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2 17:21:4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趣味体育比赛,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07-0073-02
拔河绳常用于拔河比赛,根据它本身所具有的柔韧、粗长的特点,也可进行走绳、舞绳、荡绳、踩绳、跳绳、摆绳、抖绳、抛绳、标志绳等游戏。经过实践,拔河绳还可作为合作类趣味体育比赛项目而深受师生的喜爱,现介绍如下。
一、紧急营救
目标:救死扶伤,发展体能和协作。
准备:在空地上画一个直径4~5米的圆圈,圈内分散放置5个布娃娃。
方法:每队8~15人,设法将一根拔河绳编成一个能救人的结构,在大家齐心协力下,让一位队员悬空不着地进圈取到一个布娃娃,然后将布娃娃放于圈外,每次只能取一个,先取完5个布娃娃的队为优胜。
规则:圆圈为危险区,任何人不得入圈,或身体任何部位不得触及圈内。
建议:布娃娃可用塑料瓶、实心球等代替。
二、圆圈行动
目的:培养学生的团结、创新能力。
准备:平坦场地,画两条相距8~15米的平行线,分别作起点线和终点线;将拔河绳绕成周长约8米的绳圈,打牢绳结不能松动。
方法:参赛队约20人站在拔河绳绕成的圆圈中,站在圈沿边的队员用手扶绳,其他学生任意站好,让圆圈最前端的人站在起跑线后。发令后,整个团队迅速前进,直到全体通过终点线为止,用时最少队获胜。
规则:比赛中站在圈沿队员的手要扶着绳子,若出现绳子落地则为失败。
建议:绳圈周长要根据参赛人数而调整,绳圈的周长尽量要小。
三、负重赛跑
目的:发展学生负重跑能力,培养团队意识。
准备:平坦场地,画两条相距20~30米的平行线,一条做起点线,一条做折返线;将拔河绳绕成圆圈,再用细绳或胶布固定,使之像一个轮胎。
方法:参赛队成纵队站在起点线后,排头肩杠或手抱绳圈。发令后,排头迅速跑出并绕过标志物返回,将绳圈交给第二人,自己站到排尾,第二人依次进行,直到全队完成,以用时最少的队为胜。
规则:比赛中绳圈不能与地面接触,否则每接触一次则加时2秒。
建议:
(1)根据学生的年龄大小,每条绳圈可用1~3条拔河绳做成。
(2)可以每次2~4人用手抬绳圈来完成比赛。
四、车轮滚滚
目的:让学生明白齐心协力才能完成任务。
准备:在平坦场地上画两条相距20米的平行线,分别作为起、终点线;将一根拔河绳两头连接形成一个大绳圈。
方法:参赛队20人成一路纵队站于起点线后,每人双手举起大绳圈的上半圈绳子,双脚踩在下半圈的绳子上。发令后,全体队员齐心协力,双脚依次踩着下半圈绳子向前行走,双手交替向后抓移上半圈绳子,让大绳圈像一个轮子向前滚动,最后以下半圈绳子触及终点线为止,看哪队完成得又好又快。
规则:队员的双脚始终踩在绳子上。
建议:为了便于传递和行走,绳子两头的连结不宜打结,可采用交叉平放,然后用细绳系牢固定或用胶布缠紧,这样的接头就平整。
五、蛟龙出海
目的:发展学生的协调及奔跑能力,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准备:平坦场地,画两条相距15米的平行线,平行线长30米,在每条线上插上6面红旗,两边红旗错位,不要对齐。
方法:参赛各队20人,每人手握拔河绳,等距离排成纵队站于起跑线前。发令后,全队如蛟龙般沿红旗成“之”字形跑进,来回跑12次,直到全体队员通过最后一面红旗计时结束。以用时最少队为胜。
规则:
(1)比赛中,队员不能脱手,否则取消比赛资格。
(2)转弯时,必须从红旗外侧绕跑过。
建议:
(1)参赛人数要与拔河绳的长度而定,两人前后相距1.5米为宜。
(2)可以在跑道上进行比赛,圈数自定。
六、同舟共济
目的: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准备:平坦场地,画两条相距15~30米的平行线做起、终点线;将拔河绳对折成U形竖放于起点线后。
方法:参赛队10人前后等距成纵队站在拔河绳的U形中间,双手握住两边的绳子,形成一条长龙舟。发令后,队伍用统一的步伐迅速向前,直到最后一人通过终点线为止,以用时最少队获胜。
规则:比赛中若有队员跌倒,要在原处调整好后继续比赛。
建议:(1)可用两根拔河绳来做。
(2)参赛人数要根据拔河绳的长度而定,人与人前后距离控制在0.5~1米。
七、蜈蚣行走
目的: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准备:平坦场地,画两条相距15~30米的平行线做起、终点线。
方法:学生20人前后相距一臂成纵队站在起点线后,用短绳把一根拔河绳系在学生的左小腿上,同样方法,用另一根拔河绳系在右小腿上,后面学生双手搭在前面学生的肩上,组成一条长蜈蚣。发令后,队伍用统一的步伐迅速向前,直到最后一人通过终点线为止,用时最少队获胜。
二、活动主题:友谊,从运动开始
三、活动对象:桂林理工大学各院团委学生会外联部成员
四、活动时间:12月3日晚8:00
五、活动地点:篮球场
六、活动经费: 每人5元,共300元.
七、组织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团委学生会外联部
八、活动形式:
(一)活动设计以院队为单位,活动项目男女咸宜
(二)活动具有全员参与性
(三)活动流程具有较大的弹性和余地,即便参加者比较随意,活动亦可顺利进行
(四)活动形式轻松、快乐,注重沟通、交流、互动、融合
(五)活动场地要求不大,在篮球场就可进行
九、活动流程:
大赛筹备及宣传
1.前期:这是学生会的全面而细致的策划准备时期,我们将以天为单位进行海报为主的告知性宣传;再进行抽签分组,安排赛程。对裁判和工作人员做好培训、分工,召开赛前裁判工作会议。为比赛的一切事宜做好准备。做到有备无患,防范突发事件。
2.中期:这是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期,每一场,每一轮都会有更多的精彩。我们将认真地做好赛事进行时的各项组织工作,认真地布置赛场,维护比赛秩序,做好每轮比赛的赛果宣传,在每轮比赛后,做详细的工作总结。
3.后期:活动的收尾阶段,以决赛和颁奖仪式为重头戏,做到最大的宣传力度和影响力,使比赛绽放最绚丽的色彩。继续宣传攻势,做好攻坚的宣传工作。赛程结束,打扫活动场地卫生,做活动的总结,给比赛画上个圆满的句号。
宣传方式:
1.在各院布告栏冠以“友谊,从运动开始”标题,以大海报进行比赛活动的宣传
2.对比赛场地精心布置,渲染活动气氛。
可行性分析:这次“友谊,从运动开始”的活动,是各院全体外联部成员一起参与的活动,可以加强各个院的交流和沟通,给大家一个体现团队精神及凝聚力的空间,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营造团结友爱的校园气氛。
活动项目:
1.齐心协力
游戏简介:由选手合作按游戏规则把气球弄破,弄破数最多者为胜 ,按名次颁奖
游戏人数:18人
需要器材:气球12个,凳子3张
游戏时间:25分钟左右
活动目的:这个游戏体现的是团队队员的配合,主要让大家明白合作的重要性,提高队员在工作中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能力
游戏负责人:黄沛姗
2.合作运球
游戏简介:由两名参赛选手左右脚互绑,在规定时间及场地内拍打篮球到终点,最先到达者胜出,按名次颁奖
游戏人数:6人
需要器材:绳子3根,篮球6个
游戏时间:15分钟左右
活动目的:这个游戏体现的是团队队员之间默契度,锻炼大家的团队合作能力
游戏负责人:韦希蔚
3.赶球跑
游戏简介:由一名参赛选手在规定比赛场地内手持木棍,在规定时间内将一个篮球和一个排球赶到终点,最先到达者胜出,按名次颁奖
游戏人数:3人
需要器材:篮球3个,排球3个,接力棒6根
游戏时间:20分钟左右
活动目的:这个游戏体现的是个人的肢体协调能力,在游戏中个人的智慧、能力得到体现,培养为集体争荣誉的上进心,使小组充满活力
游戏负责人:刘晓晖
4.蒙眼背人指路
游戏简介:由两名参赛选手自选角色,在规定时间、场地及要求内越过路障到达终点,最先到达者胜出,按名次颁奖
游戏人数:6人
需要器材:蒙眼布3条,凳子3张
游戏时间:20分钟左右
活动目的:这个游戏体现的是团队队员之间的合作能力,增强对他人的信任,建立队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促进沟通与交流
游戏负责人:张丹妮
十、颁发奖品:16份小礼物
惩罚环节:每组的最后一名要喝醋与雪碧混合的饮料或者吃涂有芥末的饼干
十一、注意事项:
(一)如遇到活动时间与中心活动相冲突,我们将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如遇活动期间天气的变化,我们将另行通知
(三)比赛时注意安全,由我院外联部成员维护安全秩序
十二、活动效果: 推进各院外联部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融合,增进同学之间的互动了解,增进同学之间的情感和友谊,更有利于打造和谐校园环境。
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团委学生会外联部
尧都区实验小学二(1)班周屹杨
指导老师:卫海平
今天下午,我们学校一、二年级举行了体育趣味游戏大赛。
下午同学们全部到校后,我们就听见喇叭里说:“一、二年级全体同学搬上凳子往操场上走。”我们来到操场上先站好,再放下凳子坐下。接着比赛就开始了,先是一年级的小同学比赛,比赛项目是运乒乓球。他们比赛的时候我们大喊:“加油!加油!”整个操场上像沸腾了一样!
一、营造浓厚的体育锻炼氛围
氛围是影响一个人思想的重要原因,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没有浓厚的氛围,就不能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和兴趣。
首先,教师要树立全面的体育教学观,正确认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重大意义。要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主题在学校和班级中进行大力宣传,通过播放专题片、制作宣传栏、校园广播、阳光体育征文等活动,大张旗鼓的宣传阳光体育运动。要引导广大小学生自觉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走进大自然,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实践中,我们邀请有关专家、领导,为小学生举办关于体育锻炼、健康人生、阳光心态等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讲解,提高小学生的体育意识,从理论上引导小学生正确认识体育。
同时,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形式多样的小学生群体性体育活动,特别是贴近小学生生活的、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活动。组织教职工团体体育活动,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和示范作用,促进形成一种人人热爱体育、人人参加锻炼的校园气氛。
二、科学设置形式多样的趣味运动项目
坚持以小学生兴趣爱好入手,广泛征求小学生的意愿和要求,在体育课上和课外活动中,开展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培养和激发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促使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我所在的宁化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的70%以上,我所在学校有一大部分小学生来自农村。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小学生对于传统的田径、排球等项目兴趣不大,甚至有厌烦情绪,而对于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且又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体育项目,比如乒乓球、放风筝、象棋、武术和体育游戏等项目很感兴趣。因此,在实践中广泛开展这些既简单又趣味性强的体育项目,就能有效提升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强他们的锻炼意识,充分发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作用。
三、对小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小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小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小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为此,我们根据小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提出学习该动作的目的要求,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用正确、优美、成功的示范动作感染和吸引小学生。从而使小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形成一种跃跃欲试的良好心态,使每个小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为培养体育锻炼的广泛兴趣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四、组织开展体育比赛竞赛
体育比赛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挑战性,能够更大的激发小学生参与锻炼和迎接挑战的热情。同时,比赛与集体主义精神和个人的荣誉感紧密相连,所以不管是班级还是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广大小学生都能更加积极认真的参与其中。为此,我们定期组织一些班级、年级和全校性的体育比赛、竞赛。教师加大指导,学生广泛参与。在比賽过程中更为深入地认识了比赛和运动,使这些比赛竞赛成为开展体育锻炼和深化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载体,培养了小学生运动健身理念,激发了他们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兴趣。
五、不断提高硬件配备水平
[关键词]预测性 体育新闻报道 呈现方式 形成原因
一、何谓预测性报道
预测性报道是依据现在和过去的事实,对事物或事态前景所作的报道。按照我们一般所遵奉的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在预测性报道中所体现的应该是新近发生的对未来具有预测性因素的事实的报道,它基于新近发生的事实,而对未来尚不完全可知的事情进行一种分析、推测。其基本的新闻内核还是基于“新近发生的事实”,而不是那些尚未发生的预测性内容。预测性报道到底该怎样写呢?关键的环节有两个:一个是态度,一个是方法。态度问题是老生常谈,进行预测性报道时,在认真严肃的前提下,需要突出的主要有三点:(1)论之有据,坚持审慎原则。预测性报道的基本新闻内核是已有的事实,推论应从这些事实而来,预测一定要慎重,坚持理性的推断,避免个人情感的影响。(2)全面、平衡是新闻客观真实性的基本要求,在预测性报道中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低级错误。(3)合理推断,严密求证。在掌握行业规则的基础上,分析报道对象的历史与现状,深入到竞赛各方的实力对比、心理状况等方面去,探求其内在的变化规律。从而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预测的方法多种多样,美国社会预测专家约翰?奈斯比特采用一种独特的“资料分析法”对美国社会趋势进行预测,《第三次浪潮》的作者阿尔温?托夫勒主张“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定量分析的工具,譬如,统计学、分类模式、电脑计算等等”,“借助这些方法去洞悉事理,靠他们来显示、阐明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关系,揭示各种趋势,提出范围很广的种种可能”。西方的预测性报道往往是建立在调查统计、抽样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基础上的,以数据处理统计软件等先进的技术手段作保障。就目前我国的预测性报道而言,大多采用的是个人经验判断和专家权威意见模式,依据个人或专家在某领域的经验和知识来直接预测未知事物的趋势。但它较多受制于个体经验、知识以及利害得失等因素,主观性过强而客观性、科学性不足。所以,对我国的记者而言,还需借鉴西方的新闻预测经验,掌握一些预测技术和预测方法;还需要作长期的资料数据的收集积累。
二、预测性体育报道呈现方式
2007年10月23日,山东《半岛都市报》网络版有一则易建联在NBA雄鹿队的预测性报道,题为《雄鹿努力提升篮板能力易建联将变“篮板狂人”》。文章专门分析了该队今年在篮板球方面的前景,表示:“今年雄鹿队一定会有改观,他们选来了身高2.12米的中国大前锋易建联,他有极强的争抢篮板的能力。”这篇报道的背景是,在此前的比赛中,易建联表现突出,打出了他到NBA后发挥最好的一场比赛。篮板球达到了l2个,这使得球迷对他的期待陡然增加。于是,作者也“适应读者的心理需要”,开始不着边际地预测分析。论实力,易建联当时面对的是能否在NBA站稳脚跟的问题,还远远不到“篮板狂人”的水平。而在这个耸动视听的标题下面,文章中根本找不到关于“篮板狂人”的说法,而且“今年雄鹿队一定会有改观”的说法也太为主观。后来的事实是,紧接着的几场比赛,雄鹿队和易建联的表现都差强人意,篮板球方面也无任何突出之处。
既为预测,当然有可能准确、有可能不准确。但是,上面的报道,不是预测准确不准确的问题,预测在这里仅仅成了一个外壳,实质是借着预测“未来的事实”,从主观预设出发,迎合受众的心理和情绪,进行片面、夸大、煽情性的报道,结果往往与尔后的事实大相径庭。美国新闻史学家莫特曾针对“黄色新闻”说,它“使用大字号标题给人以耸人听闻的虚假感;滥用以至伪造照片;捏造访问记或其他报道以行骗;对民众表示虚假的同情,发起运动以标榜自己等”。在这里,我们不妨称上面的现象为一种隐性的“黄色新闻”。
三、预测性体育报道形成原因
首先是利用了预测性报道的弹性空间,既为预测性报道,就难免有不准确的时候,毕竟在预测的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都处于不断变化中。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肯定是会有一定距离的,这就使预测性报道的准确性具有了一定的弹性空间,给各种非科学、非理性的预测留下了可乘之机。从受众接受的角度看,预测性报道首先基于一定的已有事实,满足了受众的部分需求。至于预测结果,出现失误乃至于错误似乎都是可以理解的。也就是说,受众对于预测性报道的真实性具有一定的心理宽容。许多预测性的体育报道恰恰是利用了这些因素,又向前迈了一步,偏离了真正的科学预测。其次是预测方式的作用。弹性空间的存在,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预测方式才是导致隐性“黄色新闻”的直接因素。预测性报道需要掌握充分的资料、依照正确的方法、进行严谨的分析,对记者的经验、敏锐性、洞察力等都有相当程度的要求。正是记者从主观情感出发,而不是从客观事实出发,才会出现煽情、臆测等结果。再次是体育报道泛娱乐化的影响。近些年来,社会文化的娱乐形式向多元化发展,体育新闻在传播内容上也表现出日益显着的泛娱乐化趋势,如报道题材的广泛化、体育人物的明星化、体育节目的娱乐化、体育新闻传播符号的丰富化等特征。观众对体育新闻的消费,早已不局限于体育本身的紧张、刺激、富于观赏性和感染力,体育圈也正演化为另一种娱乐圈。这种娱乐化倾向使夹杂在预测性体育报道中的黄色新闻更加隐蔽,而体育比赛的真正魅力,则在这种娱乐化的影响下被削弱了
四、小结
对于新闻的判定选择要看其新闻价值,即“事实本身所包含的能引起社会大多数人的共同兴趣的素质”,其价值标准为:真实性、重要性、接近性、显着性、趣味性。体育新闻作为新闻的一种,也必然具有这些共通之处。重要性、接近性、显着性都是体育报道的重要价值,而真实性和趣味性尤其富有内涵。首先,无论何种体育比赛,一旦失去真实,则其价值和吸引力立即大打折扣,看看世界范围内假球、黑哨、兴奋剂等对体育的危害,就可知真实性对其有多么重要。有真实才能产生悬念、激烈等吸引观众的直接因素。其次,体育比赛的趣味性内涵丰富:如竞争性、挑战性、体育明星个人的魅力等,使体育新闻具有了强烈持久的吸引力。体育比赛的输赢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的赏心悦目所带来的体验和享受要更深刻,真正的体育迷,更懂得欣赏体育比赛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关注结果。所以说,这种浮夸的“黄色新闻”手法在预测性体育报道中的使用,只是在浅层次上满足了一些受众的需要。真正能吸引受众的,要靠体育本身的魅力,需要将体育比赛的焦点、关键准确地传递给读者。
参考文献:
一、领导机构:
组 长:练伟东
副组长:黄祥初、彭新容、李国绥
成 员:梁运娣、刘巧茹、张雁枫、温伟坚、卢咏红、
李文中、李淑娟、邓贵良
二、参加人员:全体教职工
三、活动内容:
1、第二届教职工乒乓球男女混合团体赛;
2、趣味体育比赛。
四、活动时间:2012年4月23日至4月29日
五、活动要求:
1、各级组要高度重视,级组长要亲身组织;
2、参加比赛队员要准时到位参加比赛。
六、工作安排:
1、趣味体育、乒乓球比赛场地、器材由体育科组负责;
2、会场横标及摄影由温伟坚负责。
学校党支部
学校工会
2012-4-10
附一:
第二届教职工乒乓球男女混合团体比赛规程
一、主办单位:县二小工会
承办单位:县二小体育科组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2年4月23日至28日(星期四、五、一、二)下午4:30 —6:20。
地点:本校乒乓球室
三、参加单位:
各科级组共10个代表队(英语与体育共同组队)
四、参加办法和资格:
1.每队报领队(级组长)教练各1名(可兼队员), 队员5名(至少有3个女队员)。
2.凡在我校教职工,身体健康者均可报名参加比赛
3.报名截止: 4月17日(星期五)送交体育科组邓贵良老师。
五、竞赛办法:
1、比赛执行中国乒乓球协会最新审定的《乒乓球竞赛规则》。比赛采用五盘三胜制,每盘比赛至少有2个女队员上场,每局11分制,每2球交换发球权。
2.各参赛队
根据抽签,分2小组进行比赛。
3.第一阶段采用分组循环赛,取小组前二名进入第二阶段比赛;第二阶段小组前两名采用交叉赛制,决出1至4名。
4.小组赛中如遇二队积分相等,则相互间竞赛胜者名次列前;如三队积分相等,则以整个循环赛中的净胜局数多少决定名次;如再相等则以抽签决定名次。
六、比赛要求
(一)领队、教练和队员要文明参赛,服从规程安排,服从裁判。
(二)参赛者应按时参赛,迟到十五分钟视为弃权。弃权者判负。
七、录取名次和奖励:
比赛取前十名,第一名奖330元,第二名奖300元,第三名奖280元,第四名奖260元,第五至十名奖240元。
八、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附二:
紫金县城第二小教职工“五一节”趣味体育比赛规程
一、主办单位:县二小工会
承办单位:县二小体育科组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2012年4月29日(星期三)15:40—17:30
本校篮球场
三、比赛规程
(一)背靠背挤篮球往返接力
以级组为单位组队,每队6人,距离15米,两人一组背靠背,两手互握,手臂伸直,背上夹住1个篮球,站在起跑线后,比赛开始,两人夹着篮球侧向向前跑,绕过标志物,返回起跑处交同队另一组,依次进行,直到最后一组运动员躯干任何部位抵达终点线的垂直面时计取成绩,比赛采用每组2队同时进行,5组全部比赛完后用时短者名次列前。
规则:
(1)交接球时,交球者必须踏上起跑线,才能交接,否则必须重新交接。
(2)夹球跑过程中如果球未夹住滚开,必须拾回在原位夹球继续比赛。
(二)同心协力跑
1、比赛器材:捆绑带若干条
2、参赛人员:6人(4女)
比赛规则:6人一组(至少4女),用绳子把相邻的两只脚捆绑起来,绳子在膝关节以下部位,即6人7只脚,以裁判鸣哨开始计时,到对面标志处绕回,到达终点时计时结束,以用时少者为胜,赛道长25米、宽4米。在比赛中运动员如遇绑带脱落,应在原地重新绑好再继续比赛,否则视无效。
一、领导机构:
组 长:练伟东
副组长:黄祥初、彭新容、李国绥
成 员:梁运娣、刘巧茹、张雁枫、温伟坚、卢咏红、李文中、李淑娟、邓贵良
二、参加人员:全体教职工
三、活动内容:
1、第二届教职工乒乓球男女混合团体赛;
2、趣味体育比赛。
四、活动时间:2012年4月23日至4月29日
五、活动要求:
1、各级组要高度重视,级组长要亲身组织;
2、参加比赛队员要准时到位参加比赛。
六、工作安排:
1、趣味体育、乒乓球比赛场地、器材由体育科组负责;
2、会场横标及摄影由温伟坚负责。
学校党支部
学校工会
2012-4-10
附一:
第二届教职工乒乓球男女混合团体比赛规程
一、主办单位:县二小工会
承办单位:县二小体育科组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2年4月23日至28日(星期四、五、一、二)下午4:30 —6:20。
地点:本校乒乓球室
三、参加单位:
各科级组共10个代表队(英语与体育共同组队)
四、参加办法和资格:
1.每队报领队(级组长)教练各1名(可兼队员), 队员5名(至少有3个女队员)。
2.凡在我校教职工,身体健康者均可报名参加比赛
3.报名截止: 4月17日(星期五)送交体育科组邓贵良老师。
五、竞赛办法:
1、比赛执行中国乒乓球协会最新审定的《乒乓球竞赛规则》。比赛采用五盘三胜制,每盘比赛至少有2个女队员上场,每局11分制,每2球交换发球权。
2.各参赛队
根据抽签,分2小组进行比赛。
3.第一阶段采用分组循环赛,取小组前二名进入第二阶段比赛;第二阶段小组前两名采用交叉赛制,决出1至4名。
4.小组赛中如遇二队积分相等,则相互间竞赛胜者名次列前;如三队积分相等,则以整个循环赛中的净胜局数多少决定名次;如再相等则以抽签决定名次。
六、比赛要求
(一)领队、教练和队员要文明参赛,服从规程安排,服从裁判。
(二)参赛者应按时参赛,迟到十五分钟视为弃权。弃权者判负。
七、录取名次和奖励:
比赛取前十名,第一名奖330元,第二名奖300元,第三名奖280元,第四名奖260元,第五至十名奖240元。
八、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附二:
紫金县城第二小教职工“五一节”趣味体育比赛规程
一、主办单位:县二小工会
承办单位:县二小体育科组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2012年4月29日(星期三)15:40—17:30
本校篮球场
三、比赛规程
(一)背靠背挤篮球往返接力
以级组为单位组队,每队6人,距离15米,两人一组背靠背,两手互握,手臂伸直,背上夹住1个篮球,站在起跑线后,比赛开始,两人夹着篮球侧向向前跑,绕过标志物,返回起跑处交同队另一组,依次进行,直到最后一组运动员躯干任何部位抵达终点线的垂直面时计取成绩,比赛采用每组2队同时进行,5组全部比赛完后用时短者名次列前。
规则:
(1)交接球时,交球者必须踏上起跑线,才能交接,否则必须重新交接。
(2)夹球跑过程中如果球未夹住滚开,必须拾回在原位夹球继续比赛。
(二)同心协力跑
1、比赛器材:捆绑带若干条
2、参赛人员:6人(4女)
比赛规则:6人一组(至少4女),用绳子把相邻的两只脚捆绑起来,绳子在膝关节以下部位,即6人7只脚,以裁判鸣哨开始计时,到对面标志处绕回,到达终点时计时结束,以用时少者为胜,赛道长25米、宽4米。在比赛中运动员如遇绑带脱落,应在原地重新绑好再继续比赛,否则视无效。
预测性报道是依据现在和过去的事实,对事物或事态前景所作的报道。按照我们一般所遵奉的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在预测性报道中所体现的应该是新近发生的对未来具有预测性因素的事实的报道,它基于新近发生的事实,而对未来尚不完全可知的事情进行一种分析、推测。其基本的新闻内核还是基于“新近发生的事实”,而不是那些尚未发生的预测性内容。预测性报道到底该怎样写呢?关键的环节有两个:一个是态度,一个是方法。态度问题是老生常谈,进行预测性报道时,在认真严肃的前提下,需要突出的主要有三点:(1)论之有据,坚持审慎原则。预测性报道的基本新闻内核是已有的事实,推论应从这些事实而来,预测一定要慎重,坚持理性的推断,避免个人情感的影响。(2)全面、平衡是新闻客观真实性的基本要求,在预测性报道中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低级错误。(3)合理推断,严密求证。在掌握行业规则的基础上,分析报道对象的历史与现状,深入到竞赛各方的实力对比、心理状况等方面去,探求其内在的变化规律。从而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预测的方法多种多样,美国社会预测专家约翰•奈斯比特采用一种独特的“资料分析法”对美国社会趋势进行预测,《第三次浪潮》的作者阿尔温•托夫勒主张“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定量分析的工具,譬如,统计学、分类模式、电脑计算等等”,“借助这些方法去洞悉事理,靠他们来显示、阐明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关系,揭示各种趋势,提出范围很广的种种可能”。西方的预测性报道往往是建立在调查统计、抽样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基础上的,以数据处理统计软件等先进的技术手段作保障。就目前我国的预测性报道而言,大多采用的是个人经验判断和专家权威意见模式,依据个人或专家在某领域的经验和知识来直接预测未知事物的趋势。但它较多受制于个体经验、知识以及利害得失等因素,主观性过强而客观性、科学性不足。所以,对我国的记者而言,还需借鉴西方的新闻预测经验,掌握一些预测技术和预测方法;还需要作长期的资料数据的收集积累。
二、预测性体育报道呈现方式
2007年10月23日,山东《半岛都市报》网络版有一则易建联在NBA雄鹿队的预测性报道,题为《雄鹿努力提升篮板能力易建联将变“篮板狂人”》。文章专门分析了该队今年在篮板球方面的前景,表示:“今年雄鹿队一定会有改观,他们选来了身高2.12米的中国大前锋易建联,他有极强的争抢篮板的能力。”这篇报道的背景是,在此前的比赛中,易建联表现突出,打出了他到NBA后发挥最好的一场比赛。篮板球达到了l2个,这使得球迷对他的期待陡然增加。于是,作者也“适应读者的心理需要”,开始不着边际地预测分析。论实力,易建联当时面对的是能否在NBA站稳脚跟的问题,还远远不到“篮板狂人”的水平。而在这个耸动视听的标题下面,文章中根本找不到关于“篮板狂人”的说法,而且“今年雄鹿队一定会有改观”的说法也太为主观。后来的事实是,紧接着的几场比赛,雄鹿队和易建联的表现都差强人意,篮板球方面也无任何突出之处。
既为预测,当然有可能准确、有可能不准确。但是,上面的报道,不是预测准确不准确的问题,预测在这里仅仅成了一个外壳,实质是借着预测“未来的事实”,从主观预设出发,迎合受众的心理和情绪,进行片面、夸大、煽情性的报道,结果往往与尔后的事实大相径庭。美国新闻史学家莫特曾针对“黄色新闻”说,它“使用大字号标题给人以耸人听闻的虚假感;滥用以至伪造照片;捏造访问记或其他报道以行骗;对民众表示虚假的同情,发起运动以标榜自己等”。在这里,我们不妨称上面的现象为一种隐性的“黄色新闻”。
三、预测性体育报道形成原因
首先是利用了预测性报道的弹性空间,既为预测性报道,就难免有不准确的时候,毕竟在预测的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都处于不断变化中。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肯定是会有一定距离的,这就使预测性报道的准确性具有了一定的弹性空间,给各种非科学、非理性的预测留下了可乘之机。从受众接受的角度看,预测性报道首先基于一定的已有事实,满足了受众的部分需求。至于预测结果,出现失误乃至于错误似乎都是可以理解的。也就是说,受众对于预测性报道的真实性具有一定的心理宽容。许多预测性的体育报道恰恰是利用了这些因素,又向前迈了一步,偏离了真正的科学预测。其次是预测方式的作用。弹性空间的存在,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预测方式才是导致隐性“黄色新闻”的直接因素。预测性报道需要掌握充分的资料、依照正确的方法、进行严谨的分析,对记者的经验、敏锐性、洞察力等都有相当程度的要求。正是记者从主观情感出发,而不是从客观事实出发,才会出现煽情、臆测等结果。再次是体育报道泛娱乐化的影响。近些年来,社会文化的娱乐形式向多元化发展,体育新闻在传播内容上也表现出日益显著的泛娱乐化趋势,如报道题材的广泛化、体育人物的明星化、体育节目的娱乐化、体育新闻传播符号的丰富化等特征。观众对体育新闻的消费,早已不局限于体育本身的紧张、刺激、富于观赏性和感染力,体育圈也正演化为另一种娱乐圈。这种娱乐化倾向使夹杂在预测性体育报道中的黄色新闻更加隐蔽,而体育比赛的真正魅力,则在这种娱乐化的影响下被削弱了
四、小结
对于新闻的判定选择要看其新闻价值,即“事实本身所包含的能引起社会大多数人的共同兴趣的素质”,其价值标准为:真实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体育新闻作为新闻的一种,也必然具有这些共通之处。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都是体育报道的重要价值,而真实性和趣味性尤其富有内涵。首先,无论何种体育比赛,一旦失去真实,则其价值和吸引力立即大打折扣,看看世界范围内假球、黑哨、兴奋剂等对体育的危害,就可知真实性对其有多么重要。有真实才能产生悬念、激烈等吸引观众的直接因素。其次,体育比赛的趣味性内涵丰富:如竞争性、挑战性、体育明星个人的魅力等,使体育新闻具有了强烈持久的吸引力。体育比赛的输赢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的赏心悦目所带来的体验和享受要更深刻,真正的体育迷,更懂得欣赏体育比赛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关注结果。所以说,这种浮夸的“黄色新闻”手法在预测性体育报道中的使用,只是在浅层次上满足了一些受众的需要。真正能吸引受众的,要靠体育本身的魅力,需要将体育比赛的焦点、关键准确地传递给读者。
参考文献:
[1]雷航,黎莎.试析预测性体育新闻.新闻编采.2002,(3).
[2]任晓云.时代呼唤预测性报道.新闻大学,1997.
海飞丝代言人彭于晏(右一)在全明星赛
理解了受众对体育比赛的不同期待,就能理解对于年轻男性受众来说,不是只有体育品牌才能玩转体育营销。宝洁公司旗下品牌海飞丝为有志于此的品牌做出了很好的示例。为更好的进行体育营销,海飞丝成为NBA中国官方市场合作伙伴,全面打响与NBA的篮球营销战役。作为地球上最受人瞩目的赛事之一,NBA的影响力早已超越国界,它所散发出的男性气息更是扑面而来。而海飞丝一直提倡有梦想的人敢于拼搏挑战,不犹豫,勇敢上,积极进取,将自己打造成真正实力派的精神,与此不谋而合。
海飞丝在社交平台上先后试水多款APP,并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先前上线的NBA实力训练营,共吸引到300万次的参与人次,赢得700万的分享互动,达到4.23亿次的曝光。当2013年10月NBA国际系列赛开战京沪,海飞丝迅速布局微博、微信两大社交平台,以投篮游戏为开头,推出赛场的“上·无畏”挑战活动。紧接着推出“无畏人生大挑战”APP,最终将无畏精神从赛场带到了生活层面。它以简单、有趣的无畏测试吸引广大年轻男性参与其中,并通过精心设置的内容迅速扩散传播,开启了社交媒体体育营销的新局面。自10月14日上线,短短5天的时间无畏人生大挑战共获得26万人次参与,40万的分享互动,曝光量高达80万。
海飞丝无畏测试APP
定制化无畏海报与点评语音
什么样的体育营销在社交媒体上会打动受众?理解了受众对体育比赛的期待,也不难得出结论:
轻参与。时间与信息进一步碎片化,智能设备让我们更轻易选择或放弃。简易、低门槛的机制才能吸引到尽可能多的目标受众。无畏人生大挑战APP正是如此,网友只需轻轻点击自己想要的情景进入测试,就能得到海飞丝品牌提供的独特语音点评和上·无畏结果海报。重在参与是体育精神,而使得用户可以更轻易参与进来,就是社交媒体的体育精神。
重传播。社交媒体的本质依然是人与人的联结,尽可能扩散更多的信息涟漪,才能最大化营销活动的效果。想要受众进行传播,就需要对他们的偏好与心态有深刻的洞察,从而产生让他们觉得能够代表自己特点,愿意将之扩散到自己社交圈的信息。从趣味测试到幽默语音点评,无畏人生大挑战APP就像是为网友精心打造的自我对话,“在笑点”成了达成传播的重要出发点。体育从来不是单打独斗,能够加强受众之间的传播关联,就是社交媒体的体育精神。
简为上。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的偏好已经从深入的信息明显变成简化的信息。社交媒体的海量信息和广告,已经让消费者不厌其烦,你想要自己的信息被注意到吗?请简化它。不只是想要跑得更快,想要在社交平台上赢得用户的注意力,减少不必要的冗余,也是同样适用的体育精神。
多出口。社会化媒体的传播已经不再局限一个平台,双平台乃至多平台的输出已经成为必然。在国内,微博、微信双平台的联动以及手机WAP端的输出都成为品牌社交媒体传播的下一个趋势。多平台布局,尽可能多的覆盖受众,以达到尽可能好的传播效果。
一、体育解说的内涵与特点
(一)体育解说的内涵。
体育解说除了表层的对体育竞赛口头上的解释说明之外,还应该是对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的说明。
1、体育解说的基本功能。是对体育比赛的解释说明。如果对体育运动是何项目及比赛的性质、特点不够了解,甚至不知道比赛双方到底在比什么,受众便会失去观看比赛的欲望,比赛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体育解说最基本的功能便是对体育运动及比赛的性质特点及规则、要领做清楚明了的解释,为受众“解惑释疑”。
2、体育解说的教育功能。在对体育比赛的解说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体育比赛本身的教育意义。从这个角度上讲,体育解说员其实也是一位老师,他用自己的语言将体育比赛中的道理表达出来,使受众得到启发和鼓舞,去面对人生的比赛。
3、体育解说的政治和社会功能。体育在引导舆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以及协调国家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独特的功能。大家可以从“乒乓外交”、历届奥运会等经典的案例中感受到这一点。一个优秀的体育解说员,必须有坚强的政治意识、社会意识、大局意识。发挥解说的舆论导向等政治、社会功能,是体育解说的重要职责和任务。
(二)体育解说的特点。
体育解说如何解说好比赛,抓住观众的心理,使现场与电视机前的观众融入一体,就需要体育解说员运用语言来吸引观众。体育解说员的语言在发挥解说赛事的功能时,又能抓住观众的心理,使比赛、体育、解说三位一体,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激情性。解说员面对的是富于激情的运动员、狂热的观众。对于体育解说的施动者观众来说,他们渴望激情、创造激情、享受激情。因此。体育解说也应该是充满激情的。对运动员投入极大的热情,为运动员的拼搏、胜利而动情地解说,势必会激起观众心中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娱乐性。观众看比赛听解说,一个重要的动机就是为了宣泄情感,这就决定了体育解说应有娱乐性的风格。因此,体育解说应是平易的,口吻应是朋友式的、有趣的,应深入浅出。
3、创造性。体育解说的受动对象是瞬息万变的体育比赛,施动对象是喜新厌旧的激情一族,这就要求体育解说员时刻要有创新意识。解说员应具鲜明又能为广大观众接受的个人特点。
二、我国体育解说面临的问题
1、过于强调个性化。2002年韩日世界杯上黄健翔在对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的那场比赛中的评论,引起了很大的异议。虽然他的评论没有错误,但是其语言措辞。使他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批评与压力。
2、语言平板。描述也是体育解说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方面的不足势必影响体育解说的可听性。但是经典的存在,从不妨碍新生的发展。当黄健翔在1996年欧锦赛的决赛中用略带沙哑的嗓门大声喊出:“球进了!比埃尔霍夫!比埃尔霍夫!他打进了国际重大比赛中的第一粒金球!”听惯了老生代解说风格的球迷们被瞬间感染。因此,体育解说需要更多这样的激情,而不是平板的语言。
3、缺乏趣味性。在一些相对枯燥的比赛中,解说员在解说的时候往往只是单一地介绍比赛的整个过程而忽略了运动本身和运动员身上的细节。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体育解说邀请退役的运动员来做嘉宾主持,主持人把握全局,嘉宾主持则在细节上做更加专业的解说。在北京奥运会上,我们就看到几乎每个项目都会有嘉宾主持人的出现。这说明增加体育解说的趣味性的重要。
4、语言花哨、陌生化。如称罚点球为操刀,被罚点球为被判极刑。称荷兰足球队为北欧海盗。当一门艺术走上装饰化的道路,它的生命力就不强了。体育解说还应该是平实、简明的。
三、语言艺术与体育解说
体育解说是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应做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即注重正确的舆论导向,在语言技巧上声情并茂、恰到好处、节奏合理、有张有弛;在解说内容上评述得当、客观公正、准确生动、幽默风趣。
体育解说员在解说过程中的语言运用,直接关系到其解说水平的质量和效果。加强体育解说员语言艺术的培养,已是势在必行。然而。体育解说艺术的掌握与自如运用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必须经过系统的体育知识理论学习和实际播音训练,才能具备较强的语言表现力,并能根据赛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把握自己的解说节奏,张弛有度、收发自如。此外,体育解说员还应善于捕捉赛场中那些能够引起节奏变化的“赛点”,制造转播中的小。
那是上学期的事了。当时我们学校举行了第一届趣味比赛。我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一个项目——投垒球。在后来的几周内,我和我的队友李少良配合得非常默契,如同一个人似的。
等到比赛之后,比赛结果给了我狠狠的一棒——我竟是投进垒球数最少的竟然!只投进了二十个垒球!我当时一下子就蒙了。
后来,我才知道了我为什么会输了——我和队友经常埋怨,配合得不默契,心浮气躁,没有认真对待比赛,才导致了这样的比赛结果。
1.良好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学生思想虽然活跃,但在认识能力上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待体育认识上往往从各自的需要为出发点,完全以个人的喜好作为自己的学习动机。所以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加强体育兴趣的培养。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信任并施以关注和爱的情感,使他们得到重视,即使各方面条件比较差,信心不足的学生也能得到各方面的发展。
2.科学、有创意的教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颖、独特,富有个性的体育教法,将会对学生的体育课兴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师简明扼要、风趣幽默和引人人胜的讲解以及轻松自如、优美舒展的示范动作是增强学生体育课兴趣的重要一环,如推铅球的转身,教师可将身体比喻成“麻花”,如教师示范跳马练习腾空时的“身轻如燕”。和落地时的“稳如泰山”,不仅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强烈地震撼学生的心灵,能促使学生产生出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
3.利用教材本身及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性格、爱好和特长,又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要求,要安排一些实效性和趣味性较强的健身活动,娱乐和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越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的内容,学生就越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别是那些爱好体育,又有一定运动专长的学生,要关心和指导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更深刻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中学体育教学方法课外活动竞赛形式一、让体育课和课外体育赛事活动形影相伴
1.增进趣味性
为了增加体育学习的趣味性,多让学生参与竞赛,竞赛参与不同于一般的体育活动参与,竞赛场你争我抢,容易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全力参与,这种情况竞赛参与是的一种游戏,一种快乐,一种比拼,其乐融融,对于培养学生体育情感十分有利,其带来的学习效果要比一般参与活动好得多。尽可能地让平时的比赛人数多一些,创造氛围,使得学生受益,时间地点可以变换,增加新鲜感觉,并且器材可以交叉使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开展要注意形式多样,而且要经常开展,注意趣味性的提高,因为学生喜欢娱乐,适度的健身强的比赛也津津乐道,同时考核性的体育比赛活动也不可或缺,这样使体育竞赛与体育活动、体育课、“达标”等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相互提高,紧密结合。严格的评比、细致的检查、丰富的赛事项目,尽最大可能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2.多让学生在竞赛中学习体育、感受体育
体育课、体育竞赛与课外体育赛事活动桴鼓相应、彼此补充,对体育的教学非常有帮助。竞赛中,每一个人都会全心投入。因为关乎成败,学生们都喜欢争强好胜,所以都倾注全部精力,往往比一般的体育活动得到的效果好很多。同时,竞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考核,一种学习后的测量,一种对知识的随时的检查,能够促进学生锻炼和求知的积极性。此外,竞赛培养学生体育情感的效果对学生有冲击力,总体要比一般参与活动好得多,对同学们的合作精神、集体意识都有提高。
3.让竞赛形式多种多样
竞赛形式多种多样,学生会调动起全部精神,竞赛场面热烈,学生们热情高涨,教师要抓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教学效果会出奇得好,会有出人意料的收获。一般性的竞赛,时间地点可以任意选择,只要学生喜欢,即使简陋一些也毫无关系,场地器材都没有严格的限制,不被条件所限,随时随地举办。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内,多方研究揣摩,形式要多变活泼、趣味要富于青少年特色,让学生们喜闻乐见,让学生能够在健身性强的、具有考核性的体育比赛活动中得到进步,尽量使体育竞赛与体育活动、体育课、“达标”等彼此应和,前后相应,赛学交融,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综合素质。体育学习本质上就是要实现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提高整个民族的体质,这个行动需要实践,让全民健身计划得到完美地实现,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一般技能与对潜力的挖掘,冲破单一竞技运动的项目限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好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让全民健身在中学阶段打好基础。
二、传授终身体育思想
《全民健身计划》是我国社会体育的全局性和指导性的纲要。要实现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有机结合,宣传知识体育的思想,使学生走上社会之后仍热衷于体育活动,能长期乃至终身从事体育活动,并将这种思想广为传播,从而有效促进周边群体乃至整个中华民族体质的根本性提升,要达到这样的水准,就必须从学校做起,将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贯穿于学校体育的方方面面,自然体育竞赛也一样重要。因此,我们必须牢记体育教学要求,仔细领会“全民健身计划”的实质,破臼除窠,彻底转变传统的萧规曹随的教学理念,竞技运动项目多种多样,时间安排充分,全年中不断举办。切实把增强学生体质为己任,对学生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其进行终身体育教育,让学生沉浸于学习之中,充分体会到体育学习和游戏的乐趣。
三、抓好体育课常规教育,组织教学行之有效
体育教学,对心灵的滋养之益也难可俱陈,并非身体运动的简单的练习,要求学生们身心合一,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完美的相结合,讲究安稳的心态,相当的体力和一定的技巧,通过一定的技能练习,通过一段时间的熟练,达到掌握体育知识、锻炼身体、坚强意志、懂得合作的体育学习的目的。体育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引领学生身心健康,让学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让他们懂得体育学习的真谛,使之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注意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质,因材施教,注意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体育方面的栋梁之才,让国家体育人才后继有人,这就要关注学生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的成长要及时给予赞美、鼓励,激发起他们热爱体育的热情与积极练习的兴趣,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锻炼中动脑、深思、苦研与受益,鼓励他们学会合作,相互之间真诚帮助,大胆比赛、互相探讨,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有所发现要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学习体育的快乐,能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体育课堂中,营造一个令人感到完美、轻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
体育锻炼的最终目的是多方面的,强身健体是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容小觑,心理素质的提高对于学生来说至堪重要。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像伯乐发现千里马那样发现有特殊潜力的学生,给社会提供优秀的体育方面的好苗子。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现他们的专长。慧人慧语有言:“先要求最不同,再要求最出色”。这句话表达了特殊人才,有个性的人才的重要性,具备开拓创新能力非常可贵,所以在教学当中要注意打开更新的思路。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在广阔的体育领域带领学生进行独立的行为,鼓励他们不被传统思想束缚,要大胆开拓,勤于锻炼,不断研磨。有特殊潜质的学生,都要适当加大锻炼他们的难度,让他们的才能得到尽情发挥,使之具有成就感,鼓励他们不断超越自己,学会勇于进取,努力成为体育界的栋梁之才。
总之,体育教学意义非凡,责任重大,教师教学要全盘考虑,要破臼除窠、创新教学、精益求精,给学生的体育学习带来和煦的春风,让学生们想学、爱学,乐此不疲,让他们享受到学习体育的乐趣,收获到大量的体育知识的财富。
参考文献:
\[1\]梁小明.中学体育创新教学内容的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1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
终身体育应该包括婴幼儿体育、青少年体育、成年人体育、老年人体育、学校体育、残疾人体育等,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学校体育是贯彻终身体育观点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幼年时期的学校体育多是以体育游戏为主,面对的学生年龄幼小自律能力较低,要求趣味性、活泼性、寓教于乐性,多结合幼儿时期的身体特点展开,也加强身体的健康,在8~23岁的青少年学校体育中,伴随着懵懵懂懂到逐渐有自己的喜爱的体育活动,学校体育的内容也逐渐增多,不但有体育游戏、体育比赛、还有运动解剖学、体育理论知识,体育课的内容也丰富多彩,伴随着他们的整个学生生涯,对其终身体育的贯彻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延伸的作用。在学校求学阶段,学校通过开设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点,在学校体育的各个阶段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开设不同有针对性的课程,并且体育教师也要有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技能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通过体育课程增强自信心和体质,体育活动可以很好地缓解学习的压力,起到放松休闲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育。学校开设体育课程,提供体育场地、体育器材,学生利用闲暇时间通过体育比赛或者体育锻炼,放松自我,发展自我,同时学校提供平台,让学生联谊举办体育比赛、表演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达到了体育锻炼的目的。学校体育承载延续发展终身体育的观点,起重要的作用,在求学阶段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并且借助参加体育活动或者观赏体育比赛,达到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休闲放松,培养爱运动的良好习惯,在热爱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发展了终身体育的观点。
2终身体育的特点
2.1终身性
终身体育观念旨在人出生到结束生命的过程中自愿参加的与体育相关的体育锻炼、体育比赛、体育活动等,强调的是时间的长度,通过参与体育运动,成就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并合理地利用闲暇时间进行锻炼,缓解释放压力。
2.2受众面广泛性
终身体育观念受众面广泛性指的是参与主体的广泛性,终身体育参与的主体不单单是爱好体育的人,还要有整个社会的全民参与,孔子倡导“有教无类”,人人在教育面前都是平等的,学校体育属于终身教育,所以终身体育也应该普及,不论身份地位权力,也不论幼年、老年、中年、妇女、残疾人等,都应该参与其中,享受体育带给人的快乐和放松,只有人人都普及终身体育的思想,都参与体育活动观赏体育比赛等,才真正的提高了全民身体素质,也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2.3差异性
终身体育根据个人的身体、年龄等差异应该区别对待,科学的安排体育活动,对于初等教育阶段应该激发学生的运动乐趣,在这一阶段的学生还处于懵懂阶段,多是体育游戏,应多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教师的体育课堂设计应充满趣味性、简单性、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体验快乐,激发参与体育比赛的积极性。在中等教育阶段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方法等应该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促进身体发育,缓解学生因为考试升学而产生的压力,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性,引领学生掌握一些体育技能,课内外活动结合,使学生在校内外都有对体育的热情激情和爱好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高等体育阶段应注重学生的运动能力,在初等和中等体育运动阶段的基础上,学生的运动能力有所提高,应该为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高校中应多开展体育比赛和体育社团等,增加参与体育活动的普及面,在体育互动中增强自信和友谊,也对体育运动的习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青少年体育应该强调课程内容的多样化,有趣性,体育教师在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育方法上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设计的内容应具有可行性和有趣化。
3终身体育理念在学校体育中的指导执行
3.1在学校体育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在学校体育中,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体育知识原理、体育技能、体育方法,树立对体育意识的培养对终身体育起到重要的作用,终身体育在学生脱离学校进入社会后多是没有组织的科学锻炼,内容、时间、地点多是自主自发的,基于这一点,终身体育要求在学校体育的教学中应当培育学生的自愿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和能力,体育意识的重要作用就是促使学生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并贯彻一生,学校体育习惯的培养多在于教师的课程设置,教师的体育课程设置多样有趣,教师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切实感受到通过体育运动增强自信,增加体质,教师应该在体育课程中多激励耐心,少批评惩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为体育教师提供进修学习交流的机会,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并能及时的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接受新的体育知识,并且热爱体育课,有喜欢的体育活动,并贯彻一生,成为一种习惯,终身体育的思想也就因此形成。
3.2在不同年龄阶段,传授不同的体育内容
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学校提供不同的体育场地、体育器材,体育教师的课程设置应该更具有针对性,体育教师应该积极的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应用,结合年龄阶段的不同应该有差异性,此外还应该选择符合身体情况的健身内容,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体育活动规律,知道通过体育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心发展的特点,学生通过学校传授的课程内容,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的方法,增强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发展,在学校体育中学生体质增强,继而在思想上认识到终身体育的重要性。
3.3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学校体育教育应该以加强学生的终身体育而不断教育,教授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形成良好的运动锻炼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不但要传授正确的体育技能方法,还要将终身体育的思想贯彻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强身健体,增强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学校体育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从长远出发,培养学生的自身锻炼的能力、环境适应的能力、组织的能力等,体育能力在不断培养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意识到终身体育对现在和未来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在走出校门后依然有通过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发展、缓解工作压力的习惯,有目的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自觉养成终身体育运动的习惯。
3.4建设学校体育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
学校应该不断的更新体育器材和建设体育场馆,从而保障体育教师的教学和学生体育活动的进行,良好的体育环境也能够激发学生热爱体育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保障有序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进行,良好的室外环境能够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心情,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4结语
终身体育隶属于终身教育,终身体育旨在人成长的不同年龄阶段进行体育锻炼,并培养成长久的体育运动的习惯,锻炼的方法在学校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有教别类、因材施教,并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初等教育阶段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中等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高等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的能力,每一个阶段都有鲜明的特点,学校体育在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终身体育应该持之以恒,贯彻终身,促进身心的发展。
作者:李炜 单位: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社会体育系
参考文献
[1]姜宇航.基于终身体育意识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电大理工,2014(4):79-80.
[2]蒋建辉.论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155.
[3]刘华武.从终身体育的角度看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J].湖北体育科技,2002(9):382-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