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范文

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5: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篇1

关键词: 美育 地理教学 教学探索

将美育融入地理学科教学的全过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造就高素质人才。这是关系到我国能否成为21世纪强国的大事。培养发奋图强、报效祖国的高素质人才离不开美育,这已是人们的共识。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美育有机融入地理教学全过程,这是地理教师要解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现将几年来在这个问题上的探索与体会从五个方面阐述。

一、在地理学科教学活动中渗透美育内容

美育有与各学科相辅、相融、相生的特点,而地理学科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更能体现美育的这一特点,二者的有机结合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美育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渗透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主要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内容。2.辩证唯物主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树立。3.历史遗迹、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与美学内容的融合。4.审美能力与分辨是非能力的培养。5.环境资源的利用、保护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等相关内容。6.地理环境各要素与改造世界之间的关系。7.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人类社会进步的美育内容。8.地理知识的运用与祖国建设之间的美学内容。如在《旅游》一节的教学活动中,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将本节课中所蕴藏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景观、历史遗迹及名山大川、飞瀑险峰等旅游资源,充分融入美育内容进行爱国主义、环境保护、审美能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教育,真正达到美育内容与地理学科教学活动的相辅、相融、相生的境界,使书本知识与美育内容完美结合。

二、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充分体现美育作用

美育的渗透是地理学科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充分把美育与地理学科内容融汇结合,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美育教学,这是美育融入地理学科教学的关键。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切忌生硬、牵强的简单相加,要寓美于教,有机结合。如在《长江》一节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电教手段,直观、形象地展现长江那种“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气势,把长江所特有的丰富内涵,以视觉、听觉的最佳角度体现出来,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充分体现出美育不可代替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三、美育在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没有美育内容的地理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这充分反映了美育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它对于学生群体审美观念的塑造、世界观的形成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如在《土地资源》一节中,充分叙述我国地形的复杂性,教者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同时要明确教学目的。这里面既孕育着美,又透着危机。山脉、丘陵、高原、盆地、荒漠、草场无处不美,这是从审美的角度看,环境破坏、土地沙化,人们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从这一角度看又有太多危机,这对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审美观和世界观帮助甚大,从而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美不仅是感受而更是理性,以理性的审美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改造自然、创造美的生活、造福人类的远大抱负和理想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见美育在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四、美育在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掌握相关知识,增强美育教学能力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驾驭美的教学语言,对美的生动形象的描述,就需要教师本身具有广博的美学知识;这需要在群书中点点滴滴地搜集、积累,使美育素材更加丰富,在教学中能引经据典,言之有物。如在《西北地区》一节教学中,查找大量资料,从古丝绸之路对世界商业的影响到古诗词对大漠风光的描述,以及近代西方列强对西北地区的掠夺、破坏和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地区巨大的变化和进步。西北地区虽然有自然风光的雄浑之美,但也有不堪回首的屈辱史,这样在讲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了解了西北的过去,更加激励学生将来建设西北的雄心壮志。

五、在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用美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地理学科的特点是综合性强,涉及自然、经济、环境、人类、气候、历史等诸多知识,这些为丰富美育内容并把美育融入到本学科教学中创造了有利条件。美育内容的融入对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思想教育和爱国教育的进行至关重要。如在《中国疆域》一节中,充分利用近代史资料: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使我国失去了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中国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结合近年来“分子”妄想分裂祖国的罪恶行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运用这些资料不但能避免生硬说教式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利用思想教育和爱国情感的培养这一美育的主要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美育地理学科教学全过程的有机结合是需要长时间探索和完善的。在几年的实验中,我们切实感受到美育在本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一如既往地将美育融入地理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中。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渗透; 师生关系; 技能;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41-00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健康情感、正确态度、良好价值观的形成是地理课程追求的目标。而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将地理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阵地,这是需要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地理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和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在地理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寓心理辅导于课堂教学之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实施有着重要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地理课堂中的渗透

1.在课堂准备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地理课堂的准备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学生有什么地理学习“需要”值得关注;学生具有怎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有哪些兴趣爱好亟待激发。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学生发展的年龄特点,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健全的个性品质,体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教学内容的选择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要符合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既要考虑到知识的传授,又要考虑到学生各种心理品质的发展。针对地理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的安排切忌偏深、偏难,或唱高调,一味强调道德理论忽视道德行为和习惯的培养。

教学方法设计要采用多种方式,既要利用地理学科的基本方法,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增强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防止疲劳和厌倦情绪的发生。

在教学结课评估设计上,“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不要将考试作为衡量学生成绩优劣的唯一标准,防止考试焦虑心理的发生。

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教师要创设新型课堂教学情境,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心理环境,使学生能在愉快,有安全感,无心理压力的课堂气氛中去学习,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地理学习兴趣。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和实验证实,有效的学习,只有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下才能发生,教师的作用在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师生互动。

其次,课堂教学管理要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教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不应以教育者自居,不要以强制手段迫使学生服从课堂管理。要以信任、尊重和热爱去调动学生自身潜能,在和谐、互动、合作的民主管理中去获得自主发展。

例如在太阳能教学中,有位同学提出:为什么不能在太空中建设太阳能接收站呢?这个问题看似荒唐,但教师就应赞扬这位同学敢于超于常人思维、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的基本要求

1.树立现代教学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再将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被动容器,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健康的情感,科学的态度和现代地理价值观的形成,在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课堂教学。这个过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极大,传统教学观念下的课堂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引发学生的心理障碍现象。正如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师以知识的灌输为中心,把自己的信念强加给学生,是拥有许多手段的成年人的理智对无能为力的、孤立无援的头脑的压制”,因此产生中小学生的诸多适应不良问题,如厌学、逃学、考试焦虑。所以教师要有现代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尊重、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2.掌握必备的心理辅导技能

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了解心理辅导的一般过程,发展辅导的技能,与家长等其他教育资源的沟通合作技能等。其次,教师还要了解学生各种心理品质的发展规律,学会观察他们,评估它们的发展水平并及时加以辅导,这对新时代教师来讲是更加重要的必备能力。有了必备的心理辅导技能,就能通过课堂教学,在第一时间更广泛、更真实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采取预防和补救措施,这也是学校专职心理辅导教师所不能做到的。

3.遵循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一般包括全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活动性原则等。

3.1全体性原则。全体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全体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地理课堂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设施,计划,组织活动,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3.2差异性原则。差异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在课堂中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篇3

所谓“整合”就是将本属于不同范畴但又关联的事物(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通过多向互动的方式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的思想和方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既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方法和手段,融于学科教学之中的理论、实践与结果。作为“意识”融于学科教学之中,就是在所有的学科教学过程中,都要自觉地将师生信息意识的树立融进去。作为“内容”融于学科教学之中,就是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科的教学内容恰当地融进去。作为“方法和手段”融于学科教学之中,就是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又作为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手段融于所有学科教学之中。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目标就是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点与优势,使之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以交互式的方式给教师和学生创造进行研究式教学、主动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环境,从而使教师变成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学习伙伴;学生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知识的建构者,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当前制约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整合的主要因素

1.思想认识不到位

教师虽然在观念上接受两者的整合,但从学科的信息技术整合效果来看,尚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方面部分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还不太了解;另一方面缺乏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实践经验,造成难以形成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积极性,认为仅靠传统的手段也能教好学。说明教师的教育理念还未真正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未突破。

2.媒体设备总体投入量尚不足

就教师而言,计算机应作为每个教师必备的教学工具,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就课堂教学而言,如果是演讲式教学,教师通过主控台操作,进行辅助教学,学生看教师的演示,学习知识。要达到这一要求,每个教师必须有一套多媒体设备。如果是互动式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资源库之间进行多点信息交流,以个体学习代替集体学习,那就要有网络教室。目前,大多学校要做到班班有一套多媒体设备尚需一定时间。

3.教学课件适用性较差

目前课件从教的角度考虑得较多,从学生如何自主学习的角度考虑较少,适合于网络环境下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互式学习的软件就更少。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呼唤适用的课件问世。

4.工具软件使用受局限性限制

由于工具软件的功能各有所长,各有所用,单纯使用某一种工具软件制作课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些课件的制作需要多种工具软件,这使得课件的制作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这对工作量很大的中学老师们来说,是难持久做到的,广大教师企盼简便适用易操作的工具软件的出现。

5.研究滞后

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如何整合,怎样适时、适当、适量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这是在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提出的新问题,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但目前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方面的研究、论文、科研课题较低,说明学校在信息技术科研方面处于起步阶段,还需深入开展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和整合能力。

四、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于地理学科教学的对策

1.信息技术整合于地理学科教学的原则

(1)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应用到其他学科的教与学的过程去。以整合思想为指导的教学模式需要师生在各个学科教与学的环节中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工具。在信息技术课程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有效地使用信息工具进行获取、存储、加工信息、表达思想以及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2)课程整合思想要求教学方式发生相应的转变。教学的关键在于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保持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随着学习资源的迅速膨胀,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及时抓住诱导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思维的契机,使传统意义上课堂的书本知识内涵和外延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展,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影响。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自由广阔的空间。

(3)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要立足于课程。在基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要使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学科学习任务。整合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课程,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出发点是课程,而不是计算机;强调应当设法找出计算机在哪些方面能增强学习的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难以完成的事情。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要与学科课程体系的改革、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结合,为学科课程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调整提供平台。

(4)以评价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为主的评价体系。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是单纯的学会知识,而是应该转移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因此,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中,不仅要有对学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的评价,更重要的是有对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等因素的评价。

2.信息技术整合于地理学科教学实施方式

(1)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信息技术课程作为独立的课程开设并以其为中心向其他学科扩散,实现学科整合这种模式下的信息课程应该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一是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强调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信息技术、基本技能。二是信息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对信息社会的各种事例的分析,使学生意识到信息以及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形成信息伦理道德,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三是学科活动,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科活动要以信息技术的培养目标为基础,同时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最终实现信息课程的教学目标。

(2)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和教学的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完全可以为其他学科教学提供服务。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的教学工具,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真实世界,为学生创设体验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技术把抽象内容形象化,利用图形、图像的变化,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直观的材料,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二是利用网络技术创设新型的学习环境。计算机网络技术使学生打破班级、地区界限,将学习延伸到广阔的世界里。学生可以通过相关站点,搜集信息,还可以通过网络和其他人进行交流,共同收集、分享信息资源,参加合作性项目研究。

另外这种模式下的学习,常常是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新知识的学习要从其他学科或现实生活问题引入,是学生借助这些有实际背景的问题,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的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还应该安排一些联系实际、具有时代背景特征的综合性任务和实践作业,使学生通过网络和其他各种途径获取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来处理、分析信息,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协作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这里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知识的延伸,甚至是社会现实性课题。在这种模式下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任务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而教师仅对学生收集、处理和分析信息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整合模式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性。

总之,只有明确目标,我们关于整合的实践、研究和应用才能有正确的方向。整合首先是一种系统科学的思想,而不仅仅是一种媒体技术应用层次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整合的根本目的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个整体,而不仅仅是提高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水平;整合要符合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对学习内容综合性和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要求;整合必须充分、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开放性、交互性、协作性、研究性等特点,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会学习。

篇4

关键词:专业规范;高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高等师范院校的地理科学专业是一个传统专业,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才培养模式几无变化。但目前面临新形势,其一,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教师标准,赋予教师及教育新的内涵;其二,地理科学专业规范几经讨论已形成共识并试行,对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实践体系设置、专业素质、特色办学进行了规范;其三,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专业教师也提出了新要求[1,2]。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进行改革,才能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和基础教育人才的需求。本文以地方高师中具有代表性的重庆师范大学为例,剖析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形势下地理科学专业人才职业关键能力、课程体系优化设置、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特色办学等问题。

一、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通识教育与专业素能培养协调问题

通识教育是建立在各个知识大类基础上,以培养学生能力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主导的教育体系,在传统的以专业技能为导向的教育思维中,忽视通识教育倾向明显。实际上,在信息爆炸和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教授学生掌握专业基本原理、概念和应用知识点固然重要,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教学条件和学校教学环境下,不可能完备地将所有地理教学与科研及管理可能用到的专业知识教授给学生,专业培养更应该突出对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素能培养,这正是通识教育致力达到的目标。因此,从培养方案制定出发,对地理科学类专业的通识教育和专业通识教育进行改革研究是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重要一环。

2.地理科学类专业平台课程优化问题

依据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地理学类专业标准,许多学校设置了学科类平台课程,我校现有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两个专业,也初步建立起共同的平台基础课程,并作了教学内容规范。但按照新的专业规范,地理科学类四个专业的共同基础课程有变化,而且该规范明确提出各类学校可以适当考虑特色而设置特色课程,同时我校原有平台课程设置本身也存在不足,平台课程比较少,而且课程名称、内容要求等差异大,因此,新的培养方案在平台课程、学分、学时及课程体系上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规范。

3.课程体系及内容与专业规范要求的知识体系的契合问题

在已调研的国内高师地理科学类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组织仍然存在随意和混乱现象[3-5],而且存在课程及课程内容相近、重叠明显,课程标准不明确、差异大或甚至没有,导致不同的教师对同课程的要求大相径庭。为了契合新颁布专业规范以知识领域和知识点为单元构建知识体系的要求,课程体系在设置时就不能仅停留于按课程名称或传统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而应兼顾知识领域的配置与知识点的布局,从总体上协调优化课程体系与专业规范的知识体系,同时需要确立各课程的课程标准。

4.实践教学如何适应专业规范与职业素质及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实践教学是实现地理科学类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6]。新的专业规范确定综合实践类课程为必修环节,包括课堂实验、课程实习、野外综合实习、科研和论文训练等,合计不少于20学分,其中毕业论文不少于12周,着重培养学生掌握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技术与技能、科学研究能力、文献查阅与论文写作能力,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还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环节。这与目前人才培养方案有较大距离,特别是实践技能训练明显不足,培养的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也不强,因此,改革优化实践教学是当务之急。

二、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关键能力

1.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

面对专业规范、中学教师规范的新要求和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西南地区的地方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单一化,应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广适应”的人才培养策略。因此,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现代公民素养和健全身心素质,具备坚实的地理科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既掌握地理科学基本思维方法和基本实践技能,又懂得现代教育基本理论与技巧,并具有一定科研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毕业生可以在中学、中等专业学校从事地理与资源环境等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资源环境和国土规划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优秀毕业生可以报考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硕士研究生。因此,基本要求是:学生通过四年学习,掌握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地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英语及计算机基本知识和信息技术;具备自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人文与科学素养、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

2.地理科学专业职业关键能力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基础教育工作,部分毕业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地理学科应用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其应具备的职业关键能力有四方面:其一,地理学科知识应用能力,包括理论联系实际、野外工作和综合分析能力。地理学的实践应用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已越来越显现,地理学的独特的野外调研和综合分析方法是其他学科远不能及的,在解决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综合性难题时地理学独领;其二,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能力,包括良好的自学习惯及能力、交流表达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习方法掌握和习惯养成至关重要;第三,教师职业胜任能力,学生有较强的中学地理教育教学及教研的能力,这是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中学教师规范的要求,未来教师应该是教育家;第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包括具有一定创造性思维、开展科学实验与研究的能力,创新思维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是着力点。

三、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置

以地理科学专业规范、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目前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等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以专业素质、实践创新能力、职业胜任力等“三素能”提升为重点,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平台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独立实践环节+教师教育课程”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着力于增强人才社会适应性、培养要求多元化、分流培养突出特色、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发挥专业导师和学生主体作用等方面的改革,共设置165学分,必选修比例为74%、26%,理论与实践比例为72%、实践28%。

通识教育内容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等知识体系,包括必修38.5学分、选修7学分。学科平台基础课程设置考虑地理科学专业类(包括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等专业),构建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包括高等数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地质学基础、经济地理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等,必修16.5学分、选修6学分;专业主干课程包括气象学与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学、土壤与植物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必修学分28.5,学科平台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为本专业核心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体系、知识领域符合教育部新专业目录和专业规范规定的核心课程要求,课程名称进一步规范。

专业方向实行分流培养,分别设置系列课程。分两个方向:一是学科应用方向,强调专业拓展、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二是学科教学方向,强调与基础教育结合、重教学教研能力培养。专业方向及课程设置充分发挥学校和学院优势,突出特色,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与中学及企事业单位合作开放办学,着力提升实践创新和职业能力,两方向各设置30学分,学生选修22学分,为学生个性化与未来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如跟踪学科与专业发展前沿,增设自然地理进展、人文地理进展、地理信息科学进展、文献检索与科研论文写作、基础地理教育改革、基础教育名师讲座、地理研究性学习专题等学科发展前沿讲座或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前沿讲座,实践环节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新方案重要的改革创新,详见下文,设置必修23.5学分、选修创新学分至少2学分,以前创新学分为任意选修,本方案要求选修2-5学分,创新学分获得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评定。教师教育课程包括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普通教育学、教育科研方法、学科教学论、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师礼仪与沟通、书写技术、微格教学等,必修15.5学分、选修4.5学分,同时增加实践课时,进一步突出实践技能训练。

四、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实施

1.实践教学体系设置

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三大类即课程实践(少于一周的课程实习、实验)、独立实践环节(教育实习、专业实习等)、第二课堂(系列课外活动)与第三课堂(顶岗实习和创业实践等)实践,三层次即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创新实践。

2.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相关实践教学内容采取集中与分散有机结合、全程式推进实践教学。第一学年以专业体验、认同与兴趣培养为主,包括第一学期专业基础实验实习,专业认同体验,第二学期专业实验、专业实习、教育教学见习及训练并行;第二学年以专业学习深化及实践技能培养为主,第三、四学期加强专业实习、学科教学技能训练、科研实践训练;第三学年以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第五、六学期强化专业实习、教育教学技能训练与检测、教育实习、科研创新实践;第四学年以创新创业实践与就业考研引导为主,第七、八学期专业深化实践、教育教学技能拓展训练、科研创新实践,见表1。

3.实践教学实施保障

为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采取了系列改革举措。第一,实行“5+1”和“16+2”排课制保障实践教学时间。“5+1”中的“1”即周六安排通识课程及相关实践教学,“16+2”即每个学期只安排16周课堂教学,余下2周用于安排部分专业实践环节;第二,充分发挥学生和专业导师“双主体”作用,特别是强化专业导师制,保障实践教学实施主体责任制,有效推进实践教学;第三,加大开放办学力度,特别是教育见习、研习、实习、课程实习、综合实习、创新实践等环节与基础教育单位、科研单位、机关企事业深化合作,形成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合力机制;第四,依托学校学院省级教学科研平台、科普基地、学生社团协会、国际地理节日(世界气象日、水日、地球日、人口日、减灾日、粮食日、环境日等)、实践实习基地等,深化第二、三课堂,提升学生实践创新和职业胜任力;第五,推行课程组和课程负责人制度,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环节均由3位以上教师组成课程组,设课程组长,全面负责课程建设,包括编制课程标准、课程资源建设、网络平台、实践基地建设等,保障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范牡丹,肖自明.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提出的新课题[J].改革与战略,2007,(2):139-141.

[2] 李俊峰,刘学梅.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地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J].中国地质教育,2008,(2):102-105.

[3] 田建文.高师地理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2007,(9):123-124.

[4] 管华.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5):420-424.

篇5

高考改革后,除了语文、数学、英语3门必考科目外,学生可以在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技术7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作为选考科目,入高考总分。由于学生对科目的选择和学考选考的选择问题,作为“七选三”的地理学科必然要实行走班制,那该如何更好地实现选课走班?

一、学科视角,追求有指导的选课走班

学生选什么科目,直接影响大学的专业录取和今后的职业方向,因此指导学生选课十分关键。作为学科教师,既不能为扩大学科地位盲目“圈人”,也不能无所作为让学生对学科对应专业、职业方向一头雾水。

1.编写《生涯规划学科指导手册》

学生选择学考和选考科目的时间,一般是在高一下学期。这一阶段,自然地理部分的学习已经结束,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部分才刚开始涉及。若没有给学生完整地介绍学科体系,他们很可能以为地理仅仅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此外,学科与大学专业联系紧密,地理学科能对应读哪些专业,在未来可以从事哪些相关职业等问题,也需要教师做相应的指导。

除了学校层面开设的生涯规划课程外,我们也编写了《生涯规划学科指导手册》,帮助学生具体了解“学科―专业―职业”的联系,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大学的专业架构和社会职业范畴,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

2.开展“学科―专业―职业”体验活动

要想让学生在高一阶段进行“七选三”的选择,“七选三”的学科必须全面展示自身特色和内涵,让学生充分了解各学科。

学校会在每年5月举办“学科展示月”专场,我们抓住这一机遇,开展了“地理活动月”系列活动。在新高考背景下,“地理活动月”的安排,力求加大与新高考的结合。在校内活动上,注重展现学科特色,举办地理板图板画比赛、环保海报设计比赛等活动,同时邀请大学地理相关专业教师走进中学,进行专业解读和生涯规划指导;在校外活动上,充分利用社区、家长及其他社会资源,联系家庭、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各类“职业体验”社会实践活动,如走进大学课堂、参观海宁垃圾焚烧厂和杭嘉湖南排工程等。

二、学科视角,追求有秩序的

走班教学

走班教学中,教师抱怨最多的是教学秩序太过凌乱,认为走班教学和教学质量是一个矛盾的选择。那如何让走班教学更有秩序?

1.实行“教师―课代表―小组长”

管理制

一个走班班级有来自多个行政班级的学生,于是收发作业成为走班教学教师最头疼的一个事情。常见的解决方法,一是课堂当堂讲练,会浪费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二是课代表在行政班挨个收发作业,也容易造成作业拖拉和丢失。为此,我们采用“教师―课代表―小组长”三级管理体系,每个走班班级设有一名课代表,再从不同行政班的学生中,每班选出一名小组长。小组长收发行政班作业,对课代表负责。

2.编制《走班记录本》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但现实的情况是,走班教学管理中的许多情况难以纳入学校管理体系。走班班级没有资格以集体名义参加运动会、文艺演出而获得表扬,不会因班风、学风不端而受到批评,似乎呈现在师生面前的只有成绩,许多班级管理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从行政班教学向走班教学的转型,需要转变的远不只是课堂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形成支撑走班教学的管理机制和责任体制。

因此,我们印制了《走班记录本》,进行走班班级情况的记录,记录内容包括班级成绩、走班班规、学习目标、奖惩情况等。《走班记录本》不仅有利于走班教学管理,还能保留学科走班的点滴记忆,是学科情感的集中表达。

三、学科视角,追求有温度的走班教学

与传统的行政班相比,走班班级往往缺乏班级凝聚力。如何提升走班班级的凝聚力?一个行政班级具备哪些要素,走班班级也应具备,因为有凝聚力的班级才有温度。

1.推行“导师制”

行政班中,班主任是学生生活、情感和其他心理问题的导师。走班班级中,任课教师是教学班的核心,是教学班中教学、纪律、财物、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一岗双责,既要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又要承担对所任走班班级学生管理、方法指导、情感引领的责任。

因此,学校在走班教学中实行学科教师“导师制”。我们地理组在学校要求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规则。课堂上,提倡“四多原则”:多点名、多表扬、多点幽默、多分享点“隐私”;每周课堂教学中抽出10分钟进行师生情感对话;每周跟至少一名学生进行深入访问交谈……用细节拉近师生、生生的距离,营造宽松、融洽的班级氛围,将德育和学科教学相结合。

2.开展班级文化建设

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地理组组织每个班取班名、制班规、定目标、拍合影;在学校橱窗开设了“地理之窗”,展示地理走班班级风采。班名的选择体现学科特色,表达对学科的理解;教学目标的设置主要是成绩目标,因为走班班级比较的主要还是在成绩层面。

在走班课堂上,我们采取学生座位定期固定制度,编制座位表,方便熟悉学生和进行点名。课堂形式上,开展小组合作,鼓励不同行政班学生组合交流;定期开展课堂游戏,让学生彼此认识和熟悉。而且,每个走班班级会建立QQ群,分享教学资源,开展师生互动活动。

四、学科视角,追求有特色的

走班教学

如何让选考学科在校内有地位,关键是学科教学有质量,核心是学科教学有特色。当学生普遍把就读学校的学科教学实力作为一个选择标准时,特定的某个学科或几个学科就会成为学校的主导学科,慢慢地演变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1.探索学科教学特色

在近年来的教学中,我们开展了“五环双本”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实践,开通网络课堂,开发选修课程,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利用新媒体传播地理知识,构成多元开放的教学形态,确定了“面向生活、面向实践、面向未来”的地理组教学特色。尤其是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践,通过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将走班学生与地理学科联系起来。

2.培养有特色的学科教师

培育有特色的学科,需要有特色的教师给予支撑;培养个性化的学生,需要个性化的教师来引领。倘若一所学校没有一批富有教学特色的教师,学校办出特色就会失去动力。

我们通过集中培训、在职进修、专题研究、专家讲学、异地取经、观摩示范、评比竞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等形式和渠道来提高教师的素质,造就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让一批具有教学特色的教师脱颖而出。徐水清老师的板图板画绘制、黎新龙老师的学案编制、潘仁吉老师的微课制作、孙月飞老师的新媒体传播等,都各具特色。

五、学科视角,追求有评价的

走班教学

走班教学的效果如何、方向怎样,需要依靠教学评价。走班教学中,师生共处时间少,共同进行的又是单一学科教学,因此教学评价往往存在单薄、单一的困境。

1.开通网络评价平台

新课程倡导学生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我们不但制作了《走班记录本》,还建立了专门的网络评价平台,强化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修习情况、个性特长发展情况记入学生成长记录,形成一个对学生相对客观、全面的评价,实现教学与评价的一体化。

2.制作学科学习报告单

期末报告单上,学科表现总是只有一个冷冰冰的分数,无法体现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状态。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学科学习情况,我们制作了“学科学报告单”。报告单不是只有成绩的“成绩报告单”,也不是过度揽下责任的“素质报告单”,而是对学习状况负责的“学习报告单”。它既包括课堂表现又包括学习能力,既包括必修课堂又包括选修课堂、网络课堂,既包括自我评价又包括家长和教师的评价。

篇6

关键词:地理教具 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应用

在新形势下,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初中阶段的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时期,保证各学科教学质量的意义已毋庸置疑。地理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具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后续地理知识的学习质量。然而从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来看,不仅带有着众多的抽象概念,同时各知识的复杂性也较高,对于学生来说,地理的学习普遍存在着较大的难度。长期以来,在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惯性影响作用下,初中地理教学模式均在围绕教材照本宣科,在地理课堂中,对于知识点的讲解仅仅是对地理教材的平铺式展开,单一化的理论灌输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新课改的普及,对初中地理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新课改政策的要求,地理教具的应用逐渐被赋予了高度的关注,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更有利于学生的“学”,对于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地理教具的意义

地理教具就是地理教学工具,是用于辅助地理教材进行地理知识讲解的重要教学资源,包括地图、地球仪等实体以及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现代化媒体设备等。长期以来,初中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均以教材的理论灌输为主,学生身处于抽象且复杂的知识体系当中很难提高学习兴趣。而教具的应用,则能够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学生通过对地理教具的认识形成对地理知识的更深层次理解。比如应用地球仪,能够引导学生更直观地认知世界,并更清楚地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地图的应用在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

总而言之,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地理教具的意义主要体现于两大方面:一方面,便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教学内容拓展,借教具的辅助将更多更抽象且复杂的关键地理知识点有效传递给学生,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即在于能够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吸收和转化率,并且能够通过多媒体教具的应用引导地理知识回归生活,更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从而不断提升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二、地理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地理教具的应用优势已经被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鉴于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处于重要的基础时期,在此阶段打好学生的地理基础意义重大。然而初中地理教学的综合性过强导致复杂性上升,宏观性特点也极易使学生陷入学习的困境当中,地理教学的立体化与系列化成为了地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不断创新与完善地理教具实为促进当代地理教学质量的根本动力。新课改政策要求当代教育课堂要切实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调整为师生双向的“互动式”教学模式,课堂的理论讲解也被要求过渡到启发式的引导教学。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普遍具有着较强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教师对于地理教具的合理化应用能够有效化“静听”为“动学”,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够由此体现,对于学生地理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大有裨益。要想实现地理教具价值的重要前提是要能够保证教师对地理教具的正确利用,只有教师密切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内容,将教具应用到对抽象知识的具体化上,才能有效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通过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深度开发达成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合理化利用既有教具

初中地理是地理教育的重要基础阶段,此时期的地理教学以基础知识为主,对于学生来说,初步接触地理并不会对地理知识具有多么深刻的了解,而地理知识又具有着无可避免的宏观性与抽象性,理论概念等更是相对严谨,对学生的记忆力要求较高。用于地理教学的既有教具主要包括地图与地理学图片等,尤其是地图之中更囊括着众多的地理信息,学生不可能用很短的时间就将地图当中所承载的信息刻进脑海,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对地图的利用频率,给予学生以更多的时间对地图进行浏览以深化记忆力。为了避免学生对此产生抵触情绪,教师有必要掌握好地图等教具的使用时机。比如在进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图》内容教学时,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对地球仪和地图形成一定的认识,并可根据实际条件适当应用多媒体进行拓展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到熟悉地图的重要性,从而为后续内容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对地理教具进行科学化开发

对地理教具的开发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新形势下的必然趋势,反过来从地理学科的教育目的来看,为的就是能够使学生具备了解地理现象与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生活常识的储备量。相来说,地理知识体系有着极其广阔的覆盖范围,除了重大的地理现象之外,还会涉及诸多微观事件,也都能够用地理知识进行解释。因此对于地理教具的开发并不一定非要集中在基于现代化多媒体的视频与微课等方面,完全可以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保证地理教具开发的科学性。比如在进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教学时,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文具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进行模拟,以此对地球的运动知识原理等形成更深刻的认识。与此同时,还能使学生在参与地理教具开发的过程中拓展思维,潜移默化提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初中地理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地理教具的应用对于促进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有必要对此予以高度重视,以教具的应用辅助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奇.浅谈地理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意义及应用[J].才智,2015,(32).

[2]陈雪梅.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地图教学的意义及基本要求[J].才智,2014,(12).

篇7

关键词:ArcView GIS; 体验式教学; 地理教学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TP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6-0171-03

作者简介:李聪(1987-),女,渤海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现代教育技术。

0引言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关部门制定了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地理学科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地理教学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提出观点,为自主学习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同时,课标建议教学时要注意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充分重视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本文引用ArcView GIS辅助中学地理体验式教学,期望达到课标的要求。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地理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ArcView是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SRI)的GIS产品。ArcView拥有任何GIS桌面系统所具有的最大范围的可用功能,具有直观的基于Windows的图形用户界面,简单、易用且包括有附加的在线帮助和全面详尽的文档。

1中学地理体验式教学的现状

目前,中学地理体验式教学在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和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两方面。

1.1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

第一,教学情境选择的单一或数量的繁多。在情境创设中,很多教师经常会选择视频或者图片作为学生的体验情境,但学生只能从拍摄者的角度去体验地理现象,使学生的体验受到局限,从而导致学生认知过程单一乏味。在教学设计中,有些教师还会走入情境过多的误区。在一堂课的容量中,设计多次不同的体验环节,导致学生只能感受,而没有时间和空间去体验。

第二,教学情境创设的局限。在教学情境创设中,教师常常通过感知语言意境、欣赏图片和观看视频等途径让学生进行想象体验。但是在地理学科中,有些知识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大大超出学生的经验范围,仅观看视频或欣赏图片难以使学生在感知上对地理知识形成完整的认识和对地理知识的真正体验,学生学习的热情难以被激发,无法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1.2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在课堂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没有注意到不同学生体验的层次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差异,可能导致他们对地理事物的理解不一致,因此学生获得的体验也各不相同。同时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没有对学生的思维和活动作出及时的评价,教学目标就很难达成,体验活动也就形同虚设。因此这样的体验式教学无法达到教学设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

针对中学地理体验式教学的现状,将ArcView GIS融入到中学地理体验式教学中非常必要。

2ArcView GIS用于中学地理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2.1符合中学地理体验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中学地理体验式教学最基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主动建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中学阶段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 ArcView GIS提供给学生一种分析解决地理问题和地理现象的工具,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自主地利用ArcView GIS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表达、建构地理知识。ArcView GIS的应用将会使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教学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在中学地理体验式教学中引入ArcView GIS,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情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中学地理体验式教学发展的要求。

2.2适应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地理学科课程标准(2011版)》对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强调要着眼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课标建议教学时要注意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充分重视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地理图像、地理辅助软件以及计算机网络等都承载了大量的地理信息,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载体,丰富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情境。ArcView GIS既是教师的教学工具,也是学生的学习工具。因此,ArcView GIS作为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信息技术被引入到中学地理体验式教学,符合地理课程新标准的要求。

2.3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要求

将ArcView GIS与中学地理课程整合,可以理解为把ArcView GIS技术融入到地理课程教学之中。整合强调ArcView GIS要服务于课程,应用于教学;强调学生能够利用ArcView GIS主动建构地理知识;强调根据学生的特征,发挥ArcView GIS的教育功能。ArcView GIS在教师、学生与教材三者之间,将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启发者和促进者,教师不再是课堂上唯一的知识源,不再把传递知识作为自己的唯一任务和目的,而是要指导学生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学生也将从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变为学习的主体。

因此,将ArcView GIS应用到中学地理体验式教学中,能够创设教与学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基本要求。

3ArcView GIS用于中学地理体验式教学的优势

3.1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上好一节课,就必须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一种迫切想要学习地理知识的渴望。将ArcView GIS用于中学地理体验式教学中,能够提供给学生许多真实的学习情境,可以使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直观地显示,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从而实现地理事物大小、远近、动静、虚实、快慢等的转换。也可以直观、全方位地展现地理事物的全貌以及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揭示地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这样的教学情境可以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ArcView GIS可以为学生营造生动直观、内容丰富的教学情境,将枯燥的教学内容融知识性、逻辑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提高学生对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的认识,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轻松愉快地掌握地理知识。

3.2优化信息传递,培养创新思维

ArcView GIS可以从多方位提供地理教学的相关信息,增大信息传递的速度、密度等,使学生在丰富的信息中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拓宽知识面。ArcView GIS的数据查询功能,可以让学生详细地查询地理知识的每一个细节内容,方便、快捷、全面地获取地理信息,同时发现适合自己处理信息的最佳途径。丰富的信息能加深学生对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的认识,在帮助学生全面、直观地认识地理问题的同时,缩短学习时间,实现高效学习。

运用ArcView GIS提供的学习信息和学习素材,让学生利用信息库中的内容,扩大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使有限的学习素材,成为无限的学习天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利用ArcView GIS传递教学信息,有助于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双边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ArcView GIS被引入到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体验式教学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给学生以最大的发展空间。根据课标要求,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作为教学中的重点,让学生从中体验知识的真谛和学习的乐趣,由此培养出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4ArcView GIS在中学地理体验式教学中的教育功能

4.1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分布特征及规律的教育功能

在地理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ArcView GIS在空间上显示符合条件的地理要素的功能,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空间事物和地理现象;利用ArcView GIS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具有数据查询、分析、表达和显示的功能,辅助教师讲授或学生主动学习某区域自然与人文要素的分布特征及规律;通过地图漫游的功能,可以实现地图比例尺的无限放大或缩小,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地图的某一个部分的详细情况,从而弥补了教学挂图、课本地图和地图册等教学用图中固定比例尺的束缚。

利用ArcView GIS进行教学或学习,不仅可以探究地理知识领域的宏观内容,还可以利用缩放功能,到微观的领域深入体验学习地理知识。也可对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等地理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等地理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4.2数据的组织与管理的教育功能

ArcView GIS将地理数据分成点、线、面等不同类型,并分别归入不同的数据集,每个数据集作为一个单独的图层,每个图层中的数据所对应的地理事物具有相同的特征,ArcView GIS以此实现了对数据分类、分层的管理。将多个图层“透明叠合”即可表达完整的地理信息。图层方便了ArcView GIS对不同特性事物的数据进行管理和应用。

ArcView GIS地图还可以进行复合叠加,并将地图表达的信息灵活动态地显示出来,将几个图层进行叠加组合成一张综合的地图,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分布的特征和规律进行多因素的综合分析,这是教学挂图、课本地图和地图册等教学用图难以做到的。

例如,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情况与气候、土壤的分布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要综合三幅纸质地图对它们的分布特征、规律和相关性进行分析,既复杂又困难。而用Arcview GIS软件分别对陆地自然带、气候、土壤的地图先进行处理,然后将各图层叠加,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分析出它们的分布特征及规律,更是一目了然地得出它们的相关性。

4.3空间信息可视化的教育功能

ArcView GIS是对现实世界空间关系的计算机模拟,它使我们对空间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分布有一个非常直观的视觉感受。ArcView GIS软件对地图的无级缩放和地图漫游功能使学生可以小比例尺查看地图的全图、适当比例尺查看地图的局部、大比例尺查看地图的某一特定部分。

例如,讲授七年级《地图》一节的活动内容时,要求通过比较“中国地图”和“北京市略图”,说明地图表示范围和内容与比例尺大小的关系,并得出结论。使用ArcView GIS地图来展现这两幅地图,能够使学生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通过在大、小比例尺范围下的比较分析,学生可以很容易、很直观地得出结论:地图的比例尺反映地图表示的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程度。

由此可见,ArcView GIS的空间信息可视化的教育功能在揭示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提高学生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建立空间概念等方面是地图册等教学用图不可比拟的。

4.4地理事物空间查询的教育功能

地理事物空间查询是ArcView GIS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图形与属性的关联查询、复合条件查询两种查询方式。

(1)图形与属性的关联查询。在View1窗口中,选择任意一个区域,系统可以根据鼠标所指的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或所选择的空间范围,查出该位置或该范围的地理事物空间实体及其属性,并在属性窗口列表中显示所选择区域相应的属性信息。同样,在属性窗口列表中选择任意一行属性数据,在View1窗口中就会突出显示对应的区域图形。

(2)复合条件查询。复合条件查询,也称SQL(结构查询语言)查询,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查询方式,查询的条件并不仅局限于某些地理事物的属性条件、指定的某空间位置或选择的某空间范围,而是它们的综合,是ArcView GIS中利用属性信息查找满足多个特定条件的空间目标的查询方法。

正是借助于地理事物空间查询的教育功能, ArcView GIS才可以完成大量的空间分析方面的教学内容。

5结语

地理空间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地理学科课程标准(2011版)》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本文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在中学地理体验式教学中引入了ArcView GIS。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ArcView GIS以强化学生空间概念、帮助学生处理地理信息、引导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为目标,让学生从地理的视角看待地理现象和解决地理问题,以达到教学设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实现体验式教学的真正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叶冬.高中地理体验式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篇8

一、全省科学学科测试概况

(一)测试对象

根据我省地区(城市、县镇、农村)、地域(苏中、苏南和苏北)、学校类型(公办、民办)三类分层特征,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2008年从全省抽取了769所中学的92002名九年级学生参加科学学科测试,2010年从全省抽取了754所中学的101524名九年级学生参加科学学科测试,测试的内容为八年级科学学科(主要涉及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内容,因此本报告分析的是江苏省八年级科学学科的学业质量情况。所有参加测试的学生、相关学校的校长和教师都参加了相应的问卷调查。

(二)测试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的内涵不仅包括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而且包括时展所要求的初中生所必备的搜集处理信息、自主获取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科学学科测试的内容涉及“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科学探究”,测试的能力主要有“回忆”、“理解与简单应用”、“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能力。

(三)问卷调查内容

本项目使用了学生、教师和校长问卷了解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学生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校环境、学习压力、师生关系、学习动机、自信心和学习方法等;教师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教师基本情况,如学历、任职经历、职称,教师教学方法,教师对学校教学管理的评价,教学观念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校长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校长及学校基本情况、校长教学领导力、办学自、国家课程开设情况和对教师的专业支持等。

二、八年级科学学科学业质量所取得的成绩

(一)学生学业质量整体水平较高

从总体上分析,江苏省2010年八年级学生在科学学科达到A水平、B水平、C水平和D水平的人数比例分别为28%、44%、19%和9%,这表明91%的学生达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而2008年总体达标率为90%,这表明两次测试达标率稳定在较好水平上,2010年达标率比2008年达标率上升了1个百分点。具体情况见表1。

江苏省具有良好的教育基础和文化传统。早在1993年,江苏省教委就组织苏锡常57个乡镇率先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1996年向全省全面推进。在“教育现代化”大旗的引领下,我省基础教育从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发展水平的现代化、教学条件装备的现代化、师资队伍建设的现代化、教学体系和教育管理的现代化等方面入手,使素质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随着苏中、苏北地区经济实力的增强,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农村教育布局不断得到优化,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断得到充实,尤其是生物学科和地理学科师资得到加强,所以农村学校办学能力不断攀升。

(二)各学科领域达标率都有提高

科学学科测试在内容上分为“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以及“科学探究”四个领域。就分科课程而言,生物属于“生命科学”内容,物理和化学属于“物质科学”内容,自然地理属于“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内容。在内容领域方面,与2008年测试结果相比,“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的达标率分别提升了2%、3%和1%(见表2)。

为了具体分析地理、物理和生物学科达标率提升的直接原因,下面从不同类型、不同地域学校达标率进行进一步对比分析。①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201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2%、90%、89%,苏南、苏中和苏北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3%、92%、88%;而2008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1%、89%、88%,苏南、苏中和苏北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1%、91%、86%。对比结果显示,与2008年相比,201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达标率都提高了1%,2010年苏南、苏中和苏北学生达标率分别提高了2%、1%、2%。②生命科学:201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4%、91%、90%,苏南、苏中和苏北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4%、93%、90%;而2008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达标率分别为89%、87%、86%,苏南、苏中和苏北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0%、90%、84%。对比结果显示,与2008年相比,201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达标率分别提高了5%、4%、4%,苏南、苏中和苏北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提高了4%、3%、6%。③物质科学:201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1%、88%、86%,苏南、苏中和苏北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1%、90%、85%;而2008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0%、88%、87%,苏南、苏中和苏北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1%、91%、85%。对比结果显示,与2008年相比,201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达标率分别提高了1%、0%、-1%,苏南、苏中和苏北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提高了0%、-1%、0%。

近年来,生物、地理学科师资力量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加强,素质教育和教师专业化理念深入人心,基层学校课程管理逐渐规范,教师自主学习和研究的意识逐渐加强,教师培训和校本教研得到进一步重视,基层学校构建高效课堂活动逐渐推进,教师更加注重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使科学学科课堂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升。

(三)回忆与理解能力状况较好

在认知能力上,科学学科测试分为“回忆”、“理解与简单应用”、“问题解决”三个层次。“回忆”层次上,着重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识别、再认等。“理解与简单应用”层次上,通过说明、解释、估计等考查形式,着重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以及简单应用。“问题解决”层次上,则着重测试在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等更复杂的情境中,学生能否应用有关的基本科学概念和原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010年科学学科测试中“回忆”、“理解与简单应用”和“问题解决”三个能力维度的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7%、89%、86%,2008年测试的这一比例分别为96%、90%、87%。由此可说明,在两次科学学科测试中能力维度上“回忆”和“理解与简单应用”能力状况较好。

下面从不同类型、不同地域学校等角度,对各能力维度达标率进行具体分析。①回忆:201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8%、97%、97%,苏南、苏中和苏北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8%、98%、97%;而2008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7%、96%、96%,苏南、苏中和苏北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7%、97%、95%。对比结果显示,与2008年相比,201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达标率都提高了1%,苏南、苏中和苏北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提高了1%、1%、2%。②理解与简单应用:201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1%、88%、87%,苏南、苏中和苏北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2%、91%、86%;而2008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2%、90%、89%,苏南、苏中和苏北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2%、92%、87%。两次测试结果显示,城市和县镇、苏南和苏中学生在这一能力维度上达标率较高。

从课堂教学方面分析,教师在教学目标确立上更加重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理解,在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实施上,教师们不断改进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化了概念的学习和知识的理解。

三、八年级科学学科学业质量测试所反映的问题

(一)追求优质均衡,薄弱学校科学学科质量需要提高

我省科学学科教学质量整体上表现良好,但是从不同类型学校学生测试结果分析可知,苏中和苏南地区学校学生不达标率持平,但苏北地区学生该比例仍高出4%。各地市学生在不达标率上的人数比例最高为13%,最低为4%,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公办学校学生在不达标率上比例比民办学校学生高出7%,这可能与民办学校具有择校机制、良好师资等优势密切相关。因此,教育均衡化仍是我们今后较长时间内的一项艰巨任务。

(二)强化能力培养,“科学探究”领域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学需要加强

在科学学科四个内容领域中,“地球、宇宙

和空间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科学

探究”上,学生不达标率分别为9%、8%、11%、

15%,其中“科学探究”不达标率最高,说明科学探究教学需要进一步加强。在科学学科三个能力维度中,“回忆”、“理解与简单应用”、“问题解决”上,学生不达标率分别为3%、11%、14%,其中“问题解决”能力维度不达标率最高,说明科学学科教学仍以知识识记为主,在教学中知识迁移与应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仍存在明显的不足,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需要加强落实。

(三)注重亲身实践,实验教学需要进一步规范

调查结果显示,在学习地球知识时,地球仪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情况相近,说明基础性仪器设备在各类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中已经配备到位,这与省政府和省教育厅强力实施“四配套”工程直接有关。但是关于平面镜成像、种子萌发、凸透镜、光合作用的实验教学,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自己设计和动手操作的比例在20%~40%,说明学生实验开设率偏低,而且生物学科学生实验开设率更低。

在对不同学科学习兴趣问卷调查中,学生反映的情况悬殊较大。“在哪门课堂上,你们常常争论对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你认为哪门课程有趣?”、“如果学校搞各种课外兴趣小组,你肯定会参加哪个组?”、“在课余时间里,你最喜欢看与哪门课有关的课外书?”等问题的回答,物理、生物和地理的比例依次递减。这与校长、教师、家长、学生对不同学科课程的认识,以及目前的教学评价方式密切相关。

根据不同学科教学情况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地理、生物学科教学中,学生反映从不或很少组织进行野外科学考察的人数比例分别为59%、55%,总是或常常让学生背诵课本内容、概念的人数比例分别为54%、53%,科学学科教学中学生实验和教学具使用情况都确实堪忧。由此可说明科学学科教学远离了自然世界和学生生活,实验技能、社会实践能力培养需要加强,直观教学手段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中强调知识记忆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上述初步结论,从教师问卷相应部分的调查结果也能得到进一步印证。

从教师问卷结果分析,教师们认为交流和讨论很花时间、实施起来不现实的人数比例为25%,将探究式学习等同于学生实验的人数比例为19%,认为教学方式改革的前提是评价方式改革的人数比例为71%,认为学生实验最重要的结果是获得正确答案的人数比例为25%。由此可说明,教师们对于学生讨论、探究式学习、学生实验的意义和策略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操作上的失误。教师们认为自己在教学中能鼓励学生推测现象背后的原因,能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进行联系,能鼓励学生对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讨论不同的看法,很在乎学生是否对课程产生兴趣。这说明教师们在认识上能够重视对现象的探究、教学回归生活世界以及重视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具备教学民主的初步意识,能够尊重学生的个人观点。但是该项目的调查结果与学生的相关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一致,这又说明师生之间在认识上和实践上存在不一致性,或者说教师们的想法和做法并没有被学生完全理解和真切感受到。

四、关于科学学科教学与管理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工作

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要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工作,使我省在落实课程计划、规范课堂教学方面再上新台阶。加强教学评价的研究和改革,为全面、高质量地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评价机制,尽可能减少应试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负面影响。确保配齐配足必备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图书馆和书刊资料、教具和学具,为实验教学和野外考察提供基本的经费保障,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基本的硬件条件。尤其要加强对办学条件较差学校的教育投入,促进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和课程计划,配备合格师资,确保生物、地理等学科课程开齐开足,确保学生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规范开设,提高实验的开设率和仪器的使用率。

(二)进一步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学质量的提升应立足于课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需要首先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加强探究式学习、实验教学、有效教学等方面的研究,加强学生活动的设计,高度重视探究式学习和科学实验教学,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培养兴趣、激发动机入手,不断改进教学方式。自然世界中充满盎然生机和无穷奥秘,这是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心理基础。真正落实好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高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课堂教学目标从单一的知识识记走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科学学科教学要警惕死记硬背地记住科学概念和事实,而应该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和自我建构,并在知识的应用和问题的解决中内化知识、提升能力。教学中应重视学习困难生的帮扶引导,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和疑难的观察和研究,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得以真正落实。

(三)进一步变革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深刻影响着教学行为,因此教学评价方式的变革在教学改革中处于重中之重。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回答“总是”或“常常在讲完新课后让学生多做练习”的教师占到了近一半。由此可见,教师目前最为常见的评价方式仍然是通过练习和考试来进行,应试仍然是实现教学评价方式转变的“桎梏”。一方面,教师要致力于教学评价的研究,秉持发展性评价观,从传统的终结性的评价方式转变为过程性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要由单一评价主体转变为多元评价主体。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重视组织和运用教学评价,及时调控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在社会舆论的引导上、评价机制的重大决策上做文章,要为教学评价转变提供必要的社会氛围和政策支持。在评价方式的转变中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体验反思、感受快乐、获得发展。

(四)进一步重视教师培训工作

教师的教学素养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业水平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应将教师培训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一方面在经费上予以足够的支持,同时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在培训时间上提供保证,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学习培训提供经济和时间上的保障。教师培训机构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倾听教师的心声,全面了解教师对培训工作的需求,改进教师培训方式,使培训工作真正贴近课堂、走近教师,切实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五)进一步改进校本教研工作

虽然我省基层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强化,但是在创新教研机制、提升教研实效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校本教研工作首先应立足于课堂、服务于教学,不断创建新型校本教研组织,不断创新校本教研机制,以教学问题为课题,加强教学研究的针对性,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应加强学校合作文化建设,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开展同题异构研究,积极发挥名特教师的引领作用,使有效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和谐发展。全面提升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学科教学的核心追求。聚焦课堂是校本教研的主要方向,扁平化的校本教研组织是校本教研组织的重要组织形式,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是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当前生物、地理学科教研组建设迫在眉睫,尤其要关注规模小、教师少的学校生物、地理学科教研工作,通过区域联动、校际合作等开放性形式,使这些学校教研工作正常化。

篇9

一、构建时空思维模式

高中阶段,地理时空思维模式基本可构建为如下两种:同一空间,不同时间,某地理事物或者现象的变化规律;同一时间,不同空间,某地理事物或者现象的分布规律。以人教版必修一“地球的运动”中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为例。教学目标中,要求理解和掌握的公转地理意义主要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联系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从时空思维领域分析,以上几个意义的成因皆是由于: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不同时间),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不同空间)来回移动,导致地球上:同一空间,不同时间(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不同(春、秋分除外),因此,温带地区可以根据此变化,从时间上划分出春夏秋冬四季;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纬度不同的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不同(春、秋分除外),因此,地球上纬度不同的地区接受到的热量不同,从空间上可划分出五带。

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课标要求: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不同区域(空间)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地理事物与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时间)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地理事物与现象的时间变化规律)。从时空思维领域分析,其实就是: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地理事物或者现象的分布规律;同一空间,不同时间,地理事物或者现象的变化规律。

二、时空示意图归类

1.时间序列示意图

“同一空间,不同时间,某地理事物或者现象的变化规律”。该模式空间一定,时间不定,可用时间序列示意图表示,主要表现为下列两种基本形态(如图1、图2)。

形态一的横坐标是时间轴,纵坐标则能较为清晰地显示某地理事物或者现象的变化趋势和特征;形态二则是借助一幅或者多幅同一空间的图形作为载体,反应同一空间不同时间段某地理事物或者现象的变化情况。形态一常见类型图举例如,图3为孟买(印度西岸城市,属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柱状和气温曲线图,反应的是某年12个月中各月的降水量和气温及其变化情况。

形态二常见类型图举例,如图4借助两幅同一空间(南亚及其周围地区)的地图反应了不同时间段即1月和7月该地区季风的方向变化情况。

2.空间序列示意图

“同一时间,不同空间,某地理事物或者现象的分布规律”。该模式时间一定,空间不定,可用空间序列示意图表示,主要表现为下列两种基本形态(如图5、图6)。

形态三的横坐标是空间轴,纵坐标则能较为清晰地显示某地理事物或者现象在各不同空间的分布数量等特点;形态四则在同一时间内较为直观地显示了地理事物或者现象在相对位置上的空间分布情况。

举例见图7,图7为不同类型土地的付租能力随市区距离递减示意图。

三、时空尺度比较

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的大小不同,使其知识理解的角度以及层次等有所不同,因此,把握正确的时空尺度观念,对于更深入而全面地理解地理知识十分重要。

1.时间尺度

图8反映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示意图。从“年”的时间尺度来看,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来回运动;从“天”的时间尺度看,如秋分这一天,太阳直射点运动到赤道上且正在向南运动。

地质作用中很多内力作用进行的很快(属于短时间尺度的变化),如火山和地震,可以在瞬间就改变地表形态;而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极其缓慢(长时间尺度的变化),不易被人们觉察,但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积累,也会随地表形态发生显著的变化,如喜马拉雅山的隆起。另外,“沧海桑田”反映的也是长时间尺度的地表形态变化。

2.空间尺度

相同图幅的大比例尺地图(范围较小)信息更详细,而小比例尺地图(范围较大)的空间定位感更强,很多大比例尺显示不出的隐性信息可以在小比例尺地图中呈现出来。

以日照图(图9)为例,大比例尺的局部日照图尽管信息详细,但有时过于繁杂,有的干扰信息会对有效信息的提取造成影响,而且有时显示出来的信息量不全,使得在整体图中能反映出来的信息在此体现不出而影响思维活动,有些时候可以考虑回归整体,寻找隐性信息。

四、时空思维的变换(以空间为例)

有些图像的呈现较抽象,不能完全反应真实的信息,这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但是只要能抓住原图形的基本原理这个“本质”,任何变化都只是“万变不离其宗”。如图10中,圆所示范围内为夜半球,北极圈内出现极夜,X点纬度为66°34′,Y点经度是70°W,则P点位于X点的什么方向?

分析:原图所提供的是平面的夜半球,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出各点在地球上的空间关系。结合图中的条件,转化成空间立体图(图11所示),此时再根据图形分析题中条件,解题思路会非常清晰。

等高线等示意图,一般也不能直观反映实际地理现象,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与图形转换能力,能利用抽象的等高线地形图,与直观具体的剖面图进行联想并适当还原。如图12中MN、XY两条地形剖面线的交点,在剖面图13中对应的是P(左图中的最低点)和Q(右图中的最低点)。

同一地理事物或者现象,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呈现。比较常见的是各类晨昏线的转换图,如由侧视图转换成俯视图(图14和图15)或投影图等。

五、心理图像的构建(以空间为例)

篇10

【关键词】初中地理 兴趣 多媒体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54-01

对于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接触地理学科积极性都非常高。例如:争做地理课代表,认真完成作业,好多学生课下积极提问等等。作为一名多年来从事地理学科教学教师,我就会想尽办法,在有限的地理课堂上,发挥好传统教学的优势、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用多媒体教学,引领学生进入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堂,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上运用传统教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紧密结合,尤其是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环境教学,是提高课堂达成率的最主要的方法和手段。

那么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有哪些呢?"三板"--板书、板图和板画,是地理传统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技能技巧和教学艺。地理教师的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徒手画出标准的中国轮廓板图,都会让学生们记忆终身目前,学校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自然也是为师者的基本要求。我们的多数教师仍然比较适合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但是,仅仅满足于基本功过硬是不够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科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课堂上单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已远远不能适应教育的优先发展,更不能满足学生愈来愈强的求知欲望。所以,老师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走向“现代化”现代教学技术不但任重道远,而且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大势所趋。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归纳出最为实用的多媒体教学的两大优势。首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变静为动,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例如:在学习《印度》一节时,用好几种引入方式,其中比较传统的方法有:第一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南亚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第二种:(同学们看过电影《西游记》吗?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这里的西天指的就是天竺国,大家知道电影中的天竺国是今天的哪个国家吗?从而引入新课);第三种:在课前2分钟。我播放电影《西游记》的影视片段(课件展示) ,画面定格在第二十四集:天竺收玉兔,然后可以直接问学生:“天竺收玉兔中的天竺是现在的哪个国家”?学生会回答《印度》从而引入新课。第四种:用歌曲来引入新课(播放《天竺少女》歌曲的视频文件),“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

在讲述《中东》一节时,几种引入:第一种: 利用课文的第一段文字即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半个多世纪里,世界上没有一个地区向中东地区一样,一直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频繁的冲突、战争,给这里的人 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里战争不断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东;第二种:播放近年中东地区最重要的几次战争的资料(课件展示),看到硝烟弥漫的战争场景,听到老师的配音解说,学生犹如亲临其境,这时再加入前面的引言,不用说,大家就知道哪种效果更好了。

其次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贯于始终的基本技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多媒体地理教学中,它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读图、用图乃至制图的重要本领。例如:在介绍《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国家的地形和气候时,可分别用幻灯片来展示(课件展示),而且每一种地形可以重新着色、闪亮加声音等来突出地形特征。这样就可以克服了传统地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的弊病。使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概念。在运用地图方面,指导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的问题,如:怎样阅读导游图并应用、如何阅读地形剖面图,了解各地地形的分布。等等。

篇11

一、对“人教版”、“湘教版”地理实验教科书的分析与比较

对教科书的分析与研究首先要看其表现形式和编排方式。教科书的表现形式归结为逻辑式组织、心理式组织及折中式组织三种。逻辑式组织是按照有关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组织教科书,这种表现形式是将事实材料、概念、原理、观念所构成的内在的相互联系作为教科书建构的基础;心理式组织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以学生的经验作为教科书组织的出发点,逐步扩大教科书的内容范围,注重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折中式组织则采择两者之长,兼顾学科与学生两方面的需要。

教科书的编排是决定一个学科一个年级的教学内容将按照怎样的次序组成,或这门学科内容在几个年级中的排列次序。教科书的编排呈现一般分直线式排列和螺旋式排列两种方式。直线式排列是对学科教学内容采取环环相扣、直线推进、不予重复的方式,也就是说,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后面不重复前面已讲过的内容。螺旋式排列针对学习者的接受能力,按照繁简、深浅、难易的程度,使学科知识的某些基本原理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螺旋上升。

“人教版”和“湘教版”地理实验教科书就是因采用折中式的表现形式,对教科书做了科学恰当的处理而受到师生的欢迎。下面根据我们对这两种版本教科书的研读,做一肤浅的比对。

1.对“人教版”地理实验教科书的分析与研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理解深刻,把握准确,充分发挥了长期从事基础教育教科书研究与编写经验丰富的优势,在继承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形成了“扎实(重基础)”、“平实(重衔接)”、“朴实(重实用)”的风格。人教版地理教科书注重强调地理思想,使教科书有“魂”;注重问题探究,使教科书有“理”;联系现实生活,使教科书有“用”;尝试多种表达,使教科书有“趣”,以此形成了教科书的主要特点。

教科书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其框架,使教科书具有鲜明的素质教育方向性。教科书编制恰当体现了三个重心,即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教科书的始终,尤其深化了“因地制宜地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以区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为核心,探究问题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对策,体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教科书能够完成课标基本要求,体现先进的学科基础,反映地理的实用价值,设计精当清晰的逻辑结构。整套教科书站位高、落点实,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1)教科书重视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把综合的、动态的观察世界的地理思维方式,作为分析地理问题的立足点。在内容组织上符合地理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发展方向,突出人地关系,精简内容,降低难度,在深度、广度和基本技能上把握适度。

(2)抓住时代主题和社会发展问题,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以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使所学内容变得生动、鲜活,突出了地理学的实用价值。注重基本原理,密切联系实际。通过典型案例和开放型活动的设计,培养学生运用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教科书中创设的“问题探究”栏目,让学生尝试从地理的角度思考社会问题和国家大事,体会地理学对决策的贡献,构成本教科书的一大亮点。紧密配合各章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问题研究。侧重过程与方法,结果具有开放性,突出地理学的实用价值。注重探究学习的思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人教版教科书将探究活动都显性化了:在“章―节―标题”系列中嵌入了“案例”和“问题研究”。“问题研究”设在每章内容的最后。这样的设计继承了传统教科书结构的优点,既便利教学,又将探究活动安排在新内容的学习之后,突出“迁移”的要求,使新内容的学习与学生探究相互衔接、有机联系。

(3)教科书本着研究性学习的思想与方法,努力使学习内容具有阶梯性、逻辑性和开放性,把教学过程变为探究过程(课后的“问题研究”就是很好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从而使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成为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和能力提高的过程。教科书编写抓住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既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又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对自己的终身发展有用。譬如教科书中的有些内容采用了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即教科书不直接叙述所学内容,而是通过对某些典型案例的分析,使学生从中感悟和体会出其中的道理。再如教科书中设计了许多与课文紧密结合且分工合理、能引导学生广泛且主动参与的活动题,这些活动题的设计尽量联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科书呈现的案例类型多、容量大,案例的组合较好。教科书对案例的分析“见事见理”,即在具体分析案例时,将其置于一般原理之中,夹叙夹议。对案例的分析“进得去,跳得出”,即详细展开案例分析,但着眼点不在案例本身,而是能迁移、扩展运用到其他区域。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主干部分案例的学习,把握相关案例提示出的思想方法;进而运用学到的思想方法对课文拓展部分案例进行分析,以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4)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批判意识,让学生尝试用地理的眼光、地理的思维,独立地思考一些世界、国家及社会性问题,并能够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比如雨林的开发、湿地的保护、河流大坝的修建等,都有着进一步反思和批判的空间。

(5)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内容再现和灵活应用的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最终使其形成公民必备的素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加强了基本地理技能和地理方法的训练,突出学习内容的要点和内在联系,注重内容的层次性和可选择性,以利于不同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而灵活采取教学方法,为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6)教科书文字表述严谨、准确、流畅,可读性强,且呈现方式多样,鼓励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教科书编写过程中注意按照学生地理学习的心理特点设计课文,众多科学、规范而贴切的地图、景观图、统计图以及各种类型的变化图,更凸现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图片多,直观性强,体现了地理学中“图”的优势。活动和思考问题的设计多,有利于教学互动。阅读材料和案例多,信息量大,有利于课程的拓展、延伸和深化。每章节后都设有一个“问题研究”,侧重于对所学知识的应

用,可以联系学生现实生活世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7)注重“过程与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科书重视对学生进行观念教育,其把握知识内容的落脚点,就是尽可能将知识内容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联系起来,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学习相关知识。教科书突出对人文精神的培养,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贯穿始终。

(8)实施立体化教科书和教学资源战略,教科书的系列化建设好,配套资源丰富。出版社影响力大,作者队伍实力雄厚,且教科书编写经验丰富。

建议对教科书中个别知识内容予以充实或调整,如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和区域文化的中外比较;教科书依据课标的陈述位置,把“地球的圈层结构”放在“行星地球”一章中总感觉有生拉硬拽之嫌,建议将这一部分内容放到《地理必修1》第四章“岩石圈的物质循环”部分;《地理必修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中关于“交通运输网中的线和点的区位因素”部分需进一步完善。

2.对“湘教版”地理实验教科书的分析与研究。

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体现了课改理念,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精神。

(1)在教科书选材和内容组织上,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内容组织上符合地理学科的基本内容结构和发展方向,在深度、广度和基本技能上把握适度;能够用新的教学理念组织有关内容,揭示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分析阐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对比分析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及其对策,综合研究地理环境的区域联系及其相互影响,体现了地理学科内容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科书中安排大量的活动和阅读材料,便于激发学生自主阅读教科书和钻研地理问题的兴趣,活动和阅读材料选材角度新、时代性强、内容丰富、创新意识明显,给学生提供了综合看待问题、动态观察世界、多样空间描述等观察和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使教科书具有综合性、基础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特点。

(2)教科书以着力培养学生基本地理素养为己任,明显强调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原理、地理规律和地理过程等主干内容的落实。主干核心知识语言简练,穿插于正文和阅读材料中,并在教科书正文之后提供大量与其相关的多种类型活动方式,有利于学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知识,进行地理问题探究。在内容安排与呈现方式上有一定弹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结合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活动”板块,充分发挥其理解、应用、拓展等功能。

(3)教科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大胆整合传统教学内容。如在《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的学习内容中增加了大量人文地理内容;教科书编排强调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核心理念,更加适合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从而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和专题研究。

(4)教科书文字表述严谨、准确、流畅,可读性强;语言精练,突出地理主干、核心知识,地理图表绘制科学、规范,注重图文优化设计。

(5)教科书适合教师与学生实情,系列化建设较好,配套资源丰富,提供了教学参考书、教学地图册及挂图、地理课外读物、多媒体资源库等教学资源。

(6)出版社影响力较大,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被广泛使用,编写队伍实力雄厚。

建议提高教科书中个别图片的清晰度,并进一步加强个别图片选材的典型性;对一些重要的人文地理知识安排典型案例加以充实解释,如工、农业区位条件分析方面的案例知识;教科书编排有些知识重复出现,如《地理必修2》《区域产业活动》一章中的有关内容有重复现象;应加强对教科书中大量的阅读材料和活动内容的典型性选择,便于教师教学中操作与应用。

二、教科书二度开发“三大步”――认识、理解与活用

课改中,广大一线教师在教科书使用上大多已树立起“用教科书,而不是教教科书”的理念,认为教科书不是学生的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教科书;教科书应是一扇窗户,把学生的视野打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为依托,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教科书不是法典,也不是圣经,不能再用这张“旧船票”登上新课程的“渡船”。实践证明,正确的教科书观应是“认识”、“理解”、“活用”。从教学层面讲,教科书的二度开发须经过“认识教科书”一“理解教科书”“活用教科书”三大步的跨越。

1.认识教科书是教科书二度开发的前提。认识教科书,有利于地理教师读懂教科书、借鉴教科书。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必修教科书,由《地理必修1》、《地理必修2》、《地理必修3》三个模块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较好地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整合。在突出反映地理独特视角、注重地理问题探究、强化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联系现实生活等方面构建了新的教科书体例结构和体系结构。如“案例”的大量呈现就需教师认识到位,只有理解“案例”,才能进一步领会教科书编写者的良苦用心。

2.理解教科书是教科书二度开发的关键。“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理解教科书并不只限于增加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还要运用获得的知识发表泌论、提出见解、解决问题。对于地理新教科书,我们既要勤读、善读,又要力求真解。所谓力求真解,就是要研究所使用教科书的特点,领悟编者的意图,理清教科书的结构,带着教学中亟须研究的问题深入阅读,从而指导地理教育教学实践。如人教版《地理必修3》中《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一章,案例分别选取了我国西气东输和东亚产业转移,教科书先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的原因,再分析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时,教科书还以“思考”、“活动”、“阅读”、“问题研究”的形式呈现相关知识,突出重点内容。若不能理解和把握地理新教科书的特点和内涵,产生了误解、错解,就会误人子弟、影响课改,给地理教学带来损害。

3.活用教科书是教科书二度开发的目的。目前使用的地理教科书本身并不针对任何特定的学生群体,然而具体到我们所教授的学生,他们都是具有个性特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特定的群体,其认知发展水平具有特殊性。因此,课堂教学的第一个过程,是教师需要针对所教授的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作认真分析,同时结合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先“解构”教科书、“建构”教科书,再活用教科书。活用地理教科书的形式一般包括:灵活调整教科书顺序;重组教学内容与呈现方式(亦指教学内容的增补、取舍和拓展);选择内容,控制难度;用好教科书所留空间和时间;站在审视教科书的高度,敢于质疑教科书、完善教科书。还以上述例子为证,教学时就可以灵活处理,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选取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中线案例,指导学生读图,自主学习输水线路经过的省区、地形区等

相关知识,归纳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原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

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是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素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教科书的重点,挖掘教科书的难点,感受教科书的亮点,不断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

1.把教育理念转变为教育实践。地理教师在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践中,要坚持把教育理念转变为教育实践,将课程观转变为教科书观,将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即不能仅满足于做一个地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的研究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创设民主平等、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

2.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地理教师在备课时,应分析课程标准对所教内容的具体要求,要充分参考课程标准解读书籍、教科书和教师用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课堂教学目标具体化,使之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

教学目标的制订应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知识与技能”要充分体现对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和对地理基本技能的获得,发展地理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要侧重于对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强化爱国主义情感和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等观念的培养。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促进地理课程多样化目标的达成。

3.优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设计就是要在研究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基础上,大胆吸取其他教科书的创意,做好基于课程标准、反映新课程理念所进行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其实施要点包括:解读课程标准的目标陈述结构,分析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分析教科书,提取教科书所隐含的知识结构;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的特点,确定教学或学习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开发、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制订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根据内容特点设计学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方法;设计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及时总结与反思教学过程。

篇12

关键词: 信息技术;地理课堂;自主学习;模式

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信息技术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双重优化,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从单一、被动、接受式学习慢慢转变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构建的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为:目标导引(利用网络资源声像结合激情导入、展示目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最有效的学习方法)――预习探究(按导学案自主学习)――讨论解疑(小组合作学习)――自我展示(利用电子白板系统展示学习成果)――总结评价(可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高效率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成果进行总结和分层评价)。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以音像等手段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注意,激发自主学习愿望,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确定学习内容目标。这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为:备课时,教师研究教学内容,利用现有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者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结合教学内容制作出来的演示文稿和多媒体课件;也可直接从网上或者地理课程资源库中下载合适的课件。课堂上,教师利用备课制作的课件创造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演示课件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

二、预习探究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这一环节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支撑的校园局域网和互联网,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任务驱动下,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基础的学习任务。它的基本要求为:备课时,首先教师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导学案、课件或网页;然后教师向学生呈现教学资源并提出任务,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源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而教师巡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只进行观察和辅导,对完成任务的情况应及时纠正和肯定,然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总结教学任务。

这种形式的教学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情感态度,适合于主题性的地理知识教学。

三、讨论解疑提高课堂效率

这一环节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从中获取知识的过程。传统的讨论型模式往往受课时的限制,有时正讨论到,就下课了,一些话题的讨论常难以深入进行。但应用信息技术就不同了,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登陆校园网,将在课堂上讨论余兴未了的问题,尽情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有目的地引导讨论向深层次发展,使校园BBS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四、自我展示,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学生的展示可分为当堂展示和综合展示。当堂展示即每节课通过电子白板这种现代化教学工具或者普通黑板,鼓励更多的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自我展示可以让学生个人,也可以让学生小组共同完成。综合展示是指利用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学生针对某一学习内容彼此合作,以达到学习、掌握该教学内容的过程。它适用于探究任务比较大,信息容量较大的内容。

五、总结评价激发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总结评价可分为课堂即时评价和网络评价。

1.课堂即时评价。学生每节课的学习成果都要通过表格进行总结评价(通过电子白板展示)。教师要对合作较好的小组,组织能力较强的组长,积极参与学习的成员都要及时评价、表扬和激励。教师不仅注重学习结果的汇报,更要注意对合作过程的评价。

2.网络评价。在网络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审视学生逐渐发展变化的学习状况。教师利用网络BBS提出某个问题,学生围绕此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解决问题。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向老师提出问题,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将优秀的作品放到校园网上展示,以此表扬学生,肯定学生的成绩,鼓励他们继续积极投入学习。

我校自主课堂学习的目标导引、预习探究、讨论解疑、自我展示、总结评价这五个环节,不要求每一节课完整展示,对教学环节的选择,应视教学内容、学生水平而定。一般来说,对教材有一定难度而学生的认知水平又难以达的情况时,教师进行答疑点拨。对学生能够通过自学和协作学习获得知识的,教师不再多讲。为深化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人口观、资源观、价值观,教师要设置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

随着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和的深入开展,地理教学模式必定会超越课堂的局限,未来远程式教育、开放式教育都会成为地理教学的新模式。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作为地理学科教学的教育工作者仍然需要不断地探索研究与实践。

篇13

1.教师专业素质的界定教师专业素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多方面的专业要求,是顺利进行教育活动的前提,也是教师胜任工作的基本条件。

2.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教师的专业素质具有结构性特征。其结构素质包括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道德、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教育部2012年2月下发的《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其基本内容包括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分别对应的领域有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同时,每个领域都有具体的基本要求。

3.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应着眼于培养教师专业素质对于进行教师职前培养的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笔者认为,其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应着眼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如综合文科学科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的积累、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能力的获取、教学实施及反思与发展的体验、教师专业情感与教育教学态度的养成等,为将来能够走上或适应中小学教师工作岗位做准备。

二、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1.改进学科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教师专业素质在培养学生的教师专业素质的课程目标下,依据学科课程的特点,专业任课教师探索和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人文社会科学概论课程的自学辅导式教学方法、政治经济学的案例教学法、自然地理学的直观教学和读图分析法、世界通史的探究式教学法、中学政史地教学论的项目实训教学法等,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以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为课程主要目标的是中学政史地教学论课程的项目实训四阶段教学模式。依据初中政史地教材内容体系与特点,我们分别将中学历史教学论、中学政治教学论、中学地理教学论课程设计为5~6个实训项目,并将课程理论内容融入贯穿到项目实训过程当中。该模式是把项目实训过程分为项目实训任务布置—实训准备—实训展示—总结提升四大阶段,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实训的教学模式。第一阶段,项目实训任务布置。该阶段需教师组织,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每个项目需要有相关的理论做背景,均有教师素质训练的侧重点,需要任课教师做相关说明。如教学设计与模拟教学项目,往往侧重于教材内容的分析、教案的设计及教态的训练,需要任课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初中教材的内容结构,每一部分内容有什么特点,教学内容如何设计才能符合逻辑性,在此基础上怎样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才能让学生接受,并将教学设计编写为教案,教案与教态有哪些要求以及注意事项等,必要时还要展示以往学生的模拟教学视频加以说明,之后布置该项目实训任务,发放项目实训指导书。第二阶段,实训准备。该阶段由项目实训小组长组织,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事先将学生分为6人一个小组,每组准备一套该学科初中教材、配套教学参考书及课程标准,每个学生选择好内容,依据项目实训指导书的要求和课上所学内容,利用课下时间,研读教材、教参和课程标准,并查找相关资料,小组进行集体备课,做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制作课件,小组长组织试讲、试评。第三阶段,实训展示。该阶段还是由项目实训小组长组织,其中一组在多媒体教室模拟教学、模拟说课或见习交流,教师全程跟随,适当评价,小组成员详细记录教学过程,依据评价标准评分,教师组织自评、互评。其他小组同时在微格教室模拟教学展示,同一小组成员记录、评分,小组长组织自评、互评。该阶段重点培养学生教学实施能力与教学评价能力。第四阶段,总结提升。各小组项目实训展示结束后,全体同学集中起来,由教师组织有针对性的总结,回放学生模拟教学录像视频或微格视频,指出存在的问题,学生反思、改进、提高。该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有驾驭全程的组织指导能力。首先,需要教师依据初中教材的内容特点及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并确定实训项目,每个项目要有具体的实训指导方案;第二,教师要研读初中教材、教参、课程标准,并经常到中学听课,研究中学相应学科的教材、教法,以便对项目实训实施指导。我们有的任课教师有中学相应学科教学经历,运用该教学模式得心应手;第三,教师要结合学生的项目实训展示进行理论提升,需要精心筛选学生展示实例,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仅要学生知道怎样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由于该模式各实训项目将课堂教学形式生动化,将实训任务布置、实训准备、实训展示、实训总结紧密衔接,将“全班”与“小组”“、小组”与“个体”有机结合,学生全程参与体验,既有现场指导,又有总结提高,体现了目前倡导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特点。并且,在中学政史地教学论项目实训教学模式的带动下,其他学科课程也依据课程的特点,设计1~2项实训项目,以培养学生的教师专业知识与教师专业技能。

2.形成实践课程体系,探索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教师专业素质本专业的实践课程包括教育见习、社会调查、综合技能训练与考核、教育实习等。2012年,结合《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我们对综合文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实践课程课时有所增加,其中教育实习增加到480学时(14.5周),目前已形成学科课程项目实训教学、教育见习和社会调查、综合技能训练与考核、教育实习在时间上前后衔接,在内容上相互贯穿的实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也为四阶段,即:课程实训奠基—教育见习(包括调查)感知—综合训练强化—实习体验。对于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对于学生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操作过程及特点是:一是在时间安排上,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体现课程内容及课程目标的衔接性。在大二下学期配合教育学课程,安排1~2天的教育见习,初步感知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在大二结束后的假期,安排1周的社会调查,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的内容是教育调查,进一步探讨中小学、教育问题;在大三上学期,配合中学政史地教学论,安排2天的教育见习,学生观摩优秀教师课堂教学,改进、教学设计、模拟教学及教学评价;大三下学期,首先安排4.5周的教师综合能力训练与考核,将教师的基本能力综合为几个大的项目,逐一训练,集中考核,考核合格,才具备实习资格。之后安排14.5周的教育实习,一般是8周的集中实习,统一组织到初中进行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实践。其余时间学生自主分散实习,进一步强化教师职业素质。二是在组织形式上,自大三上学期的教育见习始,对应中学政史地教学论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学科(历史、地理、政治任选其一),依据选择该学科的人数,再分成小组,分别配备指导老师全程跟踪指导,包括教育见习、综合能力训练与考核、教育实习、集中考核、总结交流。该模式以培养学生教师综合能力为主要任务,形成了从组织方法到组织形式都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体系。三是在管理方式上,采取系主任监督,教学主任主管协调,教研室主任落实,中学政史地教学论任课教师、初中学科教师协同具体指导的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的作用,设置活动课程组长(由班长或学习委员担任)、学科组组长(由学科教学论成绩最优秀的学生担任)、学习小组长(小组推选)三级管理体系,负责活动课程的纪律、安全、活动项目的准备、练习、与指导教师沟通等工作,使各门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能够按计划有序、高效运行。由于学生自我管理与教师督促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各门实践课程教学效果非常好。四是在实践课程评价上,各门实践课程均制定了课程教学评价方案,采取综合评价的办法,实行校内指导教师评价、校外中学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形式上,实行书面评价与学生实践表现评价相结合,书面评价包括教育见习报告、教育调研报告、教学设计方案、教育实习参与活动的记录及教育实结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探索采用定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不仅关注学生教师专业技能,还关注教师专业态度、教育教学反思等的考查。

三、结语

篇14

关键词: 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模式 地理网络课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涵义

美国学者乔伊斯在其所著《教学模式》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定义:“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长时的学习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它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目前,在国内,比较统一看法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的概括。”因此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综合体。一种教学模式,总有一定的理论主张、理论倾向和理论依据。同时,课堂教学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教学过程的诸要素在时空上的组合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着教学效率和质量,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构成教学系统的组成要素的合理组合。这种组合方式是教学模式的核心问题,因此一种教学模式,必有一套成型的教学操作程序、规则和方法,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运用。因此我们认为:教学模式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对影响特定教学目标达成的若干变量(要素)的组合方式。

正确把握教学模式的概念,对我们理解教学模式的涵义和具体教学模式的研究,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网络课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网络课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各有其优势与不足。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其弊病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成长。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种模式往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网络教学作为现代教学手段之一,有其突出的特点,但传统教学手段也有其自身的长处而且至今仍是确有实效且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克服传统教学手段的缺点,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而且能改善师生教与学的环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地理网络课教学模式的构建

地理学科是一门探讨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靠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要求。基于Internet教育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的整合,将会发展出一种有可能适应新世纪教育需求的全新教学模式。

地理网络教学模式的前提条件是为学生建构主动学习的环境,该模式的关键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研讨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形成生生、师生互动,师生共同发展的结果。这种地理课堂的教学模式,在现代化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是十分适合地理课程教育的新的要求的,在地理教学课程设置中,不断追求知识的全面、系统,多采用专题和案例的教学方式,是这种模式教学的一大特点。

笔者结合地理学科和网络课教学模式的特点,提出了认为切实可行的地理网络课教学模式:

下面我们以高中地理上册(必修)《大气环境保护》为例,对地理网络课教学进行初步认识。

1.教学设计思想

体现现代地理教学的学科特点,体现现代地理教学的教学观点,充分利用实验和多媒体网络工具,以“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索或网上协作网上测试课题小结课题延伸”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2.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收集了各种大气环境保护有关的漫画素材,以此创设学习情境。上课开始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网络进入教学资料库进行自助式学习。

(2)提出问题。通过情境激趣,激发学生了解大气环境问题的热情,教师适时通过网络提出本节课的中心问题:地球真的在变暖吗?你有何证据?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臭氧层变薄甚至出现空洞,你认为有何危害?针对臭氧层变薄,人类可以采取什么措施遏止?什么叫酸雨?你认为酸雨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危害?我国酸雨的情况如何?分布有何特点?为解决我国的酸雨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3)自主探索。先由学生通过网络访问大气环境保护网页进行程序式学习,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重点难点。然后让带着问题独立地通过网络课件左侧的导航条的必要帮助,随机进入教师制作的网站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4)网上协作。学生在通过人机协作进行自主探索的同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各种形式的协作学习(如学生与学生的协作、学生与老师的协作等)。还可通过对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和保护、酸雨危害与防治的成因进行分析,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想象,总结各自的解决办法,在BBS发帖子交流,并讨论其可行性。

(5)网上测试。课题小结后,教师指导学生进入测试网页――复习巩固题。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能力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测试题,独立在网上完成测试,测试结果通过计算机网络反馈给师生。为了使低分数段的学生有成功感,对高分数段的学生有激励作用,将测试题分为三个层次设计:第一层次为达标级,按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设计;第二层次为综合级,在达标级基础上增加新旧知识联系的综合层次的练习;第三层次为评价级,提供与大气环境保护相关的高考水平级的试题及其分析与解答。

(6)课题小结及课题延伸。

四、地理网络课教学效果预析

针对地理学科的特点,恰当地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有效地促进教师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第一,能普遍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采用网络课这种方式学习,比以前传统的地理学习有趣得多,尤其是那些计算机网络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兴趣更大,认为这样学习才会学到真正的地理知识。

第二,能明显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学习的思想得到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积极讨论,积极提问,积极回答问题等,比没有网络时的课堂要积极、主动得多。

第三,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每节网络课的知识容量比传统教学课增多,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比较多的时间来学习书本上没有的、与课堂学习相关的知识,对教师教学,学生扩大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明显的作用。

第四,能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由于每一节网络课学生都要精心地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要提前学习相关的知识,要自己制作网页,要学习一些其他科目的知识,对自己的自学习惯和能力都是良好的训练。

由于对地理网络课模式的探讨还只处在一个初步的阶段,时间上比较短,加上自己对网络教学模式的理论学习还只有一个肤浅的认识,这种模式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模式本身的构建也还不是十分成熟,所以有许多地方还要进一步改进完善。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学已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又一个新途径,在地理教学中,如能制作高质量的网络课件,则会成为地理教师的好助手。充实而又高效的网络课堂,也必将使我们的地理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乔伊斯.教学模式.轻工出版社,2002年1月.

[2]鲍宗豪.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01年7月.

[3]段玉山.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年6月.

[4]丁钢.创新:新世纪的教育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