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外阅读的作用范文

课外阅读的作用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2: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课外阅读的作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课外阅读的作用

篇1

课外阅读学习能力受益匪浅课外阅读有一种魔力,不显山不露水地赋予孩子不同的能量。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知识,提高认读水平和写作能力,乃至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有极大地帮助。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第7条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青少年阅读有很多研究,他对阅读与学习能力的关系阐述得很清晰。他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他指出缺乏阅读的坏处,“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相比之下,“有些学生在家庭作业上下的功夫并不大,但他的学业成绩却不差。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完全在于这些学生有过人的才能。这常常是因为他们有较好的阅读能力。而好的阅读能力又反过来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凡是那些除了教科书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并且把全部负担都转移到家庭作业上去。由于家庭作业负担过重他们就没有时间阅读科学书刊,这样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现代心理学对此已有很多研究和证实。梳理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人的学习理论,可以看到关键的两点:一是思维发展与语言系统的发育有密切关系,二是学习新知识依赖已有的智力背景。“阅读”是一种以语言符号为媒介,包含有丰富的、超越现实生活内容的活动,会让阅读者的“语言系统”发育得更好,同时可以让他的“智力背景”更为丰富,从而使得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更强。做个形象的比喻:学习能力的构建好比盖房子,“语言系统”就相当于工具,“智力背景”相当于工程背景(地质勘探水平、工程设计水平、工人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等无形但重要的内容)。有好的工具和完善的工程背景,整个盖房子过程就比较轻松,也能保证质量;如果工具和工程背景都很差,施工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孩子在小学仅仅依靠聪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这是因为小学语文试卷一般都是紧紧围绕教材来出题的。一旦进入中学,尤其是高中,语文考卷和课本的联系越来越弱,成绩与阅读量的相关性就显现出来了。这正如简单的建筑工程对工具和工程背景条件要求不高,越是宏大精美的工程,对工具和工程背景条件要求越高一样。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多花些心思,引导孩子发现阅读的乐趣,让他视阅读为一件和看电视、玩游戏一样有意思的事。如果不关注课外阅读,死抱着教材学语文,那么孩子进入中学后就会越来越力不从心,到头来,在最关键的高考考场上恐怕也难以获得好成绩。

对于写作技能还比较幼稚的人,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写作一定要首先回到阅读中。好的作品中本身就包含着高超的写作技巧,阅读过程就是学习写作技巧的过程。书读得多了,写作技能自然会形成――古人早就总结出来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表面上看是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它是最经济、最有效、最省心的办法,是真正的“捷径”。阅读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孩子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能力,还在于它能丰富孩子的心灵世界,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

每一部书都可以让孩子从中经历一些东西,学到一些东西。杜威、陶行知等伟大的教育家都特别强调从生活中去学习。而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自参与,阅读实质上就构成了孩子对生活的参与性,构成他们经历上的丰富性。一个从阅读中经历了古今中外各种社会生活,经历了漫长历史发展,倾听了众多智慧语言,分享了无数思考的孩子,他不仅在思想上更成熟,在价值观上也更完善――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为文的条件。大量阅读赋予孩子的,不仅是正确的表述能力,还有创作才华。总有一天你会惊喜地发现,孩子手中的笔已不知在什么时候发芽,开出了芬芳的花朵。

为了让孩子聪明又学习好,父母们都在竭尽全力,从怀孕开始就忙着吃这个补那个。营养对儿童大脑肯定有用,但无论吃多少好东西,都只是一种加法手段。而阅读是一种乘法手段,可以让孩子的聪慧以几何级数递增。一些教师和家长不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是因为他们心里总担心孩子完成学校课程已经很忙,读课外书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学习不合算。这种说法就等同于在说我急于从广州到北京开会,哪里有时间等两个小时后的飞机,火车马上就要开了,我得赶快挤火车去――好像是那么回事,而实际上是全错了。

一把相同的种子洒在地理,有的得到合适的水分和充足的阳光,有的既干旱又晒不着太阳,最后差异当然会很大。阅读就是智慧的水分和阳光。我不敢说爱读书的孩子学习一定好,但我可以肯定地说,从不读课外书或很少读课外书的孩子学习一定不会很出色。谁见过一个几乎不读课外书的人在文史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哪怕孩子是个特殊的数学天才,你也应该关注他的阅读,比如让他去读几本数学家传记,这可能比让他多解几本习题集更能成全他的数学天才。

总而言之,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阅读都是重要的。由此看来,想让一个孩子变得更聪明,让他去大量阅读吧!书籍就像一根魔杖,会给孩子带来学习上的一种魔力,能让孩子的智慧晋级。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外阅读;特点;作用

课外阅读作为教材的拓展与延伸,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不仅能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提高句法的运用程度、扩大词汇量和丰富学生的情感等。本文仅就课外阅读的特点及作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英语课外阅读的基本特点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语言教材是课本,它是学生接受语音、词汇、语法等的最重要来源,但是仅仅只将课本上所提供的语言教材作为阅读学习的全部材料,那是不够的。学生接触的材料少就不容易产生对比、概括和总结,进而影响对语言的学习与掌握。课外阅读是指课堂以外的阅读,而不是在课堂或课内,是相对于教科书上的材料而言的。它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选择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课外材料,让学生学习,并以此来提高英语学习能力。英语课外阅读的特点表现为:

(一)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学生的课外阅读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把阅读做为一种学习生活的调剂。尽管阅读的首要目的就是提高英语水平,但也可以把英语阅读作为丰富生活的一种娱乐。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的阅读技巧有所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有所加强,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接触到更多常用的英语词汇,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二)选择性范围广,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一些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强,让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同时,阅读过程中学生有大量独立学习的机会,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学习状态,选择自己喜欢的杂志、文章或刊物进行阅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又能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拓宽知识面,增强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趣味性。

课外阅读不像课内阅读,具有针对性,学生是完全以自己的喜好来阅读的,这样对学生的阅读的限制变小了,阅读范围变广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长期的引导,可要求学生充分运用英语语言工具,在吸收语言知识的同时扩大阅读量,加快阅读速度。

二、课外阅读对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主要作用

加强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其表现为:

(一)课外阅读能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通过阅读来扩大词汇量要比强化词汇教学更为有效。因此,阅读是个积累词汇量的最好办法。学习英语就要扩大词汇量,就要增加所学词汇的重现率,以此克服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遗忘现象。光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不断接触和使用一些词汇,增加所学词汇的重现率,广泛的阅读就是一个重要手段。

(二)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锻炼学生英语的应用和思维能力。

可以说,大量阅读是掌握语言知识,提高听、说、写、译等能力的基础。

(三)阅读有利于提高句法的运用程度。

在阅读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的语言材料、各种各样的句子,学生就会对英语的句法结构逐步熟悉,逐步掌握,以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英语中还有很多的特有表达方式,只有在广泛的阅读中,才能接触、学习和掌握。在不同的上下文提供的特定环境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四)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阅读中去思考、学习,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阅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习兴趣不是可以灌输的,而是要去培养的。学生在阅读材料中不仅可以学习作品的内容、组织结构、体裁、写作手法等,而且能在阅读材料的趣味性中慢慢培养出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在阅读教材中有还有很多优秀的语言艺术作品、优美生动的语言能让学生体会到美好的意境,从而让他们的情感得到美的陶冶,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美好的事物。

(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

教师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还应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并督促、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及时作出反馈和评价。教师还应督促学生反省自己的不足,并及时调整阅读学习策略,不断提高阅读的能力。我国是汉语言国家,在缺乏英语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加大学生的课外英语阅读量,是提高英语能力的基本方法。但是,在课外阅读中,教师不应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放任自流,而是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告知学生阅读的方法,并要求他们重视阅读的速度和流利度。此外,还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阅读中找到快乐,并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出现好奇、在不求甚解时,及时给予帮助,不贪多求快,而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使他们保持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为全面提高英语能力打下基础。

篇3

一、课外阅读对发展智力的作用

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一样,都是由感知、思考、推理、想象等一系列心智活动和行为构成的。同时还有阅读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等各种意向因素的掺入。所以它不但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而且有益于学生智力的发展。(1)记忆力方面。在阅读时,通过对课外读物中文字、词汇、语句的意义功能,对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的特点作用,对不同文体的文章在内容、结构、手法、语言方面的特征等,进行深入地感知、体会、理解、认识,进而识记和保持在大脑之中。并在重复阅读中进行再认识或重现,从而印象不断加深,逐渐固化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随着这种记忆活动在课外阅读中的频繁进行,记忆内容日益增多,记忆能力得到反复的训练。(2)观察力方面。课外读物的内容,是作者对自然和社会中事物的特点和变化的能动的反映,是作者对客观世界观察的结果。其中既有客观的内容,又有主观的因素。学生对其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之后,判断出作者对事物观察的时间、方位、距离、角度、重点、顺序,透视出作者的感受、倾向、认识、评价,归纳出作者观察事物的方式、方法、手段等。如此循环往复,便能逐渐掌握观察的方法、程序,培养和提交对事物的观察力。(3)思考力方面。在课外阅读中,无论是对语言基本知识的理解,还是对文章思想内容的领会,或是对作者表达方法的把握,都需要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进行思考。通过分析思考,能够把整体分为若干部分或方面,分解出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通过比较思考,能够确定此事物与彼事物、这一特征与那一特征的异同点;通过归纳思考,能够由一些具体事物的状态,概括出一般性的规律或道理。随着这种思考活动的反复进行和不断深化,能够培养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4)想象力方面。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能够根据读物中关于某一事物的语言描述,通过再造形象,在头脑中形成该事物鲜明生动的具体形象。这种再造的形象,已融入了学生自己的联想和创造了。同时随着阅读量和知识量的增加,语言材料和思维材料的增多。能够对许多表象进行分析、类比、联想,进而由此事物推及到彼事物,由原因推到结果,由过去和现在推测将来。

二、课外阅读的原则

篇4

关键词:高中生 课外阅读 综合能力

作为教材阅读教学的继续和延伸,英语课外阅读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巩固课堂阅读所学到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英语阅读综合能力,提高句法的运用程度、扩大词汇量和丰富学生的情感等。针对课外阅读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学习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并在此基础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综合能力和自学能力。

一、英语课外阅读的特点

阅读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要掌握并能使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等交际活动的能力,即“四会”。而从学习的角度来说,“读”是其它“三会”的基础,因为在学习英语的环境中,听、说、写的机会相对较少,通常都是通过大量阅读各种英语书报杂志来丰富我们的“语感”,以扩大英语词汇量,提高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英语课外阅读在学习上的特点表现为:

1.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学生的课外阅读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把阅读做为一种生活的调剂。尽管阅读的首要目的就是提高英语水平,但也可以把英语阅读作为丰富生活的一种娱乐,达到娱乐与学习的双重目的。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的阅读技巧有所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有所加强,更擅长通过上下文猜测单词、词组的意思,抓住文章的大意。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例如,课外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通过阅读,可以接触到更多常用英语词汇,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2.选择性范围广,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很多学生课外学习中的自主性不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提高;而让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有大量独立学习的机会,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学习状态,选择自己喜欢的杂志、文章或刊物进行阅读,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快阅读速度,拓宽知识面,增强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还可以使学生能够真正的独立、自主、有效的学习。

3.趣味性。课外阅读不像课内阅读,具有针对性,学生是完全以自己的喜好来阅读的,这样对学生的阅读的限制变小了,阅读范围变广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样教师通过长期的引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同时把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列为课程标准之一,要求学生能充分运用英语语言工具,来吸收语言知识的同时扩大阅读量,加快阅读速度、增强理解、拓宽知识面的分析、推理和鉴赏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英语课外阅读对于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发挥智力的作用,让学生理解所学的材料,掌握语言的运用规律,只强调有意义的操练活动等。这样就让学生只掌握学习英语的某一种学习方法,而无法真正的学好英语,提高英语的综合能力。而加强课外阅读对提高英语综合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其表现如下:

1.阅读增加学生的词汇量。通过阅读来扩大词汇量要比强化词汇教学更为有效。因此,阅读是个积累词汇量的最好办法。学习英语就要扩大词汇量,就要增加所学词汇的重现率,进而克服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遗忘现象,光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不断接触和使用一些词汇,增加所学词汇的重现率,广泛的阅读就是一个重要手段。

2.大量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锻炼学生英语的应用和思维能力。因此,大量阅读是掌握语言知识,提高听、说、写、译等能力的基础。

3.阅读有利于提高句法的运用程度。在阅读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的语言材料、各种各样的句子,学生就会对英语的句法结构逐步熟悉,逐步掌握,以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英语中还有很多的特有表达方式,只有在广泛的阅读中,才能接触、学习和掌握。而在不同的上下文提供的特定环境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4.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阅读中去思考、学习,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5.阅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习兴趣不是可以灌输的而是要去培养的。学生在阅读材料中不仅可以学习作品的内容、组织结构、体裁、写作手法等,而且能在阅读材料的趣味性中慢慢培养出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同时,在阅读教材中有还有很多优秀的语言艺术作品。优美生动的语言能让学生体会到美好的意境,从而让他们的情感得到美的陶冶,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美好的事物。

篇5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高中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由此可见,阅读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学生通过阅读,能了解历史的发展,体会不同的生活,倾听先贤智慧的语言,分享思维的成果,进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领域,深化了思维。然而,提到课外阅读,从小缺乏阅读环境的学生却感觉走上了一个迷茫的征程,面临着“读书无从下手,更没时间读”这些最根本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功用,为学生能够顺利开展课外阅读做好准备工作。

一、创设阅读条件

在科学技术、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视频远远比文字更具有视觉冲击力,手机、电脑游戏、网络聊天、微博也远远比书更具有诱惑力。面对这种现实,要让“低头一族”的学生放下手机捧起书,静下心来阅读,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好的阅读条件,为阅读穿上“诱惑”的外衣。创设阅读条件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完善硬件配备,营造读书氛围。学生的从众心理较强,如果有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他们就容易加入到读书的行列中来。“耳闻目染”正是入门的前提,那么学校就需要创建书香校园,建立全天为学生开放的读书馆,配置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

二、归还学生阅读的时空

教育改革一直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口号也喊了很多年,但毋庸讳言,教学质量即学生考试的成绩仍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各方面评价教师工作的重要标准,尤其是面临高考压力的高中,更为看重学生的高考成绩。于是,众多的教师即使知道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在课内死抠课本,进行答题方法、技巧的指导,在课外通过大量的练习、试卷、作业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如此,学生又何来时间进行阅读呢?要想办法把阅读的时空归还给学生。日常教学中,为保证学生完成各科繁重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将课外阅读延伸到课内,利用语文本学科的教学时间让学生来进行课外阅读。

三、整合阅读资料

课外阅读是个性化的阅读,所以教师要给学生保留适当自由的阅读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取阅读资料,让爱好与潜力在更加个性化的相对宽松自由的阅读中发展。然而根据调查发现,目前高中生自主获取的阅读资料多是粗制滥造的武打言情小说、网络无厘头的搞笑作品、写影视歌星之类的时尚杂志、新生代的另类文学作品。高中生对阅读资料缺乏选择与鉴别,造成了阅读资源的浪费,阅读品味不高。现在的图书,更是种类繁杂,而且并非都适合学生阅读。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整合阅读资料,在阅读源头上把好质量关。

四、净化阅读目的

篇6

【关键词】冰心的《忆读书》课外阅读导向作用

89岁高龄的冰山老人在回忆自己幼时,少年时代的读书经历的时候,写下了对少年儿童的谆谆教诲:“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九个字我想不单单是对少年儿童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其实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具有很好的指向性。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人们身处于快餐文化的包围之中,更应该记住冰山老人的谆谆教诲,停下匆匆的脚步,静下心来,捧起书本来好好读一读了。当然了,我们要探究的是冰山老人的这九个字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其实是更有直接的导向作用的。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进入初中学习的第一课《忆读书》,对他们今后的课外阅读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下面,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冰心老人的九字箴言对于初中学生有什么导向作用:

导向作用之一:引导学生明白读书的好处,从而自觉地参与读书活动。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一本新书象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美国物理学家凯勒)。阅读的作用显而易见,特别是对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引导他们在课余时间阅读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见识,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冰心老人在文中认为读书的好处归纳起来有四点:(1)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性格和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2)读书能扩大知识面。(3)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4)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这些读书的好处对初中学生的学习来说是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的。特别是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这一点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是最有直接效果的。很多学生苦于作文写不好,或者是没有好的素材运用于作文之中,而阅读是最有利于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的。

导向作用之二:引导学生博览群书,从而打开眼界以增长知识面。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接触什么样的事物,我们都将面临许多我们所不知道的知识,困住了我们大展宏图的手脚。怎么办?我们惟有向书本请教,惟有多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重要手段之一。读书应成为我们人生的头等大事,读书也理应成为我们生活中最大的乐趣。

当今是知识大爆炸时代,知识更新非常迅速,你一旦今日停止学习,明日你就可能停止工作。凭一时心血来潮,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读书,终究是学无所成。现在的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看电视、上网上,为阅读花的时间少之又少,怎样才能把他们从电视电脑上把他们拉到书本上呢,这是老师和家长非常头疼的。冰心老人的“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这些基于个人经验所得到的人生体验或许对学生会有所触动吧。

坡曾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对于一个人来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缺少,我们可以从书中获取无尽的精神食粮,来填饱我们饥饿的大脑。所以引导学生多读书是培养他们个人气质的最好的方法。

导向作用之三:引导学生读什么书,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读书的效用。

读一本好书,可以使心灵充实,使之明辨是非,使人有爱心和文明行为、礼仪规范;而读一本坏书,则使人心胸狭窄,使人不知羞耻,使人自私残暴。所以在读书时,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冰心老人则为我们把《水浒传》和《荡寇志》作一比较,得出了《水浒传》里的描写“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而《荡寇志》则是“没有人物个性”和“索然无味”。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伏尔泰更认为“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篇7

新课标也以全新的理念诠释了课外阅读的问题,要求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这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所以,指导学生搞好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课外读物良莠混杂,学生的阅读未必“开卷有益”;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展阅读;功利化阅读之风盛行,快餐式阅读之风见长:学生对课外阅读不是作为教学任务来完成,随意性较大;缺乏相应的督促和激励,使学生容易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要想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收到实效,我认为,语文教师要像对待课堂教学一样,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介入学生课外阅读的各个环节,用一套可供操作的方法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主要有如下三个步骤:

一、选书

新课标中推荐了一些经典篇目,还给教师留下了推荐的空间。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经验,进一步有计划地开列出符合课程标准“建议”的富有特色的篇目清单。选书的前提是要求有较大的选择面,除了名著等经典书目,教师还要在平时关注出版动态,要留意报刊杂志,关注当前的热点图书但又不被媒体左右,关注获奖作品又要考虑学生的阅读实际,找到真正优秀的并能与学生兴趣点结合的作品。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最好让学生参与选书,师生一起来商定课外阅读的书目,这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保证阅读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指导阅读

课外阅读不能书单一开就万事大吉,不少课外阅读由于缺少了教师的指导而变成了学生的“自由阅读”,因而阅读质量不高。要提高阅读成效,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指导。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扫除阅读障碍

很多经典作品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不易读懂。因此,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作品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等,赏析精彩章节。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2.激发阅读兴趣

除了让学生参与选书,一开始就调动起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外,还可以给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树立起榜样,让学生认识到读书对于成才的重要性;介绍身边一些学业有成的人的读书事迹,用活生生的实例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课文教学之余,引导学生扩展开去,去阅读有关的书籍资料。不仅扩大了阅读面,且能引起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如教学《智取生辰纲》,要求学生去阅读《水浒传》;教学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复活》等,还可以借助优秀影视剧对学生产生的强烈震撼与感染,介绍学生去阅读托尔斯泰相关的名著或类似的名家名篇。其实,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在师生交流中抓住契机,因势利导,调动起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3.进行方法指导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方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在课外自己阅读,如浏览法、泛读法、略读法、精读法及慢读与速读等方法;教学生学会摘抄、剪裁、编写读书卡、编写阅读提纲等方法;指导学生去写读书笔记来积累知识,让他们把零碎的知识集中起来,划归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

4.明确目标任务

将阅读量的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个学年,每个学期,甚至是每一周,让学生逐步达到规定的要求。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对绝大多数中学生来讲,阅读活动主要表现为兴趣化的阅读,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可能阅读的积极性很高,而对一些虽然有意义、有价值但不感兴趣的读物却不愿顾及。实际上,仅靠兴趣来维持的阅读是不长久的,而新课程标准以及教师推荐的读物,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感兴趣的;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学生不下一番苦功夫也是难以完成的。立足于学生实际,把目标任务分解、明确,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自觉性、自制性,完成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跃迁,保证阅读任务的顺利完成。

5.做好时间分配

阅读是需要时间的,课外阅读的主要时间在课余、假期,但把所有的阅读任务都放到课外并不合适,自习课上学生进行默读,早读时用10-20分钟时间朗读,这都是应该得到允许的。下面要提到的阅读活动,也适宜在课内进行。总而言之,在完成教材任务的前提下,在课内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是无可非议的。

三、组织活动

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意志、进行课外阅读评价极其有效的方法。在班中建立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定期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信息交流;还可举行报告会、故事会、朗读比赛、知识竞赛、读书心得、办报纸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将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得到的知识拿到课堂上来,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每人都有一种收获感,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巩固和提升了课外阅读成果。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 教师作用

一、课外阅读的概述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说明阅读对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一个人从小就应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让小学生懂得阅读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能从书中懂得更多的如何为人、处世的道理,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可以说,一个人若想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要多读书,读好书。

(一)课外阅读的意义

教育学家吕淑湘先生曾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可以说,一个人的阅读水平决定了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阅读不单单是指课内阅读,更多的还包括课外阅读。虽然课内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所在,但单纯依靠课堂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阅读知识也是狭隘的,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意义和要求,摒弃急功近利的教学思想和学习思想。

(二)课外阅读的目标

要让学生在课外能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教会学生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积累良好的语感,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发展自身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为学生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二、课外阅读的内容

小学生因身心尚未发育健全,鉴别能力、免疫能力都较差,面对市面上形形的书籍往往不知取舍,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进行适当引导,帮助学生选择内容健康、语言生动、体裁丰富、难度适合的读物,并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思想能力、认知特点等,认真帮学生选择有益的读物,防止学生徒劳无功,甚至深受其害。

(一)与课堂阅读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

鉴于课堂阅读教学内容的单调性和枯燥性,笔者建议教师在推荐课外阅读内容时最好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展开。如课堂上教授了教材中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么教师就可以据此指导学生去阅读《安徒生童话》《世界优秀童话故事》《格林童话选》等。

(二)与小学生阅读认知水平相当的书籍

鉴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同时又富有好奇心的特点,可以推荐阅读《小学生美文诵读》《语文分级阅读》系列丛书,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的童话作品等。这类儿童文学经典书籍不仅与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还能够能促进他们完美地发展,纯净他们的精神世界,敞亮他们的心扉圣地,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学追求。

(三)与时代感相适应的小学生读物

学生要紧跟时代步伐,听取时代召唤,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阅读与时代感适应的文学读物。如全国电视台都在热播抗日题材的电视剧,那么教师就可以据此引导学生阅读有关革命回忆录、故事和革命题材小说《红岩》。这类读物有紧跟时代的流行因素,其中包括正义的感召、美好的幻想、过人的机智及天真的童趣等,是课外阅读的宝贵资源。

三、课外阅读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授学生阅读方法比直接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一旦掌握了正确阅读方法,就能够养成独立阅读并思考的能力,以便在浩瀚书海中游刃有余地形成自己的思想看法。因此,笔者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以下阅读方法:

(一)略读与精读

针对不同的文章需要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精读是对重点文章逐字逐句的分析研读,掌握文章的核心内容,例如语言隽永、引经据典的文章采用的文学手法、词语雕琢、篇章架构等;但我国文学著作浩如烟海,不是所有文章都需要精读,这就需要学生要学会略读。略读是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抓住文章内容大概,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二)默读与朗读

古人曰,“读书十行俱下”说的就是默读。学生做题需要速度,阅读同样需要速度。默读是指不发声而用目光快速扫描文章的阅读方法,它需要学生全神贯注地快速地对信息处理和消化。与此对应的是朗读,是指学生对所看的内容放声朗读出来,它需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边看、边读、边想。二者既锻炼了学生的默读能力,又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三)摘抄与圈注

古人曰,“不动笔墨不读书”,说的就是这道理。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圈点勾画能力,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将有关的字、词、句、段乃至全文摘抄,鼓励学生做摘抄笔记。同时,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所想所感都记录下来,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读书交流课堂进行分享,为学生的作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维松.春天正撒着欢[J].阅读与作文,2013,(03).

[2]王妍.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02,(05).

篇9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打下语言水平基础的关键,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其中写作能力关系到学生今后的语言运用能力。作文教学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而课外阅读为作文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基于此,加强对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作用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中的地位分析

小学生语文基础较差,特别是语言组织能力尚弱,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由于缺少对周围事物的了解与体验,往往会出现词不达意的问题,学生往往苦思冥想才能想出几个词,缺少语言组织能力。另外,小学生知识面较窄,在写作过程中,往往是根据作文写作指导上的词汇进行写作,缺乏创造性,作文选择的素材也十分老套。同时,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十分枯燥,学生兴趣不高,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甚至会引发一定的负面情绪。

阅读就是人们通过直接观察对书面信息的理解过程。通常情况下,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阅读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是对课内知识的消化过程,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外阅读也是现代化语文教育的特点所在,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能够优化学生学习的方式。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小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运用也日益频繁,给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造成一定的冲击。教师必须组织有效的课外阅读小组,让学生进行集中阅读欣赏,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可见,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十分明显。

2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但其具体作用还需要进行认真的剖析:

2.1课外阅读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学习的前提,无论是那一学科的学习,都需要从提升学生的兴趣入手,学生只有具有了兴趣,才能对教学内容更加了解。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对事物缺乏完善的理解能力,这无疑增加了语文作文教学的难度。

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提升学生作文写作兴趣作为作文教学的重点,通过兴趣培养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一方面,需要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由于小学生正处于作文的初学阶段,语文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在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方面,还应该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读物,例如,可以推荐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鲁宾逊漂流记》等书目,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幻想性的课文阅读刊物。通过这样,能够提升小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提升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可以说,课外阅读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生语文写作兴趣,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2.2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小学生作文写作过程中,想要提升写作的整体水平,必须保证学生脑海中有丰富的写作素材,能够有所想、有所为。为了能够保证学生有所写,必须注重平时的写作素材积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帮助小学生积累作文写作素材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生活实际体验,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另一种就是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增加阅读量,收集写作材料。

因此,教师应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学会记笔记,养成将课外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好句子、好词汇记录的习惯。通过长时间的日积月累,才能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概念,才能逐渐灵活运用,将其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在作文中表现出来,增加作文内容的深度。同时在积累素材的过程中,还能够帮助学生提升阅读水平,提升对阅读素材的理解能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其实就是对写作素材组织的过程,有效的课外阅读,不仅能够让小学生的课外时间变得充裕,还能够增加学生自学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为今后作文写作奠定基础。可见,课外阅读对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3课外阅读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语文写作水平

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小学生开拓眼界,让小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对于提升小学生作文写作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现阶段,很多家长、教师都意识到阅读对学生的帮助,但在具体的理解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家长们往往认为对学生考试成绩有帮助的书籍才是好书籍,才让孩子进行阅读,对于那些童话故事、小说等书籍,禁止学生阅读,将眼光局限在作文大全、好词好句、唐诗三百首等方面,将学生阅读的范围缩小,对学生课外阅读造成严重的影响。通过考试成绩,能够反映学生学习的水平,但却不能反映所有的水平,很多家长认为学生考试成绩不好,必须加强课内学习,课外阅读能省就省,对小学生课外阅读造成极大的影响。而实际上,课外阅读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提升作文写作能力。

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具体实施

为了能够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可以在小学班级中开办图书角活动,让学生进行集中阅读,为学生提供更多课外阅读的机会,还能够节约大量的课外阅读资金。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带到学校,充实班级中的图书角。同时,为了避免学生彼此之间产生误会,教师必须做好图书角管理工作,制定有效的管理规定,规定每个学生从图书角借书的时间,每次借书的本数最多为两本。另外,还需要注重图书角书目的及时更新,注重对学生阅读成绩的考察。在考察方式选择上,可以让学生在班级中谈谈自己的感受,或者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等。

此外,在平时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潜意识的注重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积累语言词汇。教师也需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比赛,必要时可以为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规定课外阅读量等。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文比拼,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自己选择题材,经过评选,将好的作文作品张贴到后黑板墙上,让全班学生进行欣赏。

4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促进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必须能够抓住关键,采取妥善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促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黄晓婷.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J].小品文选刊.2014,15(80:102-103.

[2]赵雯.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探讨[J].都市家教月刊.2016,25(3):95-96.

[3]卢晓婉.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J].教育现代化.2016,35(12)99-100.

[4]刘明芳.简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中外交流.2016,12(7):85-86.

篇10

关键词 课外阅读;历史课外阅读;教师指导

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说过:“学习过程中,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大概是三七开吧。”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历史教学过程中不应把学生局限在课堂里,而要引导学生走进历史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

(一)初中生课外历史阅读的必要性

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的要求。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涵盖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又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内容博大精深。而初中三年的历史课程安排,只能是精炼抽象、非常浅显的学习人类发展轨迹的轮廓,从中领略一下人类文明发展中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所以学生如果仅仅依靠老师历史课堂的讲解,对学习初中历史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加大历史课外阅读的容量,扩大课外阅读的知识面来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历史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历史新课程标准的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阐述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历史课程资源中,新课标把“文字资料”,包括教科书和其他各类历史书籍认定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同时,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即倡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外阅读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选择阅读时间、阅读地点,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内容,是一种完全自主的学习过程,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3.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阅读可以引发思考和拓展视野,缺乏阅读则必然影响视野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并具体表现为狭窄的知识面、较差的文字理解力、浅薄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历史课外书籍中记载着大量的朝代兴衰更替、历史人物的崛起浮沉,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更重要的是当学生阅读到这些内容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规律也就有了一定认识,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初中学生的历史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和教师依旧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主要标准,很多学生每天要应付课业,忙于作业,他们的课外阅读时间非常有限。即使能抽出时间来阅读课外读物,阅读的娱乐化倾向也非常严重,大多数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为了休闲放松,他们没有认识到有益的课外阅读对于促进学习、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性。因此,如何处理好历史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业的关系,如何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发挥课外阅读的功效,是值得历史教师深思的问题,需要历史教师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一些方法指导。

(二)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历史课外阅读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历史课外阅读有了兴趣,很自然地就转化到历史课堂的学习中去,能自觉地学习历史、研究历史,而学习和研究又促使他们去进一步阅读,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习的责任感,让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学习“古代希腊的文明”这一知识点时,我通过提出问题:“你更愿意生活在古代的雅典还是斯巴达?”来激发学生对雅典和斯巴达这两个希腊著名城邦不同点的探究,引导学生去阅读课外书籍,而后在课堂上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畅谈对古代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向往,或者对古代斯巴达崇尚武力、报效祖国的憧憬。从而激发学生对古代历史的学习兴趣。

2.方法指导。虽然历史课外阅读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但是,在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乐读、会读、读得好、读得深。

(1)推荐与历史课程有关联的、适合学生年龄阶段和认知水平的课外书籍。历史学科的课外读物浩如瀚海,一个人穷其一生都难以读完,初中学生接触到的只是其冰山一角。如果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学生会很茫然,感觉无从下手,因此需要教师做适当的推荐,给学生的阅读指明方向。初中阶段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的,学生的理性思维处于形成发展时期,感性思维还特别强烈,所以教师推荐给学生的书目,一定要跟历史课程有关,如初一、初二、初三分别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历史,还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学术性太浓。学术性太浓,学生会感觉枯燥、读不懂,从而丧失读书的兴趣。所以初一的学生,可推荐他们看《中国通史故事》、《上下五千年》、《明朝那些事儿》、《汉朝那些事儿》等通俗读物,初二可以阅读的书目有《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故事》、《》等。总的说来,初一初二的历史课外阅读以培养阅读兴趣,拓展知识面为主。学生到了初三以后,历史课外阅读的内容可以适当少些,因为学习任务紧,其目标以培养分析能力为主,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阅读的课外书目有《两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欧洲历史名人》等。

(2)帮助学生掌握常用的阅读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科学阅读的方法,有助于促进阅读效率的提高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科学的阅读方法有很多,“精读和略读是阅读的两种基本方式。”各种书籍因性质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一样。教师要告诉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阅读内容等灵活使用阅读方法,做到行之有效。由于受阅读时间的限制,略读是历史课外阅读中最常用的方法,由于内容比较浅显、阅读目的在于拓展教材知识的历史读物,可以快速阅读,在阅读中要能抓住关键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阅读重要的史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使用精读法,“如要重视史料的来源和作者,认识史料的性质;学会认读和解读史料,把史料与学习内容结合起来,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等。”在精读课外历史读物时,要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3)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历史课外阅读与其他学科课外阅读的关系。首先,历史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前奏,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实际教学中,不能简单把历史课外阅读等同于历史学习,要使学生明确历史课堂是历史学习的中心,教师要不断地从教材中挖掘既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又与学生的阅读兴趣密切相关的阅读主题。其次,历史知识的包罗万象决定了历史课外阅读必然会有无数的线索与其他学科相联,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历史学科的方法,突出历史学习的特色,引导学生在历史课外阅读中逐步提高历史学习的语言和文字的表述、整理和归纳、分析与运用的能力。在讲述九年级上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这一课中的《马可·波罗行纪》这个知识点时,学生普遍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马可·波罗究竟是如何描述东方的,是否真的把东方描写成遍地是黄金?一个同学去书店买了一本《马可·波罗行纪》放在班级的图书角,供其他同学阅读,并相互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还提高了他们分析材料,归纳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合理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历史课外阅读也是历史学习和历史教学的一部分,所以也需要建立一种长效的评价体系,以激励学生更有效的去阅读并促进教师指导策略的不断完善。课外阅读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过程,所以课外阅读评价应该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要从多方位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另外,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督促评价,容易半途而废。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可以是举办历史故事会和历史知识竞赛,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或是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小报评比,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也可结合历史开卷考试的特点,有意识地在试题中选用历史读物材料,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读书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阶段特点和年级特点,举办各具特色的活动,笔者所在的学校,初一学生每年都有历史小报设计评比、优秀历史读书笔记展出,初二学生的活动则为课外历史知识竞赛、历史讲坛等,初三则是请学生根据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材料来命题,效果都非常好,学生的参与度很高。

目前,初中历史课程设置时间较少,只有两节课,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学生阅读的背景知识点较低,升学考试制度等等都影响着历史课外阅读的开展。但只要历史教师与学生形成合力坚持不懈,因地制宜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定能实现历史课外阅读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梁琼珍.《走出盲点,关注学生历史课外阅读》,《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3]杜芳主编.《新理念历史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刘小茹.《谈课外阅读作业的布置》,《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年第7期

篇11

关键词: 互联网 课外阅读 作用 影响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互联网阅读作为一种崭新的阅读方式进入语文教育教学,并以其独具的优越性吸引了广大学生参与阅读,同时影响着他们的课外阅读。互联网阅读存在不足,如何取长补短,运用互联网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探究。下面我就互联网在语文课外阅读中的作用和影响,谈谈体会和见解。

一、网络阅读在课外阅读习惯培养中的作用

网络阅读的特点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对弥补纸质阅读的不足有重要意义。媒体是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由此可见,网络阅读将在课外阅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网络阅读形式多样,具有阅读内容丰富、更新速度快、容易复制等特点,不同形式的阅读为学生提供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感受,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课外阅读良好习惯的培养有三个关键性要素,首先是课外阅读的动力,其次是课外阅读的方法,再次是勤于课外阅读。网络阅读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阅读方式,它比纸质阅读更具吸引力。网络为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阅读平台。我们要引导学生在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阅读活动中培养良好的阅读动机,科学的阅读方法,以及良好的阅读习惯。

3.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网络阅读获取信息便捷,能够即时互动、在线搜索;手机阅读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阅读,相对于文本阅读形式,它提供了包括文字、声音、图片等形式多样的阅读内容。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阅读效率。

二、网络阅读在学课外阅读习惯培养中的不良影响

1.网络信息的复杂无序给学生阅读内容选择带来很大困难。网络资源浩如烟海、令学生眼花缭乱,学生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很容易迷失在网络的海洋中。同时由于网络资源良莠不齐,学生辨别能力不高,其中哪些是可以读,哪些不可以读,他们一时很难辨别。

2.不安全的信息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他们很难区分良好文化与不良文化,价值观取向趋于多元化。网络上的有害信息威胁着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建立,对于该阶段的学生很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干扰,导致阅读低俗化,造成学生阅读品位下降,极易引发人生观、价值观的失衡。

3.网络阅读降低了阅读质量。在传统阅读中,信息主要是被固定在文本上,学生比较容易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文本上,有利于掌握阅读内容,进而深入思考探究。但是互联网背景下,网络阅读常常伴随广告的干扰,学生的思维被分割成不同片段,同时网页中的相关链接也会分散学生的阅读注意力,无法进行纵深分析和思考,再加上学生本来注意力不集中,这样就使阅读变成放松娱乐的方式,娱乐化就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实效,时间长了就会使学生养成浮躁的阅读习惯,难以专心阅读。

4.网络阅读助长学生对网络的心理依赖度。丰富便捷的网络信息资源对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群体极具吸引力,这种吸引常常会导致他们对网络极度依赖,一部分学生甚至迷恋于上网,不喜欢与其他同学交往。长此以往,必定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严重的甚至会形成网瘾。

三、对学生网络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的思考

1.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随着网络越来越深入到日常生活,也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对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有限,因此我们要适应新时期的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指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引导他们进行健康有效的阅读,在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引导学生健康阅读。在网络阅读背景下,学生的阅读环境、阅读内容和阅读载体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将传统阅读与网络阅读有机结合,既要重视传统阅读的引导,又要加强网络阅读的指导。首先,我们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健康阅读”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其次,加强家校合作,为学生阅读创造良好环境,不断满足学生多样化阅读的需求。再次,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同时加强对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指导。

篇12

现状概述:

反观小学课外阅读状况,却不那么令人乐观,课外阅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需要背离得越来越远。记得有位同事曾经向我报怨:“学生的课外阅读光是贫乏都不要紧,最让人看了受不了的是那些毫无感情,只是机械的阅读与学习。”确实,遍观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这种虚假、应付、无感情的情况比比皆是。读是一个样,想是一个样;一面是普遍的整齐划一,一面是最严重的失真……何以至此?原因是教师走入了应试教育的误区,扭曲了学生对生活的正确认识,让本应该丰富多彩的、充满灵气的课外阅读变成了僵硬的、呆板的、凑数式的应付任务。长此下去,得到的只能是形式上的阅读数量和技巧、学生八股,最终将导致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的失去和精神人格的丧失。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笔者认为可以做如下尝试:

一、提倡生活阅读,读出真实的生活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理解

小学生课外阅读就是把课堂之外的有益书本进行阅读学习,但学生的生活范围是极有限的,又是在脱离教师引导之下的,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又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要努力找出一点使你心动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教师平时在课堂内对学生做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因而,要引导学生在课外也能学会真实的阅读.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教师还应多引导学生去展开想象,身临其境的去感受去理解,这样才能有阅读教学的效果。

(二)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多接触社会

由于“阅读文本来源于生活”,所以作为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尝试着跳出当堂完成或今天布置、明天完成的传统格局。教师可以借鉴西方小学生的一些做法,让学生跨出教室、跨出校园,跨入社会,在充分接触各种人和事之中进行有感而发,有选择地阅读。这样做更能发挥阅读的功能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注意体现课外阅读的人文性、实践性和趣味性。在课外阅读中教师不仅仅只局限于与课堂有关的课外作品,而要鼓励学生多走出课堂,多角度地看待身边的一切事物,学会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品德、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懂得选择合适自己的课外阅读作品,让学生学会感情阅读,喜欢阅读,这样的阅读会比仅仅找本书空读有意义得多。

二、激发和满足阅读欲望,引导因需而读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

书看多了,生活积累丰厚了,就会引起更多的阅读欲望,于是就开始挑选更多的书了。学生有许多美丽的图画读书,包括荒诞无稽的课外读本。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而应鼓励他们有选择地去阅读。语文就要解放人,解放人的心灵和才智,让学生们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只有多读多选,读出真感情,才能学习好文章。记得在一次上课时,我的学生读《草原》,读得非常有感情并富有表现力。该同学平时的阅读并不怎么流畅,而且只能只言片语、干干巴巴,理解力也一般。而这次却能洋洋洒洒,一意贯之。细想其原因,应是源于其自身的生活事件,内心情感的宣泻和真实想法的告白,才使得他读得独放异彩。后来一打听,果然他喜欢并看过许多关于草原一类的文章,因需而读,一读成文,真实就是美。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给予他们一定的选择空间并适时调整。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会有一种情溢心间,越来越投入的感觉。教师就要抓住火候,让学生趁此宣泄自己的感情,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并让学生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写出来。

(二)拓展阅读展示空间,激发阅读兴趣和理解欲望

记得小学时,由于我的阅读水平不错,经常被老师叫来范读,大概起于那时,我的阅读兴趣和语文能力大增,开始天天读书,语文书读完了,课外书我也读了一大堆,后来语文成绩大有进步。至此,我不再视阅读为苦事,课外阅读学习成了我自身的需要。这其中的转变,我想是因为老师的赞赏和别人的认可,极大的激发了我的课外阅读兴趣,直至使我养成了天天阅读的习惯。

篇13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教学;作用分析

一、小学语文学习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一)课外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对小学生来说,需要在6年时间掌握小学阶段的语文知识,但这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的。语文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单纯以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的语文水平是不科学的,更重要的是拓展知识范围,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定深厚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阅读一些经典的著作,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

(二)课外阅读能够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知识的存储量和文字语言的使用能力,使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提升。著名文学家莫言先生曾在小学这个年龄段就已经将村子中的书籍阅读完毕,他海量的阅读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小学生要利用好业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增加知识量,有助于语文水平的提高。

(三)课外阅读能够提升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如果缺乏兴趣,学习效率就会下降,甚至厌学。小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内容有限,单一的知识内容对求新求异的孩子来说很容易产生厌倦的心理。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引进一些有趣的课外书籍让学生阅读,学生在寻找到自己喜爱的短文故事时自然会提起学习的兴趣。

二、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

(一)家长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小学语文知识的积累和成绩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学生要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也只有在长期持续的阅读中才能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教学除了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之外,主要是加大课外的阅读量和时间。但是,学生家长存在着急功近利思想,他们把学生成绩的提高寄托给有效的课堂和教师的教学能力上,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好的成绩,往往忙于给孩子选择报名众多的培训班,如奥数班、作文班和英语班等,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被大多数补习班占据,挤压了学生自由支配的阅读时间,不利用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和阅读水平的提升。

(二)阅读环境的影响。家庭和学校是小学生的主要学习环境,但是智力发育不成熟、自制力较差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而定力不足。根据权威部位的统计分析,成年人的阅读习惯严重缺乏,主要将大量的时间消耗在打牌、喝酒、赌博和玩手机上。成年人的生活习性严重影响着孩子的阅读,没有时间陪孩子阅读和指导孩子读书,孩子也效仿成年人玩游戏。

(三)阅读内容的选择存在一定的难度。书籍出版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热衷于出版那些市场销售量大和发行广的书籍,而对消费群体小,利润少的儿童阅读书籍出版的数量少,导致一些儿童经典著作很难在书店买到,再者收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培训机构出于利益的考虑,大量出版一些国学读物,这些读物质量和内容都不达标,甚至出现错字错句,逻辑不严谨,影响学生正常的阅读和学习,为此,选择阅读书籍需要家长和教师把关。

三、开展科学的课外阅读指导。

(一)语文教师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规划。小学语文教学字词的记忆和应用离不开课外大量的阅读活动,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结合课堂教学的需求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制定系统的阅读计划。小学阶段的学习时间最长,要度过6年12个学期,现价段的小学课程教学的规定是教师跟班走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从一年级开始带学生,一直带到小学毕业,这样便利教师对学生的情况知根知底,根据学生知识量的增加和年龄的增长,语文字词量增加和阅读能力提高,应该根据难易程度制定阅读计划。

(二)为学生精心挑选阅读教材。小学生的精力有限,而且学习任务繁重,业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有限,而且供小学生阅读的书籍海量且鱼龙混杂,而且学生们的辨析能力较差,作为教师应该精心挑选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针对一些家长强求学生背诵《百家姓》《弟子规》和《三字经》等经典书籍内容的现象,教师应该劝导家长让学生阅读和理解内容就行,没有必要硬背,应该推荐一些有故事情节的经典著作,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千零一夜》和《白雪公主》等,同时阅读一些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的书籍,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开卷有益的效果。

篇14

关键词:高职学生 阅读 重要性 教学 作用

一、英语阅读是英语课堂学习有益的补充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交流频繁、科学技术的进步,英语阅读能力的地位日渐突显。英语课外阅读是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大量的语言输入,尤其是大量的阅读基础之上的。吕叔湘先生曾提出:“学生获得的知识百分之七十来自于课外阅读。”这正充分说明了课外阅读和学习知识的辩证关系。因此,加强学科阅读教育研究,探索学科阅读教学的特殊性及教育功能,认识学科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

阅读作为一种优越的教育手段受到许多教师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在学习外语方面,其优越性尤为突出。在中国这样一个说汉语的国家里学习英语,尽管人们想尽各种办法,加大听和说的实践量,由于受到人的因素和物质条件的限制,听和说的实践量还是有限的。每天能保证听或者说两小时的英语恐怕就是最大的限度了。在中国学习外语,口语和听力多数是在语言实验室里、在课堂上、在听外语广播或与人交谈时进行,而且这种听、说活动是短暂的,有局限性的。但是这种不足却可以通过阅读得以弥补。外语学习的实践证明,学习外语不读书不行,而且读少了也不行。就算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也要读几十本书。在一定意义上讲,一个人的英语功底是否深厚就要看他有无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较大的阅读量了。考查阅读的实践量大小不能仅仅局限于阅读的一个方面。我们还要看它是否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英语学习。因此,高职英语学习英语要加强课外阅读,使其成为英语课堂学习有益的补充。

二、课外阅读增强英语课堂学习的吸收

在课堂教学中,记忆力是一切学习的必要前提和基础。苏霍姆林斯基揭示出课外阅读与增强记忆力之间成正比关系。因为通过课外阅读获得了课内的有关知识,为课堂学习奠定了一定的背景知识。了解一个国家的背景文化可以从根本上掌握那种语言。背景文化的范围很广,上至政治哲学,下至风土人情,可以说是无所不包。这样看来,只有阅读才能使人们的知识开阔和深化上去。这时的识记就成为有理解的阅读,成为一种思维分析过程,而不是死记硬背。记忆增强了,高职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就发展了,同时对课堂的内容也消化吸收了。

三、课外阅读增强是英语课堂学习的理解

课外阅读有助于课堂教学中学习难点的消化解决。难点是认知学习经常遇到的问题,高职学生正是在不断克服学习难点的过程中,知识获得长进,能力得到提高。而广泛阅读有关知识有利于解决学习难点。现代思维心理学认为,青少年思维发展的动力是由思维内部矛盾决定的,即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况之间的矛盾。通过广泛阅读所获得的知识,不断被高职学生原有知识结构所顺应或同化,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原有心理水平或心理状况,这样就会缩小学生原有智力水平与解决问题客观需要智力水平之间的差距,提高高职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动性。

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学生阅读、理解课文时,虽然能够看懂文章或句子中的每一个单词,但仍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意思。我们说外语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英语的人们需要阅读难易程度不同的书籍。而且,只读一种类型或题材的书籍也是不够的。比如,只读教科书不行,只看故事书也不行。一种语言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是极其丰富的。只有通过广泛的涉猎才能达到熟悉,并达到掌握它们的程度。做了,阅读就会变得流畅,学生也能准确地把握课文的有关内容和思想内涵,那么课堂理解的速度也就越快,准确性也就越高。

四、课外阅读有助于提升学生课堂英语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课外阅读感兴趣,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象。在英语教学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了和课文内容相同的认知,学生对说话、写作就会感兴趣。学生产生了兴趣,英语课堂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大学英语》第二册Unit 6,涉及许多旅游交际用语。针对高职学生对家乡旅游景点比较感兴趣,老师组织让学生查找有关自己家乡景点的历史渊源、风土人情、人物典故的文章,同时在口语交际课中和自己的同桌交流,全班交流。然后润色语言,写成作文。学生们有了初步的文字感知和生活素材,说起话来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写起话来也具体生动,有条有理,真实感人。同时,这样也激发了学生说话、写作的兴趣和学习的兴趣。学生如果对学习不怵不惧,没有心理障碍、乐学、自觉自愿地学,英语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主要是学生自己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途径。课外阅读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为前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重在发展他们的语言。它建立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之上,同时又反作用于课堂教学,课内与课外知识的有机融合,推动着教学的双边活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