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外阅读的问题范文

课外阅读的问题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1: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课外阅读的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课外阅读的问题

篇1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问题;对策

课外阅读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不断地进步,高尔基“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成就了一代世界文坛巨匠。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相关调查表明,学生的大部分知识源自课外阅读。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自己的学习“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这说明,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认知能力、知识面等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

一、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

新课程理念要求改变目前的教育模式,即从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发展、平衡发展的素质教育。为达到新课标的要求,首要的就是扩大课外阅读的广度与深度。但是,由于老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目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小学生课外读物数量众多,但多数属于“文化快餐”,与儿童成长的需要存在一定距离。文学类的如《(儿童版)三国演义》、《(儿童版)西游记》等,这类书籍都是对原版进行删辑而儿童化的,保留的是故事梗概,丧失的是细节的优美,然而只有优美的细节才能在阅读过程中培养他们缜密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描述与描写能力。

2.信息渠道广泛,读书兴趣欠缺。电视、网络等是信息的主要传播渠道,尤其是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的发展,将“自我定制电视节目”成为现实,可以随时点播自己想看的电视节目。电视是语言、图片结合的信息渠道,看电视,不必思考,也不必担心生字词,轻松、活泼与自由的程度远远超过阅读,其吸引力也远远超过课外阅读材料。因此,小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被电视霸占,这是造成阅读兴趣欠缺的最重要原因。

3.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不足。文化快餐、电视网络等存在大量的语言不规范、思维不严谨现象,其中最典型的是所谓“脑筋急转弯”;其次是故意使用错别字现象严重,如用“神马”表示“什么”等等,还美其名曰“网络用语”。“脑筋急转弯”以不规范的思维方式、不严谨的语言表达,将人的思考引入混乱,成年人对此有较强的抵抗力,但是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思想单纯,对其思维方式的冲击作用难以想象。故意使用错别字现象则将人们的表达方式引入混乱,汉语言的严谨、优美面临严重考验,也将直接导致小学生在语言表达中无所适从。

以上几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信息来源的轻松、自由与趣味造成阅读兴趣的下降,快餐式的课外阅读材料弱化了综合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不规范、不严谨的语言环境则导致思维、观察能力的不足。

二、解决小学生课外阅读问题的对策

1.学校家庭共同努力是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小学生涉世不深,心灵纯净,可塑性强,因此,只要学校与家庭相互支持与合作,适时引导、合理调控,就可以解决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小学生的课外时间大部分与家长在一起,因此,家庭在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为了避免阅读的盲目性,保障阅读材料的质量,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向学生家长推荐课外读物书目。其次,对孩子的阅读量进行日常监督和督促,为此,我设计了阅读记录表发给每一位学生,要求每天阅读半小时以上,并请家长进行监督和督促,记录该生课外阅读的书名、阅读内容简介等。最后,在家长感觉不能准确把握孩子的课外阅读动向时,应及时反馈和沟通,以便疏导、纠正。一学期的实验表明,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面等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语文阅读理解的成绩大幅度提高。

篇2

关键词:课外阅读 农村地区 初中生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030-02

初中生的阅读一种是课内阅读,另一种是课外阅读。在这里我们主要了解课外阅读,在《教育大词典》中认为“它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一种,它相对于课堂阅读而言,是指学生课外通过阅读书报、影视、网络等进行学习的方式。课外阅读具有课堂教学和学科活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能扩大、巩固和加深课内所学知识、增强求知欲望,丰富精神生活,培养高尚情操,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

叶圣陶说过: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毕竟有限,他们终要成为一个独立的阅读者、学习者。因此,我们尝试从课外阅读入手,大力开发课外阅读资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设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程序

本课题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间接的资料搜集整理法、对比分析法、图表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本调查从程序、步骤和内容上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收集并整理了关于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问题引起的原因和现状的资料,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分析。

(2)设计调查问卷,为相关的调查研究作进一步准备。针对这一课题所要研究的方向,我们确定了研究重点,同时查找一些有关课题研究的问卷作为借鉴,以设计出更为适合本课题研究方向的问卷。

(3)到学校派发和回收调查问卷。在确定了发放问卷的学校后,我们通过到校派发的方式向所在学校的初中学生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并通过统计得出相关数据。

(4)对所有的相关资料和调查结果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得出结论,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法,选择了吉林省通化市振国学校和辉南县大椅山中学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230份问卷,有效调查问卷是167份,回收问卷率达到72.61%,现对调查问卷作以下分析:

(一)学校资源方面

在调查“学校是否有可以借阅书籍的地方”时,有98.2%的学生选择“有”,有0.6%的学生选择“不清楚”,有1.2%的学生选择“没有”,具体如图1所示:

经过调查,了解到课外阅读的培养,离不开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在问及“教师是否告诉过你们要多读书”这一问题时,得到的答案令人乐观,具体数据如表1:

问题及分析:由D例和表格可以看出农村学校拥有图书馆,并且有一定的藏书,教师也告诉学生要进行课外阅读,并且向他们推荐课外书籍。但是为什么教师告诉学生要进行阅读,然而《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的课外阅读的读物,学生们涉及得如此少?这种结果形成的原因是农村教师大多数思想比较老套,他们长期按照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不能够及时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和增加阅读书籍的数量,不能根据时代的进步不断提高自我的修养、自己的内涵,从而导致学生对待课外书籍的热情缺失,抵触课外阅读。

(二)家庭方面

父母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俗话说得好:“在孩子的身上就能看出这个人家教是什么样的。”在调查中,当问及“在家里父母是否有阅读书籍的习惯”得出的数据如下表:

问题及分析:在表格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家长有阅读习惯的跟没有阅读习惯的基本保持相平的状态,所以总体来说在家里家长阅读的书籍有限。造成这种状况发生的原因只有两个,一个是家长没有时间去阅读,他们需要为生活奔波,为了生活而奋斗;另一种原因是家长接受的教育时间比较少,自身也没有读书的意识,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为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人生导师,家长做些什么,孩子会去模仿,如果家长没有阅读的意识,那么孩子更不会想要去主动进行课外阅读。

(三)性别差异方面

男女生在性别存在很大的差异。男女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存在不同,所以他们对事情的处理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在调查中,当问及“你阅读过多少本课外书籍”0―5的13.8%(男8.4%;女5.4%)、5―10的22.2%(男12.6%;女9.6%)、10―15的18%(男6.6%;女11.4%)、15本以上的46.1% (男19.8%;女26.3%),具体如图:

在调查中,当问及“你喜欢阅读书籍吗”学生们给出的答案,如图所示:

问题及分析:由两个图例可以看出女生读书的数量明显比男生的多,并且女生喜欢读书的比例也占总数的大部分。但是在第一个图例中可看出总人数中读15本课外书以上的男女生总数占了不到一半的比例,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总体的读书量还是有所不足的,存在读书量少的现状。在第二图例中可以看出,喜欢看书的学生占的数量较多有55.7%,由此可见,学生的主观意识上是喜欢读书,想要读书的。性别不仅能影响学生对读书的热情和喜爱的程度,还会影响学生们所选择的课外阅读的书籍的类型。

在调查中,当问及“你喜欢的课外阅读的书是以下哪些”时得到的是学生们喜欢中外名著的占44.3%(男18.6%;女25.8%)、言情小说的占18%(男3.6%;女14.4%)、武侠小说的占21%(男16.2%;女4.8%)、漫画书的占16.2%(男8.4%;女7.8%)、杂志的占0.6%(男0.6%;女0),具体如图:

由此可以看出,喜欢中外名著的明显女生比男生所占的比例大;喜欢看言情小说的共占总人数18%,其中女生占14.4%,喜欢看武侠小说的占总人数的21%,其中男生占16.2%。从这组数据中明显看出男女生的性别差异决定学生看书的方向不同。因此,现在一些学校布置学生都去读同样一本书,肯定阅读的效果不理想。

三、解决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问题的对策

以上调查结果及分析表明,目前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在某些方面还是比较乐观的,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与学校、家庭、个人的差异有一定的关联性。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一)解决学校资源短缺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向学生推荐好书,教师可以捐献课外书籍,放在班级的读书角,给同学们提供便利的阅读。并且让每个学生至少拿出一本名著,放在班级的读书角里,然后根据学生们的阅读情况,调整书籍。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的数量,又可以改变现在书籍短缺的现状。其次,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下载书籍订装成册,解决学校课外书籍不足的问题。

(二)加强师生课外阅读交流

学生和教师都应该在闲暇的时间里进行阅读,学生可以跟教师交流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读物,更准确地掌握文章所想要传达的信息。教师在交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对他们阅读中出现的思想闪光点加以鼓励,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读书过程,达到课外阅读想要达到的真正的效果。

(三)注重教授课外阅读的方法

首先,教师在告诉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记得将读到的优美词句、精彩的片段和寓意用笔记本记录下来,然后写出自己的读后感想。这样将课外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其次,进行讲故事比赛,让学生把自己阅读过程中了解到的比较有意义的故事通过传述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对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最后,教也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不能一味地用老旧的思想教育学生,要根据学生普遍的阅读现状,也就是水平、能力来选择教授哪种课外阅读的方法,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喜欢上课外阅读,农村学生课外阅读不足的现状也会有所改善。

四、结语

正处花季的初中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有良好的素质,扎实的基础。现在农村地区学生人数所占的比例是全国总体学生人数的一大部分。因此,不能忽视农村初中生的教育,而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课外阅读,也需提高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篇3

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英语中必须要掌握的一部分,是提高学生课外知识的最佳途径。因此,课外阅读在小学生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小学生的英语教学对英语课外阅读重视不够,教研者对课外阅读认识不充分,致使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不能有效开展。

二、小学英语课外阅读面临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成为了一门备受欢迎的语言,英语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里是相当重要的。随着这一发展趋势,小学英语教育在当前的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英语教育却对小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重视不够。当前,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面临很多问题。

1.英语教育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不充分

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常忽略英语的课外阅读教学,并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不足。学生在阅读中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从而导致课外阅读不能顺利进行。在英语教学中,相应的课外阅读实践安排也不充分,并没有将课外阅读列入到英语教学中,使得小学生对英语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课外英语知识掌握不足,实际的英语基础知识学习中也会困难重重。在具体教学中,由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安排不当,在课程设置上也不太合理,导致课外阅读教学未能顺利实施。

2.英语教育中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材料不足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主要是英语基本发音和基础单词的认识。只有将这些基础掌握扎实,才能进行对话和课文的学习。所以在英语阅读材料上,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实在少之又少。若是较为落后的地区,更没法添置相应的英语课外阅读资料,而且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也不予以重视,阅读材料的选择也多不恰当,材料的不充足及不恰当不仅不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益,而且还会造成一定的阅读困难,在英语学习中有一定的误导作用。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此也不予关注,并没有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材料作出一定的研究,相关教学方案不充分,因此实际的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并不能有效开展,效果也不佳。

3.英语教育对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指导不充分

由于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是初期阶段,因此相应的英语知识缺乏,这就需要一定的课外阅读知识量。而老师在小学生阅读的辅导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阅读中,只有老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外阅读任务。目前,英语老师普遍存在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不重视的问题,阅读是学生私下独自完成的事情,完全凭由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阅读,只是依靠学生一定的自觉性。由于一些学生会喜欢学习英语,对英语有较强的兴趣,所以会在课后搜寻一些课外英语题材来阅读,但是老师却不予以正确的指导,所以阅读中难免会出现方法的不正确,且容易导致阅读效率低,靠阅读获取的知识量也少。

三、小学英语课外阅读问题的优化策略

目前,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随着英语的普及,英语课堂中的知识提供已经显得有限,相应的英语知识补充只能靠课外的大量阅读来获取。同时,英语学习兴趣及水平的提高都有赖于英语课外阅读,但是目前英语教学对小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并不是太重视,而且诸多方面都存在不足。

1.对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加强重视

英语教学中,要对课外阅读加强重视程度。由于英语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丰富相关英语的知识,其次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英语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这需要教师要对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充分重视起来,小学英语教学应作出一定的调整以适应新课标的改革。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积极推荐一些英语课外读物,并灌输相应的英语课外阅读重要性,帮助学生以正确方式进行课外阅读。由于小学生英语学习属于初级阶段,对英语知识的认识并不是很全面,而且对于英语课外阅读更是不明所以。需要在日后的学习中,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多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丰富英语知识,并逐渐地开阔眼界。

2.选用适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英语材料

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英语材料本来就不多,因此选择好的英语读物很是关键,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英语课外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同时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也着关键的作用。英语阅读材料的选用,要根据小学生当前的基础英语知识和有限的单词量来进行阅读材料的选择,适当拓展一些英语童话、英语小故事、小短文等。适当的选用阅读材料能够使学生了解到更多与英语相关的知识。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老师要加以正确指导,小学生处于求知欲强烈的学习期,有益的学习材料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性。故事生动、情节有趣的书籍能够吸引学生进行阅读,并能够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知识丰富的英语学习刊物也是必选的阅读材料。在英语学习中,积极有益的书籍是必选之物,这样能够促进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3.积累并整理英语课外阅读信息

适当的英语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知识,一些学生在阅读过后会将重要内容忘记,这是因为没有做好相关的读书笔记,而且也没有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整理。英语阅读中,应将一些重要的句子或是有意义的内容摘抄并整理,时间久了多拿来重新阅读记忆。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能够提高阅读的有效性。英语知识对于小学生的发展思维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小学生英语教学中,却没有给予课外阅读一定的重视,为了促进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爱,老师应主动为学生推荐一些有意义的阅读材料,对学生们在阅读中遇到的困难进行相应指导,从而提高其英语学习水平。

4.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中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进行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因为学习内容较为枯燥,小学生很容易失去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在接受非母语的语言学习中,需要适应其英语思维的学习,并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英语知识的学习需要从课外阅读中获得,针对小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老师应给予一定的指导,不仅要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给予有意义的建议,而且要在阅读方法上给予一定的指导,整篇文章的阅读不需要一字不落地进行阅读,而是要先做到大致浏览,对文章中的主要信息有效获取,了解大意,并找出主要线索。老师要对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给以及时纠正。小学生刚接触英语,难免会遇到阅读上的问题,因此老师要针对具体的情况给以不同的分析,并引导学生走出阅读误区,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英.浅谈小学英语课外阅读面临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105-106.

[2]沈渭菊.英语课外阅读对中国学生英语水平的影响[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0,(4):203-206.

[3]温颖,蒋业梅,方宝.大学英语课外阅读情况研究[J].河池学院学报,2007,(3).

篇4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外阅读

诸葛亮曾经诫子曰:“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习是一种美德。当代社会,青年们求学首先在于图谋生存,在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找到自己的容身之处;其次在于精神情趣的丰富积淀,加速国民素质的提升。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很多同学时常感叹:语文的阅读面宽量大,即使努力读了收获也不见得丰硕;写作总是让人负重爬山,费心尽力却难见雨后彩虹。在语文学习中呈现的是一种欲工不能、欲罢不忍的推托又心酸的心理,这也是中国当代中学生的通病之一。要很好解除这种尴尬,我认为要正确把握好作为课内阅读和写作的重要辅助的“课外阅读”这一重要环节的几个关键问题,并用心努力躬行,是会云销雨霁、彩彻区明的。

一、态度决定方向

想干好任何事情,首先要解决好的是态度问题。良好的心态会生发勇气、智慧与动力;消极的态度只能造就平庸、懒惰与颓废。透视当代中国中学生的学习现状,依然是高考定终身。一个高考几乎锁定了中学生生活的所有频道:学校、老师、家长为了孩子们明日的高考上线殚精竭虑,所谓的妙招迭出,为的是让学生们试卷上的分数“大”起来。不得不对语文之外的英语、数学、文综(历史、地理、政治)、理综(物理、化学、生物)投入很大的时间与精力去精研。连读一遍语文课本上的课文都觉得时间紧。即使态度端正,想课外读一点书,哪有资料,哪有时间?很多同学会如此抱怨。再者,2006年高考全国卷作文材料中提供的资料,有超过半数的中国人不读书。大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氛围如此,难免我们的中学生受到影响。态度对此不坚定,结果显而易见不容乐观,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解决学生们对于阅读的态度问题和态度对策,以坚决态度和诱惑对策并肩实施,以此达到学生们阅读能力的水平和态度。

学习是一种美德,而选择学习于己有用、实用的东西则是一种智慧。兴趣是动力与生命的源泉。我们对某事某物感兴趣了,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宵衣旰食的去研究、去实干。有了兴趣而没有倾向,那也是不行的。古今中外典籍浩繁,美文佳作何止万千?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和语文学习中的感悟,科学、合理、实用地为自己确定几个兴趣点:古、今侧重读古还是赏今;中、外侧重研中还是习外;诗词歌赋剧、散文小说历史传记评论;选哪一门去重点读,都要有倾向、有选择,这样坚持下去收益定不浅。切忌漫游式的狂吞乱嚼。选择中还要特别注重与自己的现实(如读书时的心情、语文教材、学习进度、社会热点焦点等)相结合,做到与时俱进,成败自见分晓。

二、书目决定品位

解决了读书的态度和兴趣问题,下一步该付诸行动了。读什么书的问题便摆在了眼前。据有关机构的调查表明:时下社会上诗词歌赋让位于流行歌曲,京剧昆曲让位于日剧韩剧;歌德康德难见其踪,言情武侠大行其道;至若暴力之魇,沆瀣一气。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积淀的国度让物欲冲击的满目疮痍。在这种社会氛围中,我们要坚守文明的圣坛,传播道德与良知的薪火,承载流淌文化浆液沟槽的梁架,谈何容易!但愈是有挑战,作为文化卫道士的语文教师们愈要不轻言退却与放弃。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一直真诚地告诫、劝导、引导学生坚持课外阅读,做读书笔记,写读书随笔感言。我曾不止一次地从报刊上读到梁启超、钱穆、、鲁迅、等文化大师们给青年们开列的读书单。他们传承华夏传统文明舍我其谁的精神的确令人感动。我看了一下他们的书单,常以中国古代的各种典籍为主体,在一定意义上是让从事国学研究的人看的,不大适合中学生读。我给学生们大致开列了这么一个书单:

中国古代的有《诗经》、《白话论语》、《孟子译注》、《庄子译注》、《左传译注》、《战国策译注》、《陶渊明诗选》、《唐诗三百首》、《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元曲鉴赏辞典》、《菜根谭》、《三字经》、《幼学琼林》、《古文观止》、《世说新语》、《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三言二拍”等。

近现代的作家如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沈从文、朱自清、冰心、郁达夫、徐志摩、张爱玲、、王蒙、梁实秋、周作人、俞平伯、余秋雨、余杰、曹文轩、易中天、于丹、纪连海、冷成金、余光中、张晓风、简祯的小说、散文、传记、历史书都应选择读读。

外国书籍可选择自己喜欢的且能读懂的,如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大仲马、小仲马、果戈里、巴尔扎克、福楼拜、莫泊桑、欧・亨利、海明威、罗曼・罗兰、高尔基、契诃夫、川端康成等的作品及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另外,《语文读本》应让学生认真读,《读者》杂志也应推荐给同学去读。

三、时间决定连贯

中学生课业负担重,时间紧张,要开展真正有效益的课外阅读,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利用时间。我认为,课外阅读可采用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来愉悦情操。所谓分散读,就是倡导学生每天读半点钟的课外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安排,在午休、课外活动、晚自习或睡觉前不确定的时间坚持天天读,久之则习惯成自然,你就会渐渐读上瘾、读上心。一日不读会有食不甘、寝不香的生理反应。到那时,你会感受到阅读是福。所谓集中读,就是可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假暑假时间,订好计划,大量且严谨地读一些大部头作品,以充实自己的阅读体验,达到量的积累、品位的提升,涵养自我人文情怀。

四、交流决定成败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要有效地运用所读书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则必须是择其善者而用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必须以交流为前提。《礼记》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读书阅报的时候,要善于发现书中的亮点、新东西和有疑之处,多与周围同学交流探究,或与老师交流研究,以释疑或达成共识,这样,书中的精华会如琼浆般滋润你。

阅读的同时,还要善摘善写。“善摘”即用卡片或笔记摘抄出书中新的、重要的或你喜欢的内容,时间长了分门别类的加以整理,会成为你知识的百宝库。“善写”即写写读后感或讨论释疑的成果,或仿写其诗文。在学以致用上多下功夫,自己的读写水平自会日有所进。难想象:一个空无一物的头脑可以“思接千载”,一双茫然的眼睛可以“视通万里”,一个知识贫乏、孤陋寡闻的人,即使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引导他,也终究还是“两处茫茫皆不见”。语文学习是不断积累的过程,阅读也是点滴功。有目的、有选择地广泛阅读,终会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

篇5

[关键词] 真实阅读;课外阅读;注意几个问题

一、创设英语环境,营造阅读氛围

实验开始,我校首先从优化校园环境开始,要求全校师生在校园内多讲英语。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见面打招呼,相互之间的问候都要用英语;校园内设置的名人名言,各种标志牌,黑板报,宣传标语都注有英语标识;校园内各种花草树木名称介绍都有英语标识;每日安排一定时间的英文早读练习、英文广播;在班级设立英语角和办好英语板报,并鼓励学生自办手抄报,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比如:英语单词、课文背诵比赛,日常用语使用比赛、英文歌曲演唱比赛等。通过这些形式,在学校、班级创设了师生人人奋发进取,个个争先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也使得课外真实阅读活动的开展水到渠成。

二、尽量让学生带着任务阅读

目前,“任务型教学活动”受到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任务型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习内容,设计各种贴近学生实际的交际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根据社会认知主义理论,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在实际中使用语言,交流的过程与语言成品(1inguisticv product)同样重要。语言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动态过程。而以任务型教学活动为模式的英语课外阅读活动,它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学生带着真实的目的任务去阅读,学生是任务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在任务阅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心灵深处将阅读变成一种积极的心理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主动高效地获取知识,还可充分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且最大限度展现学习者学习的潜能。

为使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真实有效,在实际教学中应重视以下原则:

(1)每次阅读都要有明确的任务。比如:阅读500个字左右的短文。(2)任务内容要真实、自然,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为出点。(3)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控制任务的难易程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注意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对程度高的学生,课外阅读可多读几篇以进一步加大输入量,带动其他学生。对程度低的学生则鼓励他们不要泄气,课外阅读量的规定要适中。(4)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任务设计要有启发性和创造性。

三、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课外阅读是学生自己阅读,但这并不等于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在阅读方法技巧方面,教师必须给予指导。

1.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教师应要求学生有重点地阅读,抓住每篇文章的重点段,段中主题句和句中的关键词。教给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句意义的办法。阅读中难免碰上生词,让学生碰到生词不惊慌,因为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可以通过一定线索或可根据构词法、同义词、反义词、等同关系、因果关系或上下文暗示猜出词义。

2.指点学生重视积累,做好笔记。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较好的词句进行摘录,慢慢积累起来,为将来自己提笔写文章积累财富。

四、在丰富的活动中进行快乐的检查与评价

课外阅读要真见成效,也离不开相应的评价和检查。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一是通过阅读比赛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材料选定后,我们便为学生设计了两张能分别表示阅读进展和阅读理解率的统计表,一张发给学生,让学生登记自己的阅读进度和理解率,另一张供全班用,定期把每位学生的阅读进度和理解成绩连成曲线。这样不但教师可以随时了解每个学生的阅读进展情况,学生之间也能相互了解、互相促进。我们把这种作法定名为“英语阅读马拉松赛”,即长期地进行比赛。读完了一本、再开始第二本、第三本。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本一本读下去。实践证明,这种作法不但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把一些从来不读英语课外书的学生吸引到英语课外阅读上来,而且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逐步得到提高。

二是建立轻松愉快的竞争性教学氛围,以满足学生获取成功的心理需要,如:设计比赛性游戏,比赛性活动等。表扬先进,鼓励进步,鼓励实践,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获得英语阅读的成功感,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比如:评选优秀读书笔记、英语单词、课文背诵比赛、日常用语使用比赛、英文歌曲演唱比赛等。通过这些形式,教师不仅对学生的阅读情况了然于胸,而且还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出被检查的不安与退缩,相反,他们表现出一种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参与热情,让传统的评价检查变得快乐活泼,充满魅力,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以及他们的参与性、主动性、创造性,还有什么比这更可贵呢?

篇6

关键词:课外阅读 问题 对策思考

新课程标准对五、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为最低100万字,使得“大语文”教学有了最高指示,强调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就是说,该学段的学生除了学好现行的语文教材中的所有内容外,还必须完成相当数量的“分外事”,才算得上是合格的小学毕业生。

事实上,目前很少有学生完全做到这一点。据不完全了解,而今的学生的课业负担都比较重,小学生也不例外,到了高年级更是如此,每天都有一定量的书面作业,使得学生动笔的时间多,动口的时间少。虽然“减负”的口号喊了这么多年,但仍有不少地区、不少学校的学生成天泡在题海里。各种教辅资料充斥着语文课堂,学生根本没时间,也没精力去课外阅读。所谓的“课外阅读”,也只能是习作时去翻翻同龄人的作文选,来个“模仿秀”罢了。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从课内读真正走向课外读,让课外同课内同样精彩呢?笔者认为,必须实实在在减轻学生的书面作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来读课外书。同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汇报交流活动,从而“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不断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根据课内实际,选好阅读书目,解决读什么的问题

教材所选编的经典范文一般都有出处,教师在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中,要在学期初通读全册教材,制定可行的课外阅读计划,让学生明确本学期要读哪些课外书,不要临阵磨枪,徒有形式。譬如,人教实验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专门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教材只收集了《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和《有的人》这四篇课文,学生通过课内学习,对鲁迅先生有了初步了解,但这个了解还很肤浅。为了使学生对鲁迅先生有更全面的了解,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课外阅读任务,如阅读《故乡》《狂人日记》《阿Q正传》的全文以及巴金先生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等。具体读什么内容,教师要早准备、早计划、早安排,不能到时随便拣几篇来应付差事,要备好课,有的放矢。至于每学期读些什么书,字数达多少,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本地本校实际而定,要求不宜过高,也不能太低,以“蹦一蹦,够得着”为最佳。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当学生每次课外阅读告一段落后,教师要及时召开一次班级课外阅读交流汇报会,让学生享受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成功与快乐,从而为下一阶段的阅读打下兴趣的基础。

二、根据学生实际,教给读书方法,解决怎么读的问题

小学生读书不同于成人,感性的东西多一点,理性的东西少一点,这很正常。我们不能要求他们现在就把《三国演义》读通、弄透,这不现实,更不可能。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读书时,因为“囫囵吞枣”,所以“张冠李戴”。听过这个故事的人都明白,读书要一心一意,不能马马虎虎,大人们经常以此来教育自己的小孩,教师也经常以此来教育学生,读书不能“囫囵吞枣”,否则就会“张冠李戴”。

对此,我有不同看法。我认为,有些书必须“囫囵吞枣”,否则读就无法进行下去。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高段学生默读速度每分钟达300字,这个要求恐怕只有大学生才能做得到,更别说像《三国演义》《水浒传》《红与黑》这样的名著了。“囫囵吞枣”有何不可?“囫囵吞枣”说明他(她)看了,读了,只不过没读透而已;“张冠李戴”有何过错?“戴”了说明他(她)在思考,只不过想错了罢了。“囫囵吞枣”,“吞”比不“吞”要好;“张冠李戴”,“戴”比不“戴”要好;“对牛弹琴”,不弹怎么知道是不是“牛”?对此,可能有人持怀疑态度:读书“囫囵吞枣”,那怎么行?没关系,课外阅读不同于课内阅读,要求当然是不一样的,学生这次“囫囵吞枣”,没尝到“枣子”的味道,只要肯读、肯钻研,养成勤读书的习惯,两次、三次……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吃到又香又甜的“好枣”。因此,可以说,今天“囫囵吞枣”是为了明天不“囫囵吞枣”,现在“张冠李戴”是为了将来不“张冠李戴”。正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知识结构,读书的收获是决然不同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开卷”,就一定有“有益”。

以上所述仅指对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限于比较难懂、比较复杂的文章,至于那些内容浅显,人物较少,情节简单的文章,读书的要求当然要高得多,不能一概而论。

篇7

语文课外阅读是对语文课堂的补充和延伸,不仅能为学生开辟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增大语文信息量,也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又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德育、智育与美育教育,而且还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开展好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一剂良药。

一、明确正确的阅读思想

教育学生要认识到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培养语文素质和提高能力的一种途径,学生们思想上应对课外阅读有足够的重视。

真正爱读书的,达到茶不思、饭不想程度的,是因为他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了莫大的快乐。在阅读中他能将情感融入其中,或笑或悲,或惧或狂,并且读后还会玩味一番,甚至在现实中再去求证一番,有时还会与别人讨论一下,也会在生活中引证一下,如此一来,书就读到了骨子里。他总能引起自己内心的共鸣,这样的理解与思考,这样的语文运用是超乎任何说教的。想一想,一个孩子如果每天都在大量地与那些心智敏锐的作家进行着对话,他的语文水平和写作水平怎么可能不好呢?

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好的习惯越多,抵抗诱惑的力量就愈强。”任何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都需要艰苦而漫长的过程,必须经过教师的耐心指导、长期督促、经常训练才能成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一)勤读的习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广泛阅读,才能获得丰硕的果实。勤读包括两层含义。

(1)经常读书。就是持之以恒,畅游于知识的海洋,可以使人多些成熟,多些明智,多些书卷气。

(2)广泛读书。即书要读的广一些,杂一些。古代很多知名学者,程度不等都可说是杂家。比如清代学者洪亮吉的文集几乎无所不包。当然,广泛阅读并不是优劣不分,而是多读文质优美,体裁广泛的书。这方面,教师可经常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及时纠正不加选择或盲从流行作品的错误倾向。

要养成勤读的习惯,就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锲而不舍的恒心,细嚼慢咽的耐心。没有决心,容易退缩;没有恒心,容易放弃;没有耐心,容易走马观花。因此,勤读只有成为一种习惯,成为自觉的行为和意识,才能保证课外阅读的有效质量。

(二)勤写的习惯

有句名言,“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些都说明动笔的重要性。课外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动笔习惯,或圈或画,或勾或点,眉批旁批,上注下注,摘抄名言警句;同时还要启发他们把阅读后的感想或自己对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见解经常写出来。教师通过定期的检查、展览、评选督促,促使学生养成习惯,并鼓励他们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三、创新的阅读能力

阅读中,能力的培养很重要。首先是善于思考的能力。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把学和思结合起来,才能把阅读的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课外阅读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己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是创新的能力。创新阅读就是在阅读中读出个性,读出自我,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框架。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回自我,读出自己的心灵和才智,释放出自己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培养他们阅读的创新能力。

篇8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效率

课外阅读是对于课内阅读教学的辅助与延伸,可以让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类别、更多不同题材和不同类型的文本,这会很好地丰富与拓宽学生的知识范畴与视野,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良好的锻炼。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慢慢鼓励与引导学生展开相应的课外阅读,可以从简单的,学生容易接受的作品作为切入,慢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会成为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开端,当学生逐渐体会到阅读过程的乐趣,并且在逐渐深入的课外阅读中掌握更多好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学生的阅读效率会得到明显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语言能力也会一点点在过程中得到构建。

一、以教材为依托挖掘课外阅读素材

对于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教学过程而言,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习惯这个过渡。小学生的语言积累还十分有限,课外阅读相对来说是一个较高的要求,教师如果选取的素材不合适,或者展开的教学指导模式不合理,这不仅难以发挥预期的教学成效,还很可能会带给学生负面的心理,让学生对于阅读产生心理压力。因此,小学时期的课外阅读教学应当从相对浅显易懂,且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与热情的题材着手,这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进行课外阅读,学生也更容易构建对于阅读的兴趣与热情,这才是一个更为理想的教学开端。教师可以首先以课本素材为依托来灵活的挖掘课外阅读范本,可以以课本内学生学过的篇目为向导,逐渐进行阅读教学的延伸。这样的课外阅读的展开过程学生接受起来会更为容易,这也可以很好地实现课内与课外阅读教学的衔接,能够让课外阅读的功效更充分地体现出来。

教师要善于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学的衔接和整合。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选择,这是教学改革的一个“点”,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如,巧用现行教学辅导用书《奇迹课堂》,在每一课内容的设计时,都有相应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相应的补充,如每一课的“走进背景林”、“作者我知道”、“教你一写法”,都渗透了相应的课外材料,这些都能当学生的课外阅读“佐料”。以这样的方式展开课外阅读,不仅实现了对于阅读素材的合理选择,也很好地构建了课外阅读和课内文本的阅读教学之间的桥梁,这会让阅读教学的功效更充分地体现出来,这种课外阅读的教学展开模式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二、注重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本身的语言积累就十分有限,对于阅读方法及技能的掌握也不够,因此,教师很有必要给予学生相对充裕的阅读指导,让学生能够在课外阅读时灵活地利用各种方法与技能,这样学生才可以更充分地理解阅读文章,感受文本讲述的主题。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教学指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教学展开的初期,教师很有必要以浅显易懂的语言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教师的意思。教师可以尝试结合具体的文本为依托,让学生在特定篇目的阅读中来感受这些阅读方法与技巧的应用,这样的过程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轻松,起到的教学效果也会更为明显。

在平时的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揣摩、总结相应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并且在阅读课外书时自觉地运用,也就是“得法于课内,得道于课外”。这些方法最主要的有:(1)读书时注意力要集中,一边读,一边想,遇到不理解的词句或问题能使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寻求答案。(2)读书时要勤动笔,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课外书中圈圈点点,摘录好词句及精彩的语言,高年级能为文章写批注。(3)阅读重心句子或者是自己不理解的语句及段落可以标记下来,对于这些内容可以尝试和其他同学讨论,或者向教师寻求帮助。这些技巧和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初级,但是,对于小学时期的课外阅读却十分受用。学生如果能够在这个时期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掌握一些合适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学生的阅读效率会大大提升,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收获也会更为充分。

三、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交流活动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间有充分的课外阅读交流,让学生间就读到的内容展开分享与讨论,还可以就自己仍然存有疑惑的内容展开分析,这些都是很好的活动形式。展开丰富多样的课外阅读的交流活动,这不仅可以让课外阅读的趣味性有所提升,学生在交互和分享中对于阅读文本的理解也会更为充分,并且还可能在过程中思维受到激发,领悟到一些自己从前不了解的阅读方法或者文本的剖析模式。多展开课外阅读活动会很好地给阅读过程带来辅助,并且会让阅读的整体成效得到提升。

有很多适合开展的课外阅读活动,诸如,(1)阅读笔记的评比与展示;(2)手抄报展评;(3)优秀作文欣赏;(4)讲故事比赛;(5)美文欣赏等。对于小学生来说,受到他人的肯定与赏识会给学生自身带来极大的激励作用,学生都喜欢得到别人的赞扬,而在课外阅读的各种活动中,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因为自己知识面的不断拓宽,以及自己对于文本理解上的一些亮点而带来了他人的赞许,其他同学肯定乃至钦佩的目光会带给学生极大的鼓励,由此就可能产生一股持续阅读的动力。教师要善于组织各种丰富有趣的课外也读活动,这不仅会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到阅读的趣味性,学生在交流互动中也能够充分实现思维的交互,这对于学生来说会是极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浅见[J].郭菊.青海教育2014年Z2期

[2]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误区及对策分析[J].朱素林.新n程导学2014年31期

[3]谈小学语文课外练习内容形式的优化与设计[J].吉小芳.新课程(上)2014年10期

[4]三要素上好小学语文课[J].赵艳.新课程(上)2014年10期

篇9

叶圣陶先生对阅读曾有过这样的论述:“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别的书籍……如果只注意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了一半。”这里所说的“精读”指课内阅读,“略读”指课外阅读,也就是说,只重课内阅读教学,把注意力全部贯注在课本上,教学任务只完成了一半,还有一半是“课外功夫”,包括课外阅读。魏书生、徐振维等行家的教改实践,把课外阅读摆在一个与课堂教学并重的位置上,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效果。

课外阅读与课内“精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课外阅读对课内学习只有益处,绝无损害。真正的语文能力必须通过课外阅读这一应用环节才能获取。未见只靠课内阅读而语文能力很高的学生,也未见勤于课外阅读而语文能力很低的学生,“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此言不虚!在此,我想就如何进行课外阅读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阅读的兴趣

现在的学生们宁愿把大部分课余时间花费在看电视上、网络上,也不喜欢多读书。这些学生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理思索。

孔子曾说过,对于一件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复旦附中教师黄玉峰也曾自豪地说过:“学生们爱读书,会读书,将来养成终生与书为伴的习惯’,我的教学就成功一半。”养成习惯的前提是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的能力。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初中生来说,教师应该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引导他们投身于课外阅读,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

二、推荐适宜的课外读物,引领健康阅读

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经常性地为学生介绍有益书报。学生在年龄、学段、性别、心理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所以,教师就应做到推荐书籍、选取阅读材料,应着眼于兴趣的培养和视野的拓宽,就应做到面要广,选要精,尽可能将符合学生心智特点的课外读物推荐给学生,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一般来说,对初中生,可以推荐内容丰富、人文性较强、知名度高的《读者》等刊物,然后针对个性,分别介绍不同的书籍,逐渐把品位高、写法有特色的名篇佳作推荐给学生,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红楼梦》等。同时,要结合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注意选择读物深浅的适度性。太浅,达不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太深,读不懂,将会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三、教会课外阅读方法。使其善于阅读

提供一些常用的读书方法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读书的基本规律是很有必要的。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重视阅读方法的传授和点拨。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重视学法的指导,以减少阅读中的困难,让学生熟悉不同文体阅读与欣赏的一般方法,让他们主动寻找阅读的乐趣。不少学生反映,看了不少作品,但没有什么收获,其中就有一个方法问题。“课文也无非是个例子”,所谓“例子”,它应该能提供给学生学习方法、方式上的启迪和教益。数学教师在讲解例题的时候,不仅仅要对题目进行评析,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方法的引导和思维的启迪,在语文课上,也完全而且应该可以做到这一点。教师要系统讲授各类文体的基础理论,导读教材选编的范例,也要教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这样,学生才可从教师讲授的文章中领略到一种纵向、横向比较的学习方法,这无疑为他们课外阅读提供了一把钥匙。

四、多背诵。多抄写

学生喜欢某作品,肯定是作品说出了他们想说而又不能恰当表达出来的感受,引起了他心中的共鸣。所以应当让他们把这些句段抄下来并背诵。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名人,哪一个不是学富五车,饱读诗书,才出口成章的。新大纲也提出了重视积累的要求,而且规定了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没有背诵就没有积累,没有积累也就没有语文素养的提高。所以不仅名篇要背,好的文章、精彩片断都应该鼓励学生背诵。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记忆储存的最佳期。所以在这段时期,我们应大力提倡学生多多背诵记忆。囫囵吞枣也罢,生吞活剥也好,只要吞下去就行。吞得多了,慢慢反刍消化,文化底蕴也就深厚了,这才是学生今后发展的基础。

五、鼓励先进。坚持阅读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造成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篇10

可是,很多语文老师会为试题中出现的阅读理解题出自课外而感到苦恼。笔者研究分析了几年来出现的中考阅读题型,总结出解答阅读理解题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读,即迅速浏览全文,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有很多学生在碰到课外阅读理解题时习惯于立即就做,答题时在文章都没完整地阅读过的情况下,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殊不知这是解答阅读理解题的大忌。因为在没有弄懂全文意思的情况下就做题目,很多时候即使做了,也会将答题的方向弄错,导致失分。因为每一个问题都需要和文章的内容、中心相结合,才能答得准确。

“磨刀不误砍柴工。”首先,应当将所给的材料迅速地浏览一遍,弄清所给材料的体裁、中心等,把握文章的主题。了解材料的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在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对于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在浏览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留意说明方法、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等,做到心中有数。因为现在的阅读理解题很多时候需要在初步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回答准确。

在阅读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喜欢先把题目浏览一遍再浏览全文,这个方法我认为更好。因为这样可以带着问题去读文本,有的放矢,阅读的目的非常明确,这样就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用于实施其他步骤。另外,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一时不懂的地方,如果问题中并没有涉及这样的内容,就可以忽略,不用去深究,也提高了解题的效率。

所以,要想解答好这样的阅读理解题,通读材料是最起码的步骤。这样做,不仅能保证答案的准确性,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养成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找,即带着问题找原文,前后联系

有的同学在解答题目的时候,喜欢就题做题。这样看起来很快,实际上做出来的答案肯定不会完整。因为每一个阅读理解的问题都需要和文章的内容、主题紧密联系才能够得到完整的答案。如果就题做题,会导致答案的点数不足,甚至答题出现错误。

在答题之前,应当先审清题意,再审视阅读理解题的要求,将关键的字、词或句子用笔做上记号,作为答题的要点,也是可能的得分点,然后带着问题到原文中去寻找这个问题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再将前后的语句连起来读一读、审一审、想一想。在联系全文的基础上,将要回答的问题与阅读的文字材料联系起来,经过缜密的思考,确定答题答的空间与范围。利用问题提供的文字信息,到原文中去寻找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整合,尽量使句子完整。要做到细读文章内容,机智从容答题。这样能保证答题的完整性,使答案更加有条理,更加准确,避免无谓的失分。

有时候,在与全文进行联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题目的答案在原文中就能找到,可以用原文中的话来回答,而且比自己总结的话更加完整、准确。这样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题目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如若它规定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回答,我们也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替换文中的原话。解答某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力求答案完美。

所以,在审清题目的同时,将问题归到文中的位置进行阅读,能够尽量保证答案的完整性,提高解题效率,又培养了综合概括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一劳永逸。

三、做,在言之有据的基础上,力求答案的丰富性

有的同学认为,阅读理解题只要做了就行,至于能不能拿到分,那就要看造化了。殊不知有这种想法的同学肯定是不负责任,思想上较懒惰的,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想法。在做题的时候,我们也强调一定的方法与技巧。

1. 一定要作答。有些同学在解题的时候,碰到一些要求概括的题目或者“谈谈自己想法”的问题时,思想上会产生畏难情绪,有人不予作答。殊不知,这是典型的懒惰行为。我们的阅卷原则是问题只有作答才有可能给分,不答肯定不给分。所以无论多么难的题目,要鼓励学生作答,鼓励学生尽最大能力去解答,不能出现空白的题目。

2. 要言之有据。在答题时千万不能为了解答而乱写一通。不根据文章内容答题我们称之为乱答题。乱答题在本质上和不答题是相同的,不能得分。在答题的时候,只要是我们根据问题和原文所作的归纳我们都可以放到答案中去。只要不是瞎想的内容,我们都可以把它称之为答案,因为语文学科本身就是开放性很强的学科,它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所以,很多问题的答案要求言之有理即可。

篇11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课外阅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学习的现状

(一)阅读量不足

尽管课外阅读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凸显出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初中学校,虽然国家全面实施减负工程,却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一部分一线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语文课堂对于精读课文的学习,而他们认为提高语文学习水平的关键在于围绕课大量的练习。在升学压力之下,各科老师在课外留有大量的作业需要学生课后完成,占用了学生大部分自由支配的时间,学生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其次,由于农村初中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他们生活困难,学生家庭没有一定的藏书量,而一些家长在课外阅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不肯为孩子花钱购买课外阅读的书籍,认为学生在学校看课外书籍属于浪费时间。同时广大的农村学校受到资金信息等方面的制约,图书馆的藏书量不足,向学生开放图书馆的时间有限,加上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对课外书籍的管理并不科学,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读书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

首先,由于农村初中教师的配额不足,导致在岗教师的工作量大,一方面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语文教材和学生,对于语文教学忽略了更深层次的延伸和拓展。而另一方面受到自身素质的影响,很多教师还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课文中的精读课文就能够考高分。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以教材为中心,紧扣知识点,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鼓励,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另一方面,中学生的时间紧,任务重,而课外阅读对自身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很难在短期里起到作用。因此,很多学生认为只要掌握知识点就能够得高分,而很多课外阅读的书籍缺乏吸引力,从而造成学生缺乏主动阅读的习惯。

(三)阅读低效,方法缺失

尽管部分农村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于初中语文学习的积极作用,但是在课外阅读的开展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虽然学生阅读的资料和书籍不断地丰富,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而课外阅读讲究的是心到、口到、眼到。很多学生只读书而不思考,阅读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边读边思、边写边记、边记边用的习惯,课外阅读的精彩段落或者是词汇很难运用到日常的语文写作过程中,也不能很好地将课外阅读同课堂上的精读课文产生联想。学生对于阅读的内容一知半解,谈不上什么欣赏,更谈不上琢磨。而老师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也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控制。

二、农村初中语文开展课外阅读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改善条件

首先,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从长远的角度认识语文教学,并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的目标也发生着变化,更加开放多元的教学氛围对于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挑战。过分强调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语文教法不再顺应时代的发展,广大的教师要意识到课外阅读是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其次,要切实解决农村学校阅读量不足的客观条件。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农村学校的课外阅读材料,保证学生的阅读有书可读。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对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投入,为学校配备相应的读书馆建设,配置尽量丰富的书籍或者加大图书管理的经费。一方面学校应主动向社会寻求帮助,动员爱心人士捐献书籍。学校还应该通过开展家校会议向家长讲明白读书的好处,鼓励家长为学生购买书籍,在家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看书的氛围。与此同时,学校应充分发挥网络等外界资源平台,让学生学会绿色上网,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阅读平台。

(二)培养兴趣,提高效率

重视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广大的语文教师对于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教材为中心,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重视所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教师要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鼓励学生边阅读边摘抄,并利用一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摘抄进一步地巩固,从而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词汇等优美句子的积累,达到学以致用。

其次,学校和班级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还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读书活动、演讲比赛、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作文大赛等形式,促进学生在课余丰富自己的读书量,拓宽自己的视野。

再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应该重视学生阅读的效率。为了促使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教师要循序渐进地给予学生读书方法上的指导,并以任务形式要求学生达到阅读要求。在阅读的数量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天坚持读多少页,或者确定相关的必读书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

篇12

【关键词】课外阅读;现状;氛围;回归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实际能力,而培养这种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广泛的语文阅读实践。”可见,在课堂之外,大力倡导语文课外阅读是实施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并不否认对某些文章需要从微观上的剖析,但我们更应该重视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精义与表达,更需要教师通过文本的“例子”,关注学生正儿八经地“读、悟、得”这一“本”,关注和培养学生的自动探究、创新、进取这一“本”。离开了学生发展这个“本”,我们语文阅读教学就无法跳出应试教育的藩篱。

新一轮课改的全新理念,呼唤着我们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有历史性的突破,但学生课外阅读的园地依然少有绿意,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探究

(一)学校层面对语文课外阅读关注不够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80%以上的学生认为无论从自身未来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小学毕业后考重点中学的角度,课外阅读都非常有必要。然而我们的学校对此却不太在意。学生中认为学校不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的人数占62%;认为学校图书室已敞开面对的只占17%。即使敞开面对,认为受时间限制,手续繁琐,又占了38%。由此我们想到,城镇学校拥有大量的图书,却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岂不是教育资源的一大浪费?如果当年的孔老夫子在,说不定又要兴阳货之叹。由此,我们还想到,作为基础教育条件相对较为薄弱的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岂不更为严峻?

(二)教师在阅读课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尽管课改在不断推进,情况或许比以往好了些,但整体不容乐观。教师的讲授式教学依然占主导地位,说明我们课内阅读指导教学还没有大胆放权,让位主体。至于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书目,并在课内外指导学生阅读的情况更是不尽人意,由此也就使得大量的学生认为语文课单调,以听、练为主而感到语文课枯燥乏味。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效力低下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学生层面上的问题

应该说,大多数学生面对社会、学校、家庭的压力,面对阅读如此尴尬的地位,还是千方百计地挤时间去阅读的,有83%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对人的发展十分重要,是应该重视的。这个数字和态度是很发人深思的。如果不能说学生认识事物比学校和家长更理性,更明智,那起码应该说,长期应试教育,过重的课业负担、令人窒息的校园氛围在促使学生对“所谓伊人”的“回头一瞥”。这是沉重的一瞥,即使是不完全自觉地,我们做教育工作的,也应该看到,应该关注。究其原因,除学生个性心理因素外,调查的结果显示,还是与“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有关,跟学校与家庭对课外阅读不配合相关,54%的学生自认自己的阅读面狭窄,21%的学生直言不讳只看考辅书。

二、思考

(一)创建校园文化氛围,回归校园“读书”生活

学校就是提供了一个读书的空间,一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读书空间。而学生的读书水平,又直接受老师的读书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由此,我们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首先要把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放到“人本”思想的高度,放到关系到未来教育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努力创造校园读书的硬件条件和浓厚的校园读书氛围,让我们的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有更从容的心态去图书馆,从不同时代的不同国籍的书籍里吸取更多的“教书育人”的智慧和力量。让他们带好叫学生读书这个头。惟其如此,我们的教师才能真正引领我们的学生从考试的藩篱中走出来,在更广泛的共同的博览群书的阅读探讨中多角度、多维度地“教学相长”,既增进了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也涵养了学生的人格和品质。同时,它又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母语语感,切实增进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此,当前最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全天候地开放学校图书室,并继续加大图书室的建设、管理,让书籍这一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承载着师生,承载着校园,飞向辉煌的明天,并借此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篇13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外阅读 应对策略

一、引言

不论是英语阅读还是中文阅读,都是我们学习语言的重中之重。同时,英语阅读在小学英语的学习之中也是一个难点,提高课外阅读水平有利于提高小学英语的学习成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因此,重视英语课外阅读的学习,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在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的学习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应当积极寻找解决措施,充分发挥英语课外阅读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二、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缺乏阅读兴趣。小学阶段的孩子,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很难对阅读产生兴趣。首先,小孩子在幼儿园阶段以玩耍为主,学习时间较少,而进入小学之后,学习时间明显增多,很多小孩难以适应这一变化,他们在学习时间常常难以集中注意力;其次,小学生掌握的知识较少,英语词汇积累不多,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会受到较多的阻碍,使他们感到挫败,难以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最后,在这个数字时代,小学生由于自控能力较弱,他们常常受到手机游戏、网络游戏、电影视频、动画影集等娱乐活动的诱惑,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外阅读。

2.课外阅读资源匮乏。在中国的教育模式中,英语学习的进程相对较慢,小学学习阶段的很长时间都用于字母和基础发音的学习,以至于在小学五六年级甚至初中阶段才开始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这种情况大大缩小了小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的范围,适用于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资源也极度匮乏。在中国一些比较落后的乡镇学校,由于资金不足,加上师资匮乏,英语课外阅读几乎成了奢侈品。另外,部分教师和家长仅仅把课外阅读当成一个任务,将一些晦涩深奥的英语资料提供给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较多,有无人指导,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彻底消失,更有甚者,对英语学习产生厌恶,影响英语的后续学习。

3.轻视英语课外阅读。应试教育是中国现代教育的一大特色,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他们将学生的成绩放在第一位,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却忽视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部分家长甚至认为课外阅读是不务正业,浪费学习时间。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严重阻碍了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的实施,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4.缺少课外阅读指导。由于小学生的心智不够成熟,学习自主性不高,知识储备也比较有限,他们在课外阅读中遇到困难是常常选择放弃,这严重降低了英语课外阅读的质量,远远达不到课外阅读的目的。教师放任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导致学生在阅读中遇到问题时无法及时解决,直接影响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影响了英语的学习成绩。

三、改进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现状的应对策略

1.培养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兴趣。小学生往往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于新鲜的事物兴趣比较浓厚,也有求知欲和好动的表现。所以培养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课外活动或者教学活动来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在课外英语阅读活动中的参与度。相对愉快的阅读环境,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可以帮助更好的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例如在学习英语课本中的best、biggest等词汇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并举行英语手抄报的形式进行比赛,让学生查阅英语资料,把全世界上跟best、biggest相关的人或事展示出来。

2.加大对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视力度。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为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质量,首先就应该加大对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视力度。首先,英语教师要对小学生及其家长晓之以理,向他们阐明英语课外阅读的必要性,鼓励和引导小学生多开展和参加一些英语课外阅读的活动,创新和优化英语教学方式,为小学生参加英语课外阅读奠定一定的基础。其次,英语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将英语课外阅读的读后感纳入下次英语课堂讨论中,将学生课内外的英语学习相结合。最后,学校还可以开设英语课外阅读兴趣班以及英语角等,并将英语课外阅读成绩纳入期末总成绩中,以提高学生、家长以及英语教师对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视度。

3.完善课外阅读的资源。小学英语教师应在掌握学生的教材知识和英语水平的基础上,因人而异,为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不同层次的英语课外阅读书籍,这些书籍可以来自于学校的图书馆、书店以及互联网。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大对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资料的投入力度,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英文材料、书籍以及优良的阅读环境,促进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在英语课外阅读资料的选取上,应该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范围,兼顾资料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参考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选择英语课外书籍,如童话故事书《开心小读者》就比较适合小学生,书中的英语句式和内容相对简单,人物画面丰富,易于为小学生所接受。

四、结束语

本文详细分析了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改进策略。但是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低下,需要小学英语教师及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引导小学生加强英语课外阅读,提升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的综合运用水平。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外阅读 存在问题 对策

当今世界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各国间政治、经济、文化往来不断。英语作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几大语言之一,日益发挥着这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来说,他们正处于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学习英语对他们的未来和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学习英语可以让他们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促进思维发展,增强他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的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同时也有利于他们更多地了解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适应全球的一体化趋势。

鉴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如何加强英语学习、提高英语水平,成为了摆在广大教师和学生面前的一道难题。国内外许多语言专家通过研究发现,大量的阅读对提高第二语言能力极有益处,阅读量的多少是决定学习进步的关键因素。增大阅读量,可以让学生扩大词汇量,更好地吸收不同领域的信息和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非常重视考试分数,往往专注于考纲中的内容,同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材内容亦有局限,大量阅读难以在课堂内得以实现。因此,学生能否进行英语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效果是否良好,成为其是否能提高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目前初中英语课外阅读存在下列问题。

1. 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的主观性不强。大多数学生认同课外阅读对英语学习是有帮助的,但是,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数的学生对课外阅读不重视,也没有兴趣。

2. 英语课外阅读的时间和阅读量不足。初中生课业负担重,课余时间较短,这是导致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时间不足的客观原因。同时,由于初中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并不算太长,词汇积累较少,对一些英语习语也很陌生,因此,在阅读英语读物时有较大的阅读障碍,从而导致学生信心受挫,失去了课外阅读的兴趣。

3. 英语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存在问题。初中生局限于其英语基础,不能很好地把握阅读的方向和范围。阅读材料过易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实现英语能力的大幅提升,阅读材料过难又容易打击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信心并降低他们的兴趣。同时,阅读面过窄也是学生自主学习中时常存在的问题。

4. 课外阅读的学习方法不得当。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有很大不同。课内阅读基本上都是精读,而课外阅读则应为泛读。阅读过程本身应该是一个愉快、享受的过程,但很多学生用精读的方式来进行课外阅读,一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就停下来查字典,极大影响了阅读速度和学习兴趣,通篇读下来费时多、收效少,学习信心也会受到打击。

英语课外阅读是英语课堂学习的延伸,课外阅读在学习内容上有补充性,在学习目的上有提高性,在学习主体上具有自主性,在学习材料和方式上具有个体性等特点。针对英语课外阅读的这些特点,以及初中英语课外阅读中现存的上述问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并总结了一些方法,用以帮助学生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1.引导学生将课外阅读与兴趣相结合。例如,对于喜欢体育的学生,可以推荐阅读体育新闻、体育明星传记等;对于喜欢音乐的同学,则可推荐阅读一些与音乐相关的小故事等。兴趣的提高将会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效率。

2.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选择内容合适并符合他们认知程度的读物。阅读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可以指导他们阅读纸质书籍报刊、浏览网页、听英语歌曲、看英文原声电影、观看一些内容比较简单的有中英文双语字幕的纪录片、公开课视频等等。

3.教会学生掌握好的阅读方法。对于篇幅较长、难度较大的读物,可以采用泛读的方式,不必拘泥于查单词、记词汇短语,遇到不认识的生词可根据上下文揣测意思,能够大致读懂文章的意思即可。

4.教师应多花时间和精力,主动了解学生课外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估,包括阅读材料的选择、学习方式、过程监控和效果评价等。同时,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语课外阅读对英语能力的提高也并非短时间就能实现的,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和家长克服功利心理。

经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采用上述方法和原则对初中学生进行课外英语阅读指导,根据学生个人资质、努力程度和英语基础的不同,大多数学生均能在英语阅读上取得一定进步,从而或多或少地提高英语水平。在当今的我国,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呼声很高。在英语学习缺乏整体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加大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量是提升英语能力的一个途径。在这个过程中,英语教师应在学习内容上为学生把关,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在学习方法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