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范文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1: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

篇1

一、激发课外阅读兴趣,增加课外阅读的内部动力

激发兴趣,克服惰性,培养勤奋执著的求学精神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课外读物产生了兴趣,就会愿意主动去了解它、研究它。经过长期培养,学生就会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1.语言激励

语言激励就是在课外阅读课上,用鼓励、表扬的形式激发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逐渐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喜欢上课外阅读。

在一次阅读课上,我让学生自由地谈谈对自己所读的课外书的感受时,一个学生说,他看了《水浒传》中写武松的内容后,认为武松很勇敢,我们也应该学习武松的勇敢机智,面对困难不畏惧、不退缩的精神。我听后不是直接让他坐下,而是对他进行了表扬,夸他是一个看书很仔细认真、肯思考的学生,而且能将看到的内容和体验推广到生活实际中来,其他学生也给了他掌声。这种鼓励、表扬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渐渐愿意去读,并且在读中学会思考。从以后的几次课外阅读课上,我发现这个学生每次发言都很积极,还能积极向其他同学推荐一些好的有意义的课外读物。

2.活动激励

比如举行一些阅读比赛、读书报告会、故事会等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表现欲,使阅读能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中去,让他们觉得阅读就是享受,还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保证课外阅读的时间,这些都是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关键。

目前,不少语文教师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经常组织和开展这些活动。学生通过阅读比赛相互竞争,相互比较,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增强了探索更多知识的欲望。通过读书报告会、交流会,让学生充分体验阅读的乐趣,从阅读中感受快乐,展示自己的个性。

二、传授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

学生对课外读物产生了兴趣后,如何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效果呢?这不仅需要教师的科学指导,还需要教师教给他们一些正确的课外阅读的方法。

1.学会选择课外读物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指导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优秀的课外作品。选择课外读物时,学生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年龄阶段特点的书籍来阅读。内容不能太浅也不能太深,太浅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多大价值,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对阅读的兴趣;内容太深,也会让学生觉得晦涩深奥,从而失去对阅读的热情。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过渡阶段,认知还没达到一定的程度,可以推荐一些童话、寓言、科普读物给他们看。其次,要学会从众多书籍中挑选出好书来阅读。主要程序是浏览、比较、筛选。一开始可对一些书作大概的浏览,把中意的书籍挑选出来,再对这些书籍进行相互比较,最后从中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读物。

2.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学生读书时一边读一边思考,在文章中作标记,才会对文章有所感悟。具体有以下几项实用的方法:(1)在文中作标记。目前,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的课本中已经明确地提出读书时作标记的要求,并标明了作标记的方法。如在重要的词或句子下加点,在不懂的地方打“?”,在意义深刻的句子下画横线,等等。学生可以利用作标记的方法来控制自己对阅读的注意力,而且可以养成读书动笔的好习惯,为丰富知识,打下坚实的文化积淀有重要的作用。(2)批注。批注也是更好地深入理解课文的一种方法。学生看到精彩的片段而有所感悟后,可以随即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意见、感受,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是自己的书,可以把读书心得注在书上,可就字、词、句、段、篇作批注,也可将读这本书的心得写在书末。

三、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条件,保证课外阅读的效果和质量

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学习了一定的课外阅读方法,为课外阅读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但还不够,还需要积极地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条件。

1.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

为了避免一些小学不重视课外阅读的现象,我们应从时间上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需要,教师可以通过开设自由阅读课,少布置家庭作业等途径来调整。少布置家庭作业也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当然这还需要家长的监督和通过必要的阅读任务来调控。

2.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外阅读材料

篇2

【关键字】小学生 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

国家教育部2011年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145万字,要使学生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因此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也是开展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的意义所在。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1.调查对象及方法。为了解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课外阅读习惯,本人自编调查问卷共10项,采用封闭形式,对红谷滩新区实验学校三、四、五、六年级的83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34份,回收调查问卷811份,其中有效问卷772份,有效回收率为92.6%。

2.调查结果与分析

(1)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与动机。

1)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通过调查发现,90%以上的小学生喜欢和比较喜欢课外阅读,不喜欢课外阅读三、四年级所占比例为7.2%,五、六年级所占比例为0.6%。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的小学生都有课外阅读的兴趣。

2)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及动机。通过调查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小学生选择童话寓言类故事书和作文等辅导书籍进行课外阅读,阅读的动机集中于“学到知识、增长能力”上。由此可见,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明确,阅读动机积极。(如表1)

表1 小学生课外阅读内容及动机情况表

(2)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

调查表明,课余时间小学生用于看电视或者玩耍的时间明显多于看课外书的时间,而且,大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为30分钟左右,每天花2小时以上时间看课外书的比率很小。(如表2)

表2 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统计表

3.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

通过调查发现,96%的小学生希望或者非常希望阅读课外书时有人指导,有主动学习的欲望,而且大部分小学生有做笔记或经常做笔记的习惯,但是三、四年级有11.5%的学生,五、六年级有10.6%的学生从不做笔记,这22.1%的同学值得我们重视。(如表3)

表3 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情况表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认知与行动反差明显。虽然学生对课外书的喜爱程度较高,但是没有落实在行动上。其主要原因有:课外阅读氛围不浓。一天24个小时当中,小学生只有7个小时是在学校度过的,其余的17个小时都在家里度过。处于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回家后没有同伴的影响和交流,父母又忙于家务,没有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读书,自然没有读书的氛围,导致小学生不愿意进行课外阅读。

2.内容的选择急功近利。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小学生都选择作文类等利于提高考试分数的教辅书籍进行课外阅读,而对于那些具备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能够真正滋养心灵的经典名著却很少问津。究其原因,大部分家长关注的是小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而无暇关注或很少关注课外阅读。除此之外,我国目前考试机制、评价机制也会影响到小学生课外读物的选择。

三、改善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建议

篇3

中小学生在课外阅读形式、阅读时间、阅读原因等方面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以此来探讨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整合各方力量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率。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2012年上半年,我们对区内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目的有二:第一,通过调查,了解普陀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第二,根据调查结果,在区域层面上开展阅读指导工作的研究,探索如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阅读。调研的范围为普陀区内20所中小学,其中小学10所、初中7所、高中3所。调查形式为问卷调查,基本题型为选择题。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1983份,有效问卷1945份。问卷内容涉及四个方面:学生课外的阅读方式、阅读时间、阅读的原因以及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

(一)学生喜爱的阅读方式

(二)学生阅读的时间

(三)学生阅读新书的原因

(四)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

二、情况分析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悲观,不喜爱阅读的学生仅占10%左右。

在阅读方式方面,传统的纸质阅读依然是学生比较喜爱的阅读方式。在计算机普及的时代,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有看纸质图书才是阅读,上网浏览文学作品、看电子书刊也应该算作阅读,它是纸质阅读的延伸。通过调查发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选择上网阅读的学生逐步增加。当然,这也与小学生家长害怕上网影响孩子视力、担心小孩受到网络负面影响而不允许孩子上网有关。

在阅读时间方面,小学生基本上能做到每天阅读课外书籍或报纸杂志50分钟左右,而初中、高中学生每天书面阅读平均少于40分钟。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递增,网络浏览时间呈明显增长之势,高中生上网浏览时间与书面阅读时间相差不多。如果不是课业负担较重的因素,此数字可能还会上升。

在学生阅读新书的原因方面,小学生受教师、家长、同学的影响较大,自主阅读需求并不强烈。这也就告诉我们,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是最为必要与关键的,因为此时学生的可塑性最大。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递增,外界的影响趋弱,受自主阅读需求或媒体推介的影响更趋明显。因此,此时通过媒体的推荐,效果可能更加好。

在影响学生阅读因素方面,仍以学生课业负担重为主因。但是,在初中、小学学业负担相对较轻的年段,教师、家长不支持学生课外阅读与缺乏学生自己喜爱的图书所占比重较高,因此,向学生推荐好书、师长鼓励学生阅读显得十分必要。

三、对策与建议

根据此次调查,我们发现,90%左右的学生还是喜爱阅读的,只是在阅读的方式上发生了改变。因此,我们在呼吁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同时,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并充分发挥各方的资源优势,促进学生阅读。

(一)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助推学生阅读

作为学生在校课外阅读主阵地的中小学图书馆,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创造条件,促进学生阅读。

我们希望学校图书馆在配置图书前,要充分进行调查研究,特别是听取师生的意见。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组织师生代表一同前往书店选购图书。或者通过校园网购书意见征询单,满足学生自主选书的愿望,以此提高藏书的质量,吸引学生前来图书馆阅读。

同时,学校图书馆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欢迎学生前来阅读图书。图书馆要尽一切力量提高服务质量,以优美雅静的环境、优质充足的藏书吸引学生,以热情周到的态度服务读者,同时,适当调整开放时间,特别是延长放学后的服务时间。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小学图书馆“学生上课我上班,学生放学我下班”的矛盾,也解决了某些小学取消晚托班后学生无处去的难题。

(二)通过网络平台,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我们建议负责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教育局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简称:图工委,下同)利用区内“教育情报网”推动、指导学生阅读,逐步转变家长、教师观念。

我们建议图工委在“教育情报网”上及时介绍新版图书的梗概,并附上教师或学生的读后感,供学生参考。同时,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好书推荐”活动。要求荐书者既要介绍清楚所荐图书的版别、出版日期、定价,还要写出简明的荐书理由。区图工委经过筛选、评比、整理、加工、编辑后,通过网络及时予以介绍。通过图工委、伙伴的图书推荐,学生读者会有一种亲近感,选择阅读的可能性也会大为提高。

我们建议图工委要结合形势或教育重点工作,推荐一批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图工委要抓住节庆、纪念日等契机,结合时代热点,趁热打铁,大力鼓励学生阅读。同时,也让教师、家长及时了解当前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动态,从而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三)采取多种形式,加强阅读指导

我们建议图工委定期开展阅读指导活动,开设趣味性的读书讲座,培养学生阅读热情。在深入基层学校开展阅读指导时,图工委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对象召开相应的读书指导会。用贴近学生的语言,“零距离”地向学生推荐图书,并传授一些阅读方法,供学生参考。同时,通过“教育情报网”将每次阅读指导的内容、形式、安排等一告知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同时,利用网络平台采用互动形式鼓励学生提出各种阅读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惑,欢迎学生主动地参加读书活动。这种互动的阅读指导活动,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读书活动的积极性。

篇4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387-01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多么的重要。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的缘由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毋庸质疑,课外阅读是落实课程标准,丰富、发展学生语言能力重要的语文实践形式,课外阅读的实效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种种迹象表明当今小学生的实际课外阅读状况不容乐观。

基于以上思考, “儿童文学促进学生有效阅读”课题组就某校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对该校三至五年级部分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目的是全面掌握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分析出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与对策,通过学校、家庭协同努力,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最终实现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实践,自我发展,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分析

1、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不深刻,重形式不重内容

调查表明:有69.6%的学生认为读课外书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每天读课外书超过1小时的学生只占16%;星期天,在家看课外书的不到23%;22.4%的学生读课外书,不是因为自己喜欢,而是家长要求;53.6%的学生喜欢读故事书,9.6%的学生喜欢读科普书,22.4%的学生喜欢读漫画书;有不少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时,常常只注意作品的故事情节,对作品的语言和思想只是一知半解。当然,学生鉴赏能力有限,不太会分辨内容的好坏也是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教师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不到位,重结果不重过程

阅读教学、课外阅读指导、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几项重要教学活动。这三方面的教学活动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实践证明,把课堂教学同课外阅读活动结合起来,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从课内精读学到的知识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得到复习、补充,既加深认识,又能实际运用。课外阅读活动中培养起来的自学能力和获得的广泛知识,又为课堂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但部分教师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以本为本,考什么教什么,学生即使有课外阅读,也是在应试的范围内兜圈子,学生缺乏真正的读书方法。

3、家长对课外阅读的理解有偏差,重成绩不重能力

调查显示:24%的家长对学生读课外书表示不太支持,他们往往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来关心儿童,而不是充分尊重儿童的个性和需要。部分家长在为孩子选购书籍时,总认为阅读文学书籍没多大用处,觉得还是看作文指导类的书能提高学习成绩。甚至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课外阅读持干预态度,除了与学习有关的一些教辅书和少数几部名著以外,一般的课外书都被禁读。原因非常简单,担心孩子的学业受到影响。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对策

1、建立班级图书角

建立班级图书角,这是个很老的办法,但它同样适应新时期。我们已经调查了班上学生的存书情况。有些学生自己家里的书不少,可是读过的并不是很多。“书非借不能读也”,就可以建议大家把自己的书放在图书角,大家交换阅读。有的学生自己的书不读,可是对别人的书很感兴趣,总想借阅着来读。

2、保障阅读时间

要让学生读书,时间必须有保障。没有整块的时间,就用零散的时间,让学生学会挤时间读书。我校学生早晨到校时间较早,很多学生都在上课前一小时就到校了,就可以让大家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每天中午抽一定的时间(30分钟左右,在不影响课内作业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这些时间,可以安排一些优秀的学生组织开展,如诗歌背诵、朗诵散文;介绍自己喜欢的图书,让学生来推荐好书,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些活动以课外阅读的内容为主,促使他们阅读。

3、营造家庭环境

学生课外阅读,很多时间应该是在家庭完成的。所以,家庭环境,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每次开家长会,我们要向家长介绍阅读给学生带来的好处,向家长介绍辅导孩子读书的方法,转变家长眼里只有分数的观念,取得家长的配合。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阅读计划,共同阅读,或者在孩子读完一部书后,给自己讲主要内容,或者家长和孩子比赛读书等。为此建议语文教师每天少布置些机械重复的作业,让学生有时间进行阅读。真正的语文能力不是做题做出来的;真正的语文高手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语文素质的提升归根到底还取决于学生自己的勤奋阅读和领悟。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指出:小学三年级之前必须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这是未来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阅读是教育的核心,人只有一生,但读书可以让你拥有两生、三生。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提高整个国民的文化素养,学校、家庭、社会应该协同努力,为学生读书创造一切条件,让读书成为他们的习惯,让读书这一传承人类文明的方式继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篇5

韩林

摘 要:目前,学生的课外阅读已有成为全社会、家庭、学校较为关注的问题。学生选什么样的课外阅读,怎样在课外阅读方面下功夫直接影响学生的作文能力,认识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影响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等。作者就山区小学生课外阅读作了调查研究,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山区 小学生 课外阅读 调查

在目前,学生的课外阅读已有成为全社会、家庭、学校较为关注的问题。学生选什么样的课外阅读,怎样在课外阅读方面下功夫直接影响学生的作文能力,认识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影响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等。所以作为一名山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对本山区学生做了此次调查研究。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在地处秦岭腹地的灞源乡中心小学六年级两个班进行,本地区是省级贫困县蓝田县山区的乡镇,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发展极为缓慢。本次共发放问卷84份,其中一班41人、二班42人,收回有效卷80份。

二、调查结果

1、课外阅读书籍的来源

山区学校比城市学校的藏书少,而且获取课外阅读的途径也非常窄,山区有些学生甚至小学毕业到初中毕业未曾读过一本课外阅读。在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入学六年以来,一本工具书都没有的学生在一个班中竟占38%。可想而知差距之大,令人忧心。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并不高,不能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山区家庭不能满足学生的课外阅读需求。并且山区图书馆不够健全、藏书较少,图书较为陈旧,使用率低,不能合理开放,同时加之某些经济因素不能满足,丰富课外阅读开拓视野成为一句空话。同学之间互借阅读的比例虽大,但阅读面过于单一,有些书籍与学习并没有关系。租书方面本地区也没有类似的市场。从网上获知的为零,几乎没有学生接触过网络,所以一无所知,对于探究性的问题无从下手。

2、关于课外阅读的方法

类别

项目

六(一)

六(二)

阅读后做笔记的情况

经常作

27%

22.5%

偶尔作

33%

37.5%

不作

50%

40%

读书后与他人交流写体会读后感的

经常写

15%

10%

偶尔写

37.5%

30%

从不写

47.5%

60%

课外阅读有选择的

有针对性选择

17.5%

12.5%

无针对性选择

40%

45%

随便无目的

42.5%

42.5%

上表中所反映的问题实在令人担忧,对于课外阅读有待正确的认识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同时还反映出多数学生选择的盲目性,有的学生随便拿到一本便相互传看,在我班我曾发现有些学生竟拿些星座运势类似于算命的书籍传看,由于山区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相对城市的较差些,有很多家长常年在外务工,留守儿童较多,对学生的教育相对松懈,学校的教育必定是有限的。社会之大,这样盲目的选择,可能会导致他们幼小的心灵遭受污秽。

3、课外阅读对学生的影响情况

项目

六(一)班

六(二)

认为有正面影响

37.5%

40%

认为有负面影响

35%

35%

无所谓

27.5%

25%

可以看出:有益的课外阅读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的确,在调查时有的学生说对自己的作文,同时对自己的言行也有很大帮助并能辨别是非等。很明显这些学生在课堂上思维表现极为活跃、语言组织能力较强、有较多的创新性问题提出。作文中语句流畅、观点鲜明、可读性强,处事较为理智。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反映迟钝,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成绩平平,没能有选择性地去阅读。

三、反思

1、由于山区学生与外界交流较少,信息较为闭塞,对外界了解太少。我曾问过学生:“你们长这么大,谁到县城去过?”一个班中竟寥寥无几,而大城市更不用说。每次带学生参加县一级的竞赛很难取得好的成绩,他们对部分问题闻所未闻。我虽然只是对山区学生的课外阅读单方面做了调查,但在我国还有很多类似于这样,或不如这样的地区的学生值得我们关注和帮助,使他们与城市学生缩小差距,让基础教育的阳光普照大地。

2、小学生对童话较为感兴趣。对有些适合他们年龄的文学作品不太敢兴趣,加之缺乏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引导,认为阅读只是一种形式。处于发育期的他们好奇心较强,如果不筛选阅读内容,很可能影响学习。

四、建议

1、增强山区小学生对图书馆的认识,图书馆应加大建设力度,合理开放借阅工作。充分发挥好为教育教学服务,能使学生在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又好又快地发展。

2、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目的性教育,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要求学生多做笔记摘录学习优秀句段,多写心得体会,从而有新的体会发现,以此提高。制定计划,教师有的放矢的去指导学生。多进行一些优秀作文展评,辩论、演讲、朗诵、主题班会等活动。

篇6

关键词:中小学生 阅读 兴趣 分析研究

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中小学生阅读所得是非常显而易见的。走进阅读,中小学生们便走进了文学的殿堂、知识的宝库,那是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以书为媒介,他们得以与大师和伟人交流、对话,汲取人类的思想精华,而这些将成为伴随中小学生们长大成人后的精神基础。除此之后,阅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小学生们产生梦想的重要途径,他们在阅读书籍中非常崇拜某些伟人,长大后立志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既然阅读如此重要,那当今中小学生们阅读量如何呢?事实却不太乐观。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中小学生将课外阅读当成一种个人兴趣爱好,那样课外阅读活动将会顺利开展。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中小学生阅读兴趣呢?已然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难题。结合国内外专家的建议和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现做出如下的分析研究,希望我们的以下措施能够给家长和老师一些良好的建议,从而运用到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中去。

一、扩大课外阅读读物的范围,吸引中小学生的注意力

从中小学生角度出发,长时间在学校学习,会产生“阅读疲劳”,应该让他们接触课本以外的读物,顺应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选好他们感兴趣的书至关重要,使中小学生对书产生好感。这点需要家长的配合,父母的培养方式对他们阅读兴趣也很关键。当然,这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指引他们如何培养,双方达成统一共识,才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小学生开始学习阅读的初期阶段,家长精心挑选一些书籍给中小学生提供,例如:具有故事情节的、漫画式的书籍,先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对阅读先产生一种情愫,慢慢的也就会培养出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中小学生会养成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去开拓自己的课外阅读范围,从简单的故事、漫画类书籍转成历史、天文、名著等。

学校和家长往往将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范围局限在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内容上,认为只有这样的课外阅读才是有价值的、才没有浪费中小学生的宝贵时间。然而学校和家长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中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期,我们应该抓住这个黄金时期,让中小学生多方面全方位的去汲取课外读物的营养精华,这将对中小学生的成长及将来的发展有着极其大的影响。

我们在扩大课外阅读读物范围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掌握好度,不能让中小学生过于迷恋看故事书、漫画书,耽误大量的时间,耽误了课业学习。对于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我们一定要有计划的进行,对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与正确的指引,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有效进行。

二、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开展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

受到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中小学生更加爱和电脑、电视打交道,他们往往不会青睐书本类的读物,导致他们的课外阅读量大大减少。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更要提高中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家长、老师不妨采取讲故事的方式,将课外读物上的内容声情并茂的讲述给中小学生听,通过听故事并与家长、老师互动,来吸引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中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慢慢的将讲故事转化成中小学生的独立阅读。这个转化过程有时一两周的时间即可完成,有时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我们家长、老师要有耐心,不要过于急功近利,短时间内不见效便放手不管了。这是一个不定期的工作,我们要有决心有信息,将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上来。

为了验证这一措施的有效性,今年暑假我们对上千名中小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问卷调查。85.6%的中小学生对这一阅读方式很感兴趣,还有14.4%的中小学生表示愿意尝试一下。可见,这一措施的有效性还是很不错的。于是秋季开学后在部分指定的学校大力开展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导中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让老师将这个举措告知中小学生家长,从而达到学校、家庭全方位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三、家长、老师要给中小学树立良好课外阅读的榜样

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的成长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如果家长喜爱读书看报,中小学生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的熏陶下,也会对课外阅读大感兴趣。然而,当今社会好多家庭已经没有读书看报这一生活项目,家长工作一天回到家里往往也会看看电视、玩玩游戏来休闲娱乐一下,以缓解自己的工作压力。中小学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很难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何谈兴趣?因此,家长要对此提起注意,从自身做起,争取给中小学生做好课外阅读的榜样。

在中小学生心目中,教师往往是他们的偶像、榜样,如果教师自身热爱阅读或是引导中小学生去课外阅读,中小学生往往会更加热爱阅读。为了能够和教师更好的交流沟通,中小学生会自觉主动的去进行课外阅读。可见,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师也要从自身做起,给学生做好榜样。

四、通过各种活动提高中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有意思的活动是中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我们可以组织开展诗歌朗诵、写作竞赛、自创话剧等一些与课外阅读相关的活动,让中小学生大量的参与进来,从而全面调动中小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不知不觉的对课外阅读感兴趣。

各种表演可以展示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更好的发挥他们的才华。鼓励中小学生参加各种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中小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能够提高中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深化思想教育,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将大大提高。因此,我们要积极发掘课外阅读的趣味性,让学生将读转换成演,这将是个较好的举措。

五、顺应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小学生都存在着从父母、老师管制到努力挣脱的心理过程,父母及学校给与的学业压力过大,他们对父母、老师都有一种抗拒的心理。因此,要想提高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顺利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我们必须要顺应中小学生的心理,帮他们选好书――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又让中小学生能够产生好感和阅读的欲望。在中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家长不宜管制太多,给中小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让中小学生在兴趣和好奇心的引导下阅读课外读物。只要中小学生选择的读物是有利于中小学生发展的,家长就应该给与支持。然而有的家长会限制中小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速度、甚至干扰中小学生的阅读范围,这些都完全违背了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初衷,对此家长要多加注意,争取慢慢放权,让中小学生学会独立阅读,真正的做到有兴趣的阅读。

六.在班级内建设读书区,让中小学生共享自己的课外读物

以班级为单位,在班级里建立一个供中小学生们课外阅读的场所,在这里中小学生们可以阅读学校里的课外读物,也可以将自己的课外读物带过来与其他同学分享。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学校组织者要根据年级不同,在不同班级设置不同的课外读物,从而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而不要图省事,各年级都采购统一的课外读物。“分享”是个美妙的东西,现在独生子女过多,他们很少品味到分享的快乐。鼓励学生将自己看过的课外读物拿到班级读书去与其他同学分享,这必将提起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因为只有自己读过了,才知道里面的内容,才能和其他读过此读物的同学进行交流探讨。

总之,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去提高中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书籍是人类认知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和途径,课外阅读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也是如此。通过课外阅读中小学生们不仅能够获取丰富的文化知识,还会让他们对社会有一定的认知,很好地融入社会。课外阅读在兴趣的指引下顺利的开展,会让中小学生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对于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我们上面已经讲述分析了很多,也希望家长和学校给与积极的配合。

参考文献:

[1] 王焱.浅谈公共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如何提高中小学生阅读能力[J].贵图学刊 , 2013,(01)

[2] 吴赛娥,李文蕾.面向未成年人阅读引导的策略[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4,(03) .

[3]贾继娥.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04).

[4]王延军.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注重阅读意志的培养[J].科学大众,2007,(12).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 教师作用

一、课外阅读的概述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说明阅读对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一个人从小就应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让小学生懂得阅读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能从书中懂得更多的如何为人、处世的道理,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可以说,一个人若想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要多读书,读好书。

(一)课外阅读的意义

教育学家吕淑湘先生曾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可以说,一个人的阅读水平决定了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阅读不单单是指课内阅读,更多的还包括课外阅读。虽然课内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所在,但单纯依靠课堂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阅读知识也是狭隘的,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意义和要求,摒弃急功近利的教学思想和学习思想。

(二)课外阅读的目标

要让学生在课外能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教会学生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积累良好的语感,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发展自身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为学生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二、课外阅读的内容

小学生因身心尚未发育健全,鉴别能力、免疫能力都较差,面对市面上形形的书籍往往不知取舍,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进行适当引导,帮助学生选择内容健康、语言生动、体裁丰富、难度适合的读物,并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思想能力、认知特点等,认真帮学生选择有益的读物,防止学生徒劳无功,甚至深受其害。

(一)与课堂阅读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

鉴于课堂阅读教学内容的单调性和枯燥性,笔者建议教师在推荐课外阅读内容时最好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展开。如课堂上教授了教材中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么教师就可以据此指导学生去阅读《安徒生童话》《世界优秀童话故事》《格林童话选》等。

(二)与小学生阅读认知水平相当的书籍

鉴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同时又富有好奇心的特点,可以推荐阅读《小学生美文诵读》《语文分级阅读》系列丛书,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的童话作品等。这类儿童文学经典书籍不仅与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还能够能促进他们完美地发展,纯净他们的精神世界,敞亮他们的心扉圣地,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学追求。

(三)与时代感相适应的小学生读物

学生要紧跟时代步伐,听取时代召唤,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阅读与时代感适应的文学读物。如全国电视台都在热播抗日题材的电视剧,那么教师就可以据此引导学生阅读有关革命回忆录、故事和革命题材小说《红岩》。这类读物有紧跟时代的流行因素,其中包括正义的感召、美好的幻想、过人的机智及天真的童趣等,是课外阅读的宝贵资源。

三、课外阅读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授学生阅读方法比直接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一旦掌握了正确阅读方法,就能够养成独立阅读并思考的能力,以便在浩瀚书海中游刃有余地形成自己的思想看法。因此,笔者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以下阅读方法:

(一)略读与精读

针对不同的文章需要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精读是对重点文章逐字逐句的分析研读,掌握文章的核心内容,例如语言隽永、引经据典的文章采用的文学手法、词语雕琢、篇章架构等;但我国文学著作浩如烟海,不是所有文章都需要精读,这就需要学生要学会略读。略读是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抓住文章内容大概,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二)默读与朗读

古人曰,“读书十行俱下”说的就是默读。学生做题需要速度,阅读同样需要速度。默读是指不发声而用目光快速扫描文章的阅读方法,它需要学生全神贯注地快速地对信息处理和消化。与此对应的是朗读,是指学生对所看的内容放声朗读出来,它需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边看、边读、边想。二者既锻炼了学生的默读能力,又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三)摘抄与圈注

古人曰,“不动笔墨不读书”,说的就是这道理。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圈点勾画能力,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将有关的字、词、句、段乃至全文摘抄,鼓励学生做摘抄笔记。同时,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所想所感都记录下来,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读书交流课堂进行分享,为学生的作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维松.春天正撒着欢[J].阅读与作文,2013,(03).

[2]王妍.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02,(05).

篇8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

一、前言

K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式就是阅读”。良好的课外阅读,不仅能够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储备,且能够促进学生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小学是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但当前学生阅读状况并不乐观,对于学生人文素养形成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1.阅读兴趣不高

兴趣是主动阅读的驱动力,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兴趣。但据小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发现,我国15.4%学生没有进行课外阅读,40%的学生阅读时间较少,不到2小时[1]。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与应试教育有关,学业压力大。同时互联网等新媒体出现,吸引小学生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文本阅读吸引力。另外小学语文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直接影响学生语文阅读兴趣。

2.阅读目的不明确

小学阅读应更加强调感性阅读,选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受到高尚情操、趣味的熏陶。但由于家长、教师对课外阅读存在认知层面上的偏差,除了供应教材、教辅外,没有引导孩子进行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3.阅读意识薄弱

虽然课标明确规定了阅读标准,但是很多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仅有1~2本/学期,与标准相差甚远。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当代社会海量信息对成年人构成了极大的冲击,导致家长、教师阅读意识浅薄,忽视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且没有在行为上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在行为上以模仿家长为主,导致课外阅读效果不尽人意,且无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除此之外,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学生具有强大的意志力[2]。虽然小学生阅读热情高、求知欲强,但是难以坚持,之所以这样,是教师没有对学生阅读予以引导,学生没有正确掌握初读、精读等方法,致使小学生在阅读中没有掌握要领,最终丧失了阅读信心。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对策

课外阅读有利于学习,且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针对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1.增强学生自主支持

自主支持,是学生在教师和父母支持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他们提供选择机会,支持他们能够自主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如故事书、科幻书及漫画等,让学生能够跟随内心意愿掌控阅读行为。诚然,自主支持并不代表放任不管,如针对口袋动漫书,其内容时尚、情节暴力,能够带来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对此家长要与孩子商量,给孩子提供更多建议,引导他们能够选择更加经典的作品。值得注意的是,赋予孩子自,并非提供更多选择机会,而是根据孩子年龄特点,为其提供适量的机会,当学生感觉到获得支持后,他们便会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2.重视情感阅读

从心理层面来看,积极情绪是个体对感兴趣事物的即时性反应。基于此,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是要明确阅读目的,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透过文字体会到主人公的正义、善良等美好品格,丰富学生情感。一般来说,当学生阅读完一本书后,教师要引导其提供及时反馈和评价,并予以肯定,使得学生能够保持住对阅读的热情。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情感,能够使学生积累更多语言,学会欣赏和评价,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观念[3]。另外,要注重对阅读氛围的营造。为了保证学生阅读时间、数量,在班级内,教师可以投放一些书籍到班级读书角,满足学生课余时间阅读,定期让学生提供自己认为较好的书籍,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开展师生共读活动,强化学生阅读意识。家长也要尽可能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利用周末时间去图书馆,感受浓厚的阅读氛围,感染学生。

3.传授阅读方法

小学生年纪尚小,对于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把握不到位。因此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一些可行性方法,具体来说:首先精读法,在阅读时,学生要集中精力逐字逐句阅读,边读、边想并做好批注,深化对文本内容、中心思想的理解,该方法主要应用于经典作品当中。其次略读法,是在阅读中选择性阅读,结合自身需求阅读自己感兴趣的那部分内容,以此来增强学生个性化品格[4]。最后速读法,教师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快速浏览,从中获得主要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信息获取能力。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认为优美的字词句摘录下来,写上自己的心得和感受,逐渐将其内化到自身情感中。

4.搭建阅读平台

阅读是一个过程,学生在其中感受到乐趣后,才能够形成坚持的意志。对此教师要积极搭建阅读平台,如利用教室墙壁、黑板等推荐好书,为学生展示阅读成果,如读书心得、好词佳句等。或者开展故事比赛等丰富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分享自己阅读的内容,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或者举办语言文字大赛、编排课本剧等,让孩子能够在表演过程中感受人物性格,从中感受到阅读带给自己的美好。为了激励学生阅读,教师可以实施奖励机制,运用读书积分兑换奖品,与家长合作,促进学生课外阅读,逐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通过该平台,教师还能够了解到学生情况,及时给予帮助,使得学生能够克服困难[5]。同时能够增强师生之间沟通和交流,学生能够主动寻求教师对自己阅读的指导,实现心灵层面上的交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保持持之以恒的阅读意志。

四、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培养该习惯在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教师和家长都应注重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针对当前阅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坚持针对性原则,赋予孩子更多自主选择书籍的权利,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同时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传授阅读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还要尽可能创造交流平台,使得学生能够以书会友,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树立终身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郭睿.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养成的策略――以阿克苏市第四小学为例[N].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3,(04):56-59.

[2]张倩.插上阅读的翅膀畅游书海――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2):40-43.

[3]彭江.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06):226+225.

[4]厚保国.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105.

[5]王小莉.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探究[J].学周刊,2016,(08):27.

作者简介: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重要性

课外阅读是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形式,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育界普遍认为: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是密切相连,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

关于课外阅读曾经有人说过:“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局限在课堂是有缺陷的,其源泉应源于课外阅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把课外阅读列为主要内容之一,把课外阅读作为语文知识的补充和延伸。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一书中多次谈到了阅读,他认为那种只会死读教科书不会真正阅读的人,是“不善于思维”的人,是“命运不值得羡慕”的人。我国历史上一些文人也对阅读的价值给予肯定:朱熹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指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的重要性。课外阅读对小学生的发展的重要性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课外阅读有利于小学生发展个性

扩大孩子的课外阅读面可以使孩子的个性健康,阅读好的书刊、作品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升人的素养和修养,开阔视野,塑造一个人的个性,使人的心理品质比较健全。

二、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智力潜能的开发

阅读是一个充满了丰富的智力活动。学生在形成和发展阅读能力的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也能激发出创造潜能。

三、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

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更多地需要在课外阅读实践中逐步养成。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课外拓展和延伸。语文能力的提高更需要课外阅读的辅助。

四、课外阅读有利于各科的学习

篇10

关键词:文章主旨;课外阅读;阅读质量;阅读习惯一、小学语文阅读现状

我国现阶段的初等教育已被人们越来越重视。其中,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尤以文字文章最为重要。于是,初等教育中的语文阅读也被学校提上重点教育的日程。中国式应试教育可想而知,学生们为学习而学习。正如小学语文阅读中的课内阅读,主要体现在课本每一节后短小精悍的小文以及大大小小的测验中必不可少的阅读板块。大概阅读的题目也大同小异,如:分段、加标点、找重点、词语释义以及词语造句。

二、思考及解决办法

建议课内阅读应多加开放性试题,能很好地活跃学生思维,不受答题方框的束缚,大胆创新想法拓宽答题思路,这也是积极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创新思想。关注当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似乎学校也更深刻地认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以及知识的增长水平更为重要。同时,课外阅读对学生的各项发展也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课外阅读的种类以及选择大多为学校老师指定读物,无法完全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及每个学生阅读的不平衡性。同时,由于课外指导与监督力度有限以及学生在课内外的阅读知识衔接不够,使得学生在课外有限的时间内进行阅读会导致盲目无边际甚至草草了事,这样无疑严重影响课外阅读的质量以及阅读后的收获。因此,不管是学生自身还是教师家长甚至学校方面,都应该更重视学生们的课外阅读,提高课外阅读质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并不局限于课内阅读的狭隘圈子。

不管小学语文的课内或者课外阅读,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尤为重要。不单单只是为阅读而阅读,那样便失去阅读本身的意义。根据自身特点及发展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并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去感受阅读的乐趣。

小学语文阅读作为初等教育的重要学科,而阅读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便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贯穿语文的主要环节,它带给学生的知识不仅来自于课本,更来自于文字的内涵。因此,作为小学生的初等教育学科,使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带给他们的收获以及乐趣,才是小学语文阅读所带来的真正意义和重要目的。

篇11

调查小学生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分析其对他们学习成绩的影响。

调查目的

我希望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同学课外阅读的喜好,分享他们的喜好,如有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课外读物,并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调查过程

统计本班同学最喜欢的课外读物

据调查,数据如下:

10%的人喜欢看文学名著

15%的人喜欢看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

30%的人喜欢看惊险有趣的故事

5%的人喜欢看古代文物讲解

40%的人喜欢具有想象力的科幻读物

以上调查证明,许多学生最喜欢看惊险有趣的故事,和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具有想象力的科幻读物,而对文学名著和古代文物讲解,并未熟知。

调查结果

经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分析,我们认为小学生应该正确阅读对学习有益的图书,如:文学讲解、古代文物讲解。而不是去看那些惊险的书,这样对小学生的生长有不利的行为。

建议:

1公布此次调查,呼吁家长、教师加以重视。

2家长应正确引导学生读课外读物。

3.学生应自主分类课外读物,少看惊险有趣的故事。

4.指导小学生选择好的课外读物,督促他们阅读。

篇12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能力;存着问题;教学方法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能够帮助小学生不断的提升其语文素养,但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当前阶段小学生的阅读量明显不足,阅读内容的内容大多比较简单,缺乏深度,阅读能力较低,这种情况之下,教师要能够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由思维、记忆、知觉、感觉等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想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要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现阶段,许多小学生阅读过程中都存在着阅读量较少、阅读缺乏深度、阅读内容简单单一等问题,相对于文本类内容,绝大多数的小学生更喜欢卡通漫画类图书,在阅读过程中大多停留在唱读、浅读的层面,对于故事情节的发展情况更加关心,忽略了文本的整体理解,导致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对于各种读物的阅读兴趣不够浓厚。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过分重视学生阅读技巧的提升,忽略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他们将课文不断地细化分解,讲解阅读技巧,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往往收效甚微,还很容易使得学生丧失阅读的兴趣。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想要切实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必须要能够从阅读兴趣的培养工作入手,从多个方面启发学生,调动他们参与阅读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重视阅读反馈工作,小学生实际的学习生活之中,对于师长的评价十分在意,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将阅读量较大、读书笔记整理的较好的学生列为榜样,鼓励学生积O的参与阅读。其次,教师要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比如在教室的拐角位置设置一个“读书角”,放置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在教室中张贴各种关于阅读的画报、标语等,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外阅读之中。此外,教师要能够学会“见缝插针”,学习课文内容时,要能够适时的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数目,比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可以向学生推荐《安徒生通话选》,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同时通也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正确的阅读方法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握不到重点,虽然阅读量比较大,但自身的阅读能力始终没有得到提升,这就是阅读方法不准确导致的。首先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教师要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比如1~3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理解能力比较弱,阅读的篇目应偏向于简单的童话故事、童谣等,阅读中要求他们能够准确的读出文章中的字词,可以通读全文即可。对于4~6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掌握了较多的词汇,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阅读的篇目可以适当复杂一些,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品读文章内涵。课外阅读过程中,学生要能够按照“整体―部分―细节”的阅读模式开展阅读活动,首先通读全文,理解大致的意思,然后就自己感兴趣的段落或者理解比较困难的段落进行细致的理解分析,最后详细的品读文章的细节,就人物、事件描写的比较细腻,语言比较优美的词句可以摘抄下来。略读与精读相结合,阅读过程中养成摘抄、评价的好习惯,形成一定的阅读风格,最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关键的作用,阅读习惯是在学生长期的阅读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是一种惯性思维,一旦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不需要家长、教师的提醒,学生在自己的课余时间就会自觉的投入到阅读活动之中,但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心理学研究标明,人类形成一个生活习惯大概需要连续的21天的重复动作。但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意志力比较薄弱,教师及学生家长要能够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学生在阅读时,家长同时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同时在学生理解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一定的帮助,可以帮助学生坚持阅读。

四、重视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扩大学生阅读量,拓宽学生视野的重要方法,新课标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课外阅读问题,教育部门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还列出了详细的推荐阅读数目以及建议阅读量,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建议阅读数目有明显的区别,1~2年级小学生理解能力差,学习的汉字十分有限,推荐阅读的内容大多偏向于故事性,比如《小布头奇遇记》、《舒克贝塔历险记》、《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3~4年级,课外阅读总量要求明显提高,推荐阅读内容相对复杂,比如《鲁滨逊漂流记》、《寄小读者》等,5~6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已经比较好,推荐阅读内容更加复杂,比如《羚羊木雕》、《昆虫记》、《小王子》等,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开展课外阅读,结合教育部要求,规定学生每学期必须要阅读的篇目或者阅读总量,每隔一段时间可以开展一次“读书会”,鼓励学生就自己的阅读感悟与其他的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对于阅读任务完成度比较好的学生予以一定的奖励,从而激励其他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外阅读之中。

五、结语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关键部分,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自身生活以及学校学习中触摸不到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要重视阅读教学,要能够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而有效的拓宽学生的视野,文章从四个方面就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分析概述,仅为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硕,蒋威.试论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J].学周刊.2015(05).

篇13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外阅读 现状分析 改进建议

一、引言

最近,王蔷、陈则航教授带领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体系标准研制”课题组研制出了《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简称“《标准(实验稿)》”)。笔者受到《标准(实验稿)》的启发,根据其中小学高年级阅读标准的阐述,结合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外阅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反思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改进建议,仅供参考。

二、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

1.教师认知:对英语阅读的重视不够。很多教师对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认识不足,同时缺乏对学生英语阅读进行课外指导的经验。小学高年级的英语阅读教学还是围绕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展开的,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及阅读品格的培养。另外,由于课时限制和应试考虑,高年级教师很少引导学生开展英语课外阅读。

2.学生态度:对英语阅读缺乏兴趣。英语阅读一直在小学高年级英语考试中占据很大的分值,但是学生在阅读题上拿高分并不代表其真实的英语阅读能力。笔者在小学高年级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对英语阅读存在畏难情绪,缺乏阅读的兴趣,更体验不到阅读的乐趣。不少家长也反映孩子到了高年级仍没有养成阅读英语课外读物的习惯。

3.材料选择:难以选到合适的阅读材料。近几年,市面上充斥着各大出版社推出的英语系列读物,其品种分类多得令人眼花缭乱。其中网上流行的各种原版引进的英语分级读物最受欢迎,但这类读物的分级标准来自以英语为母语的欧美国家,对国内学生并不适用。

三、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外阅读的改进建议

1.依据分级标准、自主选择读物,让学生主动阅读。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笔者将筛选的过程分为两个步骤:教师把关和学生自主。首先,教师可以参考《标准(实验稿)》中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读物特征描述,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阅读能力,为学生量身打造课外书单。在制作书单时,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班级中存在的个体差异,特别是英语水平较弱的学生,适当加大阅读材料难易的跨度。书单还应尽量涵盖多种体裁,如童话、科幻、科普、漫画、传记等。

2.创设轻松环境、丰富阅读形式,让学生享受阅读。与教材相比,课外阅读能让学生接触更真实、更地道的语言材料,为学生带来更丰富有趣的阅读体验。为了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例如,笔者在自己的英语教室中设计了一个英语图书角,图书角被布置得温馨舒适,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图书角静静地呆上一会儿,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想让学生爱上阅读,还要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比如和同学组成阅读小组,一起展开阅读;或一边阅读,一边写下好词、好句等;又或邀请父母一起阅读,将阅读变成一项家庭活动。总而言之,就是要让英语阅读成为学生喜欢做的事。

3.课内延伸至课外、指导方法与策略,让学生学会阅读。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应从read to learn,learn to read这两个层面出发,学生既要学习语言知识、先进思想和文化差异等,又要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掌握阅读技巧,学会阅读。教师在平时的英语阅读课上应该有计划地给予学生适当的方法和策略的指导。这里以The King’s New Clothes为例进行说明。Pre-reading:教师可以安徒生童话入手,利用插图、动画等,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While-reading:先让学生快读全文,了解大意;后让学生有目的的扫读,回答who,where,when等问题;再让学生放慢速度细读,分析深层含义。Post-reading:利用发散性问题如What will you do if you are the boy?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king?来启发学生思考故事的寓意;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向学生推荐其他的童话故事书,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4.养成阅读习惯、鼓励读后反馈,让学生规划阅读。在《标准(实验稿)》中,阅读习惯被归纳在阅读品格中成为构成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一个要素。从小学开始,我们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英语阅读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如果没办法做到每天阅读,教师可以定期带学生进学校图书馆看书,或每周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x后反馈,如写读后感、改编故事、剧本表演、阅读竞赛、话题辩论等。

四、结语

相比国内,国外的阅读教育起步更早,也更加成熟。例如美国在各级学校设有专业的阅读教师和阅读教学专员,开设独立的阅读课程,也要求其他学科的教师都具备阅读教学技巧。国内英语阅读教育的发展还需要教师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学习、研究和实践。英语教师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的英语阅读素养,先让自己成为热爱阅读、善于阅读和广泛阅读的学习者,才能做学生的好榜样,真正帮助他们培养终身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贫困地区 农村小学生 课外阅读 调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们社会实践小组通过对贵州省遵义县农村小学高年级(5-6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问卷调查和现场走访,了解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和困难,进行分析和思考,并提出建议,为全社会共同关注贫困地区小学生阅读和健康成长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贵州省遵义县两所农村小学高年级(5-6年级)学生共4个班级142人。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42份,回收142份。

(2)实地考察:实地采访两所小学校长、教师和学生,并考察两所学校的图书室。

(3)比较分析法:选择东部沿海地区浙江省象山县某农村小学高年级(5-6年级)(以下简称东部地区农村小学)2个班级92人

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数据的比较分析,进行对比研究。

二、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贵州省遵义县农村小学高年级(5-6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1.学生课余生活:调查表明,31.7%学生帮父母做家务,18.3%学生阅读课外书,12.7%学生看电视,37.3%玩耍。

2.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喜欢程度:42.2%的学生喜欢课外阅读,29.6%一般,28.2%不喜欢。

3.学生课外阅读数量及课外读物的来源:本学期阅读量为零册的学生38.7%,10册以下35.9%,10册以3225.4%。阅读的课外书自己购买的占35.2%,向他人借13.4%,图书馆39.4%,其他(赠送)等12%。

4.学生喜欢的课外读物:名著9.9%,通俗小说35.9%,人物传记10.6%,科普读物6.3%,其他27.3%。

5.家庭与课外阅读: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家长文化程度,小学43.7%,初中31.7%,高中24.6%,大学及以上0%。当学生要购买课外书时,父母不同意的12%,只要学生提要求就同意的为40.1%,看情况选择性购买的47.9%。家庭藏书为零册的家庭20.4%,10册以下54.2%,10册以3225.4%。

6.学校与课外阅读:38.6%学生选择学校没有组织课外阅读活动,25.4%经常,36%偶尔。27.1%学生从来不向学校图书馆借书,39%偶尔借,33.9%经常借。对学校图书馆的评价,37%学生认为很好,28%学生认为数量太少,35%学生认为内容太陈旧。

三、存在问题

1.个人阅读兴趣不足

调查显示,28.2%的学生选择了不喜欢课外阅读。而在东部发达地区农村小学9%学生选择不喜欢。贫困地区不喜欢阅读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东部地区。

2.阅读时间与阅读量的匮乏

18.3%的学生选择了业余时间阅读,东部农村小学为23%。在课外阅读量方面,贫困地区学生一学期阅读量为零的学生为38.7%,10册以上为25%,东部地区则分别为是8%、36%。由此可见两个地区的农村学生业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比例和时间都较少,但在阅读量方面贫困地区学生明显少于东部地区。

3.学校图书室形同虚设,图书缺乏

在采访当地学生的途中,我们发现当地小学图书室的藏书十分有限,一所学校图书室藏书约在1000-2000册左右,另外一所学校的藏书约在3000册左右。藏书品种基本是名著及科普读物,而这些图书大多都是非常的陈旧。令我们惊奇的是,图书室中竟有《选集》、《列宁选集》等书。当我们翻阅借阅记录时,一个学期的借阅记录竟不超过10次。

四、原因分析

1.注重功利化教育,课外阅读引导不足

功利化的应试教育也同样盛行于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我们调查的时候他们正处于临近期末考试阶段,与东部地区的学生一样,他们同样面临着考试和升学压力,他们的桌上摆的也是一样的《AB卷》。学校对课外阅读的引导不够,以致38.7%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阅读活动。另外,老师大多也都不会对课外阅读做什么硬性规定,这也导致了学生的阅读量无法得到保证。

2.家庭对学生的阅读影响

在我们统计的问卷中,43.7%的学生家长只有小学学历,没有学生的父母接受过高等教育。而在东部农村的学生家长小学学历25%,大学6%。可见两个地区农村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还是有些差距,特别是小学和大学的比例。在家庭藏书方面,20.4%的学生家中无课外书,10册以上23.8%,而东部农村小学7%的学生家中无课外书,33%家里有10册以上。由此可见,地区经济的差异使得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以及由此对孩子阅读条件的创造及满足产生一定的制约。

3.学校图书室藏书配置忽视学生的兴趣

在我们走访调查的小学图书室藏书配置,很多没有考虑学生阅读兴趣点,低年级读物基本没有,高年级读物为清一色名著。这种一味地只把目光局限于名著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小学生的知识背景、年龄特点及其接受能力决定了他们阅读总是以兴趣为前提和先导,不同年龄的儿童由于心理发展的限制,他们能读懂的书是有限的。四大名著真的适合小学生阅读么?一味得抱着经典不放,最终消磨掉的也许是比阅读更重要的阅读热情与对阅读的热爱。如今社会普遍认为阅读名著才是真正的阅读,可孰不知,此举会扼杀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也许政府、家长或是捐赠者所购置的书的数量可观,但如果忽视学生阅读的兴趣点购买图书,这些书也只是浮于统计的数字或陈列书架的样品而已;相反,如果捐赠或配置一些孩子们乐于阅读的图书,即使数量有限,但取得效果却会好的多。

五、思考与建议

1.建好学校图书室

实地考察发现图书室藏书量少、质量参次不齐,图书流通率极低,基本是形同虚设,藏书的更新也处于停滞状态,学校图书室完全起不到其职能作用。从调查中发现,学生课外读物来源自己购买为35.2%,图书馆为39.4%,对学校图书室的评价,37%的学生认为学校图书室很好,剩下的同学认为图书室的书或是太少或是太陈旧,或是根本不知道学校有图书室。27.1%学生从来不向学校图书馆借书,39%偶尔借,33.9%经常借。而东部农村学校学生自己购买36%,图书馆为55%,76%认为学校图书室很好,10%认为数量少,12%认为内容陈旧。5%学生从来不向学校图书馆借书,66%偶尔借,28%经常借。由此可见,东部农村学生对学校图书室的依赖和认可度较高,因此,贫困地区农村小学应加强学校图书室的建设,使其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来源,也可弥补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文化落后而造成的课外阅读的不足。

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为更好地发挥有限的图书资源,当地教育部门可以建立学校图书室联合协作制度,不同学校的图书可以循环流通,不让书“死”在一所学校,提高利用率。同时当地县市图书馆应该加强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培训。除此之外,学校自身应重视图书室的建设,加强对外宣传,争取社会支持,通过捐赠、结对共建等多种途径扩充书源,发挥图书室的作用,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心中喜欢的图书室,课外阅读的好地方。我们社会实践小组调研回来后先后组织爱心义卖、旧书捐赠等活动,向调查的小学奉献一份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