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心理学潜意识范文

心理学潜意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1:5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心理学潜意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入推进,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健全,这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困境。文章探究潜意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家庭、学校和社会要采取措施来共同改善,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

关键词 ]潜意识 大学生 心理健康影响机制预防对策

[作者简介]谢智娟(1970一),女,江苏常州人,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数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物理教育教学。(江苏 常州 21 3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19-0071-03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逐步推进,高等教育初具规模,一些高校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本文以常州某高校为例进行调研,该校共有2.1万全日制大学生,其中约6000人为走读生,其余1.5万学生选择寄宿学校。相关调研显示,在寄宿的学生中,约82%只有寒暑假才能离校回家,与父母接触的机会较少,而有些学生的父母从他们年幼时就开始外出务工,这些学生童年期未能接受较好的家庭教育,长期以来会演变成负性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习惯化的反应模式。同时,在学校教育中,日常的教学风格也会耳濡目染地影响学生,形成隐性的心理映像,储存在潜意识中。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协调互动会营造成一种潜意识合理,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完善,而社会宏观环境则为他们成长提供了一个磨砺的大舞台。潜意识潜伏在大学生的“本我”世界中,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这就是潜意识的内隐效应。

一、潜意识的内涵及其临床功能

潜意识是奥地利心理学家Freud在其精神分析学中首先提出的,是指潜藏在个体意识下的一股神秘的力量,其能通过内隐的方式影响个体对行为的体验,同时也会通过多元形式对人们看待问题的方式产生协同效应,其实质就是意识下阈的一种灵性心理活动,个体储存的信息在到达潜意识前都需经过意识的检验,同时在通往意识的渠道中,还要经过超我的道德检验,其将潜意识内容进行性质的规划,辨别真伪,摒弃良莠,使个体接受到真正意义上的心理疏通,而且潜意识能够促使信息接受者形成特定的接纳态度与反应方式,如果信息接纳源受损则会影响信息的及时传达的效度。人格心理学家荣格曾用小岛做比喻,位于岛屿最底层的海底即个体的潜意识。

潜意识作为意识的下阈,具有较强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能够较好地发挥其临床功能,潜意识的功能不同于传统的分析、计算、逻辑、分析等,其功能集中反映在基本控制水平上,如心跳、呼吸等无条件反射活动、直觉、记忆、情绪调节、习惯行为等。同时,潜意识的世界异常广阔,还存在一些尚未开发的功能。潜意识是通往无意识领域的重要渠道,主要包括习惯、本能、记忆、情绪、习惯、能耗、想象力。综合以往的相关研究,笔者认为潜意识的临床功能呈现一定的阶梯形,由最初的本能欲望到最高层次的情绪想象,同时在逐层递进中,能够产生较强的能量,促进个体人格完善与心灵的和谐。

二、潜意识影响心理健康的过程及互动机制

1.心理健康概述。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学者一致认为心理健康的个体具备以下主要特征: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长期处于积极状态;能够合理调控消极情绪;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调控外界影响,保持身心愉悦。

2.常州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却又相互独立的动态过程,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致其出现心理障碍、心理偏差与行为疾病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以往研究,主要包括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和内外协同作用三方面的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指个体自身的心理素质,如抗挫能力、调控能力等;外部因素则是指个体所接触的外界压力源,如学业竞争、人际交流、环境适应等;内外协同作用主要指个体与外界互动的模式,如单向互动、双向互动、环形互动等。笔者为了了解常州市大学生目前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问题的主要来源,研究潜意识是如何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问卷调查常州某高校300名本科学生,问卷涉及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6个方面的潜意识因素:学习压力、家庭关系、健康状况、恋爱与性、人际关系、自我实现,其中潜意识中的学习压力及自我实现因子是目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针对具体问题有的放矢地指导学校、家庭、社会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3.潜意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过程及互动机制。根据张海洋的潜意识结构图,笔者认为潜意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底层是灵性潜意识,第二层是潜意识世界,第三层是显意识。三个层次可以通过相互作用,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这种平衡有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处在成年初期的大学生。其中,灵性潜意识是个体心灵的内容,通过在潜意识世界中运作,再通过思维、图像、情感等沟通平台,达到与外界显意识的接触、潜意识内容的自我实现。然而,潜意识在患者的身上较易观察,但在大部分心理健康大学生的身上却较难观察,潜意识在他们身上有着神奇的力量,通过他们的外显活动,让意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超个人心理学的先驱阿沙吉欧力心灵结构模型能够很好地说明潜意识的全部内容,他将心灵结构分为7个层次:低层潜意识,中层潜意识,高层潜意识,意识界,意识的中心;自我、高层自我、超个人自我、真我;集体潜意识。根据以往相关研究,灵性潜意识属于这7个层次中的低层潜意识,管理身体系统的运作,是储藏多类信息的记忆库,内部包含了很多逻辑与理性的观念,这些观念是动态的,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个体的潜意识世界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身体潜意识,是生理机制影响潜意识的外显形式。二是梦想潜意识,是指个体渴望自己身体潜意识得到实现,把这种潜意识的自我实现作为自己的梦想。三是情感潜意识,即身体潜意识驱动个体,使个体按照梦想潜意识的要求进行活动而产生的一种长久的情感体验。三种潜意识相互作用,按照身体潜意识驱动,梦想潜意识引导,情感潜意识调控的模式,产生超容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再通过思维、图像、情感等平台,与外界显意识进行沟通,从而实现潜意识内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6个潜意识因子都是个体潜意识世界中三种渠道的具体体现。身体潜意识主要指个体生理构造,尤其脑部神经系统对特定刺激的反应,而且这种反应可以跟意识下限的潜意识进行链接,然后在个体身体的驱使下,潜意识以各种形式得到唤醒,唤醒的潜意识以多元化的存储形式进行呈现,其主要包括思维、图像、情感等表征,思维表征主要指个体的高级潜意识,个体借助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图像表征主要指个体以具体形象的方式表达潜意识的深层内容,开掘个性潜能;情感表征则是潜意识内化的最突出的表现,其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表达内在意愿与冲动。总之,思维、图像、情感等三种形式通过灵活自由的组合促进潜意识的抒发,潜意识中负性内容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直接因素,潜意识通过合理渠道的宣泄,疏导或者缓解积郁在大学生内心的本能冲动,促使其内心平衡、和谐。潜意识通过思维、图像、情感三种渠道,调和个体内在能量,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三、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措施

1.引导大学生对童年经历的正确认识。对于大学生来说,童年的经历会成为他们一生中最深刻的记忆。那些美好或创伤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化,但童年的刺激会形成一种“刻板印象”,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储存在人们的潜意识世界中。这些印象会与外部世界进行持续不断的互动,并慢慢地渗透到个体的性格中,最终成为其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应无条件积极关怀那些有童年创伤的学生,倾听他们内心的故事,正确调节其认知模式,帮助其合理宣泄潜意识世界中的负性情绪,正视过往经历并将其看成磨砺,引导其塑造阳光心态,用积极的态度应对生活。随着童年期的开始,部分学生的情感自控能力不强,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会产生较多心理不适,如果未能及时疏导,潜意识中的创伤就会再度触及其敏感的心灵。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深入关注其童年经历,挖掘表征背后的潜意识成分,选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其童年的创伤进行疗愈,如意象对话、绘画疗法与沙盘操作等,引导其消除心灵的阴影,促进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2.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家庭氛围主要是指家庭各个成员之间相互影响所营造的人际沟通方式,对家庭成员的心理状态会产生非常直观的影响,是家庭成员健康成长的重要外界因素,对于大学生来说,家庭氛围影响其成长的全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这种心理氛围甚至能够决定其人格品质的塑造与完善,是潜意识在家庭教育中的集中反映。在家庭氛围中,父母的情绪感染是整个家庭环境的核心,由家庭成员的感情、兴趣,爱好、态度、行为等综合而成的心理空间,表现为特定的家庭情调与氛同。调研中的高校学生有的来自市区,有的来自县城,有的来自边远的农村,他们的家庭环境不同,父母的文化水平不同,教育方式的差异会对家庭的心理氛围造成影响,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深入到家庭教育中,通过亲子户外体验,建立良好的互动平台,对孩子采取正面教育,对其缺陷进行合理的教导,克制情感冲动,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

3.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当前高校需要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融人潜意识的正性能量,如建设环境良好的个体心理咨询室、团体心理康复室或心灵港湾。同时,可以聘请资深的心理专家来校进行心理辅导,心理学专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目前在高校学生中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透过这些各种各样的心理个案,发掘隐藏其内部的潜意识因素,并将这些潜意识层面的原因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其真正认识到心理问题产生的实质原因,并能够针对具体的原因,对症下药地解决心理问题。要全方位、全覆盖、分年级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区别对待不同潜意识表征,通过拟定具体计划,将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深入到各个班级,最终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立体教育模式,同时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用于后续跟踪。高校教育工作还需要注重学生的自我实现,创办特色心理疗愈机制,充分发掘潜意识的驱动力量。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集思广益,归纳师生间较好的心理干预方法,进行宣传推广,让更多的大学生受益。

4.加强学校家庭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两者的协调作用。高校作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要舞台,应该发挥积极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创造更多家庭与学校相互联系的机会与平台,同时发挥协调作用,增强双方的了解,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目标保持一定程度的吻合,在吻合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个体潜意识的表征方式。学校应积极、主动地把握与家长沟通的机会,有针对性、及时地向家长传达学生在学校生活与学习的情况,表扬孩子优点,在恰当的时机,选择合理的方式指出孩子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良的行为习惯,引导家长科学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学校也可以通过一些心理活动与亲子游戏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通过学校与家庭的密切配合,共同找出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背后的实质原因,学校与家长共同商定解决方案,对孩子进行跟踪式的心理调节,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都能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当代高校应寻求合理的教育方式,促使学校与家庭进行紧密有效的联系,维持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

5.规范社会舆论引导,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社会舆论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言语与非言语的表达形式公开抒发其对特定对象的态度、意见与情绪,并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进行碰撞、交流、感染与整合,进而能够对大众群体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如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体潜意识的多元表征。社会舆论作为主流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开始就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他们,使他们逐渐形成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心理品质,而恰好这些心理品质影响着其个性与人格,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社会舆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实质是将社会化的信息以隐性的方式储存在大学生的“本我”中,满足本我的需求。而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时代,大学生获取社会信息的途径是多元化的,如电视、报刊、书籍与电影等。社会舆论积聚的信息容量很大,所传递的信息也是良莠不齐,要通过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促进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信念、价值观与人生观,增强大学生面对挫折的力量,进而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一定要从其心理发展的具体特点出发,充分发挥潜意识的内在力量,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互动立体模式,同时进一步发挥青少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坚持其主体性地位,无条件地信任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发掘隐藏在其心理与行为背后的潜意识因素,从根源上促进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发展。

[

参考文献]

[1]沈德立,马惠霞.论心理健康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4).

[2]王滔,张大均,陈建文,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2003(5).

[3]郑希付,罗品超,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调查[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

[4]王玉莲,郭继林,医科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3(8).

[5]徐雄伟.艺术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的调查[J].中国校医,2002(6).

[6]石磊,马景芳,吴敏,郑州市1259名青少年性幻想及性梦发生情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3(5).

篇2

【关键词】新潜意识心理观;学习动机;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

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所牵引和支配,它对学习活动起着定向、引导、保持、调节和强化的作用[1]。学习动机的高低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动力、主动性、以及学习效果。在研究领域,研究者大多以某一动机理论为基础,从学生学习动机的不同维度、不同角度、不同背景出发,探寻学生学习动机培养的发展规律。但是,动机只是学生复杂心理活动的一个因素,不能立足于一点而去分析全部。因此,本文从新潜意识心理观的角度来整体分析学习动机的心理本质,并由此探索出一条高效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新潜意识心理观下学生的心理结构

(一)新潜意识心理观的核心

新潜意识心理观是在精神分析潜意识观基础上提出的,它认同了精神分析疗法有关潜意识的合理成分并将其加以利用,仅强调潜意识是无意识的心理状态[2]。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先生提出“无意识现象是一种条件反射[3]”,进一步揭示了潜意识是人们通过学习而得到的。

金洪源教授将有关潜意识的理论应用于教学与临床治疗上,并进行了创新。他将新潜意识心理观解释为,几乎所有心理障碍现象都表现为潜意识的行为或思维;几乎所有潜意识行为或思维都是以条件性情绪反应为主要和关键因素的复杂心理活动;几乎所有的潜意识行为或思维都可以为元认知智慧有效干预[4]。由于新潜意识心理观的提出,大大的拓展了心理学对学生学习动机行为的培养或干预范围,能够对学生人格问题、学习问题以及意志问题进行积极塑造和培养,从而开创了从潜意识干预学生学习动机的先河。

(二)学生的潜意识心理结构

学生的潜意识心理活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一般多表现为“优秀学生具备的积极”的“潜意识行为”现象。如:对学习情不自禁,主动的学习行为,并且学习高效高能,并伴随着快乐体验,易于产生灵感的创新思维状态等。所以,他们表现的比其他人更优秀。反之,消极学习状态的学生表现为一提到学习就哈气连天;一做题,就显得疲倦不堪、心烦,出现厌学,分心,缺乏学习动机以及学习效果不佳等行为。

二、学习动机高效培养的新潜意识心理观分析

(一)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对学习动机培养的影响

对于学习动机的培养,潜意识在其中发生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学生知道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可偏偏一上英语课就心烦、困倦不堪。这是一种典型的缺乏学习动机的潜意识表现。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呢?根据新潜意识心理观,就是必须抓住潜意识的条件性情绪反应这一核心因素,把原本消极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转变为积极的潜意识的条件性情绪反应,并能够让这一反应内化、习惯化,最终成为一种自动运行的积极的学习行为反应。

条件性情绪反应说到底是条件反射的一种。即出现某情景就会表现出某种情绪。它是以SER为反应式的。S为条件刺激或情景;E为自动实现的条件性情绪;R为条件性情绪推动下的思维和行为反应[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被蛇咬过的人看到井绳(与蛇相似的刺激S),明知没危险但仍然害怕(情绪E),然后要么远离要么走开(行为反应R)。

众所周知,有较强学习动机的学生在学习时是积极主动的,心情是快乐平静的。学习时他们不用父母和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甚至在看到课本时就会情不自禁的兴奋起来,有一种跃跃欲试、如饥似渴的感觉。相反,对于没有学习动机的学生而言,在看到作业或者做题时就提不起精神,哈气连天,磨蹭拖延,甚至很多学生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爱学习。这两种行为的截然不同都源于刺激条件下与潜意识情绪建立的条件反射。我们说,在学习情境S中(S:刺激情境),学生会出现两种可能(R:行为反应),即喜欢学习(R1)和讨厌学习(R2),而在这两种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两种不同的情绪体验(E)。如果学生在学习时经常带着快乐体验的话,积极的情绪体验就很容易与学习情境建立条件反射,从而促使学生出现喜欢学习的良好学习动机,而且这种喜欢是情不自禁的。反之,如果每次学习时学生都是痛苦的,当这种消极情绪与学习建立条件反射时,学生的厌学行为也随之产生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的情绪体验在学习时必不可少的。

(二)认知行为心理结构对学习动机培养的影响

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不能简单的运用SER理论等进行心理结构分析,必须更为深入、详细地表征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整个心理结构。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学生在学习时是如何运行程序性知识的。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办”的操作程序知识。它一般能够在面临实际问题时自动实现并表现为能力,就如同电脑在运行程序时那样,是一系列“如果/那么的规则。程序性知识往往以潜意识的状态存储于学生的大脑中,学生大脑中正确的程序性知识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例如:如果在自习时,那么我坐下来打开学习资料,如果我一坐下来,那么我应该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如果心情平静下来了,那么注意力集中的学习,如果注意力集中,那么积极肯定自己做的很好……,当一个正确的程序性知识在学生的大脑中自动运行时,良好的学习行为就形成了。而培养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程序性知识也是我们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学习动机培养的心理辅导

(一)重塑学生学习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对存在潜意识消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应的学生,需要临床暗示放松技术来进行辅导,从而让消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应转化成积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应。步骤如下:

1、通过肌肉渐进式放松训练让学生获得一种宁静、放松的状态;

2、通过输入风景想象、学生曾经的成功经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等语言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

3、引入学习时的各种情景,让积极情绪(E)与学习情景(S)建立联结,同时给学生输入一套正确学习的程序性知识(R);

4、多次训练,巩固和强化这种新建立的SER反应,并使其能够自动运行。

(二)积极创设条件促成学生积极心理经验的形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前5分钟的小程序放松训练、心理冥想或者小故事等方式,让学生的大脑和情绪始终处于平静,轻松的状态,这样做可以让学生的大脑高度集中和专注,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掌握学科学习的解题方式和方法,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三)把握最佳水平的学习动机,争取良好的学习效果

向学生讲明学习动机应该保持在最佳水平,过强过弱都达不到最好状态。老师应该做到:教学内容要深浅适度,使绝大多数学生每次学习都能接受并有所提高。教学方法要生动形象,灵活多样,通过新异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对学习产生直接兴趣,从而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四)调节学生正确认知观念,对学习行为给予积极乐观的、现实的态度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时好时坏。这种对待学习成绩的认识和观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学习状态和学习动机等。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并且能够积极克服自身的问题,通过努力和改变,迎头赶上。针对成绩好的学生,合理地利用竞争效应,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得成绩更上层楼。

四、大面积临床干预的效果

元认知干预技术服务团队当前在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大连工业大学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教育研究中心等地进行的大面积临床干预效果来看,新潜意识心理观对学生心理结构的分析是正确的,元认知干预心理干预技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和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是高效成功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把上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应用到一线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动机,这将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姚树洲.浅谈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保持[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6.2.

[2]金洪源,刘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战略新一代技术开发[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5.

[3]车文博.意识与无意识[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46~47.

篇3

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创新的过程。

一、历史教学目标要创新

历史教学目标具有多层次、多方位相互联系的特征,它包括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前因后果;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横向联系;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之间的联系;历史演变与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等。通过分析,这些联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并分析历史。历史教学目标就必须创新,要多角度、全系统地启迪学生去思维,并以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的能力为目标,使初中历史教学承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任务。

二、历史教学理念要创新

理念是行为的灵魂,是创新的先导,教学理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强调历史教学要致力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应尽快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及情感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新理念。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课习惯于“一言堂”,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死记硬背,这抑

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因此教师应树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念。

三、历史教学方法要创新

教学方法创新是整个历史教学创新的重点。历史教学方法本来灵活多样,是随着时代和技术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现在的初中历史教材和课程内容都发生了变化,教学方法创新主要在于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新的知识。因此,初中历史教师所采用的历史教学手段必须能激发、启发学生的思维,突破条条框框,突破已有经验,突破过去的思维

定势。

此外,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它需要教师、学生共同来完成,更要借助网络技术与其他媒体才能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

性。因此,教师在讲课前要充分准备,不仅是通过语言,还要发掘校本的资源,不要让学生局限于自己的教学和书本知识,因为历史是讲不完的,尽可能地调动学生自己动手,通过网络信息搜集和查找资料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源的进一步探究和开发的能力,以达到历史教学创新的目标。为达成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活动的设计。无论是讲解、讨论,还是操作、自学,都必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主动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

问题: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存储,化难为易

2.提出适当的思维要求,设置好目标达成的学习坡度

目标的达成,是需要有循序渐进过程的。每节课中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该紧扣目标,设置好几个渐进的坡度,使学生在有适当思维要求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

3.要重视练习的设计,为目标的达成服务

练习无论难度大小,都应该与目标紧密联系,都必须有一定的思维要求。练习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随机安排。此外,还有许多让学生得到有效练习的途径――有质量的提问,可以引发他们的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问题则需要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明确要求的操作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既学习知识又学到方法。

四、师生关系要创新

以前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学生突出“严”的管理;学生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这种师生关系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师生关系紧张,有时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要和学生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是朋友,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其次,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尊重学生,树立平等和民主的意识,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协作。最后,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改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篇4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 创新 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推动着社会向智能化和知识化的方向转变。进入了21世纪,教育信息化发展也成了不可抵挡的潮流,学校信息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一、学校信息化管理

(1)概念

通常意义上的学校信息化管理,主要是在学校管理中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对学校的管理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利用强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来逐步替代繁琐的人工管理方式,从而让学校的管理工作得到创新,帮助学校管理者制定正确的管理方案,让管理者全面、动态的了解学校管理过程,优化学校教育资源。

(2)职能

学校信息化管理主要是集合了教育理论与管理理论两个方面,与一般的教育管理活动有所不同,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职能:

首先是规划职能,规划是学校管理的初始环节,要想管理工作顺利的开展,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规划。科学合理的规划能够帮助学校组织在教育改革中更好的发展,为完成学校信息化管理的任务打下基础。其次是组织职能,根据学校的规划要求,安排学校组织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落实学校组织规划方案。组织职能能够优化学校资源配置,帮助学校组织进行工作分类。再次是预测职能,学校管理信息化主要是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预测机制,提供成员参与管理的机会,从而迅速的做出决策。第四是协调职能,学校信息化管理能够在动态的管理中协调各方面的知识,减少一些无用的部门,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管理。最后是控制职能,信息化管理为管理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控制调节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从而适应管理活动的进行。

二、新时期学校信息化管理的理念创新

(1)战略理念

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是学校在信息时展的战略资源,也是学校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要扮演好学校管理者的角色,就需要对学校信息化的发展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规划,进行统一的部署和安排。在学校信息化管理发展过程中,要系统的进行战略性的规划,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状况是否良好,决定了学校开展信息化管理的工作内容。学校管理者从学校的现实情况出发,分析学校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为学校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制定科学的策略,这些策略和方案能够帮助管理者安排和落实具体的工作,做到合理有序。

(2)领导理念

管理的核心职能是领导,领导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通过运用手中的权利对于活动施加一定的影响,因此,学校信息化管理的领导理念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

三、新时期学校信息化管理的实践创新

(1)教学研究信息化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的有效性与学校教育生命线息息相关。在学校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教学研究的信息化是实现学校管理方式创新的重要方面。可以构建网络课堂,积极探索个性化的辅导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还可以开展网络直播课,面向家庭和社区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和学生家长一起帮助学生进行课下的学习,进行资源共享,形成教育合力。还可以建设资源库,进行课题研究,这些都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成果。

(2)学生工作信息化

在进行学生工作管理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信息平台,让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共同帮助学生成长。比如,开展网络家长会,那些因为工作繁忙不能参加家长会的家长也能参与交流。再比如,开设网路心理咨询平台,这样能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他们更愿意通过网络方式与心理老师进行交流。另外,还可以建立班级博客,充分利用信息平台,进行班级建设。

(3)管理服务信息化

在学校日常事务管理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可以建立办公信息系统,包括文件的流传和资料的处理归档等功能。工作人员运用电脑处理日常工作,提高各个部门的协调工作能力,保证学校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和数据。利用计算机的管理功能,可以安全有效的积累、保存学校内部的心底,实现资源共享。对于一些常规工作而言,信息中心可以开发一些软件,优化和创新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还可以建立在线咨询平台,家长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与学校部门负责人进行对话和联系,咨询学校的相关问题。这些有效的探索,保证了学校管理服务信息化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界发展的趋势,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学校管理信息化是学校管理的一种实践,也是一种管理理念。怎样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方面的作用,借助信息化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需要我们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林忠 学校发展规划制订的问题及对策[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0(9)

篇5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正在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临床医生具备的知识结构应符合这种模式要求。为此,医学院校陆续开设了心理学课程,成立相应的教学组织。我校自1986年起在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了医学心理学课程,后又相继在麻醉学、口腔医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等专业开课,学时由20~50不等,2000年起临床医学本科开设医学心理学30学时。20年来,医学心理学在医学教育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通过对20年医学心理学教学实践的回顾,探讨解决对策,展望其发展未来。

    1  医学心理学教学实践回顾

    11 社会需求与医学心理学教学地位的确立  对健康和疾病,人类经历了神灵主义、自然哲学、机械论、生物医学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五个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临床工作中一些非生物、物理、化学性因素所致的疾病,用生物医学模式不能完全解释,一些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的疾病用医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治疗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医学心理学提出的对健康和疾病的五个基本观点:完整整体、认知与自我评价、心身统一、社会对个体影响,主动适应调节,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这就决定了医学心理学的教学地位和作用。

    笔者曾在2006年、2007年临床医学专业两届本、专科教学过程中组织指导部分学生分别深入我校临床医学院有关临床科室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外科组住院病人问卷调查中有焦虑情绪的患者占69%,心理困扰占81%,有关联观念的占51%,有后怕心理的占22%,性格改变的占15%,无主见的占18%,孤独感者占11%。内科组中有情绪郁闷的占31%,有忧患心理的占41%,对所患疾病产生情感淡漠的占22%,过分敏感的占15%,有疑病心理的占32%,患病后缺乏温情的占16%,奇异的信念和想法的占9%,有自卑感的占21%,依赖性强的占12%,有失望倾向的占13%,患病后生活习惯改变的占23%;住院病人中生物因素致病占71%,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疾病占21%,其它占8%。神经科组中有情绪极易冲动的占15%,有人格障碍的占4%,自控力减弱的占15%,有疑病质的占8%,有焦虑症占13%,早衰的占3%,有掩饰倾向的占4%。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体会到临床各科不仅纯生物性疾病病人中大部分病人多数存在程度不等的心理问题,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的疾病单纯地用生物医学模式的观念和方法治疗往往都比较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如果分别不同情况辅以某些心理治疗可能更加奏效。从而改变了学生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的观念,激发和提高了学生学习医学心理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感受到在医学教育中设立医学心理课程的必要性和适用性。

    12 学习医学心理学的作用  医学心理学课程的一部分内容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一部分是临床心理学和心身疾病防治理论与方法。

    学生通过医学心理学的学习,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和沟通技巧,表现在提高了待人接物的能力明显,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了对心理应激事件的应对能力;提高了对心身疾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掌握了心理测验和常用的心理治疗的原则方法;明显改进思维方法和思路,改进了学习方法和记忆方法,提高了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明显增强改善自身心理调节能力。

    教学中以情暖人,预防心理疾病,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心理教育通过各种人格特质(如需要、动机、爱好、气质、性格、能力等)对思想道德品质起作用,对构成德育的知、情、意、行四个心理成分产生影响,同时心理教育在完整的生命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在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下,人们才有可能从内心深处去接受德育,去认同社会的秩序、规范和价值。因此,德育必须在心理教育的平台上才能更好地拓展与深化。没有心理成分的健康发展,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紧张和由此而来的心理失衡是现代社会难以避免的困扰,负性情绪(如逆反、孤独、寂寞、空虚、困惑、焦虑、自卑等心理)在疾病生成过程中的病因性作用已经十分明显。一方面,青少年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极其缺乏,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健康成长。因此,预防心理问题、系统培育心理素质依然是重中之重。这就需要心理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乃至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作为德育工作者应当尽可能地提高心理素质,钻研心理学及相关的医学知识,尤其是精神卫生知识,正确对待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强迫、恐惧等),帮助学生改善个性,走出心理阴影,让学生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健康。爱因斯坦有言:“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因此,培养健康人格对人的全面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适当的人格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发展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得到和谐发展。青年期是人格品质形成或“定型”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形成了积极品质,就会自我观念明确,追寻方向肯定;否则就会出现心理危机,人格分裂。因此,必须重新审视德育观念,抛弃传统德育观中的“狭隘性”和“功利性”,着眼于人的发展,着力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确立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观。

    2  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21 教学目标不明确  医学心理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教学的目的是满足临床医生的需求。目前各类教材除较大篇幅突出基本知识外,适当加重了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测量与心理卫生以及临床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等应用性较强的章节,但是由于教学与实践的脱节,实践性较强部分的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学目标仍以旧的教学模式为主,只强调知识结构的完整性、系统性,忽视实践操作。按照目前的教学,医学生很难获得适当的心理-社会-生物的整体观,很难树立整体医学的目标,不能从内心里把医学心理学作为一种态度,以指导如何应对病人及其周围环境。

    22 课程安排时段不合理  随着医学教育的改革的推进,我校1997~1998年度一、二年级同时开设医学心理学,两个年级的课程内容、授课老师、考试题目及时间均相同,二年级考试成绩优于一年级(见表1)。表1  一年级与二年级医学心理学成绩的比较

    由表1可知,二年级医学生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一年级学生。这是因为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涉及许多医学知识,二年级学生已学习相当大部分医学课程,并且开始了临床见习,医学理论知识的积累以及与病人接触的亲身体会,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医学心理学知识,并懂得心理学知识对临床工作的重要性。一年级上学期学生显然不具备这些条件,故医学心理学课程安排在一年级不太合适。

    23 教学课时数不足  据shepherd调查,内科门诊病人的38%根本无躯体疾患,仅有心理精神状态。gummings指出美国60%的病人是情绪引起的躯体症状,但并无躯体疾病。我国传统的心理特点是:习惯以躯体不适表述精神症状和心理问题。这也是临床许多病人久查“无病”,增加医师工作量和病人痛苦的原因。随着都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快节奏及人际交往频繁化,将会使精神卫生问题更突出,与之有关的老年问题,青少年问题,酗酒、药瘾、事故、犯罪、吸毒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这都需要临床医师有足够知识,需要通过医学心理学和精神医学来解决。我国近期颁布的医师法要求执业医师必须具备医学心理学的知识,也充分说明对医学心理学的进一步重视,但目前我们的医学心理学课约为20~36学时,无法满足新的知识结构对于教学的要求,甚至无法满足职业医师考试大纲范围的教学要求。

    3  医学心理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1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与意义  使学生明确每个课题的学习目的与意义,在讲授医学心理学课程之前,应向学生讲明课题的目的、要求及重要意义。这种意义既包括教材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也包括本课题知识的社会意义。例如:在讲“记忆”时,首先讲明记忆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基础,没有记忆,人们只能每次都重新去认识那些已经接触过的事物,人的认识活动只能停留在感知阶段,其它一切心理活动无法进行;同时要强调记忆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离开记忆,复杂的心理活动就不复存在了,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学习也会无法进行,人的个性品质与聪明才智也得不到发展,甚至难于独立地生活在社会之中。只有把学习知识的重要意义与学生自身的利益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愿望,推动他们去积极主动地学习。否则,一个不明白学习的具体目的和意义的学生,就很难充分地发挥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结果只能是教师“一言堂”,无法提高教学效果。

    32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施教的目的和任务,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要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诸方面获得进步。只有把学生看成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并且在教学进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时,教师才可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师在多大程度上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也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教学的目的、任务。离开了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的一切努力都将成为泡影。所以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笔者特别注意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也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谈出自己的观点,介绍自己的看法。例如:在讲到“心理应激”时,先让学生查阅有关“心理应激”的各种相关资料,然后提出一些具体问题,如:关于“心理应激”都有哪些不同的观点?你持什么意见?应激事件与人的心身健康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然后分小组讨论,最后就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从而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有关“心理应激”的概念及相关的知识。当然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正如爱因斯坦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一旦提出了问题,学生才会动脑思考如何去解决,那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能体现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新思想及新观念,体现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精神。这样的课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这样形式的课学得明白,记得扎实。

    33 注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  新异的刺激会使人产生探究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尽可能地使所教的知识具有新颖性和特色。如果内容是枯燥无味的,就应该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挖掘其中的新异因素,或举生动的例子来说明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讲“什么是表象”时,事先让学生在一张白纸上画出在自己的记忆中的某种客观事物的形象,然后在讲解时就利用学生所画的事物的例子,讲明表象就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而在头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进而说明表象的特征——形象性和概括性,同时让学生就所画的事物比较一下表象与感知觉有何区别和联系。采用这种方法,学生觉得新颖,而且学习起来特别认真,注意听讲,效果很好。既不脱离教材,又使学生容易理解,记忆深刻。

    34 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提出与课程有关的若干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这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内在的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例如:在讲“感觉的适应”时,如果直接介绍适应是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学生很难理解。不妨先提出问题:为什么冬天刚穿上棉衣棉裤时觉得很沉而累,而时间久了怎么觉得轻了一些?为什么刚进入冷水中游泳时会觉得特别凉而过一会儿觉得暖和了一些?另一方面是对教师的情感要求,教师应当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的人格形象和修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从深层次上增强吸引力,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

    4  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实践证明医学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运用于临床,受到病人的欢迎,有着广阔的前景,得到病人和临床医生的认同,主要是有他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解决了许多心理疾患的实际问题。21世纪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前景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乐观。随着各种新技术和新研究方法的出现,将使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治疗手段更加精确和准确。eeg的出现使得心理学家对人的脑电活动进行准确的记录与分析。例如,通过夜晚帽可在人正常睡眠中灵活方便的收集数据,meg、mri、pet等技术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脑外科技术、微电子技术,基因技术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将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便利。esm等各种定性研究方法有助于了解实际生活中与人们的心理行为特征相关的变量,从而为医学心理学理论研究和严格的实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