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区托管服务的意义范文

社区托管服务的意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1: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社区托管服务的意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社区托管服务的意义

篇1

【关键词】 社区护理; 服务; 资源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及老年化社会的到来,社区护理模式的建立已成为当前国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的社区护理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尚未建立统一的模式,各地的社区护理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根据我国的国情,考虑到技术实力、服务对象的需求以及经济条件等因素,大部分是由医院下设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医院派出的社区护理人员负责提供社区护理服务[1],但仍缺乏统一的认识。本文将探讨如何进一步建立与完善这种借助综合医院在医疗技术、人员、物资、培训等方面具有的优势资源,开展社区护理服务的模式,以推动社区护理的发展,满足全民健康保健及康复护理等方面的需求。现介绍如下。

1 现状分析

1.1 当前我国社区护理面临的问题

1.1.1 社区护理人力资源不足 施永兴等[2]对上海3所医院、10个社区的调查显示,每名社区护士服务的社区居民平均为15706人,陈萍等[3]调查了1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比为1:1.87,每名护士服务6006人,与WHO提出的1:4的医护比例、每名公共卫生护士服务2600人的标准均有很大的差距。

1.1.2 社区护理人员资质不足 社区护理的工作性质及特点决定了社区护士必须具备较高素质[4]。国外的社区护理教育定位在较高层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历教育和注册制度体系,社区护士的学历普遍为本科和硕士以上[5]。美国2000年的社区护士中,硕士以上学历者达到了11.6%,远远高于医院7.6%的比例[1]。2003年,我国社区护理人员中,中专学历占85%,大专占13%,本科仅占2%[6]。陈萍等[3]的调查也显示,社区护理人员的学历以大、中专为主,本科仅占1.32%,职称结构以初级为主,中、高级职称仅占3.29%。我国社区护理人员的资质严重不足。

1.1.3 社区护理管理不到位,规章制度不健全 目前,对于社区护理工作的管理,国家卫生部还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和实施计划,只是由各个医院或当地街道卫生机构承担,组织形式多样,没有明确的分工,缺乏法律保证[7],同时缺乏宏观调控及有效的管理[8]。陈萍等[3]调查的1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中仅7所(占46.67%)配有护士长,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未建立社区护理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尚不健全,社区护理基本处于自发的、无规范、无管理状态[4]。

1.1.4 社区护理人员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 目前卫生行政部门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完善的质量监督机制,护理人员绩效评价难以量化,不能客观、准确地比较业绩大小,极大地影响了社区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4]。

1.1.5 社区护理开展支持力度不足,难度较大 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视不够,投入人力太少,导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资金不足,除了医疗之外的预防、保健及健康教育等经济效益很低或零经济效益的工作被放到了很次要的位置,有的甚至只是为了应付考核而形式上开展了一些项目.实际数量和质量及效果并不尽人意。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仍是以提供医疗服务为主,对其他职能的发挥还是不够重视[9]。

1.2 以综合医院为依托开展社区护理服务的优势

1.2.1 综合医院的技术优势可为社区护理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综合医院设备及技术力量均较完备,在开展社区护理时,在业务技术方面,可根据社区护理工作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或协助工作,也可以安排社区护士到相应科室进行业务技术的学习,掌握技术,从而保证使社区护理水平与综合医院保持一致。

1.2.2 综合医院的资源优势可为社区护理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 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物资作为基础,包括消毒供应物资和一次性耗材等。社区护理单元场地有限,不可能建立消毒供应室或大量储存一次性耗材,而综合医院消毒供应设施完善,一次性耗材品种、数量充足,可为社区护理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

1.2.3 综合医院的人才优势可为社区护理提供全面的专业团队 综合医院科室专业设置齐全,有优秀的医疗专家,也培养了大量的专科护士,在专业方面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社区护士在开展社区护理时,遇到专业性较强的护理问题,可向综合医院的专家进行咨询或请会诊,从而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同时也提高了社区护理的水平。

1.2.4 综合医院的人员优势可为社区护理提供充足的人力补充。有调查显示,90.1%的本专科护生首选综合性大医院就业,仅有18.2%的护生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10]。由此可见,由医院经过转岗培训的护士仍将是社区护士的主要来源。

1.2.5 综合医院的培训优势可为社区护理提供良好的培训条件。社区护理重在实践,社区护士应是全科护士。综合医院可提供全科护士培训的场地、师资和丰富的经验。

2 结果

开展社区护理可为综合医院带来更多便利,从而促进综合医院的发展。

2.1 社区护理的开展可使医院的双向转诊更加便捷,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费用,促进患者恢复。张玉萍等[11]的调查表明,96.0%的手术患者出院时存在社区护理需求。而由于社区护理发展水平的滞后,使能够得到的社区护理服务远远落后于实际需要。

2.2 社区护理的开展更贴近居民的生活,可在社区进行健康咨询、预约挂号等服务,使居民看病更加方便快捷。

2.3 社区护理的开展拉近了医务人员与居民的距离,使医护患沟通更加良好。

2.4 社区护理的开展可为居民和患者提供更多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服务,从而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开展。

2.5 社区护理的开展可使医院的岗位管理更加灵活。年资高、经验丰富的护士可自愿申请到社区护理工作岗位,年轻、有时间和能力的护士可申请到社区兼职,从而使医院的护理人力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应用。

3 讨论

3.1 以综合医院为依托的社区护理模式需要政府重视并进行宏观调控。各级政府的重视是社区初级卫生保健体系深入落实的关键,政府及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为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利于规范和管理[4]。

3.2 以综合医院为依托的社区护理模式需要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指导及监督。机构功能的定位不明确将影响社区护理的发展[9],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明确社区护理的工作范围及服务内容,并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监督。

3.3 以综合医院为依托的社区护理模式需要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到位。社区护理服务是公益事业,应有足够的资金保证其顺利的运行。

3.4 以综合医院为依托的社区护理模式需要建立社区居民评价体系。由于现阶段社区护理发展的不平衡,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的认识和了解不足,应加大宣传的力度,并建立评价体系,鼓励居民接受社区护理,用评价促进社区护理的开展。

3.5 以综合医院为依托的社区护理模式需要引导医院进行良性竞争。由于各个医院对社区护理的重视及投入不一,开展的效果也不同,引导医院之间进行良性竞争,可促进医院对社区护理的重视和投入,加快社区护理的发展。

3.6 以综合医院为依托的社区护理模式建立与完善的关键点。

3.6.1 医院重视 综合医院均承担着全民健康促进的责任,医院领导应在开展社区护理工作上给予高度的重视。社区卫生服务是目前我国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发展的卫生服务形式,而社区卫生服务六大基本功能中的大部分工作可由社区护士独立完成,社区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12]。

3.6.2 护理部直接管理 社区护理服务中心可作为一个个护理单元由护理部直接管理。实施中心护士长一护理小组长管理模式,社区护士参与管理、服从管理、对社区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得到增强,工作更加积极主动,同时,护理部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护理质量得以保证[13]。

3.6.3 各部门相互协调 社区护理服务中心作为医院的一部分,各部门应根据需要提供充分的支持。

3.6.4 绩效考核提高积极性 社区护士是在一个相对开放宽松的工作环境之中进行服务管理工作,其工作对象、范畴、性质、责任要远大于或远高于传统意义上的医院护士[8]。要结合社区护理工作的特点,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从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等几个方面着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社区护理工作量和工作效率的研究,综合确定适宜的质量评价标准,合理配置社区护理人员,建立切实可行的社区护理人员绩效考核评价制度[14],提高社区护士的职业认同感[15]。

3.6.5 加大教育及培训力度 现有的社区护士大多是从医院转入社区的,具有比较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基本能满足工作需要,但是与合格的社区护士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16]。故应通过继续教育、学历教育、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加大对社区护士的教育及培训。

依上所述,建立与完善以综合医院为依托的社区护理模式是当前切实可行的社区护理方案,值得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李春玉,金胜姬. 国内外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75-477

[2] 施永兴,贺金仙.社区护理工作有效工时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76-877.

[3] 陈萍,刘秀娜,罗羽,等.我校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2):97-105.

[4] 李秀川,叶平.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趋势[J].护理管理杂志,2008,8(5):27-29.

[5] 李晓惠,许四虎,贝冬莲.深圳市社区医护人员对全科医学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2,5(4):280-281.

[6] 包家明,曹梅娟.社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思索[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7):597-598.

[7] 余曼虹,徐珊.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61-62.

[8]肖爱军,焦守凤,周晨.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护理学报,2007,14(1):76-78.

[9]曾华.西宁市社区护理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杂志,2008,24(9):59-60.

[10]陆丽莉,陶肃君,郑婷婷,等.浙江省高校护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7):66-68.

[11]张玉萍,黄素芳,李秀云.手术出院患者社区护理需求与实际利用状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4-7.

[12]黎仙群,潘桂琼,张雪茹,等.以护士为主导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面开展[J].社区医学杂志,2006,4(9):1-2.

[13]蒋岩.我院护理部在社区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9,9(9):53-60.

[14] 袁力,焦红霞,焦庆萍.社区护理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社区护理的启示[J].护理管理杂志,2004,4(5):28-31.

[15]杨雅娜,罗羽,刘秀娜,等.我国社区护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2008,8(12):25-29.

篇2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学生的接送、吃饭、午休等问题成了很多工作繁忙的家长的心病,家长们“托管孩子”的需求日益增大。近年来,教育部门不断加大学生减负的力度,并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行为,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校不再提供学生托管服务,如广西的南宁、桂林、柳州等城市,正规的学校式托管基本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学生托管机构,提供学生上下学接送、寄宿、寄餐、学习辅导等服务,“学生托管行业”发展势头之迅猛,大有成为又一“新兴行业”之势。

然而,所谓的“学生托管行业”目前在很大程度上处于监管盲区,甚至陷入“管理真空”状态。当前,学生托管机构无照经营的现象比比皆是,可谓鱼龙混杂。在居民区租借一套房子,找一个做饭的保姆,请一两个“辅导老师”,一个“管吃管住管学习”的托管班就诞生了。在这种家庭作坊式的学生托管机构中,往往十几二十个学生挤在仅几十平方米的狭小空间中,存在着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实际上,学生托管服务虽然与工商、教育、消防、卫生等多个部门的工作有关,但是没有一个部门真正负责监管学生托管机构的工作,托管机构“脱管”也就不奇怪了。

“托管孩子”是家长的刚性需求,让学校完全担起这副重担,或是寄希望于无序的市场运作,皆不可取。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学校托管无疑是家长最认可、最放心的托管方式。有条件的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南京市的“弹性离校”就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允许有需要的学生延迟离校,学校安排专人统一管理,解决了家长的接孩子难题。无独有偶,上海市从去年开始试行“少年宫进校园”,由“城市学校少年宫”牵头,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班活动,学生放学后可以自愿参加,放学时间因此推迟了一个小时。而青岛市则另辟蹊径,通过家校合作的形式,由家长委员会主导、学校提供支持,托管工作人员以学生家长为主体,吸纳退休老教师、专业人士、大学生等志愿者,或由家长委员会出面聘请学校教师参与,利用学校提供的场地和设施开展托管工作……学生放学后还待在学校,会不会出现强制学生留校、集中补课、乱收费等问题?对此,南京市的做法是对学校提出明确要求,实施严格监管:严格以学生自愿、家庭申请为前提,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严禁直接或变相收取学生任何费用,严禁擅自与社会机构合作进行有偿服务;严禁借机组织开展学科性集中教学,严禁以补差提优等名义组织或变相补课。可以认为,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提供学生托管服务,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学生托管问题的途径。

解决学生托管问题不可忽视社区的力量。由社区居委会牵头,组织力量在社区内提供学生托管服务,相当于将学生安顿在了“家门口”,家长自然会放心。近年来,武汉、福州、成都、长沙等多个城市都曾经进行过社区托管试点,主要是利用社区活动室、社区图书室、市民学校等场地提供学生托管服务,以公益性为主。除社区工作人员义务兼职外,还选聘社区内的退休教师、大学生和社区志愿者等为看护员、辅导员。从家长反馈来看,大部分家长对社区办托管持肯定态度。然而,目前社区提供托管服务主要集中在寒暑假期间,提供日常托管服务的社区数量相对较少,很难满足家长的需求。可见,我们应该积极推广社区托管模式,挖掘社区的组织潜力,发挥其积极作用。

我国的中小学生基数庞大,光靠学校和社区来解决学生托管问题是不现实的,还必须整合民办学生托管机构的力量。发展民办学生托管机构,最关键的是落实监管。建议由教育部门牵头,联合工商、消防、卫生等部门,尽快制定相关的管理和监管制度,对机构的场地条件、食品卫生、从业人员资质等进行严格审核,提高准入门槛。机构必须通过相应的资质审核才能挂牌开业,并有义务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为了保障学生的权益,应规定机构必须与学生家长签订协议,明确托管时间、托管内容、管理要求、收费标准、双方权利和义务等。

篇3

关键词:托管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12―0076―03

伴随着时代进程的加快,父母承担着越来越大的经济压力。许多父母的上班时间与现在小学生的放学时间相冲突,加之教育知识的更新及教科书的改版,父母们的知识体系已不适用当今的小学教育。于是,许多父母选择了学校周边的托管班或托辅机构。有的托管班是小餐桌形式,解决了学生饮食问题;也有的是辅导班,侧重于对学生的作业辅导。在托管班写作业的学生,他们的作业有个共同点:零错误率。表面上,学生的作业没有任何问题,但会误导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判断以及相应的指导,进而对学校教育会产生消极影响。我们借鉴以往研究,旨在分析托管的利与弊,找出托管教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托管的含义

江苏教育中指出家庭教育托管,这是一种家庭式协同教育服务,即相关(教育)机构或个人接受家长委托,将学生在校学习活动之外本该由家长负责的早、中、晚时段的安全、生活、学习和活动管理起来,主要承担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活动辅导、学习指导等职责。教育托管的含义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家庭教育托管,二是学校教育托管,三是社区托管。[1]

本文将“托管班”定义为:接受家长委托,管理小学生放学后的教育活动、学业辅导的教育机构或个人组织的家庭作坊式的辅导班。

不少资料在探讨托管这一社会教育现象时,大多结合利弊两方面做出客观论述。立青教授认为近年来,教育部门不断加大学生减负的力度,规范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行为,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校不再提供托管服务,正规学校的托管服务几乎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托管机构,提供学生上下学接送、寄宿、寄餐、学业辅导等服务,“学校托管行业”发展势头大有成为“新兴产业”的趋势。

二、青岛托管行业的发展现状

笔者通过访谈、观察等方法,调查并总结出青岛托管班有以下特点:

1.组织形式:无证经营家庭式托管

笔者在平安路第二小学、人民路第一小学等周围发现,许多规模不等的托管班并没有在工商部门及教育部门备案。从法律角度讲,凡是涉及到为学生提供饮食的组织,应在工商部门注册,取得餐饮许可证;而涉及到辅导,则应在教育部门登记。

笔者通过深入调查发现,不管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市南区还是相对滞后的县级市,众多托管班仅仅是与家长达成协议的私人办理的家庭式托管班。在小区里租间房,安置几张课桌即可挂牌招生,这类情况下,各个年级的孩子都挤在一间屋子,请几个大学生或是研究生作为辅导老师,有点锅碗瓢盆,一个管吃、管住、管学习的托管班就产生了。可想而知,这种家庭作坊式的托管班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与教育质量问题,虽然托管服务与工商、教育、消防、卫生等部门有关,但没有一个部门真正负责监管托管机构的工作。如此“托管”,如同“脱管”。

2.托管类别:多样性有余统一性不足

根据时间不同可分为午托和晚托。青岛市区的托管班大多是以晚托为主,即下午放学后提供托管服务。而在县级城市中,如莱西等地,则存在着以午托为主要服务内容的托管班,即中午放学后,将学生接回托管班,管理学生午餐和午休。

根据托管内容不同可分为小餐桌和托辅班。前者主要负责提供饮食,后者则侧重学业辅导。

根据学习类别不同又可分为学科托管班和特色托管班。前者是最为普遍的类型,主要针对学生的作业以及需要补习的科目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但这种也是学生流失最为常见的一类。特色托管班则是新产物,在保证学生写好作业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特长以及发散思维。例如崂山区的乐学岛,将托管班定义成课后训练营,设有钢琴,围棋等多个兴趣班,同时引进国外教育理念。总之,各式各样的托管一定程度上会满足家长的不同需求,然而多样性的泛滥势必造成人们选择的混乱。由此得知,托管行业需要建立起基本的统一性。

3.教学质量:有可取之处却差强人意

青岛是一个人口流入较大的城市,许多外来务工的家长及双职工家庭无法满足孩子的接送及学业辅导的需求,而托管班的存在就无可厚非了。

一些体制完善、师资优良的托管班对学生、家长会产生正面影响。首先,此类托管班有能力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被关注的需要,然而在公立学校中,这种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据调查,不少托管班开设舞蹈、书法、绘画等课程,大大有益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再者,帮助家长解决教养子女的困难。不少家长没有时间或是没有能力辅导学生的学习,比如英语,许多家长对外语知识相当匮乏,只能借助托管班来解决问题。

托管有其合理性和普适性,具有一定的功效和价值。从客观方面来看,其弊端也不容小觑。通过深入调查,得知众多托管教师缺乏专业的教学知识。对于学生的指导仅限于检查作业,甚至许多托管班直接为学生提供答案,以便学生可快速的写完作业且保证没有任何错误。

笔者通过亲身探访得知,有不少学生介绍的托管班是家庭妇女所办,不管是辅导作业还是学生的饮食,皆“亲力亲为”。饮食卫生是否有保证暂且不论,教学的专业度却是需要质疑的。

总之,托管行业作为一个新兴产物有其积极的一面,在成长期间也必然会有诸多弊端,而这其中最应值得人深思的便是其对学校教育产生的消极影响。

三、托管班对学校教育的消极影响

私人托管班大多以盈利为目的,因此许多托管班也有诸多不足,值得我们深思与改善。

1.教师无证上岗,缺乏专业度

私人托管如雨后春笋但良莠不齐,所谓的学生托管行业目前在很大程度上处于监管盲区,甚至陷入“管理真空“状态。同样,对托管教师的选择在此背景下也是毫无定法。[3]据调查,本地托管班几乎都存在着教师质量问题。许多私人托管班雇佣的是在职大学生,无教师证、无岗前培训。小学阶段的学习,本体知识简单,但对孩子的诱导和指点更为重要。没有经验的教师只会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往往容易忽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托管班应选择有经验的专业教师,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2.学生负担加重,产生厌学情绪

小学生的课余时间大部分是被督促着写作业、预习和复习,中间没有下课休息,更有甚者,都学习到八九点才回家。过重的学习负担几乎压得学生喘不过气,他们本来课余时间就少,现在连玩的心境和环境都丧失了。许多孩子已经产生了厌学情绪,在他们眼里托管班比学校还累。甚至于直接影响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3]

3.学习行为表现问题增多,丧失主动性

许多托管生在校学习中写作业马虎,经常缺课、旷课。有的学生还容易养成对教师的过分依赖,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学生作业量较大,因此学生在托管班的时间也加长,加之托管班对学生的催促,导致部分学生对作业的主动性减弱甚至丧失,进而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积极性也大幅度降低。经调查,许多上托管班的孩子感到上学累,写作业无聊,一写作业就找本子、削铅笔,写个字都要好几分钟,学习效率极低。部分学生经常在写作业时以“上厕所”“肚子疼”“头疼”等借口为理由逃避学习。[4]各种行为问题的出现让人不得不得深思其中潜在的问题,学生各种不正常的行为需要及时纠正,但更需要的是找出本质问题。若任之继续发展,不仅影响课外教育的效果,更会阻碍学校教育的正常进行。

4.德育缺失,易导致性格缺陷

托管生通常缺少父母的关心和正面教导,性格多表现为任性、冷漠、孤僻、内心承受力差,时常走极端。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多在托管班待到八九点,缺少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5]社会上的托管班几乎全是私人以盈利为目的所办,照顾学生的饮食和学习等活动,却从未涉及到学生的道德教育,而这一方面的缺失对于托管生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诸多方面,托管生或多或少都缺失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正常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托管班德育的缺失间接对学校教育产生不利影响。

5.片面传递性学生信息,评价标准单一

学校与托管班之间往往存在文化差异,教育方式、教育手段的不同,这也造成二者教学评价的冲突。托管班因以辅导作业或补习功课为主,往往只会顾及到学生的分数。填鸭式的教学强化了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却淡化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另外托管教师以成绩为标杆,就会向家长传递学生的片面信息,从而影响家长对孩子的判断。

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托管班应主动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如若他们丧失主体意识,只会导致教育托管的目的难以达到。

四、相应的解决对策

显而易见,社会上众多的家庭式托管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虽然棘手但也不是解决不了的。

1.建立学校托管班,配备优良师资

学校托管班无疑是家长最认可、最放心的托管方式。有条件的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同时,学校统一规范实施放学后托管,将会直接与学校教育衔接起来,促进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当然,青岛有的学校也独树一帜,通过家长合作的方式,由家长委员会主导,学校支持托管工作人员以学生家长为主体,吸纳退休教师、专业人士等志愿者,或聘请专业老师参与,在学校内开展托管工作。这种做法无疑是最令家长放心的,只是推行难度较大,众多学校无法贯彻实施。如果政府加以引导和支持,想必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校托管的发展。

南京的“弹性离校”也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允许有需要的学生延迟离校,学校安排专人统一管理,解决了家长接孩子的难题。[6]

2.尝试社区托管班,实行地域化管理

社区托管班曾令很多家长看到了希望,多数社区表示,希望能够为所在管辖区的家长分忧。但是由于资金、场地、师资、教学设备等因素阻碍了社区托管班的进程。

据调查,社区托管之所以发展缓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师资匮乏。因此,如果在高校中征集高素质的大学生志愿者以及退休老教师等专业人士,是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另外,社区可以集思广益,听取众多家长的意见或是采取家长轮流看管的形式,作为托管班的工作服务人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经济负担和人力投入。[7]

3.规范私人托管班,构建相关法律条例

如若只依靠学校托管班,势单力薄,根本不可能满足现实需要。因此,私人托管班的确有其存在的必要,而对私人托管班的监管和引导也势在必行。国家首先应给与托管行业一个明确的法律地位,然后由教育部门牵头,联合工商,消防,卫生等部门,尽快制定相关的管理和监管制度,对机构的场地、食品卫生、从业人员资质等进行严格审核,提高准入门槛。为了保障学生的权益,应规定有关机构必须与家长签订协议,明确托管时间、内容、管理要求、收费标准、双方权利与义务等。[8]

同时,托管班应与儿童的父母保持经常性联系与沟通,互相交流,通力协作,形成共同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教育网络体系。

4.完善家庭教育,给予孩子亲情温暖

“托管孩子“是家长的刚性需求,让学校完全担起这副重担,或是寄希望于无序的市场运作,皆不可取。从家庭教育方面看,特别是独生子女,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最好与孩子生活在一起,给予孩子呵护与关心。父母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创造良好的家风,有不少家庭还有家训,这是很值得推崇的一点。毕竟家庭的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托管机构都无法取代的。

[参考文献]

[1]丁新忠.教育托管的深层矛盾和问题[J].江苏教育,2011(09).

[2]立青.积极解决学生托管问题[J].广西教育,2013(11).

[3]许兴华.城市小学生“托管”问题研究[J].内江科技,2011(01).

[4]唐西波,鲁恩艺.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托管生的教育[J].新课程,2013(04).

[5]白矾.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思考与探索[J].西部大开发,2009(10).

篇4

随着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增多,新型城镇化建设下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以及“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作为佛山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区的禅城,其教育的供给从量到质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现实压力。

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持续推进,城市建设中心西进战略的不断升温,日渐多元的教育成才观,对禅城教育的供给结构提出了全新的高要求。

而祖庙布泽千年的文脉蔚然,南风古灶绵延至今的文化传承,大佛山教育创新发展的迫切要求,则无疑是禅城教育厚积薄发的底蕴与动力。

当禅城这样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在21世纪的今天,用供给侧改革来思考与实践区域教育发展的高位突破,其智慧与勇气所衍生出的无疑是一片令人惊艳的风景。

治理体系结构:由二级向一级转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国家改革的总目标,也是各领域改革的总要求。教育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一切改革的举措和行动,毫无疑义都要自觉围绕这一总目标、落实这一总要求,从教育部门自身改起,完善科学规范的教育治理体系,形成高水平的教育治理能力。正是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阈下,禅城区对区内中小学校的管理体制进行大幅调整,实现了从区镇二级办学、二级管理向区一级办学、一级管理的改变。

1.历史沿革

禅城区于2003年建区,建区之初中小学、幼儿园的管理还是沿用建区前各镇(街道)的管理办法,也就是“区、镇(街道)、村”三级办学管理,除原市直中小学、幼儿园由区直接管理,其他中小学、幼儿园均由属地镇(街道)管理。2008年,禅城区进行中小学办学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以区为主,区、镇(街道)共同管理”的二级办学、二级管理,村一级不再承担办学职能,将原村办小学归口到镇(街道)管理,并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而原本属于镇(街道)属的中学,统一归口到区教育局管理。

这种二级办学、二级管理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镇街办教育的热情与积极性,但资源分散、管理低效、各自为政、步调不一等问题同样非常突出。禅城教育需要与中心城区的地位相匹配,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家长需求,需要进一步激发活力,需要继续保持可持续发展,这种模式无疑已经成为禅城教育拔节向上的桎梏与阻碍。

2.实践路径

在2013年初,禅城区召开动员会议,正式出台《禅城区办学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下文简称《方案》)。根据《方案》,改革内容主要包括:实行“一级办学、一级管理”的办学管理制度和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负担”的经费投入与管理制度、实行区级统筹调配的人事管理制度、进一步促进学校依法行使办学自及引导各级各类社会资源发展教育事业等内容。《方案》明确提出将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以及成人学校全部收归区一级管理,镇(街道)不再承担教育管理职能,镇(街道)及各职能部门做好协同管理的办学管理制度。

从2003年建区之初,区、镇(街道)、村“三级办学、三级管理”,到2008年实行“以区为主,区、镇(街道)共同管理”的“二级办学、二级管理”,再到2013年落实《义务教育法》要求,实施区“一级办学、一级管理”,体现了禅城政府改革创新的魄力,完成了办学管理责任的回归。而一级办学、一级管理的实施,将有利于更准确的区域教育定位,有利于更高效的区域教育投入,有利于更好落实学校自主办学,有利于更具活力的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有利于更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有利于更优化的教育环境改善,有利于更开放的教育系统构建,有利于更科学、可持续的发展路径选择。

3.效果明显

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收归区一级管理后,随着办学管理层级减少,管理成本亦随之降低,政府对教育资源的统筹能力与教育管理的专业水平从根本上得到了提升,为学校自主办学与优质多元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资源保障。2013年9月,老城名校佛山九小成功合并南庄紫南小学使之成为其西校区,通过师资共享,使得原南庄镇紫南小学的学生在家门口就可以就读名校。同样,佛山九小师生也可以共享原紫南小学的校园资源。两校合并办学,让两者的优势资源实现共享融合,进一步实现了九小优质学位的扩充。

原本分属于两个镇街的两所学校,之所以能够顺利“联姻”,无疑是得益于禅城区办学顶层治理结构转制结出的硕果。“一级办学、一级管理”体制下,禅城教育部门开始强化区级教育统筹能力,高效配置公共教育资源。这才有了佛山九小顺利“牵手”紫南小学的佳话。

办学主体结构:由包办向多元转变

优质的学校和学位已成为城市的重要竞争要素,成为投资企业、中高级人才选择在禅城就业安家的首位要求。禅城作为大佛山的政治、文化中心区,区域教育的价值与责任担当不容旁落。而这种责任与担当,不可能仅是依靠公办学校就能悉数解决。 因此,在推动禅城教育向均衡化、优质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进行投入体制改革,由政府包办教育向引入社会资金开办学校转变,由公办学校包打天下向民办教育成为区域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转变,让区域教育办学主体结构日渐丰富多元,向社会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教育服务,成为禅城教育深化改革的必由路径。

1.搭建平台,把社会资金引进来

2016年8月28日,佛山市实验学校(中学部)新校区举行落成仪式,随着新校区的投入使用,佛山市实验学校(中学部)的办学规模将大为扩充,其中,新入学的初一年级将在原来基础上增加160个学位,从4个班扩展为8个班,而未来3年,中学部将逐步扩展到每个年级16个班的办学规模,新校区最高可容纳6000人。

据了解,佛山市实验学校(中学部)成立于2012年,经过四年的快速发展,生源不断扩大,原来的校区无法满足需要。去年10月,佛山市实验学校(中学部)新校区在位于张槎长虹路1号的普立华地块动工,今年建成后正式启用,初一、高一新生首批入驻,其他年级由学生和家长自行决定是否搬迁。

佛山市实验学校(中学部)新校区以高标准建设,每间课室配备触屏多媒体一体机、两台空调和学生书柜;实验室、艺术楼均按照高标准配备器材教具。学校共有8个篮球场、6个排球场、2个网球场、400米标准塑胶环形跑道,另设3个乒乓球室,室内大型体育馆等。在学生生活方面,学校饭堂配有中央空调,学生宿舍4人一间,每间宿舍有独立卫生间、浴室、配有单独电话。

值得注意的是,佛山市实验学校(中学部)新校区在普立华地块动工,充分利用旧厂区原有基础,根据学生使用需求进行改造装修,重新激活了现有资源。“新校区的课室、宿舍和饭堂,感觉不错,孩子在这里读书感觉很放心。”一位高一学生家长参观后表示。

而这正是禅城区大力支持、鼓励社会资金兴资办学的成果之一。

2013年以来,禅城区已成功引进超过6亿元的社会资金,先后建成了佛山市外国语学校、罗格实验学校、协同学校等一批优质民办学校,为禅城学子提供了越来越丰富多元的就读选择。

禅城教育部门除了借力社会资金建设了一批优质民办学校外,一些公办学校也积极参照这种模式,引进社会资金建设学校宿舍,为学生提供优越的住宿条件和环境。

2.出台文件,让民办教育“美”起来

为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禅城区教育部门还专门出台了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改革的持续深入提供制度保障。

2015年底,《佛山市禅城区促进民办教育规范特色可持续发展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印发。根据《意见》,禅城区政府可将符合条件的闲置工厂、宿舍租赁给民办学校,特别是要探索“一元象征租赁场地用于民办学校办学”制度。

《意见》对禅城民办教育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发展目标、实施路径、特色内涵都给予了清晰的定位,提出力争到2018年,禅城区全区民办学校各学段招生规模科学合理,办学行为规范有序,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100%达到标准化学校、规范化民办幼儿园达到100%。

为此,《意见》明确,政府将对民办学校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并探索政府对民办学校购买服务,对于承担政府教育公共服务职能的民办学校,根据学校的层次、类别、质量以及办学成本等因素,由教育部门联合财政部门制定购买服务的价格标准。

《意见》指出,对经改造能达到办学条件的闲置的房舍、厂区等,经审批后可用于举办各类民办学校。在规划上,要将民办学校办学用地统一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在解决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师资差距上,《意见》指出,鼓励公办学校优秀管理人员和教师到民办学校挂职交流,组织民办学校教师到公办学校挂职交流或跟岗培训。

资源配置结构:由僵化向灵活转化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既是老话题,又是新课题。在大力实践区域经济供给侧改革,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当下,禅城教育通过对资金、师资、学位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了资源效益的集约化、高效化、精准化。

1.经费:引入竞争性分配

近几年,禅城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十二五”期间,禅城教育总投入连续5年实现增长,从2011年的16.6亿元跃升至去年的21.9亿元,五年总投入达96亿元,其中财政教育经费投入超70亿元,比“十一五”期间投入大幅增长56%。统计显示,“十二五”期间,禅城区生均投入超6万元,位列省内县区前列。

禅城区为进一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激发广大学校的改革创新活力,在部分教育专项经费引入竞争性分配制度,主要特点是引入第三方专家参与评审,全面科学把握学校情况。竞争性资金分配涉及教育联盟、中小学信息技术、可持续发展项目等众多内容。

以教育联盟专项经费竞争性分配现场答辩会为例。答辩会评委由区教育局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组成。答辩会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教育联盟进行项目陈述,第二个环节是答辩。在项目陈述环节,各教育联盟围绕教育联盟共建项目的打造,从目标愿景、实施措施、成果展示和资金安排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阐述;在答辩环节,专家评委与各教育联盟答辩团进行了充分的互动交流。通过项目答辩,联盟既展现了联盟共建项目发展思路,同时得到专家的现场指导,对建设项目的必要性、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竞争性资金分配立足于联盟学校的合作与共建,体现投入与绩效相挂钩的原则,旨在通过促进教育联盟共同打造重点项目,以点带面,深入推进联盟学校开展全面合作共建和共同发展,打造区域优质教育资源集聚群,彰显品牌效应。

2.教师:区管校聘,合理流动

2014年,禅城落实教职工全员岗位聘用制,形成“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岗薪一致”机制,激活教师工作热情。在此背景下,禅城区教育局利用中小学校新一轮岗位设置及人员聘用工作契机,推动超编学校富余教师到缺编学校,共有200名教师在区域内学校流动,占义务教育公办教师总人数的5.3%,基本达到全区教师资源“削峰填谷”的目的。

刚性流动有机制。2015年,禅城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区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对此,该区通过建立制度化的教师流动机制,把教师参与校际间的流动与职称晋升、评优评先挂钩,促进区域教师资源均衡发展。统计显示,当年全区共199名教师参加交流轮岗,占义务教育公办教师总人数的5.28%,其中骨干教师110人,占交流轮岗教师的55%。

今年,禅城进一步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建设,制定了《佛山市禅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方案》,在刚流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指导交流、跟岗交流、合作交流、优化交流、支教交流等方式。数据显示,今年共交流轮岗教师303人,占义务教育公办教师总人数的8%,其中骨干教师131人,占参与交流教师总数的43%。

霍藻棉小学是禅城区教师交流轮岗机制的获益学校。过去3年,累计有10多名优秀教师交流轮岗到该校。该校校长介绍说,优秀教师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激发了本校教师工作热情,推动学校教学水平稳步提升,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除了区域层面的交流,一些教育联盟在内部实施同学段或跨学段教师交流,禅城实验高中教育联盟和佛山市实验中学教育联盟等交流力度较大,客观上为联盟内教师成长搭建了更多平台,为学生成长拓展了渠道。

柔性流动有情怀。教师交流轮岗牵动着教师的切身利益。为了让流动机制真正能够得到落实,禅城教育稳扎稳打,一步步推进,不论是评估考核、评价激励机制,还是出台的相关政策,都将教师的合理利益诉求放到前面,确保教师在流动期间的待遇得到保障,从而调动教师自觉自愿流动的积极性,推进了这一机制的良性运转。

如今,在禅城,好教师不再是“一校独享”,而是每个学校都有,优秀师资在学区内流动起来,不仅催生了学校的活力,更促进了学校的共同提高,实现了义务教育的普惠性,满足了人民群众希望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优质教育的心愿。

3.学位:增量优质,存量优化

作为中心城区,禅城要打造与中心城区相适应、让人民群众更满意的教育,首先就必须扩大优质学位和资源的供给,给家长和孩子更加丰富的选择。围绕这一目标,过去5年来,禅城深化教育改革,新建、扩建、改建学校和幼儿园,增加优质学位数量供给;同时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组建教育联盟,促进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了优质教育供给能力。

增量优质。2016年9月1日开学首日,张槎街道将迎来比往日更多的中学生。而对于这群中学生来说,这也是他们在张槎上学的第一天。在开学前夕,落户张槎的佛山市实验学校(中学部)和佛山四中新校区先后举行揭幕仪式并正式投入使用。

8月30日,佛山四中举行新校区落成暨揭幕仪式,这所有着59年历史的老校,成为全日制完全中学,办学规模扩大为60个教学班,分为初中部和高中部,初中为18个班,高中42个班,新增学位1000多个。同时,该校区为学生提供3000个床位、食堂等生活配套设施。

佛山四中校长徐杨介绍,新校区按照“高起点、高品位、高质量”要求打造,由教学办公区、宿舍生活区及体育活动区三个区域组成。整个学校空间由教学楼、图艺楼、综合楼、宿舍、食堂及体育馆组成,形成布局合理又丰富多彩的空间组织。

在教学区,几栋教学楼之间由平台、空中连廊进行连接,设计有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多功能教室等先进教学设备,还建有一流的现代化理、化、生实验室,科技创客实验室等。而在生活区,宿舍为8人一间,配有上床下桌、独立卫浴、空调等设施,并与食堂紧密相连。在校区北侧的体育活动区,400米标准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游泳池及击剑馆等设施一应俱全。

“智能化是新校区最突出的特点。”徐杨介绍,新校区目前拥有最先进的智能化教育管理系统,建设包括数字校园平台系统、计算机网络及无线局域网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高考监控、多媒体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等设施,同时全系统能与禅城区教育局“睿智教育”公共服务云平台数据实现无缝对接。“通过应用服务的集成与融合,新校区可以实现信息获取、信息共享和信息服务,从而推进智慧化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以及服务,实现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还可以基于大数据的精细化管理提升教育内涵品质,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过去5年,禅城通过新建环湖小学,扩建铁军小学、澜石小学,创办启智学校,扩大佛山四中、实验中学、同济小学等学校招生规模,开办佛山市外国语学校等民办学校,全区新增中小学优质学位约15000个,同时新建一批幼儿园,新增幼儿园学位4000多个。

禅城区教育局常务副局长李红侠说,大致算来,2011年至今,禅城全区新增学位约2万个,目前全区总学位量超过16万个,总学位量完全能够满足户籍人口的就读需求,并基本能满足常住人口的就读需求,其中公办学校学位占比72%,民办学校占比28%,市民的就读选择也越来也多。

存量优化。在做大增量的同时,禅城教育局还大力推进存量优化,针对区域内现有学校的实际情况,实施优质学校创建工程、组建教育联盟、推行一校多区战略,改善办学条件,有效促进区域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禅城创新资源整合方式,积极探索集团化及联盟办学。在迈向集团化上,禅城深度整合同济小学两校区,整合佛山九小与紫南小学形成九小“一东一西”两个校区,整合南庄三中与南庄小学成立佛科院附属学校,佛山市实验学校增设中学部,委托实验学校管理佛山市外国语学校等。

在集约化办学上,禅城目前已成功组建禅城实验高中教育联盟等6个中小学教育联盟,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想法进行实践,推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以公办园、省一级园为领衔园,全区近140所幼儿园形成20个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

禅城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通过教育资源大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办学效应,带动原先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有力地促进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2014年禅城区成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

招生供给结构:由固化向可选择转移

入学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准点,也是社会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每年招生季,学位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满足市民多元化的需求,禅城从2012年起大力推进招生制度改革,通过自主选校、部分片区及教育联盟内部学校对口直升、普通借读生积分入学等举措活化学位供给,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教育选择。

1.调整普通高中招生结构

调整普通高中体艺类考生招生结构。针对2016年区属公办高中将全面取消择校生的新情况,在区属公办高中进行招生模式改革,区属4所学校安排适量招生计划不限制考生的报考条件,进行创新招生。根据各学校招生计划需求合理制订录取原则及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2.优化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方式

为满足市民多元化的需求,禅城实行辖区户籍生免费自主选读公办小学、初中。初中从2012年,小学从2013年起,在全部户籍生按照地段安排后,户籍生可以根据已经安排的学校和本人意愿,选择一所学校作为本人自主选校意愿,参加自主选校录取,选校成功的学生免费到意愿学校就读。

统计显示,2012年以来,该区初中招生选校成功的学生约4000人,2013年以来小学招生选校成功的3000多人。而随着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需求的增长,为妥善安排大量政策性借读生入读公办学校,2015年起,禅城也对政策性借读生学位分配方式由统筹安排改为自主选校加统筹安排的方式。

禅城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自主选校体现招生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教育选择机会,同时也有效促进公办学校不断提升自身办学质量和影响力,标志着禅城教育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变。

“目前一门式改革也深入到招生事项,禅城正在推进无纸化报名,预计到明年,义务教育阶段户籍生、政策性借读生入学报名只需在终端上自助报名,更加方便快捷。”禅城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

此外,禅城的招生工作近年来也更加立足实际。禅城区从2015年起在部分教育联盟内试行片区小学对口直升公办初中,今年试行范围进一步扩大。具有同一学校6年学籍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参加对口直升,大大减少了片区内学生的升学压力。

据介绍,禅城区近年来在招生方面的改革还有义务教育部分地段两校选一,普通借读生积分入学,中职春季招生等,并通过实行招生全城通办,推进入学报名无纸化等,多措并举,极大活化了学位供给。

服务社会结构:由管理向便民惠民转向

教育为民,不仅要在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还应该回应民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在服务方式、服务环节、服务途径上花心思,做到精准服务、有效服务、贴心服务。禅城教育供给侧改革在面向社会的服务供给上不断调整,摸索出了一条便民惠民的新路径,效果喜人。

开放学校设施惠民。目前禅城区共有公民办学校100所,全区有6所学校有标准体育馆,8所学校拥有400米标准田径场,55所学校有200米田径场。在保障学生体育锻炼需要的前提下,各学校积极面向社区和市民开放。其中,华材职中、荣山中学、惠景中学、佛科院附属学校4所有体育馆的学校由文化体育局购买服务向全社会开放,部分中小学课后和节假日主动面向村居开放。全区32所中小学拥有游泳池,除了文化体育局驻点学校,大部分具备条件的均已对外开放。

利用网络沟通便民。近年禅城区教育局特别注重通过广佛都市网、禅城、禅城教育微信等网络平台就重大教育决策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与市民互动。通过开展微信投票活动,对教育微信公众号即时信息进行回复,增设新生入学信息自动回复菜单,开设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的信息栏目,在电台播放微信宣传声带等,加强了禅城教育微信公众号建设,大大提高了该公众号关注人群粘度,目前该公众号粉丝已超过15万人,周阅读量超过10万,其影响力名列佛山市各级政府部门官方微信前茅,成为教育部门与社会各界互动的重要平台。

规范提升托管为民。为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禅城区政府将“提升学生托管服务,抓好14个示范点建设”列为2016年禅城区民生实事。《2016 年禅城区学生托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2016年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校内提质、校外规范”为原则,坚持“规范培育校外托管机构、提升校内托管工作、学生托管服务向社区延伸”为主要工作方向,确定了18个示范点建设对象,包括校外托管机构示范点建设对象8个、托管服务延伸至社区示范点建设对象4个、校内学生托管服务示范点建设对象6个。截至目前,已建成6个校外托管机构示范点,召开了校外托管机构经验交流会,起草了《校外托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校内托管方面,印发了校内服务工作指引,明晰校内服务的时间、内容、工作人员等工作要求, 6个校内托管服务示范点学校分“家校共建、丰富课后活动、引入第三方机构”三个方向开展试点,召开了校内托管服务经验交流会。学生托管服务延伸至社区方面,已在各镇(街道)选定示范点建设对象,并对区内可供学生托管服务的公共资源进行全面梳理。

整治校园周边爱民。禅城区教育局在职能范围内针对辖区部分校园交通拥堵问题进行了大胆尝试,按照“教育学生、影响家长、带动社会、削峰减量、一校一策、部门联动、综合整治”的工作思路,指导各相关学校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就缓解校园交通拥堵情况进行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校园周边拥堵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主要措施包括分段放学,舒缓车流;义工协助,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家校合力,维护通畅;部门联动,加强管理;教育学生,带动家长;低碳出行、拼车上学;多点疏散,分流压力;等等。

记者观察:禅城教育供给结构改革的现实意义

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教育的品质,决定了她内在的气质;教育的高度,决定了她发展的速度;教育的现在,决定了她的未来。

禅城,这所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古城,通过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结构突破,给我们展示了她不断创新的蓬勃活力与深化改革的无穷动力。

禅城教育供给结构改革的成功,首先在于各级党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赖于教育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作用的充分发挥;反之,教育只有很好地服务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并赢得广泛的支持。把教育系统的改革作为民生实事来抓,切实呼应和解决学生、家长的教育需要,不到5年时间新建、扩建了一大批学校,增加了近20000个优质学位……一桩桩,一件件,枯燥的数字后面无不是禅城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的感情与关爱。而禅城教育以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优质化、多样化、信息化、国际化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着人才培养、智力支撑、环境优化、资源整合等切实有效的反哺与推动。在禅城,教育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已经形成。

禅城教育供给结构改革的成功,还在于禅城教育人敢于改革的勇气与善于创新的智慧。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内生源源发展动力,只有持续创新实践才能衍生无穷成长活力。禅城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改革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招生机制……每一项改革都意味着破旧立新,而破旧立新需要敢于碰硬、敢于攻坚、敢于担当的勇气,禅城教育人无疑是一群勇者。但禅城教育供给侧改革在供给结构上的攻坚碰硬,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系统解决禅城教育的实际问题和发展束缚,坚持理性思考、深入分析、科学决策。所以,无论是实施一校多区、教育联盟,还是教师区管校聘合理流动,每一项改革,每一次创新,都立足实情、注重实干、得出实效,禅城教育人更是一群智者。

篇5

其实,开源软件可以是成功的商业行为,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首先,商业公司必须要能够生存和盈利;其次,商业公司生存的意义在于为用户创造价值。下面我们来看看开源软件是如何生存、如何创造价值,并如何借助其创造的价值来获得回报的。

盈利模式之一:多种产品线

在这种模式中,利用开源软件为直接产生收入的专有软件来创造或维持一种市场地位。例如,开放源代码的客户端软件带动了服务器软件的销售,或者借用开源版本带动商业许可版本的产品销售。这种模式应用得比较普遍。

如MySQL产品就同时推出面向个人和企业的两种版本,即开源版本和专业版本,分别采用不同的授权方式。开源版本完全免费以便更好地推广,而从专业版的许可销售和支持服务中获得收入。再如Red hat自Red hat Linux后将原桌面操作系统转为Fedora项目,借Fedora Core Linux在开源社区的声望而促进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S/ES/WS服务器产品线的销售。

盈利模式之二:技术服务型

在这种模式中,开放源代码软件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市场定位,并非面向产品,而是针对技术服务。JBoss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JBoss应用服务器完全免费,而通过提供技术文档、培训、二次开发支持等技术服务而获得收入。

盈利模式之三:应用服务托管(ASP)

这种模式适用于基于开源软件的应用服务供应商(ASP)。例如,PHP Live就是一种构架于PHP、MySQL之上的开源软件,它可为企业用户提供实时交谈服务。目前已经有数十家公开提供PHP Live托管服务的应用服务提供商。

盈利模式之四:软、硬件一体化

这种模式主要是针对硬件制造商的。随着竞争的普及,市场压力迫使硬件公司开发并维护软件,但是软件本身却并不是利润中心,因而采用开源软件。这种模式被很多大型公司广泛采纳,比如IBM、HP等服务器供应商巨头,通过捆绑免费的Linux操作系统销售硬件服务器。而Sun公司近期将其Solaris操作系统开放源代码,以确保服务器硬件的销售收入,也是这种模式的体现。

盈利模式之五:附属品

在这种模式中,出售开放源代码的附加产品。比如在低端市场,出售杯子和T恤衫等;在高端市场上,出售专业编辑出版的文档和书籍。O'Reilly集团是销售开源软件附加产品公司的典型案例,它出版了很多优秀的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参考资料。O'Reilly实际上雇用和支持了一些著名的开放源代码黑客(例如Larry Wall和Brain Behlendorf),并以此提高它在市场上的声望。

盈利模式之六:品牌战略、服务至上

在这种模式中,开源公司通过开源软件先天的传播优势,以极低的成本建立和传播品牌,并通过向用户提品相关的服务来获得回报。康比尔公司的Compiere ERP&CRM软件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案例。康比尔公司开发了开源的ERP&CRM软件,由于其产品优秀,很快便获得了北美、欧洲和亚洲中小企业用户的认可,Compiere品牌也因此迅速地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在企业管理软件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知名品牌。

篇6

关键词:社工机构;社区服务中心;SWOT

一、 社会工作机构的概念

社会工作机构是以社会工作者为主体,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利他主义为指导,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技巧方法,开展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等服务工作的非企业单位。预防和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推动政府转变职能,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二、 L社区服务中心基本资料

L社区服务中心于2014年7月正式揭牌运营,由R社会工作服务社为L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社工服务,强调以人为本,立足社区,通过专业工作方法,挖掘社区居民资源,以全体居民为服务对象,侧重于老年人、妇女儿童、青少年、残障人士及外来务工人员,发挥他们的潜能,助人自助,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共建关怀社区。

L社区服务中心是一站式、多元化的社区服务平台,中心共配有6名工作人员:其中一线社工4名,行政辅助2名,由R社会工作服务社运营。

三、 L社区SWOT分析

(一) 优势分析

1. L社区服务中心隶属于R社会工作服务社,有专业的督导老师不定期督导,强大的社工队伍做后盾,提供专业社工人力资源,丰富的实战经验做案例参考,定期集中培训,提升服务水平。

2. L社区服务中心人员综合素质较高。社区中心主任有工作经验丰富,对社区情况较了解,群众基础良好。一线社工中有社会工作专业科班出身,提供专业的服务;行政人员有丰富的海外工作经验;本土社工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比较了解,有利服务当地居民。

3. L社区服务中心依托社区网站对社工服务中心进行宣传,扩大在居民中的影响力,方便工作开展实施。办公地点依托社区居委会办公场地,靠近居民区,方便居民咨询、求助,很好地为居民提供服务。

4. 服务人群广泛,服务内容较齐全且贴近居民需求。在老人服务、妇女家庭服务、居民志愿服务、残障人士服务等方面都有所涉及,为他们提供了更为全面便利的服务。

(二) 劣势分析

1. L社区服务中心于2014年正式入住L社区,入驻社区时间短,没有丰富的服务实例基础,社区居民对服务中心的职能、工作内容并不了解,尚处于观望态度,服务中心在群众中的声望尚未建立。

2. L社区是L街道下的一个分属社区,不属于重点社区,而L社区服务中心是由R社会工作服务社提供专业社工服务,属于机构分派点,所以资源链接较少。

3. 四位一线社工只有一位是学习社会工作专业,其他社工都是半路出家,专业程度低,严重影响服务专业性,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没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对社区居民需求了解不够,服务理念不强,不能及时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

4. 没有独立专用办公场所,目前仍与居委会合用办公楼,有一定的行政压力。服务中心只有一层办公区,办公场地小,活动区还要几经分割,多种用途,不能给工作人员营造一个宽松舒适的办公环境。

(三) 机会

1. L社区服务中心是R社会工作服务社的新兴点,受到的关注与扶持更多,所以机构总部的人力、物力资源都会有所倾斜。聘用本土督导对社工进行培养与督导,提升服务专业化程度;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机构服务内容定期进行专业评估;有较为成熟的上升晋级标准制度;培养了本土见习督导及督导助理,提升了本土社工专业层次。

2. L社区辖区辖区总人口较大,对社工服务需求较大。在妇儿家庭服务方面,为社区有需要的妇女提供帮助,比如亲子教育活动、妇女互助小组、家庭助力工作坊、托管服务等。

3. L服务中心与居委会一同办公,可以借助居委会的人脉、公信力和群众基础,共享资源,节省许多前期工作。 虽然服务中心成立不久,但是服务群体对服务还是比较满意,群众基础渐渐建立。

4. 在外部环境上,S市社工环境优,社工发展在全国来说都是走在前列的,有政府自上而下的支持;发展较早且迅猛,经验丰富;社工人才队伍管理、服务运作与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很多服务领域及系统也订立了严格的服务程序与指标。

(四) 威胁

1. 机构总部聘用专业督导做定期督导工作,也有很多培训机会,但是分摊到每个机构分支就显得僧多粥少,所以只能轮流做不定期督导。

2. 政府购买服务,办公经费主要是从政府购买中支出,机构容易对政府造成依赖,缺乏独立自主运营性,而社工机构又是非营利组织,社会资金整合能力不足,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影响服务质量。严格的晋升机会少且慢,较低的薪酬架构,这些都会给社工人才造成身心压力和疲惫感,导致社工专业人才流失。

3. L服务中心对社工的宣传不足,很多居民意识中把社工等同于居委会办公人员,居民对社工的角色、专业方法缺少正确认知,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对社工的工作认同感比较低。

4. 其他社区间的竞争,比如附近还有五六家服务中心,都有各自丰富的资源,影响力大,对L社区服务中心造成竞争压力。

四、 应采取的措施

1. 完善服务项目,在青少年服务方面,根据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开展服务。

2. L社区有一些退伍军人,可以这对这些人群开展一些特色服务,帮助他们资料建档,政策咨询,培训辅导,社会支持,资源链接,社会关爱等。

3. 扩大服务人群,比如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受益人群,协助他们解决个人问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咨询等。

借助居委会扩大资源链接,链接一些培训机构,多组织内部专业培训,提升社工专业水准。(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篇7

__市__县__街道是__县城驻地,经济发展较好,有较多的工作选择,相对__县其他乡镇来说,父母全部外出留守子女在家的情况较少,但不排除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存在。据调查,__街道共有234名留守儿童。23名在读中学,179名学生在读小学,32名在读幼儿园。208名留守儿童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21名留守儿童寄养在亲戚朋友家,还有5名留守儿童无人监管。这其中,还有30%的留守儿童生活较为困难。

一是学业问题。进入学龄段的儿童在校时间较多,其主要任务理所当然是学习,据了解,约有80%的留守儿童有一定的学业压力,极少数的留守儿童表现优秀,在校优秀学生中,留守儿童仅占2%,而所谓的“问题儿童”,即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很差且行为异常的儿童,留守儿童占达40%。上初中以后,这类群体的学业问题更加明显。生活缺乏目标,学习没有规划,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这让他们还未完全开始的人生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二是人际交往的障碍。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的爱无可替代。而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人诉说,成长中遇到的困惑也没有父母的及时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这类孩子易形成孤独、自卑、敏感、脆弱、少语的性格。据调查,73%的留守儿童存在人际交往的障碍。

三是意外伤害。儿童的生活无非以学校和家庭两点为主,在校期间,学校可以尽到监护职责,防止意外发生,而学校之外的时间,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便是最大的隐患。据调查,21%的留守儿童存在摔伤、动物咬伤、碰伤、溺水、坠楼、烫伤等,意外伤害等安全问题。

四是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和不法分子的侵害,如抢劫、拐卖、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将形成代际传递,直接影响着留守儿童的社会融入。

一是亲子教育的缺失和隔代教育的不尽人意,降低了家庭的亲密度和适应性。留守儿童多由祖辈代为监管,据了解,街道234名留守儿童中,高达50%以上的儿童一年才能见到父母一次,更有1%的儿童由于父母出国务工,已经四五年没见了,这样的情况谈何亲密,孩子成长过程中没有父母的亲子参与,抗挫力和适应性必然不及同龄的正常孩子。

二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原因。人都想过好生活,在农村,只靠种地满足不了一家老小的物质生活,进而就有一大批年轻人为了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背井离乡,选择去大城市甚至出国打工,试图快速给>文秘站:

三是学校和祖辈监督不周导致留守儿童的案例问题频现。学校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安全、健康心理、社会交往等问题;祖辈年纪较大,精力不足,自身素质也跟不上,往往只是满足孩子的吃穿住行,重学习轻教养,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不能及时引导和鼓励孩子全面发展,从而使留守儿童从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

四是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也是留守儿童问题不断的一大诱因。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家庭生活不完整,很多留守儿童由于成绩不理想,厌烦学校生活,早早的就步入社会,但由于年龄尚小,是非意识模糊,无法正确应对处理社会上出现的各种信息与状况,不法分子威逼利诱就有可能侵犯一个儿童的身心健康。

针对以上问题,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帮助留守儿童,不仅是解决留守儿童本身的问题,而是要其成长不至于成为社会的敌人。留守儿童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关注其健康成长,将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是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关爱留守儿童是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单靠哪一部门或个人是无法改变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街道将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和关爱措施,形成政府、学校、村(社区)、家庭、邻里多方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篇8

在考察了流动人口的需求现状后,选取两大代表性社工机构“南飞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进行深度访谈,以剖析目前佛山社工机构对流动人口提供服务的概况和成效,评估社工机构服务与流动人口需求的差距。表2是对上述两大社工机构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的总体情况介绍。从表2可看出,目前佛山市社工机构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主要局限在社区融入这一领域,两大社工机构的服务都有特色、亮点,如南飞雁在工伤维权的服务已较为纯熟并有一定影响力,鹏星则首创了企业社工服务拓展了服务领域,但服务力度、专业性还有待加强;对于其他方面的权益保障服务,社工机构还涉足较少,前述论及流动人口需求迫切的服务领域大部分还处于空白地带。

2社工组织服务提供与流动人口权益保障需求的差距研究与服务方向探析

2.1当前服务提供与权益保障需求差距分析对比流动人口需求现状与社工组织的服务供给现状(见表3),不难看出佛山地区的社工组织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供给与流动人口的实际需求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社工组织的服务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1)需求范围广,而服务提供多集中。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需求在七大维度均有涉及,特别是在职业、收入与维权、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居住情况和社区融入几大领域表现出较高的需求水平,但是佛山市社工组织针现时的服务供给未能指向流动人口需求的各个方面,而是集中于职业规划、工伤、子女教育和社区融入等个别项目,尤其社区融入是大多数社工服务介入的重点。对已涉足的项目,也存在服务边缘化等问题,未能满足流动人口多样化、核心化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一是流动人口在劳动维权、工作介绍和职业技能培训方面需要有进一步的支持。有些专注于服务外来工工伤咨询的社工组织在这一层面能够提供较完善和系统的服务,例如南飞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其服务提供包括工伤探访和维权指导,但是这样的组织规模较小且数量不足。二是子女就学和子女课后辅导一般是困扰流动人口的主要问题,需要各方的支持和帮助。有些社工组织评估到流动人口在这一方面的需要后,开展或探索提供相对应的服务,如托管服务(含课后辅导,主要是发挥大学生义工的作用),并且透过活动促进了亲子关系,但对子女就学政策等方面社工服务尚未涉及。三是流动人口明显对于社会保障,特别是社会保险、重病、工伤事故救济表示出极高的需求水平。一些社工组织尝试从政策倡导方向作出努力,但涉及面并不广,且服务效果也不明显。四是流动人口存在出租屋治安与卫生治理、公共服务供给的需要,社工组织的服务并未涉及这些领域,当前存在服务的空白。五是社区融入。流动人口对于参加集体活动表现出了较强的愿望,但是由于时间和渠道等方面原因而未能满足其参与的意向。与此同时,流动人口也表现出了很强烈的与本地人进行交往的需要。社工组织在这一层面的服务提供较多,包括普法宣传、社区共融活动、外来工义工队伍等,对促进流动人口的社区融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2)需求程度高,但服务内容难深入。流动人口对服务需求的程度高,但社工组织的服务力度尚欠深入。以上述两大社工机构为例,长期专注于工伤维权服务的南飞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工伤事故法律援助这一版块已形成较为系统的服务网络,但法律援助的专业度和服务深度还有待提高,服务仅限于简单的工伤认定程序咨询,专业的法律服务需依赖外部资源。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联结社区社工和企业社工服务外来工,服务形式有创新,但其服务关注点却单一集中在社区融入、子女教育与职业规划等方面,并且多以社区大型活动的形式进行,活动形式和服务专业度有很大局限性。就目前各大社工机构运作较为成熟的社区融入服务而言,普遍存在活动方式单一和活动内容欠深入等问题,最常用的服务方式多是举办社区性活动,如表演、宣传等,未能深入了解并满足流动人口的真正需求,缺乏系统运用社工专业手法开展社区工作服务的成功案例,社区工作手法的专业性还有待加强。3)供给未平衡,缺口补足需求大。整体来讲,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的需求与社工服务供给未能达到平衡,流动人口作为一个城市极具特色的人群,对其需求的关注是与对其重要性的增加和社会建设的推进相伴生的,社工服务的提供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所以这便自然地导致了需求在前,供给在后,且供给不足的问题产生。面向范围广和水平高的需求,社工组织针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目前仍着重于某些方面,例如职业发展、子女教育和社区融入,而针对大范围的维权支援、流动人口的公共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多数社工机构的服务仍处于空白地带。可见,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的需求满足仍存在较大缺口,社会针对流动人口提供的服务还需加大力度,特别是要推进社工组织专业性的发挥和大范围地拓展针对流动人口的服务项目,并解决因时因地产生的问题。

2.2社工组织服务提供的方向探析要满足流动人口广泛而深层次的需求,社工组织的服务供给还需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和延伸。为对社工组织下一步服务流动人口的重点领域有一个清晰认知,本研究对流动人口在上述维度中的各项显性需求进行排序,通过横向比较,列出当前流动人口需求最迫切的八项服务;同时让社工组织结合服务偏好、实施难易度等因素对上述服务的优先次序作出排序(见表4)。通过两者对比,指出社工组织下阶段提供流动人口服务的方向。综合流动人口的问题关注点,社工组织现有服务的开展情况、服务意愿,服务在现时政策背景下推行的难易程度,社会发展的长远需求等多种因素,本研究提出社工组织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如图2所示。从近期来看,在流动人口的服务上,社工组织应主要将工作集中于不断深化社区服务、近一步拓展外来工子女服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持续介入外来工维权保障、弥补社区环境治理空白这几个面;而从长远的服务发展来看,社工组织应该考虑在政策法规的普及与解读、民意收集与表达、政策倡导以及承担政府下放的相应职能等方面进行规划与准备。

3社工组织介入流动人口权益保障服务的发展路径

根据服务的性质、流动人口需求的特点以及佛山地区社工组织的发展状况,社工组织提供流动人口服务的基本方向又可以分为近期与长期两个部分。

3.1社工组织服务流动人口的近期目标近期目标设定的主要依据是流动人口需求较为迫切、社工组织具备相应的服务能力、相关服务经验以及有较强的服务偏好。1)推动社区融入服务向深度发展。社区融入服务是社工组织介入流动人口服务的切入点,目前有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的社工机构皆以该项服务为主体或仅限于该项服务,主要工作手法是以举办社区活动、宣传外展、成立社区义工分队等形式增加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的交往机会,加深相互了解以消除隔阂偏见,推动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区。目前该项服务已在我市有较大的普及面,个别机构的服务范围已覆盖镇(街)的所有村居(如鹏星),成效较显著,这也是为什么受访者对该项服务需求不是特别迫切的原因。对该项服务,社工组织下阶段的发展目标应是深化提升,从就业与收入、参与社区治理、当地文化风俗认同、归属感等方面扩展服务内容,运用家庭、小组、社区活动等专业手法丰富社区融入的服务方式。2)拓展外来工子女服务领域。流动人口和社工组织双方均对外来工子女服务这一领域显示出较大的需求偏好,社工组织应尽快拓展这一领域服务,实现双方的供求匹配。目前社工组织主要是在开展个案服务调节亲子关系过程中对外来工子女教育这一问题有所涉猎,或是在假期举办托管班惠及部分外来工子女,但服务内容呈现边缘化,没有涉及外来工子女就学、课后辅导等核心关键内容。社工组织可先以提供课后辅导为切入点,通过举办假期夏令营、培训班等形式拓宽社工组织对外来工子女的服务内容;同时因为与本地居民子女生长环境存在差异,外来工子女心理健康发展以及社区融入也应是关注的焦点,社工组织可采用小组工作的手法促进外来工子女教育引导及与当地居民子女的交流;在义务教育就学方面,因受政策、制度环境所限,社工组织可在这方面尝试发挥资源联系、政策宣讲的作用。3)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介绍等服务目前还处于空白地带,考察社工组织的服务方式和开展意愿,这一服务领域是下阶段可以试点推行的。目前政府每年都有开展对未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但仅限于户籍人口。社工组织可通过相关调研,掌握流动人口需求人数、培训需求的内容,提议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社工组织施行。在工作介绍方面,社工组织也可发挥第三方中介机构的作用,与政府部门、企业密切配合,搭建用人单位与流动人口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为流动人口提供更便捷的就业服务。4)尝试介入社会保险、劳动维权等领域。流动人口对权益保障服务需求强烈,而社工组织在此领域的介入还非常有限,虽个别社工机构已涉足工伤维权等领域(如南飞雁),但服务内容和辐射区域还有待扩展。因此,权益保障服务应是社工组织日后发展的重点方向。工伤维权是目前该领域服务的有益探索,社工组织还可将服务内容进一步扩及薪资福利、就业平等待遇、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范围。就社会保险参保、异地权益转接、待遇申领等社会保障的技术性问题,社工组织也可起到资源整合,提供政策咨询等作用。在维权保障这一方面,社工组织可梳理流动人口生活、就业、教育、居住、社会保障、参与决策管理、法律保护等各方面常见问题和享有权利,将流动人口权利主张、权益申请、权益受损的申诉等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并与人社局、社保局、人卫药监局、教育局等相关政府管理部门链接,形成一套固定化的流动人口权益维护的协调保障机制,使流动人口求助时“有章可循”。5)弥补居住环境治理服务的空白。在出租屋治安、环境治理这一领域流动人口需求与社工组织服务意愿相去甚远,是因为这一服务领域与社工组织的能力范围有一定差距。但社工组织在该服务领域并不是无可作为,在现阶段,社工组织可发挥外来工义工分队的作用,在出租屋管理、治安维护、卫生保洁方面出谋出力,引导流动人口实现自我服务。此外,社工组织可与当地社区居委密切联动,掌握出租屋租住情况,倾听流动人口需求,向居委提出社区治理的改进建议。社工组织可在义工队伍的基础上推动流动人口自治组织(或外来工组织)的成立,引导其通过自身组织建设和自我增能,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3.2社工组织服务流动人口的中远期发展规划从远期发展来看,社工组织不应只局限于提供服务的层面,还应对自身发展目标合理定位,从更高层次扩展自身的发展空间,本研究认为社工组织可在社会宏观治理格局中发挥作用。1)政策法规的普及与解读。流动人口或文化素质较低或消息来源闭塞,对政府出台的与自身利益切实相关的政策法规往往不能及时获取了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实效性。社工组织可成为政府普法的助手,以社区为阵地对流动人口开展政策法规的宣讲培训,引导流动人口学法、知法、守法、用法。2)成为民意收集与表达机构。社工组织在长期接触流动人口的过程中,必然对流动人口的群体特点、需求现状、发展问题等非常熟悉和了解,因此社工组织可考虑建立流动人口服务数据库,同时结合自身的职业敏感性,将工作中发现的与弱势群体相关的民生热点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或根据工作经验总结,对相关有价值性的议题开展专题调研,形成调查报告提交给相应决策部门。这将对政府决策有重要的参考指导意义。3)政策倡导。在开展服务或进行专项调研的过程中,社工组织对发现现行制度或政策法规不合理的地方,可向人大机关或相关政府部门提出修改建议,如“南飞雁”建议省人大将老年工伤者纳入工伤保险条例的保障范围就是一个成功实践;或就目标群体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读当地公办学校的问题,建议敦促相关部门尽早制定政策措施妥善解决。4)承接政府下放职能。目前大部分社工组织都有提供政府购买服务,为政府分担了部分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工作,但内容多限于纯粹的服务,且购买范围有限,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政府职能工作。随着简政放权的社会体制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相关流动人口管理方面的政府职能将更多地还于社会,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大幅扩大,社工组织应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实践,为承接政府职能做好准备。(本文来自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4结语

篇9

摘要:博客是一种新兴的网络交流方式,可以解释为使用特定的软件在网络上出版、发表和张贴文章。它是促使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有效推动器,在知识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介绍博客与知识管理的概念、类型、特点等,探讨博客在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产生的意义。

关键词:博客;知识管理;隐性知识

一、博客(Blog)简述

Blog是Weblog的简称,被译为“博客”或网上日志。Blog具有以下特点:四“零”特征,零技术、零成本、零编辑、零形式;内容和形式的个性化;知识共享;对信息资源进行有序整理;Blog社区让网络世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博客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图书馆博客根据图书馆专业特征可大致分为新闻博客,书目导读博客,咨询导航博客,用户教育与培训博客,用户服务博客等几种类型。

博客技术并不高深,它的前身是美国Userland软件公司DaveWiner开发出的用于Web内容编辑,管理的脚本工具UserlandFrontier,它是Blog想法的最初体现。Blog采用XML来描述其内容,用XML——RPC作为不同Blog间交流信息的标准形式。其关键技术还有RSS和Trackback等。

二、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的理念与实践源于1980年代,1986年,知识管理概念首次在联合国国际劳工大会上提出。1991年,IkujiroNonaka提出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知识管理理念开始形成。显性知识一般以文字、图像、符号表达,以印刷或电子方式记载,可供人们交流,是有形的、结构化的知识,显性知识具有公共性,存储在图书馆、局域网或数据库中;隐性知识主要存在于人的大脑中,是相对主观的,这类知识往往是以非结构化的、非正式的方式存在,具有专有性。对解决现实问题和突发性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三、博客(Blog)在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一)图书馆建立博客(Blog)的意义

第一,博客(Blog)促进图书馆组织内部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据专家估计,隐性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占比重可达80%左右。隐性知识一旦成为机构的显性知识,就会成为机构的财富。因此在知识管理研究领域中一直十分强调组织内部成员做好隐性知识的显性化。Blog的出现正好迎合了这一点,它方便易用,无时空限制,Blogger们开放自由的表达方式,随意自然的内心独白,平等分享的认知心理,让Blog充满智慧和启迪,成为隐性知识的聚合器,也成为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平台。通过对馆员Blog的分析、总结、提取日志精髓,力求将馆员的隐性知识上升为图书馆的显性知识,将馆员的成果汇集到图书馆的管理中形成集体优势,成为图书馆财富。

第二,博客(Blog)有利于消除知识孤岛。如果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将视角深入到图书馆,我们会发现在部门之间、馆员之间和读者之间存在着大量信息和知识孤岛。对一个图书馆来说,各部门(包括馆员)习惯于从个体的利益出发囤积信息和知识,不愿与他人共享,知识孤岛直接导致图书馆整体利益受损,效率低下,透明度差和资源浪费。各部门(馆员)的知识只是图书馆整体和知识链条当中的一环,如果其中一个或部分环节脱落,就会像人体出现血管栓塞一样影响整体的健康。Blog应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基于XML,使用RSS标准完成信息的引用,消除了网络世界中的信息孤岛。Blog中Trackback技术的引入使得Blog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第三,博客(Blog)促进知识共享。博客的精髓体现一种利他的共享精神,为他人提供帮助,达到一种思想共享的境界。博客不仅仅只是记录个人的生活琐事、思想片断、实事评论,更重要的是,为他人提供自己认为精彩的内容,包括存在个人头脑中的一些隐性知识,充分体现了网络时代的共享精神。图书馆利用博客(Blog),引导馆员在Blog范围内畅所欲言,就某一问题进行详尽、深入地探讨,为知识共享提供了一个平台。

第四,博客(Blog)的交流互动与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博客(Blog)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交流互动性。用Blog进行参考咨询服务,可以让每一个读者都能快速地利用图书馆的咨询服务,准确及时地获得信息资源。同时读者利用图书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产生的思考,研究心得,获得的资源,也会给更多的读者以启示。例如,上海交大图书馆的网上参考咨询台,参考咨询馆员在线值班时,读者可以通过校园网上的实时解答区,和他们进行对话。这样,读者的意见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回复,不仅做到了及时性,甚至做到了即时性。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真正做到了沟通无极限。

第五,博客(Blog)促进学习型图书馆建立。所谓学习型组织,指的是组织内的所有成员全身心投入,形成勤奋好学氛围的组织,是一个学习资源和学习成果共享,促进所有成员不断学习的互动组织;是通过不断学习调动成员积极性,发挥创造性,调整和改造组织自身以适应环境变化。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学习型图书馆要有一个系统的观点,意识到图书馆各部门和各环节是相互依存的,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动和共享本身就是一个推动馆员们学习的过程。Blog的最大优势就是从经验中学习,向他人学习和促进知识的扩散,利用Blog技术可以在图书馆内部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交流环境,个体的工作经历、心得体会、知识资源通过Blog在组织内部得到充分的交流和共享。因此,Blog是构建企业内部学习型组织的便利工具,它更好地促进了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知识共享和情感交流。

(二)博客在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馆员博客知识管理。Blog提供了个人非常容易进行使用和维护个人知识的系统,一个功能强大的Blog系统具备如下功能:个人页面直接登陆管理;方便的上传文件、图片功能;全部日志文件目录式列表;简洁的后台管理方式和统计细分;后台好友管理与联络功能;二级域名自动生成功能;日志备份保存功能;自主域名设置功能;Blog初始信息记录功能;个人公告或者简介功能;完全用户名单和每日人气随时更新功能;Blog用户与文章详细分类功能;人以群分的圈子功能等。

图书馆可以效仿企业界,在图书馆内部建立一个Blog社区,每个馆员都拥有自己的Blog空间,在日常工作中及时记录自己的工作内容、学习问题或者即时思想,经过不断积累、修改、总结和整理的过程,就可以有效地聚积起那些本来难以结构化的零散性知识,从而将其变成大家都可以共享的知识。对于公开部分,每个人都可以订阅,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改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如康奈尔大学已经要求图书馆部门人员加强建立更加个性的个人主页以提高整个图书馆的知识效能。

第二,图书馆博客知识管理。图书馆博客社区是馆员博客通过超链接形成的。Blog具有强大的互链接功能,通过RSS和Trackback技术,博客提供引用通告的功能,通过这一功能,不同的Blog之间在相互引用时只要输入引用地址,在日志时程序就会自动告知对方,从而使得不同的Blog对同一主题的讨论能够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有利于讨论的深入,而且通过引用通告中的链接,能够方便访问者更深入地了解该主题。

图书馆博客社区中所有的馆员博客都可以共同完成某一特定主题的Blog日志,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将馆员自己的成果出来共享,另一方面也在分享他人思想与知识的同时,对其思想或观点的价值与可信度作出判断,然后通过深入的探讨,交流和沟通来有效地促进学习问题的解决。如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图书馆以及硅谷城市学院已经开始了Blog在图书馆应用的实践和探索。其中明尼苏达州大学图书馆把他们的Blog项目命名为Uthink,通过Uthink项目来向全校的师生员工提供Blog托管服务。

图书馆博客社区为图书馆知识库积累大量有用的文章,这将会成为图书馆的财富。图书馆在整理过程中,针对这些知识财富,利用具备一定功能的分析整理工具(如数据挖掘技术),统计和分词聚类等方法,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在图书馆博客系统和相应知识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对知识财富的提炼和再创造。从而实现显性知识向系统化知识的过渡。而馆员通过系统化知识的学习,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又把部分显性知识转化为个人隐性知识,如此周而复始,使图书馆成为一个良性的学习型组织。

参考文献:

[1]李华伟等.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

[2]孙素云.国外图书馆Weblog的应用及启示[J].情报资料工作,2005,(04).

[3]张莉.Blog:图书馆组织管理的新模式[J].情报杂志,2005,(04).

[4]涂颖哲,钱国富.博客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4,(11).

[5]刘艳等.基于Blog支持的知识管理[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5,(04).

[6]王晋.博客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JournalofInformationNo.4,2005:86-88.

[7]刘允.我国图书馆人博客的现状与展望[J].新世纪图书馆,2005,(02).

[8]梁海燕.“博客”化图书馆网站的创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01).

[9]孙志国.Blog,知识共享与个人知识管理[J].农业网络信息,2004,(10).

篇10

[关键词]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第三方电子商务模式

一、背景

电子商务将是21世纪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焦点。无论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断地在电子商务的开发和研究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期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我国政府同样对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予极大的关注和重视。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1月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发挥企业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重要性的认识,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支持服务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意见》强调了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首先:因为电子商务对国民经济活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其本身活动的价值;其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国内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都在其各自的经济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地位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们在企业数量上具有不可超越的优势,而是因为其提供了超过半数的就业机会,创造了相当部分的国民财富。它们是市场经济的“剂”,它们为大中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一系列配套服务。然而,作为市场竞争弱者的传统中小企业,未来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很大程度要依靠通过电子商务来降低交易成本,通过电子商务来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因此,以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作为主要的突破口,这是广大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中一个极具经济应用价值的问题。

二、中小企业第三方电子商务模式的实质

面对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严峻形势,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而电子商务的迅速普及,无疑又给广大的中小企业带来极其难得的发展机遇。电子商务首先是一项事业,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迎接信息社会的基础性工程,也是促进国家经济活力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电子商务其次是一项商业,它可以盈利,具有比传统企业更强的竞争力。探索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电子商务模型,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自身优势,已成为所有中小企业迫切关心的问题,这不仅对中小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现在的问题不是需不需要使用电子商务,而是要探索一种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电子商务模式。这一模式就是第三方电子商务模式。

所谓第三方电子商务模式,其实质就是依赖第三方提供的公共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如阿里巴巴一类)。真正的电子商务应该是专业化、具有很强的服务功能、具有“公用性”和“公平性”的第三方服务平台。它应该是制造业、流通渠道和零售终端的服务商,目标是为制造企业和流通企业搭建一个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创建一个良好的商业信用环境。这个平台要能保证交易双方的合法性与诚信,使交易双方不会担心诸如卖了药拿不到钱或付了钱拿不到药或拿到假药等信用问题。而对双方有争议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公正处理,采用商业和法律手段有效约束。电子商务不是一家一家单独搞起来的。也就是说电子商务发展特别需要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来推动和完善。这并不一定是政府机构,而是能够为许多企业提供一个统一服务平台。应该说这是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一种全新的模式,特别是在我国非常分散、信息化基础不高的中小企业中非常适用。

三、中小企业第三方电子商务模式的优势与功能

电子商务的发展都需要电子商务平台的支持,这个电子商务平台既可以由买方企业建,也可以由卖方企业建,还可以由独立于买方和卖方的第三方企业建(即第三方电子商务模式)。从宏观上分析,卖方企业自建电子商务平台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顾客更多选择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买方企业自建电子商务平台的主要目的是使自己以更低的价格快速获得自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显然,不管是由买方还是由卖方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其交易的公平和公正性很难保证,平台的利用率也受到限制。

由第三方建设的电子商务平台是为多个买方和多个卖方提供信息和交易等服务的电子场所。其特性包括:

1.保持中立立场以得到参与者的信任、集成买方需求信息和卖方供应信息、撮合买卖双方、支持交易以便利市场操作。

2.买卖双方企业与第三方平台集成,能够很好地利用第三方平台的规模效益。

因此,选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是买卖双方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一种好的选择。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开放式中立商务平台,是一种有盈利潜力的电子商务模式,其以创新的方式提供传统的功能,用增值功能的形式服务于买卖双方企业。这个解决方案对买方和卖方都有益处:第一,使交易方不需要直接连接对方网络或昂贵的增值网络,只需要访问第三方界面,而不是多个被交易方界面,节省了大量的费用;第二,大量卖方通过第三方平台信息,可以吸引更多的买方访问平台,从而增加卖方的商业机会;第三,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可以使买方搜寻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买方不限于和特定的卖方交易,这使卖方不只在价格上,还要在质量、交货时间、定制化等方面竞争;第四,中小企业与单独的买方或卖方一般没有大的交易量,因此,相比买方系统或卖方系统,这样的市场解决方案对于中小企业更实用,为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根据提供服务的层次不同,可以将第三方电子商务模式区分为简单信息服务提供型和全方位服务提供型。前者一般主要是提供买卖双方的信息,通过中介服务买卖双方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成交对象,选定交易对象后并不直接在网上交易,而是另外接触和签订合同。这种第三方电子商务方式无法全面深入参与交易,提供的只是简单的信息服务。后者是指在网上不但提供信息服务,而且还提供全面配合交易的服务,如网上结算和配送服务等,这类站点要求中介机构对贸易特别熟悉,特别是国际贸易业务更要非常熟悉。

网上第三方电子商务模式最基本的功能是为企业间的网上交易提供买卖双方的信息服务。买方或者卖方只要注册后就可以在网上自己的采购信息,或者企业的产品出售的信息。并根据信息来选取企业自己潜在的供应商或者是客户。网上的信息一般是图片或者文字信息,随着带宽增加,信息将越来越丰富。

其次,提供附加信息服务。即为企业提供企业需要的相关经营信息,如行业信息、市场动态。为买卖双方提供网上交易沟通渠道,如网上谈判室、商务电子邮件等等。“阿里巴巴”网站还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定期将客户关心的买卖信息发送给客户。

第三,提供与交易配套的服务。最基本的服务是提供网上签订合同服务,网上支付服务等实现网上交易的服务。“相约中国”网站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帮助客户申请报关和联系认证等贸易服务。

第四,提供客户管理功能。即为企业提供网上交易管理,包括企业的合同、交易记录、企业的客户资料等信息的托管服务。当然这些属于企业的保密资料,而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有一安全保密的托管服务机构是非常必要且是可以接受的。四、第三方电子商务模式应用中面临的挑战

网上第三方电子商务模式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型企业,也就是那些急需拓展市场,但又缺乏资金实力和技术力量的中小企业。对于大型企业,他们可以凭借自己资金实力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服务更贴切的企业间电子商务系统。

与网上零售不一样的是网上第三方电子商务的产品是不受限制的。它可以是工业品、消费品,也可以是科学技术成果等无形的东西。只要是企业需要的,能够提供的产品服务都可以通过网上中介实现交易。如“阿里巴巴”网站提供的中介服务覆盖了17大行业。

中小企业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实现网上交易,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好处是市场范围拓宽。可以将市场覆盖到原来难以覆盖的地区,同时向国外延伸,因为网上市场是无国界的,这样增加了中小企业的商业机会。与此同时,也增强了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因为利用网上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买卖双方可以不再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在原来的市场竞争格局中还可能出现网上来的新竞争对手。因此,网上第三方电子商务市场对中小企业既是机会也是挑战,中小企业必须不失时机地上网参与网上交易。

中小企业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实现企业间电子商务的应用时,必须考虑企业的自身力量和情况。中小企业在选择第三方服务对象时要慎重,一是要选择提供的服务与自己行业比较相近的中介服务;二是要选择有一定品牌形象和知名度的中介型网站。中小企业可以选择几个第三方电子商务网站提供服务,但不宜过多,如果选择过多可能影响企业收集到商业机会信息的质量,有的网站提供中介服务信息缺乏有效控制,导致虚假商业信息过多,反而给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

网上第三方电子商务系统一般是由新兴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公司提供。这类公司在建设初期,一般通过风险投资推动市场的发展,对加入客户一般采取免费策略。网上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网站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是由原来的综合型服务向专业型服务转型,如针对性市场(如“相约中国”就是以服务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企业)或者针对性的行业(如“书生公司”服务的是图书出版行业)。二是由提供初步的信息服务,向提供全方位的交易支持服务发展(如提供支付结算、配送全方位服务)。

提供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公司由原来的专业性信息技术类公司,扩散到传统企业参与进来提供中介服务。如目前许多传统企业,在行业内纷纷联合建立网上虚拟的采购市场,实现原材料的统一采购,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如美国的三大汽车巨头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戴姆勒-克莱斯勒联合建立网上汽车零配件的采购市场。值得注意的是,传统企业联合建立网上市场时,主要集中在原材料的采购方面。而对于产品的销售则是企业倾向于建设自己专用的网上销售渠道。

五、中小企业第三方电子商务模式的应用价值

采用这一模式将给中小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可从医药行业应用的成功案例得到启示:中国民生医药配送中心和中国民生医药电子商务网的组合出击,已为行业描绘出了一个“鼠标加水泥”的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的轮廓。在这个平台上,中小企业注册会员可以免费自己的供求、招商、等信息,网络助手里的留言、通知、收藏等功能有趣有效,行业工具库丰富实用,专业论坛让人们初尝网络商业社区的味道。中国民生医药电子商务网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叶日者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制造企业更专注于产品生产,销售企业重点是做好客户关系管理,第三方服务平台就要做好中间服务,为上下游企业创造价值”。

这只是一个行业成功应用的典型,从他发展的轨迹及应用的前景推而广之,不难得出采用这一模式将给中小企业带来至少下面几方面的价值:

1.中小企业可以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开展现代贸易;获得与大企业平等竞争的机会;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降低经营成本,显著提高经营效率;可以节约大量投入,使中小企业能够集中资金发展企业核心业务;

2.探索一套适合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运作模式,将会使我国中小企业实现跨跃式的发展,使中小企业和大中型企业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公平、规范竞争。使中小企业能有效地利用电子商务这个工具,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3.“第三方服务平台”在电子商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提供支撑服务;特别是在我国非常分散、信息化基础不高的中小企业中非常适用;

4.中小企业信息化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改变传统工作方式和人固有的思维模式。

六、结束语

电子商务的作用是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和重复流程,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在行业范围内实施电子商务显然比单个企业实施电子商务要经济、高效得多。将企业聚集到一个第三方的大平台,将为电子商务联盟中的成员带来新的采购、计划和决策优势。第三方电子商务模式为不同企业提供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解决方案,是开放的系统,是多对多的商业模型。特别重要的是:这种第三方平台最适合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尚没有能力也没必要投巨资建一个电子商务系统,它们通过加入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企业联盟并实现网上交易,从而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同时对于第三方而言,目前正是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模式的有利时机,从长远来看,建立这样的公共平台将为自己带来可观的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建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与政策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

2003,(3).

[2]李键等.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J].企业经济,2004,(12).

[3]田世海等.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研究[J].学术交流,2005,(2).

篇11

关键词:博客;知识管理;隐性知识

一、博客(Blog)简述

Blog是Weblog的简称,被译为“博客”或网上日志。Blog具有以下特点:四“零”特征,零技术、零成本、零编辑、零形式;内容和形式的个性化;知识共享;对信息资源进行有序整理;Blog社区让网络世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博客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图书馆博客根据图书馆专业特征可大致分为新闻博客,书目导读博客,咨询导航博客,用户教育与培训博客,用户服务博客等几种类型。

博客技术并不高深,它的前身是美国Userland软件公司DaveWiner开发出的用于Web内容编辑,管理的脚本工具UserlandFrontier,它是Blog想法的最初体现。Blog采用XML来描述其内容,用XML——RPC作为不同Blog间交流信息的标准形式。其关键技术还有RSS和Trackback等。

二、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的理念与实践源于1980年代,1986年,知识管理概念首次在联合国国际劳工大会上提出。1991年,IkujiroNonaka提出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知识管理理念开始形成。显性知识一般以文字、图像、符号表达,以印刷或电子方式记载,可供人们交流,是有形的、结构化的知识,显性知识具有公共性,存储在图书馆、局域网或数据库中;隐性知识主要存在于人的大脑中,是相对主观的,这类知识往往是以非结构化的、非正式的方式存在,具有专有性。对解决现实问题和突发性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三、博客(Blog)在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一)图书馆建立博客(Blog)的意义

第一,博客(Blog)促进图书馆组织内部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据专家估计,隐性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占比重可达80%左右。隐性知识一旦成为机构的显性知识,就会成为机构的财富。因此在知识管理研究领域中一直十分强调组织内部成员做好隐性知识的显性化。Blog的出现正好迎合了这一点,它方便易用,无时空限制,Blogger们开放自由的表达方式,随意自然的内心独白,平等分享的认知心理,让Blog充满智慧和启迪,成为隐性知识的聚合器,也成为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平台。通过对馆员Blog的分析、总结、提取日志精髓,力求将馆员的隐性知识上升为图书馆的显性知识,将馆员的成果汇集到图书馆的管理中形成集体优势,成为图书馆财富。

第二,博客(Blog)有利于消除知识孤岛。如果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将视角深入到图书馆,我们会发现在部门之间、馆员之间和读者之间存在着大量信息和知识孤岛。对一个图书馆来说,各部门(包括馆员)习惯于从个体的利益出发囤积信息和知识,不愿与他人共享,知识孤岛直接导致图书馆整体利益受损,效率低下,透明度差和资源浪费。各部门(馆员)的知识只是图书馆整体和知识链条当中的一环,如果其中一个或部分环节脱落,就会像人体出现血管栓塞一样影响整体的健康。Blog应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基于XML,使用RSS标准完成信息的引用,消除了网络世界中的信息孤岛。Blog中Trackback技术的引入使得Blog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第三,博客(Blog)促进知识共享。博客的精髓体现一种利他的共享精神,为他人提供帮助,达到一种思想共享的境界。博客不仅仅只是记录个人的生活琐事、思想片断、实事评论,更重要的是,为他人提供自己认为精彩的内容,包括存在个人头脑中的一些隐性知识,充分体现了网络时代的共享精神。图书馆利用博客(Blog),引导馆员在Blog范围内畅所欲言,就某一问题进行详尽、深入地探讨,为知识共享提供了一个平台。

第四,博客(Blog)的交流互动与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博客(Blog)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交流互动性。用Blog进行参考咨询服务,可以让每一个读者都能快速地利用图书馆的咨询服务,准确及时地获得信息资源。同时读者利用图书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产生的思考,研究心得,获得的资源,也会给更多的读者以启示。例如,上海交大图书馆的网上参考咨询台,参考咨询馆员在线值班时,读者可以通过校园网上的实时解答区,和他们进行对话。这样,读者的意见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回复,不仅做到了及时性,甚至做到了即时性。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真正做到了沟通无极限。

第五,博客(Blog)促进学习型图书馆建立。所谓学习型组织,指的是组织内的所有成员全身心投入,形成勤奋好学氛围的组织,是一个学习资源和学习成果共享,促进所有成员不断学习的互动组织;是通过不断学习调动成员积极性,发挥创造性,调整和改造组织自身以适应环境变化。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学习型图书馆要有一个系统的观点,意识到图书馆各部门和各环节是相互依存的,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动和共享本身就是一个推动馆员们学习的过程。Blog的最大优势就是从经验中学习,向他人学习和促进知识的扩散,利用Blog技术可以在图书馆内部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交流环境,个体的工作经历、心得体会、知识资源通过Blog在组织内部得到充分的交流和共享。因此,Blog是构建企业内部学习型组织的便利工具,它更好地促进了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知识共享和情感交流。

(二)博客在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馆员博客知识管理。Blog提供了个人非常容易进行使用和维护个人知识的系统,一个功能强大的Blog系统具备如下功能:个人页面直接登陆管理;方便的上传文件、图片功能;全部日志文件目录式列表;简洁的后台管理方式和统计细分;后台好友管理与联络功能;二级域名自动生成功能;日志备份保存功能;自主域名设置功能;Blog初始信息记录功能;个人公告或者简介功能;完全用户名单和每日人气随时更新功能;Blog用户与文章详细分类功能;人以群分的圈子功能等。

图书馆可以效仿企业界,在图书馆内部建立一个Blog社区,每个馆员都拥有自己的Blog空间,在日常工作中及时记录自己的工作内容、学习问题或者即时思想,经过不断积累、修改、总结和整理的过程,就可以有效地聚积起那些本来难以结构化的零散性知识,从而将其变成大家都可以共享的知识。对于公开部分,每个人都可以订阅,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改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如康奈尔大学已经要求图书馆部门人员加强建立更加个性的个人主页以提高整个图书馆的知识效能。

第二,图书馆博客知识管理。图书馆博客社区是馆员博客通过超链接形成的。Blog具有强大的互链接功能,通过RSS和Trackback技术,博客提供引用通告的功能,通过这一功能,不同的Blog之间在相互引用时只要输入引用地址,在日志时程序就会自动告知对方,从而使得不同的Blog对同一主题的讨论能够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有利于讨论的深入,而且通过引用通告中的链接,能够方便访问者更深入地了解该主题。

篇12

Financial Corporation)从90年代至今能成功地完成从传统商业银行向以资产管理、投资者服务为核心业务的金融服务专业公司的转型,外部合作起着关键作用。

梅隆是美国银行业中成功完成战略转型,也是在战略转型中成功采用外部合作的典范。它所采用的模式,即围绕资产管理和投资者服务核心业务,通过外部合作形成“多家精品店”(multi-boutique),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现代银行业的一种发展模式。

战略转型驱动因素与新业务目标确立

梅隆战略转型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第一,美国金融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银行信用中介功能衰退,表现为个人资产组合中存款减少,共同基金等投资资产增加;同时,公司资产中投资产品增加,融资来源中信贷占比减少,商业票据、债券和股票融资增加。第二,养老金等基金管理市场迅速发展。第三,证券投资和交易市场迅速增长。围绕证券交易提供服务的世界托管市场在此大潮推动下快速扩张。第四,随着证券投资全球化,资产管理和托管业务也跨国发展,相应地,跨国资产管理和托管业务市场也快速增长。

针对环境变化,梅隆确立了新的业务目标。

从信贷服务、商品流动相关服务向资金和资本流动相关服务转型。

梅隆的业务深化和战略转型,是与世界银行业的历史一脉相承的,经历了一个合乎逻辑的历史发展过程;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业务组合则又是一个源于历史的逻辑结构。

世界银行业整体上经历了一个以信贷服务为基础,从商品流动相关服务,向资金流动相关服务,再向资本流动相关服务的横向深化发展过程;同时在这三个服务领域内也分别经历了产品组合的纵向、深化发展过程。在经历过几个世纪的发展之后,银行服务从最初的信贷、支付结算等传统业务,形成为目前全面、立体的金融服务产品组合。这一发展代表了银行业务深化的主线和趋势,并相应形成四大业务板块:信贷服务;商品流动相关服务;资金流动相关服务;资本流动相关服务。

在此过程中,不同的银行采取了不同的业务组合战略,使银行大致划分为几类:全能银行,涵盖全部四大业务板块,例如花旗、摩根大通;传统商业银行,从事信贷、商品流动相关服务和部分资金流动相关服务,例如大部分美国社区、区域银行;以资本流动相关服务为主的专业化银行,又可分为两大类,即投资银行和其他资本市场业务银行。梅隆正是这一类银行的典型代表。它以信贷产品为基础,从商品流动相关服务,向资金流动相关服务,再向资本流动相关服务深化和转型。

美国大部分从事投资者服务的银行,都是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起家的,证券处理等投资者服务起先只是从属于其他银行业务。然而在近十年的发展中,出现了以下变化:一些在证券服务领域内居于领先地位的银行,最典型的如州街、梅隆、纽约、布朗兄弟哈里曼、北方信托等,采取了逐步放弃其他传统银行业务、集中于投资服务的发展战略。1999年9月,梅隆彻底放弃了延用了一百多年的银行名称,改称为梅隆金融公司。随着从传统商业银行向金融服务公司转变的完成,梅隆这一名称开始成为资本市场全面金融服务机构的象征。梅隆董事长和CEO也在更名公告中称:“梅隆相信这一决定最好地确定了梅隆在新世纪中的业务发展方向和目标”。

梅隆业务战略重组的轮廓是:第一,集中于增长领域――财富管理、全球投资管理和全球投资服务。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中的高端业务,如私人理财、私人银行等财富管理相关业务是盈利和增长潜力最高的业务。梅隆的目标是将这些业务发展成为优势业务,管理目标则是收入最大化。第二,对于成熟业务领域,如区域性个人银行业务、特定的商业银行业务、大公司业务等传统业务的管理目标则是通过更严格地控制成本和更有效地运作来改善收益;同时有计划地退出某些领域,将所得资本和收入转投入增长领域。第三,所有的外部合作都集中于增长领域,对成熟领域不再从事外部合作扩张。

围绕资本流动相关服务,采取“合纵、联横”战略。

“合纵”,即沿着投资链条,从交易后服务到托管,向交易中服务到交易指令执行,再进一步向交易前服务到投资决策过渡。

“联横”,即围绕资产管理和投资者服务核心业务,重组原有商业银行业务,例如外汇交易、现金管理、支付清算等;同时放弃一般传统业务,特别是与收费业务相关性不大的业务,继续保留可以交叉销售收费业务、维持公司客户关系的传统业务。主要对策则是充分利用其客户信息资源。例如,梅隆在1999年确定了50万个高端零售个人客户,作为其私人理财和基金销售对象。同样,对大公司银行这一萎缩的业务,梅隆的目标是向原有客户销售资产管理、托管、信托、咨询等高利润产品。

总体来看,梅隆的业务战略转型和重组的目标是典型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既不成为金融超级市场,也非单一业务银行;不求最大,但求最好;放弃传统商业银行业务,集中于有选择的市场,即高增长、高收益的高端机构和个人客户;以批发业务为主,以零售业务为辅;以范围而非规模扩张为主,围绕资产管理、投资服务,形成集中化与多元化平衡、独特而又合理的产品组合和业务结构。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应付各种类型的商业和经济周期性波动,应对不同的投资者偏好变化等结构性波动,维持收入增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由于在减少利差业务的同时也减少了信用风险,且收费业务风险资本占用较少,所以新的业务组合也有助于提升梅隆的经营业绩。

转型过程与外部合作方式

梅隆业务深化、战略转型和跨国发展的过程可大致划分为四大阶段。

第一阶段,1987年以前,主要从事区域性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主要采取内部有机增长模式,也曾通过外部合作,但以规模扩张为主。

第二阶段,1987〜1993年,在传统商业银行领域内寻求多元化发展。主要战略目标是消费者信贷。也曾采用外部合作发展方式,主要是收购区域性商业银行,扩大传统银行产品,在寻求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寻求范围扩张。

第三阶段,1993〜1998年,开始放弃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向资本市场业务过渡。主要途径即是多种形式和多方面的外部合作,从规模扩张为主进入以范围和跨国扩张为主。信用卡等个人零售业务虽然具有高收益高增长特征,但这些具有强周期性特点的利差收入业务在1996年给梅隆再次带来巨大损失,因此梅隆决定彻底放弃强周期性业务,包括增长和收益相对高的消费信贷业务,以低周期性收费收入业务为主,加强抗周期能力,避免经济衰退带来巨额损失。

第四阶段,1999至今,进一步放弃传统银行业务,向资本市场业务集中。其实,就在1999年梅隆全面战略转型之际,它已经是资产管理和投资者服务领域内的佼佼者了,但梅隆的目标是成为领导者。主要方式仍是多方外部合作,重点则是增加产品深度和广度,进入更多投资业务领域。根据这一目标,梅隆在2000年以来对业务进行重组,进一步集中于资产管理和投资者服务,再次压缩商业银行特别是利差业务。这一发展的结果,梅隆的收费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从1999年的67%,在2001年上升到73%,而在2005年底达到90%。

梅隆在其转型战略贯彻过程中,内部有机增长方式,即自建机构方式运用得十分有限,例如只是在1995年自建证券承销子公司――梅隆金融市场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固定收益和股票承销、交易和经纪服务。此外基本上采用外部扩张方式――并购与合资。

90年代至今,梅隆主要的并购有:

1993年,实施战略转型计划第一年,收购波士顿公司。该公司为机构信托和托管、机构资产管理、私人银行、大额房屋贷款和共同基金托管服务的主要提供者。1994,收购美国最早和最大的共同基金公司之一Dreyfus。这是梅隆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和标志性的另一次收购,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宗银行收购基金公司案。它使梅隆形成了最大的业务线――全球资产管理,奠定了梅隆在该领域的领导地位。1995年,收购Certus金融公司投资管理业务部门,更名为Certus 资产顾问,为美国几家最大的机构投资者管理投资资产。1997年,收购Buck咨询公司,该公司是雇员福利服务领域内的全球领导,从事雇员福利、报酬管理和咨询服务,这项收购使梅隆成为公司福利外包业务领导者。1998年,收购了位于迈阿密的商业银行United Bankshares,组成子公司――梅隆联合国民银行。该银行虽然是商业银行,但它和梅隆整体战略一致,集中于特定客户,即个人客户中富有家庭和个人;机构客户则集中于房地产开发商、娱乐行业等;产品则主要是信托,遗产、财富管理等定制化产品。1998年,收购了位于伦敦的牛顿投资管理公司75%股权,组成子公司,将两家的投资管理产品结合,利用牛顿的国际经销网络,满足海外市场对投资产品增长的需求。2001年,收购美国主要网上投资管理软件开放商Eagle投资系统,此举大大提升了梅隆在全球证券服务中的技术档次。2005年,收购DPM,一家从事对冲基金资产组合评估和风险分析以及中后线外包的对冲基金管理公司,进一步向另类投资产品组合深度开发。2006年,与苏格兰全球和国际战略投资管理公司―Walter Scott & Parteners签订并购协议,意在充实跨国资产管理能力。

并购是很重要,但梅隆外部合作中最具特色、最重要的形式则是合资。正是采用这一形式,梅隆成功地进入了新的业务领域――资本市场、证券投资、资产管理相关领域;成功地进入了新的市场――海外新兴市场。合资也帮助梅隆成功地战胜了主要竞争对手。例如梅隆在海外建立的子托管机构,几乎全部采用合资方式,海外托管市场发展速度在近几年年均高达20%。

十年来,梅隆的主要合资案例有:

1995年,梅隆与大通合资,组成大通梅隆股东服务公司,成为美国专门为上市公司提供股东服务、为实行股票期权计划的企业提供股票过户的最大机构。这一具有前瞻性的合资,顺应了美国企业普遍采用股票期权计划的趋势。

1996年,梅隆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IBC)合资,组成CIBC Mellon,这是梅隆同时也是全球银行业合资成功的范例。1997年,CIBC反过来收购梅隆附属的信托公司50%股权,成立另一家50/50合资机构CIBC Mellon信托公司。两家姐妹公司共同组成CIBC Mellon,成为美加金融机构之间的第一家合资机构。

这项合资是典型的技术产品和客户互换、共享的市场进入战略。梅隆是投资者服务和托管领域的领导者,但缺乏加拿大客户基础和对加拿大市场的了解;CIBC则正相反,它拥有加拿大客户,但缺乏证券托管必须的技术和产品;CIBC欲在加拿大发展证券托管业务,而梅隆则欲将现有业务扩大到加拿大。两者的战略一个是老产品/新市场,一个是新产品/老市场,从而使二者优势互补。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充分投入各自优势资源,帮助客户实现“立足本国,放眼全球”的业务目标。该合资案成功的另一个关键是财务上的合理安排。CIBC Mellon是50/50的合资公司,拥有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双方母公司从该合资公司收取相等的固定收入和部分股本金红利。CIBC Mellon在加拿大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内部有机增长和进一步外部合作结合的过程。1997年,CIBC Mellon收购了加拿大退休金管理公司――加拿大信托公司的退休金和托管业务;1999年又收购了蒙特利尔银行的托管业务。

1998年,梅隆与荷兰银行合资组成荷兰梅隆全球证券服务公司,主要为全球金融机构提供托管和其他证券服务。

1999年,梅隆与Frank Russell合资,后者是美国最主要的投资业绩评估和分析公司,合资后组成的Russell梅隆分析服务有限公司为全球投资经理提供复杂的业绩衡量和分析服务。

2005年,梅隆和德国的WestLB银行签订了合资协议,计划将梅隆德国资产管理业务和WestLB资产管理业务结合,对欧洲国家提供资产管理服务。这项以产品和客户共享为特征的合资有助于扩大梅隆资产管理业务在欧洲的地域范围。

以上案例表明,跨国合资是梅隆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关键实施途径。合资的最大优势之一是进退自如,可以容易地解除合作,也可以进一步向全资收购过渡。例如,2000年,梅隆收购合资机构牛顿投资管理公司中牛顿公司所拥有的25%股权,收购合资机构大通梅隆股东服务公司中大通所拥有的50%股权,2005年,收购合资机构Russell梅隆分析服务公司中Russell所拥有的50%股权,经过收购全资拥有了这些公司。

发展模式与外部合作特征

有别于其他从传统商业银行向投资者服务转型的机构,梅隆不是将所有业务环节置于一个机构之中,而是通过建立不同的独立机构,来处理特定业务。同时,这些机构的建立,也不是由梅隆自己完全投资,而是采取外部合作。经过10多年发展,梅隆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和诸多金融机构交叉的联合体,组织结构图看上去就象一张由诸多机构标记拼成的“百纳衣”。梅隆将这一业务模式解读为“围绕投资程序的‘多家精品店’(multi- boutique)”。

梅隆案例反映了国际银行业外部发展的一些典型特征:

第一,选择外部合作对象时既注重制造也注重营销。例如,波士顿公司以制造为主,Dreyfus以营销为主。第二,制造取向的合作以收购为主,营销取向的合作以合资为主。第三,对本国机构主要采用收购方式,对跨国合作主要采用合资方式。第四,早期以银行同业合作和规模扩张为主,随着业务深化和转型,则以非银行合作和范围扩张为主。第五,随着业务深化以及不断进入新的业务板块,外部合作从早期的信贷和商品流动相关服务,向资金流动相关服务,再向资本流动相关服务转化;同时在这些领域内也各自经历了产品深化过程。早期梅隆的外部合作集中在托管等交易后服务,以后开始向证券借贷等交易中服务扩张,最近则继续向风险/业绩评估等交易前服务扩张,并开始进入对冲基金等另类投资产品领域。第六,外部发展在早期集中在国内,随着全球化进程逐渐向海外扩张。

2006年12月,梅隆采取了另一项重大举措,与美国的另一家证券服务和资产管理巨头――纽约银行达成合并协议,合并后的机构名为“纽约银行梅隆金融公司”,这一举措可以说是其以往外部扩张战略的进一步延伸。其背景和驱动力仍然是产品组合深化和跨国扩张的机遇。不同的是,梅隆的这次并购不再是在其旗下形成附属公司,而是与另一家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合并组成新的机构。这样做的根据是,梅隆的各附属机构在过去几十年已经获得强劲增长,成本效益、收入协同和跨国扩张的能力已经建立,有必要进一步通过强强联合,将双方的产品、规模、盈利性和全球网络等优势整合,进入新的业务和市场领域,通过在核心业务领域建立超强竞争能力,比其他竞争者更加有效地实现增长和在全球市场扩张,成为全球证券服务和资产管理领域的领导者。

篇13

2008年以来,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逐步放缓(如图1),我国房地产业相应从成长期步入成熟期。随着人口结构拐点出现和城镇化增速放缓,未来商品房需求增速将进一步放缓。城镇化增速放缓和住房需求收入中枢下移将抑制新增住房购买力。我国1978-2013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按照规划,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0%左右,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城镇常住人口增速放缓意味着新增住房需求增速动能较上个10年减弱。此外,我国目前住房自有率达到80%左右,城市中高收入阶层大多已拥有住房,未来城镇新移民将以农村人口或农民工群体为主,中低收入群体将成为购房主力,可以预见购房需求收入中枢下移,新房购买力相对较弱。我国房地产业正处于从开发建设为主向经营服务转型阶段。根据国际成熟的经验,当一个国家人均GDP在1300-8000美元之间时,住宅投资将达到高峰,人均GDP在8000-13000美元之间时,住宅投资保持平稳,当人均GDP处在13000美元以上时,住宅投资将开始回落。同时,在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之后,经图2房地产价值链及企业分布济结构将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这意味着未来的住房消费需求将从实物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变。而我国2004年人均GDP即超过1300美元,开始加速增长,2014年达到7594美元,即将突破8000美元的关口。房地产业将面临一系列转型,包括“从注重投资开发转型为注重管理运营、从追求加杠杆转型为泛金融化、从重资产拼规模转型为轻资产多业态、从买地卖房转型为客群服务等”。

二、当前房地产企业转型的趋势

随着互联网工具的应用,有的房地产开发商变身为互联网企业,提供办公物业、住宅物业租赁服务,有的开发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合作进入电商运营领域,也有互联网企业介入房地产开发和运营。房地产业企业与互联网企业、服务业企业的边界正在模糊,相互渗透融合。房地产业是一个包括了开发建设和各种服务的价值链。从环节上看,房地产业包括了土地、资金、设计等上游投入阶段,中游开发建设和销售阶段,下游租赁和二手交易阶段以及衍生的物业服务和居住消费服务。开发建设和销售环节的附加值相对较低,以规模经济为主要特点;而上游融资及下游经营服务环节附加值较高,以精细化、专业化为主要特点。所谓产业升级,即企业经营从低附加值的环节向上下游高附加值环节迁移的过程,伴随着行业竞争以成本竞争、规模扩张为主向利润竞争、价值创造为主。许多品牌房企在房地产业规模扩张的阶段已经取得了领先的市场地位和规模优势,正在积极的寻求转型。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从销售中心向利润中心调整2009年后房地产销售整体承压,费用攀升和地价上涨使企业净利润持续收窄,房地产业上市公司净利润呈持续下降趋势。行业利润拐点出现迫使房地产企业将发展目标从扩大销售向提升利润调整。2015年上市房企公布的增长目标普遍放缓:万科未来将不考核销售额指标,考核方向转变为销售回款及利润指标,绿地集团销售目标同比增加16%,较2014年的48%已大幅下调。万达集团核心考核指标调整为租金、净利润、持有物业增长,并明确房地产收入指标可以少增长,不增长,甚至负增长。房地产企业的另一个动作是积极推出合伙人计划或激励计划。2012年末,碧桂园推出“成就共享”激励计划;2014年5月,万科启动股权激励、项目跟投等领域的地产事业合伙人制度;2015年6月,鸿坤集团公布“合伙人+”制度。房地产企业引入合伙人制度和股权激励有多种考虑,例如提高企业人才吸引力、提高项目运行效率、确保项目质量和安全等,但根本原因是,企业日益看重利润获取,需要引入激励机制确保项目运营目标的一致性。2.向房地产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渗透伴随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兴起,传统房地产企业与行业外企业的业务合作日益活跃。2015年上半年,平安集团、京东等企业与万科、绿地、碧桂园等房地产开发企业联手,密集推出房地产众筹项目。而早在2012年,万科即与淘宝联手打造住宅网上销售平台。2014年8月,万达集团与腾讯、百度共同出资成立万达电子商务公司。互联网企业也开始向房地产领域渗透。例如,小米通过打造“互联网+地产+X”模式,形成以地产为基础的、整合教育、医疗、社区服务、居住消费的新型业态。从传统的行业视角来看,过去专注于房地产开发的企业与物业管理企业、资产管理公司及互联网企业之间的边界逐渐模糊。但是从价值链角度看,房地产行业内外的企业正在逐渐渗透和融合:过去房地产开发商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牢牢控制着土地购置、项目规划和融资环节,而建筑方案设计、建设工程、销售业务、物业服务及生活消费则以外包的方式转移出去。现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追求新的利润来源,将业务向物业服务、居住消费等环节扩展,同时在价值链的上游,引入合作以寻求新的竞争优势。3.基于资源整合的多元化发展房地产开发商向价值链其他环节转移的表现,就是业务多元化。万科未来定位于“城镇化配套运营商”,绿地集团等房地产开发企业致力于向“综合地产运营商”转型。也有地产商将核心业务向产业链的上游转移,万达的“轻资产战略”致力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企业的并购。远洋地产宣布第四步发展战略是“构建包括住宅开发、不动产开发投资、房地产金融、客户服务在内的四元业务格局”。在房地产业跨界转型、多元化布局的背后,是日益频繁的股权投资与并购。2013年以来,生命人寿、安邦人寿等保险资金通过联合拿地、股权投资等方式进入房地产领域,主要是养老地产领域。房地产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在加强,万科与万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住宅和商业领域的优势资源结合,构建商住地产平台。同时,房地产企业也非常注重互联网平台的整合。比较典型的是平安集团联合万科、万通、碧桂园、绿地集团、绿城集团等房企成立的房地产众筹联盟,成为利用互联网模式融资与销售的门户。此外,也有许多房企试图进入智能家居的领域,例如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的中茵股份公告称,将收购闻泰通讯51%的股权,而后者的主营业务是智能手机、智能硬件、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中茵股份整合居住和智能家居及相关消费的意图不言而喻。在跨界多元化潮流下,房地产业尝试投资和进入的领域让人眼花缭乱,甚至有的房企进入了体育、电影等娱乐领域。但是,这些表象背后,是房地产企业依托已有的资本、经营上的竞争优势,将业务不断打散细化,整合新型的优势资源,向房地产价值链中更具附加值的环节转移的趋势。

三、房地产业加速转型的有利条件

房地产业从开发建设转向经营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利用好存量住房资源和存量住房资产,前者是已经建成的各类房产和物业,后者主要包括以房地产为抵押的各种贷款及金融资产。新的商业模式和资本化技术有利于存量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财富的流动性,为房地产企业转型提供了新的业务空间和条件。1.O2O模式我国住房市场重购买轻租赁,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首次购房者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上,而我国则在26-30岁之间,购房者低龄化的趋势明显,抑制了非住房消费的增长。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对加快人口流动和城镇化、缓解住房供需结构性不平衡具有积极意义。显然,吸引消费者从购房转向租房存在巨大的商机,2013年市场规模已达到2.5万亿,但是信任和服务缺失却阻碍市场进一步增长,行业服务水平亟需提高。许多房地产企业和中介机构正在积极的将O2O模式(线上对线下)引入租赁业务,通过租赁合约将分散的房源集中起来加以管理和经营。对业主提供全程托管服务,返回稳定的租金收益;对租户提供经过二次设计装修的产品,附加房屋维护、住房消费金融、家政物业等增值服务。实际上,O2O模式是对存量房源重新定位、加工、再向市场投放的居住服务,强烈的体现了以用户为核心的思维。2.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能够将流动性较差的房地产信贷或投资资产转化为高流动性的可交易证券,主要形式包括RMBS(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REITs(房地产信托基金)。中国建设银行最早在2005年12月和2007年12月发行过两期RMBS。直至2015年下半年,RMBS再度活跃,7月份,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分别发行500亿、100亿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RMBS)获批,央行还受理了浦发银行、中国银行发行RMBS,共计1600亿元。同月,武汉市也发行了规模为5亿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证券。在银行利差收窄的压力下,银行发行RMBS产品可以盘活购房贷款资金,更好的支持购房需求,同时也为资本市场供应了新的风险投资品种。更富积极意义的房地产资产证券化产品是REITs。目前,全球已有20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推出REITs,并且有7个国家和地区正着手开辟REITs市场。REITs使房地产投资收益权分割并自由流通,有效解决了房地产资产的固定性与权益的流动性、经营的统一性与资金的多元性之间的矛盾,使分散、小额的社会投资可以集中起来投入综合地产开发运营。通过REITs的分级技术,不同风险偏好的资金将会流向商业地产运作的不同环节,进而实现资金的风险偏好与投资收益相匹配。REITs因此能够很好的支持经营绩效规模化溢价高的项目,促进商业地产行业的经营趋向精细化运作。

四、房地产业转型的政策引导

篇14

除了Facebook这家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还有许多其他的世界级网站,比如专注于音乐和娱乐的MySpace;以事业心强的专业人士为目标的LinkedIn;还有Twitter,一种允许用户每次发送不超过140字短消息的网络服务。以上网站都位列根据月度总访问量排出的世界最受欢迎网站之列。这份榜单还包括Google旗下的Orkut(广泛用于印度和巴西)和在中国用户众多的腾讯QQ。在这些顶尖的网站中,还有一些国家级的大型社区网站,比如法国的Skyrock、俄罗斯的VKontakte和韩国的Cyworld,以及为数众多、规模较小、有着特殊兴趣诉求的社交网站,比如,针对全球穆斯林的Muxlim,聚集科学家与研究者的ResearchGATE。所有一切都表明在线社区已取得多么大的发展。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它们还主要是使用网络昵称的极客们(geeks)聚集的地方。

大众化

社交网站的一个伟大成就在于它们使自身成为大众传播的卓越工具。用户只需简单更新一下他们的Facebook个人页面,或者发送一条tweet,就能让他们的网络朋友知道他们的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他们只需点击几下鼠标,就能视频、图片以及大量其他内容。投资Facebook、Twitter和Ning(一家为近200万社交网站提供托管服务的美国公司)的硅谷投资人Marc Andreessen评论说:“这意味着人们相互间的交流能力取得了巨大而永久的进步。”

由于社交网站使得人们的个人联系变得比以前更为可见和可测,它们的显著增长引起众多关注。它们也成为新闻和影响力渠道的载体。Twitter定期头条,以实时更新孟买恐怖袭击这一类突发事件的进展情况,以及嘻哈明星、作家和皇室成员等受众人瞩目的用户的活动。在帮助奥巴马赢得总统大选的在线活动中,Twitter和Facebook起了关键作用。

社交网站之所以得到惊人发展,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所谓的“网络效应”。“网络效应”一词最初用来描述电话的快速普及,它指一个通信网络对于其用户的价值随着该网络使用人数的增加而呈指数级增长。这意味着一个社交网站的用户数在刚开始时缓慢增加,而一旦超过某个临界点,则呈爆发式增长。LinkedIn是一个目前拥有5800万注册用户的网站,它的首席执行官杰夫・韦纳(Jeff Weiner)称,公司花了16个月的时间达到最初的100万注册用户数,而新近发展100万用户仅用了11天时间。Facebook有着类似的经历:它用接近5年的时间招徕了最初的1500万用户,但仅过了8个月这个数字就翻了一番。网络效应因互联网覆盖全球而得以扩大其影响。

人们为什么愿意在社交网站上分享如此多的隐私信息?其中一个原因是,很多网站都开发了详尽的隐私权限设置,让用户决定其他人哪些能看,哪些不能看。这个办法也有其自身的问题,Facebook就曾因此惹火上身。2007年末,Facebook了一款名为“Beacon”的服务,追踪用户在某些网站上的采购行为,并自动将这些信息提示给该用户的朋友。在用户的强烈反对之下,“Beacon”先是做出修改,后来永久停用了。尽管在2009年年底再度修改隐私条款时遭到用户的强烈抗议,Facebook仍然跻身TRUSTe(一家对公司的在线隐私政策进行评级的机构)的全美二十家在隐私保护方面最受信赖的公司之列。

社交网站盛行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其为数众多的应用程序,这主要得益于像Facebook和MySpace这样的公司允许独立开发者编写的应用程序(即“apps”)在它们的网站上运行,并且可以利用用户数据这一宝藏。从毫无意义的到振奋人心的,什么样的应用程序都有。

FaceBook逐鹿全球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Facebook这个全球最大的在线社交网站。这个6年前从哈佛大学的学生宿舍起步的社交网络服务,正在全球各地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成长,用了仅仅15个月的时间,就从2亿用户骤升至接近5亿用户。如果把它算作一个国家的话,Facebook就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的第三人口大国。这还不是唯一令人吃惊的数据:Facebook的用户每天更新超过5千5百万条信息,每周相互分享的内容超过35亿条。在它高速发展的同时,其用户也从美国扩展到全世界:约有70%的用户来自美国之外。

在印度,它正在跟Orkut旗鼓相当,而在还只是一年前,Orkut规模比Facebook的两倍还要多。去年,Facebook在巴西增长了8倍,用户数达到了800万,Orkut则是2800万。

在一个又一个国家,Facebook正在巩固其领导地位,常常取代了其他社交网络的位置,这非常类似于它在美国挫败MySpace的情形。比如说,在英国,Facebook让以前很流行的Bebo几乎落伍,迫使AOL在用8.5亿美元购买下它两年后卖掉该网站而蒙受巨额损失。在德国,Facebook超越了了StudiVZ,后者直到1月份还是德国社交网络的龙头老大。

带着典型的自信,马克・扎克伯格,Facebook这位26岁的CEO,最近说“几乎可以确定”该公司将到达10亿用户。尽管他没说何时将到达这一数字,但这一预测并未像其在先前自夸快速增长时那般遭到质疑。

“他们比其他社交网络更具创新性,将会继续增长。”Altimeter集团的分析师耶利米・奥维扬(Jeremiah Owyang)说,“Facebook想成为无所不在,到目前为止他们是成功的。”

随着美国将近三分之二的互联网用户都注册了Facebook,这家公司把重心转向了国际化的扩张。还只是两年之前,Facebook仍仅支持英语。现在,大约70%的Facebook用户是美国以外的。根据comScore的统计,去年其在美国的用户数翻了一番,在墨西哥这一数字超了三倍,达到1100万,而在德国则翻了两番多,达到1900万。

Facebook并非在任何地方都流行。该网站在中国这里基本上是被屏蔽的。其在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的用户都少于100万,远远落后于这些主要市场的本土社交网络。

业内人士说,最重要的是,进入了成功孕育出更多成功的周期,Facebook从中受益。尤其是其不断增长的收入,据估计为每年10亿美元,使得公司可以不断投资去改善其产品并让竞争者走投无路。

Facebook将注意力集中在创新上,而这些创新又促进了更多的分享。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一年前刚刚开放的服务:Facebook Connect。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视其颠覆了现有的社交网站模式。与之前不得不登录Facebook网站不同的是,用户可以将他们的Facebook身份和朋友圈带到其他网站以及游戏机等设备上。这意味着用户每次访问不同网络时不再需要创建新的朋友圈。

Facebook的合作公司在他们的网站和设备上安装Connect按钮,用户点击按钮就能自动访问有关他们朋友的活动信息。Facebook称,现在约有8万个网站和设备具备Connect功能,包括微软的Xbox游戏机。

Connect只是众多使得Facebook变身全球社交网络霸主的创新中新近的一项,从中也可一窥扎克伯格先生的野心。“对社会化网络而言,我认为杀手级的应用就是Facebook。”他说。他的目标是通过Facebook连接世界上尽可能多的人口,使得它的用户将Facebook网站作为互联网的主要门户。他非常渴望实现自己的愿景,据说还因此拒绝了多次对Facebook的收购,而这些收购足以让他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翁。

扎克伯格先生也希望Facebook尽可能多地在地图上标出人们的“社交图谱”――这是社交网站业界富有想象力的说法,用来表示一种由结点(nodes)和链接(links)组成的模型;在该模型中,结点表示个人,结点间的链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朋友关系。他认为人和物体(比如办公楼、学校等)之间的关系也能用同样的方式来表示。加入Facebook的人越多,对这些关系的洞见就越深。而对人们了解越多,从这些知识中获益就越多。

一些人认为Facebook现在的网络影响力如此巨大,以至于不可能撼动它作为全球最大在线聚会场所的基石。“除非Facebook自己要失败。”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说。

MySpace的衰落

不久前,同样的话也用来形容MySpace。2005年新闻集团出资5.8亿美元收购它时,正是MySpace意气风发的时期。但几年以后,它就开始每况愈下了。一些人将此视作大型社交网站发展到过于庞大时必将分崩离析的标志。然而,MySpace的衰落本可以避免:网站草率地作出了一系列错误的决策。面对新闻集团的赢利目标,它忽视了技术上的发展,而是增加了像“职位空缺”、“占星”这样一些驱动网络流量的新特性,这些特性与其核心用户在音乐、电影和其他娱乐方面的兴趣一点关系也没有。当网站变得比少年的卧室更为乱糟糟时,一些这样的用户永久地从网站注销了。研究公司Hitwise的数据显示,在美国社交网站市场上,MySpace的占有率从2008年9月的67%下跌到2009年同一月份的30%。

MySpace的新老板欧文・凡纳塔(Owen Van Natta)已经拿掉了网站上许多后来加上去的功能,并引进了新的管理团队。网站也正在清理页面,并着手开发可以让它的一亿用户更有效地搜索它的海量内容的工具。MySpace已停止追赶Facebook,而是专注于凡纳塔先生的策略:为用户提供一种在参与内容的同时进行社会化的能力。

这一想法指的是,比如具有相似音乐口味的用户可以在MySpace上相互联系,之后也交换其他方面的资料。去年,MySpace收购了iLike(一家允许用户分享播放列表的网站)和Imeem(一家提供音乐流媒体服务的网站)。凡纳塔先生认为,新的业务会使得MySpace从一团糟中涅重生。然而,社交网站的历史――尽管这个的历史还很短暂――告诉我们,一旦一家网站的影响力开始走下坡路,它就很难重整旗鼓。

就Facebook而言,不太可能重蹈MySpace的覆辙,因为它将更多的精力花在探索用户如何相互联系上,而不是网站的流量上。“Facebook的用户本质上是功利的,”前雇员马特・科勒(Matt Cohler)解释说,“Facebook想给用户最好的分享技术,然后不去妨碍他们。”这项技术如此出色,以至于当Facebook成长时,用户愿意追随左右,而不是转而投向更时髦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