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2 17:21: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竞技体育政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4-0039-03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竞技体育快速发展,在近几届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金牌数、奖牌总数均名列全国前例。但在新周期,广东省竞技体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与整体发展水平、运行机制和管理水平,尚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和上海、辽宁、山东、江苏等体育强省还存在差距。根据竞技体育内、外部运行和发展规律,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广东省竞技体育的现状和发展态势、项目设置与布局、人力资源结构、体育产业资源开发等进行分析,为提升广东省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和广东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纵观当今世界竞技体育,已呈现出快速发展、交互渗透、全方位竞争、跨国界合作的态势。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深思,一是为什么世界的一些体育强国的竞争优势如此难以撼动?二是为什么一些国家已形成的竞技体育优势难以持续保持?我们认为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是在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上[1]。提到NBA,人们自然会想到美国篮球在世界的霸主地位;提到乒乓球,人们也自然会想到中国引领世界乒坛的辉煌历史。我们认为,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难以撼动、难以模仿的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通过研究,可以把握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结构体系、特征、作用,制定广东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优化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建立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成长的运行模式,从而提升广东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保持竞技体育持续竞争优势,推动广东省竞技体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1 优势项目的确立
从本质上讲,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和其他项目一样,是一个能力的集合体,是多方面的资源、能力和运行机制的有机结合[2],是长期的训练和竞赛中形成的内在的、稳定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具有极强竞争力的竞技体育项目。我们在确立优势项目过程中采用比较的方法,第一,该项目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获得奖牌能力;第二,该项目的获奖牌能力与本省其他运动项目比较具有较大优势。由此可见,优势项目就是指那些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较时,具有获得奖牌能力较强的运动项目[3]。对优势项目确立的量化标准借鉴区域经济学中界定区域优势产业的方法,即用比较优势指数来确立优势项目。
2 广东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分析
竞赛成绩是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最直接体现,在评价运动项目综合实力时不能仅仅以竞赛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还必须考虑梯队运动员储备、教练员素质、经济投入、项目布局及偶发因素等等[4-5]。本研究通过专家筛选的14项指标作为分析评价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指标。
影响广东省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因素前7项主要指标为:项目布局优化、一线运动员人数、一线教练员人数、竞技体育管理、运动员选材、经费投入、科研人员。这些指标实际反映了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因此,我们认为要打造广东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构建和实现这些指标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完善核心竞争力体系,努力寻找符合广东省实际,更加科学地开拓竞技体育发展之路。为此,我们需在以下5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优化项目结构,努力把竞技体育项目做大做强。“水、轻、巧、快、小”非常形象地概括了广东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特点,这些项目依然须牢牢抓住不放。在新的历史时期,竞技体育发展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以往我们的优势正在被其他省市“侵蚀”;另一方面,我省近年来通过引进优秀教练员,在赛艇、皮划艇、现代五项、举重大级别等项目上有所建树。这种“传统化”的削弱和“外延式”的增长,也在悄然改变着广东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格局。但这种改变一定要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而不应该把自己传统的优势丢掉。只有在继续保持羽毛球、举重、跳水、游泳、乒乓球、田径、拳击等传统优势项目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潜优势项目,努力优化项目结构,广东省竞技体育才能真正做大做强,长盛不衰。
二是培养优秀教练员队伍,着力提升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管理人员、教练员和运动员,构成了专业队训练的人力系统,在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总目标下,发挥着各自的积极作用。其中,教练员的作用尤为显著,没有优秀的教练员就培养不出优秀的运动员,哪怕是再优秀的运动天才,如果没有优秀教练员的悉心指导,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运动员。因此,教练员是竞技体育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是核心竞争力。目前,我省有一批年富力强的优秀教练员,从事业发展的高度和长远看,必须要重视中青年教练员的培养,特别是40岁左右教练员的培养。以岗位培训为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退役运动员从事教练工作,必须进行脱产再培训,大力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竞赛阅读能力,取得教练员资格才准许上岗。对事业心强、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练员,要大胆使用,在实践中不断锤炼,努力提高他们的执教水平和管理能力,鼓励中青年教练领军人才脱颖而出。
三是实施“强基拓优”工程,积极推进竞技体育发展的科学化进程。新时期,广东省竞技体育发展战略要秉承训练管理科学化进程的顶层设计理念,积极实施“强基拓优”工程。“强基”就是进一步夯实基础,即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高素质的竞技体育人才队伍、高水平的训练设施条件、充足的体育经费保障、有力度的激励政策和扎实的基础性工作;“拓优”就是不断优化竞技项目结构,巩固发展传统优势项目,不断开发新的潜优势项目,努力打造优势项目集群。实施“强基拓优”工程是体育职能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力举措,是探索竞技体育管理规律的创新之举,是实现广东省竞技体育“直道加速”和“弯道超车”的强力推手。
四是建立“训科医一体化”机制,有效形成复合型运动训练团队。现代竞技运动训练是科学化的训练,是多学科复合型的团队协同作业,刘翔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范例。以往只靠教练员的“单打一”,或靠“师傅带徒弟式”小作坊式训练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运动训练理念和要求,必须通过建立“训科医一体化”的机制,形成有管理人员、主教练、副教练、科研人员、队医、体能教练共同组成的复合型训练团队,推动运动训练科学化进程。
五是探索模式化训练规律,大力打造优势项目集群。竞技运动的训练,项目繁多、特点各异,但从科学训练的角度讲,每个项目的训练都是有其规律可循。通过备战北京奥运会,我国对模式化训练的认知已经比较成熟并积累一定经验。广东省水类竞技项目经过长期的探索,找到了一条适合项目运动规律的训练模式。这种具有工业化生产特点的训练模式,产生出了规模化的效应,使其在国内外各项比赛中获得冠军最多、发挥最稳定。同样的道理,其他项目模式化训练的内在规律也客观存在,关键是要组织力量,探索研究,理性归纳,量化指标,强化手段,形成一套比较有效的模式化训练理论与方法,大力打造广东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集群。
3 结论
一个竞技团体在大型竞赛中成绩因客观因素和偶发因素的存在可能大起大落,很不稳定。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告诉我们:要想在一个项目或一些项目中长期保持优势的稳定性——也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这个竞技团体必须在某个项目或某些项目中具有绝对控制能力,获得绝对优势,这种绝对优势就是我们所研究的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6]。
广东省在确立优势竞技项目过程中,根据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战略规划,科学调研,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持续竞争力优势,不断加强核心竞争力建设,才能在竞技场上取得好的竞技成绩。
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目前在国内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环节,我们旨在通过对广东省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把握,寻找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促进广东省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使广东省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走向更加良性发展的轨道,使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詹飞. 论竞技体育的核心竞争力[J]. 中国体育科技,2007,43(3):63-66.
[2] 刘颖. 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及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3):1-3.
[3] 刘庆山. 广东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1):89-93.
[4] 詹飞. 论竞技体育软实力[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1(3):33-37.
[关键词]竞技体育市场化;冬季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089 — 02
核心竞争力是让对手在短期内无法模仿,是竞技项目长期拥有的,使本国竞技体育在竞争激烈的国际体育环境中稳定发展的可持续性竞争优势。〔1〕 齐齐哈尔市是我国冬季竞技体育项目的主要训练基地之一,冬季竞技体育项目是我市竞技体育发展的核心项目,他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先后涌现出宋丽、薛瑞红、王北星、付天宇、刘艳等世界名将。但近年来,我市的冬季项目竞赛成绩不理想,后备力量匮乏,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课题运用战略管理科学中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对我市冬季体育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进行细致研究,以及政府、社会如何支持我市冬季体育的发展等。冬季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研究,可以为政府决策部门制定长期战略性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所以,加强冬季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对于提升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竞赛水平,使冬季竞技体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体育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竞争力理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应用到竞技体育事业,对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黄卓和兰续章学者认为竞技体育事业核心竞争力包括核心技术能力、认识和普及程度、学习交流意识三个一级指标。其中核心技术能力函括后备力量分额系数、名次成绩再现系数、队员成才周期优势系数、设备投资优势系数、成绩实现系数和专项技术绝招优势系数等指标;认识和普及程度函括领导满意程度、大众满意程度、名次占有额和项目普及份额等指标;学习交流意识函括创新学习机会和信息传递机制两项指标。〔2〕梁建平、常金栋、董德龙等学者认为竞技体育事业核心竞争力源于竞技体育之间的竞争,竞技体育事业的团体或组织要想在某些竞技项目上保持长期稳定(即可持续性)竞争优势,保持处于一流的水平,那么竞技体育事业核心竞争力必须由一流的竞技主体、先进的竞技科研和广泛的竞技基础三个方面构成。其中竞技主体函括运动员专项技术绝招系数、运动员先天优势系数、教练员专项技术战术创新系数、教练员调配综合能力系数、成绩实现系数、运动员成绩成长周期系数、后备队员培养系数和名次成绩再现系数等评价指标内容;竞技科研函括科研队伍综合实力系数、科研设备综合实力系数、科研信息应用转化系数和科研信息传递交流系数等评价指标内容;竞技基础函括项目普及程度系数、大众认可程度系数、项目成绩系数和领导决策满意程度系数等评价指标内容。〔3〕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充分结合竞技体育的本质和影响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相关要素,本研究认为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是指在长期的科学管理、运动训练和竞赛、体育科学研究、竞技人才培养、后勤保障、政策支持、裁判员培养、体育文化建设中形成的,建立在竞技体育各单个运动项目竞争力基础之上,具有自身特色的超越竞争对手,能支撑运动项目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内在超常整体竞争能力。它包括三个层面上的竞争力,即动力层竞争力、支撑层竞争力和环境层竞争力。
二、提升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提升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各要素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并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在研究提升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对策时,我们必须根据冬季竞技体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仔细研究影响冬季竞技体育发展的各要素,依据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和形成机制,并结合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以及现实情况提出合理有效地对策。
(一)改革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加快竞技体育市场化
制度保障是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又一根本来源之一。虽然“举国体制”一直是目前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成功的保障,但这种模式的弊端也是显见的。齐齐哈尔市体育管理部门应该在竞技体育管理上深化改革,加快冬季竞技体育市场化,逐步将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界资助为辅的竞技体育模式,发展转变为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并重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不断加强竞技体育社会化、产业化发展,走竞技体育产业化道路。齐齐哈尔市应当注重对竞技体育市场的培育和开发,吸引社会资金对冬季竞技体育的投入,利用竞赛商业化运作,达到增加运动训练和竞赛管理的经济收入,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总之,只有建立健全冬季竞技体育的管理制度,加快冬季竞技体育的市场化运作,才能有效提升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
(二)培育科技创新团队,为冬季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持
科技进步已经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支撑,特别在竞技体育方面,无论是运动器材、医疗水平还是训练手段等等,其科技含量已成为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关键因素。现代奥运会的竞争,已经成为参赛国家科技发展的竞争,从运动器材、服装到竞技技术等等无不充分地体现出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只有形成高水平的竞技体育科技创新团队,才能实现持续高效的竞技体育知识的创新和积累,而知识不断的的积累和创新是提升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来源之一。齐齐哈尔市应该将体育科研机构、学校、职业运动俱乐部和运动队的科研人员有机整合起来,形成有效的竞技体育科技创新团队,增加竞技体育科研经费,把冬季竞技体育训练中发现的难题进行立项研究,充分发挥体育科技人才的智慧,有效利用科学技术去指导训练,强化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冬季竞技体育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来提升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
(三)增加经费投入,确保冬季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经费投入是竞技体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市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市财政投入来推动冬季竞技体育的发展,这种单一的经费来源渠道,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很难保证冬季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因而,需要大胆的制度创新,多渠道增加体育经费来源,积极吸引和鼓励民间和企业资金投入到竞技体育之中,从而保障体育经费的充裕,为冬季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提升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重视优秀人才引进
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关系着冬季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培养出优秀的体育竞技人才,确保冬季竞技体育走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应当坚持两条腿走路,即加强本土优秀人才的培养,同时重视引进优秀的冬季竞技体育人才。其中包括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管理者、体育科技人员等等。以优秀冬季竞技体育人才的引进提升当前的冬季项目竞技能力,确保我市冬季项目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加强本市冬季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一提升我市冬季竞技体育持久的竞争力。体育人才的培养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运动员能通过专业训练取得好的竞赛成绩,更要他们自觉努力接受高等教育,确保他们将来不再从事竞技体育活动后,也能很好地在社会上实现自身价值。因此,我们需要改变以往竞技体与文化教育分离造成的种种人才培养弊端,加强与高校的联合办学,让运动员接受高等教育,全面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另外还要切实做好退役安置工作,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人才积极参与到竞技体育事业当中。
(五)把齐齐哈尔市打造成我国重要的冬季体育竞赛举办地
通过举办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亚洲冰球对抗赛,全国花样滑冰、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冰球锦标赛等重大竞技体育竞赛活动,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比较完善,赛事管理能力也得到了不断提升,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通过举办各类重要竞赛活动,将对冬季竞技体育文化的培育,冬季竞技体育知识技能的交流,以及冬季竞技体育发展环境的营造等等,带来积极的影响。齐齐哈尔市已经具备了成为全国重要冬季体育项目比赛举办地的条件。
(六)积极参与各类冬季竞技体育竞赛活动,提升冬季项目竞技水平
竞赛活动不仅是检验成绩的重要方法,也是提升竞技水平,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不仅要重视全运会、省运会等大赛,更要加强市内各类冬季项目竞赛活动的开展,通过增加参赛次数,达到锻炼运动员,提升冬季竞技体育竞争力的目标。因此,要争取机会积极参加各种冬季项目的比赛,并以全运会和黑龙江省运动会为重点,制定竞赛、训练计划。通过多参赛,来检验、提高训练水平,促进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脱颖而出,保证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七)找准突破口,积极打造冬季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和核心人物
从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身的地理环境、经济环境、运动员和教练员水平等等因素,以及潜在优势项目的内在规律,大力打造和发展适合现有冬季竞技体育实情的优势项目,加强冬季竞技体育项目的整体布局研究,合理布局,确保优势项目优先发展,达到在省运会、全运会上增加金牌、奖牌增长点的目标。这就需要我们要重点加强对优势项目核心人物的培养和保护,努力提高其竞技水平,达到以点带面。各项目领军人物的培养,可以在队伍中形成榜样效应,激发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小队员看到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使全队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势头,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市冬季项目整体竞争力的提升。重新科学界定我市冬季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和潜在优势项目,在此基础上,强化优势项目,扩大潜在优势项目,合理进行布局,以达到增加齐齐哈尔市冬季项目在全运会、省运会上的夺金点。
〔参 考 文 献〕
〔1〕施兰平,白刚.后奥运时代提升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策略研究〔J〕.运动,2009,(02):51-53.
关键词:体验经济 价值基准 核心竞争力 竞争策略
体验经济的产生背景及其核心特征
体验经济产生的时代背景
1998年,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B.Joseph PineⅡ)和詹姆士・吉尔摩(James H.Gilmore)全面分析了体验经济(Experience economy),他们指出:体验经济是“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以体验作为主要经济提供物的一种新经济形态”。因此,可以说,体验经济是一种充分体现人性化的经济,正如20世纪70年代从工业经济转向服务经济一样,我们步入体验经济同样也是经济价值形态自然演进的结果,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将成为大势所趋。
体验经济区别于传统经济的核心特征
体验的实现与员工参与无必然联系:参照美国市场营销学会(AMA)对服务的定义,服务强调的是员工参与,没有员工也就无所谓服务产品;而体验强调的则是顾客参与,没有顾客也就没有体验商品,员工只是体验过程的配角,而且体验现场不一定需要员工的参与。
顾客成为体验商品的主要构成部分:体验型企业出售的是独特的体验商品,对体验的需求源自顾客内心的期望。由于体验是顾客的个人主观感受,所以企业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形成体验价值的环境条件,真正对体验价值的产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顾客本身,顾客成为了体验商品的真正主体。
体验价值表现为顾客精神状态的改变:体验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值主要体现为顾客精神状态的“改变”。从本质上讲,消费体验商品所获得的不再是物质效用,而主要是精神效用。体验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顾客精神状态的改变程度与所付出的成本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越明显,则顾客感知的体验价值越大。
顾客对体验付出的经济成本相对不敏感:体验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是顾客的个人感觉(体验的感知成本)。由于顾客消费体验产品主要表现为对个人价值的超越与精神意义的追求,他们往往愿意付出较高的经济代价,因此对经济成本的感知相对不明显。在体验经济时代,一杯经过特殊体验场景包装的咖啡,其价格卖到普通咖啡的几十甚至上百倍仍然会吸引大量的顾客。
体验经济的价值基准及价值链生成
体验经济的价值基准点分析
知识经济的推崇者在互联网热潮中过分强调了技术、信息之类客体的决定作用,而忽视了消费主体的价值,迷失了人类的主导性。约瑟夫・派恩认为:体验经济最终将会取代知识经济,因为体验是一种独立的经济提供物,而知识提供的只是信息,只有独立的经济提供物才能构成经济形态。将消费者的主体价值置于经济的第一位,从主体需求本身来推导供给,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把握了新经济盈利的关键,而这正是体验经济的价值基准点。
不同经济形态的价值链对比
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的生产、物流等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它们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特有的价值链,在不同的经济形态中实现价值的组织流程具有区别(见表1)。
体验经济的价值链生成过程
体验经济的价值链是围绕顾客体验的过程而生成的,具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体验前――价值设计阶段:针对顾客的个人价值与体验期望来设计体验剧本,从而形成体验活动与价值创造的主题线索。
体验中――价值生成阶段:整合企业核心资源有效地控制体验现场,创造独特而美好的顾客体验,实现具有强烈冲击的体验感知价值。
体验后――价值维持阶段:超越顾客期望,实现顾客的全面满意(态度―行为―认知三个维度),建立企业的顾客忠诚,维持企业的长期价值链。
基于体验价值创造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构建体验型企业竞争力的意义
体验经济时代的竞争焦点就是对顾客体验感觉的争夺。区别于传统经济时代“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竞争法则,体验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法则将是“美鱼吃丑鱼”、“感觉至上”。以体验价值为核心来构建企业的竞争力,将有助于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设计出令顾客满意的独特体验,不断提高企业附加值,从而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
构建体验型企业竞争力的原则
构建体验型企业竞争力的基本原则就是以顾客体验为中心。体验价值的创造必须以顾客体验为参照标准,从了解顾客的体验期望出发展开思考,将企业价值生成过程与顾客体验感受的意识流过程对照起来加以管理。顾客对理想体验的心理需求与体验价值的感受将成为体验型企业竞争力设计的重点。
体验型企业竞争力的框架设计
体验型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在于企业与顾客交往方式(场景剧本的设计)、顾客关系维持方式,以及由此提供给顾客的整体感知价值。它包括企业在四个方面的竞争能力:
体验设计能力。体验经济是一种人性化经济,能够针对顾客实现自我的心理期望来实施大规模定制,设计出相应的体验剧本将成为企业首要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创造体验价值的起点。体验剧本设计的独创性以及具有能够满足顾客期望的鲜明主题是关键。
现场控制能力。体验现场是顾客参与体验剧本、实现体验期望的舞台(场景),它可以是体验型企业自己拥有的,也可以是企业对外部资源进行整合的结果。
现场控制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到体验剧本的实施效果,影响顾客的体验感知和满意度。
客户沟通能力。企业通过与顾客的沟通可以影响顾客对企业的认识和感知,同时还可以引导体验过程中的顾客行为。愉悦的沟通氛围将会提升顾客对体验过程的感知价值。
关系维持能力。顾客是体验型企业的核心资源,能够有效地维持顾客关系将成为体验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体验现场经历心灵洗礼的顾客会对体验效果与体验期望作出比较,通过比较,满意的顾客会产生关系维持的倾向,忠诚的顾客则会将这种积极付诸行动。
基于体验价值链的企业竞争策略思考
定位策略
围绕体验价值链阶段分工,准确定位企业的核心能力。体验型企业是以提供体验型产品为主的企业。体验价值链将体验型企业的价值活动进行了有序分解,使企业能够更清楚地发现自己参与体验价值创造的关键环节。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资源,围绕体验价值链的阶段分工,选取相关业务领域对自身参与体验价值创造的核心竞争能力做出定位,从而有针对性地长期培育本企业的体验供给能力。(见表2)
创新策略
立足体验价值的个性化,创建灵活的学习型组织。具有灵活适应能力的学习型企业会不断更新自我,从而针对顾客需要适时整合内外部资源,创造新的体验方式来满足顾客体验的个性化需求。体验经济时代将会出现大量的具有快速市场反应能力、拥有特色核心专长的虚拟型组织:它们或负责体验产品设计与开发,或负责调度体验产业资源;或负责顾客调研与关系沟通,或承担体验外包服务等等。
沟通策略
以了解和满足顾客期望为主线建立新型商业沟通。顾客体验价值的创造来自多个环节的协作,由于体验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主观感知价值,所以顾客的“期望―满意”评价将贯穿其参与体验的全过程。企业在提升自身实际的服务绩效外,应充分利用顾客沟通来有效地影响顾客的总体感知:在沟通范围上开拓泛客户,以了解顾客体验期望和创造体验价值为主线来重新审视客户关系,将有可能把上下游企业或业务也纳入到企业客户的范畴之中。在沟通特征上体现人性化,企业在对客服务过程的各环节中,充分体现“以客为尊、以人为本”的理念,沟通方式更为细致化和个性化,沟通效果更注重顾客的愉悦的心理感受。在沟通方式上呈现多样化,最大程度地体现顾客导向,根据不同类型的顾客实施针对性的沟通方案,有效地引导顾客的体验价值感知过程。
总之,在体验经济时代,企业的主要精力将投入顾客沟通,企业惟有以了解和满足顾客体验期望为主线来建立新型商业沟通,才有可能确立起自己的独特竞争优势。
成本策略
增加企业产品与服务的体验成分,发掘企业利润的新增长点。当咖啡厅因为增加了令顾客倍感温馨的体验氛围而将一杯普通的咖啡买到成本价的几十倍时,服务型企业的成本―利润结构就发生了质的变化,其盈利模式也出现了新的飞跃。体验经济内生于服务经济,当服务型企业为增加的体验成分而收取额外费用时,体验的边际价值由此实现了最大化。
伴随顾客需求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的不断飞跃,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正从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演进。体验经济是一种人性化的经济,以顾客为主体来审视体验价值链将有利于企业从价值创造角度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在企业经营的各环节不断发掘出产品与服务的独特体验成分,可以强化企业独特的核心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当我们不断从传统经济的企业经营哲学向体验经济时代的企业经营美学演进之时,我们将会惊喜地看到:企业的魅力与日俱增,企业新的利润中心会象源泉一样不断涌现!
参考资料:
1.(美)B・约瑟夫・派恩、詹姆士・吉尔摩,体验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些变化突出表现在:(一)社会财力结构和社会积累职能日趋复杂化。具体 表现为国家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的下降,以企业资金为主体的预算外资金 的急剧增长;(二)在社会财力的运用上,出现了控资来源的多渠化,投资决 策的多极化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三)社会财力的日趋流动化和社会资金融 通关系的广泛化、市场化。这些新变化,客观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财政政策与 货币政策的协调要求。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特征,要求财政和银行更多地使用经济手段调节经济的 运行。但财政杠杆较之金融杠杆作用的发挥,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为条件, 相互补充的。财政杠杆较之金融杠杆具有更强的控制性和时滞性,而金融杠杆 则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时效性,财政杠杆对调整产业结构更为有利,而金融杠 杆对调节企业行为更为有效;财政杠杆偏重于解决分配的公平问题,而金融杠 杆侧重于解决分配的效率问题。两种经济杠杆不能单打一,要综合运用,扬长 避短,以发挥交叉效应。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是由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所决定的
一方面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都要求达到货币币值 的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以推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现手段具有交叉性,财政 政策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效果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 也是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客观基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需从以下几方面 入手:
1、坚持“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和均衡性的货币政策,做到财政分配总规模 的大体平衡。
2、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包括:税收杠杆、补贴杠杆 、预算杠杆、公开市场业务和利率杠杆等。
3、加速包括金融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在内的市场建设,使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建立在市场行为之上。
现阶段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套模式
现阶段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套模式的最佳选择应是适度从紧的财政与货 币政策,即紧中略有松的财政政策和松中略紧的货币政策的组合。
(一)实行紧缩财政政策的依据是财政面临困难。当前财政所面临的困难主要 体现:(1)财政收支不平衡。1979—1995年,财政几乎年年出现赤 字2540亿元。据估计,这种收不抵支的财政状况今后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2)财力分散。由于在国家与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上处理不当,财政收入 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1994年约11.8%,是历史上的最低点。特 别应当指出的是,虽然实行了分税制,但中央和地方分配关系仍未理顺,中央 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依然很低,1994年,这一比例仅为33% ,而同期市场工业化国家这一比重多在70%—90%之间,相对而言,我国 属于“弱中央”的国家行列。(3)财政补贴过大。1993年财政的价格补 贴、亏损补贴分别为300亿元和400亿元,如此巨额的财政补贴已成为财 政的沉重负担。(4)债务规模大,依存度高。1995年,中央发行债务达 1350亿元,债务依存度为53%,1996年,中央已发行1950亿国 债,沉重的债务负担有可能导致中央财政陷入借新债还旧债的危机之中。(5 )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现在全国有三分之一以上国有企业亏损,这说明,财政 收入的来源基础受到动摇。上述五个方面均表明财政陷入困境,如果不实行较 紧的财政政策,巨额赤字和巨额债务将使人民丧失对将来经济增长的信心,从 而导致财政危机和信用危机,进而对经济造成破坏性影响。
总需求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供给方面,而供给方面则是由产业结构的不 合理造成的。紧中有松的财政政策可以对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灵活调节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的调查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搞活是 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两大工具实现的。对于国家要优先发展的部门、行业或地 区,一方面,国家可以采取低税率、税收减免等措施来提高这些部门、行业或 地区的盈利水平或经济效益,引导人力、物力和财力流向这些部门、行业或地 区,从而增加相应产品的供给;反之,对于国家想要限制的部门、行业或不优 先发展的地区,可以采取高税率等措施来降低这些部门、行业或不优先发展的 地区,可以采取高税率等措施来降低这些部门、行业或地区的盈利水平或经济 效益,从而减少相应产品的供给,最终实现总供需平衡。另一方面,财政支出 本身就是社会总需求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财政资金在各部门、行政或地区的 倾斜投资或优化支出结构本身就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可见,财政支出在确保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需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上都具有 很强的调节作用。
(二)实行松中略紧的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包括如下几点:
一是促进经济高速发展和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需要。我国经济仍存在着资金 不足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即要靠社会内部积累,也要积极吸收利用外资。 据调查,当前企业资金短缺,产品积压情况严重,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在这种 情况下,必须适当放松货币政策,通过降低存款准备率、利率、增加再贷款等 措施来增加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量,从而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尽管财政政策 也是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有效手段,但由于财政政策调节的力度太大且直接 ,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也力不从心。货币政策的应用则可以发挥较好作用,避 免经济出现急剧波动的运行情况。
关键词:产业集群;企业竞争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9-0067-02
一、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
产业集群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一种西方经济理论。产业集群理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领域研究权威学者麦克尔·波特创立的。产业集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具有高度集聚化和专业化特征,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提升产业整体水平的重要渠道,也是当今产业组织的发展方向。在发达国家,产业集群已十分普遍和成熟,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大多也是依靠产业集群效应而在经济上获得迅速发展的。
1982年,义乌市率先在全国建立小商品市场,从而使义乌小商品市场获得先行之利,产生先发效应。围绕着小商品市场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义乌初步形成了以家庭工业和个体私营为基础,以专业市场为纽带,以小城镇为依托,以小商品为主体的专业生产基地。义乌小商品生产基地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众多“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化生产的典型,这是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雏形。学术界以各时期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动力为依据,将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自然条件促成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市场需求拉升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后期)、外商投资推动阶段(20世纪中后期至21世纪初期)、产业转移和升级阶段(2000年至今)。
从产业集群的地域分布来看,其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如辽宁、山东、江浙以及广东地区,而且这些地区有着发展产业集群的区位、资源等优势,所以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发展起来了,典型的集群如广东省的玩具、食品、服装、电子、家电和陶瓷等产业集群,浙江省的温州电器和皮鞋、义乌小商品、海宁布艺、宁波袜子、平湖服装等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情,并且主要属于政府推动型产业集群,这样的集群发展势头近年来出现了“升温”态势,例如成都高新区2012年通过《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加快推进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意见》,推动5年打造2 000亿移动互联产业集群,就是典型的政府推动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产业集群具有的吸引力使得这一地区的优势逐步由区位优势转向产业优势,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也进而促进了集群内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二、产业集群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效应
产业集群对企业竞争力是有很多帮助的,因为集群化带来的整体攻击力,可以为企业减少很多单体资源投入,通过共享资源,可以节约很多成本和实现快速创新,对于战略规划在主业上做精做强的企业而言,是很好的选择。
1.集聚资源优势,发挥集群内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区位产业优势,就会产生对资源的集聚力。与区域产业发展相关的人才、科研机构、国内外投资者就会向集群区域聚集。当前,跨国公司考察投资环境时不仅关注优惠政策,而且更为重视当地的产业配套能力等方面。集聚效应体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规律,资源的集聚又将进一步强化该优势产业,并形成该产业的基地地位。有资料表明:新的竞争格局将是以产业集群为主体的竞争,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利用产业集群,可以集聚资源优势,发挥集群内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2.多方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由于集群内企业布局的相对集中,形成了一个高效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从而使企业获得了明显的成本优势。一是环境成本降低,集群内企业因地理接近而节省相互间的产品转移费用,并实现公共设施平均使用成本的降低;二是信息成本降低,集群内形成了功能发达且完善的专业市场,如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集群内企业容易通过市场的变化灵敏捕捉各种最新的市场信息,可以节省企业搜索市场信息的时间和费用;三是配套成本降低,产业集群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专业化经营,集群内各个专业化企业处于同一区域内,有利于降低企业之间配套产品的采购、运输、库存和人才招聘成本;四是交易成本降低。从这几方面降低了费用、成本,就必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敏捷制造,加大企业产品竞争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范围内市场竞争的加剧,一方面,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另一方面,顾客对提品或服务的时间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企业对顾客需求的变化作出敏捷的反应。集群产品一般具有技术的可分性,使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劳动分工高度深化,存在着大量工序型企业和中间产品交易市场。这种技术的可分性,既降低了创办企业的资金要求,使单个企业承担某个特定的工序成为可能,又为集群产品的差异化创造了条件,使集群能够以较低的转换成本和较短的转换时间满足顾客对产品的多方面需求,加大了整个集群内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4.激发创新优势,保持企业的长久竞争力。集群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率,也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产业集群本身就是一个创新体系。这种创新具体体现在观念、管理、技术、制度和环境等许多方面。相互竞争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刺激企业不懈地致力于创新。任何一个竞争对手的创新都会给其他企业产生压力。同时,在集群中,新工艺、新技术能够迅速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易于被接受,从而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由于各企业基础条件类似,压力与机会并存,要想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必须依靠旨在差别化的创新,创新就在集群体内的这种机制下得以迅速扩散,只有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保持持续增长的竞争力。
[关键词] 县域经济竞争力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提升策略
一、前言
近年来发展县域经济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立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县域经济竞争力是指县域单位进行资源配置来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辽宁县域经济范围共包括44个县级市,县域行政土地面积占全省89.19%;2005年县域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6.41%;县域人均GDP为15235元,比全国县域平均水平略高,但远低于东部沿海县域人均GDP20000元的水平 。辽宁省县域经济总体竞争能力不强,省内各县市之间存在发展严重不平衡问题,因此,必须在充分认识县域经济竞争力差异性的基础上,发挥各县域的优势,促进全省经济的全面发展。本文修正设计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辽宁省44个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水平、各县域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对辽宁县域经济竞争力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二、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本文选用了18个经济发展指标组成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在分析影响县域经济竞争力水平因子的基础上,找出各县市经济竞争力存在的差异,并利用综合得分通过聚类分析将全省44个县市进行综合分类,以期寻找区域合作的内在机理,促进辽宁省各县市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1.测度指标的设计原则
县域经济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系统的概念,单纯用某一指标或部分指标难以反映其全貌,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县域经济的社会特点。因此,设计一套相对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分析和判定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基础和关键,故应遵循全面性和代表性原则以及可比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2.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根据评价体系设计原则,参照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本文从自然资源,综合经济规模和产业竞争力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并选取适当的二级指标予以反映,构成一个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A1-A4)、18个二级指标(X1-X18)组成(详见表1):
三、县域经济竞争力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44个县市的18个二级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KMO指数为0.872,Bartlett球体测试显著性水平接近0,表明选取的18个二级指标适合做主成分分析(提取结果见表2)。
表3提取了三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5.8%,说明3个主成分能概括绝大部分信息。其中第一主成分对X5X6X7X8X9X10X11X12X13有绝对值较大的负荷值,本文将它定义为县域竞争力综合能力因子;第二主成分对X1X2X3X4X15X16有绝对值较大的负荷值,本文定义为县域竞争力综合基础因子;第三主成分对X14X17X18有绝对值较大的负荷,将其定义为县域竞争力发展活力因子。可见,三个主成分能反映辽宁省各县市综合竞争力水平的本质特征。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导致辽宁省县域经济竞争力差异的第一决定性因素是由各县域经济规模、产业竞争力的经济发展潜力上的差异,这些关键因子的特征值贡献率为34.8%;自然人文资源和发展活力是影响辽宁省各县域综合竞争力水平的另外两个主要因素,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5.6%和25.4%。
将三个主成分按其贡献率加权平均得分排名如下:
再根据综合评价得分作聚类分析可以将辽宁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水平划分为三类(由高到低三个等级),第一类为海城市、瓦房店市、大石桥市、普兰店市和庄河市;第二类为东港市、新民市及昌图县;第三类为其余所有县市。由表3可以看出,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确实明显呈现出不平衡状态。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别不可避免。第一类的县市都为辽南沿海县市,在前四届进入全国县域经济排名的百强县。第二类县市的县域经济的基础还很薄弱,尤其是缺少主导产业,难以形成经济集聚效应,与第一类的差距偏大。辽东、辽西等第三类的县市不仅数量多,而且发展水平低,产业层次和劳动力水平普遍偏低,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开发和利用不足,增长方式粗放化等问题,与全国百强县相比差距很大。
四、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缩小城乡间的差别,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近年来辽宁省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是上升的。然而其综合实力并不强,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只有5个地区。首先,从总量上看2005年44个县级市中,只有8个县的GDP超过100亿元,占单位总数的18.18%。而同期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的比重分别为45.5%、27.2%、30.1%和26.1%;GDP总量超过200亿元的县,只有海城市和瓦房店市,而浙江和江苏省各有9个,山东省有7个、广东省有12个。另外,除了县域经济实力不强外,目前各县市经济竞争力发展不平衡,经济规模差异较大,经济总量最大县(海城市,生产总值2660249万元)是最小县(调兵山市,生产总值164531万元)的16倍多。
结合以上的分析和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巨大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的差异。通过发展当地资源而建立起主导产业,并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海城和大石桥市的矿产资源丰富,因此作为这两个地区的主导产业――采掘业及其相关产业链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的经济竞争力水平在整个辽宁省排名的领先地位。其次是受中心城市辐射程度的差异。如瓦房店、普兰店和庄河市均为大连市的县级市,大连市经济发展的活力带动了这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如何充分开发、利用各县市的资源和地理位置的优势,应该是解决辽宁省县域经济差异问题的主要着眼点。
2.加快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发展要注意那些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产品和项目,并注重要把自己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针对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借鉴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发展辽宁的特色产业。那些经济相对发达的经济强县基本上都是靠“特色”起家,这种追求特色的发展思路可以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辽宁省的特色产业具体包括以当地特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而形成的产业;积极扶持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发展缓慢,是辽宁经济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更新观念,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民营化、大力引入民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的招商引资。县域经济必须由过去的自我封闭积累,向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发展模式转变。要充分利用辽宁地处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和县域土地、劳动力、资源及环境优势,积极引进外资。
参考文献:
[1]熊耀平:县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和战略[M].国防科技大学, 2001年6月
[2]马淳正陶卉:促进辽宁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年6月
[3]张艳高秀艳:关于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农业经济2005年9月
(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2.沈阳体育学院 研究生部,辽宁,沈阳 110102)
摘 要:公民是公共体育服务政策实施的最大受益者,这一政策的实施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府为贯彻落实公共体育服务政策,无论是在直接财务投入还是间接的调控上都做采取了积极的支持手段,运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形成了一定的经济福利。本文通过对公共体育服务政策内涵的介绍,明确该政策的理念与实施价值,分别对公共体育服务的财政支出政策与最高限价政策做出了分析,面对我国现如今仍然存在的公共体育服务投资上、分布上、普及上以及结构上的问题做出归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公共体育服务政策;经济福利;财政支出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198-02
现如今我国正在建立体育强国,大力支持全民健身活动,公共体育服务政策应运而生,但是该政策发展还不尽完善,针对公共体育服务领域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最主要的解决方法,唯有从政策最顶端开始进行改革。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体育发展方式由政府作为主导,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政府单方面制定公共体育服务的管理制度,致使公共体育服务没有发挥其实际具有的价值。根据收集数据不难了解到,我国城市居民对于公共体育服务政策实施的满意度也不尽人意,可见我国目前的公共体育服务政策没有真正为人民的生活带来明显的改善,没有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这一制度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1 公共体育服务政策
1.1 公共体育服务的内涵
公共体育服务是一项具有公益性、普遍性、基本性和文化性特征的服务。为了实现和维护社会公众或者是社会共同体的公共体育利益,以政府部门作为工作核心,根据法律为其制定的职责,联合社会各层级公共部门实行公共权力,通过宣传、组织等多种形式与途径,以各种不同形态的公共体育物品作为载体,并实施相应公共行为。随着2011年10月我国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再一次提出我国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强调提高全民身体素质,走出局部亚健康状态,充分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活动,为人民提供可靠的公共体育服务平台[1]。要求全民共享体育发展成果,创建以我国国情为基础,坚持城乡共同发展,完整可行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1.2 公共体育服务主体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事业主要是由政府来作为领带力量,然而,这不意味着政府是唯一实施这项活动的机构,公共体育服务事业正在逐步从政府单一的中心供给模式向外扩张到社会各个阶层以及各个专门从事体育组织工作的企业共同执行的模式。首先就是政府以及体育行政部门,也就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体育公共服务部门以及各执行部门,主要负责重大决策、公共体育资源的调配以及开展服务的监督等工作;其次就是非营利性体育组织,即不以盈利为目的组织群众共同参与志愿性、公益性的公共体育活动;再次就是盈利性的体育组织,也就是专门提供各种体育服务,以从事体育经营活动为主的企业,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通过收取利益来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市场供给[2]。
1.3 公共体育服务经济福利
经济福利是指人们的各种欲望或需要所获得的满足和由此感受到的胜利幸福或快乐。经济福利是有个人福利和公共福利两部分共同组成的。首先,个人福利取决于个人收入,一个人的收入越高,生活条件越优越,说明其所能够享受到的福利就越大;第二,公共福利也就是由政府投资,带给社会成员以无偿消费的公共产品,而公共体育服务就是对公共福利的一种集中体现。政府通过实施公共福利政策,为人民带来便利,这是政府调控社会利益关系的基本工具,能够平衡人民的生活状态,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如何为社会公众谋取利益最大化,成为各级政府思考的主要问题。公共体育服务政策的实施,便需要采取多种形式达到经济利益的最优化。
2 公共体育服务的财政支出政策
2.1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投入总量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共体育服务活动始终依靠政府的财务投资,本身缺乏自主性,缺乏市场导向,公共体育服务应投资哪些项目,投资多少,如何分配等问题,全都是依靠政府的决策和资金投入。然而,一方面,公民真正需要的公共体育服务设施无法得到准确的满足,另一方面,当下政府对于公共体育服务没有足够的认识,投入经费越来越少,人民公共体育供给根本得不到保障。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以来,政府财政一直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来源,但是根据数据调查,我国体育方面的投资在年复一年的减少,同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公共体育服务的普及率达不到期望值,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人均体育经费不足5元钱[3]。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的公共体育服务落实不到位,财政投资上需要进一步的增强,并且应带动体育市场自行发展,采取相应措施,使公共体育服务事业逐步扩展,在国家的支持下,逐渐解决财政投入问题。
2.2 地区投入不平衡现象显著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公共体育服务的建设受到了全民的普遍重视,并且政府为发展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事业,于2012年制定公共体育发展战略,积极投入资金2亿元落实公共体育服务工作。政府支持各县级体育场和全民健身中心的建立,普遍提高了各地公共体育服务的基础设施水平。但是,我国公共体育事业依赖政府投资与管理的惯性并没有得到改善,体育资金投入的结构仍然没有发生变化,依然以国家决策为主,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相适应。我国地区之间也出现了明显的工作差异,东南方因发展水平较高,经济条件较好,在政府投资方面依赖感并非很强,而问题在于我国西部地区,体育资金来自于国家的比重高达60%以上,充分体现了国家政策与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关系。国家应采取措施调整体育方向经济的宏观调控,采用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够促进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事业的独立性[4]。
2.3 投资结构失衡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几十年以来,国家对于专业体育的财政投资与公共体育的财政投资结构极为不合理,处于完全不平衡的状态。国家重视专业体育项目投资,而轻视公共体育,本身公共体育有缺乏社会资本的支持,各种条件的不允许,必然会导致公共体育的发展严重不足。与此同时,我国为保证基层公共体育事业的落实与发展,在相关体育法律当中有明确的规定,地方公共体育事业的发展应当跟上当地经济发展的脚步,也就是要求公共体育与经济的发展同步进行,然而却由于各地方对公共体育建设的不重视和对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方面一直都取得不断进步的同时,公共体育的投资方面一直处于较低的状况,所以公共体育的发展始终难以得到落实,甚至在一些个别情况下还出现不增反减的状况。
3 公共体育服务最高限价与最低限价
3.1 最高限价
最高限价也称为最高价格,也就是政府通过对市场的调研,将公共体育物品的价格定在市场均衡价格之下,因为成交价格要低于没有现价是的均衡价格,消费者在购买体育物品的时候便能够享受到较为低廉的价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民的购买力,一些生活条件并不是很优越的人群也能够购买到质量相当的体育用品[5]。政府通过这种限制最高价格的方法,推动了体育用品的市场流通,不仅为低收入人群将创造出了消费机会,还鼓励了高消费人群扩大消费范围。有利于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3.2 最低限价
最低限价也称为支持价格,旨在政府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提供者予以支持和鼓励,为维护提供者的利益,亦或是为了调控非基本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专门针对在市场当中定价较低的某一类商品提出一个高于市场均衡价位的定价。从而起到一个平衡供需的作用,由于价格高于自由竞争的市场价格,所以这类公共体育物品的产量也会相较高于市场均衡产量,而存在超额供给的现象。
3.3 采取限价政策的意义
最高限价主要针对的不仅仅是各个阶层的体育消费人群,而且还包括体育用品的提供者。公共体育服务当中存在基本型服务和较高等服务的区别,如果是高档体育用品的价格受到限制,对于体育用品消费人群存在一种福利性优惠,这种做法符合我国目前对于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需求,而对于基本型的公共体育服务用品的价格限制,有利于大面积扩展消费范围,提升公共体育发展,一定程度上推进全民健身活动。与此同时,最高限价对于体育用品的供给者而言是以一种补贴的形式存在的,让其在供给体育服务的过程中,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收费政策,从而进一步满足体育消费人群的需求[6]。
最低限价针对的则是非基本体育服务。由于高档体育服务无法面向全社会各个阶层的消费群众,属于一部分人群所追求的个性化服务,例如高级健身会所、保龄球以及高尔夫球等等,高档公共体育不可能成为服务大众的纯粹意义上的公共体育产品,所以对其实施最低限价政策。与此同时,高档体育服务的需求弹性较小,价格的上下浮动并不会对这类体育用品需求产生过多影响,针对高档体育服务的这一特点,政府有必要对其进行限价调控,从而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的内部均衡。
结语:现如今,国家和人民对于国民体质越来越重视,我国的公共体育服务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目前为止,我国的公共体育服务一方面仍然需要依靠国家的财政支持,并且在国家下放资金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疏漏与问题,一方面缺乏市场经济自主管理能力,对政府财务下拨存在依赖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的进步。为了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政府应采取相应的解决政策,唯有如此才能够带动社会力量共同提供体育服务,为我国建设体育强国、提高人民体质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占坤。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地方实践、问题及化解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04(02):12-17.
(2)彭国华,张莉。广东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体系研究基于农民满意度视角[J]。安徽体育科技,2015,05(01):17-20.
(3)杨杰。我国全民健身研究现状及趋势第三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综述[J]。中国体育科技,2015,02(02):141-145.
(4)马德浩,季浏。城镇化进程加速背景下提升我国城镇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能力的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08(12):11-16.
关键词:供热经济政策
北方一些城市实行停止福利供暖,由个人直接缴纳采暖费的供暖体制改革后,怎样交供暖费成了百姓议论的热门话题。
供暖作为一项公共服务性社会公益事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需求,近年来,相当一部分热力用户严重拖欠采缓费,已经成为北方地区冬季供暖的主要问题。随着城市供热逐步实行社会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规范供热和用热的法规尚未出台。使得城市供暖愈发凸显出其与时代的错位。首先调整供暖关系的《北京市住宅锅炉供暖管理规定》产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当时城市住房改革尚未全面展开,房屋多以公房为主。根据相关规定,供暖费原则上由单位负担,除非采暖人没有单位。当时现如今住房已完全私有化,但供暖方面却没有出台新的规范;此外如何在政府的计划指导下将服务性社会公益的“供热”作为商品进行生产、流通和消费,如何制定合理的热价,并按热计量收费等等问题。另外,由于供暖合同自身具有的特殊性,使得其与《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也并不协调。具体说来,当前供暖合同纠纷案件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造成拖欠供暖费原因多种
一种是用户所在单位与供暖方签订协议由其交纳供暖费用,单位效益欠佳导致供暖费累计拖欠;此外,有些单位职工购买了单位房屋的产权,但是未及时通知供暖单位变更供暖合同,造成用暖职工不知交纳,所在单位误以为职工已经交纳,而供暖单位等待用暖单位交纳的脱环现象;第三种情况是,一些职工离开原单位,但未及时变更供暖合同,形成了上述脱环现象,造成供暖费多年拖欠。
(二)供暖合同纠纷举证难,对于供暖质量和标准问题,特别是供暖期间以后,用暖人举证较为困难;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在民事诉讼中,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应当举证证明自己的主张,否则将承担举证不能甚至败诉的后果。
(三)按照政府对公益事业的要求,供热企业不能像其它商品生产者享有随意提价或停止销售的自由。使得改建供热系统投资的费用承担问题与政府供暖价格计划控制成为难题。特别是建国几十年来盖的楼房,在设计供热系统时根本就没有考虑节能和计量问题,供热系统本身存在着不具备热计量、环保和热调控能力的固有缺陷。此外,不论新建还是老系统改造,均需要加装必要的设备,同时对供热系统的水质也要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投资需要增加,导致供热成本增加,但按照政府对公益事业的要求,供热企业又不能像其它商品生产者享有随意提价或停止销售的自由;其次是供热收费机制不健全,处罚不缴费者无相关法律可依。热既然是商品,它的价值就应通过价格来体现。集中供热对同一地界内的千家万户具有相对的垄断性,它不能像一般商品在市场上流通和交易。所以“热”又是一种特殊商品。据此,在制定供热价格时一方面要全面测算供热的经济性,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虑供热的政策性,否则,不仅计量供热推广不了,还会酿成社会的不安定。
(四)供暖欠费纠纷大幅上升
以近三年宣武区法院为例,2002年收案167件,2003年收案212件,而2004年收案猛增达1506件。从受理此类案件的绝对数量上来看,每年均以400%的速度增长,是民事案件中增长最为显著的一类案件。从该类案件占该院民事案件的比重上看,由2001年的0%增长到2004年的近10%。由此可见,供暖纠纷大量出现,已经成为今后的一种必然趋势。
(五)诉讼主体的特点
从2002年受理的167起案件中来看,原告多为供暖中心和一些物业管理公司。到2004年,原告主体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供暖单位逐渐成为原告的主要形式。而以接受供暖服务对象为原告的案件却及其少见。
(六)被告主体呈多元化趋势
从1961年《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关于冬季暖气收费的暂行规定》至今,北京市依然延续着由单位承担的原则。从而也导致了供暖方只与职工所在单位签订供暖协议,这样,以单位为被告的案件占到主要地位。尤以国有企事业单位为主。随着城市住房改革的不断推进,加之个人支付取暖费的商品房增多等原因,一批劳动者享受的福利供暖待遇正发生变化,以个人为被告的案件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在这些以个人为被告的案件中,被告多为下岗工人、失业人员等社会低收入人群。
二、案件呈现出以上特点的原因
(一)传统的供暖协议与《合同法》的不相适应性
我国供暖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作为一项福利事业建立起来的,当时供暖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供暖体制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根据1994年出台的《北京市住宅锅炉供暖管理规定》,政府对供暖开支不再统包统管,而转向由采暖用户所在单位负担,对于没有工作单位的,由采暖用户个人负担。但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后,供暖体制很难适应《合同法》发展的要求,逐渐凸现出与法律规范诸不相适应的地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供暖协议签订的不自由性
目前的供暖协议签订的现状是,为个人采暖用户付费的单位并非出于自愿与供暖单位签订供暖协议,而是迫于市政府的强制性规定。2、供暖协议履行的制约性,《北京市住宅锅炉供暖管理规定》中规定,采暖用户无正当理由拒绝交纳供暖费的,房地产管理机关可以责令其限期交纳,情节严重、拒不交纳的,经房地产管理机关批准,供暖单位可以停止供暖。由此可以看出,供暖单位行使权利受着行政规章的制约。即使采暖用户具有“情节严重,拒不交纳”法定停止供暖情节的,却还要受到房地产管理机关的批准。从目前的社会大环境来看,考虑到地方政府的稳定因素,房地产管理机关很难批准供暖单位停止供暖。所以,针对采暖户拖欠采暖费的情况,供暖单位只能继续履行合同义务,这显然与立法本意不相适应。3、供暖协议权利义务的不对等性。供热在技术上系整体供热,在采暖方欠费时,供暖方却不能停止供热,以保证整体供暖。
(二)作为用热单位一方的行为
1、用热单位无力支付供暖费引发的纠纷
一些用热企业经营不景气,效益不好,本来对职工的基本工资都难以发放,更不用说对职工供暖费的支付了。而传统的由职工所在单位代缴的机制当面临单位无力支付时,就显现出诸多弊端,使得纠纷扩大化。
2、用热方未及时变更供暖协议引发的纠纷
主要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随着公有住房制度的改革,部分用热单位对供暖费用的承担方式也随之进行了改革。用热单位与职工约定,职工承担一部分供暖费用,或是将供暖费用直接发放给职工个人,由个人直接缴纳供暖费,单位不再负担该项费用。但是用热单位却未曾对原供热协议中供暖费的承担条款作出相应变更,使得自己仍然是供热协议的一方相对人,仍应对供暖费承担付款义务。另一种情况是,在职工调离单位,或者被辞职后,为其支付供暖费用的单位没有及时与职工就供暖合同中供暖费用的支付方式等条款进行变更或解除,而当供暖单位收取供暖费用时,职工原单位却难咎其则,以致于双方对供暖费的承担产生纠纷。
(三)作为供热单位一方的行为
1、供暖质量不合格导致的纠纷
如住户室内温度不达标,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温度标准、时间标准。但由于采暖户其没有及时主张自己的权利或没有在瑕疵发生时采取有效的手段解决,以致在诉讼中不能举出任何证据,从而无法获得法庭认定。
2、用热单位的法律意识增强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社会关系被纳入到法律调整的范围中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法制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供暖单位也不例外。另一方面,近几年由于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给供暖单位的经营也带来沉重的负担。虽然物价局核定的供暖费在逐步增长,但采暖户拒不交纳采暖费的情况还是大量存在,使得供暖单位举步维艰,从而也就使得以诉讼方式讨要供暖费的案件大量涌现。
三、当前审理供暖纠纷案件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一)采暖户要积极举证。由于热具有传导性,因此在温度问题上应注意做好取证工作,比如请公证处鉴定温度、低温保持的时间,调查问题的原因等。做好证据保全,才能使问题得到合理和有效解决。
(二)供暖费用的承担主体应如何确定是法院在解决供用热力合同纠纷中应当首先明确的问题。根据《北京市住宅锅炉供暖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供暖费原则上由单位负担,除非采暖人没有单位。但在今天住房私有化的形式下,并没有新的规范调整个人私有房屋的供暖费用承担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可依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追索供热费案件的若干意见》之规定,即以合同主体为标准,一采暖个人所在单位或无单位个人本人为补充的确定被告原则。而在审判实践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没有签订供暖合同的,虽然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双方没有签订合同,但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合同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也成立。但因为长时间政府政策规定由单位代职工缴纳供暖费,使得一些供暖单位先告职工个人,这些职工以采暖费应由单位负担为由提出抗辩,故而被告主体不适格,供暖单位只能先撤诉,然后再告单位。此外,虽然北京市高院在被告主体确定问题上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由于政府规章同时存在规定的情况下,这就使得供暖方在选择诉讼主体时有了多重选择,结果出现错误。从最近几年的案件审理情况来看,撤诉案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应逐渐统一相关法律规定,完善有关诉讼主体方面的法律规定,以免对当事人造成误导,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出现。
(三)关于供暖合同权利义务的对等性问题
供热在技术上系整体供热,在采暖方欠费时,供暖方难以行使一般民事合同主体的不安抗辩权,不能停止供热,以保证整体供暖。由此供暖合同具有与其他民事合同不同的公共服务性、行政强制性、强制履行性的特点。正是由于供暖单位具有以上的特殊性,所以当采暖方拒绝付全部款项时,法院应不予支持。因此,笔者认为,在现有供暖体制和政策法规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供暖单位应当采取积极形式与采暖方签订供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尤其是明确采暖一方应当全额支付供暖费用,避免出现纠纷时无任何法律依据。另外在立法上,应进一步完善有关供用热力合同的规定,针对其自身的特殊性,对合同中有关权利义务条款的内容作出更为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法律规定,以便使对供暖纠纷的处理完全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上来。
1、供暖合同条款内容的变更
供暖系公益事业,供用热力合同通常执行政府定价。但在许多供暖协议中,却没有出现供暖的价格标准,而是应当按照当时的实际价格执行。但是随着物价指数、供暖方式的改变,一成不变的价格标准显然不能支持供暖单位的正常运营。当政府定价上调时,供暖方往往不及时通知采暖方价格变更,由此采暖方拒绝履行上调部分的差价。因此,笔者建议对供暖价格进行调整后,供暖单位应当及时通知采暖方,并积极与采暖方就新价格的约定在原合同中作出相应变更。
2、供暖合同的终止
在大多数供暖协议中,都是由供暖单位直接与职工所在单位签订供暖协议。但实际采暖人由于离岗、企业分流等原因于其所在单位脱离关系,但其单位未能及时通知供暖单位终止供暖合同导致原实际采暖人名下的供暖费拖欠数年。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供暖协议尚未终止,另一方面支付采暖费的当事人并非实际采暖人。所以当发生诉讼时双方都会各执一词。供暖方认为供暖协议尚未终止,原采暖人所在单位就应当支付供暖费用;采暖人所在单位则认为,供暖对象并非本单位职工,故不应履行付费义务。针对上述情况,在传统供热体制尚未改革前,用热单位应增强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在单位人员的工作情况发生变更后,及时修改供暖合同中有关条款,及时与已经离岗的人员解除合同。
[关键词] 产业集群;产业竞争力;特色经济;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4-0108-03
[基金项目] 2005年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关于提升山东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研究”(批准号:05BJZ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刘建波,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山东 潍坊 261061)
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对于该国或该地区资源禀赋结构(比较优势)和市场环境的反映及调整能力。从世界市场来看,那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散的。产业集群能提高产业竞争力,主要是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互动合作与竞争,集群内企业与政府、公共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协调,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集聚经济、知识的溢出与学习效应和网络效应等等造成的。随着全球化经济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产业的竞争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产业由单纯追求成本领先,逐步转变为品种差异化和地域集中化战略。
一、山东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先后采取推进县级综合改革、实施强县带动战略、支持欠发达县进行改革开放试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省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2年,县域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总量的75.5%,完成财政收入占8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占45.1%,有15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但是与江苏、浙江等省相比,山东的县域经济发展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强县不强、弱县较弱的问题比较突出。从200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看,山东总量最大,但县域经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明显低于江、浙,分别为山东的1.23倍和1.63倍;从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看,两省人均财政水平分别为山东的1.51倍和1.97倍;从非农业结构看,山东也低于江苏,与浙江差距更大。
为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近些年来,山东省进一步加大了促进产业集聚的力度,在土地、税收、服务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促使各县(市)围绕当地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推进产业聚集,培育和发展区域产业集群。从1993年开始,省政府每年都拿出500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产业集群发展。山东省中小企业办公室提供的数字显示,目前全省已经形成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产业集群121个,包含企业65926处,从业人员367万人,其中过10亿元的产业集群有90个、过50亿元的22个、过100亿元的9个。统计显示,2005年山东省产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建材、化工和食品加工等五大体系,分布在青岛的电子家电产业板块,分布在威海、青岛、潍坊的交通运输设备机械产业板块,分布在威海、青岛、烟台的食品加工产业板块,分布在青岛、潍坊、东营的化工产业板块,分布在滨州、潍坊、青岛的纺织产业板块,分布在淄博、临沂的建筑陶瓷产业板块,分布在菏泽的木制板材产业板块,分布在德州的玻璃钢制品产业板块等板块。
产业集群建设已经成为山东省壮大县域经济产业规模、提升县域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并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据统计,2005年山东省内县(市)和农村人口占60%以上的县(市)共有122个,总人口8232万人,占全省的89%;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达15018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81%;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04.7亿元,占全省的47%;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0亿元,占全省的71%。全省有14个县(市、区)的地方财政收入越过10亿元大关。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5全国百强县(市)”资料显示,山东省有20个县(市)入选百强县(市),总数列全国第二,比上年增加4个,是新增百强县数目最多的省份,占全国新增百强县的一半。
二、山东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思路
1.找准产业集群建设的关键点,把握推进集群发展的着力点,全面提升县域产业竞争力水平。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是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要求,产业集群的实质,就是以特定产业为依托,以优势大型企业为核心,以众多中小企业为主体,通过企业间的高度分工与协作形成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大型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增强近辐射功能,对有经营联系的中小企业进行扶持、改造,使之成为大型企业的零部件厂、加工厂、协作厂;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应围绕区内优势大企业,主动调整发展方向,通过深层次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以其小而专、小而精的优势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使大型企业的发展得到强有力的支持,从而改变大型企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孤岛”状况,增强其在本地的“根植”化。如地处胶州湾西海岸的胶南市围绕解决县域工业布局过散、产业层次低、“小而全”的弊端,坚持走集群式发展路子,形成了集约布局、集群带动的产业格局,提升了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在产业集群拉动方面,胶南市积极搭建产业集聚平台,拉长提升产业群,壮大龙头企业。胶南原本没有像样的家电电子企业,但青岛海尔胶南工业园2005年2月奠基后,投产不到一年时间就引来13家配套企业,现在达到年产600万台家电规模,成为全国最大的流媒体电视基地。估计达产后年产值过100亿元,可带动下游配套企业产值110亿元,“海尔效应”正在不断放大。而历经3年时间引进、年产30万吨的中国铝业集团再生铝项目开工不到半年时间,就有6家相关企业前来洽谈合作。同时,胶南市承接青岛港口和产业辐射,发挥临港和区位优势,让相关中小企业扎堆发展、集聚成群。通过招大引强、改造提升,形成了机械装备制造、食品与药物、家电电子、橡胶化工、船舶汽车、钢铁及有色金属六个产业集群。近3年,胶南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百强县(市)中的位次从第49位跃升至第34位,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1家,达到570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64家,过10亿元的4家,过30亿元的2家;税收过百万元的238家,过千万元的49家。
2.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集聚化发展的主导产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山东省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从本地区比较优势和资源秉赋出发,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即根据本地区在某一个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包括经济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在某一产业或产品上构建经济增长极,形成主导产业。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尽可能结合本地区的生产条件与特点,筛选出能够影响经济大局的支柱产业和当家产品,建立起具有区域优势和特色的产业结构,大力推行产业的集中化和专业化,打造区域性特色品牌,逐步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并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寿光早已是著名的蔬菜产业基地;禹城成为唯一的“中国功能糖城”;无棣是鲁北最大的盐化工基地;邹城以兖矿集团为核心形成了煤化工基地;诸城的汽车产业已经拥有近200家企业;荣成也成为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高唐、五莲成为全国重要的农用车生产基地。这些产业集群的形成,不仅有利于市场的开拓和技术的创新,有利于产业链的拉长和成本的降低,也形成了一个个强大的企业集团,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和市场价格的决定者,无疑都为各地的发展储备了巨大能量。而一批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投产,更将有力地提升县域经济的档次,加快其发展的速度。
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一些县市区不断创新发展机制,壮大县域产业竞争力。如地处鲁西北的广饶县是一个农业县,自然资源缺乏,特色不明显。但该县利用临靠胜利油田的便利,按照产业促群的发展思路,围绕一个产业、一个大型企业集团,发展一批与之相配套的中小企业,实现上下游产品配套,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凸显放大效应。至目前,该县形成了造纸、橡胶轮胎、石油化工、纺织、农副产品加工、机电等六大产业集群。全县机制纸产量达到120万吨,其中新闻纸产量80万吨,占全国的1/3,华泰集团成为亚洲最大的新闻纸生产企业;轮胎产量1500万条,全钢子午胎产量占全国的17%。2006年上半年,六大支柱产业集群实现产值209.3亿元、利税20亿元。
3.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塑造区域形象。广东、浙江等省产业集聚的经验证明,实现产业集聚的根本力量是市场。适宜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性条件,营造有利的制度环境,已成为推进山东省县域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举措。
近些年来,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山东省各级政府不断转变职能,破除影响县域产业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转变观念中更新观念,努力创造一个开放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好公共服务,认真规范法制管理,建设诚信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逐步实现山东省市场的低门槛、低成本、低风险。用市场的魅力把内资动员起来,把外资吸引进来,让市场红火起来。章丘、长清、即墨等县(市)由全民招商向专业招商转变,他们不断创新招商方式,灵活运用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经贸洽谈招商、委托招商和网上招商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4.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产业集群发展中,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是实现产业集群和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山东县域产业的发展正在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不仅要经济效益,还要社会效益;不仅要增长速度,还要生态保护。蓬莱是个旅游城市,他们在保护海岸资源不被无序开发的同时,依托当地盛产葡萄的优势,集中精力把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做成主导产业,既保护了生态,又发展了经济。五莲86%的土地是山区,他们坚持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的“双赢”,将生态建设产业化,将产业发展生态化,2003年以来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县等称号,地方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左右,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连续3年翻番,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3年上升了40位。
三、山东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县域产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也比较明显,一方面表现在全省区域之间不平衡,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县域内部一、二、三产业的不平衡,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制约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主要表现在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东部相对比较发达,西部内陆地区比较落后。从2004年人均生产总值来看,最高的市是最低市的11.8倍。东西发展不平衡问题也反映在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全省30个强县中有22个分布在东部六市,30个欠发达县有24个分布在西部五市。在产业结构上,2004年山东省的第一、二产业,在全国具有总体比较优势,但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却在全国排倒数第十位,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是倒数第四位。
为解决县域产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山东省确定了“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制定实施了“东部突破烟台、中部突破济南、西部突破菏泽,促强扶弱,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及半岛制造业基地”等战略措施。目前,全省东、中、西部联动,扶强促弱带中间,推动并形成了“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速崛起、西部跨越式赶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但差距依旧较大。因此,中、西部县市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发展主导产业,合理规划产业布局,积极引进项目和资金,争取更快地发展。对此,菏泽的经验值得借鉴。在实行重点帮扶中,菏泽通过实施“百个项目进菏泽”、“西输东接”等工程,落实了一批“东西联动项目”,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如曹县的塑料产业集群、郓城县的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和工业产业集群(如武城县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2005年菏泽经济增长速度15年来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针对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应尽快落实第三产业发展的产业导向和区域配置政策,广开筹资渠道,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投入,以产业化为方向,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2.产业结构以重型化为主,资源型、初加工型工业比重较高,在工业领域,大量重化工项目的上马对能源、资源形成了巨大压力,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山东是我国北方能耗大省,产业结构以重型化为主,煤炭、建材、发电、化工和冶金等主要支柱产业都是高耗能产业。2005年,山东消费能源2.36亿吨标准煤,总量居全国第一位。山东经济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高投入实现的,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使山东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为此,在产业发展中,山东应立足工业结构调整,积极构建节约型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三大高新技术,积极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提升轻工、纺织、化工、机械、建材、冶金等6大传统产业,重点发展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品,把GDP能耗指标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责任制管理,纳入干部政绩考核范围。
3.县域产业集群亟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其低成本和创新能力。然而,目前山东的产业集群大多是以低成本为基础的简单“扎堆”,而不是以创新为基础的,集群内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存在着“大而不强”的隐患,核心竞争能力弱。从国内外的经验看,要保持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防止集群走向衰退,关键是提升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集群不断升级。为此,在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中,应注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现有的高新区、大学科学园等为载体,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使之成为推动全省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对集群内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政府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二是促进低成本型集群向创新型转变。要强化技术创新,推进柔性生产,依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集群由低成本型向创新型转变,走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的道路。三是鼓励集群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要鼓励集群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广泛吸引各种人才尤其是归国人员,并采取多种形式建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四是积极搭建技术创新的公共平台。鼓励采取多种模式,在产业集群内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强化信息服务、产品开发、设计示范、培训服务等功能,搭建关键共性技术和行业技术支撑平台,支持和服务于整个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活动,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五是实施产业集群品牌工程。要强化技术创新,推进集群形象建设,逐步在全省培育一批有深厚技术创新能力支撑的区域集群品牌;鼓励集群内企业发展自主品牌,支持现有知名品牌做大做强,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参考文献:
[关键词]循环经济政策体系问题措施福建省
1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政策的基本经验
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决定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政策制定的丰富经验,不论是法律保障体系、财税政策还是科技教育政策,都比我国更加成熟、完善。日本、德国作为较早发展循环经济的国家,其循环经济建设特点显著、优势突出。
1.1法律保障体系层次丰富
无论是德国还是日本,在循环经济发展之初就十分重视建立法律体系。由于日本和德国的国情不同,其法律体系呈现出来的层次也不同。德国的法律体系层次主要是有法律、条例、指南,日本则表现为基本法、综合法、专项法[4]。无论如何,德国、日本的法律体系层次都很丰富。从德国的法律层次来看,德国是从法律约束力的角度去划分法律体系层次,在它整体的立法体系中,有法律约束力强的法规,这一般来说是法律体系的基础,从大的范围将循环经济发展约束在法律框架之内。但是也有一般性的条例以及一些比较细致的法则,这样的法规条例在法律约束力上会比较弱,但是对民众、企业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都做了详细规定,让民众、企业能够根据这些条例规定去调整生活、生产活动。日本的法律层次划分得更加清晰,基本法、综合法、专项法针对的范围有所不同。基本法起到引导全局的作用,是其他条例法规制定的基础。综合法和专项法则是对某些具体活动、群体等做了具体约束。纵观日本和德国法律保障体系,呈现出纲领性法律为主、细则性法规条例为辅的层次特点。
1.2高度重视财税政策作用
财税政策作为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在循环经济开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科技政策、教育政策、循环型公共设施的建设,都离不开财税政策的支持,德国、日本在如何制定好财税政策上下了很大功夫。从财政支持的角度出发,日本每年都有预算用于循环经济发展事业,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对一些循环经济事业成就比较大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对企业建立资源回收系统会提供长期的优惠利率贷款,并对购进再生处理设备给予普通退税和特别退税等。日本的财税政策不仅针对企业,也针对民众设立资源回收奖,以鼓励民众积极回收有用物质。德国除了对循环经济事业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外,还通过税收减免、开征新税发挥税收制度的作用,尤其是对有益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产品可以免收消费税。除此之外,增加新鲜材料税、绿色生态税、废弃物埋填和焚烧税,使得财税政策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1.3加强环保技术引进研发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指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要求。要实现这些原则,对企业产品的生产技术就有所要求。德国、日本都注重科技政策的制定,通过环保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引进,使得循环经济的科技运行机制可以快速运转。日本在绿色技术、循环技术、清洁生产技术以及仿生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注重与高校合作成立技术研究中心,从这些高校积极引进人才。日本也有专门的科技奖励制度,来鼓励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循环经济技术研发事业之中。除了自身的研发以外,日本还注重与其他国家的科技合作,通过企业间合作、科技研究机构间交流以及民间团体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和理念。德国的环保技术开发特别体现在产品包装上,他们尽量简化产品包装,并使用方便回收且可以循环再生的包装材料,由此保护环境、降低成本[5];开发系统的废物回收体系,使得产品的生产、使用过程可以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3R原则,德国政府更注重与其他国家企业在循环经济领域的技术交流和合作。
1.4注重循环经济宣传教育
从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来看,要发展好循环经济,仅仅依靠政府的支持、经济手段的运用以及法律政策的保障是远远不够的,这些政策要真正在运行过程中落到实处,就必须让公民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各种理念有足够深刻的认知和了解。要让公民能够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参加到循环经济的发展事业中。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日本将循环经济的理念与基础教育相结合,让民众可以从小树立绿色、环保、可循环的经济理念。除了教育方面以外,日本还非常重视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和推广,日常生活中常常举办各种相关活动,让公民能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加深对环保理念的认识。例如大阪市每年都会发动公民开展垃圾收集活动,并将垃圾收集的一些知识和再生利用的技巧编成小册子发放给公民,让公民能够积极参与废弃物回收等减量化工作。民众的亲身体验和学习会让其对后期颁布的各种政策、采取的各种措施产生认同感。同时,日本政府注重与非政府组织的联系,这些民间组织在公众之间往往有比较大的影响力,在政府组织无暇顾及或者没有办法处理的一些问题上,这些民间组织可以被赋予一些权力进行介入处理,并且作为环境顾问为公民提供环境保护指导。
2福建省循环经济政策存在的不足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如何发展好循环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响应号召,福建省将循环经济融入经济发展体系中,通过制定一系列经济政策、法律法规来鼓励省内一些大型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合理运用循环技术,实施循环经济有关的发展策略。但是,福建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依然存在不足。
2.1法律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任何经济政策的有效实施,都必须依托于一定的法律规范。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福建加快制订地方性条例,如《福建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福建省节约能源条例》[1]。然而这些条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部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与实际脱节。除了在贯彻落实方面的问题以外,福建省整体的法律保障体系不够完善、过于单薄。从大的方面来说,仅仅制定一些循环经济管理条例,缺乏统一的依据。从小的方面来说,缺乏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法律法规。所谓因地制宜的法规就是根据不同区域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制定法规条例,使法律法规与地区发展相契合。而因人制宜是指制定比较具体的条例,让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遵守,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总体来说,福建省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存在结构层次单一、执行力度不足的缺点。
2.2缺乏强有力的财税政策支持
就财政支持来说,福建省有关循环经济的科研方面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2]。由于资金的不足,因此缺乏专门研究机构,使得循环经济在福建省发展明显根基不足。福建省的整体发展水平可能稍慢,但也不乏紫金矿业、福耀玻璃等发展比较好的企业。政府应该加强与这些企业的紧密合作,通过税收政策或者是财政支持手段激励企业融入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引领其他小型企业或新兴企业采取跟随策略,以使福建省经济发展能够融入循环经济发展体系。但很明显,财税政策没有在这些方面对循环经济发展起到辅助作用。就投融资环境来说,为企业发行债券、票据等直接融资工具还处于建设初期,在安全保障、法律支持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2.3科技教育环境待优化
要实现经济的可循环发展,那么从企业产品的生产开始就必须结合一定的循环技术,使产品即便在使用完之后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可以进行重复使用,不造成资源浪费[3]。从发展循环经济的科技环境来看,政府不仅未能投入足够的资金,也缺乏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同时,忽视了教育与科技相结合的作用。完善的人才储备机制尚未建立,使得循环技术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除此之外,在促进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知、理解方面,缺乏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3福建省循环经济政策的优化措施
3.1完善法律保障结构体系
分析福建省法律保障体系,并结合日本和德国的法律体系发展实际情况看,福建省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结构单一,且法律约束力比较薄弱[6]。结合日本、德国的法律体系特点,福建省法律保障体系可以分为基础法、产业条例、细则规范等三个层次。首先,基础性法规方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为基础制定具有纲领性作用的法律法规,作为整个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发展基础。其次,要出台有关的产业条例,针对福建省规划的不同产业发展特点,制订相关条例,让企业的生产经营、政府的管理能够有序开展。最后,要重视细则规范的制定,这些细则规范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普通民众,需要通过一些规范让民众树立环保、可持续发展意识。例如,可以制定《废弃物回收规范》《节能规范》等,通过一些具体细则的制定,使得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此过程中,要加快法律机制创新,结合企业、民众的相关反馈,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条例和细则。
3.2充分发挥经济手段作用
从日本和德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经验来看,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政策的有力支持。因此福建省要想发展好循环经济,就必须制定好相关财税政策,同时提供良好的投融资环境。除了要加大循环公共事业的财政投入外,还要充分发挥税收的作用。可以学习德国在税收政策制定方面的特点,采取抑制与激励两种手段并行,从正面和负面进行合理调控。要整合现有税收激励、惩罚手段,形成完整的奖惩机制。对于配合循环经济事业发展的企业采取一定的税收优惠,而对于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的企业,要采取税收惩罚手段,如增收资源补偿税、生态破坏税等。当然,我国已经对一些生态类产业给予税收优惠,并对进口环境友好型设备给予关税减免。但是,福建省应该创新制度,且在不违背原有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结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特别是对福建省重点发展产业要在税收政策上有所偏重,以激励更多企业采取跟随战略,真正促进循环经济事业发展。还需要为环境公共事业的贷款、投资、融资提供一个安全的交易场所,为环境资金的供给提供更充分的来源[7]。
3.3重视循环经济技术研发
循环经济发展离不开技术和人才这两方面的配合。首先,要促进福建省循环技术的开发,成立研究机构,并将节能、节水、节电、可再生资源、资源综合利用等纳入研究中去,注重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通过财税政策支持鼓励企业研发生态环保型产品、包装,由此建立绿色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其次,要注重产学研结合,加强人才培养,引导企业与高校合作,有针对性地培养专门人才。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研发有关产品,提出先进的理论促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再次,加强循环经济理念宣传,使公众对循环经济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把循环经济理念纳入基础教育内容,通过学生认识带动家庭对循环经济的认知,使公众能够自觉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从而实现全民参与循环经济事业的局面[8]。
面对异动,市场解读也变得嘈杂起来,全球经济金融的“大趋势”和“新特征”被掺杂在一起,缺乏一条清晰和统一的逻辑将两者区分并串联起来。结合危机历史、全面数据和新近事件,笔者认为,在全球经济周期由衰退阶段进入复苏阶段的初期,“去超化”已成短期趋势。所谓“去超化”,包含多层含义:之于实体经济,“去超化”意味着从“超”预期反弹向平稳复苏均衡回归;之于货币政策,“去超化”则意味着从“超”常规宽松政策返璞归真至常规宽松政策。
实体经济“去超化”包含两层内涵:一方面,“去超化”未改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的大趋势,从数据看,这对应着大多数经济指标的环比数据为正值,且少数数值为负的指标其同比数据也呈明显改善趋势;另一方面,“去超化”的目标是熨平复苏阶段的短期波动,在此过程中实体经济将经历从超预期反弹向二次回落的转变,从数据看,这对应着大多数经济指标的环比数据没能超预期,甚至低于预期值和前期值。而2010年2月以来的数据结构表明,实体经济的“去超化”正在进行。
实体经济“去超化”趋势的形成主要是受到货币政策“去超化”的同步影响。货币政策“去超化”也包含两层内涵:一方面,“去超化”以退出“危机应对型”超常规政策为主要内容,以货币政策的“常规化”促进金融市场的“常规化”;另一方面,“去超化”不改宽松货币政策的基调,经济平稳复苏所依托的宽松货币环境不会骤然逆转。
2007-2009年危机期间,美国金融市场由于各类风险同时上升而陷入信心崩溃的流动性枯竭境地,美联储被迫将基准利率、贴现利率分别调降至0-0.25%区间和0.5%,并通过TAF等创新工具向市场提供流动性。细致分析各项政策,基准利率调降的目标是从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两方面避免危机深化和影响扩散;贴现利率调降和流动性注入旨在以“政府信用”弥补金融市场“市场信用”的缺失,从而避免信心彻底崩溃。而2009年下半年以来,信心危机已经逐步得以缓解,金融体系的能力恢复也日渐加速,大幅受损的国际银行业也渡过了生存性危机。如此背景之下,旨在保障市场信心并促进金融市场功能恢复的“危机应对型”货币政策已经初步具备了“退出”的基础。
以退出超常规政策为核心的货币政策“去超化”包括诸多内容:其一是贴现利率的常规化,贴现利率与基准利率的正常差距为0.75到1个百分点,次贷危机爆发前的2003年1月至2007年7月,两者的差距始终为1个百分点,值得强调的是,即便在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基准利率处于1% 低水平的情况下,基准利率和贴现利率的差距也保持在1个百分点;2008年3月至2010年1月,两者的差距维持在0.25个百分点,在2月18日美联储调升贴现利率之后,两者差距上升至0.5个百分点,还有0.5个百分点的上升空间。也就是说,即便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依旧维持在0-0.25%的低水平,“去超化”依旧意味着贴现利率还有一到两次的调升可能。其二是贴现贷款期限的常规化,美国贴现贷款期限已从危机期间的90天降至28天,在基准利率调升前,该期限可能将进一步降至常规的隔夜。其三是超常规流动性注入政策的退出,美联储已经在逐步减小流动性注入规模,在基准利率调升前TAF等超常规政策工具可能将逐步取消。
关键词:转型时期;经济发展研究;财政政策;经济发展研究
我国当前正处于体制经济转型时期,经济处于加速型,结构不断变化,这使得情况更为复杂,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推动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的发展。通过我国财政政策的调控和不断完善,以及扩大我国经济的消费群体,从而使得经济取得长足稳定健康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过渡期,一些体制还不完善,这就需要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完善经济体制,从而带动经济体制的转变和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我国的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建立完善的经济发展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一、经济转型时期,财政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何为经济转型?从中国现阶段的改革模式或者改革的目标来看,是逐步完成了从基于资源的行政配置、状态控制性能设计,注重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配置资源、产权多元化经济体制的转型。这不仅是中国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革命,更是经济体制机制转换、经济政策调整的一个动态过程。其中,几乎与过渡到完成任务,与经济利益关系变动、制度转型、转型的资源配置模式是密切相关的财政体系和财政政策,更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核心问题。所以,对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财政政策进行深入研究,确定适当的财务目标,采取有效的财政手段,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财政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国民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发挥了极大地作用
不论是经济发展中的国家还是经济发达的国家,财政政策在经济的发展中时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分析财政政策的支出和收入体制,来研究财政政策如何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体制转型时期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完全建立,特别是在受到金融风暴影响下,世界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我国是处于发展中的国家,无疑这场经济风暴的影响非同一般,但是在我国有效地财政政策的调控手段下,对于经济的发展我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但是财政政策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极为明显,在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的情况下,通过积极采取财政政策、拉动内需的同时,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财政政策,研究财政政策如何有效的与经济发展有效地配合。
2、财政政策是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财政政策是我国对于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之一,财政政策通过支出、收入、税收等手段调节经济的发展,通过我国的宏观调控、资源的有效配置,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应。积极实施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掌握政府赤字以及公共设施的投资规模,于此同时进一步优化财政政策支出结构,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的转变。对于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和在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下,对减税结构进一步优化,积极实施减税措施和政策,对于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发挥了极大作用。我国的财政政策宏观调控一直健康稳定的发展,使得我国经济一直是高增长低膨胀的健康发展。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同时,我国财政政策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使得经济慢慢回升并且平稳较快的发展。财政政策在经济的发展中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二、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经济学分析
1、财政政策调整和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财政政策的调整推动经济的增长,而且财政越是稳定,经济的增长幅度越大。所以我国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整使得财政较长时间的稳定来保障宏观经济的稳定。因此高质量财政政策的调整,对于宏观经济的调控和经济的稳定增长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政府的财政支出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也有着深远的意义,政府人员在其他产品、项目中的支出可以有效提高经济的增加。政府支出转化成资本投资于项目,投资的金额越大,政府进行财政调整的时间越久。补贴等一些手段可以有效地缩短财政政策调整的时间,在短时间内有效提高经济的增长。财政支出的赤字,使得财政政策的调整主要致力于减少国内经费。财政赤字的支出对于经济的增长的影响,使得政府需要通过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和消减财政赤字。因此财政政策在经济的增长中扮演者重要角色。
2、财政政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
在体制在转型时期,有效的财政政策调控使得我国经济保持的稳定的发展。在经济体制转型前期,传统的供给型制约了市场需求的发展,我国经济出现严重的供给不足,经济增长缓慢,还有一些项目的不合理,在国内外市场的制约下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政府通过有效地财政政策调控手段,扩大消费群体,国内市场需求并且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同时增加财政预算支出,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增长的速度。财政政策宏观调控是通过货币调控对经济的影响。在经济狂涨和转型的时期,货币政策的调控极为有效地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通过调控财政政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解决就业的问题,扩大消费市场,来刺激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发展。政府通过有效地方式增加公共设施的投资和基础设施的投资,调整、改善经济结构。财政政策与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效地财政政策调控对于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非常有意义的作用。
三、从中国经济转型时期财政政策的三次实践中得出若干结论
1、为了保障我国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经济转型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长期的发展,促使我国经济由投资型和外向型转向投资和出口以及消费三为一体的协调经济。我国经济的转型是财政政策实践中得到的重要结论,势在必行。在计划经济时期,消费一直处于较低的地位,在转型时期我们要把消费放在第一位,投资放在第二位,出口放在第三位。因为从长远来看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动力。放眼世界,各大发达国家的经济都 是建立在消费群体上的,他们通过扩大消费来拉动经济的发展,很多发达国家拥有的资源并不是很多,他们经济的发展却遥遥领先,因为他们主要是通过出口来扩大他们的消费群体,像日本的经济他们最大的消费市场就是中国,他们靠出口来带动他们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强大的消费群体,经济的发展会会走向死亡。从经济发展的长远来看,投资和出口都只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手段,其主要是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不能一味的依赖投资和出口,否则必然走向经济衰败的道路,因此消费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动力。
2、改善财政政策,发展国内消费市场
现有财政政策需要随之经济体制的转变不断完善来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扩大国内的市场,带动经济的长足发展。我国应实施一些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是国民经济走向,我国的农村人数众多是一个极有潜力的消费市场,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财政政策调控来开发这一块最大最有潜在价值的市场。这就需要我国制定一个长远的刺激消费的财政政策。低收入群体是消费的主力,但收入低无力消费,高收入群体的富人,主要是投资消费不大,因此我们要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才会扩大消费市场,而只有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控才能刺激这一消费群体。
总而言之,我国体制转型仍处于过渡时期,经济发展中一些问题仍然存在,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不断完善财政政策,研究如何使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进行有效的配合,来激励经济的发展。我国应通过财政政策调控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扩大消费市场和改善外贸产品结构。目前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财政政策对于经济的发展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积极采取财政政策进行调控。
参考文献:
[1]李波;新剑桥学派的经济增长模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吴旭东;论转让定价与税收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4期
[3]孙文学;公共财政框架理论简论——我国财政理论的重大发展与创新[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12期
摘 要 针对我国现行经济发展形势和特点,在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客观的评价了货币政策的优劣。本文是结合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对当前货币政策的调整所做的分析。
关键词 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 货币政策 调整
一、实体经济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由于我国经济具备转轨和发展中经济的双重特征,所以加重了货币、金融与经济的复杂性。从我国目前的紧货币政策到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看出,这个正是我国货币政策双重目标体制的体现。在这个双重目标体制下,我国为了兼顾经济发展与通货膨胀两个目标,使得实体经济与虚拟资本市场两个经济体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一定的倒置。由于在我国经济转轨发展和金融市场欠发达共同作用下,实行了国家隐形担保和利率管制相互配合的金融体制和适应性货币政策,激励银行信用扩张,加速企业投资和经济增长。但是由于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经济体,知识和人力资本严重稀缺,使得我国在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推动力来源于引进标准化产业技术,带动具有知识外溢效应的企业投资增加,之后在刺激资本市场发展。然而,资本市场没有实体市场支撑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过度投机,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为此在经济过热的情况下,央行连续上调利率,从表面上是抑制了过度的流动性问题,但是也从侧面切断了实体制造业的资金链,从这点上我们应该寻求一个更加有效的契合点,来解决当前问题。
二、虚拟经济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我国的虚拟经济在改革开放后获得了充分和快速的发展,可以说只用二十多年的时间走完了世界上发达国家用了一百多年才走完的历程。在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下,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发生了剧烈的转向,为适应经济形势的快速变化,由以前的适度从紧迅速转变为快速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力保经济稳定增长。虽然在货币政策面上,起到了给过热市场降温的作用,但是由于牛熊交替变化过于剧烈,也使得我国虚拟经济发展受到重大影响。所以,类似经济“硬着陆”的情况,使得广大资本市场参与者受到巨大损失。因而,政策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三、总体影响
在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关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
1.在我国虚拟资本自由运作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高估资本市值和股值虚假走高等泡沫经济现象,间接旁证了实体经济中出现的过度借贷、财产资不抵值、流通领域多级衍生和企业高价运行的实体经济现实状况。当资本市场的经济泡沫逐一破灭时,由于虚拟资本产业链的断裂,从而使得我国实体经济受损,在资金得不到保障时,不得不走向衰退的命运。
2.在实体经济的经营过程中,企业由于银行利率高居不下,加上因国际贸易市场原材料无节制上涨、人力资源薪酬随行就市的自动调整、自由经济竞争规律使得企业本身已经不堪重负,而之后虽然利率有所松动,但是在次贷危机的大背景下,整个经济市场处于不景气之中,使得其没有得到资金的有效补充。甚至有的企业因为没有足够流动资金,应对当前危机,被迫清算、破产。实体经济的不景气,也给虚拟经济的发展蒙上了一层可憎的面纱,使人琢磨不透。因为,种种危及经济健康发展的现象都和偏离实体经济的那种泡沫式虚拟经济密切相关。
四、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整
就根据以上的分析,在结合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运行特点的同时,对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的选择与调整提出几点建议:
1.加大对市场利益格局的调整
利益格局是金融市场运行的重要力量,不同市场间的收益率是资金流动的主要原因。货币调控如果不能最终落实在市场利益格局的调整上,而仅着力于吸收或者促进市场运行的结果时,就可能持续面临繁重的调控任务。通常虚拟经济的兴衰对货币购买力会产生重大影响,而货币购买力的变化又对实物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虚拟经济间接地对实体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2.控制信贷规模
在当前我国利率化市场尚未完全实现和间接融资依然占主体的情况下,确保合理的信贷投放规模和适度的货币供应量是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合理、适度的信贷规模,才能使得实体经济的发展稳中有增,在规模与效益合理兼顾的同时,为虚拟经济的上升做出有力的支撑贡献。
3.鼓励企业票据融资,加强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
针对企业来讲,票据贴现率比较低,可以降低资金成本,而且申请流程比较简单。从对当前的实体经济角度讲,票据融资更加有利于中小企业。因为收票企业和背书企业一般都是中小企业,这样既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和支付问题,又可以大量减少“三角债”,在实现对微观经济主体服务的同时,改善我国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根据2012年1月份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一月份贷款投放市场2.12万亿元,其中40%是票据融资。可以发现,这一举措是顺应市场要求的。
4.根据经济发展形式对货币调控工具搭配使用
结合近几年我国货币调控的实践来看,各项货币调控工具各有特点。从功能上讲,发行央行票据与定向央行票据、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开展外汇掉期回收流动性效果较好;存贷款基准利率在调节信贷规模方面的作用还有待于发挥;市场化央行票据发行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引导作用在加强;而随着商业银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窗口指导作用在下降。从主动性看,央行在运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定向央行票据的主动性强;市场化央行票据发行与外汇掉期受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交易意愿的影响,央行主动性较差。从灵活性看,市场化央行票据发行、外汇掉期、定向票据较为灵活,能够实现结构性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相反。从成本看,外汇掉期、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定向央行票据成本较低,市场化发行央行票据的成本较高。因此,货币政策调控过程中,应该结合各种工具的特点,灵活搭配使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经济竞争力;主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宁夏西海固
区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空间概念,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定的方位,大到数个国家小到一个自然村。没有完全相同的区域。中国是一个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区域差异较大。宁夏作为西部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区内差异也十分明显,其北部沿黄地区经济相对发达,而南部西海固地区经济欠发达,宁夏经济的均衡发展关键在于西海固,因此探讨宁夏西海固(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盐池县、同心县和海原县)区域经济竞争力很有必要,对于整个宁夏乃至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宁夏西海固县域经济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竞争力是指一个区域经济系统产出的实际数量,以及通过经济成果所表现出的潜力和未来的可持续性。其本质是经济系统的数量与能力,数量反映现状,能力着眼未来。
(一)主因子分析评价指标设置
本文选取11个指标数据对宁夏西海固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各指标分别为:X1农村从业人数(人)、X2人均生产总值(元)、X3第一产业增加值(万元)、X4第二产业增加值(万元)、X5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元)、X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X7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元)、X8粮食产量(104kg)、X9人均工业产值(元)、X10农民人均纯收入(元)、X11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04元)。
(二)聚类分析评价指标设置
为了比较宁夏西海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宁夏中北部之间的差距以及在整个宁夏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宁夏19个市县为研究对象,进行聚类分析(指标同上)。
二、宁夏西海固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
(一)宁夏西海固8县主因子分析
主因子分析是考察多个定量(数值)变量间相关性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根据其步骤,首先对原指标数据标准化,就是先将以全区数据为标准对各县二级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之无量纲化和标准化。再次通过经验法对二级指标进行权数赋值,加权计算一级指标数据。
其次由标准化矩阵求出协方差矩阵,如表2所示,由此看出前3个主因子的累积贡献率已达到93.6%,故提取前3个主因子代表原有变量进行分析,其余的忽略。
第三对提取的3个主因子建立载荷矩阵,并对其进行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如表3。从表3可以看出,第一主因子在X5、X2、X7、X10上有较大载荷,它们是影响区域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第二主因子在第一X3、X1、X8上有较大载荷,这说明农业在本区中的地位及其对县域竞争力的影响。第三主因子在X9上具有较大载荷,这说明第三主因子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工业发展对其的影响。
通过求本区8县在第一、二、三主成分的得分,可以分析其代表的变量的综合水平。由表3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前3位的是盐池县、原州区、同心县;第二主成分前3位的是原州区、西吉县、同心县;第三主成分前3位的是同心县、西吉县、盐池县。综合主成分>0(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的依次为盐池县、原州区、同心县、西吉县。
(二)宁夏19县(市)县域经济竞争力聚类分析
根据聚类分析的步骤,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根据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然后运用DPS软件采用层次聚类法分类,结果如图1所示,从聚类图可以看出,宁夏县域经济竞争力水平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为竞争力最强的县,包括银川市、石嘴山市,它们历史基础较好,具有较强的中心城市综合功能;第二类为竞争力较强的县,包括吴忠市青铜峡市、利通区以及银川的灵武市。因其引黄灌溉便利,农业优势明显,第二产业发展前景良好,发展潜力巨大;沙坡头区、平罗县、中宁县、永宁县、贺兰县5个县(区)为竞争力一般的县,尽管农业基础较好,但工业化水平一般;西吉县、海原县、原州区、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同心县、盐池县、红寺堡9个县为竞争力弱的县,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三)宁夏西海固8县县域竞争力简评
盐池县在竞争力排序中处于第1位。虽然种植业条件较差,但畜牧业发达,宁夏滩羊集中产区,初步形成了煤炭、石油化工、金属镁、水泥建材、中药材、保健食品、草产业、畜产品加工支柱产业。
原州区在竞争力排序中处于第2位。是固原市所在地,原州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交通与基础条件良好,煤矿、石灰岩、石英砂储量丰富,境内还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初步形成了煤炭、酿酒、化工、建材、粮油加工、淀粉加工等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门类。
同心县在竞争力排序中处于第3位。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核心区,土地产出率低,非金属资源丰富,以农业为主,“三红一绿”(枸杞、红葱、红枣、西瓜)是同心县特色支柱产业。
西吉县在竞争力排序中处于第4位。农副产品众多,主要有马铃薯、白豌豆、胡麻、元元等,其中,马铃薯种植及其淀粉加工业在全区有一定地位,初步形成了淀粉、粉丝、建材、皮革、磷肥、骨粉、地毯、制糖、粮油加工等工业体系,旅游资源丰富。
彭阳县在竞争力排序中处于第5位。初步形成林果、畜牧、烟叶、药材、菌草、蔬菜为重点的特色农业支柱产业,以建材、化工、矿泉饮料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非公有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