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外阅读小结范文

课外阅读小结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1:3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课外阅读小结,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课外阅读小结

篇1

同学有一本一两寸厚的《作文大全》,这可是他的宝贝。一下课他就捧在手里,常常读得如饥似渴、废寝忘食。许多次,别人都去吃饭了,他还独坐一隅,读得津津有味。书籍给了他丰富的营养,他的作文水平及口语表达水平直线上升。他在谈到自己一年来的收获时说:写作水平大大提高,习作大多是“优”或者“优+”;采访老师,使我担子更大,对语言表达和设计提问上有很大帮助;班级背古诗获一等奖,学校背古诗获第五名,在背诵中锻炼了口才和记忆;现在基本上用普通话朗读与交流,语言也流畅了;“向往奥运”手抄报获二等奖;在辩论中,口才和思想都得到了补充。确实如此,不仅是高贵同学,很多同学都取得了明显进步。

同学,以前学习成绩较差,数学不及格,语文也不好,作文尤其不行。现在通过一年的训练,她成为课堂上的积极分子,各科成绩进步很快,这次段靠,语文数学都达到90分以上,名列前茅。同学在演讲和辩论中能表情大方、神态自然地即兴演讲,条理清晰,中心突出,善于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她的写作提高很快,尤其是对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具体、感人。通过一年的课外阅读,她的思维、口才、写作、组织、表演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在今年4月份,她荣幸地两次上了电视。一次是在校接受桃源台“关爱女孩”专题片的采访,另一次是被中央台第七套录制茶艺节目,被选中进行茶艺表演。所以说,是阅读与写作激发了她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她对学习和艺术的兴趣。

还有、,她们俩在阅读中学会协作,被评为“班级小作家”。投稿到报刊,得到了优秀奖和二等奖。在两次采访活动中,同学采访了村里的干部,又和同学一起采访了本校的校长,取得了成功。在古诗词背诵竞赛中,背诵古诗词165首,取得了班上第一名的好成绩。多次手抄报的评选,她们俩都是名列前茅,而且各科学习,成绩也是走在班级前列。去年下学期,她们俩一同被评为“校园优秀小记者”。一年来,不管在哪个方面,她们都提高了许多。这不仅得益于课内的学习、辅导,也得益于一年来课外阅读方面的培养与坚持。春晓同学在一年的总结中写到自己读过的课外书,一口气就举出了三十几套(册):由经老师介绍的《童话大王》、《小学生导刊》,有班上统一借阅的图书馆的书《海的女儿》、《神笔马良》、《稻草人》……还有自己借来的《故事大王》、《小学生阅读作文》、《作文大全》、《西游记》、《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丰富了我的生活。

篇2

我作此课题的研究所运用的主要的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也就是将课题研究贯穿于教学之中,边学习理论,边指导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进行研究。具体作了一下的研究:

1.首先我进行了理论方面的学习。通过对国内一些关于阅读教学理论书籍的阅读,我确立了自己课题的研究方向,同时也为此课题的研究找到了依据。

2.依据课题方案中所提出的目标和内容,有计划地实施。目标由简到难,内容由容易到复杂。

(1)现代阅读理念所倡导的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学生还没有体会到,没有尝试到;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那么读什么的问题也要解决,这是源头活水。很多孩子,家长甚至包括我们老师也不太清楚到底让孩子读些什么;我们在自主学习的实验中确定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学模式,那么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样也需要探索一些指导策略,至今我们还没有成熟的可以推广的策略;任何学习活动都离不开评价,课外阅读的评价就更难以把握,这无疑就影响到阅读效果。

(2)对学生阅读情况的分析其实就是寻找问题。问题即课题,解决问题就是探索研究。主要发现了如下问题即研究对象:第一,解决孩子读什么的问题。课外阅读必须解决量的问题,量变才能达到质变。首先建立班级小图书角但是要与以往做法不同。我们现在只是简单得让孩子捐书,我一直在试着探索一种新捐书模式。我觉得应该通过网上查询,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指标,给学生列出相关的书目,发动学生的力量,去购买书籍,这样,我们班每个学生图书的拥有量就不是3本、5本,而是上百本,而且是高质量的。第二,引导孩子树立课外阅读的主人翁意识,也就是确立孩子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在这一过程中本着这样的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所以应“放权”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图书,自己确定在多长时间内读完一本书,自己选择读书的时间,自己选择阅读后成果的展示形式(目前我们的展示形式有阅读笔记积累、美文背诵比赛、讲故事、预备铃前十分钟的时间向同学们读自己喜欢的文章等形式),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体现出来了,教师必须督促和调动学生,让学生学会做计划,学会确定目标。虽然仅仅半年时间,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第三,关于课外阅读的评价,我拟想从阅读习惯、阅读态度、阅读能力、阅读效率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但目前评价机制还没有落实。

篇3

关键词:课内;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270-01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语文教学效果真正的源泉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但小学生课堂内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本人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小学生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严重脱节,互不联系,彼此独立进行。鉴于此,我对现将我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和梳理如下:

一、培养兴趣,让孩子乐于阅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兴趣了,才乐意干,才能干好它。怎样培养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还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如:汇编属于自己的作文选,开展辩论赛等),让学生有成就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得法,激活课外,使学生爱上阅读

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的时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进行衔接:

1、课前收集资料

语文学习离不开大量的阅读,以往传统的语文课堂往往只重视课文的学习,这影响了学生积累语言和开阔视野。而在新课程标准里就明确指出,教学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构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预习时可指导学生广泛涉猎与课文相关的信息资料,如此便能激发阅读兴趣,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如我在教学《藏戏》一文时,因为本身这篇课文所涉及的内容就是学生比较陌生的,所以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就指导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搜集有关藏戏的知识,还可以把内容拓展到搜集藏族有哪些民风民俗等。学生经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有的在网上做摘记,有的查阅工具书。课上,根据各自准备的材料交流、汇报。学生们对本该无话可说的陌生事物,却从它的由来,发展等方面介绍的是头头是道。而且还从衣食住行等全面的介绍了藏族不一样的地域文化。如此,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课内激活课外

语文教师要确立“大语文”教学理念,必须重视语文的外延,课内即是课外。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对教材进行相应的补充,选择与教材同题材的阅读内容,找准对比点,通过比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多向思维,提高读写能力。如学习六下的朱自清的《匆匆》时,我用了钱鹤滩的《明日歌》来导入。让学生朗读体会,作者通过《明日歌》是在向我们传递什么信息,在学生充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后,再让学生投入新课文的初读。在这样的类比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朱自清诗一般的语言和时光的匆匆。再如五下《金钱的魔力》学习中,学生找出描写托德的笑,经过朗读体会,学生看到了一种极其丑陋的见钱眼开的嘴脸。我接着又出示了《红楼梦》里各种人物的一组笑的描写,让学生感受不同的笑。这个环节重点抓住托德的“笑”来品鬼相,悟鬼品。通过各式各样的笑的对比,一则,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想象托德的笑究竟是怎样的难看,从而从这恶心的笑走进托德丑陋的灵魂与内心。二则让让学生深入明白作品的言说形式,形象理解马克吐温笔下的托德的“笑”的文学魅力。

3、课外拓展延伸

在课堂收尾处做好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其意义十分深远。我们可以在结尾处给学生的课外阅读指明广阔的空间。比如,在教学《鲁滨孙漂流记》一文时,我在课上设计了这样的提问:“你们对梗概中的那部分内容比较感性?”有极大一部分同学都说对鲁滨孙是怎样驯化野人的非常感兴趣,还有部分读了原著的同学说,那部分最精彩了。我接着就明确指引同学们可以在原著中寻找到答案。

我们还可以编主题手抄报、搞手工制作等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在上完了《藏戏》一课后,就与美术老师进行了沟通,让同学们能在美术老师的共同指导下,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制作藏戏的面具,同学们的兴趣都特别的高涨。

三、完善制度,保证学生阅读质量

篇4

关键词:兴趣;材料;方法;环境;评价

我们的英语教学已经开始变得更加多元化、更加丰富了。光学到书本上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社会的需求量了,我们必须找到更加生动活泼、积极有效的学习途径。为此,我尝试了对六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训练,我想让我的学生都爱上课外阅读,如何才能让课外阅读拴住学生的心呢?

一、培养阅读的兴趣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赫尔巴特在讨论教育和教学问题时,他特别重视“兴趣的引起”,并强调: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定向,并引起心理,促进思想活泼和精神旺盛。我们平时也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都足以说明兴趣在教学中的显要地位。刚开始学生对于阅读一定有新鲜感的,但保持这份兴趣却是一件难事。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每一次课外阅读活动的时候多花一点时间在设计引入上,让学生带着兴趣去阅读是我们首先应该做的事情。比如,在阅读前给学生提几个问题,引导他们在文章中找到答案;或者给学生讲一讲故事中的主人公的遭遇,激起他们阅读的欲望;亦或者给他们一个结尾,让他们去寻求原始等,如果我们注意在这方面下功夫,那么就一定能看到成效的。

二、提供好的、适合的英语阅读材料

教师要在自己大量阅读和研究的基础上为学生选择或编写合适的英语阅读材料。我的原则是:(1)思想性强;(2)内容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3)内容要广泛而有趣;(4)各种文体都要有;(5)语言符合要求。对于我们小学阶段,教师可以选用一些比较简单易懂而又富有生机活力的小文章。比如,一些小学英语杂志上常常会有一些跟年级对应的小故事、小童话,有些还配有插图,非常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也能够在阅读完之后有小小的启示,教师应多将这些材料分发给学生,让他们在简单有趣的短文阅读中感受英语、学习英语。当然,如果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教师就应该选用一些图片稍多一些的文章,简单易懂,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和接受能力。

三、有正确的阅读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进行阅读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扩大阅读范围,增加词汇数量,丰富语言知识,增强英语语感,暂时还不要求进行速度很快的阅读。因此,教师要重点地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英语阅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首先,教师应要求学生进行无声阅读,改变以往的阅读习惯,为以后的快速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教师应要求学生有重点的阅读,抓住每篇文章的五个“W”:When,What,Who,Where,Why,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较好的词句进行摘录,慢慢积累起来,为将来自己提笔写文章积累财富。通过各种阅读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促使他们更快地进步。

四、进行阅读环境的熏染

要想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英语阅读,就需要想方设法营造课外英语阅读的氛围,要树立英语阅读的榜样。就其地位而言,教师的英语阅读更为重要。教师要带头阅读,才能引导学生阅读;教师要喜爱阅读,才能引导学生爱上阅读;教师把感情融入了阅读,才能让学生有感情的阅读。教师的阅读行为能够感染学生,同学间的阅读爱好也是能相互感染的。所以教师要先引导那些对阅读有兴趣的学生,使他们首先养成英语课外阅读的习惯,并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来感染其他同学,从而逐步引导更多的学生喜爱英语阅读,加深英语阅读的氛围,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英语书香班级了。

五、进行必要的监督、评价与鼓励

大部分学生和我们自己一样,是有惰性的。如果缺少了督促的力量,学生就很难坚持下去。我们要抽出时间进行检查。同时,适当的鼓励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他们有进步了,看到他们成功了,教师都应该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让学生看到成果,看到希望,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乐观地参与阅读。例如,对一些阅读量增加、阅读效果明显的学生,给予一定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一本英语课外读物,一份彩色英语报纸,一次上台展示自我的机会,对学生都有鼓励作用。从小学到现在,我们都在亲身体会鼓励的无穷力量,你记得的往往是那些曾经鼓励你获得成功的良言和好友,可见鼓励对于学生的求学是多么重要。在我们尝试阅读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困难出现,那就让鼓励成为克服这些困难的一份精神食粮,带着我们的学生勇闯难关。

篇5

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1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勤于阅读、书香四溢的民族是兴盛的、充满创造力的;而一个漠视阅读、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停滞的、前途可悲的。语文阅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有限的,而课外阅读却是无限的。课外阅读为人的素养尤其是文化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发展的广阔空间。小学生六年时间只读十二本教材,阅读量至少、阅读面之窄令人着实不安。单靠一本语文教材是学不好语文的,单靠课堂四十五分钟也是学不好语文的,没有课外丰富的阅读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必将落空。

教学应立足于课内,引向课外。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密切结合,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阅读量,运用在课内阅读学到的方法,养成自觉、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扩展,作为学生自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学校教育的拓宽都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于2011年6月年在西安市莲湖区机场小学三年级作了一项关于课外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又召集了部分学生进行座谈,旨在通过这一扇窗口了解本地区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更有效地展开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

这次调查我从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兴趣、时量、内容、习惯、方式方法入手,共发出98份份调查问卷,其中三年级五班学生48份,三年级一班10份,三年级二班学生10份,三年级三班学生10份,三年四班学生10份,三年级六班10份。收回98份,全部为有效问卷。

一、目前环境下小学生课外阅读乐观的方面: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尽管目前小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很大,但是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还有着比较正确的看法,主观认识的端正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供了可行性。具体结果如下:

1、阅读目的较正确

在所调查的小学生中,75.5 %的学生认为阅读对自己的成长有很大帮助;23.5 %的学生选择一般;没有一名学生认为阅读对自己的成长没有帮助或有负面影响。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74.5 %中生认为读课外书籍主要是为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1.0%的学生认为读课外书籍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为了完 成老师的任务,看一些书籍;还有9.2%的学生认为看课外书籍纯粹是为了消遣,15.3%的学生完全出于兴趣。

2、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浓厚

28.6%的学生对课外阅读很感兴趣,60.2%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较强烈,有11.2%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较弱,对读课外书一点也没兴趣的学生没有。

45.9%的学生利用午休、放学后等这些边边角角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25.5%的学生充分利用周六和周日休息时间读书。21.4的学生是在放长假期间进行课外阅读,7.15%的学生随时都在读书。

3、阅读内容较为广泛

从调查显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种类繁多,有中外名着类、小说类、科幻小说、自然科学类、童话寓言、卡通漫画以及学习辅导资料等。多数学生兼爱几种,这反映了小学生的多方面了解社会的要求,学生们通过阅读这些读物,关注自然科学,了解科技发展等,对于他们的智慧、情操、审美趣味等的培养无疑是极大的帮助的。

4、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态度正确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很支持的占77.6%;有时赞成有时反对的的占18.4%;家长不闻不问的占3.1%;反对的仅占到1.0%。家长虽然态度正确,但对课外阅读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怎样保证课外阅读的高质量、高效率等方面,还缺少实践。

二、目前环境下的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阅读量减少

阅读量的减少主要表现为阅读时间量偏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减负”措施后学生休闲时间增加,但用于阅读课外书刊的时间偏少,这是阅读时间的相对减少。学生除上学、做作业、做家务、休息时间外,平时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在1-3小时(周六、周日倍增),但经常阅读书刊的学生1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为16.3%;半小时到一小时的的学生有70.4%;13.3 %的学生达不到半小时阅读,有4.1%的学生几乎不阅读课外书。

2、阅读兴趣感性化――阅读情趣及品味下降

阅读兴趣与品味是关于阅读目的、兴趣指向以及读物内容、属性与类型方面的评价指标,以高低为尺度。阅读目的'、兴趣指向不一,对读物内容、性质、类型的选择就不一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三年级小学生喜欢阅读书刊的类型依次为:卡通、漫画;童话、寓言故事;世界名着;自然科学;学习辅导资料;科幻小说。阅读方式多为:边读边做笔记、卡片或摘抄的仅占16.9%;匆忙的、走马观花式的占11.0%;对喜欢的书或内容反复读的占62.3%;其他方式占12.5%。还有的学生认为看了影视剧就算读了书。阅读类型以卡通化、“快餐文化”、大众通俗文化为主,阅读目的主要是为了娱乐生活和休闲。阅读情趣感性化、浅层化,冷落科技书籍现象十分明显。读书过程中,缺少有效监控,粗读、泛读多,精读少。片面强调重感官享受的“快乐阅读”,导致学生很少沉下心来去想、去感悟,阅读质量不高。细读畅销书的多,精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少。像《老夫子》、《米老鼠》这类漫画畅销书,总能在学生中掀起一阵阵阅读商潮。相反,中国古代四大名着、国外经典作品等等,如果不“强制”,学生对此的阅读就很粗浅。因为学生觉得通过影视比泛泛“看”书有意思,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名着就显得没意思,很枯燥难懂。

4、阅读的随意性、无序性

据调查显示,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基本上还处于随意、无序、低效的状态。根据同学推荐和媒体广告宣传选择读物的占51%;根据老师推荐和课本要求选择的占30.6%;根据家长要求选择的占18.4%。主要体现在:

追踪读流行。有些学生跟着书店的广告走,同学中流行什么读什么,读了什么就谈什么。读书缺乏个性、缺乏主见。

热衷读休闲。小学生偏向于读那些情节简单轻松、人物滑腻有趣之类的休闲书。读休闲的书比较轻松,这是事实,但热衷于读这类书,只能永远停留在肤浅、平庸的层面上,不

可能有大的收获,也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和达到新的境界。

不喜欢与人交流。小学生在一起不大喜欢谈论名着,与家长交流体会课外阅读心得的有35.9%;不交流或偶尔交流占到64.1%;。由此看来,能够给学生提供阅读方法指导的教师发挥的作用不大,最适宜熏陶学生阅读能力的家庭未能提供相应的环境,于是学生们的课外阅读必然是逮到哪本是哪本,完全跟着感觉走。

纯粹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学习任务。有些同学读书,目的很单一,就是为了在作文时或讨论发言时,引几句名言,背几联古诗,露一露,以显示自己的博学。这种人读书往往不大注意书的整体脉络、内在底蕴和精神实质,他们只能获得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可能探得书的精髓,也难以陶冶性情,培养气质。

为了作文,只读习作。有些同学读课外书,主要就是读《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全国获奖作文集》一类的书,以为读这种书帮助最大,可以直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阅读与写作、计算是人类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认知文字符号世界、发展智慧和提高素质的三大基石。自有文字的历史以来,阅读为人类文化与文明成果的积累、传递与可持续发展,为人类道德、智慧等精神价值的继承、拓展、提升、弘扬建立了丰功伟绩,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有读那些高质量、高水平的精品,才能摆脱“学生腔”,不断走向理性,走向成熟。然而,在信息如潮的现代社会,特别是在数字化、网络化成为人类新的生存方式的时代,阅读这种与文字文化同龄的原始认知方式是否因其费时耗力的特点而落伍于信息社会匆匆的时代的步伐便需要“离休”静养或退出历史舞台呢?

答案是否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虽然是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一种文化现象,但阅读毕竟是一种与文字文化相始终的人类保持与发展自身所创造的文化与文明的基本方式。阅读之于文化,犹如行走之于生活。虽然现代人有舒适快捷的代步方式,但步行绝不可少,否则生命便失去许多意义与自由。阅读缺乏或阅读减少,热衷于时尚杂志、卡通漫画故事,因而疏远文学名着;热衷流行音乐、港台影视而冷漠书刊。长此以往,基础文化素质赖以发展的阅读渠道萎缩,必然造成提供“营养”的文化知识的不足,进而导致民族基础文化素质的下降。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民族的希望。小学生的阅读退化,不仅是阅读时间、阅读内容的减少,也不仅是课外对文学名着的冷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学习与认知核心和精髓的阅读需要、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阅读审美的失却!而这才是课外阅读问题的危机的实质所在,是民族基础文化素质退化的根源,也是青少年阅读退化现象的最大隐忧。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施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课外阅读氛围

在对待学生课外阅读问题上,采取禁止的态度是错误的,而顺其自然,或靠环境的自然熏陶,想读就读,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显然是不够的,甚至是很危险的。学校是对青少年实施教育的固定专门场所,学生应在语文教师的密切关注下进行课外阅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由于血缘和伦理道德关系,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是有权威性的,因此,家长在对待子女的课外阅读问题上,要与学校保持和谐一致。

(1)召开家长会,邀请班级中在孩子教育上,尤其是善于引导孩子阅读书籍的家长讲一讲自己的教育方法,从而改变家长“唯分数第一的思想”。通过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孩子的深远影响,从而支持孩子课外阅读,为孩子创造阅读条件,布置家庭阅读空间,购买课外书籍,营造阅读氛围。

(2)设立图书角、办有关读书的板报、手抄报等方式营造班级读书氛围。班委会拟定相应的图书借阅制度和图书管理办法,由小小图书管理员负责管理,每天开展图书借阅活动。把每天中午到校后的时间作为读书时间,由每天的值日班长负责监督。

相信,学校、家庭二者应密切合作,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积极地去关心、引导和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才会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它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3)沟通交流,树立学习榜样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方面,从情感上激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榜样的作用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2

一、活动的原因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发现,现在课外书对我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了。我们到底还要不要读课外书?我们的`读书情况如何?在妈妈的带领下,我在小区中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内容及数据分析

我根据小学生课外书阅读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你是否喜欢阅读?(2)你在读课外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3)平时读的课外书中种类最多的是什么类的书?(4)课外书的来源?

1、小学生喜不喜欢课外书

从我调查的情况来看,有95%的同学选择了喜欢读课外书,只有5%的同学选择了不喜欢,选择不喜欢的同学都是语文成绩极差的。“为什么喜欢读课外书?读课外书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大部分同学的回答比较含糊,大部分是“多读课外书有利于学习,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等,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读课外书同样是学习。其实,健康有益的课外书也能像语文、数学书一样增长我们的知识。如果把学习比做吃饭,语文、数学等学校里学习的科目是主食,课外阅读应该是副食了,我们难道能只要“主食”,不要课外阅读这一“副食”吗?

2、同学们不读课外书的主要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我发现同学们不读课外书的主要原因是:看电视比读课外书有劲;没有课外书可读;老师没有要求;家长不给钱买课外书。

调查结果表明,现在小学生放学后做完作业就是看电视,热播的电视剧如数家珍,但是有益的课外书却甚少。有37%的同学认为“看电视比看书来得有劲”;有45%的同学说自己家中没有适合自己的课外书,家里基本没有书,有书的同学也反应家中大多是幼儿读物及小学生作文、奥数之类的教辅用书。从中可以看出中高年级往往看重的是学生在校的成绩,一般不重视课外阅读。

3、课外书来源渠道

从我的调查情况来看,从学校图书室借书的占40%,同学相互借的占30%,家长买的占21%,学校中订的报刊杂志占9%。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课外书阅读不够重视,没有主动给孩子买书的习惯,更不可能在孩子的阅读上进行有益的指导。大部分同学的课外书主要来自于学校的图书馆与同学处借的。但是,学校图书馆书籍也有限。同学互相借书,往往属于口袋书,没有多大好处。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4、同学们对课外书的涉猎

调查结果表明,同学们所读课外书籍涉及面较广,有小说、散文、诗歌、科普、科普读物、报刊等。但结构不合理,小说类占65%,诗歌占5%,科普读物占10%,报刊杂志占20%。从阅读情况来看,小说类偏多,占总量的65%。同学们的读书随意性强,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碰上什么就读什么。我认为小学生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结论

我们由于种.种原因,阅读习惯到六年级还没有养成,甚至出现不喜欢阅读的现象。现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只靠教科书是不行的,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使我们与时代同步,让我们爱书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3

一、调查目的

现代媒体虽然已经非常发达,但文献仍然是知识的主要载体,阅读也仍然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方式。

对学生来说,阅读的重要性更为明显。阅读是学生学习功课、接受新知识的主要途径;而阅读教学分课内、课外两方面。课内阅读为我们大家所熟知,那么课外阅读呢?原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凡是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书也不读的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浅,而且必然把全部负担转嫁到家庭作业上去,而由于家庭负担过重,他们就势必失去了课外阅读时间,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搞好课外阅读是开发学生智力、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 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了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

现阶段,创书香校园,创书香班级正在各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真正的效果如何呢?学生是否热爱阅读?学生的阅读量是否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提高?为了找出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二、调查对象、方法及内容。

(一)调查对象:

小学三年级171名学生。

(二)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谈话法。利用晨会,发放问卷调查,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填写。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100%。利用课间,与学生进行谈话,了解情况。

(三)调查内容:

根据低段孩子的年龄特点,自编相应的题目进行问卷调查。如:你喜欢读课外书吗?你喜欢读什么样的课外书?你经常读课外书吗?你每天读多少时间的课外书?你父母赞同你买课外书吗?双休日你去图书馆看书吗?你不能去图书馆看书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三、调查结果及结果分析。

(一)调查结果。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我校自创书香班级以来,同学们已基本养成了读课外书的好习惯。但也不得不看到,学生还并没有真正与课外书交上朋友。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不浓,许多小学生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进行课外阅读的。经调查发现他们情愿在课余时间做游戏,看动画片。部分家长并不同意给孩子买课外书。更没时间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还有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在家长和小学生的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80%的家长、学生买的是优秀作文籍。形成了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一部分学生只喜欢看漫画类的书籍。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

四、调查反思。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自创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以来,虽然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已有所好转,但离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因此,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点燃兴趣火花,激发阅读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具体做法如下:

1、故事激趣法。小学生非常爱看电视,听故事。可利用早读、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还可以让学生上台讲故事。那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诵读都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告诉学生,这些故事书里都有,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学生会开始自觉地阅读一本本课外读物,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2、活动体验法。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如《写家乡的一处景物》,课前让学生大量阅读写景散文,摘录好词好句,来帮助学生减轻作文的压力,以课外促课内,相得益彰,体验收获的喜悦。.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3、吸引注意法。根据学生的兴趣,在学生生活空间内尽可能地提供有较大选择余地的阅读材料。并把这些阅读材料放到学生容易看到的地方,便于学生随时阅读。例如让每个同学上学时都要带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课间还要把书放在课桌上。当学生看到这些书的时候,注意力会很自然地被吸引过来,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进入阅读状态。

(二)指导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只有导之以法,学生阅读起来才能如鱼得水,顺风行船。根据小学低段学生的特点,我认为可以做到如下几点:

1、读一读。孩子的好奇心十分强,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借阅最感兴趣的、最想知道答案的图书让学生读一读。这样,学生在无半点重负的潜意识

中,不知不觉得爱上了课外书籍。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时,细心的老师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读一读课外书。

2、划一划 。 在爱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简单的符号划出自认为优美的词句,欣赏、诵读、学生乐而为之,效果不错。

3、查一查。 怎么知道学生所划词句是否美呢?可以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法来检查,教师加以评判后,让全班同学互相交换书本,读别人已划出的妙词佳句。这样做,学生鉴别优美词句的能力就会很快提高。

4、摘一摘。 字词句的积累非常重要。我们可要求学生每天摘抄一两个最感兴趣的词句,做到边抄边读。这样即使学生逐步养成边读边记的好习惯,又能渗透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5、评一评。 对于小孩子来说,表扬,奖励是最好的办法。 我们可在 学习园地中开辟好词佳句栏,每周贴换一次学生从课外读物中搜集到的精美词句,并对他们的积累给予评价。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语言成果的舞台,其阅读兴趣、阅读水平都会逐步提高。

6、讲一讲。 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口头表达能力的.增强,可专门进行讲故事比赛、演讲会等。比赛时,可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先讲已读过的故事,再根据所提供的图画让他们编故事,还可以戴着头饰分角色自编自演故事等。这种形式,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拓展阅读量,积累知识。

1.推荐书籍,引导课外阅读。课内外结合,向学生推荐书籍。如学习了课文《陶罐和铁罐》,老师可告诉学生这篇课文是根据《伊索寓言》中的一个故事改编的,里面还有很多精彩、有趣的故事;学习了《丑小鸭》,我们便可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选》这样课内外结合,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对读书乐在其中。

2.建立图书角,借阅书籍。要求每一个学生至少贡献出2本自己喜爱的图书,并给每本图书编号,打印好目录,放在图书架上。制定借阅制度,自己制作图书借阅证,每周评选出借阅图书最多的小读者。当然图书的内容都要教师好好把关,既要健康又要文学性强。 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他们到学校图书馆借书来读。

3.美文交流,提高认识。每天的10分钟晨会时间,老师可选择精彩内容读给孩子们听,然后进行交流。可以评论朗读者的朗读水平,可以说自己的感想,可以交流文章的写法,还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在受到美的情感的陶冶的同时,提升每个孩子的思想认识。

总之,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心理品质的成长。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书香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爱读书的好少年。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4

一、调查时间:20____年9月5日12月10日

二、调查方法:问卷、学生谈话、家长谈话。

三、调查对象:小学______个学生

四、 调查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 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了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

现阶段,创书香校园,创书香班级正在各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真正的效果如何呢?学生是否热爱阅读?学生的阅读量是否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提高?为了找出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五、调查情况分析。

1、 调查中有 82%的小学生认为自己对阅读感兴趣,但问及你课余最喜欢做什么时,只有34%的学生选择了看书,66%的学生依次选择了看电视、上网、参加文体活动等。这说明小学生虽然对阅读有一定的兴趣,但游戏、网络、电视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在各种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书与电视、电影、电脑和游戏机相比较缺乏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这使得学生在空闲时间容易沉迷于电视影碟、电子游戏。

2、学生喜爱的书籍依次是幽默故事、惊险侦探故事、小说及童话、自然科学故事、历史故事,女生更喜欢反映少年儿童生活的小说,男生更喜欢探险故事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

3、学生所阅读的书籍来自那里?据统计63%是家里的, 25%是班级图书角借的,12%是从同学处借阅及学校图书馆的。这说明家庭的藏书和班级图书角是学生课外书籍的主要来源,而学校图书馆这一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地开发和利用,使其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藏书量在400册以上的家庭占5%,但这部分家庭的孩子认为自己喜爱阅读的占100%, 90%的孩子阅读书籍超过了50本。认为喜爱写作的占60%,认为自己作文良好、优秀的占100%, 而藏书量在100本以下的家庭,孩子的阅读量没有一人达到30本。 许多家长急功近利地买一些教材辅导类的读物,认为孩子阅读其他读物便是浪费时间,分散学习精力。孰不知,读一本好的文艺作品,对孩子的帮助远远大于读一本《小学生作文大全》,因为这些文艺作品是孩子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的源泉,是对课内阅读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所以,家长切不可将自己的偏爱强加于孩子,束缚孩子的课外阅读。

6、在请你写出你读过的书的题目一栏中,我发现许多学生阅读了以下书籍:《十万个为什么》《西游记》《格林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安徒生童话》《365夜童话》《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儿童文学》《小学生作文》《蓝猫淘气3000问》《三国演义》《一千零一夜》《中华伟人故事》《神探福尔摩斯》,《哈里波特》调查同时表明,在推荐读物方面,学校及老师起很大作用,也就是说,老师肩负着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的重要使命。这些书目也说明,经典的儿童文学仍为现代儿童所喜爱。而学生对《哈里波特》的热衷,也说明了国外媒体对新作的宣传成功。其实,我国近年也出版了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如《草房子》《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等,欣喜的是有些老师已经把它们介绍给学生读了。

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查发现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家长喜爱阅读,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老师重视,有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自己从阅读中获得了乐趣。

8、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却不容易。调查发现学生都喜欢课外书,但主动阅读的却很少。每周两小时的课外阅读时间已经算较多的,并且这些课外读物大多是老师要求做读书笔记时才去阅读,且读得囫囵吞枣。

六、针对当前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思考。

1、转变教学观念,要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作用。要树立一种大语文教学观,把视野放宽到家庭生活、社会实践的广阔领域里。著名教育家张志公说:从我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来看,将课内与课外三七开。并且为学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积即吸收、积累,发即倾吐、表达。因此,我们应转变观念,冲破阻力,改革教学方法,从应试教育观中挣脱出来,走向素质教育。

2.培养阅读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一方面,从情感上激发。在教师自身素质较高的情况下,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更能从深层的内心产生震撼,使学生又一种强烈的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的内驱力。而课外阅读就是老师魅力产生的根源,这便会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要求读课外书。另一方面,知识本身的吸引力的存在。教师可以通过朗读精彩片段、讲述作者创作故事、通过设疑惑造悬念、简介主要内容、借用名人(媒体)评价来吸引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对于一些知识面广的学生应多予以肯定和表扬。这样,既激发他们努力向上的信心,也为同学树立榜样,增强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3. 注意方法指导。课堂上教师应少讲多读,给学生留更多的读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努力使他们做到口到、耳到、手到、眼到、心到,以达到多读多积累的目的。应树立一种以读为本的思想。注意保证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因此,要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处理好精读与粗读的关系。注意读书既要有深度,又应有广度。既要以读带写,又以写促读。

4.给足读书时间,以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教师布置作业要精,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要求,不搞一刀切。同时教师也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转变家长的观念。可通过家长会、家访的形式。让家长了解语言学习的社会性,认识到孩子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靠广阔的知识背景的建立和丰富的课外阅读的积累,并且人的内部存储量的大小决定了人的思维是否敏捷。

5.推荐课外读物,营造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的环境和氛围。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经常性地为学生介绍有益书报。首先,为了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注意配合教学进度大力介绍有益读物。其次,随着现代社会各方面信息渠道的杂、广、乱的形势,现代社会文化市场对学生存在着较大的负面影响,教师应有责任相机诱导,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引导他们吸收多方面知识,防止课外阅读过程中出现的偏食现象。教师可通过设读书角,教师带头捐书、买书,学生踊跃献书,并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等形式来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6.开展读书活动。继续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调查发现,许多学生是因为老师要求做摘记才去读书的。要让学生树立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观念,要求他们随读随记。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好系列读书活动,把讲、读、写、做几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开展学科知识竞赛、读书演讲、读书征文比赛、讲故事比赛及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能得以发展。当然不同年龄年级学生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可视具体情况来采用具体方法。

总之,没有课外读物就没有素质教育,希望所有的老师、家长共同合作,营造良好的氛围,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遨游,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5

俗话说得好:书是人们进步的阶梯,书是有着丰富知识的海洋。小学生都爱看书,但他们都爱看些什么样的书呢?课外书帮助小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我通过这几期同学们业余看书的情况的观察,最后做了一个大概的总结:

我们班上的喜欢看童话和漫画类图书的学生占大多数,而看科普知识类和历史类的人数较少。

从同学们的每次阅读时间来看,有部分同学,十分喜爱看书,平均每天都看一小时以上的书,但有些同学,对书是并不感兴趣。

从同学们的看书感受来看,同学们都认为看书能取得快乐,能从中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就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看,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写作业、玩耍,在这里,我建议老师可以给我们布置适量的作业,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让我们在书中找到快乐,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

篇6

关键词:课外阅读;策略;语言规律;语文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无限相信书的教育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阅读是获取知识、发展心智的重要途径。小学生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的一种拓展,是和课堂教学互为补充、互融共进的。通过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生活,开拓视野,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其作文能力。

一、小学阶段课堂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的特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低年段5万字,中段40万字,高段100万,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在小学阶段,无论是哪种版本的教材,课文不过三百多篇,几十万字,仅靠规定的文本是远远达不到新课标要求的。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所以,把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小学的阅读量是必由之路。

语言文字的教学强调“精读”与“泛读”的结合,强调教师的精读指导和学生的自由泛读的结合。叶圣陶先生阐述:“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文,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课堂的精读揣摩玩味,悟得门径;课外泛读搜求积累,生成语感,互为滋养、循环往复,让阅读主体的学生在阅读中真正受益,才能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

二、小学阶段基于校本实践的课外阅读策略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范围、方法、方向也需要老师专业的指导。在不少地区、学校,为课外阅读而阅读,课外阅读具有盲目性、随意性。缺乏科学引导的课外阅读可能会滑入“伪阅读”的误区。

主题综合阅读策略。在教材编排时把相同题材的作品放在一个单元,这是主题阅读的一种常见形式。同题材作品主题的确定,还可以从语文教材里挖掘出很多。翻开课本,我们不难看出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单元都是有主题的。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学完相应的单元之后,把主体综合阅读内涵扩展到同体裁作品为主题、同作家作品为主题等多种选题方式,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综合阅读指导,既拓宽了阅读面,又加深了对教材文本的理解,是一种有效的阅读策略。

课外阅读是“花的事业,根的工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必由之路。

三、课堂教学的“点”和课外阅读的“面”动态结合,交替互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语文发展水平如何,与语文课堂教学密切相关,更在于学生有高质量的课外阅读。所以,教学中要致力于提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使阅读增值。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指导自己的阅读实践,以范例为基础,牵引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和语文实践,逐步形成学生的语文素养。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配套读本,给学生更多的阅读机会和人文关怀,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进行民族文化的熏陶。通过教师有意识的推荐指导,扩大阅读量,增加阅读机会,让学生在阅读与感悟中培养语文素养,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书面规范语言积累靠的就是学生平常的阅读积累,包括知识能力、过程、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累,积累来自阅读实践。课外阅读强调体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越丰厚,习作越充分,学生体验才越深刻,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文感觉”和“语文态度”。

知识社会的来临,阅读已经成为一个人终身学习的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阅读的内驱力,培养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是关键。学生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之后,在阅读过程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为说话和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篇7

识面。

一、立足于课内阅读

语文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学科,在小学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有效地抓住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远远达不到要求,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任务,掌握语文这门学科的学科特征,抓住语文知识和语文阅读技能等内容。只有从教学目标出发,以教材为基础,然后扩展课外阅读才有意义,不要只顾扩展课外阅读而没有学好教材内容。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时,教师应该立足于教材,帮助学生掌握《落花生》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即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质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只有提炼出文章的精华后,才能够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策略。我们可以仔细地查看我们目前的阅读教学活动。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所进行的阅读教学活动侧重于延伸课外阅读,这就导致了语文教学的本末倒置,学生的语文功底并没有打扎实,语文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

二、课内外阅读有机衔接

篇8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1-0087-03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生活在信息社会,就要不断的获取信息。如何获取信息呢?阅读便是个很重要的途径。曾有人言:“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语文素养的提高的真正源泉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是知识创新的前提;是我国语文课程教学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然而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课外阅读的有效性不高。

作者认为,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需要落实三个环节。

英国儿童阅读专家,2002年国际安徒生奖得主艾登•钱伯斯(Aidan Chambers)曾提出以落实“选书、阅读、回应”三个环节来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笔者认为这三个环节可以用这样一个阅读循环示意图1来表示:

从上图看,我们不难发现,课外阅读总是遵循着一定的循环历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导致了另一个结果,这一过程并不是一个直线关系,而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只有充分落实每个环节,才能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有效性。那么,如何落实呢?

一、选书――推荐与自选结合

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理应以儿童文学为主,因为儿童文学作家在创作儿童文学时,都有自己较为明确的读者对象的定位,在表达内容和表达技巧上,也比较符合儿童的阅读口味,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我国每年的儿童读物出版数都在 2 万种以上,如何从中选择优秀的儿童读物,是这个居于循环圈中间地位的“有协助能力的成人”――教师、家长、图书管理员等首先应该考虑的。作者认为,在“选书”这头一环,采用推荐与自选相结合的方式。

1.推 荐

“推荐”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1281页中的解释是这样的:“把好的人或事物向人或组织介绍,希望任用或接受。”显然,我们在向学生推荐书目时要把好“好的”和“易接受”关。

(1)教师推荐

北师大儿童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晖博士说:“教师对学生有着极大的感召和影响力,在儿童和儿童文学之间,教师是最重要的纽带和桥梁,学校的儿童文学阅读活动的开展必须依靠教师的指导和推动。”由此可见,教师在激活小学生课外阅读循环圈中起主导作用,在选书过程中当好参谋。教师向学生推荐的课外读物主要来源于三方面。

1)教育部门规定的书目

如杭州教育网上公布的小学课外阅读书推荐书目、《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1~6年级古诗70首,都是教师直接向学生推荐的书,并要及时推荐,落实到位。

2)自己认可的好作品

一些公认的好作品,教师有义务向学生推荐,如冰心的作品《繁星春水》、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沈石溪的《鸟奴》、法布尔的《昆虫记》等等。教师可以根据年段考虑作品的篇幅,主题的各异,国度的不同,作家的丰富。

3)目前流行的儿童文学作品

面对90后的学生,教师们不可不知道郑渊洁、杨红樱、曹文轩、张之路、亚米契斯、E.B怀特、J.K罗琳、C.S刘易斯等儿童文学作家,不可不了解《马小跳》、《班长上台》、《草房子》、《爱的教育》、《夏洛的网》、《哈里波特》、《纳尼亚传奇》、《快乐星球》……

(2)专栏公示

1)好书新书定期展出

担任这一重任的阵地首当其冲应是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常见的书展有:新书展示、专题书展(如有关海的小说、漫画书、民间故事)、本周作家、与节日有关的书、得奖作品展、与课程有关的图书、国外儿童文学作品展等等。简明的文字介绍用轻快的字体来呈现,再配上简单的插图,是促使孩子阅读的有力“武器”。也可以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将自己的好书新书带来展出、交换。班内每月最后一周周五的“小小书市”深受学生喜爱。

2)好书新书定期宣传

少先队广播站是每个学校大队部必备的宣传阵地,也是最受学生喜爱的阵地之一。在广播站开播时开辟一个“好书新书专栏”,定期向学生宣传经典名作,新书前沿,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样,也可以在班级内组织学生进行介绍,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将自己看的好书新书介绍给同学。同伴的介绍吸引力会更大,中国当代教育家魏书生用实践证明“教师讲的少,学生却学的多”。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课外阅读循环圈中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

2.自 选

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书目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教师与学校图书管理员及部分学生的“推荐”,但每个人的需求是有所不同,所以给学生留有一个自选的空间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自选”从字面意思看顾名思义是“自己(自由)选择(挑选)。”这里的“自己”指的是学生。为了真正落实自由选择,在自选过程中教师尽量“袖手旁观”,做个清闲人,不要过多的干预。关注媒体上推荐的图书但又不为媒体所左右,关注获奖的儿童图书但又要考虑专家眼光和孩子兴趣之间的距离。为学生创设有益的、丰富的自选空间。这也是培养孩子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有效途径。

(1)自助图书角随时选

很多学校都已做到班班设有自助图书角,为了不使这些教育资源形同虚设,教师在把好入书关的同时,要充分利用自助图书角的两大优势,不断鼓励学生随时到自助图书角选阅图书。第一,方便:自助图书角设在教室内,学生随时可选,上学提前几分钟,课间休息时,放学后等零星时间。第二,易产生共鸣:自助图书角的图书主要来源于同班学生与教师的捐助,小学生对于了解自己同学、老师的动态的兴趣会特别浓厚,这些书自然也成了他了解的途径。

(2)校内图书馆定期选

学校图书馆应该是距离学生最近、进出最方便的,最令学生向往的,课外阅读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每个学校应给每个班学生一个固定的时间亲自进入图书馆自由选书。根据小学生的阅读特点,周期以两周或一个月为宜。记得三年前带新接班的四年级学生第一次进入学校图书馆(可能称为图书室更恰当),学生个个瞪大眼睛,继而欢呼雀跃,很快淹没在书架之间……让学生眼中出现的应该是阿根廷文学大师博尔赫斯的一句诗:“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3)校外书市时常光顾

书市与所有商场一样,有着对行情的最新了解,对书界的风吹草动都极为敏感。要想接触到新书的最前沿,对于小学中高段的学生来说时常光顾书市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四大名著有10元本的,很便宜”,“《马小跳》第6本出版了”,“曹文轩又出新书了”,“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奖丛书有《蓝花》、《青鸟飞过》、《象母怨》、《钟声》四本”等在学生甚至老师间流传的好消息很多来自于时常光顾书市的学生之口。当这些好消息得到同伴和老师的认可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合理推介和自选相结合,落实选书环节,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给课外阅读指导开启了便利之门,同时也能得到学生较积极的回应,促进小学生阅读循环圈的良好运行。

二、阅读――计划与随意并存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说过:“阅读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言就是思维,一个人的思维的发展、心智的成熟和情感的成长,都离不开以阅读为核心手段的语言活动。这是电视和网络等其他媒介永远无法取代的。” 课外阅读无疑是学生提高语文水平最好的手段。但小学生不会读书的现象也是明显存在的。要改变这种令人担忧的现状,计划阅读与随意阅读并存,不失为一个良策。

1.计划阅读

(1)规定具体内容

指导学生计划阅读的内容必须有个统筹安排,按学段,分学期制定阅读指导计划,规定具体内容(这在第一环节――选书时就应完成)。这里所提的“具体内容”是指在规定的课外读物中阅读时重点关注什么,如指导学生阅读曹文轩――《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青铜葵花》等纯美文学系列中的《草房子》,由于作品格调高雅,自始至终充满美感。叙述风格谐趣而又庄重,整体结构独特而又新颖,情节设计曲折而又智慧。荡漾于全部作品的悲悯情怀,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日趋淡漠的当今世界中,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指导时,就要求抓住这部被称为“中国的爱的教育”的文学作品的核心――爱,挖掘书中每位人物体现“爱”的言行,感受“爱”的伟大。再则,作品中用寥寥数笔就将人物的个性特点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也是小学高段学生应该掌握的语文技能。在学生阅读时不妨作为又一重点进行指导。

(2)选择阅读方法

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常用的阅读方法有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四种;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等;教给学生运用“意群注视法”,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同时阅读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学龄不同而定。如低年级常见的阅读活动方式:①讲故事。在孩子不会自己阅读前,听故事是他们接触文学、亲近阅读的重要方式。②念读作品。念读作品和讲故事不同,它是由成人和一个或几个孩子甚至是一个班的孩子一同读一本书。在念读故事时,如何控制声音的起伏变化,如何引导孩子观察图画,如何引发孩子的思考和讨论,都是孩子可以学习的阅读方法。而高年级的阅读活动方式有记录读书卡,写读书笔记等。

(3)保证阅读时间

阅读的时间保证,是阅读活动正常、顺利开展的保障。学校必须每天至少每周安排学生的“故事时间”、“阅读时间”。凡是课外阅读开展得比较出色的学校都把课外阅读列入课表。“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只有舍得在校花时间让学生阅读,学生课外阅读的意识、兴趣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培养起来。前几年,我校每隔一周有一节课外阅读课(单周为课外阅读指导课,双周为数学兴趣课),面对半月一次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大部分教师是随意安排的,由于间隔时间很长,教师无法实施自己的阅读计划。而随着课外阅读逐渐受重视,我校安排的课外阅读明显增加,教师、学生也逐渐有计划地安排课外阅读活动了。

2.随意阅读

(1)创设良好的阅读空间

学校阅览室是学生随意阅读的最理想的场所。在“引诱”儿童阅读上,应“千方百计,挖空心思”,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觉得有趣。电视可以在沙发上以非常放松的姿势来看,为什么读书一定要在桌子前正襟危坐呢?如果孩子们不是把阅读当成必须完成的作业的一部分,而是可以呆在一个舒适的地方轻松阅读,那阅读一定会是一件惬意的事。阅览室可以一改传统的严肃面孔,改换墙壁颜色,更换舒适的软垫等等。同时指导家长在家中也为孩子创设舒适、自由、宽松的阅读环境。

(2)大胆放手随意阅读

指导课外阅读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在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读物的同时,也应允许他们自由阅读,自由写笔记,而且,形式不拘一格,不求统一。可以表格式,可以摘录主要内容,可以图文并茂,可以划划圈圈,甚至允许“不动笔墨”。这样才能成功地激发起学生阅读动机,从而以自主、能动的心态投入课外阅读。可以将校内的阅读课堂设到阅览室,多带学生到阅览室让学生随意翻阅各种读物。多鼓励学生阅读自选的书目,同时也提醒家长在孩子阅读时不要过多干预。

阅读是小学生阅读循环圈的核心环节,只有教师有计划的指导和学生随意阅读有机的结合,才能更好的对阅读活动做出回应。

三、回应――学校与家庭联手

回应是指对某种事物作出反应,既有对这种事物的一种反馈,也有对它的一种评价,但又有所不同,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如下图2的包含关系。

评价是较专业的,要讲一定原则的,需要一定技巧的,并给予评定的回应。而反馈呢?反馈原理阐明:“信息输出去,又把这些信息作用的结果返回来,对信息的再输出产生影响,从而可以不断纠正偏向与失误,起到调整控制的作用,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回应还包括潜意识中所起到的作用。学校、家庭联手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最大限度,最大范围,第一时间做出及时、积极的回应,既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又激励她的学习信心,还传递着一个个信息。

1.学 校

(1)专设阅读反馈课

定期开设阅读反馈课,让学生将近期的课外阅读内容、感受与同学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常见课型有“故事会”、“主题阅读汇报”、“知识竞赛”、“阅读笔记交流”、“情景体验”等,有条件的还可以邀请大作家走进课堂,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只要教师精心备好课、学生在课前认真阅读课外作品,这类阅读回应课较受学生欢迎。如在上《草房子》阅读汇报课时,学生各抒己见,说得不亦乐乎。

(2)截取零星时间

华罗庚说:“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如“课前2分钟”,用2分钟来讲解复杂的数学题也许时间太短,但是背一、两首诗,朗诵一段美文,讲一个小故事或者谈谈阅读感受,2分钟时间还是较充裕的。给学生来点“精神营养快线”还是能得到不小的收获的。所以,要善于按事情大小来分配时间,大时大用,小时小用。巧妙地利用小段时间就可避免大时小用,就为积聚大段时间创造了条件。

(3)开辟展出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教室四周的墙壁就是很好的可用空间,展示学生的阅读体会成果。而优秀读书卡、自编阅读小报等都是理想的展出内容。甚至连教室内橱柜面也可利用。例如,请每位学生制作一个大小等同的立体封面黏在橱柜面面上,并将在平时课外阅读时收集到的相关材料放入里面,编制成“我的书屋”。具体内容可分类成:“知识吧”、“科学长廊”、“故事屋”、“作文天地”、“笑一笑十年少”、“我的七彩童年”、“教会你hapy”、“风景网”、“周游世界”(这些名称直接选用学生为自己的“书屋”取的名字。)……

2.家 庭

孩子的阅读兴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和别人交流的乐趣。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孩子寄予了极大的希望。让家长定期分享孩子的课外阅读成果,参与评价,做孩子的热情听众,为孩子写上鼓励性的评语,可以更好地促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的了解,促进家长和学校的沟通,更能有力地监督孩子的课外阅读,真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靠课外”的习惯。

(1)口头交流

为了让家长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对自己孩子的课外阅读给予支持与监督,由教师出面布置与家长交流的内容,并要求家长做出回应。如,每星期布置一次“听我讲故事”、“与我分享阅读的快乐”等形式的家庭阅读交流会,家长参与交流,发表对作品的看法,讨论延伸的问题,尽快让孩子成为一名成熟的阅读者。

(2)实践交流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成长史。再组织学生阅读《爱的教育》后,可组织学生为父母写信表达感恩之心,为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从实践中更深刻的明白“爱”,感受“爱”的力量,“爱”的伟大,进而深化阅读的意义。

积极有利地回应小学生的阅读活动,才能促使学生走入另一个学读循环圈。

“选书、阅读、回应”三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把每个环节作细作效,一定能激活小学生阅读循环圈,并使之良好运作,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一定能得到很大的提高。正如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所评论的那样:“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参考文献

1 艾登•钱伯斯(Aidan Chambers).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天卫文化图书有限公司出版,2001

2 魏书生. 魏书生教育文库――语文教学.沈阳出版社,2000

3 陆志平等.实施新课程精要读本――小学语文.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策略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积极地总结高效的、科学的教学方式尤其要注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自身的引导性作用体现出来,并将自身的专业优势体现出来,实现阅读教学的内外部衔接,在此过程中,学生将会充分的意识到阅读教学的乐趣,从课内到课外实现结合和统一,极大的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最终为整体性的语文成绩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还会切实的认知到阅读教学的乐趣,从而体会到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乐趣和奥妙,极大的提高自己对于语文知识的认知力、理解力以及掌握能力,促使学生实现全方面成长和发展。而笔者则针对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现阶段策略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以下为详述。

一、从课堂教学着手,运用教材对学生以引导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切实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可以直接的影响到学生日后是否可以具备良好的教学素养。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的意识到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和专业优势,将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引导性作用体现出来,可以着重通过阅读教学,以此为入手点,不断的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感悟能力,在实际的阅读内容中,学生将会切实的感悟到文学的魅力,在这些生动、灵活的语言中,体会它们的鲜明、规范以及独特之美,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更好的理解文本中所表达的意义和情感,和作者的情感实现共鸣,最终还会对阅读内容的主旨予以体会,牢记阅读文本中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含义。

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也会积极地将阅读文本中的内容予以理解,发现一些有趣的名言警句等也会自行完成记忆,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理解和认知予以分析,而后再将这些部分内容进行二次重审和阐述,将教师本身的理解渗透给学生,学生同时也可以将这些句子的释义进行浅析,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建议,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体现出来,提高学生对于语文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学生自行对这些精美的、具有内涵的句子进行分析,还会使学生更完善的认知语文这门科目,同时实施阅读内容教学,也会体会到其他部分语文教学的精髓和含义,学生也会对这些文本内容自行感悟和体验,将自己的审美能力得以切实提升,尤其是了解一些名篇阅读内容之后,学生可以对文章的大体意思有所了解,但是仍旧无法对其中的细节描述清楚,而此时教师则要在课堂中,将学生喜爱的语文阅读内容渗透给其他学生,用来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也将这些内容实现切实的分析和探究,解答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不足等。

二、参照课堂教学,找寻课外阅读的衔接点

叶圣陶老先生认为:“语文教材的最终目的就是用来举例子,并以此为基础,将更多地内容渗透给学生,促使学生实现全方面的发展,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不可将教学手段局限于教材中,但却要将教材的基本优势体现出来。”从叶圣陶老人的话语中,可以得知,语文教学中,要参照语文教材,并以此为基础,实现针对性的、高效的教学,同时还要结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成长需求,制定出较为完整的教学方案,促使教学模式更具科学性,更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优势,就要对小学生的实际认知层次予以分析,制定较为健全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找寻课外阅读的衔接点,以此为基础,丰富学生的知识含量,并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比如,小学生在未入学之前,可能就会受到父母的影响,了解到一些较为知名的故事,因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将自身的专业优势体现出来,日后对这些故事内容进行搜集,还要督促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可以通过互联网途径,对这些故事中的典型环节和内容进行分析和探究,并对其中的名人警句记录下来,还要切实的根据自身的理解能力,并通过课外阅读的衔接,教师应用较为合理的方式进行分析,而后将这些课外阅读内容予以分析,还要结合具体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制定较为合理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最终极大的促进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认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关的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制定较为完整的教学方案,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还要对学生的实际需求予以总结和归纳,最终制定较为健全的教学模式,并在此模式下,找寻一个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阅读教学方案,以及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外预读内容的契合点,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逐渐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从整体上激发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实现全方面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丹丹.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东方青年・教师,2013,13(13):320-320

[2]李小平.小学语文课内外整合阅读的真情探索――关于结合点及最佳路降奶窖昂驮偎伎[J].课外语文(下),2016,21(1):113-113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资源;课堂腾飞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广大的教学工作者越来越多地注重在课堂中引入各种教育资源来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语文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在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很好地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得到了教学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小学教学处在教育的初级阶段,教学工作者要适当地引入课外阅读来丰富和充实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其对语文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学效率的提升。下面将就课外阅读资源的利用展开讨论和研究。

一、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的手段

1.为学生营造较为合适的读书环境及氛围

较为合适的读书环境及氛围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有效地提升课外阅读的效率。所以,教学工作者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来为学生创设一个较为合适的读书环境及氛围。例如,可以通过开展读书作品展的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同学间分享自己近期所读到的课外读物,能够真正地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教室的墙壁上粘贴各种具备激励和警醒作用的名言、诗文和学生的优秀作品等来营造较为浓厚的读书氛围。

2.进行各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能够真正地投身于课外阅读中去,需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研究发现,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若处于较为自由的状态下,能够产生更好的阅读效果。所以,教学工作者可以借助讲故事、读书活动、知识竞赛以及演讲比赛等诸多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进而使学生在一种较为感兴趣的环境下掌握各种课外知识。

3.给予适当的指导

绝大多数的小学生都比较喜欢阅读各种形式的课外读物,然而,他们仅仅是想通过阅读课外读物了解其所涉及的故事情节,对于文中所涉及的其他内容仅仅是左进右出,毫不走心,也就涉及不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内容和写作技巧了。若是学生一直处于这样的阅读状态,那么,开展课外阅读的目的将无法得到满足。所以,教学工作者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有效地提升课外阅读效率。

4.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

在小学生中开展课外阅读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那么,如何才能够将阅读到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积累呢?笔记可以说是最好的办法。所以,教学工作者在安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应该多鼓励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进而来提升课外阅读的效率。小学生所能接受的读书笔记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样式:(1)提纲式读书笔记,注重作品内容的记录和总结;(2)心得笔记,注重心得体会;(3)摘录笔记,注重文章所涉及的好词佳句。

二、开展课外阅读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重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良好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正可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兴趣在小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改革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在教学任务中占很大份额。因此,教学工作中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较为科学地布置给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和方法,此外,还要尽最大可能地达到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要求,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真正地融入阅读中去,而不是将课外阅读作为一种学习负担。教学工作者为学生安排的课外读物,要充分考虑其故事性和生动性,适当安排学生进行课下阅读、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以讲述的形式将自己所读展示给大家以及对特定作品进行集体阅读等,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教学效率。

2.注重规范学生的阅读方法

进行课外阅读与其他形式的学习活动一样,都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从课外阅读角度而言,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较为欠缺,并且对课外读物的鉴赏和辨析能力差,所以,在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一方面,在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教学工作者应该给予适当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还应该传授学生行之有效的阅读技巧。具体的办法是:(1)传授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正确步骤。在学生开始阅读时,教学工作者应该适当传授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技巧,即先大致了解读物的主要内容,再进行较为细致的阅读,而且还要适当地思考和做读书笔记。(2)鼓励学生使用合适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的最为关键的环节当属能够使用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所以,教学工作者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注重鼓励学生使用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进而有效地提升阅读效率。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较为重要的一项拓展活动,课外阅读在整个素质教学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同时,通过课外阅读的开展,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教学工作者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

参考文献:

[1]张红丽.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课外阅读[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19):43.

篇11

小学课外阅读成效原因解决办法课外阅读,能巩固孩子课内所学的读写知识,拓宽孩子的知识面,陶冶情操,促进其健康成长,提高孩子的整体语文素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阅读教学效果并不乐观。是什么造成小学课外阅读成效不佳,有什么办法去解决这个难题呢?

一、分析课外阅读成效不佳的原因

(一)内因

1.缺乏对课外阅读正确的认识

语言大师吕叔湘在《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一文中指出:“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经验,一口同声地说得益于看课外书。”让学生认识这一点,显然纠正学生的态度比读某一部著作还要重要。

2.对课外阅读存在恐惧和担心

学生在回答和理解阅读中的问题时会有偏差。这种偏差若长久得不到纠正,得不到老师的鼓励和安慰,相反得到的是忽视或打击。学生无法适应产生的心理挫败感,因而惧怕独立完成文章的阅读分析。而畏惧的心理又会让他们将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无限放大,一旦阅读就感到紧张,导致无法正常思维,阅读效率低下。

(二)外因

1.缺乏阅读的时间和精力

学生除了学校的重负,还有课后各种辅导,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偶尔从劳累中再挤出的时间,学生已经身心疲惫,对阅读的文章也会产生抵触心理,哪能快乐的起来,又何谈高效。

2.缺乏读物选择的权利和自由

每个学期,教育者都会从自身的角度帮助学生选取阅读的资料,基本上没有人问一问学生到底喜欢阅读什么类型的文字,更不用说具体的书目了。另外,社会上来有一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觉得课外阅读会耽误学生的功课。无论如何孩子很少有话语权。

二、课外阅读成效不佳的解决办法初探

针对以上的种种归纳是分析的问题,我们又如何应对,让我们的孩子提高课外阅读的成效?我总结出以下几点方法:

(一)明确课外阅读的意义

以学校的名义组织活动,对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的学生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课外知识的奇妙与有趣,从而爱上课外阅读。对于家长们的担心以及对课外阅读的误解,教师可采取多种手段与之沟通和引导。家庭教育对孩子影响深远,家长要为孩子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家长们在家多读书,给孩子以良好的熏陶和感染,甚至和孩子共读同一本书,读后共同交流读后的感受和体会。

(二)让阅读成为一个美的享受过程

课外阅读本是一件随性而为的人生快事,在荡涤心灵,陶冶情操的同时增长了知识,不要急于求成,不要硬性的规定。“抄写美文美句,背诵好段落,分析鉴赏好文字”,本来是一件轻松的事,让学生倍感疲惫也就厌倦了阅读。其实,课外阅读学生本应该能体会到快乐,从而增加阅历,提高品位。

(三)生活中营造宽松氛围

1.在班级学习中营造氛围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对于一个人成长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的有效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到图书室借阅;在教室内设立图书角,找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报刊杂志书籍,为学生设立良好的读书氛围;开展相关活动,举行书籍交流会,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书籍,推荐给同学,相互增加认识。

2.在家庭中营造读书氛围

在激励学生阅读欲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还要千方百计地营造客观的阅读环境。要借助同班教师和家长之力,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家长也同样承担着教育孩子的责任,由于身份的不同,家长和学生更亲密,影响力和教育方式方法大不相同,如何家长就热爱读书,或者家长做出表率全力支持,效果更佳。

(四)合理调整教学形式、方式、内容,较少课外阅读给学生增加的负担

1.从课程设置入手,合理调整

课程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保障。新课程改革以来,不仅教师的教学行为上有变化,课程理念也有变化。教育实施者可以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合理编排适合校情的课程。

2.在学科间合理安排和调整,丰富阅读空间

我们要敏锐地捕捉课程资源,结合教学需求,融合课内外、校内外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多种阅读实践活动,增强小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全面提高小学生综合素养。另外,阅读并非只存在于语文教学中,在阅读课程的实施中,我们还要努力打通学科的壁垒,例如与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进行无痕对接。这样,丰富的课程资源就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广阔的利用空间。

3.合理解读和利用教材,在教材中做到减负

现在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都比较活,教师在教学时有更大的自我解读和利用,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合理的安排单元教学内容,按教师的思想科学的加入阅读资源会使阅读在语文学习中更被重视,更有效,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五)让阅读成为个性解读的过程,并以此交流体验

1.允许存在阅读体验的差异性

阅读的过程是读者结合自己个性、阅历、知识、环境等因素体会文本的过程,属于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经历、个性特征、认识结构不同,理解能力也不同。孩子们对读物的解读也必然是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哈利・波特》中,有的孩子读到的是智慧,有的孩子读到的是魔法,有的孩子读到的是勇敢,有的孩子读到的是正义……这种阅读的差异性包含了他们真正的情感和思考。只有我们真正的尊重学生的感受,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地达到阅读的实际效果。

2.允许存在阅读后表现的差异

每一部著作,无论好坏,读完之后对孩子的身心影想总是潜移默化的,这就是阅读的“收获”。例如,在读了同一本书之后,有的孩子喜欢低头沉思,有的孩子喜欢聚在一起热烈讨论,有的孩子喜欢模仿书中人物比比划划……各种不同的表现正是孩子阅读之后的兴奋溢于言表,一种真情的流露,我们要多引导,多宽容,不应一味加以指责,打击孩子的阅读热情。

课外阅读在小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造成小学生惧怕而且效果不佳的原因很复杂,怎么才能让学生变惧怕为喜爱,使其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参与教育的各方和受教育者一同努力。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如何培养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赵红梅(双辽市茂林镇桂花九年制学校韩家小学)

面对现实问题,学生能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方案,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根本所在。笔者试图从以下五个方面培养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生活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活中训练学生的应用能力;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生活中操作,带着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生活小学生数学知识实际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初步学会从理解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简单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旧教材中的应用题被解决问题代替解决问题的概念更加广泛了,解决问题的教学也成为是小学数学教学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数学老师对解决问题的教学还是运用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方法,学生经常套用公式就能解决许多基本问题,不经意间加深了学生机械式的模仿以及不深入性的考虑分析文题的思维习惯。其实知识是从生活中来,就该运用到生活中去。

一、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的发展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大至宏观的天体运动,小至微观的质子、中子的研究,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甚至某些学科的生命力也取决于对数学知识的应用程度。数字化的家电系列,宇航工程、临床医学、市场的调查与预测、气象……无处不体现数学的广泛的应用。让学生搜集这些信息,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勇气与信心,更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在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学生搜集了自家几个月消费情况,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得出了消费要合理,既教育了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又使学生在实践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认识到统计的作用,强化了统计在学生脑中印象,还能让学生去实际调查,使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知识就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二、在生活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知规律总是从头脑中现有的去探索未知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结合起来,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垂线”的概念时,可结合实际提出这样的问题:瓦匠在砌墙的时候为什么挂一条有坠物的线,这线与地面什么位置关系?田径赛冲刺者碰到线计时结束,要碰终点线的哪个位置,所跑路线与重点线什么位置关系最省时?这些都是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具体应用的例子,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认识,而且能直观地理解垂线的意义,并意识到此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因为有认知经验,所以爱思考。

三、在生活中训练学生的应用能力

数学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它的许多概念、定理和方法都来源于现实。但它有更多结论去为生产和社会各行各业服务。小学生经过课堂学习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是教材中的问题经过筛选,各种条件与问题都比较明显,而现实生活中往往复杂,因此,要多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遇到的疑惑、矛盾入手,引出新知识的实际问题或情境。帮助学生剔除各种陷阱障碍,找到关键因素和数学方法,从而解决问题。长期引导学生就能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实际情况解决问题,逐步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四、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罗杰斯认为:“倘若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那就必须让学生面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但我们的教育正在力图把学生与生活所有的现实隔绝开来,这种隔绝对有意义学习构成一种障碍。然而我们希望让学生成为一个自由的和负责的个体的话,就得让他们直接面对各种现实问题。”

每一项科学进步都是人类的思考推动的,人类具备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而小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往往更加强大,所以,教学中应该注重从具体事物矛盾的思考中提炼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有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

旅游出行被现代人热爱,也激发学生很多思考,比如:甲乙两地有三条公路相通,通常情况下,由甲地去乙地我们选择最短的一条路(省时、省路);特殊情况下,如果最短的那条路太拥挤,在一定时间内由甲地赶到乙地我们就选择另外的一条路,宁肯多走路,加快步伐(速度),来保证时间(时间一定,路程与速度成正比)。从数学角度给学生分析这个问题用于“行程应用题”是路程、时间、速度三者关系的实际应用。

五、在生活中操作,带着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育从来都不该是学校自己的事,包括社会和家庭。在学生的生活中,绝大部分在家庭中,教师要和家长沟通,促使学生尽可能参与家庭生活的问题解决中,在家长的启发、引导、帮助下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帮助父母测算装修住房平铺地板砖的费用。首先让学生测量、计算房间的面积,了解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实际中的运用,再了解市面上地板砖的种类。比如有正方形、正六边形等。还可以一起探讨什么类型的地板砖可以无空隙镶嵌,如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可以平铺,那么正五边形、正八边形能平铺吗?至于地板砖的花色品种选择后拼成的图案又得出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等。然后通过了解地板砖的单价、地板砖的数量、安装地板砖的工钱等最后测算出需要的总费用。通过让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测算平铺地板砖所需费用,使学生切实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使其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当然,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和发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绝非讲几节数学应用专题课所能解决的,需要较长的时间,教师在适当的时机有意识的启发学生的应用意识,经历渗透、反复、交叉、逐级递进、螺旋上升、不断深化的过程。总之,要通过各种载体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效的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积极性,加大学生体验成功的频率,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提高他们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阅读能力;小学生;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3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学生提高理解能力的基石,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拓展思维,提高智力。因此,提高阅读能力要从小学生抓起,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现代教学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小学生阅读局限于课堂内部,阅读范围比较狭隘。本人将从小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小学课堂内外阅读能力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分析出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意见及建议。

一、小学生阅读的现状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家长往往把学生的阅读教材限定在书本当中,甚至会限制学生进行课外读物的阅读;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的普及,小学生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电子网络游戏、动画当中,阅读兴趣不浓;其次,小学生缺乏指导,没有能力辨别阅读教材的好坏。

在课本阅读方面,大部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比较欠缺,考试试卷中的课外阅读题型也往往是小学生们失分最多的地方。在课堂表达方面,阅读能力匮乏,学生很难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影响小学生阅读的因素

1.家庭因素

家长往往以分数判读孩子的学习成绩,这就导致家长重视课内阅读而忽视课外阅读,让孩子的阅读范围受到了局限。另外,家长没有给孩子树立一个阅读的榜样,导致孩子在家往往关注电视,喜欢玩耍,而忽略课外阅读。

2.自身因素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世界的阶段,对事物充满好奇,更容易接受生动形象的事物,愿意通过电视、网络、动漫接受新事物,而不喜欢文字性的阅读。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则很难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校园因素

学校往往以成绩判断学习的学习情况,老师也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课外阅读,再加之各种科目较多,学生往往没有充分的业务时间进行阅读,而且小学生也没有自己的阅读兴趣选择,这就容易造成小学生的阅读仅限于课堂范围,阅读内容也多限定于课堂教程。

三、课堂内外提升小学生阅读的方法

1.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阅读感兴趣,小学生才更愿意花费时间投入到阅读当中。因此,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

(1)以身作则,引导学生阅读

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必须需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学生阅读。用自己的阅读热情、兴趣来感染身边的学生,让他们也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这样他们才更乐意参与到读书活动当中。

(2)培养榜样力量

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榜样,而且榜样的力量能够引导他们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在阅读方面,老师可以给学生们树立榜样,例如,可以经常给学生们讲一些名人的故事,鼓励他们阅读,可以有意识的给他们讲"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古人读书的艰辛与不易,从而激发他们的读书欲望和读书热情。

(3)鼓舞激励

每个学生都喜欢老师的赞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每堂课前几分钟都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课外阅读的心得,以及自己的所学所悟,并对此进行鼓励,这样能够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培养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一旦形成,就会伴随着人的一生,所以,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培养科学的阅读方法,尤其是对于课外读物,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方向。

(1)学会做笔记

不同阶段的小学生,理解能力也不相同,因此可以根据年级对学生阅读提出要求。例如,三年级以下的学生可以安排对平常阅读中遇到的词语、精美的文章片段,精美语句,名人名言进行摘抄;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可以写阅读日记,读后感,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2)培养阅读技巧

良好的阅读技巧,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节省阅读时间,而且可以扩大阅读范围。例如,在读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文章让学生进行不同的阅读,比较精美的文章可以进行精读,故事性的文章可以跳跃式的阅读,对于阅读中不懂的地方要及时进行标记。也可以培养阅读时的关联性,例如,在讲《蜜蜂》一课时,可以有意识的介绍《昆虫记》,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

3.举办阅读活动

单一的阅读务必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因此要提倡读书与活动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成就,增强读书的欲望。

(1)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知识运动到生活中,将知识转化到自己的脑海中,成为自己的知识。因此可以每周进行一次阅读交流活动,可以每周给学生们布置阅读主题,例如,在讲"我的战友"前,可以让学生提前在业余时间读一些关于的生平事迹,以及与他那个时代相关的知识。然后进行一次关于事迹的探讨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2)开展阅读知识竞赛

知识的学习在于运用,只有在运用过程中,才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老师可以每个月开展一次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提前布置好阅读知识竞赛题目,这样学生就能够针对这个主题进行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对这方面的知识有全面的认识,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兴趣和拓展阅读面。例如,在第六册"讲寓言两则"一课中,针对寓言故事,可以开展一次寓言知识竞赛,班级分为三组,学生自己分工进行课外阅读,总结寓言故事,每组可以准备三十到五十个故事,然后让对方进行解答,也可以根据故事回答词语。比赛时不允许带笔记,这样学生就会了解更多的寓言故事,掌握更多的寓言词语,而且也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当中。

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阅读面,拓展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当然,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还需要学校提供必要的课外阅读条件,减少学生课内作业,保障阅读时间,另外,老师也要对学生阅读进行积极的引导。当然,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还需要根据当地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实施,通过学校、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李学勇.试论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08.10

篇13

[关键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调查;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2-0064-02[ZW(N]

[作者简介]陈淑娟(1977―),女,福建厦门人,本科,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副教导主任,小学高级。

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并对各学段的阅读量提出了具体要求。笔者近日随机选取农村基层8所小学的五年级学生就其课外阅读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43份,回收有效问卷528份。调查显示,农村小学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现状。

一、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一)对课外阅读的错误认识

1.你喜欢看哪一类课外书?

3.老师推荐你们看的课外书有哪些类别?

4.家长推荐你们看的课外书主要有哪些类别?

从上面表格可以看出,大部分的老师、学生、家长都错误地认为看作文选比阅读儿童文学更有利于学习。

(二)学生基本上都喜欢课外阅读,但缺乏阅读条件

1.你喜欢看课外书吗?

2.你平时阅读的课外书主要来源?

3.你家里现在大约有多少本课外书?

4.上学年你们班设有图书角吗?

5.上学年你到学校图书室借过几本书?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学生基本上都喜欢课外阅读,平时课外阅读的书籍主要来源于家里,但家里适合阅读的藏书少之又少。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可想而知。

(三)喜欢阅读,但没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你每天累积看课外书大约多少时间?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学生每天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非常少,基本上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根据以上表格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农村小学教师、学生、家长对课外阅读存在很强的功利性,没有正确认识课外阅读。虽然学生课外阅读的意愿比较强烈,但由于缺乏阅读氛围和阅读条件及正确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都没能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阅读量极少,与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相差甚远。

二、解决对策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课外阅读

“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与阅读作文选有本质性的区别。阅读作文选对学生的写作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能让学生模仿。但它属于浅层次阅读,如同吃快餐,没营养。看整本书属于深层次阅读,如同看一部精彩的连续剧,让观众着迷,过后又回味无穷。只有阅读整本书才能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深度理解,扩宽学生视野,滋养学生情感,既为学生积累写作资本,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作文选与阅读整本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学校应全方位、多渠道地向教师、学生、家长广泛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通过各种典型案例,如于永正、窦桂梅、韩兴娥及身边具有一定文学素养的教师的成长经历等,来说服教师、家长,让其转变观念,使其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二)创造条件,着实开展课外阅读

学校应想方设法积极为学生创造开展课外阅读的条件,通过各种渠道提供书籍,让学生真正有书读、读好书,着实地开展课外阅读。

1.让图书室的书“走”出来

农村小学图书室的书籍一直被“束之高阁”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学校对课外阅读不重视;其二是农村小学图书室管理员都是其他教师兼职。兼职教师一周均有二十几节课,根本无暇顾及图书室的管理。为此,应想方设法既让图书室的书“走”出来,又不增加兼职管理员的负担。方法一,培养小小图书管理员。充分发挥高年级学生的小助手作用,指导高年级学生当图书管理员,让学生学习图书的分类、摆放、借阅归还登记等。这样既能减轻负担,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方法二,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借阅。语文老师或班主任向学校图书室借出几十本书,由班级管理,并开展各种形式的图书借阅活动。

2.漂流书籍,共享资源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书籍,如让亲戚朋友赠送已阅读过的书籍等;再让每个学生从家中带一本书,由教师组织按一定顺序漂流图书,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3.好书推荐,吸引阅读

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推荐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书籍,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如张秋生的《小巴掌童话》语言简练,意境优美,配以精美的黑白手绘插画,充满童真、童趣;郑渊洁的《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大胆离奇,幽默风趣;还有王一梅的童话温暖、逗趣,能把学生引入一个温馨且有趣味、简约而又丰富的童话世界……如此舒缓、灵动、温暖、鲜亮的故事吸引着学生,学生能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

(三)多元评价,持续开展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应是终身阅读,城市学生“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环境使其更易开展持续性的课外阅读。由于农村小学特殊的环境背景,课外阅读更多地依赖于学校、老师。学校应开展多元评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课外阅读持续开展。如“好书推荐”阅读卡、阅读书签、手抄报制作评比,“我心中的故事”比赛、诗歌朗诵比赛,阅读之星、书香班级的评比……多管齐下,树立阅读榜样,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

面对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现状,教师应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在课外阅读广阔的空间中自由遨游,体验阅读的快乐。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教学;衔接

不管是传统的语文教学还是新课改推行下的语文教学,阅读教学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的语文教学更注重课本内容的阅读,而新课改推行下,语文的阅读逐渐由课内推广的课外。课外书籍的阅读对于语文的学习有一定积极地作用。小学生正处于打基础的阶段,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做好课内外教学的衔接。

一、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如若教师方法得当,可以诱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阅读才能起到最大的效果。

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教师可以在学习课文时设置悬念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等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有动力去阅读。教师也可以在讲解课文时,多向课外拓展,让学生了解一些课外知识,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引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故事、带领学生看电视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四大名著等文学作品都拍成了电视剧,教师在课外时间可以带领学生观看部分剧情,更加形象直观的了解名著内容。

二、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

教师需要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才能真正的提高阅读能力。现如今,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书籍有很多,小学生还没有较强的辨别能力,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引导,选择高质量的书籍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同时,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只利用课内时间,更应该扩展到课外。教师可以课堂上布置相关阅读作业,让学生课下完成,或者要求学生定时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填写不仅是对学生阅读的监督,还可以加深学生阅读时的记忆,提高阅读的辨析、理解能力。

学生的阅读培训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可以定期开展阅读培训课程,解答学生课外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这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巩固。

三、构建班级阅读的平台,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机会

很多学生热爱阅读,却苦于没有足够的书籍进行阅读。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条件,构建班级阅读的平台,建设图书角。在班内设立一个图书角,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书放在图书角里,供更多的学生进行阅读。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订阅相关的杂志等书籍,放在图书角,供大家传阅。这样不仅为学生的阅读创造了氛围,也增加了学生阅读的机会。

四、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的衔接

阅读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课外阅读也往往很受学生欢迎,没有课业的负担,凭自己兴趣选择书籍阅读,常常会因为书籍选择不当等原因造成阅读时间的浪费。语文教师要做好对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组织与课堂语文教学的衔接。

(一)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推荐读物

课外阅读必须与教材相配合,才能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语文教学的水平。教师可以根据课程需要为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1.阅读相同题材、主题的文章

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为学生选定有相同题材或者主题的文章进行阅读,提高学生对这一题材文章主旨的把握。

2.阅读写作背景相同的文章

在学习《小英雄雨来》这一课时,由于文章写作背景离现在的生活较为久远,学生们很难体会到文中人物的情感。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小兵张嘎》等相同背景下的文章,也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抗战时期的故事,加深学生的理解。

3.阅读同一作者的文章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所选内容,向学生推荐同一作者所写的文章。比如在学习鲁迅的文章时,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狂人日记》、《朝花夕拾》,在学习老舍的文章时,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济南的冬天》。

4.阅读课文原著

在学习《草船借箭》等文章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三国时期的故事,推荐学生阅读原著《三国演义》。在学习《三打白骨精》时,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西游记》。通过阅读原著可以更好的了解课文内容发生的背景,人物的性格,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讲解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可以阅读的书籍多种多样,小学生在完成课业后,并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阅读,将所有时间都用于阅读也是不实际的,恰当的阅读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比如,对于有价值的文章、优美词句段落进行精读,认真分析。对于有需要的文章进行选择性的阅读,阅读关键内容。对于课内外阅读中的经典词句、人物事例进行摘录、批注,加深印象,并以后随时翻阅,为写作等提供素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