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建筑工地安全要求范文

建筑工地安全要求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3:4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建筑工地安全要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建筑工地安全要求

篇1

1、建筑工地大量存放易燃、可燃物质。如各种木料、油漆、油料、沥青、架板、各种装饰材料、复合管材、焊接用的氢气瓶、氧气瓶、乙炔以及生活取暖用的燃料等。这些物质的存在,使建筑工地具备了燃烧产生的一个必备条件――可燃物。

2、使火灾发生具备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引火源。在建筑工地随处可见,建筑工地做饭、冬季取暖、进行电气焊切割、防水烤沥青、明火焰大量存在,加之图方便,临时乱接乱拉电气线路在建筑工地司空见惯,由此产生的线路短路、超负荷现象一旦遇到合适环境就会形成火灾。

3、建筑工地人员混杂,流动性强,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大多数建筑工地的人员来自农村,年龄大小不一,文化程度低,基本上没有经过消防知识培训,缺乏消防知识,安全意识差,不懂国家法律法规,技术单一,顾此失彼现象严重,这都是导致火灾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

4、许多建筑工地由于场地限制,人员住宿、建材存放以及食堂集中在一起,无明显分隔,甚至一些工地存在“三合一”,加之管理跟不上,人员素质跟不上,从员工到管理人员大都缺乏最基本的安全知识,这就给火灾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要解决这些问题,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就必须加强管理,平时要多下功夫,做好日常防火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制定落实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才能尽可能的降低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

1、抓好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使每一个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防火、灭火基本知识,会报火警,能利用灭火器材扑救初起火灾。对于外出打工人员,各地在进行技术培训时必须加入消防常识内容,提高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从而减少人员流动对消防宣传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大型建筑工地必须对员工和管理人员进行消防知识培训,把消防培训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专人分管,严格人员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层层签定《消防安全责任书》,成立必要的义务消防队和安全组织,定期督促检查各工地的消防安全状况,总结考评,纳入考核范围,与经济挂钩。

2、对建筑中使用的易燃、可燃材料要严格管理。尽量做到分开存放,专人负责管理,存放和使用都要远离火源;对一些需要高温或有火源场所使用的可燃材料必要时要进行阻燃处理,条件允许时,可尽量用难燃或不燃材料替代;易燃、可燃材料库或存放地点要设醒目禁火标志。距施工现场一定要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工地、库房、人员食宿聚集在一起。在施工区、人员生活区、库房等重要部位,根据防火安全要求,设置必要的灭火器材设备。必要时还要配备灭火毯、灭火沙、水池、防火沟等等,提高自防自救能力,防患于未燃。

3、严格火源、热源、电气线路管理。对于建筑工地中存在的一些明火源应专人负责,现场监护,做到人走火灭,对于工地的做饭、取暖,要有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定期检查,电焊、切割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无论长期、短期工地,坚决杜绝乱接乱拉电气线路现象。无论是施工用电还是生活用电,必须杜绝“小马拉大车”现象,必须要请懂电气的专业电工负责施工和管理。施工现场要设置必要的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是否有泄漏、过期等现象且及时更换。

篇2

关键词:塔式起重机;风险源;安全监测

引言

随着建筑市场的迅速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建筑施工的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塔式起重机已成为当今建筑施工现场必不可少的运输装备。但由于建筑工地作业环境恶劣,结构构件与装置暴露在外,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原因,近年来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的恶性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因此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对事故发生的根源进行风险监测,切实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近年来,传感信、通信、物联网等技术飞速发展,从技术上已可以保证对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的安全全面监测。按照建设主管部门的要求,目前大部分建筑工地都建有建筑工地安全管理平台,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测方案的数据应当输入该安全管理平台,与建筑工地的其他安全风险点形成联动。与此同时,对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的安全监测方案也应当符合国家的系列安全要求,主要包括《起重机安全使用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GB/T23723.3-2010)、《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及数据传输规范》(GB/T37366-2019)等国标以及地方安全监管机构的相关要求。

1风险源分析

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在安装、拆卸和使用等作业过程和运行管理中会涉及到很多的风险因素。对于施工单位和现场操作人员而言,必须认真研究国内关于工程施工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对施工机械设施的日常管理提高认识,并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企业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以及相应技术规范能够得到执行。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部门来说,必须加强风险管理,认真排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相应的防范,把施工作业事故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对于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作业过程存在的风险源可分为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1)操作人员的因素。①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作为特种设备,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主管部门颁发的证书后方可持证上岗。大部分的事故中都是由于操作人员无证操作或违章操作造成的。②如果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将无法对现场出现的风险隐患做出预估和判断,极易做出不安全行为。③操作人员心理素质与控制能力对安全操作也有很大影响,当操作人员处于被迫行为或因工作外问题影响心理时,极易产生逆反心理,进行违章操作导致事故发生。2)设备本体的因素。①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金属结构是保证设备安全使用的基础。金属结构出现问题主要分为结构本体、焊缝、螺栓连接等情况,应当对重点部位定期进行巡检,确保设备结构本体不出现问题。②安全保护装置是保证起重机安全使用的前提,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主要包括起重量限制器、力矩限制器、起升高度限制器、小车断绳保护等。安全保护装置失效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当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如定期进行检查或测试的方式,确保其可用性。③起重机使用单位的自行检查外,当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安装完成后,投入使用前需要经过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的检验检测,合格方可投入使用。同时应当由第三方机构进行定期检验。3)周边环境因素。①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的基础长期暴露在外,极易出现腐蚀老化。②操作室相对密闭,对操作人员座位安排、内部通风、照明设施配备对人机功效产生影响。③大风大雨等特殊天气对设备的影响,尤其是大风情况下,起重机容易发生整体倾覆等事故。4)设备管理因素。①对设备日常的维修保养不够重视,或维修保养人员不具备相应资格,维修配件与设备不匹配。②设备的日常使用管理不规范。③对设备运行的日常监督不到位。

2安全监测要点

根据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作业过程中的风险源分析,以降低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的相关风险为目的,可采用物联网信息采集装置、视频采集装置和人工巡检三者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工地安全监管平台的数据管理,在构建的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测方案中应突出以下要点。1)设备静态数据。将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基础信息数据上传到工地安全监管平台,上传的数据至少应包括:制造单位、安装单位、使用单位、塔机型号、塔机形式、出厂编号、特种设备代码、最大起重量、最大起重力矩、当前塔身高度、幅度等。2)人员身份识别。可采用人脸识别、指纹、RFID、密码等形式对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操作人员进行身份识别,只有经过授权的操作人员(当班且有证的操作人员)才可以开启设备总电源,系统同时记录人员启动设备的时间和在线时间并上传到工地安全监管平台。3)摄像头视频采集。采用摄像头对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的状况进行采集并上传到工地安全监管平台,摄像头覆盖的区域应至少包括吊钩全范围、塔身基础节、卷扬机构、司机室内等。当需要进行信息回溯时,可在工地安全监管平台内调取视频信息进行回放。4)重要部位巡检记录。采用RFID打卡并拍摄照片上传的方式,对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重要部位的巡检情况进行记录。日常巡检的重要部位包括基础、塔身基础节、司机室、卷扬机构、钢丝绳、臂架、螺栓连接、定滑轮和电气系统等,通过该方式对巡检的有效性进行监管。5)重要维护保养项目记录。除文字记录外,还应当采用拍摄照片的方式对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重要维护保养项目进行确认并上传到工地安全监管平台,重要的维护保养项目至少应当包括钢丝绳保养、结构件检查保养和电气系统维护保养等。6)设备运行参数与状态监测。采用加装传感器的方式对起重机的实时运行参数与状态进行监测,并要求至少将设备的开关机时间、运行时长、工作循环次数、起重量数据、起重力矩数据等重要数据实时上传到工地安全监管平台,在需要信息回溯时可进行回放。7)第三方机构检验记录。应当将第三方技术机构出具的检验记录或报告上传到工地安全监管平台。报告或记录应当至少包括: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安装后出具的监督检验报告;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使用过程的年度检验报告;超年限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的安全评估报告等。8)维护保养、故障维修记录。将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故障维修记录上传到工地安全监管平台。

篇3

我校教学楼校建工程已开工并有序进行,为有效保障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现将父母、学校保护学生安全应尽的责任告知您,请您和学校积极配合,认真负责,确实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强化他们的安全法制意识,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订立校建期间学生安全责任书:

一、学生安全要求

1、自觉接受学校的安全法制纪律教育,保证遵守学校安全制度。

2、学生要高度重视个人人身安全,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做到“人人想安全,人人讲安全”。

3、严禁学生靠近安全禁区,远离危险地带以及建筑工地周围的安全护拦和安全警界线。

4、严禁进入施工场地,不得在施工场地边缘逗留、观看、玩耍、游戏,更不得攀爬沙堆、石堆和其它材料堆。

5、学生课间休息或活动,必须在划定区域活动,不得到校园禁区地方游戏、玩耍。且活动时要注意观察周围事物,提防拉料车辆以及建筑设施发生故障引发的事故伤害。

6、学生在学校或上学、回家途中,不得围观、追尾、攀爬建筑工地的拉料车辆等建筑设施。

7、在校期间,一定按照学校设置的安全通道行走,看清警示标志,远离防护网,远离施工现场。

8、涉及集体活动带队路过施工区域附近,队伍要整齐,不大声喧哗,防高空坠物、防路面障碍、防施工车辆,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要慎重经过。

9、室外课,必须在班级前集合队伍,听从跟队护导老师的指挥,有序行进。

10、严禁学生双休日、节假日私自来校玩耍。

若学生不遵守以上之要求,由此引发的不良后果、事故,责任自负。

二、温馨提醒家长:

1、要按照“学生安全要求”的条款对子女进行经常性的教导,严格遵守。

2、要经常性地和学校、老师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在社会、学校的表现,有针对性的加强安全教育。望家长切记切记!

学生家长签字盖章:学生签字:

班主任签字:

篇4

【关键词】特点危险性;原因分析;措施对策

一、引言

当前,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建筑业、地产业呈跨跃式发展,达到了空前的高涨,形势喜人,但是万事万物都是辩证存在的,有一利必有一弊,在消防工作中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近年来,重特大火灾中建筑火灾所占较大的比例,然而,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全国范围内建筑工地面广、量多、大量农民工的涌入、工人素质的参差不齐,建筑工棚的火灾危险性等,这些和当前的建筑防火工作还有很多不合时宜之处,如何大力控制和防止火灾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和人员伤亡越来越受社会关注,也是构建合谐社会的消防主题,建筑工地防火又是保证其基本建设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涉及面广,项目繁多,情况复杂。尤其是建筑工棚的防火安全工作,如果放松了管理,那将有可能使刚建起来的厂房、楼房毁于一旦,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同时,又严重影响了社会及家庭的和谐。如2005年1月5日凌晨,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大路一建筑工地民工工棚发生火灾,燃烧面积达200多平方米,有6人在火灾中丧生,经济损失2000多元。经查这起火灾是民工在工棚内取暖用的火炉无人看管,结果烤燃附近的草帘子等可燃物引起的。相关三名管理人涉嫌重大火灾事故罪,被依法刑事拘留。该案例充分说明了建筑工棚的火灾危险性和如何预防的重要性,对此我们要防危杜渐,认真研究。彻实把建筑工棚的防火工作抓起来,不能掉以轻心。

二、引起建筑工棚火灾的原因

建筑工棚起火致灾因素繁多,简要分析如下:

人的因素:

1、民工缺乏防火常识,造成火源失控。有时随便吸烟、用火,在无防火监护措施的情况下,在工棚及可燃材料周围进行焊接切割作业,高温焊渣引起可燃物燃烧;还有的在距离工棚及其它易燃建筑防火安全间距不足的情况下,喷涂易燃涂料、沥青时,未等易燃蒸气挥发掉,便进行作业,引起火灾。

2、违章取暖疏忽大意引发火灾,冬季春季取暖,如使用电炉子用后未关闭电源造成火灾的发生。

3、用火不慎,吸烟乱丢烟头,蜡烛等明火照明不慎等。

4、乞丐、精神病、恶意报复滋事者等放火。

物的因素:

1、工棚内外电气设备不符合消防用电要求,存有乱接乱拉临时线路。

2、工棚内外未按消防要求设置、储存物品,稍有疏忽,极易引起火灾。象喷灯、汽油、油漆、乙炔瓶、氧气瓶、等是极易造成引发火灾的可燃物和助燃物,有的材料极易被引燃,有的材料受潮或长时间堆放后,还易发生自燃。

三、建筑工棚火灾的预防措施及对策

(一)组织建设、责任落实方面

1、对于实行总承包的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要全面负责消防工作,按照“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与分包单位逐一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明确消防工作责任,明确各级防火责任人,并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日常消防监督工作(包括组织和建立健全义务消防组织的工作),狠抓上述消防安全措施的落实。

2、加强消防监督同时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和基层派出所要不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及时督促其尽快依法整改,有必要的召集有关人员负责人会议,提高施工队伍负责人、相关管理人及全体民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水平。

3、确实成立义务消防组织,保护和完善消防设施。

建筑工地要切实按照消防部门的规定建立义务消防组织,建立健全各项防火安全制度。项目开工前,应对职工进行防火安全知识教育,明确岗位防火安全措施和职责。同时定期开展内部消防安全检查,及时纠正消防违规行为,确保消防设施、消防水源正常使用,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要在工棚内自备水桶装满水,以备生活用水同时供消防灭火使用。

(二)预防措施方面

1、积极采用防火分隔,提高工棚耐火程度的技术措施,改善建筑工地工棚的防火条件。

2、工棚的搭建要按照公安部工棚防火的有关规定严格审批,严禁在工棚密集区内设置价值较高的重要物资和设备仓库。现有在工棚密集区的物资和设备仓库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搬迁,或修筑简易的防火分隔墙。新搭建的工棚,外部靠道路一面的壁墙,应用简易砖墙。现有的工棚区,凡是用竹笪或沥青纸作外壁的,应改用夹板、纤维板等材料、或涂泥浆、抹灰等防火处理,提高耐火程度。

3、临时工棚的搭建材料应是不燃性难燃性材料。搭建在甲。乙类厂房。库房附近的,必须采用不燃性材料,临时工棚如作为建筑工地或工厂临时件生产车间时,必须选择环境良好的地方,并不得在棚内动用明火、使用化学危险品等,搭建时应经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同意。工棚的面积一般不应超过100平方米,如确因生产需要,可根据环境条件和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由当地消防监督机构予以确定,搭建中不应影响本单位的消防通道和防人间距。使用中应规定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到期应自动拆除,如因生产需要保留的,则应改善工棚的防火条件,改建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永久性建筑,并应经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同意。

4、组织施工设计时,应将施工现场工棚的防火安全要求同施工平面布置图、施工方法一并结合考虑。施工现场的道路,夜间应有照明设备;在高压架空电线下面不要搭设临时性建筑物或堆放可燃材料。

5、施工现场工棚要明确划分:用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堆场、仓库区;易燃废品集中站和生活区等。要注意将火灾危险性大的区域设置在其它区域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各区域问应留有一定的防火间距。

6、施工现场的消防车道,必须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畅通无阻,其宽度不应小于3.5米。建筑工地要设有足够的消防水源,要求消防给水管道、蓄水池等布置合理,使用方便。施工现场的消防水池,要设置在消防车能驶人的地点。

7、临时食堂、宿舍的规划和搭建,要符合防火要求。各临时建筑物之间留出一定的防火间距,特别应注意要把贮存易燃易爆物品的临时仓库设置在远离临时生活区和永久性工程的地带。一些临时性公共建筑(如商店。食堂、俱乐部等)要设置有利于人员疏散的门和通道,配置适当种类和一定数量的灭火器。

篇5

[关键词]电火灾;原因:预防措施

一般建筑工地的现场狭小,堆放的木材、各种装修材料、设备外包装物、油漆等可燃易燃物多,工地需要的大功率照明灯具多,钢筋及木工加工厂设备多,临时用电器具多等使建筑工地的供电比较杂乱,线路敷设也较难按规范要求施工,稍有疏忽,极易引起短路、接触不良、过载、电弧火花、漏电、雷电或静电等,从而导致电火灾的发生。据有关资料介绍,建筑工地发生的火灾中电火灾排在首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建筑工地的电气防火工作。建筑工地安全用电与否应由监理工程师进行监督和检查,下面将引起电火灾的原因及其预防方法分别进行进行叙述。

一、短路引起的电火灾及其预防

短路是电气设备最严重的事故之一。从发热公式(q=0.24i2rt)可看出,发热量(q)与电流的平方(i2)成正比,也就是说,当短路发生后电流将成倍数上升超出额定值,直至无穷大,瞬间将在导线上产生大量的热量,周围环境温度很快升高,最终引起线路绝缘材料起火,引燃附近的可燃易燃物,从而造成电火灾。

1.造成短路事故的原因

(1)电缆(线)敷设未按规范要求施工,架空或埋地敷设的要求与工作环境不相符,如架空穿越易燃易爆物堆放区未加保护管理或接头不牢,暗埋在重物堆放区下的电缆不是铠装电缆,受力后使保护层遭到破坏使绝缘降低,另外导线与导线之间、导线与潮湿环境距离太近等都能引起线路短路故障。

(2)建筑工地的临时电缆(线)一般为循环多次使用的旧线,缆(线)的绝缘层破损或脱落,金属线芯裸露出来,互相接触而形成短路。

(3)由于使用了假冒伪劣产品,使电气设备和导线绝缘达不到规范要求,漏电后造成短路。

2.预防短路事故的措施

(1)严格检查线路敷设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如缆(线)的选型、漏电保护器及熔断器的规格型号是否正确,线路敷设的间隔距离是否满足要求等。对临电施工竣工的线路,做到质检员和监理二级验收制度,若不符合安全要求,监理要拒绝验收。

(2)定期测量线路的绝缘电阻值,如测得数值低于规范要求的最低标准值,说明线路的绝缘不正常,应尽快查找出绝缘损坏之处,并进行烘干,修理包扎,直至绝缘电阻值合格为止。

(3)正确选择与导线截面相配套的熔断器或空气开关,当发生短路故障时,熔件应立即熔化或空气开关应瞬时分断电流(立即分闸分断电源),或在电源进线处装设带漏电保护功能的断路器,它只是在一般断路器内增加一另序电流互感器和一脱扣器。当发生接地短路时,接地短路电流经大地或pe线而不经零序电流互感器返回电源,使互感器检测出回路剩余电流(也称漏电流),由脱扣器使断路器动作切断电源,从而防止了电火灾发生。

需要指出的是,必须排除故障后,才能更换同规格的熔件或合自动开关,千万不能使用比原额定电流值大的熔件来代替。

二、过载引起的电火灾及其预防

所谓过载是指电气设备或导线的功率和电流超过了其额定值。电气设备或导线过载后发生过热现象,而其自身的绝缘材料大部分是可燃物,一般为有机绝缘材料象油、纸、麻、丝棉等的纺织品、树脂、沥青漆、塑料、橡胶等,当发热量累积到一定温度,就会引燃这些材料发生电火灾。

1.造成电气设备或导线过负荷的原因

(1)设计安装时选型不正确,用电设备功率大,而导线截面过小,使导线长期处于过负荷状态;用电设备功率小而需要拖动的力矩大,使用电气设备线圈长期处于过负荷状态下运行。

(2)在原始导线上随意装接设备,造成超载运行。

(3)维护、检修不及时,使用电气设备和导线长期处于带病状态运行。

2.预防导线过负荷的措施

(1)严格按设计标准及规范要求施工,切不可擅自降低导线截面,要经常巡视检查,掌握设备及线路运行状态,发现过热及异味应及时采取降低负荷及停电措施。

(2)严格照设备容量来选择按导线截面,对架空线还应满足机械强度要求。安全电流按铜导线1mm2通过6a电流、铝导线1mm2通过4a电流计算。自动空气开关动作整定电流选定在1.5倍额定电流,过载时能自动跳闸。

(3)每一回路不允许带过多的用电设备,必须同时带几台用电设备时,宜将导线截面积在额定值的前提下调大一级。

三、接触不良引起的电火灾及预防

导线之间或电缆之间接头处不紧,或接到用电设备端子上的导线及电缆压接不紧,都可在连接处形成接触电阻,流过电流后使接点处发热形成氧化层,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电阻越来越大r—q ,导致了接点处的热量越来越大,最后形成电火灾。

预防措施:经常巡视易发生故障部位。发现接头处过热或有异味要立即停电处理,对接头处产生的不良导体氧化膜要及时清除,擦亮线芯,将接头处导线绞合到一起,然后在绞合处涮锡加焊。线芯接头部位的接触电阻应低于同长度导线电阻的l.2倍,线芯接头部位的抗位强度不低于同截面的60%。铜铝接头处要使用专用的铜铝线鼻子持锡后压接;电气设备与导线连接时,可将已削去绝缘层的线头弯成小环套,按顺时针方向压接到接线柱上,接线柱要压牢、压实。多股导线要用端子涮锡后再与设备连接。新使用的电气设备或在震动环境下使用的电气设备,要注意检查其电接触的紧固件的紧固是否牢靠。

四、雷电引起的电火灾及其预防

建筑工地遭雷击引发火灾的例子屡见不鲜。雷电是在大气中产生的,雷云是大气电荷的载体,当雷云与地面建筑物或构筑物接近到一定距离时,雷云高电位就会把空气击穿放电,产生闪电、雷鸣现象。

建筑工地应做好防直击雷、侧击雷、球雷引起的电火灾,国家规范把建筑物的防雷分为一、二、三类,本文结合具有代表性的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谈一下建筑物的防雷接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⑴高层建筑屋避雷网(带)受风力或外力作用易变形或断裂,所以避雷带钢材截面往往要求比规范的最低标准要大些,一般用中¢12一¢16mm,有的还在女儿墙拐角处增设长约1.5m的短针,与避雷带相结合作为接闪器。

(2)有的高层建筑顶部露天设备多,如冷却塔、卫生接收器、航空障碍灯、广告牌、泛光照明投射灯及与这些设备相关的金属管道、外露的金属门窗等,这些设备与构筑物若不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的,应考虑局部加设避雷带或避雷针。以上所有金属构件、管道等都应与避雷装置连接。

(3)高层建筑通常利用柱或剪力墙中的钢筋作为引下线,由于连接的钢筋长,接续点多,施工时选用的主筋直径应不小于l6mm,且不允许绑扎,必须全长通焊,搭焊长度不应小于l00mm,以减少接触电阻,利用雷电流的迅速引下。

雷电一旦发生,往往破坏力较强,人类所能抗拒雷电的方法要主动去预防,要重视建筑工程中防雷设施的安装,利用防雷设施安全地将雷电引入大地。

另外开断电流产生的弧光放电及电焊弧光产生的电火花引燃建筑工地的油漆、溶剂、粘接剂、泡沫塑料、刨花、锯末等例子也很多,工地堆放的材料要有序并妥善保管,而多使用那些难燃耐火性能好的装饰装修材料,对预防电火灾的发生也极为重要。

五、假劣产品引起的电火灾及其预防

假劣产品引起的电火灾也时有发生,导体的成分或线径不符合标准要求造成其载荷能力下降,或机械强度下降而使用寿命缩短。绝缘体的成分或厚度达不到标准要求,造成其绝缘强度或机械强度下降而漏电或短路。因此,在进行设计或采购时,一定要注意防止使用或采购到假劣产品,特别是不要到信誉不明的商店购买产品或使用标设不全的产品和三无产品等。

篇6

关键词:安全生产;建设施工;全过程;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管理;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中图分类号:F530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是建筑施工工程建设的施工全过程中有效控制成果。因此,在建设施工工程中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每一个环节都不得马虎和忽视,安全与否就它伴随在建设施工的全部过程之中。安全技术管理是建设施工全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加强建设施工全过程中的安全技术管理是必须的。

二、建设施工全过程中安全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企业在建设施工工程中安全风险是比较大的,所以经常会发生安全事故,为确保建设工程中的“安全生产”,纠正和治理建设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国家相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法规和建设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规范,并且一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而且国家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加强了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管理意识,升到“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安全技术管理最高端。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目前“安全生产”形式仍旧是很严峻的,安全事故还是居高不下的客观事实。建设施工安全关系到建筑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当前要进一步加强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有效地遏制建设领域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幅度减少伤亡事故和死亡人数,尽快实现我国安全生产局面的根本好转。施工安全无小事,凡是涉及建筑施工人员切身安全和利益的事情,再小的安全问题,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所以坚持施工安全无小事,就是要坚持把广大建筑施工人员的根本安全和利益,作为建筑主管机构进行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施工安全无小事,就是要彻底转变陈旧的管理机制和作风,关心建筑施工人员安全,倾听建筑施工人员呼声,把广大建筑施工人员作业环境的安全要求和愿望,当做建筑主管机构管理监督和进行安全技术管理的第一信号。

三、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出现的原因

1、承包管理体系不健全

现在很多工程项目都是低价中标,中标企业为了取得利润将工程转包给低资质的企业,中标企业只管协调、收费和整理资料以便交工使用,施工由分包单位自行组织。分包单位为了抢工期和节约资金,便一切从简,工程项目即使有施工组织设计也只是为了投标而编制的,不是用于指导施工的。其他的安全制度,也是能免则免,不能免的也只是走走形式。并且当前,工程项目不论具有多高资质的施工企业中标,基本都是由在劳务市场上招聘来的民工施工。据统计建筑业的农民工人数已经达到3 100万,占建筑行业从业人数80. 5% 。建筑业吸收的农民工最多,据调查只有4.3%的民工进行过不到二周甚至有的不到一周的企业安全知识与施工安全技术培训。这些民工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培训使得建筑施工中安全生产有关的法规、标准只停留在项目管理班子这一层,落实不到施工队伍身上,操作人员不了解或不熟悉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又因缺乏管理,违章作业现象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和制止,事故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2、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在施工场所和作业项目之中由于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造成物的能量可能释放引起事故的状态。如:电缆绝缘层破坏会造成人员触电;压力容器破裂会造成有毒气体或可燃气体泄漏导致中毒或爆炸;脚手架扣件质量低劣给高处坠落事故提供了条件;起重机钢绳断裂导致重物坠落伤人毁物;电梯口和楼梯口等的口部未按照安全规范要求设置合格的有效的防护;施工材料堆放的合理安全稳定性是否是失控状态等等。

3、安全管理缺陷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缺陷包括技术缺陷、劳动组织不合理、防范措施不当、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责任不明确等。管理缺陷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管理缺陷会有很多“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之安全隐患存在,所以许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这些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

4、缺乏建筑工地安全环境文化

建筑工地是多项作业交叉进行的环境,工作环境差,苦脏累险;生活环境差,住工棚;卫生条件差,饮食差,企业少文化,娱乐设施少。建筑工地的环境色彩在建筑物未装饰装修之前,是以混凝土的青灰色和建筑材料的土黄、土红色等沉闷的色彩为主色调的,其不仅对作业者心理产生影响,而且是诱发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95%以上的作业者表示,当离开建筑工地,接触到鲜艳多彩的颜色和绿色植物时心理就会有极大的放松感,看到趣味内容的安全卡通画时紧张的心情和烦躁的情绪迅速能得到缓释。大多数人认为建筑工地的色彩和安全生产有密切关系。建筑工地的高空作业,交叉、流动性作业多,作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重复单调,长年在此环境中作业,容易使人产生郁闷、烦躁的情绪。当作业者受到生活或工作上意外的刺激时,其视觉和心理再受到建筑工地浮躁色彩及杂乱环境的影响,便更激化了其焦虑、忧郁和不安的情绪,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四、怎样提高建设施工现场施工全过程中的安全技术管理

1、控制好“人的不安全行为”

安全行为学认为,安全行为管理是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保障安全生产而发生的与安全管理相关的行为统称。对是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不卫生因素的管理过程,就是安全行为管理的发生,持续改进过程,其伴随生产周期的循环而不断提升。建立在此思路上,安全管理行为的层次也与安全管理的组织结构密不可分,其行为一般分为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及组织行为,从行为层次的划分拉开,中层管理层涉及到上述三者行为,但以群体行为及组织行为最为明显。

要有效的管理好“人的不安全行为”,提高每一个现场参建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和安全意识素质,坚决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都自觉的以安全规程和安全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来降低事故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建设施工现场施工全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要做到:、树立安全意识: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风险意识、防范意识、科学意识和守法意识,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 、熟悉安全知识:了解施工安全、作业安全、职业卫生以及机械害、物体打击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懂得什么是危险因素,哪里是危险场所,如何预防危险的发生以及发生事故后如何应对。 、掌握安全技能:掌握现代施工中安全操作和生产技术的基本技能。如使用好建筑的“安全三宝”,劳动安全防护设施的使用,施工现场遇险的正确逃生,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方法和技能等等。

2、要有效的控制好“物的不安全状态”

提高建设施工现场全过程中的环境安全,主要体现是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及时检查和发现、纠正,把事故隐患有效的消灭在萌芽之中,充分体现企业的安全文明施工规章制度的约束力,让机制发挥作用,进而提高建设施工现场全过程中安全技术管理的时效,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如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起重机械的限位保险等等都应该达到正常使用的安全状态,这是建设施工现场全过程中需要有效控制的所在。

3、优化施工作业环境

在建筑工地上做一些简易的绿化。如:在有空间的地方放置可移动的盆栽花草,在操作现场或工作作业面的周围,添加一些绿色、浅黄色或浅蓝色的背景,以形成绿色、黄色为主色调的环境空间,用偏暖色感染和稳定作业者的情绪,使其作业中轻松、松弛。用绿色来调节作业者紧张、烦躁的情绪,更可增添其安全作业的信心。根据作业环境的光照,设计适宜的采光。在建筑物室内适当增大照明,偏多采用中性色彩。对光照不足的作业环境,操作工具的色彩要有明亮的色调,以此增强作业人员的信心,对激发作业者的劳动情绪,提高生产效率,减小外来干扰,抵御事故潜在因素都有一定的作用。在危险作业处使用“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的同时,再辅之以色彩鲜艳、活泼逗人的卡通人物画或安全警示牌及安全警示标志来提示,使有危险行为的作业者在临近不同的危险区域时,被醒目有趣的卡通人物或安全警示牌及安全警示标志提示或制止,通过情趣调节,诱发人快乐的感觉,在瞬间缓解烦躁、忧郁、紧张的心理.从而使不安全的作业行为在轻松中得到纠正。

五、结束语

安全技术管理的效果如何,在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企业管理者和广大员工对安全的认识水平和责任感。只有人人都认识到,搞好“安全生产”是切身利益所在,是与自己本身和家庭幸福息息相关的大事,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样,全体员工才会积极行动起来,自觉地参与安全技术管理。因此,在安全技术管理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采取必要措施,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人的综合安全技能,在安全技术管理中使职工找到归属感,最终形成与安全技术管理“命运共同体”,推动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国外;安全管理;差异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一、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人文条件:

马来西亚位于热带,一年温差变化极小,平均温度在25~33℃之间,紫外线极强,全年受季风影响较小,但在每年的10月到来年1月的雨季中会有伴随降雨的大风天气。在这样的气候中进行无遮蔽的水上、露天施工,使得在国内是季节性的防暑降温工作,变成全年都需要注意的安全管理项目,要保证作业人员的饮用水和食物清洁供应,经常清洁住宿环境,防止被蚊虫叮咬后传染疾病,这些安全卫生工作在马来西亚要加倍的引起重视。

马来西亚人力资源匮乏,在建筑施工中主要使用的是外国劳工,外劳主要来自信仰伊斯兰教的印度尼西亚、孟加拉等国,未对中国开放劳工签证,因此国内在马的建筑企业主要的安全管理对象是以马来西亚人为领班,综合印尼、孟加拉、泰国、越南等等国家劳工的组成的“多国联军”,整体上外劳安全生产意识比国内以农民工为主的建筑工人要好,服从管理,但是对新的安全技能掌握慢、学习能力差、工作态度比较懒散,工效不高。

在马来西亚有多个宗教,伊斯兰教是马来西亚国教,宗教活动已经深深的融入到生活和工作当中,因此在安全管理时,要了解并避免触犯每一个宗教的禁忌,以便于更好的实施安全管理。如在每年的8月左右是斋月,伊斯兰教徒从太阳升到落禁食禁水,在如此高的气温下给他们安排重体力工作,可能会因为体力透支引发安全事故。

马来西亚建筑安全生产遵循《马来西亚职业健康安全514法令》、《工厂机械安全要求139法令》以及附属法规,与国内法律在技术规范和责任限定上相似。但是其整个法律体系受欧美影响较深,违法处罚非常严厉,因此一定要了解当地的各项法律,特别是罚则,国内仅仅是罚款的违规,在马拉西亚就有可能判监禁。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如果雇用非法外劳,雇主监禁。(非法外劳指签证过期或非法入境马来西亚的劳工,因为价格低廉,在建筑业存在很多;在雇用外劳时安全部门必须仔细审核,马来西亚内政部经常突袭建筑工地检查外劳,查出后直接扣留)

二、安全教育

马来西亚建筑工业发展局(CIDB)局要求所有建筑工人向该局注册以获取“绿卡”(CIDB安全卡),未获得“绿卡”从事建筑施工的,个人将将被处5000令吉(约合1万人民币)的罚款,承包商将被处以50万令吉罚款,取得绿卡的途径是经过建筑局指定的专业人员进行为期一天的安全教育后,发放绿卡,这样确保了每个进场的员工都能够接受一场正规的安全教育课。但是在进入工地后,由于员工的成分复杂,来源国多(印度尼西亚、孟加拉、泰国、越南、巴基斯坦等等), 很多人不懂马来语和英语,没有统一的语言,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将会带来很大的困难,简单的用英语或者马来语上课都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这时候,最好的方式是在课堂多用图片和PPT、动画、视频来表现要教育的内容;在施工作业现场进行教育要确定他们的“班头”(一般能懂一点英语和大多数马来语)来进行翻译教育。

在沟通顺畅后,应按国内的安全教育标准强化对施工作业人员的教育(这方面国内要求较马来高),但是要注意的是,通过中文翻译成马来语或者英语,在翻译成被教育对象语言中,有时会产生很大的偏差。

三、现场安全管理

所有的马来西亚建筑工地,都必须向该国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局报备,报备文件必须包含整个建筑工程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通过报备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局会在建筑工地附近明显位置设置工程受监牌。挂牌完成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局和建筑类型有关的工业局、公路局会不定期、不通知建筑方直接在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完成后立即下发相应的SOR(现场巡视记录)/NCR(不符合需整改项)给施工单位要求整改。在整改完毕后的报告必须由马来西亚注册的安全工程师签字后方可生效,注册的安全工程师也必须要对整改结果负责。

在与当地业主、监理、分包承包商以及作业工人进行有关安全活动时,必须要注意的是在指令下达后或者相关方违规时的证据收集,还要分清分包商的违章是个人违章还是公司的管理违章。与当地人打交道必须是“口说无凭、立字为证”,国内施工对业主、监理以及我们对分包基本上是口头协议、口头安排,处罚也是一纸通知,这些在马来西亚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公文信函满天飞,复印件堆积如山,一定要注意口头的通知与会上的要求是不作数的,要求其满足安全设施和整改必须下发正规的整改函,不然整改动作缓慢、扯皮,而且会以安全隐患整改的项目作为工作量进行索赔。

马来西亚的施工机械绝大多数都有专业的租赁公司租赁,因此无论是国内建筑公司还是当地分包商,都在向机械租赁公司租用,租赁公司会负责相应的维修。需要的是注意各类特种设备在租赁时不仅要其设备完好,配备好相应的防污设备外,相关的各类证书必须齐全有效,最为重要的是起重设备和含空气压缩机设备,必须有检验证书(PMA)和出厂合格证书(PMT),

四、保险

国内的工伤保险是政府进行统筹管理,有一套完善的认定和赔付程序;马来西亚没有相关保险,而且在建筑合同和“绿卡”中包含的人身意外险赔付金额非常的低,考虑马来西亚的保险业发达,因此可以向信誉好的保险公司购买商业保险,商业保险品种可参照国内工伤保险,达到与国内工伤保险一样的效果。槟城第二跨海大桥工程考虑在马来西亚医疗费用较贵而且在马时间长,因此对项目部所有人员购买的是住院和伤残保险,主要内容是无论何种情况的住院(工程意外、疾病、生活意外等)医疗费用都可以由保险公司支付(每人每年的保费在400人民币左右),如有伤残会另有一笔伤残赔偿金,这样不仅解决国内各项公益性保险无法在国外适应的问题,也为远离国内的的作业人员提供一份稳定的保障。

五、应急管理

应急救援作为安全管理重要的一个方面,良好的应急救援管理能将事故与灾害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马来西亚的建筑施工紧急事故应急救援与国内相似,也是按编制审核方案、储备应急物品,演练和应急处置程序进行,所不同的有两点,一是强制性要求现场必须按作业人员数量配置相应数量的急救药品与装置(担架、急救箱、应急快艇等等),必须满足人员受伤后的初级救治。二是作为应急救援最重要的医院。马来西亚医院分公立和私立两种,公立医院非常少,经常人满为患。私立医院数量众多,但医德却长期受到媒体关注,有报道指出曾经发生过见死不救的情况,因此急救医院首选公立医院,但如果建筑工地离公立医院较远时应在当地实地考察应急落线和向当地人询问确定好的私立医院;马来西亚的紧急号码是999,与国内120不同的是,它是一个综合号码,不仅是医疗急救,也包含匪警、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等,在紧急事件拨打999后,999会根据需要联系相应单位支援,999语言是马来语和英语,为避免语言沟通不畅耽误急救时间,可以直接联系医院的急救号码(每个医院都有独立的急救号码)。

六、结束语

细微的生活习惯差异,放大到在日常管理中获有很多风险存在,但在平时可能并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一些差异的深刻原因本文并没有深刻的阐述,这需要在工作中能够根据差异进行微调自身的管理模式,以满足管理要求。总体来说马来西亚在安全生产投入、安全设施规范化、对职业健康安全的重视情况和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肯定的,如果能将国内良好的安全理论水平、完善的企业安全规章制度与其优点相结合,同时适应当地的风俗习惯与管理理念,理解和包容相互之间的差异点,不仅会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国际化安全管理方式,也将使企业的国际声誉得到更好提升。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2、《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 5036)

篇8

建筑消防设施设置运行情况和建筑使用性质、外墙保温材料及装修情况和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情况等为主要内容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全力整治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坚决遏制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 区火灾形势稳定,以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地下建筑和易燃易爆单位、建筑工地为重点,以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情况。

二、组织机构

组长:略;副组长:略;成员:略。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公安消防大队,具体负责火灾隐患排查的组织和协调。

三、时间安排

年 月 日至 月 日

四、隐患排查治理范围、内容及方式

(一)排查治理范围

1.人员密集场所;

2.易燃易爆单位;

3.三合一场所;

4.高层建筑;

5.大型地下空间场所;

6.建筑工地。

(二)排查治理内容

全面排查治理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管理、建筑防火、消防安全疏散、自动消防设施、公共场所室内装修、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电气线路设备等方面存在火灾隐患,打击假冒伪劣消防产品。重点排查:

1.违章建筑治理情况。建筑是否经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合格或依法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会同有关部门集中清理威胁公共消防安全的违章建筑、广告牌匾。

2.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情况和消防产品整治情况。建筑消防设施的设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运行情况是否正常,否存在使用不合格消防产品情况,否时刻保持完整好用。

3.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情况。已确定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是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否落实了整改资金,整改期间是否采取了完备的消防安保措施。对在排查中发现的重大火灾隐患,要依法进行立案。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重大火灾隐患,要报请区政府依法决定和挂牌督办。对医院、养老院、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等存在重大火灾隐患,单位自身确无能力解决的要报请区政府协调解决。

4.公众聚集场所可燃材料装修整治情况。检查公众聚集场所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专项治理工作,室内装修装饰材料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顶棚、墙面、地面等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是否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燃烧性能要求和标识》等国家标准要求。

5.建设工程外墙外保温系统消防安全情况。外保温系统和外墙装饰材料是否认真履行《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公通字〔 〕46号)要求;否在建设工程外保温系统设计、施工中认真贯彻执行我省地方标准《民用建筑外保温工程防火技术规程》

(三)排查治理方式

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做到五个结合

1.火灾隐患全面排查与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相结合。全面排查火灾隐患的基础上,突出专项整治重点。一是对未经消防验收投入使用的违章建筑要进行彻底整治,严处;二是对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产品整治工作要进一步加大曝光力度,突出整治效果;三是层层督办,加大对重大火灾隐患整治工作,确保按照期整改销案。

2.坚持消防监督执法与联合执法相结合。要联合公安户政、法制、经文保、治安等部门,成立联合执法工作组,加大打击消防违法行为的工作力度,确保整治行动效果。

3.把查内部责任与查社会单位责任相结合。此次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行动中,全面检查社会单位的同时,要依法落实消防监督责任,开展消防监督法律文书点验,严格执法程序。

4.排查方式要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全面排查的同时,要逐级成立督查组,加强督导检查,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不遗留隐患问题、不遗漏隐患单位。

5.坚持把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国庆消防安保、广州亚运会消防安保和圣诞节、元旦消防安保等专项工作相结合,突出各个时期工作重点,狠抓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

篇9

1、强化个人执业资格,弱化企业资质

我们一些规定中要求企业的注册资格人员数量,其实人员数量不应是政府管理的责任。政府对行业准入管理在于要求企业有资金能够进行运行和赔付、有注册资格的人员有能力完成任务,包括承担质量安全责任。注重注册资格人员数量,很容易发生无人担任的问题。出现安全质量问题,以处理企业为主、直接责任人为辅的做法不利于强化责任意识,并直接影响市场管理效果和力度。因此,质量安全事故应主要由有注册资格人员承担直接责任。

2、提高安全生产资源保障水平,加大安全管理投入

借鉴荷兰职业培训的成本和风险由整个行业来承担、费用来自税收的经验,免费向建筑工人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应正式规定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作为非竞争性费用在招标时单列,以保证安全费用的落实。推广新型安全设备、工艺、技术,政府不但应对安全设备进行质量检查和认证,而且应不断推荐对通过技术认证的产品,强制淘汰落后安全设备和技术的应用。

二、混凝土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混凝土泵应按要求搭设安全防护棚,挂安全操作使用标牌。混凝土泵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司机要经过专业培训。墙柱混凝土浇筑要搭设专门的操作平台,施工人员要系好安全带。振捣棒操作人员应穿胶鞋并戴绝缘手套,使用过程中如发生事故,要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检查修理。混凝土泵要有专用的配电箱和开关盒,并由专业电工接线,非专业人员不得随意接线。混凝土泵送施工时,统一指挥和调度,应用无线通信设备进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与浇筑地点的联络,把握好浇筑和泵送的时间,并门口的交通进行疏导,保证道路的畅通,行人的安全。加强混凝土输送泵的保养和维修,坚持一日三检制度,即:班前检查、泵送中的检查、工作完成后的检查修理。施工时,现场车辆出入口处,设置交通安全指挥人员:夜间施工时,在交通入口和运输道路上,应有良好照明,危险区域,应设警戒标志。混凝土运送车进场后要服从现场指挥人员的调度指挥,并按要求进行下料喂灰。喂料作业应由该车驾驶员完成,严禁非驾驶人员操作。泵送混凝土时,输送管道的接头应紧密可靠不漏浆,安全阀必须完好,输送管道的架子、布料杆均要按要求进行固定,经全面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泵送。每次输送前要试验,检查时必须卸压。排除堵塞,重新泵送或清洗混凝土泵时,布料设备的出口应朝安全方向,以防堵塞物或废浆高速飞出伤人。

三、垂直运输设备

1、塔吊自升式塔吊未附着,但已达到设计说明书最大独立高度的,应设置四根钢丝绳对角拉结。拉结应用φ15以上的钢丝绳,拉结点应设在转盘以下第一个标准节的根部;拉结点处标准节内侧应采用大于标准节角钢宽度的木方作支撑,以防拉伤塔身钢结构;四根拉结绳与塔身之间的角度应一致,控制在45°~60°之间;钢丝绳应采用地锚、地锚筐固定或与建筑物已达到设计强度的混凝土结构联结等形式进行锚固;钢丝绳应有调整松紧度的措施,以确保塔身处于垂直状态。塔身螺栓必须全部紧固,塔身附着装置应全面检查,确保无松动、无开焊、无变形。严禁对塔吊前后臂进行固定,确保自由旋转。塔机的避雷设施必须确保完好有效,塔吊电源线路必须切断。

2、龙门架(井子架)和施工用电梯有附墙装置的龙门架(井字架)物料提升机和施工用电梯,要采取措施强化附墙拉结装置;无附墙装置的物料提升机,应加大缆风绳及地锚的强度,或设置临时附墙设施等作加固处理。

篇10

关键词: 施工现场;消防; 火灾;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违章用火、违章用电、违章吸烟”是近年来建筑施工施工现场消防安全事故火灾频发的主要直接原因,被业内称为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的“三大杀手”。而施工现场消防器材设备设施的配置不符合要求、防火管理制度没有得到执行和落实等也是引起施工现场消防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笔者在从事消防安全的工作中,对事故因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期对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工作有所帮助。

一、引起建筑施工现场火灾的常见隐患

1.1临建及物料管理不到位,极易引发火灾

由于施工现场场地局限,现场内的临建设施多为耐火等级较低的简易宿舍、仓库和危险品库房、办公板房、食堂等,多数工地临建间隔只是用木板简易区隔;宿舍安全出口不足。施工现场易燃、可燃材料多,火灾蔓延速度快。民工大量集中驻扎工地可燃物品多,使得施工现场火灾荷载加大,施工现场木脚手架、易燃材质防护棚、可燃性装修材料,油漆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都是火灾的隐患。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条件不足,一些建筑工地没有配备必要和足够的消防器材,随意堆放建材,堵塞消防专用通道,甚至明火作业区堆放易燃、可燃材料,以及危险物品库房混用等都极易引发火灾装。此外,业主在建筑装修时擅自修改消防规划,遮挡消防设施,减少安全出口、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净宽度和数量,从而为日后留下了先天性火灾隐患。

1.2 人员消防安全意识谈薄或处置不当,引发或扩大火灾

建筑法规虽然规定了各个主体在施工现场消防工作中的职责与分工,但建筑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分包层次过多,使得部分较低层级分包单位消防安全素质较差,不清楚自身的消防安全职责,舍不得在安全防护和消防方面投入资金,购置必备消防器材和防护用品。民工没有经过严格管理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基本消防知识、逃生知识、应急处置知识等,使得建筑工地很难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1.3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

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施工现场机械化操作和用电量大幅度增加,违章安装电气设备、私拉乱接电气线路现象较为严重,也用的直接将配电装置安装在可燃木制构件上。电焊、气焊和动用明火操作时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施工现场办公、宿舍、材料堆场内可燃、易燃物较多,民工和外来人员吸烟随意性强,极易造成火灾。氧气、乙炔及食堂液化石油气燃料,使用管理不当,造成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泄漏,遇到明火,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火灾事故。此外就是人员思想管理不到位,发生民工私仇、泄愤等放火案件火灾。

检查中发现上述管理不到位的主要症结主要有:用电量大、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违章使用明火、忽略烟头点火源管理、忽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管理、意外火灾等。而大部分施工工地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挂在墙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个别工地连消防安全制度也没有,更谈不上消防安全管理了,施工负责人只重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忽视消防安全管理,

二、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工作应落实的技术措施

1、针对施工现场木材、油毡、油漆、塑料制品及装饰、装修材料可燃易燃物较多,应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1)加强对火源、热源的管理,尤其是对明火的管理。保证明火与可燃易燃物堆场和仓库的防火间距在20米以上,以防飞火。

(2)严格用火制度,对于必须要使用明火作业的部位,要逐级审批,在领取动火证之后,组织专人看守现场。

(3)作业完毕后,应清理现场,防止阴燃着火。对残余火种应及时熄灭。2、针对施工现场电气线路过负荷、短路、保险器安装不合理以及导线连接处电阻过大导致的线路电流过大,严重发热造成绝缘材料起火,电火花引燃易燃物导致二次火灾等,要避免用电线路过负荷,应在施工现场用电布置设计时,仔细计算好以后施工现场实际负荷大小,合理选择导线截面。正确选择施工现场用电线路中电气自动开关或熔丝的额定电流,要和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相匹配,绝不允许用铅线、铜线等代替熔线。并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1)电气自动开关必须是合格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

(2)安装电线路时要有专业电工负责安装,严格按施工现场用电有关操作规程施工,所有导线接头一定要按规定绞接,接触要紧密、良好,架空敷设胶皮导线时,无论导线在同一水平面或者在同一立面,都要保证线间有足够的间距,以免在刮风时导线相互碰撞短路,引起开关跳闸、断电,严重时将引起火灾。

(3)电缆线路的终端头和中间接头都要按规范严格施工,对高层建筑或其他特殊场所更应注意。

(4)电气设备的出线与铝导线的连接,要用铜铝过渡接头,即使电流很小的也要接触良好,压接牢固,要防止由于铝表面的氧化而引起接触不良。3、针对开关和配电箱电阻过大、箱内电气开关电线接、合闸频繁过程中因接头压接不紧密、不牢固,接头电阻增大,电流通过时产生极大的热量而烧损或燃烧塑胶木而引起火灾,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1)配电箱用一定厚度的铁皮制做,且防雨,铁门开合灵活,箱体外观应有醒目标志。配电箱内安装的电气开关应选用质量合格的产品,箱内配线应采用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良好的绝缘导线,线芯不得有划痕、损伤等。

(2)配电箱内的开关应按其使用说明书选用、安装。

(3)箱内灭弧罩应完好,不松动移位,各相间应用绝缘板隔离,以避免相间短路引起灾弧起火;

(4)导线与开关触头压接紧密、牢固,减少电阻,降低电流通过时的发热量。4、针对电焊残渣、电火花容易引燃周围可燃材料,从而发生火灾,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1)焊机作业时确保现场清洁无可燃物,焊把线完好无损,有破损时及时更换焊把线。(2)焊钳应完好,不得有破损、漏电,焊钳夹有电焊条时,不得带电沿易导电物体移动,以免电击伤人,引发火灾。(3)电焊机接线应规范,接头压接紧密,防护罩完好。(4)电焊人员应经系统培训,持证上岗,施工前严格审批,有相应措施才能施工。5、针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照明布置分散,电源线敷设不规范,随意性较大,照明器的固定不稳定,离易燃物较近,极易引起火灾事故,采取如下技术措施:(1)易燃易爆的施工区域应使用防爆型灯具。(2)电光源与施工区域的可燃物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不可贴近可燃物。(3)移动照明电线应使用橡套缆线,禁止使用塑胶线沿地、钢管脚手架、金属支架等处敷设照明。(4)照明灯具的内接线应紧密、牢固,线芯截面积应满足使用要求。6、针对施工现场吸烟者多且高度集中,烟头随处乱丢等引发火灾,采取如下技术措施:(1)施工现场禁止吸烟,一旦发现有吸烟者,必须严惩,罚一儆百。

(2)在工地附近设置临时吸烟场所,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7、针对施工现场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生产,消防器材设施配备严重不足或将废弃的灭火器放在工地滥竽充数;消防器材设施配备不符合要求等,采取如下技术措施:(1)加强监管,落实法人责任制;

(2)施工现场强制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设施;

(3)根据火灾危险类别分别配备,并对器材定期维修、保养,保证其灵敏好用。

8、针对施工现场员工宿舍内私搭乱接临时电线,用火、用电量增多,堵塞消防通道、化工用品等管理使用不当,采取如下技术措施:(1)坚决杜绝在建筑物内设置宿舍,已经设置的立即搬出。

(2)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留出足够防火间距,加强现场道路管理,保证消防通道畅通。(3)加强对各类危险物品分类存放。

篇11

【关键词】事故防范、文化建设、平安工地

众所周知,建筑施工企业是高危作业行业,具有较高的安全事故风险,安全生产是施工企业永恒的主题。早在1952年的第二次全国劳动保护会议,就提出劳动保护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生产的原则,明确了安全与生产的辨证统一关系,要求企业各级领导必须把关心生产和关心安全统一起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全国各地兴建大量建设项目,在建筑业不断发展壮大中,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也多起来了,因之引起中央重视,相继制定了多种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加强安全管理。杭州市地方政府也颁发相关文件,细化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如市建委98年的《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使用监督管理规定》、99年的《杭州市建筑工程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使用管理办法》、2000年的《杭州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办法》、2004年的《关于加强建筑工地起重机械安装、使用安全监督管理的通知》、2005年的《关于切实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意见》、2005年的《杭州市建设工地职工宿舍安全使用与管理暂行规定》等等;同时杭州市质量安全监督总站也推出相应的配套管理办法和规定。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对建筑施工安全的高度关注和加强管理有力地遏制了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并由此推动了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在贯彻执行有关施工安全的各项法律法规、文件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人是首要因素。按建设部建质〔2004〕213号文《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规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置为:1万平方米及以下的工程至少1人;1万-5万平方米的工程至少2人,5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工程至少3人。近些年来,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建设工地,他们的文化基础底子薄,安全意识不强,不能较快地适应劳动密集型的施工现场,引发安全事故的概率大。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建筑工地发生的高处坠落、脚手架坍塌、物体打击等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屡屡发生,且多数发生在农民工身上。可见,光靠少量人的管理远远不能从根本上控制事故的发生。

建筑施工企业面对建设工期长,露天高空作业危险性大,参建单位多、农民工多等各种各样的不利因素,工程建设期间所要承担的安全风险较大,一旦出现意外事故,工程承包人要承担的经济责任很重。要降低施工安全风险,可以采取几方面的措施和方法,工程保险是施工企业转移和减轻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施工企业来讲,有四种必要的保险种类,即工程保险、第三方责任险、工人工伤事故险、设备损失险等。尽管保险可以从经济上分担部分损失,但不能把伤亡者的生命和健康与保险费简单地划上等号,因此还需要加强保险后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要规避和减少风险,防范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要做的基础工作是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其内容为营造安全生产的氛围,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责任性和安全专业知识水平,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安全文化是伴随人类的生产活动而逐渐形成的,安全文化是人类生产活动与生存发展过程中的安全价值观、安全方式、安全行为准则以及安全规范、安全环境等一系列有关安全要素的综合。一个企业的安全文化是全员的观念、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安全文化建设的范围和深度,取决于企业安全管理的覆盖范围和管理层面。作为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并抓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该提高下面四个方面的认识,并付诸实施。

一、 加强观念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思想觉悟。安全文化的培养,要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用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思维方法来思考这个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安全工作的主题,抓思想、提认识、转观念、结合工程实际,推行人性化管理,不断丰富和提升安全文化,建立起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体系。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电视录像、内部网络视频等工具,广泛深入地进行法律法规安全教育,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在全体职工中形成安全生产大环境,唱响“珍爱生命、关注安全”的主旋律,以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意识。

二、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健全安全管理体制。施工企业应根据生产环境的变化,施工工艺的变化和工地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完善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1、实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将安全生产与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个人经济利益挂钩,增强各级安全管理的责任心。2、健全安全生产双向监督制。严格执行职级管理、干部与工人间的双向监督。上级安全管理人员监督下级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督促工人做到遵章守法,鼓励工人要求项目部落实作业环境安全措施,解决现场安全问题。3、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安全控制的立足点应放在事故的超前防范上,要及时警觉危险源和不利环境,有针对性的补充相应的管理制度,将风险降低到最小。4、实施安全信息公示制。施工企业内部适时公布各工地当月无事故安全生产信息、起到激励示范作用;通报重大安全事故处理情况,不得遮盖,以切实起到警示作用。5、强化安全生产现场检查制。公司一级的安全管理机构应根据施工进度,加强安全生产的巡视检查,特别是在围护、挖土、高大支模架搭设以及装饰等多工种施工阶段。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必须跟踪到底,落实整改,消除隐患。

三、 加强行为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素质。目前的施工项目,工期大都短于国家定额工期,一旦签定合同就急于要开工,因此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更应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生产技能和安全操作知识的培训。针对工期短,生产任务重,人员紧张的实际情况,可以见缝插针地在班前班后会、技术交底会进行;在安全活动日、雨雪大风停工时间,可以在工地上以开办民工学校等形式进行;时间相对宽余的,可以采取半脱产或全脱产、送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等灵活机动的多种培训形式进行。在培训内容上,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订落实具体的培训计划。新职工必须严格按照“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经考核合格,方准上岗。一般工种侧重于岗位技能的应知应会;安全管理人员及特殊工种侧重于安全法律法规、操作技能和安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职工对事故的处理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以期达到员工人人都能够干标准活,放心活。这就是加强行为文化建设的真谛。

篇12

一、要认清当前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应该说,我区近年来的消防安全总体保持平稳,有效遏制了重特大和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5.3”火灾事故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消防形势不容乐观,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一是火灾隐患亟待消除。经过多次排查和整治,消除了一些火灾隐患,有效降低了火灾事故的发生。但由于一些行业和单位消防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消防管理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加上排查的不到位,整治的不彻底,一些危及公共安全的“老大难”火灾隐患还未得到根除。二是村组消防能力亟待增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薄弱,消防组织不健全,虽然建立了“一村一车一泵”农村消防网络,但作用发挥的不够明显。三是群众逃生自救能力亟待提高。一些群众的防火意识淡薄,消防基本常识缺乏,逃生自救能力不强,一旦遇到火灾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潜在威胁非常突出。四是社会单位责任意识亟待加强。一些社会单位消防法制观念淡薄,主体责任意识不强,重经济效益,轻安全投入,为消防安全留下了事故隐患。特别是当前已进入工程建设期,外来打工人员越来越多,这些流动人口的防火意识差,自救能力弱,居住也比较集中,易造成火灾和群死群伤事故。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当前严峻消防形势,各乡镇(街)、各部门要深刻汲取火灾事故给我们带来的血的教训,充分认识做好消防工作的极端重要意义,牢牢绷紧消防安全这根弦,绝不能盲目乐观、绝不能麻痹大意、绝不能松劲懈怠,迅速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坚决把火灾事故多发的势头压下来,坚决遏制群死群伤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为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要立即组织开展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彻底消除各类火灾隐患

隐患不查,火灾难消;隐患不除,安全难保。各乡镇(街)、各有关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按照“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法律责任自负”的原则,自觉建立单位内部的消防安全自检自查机制,以查责任、查制度、查措施、查隐患为主要内容,动员和组织各企事业单位、城乡居民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消防检查工作。当前要突出以下几项工作重点。一是要突出人员密集场所的检查。消防部门要重点围绕大型商场、集贸市场、宾馆饭店、学校医院、居民小区和公共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的重点场所,老旧社区、建筑工地、地下工程、消防车道、疏散通道等重点部位,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火灾隐患排查,最大限度地消灭火灾隐患。二是要加大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查。消防部门要针对建筑消防设施故障、瘫痪以及擅自关停等问题实行持续的排查整治,推动单位落实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制度,督促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委托专业机构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三是要加大建筑外保温材料的检查。消防、住建等部门要开展拉网式排查,彻底摸清使用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的建筑底数,按已建、在建和拟建分别登记造册,分类查处。对已投入使用的,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对正在施工的,要督促拆除;对已经审批同意尚未开工建设的,要重新申报审批。四是要加大建筑工地的检查。消防、住建等部门要对所有建筑工地进行全面检查,明确工程项目经理对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负总责,严禁在施工建筑内安排民工住宿,严禁施工现场违章动火、动电。五是要加大重点行业所属部门的检查。文体、教育、卫生、粮食、民政等行业系统主管部门,要定期对本行业、本系统所属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是公众聚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粮食储存场所、物资集中场所等消防安全要害部位,要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火灾隐患。

对上述重点单位、重点部位排查出的火灾隐患,各责任部门务必本着对党、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严格落实责任人,明确整改时限,坚决依法督促整改。消防部门要依法查处各种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对于严重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单位、个人,该关停的关停、该重罚的重罚,该拘留的拘留,决不姑息迁就。

三、要全面做好农村消防工作,努力控制重特大恶性火灾事故发生

春天风大,空气干燥,历来是火灾事故的多发季节。特别是农村建筑条件差,柴草垛等可燃物质多,又远离城区消防队,一旦发生火灾,局面很难控制。因此,要把消防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放在柴草垛、粮库、敬老院、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等重点部位。一方面,要扩大鹿乡、山河等四乡镇(街)消防车的应急辐射半径,充分发挥村级义务消防组织作用,确保农村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得到及时扑救。另一方面,要督促本辖区的部门、单位及广大居民群众严格落实春季防火措施,抓好大风天村屯火灾预防工作,严格执行禁火规定,做到凡六级以上大风天,一律禁止室外用火,防止发生连片火灾。对农村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及重点户、重点人落实监护责任,强化防范措施,确保火灾隐患彻底整改。深入落实农村联防责任制,组织成立护卫队、看护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经常性的防火检查、防火演练,昼夜巡视,严密看护。公安部门要充分发挥基层工作优势,坚决遏制和打击放火犯罪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放火案件的发生。

四、要切实加强“四个能力”建设,努力提高社会单位消防水平

各乡镇(街)、各部门要按照“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提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的要求,深入推进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全面落实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要加强对公共娱乐场所、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和易燃易爆单位的分类指导,在深化“四个能力”建设上求突破、见实效。要以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和特殊岗位人员为重点,加强消防安全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四个能力”建设标准。要认真落实本单位、本岗位消防安全要求,充分发挥行业、系统作用,鼓励行业、系统开展达标竞赛活动,调动单位加强“四个能力”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要注重提高公众的自救意识和疏散逃生技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五、要高度重视消防宣传培训,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

加强消防宣传,提高全民消防意识和抗御火灾的能力,是保障消防安全的关键措施。各乡镇(街)、各部门要切实加大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密度和强度,把宣传培训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消防部门要进一步深化消防宣传“五进”活动,针对当前春季火灾易发的形势,深入开展“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的主题宣传,大力普及消防安全常识,集中宣传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等常识,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真正把宣传培训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各乡镇(街)、各责任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不断拓宽宣传覆盖面,采取公益广告、张贴宣传画、播放火灾警示片、发送警示短信、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大预防火灾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自防自救能力。

六、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切实增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自管自查自改能力

对消防安全工作要始终坚持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乡镇(街)、各部门的主要领导作为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要对本单位、本区域的消防安全工作负领导责任,分管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要对本单位、本区域的消防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无论是主要领导还是分管领导,都要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消防工作职责,按照《消防工作责任书》的要求,狠抓各项消防工作的落实。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商场、宾馆、餐饮场所、易燃易爆单位、公共娱乐场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精神,牢固树立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进一步健全单位内部的消防组织,完善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并落实单位法人代表负总责的逐级领导责任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自觉做好单位内部的消防工作,切实做到单位消防安全工作“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

篇13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适应发展要求的高层建筑物逐渐增多,当前我国高层建筑物和重大工程建筑的基础主要采用桩基础。如果建筑工程用地的土质松软,采用一般的扩大基础无法满足强度要求,为了保证地基的牢固和稳定,需要采用桩基础。桩基础的适用范围广泛,施工技术要求严格,但是在实际工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建筑工作者分析并思考解决策略,控制桩基础的质量,保证建筑物符合安全标准。

桩基础概述

2.1桩基础的概念

桩基础是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中普遍采用的基础形式,它由基桩和固结于桩顶的承台构成,是高层建筑物和重大工程经常使用的深基础。如果建筑工程所在地的土质条件较差,需要采用桩基础使建筑物达到足够的强度等级,并满足稳定性的要求。这种基础具有很多优点,比如:地基沉降小、承载能力强等,在现代建筑工程的地基加固中被广泛采用。

2.2桩基的分类

桩基础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下面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

(1)按照承台所处高度分为低承台桩基础和高承台桩基础。低承台桩基础的承台最低端比地面低,在房屋建设中普遍使用;高承台桩基础与之相反,一般应用于桥梁建设中。

(2)按照桩身使用的建筑材料不同可以分为木桩、砂石桩、钢桩和钢筋混凝土桩。木桩在现代建筑中已经很少采用,由于它极易受干湿交替变化的环境影响,所以一般要安装在地下水位以下;砂石桩主要应用于复合地基中,便于挤密土壤;钢桩有H型和圆型两种,其承重能力很强,但是造价较高,一般仅用于重大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桩可以现场灌注也可以预制好,桩的结构设计比较灵活,是使用最广泛的桩基础之一。

(3)按照桩的制作工艺可以分为灌注桩和预制桩。灌注桩在现场浇筑完成,工序比较复杂,在现场需要很大场地;而预制桩则是在工厂里制作完成,然后用工程车运送到工地,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将其沉入地下。

2.3桩基的适用范围

桩基础并不是在所有的工程中都会使用,它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一些对沉降量要求比较高的建筑物,如高铁高架的路基等,沉降差应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第二,高度很高的塔结构建筑,如高烟囱等,需要采用高桩基础获得足够的力学特性,防止建筑物倾倒;

第三,一些对基础振动要求较高的大型设备,或者加强建筑物抗震等级,都需要采用桩基础来削弱振动对设备或建筑物的影响。

桩基施工技术

3.1桩基施工的设计要求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基础牢固,避免事故发生,对于桩基的设计有以下要求:

(1)正确计算单桩垂向承载力设计值。在设计计算时,要依据当地土壤的特征值,结合桩端到端的阻力等,采用静载荷试验方法确定承载力特征值。

(2)合理安排桩距。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下,采用不同类型的桩时,桩距是不同的,需要设计者从安全性、可靠性的角度进行计算,从而设置合适的桩距。

3.2桩基施工前准备阶段

在建筑工程中进行桩基施工之前,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现场勘查、技术准备、设备准备和现场准备。

(1)现场勘查:由于建筑工程的现场比较复杂,受地形、环境等条件的影响,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实际评估,获取实际的土质情况和土壤的力学特征值等,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以保证工程的安全。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了解当地的地质变化、周围环境等情况,确定相邻建筑的位置和现状,勘查地下是否有水管、天然气管或者电缆等,将这些情况汇总给设计者,为他们修改设计提供参考资料。

(2)技术准备:确定桩基础的设计方案后,需要将设计转化成施工方案,比如,准备施工机械设备、确定施工方案、制定桩的制作方法和工序、保护地下管道和周围建筑的措施等。依据建筑工程的总施工进度,确定桩基础的施工时间计划,保证制作桩的材料按时到位,施工队伍准时开工建设。与工程监管单位共同制定安全管理措施。

(3)设备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在开工建设前需要准备好合适的机械设备,并进行工艺试桩,检验方案是否可行。比如,在地下水位以上的粘土层,需要使用螺旋钻机进行开挖,而在水位以下的淤泥层中,需要采用振动沉管钻机。不同的土质需要不同的钻机才能满足工程要求。

(4)现场准备:在开工之前,需求对工地地面进行障碍清扫,排除影响工程建设的物体,如地面上的垃圾、电线杆上的电线等,对保证工地施工人员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还要适当平整工地地面,为机械设备的安放提供合适的场所,有利于桩机的工作。

3.3桩基施工沉桩阶段

对于不同类型的桩需要不同的沉桩方法,灌注桩需要预先在土层中用桩机打孔,然后放置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最后形成钢筋混凝土桩;而预制混凝土桩和钢桩则需要通过锤击、静压或者水冲等方法将预先制作好的桩沉入土壤中。

桩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4.1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现代建筑工程广泛采用桩基施工技术,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下面分析比较常见的几种问题:

(1)测量施线误差过大

在桩基础开工建设之前,需要对桩基础的位置进行测量定位。测量施线是为了准确地在建筑工地中定位需要安装桩基础的位置,为施工队伍提供施工的依据,并可以为监督单位提供质量控制的参考。根据相关建筑规范规定,桩基础的中心线位置同设计位置比较的偏差不得超过150mm,垂直方向的偏差不能超过100mm。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规范中的限制规定,保证测量施线的误差不能超过允许范围,否则,施工质量将无法达到安全要求。在许多建筑工程中,测量施线往往会因为操作不标准等原因产生误差,有些误差过大,这时就需要重新改变桩基础的承台,将其进行加大处理以减小偏差。这一问题不仅增加了施工建筑成本,也会造成工期延误。

(2)地下水问题

进行桩基施工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地下水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地下水问题,不仅会影响桩柱的质量,往往也会发生安全事故。特别是人工开挖桩孔时,受地下水的影响最大。由于桩柱的深度会位于地下水以下,所以施工队伍应进行降水处理。当土层为细砂或者粉砂的情况下,如果降水处理不当,会形成流砂现象,严重时会造成施工人员伤亡。这就要求在施工工地周围设置排水点,用抽水法降低地下水位,保证工程安全进行。

(3)桩基检测流于形式

根据相关建筑规范的规定,桩基建设完成后,需要对工程桩进行承载能力检验。工程桩应该按照规定做单桩承载力检验以及检查桩身是否完好。目前,工程中使用最多的检验方法是锚桩法、地锚法和堆在平台法等。这些方法需要配合使用,发挥各自的检验优势,从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对工程桩的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估。但是,在实际建筑工程中,由于施工单位急于赶工期和监管单位监督力度不够等原因,对桩基的检测往往只是形式上进行,有些施工单位甚至不检验桩基就擅自进行上部建筑的建设。如果检测桩基是不合格的,再重新拆掉上部建筑,再重新改造桩基,付出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而且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一定不能忽视桩基检测这道工序。

4.2控制桩基施工的质量

桩基施工的质量控制对保证人员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其进行质量检测可以评估建筑物的沉降量,以确定后续工程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在混凝土灌桩施工中,控制成孔的质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质量控制的措施有:不能在孔桩中留言地下水,因为桩身的混凝土是按照一定配合比例制作的,如果有地下水残留在孔中,那么会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致密性,造成桩身强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确保桩身垂直度精准,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定期检查钻机的垂直度;最后要注意钢筋笼的质量,在生产钢筋笼之前应该检查钢筋材料是否达标,然后按照设计制作钢筋笼,验收时注意钢筋笼环长度是否准确。

结语

桩基础的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环节的重要性都不能忽视。首先,设计单位要按照相关技术要求设计桩基础,并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其次,施工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加强监督单位的检验力度;最后,通过验收控制桩基础的质量,使其达到建筑安全要求。

参考文献:

[1] 毛根华,麻丰标. 桩基础施工技术问题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06).

[2] 郭清. 浅谈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J]. 建材与装饰. 2012(18).

[3] 马江. 浅析桩基础的施工技术[J]. 商品与质量. 2010(11).

篇14

二、深入推进“五大”活动纵深开展,坚决把火灾隐患解决在火灾发生之前。今年年初区政府下发了《区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各单位应进一步深化“五大”活动,确保“五大”活动和消防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一是要突出整治重点。整治要以建筑外保温材料、建筑工地、建筑消防设施和“三合一”厂房为重点。消防大队要会同建设部门共同开展拉网式排查,彻底摸清使用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的建筑底数,按已建、在建和拟建分别登记造册,分类查处。对已投入使用的,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对正在施工的,要督促拆除;对已经审批同意尚未开工建设的,要重新申报审批。要把建筑工地纳入消防监督检查范围,对所有建筑工地检查一遍,明确工程项目经理对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负总责,严禁在施工建筑内安排民工住宿,严禁施工现场违章动火动电。要推动单位落实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制度,督促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委托专业机构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要严格落实控制室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二是要严格源头监管。消防大队要与区建设、工商、安监等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对涉及消防安全的事项要严格依法审批。要认真落实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或备案抽查制度,凡不合格的一律不准投入使用。凡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件的建筑,不得办理各类审批手续。三是要加大执法力度。对严重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单位、个人,该关停的关停、该重罚的重罚、该拘留的拘留,决不姑息迁就。在整治隐患方面,必须坚持“四个一律”:凡建筑外保温材料不符合防火性能要求的,一律不予审核验收通过;凡存在威胁公共安全重大隐患的,一律报请政府责令停业整改;凡在有人员居住建筑或营业期间施工作业的,一律责令停止施工;凡擅自关停消防设施、锁闭安全出口、违章用火拒不改正的,一律对责任人实施行政拘留。

三、开展“三合一”场所和出租屋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全力消除火灾隐患。“三合一”场所和出租屋火灾隐患集中整治工作,由各职能部门、行业主管、乡镇(街)、管委会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对辖区“三合一”场所整治不力或发生火灾事故实行责任追究。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社区(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消防安全检查,掌握本区域内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发现“三合一”场所的,应当立即督促整改。

国土、建设部门负责对违反用地、城乡规划有关规定及擅自改变建筑使用功能作为“三合一”的建筑,应予以相应处罚。对须增设第二消防安全通道的建筑,应给予支持。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取缔无照的“三合一”经营场所,对有关职能部门抄告的“三合一”经营场所,依法给予查处。

城市执法管理部门负责对没有相关部门审批手续的违章“三合一”建筑实施拆除。

税务部门要依法严查“三合一”经营场所偷税、漏税行为。

房管部门要督促物业管理企业及时排查及治理小区内存在的“三合一”场所火灾隐患,对存在“三合一”行为的出租户在产权转换时进行限制。

供电、供水部门要全力配合“三合一”场所整治行动,对拒不整改(久拖不改)的“三合一”场所,强制断电、断水。

文化文物部门负责对涉及改变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点和博物馆(纪念馆)原使用功能设置生产、储存或经营场所的排查整治,依法查处消防违法行为。

公安部门对出租给他人从事“三合一”生产、储存、经营活动的房屋出租人,依法给予顶格处罚;对私拆封条、暴力抗法和阻碍执法的,予以行政拘留或刑事处理。

消防部门负责制定措施,指导、督促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工业园区管委会实施“三合一”场所整治,加强对整治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接受群众举报查处;定期通报“三合一”场所治理情况,及时研究整治的问题和对策。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村民)委员会和有关部门开展“三合一”场所综合整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通报其履行“三合一”场所整治职责情况,追究其安全生产责任。

人民法院对相关职能部门申请强制执行的具体行政处罚,依法给予支持。

监察、效能部门负责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村民)委员会和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三合一”场所整治工作职责情况实施行政监察和效能督办,必要时实施行政责任追究或提出监察建议。

力争区内的“三合一”场所得到有效整治,基本实现员工集体宿舍与车间或仓库分离、与经营部位分离;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不产生新的“三合一”场所火灾隐患。

四、深入推进“四个能力”建设,全面落实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当前,我区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各单位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纠正偏差,坚决克服“四个能力”建设停留在贴标识、标语,死记硬背条文的表面文章,真正将“四个能力”建设转化为单位和员工的实际能力。一要在分类指导上下功夫。要加强对公共娱乐、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和易燃易爆单位的分类指导,在深化“四个能力”建设上求突破、见实效。要以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和特殊岗位人员为重点,加强消防安全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四个能力”建设标准,切实落实本单位、本岗位消防安全要求。要充分发挥行业、系统作用,鼓励行业、系统开展达标竞赛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单位加强“四个能力”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在推动落实上下功夫。按照《区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今年所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必须全部达标。各单位要将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人,制定序时进度,确保工作进度。三是要在巩固提高上下功夫。“四个能力”建设是长期的、动态的,要进行总结分析,及时推广经验,纠正偏差,改进工作,确保“四个能力”建设健康、顺利开展;对已达标验收的单位,要组织开展“回头看”,不合格的限期改正、重新验收。特别是对大型人员密集和高层地下、易燃易爆等火灾高危单位或场所,要从“软件”到“硬件”,从标准规范到人防、物防、技防等方面,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严防发生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