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竞技体育的产生范文

竞技体育的产生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1:5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竞技体育的产生,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竞技体育的产生

篇1

关键词:竞技体操与健美操;身体操练;体适能

中图分类号:G8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011-02

现代竞技体操与健美操发展成为一项非常具有观赏性的运动,现代社会的发展处于紧张的社会压力之下,竞技体操与健美操的出现,使现实社会人群许多人都喜爱这项运动。它可以让我们学到新奇又刺激的技巧,缓解各种压力也提供学习如何控制身体及使体态优美的机会。对体操与健美操的发展和产生的内涵的说法有很多种,本研究就是从身体操练和体适能的观点来解释体操与健美操等运动的产生的内涵。

一「身体操练(Exercise)与竞技体操和健美操

在「连续性一文中指出,在诸多身体活动概念标记中,可区分成两类的概念标记,一为「核心的身体活动概念标记,另一为「衍生的身体活动概念标记。前者堪称为主轴,就是「连续性一文中所指出的核心身体活动概念标记之光谱线,图标如下:

游戏 Game运动竞技 职业运动(劳动)

Play Game Sport Athletic Prof. Sport ( Work)

(光谱线中game一词,作者认为由于在中文中尚未找到较贴切之词汇翻译之,故以原文呈现,此在「连续性一文中有较多之说明)。

上述光谱线,意味着这些身体活动概念标记之间在性质上呈现连续性,依作者之说法,共有十八项之连续性内容,其主要的特征除了前文已述的两项要点(以人为指涉对象、以大肢体肌肉之操作为范围)之外,在于它的竞争性、规则性、公开展示性与社会文化性。而本文在建立了核心轴之概念标记,处理完Play、Game、Sport、Athletic、Professional Sport等概念标记之关系之后,继续的从其余的身体活动概念标记(如Physical Education、Sport Education、OlympicMovement、Exercise、Fitness、Wellness、Recreation、Leisure等)中,从文献探讨中寻找相近、具某种共通性质之概念标记。

自从人类存在地球上开始,人类的身体活动一直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一部份。人类的Exercise早期是以一种身体「劳动的形式存在于生活之中,在人类狩猎的时代,根本没有我们现在所定义的Exercise之存在,人类的生活就是终日移动以求取生存。在基本的生活有了温饱之后,人类基于不同目的衍生出的身体活动形式日愈增多,如为战争需要而准备的战争技术操练,或为祭祀仪式而为之舞蹈等均属之,这也是现代竞技体操与健美操产生的最早雏形。

所谓的Exercise是一种身体的操练形式,最早的史料记载可追溯到埃及人于公元前三千八百年于Memphis所举行的跑步活动(Crawford,2000)。史上纪录最早亦较完整的当属古希腊、罗马之时期。雅典人崇拜美丽的躯体,并努力的使自己的躯体成为一完美之身,他们相信健全的人来自于一个人同时拥有健全的心灵与健全的身体。而斯巴达人更是实行军国民主义,要求国民必须接受身体的操练培养强壮的身体以能抵抗战争之严酷考验。这也是竞技体操与健美操要求人有健康体魄的本质要求之一。

及至中世纪之后,于19世纪之初,德国发明了一套身体体操,后人称之为德国体操,此种身体操练的活动方式,影响了丹麦、瑞典与芬兰等北欧国家,并成为一种身体操练的特定型式,用以增强其国民的体能与健康。至于英国则采用了运动竞赛(athletic)与「运动(sport)的身体活动方式用以增强其国民的体能,随后的美国深受英国之影响,采取了相同的发展模式,并随着英国、美国之国力,此种运动竞赛(athletic)与sport进一步传播到许多的国家,影响及于各洲,可说,透过身体的操练以达到身体能力的增强及健康,此种身体的操练方式即是exercise,本文翻译称之为「身体操练,而不采部分中文所指称之「运动(如英文中之Exercise Physiology,中文常译为「运动生理学)。这样,现代竞技体操与健美操的就有统一的要素,即身体操练的活动方式,这也为以后竞技体操和健美操的发展和研究有了统一的标准。

二、「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与竞技体操和健美操

Physical Fitness一词通常被译称为「体适能,似乎较无争议,此词早期被译为「体能,但随着身体科学之进展,国内相关人士也顺应国际潮流之趋势与学理上的需要,改称为「体适能,意味着此词之中英文在名与义之对应上,已较趋符合。

McIntosh(1957)指出,根据史料,早在罗马帝国时代即已有体适能之观念,即在ClaudiusGalen所写的「小球的健身运动(Exercise with the Small Ball)一文中,提到一般人不论男男女女,身体应接受例行的重量训练以改善身体条件,但他反对竞技体适能,他认为竞技体适能(athletic fitness)对身体的健康有危险,一般人应发展「正常体适能(normal fitness),同时身体的训练应配合饮食,这样的观念在现代亦是如此,可知古代罗马已经把体适能的观念与身体的健康与饮食的配合等连在一起了。这样就可以理解现代竞技体操与健美操发展的内涵又有一个新的表述定义。

体适能的定义,依直属于美国总统的「体适能与运动咨议会(U.S. President’s Council on Physical Fitness and Sports)之说法,被界定为「是一种能力,此能力除能有效的执行日常工作之外,并有剩余之能量去享受休闲活动,并能处理不可测的紧急情况。全美健康、体育、休闲与舞蹈联合会(AAHPERD)对体适能的定义亦说明其与生活、生命之关系:「体适能是多面向的一条连续线,此连续线受到身体活动的影响,其之连续性从一个人之幼年至长大趋老。此直属美国总统的咨议会,其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美国总统青年体适能咨议会(U.S. President’s Council on(下转13页) (上接11页)Youth Fitness),其之成立是受到一种说法之刺激,即认为欧洲与日本的年轻人在一系列的肌力与柔软度测验,较之美国年轻人来得好,导致美国为提升年轻人的身体能力而设立了此委员会。从此委员会之设立宗旨,亦可知所谓「体适能之指涉主要在于身体的表现能力。这与前面所述的身体运动和身体操练是统一的。

体适能概念之产生就近代来说,始于十八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之开始,直至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其间之工业主导之时代,此时期之特征在于蒸汽机与电力之发明,人口大量的由乡村移往城市,人类的生活开始出现较低体能依赖之转变,早在十八世纪中叶即有一批有志之士,提倡身体的操练用以提升两性的健康,此为体适能之近端。这也是为现代竞技体操与健美操的发展找到了外在表现形式的表达方法。

在概念之起源上,最早将体适能概念提出者,为于1968年于发表「有氧运动(aerobics)一书之作者Kenneth Cooper博士,在书中强调肢体操练、肢体活动所带来的健康效果(Siedentop,1990)。但对于体适能的定义仍各有见解,如Siedentop(1990)指出的,在1940至1970年代间,所谓的体适能测验就是测验身体的肢体操作能力,如肌力、肌耐力、心肺耐力、爆发力、柔软度、速度、平衡、正确性等。Siedentop进一步指出,体适能的概念应区分成两个子概念,一指「与健康相关(health fitness)的概念,本文称之为「健康体适能。另一指「与身体能力表现相关(motor performance)的概念,本文称之为「肢体操练体适能,后者即指前述的「肌力、肌耐力、心肺耐力……等因素,而且不同的运动项目之运动者,所需要的身体能力因素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因素,如「速度而言,短跑选手所需要的速度与足球选手所需要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此即肢体操练体适能的「特殊性特征。而健康体适能所关心的不是跑步速度的快或慢,或投篮的准确度等,它所关心的是要让人生活的更有质量要活得更好,能有更强的抵抗疾病的能力甚至活得长寿。所以从体适能的角度去看,现代竞技体操与健美操的发展,也正是由于它有“体适能”的特点,才使竞技体操和健美操有了使大众喜欢的理由。

参考文献

[1]Kelly,J (1981) Leisure and sport: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In Gunther R.F. Luschen & George H.Sage(Eds.), Handbook of Social Science of Sport(p185).Illinois: Stipes Publishing Company.

[2]Kelly,J (1972) Work and Leisure : a simplified paradigm.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4:50-62.

篇2

关键词:产业集群;企业竞争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9-0067-02

一、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

产业集群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一种西方经济理论。产业集群理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领域研究权威学者麦克尔·波特创立的。产业集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具有高度集聚化和专业化特征,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提升产业整体水平的重要渠道,也是当今产业组织的发展方向。在发达国家,产业集群已十分普遍和成熟,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大多也是依靠产业集群效应而在经济上获得迅速发展的。

1982年,义乌市率先在全国建立小商品市场,从而使义乌小商品市场获得先行之利,产生先发效应。围绕着小商品市场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义乌初步形成了以家庭工业和个体私营为基础,以专业市场为纽带,以小城镇为依托,以小商品为主体的专业生产基地。义乌小商品生产基地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众多“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化生产的典型,这是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雏形。学术界以各时期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动力为依据,将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自然条件促成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市场需求拉升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后期)、外商投资推动阶段(20世纪中后期至21世纪初期)、产业转移和升级阶段(2000年至今)。

从产业集群的地域分布来看,其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如辽宁、山东、江浙以及广东地区,而且这些地区有着发展产业集群的区位、资源等优势,所以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发展起来了,典型的集群如广东省的玩具、食品、服装、电子、家电和陶瓷等产业集群,浙江省的温州电器和皮鞋、义乌小商品、海宁布艺、宁波袜子、平湖服装等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情,并且主要属于政府推动型产业集群,这样的集群发展势头近年来出现了“升温”态势,例如成都高新区2012年通过《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加快推进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意见》,推动5年打造2 000亿移动互联产业集群,就是典型的政府推动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产业集群具有的吸引力使得这一地区的优势逐步由区位优势转向产业优势,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也进而促进了集群内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二、产业集群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效应

产业集群对企业竞争力是有很多帮助的,因为集群化带来的整体攻击力,可以为企业减少很多单体资源投入,通过共享资源,可以节约很多成本和实现快速创新,对于战略规划在主业上做精做强的企业而言,是很好的选择。

1.集聚资源优势,发挥集群内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区位产业优势,就会产生对资源的集聚力。与区域产业发展相关的人才、科研机构、国内外投资者就会向集群区域聚集。当前,跨国公司考察投资环境时不仅关注优惠政策,而且更为重视当地的产业配套能力等方面。集聚效应体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规律,资源的集聚又将进一步强化该优势产业,并形成该产业的基地地位。有资料表明:新的竞争格局将是以产业集群为主体的竞争,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利用产业集群,可以集聚资源优势,发挥集群内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2.多方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由于集群内企业布局的相对集中,形成了一个高效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从而使企业获得了明显的成本优势。一是环境成本降低,集群内企业因地理接近而节省相互间的产品转移费用,并实现公共设施平均使用成本的降低;二是信息成本降低,集群内形成了功能发达且完善的专业市场,如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集群内企业容易通过市场的变化灵敏捕捉各种最新的市场信息,可以节省企业搜索市场信息的时间和费用;三是配套成本降低,产业集群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专业化经营,集群内各个专业化企业处于同一区域内,有利于降低企业之间配套产品的采购、运输、库存和人才招聘成本;四是交易成本降低。从这几方面降低了费用、成本,就必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敏捷制造,加大企业产品竞争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范围内市场竞争的加剧,一方面,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另一方面,顾客对提品或服务的时间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企业对顾客需求的变化作出敏捷的反应。集群产品一般具有技术的可分性,使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劳动分工高度深化,存在着大量工序型企业和中间产品交易市场。这种技术的可分性,既降低了创办企业的资金要求,使单个企业承担某个特定的工序成为可能,又为集群产品的差异化创造了条件,使集群能够以较低的转换成本和较短的转换时间满足顾客对产品的多方面需求,加大了整个集群内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4.激发创新优势,保持企业的长久竞争力。集群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率,也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产业集群本身就是一个创新体系。这种创新具体体现在观念、管理、技术、制度和环境等许多方面。相互竞争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刺激企业不懈地致力于创新。任何一个竞争对手的创新都会给其他企业产生压力。同时,在集群中,新工艺、新技术能够迅速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易于被接受,从而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由于各企业基础条件类似,压力与机会并存,要想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必须依靠旨在差别化的创新,创新就在集群体内的这种机制下得以迅速扩散,只有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保持持续增长的竞争力。

篇3

【关键词】区域 生产力一体化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有其特有的经济发展规律与过程,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在给社会带来巨大福利的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诸多难题。生产结构的不合理、生产链条的初级阶段、生产资源的浪费与整合都是新一轮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作为目前可行的发展方式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武汉城市圈等经济区域得到了很好的证明与实践。实行区域生产力一体化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提高经济竞争综合实力。

一、区域生产力一体化的发展过程

生产力发展往往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受制于特定的生产条件生产关系,发展过程呈现出特有的生产形态。就劳动者和劳动对象而言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劳动者依然是人,劳动对象也基本是大自然,而劳动资料却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由最初的石器发展到现在的机械化生产,生产资料的改革带动生产力的变革,构成了上层建筑赖以发展的经济基础。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早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分散型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城市建设相对落后,。进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珠江三角洲面临发达国家第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契机,借助工业化发展带来的城市建设基础,开始建构大珠三角城市群。通过城市之间的比较沟通,整合地区资源,发展集约型经济,从而大大提高了珠三角地区的经济竞争力。简单来说,生产力一体化的发展得益于城市工业化水平的提高,通过城市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制定统一的发展策略,由分散型经济发展到集约型经济,实现生产劳动力、结构、规模、市场的统一,实现生产力一体化目标。

二、生产力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生产结构一体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要想实现生产力一体化目标,需要各个组成部分的配合与适应。生产力结构大致由五个方面组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也由最初的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二、第三产业的方向转变。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释放了资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速提升了发展空间。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地区之间的差异,比如长三角发展模式与苏南发展模式,各有其独特的发展条件和限制条件,因此在做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候,要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经济的发展逐渐脱离了低端生产状态,将科技转化为第一生产力,改变了以往靠消耗资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低效益、高污染局面,有效缓解了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劳动力、资源市场的调整,就劳动力而言,以往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正在慢慢消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和科技人才。资源市场的转变改变了以往高消耗的发展模式,将资源的能量释放出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生产规模一体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生产规模一体化过程其实也是集约型经济发展的过程。小规模的经济发展状态不利于发展地区优势,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目标。生产集团的吞并与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整合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生产集团规模的扩大,从内部来讲,分工的细化优化,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发展速度;从外部来说,生产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形成统一有效的市场,商品销售,人才培养都具备了相应的市场供应,统一的市场一旦形成,地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拉动海外投资市场的扩大与增长,这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三)生产力布局一体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生产力布局一体化过程往往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自然的产物,经济效益的提高要求生产的集约化与效率的提高。因为资源利用成本、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生产商为了减少成本,更有效的利用有限的公共设施资源,会自觉的发生进行集聚,发生集聚效应。加上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同产业的生产布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限制性,这些都促使生产力布局朝一体化方向发展。生产力布局一体化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约生产成本,还有利于加强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形成统一的销售市场,增强地区经济竞争实力。

三、结语

生产力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产业布局的调整与统一规划,并通过打破行政界线,组建城市共同发展圈的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整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正霞,罗泽龙.论区域生产力一体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篇4

关键词:技术创新 流通产业 流通产业竞争力

近年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已深刻地证明了技术所具有的渗透性和技术创新的加速趋势,技术创新对提高流通产业素质以及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以流通产业的整体效率化为目标,对流通产业进行全方位创新,进一步提升流通产业竞争力,以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质量,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已是中国流通产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技术创新对流通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一)交通运输、信息通讯领域创新为流通产业发展提供了完善的外部条件

从经济发展史考察,每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与创新,都会带来生产与消费两方面的变革,这同时也带来了处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流通产业在企业制度、经营业态、流通组织、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创新与发展。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前的相当长一个时期,适合长距离贩运的商品只是那些体积小、价值高的贵重商品和奢侈品,而且商业活动存在着大量的交易费用和交易风险。第一次技术革命爆发后,由技术创新所推动的交通运输手段明显改善,尤其是蒸汽机车带动的铁路运输使得现代化大生产体制下大量生产的商品能够低成本、快捷地运往各地,商品流通的范围迅速扩大;而电报、电话的发明与使用则使庞杂的、大量的商品信息的传递畅通无阻,大大加强了相对独立的各个市场之间的经济联系。交通运输、通讯领域出现的技术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流通业活动原有交易费用的结构、水平及与市场范围之间的函数关系,极大地拓展了流通业活动的空间。流通业受到这种促进作用发展迅速。

(二)生产领域的技术进步影响商品流通的规模、结构

技术创新对产出、成本以及产品品种增加、产品质量提高等方面具有巨大作用,因此,生产领域的技术创新可以为市场提供规模更大、品种更为多样的商品。据统计,在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品种约有150多万种。花色品种繁多的商品使流通规模空前扩大,商品流通结构也随之变化。可以说,历史上的“三次零售革命”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适应大规模生产的产物。

(三)技术进步为商品流通创造了更广泛的消费需求

花色品种繁多的商品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复杂化的消费需求,使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缩短了生产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弱化了中间商的作用,企业可以和消费者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对话,鼓励消费者参与产品决策,让顾客选择颜色、款式、包装、运输方式等,使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交易成为可能。这样,既突破了传统的以批发、零售为代表的有店铺经营方式和以邮购为代表的无店铺经营方式,以“媒体空间”取代了物理空间,以“虚拟市场”取代了传统市场,降低了企业的销售成本,又可以避免由于推销员的强迫促销给消费者造成的心理压力,还可以使企业与消费者之间通过互联网全天候地保持联络并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因此,消费者能够快捷、低成本地掌握更为丰富、有效的消费信息,交易范围大大拓宽,交易方式不断创新。消费者选择商品的范围和空间的极大扩展进一步促进了商品流通的发展。

(四)技术创新使流通企业的经营方式向现代化发展

从根本上讲,流通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流通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使得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大多数产品的生命周期有明显缩短的趋势。市场态势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换时间更快,商品流通企业的风险和机会都同时增多,流通企业的经营内容和经营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经营方式甚至产生革命性变革。流通领域物质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和先进的技术手段的普遍应用,使流通方式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新的交易形式不断出现,新的交易组织应运而生。二战后,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 ,机械化、自动化技术为连锁经营企业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配送系统、信息网络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为连锁经营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保障。特别是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活动领域,赋予了流通全新的涵义,使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得到加强,竞争力得以提升。与此同时,随着流通产业的迅速发展,与流通产业相关、为流通产业服务的其他行业如信息业、金融业、保险业、证券业等也迅速发展。因此,伴随着技术进步,整个现代服务业的比重迅速上升。

(五)通过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对流通产业竞争力提升最根本的影响在于流通效率的提高,而流通效率的提高最终体现为流通成本的降低。通过技术创新不断降低流通成本的典范当属沃尔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正在使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互联网的出现赋予了流通技术创新以更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内容,这就是供应链技术。实施供应链管理就是以电子商务技术为基础,将商品需求、商品流通和商品生产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它不仅可以在库存数量、存货地点、定货计划、配送运输几个方面实现最佳选择,优化企业经营者的利益,而且能够在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地点,以恰当的价格和便捷的方式将商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中,最大地体现消费者主权。供应链技术将“时滞”变为“实时”,其关键是信息技术从消费延伸到销全过程,并通过电子商务技术把众多的生产者、零售商和消费者联系在一起,在产供销各环节建立起多极化的产销联通体系。

总之,技术的不断创新,特别是目前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的迅速发展,标志着流通产业技术密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几乎使流通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接近于零,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无论微观还是宏观经济运行效率在技术层面上都具备了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也为流通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技术保障。

促进流通领域技术创新的相关对策

我国流通领域的技术创新目前处于较低层次或模仿阶段,技术进步远远低于其它行业的水平,从而阻碍了流通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流通产业应有的地位与效能远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发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以流通产业的整体效率化为目标,进一步提升流通产业竞争力,以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质量,已是我国流通产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制订相关的对策与措施:

(一)积极培育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

熊彼特以创新理论对企业家进行了“创新者”的角度定位,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灵魂,是技术创新的关键推动力量。因此,应采取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选拔机制以及相应的法律约束和监督机制,积极培育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推动流通领域技术创新的进程。

(二)加快流通产业组织创新

培育发展大型流通集团。积极推行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提高流通企业组织化程度。流通企业应逐步摆脱地域概念,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一批跨国界和行政区域的大型连锁流通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流通领域技术创新的主体和先锋。

(三)增加政府的科技投入

加强流通技术创新的示范和引导,在商业信息化、流通标准化、现代物流建设中的共性技术等方面国家应给予科技经费支持。加强现代流通软科学专题研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全面提高流通现代化管理水平。鼓励流通企业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对列入计划的项目,各级政府的技术创新、创业资金要给予匹配资金支持。加大国债贴息贷款向流通企业技术创新的倾斜力度,积极支持和鼓励流通企业技术进步。

(四)健全流通人才培养体系和强化培训机制

政府应当拓宽教育和培训渠道,鼓励和支持企业、行业协会和大专院校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和在职培训工作,特别是要加快培养流通领域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人才。同时,可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做法,建立强化流通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机制,并将参加职业培训及获得资格证书作为职工上岗的基本条件,从而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参考文献

篇5

记者:产业结构的含义曾引起学术界的广泛讨论,一些学者认为产业结构理论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产业结构理论是指研究产业之间关系结构的理论,其中包括以研究产业之间比例关系及其变化为宗旨的“产业发展形态理论”和以研究产业之间产业联系为宗旨的“产业联系理论”;而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中还包括研究产业内的企业间关系的“产业组织理论”。到20世纪60年代产业结构的含义仍未达成共识,有的把产业结构视为某个产业内部企业间关系,也有的把产业结构视为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还有的把产业结构视为产业的地区分布状况。胡教授,您的观点是什么呢?

胡立君:我认为产业结构有三种含义:第一。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主要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第二,指国民经济中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如工业内部原料工业与加工工业之问的比例关系。第三,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主要指第一、第 二、第三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记者:一切决定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产业结构的变动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知识与技术创新、人口规模与结构、经济体制、自然资源禀赋、资本规模、需求结构、国际贸易等是一国产业结构演变过程的基本制约因素。您能具体介绍几个重要的因素吗?

胡立君:好吧。我具体介绍几个对产业结构重大影响的因素。

第一是知识与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技术革命、技术创新和扩散都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影响,特别是技术革命,往往导致一些新的产业部门的诞生。第一次技术革命中的纺织工业基本上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第二次技术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汽车、化工、钢铁等产业群则具有资本密集的特征,在第三次和第四次技术革命中诞生的新产业,如计算机工业、宇航工业等属于知识技术密集或资本一技术密集型产业。新技术革命不仅促成了各个时期主导产业的变化,也使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发生变动。同时,技术创新促进了产业发展。科学技术创新要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必须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物质形态,从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这一转化正是在技术创新这一环节实现的。技术创新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从动态角度看,技术创新过程是同科学研究形成新的发明,新产品开发、试制和生产,市场营销等环节构成的。技术创新是产业成长和发展的推动力量。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例子不胜枚举,就农业而言,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其科技含量不可同日而语。现代农业科技拓宽了农业生产领域,推动现代农业持续发展。例如,温室栽培技术、滴水灌溉技术、品种改良技术等都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计算机工业的发展,不论是硬件技术还是软件技术创新,近二三十年来,都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发展,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促进作用日益加大。

第二是自然资源禀赋。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过程所依赖的外界自然条件。一国自然资源的桌赋状况(包括地理位置、土地状况、矿藏总量及分布、水资源、气候等)对一国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经济最早在寒带地区和沿海地区得到发展,当今许多发达国家的自然资源条件优越,印证了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一国农业的发展。而地下资源状况,直接影响采掘工业、燃料动力工业以及重工业的结构。自然资源状况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相对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使许多原来难以采掘的资源得到开发,并能开展综合利用和节约代用天然原料;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弥补国内资源的短缺,缓解自然资源对一国或地区产业结构的制约。从纵向发展过程看,对于大部分国家而言,作为工业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初始条件或先决条件,自然资源禀赋在一国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其作用与影响是不同的。越是在初、中期阶段,其影响与作用可能越大。当初级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被制造业所取代,从而完成了起飞与初期阶段过渡时,它的作用与影响会趋于减小。

第三是需求结构。由于需要具有引导生产的作用,因而需求结构的变动会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大量的统计分析表明,需求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相对应的。在低收入阶段,恩格尔系数较大,人们的生活处于温饱水平,对吃、穿等产品的需求占主导地位,同时居民储蓄较少,无力发展资本集约型产业。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需求结构的重点从必需品转向非必需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这种变化拉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资本物品的生产也迅速增加。因而,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中心的生产转向使用工业原料的以设备、耐用消费品制造为中心的基础工业和重加工业的生产。同时,在这一阶段农业、轻工业的充分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提供了超过它们自身需要的过剩资金和劳动力、使资源向非必需品生产的转移成为可能。在人均收入高水平阶段,物质产品已相当丰富,人们消费选择的余地大为扩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大大提高,需求趋向多样化,个性化。为了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日渐由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方式取代。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生产过程中原来的单品种、大批量的硬性生产流水线向多品种、小批量、大规模的柔性生产线的转变成为现实。目前出现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完全可以使同一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在样式、颜色、品种等方面有所区别,从而使得企业的产品能够适应与满足市场上不断变化的多样的需求。同时售前、售后服务空前发展,促使以信息咨询业等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产业结构迅速走向服务化。

第四是人口规模与结构。人口规模具有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的规定。人口数量是指一国某一时点上人口总置,质量指的是在既定的人口总量中不同的构成。在自然资源、资本数量与可利用技术既定的条件下,经济增长的速度或一定时期国民产出的增加取决于可资利用的劳动力数量。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推动其产业结构转换的起始阶段,曾经受到了劳动力不足的制约。例如美国曾依靠大量的外国移民来缓解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力不足所产生的严重制约。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劳动

力质量(劳动者身体与文化素质)起主要作用。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主要源于人力资本投资。正因如此,现代教育发展成为实现一国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基础性产业。因教育的发展所形成的对一国人力资源的开发,促进了科学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的普遍提高,从而为现代产业乃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急需的最稀缺的资源――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高级熟练工人。能否向新的或发展扩大中的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所需的劳动力,是产业结构不断演进的重要条件,劳动力中缺乏这种可移性将阻碍产业结构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第五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在开放条件下来自外部的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它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比较利益机制实现的。一般来说。各国间产品生产的相对优势的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引起进出口结构的变动。进而带动国内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变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促进了产业的国际转移。目前。各种迹象表明世界经济正处于重要的转变时期,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工程产业等,对于普通制造业、家用电子产业,则保留研究开发部分,将生产装配部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国际转移的范围也随之扩大,产业转移呈现多层次性特征。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将对国际分工格局、世界经济格局和主要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产生深远的影响。

除上述因素外,一国资本的积累程度、国际投资规模、经济机制、产业政策、历史条件、战争与和平环境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一国的产业结构。总之,上述种种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些因素可能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以至互相抵触,综合地影响和决定着现有产业结构的变化。因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讲了。

记者:我国要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必须进行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具有特定的含义和丰富的内容。它是政府制定产业蛄构政策的目标导向。胡教授。请惩谈谈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和内容。

胡立君: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是一相对的概念,它不是指产业结构水平的绝对高低,而是在国民经济效益最优的目标下,根据本国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经济发展阶段、科学技术水平、人口规模、国际经济关系等特点,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之达到与上述条件相适应的各产业协调发展的状况。

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时点上有不同的优化内容。

一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结构由不合理向合理发展的过程。即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在于产业之间内在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能力。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协调,结构的整体运行质量越高,产业结构就越合理;反之,产业结构就越不合理。

二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资源利用水平应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不断突破原有界限,从而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中朝阳产业的成长。其标志是代表产业技术水平的高效率产业部门比重不断增长,经济系统内部显示巨大的持续创新能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提供了基础,而高度化则推动产业结构在高层次上实现合理化。结构的合理化首先着眼于经济发展的近期利益,而高度化则更多地关注结构成长的未来,着眼于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因此,在产业结构优化的全过程,应把合理化与高度化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以产业结构高度化带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在产业结构合理化过程中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发展,在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中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三是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一方面是产业部门间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是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即从时间序列的产业波动性评价产业的均衡。产业的协调发展,是指产业部门、产业要素在产业发展中要协调一致。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一种比例协调的结构,意味着不存在明显的短缺、剩余产业,也不存在着瓶颈产业,各产业均能合理、有序地发展。

四是产业发展的效率。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产业发展,即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通过优化相互之间的关系,实现各产业的高效发展。可以从速度、质量和效率三个维度来考察产业发展的状况。产业发展速度表示某一产业总体规模扩张快慢,一般用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就业人数增长率等指标来衡量;产业发展的质量从更长远和更深层次来揭示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内核动力,常用技术进步率、产品的技术层次分布、单位资产的产出额等指标来衡量;产业发展的效率是表征某一产业的发展的综合性指标,可以从资源配置效率、资源利用率、技术进步与扩散度及其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效应来考察。国内外的实践表明,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与处于结构之中的各个产业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都是息息相关的。是提高产业发展效率的基本保证。

记者:对于提升我国农业、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您有那些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呢?

胡立君:今天我只能从宏观上简要地谈几点对策。我认为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优化对策主要是3点。

一是适应新形势,始终重视农业发展。农业面临自然和市场两大风险。农业生产上去很难。掉下来容易,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保持农村经济的活力。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科教兴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效益。农户经营规模小,主要带来三个问题:一是不利于采用先进技术;二是不利于进入市场;三是效益较低。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解决这三个问题开辟了现实的途径。从事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用经济手段引导农民生产。为使农民生产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企业向农户提供技术服务,不仅使小规模生产的农业解决了进入市场和采用先进技术的问题,而且使一家一户经营的农业走上了分工协作的社会化生产道路,使农民有可能分享工业和商业的利润。提高了农业的效益。

三是完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激发和维持农民积极性。为了使调动和维持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制度化,应该建立能够调动农户、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力和财力的,包括农产品价格支持项目在内的完善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应该同时建立农产品价格支持基金和农业保险基金,并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构成统一的农业风险基金,作为我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经济基础。这样结合的好处在于,该基金可以同时具备多种功能:重灾年补偿农户损失并抑制农产品价格暴涨;丰年以保护价收购过剩的农产品;平年还可以用于积累,进行自我发展。从

组织机构角度看,为了降低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成本,可行的方法是借助现有的农村基层政权、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以及农村信用社、农村供销社等组织系统,结合正在逐步建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将各自为政的多个不同系统重组。形成一套可以使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共享的统一的多功能组织机构系统。这种机构重组,由于实现了资源共享,既可以解决现有各个机构体系普遍感到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紧张的问题,更好地完成各种职能,又可以从总体上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和效果,节约国家有关行政开支,也可以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

提升我国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优化对策主要是两点:

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体发展战略应是“跟踪前沿,重点突破,引进创新”,这一战略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实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决定的。实施这一发展战略应注意以下要点:

第一,密切跟踪世界高科技发展前沿,基础领域的重大研究项目由国家投资,努力培育高技术发展的根基。但高技术发展重点始终应该是产业应用技术,特别是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和对改造传统产业有重要价值的高新技术。

第二,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既要把握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又要注重国际分工和我国比较优势的发挥,使高新技术产业真正成为促进我国产业技术结构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强劲原动力。

第三,引进高新技术必须注意消化吸收,将引进技术变成我国产业追赶世界技术水平的契机,尤其是要避免再走重复引进和“引进――引进――再引进”恶性循环的老路。

第四,高科技企业家是将高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高科技企业缺乏具有现代企业驾驭能力的企业家队伍,培养和造就大批一流素质和管理能力的企业家队伍是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最紧迫任务。

第五,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投资、高风险的特点,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提供的市场融资机制,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的运作经验,鼓励和支持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的设立和运作,使之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的“催化剂。”

二是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我国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努力的方向,但传统产业的整治则是当前我国工业发展中关系全局的大事。

第一,利用高新技术改造纺织工业。借科技体制和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东风,建立健全纺织企业的研究和开发中心,努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纺织工业科研开发机制。进一步加大更新纺织设备的力度。应用市场竞争机制促使重大纺织技术进步,重视纺织装备的技术攻关,加速成熟技术项目的推广应用。加强纺织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在职职工的专业技术教育。努力提高纺织工业科技活动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其能够适应纺织行业大规模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为纺织行业竞争力的保持和提高提供人才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