中学习,带着兴趣去学,享受体会学习、追求知识的乐趣,并通过竞赛的形式鼓励激励学生学习,“赛”也继而成为评价学习效果的方式。“做”、“乐”、“赛”三者是同步的,是相辅相成的。其目的是使师生在欢乐的教学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打破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模式,让学生真正的在实践中领悟理论知识,学懂,会用,并在竞赛中激发求知、探索的欲望,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将枯燥的学习转化为一种快乐的过程。
为了使“做乐赛”突破传统教学,弥补其存在的不足,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本人对“做乐赛”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实施初步探索出几种方法。如:案例分组讨论、任务设计法、问题分组辩论。从表面上看来,其类似过去的教学方法,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势必是不同于以往教学方法的,就可操作性,系统性,教学效果方面,都较之以前具有更强的实践意义,下面我会以实践为例,阐述“做乐赛”在课堂中的具体实施。
二、“做乐赛”教学具体操作模式
(一)“做乐赛”模式的准备工作
首先,分组。将班级学生分组是“做乐赛”模式的首要步骤,分组的用意在于为了能让更多的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有利于配合竞赛模式。因此要首先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平均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例如60人的班级,平均分为十组。根据每个班级具体情况,每组分配人数不宜过多,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其次,借助多媒体。在“做乐赛”过程中所需要呈现的一些文字、图表、影音资料信息,需要借助多媒体来实现。
(二)“做乐赛”的具体操作方式
(1)案例分组讨论。案例分组讨论是“做乐赛”的首选方式,在每次课堂上都可以进行,案例分组讨论法,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面对困难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与他人沟通的社交能力。
每次课上,当教师将理论课讲授完毕,根据当次课的内容,设计相关案例。关于案例,首先,一定要有针对性、目的性,案例选择要难易适度,贴近工作生活。其次,将案例可以设定多个小问,布置给每个小组,再由组长带领,将问题分配给组员,分别解答;也可以集思广益,要求每个成员解答所有的问题,最后一起集合答案。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每个组最终统一一个答案,并做出书面答案,讨论作答时间一般控制在30分钟以内。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一名成员发言,可以将书面答案作进一步详解。
(2)任务设计式。任务设计式主要针对个别课程内容而设计,依然由教师在完成理论教学后,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任务。
以学习《公司法》为例,教师要求学生分组模拟完成“申请设立一个公司”的任务,假设每一个学生为公司的发起人,为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依据所学知识主动去进行“市场调查”,选择确定设立哪一类型的公司,讨论确定公司名称,学习了解公司设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准备制作哪些申请文书、经过哪些程序等等,教师可以对各学习小组的整个工作过程进行引导、辅导、指导和教导;在整个任务完成过程中,各学习小组进行相应任务分工、伙伴交流、资料查阅、教师咨询、文件制作、作品展示和小组讨论等,每个学生亲历亲为,对工作印象极为深刻,做乐赛效果极佳。
(3)问题分组辩论。“问题分组辩论”在三种方式中,是最难操作的一种。尤其对于学生而言,需要扎实系统的掌握相关法学基础理论知识。而对于高职非法学专业学生来说,法学理论比较薄弱,能达到这种水平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实际意义。但是,这种方式能让学生体验辩论的乐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很多学生也积极反映希望能经常参与这种活动,这是令人倍感欣慰的。因此,该方法对教师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对教学的控制能力以及教学现场的随机应变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问题分组辩论”的选题依然要遵循依据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所选择的论题应与学生的基本经验和已经达到的经济法律水平相一致。可以借助多媒体,选取《经济与法》、《今日说法》中的某些具有代表性、公众知晓的热点案例展开辩论,如涉及税法的辩题“征收个人所得税是否能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就是一个比较适合会计专业学生辩论的题目。在组织辩论的时候,事先留给学生至少两周的准备时间,供其搜集资料或是对其进行辅导。学生在辩论的时候,要求也不宜过高,要求观点明确,能利用所学知识支撑自己的观点即可。
三、“做乐赛”的评价、考核方式
“做乐赛”的评价、考核方式突出反映在“赛”中,既然是竞赛,那就有评价、奖惩,以此作为经济法课程的考核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学生“做”好,形成三者的有机统一。
对于“案例分组讨论”,在学生完成讨论、发言,教师对每个组的答案进行评价,打分,并将案例答案公布。这时候,学生关心的不仅是自己小组的分数,更会针对自己的答案提出疑问,“为什么自己会做错,错在那里?”然后教师针对理论知识再对案例进行答疑解惑,解析总结,这样以来无形中使学生加深巩固了对知识的理解,对于案例更是印象深刻。
对于“任务设计式”,各组学生将本组的任务完成情况以书面形式提交,并由小组代表附发言说明,然后可以采用由各小组相互打分的形式进行评价。评选出任务完成最优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评定。
关于“问题分组辩论”,可以采用传统正规的辩论模式评出优胜组、最佳辩手;或者由其他组投票打分评出获胜组。
对于今后的经济法课程考核,笔者认为应当注重应用能力测试。传统的闭卷考试不一定是经济法课程的首选。以上“做乐赛”的成绩可以作为学生平时的考核成绩,与最后的期末成绩一起作为学生的经济法课程的总成绩。假如在过去平时成绩占最后总成绩的30%,那么实行“做乐赛”模式后,应该相应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这样更有利于“做乐赛”的推广,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样的考核模式注重学生分析能力测试,用于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促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为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这也是和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训练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的。
参考文献:
[1]陆中宝.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及其挑战[J].当代教育论坛,2009,(02).
竞赛项目逐届增加,竞赛过程三层递进
广州市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是由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广州市职业技术教研室承办的活动,两年一届。
2011年举办首届,专题是教师教学能力竞赛,项目设六个专业大类,分教学设计、说课和展示公开课三个竞赛阶段。
竞赛主题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升教师综合职业素养”,通过系级、校级、市级三个级别的层层选拔和竞争,以一体化课程的学习任务为载体,解决教什么和学什么、如何教和如何学、教得怎么样和学得怎么样的三大问题,逐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主体观、综合能力观和有效教学观,从而提升具有技工院校办学特色的师资队伍水平。
2013年举办第二届,专题为专业建设能力和教学能力竞赛。其中专业建设能力竞赛包括专业设计、说专业与答辩、展示专业建设成果三个竞赛阶段,具体项目分机械加工、电工电子、信息技术、交通运输、文化艺术、商贸服务和综合等七个专业大类别;教学能力竞赛仍分教学设计、说课和展示公开课三个竞赛阶段,竞赛项目在专业竞赛七类基础上增加了公共文化类。
竞赛主题为“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教师综合职业能力”,通过系级、校级、市级三个级别的竞赛,不仅评价教师个体在课堂教学层面上的综合职业能力,而且评价专业团队在学校专业层面上的合作能力与专业建设能力、专业带头人的综合职业能力与素质水平,检验专业建设的专业化水平。
竞赛难度逐届递增,参赛规模逐届扩大
首届竞赛仅限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展示和检阅,要求教师以一体化课程学习任务为载体进行教学设计,从学情分析、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生学习活动与教学流程安排、教学方法、重难点处理、学业评价等方面充分展示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展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风教态等,内容要求详见下表。
广州市属技工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评价表
学校: 课题: 时间:
教师姓名: 职称: 性别:
评价
项目 评 价 内 容 评价分数
10~1
教学
设计 1.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与手段、教学环境和评价方式方法等教学要素完整,教与学的关系清晰
2.学习目标能够反映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并能结合学生实际,明确、具体、完整且可操作性强
3.学习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及工作的各项要素,学习过程能够体现较完整的工作过程
4.学习资源设计能体现学生在问题引导下的学习,学习环境设计能达到与工作环境尽可能相一致
教学
实施 5.学生学习活动。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形式灵活多样,教学能够提供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6.教学流程安排。教学思路清晰,衔接过渡自然,教学难度、教学容量、教学强度分布较为恰当合理
7.教学方法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支持学习活动的开展
8.教师能够引导学生面对各类学习问题,及时为学生提供解决学习问题的指导,并有效组织教学实施
教学
评价 9.学业评价与学习目标相呼应,评价的方式方法合理,易于操作,能有效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文本
规范 10.所提交的教学设计文本体例规范,内容全面,文字通顺,图表清晰(教学设计评分)
授课
技艺 11.教师语言规范、简洁,仪表大方、教态自然(公开课教学评分)
答辩
情况 12.准确理解评委的提问,回答问题所陈述的观点正确,内容全面,层次分明,逻辑思路清晰(说课与答辩评分)
总评意见: 评价
总分
评价者
签名
第二届竞赛增加了专业建设能力内容,竞赛的层次与难度骤然提高。专业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问题,它涉及专业基本信息、专业定位、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学习资源、师资建设、学习环境、教学组织、专业管理和质量效益等多方面综合因素,属专业的顶层设计,与教学能力要求相比,更能反映学校内涵发展的深度,内容要求详见下表。专业建设能力竞赛能反映学校内涵发展所应该达到的高度,体现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同时也是院校办学的质量保障。
广州市属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建设能力竞赛评价表
学校: 专业: 时间:
专业带头人姓名: 职称: 性别:
评价项目 评 价 内 容 评价分数
10~1
专业
设计 1.专业定位。专业建设调研充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符合本地区产业发展需求,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清晰准确,符合职业岗位群需求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
2.校企合作。按照专业发展要求建立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和管理架构,校企合作开展专业的课程建设、学习资源、师资队伍、学习环境、教学组织及顶岗或生产实习、专业管理和企业员工培训等建设
专业实施 3.课程建设。依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遵循职业能力成长规律的要求开发课程,课程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等教学文件齐全,形成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4.学习资源。合理选用教材与学材,充分配置工具书、维修手册和技术通报等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合理开发工作页、多媒体课件和仿真教学软件,提供丰富的基于网络的专业学习资源
5.师资建设。专业师资的建设规划符合专业发展需求,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的结构合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一线教师的结构合理,师资队伍的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强
6.学习环境。建设具备专业特征的行业、企业文化氛围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环境,具备符合专业教学需求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数量和功能的配置恰当,设备设施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安全运行
7.教学组织。依据课程类型特征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倡导体现工作过程的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做”合一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8.专业管理。建立校内外结合并符合专业全部课程实施要求的管理制度,管理规范,落实到位,有效监控,教学管理人员配备合理
专业效益 9.质量效益。学生满意度、专业认同度和对口就业率与就业质量高,企业、家长对学校的专业办学和学生的满意度高,专业规模与专业群发展好,专业的社会美誉度高,对外培训量大和技术服务好
文本规范 10.所提交的专业设计文本体例规范,内容完整,文字通顺,图表清晰(设计专业方案评分)
答辩情况 11.答辩者素质。准确理解评委的提问,回答问题所陈述的观点正确,内容全面,层次分明,逻辑思路清晰(说专业方案与答辩评分)
总评意见: 评价
总分
评价者
签名
在首届竞赛时,参赛人数仅200余人,但每一个选手后面都聚集着一个“众星捧月式 ”的团队。正是通过这种团队式的参与,锻炼了专业教师、教学管理和科研教改三支队伍。经过两年的努力,第二届竞赛参赛人数多达500多人,其身后还有更大规模的拉拉队。第二届竞赛选手在教学能力竞赛上基本可以独立应战,而专业建设的竞赛团队则普遍抱团奋战。这种教师个体“独立应战式”与专业团队“抱团奋战式”相结合的备赛和竞赛形式,对院校来说是一个极具难度、也极具影响力的挑战。
竞赛组织科学严谨,竞赛指导逐校进行
竞赛组织方面。抓住区域性竞赛时间长、涉及面广、参与对象多、工作环节多、容易出现薄弱环节的特点,以科学、严谨的原则为指导,从以广州市人社局名义文件开始,直至最后的颁奖、总结,每个环节都考虑周详,体现竞赛过程的规范、严谨性,评审过程的公开、公平性以及评审结果的公正性。
竞赛指导方面。为了使各校参与竞赛的方向不偏、程序不歪、步骤不乱,竞赛的组织部门需要深入到各参赛单位巡回指导,开展必要的培训,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与指导,详细解答参赛者的各种咨询。在两轮竞赛方案下发前后,作为组织方,我们有计划地举办了三期培训班,每期2天,培训人数达200多人。从技师学院到普通技工学校,培训面日益扩大;培训对象从教学副校长、教学科研管理中层干部逐步下移到骨干教师、一线教师,培训力度日渐加大;还举办了两期竞赛方案解读专题讲座,参加人员达700余人。
连续推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培训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发挥了积极效应,观念、理论逐渐被接受与认同,方法积极被运用,师资队伍的职业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逐步提升。这种以项目为载体立竿见影的培养方式,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很多经过培训并参加了竞赛的教师在竞赛中取得不俗的成绩,并成为学校专业建设和一线教学的骨干力量,带动教师团队的集体进步。
评委多元化优化组合,评审开放式团队进行
为了体现评审的公开公平公正,同时也为了从评审视角锻炼一批高水平的评审专家,确立了评委人选多元优化组合的原则。聘请了国内有名的职教专家、省内院校著名的老校长、中职和高职院校的专家、省市两级教育部门教研机构的专家、人社局市级专家、参赛学校教学副校长和教科研骨干共七类人员。
这样的评审队伍覆盖面广、影响大,尤其是让参赛学校的人员参加评审工作,在采取有效措施促其严格遵守评审纪律、公平公正评审的前提下,通过内外结合的开放式团队评审,使他们体会到不同参赛者、不同参赛团队的差别,学会专业建设的技术路径和工作方法,领会教学设计竞赛的核心要义,领略竞赛对于推动院校内涵建设的意义。他们普遍反映:既更深刻地领会了竞赛标准,客观地评出了优胜者,又充分学习了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这些参赛学校的评审专家即将成为院校内涵发展的一支生力军。这,也是组织区域性院校竞赛更为重要的目标。
广州市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的三点感悟
首先,竞赛可成为推动学校内涵建设的一种力量。
竞赛对学校内涵建设的触动力度远超设计者预料。竞赛既是学校综合竞争力的较量,又是学校实力、魅力的全面展现,必然会形成一种吸引力,吸引着广大同行的眼光,引发业界的广泛关注。竞赛期间,要求观摩的业界同行络绎不绝。作为组织方,我们在适当的范围内开放赛场。仅教学展示课环节,一天观摩人数可达上千人。同时竞赛过程成为同行之间交流、学习的平台,竞赛的功能效应明显扩大,参赛者的收获也远远大于参赛本身。这种竞争、交流与合作必将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建设,推动学校内涵建设的进程。
其次,竞赛过程是树立全市内涵建设标杆的过程。
两届竞赛的项目和设计思路既与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的建设一脉相承,又与国家人社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相吻合。竞赛设计上融入了人社部《关于印发〈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试行)和〈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试行)的通知》(人社职司便函[2013]10号)文件精神。这样,区域性竞赛的有效性和吸引力就得到明显增强。通过竞赛,不仅可以促进示范校建设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而且评审出了优秀专业建设团队13个、专业带头人13人、全市教学能手28人(首届12人、第二届16人),树立了专业建设与课堂教学典范,成为全市各学校专业建设、课堂教学改革、队伍成长的标杆。
再次,竞赛过程是促进学校内涵建设的提升过程。
只要参赛,学校就一定会在不同程度上加快内涵建设步伐。全市性竞赛等于晒学校家底、比学校实力,正是这种形式能有效地促进院校在竞赛目标、任务的指引下进行并加强内涵建设。从参赛人数的变化和结果看,用竞赛方式推动专业团队及教师个体专业化水平发展、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理念被普遍认同,促进学校内涵建设的主体教育价值观迅速获得普及。
关键词:轻负荷直喷柴油发动机;环粘结;活塞清净性;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TE626.32 文献标识码:A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ight Duty Direct Injection Diesel Engine Ring Sticking and Piston Cleanliness Test Bench 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Test Method
JIANG Chao-gui, XU Guang-ye, SUN Xiang-lan, GUO Chang-wei
(PetroChina DaLian Lubricating Oil R&D Institute, Dalian 116032, 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light duty direct injection diesel engine ring sticking and piston cleanliness test bench and the test method were introduced. The selection of test equipment, the determin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the key components, and the design of the circulation of the test bench, the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of each engine test bench system,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est conditions, the evaluation and data analysis of the test result were involved. The light duty direct injection diesel engine ring sticking and piston cleanliness test bench and the test method were established.
Key words:light duty direct injection diesel engine; ring sticking; piston cleanliness; evaluation method
0 前言
柴油机在燃料型动力机械中,是最节省能源的。柴油机比汽油机的燃油有效利用率高出30%以上。随着柴油机制造技术的提高,特别是欧洲汽车市场持续受到油价上涨的影响,欧洲已将柴油机大量用于轻便汽车及小轿车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制造水平的提高,现在的柴油轿车不仅具有高效、经济、有益于环保及面向未来的特点,同时在高速性能、加速性能、操作性能、乘坐舒适性和噪音方面已经完全可以与现代汽油机相媲美,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喜爱。目前,在最注重环保、经济性的欧洲,柴油轿车的销量已迅速超过轿车总销量的40%,部分国家已超过50%。在国内,伴随着我国轿车家庭化和进口原油的增加,燃油价格的上涨,人们在保证实用、环保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性,市场对更具经济效益的柴油轿车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我国已经将柴油轿车作为我国未来轿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04版ACEA发动机油规格中, 将轻负荷柴油发动机油与汽油机油合并为一个规格,即A/B系列,共有A1/B1、A3/B3、A3/B4、A5/B5四个规格,并在A/B系列规格的基础上推出具有环保概念的C系列产品,共有C1、C2、C3三个规格,同时还增加了重负荷柴油机油的E系列,并有相应的台架试验方法。评定轻负荷柴油发动机油的主要台架有:
(1)CEC L-56-T-98(XUD11BTE)、CEC L-93-04(DV4TD)中温分散性台架。
(2)CEC L-51-A-98(OM602A、OM646LA)磨损、粘度稳定性及油耗台架。
(3)CEC L-78-99(VW DI)直喷柴油机环粘结及活塞清净性台架。
而我国在轻负荷柴油发动机台架评定、用油规格方面至今还是空白。
随着我国柴油轿车数量的增加,柴油轿车所用油的需求量也将越来越大。要发展直喷柴油发动机用油,就必须拥有评定该发动机用油的技术和设备。全套引进直喷柴油发动机活塞清净性及环粘结评定台架大约需要40万美元,同时因为油品规格的快速发展,发动机台架的更新周期大大缩短,使得引进的台架存在落后的风险。送样到国外去做,虽然不再承担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和折旧费用,但高额的评定费用以及较长的评价周期,不仅使产品研发成本难以承受,也不利于研发工作向深层次发展,更不便于产品质量的检验和仲裁。 因此,自主建立直喷柴油发动机环粘结及活塞清净性台架,将节省时间和资金,填补我国评定该型台架方面的空白,为直喷柴油发动机用油的研制、开发和生产提供准确、可靠的评定手段。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只引进台架的关键部件,其余部件在国内配套完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与国外试验条件基本相同的油评定台架及试验方法。该台架经过设计、安装、调试及试验油样的评定,已取得了良好的试验结果。
1 台架的建立
1.1 试验发动机的选择
用来测试的发动机是CEC L-78-99试验方法指定的、最新的德国大众公司生产的GolfA3系列柴油发动机。发动机为VW 1.9L/81kW直喷式、四缸、采用涡轮增压、带中冷的柴油发动机。VW TDI发动机是一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柴油轿车发动机,具有功率大、低排放、低成本、低油耗、长寿命、低噪音等特点,排放达到欧Ⅳ标准。发动机的型号及技术参数见表1。
1.2 试验发动机的安装
1.2.1 EGR阀和排气歧管
连接EGR阀和排气歧管之间的连接管路被移除。在排气管处产生的管孔用金属板密封。
1.2.2 发动机安装位置
发动机将按照下列方式安装到试验台架上:
(1)曲轴沿着轴向向飞轮边偏2°。
(2)气缸沿着径向向排气边偏15°。
如果试验记录报告中存在水平安装,即和曲轴重合(成0°处),这种情况是可以的。安装时可以使用特定的法兰或相关的传动装置来完成。
1.3 冷却循环
标准的冷却循环在试验中做了如下修改:当断开机油回路和自动调温装置旁路时,试验台架的一个水/水热交换器代替冷却器,用一个合适的试验台架控制设备来控制温度。
1.4 机油冷却系统
与机油滤清器连接的标准的油/水热交换器与评定台架的冷却系统分开。用一个合适的试验台架控制设备控制温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见图1。
1.5 中冷器
用适当的热交换器来冷却增压空气。建议使用气/水热交换器。增压空气的温度将用适当的温度调节器来控制。
中冷器前后最大压差是6 kPa。
1.6 进气系统
使用标准的进气系统。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空气质量流量计、涡轮增压器、中冷器、控制发动机进气温度的调节阀。
1.7 排气系统
使用标准的或者能够控制排气背压适当的排气系统。
1.8 曲轴箱通风/窜气测量
曲轴箱通风是从气缸盖通过空气滤清器连接到进气系统,符合标准发动机的布局。漏气测量必须连接到这个封闭回路上。建议:使用能够连续测量的流动速率测量系统,例如在管口的地方测量。
1.9 燃油系统
在燃油系统中安装一个适当的热交换器,使燃油温度得到准确的控制。回油线也应该与热交换器相连。
1.10 冷却风扇
涡轮增压器和排气管系周围使用外部冷却风扇。
1.11 活塞冷却喷嘴
活塞冷却喷嘴可以通过喷嘴顶部螺钉中心的“WAG8.8”来识别。活塞冷却喷嘴见图2。
1.12 试验测功机的选择
测功机主要用于对发动机进行转数、扭矩和有效功率的测试及性能试验、耐久试验和型式试验。尤其适用于各种试验台架,对发动机、整车及其部件进行不同工况的运行和试验。根据VW TDI柴油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81 kW,额定转速为4150 r/min,最大扭矩为235 N•m(1900 r/min)的要求,以及发动机与测功机特性曲线匹配要求,选择杭州奕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技术水平先进、测量精度高的WE32H水涡流测功机。
1.13 台架流程的设计
经过调研,详细了解、分析和研究了国外标准的轻负荷直喷柴油发动机油环粘结及活塞清净性评定台架的原理、构造和性能。学习和掌握了评定台架的技术要求、技术性能和技术指标等关键技术,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轻负荷直喷柴油发动机油环粘结及活塞清净性评定台架。评定台架流程见图3。
1.14 发动机的控制系统
发动机的控制系统是由配电箱、发动机控制仪表、发动机仪表、发动机电脑及线束组成。按照CEC L-78-99(VW)试验方法的要求,在国内开发满足试验要求和控制精度的发动机控制仪表。安装配电箱。在评定台架相应部位安装测温仪表、热电偶、测压仪表、传感器。建立仪表控制台,使得发动机的转数、扭矩、系统各部位的温度、压力等试验参数得到准确有效的控制。建立超温、超压、超转数、超扭矩报警系统和超压、低油压、超温、超转数自动保护停车系统,安装了评定台架探头监控系统。
1.15 燃料油
我们将含硫柴油(硫含量0.4%左右)与-10号军用柴油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调制,调制后的燃料油标准满足CEC RF-90-A-92(S含量:0.25%~0.30%)的要求,其质量指标见表2。
1.16 完整的发动机评定台架
按照CEC L-78-99试验方法的要求,建立VW TDI轻负荷直喷柴油发动机油环粘结及活塞清净性评定台架。安装好的发动机评定台架见图4。
2 开机调试、试运转
所建台架及仪表操作系统组装完毕后,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在确保无误后开始送电、送油,开机试运转。试运转是按照CEC L-78-99试验方法要求的磨合试验条件及正式试验条件在所建台架上进行发动机试验。其目的就是考察发动机运行的可靠性及仪表控制系统对发动机各个参数控制的准确性。
在按照正式试验条件考察发动机的过程中,反复观察和检测所建评定台架系统中的每个部件的实际使用性能,及时解决和处理评定台架在试验过程中暴露的设计缺陷和个别部件出现的问题,调整好报警以及自保停车系统。按照CEC L-78-99试验方法要求的试验条件,在累计100多个小时考察发动机的过程中,台架运行良好。
3 试验方法研究
3.1 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包括发动机的磨合程序和正式试验程序。
3.1.1 磨合试验程序
发动机的磨合试验程序见表3。
根据重量法记录耗油量(当油箱中油的温度大约在100 ℃、保持1缸活塞在上止点位置时开始排放机油,排放机油15 min)。
3.1.2 正式试验程序
在发动机磨合试验程序结束以后,安装一个新的机油过滤器。按照方法要求在15 ℃时,向发动机内加入大约4.5 L试验机油,同时还要额外保存0.2 L新机油。发动机正式试验条件见表4。
(1)第一个阶段开始冷却液出口温度从(90±3) ℃降到(30±2) ℃需要在(7±1) min时间内,第二个阶段开始从(30±2) ℃升到(90±3) ℃需要在(3±1) min时间内。
(2)第一阶段开始油箱温度从(145±3) ℃降到(40±3) ℃需要在(15±1) min时间内,第二阶段开始油箱温度从(40±3) ℃升到(145±3) ℃需要在(6±1) min时间内。
(3)第一阶段开始转速和扭矩值要在1 min内达到,第二阶段开始转速和扭矩值要在2 min内达到。
(4)所有其他条件参见表4,从每一阶段开始要在15 min内达到。
3.2 评价方法
3.2.1 环粘结评分
本方法环粘结评分,依据SH/T 0264附录E1和E5进行评价。
3.2.2 活塞清净性评分
本方法活塞清净性评分,采用DIN 51 361,尤其要参照DIN 51 361第二部分。
3.3 参比油标定范围
参比油标定范围见表5。
3.4 参比油试验
按照CEC L-78-99(VW DI)试验方法的要求,购买参比油 RL206进行标定试验,共进行两次参考油试验,其试验结果见表6。参比油RL206试验前油样理化分析、第一次试验后油样理化分析、第二次试验后油样理化分析结果见表7。
试验结果表明,参比油清净性标定结果均在方法要求范围内,同时也说明台架试验有较好的重复性。
3.5 通过标准
ACEA A3/B4轻负荷轻负荷直喷柴油发动机油通过/失败的标准见表8。
3.6 发动机试验
选用大连油研究开发中心研制的轻负荷直喷柴油发动机油编号为0601-D进行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见表9,0601-D试验油理化分析见表10。
试验结果表明,研制油满足ACEAA3/B4轻负荷直喷柴油机油环粘结及活塞清净性台架指标要求。
4 结论
(1)建立的VW DI轻负荷直喷柴油发动机油环粘结及活塞清净性台架的整套硬件设备在运行中平稳可靠,建立的计算机控制试验程序能够实现安全、可靠的控制。
(2)通过标准油的标定试验,结果表明新建台架校机运行平稳、可靠,且具有很好的重复性。评价结果满足标准油标定指标要求。
(3)通过参比油的评定,表明建立的台架及试验方法在油品清净性评价方面具有较好的区分能力。
(4)通过试验表明,该试验台架的建立满足CEC L-78-99(VW DI)标准要求。
(5)VW DI轻负荷直喷柴油发动机油环粘结及活塞清净性台架的建立及试验方法的研究,必将对我国自主研发高档轻负荷直喷柴油发动机油以及柴油发动机油规格标准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6)直喷柴油发动机环粘结及活塞清净性评定法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送审稿待批。
参考文献:
[1] Passenger Car Direct Injection Diesel Engine Ring Sticking and Piston Cleanliness Test(VW 1.9 Liter Turbocharged Intercooled DI Diesel Engine.CEC L-78-99)[S].
Abstract: Major sports events are activities that with sports competitions as the core content, with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value, restricted by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sports events, competition rules, social economy and so on, and can provide sports competition products and related service products, have a greater influence on the host, meet the various needs of consumers as the purpose. Yulin holding major sports events will bring increase i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stadium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tourism exports, trade and other needs, thus leading to the growth of real estate.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发展
Key words: Silk Road;economic zone;urba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1-0249-02
0 引言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是建设西部大开发战略升级的需要。“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形成与演进主要运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来进行阐释,力图通过经济宏观布局的调整来实现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实现区际效率和公平的统一。
1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投资、城市旅游消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1.1 对城市投资影响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需要有足够的场地设施、道路交通、通讯等保障条件,在条件不完善的情况下,举办城市需要投资兴建并完善配套设施。这既包括为体育赛事举办所必须的场馆设施直接投资又包括对城市的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环境改善等方面的赛事间接投资。大型体育赛事作为触媒,能使举办城市榆林把举办体育赛事的机会作为自身发展、建设城市基本设施建设的催化剂,从而引发体育赛事举办城市的投资需求大幅增长。一般来说,体育赛事的等级越高、规模越大,所激发的投资需求就越大,对榆林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推动作用越大。
1.2 对城市旅游消费影响
大型体育赛事能够聚集举办城市的特色从而提升该城市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有助于促进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
在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期间,通常会吸引两类体育相关旅游者的到来,一方面会有不少国内外运动员组队前来,其中也包括随行的煤体采访团,体育比赛的性质决定了这部分人员是非参与不可的正常旅游者,这类群体的旅游消费是刚性。另一方面也会吸引由于对于举办赛事、运动员的爱好或借赛事之名来榆林的旅游群体,这部分旅游消费群体具有一定的弹性,是榆林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中潜在的消费群体,榆林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旅游营销手段,向消费者充分展示榆林的旅游特色,提高榆林旅游产业对这些消费群体的吸引力。另外,这些人群会带来城市住宿、交通、娱乐、购物等方面的需求,体育旅游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以往经验表明,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可以极大的提高体育旅游业的经济增长,这种增长从体育赛事申办之日起会一直持续到体育赛事举办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1.3 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影响
体育赛事与许多产业都有一定的关联,尤其是大型体育赛事,通常都具有高度的产业关联和波及效应,需要举办地榆林具备相应的产业条件,并通过赛事举办能进一步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能够促进体育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同时基于体育赛事的产业关联性,也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环境和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升级。举办大型体育赛事,需要特定标准的场馆及基本设施建设,场馆及基础设施的兴建需要大量劳动力,可以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此外相关的体育器材、信息系统等都需要提高科技技术水平,会促进相关产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新工艺的研发运用。
2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提升政府能力、城市文化的影响
2.1 提升政府能力影响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时间和空间上高度集中,需要举办地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协调,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以及高效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强政府与市民的沟通,树立政府在公众良好的形象和信誉,展现政府出色的组织运作管理能力,为榆林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吸引外部顾客创造了良好的政府管理环境。同时大型体育赛事的宣传和举办也是提高城市知名度的有效载体,外部游客不仅能亲身体验到城市生态和生活环境等功能环境,还能近距离感受当地政府管理水平和体验城市居民亲和力,从而提高榆林城市品牌和形象的美誉度。
2.2 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需要充分运用榆林的各种文化资源,有助于提升榆林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形象、文化价值以及文化软实力水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彰显体育建筑文化
体育建筑是大型体育赛事对榆林城市文化影响最直观、最基础的物质文化形态体现。大型体育赛事体育场馆的建设通过推动城市新功能空间的形成与发展对城市建设发展、空间建设的扩张和更新起到促进作用。体育运动精神通过体育场馆的各种独特的艺术造型和色彩得以诠释,竞技比赛中蕴含的“团队合作”、“顽强拼搏”、“永不放弃”、“公平竞争”等体育竞争精神,与社会文化心理以及现代城市、经济带发展理念适当的契合,既有利于城市人才的培养和塑造,也让城市居民深刻地理解体育的内涵和树立积极向上的行事规范和道德准则。
2.2.2 树立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整体反应出城市景观、市民形象、政府形象。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能够为榆林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树立良好的形象。
①视觉形象。
视觉形象是指能够直观看到的城市物化形象,包括城市基础设施、道路、交通、住宅、商业区等。与大型体育赛事配套的大型场馆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带来城市建设的面貌焕然一新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为城市营造一种“体育”的正面视觉冲击,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功能。
②感知形象。
感知形象包括城市的社会秩序、生活水平、经济环境、文化素养等方面。感知形象外在表现为行为形象。城市在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期间,通常需要设施、交通、人文等各方面的支持,尤其是城市居民的支持。在大型体育赛事的筹办和举办期间,赛事的顺利进行需要榆林城市自然生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安全保卫等方面的支持,以及信息、资金、人力、物力等全方位的服务。城市居民对自身语言和行为的自律性的加强,积极热情人文氛围的形成、文明积极的社会环境、良好的公共秩序和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能向外界充分展示市民的亲和力和榆林的美好形象。赛事举办中,规范有序的赛场秩序、积极健康的比赛风貌以及热情文明的志愿者服务团队,这都全方位体现出一座城的人文素养,同时这些力量也是促进城市成功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2.2.3 提高城市品牌影响力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还能扩大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榆林的影响力,塑造城市品牌。在赛事进行期间,榆林可以将社会中的各类资源充分整合,通过煤体向外界全方位的展示具有榆林特色的风俗文化,将城市魅力与体育赛事自身所倡导的价值与主题结合起来,实现体育赛事与经济带特色资源的完美整合,全方位展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各种资源及能力,提高大型体育赛事的娱乐价值、拓宽体育赛事吸引力和延长赛事举办期,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一种品牌理念宣讲给全世界。此外,大型体育赛事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面貌,从全球汇集而来的外部游客将直接感受到这种优美环境,并对榆林的丝绸文化产生深切的体验,这对于榆林城市品牌化大有裨益。
3 实施对策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居民、企业等各方面的协同与配合。
3.1 政府对体育赛事举办的引导与支持
政府资源是榆林成功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重要前提。政府作为赛事的主导者,可以通过行政管理优势调用社会资源,因此政府的支持无疑是成功举办体育赛事的中坚力量。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牵涉到社会各行各业的资源,要成功举办赛事,首先要求政府基于榆林的基本情况组建工作组对赛事进行专业化的规划和管理,并且要在赛事举办期间动用各界资源对比赛秩序和方方面面加强管控,要根据赛事需要协调好各方面的职能和义务,全力做好配套设施、道路交通、安全保卫等方面的工作,为赛事的成功举办创设保障条件。
3.2 选择与城市特色相匹配的体育赛事
应根据榆林的实际情况申办大型体育赛事,选择与榆林的发展定位、产业选择、资源状况和文化特色等相匹配的大型体育赛事。大型体育赛事具有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的作用,因此应根据具体赛事的特色与榆林城市形象特点之间的耦合程度,选择相对能够体现榆林特色的体育赛事;由于大型体育赛事与其他文化活动之间的替代性和竞争性,确定城市所需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时应充分考虑榆林的产业选择;在对城市经济实力和自身容量做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榆林的实际承载能力选择相应级别和规模的赛事,以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王琴.基于价值 网络重构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11(01).
[3]孟庆松,韩文秀,金锐.科技―经济系统协调模型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04).
[4]贾琴.研究成果显示不同职业群体体育消费水平存在差异[J].商场现代化.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心理知识 竞赛教育 导向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心理健康,英文翻译为“Mental Health”。它是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具体说来,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在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较为完整与协调,能够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来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因此,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全面发展及早日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要承担起这一重大责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计划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大多数学校开设了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在课堂上开始讲授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很多学校还设置了各种竞赛、团队活动等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特别是心理知识竞赛,因其易操作,参与人数可控,经常在学校里被使用。但实施过程中,往往采用传统模式,一张试卷,几种题型,一考定“终身”。竞赛的结果往往成了变相逼迫学生背书、背题的手段,很少侧重于学生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的综合训练与培养,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情感培育和意志锻炼了。纯粹的心理知识竞赛,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反而会增加学生学业与心理负担,这不仅背离了心理教育的宗旨,也使得学生对心理课程和心理知识竞赛产生不良情绪与情感。
2 利用心理知识竞赛载体,发挥健康教育导向作用
2.1 提高心理知识竞赛载体的认知功能
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最关键的原因是不能正确认知自己、认知他人和认知社会。正确地利用心理知识竞赛,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认识心理,掌握心理健康方面的科学知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与人际关系时,不会感到迷茫失措。因为开展心理知识竞赛,可以大面积普及心理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对自我不良心理状态、心理迷茫、以及心理压力就会有更加清醒的认识,从而降低心理负担,减少心理压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精髓,重在“成长”。在组织心理知识竞赛时,要对各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如“你有不高兴的时候吗?当时为什么不高兴?”引导学生自我觉察和反思,使其不仅知道“是什么”,更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明白“为什么”来提高学生的认知和理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成长。
2.2 充分挖掘心理知识竞赛载体的情感激励功能
有研究表明,人有了认识,不一定导致某种行为,很多时候还需要情感因素起作用。因为情感因素是人的个性结构中的核心与动力因素,情感因素影响着人的整个行为方式,智慧和才能。要使正确的思想认识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必须借助于情感的力量。当情感在学生内心产生、发展和丰富起来的时候,它便会成为学生行为的内省指令。
学校在组织心理知识竞赛时,可据对象的不同,利用心理知识内容本身蕴藏的思想情感因素,或者通过开发一些情感题目来激发和促动学生的思想与情感,使他们产生某种行为;也可以利用参赛人员人际间的情感因素如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改善某些同学的情感体验,促进关系和谐;或者采用情趣激励法,启迪学生的心(下转第240页)(上接第224页)灵,拨动学生的情感心弦,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与发挥,形成推动自己前进的巨大力量。
2.3 有效利用心理知识竞赛载体的意志磨练功能
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则是指一个人的目的性、自觉性、自信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是心理因素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意志总是和行动紧密相连,通常称之为意志行动。在活动开展前后,一方面可以通过先进人物事迹、杰出人物传记、优秀影视作品的影响力,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意志, 什么是意志品质、什么是优秀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树立完善意志品质的决心,产生意志行动。其次,可以设计一些合作与比拼一体的活动,增加趣味性与挑战性,有意地磨练学生的意志,既能帮助学生消化吸收心理健康知识,又可形成积极的活动体验。再则,要合理安排各项活动的难度,引导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难关,如害羞、胆怯和畏惧心理、个人时间冲突等,学生克服的困难越多,就越能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因为意志品质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2.4 适当开发心理知识竞赛载体的行为调控功能
大学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偏差行为。所谓偏差行为是指不合规矩的行为,即为某一社会群体的成员违反该群体共同接受或约定的一般规定、准则、价值观念的行为。偏差行为的出现与大学生的成熟程度和社会责任感有密切的关系。
学生偏差行为的调节和纠正, 一方面可以利用心理理论和知识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和自我行为,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发挥心理知识竞赛的认知和情感功能,提高学生的成熟度,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内化规范意识,从而预防、纠正和控制他们的偏差行为。比如,利用小组学习、团队合作、个体分享等形式提高心理知识竞赛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形成学生间的分工与合作、促进人际关系交往,发展健康的人际心理。对心理知识竞赛的恰当利用,不仅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我行为及其原因,而且还能促发学生对自我行为的调节与控制,减少偏差行为的出现。
3 总结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良好的心理品质与健康的心理,对大学生的成才、就业与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普遍比较受欢迎的心理知识竞赛载体,高校就需要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发挥心理知识竞赛的健康教育导向作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程朝.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载体的开发、运用与创新[J].企业导报,2011(11).
[2] 崔景贵.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误区及其匡正[J].教育导刊,2002(7).
[3] 王素萍.高校心理知识竞赛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4).
80年代中期,我国还没有像英国、美国那样成熟的益智类节目,当时盛行的知识竞赛节目便成了益智类节目在中国的雏形。从中央电视台到各省市电视台都一窝蜂地举办各类知识竞赛节目,《节水知识竞赛节目》、《保险知识竞赛节目》、《军事常识知识竞赛节目》、《党史知识竞赛节目》、《中学生知识竞赛节目》等等,可以说,雏形期的益智类节目是知识竞赛唱主角。
起初,受众对于这样一种寓教于乐又略带悬念竞争意味的新型节目形态充满好奇,但是久而久之,呆板的问答形式,题目的专业性过强打击了普通受众的收视愿望和兴趣,电视现场答题与坐在家中收看的受众之间缺乏沟通互动,受众逐渐失去了对于这类节目的好奇心,自然也使得知识竞赛节目很长一段时间在荧屏上“半死不活”。
随着传播观念的变化,特别是“传者中心论”向“受者中心论”的转变,电视工作者对于受众地位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此时,电视工作者又重新拾起了知识竞赛这种节目样式,经过一番精心包装后全新登场,将知识竞赛在提法上改称为益智类节目,并如愿以偿地掀起了全民益智的。
90年代初期,上海电视台开播的《智力大冲浪》可以说是新一轮益智类节目的率先倡导者,收视率居高不下。伴随着中央电视台《幸运52》、《开心辞典》、《三星智力快车》等一批大型益智类节目的闪亮登场和在受众中急速提升的人气指数,全国各大电视台纷纷“重拳出击”,湖南台的《超级英雄》、上海台的《财富大考场》、江苏台的《无敌智多星》、广东台的《步步为赢》、香港的《百万富翁》……这些节目都在当地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益智风”吹遍神州大地。在全国上下“益智热”中,益智类节目进入到了它的发展期。
节目集趣味、益智、知识、奖金、紧张、幽默于一身;由高科技网络、声讯手段支撑,确保场内场外热情互动、扣人心弦的参与气氛;舞美、灯光、音响协调配合;从参与到收视完全面向普通受众,平民化意识得到加强;选手选拔机制科学、公平;题目设置广泛且难易适度;这些都保证了节目自始至终吸引人心。20__年上海刚推出的《财富大考场》把通常每周一档的节目周期缩短到每天与受众“不见不散”。
总体上讲,这个阶段的益智节目更注重娱乐、更加尊重观众、更加平民化。经过精心打造的益智类节目极大地强化了娱乐竞争意识,而这种意识的加强又恰好契合了现代人逐渐增强的展现自我、张扬个性、乐于竞争的心理,对于参与者而言,无论动机如何,他们完全进入到游戏状态中,没有太多的外部压力,完全是一种主观竞争愿望和求胜心切的心理展示的融合。
然而,益智类节目在占尽风头得到较充分的发展之后,要想延长它的辉煌就有赖于节目形式的不断翻新。正在此时,益智类节目中又推出了新贵《智者为王》,为渐趋走弱的此类节目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这表明益智类节目在面临新一轮的“智者风暴”的同时,也开始步入到更新期了。
二、从平面单一角度的“知者”到立体全方位的“智者”展现
从所有益智类的节目形态分析,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知者为本体。无论是第一阶段处于雏形的单纯知识竞赛,还是到第二阶段发展期的结合娱乐休闲的益智类节目,节目策划者或编导都没有将视线他移,即紧扣主题,围绕“知识益智”而进行,当然,这里的所“益”之“智”,也只是围绕“知识”的全面、回答问题的敏捷、口才的流利以及运气的最佳。其核心始终没有绕开“知识益智”的圈。一种思维定式的出现,使得节目虽是花样迭出,但万变不离其宗,对于艺术形态而言,也只是停留在雕虫小技和拼盘上,实质上的“益智”再是“冲浪”也不过是点点浪花而已。
20__年初,由英国C制作的高水准名牌益智类的节目《最薄弱环节》,以授权个别地区制作的形式在我国大陆登陆,命名为《智者为王》,获奖者最高奖金可达20万。这档节目,不仅是奖金极高,更主要是节目形式的出新,十分有吸引力。
《智者为王》的出现,可以说是从“知识益智”的“冲浪”游戏,进入到一个综合性的“航天”计划。虽然节目从表面上看仍然沿袭了发展期益智类节目的知识性、平民化、高额奖金刺激等众多特点,但是节目的竞赛规则、淘汰机制、获奖方式、参与者之间的关系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参与者必须有知识、技巧、速度以及顽强的生存能力———他们要团结成一个团队进行比赛,但同时彼此又是竞争对手,最终只有一人能够胜利并拿走全部20万的奖金。
这个节目最本质的变化就在于,节目现场提供的“拟态环境”,把现实生活中“适者生存”的理念悄然引入,这一富有创意性的节目形态与其说是在进行一场“知识秀”,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本性秀”、“生存秀”。这时的益智类节目已不仅仅是一场游戏,其中也夹杂着参与者复杂、多元的心理活动层面。主持人冷若冰霜的表情与发展期益智类节目主持人轻松活泼、嬉皮笑脸的做派形成鲜明对比,再加上现场冷蓝色追光和阴森恐怖的亮白光束配合,急促的音效营造了“剑拔弩张”的气氛。
因此,《智者为王》从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在进行知识竞赛,而是在进行一次模拟生存的竞赛,是将“知识”本体转化成了“人性”本体,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革命。它从平面的游戏切入生活的岩层进行深度的人性开掘,展现人性的侧面。与其说这是选手在场上进行的生存竞争,不如说是向人们展览人性的善恶。因此,大众传播学者约翰·费斯克指出:益智类节目通过游戏的形式巧妙地重现了社会竞争,每个人被视为享有同等的竞争机会,但个体能力的差异造成了最终物质与社会成就上的不同。
从受众心理角度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受众在观赏《智者为王》的时候,总是被节目中自然流露出的戏剧性所吸引,仿佛在观赏着一部春秋战国时期雄霸一方的诸侯各国之间,上演的瓦解吞并、合纵联盟的活剧。节目进程中受众更注意的可能不是答题对错本身,而是选手将如何运用自己的策略确保自己不被淘汰出局。节目始终使受众处在兴奋点上,受众会不自觉地为参赛者或拍手叫好、或幸灾乐祸、或哀其不幸、或怒其不争。虽然场上并无互动设备,但节目过程的悬念迭起、竞赛结果的扑朔迷离已经足以激发受众的主动自娱性的收视热情。
三、对我国益智类节目的发展趋势的思考
中国大陆的益智类节目从发展模式上看,目前还基本停留在模仿阶段,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同类节目无疑给了中国的电视人以深刻启迪,但形式的模仿最终导致了克隆后的变异,异型的恐惧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也许,将节目的形式创新和大众文化心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寻找出一条既符合电视本性,又符合大众观赏习惯的节目策划之路,是所有中国的电视人研究不尽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是喜好欣赏具有较强情节性和故事性的文本,故事往往成为欣赏者的焦点,这种欣赏习惯和审美要求也不断地校正着艺术的创作。
一是坚持常规宣传不动摇。镇党委、政府坚持每月召开一次镇村干部会专题进行宣传动员,培训森林防火政策法规和相关知识,要求各村每月坚持召开党员会、群众会、户长会,进行森林防火宣传,使森林防火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是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镇、村、社、户之间,层层签订责任书,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镇不缺村、村不缺社、社不漏户,全镇共签订责任书10520份,签订率达100%。
&n(来源:文秘站 )bsp; 三是传唱森林防火歌曲。今年3月份,镇森林防火领导组深入到各中小学校,开展森林防火宣传讲座,得到各中小学校师生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掀起了传唱森林防火歌的热潮,各学校通过班会、队会、团会进行传唱。
四是举办森林防火征文活动。5月份,镇森林防火领导组、镇综治办、法建办共同组织了"学法用法-森林防火征文"竞赛活动,全镇共收到征文65篇,报县上三篇,其中,九层小学刘纪伟的《森林防火,人人有责》获市一等奖(全市共3名),镇政府对其中39篇征文分一、二、三等进行了表彰奖励。
五是开展森林防火知识竞赛。"七一"来临之际,镇党委、政府举办了庆"七一"知识竞赛,在本次竞赛活动中,镇党委、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我镇无森林火警、火灾发生。知识竞赛中森林防火、林权制度改革方面的知识约占总分的50%。通过激烈的抢答,茅山小学获一等奖,××中学、××中心校获二等奖,农村支部代表队、镇机关、社区获三等奖。
六是加大投入制作森林防火警示牌。为进一步强化森林防火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宣传效果,镇党委镇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 重点向森林防火倾斜,投入经费制作了3块森林防火固定标语牌,新添了50块森林防火警示标语,刷新大小标语达150余条。创建了之字滩至九层、茅山森林防火宣传走廊,将森林防火融入了群众生活。
七是逢会必讲森林防火成为制度。镇党委、政府以文件形式作出要求,镇、村、社各种会议,逢会必讲安全,逢会必讲森林防火,无论是机关会、镇村干部会,主要领导坚持带头讲,逢会讲,做到"不忘、不厌、不漏"。
一、活动基本情况
1.瞻前考虑,全面发动组织宣传
首先,精心设计方案,确保竞赛活动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在汲取2007、2008年成功举办《物权法》、《房屋登记办法》知识竞赛活动的基础上,主办方对此次活动的竞赛题型、评分规则、奖项设置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使讨论修改后的竞赛实施方案更为细致缜密。竞赛内容以《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为主,兼涉《物权法》、《房屋登记办法》等法律法规,题目务求准确、实用,与房地产登记操作规程密切相关。竞赛题型和评分规则借鉴全国房屋登记官考试,试题采用单选、多选、判断、综合分析四种形式,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灵活性和实践性。在奖项设置方面,提高了个人奖项的奖金,并第一次由中国房地产研究会房地产产权产籍和测量委员会发文表彰获奖单位和个人,进一步提高活动的层次,激发各行各业人员的积极性。
其次,多角度宣传发动,扩大活动的参与面。主办方通过网络和杂志等平台宣传本次竞赛活动。“中国房地产产权网”和“无锡房地产市场网”在最醒目的地方竞赛实施方案、竞赛试题和竞赛须知;《中国房地产》也于5月、6月连续两期在封面、封底等重要位置竞赛相关信息。在全国性《规程》培训班动员讲话上,沈建忠司长也对竞赛活动作了动员,有关教员对竞赛活动作了简要介绍,尽可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竞赛活动从2012年5月1日起至7月1日持续两个月。此外,主办方还邀请了10位司法界、登记界、学界的专家成立专家评委组,为竞赛活动提供了有力的学术、理论支持,吸引各界人士踊跃参加。
2.集中力量,做好答卷统计工作
今年5月,竞赛活动实施方案后,在两个月时间内,参赛者可以通过网上或书面两种方式参与答题。承办单位共收到有效网上答题和书面答题总计3538份,覆盖了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9个县、市。在参赛单位中,除了有338家房产管理部门参与外,还有来自高校、研究所、房地产经纪公司等非房产管理部门60家单位。和2007、2008年“无锡产监杯”《物权法》、《房屋登记办法》知识竞赛相比,此次竞赛涉及的省份最多,参与的行业部门也更为广泛。
据统计,在全部的竞赛答卷中,登记机构参赛人员有3421人,占参赛总数的96.7%。其中,江苏省共有42家单位参赛,在所有参与省份中最多,13个地级市全部参与,其次为安徽省。除承办单位外,杭州市房产交易产权登记管理中心共有154人参赛,成为参赛人数最多的单位。江阴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产权监理处的参赛平均分达108.8分,在各参赛单位中位列第一,72分以上(达及格分数线)的占总参与人数的93.7%。从得分情况看,参赛选手答题都较为认真,不少参与者对《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有较好的认识和较深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法律认知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但部分题目也反映出登记人员在实践操作和法律知识上还存在误区和盲点,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学习和实际应用。
二、竞赛活动特点
1.部司及相关领导高度重视,确保竞赛活动顺利开展
沈建忠司长在全国《规程》骨干培训班上给予本次知识竞赛活动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并对竞赛作了积极动员;相关领导对竞赛方案进行认真修改,并提炼出贴切而响亮的主题。专家组的其他成员也对如何出好试题作了重要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的修改意见。
2.参赛者热情高涨,竞赛受到广泛支持
竞赛方案、竞赛试题刊登不久,各参赛单位就迅速行动起来,精心组织、积极发动单位职工参与竞赛。由于《规程》是我国首部房地产行业标准,必须严格执行,因此,房屋登记部门及各行各业对此次竞赛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竞赛过程中,主办方经常接到参赛者的来电,询问答题事宜,商讨某些细节问题,相互沟通交流。在答题时间截止后,还有不少单位、个人致电咨询试题答案的公布时间等相关问题。
3.竞赛试题难度适中,高分段人数居多
《规程》出台是为了规范房地产登记业务,维护房地产交易安全,自今年6月1日颁布以来,各地已积极贯彻实施。本次竞赛活动试题主要考查的是《规程》中的各个知识点,如可列入销毁的纸质档案的保存年数;受理、审核、登簿、质量管理等岗位的工作要求和流程;合并申请的具体类型等。竞赛的目的是让大家以答题的方式细细品读《规程》。由于不少题目的答案可以直接在《规程》的原文中找到,因而此次竞赛的难度设计并不高,出现了高分段人数“扎堆”现象。由于考题的难易较符合大众口味,因此,吸引了100多名非登记机构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扩大和增强了《规程》的普及范围和辐射作用。
随着今年全国经济形势的好转、铁路改革的深化和机车车辆产品市场需求的扩大,我厂今年的经营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基本上实现了扭亏的目标。但工厂的资金仍然很紧张,很多技改、大修项目欠帐太多,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活动很难组织。使我们科协工作受到很大限制。尤其是去年九月,工厂为了增加销售额,把我们科协的科技咨询业务全部上收到工厂销售部,使我们技协本来就不高的经济收入更陷入困境。如果没有我们自己的经济实体,我们的工资都成问题。这就迫使我们必须下力量加强实体建设,调整我们内部的核算分配机制,在基本保证我们自己工资的前提下,尽量筹积一部分活动经费,力所能及地开展科协的活动。今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发展经济实体,落实经济责任制,巩固科协经济基础。
今年初,我们对办公室内部机构和作用进行了调整,并相应制定了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和职能作用考核办法。打破了过去的统算统分,形成了按经济效益和职能作用独立的考核机制。明确了各部门工作的指标和目标,并实行独立核算。一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科协自己创办的机械加工厂在去年股份制改造的基础上,实现了经理和骨干的新老交替。使企业在年轻化、产品化、规模化方面有了新的进展。经济效益得到巩固。科技楼自年初施行独立承包以来,充分挖掘内部潜力,不断寻求新得经济增长点,调整资产和人才的合理配置。经营和管理有了很大提高。不但承担起科技楼所有消耗费用和办公室一半在职职工的工资,还自费更新了一部捷达汽车。增加了科协的自有资产。办公室本部在搞好科协活动的同时,注意资金的合理利用和投资收益的回收。有效的保证了科协的经济来源。弥补了失去厂内科技咨询业务收入的损失。为科协的生存和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和了有利的保障。
二、围绕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开展科协活动。
我们对办公室内部机构的调整和独立考核机制的实施,使办公室本部的职能作用突出出来。使我们可以拿出更多的精力,投入科协活动的开展。今年,我们围绕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在科普宣传、科技论文评选、科技讲座、科技培训以及丰富科技人员业余文化生活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5配合社会形势和工厂中心工作,开展政治与科普宣传教育。今年我们的科普橱窗共出刊八期。(160个版面)
5春节前,我们与厂报社联合,搞了一期集知识性、科技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科技知识竞赛活动。主要内容是一年来厂报上刊载的工厂科技信息、科技动态以及与铁路机车车辆行业有关的科普知识。全厂职工踊跃参加,共收到答卷846份,由于大家认真查阅有关资料,答卷的正确率很高。有124人获奖。
5今年三月,我们还组织全厂科技人员参加了中国科协举办的科学知识答题活动。我们作为一个分赛区,把中国科普研究所出的科学知识竞赛题转载在厂报上。还买了80本《当代科学知识》发至各科协分会供大家参考。此次活动得到广泛参与,共收到答卷1860份。(全部报到中国科协科学知识竞赛组委会)经验卷,95分以上的就有951份。我们为随机抽取的120名参赛者发了奖。此次活动获中国科协科学知识竞赛组委会组织奖。
5今年上半年,我们组织了科技论文评选活动。对征集来自科技一线的40篇科技论文,组成了包括总师、副总师在内的专家评审组进行了认真的评审。最后以打分的办法评出一等论文二篇,(各奖1000元);二等论文四篇,(各奖800元);三等论文六篇,(各奖500元);四等论文八篇,(各奖100元)。并将入选论文编辑成科技论文集印刷1000册,用于厂内外科技交流。我们还从中优选四篇推荐参加第四届__工业企业优秀科技论文评选。其中两篇获三等奖,两篇获鼓励奖。
55月16日,协助__市技协在我厂工人文化宫举办了由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袁正光教授主讲的科技报告会。各单位参加报告会的有600多人,其中我厂职工有近500人参加。
5今年9月中旬至11月中旬,我厂科协配合教育处,举办了工厂中层领导干部微机基础知识普及培训班。以适应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的要求,提高其掌握、运用微机进行办公的能力。这次参加培训的共有196人,按不同的基础分为A、B、C三个班,每周半天脱产学习,有考核,有考试。大家感到收获很大。
5在“__科技周”活动中,我们组织科协、技协骨干50多人,参观了中国科技馆、观看了穹幕电影《梦想成真》并游览了居庸关长城。
5评选厂级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26名,并又科协出资组织他们赴张家界、三峡参观旅游。
5今年,我们出资两万多元给全厂1400多名科协、技协会员每人购买了一本由我们总公司编辑出版的《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新技术》,做为日常学习的科普资料。也为 我们下一步组织科普知识竞赛打下基础。
5今年我们还在全厂科技人员中,组织了业余飞标比赛。先给各分会配置了120个标盘,让大家练习、选拔,然后进行分组预、决赛。共有近千人兴致勃勃地参加了这项活动。三、配合厂工会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
今年四月份,厂工会下发文件,决定在全厂职工中开展以“技术比赛”、“创一新”和“征三绝”(绝活、绝技、绝招)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我们科技协办公室做为组织成员之一,积极配合这项活动的开展。
__区司法局按照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及区“五五”普法年度工作计划,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举办大型法律知识竞赛。
为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把“五五”普法教材的《公民法律知识读本》中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普及到每个公民,经区委依法治区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全国12.4宪法宣传日,我们打破常规,改变宣传形式,把上街宣传改为法律知识竞赛,举办__区12.4法律知识竞赛。我们以区属各党委为单位,共有15个代表队参加竞赛。此次法律知识竞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起到了普及宣传的作用,同时也受到了市、区领导的肯定和好评,我们将再接再厉,不断开拓创新,使__区“五五”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积极开展“法律六进”。
1、送法进乡村。
1月23日,区委、区政府组织司法局、文化局、科信局、卫生局、计生局开展迎新春“五下乡”活动。此次活动,区司法局选派了优秀的法律工作者为扎龙村村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做到送法到村,送法到户,向村民发放了与农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100问,并积极解答农民提出的有关土地承包、房屋宅基地等法律问题。
5月上旬,__交警大队的民警在扎龙乡扎龙村举办了一次交通安全宣传大集。他们通过展示交通宣传图版、现场讲解交通安全知识、收看交通事故案例光盘、发放交通安全宣传单等形式,使村民懂得遵守交通安全法与迎奥运展示鹤城农民守法、懂法的重要性。
2、送法进社区。
为进一步落实全区“五五”普法五年规划,龙华街道结合“五五”普法工作,确定了街道“五五”普法的工作目标并制定了实施方案,使普法工作在龙华街道有序开展。办事处根据“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在街道、社区中逐步培养一批普法骨干,使街道普法工作向社区居民全面铺开。于3月13日举办了第一期普法骨干培训班。这次培训班主要以学习了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及“五五”普法干部读本做为掀起龙华街道全面推进“五五”普法工作的第一课。
4月30日,区司法局局长为龙华街道中东社区100多居民做了题为“为什么学法,怎样学法,做一个学法知法懂法的好公民”的辅导讲座。
3、送法进学校。
为了在学生中普及交通安全知识,维护平安__,我们聘请__交警支队的交警丛瑞同志,到各小学为孩子们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在讲座课堂上,丛叔叔以鲜活的实例向同学们讲解了,如何认识交通安全标志,怎样遵守交通规则,向同学们详细的介绍了马路行走和乘车的安全标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向丛叔叔提问,气氛非常热烈。共有1000余名学生受到教育,受到了
老师和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三、区政协领导视察“五五”普法工作启动情况。3月19日,__区政协副主席杨树辉同志一行7人对我区普法工作进行了视察,首先听取了“五五”普法工作启动情况的汇报,使各位委员从普法工作的基本情况、工作开展情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下步工作思路对我区的普法教育工作有了深入的了解,接着视察了龙华街道办事处、龙南二社区、新民二社区、__信用合作社4个基层单位的普法工作情况。
区政协视察我区的普法教育工作,充分说明了区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在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下,真抓实干,使我区的普法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我区按照省市部署,利用春节前后进城务工农民返乡过年的有利时机,在农民工中开展“四个一”活动。首先写了“致进城返乡农民的一封信”发放给农民工,向他们积极宣传党的富民、利民政策,同时也向他们宣传法律法规,引导他们不断提高自身法律意识。二是发放出村务工人员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我区外出务工农民的数量、基本情况,还了解到他们遇到的法律问题,三是通过调查,我们还了解到进城务工农民自身存在着文化程度低、没有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维护自身权利意识不强、观念落后,适应能力差等不足。总之,农民工存在找工作难、学技能难、子女上学难、受歧视、合法权益难受保护等实际困难,他们迫切盼望政府能加大解决的力度。
五、为了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促进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根据省市统一安排部署,5月30日,我们开展首场“法律广场”活动,此次活动为通东街道办事处专场,由区依法治理办公室牵头,负责整个活动的指导、监督。
这次活动我们按省厅要求制做统一标识,共出宣传板10余块、彩旗20面、秧歌队一支,8个法律服务所均出咨询台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发放宣传单
这次活动以文艺演出的形式大力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六、改造棚户区先打“预防针”。针对我区全面展开的棚户区改造工作,区委、区政府防微杜渐,与5月12日召开了以棚户区改造为主题的预防职务犯罪报告会,邀请市检察院检察长纪少全同志做了题为《锤炼人生当好公仆》的报告,用典型案例对做人、做事、做官以及人生、人情进行了独到的讲解和剖析。为全体干部职工打了“预防针”,坚决避免在棚户区改造工作中发生职务犯罪现象。
另外,区司法局积极参与棚户区改造工作之中,为所有动迁居民提供全面优质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为区委、区政府排忧解难,当好法律顾问,为全区的棚户区改造工作保驾护航。
下半年工作安排:
1、结合“五五”普法读本的学习,组织全区领导干部及公务员进行学法考试。
2、继续开展“法律广场”活动。6—8月分别在东湖、光荣、南浦街道开展活动,大力宣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3、继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律六进”活动,进一步探索“法律六进”的新形式、新内容。力争做到“一街一品”。
1.提升重视,形成一个系统
一是从纵向管理上,建立各基层工、团组织之间的安全竞赛评比制度。通过开展各专业的比赛活动,实现青工安全竞赛活动从纵向到底。二是从横向管理上,将青工的安全状况作为衡量各级工、团组织、安全管理干部工作水平、创先评优的主要依据,实现一票否决的管理机制。通过建立业绩考核制度,把青工的安全生产与工、团干部的工作业绩直接挂钩,实现青工安全责任管理的横向到边。领导重视,层层落实,各级分工形成保障管理机制,通过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导师带徒等长效活动,不断巩固提高,形成工作程序固化,进而形成一个流畅、有效的系统,不断固化活动效果。
2.加强教育,树立一种意识
工、团组织要始终把强化青工的安全意识作为保证安全生产的第一举措和任务。以各种形式、活动在青工中树立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抓住工作例会、主题安全日等时机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内容,通过创新工作方式吸引青年关注青年安全生产,将青年安全生产意识的提高作为工、团组织工作目标之一。同时,工、团组织要经常深入青年当中,通过问卷、座谈、个别谈心等形式及时了解分析青工的安全思想动态,特别是着重加强对青工十个“前后”(恋爱结婚前后、调动工作前后、参加红白喜事前后、接受重大工作任务前后、受批评前后)的安全教育工作。通过抓典型,进行全面教育,拓展了青工安全生产的“路”;通过抓苗头,进行超前教育,绷紧了青工安全生产的“弦”;通过抓“两纪”,进行重点教育,敲响了青工安全生产的“钟”;通过抓后进,进行跟踪教育,保证了青工安全生产的“稳”。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青工安全教育体现了多角度、多层次,从而保证青工安全生产实现全方位和全过程。
3.搭建舞台,营造一种氛围
开展活动是工、团组织实现自身作为的有力抓手,同时也是为青年搭建舞台的有效途径,现阶段青年群体对工、团工作呈现多元化、现实化、灵活化的需求,我们要结合时代特征及青年需求开展活动,才能准确把握青年思想脉搏,工、团组织通过开展技能比武、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活动,创造青年脱颖而出的长效舞台,是实现工作成效的有力途径。“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活动是工、团组织参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有效载体,也是工、团组织的一个品牌活动,其职责是通过典型示范带动青年安全意识、安全责任、安全生产技能等方面的提高,通过安全隐患查找、安全征文等载体活动,查找安全生产中的各种隐患,提升青年安全意识。
4.树立榜样、达成一种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