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外阅读指导策略范文

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2:0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篇1

关键词:语文;课外阅读;策略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作为语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阅读,它的重要地位日益突显。只有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才能帮助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经验,才能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宝库”,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并提高阅读的质量呢?

一、激发学生自主意识,帮助学生挖掘课外阅读资源

把握阅读方向,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好书。当前,不少中小学生追求猎奇,沉醉于小说和漫画的故事情节里,课外阅读更是以娱乐、消遣类和休闲类读物为主。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确立合理的课外阅读取向,提高他们的阅读质量,不能让“轻阅读”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主流,更不能让一些腐蚀学生思想的低级趣味的劣质书影响学生。中学生并没有那么多好书,也不明确哪些书适合自己。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好书,如一些名著、与教学课文相关的文章、课程标准推荐的一些图书等。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设计活泼新颖的阅读活动

初中学生年龄偏小,喜欢活动和游戏。因此,我除了开设阅读指导课外,还围绕课外阅读开展了许多喜闻乐见的活动,从而强化了课外阅读。

1.设计手抄报

让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的时候,将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摘抄下来,设计成一张整洁、美观、有创意的手抄报,展览给同学们看。

2.写读书笔记

引导学生把书本上精彩的字、词、句、段、篇以阅读赏析、书签、读书卡片等多种形式记录下来,丰富写作素材。

3.开展读书交流会

每周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每次抽出一两个学生到讲台前,交流读完推荐书目后的感受,讲讲近期所看的书,说说自己的阅读收获等。

三、培养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再好的“指导”方法也没有效果。因此,培养课外阅读习惯应当从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开始。

1.教师学识熏陶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如果博览群书,旁征博引,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会熏陶学生,激发他们的课外阅读的欲望与兴趣。

2.教师情感感染

“亲其师,信其道”,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中小学学生往往在他们所喜爱教师所教的学科上花费精力较多且成效教好。所以,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在学习、生活上多给学生些关心,学生对教师的亲近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转换到语文学习中来。爱上了语文,还怕他课外不去读书吗?

3.巧用学生心理需求激励

中学生具有强烈的获取成功、渴望交往、抒发独特体验、要求被认可的心理需求。合理迎合需求,对加强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大有益处。对课外阅读数量多、质量高的学生予以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不仅能满足他们心理需求,还能使他们在语文课外阅读和活动中获得巨大的乐趣,从而极大地鼓舞他们阅读的热情。

篇2

很多老师认为,课外阅读,是“课外”的事情,与老师无关。课外阅读大多数任由学生自由发展,呈现出杂、乱、参差不齐、阅读效率低下的现状。对小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外阅读指导,表面上费时、费力、费神,但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意义重大。

《新语文读本》是由钱理群、王尚文、曹文轩等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套语文读本。该书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选文眼光和阅读方式,旨在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基本能力,开拓精神自由空间,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健全发展。该书一出版就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逐渐成为学生课外读物中的知名品牌,被誉为“第一语文读本”。《新语文读本》是我市小学生课外阅读必读书目。课外读物浩如烟海,与其东一榔头西一棒,不如抓住一本,以点带面,为学生打开课外阅读的路径。下面就以《新语文读本》为例,谈谈自己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

一、激发阅读兴趣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当学生有了阅读兴趣,从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主动需要。当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自己的兴趣爱好看待,那么它不再成为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情趣。兴趣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开学初,我班会利用早读课、晨会课、班会课、阅读指导课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把“日”加一笔看谁变化出的汉字最多,学生稍动脑即可写出不少:“旧、旦、电、申、甲、由、田……”一笔不多,一笔不少,笔画名称也完全相同的字有哪些?如“已、己、巳”,“天、夫”,“土、士”,“日、曰”,“未,末”……也可以是猜谜语,对对子,巧用标点,成语接龙,讲故事,大部分内容出自《新语文读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制订阅读计划

计划要切实可行,循序渐进,但不一定按《新语文读本》的编排顺序,往往跟教材有机结合,作为课内阅读的一个有效补充。要有计划,有检查,最好有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甚至学年计划,要日日查,日日清。

三、培养预习习惯

多年来,我一直要求学生预习,根据文章的长短,体裁,难易,及时调整预习要求。一般文章的要求是:1.遇到不会的字词查字典,过字词关;2.遇到读不懂的句子用“”划出来,句前加“?”,再反复独立思考;3.能抓住主要内容,并复述;4.把你认为精彩的字词句摘抄出来;5.把你认为写得不够准确的字词句划出来,换上你的字词句。课外阅读更应该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力性。绝对不搞标准答案,以独立思考,富有个性的创造性阅读来吸引学生,保持阅读的热情,让学生真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并一直坚持下去。预习时产生的困惑,在阅读课上专门安排一块让学生分组讨论,或由老师集体答疑,更注重培养学生挑战作者、挑战教材、挑战权威的精神,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搞一言堂,孩子们可以自由阅读,创造性阅读,不断地让他们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为长久有效的阅读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四、重视方法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的阅读方法很多,主要有精读、略读、浏览等,这些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也不是完全割裂分开使用的,在阅读中要有机会结合。注重指导。

五、强化积累运用

积累是批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的积累。并非简单的多读多背,而要努力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小学毕业生要记住3000个汉字,其中2500个会写,记住常用词汇,句式,精彩的段落,篇章,还包括积累观念和形象。积累要讲科学,重方法,以儿童心理特征为依据,以教材特点为依据,反对死记硬背。对小学生而言形象和语言的积累更为重要。鲜明的形象、真挚的情感、丰富的语言是语文能力的基础,也是文化底蕴的养料,人格形成的萌芽。积累的形式多样,可以是摘抄,可以是背诵,可以是表演,也可以是运用。目的是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情感得到熏陶,思想也得到开拓。

六、巧妙安排时间

《新语文读本》的阅读收效甚微,很大程度与学生不会灵活充分利用时间有关。我的做法是:星期一雷打不动公布本周阅读计划,让学生心中有数,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时间,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学生往往见缝插针,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几乎不存在。大部分学生能在周四完成一周的阅读计划。对这种珍惜时间的孩子,我不仅在班上大假赞扬,还会打电话告知家长,或写进成长记录里,搞得十分隆重,激励效果相当好。

七、落实阶段检查

可以教师查、小助手查、同学互查、也可自查。形式不拘,但又巧妙。教师查,往往文章较难,让小助手查的文章较浅显,互查、自查的文章阅读几乎无障碍。如遇文章很难的,就抽好、中、一般的部分学生批阅,目的是了解他们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为集体辅导做准备。检查时间为早读课,午休课,课间活动等,对提前完成的学生待遇特殊可随时改。

八、定期成果展示

为了有效促进《新语文读本》的阅读让学生能体验并强化阅读的乐趣,我班经常定期组织朗诵、演讲故事会、联欢会、办报、出黑板报、开记者招待会、做小导游……让学生把学到的灵活运用起来,学中用,用中学,让学生自己举办读书汇报会,读书经验交流会,读书笔记展览评比会,畅谈各自的读书体会,这样不仅增强了他们主支参与的意识,更有效地训练了他们阅读能力,促进了课外阅读的开展。

篇3

关键词:初中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46

《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提出的要求是:“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对课外阅读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是:“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但在日常教学中,课外阅读课被边沿化,课型资源疏于开发,已成为语文课的短板。鉴于此,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了“推进校园阅读,提高人文素养的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结合一年多来的探索实践,笔者认为教师在推进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学段课外阅读的能力目标

七年级:1. 逐步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坚持不间断的课外阅读。2. 概述故事情节,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3. 初步学会用批注法精读优秀作品。4. 摘抄积累一些优美句段。

八年级:(1)形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能自觉阅读并能有计划地课外阅读。(2)能用批注法阅读作品,对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3)有写读后感的习惯和能力。

九年级:①有广泛的阅读兴趣,能学会主动选择课外读物。②能从作品的内涵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③对作品有初步的欣赏和评价能力。④具有初步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倡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二、推荐适合初中学生的阅读书目

虽说是“开卷有益”,但就初中学生的特点而言,并非所有书籍都适合学生阅读。教师要指导学生选好用书,推荐书目时要分清主次,突出经典名著,辅之以时尚刊物,可向学生推荐的课外读物包括: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作品,长篇文学名著,科普科幻作品,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介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等。

至于推荐的方法,我们可依据读物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推荐方法。比如,复述一个故事情节,朗读一段优美语段,简介一下全书内容,播放一段精彩视频,讲述一些作者生平,设计一些问题等。总之,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呈现相关信息或设计相关问题,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吊起学生的胃口,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驱力,诱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具体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的课外阅读方法主要有:

1. 精读:即字斟句酌,反复体味。对名篇名著和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谋篇布局,欣赏佳词妙句,经过细嚼慢咽,将其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

2. 略读。即简单粗略,知其大概。这是一种快速选取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或自己的兴趣,把不想读的内容跳过去。

3. 浏览。即一目十行,旨在意会。这是一种广泛阅读,获取各类知识的读书方法。对全书的“内容提要”“目录”做一个大致的浏览,了解全书梗概,以便确定是读全书,还是选择部分章节学习。

4. 摘记。就是对阅读中遇到的优美词句、学到的新知识、发现的新问题一一摘记下来,以便今后查阅。可以指导学生专设文摘卡,分门别类地摘记文章的题目、作者、书刊名和知识要点。

5. 批注。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文章提出的个人的看法和见解。可以就词、句、段作批注,也可以在文末就阅读的心得作注。

当然,阅读的方法绝不仅限于以上五种,教师们可以根据学生、读物等实际情况采取合适之法。

四、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交流

课标要求教师应根据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查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外阅读的评价,在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情况的汇报与流,使学生在交流与评价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在汇报交流中注意三点:首先,交流的内容可以多样化。可以对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等谈体会,说看法;可以谈阅读作品的主要收获;可以对作品提出疑问、困难或建议。其次,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化。既可以师评,也可以学生互评,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点评,对学生的读书提出好的建议。最后,交流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组织读书会,交流阅读体会;可以举行朗诵会,由学生选择喜欢的作品进行诵读;可以举办展示会,将学生所写的书评、读后感内容摘要等,经评选后展示。要以学生口头谈收获为主。

五、课外阅读指导应该注意的问题

1. 课外阅读应当是学生独立自主的,教师必须坚持学生自愿的原则来指导课外阅读。既要防止完全不管的放任式阅读,也不能是一刀切的命令式阅读。2. 信息时代学生的阅读渠道是多元的,但教师应让学生明确,课外阅读必须以文本阅读为主,文本阅读以其无限想象性,是非文本阅读永远不能比拟的。3. 教师应鼓励学生对阅读作品作创造性思考,不单做作品的接受者、评论者,更要做作品的加工者,要善于质疑、释疑。4. 课外阅读方法指导应灵活多样,针对不同学生,对症下药,落到实处。

篇4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外阅读 指导策略

进行课外阅读,既可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作文能力,因此,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对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几点方法作说明和阐述。

一、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使学生阅读视野变得更加开阔。

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浩瀚如烟,然而,初中阶段学生学业负担较重,分辨能力较弱,如果我们不对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加以正确、科学的推荐,则某些情节低级、不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很有可能会把学生引入歧途,甚至因此荒废学业。所以,身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依据学生的文化基础、心理特点与认识水平等,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以此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我们在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可将读物与学生所学的课文相联系,如学习了《五柳先生传》之后,可推荐学生看《陶渊明集》,学习了《出师表》之后,推荐学生看有关介绍诸葛亮生平事迹的书籍,如《诸葛亮评传》、《诸葛亮集》等。除此之外,可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名家名篇,同时是教育部推荐的中学生课外读物,如茅盾的《子夜》、钱钟书的《围城》、冰心的《繁星・春水》、老舍的《骆驼祥子》、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罗曼・罗兰的《名人传》、高尔基的《童年》、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等,使学生和名人展开对话。如此,我们通过为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就能为学生的课外阅读逐渐走向有序和高效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给学生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非对学生的阅读行为放任不管、置之不理、让学生随随便便地读,这样只会浪费时间。所以,身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教授学生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如此,学生在对读物内容的理解方面,也会容易得多,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质量获得大幅度提高。

课外阅读的方法基本以速读和精读为主,速读,即“快速地读”,具体做法是运用直读、跳读等方式,对文本内容进行快速阅读,筛选出自己所需的信息,它能够使学生快速地获取文本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精读,即“深入细致地研读”,具体做法是对文本认真读、反复读,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做到透彻理解,它能使学生理解作者写了什么、如何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同时对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深刻道理有深入理解和认识[1]。在精读时,我们可引导学生进行批注,这样既可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记忆。批注时,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点:对文本中出现的不易理解的词,首先要查找有关工具书进行注释,绝不可主观臆测;在对文本进行反复阅读和认真思考之后,才可着手进行批注;要用简洁的语言,对文本的思想内容、写作技巧与语言表达能进行批注;批注时,书写位置要注意和圈点勾画的词语、段落的位置相对应。另外,让学生做读书笔记,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阅读方法,具体做法是让学生把所阅读的内容中认为有实用价值的精彩语句或片段摘抄下来,或者是在在阅读过程中用笔对其进行标记。如此,在学生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之后,就会实实在在地读,而不是搞形式主义,能够极大开阔学生视野,提高阅读质量。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检查落实。

在学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课外阅读之后,我们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书活动,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检查和落实,如此既能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起到督促作用,更能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课外阅读所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功感。

在每天上课的前五分钟,我们可选取2―3名学生,让他们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自己所阅读的课外读物内容,如作者生平、内容简介、感悟心得等[2];可针对具体的名著阅读与专题阅读,开展读书报告会、读书朗诵会等;可制定课外阅读月评表,举行“阅读之星”的评选,或者是开展阅读成果展示活动,如利用编排黑板报、进行写读后感比赛、知识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成果进行展示。如此,既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检查和落实,又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不断加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使学生在我们正确、科学的指导下,有序、高效地进行课外阅读,从而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兴趣;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密切相连,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当前农村中学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着阅读不受重视、学生阅读量不足等问题,影响学生的发展。因而,结合教学实际及农村中学现有环境,探讨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及效果,帮助学生逐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何改变农村中学语文课外阅读不受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增加积累,提高素养,促进健康成长?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当前的农村现有条件,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一、以建立班级书柜等方式,让学生有书可读

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阅读资源不足这一现状,我把自己的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拿出来,鼓励学生把自己阅读的书“贡献”出来,建立班级书柜,集中管理,资源共享,保证学生自由借阅;以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尝试编订剪报,装订成册,集体共享;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家访等形式,动员家长积极地为学生购买书籍、订阅报刊;甚至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课的便利,积极引导学生进入学校建设的电子阅览室,进行网络阅读等。

二、积极努力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展同样要从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当前教学中课外阅读上的一些做法恰恰与课标要求背道而驰。因此,我们在课外阅读指导中,能从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成长特征入手,为他们提供一些这个年龄段“乐于阅读”的书籍,如,幽默作品、漫话作品、休闲作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努力减少一些功利因素,降低阅读上的硬性要求,如,根据喜好自由选择,不附带条件地轻松阅读,不讲求数量的精心阅读等。在读物上还可以创新式的依托现有资源,引导学生参阅其他媒介,如,报纸、期刊及电子作品等。

三、营造宽松氛围,培养阅读习惯

在课外阅读实践中,应该着眼于学生习惯的培养,以通过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使学生“终身读书,终身受益”。语文教师应该在阅读中,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帮助学生调整阅读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阅读计划,鼓励学生持久阅读的信心。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课外阅读开展一些教学活动,如,读书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在积极的阅读体验交流中获得阅读上的成就感。那么学生就可以在一个“合法”又“合适”、“轻松”又颇具“成就感”的环境中各取所需、各表所欲、各获所得。他们的阅读兴趣就容易生长起来,耐心也将向前伸展,习惯也便在阅读中培养起来了。

四、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读”法指导

语文教学呼唤朗读。金克木先生说:“不会读,书如干草;会读,书如甘草。”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能更好地保证学生的阅读效果。如,有目的地将精读、浏览、一目十行等阅读方式、方法介绍给学生,让他们根据不同的需要、不同的作品适当地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阅读方法。什么时候用精读,什么时候可以一目十行等。有一本书叫《如何阅读一本书》,其中指出了分层次阅读,按作品性质阅读。甚至可以结合教师本人独特的阅读体验,教授给学生一些自己的方法、技巧。让学生在获取最大量的信息时,能深入作品,与作者共鸣。我们还可以更精致一些,将课外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多做读书笔记、摘记等,保存阅读成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掌握了良好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就会有效、迅速地阅读更多内容。获得了阅读成就感,就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内化成课外阅读的驱动力。

五、深化课内教学对课外阅读的驱动

在当前素质教育还未完全深入到各个角落的情况下,仅仅是依靠观念上的指导还是不够的,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对课外阅读的驱动力。即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外阅读的资源有目的地穿插、渗入课堂教学内容,使课内、外的资源相互联系、印证、补充。这样的教学不但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而且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面的扩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无意地将一些作品推介给学生,甚至将作品内容与考试相联系,明确指出其存在的价值(这一点,从不同地区的中考中已得到印证)。我想没有学生、家长不积极响应这种阅读活动的。

篇6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1新时期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生阅读主动性不高

在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初中生对英语课外阅读不重视的现象。不能将英语课外阅读当作学业的一部分,并且阅读主动性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初中生学业压力过大,英语课外阅读时间较少,不能够合理安排课上与课下的学习时间。二是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英语成绩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三是初中生自我约束力较差,阅读需要平静的心态与坚持的恒心,但因学生自制力较差,无法安静与坚持进行英语课外阅读。

1.2盲目选择课外阅读材料

目前,初中生在阅读材料选择上,主要依赖于英语教材配套的练习题或者理解题,阅读材料渠道较单一,从而降低了初中生英语课文阅读量,不利于提高英语水平。与此同时,初中生对英语课文阅读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课外练习则是课文阅读,普遍存在题海练习中进行课外阅读的现象。另外,从市场角度来看,英语课外阅读书类型较多,学生在选择阅读类型上容易出现盲目性,不利于对英语难易程度以及词汇量的把握,往往会出现所选阅读类型超出了自身的理解水平,在花费大量时间阅读的情况下,还不能有效的提高英语学习水平。

1.3课外阅读指导不到位

在初中英语阅读日常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引导就是督促学生多做英语阅读理解题,忽略了对文章的写作风格、逻辑结构以及语言特色等方面的研究。在粗放式与单一式的阅读教学指导下,学生无法灵活运用阅读策略来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不利于学生阅读技能的提高,更无法使学生从阅读中获取愉悦感与成就感。英语课外阅读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阅读类型,但是教师如果一味的采取粗放式的阅读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引导学生对阅读策略的掌握,更不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2优化新时期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策略

2.1指导学生合理制定阅读计划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合理规划课外阅读,并且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教师应当从阅读材料选择——阅读时间安排——阅读过程管理——阅读后评价反馈整个过程进行指导。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制作阅读卡,并每周分发给学生,对英语课外阅读进行短时间的管理,通过每周反馈的阅读卡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并表扬与鼓励按时完成课外阅读的学生。从对学生评价的角度来看,教师应当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例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学生互评以及自我评价等,使其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在阅读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学生在尝到阅读带来的愉悦感时,在无形中会增强学生的阅读自信心与成就感,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动力。

2.2科学合理选择课外阅读材料

在初中生英语课外阅读中,阅读材料作为阅读的基础条件,对增强学生阅读兴趣与提高阅读效果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英语教师根据初中生的特征与阅读能力,科学合理选择课外阅读材料。一是选择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初一学生而言,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为主,建议学生选择篇幅较短、语法简单的英语童话故事,而初二与初三的学生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英文报刊。二是选择内容丰富的阅读材料,初中生英语课外阅读材料需要具备一定的赏析性以及拓展性等,选择叙述类、描写类、应用类以及议论类等形式的体裁。三是选择情感体验丰富的阅读材料,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热情。

篇7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外阅读 指导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实行,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阅读作为一种优秀的行为习惯,应该引入到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当前的教学情况,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并在阅读过程中加强引导,使课外阅读活动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意义

与教材的固定模式相比,多种多样的课外阅读材料无疑向学生打开了新的天地,学生从阅读中可以学习到丰富的文化知识,有趣的人文地理,对西方文化也会产生独到的见解,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将大有助益。学生由衷的热爱英语,就会在学习和研究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同时真正的将英语知识铭记于心,而不再需要教师反复强调,在此情况下,英语学习成绩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除此之外,学生在阅读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陌生的单词和句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含义,学生会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平台搜索单词和句子的含义,也会加强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这锻炼了学生搜集资料与合作能力。

二、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1.科学选择阅读材料。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性格、爱好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差异,尤其对于英语学科而言,学生接触的时间较短,且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课堂上跟随着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在思想上过于依赖教师,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不利于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要想使学生真正的形成课外阅读习惯,首先要科学的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的英语水平和个人的喜好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接受,阅读质量才能得到一定的保证。

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同,如果阅读材料过于高深,超过学生的理解范围,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查找资料辅助阅读,会使学生产生疲劳感,不利于阅读兴趣的养成。反之,如果阅读材料过于浅显,句式结构比较简单,学生一看即会,英语的语法就得不到巩固和强化。所以选择的课外阅读材料要介于二者之间,在阅读初期可以挑选一些童话和幽默故事来吸引学生,有些故事学生耳熟能详,比如说《小王子》、《白雪公主》、《小红帽》等,即使出现生词也能够从句子含义中方向推倒出词义,不会造成阅读障碍,同时用英语读故事还会给学生带来新奇的体验,学生会保持较高的阅读热情,阅读能力也会有显著的提高。当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之后,可以加强文化的渗透,让学生逐渐接触西方的文化,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学生也会在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学习中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英语的内涵。对于一些英语尖子生,教师可以让其自由选择课外读物,并将优秀的文章与他人共享,互相交流读后感,这样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外阅读中有所收获。

2.加强阅读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难免会存在惰性,需要教师时常督促才能继续进行,遇到不会的问题也会想打退堂鼓,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规范、严谨的课外阅读指导方案,以提高阅读材料的使用效率。在阅读之前,教师可以提出几个关于文章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学生就会更加专注的投入到阅读中,阅读效果也会更为显著。比如说著名的Harry Potter系列小说,既有套书,又有电影,是课外阅读的优秀素材,学生可以在书中跟着主角去冒险,也可以从电影特效中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魔法的奇妙,最终沉浸在丰富的故事情节中,此外,还能够训练学生的英语听力,可谓是一举数得。在阅读之前,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Why is Harry Potter so famous?”“Which character do you like best in the story,why?”让学生从阅读中找到答案,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3.合理作出评价。课堂活动有助于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获快乐,进而以良好的心态坚持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外阅读课上引入多样化的活动,比如说让学生用英语讲故事,其他学生找出该名学生语言中错误的语法;或者是以故事接龙的形式,由教师开头,每个学生都要说一句话,完善整个故事;还可以让学生绘制英语板报,考察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运用水平,并将其作为设计下一阶段教学计划的重要参考。对于错误点较多的板报要及时指出,让学生加以改正,同时选出优秀的板报作品在全班学生面前展览,鼓励学生向其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进而在班级内部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促进全班学生的共同进步。在活动中教师要经常表扬学生,使学生树立自豪感和自信心,并且经常用英语与学生交流,训练学生的口语和听力,从而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

结语:初中英语课外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教师应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训练,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加强阅读中的引导,还可以在课堂上举办多样化的活动,为学生创造英语交流机会,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赞扬,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应用水平也会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篇8

    广泛地阅读对学生的心智成长是很有好处的。古人就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籍里有丰富的知识,能给学生的大脑提供养料。他们越是见多识广,心智便越成熟,各种能力(含阅读能力)的提升也相对越快。可是,如果不加以指导的话,家长会反对,部分学生会步入阅读的误区。家长们反对的理由是——读课外书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多做点题。而学生可能会步入的误区是——读玄幻小说、言情小说、漫画来消遣,这才是真正地浪费时间。其实,老师可以利用早自习、周记等平台来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下面我说说自己的一些做法。

    首先,我将学生推荐的好书汇总,发现他们普遍喜欢读故事。就顺势在7年级上学期重点开展“名着阅读接龙”活动。请每名学生推荐两本好书,把书单张贴在教室后墙。这是一个隐形的班级书库,鼓励相互借阅和交流。既不增加经济负担,又增长了见识。把学生排个序号,依次写作名着的读后感。要求600字以上,后写的人阅读书目不能和前面的重样。读后感统一写在老师提供的一本软面抄上。每周老师回收软面抄一次,详细批改学生的读后感,并扫描作文备用。利用早自习,集中展示并点评一周的写作情况(一般会有三篇)。点评的过程就是一个阅读指lunwen.1KEJIan.COM 导的过程。把这些读后感的照片传上班级博客,既有助于同学们重温,也争取了家长的关注和支持。同学们很享受这段展示时间——自己获得成功总是倍受鼓舞的,别人的成功也是一种激励。在这种交流中,他们的阅读能力在悄悄地提高,但却没有受逼迫的痛苦。

    其次,渗透考点意识,在7年级下学期全线铺开“阅读反馈”活动。2周一次,利用周记写作“阅读反馈”。要求600字以上,分“内容”、“主题”、“技巧”和“感受”四个栏目来写作。不限于名着。老师批改后,挑出精彩的三篇作品扫描备用。利用语文课集中评讲。以“7下阅读反馈10”的讲评课为例。板书阅读题的考点: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语言品味、作品感受。板书阅读反馈的四个板块:内容、主题、技巧、感受。讲解阅读反馈栏目设置的目的。逐一投示精彩的反馈作业,共同做详细的分析。老师给一点指导意见并做升格示范。被展示者现场口头升格自己的反馈。三位同学背向投影,依次口头复述自己的作业(PK一下)。其他同学都改进自己的作业,在组长那里口头复述。把反馈的情况上传到班级博客,用以相互激励和引起家长的关注和支持。

    经过一年的指导,我班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幅度较大。7下期中,我校与华一寄宿等六所学校联合考试,我班阅读13~16题的得分率依次为75.53%、64.15%、50.94%、21.38%,而这四道题的难度系数分别是0.64、 0.59、0.5、0.19。7下期末,我校使用洪山区的试题,我班的语文平均分为82.87(卷面总分为100分)。其中阅读13~16题的得分情况比期中考试更好。

篇9

一、 “通过阅读学习”读前激趣指导课教学策略

1. 压扣设悬念策略。扣子就是悬念。压扣是说书人最常用的技巧,吸引人一个扣子接一个扣子地听下去。教学中,教师通过对作品内容做简要的介绍,或通过朗读精彩片段,或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讲述到精彩动人之处时,戛然而止,以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欲望。

《吹牛大王历险记》中,疯狗咬了皮大衣,结果皮大衣也疯了,像这样“皮大衣被疯狗咬过之后会发生什么?”一个又一个环环相扣的问题,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心,学生们要一个扣一个扣地去解开,大胆想象。老师并不注重答案正确与否,每个学生的答案都能在老师这里得到赞扬,因此学生阅读时,会去验证答案,大大提高了阅读兴趣。

2. 猜读推理策略。所谓猜读,并非没有线索、证据的胡乱猜,而是有很多路径的。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借助有关信息的提示,利用头脑中贮存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对读物的内容、意义,在阅读刚开始时有所猜想,随后在阅读中证实或否定,从而达到真正的理解。这种猜想的关键不是对与错,因为后文自会揭分晓。那为什么要采取这样一种策略呢?因为透过这样的猜想,帮助学生投入到文本阅读当中,也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学习更精准地掌握各种不明显的、隐晦的信息,从中感受构思想法的乐趣。

风靡一时的《哈利・波特》系列,去年在学生中又引起了新一轮的阅读热潮。以《哈利・波特与密室》为例,学生们对故事中的人物和他们持有的法器如数家珍。故事没有读完,大家已经急于猜测接下来的情节。一开始,学生们会天马行空地胡乱猜测,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意识到可以根据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行为方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来推论事件的因果关系。伴随着这股阅读热潮,学生们沉浸在故事的巧妙构思当中,不断地从前面的情节当中拣取信息,推导后面的故事情节。一个个乐此不疲,享受着阅读推理的乐趣。

3. 追问留问策略。引导学生能够跳过“什么,何时、何地、怎样、何人”等这样的基本问题,逐渐向高层次的问题发展,也就是分析性、综合性、探究性的问题。不断地追问,能够帮助他们澄清思想,寻求理解,进入深度思考,刺激其进一步研究。

教师执教《草房子》,在推荐阅读秦大奶奶这一人物形象时,给出了书中十几处文字,学生从中提炼出秦大奶奶是一个“疯狂、可恶、狡猾、不讲情理、善良、慈祥、老实的人”,并概括为是一个善变的人。这里就缺少了追问:是什么让她“可恶”?又是在什么情况下,你看到了她的“善良”?学生目前概括出的词语,可以说仅是表象,不是秦大奶奶的精神实质。一节课上,学生可以是对人物的初步了解,但老师不应就此给学生留下句号,把它作为结束,认为秦大奶奶就是个“善变”的人。而应留下问号,吸引着学生去读整本书,读时代背景,读文字背后的意义,吸引着学生去探个究竟,可能这个探究要牵引学生若干年。

4. 想象留影策略。学生可以借助大胆的想象,将文本转化为一种图像,帮助其理解与记忆。通过这样的管道,可以让文本变得更具体、更生动,读者身处在这样一个图像故事里,更能够投入到故事的内容中去。如崔洋老师执教台湾作家林良所著《蜗牛的风景》一书时,选取了其中6首写动物的诗,在一年级进行创意编排教学。因不同的审美情趣、不同的想象力、不同的构建方式,《蝴蝶的外套》《蜗牛》《恐龙》《猫咪》和《大笨熊》等诗歌表现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将它绘制出来,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二、 “通过阅读学习”读后分享指导课教学策略

我们把学生读完书后的指导课分为主题式阅读、讨论式阅读、鉴赏式阅读、汇报式阅读、读书方法阅读课等课型。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根据不同类型的读物,说感想、谈体会、议写法、抒己见、析内容、评含义。

1. 讨论分享策略。在中、高年级课外阅读课中,指导学生学习运用“明确目标――自读课外文章――讨论交流――质疑问难――形成共识”讨论分享策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掌握知识、锻炼思维。比如教学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在导读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设计了“究竟是大兔子更爱小兔子一些,还是小兔子更爱大兔子一些?”这样一个具有两难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体会母爱的伟大。学生通过讨论知道,大兔子每个充满爱的动作、每句充满爱的话语、每个充满爱意的神情就是“崇高的母爱”。母爱无处不在,母爱潜移默化。

2. 知行联结策略。文本所呈现的所有的信息,令我们想起了自己已经知道或曾经经历过的事物,即文本唤起读者的生活体验、阅读经验。《爷爷一定有办法》是一本典型的记录儿童生活习惯的故事,主人公约瑟的宝贝,就是出生时爷爷为他缝的小毯子。当教师朗读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依据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你小时候也有最喜欢的东西吗?”联系生活实际,激起学生与绘本的共鸣。

3. 统整延伸策略。将新旧知识综合成新的概念,需要综合运用重要资料和各种经验,对知识进行整合,提升思考力。学习瑞典作家林格伦的小说《淘气包埃米尔》,老师设计了具有讨论意义的问题:“你怎么看书中人物对埃米尔的评价?他们评价的角度、依据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埃米尔的?他的成功是奇迹吗?他成功后会感谢谁?”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见解。

4. 情感体验策略。情感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因素,它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质量。特别是刚入学的儿童,正处于关键生长期,他们所接触的东西,直接影响着将来的发展。李欧・利奥尼的经典绘本《田鼠阿佛》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田鼠们要过冬,伙伴们都忙着收集粮食和干草,小田鼠阿佛却在忙着收集阳光、色彩和文字,他收集这些东西干什么呢?冬天来了,小田鼠们在洞里又冷又无聊,阿佛收集的东西给大家带来了温暖、快乐和诗意。在朗读中,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以及认知的差异,对不同的角色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展开想象、触发联想,会使语言文字化作有声有色的画面,获得足够的情感体验。在这种角色体验中,学生就有了自己独特的感悟。

篇10

课外阅读,对学生语文素养以及人格力量的精神成长具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对此,课外阅读则应当也从娃娃们开始抓起。本文从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相关思考和实践,给人们以一定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

课外阅读 低年级学生 指导策略

低年级语文教学,人们都比较重视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和文本内容的阅读感悟,很少关注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以为低年级学生能识几个字,能够读个什么出来。从平时低年级学生的相关情形看,秉承如此理念的应当说是比较片面的。因此,平时的教学注意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阅读,也从中积累了一定的方法。

一、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需建立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其至关重要的当是能够建立起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来,一是凡事都需要有兴趣,而且就是需要比较浓厚的兴趣。建立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是我们去简单宣传“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道理所能够凑效的,还应当多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中逐步建立起兴趣来。这就像刚落地的娃娃吮吸乳汁一样,没有对其讲道理的可能,只有将射进他的嘴巴。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的建立,首先要给一个个学生提供可读的读物。低年级学生可读的读物有哪些?窃以为我们不能去赶潮流,追时代。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出版的一些儿童读物有着诸多很不适宜低年级学生去阅读的,虽然内容上不存有多大的问题,但可以肯定地讲文笔总不是那么优美的。有些作品的语言存有严重意义上的童化方面的缺失,孩子们虽然也在一定意义上读着,但学生的读不仅仅就没有任何意义上的效果,而且也不可能让学生去建立起可持续课外阅读的兴趣。从这个意义上讲,让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所能够提供给学生的读物,应当多是文质兼美的。纵观我们所能为学生提供的读物中,感到相关的国学经典可以说就是文质兼美的典范,那语言是很适合学生的,那内容也是很适合学生的,更为重要的是让低年级学生去阅读国学经典,不仅仅就是读文的问题,更为主要的是在为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去铺路搭桥。提供给低年级学生的课外读物还应当是图文并茂的,让人物形象和相关的动作行为在学生的脑海里产生形象感,让低年级学生能够由图及文。提供给低年级学生的课外读物最好是拼音版的,那样学生不会因文字障碍而消失阅读情趣。

二、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需创设阅读氛围

在当今比较现实的教育里,人们都感觉到现在的学生似乎比较难以管教,孩子们显得是那样的越来越不听话。我们教师也经常因对自己所教的学生不听管教而感到相当的头疼,究其原因是学生不听话,还是我们管情出了问题?应当是后者。正如我们所思考的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问题,我们如果仅仅就是那些苦口婆心的说教,低年级学生是根本也不愿意去接受的。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以身教去替代言教,那效果肯定就会高。曾在相关杂志和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报道,在江苏省如东县河口镇的于港小学,一个个小小的农村小学,能够在短短的20分钟学生的习字时段内,保持着教师和学生一起正常练字的态势。这样的做法我们不需要就去思考其结果如何,但我们可以预想到师生同练时学生所能够进入的一种状态或者就是一定意义上的境界。对此,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思考,让低年级学生进行比较理想的课外阅读,其指导当是理想意义上的身教重于言教的指导。在山东省有这样一位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每天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读书,力求做到了雷打不动。这些方面的经验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因此,在平时注意从这样的几个方面为学生建立起比较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在学校,坚持自己和学生一起读书的雷打不动。课外阅读时间里,教师不去批阅学生作业,不在其他场所溜达,而是和学生同坐于教室,专心致志地进行阅读;坚持和家长获取一定意义上的共识,让家长也在学生进行家庭阅读时,多陪孩子去阅读,多为孩子树立起阅读的榜样。长此以往,孩子们将可在此良好的氛围中养成比较理想的课外阅读的习惯。

三、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需展示阅读成果

每个人都有其表现的欲望,这是我们大家所有目共睹的。小学生表现的欲望比较强烈和直接也是我们每个教师所有目共睹的,而且是越是低年级其表现的欲望越是强烈。好于表现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于好处少于坏处的,让学生进行表现不仅仅就是看学生的表现情形,更为主要的是锻炼学生的一种胆量,形成一种综合素质提升的可能,形成一种赖于表现进行继续行为的趋向。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其方法的指导并非就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重要,而比较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课外阅读的成果。譬如适合于低年级阅读的国学经典内有着许许多多短小精悍的古诗词,一般仅有20来字,多的也30个字不到。如果我们坚持天天都让低年级学生人人都能够以朗读、背诵的形式进行展示,那学生会因此而进行比较甚至就是相当积极的课外阅读。譬如学生可读的古代文学作品中有着许许多多的寓言故事,平时,可以在学生课外阅读到一定的阶段时,举行一些意义上的讲故事比赛,那学生也不仅仅就在讲故事是那样的理想投入,平时学生也会完全意义上进入理想的课外阅读的境界。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成果的展示,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比较热闹的竞赛形式。如在规定的时段内让学生阅读一定的国学经典,然后制出竞赛试卷,让一个个学生去抢答。学生抢答的过程就当是学生理想展示自己课外阅读才华和成果的过程,应当说学生有准备的竞赛,绝大部分学生是都可能在竞赛中获取着一定意义上愉悦的。而竞赛中的愉悦所能够导致的结果是什么?那就应当就是根本意义上的一种催化,将会像酵母一样导致学生在课外阅读上的进一步发酵。

对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应当是个不尽的话题,时代在发展,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需求将会更强烈。时代在发展,就是对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其要求也会就是明显意义上的增高。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创新探究,进而获取适应新发展时期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上的指导策略。

【参考文献】

【1】祁智.剥开教育的责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6)

篇11

可以增加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塑造学生优秀的个人品德,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可是,就现在我国小学课外阅读的情况而言,仍存在许多不足。在这一情况下,应寻找合适的指导策略并且多加引导,努力让学生主动进行语文的课外阅读活动。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错误认识

1.课外阅读就是看闲书

某些父母,还有语文教师也有这样的错误认识,认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就是看闲书的意思,可是,教师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得到一些好的启发,学会其中的一些好词好句,认为这样做才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这样错误的认识毫无疑问是应试教育的后果,没有了父母、教师的支持,限制了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量。

2.课外阅读能提升作文水平

尽管现在某些父母与教师已经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知道单一的课内阅读练习不会达到较好的语文教学成效。可是在语文课外阅读的引导方面还有一些错误的认识,认为课外阅读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使语文的课外阅读带有一种功利性,而且将其当作学生语文考试水平提升的一种方式,忽视了课外阅读对于学生思想意识的有利影响。

3.课外阅读的硬性规定

某些语文教师在课外阅读的引导方面有着错误的认识,例如,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会规定学生每天用来阅读的时间,而且布置了有关的阅读课后作业,还要定期上交打分。这样错误的行为,使得课外阅读变成了一种任务,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负担,减弱了学生对于课外书籍的阅读兴趣。如此之后,学生也很难从书籍本身获得什么启发,从而降低了自己的阅读动力。

4.作文书是最好的课外阅读书籍

某些学生的父母为了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挑选作文书作为孩子的课外读物,而且要求他们将优秀的作文背下来,记录其中不错的句子。如此行为,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摧残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反而让孩子养成了随意完成的习惯。阅读的中心任务就是把握文章的思想,而不是被动地阅读。忽视了学生的兴趣毫无疑问变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又一个错误的认识。

二、关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

1.创造和谐的阅读环境

学校的阅读环境是一种文明的语言,和谐的阅读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将班级的一个角落布置成读书角,而且学生可以将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放在图书架上让大家翻阅,实现图书角的资源共享。还可以在教室的墙上展示名人的语录,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座右铭。如,“时间是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每一面墙的文字,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

2.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不喜欢阅读课外书,究其原因是缺乏对书本的了解。语文教师可以创造其他机会,用自己生动的语言给学生讲诉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对课外书感兴趣。在每周四的阅读课中,语文教师可以抽出一部分时间,导读书籍的部分精彩内容,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描述《小王子》的精彩故事还可以使用生动的语言与精彩内容的突然停止,来刺激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去阅读这类课外书籍。另外,教师也能够利用《三国演义》《悲惨世界》等受学生欢迎的课外读物,先让学生欣赏这些视频,等到学生初步掌握主要内容之后,再让他们去阅读课外书籍,这样不但可以减弱学生的阅读压力,还可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3.课内开展阅读

篇1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策略

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教学要达到大纲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

课外阅读对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和获取生活知识经验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本文作了一些探讨。

一、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

学校读书环境是一种语言,良好的读书环境的能够激发师生的读书欲望。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开展了“自给自足”式的补充图书方式,进一步规范了图书角的建设,学生的课外书籍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乃至优秀学生的读书自创“小名言”。如:“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每一面墙壁,都浸润着文化气息,飘溢着浓浓书香。我们学校早已把课外阅读列入课程表,每周三下午固定有一节课外阅读课,它已成为综合活动的主要课程。

二、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兴趣是阅读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读书的欲望增强,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读书能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1、“以讲诱导法”

孩子不爱课外书,从根本上说是对课外书缺少了解。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契机,用自身的语言描述给孩子建立一个有趣的课外书表象,让孩子产生对课外书的一种向往。每周三的阅读课,我们根据不同的年级学生特点,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引读部分童话故事、成语故事、作文天地、精典名著,用生动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嘎然而止,激发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孩子阅读类似书籍的兴趣。

2、“以身示范法”

古语道:其身正,不令侧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次读书时间,老师也和学生一起读书、笔记;每次读书展示周,老师和学生一起撰写读后感、共编阅读小报。我们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孩子,让孩子们在不知觉中爱上课外阅读。

3、“赏识激趣法”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为了学生能保持读书的热度,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老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过程,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为孩子某一做法进行激励、表扬、喝彩,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我们还开展“读书小明星”、“课外知识小博士”、“书香小姐”等荣誉的评比活动。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激发阅读愿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传授读书方法,让学生会阅读

1、在阅读中积淀阅读方法

我们应当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发展多种思维,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以下介绍三种:

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对于一本书中的重点篇章段落,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地进行课外阅读的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作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慨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摘录批注法。此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做到读与思共,思与读随。

2、在活动中砺炼阅读品质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地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展开各类读书活动,可以是“我是小小推荐家”、“我是小小评论家”、“我是小小创作家”、“我是小小编辑”……,还可以是读书经验交流会,与作家面对面等,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开展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在活动中砺炼阅读品质,提升阅读品位,从而进入阅读的两良性循环。

3、在评价中培养阅读情感

阅读到一定的程度,学生也会在日记中有所表达。因此,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语言特别重要。对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师在修改文章时,用红笔标出并加以好的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慢慢体会到正确应用积累的语言的方法。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评价同学的语言。在辩论会上,在小记者会上,在演讲会上,对学生在表达时应用的好词好句,都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在班级制度中,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交流所积累的语言,积极进行展评,从而给学生一个舞台,让积累腾飞。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是为了将来不用教”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理所当然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让学生置备卡片盒,避免散乱,每张卡片应适当留有空白,以备补充资料。教会学生不仅会做文摘卡片,而且还要求学生勤做文摘卡片,蜜蜂一样及时地不断地把精彩的片段、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指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

创造口头交流信息机会,进一步加强指导怎样选择、积累有益信息,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取更多信息。

“不动笔墨不读书”。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既可以在书上做眉批,划线打重点号,也可以边读边思考,阅读后用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督促他们做到勤动笔多看书,及时写自己的感受,促进理解消化,提高表达能力。

篇13

一、营造氛围引兴趣

低段学生,阅读习惯还没有很好地形成。有一部分学生虽然相对喜欢阅读,但持续的时间较短,此时便需要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

(一)讲故事诱读

学生都喜欢听老师讲故事,低段学生更是如此。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挺直腰板,竖起耳朵,用期盼的目光盯着教师。如果教师在讲到精彩的地方时忽然停住不讲了,让学生自己去看,就会营造出一个令人向往的阅读氛围。记得有一次,笔者跟学生说,最近老师看了一本书,这本书很有趣,书上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洋葱头的爸爸老洋葱因无意中踩了柠檬王一脚,被关进了监狱。洋葱头去探监时,老洋葱告诉他,监狱里关的都是无辜的人,而真正的坏人却在柠檬王的宫中养着。洋葱头听了以后,决心柠檬王的统治,救出监狱里的人。但是,正当他准备营救南瓜大爷和村民时,却被番茄武士投入了黑牢。那么,洋葱头能脱险吗?他最终能把监狱中那些无辜的人都解救出来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就这样,充分激发起了学生的阅读欲望。笔者顺势推出《洋葱头历险记》这本书,将名著名篇悄然地推荐给学生。

(二)竞赛激读

开展阅读竞赛,能给学生创设一个竞争的阅读氛围。学生阅读课外书,既希望读有所得,又期望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因此,笔者经常在一定时间内进行阅读竞赛。如每月开展一次“阅读之星”评比活动,根据 “我是阅读之星” 阅读表评出谁看的书最多,读书的等级最高,谁就是这个月的“阅读之星”。对每学期看书十五本以上、达到一定阅读量的学生,颁发“阅读小能手”的奖状。这样通过一系列阅读竞赛,无限放大了学生内心的成就感,逐渐培养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建立读书报告制

低段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建立“读书报告制”会给他们营造一个展现自我的氛围。笔者通常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进行“读书报告制”活动,让学生报告自己的读书情况。每天五人,每人每次不超过一分钟,每个学生两个星期轮到一次,话题不限,但内容主要来源于课外读物。比如最近读了哪些书,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有什么精彩的故事或读书后有哪些收获等等,都可以在“读书报告制”活动中与大家分享。

二、家校联系激阅读

课外阅读大多数时间都在家中进行,因此争取家长的配合就显得至关重要。把家长的热情也调动起来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

(一)选择合适的课外书

低段学生的心灵充满想象,充满好奇,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他们对课外书的理解和接受总爱从情节入手。那些主题正面、想象奇特以及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建议家长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去选书。如《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小猪唏哩呼噜》此类图文并茂、篇幅短小、趣味性强的书籍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朗读手册》封面印着这么一句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课外书,可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从小为孩子播下阅读兴趣的种子。亲子阅读内容包括:读书给孩子听、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听孩子读书、一起观看有益的电视节目等。通过亲子阅读,让孩子享受阅读的乐趣,真正喜欢上阅读,并把这种愉快的经验延伸到未来的成长阶段。

(三)加强家校互动督促

除了鼓励亲子阅读,还要加强家校互动督促。笔者设计了这样一张阅读卡, 要求学生将每天阅读的书名、阅读的时间填写在表格内,并摘抄好词佳句或写体会。每晚请家长签名评价。每周在班上公布学生在家阅读的情况。每隔一段时间也把学生在校阅读课外书的情况反馈给家长。这样的互动督促,使教师、家长都能及时地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整个动态。

三、多种方法促阅读

低段学生大多凭一时兴趣读书,还不会运用方法更好地读书。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的方法,就会更好地促进阅读。

(一)精读法

精读是指用正常的或较慢的阅读速度,按照文章的顺序从头到尾,逐字、逐词、逐句、逐段地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深入钻研全书内容,了解文章结构,以求对全书内容有全面透彻的理解。

(二)泛读法

书籍浩如烟海,而读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不可能每本书都去精读。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教师应鼓励学生读大量的书,引导学生进行泛读,即把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从头到尾看一遍,大致了解这本书的基本内容,而不必细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当然,泛读也不是读完了事,每次泛读完毕,要引导学生回想一下所读内容,最好能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主要内容。

(三)摘抄法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适当地摘抄一些好词佳句,对加强记忆力、锻炼思维和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由于低段学生接触的语言材料较少,语感较差,如果放手让学生去摘抄,他们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那样就失去了摘抄的意义。通常笔者提倡学生摘抄描写人物、动物、景物的词句,描写形状、声音、动作、色彩的词句以及成语、格言、警句等有警示启迪作用的语句等。

篇14

【关键词】 小学生 语文 课外阅读

一、提高课外阅读能力的意义

1、课外阅读的丰富性为学生的个体发展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氛围的营造、兴趣的培养、方法的指导、习惯的培养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探索新形势、新标准下课外阅读有效引领方式,完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引领策略,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引导的实效性,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当今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空前提高,知识、信息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膨胀着、裂变着,由此牵动了人类物质生活、文化与精神活动方面的改变。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方面,阅读活动以锐不可当之势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扩大课外阅读量势在必行。

3、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教学要达到大纲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

二、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课外阅读对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和获取生活知识经验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1、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贯彻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我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我根据小学生爱看电视的特点,鼓励他们看动画故事、儿童节目,并利用早读、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还经常让学生上台讲故事。那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诵读都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我告诉学生,这些故事书里都有,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学生便开始自觉地阅读一本本课外读物,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兴趣是阅读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读书的欲望增强,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读书能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2.1 "以讲诱导法"

孩子不爱课外书,从根本上说是对课外书缺少了解。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契机,用自身的语言描述给孩子建立一个有趣的课外书表象,让孩子产生对课外书的一种向往。每周利用阅读课,可以根据不同的年级学生特点,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引读部分童话故事、成语故事、作文天地、精典名着,用生动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嘎然而止,激发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孩子阅读类似书籍的兴趣。

2.2 "以身示范法"

古语道:其身正,不令侧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次读书时间,老师也和学生一起读书、笔记;每次读书展示周,老师和学生一起撰写读后感、共编阅读小报。我们可以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孩子,让孩子们在不知觉中爱上课外阅读。

2.3 "赏识激趣法"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为了学生能保持读书的热度,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老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过程,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为孩子某一做法进行激励、表扬、喝彩,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我们还开展"读书小明星"、"课外知识小博士"等荣誉的评比活动。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激发阅读愿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指导课外阅读方法。

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离不开科学的阅读方法。因此,我们要利用课堂,把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教学之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如:精读法、略读法、浏览法、做读书笔记等。这样学生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加以实践应用,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4、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是为了将来不用教"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理所当然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让学生置备卡片盒,避免散乱,每张卡片应适当留有空白,以备补充资料。教会学生不仅会做文摘卡片,而且还要求学生勤做文摘卡片,蜜蜂一样及时地不断地把精彩的片段、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指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

创造口头交流信息机会,进一步加强指导怎样选择、积累有益信息,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取更多信息。

"不动笔墨不读书"。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既可以在书上做眉批,划线打重点号,也可以边读边思考,阅读后用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督促他们做到勤动笔多看书,及时写自己的感受,促进理解消化,提高表达能力。

在学生认真写读书心得的基础上,定期利用语文课进行交流,评出优秀读者给予表扬,做到以读促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同时也领悟到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学校或教师要适当地提供学生把阅读的感受和习作展示出来的场地。

总之,课外阅读不仅是学生开阔眼界、储备知识、训练能力的有益桥梁,而且更是大语文课堂所必不可确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有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学习,让课外阅读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