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2 17:22: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竞技体育的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作者简介:郑婕(1962-),女,山东日照人,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文社科。
摘要:针对近年来社会对竞技体育运动员培养成本的质疑,对培养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成本构成内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培养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成本核算方法,就降低培养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成本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竞技体育运动员;培养;成本;核算
中圈分类号:C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5-0687-03
中国竞技体育投资作为众多社会投资中的一项,其成本该怎样核算?又该怎样降低成本?本文就此进行了研究。
1 培养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成本构成内容分析
培养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成本主要由运动训练、竞赛、文化学习和管理支出的公务费、业务费、在编运动员、教练员、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医务辅助人员、文化课教员、后勤保障人员、离退休人员经费、职工福利费等正常办队费用以及设备购置、基本建设等一次性费用,成本构成如[1]下:
运动员培养总成本:人员成本+公用成本+固定资产成本
人员成本是指运动员、教练员、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医务辅助人员、文化课教员、后勤保障人员、离退休人员经费的支出,包括在职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运动员医疗保险、社会保险费以及训练津贴、赛后奖励等;公用成本是指维持运动队正常运行所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支出,包括公务费、业务费、零星维修费及其他费用等;固定资产成本是只用于运动队发展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包括设备购置费、大型维修费和基本建设支出等。上述各项费用中,有些费用是直接用在运动员身上的,有些是用在别处,作用在运动员身上的,因此运动员培养的成本构成应为:
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运动员的培养费用。主要包括运动员在训练竞赛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如运动员的工资、伙食、福利(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服装、训练器材、训练场所水电费、参赛常规费用等训练竞赛费用开支。
间接成本是指对运动员进行培养时,其他人员的开支和所需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
1)辅助人员支出。教练员、科研人员、医务人员、文化课教员、后勤保障人员的工资、福利、公务费、社会保障费。
2)行政管理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是指运动队各行政职能部门为了完成运动队的行政管理工作,保障运动队的训练竞赛活动正常运行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行政人员工资、福利费、社会保障费以及日常办公经费、邮电费、水电费、差旅费、器具设备、车船保养修理费、机动车船燃料费、保险费和养路费、会议费等经常性费用等。
3)场地、器材资产折旧费。训练资产折旧费是指用于购建训练用的各类固定资产按规定提取的年折旧费,根据其可使用的年限,计算各成本核算年度应摊销的金额,计人各期成本。包括购置训练仪器设备、运动保健与恢复设施及兴建训练运动场所、教学实验设施建设投资。
4)行政资产折旧费。行政资产折旧费是指用于行政办公所使用的各类固定资产的年折旧费。
5)其他费用。其他费用是指与训练竞赛有关,但不能直接计入训练竞赛成本以及上述成本项目未包括的费用,如运动队与社会其他部门联系往来的公关费用等。为此专业运动员培养成本细分为:
总成本;运动员支出+辅助人员事务支出+行政管理支出+训练资产折旧费+行政资产折旧费+其他费用。
2 培养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成本核算方法[2]
2.1 培养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成本核算程序 1)设置各项目运动员培养成本明细账,对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中的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福利费、助学金、社会保障费、医疗保险、公务费、业务费和固定资产购建及维修中的费用、其他费用进行分类明细核算登记。
2)以各项目运动员为标的,能够明晰分辨发生各类成本的直接费用,应直接记入“运动员培养成本――各项目运动员成本”科目。不能够直接记人各项目运动员的共同费用,按各类人员所构成的权数进行归类分配,计算后转人“运动员培养成本――各项目运动员成本”科目。
3)不能直接记人各项目运动员培养成本的辅成本费用,由“运动员培养成本――辅助人员成本”等科目归集。年末,按各项目运动员人数及受益程度,计算后分配转入“运动员培养成本――各项目运动员成本”科目。
4)运动队行政管理部门和后勤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由“管理费用”科目归集。年末,按各项目运动员成本的一定标准,计算后转入“运动员培养成本――各项目运动员成本”科目。
5)“运动员培养成本――各项目运动员成本”科目发生额合计,为各项目运动员培养总成本。各项目运动员总成本除以运动员人数为各项目运动员单位成本。2.2 培养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成本核算公式 为了便于运动员培养成本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可运用如下计算公式:
本月(年)运动员培养总成本:该月(年)各项目运动员培养成本发生额合计
本月(年)某项目运动员培养总成本:该月(年)该项目运动员成本发生额合计
本月(年)某项目运动员培养单位成本:本月(年)该项目运动员培养总成本
该项目运动员人数
某项目运动员培养实际成本:该项目运动员培养单位成本×运动员人数
某项目运动员培养计划成本:该项目运动员培养计划成本×运动员人数
某项目运动员培养成本差异额:该项目运动员培养实际成本―该项目运动员培养计划成本
某项目运动员培养成本差异率:该项目运动员培养成本差异额该项目运动员培养计划成本
3 降低培养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成本的思考
3.1 加强“体教结合”,谋求教育资源配合 除个别小龄项目外,运动员培养的启蒙阶段和早期训练阶段可以完全放在教育系统内的小学和初中进行,派教练或培养称职的教练到学校任教。第一,孩子放学后可以马上投入训练,减少了学生路途消耗的时间,延长课外训练时间,提高每天的训练效率。第二,利用学校的场地、师资和后勤保障,减少文化课教员、后勤保障人员、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开支,减少训练场所固定资产投入费以及场地资产折旧费和维修费、水电费、办公费等日常消耗费用。第三,延长选材时段,在基层教练的视野中,实施排查式“经验+科学”的选材。因为孩子运动潜能的展现并非在同一时间段,虽然我们目前的科学化选材已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基层教练也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有些运动基因的孩子并不一定在相应的时间段发挥运动才能,有些发育较晚的孩子,也许就错过了选材期。第四,以往发现了运动苗子,大多将其选走,到少年体校集训一段时间,感觉没前途了,便送回原学校,这种做法影响了孩子系统的文化课学习,家长一般持不支
持态度。第五,当学校成为某几个项目的训练基地后,必定带动整个学校的体育活动,调动学生的体育兴趣,当学生们个个都动起来之后,深入在学校内的教练员发现运动苗子的机率便会增大,扩大了选材面,由此教练员可以在众多的运动爱好者中,选择对象进行测试,并时刻进行跟踪训练。第六,目前许多高中、大学的体育场馆和硬件设施已经具备培养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条件,而且也有较雄厚的资金,将有些项目放到学校去,并给予教练支持,培养出来的运动员可参加体育系统比赛,让大学分担部分项目运动员的培养任务。总之,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选材训练工作大胆地交给教育部门的小学和初中,将主要精力投入中专以上层次的运动员培养,向各地方小学、初中输送大量的有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教练员,让竞技体育在初中、小学中普及,通过学校基层教练的科学训练,让竞技体育运动员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校大环境中脱颖而出,使竞技体育运动的雏鹰不但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还具备承受专业训练的身体素质。也可以利用大学的资源分担运动员培养成本。为此决策部门必须制定好基层学校教练员的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学校教练员的积极性,对输送运动员的学校和教练员给予切实的奖励,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3.2 实施科学训练,提高成才率 以往,我们的运动训练方式基本上是全天候的,天不亮出早操,早操完后进入上午训练,午饭后,睡个午觉再进入下午训练,唯独晚间可以放松一下,长时间的超体力机能消耗,以及没有尚佳的恢复手段,使得运动员疲劳堆积,而产生持久的疲劳战,不但影响了训练效果,还导致了运动损伤的屡屡发生,不仅如此,过度训练使运动员机体的抵抗力下降,难于抵御器质性病变的发生,使运动员职业成为与健康无缘的职业。以国家羽毛球队为例,据统计,一线运动员的伤病率是100%,尤其是腰部、跺部、肘部、肩部等部位的伤病更为突出,如女单一组中的周密、龚睿娜、张宁等,女单二组中蒋燕枝、袁婷婷、朱晶晶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腰椎间盘病变,其中年仅16岁的朱晶晶腰椎间盘脱出现已回省队;而2001年中国青少年羽毛球队的伤病率几乎是200%,42名集训队员查出83处伤病,这是一组多么可怕的数据,才十五六岁的小孩已经每人身挂两处伤,如何让他们持续发展?其后果的严重性,不言而喻。目前专业运动雏鹰级的省市一级运动队每年的医疗费用大约是30万元左右,这笔费用只是用于治疗一些小的运动损伤,随着运动级别的不断升级,医疗保健费用将不断攀升。因此,科学训练,避免受伤,不但能节省医疗开支,而且会大大提高训练效益。
在探索刘翔成功的奥秘时得知,刘翔每天训练时间不超过3h,也就是说,他付出的训练时间成本并不大。还有一个事例也能说明缩短训练时间,提高运动成绩是可行的。国家田径管理中心派往美国得克萨斯州贝勒大学田径俱乐部的7人学习训练团传来的消息,根据在美国一个月的训练情况,蔡勇领队谈到美国的训练方法和中国的差异时说:“相比国内,美国的训练时间相对较短,每天只有1.5h,但是训练的节奏比较紧凑。从训练计划上看,训练的强度和训练量并不是很大,但是美国教练的训练要求运动员一直在积累,因此运动员每堂课都感觉比较累”[3]。至于训练效果,湖北籍的马时忍教练说:“训练一个月后,我们能发现运动员的力量在增长,能力有所提高,应该是初见成效”。当问到运动员们的体会时,运动员姜波说:“虽然每天的训练时间不长,但是每个练习却是环环相扣,几乎没有休息调整的时间,每次训练完我们都累得连话都不想说,而在国内,我们可以有充分的、松散的调整时间,看来美国人的效率就是高呀!但是我能感觉到我的肌肉块在明显地增大,跑步动作的协调性也有明显提高。”不仅是姜波其他运动虽也反映自己的能力和成绩在提高。看来,训练是可以缩短时间;提高效率的,时间缩短,机体恢复的时间变长,恢复就充分,就有充足的精力投入下一场训练,就不易受伤,就降低了健康成本,步人机体的良性循环状态。同时每天就会有大量的时间用于学习或从事训练之外的事,就会提升运动员群体的人力资本。
3.3 拓展培养竞技体育运动员的功能,提高投入与产出的效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竞技体育表演市场和健身市场逐步繁荣,竞技体育运动员有了用武之地,在役期间有市场运作能力的项目可以通过体育表演的广告效应完善自身的造血功能,自给自足,降低国家投入;无法进入市场的项目运动员在进行运动训练的同时应有意识地选择与体育相关联的、自己喜爱的职业方向进行职前教育和学习,体育运动学校和竞技体校中专、大专应承担起培养竞技体育运动员与运动员逐级分流就业的双重任务,在培养运动员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主体目标奋进的前提下,做好退役后的再就业准备,专业运动队应与体育运动学校挂钩,体育运动学校要定位正确,瞄准社会所需,培养技能型体育人才。对于竞技体育运动员而言,专业运动队的学习、训练和生活期应该作为二次职业生涯的储备期,让职前教育和培训在不影响运动员为省市争光、为国争光的同时始终伴随着运动员,让运动员细水长流地掌握相关的就职技能,因为任何人都明白,竞技体育是一个极富竞争性的职业,冠军的惟一性演绎的拼搏场面有时是可以用残酷来形容的,冠亚军的差别只能让人欲哭无泪,要让运动员无论在竞技运动生涯的哪个层面退役,都能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找到自己继续为体育事业贡献力量的职业,如,体育管理者、体育经纪人、体育俱乐部教练、体育社会指导员、体育保健人员、体育健康指导师、体育娱乐陪练员、体育信息技术人员、体育新闻传播人员、体育医务人员、体育外交人员、裁判员、教练员、学校竞技体育教练员……随着小康社会的建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的需求量会不断增大,竞技体育运动员培养不能只有争金夺银的单一性目标,其附带值是培养一批又一批。
3.4 延长运动寿命,避免竞技体育人才浪费 竞技体育运动训练是要讲求规律的,在不破坏人体成长规律的前提下遵循运动训练的规律就能循序渐进,逐步积累提高。违背规律,不但会前功尽弃,甚至就此夭折。审视传统的竞技运动员培养体系,我们不难看到在许多运动项目上出现“仲永现象”[注Jo如我国的足球、篮球、田径等项目,在世界青少年比赛、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上都曾有过不俗的表现,取得过许多耀眼的好成绩,然而他们长大之后,在世界大赛上却表现平平,多数人甚至已早被淘汰而不见踪影。有资料表明,1980―1985年田径项目全国少年比赛前三名运动员共770人,成年后进人全国前10名的比例为14.1%,进入亚洲前10名的比例为2.2%,进人世界前10名的比例仅为0.26%。而看看印尼的王莲香,她可是在李玲蔚时代就出道的运动员,却一直打到了我们的龚智超时代,而世界冠军拉尔森、佐戈等也都在竞赛场上跨过了而立之年,乒乓球的瓦尔德内尔则更出名,他一人就顶我们四代运动员,反观我们的运动寿命,有多少运动员能坚
持到26岁?昙花一现的实在是太多了,出现这种情况,其重要原因是运动员在少年时过早进行专项训练,忽视身体素质训练,等到他们进入国家队后,随着训练强度的增大,其身体素质不过关和潜在的伤病等问题就暴露无遗。作为体育后备人才的教练员,总希望所带的队员出成绩,早出成绩,因为运动员的成绩与教练员的收入挂钩,与地方体育官员的政绩相连,如此评价标准,不得不让人们以急功近利的方式拔苗助长,不顾国家和小运动员的长期利益。以牺牲运动员的文化学习为代价,置国家的《义务教育法》而不顾,忽略青少年的年龄特点,使运动员偏离正常系统训练的轨道,使本应用来打基础的基本功训练阶段,提前用来出成绩,用耗时、耗力、掠夺性的原始训练手段,早期开发运动员还未成熟的体能资源,以换取低层次、低水平的金牌。致使运动员的自然身躯受到创伤――伤病累累缠身,智力发育受到抑制――知识残缺浅薄,道德涵养受到摒弃――自我约束缺失。好端端一块运动材料,却因毁灭性的拔苗助长,断送了成才的希望,付出了高昂的积累成本。造成了极大的人才浪费。这些被淘汰的运动员,纵然持有被照顾得来的大学文凭,可因文化修养的缺失,无法挑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竞争,无法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急功近利摧毁的是正在潜心栽培的竞技运动人才的“半成品”。短期利益毁掉了运动员培养应有的长期效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竞技运动员成才至少需要8―10的时间,必须从长计议,科学规划,应在竞技运动训练的同时伴随基础教育、中高级学历教育和在职教育,实施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长期的运动员培养计划。
3.5 实行网上办公,降低管理成本 目前各级政府基本实现了电脑办公,凡是在网下可以实现的政府职能工作,在网上基本都可以实现(一些特殊情况除外)。人们可以在网上查阅到所有向公众公开的相关职能部门的各项文件、资料、档案等,通过网络信息通道,实行网上办公,不但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可以精简行政人员,节省管理开支、降低办公费用。比如,以往人们去管理职能部门办事,往往要跑到各部门的所在地去,如果涉及到各个不同部门,要盖不同的章,更是叫人跑断了腿,如果在外地,还要派人出差,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现在这些事情,可以在网上进行,节省了人们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办事费用,甚至有些会议,也在网上经过相互间的交流,形成了决议,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目前,竞技体育信息网中应增设所有项目、所有级别运动员竞赛成绩资料,便于选材跟踪,所有注册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应相对详细,便于各省市在进行运动员交流的时候,能够尽可能多地了解到对方的资讯情况,有效地避免交流诈骗行为,保护引进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华琼.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成本构成内容探讨[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21(4):117-120.
关键词: 普通高校;辽宁省;竞技体育;发展途径;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 G 807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2-0147-04文献标志码: A
自1987年在普通高等学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以来,经历了试办、体教结合、高校竞技体育3个阶段,在20多年的实践与发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 2003 年之后教育部独立承担参加世界大运会及国际大学生体育竞赛等任务为标志,普通高等学校竞技体育进入“实现体育、教育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竞技体育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利于高校拓宽人才培养领域”[1-2]的新阶段,确立了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竞技体育,既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又是国家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的崭新地位,这是时展赋予高校体育新的历史使命[2];然而,在普通高等学校竞技体育迅猛发展的浪潮中,身为全国体育大省、竞技体育强省的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竞技体育,却表现黯然,没能与时俱进,其问题何在,令人深思。为此,笔者撰写本文,旨在寻找辽宁省普通高校竞技体育发展途径问题,为辽宁省普通高校竞技体育有效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辽宁省办有高水平运动队普通高等学校为对象,选取沈阳市5所、大连市3所、抚顺市1所具有代表意义的普通高等学校,共计9所。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27篇,为本研究提供讨论依据。
1.2.2专家访谈法
同有关专家及相关学校主管领导、教师就有关问题座谈。
1.2.3问卷调查法
1)对影响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竞技体育有效发展途径问题的相关指标进行问卷设计,并采用克朗巴哈可信度检验方法,进行可信度检验,共向专家发放9份,回收9份,可信度检验系数为0.8。
2) 通过信度检验的同一份问卷,分别向辽宁省办有高水平运动队普通高等学校主管领导发放问卷9份,回收9份,回收率100%;向高水平运队教练员发放问卷20 份,回收19份,回收率95%;向高水平运动员发放问卷140 份,回收137份,回收率97.8%。
2结果与分析
2.1结果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推动了普通高等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提高了学校体育竞赛的竞争力,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活跃了校园生活。同时,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组织机构、教学、训练、招生和竞赛等规章制度是健全的。对此,我们从经费与场馆设施、生源和一条龙体系、体教结合、竞赛与训练等方面,对辽宁省办有高水平运动队普通高等学校主管领导、教师及运动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经费与场馆设施是促进普通高等学校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要途径,分别为37.2%、35.1%、48.1%,列首位。除此之外,前述三者调查对象对普通高等学校竞技体育发展的认识角度各有不同,领导与教师认为“体教结合” 与竞、训是促进普通高等学校竞技体育有效发展的途径,分别为21.5%和22.1%与30.5%和16.9%;教师还认为生源和一条龙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占22.3%;而运动员的观点更偏重于教练员与系统性、生源和一条龙体系,分别占23.2%和17.3%。见表1。
2.2经费与场馆设施问题
2.2.1经费问题
经费与场馆设施是普通高等学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辽宁省教育厅对办有高水平运动队普通高等学校进行评估的结果表明,各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使用资金和科研经费明显不足,一般在15万至35万元之间,运动员人均在5 000元至10 000元之间。其中东北财经大学投入较大,为80多万元。另外,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的投入也高于其他学校,运动员人均基本上达到近1万元[3],说明各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使用资金和科研经费不仅存有差距,且与清华大学400万元、北京大学150万元相比更差之甚远[4]。
其主要原因是各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使用资金和科研经费途径没有实现多元化,主要是由学校行政拨款,依靠企业或其他形式的赞助几乎等于零。而北京普通高等学校用于竞技体育发展经费的72.4%由学校自筹,企业赞助8%,其他17%,行政投入0.6%[5]。经费问题-直困扰着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其原因是众所周知的,辽宁省是国内教育大省,而辽宁省的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在国内并不是大省,高校运动队人均经费还达不到4 000~5 000元。以辽宁大学为例,每年体育维持费15万元左右,一个篮球队参加联赛需30万元,全部由学校自筹,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因此,经费明显不足,出现严重的瓶颈态势,制约了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
2.2.2场馆设施问题
通过查阅辽宁省办有高水平运动队的普通高等学校自检报告,从中获得了各校的体育馆使用情况。其基本情况分为2类:笫1类是依托体育院系办有高水平运动队的普通高等学校,其体育馆面积及设施配套极为完善,如沈阳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和大连大学。笫2类是普通高等学校,其中大连理工大学为最高,达1.4万m2,其他普通高等学校体育馆的使用面积明显不足,平均不足2 000 m2[3],如辽宁大学仅有一个不足2 000 m2的训练馆,每遇主场比赛不得不租用体育馆。这些学校与北京高校的3 000 m2平均数[4]相比明显有差距。
造成体育馆使用面积明显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是用于体育馆建设和改造的资金不足;二是一些学校刚刚完成搬迁,相关配套设施正处于建设中。总之,辽宁省办有高水平运动队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加快完善体育馆及设施配套建设的步伐。
2.2生源与“一条龙训练体系” 问题
2.2.1生源情况不容乐观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特长生的招收是在国家现行的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政策指导下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体育特长生的录取比例较低(不足1%);二是高水平运动员水平不高;三是优秀体育特长生严重流失。其原因:1)来自基层高中教师及家长反映,一所高中每年艺术类特长生被录取率甚至高于体育特长生,2006年国家对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政策的调整,一些退役运动员的加盟,使体育特长生的路子越加狭窄。2)对140名高水平运动员调查的结果是,健将占0.7%,一级运动员占44.2%,二级运动员占55.7%,其中30.7%来自专业队[3],其他均来自体校和高中。而北京来自专业队和退役运动员的人数占总数的87.8%[5]。3)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原本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辽宁省有着规模宏大的中、小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参加训练的学生累计47.5万人,每年有近1 000名的体优生[6];但是,由于地域经济发展问题,辽宁省的优秀体育特长生除输送体育专业队伍外,几乎全部流向北京、上海及经济发达的外省、市重点大学。
2.2.2“一条龙训练体系”有待建立
“一条龙训练体系”是科学系统培养运动员人才的体系工程,是体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在美国,体育人才体系是从幼儿小学中学大学形成的一贯制,将中学作为培养奥运会冠军的基地,高校是运动员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必经之路[7]。而在我国,高校运动员来源有3种渠道,即中学、竞技体校和专业退役队员。由此可见,在训练过程中,很难实现科学系统化。从另一个角度看,专业退役队员只是起到“借鸡取蛋”的作用。为此,在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伊始,很多专家就提出了建立“一条龙训练体系”的理念。多年来,虽然被大家所接受,但全国仅有19.2%的学校建立“一条龙训练体系”[2],实际尚未起到大学“龙头” 的作用。就辽宁省而言,有中、小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 011所,参加训练的学生累计47.5万人,教练员3 842人[6]。其中有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学校69所,有辽宁省实验中学、沈阳31中学、沈阳28中学、大连2中、大连51中等一批高水平中学生体育队伍。而在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12所高校中,目前尚未建立起实质性的“一条龙训练体系”;因此,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建立真正意义的“一条龙训练体系”势在必行。
2.3大学生运动员竞赛问题
目前,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与体育部门的专业队伍隶属于2个行政主管部门[8]。 运动项目协会式管理还没有脱离政府的管辖,它们在运动竞赛的计划及组织上仍然以体育系统内部为主,因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隶属教育部门,大学生体育竞赛只能在教育系统内进行。调查结果反映出,仅有20%左右的运动员能参加每 4 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和全国单项体育协会组织的比赛,而多数运动员只能参加省、市的大学生运动会,还有每年指定的1~2项的单项比赛,除此之外,基本上无其他比赛。有将近一半的运动员在1年内几乎没有参加过一场高水平的比赛。由此可见,体育系统并未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竞赛纳入其管辖范围,大学生体育竞赛,始终处于业余水平之间的竞争,无法融入国家竞赛体系,得不到大赛锻炼,制约了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提高和普通高等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
2.4科学系统训练与执教能力问题
运动训练的系统性是指持续地、循序渐进地组织训练的过程。要求科学制订训练计划、训练方法,能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出运动项目本质属性,能够充分体现项目的运动规律及特征。
通过查阅辽宁省办有高水平运动队普通高等学校评估材料,了解到各校能够根据所办项目的运动规律及特征,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和训练方法,但对运动员的调查却反馈有28%认为较不系统,有52%人认为一般,有20%认为比较系统。这表明各校普遍存在着缺乏科学训练的系统性与方法创新,其原因有以下3个方面。
2.4.1运动队人员流动性大
在调查的普通高等学校中多数是4年制,只有1所学校有预科(5年制)。而到目前为止,高水平运动队的学生被保研的只有5人,这就是说运动员在校一般稳定在4~5年之间,实际训练的年限不足4年。而这4年中,由于受学制限制,人员每年都有出有进,在人员的稳定性上与专业运动队对比是有很大差别的。专业运动队的队员一般都是由二线过渡到一线队伍,一般都稳定在10年以上。因此,各校高水平运动队特有的流动性,给训练水平的提高增加了较大的难度。
2.4.2学训矛盾突出
各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形式均以学训结合为主,一般寒暑假没有集训或很少集训;每周训练均在5~6次,每次训练时间为2~4 h,平均3 h左右,每周总时数在15~20 h之间。而运动员与正常考入的学生相比,文化基础有很大的差距,在完成学业过程中有很大的难度,表现为学习压力大,训练出勤率没法保证,往往出现运动成绩好的学生出勤率差,而二级水平的运动员出勤率较高,这是影响训练质量因素之一。
2.4.3教练员职业能力不足
各校担任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几乎清一色的是从体育院系毕业后即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的人员,他们平均教龄为10.6年,最长20年,最短仅有2年,运动技术等级均为一级运动员,其教练职业能力及社会影响缺乏,缺少高水平运动项目训练经验与能力,而且许多教练员除训练外,一般每周还要从事3~4次体育课教学,加之早操和课外辅导等工作,工作量负荷重,必然会分散精力,影响训练水平的提高。
2.5“体教结合”是普通高等学校竞技体育发展的新途径
“体教结合”是体育和教育2个主管部门,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而共同建立的两部门间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分工合作、协同处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9]。“体教结合”是体育和教育系统以共同的目标为导向,其运行结构分为3个层面:1)在宏观(政府)机制层面,“体教结合”指体育和教育2大行政部门机制的结合;2)在中观(学校、运动队)执行层面,“体教结合”指体育学校和运动队与普通学校的结合;3)在微观(内容)层面,“体教结合”指运动员的运动训练与文化课学习的结合[10]。“体教结合” 是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和发展普通高等学校竞技体育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在“体教结合”方面作出一些尝试,如沈阳师范大学的乒乓球队在大运会和甲级联赛上都取得了骄人战绩,东北大学的男子篮球队曾冲进大超总决赛,对促进普通高等学校竞技体育发展和探索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途径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实际运作实践中,却因为体育和教育2部门的“真实目标” 不一致,体育部门是借助高校的学历,而普通高等学校是要在体育竞赛中获益,其结果是“同床异梦”。另一方面,由于“运动员大学生”的双重身份,产生了“学训”矛盾等问题,在-定程度上影响普通高等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
3普通高等学校竞技体育发展途径的探索
3.1实现多元化经费途径
为了解决好辽宁省办有高水平运动队的普通高等学校竞技体育发展中经费不足的问题,必须转变观念,树立“高校品牌”意识,拓宽融资途径,开发高校体育赞助市场。各校应从以下途径入手:1)除教学经费中的体育经费外,尽可能争取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专项经费;2)以企业冠名或者广告的形式,争取企业的赞助,如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与华旗资讯联姻,以北京爱国者大学队争战中甲赛场;3)通过比赛交流或表演的形式,走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争取企事业单位、社会和个人的赞助;4)可采取教委、体育局、学校三位一体联合投资训练。此外,为加快辽宁省办有高水平运动队普通高等学校体育馆及设施配套建设的步伐,应采取吸取社会资金联建等办法。如借鉴高校由资方建设,联合办学的方法,就是由学校出场地,企事业单位、社会或个人出资建设,学校除正常训练、教学外,其经营权属出资建设一方,合作一定年限后由校方收回所有权。各校还应借第12届全运会由辽宁省承办之机,通过引入政府资金的办法,改善体育馆及设施。总之,辽宁省普通高校竞技体育应扩大市场影响,实现经费多元化。
3.2生源与“一条龙”训练体系途径
3.2.1保障运动员水平途径
为解决好辽宁省高水平运动员水平不高的问题,首先是优化生源,建议每年通过举办冬令营、夏令营等选秀赛的形式,将优秀中学体育特长生展示于招生学校和社会,选拨优秀中学体育特长生;各校招生过程要在相关部门的监督、监察下进行,使体优招生工作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其次,为防止体育优秀生流失,对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6名的体优生采取破格或者提前录取等办法,对有发展前途的优秀苗子重点培养,并且采取提前签约的办法加以限制,同时,还应以减免学费或给奖学金的办法吸引高水平运动员入学。再次,就是对某个项目取得一定成绩的学校,鼓励其适当扩大体育优秀生的招生比例,使更多的体育优秀生进入高校。这些办法,都是保障运动员水平的有效措施。
3.2.2“一条龙”训练体系途径
建立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一条龙”训练体系,是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是运动训练长期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的保障。首先,由大学、中学、小学成立联合机构,负责协调“三校”的招生和训练工作,即招生工作“一条龙”。如沈阳市规定,对在教育局及省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主办或参办的体育比赛中,取得单项前6名或集体项目前3名的小学毕业生,初中升高阶段参加市教育局或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主办或参办的体育比赛,取得单项前6名或集体项目前3名且担当主力运动员的初中毕业生,在校期间因故未能参加市级以上体育比赛,但具有较高的运动能力且能达到优秀运动员标准的初中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功底和较高的艺术水平的初中毕业生,分别由各初、高中按传统项目录取。当然,这一定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必要的制度保障。其次,“一条龙”训练体系应建立由小学、中学到大学组成的金字塔型结构,应以中、小学体育传统项目点校为基础,以各个单项为纽带,形成项目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条龙”训练体系。最后,体系内应实行“三校”相互协作、支持、联合组成训练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3.3大学生参赛途径
解决大学生参赛少的问题,有关部门应统一组织协调。解决的途径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注册。中国境内的高校,不但以独立会员单位身份加入各级大学生体育协会或大学生单项运动组织,参加全国或省级大运会或大学生单项运动比赛。同时,为增加大学生参赛机会,锻炼队伍,提高水平,还应注册于体育总局各单项协会,参加省级和全国综合运动会。如复旦大学男子排球队参加A组比赛、北京理工大学男子足球队征战中甲。其次是赛事安排。目前除每4年一届的大运会和每年的大学生单项比赛外,别无赛事。因此,大学生各单项运动应组织分区赛或全国的A、B组的联赛。其“级别”按运动水平或竞赛成绩的高低划分。如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的参赛形式,实际上已经走到了前列。最后,是其他形式比赛。针对某些项目特点,举行田径、游泳项目的通迅赛,艺术体操、健美操、武术等项目的表演赛。
3.4提高教练员能力,解决学训矛盾的途径
教练员的执教经验和能力是运动队发展的关键所在。提高教练员的执教经验和能力,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教练培训制度,分批分项对教练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训,使他们及时了解新的动态,以便改进训练方法,同时,还要强化对教练员进行业务考核和监督。另外,普通高等学校对教练员的工作考核和职称聘任应与训练水平、竞赛成绩挂勾,甚至在教练员的职称评聘上走“双轨”制,除按教师系列条件评聘外,还应参照体育系统教练员的职称评聘办法执行,以此来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促进训练工作的开展,提高竞技水平。
提高教练员能力的另一个途经是促进教练员的交流,聘请国内外的著名教练员来校执教,如北京理工大学聘请国内著名教练员金志杨执教,把该校男足带入中甲。目前,辽宁省的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学校都在作这方面的尝试。
高水平运动员的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需要在制度建设上得到妥善解决。目前采取的预科制及教师下队补课等办法,都是解决学训矛盾的有效途经。同时,还应把运动成绩奖励与学分挂勾,对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给予适当的学分奖励或者在运动员之间实行奖学金评比,以此鼓励运动员积极训练和努力学习。另外,高水平运动员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一切时机努力学习。如复旦大学男排教练评价他的队员外出比赛,除服装外,包里都是厚重的书。
3.5体制改革与“体教结合”的发展途径
3.5.1体制改革措施
从宏观意义上讲,体制改革应提倡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元结构的管理模式,以及由国家、省、市三级教育部门、体育局和共青团组成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委员会的普通高等学校竞技体育三级管理体制。就辽宁而言,应改革现有的由省教育厅艺体处独家管理的现状,设立主要有教育和体育部门组成的,具有实质性职能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委员会机构,下设训练部、竞赛部、市场开发部等部门,分别负责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和训练工作的监督,赛事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广告、宣传、冠名等市场开发工作。
3.5.2“体教结合”措施
“体教结合”是我国竞技体育改革的新举措和探索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新途经。为能实现这一新的举措,首先,要使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做到真正意义的“结合”,当然包括领导层思想意识的转变、相关政策制定、联合机构的组成和资源共享等方面问题。其次,运动队与学校的结合,走运动队与学校联合办队的途径,如“沈阳师范大学的乒乓球队模式”“北理工足球队模式”。还可以采取由体育局和学校联合招收青少年运动员的方法,这些运动员既是学校的预科或本科学生,同时,又是省、市的二、三线运动员,如“华东理工乒乓球队模式”。最后,运动员的训练与教育的结合,是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的新途径,它事关运动员的切身利益,有助于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
参考文献:
[1]冯建中.体教结合:国家视野中的认识与行动[N].中国体育报,2004-03-11(6).
[2]何志林.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现状及发展策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5(33):73-76.
[3]辽宁省教育厅,艺体处.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等辽宁省普通高办高水平运动队学校自检报告[R].2006.
[4]贾书申,姚建军,徐文泉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基本资源情况分析的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8(32):92.
[5]高斌,骆秉全.竞技体育在北京高校发展中瓶径问题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1(1):114-117.
[6]李喜平.辽宁学校体育50年汇编[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153.
[7]丁玲娣.谈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技体制模式改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2(31):7-9.
[8]郑国华,熊晓正,尹国君,等. 论我国竞技体育模式的认识基础[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1(31):1548-1550.
竞技体育问题队伍建设1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1竞技体育的项目失调
竞技体育发展项目比重失调,在我国实际情况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我国在羽毛球、兵乓球等小球竞技比赛项目发展得很好,而且取得的成果也相当明显。但是,在其他一些比较冷门的体育竞技项目上,发展情况很不尽人意,甚至一些项目根本就无人问津。一直以来,国家都将注意力都聚焦在自身实力雄厚的项目上,而且对其投入资金力度和提供的相关扶持政策也比较多。但是,对冷门项目的关注却很少。所以,造成如今体育项目发展严重失调的局面。
1.2缺乏优秀的训练人员以及管理团队
随着新的竞技体育思想观念不断涌入,不仅竞技体育项目的内容得到很大程度扩展,而且还增加国民对竞技体育的认识,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竞技体育运动当中来。但是,由于引进的竞技项目大多都是直接沿用了其他国家的经验和训练模式,再加上国内对开展项目具备的相关条件不是很充分,就连训练必须有的管理和训练方面的人员都是直接从国外聘请而来,而且训练的科技化水平也不高,同时还缺乏相应的监控和医疗保障。
1.3竞技体育后备运动员缺失
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当中,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就是运动人员的缺失。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却找不到几个优秀的运动员,这无疑是最大的笑话。对人才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从我国实际的国情来看,我国一直将人才的文化培养视为发展国力的重点,相对于“体”的培养重视力度很不够。所以,在运动员方面一直面对后备人员不足的问题。
1.4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经费不足
目前,我国竞技体育虽然取得了很好成就,但是我们不能不面对这一切都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产物的事实。一直以来,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都高度依赖政府,其资金方面也大都是靠政府拨款而来。拨款在项目上也只是更加偏重于实力强的运动项目——经常在国际赛事上获得很好成绩的比赛项目。如此一来,就使其一些冷门项目的发展受到限制。因冷门项目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甚至连运动的场地和运动设备都没有,更不用谈及相关的管理和体育训练人员了。然而在某些地方,当地政府在制定本地竞技体育发展计划时,大多只是注重体育项目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其真正的价值作用,尽管花费一定数量的人力和财力来大理推广竞技体育项目,结果却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造成竞技体育资源大量浪费。我国发展竞技体育金费安排是国家最有钱,省级有钱,地区级有点钱,最基层没有钱。基层是选材的摇篮,不重视基层体校的建设和投入。
1.5运动员退役后的安置工作滞后
作为一名竞技体育方面的运动员,其运动生涯是有限的。一旦运动员过了自己职业生涯的黄金期,就不得不面对退役的事实。搞好运动员的退役安置工作,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个人前途和竞技体育运动队伍的稳定,甚至影响到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受我国体育发展的模式的影响,以往运动员由于长期超负荷运动,不得不长期饱受伤病的困扰,也致使他们对自己的体育事业心生倦意。所以,他们一旦到了退役的时候,大部分都不愿意再从事体育方面的工作。然而,自身具备的科学知识和社会技能又相对的缺乏,就更加大他们择业的难度。曾经在大型赛事上获得好成绩的运动员,退役后生活陷入困境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
2解决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问题的具体措施
2.1科学合理地调整竞技体育项目的结构
合理调整竞技体育的结构,在发展重点项目的时候,搞好其他竞技体育项目发展。
2.2加大力度对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要使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科学有效的发展,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我国竞技体育的先行体制入手,尽快转变先行的体育运行机制,完善其管理体系。
2.3加强竞技人力资源建设
重视教练队伍建设,提高竞技体育教练人员的执教水平。高度重视基层体校建设,加强国内竞技体育与国际间交流,引进国外优秀的教练员,发挥其优势,吸收他们先进的思想理念,强化国内竞技体育的实力。
于此同时,还要注重对竞技体育管理人员的培养,让他们更好地为体育事业服务。竞技体育的科研工作当然也不能放松,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科技水平含量是体现我国竞技体育实力的重要方面。随着时代的变迁,国际竞技体育的环境已经与原来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仅比赛的形式出现了多样化,连竞赛的观念和比赛的规则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对运动员训练方面更加注重训练的科学性。
2.4搞好退役人员的安置工作
解决退役运动人员的安置问题,是保障我国竞技体育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发展我国的竞技体育,只有在运动员退役后的生活得到更好保障的前提基础上,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安置退役运动员要结合其自身具备的特点,合理安排。比如,可以给他们提供进入高校继续进行学习深造机会,以便提高自己文化知识。退役后可以向竞技体育方面的管理层方向发展,为我国的竞技体育的管理层储备人力资源。
2.5加强对竞技体育行风的建设
重视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在广大的群众当中树立起全名参与与运动的风气。发挥传媒的作用,增加大家对竞技体育运动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要与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进行密切的合作,在社会中树立起全民体育的观念,转变大家对竞技体育的认识,让其明白重视竞技体育运动并不是为了获取利益,而是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提高生活的质量。
3结束语
竞技体育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我们只有着力于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勇敢地向问题提出挑战,才能保证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张晓聪,张晓会,赵先卿.“十一运”后安徽省竞技体育发展对策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10,31(3).
[2宋德海.2012伦敦奥运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1,(6).
关键词:体育经济;发展;问题;对策
一、前言
回顾改革开放走过的30年中,中国在经济方面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体育经济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部分,也在这轮经济增长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其他经济部分一样,在发展的同时也会遇到瓶颈,许多不可预知的问题接踵而来。遇到问题不可怕,只要正视这些问题,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相信勤劳智慧的中国体育人一定会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国体育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办法。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中国体育经济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二、体育经济的重要性
体育原本是人们强身健体的需求,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电视直播技术以及商业的全球化发展,使体育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被精明的商人发现,并将之一步步发展为一个系统完备的经济体。比如欧洲足球联赛、NBA,世界杯,奥运会等等都是其中的典范。首先积极的开展这些体育赛事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还能提供许多工作机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最重要的是,大力发展体育经济的同时,必定会带动喜爱体育运动的人们去参与其中,这不但增强了国民的身体素质,也对我国大力建设的和谐社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三、体育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体育经济的需求不够
就对我国城市居民对体育的消费调查看来,除了北京、上海、深圳、大连这些文化体育事业开展较好的城市以外,其它大部分城市的居民在体育方面的消费还停留在较低层次上,据统计这些消费以运动服饰为主,占到所有体育消费的81%。这说明我国在体育经济领域的开发还很不足,首先是体育经济人的开发力度还不够,这也直接导致了国民对于体育经济的需求度也较低,很多人只愿意在电视里看看体育赛事,却不愿意在体育活动方面投入更多经费,实际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
2.对体育经济的投入不足
按照经济的分类,体育经济应属于第三产业,是一项服务性的经济,是建立在第一、第二产业的基础之上的,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大。根据经济学理论,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优化国民经济结构。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在体育经济的发展上都采取了很多措施,大力扶持其发展。比如,给予减少税收、增加贷款等金融优惠政策。反观我国的现状是,国家政府对体育经济的漠视,给予的政策和关注都极少。思维还停留在开展体育活动是为国争光的政治层面上,没有意识到体育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没有制定保障体育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对体育产业化的各种配套服务落后。在政界如此,在商业上更是如此,我国涉及体育事业的企业往往只重视商品的生产、销售,而没有把体育事业向更深层面去发展,忽视了对体育消费的咨询和执导。在这些方面也有做的好的例子,比如广州恒大足球队的经营模式,重视投入,重视体育赛事极大的宣传效应,重视对体育相关附属产业的开发。这些都是我国发展体育经济的宝贵经验,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3.受到体制的影响
上文说到国家对于体育事业更多的从政治角度出发,与我国在体育方面的制度是有关的。我国的体育事业一直是采取国家体委这样的政府机构来管理,这种管理在建国初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成就,在世界舞台上为国争光。但是随着发展的深入,国家也意识到发展体育经济的重要性,但旧有的计划体制始终阻碍着体育经济的发展。国家也尝试了改革,比如将体育有政府主导,逐步向企业开放,引入市场经济。但是企业在和体育部门合作的时候,往往不能自主,开展的体育赛事企业投入多,却得不到应有的经济效益,长此以往,企业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体育经济也随之萎缩。中超联赛萎靡就是最好的例证。
4.专业化程度不高
最后,任何事业的开展都离不开人。经营体育事业人员的素质是体育经济能否开展好的核心问题。结合国外经验分析,中国的体育市场缺乏两类经营人才,一类是懂得体育经济发展之道,管理能力全面的体育企业家,一类是有体育背景又有实际营销经验的销售人员。而目前纵观我国的体育经济人大多是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这批人只懂体育,不懂经济,面对大好的市场却不能抓住机遇,只一味追求成绩,最终在体育经济的发展中迷茫。因此,加强体育经营人才的培养是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急需解决的大问题。
四、体育经济发展对策
1.制度的完善与市场化引导
首先在国家开展积极引导和宣传全民体育概念的同时,政府需要给予充分的财政拨款加强全民健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公共足球场、篮球场等来培养体育人口,然后企业要多开发体育物质产品和体育信息产品等,扩大销轨道售渠道。两方面结合来积极引导我国公民的体育消费走向合理正确的轨道。各级体育部门要将那些观赏性强的体育竞技项目,如足球、篮球等推向市场。让行业内的人主导这些体育项目的发展,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运行。同时要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障体育经济的良好有序发展。对于那些观赏性较差的体育项目,其经费的来源要开辟多种渠道,以国家拨款为辅,筹集社会资金为主,这样主要依靠社会的力量,政府只起到一个引导和规范的角色。
2.加大对体育经济的扶持力度
我国政府还应该借鉴国外发展体育经济的先进经验,一切按照经济规律来办事,尽量少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功能。但少干预的前提是我国要首先做好立法工作,从法制的角度上帮助体育经济的发展,比如出台体育投资法规来规范体育市场中的财务运作,以保护体育投资者以及运动员教练员的合法利益。与此同时,还要改革体育产业的税收政策,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从金融角度来给予支持。综合以上几点来帮助体育经济的发展。
3.增强体育经济的专业性
体育部门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针对现在的人才缺口着重建设体育经济人才的培养制度。首先要引进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然后选择有体育背景的年轻人参与到管理体系中,让他们在这样良好运行的环境中茁壮成长,逐步建立一支既掌握体育发展规律,又懂得经济发展规律的体育经济人队伍。
4.建立健全体育经济体系
要想体育经济健康发展,除了做好以上几点外还要大力建设体育市场。按照市场经济的理论,市场是经济健康发展的载体和导向。要搞好体育市场经济,就必须先制定好规范、保障市场运行的各种法律法规,然后是开辟多个市场来辅助体育市场的发展。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法制建设都不健全,体育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就更加薄弱,因此立法部门要结合我国体育发展的实情,出台相关法律来维护市场秩序,有力规范体育市场。其次,还要建立体育市场的二级市场,如体育用品市场、观众市场、劳务市场、人才市场、信息市场等打好其发展的基础。
小结
面对我国体育经济发展中产生的诸多问题,相信只要我们本着发展的良好愿望,合理借鉴国外经验,积极的投身到体育市场的建设中去,我国的体育经济一定能进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体育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我们按照以上几个方面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改革,我国体育经济的春天并不遥远。
参考文献
[1]刘建,体育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反思[J],中国外资,2011年22期
一、体育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外源融资能力弱,政策倾斜力度小。我国体育赛事以前一直都是由国家体委包办,体育经费完全靠国家拨款,形成一种法定的计划运转,并完全承担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责任。随着体育经济发展的加快,体育产业对资金的需求也迅速扩大,以目前体育组织的资金存量将难以满足其需求,这就需要挖掘体育产业融资的潜力,解决体育经济发展的金融瓶颈。因此,一方面要建立体育金融中心市场,必须摆脱计划经济的限制,使得资金能自由流入体育产业内;另一方面政府对如何强化体育金融机构没有给予充分、明确的政策支持,比如对体育部门举办的体育比赛、体育场馆的经营收入、修建体育场馆可以享受土地征用的优惠政策和低息贷款等方面扶持力度还很不够,缺乏对体育产业发展上的激励制度和优惠政策。
(二)体育产品缺乏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低。目前,我国的体育产业主要是一种“家庭作坊式经营”模式,产品技术含量低,体育企业缺乏品牌意识,使得体育的发展失去了产业化支撑,进而导致中国的竞技体育缺乏经济动力而走入死胡同。正如,有一位日本商人曾向他的同行感慨地说:“中国乒乓球称霸世界乒坛30年,为什么商界不借乒乓强国之光,搞借光经营呢?”就是用一些体坛名人、名物、名事的影响力来扩大产品、企业的知名度,进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趋同严重。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没有任何一种行政力量能够左右产业布局,企业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其最终的决定力量还是市场。产业分工不是能够通过政策来调控的,而是由市场竞争决定的,由于以往计划经济的限制,导致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有些地方体育产业同构,体育资源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因此,在发展中处理好地区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问题,是提高体育产业规模和效率的根本之路。
二、加快发展现代体育经济的必要性
(一)体育经济有利于经济的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协调推进。加快体育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尽快使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资源短缺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迫切需要,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式、实现综合国力的有效途径。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因此,发展成果不能仅仅看增长速度,还要看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能否随之提高。体育在培养人的健康、活力、精神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发展体育产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体育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已经逐步由供给驱动型转向供给和需求共同驱动型。在许多行业,需求驱动已成为经济继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我国的体育不管在投资方面,还是消费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学者通过对中国13个省份的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城镇居民家庭年体育消费支出在100元以下的占各省份总家庭人数的40%~70%,其中,以河南家庭最多,占71.6%,江苏较好,占47.2%。各省份城镇居民年人均体育消费在50~350元之间,城市居民人均年体育消费最低的是陕西,仅有56.8元,最高的是内蒙古,为322.52元。可见,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年体育消费占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非常低。所以,加快发展体育经济,有利于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协调发展。
(三)发展体育经济有利于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如,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奥运会,为洛杉矶创造了2.5万人的就业机会;1988年在汉城举办的奥运会,为汉城创造了30万人的就业机会,盈利4.9亿美元;1992年在巴塞罗那举办的奥运会,盈利0.4亿美元,为巴塞罗那创造了2万人的就业机会;1996年在亚特兰大举办的奥运会,盈利0.1亿美元,为亚特兰大创造了8万人的就业机会;2000年在悉尼举办的奥运会,盈利7.65亿澳元,为悉尼创造了10万人的就业机会。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轻易的看出体育经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三、体育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要转变观念,强化金融发展观念,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体育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关乎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景和格局,政府要解放思想,认识到体育与经济的关系。目前,体育产业金融发展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各级政府都应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理清金融、体育、经济之间的交互关系,增强金融意识,对于体育部门给予积极的协调与帮助,并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
【摘 要 题】学校体育
【关 键 词】竞技体育/校园……
一、引言
以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为标志的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现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竞技体育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和不断提高人们在体格、体能、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能力,并以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它以其独特的优势及其体系的可开发性、作用的适用性、影响的广泛性,成为整个体育运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部分,它的发展对体育文化的发展起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同时它也是促进各类体育活动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的一种特有现象,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一部分[1]。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学校体育这片沃土,学校体育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运动兴趣及习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等功能。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目前仍然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轴线的教材体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尽管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就主体而言,人们认为竞技体育仍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
所以从高校体育入手,探讨竞技体育的社会学所蕴涵的各种因素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认识竞技体育的价值。
二、竞技体育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竞技体育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源于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具有强烈抗争的性质,是体育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一方面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水平甚至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所以它的社会影响力巨大;另一方面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竞技体育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宣传和关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NBA、亚运会、甲A足球赛,几乎都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选修热门运动项目的学生日渐增多。
正因为竞技体育已远远超出本身的价值,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集中体现之一。竞技体育文化是构成体育文化的核心,因此向学生传授基本运动技术、战术、规则,是提高学生体育文化水平的需要。我国学校体育中竞技运动项目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已延续了几十年,它是师生课余体育锻炼,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毫无疑问竞技体育已经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水平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形象,同样一所学校也往往会由于他们的高水平的竞技体育而被大家所熟知或更加著名。发达国家的不少大学都致力于培养一支高水平的运动队来为其学校争创知名度。目前我国高校体制正在进行改革,几乎所有高校的改革方案都已经注意到了它的巨大潜力和影响力。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先后建立了几十所培养高水平运动队的试点大学和近300所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试点中学,并定期召开全国大学生、中学生运动会,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体育运动和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这种以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来带动学校体育的全面开展,既提高了学校体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又大大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高校体育运动代表队的性质已从原来作为培养学校体育骨干、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方面逐步向半专业化方向发展,其态势已经跨出校园,面向社会,走向世界。
早在20世纪初期,竞技体育就被国外一些专家看作是一种公民的素质,一种文化生活,一种独特的精神崇拜。他们深信,竞技体育可以培养青年人进入社会生活的能力,有助于增强青年人的身体素质、培养青年人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性格和意志品质。国外的竞技体育始于儿童时期,他们在大量的业余时间里动员、引导儿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并要求学生在体育课中也能全身心地投入,进入大学后,有的竞技体育的水平就已达到了国际水平[2]。因此,校园竞技体育的蓬勃发展,不仅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也为社会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和队伍。而我国由于对竞技体育认识还存在许多与时展不一致的看法和观念,没有正确地认识竞技体育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导致竞技体育在学校中的教育功能没有能够得到很好发挥。我们认为,竞技体育在高校的普遍开展,不仅能够普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而且能够活跃、丰富高校的文化生活,同时在提高高校竞技体育的水平,发现、培养竞技体育的优秀人才,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三、竞技体育与培养正确的体育文化观念之关系
最近,国内体育主管部门正有意将体育工作与教育系统“嫁接”,走教育与体育相结合的道路,这是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这将为学校体育工作带来新的研究课题。“嫁接”成功将对体育教学工作、学校竞技体育水平、场馆建设以及学校名牌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并将大大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但学校中的竞技体育毕竟与职业竞技体育有着很大的区别。竞技体育所包涵的教育功能成分更应在学校工作中被强调,而人们往往容易把竞技体育的其它非教育因素扩大化后移植到学校教育中来,使其发生畸变。这是体育教育改革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果对体育教育功能没有正确认识,体育教育改革 就会失败,学校中竞技体育的开展就有可能步入歧途。为此,我们应从文化的角度重新来认识高校竞技体育的作用,正确发挥竞技体育的文化功能。
1、竞技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到处充满竞争的社会,而竞争的意识又是与竞技体育息息相关,在体育运动中,不讲门第、不分尊卑;在竞赛活动中,不存在除个人身体、心理以外的任何不平等,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在运动中、在竞争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体现自己的力量。体育运动中最讲法制,不徇私情;最讲现实,不论资历;最讲务实,不图虚妄。这就要求每一个参加者都尽应当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竞争,特别是一些直接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拳击等,从而渐渐增强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和顽强毅力。
2、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道德与合作精神
在竞技体育中,各项运动都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则,人们只能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努力创造成绩,任何违反规则的行为都会遭到谴责和惩罚。同时,在一个集体项目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一角色都有其特定的行为要求,必须依角色要求行动,这就十分有利于人的社会化,有利于培养人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竞技体育始终遵循着“机会均等、优胜劣汰”的基本原则,严格的规则和公正的裁判可以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观念;通过竞技体育也可以学习和锻炼如何正确对待竞争中的失误和失败,磨练坚强的意志,增强抗挫折能力,使学生在激烈的社会中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学生通过参与竞技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出良好的体育道德,进而养成优良的社会公德。即如何对社会群体、组织的公益事业做出贡献,怎样提高社会意识、怎样发展对别人的权力和感情的尊重和理解。竞技运动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社会生活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和场所。
3、有助于培养优良的个人品行
竞技体育有助于培养人的乐观精神和自信心,敢于竞争,敢于胜利,要求改革自我、超越自我等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优良品行;通过竞技体育还能培养领导与服从和充分展示与自我约束的良好行为。有实验证明:有竞赛经历的学生能显示出较好的个人修养和社会适应性,表现出更高的组织领导能力。因为竞技体育为承受责任、作出决定、影响他人等领域的重要品质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竞技体育又具有培养服从的一些品质的趋向,如尊重、遵守规则,服从裁判等。学生从竞技体育中也能培养应当无敌意或无怨恨地接受批评意识,不应有超越规定,严重伤及对手的行动。竞技比赛有时需要有自我约束或自我牺牲的精神,不仅建立在意志和取胜的欲望上,还必须建立在豁达的宽容心理上。这些品行都是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重要条件。
4、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研究表明,参加竞技性比赛,能扩大学生的兴趣,放开性情,增加与他人结识的机会。同时在激烈的对抗中,在努力拼搏的奋斗中,接受成功或失败、表扬或批评的心理锻炼。在与他人交往和冲突中,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受到很大磨练,使学生得以从学习压力、心理伤痛等方面解脱乃至超越出来,从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充沛的精力迎接新的挑战。对社会现象是与非评价、道德标准与做人原则等在社会认识上的价值取舍,都可以在运动中受到检验,因此人们认为竞技体育运动能测试出个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5、竞技体育对校园体育文化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存在着两面性。竞技运动也不例外。它在对学校教育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它可能导致错误的价值观的出现。高校体育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而后才是从中发现、培养高水平的体育人才。一些错误的价值观比较容易产生在那些运动员甚至存在于他们的崇拜者身上。荣誉、成就可能使他们更多地关心个人的得失,更多的关心能使他们获得荣誉的各种活动,进而引起他们对处世哲学观的转变,不能正确面对社会、正确认识各种社会关系,从而导致产生与社会生活规范、道德观念相背离的错误价值观。在某些人身上甚至会导致人性的丧失,滑向犯罪的深渊。
众所周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一旦教师、教练员把运动员、学生所获得的荣誉仅仅与个人利益相结合,就可能产生教育上的畸变。这些畸变主要表现在:为使运动员尽力争取去达到成人的目标而不断地给予他们过分的名利刺激,使他们的身心受到有害的压力。对学生参加竞技体育的思想意识和目标上的错误灌输,主要来自教师与教练员。为培养一支高水平的高校运动队,他们会更多地强调自己工作的成败、队员、资金、设备等等与其相关的各个方面的重要性,导致过分特殊化,甚至不惜违反体育道德、社会公德、法律、法规而弄虚作假,有可能致使教育的养成因素受到削弱、淡化甚至发生畸变。
竞技体育还可能带来暴力行为的产生。因为攻击性是竞技体育的特点,由于青年好斗、好胜的心理,而竞技体育中的身体接触或对规则的理解不准确,就有可能在平常的争论中转化为暴力的行为。所以,在竞技体育的教学中还应当有道德规范的内容,以提高学生辨别、应付和化解暴力的能力。
6、高校竞技体育教育的正确之路
竞技体育在对校园体育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校园体育文化也对竞技有深远的影响。如许多竞技体育项目就产生或萌芽于学校体育,而且伴随国家体育战略方针的转变,竞技体育与高校联合办学的实施,最终会形成以学校为中心,依靠小、中、大学的业余训练来形成整个训练的一条龙体系。中学作为培养奥运冠军的基地,高校则是大部分运动员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必由之路,由此形成强大的人才培养体系。
但学校面向的毕竟是普通的学生,因此我们的体育教学不能采用纯竞技运动,对那些技术复杂、难度较高的技术性竞技运动,应当从学校体育的实际出发,对其进行加工改造,修改规则,降低难度,改进教学方法,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目的。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俱乐部,利用专门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学校的竞技体育运动,既能把有运动潜力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系统的运动训练,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又能保证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保证学生受到正常的体育教育。
四、结束语
竞技体育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社会学影响所蕴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对教育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我们应该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竞技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防止对青少年施加没有必要的压力和无教育根据的训练。助人成才、防微杜渐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理解和掌握的教育原则。对竞技体育的社会蕴涵要有深刻地认识,并能把握好教育、训练学生的方法和尺度,使竞技运动的开展达到最佳的效果。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享受运动的乐趣、学会身体锻炼的方法、培养良好思想品质的同时,又要对学生今后将面临的社会生活和压力给予有益的帮助,更好的为社会服务,这才是在学校中开展竞技体育的根本目的。与此同时,高校办高水平竞技运动队应尽快与国际接轨,让真正的大学生走出校门,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甚至是奥运会。
【参考文献】
[1] 李涛等.应用系统观点对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在学校体育中协调发展的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5).
[关键词]竞技体育 人文关怀 可持续发展
竞技体育作为目前我国体育发展的主流,受到全国人民的高度重视。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竞技体育在我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似乎也看到了一些问题,比如,竞技体育的大发展并没有真正促进全民体育的大繁荣,竞技体育似乎更关心的是成绩,而缺乏对运动员的人文关怀,等等。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我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过程回顾
以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为起点,标志着竞技体育的诞生。“它既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产物,又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今天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有竞技体育的踪迹,它已成为人类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的确,竞技体育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繁荣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普遍提高,得到了普遍发展,竞技体育的目的也从单纯的娱乐性向竞争性过渡。我国在建国以后,参加了1952年在芬兰举行的第十五届奥运会,虽然没有获得奖牌,但也开启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竞技体育不断发展,水平也逐渐提高。到了1984年7月30日,在美国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上,我国射击选手许海峰在男子自选手枪60发慢射项目上,以566环的成绩获得了我国奥运史上的首金。从此我国选手在奥运会上不断刷新好成绩。2008年在我国本土上举办的北京奥运会,我国选手更是以51块金牌100块奖牌,历史性地取得了奥运金牌榜第一和奖牌榜第二的好成绩。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我国在许多项目上更是有了飞跃性的发展。
二、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不足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似乎这些年,我们共同关注的都是我国选手在哪些项目上获得冠军,我国在这届奥运会上一共得到多少块金牌,可是,有谁会关注那些退役运动员的伤病情况,有谁愿意安慰没有获得金牌的运动员呢?还有就是,虽然我国在竞技体育领域取得如此之好的成绩,但是全民体育的目标并没有充分完成。
(1)过分注重金牌数量,缺乏对运动员的人文关怀
一届奥运会以后,国人往往记住的都是我们取得了多少金牌,而很少有人认真研究这位运动员是如何获得金牌的,他的金牌精神如何促进我们日常的工作和学习。对运动员的人文关怀,不仅是要挖掘金牌运动员的人生发展道路,更是要关注整体运动员是如何艰苦训练、克服伤病情况的。将他们的运动精神,推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使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之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克服在工作和学习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此外,作为竞技体育,为了获得更多的金牌,教练员不得不加大训练强度,缺乏对运动员的心理指导,如果运动员做的不够好,一个动作可能要反复做上成千上万次,而又有了变相体罚的味道。
(2)过分注重对金牌运动员的关注,缺乏对退役运动员的抚慰
金牌运动员理应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和爱戴,但是这一届奥运会之后,似乎他们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不再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尤其是在他们退役之后,又有多少人愿意去抚慰他们伤病的身体和寂寞的心灵。有人曾说,中国的运动员是最幸福的。其实,这仅限于退役之前。大运会冠军张尚武曾经坦言,“希望媒体对我的关注不是一时一刻,而是长期的,无论在我辉煌还是困难的时候都没有区别,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更需要大家的关心和鼓励。”
(3)过分重视竞技体育,缺乏全民健身的长期规划
竞技体育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论文荣誉,受到了过分的追捧,但这并没有拉动我国全民共同健身行动。体育,作为一项强健体魄的运动,不仅仅局限在于竞技领域,而应当大力发展到群众之中,让全国人民都运动起来,强身健体,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多更长久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可是就目前状况而言,大众体育发展不畅,基础运动设施不健全,体育课很少有人问津等现象,将严重影响着我国体育业的可持续发展。因奥运带来的健身热潮,在奥运之后,迅速降温。
三、将人文关怀引入到竞技体育之中,实现体育可持续发展
把人文关怀引入到竞技体育之中,对促进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将对金牌数量的关注转移到对运动员终身发展过程的关注上;将对金牌运动员的关注转移到对全体运动员的关注上,尤其是要关注退役后运动员的伤病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经济支持和心理安慰;将对竞技体育的支持转移到对大众体育的扶持上,树立全民健身的意识,加大对体育运动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动员全体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到体育健身之中,同时借鉴世界各国体育运动的成功经验,最终实现我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关键词】城邦文化;竞技体育;影响
作为含有政体意义、伦理意义的城邦,他不仅对希腊人的政治、经济关系重大,而且对体育运动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古希腊,公民和城邦有着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公民属于城邦,城邦依赖公民。城邦和公民共同营造自由、平等、正义和开放的精神。并使得公民与城邦的和谐、至善的精神得以发展。古希腊人大部分公共生活与宗教祭祀有关,体育竞技是这些宗教活动中常见的仪式活动。体育运动与城邦有着紧密联系。
城邦的自由思想对竞技体育的孕育和催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明确指出:“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的基础。”古希腊人崇尚自然、尊重自然,顺从自然。他们的生活与自然息息相关,神话也是他们自然生活的一部分,神话中的自由、平等、正义等思想从神话与英雄传说渗透到古希腊人的思想中。作为政治实体和共同体的城邦需要每个公民自由和平等地参加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这就像宇宙是众神的共同的努力能实现井然有序。宇宙的秩序性是众神自由和平等合作的结果。在古希腊神话中,宙斯是万神之王,是普遍正义的庇护者,但他也不能破坏和践踏正义,他破坏正义的行为是对城邦社会的糟蹋,必然招致其他神的反对,他会收到惩罚或引发战争。这是希腊神话中的自由思想的渊源,是自然法原则的发端。任何神都要尊重其他神的自由,不能让某位神拥有绝对的权力从而随意控制他人和社会。宙斯宣布他们三兄弟分别掌管天、海、冥三界是平等观念的起源。当他把技术与智慧分配给人类时要求:人人都有一份,若只有少数人分享,城市将不会存在。这一活动的体现了平等人权的观念。赫西俄德在《神谱》中对正义的阐述是:宙斯已经把正义这个最好的礼物送给了人类,因为任何人只要知道正义并且讲正义,无所不见的宙斯会给他幸福。人间秩序是宇宙秩序的一部分,它理所当然不应违背宇宙秩序,这是自然法的重要内容。自然法思想使每个城邦公民都坚信自己参加城邦公共事务是一种神赋的自然权利。这种思想激发了城邦公民积极参与城邦政治的情绪,演变成一种自由、平等的城邦精神。神话孕育了人们的自由、平等和正义等思想,这意味着神话与城邦公民的情感体系、认知体系及评判体系交织在一起。一方面使神话中的神和英雄具有人的思维、形象、性格和品行,另一方面,神的生活是人的生活的写照,更是人的生活憧憬与向往。象神一样自由、平等、正义地生活是人们的理想。城邦公民的这种思维定势逐渐内化为思维本身的程序,构成一种主体性记事的思维程序,在这种程序中,神话中的种种现象与人世间的现象一样,遵循着同一的发展逻辑和演进脉络。这使得城邦公民的自由、平等、正义观念具有了神性。
这种神赋的自由、平等和正义为竞技体育的诞生准备了思想条件。它们对竞技体育的规则制定,项目构建,进程维持,纠纷解决有着重要的作用。
城邦的政治制度对推动竞技体育的发展功不可没。西方的政治的发展与古希腊的城邦制度有着一定的泉源关系。在城邦时代,政治和城邦紧密相连。城邦是公民分享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场域或公共空间;政治是公民的公共生活方式。在雅典,政治是城邦公民追求的最高善。因此,与城邦相关的经济、教育、社会、伦理等问题都负有政治意义。在政治管理上,雅典实现轮番而治,即一切行政官员都有公民民主选举产生。当时的雅典政体设置了三个主要机构:民众法庭、五百人会议和公民大会。公民大会近似现代的最高权力机构,对国家的重大事务有着决定意义。在伯里克利时代每月举行三或四次会议,二十岁以上的男子均可参加。会议以投票方式来决定重大事务。在城邦时代的雅典,言论自由是公民所有权利中的基础性权利,城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上有充分的发言权,对城邦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各种问题可以畅所欲言。由于城邦的公职人员是民选的,公民在会上也可以批评他们,行使每个公民对公职人员的监督权,而公职人员在卸任时得做述职报告,不称职者会被罢免,渎职和犯罪的要接受法律制裁。
从政治哲学的理论视角看来,城邦给理性政治提供了重要的基本条件,那就是公共空间,或者说是公共领域。著名学者韦尔南认为“只有当公共领域出现时,城邦才能存在”。在古希腊,公共领域或公共空间主要表现为公民会议和公众聚会的场地。
在那些场地中有一类不可忽视的就是体育场馆。在古希腊,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体育馆或体育场。这些体育场馆不仅是他们的竞技场地,更是他们的社交场地,它们是城邦公民的重要公共生活空间。他们不在体育场馆训练,就在场馆理消磨时光,他们不是旁观者,而是城邦公共生活的参与者。希腊精神中有一种就是竞争精神,它主要通过体育竞技表现出来。在古希腊,除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尼米亚运动会、地峡运动会和庇底亚运动会几大泛希腊竞技运动会外,每个城邦还有自己的竞技会。体育竞技活动不仅是体育活动,实际上是城邦的重要政治活动。
城邦政治的特点是自由、平等、民主、正义。这种制度为竞技体育的诞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体育竞技的公平公正提供了制度保障。公职人员的直接选举落实到体育比赛中表现为对体育官员的选举和裁判员的推选。政治制度的法制化促成体育比赛的法制化。
体育文化是古希腊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城邦培育出独具特色的健身习惯、运动风气和体育文化,体育运动成为泛希腊节庆中人们最愿意欣赏的文化节目,城邦的提炼和挖掘使得体育运动形成自己的文化风格和特色,体育运动成为古希腊人特有的文化符号。城邦给了体育生命,城邦创造出影响人类社会的智者的游戏。
参考文献
[1] 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2] 李法宝.官吏、官制、官文化及历史走向[M].北京:职工教育出版社,1989.
1.1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周易》中提到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朱熹讲“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到而止,则全功尽弃;其止其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等都是讲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国的运动员多少年如一日的刻苦训练,不断超越也正是为此所激励。在竞技体育项目上,技能主导类项目中表现的较明显,如竞技体操、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员通过重复的刻苦训练,增强对于核心技术的熟练程度,赛场尽情发挥所学技术,不断攀登竞技体育的高峰。
1.2传统文化仁者爱人的思想
“仁爱”的观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孟子曾讲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孔子论语中的观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都是要充分尊重、爱护、信任和帮助他人。这种观点在竞技体育的管理方面尤为重要,一方面对于运动员的管理要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加强运动员的人文关怀,使运动员在一种充满人性、充满爱的环境中刻苦的训练;另一方面以运动员的个人利益为出发点,有效解决运动员退役后的发展问题,解除运动员的后顾之忧,有利于运动员全身心的投入到竞技体育的训练当中,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投身于中国竞技体育事业。
1.3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蕴育、发展到传承至今没有中断的文化,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任何外来形式的文化进入后,都会被中国传统文化广阔的包容性所折服。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讲究修身、养性、娱乐,而几乎没有竞技的成分在里面,竞技体育这一起源于西方的体育形式,在被引进和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汉族跟其它民族之间,只是讲究文化的认同,不太讲究血统”,这一包容性的特点一方面有利于西方竞技体育在我国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国自身竞技体育项目的完善。
2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竞技体育的消极影响
2.1传统文化中庸和谐的思想
在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观念是“和”的思想,中华民族历来讲究“天人合一”、“中庸和谐”;儒家文化强调“礼之用,和为贵”;佛家文化“因缘和合”的思想等,这反映出了中国人普遍的软弱温和、忠厚宽容、追求和谐的性格。而西方体育文化以“斗争”和“竞争”为主体特征,重视对抗、竞争,推崇个人英雄主义,西方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主张:“斗争是万物之父,战争是万物之舟”,西方人由于受西方武士精神和决斗风范的影响,表现在赛场上也是像斗士一样勇猛,对抗略性较强,对胜利的渴望表现的显露无疑。这种思想的影响表现在竞技体育上最明显就是同场对抗类项目,比如篮球、足球等,多数的中国运动员不能理解这类运动项目的真谛,在运动场上惧怕对抗,缺乏一定的侵略性,成绩不理想也是理所当然了。
2.2传统文化等级观念的思想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君、臣、父、子”的等级观念、“唯上、维权、唯资”的权威化思想,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教师是具有最高的统治地位,是圣贤之言的传播者,学生是被统治者,是无知的获得者,教师对学生拥有绝对的权利和权威,甚至能控制学生的思想,学生只有被动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一切,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在赛场上以及训练中,运动员会按照教练员的安排按部就班的进行训练,比赛中也按照教练员的布置去执行,尤其是在集体类项目中,一旦既定的战术遭到破解,运动员常常在场上不知所措,鲜有令人眼光一亮的机动表现。
2.3传统文化重文轻武的思想
传统文化中历来推崇“重文轻武”的思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这种观念使得人们最初把体育运动打入到社会的最底层,而且这一观点至今影响着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在当今的中国社会,有较多的运动员来自于较贫困家庭,大多数的家庭不愿意自己的子女从事竞技体育事业,这导致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来源单一,优秀运动人才的流失,造成了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断层的局面。
2.4传统文化非独立性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人即家、家即国,强调集体忽视个人,缺乏主体意识。“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的思想也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为了国家荣誉而卧薪尝胆,同时也造成了中国人内敛、含蓄、不争的性格,不善于表达和张扬个性。西方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淡化个人的价值会抑制个人的行为能力,压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众多集体项目中,运动员、教练员等从训练到比赛时刻都围绕着团队的概念进行,时刻都在讲究集体配合,这也导致了队伍中缺乏有技术专长的队员,在急需要队伍得分或者关键时刻鲜有能够挺身而出的英雄。
3结语
摘 要 为了促进体育舞蹈竞赛评价体系更加合理化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归纳总结法等,对体育舞蹈的竞赛评价体系问题做了深入分析与对策探讨,认为体育舞蹈竞赛评价体系当前问题存在于:评分规则的不合理性;裁判员主观因素的影响;监督机制的不完善。相应的对策为:量化评分标准,执裁专业化;缩小裁判员主观因素的影响;成立专门小组,监督裁判员分数生成。
关键词 体育舞蹈 竞赛 规则
一、前言
体育舞蹈是一项有着高度艺术性与技巧性的表演和比赛项目,自1986年正式引入我国后,经过20年的推广和发展,建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也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竞赛模式[1],体育舞蹈事业可谓蓬勃发展。因此,相应的竞赛规则的合理化发展就变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2013年颁布的体育舞蹈竞赛最新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和中国知网搜集了体育舞蹈赛事以及评分标准的相关期刊、论文和书籍,对体育舞蹈的评价体系有了综合的了解和掌握。
2.访谈法
对在体育舞蹈界从业多年的老师进行了访问,对他们的意见以及相关方面的见解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3.归纳总结法
对体育舞蹈的竞赛评价体系及相关内容的资料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三、分析与讨论
(一)评分规则
体育舞蹈中的技术技巧品质,动作与音乐的配合,双人配合的技术,舞步编排和现场表现这四项评分标准外延极宽[2]。且体育舞蹈比赛都是采用淘汰和顺位相结合的评分方法,要求每场7-11名裁判,在1分30秒到2分30秒的时间里对6-20对选手做出评判,每项1-10分,可见评分不够细化。
(二)裁判员主观因素的影响
由于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不同裁判针对同一选手的同一评价标准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很容易掺杂个人的主观因素;其次,个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也是降低评分客观性的因素;此外,短时间内对多名选手做出准确评判这一要求也影响了裁判员的客观性。
(三)制约和监督机制不完善的影响
因为赛前参赛人员和执裁人员的名单都不具有绝对的隐蔽性,对裁判员的监督也没有确切的要求,这就导致了裁判员在一定的职业素养外很可能会对自己喜欢或者熟知的选手打出较主观的分数,这一点不利于促进比赛的公平、公正、公开,所以裁判员的分数生成需要有完善的监督机制。
四、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体育舞蹈竞赛规则的问题出现在方方面面,评价体系问题、裁判主观因素问题以及监督机制问题实际上是环环相扣的,评价标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裁判员的客观性,裁判员的主观性又加大了监督机制构成的必要性,因此,在这几个问题当中,评价体系问题是基础问题,属于重中之重。
(二)对策探讨
1.量化评分标准,执裁专业化
将四项评分标准给予明确的分值,将各标准下的等级划分为优、良、一般、差四等,优为该项分数的90%以上,良为80%-90%,一般为70%-80%,差为60%-70%,即在该项的分值百分比的基础上按照等级划分的固定的比例算分,此外,每个失误扣总分的3%-5%的分,最后每对选手的得分为减去扣分后的四项总分相加。
2.缩小裁判员主观因素的影响
在量化了评分标准之后,在赛前,赛事组织机构还集裁判对其进行统一的培训,力求观点和标准的统一性,其次,控制裁判员执裁时间,以免出现疲劳现象导致不客观问题的出现。
3.成立专门小组,监督裁判员分数生成
在现在的体育舞蹈赛场上,多为裁判员打完分之后直接交到计分组通过淘汰法或者顺位法算出成绩,再进行分数统计,这一点使裁判员的打分具有很强的决断性,所以应该成立专门小组,对裁判员的分数先进行检查,若几个裁判对同一对选手打的的分数有很大出入,则要先去调查,排除裁判员主观问题的可能性;此外,对裁判打分进行公示,进行民主监督,这都会大大促进裁判员打分的客观性和比赛的公平性。
参考文献:
[1] 赵倩.肖兆龙.体育舞蹈竞赛裁判员评判的客观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7.28(1):47-50.
[2] 李小龙,张景朕.浅析拉丁舞比赛的评分标准――以2014年WDSF世界体育舞蹈大奖赛武汉站比赛为例[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2):17-20.
[3] 夏尚群.影响体育舞蹈裁判员执裁能力因素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11(2):112-114.
[4] 焦喜便.刍议体育舞蹈竞赛规则[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12(4):111-113.
关键词:业余;田径训练;问题;对策;分析
前言:与其它的体育项目相比,田径运动是一项较为古老的运动,从人类生存与劳动出现的那一刻起就出现了田径运动。田径运动是速度与力量、耐力与意志力的重要体现,也被许多体育专业人士称为体育运动之母。在许多大型的运动比赛当中,田径项目产生的金牌数量最多,对于运动会质量的影响最大。田径运动对于许多国家来讲,都是其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但是,在我国的业余田径训练活动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田径事业发展并不顺利。加强业余田径训练对于当代运动人员的田径水平提高以及田径人才选择工作都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笔者选择业余田径训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的。
1、业余田径训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
业余的田径训练是专业化的田径训练的重要基础,只有业余田径训练力度得到加强,才能促进我国田径事业的发展。但是,在业余田径训练活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选材科学度不足以及训练科学度不足等等。这些问题影响到业余田径训练质量的提高,下面,我们就来对业余田径训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简要的陈述:
1.1业余田径运动员选材不科学。许多学校对于运动员的选材工作不尽重视,许多业余田径训练者是从运动员的现有成绩出发,从高到低进行排列,对田径运动员进行选票。只有田径训练的成绩高于同龄组的其它人员,就会被迁入到业余田径队当中,这种现象在许多学校大有存在。诸多业余田径训练的实践表明,只有科学的选材与严格的管理,才能保证业余田径训练的质量。业余田径训练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支持,不科学的选材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1.2业余田径训练计划不科学。在当前的许多学校开展的业余田径训练活动当中,存在许多训练计划不科学的问题。一些学校对于年龄因素考虑的不足,在进行田径训练计划的制定之时忽略运动员的年龄与运动能力,没有将同一层次的运动员进行合理分组,更没有制定出符合他们运动能力的训练计划。不科学的业余田径训练计划不科学使得业余田径训练的质量不高。
1.3盲目追求业余田径训练强度。许多学校的业余田径训练者在工作中盲目求大,追求高密度的训练,训练的强度大,认为密度不高、强度不大的训练不能使运动员的田径水平得到提高。强度较高的训练虽然对于运动员的田径水平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对于许多运动人员来讲,强度过大的训练是违背其生理机能的。因此,盲目追求业余田径训练的强度对于训练效果没有过多的正面作用。
1.4田径技术训练没有得到重视。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是业余田径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许多学校的业余田径训练工作者没有重视起技术训练,一直利用体力训练来促进业余田径运动员素质的提高。田径成绩是由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与技术水平共同决策的,身体素质的平衡发展才能有利于运动员田径水平的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技术素质是相互促进的两个独立体,只有二者都得到训练与提高,才能促进业余田径训练质量的提升。
1.5业余田径训练具有封闭性。在学校的业余田径训练活动当中,许多学校采取同场训练或者校内对抗的方法进行训练,与其它学校的业余田径队的接触很少。封闭的业余田径训练活动对于运动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有不利影响,也会影响到业余田径训练员业务能力的提高。
2、业余田径训练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面对我国业余田径训练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加强解决对策的研究对于田径训练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下面,笔者就业余田径训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加强选材的科学性。选材对于业余田径训练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业余田径训练者要从运动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出发,对其进行审视。不能单纯地选择同一层次中田径训练成绩较好的运动员,要对运动员的意志品质进行观察,了解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发现运动员未来训练的潜力。在选材方面,训练员最好选择潜力较大的人员,这样可以使未来的训练工作具有进步的空间,更有利于业余田径训练质量与意义的提高。
2.2制定科学的田径训练计划。田径训练计划对于业余田径训练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因此,训练员要针对运动员的现有水平进行科学田径训练计划的制定。在制定计划之时,要加强运动员年龄与身体素质的细化分组,减少运动员高低之间的差距。只有这样,在业余田径训练当中,同一层次的运动员的训练需求才能得到满足。
2.3加强业余田径训练的开放性。作为一名田径训练者,要认识到田径训练的竞争性。因此,不同学校的田径训练者要加强合作,组织不同学校的训练者进行比赛,利用竞争性来提高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开放性的训练方式可以加强运动员的进取意识,加强田径训练的质量。
结语:综上所述,业余田径训练对于田径运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笔者就业余田径训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几点解决对策。希望当代业余田径训练员认识到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以正确的方法开展训练活动,促进训练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郭波.当前青少年田径训练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山西体育科技.2006(02)
[2] 汪海东.中学生业余体育训练的再认识[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5(03)
一、我国体育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传统体制的严重影响
我国的体育赛事以前一直都由体育部门包办,形成一种按计划运转的机制。在改革过程中虽然尝试让体育从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为转变,但是仍在某种程度上保留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企业在和体育部门联合举办体育赛事的过程中,常常不能获得应有的自,而且在赢利后,企业只能得到少数利润,导致赛事的投入越来越多,而效益却不尽人意。时间一长,就会打消准备投资体育企业的积极性。而国内企业又往往存在严重的盲从倾向,觉得哪种体育运动获利高,众商家都会一拥而上,导致重复建设、规划不科学及盲目攀比建设规模等不合理现象。
(二)高素质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的稀缺
目前,我国体育经济市场中的人才严重不足,主要缺乏两种经营人才:其一是高素质通才,主要是指知识结构合理,能力素质全面的企业家人才,其二是学有专长、技有专攻的专业人才,即对某一项目市场的商业化运作具有实际营销经验与技能的销售人才。体育经济的发展需要不仅懂体育,而且懂经济与管理的人才,而目前的体育经营管理人员大部分是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等。他们普遍熟悉体育工作,但缺乏对市场运作及其规律的深刻认识。体育管理经营人才的严重缺乏,导致难以形成体育产业人才群体,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经济的市场化发展。
(三)体育消费市场过于狭小
目前,我国的体育消费主要停留在低层次消费上,尚未向货币化与市场化的高层次消费。西方发达国家能形成体育消费与体育投资热,而中国尚未形成这一热点的原因,就在于我国国民的消费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我国单位劳动成果中可用于消费的部分偏少,用于体育消费的部分则更少。全国除少数大城市之外,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普遍不强,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观尚未深入人心,体育消费结构也不够合理。许多人情愿把钱花在应酬或娱乐场所上,却不愿花钱进行体育锻炼。
二、排除体育经济发展中相关障碍的策略
(一)加快调整体育产业结构
体育产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是构成双向互动的。体育要走向社会化与产业化之路,只有全面走向市场,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新趋势。唯有符合社会与人民的需求,体育产业才能不断得到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崇尚自然、追求和谐,努力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它要求现代体育从具有社会功用性目的的身体开发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进行自觉转化。因而体育产业要实现,就必须开展结构调整。为解决地域之间不平衡的问题,可建立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启动与扶持地方体育龙头企业与骨干产业,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用国家财政增投资金,利用社会资金建设一批不仅能举办比赛,而且能面向社会开放的体育场馆,作为体育产业开发的阵地。同时,要提高各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增强比赛及表演的观赏性,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体育产品,从而促进体育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平衡。
(二)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
依据我国体育市场发展的现状,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明确体育经济的管理部门及相应的职能、管理范围与管理权限等,从而规范体育市场的主体,并维护市场的秩序,强化对体育市场的管理、监督与调控。由于体育经营活动涉及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与技术性要求,因此,依法设立服务标准,明确体育市场服务标准,是严格体育市场管理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产业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国民健康是全民族素质提高的基础,而且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全民健康必须得到政府的强力推动,政府应重视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因此,体育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政府部门应当对体育产业发展给予必须的政策支持,要参照国家扶持文化产业的政策原则,从而制定出台关于扶持体育产业方面的优惠政策,从税收与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比如,要投资于体育产业的投资商可以按照甚至优于当地的优惠政策,在贷款利率及税费征收等方面予以支持。
(三)深化体育市场体系建设
市场体系是体育经济得以发展的导向与载体。体育经济的发展一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和起点,顺应市场,并拓展市场。要大力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以引导与刺激体育消费为核心,努力发展体育用品市场、人才市场、观众市场、技术市场、文化市场、广告市场等等,并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完整,而且功能互补的体育市场体系,从而为体育经济的发展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推进体育产业经营的法律化
政府要认真研究目前所执行的体育产业法律法规,应逐步调整完整的体育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力求对体育产业开展良好的监督与保护,以推动体育产业向法制化轨道不断发展。目前,我国体育市场的法制建设较为薄弱,应当尽快出台全国性的体育市场法规体系,并界定进入体育经济市场的专业条件、资格及审批程序,规定各类市场主体所拥有的法律地位、权利及责任,规范体育经济市场的主体,并维护好市场秩序,提高对体育市场进行监督与调控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院校;体育课程;田径教学
中图分类号:R38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293-01
一、前言
田径运动一直被很多学生主观地认作是一项竞技体育项目,没有充分认识到当中增强身体素质的价值和意义,教师缺乏规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觉得田径课堂枯燥乏味,使得中职体育课田径教学无法顺利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对田径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新要求,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考核方法,将田径课程的健身和娱乐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在应对应试考核的同时要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二、体育课田径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中职院校面临着长期亟待解决的生源不足问题,重视专业技能课程,田径项目虽然作为体育课堂的基础内容,却常常遭到冷落,很多田径专项课无法正常开设。
在学生眼里,田径是一项缺乏趣味性的运动项目,枯燥又乏味,掌握的田径技术仅适用于比赛上面,在日常运动活动中并不适用。相反的,羽毛球、乒乓球、排球之类的运动项目趣味性和团体性强,很适合三五成群的学生在闲暇之余组队参加,学生也更有兴趣选择这类项目的课程进行学习。久而久之,一些中职院校认为田径课程可有可无,就取消了该门课程的设置。然而从客观上看来,田径运动对于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要求非常高,要求参与的学生具备较强的吃苦耐劳和敢于拼搏的精神,在困难和障碍面前知难而进。中职院校的很多学生被田径项目的困难所吓倒,担心自己无法顺利通过考核,因此在选修体育课程中放弃了田径项目,造成了田径项目一直难以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实现广泛推广。
三、中职院校体育课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田径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不够科学
目前中职院校田径课的教材内容依旧未能摆脱着重强调田径的技术性和竞争性的重要性,未明确提出田径的技术特征与学生身体素质的关系。因此教师往往采用高强度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进行超负荷的训练,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技术要领,从而忽视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田径项目的成绩在短时间内难以提高,即便是在高强度训练下也很难一下看到训练效果,这就容易给学生带来心理打击和挫败感,加上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和训练的兴趣和动力,大大降低了学习效果。过分强调技术和成绩而忽略田径与其他运动项目的联系,这样不科学的内容设置限制了田径教学的发展空间,在狭窄的教学内容的指引下学生也难以达到教师的教学要求和目标。
(二)体育教师队伍不完善
中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学历普遍都在本科以上,普遍以刚迈入社会就业岗位的青年教师居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相对较少。很多中职院校中田径专业毕业的体育教师占总教师数的比例很小,因此具有专业田径知识技能的人才资源非常稀缺。近年来,很多中职院校在招聘体育教师时更多的会优先考虑篮球、乒乓球、网球、健美操等热度较高的专业毕业的教师,而田径专业的教师就业率相对较低,从而导致学校的体育教师队伍不完善,田径教学也因此被冷落忽视。
(三)学生对田径课的兴趣普遍不大
传统单一的一味追求时间、速度的田径课教学模式消磨了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学生很难从田径训练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积极性也一再被打击。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失去了最初的学习兴趣,面对田径课堂中的训练学生就容易带着消极的态度去完成。此外,田径课堂的训练不仅单一枯燥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给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带来双重的疲惫感,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田径课堂教学发挥不出应有的教学效果。
(四)田径课堂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很多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师依旧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田径项目的授课,仍旧延续以竞技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田径运动技术要领的教学,而忽视了健康娱乐精神的传达。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存在个体差异性,不是每个学生都能适应和接受教师所制定的技术标准及训练强度,甚至给个别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带来身体透支,这严重妨碍了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导致学生对田径课堂失去兴趣,同时也造成田径课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四、发展中职体育课田径教学的改革对策
(一)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其专业素养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由于目前中职院校缺乏专业素养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生很难接受到专业田径运动的训练。面对这种情况,中职体育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学习更专业化的田径运动知识和技能,加强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相关知识的学习,结合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情况设计田径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和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此外,教师要及时转变只专注于完成教学任务和让学生对付好应试教育的考试的落后教学观念,树立将体育教学与健康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观,注重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学习兴趣和价值取向,让学生认识到健身和锻炼对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作用。
(二)增加田径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田径运动失去了信心和兴趣,就没有办法专心投入田径课堂的训练中。教师制定的严格训练方案容易导致学生在长时间单一的训练之下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增加学习的惰性,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在田径课堂中增加一些趣味性活动,如在训练之余组织开展“背人游戏”的小组竞赛,提高学生的运动速度,或是训练结束后让学生互相放松按摩肌肉,这样不仅能缓解身体的疲惫感,而且能帮助学生减少训练的压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在田径课上播放一些充满活力和动感十足的音乐,让学生受到感染跟随音乐的旋律放松身体,提高学生对田径课堂的兴趣,充分锻炼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和延展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对田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创新和改变
中职院校教师要积极探索创新、科学的教学方法,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避免用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捆绑学生,合理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锻炼运动意识。教师在训练中要注意运用专业体育知识来科学地指导学生练习动作技能,防止学生盲目和机械地重复各套动作的练习。教师在田径教学中要注重方法的创新,在训练中利用一些竞技类团队小游戏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选择他们喜欢的运动方式来进行训练,在加强身体锻炼的同时还增强了学生对培养团队精神的重要性的理解。单一教学方法的改变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调节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大大增强了田径课堂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总之,田径运动是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面对现存的教学问题,体育教师要大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积极转变应试教育考核的教学观念,改变和创新田径教学方法,增加田径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推动和发展中职体育课田径教学的改革,提高田径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耀新.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11):209.
[2] 崔健.我国普通高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发展问题研究[J].田径,2014(03).
[3] 龚涵睿.浅析高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佳木斯职业技术W院,2015(15).
体育发展,使体育对新闻传播媒介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新闻媒介也将体育、特别是诸如奥运会、世界杯等大型体育活动作为提高自己声誉的重要手段。由于体育备受重视并通过新闻传播而家喻户晓,企业界便纷纷借助体育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身价。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我们只要看一看大型体育活动场地周围的广告牌及企业界对资助体育活动越来越感兴趣便可知其中的奥妙,其目的均是想借助体育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最终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霍英东通过资助体育事业而名声大振;1984年初健力宝公司通过走体育这条路而使自己几乎占领20世纪80年代全国体育饮料市场。体育赞助已引起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已涉及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体育和体育新闻的固有特性及社会的需求心理
体育活动的特征及其社会地位。随着人们的生活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体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参加体育锻炼、观赏体育表演、关注体育动态的人的比例不断上升。体育升值来源于它自身的特性:
激励性。体育具有强烈的激励性,是除了战争之外,最能激励民族情感的社会活动。例如,在亚运会、奥运会举行的日子里,举国上下几乎都在关注着中国运动员的表现。
凝聚性。体育有着极强的凝聚力。一场足球比赛,在体育场周围就凝聚着数千数万人,至于通过电视观看的人数则无法统计。地球上有1/3的人通过各种形式观看第29届奥运会,一个时期内全球都在议论奥运会。
欣赏性。体育是健与美的综合体,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精华的展示场,人类在体育场上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展示自己。正因为如此,人们在欣赏体育表演时,无论是对力量、速度、技巧、智力还是形体,都表现得如痴如梦。
竞争性。竞争是体育的固有特性。争强好胜是人类的本性。在和平时期,人类便通过体育活动来决定谁强谁弱。
多样性。体育项目丰富多彩,其他没有被列为奥运会的各民族不同形式的体育项目,更是层出不穷。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满足了不同层次的人的不同爱好,把更多的人吸引到体育事业中来。
连续性。体育的连续性表现在多方面,一场比赛有选拔赛及初赛、预赛、复赛、半决赛、决赛等;一项赛事,连续进行多届,例如奥运会,每四年一届,已经进行了一百年。由于其连续性而使竞争越来越激烈,连续地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
体育的上述特性使之在某个特定时空里成为人们注意力的中心,并被社会和传播工具广泛地运用。在当今社会,没有任何一项活动能像体育这样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并被新闻媒介快速、广泛、全面地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正因为如此,它成了企业界的“宠儿”。
体育新闻的特性及其社会地位。体育的社会影响是通过新闻传播辐射给社会的,是通过新闻传播产生的。这种以体育活动为新闻主体的新闻传播活动,便是体育新闻。它是新闻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新闻范畴。新闻的特性使之产生特殊的社会效应,即信赖性效应、快速性效应、轰动性效应、全息性效应、选择性效应、导向性效应。这六方面的效应使新闻传播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传播受体的信息需求心理。社会是新闻传播的受体,即接受信息的群体。传播受体希望从传播中获得什么呢?综合起来,大体可称为“五求”:
求力,即思想动力。从传播中获得精神力量,这种获得包括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和短期的、立竿见影的。长期的可称为精神教育,短期的可称为精神激励。例如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英雄主义的教育,使传播受体受到人生观、世界观的熏陶,从而坚定信念,形成精神力量,为了一个明确的信仰而奋斗。短期的精神激励,能使传播受体产生必胜的信心,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奋勇向前!例如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赛前激励,军队长官对士兵的战前动员等。这两种教育除了接受口头传播外,很大程度上是接受传播媒介的传播,而新闻传播是其中的重要渠道之一。
求乐,即娱乐的满足。传播受体从传播中获得娱乐。例如欣赏电视中的体育节目和娱乐等。
求新,即信息的需求。任何一个人,都希望更多地尽快了解自己周围的新鲜事。这种满足,只能从传播中去得到。这是人们除娱乐之外对传播的第二大需求心理。这种信息需求心理因文化素养的不同而不同,文化素养较低的人,往往偏重于娱乐需求。
求名,即扩大知名度。通过传播工具的作用,扩大覆盖面,并随着传播的不断加强而不断扩大影响。这种需求在政界和商界表现得更为强烈。因为,他们迫切需要社会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因而充分利用传播工具来“鸣锣开道”。
求利,即经济效益。如果求名是社会效益的话,求利则是经济效益了,而经济效益是通过社会效益来实现的,于是,有远见卓识的实业界人士便充分利用传播工具的桥梁作用,通过媒介将自己传播到社会上去,让社会接受自己,从而取得经济效益。
体育新闻对经济效益提高的可行因素分析
体育活动已成为社会和传播工具关注的对象,但如果忽视体育新闻这个载体,便使整个新闻链失去了中心环节,体育活动的经济效益便无从产生。因此,引起新闻传播机构对体育的兴趣,是体育产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新闻传播机构对体育活动感兴趣的主要因素包括:
技术因素。高档次的体育活动是吸引新闻传播的主要因素。其道理是显而易见的。高水平体育活动的来源,一是招徕外地高水平的体育团体;二是提高当地体育技术水平,一个体育水平不高的地方,是很难有高水平的体育队伍光顾的,当然也不会引起新闻传播机构的兴趣。在争夺观众和新闻传播机构的竞争中,只有高水平的体育活动才能稳操胜券。
工作因素。包括现代化的体育设施和现代化的通信工具。现代化的体育设施是举办高水平体育活动的物质条件,而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则是将体育活动传播出去及吸引新闻传播机构的物质条件。现代化的体育设施如果没有现代化的通信工具,无异于聋哑人。
服务因素。良好的服务能极大地提高服务对象的积极性。给新闻传播者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服务,能刺激他们更多地传播信息。条件服务――给新闻传播者提供采访条件是最基本的服务。每个体育场要有固定的记者采访席位,其位置处于最佳角度。可是我们的许多体育场馆根本没有记者席位,记者来了,或是满场跑、或者只能站着、或者打游击,极大地影响了新闻传播积极性的正常发挥,当然也就影响了体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正常发挥。体育活动组织者必须在办事机构中设立新闻管理部门,一般称作新闻委员会,统一协调新闻传播工作,包括发放证件,举行新闻会等。会不仅在活动开始前要举行,当活动中出现有价值的新闻时,要及时举行会,为记者提供更多的采访机会。资料服务――一次大型的体育竞赛,有许多赛场,一个赛场中有许多运动员,一个记者不可能到达各个赛场采访,在一个赛场里,不可能同时了解所有运动员的情况,为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组织者必须为记者提供详尽的资料。以前的资料要求只需一个最终结果,这对于需求欲越来越强烈的新闻受体来说早已成为历史,他们需要的是全方位的数据。同时,必须为记者提供监视设备,使他们在新闻中心就能观察到各个场地的情况。对于比赛结果,以前只要求在比赛全部结束时提供,如今则要求每场比赛结束时便要提供。记者们有了众多的、丰富的资料,便可发出更多的新闻稿件,得利的当然是体育组织者们。但是,我们一些体育活动的组织者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们甚至连秩序册也舍不得为记者提供。生活服务――记者们的工作节奏很快,因此,搞好记者的生活服务,为他们提供一个较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国一些大型比赛活动均采取有偿服务,而在省一级的或省级以下的体育活动中,往往对新闻单位采取无偿服务措施。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无偿服务终究会被有偿服务所代替。既然是有偿服务,就一定要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的各种要求。
结束语
体育的经济价值来源于它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随着文化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竞技水平也将不断提高,体育的广告利用价值也就会越来越高。体育组织者如果充分发挥了新闻传播机构的作用,体育的经济价值将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毕雪梅、贾静:《体育新闻学概论》,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王大中、杜志红、陈鹏:《体育传播――运动、媒介与社会》,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李红、王静、张珍:《试析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景德镇高专学报》,2006(6)。
5.熊永新:《个性、独立、创新――从世界杯报道看网络媒体新闻业务发展》,《现代传播》,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