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5:25: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美育 地理教学 教学探索
将美育融入地理学科教学的全过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造就高素质人才。这是关系到我国能否成为21世纪强国的大事。培养发奋图强、报效祖国的高素质人才离不开美育,这已是人们的共识。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美育有机融入地理教学全过程,这是地理教师要解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现将几年来在这个问题上的探索与体会从五个方面阐述。
一、在地理学科教学活动中渗透美育内容
美育有与各学科相辅、相融、相生的特点,而地理学科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更能体现美育的这一特点,二者的有机结合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美育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渗透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主要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内容。2.辩证唯物主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树立。3.历史遗迹、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与美学内容的融合。4.审美能力与分辨是非能力的培养。5.环境资源的利用、保护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等相关内容。6.地理环境各要素与改造世界之间的关系。7.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人类社会进步的美育内容。8.地理知识的运用与祖国建设之间的美学内容。如在《旅游》一节的教学活动中,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将本节课中所蕴藏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景观、历史遗迹及名山大川、飞瀑险峰等旅游资源,充分融入美育内容进行爱国主义、环境保护、审美能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教育,真正达到美育内容与地理学科教学活动的相辅、相融、相生的境界,使书本知识与美育内容完美结合。
二、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充分体现美育作用
美育的渗透是地理学科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充分把美育与地理学科内容融汇结合,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美育教学,这是美育融入地理学科教学的关键。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切忌生硬、牵强的简单相加,要寓美于教,有机结合。如在《长江》一节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电教手段,直观、形象地展现长江那种“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气势,把长江所特有的丰富内涵,以视觉、听觉的最佳角度体现出来,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充分体现出美育不可代替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三、美育在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没有美育内容的地理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这充分反映了美育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它对于学生群体审美观念的塑造、世界观的形成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如在《土地资源》一节中,充分叙述我国地形的复杂性,教者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同时要明确教学目的。这里面既孕育着美,又透着危机。山脉、丘陵、高原、盆地、荒漠、草场无处不美,这是从审美的角度看,环境破坏、土地沙化,人们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从这一角度看又有太多危机,这对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审美观和世界观帮助甚大,从而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美不仅是感受而更是理性,以理性的审美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改造自然、创造美的生活、造福人类的远大抱负和理想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见美育在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四、美育在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掌握相关知识,增强美育教学能力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驾驭美的教学语言,对美的生动形象的描述,就需要教师本身具有广博的美学知识;这需要在群书中点点滴滴地搜集、积累,使美育素材更加丰富,在教学中能引经据典,言之有物。如在《西北地区》一节教学中,查找大量资料,从古丝绸之路对世界商业的影响到古诗词对大漠风光的描述,以及近代西方列强对西北地区的掠夺、破坏和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地区巨大的变化和进步。西北地区虽然有自然风光的雄浑之美,但也有不堪回首的屈辱史,这样在讲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了解了西北的过去,更加激励学生将来建设西北的雄心壮志。
五、在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用美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地理学科的特点是综合性强,涉及自然、经济、环境、人类、气候、历史等诸多知识,这些为丰富美育内容并把美育融入到本学科教学中创造了有利条件。美育内容的融入对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思想教育和爱国教育的进行至关重要。如在《中国疆域》一节中,充分利用近代史资料: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使我国失去了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中国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结合近年来“分子”妄想分裂祖国的罪恶行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运用这些资料不但能避免生硬说教式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利用思想教育和爱国情感的培养这一美育的主要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美育地理学科教学全过程的有机结合是需要长时间探索和完善的。在几年的实验中,我们切实感受到美育在本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一如既往地将美育融入地理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中。
参考文献:
关键词:渗透; 师生关系; 技能;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41-00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健康情感、正确态度、良好价值观的形成是地理课程追求的目标。而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将地理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阵地,这是需要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地理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和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在地理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寓心理辅导于课堂教学之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实施有着重要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地理课堂中的渗透
1.在课堂准备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地理课堂的准备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学生有什么地理学习“需要”值得关注;学生具有怎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有哪些兴趣爱好亟待激发。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学生发展的年龄特点,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健全的个性品质,体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教学内容的选择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要符合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既要考虑到知识的传授,又要考虑到学生各种心理品质的发展。针对地理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的安排切忌偏深、偏难,或唱高调,一味强调道德理论忽视道德行为和习惯的培养。
教学方法设计要采用多种方式,既要利用地理学科的基本方法,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增强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防止疲劳和厌倦情绪的发生。
在教学结课评估设计上,“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不要将考试作为衡量学生成绩优劣的唯一标准,防止考试焦虑心理的发生。
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教师要创设新型课堂教学情境,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心理环境,使学生能在愉快,有安全感,无心理压力的课堂气氛中去学习,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地理学习兴趣。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和实验证实,有效的学习,只有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下才能发生,教师的作用在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师生互动。
其次,课堂教学管理要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教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不应以教育者自居,不要以强制手段迫使学生服从课堂管理。要以信任、尊重和热爱去调动学生自身潜能,在和谐、互动、合作的民主管理中去获得自主发展。
例如在太阳能教学中,有位同学提出:为什么不能在太空中建设太阳能接收站呢?这个问题看似荒唐,但教师就应赞扬这位同学敢于超于常人思维、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的基本要求
1.树立现代教学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再将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被动容器,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健康的情感,科学的态度和现代地理价值观的形成,在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课堂教学。这个过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极大,传统教学观念下的课堂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引发学生的心理障碍现象。正如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师以知识的灌输为中心,把自己的信念强加给学生,是拥有许多手段的成年人的理智对无能为力的、孤立无援的头脑的压制”,因此产生中小学生的诸多适应不良问题,如厌学、逃学、考试焦虑。所以教师要有现代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尊重、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2.掌握必备的心理辅导技能
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了解心理辅导的一般过程,发展辅导的技能,与家长等其他教育资源的沟通合作技能等。其次,教师还要了解学生各种心理品质的发展规律,学会观察他们,评估它们的发展水平并及时加以辅导,这对新时代教师来讲是更加重要的必备能力。有了必备的心理辅导技能,就能通过课堂教学,在第一时间更广泛、更真实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采取预防和补救措施,这也是学校专职心理辅导教师所不能做到的。
3.遵循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一般包括全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活动性原则等。
3.1全体性原则。全体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全体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地理课堂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设施,计划,组织活动,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3.2差异性原则。差异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在课堂中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所谓“整合”就是将本属于不同范畴但又关联的事物(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通过多向互动的方式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的思想和方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既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方法和手段,融于学科教学之中的理论、实践与结果。作为“意识”融于学科教学之中,就是在所有的学科教学过程中,都要自觉地将师生信息意识的树立融进去。作为“内容”融于学科教学之中,就是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科的教学内容恰当地融进去。作为“方法和手段”融于学科教学之中,就是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又作为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手段融于所有学科教学之中。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目标就是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点与优势,使之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以交互式的方式给教师和学生创造进行研究式教学、主动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环境,从而使教师变成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学习伙伴;学生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知识的建构者,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当前制约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整合的主要因素
1.思想认识不到位
教师虽然在观念上接受两者的整合,但从学科的信息技术整合效果来看,尚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方面部分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还不太了解;另一方面缺乏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实践经验,造成难以形成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积极性,认为仅靠传统的手段也能教好学。说明教师的教育理念还未真正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未突破。
2.媒体设备总体投入量尚不足
就教师而言,计算机应作为每个教师必备的教学工具,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就课堂教学而言,如果是演讲式教学,教师通过主控台操作,进行辅助教学,学生看教师的演示,学习知识。要达到这一要求,每个教师必须有一套多媒体设备。如果是互动式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资源库之间进行多点信息交流,以个体学习代替集体学习,那就要有网络教室。目前,大多学校要做到班班有一套多媒体设备尚需一定时间。
3.教学课件适用性较差
目前课件从教的角度考虑得较多,从学生如何自主学习的角度考虑较少,适合于网络环境下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互式学习的软件就更少。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呼唤适用的课件问世。
4.工具软件使用受局限性限制
由于工具软件的功能各有所长,各有所用,单纯使用某一种工具软件制作课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些课件的制作需要多种工具软件,这使得课件的制作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这对工作量很大的中学老师们来说,是难持久做到的,广大教师企盼简便适用易操作的工具软件的出现。
5.研究滞后
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如何整合,怎样适时、适当、适量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这是在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提出的新问题,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但目前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方面的研究、论文、科研课题较低,说明学校在信息技术科研方面处于起步阶段,还需深入开展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和整合能力。
四、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于地理学科教学的对策
1.信息技术整合于地理学科教学的原则
(1)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应用到其他学科的教与学的过程去。以整合思想为指导的教学模式需要师生在各个学科教与学的环节中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工具。在信息技术课程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有效地使用信息工具进行获取、存储、加工信息、表达思想以及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2)课程整合思想要求教学方式发生相应的转变。教学的关键在于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保持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随着学习资源的迅速膨胀,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及时抓住诱导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思维的契机,使传统意义上课堂的书本知识内涵和外延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展,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影响。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自由广阔的空间。
(3)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要立足于课程。在基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要使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学科学习任务。整合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课程,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出发点是课程,而不是计算机;强调应当设法找出计算机在哪些方面能增强学习的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难以完成的事情。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要与学科课程体系的改革、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结合,为学科课程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调整提供平台。
(4)以评价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为主的评价体系。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是单纯的学会知识,而是应该转移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因此,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中,不仅要有对学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的评价,更重要的是有对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等因素的评价。
2.信息技术整合于地理学科教学实施方式
(1)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信息技术课程作为独立的课程开设并以其为中心向其他学科扩散,实现学科整合这种模式下的信息课程应该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一是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强调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信息技术、基本技能。二是信息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对信息社会的各种事例的分析,使学生意识到信息以及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形成信息伦理道德,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三是学科活动,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科活动要以信息技术的培养目标为基础,同时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最终实现信息课程的教学目标。
(2)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和教学的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完全可以为其他学科教学提供服务。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的教学工具,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真实世界,为学生创设体验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技术把抽象内容形象化,利用图形、图像的变化,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直观的材料,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二是利用网络技术创设新型的学习环境。计算机网络技术使学生打破班级、地区界限,将学习延伸到广阔的世界里。学生可以通过相关站点,搜集信息,还可以通过网络和其他人进行交流,共同收集、分享信息资源,参加合作性项目研究。
另外这种模式下的学习,常常是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新知识的学习要从其他学科或现实生活问题引入,是学生借助这些有实际背景的问题,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的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还应该安排一些联系实际、具有时代背景特征的综合性任务和实践作业,使学生通过网络和其他各种途径获取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来处理、分析信息,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协作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这里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知识的延伸,甚至是社会现实性课题。在这种模式下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任务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而教师仅对学生收集、处理和分析信息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整合模式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性。
总之,只有明确目标,我们关于整合的实践、研究和应用才能有正确的方向。整合首先是一种系统科学的思想,而不仅仅是一种媒体技术应用层次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整合的根本目的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个整体,而不仅仅是提高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水平;整合要符合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对学习内容综合性和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要求;整合必须充分、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开放性、交互性、协作性、研究性等特点,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会学习。
关键词:专业规范;高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高等师范院校的地理科学专业是一个传统专业,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才培养模式几无变化。但目前面临新形势,其一,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教师标准,赋予教师及教育新的内涵;其二,地理科学专业规范几经讨论已形成共识并试行,对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实践体系设置、专业素质、特色办学进行了规范;其三,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专业教师也提出了新要求[1,2]。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进行改革,才能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和基础教育人才的需求。本文以地方高师中具有代表性的重庆师范大学为例,剖析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形势下地理科学专业人才职业关键能力、课程体系优化设置、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特色办学等问题。
一、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通识教育与专业素能培养协调问题
通识教育是建立在各个知识大类基础上,以培养学生能力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主导的教育体系,在传统的以专业技能为导向的教育思维中,忽视通识教育倾向明显。实际上,在信息爆炸和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教授学生掌握专业基本原理、概念和应用知识点固然重要,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教学条件和学校教学环境下,不可能完备地将所有地理教学与科研及管理可能用到的专业知识教授给学生,专业培养更应该突出对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素能培养,这正是通识教育致力达到的目标。因此,从培养方案制定出发,对地理科学类专业的通识教育和专业通识教育进行改革研究是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重要一环。
2.地理科学类专业平台课程优化问题
依据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地理学类专业标准,许多学校设置了学科类平台课程,我校现有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两个专业,也初步建立起共同的平台基础课程,并作了教学内容规范。但按照新的专业规范,地理科学类四个专业的共同基础课程有变化,而且该规范明确提出各类学校可以适当考虑特色而设置特色课程,同时我校原有平台课程设置本身也存在不足,平台课程比较少,而且课程名称、内容要求等差异大,因此,新的培养方案在平台课程、学分、学时及课程体系上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规范。
3.课程体系及内容与专业规范要求的知识体系的契合问题
在已调研的国内高师地理科学类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组织仍然存在随意和混乱现象[3-5],而且存在课程及课程内容相近、重叠明显,课程标准不明确、差异大或甚至没有,导致不同的教师对同课程的要求大相径庭。为了契合新颁布专业规范以知识领域和知识点为单元构建知识体系的要求,课程体系在设置时就不能仅停留于按课程名称或传统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而应兼顾知识领域的配置与知识点的布局,从总体上协调优化课程体系与专业规范的知识体系,同时需要确立各课程的课程标准。
4.实践教学如何适应专业规范与职业素质及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实践教学是实现地理科学类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6]。新的专业规范确定综合实践类课程为必修环节,包括课堂实验、课程实习、野外综合实习、科研和论文训练等,合计不少于20学分,其中毕业论文不少于12周,着重培养学生掌握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技术与技能、科学研究能力、文献查阅与论文写作能力,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还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环节。这与目前人才培养方案有较大距离,特别是实践技能训练明显不足,培养的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也不强,因此,改革优化实践教学是当务之急。
二、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关键能力
1.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
面对专业规范、中学教师规范的新要求和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西南地区的地方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单一化,应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广适应”的人才培养策略。因此,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现代公民素养和健全身心素质,具备坚实的地理科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既掌握地理科学基本思维方法和基本实践技能,又懂得现代教育基本理论与技巧,并具有一定科研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毕业生可以在中学、中等专业学校从事地理与资源环境等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资源环境和国土规划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优秀毕业生可以报考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硕士研究生。因此,基本要求是:学生通过四年学习,掌握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地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英语及计算机基本知识和信息技术;具备自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人文与科学素养、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
2.地理科学专业职业关键能力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基础教育工作,部分毕业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地理学科应用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其应具备的职业关键能力有四方面:其一,地理学科知识应用能力,包括理论联系实际、野外工作和综合分析能力。地理学的实践应用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已越来越显现,地理学的独特的野外调研和综合分析方法是其他学科远不能及的,在解决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综合性难题时地理学独领;其二,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能力,包括良好的自学习惯及能力、交流表达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习方法掌握和习惯养成至关重要;第三,教师职业胜任能力,学生有较强的中学地理教育教学及教研的能力,这是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中学教师规范的要求,未来教师应该是教育家;第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包括具有一定创造性思维、开展科学实验与研究的能力,创新思维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是着力点。
三、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置
以地理科学专业规范、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目前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等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以专业素质、实践创新能力、职业胜任力等“三素能”提升为重点,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平台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独立实践环节+教师教育课程”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着力于增强人才社会适应性、培养要求多元化、分流培养突出特色、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发挥专业导师和学生主体作用等方面的改革,共设置165学分,必选修比例为74%、26%,理论与实践比例为72%、实践28%。
通识教育内容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等知识体系,包括必修38.5学分、选修7学分。学科平台基础课程设置考虑地理科学专业类(包括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等专业),构建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包括高等数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地质学基础、经济地理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等,必修16.5学分、选修6学分;专业主干课程包括气象学与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学、土壤与植物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必修学分28.5,学科平台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为本专业核心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体系、知识领域符合教育部新专业目录和专业规范规定的核心课程要求,课程名称进一步规范。
专业方向实行分流培养,分别设置系列课程。分两个方向:一是学科应用方向,强调专业拓展、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二是学科教学方向,强调与基础教育结合、重教学教研能力培养。专业方向及课程设置充分发挥学校和学院优势,突出特色,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与中学及企事业单位合作开放办学,着力提升实践创新和职业能力,两方向各设置30学分,学生选修22学分,为学生个性化与未来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如跟踪学科与专业发展前沿,增设自然地理进展、人文地理进展、地理信息科学进展、文献检索与科研论文写作、基础地理教育改革、基础教育名师讲座、地理研究性学习专题等学科发展前沿讲座或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前沿讲座,实践环节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新方案重要的改革创新,详见下文,设置必修23.5学分、选修创新学分至少2学分,以前创新学分为任意选修,本方案要求选修2-5学分,创新学分获得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评定。教师教育课程包括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普通教育学、教育科研方法、学科教学论、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师礼仪与沟通、书写技术、微格教学等,必修15.5学分、选修4.5学分,同时增加实践课时,进一步突出实践技能训练。
四、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实施
1.实践教学体系设置
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三大类即课程实践(少于一周的课程实习、实验)、独立实践环节(教育实习、专业实习等)、第二课堂(系列课外活动)与第三课堂(顶岗实习和创业实践等)实践,三层次即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创新实践。
2.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相关实践教学内容采取集中与分散有机结合、全程式推进实践教学。第一学年以专业体验、认同与兴趣培养为主,包括第一学期专业基础实验实习,专业认同体验,第二学期专业实验、专业实习、教育教学见习及训练并行;第二学年以专业学习深化及实践技能培养为主,第三、四学期加强专业实习、学科教学技能训练、科研实践训练;第三学年以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第五、六学期强化专业实习、教育教学技能训练与检测、教育实习、科研创新实践;第四学年以创新创业实践与就业考研引导为主,第七、八学期专业深化实践、教育教学技能拓展训练、科研创新实践,见表1。
3.实践教学实施保障
为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采取了系列改革举措。第一,实行“5+1”和“16+2”排课制保障实践教学时间。“5+1”中的“1”即周六安排通识课程及相关实践教学,“16+2”即每个学期只安排16周课堂教学,余下2周用于安排部分专业实践环节;第二,充分发挥学生和专业导师“双主体”作用,特别是强化专业导师制,保障实践教学实施主体责任制,有效推进实践教学;第三,加大开放办学力度,特别是教育见习、研习、实习、课程实习、综合实习、创新实践等环节与基础教育单位、科研单位、机关企事业深化合作,形成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合力机制;第四,依托学校学院省级教学科研平台、科普基地、学生社团协会、国际地理节日(世界气象日、水日、地球日、人口日、减灾日、粮食日、环境日等)、实践实习基地等,深化第二、三课堂,提升学生实践创新和职业胜任力;第五,推行课程组和课程负责人制度,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环节均由3位以上教师组成课程组,设课程组长,全面负责课程建设,包括编制课程标准、课程资源建设、网络平台、实践基地建设等,保障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范牡丹,肖自明.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提出的新课题[J].改革与战略,2007,(2):139-141.
[2] 李俊峰,刘学梅.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地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J].中国地质教育,2008,(2):102-105.
[3] 田建文.高师地理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2007,(9):123-124.
[4] 管华.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5):420-424.
高考改革后,除了语文、数学、英语3门必考科目外,学生可以在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技术7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作为选考科目,入高考总分。由于学生对科目的选择和学考选考的选择问题,作为“七选三”的地理学科必然要实行走班制,那该如何更好地实现选课走班?
一、学科视角,追求有指导的选课走班
学生选什么科目,直接影响大学的专业录取和今后的职业方向,因此指导学生选课十分关键。作为学科教师,既不能为扩大学科地位盲目“圈人”,也不能无所作为让学生对学科对应专业、职业方向一头雾水。
1.编写《生涯规划学科指导手册》
学生选择学考和选考科目的时间,一般是在高一下学期。这一阶段,自然地理部分的学习已经结束,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部分才刚开始涉及。若没有给学生完整地介绍学科体系,他们很可能以为地理仅仅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此外,学科与大学专业联系紧密,地理学科能对应读哪些专业,在未来可以从事哪些相关职业等问题,也需要教师做相应的指导。
除了学校层面开设的生涯规划课程外,我们也编写了《生涯规划学科指导手册》,帮助学生具体了解“学科―专业―职业”的联系,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大学的专业架构和社会职业范畴,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
2.开展“学科―专业―职业”体验活动
要想让学生在高一阶段进行“七选三”的选择,“七选三”的学科必须全面展示自身特色和内涵,让学生充分了解各学科。
学校会在每年5月举办“学科展示月”专场,我们抓住这一机遇,开展了“地理活动月”系列活动。在新高考背景下,“地理活动月”的安排,力求加大与新高考的结合。在校内活动上,注重展现学科特色,举办地理板图板画比赛、环保海报设计比赛等活动,同时邀请大学地理相关专业教师走进中学,进行专业解读和生涯规划指导;在校外活动上,充分利用社区、家长及其他社会资源,联系家庭、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各类“职业体验”社会实践活动,如走进大学课堂、参观海宁垃圾焚烧厂和杭嘉湖南排工程等。
二、学科视角,追求有秩序的
走班教学
走班教学中,教师抱怨最多的是教学秩序太过凌乱,认为走班教学和教学质量是一个矛盾的选择。那如何让走班教学更有秩序?
1.实行“教师―课代表―小组长”
管理制
一个走班班级有来自多个行政班级的学生,于是收发作业成为走班教学教师最头疼的一个事情。常见的解决方法,一是课堂当堂讲练,会浪费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二是课代表在行政班挨个收发作业,也容易造成作业拖拉和丢失。为此,我们采用“教师―课代表―小组长”三级管理体系,每个走班班级设有一名课代表,再从不同行政班的学生中,每班选出一名小组长。小组长收发行政班作业,对课代表负责。
2.编制《走班记录本》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但现实的情况是,走班教学管理中的许多情况难以纳入学校管理体系。走班班级没有资格以集体名义参加运动会、文艺演出而获得表扬,不会因班风、学风不端而受到批评,似乎呈现在师生面前的只有成绩,许多班级管理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从行政班教学向走班教学的转型,需要转变的远不只是课堂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形成支撑走班教学的管理机制和责任体制。
因此,我们印制了《走班记录本》,进行走班班级情况的记录,记录内容包括班级成绩、走班班规、学习目标、奖惩情况等。《走班记录本》不仅有利于走班教学管理,还能保留学科走班的点滴记忆,是学科情感的集中表达。
三、学科视角,追求有温度的走班教学
与传统的行政班相比,走班班级往往缺乏班级凝聚力。如何提升走班班级的凝聚力?一个行政班级具备哪些要素,走班班级也应具备,因为有凝聚力的班级才有温度。
1.推行“导师制”
行政班中,班主任是学生生活、情感和其他心理问题的导师。走班班级中,任课教师是教学班的核心,是教学班中教学、纪律、财物、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一岗双责,既要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又要承担对所任走班班级学生管理、方法指导、情感引领的责任。
因此,学校在走班教学中实行学科教师“导师制”。我们地理组在学校要求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规则。课堂上,提倡“四多原则”:多点名、多表扬、多点幽默、多分享点“隐私”;每周课堂教学中抽出10分钟进行师生情感对话;每周跟至少一名学生进行深入访问交谈……用细节拉近师生、生生的距离,营造宽松、融洽的班级氛围,将德育和学科教学相结合。
2.开展班级文化建设
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地理组组织每个班取班名、制班规、定目标、拍合影;在学校橱窗开设了“地理之窗”,展示地理走班班级风采。班名的选择体现学科特色,表达对学科的理解;教学目标的设置主要是成绩目标,因为走班班级比较的主要还是在成绩层面。
在走班课堂上,我们采取学生座位定期固定制度,编制座位表,方便熟悉学生和进行点名。课堂形式上,开展小组合作,鼓励不同行政班学生组合交流;定期开展课堂游戏,让学生彼此认识和熟悉。而且,每个走班班级会建立QQ群,分享教学资源,开展师生互动活动。
四、学科视角,追求有特色的
走班教学
如何让选考学科在校内有地位,关键是学科教学有质量,核心是学科教学有特色。当学生普遍把就读学校的学科教学实力作为一个选择标准时,特定的某个学科或几个学科就会成为学校的主导学科,慢慢地演变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1.探索学科教学特色
在近年来的教学中,我们开展了“五环双本”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实践,开通网络课堂,开发选修课程,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利用新媒体传播地理知识,构成多元开放的教学形态,确定了“面向生活、面向实践、面向未来”的地理组教学特色。尤其是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践,通过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将走班学生与地理学科联系起来。
2.培养有特色的学科教师
培育有特色的学科,需要有特色的教师给予支撑;培养个性化的学生,需要个性化的教师来引领。倘若一所学校没有一批富有教学特色的教师,学校办出特色就会失去动力。
我们通过集中培训、在职进修、专题研究、专家讲学、异地取经、观摩示范、评比竞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等形式和渠道来提高教师的素质,造就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让一批具有教学特色的教师脱颖而出。徐水清老师的板图板画绘制、黎新龙老师的学案编制、潘仁吉老师的微课制作、孙月飞老师的新媒体传播等,都各具特色。
五、学科视角,追求有评价的
走班教学
走班教学的效果如何、方向怎样,需要依靠教学评价。走班教学中,师生共处时间少,共同进行的又是单一学科教学,因此教学评价往往存在单薄、单一的困境。
1.开通网络评价平台
新课程倡导学生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我们不但制作了《走班记录本》,还建立了专门的网络评价平台,强化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修习情况、个性特长发展情况记入学生成长记录,形成一个对学生相对客观、全面的评价,实现教学与评价的一体化。
2.制作学科学习报告单
期末报告单上,学科表现总是只有一个冷冰冰的分数,无法体现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状态。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学科学习情况,我们制作了“学科学报告单”。报告单不是只有成绩的“成绩报告单”,也不是过度揽下责任的“素质报告单”,而是对学习状况负责的“学习报告单”。它既包括课堂表现又包括学习能力,既包括必修课堂又包括选修课堂、网络课堂,既包括自我评价又包括家长和教师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