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2 17:21:5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竞技体育的产生,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竞技体操与健美操;身体操练;体适能
中图分类号:G8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011-02
现代竞技体操与健美操发展成为一项非常具有观赏性的运动,现代社会的发展处于紧张的社会压力之下,竞技体操与健美操的出现,使现实社会人群许多人都喜爱这项运动。它可以让我们学到新奇又刺激的技巧,缓解各种压力也提供学习如何控制身体及使体态优美的机会。对体操与健美操的发展和产生的内涵的说法有很多种,本研究就是从身体操练和体适能的观点来解释体操与健美操等运动的产生的内涵。
一「身体操练(Exercise)与竞技体操和健美操
在「连续性一文中指出,在诸多身体活动概念标记中,可区分成两类的概念标记,一为「核心的身体活动概念标记,另一为「衍生的身体活动概念标记。前者堪称为主轴,就是「连续性一文中所指出的核心身体活动概念标记之光谱线,图标如下:
游戏 Game运动竞技 职业运动(劳动)
Play Game Sport Athletic Prof. Sport ( Work)
(光谱线中game一词,作者认为由于在中文中尚未找到较贴切之词汇翻译之,故以原文呈现,此在「连续性一文中有较多之说明)。
上述光谱线,意味着这些身体活动概念标记之间在性质上呈现连续性,依作者之说法,共有十八项之连续性内容,其主要的特征除了前文已述的两项要点(以人为指涉对象、以大肢体肌肉之操作为范围)之外,在于它的竞争性、规则性、公开展示性与社会文化性。而本文在建立了核心轴之概念标记,处理完Play、Game、Sport、Athletic、Professional Sport等概念标记之关系之后,继续的从其余的身体活动概念标记(如Physical Education、Sport Education、OlympicMovement、Exercise、Fitness、Wellness、Recreation、Leisure等)中,从文献探讨中寻找相近、具某种共通性质之概念标记。
自从人类存在地球上开始,人类的身体活动一直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一部份。人类的Exercise早期是以一种身体「劳动的形式存在于生活之中,在人类狩猎的时代,根本没有我们现在所定义的Exercise之存在,人类的生活就是终日移动以求取生存。在基本的生活有了温饱之后,人类基于不同目的衍生出的身体活动形式日愈增多,如为战争需要而准备的战争技术操练,或为祭祀仪式而为之舞蹈等均属之,这也是现代竞技体操与健美操产生的最早雏形。
所谓的Exercise是一种身体的操练形式,最早的史料记载可追溯到埃及人于公元前三千八百年于Memphis所举行的跑步活动(Crawford,2000)。史上纪录最早亦较完整的当属古希腊、罗马之时期。雅典人崇拜美丽的躯体,并努力的使自己的躯体成为一完美之身,他们相信健全的人来自于一个人同时拥有健全的心灵与健全的身体。而斯巴达人更是实行军国民主义,要求国民必须接受身体的操练培养强壮的身体以能抵抗战争之严酷考验。这也是竞技体操与健美操要求人有健康体魄的本质要求之一。
及至中世纪之后,于19世纪之初,德国发明了一套身体体操,后人称之为德国体操,此种身体操练的活动方式,影响了丹麦、瑞典与芬兰等北欧国家,并成为一种身体操练的特定型式,用以增强其国民的体能与健康。至于英国则采用了运动竞赛(athletic)与「运动(sport)的身体活动方式用以增强其国民的体能,随后的美国深受英国之影响,采取了相同的发展模式,并随着英国、美国之国力,此种运动竞赛(athletic)与sport进一步传播到许多的国家,影响及于各洲,可说,透过身体的操练以达到身体能力的增强及健康,此种身体的操练方式即是exercise,本文翻译称之为「身体操练,而不采部分中文所指称之「运动(如英文中之Exercise Physiology,中文常译为「运动生理学)。这样,现代竞技体操与健美操的就有统一的要素,即身体操练的活动方式,这也为以后竞技体操和健美操的发展和研究有了统一的标准。
二、「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与竞技体操和健美操
Physical Fitness一词通常被译称为「体适能,似乎较无争议,此词早期被译为「体能,但随着身体科学之进展,国内相关人士也顺应国际潮流之趋势与学理上的需要,改称为「体适能,意味着此词之中英文在名与义之对应上,已较趋符合。
McIntosh(1957)指出,根据史料,早在罗马帝国时代即已有体适能之观念,即在ClaudiusGalen所写的「小球的健身运动(Exercise with the Small Ball)一文中,提到一般人不论男男女女,身体应接受例行的重量训练以改善身体条件,但他反对竞技体适能,他认为竞技体适能(athletic fitness)对身体的健康有危险,一般人应发展「正常体适能(normal fitness),同时身体的训练应配合饮食,这样的观念在现代亦是如此,可知古代罗马已经把体适能的观念与身体的健康与饮食的配合等连在一起了。这样就可以理解现代竞技体操与健美操发展的内涵又有一个新的表述定义。
体适能的定义,依直属于美国总统的「体适能与运动咨议会(U.S. President’s Council on Physical Fitness and Sports)之说法,被界定为「是一种能力,此能力除能有效的执行日常工作之外,并有剩余之能量去享受休闲活动,并能处理不可测的紧急情况。全美健康、体育、休闲与舞蹈联合会(AAHPERD)对体适能的定义亦说明其与生活、生命之关系:「体适能是多面向的一条连续线,此连续线受到身体活动的影响,其之连续性从一个人之幼年至长大趋老。此直属美国总统的咨议会,其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美国总统青年体适能咨议会(U.S. President’s Council on(下转13页) (上接11页)Youth Fitness),其之成立是受到一种说法之刺激,即认为欧洲与日本的年轻人在一系列的肌力与柔软度测验,较之美国年轻人来得好,导致美国为提升年轻人的身体能力而设立了此委员会。从此委员会之设立宗旨,亦可知所谓「体适能之指涉主要在于身体的表现能力。这与前面所述的身体运动和身体操练是统一的。
体适能概念之产生就近代来说,始于十八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之开始,直至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其间之工业主导之时代,此时期之特征在于蒸汽机与电力之发明,人口大量的由乡村移往城市,人类的生活开始出现较低体能依赖之转变,早在十八世纪中叶即有一批有志之士,提倡身体的操练用以提升两性的健康,此为体适能之近端。这也是为现代竞技体操与健美操的发展找到了外在表现形式的表达方法。
在概念之起源上,最早将体适能概念提出者,为于1968年于发表「有氧运动(aerobics)一书之作者Kenneth Cooper博士,在书中强调肢体操练、肢体活动所带来的健康效果(Siedentop,1990)。但对于体适能的定义仍各有见解,如Siedentop(1990)指出的,在1940至1970年代间,所谓的体适能测验就是测验身体的肢体操作能力,如肌力、肌耐力、心肺耐力、爆发力、柔软度、速度、平衡、正确性等。Siedentop进一步指出,体适能的概念应区分成两个子概念,一指「与健康相关(health fitness)的概念,本文称之为「健康体适能。另一指「与身体能力表现相关(motor performance)的概念,本文称之为「肢体操练体适能,后者即指前述的「肌力、肌耐力、心肺耐力……等因素,而且不同的运动项目之运动者,所需要的身体能力因素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因素,如「速度而言,短跑选手所需要的速度与足球选手所需要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此即肢体操练体适能的「特殊性特征。而健康体适能所关心的不是跑步速度的快或慢,或投篮的准确度等,它所关心的是要让人生活的更有质量要活得更好,能有更强的抵抗疾病的能力甚至活得长寿。所以从体适能的角度去看,现代竞技体操与健美操的发展,也正是由于它有“体适能”的特点,才使竞技体操和健美操有了使大众喜欢的理由。
参考文献
[1]Kelly,J (1981) Leisure and sport: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In Gunther R.F. Luschen & George H.Sage(Eds.), Handbook of Social Science of Sport(p185).Illinois: Stipes Publishing Company.
[2]Kelly,J (1972) Work and Leisure : a simplified paradigm.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4:50-62.
关键词:产业集群;企业竞争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9-0067-02
一、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
产业集群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一种西方经济理论。产业集群理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领域研究权威学者麦克尔·波特创立的。产业集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具有高度集聚化和专业化特征,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提升产业整体水平的重要渠道,也是当今产业组织的发展方向。在发达国家,产业集群已十分普遍和成熟,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大多也是依靠产业集群效应而在经济上获得迅速发展的。
1982年,义乌市率先在全国建立小商品市场,从而使义乌小商品市场获得先行之利,产生先发效应。围绕着小商品市场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义乌初步形成了以家庭工业和个体私营为基础,以专业市场为纽带,以小城镇为依托,以小商品为主体的专业生产基地。义乌小商品生产基地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众多“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化生产的典型,这是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雏形。学术界以各时期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动力为依据,将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自然条件促成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市场需求拉升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后期)、外商投资推动阶段(20世纪中后期至21世纪初期)、产业转移和升级阶段(2000年至今)。
从产业集群的地域分布来看,其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如辽宁、山东、江浙以及广东地区,而且这些地区有着发展产业集群的区位、资源等优势,所以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发展起来了,典型的集群如广东省的玩具、食品、服装、电子、家电和陶瓷等产业集群,浙江省的温州电器和皮鞋、义乌小商品、海宁布艺、宁波袜子、平湖服装等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情,并且主要属于政府推动型产业集群,这样的集群发展势头近年来出现了“升温”态势,例如成都高新区2012年通过《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加快推进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意见》,推动5年打造2 000亿移动互联产业集群,就是典型的政府推动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产业集群具有的吸引力使得这一地区的优势逐步由区位优势转向产业优势,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也进而促进了集群内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二、产业集群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效应
产业集群对企业竞争力是有很多帮助的,因为集群化带来的整体攻击力,可以为企业减少很多单体资源投入,通过共享资源,可以节约很多成本和实现快速创新,对于战略规划在主业上做精做强的企业而言,是很好的选择。
1.集聚资源优势,发挥集群内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区位产业优势,就会产生对资源的集聚力。与区域产业发展相关的人才、科研机构、国内外投资者就会向集群区域聚集。当前,跨国公司考察投资环境时不仅关注优惠政策,而且更为重视当地的产业配套能力等方面。集聚效应体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规律,资源的集聚又将进一步强化该优势产业,并形成该产业的基地地位。有资料表明:新的竞争格局将是以产业集群为主体的竞争,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利用产业集群,可以集聚资源优势,发挥集群内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2.多方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由于集群内企业布局的相对集中,形成了一个高效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从而使企业获得了明显的成本优势。一是环境成本降低,集群内企业因地理接近而节省相互间的产品转移费用,并实现公共设施平均使用成本的降低;二是信息成本降低,集群内形成了功能发达且完善的专业市场,如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集群内企业容易通过市场的变化灵敏捕捉各种最新的市场信息,可以节省企业搜索市场信息的时间和费用;三是配套成本降低,产业集群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专业化经营,集群内各个专业化企业处于同一区域内,有利于降低企业之间配套产品的采购、运输、库存和人才招聘成本;四是交易成本降低。从这几方面降低了费用、成本,就必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敏捷制造,加大企业产品竞争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范围内市场竞争的加剧,一方面,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另一方面,顾客对提品或服务的时间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企业对顾客需求的变化作出敏捷的反应。集群产品一般具有技术的可分性,使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劳动分工高度深化,存在着大量工序型企业和中间产品交易市场。这种技术的可分性,既降低了创办企业的资金要求,使单个企业承担某个特定的工序成为可能,又为集群产品的差异化创造了条件,使集群能够以较低的转换成本和较短的转换时间满足顾客对产品的多方面需求,加大了整个集群内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4.激发创新优势,保持企业的长久竞争力。集群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率,也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产业集群本身就是一个创新体系。这种创新具体体现在观念、管理、技术、制度和环境等许多方面。相互竞争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刺激企业不懈地致力于创新。任何一个竞争对手的创新都会给其他企业产生压力。同时,在集群中,新工艺、新技术能够迅速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易于被接受,从而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由于各企业基础条件类似,压力与机会并存,要想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必须依靠旨在差别化的创新,创新就在集群体内的这种机制下得以迅速扩散,只有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保持持续增长的竞争力。
【关键词】区域 生产力一体化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有其特有的经济发展规律与过程,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在给社会带来巨大福利的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诸多难题。生产结构的不合理、生产链条的初级阶段、生产资源的浪费与整合都是新一轮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作为目前可行的发展方式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武汉城市圈等经济区域得到了很好的证明与实践。实行区域生产力一体化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提高经济竞争综合实力。
一、区域生产力一体化的发展过程
生产力发展往往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受制于特定的生产条件生产关系,发展过程呈现出特有的生产形态。就劳动者和劳动对象而言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劳动者依然是人,劳动对象也基本是大自然,而劳动资料却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由最初的石器发展到现在的机械化生产,生产资料的改革带动生产力的变革,构成了上层建筑赖以发展的经济基础。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早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分散型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城市建设相对落后,。进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珠江三角洲面临发达国家第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契机,借助工业化发展带来的城市建设基础,开始建构大珠三角城市群。通过城市之间的比较沟通,整合地区资源,发展集约型经济,从而大大提高了珠三角地区的经济竞争力。简单来说,生产力一体化的发展得益于城市工业化水平的提高,通过城市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制定统一的发展策略,由分散型经济发展到集约型经济,实现生产劳动力、结构、规模、市场的统一,实现生产力一体化目标。
二、生产力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生产结构一体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要想实现生产力一体化目标,需要各个组成部分的配合与适应。生产力结构大致由五个方面组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也由最初的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二、第三产业的方向转变。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释放了资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速提升了发展空间。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地区之间的差异,比如长三角发展模式与苏南发展模式,各有其独特的发展条件和限制条件,因此在做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候,要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经济的发展逐渐脱离了低端生产状态,将科技转化为第一生产力,改变了以往靠消耗资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低效益、高污染局面,有效缓解了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劳动力、资源市场的调整,就劳动力而言,以往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正在慢慢消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和科技人才。资源市场的转变改变了以往高消耗的发展模式,将资源的能量释放出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生产规模一体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生产规模一体化过程其实也是集约型经济发展的过程。小规模的经济发展状态不利于发展地区优势,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目标。生产集团的吞并与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整合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生产集团规模的扩大,从内部来讲,分工的细化优化,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发展速度;从外部来说,生产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形成统一有效的市场,商品销售,人才培养都具备了相应的市场供应,统一的市场一旦形成,地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拉动海外投资市场的扩大与增长,这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三)生产力布局一体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生产力布局一体化过程往往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自然的产物,经济效益的提高要求生产的集约化与效率的提高。因为资源利用成本、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生产商为了减少成本,更有效的利用有限的公共设施资源,会自觉的发生进行集聚,发生集聚效应。加上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同产业的生产布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限制性,这些都促使生产力布局朝一体化方向发展。生产力布局一体化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约生产成本,还有利于加强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形成统一的销售市场,增强地区经济竞争实力。
三、结语
生产力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产业布局的调整与统一规划,并通过打破行政界线,组建城市共同发展圈的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整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正霞,罗泽龙.论区域生产力一体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关键词:技术创新 流通产业 流通产业竞争力
近年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已深刻地证明了技术所具有的渗透性和技术创新的加速趋势,技术创新对提高流通产业素质以及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以流通产业的整体效率化为目标,对流通产业进行全方位创新,进一步提升流通产业竞争力,以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质量,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已是中国流通产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技术创新对流通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一)交通运输、信息通讯领域创新为流通产业发展提供了完善的外部条件
从经济发展史考察,每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与创新,都会带来生产与消费两方面的变革,这同时也带来了处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流通产业在企业制度、经营业态、流通组织、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创新与发展。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前的相当长一个时期,适合长距离贩运的商品只是那些体积小、价值高的贵重商品和奢侈品,而且商业活动存在着大量的交易费用和交易风险。第一次技术革命爆发后,由技术创新所推动的交通运输手段明显改善,尤其是蒸汽机车带动的铁路运输使得现代化大生产体制下大量生产的商品能够低成本、快捷地运往各地,商品流通的范围迅速扩大;而电报、电话的发明与使用则使庞杂的、大量的商品信息的传递畅通无阻,大大加强了相对独立的各个市场之间的经济联系。交通运输、通讯领域出现的技术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流通业活动原有交易费用的结构、水平及与市场范围之间的函数关系,极大地拓展了流通业活动的空间。流通业受到这种促进作用发展迅速。
(二)生产领域的技术进步影响商品流通的规模、结构
技术创新对产出、成本以及产品品种增加、产品质量提高等方面具有巨大作用,因此,生产领域的技术创新可以为市场提供规模更大、品种更为多样的商品。据统计,在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品种约有150多万种。花色品种繁多的商品使流通规模空前扩大,商品流通结构也随之变化。可以说,历史上的“三次零售革命”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适应大规模生产的产物。
(三)技术进步为商品流通创造了更广泛的消费需求
花色品种繁多的商品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复杂化的消费需求,使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缩短了生产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弱化了中间商的作用,企业可以和消费者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对话,鼓励消费者参与产品决策,让顾客选择颜色、款式、包装、运输方式等,使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交易成为可能。这样,既突破了传统的以批发、零售为代表的有店铺经营方式和以邮购为代表的无店铺经营方式,以“媒体空间”取代了物理空间,以“虚拟市场”取代了传统市场,降低了企业的销售成本,又可以避免由于推销员的强迫促销给消费者造成的心理压力,还可以使企业与消费者之间通过互联网全天候地保持联络并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因此,消费者能够快捷、低成本地掌握更为丰富、有效的消费信息,交易范围大大拓宽,交易方式不断创新。消费者选择商品的范围和空间的极大扩展进一步促进了商品流通的发展。
(四)技术创新使流通企业的经营方式向现代化发展
从根本上讲,流通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流通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使得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大多数产品的生命周期有明显缩短的趋势。市场态势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换时间更快,商品流通企业的风险和机会都同时增多,流通企业的经营内容和经营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经营方式甚至产生革命性变革。流通领域物质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和先进的技术手段的普遍应用,使流通方式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新的交易形式不断出现,新的交易组织应运而生。二战后,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 ,机械化、自动化技术为连锁经营企业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配送系统、信息网络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为连锁经营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保障。特别是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活动领域,赋予了流通全新的涵义,使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得到加强,竞争力得以提升。与此同时,随着流通产业的迅速发展,与流通产业相关、为流通产业服务的其他行业如信息业、金融业、保险业、证券业等也迅速发展。因此,伴随着技术进步,整个现代服务业的比重迅速上升。
(五)通过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对流通产业竞争力提升最根本的影响在于流通效率的提高,而流通效率的提高最终体现为流通成本的降低。通过技术创新不断降低流通成本的典范当属沃尔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正在使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互联网的出现赋予了流通技术创新以更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内容,这就是供应链技术。实施供应链管理就是以电子商务技术为基础,将商品需求、商品流通和商品生产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它不仅可以在库存数量、存货地点、定货计划、配送运输几个方面实现最佳选择,优化企业经营者的利益,而且能够在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地点,以恰当的价格和便捷的方式将商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中,最大地体现消费者主权。供应链技术将“时滞”变为“实时”,其关键是信息技术从消费延伸到销全过程,并通过电子商务技术把众多的生产者、零售商和消费者联系在一起,在产供销各环节建立起多极化的产销联通体系。
总之,技术的不断创新,特别是目前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的迅速发展,标志着流通产业技术密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几乎使流通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接近于零,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无论微观还是宏观经济运行效率在技术层面上都具备了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也为流通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技术保障。
促进流通领域技术创新的相关对策
我国流通领域的技术创新目前处于较低层次或模仿阶段,技术进步远远低于其它行业的水平,从而阻碍了流通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流通产业应有的地位与效能远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发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以流通产业的整体效率化为目标,进一步提升流通产业竞争力,以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质量,已是我国流通产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制订相关的对策与措施:
(一)积极培育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
熊彼特以创新理论对企业家进行了“创新者”的角度定位,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灵魂,是技术创新的关键推动力量。因此,应采取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选拔机制以及相应的法律约束和监督机制,积极培育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推动流通领域技术创新的进程。
(二)加快流通产业组织创新
培育发展大型流通集团。积极推行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提高流通企业组织化程度。流通企业应逐步摆脱地域概念,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一批跨国界和行政区域的大型连锁流通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流通领域技术创新的主体和先锋。
(三)增加政府的科技投入
加强流通技术创新的示范和引导,在商业信息化、流通标准化、现代物流建设中的共性技术等方面国家应给予科技经费支持。加强现代流通软科学专题研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全面提高流通现代化管理水平。鼓励流通企业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对列入计划的项目,各级政府的技术创新、创业资金要给予匹配资金支持。加大国债贴息贷款向流通企业技术创新的倾斜力度,积极支持和鼓励流通企业技术进步。
(四)健全流通人才培养体系和强化培训机制
政府应当拓宽教育和培训渠道,鼓励和支持企业、行业协会和大专院校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和在职培训工作,特别是要加快培养流通领域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人才。同时,可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做法,建立强化流通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机制,并将参加职业培训及获得资格证书作为职工上岗的基本条件,从而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参考文献
记者:产业结构的含义曾引起学术界的广泛讨论,一些学者认为产业结构理论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产业结构理论是指研究产业之间关系结构的理论,其中包括以研究产业之间比例关系及其变化为宗旨的“产业发展形态理论”和以研究产业之间产业联系为宗旨的“产业联系理论”;而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中还包括研究产业内的企业间关系的“产业组织理论”。到20世纪60年代产业结构的含义仍未达成共识,有的把产业结构视为某个产业内部企业间关系,也有的把产业结构视为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还有的把产业结构视为产业的地区分布状况。胡教授,您的观点是什么呢?
胡立君:我认为产业结构有三种含义:第一。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主要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第二,指国民经济中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如工业内部原料工业与加工工业之问的比例关系。第三,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主要指第一、第 二、第三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记者:一切决定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产业结构的变动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知识与技术创新、人口规模与结构、经济体制、自然资源禀赋、资本规模、需求结构、国际贸易等是一国产业结构演变过程的基本制约因素。您能具体介绍几个重要的因素吗?
胡立君:好吧。我具体介绍几个对产业结构重大影响的因素。
第一是知识与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技术革命、技术创新和扩散都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影响,特别是技术革命,往往导致一些新的产业部门的诞生。第一次技术革命中的纺织工业基本上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第二次技术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汽车、化工、钢铁等产业群则具有资本密集的特征,在第三次和第四次技术革命中诞生的新产业,如计算机工业、宇航工业等属于知识技术密集或资本一技术密集型产业。新技术革命不仅促成了各个时期主导产业的变化,也使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发生变动。同时,技术创新促进了产业发展。科学技术创新要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必须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物质形态,从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这一转化正是在技术创新这一环节实现的。技术创新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从动态角度看,技术创新过程是同科学研究形成新的发明,新产品开发、试制和生产,市场营销等环节构成的。技术创新是产业成长和发展的推动力量。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例子不胜枚举,就农业而言,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其科技含量不可同日而语。现代农业科技拓宽了农业生产领域,推动现代农业持续发展。例如,温室栽培技术、滴水灌溉技术、品种改良技术等都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计算机工业的发展,不论是硬件技术还是软件技术创新,近二三十年来,都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发展,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促进作用日益加大。
第二是自然资源禀赋。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过程所依赖的外界自然条件。一国自然资源的桌赋状况(包括地理位置、土地状况、矿藏总量及分布、水资源、气候等)对一国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经济最早在寒带地区和沿海地区得到发展,当今许多发达国家的自然资源条件优越,印证了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一国农业的发展。而地下资源状况,直接影响采掘工业、燃料动力工业以及重工业的结构。自然资源状况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相对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使许多原来难以采掘的资源得到开发,并能开展综合利用和节约代用天然原料;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弥补国内资源的短缺,缓解自然资源对一国或地区产业结构的制约。从纵向发展过程看,对于大部分国家而言,作为工业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初始条件或先决条件,自然资源禀赋在一国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其作用与影响是不同的。越是在初、中期阶段,其影响与作用可能越大。当初级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被制造业所取代,从而完成了起飞与初期阶段过渡时,它的作用与影响会趋于减小。
第三是需求结构。由于需要具有引导生产的作用,因而需求结构的变动会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大量的统计分析表明,需求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相对应的。在低收入阶段,恩格尔系数较大,人们的生活处于温饱水平,对吃、穿等产品的需求占主导地位,同时居民储蓄较少,无力发展资本集约型产业。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需求结构的重点从必需品转向非必需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这种变化拉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资本物品的生产也迅速增加。因而,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中心的生产转向使用工业原料的以设备、耐用消费品制造为中心的基础工业和重加工业的生产。同时,在这一阶段农业、轻工业的充分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提供了超过它们自身需要的过剩资金和劳动力、使资源向非必需品生产的转移成为可能。在人均收入高水平阶段,物质产品已相当丰富,人们消费选择的余地大为扩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大大提高,需求趋向多样化,个性化。为了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日渐由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方式取代。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生产过程中原来的单品种、大批量的硬性生产流水线向多品种、小批量、大规模的柔性生产线的转变成为现实。目前出现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完全可以使同一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在样式、颜色、品种等方面有所区别,从而使得企业的产品能够适应与满足市场上不断变化的多样的需求。同时售前、售后服务空前发展,促使以信息咨询业等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产业结构迅速走向服务化。
第四是人口规模与结构。人口规模具有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的规定。人口数量是指一国某一时点上人口总置,质量指的是在既定的人口总量中不同的构成。在自然资源、资本数量与可利用技术既定的条件下,经济增长的速度或一定时期国民产出的增加取决于可资利用的劳动力数量。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推动其产业结构转换的起始阶段,曾经受到了劳动力不足的制约。例如美国曾依靠大量的外国移民来缓解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力不足所产生的严重制约。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劳动
力质量(劳动者身体与文化素质)起主要作用。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主要源于人力资本投资。正因如此,现代教育发展成为实现一国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基础性产业。因教育的发展所形成的对一国人力资源的开发,促进了科学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的普遍提高,从而为现代产业乃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急需的最稀缺的资源――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高级熟练工人。能否向新的或发展扩大中的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所需的劳动力,是产业结构不断演进的重要条件,劳动力中缺乏这种可移性将阻碍产业结构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第五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在开放条件下来自外部的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它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比较利益机制实现的。一般来说。各国间产品生产的相对优势的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引起进出口结构的变动。进而带动国内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变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促进了产业的国际转移。目前。各种迹象表明世界经济正处于重要的转变时期,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工程产业等,对于普通制造业、家用电子产业,则保留研究开发部分,将生产装配部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国际转移的范围也随之扩大,产业转移呈现多层次性特征。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将对国际分工格局、世界经济格局和主要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产生深远的影响。
除上述因素外,一国资本的积累程度、国际投资规模、经济机制、产业政策、历史条件、战争与和平环境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一国的产业结构。总之,上述种种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些因素可能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以至互相抵触,综合地影响和决定着现有产业结构的变化。因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讲了。
记者:我国要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必须进行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具有特定的含义和丰富的内容。它是政府制定产业蛄构政策的目标导向。胡教授。请惩谈谈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和内容。
胡立君: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是一相对的概念,它不是指产业结构水平的绝对高低,而是在国民经济效益最优的目标下,根据本国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经济发展阶段、科学技术水平、人口规模、国际经济关系等特点,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之达到与上述条件相适应的各产业协调发展的状况。
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时点上有不同的优化内容。
一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结构由不合理向合理发展的过程。即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在于产业之间内在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能力。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协调,结构的整体运行质量越高,产业结构就越合理;反之,产业结构就越不合理。
二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资源利用水平应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不断突破原有界限,从而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中朝阳产业的成长。其标志是代表产业技术水平的高效率产业部门比重不断增长,经济系统内部显示巨大的持续创新能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提供了基础,而高度化则推动产业结构在高层次上实现合理化。结构的合理化首先着眼于经济发展的近期利益,而高度化则更多地关注结构成长的未来,着眼于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因此,在产业结构优化的全过程,应把合理化与高度化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以产业结构高度化带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在产业结构合理化过程中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发展,在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中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三是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一方面是产业部门间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是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即从时间序列的产业波动性评价产业的均衡。产业的协调发展,是指产业部门、产业要素在产业发展中要协调一致。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一种比例协调的结构,意味着不存在明显的短缺、剩余产业,也不存在着瓶颈产业,各产业均能合理、有序地发展。
四是产业发展的效率。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产业发展,即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通过优化相互之间的关系,实现各产业的高效发展。可以从速度、质量和效率三个维度来考察产业发展的状况。产业发展速度表示某一产业总体规模扩张快慢,一般用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就业人数增长率等指标来衡量;产业发展的质量从更长远和更深层次来揭示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内核动力,常用技术进步率、产品的技术层次分布、单位资产的产出额等指标来衡量;产业发展的效率是表征某一产业的发展的综合性指标,可以从资源配置效率、资源利用率、技术进步与扩散度及其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效应来考察。国内外的实践表明,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与处于结构之中的各个产业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都是息息相关的。是提高产业发展效率的基本保证。
记者:对于提升我国农业、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您有那些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呢?
胡立君:今天我只能从宏观上简要地谈几点对策。我认为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优化对策主要是3点。
一是适应新形势,始终重视农业发展。农业面临自然和市场两大风险。农业生产上去很难。掉下来容易,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保持农村经济的活力。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科教兴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效益。农户经营规模小,主要带来三个问题:一是不利于采用先进技术;二是不利于进入市场;三是效益较低。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解决这三个问题开辟了现实的途径。从事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用经济手段引导农民生产。为使农民生产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企业向农户提供技术服务,不仅使小规模生产的农业解决了进入市场和采用先进技术的问题,而且使一家一户经营的农业走上了分工协作的社会化生产道路,使农民有可能分享工业和商业的利润。提高了农业的效益。
三是完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激发和维持农民积极性。为了使调动和维持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制度化,应该建立能够调动农户、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力和财力的,包括农产品价格支持项目在内的完善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应该同时建立农产品价格支持基金和农业保险基金,并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构成统一的农业风险基金,作为我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经济基础。这样结合的好处在于,该基金可以同时具备多种功能:重灾年补偿农户损失并抑制农产品价格暴涨;丰年以保护价收购过剩的农产品;平年还可以用于积累,进行自我发展。从
组织机构角度看,为了降低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成本,可行的方法是借助现有的农村基层政权、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以及农村信用社、农村供销社等组织系统,结合正在逐步建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将各自为政的多个不同系统重组。形成一套可以使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共享的统一的多功能组织机构系统。这种机构重组,由于实现了资源共享,既可以解决现有各个机构体系普遍感到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紧张的问题,更好地完成各种职能,又可以从总体上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和效果,节约国家有关行政开支,也可以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
提升我国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优化对策主要是两点:
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体发展战略应是“跟踪前沿,重点突破,引进创新”,这一战略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实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决定的。实施这一发展战略应注意以下要点:
第一,密切跟踪世界高科技发展前沿,基础领域的重大研究项目由国家投资,努力培育高技术发展的根基。但高技术发展重点始终应该是产业应用技术,特别是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和对改造传统产业有重要价值的高新技术。
第二,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既要把握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又要注重国际分工和我国比较优势的发挥,使高新技术产业真正成为促进我国产业技术结构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强劲原动力。
第三,引进高新技术必须注意消化吸收,将引进技术变成我国产业追赶世界技术水平的契机,尤其是要避免再走重复引进和“引进――引进――再引进”恶性循环的老路。
第四,高科技企业家是将高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高科技企业缺乏具有现代企业驾驭能力的企业家队伍,培养和造就大批一流素质和管理能力的企业家队伍是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最紧迫任务。
第五,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投资、高风险的特点,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提供的市场融资机制,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的运作经验,鼓励和支持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的设立和运作,使之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的“催化剂。”
二是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我国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努力的方向,但传统产业的整治则是当前我国工业发展中关系全局的大事。
第一,利用高新技术改造纺织工业。借科技体制和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东风,建立健全纺织企业的研究和开发中心,努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纺织工业科研开发机制。进一步加大更新纺织设备的力度。应用市场竞争机制促使重大纺织技术进步,重视纺织装备的技术攻关,加速成熟技术项目的推广应用。加强纺织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在职职工的专业技术教育。努力提高纺织工业科技活动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其能够适应纺织行业大规模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为纺织行业竞争力的保持和提高提供人才保证。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提升机理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4)01-0068-04
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不仅可以反映农产品区域品牌在市场中的地位和价值,同时也体现出了农产品区域品牌自身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对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提升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途径,制定提升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界定以及评价指标
(一)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界定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一种特殊的农产品品牌,与一般的农产品品牌相比,农产品区域品牌更为强调农产品所在地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及人文资源要素优势,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同时又具有准公共物品的属性。关于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涵义,目前仅有学者沈鹏熠给出了明确的界定。他认为,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是农产品区域品牌拥有区别于或领先于其他竞争农产品品牌的一种综合竞争力能力,涵盖了农产品区域品牌生长和运营环境、企业营销行为和产品市场表现等要素的总体认知和评价。
(二)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
影响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因素很多,因此,在构建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时,学者们往往会从自身的研究角度去选择不同的指标。将不同研究者的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可以发现产业集群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影响因素,足见学者们都很重视产业集群在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评价中所起到的作用。从本文的研究目的出发,笔者将产业集群这一指标细分为:集群内农业科研院所、涉农行政管理部门、农业服务机构、农业龙头企业这四个一级指标,而每一个一级指标下又包括相应的二级指标,具体来说农业科研院所涵盖农业科研院所的数量、科研人员业务能力、科研人员学历结构等二级指标;涉农行政管理部门包括行政部门的管理能力、农业产业政策及制度体系和行政部门的组织能力等二级指标;农业服务机构涵盖农业服务机构的数量、服务能力和服务覆盖领域等二级指标;农业龙头企业包括龙头企业数量、企业发展规模与速度和研究与开发能力等二级指标。上述各指标共同构成了从产业集群视角评价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二、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提升机理分析
(一)农业产业集群
农业产业集群是以企业的区域聚集为特征,从而达到规模效应的一种重要区域发展方式,它是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现象,也是提升产业结构的重要组织特征。所谓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特色人文环境,在一定区域内同绕某一主导产业的种植、养殖等大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联系密切的企业、组织、协会、科研院所等机构在区域上集中,并形成产业竞争力强势的现象。
农业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理论在农业领域的进一步延伸,是组织形态运用与农业生产结合的新模式。由于农业产业集群是以某一区域具有的农业资源禀赋为基础形成与发展的,因此,农业产业集群具有一定的地域根植性。一般来说,企业在选址时出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往往会选择资源富集靠近市场、运输成本较低的地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由此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企业往往会选择三者距离最短、运费最低的区位,此时只要集聚的效益高于集聚的成本,集聚现象必然会发生。而这样的集聚无疑也会拥有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同时,农业产业集群是以农业活动为中心,在产业集群内部不仅有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如农产品加工企业,除此之外,还有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相应服务的组织和机构,这些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企业和支撑机构南其共生性与互补性在空间上集中在一起,形成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又一显著特征。另外,在农业产业集群中,由于地理接近,企业间密切合作,可以面对面打交道,这样有利于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播,由此形成知识的溢出效应,获取“学习经济”,并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
(二)农产品区域品牌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指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以独特自然资源及长期的种植、养殖、采伐方式与加工工艺等生产的农产品为基础,经过长期的积淀而形成的被消费者所认可的,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区域农产品标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是以区域内特殊的气候、纬度、温差、土壤、水分、传统工艺、人文历史等众多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赋予了区域特色农产品天然孕育的差异性及相对的资源稀缺属性,使得该区域的农产品和其他的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独特的区域性特征,从而易于形成竞争优势。而从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农产品区域品牌是一种地域性的公共品牌由此导致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权力边界模糊,产权不明晰。从而使品牌难以逃脱“公地悲剧”的厄运。此外,农产品区域品牌往往具有广泛、持久的品牌效应,能引起消费者的从众行为,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去购买同一品牌的农产品,即产生“羊群效应”,是非常有价值的区域资源。
(三)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关系
1.两者具有相似的形成基础。从上述对农业产业集群和农产品区域品牌的阐述来看,两者的形成具有相似的基础,即都是依托于区域拥有的特色农业资源、独特的地域文化、历史及农产品加工工艺。这说明两者中的一个一旦形成,另一个的形成就会较为容易。从本文的角度来说也就意味着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更有利于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与发展。
2.农业产业集群是保护和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的重要载体。农产品区域品牌作为区域的无形资产,其自身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要依靠其所依托的有形资产来实现。国内外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表明,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最佳载体。农业产业集群一旦形成不仅能够产生强大的聚集效应,而且会致使信息流、资金流、产品流、人力流、知识流在空间的碰撞,这种碰撞不但可以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奠定物质基础,而且还可以推进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加速传播。同时,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总是伴随着管理机构的产生,这些管理机构总会制定一套有效的规则制度来惩治机会主义行为,从而最大限度维护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象和声誉;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农户和各种机构之间在利益上的相互依存和业务往来,能够有效地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发生,所以农业产业集群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来维护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是其发展的重要载体。
3.农业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是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农业产业集群尤其是发达的农业产业集群有利于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的创造。一方面,农业产业集群所产生的聚集效应强化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价值,并使得品牌价值能够以较快速度转移到产品上去,进而提升品牌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发达的农业产业集群具有一些明显的竞争优势,如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节约、专业化产业支撑体系构建难以模仿的竞争力、发达的专业市场体系、专业化的运输服务体系以及高效的知识扩散系统和合作创新的网络等等,这些竞争优势最终会成为品牌竞争优势的来源集中体现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竞争优势。
(四)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提升机理分析
如前文所述,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产品区域品牌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根据农业产业集群的界定,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机理。
1.农业科研院所。农业科研院所作为农业产业集群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为涉农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对于农产品区域品牌而言,其产品是在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或是依赖地域拥有的丰富农牧业资源而形成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要求,新品种的培育势在必行。新品种的培育不仅可以保留原有产品的优良特性,同时也能够在口感、营养等方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仅如此,新品种的形成也是区域品牌的进一步延伸与发展。
2.与农业活动相关的服务机构。农业产业集群中的农业活动服务机构主要是指为一些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及其从业人员提供各种服务的机构,如金融机构、保险机构以及提供基础设施服务的相关部门。这些机构对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提升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问接的方式来实现的即通过对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企业提供如资金支持等的服务,来进一步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而后通过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来增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竞争力。
3.涉农行政管理部门。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与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作为监督者。农业管理部门作为行政执法部门应该认真履行其作为监督者的职能。具体表现在:监督企业对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使用情况,一旦企业发生有损品牌形象的行为应给予及时纠正,必要时要进行行政处罚;监督企业的区域品牌产品的生产过程,以确保品牌产品的质量;对消费者负责对品牌未来的发展负责。第二,作为服务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适宜的商业软环境,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保障企业的合法收益;为品牌的长久发展保驾护航,实施相应的政策支持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做好品牌后续的运行及管理工作,争取确立一个品牌就保住一个品牌。
4.与农业相关的涉农企业。农业产业集群中聚集着大量与涉农企业,这些企业中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又是产业集群的主体。农产品加工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不仅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高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力量源泉。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对品牌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区域品牌产品大多是以初级产品或以原生态产品的形态进入消费市场,因而其所能占有的市场份额极其有限,如果能够对这些产品进行进一步的精深加工,就可以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进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其次,农产品加工企业尤其是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可以借助自身较强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对产品的传统生产加工工艺进行改良,使得区域品牌产品既能保留传统生产工艺带给其的特性又能融入现代元素,为不同的消费群体广为接受和信任。再次,农产品加工企业是农产品区域品牌首选的营销主体。企业是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自身拥有专业的策划团队,能够及时捕捉市场需求的变化,并作出快捷有效的反应。因此对于农产品区域品牌的营销来说,企业是最合适的营销主体。
三、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农产品区域品牌提升策略
(一)加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维护提升其竞争力
由于农产品区域品牌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其产权界定较为模糊。因此,农产品区域品牌具有明显的经济外部性和非排他性。由此导致在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过程中主体缺失问题严重,“搭便车”现象普遍存在,最终导致品牌无人维护而逐渐走向衰亡,即“公地悲剧”现象的发生。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将农产品区域品牌转化为企业品牌就显得尤为重要。转化为企业品牌,企业就成了这一品牌的经营管理主体,并承担起品牌的维护和发展的责任。由于农业产业集群所具有的农业竞争优势,必然会推动这一企业品牌的不断发展壮大。
(二)建立“政、产、学、研”互动机制,促进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健康、良性发展
农业产业集群中以农业活动为中心的大量企业和相关部门机构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相关产业的高度集中。从而为“政、产、学、研”互动机制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一机制的建立可以使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处于一种联合互动的状态,并围绕着区域品牌农产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共同制定有利于区域品牌农产品未来发展的规划及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谋求这一产品品牌的稳定长久的发展。
(三)提高农产品区域品牌资产价值,提升品牌竞争力
借助于农业产业集群内农业相关产业的高度集聚,可以为大量的农业企业提供了智力支持,从而为品牌农产品加工工艺的改良以及产品的精深加工提供了保障。进而可以提高品牌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品牌的资产价值,最终达到提升品牌竞争力的目的。随着各地区对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工作的日益重视,会不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品牌,这也就意味着这一领域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如果要在这一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只能在产品上下工夫。不仅要保证产品的质量,更要在产品形式、口味、包装等方面做足功课。针对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口味、不同阶层、不同消费者生产适应其日常消费的产品,才能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提高品牌的资产价值,进而提升品牌的竞争力。
关键词:泛资源;产业集群;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1-0065-03
一、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概念
学术界比较公认的有关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解释大体有三种观点:
1.要素观点
波特认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取决于需求状况、相关的支持产业、要素状况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者四个相互关联的因素。慕继丰(2001)等人认为企业网络可以促使企业集中并形成竞争力。蔡宁等(2002)参照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指出影响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包括群内企业协作与竞争行为、产业关联性、要素条件及需求条件四个基本决定因素,以及环境和政府两个辅助因素,这六个因素共同决定着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总的来看,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各要素的质量水平决定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强弱。
2.结构观点
横向结构观点认为产业集群是拥有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和自学习属性的网络组织。该网络组织的功能差异化程度和网络密度以及网络凝聚力、网络集中化、网络基础设施质量等构成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纵向结构观点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是三个层面竞争力的综合,其中,企业层面的竞争力来源于所有企业及其之间的关系作用;集群层面源自于集群的组织管理、联合行动、相互信任、经济外部性等的作用;国家层面来自于集群所能利用的宏观经济、政府支持行为、政策体系等的作用。持结构观的学者强调了产业集群的关系导向和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系,体现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层次性。
3.能力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可以把产业集群竞争力定义为某一产业集群在区域间的市场竞争中,有效吸引和利用资源,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首先体现在产业集群竞争力是以一个国家或区域内部“生产同类产品或可以互相替代的产品”的产业集群为主体,而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力,其次体现在它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上。能力观强调产业集群的功能导向,即强化集群与环境的关系能力,引导内部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鼓励参与市场竞争,优化集群的整体绩效,促进区域经济发 展。
综上所述,可以把产业集群竞争力定义为产业集群基于资源禀赋,通过群内企业的竞争合作以及群体协同效应整合群内资源所形成的经济竞争力以及创新能 力。
二、泛资源概念的提出与泛资源整合
周德群(1999)认为,泛资源(Pan-resource)是自然资源概念的延拓。他把泛资源定义为“对人类或非人类有用或有价值的所有组分的集合”。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科技资源、时间资源、空间资源、社会资源(如权力),并将泛资源划分为硬资源(Hard Resource)和软资源(Soft Resource)两类。兰艳泽(2002)认为,泛资源包括硬资源和软资源。硬资源主要指企业拥有的有形物质资源,诸如机器、厂房、材料等。软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市场资源、基础结构资源及知识产权资源等。可见,泛资源的提供者非常广泛,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投资人、债权人,他们主要是物质资本的提供者;②经理人、企业员工、董事会、监事会、工会,他们主要是人力资本、基础结构资源和知识产权资源的提供者;③企业的客户,他们是市场资源的提供者;④政府、社会对于企业营造良好的环境资本也起着重大作用。实际上,泛资源应定义得更为宽泛,从产业集群的资源分类角度看,可分为集群内部资源、外部资源、硬资源和软资源等。在集群内部、外部资源中,又都包括硬资源与软资源。它不仅包括了上游供应链和集群内企业内部,以及企业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还包括产业集群所在区位的能够便捷地购买到原材料或半成品,以及产业集群所能利用的泛公共设施,如交通道路、服务设施等。集群外部资源在大都数情况下,处于一种无序的混沌状态,它需要资源利用者按照一定的目标将其重新组织以便更好地利用。
综合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泛资源应定义为:以满足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和顾客的需求为目标,将产业集群内外部处于不同状态且分布不均匀的硬资源、软资源有序地重组,并转换为集群可控制或可利用的资源集,称之为泛资 源。
在集群发展过程中,应不断挖掘集群自身独有的不易被对手模仿的泛资源和进行泛资源整合,并与集群的长期战略目标完美契合,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三、泛资源整合视角下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
1.加强集群外部资源整合,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对集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外部资源短缺,应通过虚拟运作引入外部的资源,变分散资源为整体资源,变小资源为大资源,来弥补企业资源缺口,是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资源,提升集群竞争优势,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
(1)加强信用资源整合,构建良好的信用担保体系。
我国产业集群发育形成中,基本都是以家庭为主发展起来的,企业因为缺乏资金而出现了投资不足,也没有能力进行设备更新、技术研发,不能持续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由于投资不足,企业对相关产业的需求也相应萎缩,对上下游企业的带动作用因此减弱,企业间的互动创新机制发育迟缓。一旦企业因投资不足而发生衰败迹象,它会通过价值链的传递作用牵连相关企业,最终可能引发产业集群的整体退化。因此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正是促进企业成长壮大的第一推动力。集群内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通过建立区域内的信用担保体系和风险投资机制,使得那些具有良好前景的企业能够快速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促使企业成长和壮大。
(2)加强区域要素整合,改善集群发展条件。
所谓区域要素整合,是指企业集群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和时间范围内,对区域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使其在市场竞争中相互补充、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整体聚合能动效应的行为过程。区域要素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①区域资源。区域资源主要是指区域的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及劳动力等。对于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那些竞争对手无法获得或难以取得的独有资源,它是企业集群形成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②区域的区位条件。区位条件是区域经济主体行为的外部制约因素。区位不同,其人口、市场等条件也不同,企业发展的要素获取能力和产品市场状况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区位利益具有很大的差异性。③区域历史文化。区域的历史文化通过对集群内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④区域政策。作为一种协调措施,经济政策的有效实施对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尤其是外商投资环境具有重大作用。
2.实施集群内部资源整合,提升集群竞争力
(1)加强科技资源整合,提升集群科技竞争能力。
我国产业集群多为传统产业的小企业的聚集,集群内的企业虽然通过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等不同方式进行技术创新,增强了企业竞争优势,提高了集群竞争力,但是,由于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足以保障持续进行技术创新的资金和研发力量,加上集群内缺少科技人才,造成推动技术创新的力量十分有限。因此,依托集群产业特征,集聚整合集群内和集群外社会科技资源,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根本,重在解决集群内企业发展中的现实技术需求和公共技术难题,搭建集群技术服务平台,能有效地提高企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 力。
(2)实施集群品牌聚合,提高集群竞争力。
品牌聚合实际上是两个相互关联的过程――从品牌集群到品牌整合的过程。因此,产业集群的品牌聚合效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品牌集群效应。当产业集群进入成长期后,在地理上集中的大量成员企业,迫于市场竞争的需要,会形成企业品牌的集聚和集群品牌链,从而带来三大效应:首先是市场选择效应,众多的(最终产品)品牌高密度地集聚在一起,可以给顾客提供更多的选择,降低交易成本。其次是区位品牌形象效应,大量成员企业的品牌经营活动,势必支撑起产业集群的区位品牌,提高其知名度与美誉度。反过来又会增强顾客对群内企业品牌的认知与信任,减少市场推广费用,分摊市场运作风险。最后是学习效应,众多品牌的集聚,使得相互之间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局面,除了可以改善学习效益、增强技术溢出效果,还可以不断提高品牌的质量,通过内部竞争提升整体竞争能力。二是品牌整合效应。企业集群进入成熟期后,主导品牌或区位品牌的影响力日盛,使得企业集群可以在品牌集群的基础上,借助品牌的聚合、协调功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原有的品牌价值链按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协同竞争的原则进行优化整合,使其成为辐射能力、市场开拓能力更强的品牌体系,进而实现对核心能力、竞争优势的整 合。
四、小结
以产业集群资源为视角的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还很少,本文只是做了粗浅的分析,关于产业集群泛资源的内涵和外延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单位:王晔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天津财经大学企业管理博士后流动站
罗永泰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恒江,陈继祥.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研究,2004,(10):2-9.
>> 新媒体语境下的品牌传播 浅析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伦理困境及其对策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传播特征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热词传播 新媒体语境下的全球传播初探 新媒体语境下的戏曲传播论略 新媒体语境下徽州木雕艺术的文化传播 论新媒体语境下的孝文化传播 新媒体语境下科普传播的新发展 新媒体语境下的航天科普传播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对危机事件的理性解码 媒介融合语境下主流媒体的危机传播探析 数字传播语境下的“全媒体广告营销”模式 新媒体语境下博物馆文化传播 新媒体语境下农村文化传播路径探析 新媒体语境下少民族文化传播 新媒体语境下政府公共形象传播转型 新媒体语境下医院危机事件应对策略 新媒体语境下的旅游目的地品牌传播路径构建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传播的挑战与应对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雷希颖.加多宝侮辱事件应自己反思[EB/OL].内蒙新闻网,.
[3]陆纯皓.中国食品企业危机管理[D].复旦大学,2009.
[4]皮埃尔・布尔迪厄著.许钧译.关于电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5]Benoit, W. L. Image repair discourse and crisis communication[J]. Public Relations Review,1997(23).
[6]媒体人怎么看,加多宝“多谢大V行动”的失败[EB/OL].微口网,http:///v/fc3641?source=qrcode.
[7]胡百精.危机传播管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产业集群战略;核心竞争力;“西部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F12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3-0022-04
引言
学术上对于产业集群的研究,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即定义、经济效果、形成机制和政策启示。产业集群战略是目前学术界集群研究的前沿之一。通过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培育和促进产业的集群化,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地区)发展经济,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方式,尤其是对于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思路。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集群战略研究的基础上,将产业集群战略与构筑区域核心竞争力相结合,提出内蒙古“西部经济区”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战略举措,为内蒙古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一、内蒙古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
(一)产业集群概念的泛化
根据王辑慈对产业集群的解读,在发展中国家,常把在一定地理区域内“扎堆”的企业集聚体(不论它们之间是否合作)都称为集群。由于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中小企业集聚现象并不具备创新性产业集群的特征,产业集群概念的泛化也是理所当然。在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中,鉴于泛化的集群概念,集群可分为两类:基于创新的集群和基于低成本的集群。因此,泛化的集群概念既包括基于低成本而创新不足的企业群居现象,也包括大企业为核心的集群和非产业的集群(即知识集群和技术集群)。本文所指的产业集群是基于产业集群概念的泛化。
(二)内蒙古产业集群的状况分类
本文结合Michael Allbu(1997)及其他学者的成果,在借鉴国内外产业集群生成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的资源特点和产业结构现状,基于市场导向和协作方式将内蒙古产业集群分为四类,即手工艺/传统工业产业群、以资源优势为支撑的产业集群、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的产业集群、基于龙头企业的工业中心,如图1所示。
(三)内蒙古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
内蒙古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既有创新的集群,又有基于低成本的集群。内蒙古工业无论是在空间布局上,还是在产业配套上,都呈现出了集群化发展趋势,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对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十一五”期间内蒙古重点发展的“六大优势产业”是:能源工业、重化工业、冶金工业、装备制造业、农畜产品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内蒙古日报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区工业增加值3799亿元,是2000年484亿元的近8倍,其中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0%以上。内蒙古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产业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内蒙古创新集群的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全面提升。人民日报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增速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年均增长18%,到2009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888美元,居全国第7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4%,城市化率达53.4%。内蒙古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内蒙古经济的“龙脉”,以发展产业集群为战略导向将会有效地促进“西部经济区”产业集群引致的区域集群经济的形成。
目前,内蒙古提出以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下文简称呼包鄂)为核心,辐射带动乌兰察布、巴彦淖尔、乌海和阿拉善4个盟市,改变过于分散的局面,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重点园区集中,园区向沿黄河和沿交通干线地区集中,农牧业向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集中,打造内蒙古“西部经济区”。区域内7个盟市经济总量、地方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均占的70%左右,人均生产总值是全区平均水平的1.64倍,内蒙古69%的电力装机容量、79%的炼钢和50%的有色金属以及绝大部分的煤化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建材等行业都集中在这里。这一区域也是国家“呼包鄂榆(榆林)”重点开发区、“呼包银(银川)”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涵义
关于区域核心竞争力,不同的学者对其定义是不同的。本文在结合众多学者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的范畴,属于经济学范畴,是现代区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过程中所独特的、现实的竞争力,在资源配置、产品提供、市场占有、财富创造等方面所具有动态优势能力,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支持。
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是区域对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提高的动态优势能力,所以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及其竞争力的强弱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这两个“效率”。“配置效率”取决于要素资源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流动重组的状态,而“生产效率”则反映了现有资源投入的产出状况。配置效率的高低决定于不同效率部门要素的可流动性和信息的完全程度,这是由制度决定的。在配置效率提高受到约束的条件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另一层面,即提高要素的生产效率就显得更为重要,而要素生产效率能否得到提高,更多地取决于技术的和产业的层面,它根植于区域的微观经济基础,由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区域产业结构体现出来。
三、产业集群战略提升内蒙古“西部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内在机理
产业集群研究的主要流派之一战略管理学派(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认为,国家竞争优势的获得,关键在于产业的竞争,而产业的发展往往是在国内几个区域内形成了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发展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推动力。
产业集群是产业与区域的有效结合,它通过众多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机构的空间集聚、分工协作而产生并释放出资源集聚效应、知识溢出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区域品牌效应、创新激励效应等,最终将综合体现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效应,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通过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树立区域统筹理念,强化区域性合作,突出优势,资源共享,利益共享,错位发展,协调发展,是有效提升内蒙古“西部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产业集群战略对于提升内蒙古“西部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内在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有利于促进要素资源向“西部经济区”集聚
按照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生产要素是决定一国在某一产业竞争中获胜关键的条件。根据产生机制和所起作用,生产要素又可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等要素,基本要素是指一国先天拥有的或不需要太大代价便能得到的要素,如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非熟练劳动力等;高等要素是指必须通过长期投资和培育才能创造出的要素,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高质量的知识
资源、熟练工人、资本等决定竞争优势的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基本要素的需求减少而且其可获得性较高,依靠基本要素获得的竞争优势难以持久,而高等要素才是相对稀缺的,才是竞争优势的长远来源,直接影响到区域产业的竞争力。
产业集群战略更多的是强调“内生式”发展,“西部经济区”要依托优势产业和特色要素发展“内生式”的产业集群,一旦集群成形,产业配套环境优良,集群的资源集聚效应就会显现,就会吸引与区域内产业有直接关联的高等要素,如人力资本、知识资源、熟练工人、资本等决定竞争优势的因素吸纳到集群中,增强集群发展后劲。随着区域内集群竞争优势的显现,将会间接吸引一些与区域内产业有间接关联的生产要素,区域持续发展的要素资源将会更加充裕。
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金融资本的限制。目前,内蒙古企业缺乏金融资本的保障主要表现在集群内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集群企业缺乏金融资本的保障,使产业资本无法有效地聚集要素资源,直接影响到“西部经济区”竞争力的形成。通过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有利于吸引区域内外众多民间、企业、国外的资本向“西部经济区”集聚,从而促进其产业集群发展和升级。
(二)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将促进“西部经济区”创新活动,驱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构建了集群内的企业竞争与合作,分工与协作的关系,而且促使企业间易形成互动性的关联,由这种互动形成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将促成创新簇群和创新网络的形成,使集群形成的区域具有学习性和创造性的特征。
创新能力不足是目前制约内蒙古产业集群发展和升级的重要因素,产业集群战略的实施将加速“西部经济区”创新网络的形成,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市场和层级组织的中间性组织形式,各种创新之间往往存在着普遍的“技术联结”,在网络中知识、信息和资源水平地、双向地、交互地传播,拓展了产业集群内企业获取知识、信息和资源的来源;二是集群内企业为了获得持续的动态竞争优势,必须向上、下游组织开放并结成网络,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而实现的学习机制,促进区域的知识创新;三是网络使得创新的技术更容易扩散和转移,降低了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提高了创新的效率和成功率。
(三)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和推进区域内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推进新型工业化、解决就业、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通过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将会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扩散效应,有利于实现内蒙古“西部经济区”到2015年城镇化率从2009年的57%提高到65%的目标。
产业集群的扩散效应是指随着产业集群的深化发展会导致集群规模不断扩大,在空间上不断拓展,将周围欠发达地区纳入其中,推动邻近地区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的扩散效应促使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有利于收入在区域内的再分配,从而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和推动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同时,这种扩散效应对于增加政府税收、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以及区域的稳定发展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实践表明,除了一些政府主导的专业性开发园区作为地区产业集聚的载体,我国绝大多数产业集群是在农村或小城镇自发兴起的,这些区域通过发展优势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扩散效应使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区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凸现区域品牌效应,从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四)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将促进“西部经济区”的区域品牌建设
区域品牌建立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之上,但与产业集群不同,它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级形态。通过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有利于区域品牌形成、传播及维护,会对集群内的企业或产品产生晕轮效应或声誉倍增效应,促进“西部经济区”的区域品牌建设,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产业集群是区域品牌形成的原动力。集群内大量相互关联的企业及机构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协作而结成本地化网络,这样既可以加强集体效率,克服市场交易的分散性和不确定性风险,避免层级制企业的低效率。第二,产业集群是区域品牌传播的加速器。区域内集群企业可以通过建立集群的区域整体品牌,加强营销网络取得协同效应,营造市场区位优势,从而获得更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第三,产业集群有利于区域品牌的维护。产业集群在规避“柠檬”问题,制造和传播“正的市场信息”等方面能够有效维护区域品牌。此外,由于区域产业优势造就了区域品牌,地方政府将在技术服务平台、金融服务、行业协会、专业培训、专业市场和现代物流业等相关中介服务体系等方面的积极扶持,能够有效延长区域品牌的生命周期,扩大区域品牌效应。
四、以产业集群战略为导向构筑内蒙古“西部经济区”核心竞争力
(一)以优势产业集群为核心打造区域集群经济的战略举措
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以遵循比较优势为前提,充分利用区域现有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在违背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战略下,一个区域将难以出现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产业簇群。此外,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往往同时作用于一个区域产业的发展,要构筑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关键取决于区域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因此,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突出比较优势,发展竞争优势,促使区域优势产业向集群化方向转变,逐步形成区域所特有的具有持续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对于许多区域来说,区域优势产业的竞争能力的形成要充分深入分析和发展价值链的重要环节,促进具有优势产业的升级,而不是把打造区域产业链条看做是区域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和“主脉”。
考察西方发达国家典型的产业集群,发现其除了有反映灵敏的经济基础支持外,必然包括出口导向的企业(指其产品主要销往区域之外)、相关性和支持性企业,后者为产业集群提供部件、原料和服务。由此形成的集群经济是区域产业组织制度的一种创新,其架构如图2所示。集群经济的形成,并不是企业在地理上的简单集中,而在更大程度上是一个经济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或产业网络,包括以产业价值链分工为主导的关联,企业间的竞争、合作互动的关联以及生产要素的共享、互补等,并由此而产生经济体内部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总之,这种特殊的产业组织创新制度,是区域产业集群形成持久竞争力的根本源泉。需要指出的是,核心的主导产业与相关性和支持性产业协同作用、耦合而成的产业集群是建立在市场竞争基础上的。
因此,内蒙古“西部经济区”集群经济的形成不能完全依靠政府在短期内通过强制手段建立起集群经济,但要依托其区域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识别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制约因素,需要尽快培育和打造新的支柱产业,并进行政府行为创新乃至制度创新来加以扶持与促进。
(二)以重点工业园区为载体打造国家产业基地的战略举措
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在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看都是不同
的,前者主要是内力驱动,而后者是外力驱动。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协调发展,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对于工业园区来讲,产业集群是一种系统性发展理念,必须以产业联系为出发点,科学进行园区产业定位,并以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发展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为目标。为实行产业联系促进战略,工业园区需要借助产业集群战略予以调整,避免园区产业“集而不聚”,由此突出工业园区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通过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将有利于实现内蒙古“西部经济区”的目标――优化产业布局,到2015年19个重点产业集中区、园区增加值由现在占西部的48%左右提高到70%左右。
根据建设“西部经济区”的要求,内蒙古以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经济总量扩大和民生改善为目标进行产业定位,主要围绕建设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新型化工、有色金属加工、稀土新材料和绿色农畜产品加21"五大基地”展开,同时,打造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冶金和装备制造业基地以及内蒙古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牧业基地。“西部经济区”在产业布局上以沿黄沿线9个工业集中区和10个重点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构筑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的产业发展带,沿黄沿线产业带要坚持“靠城不入城、沿黄不入黄”,工业园区要靠近城镇布局,又保持适当距离;能源重化工等高耗水项目要围绕黄河沿线集中布局,但新建项目不准新增设排污口和增加排污量。
(三)以国际化经营战略为重要路径提升区域内产业集群国际化水平的战略举措
迈克尔・波特指出:“当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性很显著时,它本身也隐含着自我崩溃的因子。当竞争者衰退或客户需求不再挑剔时,地域化的产业集群往往向内看、呈与大环境隔离的趋势,假如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但彼此依赖程度很高时,这个问题会更加恶化。”“最脆弱的产业集群内部多半缺少国际化战略,也没有国际分工行动。”而“即使产业集群正在解体,那些原本就面对激烈竞争、具有国际观和国际客户的产业,往往可以避开这种骨牌效应。”因此,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是构建“西部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国际化水平是维系“西部经济区”产业集群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促进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区域之间的产业网络联结、协作和互动,对于提升区域内产业集群国际化水平非常关键,如美国的“硅谷”、台湾新竹、广东东莞等产业集群之间的协作与创新网络联结,推动着各自区域经济的发展。换言之,当今不同区域的产业集群已经不同程度地融入全球价值链中,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区域对外开放,并沿着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价值链上形成一个开放的系统。因此,提高“西部经济区”产业集群的国际化程度是避免其产业集群萎缩、衰退和解体,提升其产业集群效率和经济效果,推动构筑其核心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创新与发展模式研究”(08XMZ048)。
参考文献:
[1]顾强,中国产业集群[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吴学花,杨蕙馨,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10)
[4]谯薇,梁剑,西部地区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7,(02):176
[5]黄建康,产业集群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6]七盟市大一统,内蒙古打造“西部经济区”[N],内蒙古日报,2010-08-24(9)
【关键词】高校 心理贫困 心理帮扶
经济困难学生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 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都关注的热点问题。据“中国扶贫基金会”统计, 目前全国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比例占20%, 特困生占8% 。心理健康调查发现, 经济困难成为继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之后排在第五位的压力源, 成为亟待高校学生工作关注的问题。
一、现行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中的问题
(一)重物质解困,轻思想育人;重经济资助,轻精神关爱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是一个结构性问题:经济困难无法接受优质教育能力、素质欠缺自助、自救能力差经济困难,构成了贫困循环。这种循环的根源主要表现在经济上,因此,高校也把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的着眼点放在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上,强调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机制,完善“ 奖、助、贷、补、减、免 ”资助体系。反之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关爱却相对较少,忽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性化人格品德、素质的培养,忽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投入,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很难得到校方精神上的关爱。
(二)重外部救助,轻自助教育
物质和经济的资助都是一种外部救助形式,主要依赖内补和外援。在现有的救助体系下,高校基本能实现 “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但高校对贫困学生的自助教育却甚少,造成部分贫困学生过多地依赖学校补助和社会援助,滋生了 “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不利于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心理上的自卑、自闭
能考上大学的贫困生,在家乡是众人注目的对象,进入大学后,在家境优越的孩子面前,原本没在意的“贫困”二字就显得特别刺眼,这种矛盾敏感的心态调整不好,就易导致自卑。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多半表现为心境消沉,不愿谈吐,很少交往,拒绝在公众场合露面等,消极对待人生,使整个人生带有浓重的灰色调。
(二)渴望交往与自我封闭的冲突
有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往往以自我封闭等方式逃避交往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尊严。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不适应主要表现为:①认知障碍。不和别人交往,或只与自己认为 “适合” 交往的人交往,在认识评价人的过程中常常带有主观极端简单化的倾向;②情绪障碍。对人和社会的认识极易受情绪波动的影响,在交往中甚至可能对别人的善意产生怀疑、厌恶、不高兴、恐惧等影响正常交往的情绪障碍;③人格障碍。 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心理,又由于自我评价的偏差,在人际交往中表现的自卑、退缩、怯懦,言行谨小慎微,易于否定他人。
(三)拒绝帮助与实际需要的冲突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比较刻苦,都有不服输的好品质,他们的生活和年龄又决定了他们对经济、 情感有强烈的需求,但过分的好强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压力,内心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易受到挫折打击。
三、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帮扶
经济困难学生已成为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高校做好贫困生工作,应以“经济解困”为前提,通过有效的心理服务,积极的思想教育,确保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做到“贫而不困” “贫而不短”“贫而不怨”。
(一)情境关爱
所谓情境关爱,即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校和社会环境,促进困难学生个人情绪的良性发展。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夏克特提出的“情绪三说”, 困难学生之所以贫困,除贫困的动因外,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困难学生的情绪和心理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和制约,因此,需要营造一个关爱贫困学生的人性化环境,从而实现人文关怀。要为关爱贫困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充分体现“人本性、 情感性 、创造性 ”,通过“爱心、 暖心、 用心”“ 三心”工程搭建困难学生关爱体系,积极营造帮贫助困的良好校园氛围;要着力营造尊重困难学生人格,维护困难学生权益,关爱困难学生成长的生活氛围。
(二)加强困难大学生的自信心教育
教育困难学生要努力发挥潜能,抓住有利机遇努力奋斗,从活在别人的眼睛里解放出来,真正了解自己,合理定位,重建自信。
(三)加强宣泄心理教育
困难学生具有的紧张焦虑和不愉快的情绪,往往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给予困难学生及时的心理疏导,通过交谈等方式,开启他们的心扉,帮助他们自由的、正确的宣泄不良情感。
总之,高校在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中,要善于识别长短,精于短中见长,扬长避短,做到长短互补,通过对贫困生实施人文关怀,营造出平等、关爱、理解、尊重的良好氛围,使贫困生在享受尊重和关怀的同时健康成长,从而实现贫困生工作“存水量”的最高值。
【参考文献】
[1]邓硕宁等. 大一新生中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社会支持和自我价值感之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
[2]王华.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探析[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7(12).
一 重视绪论部分,上好专业第一课
职业中学的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都是从零开始。大家学习了近十年的语数外,突然接触一门从未接触过的专业课,可以说,绝大多数同学都是怀着既好奇、新鲜又想认真学好专业课的心态来学习的,所以,当学生打开崭新的书本,从绪论开始入门,学习新课时,都会听得格外认真,希望学到知识,了解和语数外不同的专业课,那么,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讲解绪论时,运用更多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观看模型等,让学生对这一专业乃至农业学科产生更直观形象的印象,也可以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和自然中一些有趣的现象对学生进行诱导思考,比如:为什么树叶是绿的、花朵是五颜六色的、为什么炎热的中午不能给植物浇水等,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在一起探讨和提问,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如果能做到这些,学生在学习中首先克服了畏难情绪,那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有了好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也为学生以后学习另外两门理论性更强的专业课奠定了基础。
二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作为一门综合性、基础性学科,植物生产与环境讲解的知识点大多为基础性的,需要牢记,才能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另外知识相互之间的联系也较密切,内容多而范围广,可以说,上到天文,下到地理,都有涉及。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学生很快就会被大量的名词解释、苍白的书本知识湮没,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减弱,对学生今
后的学习百害而无一利,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保持良好的积极性。比如在讲到“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时,可以采用开放式教学,先带领学生在校园内或实训基地,采集各种形状的植物叶片,甚至拔一些草本植物的根、茎,然后结合书本,让学生讨论、归纳根、茎、叶的形态,教师只作为一个听众,记录一些典型的问题,但是不当堂课给予评价,给学生留下悬念。通过这种开放式的户外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鼓励了学生课后自己去书本寻找答案,进行更好的归纳总结。
三 成立兴趣小组,实现项目式教学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后有许多有趣的实验,在学习新课时,穿插实验,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第三章土壤水分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自学相关内容,然后对此内容进行整理与总结,引导学生利用前面所学内容,成立若干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步骤,利用周末休息的时间,调查当地土壤的质地类型、测取土壤的容重及土壤含水量,进而算出该土壤是否需要灌水及灌水量多少,实验做完后进行结果分析及讨论。这些实验程序设计、过程操作及讨论、总结,以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通过这种项目式实验,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不但牢牢掌握了知识,并且和农业生产联系起来,学以致用,更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效果,能把抽象的理论简化、具体化。而植物生产这一门科目教学内容学科跨度较大,仅靠老师一张嘴、一块黑板,很难将一些抽象复杂的理论性知识讲解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教学,就很好地补充了纯理论教学的不足。通过多媒体教学,极大地扩充了教学的信息量。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补充大量相关材料,为学生提供传统课堂无法比拟的信息接收量,进而提高学习广度和深度。多媒体的交互性不仅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生动了教学过程,同时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真正的“人机对话”,学生能以自己感兴趣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讲到土壤胶体的阳离子交换时,通过动画可以直观形象地模拟阳离子交换过程,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增强实用功能使这一抽象问题变得具体而形象化。例如在讲授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利用动画展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能量葡萄糖在能量的作用下,先进行糖酵解,随后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变成二氧化碳,并放出能量的过程,这样,虽然我们不能用肉眼看到呼吸作用的进行,但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同学们清楚地掌握了呼吸作用的两步走过程。画面生动形象,老师稍加提点启发,学生便能掌握。运用多媒体授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另外,还可以利用影像资料充分展示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以新奇的感觉,从而萌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五 转变传统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主导地位
在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熏陶下,我国传统型的师生关系往往是教师满堂灌,老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要做的就是记好笔记,记下重难点,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体现。但是,在新时期,特别是在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职业教育学校,教师要焕发出新的教学生命,必须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和定位,从两个方面转变角色,改变原有的思维定式,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一是明确教师应是指路人而不是领路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作为教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教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不一定需要教师将每一个知识点都掰碎嚼烂喂给学生,而是要求教师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加以指导。二是教师不是全才,在信息密集、网络无处不在的今天,教师的知识储备并不一定多于学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机会接触新鲜事物,学到老师所不知道的东西,教师与学生之间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问题,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有可能走在学生的前面。课堂教学应该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
六 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优化完善评价体系
传统教学以考查书本知识的闭卷笔试为主。考试内容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往往轻视技能所占的比例,这样易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为应试而学的习惯,不利于能力的培养。中职教育应注重把实践考核与书面考试相结合,理论考试中增加常见实验题、技能题的考核,检验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考核的重点在于技能的考核,考查学生对农业技能的掌握、熟练情况。对平时成绩的评定也不再局限于出勤率或作业,可根据学生平时在生产实践中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能力和在操作中学习知识的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如学习“植物生产与合理施肥”这一章节时,教师带学生下农田,了解尿素、磷肥这些常用的化肥,几个平时课堂成绩一般的学生能主动和生产基地负责人交流,并下田操作,在操作中就把相应的肥料的性质和缺素症状记住了,达到了死记硬背所不能达到的效果,真正实现能力的培养,提高专业素质。如果对这样的学生,用传统的评价体系,不一定是老师眼中的学生,但在实践中,这就是表现优秀的好学生。职校学生的成绩,应该是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更突出技能和能力。
关键词:珠三角;产业竞争力;提升战略;钻石模型;广东产业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124-01
1 产业竞争力的内涵与体系
第一,生产要素。即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生产要素分为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两类。初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先天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等。高级要素则是指社会和个人通过投资和发展而创造的因素。一个国家若要取得竞争优势,高级要素远比初级要素重要。
第二,需求条件。国内需求条件影响如下:一是本国市场上有关产业的产品需求若大于海外市场,则拥有规模经济,有利于该国建立该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二是若本国市场消费者需求层次高,则对相关产业取得国际竞争优势有利。三是如果本国需求具有超前性,为它服务的本国厂商也就相应地走在了世界其他厂商的前面。
第三,相关及支持产业。即与企业有关联的产业和供应商的竞争力。一个企业的经营要通过合作、适时生产和信息交流与众多的相关企业和产业保持联系,并从中获得和保持竞争力。一个国家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国内获得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支持。
第四,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即一国国内支配企业创建、组织和管理的条件。各类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所面临的各种外部环境。此外,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对该国产业取得国际竞争优势有重大影响。国内市场的高度竞争会迫使企业改进技术和进行创新,从而有利于该国国际竞争优势地位的确立。
除以上因素外,机遇和政府的作用,对形成该国的国际竞争地位也起辅助作用。以上因素共同发生作用,促进或阻碍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优势的形成。
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珠三角产业竞争力体系的优势与劣势。(2)实证分析珠三角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3)综合归纳珠三角产业竞争力体系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珠三角产业竞争力提升战略。
3 珠三角产业竞争力体系的优势与劣势
3.1 珠三角产业竞争力体系的优势
第一,从生产要素看,主要优势是投资增速快。2008年,珠三角固定资产投资5296.80亿元,比2000年增长1.24倍,年均增长17.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787.87亿元,年均增长27.8%;更新改造投资567.22亿元,年均增长17.8%。
第二,从需求条件看,主要优势是市场规模大。2008年,珠三角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30亿元,比2000年增长1倍以上,年均增长15.1%。全省亿元市场有逾四分之三落户珠三角,2008年珠三角共有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219个,占全省亿元市场个数(282个)的77.7%,比重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第三,从相关产业及支持产业看,主要优势是产业链条长。“十一五”时期,珠三角工业产出进一步向技术要求高及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相对长的行业集中。从行业看,主导产业科技含量高,信息产业比重大,主营业务收入上千亿元的大类行业有7个;从产品产量看,2008年纳入统计的359种主要产品产量中,珠三角有189种产品产量,占全省90%以上。
第四,从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看,主要优势是龙头企业多。在全省企业50强中,珠三角工业企业(集团)占39个;在全省工业企业50强中,珠三角占47个,其中广州16个,深圳20个。
3.2 珠三角产业竞争力体系的劣势
第一,从生产要素看,主要劣势是生产要素成本升高。一是自然资源严重不足。2008年,珠三角每平方公里承载的GDP达到4331万元,是全省(1248万元)的3.5倍。珠三角土地面积仅有4.17万平方公里,目前可供开发的土地相当有限。同时,国际原油、煤炭和矿石资源价格持续飞涨,珠三角产业发展面临严重的资源制约。二是劳动力出现紧缺。2004年,珠三角出现了“民工荒”现象,此后民工短缺现象在部分地区时有发生。三是技术研发水平不高。目前,珠三角的技术研发还是以外观设计为主,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不多。
第三,从需求条件看,主要劣势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2007年,珠三角第一层次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4.6%,高出第二层次(11.1%)3.5个百分点。而香港第二层次比重为25.6%,高于珠三角14.5个百分点;韩国第二层次比重为18.6%,高于珠三角7.5个百分点。说明珠三角珠三角第三产业仍以第一层次为主,发展进程明显滞后。
第三,从相关产业及支持产业看,主要劣势是产业结构重复。作为珠三角增长极,广州和深圳除了在金融、汽车、成套设备制造和石油等产业拥有一定的领先优势外,其他产业与佛山、东莞、中山、珠海等城市基本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从工业行业完成产值情况看,在排在前10位的主要工业大类中,广州、深圳与珠三角其他主要城市的同构率也高达60%。产业结构雷同成为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最大难点和障碍。
第四,从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看,主要劣势是企
业产能利用率低。2008年,珠三角主要的家电、电子产品,如家用电冰箱、移动电话机、电子计算机的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仅为52.0%、51.0%和57.81%。4 从广东产业结构优化看珠三角产业竞争力提升战略
4.1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产业升级战略
产业升级战略要点如下:一是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航天航空等新兴产业。二是围绕广东省工业9大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点领域,攻克一批对产业升级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创新优势的技术标准,整体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内在质量。三是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重点大型高技术企业,促进中小高技术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四是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信息、现代生物等高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发展使用新材料、新能源,进一步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与装备水平。五是壮大高技术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聚,建设好广州、珠海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深圳国家软件出口基地、珠江三角洲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促进珠三角电子信息、软件以及生物等新兴产业的集聚快速发展。六是推进高技术产业的区域协调和梯度发展,形成以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为龙头,以高技术产业集群为重点,以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为骨干,带动东西两翼和山区加快发展的梯度发展格局。
4.2 以高层次服务为重点的市场培育战略
一是大力发展金融产业。鼓励金融服务创新,稳步发展综合类、衍生类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机构的效益。着力加快中心城市金融业发展,高标准规划建设广州、深圳金融商务区,增强区域金融中心的辐射带动功能。二是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物流业和会展业等生产服务业。围绕广州、深圳两个中心城市,合理整合物流资源;加大物流市场开放力度,推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加快发展具有产业和区域特色的会展业,以广交会、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和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等会展整合区域会展资源。
4.3 以地区产业结构为载体的产业协调战略
合理利用港口和资源条件,大力发展广州南沙、广州花都-白云、珠海西部地区-江门银洲湖、惠州惠阳-大亚湾等四大临港基础产业聚集区和重型装备制造业聚集区,鼓励广州东部地区、佛山三水、江门开平、东莞虎门港区、肇庆高要等地区重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推进区域产业结构的重型化调整。三是充分发挥“脊梁”地区中心城市的教育、科研能力,集中培育珠江口湾区中部、东岸和西岸的四大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鼓励肇庆大旺、惠州仲恺高新区等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四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强粤港澳海港、机场联运,整合区域物流资源,按照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的布局模式,打造国际化物流体系。
4.4 以技术密集型企业为方向的企业转型战略
一是构建完善的产业技术自主创新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开放共享、协调有序的产业技术自主创新推动机制。三是进一步完善鼓励创新发展、保障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体系。四是实现重点支柱产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有新突破;五是培育一批自主创新重点企业,充分发挥自主创新重点地区的作用。六是建设一支能满足自主创新要求的科技人才队伍。
【关键词】黄河;淤背固堤;生产;问题;解决
中图分类号: TV882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黄河淤背固堤生产是黄河维护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保持黄河能够安全、稳定运行的必由之路。所以,要尽量避免黄河淤背固堤生产中出现问题。
二、黄河淤背固堤工程的实施与问题的提出
黄河淤背固堤是通过大型泥浆泵将黄河河道内的土方通过泥浆的形式输送到大堤的背河,从而加大原有大堤的防洪标准。淤背固堤工程是通过若干个标段实施的,而每个标段又由若干条围堰分割成若干个淤区。然而每个标段、每个淤区因不同的基础、土质、淤积厚度等产生不同的沉降,这样就使标段之间,淤区之间出现不均匀沉降,造成结合部出现裂缝。另外,淤背工程高达5~10m,较大的土压力、水压力和长期受水的饱和浸泡对原有大堤也产生较大的影响。
为了顺利实施黄河淤背固堤工程,加快标准化堤防建设,急需解决以下问题:
1、基础土质的密实度与沉降的变化关系;
2、淤区土质稳定与时间的关系,即放淤后需多长时间的稳定期,才能进行下一层淤积;
3、淤背后对原有大堤究竟产生多大影响,是否影响标准化堤防的建设及防洪标准。要解决这些问题,在淤背固堤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进行沉降监测。这样也能及时地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实施监控,为管理部门、决策部门和设计部门提供不均匀沉降问题的解决办案。
三、淤背固堤的方式
淤背固堤可分为自流放淤和机械放淤。
自流放淤是利用黄河为悬河和水流含沙量高的特点,用引水涵闸从黄河中引取高含沙量的黄河水,使之在大堤以外进行沉沙。其优点是黄河水可以自流到大堤以外,无需消耗动力。但也存在着如下缺点:一是引水引沙受引水建筑物和黄河来水来沙条件的限制,难以连续不断的实施;二是只能对背河的低洼地区放淤,当地面抬高以后,自流就会受到限制;三是黄河水的自然含沙量在大部分时间内都不可能很高,在沉沙以后,需要处理大量的排水。因此,要将黄河大堤淤背加固到足够高度,单靠自流放淤难以实现。
机淤放淤固堤是采用机械设备在黄河河道中挖沙,利用水力管道输送至大堤背河侧沉沙。淤自流放淤相比虽然需要使用一定和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但却明显的优点:一是可以按照设计连续实施,常年施工,受大河的来水来沙条件限制较小;二是通过技术措施可以取得很高的含沙量,从而减少了放淤以后的排水量;三是施工机械可以灵活移动,不受引水建筑物的影响。为此,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黄河职工根据黄河多泥沙的特点,自制了简易冲吸式挖泥船,利用高压水流破坏河床土体,形成泥浆,再利用水力管道输送原理,将含有大量泥沙的泥浆输送至黄河大堤背河进行沉放,将黄河大堤加宽50~100m。这种加固大堤的方式,黄河职工称之为“机械淤背固堤”,又简称“机淤固堤”。该项目1978年获国家科技大会奖,此后,在黄河下游的淤背固堤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黄河上的机械淤背固堤,是从使用简易冲吸挖泥船开始的。通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发展到挖泥船、水力冲挖机组、组合机泵等多种机械并举。但无论采用何种机械,都是从黄河河道中取沙,利用水流的挟沙特性和水力管道的输送能力输送至大堤背河侧沉放。
四、黄河淤背固堤主要生产环节
机械淤背固堤的主要生产环节包括造浆、泥沙输送和泥沙沉放。这三个环节构成了淤背固堤的生产全过程,缺一不可,而且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对系统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造浆、输送和沉放称之为机械淤背固堤的三部曲。
造浆,就是将已经沉积的固体泥沙与水混合,形成可以流动的泥浆,为水力输送泥沙创造条件,以便通过抽取泥浆的手段达到取土的目的。
输送,就是将制造的泥浆输送到设计的地点。黄河下游的机械淤背固堤主要是采用泥浆和水力管道进行有压输送。在输送距离较近时,一般采用单级泵输送;在排距较远,单级泵输送困难时,需要进行接力输送(加设加力站点的形式)。
沉放,就是按照设计将泥沙沉放到指定地点,达到加固黄河大堤的效果,这是淤背固堤工程的最终目的。通过水力管道输送到大堤背河侧的是泥浆,泥沙沉放需要将泥浆中的水与泥沙进行分离,将水排走,将泥沙按照工程设计进行堆放。此外,由于在河道内挖取的泥沙颗粒较粗,多为粉沙和粉细沙,遇风雨天气易产生风沙和水土流失,所以,沉放这一环节也包括对淤背体的防护,即在沉沙达到一定程度以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持工程的完整性和耐久性,达到设计要求。
五、淤背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1、挖泥船生产含沙量偏低
多年来,简易吸泥船生产以冲吸沙性土为主。该土质易获得较高的含沙量,但实际生产中的含沙量并不是太高,多为300~400kg/m3,低的仅200kg/m3左右,能达到或超过500kg/m3的不多。分析其原因,主要还在于吸泥船本身的性能。
(一)造浆能力不足。目前的简易吸泥船所配泥浆泵扬程一般为25~30m,额定流量为500~1000m3/h;所配水枪泵一般采用3B57型高压泵,扬程为50m,额定流量仅60m3/h。但是,对于泥浆泵流量为400m3/h、含沙量500kg/m3的情况,冲吸水下饱和土需补充流量应为240m3/h左右。可见,水枪泵的流量太小,造浆能力明显不足。因此,泥浆泵必然吸入一定量的河道自然来水,从而使泥浆稀释,降低了简易吸泥船生产的含沙量。
(二)简易吸泥船进浆口可控性差。泥浆泵的进浆管系一软管,前端连接笼头,自由下落着于河床。这样的配套设施结构虽简单,但缺乏可控性。随着泥浆泵运行吸沙,笼头下落受管长限制,至一定深度后下落停止。此时在水下河床形成了一漏斗形沙坑,如不移动笼头,取沙就要靠河水向坑内还沙补充含沙量,因而,含沙量受到水流还沙能力的限制。如要移动笼头,由于是软管连接,可控性较差,很难使其达到期望的位置。
2、输浆距离逐年增加,生产效率下降
山东黄河淤背固堤工程始于70年代,最先是在险工堤段进行。由于吸泥船最好的抽沙地点一般都位于险工的上下首附近,所以当时输浆距离较近。随着淤背固堤向平工堤段延伸,输浆距离越来越远。近几年吸泥船输浆距离多已超过2500m,达到4000~5000m的已为数不少。输浆距离远,沿程能量损失则增大,实际生产效率相对降低。为提高效率,有不少吸泥船采用接力输浆,既增加了工程成本,也加大了生产管理的困难。
3、黄河断流,影响吸泥船生产
90年代以来,山东黄河断流情况日趋严重,1997年断流达226d。断流一般多发生在春季,此时正是淤背生产的黄金季节,黄河断流不得不被迫停产,对淤背固堤影响很大。
4、淤背区包边盖顶挖地多
黄河淤背固堤土方多为沙性土,遇风天或是雨天,极易污染环境和造成水土流失。为此,在淤背固堤土方完成后需要用粘性土壤对淤背区进行包边盖顶。这些土方大部分挖自农田,与农业生产有矛盾。
六、解决问题的途径
1、提高泥浆泵进口笼头的可控性
将泥浆泵进口笼头与船体的软管连接改为刚性连接,并附加以相应的控制设施,达到控制笼头的目的。
2、改善吸泥船的高压水造浆系统
将目前简易吸泥船使用的高压水枪泵流量加大到120m3/h左右,扬程以35~40m为宜。这与原来的3B57型离心泵相比,所用功率没有大的增加,但流量增加了1倍。同时,再将原来若干个水枪口适当集中,从而增加对土体的破坏能力,有利于含沙量的稳定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水枪口的大小可以按出口流速不小于25m/s进行设置。
3、优化选用泥浆输送设备
首先,针对黄河泥沙的特点,选用的泥浆泵应具有相应的抗磨性能。其次,应根据不同的生产情况(如输浆距离、含沙量、配用动力等),优化选用泥浆泵的扬程、流量和输沙管道的直径,使工作系统达到最优状态。
4、改进吸泥船的结构形式
针对现在吸泥船调运困难的实际情况,建议将现在的整体式简易吸泥船改为组装式吸泥船,以便于运输和调遣,也可考虑将其动力设备由柴油机改为电机,在岸上设置发电机,以减小船的体积和重量。该种形式的吸泥船吃水浅,便于靠近滩岸作业,如遇有一定含粘量的土质,还可另外配置水枪,以提高含沙量,从而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5、开展多种施工方式
对于靠河道较近,但由于土质原因简易船挖沙困难的堤段(河段),可以考虑采用绞吸式挖泥船或使用泥浆泵挖滩,在经过综合比较后,择优选用;在黄河水小或断流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组合泥浆泵进行吸沙。通过合理的调节与操作,用泥浆泵可以制造800kg/m3甚至更高的含沙量,相应减少了施工用水。同时,这种施工方式所使用的机械便于运输和调遣,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6、改变包边盖顶的修做方式
一是淤背前,如果淤背区原地面属于耕地或有适当粘粒含量的土质,可以先将0.5~1.0m厚的原土层推到淤背区以外堆放,在淤背完成以后,即可用该土对淤背区进行包边盖顶;二是尽量向黄河河道要土,利用黄河汛期水流含沙量高且粘粒含量多的特点和时机,适时抽取黄河水落淤盖顶,或在河槽附近选择具有一定含粘量的土场用绞吸式挖泥船或组合式泥浆泵取土。如此,可以避免挖毁农田,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七、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建议
1、宽河段淤临淤背问题
黄河下游宽河段二级悬河明显,滩区洼地堤河较多,横比降是该河段河道纵比降的2~4倍,加之节点控制工程少,河势易于游荡,极易发生斜河横河甚至滚河等,危及大堤安全。而且该段堤防许多险工险段未得到加固处理,是下游防洪的重点堤段。淤填临河洼地及淤背固堤是廉价有效的加固措施之一。但由于宽河段抽沙存在以下问题,使淤背固堤工作进展缓慢:一是河势多变,船与管道需经常迁移;二是泥沙颗粒相对较粗,经常淤塞管道;三是输沙距离较远,单价较高。目前宽河段淤背固堤完成土方量较少。近年来堤根洼地串沟的淤填,仅刚刚起步。建议根据该河道的具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多种方式方法,如研究引进移动灵活、功率大、可远距离输沙的新技术设备,进行淤背固堤;汛期有计划地放淤或利用滩区较大的横比降修建简易渠道输沙至堤根,淤填临河洼地,减小横比降;淤填临河洼地与淤背固堤相结合,先淤临再用组合泥浆泵等淤背,最后再淤临。
2、基础理论待完善,大批成果待推广
自淤背固堤以来,仅机淤固堤已进行了近30年,安排了多次试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基础理论方面也作了不断地探索,有不少高水平的,如“疏浚工程中泥浆泵与管道的配套选择”。但系统全面的理论探索和总结少,如在输沙距离、管道直径选择、含沙量、时产方量,油耗等相互关系方面,尚未有大家认可的理论计算方法。对在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间题等,上升至理论上分析的少,没形成一整套科学系统地机淤固堤理论。按照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也就无法反过来更好地指导实践,提高工效。
另外,多年来在生产实践中取得的大量新技术、新设备,对提高机淤产量,减少磨蚀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加大推广力度、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3、机淤设备的改进问题
机淤固堤几十年来,机淤设备改进不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研制新型的多用途的机淤船,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条件,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效等势在必行。特别是随着挖河疏浚工作的进行,现有机淤设备难以满足需要,直接引进国外大型挖沙船也难以适合黄河的具体情况。应根据黄河下游水深较小的特点,结合我们几十年来机淤实践和造船经验,研制排距长、吃水浅、切入泥沙性能好、抽沙量大的船只,并能在河势变化后具有疏通河道得力、迁移方便,适宜今后挖河疏浚的新型挖沙设备,使挖河疏浚与淤背固堤相结合,加快淤背固堤步伐。引黄泥沙处理与淤背固堤相结合,既加固了大堤,又为引黄泥沙处理找到了出路,可一举两得。
八、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黄河淤背固堤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通过原因来分析如何来有效的解决问题,同时,要不断研究新技术,提高生产过程的管理水平,最后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聚方.黄河淤背固堤工程不均匀沉降监测[J].测绘学院学报,2010.
[2]郑万勇.黄河淤背固堤工程决口原因与对策[J].水利水电技术,2009.
[3]韩宝国,林宏达,姚宏超,尉剑,谷合长.跨河穿管取沙淤背固堤技术[J].人民黄河,2012,02:13-14.
[4]刘维洲,季生,王建中,崔新芹.黄河下游淤背固堤中的长管道远距离输沙技术[J].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12,03:21-23.
[5]孟祥文,薛儒生.山东黄河淤背固堤技术发展及存在问题探讨[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9,01:57-58.
内容摘要:随着区域产业转移进程的加快,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增长,但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本文追溯了区域产业转移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针对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区域产业转移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面临着快速、全面的区域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加快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建设,但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三废”排放、土质变差、资源枯竭等问题困扰着我们。“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引导投资进一步向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这说明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区域产业转移的发展与生态环境
(一)区域产业转移的形成与发展
产业区域转移是指“由于资源供给和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一种经济过程”,产业转移理论最早来源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产业转移是企业为了顺应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回避产品生产的比较劣势而实施的空间移动,是产品生命周期特定阶段的产物,是产品演化的空间表现,是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
区域产业转移指的是国内的产业转移,引起区域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学术界主要从经济差异或产业梯度等角度进行研究。产业梯度是建立在梯度理论基础上提出的,首次提出该理论的学者何钟秀、夏禹龙等认为区域之间的发展程度存在一个由高到低的梯度,高梯度的地区凭借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和新制度等推动经济向低处推动。产业梯度如娄晓黎(2004)提出的地域产业梯级分工模型图所示(见图1)。张可云(2001)结合“区域生命周期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探讨了区域产业转移的客观性,也认为区域差异的客观存在并呈由高到低扩散的趋势。
我国的区域产业转移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但20世纪90年代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型产业就逐步向中北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扩张,并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推移。例如,2002年珠三角地区吸收外商投资113.34亿美元,占全国各省市的21.6%,比1992年下降了12%,同期,长三角地区吸收外商投资175.4亿美元,比1992年提高了13.4%(李松志,2008)。
(二)产业转移与生态环境
从表面上看,产业转移是企业为追求边际效益最大化而扩张或转移的结果,实质上产业转移是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社会与生态矛盾日积月累的结果。产业承接地区在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人们对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由于我国产业转移长期以来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再加上作为产业承接地的中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这就加剧了工业化进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自2002年开始,我国能源消耗总量迅速攀升,其增幅曾一度超过GDP增幅的20%。作为主导产业的工业部门,平均消耗全国能源的80%,排放全国二氧化碳的84%,至2008年这两个数据分别达到87%和96%。在生态资源方面,资源损耗过大,以森林资源为例,全国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灾1.6万余次,受灾面积超过100万公顷,受火灾威胁和侵害的草原约2亿公顷。另外,近年来我国多处地区还遭受到地震、滑坡、荒漠化等严重灾害。
由此,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审视新一轮产业转移。可持续发展理论追求“经济—社会—生态”三个维度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即产业转移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的增长,更要从产业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保护、社会环境的和谐等方面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十二五”规划指出,必须树立低碳发展理念,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科学合理的产业转移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机制,如何促进产业转移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就需要从根源上解决或杜绝产业转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区域产业转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区域产业转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的《2012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指出,北京、天津、广东、海南、浙江等城市的绿色发展指数排名靠前,有16个省份的绿色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主要以中西部地区的省份为主。现阶段,我国区域产业转移面临的生态环境主要包括:生态资源过度消耗,我国中西、东北地区是国内矿产资源和能源的集中地域,自建国以后该区域为中东部地区提供了低成本优势(黄河,唐善茂,2010),但也导致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面临的环境问题,此外也导致了沙尘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自然环境污染严重,我国承接国际工业产业的过程加剧了“三废”的排放,从1995年和2005年我国各地区工业污染情况对比表(见表1)可知,我国废气废水的排放量大,治理成效不明显。2013年1月份以来,我国多处地区深受空气污染的危害,新一轮产业转移如不重视保护自然环境,不对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进行改造,将给环境带来更大的负担。
(二)产业转移中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1.资源的需求与供给不平衡。产业转移带动了生态资源需求的增加,这与是生态资源的有限性构成了根本矛盾。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数量少,粗犷式的生产方式也忽略了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约束,必然超出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
2.产业结构不合理加剧环境恶化,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会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赵志龙,2009)。从农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农田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广大地区还是粗放型农业,这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第二产业方面,区域产业转移的重点仍是工业产业,但我国基础产业设施不配套,很多地区还面临着水电不足、能源稀缺等问题,如果不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自然资源将受到更严重的污染。最后,我国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2012年税收达到50.4%,比第二产业高出9%,但由于第三产业在企业制度和管理方式上尚未成熟,还无法形成高科技产业带动工业化进程的产业升级道路。
3.相关制度和法律不成熟。我国政府在推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加入了过多的干预,导致不公平竞争现象出现,遏制了企业自主性和竞争性的发挥,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企业也通过行贿等手段躲过惩罚。甚至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达到数量指标,把不合生产规格的企业纳入承接地,造成环境隐患。法律不严格、惩罚不力也是许多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得以肆虐的一个原因。
4.企业节能减排技术落后,污染治理缓慢。是目前大部分企业未能将新技术、新管理方式应用于生产中,而是沿用传统的高消耗、高耗能的生产方式,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缺乏资源节约意识,另一方面是因为新的技术改造与旧的生产技术不配套,企业家为了追求短期效益而保留了原有的加工和生产方式,这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5.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也是导致工业化生产中生态问题严重的原因。企业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往往从自身利益和短期利益出发,而对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资源能源的消耗并不关注。2004年,川化公司将超标10倍的废水直接排入沱江,2007年,类似的事件发生在太湖,再如,电子垃圾、超标化学物等的排放也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建议及对策
因地制宜,制定适宜的产业政策。区域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明确定位当地的主导产业,结合承接地资源优势、生态园区规划、生态环境承受能力和人口容量等条件,确定不同区域的产业发展和升级方向,将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探索出一种经济、社会与生态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例如对于自然资源维持状态好的地区,要持保护为主的原则,适度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文化;对于中西部地区,要根据资源禀赋的实际情况和产业基础,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对于从东部转移过来的化工、电子、冶金等产业要在耗能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查,避免重走高耗能、高污染的旧路。
完善产业配套,实现产业合理布局。完善的产业配套能使不同产业的企业群体之间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健全的产业体系。产业体系是由无数条产业链构成的,产业链将上、中、下游等企业关联起来,促进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产业承接地可通过承接产业链缺失的环节,补充当地所需资源,延伸产业链(邓丽,2012)。另外还要设计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使不同产业合理搭配,协调发展。
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建立政府管制与市场调节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区域市场体制的完善过程就是区域产业均衡规模增加的过程(付保宗,2008),产业转移只有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我国陕西、贵州、甘肃、青海、等中西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樊纲,王小鲁,2010),应进一步促进这些产业承接地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市场竞争机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同时,还需要政府把握好产业转移的管制力度,发挥服务职能,制定合理的政策鼓励企业保护生态环境,对环保企业进行减税免税、提高补贴,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应用行政手段加以制止。此外,还要完善法制建设,加大对破坏环境者的惩罚力度。
投入节能环保技术进行生产,主动研发“绿色低碳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大多数密集型产业如冶炼、化工等都具有污染性,产业承接地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工艺和管理方法,实现产业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例如,在工艺方面,通过简化工艺程序,减少工业原材料的传递环节,这样就可以节约原材料的用量,减少工业生产所需耗电,另外还可通过新型生产材料的引进降低能源消耗;在污染治理方面,应用先进的处理技术整治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废气和垃圾等引起的环境问题。
提高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意识。产业转移的过程不仅要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向低梯度地区转移,也应将构建和谐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带到产业承接地区。企业对环境的责任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之一,做好企业环境责任自律的推广工作是提高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重要手段,可通过环境责任信息披露、落实环境责任重点专项、促进与先进环保企业的交流等方式加强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建设。
参考文献
1.Vernon R.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80(2)
2.付保宗.中国产业区域转移机制问题研究[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3.李松志.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机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黄河,唐善茂,肖艳玲.产业转移背景下城市生态贫困问题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
5.邓丽.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承接产业转移模式探索[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