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竞技体育的本质范文

竞技体育的本质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2:04

竞技体育的本质

篇1

关键词:竞技体育;本质;渴望

一、中国竞技体育本质“求真”的探索

竞技体育发展对“求真”的探索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1)竞技体育发展的科学性;(2)竞技体育成绩表现的真实性;3.竞技体育发展应返璞归真。从哲学的视角来看,“求真”是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客观事物自身的客观规律性、客观条件结果性等。对竞技体育“求真”的探索,首先我们要明确竞技体育发展的主体,只有确定竞技体育发展的主体就能引导出竞技体育发展的真理尺度。有研究认为:人作为竞技发展的主体,发展主体要想成功实现竞技体育的发展、进步,除了具备确定对主体的需要外,还应掌握竞技体育内部发展的大量规律,按照竞技体育发展的固有规律,综合地来推动竞技体育的发展。

二、对中国竞技体育本质“向善”的渴望

竞技体育“向善”则是人们通过认识竞技体育发展的本质与规律,并遵循和利用它而达到一定的发展目的――这种目的应该是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有益于社会文明进步的变化,体现着社会发展的人本原则。就目前中国竞技体育所取得的成效来看,并不是竞技体育所真正追求的一种本质,竞技体育则更想向人们释放“善”的本质。从古希腊奥林匹克所倡导的精神来看,善是竞技体育发展的灵魂所在,竞技体育向人们表达的“团结”“友谊”“和平”“进步”“道德”才是对“善”的一种完美诠释。

三.对中国竞技体育本质“至美”的追求

哲学家柏拉图曾提出美育与体育结合的主张,古希腊将体育与美育结合作为雕塑的基础,正因为将美赋予了人体的模特才创造出了大量健美的人体雕塑杰作。竞技体育发展所表现的美即是表现了客观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也是对竞技体育发展所创造结果的一种表现。苏联学者萨拉夫指出:“体育运动的发展,同时也意味着新的艺术现象的出现,人类的运动美和人体形象特征在这种现象中被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熊文.竞技体育发展中的新理念[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5):29-32.

[2]熊文.竞技体育发展中的新理念[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5):29-32.

[3]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3-48.

[4]杜卫.美育与体育关系论[M].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5(3):33.

作者简介:王庆然,女,1986年3月出生,硕士,就职学校: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体育组,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篇2

关键词: 竞技运动 本质属性 实践误区 教材化

1.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教材、教法的问题越来越被广泛地研究和探讨。近年来,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的问题引起了不少体育学者的关注,成了学术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讨论的焦点集中于是否要“淡化竞技”、“打破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的教材体系”等。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有必要重新来认识和理解竞技运动,究竟什么是竞技运动?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价值是什么?竞技运动应当以怎样的形式进入体育课程?学校体育的发展迫切要求人们找出问题的答案,以期促进学校体育改革健康、持续地发展。

2.竞技运动本质属性的再认识

从竞技运动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竞技运动应从不同的角义、不同的层面去认识。国际竞技与体育联合会的《竞技宣言》中,对Sport定义如下:“具有游戏性质,凡是包括自己和他人的运动竞争,或克服自然障碍的运动比赛,都是竞技。”《日本体育大词典》根据上述定义提出,认为竞技的核心就是比赛,不论是高水平的运动比赛,还是低水平的运动比赛;不论是以创造优异成绩为目的,还是娱乐健身为目的,均属于竞技的范围。俄罗斯著名运动训练学学者马特维耶夫也认为:“现代竞技运动应由群众性的普及型竞技运动和优秀运动员的高水平竞技运动两部分组成。”我国学者周爱光汲取各个学说之长,对竞技运动作如下定义:“竞技运动是一种具有规则性、竞争性、挑战性、娱乐性和不确定性的身体(身体性)活动。”而肖林鹏在《竞技体育本质及发展逻辑》一文提出异议,认为这种定义并没有揭示出竞技体育的内涵,其所揭示的仅是竞技体育本质所反映出的一些特点而已。他认为:“所谓竞技体育是指运动员以比赛竞争为基本手段,以满足人们审美享受及刺激等需要的社会实践。”由于运动员的运动水平的存在客观差异,其参与比赛竞争的目的必然也有所不同,因此,笔者认为:竞技运动是指运动员以比赛、竞争为基本手段,展示个人、团体的存在和力量,实现自我价值,满足不同个体或社会需要的一种具有规则性、竞争性、挑战性、娱乐性和不确定性的身体(身体性)活动。

3.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价值

卢元镇认为:“竞技运动是具有教育价值的体育存在,竞技运动作为一种文化必须进入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竞技运动是人类体育文化的主体,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必须把这部分文化遗产继承的任务纳入到学校体育中来。”

3.1作为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

竞技运动是以人的身体性参与为基础,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媒介的教育,作为身体活动的竞技运动可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多种需要,学生通过田径、球类、体操、游泳等竞技项目的运动技能学习,可以发展运动素质,增强体质;可以掌握竞技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体育的兴趣,增强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技能的掌握又可以增加社交的机会,增强自信心。

3.2竞争和挑战是竞技运动的核心和灵魂。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竞争体现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竞技精神对于我们所处的时代每一个人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素质。在学校教育的框架下,没有什么课程比体育课程中的竞技运动更适于对学生竞争精神的培养,运动员(参与者)不仅要与对手在体力、智力、技、战术等方面较量,还要与自我、环境(外在条件)等较量,这种竞争和挑战,无论是对其竞争意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增强或是个性发展都是一种磨炼或考验。

3.3规则是竞技运动的条件。

规则保证了竞技运动者之间竞争的公正、公平和公开。正如威斯所言:“比赛和其他参与者不可能存在于规则的范围之外。”运动员(参与者)的竞技运动必须在规则规定的范围之内,任何人不能逃避规则的约束。这种规则的规范性和约束力对参与其中的学生的集体意识的培养,对其与同伴之间的沟通、合作能力的增强,对其社会道德意识的增强都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3.4竞技运动的娱乐性和不确定性特点。

竞技运动起源于游戏,娱乐性是竞技运动的本质属性之一。竞技运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课外活动是学生参加运动的重要形式,而在课外活动中学生们最喜爱、最经常参加的活动就是各种各样的竞技运动项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各样的竞技运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缓解来自于紧张学习的压力;同时还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和陶冶学生的情操。

4.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实践中的误区

从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沿革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洋务学堂中的兵操体育、自然体育到前苏联体育教育模式,再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竞技运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学校体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这一点是不容质疑的,但是由于我国传统体育理论界对竞技运动概念的片面性认识和理解:“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身体能力、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比赛。”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的实践中步入误区:

4.1专项技术教学的教材比重过重,几乎每一节课上都以主要教材内容出现,甚至重复教学,好像缺少技术教学就不是体育课。

4.2专项技术教学过分强调技术规格,从蹲距式起跑到俯卧式跳高或是篮球的单手肩上投篮,无论是技术简单还是复杂,技术要求要严格,重点或非重点,点点要俱到。

4.3体育课堂教学中技术教学的教学手段、方法套用专业化模式,讲解示范、分解练习、纠正错误、完整练习已成为相对固定的模式,“整齐划一”,学生机械模仿,教学气氛沉闷。

4.4运动技能的考核标准以技术动作的规范要求去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情绪体验,漠视学生客观上的个体差异性。

对竞技运动本质的片面认识和理解导致了在学校体育中竞技运动的“两极性”特征,学校的竞技体育陷于两难境地。

5.竞技运动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体育中发展

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都是一种体育手段或载体,但两者目标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锻炼身体,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而竞技运动是以提高运动成绩、争取比赛胜利为目的。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作用价值不容质疑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竞技运动项目或技术动作都是可以完全照搬或径直走进课堂的,必须对进入课堂教学的竞技运动进行选择、加工、改造,即教材化。可见,竞技运动的教材化是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发展出路。

体育学者贾齐从操作的立场出发,认为运动教材包括三个要素:技术动作、运动条件、运动课题。“技术动作”是教师为了使学生掌握作为教学目标的某一动作而安排的身体练习;“运动条件”是学生在进行技术动作练习时的外部条件;“运动课题”是指通过身体练习所期望获得的目标(结果)。基于对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历史及其本质属性方面的考虑,笔者认为竞技运动的教材化的方法和途径可以技术动作、运动条件、运动课题三个方面来考虑。

5.1改变特定运动项目的运动场地、器材等运动条件。

例如,跨栏项目是具有一定挑战性和刺激性的竞技项目,进入课堂教学时可以考虑降低(缩短)栏高(栏间距),提高学生自信心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5.2降低技术动作难度。

例如,体操项目中的单杠、跳马或技巧等技术动作难度比较大,学生可能在较短时间不能掌握,我们可以降低技术动作难度或要求,便于学生掌握。

5.3改变运动项目的竞赛规则。

例如,对于篮球技术粗糙,篮球规则了解不深的女生进行篮球比赛时,为了增强比赛的流畅性和趣味性,可以减少“带球走”、“3s”、“5s”等违例规则对她们的限制等。

5.4竞技运动训练手段方法的异化。

例如,田径中的短跑项目,我们没有必要完全按照“蹲距式起跑”、“高抬腿跑、摆臂练习”等程式化的训练手段进行短跑练习,可以采用“定时跑”、“二人手拉手的跑”、“低重心跑”等多样化、游戏化的练习方法,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练习效果。

5.5建立技术动作多元评价机制。

对于运动技术的考核,如跳远的起跳点的准确性或定距的着地点准确性等可采用测验方式,增强学生成功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习的学习过程和情绪体验,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

6.结论

6.1竞技运动是指运动员以比赛、竞争为基本手段,展示个人、团体的存在和力量,实现自我价值,满足不同个体或社会需要的一种具有规则性、竞争性、挑战性、娱乐性和不确定性的身体(身体性)活动。

6.2竞技运动无论是作为教学内容,还是其具有的规则性、竞争性、挑战性、娱乐性和不确定性特点,都对学生的体质的增强、技能的贮备、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较大的作用。

6.3传统的学校体育在竞技运动实践方面存在比重过重、技术要求过细、教学手段程式化、评价呆板等误区。

6.4竞技运动的教材化是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发展出路,我们可以通过降低技术动作难度、改变运动场地、器材或运动规则、训练手段异化、建立多元评价机制等方式促进竞技运动的教材化。

参考文献:

[1]向征.关于竞技项目教材化的探讨[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0,(03).

[2]顾渊彦.域外体育传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张国标.论体育课程竞技运动教材化[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6,(06).

[4]阴乃应.对竞技体育教材化的思考[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1).

[5]周爱光.试论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学校体育,1999,(04).

[6]贾齐等.体育(运动)教材概念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6,(06).

[7]曹卫.对“竞技运动教材化”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3,(03).

[8]孟刚.竞技运动教材化――现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J].体育学刊,2002,(05).

篇3

南昌 330013)

摘 要: 揭示竞技“夺标育人”的本质,探索国家竞技“夺标育人,和谐世界”的核心价值, 为加强国家体育软实力建设,建设“体育强国”提供依据。

关键词:竞技;异化;价值;夺标育人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09)03-0001-03

On the Essence and Core Value of National Competitive Sports

SONG Jixin

PENG Yongshan

(1. Jilin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angchun 130022, Jinli China;

2.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y, Nanchang 330013, Jiangxi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reveals the essence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for competiti ve sport and explores its core value of “sports, education and harmonious world ". The goal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nhancing the soft power of national spo rts and construction of “sports power for the country".

Key words: competitive sports; alienation; value; sports and education

人,为何竞技?竞技,谓何物?是常新的课题。有人说,国之强大,不仅是物质的增量,更 是其文化及核心价值能否得到国际社会认同。2008年主席在“9•29”重要讲话中提 出 “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目标,令人振奋。全面分析,建设体育强国不仅是金 牌的增量,还要有软实力的增强,后者是国家体育文化发展的软肋,不可忽视。从1928年中 国奥运第一人宋如海,在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上误将 “奥林匹克”译成“我能比呀!”,时 至今日仍有许多人将竞技视为单纯的训练或比赛。这种错误的思想是导致国内赛场异化现象 增多,运动员培养方式欠佳,导致竞技生存“弱势群体”增多的根源。因此,重新认识竞技 的本质,尽快确立国家竞技的核心价值,对于加强国家体育 “软实力” 建设,推进其科学 发展颇有意义。

1 国内对竞技认识的偏差

确定国家竞技的核心价值,首先要深刻了解国内对竞技本质认识的偏差,因为核心价值涉及 的主要问题是事物的“特质”与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1.1 重物轻人,缺少核心价值

当今,有权威人士认为:竞技是以运动竞赛为特征,通过最大限度地挖掘人体潜能,以提高 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目的的活动,还有观点认为竞技是以夺取锦标为目的训 练和比赛。显然,这些认识张扬了竞技的工具理性,忽略其育人的价值理性,容易将竞技的 核心价值误导为单纯“夺标”。实践证明,竞技若以“夺标”为核心价值,仅研究其工具理 性,那么必然会导致其舍本逐末。因为“育人”是竞技之“本”,是其终极关怀,尤其是人 和谐发展的规律是潜藏在技能和成绩等现象背后最基本、最稳定并起决定性作用的“根基” ,而单纯夺标是竞技之“末”,其流动性、易变性很大。所以,夺标不可独立作为竞技的本 质,因为若是这样,那么运动竞赛(客体)就成了目的,而人却成了手段,最终导致竞技的 主体迷失,人性失落。事实表明竞技若要实现其全面价值必须要与人性相统一,全面满足人 的生物需求、社会和精神需要。因为竞技的价值是其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二者缺一都不 可能产生理想的价值。所以,这种张扬竞技的客体,忽略主体,容易积累竞技“负价值”。 长期以来,在国内高水平运动群体中的“弱势生存群体”不断增多,以及赛场上异化现象屡 禁不止都是例证。刘鹏局长在2009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强调,“体育比赛中弄虚作假、执裁 不公、时有发生……”,“办好一届公正、文明、祥和的运动会,最大的隐患和风 险就是赛风赛纪和兴奋剂问题……虽然是极个别现象,但破坏力极大,影响极其恶劣,个别 团体和个人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置法律、制度、纪律于不顾,置公平竞争的体育道德于不顾 ,公然破坏和践踏赛场秩序,给全运会的形象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竞技以夺标为 中心,必然会使其训练及竞赛的重心完全锁定在“物化”的体能和运动成绩上,这看似练“ 人”,实则练“物”。在这种“重物轻人”的思想误导下,人的运动成绩虽能凸显,但不可 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内几支世界水平的运动队的解体;第十届全运会,几名雅典奥运会的 冠军因犯低层次的错误而不能在北京奥运会崛起都是例证。

1.2 缺少普世性,认同度低

奥运是人类竞技的最高形式,其宗旨是认识竞技本质、确定其核心价值的重要依据。奥运宗 旨强调:“通过开展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平、公平竞赛 精神――的体育活动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 献”。简言之,奥运宗旨的前提是“公平竞赛”,核心是“教育青 年”,理想是“促进和平”,这实质上是一种“公共体育精神”。然而,国内认为竞技是单纯夺标的比赛,与以“ 教育青年”为核心的奥运宗旨是不符合的,它既没有普世性,也难以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历 史证明,每当作为客体的竞技有利于促进其主体,即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时就增值,就有生 命力,否则就贬值,并接受异化挑战。古今奥运与教育的结合与分离,导致其兴衰及挑战的 历史就是例证。当今,国内赛场异化现象屡禁不止就是竞技过分追求技术、成绩、奖励等物 化的因素,而忽略其主体人的发展,以使主客体分离,进而使之贬值。可见,国内将竞技定义为单纯夺标的训练和比赛,既存在“重物轻人”的问题,又缺少普世 性,这是促进我国竞技文化深层次变革的重点,也是确定国家竞技核心价值的着力点。

2 对竞技本质的追问

孔子在《论语》中曾指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因而,追问竞技本 质的目的在于为其“正名”,以求其“事成”,即减少竞技的异化现象,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

2.1 竞技定义的由来

竞技一词英文是“sport”,比较复杂,而Sport的词源出于拉丁语desporeare,是指人们余 暇时间的各种娱乐消遣活动。英语sport 的最初含义就是暂停工作、离开工作场所,到户外 进行自由娱乐、游戏或消遣等,因而竞技与游戏的关系十分密切。周爱光教授在《体育人文 社会学概论》中阐述娱乐性是竞技的本质属性之一,竞技若失去了它的娱乐性,也就失去了 它生命力的源泉,他充分阐述了竞技运动与游戏之间本质属性的内在一致性。2007年,国内 学者路云亭在论《竞技的本质》中指出,“竞技源于游戏,又超越了游戏……现代社会整体 进步不仅没有剥夺竞技的原始本位特征,反倒促使它更贴近健全的人性。”[1]这 是很有道 理的。前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六次代表大会指出,“运动(竞技)对于多数人来讲暂时依然只 是观赏之物而已。体育作为共产主义教育总体系必备的一个组成部分。”[2]上个 世纪末, 美国学者介绍,“今日之欣欣向荣象征早期移民法典中,对体育与娱乐的敌意以彻底否定。 ”[3]

2.2 竞技定义的确定

运用逻辑学分析,竞技的上位概念是娱乐,即临近属概念;种差是夺标育人,因此可以定义 竞技是通过公平的运动竞赛和训练,以夺标育人为目的的娱乐。其中,“夺标育人”是竞技 的本质,“公平竞训”是其手段,“娱乐”是其归属的领域。将竞技视为具有游戏性质的娱 乐并非贬低它,而是对其性质及其人的升华。正如德国文学巨匠席勒强调,“只有当人是完 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夺标,即夺取运动的锦标,它反映了竞技最原始“固有”的娱乐属性(特有属性)。它是竞 技区别其它事物的第一性质,是人类竞技的起点。夺标的娱乐性反映竞技最原初、纯粹和抽 象的本性。竞技需要富有竞争性和规则性的夺标运动,给参与者和观赏者制造快乐,否则它 将失去价值,失去市场。所以,夺标体现了竞技的“娱乐性”,反映了竞技的规律,蕴含着 有关现实关怀的工具理性。育人,是奥运赋予竞技的第二属性,是其终极关怀。它符合奥运宗旨的核心价值――“教育 青年”,具有普世性。古代奥运在重视宗教和娱乐的同时,更注重对人的教育,现代奥运传 承了这一基因。北京体育大学任海教授曾充分论述过,“教育是奥林匹克的出发点与归宿” ,与顾拜旦提出的“奥林匹克运动实质上是一种教育”相一致。所以,育人体现了奥运赋予 竞技的“教育性”,反映了竞技的教育规律,蕴含着竞技终极关怀的价值理性。夺标与育人的融合,共同构成了竞技的“特质”。二者的结合是竞技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的统一,主客体的统一,“人性”与“物性”的结合,是国家确定竞技核心价值的“基础” 。 夺标与育人的融合,对于抵制当今国际竞技面临异化的挑战意义重大。当前,在国内体 育界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夺标与育人是矛盾的,甚者阻挠竞技与教育结合,这既与奥运宗 旨相背离,又是滋生国内竞技异化现象增多的温床。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国务委员刘延东同 志和国家体育总局刘鹏局长十分重视调研有关竞技与教育结合的现状,关心运动员的文化教 育和全面发展的问题,力求积极改进运动员的培养方式。这是中国竞技顺应奥运以教育为核 心的潮流的“新开端”。然而,当今国内竞技异化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皆与竞技核心价值 不明确,以及国家体育软实力建设欠佳有关。

3 对竞技核心价值的追问

研究竞技的核心价值,首先要认识什么是核心价值,然后才能全面地把握它。

3.1 对核心价值的认识

核心价值,最早出自于1994年克林斯等撰写的《基业长青》的专著。他们认为,“核心价值 是一个组织最基本和持久的信念,具有内在性,被组织内成员所看重,独立与环境,竞争要 求和管理时尚,一般3至5条”。后来,“同心动力认为核心价值是区别于其他组织、不可替 代、最基本、最持久的那部分的组织特质,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一个组织DNA 中最核心的部分”。基于上述,确定核心价值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事物“最基本和持久的 信念”;二是事物的“特质”;三是事物“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同样,确定国家竞技 的核心价值应当遵循以上三个原则。全面分析,竞技的核心价值是居于一个国家竞技的基础 和支配地位的思想要素,是国家竞技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是国家体育软实力的重要组 成部分。

3.2 国家竞技核心价值的探析

根据上述确定事物核心价值的三原则,国家竞技的核心价值应确定为:夺标育人,和谐 世界。

首先,“夺标育人”是竞技“最基本和持久的信念”及“特质”。其中,夺标是竞技的 客体――载体,是一把双刃剑。它能满足人正常的宣泄、冲动和的娱乐需要,也能使人 异化,即产生“负价值”。育人,既是竞技的主体,也是其核心,又是奥运的灵魂。它始终 向善,能满足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能纠正娱乐及夺标的偏差,即产生“正价值”。因此,夺 标与育人的结合,实质就是竞技的主客体相互作而用产生价值的表现,是“人性”和“物性 ”的完满统一。其主要原因是:“价值的本质是客体主体化,是客体对主体生存、发展、完 善的积极效应。”具体说,因为主体对“夺标”的需要并非都合理,只有当“夺标”满足主 体合理需要才能产生“正价值”,满足不合理的需要就会产生“负价值”。可见,夺标与育 人是一对不可分割的孪生姊妹。因为在竞技过程中,竞技离开客体不可能产生价值,同样离 开主体及主体对客体的作用,也不会有价值。现实中,夺标若单纯地成为竞技的核心价值, 其培养方式就是单一的训练和比赛,那么就会增多类似邹春兰和艾冬梅等竞技的“生存弱势 群体”,从而增加国家竞技的“负价值”。反之,“夺标育人”若成为国家竞技核心价值的 基础,那么就会改善运动员的培养方式,减少竞技的“生存弱势群体”,增加国家竞技的“ 正价值”。所以,夺标与育人不能分割,育人不但能够主动抵制夺标的异化(避免产生负价 值),还能使其产生积极向善的价值,以充分体现竞技具有的公平竞争,和谐有序的游戏精 神。国内哲学家王玉梁在赞同价值论的“关系说”指出,“关系说认为,价值是主客体相互 作用的产物”。[4]德国学者文德尔班在1914年出版的《哲学概论》中指出,“每 种价值首先 意味着满足某种需要,或以其某种的东西”。这是从满足需要的角度界定价值。“夺标 育人”能在运动中满足人的娱乐和发展的需要,是构建竞技核心价值的“基础”。其次,“和谐世界”是奥运宗旨促进世界和平的崇高理想,是中国与世界竞技的最高境界, 它进一步地体现了竞技具有的自由参与、公平竞争、和谐有序的游戏精神,是竞技“生存和 发展的根本原因”。因为古今奥运兴衰的历史已证明,每当奥运干扰国际赛场秩序及社会秩 序时,它就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再者,奥运是国际竞技的最高形式,这就说明竞技不仅是中 国的,更是世界的,所以竞技“和谐世界”具有普世性。试想,一国竞技若“和谐世界”了 ,那么它自然会高水准地实现“为国争光”。反之,一国竞技若单纯“为国争光”,那么将 会引起极端种族主义的谴责。近年来,国家足球等运动队,以及部分观众在国家重大比赛中 表现欠佳,已引起国际上种种非议。这说明,国内竞技缺少“和谐世界”的类意识。国内学 者陈利在《文化冲突下的犯罪嬗变》中指出,“犯罪学原理告诉我们:在一个具有统一价值 观念,拥有社会成员共同承认的规范意识的社会中,文化冲突是不可能发生的。美国社会学 家和犯罪学家唐纳德•里德•塔夫特在其代表作《犯罪学:一种文化解释》中认为:当一个 传统的社会处于剧烈变异阶段时,‘以物质利益为核心,强调个人主义和非人道原则的文化 结构必然在各种场合与传统的社会文化发生严重的纠葛和冲突。这种冲突的最终结果,就是 诱发犯罪。’”[5]当然,当前国内竞技的各种矛盾冲突并未到引发犯罪的地步, 但是确实存 在缺少人们共同能接受和认同的竞技思想及核心价值,个人主义和个人利益之上的问题却在 不断地干扰国内体坛,并且随时能引发各种事端,不可忽视。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与国内竞技 文化软实力建设欠佳有直接关系。罗格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致辞中一再强调,“请大家切记,奥运会不仅仅意味着比赛成绩 ,奥运会还是和平的聚会”。同样,国家体育总局刘鹏局长在2008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强 调,“在北京奥运会上力争优异运动成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奖牌 绝不是我们参加北京奥运会唯一的目标。……我们的参赛目标必须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 更高层次的目标,这就是:一是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弘扬中华体育精神,顽强拼搏,胜不骄 、败不馁,以中国运动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体育道德风尚展示国家形象;二是充分发挥应有 的竞技水平,努力创造更好的运动成绩为国争光;三是向各国、各地区代表团学习,加强友 好交流,增进友谊;四是激发和引导人民群众的健身热情,促进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带动 体育产业和各项体育事业的进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这是国家竞技思想 的深刻变革。这种以人为本的竞技思想,在中国首次将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统一起来,剔除 了单纯“夺标”的竞技旧思想,建立了一种既有普世性,又有民族性的高品位的竞技新思想 ,是我们确立国家竞技核心价值的重要依据。可见,在国家竞技核心价值构成中,夺标育人是竞技的“最基本和持久的信念”和“特质” ,它是我国竞技和谐世界的基础;和谐世界是竞技“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竞技夺标 育人的崇高境界,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普世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国家竞技的 核心价值。它符合当今中国“对内求和谐,对外求和平,两岸求和解,以和平天下”的治国 方略,是国家体育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结 论

1) 揭示竞技是通过公平的运动竞赛和训练,夺标育人的娱乐,而不是以提高运动成绩为目 的训练和比赛。其中,“夺标育人”是竞技的本质,“公平竞训”是其手段,“娱乐运动” 是其归属的领域。这是国内竞技思想变革的启蒙,也是确定国家竞技核心价值体系的依据。 2) 将夺标育人作为竞技的本质,并视之为国家竞技核心价值的基础,对于促进竞技与教育 结合,调节夺标与育人的矛盾,抵制竞技异化,促进国家竞技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3) 将国家竞技的核心价值确定为:夺标育人,和谐世界。它既有普世性又有特殊性,是爱 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路云亭.竞技的本质[J].首都体育学院,2007,(6):461.

[2] [苏] 巴班斯基编.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550.

[3] MBA智库百科(http:wiki.省略).

篇4

关键词:高校体育;武术散打;问题

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健康第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提出,学校体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满足学生对各种不同体育需求更是我们要应对的挑战。同志在清华大学校庆时讲到:“一所好的大学,一定要有传统的民族文化作为交流,宣传窗口。”散打已经发展成为区别于拳击、泰拳、跆拳道等国外对抗运动的中国特色的竞技对抗体育运动,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民族体育。在高校体育中开设散打内容,是散打运动发展的必然,也是基层散打教师的期盼,有着广泛的学生基础。练习散打可以增强体质,防身自卫,传播民族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尊师爱友、勇于吃苦、奋发向上、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学习散打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文化素养。但对普通大学生的散打教学应区别于专业训练,在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应注意几个问题。

一、高校体育开展散打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1.竞技散打与普通散打之间的差异

(以下暂把普通大学生使用的散打书定名健康散打)举国体制下,散打运动更多以竞技散打形式表现出来。注重的是散打的特殊本质(技击性);而针对普通人群的健康散打,突出的应该是散打运动的一般本质(健身与文化性)。竞技散打和健康散打(或大众散打),但两者有着共同和不同之处。 两种意义上的散打都是以传统武术为母体。虽说是东西方文化交融与碰撞的产物,但都能突出地反映浓烈的东方民族传统色彩。包含了中国哲学、民俗学、兵学、美学、养生学和中医学,都具有强身健体、陶冶情操、观赏和娱乐、增进交往等功能。两者又表现出不同之处。第一,对象不同。竞技散打拥有稳定的训练群体,在“举国体制”的保障下,竞技散打形成了从业余体校、传统项目学校、运动技术学校到散打优秀运动队的三级人才培养网络。健康散打的对象是学生和一些散打爱好者;第二,竞赛规则不同。竞技散打具有严格的竞赛规则,倡导“费厄泼赖”精神,它不承认除体力、智力之外的任何不平等,昭示了拼搏奋斗的价值。健康散打注重的是健身与娱乐,在安全的条件下,对散打规则的使用某些方面并不做严格要求,如不同级别间的对抗,不同性别间的对抗等;第三,竞争对抗程度不同。竞技散打表现激烈的竞争对抗,竞争是体育活动的固有属性,更是竞技运动的核心理念,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最高的竞技法则。竞争性也是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焦点,竞技散打也是传统武术在吸取西方体育竞技思想的产物,竞争对抗是竞技散打区别于其它武术运动的本质属性。竞技散打与健康散打在竞争对抗上表现程度不同;第四,动机不同。竞技散打追求强烈的功利目的,一切竞技散打比赛,争分夺牌都是运动员和教练员共同的价值追求。健康散打注重的是自身的发展,是人们在闲暇时间进行的健身方式,旨在锻炼身体,陶冶情操。

2.健康散打在内容设置和规则应区别与竞技散打

健康散打应该结合学生素质教育、健康教育;结合散打一般本质――健身本质和民族文化本质。以散打健身功能为主线重新整合,推出散打相应的“套路”,突出武德教育,强化礼仪规范。针对没有武术基础、没有经过系统身体运动训练的普通大学生来说,以基本技术练习为主,更多以手脚技术为主,结合简单组合动作,限制摔法。实战方面,禁打部位除外,还应主张打击时力量化整为零的练习方法,即拳脚接触到对方身体一刹那,力量收回,或点击到对方身体某个部位,裁判员立即叫停,计算得分。打击只能点击而不能连击,或者连击而不能重击,腿不能击打头部;针对学生的耐力差原因,一局胜利制,比赛时间以1分30秒为一局,以点击数量多的为胜。展现出散打的特殊本质――技击本质即可。

3.散打课的教学评价体系以及竞赛激励机制

(1)高校体育散打教学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对老师、学生都会有消极作用,不利于调动老师、学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尤其对学生的评价考核,不能仅仅停留在一次考试上,或者仅仅看几个单个基本技术。应该对学生的散打综合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给学生留有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2)建立大学生散打竞赛激励机制。竞争是体育的本质属性。体育就是通过刻苦努力来陶冶情操,没有竞争就不是体育,体育失去竞争也就不可能有生命力。散打运动的基本特征就是格斗对抗,就是竞争,这种竞争通过竞赛来体现。所以,建立完善的竞赛制度,可以有助于散打运动的发展。学生刻苦训练的成绩要通过比赛表现出来,个人价值、个人魅力也同时通过竞赛体现出来。有了比赛,也就有了训练的目标,有了练习的动力。在大学生中开展散打竞赛,学校可以建立“新规则”下的校级散打竞赛制度,通过学校的散打比赛,选拔出优秀散打队员参加省级间大学生的散打比赛。通过学校的散打赛事,对散打造成影响,有利于散打运动的传播,通过省级以上的比赛,树立学校的影响,从而加强领导对散打运动的认识。同时通过散打比赛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学习,提高技术水平。

4.散打教材与教学方法

市场上散打书籍都是竞技散打用书,它的教学方法、教学原则都总结于竞技训练中,不适应普通大学生使用,对不同兴趣、不同身体素质的大学生进行散打教学,方法应多样化。教材内容趋于过时老化;内容的设置不利于新时代培养人才的需要,也跟不上散打运动的发展,尤其是散打规则的变化,近年来,散打运动在党和政府、广大武术散打工作者和爱好者的努力下,散打运动发展迅速,散打规则的变化也是与时俱进,教材的使用制约了学生对新知识、新信息的掌握。不利于理论指导实践。应以健康与娱乐为主线创编一本“健康散打”教材。

二、结束语

正如刘三元先生所云:“弘扬民族文化的误区,最核心、最根本的在于我们不是缺少优秀传统文化,而是缺少优秀文化的教育”。根据散打运动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对抗性、观赏性,它是一项年青人喜爱的运动。大学是传播武术散打的主要途径之一,大学也是年青人接受系统教育的最后一站,所以作为文化传播中心的大学进行散打文化传播,有着重要意义。现在的学校体育中,民族传统的东西太少了,缺的就是这方面的教育。

武术散打的传播与发展问题,不仅有利于民族文化在具有高文化素养的大学生群体中传承,弘扬民族精神;而且能通过武术散打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作者单位:王晓明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邓丽娟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毛洪生 南昌铁路警校

参考文献:

[1]杨祥全,姚静辉.武术发展分化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6,6:89-91.

[2]洪浩.竞技武术的概念界定与本质新论[J].体育学刊,2005,12(5):53-55.

篇5

关键词:竞技体育;奥林匹克精神;异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以现代奥运会为标志的竞技体育已走过百年历史,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提出了“一切体育为大众”的体育人文思想,把参与比取胜更重要,以人为本,对个人的尊重和对人的颂扬作为奥运会的核心理念。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政治工具化、过度商业化、彻底职业化的现象日趋明显,产生了与奥林匹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维护人类尊严与和平”的宗旨相违背的竞技体育异化现象,如兴奋剂、、黑哨、假球、运动员资格作弊等。竞技体育异化问题影响着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使竞技体育回归正常的轨道,是学界和体育界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竞技体育异化之内涵

alienatio作为异化一词的来源,有着“让渡、转让、疏远、脱离、分离”等涵义。17―18世纪至今,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们对异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黑格尔首先将异化问题上升到哲学高度,他认为异化是指主体和客体相分离,相对立,主体因为内部的矛盾运动派生出否定自身,与自身相对立的他物,并且反过来压迫和控制着主体的过程,这里的主体是绝对精神。费尔巴哈则指出主体是拥有类本质的人,神的本质实际是人的本质,上帝就是异化的人。批判上帝与宗教异化是其宗教异化论的主要内容。而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论在前人基础上给予异化以新的内涵,揭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异化的四个形式: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劳动过程的异化、人的类本质异化、人与人的异化。马克思认为,主体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客体脱离并独立于主体,成为控制、束缚并奴役着主体的异己力量。马克思通过批判异化劳动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综上所述,异化就是主体所产生的客体脱离、独立于主体,并成为异己的力量反过来支配、控制并奴役着主体。

竞技体育是以人为主体的身体活动,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观众都是参与竞技运动的主体。竞技体育是指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去挖掘与发挥人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能,将征服技术高峰和创造优异成绩作为主要目的一种活动过程。竞技体育异化是指主体参与竞技体育活动过程中,产生与竞技体育本质与宗旨相背离的因素与现象,这些因素与现象反过来控制与束缚着主体,从而阻碍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竞技体育的主体在这种异己力量的支配下,会丧失运动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成为畸形化竞技体育的“奴仆”。

二、竞技体育异化的表现形式

(一)竞技体育理念的异化

竞技体育以现代奥运会为标志,以“奥林匹克主义”作为价值理念。“奥林匹克主义”是顾拜旦提出来的,《奥林匹克》中对其定义如下: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创造在奋斗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奥林匹克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竞技体育理念的异化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竞技体育运动追求的“更快、更高、更强”,其内涵是号召人们本着奥林匹克精神奋力向上,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但现实中竞技体育的许多参加者却因为畸形地追求体育成绩而变得更低,更慢,更弱。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参加竞技体育运动对运动员身体造成伤害。为了追求突破身体的极限,运动员经常超出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尤其是身体的再生恢复能力进行训练,造成在高强度高负荷的训练下运动伤害的比例不断增大,使运动员成为身体健康最糟糕的一个群体。许多运动员不是因为年龄的因素而退出赛场,而是由于身体的伤残过早地结束了他们的运动生命,当运动生涯结束时,身体留下了余生都难以治愈的伤痛,一些运动员甚至因严重的伤残而影响了一生的生活。其二,金牌生产线上的运动员因过分追求体能、技术、成绩而忽略了人的全面发展,导致人的个性丧失和片面发展。运动员成为了竞技的手段,丧失自由意志和兴趣爱好,对运动成绩的追求而不得不放弃其他方面的发展,运动员的其他潜质被抑制。许多运动员将精力投入到专项训练中而造成文化课学习的缺失,退役后没有一技之长无法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生活由此陷入困境。前有退役后沦为搓澡工的全国举重冠军邹春兰及沦为地摊摆卖者的国际马拉松冠军艾冬梅,后有在地铁通道卖艺的世界大运会体操冠军张尚武。

2.“参与比取胜更重要”,顾拜旦认为,“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不是实现征服而在于尽力拼搏。”参与竞争重于获取优胜,优胜是暂时的,竞争却是永不会停止的,参与竞争才可能获得优胜,即使始终达不到优胜的目标,仍然能变得比以前更快、更高、更强,表现出挑战者积极进取的意志与勇气。而在我国竞技体育领域一度出现“胜利至上,金牌第一”的倾向,为了追求运动成绩,比赛场上的技术竞争愈演愈烈,比赛的球队要选择或避开下次比赛的某个对手,在比赛中通过打假球和无故弃权的技术手段来获得本队追求的利益。打假球者是为了自己能取得好成绩好名次,可以获得表彰、受奖励、受提拔。“假球”却是对观众的欺骗,比赛把追求功利的结果放在首位,使运动员丧失了积极进取的精神,使激烈的比赛变成了“慢动作”,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对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效应。如伦敦奥运会羽毛球比赛中,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组合于洋、王晓理涉嫌在小组赛中消极比赛以选择淘汰赛的对手,结果被指控“未尽全力争取胜利”而被取消参赛资格。在此之前,人们记忆犹新的是羽球队的各种“让球”和“战略性退赛”早已打着“合乎规则”的旗号而一再重演。

3.“奥林匹克主义”强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创造在奋斗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但我国由于体育管理体制化的原因,许多情况下弱化了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和精神愉悦。参加竞技运动不能直接与参与者的幸福联系起来,即在体育参与过程中不是始终肯定自己,而是有时否定自己;不是始终感到幸福,而是有时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有时使自己的肉体与精神受折磨。在“为国争光”,“为荣誉而战”的舆论氛围下,运动员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身后一个庞大的集体,运动员的神经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有时被迫被动地参加体育竞赛,失去了个体主动性,赛场上一旦受挫就会遭受沉重的打击,给自身的身体、精神以及社会带来挫败感。如体操冠军杨波因社会舆论压力过大对训练和比赛充满恐惧和厌恶,造成心理抑郁渴望成为清洁工;雅典奥运会110米栏冠军刘翔,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起跑线上放弃比赛而中途退赛,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在跨过第一栏后因受伤而走完全场,这次的失败使一个被寄予了太多期望,曾经因金牌成“神”的运动员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和责怪,似乎从英雄变成了“罪人”。

(二)竞技体育过程的异化

竞技体育过程的异化,是指参与者为了追求好的成绩,在运动训练及比赛的过程中运用非理性、非科学、非人性甚至非法手段而导致的异化。异化的内容主要包括运动员培养上的非人性化、高科技手段运用的不合理,体育竞赛的不公平竞争与体育暴力事件等。

1.运动员培养上的非人性化。完整人格的塑造对于一个个体至关重要,运动员首先作为一个人,应接受完善的教育。然而,在运动训练的实践过程中往往仅重视人的生物属性,却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使运动员成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一些教练员为了片面追求优异成绩,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采用非人道的方法和手段,采用打骂、惩罚、侮辱等不尊重运动员人格的言行[1]。训练中不顾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极限,在训练中加大运动负荷,给运动员肉体和精神上带来巨大伤害。

2.高科技手段运用不合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科技在体育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人类体育的发展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利用高科技手段取得比赛胜利,已经成为运动员取得胜利的依赖和寄托,纳米技术、仿生材料等被广泛应用于体育装备的研发,改进后的器材和设备性能更加优越,如“鲨鱼皮”泳装、玻璃纤维撑杆、刘翔的红色“魔鞋”等都为运动员的获胜提供了可靠保障。新装备的出现必然会增加运动技术的难度,对运动员的训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运动员的生理与心理负担,难免会出现运动损伤的现象。另外,在训练和比赛中使用各种兴奋剂,通过提高人的生理能力从而提高运动能力,获得超出人的运动能力极限的成绩,兴奋剂的使用会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甚至引发死亡。还有通过“基因疗法”提高运动员体内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技术,竞技场变成了科技实力较量的赛场。运动员对科技的过分依赖将导致竞技体育领域中新的不公平现象出现,违背竞技体育精神和体育伦理。

3.体育竞赛不公平竞争。竞技运动的过度商业化使“金牌”增值,金钱的诱惑使运动员、教练员与裁判员参与竞技运动的动机发生了改变。竞技比赛不仅是运动员之间的竞争,也是多个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竞技运动变成了商品,成为牟取个人利益和小团体利益的工具。为了获得胜利,竞技运动的参与者在体育竞赛过程中可能采取各种不正当或非法的手段。黑哨、现象即是其中之一,运动队、裁判员、运动员之间与赌博集团在金钱和荣誉的驱使下相互勾结,进行暗箱操作。运动员资格作弊更加泛滥,通过改变运动员的年龄、身份以获取有效资格参加比赛,进而为某一地区、团体获得奖牌,如职业运动员参加业余比赛,成年运动员参加青少年组的比赛,这些不正当行为使比赛失去意义,严重违背了体育竞赛的公平、公正原则,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2]。

4.体育暴力事件。暴力行为是竞技运动对象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对身体、精神、物体的强制力和侵害行为,包括竞技场上队员和球迷的暴力行为。虽然在一些对抗性比较激烈的体育运动项目比赛中规定了“合力冲撞”的内容和范围,但是随着比赛激烈程度越来越高,运动员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而有意无意地去侵犯、伤害竞争对手的事件时有报道。由于比赛中裁判判罚失误或运动员不冷静的行为,也时常会引发球迷、裁判员和运动员间的暴力行为,如1995年中国足球甲A联赛山东主场对阵北京和上海的两场比赛中,球迷对裁判员和对方运动员扔饮料瓶造成运动场的混乱。体育暴力事件违背了体育道德与竞技体育的宗旨,给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了灾难。

(三)竞技体育结果的异化

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指出,奥林匹克运动要发挥教育功能,就必须通过英雄或榜样的示范引导作用,其目的不在于打造精英,而是要教化民众。而竞技体育发展到今天,我们深感商业化和政治化对竞技体育的影响,竞技体育已成为政治和商业的附庸,逐渐丧失了其原有的文化教育本质。竞技运动的过度商业化促使运动员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通过各种不公正的手段从事体育竞赛及其他商业活动,丧失了其对体育和竞技运动本身的兴趣,进而在物质利益的追逐中不仅损害了体育活动和竞赛本身的纯洁性,而且使之成为商业运作的工具,从事运动的人也沦为金钱和物质利益所奴役的片面发展的人,导致运动员“以成败论英雄”,成功者成为社会的精英,失败者成为社会的弃儿。长期以来,中国竞技体育沿袭着前苏联的举国办体育的体制模式,由国家高度集中管理,举一国之力培养少数运动员,忽视了大众体育的发展,虽然在竞技体育上取得了辉煌,为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利益,但是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20多年来持续下滑却是不争的事实。过度关注抽象的群体利益,高水平竞技取代大众体育,忽视人文关怀,忽视体育为百姓生活服务所需要的批判理论和精神[3]。

在竞技体育的发展过程中,竞技体育及其结果在两个方面发生了本质性变化:第一,人在体育运动中的地位从目的演变为手段,这种现象的实质即是人的本质异化现象。第二,人在体育运动中的结果发生了质的改变。运动的结果应该是由运动员自身的运动能力的“对象化”反映人的本质属性,但是借助兴奋剂等有违体育道德的物质及通过非法的手段获得运动成绩,与其说是人的运动能力的客观反映,倒不如说是兴奋剂等药物在运动中所发挥出来的药力效能。此时,人已经不再是比赛的主角,完全丧失了人的主体性地位,这与其说是运动员本质的“对象化”,不如说是运动员本质的异化。

(四)竞技体育人的异化

发展体育,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即是指在本体上人是竞技体育的主体,在价值上人是实现竞技体育发展的目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通过竞技体育不懈地追求,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全面发展自我。以人为本指本体上“人是主体”,价值上“人是目的”,人类通过竞技体育而不懈追求的目标就是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全面发展自我,不断拓展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4]。

在科学理性的僭越中,现代人成为只有“理性”而无“人性”的专家,成为了技术的工具。体育借助着科技开发着人体的机能,挑战着身体的极限,实现着对身体的全面控制和规训。人的情感和自由受压抑,不再去思考和改变自己,变成了运动技术控制和利用的工具,成为了缺乏批判意识和思想的单向度的人[5]。现代竞技体育以提高运动成绩和报酬为目的,“见物不见人”,出现人的物化。运动员的身体和生命成为创造物质财富的资本,运动员之间、运动员与教练、运动员与裁判之间也变成了市场利益的交换关系,人的自我确认和价值认同依赖商品交换的社会关系,裸的利益关系与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导致竞技体育领域中人与人关系的全面物化。

三、竞技体育出现异化的原因

(一)政治因素的影响

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指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以人类的共同利益为重,通过没有任何歧视、以友谊、团结、公平的奥运精神来彼此了解,通过体育运动来教育和培养世界公民”,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为建立和平与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随着历史的衍变,竞技体育越来越与国家、民族形象紧密相关。在“民族主义”、“金牌至上”与“为国争光”的意识形态引领下,竞技体育成为了国家之间经济、文化、科技与国力比拼的舞台。竞技体育的政治功能日益被强化,已经成为国家政治和民族地位的象征,奥运会奖牌也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展现,成为了少数体育参与者获得地位、功名和财富的工具,已失去了竞技体育的本真涵义,友谊、团结、公平、公正已沉沦在国家荣誉的海洋里。

(二)竞技体育商业化和职业化的冲击

在第一部《奥林匹克》中,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先生就明确了“业余主义”的定义:“凡以竞技运动为职业及曾经或现在靠竞技运动获得金钱者不得参加奥运会。为此,奥林匹克运动会永远不设金钱奖,只设荣誉奖。”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竞技体育的过度商业和职业化使人“物”化了,金钱和名利成为支配人的力量,体育价值变成了在金钱交易下的商品价值。运动员有着为获得高额回报的心理而进行体育竞赛或从事其它商业活动,完全丧失了其对竞技体育本身的乐趣,为了追逐物质利益而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去获取胜利,破坏了竞技体育的公平竞争原则,背离了竞技体育的初衷,失去了体育运动和竞赛的纯洁性,使之成为商业运作的工具,最终,从事运动的人也沦为金钱和物质利益所奴役的片面发展的人。

(三)科技的异化

挖掘人自身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竞技体育的终极目标。现代奥运会一定程度上蜕变成参赛国的科技竞赛场,他们将高科技广泛运用于竞技体育中,通过改善人类自身的体能和外在的运动环境,最大限度地突破人体的极限而取得最优异的运动成绩。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应用的科技含量越高、设备越先进,就越有可能在比赛中获得胜利而成为竞技体育的最强者。对科技的过分倚重会造成体育价值目标的偏离,注定了竞技体育赛场中公平竞争的丧失,导致一系列不公平现象出现。试想,当基因注射、服用兴奋剂与纳米包装的运动员与自然人同台竞技时,谁将是胜利者?科技的主宰地位的确立,使人失去了竞技体育中的主体性,人成了技术的奴隶[6]。

(四)人文精神的丧失

竞技体育的人文精神指以人为主体,通过体育运动来诠释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注重运动主体精神与意志品格的形成,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中国的竞技体育缺乏人文主义精神,竞技体育形成了两级分化:一面是体制内集权管理的“为国争光”。普及是为了提高,提高是为了夺金牌,金牌是中国竞技体育倾注最大热情的追求。金牌效应导致金牌生产线上的运动员的个性丧失和片面发展,非人道的魔鬼训练和比赛不仅给运动员的肉体带来巨大的伤害,而且给运动员的精神也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运动员的身体和生命成为用以创造物质财富的资本,生命在这里成为了可以交换的物品。另一面是体制外失控的“丁俊辉现象”和足球市场化后的“假、赌、黑”现象。为了获取经济利益采用各种不正当手段去赢得胜利,严重违背了体育道德与奥林匹克精神,成为阻碍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马克思对分工后大生产强制人、奴役人、束缚人的丑恶现象的批判,正是人们现在努力摆脱体育之重视经济、社会效益,只强调形象工程、金牌、奖金而漠视体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忽视体育为百姓生活服务所需要的批判理论和精神[7]。

四、消除竞技体育异化的对策

(一)弘扬人文精神,回归体育本质

竞技体育的参与主体与体育关系失调,导致人与人关系的全面“物化”,使人丧失了主体性,成为了追逐名利和金钱的工具,与奥林匹克精神和竞技体育目标相违背。而竞技体育的人文精神是以建立平等、公正、团结、合作的关系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竞技体育始终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加强对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及管理人员的人文和道德素质的培养,使竞技体育参与主体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提高他们的主体性意识,自觉抵制体育的不正之风,回归竞技体育的自由、人性、道德与公平的本质,使竞技体育可持续地向前发展。

(二)合理控制商业化,建立良好的竞技体育环境

商业化如一把双刃剑,对竞技体育的发展起着正负两方面的作用。过度的商业化会严重干扰竞技体育的正常进行,商业利益渗入体育竞赛,甚至商业化控制比赛,会使竞技体育被扭曲和异化,造成对竞技体育竞赛的本质特征――公平竞争的破坏,违背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崇高理想。事实上,竞技体育的运动员职业化,其重要因素也是商业利益。正确引导竞技体育的商业化,使竞技体育在商业的驱动下具有生机与活力,使其为竞技体育服务而达到互利互惠。同时,反对过度的商业化,反对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的对体育比赛的控制与操纵,保证竞技体育的公平与公正。

(三)加强法制建设,健全完善并严格实施体育法律法规与管理条例

加快体育法制建设的步伐,既是国家与社会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新时期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8]。为了巩固我国体育改革的成果,推动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我国于1995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制定了在体育运动中严禁使用禁用药物和不正当手段,竞技体育纠纷通过体育仲裁机构负责调解、仲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竞技体育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针对这些新问题,应加强体育的立法工作,修订和完善体育法律法规,加大依法治体的力度。积极宣传体育法律法规,加强体育法制教育,提高竞技体育参与者的法律意识。加强体育的执法工作,针对体育界的违法现象应启动司法介入程序,通过国家法律手段整顿体育市场,对体育商业化过程中被“物欲”思想左右的违法者,进行严厉而公正的法律惩罚。

五、结 语

综上所述,现代体育成为了赋予竞技性、体现职业性、充斥权力性、流溢商业性的功利化及组织化活动,竞技体育的异化现象有越来越严重的倾向。这种异化现象违背了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宗旨和基本理念,脱离了竞技体育作为一种人类“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文化精神的初衷。竞技体育的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健康、自由、和谐的发展,走上“关怀人,发展人”的道路,其价值核心是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理想,其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当前形势下,必须对竞技体育异化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批判,以唯物主义辩证观理论指导竞技体育的发展,让竞技体育回归正常的发展轨道,使体育回归人文性,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竞技体育始终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实现体育的“返璞归真”。

为此,要合理控制竞技体育的商业化,保证竞技体育的公平与公正;要提高竞技体育参与者的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严格按比赛规则进行比赛和执法;要遵守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与宗旨,使竞技体育走出异化的漩涡,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焦现伟.关于竞技体育异化理论的探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20(3):22-24.

[2] 庞建民.对竞技体育中异化现象的分析与研究[J].北京:体育文化导刊,2007(1):47-49.

[3] 赵永平.竞技的秩序意蕴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69.

[4] 刘湘溶,刘雪丰.当前竞技体育伦理问题及其实质[J].伦理学研究,2006(3):88-91.

[5] 徐成立.科技时代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困境与超越[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127.

[6] 李培超.绿色奥运:历史穿越及价值蕴涵[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2.

篇6

关键词:中国竞技体育;主要问题;对策

1.中国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竞技体育公平竞争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

高水平的竞技体育比赛,是竞技体育的窗口,它具是竞技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竞技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竞技体育通过竞赛向人们展示体育运动的高雅优美,转达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表达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竞争精神,特别是世界高水平的运动会还能为国争光、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但是随着竞技体育比赛的广泛开展,社会的参与度不断的提高,急功近利、唯利是图、锦标主义等常常影响到竞技体育比赛的赛场内外。例如虚假年龄、假球、黑哨、兴奋剂、裁判贿赂、、竞技场上的斗殴等丑恶现象时有发生,扭曲了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降低了竞技体育的社会效益,给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在系统内运行,使得我国竞技体育竞赛环境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对诸如、贿赂裁判等丑恶现象难以取证和得到有效的防止,导致净化竞赛环境的困难,因此,“加强竞技体育竞赛环境的法制建设已迫在眉睫,既有利于净化竞赛环境、保障竞技体育的良性发展,又有利于提升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发挥竞技体育的社会效益”[1]。

1.2高水平运动项目的职业化发展与原有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冲突

中国职业体育是政府推导型的职业体育。职业体育是一种高度专业化、商业化了的高水平竞技体育,其核心是职业体育赛事的运作和推广。职业体育赛事是以体育运动为基本手段,高度专业化、商业化和市场化了的竞技比赛活动。它也是职业体育向社会提供的最为重要的体育服务(产品)和“经营品种”。可见,职业体育具有市场性、商业化的本质特质,以实现职业体育联盟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些与原有举国体制的计划性特质,以及公益目标形成了冲突。从实践上看,这种冲突表现为: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多种性质并存、俱乐部产权模糊、职业体育产品二重性、职业体育联赛受制于“金牌战略”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举国体制的同时,创新机制,促进不同利益目标趋向职业体育的健康发展。

2.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对策

2.1挖掘竞技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充分发挥竞技体育运动的社会效益

竞技体育运动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可见,竞技体育本身就是文化,它是由竞技体育物质文化(比赛器材、场地、规则等)与精神文化(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价值等)构成。现代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大多起源于西方,因此现代竞技体育不可避免地打上西方文化的深深烙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主要在于软文化(精神文化)的差异,因此,现代竞技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文化,在中国传播开展,也一定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中国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中国式竞技体育的软文化,正是这种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软文化构成了我国竞技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

竞技体育能产生超越体育本身的巨大精神力量和社会影响力[2]。一方面,竞技体育软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理念、道德水平、精神力量能作用于竞技体育本身,提高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力,如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能激励运动员、教练员不断挑战人类极限;另一方面,竞技体育软文化将对社会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国体育健儿为中国社会发展贡献出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能激励着人们为国争光,顽强拼搏。竞技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如体育精神等,可以通过运动员明星得以展示,通过运动项目、体育团队品牌来塑造,让人们认同和接受。同时,应加强竞技体育与媒体的合作,通过广泛的宣传,充分发挥竞技体育的社会效益。

2.2坚持改革开放,实现中国竞技体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竞技体育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发展。同时,竞技体育演进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3]。竞技体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竞技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竞技体育源于社会,其必须根植于社会才能获得发展的动力和生存的空间。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已纳入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这将从根本上保障竞技体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北京奥运会的巨大成功,充分展现了竞技体育运动的魅力。奥运会后,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是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对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更高要求。打造竞技体育强国的核心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竞技体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3以竞技体育促进群众体育,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共同发展

要实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就必须以人为本,注重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要认真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体育在人民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新特点、新定位,根据社会环境新变化,着眼于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新追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让更多的人享受社会进步和体育发展的成果。中国体育应坚持以增强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但现阶段与实现目标所需的体育资源严重不足,后奥运时代,在2008年奥运会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上,应踏踏实实地加大群众体育发展的投入,提高体育服务质量和全民健身的科学指导,满足人们休闲娱乐和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努力提高群众体育发展水平,以竞技体育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

2.4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加快中国特色的协会制实体化进程

中国特色的协会制实体化就是使协会逐步成为自主决策、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自负盈亏的社团法人。各级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全权责清晰,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体育的政策和规划制定,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上来,通过法律规定对各协会进行管理,行使建议权、指导权、监督权和审计权。尽管我国目前的体育单项协会还没有完全成为责、权、利相统一的独立核算的纯社团性的实体单位,作为过渡形式存在的项目管理中心集政府、事业、社团管理职能于一身,但协会的实体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单项体育协会管理体制的必然趋势。要是想协会真正的实体化就必须逐步下放对竞技项目管理的权力,实现政事分开,突出行业协会的作用和职责,努力加强行业协会的自身建设。

3.结束语

中国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竞技体育公平竞争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和高水平运动项目的职业化发展与原有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冲突。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对策是挖掘竞技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充分发挥竞技体育运动的社会效益;坚持改革开放,实现中国竞技体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以竞技体育促进群众体育,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共同发展;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加快中国特色的协会制实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体育强国战略研究[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10.

篇7

关 键 词:体育哲学;竞技体育;身体哲学;体育本质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5-0017-05

1 身体的失落:当代竞技体育本质的困惑与反思

1.1 竞之惑

早在达尔文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人之进化本质时,竞争这一由自然界的生存发展规律逐渐跨入人类社会发展之道的特性,便成为根植于人的社会发展进程且在社会环境中不断显现着更为抽象而深刻的发展张力。正如脱胎于为生存而竞争的动物竞逐活动的竞技体育,便是在人的身体活动基础上,使竞逐行为从纯粹的自在之物中解放出来,被有意识有目的地加工、改造和利用[1],从而成为人由动物属性承继而来的生存本能在其转化为社会性存在之后,所衍生出的一种更具规则性和目的性的独特竞争样态。

然而,原本纯粹而公平的竞争样态在当代社会的渲染之下,也如诸多学者所概述的那样陷入异化的泥潭,而不可避免地滋生出黑哨、兴奋剂之类扰乱竞技体育公平竞争本性的失范行为。利欲熏心与物欲横流被普遍认为是这一异化现象的根源所在,已有研究或是主张遏制商业化发展势头,以断绝功利色彩的侵染,或是认为应当淡化竞争的核心地位而以和平友好取而代之,皆是将竞争的异化归结于外界环境的侵染。正如黑哨和兴奋剂所能够真正改变的仅仅在于竞赛的结果,而不会改变竞技体育中公平竞争这一基本原则;物质功利等外界环境因素所关涉的也只是竞争的结果及其后续社会衍生问题,而并非是竞争这一竞技体育的内在本质属性本身。在此种本质内涵的引领下,竞技体育过程中所显现出的竞争本性,便更多的演变为在目的指引下的一种纯粹的对最终利益的探求和索取,在这一竞技体育的主要竞争形式中,便体现为将竞赛结果的获取视为自身参与其中的唯一诉求,并以此展开其竞技体育过程。作为竞技体育之参与主体的人,似乎在这般竞争诉求之下也更近似于一种竞争索取过程中所必须的物质化载体,一种达成竞争目的所必须的手段与途径,而逐渐丧失人最为根本的主体性与支配力。

1.2 技之思

竞争之本性的异化和误读尚且如此,在以科技为主导的现时代,竞技体育中同样秉承着其本质特性的竞技之“技”,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熔炉中溶入的更为积极而彻底。事实上,竞技体育中的竞争与技术之本质,也正是在彼此的发展与异化过程中不断驱动着自身变革的生发。战争的频发所引起的竞争与生存需求,使其有了更为专门化、标准化的身体训练之义;而闲暇引发的身体活动的游戏化形式的竞争内涵,则又使其在原有身体运动形式基础上不断产生更为丰富而复杂的竞技形式;随着竞赛这一竞技形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竞争程度的不断升级也便不可避免地促生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复杂化。

竞争与技术间如此这般的互动性发展,固然使得竞技体育内容愈发丰富多样。如今的竞技体育技术元素,似乎更近似于一种身体运动形式的分割和僵化。人们不断地将运动项目中所囊括的各项技术尽其所能的精细化,从而构建出各自独立且处于不断升级变革、标准化身体运动形式,来分别进行最为精致而机械化归训练。而为了最为精致完美已达到与对手抗衡的程度,这些分裂的身体运动技术便更进一步地展开了其对重复性和机械性训练的需求。不断加大的运动负荷和技术难度,则秉承着竞争目的根本需求,以追求极限与超越自我的名义而在这一过程中毋庸置疑地矗立于竞技的顶端,促生着越来越多的标准化、机械化运动的身体。而当愈发完美而精致的身体竞技形式展现之时,在审美乐趣和身体运动之愉悦体验生发之余,人们是否也会对自身这具被技术所操控着的躯体而感到一丝的无助和失落呢?

1.3 体之问

那原始而朴素,徜徉于竞技乐趣与运动中的身体之生命体验的人的存在,在如今这般逐渐沦为竞技手段和途径的机械化竞技体育过程中,也早已如技术化社会生存状态中愈发空虚而失落的精神世界那般了无踪迹。而当人们回到竞技体育的发端去追根溯源时便不难发现,这种人之主体地位的确立,事实上更是对于体育这一以身体运动为根基的人类生存方式的一种独立而特殊的生命活力的突显与生发;是在竞技的过程中,使人在身体的运动体验中逐渐感知到那有如心脏跳动与血液流淌的生命存在感,在身体运动极限时体验人对于生存在渴望,又在与他人的身体对抗之中体验人对社会生存竞争本质的承受。因而,竞技的本质唯有在身体运动的过程中才会真正得以显现,也唯有在身体运动的生命活力的释放与促生过程中,竞技体育之“体”的存在才会真正被人们所感知和体验。竞技的一切源于身体的在场,更源于这种特有的运动着的身体存在感。

2 身体的显现:竞技体育中身体的释放与生成

2.1 竞技体育的身体存在与能量积蓄

哲学中的身体,首先意指的是其物理性存在的躯体概念。人们依靠身体去体认事物的表象,去体验生命的存在,去探究自身的存在与发展。这种生物性基础的存在,一如身体中那持续流动着的血液一般,是人的发展所最不可或缺的客观存在。身体的概念,也正是在这种客观存在的界定与推崇中才得以显现和确立。德勒兹认为:“身体就是强力,就是力和力之间的冲突及关系,就是物质性和生命性的肉体所固有的感受性、自发性、表现他者的能动性、超越肉体自身的思维性和自我性。”[2]这种以力为名的哲学概说,实质上是将身体的客观存在进一步上升至生命体验的层面,将生命本质的活力与动力化作为身体更具主动性与积极性的作用力,从而得以在生命的演进中不断地释放出来,推动着人的发展。身体不再是一种僵滞不变的实体,而是在与自身、世界的交互中发展的。在这一动态过程中,身体所承载的既是人的现实生活及其历史印记的积累与延续,也是对未来生活的积淀与储备。它既会随着生命的兴盛和衰微而延续着时间性的变迁,也会随着生活内容的承载和丰富而生成着自身独特的身体内涵,生成着不断变化也不断充实着的、真正融于人的生命体验中的身体存在。

而身体之于竞技体育的根本性与必要性,也近乎是一种不容置疑也不言自明的基本属性。即便是在学界对于竞技体育之起源的问题仍旧纷争不断的现时代,无论是“游戏的诞生、宗教的演变、战争的激发,抑或是劳动的需求”[3],竞技体育的起源都与身体活动的形成有着最为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性。自动物属性的逐渐脱离与演变之始,人类便在进化的过程中不断地塑造与改变着其自身独特的身体存在。而受其生物本能驱使,人类的这种独特的身体塑造也不得不顺应着生物界适者生存的定律,而为身体的存在锻造着各为其用的生存技能。身体的各种活动形式便是在这样的生存需求下诞生,且逐渐形成为人类的生命存在最为基本的表现形式。

然而,早期的身体活动形式虽多样,却显得过为分散而杂乱。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与扩张,个体的身体活动需求也随其生存需要而各有不同。这使得人对于自身生存所必须的身体活动形式产生了技能化与专业化的现实需求,从而促生了将身体活动之基本表现形式加以抽象化与规范化的体育。体育“不再是生硬的重复人的身体活动形式,而是抽象的、象征性对其加以反映,因而也更加自由而具有创造性”[4],基本身体技能以身体练习的名义承载着人类社会日趋增长的生存需求,而生成着作为“人体基本活动能力的所谓身体素质,即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性等能力”[5]。体育能够赋予人们的身体以更多的专业化、针对性的练习,也能够由此产生更为坚韧的社会生存能力。因而,伴随着生命的延续,体育的过程也日趋呈现为一种身体经验的积累以及身体能量的增长与聚集,继而使人的身体变得更为强壮和坚实,也更具人之本质的生命特质。

2.2 竞技体育的身体释放与力的生成

竞技尊奉“大自然最基本、最恒定不变的法规”[6]的体育活动规则化表现,近似于动物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法则,致使人的体育活动在基本身体练习的意义之上,产生了人与人之间在身体层面的比较意蕴。这种比较不仅是一种游戏意义上的狂欢,更是一种争夺状态中对身体卓越的追求与体现,是有着明确胜负观念的身体竞争。也正是这种明确的胜负观念及其相连带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才使竞技体育较之体育活动本身而言,有了更多的目的性和竞争性。

而对体育活动本身所引发的身体能量而言,这种目的性和竞争性的融入,便进一步地等同于对其能量积累的衡量和比较,等同于对其所演化而成的生命力与生存力的比较,继而在宽泛的社会意义上也等同于为人与人之间能力的较量。因而,在这种身体竞争性的驱使下,人想要在其中占据优势地位,便不得不将自身的身体能量释放出来被他人所感知,将身体内储存的生命力释放出来,以彰显其优于他人的生存力。此时的竞争所凸显的已不仅在于身体的抗衡,而更像是一种人之生命本质的张扬,一种以力为名的自我宣告。正如拳击运动中持续以双手护头来承受对手接二连三重拳冲击的拳手,其每一次成功的出拳反击都是一种在竞争压迫之下的身体能量的爆发,一种自我身体力量的展现。在对抗中反击,又在压迫中生存,这种身体的直观竞争力无疑是人之生命力最为热情而激烈的释放。对身体而言,能量的积累是能量得以释放的必要前提和基础,而能量的释放则是能量能够进一步精炼成为能力的必要过程。这种动态的身体能量互动所引发的身体生命力的生成,也进一步地将竞技体育中的身体历练为一种生命活力的体现,一种生存力和竞争力的融合。而这种生命活力的动态生成性和创造性,似乎也印证着尼采对于身体之强力意志的表述:意志的强盛正在于那“生生不息的创造力量”[7]。

3 身体的认知:竞技体育中身心的调谐与超越

3.1 竞技体育的身体认知与身心调谐

然而,对竞技体育中身体生命活力的确立与推崇,在赋予其积极的生命意蕴时,却也使越来越多的观点倾向于将竞技体育的本质归结于机械的身体意义层面,将竞技体育看作是人的躯体进行的机械化身体活动,而与人的思维、意识等认知层面属性割裂。以至于身体的强壮与头脑的智慧之间被普遍的归结为一种反比例的关系,使竞技体育在社会意识形态中长期背负着思维与认知的欠缺这一莫名负担。而这也直接导致了一系列不良社会效应的频发,诸如对专业运动员文化素质的普遍质疑、对退役运动员工作能力的普遍否定等,竞技体育也长期被如此决断的价值观念所笼罩,而久不得其所。

实质上,恰恰是基于人的身体结构,人类才产生以自身的身体结构、身体行为、身体感受为标尺、标准和立意的诸多说明、解释和界定世界万事万物的名词、概念和范畴[8]。身体才是认知的核心载体,是认知得以生成并发挥自身效用的根本动力。身体认知所指代的由身体经验到意识生成间的通达,实质上是将身体不断经验着的事物及其相关记忆的积累视为意识生成的前提,而在人脑的进化中生成着相应的意象。大脑继而“从这些意象中抽象出同类意象的共同本质,从而形成图式(schema)或意象图式(image schema)”[9]。在这一身体图式和意象的生成过程中,身体的经验正是通过人的抽象思维能力转化为更具普遍意义的概念,才能够逐步构建着人的意识世界。这也正如梅洛·庞蒂提出的作为主体的身体概念所界定的那般,“意识只能是一种被体现的主体的意识,它只有与身体结合才有‘出场’的机会,被感知的世界不再是由主体所构成的意义的统一,而是肉身化寓居的场所”[10]。因而,在身体哲学看来,思维的运用和意识的产生实质上是身体经验的一种抽象化表述,是身体在其感受性基础上与他者及外在世界的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认知表现。认知是寓于身体之中的认知,身体也是贯穿于认知过程的身体。

正与之前所述的思维的普遍缺乏观点相左,竞技体育的本质不仅根植于身体活动的形式,更有着积极而全面的思维运用参与其中,是在早期体育活动中基本身体技能的基础上,历经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的浸染而逐渐形成的抽象化、规则化、技术化,且充满娱乐性与挑战性的体育行为系统,对于其规则化和技术化特性的强调在当代社会更为凸显。正如一场完整的足球比赛便有如一个构造精良的机械设备一般,其中每一个队员犹如是设备连接处不可或缺的齿轮,它的每一次运转都承载着自身的独特使命,推动着整支球队的前进步伐。

3.2 竞技体育中身体认知的超越与创造

竞技体育这种独特的认知属性之所谓独特,正在于它不同于纯粹的理性逻辑思维那般仅停留于事物的抽象化思考,而是建立在身体活动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积极运转而有序地调控着身体行为的变化。且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伴随有积极的竞赛心理作为辅助,从而得以构造出集躯体行为、思维与心理能力为一身的,真正基于身体本质的认知行为。这种根基于身体的认知,是更为接近、也更为彻底的体现出人之本质的认知,也是人的思维能力更为积极而全面的体现。在这一竞技性身体活动的过程中,身心在二元本体论上所固有的隔阂被彻底的打破,取而代之的则是更为完满的身心的谐调,以及在此基础上不断构建出的内在统一的身体存在。

长期以来,哲学中的身心关系所处的两难选择困境,迫使认知行为也过多的被归结于精神层面的缔造,被神圣化为一种抽象的思维意象,使其与人的身体存在间总是留有一定程度上的隔阂和阻碍。人们渴望去进一步地探究和感受自身独特的认知能力,却总是无法使其与自身的现实存在相关联。日常生活中简单的身体行为因其机械化意义而难以触及认知的层面,科技发达的现时代所广受追捧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则又集中于意识的层面而难以寻觅身体的踪迹,身与心在认知行为上的连接点因此也变得愈发的难以寻觅。

然而,这一连接点的根本性匮乏,在竞技体育中却似乎找到了最为切合的解释。在这种根基于人之身体的活动形式中,认知的位置得以从高高在上难以捕捉的意识世界具体化为身体的切实感受性,而演变为一种有形的认知体验,使认知不再是抽象化的意象存在,而成为了可把控的身体实践。人们可以在竞技体育的过程中切实地感受到认知行为的存在,也能够在这种身体认知的过程中进一步地体验认知能力对自身所引发的效应力。

4 身体符号:竞技体育社会表征与文化承载

4.1 竞技体育中身体的社会表征与符号

事实上,无论是身体的显现与释放,还是身体的认知与超越,都是针对人之个体的、抽象化的身体哲学解释。而从人的发展特性看来,更不可或缺的、更为深刻也更具现实意义的维度则在于人的社会属性。这一人之于动物更为凸显的特性,由始至终地贯穿于人类的历史之中。人由最初的个体而聚居、整合而融为如今逐渐扩张的社会环境,人的生活也伴随着社会的繁衍和变迁而变化,人的身体便也“终究是在社会之中的行动者的身体”[11]。正如福柯将身体器官的运转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形成与变迁相联系,而认为社会环境中意识形态的生成是人对自身身体的社会化建构;玛丽·道格拉斯认为:“身体是整体社会的隐喻,身体中的疾病也仅仅是社会失范的一个象征反应。”[12]这种生理与社会的双重属性对于人类而言,实则是一种“内在的、深刻的本质性关系”[13],是自其诞生伊始便贯穿其中的隐喻的本质。

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一如竞技体育中变化多样而又无法预知的赛场,人的能力和心态的调整往往随着场上环境和局势的变化而起伏不定,参与其中的人们只能适时地调整着自身的身体状态以应对竞争的侵袭;社会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法则,也有如竞技体育所特有的严格的竞赛规则、仲裁手段以及完整的规章制度体系,人们的身体行为既受其所制约,也受其所规范;社会生活对人的磨炼和改造,也有如身处棱角分明而冷酷无情的赛场生活,唯有拼尽全力的身体追逐才是对自身最为完满的褒奖。即便是在虽败犹荣的遗憾中落幕,对胜利的拼搏和追逐也必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存在。正所谓虽身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竞技体育中人们的身体状态正如同对社会生存的一种表征,身体在竞技中感受着社会生存的竞争和残酷,也在体育中磨练着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坚强意志和奋斗的勇气。

也正缘于如此紧密而深刻的内在关联,竞技体育中的身体在社会中也逐渐形成为一种抽象化的符号表征,一种以竞技身体及其精神内涵的显现为主要表象的符号系统。正如竞技体育中运动员所拥有的强健的体魄、健康的身体形象,已逐渐成为社会语境中对身体与力量的表征;竞技体育中迎难而上、顽强抗争、坚韧不拔的精神内涵,也逐渐成为社会中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精神的代名词;而竞技体育所独有的竞争和对抗之本质及其外在的竞赛形式,也使竞赛成为社会中体现竞争意识最为集中的表现形式。诸如此类的种种抽象化的体现,将竞技体育的诸多特性通过一种抽象的表述方式而聚集为有着明确指代性的符号,形成着力量、坚强、拼搏、竞争等特性为核心的身体符号系统。它们缘于竞技体育中的身体,也在这种社会化的符号系统中持续表现着自身的独特属性。而竞技体育也得以在这样的符号显现中得以从各自不同的角度阐释着自身的身体属性,拓展着自身,而成为社会语境中独树一帜的身体符号。

4.2 竞技体育的身体文化及其价值延展

这种社会符号系统的生成,也使竞技体育依靠身体的符号化表征而逐步构建着自身独特,也更为宽泛的身体文化。这一竞技体育的身体文化,涵盖越来越多的文化表现形式,也将以身体为根基的竞技体育属性充分地融入更为宽广的社会文化体系中,而逐渐达成一种更为彻底的文化渗透和价值生成。而这种内在属性的渗透与外在价值的生成,对竞技体育本身而言也正是对其自身本质属性的深化地扩充,是对竞技体育的文化表征的全新诠释。

早自古希腊时期开始,便有诸多以竞技中的身体为元素的艺术作品流传于世。无论是雕塑艺术中生动的形象刻画,还是诗歌艺术中对身体之美的赞誉,竞技体育中的身体都在文化呈现的过程中表述着自身独特的本质力量。而在文化空前繁荣的现时代,这种本质力量的呈现更近乎处于层出不穷且创意百出的发展状态。消费文化中竞技赛事的兴盛及其连带的球星效应早已成为竞技体育在社会中最为重要的文化表现之一;文学作品中也相继出现以竞技体育的竞争、拼搏等精神内涵为素材而构建的人物形象;影视作品则更将竞技体育的现实本身作为蓝本而搬上荧幕,通过镜头和胶片的审美化演绎而构建着与众不同的身体体验。一系列的文化表征的出现,使竞技体育在这种丰富的文化意象中得以不断完善,而身体也得以在这种竞技文化的引导之下更进一步地突显自身潜隐的本质价值。

西方哲学中身体的遮蔽、觉醒与突显的历史积淀,为身体哲学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深厚而久远的思想基础。而在此基础上,对身体哲学中更为本质的思想所做出的分析与阐释,却又使我们在对身体这一概念有了全新认识的同时,也对基于身体活动且又同样起源于西方的竞技体育本质有了全新的探究动力。无论是身体的释放与力的生成、身体认知能力的突显与超越,还是身体社会标准与符号的价值突显,竞技体育的本质都在身体这一深刻而复杂的载体之上有着更为深入而全面的体现。而这一身体哲学视域下的竞技体育本质维度的阐释,也为竞技体育深刻内涵的挖掘积淀着更为根本而丰富的财富。

参考文献:

[1] 聂啸虎. 关于竞技运动起源问题的哲学思考[J]. 体育与科学,1987,8(6):1-4.

[2] 张之沧.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身体观[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8(2):58-64.

[3] 席焕久. 体育人类学[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62-66.

[4] 颜绍泸. 竞技体育史[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

[5] 于文谦. 竞技体育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36.

[6] 路云亭. 竞技的本质[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6):461-464.

[7] 周国平. 略论尼采哲学[J]. 哲学研究,1986,2(6):18-26.

[8] 张之沧. 身体认知的结构和功能分析[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3):30-39.

[9] 费多益. 从“无身之心”到“寓心于身”——身体哲学的发展脉络与当代进路[J]. 哲学研究,2011,25(2):78-84.

[10] 王亚娟. 梅洛·庞蒂自然研究中的身体之思[J]. 世界哲学,2012。21(2):67-76.

[11] 郑震. 论身体[J]. 社会学研究,2003,31(1):52-59.

篇8

要:对我国运动员教育缺失、滥用违禁药物、裁判执法不公、假球、等竞技体育中的文化迷失现象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认为人文精神的缺失、价值取向的异化、过度商业化的冲击、体制的弊端、法律的缺位是导致文化迷失的主要原因,提出应让竞技体育回归本质、回归教育,完善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等对策。

关键词:体育社会学;竞技体育;文化迷失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7-0019-04

在社会群体印象中,竞技体育已经被“刻板化”,很大程度上被机械地同金牌、冠军、名次划上了等号,再加上奖牌在某种层面上作为考量职能部门成绩的唯一标杆,体育价值观的异化已经不可避免。竞技体育是现代体育的基本形式之一,形式上是通过竞技的方式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一种体育活动。这种对人的体质、体能、心理、运动能力的挖掘,有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但是,现代竞技体育越来越强调竞技性,商业化使得竞技日益功利化,金牌、成绩成为唯一的目标。为了体育成绩,运动员正常的文化学习被无情地挤压,九年义务教育在一些体校形同虚设。为了金牌,必要的道德教育被束之高阁,一“金”遮百丑,竞技体育中的使用兴奋剂、黑哨假球、等屡禁不止,且有蔓延的态势,足以引起我们的警觉。

1 我国竞技体育文化的迷失

1.1 竞技体育文化迷失的根源

奥运会主旨是人们要求通过运动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为社会服务。正如萨马兰奇所说:“由于体育运动有助于将身体置于为心智服务的位置,它在任何文明需求中都值得具有一席之地。”历史证明,“育人”是运动胚胎的教育属性,它是运动的生命线。运动若失去教育属性,“夺标”也将失去它的社会价值。当前,在运动员培养过程中偏重于抓体能、成绩等“物化”层面的“硬件”建设,忽视了“人格”的培养。中国竞技体育是在举国体制下创造了无数个辉煌,但仅仅使少数“体育强人”登上最高领奖台,而大多数人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而难以在退役后适应社会,成为“社会累赘”。

美国大学对体育人才的培训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大学生学习成绩达不到规定标准,无论运动成绩多么出色,都不能参加学校各类运动队,否则就属违法。这与我国的达到一级运动员标准就可以免试上学,某一运动项目特长可以降低分数录取截然不同。二者之间的反差,本末倒置。从而造成我国运动员文化水平越来越低。有研究指出,我国许多优秀运动员在20世纪50年代是大学生,60年代是高中生,70年代是初中生,到了80、90年代则成了小学生。目前,我国从事基础训练的青少年共有31万人,与成为明星的运动员比,这个基数很大。所以,解决好运动员文化课学习问题既是一种人文关怀,也是使竞技体育能对青少年保持一种持久的吸引力的保证。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先生的一句经典名言令人警醒,他说:“失去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失去教育的体育将走向歧途。”奥林匹克竞技的第一要素是体育,第二要素是文化和教育。各国普遍对第一要素十分重视,但对第二要素的重视程度则不同。但奥林匹克竞技决不是单纯的体育“秀”,如果忽视文化和奥林匹克教育,奥运会将失去它的灵魂。有的人太看重比赛的结果,强调夺取金牌,而忽略了文化教育。其实任何体育比赛,大多数人是失败者,成功固然带给人喜悦,但经历了失败的磨练,人会变得坚强,意志品质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在人生的旅途上才不会畏惧失败,从失败中奋起。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之下,大力推广把教育与体育相结合的奥林匹克思想愈发重要,如果忽视它,体育活动就必然出现偏差,兴奋剂、黑哨甚至暴力等不良行为将不断出现。因此,国际奥委会鼓励各国(地区)奥委会设立奥林匹克教育研究机构,经常开展体育文化活动,其目的是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1.2 竞技体育文化迷失的焦点

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些国家就把兴奋剂作为一种“战略武器”,用于体育赛场上的“和平竞争”,以证明其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多年来,大众传媒的关注和跨国公司的巨额赞助加速了高水平竞技体育的商业化。在大型国际比赛中获胜的运动员,可以一举成名,并且给自己带来大量金钱。荣誉、金钱,使一些无法凭自身实力取胜的运动员投机取巧,铤而走险,把获胜的希望寄托在兴奋剂的使用上。这些诱惑同样发生在教练员、俱乐部老板、体育官员和随队医生身上,因为他们的前程和经济利益与运动员的成绩有直接联系,许多证据表明,他们相互勾结,给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是兴奋剂猖獗的重要原因。如果将兴奋剂放到体育运动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就会发现,兴奋剂不完全是魔鬼创造出来的,它是竞技体育与人类社会各种诱惑撞击后生下的怪胎。竞技体育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职业化、商业化;竞技体育对人类自身体能极限的挑战和冲击的严酷性;竞技体育的社会功能及所产生的效益;竞技体育的政治功能及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情绪等等都有意无意地助长了兴奋剂的孳生。

从兴奋剂定义和兴奋剂目录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人们先从医学视角,后来从法律视角对兴奋剂进行揭示。反兴奋剂法律认为使用兴奋剂的行为破坏了以下体育价值:体育道德、公平比赛与诚实、健康、优秀的竞技能力、人格与教育、趣味与快乐、奉献与承诺、尊重规则与法律、尊重自己、尊重其他参赛者。其中,主要价值是体育竞赛的公平竞争和运动员的生命健康。竞技体育的本质属性是公平竞争性。竞技体育的目标要求运动员向生理极限挑战,这可能损害运动员的生命健康。竞技体育的目标使运动员的生命健康权利被忽视。美国已经有上百名运动员死于服用兴奋剂,受害人家属中无一人就生命健康损害而提出上诉(至少目前还没有见到这样的报道)。使用兴奋剂的行为既侵犯了运动员的公平竞争权利,又侵犯了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权利,任其发展,就会对竞技体育造成致命的破坏。正如原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所说:“使用兴奋剂不仅仅是欺骗行为,也是走向死亡。首先是生理上的死亡,即通过使用不正当的操作手法,严重(有时是不可逆地)改变人体正常的生理变化。其次是肉体上的死亡,正如近年来一些悲剧性事件所表明的那样。此外,还有精神上的死亡,即同意进行欺骗和隐瞒自身的能力,承认在正视自我和超越自身极限方面的无能和不求进取最后是道德上的死亡,也就是拒绝接受整个人类社会所公认的行为准则。”我们应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打击兴奋剂的斗争,但是反兴奋剂的斗争会十分艰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难以禁绝,但我们必须持之以恒。

1.3 竞技体育文化迷失的指向

吹“黑哨”是裁判员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所谓“黑哨”,是指体育运动竞赛中的裁判工作人员收受他人财物在执行比赛裁判过程中枉法裁判,造成偏袒一方,损害另一方荣誉或利益行为的总称。竞技体育商业化是我国体育进入21世纪后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竞技体育商业化的过程中,无论是对体育

工作者来说,还是对俱乐部而言,追求功利始终是他们的重要目标。中国职业足球联赛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比赛的胜负关系到俱乐部的经济收人和未来发展。各职业俱乐部之间为了生存和竞争,就有可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俱乐部向裁判送“黑钱”,使自己的球队“成绩”上涨,以假象来赢得球迷支持、增加广告收入,事实上,这隐含着体育衰败的危机。因为个人对财富、金钱的欲望极度膨胀,俱乐部和裁判员在重大比赛中暗箱操作,“黑哨”便由此产生。中国赛场发生的一系列的不公正的判罚事件并不是单纯的“自然灾害”,根本原因是裁判们在赛前收受“黑钱”后作出一系列不公正判罚。尽管有人认为它不过是足球界可以自我处理的“家丑”,但是,你出黑钱我吹黑哨的丑态与那些花钱买官的权钱交易何其相似。它不仅可以葬送中国足球,更是肆无忌惮地破坏着我们这个社会正在建立的公平和公正的原则。诚信缺失现象破坏了竞技体育中的公正原则,严重影响到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公正原则是奥林匹克竞争的行为规范。奥林匹克精神蕴含了公正、平等、正义的内容,承认一切符合公正原则的优胜,唾弃和否定一切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而诚信缺失现象正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表现,它从根本上背离了奥林匹克精神中的公正公平原则。

2 我国竞技体育文化迷失的对策

2.1 弘扬人文精神,让竞技体育回归本质

人文精神是以建立一种平等、和谐、互利、合作的关系为目标,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而竞技体育的文化迷失导致了人与体育关系的失调,作为主体的人渐渐被异化,成为追逐名利的工具,这与人的发展和达到竞技体育的目标背道而驰。所以竞技体育要弘扬人文精神,树立运动员的主体意识,坚持在竞技运动中“以人为本”,确保竞技体育始终为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服务。在竞技体育运动中,首先应该满足人的身心健康要求,通过人文精神的回归,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竞技体育参与主体的权利意识;在竞技体育参与主体之间建立平等、和谐、互利和合作的关系,使竞技体育的发展保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注意科学训练手段的运用,注重运动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立。要对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观众以及管理人员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体育观,摈弃虚假的价值观和非理性的价值意识,唤醒他们的主体性意识,自行抵制不正之风和违禁药物的使用,让竞技体育回归其本质。其次,必须制订出完备的法律,加大惩戒的力度,正确引导和规范竞技体育商业化;最后,加强宣传教育,使人们意识到服用兴奋剂的危害。竞技体育是神圣的、公正的,每个体育人只有通过提高自身素养,严格按规则要求比赛和执法,才能造就一个良好的竞赛环境。

2.2 竞技体育全面回归教育

当前中国竞技体育应切实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有效提高运动员的人文素质。“体教结合”问题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解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更是涉及到我国训练体制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涉及到我国竞技体育如何健康发展、持续发展根本性问题。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2001--2010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国家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坚持走体教结合的道路”,优秀运动队伍建设要“逐步向院校化过渡”。“体教结合”是一种以培养攀登世界运动技术高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体育”人才为目标的新体制。运动员作为社会的人,必须具有社会的属性。随着运动员在体育竞技中对金牌及其附属物质利益的追求,他们的主体地位就可能日趋下降,原本作为竞技主体的运动员却成了金钱和物质的附属物。在这样的环境下,竞技的人文思想和科学理念要逐步实现,复合型的竞技体育运动员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运动员应该成为“智体型”运动员,体育与教育的结合对培养“智体型”运动员将起到根本的作用。

为了使竞技体育持续健康发展,可以使竞技运动逐渐回归高校。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尽可能多地举办大学生联赛,可以使我国的校园竞技运动文化底蕴更深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发达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虽然各有千秋,但其共同点是“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吻合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通过小学一中学一大学或实业团体来发掘优秀的运动员。美国竞技体育主要由专门的社会组织和私人企业依照1978年颁布的《美国业余体育法》开展工作。美国竞技体育运动以学校为中心,依靠学校的业余训练培养后备人才,中学是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摇篮,大学则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高级阶段。其特点是强化了教育和体育结合,突出了青少年体育的业余性质。根据我国的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有助于改进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2.3 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重构

中国足球从红山口会议以后开始职业化,一走就十几年。但是,中国职业足球在最近几年却暴露出许多严重问题。新上任的中国足协主席韦迪说“在推进足球职业化的道路当中,我们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是严重滞后的,媒体们曾批评我们管办不分、政企不分,这个现象我坦率的承认存在,出现了假赌黑丑恶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与体制和机制有关系。”中国足协副主席刘江南认为,“中国足球职业化后之所以出现那么多‘毒瘤’,是因为体制没有完善,政府体育职能部门不能直接参与管理职业足球,作为企业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就是要自我发展、自我管理。如果有好的管理者,俱乐部自然就好;反之,则肯定要出问题。”为了使竞技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监督措施尽可能地优化到有序状态,摆在我们面前的工作是进行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实行竞技体育项目的管理、组织部门分权、独立,建立相互间的协作和制约机制,解决“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集培训、管理、监督于一身,权力过大、过于集中的问题。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组成“职业足球俱乐部资格审查与监管委员会”的专职机构,对裁判的管理、委派、监督工作由独立的部门完成,监督部门可以独立地行使监督和处罚权,建立健全常态化的监管制度,促进中国足球的健康发展。

竞技体育的文化迷失现象对竞技体育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迷失现象已经危及到竞技体育的本质、过程和结果。种种违法行为已经使竞技体育完全违背了奥林匹克的基本精神,违背了竞技体育比赛的初衷,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迷失的根源在于人文精神的缺失、价值取向的异化、商业化的冲击、体制的弊端和法律的缺位。今天,我们要在更高的层次上弘扬人文精神,正确引导其商业化,建立良好的竞技体育环境,加强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竞技体育全面回归教育,进一步改革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健全体育法律和规则,让竞技体育回归本质。竞技体育发展的终极目标不是金牌,而是对人的关怀和人的全面发展。只有竞技体育回归自我才能全面展现竞技体育功能和魅力,竞技体育才能走出文化迷失。

参考文献:

[1]布特.绿色体育新解[J].体育学刊,2009,16(3):27.

[2]于凡兰.关于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改革的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1995,4(2):80-82.

[3]何振梁.呼吁“体教结合“[N].人民日报,2006-03-22(12).

[4]章淑慧.社会转型期竞技体育中的人文价值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5):113.116.

[5]刘博.抓重点顾全局把兴奋剂治理工作推向深入[N].胡芦岛日报,2008-08-06(7).

[6]柴伟丽,严精华.足球“黑哨“的社会学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6):806-807.

[7]唐贤秋.论人文奥运之诚信.博士后奥运研究[C].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243-246.

篇9

论文摘要:对我国运动员教育缺失、滥用违禁药物、裁判执法不公、假球、赌球等竞技体育中的文化迷失现象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认为人文精神的缺失、价值取向的异化、过度商业化的冲击、体制的弊端、法律的缺位是导致文化迷失的主要原因,提出应让竞技体育回归本质、回归教育,完善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等对策。

    在社会群体印象中,竞技体育已经被“刻板化”,很大程度上被机械地同金牌、冠军、名次划上了等号,再加上奖牌在某种层面上作为考量职能部门成绩的唯一标杆,体育价值观的异化已经不可避免。竞技体育是现代体育的基本形式之一,形式上是通过竞技的方式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一种体育活动。这种对人的体质、体能、心理、运动能力的挖掘,有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但是,现代竞技体育越来越强调竞技性,商业化使得竞技日益功利化,金牌、成绩成为唯一的目标。为了体育成绩,运动员正常的文化学习被无情地挤压,九年义务教育在一些体校形同虚设。为了金牌,必要的道德教育被束之高阁,一“金”遮百丑,竞技体育中的使用兴奋剂、黑哨假球、赌球等屡禁不止,且有蔓延的态势,足以引起我们的警觉。

1我国竞技体育文化的迷失

1. 1竞技体育文化迷失的根源

    奥运会主旨是人们要求通过运动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为社会服务。正如萨马兰奇所说:“由于体育运动有助于将身体置于为心智服务的位置,它在任何文明需求中都值得具有一席之地。”历史证明,“育人”是运动胚胎的教育属性,它是运动的生命线。运动若失去教育属性,“夺标”也将失去它的社会价值。当前,在运动员培养过程中偏重于抓体能、成绩等“物化”层面的“硬件”建设,忽视了“人格”的培养。中国竞技体育是在举国体制下创造了无数个辉煌,但仅仅使少数“体育强人”登上最高领奖台,而大多数人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而难以在退役后适应社会,成为“社会累赘”。

    美国大学对体育人才的培训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大学生学习成绩达不到规定标准,无论运动成绩多么出色,都不能参加学校各类运动队,否则就属违法。这与我国的达到一级运动员标准就可以免试上学,某一运动项目特长可以降低分数录取截然不同。二者之间的反差,本末倒置。从而造成我国运动员文化水平越来越低。有研究指出,我国许多优秀运动员在20世纪50年代是大学生,60年代是高中生,70年代是初中生,到了80, 90年代则成了小学生。目前,我国从事基础训练的青少年共有31万人,与成为明星的运动员比,这个基数很大。所以,解决好运动员文化课学习问题既是一种人文关怀,也是使竞技体育能对青少年保持一种持久的吸引力的保证。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先生[3]的一句经典名言令人警醒,他说:“失去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失去教育的体育将走向歧途。”奥林匹克竞技的第一要素是体育,第二要素是文化和教育。各国普遍对第一要素十分重视,但对第二要素的重视程度则不同。但奥林匹克竞技决不是单纯的体育“秀”,如果忽视文化和奥林匹克教育,奥运会将失去它的灵魂。有的人太看重比赛的结果,强调夺取金牌,而忽略了文化教育。其实任何体育比赛,大多数人是失败者,成功固然带给人喜悦,但经历了失败的磨练,人会变得坚强,意志品质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在人生的旅途上才不会畏惧失败,从失败中奋起。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之下,大力推广把教育与体育相结合的奥林匹克思想愈发重要,如果忽视它,体育活动就必然出现偏差,兴奋剂、黑哨甚至暴力等不良行为将不断出现。因此,国际奥委会鼓励各国他区)奥委会设立奥林匹克教育研究机构,经常开展体育文化活动,其目的是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1.2竞技体育文化迷失的焦点

    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些国家就把兴奋剂作为一种“战略武器”,用于体育赛场上的“和平竞争”,以证明其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多年来,大众传媒的关注和跨国公司的巨额赞助加速了高水平竞技体育的商业化。在大型国际比赛中获胜的运动员,可以一举成名,并且给自己带来大量金钱。荣誉、金钱,使一些无法凭自身实力取胜的运动员投机取巧,挺而走险,把获胜的希望寄托在兴奋剂的使用上。这些诱惑同样发生在教练员、俱乐部老板、体育官员和随队医生身上,因为他们的前程和经济利益与运动员的成绩有直接联系,许多证据表明,他们相互勾结,给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是兴奋剂猖撅的重要原因。如果将兴奋剂放到体育运动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就会发现,兴奋剂不完全是魔鬼创造出来的,它是竞技体育与人类社会各种诱惑撞击后生下的怪胎。竞技体育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职业化、商业化;竞技体育对人类自身体能极限的挑战和冲击的严酷性;竞技体育的社会功能及所产生的效益;竞技体育的政治功能及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情绪等等都有意无意地助长了兴奋剂的孽生。

    从兴奋剂定义和兴奋剂目录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人们先从医学视角,后来从法律视角对兴奋剂进行揭示。反兴奋剂法律认为使用兴奋剂的行为破坏了以下体育价值:体育道德、公平比赛与诚实、健康、优秀的竞技能力、人格与教育、趣味与快乐、奉献与承诺、尊重规则与法律、尊重自己、尊重其他参赛者。其中,主要价值是体育竞赛的公平竞争和运动员的生命健康。竞技体育的本质属性是公平竞争性。竞技体育的目标要求运动员向生理极限挑战,这可能损害运动员的生命健康。竞技体育的目标使运动员的生命健康权利被忽视。美国已经有上百名运动员死于服用兴奋剂,受害人家属中无一人就生命健康损害而提出上诉(至少目前还没有见到这样的报道)。使用兴奋剂的行为既侵犯了运动员的公平竞争权利,又侵犯了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权利,任其发展,就会对竞技体育造成致命的破坏。正如原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所说:“使用兴奋剂不仅仅是欺骗行为,也是走向死亡。首先是生理上的死亡,即通过使用不正当的操作手法,严重(有时是不可逆地)改变人体正常的生理变化。其次是肉体上的死亡,正如近年来一些悲剧性事件所表明的那样。此外,还有精神上的死亡,即同意进行欺骗和隐瞒自身的能力,承认在正视自我和超越自身极限方面的无能和不求进取最后是道德上的死亡,也就是拒绝接受整个人类社会所公认的行为准则。”我们应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打击兴奋剂的斗争,但是反兴奋剂的斗争会十分艰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难以禁绝,但我们必须持之以恒。

1.3竞技体育文化迷失的指向

    吹“黑哨”是裁判员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所谓  “黑哨”,是指体育运动竞赛中的裁判工作人员收受他人财物在执行比赛裁判过程中枉法裁判,造成偏袒一方,损害另一方荣誉或利益行为的总称。竞技体育商业化是我国体育进入21世纪后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竞技体育商业化的过程中,无论是对体育工作者来说,还是对俱乐部而言,追求功利始终是他们的重要目标。中国职业足球联赛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比赛的胜负关系到俱乐部的经济收人和未来发展。各职业俱乐部之间为了生存和竞争,就有可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俱乐部向裁判送“黑钱”,使自己的球队“成绩”上涨,以假象来赢得球迷支持、增加广告收人,事实上,这隐含着体育衰败的危机。因为个人对财富、金钱的欲望极度膨胀,俱乐部和裁判员在重大比赛中暗箱操作,“黑哨”便由此产生。中国赛场发生的一系列的不公正的判罚事件并不是单纯的“自然灾害”,根本原因是裁判们在赛前收受“黑钱”后作出一系列不公正判罚。尽管有人认为它不过是足球界可以自我处理的“家丑”,但是,你出黑钱我吹黑哨的丑态与那些花钱买官的权钱交易何其相似。它不仅可以葬送中国足球,更是肆无忌惮地破坏着我们这个社会正在建立的公平和公正的原则。诚信缺失现象破坏了竞技体育中的公正原则,严重影响到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公正原则是奥林匹克竞争的行为规范。奥林匹克精神蕴含了公正、平等、正义的内容,承认一切符合公正原则的优胜,唾弃和否定一切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而诚信缺失现象正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表现,它从根本上背离了奥林匹克精神中的公正公平原则。

2我国竞技体育文化迷失的对策

2. 1弘扬人文精神,让竞技体育回归本质

    人文精神是以建立一种平等、和谐、互利、合作的关系为目标,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而竞技体育的文化迷失导致了人与体育关系的失调,作为主体的人渐渐被异化,成为追逐名利的工具,这与人的发展和达到竞技体育的目标背道而驰。所以竞技体育要弘扬人文精神,树立运动员的主体意识,坚持在竞技运动中“以人为本”,确保竞技体育始终为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服务。在竞技体育运动中,首先应该满足人的身心健康要求,通过人文精神的回归,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竟技体育参与主体的权利意识;在竞技体育参与主体之间建立平等、和谐、互利和合作的关系,使竟技体育的发展保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注意科学训练手段的运用,注重运动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立。要对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观众以及管理人员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体育观,摈弃虚假的价值观和非理性的价值意识,唤醒他们的主体性意识,自行抵制不正之风和违禁药物的使用,让竞技体育回归其本质。其次,必须制订出完备的法律,加大惩戒的力度,正确引导和规范竞技体育商业化;最后,加强宣传教育,使人们意识到服用兴奋剂的危害。竞技体育是神圣的、公正的,每个体育人只有通过提高自身素养,严格按规则要求比赛和执法,才能造就一个良好的竞赛环境。

2. 2竞技体育全面回归教育

    当前中国竞技体育应切实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有效提高运动员的人文素质。“体教结合”问题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解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更是涉及到我国训练体制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涉及到我国竞技体育如何健康发展、持续发展根本性问题。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2001-2010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国家竞技后备人才培养 “坚持走体教结合的道路”,优秀运动队伍建设要“逐步向院校化过渡”。“体教结合”是一种以培养攀登世界运动技术高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体育”人才为目标的新体制。运动员作为社会的人,必须具有社会的属性。随着运动员在体育竞技中对金牌及其附属物质利益的追求,他们的主体地位就可能日趋下降,原本作为竞技主体的运动员却成了金钱和物质的附属物。在这样的环境下,竞技的人文思想和科学理念要逐步实现,复合型的竞技体育运动员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运动员应该成为“智体型”运动员,体育与教育的结合对培养“智体型”运动员将起到根本的作用。

    为了使竞技体育持续健康发展,可以使竞技运动逐渐回归高校。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尽可能多地举办大学生联赛,可以使我国的校园竞技运动文化底蕴更深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发达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虽然各有千秋,但其共同点是“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吻合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通过小学一中学一大学或实业团体来发掘优秀的运动员。美国竞技体育主要由专门的社会组织和私人企业依照1978年颁布的《美国业余体育法》开展工作。美国竞技体育运动以学校为中心,依靠学校的业余训练培养后备人才,中学是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摇篮,大学则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高级阶段。其特点是强化了教育和体育结合,突出了青少年体育的业余性质。根据我国的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有助于改进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2. 3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重构

篇10

1.1人文素质是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人文素质是指通过一定的人文知识的学习,心灵体悟和实践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高尚品德,并表现为行为倾向、品德情操、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等。它是运动员在竞技运动的学习、训练和竞赛过程中为遵守竞技道德、追求精神文明和完善人格的一种自我努力;是在这种努力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竞技道德水平,它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战术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相结合,共同构成运动员的竞技修养。

1.2竞技运动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运动员有更高的人文素质

目前虽然竞技体育强化的文化主流是健康的,是符合时展的基本方向,但其支流又是不容忽略的。这条支流就是竞技体育的异化,它包括竞技体育本质、过程、结果的异化。

竞技体育本质的异化主要是指竞技体育与人的关系的失调。主要表现在各种技战术、组织管理和行为成为支配人的一种强制力;竞技体育的参与者丧失自主意志和兴趣爱好,参与竞技体育是在非合理利益驱使下进行的,所以不能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竞技体育过程的异化,主要是指在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过程中,一些非理性、非科学、非人性、甚至非法手段的采用,导致竞技体育过程的变质。竞技体育的异化结果,使竞技体育主要成果――人的塑造和关照被忽视,在狭隘民族主义和商业主义垄断下,竞技体育丧失了文化教育本原,沦为政治工具和商业手段。这种异化从各个方面直接影响着竞技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运动员的训练来讲,竞技体育的异化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诸如对金牌和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使运动员的主体地位日趋下降,原本作为竞技主体的运动员却成了金钱和物质的附属物,从而使他们淡化了主体精神、人生的价值道德观发生扭曲。

2 加强运动员人文素质培养的对策与途径

2.1加强运动训练体制的改革,注重运动员人文素质培养

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所取得的成绩是以损失一部分运动员全面发展为代价的,举国体制下的运动训练专注于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战术的培养,过于狭窄的专业知识,使他们退役后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的要求,找不到自己适合的工作,从而面对事业而束手无策。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改革我国运动训练中忽视运动员文化素质培养的局面,从少儿抓起,把运动训练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体育素质和文化素质共同提高,最终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作为曲棍球项目管理者应该清楚这一点,尽最大的可能帮助和引导运动员,认识人文素质培养在竞技运动中同样占据重要的地位。

2.2提高教练员的人文素养,给运动员树立榜样

教练员在运动员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形象,他们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对运动员产生深刻的影响,对运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导向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从目前我国教练员的队伍整体水平来看,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过于专业化,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目前部分教练员从小从事专业训练,没有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有的甚至没有接受过完整的中等教育,不仅自然科学知识掌握不多,人文知识更是贫乏,导致人文素质较差,缺乏高尚的人格,价值取向功利化。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强教练员人文素质培养,给运动员做一个好榜样,正确引导队员的人生价值取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路正确了,才可能培养出更多的、完美的冠军队伍。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篇11

摘 要 提高运动成绩和增进身心健康是否为相同的目的,采用何种手段达到增强体质,历来是争论颇多的焦点。体育的第一任务是为健康服务,体育锻炼中寻求的体能不可极限追求的。增进健康的一切手段都是体育的内容,还体育一个真实的追求。

关键词 体育 竞技运动 健康

体育是训练运动员提高成绩、夺锦标;还是普通市民、学生参与的健身锻炼,哪个代表体育的本质,这将影响到体育开展的方向和普及的效果。讨论体育的本质,明确体育的目标是很关键的问题。本文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意在了解体育的重心是“健康第一”的思想。

一、何为体育

体育(PhysicalEducation)是什么?如何来进行其含义的解释?近代体育传入中国之初,学堂中的体育是“身体的教育”,是增强学生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随着体育内容的不断丰富,涉及领域的扩大。到20世纪体育的涵义出现了“广义”与“狭义”二重理解论。“广义”体育包括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和群众体育。到21世纪体育的视野更开阔了,从健身的角度,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目的的保健活动。从教育的角度,体育是增强受教育者体质,传授相关知识、技术、技能的教学过程。从文化欣赏的角度,体育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较量和表演,是极具魅力的闲暇观赏。从经济的角度,体育是容量巨大的文化消费活动,是潜力最大的文化市场。从政治的角度,体育是通过比赛的胜利来展示国家或地区实力的舞台,是提高政治声望振奋民族精神的载体。

二、何为竞技运动

1989年版《体育概论》对“竞技运动”定义如下:“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体能和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运动训练学》定义:“竞技体育又称为竞技运动,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个体或群体)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潜力的基础上,以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和创造优异成绩为主要目的一种运动活动过程。”从竞技运动源于游戏这个角度,则认为“竞技运动是一种具有规则性、竞争性、挑战性、娱乐性和不确定性的身体活动。”它明确了竞技运动的属概念是“身体活动”,明确地与属于“教育”的体育区别开来,显示了竞技运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即通过竞争显示差异,发挥最大潜力战胜对方。

三、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差异是在于受健康需求的制约

体育与竞技运动,哪个对人体健康更有益?竞技运动作为一种为了丰富人们生活锻炼手段,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响应,形成了体育锻炼与竞技运动相结合的体育锻炼模式。但体育活动与竞技运动是两种不同的结构和目的的活动,具有不同的差异性,两者各成体系,不能代替,也不能混一体的。

(一)竞技运动需要的健壮不能代表体育

竞技运动具有体育活动的外部特征――身体活动,但没有增进身心健康之目的。在体育与竞技运动结合后形式混乱,难辨目的性。从我国体育院系传授的体育课程可以看出,开设课程传授内容中竞技运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运动训练学,二是运动竞赛科学。两者都强调了产生的附带品―健壮,是竞技运动职业的需要,并非竞技运动的本质。但是运动员和普通市民,参与运动的外部形式是增强体质,前者极限追求,是以职业目标为基础需要。后者是提高生活质量而增强体质。因此,竞技运动不能作为体育的本质提倡它的增强体质的功效。当体育引入竞技运动作为增强体质的手段之时,就要抛开其训练式和明显的竞赛性,这样才能明确目标达到增进身心健康。

(二)健康不可追求强化体能

强化体能伴随而来的问题是伤病,它几乎在强化与运用过程中为同步概率。有多大的消耗就可产生相应疲劳,极限的边缘与伤病近在咫尺。任何一种健康,公认之点是无伤病,体能与健康有联系也有区别,两者与普通健身者结合在一起时是体魄强健,对疾病有较高的抵抗力,对外部刺激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应付一般日常活动且有朝气,表现出的是健康状态。当与职业特点相结合时两者相悖处甚多,职业特点强化体能结果,铅球运动员一肩高一肩低,排球运动员手臂x形,这些是非正常健康标志的东西。因此体能在范围之内是一种健康的代言标志,范围之外也许成为健康的异化者。

四、结束语

任何一种健康目的的体育形式都不应过分强调竞技性和为竞技目的而采用的训练方式,竞技运动迎合少部分体质优越者以优胜为目的,使运动员体质健壮。体育要求的直接目地是对健康的追求,非竞技性项目研发,增进健康的一切手段都应是体育的内容,还体育一个真实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李力研.野蛮的文明.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2] 熊晓玉.体育概念之探讨.武汉: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1).

[3] 王健.马骥.对体育概念的逻弊攀思考.上海: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0(2).

[4] 侯晋龙.学校体育如何在素质教育层面走向成熟[J].体育与科技.1999.4.

[5] 韩丹.国际规范性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解说(续一)[J].体育与科技.1999.4.

篇12

关键词:体育思想;健身教育;竞技教育;竞技科学;林笑峰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1)06-0001-05

A review of LIN Xiao-feng’s ideology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

CHEN Qi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00,China)

Abstract: As a physical education scholar of the older generation, professor LIN Xiao-feng’s ideology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 is one of a kind, provided with unique characteristics. LIN Xiao-feng’s ideology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 can be summed up into dialectical true ideology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 unique ideology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 for fitness, advanced ideology about competition education and competition science, and innovative ideology about people education. LIN Xiao-feng’s ideology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 is a product of an era, provided with extraordinary academic influence, having an unusual referring and guiding val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ideology;body-building education;athletic education;athletic science;LIN Xiao-feng

恩师林笑峰教授(以下简称先生)仙逝,杨文轩老师以一副挽联“立言立功无愧一代宗师求真求是堪为后人楷模”高度概括了先生的为人为学,是对先生毕生治学的真实写照。

先生是国内第一个系统深入阐释体育与娱乐、竞技、身体文化之间辩证关系的学者,是第一个提出加强竞技教育、建立竞技科学体系的学者。先生在体育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提出了很多原创性的观点,比如,竞技是娱乐不是体育、体育是完善人类身体的教育、健身是体育主业、竞技科学与体育科学有别、运动文化体育手段化、体育多本质违背了哲学上所讲“本质”的4大特性(决定性,隐蔽性、长期性、单纯性)、要建设健身学及健身教育学,等等。可以说,先生对中国体育基本理论的梳理与发展有很多建树,影响深远。

所谓思想,属于理性认识,表现出“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先生的体育思想可以从他这些年一直倡导的真义体育为线索来思考、辨析。先生的体育观有很多辩证的元素,值得总结分析。关于真义体育的主业,先生认为是全民健身和健身教育,并就此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先生早早提出要加强运动员的教育,应该建立竞技教育体系,提高竞技科学水平。在育人方面,先生有独特的理念和方式,令众多弟子受益匪浅。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先生体育思想予以界定和评述,这在国内是第一次,愿抛砖引玉,就教于各位同行。

1 辩证的真义体育思想

先生成名于20世纪70年代末。先生有扎实的外语(日语、俄语、英语)基础,长期关注外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现代体育科学化的进程,做了大量而繁琐的资料搜集、翻译、提炼等工作;先生有厚实的学术功底,一向注重从文化的、历史的、哲学的角度去分析近现代体育的形成缘由与发展特征,进而在翔实论据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考证后,终于在1979年7月19日《体育报》上发表了《世界体育科学化的动向和我们的新使命》[1]的著名论文,作出了惊人的学术判断:竞技(sport)不是体育(physical education)。这个观点,对世俗的体育观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顿时遭到来自传统观点的批判。发出“竞技不是体育”的惊世呐喊,是极需智慧与勇气的,但之后遭遇的狂轰滥炸式的大批判,是一个正直学者所始料未及的。这段历史磨练了先生执着的追求真理的不懈精神。在最困难的时刻,是华南师范大学提供了舞台,使先生的学术思想得到了很好的弘扬。

先生借用“体育的真义”强调体育的本质在于强身健体,而不在运动技能教育。先生的观点是经得起推敲、站得住脚的。“体育的真义”出自二十八画生的《体育之研究》(1917年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在《新青年》发表此文),二十八画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忘记体育之本”的危害,说“提倡之者不得其本,久而无效,长是不改,弱且加甚”,原因就在于“今之提倡者非不设种种之方法,然而无效者,外力不足以动其心,不知何为体育之真义”。马克思是用bodily education来标记体育的。

先生认为,体育是完善人类身体的教育,这是真义体育。现实中存在多个非真义体育,先生不赞成“金字塔”(大体育观),便把自己所理解的体育叫做“真义体育”。先生用真义体育的初衷,是区别多本质、多目的的所谓“大体育”。先生的真义体育思想继承了徐英超教授的体质教育思想,并予以创造性的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起,先生就大胆用起“真义体育”的概念,借此区别于大体育。体育界向来用词不那么严谨,“体育教育”、“群众体育”、“金牌体育”、“棋牌体育”、“麻将体育”等不规范的用词满天飞,先生很是气愤,为此撰写过大量文章宣传“体育概念的规范化”[2-8]。“真义体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先生常常使用,用来区别“大体育”、“广义体育”。先生不同意他所说的“真义体育”是“狭义体育”,认为大、小体育的划分违背了逻辑学、哲学的常识,“大体育”是不合逻辑的连续统一体。

值得欣慰的是,这些年来,在真义体育的呼唤下,国人的体育价值观在不断更新。以至于国人都认识到:把体育发展等同于争金夺银,把夺金牌当作强国符号,这其实是扭曲了真正的体育精神和本质,体育是什么?早就说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让体育回归增强人民体质的本质,这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所在。

今天看来,虽然“竞技不是体育”、“真义体育”的论断尚未被普遍认可,但它在引导体育观念更新、推进体育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却不可低估。在先生等一批学者的呼吁下,国家出台了“全民健身计划”,促成体育行政部门推出了“奥运争光”与“全民健身”协调发展的战略,老百姓都认识到了金牌并不完全代表了体育,金牌强国并不等于体育强国。先生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曾多次提交有关大力发展体育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议案。那个期间先生与弟子见面时常谈的都是他提交的议案方面的进展情况。

2 独特的健身教育思想

先生对全民健身、健身教育格外重视,在国内率先提出建设健身学及健身教育学[9-11],说是“蓄意已久的夙愿”,并倾注大量心血。先生认为,健身这个命题的含义是建设人的身体或健全人的身体或增强人的体质。健身应该包括健脑,不应该仅是健四肢。先生强调,健身的手段包括了身体活动(基本体操、活动游戏、健身舞蹈)、生活制度(饮食、起居、劳逸)、优生措施、养生措施、卫生措施、自然力等。

体育界曾经一度批判单纯生物体育观。先生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从身心关系的剖析来支撑自己的学术思想。关于体质与精神,身心关系,先生有独立的见解。先生认为,人的体质含有精神的物质,精神离不开人的体质。精神发生于体质,落实到体质。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这些都是人脑物质产生的,没有人脑物质就不会有精神。精神变化万千,反映了人脑物质的复杂和奥妙。先生非常推崇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增强体质和健康第一的理念。先生认为,体质和精神上思想错误的总根源在二元论与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背离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精神)第二性的理论看,要求“体质淡出”的观点自然是站不住脚的。先生1989年撰文提出体育思想的科学化问题,强调以运动为中心的体育思想过渡到以人为中心的体育思想,这是体育科学化的必然要求[12]。体育思想的科学化,是我国体育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而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这是先生用厚重的人文精神关注体育发展的基本视点,岂可以单纯生物学观点强加于先生。

先生是在对发达国家体育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了运动项目的手段与目标一致性的理论,非常实用。运动项目是拿来作为手段的,既可以用作健身,也可以用作竞技夺标。判断运动项目的属性,就看拿运动项目达到什么目标。关于运动处方,先生极力推崇。认为在学校、在社会广泛推行运动处方,可以极大地提高体育健身的科学性、实效性。

先生认为,现代化有集约化的趋向,选择体育手段要遵循高质轻负的原理,要减小难度,在手段方面加大难度,就容易让人受伤,损害健康。今天人们讲“轻体育”、“软式体育”,正是先生独特健身思想的反映。在很多地方,先生的体育思想有超前性,这种前瞻性来自先生对体育发展的科学判断和始终站在体育的学术前沿做研究的良好习惯。

就学校体育而言,先生非常担忧,认为学校里边的体育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总是搞运动技能的传习式教育,而不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先生长期致力于强调学生身体锻炼的实践教学,自1992年退休后的近20年里,也不停地探索健身和健身教育的学问。对于竞技运动在学校里边如何发挥作用,先生并没有简单反对,而是从“运动文化体育手段化”的视角,积极倡导“竞技运动教材化”的实践。受先生启发,笔者撰文《应该重视竞技运动教材化的研究与应用》[13],得到同行们的认可。从我国学校体育的实际情况看,尤其是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确需要将竞技运动的难度、危险度降下来,而增加竞技运动作为体育教材的趣味性、实效性。先生肯定了这篇文章的基本观点。

先生撰文强调,运动只是体育教师的工具。体育教师首先是教师,不能按照培养运动员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先生关于健身和健身教育的诸多观点在今天依然非常有指导价值。

3超前的竞技教育与竞技科学思想

先生在国内是首倡竞技教育与竞技科学的学者。翻开1986~1989年先生的讲学笔记,先生的言谈及思想仍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先生认为,竞技教育(SPORT EDUCATION)这个词在发达国家用得很广泛。美国、日本等国家比较早对竞技教育与体育关系进行研究。竞技不是竞技运动的总称,不等于竞技运动。竞技、竞技教育均为过程关系概念。竞技过程和竞技的准备过程都有竞技的教育问题,体校搞的就是专业竞技教育。竞技教育、杂技教育等均属于教育范畴,但是竞技不能直接属于教育。竞技教育是为金牌而进行的教育,体育是为身体而进行的教育,二者同属不同种。学校里边除了体育,还有竞技教育。体育中包含了多种竞技教育,说没有是不符合实际的。学生掌握点竞技知识,会欣赏比赛,是有必要的,但不能喧宾夺主。现在的学校体育,有把体育竞技教育化的倾向。这要引起注意,要反对在学校体育里边搞竞技普及,以竞技教育代替学校体育。

先生指出,体育的科学化、现代化,要求我们不能把学校体育搞成竞技教育。学校可以搞竞技俱乐部,搞学校运动队。但应该明确体育与竞技教育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当然,反对在学校里边搞竞技教育,也不现实,应该理性认识和对待学校体育和学校里的竞技教育。先生的这些学术见解非常深刻,至今仍有很好的现实指导作用。如今,在美国的高校,体育专业教育、学校公共体育、高水平竞技运动是分开的,有各自的管理机构和运作体系,既有合作,但又井水不犯河水。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先生治学的远见卓识。

先生一贯强调要加强运动员的教育,运动员不能得了金牌就什么都不管了。最近网络热炒前世界大运会体操冠军张尚武沦落到北京街头卖艺的事件,有人认为是体育的异化,这不无道理。先生曾一针见血指出,体育界要摒弃“卖艺式”的教育模式,对于竞技运动,同样要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品德教育、文化教育,不能把运动员培养成只有一身技艺而没有正常人格、没有文化修养的庸才,运动员只有一技之长就没有出路。张尚武的悲剧不是一个个案,在他之前,才力、艾冬梅、邹春兰等人都曾因退役后的凄惨境遇而获得了广泛同情,并引发了对举国体制的思考。先生自己曾经是体操运动员,有切身体会,因此在自已的教学研究中常常关注运动员的教育问题,显现一代学者的无私情操。

先生坚持认为,科学是分科之学,不是大杂烩,不是多功能,大、小体育的划分是错误的。为什么不承认竞技教育?为什么不写竞技的目标任务?无非是想混为一谈,以体育之名行竞技之实。先生1984年就撰文分析比较竞技科学与体育科学的区别,指出国际上用科学来研究竞技问题是1914年前开始的,竞技科学被做为一门新兴科学来注意研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先生认为,竞技科学(SPORT SCIENCE)是以竞技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反映竞技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竞技科学所研究的是与国际奥林匹克竞技训练、比赛和管理有关的,为夺取金牌而努力的事情。先生是在国内最先提出竞技科学与体育科学相区别的学者,这不仅得有勇气,还得有智慧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以及学者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文精神。

先生治学有独到眼光,对一些领域的发展趋势常有惊人的预见性。比如,竞技运动的职业化问题,先生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积极推介甚至鼓吹发达国家关于高水平竞技运动的一些先进理念和管理模式,学生们当时都觉得先生的言论太过超前,感觉离中国的实际差距太大,但时隔30年,当李娜获得法网冠军,国人围绕举国体制和竞技运动职业化体制争论得面红耳赤的时候,我们才猛的回过头来,不得不佩服先生的远见卓识。

今天,在李娜现象之后,引发的对于举国体制的大讨论,吸引了大批的体育工作者、教练员、运动员和无数热心观众的参与,相信对我国竞技教育的普及、竞技科学的发展,一定会起着里程碑的作用。

4创新的育人思想

先生在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方面亦有诸多与众不同之处。

一是先生奉行研讨式教学的先进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先生的课基本上是研讨式的,无一满堂灌的课。先生在研究生第一年的每个学期都要布置6、7个专题,让学生查资料、写文章。先生从选题、论点、论据、论证,到写作风格,甚至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一一评说,措辞严厉,从不留丁点情面。先生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在中国超前了30年,现在看看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所倡导的和大力推行的都是这种“研讨式教育”。

先生在学术上特别注重创新,常常要求弟子们“进入学术前沿钻研”。先生特别忌讳千人一面、人云亦云,特别反对御用文人、缺乏独立思考。先生说,研究生的学习应该是发现学习而非掌握学习。学术研究是要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先生提倡学术批判,目的在繁荣学术。先生说过,在学术上,甜言蜜语非友谊,直言不讳出真情。先生一贯重视“理念”,教育要有理念,研究要选理念题来做。在学术研究上,不能止于“现象加想象”的水平,应该提高到理性水平上来,研究生要多做理念题。先生的这些教诲,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的研究生教育,太需要弘扬先生毕生倡导的研讨式教学、创新式教育了。

二是先生极力倡导通识教育,学好文史哲成为先生的口头禅。先生常常要求研究生要在语言学、逻辑学、哲学等方面补课,为什么用词不准确、不确切,跟文史哲的修养不够有关。先生教导我们学不通时多查词典,多思考,弄清原委。先生对弟子常说的话是,“学好文史哲,把握学术前沿”,“多读书、多思考、多辩论、多动笔”等等,几近口头禅。

先生对学生文史哲的学习出奇的重视。早在1987年,先生就请了吴翼鉴先生来给弟子们开讲《体育哲学》,在当时我国体育哲学研究成果还不多的情况下,吴先生欣然应允讲授“体育哲学”,实在不易,这需要极大勇气和智慧。可以说,吴先生的体育哲学课讲得很生动,深入浅出,后来在授课基础上出版的《体育的哲学思考》是我国体育哲学研究的重大成果。

三是先生严谨治学,时刻不忘教书育人。先生的严谨是出了名的。凡是先生提出的学术观点,往往都要引经据典,有严格的出处,论点、论据、论证常常要反复推敲。先生在学术用词方面非常严谨,比如,“体育教育”、“竞技体育”这样的词汇,先生是不用的。先生认为,规范的用词是身体教育、体质教育,竞技教育。

在笔记本里找到先生1986年10月16日晚给我们研究生的教导内容,先生建议我们每天学习10小时,不要浪费时间,先生说自己最多时候一个晚上要写14封信。先生认为科学是以一定对象为研究范畴反映其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现实中的种种体育现象按照科学的标准来分析,经得起推敲的不多,搞研究不能认为“差不多”就行了,要精益求精。先生常常教导学生要敢坐冷板凳,甘当学术傻子,能达到王国维所说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光阑珊处”,那就进入境界了。先生的教导,弟子们终生难忘。弟子们多与先生有着深厚的感情,继新、文谦师兄远在东北,这些年却常常借着各种机会来看望先生,令人感动。先生的众多弟子,能有今天的成绩,与先生对弟子们的严格教育、精心培养密不可分。

先生曾担任第二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和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数十年来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始终无私关注着国家体育、竞技事业的科学发展,为国家体育的发展多次递交提案,贡献其毕生所学,体现出一种高尚的人文精神、执着的真理追求和拳拳的爱国之心。

先生的体育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力,在我国体育界有着崇高的学术地位。这种崇高来自资深教育家、体育学者对先生的尊重。老一代的体育家徐英超、黄震、陶德悦、董安生、吴翼鉴等都是先生的至交。先生的体育思想在1982年受到批判时,这些体育界的前辈都非常支持他,大家都有很深的默契。有的学者原本是主张大体育观的,后来对体育的本质逐渐产生了新的认识,转而支持真义体育观。这种认识上的转变非常不易,这种转变并不是因为先生有权势,而是因为先生讲的是真理。

著名作家王蒙说,文化的强大需要一批有牛劲的专家。这话说得好,我们的先生就是认准了真理后大有10头牛也拉不住的劲。先生有着学术大师直率的性格,坚持真理,从不阿谀奉承、曲意逢迎。先生就是这样特立独行、深邃而富有远见的学者,即使在1982年遭到批判后,也从来没有灰心过,没有犹豫过,没有打退堂鼓。而这样极富个性的学术大师能够在华南师范大学得以发展、扬名,是与杨文轩老师海纳百川的领导胸怀及其创设的宽厚、宽松、宽容的学术环境息息相关的。

今天,回顾先生对国家体育学术发展的贡献,评述先生独特的体育思想,感恩先生的教诲,学习先生的治学风格,对于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和体育学术大家、推进我国体育的科学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笑峰. 世界体育科学化的动向和我们的新使命[N]. 体育报,1979-07-19.

[2] 林笑峰. 体育跟娱乐竞技等文化活动相区别的问题[J]. 体育与科学,1981,2(4):14-17.

[3] 林笑峰. 自然体育和现代体育科学化[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3,17(1):54-60.

[4] 林笑峰. 析体育的真义――兼谈中国真义体育[J].中国学校体育,1989(2):60-61.

[5] 林笑峰. 拨开“金字塔”上的迷雾――坚持按体育的真义来领导和指导体育工作[J]. 教育科学研究,1990(1):11-14.

[6] 林笑峰. “真义体育”之真义――兼答熊晓正同志质疑[J]. 体育文史,1996(6):6-8.

[7] 林笑峰. 我对“以增强体质为主”的认证与探究[J].体育学刊,1996,3(2):32-36.

[8] 林笑峰. 对中国体育问题的辨析[J]. 体育学刊,1999,6(5):1-6.

[9] 林笑峰. 健身与体育[J]. 体育学刊,1995,2(2):15-20.

[10] 林笑峰. 中国全民身体教育事业建设的历史使命[J]. 体育与科学,2006,27(1):32-35.

[11] 林笑峰. 健身教育论[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

[12] 林笑峰. 体育观的辨析[J].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89(2):70-73.

[13] 陈琦. 应该重视“竞技运动教材化”的研究与运用[J]. 中国学校体育,1994(4):64.

[14] 杨文轩,林笑峰,郑俊武,等. 体育学原理论著选读[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15] 杨文轩,陈琦. 体育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6] 熊斗寅. 熊斗寅体育文选[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17] 李寿荣. 倡行真义体育――林笑峰先生访谈录[J].体育学刊,2007,14(5):1-3.

[18] 张军献. 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眼中的体育――吴翼鉴先生访谈札记[J]. 体育学刊,2011,18(2):1-4.

篇13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人文视角 竞教结合 辅助措施

引言

竞技运动是人类向自己的体力和体能进行的挑战,也是人类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一种形式。人类创造竞技体育的目的是为人类自身的发展服务,但是当今的竞技体育却走向了歧途,我们必须对现代体育的异化功能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进而解构现代体育的消极影响,超越体育的现代性,实现体育的返璞归真。体育现代性的重构,必须以“和谐、人本、生活”为指向,实现体育的休闲化、大众化和游戏化。

1.人文与人文体育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宋程颐《伊川易传》卷二释作:“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辞海》称:“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人文的本质在于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是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人文精神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这一内在动力的外化形式,体育人文精神是指体育中所蕴涵的对社会和个人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知识、思想和意识,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当体育这一社会活动逐渐被人们接受和理解,体育的含义就不单单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体育,而成为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逐渐以一种文化的形式向周围蔓延。体育蓬勃发展到现在,人们慢慢地用“人文体育”来熏陶自己,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之一的“人文奥运”正阐释了这一点。“人文奥运”就是“以人为本”,通过开展体育文化活动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这与顾拜旦提出的“体育为大众服务”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这也是人文体育所积极提倡的。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成为当代人文精神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竞技体育回归高校的思考

我国的竞技体育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得以优先发展。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以往由国家一手包办的竞技体育再继续仰仗国家财力的全权支持,已经很难持续化发展。为了使竞技体育持续健康发展,可以使竞技运动逐渐回归高校。高校是人才培养的良好基地,尽可能多地举办大学生联赛,可以加厚我国的校园竞技运动文化底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发达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虽然各有千秋,但其共同点是“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已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吻合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通过小学―中学―大学或实业团体来发掘优秀的运动员。美国体育主要由专门的社会组织和私人企业依照1978年颁布的《美国业余体育法》协调业余体育工作。在美国,竞技体育运动以学校为中心,依靠学校的业余训练培养后备人才,中学是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摇篮,大学则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高级阶段。其特点是强化了教育和体育结合,突出了青少年体育的业余性质。根据我国的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有助于促进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3.竞教结合发展的新理念

新世纪伊始,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2001―2010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国家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坚持走体教结合的道路”,优秀运动队伍建设要“逐步向院校化过渡”。“竞教结合”是一种以培养攀登世界运动技术高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体育”人才为目标的新体制。运动员作为社会的人,必须具有社会的属性,不能把运动作为人的手段。运动员在现实的体育竞技中,伴随着对金牌及其附属物质利益追求的不断升位,他们的主体地位却在日趋下降,原本作为竞技主体的运动员却成了金钱和物质的附属物。在这样的环境下,竞技的人文思想和科学理念要逐步体现,复合型的竞技体育运动员更加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运动员应该成为智体型运动员,竞技与教育的结合对培养智体型运动员将起到根本的变革作用。

4.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很多运动员在技术和实力上均达到了世界的先进水平,可是在参与竞赛的时候往往不能获得理想的成绩,可见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于运动员认知水平和竞技水平的提高尤为重要。一个社会性的竞技运动,更要展现运动员社会性的一面,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控制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均起着主要的作用,可见重视运动员的人格修炼、文化教育、心理素质的提高,积极开发运动员的心理是十分重要的。

5.改变竞技管理措施

计划经济时期的举国体制对于我国竞技运动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使我国竞技运动的国际成绩在短时间内迅速走在世界的前列。但举国体制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巨大的资金投入就是一方面,给国家财政带来很大压力;各级管理机构繁多,从国家体育总局到省体育局,再到各地市体育局,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不通畅,低级的体育管理机构在执行其功能时,作用更加难以实施。全球化浪潮下,我国的竞技体制在原有的基础上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潮流。应以国家为主导,把竞技体育半市场化操作,政府起监督和引导作用,使其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在管理措施上可以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高科技成果,提高各级机构的办学质量,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做到科研、教学、训练相结合。

结语

在新形势下,我国的竞技体育虽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面临的问题还很多,竞教结合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一些重要的问题。同时其他一些相应的辅助措施也应该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家忠.后奥运我国竞技体育制度的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05,7,(3):120-22.

[2]黄毅,李建立.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利益整合与举国体制[J].体育学刊,2006,13,(3):5-8.

[3]马志和,戴健.社会转型期我国政府竞技体育管理职能的定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1):6-9.

篇14

【关键词】小学体育 竞技运动项目 教学模式 改革

新时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等指导思想的提出给体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对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也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教学模式是将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融为一体的综合体系。本文以体育教学模式的基础理论和新时期体育教学的主要特征为依据,以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为重点展开研究。

一、竞技运动对小学体育教学的作用

笔者认为,竞技运动不仅与提倡“健康第一”的体育不相矛盾,而且对于小学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与课程价值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开展竞技运动有效增加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竞技运动的田径、球类、武术、体操、游泳等运动项目,都需要大肌肉群参与全身运动。小学生的体育教学可以通过开展属于竞技运动层次划分图的II、III、IV类的竞技运动,科学地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达到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敏捷度、柔韧度等运动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竞技运动对身体素质的提高是仅仅开展一些游戏与民族运动等所无法批拟的。

2.竞技运动促进运动技能的学习。运动技能是实现新课程五大目标的支撑点,是维系终身体育的保障源。开展竞技运动则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重要手段。学生参与到这些竞技运动中享受了运动的乐趣,掌握了运动技能,获得了终身体育的金钥匙。

3.竞技运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习欲望。竞技运动是具有娱乐性、竞争性、挑战性的身体活动,这些活动特性尤其适合小学熄灭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冒险精神的心理特征。另外,学生在课外所接触的竞技体育的信息,如奥运会、NBA、世界杯等,像磁石一样吸引着许多青少年,带来极大的示范作用,学生会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投入到竞技运动中。

4.竞技运动的教学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竞技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团队协作意识。竞技运动是以争取优胜为目的,在竞赛中总是“强中更有强中手”,同时许多运动优胜的取得需要团队协作,通过竞技运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体会团体协作的重要性,提高社会交往的能力。

二、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缺乏灵活性。体育教学大纲的灵活性明显不足,约束力过大,大纲把教材分为基本教材和选用教材,但由于基本教材的面铺得太宽,导致了基本教材内容过多,教师难以完成任务,只能占有选用教材的时数,使选用的教材形同虚设,大纲教材应该是可以有教师选用的,但体育教学大纲选用范围受到了限制。田径、体操、球类都包括了具体项目,且上述三类教材都必须采用,因此教师和学生选择的余地是极其有限的。

2.娱乐性、基础性、时代性不强。体育教学内容吸引新成果少,内容陈旧,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脱节。体育教学法内容的基础性不确定,到底那些内容是“三基”,在教师的心目中不清楚,很多不属于基本运动技术的教材大量出现。

三、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

1.更新学校体育教材。《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程度不同地脱离实际。就教学内容而言,一是脱离社会发展的实际,二是脱离主体需要变化的实际,必须更新教学内容。”体育教材是学校体育的基本内容,我国的小学体育教材,虽然做过多次修编,但从总体情况看,基本上没有摆脱原有教材体系的束缚,因此必须更新。

2.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导育”、“导学”、“导练”、“导规”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确锻炼的方向和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把学生放在主置中,充分发挥学生“我要练”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1)学生按兴趣、等级分组,做循环练习,教师则分别在各站点辅导,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又能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特长。

(2)分层教学。在学习过程中或考试时,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对不同的学生提问不同的要求,制定不同的标准,这样既避免了“吃不饱或吃不消”的现象,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3)每节课留给学生十分钟自由活动的时间。这样既让素质好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得到充分锻炼,又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辅导素质差的学生尽快掌握学习内容,增强学习的信心。

(4)每学期抽两周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组织课。这样在锻炼学生组织能力的同时,使他们体会到当教师的艰辛,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发展体育特长优势。通过开设选项课来发展个人特长,在学生喜爱的项目上发展各种身体素质和技能,使之体验运动感觉和乐趣,享受“快乐体育”,同时也使身体得到全面发展。

4.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1)小学体育课应多采用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活动、教学竞赛、教学评比等形式,让学生直接体验某项体育活动的乐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2)加强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体育的本质在于有效地增强体质,改进健康情况,但这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经过良好反复的实践和不断调节才能收效。

(3)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确知识和实践之间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的关系,使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去指导实践,达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