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心理学潜意识范文

心理学潜意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1:5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心理学潜意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心理学潜意识

篇1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入推进,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健全,这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困境。文章探究潜意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家庭、学校和社会要采取措施来共同改善,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

关键词 ]潜意识 大学生 心理健康影响机制预防对策

[作者简介]谢智娟(1970一),女,江苏常州人,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数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物理教育教学。(江苏 常州 21 3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19-0071-03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逐步推进,高等教育初具规模,一些高校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本文以常州某高校为例进行调研,该校共有2.1万全日制大学生,其中约6000人为走读生,其余1.5万学生选择寄宿学校。相关调研显示,在寄宿的学生中,约82%只有寒暑假才能离校回家,与父母接触的机会较少,而有些学生的父母从他们年幼时就开始外出务工,这些学生童年期未能接受较好的家庭教育,长期以来会演变成负性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习惯化的反应模式。同时,在学校教育中,日常的教学风格也会耳濡目染地影响学生,形成隐性的心理映像,储存在潜意识中。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协调互动会营造成一种潜意识合理,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完善,而社会宏观环境则为他们成长提供了一个磨砺的大舞台。潜意识潜伏在大学生的“本我”世界中,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这就是潜意识的内隐效应。

一、潜意识的内涵及其临床功能

潜意识是奥地利心理学家Freud在其精神分析学中首先提出的,是指潜藏在个体意识下的一股神秘的力量,其能通过内隐的方式影响个体对行为的体验,同时也会通过多元形式对人们看待问题的方式产生协同效应,其实质就是意识下阈的一种灵性心理活动,个体储存的信息在到达潜意识前都需经过意识的检验,同时在通往意识的渠道中,还要经过超我的道德检验,其将潜意识内容进行性质的规划,辨别真伪,摒弃良莠,使个体接受到真正意义上的心理疏通,而且潜意识能够促使信息接受者形成特定的接纳态度与反应方式,如果信息接纳源受损则会影响信息的及时传达的效度。人格心理学家荣格曾用小岛做比喻,位于岛屿最底层的海底即个体的潜意识。

潜意识作为意识的下阈,具有较强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能够较好地发挥其临床功能,潜意识的功能不同于传统的分析、计算、逻辑、分析等,其功能集中反映在基本控制水平上,如心跳、呼吸等无条件反射活动、直觉、记忆、情绪调节、习惯行为等。同时,潜意识的世界异常广阔,还存在一些尚未开发的功能。潜意识是通往无意识领域的重要渠道,主要包括习惯、本能、记忆、情绪、习惯、能耗、想象力。综合以往的相关研究,笔者认为潜意识的临床功能呈现一定的阶梯形,由最初的本能欲望到最高层次的情绪想象,同时在逐层递进中,能够产生较强的能量,促进个体人格完善与心灵的和谐。

二、潜意识影响心理健康的过程及互动机制

1.心理健康概述。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学者一致认为心理健康的个体具备以下主要特征: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长期处于积极状态;能够合理调控消极情绪;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调控外界影响,保持身心愉悦。

2.常州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却又相互独立的动态过程,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致其出现心理障碍、心理偏差与行为疾病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以往研究,主要包括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和内外协同作用三方面的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指个体自身的心理素质,如抗挫能力、调控能力等;外部因素则是指个体所接触的外界压力源,如学业竞争、人际交流、环境适应等;内外协同作用主要指个体与外界互动的模式,如单向互动、双向互动、环形互动等。笔者为了了解常州市大学生目前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问题的主要来源,研究潜意识是如何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问卷调查常州某高校300名本科学生,问卷涉及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6个方面的潜意识因素:学习压力、家庭关系、健康状况、恋爱与性、人际关系、自我实现,其中潜意识中的学习压力及自我实现因子是目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针对具体问题有的放矢地指导学校、家庭、社会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3.潜意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过程及互动机制。根据张海洋的潜意识结构图,笔者认为潜意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底层是灵性潜意识,第二层是潜意识世界,第三层是显意识。三个层次可以通过相互作用,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这种平衡有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处在成年初期的大学生。其中,灵性潜意识是个体心灵的内容,通过在潜意识世界中运作,再通过思维、图像、情感等沟通平台,达到与外界显意识的接触、潜意识内容的自我实现。然而,潜意识在患者的身上较易观察,但在大部分心理健康大学生的身上却较难观察,潜意识在他们身上有着神奇的力量,通过他们的外显活动,让意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超个人心理学的先驱阿沙吉欧力心灵结构模型能够很好地说明潜意识的全部内容,他将心灵结构分为7个层次:低层潜意识,中层潜意识,高层潜意识,意识界,意识的中心;自我、高层自我、超个人自我、真我;集体潜意识。根据以往相关研究,灵性潜意识属于这7个层次中的低层潜意识,管理身体系统的运作,是储藏多类信息的记忆库,内部包含了很多逻辑与理性的观念,这些观念是动态的,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个体的潜意识世界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身体潜意识,是生理机制影响潜意识的外显形式。二是梦想潜意识,是指个体渴望自己身体潜意识得到实现,把这种潜意识的自我实现作为自己的梦想。三是情感潜意识,即身体潜意识驱动个体,使个体按照梦想潜意识的要求进行活动而产生的一种长久的情感体验。三种潜意识相互作用,按照身体潜意识驱动,梦想潜意识引导,情感潜意识调控的模式,产生超容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再通过思维、图像、情感等平台,与外界显意识进行沟通,从而实现潜意识内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6个潜意识因子都是个体潜意识世界中三种渠道的具体体现。身体潜意识主要指个体生理构造,尤其脑部神经系统对特定刺激的反应,而且这种反应可以跟意识下限的潜意识进行链接,然后在个体身体的驱使下,潜意识以各种形式得到唤醒,唤醒的潜意识以多元化的存储形式进行呈现,其主要包括思维、图像、情感等表征,思维表征主要指个体的高级潜意识,个体借助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图像表征主要指个体以具体形象的方式表达潜意识的深层内容,开掘个性潜能;情感表征则是潜意识内化的最突出的表现,其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表达内在意愿与冲动。总之,思维、图像、情感等三种形式通过灵活自由的组合促进潜意识的抒发,潜意识中负性内容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直接因素,潜意识通过合理渠道的宣泄,疏导或者缓解积郁在大学生内心的本能冲动,促使其内心平衡、和谐。潜意识通过思维、图像、情感三种渠道,调和个体内在能量,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三、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措施

1.引导大学生对童年经历的正确认识。对于大学生来说,童年的经历会成为他们一生中最深刻的记忆。那些美好或创伤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化,但童年的刺激会形成一种“刻板印象”,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储存在人们的潜意识世界中。这些印象会与外部世界进行持续不断的互动,并慢慢地渗透到个体的性格中,最终成为其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应无条件积极关怀那些有童年创伤的学生,倾听他们内心的故事,正确调节其认知模式,帮助其合理宣泄潜意识世界中的负性情绪,正视过往经历并将其看成磨砺,引导其塑造阳光心态,用积极的态度应对生活。随着童年期的开始,部分学生的情感自控能力不强,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会产生较多心理不适,如果未能及时疏导,潜意识中的创伤就会再度触及其敏感的心灵。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深入关注其童年经历,挖掘表征背后的潜意识成分,选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其童年的创伤进行疗愈,如意象对话、绘画疗法与沙盘操作等,引导其消除心灵的阴影,促进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2.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家庭氛围主要是指家庭各个成员之间相互影响所营造的人际沟通方式,对家庭成员的心理状态会产生非常直观的影响,是家庭成员健康成长的重要外界因素,对于大学生来说,家庭氛围影响其成长的全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这种心理氛围甚至能够决定其人格品质的塑造与完善,是潜意识在家庭教育中的集中反映。在家庭氛围中,父母的情绪感染是整个家庭环境的核心,由家庭成员的感情、兴趣,爱好、态度、行为等综合而成的心理空间,表现为特定的家庭情调与氛同。调研中的高校学生有的来自市区,有的来自县城,有的来自边远的农村,他们的家庭环境不同,父母的文化水平不同,教育方式的差异会对家庭的心理氛围造成影响,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深入到家庭教育中,通过亲子户外体验,建立良好的互动平台,对孩子采取正面教育,对其缺陷进行合理的教导,克制情感冲动,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

3.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当前高校需要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融人潜意识的正性能量,如建设环境良好的个体心理咨询室、团体心理康复室或心灵港湾。同时,可以聘请资深的心理专家来校进行心理辅导,心理学专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目前在高校学生中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透过这些各种各样的心理个案,发掘隐藏其内部的潜意识因素,并将这些潜意识层面的原因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其真正认识到心理问题产生的实质原因,并能够针对具体的原因,对症下药地解决心理问题。要全方位、全覆盖、分年级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区别对待不同潜意识表征,通过拟定具体计划,将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深入到各个班级,最终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立体教育模式,同时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用于后续跟踪。高校教育工作还需要注重学生的自我实现,创办特色心理疗愈机制,充分发掘潜意识的驱动力量。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集思广益,归纳师生间较好的心理干预方法,进行宣传推广,让更多的大学生受益。

4.加强学校家庭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两者的协调作用。高校作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要舞台,应该发挥积极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创造更多家庭与学校相互联系的机会与平台,同时发挥协调作用,增强双方的了解,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目标保持一定程度的吻合,在吻合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个体潜意识的表征方式。学校应积极、主动地把握与家长沟通的机会,有针对性、及时地向家长传达学生在学校生活与学习的情况,表扬孩子优点,在恰当的时机,选择合理的方式指出孩子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良的行为习惯,引导家长科学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学校也可以通过一些心理活动与亲子游戏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通过学校与家庭的密切配合,共同找出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背后的实质原因,学校与家长共同商定解决方案,对孩子进行跟踪式的心理调节,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都能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当代高校应寻求合理的教育方式,促使学校与家庭进行紧密有效的联系,维持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

5.规范社会舆论引导,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社会舆论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言语与非言语的表达形式公开抒发其对特定对象的态度、意见与情绪,并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进行碰撞、交流、感染与整合,进而能够对大众群体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如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体潜意识的多元表征。社会舆论作为主流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开始就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他们,使他们逐渐形成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心理品质,而恰好这些心理品质影响着其个性与人格,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社会舆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实质是将社会化的信息以隐性的方式储存在大学生的“本我”中,满足本我的需求。而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时代,大学生获取社会信息的途径是多元化的,如电视、报刊、书籍与电影等。社会舆论积聚的信息容量很大,所传递的信息也是良莠不齐,要通过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促进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信念、价值观与人生观,增强大学生面对挫折的力量,进而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一定要从其心理发展的具体特点出发,充分发挥潜意识的内在力量,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互动立体模式,同时进一步发挥青少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坚持其主体性地位,无条件地信任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发掘隐藏在其心理与行为背后的潜意识因素,从根源上促进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发展。

[

参考文献]

[1]沈德立,马惠霞.论心理健康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4).

[2]王滔,张大均,陈建文,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2003(5).

[3]郑希付,罗品超,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调查[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

[4]王玉莲,郭继林,医科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3(8).

[5]徐雄伟.艺术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的调查[J].中国校医,2002(6).

[6]石磊,马景芳,吴敏,郑州市1259名青少年性幻想及性梦发生情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3(5).

篇2

【关键词】新潜意识心理观;学习动机;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

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所牵引和支配,它对学习活动起着定向、引导、保持、调节和强化的作用[1]。学习动机的高低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动力、主动性、以及学习效果。在研究领域,研究者大多以某一动机理论为基础,从学生学习动机的不同维度、不同角度、不同背景出发,探寻学生学习动机培养的发展规律。但是,动机只是学生复杂心理活动的一个因素,不能立足于一点而去分析全部。因此,本文从新潜意识心理观的角度来整体分析学习动机的心理本质,并由此探索出一条高效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新潜意识心理观下学生的心理结构

(一)新潜意识心理观的核心

新潜意识心理观是在精神分析潜意识观基础上提出的,它认同了精神分析疗法有关潜意识的合理成分并将其加以利用,仅强调潜意识是无意识的心理状态[2]。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先生提出“无意识现象是一种条件反射[3]”,进一步揭示了潜意识是人们通过学习而得到的。

金洪源教授将有关潜意识的理论应用于教学与临床治疗上,并进行了创新。他将新潜意识心理观解释为,几乎所有心理障碍现象都表现为潜意识的行为或思维;几乎所有潜意识行为或思维都是以条件性情绪反应为主要和关键因素的复杂心理活动;几乎所有的潜意识行为或思维都可以为元认知智慧有效干预[4]。由于新潜意识心理观的提出,大大的拓展了心理学对学生学习动机行为的培养或干预范围,能够对学生人格问题、学习问题以及意志问题进行积极塑造和培养,从而开创了从潜意识干预学生学习动机的先河。

(二)学生的潜意识心理结构

学生的潜意识心理活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一般多表现为“优秀学生具备的积极”的“潜意识行为”现象。如:对学习情不自禁,主动的学习行为,并且学习高效高能,并伴随着快乐体验,易于产生灵感的创新思维状态等。所以,他们表现的比其他人更优秀。反之,消极学习状态的学生表现为一提到学习就哈气连天;一做题,就显得疲倦不堪、心烦,出现厌学,分心,缺乏学习动机以及学习效果不佳等行为。

二、学习动机高效培养的新潜意识心理观分析

(一)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对学习动机培养的影响

对于学习动机的培养,潜意识在其中发生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学生知道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可偏偏一上英语课就心烦、困倦不堪。这是一种典型的缺乏学习动机的潜意识表现。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呢?根据新潜意识心理观,就是必须抓住潜意识的条件性情绪反应这一核心因素,把原本消极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转变为积极的潜意识的条件性情绪反应,并能够让这一反应内化、习惯化,最终成为一种自动运行的积极的学习行为反应。

条件性情绪反应说到底是条件反射的一种。即出现某情景就会表现出某种情绪。它是以SER为反应式的。S为条件刺激或情景;E为自动实现的条件性情绪;R为条件性情绪推动下的思维和行为反应[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被蛇咬过的人看到井绳(与蛇相似的刺激S),明知没危险但仍然害怕(情绪E),然后要么远离要么走开(行为反应R)。

众所周知,有较强学习动机的学生在学习时是积极主动的,心情是快乐平静的。学习时他们不用父母和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甚至在看到课本时就会情不自禁的兴奋起来,有一种跃跃欲试、如饥似渴的感觉。相反,对于没有学习动机的学生而言,在看到作业或者做题时就提不起精神,哈气连天,磨蹭拖延,甚至很多学生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爱学习。这两种行为的截然不同都源于刺激条件下与潜意识情绪建立的条件反射。我们说,在学习情境S中(S:刺激情境),学生会出现两种可能(R:行为反应),即喜欢学习(R1)和讨厌学习(R2),而在这两种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两种不同的情绪体验(E)。如果学生在学习时经常带着快乐体验的话,积极的情绪体验就很容易与学习情境建立条件反射,从而促使学生出现喜欢学习的良好学习动机,而且这种喜欢是情不自禁的。反之,如果每次学习时学生都是痛苦的,当这种消极情绪与学习建立条件反射时,学生的厌学行为也随之产生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的情绪体验在学习时必不可少的。

(二)认知行为心理结构对学习动机培养的影响

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不能简单的运用SER理论等进行心理结构分析,必须更为深入、详细地表征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整个心理结构。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学生在学习时是如何运行程序性知识的。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办”的操作程序知识。它一般能够在面临实际问题时自动实现并表现为能力,就如同电脑在运行程序时那样,是一系列“如果/那么的规则。程序性知识往往以潜意识的状态存储于学生的大脑中,学生大脑中正确的程序性知识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例如:如果在自习时,那么我坐下来打开学习资料,如果我一坐下来,那么我应该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如果心情平静下来了,那么注意力集中的学习,如果注意力集中,那么积极肯定自己做的很好……,当一个正确的程序性知识在学生的大脑中自动运行时,良好的学习行为就形成了。而培养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程序性知识也是我们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学习动机培养的心理辅导

(一)重塑学生学习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对存在潜意识消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应的学生,需要临床暗示放松技术来进行辅导,从而让消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应转化成积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应。步骤如下:

1、通过肌肉渐进式放松训练让学生获得一种宁静、放松的状态;

2、通过输入风景想象、学生曾经的成功经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等语言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

3、引入学习时的各种情景,让积极情绪(E)与学习情景(S)建立联结,同时给学生输入一套正确学习的程序性知识(R);

4、多次训练,巩固和强化这种新建立的SER反应,并使其能够自动运行。

(二)积极创设条件促成学生积极心理经验的形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前5分钟的小程序放松训练、心理冥想或者小故事等方式,让学生的大脑和情绪始终处于平静,轻松的状态,这样做可以让学生的大脑高度集中和专注,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掌握学科学习的解题方式和方法,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三)把握最佳水平的学习动机,争取良好的学习效果

向学生讲明学习动机应该保持在最佳水平,过强过弱都达不到最好状态。老师应该做到:教学内容要深浅适度,使绝大多数学生每次学习都能接受并有所提高。教学方法要生动形象,灵活多样,通过新异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对学习产生直接兴趣,从而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四)调节学生正确认知观念,对学习行为给予积极乐观的、现实的态度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时好时坏。这种对待学习成绩的认识和观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学习状态和学习动机等。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并且能够积极克服自身的问题,通过努力和改变,迎头赶上。针对成绩好的学生,合理地利用竞争效应,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得成绩更上层楼。

四、大面积临床干预的效果

元认知干预技术服务团队当前在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大连工业大学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教育研究中心等地进行的大面积临床干预效果来看,新潜意识心理观对学生心理结构的分析是正确的,元认知干预心理干预技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和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是高效成功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把上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应用到一线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动机,这将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姚树洲.浅谈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保持[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6.2.

[2]金洪源,刘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战略新一代技术开发[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5.

[3]车文博.意识与无意识[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46~47.

篇3

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创新的过程。

一、历史教学目标要创新

历史教学目标具有多层次、多方位相互联系的特征,它包括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前因后果;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横向联系;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之间的联系;历史演变与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等。通过分析,这些联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并分析历史。历史教学目标就必须创新,要多角度、全系统地启迪学生去思维,并以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的能力为目标,使初中历史教学承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任务。

二、历史教学理念要创新

理念是行为的灵魂,是创新的先导,教学理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强调历史教学要致力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应尽快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及情感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新理念。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课习惯于“一言堂”,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死记硬背,这抑

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因此教师应树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念。

三、历史教学方法要创新

教学方法创新是整个历史教学创新的重点。历史教学方法本来灵活多样,是随着时代和技术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现在的初中历史教材和课程内容都发生了变化,教学方法创新主要在于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新的知识。因此,初中历史教师所采用的历史教学手段必须能激发、启发学生的思维,突破条条框框,突破已有经验,突破过去的思维

定势。

此外,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它需要教师、学生共同来完成,更要借助网络技术与其他媒体才能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

性。因此,教师在讲课前要充分准备,不仅是通过语言,还要发掘校本的资源,不要让学生局限于自己的教学和书本知识,因为历史是讲不完的,尽可能地调动学生自己动手,通过网络信息搜集和查找资料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源的进一步探究和开发的能力,以达到历史教学创新的目标。为达成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活动的设计。无论是讲解、讨论,还是操作、自学,都必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主动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

问题: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存储,化难为易

2.提出适当的思维要求,设置好目标达成的学习坡度

目标的达成,是需要有循序渐进过程的。每节课中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该紧扣目标,设置好几个渐进的坡度,使学生在有适当思维要求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

3.要重视练习的设计,为目标的达成服务

练习无论难度大小,都应该与目标紧密联系,都必须有一定的思维要求。练习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随机安排。此外,还有许多让学生得到有效练习的途径――有质量的提问,可以引发他们的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问题则需要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明确要求的操作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既学习知识又学到方法。

四、师生关系要创新

以前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学生突出“严”的管理;学生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这种师生关系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师生关系紧张,有时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要和学生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是朋友,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其次,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尊重学生,树立平等和民主的意识,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协作。最后,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改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篇4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 创新 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推动着社会向智能化和知识化的方向转变。进入了21世纪,教育信息化发展也成了不可抵挡的潮流,学校信息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一、学校信息化管理

(1)概念

通常意义上的学校信息化管理,主要是在学校管理中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对学校的管理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利用强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来逐步替代繁琐的人工管理方式,从而让学校的管理工作得到创新,帮助学校管理者制定正确的管理方案,让管理者全面、动态的了解学校管理过程,优化学校教育资源。

(2)职能

学校信息化管理主要是集合了教育理论与管理理论两个方面,与一般的教育管理活动有所不同,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职能:

首先是规划职能,规划是学校管理的初始环节,要想管理工作顺利的开展,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规划。科学合理的规划能够帮助学校组织在教育改革中更好的发展,为完成学校信息化管理的任务打下基础。其次是组织职能,根据学校的规划要求,安排学校组织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落实学校组织规划方案。组织职能能够优化学校资源配置,帮助学校组织进行工作分类。再次是预测职能,学校管理信息化主要是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预测机制,提供成员参与管理的机会,从而迅速的做出决策。第四是协调职能,学校信息化管理能够在动态的管理中协调各方面的知识,减少一些无用的部门,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管理。最后是控制职能,信息化管理为管理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控制调节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从而适应管理活动的进行。

二、新时期学校信息化管理的理念创新

(1)战略理念

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是学校在信息时展的战略资源,也是学校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要扮演好学校管理者的角色,就需要对学校信息化的发展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规划,进行统一的部署和安排。在学校信息化管理发展过程中,要系统的进行战略性的规划,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状况是否良好,决定了学校开展信息化管理的工作内容。学校管理者从学校的现实情况出发,分析学校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为学校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制定科学的策略,这些策略和方案能够帮助管理者安排和落实具体的工作,做到合理有序。

(2)领导理念

管理的核心职能是领导,领导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通过运用手中的权利对于活动施加一定的影响,因此,学校信息化管理的领导理念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

三、新时期学校信息化管理的实践创新

(1)教学研究信息化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的有效性与学校教育生命线息息相关。在学校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教学研究的信息化是实现学校管理方式创新的重要方面。可以构建网络课堂,积极探索个性化的辅导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还可以开展网络直播课,面向家庭和社区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和学生家长一起帮助学生进行课下的学习,进行资源共享,形成教育合力。还可以建设资源库,进行课题研究,这些都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成果。

(2)学生工作信息化

在进行学生工作管理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信息平台,让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共同帮助学生成长。比如,开展网络家长会,那些因为工作繁忙不能参加家长会的家长也能参与交流。再比如,开设网路心理咨询平台,这样能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他们更愿意通过网络方式与心理老师进行交流。另外,还可以建立班级博客,充分利用信息平台,进行班级建设。

(3)管理服务信息化

在学校日常事务管理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可以建立办公信息系统,包括文件的流传和资料的处理归档等功能。工作人员运用电脑处理日常工作,提高各个部门的协调工作能力,保证学校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和数据。利用计算机的管理功能,可以安全有效的积累、保存学校内部的心底,实现资源共享。对于一些常规工作而言,信息中心可以开发一些软件,优化和创新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还可以建立在线咨询平台,家长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与学校部门负责人进行对话和联系,咨询学校的相关问题。这些有效的探索,保证了学校管理服务信息化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界发展的趋势,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学校管理信息化是学校管理的一种实践,也是一种管理理念。怎样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方面的作用,借助信息化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需要我们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林忠 学校发展规划制订的问题及对策[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0(9)

篇5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正在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临床医生具备的知识结构应符合这种模式要求。为此,医学院校陆续开设了心理学课程,成立相应的教学组织。我校自1986年起在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了医学心理学课程,后又相继在麻醉学、口腔医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等专业开课,学时由20~50不等,2000年起临床医学本科开设医学心理学30学时。20年来,医学心理学在医学教育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通过对20年医学心理学教学实践的回顾,探讨解决对策,展望其发展未来。

    1  医学心理学教学实践回顾

    11 社会需求与医学心理学教学地位的确立  对健康和疾病,人类经历了神灵主义、自然哲学、机械论、生物医学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五个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临床工作中一些非生物、物理、化学性因素所致的疾病,用生物医学模式不能完全解释,一些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的疾病用医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治疗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医学心理学提出的对健康和疾病的五个基本观点:完整整体、认知与自我评价、心身统一、社会对个体影响,主动适应调节,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这就决定了医学心理学的教学地位和作用。

    笔者曾在2006年、2007年临床医学专业两届本、专科教学过程中组织指导部分学生分别深入我校临床医学院有关临床科室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外科组住院病人问卷调查中有焦虑情绪的患者占69%,心理困扰占81%,有关联观念的占51%,有后怕心理的占22%,性格改变的占15%,无主见的占18%,孤独感者占11%。内科组中有情绪郁闷的占31%,有忧患心理的占41%,对所患疾病产生情感淡漠的占22%,过分敏感的占15%,有疑病心理的占32%,患病后缺乏温情的占16%,奇异的信念和想法的占9%,有自卑感的占21%,依赖性强的占12%,有失望倾向的占13%,患病后生活习惯改变的占23%;住院病人中生物因素致病占71%,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疾病占21%,其它占8%。神经科组中有情绪极易冲动的占15%,有人格障碍的占4%,自控力减弱的占15%,有疑病质的占8%,有焦虑症占13%,早衰的占3%,有掩饰倾向的占4%。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体会到临床各科不仅纯生物性疾病病人中大部分病人多数存在程度不等的心理问题,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的疾病单纯地用生物医学模式的观念和方法治疗往往都比较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如果分别不同情况辅以某些心理治疗可能更加奏效。从而改变了学生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的观念,激发和提高了学生学习医学心理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感受到在医学教育中设立医学心理课程的必要性和适用性。

    12 学习医学心理学的作用  医学心理学课程的一部分内容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一部分是临床心理学和心身疾病防治理论与方法。

    学生通过医学心理学的学习,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和沟通技巧,表现在提高了待人接物的能力明显,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了对心理应激事件的应对能力;提高了对心身疾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掌握了心理测验和常用的心理治疗的原则方法;明显改进思维方法和思路,改进了学习方法和记忆方法,提高了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明显增强改善自身心理调节能力。

    教学中以情暖人,预防心理疾病,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心理教育通过各种人格特质(如需要、动机、爱好、气质、性格、能力等)对思想道德品质起作用,对构成德育的知、情、意、行四个心理成分产生影响,同时心理教育在完整的生命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在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下,人们才有可能从内心深处去接受德育,去认同社会的秩序、规范和价值。因此,德育必须在心理教育的平台上才能更好地拓展与深化。没有心理成分的健康发展,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紧张和由此而来的心理失衡是现代社会难以避免的困扰,负性情绪(如逆反、孤独、寂寞、空虚、困惑、焦虑、自卑等心理)在疾病生成过程中的病因性作用已经十分明显。一方面,青少年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极其缺乏,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健康成长。因此,预防心理问题、系统培育心理素质依然是重中之重。这就需要心理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乃至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作为德育工作者应当尽可能地提高心理素质,钻研心理学及相关的医学知识,尤其是精神卫生知识,正确对待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强迫、恐惧等),帮助学生改善个性,走出心理阴影,让学生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健康。爱因斯坦有言:“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因此,培养健康人格对人的全面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适当的人格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发展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得到和谐发展。青年期是人格品质形成或“定型”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形成了积极品质,就会自我观念明确,追寻方向肯定;否则就会出现心理危机,人格分裂。因此,必须重新审视德育观念,抛弃传统德育观中的“狭隘性”和“功利性”,着眼于人的发展,着力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确立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观。

    2  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21 教学目标不明确  医学心理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教学的目的是满足临床医生的需求。目前各类教材除较大篇幅突出基本知识外,适当加重了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测量与心理卫生以及临床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等应用性较强的章节,但是由于教学与实践的脱节,实践性较强部分的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学目标仍以旧的教学模式为主,只强调知识结构的完整性、系统性,忽视实践操作。按照目前的教学,医学生很难获得适当的心理-社会-生物的整体观,很难树立整体医学的目标,不能从内心里把医学心理学作为一种态度,以指导如何应对病人及其周围环境。

    22 课程安排时段不合理  随着医学教育的改革的推进,我校1997~1998年度一、二年级同时开设医学心理学,两个年级的课程内容、授课老师、考试题目及时间均相同,二年级考试成绩优于一年级(见表1)。表1  一年级与二年级医学心理学成绩的比较

    由表1可知,二年级医学生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一年级学生。这是因为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涉及许多医学知识,二年级学生已学习相当大部分医学课程,并且开始了临床见习,医学理论知识的积累以及与病人接触的亲身体会,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医学心理学知识,并懂得心理学知识对临床工作的重要性。一年级上学期学生显然不具备这些条件,故医学心理学课程安排在一年级不太合适。

    23 教学课时数不足  据shepherd调查,内科门诊病人的38%根本无躯体疾患,仅有心理精神状态。gummings指出美国60%的病人是情绪引起的躯体症状,但并无躯体疾病。我国传统的心理特点是:习惯以躯体不适表述精神症状和心理问题。这也是临床许多病人久查“无病”,增加医师工作量和病人痛苦的原因。随着都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快节奏及人际交往频繁化,将会使精神卫生问题更突出,与之有关的老年问题,青少年问题,酗酒、药瘾、事故、犯罪、吸毒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这都需要临床医师有足够知识,需要通过医学心理学和精神医学来解决。我国近期颁布的医师法要求执业医师必须具备医学心理学的知识,也充分说明对医学心理学的进一步重视,但目前我们的医学心理学课约为20~36学时,无法满足新的知识结构对于教学的要求,甚至无法满足职业医师考试大纲范围的教学要求。

    3  医学心理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1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与意义  使学生明确每个课题的学习目的与意义,在讲授医学心理学课程之前,应向学生讲明课题的目的、要求及重要意义。这种意义既包括教材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也包括本课题知识的社会意义。例如:在讲“记忆”时,首先讲明记忆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基础,没有记忆,人们只能每次都重新去认识那些已经接触过的事物,人的认识活动只能停留在感知阶段,其它一切心理活动无法进行;同时要强调记忆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离开记忆,复杂的心理活动就不复存在了,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学习也会无法进行,人的个性品质与聪明才智也得不到发展,甚至难于独立地生活在社会之中。只有把学习知识的重要意义与学生自身的利益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愿望,推动他们去积极主动地学习。否则,一个不明白学习的具体目的和意义的学生,就很难充分地发挥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结果只能是教师“一言堂”,无法提高教学效果。

    32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施教的目的和任务,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要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诸方面获得进步。只有把学生看成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并且在教学进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时,教师才可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师在多大程度上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也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教学的目的、任务。离开了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的一切努力都将成为泡影。所以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笔者特别注意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也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谈出自己的观点,介绍自己的看法。例如:在讲到“心理应激”时,先让学生查阅有关“心理应激”的各种相关资料,然后提出一些具体问题,如:关于“心理应激”都有哪些不同的观点?你持什么意见?应激事件与人的心身健康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然后分小组讨论,最后就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从而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有关“心理应激”的概念及相关的知识。当然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正如爱因斯坦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一旦提出了问题,学生才会动脑思考如何去解决,那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能体现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新思想及新观念,体现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精神。这样的课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这样形式的课学得明白,记得扎实。

    33 注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  新异的刺激会使人产生探究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尽可能地使所教的知识具有新颖性和特色。如果内容是枯燥无味的,就应该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挖掘其中的新异因素,或举生动的例子来说明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讲“什么是表象”时,事先让学生在一张白纸上画出在自己的记忆中的某种客观事物的形象,然后在讲解时就利用学生所画的事物的例子,讲明表象就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而在头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进而说明表象的特征——形象性和概括性,同时让学生就所画的事物比较一下表象与感知觉有何区别和联系。采用这种方法,学生觉得新颖,而且学习起来特别认真,注意听讲,效果很好。既不脱离教材,又使学生容易理解,记忆深刻。

    34 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提出与课程有关的若干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这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内在的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例如:在讲“感觉的适应”时,如果直接介绍适应是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学生很难理解。不妨先提出问题:为什么冬天刚穿上棉衣棉裤时觉得很沉而累,而时间久了怎么觉得轻了一些?为什么刚进入冷水中游泳时会觉得特别凉而过一会儿觉得暖和了一些?另一方面是对教师的情感要求,教师应当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的人格形象和修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从深层次上增强吸引力,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

    4  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实践证明医学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运用于临床,受到病人的欢迎,有着广阔的前景,得到病人和临床医生的认同,主要是有他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解决了许多心理疾患的实际问题。21世纪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前景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乐观。随着各种新技术和新研究方法的出现,将使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治疗手段更加精确和准确。eeg的出现使得心理学家对人的脑电活动进行准确的记录与分析。例如,通过夜晚帽可在人正常睡眠中灵活方便的收集数据,meg、mri、pet等技术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脑外科技术、微电子技术,基因技术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将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便利。esm等各种定性研究方法有助于了解实际生活中与人们的心理行为特征相关的变量,从而为医学心理学理论研究和严格的实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篇6

心梗患者易得焦虑症

心血管内科专家介绍,在心血管疾病中,有不少病人平时看起来挺健康,但突然发病晕倒,被诊断为心脏病。由于打击来得太快,很多人心理上难以接受,加上对疾病了解不够,容易出现恐惧、失眠症状,患上焦虑症,而他们心理方面的问题又会反过来影响到心脏病的康复。

专家举例,有一位70岁左右的阿婆,平时身体很硬朗,不料有一天突然出现心慌胸闷的情况,阿婆的子女赶紧把她送到医院急诊科,不久被确诊为急性心梗,医生为她做了介入手术,放了两个支架。手术很成功,阿婆恢复得也很快,可身体虽然没事了,阿婆的心病却一天天加重。“支架掉出来怎么办?支架会不会生锈?会不会跑到我的大脑中去?”阿婆整天缠着医生,一会儿担心这个,一会儿担心那个。而不管医生给她讲了多少遍,告诉她支架材料很特殊,不会生锈也不会跑到大脑中,但阿婆始终放心不下。此外,对于医生开的药物,阿婆也是一百个不放心,一看到说明书上的副作用,她就害怕得不行。

“一般的病人15分钟就看完了,她一进诊室就要耗两个小时,其他病人嘘她,她都不肯出去。”专家说,每次看病,阿婆还会带个笔记本,把医生的话记下来,再带回家仔细研究,比小学生都认真,渐渐地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而由于整晚睡不着,阿婆的血压波动很大,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弄得医生都不知怎么给她用药。

后来,医生们发现,阿婆是患了焦虑症。怎么缓解她的焦虑呢?医生们找来几个也做过同样手术的病人,让他们给阿婆现身说法。此外,在给阿婆的药中,还专门加了抗焦虑的药物。一个多月后,阿婆的情绪终于平静下来,两种“心病”都有了明显好转。

情绪低落或是心血管病前兆

有些心理问题的根源其实在于心血管病。专家举例,有一位40多岁王女士近来心情很差,每次情绪低落的时候,她就会觉得好像什么都在故意和她作对,从老公、孩子甚至钟爱的宠物狗,她都觉得看不顺眼。此外,王女士是公司的部门经理,一贯落落大方,可这几个月来,她发现自己越来越不愿见人,有时恨不得挖个地洞把自己藏到里面。王女士的老公觉得她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就让她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给王女士量了血压,这才发现,原来王女士已经患上早期高血压,只是她不知道而已。平时她的血压还算正常,但情绪一来,血压就会“蹭”地一下升得老高。

篇7

关键词: 班主任 中学生 “心理医生” 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物质财富日益丰富,但也极大地刺激了孩子的感觉器官;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极容易溺爱孩子,使孩子形成一种骄纵、追求享乐的心理;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形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但这些往往被我们所忽视,这无疑成为他们健康成长、学习进步的一大障碍。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班主任是平常与学生接触最多,了解学生最多的老师。我认为,班主任在抓好班风建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同时,更要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对新的学习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耐挫能力,从而更好地迎接社会的挑战。可以说,班主任是学生的最佳“心理医生”。

一、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身体有病就要去看医生,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当孩子心理出现问题时,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应该及时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等到发现孩子心理问题比较严重时已经晚了,所以应该在早期就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中学生生理发育迅速,但心理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所以他们的身心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易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中学生的这种心理矛盾如果得不到正确的解决和引导,将会对他们的一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波及他人和社会。与学生接触过程中,我发现所谓品德低劣的“双差生”,问题可能就出在心理健康上。一个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往往表现为品德差、行为习惯不好。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有的学生因为一点小小的失败,便被困难吓倒,灰心丧气,不思进取;有的学生抵制不住各种游乐场所的诱惑,痴迷其中,荒废学业,不能自拔;有的学生仅仅因为情绪不稳定,处理不好和同学、老师的关系,教师如果批评他,他就会认为老师对他有看法,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等现象。这些都反映出在学生中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我们的教育一定要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只有心理障碍清除了,个性心理健康了,学生才会有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事实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是进入学生心理世界的钥匙。

二、当好“心理医生”是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1.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中学阶段是学生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而又关键的阶段。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还没有形成,再加上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升学竞争激烈使学生学业负担沉重,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例如:我班金××同学,小学是在一所比较差的村校毕业的,那个学校老师年纪很大,普通话也不标准,而且她长得也比较矮,又经常和学习最好的学生进行比较,总是很自卑,有时候不想学习了。实际上她是个很优秀的学生,各科知识学得都特别好。针对她的这种情况,我多次与她交谈,帮她减轻心理压力。首先,我想办法让她降低对分数的重视。我告诉她,不重视并不等于不关注,分数只是检验所学知识的一个尺度,看看这个阶段所学的知识是否已经全部掌握,并不代表一切。如果考不好,就说明还有要学、要补充和要完善的地方,学习是为了充实自己,不是生活的全部。其次,鼓励她,增强她的自信心,告诉她,她现在还处在成长发育阶段,以后会逐渐长高;经过训练,普通话也会越来越好。她之所以自卑,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缺少来自外界的鼓励,所以每有机会我都鼓励她,告诉她,老师相信她一定能行。半个学期下来,她的心理素质好了很多。

2.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耐挫能力。

班主任要深入学生,低下头看学生的世界。许多学生对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小困难、小挫折都很难承受,甚至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情况。这时班主任就要充分了解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比如考试失败了,同学之间闹矛盾了,和父母吵架了,遭老师批评了,等等。针对这些情况,适时给予点拨疏导,教给学生一些技巧方法,比如情绪不好时大声吟诵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或者听听轻松的音乐,或者跑步、爬山,或者讲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励志成才的故事,勉励他们在挫折面前要满怀必胜的信心。通过这些方法进行自我调整,学生就会豁然开朗走出困境,成为一个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人。

三、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学校要选拔好、培训好班主任。

班主任的重要性已经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一个好的班主任会带好一个班级,会让本班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在选拔班主任时应该进行多方面的考察,选出真正德才兼备的老师担任班主任;要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让班主任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

2.班主任要有“心理医生”的角色意识。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诱惑,而青少年又比较冲动,容易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有的班主任一旦发现学生犯错马上就火冒三丈,大声训斥,其实这是很不可取的,称职的班主任发现学生犯错了,不是一味地批评甚至责骂,而是通过细致地了解,“望、闻、问、切”,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心理医生”,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尊重学生。只有充分尊重学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体罚和变相体罚的问题,实现培育人和塑造人的目标。

3.班主任要耐心细心地引导帮助学生。

(1)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生的人际关系包括和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和家长的关系,以及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其中,困扰学生较多的还是和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为了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在班级中,我经常活动,促进学生交往,从而发展友谊。还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共同兴趣、共同爱好,组织多项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如兴趣小组、读书小组等,帮助发展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

(2)帮助学生开展自我意识教育。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的身心状况的认识。从生理方面讲,学生很注重仪表、风度,并为此而刻意打扮自己。他们很讲究穿着,女生买高级化妆品,男生讲究穿名牌服装,骑名牌车,从心理方面讲,他们已进入青春期,再不像儿童那样顺从听话了。面对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这些特点,班主任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要通过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及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在穿着打扮上不盲目模仿成人,也不盲目追赶新潮,引导学生穿出青少年的自然和朝气,穿出自己的个性。其次,由于学生独立意识增强了,因此,班主任一方面要适当放手,给他们创造“放单飞”体验人生的时空环境,让他们在解决困难、经受挫折的“摔打”中学会生存和奋斗。另一方面要重新确立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角色位置,要善于以朋友的平等身份同学生相处,增强信任感和亲近感,以期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最后,要善于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发挥优势,树立发展自己的信心,承认劣势,扬长避短,既要从成功的成年人和同龄人身上学习他们的优点,又不可盲目崇拜别人,失去自信。特别要引导他们全面、客观地认识影、视、歌“星”,热爱艺术应该提倡,但盲目“追星”走极端就不足取了。现在的学生接触媒体的机会比较多,极容易受到媒体的影响,特别是“星”们的影响。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

篇8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理论 艺术文献 三维教学模式

论文内容摘要:高等院校艺术理论教学经历了从教材理论传授到多媒体辅助教学两个阶段,随着新时期大学生知识面的拓宽,网络媒体的充分运用,艺术理论教学必然面临新的要求。文章提出了在教材理论与多媒体设施辅助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文献集成阅读体系,增强学术性与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积极的价值导向,从而促进专业学习与创作。

高等艺术院校及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学生对于艺术基础理论的学习都有必修课程,课程名称通常为《艺术概论》,实质是对高校学生综合艺术理论素养的一次普及,这门课对于理解艺术理论,提高综合人文素养,正确引导艺术实践活动有着积极而现实的意义。这门课程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涉及美术、摄影、影视、音乐、舞蹈、戏曲、建筑园林等多种艺术门类和形态,围绕艺术理论的核心概念推衍展开,对艺术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基本问题进行专门梳理;依据艺术创作与欣赏的一般规律,具体探讨有关艺术的本质、特征、作用、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艺术风格与流派、艺术欣赏、艺术批评、艺术市场、艺术与社会各系统的关系。而现有的教材体系,旨在揭示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建立艺术学科教育的基本平台,在较大学科框架下引用极少原典,在反映艺术理论的风采与精华方面显得有些不足。笔者认为,有必要在现有教材体系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教学创新和研究。

目前,国内学界对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单一的纯理论课堂学习,这种模式以教材知识传授为主,重心在艺术的社会本质、认识本质、审美本质,以及艺术门类的基本概念,介绍艺术创作与社会接受的一些环节。如果单纯以口授和书面理论为主,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较弱,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让他们觉得枯燥乏味,这也是第一种模式在教学工作中逐渐淡出的原因,围绕教材展开的艺术概论教学是教学模式中必不可少的第一维度;第二个阶段,是随着各大高校教学设备的逐步完善提升,开始出现教学理论与多媒体声像相结合,以教师课件引导学生创造性学习,感性地认识各种艺术门类的影像资料,这也是新时期教学模式中不可或缺的第二维度。

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大多数高校的教学,乃至各省、国家级的有些精品课程已经进入第二阶段的教研与推广过程。从长远来看,艺术理论的教学必然会面临新的要求,将会进入一个更高的平台。随着新时期大学生知识面的拓宽以及网络媒体的充分运用,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感到,现有的教材体系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已经开始出现了某些局限,但是,相关的深化辅助体系尚未完备地建立起来,大量可利用的文献资料十分分散,我们可以通过汇总、去粗取精加以整合,使其成为教学中又一个有力支撑和补充。因而,在目前多媒体课件为主的状态下未雨绸缪,在教学学术性上再向前推进一级,进一步提升教学资源,增加新的教学方式非常必要,这也成为本文探讨的第三维度。

三维教学模式,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在现阶段教材与多媒体课件结合的基础上,引入各艺术门类艺术大师的经典文献著作,建设开发教材之外的阅读课本,以指导上世纪90年代后出生的新时期大学生的学习与艺术创作实践,提高精神文化领域的人文素养。这一平台的内容可以包含文学、音乐、美术、建筑、雕塑、影视、戏剧、舞蹈等富有代表性、有杰出贡献的人物实践经验总结,论文、随笔、感想等体裁不拘,构建一个可资阅读和借鉴的书面经验体系,如同一个现身说法的艺术家文库,使学生通过集中阅读这些艺术家的人生积累与感悟所凝结成的文字,短时间内结合课堂的学习形成一定的素养与基调,在有效的课堂学习中感悟艺术与人生的丰富内涵。

这个集成读本体系可以以文献的遴选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选择一批文献及时进行教学与反馈,然后再补充更新,最终稳定下来,形成一个核心文献为主体的人文艺术集成读本。文库的编排收纳按时代序列可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围绕三种类别展开,力争内容丰富、涵盖多样。具体来说,第一大构成部分是古典诗、词、文、琴、画论文献的精选、节选,以及白话文译本的选择、构建,然后围绕“意境”“意蕴”有关核心概念的典范文本集合,如曹丕《典论·论文》、嵇康《琴赋》《声无哀乐论》、谢赫《古画品录》等,例如曹丕论及文字,“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曹丕《典论·论文》)又如嵇康论及古琴的文字,“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然八音之器,歌舞之象,历世才士,并为之赋。颂其体制,风流莫不相袭;称其材干,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美其感化,则以垂涕为贵……”(嵇康《琴赋》)

第二构成部分,选择近现代的曲艺、美术等艺术门类,如梅兰芳论艺术、吴冠中论抽象美、傅抱石论中国画的精神等一批富有真知灼见、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文章。从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影响角度,我们可以选择戏曲大师梅兰芳的文字举例,“我虽然很早认识白石先生,但跟他学画却在一九二零年的秋天。记得有一天我邀他到家里来闲谈,白石先生一见面就说:‘听说你近来习画很用功,我看见你画的佛像,比以前进步了。’……白石先生笑着说:‘我给你画草虫,你回头唱一段给我听就成了。’……他的小虫画得那样细致生动,仿佛蠕蠕地要爬出纸外的样子。但是,他下笔准确的程度是惊人的,速度也是惊人的。”这段文字选自梅兰芳回忆录《舞台生活四十年》,里面部分章节细致生动地记录了他与陈师曾、金拱北、陈半丁、齐白石等画家的交往与学画的经历。这适合美术类青年学子沉心静气地体会戏曲与国画界的颠峰人物相互促进的往事,深入体会艺术门类间的相互借鉴与影响,有利于开阔视野,促进专业创作。

另外,在同一艺术门类之中,对于东西方艺术的影响与交融,我们也可举例介绍给学生,“在西方学习了绘画中的结构规律、平面分割的法则,回头再看自己祖先的杰作,我惊讶地发现: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立足于‘方’的基本构成,其效果端庄而厚重;郭熙的《早春图》以‘弧’为主调,从树木干枝到群山体态,均一统在曲线的颂歌中,构成恢弘的春之曲;弘仁着墨无多,全凭平面分割之独特手法,表现大自然的宽阔与开合……我曾将中、西方杰出的绘画作品比作哑巴夫妻,虽语言有阻,却深深相爱。若真能达到艺术的至境,油画风景和水墨山水其实是嫡亲姊妹,均系大自然的嫡传。”吴冠中以精到的语言、丰富的人生体验告诉学子,在艺术的最高境界中东西方相融,这种毕生的体会,如果配合青年的悟性,必将会在艺术的思考与创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部分,选择当代艺术批评、电影理论、新媒介理论、艺术设计理论方面有独到体会和个人成就的文选构建,介绍具有一定个人风格的当代艺术批评,例如,“当西方中心主义的国际使者带着他们固有的文化标准来中国选择现代艺术时,中国的‘细腰国际主义者’们由于多年积累了丰厚的‘泛表演’经验,就会坦然说出:‘您需要什么类型的作品,我就能做出什么来。’足够地暗示了自家手艺的无所不能。换句话说,您(西方)用民俗眼光看我们(中国),我就给您提供有滋有味的民俗制品……”作者以犀利的语言,入木三分地解析了当代的一些艺术现象,为青年学子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导向。在教学中,通过中正平稳的教材语言与富有语言特色、剑走偏锋的文献个案配合课堂讨论,可以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既构建基本的知识框架,又可以让他们掌握语言运用的灵活技巧与思考问题的方式,起到思维与语言技能双向提高的作用。

总之,新的教学模式建立在多媒体影音教学与教材教学的两级平台之上,首先完成古典的反映传统美学与民族文化精神的深邃精华构建,随后完成近现代选文的构建,然后完成当代的选文构建及课堂运用。经过完整的教学周期的应用与反馈,最后统筹定稿,成为日后教学的有力辅助文库,并扩大范围推广。虽然目前的艺术理论课堂教学仍处于第二阶段的长足发展中,但从长远来看,在深化教学的追求中,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产生更深入、更有效的影响。从古今中外大量存世的文论、画论、音乐、美术、舞蹈、电影等各领域艺术家著作中采撷、精选、过滤和搭配,比单纯依赖学生自己去图书馆课后阅读要直接、有效。

参考文献

[1]许姬传.梅兰芳回忆录/梅兰芳口述[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

篇9

关键词:医学实验 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作为我国培养和输出临床医学领域高级应用人才的重要实践基地,高等医学院校实践性教学工作体系的建设质量,以及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开展质量,对我国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历史发展进程具有深刻影响。从教学培养效果的获取状态角度分析,切实提升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的创新性学习实践能力,提升高等医学院校优质高效教学工作团队的建设和运作水平,对于促进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良好有序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围绕医学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展开简要阐释。

一、创新日常管理工作开展模式,创立专门性实践教学平台

高等医学院校实践教学模式和实验室教学空间的建设发展水平,是高等医学院校基本办学能力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能够集中反映和展现高等医学院校实际具备的日常教学工作水平,基础科学研究工作水平,以及日常业务管理工作水平,也是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培养工作实现长期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指标。

为给高等医学院校医学实验教学工作提供扎实有效的实践空间支持条件,促进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各专业学生实验创新能力水平不断实现优化提升,应当以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和运行使用过程为契机,将原本归属于多个独立医学专业教研室的实验室,统一整合建设成为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机能学实验室,以及生物技术实验室4个综合性医学实验室,在此基础上,为切实满足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在参与日常化实验教学环节过程中的创新性学习活动需求,专门开辟和设立医学创新实验室。有效确保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为高等医学院校的内部的独立化工作机构,为高等医学院校各临床专业日常教学工作的平稳有序推进创造和提供基本性支持保障条件。

高等医学院校要以本校附属医院,或者是校外定点合作医院为教学基地建设基础,通过帮助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在开展校内基础性实验教学环节基础上,多多接触临床医学病例,提升其对临床医学教育专业基础性实验教学知识内容的认识深度,为后续开展的创新性医学实验学习体验活动获取准备条件,促进实际教学活动综合性效果水平的优化提升。

高等医学院校,要以校内基础性教学实验环节与校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的相互结合为契机,在医学实验教学环节的创新性开展过程中,不断提升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对临床医学科目基础性知识内容的理解,以及对基础临床应用技能的学习掌握水平,促进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实现平稳有序的成长发展。

二、以统筹规划工作为基础,大力开展优质教学工作团队的建设发展工作

我国现有的高等医学院校,要以国家级教学名师作为核心组成成分,逐步提升基础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培养层次的教师队伍建设力度,逐步提升高等医学院校现有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水平和人员组成结构合理性,同时加强不同专业教学工作团队之间的协调合作力度。要积极探索并建构形成指向高等医学院校各专业教学工作团队的业务运行机制和监督保障约束机制,要通过教学资源要素的开发扩展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改革,日常教学业务环节探讨以及经验交流等工作环节,逐步提升青年在职教师的综合性业务开展水平,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教师工作队伍的良好有序发展,创造支持条件。

高等医学院校基础临床医学专业的实验教学团队建设,要以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作为核心考量要素,在持续多年的实践教学探索与经验总结过程中,逐步建设形成人员组成结构合理,且运行高效,具备明确工作发展指向目标的教学工作团队,要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培养为契机,促进高等医学院校实验教学工作团队综合素质水平和实践效能水平不断优化提升。

三、改良现有的人才培养工作模式

要以基础临床医学专业学科融合工作为核心,以基础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环节的开展过程为平台,扎实引入应用现代化学习认知实践指导理论,深度实践构象主义学习认知理论。

要以提升人才培养工作综合性效能水平为目标,以系统和器官要素为主线,以实现各类基础临床医学知识要素教学之间的相互整合过程为基础,促进解剖、组胚、生理、病理、病理生理以及药理等基础学科,以及基础理论知识要素的融合性认知与应用,促进高等医学院校在校学生对基本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认知水平不断提升。

在具体教学环节的开展过程中,要以特定的基础医学知识章节的特点为基础,以器官和系统为主线的学习方法,结合具体涉及的教学知识内容,提出针对性的学习思考探究问题,要以现有的学习认知基础为条件,促进学生针对已经学习掌握的知识内容要进行优化整合,为后续的实践教学环节提供观念认知基础。

四、结语

针对医学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问题,本文从创新日常管理工作开展模式,创立专门性实践教学平台、以统筹规划工作为基础,大力开展优质教学工作团队的建设发展工作,以及改良现有的人才培养工作模式三个角度展开了简要阐述,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梁楠,张晓.医学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c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4).

[2]蓝佳明,王永祥等.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对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01).

[3]卢琼,陈荟婷等.开放式设计性实验教学对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当代医学,2010,(10).

[4]张燕,杜磊等.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建设与效果评价[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07).

篇10

一、开放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导向,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所谓“开放”,包括数学教学内容、学生数学活动和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等几个方面的开放.开放式教学的目标应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数学教学,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按各自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并得到发展,能力较强者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有进一步的发展机会;能力较低者也能参与数学活动,完成几项特殊的任务.这个过程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整合性.使学生可以全面发展.

二、 开放教学环境,创设民主氛围,促使师生关系朋友化

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性格开朗、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气息 .理想的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必须确立:

1. 民主化师生关系的建立;

2.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组织、帮助、鼓励、引导、促进);

3.教师要学会倾听、沟通、尊重,学会向学生学习.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为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操作平台.让师生共同体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这时,教师才真真正正地成为学生的良朋知己.

三、开放教学方法,激趣导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就是自主、探究、合作.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巧创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

2.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亲身参与问题的真实活动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3.运用变式教学,确保其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的热情.

篇11

【关键词】独立学院 学生工作 创新意识

独立学院是指按照新机制和模式所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机制和教育模式,丰富了中国传统高等教育。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作为首批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独立学院,秉承“以学生为本”的办学宗旨,围绕学生工作并不断创新工作形式,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学生工作之路。本文结合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的自身特点,探讨几点学院学生工作的创新意识。

一、学院学生的特性

整体而言,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的学生表现出积极健康、朝气蓬勃的共性,相比于一、二本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存在如下特性:

学生的学习基础较薄弱,学习能力较差,一些学生的进取心和自觉性不强,不能吃苦耐劳,缺乏高远的理想和抱负。学生在思想观念上缺乏责任感和集体观念,具有鲜明个性和自我意识,进而缺乏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一些学生在家庭的溺爱中成长,意志薄弱,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缺少独立性,适应力不强。除此之外,多数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较优越,相对普通高校缴纳较高的学费,学生会将自己置于消费者的角色,对学校的软硬件要求较高。

二、学院学生工作的创新意识

(一)指导意识与教育意识并重

教育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体系,教育者除了要教育学生学到知识还要教会其学会学习,学生除了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思考、除了要学会做学问还要学会做人。独立学院既要提高办学效益还要注重人才质量,尤其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的全面性、主动性,还要注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持续性和基础性,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统一、过程与方法的统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的统一、学习的自主力与教学的激励的统一。要实现上述目标,在独立学院的学生工作中,仅强调教育意识显然难以实现上述目标,因此协调好教育与指导的关系,并不是要放松对学生的教育,而是在更高层面上指导学生发挥潜能,尤其对学习能力较差的独立学院学生的教育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当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过程中时,在教育过程中要转变传统角色。尤其在当今信息时代,新的思想、价值观以及新的知识不断涌现,学生工作者和教师既要是学生的良师还要是益友,在思想意识上与学生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利用学生热衷的网络交流方式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向积极方面发展。在具体执行层面上,针对学生独立性差、适应能力不强的特性,成立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发《人才素质测评系统》软件,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素质测评。针对学生意志力差承受挫折能力差,成立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学生事务咨询中心等多种专业化的指导机构,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减轻学生在学习、经济、情感、就业等方面的各种压力,为他们提供经验性的指导,最终引导他们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负责、学会生存。

(二)服务意识与管理意识结合

学院学生工作者会意识到当代大学生是最活跃、最敏感的一代,他们喜欢按自己的期望去塑造自己。倘若学院还延续过去靠一大堆道理、官话、套话或强制的行政手段进行管理,只依靠一些简单的处罚,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因此对于他们的教育,应更多地采取柔性管理,应尽量用积极的鼓励和支持手段,少用消极的惩罚和监督手段。学生管理工作要始终坚持以深化素质教育为核心,在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规范、完整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管理手段则要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到导向管理为主,从教师管理为主转变到学生自主管理为主,从被动、强迫式的管理转变为主动、民主式的管理,鼓励学生积极规范自身行为。

进入独立学院的学生都缴纳了较高的学费,学生具有受教育者、教育投资者和消费者三重身份。因此除了良好的管理外,学院有必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对成长成才的帮助和服务是学生及家长最大的愿望和需要。学院要围绕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把教育管理植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在学生工作服务意识的具体执行层面上,积极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并组织开展面向社会的参观考察、法律咨询、文化科技活动、经济知识讲座等等,满足学生成才的愿望和成长的需要;要创造舒适和谐、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育人环境,切实维护和保障他们的权益,让学生明白自己进入独立学院是自己发自内心的需要,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成才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张亮. 加强独立学院学生自律意识的几点思考[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

[2]姚兰. 创新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保障系统[J]. 文教资料,2009(2).

篇12

【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 爱情理论; 评述; 意义

1 情感两因素理论

情感两因素理论(Two factor theory of emotion)由美国心理学家Stanley Schachter & Jerome E. Singer(1962)提出,因此又叫做沙克特-辛格理论(The Schachter- Singer theory)。这一理论提出后被广泛地接受。该理论认为情感主要由心理上的唤起(physiological arousal)和认知因素(cognitive factor)所决定[1]。这个理论提出了一个情感经历模型(见图1),此模型取决于对心理刺激做出的反应的认知。这个理论下,个体通过感觉器官感知特定的情感对象,由此衍生出了一种自发唤起。伴随着这种共同刺激的模式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这种认知允许个体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自己感知效果的具体特点来解释交互式的感情状态。此理论同时也提及了反馈机制的显著性,过去的经历为个人理解和定义他的感情,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在对他们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推测后,他们还提出了三个重要的辅命题。

如果个体对于自我唤起没有合理的解释,他就会基于已有的认知来定义他的感情。

如果个体对于自我唤起有某种合理的解释,他就不会基于已有的认知来定义他的感情。

在相同认知的情况下,个体只会基于心理的满足感,对情感经历做出反应。Elaine Hatfield & Ellen Berscheid( 1974)年所进行的一项引发争议的对浪漫爱情的分析认为,激情洋溢的吸引力来自于(1)身体的欲望(2)对方是引起你欲望的人。这一观点被看作是情感两因素理论的应用。同年进行的一项关于恐惧是否会增加性吸引力的研究也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理论(Donald Dutton & Arthur Aron,1974)。他们在温哥华的一个公园的两座桥上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结果证实了恐惧增加了吸引力[2]。

然而,两因素理论容易产生一个曲解,那就是错误归因(misattributions),在解释我们感情发生的原因时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即唤起也可以来自错误的源头。当唤起的源头不止一个时,如果忽略了其他令人兴奋的影响时,就会带来错误归因,从而产生错综复杂的问题。

错误归因最典型的例子是激感转移(excitation transfer),当一个刺激引起的欲望与另一个刺激所引起的欲望结合在一起时,若其中任何一个刺激被忽略时,唤起就会被认为是第二个刺激所引起。我们并不知道究竟是那个刺激引起欲望,或是二者兼有。

当进一步研究后发现了一个好的消息,错误归因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错误归因和激感转移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一个限制是由时间流逝引起的,激感转移能够被最初的唤起和接下来的情感反应之间长时间的延迟消除。因而随着最初唤起的消失,不会产生错误归因。另一个限制是由归因的明晰性带来的,如果激感转移取决于错误的归因,那么了解最初的唤起的真实原因可能会终止这一过程。一些研究人员甚至质疑,来自某些源头的唤起会激发一些不相干的情绪反应,在这一过程中的错误归因的必要性受到质疑。他们认为,其中只牵涉到一个简单的反应形式(response facilitation)过程。换言之,只要有唤起存在,不管它来自何处或我们怎样加以解释,我们对这种情形的主导反应就会被激起。

2 Zick Rubin的爱情理论

心理学家Zick Rubin(1973)提出浪漫爱情包含了需求的依恋(attachment)、关爱(caring)和亲密(intimacy)这三个成分的爱情理论。需求的依恋是指得到伴侣关爱、亲近和身体上的接触的需求。关爱包括与自己同等地重视伴侣的需求和幸福。亲密包括与伴侣共同分享想法、欲望和感受。 Zick Rubin根据这一定义编制了一个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估对他人的态度;结果他发现,这些量表为他的爱情理论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持[3]。之后,Hatfield & Precher又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更为详实的爱情量表以反映人们在描述朋友和爱人关系时的不同。这些量表可以反映出思想与爱情的关系,并且思想与爱情之间的作用是双向的。如果我们花很多时间取向对方,我们就会感觉更爱对方;如果没有很多地去想对方,我们的爱可能也不会更多。相反也是一样,人们越爱对方,就会越想对方,见表1。

另外,在浪漫关系中,人们经常将伴侣理想化,对伴侣建立一种善意的、大度的认知,强调他们的美德而弱化他们的缺点。人们经常以一种积极的幻想(positive illusions)尽可能好地描述自己的伴侣。这种幻想混合了对伴侣的现实认识和完美伴侣的理想看法。他们并不忽略伴侣现实中的缺陷,只是认为这种缺点没有像别人所感知的那样强烈。在浪漫的恋爱中人们对爱人的理想化和赞美程度倾向于顶峰,人们忽略或重新解释那些关于爱人不好的信息。

3 爱情的三元理论

三元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婚姻专家Robert Stemberg(1986)提出。该理论认为爱是一个多维的体验。把爱情划分为三个成分:亲密(intimaty)、激情(passion)、承诺(commitment)。亲密包括了热情、理解、交流、支持及分享等特点,该成分是感情上的;激情则是以身体上的欲望为特征,常表现为对性的渴望,从伴侣处得到满足的任何强烈的情感需要都属于这一类别,该成分是动机性的;承诺包括将自己投身于一份感情的决定及维持感情的努力,该成分是认知性的[4]。Robert Stemberg认为组成爱情的这三块基石能够组合成不同类型的爱情。

Robert Stemberg认为爱情关系中的“温度”来自于亲密,“热度”来自于激情,而承诺所反映的则完全不是出于感情或性情的决定。在Robert Stemberg的理论中,每个成分的程度会由浅到深,如果将这三种成分描述成两个人分享的爱情三角形的三条边的话,三角形可能呈现各种大小和形状,爱情也将变得复杂多变。如果单纯考虑三种不同成分的强和弱两种形态的简单组合,爱情将产生以下类型,见表2。

这三个成分中,激情被认为是最容易产生变化的,也是最不好控制的,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发现自己对别人的欲望急剧上升,然后迅速消失,很难有意识地掌控这些变化。那么浪漫爱情中高程度的激情的持久性也值得研究。三元理论如此清晰地界定三者,只是为了说明亲密、激情、承诺这三个成分中的同等重要性。而现实中三者往往比三元理论所表现的要更为高度关联,很难把它们划清界限。然而,这一理论为研究不同类型的爱情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框架。无论是否完全正确,它确定了许多婚姻中可能出现的不同类型的爱,让我们有更为宽广的视角加以研究。

4 依恋理论

早在20世纪60年代Bowlby就对依恋进行过细致的研究。依恋理论最早用来解释婴儿与养育者之间的情感联系。Cindy Hazan & Phillip Shaver(1987)将这一想法用于考察成人依恋关系的研究,提出成人依恋是指个体与当前同伴形成的持久的情感联系(曹亮、马伟娜,2007)。他们在研究依恋关系时仍然使用发展心理学家在孩子们身上得出的三种依恋分类。即安全型(secure)、焦虑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和回避型(avoidant)。安全型的人对情感的亲密和相互依赖感到很自在;焦虑矛盾型的人是粘性的、占有性很强,寻求更多的亲密和安慰,而这常常超出人们所愿意提供的范围;回避型的人则不喜欢依赖和亲近[5]。

在爱情中,研究发现安全型的依恋类型与爱情的三元理论中的三个成分有着正面的联系。安全型的人能够体验到高度的亲密、激情和承诺,安全型的依恋也与较高程度的和自发之爱,以及较低程度的游戏爱情相联系[6]。总之,安全依恋与更为丰富的浪漫和友伴爱情的经验相关联。相形之下,另外两种类型的人体验更低的亲密、激情和承诺。

随着依恋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认识到这个常规的依恋类型的划分相对于实际过于简单化了。依恋研究专家Kim Bartholemew(1991)提出了一个更为复杂和科学的依恋类型理论,即四个类别的依恋理论,见表3。

Kim Bartholemew将这四个经过修改的风格描述成不同依恋风格。从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总体评价的相对积极、相对消极出发,发现这会导致他们在亲密关系中有不同的表现。现在研究人员普遍接受了他的两个观点,一个是关于依恋风格和自尊之间的联系的观点。另外一个是根据“自我”和“他人”的人际交往效果来思考这两个维度是有意义的。即从“对亲近的自在性”和“对遭抛弃的忧虑”来思考人际交往的效果[7],见表4。

依恋理论将四个风格看作是分离的、纯粹的四种类型进行讨论,然而现实中并不表现得那么泾渭分明。这就遇到了与讨论三元理论时相同的问题,在亲密、激情和承诺都表现得非常高或者非常低时,不同类型的爱情很容易被区分开来。但是当三者表现得忽高忽低并且交叉出现时,分类就变得模糊不清了,甚至失去了它的意义。很多时候依恋的四种类型相互间是显著关联的,同一个人可能在安全型和不安全型里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只是更倾向于某一类罢了。

然而,由于这四种分类非常精当,因而仍被广泛使用。20世纪90年代以前,研究人员只提到三种依恋风格,而现在他们常常提到四种,但将其作为“忧虑”和“自在”得分的一个方便的区分,而不是当做其中毫无关联的截然不同的区分。最大的区别可能在于“安全型”的人和不是安全型的人(对遭到抛弃有着较高的担忧或对亲近有着较低的自在性的人,或者两者兼有的人)。

5 理论的意义及启示

5.1 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研究爱情四种理论都是社会心理学研究视角的拓展,社会心理学从单纯地关注认知、思维、决策等理性过程的维度向人类感情、关系等感性课题研究的拓展。这些理论对爱情进行科学的实证研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的论证和总结。虽然研究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是由感情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即人们倾向于根据自己的体验来判断其研究价值和意义。但是这些令人赞叹的大胆探索显然为人们科学认识感性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5.2 对于人们重新认识爱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爱情古已有之,不管是古希腊时期崇尚的“柏拉图式的爱情”,中世纪未婚骑士与已婚贵妇之间的“优雅之爱(courtly love)”,中国封建时期“包办之爱”,还是现代社会的“自由之爱”,都可以发现,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的爱情是截然不同的。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爱情能否持久,通过怎样改善爱情中的关系来维持更为持久而甜蜜的关系,爱情与婚姻有着怎样的关联,影响爱情变化最为基本的因素有哪些以及怎样影响,爱情世界中有着怎样的亲密关系的博弈等等。这些复杂而现实的问题正是这些理论所涉及和关心的,并且以打破传统的方式进行严密的科学论证,这正是这四种理论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美]莎伦.布雷姆等,著.郭辉,肖斌,刘煜译.亲密关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 贾茹,吴任钢.论罗伯特•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J].中国性科学,2008,3.

3 曹亮,马伟娜.依恋研究简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7,3-4.

4 Dutton, D. G. and Aron, A. P. (1974). Some evidence for heightened sexual attraction under conditions of high anxiet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0, pp. 510-517.

5 Bowlby J. Attachment and loss.Vol[M].2.Separation,Pimlico,London,1973/1998.

6 Hazan C, Shaver P R.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7,52:511-524.

篇13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而这种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因此。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就成为关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又关键在于创新教育。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告诫国民:“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让老师创造性地“教”和学生创造性地“学”,以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呢?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这个问题。

一、创设民主氛圈.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民主的氛围是创新的土壤,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爱因斯坦说:“学校凭借恐吓压力和权威来管理学校是一件最坏的事情。它破坏了学生深挚的感情、真诚和自信,它养成了学生驯服的性格。”所以,创新教育需要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中“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建立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相互尊重、信任、理解的新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具体如下:

1.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投入

一方面,教师要以亲切的教态、饱满的热情、灵活的教法,根除学生对老师的戒备心理。保持学生学习的健康心理。引起情感的共鸣。另一方面,要完全进^、学生的交流过程,跟上学生的思路,倾听学生的心声,达到共同解决问题的目的。

2.在教学评价上。尊重学生提出的“古怪”问题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激昂澎湃地讴歌:“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教学中,有些学生对传统的史学观点或看法产生怀疑、异议,甚至出现“标新立异”的构思和“别出心裁”的想法。教师对此应该充分肯定其合理的、有价值的方面,更多地关注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永远不要对学生说“你不行”。要充分运用“表扬”这个“法宝”,尽可能给每个学生提供创造机会。培养每个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树立“我能行”的信念。只有当课堂变成一个启迪学生积极思考的王国,学生才能展开创新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翱翔。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创新意识

历史教学必须在学生的乐学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对于那些年代久远,枯燥抽象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更应如此。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乐学呢?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地积极思考,甚至可能达到废理论的关键之一,就是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引入图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创新的重要

历史是过去了的人或事,教师的叙述无论怎样生动形象,如果没有学生视觉上的感受,就会印象不深刻。图片资料可以把历史展示给学生,通过感官的刺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与想象。

2.运用教学媒体,唤起创新之花

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是过去性,加之一切历史都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因而,再现场景和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情感的熏染中。在情境的氛围中,感知历史、陶冶性情、激趣、活跃思维。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教师通过剪辑电影,电视画面,动态视图等把历史真实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声、色、形、音等多种信息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嘴、耳、眼的官能,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3.利用历史对比,点燃创新之火

古人说:“切己体察”,意思就是要以己身经历去体会印证书本中的道理,以获得真知。教学也是如此,要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与教学内容产生情感共鸣,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比较是一种鉴别实物异同关系的思维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准确地把握历史知识的真谛。在历史教学中创设比较情境可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和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

三、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仅仅是创新教育的起点,刨新思维才是创新能力的核心。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创造性能力呢?

1.以疑激思,激发学生创造欲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可见。思维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推动力。在教学中,教师不是把现存的结论“注入”给学生,而是要帮助学生自己找出结论,实现学生的个体“首创”。

2.引导联想,培养良好的创新品质

历史教学中,教师首先在把握好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历史上一些具有丰富想象力而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的事来教育学生。其次。根据教材潜在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创造想象。

3.开辟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虽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须延伸课堂教学,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创新需要知识,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的源泉,也是新异见解产生的基础。但仅靠历史教材提供的知识信息,学生难以提出新的观点和新的见解。

篇14

论文论文关键词:化学教学 实验教学 实验技能 创新能力

论文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源泉。”对于以实验探究为基础,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为目的的学科──化学来说,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化学实验是化学科的基础,也是化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作为化学教师,应千方百计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鼓励学生不断对化学实验进行创新,并指导学生做一些选做实验和家庭化学小实验。同时作为教师,要善于开动脑筋,勇于创新,能够按学生实际情况,大胆进行化学实验改革,充分利用本校实验条件,为教学服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的基础,也是化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作为化学教师,应千方百计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鼓励学生不断对化学实验进行创新,并指导学生做一些选做实验和家庭化学小实验。同时作为教师,要善于开动脑筋,勇于创新,按学生实际情况,大胆进行化学实验改革,充分利用本校实验条件,为教学服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一、与学生共同探讨实验,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初中化学课程中,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等,在做这些实验时,先不要直接讲述实验结果,而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先提出问题,然后通过探究性实验来学习这些问题,逐步解开疑团。在《空气》一节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前,提出两个问题:a. 空气中是否全部为氧气?b. 实验后玻璃钟罩内的水面变化是上升还是下降,变化大概多少?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实验过程,从而在实验中得出结论:a. 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b. 水面上升大约五分之一。在实验的基础上,再给学生讲解空气成分的问题,而其他的实验也可以此为借鉴。通过这样来组织教学活动,紧紧抓住了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大提高。

二、改演示实验为随堂实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比由教师演示给他们看,观察实验现象更清晰,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如果这样调整,学生则由旁观者变为当局者,其心情会更激动,参与学习的态度更积极,而引发思考问题的自觉性也会大大增强,求知的欲望更迫切。

在《燃烧和灭火》一节课当中,传统的上课是由教师演示白磷与红磷在热水的辅助下进行燃烧,从而得出燃烧的条件,但该实验没有考虑到白磷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白烟,对环境产生影响,教师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提示学生怎样才能防止产生的白烟对环境造成污染。学生通过对书本的内容进行研究、讨论、分析,一致认为可以把该实验改为用试管装白磷和红磷,并用橡胶塞塞紧,同时把试管放到热水中,观察两种物质在热水中产生的现象。这样既可以达到学生动手、动脑的效果,又对书本的实验进行创新、防止白烟冒出空气中,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另外,在本节课的另一个实验中,放在热水中的白磷,传统的实验做法是把氧气通入水中,让热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这样同样会产生大量白烟,冒出水面,对环境产生污染。在实验中,可以先抛出问题:怎样才能防止白烟污染空气?通过学生的分析,大部分学生能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并得出既符合实际,又是学生操作最理想的方式方法:用集气瓶先收集氧气,把集气瓶倒扣在热水中,用氧气瓶口接近水中的氧气,让学生动手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这样既可以让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又可以把燃烧后产生的白烟装入集气瓶中。可见,随堂实验既可以达到演示的目的,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不断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但是,在课堂上教师要及时调控,稳定课堂纪律,要求学生步调要一致,并在每次实验结束后认真思考,积极开展讨论与交流。作为科任教师也要及时进行小结,帮助每个学生进行知识归类,加强记忆,才能使学生达到学习、创新的效果。

三、适当补充课外实验或趣味实验,引起学生创新意识

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调节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按实际需要,合理补充一些课外的演示实验,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在第一节上化学课时,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除做好课本的演示实验外,还增加了烧不着火的手帕,让纸上的字消失,几种液体之间变化出不同的颜色等实验。在学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可能有学生会提出疑问:为什么一定要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把盐酸改用硫酸可以吗?或者用点燃木炭的方法。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为什么常用金属锌,而其他的金属又可以不呢?教师可以补充一组实验,让学生观察镁、锌、铁、铜等金属分别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让学生通过对比,引导学生比较它们反应的快慢来增加知识面,消除学生疑问。另外,某些实验可以根据具体的仪器装置、药品或操作方法作适当的改进和完善。但在使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前,要向学生说明改进的目的,再引导学生考虑,该实验还可以怎样再改进。在教学中,积极开展与化学有关的课外活动或演示实验,适当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巩固所学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可在课外活动中得到验证,使知识得到延续和加深,这是学生在学校课堂中无法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条件和学生实际,创造性地组织和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蟠龙洞中景观,分析成因;观察家庭菜刀切腌制食物后不及时清洗会更快生锈;让学生检验学校周围石材厂污水直接排入河流,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等等。通过更多的课外实验,更多的让化学与生活实例相结合,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体验到创新并不神秘,创新时刻在身边发生。

总而言之,在化学课堂中,不断改变方式方法,充分运用实验进行教学,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可以不断培养出来的,但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培养出来的。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自己更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念,不怕苦,勇于开拓。只要在教学中及时向学生渗透创新理念,让学生有机会发挥,是可以激励学生迸发出创造性的能力的。■

参考文献

[1] 张多霞,钱扬义. 化学教学论[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陈欢庆. 创造力开发教程[M].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3] 沈兆良. 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思维[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