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外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范文

课外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1: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课外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课外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篇1

>> 语文阅读理解题解题技巧初探 初中语文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 中考物理设计题解题技巧 中考物理作图题解题技巧 中考物理实验题解题技巧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 中考数学难题解题技巧 中考客观题解题技巧探析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方法和技巧初探 初中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文本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初探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及方法 浅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题解析 英语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中考数学选择题解题方法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解题技巧分析 中考语文读音题解题指导 阅读理解细节题解题技巧 初中语文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策略举隅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中考语文阅读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中考语文阅读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语文阅读理解在语文教学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学生日常获取知识、信息重要方法,也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和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必备技能。阅读理解关键是掌握解题的正确的方法,只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任何阅读理解方面的题目应该都难不住同学的。【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理解解题方法技巧现就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谈一些自己的教学体会和浅见,且将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基本步骤大致可以总结为:1、速读原文材料;2、细找文中原话;3、看清题目要求;4、认真回答问题。一

速读原文材料——优化阅读方法

所谓“速读原文材料”,就是要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读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根据文中的客观事实,在认真思考后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得出结论。

1、严格要求,严格练习。

集中注重力,阅读时做到“心到”、“眼到”、“笔到”;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快速阅读,快速感知文字信息。在规定阅读的时间,一定要按时按量完成。

2、教给读法,自主感悟。要求做到对阅读材料要一气呵成读完它,中间不能停顿或复读;尽量使用默读,达到在感知中认读,在速读中感知。

3、捕捉信息,重点突破。学生阅读的同时要用笔标出不懂的字、词或句子,以便及时解决。认真地阅读文章是做好题目的前提,只有认真地通读全篇,做题时才能胸有成竹。

因此,解答这类题的中心步骤就是阅读,既要阅读短文,又要阅读题目。阅读时要注意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就可以对文章后面所给的问题,分别用“一次判断”、“逐个分析”以及“排除法”等方式来进行判断解答了。 二 细找文中原话——巧借关键词句

所谓“细找文中原话”,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当然找原话的目的是为了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和范围。

1、直接提取信息。大多数阅读试题会出自选文的某一处地方,其关键词基本涉及到具体的字词句,我们可以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找准问题的出处。答案一般在问题关键词前后的位置,可以在其上文和下文或是联系上下文进行搜索定位。有些试题它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

2、提取信息后概括。有时候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如若它指定必须要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回答,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将文中的原话加以概括。

3、提升内涵,升华情感。有些题目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紧扣关键词句,带着问题去读短文,可以快速地在原文中找出答案。 三

看清题目要求——平心静气审题

所谓“看清题目要求”,就是要求学生再审视语文阅读理解所要求回答的问题要求,关键的关键字、词或句子也要让学生用笔圈下来,作为扣题作答的要点,也是学生回答问题的可能的得分点。要做到细读文章的内容,机智从容答题。第二遍读文章要求考生带着问题细读全文。在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一般要做到如下几点:

1、要认准关键词句,把握其基本意义,认清它们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根据上下文琢磨它们的升华意义,学生特别是要学会在阅读文字材料中发现有效信息,即是对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的提问题的文字和内容。

2、要排除生词的障碍,遇到生词要通过上下文,大胆地对阅读文字材料中的个别词义、语义和句义进行推测、推理和推断,还可以通过构词常识大胆猜测。

3、原文中有明显的准确答案,要善于利用阅读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果断作答。对于一般不影响句子或全文理解的生词,可以放过去,不必务求理解。遇到重要生词时,不要着急,也不要轻易放弃,我们可以采取根据上下文来猜词或根据构词法来猜词等方法来猜出这个词的大致意思。 四

认真回答问题——掌握答题技巧

所谓“认真回答问题”,就是要让学生在根据语文阅读理解问题的要求来回答相应的问题,回答问题力求做到以下诸点:

1、不可不答;不答则无分。学生只有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的提问题,才能得分。我们老师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就必须向学生说明这一点,不可不答;不答则无分。

2、不乱答;乱答也不得分。学生不联系语文阅读理解问题的要求来回答,我们称之为乱答题,乱答本质上是与学生不答题一样,没有成绩。我们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中强调学生要答满线格,但并不是让学生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线格胡说和乱说,因为学生乱答也不得分。

3、言之有据,所谓“言之有据”就是要学生在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上找原话,找依据,不能凭空瞎说。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分析研究

阅读活动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位置,许多初中生阅读量不足,导致语文学习活动中阅读理解能力有限,影响了语文学习整体成效的提高,所以要强化对学生的阅读活动指导,特别是要融合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活动,形成资源的聚合效应,对语文教学工作产生支撑和推动作用。我结合语文教学需求开展了课外阅读指导的研究,下面做简要分析。

一、高度重视阅读活动,将其纳入语文教学体系之中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对阅读活动具有明确的要求,阅读是学生认知世界、对话文本、启迪思想和陶冶情操的重要路径,学生要通过一定数量的深入广泛阅读,积累语言文字基础,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实现这样的目标,局限于课内阅读显然不够,必须要拓展课外阅读的空间,并结合语文课程改革、校本课程运用等,在语文教学体系中体现阅读板块。我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推动阅读课程的融入,首先将课外阅读与语文课程设置结合起来,在编制年度和学期语文教学计划时,专门设置有“课外阅读研究”项目,对一学年以及一学期的课外阅读活动进行专门的编制安排,使课外阅读活动能够步入常规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其次在课时安排上进行妥善处理,虽然初中语文教学的课时是固定的,一般情况下不能随意改变,但是学生在校学习与自由活动的时间还有较大的可开发空间,无论是中午还是下午的活动课时间,开辟出一部分用于课外阅读是切实可行的。我在具体的操作中,将课外阅读活动和语文整体教学设计进行融合,紧贴语文教学改革研究,每周确定两个下午作为阅读指导课,保证课外阅读活动以及指导的正常开展。另外在语文早读课的综合利用上,我也想方设法穿插阅读活动,既要能够保证学生的朗读背诵时间,同时也安排了阅读方面的指导,将课外阅读活动与语文教学体系紧密结合。将课外阅读活动纳入到语文教学体系之中,最大的优势在于保持了课外阅读活动的常态化与规范化,能够与语文日常教学实现同布置、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避免课外阅读活动的碎片化。我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发现,课外阅读只有融入语文整体教学体系,才能够体现对语文教学支撑作用,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发挥更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体现了教学改革成果利用的显著效用。

二、强调课外阅读要求,保证学生阅读活动的高质量

课外阅读活动之所以管理难,主要在于“课外”这一方面,教师无法在有效视野之内组织学生进行全部的课外阅读活动,这就导致课外阅读活动有可能如同脱缰的野马无法驾驭,要么有的学生偷工减料,要么有的阅读内容良莠不齐,反而产生了制约作用。我在教学中运用课内指导和课外自主阅读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对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要求,始终掌控整个阅读活动。首先,在阅读的内容与方向上严格要求,尤其要重视的是保证进入学生阅读范围的必须是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优秀刊物,质量低下的书籍要清除出去,和青少年成长成才关联不大的书籍也要严格控制,因为初中生可以自主支配的阅读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教师必须要保证阅读的指向性,利用有限的时间去阅读最值得阅读的内容。阅读的量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不同年级阶段所要求阅读的数量是有差异的,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相对阅读量少一些,以60万字比较合适,初二则安排为80万字,初三的学生每学期阅读量要达到50万字,通过数量的规定、范围的圈定,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能够具有明确的目标,并通过制定阅读计划等方式落实到具体学习活动中。在阅读指导方面,我重在通过平时的指导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积累积淀技巧。在早读课进行阅读指导,侧重于指导学生如何准确阅读理解,迅速抓住文学作品的精髓精华,经常通过投影一段文字和学生共同阅读理解的方式,将阅读理解的技巧蕴含在指导活动之中,从而实现授人以渔的目标。在活动课上则侧重于进行一些摘记的展示、心得的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在阅读积累以及分析理解方面的能力。实践证明,高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决不能放任自流,一定要强化平时的技巧指导,始终将线攥在教师的手中,通过课内指导影响和带动课外阅读,真正提升阅读的成效。

三、注重阅读学以致用,从阅读之中积累和汲取精华

课外阅读活动对语文教学的支撑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达到积累词汇、提高理解能力的效果,二是达到掌握写作技巧的效果。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活动比较,优势非常明显,不仅可以阅读较多的数量,并且阅读的范围和时间安排也较为自主,所以应当充分放大课外阅读的作用,引导和带领学生快速、高效、深入地开展阅读,既要汲取文学作品的精华提高写作技巧,同时也要增强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首先,我要求学生在开展课外阅读时要全身心投入,所阅读的书籍都是有阅读价值的,因此阅读更要深入。阅读过程中细细咀嚼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词,品鉴用词的精湛,感悟写法的独特,从中还要对好的语句段落进行记录,鼓励学生自己准备摘记本或者读书笔记,经常性开展阅读积累活动,通过这样的积累逐步实现提高自己语文基础的目标。其次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讲究技巧方法,不能简单地一读了之,要学会提炼不同类型作品的阅读理解方法,是从整体布局入手进行感悟,还是选择小的切入点开展分析等,都要进行整理总结。课外阅读活动和课堂阅读教学具有密切的联系,教师要注重发掘之间的关联点,尝试引导学生整理筛选在阅读学习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技巧,运用到课外阅读学习之中,这样就将课内阅读指导的技巧向课外阅读进行了延伸,同时也在课外阅读的大量训练中巩固提升了阅读技巧活动。另外,我指导学生开展阅读经验的自主总结,课外阅读中遇到了一些好的文章,对其中精彩的片段进行分析或者摘录,也可以对好的文章结构框架开展提炼,鼓励学生仿写一些优美的文章,在动手写作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经常性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将会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丰富的文学积累,并且将其中的写作技巧提炼出来形成自己的写作技巧,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组织阅读拓展活动,体现阅读对语文教学的支撑

课外阅读活动不仅是学生自主进行的阅读活动,纳入语文课程管理之后,应当在语文教学的流程中得到充分重视。除了在早读课以及活动课进行指导外,我还强化了阅读拓展活动的组织,将课外阅读活动对语文学习的支撑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一方面,我动员学生之间组建读书兴趣小组或者互助小组,人员数量不等,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寝室分布等,建立起课外读书小组。建立读书兴趣小组的优势,能够在学生课余时间形成读书集体活动,能够形成相互的监督,营造读书的良好氛围,从整体上保证了读书任务的落实。读书兴趣小组也能够实现阅读书籍的相互借阅,大家互通有无,提高了阅读量和阅读书籍的来源。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读书汇报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讲出自己的阅读经验和阅读体会,特别是怎样在读书中汲取写作经验的,还可以开展读书笔记展览,借助于形式多样的拓展活动,在学生中营造更加浓厚的读书氛围,使爱读书成为每一位学生的自觉追求。另外,我还指导学生创办读书创作等方面的手抄小报,在班级开辟读书园地栏目等,营造出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这些拓展活动对语文教学工作产生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学生热爱读书并且从读书活动中汲取了很多的营养,转化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技巧,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的影响非常明显,尤其是对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课外阅读活动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更加自主的形式发挥着对教学的促进功能,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在教学组织中有效落实,将拓宽学生阅读面、提高阅读效率以及强化技巧指导等方面作为重要抓手,服务于语文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寿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导刊,2010(07)

[2]黄伟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J]. 教育导刊,2010(09)

[3]李莉.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建设,2010(10)

篇3

【关键词】高中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一、充分了解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

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很多。包括语言知识、认知技巧、个人经历、世界知识等等。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语篇等不同层次,是理解语言的基础。读者在阅读时不能一个词一个词地理解,有效的阅读,应该更多地关注关键词句或语意群。背景知识是影响阅读理解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的已有知识、经历、概念能力、理解模式、情感、情绪以及其他种种非理性因素构成了学生的认知图式,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从而使读者在阅读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

二、充分利用课文教学,合理渗透阅读技巧

教材课文是学生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阅读材料。要充分利用课文这一语言载体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进一步地挖掘,进入精读阶段。首先要对课文中的长句、难句进行详细地讲解。长句难句中往往包含较多的从句或较为复杂的语法结构。是理解中的难点,学生对这些句子往往是囫囵吞枣,甚至理解错误。结合语法教学,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对新出现的语法现象进行详尽地说明,对英语中的一些固定句型和习惯搭配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从整体上加以理解,而不仅仅是对字句的简单翻译。通过长期的训练,帮助学生搬开这些阅读理解中的绊脚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指导学生理解字面上的意义,还要引导学生去体会文章的内涵,理解作者从字里行间传达出的思想,从而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及对所述事物的态度。除此之外,比较不同体裁作品的特点,介绍各种修辞手法,都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学生进入高中之后,我还把教学要求从理解提高到欣赏的高度,特别是学习经典篇目和文学作品时,指出文章的精华所在,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其次,课文教学中问题设计也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教师设计问题,要遵循循序渐近的原则,要把问题建筑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之上,服务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目标需要。

高中英语课文大多参透了丰富的审美以及科学教育内容。在这些兼顾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阅读课教学中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激起学生探讨兴趣的系列问题,可以启迪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三、授之以法,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能力

传统的看法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韩愈说的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但是仅仅传授知识是不够的。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就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英语阅读教学中要突出“学”字。从让学生“学会”转到培养学生“会学”。陶行知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会怎样学习,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接受新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好地做到知识的迁移,并使学生受益终身。

1.指导学生认真预习。高中阅读课文长,难度大,抽象概念内容多,形象思维内容少,语法现象较复杂。因此,对高中学生来说,认真预习是及其重要的。如果学生没任何准备走进课堂学习肯定是被动的,教师讲解什么,学生就听什么,教师演示什么,学生就看什么。这样的学习有什么主动性呢?预习看起来是学生的事情,但教师精心指导是十分关键的。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指导学生认真预习,并写出自学笔记、提出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譬如安排学生针对有关问题做些准备。要求学生课前利用工具书预习生词。

2.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学生踊跃参与。最关键的是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挥教学民主,为此,教师要妥善引导,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去。为此,要做到:

(1)要营造良好的参与环境:宽松、和谐、融洽、平等的学习氛围。(2)要留下足够的参与时间和空间。教学不要“满堂灌”,也不能“满堂问”,学生能讲的,要尽量让学生讲;学生能动的,要尽量让学生动。(3)要创造良好的参与条件,提供合适的参与机会,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在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互设情景,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展开讨论,以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

3.培养学生归纳理解。阅读的目的就是要获取书面信息。因而阅读时不能逐字逐句地去分析语法,而是要快速完成对材料的阅读,抓住大意,再深层次地去理解内容。在阅读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不同题材、体裁的阅读材料采取不同的归纳形式去归纳材料内容,快速、准确地猎取文章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由于阅读材料题材与体裁的不同,因而在阅读中还可以从不同角度用各种不同的归纳方式去归纳、理解材料内容,如可以归纳动词,显示事件过程;归纳文章人物,突出重点人物等等,从而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加强课外阅读,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篇4

一、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许多老师常常将泛读课上成精读课,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讲解生词、词语搭配、造句训练上,过多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忽略了阅读材料所表达的信息,从而束缚了学生的英语思维和阅读能力的拓展。

2.学生缺乏有效的阅读策略与技巧。有的学生不懂得阅读技巧,他们在阅读时往往逐字逐句从前读到后,用相同的速度和方式理解不同文体的文章,而不是根据不同的文体采取不同方式获得主要信息,这样往往是大大减缓了阅读速度,吃亏不讨好;也有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试图记住所有的内容,试图记住每个句子的意思,时间与精力过于集中于一些非考点的细节,而不善于通过整体阅读去把握文章观念和理念;猜测生词的能力差,不能根据上下文来猜测生词的意思,过分依赖于生词表和词典等。

3.多数学生课外知识面狭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单薄。新课程改革后,新教材在阅读量方面提高了要求,仅限于课本和试题,难以跟上新课改的步伐。有些同学阅读文章时,对文章提及的事实或现象缺乏感性认识,导致理解过程晦涩,有时甚至会产生理解错误。因此,有效利用如报刊、音像、网络等课程资源,拥有较广的课外知识面和一定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会有助于学生尽快地进入阅读理解的状态,迅速地把握文章的整体含义和思路。

二、构建课内阅读教学的有效模式

针对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教师要明白阅读课的主要目的,即在阅读课上对学生进行有效、合理的阅读训练。通过课内阅读三部曲: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 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性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加强听、说、写综合技能的培养。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篇5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习惯 阅读理解技巧 英语课外阅读

在历年的中考试题中,阅读理解成为考查学生直接运用英语能力的主要题型,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及相当的准确理解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现行的英语新目标指出,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读是理解的技能,因此,在巩固语言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下基础。

根据我国国情,只有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才能进入知识的宝库,广泛地猎取知识,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更好地为祖国经济建设服务。在我国中学生英语教育大纲提出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努力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我们中学教师应该担负起的历史使命。影响中学生阅读理解的因素很多,其中词汇量、阅读读理技巧、阅读量和阅读速度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谈一谈阅读理解的解题思路,这类题目的总体思路是:PQP,即先看文章,后看问题,再通过阅读文章来解答问题。QPQ:即先将问题看一遍,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最后答题。当然,题型不同,解题的方法也有不同:如正选法与排除法,定位法与跳读法,画图与列表法,概括法与推理法,常识法与背景法。为此,在这里提出几点建议:1.理解与速度——考生要处理好理解与速度的关系,答题时要力求情绪平稳,不要一味追求速度而影响理解的准确性。2.阅读训练方式——在训练方式方面要力求多样化,常见的阅读训练方式有:掠读、寻读、精读和泛读等。3.生词处理——考生在阅读时一定会碰上生词或记不清楚的词汇,这时考生可以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4.利用信号词进行预测和推测——在阅读过程中,为了既迅速又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利用信号词预测非常重要。它能帮助考生预测文章信息,提高阅读速度。

为了达到新目标的要求,实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人才”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中学英语教师必须把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习能力上来,而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在平时培养他们好的阅读习惯,并且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题技巧。

一、善于把握和调动引导学生在阅读前的能力培养。从阅读的心理过程看,学生在开始阅读前,需要进入一种阅读的准备状态:首先是“想读”、有读的愿望;第二,有读的目标(有要获取的新信息);第三,有必要的语肓基础(如词汇);第四,具有相关的背景信息,以便与新信息建立联系达到理解。这就要求教师针对这些心理需要进行阅读导人。课前导入方法多种多样,但总的原则是要结合学生心理准备,设计出具有启发性、激发性、知识性、趣味性、灵活性的导人方法,使学生在课前就进入阅读的兴奋状态,以至于学生易于学,乐于读。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为导人而导人,教师固然能热闹地表现一翻,却并未切合学生阅读前的心理,与特定的阅读任务无甚关联,达不到“助学”的效果。这一步骤的阅读技巧如下:

1.在阅读文章前可以先通读所要回答的问题以便能了解所描述的内容,然后带着问题有目的、有意识、有重点的阅读,这样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2.找出能概括每一段中心意思的句子。这个句子通常是每个自然段的第一个句子。看完第一句话后,我们能大概猜出作者本段的写作意图,我们可以跳跃式的读完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而舍弃其某部分,便能读懂全文大意,从而节省大量的阅读时间。 转贴于

3.面对生词和短语时,要凭借周围熟悉的生词及语言环境,语感进行贯穿全句,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完全猜出该旬的含义,最终完整阅读全文。

二、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阅读的心理过程看,教师还是应从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原则出发,担任好协助者、促进者的角色。教师要在课上指导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种有效的方法便是“整体教学法”。他有助于学生把注意力从单纯的、分割的理解字、词上逐渐转移到从上下文整体上去理解全文的大意。第一,明确特定的阅读目的很重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就会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如快速浏览或仔细阅读,这对形成学生的实际阅读技能很重要。教师可通过设置一定的阅读任务(如选择一个标题,回答一组细节问题,填写流程图,找主题句等等),使学生带着目的并采用相应方式去阅读,一般应设置一个以上的阅读任务。第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障碍、迷失线索,或有不正确的阅读方法(如阅读速度不当)等,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监督调控,给予必要的帮助。第三,学生在完成每一个特定阅读任务后,需要教师及时给予反馈,以了解自己理解成功与否。

三、注重学生的课后阅读。学生在独立阅读之后,需要教师的帮助对课文加深理解,学习语言知识,也需要教师启发思维,提供交流个人见解的机会。教师要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不但要处理语言点,还要处理相关的文化知识点;处理的方法不一定是单纯的讲解,可以用提问的方式与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根据新目标规定,我们不仅要抓好课上的阅读教学,还要搞好课后的阅读,课堂上的阅读时间是有限的,大量的阅读还要依靠课后。课后阅读是教学的延伸。事实上,学生课外阅读量越大,他们在课文中所学的语言现象的复现率越高。这不仅巩固和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使他们获取大量的信息,同时也提高阅读技巧,积累阅读经验,这样就可以培养广泛阅读的习惯。

四、经常给学生讲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技巧。首先要摒弃那种先看文章后看问题的做法,采用先读问题后看文章的方法。两者比较,后者不仅少看一遍文章,节约了时间,而且后者这种有目的的阅读效率会更高。阅读文章要采用“组视法”视读是由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信息,将文字反映思维直接映入脑中。要以意群、词组为阅读停顿单位,不要将视点停留在两个文字上,以求得在大脑中形成整体的语言信息反馈。

五、及时纠正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不良习惯。许多学生误认为读的越慢、理解程度越高。然而,心理学与心理语言学研究表明,阅读速度与理解之间并无多少联系。而且早有实验表面,阅读速度快的人把握文章主题大意优于阅读速度慢的人。要让学生克服逐词阅读的这一不良习惯。不妨用以下两种方法对他们进行阅读训练:一是让学生按意群进行阅读;二是让学生扩大视幅,进而提高阅读效率。

目前中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普遍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一是词汇量不足,二是阅读速度慢。新词的接触频率对偶然词汇习得起关键作用。平时的词汇知识可在重复接触中获得,所以说阅读时学生必须认识现有阅读等级中95%的词,才能做到快乐阅读。我国教学大纲对词汇量的要求偏小,学生阅读的时间又不多,导致接触英语词汇的机会大大减少,这些是造成学生词汇量小、阅读速度慢等问题的主要原因。另外中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情感是积极的,阅读情感中性别差异明显,年龄差异不明显,不同类型学校之间有一定差异。中学生有肯定的态度,阅读动机呈强动机状态,对外部动机、知识动机、身份动机、成就动机和刺激动机都有较高的认同度,但阅读习惯和方法上存在一定问题。由此,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四大措施:第一,由于我国中学生英语课外阅读量偏小,提倡读书型外语学习很有必要。第二,要保护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对英语课外阅读的积极情感,鼓励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尊重他们的阅读兴趣,这是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的问题。教学中要格外注意学生在性别方面的差异。第三,专家学者应积极参与推荐适合不同阅读水平的材料,使学生体味阅读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感。第四,教师应以受益者的形象积极向学生展示课外阅读的好处。这里我们呼吁专家和出版界的工作者连起手来,认真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选择和出版符合学生课外阅读要求的阅读材料,为学生快乐阅读和学习英语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要想达到提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必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扩大词汇量,掌握阅读技巧,大量而广泛地接触课外读物,加快阅读速度,仔细审题,克服学生的阅读心理恐惧感,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等等,能大大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为21世纪的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3)1-6

[2]《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杂志社,2007(3)24-27

[3]河南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外语教学法》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